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动化技术的发展史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6 02:37:55

自动化技术的发展史篇1

关键词:数字化技术历史博物馆应用

中图分类号:G26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9082(2016)12-0005-01

在当今社会互联网科技的快速发展进程中,数字化技术得到了越来越广泛的应用,它属于高新科技的发展前驱,在日常的生产生活领域都能见到它的足迹,数字化技术的应用为人们带来了很大的便利。而历史博物馆是以纪念历史事件,历史人物或保护文物藏品为主的专业性博物馆,丰富着人们的文化生活,博物馆与数字化技术的结合能够使其获得更好的发展,也能够吸引更多的观众去了解历史文物及文化信息。

一、数字化博物馆的发展内涵

在历史博物馆的发展中需要通过政府公益宣传以及电视广告、网络宣传、手机短信等渠道加强相关的宣传,改变博物馆在人们心目呆板、单调的原有形象,让更多的人民群众能够对博物馆的免费开放有了解,增加参观人数[1]。在增加参观人数的基础上,还需要运用更丰富的展览方式来调动观众的参与度和积极性,使其能够在参观的过程中了解到更多历史博物馆相关的知识。这就对现代历史博物馆的信息化发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利用博物馆这一实体当作基础,运用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信息技术等将博物馆的相关内容以数字化的方式展示给观众,就是所说的数字化博物馆。这种博物馆的建设是以数字网络空间对物质博物馆的补充与再现为发展前提的,包含智能化、网络化等特点。历史博物馆进行数字化技术的应用,当前还是一个新兴领域。数字化技术博物馆能够改变其原有的运营方式,数字化技术作为主媒体实现业务功能上的拓展,比如网络博物馆、数字展厅等。所谓的数字化博物馆,就是博物馆运营的各环节都采取信息技术及数字技术作为常用工具,计算机成为了工作中最为常见的一个平台,实现文物利用及保存服务的高效发展。

二、数字化技术在历史博物馆中的应用

1.积极应用虚拟技术,发挥网站的共享功能

在数字化技术发展进程中,虚拟现实技术是应用与发展都比较快速的一项技术类型,这一技术在20世纪末期兴起,属于一项综合性、崭新的信息技术内容,包含了计算机图形学、传感技术等多个信息技术分支[2]。虚拟现实技术的兴起对计算机技术的发展有着很大的促进效果,将这一技术在历史博物馆中的数字展示环节进行应用前景广阔,能够对数字化技术本身的虚无性进行适当的弥补,带给观众一种身临其境的体验。现实社会中发生的事都可以通过网络以虚拟的模式逼真的表现出来。比如:三维地理信息技术,利用数字化建设旅游区提供相应的旅游服务以及娱乐信息也已经成为一项新的业务功能,历史博物馆也可以借鉴这一技术,基于互联网的虚拟技术形成可视化平台。这样,在游览的时候,观众只需点击想了解的内容就能够实现网上的虚拟观摩,在三维场景与多媒体视听环境的结合之中,获得模拟体验以及相关的历史知识。也可以通过虚拟技术制作遗址景区的全景,这样就算观众不能前往到实地参观也可以有身临其境般的感觉。

2.充分利用感官感受,呈现真实新环境

将数字展示技术应用到博物馆展览环节,也就是利用计算机技术,构建生动形象的视、听、触觉上的虚拟环境,从而把真实物体与虚拟环境进行叠加,为观众呈现一个真实的新环境。多媒体技术的发展为历史博物馆的革新带来了很多选择,多媒体互动投影,电子书,触摸式装置系统等多媒体设备渐渐走进了历史博物馆,在观众和展品、历史事件人物之间建立了一个桥梁,使观众更主动的参与其中。例如,在重庆红岩革命历史博物馆中,涉及到的革命烈士有几百人,很难通过传统的展板陈列形式讲他们的事迹一一列出,如果使用电子书,参观者就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查询,了解到相关的人物。这样既能优化展厅的陈列,还能使观众主动的,有兴趣的参与。而在中国派历史陈列馆里还有“与老照片合影”的多媒体装置,参观者可以选择自己中意的重庆老街景,或代表性建筑和人物通过合成互动技术实现合影。多媒体技术在博物馆中的应用,打破了传统文字、实物加图片的展览模式,参观者不再被动观看,而是从交互性操作去积极主动的参与体验。

3.提升讲解员的专业素质,开展数字化展示

讲解员在博物馆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是连接博物馆与观众的桥梁,在参观博物馆的过程中,讲解员与观众有着最直接的接触,观众享受讲解员提供的文化服务也是最多的。而讲解员自身的素质与人们享受到的服务水平有着直接的关系,因此,在历史博物馆的发展中应该注重对讲解员的自身业务能力的提升,对业务能力提升快的讲解员实行奖励政策,促进讲解员之间的取长补短,对自身的业务能力及存在的不足有一个比较正确、清楚的认知,从而获得讲解技能的提高,为参观者提供光荣完善的服务。

而在数字化技术的应用之下,历史博物馆讲解员也需要及时的了解熟悉相关的展示内容,对技术的具体运作模式进行学习掌握,这样在讲解的时候才能做到游刃有余,对参观者提出的疑问才能及时的进行解答,比如在参观者体验多点触控技术或者虚拟现实技术的过程中,通过讲解员的指导能够更顺利的进行应用,增强观众的好奇心和参与度,最大程度的感受数字化技术的魅力。

Y束语

信息时代的到来影响着各行各业的发展进程,历史博物馆也不例外,传统的博物馆运行模式比较单一,就是讲解员带领观众通过展板,展柜来了解历史事件或人物,这种形式比较枯燥,无法调动参观者的参与性,也很难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而数字化技术的引入可以大大的改变这一局面,使得博物馆的运行模式更加的丰富,提供的服务水平也得到了提升,使得历史博物馆有了更进一步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刘宇驰.数字媒体技术在博物馆展示中的合理应用[D].复旦大学,2012.

自动化技术的发展史篇2

关键词:“分析的马克思主义”;历史唯物主义;柯亨

中图分类号:a8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3-291X(2012)16-0192-02

“分析的马克思主义”是近三十年来西方理论界兴起的一股新的“西马”流派,其严密的分析、清晰的逻辑在“西马”诸流派中独树一帜。而其全部理论体系在很大程度上基于其对历史唯物主义的理解。因此,研究“分析的马克思主义”首先要研究其历史唯物主义理论。

一、作为“生产力的进化史”的历史唯物主义

在“分析的马克思主义者”中对于历史唯物主义采取这种理解方式的是柯亨。由于柯亨是“分析的马克思主义”的创立者以及主要代表人物之一,他对历史唯物主义的理解、阐述最为深入、细致,其他“分析的马克思主义者”或者其他与柯亨进行相关理论交流的学者都是在柯亨所阐述的历史唯物主义基础上进行的。因此,柯亨的这种理解方式也是“分析的马克思主义者”诸多不同的对历史唯物主义的理解方式中影响最大的一种。柯亨把历史唯物主义理解为,人为了满足自身的物质及精神需要,不断提高生产力,生产可以满足自身物质及精神需求的产品的过程一种历史理论:“因为我要辩护的是一种老式的历史唯物主义,一种传统的观念。在这一观念中,历史从根本上讲是人类生产能力的增长,社会形态依它们能够实现还是阻碍这一增长而兴起和衰落”[1]。在这种理解方式中,由于柯亨把生产力作为他所理解的历史唯物主义的核心,且在他的论述中,生产力在历史中经历了一个由低到高逐渐发展的过程,这种变化类似于生物的进化。因此,我把他所理解的历史唯物主义称为生产力进化史的历史唯物主义。而柯亨的这种对历史唯物主义的理解方式与马克思在其著作中所描绘的以及我们在传统上所理解的历史唯物主义大体一致的。第一,柯亨的历史唯物主义承认物质生产是人类社会存在及发展的基础;第二,坚持了生产力在解释社会历史发展过程中的首要性,柯亨还因此特别提出了“首要命题”并进行了详细的论证;第三,肯定了社会形态依据生产力的发展变化而进行相应变化的规律。马克思在其著作中对于以上三点都有明确论述。所以,以上三点也是任何号称反应马克思本意的历史唯物主义理论所必须坚持的基本观点。

二、“生产力的进化史”的历史唯物主义宣扬了“技术决定论”吗

对于柯亨把历史唯物主义以及社会历史的发展理解为一部生产力的进化史,一些“人本主义”的马克思主义者认为柯亨的理论宣扬了“技术决定论”(技术决定论由两个命题构成,一是技术是自主的;二是技术变迁导致社会变迁)。因为柯亨这种对历史唯物主义的理解方式赋予了生产力解释社会历史发展的决定性作用,而他们认为决定生产力发展水平的最重要因素就是技术,把社会历史的发展解释为生产力的发展就意味着承认了技术在社会历史发展中的决定性作用。与柯亨持类似历史观的另一位“分析的马克思主义者”美国田纳西大学哲学系教授威廉姆·肖似乎也站到了柯亨的对立面。在其《马克思的历史理论》一书中直接把历史唯物主义称为马克思的“技术决定论”。肖的“叛变”无疑使“人本主义者”的这个质疑的合理性进一步凸显出来。柯亨则坚决否认他的历史理论属于“技术决定论”的范畴。他认为不能在坚持生产力的首要性与“技术决定论”之间画等号。柯亨认为在马克思看来坚持生产力的首要性与坚持人的社会历史的主体地位是一致的:“这些评价表明人们没有认识到生产力的发展和人的能力的提高之间在事实上和在马克思的观念中的广泛一致。一旦我们注意到生产力发展核心是人的劳动能力的丰富,那种对技术的强调就失去了它的贬低人的外观。生产能力的发展是‘个人自主活动方式’的进步。它与‘人们的发展’携手共进。奴役人的能力主要属于社会关系,而不属于物质力量:成为桎梏的是生产关系,即在它们阻碍物质力量发展的时候。这一点用夸张的说法讲就是:生产力不会奴役人,因为人们不可能是他们自己的能力的奴隶”。所以,坚持生产力的首要性不等于坚持了“技术决定论”。无疑,柯亨的反驳是有力的。技术进步与生产力发展水平的提高不能画等号,奴役人的不可能是生产力,只能是生产关系。但让人感到奇怪的是,肖在做出历史唯物主义“技术决定论”的判断后,在阐明生产力与人的关系时也给出了类似理由:“在马克思看来,无论精神的和物质的,主观的和客观的,有活力的和物化的,所有这些生产力,全部属于人类,它们是人的经济发展的标志,并且也是自然秩序和生产的先期历史之间的物质联系……尽管压迫阶级社会具有漫长的历史和在资本主义下人们忍受了深刻的隔阂,但在马克思看来,生产力依然是社会的物质再生产中人的力量,总的说来就是人的创造性。而且唯有生产力,即人的最基本的和独特的活动的产物,才能结出真正的人类自由果实的种子”。这也就是说,肖与柯亨在类似的理由上做出了相反的判断。那到底是什么原因使两人基于类似的理由做出了相反的判断呢?其实,原因在于他们不同的对“技术决定论”的定义。根据柯亨和肖的相关论述,把生产力、技术以及人三个概念与社会历史发展从逻辑上连接起来,他们“技术决定论”的思想就可以被分为三个层次。第一层次:生产力。推动社会历史发展直接的决定性因素;第二层次:技术。推动生产力发展的决定性因素;第三层次:人。推动技术进步的决定性因素。如果从第一层次去定义历史唯物主义,由于生产力决定着社会历史的发展,历史唯物主义则可以被称为“生产力决定论”的历史唯物主义。如果从第二个层次去定义历史唯物主义,则就可以称为“技术决定论”的历史唯物主义了,简称为“技术决定论”也可以。这也是肖所理解的历史唯物主义以及他直接把历史唯物主义称为“马克思的技术决定论”的原因所在。而从第三个层次去理解历史唯物主义,则可以把生产力、技术都置于人的控制之下,用来反对历史唯物主义的“技术决定论”解释。柯亨在反对“技术决定论”的历史唯物主义时以及肖在评论生产力在社会历史发展中的作用时,都采用了这种对历史唯物主义的理解方式。这样,区分层次后就可以清楚的看到为什么在类似的理由下,柯亨和肖在对历史唯物主义是否属于“技术决定论”上做出了完全相反的判断:肖是在第二个层次即生产力与技术的关系上把历史唯物主义称为“马克思的技术决定论”的,而柯亨则是在第三个层次即生产力与人的关系层面去反对历史唯物主义的“技术决定论”解释的。这样,对“技术决定论”定义的不同,在相同的理由下就既允许柯亨反对历史唯物主义的“技术决定论”解释,又赞成肖的历史唯物主义的“技术决定论”定义。因此,柯亨与肖对历史唯物主义的理解并没有太大矛盾,他们的分歧在于在讨论历史唯物主义时对“技术决定论”定义的不同。柯亨与肖关于历史唯物主义的性质判断的分歧是一个佯谬。

自动化技术的发展史篇3

关键词:远德玉;技术过程论;技术创新;过程创新

远德玉教授是我国较早开展技术论研究的学者,在30年的技术论研究生涯中,率先提出“技术是一个过程”的观点,在《论技术》、《技术选择论》等著作中,同陈昌曙教授一起全面阐述了技术的动态过程论思想。在同日本学者进行比较技术研究的过程中,进一步发展了技术过程论思想,并结合国内技术创新实践,拓展了技术过程论思想,开辟了技术创新哲学研究的新领域。今天,比较全面地回顾和评述远德玉教授技术过程论思想的发展历程、主要贡献和理论特色,对于我们将来能在一个比较高的起点上从事技术论或技术哲学研究,无疑具有重要的意义。

一、技术过程论的研究脉络

远德玉教授,1934年4月13日出生,辽宁省台安县人。1953年毕业于阜新煤矿学校,同年考入东北工学院(现东北大学)采矿专修科学习。大学毕业后,留校做院刊的当时,陈昌曙教授写成的科学家故事经常在院刊刊登,“文化大革命”中远德玉教授因此曾被指责为为资产阶级学术权威树碑立传而受到批判。不过,也正是在这个时期,远德玉教授开始接触科技史,阅读了一些科技史的书籍,并进一步对科技史产生了兴趣。1970—1975年,远德玉教授在采矿系教改组工作,其间对工程技术的一般规律进行了探讨。

粉碎“四人帮”后,东北工学院成立了自然辩证法研究室,1978年春,远德玉教授来到自然辩证法研究室工作。1979年4月,远德玉教授参加了在华中工学院召开的第一届全国技术史学术会议,并向会议提交了论文《科学技术史中几个值得研究的问题》。同年,远德玉教授到北京图书馆查阅资料,在查阅日文杂志时,发现了日本《技术与人间》杂志刊登的关于技术论方面的文章。在自然科学史研究所资料室同志的帮助下,他详细查阅了相关的日文书籍。回到学校后,远德玉教授向自然辩证法研究室的老师汇报了关于日本技术论的研究动向。接着,他又同懂俄文和略懂英文的同志去北京,查阅并复印英文、俄文、法文资料,专门组织有关老师翻译,后来结集出版,这便是1980年第5辑《科学与哲学》(研究资料)。该辑研究资料对国外有关技术论、技术科学、技术史与技术管理方面的文章进行了介绍,成为全国最早发表技术论的译文集。后来,远德玉教授还同自然辩证法研究室的其他老师编译了1985年第2辑《科学与哲学》(研究资料),对国外技术哲学的发展概况、技术论的历史争论等进行了介绍。

1981年11月,远德玉教授参加在苏州举行的第二届全国技术史学术讨论会,提交论文《技术是一个过程略论技术史与技术论研究》,首次提出了技术是一个动态过程的观点。1982年,远德玉教授在《技术是一个独立的研究对象》的文章中认为,应该把技术作为一个独立的对象,需要从不同角度开展技术论的研究[1]。1983年,远德玉教授完成论文《关于技术本质属性的探讨》,该文从过程论的视角分析了技术的本质和属性[2]。1984年10月,第三届全国技术史会议在安徽黄山举行,远德玉教授向会议提交了题为《历史中的技术》的论文,分析了不同时代技术的各自存在方式和存在特点,明确提出技术概念是一个历史性的范畴[3]。

1986年,辽宁科学技术出版社出版了远德玉教授与陈昌曙教授合著的《论技术》一书,该书进一步论证了技术是一个过程的观点。在该书的后记部分,作者这样写道:“它虽然由我们执笔完成,但应该说这是东北工学院自然辩证法研究室集体智慧的结晶。……日本技术论学者的著作给了我们很大启发。特别是日本帝京大学教授、东北工学院名誉教授星野芳郎先生的著作和思想给了我们很多教益”[4]323。在此,远德玉教授明确表述了他的技术论思想的主要理论来源。也许是由于受到日本技术论影响较深的缘故,远德玉教授比较主张用“技术论”而不是用“技术哲学”来表示自己的研究成果[3]。

1986—1989年,陈昌曙教授、远德玉教授等同日本学者星野芳郎、林武等开展了“中日技术发展与辽宁技术改造战略思想研究”,这是他们与国外学者合作研究的第一个课题,《中日企业技术创新比较》是中方研究报告,由日本文化交流基金资助,东北大学出版社1994年出版。星野芳郎则以“中日技术发展的政治经济背景”为题完成了研究报告并在日本出版,1995年,日本文化交流基金资助出版了该书的中文版《技术发展的政治经济背景》。中日双方的比较技术研究,加快了中国学者对日本技术论的了解,同时也促进了远德玉教授对中国现实问题的深入研究。此后,他陆续承担辽宁省和沈阳市关于企业技术创新的实证和对策研究,并开展校企之间的合作研究。

1990年4月,陈昌曙教授与远德玉教授共同完成《技术选择论》一书,由辽宁人民出版社于1991年出版,远德玉教授执笔完成“企业在技术选择中生存和发展”、“技术发展战略的选择”两章的内容,在该书中,他初步区分了技术发明与技术创新,提出企业技术活动的中心环节,是如何把科学技术成果转化为生产力并实现经济增长,即做到技术创新[5]。

1991年,陈昌曙教授主持申报的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我国工业企业技术创新动力和能力研究”获得批准,远德玉教授是主要的完成人,1993年结题报告完成。但由此启动的技术创新研究却一直继续下来,并不断取得新的成果。1994年,远德玉教授开始招收“技术论与企业技术创新”方向的博士生,在他的指导下,先后完成16篇“技术论与企业技术创新”方向的博士学位论文(到2007年9月,共有23名博士生毕业)。

2001年,远德玉教授承担国家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九五规划基金课题“技术创新与产业结构优化研究”,2004年8月结题。该课题对技术过程论思想进行了细致的梳理,在技术过程论的基础上分析了技术与产业的关系,从而把技术、产业技术、技术创新与产业联系起来。2005年末,远德玉教授同丁云龙、马强共同完成国家“十五”出版重点选题《产业技术论》,对产业技术这一技术的最终状态进行了整体的深入研究。

二、技术是一个动态过程

关于技术是一个动态过程的观点,是远德玉教授在1981年参加第二届全国技术史学术讨论会时提交的论文《技术是一个过程略论技术史与技术论研究》中首次提出来的。1982年,远德玉教授在《技术是一个独立的研究对象》的文章中提出,把技术列为科学的一个层次是不妥当的,需要从技术的角度来研究技术与社会、生产、经济、哲学的关系,我国也应该像日本、苏联和美国技术界、哲学界对技术的整体研究一样,把技术作为一个独立的对象,从不同角度大力开展技术自身规律的探讨,即开展技术论的研究,包括技术体系学的研究和技术社会学的研究两个方面[1]。

技术是一个过程的思想,是理解技术本质属性的关键。也许正是基于这样的思考,这个命题提出后即受到了一些学者的批评。有的学者认为,说技术是一个过程不过是一种空泛的议论,难道一切事物不都是过程吗?说技术是一个过程又有什么确定的、特殊的意义呢?对此,远德玉教授在许多场合都进行了回答。1984年10月,第三届全国技术史会议在安徽黄山举行,远德玉教授向会议提交了题为《历史中的技术》的论文,分析了原始时代、工匠时代和近代技术的各自存在方式和存在特点,提出技术概念是一个历史性的范畴,它本身是在不断发展变化的,人们对技术的不同理解,是由于技术形态的不同引起的;不同时期人们侧重于技术的某一形态,便产生了不同的技术理解。该文可以看做是对三年前提出的技术过程论的补充,也是对技术过程论批评者的回答。

远德玉教授提出,技术是一个过程是在对既已存在的有关技术的定义分析基础上作出的。既已存在的定义往往是从一个侧面对技术作的“静态分析”,通过对技术的静态分析,认识构成技术的要素,对于理解什么是技术是有益的,而且在实际生活中也可以着重从某一种要素来说明某种类型的技术活动。然而,这些说法只是指明了技术的某一个方面,而不是技术的全部,也不是技术的本质。技术乃是一个由诸多要素构成的、有内在联系的系统,而且是一个动态系统,是作为过程的技术[4]52-53。“技术作为一个系统,作为一个动态的过程,这是认识技术本质时的基本观点,而且也是符合现代系统论的思想的。”按照系统论的观点,任何一个系统都有输入和输出,输出是输入的结果。技术作为一个系统输入的是物质、能量和信息,在改造自然和利用自然的运动过程中,经过处理和控制,输出的是经过加工改造了的物质、能量和信息。技术系统的基本功能就是在于实现从输入到输出的转变。而物质、能量、信息的变化和运动都需要时间的积累,都要有一个演化过程,因此,“技术必然是一个动态系统”。只有把技术如实地看做一个系统或过程,才能揭示技术的本质和特征,并且为技术论的研究打开新的局面[4]55。

在1992年全国科技成果产业化研讨会上,远德玉教授发表《技术创新的工艺性研究》一文,又对有关技术是一个过程的非议进行了公开回答。文章指出:“当科学技术成果商品化的问题日益受到重视,并广泛开展技术创新研究之后,技术过程论似乎是可以接受的了。技术本来就是表现为多种形态的,知识形态的,物化形态的,有形的和无形的,潜在的和现实的,从发明到一品技术再到多品技术。技术形态的转化就是它向生产力的转化过程,也是技术本身的不断完善化过程。……技术之所以需要和可能进行创新,就是因为技术本来就是一个动态的过程。技术创新实质上就是在技术原理基本不变的情况下,技术形态的转化过程。”[6]因此,“对技术作静态的考察,只是关注技术的一种形态,或关注技术的一个要素,或关注技术的最后结果,因而是片面的。当然,这里绝没有否定静态考察的价值。在特定条件下技术便有特定形态,对特定形态的技术作静态考察是必须的,但它所考察的并不是技术的全部,技术的全部乃是多种技术形态的总和”[3]。

在《论技术》一书中,远德玉教授对技术是一个动态过程的含义进行了三方面概括。①技术是指发明、设计本身就是一个从无形技术向有形技术转化、从潜在技术向现实技术转化的过程。全面理解技术,必须看到无形技术与有形技术、潜在技术与现实技术在动态过程中的统一。无形技术与有形技术、潜在技术与现实技术只是技术过程的不同发展阶段,它们各有其自己的特点,如果只对技术作静态分析,就会引发关于技术本质的各种争论。②技术是指技术软件与技术硬件只有在动态过程中才能结合起来。技术软件是在同硬件的结合过程中产生出来的,也只有在同硬件结合的过程中才能形成一个完整的技术系统。因此,技术是软件与硬件在动态过程中的统一。③技术是知识、能力、物质手段不断更新的过程。在人和自然的相互作用中,人们有目的地使知识、能力、物质手段结合起来变革自然,创造出人工物;在人们创造人工物的过程中,又会总结前一阶段的经验,从而产生出新的知识,积累新的经验,获得新的能力。如此不断反复和反馈,技术就不断进步,由低级发展到高级[4]62-65。在《技术过程论的再思考》一文中,远德玉教授对技术是一个过程又增加了一条概括,即:技术是目的与手段在动态过程中的统一。技术既是手段,又是目的,是人为所设定的目的寻求手段的过程,又是有了手段寻求新目的的过程。目的与手段的矛盾是技术实践活动中的基本矛盾,二者的统一是在特定历史条件下的统一,由此才有技术形态的不断变化,并可以说明技术发展是一个无限的历史过程[3]。

基于以上的分析,远德玉教授在新近出版的《产业技术论》中进一步把技术的基本内涵概括为:技术存在于动态过程中,技术是一种过程性的存在。这样的概括有助于把技术是过程性存在同技术是实体性存在、知识性存在和活动性存在区别开来[7]7。远德玉教授曾经提出,关于技术的存在形态,人们往往只注意了技术的结果,并把技术的结果看成是技术本身。这样的后果是把技术看做一种静止的实体。正像人们只能从新陈代谢的过程中真正理解生命的本质一样,人们也只能在主体因素与客体因素相结合的过程中了解技术的本质。必须把技术看做是人类从主观到客观的一种实践活动,技术是一个人类实践的动态过程,技术在人类利用、控制和改造自然的过程中才体现出自己的面目[2]。总之,技术不仅存在于发明活动和过程中,还存在于技术创新活动和过程之中,更存在于生产与产业活动过程之中。如何把发明与创新、技术与生产统一起来理解技术,则是当代技术哲学与技术社会学研究的重大课题[7]5。  

三、作为中日技术发展比较的引申与技术动态过程

的展开的技术创新关于技术创新的研究,是开展中日技术发展比较的结论,更是技术过程论的逻辑结果。

早在1983年7月,东北工学院技术与社会研究所就特别邀请日本帝京大学教授、技术评论家星野芳郎来华进行了为期一个月的讲学,以便深入了解日本战后技术发展的历史经验。1986—1989年,陈昌曙教授、远德玉教授同日本学者星野芳郎、林武等开展了“中日技术发展与辽宁技术改造战略思想研究”,中日双方学者通过多次互访与多次到中日企业生产现场的考察,较为深入地了解了中日技术发展的历史和现实。在《中日企业技术创新比较》一书中,远德玉教授介绍了研究得出的几点基本结论:一是中国在技术、经济上与日本以及其他发达国家之间的差距是在一定历史条件下形成的;二是中国与日本以及其他发达国家在技术上的差距,主要地表现在批量生产技术的落后以及基础技术的落后;三是技术存在着不同的类型,只有企业不断地进行技术创新,依靠改良提高型技术,才能有力地促进经济腾飞[8]3。根据日本学者森谷正规对技术水平和技术开发能力水平的界定[9],远德玉教授把技术水平和技术开发能力水平的总和称做技术实力,提出技术实力可以用发明的潜力和水平、样品制造技术的潜力和水平、开发的潜力和水平、批量生产技术的潜力和水平来表征,据此得出结论:中日之间技术实力上的差距是由技术开发的潜力和水平的不同而开始出现的,日本在技术开发的潜力和水平方面大大高于中国,而且在生产技术尤其是批量生产技术方面的水平更是强于中国。中国生产技术的落后突出地表现在基础技术落后,而基础技术是支持整个生产技术的基础[8]17-23。远德玉教授还描述了中日技术实力方面的现实状况:中国在发明能力和水平方面略高于日本,样品制造水平方面不相上下,中国在技术开发能力和水平(即发明成果商品化)方面要低于日本一个数量级,在生产技术水平方面则要相差两个数量级[8]26。产品开发与样品制造是技术创新的前期阶段,其创新能力对后续创新的成功与否产生决定性的影响,企业在技术创新方面的差异性是中日在生产技术方面出现差距的直接原因。因此,从中日技术发展的比较研究,必然会引向对技术创新的研究。

更为重要的是,技术创新是技术过程论展开的必然结论。在技术过程论看来,技术的形态包括:技术构想、技术发明、设计、试制或试验、生产技术、产业技术等。由主观技术构想、创意而产生的技术发明是技术的初始形态,必须经过设计、试制和试验加以客观化、物质化,才能纳入到生产劳动过程中去,成为生产技术。然而,单一的生产技术仍不能实现技术的最终目的,因为它只能完成产品生产的一部分或一个环节,必须有许多与之相匹配的一系列生产技术才能形成产品和服务;只有多种生产技术的综合,即完成生产技术的体系化或形成产业技术,才能实现技术的最终目的[10]。也就是说,技术发明只是技术的初始状态,通过创新使其产业化变为产业技术,成为技术的最终状态,才能真正发挥技术的功能和作用[7]6。由此必然会合乎逻辑地过渡到技术创新的研究,因为技术创新实质上就是在技术原理基本不变的情况下,技术形态的转化过程。

从过程创新的角度,远德玉教授把技术创新的内容理解为包括技术本身的、经济的以及管理的创新的结合。技术创新首先是技术本身的过程创新,包括技术本身的不断完善化过程,又包括该项技术同相关的一系列技术结合实现体系化的过程;其次是经济的过程创新,包括一系列的经济决策与经济行为的创新;再次是管理的过程创新,它使得生产过程中技术的诸要素、生产力的诸要素得以完善地组织、协调、平衡和配置,实现生产经营系统在功能和结构上的整体优化。只有三者的有机结合,才能实现技术成果的商品化,使技术变为直接生产力[6]。由于技术创新是一种呈现为某些阶段性的连续的渐进过程,因而研究不同阶段的创新特征、内容和方法,对于人们弄清技术创新的规律和规则,并按照这些规律和规则进行创新,从而缩短从发明到商业应用的时间,就是极为有益的。正因如此,远德玉教授积极倡导进行技术创新的工艺性研究,并提出了创新工艺研究的课题,包括如何对技术的、经济的、管理的三类过程创新的结合及其阶段性的研究,如何认识创新的内容随着创新阶段的变化而不断变化的特点、规律,如何探求创新过程不同阶段所采用的创新方法和手段。

在《技术创新的特质与功能》一文中,远德玉教授提出,技术创新是一种创造自有知识产权包括创造出专有技术、专利技术、商标、商誉等等的技术经济活动,能否创造出自有知识产权是技术创新与单纯的技术改造、技术引进相区别的根本标志;技术创新过程是多种知识的组合,诸如发明专利、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产品商标、企业商誉以及专有技术等,只有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产品和服务,才能获得垄断利润,并从自有知识产权的转让中获得收益,也才有可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11]。

技术创新是发明成果在商业上的应用过程,是发明成果发生转化的过程,是技术发明变为生产技术和产业技术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技术的目的性在变化,技术的各种要素在变化,该技术与其他技术之间的关系在变化,而不是固定不变的发明成果在商业上的简单应用。当产业技术生成变为产业中的技术,并成为产业的一个要素之后,技术的生成与转化过程便结束了,作为技术的创造活动结束了,但又开始了产业的创造过程[7]25。产业技术的系统化不仅要考虑技术本身的结构和功能系统,还要考虑生产要素的供给系统,更要考虑消费者的购买能力、喜好和习惯等多种要素[7]27。对此,远德玉教授在《科技转化为生产力的田字型模式与动力机制》一文中,通过田字型转化模型说明,科学原理转化为生产技术需要经历:①横向的三个阶段的转化过程,即科学原理向技术原理的转化,技术原理向技术发明的转化,技术发明向生产技术的转化;②纵向的三种形态的转化过程,即科学形态从科学原理技术原理技术发明的转化过程,技术形态从技术原理技术发明生产技术的转化过程,人的目的性从抽象到具体的转化过程。因此,从技术发明转化为生产技术是技术的体系化和社会化的过程[12]。

在《产业技术论》一书中,远德玉教授进一步讨论了田字型转化模型中的横向转化过程,认为该过程大致包括如下三个阶段:自然因果性向技术原理的转化,技术原理向技术发明的转化,技术发明向产业技术的转化。在这个过程中,只有达到功效性要求的发明,才有了转化为产业技术的可能性;而产业技术才是技术的完善化形态,也是技术体系化的标志[7]16-18。

远德玉教授认为,产业技术是生产技术的体系化,是多种生产技术组成的系统。产业技术的基本特征主要表现在以下几点:①产业技术是体系化了的技术;②产业技术是社会化了的技术;③产?业技术具有直接生产力功能;④与生产技术相比,产业技术是具有独特性的技术。他提出,以为把科技成果转化为生产技术就是产业化了,从而中止了创新过程,将使创新半途而废;以为有了放之四海而皆准的生产技术,只要引进过来不经过生产条件的重新组合就可以完全应用,就不是真正理解技术创新[10]。因此,正确理解产业技术是完整准确地理解技术创新过程的关键。承认技术过程论,必须承认技术形态论。技术本来就有多种形态,产业技术是技术完善化的形态。只有产业技术,才能制造出产品和服务,并形成现实生产力,真正显示出技术的社会功能。以技术作为整体来研究的技术论(包括技术哲学与技术社会学)如果不研究产业技术,便难以揭示技术的本质、属性和功能价值[7]1。

总之,技术创新不仅是技术产业化的过程,而且是技术商业化和社会化的过程,是这三个过程的统一。技术创新既是按照合目的的自然规律性技术原理进行产业化的过程,又是按社会经济规律的社会建构过程。把技术创新看做是科学技术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的社会化过程、产业化过程和商品化过程,是技术创新研究视角改变和研究新范式得以确立的方法论基础,也是技术创新的哲学研究同经济学的和管理学的技术创新研究区别开来的标志。

四、启示

以上简略地回顾了远德玉教授从事技术论研究30年的历程,并对其技术过程论思想进行了简要的评析,从中我们可以得到如下的启示。

启示一:坚持研究路径的一贯性才能少走弯路并取得一定的研究成果。远德玉教授在谈到《产业技术论》一书的撰写经过时说,一个研究者不能既在东山养鸟,又想去西沟钓鱼,总要有一个比较确定的研究方向,并形成自己的研究路径。研究路径的惯性使得研究既有阶段性,又有连续性[7]1。远德玉教授在30年的技术论研究历程中正是这样走过的。从20世纪80年代初提出“技术是一个过程”的观点,到把技术看做一个独立的研究对象并探讨技术的本质属性、技术的社会价值与技术观,再到探究技术论的研究领域与性质;从战后中日技术发展战略思想的比较研究,到中日企业技术创新比较研究,再到产业技术论的研究;可以说,无论是对技术的宏观思考,还是对技术的微观分析,他都坚持了这一基本的研究路径。

启示二:努力追踪国外学术研究前沿才能在一个高起点上展开研究。陈昌曙教授指出,如果不十分重视了解欧美技术哲学发展的动态,不尽力追踪学科前沿,就不可能在前人和他人成就的基础上提出自己的有新意的见解,乃至几乎不能从事这门学科的研究[13]。远德玉教授的技术过程论思想是在借鉴和吸收日本技术论思想的基础上形成和发展起来的。由于所学外语为日语,因此他能够直接阅读的外文文献便是日语资料。早在20世纪20年代,日本就有了“技术论”的名称,40年代前后,围绕技术的本质,日本开展了技术论的论战,因而积累了较为丰富的技术论资料。通过与星野芳郎、林武等日本技术论学者开展中日技术的比较研究以及阅读日语文献,远德玉教授较好地把握了日本技术论发展的前沿,从而为自己的技术过程论思想打下了坚实的理论基础。

启示三:不断夯实技术史的基础才能拓宽技术论研究的视野。远德玉教授对于技术论的研究是在技术史的基础上展开的,“技术是一个过程”的观点就是在全国第二届技术史学术讨论会上最先提出,并在全国第三届技术史学术讨论会上加以拓展和深化的。他在向中国科学技术史学会第二次代表大会(1983年10月)提交的《技术史与技术论》一文中提出,技术论既可以说是技术史的现代化部分,又有时论的特性。技术史和技术论是相互促进的两个独立学科,技术论要以技术史特别是近代技术史作为基础,技术史的研究必将促进技术论的研究。同时,技术论的研究成果,也为明确技术史的研究对象,解决技术史的分期,探讨技术发展的规律性,提供新的思想[14]。在《关于技术创新史研究的断想》(未公开发表)一文中,他更提出不仅要研究发明应用的社会史,还要研究创新过程的社会史,即研究发明成果的产品化史、商品化史、产业化史。因此,只有扎根于技术史和技术创新史的沃土,认真研究历史中的技术和历史上的技术创新,理性地概括我国技术发展实践和我国技术创新实际,才能找到适合于中国的技术发展理论和创新模式,也才能找到适合中国历史发展的技术创新理论。

参考文献:

[1]远德玉,吴明泰.技术是一个独立的研究对象[n].中国自然辩证法研究会通信,1982-02-10(3).

[2]远德玉.关于技术本质属性的探讨[j].方法,1983(试刊):69-75.

[3]远德玉.技术过程论的再思考[j].东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5(6):391-393.

[4]远德玉,陈昌曙.论技术[m].沈阳:辽宁科学技术出版社,1986.

[5]陈昌曙,远德玉.技术选择论[m].沈阳:辽宁人民出版社,1991:107-108.

[6]远德玉.技术创新的工艺性研究[j].自然信息,1992(增刊):3-6.

[7]远德玉,丁云龙,马强.产业技术论[m].沈阳:东北大学出版社,2005.

[8]远德玉,陈昌曙,王海山.中日企业技术创新比较[m].沈阳:东北大学出版社,1994.

[9]森谷正规.日美欧技术开发之战国际技术比较研究论[m].吴永顺,陶建明,译.北京: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1984:2.

[10]远德玉.产业技术界说[j].东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0,2(1):22-25.

[11]远德玉.技术创新的特质与功能[j].求是,2002(6):50-52.

[12]远德玉.科技转化为生产力的田字型模式与动力机制[j].自然辩证法研究,1995,11(9):31-34.

自动化技术的发展史篇4

一、转变教学观念

初中历史教学是以学生活动为主,培养学生的独立性和思维灵活性。传统的历史教学手段更趋向于灌输学生历史知识,以应对考试为主,严重阻碍了学生的思维发展,学生只单纯记住了历史知识,而对历史的思考严重欠缺。信息技术的强大可以使初中历史教学变得丰富多彩,使历史人物的形象更加鲜活、突出,因此,信息技术在初中历史课堂上的运用有其必要性和优越性。

1.运用信息技术的必要性

当今社会是信息化的社会,如果学生还是单纯地学习课本上的知识,“一心只读圣贤书,两耳不闻窗外事”,并不能满足社会发展的需要,最终会被淹没在历史的潮流中,老师要通过历史课堂让学生获得大量信息并学会正确处理信息,能为社会的发展做出贡献。信息技术的运用可以帮助老师收集历史材料,再现历史情景,让学生在接触现代信息的基础上系统掌握历史知识,优化历史课堂。信息技术不仅可以协助老师的教学,还可以帮助学生的学习,如运用网络查找和搜集资料,让学生主动学习,提高学习有效性。信息技术中的多媒体技术,运用声音、动画等多种效果,可以丰富学生的想象,产生身临其境的感受,调动学生的多种感官,提高课堂效率。由此可见,在初中历史课堂上运用信息技术是社会发展的需要,也是学生发展的需要,我们老师在教学过程中要认真学习和研究,熟练运用信息技术辅助我们的教学。

2.运用信息技术的优越性

信息技术辅助教学是一种先进的教学手段,在教学活动中充分显示了它不可比拟的优越性。多媒体技术可以很好地融合初中历史知识,根据学生的个性特点进行随机调整,安排教学内容,整合历史知识,强化师生互动,从而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现代化信息技术集图形、图像、声音、动画等多种教学效果于一身,能给学生创造直观生动、形象逼真的教学情景,提高历史知识的趣味性,促进学生进行主动学习,顺利达到教学目标。历史教学具有很强的思想教育功能,成功的历史教学活动可以陶冶学生情操,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培养学生刻苦努力的拼搏精神,多媒体技术有利于创设历史场景,协助老师顺利完成以上教学任务。因此,信息技术辅助教学在初中历史课堂教学上的优越性是不容忽视的,我们老师要与时俱进,掌握多媒体辅助教学手段,提高自身的业务水平,适应现代社会教育的发展。

二、恰当运用信息技术

在这个信息泛滥的社会,老师要学会收集和选择信息,恰当运用信息技术辅助教学,以学生的发展为本,切实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和质量。老师在运用信息技术辅助教学时,所选择的教学方式要能激发学生兴趣,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丰富学生视野,充分展示信息技术的优势,否则在运用信息技术辅助教学时不但达不到教学目标,反而会阻碍教学活动的顺利进行。

1.激发学生兴趣

历史学科的一个最大特点是所学的知识与学生的生活关联不大,在现实生活中找不到与历史知识相贴和的生活现象,让学生在学习中感到茫然,从而失去学习历史的兴趣。而发展迅速的信息技术则蕴含丰富的历史资源。信息技术强大的处理功能,可以把历史情景用文字、声音、图像、动画、数据等逼真地显现出来,让学生直观感受历史场面,变抽象为形象,使初中历史课堂变得生动活泼,激发学生学习热情,培养他们学习历史的兴趣。在初中历史教学中运用信息技术时,老师要慎重选择,否则会使课堂变得繁重而无趣,让学生对历史学科产生抵触心理。

2.调动学生积极性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因此我们的教学活动要能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让学生能够主动学习。合理科学的信息技术辅助教学手段,可以为学生创设开放、活泼的学习环境,为学生提供自主学习的机会,释放学生的潜能,开发学生的智慧。如运用信息技术手段设计编演历史剧,让学生扮演课本中的历史人物,把课本中的历史事件“搬到”现实。在活动中学生的热情空前高涨,积极参与演出,主动查找资料,很好地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同时培养了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

3.开阔学生视野

初中历史课本上的知识是空洞而广泛的,如果老师只是照本宣科,枯燥地叙述知识,则不利于学生接受,在大脑中也形不成历史链,记忆效果不佳。因此在传授给学生历史知识时,老师要适当扩展,方便学生记忆,提高学习效率,丰富学生视野。一堂课的时间是有限的,如果扩展的历史知识只靠老师进行讲述,不仅费时费力,也不会取得明显效果,还使课堂更加无趣。信息技术在课堂上的运用,可以让学生在短时间内了解历史背景,既节约了课堂时间,也加深了学生记忆。但老师在收集历史资料时,要有所选择,注意详略得当,要能突出重点、突破难点,既能开阔学生视野,又不显拖沓、累赘,减轻了学生负担。

自动化技术的发展史篇5

关键词:人的技术本性;人性技术化;技术人性化

中图分类号:C912.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1605(2007)07-0017-03

工具的制作与使用是人猿揖别的分水岭,是人类与动物相区别的技术标志。从技术哲学视角看,人一开始就是技术的人,社会一开始就是技术的社会,人类的进化发展就是不断创造和运用技术成果的过程。可见,技术与人性原本并不对立,技术不仅是人性的产物,而且作为人性的东西、人的质的存在展开和彰显自身。但是,近百年尤其是近几十年以来,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出现了技术与人性的深刻对立,特别是以现代遗传学为基础的基因技术,不断地侵入自然秩序,人性技术化的趋势日趋明显。科技将人性置于何地成为一个严重的问题。本文试对技术与人性及相关问题作初步的思考。

一、人的技术本性

与其他事物的属性相比,人性复杂而多变,难于穷尽。从历史的观点看,伴随着人类进化与社会发展,人性总是处于不断地生成和流变之中,不存在凝固不变的人性。而澄清人与技术的历史关系是解决人性及人的技术性问题的关键。从人类进化的历程看,技术是与人类相伴而生的,技术的历史与人类社会的历史一样久远。技术的起源从属于人类的起源,技术伴随着人类的进化而出现,没有人类的出现,便没有技术现象的发生,而技术的形成是以人类躯体进化、意识出现与智能发展等进化成果为基础的;反过来,技术作为本能的补充和延伸,也是推动人类进化发展的重要力量,技术的进步促进着人类的全面进化。正是由于人掌握了技术,对自然界进行改造,并且在广泛而深刻的程度上,把自己内在的尺度运用到对象上去,按照人的内在尺度来造形,人才得以脱离动物界,实现自然的人化,创造适合人的生存和发展需要的现实世界。

技术活动的出现是人类进化史上的划时代事件,它不仅是人猿揖别的标志,也是作为物种的人类存在的根据,是人类活动的基本模式,因而广泛渗透于社会生活的各个角落。没有技术就没有人,没有技术的进步也就没有人类文明的发生和发展;反过来,有了技术就有了人,有了技术的进步就有了人类的进化与文化的繁荣。技术性活动模式的形成表明,人一开始就是技术的人,社会一开始就是技术的社会,人类社会的发展一开始就是建立在技术运行基础之上的,人类的进化发展就是不断创造和运用技术成果的过程,是不断技术化的过程。技术是人类目的性活动的基础和灵魂,是理解人类文明与人类社会发展的一把钥匙。正是从这个意义上说,技术是人的本质属性,人的技术本性构成了人性的基本内容,技术的发展规定和改变着人的本质。

二、人性的技术化

人的技术性作为人的本质属性,决定了人的技术化是人的天命。任何个体总是出生在一定的社会体制和人工自然环境中,在特定的技术世界中成长和发展的。从衣、食、住、行、用到自我实现、精神文化需求的满足等各方面,无不受到技术的直接或间接影响。因此,他必须自觉或不自觉地引入、学习、建构和适应各种技术形态,把外在的技术模式内化为个体观念和行为方式,这即是人的技术化过程。通过这一过程,生物意义上的人就逐步成长和转变为技术意义上的人,自然的人就被塑造成技术的人、社会的人,技术模式就内化为人们的思想观念与行为方式。从这一点来说,人的技术化是人的社会化的重要方面,是与人类进化和社会进步同步展开的,可以作为个体发展状况和社会发展程度的衡量尺度。

人与社会一开始就处于技术化进程之中,一部社会发展史就是一部社会技术化的历史。人的技术化过程是人类不断发展和进步的体现。但是,我们看到,这只是技术化进程对人的影响的一个方面。人的技术化进程也给人带来了人性技术化的严重后果,使人本身以及人与外部世界关系的建构不断地被物质化、技术化。在这一过程中,人的活动不得不愈来愈按技术活动原则与规范而展开,人愈来愈被纳入各种技术系统的建构与运行过程之中,成为技术系统的单元或作用对象,人日益受到技术的控制和奴役。今天的科技就像全能的上帝一样,从无机物、有机物到生命、人的意识乃至精神信仰都被它创造和表征,这就是人性的技术化。在这里,不由地要追问,作为人的本质属性和力量的技术,为什么会从为人的质的存在日益成为统治人、奴役人的异己力量?

在原始意义上,一切技术都可视为生活的技术,因为技术本身就是为了解决人们的生活问题而发展起来的,它从一开始就与人们的生活过程融合在一起。因此,技术一开始就是文化的存在,是为人的存在,技术不仅是智力意义上的文化,而且也是人类学意义上的文化,它表征了人性的品质与才能。人作为技术的本体是技术生存与发展的根据和灵魂,它决定了技术的意义世界只能是人的生活世界,技术的终极关怀只能是人的生存与发展。

然而,近代以来的技术却走着愈来愈远离人的发展道路。从文化中独立出来的技术“抽象掉了作为过着人的生活的人的主体,抽象掉了一切精神的东西,一切在人的实践中物所附有的文化特性”[1],不断地丢掉人的本体而确立自身为本体。其结果是技术成了技术的技术,而不是人的技术,它消解了人的存在。技术被看成某种超出人类或高于人类的本质,成为一种自我存在的实体,被当作是一种脱离它赖以产生和发展的人类的状况、需要和利益的“母体”而存在的事物。技术理性的极度扩张,价值理性的日益枯萎,科技与伦理的疏离,理性与价值的分裂把现代人逼入了“意义的空场”,人类虽然获得了物化的世界,却越来越迷失了自己的精神家园。当代人面临着丧失自身存在根基的危险,技术在现代社会中日益成为压抑人的异己力量,“作为一种异己的东西不依赖于他而在他之外存在,并成为同他对立的独立力量;意味着他给予对象的生命作为敌对的异己的东西同他相对立”[2]53。技术使人的社会性本质和精神意识特性不断地退化和丧失,使人的精神空虚、思维被机械化、想象力和创造力被窒息、情感被消解。技术手段从根本上只能达到使人物化的目的,并且现代技术正在或已经超越人性目的的约束,具有了自己独立的目的。因此,我们看到,技术所造成的人的异化、人性的技术化乃是技术系统的人性目的的丧失。这在胡塞尔看来是人的生活世界的失落,在海德格尔看来,则是人的存在即生存的遗忘。

三、人性技术化的解救之道

作为现代社会基本特征的科技文明所彰显的技术理性不断销蚀传统的价值理性,使技术理性逐步控制和统治了现代人的精神世界。技术理性的膨胀导致了一系列的恶果,最根本和最深刻的后果就是社会价值体系的单一化,人性的扁平化或畸形发展。人性的技术化是其主要表现形式之一。但是应该看到,技术理性与价值理性、技术与人性的对立自一开始就孕育着某种对立的消解。当我们说在近现代的历史发展过程中,技术不断地背离人性本体而确立自身为本体,这在某种意义上是真的,正如海德格尔所言,技术促逼人进入技术之座架而丧失了独立性和主体性。但是,这只是相对的,并不存在技术对人性的绝对消解、人性的彻底技术化。因此,如果说在技术化的进程中人的主体性、独立性地位完全丧失,则是一个不折不扣的谎言。这只是一种基于纯粹技术理性的机械的技术对人性的消解模式,持这样观点的人只看到了现代技术作为相对于人的异己力量对人的控制和统治,并没有追问技术对人的统治是何以可能的这一更根本问题。技术之所以成为统治人的力量,并非如海德格尔所说是因为现代技术的座架的本质,而是人的技术本性决定的,是技术作为人的本质力量所决定的,因为“只有人本身才能成为统治人的异己力量”[3]。海德格尔反对人类学的技术定义,因而作为座架的技术的力量根源被悬置了,呈现出无根性。正是在这一点上,海德格尔误入歧途,走向了虚无主义和宿命论。而事实上,技术对人性的消解、人性的技术化是人本身的异化,是人本身的力量的表现,而非真正外在于人的力量,和人性走向复归的力量是同一个力量。工具或技术理性实实在在地是人自身的理性力量,而非技术的理性力量。

因此,技术与人性的对立、人性的技术化是相对的和历史性的,不具有永恒的历史必然性,人类完全可以通过积极的努力来加以扬弃和克服。“自我异化的扬弃跟自我异化走的是一条道路”[2]78,因此,解决技术带来的问题同发展技术走的是同一条道路。人类进步和发展的目标并不是要摆脱技术,抛弃技术世界,而是要在技术进步与技术世界的建构过程中,求得人的自由与幸福,尊严与发展。技术在人类生活中的基础地位与积极作用,决定了它是促进社会发展,谋求人类解放的根本途径。反科学主义者所倡导的放弃现代技术文明、回归原始质朴生活状态的浪漫构想,是异想天开的幼稚之举。虽然现实生活中的技术形态表现出多种多样的负效应或奴役性,但技术并不是万恶之源。在关注技术负效应与奴役性的同时,也应当看到技术的正效应与解放性,更应该看到它的进步性与发展趋势,对技术进行客观、公正和全面的评价。技术一方面是限制人类自由的桎梏,另一方面,却又是冲破种种束缚,获取人类自由与发展的基本途径。这就是人类始终面临的技术困境。事实上,由于人的技术本性,人类解放活动总是在技术困境的“泥泞”中艰难前行的。

人类进步和发展是一个现实的历史过程。技术与人性对立的消解与人性技术化的扬弃要有一个历史过程,要经历一个否定之否定的现实辩证过程。技术不可能解决人类所面临的所有问题,只有把技术与人性目的结合起来,走技术人性化的道路才能真正为人类带来幸福,才是人的自我拯救之路。人类的创造性与批判性是不会泯灭的,坚信,在人类社会的未来发展进程中,技术理性与价值理性之间的张力将得以重建,人性与技术的和谐而平衡发展的局面将会来临。人类向“善”的目的性发展指向必将使技术为人类造福;高度发达的人性化技术世界必将成为人类社会发展的支撑“平台”,支持着人类的解放与社会的进步。在技术进步的推动下,人类将会创造出更加绚丽的未来技术文明。

参考文献:

[1]胡塞尔.欧洲科学危机和超验现象学[m].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5:21.

自动化技术的发展史篇6

关键词:多媒体技术;初中历史;有效应用

随着多媒体技术的应用,我国大部分的中小学也在使用多媒体技术来进行辅助教学,因为借助多媒体技术进行教学,可以有效地提高学生在课堂上的学习兴趣,从而更好地提高教学质量。

一、运用多媒体技术,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在初中历史教学中,历史老师可以借助多媒体技术来播放一些与教学相关的图片,从而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并提高学生对所学历史内容的理解程度。例如,在讲述“原始的农耕生活”的时候,为了更好地提高课堂的趣味性,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老师在课堂上可借助多媒体技术来播放一些原始的农耕工具,从而更好地加深学生对于“原始农耕生活”的理解。因此在初中历史教学中,老师可以借助多媒体技术来提高学生在课堂上的学习兴趣。

教育家第斯多惠说:“教学艺术的本质不在于传授的本质,而在激励、唤醒和鼓舞”。这就意味着教师的教学内容和方法要能激起学生的情感,激发学习的兴趣,使他们在愉悦的情绪体验中接受教学,使教学活动成为师生双方乐于参与的一种充满情趣的活动。尤其运用多媒体技术讲授新课,能通过情景画面,以情激趣,全方位、多角度地激发学生探索的好奇心与求知欲,使他们产生学习的愿望,探索问题的激情。如在教学《鸦片战争的烽烟》一课时,笔者先播放了一段林则徐“禁烟”“销烟”的内容,进而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虎门销烟是一项正义的行为?鸦片战争的爆发是不是由禁烟而起?引导学生思考并展开讨论,主动发言。通过这样的教学,给学生以生动、形象的感性认识,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促进了学生自主学习,从而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确保课堂教学的优化。

二、运用多媒体技术教学有利于化难为易,有效突破难点

著名心理学家鲁宾斯坦指出:“任何思维,不论是多么抽象的或那么理的,都是从分析经验材料开始……”。在课堂教学中,学生往往因为缺乏与教学内容相关的感性材料,难以展开抽象的思维活动,影响了对教学难点的深入理解和准确把握。而多媒体技术在辅助历史教学中,能综合处理语言、文字、声音、图像等方面内容,可以变抽象为形象,变静态为动态,化枯燥为生动,从而化难为易。如在教学《璀璨的文学艺术》中关于唐朝的诗歌时,先借助音配画的动感效果欣赏李白的《望庐山瀑布》《送孟浩然之广陵》等优美的诗歌,学生自然能感受到李白诗的特点:雄奇飘逸、想象丰富、激昂奔放,富有浪漫主义精神。这是任何评议文字所不能表达的,任何教材所无法书写的。

三、运用多媒体技术教学科学性性强、实效好

初中历史教材侧重趣味性,以历史人物事件过程性知识为主,理论分析要求不高,它的编写符合了初中学生重直观感受,逻辑分析能力不足的生理心理特点。所以在初中历史课堂上采用以教师为主导的直观形象的多媒体手段教学是符合初中历史教材特点和初中生心理生理特征的,是具有科学性的。融文字符号、声音、图像、动画、影视为一体的多媒体教学符合对人脑的科学使用。科学证明人脑左右半球是有分工的,多媒体教学可使大脑两半球功能互相结合共同参与信息处理,同时刺激大脑两半球,使思维交往频率加快,较之传统的讲述法更符合科学,更能充分发挥大脑的功能,促进学习效率的提高。且历史的功用在于借鉴和启迪而不在于记住那些陈尸枯骨、琐碎的事件,学生也不是装载知识的书橱。传统教学中,教师常疲于完成教材上基本知识的传授,较少顾及历史与现实的结合。而多媒体教学有容量大、节奏紧、直观形象生动等特点,为教师灵活机动的教学、历史和现实的结合、学生创新思维和探索精神的培养、知识的内化和迁移创造了条件,学生不再是一个书橱,而由“被动”转为“主动”,成为学习的主人,通过学习历史可以品味人生,思索现实、预测未来,形成自己的人生观、价值观、审美观等,潜移默化,影响其人生发展的轨迹。

四、运用多媒体技术教学直观形象生动

多媒体手段教学可以通过展示文物图片、文献资料、历史地图、历史现象的模拟动画以及历史纪录片等多种信息,把不可再现的历史现象,重新直观形象生动地展现在学生面前,使抽象的内容形象化、棘手的事物简单化运用多媒体技术教学幅海峡两岸科技、体育、文艺、商业、民间交流的照片,通过准确真实、直观形象生动的“看本”,缩短了时空的距离,将抽象的内容具体形象化,使学生在学习中见其人、睹其物、闻其声。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激发了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调动了学生的情感,唤起了学生探索的欲望,极大的优化了教学目标,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

五、运用多媒体技术教学,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品德修养

同志指出,“民族精神是一个民族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精神支撑。一个民族,没有振奋的精神和高尚的品格,不可能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培养学生良好的思想品德和道德情操是学校教育的重要任务。历史课堂就是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和民族精神教育的重要载体。它在知识的传授中辅以多媒体技术,运用其声像效果和感染力强的特点为学生营造一个与教学内容相适应的历史情境,展示历史的风云变幻,重现难忘的历史时刻,增强了历史的真实感,从而能调动学生的多重感观去感受历史,了解历史,发现历史,领悟历史,通过内心体验,引起情感共鸣,自觉地接受熏陶,潜移默化地把爱国主义精神和各个历史时期的民族精神植根在学生的心里,使得历久弥新的民族精神成为中华民族进步的源源动力,焕发出巨大创造力。

总之,多媒体技术在历史教学中能增强信息的集成性、虚拟性和可视听性,既能激发兴趣、创设情境,又能深化感知、节省时间,促进教学形式的多样性,优化教学过程,达到事半功倍、相得益彰的效果。可见,运用多媒体技术辅助历史教学有着独特的优势。但它并不是万能的教学手段,也有其局限性,它不可能完全代替传统的教学手段,更不可能完全替代历史教科书和教师的课堂讲授,而是在现代技术基础上对传统教学的新发展。

参考文献:

自动化技术的发展史篇7

【关键词】信息技术;历史教学;必要性;地位;作用

当今世界正在发生广泛而深刻的变化,当代中国正在发生广泛而深刻的变革。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是时代赋予中国人民的崇高使命。培育具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公民,是时展和社会前进的需求,也是青少年自身成长和全面发展的需要。这对义务教育阶段历史课程的改革提出了新的要求。怎样真正落实对义务教育阶段历史课程的改革提出了新的要求?教育教学手段的采取在其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为教育教学提供了可靠的保证和依据。应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教学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必不可少手段。

一、现代信息技术手段在历史教学中应用的必要性

历史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历史课程是人文社会科学中的一门基础课程,对学生的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义务教育阶段7~9年级的历史课程在基础教育中占有重要的地位,主要具有以下特性:思想性:坚持用唯物史观阐释历史的发展与变化,使学生认同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传统,增强爱国主义情感,坚定社会主义信念,拓展国际视野,逐步树立正确的世界观和人生观。基础性:根据学生的心理特征和认知水平,以普及历史常识为主,引领学生掌握基本的、重要的历史知识和技能,逐步形成正确的历史意识,为学生进一步的学习与发展打下基础。人文性:以人类优秀的历史文化陶冶学生的心灵,帮助学生客观地认识历史,正确理解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关系,提高人文素养,逐步形成正确的价值取向和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综合性:注重人类历史不同领域发展的关联性,注重历史与现实的联系,使学生逐步学会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和方法对历史和社会进行全面的认识。”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也进行强调:“教学过程要大力推进信息技术在教学中的普遍应用,促进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整合;逐步实现教学内容呈现方式、学生学习的方式、教师教学方式和师生互动方式的改革,充分发挥信息技术的优势,为学生的学习和发展提供丰富多彩的教育环境和有力的学习工具。”信息技术手段具有直观性、图文声像并茂、大信息量、大容量性的优势,它能创设和展示形象、直观、生动的体验情景,为学生提供内容丰富、直观具体、感染力强的感性认识材料,有利于学生更为全面、准确把握历史,正确地感悟史实获取真知。大力推进现代信息技术手段在历史教学过程的运用,发挥其优势为学生的学习和发展提供丰富多彩的教育环境和有力工具,是教育教学发展的时代要求和必然选择。

二、现代信息技术手段在历史教学中应用的地位和作用

在历史教学中正确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辅助教学,能够突破传统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模式,有利于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热情和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对学生感悟与体验历史能力的培养也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1、信息技术有助于历史学习情境的再现

学习历史、认识历史人物和事件应放在特定的历史背景下进行,完全用现在人的观点去衡量历史是不科学的。历史学习情境的再现在历史学习中是非常重要的。历史课程标准明确指出:“积极发挥网络资源的作用。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为历史学习提供了更为便捷和更加丰富的信息来源。有条件的地方和学校,应充分利用各种与历史学习有关的计算机教学辅助软件、多媒体历史课件、远程教育中的历史课程,互联网提供的历史教育网站、历史资料数据库和图书馆、博物馆网站等,以获取丰富的历史学习资源。”充分挖掘现代信息技术手段在历史教学中应用功能既是学生历史学习的需要,也是历史课程本身特征决定的。在讲解历史事件及人物时,大量的文献资料、视频、音频文件为我们在现历史真相提供了有力的佐证。如讲《甲午中日战争》这一节内容时,可播放电影《甲午风云》中的这样几个镜头:邓世昌等北洋水师官兵海上奋勇抗敌,壮烈烈国;慈禧太后筹备六十大寿庆典,大肆铺张;李鸿章下令北洋水师“避战自保”;北洋水师在威海卫全军覆灭。许多内容不单是讲出来的!

2、信息技术可以全方位调动学生多种感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

爱因斯坦曾经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在历史教学活动中,激发学生浓厚兴趣并使之形成持久的饱满的学习热情是十分重要的。“历史记录的是过去的历史人物、历史事件、历史场景,远离现在,因而与现实有隔离感,使得传统的历史课堂无法摆脱抽象乏味的历史说教”。通过信息技术的应用,一张张鲜活的画面、一个个具体的事件,恰当的解说,感人的音乐,会在学生的大脑皮层引起兴奋,形成深刻的记忆。信息技术可以全方位调动学生多种感官,可以使学生的形象思维与抽象思维同时运转,使感性认识与理性认识有机结合,这样学生始终处于一种积极的思维状态,形成良好的思维习惯,培养和提高思维能力。学生历史能力的养成离不开历史学习兴趣的培养,历史思维能力的发展是对历史信息整合基础上完成的。例如在讲述《瓜分中国的狂潮》一课时,传统的教学手段就只能利用书中简表和挂图,很抽象,而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就可以把表变成图,同时又把每一个国家在中国划分的势力范围制成动画,学生讲一个国家,它占领的势力范围就飞入图中相应的位置,这样就使学生对帝国主义瓜分中国范围之广有一个感官上的认识,使学生先形成形象思维,进而使形象思维抽象化,使学生能更好的理解中国所面临的民族危机。从而使知识的获取由难变易。讲《美国内战》一课,可以运用历史影像导入新课,在新课导入阶段放映由计算机拷贝剪辑的《南北乱世情》片断,使学生视、听觉进入美国南北战争前夕的历史时空中,“亲身体验”南北战争爆发前的美国黑人奴隶的悲惨生活及美国社会的政治、经济状况,从情感体验中引发学生对黑人奴隶制的憎恶,从理性上认识黑人奴隶制已严重阻碍了美国资本主义的发展与人类文明的进步,因此得出南北战争必然要爆发的结论。历史现象的动态再现收到了学生对历史信息由知向情、意、行发展的认知效果

3、信息技术可以实现资源的有效整合,真正起到教育的作用

历史课程标准明确指出:“通过义务教育阶段历史课程的教学,学生能够掌握中外历史的基本知识,初步掌握学习历史的基本方法和基本技能;对人类历史的延续与发展产生认知兴趣,感悟中华文明的历史价值和现实意义,养成爱国主义情感,开拓观察世界的视野,认识世界历史发展的总体趋势;初步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为成为拥有良好综合素质的合格公民奠定基础。”学生学习过程是一个复杂的过程,是一个融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于一体的宏伟工程。网络进入课堂,转变了传统的师生观,充分发挥了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为学生提供了更为广阔的自主活动的空间和时间,学生可以主动地探索未知空间,丰富自己的知识。学生的历史知识并不一定是一无所有,并且他们总是用已有的知识衡量即将得到的新知:同时,历史知识不一定总是要教师讲解才能获得,历史教学应具有开放性,应重视体验性。由于历史学科固有的过去性、客观性、复杂性和意识性的特点,既使学生感到陌生,教师也难以用语言讲清,而运用多媒体教育技术,可以变抽象为具体,变无声为有声,调动学生各种感官共同作用以强化感知,或帮助其建立起地域空间想象能力,解决了过去许多教师“巧妇难为无米之炊”的苦衷。教师通过创设情境,提供学生资源网站,让学生根据问题进行自主学习。学生在网上查找资料、解决问题,主动性得到充分的发挥。这种基于网络环境的媒体教学,教师由原来的处于中心地位的知识权威转变为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学生知识的建构者、学生健康思想情操的培育者。学生的地位由知识容器和知识受体转变为知识的主宰、学习的主体,成为教学活动的积极参与者和知识的积极建构者,教育的真正作用彰显出来。

总之,信息技术与课程的整合在教学中有很大的应用潜力,充分运用信息技术手段,能优化课堂教学结构,大大提高历史课教学的实效。信息技术手段辅助课堂教学是对传统历史课堂教学模式的一种补充和发展,运用信息技术手段教学也是课堂教学发展的必然趋势。但我们也要注意到信息技术手段决不是万能的,信息技术能否在教学中发挥作用,完全取决于教学内容和教学过程的需要。真正认清信息技术手段在历史教学的作用和问题,才能真正的发挥信息技术手段教学的优势。

参考文献:

[1]全日制义务教育历史课程标准(2011版)

[2]多媒体在中学历史教学中的应用秦仕刚

自动化技术的发展史篇8

【关键词】现代教育技术高中历史教学有机整合

随着现代教育技术的迅猛发展,投影、电脑等多媒体教学设备逐渐走进了我们的高中课堂。现代教育技术通过刺激学生的不同感官,直观、形象、生动、有趣地呈现着各种学习信息。如何充分利用现代教育技术,实现高中历史教学与现代教育技术的有机整合,值得我们深入思考。

一现代教育技术在高中历史课程教学中的优势

在教室配置视频展示台、电脑、数字投影仪、音箱、大屏幕等多媒体教学设备,可以集文本、图形、图像、声音、动画、视频于一体,实现图文并茂、声画并举。现代教育技术的最大优势在于能够把生动具体、形象逼真的虚拟历史场景及时呈现给学生,使学生更容易理解,实现轻松愉快地学习。

1.创设形象化教学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学生获取的历史学习信息中,83%来自视觉,11%来自听觉。增加视觉、听觉信息量,是多获取历史学习信息最可取的方法。现代教育技术,包括声、光、图形多种教学手段和途径,其特点是形象、生动、直观。运用现代教育技术手段,可以增加视觉、听觉的信息量。在高中历史课堂教学中,教师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创设科学合理的历史场景,使学生悦耳、悦目、悦心。

2.增大课堂教学信息量,突破教学重点、难点

利用现代教育技术可以进行高密度的历史知识的传授,信息量的优化处理,大大提高了历史教学密度,增大了课堂教学信息。在教学中,抽象的历史知识以直观、生动的动画或闪烁的文字、变化的图像等手段呈现,课堂教学的容量明显地增加,学生对重要历史事物与过程的理解与感受程度大大地增强,教学效率也会明显地提高,节省下来的课堂时间,将很难在现实生活中再现的历史现象、历史场景,进行信息处理和图像输出,使学生形成鲜明的感性认识,变抽象不可视为形象可视,有利于突破课堂教学的重难点,从而加深强化学生对历史知识的多层次、多角度的理解、探索和把握。

3.创设多主题德育情境,陶冶学生的情操

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情操,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是目前我们进行高中历史教育的主要目的。在教学过程中,深入挖掘教材中蕴含的深刻思想内涵,运用现代教育技术为学生营造一个与教学内容相适应的历史场景,对学生进行生动活泼的爱国主义教育、革命传统教育和国情教育,是我们高中历史教师肩负的重要使命。

二现代教育技术与高中历史教学有机整合的主要模式和策略

1.现代教育技术与高中历史教学有机整合的主要模式

投影、录音、录像、网络等现代教育技术,在与高中历史课堂教学的整合时主要表现为三种模式:(1)基于多媒体电脑的多媒体模式。这一模式是目前高中历史教学应用最广泛的一种模式。(2)基于因特网的网络模式。此种模式是对学生学习方式产生影响最大的一种模式。(3)基于仿真技术的虚拟现实模式。这一模式是目前高中历史教学中初步尝试的一种模式,其针对某些历史教学内容,利用多媒体手段创设虚拟场景,使学生在类似真实的情境中自主地学习。

2.现代教育技术与高中历史学习过程的整合策略

学习策略,是学生为了有效地学习和发展而采取的各种行动和步骤。高中历史学习过程中,主要有认知、调控、资源等策略。我们可以引导学生充分利用互联网上的图片、图表、图像等历史资源,对其进行理解和表达,改进认知策略。我们可以教会学生在互联网上搜寻资料、使用远程资源、与同学进行在线交流、获得在线咨询、在线支持,培养学生自觉地控制整个历史学习过程。学生通过问题的解决,完成历史学习目标,掌握对历史信息进行有效的检索、评价、管理方式和方法,进而改善调控策略。我们可以告诉学生互联网上的一些历史学习网站,扩大其搜索历史资源的范围,让其感受到自我获取知识、自我更新的快乐。

3.现代教育技术与高中历史教学过程的整合策略

在现代教育技术与高中历史教学整合过程中,教师必须将现代教育技术与高中历史教学联系起来,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实际,利用现代教育技术对课程知识内容进行重组、优化,以友好交互的方式将其集成、加工处理、开发为学生的学习资源,让学生把现代教育技术作为获取高中历史知识所需信息、探索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认知工具,从而将高中历史知识有效地融入现代教育技术之中。具体地说,主要表现为:

第一,现代教育技术为高中历史课程教学提供了理想的教学环境。现代教育技术,为高中历史课程教学构建了一个交互式、开放性的动态教学环境。教学环境不再局限于学校的建筑、课堂、图书室以及家庭的学习区域所组成的学习场所,还包括历史学习资源、教学策略、学习氛围等,它是与高中历史教学共存共生的,它是不断发生变化的。

第二,现代教育技术为高中历史课程教学提供了理想的教学平台。随着现代教育技术功能的扩充,历史教学内容突破了对教科书和教辅材料的局限,实现了历史教学资源的多样化;随着现代教育技术再现功能的出现,对一些抽象的过程、微观的历史现象进行模拟,对以前社会动态的过程、瞬间的历史现象进行定格分析,使历史教学内容变得具体生动;随着现代教育技术虚拟功能的运用,历史教学内容的呈现摆脱了文字平面化叙述方式,多元化的学习情境产生了多样性的外部刺激,学生对知识的获取也更加全面;随着现代教育技术超文本功能的完善,历史教学信息组织表达的最优化,使过去难以实现的教学设计变为现实。

第三,现代教育技术为高中历史课程教学构建了新型的教学关系。现代教育技术,带来了高中历史教学关系、师生关系的根本性的变革。教与学双方的边界变得非常模糊,师生既是教学信息的接受者,又是教学信息的输出者,双重身份使教学双方处于相互启发、相互补充、相互引导的合作关系之中。教师成为学生尊敬的长者、合作的伙伴、讨论的对象、交心的挚友,教师和学生更能获得心理上的共鸣。

三现代教育技术与高中历史课程教学整合的对策建议

现代教育技术与高中历史课程教学的整合,是现代教育技术与高中历史课程教学的一次改革,其为广大高中历史教师的教学改革提供了充分的物质基础,打开了教改的思路。在具体整合过程中,教师应充分结合高中历史课程教学的特点,切实处理好使用现代教育技术的时间、使用现代教育技术产生的效益和使用现代教育技术带来的体验三者之间的关系。只有在恰当的时间内充分发挥现代教育技术的优势,实现大容量的历史信息输入,让学生体会到现代教育技术与高中历史课程整合带来的学习快乐。在整合过程中,我们要着重注意以下几点:

1.更新观念,明确现代教育技术与高中历史课程教学整合的目的

随着高中历史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现代教育技术广泛应用于高中历史课程教学后,极大地改善了高中历史教学的模式,给高中历史课程教学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构建了全新的学习机制。改进高中历史课程的教学方法,整合历史教学资源,实施现代教育技术与高中历史课程的整合势在必行。在整合过程中,尽可能把现代教育技术融入到高中历史课程教学的各个方面,从而达到高中历史教学的最大化效果,同时通过学习能力的培养,促进学生素质的提高。教学实践表明,现代教育技术与高中历史课程教学整合教学恰当时,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

2.优化过程,强化现代教育技术与高中历史课程教学整合的功能

现代教育技术与高中历史课程教学的整合,不是简单地在历史教学中使用现代教育技术,教师应当认真研读《课程标准》、教材和相关知识,认真研究自己、学生和其他教师的先进的教学经验,优化现代教育技术与高中历史课程教学的过程。首先,历史教师课前要充分准备,结合教材精心选择基于现代教育技术的历史教育资源,理顺教材;课上根据教学实际,运用现代教育技术进行演示;课后利用历史网络资源让学生根据各自需求进行查询或使用,培养学生利用现代教育技术自主学习和合作探究的能力。

3.设计情境,提高现代教育技术与高中历史课程教学整合的效果

自动化技术的发展史篇9

关键词:历史教学现代信息技术有效整合

信息时代已经到来,以多媒体计算机技术和网络通信技术为主要标志的现代信息技术,已经渗透到社会的各个领域,必然影响到课堂教学。历史教师在实现有效教学的过程中,需要历史教学与现代信息技术的有效整合。

一、历史教学与现代信息技术的有效整合的必要性

历史教学与现代信息技术的有效整合是适应素质教育发展的需要,对提高教学效率,优化教学过程有着积极的作用。这有利于将教师从“教书匠”转变成教学的主导者。同时,也能使学生从被动地学习转向主动学习,即变“要我学”为“我要学”,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使历史课堂教学变得轻松、愉快。

1.历史教学与现代信息技术的有效整合,有利于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

现代信息技术在历史教学中的应用,可以让教师轻松地设计教学过程,可以和学生一起设计课堂过程,共同领略历史知识与现代信息技术有效整合的魅力。学生们的探索思维会让学生求知欲增强,有些学生甚至会在创新过程中超越了教师提供的思维空间。

历史教学与现代信息技术的有效整合会极大拓展学生的知识面。学生可以直接阅读原始的文字、图片和音像资料,学生可以根据本人的学习水平和实际情况自主选择学习资源,量力而行。

历史教学与现代信息技术的有效整合,有助于发展学生的多种能力,如筛选能力、归纳能力、比较能力等。通过对原始材料的阅读、分析、运用,会提高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学生可以通过网络与他人联系,进行学术讨论,共同完成某项作业,借鉴别人的学习方法。历史教学与现代信息技术的有效整合突破了传统历史教学受限于时间、人员、内容的局面,拓展了师生、生生之间交流的空间,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与合作能力。

2.历史教学与现代信息技术的有效整合,必然促进历史教师的教育教学水平不断提高

网上资源丰富了教师和学生的历史知识,具体分类有古代史、近代史、现代史、军事史、考古学、史学理论、科技史、战争史、生活史、博物馆与文物、历史人物、参考资料、艺术史、地域文化、史学专家争鸣等,这些知识开阔了学生的视野。通过网站,我们不仅可以下载很多教学用的图片和课件,还可以看到一些教学理论、教学总结、试题集锦等内容。

运用现代信息技术进行历史教学,更有利于教师因材施教。在有限的教学时间内,使每个学生都在原有的基础上得到发展。在掌握历史学科知识的同时,既培养了学生的学习能力,又可以提高教学效率。

近年来,在一些硬件建设比较好的学校中已经利用计算机和网络技术进行网络教学,众多中青年骨干教师通过自己的学习和探索,已掌握了多种工具软件的使用技术,一方面,他们开始以现代教育理论为指导,学习发达国家有效的教学模式,如英特尔项目新模式。今年暑假期间,笔者参加了教育部师范教育司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工程办公室组织的英特尔未来教育核心课程项目培训,获益匪浅。如能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的优势、立足于校园网,尽量查找、利用互联网上历史学科和与之有密切联系的其他学科的知识资源,会丰富学生的学习资源。同时,也能促进师生关系的融洽。传统教育模式中,教师一直占据课堂的中心地位,而历史教学与现代信息技术的有效整合更有利于学生真正成为教学的主体,教师成为学生学习的引导者、组织者、帮助者、合作者、答疑者。学生在掌握大量教学资源和材料的基础上,主动大胆提问,质疑现有的史学观点,考察教师的知识面和水平,面对学生的“车轮战”提问,教师无疑会在某些问题上卡壳,甚至只能说“我暂时解决不了某某同学提出的问题。”其实,这不是什么丑事情,正是教学相长的大好契机。这种培养学生的提出问题的能力,分析问题的能力,教师角色大转变的趋势,这必然要求教师不仅应具有更加丰富而扎实的历史知识,而且还需要跨学科知识,更要领悟先进的教育理念,正确引导学生开展自主学习。这无疑是历史教学与现代信息技术的有效整合的双重意义,既锻炼了学生,又督促了教师。

此外,历史教师的教育观念的优化和计算机水平的提高,为其对传统的教学模式、教学体系、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进行反思提供了可能,进而对传统的教学模式进行改革,以提高教学质量和效益。历史教师学习新的教育教学理论和现代信息技术,关注世界上最新的教学技术和教学观念,这必然促使教师教育教学水平的不断提高。

二、促进历史教学与现代信息技术的有效整合的路径

如何促进历史教学与现代信息技术的有效整合呢?我认为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1.围绕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模式进行设计,引导学生自主学习

新的教学模式主要是体现素质教育中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原则。结合高中学生身心发展、现代信息技术的特点和历史教学大纲的要求,在设计课件中要倾向于指导学生自主学习,提供学习方法、学习资源,体现教学目标,由学生自己根据自身的学习情况自主选择。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主要起引导、组织、督促、调控、评价作用,在不同范围内解答疑难问题,随时控制教学进度。让每个学生都可根据自己的情况确定本人的学习活动,让学生每个人建立自己的文件夹,文件夹主要内容有学习环节的时间,重点阅读的内容,自己赞同的学术观点,完成作业的方法等。学习环节可以多元化,比如反复阅读、边讨论边作业、在完成作业的过程中进行阶段流,不参与讨论直接进入作业环节等。在学生过程中教师可以直接通过网络对阅读、讨论、作业进行个别或普遍的指导、帮助和评价。学生的文件夹共享后,就可以让学生相互学习和评价。

现代信息技术的一大优点是交互性。课件的制作要考虑到在学生能够达到基本要求的基础上,充分发挥他们的个性。采用人机交互作用的方式,在总机平台上随时可以了解每个学生掌握的程度,根据其历史学习的实际水平,提供更佳的思路,自动提高或降低学生学习难度。

2.在操作演示过程中,要注意设置思考,使历史信息和思辩相结合

要注意让学生把握历史发展的基本线索和进行探索性思考的结合。比如,一部中国近代史,有清晰的线索,既是一部列强侵华史,也是一部中国人民的屈辱史,更是一部中国人民的抗争史,同时也是一部中国人民的探索史。

如设计历史网络教学软件等,都应特别注意教学内容的启发性,给学生留出足够的思维空间,坚决避免网络上的“满堂灌”。要根据学生学习能力不尽相同的特点,提出不同层次的学习目标,提供不同的学习资源,创设不同的问题情境,给学生提供不同的思维空间。所以在备课时,要设计出一些可以引导学生思考的问题,利用媒体引导学生进行创造性地思考,既可达到我们历史教学的目的,又能使学生在经过思维运作得到答案的同时,获得心理上的满足,也更有效地激发了对历史学科的学习兴趣。如在讲授鸦片战争时,既要让学生们认识到这是过去,同时今天我们国家还要禁毒反毒,怎么看待当时的禁烟与今天的禁毒?学生就会主动去分析其各自的时代背景、具体措施和意义,历史与现实就有了密切的联系,既达到了教学目的,又激发了学生对历史学科的学习兴趣。

3.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调查研究能力

指导学生自己制作演示文稿,并加以展示。这既可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又可以增强学生学习的能力和动力,提高学习水平和质量。如在讲《太平天国运动》时,有的学生家就是桂平市的和贵港市的,通过教师的引导,他们利用周末时间去收集太平天国的资料,通过采访获得了珍贵的口述史料,有实物资料(如建筑、文物等),学生用相机把实物拍摄下来,制作成演示文稿,与其他同学共享,极大表现了太平天国运动的真实感,学生们还关注了桂平原金田村现在的面貌,了解了太平天国运动发源地150多年来的历史变迁。各班成立了历史兴趣小组和课题研究小组,使每一个学生都有展示自己成果的机会,极大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历史的积极性,也体现了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教学要求。

三、促进历史教学与现代信息技术的有效整合的要求

1.历史教师要成为“杂家”

历史教师平时要努力充电,扎实掌握本学科知识,还要拓宽视野,了解跨学科知识,历史教师也要对语文、数学、物理、化学、地理、生物、政治、英语等学科知识有所了解,这样学生才会认识到教师的博学,才会从内心里佩服教师。

2.要充分发挥现代信息技术的特殊功能

如对中学历史教材涉及的地图进行分析和综合,是传统教学手段体现不出来的。这时,我们可以充分应用现代信息技术,结合课堂教学环节的设计,以点、线、面的方式将地图的演示出来,并进行颜色搭配,声音处理,客观上强化了地图的作用。

3.突出重点

演示文稿中要体现教学的重点,要体现出如何引导学生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讨论问题、解决问题,以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现代信息技术要围绕中学历史课堂教学的设计方案,突出重点、详略得当,不可堆砌文字和图片,文稿花哨或者过多的声音会分散学生的注意,当然也不可面面俱到,平铺直叙,要体现教学过程安排的科学性和有效性,做到突出重点。

4.加强教师团队合作

新的教学模式必然会打破过去教师各自为战的旧模式,教师与教师之间的合作加强,师生的合作也加强了,同样也会促进校际合作,所以教师之间要增强团队合作精神,相互帮助,共同进步。

5.现代信息技术服务于历史教学

我们给现代信息技术在历史教学中的定位是辅助作用。现代信息技术让表现效果强烈、声像结合、动态展示、色彩丰富等效果成为现实,无疑弥补了传统教学中的许多不足。但需要注意的是,现代信息技术仅仅是弥补了传统模式的不足,尚不能完全取而代之,以我们现有的考试政策、教育水平和教学条件,还必须重视教材,我们是在利用现代教育技术来丰富教材,因此,我们所开展的历史教学与现代信息技术的有效整合,并不是寻求一种替代教材的全新“模式”,而是借助于现代信息技术来开展有效的历史教学。

综上所述,历史教学与现代信息技术的有效整合,必然会提高历史教学效果。当然,这种有效整合没有终点,可以无限地去探究。今后,我还会继续探索,“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愿与同仁们共同探索之。

参考文献:

[1]叶小兵.论中学历史教学中的现代信息技术.历史教学,2003,(9).

[2]孙远杰.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

[3]何克抗.信息技术与课程深层次整合的理论与方法.

[4]郝慧芬,潘德昌.谨防历史教学中多媒体应用的误区.教学与管理(理论版),2006,(6).

[5]王润兰,李嵬,魏轶娜.对中学教师信息素质现状的分析[J].现代教育技术,2005,(02).

[6]苑玲玲.多媒体与中学历史教学[D].辽宁师范大学,2004.

自动化技术的发展史篇10

马克思主义的科学观实际上是把科学放在人对自然的一种能动关系上,从总体出发研究和认识科学这一特殊的社会历史现象。在《剩余价值史》中马克思更从一般意义上作出概括,提出:“科学是一种社会生产力。”[2]422这里的科学指的是知识形态上的生产力,这种生产力能够转化为直接生产力。马克思从唯物史观的角度抓住了科学在社会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这一根本,并对科学的性质和社会职能,以及科学在人类社会发展中的作用作出了多方面的理论概括,提出了一系列的基本思想和观点。第一,在唯物史观看来,科学是一种对社会发展有巨大推动作用的革命力量。邓小平同志多次讲到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这种转化在自然科学领域表现为以知识和智力因素对生产力诸要素进行渗透。生产力的三个要素是由劳动者、劳动资料、劳动对象组成。首先,科学原理可以转化为技术发明,促进生产工具不断更新。其次,劳动者可以学习科学技术以提高劳动技能和劳动效率。再次,通过创造新方法、新工艺,扩大劳动对象的范围,使技术渗透到物质要素中去,并和物质要素紧密结合,成为直接的生产力。因此,科学技术水平的提高,无疑对生产力的发展起着重要作用。但是,科学技术转化为生产力,不仅仅限于自然领域,社会科学、人文科学也能转化为精神生产力和劳动生产力,从而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第二,马克思主义认为,科学作为一种生产力是在一定的生产关系中进行的,并受到生产关系的制约。科学本身作为人对自然和社会的认识,没有阶级性,但它在不同的社会形态中应用却是有阶级性的。在资本主义社会,受资本主义生产关系支配,资产阶级利用、占有科学来剥削雇佣工人,创造出更多的剩余价值。他们利用科学技术是为了私利。有时,为了竞争他们甚至会扭曲和抑制科学技术的发展。所以,有人责怪科学技术的危害,产生技术悲观论。其根源在于,他们没有看到科学技术的功能直接受到社会关系、社会制度的制约。科学技术只有在正确价值观的指引下、在先进的社会形态中,才会发挥它的积极作用。在社会主义社会,我们就是要发展和利用科学技术来推动生产力的发展,改善社会关系,从而真正使劳动者在体力和智力上得到自由的发展,成为全面自由发展的人。第三,历史唯物主义认为,科学以一定的方式在社会中发挥作用。一是和物质生产实践相结合,转化为物质生产力进入经济活动过程。二是与精神生产相结合,作为思想材料参加意识形态的形成和发展,改变人们的思维方式,生产多种精神产品,进入社会的精神文明建设和精神生活过程。三是科学自身作为一种社会活动过程,积极参与社会活动的总过程。根据唯物史观这一理论,我国积极实行了“科教兴国”、“人才强国”战略,而且倡导“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的新社会发展观。我们只有用科学技术和科学理论武装头脑、指导实践,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才能欣欣向荣、兴旺发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才会立于不败之地。

二、唯物史观关于人的全面自由发展的思想

马克思主义认为“人的本质并不是单个人的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现实性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1]16。马克思是基于人的本质是由人的依赖关系到物的依赖关系再到自由人的联合体的发展过程来理解历史唯物主义。他的出发点和宗旨正是为了人类解放和社会进步。马克思运用唯物史观,在揭示人的本质的过程中,也揭示了社会生活的本质。他认为社会生活在本质上也是实践的,社会生活起源于劳动实践,实践构成了社会生活的基本内容。人们应该在社会实践中把握人和自然的统一、人和社会的统一。因此,人不仅是自己生活的主宰者,也是历史的创造者。社会既是人们活动的结果,也是人们活动的本身。因为,“历史并不是把人当作达到自己目的的工具来利用的某种特殊的人格。历史不过是追求着自己目的的人的活动而已。”[3]118-119这是历史唯物论认识社会历史发展的一个基本原则。马克思历来把共产主义(当然也应该包括社会主义)的建立同人的全面自由发展联系在一起,认为共产主义是“以每个人的全面而自由的发展为基本原则的社会形式”。自由在马克思主义看来,是在人类历史活动中得到形成和发展的,是人的认识及其实践活动呈现出的一种状态。作为自觉的能动的社会主体,人在本质上是追求自由的存在。人为了实现这种自由就必然要在实践中认识自然、社会和人自身的发展规律,把握它们之间的内在联系。唯物史观的自由概念不是满足人的片面需要,而是人的全面发展获得实现的能力和状态,是对客体与主体关系的正确把握和科学利用。只有在认识客观规律基础上运用客观规律为自身的生存和发展服务,人才能在这种改造客观世界过程中获得自由。它是人的内在尺度和客观外在尺度相互转化,相互统一的过程。唯物史观认为,人的全面发展要依赖于人的自由发展,而人的自由发展则以自由时间的支配为前提。只有进入共产主义社会,人的劳动实现了普遍化,劳动不再是人谋生的手段,而成了人的第一需要,才能获得足够的自由时间保障全体社会成员全面自由的发展。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不但要有一定的客观条件,而且要靠人这惟一的历史主体本身的主观努力。不仅个人的天赋素质对个性发展有影响,重要的是主体对客体必然性的认识要不断加深,这样人类才能不断地由“必然王国”走向“自由王国”。总之,只有到了共产主义社会,人类才能成为个性自由发展的全面的人。只有在这个时候,“人终于成为自己社会结合的主人,从而成为自然界的主人,成为自己本身的主人———自由的人”[4]443。在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发展成为党和国家的第一要务,但是不能把发展与经济增长简单地等同起来。在追求物质繁荣的同时,人们不能忘记自身获得自由全面发展的终极目的性。因此,我们需要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下,不断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坚持和践行“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从而为实现人的全面自由发展创造一切可能的物质和精神条件,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实践中,使个人各方面的才能和能力协调发展。

三、唯物史观关于科学社会主义的思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