居家养老个人总结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6 02:37:06

居家养老个人总结篇1

关键词:消费率少儿抚养比老年抚养比

我国实施经济体制改革以来,GDp取得高速增长,人均收入和国民储蓄总量不断增加,与经济高速增长形成鲜明反差的是,我国居民消费占GDp的比重即居民消费率却呈长期下降趋势。特别是在2000年之后伴随着我国进入中等收入水平国家,居民消费率却以年均1.4%加速下降。过低的消费率反映了我国经济增长结构失衡的问题,受到经济学家越来越多的关注。学者对我国居民消费率较低的原因分析有以下几个方面:由于收入分配不公平导致过大的收入差距,经济体制改革所带来的不确定性增强导致收入中预防性储蓄动机加强等。除此之外,我国居民消费率还会受到人口年龄结构变化的影响,不同年龄阶段人口的消费倾向和消费能力是不同的,变化的人口年龄结构不论对家庭消费还是整个国民经济中消费所占比例都会有影响。

我国人口年龄结构变化趋势

本文以抚养比作为反映人口年龄结构的主要指标。包括少儿抚养比、老年抚养和总抚养比。少儿抚养比指0-14岁的少儿人口与劳动年龄人口的百分比,老年抚养比是指65岁及以上老年人口与劳动年龄人口的百分比,少年抚养比加上老年抚养比就是总抚养比,表示一个国家(或地区)劳动年龄人口需要负担的人口数量。如表1所示,从上世纪70年代后期实施计划生育政策以来,我国少儿抚养比明显减小,老年抚养比逐渐缓慢增加,总抚养比呈现下降趋势。从2000年第五次人口普查开始,我国进入人口老龄化结构。2013年底,我国60周岁及以上人口20243万人,占总人口的14.9%,65周岁及以上人口13161万人,占总人口的9.7%,到2017年,将超过10%。2030年到2050年是中国人口老龄化最严峻的时期。预计到2050年,中国老龄人口将达到总人口的三分之一。

人口年龄结构变动影响居民消费的作用机制

消费率是居民消费绝对数量与国内生产总值的比值,因此分析人口年龄结构变动对消费率的影响的时候要考虑微观和宏观两个方面。微观角度主要体现在人口年龄结构变化对微观经济主体消费行为即消费倾向的影响上;宏观角度主要体现在人口年龄结构变化如何影响国民总产出和国民总储蓄率上。

(一)少儿抚养比下降对我国居民消费影响

低出生率引起了我国少儿抚养比迅速下降。少子女化对中国家庭储蓄会带来影响。首先,中国家庭一直有养儿防老的观念,家庭储蓄和子女数量可以看做是养老两种形式。在高出生率下,父母对养老保障预期乐观,就会减少储蓄增加当前消费。当一个家庭只有一个孩子或者没有孩子的时候,父母的养老预期会变得不明确,六普显示我国的总和生育率只有1.18。很多父母在40岁左右或就开始增加养老储蓄,养老储蓄上升消费率就会降低。同时,在家庭中子女数量和质量存在替代关系,低少儿抚养比的情况下父母会增加对子女的人力资本投入,尤其是营养、教育方面的支出。但是在受教育年限普遍延长的情况下,子女抚育消费(如接受高等教育、结婚买房、成家立业、出国深造)的高峰期实际上发生了后移(18-28岁)。适应子女消费变化趋势,家庭在资源的即期消费与远期消费选择上倾向于远期消费。而远期消费的即期行为就是增加当前储蓄。在现实中的表现是,为了孩子的长远发展,大多数家庭勤俭节约。从以上两个方面来说,少儿抚养比的上升会增加储蓄,减少居民消费。

(二)老年抚养比上升对消费的影响

根据生命周期理论,对一国来说,如果一个国家老年人口的比重上升,可以预期该国消费率会提高。老年抚养比上升预示着我国人口老龄化的加速。但是我国人口老龄化的到来并没有导致我国居民消费率上升。从微观家庭角度分析,中国老年人的退休后收入与消费行为与西方人有所不同,很多中国老年人会在退休前积攒足够的养老金,并且大部分老年人退休后不会选择出国旅游休闲度假的高消费生活方式,他们会省吃俭用减少开支,仅仅依靠微薄的退休金就可以度日,储蓄率下降不会很快。另外一方面,中国人有强烈的遗赠动机传统,遗赠储蓄动机会影响居民的消费和储蓄决策。有研究证明收入分配越不均衡,财富越向少数人集中,整个社会的遗赠储蓄倾向就越高,储蓄率也就越高。我国自1986年以后基尼系数加速增长,目前已经超过0.47。收入分配不平等的加速导致整个社会的遗赠储蓄增加,引起总消费不振。

(三)总抚养比下降对消费率的影响

总抚养比下降意味着劳动年龄人口比重增加。从宏观来讲,一方面劳动供给的增加会降低实际工资率导致居民消费水平的下降。另一方面,按照新经济增长理论,当劳动年龄人口增加时,人均资本存量下降,产出减少,会降低居民长期消费;但是总抚养比的下降会抵消因劳动年龄人口比重上升对人均资本存量的稀释作用。如果将总抚养比下降所形成的剩余产出用于弥补资本存量的不足,此时社会人均资本存量并不一定会稀释。在我国的情况是人均资本存量较为稀缺,总抚养比下降使储蓄率上升,消费率下降。

综上所述,从长期来看,老年抚养比上升和少儿抚养比下降会降低我国居民当前消费率,我国目前处于人口年龄结构较优时期,总抚养比达到最低点,人口老龄化趋势初现,出现储蓄率的上升和消费率的下降。在一段时间内这种状况不会有较大改善。

人口年龄结构对居民消费率影响的实证研究

本文运用协整技术和Granger因果关系检验两种计量分析方法,利用中国1978-2011年人口年龄结构变量和居民消费率的时间序列数据,对人口年龄结构变动与居民消费率的长期关系进行回归研究。本节将利用协整理论和向量误差修正模型对人口年龄结构和居民消费率之间的长期关系进行分析。假设回归方程为:ConS=+1YD+2oD+ε。

ConS:居民消费率,是居民消费总额与GDp比值。YD:少儿抚养比,即0-14岁少儿人口数与15-64岁劳动年龄人口数之比。oD:老年抚养比,即65岁及以上老年人口数与15-64岁劳动年龄人口数之比。选取1978-2011年间我国居民消费率和人口抚养比的时间序列数据来进行分析,样本期为32年。居民消费率数据和人口抚养比数据分别取自历年中国统计年鉴和历年人口统计年鉴,并通过计算整理。

(一)协整分析

平稳性检验。由于本文所涉及的时间变量有可能是非平稳的,若不加检验地进行回归分析,有可能出现谬误回归。本文采取aDF检验方法来判断数据的平稳性。其检验结果见表2。由表2可知,这些变量在5%的显著水平上都是非平稳变量,而其一阶差分后的aDF值小于5%水平的临界值,说明一阶差分后的数据都是稳定的i(1)时间序列,因而可以进一步对各变量之间的协整关系进行检验。

协整检验。通过上面的平稳性检验,我们得知各序列之间可能存在着长期稳定的关系。约翰森检验结果见表3。协整回归结果:在95%的置信水平下拒绝无协整的假设,ConS、YD和oD三个变量之间存在一个协整关系,即居民消费率与人口年龄结构变量之间存在长期均衡关系,对它们的回归不是虚假回归。通过协整回归结果如下:ConS=62.38+0.11*YD-2.35*oD。

回归方程表明:少儿抚养比对居民消费有促进作用,但是促进作用并不明显,少儿抚养比每下降1%,居民消费就会减少1.1%。老年抚养比对居民消费有明显的抑制作用,老年抚养比每上升1%,居民消费率就会下降2.35%。处于少儿阶段的居民消费倾向要高于其储蓄能力,处于老年阶段的居民消费倾向要低于其储蓄能力,并且相比较而言,老年抚养比对居民消费率的抑制作用要大于少儿抚养比对居民消费率的提升作用。

(二)因果检验

对各变量的因果关系检验如表4、表5所示。

从表4和表5可以看出,在5%显著性水平下,少儿抚养比和老年抚养比对居民消费率存在单向的因果关系,即解释变量少儿抚养比和老年抚养比是造成消费增长的原因,居民消费率、少儿抚养比和老年抚养比之间存在长期稳定的协整关系。并且老年抚养比对居民消费率的影响更大。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的继续,消费率在一段时期不会明显上升。

结论和建议

本文主要探讨抚养比的变化对我国居民消费率的影响,利用协整回归的方法对1978-2011年时间序列数据进行分析。发现少儿抚养系数对居民消费具有弱显著的正影响,而老年抚养系数对居民消费率有中等显著的负影响,与生命周期理论的结论相反。生命周期理论是建立在西方发达市场经济基础之上的,在这些国家完善的社会养老制度已经取代了传统的家庭养老制度,因此储蓄用于老年消费是平滑一生消费的惟一途径。而我国的老龄化背景是家庭的养老功能弱化,完善的养老保障模式还没有建立,再加上改革、通胀等预期,老龄化强化了居民的预防性储蓄的增加。

完善我国经济增长模式就应该适当提高居民消费率。从上述结论可知,提高国内需求水平要进一步建立和完善社会保障制度,以此改变消费预期减少居民预防性储蓄。此外,还应进一步调整消费结构,积极发展老年产业和老年消费场。最后鉴于边际消费递减规律和我国独特而强烈的遗赠动机,还应该改善收入分配不平等的程度。

参考文献:

1.姜向群.中国人口老龄化和老龄事业发展报告[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3

2.中国2010年人口普查资料.国家统计局,http:///tjsj/

3.李魁,钟水映.劳动力抚养负担与居民消费率―基于人口红利期的动态面板实证研究[J].经济评论,2010(6)

4.贺菊煌.个人生命分为三期的世代交叠模型[J].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2002(4)

5.苏基溶,廖进中.中国城镇居民储蓄的影响因素研究:基于三类储蓄动机的实证分析[J]经济评论,2010(9)

6.王金营,付秀彬.考虑人口年龄结构变动的中国消费函数计量分析―兼论中国人口老龄化对消费的影响[J].人口研究,2006(1)

居家养老个人总结篇2

[关键词]马斯洛需求理论;江西省;农村老人养老

[作者简介]汪顺松(1993―),男,江西财经大学经济学院2012级本科,国民经济管理专业,研究方向为投资经济学;姜?摇亚(1994―),女,江西财经大学经济学院2012级本科,经济学专业,研究方向为应用经济学;曾?摇露(1992―),女,江西财经大学财税与公共管理学院2011级本科,税务专业,研究方向为税务学。(江西南昌330013)

[基金项目]2014年江西财经大学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项目(201410421054);2014年江西财经大学“挑战杯训练营”基金支持项目

一、调查目的和意义

数据显示,2012年末60岁及以上人口数占江西总人口的12.39%。其中,65岁及以上人口数占总人口数的8.35%。这一数据说明,江西省已经处于老龄化的阶段。在这一“银色浪潮”背景下,特别是在“未富先老”的情况下,如何妥善安排和解决江西省农村地区养老存在的不足和问题,应当成为学者及政府部门急需重视的课题和任务。

人口老龄化作为制约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主要因素之一,已经对我国的社会、经济等各方面产生了很深的影响。如今,农村养老面临着很多困境,帮助更新农村居民的养老观念,发展和完善多元化的农村保障机制,并建立起良好的监督机制,可以有效的解决农村老人养老的困难。“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养老问题关系到整个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也关乎到党在“十八届四中全会”上所提出的构建和谐法治社会的未来。

二、调查设计和路径

本研究采用查找文献、问卷发放、个体访谈等多种方法相结合。整体调查设计的思路见图1。首先是通过查找相关文献并结合现状分析,设计出关于农村养老的调查问卷;然后通过对事先进行过随机抽取的样本区域实地调查,采用入户式的发放问卷和个体访谈,并一对一填写问卷;再利用SpSS18.0对问卷进行统计分析,了解当前农村老人养老存在的不足;最后,根据研究结果提出相对应的合理建议。

(一)问卷设计

本研究设计的问卷包括个体特征、家庭特征、精神需求、经济支持、日常照料、医疗护理以及养老意愿七个部分。调查的结果从多角度、多方面进行,能较为全面的反映出时下江西农村地区养老保障情况。

(二)数据来源

本文所用数据主要来源于实地调研所得的原始数据,少部分数据来源于相关资料。通过对江西省农村地区的入户不记名的调查,获取了较为真实的原始数据。同时为了避免重复,对问卷进行了编号标记。本研究对江西省11市(县)进行系统随机抽样选取调研地点,调研地点主要集中在景德镇市、抚州市和鹰潭市的六个镇的六个乡村,数据的获取时间在2014年-2015年,共计回收有效问卷298份。

三、调查结果与分析

(一)个体特征情况

首先对总体样本进行性别和婚姻状况进行统计,统计结果表明:

1.总体样本中,男性总人数为162,占总体比重54.4%,女性总人数为136,占总体比重45.6%,男女比例约为1:1。说明本研究排除了性别对样本选择的干扰。建立总样本的人口金字塔,可以发现整体为“衰退型”,即样本中老龄或大龄人口占样本总体的比重较大,而低龄人口占比较小。根据《江西统计年鉴》公布的人口年龄数据显示,人口老龄化加剧已经成为我省总人口年龄结构变化的一个趋势。研究样本总体与研究对象总体的趋势相同,说明了样本总体具有较好的代表性。

2.总体样本中,未婚的占总体比重24.4%,已婚(含在婚、离异、丧偶)的占总体比重75.6%,说明在研究样本中,绝大多数的人已经成家立业,需要承担包括养活自己、哺育后代以及赡养家庭老者等相关义务和责任。

对总体的健康状况进行统计:0%的人认为自己的身体很好,52.7%的人认为自己身体健康状况较好,36.2%的人认为自己的健康一般,认为自己身体较差的则有10.1%。受访对象普遍认为自己的身体状况一般或者较为良好,而健康状况与人们的日常生活习惯和生活环境等息息相关,说明了农村地区人们在生活习惯和生活环境等方面的不足。

对样本总体的居住状况进行统计:59.4%的人和家庭成员(包括子女和配偶)一起居住。13.1%的人选择和伴侣居住。12.8%的人选择单独居住。结果表明,在农村地区,人们普遍接受和家人在一起生活。但是本研究发现,也存在不少的人选择和伴侣居住。根据实际调查情况,这一现象在老年夫妇身上体现的最为明显。当老年人因身体状况差、观点冲突等与自己子女存在矛盾时,多数的老人夫妇会选择和子女分开吃住,需要赡养的老人则由子女每月提供一定的经济支持。

其次选取样本总体的文化程度和职业为指标进行交叉制表,了解各文化程度在职业上的分布情况,并进行卡方检验。

表2为交叉制表结果,从表中可知农民的文化程度主要集中在中学及以下,学生的文化程度最主要集中在大学,工人的文化程度集中在中学及以上,职业为其他的研究对象文化程度集中在大学。

表3为文化程度和职业之间线性关系的检验结果。由结果可知,文化程度和职业之间具有正相关性,说明文化程度会对当前职业有影响。

最后,利用t检验探究年纪对个体的其他因素造成的影响是否显著。

表4是检验年纪与婚姻状况、健康状况、居住状况、儿子数量相关性的强弱。由结果可知,年纪对婚姻状况、居住状况影响不显著,对健康状况影响显著。年纪与健康状况之间的相关系数为0.406,说明年纪越大,农村居民的身体相对越差。

(二)家庭特征

对家庭大人数量进行统计,其中大人数量为4个的占总体比重最多,有效比例为37.6%。次之为2个,所占比重为18.4%。大人数量在4个及以上的占总体比重为66.7%。

对家庭小孩数量进行统计,其中小孩数量为2个的占总体比重最多,有效比为44.3%。次之为3个,占比15.7%。家庭小孩数量为2个及以上的占总体比重为75%。

对受访者的子女数进行统计,其中子女数量为2个的占比最多,有效比例为26.3%。次之为3个,占比19.5%。其中子女数量为2个及以上的占总体比重为86.5%。再对其子女进行细分,儿子数量为1个的占比重最多,为38.4%。其次是0个儿子,占比29.3%。儿子数量为2个的则占比23.6%。3个及以上儿子数量的占总体比重为8.4%。

综合以上的统计结果可知,时下农村地区的家庭户型主要集中在“4-2-2”或者“4-2-1”型,即在一个大家庭中,一对夫妇除了要抚养自己的小孩之外,还要赡养两对老人。家庭结构的“头重脚轻”的情况在很大程度上增加了老人子女的经济负担。

(三)精神需求情况

研究发现,受访者普遍表示在农村的生活单调、枯燥。出现这一情况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1、与城市相比,农村居民所拥有的公共活动场所和活动设施明显较少,除了在家看看电视、听听广播以及和邻居拉拉家常之外,很少有人参加其他的娱乐活动;2、农村居民拥有较少的个人闲暇,在农村留守居民中,40岁以上的人占总样本的68.7%,其中90%的家庭至少有一个小孩,大部分农民经过一天的劳累耕作,回到家中还要照料幼童;3、农村中老年人“重男轻女”的观念未有很大的改变。在研究的样本总体中,女性参加的活动种类要比男性丰富。以广场舞为例,受调查的中老年男性普遍认为该娱乐活动是女性才会参加的,自己如果加入会被人嘲笑,因此他们羞于与女性为伍。

(四)经济支持情况

对家庭年总收入进行统计,结果表明年收入在10000元以下的占比23.5%,10000-20000元的占比21.2%,20000-25000元的占比15.6%,25000元以上的占比39.8%。

对家庭年日常消费总支出进行统计,结果表明年日常总支出在12000元及以上的占比最多,为51.6%。其次是8000-12000,占比13.1%。年日常总支出在8000元以下的占比35.3%。

对耕地情况进行统计,36.6%的受访者表示自己及家人已不再耕种田地。由此可见土地给养老带来的保障功能已经在较大程度上有所下降。

综合上述三项指标来看,农村家庭的经济情况对于老人养老的支持力度有限,保障水平也有限。研究发现,在60岁以上年龄的人群中,65.9%的人每月支出在500元以下,超过50%的人认为自己的经济来源主要是个人现有积蓄、子女赡养以及个人当下劳动收入(按照比例,从高到低)。与城镇居民所不同的是,农村的人们是“活到老干到老”,他们无法享受城镇居民的退休待遇,而且在他们看来,养老是自己和家庭的事,与他人无关。另外,其中50%的人认为自己的养老保险金是自己经济支撑的主要来源之一。这一结果表明,江西省现行的新农保在一定程度上为农村老人提供了经济支持。江西省自2009年实行“新农保”试点,随之逐步推广,计划于2020年基本实现对省内农村适龄居民的全覆盖。2015年3月5日,总理在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上做政府工作报告时指出:“城乡居民基础养老金标准统一由55元提高到70元”。可以预见的是,更加完善的农村养老保险制度将会进一步给农村老人提供经济上的支持。

(五)日常照料情况

农村地区,社会提供的养老服务资源十分缺乏。家庭成员几乎是唯一可以调度的资源,老人的子女、配偶承担了绝大部分的照料工作。然而,劳动力转移的规模在不断扩大、家庭规模的不断减小,使得老人得到的有效照料越来越少。加之当下年轻人过度追求代际之间的平等,老人们往往在自己都没有得到很好的照料的情况下,还要帮忙照料他们的下一代。

(六)医疗护理情况

对家庭年医疗支出进行统计,结果显示,35.3%的家庭年度医疗支出费用范围在3000-5000元,累计87.8%的家庭年度医疗支出费用在5000元以下。这一数据间接表明农村居民得到的医疗保障水平已经有所改善。但是不容忽视的是,农村老人还存在一定程度上的“讳疾忌医”,这一现象又与相关医疗保障服务体系不完善、医疗费用高、农民固有观念太强等因素有关。

不可否认的是,我国政府近年来在医疗补贴方面财政支出有所增加,但是在人口基数如此之大的中国,这一增速显得很乏力。农民对于“得一场大病,能要了一家的命”感受太深,在农村地区,相应的医保措施如果做不到位,农民心中的那一块痛就永远存在。

以医疗保险为例,农村地区的医疗保险目前只是新农保,农村人口无法或者说无能力去购买城镇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同时,部分乡、村级干部没有及时、全面的对民众及时有效的解释和介绍新农保的相关事宜。从对国家的农村养老政策了解情况来看,76.1%的人选择了“了解不多”,14.8%选择了“只听说过”,8.4%的人选择了“一点都不知道”。

利用双变量相关分析个体的年纪和其对养老政策的了解程度,得到结果表7相关系数表。由结果可知,年纪与对养老政策了解无明显相关。

研究发现,农村地区具有较强参保意愿的农民普遍集中在45岁以上,而多数45岁以下的农民没有较强的参保热情。对于年龄偏大的人而言,他们的缴费时间短但见效快;而对于年龄偏小的人而言,多数人处在流动状态,他们更偏好于短期、效益高的制度。因此也就导致不同年龄层次的人有不同的参保意愿。除此之外,还有一个因素也对农民参保意愿不一致有较大的影响,即部分地区新农保的宣传力度不够,很多人都对“新农保”政策了解不多,这无疑也是给农民参保带来了一定阻碍。

(七)养老意愿情况

本研究将养老方式分为家庭养老(子女赡养为主)、自我养老(自己存钱养老为主)、社会养老(购买社会养老保险为主)、家庭养老和自我养老结合、家庭养老和自我养老及社会养老结合五种方式。

结果表明36.9%的农村居民更倾向于家庭养老模式,30.2%的人倾向于家庭、自我和社会三者相结合的养老模式,15.1%的人倾向于家庭、自我相结合的养老模式,11.1%的人选择自我养老的模式,最后6.7%的人选择了社会养老的模式。

结合农村居民对养老地点的选择,86.2%的受访者选择在家养老。这一情况表明,传统的家庭养老模式虽然面临的困境很多,但是受各方面因素的影响,在将来较长的时期内仍然会是农村养老保障的中坚力量。

四、建议

1.建立新的养老保障观念

受我国传统文化的熏陶,农民的养老观念主要表现为更认同家庭养老,所谓“养儿防老”正是最好的体现。同样,农民对依靠国家和社会解决养老问题不抱有较高的期望,并且农村老人养老风险意识淡薄,自身养老问题考虑不多。对于养老地点选择的研究结果表明,家庭有子女的,绝大多数老人都不会选择去敬老院养老。选择居家养老是农村老人的普遍心声,和睦的家庭也在较大程度上提供了老人所需要的精神慰藉,但相应的经济支持却无法得到有力保障。因此,帮助农村居民更新养老观念具有深远意义。

2.促进农村养老保障体系的发展

一部分富裕了的农村人对养老模式需求开始旺盛,单一的家庭养老模式已经难以满足他们的需求。而有些农村地区由于缺乏经济支持导致有效需求不足,主要依靠的是家庭养老模式。因此,建立一个多元化的养老保障模式则是势在必行。所谓复合养老模式指的是综合家庭养老保障、社会养老保障、自我养老保障等模式为一体,在此基础上建立的一个多维度的农村养老保障体系。在庞大的农村人口面前,任何单一的养老模式都难以负担重任,唯有多种养老模式相结合,方能解决农村地区社会养老保障多样化需求的状况。

3.建立健全监督机制

法律,作为农村养老保障工作顺利开展的前提条件,农村养老保障相关制度的建立、运行都需要它的保障和支撑,同时法律也是政府提高办事效率的重要手段之一,故加强农村养老保障的法治建设应为当务之急。我国应加快行政管理监督机制的完善,从而保证政策实行的时效性、准确性、透明性。

注释:

①数据来源:江西统计年鉴2009-2013。

居家养老个人总结篇3

    【论文摘要】农村人口老龄化的到来迫切要求建立和健全农村养老保障体系。文章在时我国农村现行两种主要养老方式—家庭养老和社会化养老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居家养老概念,并分析了为使农村养老在法制、经济和保障水平等方面得到有效的支持,政府应发挥的职能作用。

    一、问题的提出

    据联合国的统计标准,在一个国家或地区内,60岁以上人口占总人口的10%或65岁以上的人口占总人口的7%,即称这个国家或地区进人了人口老龄化社会。我国第五次人口普查结果显示,截止2000年底,中国65岁以上老年人口已达8811万人,占总人口的6.96%。这表明,人口老龄化“银色浪潮”在席卷发达国家之后。已降临中国。

    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的人口老龄化,有其自己独特的特点:首先,人口老龄化与我国的社会经济发展水平不相适应。欧美一些发达国家在进人老龄化社会时,人均国内生产总值一般在5000——10000美元左右,而我国目前尚不足1000美元,是典型的“未富先老”国家。其次,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经济体制改革进程的加快,人口老龄化的速度也在加快,从1980年到2000年,在20年的时间里,我国人口年龄结构就基本完成了从成年型向老年型的转变,而英国完成这一过程大约用了80年,瑞典用了40年。再次,我国老年人口基数大。中国目前是世界上老年人口最多的国家。据估计,目前全国60岁以上的老年人口约1.3亿,是世界老年人门总量的1/5,是亚洲老年人口的1/2。

    由于我国不同地区的经济发展状况不同、城乡生活水平不同、生育水平和人口的年龄结构不同,全国各地人口老龄化状况差别较大,在任一时点上人口老龄化程度都存在着明显的空间差异,首先表现在中国人口老龄化的城乡差异上。从老年人口分布的绝对数量上看,根据1990年第四次普查数据,全国共有60岁级以上老年人口9725万人,其中居住在市里的为1837.7万人,居住在镇里的为602.4万人,居住在县乡里的有7284.9,分别占老年人口总数的18.9% ,6.2%a ,74.9%可见,居住在农村的老年人口占总人口比重的3/4,居住在城镇的老年人口仅占总人口的1/4,数量相差悬殊。另外,中国老龄化的一个显著特点是农村人口比城市人口老得快,城乡劳动力的流动使农村的年轻劳动力流向城市,因此农村养老的挑战就更为严峻,但农村却恰恰没有养老保障,这就为农村养老途径的探讨提供了有利的现实基础。

    农村人口老龄化不仅关系到农村老年人的具体生活问题,也关系到整个经济社会的发展和稳定。探索农村养老途径,完善农村养老保障体系是我国农村经济发展后社会进步的标志之一。如何做到使广大的农村老年人在辛勤一生为杜会做出贡献之后能安度晚年,能够老有所养、老有所乐,已成为巫待解决的重要理论问题和实际问题。

    二、中国农村养老的现状分析

    目前中国农村养老保障主要还依赖家庭养老,家庭养老目前是中国农村最主要的养老方式,占92%,社会化养老的实行很有限。随着人口老龄化进程加快及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不断完善,这种养老保障格局将受到严峻挑战。

    (一)家庭养老

    所谓家庭养老,即以家庭为单位,由家庭成员主要是年轻子女或孙子女赡养年老家庭成员的养老方式。家庭养老实际上是以终身积累为基础,在家庭内部进行代际交换的“反哺式”养老。目前农村家庭养老有以下特点:一是绝大多数老年人依托家庭养老;二是老年人绝大部分与子女居住一起,且三代同掌家庭居多;三是“分而不离”家庭多。

    就现阶段中国农村养老的实践结果来看,家庭养老已被证明是切实可行的养老方式。它既能保障老年人的基本生活需求,满足老年人安享夭伦之乐的宿愿,又能缓解并不富裕的中国社会所要承担的养老社会压力。但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和经济体制改革的进一步深化,一方面农村人口流动幅度加大,子女不在老人身边的空巢家庭日渐增多,家庭养老已受到不同程度的威胁;另一方面,随着我国推行计划生育政策以来,农村人口出生率明显下降,家庭的规模趋向小型化、核心化,这使家庭养老的负担加重,再加上农民收人水平较低,致使部分年轻人口可能无力承担或不愿承担养老重任。总之,传统意义上的家庭养老功能呈现日渐削弱的趋势,这就要求社会化养老的加强和普及。

    (二)社会化养老

    我国现阶段农村社会化养老保障机制有两种具体形式;五保户供养制度和农村养老保险。

    1.五保户供养制度。该制度开始于1956年农业合作化时期,是指机体(起初是合作社,后来是人民公社的生产队)对本社本队无依无靠、无生活来源、无劳动能力的农村老人、残疾人和孤儿进行集体供养的一种社会福利制度。“五保”包括保吃(供应口粮、食油及零用钱等)、保穿(供给衣服、被褥等必需品)、保住、保医和保葬。“五保”的供养标准不低于当地一般群众的实际生活水平,供养形式可分为集体供养、分散供养、亲友供养和义务供养等。五保户供养制度的具体表现是由政府出面创建敬老院。

   2.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社会养老保险是工业化迅速发展情况下,政府为保障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而与雇主和企业生产者订立的防范劳动者老年风险的保障契约。这种制度一开始并不覆盖国家公务人员、企业雇主、自由职业者、个体工商户以及农业劳动者。随着社会养老保险制度的发展和完善,一些国家的社会养老保险制度逐渐涵盖了除企业生产者之外的其他社会劳动成员,其中也包括了农业劳动者。

    从理论上讲,社会化养老将养老责任分摊于全社会,大大降低家庭养老因负担不起而不养老人的风险,有利于提高养老保障程度。但由于我国各地农村的经济发展水平和农民的收人水平存在很大的差异性,农民缴纳保费的能力有限,制约了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的有效运行。就全国来讲,目前社会化养老保险在农村仍不具普及意义,保障程度和覆盖面较低。

    目前首要的任务是探寻一条符合中国国情又能顺利完成现阶段农村养老由传统的家庭养老向社会化养老过渡的道路,在弘扬传统文化、肯定家庭养老价值的同时,积极推进社会化养老的发展。

    三、中国农村养老新模式—居家养老

    如何在农村发展介于社会化养老和家庭养老的过渡性养老机制,学术界有很多不同的观点,大多数学者趋同于建立以家庭养老为主,社会养老为辅的农村养老保障模式。本人认为在把家庭养老与社会养老两种方式结合起来的同时,找出两者的最佳结合点。

    第一,农村养老模式的有效探索:居家养老。居家养老是指让老年人居住在家中养老,养老资源除由子女、配偶和自身供给外,还需要社区或社会服务人员来协助解决的养老模式。居家养老是建立在个人、家庭、社区和国家基础之上的,它是以居家养老为形式,以满足社区老年人的需求为出发点,以福利金的资助为手段,以国家制度政策法律管理为保证,家庭养老和社会养老相结合的养老体系。建立和完善社区老年服务网络,为农村居家养老提供支持和载体。

    从微观效果来看,居家养老在减轻家庭养老的经济负担的同时,提高了养老质量。居家养老使得老年人继续在家庭中生活,由于家人更了解老年人的各种需求和生活习惯,与公共机构养老相比,在保障资金相同的情况下,居家养老的生活质量相对更高一些。另外,居家养老对保持代际交换和代际互助,以及保持家庭稳定和谐与健康发展是十分必要的。从宏观效果来看,居家养老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把农村养老完全推向社会后给政府造成的压力,同时,又有社会方面的参与,有利于提高养老保障程度和社会公平的实现。

    第二,在农村构建养老保障体系,政府应制定相应的政策和采取相应的措施,鼓励居家养老,使其在法制、经济和保障水平等方面得到有效的支持。建议做好以下方面工作:

    首先,法制支持。建立和完善农村养老保障制度的各项规章制度,维护农村老年人的合法权益使农村养老保障制度由伦理走向法制。可以考虑将农村养老问题纳人人口管理范畴,并列人基本国策,最大限度的引起人们的高度重视。另外,政府在相关政策上也要出台一些得力措施,促进农村养老保障不断完善。譬如,在选择居家养老的模式下,要充分考虑到农村独生子女户和双女户的重要性和典型性,养老金来源的社会化部分就要相应额外给予一定的补助,免除她们因少子女而有的后顾之忧,吸引农民自觉自愿加人少生快富行列中来,实现真正意义上的计划生育。

    其次,经济支持。首先,政府可以根据地方的资源比较优势,以市场导向大力发展乡镇企业,促进地区经济发展,并为以后在农村开征社会保障税的税源充分提供保证。其次,政府要从改善农民收人水平着手,提高农民养老的经济负担能力。一方面要加快落实各种农村政策,加快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改变传统种植结构,增加农业科技投人,通过结构调整增加农民收人。另一方面应加大政府转移支付力度,为建立理想的农村养老保障机制提供财力支持。另外,还可以由政府出面开拓其他一些筹资渠道,比如由政府出面组织发行农村社会养老保障福利,用其所得来帮助贫困地区保障老年人最低生活保障。

居家养老个人总结篇4

abstract:astheagingpopulationisincreasingrapidly,theelderlycommunityfacilitiesalsohasaconsiderablegrowth.Bythemethodsofquestionnaireinvestigation,interview,observationtoresearchfacilitiesintheuseoftenses.theelderlylivingincommunitywaschoosentobetheobjectofthesurvey.throughobservationandanalysisofactualbehaviorofseniorpeoplethere,theinsufficientofcurrentcommunityendowmentservicefacilitiesinthefieldofarchitecturaldesign,operationandmanagementaresummedup,andtheimprovementopinionisputforward,soasthebeneficialreferenceforthiskindofconstructionisprovided.

关键词:城市社区养老设施;满意度;服务需求

Keywords:urbancommunityendowmentfacilities;satisfaction;servicerequirements

中图分类号:tU246.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4311(2015)12-0257-03

1研究目的

在全球老龄化的大背景下,我国正在快速步入老龄化社会,大量统计数据显示出我国社会老龄化问题的严峻性。截至2013年底,昆明市60岁以上老年人口已达91.9万,占户籍人口总数的16.81%。据调查显示,有95%的老年人并不愿意住进养老机构,因此社区养老服务设施的需求度很高。在“以居家为基础、社区为依托、机构为支撑”的政策环境下,实现社区养老服务设施的大范围建设,是现阶段我国解决快速老龄化最可行的策略之一。笔者对正在使用这些设施的老年人群体进行满意度调研,用问卷调查法、观察法、访谈法等调研方法收集数据,经过数据的整理和分析过后,总结出社区养老服务设施的建设现状,为即将建设的社区养老服务设施提供合理的建议。

2研究方法及调研内容

本论文采用的调查方法主要有问卷调查法、观察法和访谈法。通过实地调研,运用观察法记录所见,得出结论。问卷由基本信息问题和养老设施的满意度问题组成。通过对使用者和管理者进行访谈,得出设施的使用情况。

3昆明市社区养老服务设施概况

笔者对昆明市现有社区养老服务设施进行了走访调研,通过调研发现,昆明市共有11个昆明市社区养老服务中心,由于经营或管理不善,有3个已停用。11个社区基本情况如表1。

4调查结果分析

4.1社区老人的基本情况笔者向昆明市正在使用社区养老服务设施的老年人发放问卷50份,回收有效问卷47份,虽问卷数量有限,仍能反应实际问题。得出下文结论。

4.1.1年龄、性别及身体状况调查共计47位,男性为18位,女性为29位,如图2所示。接受调查者年龄主要以70岁以上老年人为主,其中51-55岁占调查总人数的2%,56-60岁占调查总人数的2%,61-65岁占调查总人数的6%,66-70岁占调查总人数的9%,71-75岁占调查总人数的31%,76-80岁占调查总人数的29%,八十岁以上老年人占调查总人数的21%,如图3所示。

接受调查者的年龄分布与其健康状况的关系如图4所示,数据显示65岁以下的老年人都属于健康状况能自理,甚至身体状况好的老年人还能照顾家人;66岁到80岁这一区间半自理的老年人居多;不能自理的老年人的年龄阶段主要分布在80岁以上。从图中可得出结论,随着年龄的增长,老年人的身体健康状况呈下降的趋势,需要有人照顾和护理。

4.1.2老人的学历与收入情况调查结果显示,使用社区养老的老年人,学历在初中及以下的占大多数,为总人数的72%,没有受过正规文化教育的老年人占总数的13%,中专或高中学历的老年人占总数的15%。对应社区老年人的月收入水平也是如此,月收入水平为1000元以下的老年人占总人数的57%,月收入是1000-2000元的老年人占比为34%,2000-3000元的老年人占总人数的3%。没有受过教育的老年人每月主要收入来自子女的赡养费,有一定学历的老年人每月收入主要来自养老保险和退休金。

4.1.3居住方式及与子女的居住距离将社区老人的居住方式分为单身独居、与伴侣居住、与子女居住、与子女毗邻和居住社区养老服务设施。将社区老人与子女的居住距离情况分为同住、同住一栋楼、同住一个小区、同住一个城市,可从数据得出,与子女同住的老年人占总数的15%,同住一个小区的占9%,同住一个城市的占总人数的76%。其中与子女同住一个城市的一部分老年人入住了居住型社区老年服务中心。单身独居的老年人占调查总数的11%,与伴侣居住的老年人占11%,与子女居住的老年人占15%(如图7),由此数据可看出,目前在休闲型社区养老服务中心活动的老年人的居住状况为,单身居住、与伴侣居住的情况多于与子女居住,大部分老年人在家都无人照料,因此,对社区养老服务的各方面需求很紧迫。

4.1.4子女的个数与养老方式的选择社区老人的子女个数方面(如图9),有3个以上子女的老年人占总数的71%,有2个子女的老人占20%,有一个子女的老年人占总数的4%,没有子女的老年人占5%。老人期望的养老方式方面,有45%的社区老人希望能与子女同住,希望能享受社区养老服务的老年人占33%,选择入住养老公寓和自己生活的老年人分别占13%和9%(如图10)。从数据显示的结果来看,大多数老人有3个以上子女,并且大多数老人希望能与子女同住、享受社区养老服务设施。

4.2社区养老服务设施使用现状及满意度

4.2.1老人对设施的使用频率及交通方式选择社区老人对设施的使用频率图显示(如图11),每天使用社区养老服务设施的老年人占调查总人数的86%,每周去社区养老服务中心使用设施的老人占7%,几乎不使用的老年人占7%。从交通方式选择方面,选择步行的老年人占91%,选择短距离公交车和机动车接送方式的老年人分别占7%和2%,而选择自行车或电瓶车的比率为0(如图12)。

4.2.2老人对设施不满意的原因分析问卷调查了社区内老年人对公共服务设施配套不满意的地方,选择设施缺乏、有待增加的占总数的68%,认为目前配套设施一般的老年人占21%,认为社区内公共服务设施较多,能满足需求的老年人占11%(如图13)。在对设施不满意的原因方面,认为社区内设施数量不足、配套不完善的老年人占46%,认为设施管理、服务不佳的老年人占35%,不满意的原因为距离远的老年人占13%,其他原因占6%(如图14)。通过访谈可知,有的老年人希望与子女同住,但子女违背老人意愿,把老人送进居住型社区养老服务中心,所以这些不自愿入住老年人会在其它原因上对服务设施不满意。调查显示,目前昆明市社区养老服务中心应迫切解决好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设施配套不完善、管理、服务不到位、活动设施和场地数量不满足需求。

4.3老人对服务设施的配置要求

4.3.1老人的交流方式的选择把交流方式分为社区组织活动、自发组织活动、日常的邻里交往,社区老年人选择愿意参加社区活动的占52%,愿意自发组织活动的占总人数的2%,愿意参与日常邻里交往的老年人占46%。因此在设计社区养老服务设施的时候,应为老人考虑提供适宜日常交往活动的室内外空间(如图15)。

4.3.2对居家养老服务设施在社区内的位置要求在社区老年人对居家养老服务设施在社区内的位置要求方面,认为应设于社区中安静的位置的老年人占19%,认为应设在社区中心的占49%,认为应和幼儿园设置在一起的老年人占5%,希望设施设置在绿地附近的老人占25%。结果显示大部分老年人希望社区服务设施设置在能与邻里有更多交往的临近社区中心的位置(如图16)。

5昆明市社区居家养老设施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可行性建议

5.1问题笔者结合对昆明市社区居家养老设施满意度调研结果(详见图17),从中发现了一些问题,需要在今后的改造和新建中引起设计者和管理者的注意。

在图17中,纵轴为社区养老服务老年人满意度百分比,横轴为社区养老服务设施满意度调研项目。通过图17所示调研结果,笔者认为在社区养老服务设施的建筑设计方面主要存在以下问题:

①无障碍设计不完善,如:学府社区养老服务中心的住宿楼入口处没有坡道;永宁里社区养老服务中心的入口无扶手;西庄社区养老服务中心的走道无扶手;金河社区养老服务中心的盥洗室和洗手间不适于使用轮椅;腿脚不便的老年人使用;除金河社区养老服务中心设有电梯以外,其他的社区均是楼梯上下,甚至有的楼梯坡度还比较陡,给老年人上下楼带来诸多不便。

②建筑尺度不适宜,西庄社区养老服务中心的建筑尺度非常不适宜作养老服务中心,其层高比一般公共设施的还要高一些,人处于其中会产生空旷感,不利于为老年人营造温暖安全的心理舒适感。

③无良好的室外活动区域,典型的例子就是金河社区养老服务中心,其坐落于金河社区居委会院内,建筑旁边有很好的条件供老年人活动,但室外却连简单的座位都没有设置。访谈过程中,几位身体状况好的老人都反映没有设施可供室外活动。

在社区养老服务设施的管理运营方面同样存在很多不足:①缺乏医疗康复类型的服务。笔者发现这样的现象,几乎所有社区养老服务中心都设有理疗室、康复室、心理咨询室,但其实这样的功能设置只是“徒有虚名”,其中并无专业的设备和医护人员为老年人服务。②服务功能不健全。经过调研,笔者把昆明市8个正在运营的养老服务设施分为两种类型,一种是休闲型,即老人居住在自己家里,白天到社区服务中心进行休闲娱乐活动;另一种是居住型,即老年人是长期居住在该社区养老服务中心的。休闲型的服务中心缺乏医疗方面的服务项目,而居住型的服务中心对老年人的精神生活无照顾,既无组织活动,也无适宜老年人自发活动的场所。③无上门服务。目前昆明市的社区养老服务中心几乎不提供上门送饭、照料等服务,但调查数据显示上门服务对于社区内不能完全照顾自己、无家人照顾的老年人来说,是一项迫切需要的服务项目。④服务人员数量不足。目前服务设施的管理和服务人员数量都明显不足以为老年人提供优质周到的服务。如学府社区养老服务中心的老年人反应,该服务中心一层楼有20-30人,却只有一个护理人员,这显然是不能保证服务质量的。⑤缺少有组织的活动。几乎没有社区为老年人组织活动,老年人大多是进行日常的简单交流,这对老年人的心理健康是无益的。特别是在居住型的社区养老服务中心居住的老年人,普遍反映日常生活的乏味。社区应该不仅照顾老年人的生理健康,也要为社区老人的心理健康作周全的考虑。

5.2建议根据社区养老服务设施老年人满意度调研结果所反映的问题,笔者建议以为老服务综合体为基点,对社区老人进行近距离服务辐射。通过建立日间照护+服务投送+喘息服务的模式,公建民营日托中心或养老机构,结合老年人对社区服务满意度的调研结果,分别提供市场化服务和社区养老政策。具体来讲,应该重点做好以下工作:①适当加大公共服务设施的投入,按照老年人喜好的交流方式和居家养老服务设施调整服务设施的配置标准。②根据老年人的年龄和自理能力完善基础设施,重点为80岁以上生活不能自理的老人提供必要的医疗服务设施和配套的社区医疗服务。③根据老年人的学历和收入水平,增设一社区老人文化交流与日常娱乐的基础设施,比如开办书法社,组建老年人舞蹈队等等,以满足不同学历和收入水平的老年人的养老需求。④从社区养老服务设施使用频率来看,仍有一部分老人几乎不接触养老服务设施。建议加大养老服务设施的宣传力度,引导老人提高养老活动意识,促使其主动参与养老活动。

参考文献:

[1]周燕珉.老年住宅[m].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1.

[2]赵晓征.养老设施及老年居住建筑[m].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0.

[3]艾克哈德-费德森,伊萨-吕德克.全球老年住宅建筑设计手册[m].中信出版社,2011.

[4]凤凰空间编.夕阳无限――世界当代养老院与老年公寓设计[m].江苏人民出版社,2013.

居家养老个人总结篇5

进入新世纪以来,我国迎来了人口快速老龄化时代,而____x社区也成为了名副其实的“未富先老”的社区。随着人口老龄化压力增大和“养儿防老”的传统家庭养老服务功能的日渐弱化,建立完善新形势下社区居家养老服务方式已势在必行。为了掌握社区养老工作的现状,按照“六个一”活动的各项要求,从4月份开始对____x社区所有农户(总计841户)进行了集中走访,特别是对有老人的农户进行了重点走访。通过走访,可以看到,养老问题是当前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是社区的热点。

(一)社区人口快速老龄化

____x镇____x社区前身是城关镇东关村,于____x3年撤村建居。总面积2.25平方公里,耕地面积435亩,林地面积137亩。共有农户841户,2248口人。其中,社区60周岁以上的235人,70周岁以上的53人,80周岁以上的18人,90周岁以上的1人,人口老龄化现象比较突出,占全社区农户人口总数的13.65%。

从我社区党员组成结构来看,社区党支部共有党员103名,其中:服务基层的青年党员有57人,从机关退休转入社区的老党员有15人,社区60周岁以上的党员有31人,党员老龄化现象也比较显著。

(二)子女养老消费大、成本高、负担重

目前,____x社区的养老模式主要有两种:一是传统的家庭养老。这是最为普遍的养老方式;二是养老机构养老。但模式并不十分完善,受养儿防老惯性思维影响,老年人宁愿在家里战战兢兢看子女脸色,小心行事,也并不愿意去专门的养老院入住。特别是自计划生育政策实行以来,家庭子女数量大为减少,核心家庭数量大大增多,养老对于子女来说负担越来越重,因而子女的养老压力不断加大,尤其是在独生子女的老龄化家庭中呈现出倒金字塔型,即“421”的抚养关系。这样,在竞争压力和生活压力的双重压力下,子女既要担负养育子女的压力,又要承担抚养老人的重担,自然增加了个体养老的负担。即便是老人与子女同住,子女也无法给予老人物质和精神上的双重照料,而“空巢”老人所得到的照料更少。

(三)群众翘首期盼老有所养

随着人口老龄化、家庭小型化、农村城市化和消费结构多元化趋势的发展,传统家庭的养老服务功能日益弱化,老年人特别是高龄老人对社会福利和服务的需求不断增加,养老职能将更多地依赖于社会。走访中得知,社区老龄化的压力既现实又沉重,推行居家养老模式势在必行。

如何走出一条社区养老之路?成为____x社区一件最为现实最为紧迫的大事,社区进行了有益的探索,从解决社区老年人最实际的问题入手,结合实际,探索实施了居家养老的几项服务:

(一)组织队伍服务

为活跃老年人的文化生活,社区成立了“一站两中心”,即老年人健身指导站、服务管理中心和矛盾调解中心;为保障老年人的身心健康,成立了老年人医疗服务室、设立了老年人健康档案;社区还组织了一支有一技之长的35名自愿者居家养老服务队伍,同时聘请退休党员干部积极分子同困难老人、身残老人、独居老人结成对子,进行一对一帮扶。

(二)投资补贴服务

为使老年人老有所养,健康快乐生活。几年来,社区按年龄段,提高了老年人的生活补助。60岁以上的老人每年____x元,70岁以上每年500元,80岁以上每年800元。此外,社区还积极为60—80周岁的226位老年人每人购买了2份“助老御险”金。投资10万元,建立了户外健身活动场所6处,投资4万元,为老年人活动提供了表演服装、健身道具、音箱等设施设备。

(三)开展活动服务

近年来,社区积极主动开展了一系列爱老、敬老活动。社区定期组织老年人开展多姿多彩的公益性活动,每年义务为社区农户、非农户60周岁以上的514位老年人免费体检、开展健康咨询服务、发放健康宣传手册等。每逢节假日,特别是九九重阳节,社区还专门为老年人安排七场大戏,以供陶冶情操、愉悦身心,丰富了老年人的文化生活。社区为老年人提供集健身、娱乐、精神慰藉为一体的系列化服务,依托社区地处棋源广场的优势,组织老年人日日晨练、天天跳广场舞,多次参加了市、县、镇组织的老年健身组织活动和全民健身日活动,并多次受到市、县、镇的表彰。

(一)居家养老知识的普及需深化

通过走访调查的数据显示,60%的老人对于居家养老有一定程度的了解,但真正了解居家养老的老人仅占20%。而老年人对于居家养老的了解途径,主要是通过社区宣传、报刊书籍、电视广播、亲戚朋友和邻居,其中通过社区了解的老人最多,占到了15%。可见,宣传居家养老知识非常重要,但目前我社区条件有限,对于居家养老知识的宣传普及率低、没有做到全覆盖。

(二)日常生活需求与服务不匹配

由政府买单,家政人员上门为老人提供一些简单的家政服务,该项政策受到了老年人群体的普遍欢迎,我社区也有这种情况,但由于受到资金等方面的限制,政府购买服务对象的数量极其有限,很多老人因不满足条件而被拒之门外。目前所提供的大多数日常照料服务只限于打扫卫生、洗衣做饭等相对简单的上门服务,像更高一级的服务诸如家电维修、水电维修、上门理发、心理咨询等提供的却很少,而这些服务却是老年人十分需要但自己又无法提供,这就形成了一个困境。

(三)医疗卫生服务需求满意度低

为了迎合广大社区居民的医疗卫生需求,解决大医院人满为患的困境,社区设置了____x医疗卫生服务站。走访中,我原以为社区医疗站因其距离近,就医便利,可以省去大量排队等待的时间,老年人到医疗卫生服务站就医肯定是第一选择,但经过走访得知,享受过社区医疗卫生服务的老人中仅有30%,不少老人反映这些服务站的设备比较陈旧、药品的数量较少且价格昂贵、工作人员的态度也不是非常友善。可见,对于老年人群体来说,医疗卫生服务站虽然路很近,但心却很远。(四)精神慰藉少需拓宽途径

随着家庭结构的小型化,空巢老人愈来愈多。这就使得老年人的精神慰藉成为一个重要课题。

在交流沟通方面,据调查问卷显示,63%的老人表示不希望有人上门陪他们聊天,22%的老人有这种意愿。究其原因,主要是由于上门陪聊的人员大多与老人比较生疏,他们缺乏共同的话题,老人对于他们的信任度有限。因此,有活动能力的老人更喜欢“走出去”和同辈群体沟通交流。尤其受到经济条件的制约、家庭成员的影响、传统文化束缚的那些丧偶孤寡老人,更应倍加关注,社区应拓宽渠道,有组织性地为老年人开展多姿多彩的活动,更多的鼓励丧偶孤寡老人参与到活动中来。

(五)服务设施需加快完善。

在服务设施方面,60%的老人愿意到社区老年人活动室活动,但活动室比较陈旧、狭小,空气不流通、浑浊,而且活动室已成了变相室;30%的老人愿意到社区农家书屋阅览书籍,而老年人阅览室里的书籍、报刊、杂志大都比较陈旧,难以满足老年人的需求。实际上,我社区基础设施建设明显落后,主要表现为:一是数量不足,社区重视度不够;二是质量不高,突出表现在设计落后,观念保守,不能很好地体现“以人为本”的理念,更有一些设施是社区为了应付上级的检查而设,并无实际意义,服务流于形式,从而导致了现有设施实际利用率不高。

(一)政府扶持

居家养老服务的开展离不开政府的宏观指导,特别是____x社区处在居家养老服务工作的起步阶段,服务开展得如何,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政府对居家养老服务的态度和支持力度。综合调查情况,推进居家养老服务,政府应做好以下几方面工作:

1、广泛宣传教育,为推进居家养老服务提供良好氛围

针对多数老年人文化知识水平有限以及部分老年人行动不便,社区应加大对居家养老宣传的重视程度,社区应采取上门宣传、发放养老基本常识资料等多种形式,做到家喻户晓、人人了解养老的知识和政策,让社区全体居民参与到为老年人服务的工作中去,从而营造一个尊老是德、爱老是福、敬老是美、助老是善的氛围。

2、加大资金投入,为推进居家养老服务工作提供经费保证

针对目前开展居家养老服务工作上存在的政府投入不足、工作经费短缺、社区集体经济薄弱、空巢高龄老年家庭居多的实际情况,造成居家养老服务内容少、服务层次低。因此政府应加大老年福利事业的经费投入,列入各级财政收入的预算,同时动员社会力量,引进民间资本,兴办各种老年人福利事业,从资金上保证居家养老服务的顺利开展。

3、制定扶持政策,为推进居家养老服务工作提供政策保障

居家养老服务工作作为一种社会福利性和保障性的工作,政府须有一定的政策扶持和倾斜力度。例如加大对社区医疗站的扶持力度,通过制定相关的政策吸引优秀医务工作人员下到基层,到社区医疗站提供服务,提升社区医疗站的医疗水平及服务质量,方便老人就医等。

4、建立培训机制,为推进居家养老服务工作提供专业人员保证

针对居家养老服务人员数量少、专业技能普遍低下的现状,政府应开始着手开设居家养老服务应用知识方面的培训,实施技能培训,努力培养一批推进居家养老服务工作的专业人才。

(二)社区为本

社区是居家养老服务的主体,在推进养老服务方面发挥着主力军的作用。首先,在社区党支部的领导下,大力发挥社区支部、居委全体干部、大学生村官的作用,努力贯彻落实好国家在养老方面的政策。特别要发挥好大学生村官的自身优势,宣传好、贯彻好、落实好养老方面的政策;其次,结合实际,社区应针对老年活动时间短、覆盖面少的情况,应适度的安排一些老年活动,让他们在活动中逐步消除寂寞、化解忧愁,感受到社区给他们带来的温暖;同时,社区应在老年工作上加大人力、财力、物力、活动经费的投入,积极培养专为老年活动服务的一支专业队伍。组织开展多形式、多样化,有益于老年人身心健康的专题活动。同时要积极组织定期与不定期的讨论会、座谈会,专题讨论研究老年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及时提出解决问题的措施和办法。

(三)社会参与

居家养老个人总结篇6

关键词:居家养老;养老模式;养老服务

一、国内社区居家养老研究

随着我国养老压力的增大,20世纪90年代社区居家养老服务被引入我国,并迅速发展壮大。在此过程中,社区居家养老服务受到了来自政府、社会、民众等多方面的关注,学术成果与社会实践大大丰富。

(一)社区居家养老服务概念的引入与界定

在社区居家养老服务概念的研究方面,史柏年、穆光宗、祁峰、冯晓娟等专家和学者进行了比较深入的研究,纷纷提出了自己的看法。其中,穆光宗(1999)提出社区居家养老服务是在国家法律法规保障之下,在社区养老服务基础之上的形式为居家养老,结合家庭养老和社会养老的一种养老体系。冯晓娟(2012)经过研究认为社区居家养老服务是由多元主体提供的,在家庭或社区之中,以社区服务网络为基础的,运用各种渠道获得养老服务的社会化养老模式。

(二)关于社区居家养老供需的研究

社区居家养老服务被引入我国之后,获得了较快的发展。但我国老年人口总量庞大,且处于60年代人口高峰的一代人即将纷纷步入老年,而目前能够提供的社区养老服务又较为有限,采取怎样的措施能够使社区居家养老服务最大化的满足我国老年人的需求成为了重要课题,众多学者纷纷建言献策。陈思(2010)认为应通过以下五项措施来使供给满足老年人对于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的需要,一是在经济上加强对落后地区的扶持,使区域经济能够协调发展;二是发挥政府主导作用,加大社区养老服务投入;三是建立健全相关规章制度;四是允许民间资本的介入;五是整合相关资源,加强部门间的合作。李兵水(2011)等学者认为应该从三层并行的运作机制、需求导向机制和供给的激励与约束机制等方面着手加强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的供给以满足需求。高灵芝(2012)等专家通过对济南市槐荫区的调查发现,区的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供给不能充分满足当地老年人的养老服务需求。应与各类专业化服务机构实施加盟式连锁,搭建街道辖区居家养老服务网络平台,直接和间接地为老年人提供生活照料、巡回护理、康复训练、服务信息咨询等多元化服务。”

(三)关于社区居家养老服务质量的研究

随着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的开展和推进,在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的数量供给之外,人们开始关注服务的质量,以求能够为老年人提供高质量的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侯志阳(2010)通过分析福建省三个城市居家养老服务试点的数据,得出以下几条提高社区居家养老服务质量的建议:一是坚持以老年人为核心的服务理念。二是区别对待不同文化程度的老年人,应加强对于低文化水平老年人的教育、娱乐、咨询等方面的服务,提高文化水平老年人的医疗保健服务。三是关注自理能力差的老年人。四是加强社区工作人员的培养工作。章晓懿(2011)等专家学者通过对上海市居家养老服务的分析,总结出了对于提高社区居家养老服务质量的一些有益启示。首先,要进一步完善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体系,兼顾老年人的个体差异。其次,要加强医疗保健方面的投入。最后,要加大政府投以降低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的费用,以使更多的老年人享受社区居家养老服务。

综上所述,我国的社区居家养老服务通过学习国外的先进经验,总结自身的发展经验,已经取得了较大的进步,社区养老服务在我国许多地方得以推行和发展。但是,也可以看出我国的社区居家养老服务覆盖面还远远不够,大多仅停留在一些经济较发达的地区和城市地区,还不能满足我国的养老需求。同时,对于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的研究还不够细化,对于在其中占有重要地位的医疗保健服务还缺乏专门研究。

二、国外社区居家养老研究

社区居家养老在国外最早被称为“社区照顾”,在对“社区照顾”不断研究和实践的基础上,社区居家养老的定义被提出,但许多国家一直延续了“社区照顾”的说法。英国较早推行社区照顾,随后西方发达国家纷纷效仿,并逐渐走向成熟。

(一)关于社区居家养老服务基础理论方面的研究

西方发达国家较早的开展了社区居家养老服务基础理论方面的研究。学者m.Barley将社区照顾分为“由社区照顾”(CarebytheCommunity)和“在社区内照顾”(CareintheCommunity)两种模式。前者是指调动社区内的人员对老年人提供的照顾服务,后者是指在社区内建立专门的机构,以社区为基础为老年人提供照顾。adampavey(1999)等学者通过对美国和英国的社区居家养老服务进行分析,从服务的提供者角度,将社区居家养老服务分为正式照顾和非正式照顾。正式照顾指来自于政府、慈善机构和专门的社会工作者所提供的。而由家庭、亲友和邻居提供的称为非正式照顾。

(二)关于社区居家养老服务实务方面的研究

随着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的开展,西方发达国家社区居家养老服务逐渐趋向成熟,学者们根据实践结果对如何提高社区居家养老服务水平提出了自己的看法。naokomuramatsu(2010)等学者通过对1993―2002年美国50个州老年人的数据进行分析,得出社区照顾对于心智正常的老年人是非常重要的,相同情况下,缺乏家庭和社区照顾的老年人往往会比有家庭和社区照顾的老年人更容易发生不可预测的功能衰退。Ya-meiChen(2012)等学者通过对由美国国家健康统计中心和国家老龄研究院在2002年所做的美国第二次纵向老龄化研究的数据进行分析,认为个人护理服务和高级社区服务的提高是使老年人增加社区居家养老时间和使老年人从养老机构中返回家中养老的关键。

(三)关于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中医疗保健服务的研究

医疗保健服务作为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的重要组成部分,受到了较多的关注。加拿大的学者w.ianHay(1990)作出了为了节省医院开支,社区居家医疗保健服务将会得到推广的预测。Johnwiley?SonsLtd(2013)等人通过对荷兰23名专业护理人员的研究发现,在专业护理人员和老年人之间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有利于医疗保健服务的开展。maria(2013)等学者认为了解人们对社区医疗护理人员工作能力的预期和目前医疗护理网络的所能达到的能力是非常必要的,有利于社区医疗保健服务的有效提供。

综上所述,国外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由于其探索时间较早,已经有了比较系统的理论支持,并且在实践过程中,发现问题并加以改进以提高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的水平。并且在社区居家养老医疗保健服务方面有较多的研究,提出了改进的方法和意见。

(作者单位:沈阳师范大学管理学院)

参考文献:

[1]Johnwiley&SonsLtd.Careforcommunity-dwellingfrailolderpeople:apracticenurseperspective[J].JournalofClinicalnursing,2013,23,2313C2322.

居家养老个人总结篇7

关键词:辽宁省居家养老;物业企业;服务方案

中图分类号:F27

文献标识码:a

doi:10.19311/ki.16723198.2016.13.028

1物业企业开展居家养老服务的意义及可行性

辽宁在1996年先于国家四年进入老龄化社会。统计显示,2014年末,全省户籍总人口为4274.5万人,60周岁及以上户籍老年人口837.3万人,占总人口19.6%;其中65周岁及以上户籍老年人口540.4万人,占总人口的12.6%。辽宁省市人口老龄化程度较高,占全国老年人口的15.5%,比全国老年人口高出4.1个百分点。随着我省人口老龄化,高龄化趋势的不断加剧,老年人的养老、保健、精神文化需求日益突出,养老问题日趋严峻。

近年来,在党和政府的高度重视下,我国养老服务体系建设取得了长足发展,但仍处于起步阶段,供需矛盾依然突出。2015年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鼓励社会力量兴办养老设施,发展社区和居家养老。2014年《辽宁省关于加快发展养老服务业的实施意见》中提出鼓励支持社会组织和物业企业兴办或运营养老服务项目。

物业管理企业服务于每个小区,对于居住环境和人员更熟悉,对小区设备有一定的管理和使用权,并有安全、清洁、维护等专业服务团队,为养老服务提供良好的条件,如果积极参与社区居家养老服务,必然会得到事半功倍的效果。物业企业作为小区的管家,离居家老人生活最近,并且有自己的服务队伍,居家养老服务优势明显。物业企业积极参与居家养老服务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价值:

1.1推动养老服务体系的构建

随着辽宁省老龄化步伐的加快,养老问题越来越严重,社会养老资源的匮乏也凸显出来。社区居家养老已成为养老服务体系中的一个重要分支。物业公司积极参与养老服务,为构建新型的居家养老服务模式,构建各种养老服务体系有着重要的意义。

1.2降低养老成本,减少社会养老压力

物业企业参与养老服务可以降低社会养老费用的成本,在一定程度上降低社会养老的压力,弥补社会养老机构和社区养老服务体系的不足。由于物业服务公司在物业小区开展工作,有许多服务的方便条件,物业企业通过员工培训和适当增加养老服务人员来提供养老服务,可降低养老成本。

1.3物业企业承担社会责任,体现其社会价值

养老服务是全社会的一个共同问题,不仅是由政府或一些养老机构可以完成,需要全社会共同努力。物业作为一个服务业,致力于为老年人服务,勇于承担社会责任,为养老事业做出贡献,为中国的经济社会发展做出努力,充分体现社会价值。

1.4改善物业企业和业主之间的关系,促进社区的和谐稳定

物业公司参与养老服务,在很大程度上解决了一些子女工作忙,没有时间照顾老人,或他们的子女不在身边,不能经常关注老年人的生活问题。让家庭的老人与距离最近的物业的贴心照顾,可以随时为老年人提供快捷方便的服务,将让业主慢慢改变传统的物业意见,将让业主逐渐接受物业的生活作为自己的生活管家。物业管理公司参与养老服务可以改善业主与物业管理公司的关系,促进物业工作的发展,更好地促进业主与物业之间的和谐关系,提高物业服务质量,从而促进整个社区的和谐稳定发展。

2方案设计思路

依据前期理论研究和实地调查分析结果,通过分析养老服务开展中的难点问题并尝试解决,并借鉴国内各地居家养老服务经验,设计物业企业居家养老服务方案,方案实施的主体为物业服务企业,方案的服务对象为物业服务小区内有居家养老服务需求的老年人,方案覆盖面广,服务内容全面,可操作性强。

3方案实施主体

方案实施主体为物业服务企业,由物业企业组建专门的养老服务部门。物业服务企业作为独立的经济主体也需要考虑成本效益关系,在居家养老服务中,物业服务企业会结合现有管理体系的内容,并根据其对居家养老服务对象及所提供服务的定位进行相应的调整,以便更好地把物业相关服务与居家养老服务需求衔接。

物业服务企业居家养老组织机构的配置取决于对服务对象的定位:服务于某些特殊群体,如空巢老人群体,这类群体在各小区中人数比例较少,仅需要选派“为人和善、耐心细致,具有很强爱心的”物业管理员专门负责其居家养老服务即可;若将服务群体扩大到年龄在65岁以上的老人,这就需要在物业服务企业组织框架内组建一个专门的部门,即养老服务部,并选派和培训服务人员,负责老年业主的入户巡访、照料、活动组织、服务监督等工作,保障老年住户的物质和精神文化等需求。专门从事养老服务部门建立初期,需全面掌握服务区域内老年人的情况,专职人员的配备需多一些。后期随着老年人基本资料完善及与各部门在提供养老服务过程中的交叉融合,出于成本效益原则可将养老服务和部分物业服务部门进行岗位整合,部分职责转移到楼管员、维修员、保安员、会所经营等岗位人员上,即专职和兼职的养老服务人员相结合。人员配备包括管理人员、服务人员、陪护人员、医疗护理人员等,根据服务需求动态调整。

4养老服务对象及服务方式

物业企业居家养老服务从初期的服务部分特殊群体逐步推广到物业区域内有服务需求的全体老年业主。在养老服务的开展中首要任务是掌握老年群体的基本状况,包括老年人的自理能力、身体状况、经济条件、家庭状况、生活需求等,对服务对象的基本状况进行综合评定,并进行分级分类。按照各层级的养老群体不同,制定不同的服务标准,采取不同的服务方式,提供不同的服务内容。重点培育与老年人养老生活紧密相关的服务项目。对于生活能自理的老人主要采取社区养老中心和物业服务相结合方式提供养老服务;对于失独老人,物业派专人提供陪伴服务;对于高龄老人,主要由物业服务人员提供上门养老服务,服务包括日常生活照料,精神慰藉等;对于失能半失能老人,由社区和物业共同提供上门服务,并与专业机构联合,采用医养结合的方式提供生活服务、精神慰藉及医疗服务等。居家养老服务形式是全方位、多角度、多层次的,既请老人走出家门到老年服务机构中享受自己所需要的多种服务,也派专业服务人员走进家庭为行动不便、生活不能自理老人提供多种服务,同时为老年人的衣食住行提供方便条件和贴心服务。

虽然服务作为一种商品应该是有偿的,但养老服务从本质上应该属于公共服务或者说福利范畴。因此,对于不同服务内容或不同服务群体应采用不同的收费标准,在确保服务质量和收支平衡的前提下尽可能地降低服务收费。服务包括无偿、低偿和有偿区别对待。如对于低收入、高龄、失能老人一般由政府补贴和企业降低服务收费标准来确保老人享受养老服务,如对于精神层次服务需求可由物业服务人员无偿提供。

5养老服务内容

物业服务企业居家养老服务的内容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物业服务企业居家养老服务的内容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1)定期探访服务。按照双方签订的合同内容,物业服务公司可以定期上门拜访老人家,与老人聊天,下棋或进行老人喜欢而探访者又能办到的活动。定期访问,通常每周两次或三次,每次半天,根据老人的要求,增加或减少。为了做好探访工作,物业服务企业通过调查,力争派出与老人嗜好“投缘”、“合拍”的探访者,使相聚愉快,探访者需要有一定的服务质量和“技巧”。

(2)生活服务。主要包括室内清洁、洗衣服、做饭,照顾生活不能自理的老人,购买蔬菜和食品等材料。通常是由老人打电话给服务企业,为企业送去的。由于网上购物已经逐步达到了普遍规范的水平,服务公司可以派人帮助老年人代收发邮件。

(3)日常维修服务。物业企业派维修人员或请维修公司及社会服务机构,帮助有需求的老人定期检查维修非公共区域内的房屋、设备、设施等,或按照老人的电话预约上门服务。

(4)餐饮服务。可与社区养老服务中心联合经营老年食堂,为老人提供物美价廉,方便可口的餐食,还可为老人提供电话订餐并按时配送到家的服务,减轻老人的厨房劳动。

(5)电话确认健康服务。对孤身老人提供每日电话确认其健康状况的服务。由物业服务人员承担,收取少量服务费或免费服务。频率可以保持每天一次,以免影响老人休息。

(6)医疗服务。物业企业与医疗机构建立紧密联系。老人家里安装专门的医疗报警按钮,与物业企业、就近医疗机构相联系。对年老多病的老人实行定期上门探视服务,对于行动不便又不需住院的老人积极协调医疗机构在家中治疗。服务人员密切关注老人健康问题并协助解决医疗服务需求。

(7)外出陪伴服务。力争一年内安排几次外出活动。不需要很长的时间,通常是几个小时。外出的内容也比较简单,包括购物、购物、到公园、动物园、博物馆等地的参观或游玩等。由老人向物业服务企业打电话确定,物业服务人员为老人外出安排交通工具,并派人进行全程陪伴服务。

(8)建立老人休闲俱乐部。物业服务企业可利用会所的闲置时间及与社会机构合作,向老年人优惠开放活动场所,设置专门为老人服务的项目。定期安排老年人休闲娱乐活动,开办老年大学,丰富老年人生活。

(9)开展老年人咨询服务。对老人了解不多但有所需求问题,例如疾病、生活极其关系,开展老年人咨询服务,保护老年人的合法权益,使其安度晚年。聘请各行业精英和专家学者,对老年人进行知识讲授和技能培训,开展涉及法律、科学养生、医疗保健、人际沟通、家庭教育等专题讲座和咨询指导。

物业企业在开展居家养老服务方面具有独特优势,可以满足老年人日益增长的居家养老服务需求,又适应多数业主“花钱买服务”的各类养老需求,有利于形成社会资源对养老服务投入产出良性循环的可持续发展机制。

6方案实施步骤和过程

物业居家养老服务方案的实施先在物业服务区域内的1-2个园区试运行,服务内容可以从基本的生活服务开始,服务部分老年人,逐步扩大服务范围和服务内容,总结经验不足,完善后进一步推广。

方案实施过程如下:

组建养老服务部门――制定养老服务规范――完善养老服务设施――培训养老服务人员――养老服务试开展――养老服务监督检查和评价――养老服务方案改进――养老服务全面开展。

本服务方案只是从理论上对物业企业参与居家养老服务进行了设计,还有待于实际应用,并在实际应用中不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日臻完善。

参考文献

[1]辽宁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2013、1014)[Z].

[2]辽宁省关于加快发展养老服务业的实施意见(2014)[Z].

居家养老个人总结篇8

【关键词】社区居家养老泉州

据泉州全国第六次人口普查数据显示,至2011年底,全市户籍人口691.5万人,其中老年户籍人口76.3万人,老年人口占人口总数的11.03%,预计到2030年,全市老年人口将激增为170多万。在应对老龄化问题的过程中,泉州市各级政府积极开展社区居家养老服务,2010年2月1日正式出台的《泉州市政府关于推进居家养老服务工作的贯彻意见》指出,泉州市将在社区搭建“一站式”服务平台,建立和完善居家养老服务网络。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中心(站)主要为老年人提供家政服务、医疗保健、文体娱乐、法律援助、精神慰藉等一站式服务。

泉州社区居家养老服务工作刚刚起步,还处在一个低水平的层面,社区所提供的老人日常生活照顾服务、医疗保健服务、休闲活动等与老年人的养老服务需求存在较大差距,社区对老年人的关注不够。调查结果显示:近90%老人反映社区内没有向老人提供生活服务的家政公司或其他机构;在被调查的老年人群体中,47.1%觉得社区不够关心老年人,仅1.4%觉得社区对老年人很关心。调查问及“您需要帮助的时候,第一时间会向谁寻求帮助”时,78.6%的老人是需要家人帮助,9.5%向亲戚朋友寻求帮助,8.1%向邻居寻求帮助,仅1.4%是向社区工作人员寻求帮助。这说明社区在养老服务方面还落实不够到位。

泉州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的开展与老年群体对养老服务的需求相比有很大差距,主要原因有:

1.社区居家养老服务氛围不强,养老观念不强

现实生活中,社会成员更注重的是小孩的成长性教育,比如说,托儿所,幼儿教育等等都是围绕小孩展开的居家服务,而针对老年人的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体系欠缺,社区居家养老的氛围不够浓厚。人们,包括一些职能部门、社区管理服务部门对开展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的重要性、迫切性认识不足。

2.社区的养老服务工作缺乏力度

目前社区在一定程度就是政府的下派机构,成为政府在基层的代言人,社区工作被动化,难以自我发展、自我完善。在走访调查中,在询问“您觉得应该由谁来提供居家养老服务”时,85.7%的社区工作人员认为应该由政府提供,14.3%认为由社会公益组织提供,而没有人认为应该由社区提供。可见,社区很难独立自主地按照居民需要提供养老服务。另外,作为一项新政策,部分干部对社区居家养老服务认识不够,导致工作缺乏力度,无法满足老年群体的养老服务需求。

3.经费短缺严重

社区居家养老服务应该是公益性的,以低偿、优惠服务为主,经费短缺就成为制约社区居家养老服务发展的瓶颈。在对社区工作人员的调查中,71.4%的社区在养老服务过程中存在经费困扰。在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站建设中,省级财政按每个服务中心(站)6万元标准给予一次性开办补助,其他经费要求各地自筹;各地对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的资金投入也是补的,对社区需要服务的庞大老年群体而言,仍是杯水车薪;而社区居家养老服务是没有利润或微利的,难以吸引企业积极参与,社区养老服务所需资金短缺严重。

4.服务人员欠缺,且缺乏专业技能

目前,就社区的工作量来说,配备的社区管理工作人员仅能满足日常事务的工作需要,没有更多时间和精力考虑老年群体的养老服务问题。

在社区居家养老方面,泉州还没有健全完善的志愿者激励和培训机制,志愿者在养老服务中发挥的作用还比较小,一是总量不足,真正参与到养老服务中的志愿者远不能填补缺口;二是来源渠道不畅,很多有服务意愿的人缺乏相应的路径参与到养老服务工作中来;三是专业性较差,很多志愿者往往仅凭人道主义精神和热情而工作,基本不具备养老服务护理资质,这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养老服务项目、服务内容的扩展和服务质量的提高,制约了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的发展。

发展泉州的社区居家养老服务,需要政府、社会各方面共同努力。

1.加强政府的主导作用

就社区居家养老服务所具有的福利性、公益性而言,社区居家养老服务在很大程度上仍是一种政府行为,这要求各级政府部门重视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事业,积极扶持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的发展,将之纳入本地区社会经济发展的总体规划之中。一方面,加大对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的投入。在调查中,77.6%老年人认为应由政府来提供社区居家养老服务更合适,老年人“花钱买服务”意识不强,都希望政府能够投入资金,真正关心老年群体,因此由政府主导,加大财政投入力度就显得尤为重要。另一方面,加大宣传力度,让人们特别是老年人了解、感受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的优越性。

2.多渠道筹措社区居家养老服务所需资金

社区居家养老服务所需资金庞大,完全由财政负担,对政府而言压力巨大。因此,除了加大财政投入外,还应多渠道筹措。一是增强社区自筹能力,盘活社区现有资源,发展壮大社区经济,增强自身造血功能。二是吸纳社会资金参与社区居家养老服务。泉州民营经济发达,民间资本雄厚,应该鼓励民营企业参与社区居家养老服务,提高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的社会化、市场化程度;还应该鼓励公益捐赠,发挥慈善组织的优势,有效筹集社会资金。三是象征性收费。完善社区居家养老,也可通过社区成员的出资与出力来共同实现,据调查,25.7%的老年人认为应象征性付费,其中60%老年人可以接受每月100元以下的费用,我们认为可以适当收费,弥补社区居家养老服务资金的不足。

居家养老个人总结篇9

关键词:养老保险;生育意愿;性别差异

一、前言

近年来,我国居民的生育意愿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除了受计划生育政策的影响外,社会保障体系的不断完善也是一个不容忽视的影响因素。在传统社会中,经济发展主要依赖于劳动力数量,生育的孩子越多,他们所能够带来的回报也就越多;而在现代化社会中,生育孩子只能带来有限的经济效益,因为促进经济发展的决定性因素不再是劳动力数量而是科学技术水平,养育太多孩子反而会增加抚养成本,最终理性人的生育意愿下降。此外,根据生育率理论,生育对养老有一定保险效益,传统养老模式以家庭养老为主,但是,随着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发展,社会养老模式不断完善,社会养老对传统的家庭养老存在一定的替代。基本养老保险能够保障参保人退休期内的基本生活水平,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其养老的后顾之忧,使其晚年对子女的依赖度降低,从而对生育子女数量产生挤出效应,使得生育意愿降低。作为一个可以影响实际生育水平的超前变量,生育意愿可以为预测生育水平提供重要参数,目前大多采用包括意愿生育子女数量、意愿性别、生育时间的三维指标来构建生育意愿评价体系。由于儒家思想的渲染,中国家庭普遍坚持养儿防老的传统观念,因此可以说是否有养老保障及养老方式的选择在某种程度上都会影响居民生育意愿。睢素利认为我国目前的养老保障体系不够完善,大多依靠家庭养老,并且在农村中主要由儿子承担。因为老年人缺乏稳定的经济来源,且女孩结婚后要到男方家生活,这就使得老人的生活面临现实困难,也促使人们更倾向于生育男孩。养老保险在很大程度上可以转变人们养儿防老的传统观念,从而去影响其生育意愿,尤其是偏好生育男孩的意愿。在社会保障制度不健全特别是农村社会养老制度还很脆弱的条件下,城乡二元社会结构使城市发达的生产力和相对健全的社会保障制度与农村落后的生产力和单一的家庭养老模式形成了鲜明的对照,客观上强化了某些家庭的性别选择偏好。在考虑生育子女的经济动机和功能的情况下,陈欢和张跃华构建了一个简单的两期决策模型,研究表明基本养老保险对生育意愿会产生挤出效应。具体来看,养老保险会让总生育意愿下降14.1%,生育男孩意愿下降7.2%,生育女孩意愿下降5.4%。而且进一步的分析发现,这一负向影响主要发生在低收入和高收入家庭中,对中等收入家庭的影响不显著。以上文献得出的结论大抵是收入越高以及城市户口居民偏向于生育更少的孩子。在人口老龄化形势严峻以及生育意愿水平不断下降的双重背景下,研究居民的养老和生育意愿成为学术界关注的热点问题,论文则将两种相结合研究基本养老保险对居民生育意愿的影响,以期了解两者之间的关系,并进一步完善养老保险相关政策。

二、基于2015年CGSS数据的实证检验

(一)数据来源论文使用2015年CGSS的数据。作为我国第一个全国性、综合性、连续性的大型社会调查项目,该项目系统收集了社区、家庭、个人等多个层次的数据。全国各地的家庭进行抽样调查,每个家庭随机调查1人,总样本量约为12000。论文分析对象为18岁以上的居民,根据研究需要,剔除缺失样本及进行相关处理后,剩余有效总样本量为8718,具有统计学上的意义和大样本性质。

(二)变量选取被解释变量:居民生育意愿,生育意愿主要包含意愿生育子女数量、意愿性别和生育时间3个方面,由于样本信息的缺失,论文只从生育数量和性别构成两个维度来分析基本养老保险对生育意愿的影响。根据受访者对调查问卷中社会态度部分的“如果没有政策限制的话,你希望有几个孩子?”问题的回答,设定了3个计数变量作为被解释变量,即总的生育意愿、生育男孩意愿以及生育女孩意愿。解释变量:是否参加养老保险。其中,把参加城市或农村基本养老保险的居民统一视为参加了养老保险,记为1;否则均被视作未参加养老保险,记为0。控制变量:由于除了养老保险对生育意愿有影响外,还有其他一些重要因素也会影响居民的生育意愿,如果不加以控制的话,会使得回归结果有偏且不一致。在参考了大量相关文献之后,论文中把以下因素也考虑了进来,以确保结果的可靠性。这些因素分别为:性别、年龄、户籍类别、受教育年限、个人年收入、健康状况、婚姻状况。具体来说:被调查者为男性记为1,女性则记为0;年龄变量即为调查年份减去被调查者的出生年份,为一个连续性变量;农村户口记为0,城市户口记为1;受教育年限根据未受过教育、小学、初中、高中、大学、研究生及以上大致分别记为0年、6年、9年、12年、16年、19年;家庭总收入为2015年被调查者个人总收入,考虑到收入对生育意愿的非线性影响,加入个人总收入的对数形式;根据被调查者对自身身体状况的估计,将健康状况分为很不健康、比较不健康、一般、比较健康、很健康,分别以1、2、3、4、5进行标记;婚姻状况变量中未结过婚记为0,结过婚记为1。

(三)变量的描述性统计从相关调查和数据可知,若是没有政策限制的话,我国大部分居民普遍希望生育两个孩子,性别构成是一男一女,反映我国居民儿女双全的美好愿望。从养老保险的参与程度来看,参保率达到了69.8%,可见虽然我国一直重点关注扩大社会保险的覆盖面,但是仍然有部分居民未加入。从性别来看,被调查者中有53.2%为男性,46.8%为女性,性别比例大致均衡。平均年龄为50岁左右。城市户籍居民占31.7%,农村户籍居民占68.3%。平均受教育年限在8.6年左右,即初中毕业,反映居民普遍享受到了九年义务教育。个人平均年收入为34526元。健康状况普遍处于一般状态。有将近90%的被调查者都结过婚,这也会更有利于调查,且在一定程度上保证了数据的准确度。

(四)回归结果由于考虑到城乡之间经济和社会养老保险政策的执行情况以及生育观念上存在一定的差异性,对居民的生育意愿会产生某种程度上的影响,且不同收入群体的养老保险的负担情况也各有差异,故论文首先进行总样本分析,之后以农村和城市、收入在不同等级为依据分样本进行分析。从分析结果可以看出,全样本回归结果显示,购买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对被访者的生育意愿的负向影响概率降低7.29个百分点,且主要表现在生育男孩的意愿上,对生育女孩的意愿没有较大影响,表明我国素来所追崇的养儿防老观念,在一定程度上受到了养老保险的冲击;另外可看出随着受教育年限的增加,总的生育意愿以及生育男孩意愿也显著减少,而对于生育女孩意愿的影响则并不显著,这主要是因为受教育年限的增加带来思想观念尤其是生育观念上的差异所造成的;从户籍类型来看,农村户口居民偏向于多生孩子,仍然具有多子多福的生育观念;年收入对数对于生育意愿在1%的水平上显著负向影响,即年收入越低的被调查者越偏向于生更多的孩子,因为孩子越多能够保证老年以后所获得的收益越高。其他因素如被调查者性别、健康状况、婚姻状况对生育意愿的影响不显著。将样本分别按照户籍类型分为农村户口和城市户口,按照收入分为低收入群体、中等收入群体及高收入群体,得出以下结论。户籍类型对生育意愿的影响:是否参保以及年龄对于生育意愿的影响在这两个群体之间的影响方向大致相同,但是参加养老保险会使得城市居民更偏向于减少生育意愿的数量,且年收入对数对于农村户口居民的生育意愿是有显著性影响的,而对城市居民则没有;受教育年限对于城市居民的生育意愿具有显著影响,对农村居民则没有。不同收入群体对于生育意愿的影响:在低收入群体和中等收入群体之间,是否参保、年收入对数、年龄以及户籍类别对生育意愿都是具有显著影响,在高收入群体中以上因素的作用则并不明显。

三、结论与政策建议

居家养老个人总结篇10

文献综述

(一)有关人口结构影响居民消费的研究文献针对中国人口结构变化与高储蓄低消费特征,国内外学者的解释不尽相同。Leff(1969)采用了计量经济学方法,研究了人口抚养比和储蓄率的关系,研究表明人口抚养比对储蓄率有显著影响,具体表现为居民储蓄率随着少儿人口和老年人口抚养比的提高而降低,并且Leff认为人口抚养比的上升是导致一些欠发达国家收入提高同时储蓄率下降的主要原因。莫迪利安尼(modigliani,2004)通过时间序列模型进行实证检验发现,在近50年的时间里,中国居民储蓄率与人口负担系数存在明显的均衡关系,他们认为人口结构的变化是中国高储蓄率和低消费率并存的重要原因之一。Horioka等(2006)采用Gmm实证方法对中国省际面板数据做了考察,发现人口抚养比并不会显著影响储蓄率。Kraay(2000)利用中国省际面板数据研究了中国的储蓄行为,研究表明,人口抚养比和储蓄率之间也不存在长期协整关系。郑长德(2007)运用1989~2005年面板数据进行实证研究发现,居民消费率和少儿人口抚养比以及和老年人口抚养比之间的关系分别为正相关和负相关。李文星等(2008)利用1989~2004年的数据对中国人口结构与消费率之间的关系进行了检验,结果发现老年抚养率对居民消费率并无显著影响,而少年抚养率的上升会轻微的引起居民消费率的下降。人口年龄结构变化与我国目前低水平的居民消费率没有直接关系。

(二)有关金融深化降低消费—即期收入“过度敏感”度的研究文献国外关于金融深化促进消费增长的理论相对比较成熟。这些研究一般是从生命周期-永久收入假说(简称LC-piH)扩展衍生出来的。根据LC-piH,在随机漫步理论的指导下,完全资本市场中的家庭未来消费是不可预测的。Levchenko(2005),Laurence、nathalie和isabelle(2002)认为金融市场的国际化能够在全球范围内分散风险从而平滑投资者的消费。Flavin(1981)对不同国家和地区的实证检验结果显示:居民消费水平对即期收入的变动有显著的敏感性(excessivesensitivity),如果消费者不能轻易、足够地从借贷市场借钱弥补其现期流动性不足带来的消费约束,那么只能削减当期的消费额度,所以金融市场的发达程度与消费对即期收入的敏感性之间存在着明显的关系。Jappelli和pagano(1989)、Campbell和mankiw(1991)以欠发达地区的金融市场为例,研究发现居民即期消费的敏感度随着信贷约束的加重而上升;反之,发达的金融市场通过允许消费者实现跨期消费而减弱其敏感性,并降低即期可支配收入与消费之间的关系,释放了流动性约束;同时,发达的金融市场由于激烈的竞争机制降低了居民家庭的金融中介成本,增强了居民消费的意愿。从上述文献研究中看出,目前学界对人口结构的研究主要围绕其对居民储蓄率或消费率的影响;而对金融深化的研究也主要集中于其对居民消费的影响,很少有人将金融深化与人口结构结合起来探讨它们共同作用于居民消费率的状态。为此,本文在上述研究的基础上,将二者结合起来考察伴随金融市场化程度加深、不断趋于老龄化的人口结构对我国的消费模式究竟有多大的影响,这种影响又以怎样的方式演绎着。

计量模型设定与数据描述

为了研究金融市场化进程中金融市场化的程度和人口年龄结构对居民消费的影响以及这种影响的大小和作用机制,本文使用eviews6.0软件并选用结构向量自回归VaR和VeC模型对我国1988-2009年22年间的金融市场化指数、人口年龄结构以及居民消费率数据作分析。一般来说,通过人口结构可以反映出一个国家大体的社会和经济状况,而年龄又是最重要的因素,所以本文人口结构指标选取的是以年龄为基础的少年抚养率和老年抚养率。国际上普遍将人的年龄分为0-14岁,15-64岁,65岁及以上三个层次,少年抚养率是一个国家或地区中0-14岁的人口数占15-64岁人数的比重,它衡量的是一个国家中每百名青壮年劳动力需要抚养的儿童数;老年抚养率是65岁及以上的人口数占15-64岁人数的比重。它衡量的是一个社会中每百名青壮年劳动力需要赡养的老年人。居民消费率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在一定时期内用于居民个人消费和社会消费的总额占当年国民支出总额或国民收入使用额的比率,它已经成为衡量一国经济发展良性与否的重要指标,所以本文选用的是居民个人消费和社会消费总和占国民收入的比重即居民消费率作为居民消费度量指标。改革开放初期,我国曾用广义货币总量(m2)占国民产出(GDp)的比重衡量金融深化程度,但这种用经济货币化程度反映出的高货币国民产出是伴随我国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变过程中,以大量货币交易为主的经济活动比例的上升而产生的,它并不能真实反映出当时金融市场的发展程度。由于这个金融深化指标是在我国经济转轨的背景下产生的,但在制度性力量慢慢消失的今天用金融资产总量与GDp之比度量金融深化的程度应该比其更准确。所金融与经济以本文通过金融资产总量(即m2+有价证券+股票市值)与GDp之比来作为金融市场化的指标。本文计量模型中使用的少年抚养率(sf)和老年抚养率(lf)数据来自历年《中国人口统计年鉴》或《中国人口年鉴》,居民消费率(co)数据来自历年《中国统计年鉴》,金融市场化指数(fi)数据根据历年《金融统计年鉴》和国家统计局网站的相关数据测算而得。

金融市场化程度、人口年龄结构对居民消费影响的实证分析

(一)时间序列的平稳性检验和Johansen协整检验本文使用eviews6.0对居民消费率(co)、少年抚养率(sf)、老年抚养率(lf)、金融市场化指数(fi)序列做了aDF单位根检验,检验结果显示这四个序列在5%的显著性水平下都符合一阶单整。在VaR模型稳定的基础上,我们对co、sf、lf、fi这四个序列进行了迹统计量和最大特征值的Johansen协整检验。协整检验的原理在于通过协整(co-integration)这个经济计量指标衡量因为季节影响或随机干扰而在短期内偏离均值但在长期内可能会重新回归均衡状态的co、sf、lf、fi之间的关系,但一旦这四个变量在长期内仍然保持这种偏离关系,则说明它们之间不存在长期均衡关系。通过eviews6.0,我们给出Johansen协整检验的结果如表2、表3所示。从表2可以看出:在协整向量为0的情况下,迹统计量大于5%显著性水平下的临界值,则拒绝原假设,也就是这四个向量至少存在一个协整关系;在协整向量最多为1的检验下,迹统计量明显小于临界值,接受原假设,说明这四个向量之间最多存在一个向量关系。因此通过迹统计量的检验可以得出:少年抚养率(sf)、老年抚养率(lf)、金融市场化程度(fi)和居民消费率(co)四个向量之间长期而言存在而且存在唯一一个均衡关系。

(二)VeC模型和协整关系本文采用Johansen-juselius多元协整分析技术通过对协整系数的组合判断来进行协整检验,根据aiC最小化原则选择协整滞后区间为滞后1期到滞后2期。通过检验,在5%的置信水平下。上式协整方程说明的是co,sf,lf,fi这四个变量之间的长期均衡关系,括号中的数值是各变量标准差。从上式看出,少年抚养率和居民消费率之间存在正相关关系,即少年抚养率每增加1%,居民消费率将增加0.79个百分点,从检验结果看,少年人口抚养比和居民消费倾向关系并不显著。原因在于一个家庭在抚养孩子方面的支出比例就整个家庭纷繁复杂的支出项目而言很少发生变动,何况在计划生育政策的约束下,我国家庭的生育数量本就不会发生大的变动,家庭会根据抚养孩子数量的多、少相应减少或增加对每个孩子的支出费用,因此这种支出比例对家庭所抚养孩子数量的变动并不敏感,这在我国农村尤其典型;而老年抚养率对居民消费率的影响不但是正向而且是显著的,老年抚养率每变化1%,居民消费率将增加7.8个百分点。这主要有三方面原因:一是随着我国老龄化趋势的强化,老年人口在总人口中的占比越来越大,构成了我国消费群体的一个很大比例,不断强化着这类群体数量的变化对消费水平的敏感性;二是因为虽然老年人已经丧失了劳动能力只能取得很少部分的收入,但老年群体却几乎成了继年轻人外第二大消费主体,尤其是在保健方面的消费,这类消费具有频率高、额度高的特点,使得居民消费率随着老年抚养率的上升而加速上升,三是在技术条件不发生变化的情况下,没有劳动能力的老年人口比重的上升和有劳动能力的劳动年龄人口比重的下降同时导致社会总产出水平下降,使得不变的消费比例在变小的社会总产出中的比例变大;金融市场化指数和居民消费率之间的关系和预期的一样,金融市场化程度越高,就能更加有效地减少居民消费的流动性约束,降低消费—即期收入的敏感度,释放更多的消费空间,对居民消费率起到正向促进作用。金融市场化程度每增加1个百分点,居民消费率就升高0.33个百分点。居民消费对金融市场化程度的敏感度比预期的要低,原因在于我国有部分居民对金融市场的利用意识不够强,这与我国传统的量入为出的消费观念有关系,同时还可能是由于现阶段我国金融市场发展还不够成熟和完善,风险相对较高,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居民通过金融市场平滑消费的意愿。

(三)Granger因果检验本文对协整方程残差进行了单位根检验,结果显示不存在单位根现象,说明协整关系是稳定的。对数似然值是16.22,aiC值为3.81,SC值为4.31.似然值比较大,aiC值,SC值比较小,说明模型的整体效果较好,可以用来分析Granger因果关系。为了更好的观察居民消费率、少年抚养率、老年抚养率和金融市场化指数四变量之间的动态关系,我们利用VeC模型进行因果检验。老年抚养率(LF)是居民消费率(Co)的格兰杰原因,即老年抚养率的上升会增加居民消费总量,同样,少年抚养率(SF)也是居民消费率(Co)的格兰杰原因,少年人口在劳动人口中比重的升高会增加我国居民消费量,这两组格兰杰原因也都符合弗朗科.莫迪利安尼(F.modigliani)的生命周期消费理论。根据该理论,年轻人和老年人近乎纯粹意义上的低收入或无收入消费者,如果这两类人群在一个社会中的占比很大,则该社会的消费倾向就高;而拥有收入的中年人却因为对少年和老年人的抚养负担而约束自己的消费水平,如果他们的人口比例增大,则消费倾向会下降。表5还显示,金融市场化程度(Fi)是居民消费率(Co)的格兰杰原因,这是因为随着金融市场化程度的加深,居民消费来源除了依靠即期收入外还能通过金融市场的借贷行为实现跨期消费,平滑其各期消费。同时,金融市场化程度(Fi)还是少年抚养率(SF)的格兰杰原因,这主要是因为金融市场化在减少居民消费流动性约束的同时使得居民觉得生孩子的成本没有以前那么大,降低了其抚养少儿的负担,所以少儿的生育数量相对会上升。居民消费率(Co)又是少年抚养率(SF)的格兰杰原因,即居民消费率(Co)和少年抚养率(SF)互为因果关系,居民消费率(Co)还是通过影响其抚养少儿的成本作用于少年抚养率(SF)。为了更好的观察lf、sf、fi对co以及fi、co对sf因果关系的长期趋势。

(四)脉冲响应函数分析脉冲响应函数分析是为了弥补VaR模型没有分析这四个变量彼此间带给对方的内生影响而进行的,所以本文对居民消费率、少年抚养率、老年抚养率和金融市场化指数做脉冲分析以便检验他们彼此之间的具体影响机制。给少年抚养率一个正的冲击,我国居民消费率先急剧上升,之后变缓慢上升一小段时期,之后开始逐渐下降。给老年抚养率一个正的冲击,居民消费率在长期内有平稳增长趋势。(2)图2显示,给金融市场化指数一个正的冲击,少年抚养率先急剧下降,之后开始稳定上升。(3)图2显示,给金融市场化指数一个正的冲击,居民消费率先急剧上升,尔后稳定一小段时期,再开始急剧下降,后来又开始缓慢上升趋于稳定。

(五)方差分解方差分解是通过分析每一个结构冲击对内生变量变化的贡献度,从而评价不同结构冲击的重要性。短期内少年抚养率的增长将会引起居民消费率快速上升,大约在第12期时上升到极致,然后居民消费率呈现长期稳定状态,不再上升。老年抚养率对居民消费率的影响是在短期内引起居民消费率有一个较小的上升趋势,大约在第10期时居民消费率不再有变化,呈平稳趋势。金融市场化程度的加深在第10期以前对居民消费率几乎没有影响,第10期以后随着金融市场化的深入,居民消费率出现缓慢上升态势,大约在第17期时呈现稳定状态,不再上升。图4显示,居民消费率对少年抚养率几乎没有影响,这是因为少年人数占劳动力人数的比重更多的受其他因素影响,如计划生育政策、家庭收入、家庭观念等因素影响,所以居民消费率对其的影响很小。金融市场化程度的加深在一段时期内会引起少年抚养率的上升,这是因为金融深化能使人们实现跨期消费,减小了少年抚养成本对家庭即期收入的依赖,使少年生育率上升,但长期内这种趋势将变得不明显,因为家庭生育数量更多地取决于政府制定的生育政策和家庭观念而不是抚养孩子的成本。

研究结论及政策启示

通过以上分析,本文得出以下结论和政策启示:

1、少年抚养率、老年抚养率与居民消费率呈现明显的正相关关系,即少年抚养率和老年抚养率的上升都会增加居民消费率,但尤以老年抚养率对居民消费率的这种影响显著。这符合莫迪利安尼的生命周期消费理论,该理论认为,赋有抚养少儿和赡养老人义务的中年人群虽然收入很多,却因为这两种义务而不敢轻易消费;相反,低收入甚至无收入的少年、老年群体却因为必须的原因消费远超过其收入,所以一个以少年人口和老年人口为主的社会人口结构会提升该国整体的居民消费率,这与我们的检验结果相符。

2、一个国家中老年抚养率的持续上升可能会降低未来国民收入的增长率。这是因为虽然居民消费率对少年人口和老年人口数量的变化都很敏感,而且来自家庭自身和政府两个层面的对这两类人群的支出已经相当大,但少年抚养率和老年抚养率所带动的支出性质并不一样,对前者的支出是一种人力资本投资,这种投资会带来等于甚至大于成本的预期回报;而对老年人群的支出是一种纯粹的、不求回报的消费模式,因此,这种消费的长期增长会挤占社会投资资本,最终导致未来国民收入的增长率会因不断上升的老年抚养成本受到抑制。

3、金融市场化又称金融深化,简单的说就是直接融资市场和间接融资市场的发达程度。本文实证结果表明,金融深化能促进居民消费的增长,同时,又能在短期内引起少年抚养率的增长。金融深化促进居民消费增长是源于发达的金融市场能降低家庭即期收入对消费的约束效应,帮助居民实现跨期消费从而平滑其各期的消费,带动居民消费率的上升;金融深化能引起少年抚养率的增长是因为通过减小家庭因即期收入带来的消费敏感性后,家庭对少儿抚养成本的敏感性同样会降低,这可能在短期内释放家庭多生育的意愿,之所以是在短期内是因为生育数量在长期内取决于我国政府的生育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