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破坏现状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6 02:36:56

生态破坏现状篇1

关键词:砖混校舍;横墙;破坏机理;延性;试验研究

引言

砖混结构校舍有别于普通砖混结构住宅,具有大开间、横墙数量很少的典型特点,结构体系的冗余度和安全储备均较低。汶川大地震中砌体结构校舍大量破坏[1]~[3],部分教学楼严重破坏甚至粉碎性倒塌,造成巨大的生命威胁和财产损失。砖混结构校舍在特大地震作用下的抗倒塌能力成为人们关注的重要问题,现行《砌体结构设计规范》对砖混结构校舍这类特殊的结构形式的抗地震倒塌设计缺少特别的规定。因此,研究横墙的破坏机理及发生条件对于充分发挥墙体的抗震性能以及进一步完善大开间砌体结构的抗震设计等都具有重要意义。

文章结合砖混结构校舍横墙的震害特征,初步分析了震害原因,并通过构件试验对横墙典型破坏模式的形成机理进行了试验研究。

1砖混校舍横墙典型震害

砖混结构校舍的横墙进深较大,高宽比较小(0.5左右),横向地震作用下,墙体既是抗侧力构件,也是耗能构件。

图1横墙典型震害

图1为砖混结构校舍横墙的典型震害,地震作用下横墙通常具有剪摩型破坏特征,表现为两端的剪切斜裂缝和中间高度位置的水平剪切滑移裂缝,一般以底层破坏最为严重,其他各层的破坏模式基本相似。

2震害成因分析

砖混结构校舍一般为3~5层,层高3.6m左右的建筑,地震响应以基本振型为主,这种短周期结构的侧向变形能力非常有限,结构的动力响应对地震动峰值加速度较为敏感。宏观震害调查和试验研究均表明,砖砌体结构的主要破坏形式是层间剪切变形引起的脆性剪切破坏。底层墙体则是因为处于最不利工作状态,因此往往破坏也最为严重。

横墙构件进深大、高宽比小以及轴压比小等特点决定了其具备剪摩破坏的发生条件。

文章按照1/2的缩尺比例制作试件,通过拟静力试验对横墙的抗震性能和典型破坏的形成机理进行了研究。

2.1试验概况

墙体试件设计参数如表1所示。墙体试件采用规格为240mm×115mm×53mm的标准烧结页岩砖和混合砂浆砌筑而成,设计强度分别为mU10和m10,构造柱混凝土设计强度C25。HQ、ZQ-2和ZQ-3试件构造柱中纵筋均为4φ8,箍筋φ6@150,局部加密,HQ顶梁截面高90mm,纵筋4φ10。竖向荷载取为0.8mpa,试件轴压比0.15。在水平荷载作用之前将竖向力加至预定值并保证其持续恒载直至试验结束,水平荷载施加采用力和位移混合控制,即墙体开裂前以20kn(横墙试件)或10kn(纵墙试件)为级差荷载控制加载,每级循环1次,裂缝出现后以开裂位移的整数倍进行位移控制加载,每级循环2~3次,直到承载力严重下降或无法进一步加载。

表1试件参数和结果

2.2试验结果及分析

当荷载达到420kn时,首先在墙体底部沿第一皮砖下表面出现初始裂缝,为弯曲型变形裂缝,墙体开裂位移Δ=0.3mm。9Δ位移正向加载过程中,主拉应力失效造成墙体表面突然出现两条大致呈45°方向分布的平行剪切型斜裂缝,反向加载形成另一条斜裂缝,墙体峰值荷载达到670.2kn,剪切破坏是脆性破坏,造成承载力的突然下降。10Δ加载阶段,墙体表面主裂缝贯通,进一步增大位移后试件进入摩擦耗能状态,变形主要表现为斜裂缝的交替闭合和中间水平滑移裂缝的摩擦变形,主斜裂缝宽度增大,同时底部两条斜裂缝新增多条呈带状分布的次生裂缝。横墙试件整体表现出剪摩型破坏的特征,最终破坏状态和滞回曲线见图2a、b,裂缝状态分布与实际震害较为一致,破坏过程经历开裂、极限承载力状态和剪摩状态三个阶段,在进入临界剪摩状态之前靠材料的强度破坏耗能,滞回环狭窄,中间摩擦滑移裂缝的出现会造成承载力的突然下降,但此后墙体很快进入稳定的摩擦耗能状态,滞回曲线由反“S”形向“纺锤”形过渡,主要靠摩擦而不是破坏实现耗能发挥墙体的抗震性能,因此属于比较理想的耗能模式。

2.3破坏特点分析

当位移达到一定程度时,墙体首先沿阶梯形灰缝在两对角位置各出现一条大致呈45°分布的斜向裂缝,两条斜裂缝之间的墙段在中部附近位置形成抗剪薄弱面,反向加载过程中发生直剪破坏,产生一条滑移裂缝(图3a)。继续增大位移时墙体沿对角新增两条剪切裂缝,并与直剪裂缝相交后形成贯通裂缝,此时墙体被明显分为四块(图3b),在进一步的反复加载过程中墙体试件的变形主要表现为两组斜裂缝的交替闭合和沿水平滑移裂缝的滑移,表明试件进入摩擦变形状态,该试件的破坏模式可称之为剪切-摩擦破坏(简称剪-摩破坏),墙体的主裂缝分布状态与实际震害较为一致。随位移的不断增加,斜裂缝宽度不断增大,同时下部两条斜裂缝附近墙体中新增多条次生裂缝,砖块酥碎,裂缝在较大范围内呈带状分布,构造柱端部剪切破坏形成塑性铰后中部发生明显的外鼓变形(图3c),因而对破坏墙块的约束作用明显减弱,进一步加载时两侧的破坏墙块不断被推出,试件发生较大的残余变形,导致墙体在极限变形之后的垮塌破坏较快。

横墙类型的构件具有悬臂深梁平面应力状态的受力特征,由于墙体高宽比较小,面内变形能力非常有限,弯矩作用并不明显,在达到极限承载力之前剪应力起控制作用,因此主要靠材料的强度破坏实现耗能,进入剪摩状态后靠沿中间灰缝的干摩擦实现稳定耗能,使结构沿处于一种破坏安全极限状态。根据摩尔库仑准则,在高度非线性变形区域,摩擦力提供了大部分的延性。

3砖混结构横墙的延性

延性是反映结构和构件变形能力、安全储备水平和耗能能力高低的重要指标,一般指结构或构件发生较大的变形而承载力却未明显降低,当结构遭遇地震作用时,结构的变形能力得到维持。对砖混结构而言,由于墙体组成材料的脆性等原因,砖混教室中的墙体构件本身不具有延性或延性较差,结构的延性即结构整体破坏后发生很大变形而不倒塌的能力,对于横墙而言,主要是通过合理的破坏模式(如横墙剪摩破坏),利用摩擦耗能实现相当的延性。

4结束语

砖混结构校舍横墙的进深较大,高宽比较小,按照规范要求配置构造柱同时保证墙体与基础梁之间不发生剪切滑移或受拉脱开时,墙体发生剪-摩型破坏且滑移裂缝较长,摩擦耗能阶段墙体具有稳定的滞回耗能能力,特别是进入剪摩状态后,摩擦力提供了墙体大部分延性,承载力持续稳定,属于理想的耗能机制。

参考文献

[1]王立成.汶川地震后学校砌体建筑结构破坏情况调查与分析[J].大连理工大学学报,2009,49(5):650-656.

生态破坏现状篇2

关键词:破坏分析超载可靠度拱坝

拱坝的超载能力很强,但对拱坝超载能力的研究始于20世纪60年代出现了电子计算机和有限元法之后,李新民提出用机动法分析拱坝的超载能力,他的做法是在直法线假定的前提下求弹性厚壳的极限荷载,实际上,厚壳中还存在着薄膜应力,仅用铰链来描述破坏点的受力状态,过于简单化。超载试验法是另一个拱坝极限荷载的研究方法,通过模型试验,对拱坝逐渐加载到超过正常水压几倍的荷载(或利用高密度的液体),通过实际观测,可以得到拱坝裂缝开展的详细情况,同时,得到拱坝从初始开裂直至彻底破坏过程中任一破坏程度的超载系数,给出一个宏观的安全指标。但是,在拱坝的正常运行中,超载是不现实的,并且拱坝的真正危险不是荷载的成倍增加,而是材料强度的不足,因此,就不能用这个指标来衡量正常运行拱坝的安全度,并且也不能反映随机性。极限强度分析中,水压保持不变,减小材料的强度,直到拱坝出现破坏,极限强度分析是从设计材料的强度剩余上观察拱坝的“超载”能力,却看不到破坏的发展过程。通过数学模型和拱坝的弹塑性应力分析,可以建立一个拱坝从初始开裂直至彻底破坏全过程的数学模型。一般在上述分析的过程中把参与分析的参量视为定值,可以得到一个逐点破坏的安全系数序列和破坏的迹线,虽然在这个破坏的过程中每点的破坏并不是独立的,但是这个安全系数序列却是离散而独立的。因此,这种方法也不能给出一个破坏程度的指标。本文阐述了一种全新的关于拱坝破坏分析的思想:首先建立拱坝断裂的随机数学模型,然后进行数学模拟分析,在模拟分析的过程中把参与分析的主要参量取为随机变量,进行随机数学分析,则可以记录诸点依次破坏的概率及条件概率,得到拱坝从出现裂缝到每条裂缝开展稳定或不稳定溃坝的条件概率序列——拱坝破坏轨迹的概率向量。这个由条件概率组成的概率向量中的任何一个分量(不妨定义为线失效概率)值都有明确的物理意义,即这个分量代表了一种破坏程度的概率。最后得到开裂稳定或达到溃坝的概率,即拱坝沿最大可能失效路径的失效概率和可靠度。但是它不同于结构的体系可靠度,体系可靠度是指结构所有主要失效模式的联合失效概率,但对于拱坝这种大型的体系来说计算其体系可靠度还不大可能,因为拱坝是一复杂的空间受力体系,每个点有不同的破

坏形式,并且其节点数也非常多,因此其失效路径非常多。本文的目的在于研究拱坝一种较大可能的破坏过程,以研究溃坝的机理,并同工程上常用的超载试验相比较,分析它们之间的不同。

1拱坝破坏轨迹的概念

按连续体力学的概念,拱坝的破坏就是无限个不连续点的集合,然而用离散的有限元法分析连续体力学问题时,则拱坝的破坏过程就应当是有限个不连续点的集合,按三维有限元法分析拱坝的效应场、功能函数场和可靠度指标场,记录可靠度指标的最小值及相应的失效概率,在指定可靠度指标最小单元破坏的前提下,重新计算与该单元有关的刚度矩阵,组装总刚,再次计算拱坝的效应场、功能函数场和可靠度指标场,再次记录可靠度指标的最小值及相应的失效概率和条件概率,诸点进行下去,直到破坏m个单元后拱坝成为机构或开裂稳定,这m个破坏单元的几何位置就构成了拱坝的破坏轨迹,这m个条件概率的数值就构成了描写这个破坏轨迹的概率向量pf=[pf1pf2…pfm]

(1)

式中概率向量中的第k个分量为:

(2)

当k=1时为拱坝的初始开裂的概率;k=m为开裂稳定(或溃坝)的概率;k=n(1<n<m)为开裂程度为n的概率。如果将拱坝的开裂视为一个并联体系,则这个轨迹是并联系统中最易出现的一条。上述算法没有考虑其他的失效路径,因此得不出结构的体系可靠度,但是点的可靠度计算仍然是有意义的。因为下一步的可靠度是在上一步最小可靠度单元破坏条件下的条件可靠度,在上一步向下一步转化的过程中,由于有单元失效,因此其效应场已发生了重分布。

转贴于2拱坝上任一点的破坏形式及准则函数

2.1拱坝上任一点的破坏形式根据混凝土三轴受力情况,过镇海教授将混凝土的破坏形式归结为:①拉断;②片状劈裂;③柱状破坏;④斜剪破坏;⑤挤压流动,如表1。当出现拉断和片状劈裂破坏时,该点降为二维应力状态,继续以二维应力状态参与拱坝的应力分析;当出现柱状破坏时,该点降为一维应力状态,继续以一维应力状态参与应力分析。在二维应力状态下还可以出现进一步的破坏,其破坏形式可以根据一点二维应力状态进行分析,当出现斜剪破坏和挤压流动时,该点将失去承载能力。表1典型三维破坏形式的划分

破坏特征

拉断

柱状破坏

片状劈裂

主导应力

σ1

σ3

σ2,σ3

单轴

σ1>0

σ3

二轴

t/t

t/C

C/C

σ1≥σ2≥0

|σ1/σ3|≥0.5

|σ1/σ3|≥0.05

σ2/σ3≤0.2

σ2/σ3>0.2

三轴

t/t/t

t/t/C

t/C/C

C/C/C

σ1≥σ2≥σ3>0

|σ1/σ3|,|σ2/σ3|≥0.1

|σ1/σ3|≥0.1

σ1≥σ2≥σ3>0

|σ1/σ3|,|σ2/σ3|

σ1/σ3,σ2/σ3≤0.15

|σ1/σ3|

σ1/σ3,σ2/σ3>0.15

建议的分析方法

按局标中单向弥散裂缝,

物理正交异性单元处理

按局标中双向弥散裂缝,

物理正交异性单元处理

生态破坏现状篇3

青海省东部地区采砂场地质环境破坏现状。青海东部地区人多地少,土地利用粗放,可供耕作的土地资源十分有限。加之基础建设又主要集中分布于此,以建材类资源为主的矿产资源开发,导致青海东部地区大大小小的采砂坑场遍布了湟水流域各大支流。不仅挖损、压占了大量耕地资源、破坏了地貌景观,而且造成了大面积的含水层结构破坏和水土流失,严重影响了青海东部地区的自然地貌景观和水土涵养。青海东部地区采砂场主要集中分布于湟水谷地及其支流谷地一带。据调查:区内累计过采面积达13337hm2之多。压占挖损土地、地貌景观改变、含水层结构破坏、水土流失等环境地质问题十分突出。具体表现在以下几方面:采砂过程中,由于地质环境保护等措施缺失或未能落实到位,尾矿随意堆放,采坑不能及时回填处理,致使采区堆积了大量的固体松散物,在挖损、压占大面积耕地资源的同时,也严重阻碍了沟道的泄洪能力,松散而随意堆放的尾砂料为泥石流储备了大量的物质来源,严重威胁着下游居民的生命财产安全;另一方面在开采过程中未能按一定的边坡开挖比进行合理开挖及缺乏必要的安全意识,局部地段已形成高5~20m、长数百米的高陡边坡,在流水侵蚀和重力作用下常失稳致灾坍塌,威胁当地居民安全。

青海省三江源区、内陆河源头区砂金矿区地质环境破坏现状。青海省三江源区、内陆河源头区系纯牧业区,经济发展水平十分滞后,草场植被是当地牧民群众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物质基础,畜牧业是当地唯一的主体经济,牧业生产方式以自然放牧为主,经济结构单一。由于江河源头区砂金资源丰富,采金历史悠久,最早可追溯至上世纪20~30年代,受当地丰富的砂金资源的诱惑、经济利益的驱动及当地亟待改变的贫穷落后面貌,同时也限于当时特殊的历史时期,造成矿区长期处于无序的乱采滥挖状态之中,致使原本就很脆弱的原始生态环境及草场植被遭到了严重破坏,自然生态环境日趋恶化。据调查,三江源地区及内陆河源头区的群采砂金活动累计损毁土地面积高达20000多hm2,该类矿山自上世纪90年代末全面禁采关停后,矿山地质环境治理责任人由于历史原因已经灭失。2004~2011年年底,地质技术人员赴野外对已破坏的矿区进行了实地调查。调查成果为:开采方式有两种,即群众性开采及大规模机械化开采。过采区主要分布于河谷开阔处的低阶地及河漫滩地带,地表原始生态环境多为河谷阶地草原和河漫滩裸地,砂金矿过采对矿山地质环境的破坏程度十分严重。过采区内几乎未经过平整,砂堆如山、连绵不断,沟坑遍布、纵横交错。过采区面积1061.6hm2,挖损破坏河道长度数百公里,遗留采金坑塘数以万计,其中大的坑塘长150m,宽100m,面积近15000m2,坑深10m以上。面积在500~1000m2的坑塘更是随处可见,且多呈串珠状相连,坑塘周边的废弃砂砾堆积松散,高出原地面5~15m,与塘底相对高差达10~20m。砂堆数万个,其中高4~23m,方量大于5000m3的砂堆数量众多,高2~8m,方量在1000~5000m3的砂堆遍布过采区,多呈浑圆状,受矿体延展方向控制,部分相邻的砂堆则构成了沿沟谷方向展布的条状砂梁,由于堆弃高度过大,加之近水一侧的侧蚀作用,其顶部多变形开裂,易发生坍塌从而加剧水土流失。

青海省北部煤、铀矿区地质环境破坏现状。青海省北部分布有较丰富的煤炭资源,亟待改变的贫穷落后面貌以及当时特殊的历史时期,导致煤矿的开采长期处于无计划的乱采滥挖状态之中,致使原始生态环境遭到了破坏,自然生态环境日趋恶化,矿山安全隐患随时危及人民群众生命安全。目前该类矿山主要有祁连县默勒煤矿、门源回族自治县红旗煤矿、瓜拉煤矿、西宁市大通煤矿。煤矿区多为上世纪80年代中期群众无序开采形成,历经20多年的反复开采致使矿区地质环境和土地植被遭到严重破坏,生态环境日趋恶化。采煤对区内地质环境的破坏主要表现为对草地土壤层的破坏、地形地貌景观破坏、河流改道、土地生产力的破坏以及由此引发的土壤侵蚀、水土流失等问题。据实地调查,采煤区历经多年的采挖,破坏现象极其严重。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采煤破坏草地数千公顷,以剥离和占压为主。对原有地形地貌景观破坏程度大,采煤矿井和祼露的尾矿堆随处可见。开采方式以井采为主,有硐、竖井、斜井等沿山体走向展布。尾矿堆主要分布在矿井四周,多呈不规则椭圆状顺坡堆放,尾矿堆积较为凌乱,一般高2~3m,最高达4m,直径3~10m,最大达20m。矿井治理和尾矿回填、整平整治难度大。由于采煤弃渣随意堆放引起河道改向,地表水溢流对凸岸的冲蚀作用强烈,致使漫滩面积增大,低洼地多成积水塘。采煤对土地生产力的破坏程度率达80%以上,造成大面积土地沙砾化,水土涵养能力下降。矿井井口四周发育圆弧形崩滑体,地质灾害隐患大。

青海省矿山地质环境治理方法及成效

生态破坏现状篇4

为加强林业和生态建设,加强森林资源保护和管理,构建以预防为主、防处结合的生态安全应急机制,严厉打击破坏森林和野生动植物资源犯罪,提高快速反应和应急处置能力,最大限度降低林业生态破坏事故造成的损失。

1.2编制依据

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森林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野生动物保护法》、国家林业局、*省林业厅《重大林业生态破坏事故预案》和《*市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结合我市实际,特制订本预案。

1.3工作原则

1.3.1统一领导。在市政府统一领导下,按照分级负责、分级响应的原则,落实各项责任制。

1.3.2部门配合。各级各部门应尽职尽责,密切协作,形成合力,确保快速反应,处置得当。

1.3.3处置果断。现场处置应遵循统一领导、依法办事、积极稳妥、化解矛盾、防止激化、确保安全的原则。

1.3.4以人为本。切实把人民群众生命安全放在首位,努力保护人民群众财产和公共设施的安全,最大限度降低林业生态破坏事故造成的损失。

1.3.5健全机制。建立健全处置突发林业生态破坏事故的有效机制,认真做好紧急应对突发林业生态破坏事故的各项准备,适时启动应急预案,确保各项预防、预警、处置、保障措施得到落实。

1.4适用范围

预防、预警、应急和处置本市行政区域内发生或可能发生的特别重大、重大和较大林业生态破坏事故适用本预案。

本预案指导全市重大林业生态破坏事故应对工作。

1.5分类分级

本预案所指重大林业生态破坏事故是指突发的,对经济社会稳定、生态安全和生物多样性保护有重大影响的,涉及森林和野生动植物资源保护管理的生态安全事故。根据林业生态破坏事故造成的森林、林木、林地、湿地和野生动植物资源的破坏数量、发生区域、危害程度以及人员伤亡等情况,将林业生态破坏事故分为二级:i级林业生态破坏事故、Ⅱ级林业生态破坏事故。

Ⅰ级事故: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为i级林业生态破坏事故:

(1)盗伐、滥伐森林或林木达1000立方米(幼树50000株)或聚众哄抢林木数量达500立方米以上的事故;

(2)毁林开垦、乱占林地、非法改变林地用途属防护林、特种用途林林地500亩以上,属其他林地1000亩以上的事故;

(3)非法改变“中国重要湿地名录”所列湿地自然状态,导致湿地生态特征及生物多样性明显退化,造成“国际重要湿地”或“国家重要湿地”的生态功能严重损害的事故;

(4)非法猎捕、杀害、收购、运输、出售国家重点保护陆生野生动物和非法采集、毁坏、收购、运输、加工、出售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林业部分),可能造成物种灭绝的事故;

(5)破坏森林资源或林权纠纷等引起群体性械斗,造成死亡5人以上的事故;哄抢、毁坏林业和生态建设重要设施与设备,危及区域性生态建设基础和秩序的事故;

(6)国务院和省、*市领导明确批示、指示,需要尽快作出预防、预警和应急处置的重大林业生态破坏事故。

Ⅱ级事故: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为Ⅱ级林业生态破坏事故:

(1)盗伐、滥伐森林或林木数量达500-1000立方米(幼树25000-50000株)或聚众哄抢林木数量达250-500立方米的事故;

(2)毁林开垦、乱占林地、非法改变林地用途属防护林和特种用途林林地100-500亩,属其他林地200-1000亩的事故;

(3)非法改变“中国重要湿地名录”所列湿地自然状态,导致湿地生态特征及生物多样性明显退化,造成湿地生态功能严重损害的事故;

(4)非法猎捕、杀害、收购、运输、出售国家重点保护陆生野生动物和非法采集、毁坏、收购、运输、加工、出售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林业部分),危及物种生存的事故;

(5)破坏森林资源或林权纠纷等引起群体性械斗,造成人员伤亡的事故;哄抢、毁坏林业和生态建设重要设施与设备,危及本市区域性生态建设基础和秩序的事故。

2、组织指挥体系及职责任务

2.1领导机构

市林业局成立重大林业生态破坏事故应急领导小组(简称:“应急领导小组”),配合省、*市林业主管部门处置Ⅰ、ii级重大林业生态破坏事故应急工作。领导小组由市林业局局长任组长,市林业局总支书记、市林业局分管森林资源管理和野生动植物保护的领导、市森林*分局局长任副组长,成员由局林政科、市森林*分局、办公室、森林资源管理站(简称:资源站)、市集体林权制度改革领导小组办公室(简称:林权办)的主要负责人组成。重大林业生态破坏事故应急领导小组组成人员见附件7.1。主要任务是:贯彻执行国务院和省、*市、福清市政府以及国家林业局、省、*市林业主管部门有关重大林业生态破坏事故应急工作的指示和要求;组织全市重大林业生态破坏事故预防、预警和应急处置工作的决策、指挥;向市政府和省、*市林业主管部门报告重大林业生态破坏事故预警、应急和处置情况,部署重大林业生态破坏应急工作的公众宣传;重大林业生态破坏事故应急处理的有关信息。

各镇(街)人民政府(办事处)要相应成立重大林业生态破坏事故应急领导小组和办事机构,按照省、*市、福清市应急领导小组的决策、指挥,负责组织辖区内重大林业生态事故应急处置工作。

2.2办事机构、成员组成及职责

办事机构:市重大林业生态事故应急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作为应急领导小组的日常办事机构和执行机构,挂靠在市森林*分局,由市森林*分局局长任主任。成员由市林业局林政科、办公室、市森林*分局各科队的负责人、资源站、林权办组成。其主要任务是:接收市委、市政府和省、*市林业主管部门有关林业生态破坏事故应急的命令、指示和各地林业主管部门、事故责任单位和社会各界有关生态事故的报告、信息;传达市林业局应急领导小组的指令,通报有关单位应急工作情况;协调系统内各有关应急单位的行动,组织指导各应急分队和各镇(街)人民政府(办事处)应急工作;拟定应急预案、记录应急过程、评价应急行动、起草应急工作总结;负责与有关部门、单位的联络及信息交流,组织、督查应急工作各项保障措施的落实;建立林业生态破坏事故预警系统和应急资料库;完成林业生态破坏事故应急的日常管理和领导小组交办的其他工作。

应急领导小组下设现场处置组、信息联络组、后勤保障组、专家咨询组,组长由应急领导小组指定。

2.2.1现场处置组:由市应急领导小组或办公室从有关科室和直属单位调集人员组成,根据省、*市、福清市领导小组的指示要求,受应急领导小组和办公室的调度和派遣,负责组织破坏事故现场应急处置工作。

下列林业生态破坏事故现场处置组分别由下列单位人员组成:

(1)配合省、*市林业主管部门i级重大林业生态破坏事故现场处置组,市林业局按省、*市林业主管部门相应处室抽调有关科室人员参加。

(2)ii级事故现场处置组人员组成:

ii级⑴:由市森林*分局、林政科、资源站等单位人员组成,必要时可从直属单位抽调林业工程技术人员参加。

ii级⑵:由市森林*分局、林政科、资源站等单位人员组成,必要时可从直属单位抽调林业工程技术人员参加。

ii级⑶:由林政科、市森林*分局、资源站等单位人员组成,必要时可从直属单位抽调林业工程技术人员参加。

ii级⑷:由市森林*分局、林政科、资源站等单位人员组成,必要时可从直属单位抽调林业工程技术人员参加。

ii级⑸:由林权办、林政科、市森林*分局、资源站等单位人员组成,必要时可从直属单位抽调林业工程技术人员参加。

2.2.2信息联络组:由应急办公室和破坏事故相关业务部门抽调人员组成,负责与现场建立通信联系,保证信息传递畅通,及时将有关信息报告给应急领导小组和应急办公室的领导。

2.2.3后勤保障组:由应急办公室、局办公室和有关科室站等单位抽调人员组成,负责联系组织现场处置所需物资、设备、交通工具等的供给、调配和运送,确保生态事故应急处置工作正常、高效运转,做好现场处置的后勤保障。

2.2.4专家咨询组:由应急领导小组指定有关科室站和直属单位调集人员组成,受应急领导小组和办公室的调度和派遣,负责事故现场勘查、分析、评估、鉴定、监测等技术保障。

3、预防预警

3.1预防措施

加强林业方针、政策和法律、法规的宣传。在全社会大力宣传保护森林资源、加强生态建设的重大意义,全面提高人民群众和社会各界依法保护森林资源、维护生态安全的意识,为防止和减少重大林业生态破坏事故的发生奠定广泛的社会基础。

定期开展森林资源与生态状况的综合监测。以镇(街)为单位定期开展森林资源与生态状况的综合监测和分析评价,准确掌握全市及镇(街)森林资源及生态状况的全面数据和相关信息,对有可能引发重大林业生态破坏事故的情况和隐患及时提出相应对策,采取有效防范措施。

重点强化重要生态区域的森林资源保护管理。重点加强国家和省重点公益林区、部级和省级、*市级森林生态和野生动物保护区(小区)、国际重要湿地和国家重要湿地、生态极端脆弱地区、国家和省、*市重点林业生态工程区的森林资源保护管理,建立健全基层林业行政管理机构和森林管护队伍,完善地方政府领导保护发展森林资源目标责任制度,落实森林资源保护管理的责任。

及时开展森林资源保护管理的执法检查和专项行动。根据需要及时组织开展森林采伐限额执行、征占用林地管理、野生动植物保护等执法检查、核查,发现问题及时处理;不定期组织开展破坏森林资源和生态安全的专项打击行动,维护林区社会稳定和正常生产秩序。

畅通生态事故发生和信息报告渠道。建立各级林业部门相互联网、信息共享的森林资源保护管理信息系统,实行下级林业主管部门向上级林业主管部门对森林资源保护和生态破坏事故发生随时报告制度。设立举报电话(*,确保重大林业生态破坏事故的群众监督、社会监督和舆论监督渠道的畅通。

3.2预警行动

按照早发现、早报告、早处置的原则,市林业局和镇(街)建立重大林业生态破坏事故预警机制,及时、广泛、准确地掌握重大破坏森林资源和生态安全事故的信息,当接到各级林业主管部门、事故责任单位、群众举报和媒体报道的有关生态事故的信息时,生态事故应急办公室应尽可能详尽地了解事故的地点、种类、性质、损失等情况,初步判断事故的真伪和等级,及时向应急领导小组报告情况,并根据领导小组的批示,向事故发生地预警信息,部署开展事故真伪调查和有关应急处置工作,防止事故的扩大和蔓延。

4、应急处置步骤

4.1预案启动

当市内出现需启动本预案之情形时,由市森林*分局向市林业局分管领导报告,并提出初步应急处置意见,经市林业局局长批准后,应立即启动市林业局和所在镇(街)的应急预案。同时,市林业局向市人民政府和省、*市林业主管部门报告情况。

4.2现场处置

应急预案启动后,相应的应急领导小组立即转为处理突发林业生态破坏事故应急指挥部,统一负责事故现场应急处置的指挥、协调工作。

i级林业生态破坏事故预案启动后,市林业局派出的现场处置组应在2小时内赶到事发现场,镇(街)派出的现场处置组应在1小时内赶到事发现场,迅速做好事故控制、现场保护、群众安全和有关责任人的监控等工作,防止事态的扩散蔓延。在省、*市应急领导小组的指挥下,市、镇(街)应急领导小组开展现场处置工作。

Ⅱ级林业生态破坏事故预案启动后,市林业局派出的现场处置组必须在2小时内赶到事发现场,镇(街)派出的现场处置组必须在1小时内赶到事发现场,在*市应急领导小组的指挥下,市处置组和镇(街)应急领导小组开展现场处置工作。

Ⅰ、Ⅱ级林业生态破坏事故预案启动后,在省、*市现场处置组未到达之前,市林业局应急办公室,负责先行通知事故发生地的镇(街)、林业站有关责任单位等,责成迅速做好事故控制、现场保护、群众安全和对有关责任人员的监控等工作,防止事态的扩大蔓延。

现场处置应遵循统一领导、果断处置、依法办事、积极稳妥、化解矛盾、防止激化、确保安全的原则,确保现场处置工作的迅速、快捷、有效。现场处置采取的措施,包括:封闭现场和相关地区,未经突发生态事故现场处置组检查批准,任何人不得进入现场,不得在现场进行录音、录像、拍照、采访、报道活动;设置警戒带,划定警戒区域,守护重点目标,查验现场人员身份证件,检查嫌疑人随身携带的物品;命令或通告,责令聚众组织者解散队伍和围观人员在限定时间内撤离;对经强行驱散仍拒不离去的人员或者进行煽动的人员,可以强行带离现场;对正在实施破坏森林资源违法活动的人员,应依法强行制止。对发生人员伤亡的林业生态破坏事故,应组织专门力量及时救治伤员,安抚伤亡人员的亲属,处理好相关事宜,确保社会稳定。市卫生局要组织指导当地医疗卫生部门对伤员进行救治、市民政局要配合做好伤亡人员救济、安抚工作。

在重大林业生态破坏事故处理过程中,各有关方面必须保持24小时不间断通讯联络畅通。

4.3信息报送

发现重大林业生态破坏事故的有关单位,应在2小时内向市林业局报告;接到突发事故报告,市林业局应立即向市人民政府报告,同时向*市林业主管部门报告;经初步判断为i级、ii级生态破坏事故的,要立即报告市林业局,市林业局立即报告*市林业主管部门,情况紧急的可越级报告,但必须立即补报*市林业局。报告内容包括:生态事故的类型、发生时间、地点、原因、危害程度和损失情况等。

4.4新闻

重大林业生态破坏事故信息应及时、准确、客观、全面。建立新闻发言人制度,正确引导社会舆论。要指定专人担任新闻发言人,负责新闻舆论工作,迅速拟定新闻报道方案,经应急指挥部审定方案和内容后,及时采用适当方式新闻,组织报道。对于复杂事故,应根据查清的情况,分阶段;对灾害造成损失的,应征求评估部门的意见;对重大林业生态破坏事故的处理结果,根据需要及时。各新闻媒体要严格按照有关规定,做好新闻报道工作。

4.5应急结束

事故现场得到有效控制,造成事故的成因和引发更大生态事故的隐患、条件已经消除,事故现场的各种专业应急处置行动已无继续的必要时,可视为应急状态结束。

应急结束由事故现场处置组,或镇(街)、林业局和事故责任单位提出,并说明解除应急状态的理由,报应急指挥部批准后,由应急指挥部宣布应急结束。

5、后期处置

5.1毁坏森林资源处置

对乱采滥挖的森林、林木和野生植物,能够在原地复植的,尽量在原地复植;对乱捕滥猎的野生动物,要全力救护,使之尽快回到原来的栖息地;对已破坏林地、湿地,要按照谁破坏、谁恢复的原则,使之尽量恢复原状和林业生产条件;对事故发生过程中的赃款、赃物,要严格按照国家规定进行处理。

5.2林业生态破坏案件查处

根据案件管辖权限,属于森林*管辖案件,由市森林*分局立即成立专案组,迅速开展侦破工作,依法作出处理,查处结果及时报告市林业局。属于其他部门管辖,依法、依规移送有关部门处理。

5.3事故评估

事故造成损失情况,由市林业局负责组织技术人员进行调查测量和统计,并及时上报上级林业主管部门。

5.4工作总结

事故处置工作结束后,要认真总结和分析事故发生的原因和应吸取经验教训,提出改进措施。镇(街)应及时向市林业局上报重大林业生态破坏事故的工作总结。

5.5奖励与责任追究

对在突发重大林业生态破坏事故中,由于报告及时,避免或减轻了事故损害,以及在应急工作中做出突出贡献的单位和人员,给予表彰和奖励。

对在突发重大林业生态破坏事故中,由于迟报、虚报、瞒报、失职渎职、,导致森林资源和人民生命财产受到重大损失构成犯罪的,移交司法机关,依法追究刑事责任;尚不构成犯罪的或者虽然构成犯罪但是依法不追究刑事责任的,市应急领导小组将建议由其任免机关或者监察机关给予行政处分。

6、附则

6.1预案管理

本预案由市林业局制定,并负责解释和组织实施,由市政府办公室。各镇(街)人民政府(办事处)按照本预案,制定本镇(街)重大林业生态破坏事故应急预案,报市政府办公室、市林业局备案。

市政府办公室组织市林业局根据实际情况的变化,及时修订本预案。

6.2预案实施时间

本预案自之日起实施。

7、附件

生态破坏现状篇5

   1侵彻实验与机理分析

   1阶段的主要破坏模式。

   1.1弹道实验及结果弹道实验以热固性树脂基纤维增强复合材料层板为靶板,增强纤维织物采用了装甲防护中常用的Kevlar29芳纶纤维。考虑侵彻过程稳定性与结果一致性需求,选取4.5g典型质量的钢质球形破片模拟弹(10.3mm、HRC63)作为侵彻弹体。实验靶板的标称厚度为10mm,以400~1860m/s的入射速度垂直侵彻贯穿靶板,并测定模拟弹的入射速度和贯穿后残余速度。材料动态和弹道实验分别在兵器五三研究冲击力学实验室和靶场完成。测得弹体入射速度vi与残余速度vr的关系如图1所示。以弹体(假定为刚性体)在贯穿过程中动能的损耗来表征靶板的抗弹吸能,得到入射速度vi与靶板贯穿吸能eab的变化规律(见图2)。为分析复合材料靶板在高速侵彻过程中的瞬态变形规律和破坏特点,对某些特定速度和厚度靶板的贯穿过程进行了高速摄影成像记录分析(见图3),对贯穿靶板的入射和射出口及弹孔分别进行了破坏形貌比较分析(见图4)、Ct扫描断口成像剖析(见图5)及弹孔纤维破断细观电镜分析(见图6),分析了弹靶作用历程和破坏吸能特点。实验结果显示,模拟弹贯穿靶板的残余速度vr和贯穿吸能eab均与入射弹速vi成正比,vi与vr基本呈线性变化,vi与eab呈二次曲线变化;靶板弹体射出口破坏面积大于入射口,端口呈“葵花状”外翻,且弹体射出后靶板背面形变继续增大,直至回弹完成;在靶板厚度方向上,背部层裂区域随靶厚及vi的不同呈规律性变化:vi增大,层裂区域变小,靶板增厚,层裂区域变大;入射口及弹孔内壁前端纤维呈明显压剪断裂状态,而背部破断口处纤维呈拉断破坏状态。靶板贯穿后破坏形态剖析及瞬态贯穿过程(图3~5)均显示,侵彻贯穿过程可以忽略靶板结构挠曲的影响,毁伤是仅与材料性能相关的局部性破坏。

   1.2抗侵彻贯穿机理分析分析复合材料层板抗侵彻贯穿历程可以发现,无论是中低速冲击侵彻,还是高速贯穿,层板耗散弹体动能的破坏吸能模式是基本一样的,概括起来主要有靶板的压缩失效破坏、剪切失效破坏、拉伸弯曲失效破坏、摩擦耗能、层裂耗能、惯性膨胀耗能、整体结构响应变形能等,不同的是因弹体形状、侵彻速度和靶板尺寸的差异,在侵彻过程中各破坏模式会呈现出不同比例的分配形式。低速冲击时,虽然材料自身性破坏是吸能的主要部分,但靶板的整体结构挠曲变形吸能也不可忽视;而在高速贯穿侵彻过程中,靶板破坏基本呈现局部性破坏,且随着入射速度的提高,结构效应的影响减弱,破坏的局部性趋势更加明显,破坏区域更集中,更突出地表现为材料性破坏。这种局部性破坏程度的变化是受入射速度和靶体材料声速共同制约的。冲击动力学过程与应变率效应和惯性效应密切相关,不可忽视。应变率影响材料力学性能,应力波传播影响材料破坏模式阶段和区域大小的划分。靶板的高速侵彻过程是一个瞬态动力学过程,整个过程伴随着材料高应变率变形、失效与破坏,靶板的抗弹吸能分析与复合材料高应变率下动态性能紧密相关。通过高速摄影实验对10mm厚芳纶复合材料板的动态变形率分析可以看到,当弹体以504m/s的入射速度侵彻时,靶板材料变形率在开坑阶段达到了5×104s-1,在射出阶段达到了3×103s-1,整个贯穿过程的平均变形率在2.2×104s-1左右;而当弹体以1880m/s的速度入射时,开坑阶段材料变形率高达2×105s-1。因此,复合材料动态力学参量应是影响分析层板抗贯穿吸能的关键因素之一。在高速侵彻过程中,弹靶作用遵循能量守恒原则。瞬间侵彻所涉及的破坏吸能模式分析也应遵循瞬态能量守恒的原则,应把抗贯穿破坏模式的瞬间吸能分析与材料或结构瞬态变形破坏之后的后能量继续耗散加以区别。瞬态变形破坏吸能区域与最终样品剖析模态是有区别的,例如靶板弹孔入口处纤维的分层外翻状态,以及背部射出口处扩大了的层裂破坏和突起区域等,均是纤维吸能并失效破坏后能量后续耗散的结果,而非瞬时破坏的状态,这在图3中有清晰的展示,因此对弹体贯穿能量耗散分析不具影响力。刚性弹体高速冲击靶板时,触点处将产生远大于靶板材料抗力的瞬间冲击压应力,接触点处材料瞬间压碎破坏,完成冲击开坑。弹靶作用中,子弹紧追靶板中的前驱冲击应力波向前侵彻运动,被冲击压缩的靶体材料瞬间无法达到整体应力均匀化,因此,随着弹体的前进,靶板会产生局部厚度上的连续压碎失效破坏,并不断被侵蚀,部分碎屑残体受挤压反向喷出,对弹体入口周边材料形成冲刷,并与断裂后材料的反向回弹共同作用,入口破断材料形成“葵花”状的喷射外翻和倒锥台型开裂区(见图4~5)。初始侵彻时,因弹体与侵彻点周边材料在侵彻方向存在的巨大速度梯度,弹体周边会对靶板造成冲孔式剪切破坏,这种剪切破坏程度以平头弹最为明显。冲击压碎与剪切破坏在入射阶段是耦合连续进行的,构成了弹体贯穿靶板第

   复合材料层板背部的分层现象,应是弹靶作用中材料的局部非协调性变形与冲击应力波共同作用造成的。在压剪连续侵彻后期,随着连续侵彻弹速的衰减,对靶板材料的压碎和剪断均无法瞬间完成,伴随着应力波的传播,弹体周边材料应力区域和受力变形在增大,当压缩应力波在靶板背面形成的强反射拉伸冲击波与弹体相遇时便形成弹体与靶板的界面速度梯度,至此导致弹体压剪耦合连续侵彻破坏过程的结束和冲击拉伸失效破坏阶段的开始,这个破坏模式阶段的转化点是由冲击波在层合板中的传播速度和弹体入射速度确定的。弹体对层板的冲击拉伸破坏是脉动非连续的,D.Starratt等[14]对侵彻后期拉伸阶段弹体受力的测定结果也证明了这一点。靶板背部的层裂现象在冲击压缩波由靶板背面自由反射为拉伸冲击波,并迎弹回传过程中就已发生,因此也可认为最终分层是冲击压缩能量“后耗散”过程的产物,此时层裂主要在强冲击压缩波和反射拉伸波协同作用下,由层间微裂纹、空洞、杂质、界面脱粘点等缺陷引起细小的、不连贯的层间损伤,在层间薄弱处产生并扩展。这种层裂可能是以一层或几层为一个离散微层单元,所包含的实际纤维增强层数并不固定(这与样品剖析结果一致)。压剪阶段整个微层裂现象在靶板外观上并不明显,弹体此时亦未侵入该微层裂区域。因此可认为弹体在完成压剪耦合连续侵彻时,靶板背部区域已离散成为若干微层的叠合区,而后续弹体继续侵彻导致微层弯曲拉伸失效破坏时,各微层间则相互影响协同外凸变形。一系列证据及分析说明,侵彻结束后弹体入口处靶体材料外翻、起层、背部显着层裂、层裂区扩大、大鼓包等现象应是靶体材料失效破坏吸收弹体动能之后的“后能量耗散”的结果,这种现象的耗能不应对靶体抗贯穿吸能的累积产生增量的影响。因此,从瞬态动力学角度分析认为,层板高速贯穿分析中,层裂是一种典型的破坏模式,而在整个瞬态破坏分析中可不作为一个独立的主要瞬态吸能模式来计入。与金属相比,纤维增强复合材料密度较低,各项异性导致各方向抗压强度差异较大,且沿纤维方向的抗压强度远大于其他方向的压缩强度,在弹体侵彻分析时,层合板面内方向的侵彻惯性力的影响可以忽略。由于不同入射速度下层合板贯穿弹孔中间区域层的损伤范围与弹径相近,也说明忽略球腔膨胀效应对层合板的抗贯穿吸能分析影响微小。根据模拟弹贯穿复合材料层板破坏模式和现象的综合分析,侵彻破坏可表述为:前期的压剪耦合连续侵蚀破坏与后期对微层裂区域冲击拉伸破坏的两段式模型。

生态破坏现状篇6

关键字:延安市;不稳定斜坡;变形破坏模式;机理分析

延安地处黄土丘陵沟壑,延河、洛河及其各级支流纵横交错,支毛沟密布,宏观地形极为破碎。每一条沟谷的形成和存在,都必然伴随着斜坡的出现,由此决定了斜坡在区内广泛分布的特点。区内斜坡多为黄土斜坡,其余为基岩斜坡。黄土质地疏松,工程地质性质软弱,垂直节理发育;基岩中垂直或近于垂直的节理裂隙十分发育,并与层面相交,从而导致基岩整体性很差。在这样的岩性构成条件下,不稳定斜坡大量存在,特别是在黄土沟谷源头、沟谷上游、基岩高陡斜坡、滑坡后缘滑壁、沟谷侵蚀岸等地带广泛分布,对人类的生命和财产安全造成威胁。因此,研究不稳定斜坡的变形破坏模式,有效的对其进行防治很有必要。

影响斜坡稳定性的因素十分复杂,其中最主要的有斜坡岩土类型及性质、地质结构、水文地质条件等。除此以外,还有岩石风化,地表水和大气水的作用、地震及人类工程活动等。这些因素综合起来可分为两大方面,即内在因素和外在因素。内在因素包括:斜坡岩土的类型和性质,岩土体结构等;外在因素包括:水文地质条件及地表水和大气的作用,岩石风化,地震以及人为因素等。对斜坡稳定性有影响的最根本因素为内在因素,它们决定斜坡变形破坏的形式和规模,对斜坡的稳定性起着控制作用。外在因素则只有通过内在因素才能对斜坡稳定性的变化起到促进作用,促使斜坡变形破坏的发生和发展。但是外在因素变化频繁,其作用有时很强烈,会成为斜坡破坏的直接原因。斜坡变形破坏实质就是斜坡内应力状态发生变化。

斜坡应力状态的变化,使原有的平衡被打破,局部应力集中超过了该部位岩体的容许强度,引起局部剪切错动,拉裂并出现小位移,但还没有造成整体性的破坏,这就是斜坡的变形。当斜坡变形进一步发展,破裂面不断扩大并互相贯通,使斜坡岩土体的一部分分离开来,发生较大位移,这就是斜坡的破坏。斜坡变形和破坏是斜坡失稳的两个阶段,它们是互相联系又是有区别的。前者以坡体中未出现贯通性的破裂断面为特点;而后者在坡体中已出现贯通性的破裂面,且使斜坡的一部分岩土体以一定的加速度发生位移。

斜坡的变形破坏模式有三种:滑移(蠕滑)-拉裂模式、滑移-压致拉裂模式、弯曲-拉裂模式。

1.滑移(蠕滑)-拉裂模式

滑移-拉裂模式是区内斜坡变形破坏最普遍的模式。天然状态下斜坡的内部应力已达基本平衡状态,坡脚是多种应力集中和整个斜坡最为敏感的部位,坡脚受到破坏,对整个斜坡的稳定性影响最大。在坡脚遭受破坏时,坡体在自重作用下向临空方向蠕动,随着斜坡土体强度的降低,最终因抗压强度小于剪切应力而发生变形,其后缘处于拉应力状态。当拉应力超过后缘坡体的抗拉强度时,便产生拉裂,坡面表现为拉张裂缝,为地表水的进一步渗入提供了条件,导致蠕动变形加剧,拉裂向下逐渐加深,一旦遇到强有力的诱发因素,则可能破坏成灾。沟谷内流水冲刷侧蚀、人类斩坡、筑窑等工程经济活动都会对坡脚产生破坏,引起斜坡产生滑移-拉裂变形,轻则引起崩塌,重则产生滑坡

2.滑移-压致拉裂模式

滑移-压致拉裂模式也是区内斜坡变形破坏较为普遍的模式之一,这种变形模式不同于滑移-拉裂模式的自上而下,它是由斜坡内部软弱结构面处自下而上发展的。可大致划分为以下三个阶段:(1)卸荷回弹阶段;(2)压致拉裂面自下而上扩展阶段;(3)滑移面贯通阶段:变形进入累进性破坏阶段。变形体开始明显转动,陡倾的阶状裂面成为剪应力集中带,陡缓转角处的嵌合体逐个被剪断、压碎,并伴有扩容,使坡面微微隆起。待陡倾裂面与平缓滑移面构成一贯通性滑移面.则将导致破坏。出现的情形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一是降雨在地表汇集,沿落水洞、宽大节理裂隙贯入,在基岩或古土壤层上形成局部地下水,降低了弱透水层之上黄土的强度,在重力作用下,坡体沿下部层面向坡前临空方向产生缓慢的蠕变形滑移,沿平缓层面形成滑移面,沿上部黄土垂直裂隙形成拉裂面,形成黄土滑坡或崩塌;二是水库附近的黄土斜坡,水库长期渗漏,导致基岩面之上黄土含水量增高甚至饱和,形成滑移-压致拉裂变形破坏模式,一般形成黄土滑坡;三是砂、泥岩斜坡,尤其是砂、泥岩边坡,人工开挖后,首先表现为差异性卸荷回弹,沿砂、泥岩层面形成滑移面,随着变形的发展,压致拉裂面自下而上不断扩展,滑移面贯通,一般形成基岩崩塌。

3.弯曲-拉裂模式

黄土特性之一就是垂直节理发育,特别是在高陡斜坡的边缘,临空面大,局部土体极易沿垂直节理呈柱状或墙状与斜坡分离,在风化作用下,发生弯曲-拉裂变形,节理面日益加深扩大,分离的土体与斜坡的联系越来越弱,当重心偏离到一定程度时,最终导致斜坡破坏,形成倾倒式崩塌。当分离土体与斜坡的联结不足以支撑其重量时,沿垂向错断崩落就形成错断式崩塌;沿斜面滑下就形成滑移式崩塌,当然,其变形破坏模式也发生了转化或复合。

对基岩不稳定斜坡来讲,调查区基岩主要为砂岩及砂泥岩互层,砂岩与泥岩在强度上有较大差异,砂岩抗风化能力强,泥岩抗风化能力弱,由于差异性风化作用,砂岩之下的泥岩常常被先行侵蚀剥落,致使砂岩悬空,悬空后的砂岩在重力作用下多产生弯曲-拉裂变形,从而形成崩塌。

综上所述,斜坡不但具有不同的变形形式,而且具有不同的变形性质。从变形的连续性来看,滑移-拉裂和弯曲-拉裂变形属于不连续变形,而滑移-压致拉裂通常属于连续变形。由于斜坡是由具有特定结构形式的不连续介质组成的,所以坡体的变形总是不均匀的,总体上表现为连续变形,实际上也包含不连续变形因素;因此在斜坡变形研究中,应综合各种不同的变形形式来分析,而不应孤立地将其割裂开来。

参考文献:

1.何习平;华锡生;何秀凤;冯小磊;;边坡变形预测研究现状与发展趋势[J];江西科学;2007年04期

2.吕擎峰;土坡稳定分析方法研究[D];河海大学;2005年

3.李彦兴;黄土挖方高边坡稳定性变化机理的分析研究[D];西安理工大学;2004年

4.李亚兰;黄土边坡坡面稳定性及防治措施研究[D];长安大学;2005年

5.雷祥义等.黄土高原地质灾害与人类活动.北京:地质出版社,2001

作者简介:

生态破坏现状篇7

1激光碎岩机理

激光碎岩钻井技术是指由激光发射器发射出的高能激光束作用于岩石表面并且使岩石发生破碎的一门新技术。激光发射器主要由激光工作介质、泵浦源和光学谐振腔等组成。其结构组成如图1所示。激光碎岩的基本原理是利用激光发射器受外界激发而产生的稳定高能激光束直接作用于岩石表面,使岩石表面局部受热膨胀破裂或受热熔融、气化,并形成气、液、固三相混合物,最后利用辅助气泵产生的高速气流将混合物携走和排出。激光碎岩的机理是:当高能激光束的能量密度大于岩石的临界密度后,岩石即发生破坏。

2激光碎岩过程

高能激光束作用于岩石表面,局部岩石表面会出现三相混合物。受激光辐射的岩石会形成3个区域,从外到内为:破坏区、过渡区、完整区。如图2所示,为砂岩受激光作用后的状态图。(1)破坏区:岩石在该区域内会发生热膨胀性破坏、热熔性破坏以及热蒸发性破坏等。pankajSinha和abhaasGour经试验研究发现,当入射激光的功率在2kw以下时,岩石吸收的能量只能使岩石内部发生小体积的热膨胀性破碎,随着功率的不断增加,岩石内部发生热膨胀性破碎也越剧烈;当入射激光的功率超过6kw时,岩石吸收的能量超过了岩石熔化所需的能量密度,此时岩石就开始熔化;进一步增大入射功率岩石将主要发生热熔性破坏,当入射功率达到一定程度时,伴随着热熔性破坏,岩石也将发生热蒸发性破坏。由于热熔性破坏和热蒸发性破坏的界限难以评估,目前还没有办法做出具体的研究。但是熔融状态下的岩石将造成激光碎岩过程的重复进行,进而直接造成能量的额外损耗。因此,要提高激光碎岩效率有2个解决办法:一是控制入射激光的平均功率在完成热膨胀性破碎的功率范围内,二是优化辅助气泵的气流速度,使之尽可能多而快地将破坏区的混合物排除。(2)过渡区:该区域是破坏区的热能以热传导、热对流以及热辐射的形式向岩石内部传递所形成的。过渡区域内的岩石吸收热能,虽然不能造成岩石发生大面积的体积破碎,但由于热应力的作用使岩石内部产生微裂纹,进而造成岩石强度的降低,这又为下一步激光直接作用于该区域岩石做了充分准备,并且提高了激光碎岩效率。(3)完整区:该区域内的岩石由于其吸收的能量密度小于岩石临界破坏密度而保持其原有的状态。激光碎岩过程就是这3个区域重复出现,并向岩石深部进行破坏的过程。

3激光碎岩的影响因素

激光碎岩是一个十分复杂的物理碎岩过程,因此影响激光碎岩的因素也多种多样。可以从研究二次效应和比能来间接考虑激光碎岩的影响因素。二次效应是指影响激光重复碎岩而造成能量的非必要损失。由该式可以看出,比能受岩石的性质、入射激光的平均功率等因素的影响。再结合二次效应的影响因素,影响激光碎岩的因素可以综合归纳成成几点:岩石的矿物成分、岩石的特性、入射激光的平均功率以及排除混合物气流的速度等。(1)岩石的矿物成分。岩石的矿物成分对岩石的物理力学性质将产生直接的影响,其影响主要表现在矿物成分的种类、矿物成分的含量以及矿物颗粒间的胶结状态。试验研究表明,岩石中石英含量越高、颗粒胶结越致密,岩石的比能就越大,即岩石越不容易被破坏。(2)岩石的特性。岩石的特性实际上是通过影响热传导率来间接影响激光碎岩速度的快慢的。各种材料的导热率如表1所示。由表1分析可知,造成各种岩石导热率不同的主要原因在于其孔隙度得不同,自然状态下岩石块中的大部分孔隙是被空气所填充的。由表1可知,空气是一种不良导体。岩石孔隙度越大,岩石的导热率越小,即激光碎岩效率也越低。(3)入射激光的平均功率。激光碎岩过程中能量主要是以辐射的形式传递到岩石表面,因而入射激光的平均功率是控制碎岩过程快慢的一个关键性因素。一方面,如果入射激光的平均功率很高,使岩石主要发生的热熔性破碎,那么熔融状态下的岩石将严重阻碍激光能量的传递,造成破坏区岩石的重复破碎,降低了能量的利用率;另一方面,如果入射激光的平均功率过低会造成岩石发生小体积的破碎或者只能产生微裂纹而不呈现最佳碎岩状态,这也将造成激光碎岩效率的降低。因此,入射激光的平均功率使岩石产生大体积破碎的范围内为最优选择。(4)排除混合物气流的速度。在以空气而介质的机械碎岩钻进过程中,空气循环速度将会影响钻进速度以及井壁的稳定性等,同理激光碎岩过程中排除混合物气流的速度也是影响激光碎岩速度的关键因素之一。如果气流的速度过低将无法正常排除破坏区的混合物,造成破坏区内的岩石重复破碎;相反,如果气流速度过高则会带走岩石表面上部的大量热能,造成入射激光能量的大量损失,从而不利于激光碎岩的进行。合理的气流速度应该是既能保证破坏区混合物被充分携走和排出,又能保证钻头得到充分冷却。

4结束语

生态破坏现状篇8

关键词:生态观念;城市绿化;和谐共处

收稿日期:20120322

作者简介:吴春英(1967—),女,湖南怀化人,工程师,主要从事营林工作。中图分类号:tU98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9944(2012)05013202

1引言

在城市建设中,绿化建设尤为重要的,做好绿化建设是使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基础,因此应当加强对市民的生态观念意识的植入,使市民能够在进行绿化工作的同时,发现各种问题的紧迫性,真正把城市绿化活动当成是自己的事来做。

2科学化的生态学习空间

2.1科学引导法

对于绿化宣传者来说,为使市民能够了解和掌握更多的生态知识,必须先将将这是进行系统,进行科学性的引导,给市民一个进行绿化建设的心理意识。

加强对市民的生态意识的培养,应该把市民清楚目前生态环境的各种不好的状况。由于工业经济的发展,多数工厂在进行生产制造时,都会产生出许多废弃物,严重危害着周边的环境,比如工厂排除的废水、废气、废渣,致使大气污染、水污染加剧,不利于城市居民的身体健康。城市的建筑越来越多,致使很多可用的绿地消失,使人们越来越远离大自然,而且城市的建筑建设造成许多污染,其中以噪音污染最盛,严重影响着城市居民的生活,使居民无法正常的生息作业。

应充分认识这样的社会现状,使人民群众愿意加入到绿化队伍中来,不断增强生态意识,用自己的行动来制止和打击破坏城市生态环境的行为。

2.2生态知识的输入

市民应该转变观念,使自己的生存的家园更美好,必须先从改造现在的生态环境入手,从小我做起,再联合大众一起进行相应的城市绿化建设。

市民应该懂得更多的生态建设的知识。生态系统的核心是人,应明白绿色生态的环境才是长治久安的生活状态,人和自然和谐相处。

人们应该加强防患意识,进行有效的环境破坏防治,在源头进行有效的治理,相互监督,真正对环境污染、破坏等问题重视起来。

2.3在社会实践中加强生态宣传

在城市建设中,市民应该加强对绿化系统建设的参与,在进行防治和打击环境破坏的行为时,应该督促他们进行有效的改善,改变当前的生态环境,使城市绿化更加完美。

进行生态宣传和制止生态破坏行为,要进行思想教育,给建筑公司或者工厂企业一个生态概念形成的空间,帮助他们走出破坏环境的怪圈。

让破坏环境的人明白他们在制造生产过程中,也进行了环境破坏,进行科学性的引导,帮助这些人找到有效的防治和治理环境破坏的方法,帮助他们尽快加强对生态环境建设意识的培养,从心理上使他们认识到城市绿化的意义,并且从行为上督促和引导他们进行生态环境的建设,使城市的建设向着绿色生态的方向进行不断的迈进。

进行城市绿化的宣传,重点还是在于对城市居民的感染度,使大家都能够参与进来,把生态建设和破坏环境的行为进行对比,使人们真正意识到当前的处境。

3生态观念问题改变措施

3.1从身边环境得到启示

一般市民都会感受到这样的景象,就是不远处有大工厂的黑烟在空中飘着,进出是正在建设着的高楼大厦传出的建工噪音,在近处是小区公园绿地的垃圾成堆。这样的景象令人寒心,城市居民应该把这些现象都收集起来,让周围邻居看清社会环境的现状,这些现象严重影响着居民的生活,而且给城市绿色环境建设造成了危害,我们要从身边做起,督促这些环境污染破坏的行为。

年轻人是环境保护的生力军,他们富有朝气,有思想高度和环保知识,如果把环保的重担都交给年长的人士,他们也是在短时间内想不出很好的治理办法,更不会进行很好的环保实践。所以年轻人应该在上班之余应该从身边的环境中,得到有效的启示,使自己对环境保护重视起来,腾出一部分时间来进行环保知识的宣传和实践工作。

另外,市民应该把身边的绿色环境保护起来,如组织建筑商对身边绿地被破坏后,把绿色的家园进行修复,并进行有效的保护,就是保证我们有长远有效的生

态环境供我们使用。打消个人的种种破坏环境的意念,当我们在进行垃圾随意乱丢,或者浪费水资源的前一秒想到这样做的危害性,保障自己能够生活在一个自己建设起来的新鲜家园,这个家园就是生态环保的,使自己能够为城市绿化建设增瓦添砖,为生态环境的保护献出自己的一份力。

3.2从大环境中发现端倪

人们应该发现世界环境破坏导致的危害性,各种地方性的破坏不但影响它的周边环境,还会带来沙尘暴或者海平面上升的危害,使整个人类的生活都受到破坏,不利于各项事业的可持续发展。因此应从身边小事做起,保护环境。重视身边的环境破坏现象。从根本上进行环境的治理,应明白社会的有效发展离不开环境保护,而环境保护的主体就是我们自己。

3.3加强绿化建设

加大对绿化建设的参与力度,就是要把城市绿地加大铺设面积,市民应该在居住地附近进行树木的栽培和绿色植物的养殖;利用科学化的防护绿地的方法,对现有绿地进行有效的养护,对原有的绿化地区的养护主要表现在:对其周边垃圾的清理,对绿地的适时灌溉,防治病虫害等;加强对季节性和地方性植物的种植,同时也要对稀有绿色植物进行适时种植,增加城市地的绿化植物多样性。

4结语

进行生态观念的学习和实践是刻不容缓的事情,城市绿化建设离不开对生态系统的保护,大家都应该把环境保护意识的培养重视起来,转变生存发展思路,使环境保护真正能够得到实施。另外,转变现代人的生态观念尤为重要,大力进行环保宣传,积极打击身边的破坏现象,使大家能够真正为城市绿化做出贡献。

参考文献:

[1]赵军.以生态文化理念强化民族地区城市规划建设[J].科学发展,2009(7):112~113.

[2]陈秉钊.城市规划系统工程[J].城市建设,2010(6):56~58.

生态破坏现状篇9

1侵彻实验与机理分析

1阶段的主要破坏模式。

1.1弹道实验及结果弹道实验以热固性树脂基纤维增强复合材料层板为靶板,增强纤维织物采用了装甲防护中常用的Kevlar29芳纶纤维。考虑侵彻过程稳定性与结果一致性需求,选取4.5g典型质量的钢质球形破片模拟弹(10.3mm、HRC63)作为侵彻弹体。实验靶板的标称厚度为10mm,以400~1860m/s的入射速度垂直侵彻贯穿靶板,并测定模拟弹的入射速度和贯穿后残余速度。材料动态和弹道实验分别在兵器五三研究冲击力学实验室和靶场完成。测得弹体入射速度vi与残余速度vr的关系如图1所示。以弹体(假定为刚性体)在贯穿过程中动能的损耗来表征靶板的抗弹吸能,得到入射速度vi与靶板贯穿吸能eab的变化规律(见图2)。为分析复合材料靶板在高速侵彻过程中的瞬态变形规律和破坏特点,对某些特定速度和厚度靶板的贯穿过程进行了高速摄影成像记录分析(见图3),对贯穿靶板的入射和射出口及弹孔分别进行了破坏形貌比较分析(见图4)、Ct扫描断口成像剖析(见图5)及弹孔纤维破断细观电镜分析(见图6),分析了弹靶作用历程和破坏吸能特点。实验结果显示,模拟弹贯穿靶板的残余速度vr和贯穿吸能eab均与入射弹速vi成正比,vi与vr基本呈线性变化,vi与eab呈二次曲线变化;靶板弹体射出口破坏面积大于入射口,端口呈“葵花状”外翻,且弹体射出后靶板背面形变继续增大,直至回弹完成;在靶板厚度方向上,背部层裂区域随靶厚及vi的不同呈规律性变化:vi增大,层裂区域变小,靶板增厚,层裂区域变大;入射口及弹孔内壁前端纤维呈明显压剪断裂状态,而背部破断口处纤维呈拉断破坏状态。靶板贯穿后破坏形态剖析及瞬态贯穿过程(图3~5)均显示,侵彻贯穿过程可以忽略靶板结构挠曲的影响,毁伤是仅与材料性能相关的局部性破坏。

1.2抗侵彻贯穿机理分析分析复合材料层板抗侵彻贯穿历程可以发现,无论是中低速冲击侵彻,还是高速贯穿,层板耗散弹体动能的破坏吸能模式是基本一样的,概括起来主要有靶板的压缩失效破坏、剪切失效破坏、拉伸弯曲失效破坏、摩擦耗能、层裂耗能、惯性膨胀耗能、整体结构响应变形能等,不同的是因弹体形状、侵彻速度和靶板尺寸的差异,在侵彻过程中各破坏模式会呈现出不同比例的分配形式。低速冲击时,虽然材料自身性破坏是吸能的主要部分,但靶板的整体结构挠曲变形吸能也不可忽视;而在高速贯穿侵彻过程中,靶板破坏基本呈现局部性破坏,且随着入射速度的提高,结构效应的影响减弱,破坏的局部性趋势更加明显,破坏区域更集中,更突出地表现为材料性破坏。这种局部性破坏程度的变化是受入射速度和靶体材料声速共同制约的。冲击动力学过程与应变率效应和惯性效应密切相关,不可忽视。应变率影响材料力学性能,应力波传播影响材料破坏模式阶段和区域大小的划分。靶板的高速侵彻过程是一个瞬态动力学过程,整个过程伴随着材料高应变率变形、失效与破坏,靶板的抗弹吸能分析与复合材料高应变率下动态性能紧密相关。通过高速摄影实验对10mm厚芳纶复合材料板的动态变形率分析可以看到,当弹体以504m/s的入射速度侵彻时,靶板材料变形率在开坑阶段达到了5×104s-1,在射出阶段达到了3×103s-1,整个贯穿过程的平均变形率在2.2×104s-1左右;而当弹体以1880m/s的速度入射时,开坑阶段材料变形率高达2×105s-1。因此,复合材料动态力学参量应是影响分析层板抗贯穿吸能的关键因素之一。在高速侵彻过程中,弹靶作用遵循能量守恒原则。瞬间侵彻所涉及的破坏吸能模式分析也应遵循瞬态能量守恒的原则,应把抗贯穿破坏模式的瞬间吸能分析与材料或结构瞬态变形破坏之后的后能量继续耗散加以区别。瞬态变形破坏吸能区域与最终样品剖析模态是有区别的,例如靶板弹孔入口处纤维的分层外翻状态,以及背部射出口处扩大了的层裂破坏和突起区域等,均是纤维吸能并失效破坏后能量后续耗散的结果,而非瞬时破坏的状态,这在图3中有清晰的展示,因此对弹体贯穿能量耗散分析不具影响力。刚性弹体高速冲击靶板时,触点处将产生远大于靶板材料抗力的瞬间冲击压应力,接触点处材料瞬间压碎破坏,完成冲击开坑。弹靶作用中,子弹紧追靶板中的前驱冲击应力波向前侵彻运动,被冲击压缩的靶体材料瞬间无法达到整体应力均匀化,因此,随着弹体的前进,靶板会产生局部厚度上的连续压碎失效破坏,并不断被侵蚀,部分碎屑残体受挤压反向喷出,对弹体入口周边材料形成冲刷,并与断裂后材料的反向回弹共同作用,入口破断材料形成“葵花”状的喷射外翻和倒锥台型开裂区(见图4~5)。初始侵彻时,因弹体与侵彻点周边材料在侵彻方向存在的巨大速度梯度,弹体周边会对靶板造成冲孔式剪切破坏,这种剪切破坏程度以平头弹最为明显。冲击压碎与剪切破坏在入射阶段是耦合连续进行的,构成了弹体贯穿靶板第

复合材料层板背部的分层现象,应是弹靶作用中材料的局部非协调性变形与冲击应力波共同作用造成的。在压剪连续侵彻后期,随着连续侵彻弹速的衰减,对靶板材料的压碎和剪断均无法瞬间完成,伴随着应力波的传播,弹体周边材料应力区域和受力变形在增大,当压缩应力波在靶板背面形成的强反射拉伸冲击波与弹体相遇时便形成弹体与靶板的界面速度梯度,至此导致弹体压剪耦合连续侵彻破坏过程的结束和冲击拉伸失效破坏阶段的开始,这个破坏模式阶段的转化点是由冲击波在层合板中的传播速度和弹体入射速度确定的。弹体对层板的冲击拉伸破坏是脉动非连续的,D.Starratt等[14]对侵彻后期拉伸阶段弹体受力的测定结果也证明了这一点。靶板背部的层裂现象在冲击压缩波由靶板背面自由反射为拉伸冲击波,并迎弹回传过程中就已发生,因此也可认为最终分层是冲击压缩能量“后耗散”过程的产物,此时层裂主要在强冲击压缩波和反射拉伸波协同作用下,由层间微裂纹、空洞、杂质、界面脱粘点等缺陷引起细小的、不连贯的层间损伤,在层间薄弱处产生并扩展。这种层裂可能是以一层或几层为一个离散微层单元,所包含的实际纤维增强层数并不固定(这与样品剖析结果一致)。压剪阶段整个微层裂现象在靶板外观上并不明显,弹体此时亦未侵入该微层裂区域。因此可认为弹体在完成压剪耦合连续侵彻时,靶板背部区域已离散成为若干微层的叠合区,而后续弹体继续侵彻导致微层弯曲拉伸失效破坏时,各微层间则相互影响协同外凸变形。一系列证据及分析说明,侵彻结束后弹体入口处靶体材料外翻、起层、背部显着层裂、层裂区扩大、大鼓包等现象应是靶体材料失效破坏吸收弹体动能之后的“后能量耗散”的结果,这种现象的耗能不应对靶体抗贯穿吸能的累积产生增量的影响。因此,从瞬态动力学角度分析认为,层板高速贯穿分析中,层裂是一种典型的破坏模式,而在整个瞬态破坏分析中可不作为一个独立的主要瞬态吸能模式来计入。与金属相比,纤维增强复合材料密度较低,各项异性导致各方向抗压强度差异较大,且沿纤维方向的抗压强度远大于其他方向的压缩强度,在弹体侵彻分析时,层合板面内方向的侵彻惯性力的影响可以忽略。由于不同入射速度下层合板贯穿弹孔中间区域层的损伤范围与弹径相近,也说明忽略球腔膨胀效应对层合板的抗贯穿吸能分析影响微小。根据模拟弹贯穿复合材料层板破坏模式和现象的综合分析,侵彻破坏可表述为:前期的压剪耦合连续侵蚀破坏与后期对微层裂区域冲击拉伸破坏的两段式模型。

2关系模型建立及动力学分析

2.1基本假定根据物理模型及相应动力学分析,作如下基本假定:(1)侵彻弹体为刚性体。(2)弹靶间忽略摩擦效应。(3)贯穿过程忽略球腔膨胀效应。(4)侵彻破坏为纯局部性破坏,不考虑靶板整体结构变形。(5)模型前段压剪耦合连续蚀破坏,厚度方向上靶板材料可看作是某典型厚度离散微层集合,遭受连续性冲击压碎破坏和独立的冲击剪切破坏,压剪耦合失效破坏效果由耦合因数方程确定;弹体侵彻阻力为靶板材料最大动态压碎阻力与抗冲剪阻力之和,并由靶体材料动态性能决定。(6)模型后期侵彻的层间协变拉伸失效破坏中,拉伸变形破坏也是发生在离散的独立微层,微层间的相互影响由层间拉伸协变系数确定,层间协变破坏与复合材料层间界面强度和增强纤维界面亲和性有关。(7)弹体压剪侵彻呈匀减速前进,当靶板背面反射的强拉伸波与弹体相遇时,压剪耦合连续侵蚀破坏阶段结束,冲击拉伸侵彻破坏阶段开始。

2.2模型的动力学分析

2.2.1抗侵彻贯穿能量耗散关系方程的建立基于两阶段动态能量耗散的机理分析,建立复合材料层板抗侵彻贯穿物理分析模型:阶段Ⅰ动态压剪耦合连续侵蚀失效破坏吸能,阶段Ⅱ离散微层冲击拉伸失效破坏吸能,见模型示意图7。高速侵彻过程的详细动态吸能分析如下。在阶段Ⅰ,动态压剪耦合连续侵蚀中弹体阻力为Fi,靶体材料动态抗压阻力为Fc,抗冲击剪切阻力为Fs,动摩擦阻力Ff=0,厚度z方向靶体材料被弹体压剪连续侵彻(见图8),dz为微层厚度,弹体运动式中:m为弹体质量;Fc=σcap,其中σc为靶板材料动态压缩强度,ap为弹体横截面积;F,其中D为弹体直径,Δ为材料冲击剪切典型厚度,τcr为靶板材料冲击剪切强度;Δ=2cLD/5cLt,其中cL为靶板厚度方向声速,cLt为靶板面内声速。阶段Ⅰ弹体对靶体微层侵蚀破坏作的功式中:wc为压缩功,dwc=Fcdz;ws为冲剪功,dws=Fsdz;ψ(vi)是压剪耦合因数,ψvi()=κ(avi+b),其中κ、a、b为量纲一方程因数。耦合因数ψ(vi)是入射速度相关量,a和b与靶板的弹道极限、弹体损伤的最小侵彻速度相关。按照物理模型分析,弹体对靶板冲击拉伸破坏的有效体积区域可定义为厚度为D、高度为δ、最大瞬间拉伸变形区域为2R的垂直交叉的梯台(见图9),梯台上边宽为D,R可由下式确定2.2.2边界条件分析按照靶板被高速贯穿的瞬间动态分析,压剪耦合连续侵彻阶段时间tcs应满足

3参数的确定与结果比较

3.1参数确定在500~1900m/s的速度范围内,采用4.5g钢质球形模拟弹对10mm厚芳纶织物层压复合材料靶板进行侵彻贯穿,获得弹体侵彻靶板的入射速度和残余速度,并计算出靶板的吸能。根据实验数据的最小二乘分析得到复合材料靶板的相关系数,KRFp靶板的抗侵彻贯穿吸能关系方程系数分别.

3.2方程的修正与优化根据弹靶作用中刚性弹体对弹塑性靶高速碰撞原理分析,弹体在高速侵彻时可产生大的塑性变形或破碎现象。关系式的初次分析也显示,在较高速度侵彻时,由vi和vr实验值计算得到靶板吸能值有突跃现象,与模拟计算存在偏离。通过速度间隔递减侵彻实验设计,从高速侵彻贯穿后“软回收”得到的弹体变形和破碎情况可以发现:侵彻速度在1600m/s左右时弹体已有塑性变形产生,因此此时弹体的刚性假定已不再成立,需对关系式作出修正,所以在方程式中增加了弹体变形耗能修正项wp。针对本文的实验样品芳纶复合板,根据模拟弹残体变形和钢球的压缩实验分析,取wp=150J,则弹体贯穿复合材料板的动能损耗ek则可表达为3.3结果比较与分析选用不同厚度的实验靶板(8.1、15.0mm),在不同入射速度的初始条件下,由模型关系式计算得到模拟弹残余速度和靶板贯穿吸能值,并与实际贯穿实验结果进行了初步比较(见图11~12),符合效果良好,说明所建分析模型是合理的。

生态破坏现状篇10

一、“具体危险状态”的构成要件

故意犯罪阶段只存在于直接故意犯罪中,间接故意犯罪只有造成法律所要求必须具备的危害结果才能构成,因而不存在犯罪预备、未遂、中止等形态。④从该结论出发,不少观点指出,间接故意犯罪案件中,必须发生实害结果,否则不构成犯罪。在该观点看来,在间接故意犯罪中,只有实害结果才能作为客观构成要件要素。笔者认为,这一观点值得商榷。

(一)破坏电力设备罪是具体危险犯还是抽象危险犯危害公共安全罪中,绝大多数是危险犯,对破坏电力设备罪是危险犯这一结论,无论在理论界还是实务界都不存在任何争议。危险犯分为抽象危险犯和具体危险犯,所谓具体危险犯,是指行为人的行为是否具有足以造成某种后果的危险,需要根据具体案情加以判断的犯罪,⑤如通过对行为手段、场所、工具、强度以及其他附随情状的考察推断行为可能引发的危害结果;⑥所谓抽象危险犯,是指只要行为人实施了我国《刑法》分则条文规定的某种行为,不需要结合具体案件就可以判断具有产生某种后果的危险。破坏电力设备罪究竟属于抽象危险犯,还是具体危险犯?从《刑法》邻近的条文和相关司法解释分析,破坏电力设备罪属于具体危险犯。

1.从《刑法》的邻近条文分析。与破坏电力设备罪社会危害性相当且邻近的几个罪名分别是破坏交通工具罪、破坏交通设施罪,这两个罪名,刑法关于罪状的规定使用了“足以使……发生颠覆、毁坏危险”的表述方式。而是否足以使……发生危险,需要结合具体案件予以判断,因此破坏交通罪、破坏交通设施罪是具体危险犯。由此基本可以推知,破坏电力设备罪应属于具体危险犯。2.从相关司法解释分析。2007年《解释》第3条第2款规定:盗窃电力设备,没有危及公共安全,但应当追究刑事责任的,可以根据案件的不同情况,按照盗窃罪等犯罪处理。由该规定可知,仅有破坏电力设备行为,未必构成破坏电力设备罪,是否构成此罪要根据具体案情判断是否危及公共安全。因此,可以肯定破坏电力设备罪属于具体危险犯。

(二)“具体危险状态”应否作为间接故意实施本罪的客观要件要素

间接故意犯罪不存在预备、未遂、中止形态,仅存在既遂形态,这一论断并不意味着间接故意犯罪必须要求具备实害结果。因为间接故意犯罪要求的是具备既遂结果,而既遂结果未必仅是实害结果,在危险犯中,危险状态也是一种既遂结果,据此,危险状态应当作为间接故意犯罪的客观要件要素。

但是必须注意的是,破坏电力设备罪是一种具体危险犯,以发生具体的危险状态为既遂结果,⑦所以危险状态中只有具体危险状态才可以作为间接破坏电力设备案件中定罪的客观要件要素。

二、破坏电力设备案件中“直接经济损失”的计算问题

(一)被盗、毁的财物应否计入直接经济损失

在司法实践中,“盗窃、毁坏使用中的电力设备等于破坏电力设备罪”几乎成了一种思维定式,⑧司法机关在办理盗、毁电力设备案件时,常常将盗窃、毁坏的对象计入直接经济损失,并据此认定盗、毁行为构成破坏电力设备罪。这种做法忽视了危害公共安全罪中公私财产的不特定性。

盗、毁电力设备的对象一般是特定的,如果盗、毁行为没有危害生命、健康,未致使社会生产、人民群众生活安全遭受影响,也未造成盗、毁对象以外的财产损失,那么盗、毁的损失后果应认定是特定的。⑨在这种情况下,由于损失后果不具有不特定性,所以被盗、毁的设备本身不应计入破坏电力设备罪中的直接经济损失。但是如果盗、毁行为发生了上述损失后果,那么损失后果从整体上就获取了不特定性,从而被盗、毁的设备本身理所当然计入直接经济损失。

(二)购置、更换、修复费用应否计入直接经济损失

对于直接故意破坏电力设备行为,购置、更换、修复费用,只要符合必要性,就理应计入直接经济损失。然而对于以盗、毁为目的而间接故意破坏电力设备的行为,购置、更换、修复费用计入直接经济损失必须满足两个条件:其一,必须是必要的购置、更换、修复费用。如果是非必要的,那么难以体现直接经济损失中“直接”的涵义;10其二,必须还引发了盗、毁对象之外的购置、更换、修复费用。直接经济损失本质上必须具备不特定性才能最终认定为公共安全性质的重大公私财产。如果间接故意犯罪案件中购置、更换、修复费用仅是针对犯罪对象的,那么购置、更换、修复费用则不具备不特定性,从而不应计入直接经济损失。

当然,如果行为造成了电力设备之外的其他危害后果,那么无论是否仅是针对犯罪对象,购置、更换、修复费用都应计入直接经济损失。

三、“危及公共安全”的量化标准

(一)对2007年《解释》之述评

2007年《解释》)对“造成严重后果”标准予以了量化,并明文规定盗窃电力设备,没有危及公共安全,应当追究刑事责任的,按照盗窃罪等犯罪处理。2007年《解释》在刑事审判实践中可以说起到了一定的拨乱反正作用,大大减少了盗窃罪和破坏电力设备罪的定性分歧。但是2007年《解释》依然存在如下商榷之处。11

1.“危及公共安全”量化标准缺失。2007年《解释》虽然强调破坏电力设备罪客观上必须“危及公共安全”,但却没有为“危及公共安全”提供一个量化标准。而是否危及公共安全问题是破坏电力设备罪中最容易引发争议也是最让司法人员感到棘手的问题,缺少“危及公共安全”的量化标准,就难以彻底解决破坏电力设备罪的司法适用问题。

2.直接经济损失计算范围有失偏颇。2007年《解释》虽然规定了直接论文经济损失的计算范围,但遗憾的是没有区分非法占有、毁坏财产和危害公共安全情形,一律将非法占有、毁坏的财产计入直接经济损失范围,忽视了公共安全所要求的不特定性。举例而言,某甲以故意毁坏其房屋周边的电线为目的,但其毁坏行为仅造成大概折价20,000元的电线,没有造成其他危害后果。从该案来分析,甲欲毁坏的20,000元电线是实施行为时就确定的,而毁坏必定造成20,000元电线的损失,即20,000元的电线损失后果也是确定的,所以不能认定为危害了公共安全。据此,部分非法占有、毁坏的直接对象不宜计入破坏电力设备罪直接经济损失的计算范围。

3.对用户规定过于单一。居民用户和非居民用户对用电需求和社会生产和生活的影响是不同的。在非居民用户中,有的是大型工厂、作坊、单位或公司,同样是停电一小时,造成的社会影响可能是同等数额居民用户的百倍、千倍甚至万倍。因此,对非居民用户不能仅以户数鉴别危害后果的严重性。另外,居民用户直接以“户数加六小时”量化即可,附以“致使生产、生活受到严重影响的”条件反而给足以危及公共安全的鉴别添乱。因为一万户居民用户电力供应中断六小时足以表明生活秩序受到严重影响,如果附加“致使生产、生活受到严重影响的”条件,反而容易造成即便“十万用户电力供应中断六小时”,也未“致使生产、生活受到严重影响”的误解,从而最终难以认定为“造成严重后果”的情况。

(二)“危及公共安全”之量化标准暨《关于审理破坏电力设备刑事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建议稿)》

为维护公共安全,依法惩治破坏电力设备等犯罪行为,根据刑法有关规定,现就审理这类刑事案件具体应用法律的若干问题解释如下:

第一条破坏电力设备,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属于《刑法》第118条规定的“破坏电力设备,危害公共安全,尚未造成严重后果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

(一)造成一人以上轻伤的;

(二)造成一百以上居民用户电力供应中断六小时以上的,

(三)造成不特定的非居民用户(含居民用户和非居民用户混合用电)电力供应中断量达到一百居民用户电力供应中断六小时以上的瓦数,一百户居民用户电力供应中断六小时的瓦数按照当地居民用户每户每小时电力供应量×100×6核算;

(四)造成直接经济损失三十万元以上的;

(五)尚未造成严重后果,但足以使上述危害后果、社会生产、生活或者其他公共安全后果发生危险的。

第二条破坏电力设备,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属于《刑法》第119条第1款规定的“造成严重后果,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或者死刑”:

(一)造成一人以上死亡、三人以上重伤或者十人以上轻伤的;

(二)造成一万以上居民用户电力供应中断六小时以上的;

(三)造成不特定的非居民用户(含居民用户和非居民用户混合用电)电力供应中断量达到一万居民用户电力供应中断六小时以上瓦数的;

(四)造成直接经济损失一百万元以上的;

(五)造成水灾、火灾等自然灾害事故,致使社会生产、生活受到严重影响或者造成其他危害公共安全严重后果的。

第三条盗窃、毁坏电力设备,具有或者足以发生本解释第1条、第2条规定情形的,按照破坏电力设备罪定罪处罚;构成盗窃罪、故意毁坏财物罪,并同时构成破坏电力设备罪的,依照刑法处罚较重的罪名定罪处罚。

盗窃、毁坏电力设备,不足以发生本解释第1条、第2条规定情形的,但应当追究刑事责任的,可以根据案件的不同情况,按照盗窃罪、故意损坏财物罪定罪处罚。以盗窃罪定罪的,购置、更换、修复电力设备材料的必要费用不计入盗窃数额,但这些费用可以作为量刑时从重处罚的根据;以故意毁坏财物罪定罪的,购置、更换、修复电力设备材料的必要费用可以计入毁坏数额。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