网络与新媒体的优势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6 02:32:55

网络与新媒体的优势篇1

[关键词]三网融合 机遇 新媒体

如果说媒介融合是传媒发展面临的时代选择,那么当前最热点的话题之一“三网融合”则可看作是这一时代背景下的政策趋动力。2010年1月13日,国务院总理在国务院常务会议上指出,目前我国已基本具备进一步开展三网融合的技术条件、网络基础和市场空间,加快推进三网融合已进入关键时期。

三网融合不是电信网、广播电视网和计算机网这三种网络的物理合一,而是指这三大网络业务的融合,三大网络相互准入,实现经营业务范围的交叉。三网融合试点城市目前已有53个。2012年我国将继续大力推进三网融合,推动广电和电信企业加强技术、业务和合作模式创新,带动相关技术研发和配套产业发展。

新媒体是指继报纸、电台、电视台之后在新的技术支撑体系下出现的媒体形态,包括:互联网、网络广播、网络电视、手机电视、iptV等。其主要特点是传播速度快、覆盖面广、互动性强。

以互联网为代表的新媒体迅速发展,使得大众传媒由广播、电视、报纸等单向信息传播,变为双向互动、多元化的信息传播,传播方式与技术的融合成为发展趋势。传媒的融合已成为传统媒体拓展、吸纳新媒体受众的必要手段。传媒融合的表现特征,可以描述为传播工具的泛媒介化、传媒形态的全媒体化、传媒业态的多媒体化、融合取向的新媒体化和运作模式的跨平台化。

1.传统广电产业的优势

传统广播电视媒体在三网融合下有两大优势:第一是内容优势,广播电视所拥有专业素养的内容采集、制作和传播人才,丰富的的新闻资讯、娱乐影视内容资源和节目制作经验,这成为广播电视切入三网融合的着力点之一。

第二是网络优势,“广电网应广播性的媒体业务而生,天然的宽带、大容量、可管可控的优势本来就是通信网络所不及”。经过多年的技术改造和网络升级,广电网络具备了直接或者间接与通信网展开竞争的实力。

网络和广播电视这两大主要媒体,起着信息传播媒介的主要桥梁作用,在新媒体时代加速这两种媒介的融合,缩短了媒体内容与受众的距离,也改变了交互交流的方式。

传统电视媒体凭借自己超强的用户群,资源和人才团队,在融合网络媒体优势后出现的新媒体电视,将会吸取各种优势,实现自身平台的多元化发展,利用技术实现与电视观众在信息获取和传播过程更多的互动沟通与交流。

2.三网融合为传统广电带来广阔的发展空间

三网融合为广播电视的网络视频产业带来难得的发展机遇,新媒体对于传统广播电视媒体来说是一个新的盈利增长点。

我国的广播电视媒体意识到新媒体传播速度快、覆盖面广和互动性强的优越性以后,开始大力发展网络平台,通过开展新媒体业务,提升自己的竞争力。发展新媒体,一是为了满足受众的需求;二是为了提色自身的竞争力;三是为了发挥自身的内容优势。广播电视拥有丰富的内容资源,是互联网内容的主力供应者,发展自身的新媒体网络,在内容建设上,具有绝对优势。

传统媒体融合网络媒体后,广播电视与网络实现了声音、图像、数据三种业务使用同一个平台、同一条线、同一个网络进行服务,为业务的开展提供了更广阔创新空间,为未来新产业带来新的经济增长点。

目前网络音视频、网络电影电视的画面质量和流畅速度正在不断提升,视频流量在网络内不断快速增加,传统广播电视节目被更多的年轻受众使用网络点击收听收看,网络广播电视内容实现了与网络的同步直播,这种时空范围的变换和延伸给予了受众新体验。

广电拥有经验丰富的资深制作团队,保存有大量节目资料,熟练运作对客户终端的把握以及特定节目的审定,这是电信运营商无法比拟的。应主动向美国等传媒发达的国家学习产业化运作能力,强化媒体资源库,成为专业高效的内容提供商,为新媒体运营商提供节目内容和媒体资源。

我国传统电视媒体有着丰富的应对信息变化的经验,在新的媒体环境下,能有效进行机构整合和产业重构,拓展广播电视广阔的发展空间。

3.三网融合促使广电行业加快产业布局

推进三网融合是国家的战略部署,三网融合使传统广播电视传媒机构探索新的产业运营模式,丰富和扩张广电媒体的市场份额,促进产业延伸和升级,势在必行。一些广电媒体已经开始通过跨媒体的产业链构建,挖掘广电传媒的核心资源价值将过去的单一层次的媒体生产扩展到新媒体领域,形成多层次、立体化的媒体运作,在市场的竞争中逐步构建适合新媒体运作规律的新型产业运营和盈利模式。

要加快发展网络广播电视。在未来两三年三网融合“不对称进入”的格局中,广电的内容优势和先期布局,使得广电在网络音视频产业发展中掌握主导权。有条件的电台、电视台都要依托传统的广电媒体,加速发展网络广播、网络电视。

要加快发展移动多媒体广播电视。移动多媒体广播电视这种新兴媒体成为继广告、收视费、票房之后广电行业的第四大创收来源。随着新媒体发展和产业需求,政府部门要不断完善新媒体的管理政策,推进传统广播电视媒体的数字化转型,实现传统媒体的核心竞争力和信息网络技术的深度结合。传统广播电视部门要利用创业板这一资本平台,全面加快新媒体产业升级,掌握核心技术和产业发展的主导权。

4.结论:三网融合,传统广播电视行业在市场竞争中优势和劣势并存,机遇和挑战同在,机遇大于挑战。紧抓三网融合机遇,开展新媒体业务,为传统广电业务在市场竞争中占领先机发挥优势。

三网融合给广电新业务发展争取了空间,广电的优势是内容资源的掌控,广播电视正从传统业务领域向新媒体业务领域推进。紧紧抓住网络电视新媒体发展的重大机遇,以建立广播电视新媒体平台为品牌提升的新动力和产业增长的新起点,全面提升媒体传播力、引导力和影响力。

参考文献:

[1]李岚,三网融合时代催生中国广电产业发展的战略转型,北方传媒研究,2011年2月

[2]网络与电视融合传统广电媒体如何凸显优势,2011年4月

网络与新媒体的优势篇2

关键词:网络媒体;传统媒体;网络传播时代

我们通常将报纸、杂志和书籍等纸制媒体,及广播、电视和电影等电子传播媒体划归为传统媒体范畴,将依托互联网为技术平台的媒体划归网络媒体范畴。

1传统媒体和网络媒体的利弊分析

1.1传统媒体的特点分析

现代社会人们每天接触到的媒体主要是报纸、杂志、广播、电视及互联网等,国内外的信息传播与交流主要通过这些媒体来实现的。这些媒体各有其特点:报纸的优势在于传播具有理性信息和较抽象的信息,如讲话类、论述类和数字资料类信息,同时报纸还具有以下几个特点,一是适合于传播时空跨度大的信息;二是读者接受信息具有较大自由度,即可依兴趣选择阅读信息,偏爱的文章可重复阅读;三是便于携带和保存;四是报刊和杂志的阅读者要具有一定的文化水平,专业性越强的信息对知识水平也有更高的的要求。

广播和电视媒体的优势体现在下列方面:一、快速传播。可在全球范围之内实现信息的同步发射与接收。二、广覆盖。与发行量有限的报纸相比,广播和电视具有无限“发行”的特点。三、传播方式生动逼真,使受众产生置身其中的感觉。

1.2网络传播的特点分析

网络具有以下优势:一是具有综合性优势。通过网络能够进行文字、即时声像的传播,网络在面融合了报纸、广播和电视和报纸的优点。二是具有互动性的优势。网站与网民之间、网民和网民之间能够进行方便、及时的信息交流,网民既是信息的接受者又可以是信息的制造者。三是具有资源共享的优势。在目前的世界上,很多政府部门、公司、事业单位和个人都拥有自己的网站,这些网站每天都在产生大量信息。而资源共享使网络具有了内容极其丰富、使用十分方便的特点。这些优点是报纸、广播和电视等传统媒体所不具备的,所以,互联网有“传媒的传媒”这种说法。

1.3传统媒体与网络媒体的不足

从传播效果与作用的角度来看,报纸、广播、电视和网络都非尽善尽美。这些媒体中的其中一种具有的传播优势,恰好构成了其它媒体的传播劣势。如报纸和杂志的缺点是缺乏视听和动感,阅读报纸和杂志要受文化知识所限。广播的缺点是只闻其声不见其形,通过广播进行资料的收集有一定的困难。电视的缺点是不可携带,而且收看的时间和内容都受到限制。网络的缺点是对设备具有较高要求,而且网络的信息量庞杂,缺乏精准性和专业深度。

2传统媒体与网络传播的有效融合

2.1网络媒体之于传统媒体的优势所在

报纸、杂志、广播和电视构成了传统媒体模式,这些媒体呈相互分离状态,各种媒体内部及媒体之间又存在着自由竞争。这些媒体在新闻传播方面又受制作程序、出版周期及播出时段的局限,使得新闻的时效性受到一定影响,新闻价值受到削弱。网络媒体与传统媒体相比,其信息传播方式更快捷,更及时,加上计算机具有的庞大的信息存储能力,使网络媒体具有海量的内容可供选择。在信息传播的路径方面,网络媒体既可对重大事件和突发事件进行同步直播式报道,也可采用将新闻信息在网页上进行公布的异步传播,将新闻生产的周期压缩至最低,直至为零。网民可在网页上任意进行浏览和下载。尤其突出的的是,通过非线性双向互动方式,网络媒体可以使网民主动掌握与控制信息传播,并可以积极参与到信息的传播与制造中去,使现代传媒以“人”为中心的理念得以充分展示,“人”的价值的得到充分重视。网络媒体这种与网民“亲密接触”的模式,使其赢得了媒体受众的支持和喜爱,并因此而异军突起。

2.2传统媒体对网络优势的有效利用

网络媒体的出现打破了原有媒体的生态环境,传统媒体遇到了前所未有的挑战,其面临的竞争形势更为严峻。在挑战面前,传统媒体应扬长避短,在新闻的制造和传播及市场运作上,应更加注重针对性和专业化,对市场做进一步的细分,找准自己的目标顾客群。同时,还应采取主动方式,将互联网具有的优势充分利用起来,将传统媒体自身的功能延伸至网络中,以新“增长点”来拓展自己“相对优势领域”。

伴随经济全球化步伐日益的加快,竞争也呈现全球化和激烈化的特点,传统媒体与网络媒体有效整合以实现集团化经营模式是大势所驱。传统媒体与网络的整合过程,也是现有媒体产业的结构调整过程和媒体资源实现优化配置的过程,通过整合使媒体运营的成本得以降低,资源浪费现象得以抵制,媒体的品牌价值得体现。跨地区甚至全球范围内进行媒体整合,可以形成强大的竞争力,去迎接全球化的挑战,并获得规模效益。

3结语

综上所述,传统媒体通过与网络媒体整合,可以实现新闻资源的共享及市场竞争的互助,实现媒体的最佳组合,进而打造出媒体自身的广阔生存空间。

[参考文献]

[1]林江.网络传播特性与传统媒体的网络化[J].中国出版.2000(12).

网络与新媒体的优势篇3

众所周知,互联网是基于电脑而产生发展起来的。因此,电子计算机和数字通讯技术是互联网存在和发展的物质基础。技术基础的发展和局限直接影响到互联网的发展。在现阶段,互联网在传输速度、使用费用、对受众知识水平的要求以及经济层面上,都还存在着一定的瓶颈和限制,许多优势还难以充分发挥。传统媒体人在惊呼“狼来了”的同时,并不用过分强调威胁的巨大。传统媒体老大时代依然存在,网络媒体目前仅仅只是传统媒体的一种补充,是信息大餐中一盘仅供品尝的新菜而已。另一方面,互联网又具有许多传统媒体所无法比拟的优势,符合人们对信息收集、处理、发表的综合要求,是人们获取信息、交流信息的最好方式,其在人类信息手段中的革命性地位勿庸置疑。因此,未来的信息社会必然是一个以互联网媒体为核心,以各种媒体为载体的信息媒体融合时代。美好的前景和现实的技术限制间的差距决定了网络媒体的影响力和优势只能是分阶段地逐步发挥出来的。同时,传统媒体也有着许多自己的优势,这些优势决定了传统媒体并不会完全消亡,就如同广播电视的出现并不会使报纸消亡一样。因此,传统媒体在能正视网络媒体的挑战的基础上,完全可以根据网络媒体不同的发展阶段,有针对性地做出决策,正确应对,最终取得顺利融合的局面。

互联网技术的飞速发展,网络的优势得以充分展现,互联网媒体得以实现商业运行上的突破,其潜在经济价值得到实现和认同,开始对传统的媒体进行整合。由于中国与美国相比,互联网的发展整整晚了一个周期,因此,美国在新千年到来之际已经出现了这一整合趋势,美国在线对时代华纳的兼并就是其典型代表。在这一阶段,传统媒体的主要课题将是如何在与网络媒体的直接冲突和竞争中把握主动。因此,传统媒体必须淡化媒体形态,充分发挥自己在商业运营和行业人才等方面的优势,通过加大改革力度,主动进军网络媒体产业,努力实现两条腿走路,传统和网络媒体融合,在激烈竞争中占有一席之地。

随着整个人类社会政治经济的不断发展、技术条件的不断改善,媒体全面整合的时代也会到来。到那个时候,已经不是传统的单一媒体间的竞争,而是以网络为核心的媒体集团的竞争,各种媒体形式只是其综合技术手段之一,媒体集团的竞争目标只是其它的综合媒体集团。在这一时期,网络信息将按内容进行分化组合,比如新闻、娱乐、交流、商业等互联网频道,明确各自的品牌、宗旨、价值和权威。这种划分已不是技术手段的划分,而是在技术手段配合上的功能性的划分,另外,媒体集团除了在宣传、娱乐等方面发挥作用外,还将充分利用自身的信息优势,促进来来往往的物流链中买卖双方间的沟通,开拓媒体市场化、商业化的新途径。

传媒融合作为国际传媒集团的一种通用经验,在世界范围内流行已久。资源由多个载体共享,为核心内容打造不同的载体模式,能够发挥集约效应,从而达到节约成本、科学运营的目的。

在传媒融合的过程中,势必出现跨地区、跨行业、跨部门的调整与合作。这也是各传媒集团进行资源整合和传媒集团力量重组与调配的极佳时机。唯有在符合市场规律的情况下进行产业化运作,才能壮大自身实力,促成发展。而这一过程,也许将拉开各传媒集团实力重新排列的序幕。

放眼世界和未来,传统媒介与网络的整合,势在必行。何谓“整合”?大致有以下三个含义:

1.技术的融合――今后10-20年间,人类信息传播活动必将进入一个崭新的历史时期,其标志即数字化和网络化这一趋势,为越来越多的人们所认同。电视、广播、报纸等传统的大众媒介,将广泛地被包容到网络化的大潮之中,换句话说,它们将普遍地转变为网络电视、网络广播、网络报纸等。

2.内容的汇合――不言而喻,一旦所有信息都数字化,变成“比特”文本,就能被任何多媒体机器所接受、传播。这样,每一家媒介机构的信息来源都将极大地丰富化、多样化。不难想象,在此状况下,有关著作权的法律和道德规范必将成为一个深刻而复杂的重大课题。

网络与新媒体的优势篇4

关键词网络媒体公信力政府监管传统媒体

当前,网络媒体日益呈现全球化、全民化、移动化、社会化的发展趋势,已经成为人类有史以来发展势头最强劲的媒体形态。网络媒体极大拓宽了社会联系渠道,社会公众表达、建议、批评、监督的方式日益多样,网络问政、微博微信反腐成为热点,党和政府也主动运用网络媒体,纷纷通过开设微博、微信等,积极推行网络政务公开,提高服务社会能力。同时,网络媒体带来了崭新的生活方式和文化平台,给人们的工作和生活带来了方便,并不断催生出新的网络文化。2013年5月15日,新华社新媒体产业报告《崛起的中国新兴媒体—中国新兴媒体发展报告(2012-2013)》。报告显示,2013年中国互联网普及率已超过42%,中国手机用户已突破11亿,平均每10人拥有8部手机,中国已是名副其实的世界网络媒体用户第一大国。

然而,由于信息门槛降低,网民社会责任意识不强、网络防范虚假信息手段能力不足等原因,网络媒体中,虚假信息混淆了人们的视线,甚至误导大众,干扰正常网络信息传播秩序,严重影响网络媒体公信力,进而影响网络媒体整体形象。因此,如何把握网络媒体的舆论传播趋势和引导规律,增强网络舆论引导力,大力提升网络媒体公信力,是摆在全社会面前的重要课题。

发挥政府监管作用,构建网络媒体公信力

安全性是构建网络媒体公信力的基石。既然网络是现实社会的延伸,那么现实社会的安全体系必也将在网络媒体中得以体现,否则一个充斥谎言、色情、暴力、毒品的空间将永远无法与现实社会接轨,甚至对现实社会的发展产生反作用。而建立安全的网络空间环境,则需要从加强国家立法、政府监管、技术防护等多个方面入手,达到正本清源的目的。

1、加快国家立法

网络空间是继海、陆、空之后,一个国家主权的象征,互联网主权是一种新的国家主权形式。事实上,网络安全是全世界都在做的事情。美、英、法、德、俄等主要国家都制定了网络空间安全战略,澳、加、荷、捷等国家相继跟进,旨在增强综合国力,保障国家安全。目前,已有50多个国家网络安全战略,40多个国家组建了网络安全组织。美国早在1987年就制定了《电脑犯罪法》,2011年又颁布《网络空间国际战略》和《网络空间行动战略》,从国家战略层面统一部署网络安全,全面提升在网络空间的行动力和控制力。2013年2月,欧盟颁布《网络安全战略:公开、安全和可靠的网络空间》提出五项战略重点。可以看到,加强战略部署,维护网络安全,已经成为国际社会的共识和惯例。目前,我国政府虽然针对网络安全制订了一系列法律文件和行政法规、规章,但在预测、反应、防范和恢复能力方面仍存在许多薄弱环节。个人隐私保护、数据库保护、数字媒体、数字签名认证等信息空间正常运作所需要的配套法规尚不健全。2010年6月,《中国互联网状况》白皮书指出:互联网是国家重要基础设施,中国境内的互联网属于中国主权管辖范围。国家相关部门应该尽快完善信息网络立法,尽快制定信息安全的法律法规,明确国家各部门以及社会各方面在信息安全保障上的职责,调动社会各方力量,排除国内外敌对势力和不法分子的干扰、破坏和攻击,维护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为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创造良好的网络舆论环境。

2、加强政府监管

互联网的健康发展,离不开政府的有效管理。政府作为国家和社会公共利益的总代表,有义务也有权力对网络舆论的主基调进行有效监管。政府要做网络舆论空间的守护者。网络时代,网民对于国际环境,国内形势,社会风习,或其他与百姓日常生活密切相关的问题,都有着自己的见解和认识。面对近6亿的上网群体,如果政府不能正确的对网民群体过激行为进行合理的疏通和引导,不构建更多、更宽的平台来吸引意见的集中讨论和怨气的有效释放,而只采取“堵、藏、捂、掖”的单边行动,或者对网民的表达权视而不见听而不闻,持否定甚至是高压打击的态度,将有悖于信息时代的发展规律,也不利于整个社会文明的发展。其次,政府要做网络舆论规则的制定者。网络时代是全民麦克风时代。政府必须依法制定清晰而明确的网络舆论表达规则,让网民在充分享受自由表达个人观点见解的同时,遵守法律与道德的底线。政府要做网络舆论方向的引导者。网络媒体行业自律组织,不论是促进互联网发展,净化网络环境,还是保障网络的安全运行,都能够发挥很重要的作用。政府一方面要充分发挥中国互联网协会各级组织的作用,进一步强化行业自律,协助互联网络协会制定并实施行业自律措施,以促进网络舆论健康发展。另一方面,政府要组织宣传部门利用网络热点事件,第一时间主动设置网络舆论议题,正确引导由热点事件、敏感事件而引发的网络舆论。

3、注重软件防护

以技术手段保障网络空间安全,是目前世界各国的通行做法,也是最直接、最有效的办法。在这方面可以从三个方面入手:一是加强基础设施建设。要加大技术创新投入,加强高端核心路由器、服务器、操作系统、数据库等核心技术与产品的研发支持能力,采用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产品与设备,在基础技术与关键产品上做到安全可控,提高我国网络空间国际竞争能力。同时,加大对云计算、物联网、移动互联网、下一代互联网等新兴技术的投入,提高我国对新兴技术的掌控能力,形成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安全产业链条。二是加强核心技术研究。要加强关键信息基础设施和新兴技术的安全保障,特别是要加强对信息技术、产品和服务的漏洞分析研究工作,建立信息技术的安全检测与审核制度,对进口技术、产品和服务的安全性进行风险评估。进一步完善等级保护制度和标准,继续做好等级保护定级工作。加快网络防护、入侵检测、实名上网等信息安全关键技术研发,并与新兴技术结合起来,提高新兴技术在应用过程的安全防护能力。建立新兴技术的信息安全预警机制,成立专门的机构对新兴技术的信息安全隐患进行分析和研究。三是加强网络安全部队的建设。建设网络强国,必须有高素质的网络安全和信息化人才队伍。要把人才资源汇聚起来,建设一支政治强、业务精、作风好的强大队伍。

借助传统媒体优势,打造网络媒体公信力

根据2013年4月27日“首届中国传媒公信力论坛”的中国传媒公信力数据。在绝对公信力上面,报纸与电视居于前两位,在相对公信力上,电视、报纸、网络居于前三位。出现这样的结果,得益于传统媒体的人才、技术、品牌等优势。事实上,我国国内众多传统媒体或媒体集团创办的新媒体,包括网站、微博、微信等,无不是借助和发挥所属传统媒体的人才、技术和品牌优势才得以发展壮大,其公信力也较其它社会性的网络媒体强得多。因此,网络媒体在提升自身公信力的征程中,必须学习和借助传统媒体的经验和优势。

1、借助传统媒体内容优势

内容是传媒业的灵魂,没有内容,媒体也就失去了存在的意义。以渠道起家的网络媒体,只有以内容为基础,以渠道为平台,实现“优势互补、资源共享”,才能加快自身的发展。从现实来看,传统媒体有着网络媒体暂时还无法比拟的内容优势,这种优势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是传统媒体如报纸、杂志、广播、电视等拥有从政治层面获得重要新闻信息的优先。另一方面,传统媒体在提供调查性新闻报道、解释性新闻报道等方面具有网络媒体难以企及的优势。因此,网络媒体的建设和发展,必须借助于传统媒体的内容优势,在政策允许的范围内,移植和嫁接传统媒体内容为我所用,以提高网络媒体的公信力和影响力。美国多所大学的研究也表明:即便是最好的新媒体,其生产内容的能力也是有限的,还依赖于传统媒体。

2、学习传统媒体的把关优势

网络媒体的泛众化、多元化,导致了网络中信息数量的爆炸式增长,而且这些无数的信息中又夹杂着大量的垃圾信息,这使得许多受众难以承受这样的信息重负。实际上,当传统媒体传播的信息量不足和不及时时,人们才对网络传播的大量信息抱以兴趣和希望;而当网络传播的信息量大大超过需求时,人们真正感兴趣的,只是那些能满足自己需要的实用信息。这就对网络媒体的信息采编和把关提出了高要求。从现实情况来看,传统媒体所具备的把关能力和舆论整合功能是目前许多网络媒体所不具备的。换一句话说,网络媒体信息的准确度和可信度是网络媒体的弱项。也正因为如此,网络媒体可信度和公信力不如传统媒体,而且一些色情信息、暴力信息、虚假广告、谣言等无时无刻不夹杂在网络之中,在一定程度上损害了网络形象。另外,网络媒介信息传播主体的多元化、信息内容的碎片化,分散了舆论的整合性,使舆论引导功能受到严重的挑战,媒体的社会责任感变得越来越弱化。因此,网络媒体在发展过程中,必须充分学习和吸收传统媒体新闻采编把关办法,能够整合社会良性舆论、荡涤社会有害信息,从而形成社会主流舆论、充分发挥网络媒体的引导功能。

3、借助传统媒体的人才优势

提升网络媒体舆论公信力,关键在于从业人员的基本素质。因此,打造一支专业化人才队伍,是网络媒体公信力建设的必然要求。经过长期的发展,国内传统媒体,尤其是以党报党刊为龙头的主流媒体,都培养和积聚了一大批优秀的传媒人才,他们普遍受过正规教育和专业训练,基本素质和业务能力较高,具有较高的新闻宣传理念和丰富的新闻传播经验,在长期的职业生涯中,积累了丰富的新闻采访、调查技巧和敏锐的洞察力,能够根据需要,娴熟的生产出富有智慧、击中时弊、引领社会的新闻产品。在新闻采编、策划报道、媒体管理上的制作、运营经验老道,尤其具有对新闻舆论影响力的把控能力,能够通过娴熟的编排技巧使新闻横有宽度、纵有深度。因此,网络媒体要寻求突破,最便捷的办法就是借助传统媒体人才队伍的成熟经验和成功模式。近年来,以互联网为基础的新媒体越来越认识到建设具有专业水准的新闻采编队伍的重要性,频频向传统媒体的采编、策划、管理人才伸出橄榄枝,以提高自身的软实力。这种传统媒体与网络媒体之间的人才流动,既给予传统媒体巨大的冲击,也给网络媒体的发展带来勃勃生机。当然,新旧媒体之间人才流动的内在动力,还源自两种媒体形态的各自特点,网络媒体需要传统媒体的人才和经验,传统媒体也将借助网络媒体的传播手段。正因为如此,传统媒体与网络媒体融合发展理论,已经开始被业界普遍所接受。

维护网络舆论高格调,提升网络媒体公信力

网络媒体的“正能量”,是其公信力的源泉。健康良性的网络生态舆论环境,有利于构建健康文明的社会。网络媒体的宣传和引导,是公民意识培养和网络公民道德风尚形成的重要推动力。因此,为构建和谐政府、和谐社会提供良好网络舆论环境,是网络媒体义不容辞的责任,也是网络媒体提高自身公信力的根本所在。

1、坚持网络舆论高格调

网络媒体在社会公民人格构建中所处的地位、所扮演的角色十分重要,积极构建“为民、法治、安全、文明、诚信、创新”的网络空间刻不容缓。一方面,网络媒体营造积极向上、和谐文明的网上舆论氛围,加强对网络信息的管理,为用户提供高品位、高格调、高质量的信息和服务,引导受众选择健康有益的网上信息;坚持自我约束,建立、健全网站内部管理制度,规范信息制作、流程,强化内部监管,增强网站从业人员的职业道德、社会公德以及社会责任感;尊重和保护知识产权。另一方面,网络高格调归根结底是网民受众的高格调,所以网络高格调有待于网民素质的提高。因此,每个网民受众都需要从我做起,提高自身修养和辨别是非的能力,自觉抵制不良信息的侵扰和不良影响,同时,绝不向互联网虚假有害信息,特别是不在网站社区、论坛、BBS、聊天室、博客中发表、转载违法的、格调低下的言论、图片、音频、视频信息,自觉维护广大网民受众的合法权益,积极维护网络正能量,规范网上信息传播秩序,培育文明理性的网络环境。

2、探索网络传播新路径

网络媒体要建立适应新媒体传播形态的新机制、新规则,积极探索新媒体传播规律,完善新闻传播管理机制,努力打造一支一流的、职业化现代传播队伍。坚持走新闻专业化道路,逐步形成以专业记者、专业编辑、专栏作家、知名评论员等高级专业化人才队伍为主,多层次人才聚集的格局。鼓励新闻从业人员充分利用自媒体,把握信息网络化时代的特点,及时掌握网民的思想动态、心理变化与利益诉求,同时对受众参与地域范围、受众间的交互性和受众与媒体间的交互性,以及网络媒体可掌控程度进行研究,保证舆论在网络形态的传播中始终保持道德风尚的正能量,充分发挥增强官民间沟通、缓解社会矛盾、提升政府在老百姓心目中形象的积极作用。

3、推进网络队伍职业化

网络媒体从业人员与传统媒体的从业人员一样,都担负着传播先进文化,弘扬民族文化,维护国家利益,促进经济发展,以及推动人类文明的社会责任,这就要求网络媒体从业人员遵守职业准则和职业道德。特别是在互联网自身即时、海量、开放的特点下,网络媒体的工作人员需要更高的职业操守来抵制利益的诱惑,坚持以客观真实、专业规范的理念报道新闻。从目前情况看,网络媒体从业人员专业来源比较广泛,在职业入门时又没有经过基本的职业教育和职业门槛的考试检验,这些从业人员在工作中遇到某些情况,特别是在一些外界压力诱惑面前,难免会不知怎么应对,甚至做出有违职业伦理和专业要求的错误行为。因此,必须把好从业门槛关,并且通过加强监管和从业门槛的制度建设来规范网络媒队伍建设,推进网络媒体工作者职业化、规范化。同时,要加强新闻职业道德教育,制定和完善网络媒体的职业道德规范。网络媒体从业人员应该结合职业特点,不断提升自身的伦理道德修养,并按照相关的法律法规的内容,约束和修正自己的行为,从而具备高尚的品格和崇高的人生价值观,自觉地避免不良传播行为,为网民提供真实客观、积极健康的信息,从而提升网络媒体的影响力和公信力。

【本文系安徽省社科联2013年课题】

网络与新媒体的优势篇5

一、网络媒体影响力直逼传统媒体

网络媒体以其自身的传播优势,不可避免地对传统媒体造成巨大的冲击。面对屏幕,整个世界如同搬进了你的家,没有距离感,突破了时空限制,你可以从全球网站获取全球任何一个角落的信息。网络媒体让你想知道什么就知道什么,想什么时候知道就什么时候知道;而传统媒体则是让你知道什么,你才能知道什么,让你什么时候知道,你才能什么时候知道。这种差别是显然的,它将大大削弱人们对传统媒体的依赖而使受众纷纷投向网络的怀抱。

网络媒体特点中的强时效性使信息的传递不受任何时空限制,往往一件事情刚刚发生就已上网,网络媒体可以做到实时传播、同步传播、连续传播。

网络媒体的交互使网友既是新闻信息的接受者,又可以成为信息传播者和者,人们可以在任何时候、任何地方向任何一个拥有网络传输设施的人提供信息,网友按动鼠标,就可以进行互动交流。网络媒体与受众之间的交流更方便、更及时、更接近,在倾听读者呼声、接收反馈等方面都比传统媒体要技高一筹。

网络媒体突破了时空观念和媒体限制,表现出极大的开放性。网络中每一个成员都可以平等地共享网上信息,在世界任何地方,只要有计算机,只要与互联网接通,就可以获取发生在世界任何一个地方的信息,网络将信息自由的空间下放给每一个普通老百姓。网络媒体让受众感到了空前的平等与民主,这是传统媒体无法提供的享受与权利。

但是,网络媒体在目前也有着自身难以克服的缺陷:一是缺乏原创新闻信息资源;二是缺乏新闻信息的权威与真实可靠性;三是虽有一部分网络媒体也具有新闻许可资格,但短时间内难以形成精良的新闻采编人才队伍优势;四是缺乏传统媒体几十年发展起来的品牌形象等。因此,网络媒体要真正成为大众媒体,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二、传统媒体魅力依然存在

传统的三大媒体中,报纸新闻是以文字传播为主,记者在报道复杂的新闻事件时只能采取单一的、线性的报道方式,对客观多元的新闻事件需要做抽象的概括,因此难免与客观真实有所差距;受版面限制,新闻信息的容量有限,只能截取最有新闻价值的、迎合大多数人的阅读取向的信息,因而缺乏个性的完整,不能全面满足受众的阅读需要;受出版时间的限制,报纸新闻的更新速度只能以“天”为单位,在当前信息时代,报纸的新闻时效性和新闻承载量远落后于网络;发行量受数量和地域的限制,导致新闻源有限和传播覆盖面有限;印刷的报纸存储繁琐,检索查询更是劳心费力。同时,传统媒体信息传播过程多是单向传播,即新闻机构向受众传播,没有受众的信息反馈这一环节,受众只能被动地接受信息,而缺少公开就信息发表意见的途径。

但即使这样,传统媒体在与网络媒体的博弈中也不能说是优势尽失。传统媒体具有信息供应者的独家优势,专业化的新闻队伍、长期形成的品牌、广阔的信息渠道、丰富的新闻实践经验,都不是网络媒体在短期内可以造就的。仅就报纸而言,其传播优势依然十分明显。首先,报纸是思想纸、观点纸,有着网络媒体所无法企及的深度优势;其次,在中国文化习惯中,阅读一直是知识阶层的主要生活内容,这是汉字所具有的独特魅力决定的,所谓“阅读”是视听永远不能取代的;再次,报纸在应对历次媒体的挑战中,借助新技术也在不断地丰富完善着自己的表现形式和传播手段。传统媒体在同网络媒体的竞争中,不断改变自己的媒介形式、运作方式和服务方式,不断地吸取网络媒体的某些优势,因此将会形成与网络媒体长期共存的局面。在这一长期共存时期内,传统媒体不会也将不可能遏制网络媒体的崛起。同样,网络媒体也不可能完全取代前辈的位置。从这个意义上说,传统媒体与网络媒体之间的合作与互动,不仅是可能的,也是必然的。

三、网络媒体与传统媒体在竞争与合作中共同发展

从媒体家族发展来看,不是一种媒介的产生就意味着另一种媒介的消亡,正如电视的产生之于报刊、广播,网络媒体也不会轻易便能取代传统媒体。

当前情况下,网络媒体的发展还必须依赖于传统媒体。网络媒体自身存在的受带宽限制和缺乏信息源等缺陷,都可以从传统媒体中得到补益。

传统媒体也需要在网络媒体的推动下不断实现自身的创新和完善。如改革新闻机制,大力发展多媒体新闻,开发网上点播新闻、网上图像新闻等,以便与未来信息高速公路接轨。目前,已有众多传统媒体与网络媒体联姻,实现资讯共享和传播介质的互动,不少传统媒体开发了网络版或电子版等新的形态。传媒巨头鲁珀特・默多克在新加坡向广播团体发表演讲时,认为报纸、电视、电影等将能经受住来自网络媒体的挑战。他说:“新型媒体的繁殖并不就敲响了老媒体的丧钟,现实证明不是这样,所有这些行业都做得不错。”

网络媒体如何在更精准的前提下,更好地发现受众有价值的需求,做好更有针对性的各种传播,是网络媒体的一个挑战;而传统媒体需要做的是,如何在有效覆盖的前提下,获得精确的用户需求和传播效果反馈。

网络与新媒体的优势篇6

[关键词]网络电视电视传媒发展优势

互联网在中国大陆正以意想不到的速度迅猛的发展着。据统计,我国互联网用户从1997年10月的62万增长2005年1月19日,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在京“第十五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的上网用户总数9400万;cn下注册的域名数、网站数分别达到43万和66.9万;网络国际出口带宽总数达到74429m,ipv4地址总数59,945,728个。可以说,受众接受信息的渠道越来越多、越来越通达。就像当年新兴的电视媒体带走了一部分广播的受众一样,如今,网络也正在带走一部分传统媒体的受众。网络媒体具有传统媒体的特点,还有自己的优势,是传统媒体无法比拟的特点。

一、网络与电视传媒的相互影响

电视媒介的影响面主要由覆盖面、收视率和收视份额构成。首先是覆盖面。所谓覆盖面就是特定的电视节目信号所能到达或被清晰收视的市场范围。电视节目的覆盖问题可以通过无线电波发射、有线传输和通讯卫星转播等方式加以解决。任何电视播出机构首先要解决的问题就是扩大节目信号的覆盖面。其价值等同于商品营销网络的建构,甚至更重要。其次是收视率和收视份额。电视媒介的影响面不仅表现在对市场覆盖面的扩大上,更表现在收视率和收视份额的扩大上。网络与电视作为大众传媒的两大方式,他们的影响力是与社会环境密不可分的,可以看作是媒介与社会环境的集合面或交集面。所以传媒的影响力可从以下三个方面进行分析。第一,现实影响力。即媒介对现实环境已经或者可以产生的影响力。第二,潜在影响力。即媒介对将来环境可以或可能产生的影响力,是媒体的素质和体能。第三,有效影响力。即媒介对环境中的重要部分或因素可以或可能产生的影响力。

面对互联网大潮的冲击,传统电视媒体与网络媒体相互整合、共存共赢已是大势所趋,网络电视与传统媒体整合势在必行。在这个网络电视时代,信息传播的整合经营是不可逆转的趋势。网络电视传播与传统媒体将在融合中走向分流,而不是在相似方向上争夺同一群用户。具体来说,传统媒体要转变观念,顺应网络电视传播发展趋势,适应受众需求,扬长补短,寻找与网络媒体整合发展之路;网络电视作为新型传播形态与营销渠道,可以开拓新的用户群,培育新的市场,而不是与传统媒体争抢现有的“蛋糕”。当一个新的媒介出现时,常规媒介有能力“重新发现”自己。在过去40年电视成为主流媒介的时代,报纸和电台都很好地适应了这种变化。而网络给电视带来的不只是“变化”,而是“变革”。电视业的发展动力源于创新和自我完善,网络的出现必将加剧这一过程。可以想见,大众媒体必将按照自己的规律向前发展,并将在受众、市场技术这几个要素形成的合力挤压下寻求新的突破。

二、网络电视的现状

网络在线电视,简单地说就是用计算机通过互连网收看电视节目的一种新型收看方式。这样收看电视,不像传统收看电视那样,需要电视机、必要的天线或是有线电视线。它需要的仅是一台电脑和一根与互连网相连的线,即可收看到各种电视节目。网络电视广义来说有三类组成:一类是转播式,即在线收看全球各大电视台的电视节目;一类是储存式的,即储存了各电视台的节目甚至是电影,让用户可以点播电视台中自己喜爱的内容;一类是自主拨出式,即网站除了有已有的电视节目外还自主制作电视节目,脱离了电视台的拨出限制,可以满足让观众点播的要求,达到真正的“互动”。以上三种形式的网络电视组成了现在网络上的在线电视,网民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选择不同的形式来进行收看。

发展网络在线电视的基础在于以下几个方面。首先就是中国网民的快速增长使得网络成为了与广播、电视等之外的另一个强势媒体,用户在互联网上仅仅看到文字和图片远远不能满足他的视觉需求,他还需要看到活动的画面,听到与画面相配的声音。再次,宽带技术的迅速发展使网络在线电视有了发展的基础,宽带网络运营商耗费巨资打造的宽带网络,是建了一条高速公路。可以说,是宽带用户的巨大需求点燃了宽带网络这把火,也点燃了网络电视这把火。第三,电视在现在的中国,大多数人是在家中进行收看,当其在工作或没有电视机的时候就无法收看到自己喜爱的电视节目,而以计算机和网络为依托的网络电视刚好可以弥补电视机限时限地的不足。第四,传统电视的“我播什么你就看什么的”模式越来越不能满足用户的需求,而且各方面硬件、软件、政策等限制使得几乎所有地方的电视用户不能收看到所有频道的节目,而网络广大的资源共享很容易得解决了这点。

三、网络电视发展优势

1.要做到“分众服务”,网络电视应确立自己的目标用户群体,按年龄、地域、收入、职业等标准,确立自己的服务对象。然后有的放矢地选择节目内容与服务方式,确立在某一细分市场的优势,较好地满足上述用户的特殊的收视需要,使用户觉得物有所值,才会选择网络电视,如此这样才能在激烈的竞争中获得生存与发展的空间。

2.在互动方面做足工夫,这也是和传统电视竞争的有力武器之一,网络的共享,使得用户可以随心所欲的收看电视,甚至选择电视剧情的发展,有一种想法就很好:让用户来选择自己希望看到的剧情发展方向,这样可以让用户投入到电视中来,不再是以前坐在电视机面前接受已安排好的剧情,作一个“受众”,而是身临其景成为其中一员。自主性和未知性是吸引用户的很重要的砝码。或是使用户在观看网络电视的时候,可以同网站或其他网民进行适时交流等等。只有通过这些创新,网络电视的互动性才能得到充分的发挥,网络电视的经营也才能够进入一个新的层次。

3.增大网络电视的内容,因为各种政策的原因,家庭用户在家不是能收到所有电视台,而网络电视却可以做到这点,网络电视可以将国内外的优秀节目引进,满足用户收看更多节目的需要,这一点在文头所说的转播式网络电视中,应用较多。这样,网络电视弥补了传统电视播出的空白,在和其他媒体竞争中更具势力。

4.关于网络电视网站的赢利主要来源——广告,同传统电视一样,网络电视在做好扩大用户数量的同时,可以依靠广告来增大利润。网络广告是一项很有发展前景的收费项目。网络广告目前还处于起步阶段,去年中国网络广告的收入仅10亿元左右。发展网络电视的优点,使其在各种媒体竞争站稳脚跟,而后发挥自己的优势来夺取市场。但是在发展过程中,仅靠自己的优势是不够的,自身的不足是发展的障碍,不足使网络电视继续健康顺利发展是很困难的,我们应该面对缺点,解决造成缺点的问题,从而更好的发展这一新兴媒体。

参考文献:

网络与新媒体的优势篇7

摘要:网络的强势发展给我们的生活和工作等方面带来了诸多的便利的同时,也在积极的与传统媒体进行合作,谋求更大的发展,它和传统媒体的合作方式多样,主要分为内容上、形式上和品牌层面上的合作,以满足受众个性化需求、媒体品牌价值积累和整合各优势资源为策略。

关键词:网络媒体;传统媒体;合作趋势

网络技术的更新变革给传统媒体带来巨大冲击的同时也给它们带来了新的发展契机和方向,媒体之间也已经从最开始的激烈竞争过渡到了今天积极合作的关系上。网络的强势发展给我们的生活和工作等方面带来了诸多的便利的同时,也在积极的与传统媒体进行合作,谋求更大的发展。

一、网络媒体与传统媒体合作的优劣势分析

(一)网络媒体与传统媒体合作的优势

媒体之间的合作着实促进了各媒体的发展,也让受众得到了更多更新颖的信息体验。合作是顺应了媒体的发展趋势,更是符合了受众的个性化、精细化的需求。

第一,充实网络的内容和形式。在网络刚出现的时候,也许会有很多人想不到网络会发展到今天这个程度,谁都可以是网络内容和形式的制造者,这也让我们现在能看到一个极其丰富多彩的网络世界。但是,头功是传统媒体的,它是网络媒体最初的内容提供者,当网络媒体的内容和形式到达一定量后,就产生了规模效应的发展。

第二,满足受众日益个性化的需求。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使得对各方面的需求日益增加并且精细化,消费者也不愿意浪费大量的时间去寻找信息。而网络媒体和传统媒体,一个提供了超文本链接方式,可跳跃性查找和阅读信息,另一个提供了精细化的内容,针对消费者精细化的需求提供细分化的内容。两者的结合可谓是如鱼得水、如虎添翼,极度满足了消费者的需求。

第三,“聚媒体”效应。所谓“聚媒体”是指把各种媒体的信息表现形式集于一体,在网络上能找到相应的网络版的报纸、杂志、广播和电视,把众媒体集于一身的媒体。“聚媒体”效应是把所有媒体的受众都集中到一起所产生的巨大的影响。网络媒体本来就是衍生于传统媒体,它拥有众多优势的同时,与传统媒体的合作所带来的影响是无法估计的。

(二)网络媒体与传统媒体合作中存在的不足

网络媒体和传统媒体的合作带来好处的同时也暴露出了一些不足。

第一,模式较单一。网络媒体与传统媒体合作的表现形式基本是以网络媒体为终端,如电子报、电子杂志、网络广播和网络电视台或电视台网站等。如此合作只是网络媒体以非常低廉甚至免费的价格从传统媒体拿来内容,实现网络媒体资讯规模的迅速扩大,而传统媒体非但没有实现自身品牌的传播还滋生了强大的竞争对手。

第二,品牌运作意识弱。未来是品牌横行的世界,在各行各业都一样。虽然网络媒体和传统媒体的合作一直是以受众需求为出发点,满足受众精细化需求,但是却恰恰忽略了品牌塑造。合作模式的单一也决定了合作中品牌意识必然不被受到重视。

在网络内容在形成了一波又一波的高潮之后,其影响力极其深远,网络媒体品牌也在不断的扩占受众的心智。此时如果运营者重视品牌的运作,将资源整合形成一剂强大凝聚力,即使合作模式单一也可发展的空间也是不可限量的。

二、网络媒体与传统媒体的合作方式和策略

(一)网络媒体与传统媒体的合作方式

网络媒体依靠传统媒体来扩充其新闻报道,传统媒体利用网络媒体加强自己的传播影响,无论从资源整合、受众需求还是媒介经营角度来看,与网络媒体的合作是传统媒体发展的必然趋势。在合作中,有以下几种合作方式:

1、内容上的合作

传统媒体最核心的价值在于内容,传统媒体的之间的竞争也主要是内容的竞争。网络媒体的发展离不开传统媒体内容的转移,今天人们生活工作离不开网络一方面的因素就是因为其海量的内容。

传统媒体以网络媒体为平台,最大限度的传播和推广自己生产出的“产品”,希望受到更多的受众的喜欢并成为忠实的受众,尤其是吸引年轻人的注意力,由此进一步达到自己品牌延伸的目的。例如电视媒体第一品牌中央电视台在网络上自建网站中央网络电视台,包括了其所有频道和几乎所有的地方卫视频道,这种强大的资源整合力加上统一将内容在网络媒体上的输出,形成了规模效应,在一定程度上实现了其品牌延伸和拓展。此外还有凤凰电视台在网络上自建的凤凰网、各大报社自建的网站和电子报、音频资源的整合等等,都是将自身的内容直接或间接提供到网络上,这些都是最典型也是最初的合作方式。

2、形式上的合作

网络媒体在与传统媒体合作的前期主要是扮演一个宣传者的角色,为传统媒体的内容传播提供了一个渠道而已。利用网络媒体互动性强、传播迅速等特征分析得出受众真正的需求并且制作出相应的“产品”快速投入网络中和其他市场。

开屏传媒开创的跨媒体全新的合作模式就是借助网络中桌面这个界面作为传统媒体内容的载体,在维护自身独立品牌形象的基础上以焦点图片新闻、导读性内容等形式在开屏传媒的桌面媒体上开辟栏目,与平面刊物同期展现,并通过桌面超链的方式使资讯价值回归到传统媒体,真正实现资讯价值和品牌的反哺。这种只是单纯的把网络这个平台当作内容的终端输出,并没有其它的实质性的合作。

3、品牌层面上的合作

社会经济发展越成熟,品牌集中度就越高,当行业发展到成熟期,就会呈现出几个大品牌占领绝大部分的市场。美国的newCenturynetwork,由9家大型报业集团超过200家报纸的内容组成,整合了报纸的信息源和传统声誉与网络媒体综合集成展示能力。行业发展到一定程度,资源整合成为行业发展必须要经历的一环。

2009年百度和湖南卫视进行战略合作,双方将在跨媒体及内容、产品及品牌、公益及事件、互动电视制作等领域展开深层次的战略合作。这跟以上两种合作方式截然不同,强强联合才能帮品牌带来更多的受众和积累更牢固的品牌价值,使双方达到另一个品牌高度。

(二)网络媒体与传统媒体的合作策略

1、极力满足广大受众的需求

罗杰·菲德勒的观点认为:传播媒介的形态变化,通常是由于可感知的需要、竞争和政治压力,以及社会和技术革新的复杂相互作用引起的。在当今国际背景复杂国内经济崛起情况下,人们的需求巨变,对信息内容和传播的要求更加人性化、精准化。

可见,只有真正满足受众的需求,不断提供他们需要的内容,以电子方式与消费者联系以感觉他们的需求,然后使用网络时代技术开发新的能力以实时响应这些需求,网络媒体和传统媒体才能实现可持续发展。

2、不断积累品牌价值

一个品牌的建立不是一朝一夕能建成的,它需要长期的积累,包括产品力、包装力和营销力等等。媒介品牌更是如此,它需要不断的吸引受众的关注,增加自己的影响力和扩大自己的宣传范围,这就必须推出具有吸引力的核心价值内容,提升自己的品牌力。央视广告语“相信品牌的力量”让我们知道强强联合才是硬道理。

每次的合作都能为品牌增加价值,实现品牌价值的积累,长此以往,当品牌价值积累到一定程度成为强势品牌,那么它将会得到更多的收益。

3、整合各方优势资源

每一次合作都是为取得更大利益为目标,有可能失败也有可能成功,整合优势资源,去其糟粕信息,使利益达到最大化是我们不懈的追求。网络媒体中充斥着大量的垃圾信息,但它有传统媒体无可比拟的优势,而传统媒体出版播放的信息都是经过严格的策划、筛选、制作出来的,整合这些资源让其达到最大化的效果,也是双方合作的必然选择。

总之,人类的生存与交流总是促使人们更加追求真情实景的传播,同时能自由地借助各种手段满足自己获取信息的要求。网络媒体的崛起反映了人们对多种传播手段和不同媒体之间整合与互补的追求。

三、网络媒体与传统媒体合作趋势预测

网络媒体的迅猛发展虽抢去了部分传统媒体受众,影响到传统媒体的关注率和影响力,但同时也给了传统媒体新的发展契机和方向。在网络媒体与传统媒体合作的进程中,必然会有以下趋势:

(一)内容和形式更具专业化、深度化

无论是新媒体还是旧媒体,内容永远是其最具核心价值的“产品”。媒体间的融合也不仅是信息传播方式的创新,也是内容上的融合。受众个性化需求就决定了内容必须细分,而且只有在细分的同时让内容更加全面和更具深度,满足受众需求的同时还超过了其预期期望,这不仅能得到他们的喜欢和认可,还会得到一批又一批的忠实受众。如百度和湖南卫视的合作给了广大受众一场盛大的娱乐盛宴,让人们无处不娱乐。

(二)品牌化运营

未来的世界是品牌横行的世界,品牌的树立对于各行各业的发展都起到了极其重要的作用。如今,传媒业正在探索未来发展之路,品牌化运营是其发展过程中必须要走过的一环。

品牌化有助于提高市场的关注率,树立良好形象,便于受众辨认、识别和记忆,更有利于企业的可持续发展。如中央电视台、湖南卫视等早已进行品牌化战略布置,由央视广告语“相信品牌的力量”可以看出央视更是极其重视品牌的塑造。

(三)跨媒体合作形式不断创新

在跨媒体合作的案例中,多数媒体合作的层次还停留在较浅的层面,大部分还是以资源交换、互相为对方做广告宣传为主。除此以外,共同组织大型活动,如合办论坛、博览会、商品交流会等是另一种合作较多的方式。

而真正的深层次的合作,我们可以在百度和湖南卫视的战略合作中略见一二。湖南卫视推出的《天天向上》、《快乐男声》等栏目,同时跨越了线上、线下活动,传统媒体和网络数字媒体,也正是综合了不同媒体的优势和特征,才把要传递的信息结合内容,通过适当的途径和方法传递到不同的“圈子”当中,让受众能在享受生活的同时,主动地、心甘情愿地接受信息和品牌文化。另外开屏传媒的发展是另外一种跨媒体合作的形式,它是以网络桌面媒体为概念开创了一个全新的媒体形式。

由此可见,跨媒体合作将会是以后网络媒体和传统媒体合作发展的一个重要方向。(作者单位:中南大学文学院)

参考文献:

[1]钱伟刚.《新闻实践》[J].第四媒体的定义和特征,2000,(7-8):45-46.

[2]张明新.《编辑之友》[J].“后危机时代”杂志媒体的生存与发展,2009,(10):58-60.

[3]徐叶巧.《科技论坛》[J].广播电视报的出路探究,2009,(11):305.

[4]张敏.《新疆教育学院学报》[J].浅谈网络媒体与传统媒体的关系,2003,(12):33-36.

[5]丁芳.《淮南师范学院学报》[J].浅谈网络媒体与传统媒体的关系,2007,(5):142-143.

[6]冯乔.《记者摇篮》[J].网络媒体与传统媒体的融合,2007,(11):34-35.

网络与新媒体的优势篇8

关键词:电视传媒;视听新媒体;挑战;策略

一、视听新媒体的特点

(一)信息传输及时

新媒体以互联网为代表,互联网将新媒体的信息传输及时这一特点发挥到了极致。新华网在在对奥运会进行报道时,实现了很多个突破,与其他网站相比站在了领先地位。谁将点燃奥运会开幕式火炬这一悬念,被新华网第一个报道,是全球媒体中第一个发出消息的,新华网也进行了无时差的报道,一个盛大的开幕式过程被网络同步播出,由于互联网络不受时间的限制,在世界的每一个空间,任何人都可以随时选择收看自己感觉兴趣的信息,“无论何时,无论何地使用网络”是网络区别于传统媒体的突出特点,任何时间段都是黄金时间。

(二)海量的信息

新媒体包括海量的信息,传统媒体传播的信息是比较有限的,如报纸、电视、广播等。网络媒体信息量巨大,如硬盘可以储存上亿字的信息,传播主题和方式具有多样华的特点,每个人都可以成为信息的来源,网络媒体提供的超链接功能,新闻与背景、信息以及网友的评论结合起来,还原事件的完整过程,很长时间以后,信息会越积越多,网络新闻的内容更加具有丰富性和可扩展性,注定了新媒体海量的信息量,可以满足不同的使用需求。

二、视听新媒体对传统电视媒体的挑战

(一)传统电视的受众成为了主体

传播的电视媒体由信息提供者播放,众多的观众收看,是一对多的同步传播,某个受众收看节目,同时也会有很多人在收看节目,传统电视采用的是按时间顺序线性传播,传播内容都是按时间顺序进行编导安排的,受众是被动的获得信息,在时间和空间上受到很多限制,视听新媒体改变受众被动获得信息的现状,新媒体的互动平台,让受众处于主体地位。受众不需要在媒体设定的项目内进行选择,可以根据每个人的需求,随时选择需要的节目,如果要收看具有个性化、主观上非常迫切的收看,则可以通过搜索收看,并可以根据节目单来选择节目的播出时间。受众可以通过网络与其他受众进行互动和交流。

(二)分流了传统电视媒体的受众

通过网络获取信息是网民获得信息的主要方式,电视媒体的功能对于网民来说已经不再是主导地位,网络的普及率呈逐年递增的趋势,电视的受众群体正在受到网络媒体的分流,这是一个不争的事实。

(三)对传统电视媒体经营市场的分流

一些门户网络媒体逐渐成为了主流媒体,视听新媒体以网络电视为代表,成为了网民在日常生活中接触最多的媒体,视听新媒体越来越成为主流的广告媒体,其价值体现也越来越明显。

三、如何应对视听新媒体的挑战

传统电视媒体具有非常强大的内容资源和制作优势,这种优势但不是长期的,也是随时会改变的。现在是数字化和网络化的社会,传统的电视媒体要想继续生存和发展,就要进行形式改革,电视传媒要利用新技术,积极与新媒体进行融合,只有这样才能在以后的新媒体格局中处于一直以来的优势地位。

(一)发挥优势,稳固传统的电视市场

传统电视媒体一直致力于提高信息传播速度,但是新媒体的信息传播速度远远超过电视媒体,对其形成了挑战,如手机短信明显快于电视新闻。网络原创视频信息一般都比较简单,是一些片断式的、具有表象性的,远远不能满足公众对于事实的知情需求,电视台的团队可以挖掘自身优势,从深度上进行创新。

(二)对互联网进行“嫁接”,对传统的内容和传播方式进行改革

互联网技术以用户为中心,个人除了是互联网的使用者,同时也是互联网的传播者和生产者。互联网中的每一个人,在网络环境下,电视也要倡导互动传播,新一代群众要成为热情的参与者。所以要尊重年轻人的自主创新意识和表现需求,增增强互动性,让其积极参与互动,缓解电视观众的老化趋势。

(三)构建新的产业链

网络电视、手机电视、ip电视等的兴起,拓展了视频的平台,新兴媒体具有互动性和时移性,同时具有便携性、强制性和随机性,是对传统电视形态上的补充。未来电视媒体不能只靠传统平台,要充分利用内容制作的优势和权限,构建新媒体的产业链,整合内外信息,让介质终端为我所用,满足不同层次受众的消息需求。(指导老师:王燕灵)

参考文献:

网络与新媒体的优势篇9

【关键词】网络电视 纸媒 应对

20世纪中后期,互联网的崛起对各大媒体造成新的危机,在web2.0时代,互联网信息的自由性模糊了传播者与接收者之间的界限,使得信息的来源更丰富,传播更快速方便,接受更轻松便捷。为了能在互联网时挥优势,报纸媒体再次探寻发展之路。然而,正当报纸媒体刚刚摸索出一条“报网合一”的办报模式时,去年以来“网络电视”这个新名词又匆匆闯入竞争的行列,报纸媒体再次面l临新的挑战。

网络与电视联姻的主要形式

1 网络电视化

网络电视化。即互联网上的各种信息更加注重以视频的形式制作、播放,视频类节目在整个互联网信息中的总量和比例都有所提高,节目内容的可视性大大增强。这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视频网站渐成气候,互联网电视软件层出不穷和电视网站正式起步。

视频网站渐成气候。目前,国外的Youtube,国内的土豆网、优酷网、六间房等视频网站已逐渐形成良好的发展模式。这些网站的视频可分为原创视频与非原创视频两类,原创视频即网友将自己拍摄制作的视频上传、分享;非原创视频即上传电视媒体、影视公司等其他媒体制作的视频节目,这类视频节目涉及敏感的版权问题,是视频网站需要解决的问题之一。

网络电视软件层出不穷。ppLive,ppS,UUSee等网络视频软件使人们能通过电脑收看电视节目,这些节目有的与电视频道同步播出,有的以节目库的形式供受众点播,受众可按照自己的兴趣自主选择具体节目。

网络电视台正式起步。2009年12月底,中国网络电视台正式开播,紧接着。湖南广电启动网络电视台――芒果tV新域名。未来,必将有更多电视台加入开办网络电视台的行列。

2 电视网络化

数字电视如今在东部沿海地区已经得到广泛普及。数字电视提供的最重要的服务是视频点播,与传统被动的收视方式不同的是,受众可以根据自身需要点播电视节目,这改变了电视节目只能线性播出的缺点,提高了电视节目的收视率和到达率。以往的电视节目由于其只能按照时间顺序播出的特点和图像稍纵即逝、难以再现的不足,受众无法自由、自主地选择收看时间和收看内容,交互式网络电视(iptV)的出现将彻底改变这一局面。

但目前数字电视大多还停留在准视频点播(nVoD)阶段,即仅仅提供一个视频节目的资源库,将这些预存的节目通过前端服务器不停的滚动播出,由受众进行选择,其互动性和自由度还相对薄弱。

不过,数字电视的发展前景相当可观。今年1月,国务院召开常务会议,未来几年,电信网、广播电视网、互联网将实现在网合一。在不久的将来,融互联网于电视为一体将成为广电网络的发展主流,未来的电视除了具有点播视频的功能之外,还能够浏览网页、查收邮件、视频聊天等。

网络与电视联姻呈现新特点

1 收视对象分众化。

在网络电视化这一趋势中,收视对象分众化这一特点尤为明显。在互联网中。网站将不同类型的节目按照新闻、影视、娱乐、原创等分类进行整合,节目编排更加个性化。在中国网络电视台上,中央电视台的节目被分为新闻、经济、综艺、电影、电视剧等大类,这打破了传统电视中,不同风格的节目“杂交”在一个频道中,按时间顺序线性播出的编排模式。

2 传播主体广泛化。

网络与电视联姻,全面打破了传统电视节目制作中,只有媒体工作者才能参与的局面,使那些活跃在网络上的草根传播者也有机会加入的新闻传播的“正规部队”。民间力量在阿络传播的重要性已经得到广泛肯定,但是在传统的广电媒体中,这支力量始终没有正式发挥。在网络与电视联姻之下,电视媒体对传播者的门槛也有所降低,任何人都有权利在电视网站上上传视频文件,这不仅扩大了视频资源的来源,使媒体的触角更加全面广泛、深入群众。

3 传播时效快速化。

在网络电视时代,视频上传变得轻松容易,节目制作过程也不再必经繁杂的过程,任何人只有拥有视频拍摄器材和上传设备,就能即时上传新闻资讯等视频。同时,随着技术的发展,网络与电视联网之后,电视也能更及时地传播信息。

4 传受双方互动化。

原先的电视媒体中,传受双方分工明确,受众较少参与到节目制作的过程中。虽然在近几年,电视媒体推出热线新闻,邀请观众到现场等形式,但受众并没有真正成为整个传播活动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网络电视时代,受众更加受到媒体重视,受众的反馈和建议直接反映在网络平台上,电视媒体可以通过这些信息提高节目质量,定位栏目风格,保证频道收视率。

5 管理手段规范化。

管理手段规范化主要体现在网络电视化这一趋势中。原先的视频网络缺乏统一的管理标准和行业规范,视频质量参差不齐。视频网站发展初期为了吸引流量,在没有购买版权的情况下大量播放电影电视节目。随着视频网站的发展和国家法律政策的调控,这些侵权的电视节目将逐渐退出。如今,网络与电视联姻,网络电视台的开办减小了版权问题的纷争,因为网站可以播出那些版权已归电视台所有的节目,同时可以播放电视台自制栏目。此外,国家对网络视频的相关政策也日益完善和全面,对侵犯版权的网络视频的打击力度也逐渐增强。传统电视台角逐网络视频趋势

在最近短短几个月时间里,网络视频市场热闹非凡。2009年底,央视网也正式推出网络视频平台“中国网络电视台”,首期开播的内容包括新闻、体育、综艺、博客、视频搜索等,接下去将陆续推出电影、电视剧、纪录片、财经、音乐等系列的内容服务。而在同一天,浙江广电集团投资的新蓝网上线,现在要收看收听浙江广电集团下属13个电视频道、6个广播频道的节目,只需有一台上网电脑便能“一网打尽”。

不仅如此,深圳广电集团全资投入的新媒体平台――“中国时刻”,拥有互联网门户、手机门户和数字电视频道三大平台,在物理形态和终端资源上已初步实现了广播电视网、互联网、电信网的三网融会贯通;上海文广投资组建的东方宽频推出了“上海网络电视台”,湖南广电整合金鹰网,改名为“芒果tV”进军网络视频,云南“爱上网络”网络电视台正式挂牌,江苏网络电视台也已测试上线……越来越多的传统电视台把网络视频当成“香饽饽”,纷纷攻城掠地。

随着广电“国家队”的相继进入网络视频市场,传统网络视频市场中优

酷、土豆等民营主流视频网站也在积极采取应对措施,纷纷向“网络电视台”转型。网络视频直播网站“pplire”近日宣布更名为“pptV”,同时花180万巨资收购了新域名,并将在点播、自建频道和版权内容等方面进一步加大投入。新浪、搜狐、网易等门户网站也在对视频业务进行调整,百度也在近日宣布组建独立的网络视频公司。

据相关专家预测,2010年网络视频用户规模将达到3.88亿人,94%的网民会上网看电视,这个正在不断成熟的巨大市场正在吸引着各地广电进军网络视频行业。可以预见,今后收看收听电视广播等节目,只需有一台上网电脑便能“一网打尽”。

报纸媒体的应对、发展之策

1 以新闻为本位,提供有效资讯。

不论是网络电视化还是电视网络化,其实都没有对新闻节目产生质的推动,相反,比较网络电视娱乐功能的扩大,其告知、解释、表达、教育等基本功能反而在弱化,因为人们的注意力是有限的,对娱乐功能的关注度提高,必定就相应减少了对新闻内容的关注。

由传播学中的满足需要论可知,人们不是被动接受媒体信息,而是根据自身的需要和兴趣主动选择信息。是人在主动使用媒体。当网络电视中充斥了各种形形的视频,人们必须提高自己的鉴别筛选能力以选择适合自己的信息,这需要耗费一定的时间和精力,因此人们也许会更倾向于使用网络电视的娱乐消遣功能。

因此,报纸生存发展的关键就是牢牢把握新闻本位这个定位,满足受众对新闻、资讯的需求。通过把关人对海量信息的检查、筛选、加工、整合等处理,提供真实、准确、全面、有价值、有知识的新闻报道,及时满足现代快节奏生活中,人们对国际形势、国家政策、时事资讯和社会动态的信息需求。

2 发挥比较优势,加强深度报道。

网络电视不会使报纸淡出历史舞台,就如电视没有将摄影类杂志打垮一样。任何媒体都有自己的缺陷与不足,也有自己的长处与优势,在与其他媒体竞争时,必须正确认识自己的比较优势,继而抓住优势、扩大优势。

与网络电视相比,报纸的优势就是文字报遭,逻辑性强。网络电视虽然形象生动,但由于需要声画配合,难以表现抽象的理性思考层面的东西。报纸则不同,报纸可以使用文字任意表达思想、理念方面的信息,进行综合性的思考、论证,适合传播深度报道、调查报道等逻辑性强的信息。

在接受方式上,视频节目需要充分调动受众的视听器官,多样化的画面、声音、文字等综合元素在带来感官盛宴的同时也会分散受众的注意力。而阅读报纸只占据受众的视觉器官。受众可以边阅读边静下心来思考、回味新闻事实、新闻价值以及隐藏在文字背后的信息。

现代社会,人们越来越不满足“知其然”。而是更加追求“知其所以然”。在发生重大事件或者是颁布重大政策后,人们急于知道事件背后的意义与可能带来的影响。《南方周末》的成功就是最好的证明,在网络信息泛滥的时代,它仍然以每份3元的价格销量不减,这充分证明深度报道拥有广阔的市场。因此,报纸应抓住这一比较优势,提高深度报道的比重。

3 明确报纸定位,打造个性风格。

明确报纸定位与网络电视的分众化传播有异曲同工之处,现代生活社会节奏加快,人们获取信息的目的性也日益增强,定位明确是报纸成功的前提条件,也是与网络电视竞争的核心竞争力之一。如果报纸定位了明确的受众群,就能更有针对性地传播信息,使受众能方便容易地在报纸上找到想要的信息,自然也更容易得到受众的青睐。

在报纸内部的竞争中,明确定位已经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在香港,报业竞争近乎残酷,但几家报社依仗自己的优势。在不同领域做文章,于是它们互补冲突,共同分得市场上的一杯羹。比如《明报》关心政治,《星岛日报》注重社区新闻,《信报》以财经取胜,《东方日报》适合家居阅读。几份报纸各有侧重,人们可以根据需要选择,一人购买多份报纸。在与网络电视竞争时。报纸应更加注重对个性化风格的打造,根据读者的社会类型把握媒体功能,选择信息内容,确定版面风格,从而拉近与读者之间的心理距离。

4 造成强化报网舍一。联动各大媒体。

如今报纸在网络上开办网络报纸、论坛等“报网合一”的经营模式已经初见成效,如杭州《都市快报》的19楼网站已经成了《都市快报》重要的新闻来源。也是《都市快报》与读者互动的重要平台。在网络电视时代,报纸媒体仍然不能忽略“报网合一”这一系统的打造。嘉兴日报报业传媒集团为加快《南湖晚报》的发展和崛起,在原来嘉兴在线的网络平台基础上,去年9月9日正式开通“嘉兴99号”网站,打造网络与读者互动的又一平台,到目前该网站已经成为嘉兴人气最旺的网站,实现了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双赢。

既然网络与电视能够联姻,报纸与网络也可以探索出一条更为完善的合作之路。除了在网络上寻找新闻线索,报纸可以通过网络发起对某篇新闻的讨论,对报纸自身的评价等等,取得读者的反馈,改善报纸的办报质量。也可以提出话题供网友讨论,鼓励网友将自己的作品放到论坛上进行交流,并在报纸上开辟专栏对这些作品进行归纳、点评。在论坛上,也可以提供报纸上难以的信息素材,对报纸上的内容进行更加深入的解读等等。

此外,报纸也可以探索与电视等媒体的其他合作模式,联动各种媒体推广、发展自己。不少电视媒体和移动电视媒体都开设了“读报”栏目,所谓“读报”栏目就是整理报纸上的新闻资讯,并配以适当点评。这是电视与报纸合作的一种方式,既丰富电视节目的形式和内容,也提高了报道的曝光度和报纸知名度。

5 发展传播模式,迎接3G时代到来。

2009年,3G业务在中国的启动,使人们进入到一个无线互联网的时代,包括手机等具有无线上网功能的小型终端,都跻身到新媒体的行列。与此同时,整个新闻媒体行业也进入到一个全新的格局之中。

继中央电视台、新华社推出网络电视台后,人民日报社与文化中国传播集团组建合资公司,正式吹响进军3G手机视频领域号角。至此,央视CCtV、新华社、人民日报社等三大部级媒体已经完成进军视频领域的布局。稍有差别的是,央视和新华社均主推网络电视台,而人民日报则以3G视频为突破口。

面对现今风起云涌的网络视频市场。业内人士分析,目前整个产业大环境还存在着诸如政策、版权、盈利模式等不确定因素,新媒体市场瞬息万变,包含着众多模式与可能,有太多不确定性,“网络电视台”只是众多模式与可能中的一种。但可以确定的是,未来的新媒体形态一定是跨平台、跨媒体、跨受众、跨终端、跨渠道的一个超级媒体。

网络与新媒体的优势篇10

广播电台在经历电视、互联网的冲击后,目前已逐步形成固定的受众和相对固定的节目制作、广告营运模式,其进一步发展的瓶颈显而易见。想要打破当前尴尬的格局,使广播电台获得鲜活的生命力,必须融入到蓬勃发展的互联网之中。但是,这种融入不应盲目跟从,而应抓住互联网移动化和社会化的两大发展趋势,找准切入点,才能取得理想的效果和收益。

互联网的“移动化”和“社会化”以相互交织、互相推动之势,席卷百业;这两大趋势仍处于进一步发展阶段,有着巨大的潜能(“钱能”)和发展空间。反观广播业,在互联网冲击下的劣势、颓势已经显现。首先,广播业受众人数在各类媒体中处于弱势,2009年,《中国广播电影电视产业发展报告》蓝皮书显示,全国广播听众约为6.53亿,这一数字持续位于电视、报纸受众之后;广播节目构成程式化,主持人与受众之间互动有明显局限;广播经营模式总体单一,在电视的兴起和互联网的蓬勃发展之下,广播发展处于被打压的境地。因此,广播电台随着互联网起舞,作出网络社会化和移动化的转变,势在必行。笔者认为,借助“网络社区电台”的模式,将广播电台的天然移动优势和社会化需求,与互联网的移动化和社会化发展趋势相对接,作为广播电台切入新互联网时代、跟上新媒体时代步伐的突破口,有其可行性和必要性。

社区网络电台,可以理解为聚合传统听友,同时拓展网络听友、延伸电台节目平台的类型化SnS类媒体。这种新型网络电台,既具有一般SnS类社交网站的优势,又能延伸和拓展电台固有的音频传播特质,是打破时间、空间,将广播从业人员、听众、网友连接在一起的网络社会化(可移动化)的网络新平台。网络社区广播可以目前一般的SnS类媒体作为基础(如开心网、人人网等),加入简易的广播(音频)节目制作程序,让用户可以上传、分享自己制作的简易音频节目,分享、收听社区友人的节目;电台主办的社区网络电台,可以提供专业主持人的节目,达到社区化的收听效果,方便在线沟通。社区网络电台的手机应用客户端,可提供移动化的社区电台节目(或音频文件)上传、收听功能,打破地域界限。

社区化网络电台将有效地融合电台与互联网,并极有希望延伸出新型的电台节目类型。由传统广播电台主办社区网络电台,更有着许多优势条件。

1.“移动”的天然优势

21世纪中国汽车产业蓬勃发展,车载人群大幅增加,给传统广播电台节目带来了生机,广播具有移动的优势,这一天然优势恰恰与互联网的移动化进程相呼应,通过社区网络广播,可以实现广播网络移动化,打破单一的广播输出模式,为移动人群带来无时空限制的广播互动乐趣。这一变化,能够将广播原先拥有的移动车辆用户人群,拓展至所有手机移动人群,听众基数发生量变,还可以增强听众、网友对电台节目的黏性,形成广播媒体在移动媒体中的绝对优势。

2.电台有“互动”的迫切要求

电台节目主持人囿于平台局限,难以实现与听友的流畅互动,目前的电话、短信等方式,已不能满足节目和听众的需求。社区网络电台则能有效地带领广播进入“社会化”时代,将广播听友从线下拓展到线上,通过网络电台社区进一步融合电台和听友的关系,为广播人和广播爱好者之间建成网上无壁垒的类型化社区。

此举,既有利于广播人与受众更好的互动,从而拓展节目制作思路、开拓制作空间,社区网络广播还将为“草根DJ”打通展现才华的管道,改变广播业的单一输出生态,实现线上线下平等、优质互动。此外,在宣传舆论导向和安全保障方面,电台辖下的社区网络电台也更具经验。

3.享有“台网互动”的政策鼓励

2010年,我国三网融合正式启动,传统广电媒体与新媒体的融合发展正在提速。在政策引导下,近两年电台台网互动、融合的气氛非常浓厚,各省市纷纷建立网络电台。抓住先机,用足政策,迅速融入互联网新时代,走向“移动化”、“社会化”,将成为广播电台发展的新引擎。

4.传统广告新投入渠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