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贸易理论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6 02:34:03

世界贸易理论篇1

关键词:非政府组织wto透明度关系

一,非政府组织对于wto的价值和意义。

近年来,非政府组织的兴盛发展与其在国际事务上越来越多的参与是与全球化分不开的。全球化被视为是一种“国家内部政治、经济和社会活动的外化”,①——诸如环境污染的全球性的问题更多的需要在国际上得以解决,从而削弱了国家在其领土范围内对这些活动的控制能力。对这些全球性问题的承认,带来了更多的国际层面上的谈判与协商,这样也就为国际非政府组织提供了更大的活动空间。

与此同时,wto也在全球化进程中完成了对Gatt的继承,并成功的过渡为迄今为止人类历史上最为完整的一套世界贸易规则体系。当然,非政府组织不可能放弃wto这个展现其能力的大舞台。正如一位环境问题专家所指出的:“Gatt/wto争端解决机制是迄今为止最为常用来解决国家间有关环境问题争端的机制”。②因此,他们认为如果撇开了wto就无法实现他们所要达到的目标和利益。

可以说,非政府组织对于wto体制的完善具有重要意义:

首先,非政府组织的参与有利于强化wto的决策能力。当wto的机构面临一些诸如贸易与环境等非其所长的专业知识时,从非政府组织获取的可利用资料、信息将有利于拓宽wto对有关问题的分析基础,从而降低wto决策机构发现事实和推理分析过程中的错误,提高相关机构报告的质量。

其次,非政府组织是由一国或数国的公民或公民的联合发起的并谋求某种公共利益的独立于国家的具有私人性质的组织。③可以说,非政府组织代表的是某一个或几个地区公民(团体)的意见。在全球化的态势下,这一公民或团体的意见已经无法通过国家意志的形式来表达。于是,非政府组织便成为这一部分公民的代言人。而与非政府组织的联系对于缺乏透明度的wto来说,无疑是加强其为公众所认知的最佳途径。

最后,wto协议中的仅允许缔约国方提供信息的规定无疑造成了一种形式上的垄断。④如何打破成员国方提供信息的垄断并创造竞争环境以寻求建立最佳的政策制定机制成为wto亟需解决的问题。非政府组织的介入提供了一种最佳方案:在wto中,非政府组织可以扮演一个政府缔约方的情报提供竞争者的角色,这样就能利用其在某一专业领域的智力资源优势,发挥了非政府组织迅速发现问题并能及时做出反应的特长。从而在wto体系内构架政府和非政府组织的平行竞争机制,以期能更好的发挥各方面优势、集思广益,制定出最适宜的世界贸易政策。

二,现行wto制度中有关非政府组织的规定。

wto各缔约方早已认识到非政府组织的重要意义,因此各方在达成《建立世界贸易组

织的协定》中,已经包含有关于非政府组织的内容。该协定的第五条第二款规定:“总理事会应做出适当安排,以便与在职责范围上与wto有关的各非政府组织进行磋商与合作。”另外,在1996年6月18日,总理事会通过了《与非政府组织关系安排的指导方针》(wt/L/162)①,建立了一整套wto与非政府组织的关系框架。这一系列的指导方针包括:1,遵循《建立世界贸易组织的协定》第五条第二款所确立的基本原则;2,各成员方认识到非政府组织能起到增进公众对wto相关活动的认知程度的作用,因而各成员方愿意提高wto的透明度并发展同非政府组织的关系;3,为了达到更具透明度的目的,必须保证非政府组织获得更多有关wto活动的信息,特别是比过去更快地取消对获取有关这些活动的文件限制。为此,秘书处将使相关资料(包括已经取消限制的文件)在互联网上公布;4,wto秘书处应积极地采用各种方式,发展同非政府组织的直接联系;5,如果wto各理事会或委员会的主席参加同非政府组织的讨论会或其他会议,他只应代表其本人。除非该理事会或委员会做出其他的特别决定;6,各成员方重申wto是一个对其成员方的有关权利和义务具有法定拘束力的政府间组织。因此,各成员方认为非政府组织不可能直接参与wto的工作或其会议。

自1996年以来,wto秘书处和各成员方以各种方式积极地保持与非政府组织之间的对话,而以上这些方针则起到了指导作用。wto在发展同非政府组织的关系中进行了如下几种尝试:

第一,允许非政府组织参加部长级会议。在通过了《与非政府组织关系安排的指导方针》后不久,wto各成员方就非政府组织参加新加坡第一次部长级会议的程序达成了一致意见:1,非政府组织将被允许参加大会的全体会议;2,登记的非政府组织必须符合《建立世界贸易组织的协定》第五条第二款的规定,即必须证明他们的活动与wto的工作是由联系的。②

1996年12月的新加坡会议是wto历史上第一次由非政府组织参加的主要会议。总共有159个非政府组织登记并参加了会议,其中的108个非政府组织(235名个人)代表环境、发展、消费者、商业和农民等各方面利益。另外,设在新加坡大会会场的非政府组织中心为与会的非政府组织及其代表提供了会议场所、电脑设施和会议的官方文件等便利措施。

第二次部长级会议于1997年在日内瓦召开,这次会议共有128个非政府组织(362名个人)。在为期三天的会议期间,非政府组织除了参加非正式的工作会议外,还参加了由秘书处主持的日常简报会——这是第二次部长级会议的一个特色,并被非政府组织视为一个wto保证其透明度的真正的信号。③

多哈部长级会议期间,wto秘书处安排了非政府组织的活动计划。这些计划将由感兴趣的成员方和非政府组织代表协商后达成一致意见。其中正在考虑的有非政府组织参加一些活动包括:1,日常非政府组织简报会。秘书处会为已经登记的非政府组织举行一天一次或两次的有关大会会议进程的工作简报会。这些简报会将由一些想同非政府组织交流的成员方的部长或官员来主持;2,特定问题的非政府组织简报会。有关一些特定问题的简报也将由总干事或秘书处官员集中向登记的非政府组织。相关问题的确定取决于大会的主持国和非政府组织的兴趣所在;3,由秘书处组织的讨论会。wto秘书处将就非政府组织感兴趣的问题组织讨论会。这些讨论会将在非政府组织中心举行,同时面向所有多哈会议的与会者开放。①

第二,为非政府组织举行讨论会。自1996年以来,秘书处为非政府组织安排了许多讨论会。这些讨论会往往针对一些有关市民社会(civilsociety)切身利益的特定问题,如其中的三个讨论会是关于贸易和环境问题、一个关于贸易和发展问题等等。这就反映了wto认识到了市民社会作为一个实体,其本身的权利应受到重视。另一方面,这些讨论会在一个非正式的场合为非政府组织提供了一个同wto成员方的代表讨论相关特定问题的机会。

第三,同非政府组织保持日常联系。wto秘书处每天都会从全世界收到大量的非政府组织的询问信函。同时,wto秘书处的工作人员会定期与非政府组织的代表举行会议——这些会议既是独立的,也是作为秘书处组织非政府组织参加wto活动的一部分。

第四,一些新的举措。在1998年7月的总理事会上,总干事通知各成员方,秘书处将采取一些新的步骤来增进同市民社会的对话。这些步骤有:从1998年秋开始,wto秘书处将为非政府组织提供日常工作简报;在wto官方网站上增加有关非政府组织的相关内容。另外,秘书处还会将其每月收到的由非政府组织提交的论文的目录汇编成册并散发给各成员方。②

值得注意的是,wto争端解决机构在其报告中也对非政府组织的地位予以确认。在沸沸扬扬的海龟案中,专家小组和上诉机构前后对非政府组织提供的来文的态度明显不同。在本案中,专家小组认为:“…根据DSU第13条,专家小组掌握着寻找信息和选择信息来源的主动权。在任何场合,只允许争端当事双方和的三方直接向专家小组提供信息。在我们看来,接受从非政府组织途径来的未经征询的信息同DSU的现行规定是不符的。因此我们通知各当事方我们对于这些文件(来自非政府组织的)将不予考虑…”③

而在上诉机构的报告中,尽管肯定了专家小组评判非政府组织提出的报告的行为是在DSU第12条和第13条授予他的职责范围之内的。但上诉机构着重指出了专家小组在有关是否应该接受未作要求而收到的由非政府组织提供的信息的问题上对DSU相关条款所作的法律解释是错误的。上诉机构回顾了“荷尔蒙案”(wt/DS26),认为根据DSU第13条第2款,专家小组可以从任何相关途径寻找关于案件的信息,也可以咨询任何专家以得到他们关于案件特定方面问题的意见。在这里,上诉机构强调专家小组可以向“任何个人或团体”或“从任何来源”寻找“资料或技术信息”。同时上诉机构也强调了DSU第12条第2款,即“专家小组程序应有充分的灵活性以保证提供高水平报告,而又不会不适当的延误专家小组审案进程”。上诉机构在其报告中指出了本案专家小组在解读“寻找(seek)"时,不必要的太过于注重正式性和技术性而以至于要求“任何个人或团体”首先必须得到专家小组的允许才能提交报告。上诉机构进一步指出:“在本案的情况下,基于实用或其他相关的目的,‘经要求得到的资料’与‘未经要求得到的资料’之间的区别实际上是不存在的。”④因此,DSU授予专家小组寻找资料的权利并不意味着专家小组可以禁止接受那些事先未经专家小组要求而提供的意见。

在本案中,上诉机构的报告直接肯定了非政府组织所提供的信息对于专家小组、上诉机构及当事方的法律上的意义,这就从侧面肯定了非政府组织在wto争端解决机制中的地位。同时这也意味着非政府组织在wto体系中的活动范围得以拓宽。另外,本案对今后wto争端解决机构在处理涉及有非政府组织提供信息的案件也具有垂范作用。

三,评价。

总的来说,非政府组织在wto体系中的地位有所提高、作用有所增强。正如wto官方网站上所说的,“wto自其成立以来的运作历程生动地表明了世界贸易体制从未像现在这样备受公众舆论的关注和审视”。①

然而,wto各方对非政府组织的介入仍持怀疑态度。因此,非政府组织在wto中的作用依然有限。有意思的是,持将非政府组织排除在wto政策制定过程之外的观点的大多是成员国的政府官员(而非专家或学者)。他们认为非政府组织的加入只会扭曲而不是改善wto的决策机制。综合起来,现在反对者持有以下几种意见,下面我来一一评述:

第一,担心非政府组织代表的是特殊集团的利益。即认为当一个政策决定机构允许游说集团介入后,将存在着某一特殊的利益集团施加不平衡影响的可能性。有一些分析家认为,代表特定利益集团的非政府组织的加入会减缓决议制定的进程进而导致工作效率的降低。②还有一些贸易专家认为许多非政府组织不赞成贸易自由化,因而担心它们的加入会阻挠贸易自由化的发展。

实际上这种担心是多余的。由于代表商业实体(通常是一些贸易保护主义者)利益的代表在wto中已经存在。因此,纳入非政府组织的代表会产生各种利益集团相互监督、相互牵制的效果。从而抵消wto中现存利益集团的影响,进而只会是降低而不是增加有特殊利益集团操纵的政策的产生的可能性。

第二,担心非政府组织的加入会影响wto作为一个多边政府机构的性质。这种观点认为wto作为一个调整政府间关系的机构,只应保证成员国政府在贸易政策的制定中起主导作用。而非政府组织代表的是一个或数个成员国国内公民的利益。这些公民的利益和他们所在国家的利益如何在wto体系内得以调和将是一个很大的难题。因此,非政府组织的加入会冲击国家在wto中的地位,会使wto中国家之间的关系变得更为复杂。③

然而,非政府组织在本质上就具有跨国性的特征,它也有独立参加某些国际事务的能力,这一点早已在联合国体系中得以确认。给予非政府组织在wto中发言和观摩争端解决程序的机会,并不排除各成员国依然可以闭门议事。由于全球化的影响,一些涉及政治的经济问题愈发需要在国际层面上得以解决。因此,wto不需要以一个纯粹的处理国与国之间关系的机构的形式存在。可以预见,非政府组织的加入能够强化wto作为一个国际贸易规则的制定者和监督者的地位。

第三,认为非政府组织不具代表性。此观点认为很难确定非政府组织究竟代表的是哪些人或是多少人的利益。这样就引起了一系列的问题,如怎样来保证非政府组织提供的信息的准确性?非政府组织应采用何种方式来保证它们的代表性和它们对其代表所负的责任?

我认为,非政府组织的代表性问题在wto对其开放后将更易于解决。所以,不应过多地考虑这个问题。相应的,在国际领域内,对非政府组织地位的重视程度应取决于该组织过去在增进其所参与的国际机构和其所代表的公众之间的联系所作的贡献。

第四,还有一些人提出了非政府组织参与wto的可操作性问题,即担心控制非政府组织在世界贸易体制内的活动的难度过大。另外有一些观察家认为非政府组织在wto会议上的出现会使一些成员国由于担心受其国内的指责而不愿暴露其真实的想法。这样反而有违吸纳非政府组织加入wto以增加透明度这一做法的初衷了。①

有关非政府组织在wto中活动的具体操作的确还存在着问题。目前wto可以参照其他国际性经济组织的做法,如世界银行早已建立起一套允许非政府组织参加它的会议和决策过程的程序。同样的,经合发展组织(oeCD)近年来也拓展了与非政府组织接触的领域和范围。总之,要让非政府组织高效、更好的参与wto的有关活动,实际中要克服的困难是有很多的,但过多地担心确实是不必要的。

谈到这里,我们有必要回顾一下历史。众所周知,1999年11月30日至12月3日在美国西雅图召开的wto第三次部长级会议由于会场外众多民众的示威游行而草草结束,预先拟发动的新一轮多边谈判也淹没在一片反全球化的口号声中。②

尽管西雅图会议以失败告终,尽管其失败的原因有很多,但它给人们最大的警示就是:向wto发出了其贸易政策制定过程和争端解决程序应更具透明度的讯号。wto处于正在浮现的全球经济治理结构的核心,世界贸易体制的规则和程序正日益被视为协调好全球范围内经济相互依赖性的关键因素。因此,我们可以肯定的说,wto无论如何也不能再处于一种“幕后运作”的状态了。

其实早在战后酝酿成立“国际贸易组织”(ito)时,创立者们已经清楚的预见到了非政府组织将扮演的重要角色。后来,Gatt的第一任行政首长,ericwyndhamwhite先生,提出了一项非政府组织议程。他建议ito:1,起草一份给与磋商地位的非政府组织的名单;2,邀请非政府组织观察员出席ito大会并允许他们提出议案和自由发言;3,就ito活动领域内的问题向非政府组织提出咨询;4,任命一个由非政府组织代表组成的顾问委员会。③这一方案可以看出ito的创始者们对非政府组织作用的充分认识。只可惜ito由于种种原因未能如愿成立,而以临时协议的形式出现的各方妥协的产物——Gatt对这一问题没有充分重视,从而失去了与非政府组织握手的良机。

与此同时,其他国际性组织却在与非政府组织的关系上走在了Gatt的前面。最典型的当属联合国。1945年的《联合国》第71条规定了联合国处理与非政府组织关系的原则,即经社理事会(eCoSoC)可以就与非政府组织有关并属于经社理事会职权范围内的事项征询非政府组织的意见。根据这一原则,经社理事会通过了第1296号决议及其附件——“理事会与非政府组织之咨询办法”,具体规定了非政府组织享有咨商地位的条件与程序,并为处理和协商与非政府组织的关系成立了专门的辅助机关——非政府组织委员会。④

取得联合国经社理事会咨商地位的非政府组织按其活动性质与范围,以及经社理事会或其辅助机关对其所能提供协助的预期程度而分为以下三种类型:1,一般咨商地位;2,特别咨商地位;3,列入名册。上述三种咨商地位不同的非政府组织参与咨商活动的范围与能力不同:这三类组织都可以参与经社理事会召集的国际会议的咨商活动;都可以向所出席的会议书面陈述意见;但都无表决权,原则上也都不参与联合国其他主要机构的工作;第一、二类组织可以派出全权代表,作为观察员参与经社理事会及其下属机构的公开会议。但只有第一类组织可对经社理事会及其辅助机关的议程提出建议,并在会上发言。

wto可以参照以上国际组织的做法,提出一套非政府组织参与其制定贸易政策和争端解决机制的程序,以便具体操作。从而加强同市民社会的联系,提高wto活动为公众所认知的程度,以更切实的贯彻wto的宗旨和原则。

四,反思非政府组织对我国入世的启迪和意义。

中国领域内具有真正意义上的非政府组织的数量还不多,也就是说,非政府组织的活动在我国还处于一个刚起步的阶段。由于我国刚刚加入wto,民主法治化的进程也正在加快,鼓励非政府组织在我国的发展对于进入新世纪的中国无疑具有重大意义:

其一,建立和发展各种非政府组织将有利于充分反映我国领域内某些区域或某些行业的公民的利益,从而能够在国际层面上表达这些利益集团的想法,以减少全球化给我国带来的负面影响;

其二,非政府组织可以为我国政府制定对外贸易政策和参与多边谈判提供信息和资料,从而奠定相关政策的民意基础;

其三,非政府组织可以监督我国各级政府的行为,使这些政府行为与wto的相关规定保持一致,进而避免出现我政府被诉的不利局面;

其四,非政府组织还可以向我国政府提供有关别的成员国违背其wto各项协议下对我国义务的证明资料,以便于我国政府及时或应诉,从而减少损失或不利影响。

①Karstennowrot:LegalConsequenceofGlobalization:theStatusofnon-GovernmentorganizationunderinternationalLaw,indianaJournalofGlobalLegalStudies,1999(6),p583

②JeffreyL.Dunoff:themisguidedDebateovernGoparticipationatthewto,JournalofinternationaleconomicLaw,1998(3),p439

③StephanHobb:GlobalChallengestoStatehood:theincreasinglyimportantRoleofnon-Governmentorganizations,indianaJournalofGlobalLegalStudies,1997(5),p276

④DanielC.esty:non-Governmentorganizationsattheworldtradeorganization:Cooperation,Competition,orexclusion,JournalofinternationaleconomicLaw,1998(1),p135②p.m.nichols:Realism,Liberalism,Values,andtheworldtradeorganization,1996(4),p862

③见前引JeffreyL.Dunoff:themisguidedDebateovernGoparticipationatthewto,p437-438

①见前引DanielC.esty:non-Governmentorganizationsattheworldtradeorganization:Cooperation,Competition,orexclusion,p142

②GaryHorlick:theSpeedbumpatSeattle,JournalofinternationaleconomicLaw,2000(1),p168

世界贸易理论篇2

第一,结构新颖、逻辑性较强。全书分为十二章。前五章为总论部分,主要分析世界经贸地理的研究对象、世界生产布局、世界贸易分布、世界贸易运输、世界自由经济区等内容,阐明世界经贸地理的基本知识,揭示世界经济贸易分布的一般规律及其发展趋势。后七章为分论部分,分别研究了亚洲、欧洲、非洲、北美洲、拉丁美洲、大洋洲主要国家和地区的经济贸易活动的特点,以及中国对外贸易布局等问题。全书形成系统的世界经贸地理知识体系。

第二,采用方法科学。总的方法是唯物辩证法,一切从实际出发,承认客观地理环境对各国、各地区经济贸易活动的影响及其造成的差别。同时,从全面的、联系的、发展的角度,对各国、各地区经济贸易活动的特点进行分析,从而阐明世界经济贸易活动的规律。尤其是在分析中国与主要发达国家经贸关系发展变化时,这种辩证方法运用的更为突出。该书还采用了经济统计法、地理比较法等具体的研究方法,运用了大量的统计资料,对世界各国经济贸易发展程度进行了量的比较,使读者能够更清晰地了解世界各国、各地区经济贸易的特点以及与其他国家和地区的经济贸易联系。

第三,内容丰富。该书不仅研究自然地理环境、地理位置、地质地貌、气候条件和自然资源等对世界经贸活动的影响,而且研究人文地理环境如:人口、民族构成、、科学技术、环境质量、政治因素和生产力状况等对世界经贸活动的影响。使读者能够全面了解世界经贸地理的基本知识。

第四,内容新颖。近年来,世界各国经济发展情况和世界贸易的分布发生了重要变化。为此,本书增添了新的内容,如中国和东盟自由贸易区以及中国与东盟国家的贸易关系;中国香港、澳门、台湾省经济贸易发展情况以及同内地和大陆的经济贸易关系等。同时,根据世界经贸地理发展变化的新情况,更换增加了新的资料和数据,并对新的资料和数据进行了较深入的理论分析和研究。

世界贸易理论篇3

1、电子商务的兴起

eDi(电子数据交流),又称无纸贸易,始于六0年代,八0年代逐渐扩大到国际贸易。近提来,在eDi基础上使用信息网络技术和internet(国际计算机互联网)网上贸易功能的拓展带来了电子化的商贸手腕椀缱由涛?/Font>eB(electronicBusiness或者e?/Font>business)的兴起,成为国际贸易动作的发展方向。这类依靠internet,intranet(企业内部网)、extranet(企业外部网)的工作方式应用internet技术,将企业、用户、供应商和商业以及贸易所需环节连接到现有的信息技术系统上,彻底扭转了传统的业务功课方式以及手腕,是全世界信息活动在国际贸易领域患上以实现的情势。电子商务拓展了国际贸易的窨以及场所,缩短了国际贸易的距离以及时间,简化了国际贸易的程序以及进程,使国际贸易流动全世界化、瞬间化、智能化、无纸化、简易化,产生划时期的深入变革。据联合国贸发会议估量,如果在全世界国际贸易中使用电子商务,每一年可带来大约一000亿美元收益,因而贸发会议将之誉为“提高世界贸易效力的革新法子”。还有专家认为,据现在的发展势头,未来一0年,全球国际贸易将会有一/三是通过网络贸易的情势来完成的。跟着世界经济便于化过程的不断加快,全球进出口贸易通过电子商务完成的比重还将会逐渐增添。

(1)电子商务对于国际贸易的增进作用

电子商务窜了时空限制,实现了信息跨国传递以及资源同享,知足了国际贸易快速增长的需要,对于国际贸易的影响是通过下列几种功能实现的:

一.广告功能。internet上有介绍产品的网页(Homepage),公司以及厂家的网页,国际贸易信息数据库以及征求产品的广告等,可以展示公司以及企业的实力,扩展知名度,追求最好的国际分工合作火伴,便于国际名牌效应的发生,海外市场的开辟以及国际竞争力的提高,一九九七年上半年,全世界网上广告额为二.一七亿美元,比一九九六年同期增长了二五六%。

二.情报功能。通过电子商务的各项网上服务,可以了解客户的各项最新信息,其他公司的动向,跟踪国际市场以及国内外产业政策的变化,掌握最新市场动态,明晰国际经济发展趋势,惧顾客的需求信息以及对于产品的意见反馈,完美售后服务体系。

三.业务功能。国际贸易流动中的交流信息、商量交易、订立合同、转让货物、报送商检、进出口、付款交付等综合贸易及服务功能都能通过电子商务系统传输以及处理,通过遍及世界各地的销售网络以及用户资源,为贸易商寻觅买主,患上到定单,销售产品,从而降低本钱,养活交易环节以及交易费用,开发贸易机会,加快交易的节奏,获取更大的商业利润。据世贸组织(wto)预计,到二000年全世界网上交易额可达三000亿美元,到二00二年通过网络进行国际电子贸易可能占到世界贸易总额的一0-⑴五%。

(2)电子商务掀起了国际贸易领域1场新的革命

电子商务是经济便于化的技术基础,它冲破了国家间设置的1切障碍,使国际贸易走向无国界贸易,引发了世界经济贸易的巨大变革。

一.国际贸易运行环境的重大变化--“虚拟市场”的呈现。电子商务通过网上“虚拟”的信息交流,开拓了1个斩新的市场空间,1个开放、多维、立体的市场空间,突破了传统市场必需以必定的地域存在为条件的前提,全世界以信息网络为纽带连成1个统1的大“市场”,增进了世界经济全世界市场化的构成。信息活动带来的酱、商品、技术等出产要素的全世界加速活动致使了全世界“网络经济”的突起,在这类网络贸易的环境下各国间的经贸联络与合作患上以大大加强。

二.国际贸易经营主体的重大变化---“虚拟公司”的呈现。现代信息沟通技术通过单个公司在各自的专业领域具有的核心技术,由众多公司互相联合而成的公司网络,完成1个公司不能承当的市场功能,可以更为有效地向市场提供商品以及服务。这类新型的企业组织情势在资本瓜葛上不拥有强制各个公司产生联络的权利,而是因为承当了必定的信息功能似乎拥有某种褓性。跨国公司战略同盟便是这类“虚拟公司”的主要表现情势,通过开放系统的动态网络组合寻觅资源以及同盟,实现“虚拟经营”以适应瞬息万变的经济竞争环境以及消费需求向个性化、多样化方向发展的趋势,给跨国公司带来分工合作、优势互补、资源互用,利益同享的益处。

三.国际贸易经营管理方式的重大变化。电子商务提供的交互式网络运行机制为国际贸易提供了1种信息较为完备的市场环境,通过国际贸易这1世界经济运行的纽带到达跨国界资源以及出产要素的最优配置,使市场机制在全世界规模内充沛有效地施展作用。这类贸易方式突破了传统贸易以单向物流为主的动作格局,实现了“4流1体”,即以物流为依靠,资金流为情势,信息流为核心,商流为主体的全新战略,这类经营战略通过信息网络提供全方位、多层次、多角度的互动式的商贸服务。出产者与用户及消费者通过网络使及时供货轨制以及“零库存”出产患上以实现,商品活动更为顺畅,信息网络成为最大的中间商,国际贸易中由进出口商作为国家间商品买卖媒介的传统方式遭到挑战,由信息不对于称构成的拜托--瓜葛与方式产生动摇,贸易中间商、商以及专业进出口公司的地位相对于降低,引起了国际贸易中间组织结构的革命。

(3)电子商务对于传统国际贸易立法的挑战

电子商务利用后发生的1系列法律问题,如:无形产品的网络交易对于征收海关进出口关税以及国内其他财政税收发生政策以及管理方面的新问题;网络信息的隐私权与知识产权维护问题;电子数据及网上信息的证据效率问题;电子签名以及认证问题;书面的情势请求问题;有关合同成立的1系列问题,如合同成立的时间,发盘的撤回、吊销、有效接受等;海运提单的转让问题等等,都请求在贸易立法上做出相应的调剂以及变更,使之有益于维护贸易当事人的合法权益,增进国际贸易遵循统1的国际条约以及国际惯例运行。一九九六年联合国贸发会第二九届年会通

过的《电子商业示范法》是迄今为止世界上第1部关于电子商务的法律,目前只起“示范”作用,不拥有强制性,但向各国立法者提供了1套国际公认的规则,创造了1种比较可靠的法律环境,为1个拥有强制力的国际条约或者国际惯例的呈现奠定了基础。2、国际信息贸易的兴起

作为国民经济先导产业的信息产业发展是人类历史上又1次产业革命,在未来的知识经济社会中,知识作为最首要的出产要素,其发生以及传递都是通过信息业完成的,因而信息产业将成为未来产业结构中的基础产业,成为带动全世界经济发展的火车头。预计到二000年,全世界信息产业的销售额会超过一0000亿美元,从而成为全世界第1大产业。信息时期的国际贸易迈向信息化是大势所趋,国际贸易的机会也因而而患上以增添。跟着信息网络技术以及电子商务的发展,国际信息贸易正从国际服务贸易中分离出来,以1种独立的新的贸易情势呈现。国际信息贸易指的是与信息产品各信息服务有关的1切跨国贸易情势以及流动。因而,国际贸易将由商品贸易(消费品、出产资料贸易)、劳务贸易(运输、游览、工程承包)以及信息贸易(技术、信息商品以及信息服务贸易)3分天下,而国际信息贸易的发展下是国际贸易商品结构高档化、软化和国际贸易老是患上以不断扩展的动因之1。

(1)信息技术产品在国际贸易中的比重上升

电子计算机、通信装备、文化信息装备等信息技术的硬件贸易以及相应的软件贸易形成国际信息贸易的主体内容,它们是国际信息贸易的物资情势,也是世界信息经济的基础。一九九五年信息技术产品的出口额高达五九五0亿美元,超过了世界农产品的出口额,在世界贸易额中的比重已经上升一二%。据oeCD《察看》杂志报导,在过去一0年中,全世界信息技术市场以八%的增长率发展,增幅可观。美国力主在一九九六年底的wto部长级会议上讨论的《信息技术协定》,即到二000年取缔信息技术产品的全体关税,到一九九七年三月,已经有三九个国家签署了这项协定,它们代表着世界上大约九二.五%的信息技术产品市场。这项协定与同年二月二六日达成的基础电信协定1起,共触及一0000亿美元的全世界贸易额,超过了农产品、汽车、纺织品3者的贸易总以及,加速了信息技术产品贸易自由化以及全世界化的过程。

(2)信息内容自身成为可贸易的商品

在信息网络的交互式环境下,宣扬品(广告)、电影、电视、录相、书籍、杂志、报纸等产品的贸易,均可以通过网络终真个传输达成交易,电子商务将之向着可贸易的信息活动的无形情势转化,信息内容的交易可以屡次重复进行,无形信息流以及有载体以及信息流成为国际贸易的对于象,拓宽了国际贸易商品概念的范畴。

(3)国际信息服务贸易的发展

国际信息服务贸易包含国际技术与管理咨询服务贸易(如工程咨询、法律、财务服务贸易)、国际经贸信息服务贸易、国际专家服务(如国际教育、医疗专家服务贸易)等,均可通过信息网络的“运送服务”方式进行信息的交换以及反馈,“足不出户”便可为全世界各地的众同时提供服务。因为通信以及信息技术的改良,美国1些技术性咨询公司带来大量贸易赢余,仅在一九九五年该待业就带来一二0亿美元的贸易赢余。提供网上信息搜寻服务的雅虎(Yahoo)的股票价格已经升到一九九六年发行价二三倍,一九九八年八月二五日的市场现金价值为九一亿美元,这1天每一股九七.五美元的价格是当年预计每一股赢利三二美分的三0五倍。

(4)国际技术贸易的发展

软技术在某种程度也是1种可活动的信息,某些专家将国际技术贸易,包含专利许可证、技术决窍贸易等,也纳入国际信息贸易的范畴。现代工业产品更新换代速度加快,产品生命周期日趋缩短,制成品中的科技含量增高,在竞争日益激烈的国际市场,信息技术的普及以及发展对于此起了扒波助澜的作用。信息活动使新技术传授速度加快,规模扩展,获取所需技术的机会增多,开发新技术的可能性增添,进1步推进了技术立异和将立异成果迅速转化成出产力的过程,国际技术合作在更大规模内患上以实现,国际技术贸易增长。

3、对于传统国际贸易理论的几点思考

全世界信息活动在扭转国际贸易的方式以及内容基础上,使国际贸易的未来蓝图气力对照以致相干理论都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

(1)国际市场理论

一.正面效应。信息的应运树立了企业与国际市场之间联络的桥梁,冲破了诸如时间以及距离等限制市场机会的壁垒,信息不完整发生的市场垄断减弱,整个市场体系变患上比之前更公平,从而使市场机制在必定程度上充沛地施展作用,为世界市场中资源的有效配置提供了信息较为完备的服务环境,促使信息社会作为市场经济的高档阶段而呈现。信息技术的广泛利用通过信息流的运转,大大降低了出产中的物耗以及能耗,为决策者快速准确地提供市场以及需求信息,减少交易的不肯定性,纠正市场的盲目性,减少政府决策的时滞以及失误创造了前提。国际经济流动中的经济自我调理能力增强,出产盲目扩展的趋势患上以和缓,使经济危机产生的可能性降低,市场经济接近完整竞争而使企业竞争行动产生革命性变化,通过国际贸易这1世界经济运行机制,更加高效公道地施展作用,创造更大的经济效益。全世界信息活动增进了社会化大出产的实现,市场经济全世界化与世界性社会化大流通的构成,国际贸易走向无国界贸易使全世界规模内动态地进行资源的最优配置,国际间的联络与合作加强。信息的跨国传递,世界同享不断扭转着世界经济的格局,将世界经济融会玉成球为总体的“网络经济”,增进了全世界统1的,网络化市场体系的构成。

二.负面效应。信息技术的发展以及信息活动的连锁反映机制也提高了偶发事件在未来致使重大后果的可能性,促使国际经贸中“胡蝶效应”的呈现,这类效应也发生了社会交易必定程度上的不肯定性。信息活动而致使的全世界金融市场1体化,国际资本活动加速,金融衍生工具校园加,增进了跨国公司以及金融机构在世界规模内进行投资融资,资本的收益回报加快的同时,因为经济运行速度加快,出产要素活动更为无序,也增添了各国政府履行宏观经济调控政策的难度。全世界信息网络使几万亿美元的贸易、投资以及国际金融业务变为只是1种信誉信息符号之间的活动,在瞬间便可完成,也为国际投资者在国际经贸流动中,特别在国际金融市场兴风作浪提供了机会,从而引起各国乃至全世界的经济动荡,这也是东南亚金融危机发生缘由之1。

(2)自由贸易理论

一.网上自由贸易区

的呈现。发达国家将电子商务作为国际贸易领域1种踊跃的贸易工具,主意全面自由化。一九九七年五月,克林顿公布了1项政策,即(互联网免税区,internet-tax-Zone)在全世界规模内通过互联网购销的商品不加税,包含关税以及商业税。这个政策已经患上到加拿大、日本、欧洲(地区)等国不同程度的支撑,所以互联网免税区,有可能成为世界上最大的自由贸易区,同时呼吁wto达成多边电子商务协定凤推动电子商务自由化过程,由于信息活动对于贸易自由化提出了吏高的请求。对于网络经济1体化理论的钻研,仍有待进行进1步的深刻探讨。二.信息活动的自由贸易后果。信息在国际规模内通过信息网络自由活动,信息处理的跨国传递以及资源同享突破了1些国家、地区、行业以及某些大型跨国公司对于市场信息的限制以及垄断,信息技术致使的这类信息较为完备的市场环境解除了1些贸易及投资障碍,信息的公然性特色、同等获取原则使发展中国家的中小企业具备了与发达国家的大企业竞争的前提及捉住世界市场的机会,为其创造了1个极好的发展空间。

三.比较优势理论。

传统的比较优势包含自然资源、资本、劳动力以及人力资源等方面的差异,世界经济信息化浪潮下信息成为1种首要的出产要素以及资源后,这类传统的贸易理论产生了某些变革。国与国之间对于信息的出产、传布、反馈与使用能力上的差异---信息比较优势在国际贸易中的地位愈来愈首要,国际贸易中信息技术因素成国贸易国或者企业国际竞争力的形成要素,国家或者企业的信息处理效力成为其介入国际竞争的基础以及前提,信息基础设施的发达程度以及信息产业的范围比重都极大地影响了1国在国际贸易乃至世界经济中的竞争实力以及竞争地位。这类情况也使发展中国家原来拥有的自然资源及便宜蔻力的比较优势以及首要性降低,在信息活动的自由贸易后果给发展中国家带来不少益处的同时,机遇与挑战并存。

(3)维护贸易理论

世界各国家以及地区信息基础设施以及信息技术的发展程度致使了全世界网络化发展很不平衡。据国际电信同盟一九九七年九月的1份讲演表明,截至一九九六年底,全球internet用户有二/三散布在美国以及加拿大,二一.九%散布在欧洲大陆,六.三%散布在亚洲,三.七%散布在大洋洲,拉美及非洲仅占一%以及0.六%。这使发展中国家在电子商务的发展中牌被动的地位,加重了经济的不平衡发展以及贫富迥异。发达国家还试图节制以及垄断世界信息资源,以到达继续主导国际贸易主流的目的。美日两国在世界信息技术产品的出口总额中盘踞了解/三,以它们为代表的西方工业发达国家之间的信息贸易占国际信息贸易的九0⑼二%,其他新兴工业化国家以及地区和发展中国家只占其中的八⑴0%。这类国际贸易中新的信息技术壁垒将不发达国家排除了在国际贸易潮流以外,从而致使了国际贸易中新的“边沿化”的偏向。然而,网络经济要实现健康、不乱的发展,必需以知识产权维护为保证,信息活动的知识产权维护问题日趋首要,这就象征着在履行比较自由的贸易政策的同时,还要履行必定的维护贸易政策。

(4)以供给为导向的国际贸易理论

古典李嘉图的比较优势论,现代H--o理论到新李嘉图的贸易理论都是侧重从供给方面来分析国际贸易的发生、发展以及流向的,疏忽了分析需求对于贸易的影响。其实,世界市场以及国内市场1样,商品交流老是由供求双方抉择的,只强调供给,忽视需求,存在着显明的片面性。在世界市场日趋成为买方市场的今天,信息活动使需求成为1种主动创造性的行动,出产成为需求拉动型出产,人们可以依据需乞降市场信息的变化通过信息网络的信息活动来迅速调剂全世界规模内的出产,需求对于贸易的出产以及流向起着愈来愈不可忽视的影响。因而,为修正传统国际贸易理论在此方面的不足,以需求动身来分析国际贸易的发生以及流向应该是现代国际贸易理论进1步完美以及发展的需要。

世界贸易理论篇4

关键词:比较优势;比较优势陷阱;竞争优势

中图分类号:F7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198(2015)23004802

18、19世纪,从古典经济学家亚当・斯密的绝对成本论、大卫・李嘉图的比较成本论,后来的赫克歇尔-俄林的要素禀赋论,以及经过里昂惕夫的综合扩展,比较优势理论体系形成,并被当成主流的国际贸易学说,以及世界各国对外贸易的指导依据。但是,知识经济的巨大影响,经济全球化的进程加快,促使世界贸易环境发生显著变化,比较优势理论的缺陷也随之暴露,因此而造成的后果就是比较优势陷阱出现,并对以此理论为指导的国家产生深远的影响。

1比较优势理论和比较优势陷阱

对外贸易理论中,比较优势理论是阐释贸易发生和生长的导向标,比较优势理论经过亚当・斯密、大卫・李嘉图、赫克歇尔-俄林以及里昂惕夫等著名经济学家的研究扩展,形成了完整的贸易理论体系。

1.1比较优势及比较优势理论

比较优势可以概括为:国与国之间,任何产品的生产效率的差距并不是都相等的。任何国家集中产出具有比较优势的产品,进口具有比较劣势的产品(即“两优相权取其重,两劣相衡取其轻”),各个国家都可以节省资源,取得由专业分工带来的利益。

其理论重心是:各国在进入世界经济市场时,都遵从比较优势原则,促进世界贸易中比较优势结构的建立。发达国家利用自己资本和技术优势,生产出口以资本、技术为导向的产品;发展中国家则利用劳动力和资源优势,生产出口以劳动、资源为基础的产品,如此以来,每个国家均可以从世界贸易里获益,进而提升国家经济水品。而且从比较优势理论关联推断上出发,它是较为成熟的。但是,实际的世界贸易中,比较优势理论也有没办法说明的状况,例如“里昂惕夫”之迷等此类现象,影响更深的是,有的发展中国家虽然以此为方针,实施比较优势贸易策略,反而造成贸易形势更严峻以及贫困化不减反增的现象,落入了比较优势陷阱。

1.2比较优势陷阱

“比较优势陷阱”,是说一国对外贸易绝对遵从比较优势理论,依靠劳动力、资源等优势,以生产初级产品为主且以此进行对外贸易,在与经济大国合作时,尽管可以获取到利润,但是,造成的结果就是贸易产业结构不稳定,并且长期处于被动的劣势地位。这样称之为“比较优势陷阱”。

下面介绍两种比较优势陷阱的类型:其一,初级产品比较优势陷阱,其二,制成品比较优势陷阱。

初级产品比较优势陷阱。它指的是经济欠发达国家一直实施比较优势战略,以此来寻找世界分工时的位置,一味的遵从机会成本的孰重孰轻,单纯的依靠劳动力、资源的优势确立分工位置和对外贸易,以此只取得非常低的初级附加值利益。并且,长时间执行比较优势战略还会则会持续强化这种效果,造成发展中国家很长一段时间处于世界贸易的低效益层面。而且,初级产品的刚需变化不大,初级产品的产出技术愈加完善,生产成本的下降,使得世界市场初级产品价格下降,发展中国家贸易形势变得严峻不可避免,出现贫困化不减反增的局面也是不足为奇。

制成品比较优势陷阱。由于初级产品市场形势的严峻,一些发展较快的发展中国家开始寻找新的出路,以出口制成品来代替初级产品,以先进科技来促进产业转型。但是,由于自身技术的局限性,只能靠模仿、借鉴世界先进科技或者是直接购买发达国家的成熟技术,以此来提高在世界经济中的地位,促使进入高附加值阵营成为可能。然而,这只是比较优势战略的改进,而且,在运作的过程中太过依靠别国技术引进,又造成自身创新能力被限制甚至是长时间得不到发展,基本无法取得预期效果,只得依靠别国的科技进步,从而导致在世界经济中,虽然进入了高附加值阵营,却依然处于受制于人得不到快速发展的尴尬境地。

2我国的比较优势战略现状分析

我国是贸易大国,运用比较优势战略对国际贸易产生举足轻重的影响,并获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

2.1传统产业结构改善

历经改革开放近40年的发展,我国的贸易产品结构现已走出了低效益的阴影,并且转变成为以工业制成品为主导。自上世纪八十年代起,我国初级制成品在对外贸易产品中的占有率逐年降低,且工业制成品的占有率逐年升高,而且经过深加工的工业制成品,其中的科技产品已经替代了初级制成品的主要出口地位,我国独有的优势正在显现,对外贸易产品结构得到了极大优化。

2.2大国经济效应影响世界

我国参与世界贸易近40年,对外贸易不断成长,已具有大国规模。我国贸易规模的扩大,对世界经济产生不可估量的影响,我国的初级制成品已经成为欧美等发达国家的生活必需品,并且劳动力、矿产等一些资源的价格变化也对世界价格产生不小的影响,大国经济地位可想而知。

2.3成为新的“世界工厂”

由于我国独有的的劳动资源优势,世界各国以此为基础的外资企业不断向我国聚集,带来我国发展需要的资金、技术、项目等资源,使得我国生产业一片繁荣,大大的发展了我国的对外贸易,使我国成为世界上名副其实的“世界工厂”。

综合分析,比较优势战略使得我国改善了产业结构,促进了大国规模经济的形成,并且确立了世界经济中的大国地位。

3比较优势陷阱对我国的影响

伴随世界经济不断深化、国内市场形势的波动,比较优势战略显现出不足。

3.1传统比较优势效果减弱

改善了对外贸易产品结构,但是,初级产品作为我国对外贸易的比较优势,市场占有率和效益反而降低,说明传统比较优势所起的效果越来越小。其中作为初级产品的代表――轻纺织品,其比较优势也在降低。初级产品无法继续发展,核心原因是我国劳动效率提升甚微,薪资涨幅过高致使单位产品成本增加;而且世界市场上此类商品价格也出现了降低的苗头,并且这类商品的价格变化区间不大,多数国家采取薄利多销的销售手段,以增加售额,更使得价格大幅降低。而且,人口老龄化的不断加深也阻碍着这些产业的成长。虽然国内区域存在差异,初级制成品产业依然存在不小的发展空间,但是长此以往,滑入比较优势陷阱不可避免。

3.2大国经济效应限制了比较优势的发挥

我国的外贸规模虽然逐渐扩大,但是扩张难度也持续加大。由于对外贸易基数很大,继续扩大的话,就会不断地出现贸易摩擦,最典型的就是国际贸易中越来越多的针对我国出口产品的反倾销调查事件。此外,我国进口流量也十分可观,巨大的进口量很容易造成世界市场价格增涨,致使我国进口成本升高。同时伴随着初级商品价格降低,我国的外贸前景不容乐观。

3.3外资引进方向与产业结构升级出现偏差

由于比较优势战略,省市更多的关注初级产品产业的成长,侧重点虽重在运用外资。但是,初级产品产业却吸收了大多数外资,反而造成外企抢占我国出口配额,压制了本土的产业出口。并且,外商企业还挤入了抢占本国市场的行列。这与我国意在运用外来资源改善本土产业结构得想法背道而驰。另一方面,我国第三产业开发程度不高,甚至比一些发展中国家还低,第三产业急需发展,但是,在引进外资方面却做的不够好。而且,第二产业中外资的大部分也被初级加工产业所接收。造成目前现状的首要因素就是比较优势战略,一味的注重劳动力优势,致使想尽办法运用外资扩大初级加工产业规模,却不注重外资中的先进技术、优势资本对产业结构的改善。这样,虽然外资企业在我国贸易中扮演的角色越来越重要,但是实际上变成外资企业去完成原本由国内企业完成的工作,而且产业结构却没有根本上的转变。

4战略选择与对策建议

为了适应新形势下的世界贸易环境,在世界贸易的浪潮中寻求立足之地,我国优化贸易发展战略势在必行,撕破传统束缚,对传统优势重新定位,继续发挥比较优势,同时发掘新的竞争优势,执行竞争优势战略。

4.1发展竞争优势,兼顾比较优势

竞争优势概括为:产出商品中所包含的别人所不能创造的、独特并且经久不变的属性。所以实行竞争优势战略,同时要继续发挥我国独有得比较优势,又因为产品得竞争优势必定是从其比较优势升级而来,而以独有得比较优势升级后得竞争优势也必将独一无二。我国初级制成品在世界市场上已处于领先位置,要想持续提高市场份额,更进一步,就必须重新审视市场形势,寻求市场新需求,以此为导向,致力于高精尖技术在产品中的运用,把传统工艺做精做细,提高商品的精致度以及先进技术的使用度,提高产商品的使用价值,以这样的要求来做,提升产品的附加值,投合消费者需求;而且,我国的劳动力资源优势也可搭乘科技发展的快车,投入到资本密集型产品甚至是技术密集型产品的生产阵营当中,继续发挥比较优势。

4.2合理运用跨国公司等外来资源

跨国公司在经济全球化中的产生举足轻重的作用,所以,如何通过跨国公司来发挥我国比较优势转化的“竞争优势”显得至关重要,而我国最大的优势就是劳动力优势,而且,这个优势不仅是跨国公司降低生产成本的必需,还是我国在世界先进科技产业贸易中立足的重要力量。跨国公司是世界经济的主力军,通过与跨国公司合作,以此来近距离的接触世界市场,这样既能发挥我国的劳动力优势,又可以汲取世界市场中的外溢技术、管理经验,提高整体劳动力素质,减少学习的成本,为我国产业结构的改善、出口商品结构的优化升级积累必要的人力、技术等资源,同时把劳动力比较优势升级为竞争优势。

4.3科技创新,提升竞争优势

我国现在正处于比较优势陷阱的边缘,急需完成竞争优势战略的实施,而竞争优势的核心就是产出产品中包含别人所不能创造的的独特属性,实现这一属性的最根本办法就是创新,创造出所有产品都不具有的,那么,这样的产品一定具有竞争优势。我们现在需要的就是大力发展科学技术,开拓创新,技术立国。“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因此,必须提高技术水平,把不能生产的、低生产效率的产品变成可生产的、高生产效率的产品;把别国产品具有的优点也同样让出现在我国的产品上,甚至做得更好;把原本一些产品消费者需要的但是不具有的功能通过科学技术使之拥有,抓住市场利益的最终源头。

世界贸易理论篇5

现代意义上的国际经济学是在传统的国际贸易和国际金融理论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作为一门系统的和独立的理论,它的出现大约在本世纪四十年代,即以凯恩斯为代表的新古典主义学派兴起后不久,几十年来,国际经济学研究吸引了西方许多经济学者的注意力并不断得以发展,新的方法和学说层出不穷。国际经济学的一般理论包括国际贸易理论和政策、国际金融理论和国家货币政等。最近几十年来,在以克鲁格曼、弗里德曼等经济学家的推动下,国际经济学一般理论各个方面方面均获得了持续和富有成效的发展。

一、国际贸易理论和政策

(一)国际贸易理论的新发展

1、新李嘉图主义的国际贸易理论

在国际贸易实践中,H-o-S理论一直占据中心地位,但是“里昂惕夫之迷“的存在使之陷入了困境。新李嘉图主义的国际贸易理论经坚持并继承了李嘉图的比较利益论,认为贸易的真正来源在于各国的比较优势的差异,而并非资源禀赋的差距。新李嘉图主义以一种比较动态的、长期均衡的分析来解释国际贸易。新李嘉图主义贸易理论把收入分配置于整个的突出位置,并贯穿分析的始终。

新李嘉图主义的国际贸易理论与李嘉图理论不同主要在于:李嘉图是从各国生产的角度即从各国的生产特点不同和劳动效率的高低不同上来解释比较优势的差异;新李嘉图主义不仅从各国生产的角度来分析和比较各国的比较优势的差异,而且,同时强调要从各国分配领域、从经济增长、经济发展的动态角度来分析和比较各国比较优势的不同。

新李嘉图主义的代表斯蒂德曼认为他的贸易理论是把分析的重点放在贸易与被生产的生产资料、利润、工资和经济增长的联系上,特别地,斯蒂德曼强调了收入分配在其理论中的突出作用。按照新李嘉图主义的价格决定方式,影响价格的因素主要是生产资料投入系数,劳动投入系数,分配率。由于一国生产某产品的单位生产成本是由生产技术、分配关系(表现为利润率、利息率和工资率)、经济增长和经济发展程度等三个方面的因素决定的,因此不同国家生产某种产品的比较优势的差异不仅表现在生产技术、生产条件、劳动效率等差异上,而且不同国家由于分配关系的不同也会导致产品的比较优势不同。而影响分配关系变动的一个重要影响是经济增长、经济发展程度。这样,处于不同经济增长阶段、处于不同经济发展程度的国家生产某种产品的比较优势就自然不同。

2、克鲁格曼的贸易理论思想

传统国际贸易理论以李嘉图以要素禀赋差异为基础的“比较优势”原理为代表,但是实际国际贸易中大量贸易是发生在同类产品内部,70年代末以来,保罗·克鲁格曼提出“规模经济作为国际贸易产生原因”的解释,他在产业内贸易理论有关基本假设和结论的基础上,通过建立各种模型深入阐述了规模经济、不完全竞争市场结构与国际贸易的关系,成功的解释了战后国际贸易的新格局。保罗·克鲁格曼的新贸易理论以成熟的垄断竞争模型(张伯伦垄断竞争)来分析规模经济以及产业内贸易。

克鲁格曼认为在“张伯伦垄断竞争”模式下的市场体系中,产业部门的扩张是通过厂商数目的增加(更大的规模经济)相结合而实现的,在这种情况之下,每个国家都以其生产的产品供应世界需求,因而我们就得到了双向的产业内贸易,若各国拥有相同的要素禀赋,就不存在产业间贸易(各国生产等于本国消费量的竞争产品),而存在大量的产业内贸易。

张伯伦垄断竞争部门的更低单位成本的更多商品种类对每个工资收入者而言都是有利的,产业内贸易带来的社会净福利将抵消收入分配(要素价格)上的矛盾,从而使贸易自由化获得普遍支持。[2]

根据斯蒂格里兹的规模经济与多样化消费之间两难选择的模型,克鲁格曼建立了一个由规模经济而不是由要素禀赋或技术的模型,模型中假定规模经济内在于厂商,分析方法去分析规模报酬递增条件下的国际贸易,最终得出结论或要素禀赋差异的结果,相反,由于与劳动力增长和区域聚集类似的贸易效应,贸易可能仅仅是扩大市场和严密、有说服力的收益递增条件下的贸易模型是可以建立奠定了规模经济和不完全竞争在贸易理论中的地位。

克鲁格曼又考察了规模经济、产品差异与贸易型式的关系。竞争的经济被允许贸易时,即使它们有着相同的偏好并从贸易中得益。克鲁格曼又发表了《产业内专业化分工与得自贸易的利益》该理论模型从根本上打破了传统理论中完全竞争和规模收益不变这两个基本假定,使新贸易理论向规范化方向迈进了重要的一步。

(二)新贸易政策理论的发展

贸易政策理论是较早发展起来的国际经济学理论之一。早在本世纪20年代末,作为“新重商主义”的凯恩斯在《就业、利息与货币通论》一书中就指出:“政府的机能不能不扩大,这从19世纪政治家来看,或从当代美国的理财家来看,恐怕要认为是对于个人主义之极大侵犯,然而我为之辩护,认为这是一切现实的办法,可以避免现行经济形态的全部毁灭。”[3]在国际贸易方面凯恩斯主张政府干预对外经济贸易活动,利用贸易顺差保持国内充分就业。

本世纪70年代之后,新自由主义占据了经济理论的中心位置,主张政府应该对国际贸易进行适度的干预。作为其中的代表弗雷德曼认为:“自由市场的存在当然并不排除政府的需要,相反的政府的必要性在于它是竞赛规则的制定者,又是解释和强制执行这些已经被决定的规则的裁判者,时常所做的是大大减少必须通过政治手段来决定的问题范围,从而缩小政府直接参与竞赛的程度。”[4]

1、贸易保护理论的新发展

90年代以来随着国际贸易的扩大和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各国在贸易领域的竞争日趋激烈,在这种形势下,各种形式的保护主义纷纷出现。DominickSalvatore在的《国际经济学》一书中列出的新贸易保护主义包括:自动出口限制,技术、行政与其他法规限制、国际卡塔尔、倾销、进出口补贴等。[5]目前较为代表性的新贸易保护主义包括:地区经济主义新贸易保护论、国际劳动力价格均等化保护论以及环境有限新贸易保护论。

1994年,英国学者蒂姆·朗和科林·海兹在《新贸易保护主义》一书中提出,地区经济主义新贸易保护论“旨在通过减少国际贸易和对整个经济的重新定位及使其多样化,让它朝向地区或国家内生产的最大化方向发展,然后以周边地区作为依赖对象,并且只把全球贸易作为最后选择。”[6]其代表人物是英国学者蒂姆·朗和科林·海兹。

他们认为在目前的世界环境中,自由贸易所带来的问题比其期望解决的问题多,鉴于自由贸易无法解决贸易与发展、贸易与环境等问题,因此必须用新的贸易保护主义取代它,新贸易保护主义主张:首先要加强地区间合作,实施新型的地区主义“自力更生应该成为国家内部以及一个地区的国家之间的一个共同目标,这样可以使他们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最大程度的满足需要和提供服务,如果经济活动市委自力更生提供服务,那麽他们对国际贸易的依赖程度就会降低,经济增长会受到无情竞争的影响也会减少,当生产和就业必须一致为了满足地方需要而服务时,就应该重新将经济活动定位,使其摆脱出口导向的模式。”[7]

实行地区性贸易保护主义后,既可以利用本地资源,促进经济发展、增加福利,又可以改变发展中国家在国际贸易结构中的不利地位,同时也可以保护环境促进人类可持续发展;新贸易保护主义还主张为使地区经济发展,来实现贸易平衡和保护世界环境,这就需要一国根据预期的出口量控制进口量并且要使两者严格平衡,并制定高标准的进出口限制规则。

国际劳动力价格均等化新贸易保护论的基本观点是:由于西方发达国家的工资水平远远超过发展中国家,如果西方国家不对发展中国家实行贸易限制,将会造成发达国家工人的工资水平向低收入国家的工资水平看齐,从而导致发达国家生活水平的下降,因此发达国家应该对发展中国家的劳动密集性产品实行贸易限制。进入80年代以来发达国家受到低增长和高失业率的困扰,增加了大工业的保护,抵制发展中国家的进口,1993年发展中国家将近1/3的出口产品受到发达国家的配额制和其他非关税壁垒限制。

环境优先新贸易保护论主要表现在借保护世界环境之名限制国外产品的进口,保护本国衰退的劣势产业,其主要论点是:由于人类生态系统面临巨大威胁,在国际贸易中应该优先考虑保护环境,减少污染产品的生产与销售,为了保护环境任何国家都可以设置关税和非关税壁垒控制污染产品进出口,同时任何产品都应将环境和资源费用计入成本,使环境和资源成本内在化。

2、国际贸易的内生性增长的新理论

长期以来,许多经济学家认为国际贸易的增长可以带动国内生产效率的提高。以哈伯勒代表的经济学家认为国际贸易是新观念、新技术、新管理和其他技能的传播媒介,国际贸易可以充分利用没有开发的国内资源、刺激国内生产者提高效率,同时通过市场规模的扩大,贸易使劳动具有了经济规模性,因此国际贸易可以称为“经济增长的动力”。

为了从国际贸易和经济增长的长期关系角度进一步揭示国际贸易产生的正面作用,经济学家罗莫和卢卡斯提出了内生性增长理论,他们认为一国减少贸易壁垒并促进国际贸易后,将长期取得加快经济增长和发展的效应,这主要因为国际贸易可以使该国加快技术引进、吸收、开发以及创新过程,扩大生产经济规模,减少价格扭曲提高资源利用率等[8]。

3、不完全市场竞争下的新贸易政策理论

不完全竞争的贸易政策理论认为市场结构的类型决定了行业的竞争程度和贸易形式,因此依据国内外市场结构的状况来选择指定贸易政策可以在贸易自由化进程中最大限度的保护国家利益。80年代初以来,以布兰德、斯本色、赫尔普曼和克鲁格曼等为代表的经济学家提出了以“战略性贸易”为核心的新贸易理论,新贸易理论认为,在规模收益可变和不完全竞争的市场结构下,政府干预的贸易政策只要使用得当能够使一国从相对自由贸易中获益。

赫尔普曼和克鲁格曼等经济学家根据不同的市场结构,讨论各种贸易工具如关税、配额、进出口补贴和进出口税等,在各种市场结构下的运用结果,得出了不同市场结构下应该运用的最佳政策工具,与此同时,他们还指出在寡头市场结构下,贸易政策可能会使干预者获得有利的“战略效应”,并通过抽取和转移他人经济利润以及获得更大的外部经济来提高自身的福利水平。[9]新贸易理论对市场运行的优化、干预政策的制定等均具有积极的理论意义。

(1)不同市场结构中贸易政策的制定

赫尔普曼和克鲁格曼等将其研究领域集中以下两种市场结构中贸易政策的制定上:

① 考虑战略互动作用对出口市场的影响。

赫尔普曼和克鲁格曼在假设一国市场上的国内公司具有市场力量,并同具有市场力量的国外公司竞争基础上,对政府施加的贸易政策如何影响公司行为以及市场运行结果进行探讨,这就是所谓“战略出口贸易政策”问题。对于战略出口贸易政策问题,他们根据80年代初提出的布兰德—斯本色模型,分析了寡占市场下厂商进入对贸易政策选择的影响和“一致性推测”的寡占行为,指出厂商进入的可能性进一步削弱了出口补贴促进进出口的作用,更多地加强了出口税收鼓励进出口的作用,同时“一致性推测”这种寡占行为对于自由贸易是最佳的。

② 探讨国内市场上战略互动的影响。

他们在假设具有市场力量的国内公司在国内市场的竞争基础上,探讨政府政策的作用,这就是所谓“战略出口贸易政策”问题。对于这一问题,克鲁格曼首先经过对外部经济在国际贸易中的作用进行重新定位之后,提出了建立在外部经济基础上的“出口促进型进口保护理论”,即将外部的规模经济作为独立的幼稚产业加以保护。另一方面,克鲁格曼建立了一个存在规模经济和寡头垄断市场下,以贸易保护促进出口的模型。

通过这一模型可以看出,国内公司的边际成本与国外公司的边际成本成负相关,通过关税保护可以提高国外公司的成本。克鲁格曼还把研究与开发、学习效应与国内公司的边际成本联系起来,认为贸易保护会导致研究与开发的投入的提高,使得外部经济效益提高。[10]

(2)贸易政策工具的选择

赫尔普曼和克鲁格曼等在对不同市场结构下的贸易政策工具进行比较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在现有的不完全竞争的模型下,有关最佳贸易政策工具的选择方式:在国内外的市场结构均为完全竞争情况下,自由贸易政策是最优的,但是当一国商品的进口在国际市场上占有一定程度的优势时,关税可以改善贸易条件并提高福利;在国内外市场结构均为垄断竞争的情况下,贸易形式表现为规模经济与产品差异的行业内贸易,这时对差异产品征收最佳关税可以改善贸易条件和提高福利;在国内市场是完全竞争但国外市场是垄断情况下,可以通过将国外企业的超额利润抽取一部分作为关税;在国内市场是垄断但国外市场是完全竞争的情况下则可依据国内产业发展情况,采取关税或配额政策;在国内外市场都处于垄断时,可以依据不同的贸易模型如古诺双头垄断模型等制定不同的政策。

保罗·克鲁格曼则认为如果某个国家的政府能够设法保证占领本个某一市场的企业是本国企业而非他国企业,就能以牺牲他国的产业为代价,确保本国企业在这一产业领域内的发展,也能够提高本国的国民收入与福利。他与詹姆斯·布兰德合作发展了国际双头垄断模型,在这一模型的基础之上,他假设有一个本国厂商和国外厂商,在国内外市场中进行竞争,在本国开始征收进口关税的情况之下,外国厂商在国内市场的交货成本上升,其边际成本上升,本国厂商产量上升,边际成本下降,这将最终导致在国内外两个市场中,本国厂商的销售量上升,外国厂商销售量下降,本国厂商不仅加强了在国内市场上的优势,也加强了在国外市场上的竞争优势,从而将在出口市场中获利。[11]克鲁格曼因此认为政府可以实行对每个产业加以保护的政策,直到该产业成本下降到具有在世界市场上的优势为止。

二、国际金融理论和政策

1997年发生在东亚地区并波及到整个世界的金融危机,推动国际经济学界对国际金融一体化发展、国家货币政策、国际资本流动、汇率制度等问题进行深入研究和探索,目前具有代表性的国际金融和政策理论有国际金融安全、克鲁格曼的货币汇率理论、国际货币一体化等。

(一)国际金融一体化的负面影响

世界经济的全球一体化趋势已成为当前世界经济发展出一个重要特征,世界金融一体化则是世界经济一体化发展的必然结果。由于生产的社会化和国际分工的发展,经济国际化对世界金融一体化提出了客观要求。随着电讯技术的普及和在金融领域的广泛应用、跨国银行空前的海外扩张,国际银行业竞争加剧发达国家积极开拓、控制新兴市场等等,国际金融一体化发展迅速。此外,各国金融管制不断放松,国际投机活动的加剧,以及为逃避各国政府种种限制以取得自由化的举措国际金融一体化趋势经过80年代的发展,到了90年代已形成了国际金融一体化一个高潮,对促进世界政治经济的进一步发展产生了广泛而深远的影响。

一般认为,世界经济一体化是指世界经济活动超出了国界,使世界各国和地区之间的经济活动相互依存、相互联系,进而形成世界范围内“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有机整体。或者说,是指世界各国均参与全面的经济合作并到任何一国或经济领域的变动均会引起世界经济整体动状态。世界金融一体化是指各国或地区在金融业务金融政策等方面互相依赖、影响而产生的逐步联合成为一个整体的趋势。国际金融一体化的表现是:各国金融政策倾向一体化;全球金融市场一体化(重点是离岸金融市场与衍生金融工具的发展、证券投资国际化);资本流动自由化、国际化,这是世界金融一体化最突出的表现,它包括货币兑换自由、资本在行业间转移自由和资金进出自由。国际金融一体化的发展对国际经济体系构成了一定的负面影响:

1、国际金融一体化的发展一定程度上限制国际主权

世界贸易理论篇6

【论文摘要】本文从博弈论的角度对世界贸易组织的成立、多边贸易谈判和wto体系中的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及大国与小国的地位进行了推理分析。认为“需要建立一种强有力的约束机制,使得成员之间相互的承诺是一种可信的承诺,这就是世界贸易组织(wto)成立的原因”,论证了自由贸易政策是各国向往的理想政策,指出发达的大国在wto框架下获益多,因而理应要承担更多的责任与义务,并要牵头维护wto的权威。【论文关键词】博弈论角度世界贸易组织多边贸易谈判wto体系上世纪90年代以来,世界经济出现了一体化、全球化以及贸易自由化的趋势,欧共体的建立和欧洲统一市场的形成、北美自由贸易区的发展等都是这一时期的重要事件,它们对世界经济和国际贸易的发展将产生深远的影响。各国政府均希望从国际贸易(尤其是自由贸易)中获得好处,许多国家实际上已经从自由贸易中、从共同取消保护和降低关税中获益。而目前的“世界贸易组织”(wto)作为协调各国贸易政策和经济关系的国际条约和国际贸易仲裁与谈判机构,正在国际贸易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其宗旨是:通过实行市场开放、非歧视和公平贸易等原则,达到推动世界贸易自由化的目标。它奉行非歧视原则(对各成员国在贸易政策上一视同仁,对本国产品与外国产品一律平等,实行最惠国待遇和国民待遇条款)降低和最终取消贸易壁垒的原则(但不绝对,允许各国在某些情况下保留一些贸易保护措施)以及充分磋商调解的原则,目的是建立一个各国都遵守的国际贸易的“游戏规则”,从而使各个成员国能够分享“合作博弈”带来的益处。下文将从博弈论的角度来看“世界贸易组织”(wto)。一、两国关税政策静态博弈模型和世界贸易组织(wto)的成立首先将利用重复博弈的结论与方法,分析一下两国之间贸易及关税问题,从而说明世界贸易组织成立的起源。重复博弈的分析表明,威胁与承诺作为一种策略,可以在非合作博弈中产生一个合作的结果。各国的关税及贸易政策,实际上意味着各国政府根据贸易博弈的“局势”如何策略地行动。谢林(Schelling,1960)把策略行动定义为:“一个行动……以一种对自己有利的方式,通过影响其他人对自己将如何行动的预期,来影响其他人的选择”。通常,约定、恐吓(威胁)和承诺是以某人自己的利益影响其他人选择的基本方式,但它们必须是可信的。在重复博弈中,可信性较容易通过同时使用几个策略行动而取得。一个承诺可以通过使用一个可信的威胁而提出;一个不可逆转的约定可进一步提高威胁的可信性。在完全信息情况下,可信性可通过对实际变量的不可逆转的优先行动而取得。在非对称信息情况下,可以通过非信息投资(即暗示、欺骗、诱导)影响其他当事人的预期。假设对弈者是两个大国的政府,他们(通过国内企业)生产并彼此交易两种商品:商品a和商品B。每个国家的福利可通过关税政策和为改进贸易条件而进行的最优设计来增加。并设两国间的关税与贸易博弈是多时期重复的。先看简单的情况。假设每个政府的策略集是自由策略(Free)或最优关税(opt)。表1给出了这种简单的一次性博弈的支付矩阵,括号中的数字代表各国的贸易净福利。显然,每个政府的最优选择是采取最优关税,从而是该博弈的占优策略均衡(也是纳什均衡)。表1两个国家间的关税博弈支付矩阵造成这个结果的原因是由于博弈的非合作性质所决定的,即所谓的个体理性导致集体的非理性。虽然自由贸易意味着资源分配更合理,经济效率也更高,但若有一国单方面削减本国进口关税,而另一国仍保持其纳什均衡时的关税水平,单方面削减关税国的贸易利益势必受到损害,可不是非合作博弈均衡,将会陷入“囚犯困境”。根据重复博弈的分析表明,在无限的重复博弈中存在合作解。那么在本例中,两国政府为了摆脱这种困境,谋求一种长期关系,使其福利最大化,两个国家只能由非合作博弈向合作博弈转化,双方协商缔结贸易协定,共同削减关税。假定双方已签订贸易协定,从各自纳什均衡时的关税水平开始削减关税,那么对两个国家都有好处,关键是双方都必须信守承诺。假如有一方违背承诺,遵守协议一方的利益将受到侵害,必然要实施报复,对违约方征收高关税,结果必然导致贸易战的发生。为了避免这种情况的发生,需要建立一种强有力的约束机制,使得相互的承诺是一种可信的承诺,这就是世界贸易组织(wto)成立的原因。wto的核心就是建立一套有充分法律依据的争端解决机制,提供目前国际经济领域最具约束力的规则,使得合作博弈具有现实的可行性。对各国政府来说,wto协议既是一种承诺,又是一种强有力的约束,因为如果有哪国不遵守该协议,将遭到别国的报复或惩罚。既然威胁(恐吓)是可信的,那么,当发现别国的背信行为之后,恢复到静态纳什均衡(最优关税或高关税)就构成博弈的一个子博弈完备纳什均衡。如果由于合作行为的崩溃而引起的损失远远大于单方面背信所获得的收益,则善意的承诺也是可信的。因此,威胁(恐吓)与承诺将产生自我强迫的合作行为。这是无限重复博弈的一个基本结论。二、从博弈论角度看世界贸易组织的多边贸易谈判分析了wto成立的原因之后,知道了在双边贸易协定下进行关税减让对两国都有好处。而从博弈论角度看世界贸易组织及其多边贸易谈判,我们可得出如下结论:世界贸易中的多边贸易谈判是各国之间的“n人贸易政策博弈”,这场博弈是动态的;世界贸易组织中各成员国间签订的多边协议,既是各方都愿意接受的合作博弈均衡解,又是贸易博弈的规则;遵守该协议将使每个国家从开放市场和世界贸易中获得更大利益,否则,将受到其他各国的严厉制裁或惩罚;多边贸易谈判过程和协议的签订过程实际上是各方的讨价还价过程。事实上,各个国家出于某种目的,不可能完全放开市场,也不可能实行真正意义上的自由贸易。政府在选择贸易政策时,不能不考虑本国的利益,也不能不考虑别国的利益及策略选择。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并签订多边贸易协议是世界贸易博弈的必然结果,它是权利和义务的统一,它在使各国分享自由贸易带来好处的同时,又使各国承担义务。博弈的结果表明,只有积极合作、消除贸易壁垒、进行平等的自由贸易,才能给双方带来更多的利益,才能使成员国有机会平等参与国际竞争,这是各国有积极性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的真正原因之所在。而如果不加入wto,就必然无法享受其他国家的“优惠”政策,就无法平等参与国际竞争;如果加入却不履行义务,就会遭到别国的制裁和报复。自“乌拉圭回合”以来,目前世界上已有多个国家或地区加入了世界贸易组织,许多国家的平均关税已不超过5%,有的甚至更低或无关税。表明各国都在为取消保护、推动世界自由贸易而不断努力。“自由贸易并没有过时”,只不过它不像以前那样,而是被赋予了新的内容。自由贸易政策已成为世界贸易中各国共同追求的、渴望实现的一种理想的贸易政策。三、wto体系中谁是智猪博弈论中有一个智猪博弈的例子,可以用它解释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之间的贸易关系。在智猪博弈的例子中,猪圈里养着一头大猪和一头小猪。猪圈的一端有一个猪食槽,另一端安装一个按钮,每按一次按钮6个单位的猪食就自动落入槽内。如果一头猪去按按钮,再回来,另一头猪可能就有机会抢先吃到另一边落下的食物。当小猪按电钮时,大猪会在小猪跑到食槽之前吃光所有的食物;若是大猪按动电钮,则还有机会在小猪吃完落下的食物之前跑到食槽,争吃一点残羹。如果大猪和小猪共同按动电钮,则大猪和小猪均能争得食物(见表2)。现在问:两只猪各会采取什么策略?小猪为了吃到食物,只能在食槽边等待,而大猪显然不能和小猪一般见识,否则两个都会饿死。所以答案是:小猪将舒舒服服地等在食槽边,而大猪则为一点残羹不知疲倦地奔忙于踏板和食槽之间。智猪博弈中的弱者因为弱小而别无选择,也因此而因祸得福。这个博弈结果被经济学家们用来解释了一系列的社会经济现象,也可以解释wto体系中的强弱博弈。表2智猪博弈盈利矩阵在国际社会公共产品的提供过程中,大国和小国之间的智猪博弈经常发生。不管大国是否提供国际公共产品(如国际援助),小国的最优选择都是不提供。理性的大国只能选择由他来提供公共产品,小国搭便车,享受国际公共产品,因此,合乎理性的结果往往是在国际社会中大国承担更多的责任。但事实却不是这样。在现实的国际社会中,大国可能会付出较少的按动电钮成本,却获得更大的利益。这是因为大国所提供的国际公共产品包含了它自己的利益取向,因而这种制度安排必然会带来利益分配向大国倾斜。纵观wto历程,美国在其中自觉充当了“智猪博弈”模型中“大猪”的角色,不遗余力地提倡并推动全球贸易自由化,这是因为美国能从这项政策中获益更多,除了能扩大出口,为美国过剩的生产能力寻找市场,更为重要的是,贸易自由化促使美国市场日益开放,这是美国经济维持增长的关键。可见,wto除了参与国都具备“贸易自由化最终能使各参与国获益”这一共同知识外,还必须具备另外两个前提条件:一是发达国家在削减关税谈判中应对发展中国家作出适当让步,尽量避免贫富差距拉大;其次必须有一个实力强大的国家(美国、欧盟)来牵头推动wto的成立并维护wto的权威。四、结论本文以一个高度简化的两国贸易政策博弈模型为基础,从博弈论的角度分析了wto形成的原因,并进一步说明了从博弈论的角度看wto的多边贸易谈判,最后分析了在wto体系中的“智猪博弈问题”。而面对我国已经是wto成员这一事实,一方面,在制定贸易政策时,应该根据我国实际,在国际贸易战中学会博弈,采取适当保护、逐渐放开的策略,使我国的民族工业不断发展和壮大,使企业逐渐适应国际市场竟争环境,增强其国际竞争力;另一方面,我们应该审时度势地履行wto的义务,进一步开放市场,促使企业按照国际惯例进行经营管理,使我国企业能够平等地参与国际竞争和分享国际贸易利益,加快我国经济融入世界经济一体化潮流的步伐。总之,要学会和善于博弈,会寻找合作及非合作博弈的均衡,尽量减少wto对我国主权和独立制定政策的自由度的限制;另一方面充分利用“多数票决定”的决策机制,影响和促使国际贸易新规则的制定,努力维护我国和发展中国家的利益。

世界贸易理论篇7

本文首先回顾了世界农产品贸易自由化进程,总结了世界农产品贸易自由化的三种趋势;在此基础上,通过对wto贸易规则框架下主要农产品生产国农业政策改革的比较分析,认为目前农业保护仍然广泛存在,进而阐述了阻碍世界农产品贸易自由化进程的wto农产品贸易协调机制的局限性,并提出了相关的完善措施;最后,就中国农业如何应对世界农产品贸易自由化提出了三项政策建议。

关键词:农产品贸易自由化;农业政策;改革wto;协调机制;政策建议

一、导论

(一)选题意义

农业和农产品生产是人类生存发展的基础,在各国经济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涉及到人民生活、社会安定、经济发展等一系列问题,因而农业历来是各国政府保护的重点。农业保护严重扭曲了农产品贸易,使各国都深受其害,于是取消贸易保护、实现农产品贸易自由化成为大多数国家的共识。经过艰苦谈判,乌拉圭回合谈判最终达成《农业协议》,奠定了农产品贸易自由化的基础。从《农业协议》开始实施至今,各国遵照《农业协议》履行承诺,农产品贸易自由化的进程不断得到推进。但同时,wto农产品贸易协调机制又存在一定的局限性,还需要在谈判中加以完善。中国是一个拥有超过9亿农业人口的农业大国,作为一个经济全球化的积极参与者,在农产品贸易自由化过程中将同时面临来自内部与外部的双重压力。为此,深入研究世界农产品贸易自由化及wto农产品贸易协调机制,积极参与国际规则的制定,遵照国际协议调整国内农业政策,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增强农产品的国际竞争力,对于中国全面促进农业发展,维护国内农业安全以取得长治久安、持续发展的牢固基础,具有重要的意义。

(二)文献综述

许多学者对中国农业及世界农产品贸易的课题进行了研究与探索。如特丽?西库勒(terrySicular)(1989)结合当时中国农业的衰退趋势,对中国农业的可持续增长进行了探索,提出非农业政策可以加强或破坏农业计划,建议中国建立考虑全面和注重协调的有效农业政策,并把农业放在与其他产业平等的地位上;曹苏峰(1998)以翔实的数据深入分析了世界农产品贸易的发展速度、价格变化、贸易流向分布以及商品结构变化;田维明等(1999)通过Gtap模型进行政策模拟,分析了在新的国际经济环境下我国不同的政策选择对国民经济和农业部门可能产生的影响,认为扩大贸易开放程度有利于提高我国经济的总体效率和国民福利水平;罗余才(1999)对我国农产品进出口的总量与产品结构变化进行了实证分析;张汉林(2003)则在介绍世贸组织争端解决机制的基础上对农产品贸易领域的争端情况进行了总体阐述,重点分析了世贸组织成立以来受理的一些农产品贸易争端案例。

综上所述,虽然许多学者从农业产业地位、农业政策选择、农产品贸易结构及农产品贸易争端等不同角度、不同层面对中国农业及世界农产品贸易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和论述,但是从总体上来看,这些研究中缺少以农业政策变化及现有农产品贸易协调机制为基础的论述。本文试图以比较不同国家农业政策的改革、分析现有wto农产品贸易协调机制为基础进行论述。

(三)结构安排

论文的第二部分回顾了世界农产品贸易自由化的历程,并总结出世界农产品贸易自由化的三种趋势。论文的第三部分比较分析了世界主要农产品生产国农业政策的改革,认为尽管在《农业协议》的约束下,这些国家的农业政策仍然存在相当程度的农业保护倾向。在此基础上,论文的第四部分阐述了使农业保护主义得以生存、阻碍世界农产品贸易自由化进程的现有wto农产品贸易协调机制所存在的局限性及对其进行完善的措施。论文的第五部分总结全文,并对中国农业如何应对世界农产品贸易自由化提出了政策建议。

(四)主要观点及创新之处

世界贸易理论篇8

一、经济全球化的主要表现

(一)生产活动全球化。生产活动的全球化主要表现为传统的国际分工正在演变成为世界性的分工:1国际分工的内容发生变化。国际分工从传统的以自然资源为基础的分工逐步发展成为以现代工艺、技术为基础的分工;从产业各部门间的分工发展到各个产业部门内部的分工和以产品专业化为基础的分工;从沿着产品界限进行的分工发展到沿着生产要素界限进行的分工;从生产领域分工向服务部门分工发展。2国际分工的形成机制在变化。即由市场自发力量决定的分工,向由企业,主要是由跨国公司经营的分工和由地区经贸集团成员内组织的分工发展,出现了协议性分工。3水平型分工成为国际分工的主要形式,其内容为产品型号的分工,产品零、部件的分工和产品工艺流程的分工。4形成了世界性的生产网络。5世界性的国际分工使各国成为世界生产的一部分,成为商品价值链中的一个环节。它有利于世界各国充分发挥优势,节约社会劳动,使生产要素达到合理配置,提高经济效益,促进世界经济的发展。

(二)世界多边贸易体制形成。1国际贸易对世界经济拉动作用增强。它表现为国际贸易增长率大大高于世界经济增长率。如以1990年为100,世界货物出口值指数从1985年的56,上升到1995年的144,同期世界生产指数从86上升到107;世界实际国内生产总值指数同期从85上升到106。1990-1995年间,世界贸易出口量年均增长率为6%;同期世界国内生产总值年均增长率为1%。2服务贸易发展迅速。世界服务贸易额从1985年的3809亿美元增加到1995年的11,678亿美元,在国际大贸易(货物与服务)中的比重同期从163%上升到188%。3国际货物贸易交换品种多样化。在世界贸易中,占世界出口1%以上的货物从1980-1981年的11种增加到1993-1994年的21种。在发展中国家出口货物中,80年代中期,制成品所占比重开始超过一半;在出口中占1%以上的货物种类从1980-1981年的6种增加到1993-1994年的19种。4发达国家同类货物相互交换增加,主要的经济贸易大国一般既是某类商品的主要出口国,也是该类商品的主要进口国。5国际贸易趋同化。它表现为:电子化贸易手段普遍使用,eDi(电子数据交换)已在国际贸易中广泛使用,其他如电子商务(eC),电子贸易撮合(etm),电子资金转账(etF)等已在许多国家开始使用;iSo9000系列成为国际贸易商品的共同标准;贸易合同标准化。6世界贸易组织建立,多边贸易体制正式确立。1995年1月1日诞生的世界贸易组织,标志着世界贸易进一步规范化,世界贸易体制开始形成。作为世界多边贸易体制组织和法律基础的世界贸易组织,以其法人地位对所有成员方都有严格的法律约束力。因此,世界贸易组织的建立标志着一个以贸易自由化为中心,囊括当今世界贸易诸多领域的多边贸易体制大框架已经构筑起来。(三)各国金融日益融合在一起。1金融国际化进程加快。90年代以来,西方国家的大银行根据《巴塞尔协议》的要求,开始了大规模合并、收购活动,以提高效益。如法国里昂信贷银行买下了大通曼哈顿银行在比利时和荷兰的附属机构。德意志银行、巴克莱银行和国民希敏寺银行也吞并了一些欧洲其他国家的小银行,以扩大在欧洲的网络。为了提高本国银行的竞争能力,很多国家对于大银行的合并表示了支持的态度,1993年以来,世界排名在200名之内的大银行之间至少发生过25次合并。2地区性经贸集团的金融业出现一体化。欧盟统一大市场建立后,银行、证券公司和投资基金等金融机构可在欧盟内经营不受国界限制的保险和投资业务;美国和日本的银行则可通过收购、兼并等形式加紧渗透欧洲市场,欧洲的金融市场将演变为真正的国际金融市场。3金融市场迅猛扩大。到1995年,外汇交易额已上升为世界贸易额的60倍,全球外汇日交易额已超过12万亿美元。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特别是国际信息的网络化,外汇市场的资金交易正以"光的速度"从一个市场转移到另一个市场。

(四)投资活动遍及全球,全球性投资规范框架开始形成。其主要特点如下:

第一,投资成为经济发展和增长新支点。国际直接投资额年均额与年均国际贸易额的比例在缩小,国际直接投资额年均增长率高于国际贸易年均增长率。1990-1996年年均世界出口贸易额为41,14571亿美元;同期,世界各国对外直接投资额为2,56535亿美元,二者之比为160∶1,差距进一步缩小。1991-1996年对外直接投资年均增长率为118%;而同期世界出口贸易额年均增长率为7%,后者大大低于前者。第二,国际对外直接投资与吸收外国直接投资主体多元化。据统计,全球对外直接投资总额已从1985-1990年年均1,55578亿美元增长到1996年的3,46824亿美元。同期,发达国家对外直接投资额从1,45005亿美元增长到2,94732亿美元,在全球对外直接投资中的比重从932%下降到849%;发展中国家对外直接投资额从10554亿美元增长到51469亿美元,在全球对外直接投资中的比重从67%提高到148%。同期,全球吸收外国直接投资额从1,41930亿美元增长到3,49227亿美元,其中,发达国家从1,16744亿美元增长到2,08226亿美元,在全球吸收外国直接投资额中的比重从822%下降到596%;发展中国家从24736亿美元增长到1,28741亿美元,所占比重从174%上升到369%。第叁,对外直接投资与吸收外国直接投资并行,一些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与地区成为吸收外国直接投资的主要对象。发达国家中主要对外直接投资的国家同时也是吸收外国直接投资的主要国家。1995年,德国、法国、瑞典、英国、加拿大、美国、澳大利亚、荷兰和日本等发达国家占当年世界对外直接投资总额的756%;同年,除日本以外的上述国家占当年世界吸收外国直接投资总额的53%。与此同时,一些发达国家、发展中国家和地区成为吸收外国直接投资的主要对象。1985-1995年,有20个国家和地区成为世界外国直接投资的主要吸收者。第四,国际借贷资金流动量增长很快,证券股权投资迅速发展。1993年流动金额为8185亿美元,1994年增加为9534亿美元,1995年增加为12,584亿美元。与外国直接投资一样,证券股权投资依然偏向于少数新兴市场国家,1995年亚洲就占了流向新兴市场的外国证券股权投资净流量的53%。此外,外国证券股权投资的来源存在一定程度的集中性。1992-1994年,流向新兴市场的这种投资35%以上来自美国,15%来自日本,11%来自英国。近几年来,香港特区和新加坡的投资者也向新兴国家进行这种投资。第五,投资自由化成为各国国际直接投资政策的目标,国际直接投资规范安排提上日程。90年代以来,保护和促进投资的双边投资条约数量大幅度增加,截至1997年1月1日,全世界已签署这种条约1330个,涉及162个国家,在5年里条约数增加了2倍。1991-1996年,各国政府共对外国直接投资管理体制进行了约600次调整,其中95%是放松对外资管制的措施。1995年,在64个国家的112项立法变化中,106项属于趋于自由化或促进外国直接投资的立法。国际社会为达成国际性的投资协议开始行动。关贸总协定乌拉圭回合多边贸易谈判第一次将投资问题纳入多边贸易的体系,并达成《与贸易有关的投资措施协议》。出现通过协商建立一个综合性多边国际直接投资框架的行动,1996年联合国贸易与发展会议第九次会议对未来多边投资框架进行了探讨,并已达成协议。(五)跨国公司作用进一步加强。90年代以来,跨国公司蓬勃发展。第一,跨国公司的数目剧增。据统计,1996年跨国公司已达到44,508家,在全球的附属企业已达到276,659家。发达国家的跨国公司增加到36,380家,所占比重下降到817%;发展中国家和地区的跨国公司增加到7932家,所占比重上升到178%。第二,以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为基地的最大跨国公司日益全球化。按外国资产排列的100家最大的跨国公司在它们的外国附属企业中拥有17万亿美元的资产(控制了约1/5的全球外国资产)。第叁,跨国公司开始结成新型的"战略联盟"。面对竞争压力、自由化浪潮和新投资领域的开放,越来越多的企业,包括发展中国家的企业采取各种办法参与全球化经济的活动,通过各种形式结成联盟。通过兼并与收购在国外建立自己的生产设施,以保护、巩固和增强自己的竞争能力。1988年到1995年间,全球跨国兼并与收购总额增加了一倍,达到2290亿美元。1996年,有45起跨国兼并与收购的规模超过10亿美元。与此同时,一些跨国公司以协定(股份和非股份)方式加强联合。1995年缔结了近4600项这样的协定,而1990年只有1769项。1990年以来,跨国公司之间在核心技术(信息和生物)方面也加强了战略性研究与开发伙伴关系。第四,跨国公司国际生产的规模和重要性日益增加。跨国公司内部贸易在其国家贸易中的比重提高,出现了无国界经济。(六)经贸文化、人才出现世界性。以全球化、高速化、个体化为特征的多媒体网络正在覆盖全球;出现了经济生活和贸易文化的全球性趋同现象;"国际人"开始走俏,全球性的共同发展目标形成。为了在经济竞争中取胜,"国际人"正在成为各个国家、各大公司的首选目标,培养"国际人"、寻找"国际人"已成为世界性的人才战略潮流。日本公司率先提出"国际人"战略。他们认为,国际人应具备以下10个基本条件:积极肯干,但是不蛮干;人际关系融洽,不以自我为中心;兴趣广泛,知识丰富;外语出色,乐意结交外国人;行动迅速,快食、快眠、快便;迅速适应并爱上异国他乡;意志刚强,富有忍耐性;深谋远虑,但不优柔寡断;安排、处理好家庭生活关系;身体健康,精神焕发。此外,绿色主义、环保哲学,共同反黑、扫黄、打白(毒)和反腐败,共同致力于发展与和平,共同把可持续发展作为经济发展战略目标,均成为国际社会的共识。

二、经济全球化对世界经济贸易的影响

经济全球化对世界各国的经济贸易发展产生了重大的影响,对传统的衡量国家之间经济贸易权益的概念与统计构成了严重的挑战。

(一)经济全球化使得各国经济相互依存与互动加强。

1.经济全球化使得世界各国经济形成"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局面,相互依存进一步加强。随着世界经济全球化的深入发展,发达国家之间货物、服务、资金、技术和市场高度融合,而且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之间的上述关系也在加强。2.经济全球化使得各国经济相互传递障碍在减少,互动性加强。在经济全球化趋势加强下,对外贸易与国际资本流动在各国之间的经济传递中的作用在加强。80年代以来,在经济全球化趋势下,对外贸易与投资逐渐变成双向传递渠道,发达国家把经济发展与衰退通过对外贸易与投资传递到发展中国家;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和金融波动也将影响到发达国家。1994年底,墨西哥金融危机震动了全世界;1997年7月由泰国引发的金融危机并未使发达国家幸免。

(二)经济全球化迫使人们的概念在创新。1大国际贸易概念出现。在经济全球化下,一国对外经济交往合作中,不能只考虑货物贸易,还要把货物贸易与直接投资、金融、服务、技术综合考虑。因为,货物贸易与投资相辅相成,互相促进,已成为各国经济发展的两个支点。2将大国际贸易概念与本国经济的调整优化、改革开放密切地结合起来;"贸易立国"、"贸易为本"的传统信条已让位于"经济接轨"和"市场融合"。3变被动接受经济全球化为主动参与经济全球化。越来越多的国家认识到经济全球化是科技革命作用的结果,是大势所趋,纷纷主动改革本国经济体制,发展开放性经济,推行贸易、投资和金融自由化,为跨国公司创造投资条件,并积极参与多边贸易体制和活动。4变单边制裁为求得"双赢"。在经济全球化下,一国对另一国单方面采取"贸易保护"、"贸易摩擦"、"贸易制裁"等以邻为壑的措施,已开始由自我保护的工具变成了双刃剑,在制裁别国的同时也会使自己受到伤害。其上策是通过谈判,达成互惠互利的协议,促进双方的经贸发展,取得"双赢"。(三)经济全球化使国家受到冲击,相互协调成为时代主旋律。面对经济全球化的新形势,传统的国家内容发生了一定程度的改变。原本是一国独有的权利,日益成为国际社会共同拥有的权力。各国的经济活动越来越多地遵循国际条约、协定、规范和惯例来运作;跨国公司在各国经济生活中地位的提高,使国家对产业政策的干预作用在减弱。在国家存在的情况下,出现了让与,但它是以对等为原则的。当今世界各国都是拥有的独立国家。共享是让与的前提,没有共享也就不会有让与。经济全球化迫使各国把二者结合起来,出现了相互协调,使它逐步成为各国处理对外经济贸易关系的基石。随着乌拉圭回合谈判的结束和世界贸易组织的建立和运行,协调管理贸易政策在国际上和各国贸易政策中开始成为主流。

(四)经济全球化要求贸易理论与国际直接投资理论一体化。20年来,面对国际贸易格局的变化,特别是产业内部贸易的增长,新贸易理论将产品差异、规模收益递增和不完全竞争等工业组织理论引进传统的比较优势框架,为国际贸易理论分析做出了贡献。但它仍然假定企业只在某一个区位生产商品和服务,将对外直接投资排除在分析之外。同时,对外直接投资(跨国公司)理论成功地解释了不同类型跨国公司直接或间接地创造的各类贸易流动,但仍是以单个企业为依据的投资分析,未推广到国家层次。80年代初以来,经济全球化要求把贸易与投资理论结合在一起分析贸易与投资利益与效益,出现了新的理论分析,其理论模式主要集中于纵向或横向一体化。在这些理论分析中,产品增值链活动的不同假定可以在不同地理位置上进行,在不同的国家可以进行完全相同的生产加工。在贸易与投资一体化理论中,企业行为被分为两大类型:第一,总部行为。总部行为包括工程、管理和金融服务,以及信誉、商标等甚至可以无偿转让给远方生产区位的服务,这类行为有时被简化概括为研究与开发。

第二,实际生产行为。实际生产行为又可再分为上游生产(中间产品)和下游生产(终极产品)。所有这些行为都被假定为具有规模收益递增效应。由于总部服务的运输成本极低,企业可以将生产行为从总部分离出去,但为了获得规模经济效益,企业将某些生产行为集中在某一区位。在贸易分析中典型采用的两国均衡框架,国外市场和国内市场之间不存在任何差异。企业在两个国家进行活动时,可以将总部行为安排在母国进行,但其实际生产或转移到东道国进行(纵向一体化),或者既安排在国内,又安排在国外进行(横向一体化)。因此,现在的企业不仅通过价格和质量进行竞争,而且还通过生产的组织进行竞争。这些理论模型要解决的核心问题是单个企业的经营活动决定了国内、国际经营企业的总格局。这一问题属于理论分析中的国际化生产部分。一旦国际化生产活动分布格局形成,国际贸易的格局便随之确定。贸易与投资理论的一体化表明,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不能以单纯的贸易行为来衡量国家之间的经济利益。

(五)经济全球化对表明国家之间经贸权益的传统概念和统计方法提出了挑战。1传统的对外贸易差额概念未能反映经济全球化下国家之间实际的贸易利益。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国家之间的经贸利益出现了几种变化。第一,在产业内部和跨国公司内部贸易大量增加下,按总贸易和专门贸易划分的国家之间的进出口掩盖了国家之间在产品价值上的实得;第二,母国公司对东道国的直接投资在一定程度上替代了母国公司对东道国的商品直接出口,变相地进入了东道国的国内市场,因此,母国公司在东道国国内的投资和商品、服务的销售收益应计入母国的经贸收益;第叁,在一国以加工贸易为主的情况下,把该国进出口贸易额作为该国的贸易利得,更加失实。因此,在经济全球化下,在计算各贸易国的贸易收益时,上述几个现象不能忽略。2以原产地规则为核心的国际贸易统计滞后于经济全球化的现实,应予修正。以原产地规则为核心的国际贸易统计制度来源于美国,并逐渐成为世界贸易各国的贸易规则的重要组成部分,原关贸总协定和世界贸易组织对之都有相应的条款和协定。在国际贸易局限于产业间和投资不普遍的情况下,按原产地进行统计基本上可以反映贸易国的贸易利益。但在经济全球化趋势下,按原产地统计则会出现两种误差。第一,未能如实反映跨国公司在全球的大规模的直接投资活动。跨国公司对外直接投资进行全球化经营,它们生产的零部件、产品的进出口,按价值链、资本所有,理应属于母国,但却计入东道国的贸易统计。第二,原产地规则以货物贸易为主,未包括服务贸易等,因此,原产地统计在不能真实反映货物贸易的同时,也不能全面如实地反映国与国之间的大贸易关系。(六)经济全球化对发展中国家来说机遇与挑战并存。经济全球化给发展中国家提供了发展的机遇。

第一,有利于发展中国家利用外资和资本外投。1996年联合国贸易与发展会议的《1997年世界投资报告》指出,发展中国家1996年接受了1290亿美元的外国直接投资,对外投资了510亿美元,二者都创造了历史最高纪录。它们在获得世界投资总额中的比重从1995年的30%上升到1996年的37%。其中,48个最不发达国家在1996年的资本流入量也增加了56%。

第二,促使发展中国家的出口商品结构优化。由于资本的流入、跨国公司的直接投资活动和本国产业结构的改造,发展中国家出口商品结构有所改善,制成品在出口中的比重从1980年的560%上升到1990年的733%和1994年的777%。

第三,迫使发达国家把发展中国家面临的问题予以考虑和解决。发达国家日益认识到在经济全球化下,它们的经济稳定和发展有赖于发展中国家。在债务解决、地区经济一体化和联合国的改革等问题上不得不考虑发展中国家的权益。

第四,经济全球化有利于发展中国家的整体改革。

经济全球化对发展中国家构成了严峻的挑战。1经济全球化有利于发达国家构筑以其为中心的国际经贸基础。在此情况下,发展中国家的将会受到更大的削弱。2发展不平衡在加剧。

世界贸易理论篇9

关键词:外贸分析展望

一、概论

30多年改革开放,中国外贸成绩瞩目,进出口总额世界第二,出口额世界第一。但是,我国虽然是贸易大国,却远远不是贸易强国,大部分出口产业处于价值链中低端,外贸增长方式面临艰难转型和升级。认真回顾我国外贸发展历程,分析当前外贸面临的问题和挑战,有助于我们看清发展趋势,对国际贸易工作有一个宏观全局的把握,避免陷于繁杂、具体的进出口业务中而迷失方向。

二、关于国际贸易的理论与实践

国际贸易理论研究的是国与国之间商品、服务交换背后的经济原理。根据贸易产生的动因,可分为传统国际贸易理论和新贸易理论。

(一)传统国际贸易理论

始于大卫李嘉图的相对比较优势理论,经过赫克歇尔和欧林的要素禀赋理论深化及大批后来者的完善而最终成型。传统贸易理论认为,国际贸易源于要素禀赋差异,每个国家从事自身有优势的产业生产,再进行自由交换,可以实现两个国家福利的最大化。

(二)新贸易理论

20世纪80年代由克鲁格曼等学者开创,目前尚在不断地完善中。新贸易理论认为即使两个国家要素禀赋相同,只要企业利用学习曲线创造规模经济效益,或发展出差异化竞争优势满足消费者不同的需求,国际贸易依然可以产生,并能实现贸易双方福利最大化。

(三)两种贸易理论在中国外贸实践中的作用

我国改革开放之初的对外贸易,主要根据传统贸易理论,利用本国劳动力和资源成本优势,参与国际分工,并获得经济快速的发展。进入21世纪,随着我国产业转型升级,原有成本优势慢慢丧失,新贸易理论越来越成为指导外贸政策的理论工具,中国企业逐步认识到,国际贸易最终的竞争力,不是来源于资源要素,而是来自于企业的制度创新和技术创新。

三、中国对外贸易回顾与现状分析

(一)外贸在各阶段发挥了重要作用

我国过去30年对外贸易基本可分为三个阶段,每个阶段面临不同的国内外经济形势,承担不同的任务,对国民经济建设起了重要作。

第一阶段(1982-1991年)开放初期,十年间贸易额保持11.9%的年均增长速度。当时国门刚打开,外贸的主要任务是调剂余缺,引进先进设备和工业制品,外贸长期逆差,外汇作为稀缺资源受到管控。第二阶段(1992-2001年)深入发展期,以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得以突破为起点,十年间贸易额保持14.1%的年均增长速度。外贸的主要任务是出口创汇、引进先进技术、解决就业。期间外资投入呈爆发式增长,三来一补占据外贸业务半壁江山。第三阶段(2002-2011年)全面发展期,以中国加入世贸为起点,十年间贸易额保持年均21.7%的高速增长。外贸主要任务是扩大出口拉动经济增长。期间中国逐步确立世界工厂的位置,外贸出口额、外汇储备额均世界第一。2012年以后,国外经济复苏依然乏力,国内经济结构面临调整,中国外贸迎来新的挑战,2012年外贸总额3.86万元美元,增速急剧下降到6.2%。

(二)外贸加速中国融入国际产业链分工

三十多年对外开放,中国充分发挥了自身比较优势,迅速融入到国际产业链分工中,贸易方式和进出口商品结构都发生了巨大变化。

80年代初,中国依然是农业大国,工业现代化蹒跚起步,在对外贸易中,自然选择了出口初级品,进口先进的机器设备及高端工业消费品。80年代一般贸易占比达到70%,且贸易净额长期为逆差;加工贸易刚起步,附加值极低,约10%。

1992年邓小平南巡之后,中国快速融入到国际经济产业链分工中,承接了从发达国家和亚洲四小龙转移过来的加工制造业。加工贸易占比快速攀升,到1998年达到顶峰,重比53%,加工贸易附件值提高到29.3%。商品出口开始由初级品转为工业制品为主,机电产品出口比重提高到30%。

2001年底中国加入世贸,全面融入世界经济。加工贸易附加值增长到40%,一般贸易占比超过加工贸易。中国确立并巩固了世界制造中心的地位,进口大量原材料和初级品,向全世界出口工业制成品,且产品结构逐渐优化,2012年机电产品出口比重上升为57%,高新技术产品出口比重为29%。

(三)贸易伙伴逐步多元化

我国在保持与发达国家间贸易额高速增长的同时,与发展中国家地区的贸易额得到迅猛发展,所占比重也逐步上升(见表一)。

注:①为使数据可比,欧盟只统计15个发达国家,后加入的12个东欧国家纳入东南欧统计。

②其他发达国家包括加拿大、澳大利亚、新西兰、瑞士、冰岛、挪威。

③为使数据可比,东盟统计现在正式成员国10国,97年后加入的缅甸、老挝、柬埔寨也包括在内。

④金砖国家包括俄罗斯、印度、巴西、南非。

⑤主要包括原产地为中国内地、出口转内销的商品贸易,另外还包括与一些小型岛屿国家间的贸易。

欧、美、日、香港、韩国、台湾是我国传统的贸易伙伴,90年代贸易额占总贸易额的75%以上。97年亚洲金融危机后,我国开始推行外贸市场多元化战略,与亚非拉新兴国家之间的贸易额获得突飞猛进的发展,从1996年到2011年,在保持外贸总额年均18.3%增长率的同时,与发展中国家贸易比重由1996年的19%上升到2011年的40%。

世界贸易理论篇10

要说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哪些学校最牛,对外经济贸易大学肯定是执牛耳者。要说对外经济贸易大学招牌专业是什么,当属国际经贸。很多国际经贸专业的学生不知道除了教材外,应该读哪些专业书。带着这个问题,记者采访了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国际经济贸易学院院长洪俊杰教授,洪教授为同学推荐了七本必读书。

首先是大家耳熟能详的亚当?斯密的《国富论》。《国富论》是对当时各国资本主义发展经验的总结、描述,吸收了当时比较主要的经济学的思想理论,但他是批判性地吸收,并不是完全照搬别人的,他对整个国民经济的运行做了比较系统的描述。这本书在经济学的地位很高,被称为“第一部系统的伟大的经济学著作”。作为入门书来说,大家需要读《国富论》,虽然它的写作年代已久远,但是对现在来说,很多方面仍具有借鉴意义。通过阅读,可以启发国际经贸专业学生的思维,拓宽知识面,培养独立思考和分析国际问题的能力。通过阅读本书,大家可以了解亚当?斯密国际贸易的基本原理和研究方法。如果说只推荐一本本专业的必读书,那也当属《国富论》了。

第二本是大卫?李嘉图的《政治经济学及赋税原理》。这本书的地位也非常高,被誉为是继亚当?斯密《国富论》之后的第二部最著名的古典政治经济学著作。书中提了很多概念和思想,比如比较成本学说、货币理论等,比较成本学说成为19世纪关于自由贸易的讨论基础,货币理论已经成为现代货币理论的基础。通过阅读本书,可以帮助大家形成自由贸易思维,以此为基础,可以更好地掌握后来蓬勃发展的自由贸易学说。

第三本是罗纳德?麦金农的《美元本位下的汇率:东亚高储蓄两难》。麦金农也是一个非常著名的经济学家和金融学家。这本书主要介绍东亚,特别是中国和日本两个国家工业快速发展,出口快速扩张,成为实现经济成就的主要推动力。通过阅读此书,可以了解东亚经济增长奇迹背后的原因,了解国际贸易体系和国际货币体系对经济增长的重要性。

第四本是伯纳德?霍克曼和迈克尔?考斯泰基写的《世界贸易体制的政治经济学:从关贸总协定到世界贸易组织》,这本书可读性很强,讲的是世界贸易组织的结构以及潜在的影响。我们知道世界贸易组织是二战之后在布雷顿森林体系上建立起来的,与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世界银行(wB)一起被称为世界经济发展的三大支柱,它的前身是关贸总协定,对现在的全球贸易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制定了多边规则。虽然现在面临一些问题,但还是起到支柱性的作用。我国也一直强调多边的重要性,对我国来说,世界贸易组织其实还有些特殊的意义。理解该组织的范围和相关性相当重要,对于经济学、政治学、公共政策、商业管理和法律专业的学生来说,这本书的价值不可估量。

第五本是贾格迪什?巴格瓦蒂的《现代自由贸易》,讲的是自由贸易与经济增长,自由贸易和穷国的贫困,以及自由贸易的现代走向,商品和服务贸易与美元贸易的差异等内容。巴格瓦蒂是现在自由经济学派的权威,他的研究领域主要是国际贸易、福利经济学和财政学等,是国际贸易领域最重要的理论家之一。现代贸易对全球的经济增长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比较机会成本、比较优势等很多思想对于现在来说都具有重要意义。对于中国来说,国际贸易的发展也保证了改革开放后中国几十年的经济增长,是非常重要的推动力,读这些对我们了解中国、了解贸易和经济增长都具有重要作用。

以上这些书适合大一大二的学生看,下面的两本书更适合大三大四的学生看,如果一开始就看下面这两本的话会比较吃力。

第六本是保罗?克鲁格曼的《流行的国际主义》。内容主要侧重于国际经济学的发展前沿,对现实问题的分析,以及国际经济关系中的实证研究。通过阅读此书,有助于大家掌握国际经济学的理论,了解国际经济学基本原理的应用,非常适合大三大四学生进一步深化对国际经济学的理解,其中实证分析方法和手段也值得学生借鉴。

第七本是蒙代尔的《汇率与最优货币区》。20世纪宏观经济政策革命的核心是国际金本位制的崩溃,以及对过去认为正确的财政政策、货币政策和汇率政策组合的怀疑,现在很多时候看一些传统的政策组合,其实是有些问题的。有一定国际贸易学基础的学生看了此书之后,能够加深对国际货币理论与政策的理解,领略精妙的经济学思想。

以上这些书是比较经典的,知识也是比较传统、基础的,如果想获得国贸方面最新的知识,可以多多关注wto(世界贸易组织)网站、联合国贸发会议(联合国贸易和发展会议)的网站及出版物,比如《世界投资报告》,它的影响非常大。还可以关注世界银行以及美国的一些智库,其中很多东西都是最新的。还可以看一些专业性的期刊,比如英国的《经济学人》,美国的《华尔街日报》、《金融时报》,都有利于大家跟进、了解最新的知识,这是很重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