居住区规划设计调研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6 02:40:09

居住区规划设计调研篇1

【关键词】居住小区规划设计课程;探索;实地调研;专题讲座;过程控制

【abstract】thepaperintroducesthespecificmeasurestoimprovethequalityofresidentialdistrictplananddesigncourseteachingofDalianUniversityoftechnology,byusingavarietyofteachingmethodsforinstanceimprovingthewayofdesignplotsgiven,arrangingthatstudentspersonallyinvestigatelivingareaandexcellentsettlementstoexperiencelivinglife,integratingteachingresourcesoftheinstitutionandschooltoincreasesomesubjectseminarsonthehousetypeselection,landscapedesign,technicaldesign,engineeringdesignandsoon,inspectingstagedesignresultstostrengthentheteachingmanagementetc.finallycometruetheteachingobjectivestocomprehensivelyimprovestudents'levelofresidentialdistrictplananddesign.

【keywords】Residentialdistrictplananddesigncourse,exploration,personallyinvestigate,Subjectseminar,processcontrol

1、引言

居住小区规划设计课程是城市规划专业、建筑学专业的必修课,是大类培养的核心基础课程,培养学生在住区空间环境和住区建筑群体组织方面的综合设计能力。我国目前处于快速城市化阶段,住宅需求量较大,居住小区规划设计实践项目数量最大,涉及面广。大连理工大学城市规划专业本科2010通过专业评估,形成了“结合地域特色,注重实践能力培养”的办学特色,坚持课程内容安排与社会需要相结合,坚持设计选题与实际题目相结合。”多年的居住小区规划设计教学工作发现,学生对居住小区物质空间设计比较感兴趣,多数能完成比较好的形态设计,但在设计过程中对居住小区和所在片区甚至整个城市的整体发展考虑较少,对市场上住宅产品了解不多,住区景观设计能力不强,对竖向设计、市政设计在整个居住小区规划设计中作用认识不足。针对以上这些现象,在教学过程中,结合学校所在地具有的北方城市特征,选取具有代表性的3个居住片区,组织学生利用课外时间实地调研,指导学生从居住片区整体发展角度出发,选择设计地块,安排专业教师做专题讲座,加强教学管理,在注重个性培养基础上,使学生全面掌握居住小区规划设计方法及相关理论,为日后的建筑群体设计、城市设计、规划设计学习奠定基础。

2、安排学生实地调研,体验居住生活

居住小区规划设计开课之初,调查选课学生家庭居住情况,发现有一半以上的学生不居住在居住小区中,住在居住环境质量较好小区中的学生更少,部分学生缺乏城市生活体验,多数学生缺乏家长式生活体验、优秀住区生活体验,如果他们只是作为理论接受者,而不是观察分析者,那么设计成果可能徒有其表。因此不论从设计地段选择还是优秀案例分析都强调学生亲身参与,鼓励学生走进住区,将源自于真实生活的观察和体验而获得的感性认知成果运用到后续的居住小区规划设计中[1]。安排学生在设计课程前两周,利用课内、课外时间完成2个实地调研任务:大型居住片区现状调研和已建成优秀居住小区案例调研。

2.1居住片区地段选择及实地调研要求

居住小区规划设计课程是培养学生规划思维的重要阶段,在教学中选取所在城市具有代表性的3个居住片区:机场南部居住片区、山东路居住片区及泉水西部居住片区。机场南部居住片区是城市发展过程中,工业用地、军事用地等其他用地小规模渐进式更新为居住用地,缺乏整体规划的典型。山东路居住片区经历较长建设历程,虽然缺少整体性规划,但已经形成良好的生活氛围,居民日常生活比较便利。泉水西部居住片区从设计理念、路网规划、生活配套、小区物业管理等都不错,没有老城区改造那样的历史遗留问题,是快速城市化过程中,城市新区内经过整体规划设计的居住片区典型。学生应抓住各个地段特征,调研居住片区内各个社区服务中心、公共服务设施配置、公共空间布局、交通组织、现状小区物质形态设计方法、街道景观组织等方面内容。每个班级分3个调研小组,小组成员共同制定调研计划并合理分配调研任务,在实际的居住生活中发现问题,完成居住片区现状调研后,进入选择设计地块阶段,要求用地面积12~20公顷为宜,指导学生尽量选择相邻地块,提高他们对城市功能解读与研究的能力、自主学习及团队协作能力。

居住区规划设计调研篇2

关键词:社区体育;配套设施;体育场地;法律规制

中图分类号:G80-05文章编号:1009-783X(2012)04-0346-04文献标志码:a

1研究目的

中国政府提出科学发展观以来,关注公众健康,发展社会体育,促进社区体育的建设,成为体育事业发展的新潮流;但是,社区体育场地设施建设不足伴随大城市人口稠密越来越成为我国社会体育发展的桎梏。探讨这个桎梏形成的原因,特别是探讨我国社区体育场地设施建设的法律规制及执行状况,可对解决这个问题具有独特的作用。

2研究对象与方法

2.1研究对象

我国及北京市城市社区体育场地设施建设相关法律规制,备查在实施过程中的监督机制和执行力。

2.2研究方法

2.2.1文献资料法

查阅国家及北京市关于社区体育体育场地建设标准文件,调阅北京市规划委员会对相关社区建设规划资料。

2.2.2访谈法

访谈国家及北京市规划委员会相关部门专家、北京市体育局相关部门负责人、街道文体负责人和基层社区居委会领导。

2.2.3实地调查法

根据北京社区公共服务系统信息显示北京“老八区”目前共有城市街道和地区119个,下属的城市社区共有1905个。本文将北京城八区的城市社区分为4类,即传统社区、单位社区、新型社区和边缘社区,采用分层随机抽样的方法,随机抽取20个新型社区进行实地调查,见表1。

2.2.4数据统计法

通过运用微软eXCeL2003及相关统计方法对所获取的调查数据在计算机上进行数理统计分析。

3研究结果与讨论

3.1北京城市新型社区体育场地设施配建标准的发展与演变

3.1.1国家职能部门规章的发展与演变

1986年11月,城乡建设部、国家体委共同拟定了《城市公共体育运动设施用地定额指标》(以下简称《1986指标》)。这是我国目前尚存较早的一部关于体育场地设施建设的参照标准。1993年7月,GB50180—1993《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规范》(以下简称《1993指标》)为强制性国家标准,由建设部颁布并于1994年2月起执行。2002年建设部及相关单位对《1993指标》进行了修改,但关于文化体育的配建标准没有变化。2005年11月,由国家体育总局主编,建设部、国土资源部批准并3个部门共同颁布了《城市社区体育设施建设用地指标》(以下简称《05指标》)。该指标在《1993指标》的基础上,确定了分级规模和人均用地指标双重控制的指标控制体系,并就用地的统计计算规则、用地类别的归属等问题进行了规定。该指标在国内首次提出了19个社区体育的“基本项目”,并根据竞赛规则和社区体育活动的特点,确定了其相应的场地面积指标。该指标无论是在社区体育场地设施的人均指标上还是项目设置上都较以往有所突破,为我国城市社区体育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物质保证,对我国城市社区体育场地设施的建设具有深远的指导意义。其中不同人口规模的城市社区体育设施分级面积指标见表2。

3.1.2北京市政府规章的发展与演变

1994年12月,北京市政府颁布了《北京市新建改建居住区公共服务设施配套建设指标》(以下简称《1994指标》),《1994指标》中规定了文化体育设施的配建标准,把居住区分为规模居住区(人口为3万~5万的居住区和人口为7000~1万5000的居住小区)和非规模居住区(人口7000以下和1万5000~3万以及超过5万的居住区)2类(见表3)。非规模居住区的文体设施配建参照规模居住小区的文体设施配套标准执行。

2002年北京市城市设计规划研究院对《1994指标》进行了修改,由北京市政府颁布并于同年9月施行,修改后的指标(以下简称为《2002指标》)。《2002指标》中对居住区的人口规模作了修改,即居住区(4万~6万人)、居住小区(1万~2万人)。其中文化体育设施在配置项目上把门球场改为文化广场并在相应的场地面积上有所增加。居住小区(1万~2万人)的文体设施配建指标见表4。

2006年北京市规划委员会对《2002指标》进行了修订,重新制定了《北京市居住公共服务设施规划设计指标》(以下简称《2006指标》),由北京市政府专题会讨论通过,北京市规划委员会颁布并于同年6月起施行。《2006指标》中重新划定了城市居住区的级别,即居住区(人口3万~50万人)、居住区(人口7000~2万人)、居住区(3000~5000人)。这是北京首次提出对居住区(3000~5000人)明确规定配套文体设施。《2006指标》中把文化体育设施配建项目分为室内文体活动中心、室外文体活动场,在内容配置方面提出了指导性建议,场地面积指标上有所增加。

3.2北京新型社区体育场地设施建设达标(北京市指标)分析

3.2.1北京市不同年代社区体育场地设施配套建设状况

本研究将社区按开发时间划分为3个阶段,即1990—2002年、2002—2006年、2006—至今,其依据分别是《94指标》《2002指标》《2006指标》。划分阶段的目的主要是考察和对比相关法规颁布后的具体执行情况。调查结果(见表5)表明,各阶段开发的社区体育设施配套建设均严重不足。

3.3北京市社区配建体育场地设施的法律规制及监管

3.3.1国家部门与地方政府相关规章差异分析

深入分析表明,国家部门的《05指标》和北京市的《06指标》对居民居住地的称谓,实际上是对同一事物从不同角度进行的命名。首先,对居民居住地的称谓,国家部门称之为社区,北京市政府称之为居住区。其次,国家部门的《05指标》和北京市的《06指标》对同样的规模的居民居住地,国家部门的标准高于北京市政府的标准。

中华人民共和国《立法法》第5章第82条规定:“部门规章之间、部门规章与地方政府规章之间具有同等效力,在各自的权限范围内施行。”注1由于部门之间缺乏协调,因此,在现行操作过程中只能“二选一”。由于北京市的指标低于国家的指标,即选择了“就低不就高”的政策,并存在“文体一家”的规定,实际上,国家部门的《05指标》没有得到有效实施。

3.4.2现行法规缺少明确的指向性和强制性

1986年,原国家体委会同城乡建设部联合的《城市公共体育运动设施用地定额指标暂行规定》及国家技术监督局和国家建设部1993年制定1994年2月实施的《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规范》。其中《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规范》具有强制性;但是,对社区体育场地设施的要求被列为“选项”;因此,实际上,这种《暂行规定》《设计规范》对社区体育场地设施的要求的约束力明显弱化。

北京市有地方法规《北京市体育设施管理条例》及地方政府规章《北京市居住公共服务设施规划设计指标》,但是,缺乏明确的操作方法与强制执行能力。可以看到,设计指标“文体不分家”,给出的面积指标是“文体一家”,体育场地设施的配置指标不是“硬”的独立指标。如2006《北京市居住公共服务设施规划设计指标》中规定:文化活动站60m2/千人,内容配置规定包括文化康乐、图书阅览;文化广场100m2/千人,内容配置规定包括户外健身、集会、救灾场所。那么,究竟体育场地设施包括多少,是什么样的设施并没有明确。

3.4.3规划缺失,管理缺位

3.4.3.1主管部门起始规划缺失

要建设好城市,必须有一个统一的、科学的城市规划,并严格按照规划来进行建设。经调查发现,城市规划行政部门在审批“总平面图”时,大部分对公建设施用地只作相关规定,在公建设施用地指标中没有对“体育设施用地”作明确的说明,甚至在公建设施配套指标中根本没有预留体育设施用地。

3.4.3.2主管部门过程缺失

在实地调查社区的过程中还发现,不少社区有体育场地设施规划;但是,在建设过程中,特别是社区居民入住后,这些场地设施却不见踪影,多被占用或改为其他用途。笔者在访谈中发现:居住区在建设的过程中,一般由多个建设单位来完成,由于体育场地设施属于公共配套服务设施,在建设过程中各建设单位都为了降低成本获得更大利益,尽力回避体育场地设施的配套建设。由此导致,在原规划中存在的体育场地设施逐渐丢失,还无法追究责任的现象。

3.4.3.3主管部门缺位

2000年,由北京市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通过并施行的《北京市体育设施管理条例》中第9条规定,城市规划行政主管部门审批新建、改建、扩建公共体育设施的规划方案时,应当征求市体育行政部门的意见。第11条规定,公共体育设施和居住区配套体育设施的竣工验收,应当通知体育行政部门参加。然而在研究调查中发现,居住区的规划与建设从项目选址、立项、规划、建设一直到验收,所涉及的政府主管部门有国土资源局、规划委员会、建设委员会、交通局、卫生局、消防局、园林局、环保局等多个部门。体育行政部门作为一个主管体育工作的职能部门,却没能参与居住区配套体育场地的竣工验收(实际在起始审批中也没能参与)。

4结论与建议

4.1结论

1)我国相关城市社区体育场地设施配套建设的法规不断发展,不断细化。

2)北京市新型社区体育场地设施配套建设有相关法规依据;但是,由于法规指向性不明确,导致社区体育场地设施建设从源头规划上就显得“弱势”。

3)北京市体育主管部门管理和监管的“被动缺位”,建设法人的更换,使新型社区建设过程中,体育场地设施配套建设逐渐递减(还无责任可纠),多数社区体育场地设施配套建设不达标。

4)北京市政府对建成后的社区体育场地设施保护不力,使弱势群体的体育权利得不到很好的保障。

4.2建议

首先,通过立法程序,确保《城市社区体育设施用地指标》得到进一步明确、有效执行。其次,通过法律程序,保证体育行政部门进入社区体育场地设施规划、建设及验收流程。

参考文献:

[1]中共中央,国务院.中发[2002]8号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新时期体育工作的意见[S].2002-07-22.

[2]徐卫华,黄雪琳,赵克.厦门市城市居住区体育设施配套建设相关法规实效性的研究[J].天津体育学院学报,2003,18(4):16-19.

[3]庄永达,陆亨伯.城市社区体育设施配套建设立法研究[J].体育文化导刊,2005(7):9-11.

[4]赵克,徐卫华.我国大、中城市居民住宅区体育设施配套建设的可行性研究[J].体育科学,2004,24(12):42-45.

[5]王凯珍.中国城市不同类型社区居民体育活动现状的调查研究[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5,28(8):1009-1013.

[6]卢元镇,于永慧.北京市住宅小区体育设施状况调查报告[J].体育科研,2005,26(5):20-24.

居住区规划设计调研篇3

【关键词】居住用地;开发强度;容积率;建筑密度

1研究背景和范围

1.1研究背景

在芜湖已编控规编制过程中,存在主观臆断确定控制指标的现象,地块的指标确定具有较大的随意性,控制指标之间甚至存在一定的矛盾。设计单位容易将规定性指标与引导性指标混淆,指标选择缺乏针对性、刚性和弹性。已编成果中相同性质地块多采取相同指标,实际上,因交通、区位、地块大小和形状的不同,地块的合理开发强度应有明显的差异。

1.2研究的范围

研究的范围为芜湖市居住用地,重点对开发强度控制核心指标——容积率和建筑密度进行相关研究。

2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

2.1研究方法

影响土地使用强度的主要因素有:用地性质、城市土地级差、建造方式和形体规划设计、城市设计要求、城市交通与基础设施容量。控规主要指标的确定可采取以下方法:形体布局模拟、经验归纳统计、现状调查分析对比、环境容量推算和典型实验法等。

基于芜湖市实际情况,拟采用经验归纳统计与形体布局模拟两种方法为主,结合其它方法进行综合研究。

2.2技术路线

以研究并提供科学合理的核心控制指标为目的,首先以国家《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规范》主要指标为基础,分析规范指标存在问题,其次采用经验归纳统计与形体布局模拟两种方法进行不同规模用地的指标测算,同时借鉴周边城市相关技术经验,对指标研究进行汇总与分析,最后推荐研究结论并提出相关建议。

3现行国家相关规范解读

《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规范》重点对住宅面积净密度最大值进行控制,芜湖市属中国建筑气候区划Ⅲ类地区,其住宅面积净密度最大值控制指标分别为:低层1.20、多层1.80、高层3.50。根据居住区用地平衡控制指标规定,住宅用地占居住区用地的比例分别为:小区55~65%、组团60~75%。同时依据该规范中公共服务设施控制指标表与居住区用地平衡控制指标表,可推算出每公顷居住区用地公共服务设施建筑面积为:小区0.15~0.20万m2,组团0.08~0.12万m2,进而得出小区与组团容积率最大值控制指标:低层小区为0.93,组团为0.98;多层小区为1.32,组团为1.43;高层小区为2.48,组团为2.75。

4已建用地指标调查分析

由规划管理部门信息档案管理中心提供了芜湖市区近五年共计三十六例规划与建设案例,规划进行研究与分析。

4.1多层住宅用地

用地容积率最大值为1.82,最小值为1.13。根据实际调研分析可知:多层住宅的容积率应控制在1.60以下;当规模超过2公顷时,应控制在1.50以下;达到小区级规模时,其数值应进一步下调,其合理数值将采取其它方法进行测算。

4.2高层住宅用地

容积率最大值为5.26,最小值为2.49。根据实际日照效果分析可知:当用地面积大于2公顷时,合理案例的容积率可达到2.40~2.80,当用地面积小于2公顷时,容积率可以适当提高,但合理值应控制在4.0以下为宜。

4.3混合住宅用地

混合住宅用地的开发强度参照前两种类型住宅的合理开发强度确定:当高层住宅所占比例大时,其开发强度应略低于高层住宅用地指标;当高层住宅所占比例小时,其开发强度应略高于多层住宅用地指标。

5模拟布局研究

规划通过规划模拟布局,研究不同用地合适的空间容量,反推控制指标。为了更好提高模拟方案结论的全面性与准确性,研究组选取四种不同规模用地,公共建筑的配置均按照《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规范》要求。

根据以上原则,抽取有相关经验的设计人员按照不同的规划风格进行模拟布局,并在指标计算前组织专家进行方案优化,最终得出模拟布局研究结论。

6相关技术经验借鉴

规划搜集了与芜湖在同一建筑气候区的上海、长沙、深圳的技术规定进行分析与研究。以上三市确定的开发强度控制指标内容各有不同,上海市较为强调地段差异,并创新了小地块(三公顷以下)根据面积折减的办法,而长沙与深圳则与《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规范》结合紧密,根据小区和组团来进行区分,我们认为后者参照意义较大,但上海的很多控制指标可作参考。

7指标研究结论

从模拟布局研究及经验归纳统计结果中分析可知,当用地面积小于2ha时,其容积率值会相应偏大,如果取较高值将失去指导其它规模组团级居住用地的意义,所以按照小区、组团(>2.0ha)、组团(≤2.0ha)三种规模推荐指标。将多层组团建筑密度指标由≤32%细化调整为:大于2.0ha的组团≤30%,小于2.0ha的组团≤35%;高层组团指标由≤22%细化调整为:大于2.0ha的组团≤22%,小于2.0ha的组团≤28%。

推荐芜湖市居住用地核心开发强度控制指标如下表:

注:①各种住宅类型混合的居住小区和组团取两者的指标值作为控制指标的上、下限值;

②本表中高层指标适于28层以下住宅,住宅超过28层时指标需适当调整;

③公建配套标准应符合居住区设计规范,若配套设施单独划地块设置,应对用地开发强度进行适当调整。

8研究体会与建议

8.1近实远虚,适应时展潮流

控规应从严控制和明确规划强制性内容,对近期需要开发与建设的地块规划应具体、深入,体现规划的刚性与指导性;对于远期开发与建设的地块规划则应留有弹性空间,不必将指标按照目前的开发模式和技术水平确定得过低。

居住区规划设计调研篇4

【关键词】:居住小区;景观设计;分析

【引言】:居住小区景观规划设计要有一定的前瞻性,既能体现布局合理、以人为本、回归自然,又能满足功能完备、舒适、优美、人性化的要求,同时,兼备了经济、实用的理念,让居民真正参与其中,乐享其中,这样一个功能齐全、生态优美、自然、植物物种丰富多样、四季分明的居住小区成为居民的理想和期盼。

1、居住小区景观设计的意义

居住小区景观设计不仅是给生活带来方便,更重要的是让使用者与景观之间的关系更加融洽。它会最大限度地迁就人的行为方式,体谅人的感情,使人感到舒适,而不是让使用者去适应它、理解它。同时也考虑到不同文化层次和不同年龄人活动的特点,所以有明确的功能分区,形成动静有序、开敞和封闭相结合的空间结构,以满足不同人群的需要。小区景观设计对于心理层次上的满足感不像物理层次上的满足那样直观,它往往难以言语和察觉,甚至连许多使用者也无法说明为什么会对它情有独钟。

2、居住小区景观设计的原则

要先对居住小区景观所处的地理位置进行自然状况的研究,根据规划目标地的空间关系,结合气候、自然、建筑风格及布局等做出合理的规划.规划的内容也繁杂多样,道路设置、水景安排、路面的样式、照明系统设计,另外还有小品布置、公共设施的匹配等。在规划这些内容时,不仅要考虑到美学原则,还要考虑到实用性,同时还要兼顾居住者的视觉及内心感受。所以在规划设计时必须要统筹兼顾注意整体性,进行整体协调,同时要注重实用性、艺术性、趣味性,另外还要注意规划的长期性,避免建完就落伍的情况。

2.1以人为中心进行设计

景观设计规划的中心服务对象是居住其中的人,所以在规划设计时必须首先要以人为本,规划设计要体现人文特征,处处以人文关怀为出发点进行设计。对居住小区的设计要充满生活气息,为居住其间的人提供一个良好的休闲、娱乐、交流的生活空间,让人身处其间能赏心悦目、舒适愉快。同时要尽可能满足多层次居民的需求,根据居住群体的不同年龄和文化层次进行区别。

2.2居住小区景观设计要把握居住区的历史文化脉络,这点在改造居住区景观设计中尤为重要。我国是一个拥有五年前文化的文明古国,在这漫长的时间长河中,每一个地区都形成了其特有的区别于其他地区的文化遗留,而这种文化遗留深值在地区内每个人的心里,从人性化角度上考虑,设计者在景观设计之初要对居住小区所在区域人们对于景观的理解、要求进行深刻的领悟,从而在景观设计中对这种文化底蕴进行诊释,以使居住者在居住小区内得到一种精神上的回归。

3、居住区景观规划设计优化措施

现代城市生活节奏越来越快,人们在承受各种压力的同时,更加渴求在家的港湾中找到心灵的归宿、获得一份安宁。因此,在设计、施工前应对场地进行详细的调查、规划,从整体着眼协调好各构成要素间的关系,考虑到环境中人的需求,做好环境细节的处理。同时,居住小区景观应具有适应变化的居民需要的长远性规划,这就要求在小区建设完成之后要对住户进行调查,取长补短,设计出更符合居民需要的景观。使小区中不同年龄、层次的居民都可以很好地融入到景观当中,与环境产生交流,使景观设计真正做到景为人用,以人为本,富有人情味,让居民真正体验到这份宁静。

3.1设计观念新颖

原来的房屋建设只是满足居住的功能,园区景观规划也是伴随的社会的进步、城市的发展及房地产业不断兴起才逐渐被人们重视起来,也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但在我国现阶段,居住小区的园林景观发展仍处于起步阶段,多数居住小区的设计方案十分简单,也就是满足基本的绿化要求,仅仅符合小区绿化的法规等,相对还不是十分成熟,规划设计观念陈旧、理念落后,在人文情怀、艺术性、趣味性上存在着严重的不足,空间设计、元素组织上都处于初级水平,需要提高的空间很大。

3.2以人为本

设计者们在设计时,要在观念上体现"以人为本",追求"生态平衡"、"回归自然"、"建筑、人、环境"相结合的"天人合一"的理念,充分考虑功能第一的原则,景观是为人居服务的,供人使用享受的,而不是让人参观,为人展示的。另外,居住小区景观设计要尽量体现自然之美,充分发挥和利用自然优势,让自然的、本原的东西发挥作用,把自然更好的放在景观设计中,让人不出家门就能享受自然,因为室内的居住材料污染的加剧以及室内硬质石材的冰冷,让居民对回归大自然的渴望多了一份迫切

3.3设计者们在设计时要考虑主基调及主景

每一个园林都有一个主题思想,每一个园林也必须有一个视觉焦点,这就要求我们必须考虑其焦点景物的配置,可以是水景,也可以是山石景,也可以是植物造景,只要能与环境相协调就是好的,能被小区居民所认同的就是优秀的。在这里值得一提的就是小区的主基调的问题。现在的园林不是空洞的、没有思想的、没有内容的园林。现代园林本身就是一种思想、一种文化的存在,在尊重这种存在的同时,就必须理解园林中主基调的作用,定了基调才能创造出小区的园林氛围,才能表达出主题。

结束

总的来说,居住小区景观设计不仅是现代城市住宅小区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也是城市景观效果的重要组成部分。在m行城市住宅小区景观设计时,应遵循整体性、多样性、归属性、休闲性、公平性、生态性和经济性的原则。以房屋为主体,将其与道路、绿化、小品、山水等自然与人工构造物相结合,为人们提供舒适、美好的生活环境。

居住区规划设计调研篇5

关键词:居住小区人居环境理论研究应用

abstract:sincethe20thcentury,facingtheglobalpopulationexplosion,naturalresourcesfactors,suchasecologicalenvironmentdeteriorationofworldwideproblemincreasinglyandsharpen,humansbegantotherealimportanceattachedtolivingenvironment.inthisbackground,westudy"livingenvironment"theoryofapplicationisverysignificant,thisisbecausethe"livingenvironment"theoryisappliedinpracticeistobetterresearchhumanthemselvesandtheirlivingenvironmentoftheoryandpractice.

Keywords:residentialarearesidentialenvironmenttheoryresearchandapplication

中图分类号:tU-02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前言

城市的居住小区作为我们赖以生存的人居环境之一,其规划设计在这几年里也逐渐成为人们关注的重点。如果要在居住小区规划设计中创造一个绝佳的人居环境,那么就应该始终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在居住小区规划设计中应用“人居环境”理论。

人居环境理论概述

人居环境,顾名思义,是人类的聚居生活的地方,是与人类生存活动相关的地表空间,它是人类在大自然中赖以生存的基地,是人类利用自然、改造自然的主要场所。从辞源学的角度来看,“人居环境”一词可以这样理解,“人”是主体,“环境”是载体,主要目的是为了满足“人类居住”的需求。

与人类活动有关的环境,包括人、城镇、城市乃至城市连绵区,都是人居环境,那么把这样庞大的人居环境作为研究对象,并进行多学科理论分析称为人居环境科学,就是所谓的“人居环境”理论。

人居环境科学是一门以包括乡村、城市的所有人类聚居形式为研究对象的科学,是研究人与其生存环境之间的相互关系,强调把人居环境,从政治、社会、文化、技术等多方面角度全面地、系统地、综合地加以研究;而建筑学、城市规划学等学科理论,研究的目的是了解、掌握人类聚居发生、发展的客观规律,以更好地建设符合人类理想的聚居环境。

当前我国居住小区规划中存在的问题

忽视“以人为本”的理念

居住小区居民的需求是多样的,有些小区在规划中忽略了形式与功能的相结合的方式,没有从儿童、老年人、残疾人等一些特殊人群的心理需求、生活规律等特点出发来考虑小区的规划设计;没有对小区居民行为活动规律及使用的需求进行深入研究,很少真正关心居民身心与健康的需求,使近在咫尺的邻里变成了陌生;不顾居民的生活需求,片面追求高容积率的住宅利润,盲目压缩居住小区内的生活环境,使得建筑之间太过紧密,居民没有生活的私密性。诸多如此规划违背“以人为本”,存在安全隐患。

小区公共服务设施和空间缺失,居民的休闲娱乐生活难以维持

据相关数据统计,在有些居住小区中,居住用地的比重就占到这个小区总用地的75%--80%,这根本达不到国家有关的标准,从而真正留给公共服务空间的用地真是少之又少,居民交流和交往的公共空间就这样被压缩了。居住小区内的公共服务设施不齐全,一些体育设施表现不突出,文化设施的利用率不高,尤其是一些陈旧的设施缺乏修葺或者更新,带来了不安全的因素。

过度盲目的破坏自然资源

在我国许多居住小区的规划设计中,开发商只是打着“生态”、“自然”、“可持续发展”等口号去追求过高的利益,而没有从因地制宜、保护环境、改善生态等多方面角度对小区进行合理的规划设计;也没有根据居住小区的地貌特征、土地面积及形态、土质条件及水资源的情况进行设计;没有合理规划居住小区的模式和发展框架。导致原有环境中最有价值的资源,如水资源、生物资源、地形资源、植物资源等自然资源遭到严重的破坏,造成人为地生活困难,很难达到居住小区与其环境的和谐统一。

缺乏成熟系统的理论体系来直接指导居住小区的规划设计

当前关于居住小区小气候的特征及成因、影响居民舒适度的综合因素、居住小区的规划设计如何满足居民从物质到心理需求等等,这些能够直接影响到居民生活安全健康的重要问题却常常被忽视,这方面的理论研究尚未成熟。

居住小区中人居环境理论应用研究

人类因素与自然因素的关系中,和谐与矛盾并存,人类必须面对现实与自然和谐相处,保护利用自然,合理改造自然,妥善解决矛盾,达到可持续发展的需求;人类、自然、社会三大因素协调发展;建筑因素、支撑因素、自然因素是有形的实体因素,但并不能反映整个居住小区的真实面貌,必须加上人类因素和社会因素的虚体因素。

虚体因素

3.1.1人类因素需求的应用

①满足生理的需求,包括两种,一种是对空气、温度、食物等人类身体上需要;另一种是对特殊心理的需求。

②满足安全健康的需求,包括身体上和心理上的双重的安全保护

③满足社会的需求,居民间的互相交往和认同,拥有爱情和友谊等情感,以及情感的归属,即从属于特定场所和社会群体的需要。人类在社会环境中,人类便具有社会性,在居住小区的建设中不应忽视邻近区域或是相互关联区域的建设。

④满足地位的需求,被人尊重和自我尊重、地位、威信的需求。

⑤满足自我实现的需求,依照个人愿望,用最大限度发挥个人能力,取得个人成就,实现个人抱负,在过程中自我发展与完善。

3.1.2社会因素的应用

社会生产是人类改造自然界的活动;人们为了生产物质生活资料而结成的生产关系,是生产的社会形式。居住小区建设与传统建设的观点不同之处在于,用“人居环境”理论应用于我们的居住小区规划设计中,这样我们不仅仅看到居住小区的“空间”以及其“实体”方面,还可以看到生活于其中的居民的“行为”等。居住小区建设应强调入的价值和社会公平。从根本上说,公平并不是纯经济学概念,它还含有伦理学意义。

实体因素

自然因素的应用

①自然因素的准确选择。应该实际调查居住小区所在的地理位置,调查周围的自然因素,尽量保持原有的水土平衡,保留乡土树种,在这基础上,适量的选择一些容易管理的自然因素,这样可以使居住小区的美化度绿化度,在最短时间内呈献给居民。

②自然因素的形式丰富多样。园林自然因素的主要形式有:绿化、水景、地形、山石等,还包括这些主要形式在居住小区中形成的特有的小环境和小气候。

③居民和自然资源和谐共生。在居住小区的自然空间不可能像公园内的自然空间一般大小,需要适量的表现出来,同时自然因素的尺度大小要与人的心理特点和活动规律相结合,不要过分夸张,不容易让人们接受,并且受到自然空间上的压力。

④居民随时可以亲近大自然。尽量使自然因素临近居民的住宅,在居民可以达到的地方尽可能多的设置自然因素,让居民可以随时感受到大自然的存在。自然因素要求能做到通达性和应用性,自然因素要根据建筑的大小尺寸等来设计,不能过高影响到住宅的采光和通风,要具有良好的观赏使用效果。

建筑因素的应用

建筑设计应考虑建筑空间组合、建筑造型等与整体景观环境的整合,并通过建筑自身形体的高低组合变化和与住区内、外山水环境的结合,塑造具有个性特征和可识别性的住区的整体景观。

整体应用

讲究韵律性、对称性、避风性、变形性、分散性,从整体上考虑建筑效果。

细节应用

①色彩设计

建筑的色彩也要与周围环境和人们的行为心理保持一致,它能够清晰地划分和表达空间。在建筑设计中,好的色彩能够给人们带来好心情和愉悦的生活,为周围的环境注入生机活力,同时又是突出建筑个性、优化氛围的重要手段。

②形态设计

建筑的形态首先要有对称性,做到中间高大,两侧低小:其次要结合周围环境,符合居民的行为心理。一些娱乐区、儿童区的建筑外部形态要活泼、多样,让人一见就产生一种愉悦的心情;而一些老年活动区就要求建筑形态不能过分夸张,要相对安静一些。

支撑因素的应用

①发挥支撑因素的功能,分级处理支撑因素。居住小区的支撑因素应该根据不同的功能,设立不同的级别,优化功能和链接,使得小区内支撑因素分化明确。

②提高居住小区的性能,满足高科技发展。要求居住小区支撑因素应采用总体设计,分步实施的原则,并要求按现有标准规范设计与施工。在高科技的居住小区中,居民们才能感受到更加安全的人居空间。

③提高和改进物业管理水平。近几年我国居住小区的物业问题是急剧攀上,居民与物业之间的矛盾也在日益恶化。因此,居住小区支撑因素的建设对物业以及对物业管理队伍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盲目建设、物业管理人员素质跟不上将会造成严重的浪费。

结语:人类因素、自然因素、社会因素、建筑因素、支撑因素这五大因素可以是单独的个体因素,但这五大因素相互之间也有着非常紧密的联系,只有把这五大因素同时应用于居住小区的规划设计中的研究,才是“人居环境”理论。今后在居住小区中需要由“人居环境”理论来指导规划设计的完成,最后落实到设计和施工上,循序渐进,这样我国居住小区规划设计才能更好的发展。

参考文献:

[1]潘殊.关于住宅小区人居环境的一点思索【J】.科技信息,2009(29):904.

[2]吴殷.上海人居环境评价与生态人居建设构想【D】.上海:上海大学,2006.

居住区规划设计调研篇6

【关键词】居住小区;规划与建筑设计

安居才能乐业,现代安居的概念已不仅仅是有屋而居,而是良好的居住环境和居住质量的结合。为了满足现代人对居住小区的全方位的需求,开创性地延续以文化追求、物质品质、生活环境品位为内容的人类居住理想,使现代居住小区达到社会效益、经济效益、环境效益的协调统一,居住小区规划建筑设计应力求发展和突破。“以人为本”、“以自然为本”的思想,创造“人本生活乐土”更逐渐成为现代居住小区开发的共同理念。

1居住小区的规划设计

高水平规划设计,是提高小区品位和受消费者欢迎的前提。很多在市场畅销的优秀小区,都通过深入的市场调查,项目调研,准确定位,然后特色高水平的规划师进行招标式规划设计,从多个方案中择优,从几个方案中优选其中的精华,集众优于一身,再反复研讨修改,最后才拍板定案。任何规划方案,都不可能是十全十美的,只有经过这种真正下功夫的反复提高的过程,才有可能出精品。大量实例表明,深入的市场调查,准确的市场定位,精明的策划,正确的决策,以及高水平的规划设计,是项目成功的最重要因素。在规划指导思想上,不能一切从畅销、从高利润出发,应该把经济效益、环境效益和社会效益结合起来,以营造最佳居住环境、最好居住条件为中心,使小区规划达到企业目标功能、环境功能、社会功能的要求,建造出最适合人居住的达到以下目标的住区:

(1)生态环境优秀的住区;

(2)山水景观优美的住区;

(3)功能质量优良的住区;

(4)人居文化上乘的住区;

(5)物质、精神可持续发展的住区。

为建设这类高品位住宅区,在规划上要做到住区空间布局合理化、科学化。

一是从“以人为本”出发,建筑与环境并重,现实与适当超前结合。一般应做到二三十年不落后,需要时可再改造、提高。居住的套型和内部功能应从改革开放前经济水平较低时期主要解决“有房可住”的生存功能问题,向今后的实用型尤其是舒适型发展,发挥居住及住区的发展功能、陶冶功能和享受功能。除解困型、安置型居住和廉租居住的套型面积较小、房室较少之外,舒适型居住应是面积较大,房室较多,部分还可设书房、健身室等,使居住及住区能满足人的生理需求、健康(运动、保健)需求、安全需求、文化需求、心理需求、舒适需求、交往需求、休闲需求。当然,这一切都应在经济上可负担的条件下取得。

二是住区的功能区应布置得当,有丰富的层次,布局结构有特色。住区以居住为主体,但在教育医疗、文化娱乐、体育锻炼、交通出行、园林绿化……等功能区也要环绕居住中心,根据人的需要,合理布置。居住楼的投影面积所占用地面积的比例(密度)应控制在30%以下;绿化用地一般应超过35%,并尽可能扩大,如有的优秀住区已达到50%以上。绿地分布应按集中与分散相结合,便于居民就近使用的原则。科学地布置中心公园、分区中小公园、组团绿化、屋旁和路边绿化。中心公园应大小有度,除特大型住区外,住区内一般不宜建大型公园,而应着重搞好分区中小公园或主题公园和组团绿化。公共服务设施尤其是体育锻炼、老人休闲、儿童游戏活动场地,既要适当靠近居住区域,方便居民使用,也要防止对住的干扰。

三是居住群体的布置,应提高院落功能,增大交往空间。合理的组团围合式――院落、群落式可以丰富建筑空间环境,优化组团园林设计,方便居民交往和休憩、锻炼。也可以设计立体交往空间。在相邻的居住楼(尤其是高层)之间及楼顶设计几个交往层。有的住区设计了三面连体居住楼,在围合空间的第二层设露天绿化、活动平台(首层架空),也颇受居民欢迎。在山坡地段,为便于依山就势建房,增加建筑群体的梯度层次,可以适当设计一些排列式布置。但这种布局也应注意提高居住群落功能,布置好居住行列间的园林绿地和交往空间。

2居住小区的建筑设计

2.1居住功能多元化。

当前,住宅从过去主要强调生存功能向同时重视发展功能、享受功能过渡。住宅不但是一个生存空间,同时也是发展空间、享受空间。居住除了必须具备的基本生存条件之外,还要设计供住户及其子女读书学习、艺术培养、作画写书、健身锻炼、文化娱乐……等空间以及能使住户得到舒适享受、视觉享受、感觉享受的条件和设施。

2.2住宅设计要求精品化。

要摒弃那种照套图纸的陈旧设计手法,通过深入的市场调查,对各类住宅设计进行对比研究,多方面应用科技成果,设计出价值更高的精品。

2.3住宅设计要有超前性和弹性。

普通住宅应参照国家小康型示范小区设计导则进行设计,并在套型、功能、环境、配套设施等方面适当超前,预留可以调整、改造的余地,做到二三十年不落后,四五十年可改造。住宅由于居住者年龄、家庭成员的变化,或由于变换居住者,应在必要时可对室内布局、分隔灵活调整;也可以两套合一套,三套变两套。

2.4住宅空间设计多样化。

从平面空间设计向三维空间设计发展,根据市场需求,适当设计复式、跃式、错层以至跃复式合体、三层错层式等住宅模式,使居住空间更活,适合不同消费对象的爱好。

2.5住宅设计的科技应用集成化。

新科技的发展、推广应用已由单一性逐步向集成化发展,住宅设计也应适应这趋势。

2.6住宅设计走向信息化。

应适应知识经济浪潮的发展,多掌握技术信息,包括设计理论、市场信息、设计科技、政策导向,不断更新知识,设计出具有创新价值的住宅。

3居住小区的环境设计

3.1创造个性化的居住空间,形成与众不同的独特小区氛围,从而为人们提供创造丰富精神生活的优越生活空间,为人实现自身发展及人和自然的亲和提供良好的前景。有特色的小区就能吸引到消费者的关注,有特色的小区也更能激发人们的归属感和认同感,使人们崇尚家的感觉得到尊重和发展。

3.2切实注重环境设计,提供自然化的宜人的环境空间。仅仅种点树,铺上草的传统绿化理念已不能满足人们对居住方式的更高要求,“环境有价”;认真规划设计小区景观环境,追求环境空间的人文品味,使小区环境景观与小区空间、小区建筑有机结合,同时贯穿以自然为本的思想,在设计中尽可能地保护和合理开发利用原有地形、地貌以及原有的环境系统,最终提供尊崇自然,体现可持续发展的绿色小区环境,使居住生存、发展、享受和陶冶的四大功能得到充分发挥。

3.3认真研究市场定位,搞好小区住宅建筑房型设计,努力创造布局合理,功能明确,使用舒适的室内空间,小区住宅设计的好坏,其单体平面设计是关键,它直接决定了小区楼盘未来的市场前景。在相对有限的面积中应力求做到使用功能最合理化,为人们提供既经济合用,又灵活丰富的户型空间,住宅建筑设计,既设计建筑本身,从广泛意义上说,更设计了一种生活方式,所以对人的行为生活构成的关注应作为设计出发点之一。

3.4不断优化设计,力求在满足经济实用而又美观新颖的原则下,尽可能节省投资,降低成本,形成发展商与购房者双赢的局面,使小区住宅既物有所值,更能物超所值,因为投入最小化,效益最大化,既是每个发展商所希望的,也是每个购房者所期望的。没有优秀的规划建筑设计,就不可能有成功的小区住宅。目前,建设部对今后住宅设计提出了“精密设计”的要求,这比精品设计又要更进了一步,也更切合住宅设计的特点和需求,因为居住本身是与人的生活紧密联系,息息相关的,应充分规划设计好每一平方米,从建筑布局到设备管线,从结构布置到家具摆设,一点一滴都要精心考虑,认真研究,使住宅设计为人们的生活创造出更高的舒适度。

3.5加强小区物业管理,为小区形象和小区生活提供良好的服务保障。物业管理是一项全面复杂的工作,应尽早介入、参与设计、施工、管理全过程,这既有助于小区整体形象的确定和延续,也有助于小区综合质量的提高。“回家的感觉真好”,物业管理的全程服务才使小区泛发出其应有的生机和活力,才使建筑空间环境展示出其独特的生命力。万科物业管理提出物业管理的最终目标是“无人管理”,“无人管理”的含义是住户处处都感受到物业管理提供的服务,都又看不见物业管理在提供服务,这种境界将使整个居住小区沐浴在人性化的和谐安宁的氛围中,人们的精神需求和物质需求得到最大的满足,人居环境也在更高层次上得到提升。

总之,我国居住区正在进入大规模建设时期,居住区环境建设方面需要探索的问题还很多。一个居住区环境的好坏,不仅反映规划设计的水平,也是居民文化素养、文明程度的反映,又是社会管理、物业管理水平的反映。社会经济的发展将使得人们对住宅的功能需求不断发生变化,这就促使我们一方面要关注生活、不断创新,另一方面要积极拓宽居住区规划中城市设计的思路和方法,创造出更富中国特色的人居环境。

【参考文献】

柴彦伟,城市空间,北京:科技出版社

朱家瑾编:居住区规划设计。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黎熙元编,现代社区概论,中山大学出版社。广州.

居住区规划设计调研篇7

关键词:小区规划;设计;问题;对策

中图分类号:S611文献标识码:a

引言

居住小区建设水平直接影响着居民居住环境,而居住小区规划又是居住区建设的前提,是影响居住小区建设水平的重要环节。居住小区居住环境的优劣,首先取决于规划方案的好坏。针对近年来城市居民对居住环境要求的日益提高,规划设计出一批居住环境良好、社区功能完备,具有当地特色的高水准的居住小区已经成为一项亟待解决的问题。本文主要研究当前居住小区规划设计常见问题,探讨居住小区规划设计注意事项以及对策。

一、住宅小区规划设计存在的问题

1、生态环境单调

住宅小区生态环境品质的高低直接影响到小区居住环境的品质的高低。所以,小区周围的生态环境是影响小区居住条件的关键因素。在住宅小区的规划设计中,小区的空间环境比较单调,位置好的住宅小区建筑密度比较大。有些小区的绿地面积虽然很多,但是公共的设施却很少,在景观环境的设计过程中忽视了人文性和地域性的特征,对于小区原有的河流、山坡、树木、绿地等遭到了破坏,大多数已经全都被铲除种类单调,这样很容易发生态环境的不平衡。

2、过于追求容积率,忽略内部空间环境打造

周所周知,居住小区的容积率与建筑商盈利有着密切的联系。规划以及设计时,开发商过度的追求容积率是常见的事情,但是过度追求容积率,使得建筑设计师忽略了对于小区内部环境的打造,往往将小区设计成排排楼,只会导致小区建筑密度过大,绿化效率过低,居民居住品质下降。

3、安全防范差

一些小区建设对于居民的安全防范没有充分考虑,安全环境让人担忧。陌生人不需要身份验证就能够随意进入小区,使小区居民的财产安全,甚至人身安全都非常容易受到外来侵害。

4、街路改造引发的噪声污染严重

在住宅小区内,将很多的人行小道拓宽变成了随时可以通过机动车的小区道路,这样虽然对有车族很方便,但是居民的生活环境质量却受到了严重的影响。例如,一些噪声和汽车的尾气严重的影响了居民的正常生活,使他们的睡眠质量和空气质量也都受到了影响。小区的道路不是很宽,而且旁边也没有绿化隔离带,只有很窄的人行路。根据住宅小区的设计规划要求,内部道路是不同的,街路改造引发的噪声污染严重以免影响居民的生活质量。

二、改善住宅小区规划建设对策

1、加强小区景观规划设计

小区景观设计,大多存在文化构成形式方面的缺陷,例如过于重视功能,而忽视人们精神生活的多元性,还有空间结构单调,小区环境凝聚力不足等问题。故景观设计不仅是物质景观的设计,更应注重景观精神功能的挖掘,注重整体性与融合性,形成中心围合、空间交融的景观形态。在核心位置设置景观步道以增强小区空间景观的层次感;在住宅的规划设计中,为了避免建筑形象的单调和围合空间的压抑感,将部分住宅组群做了分段处理和微小的错落变化,以加强整体的节奏感和空间的变化,形成良好的空间感受,并与绿化相融合,确保景观具有丰富的文化底蕴,赋予其鲜明的地域特征,创造归属感强的社区。

2加强内部空间环境打造

要在实际的居住小区规划以及设计中,设计师应该本着以人为本的原则,精心的规划住宅楼以及交通绿化组织方式,更多的在住宅布置、交通系统以及环境布置方面下功夫。首先,加大建筑楼层,加大绿化空间。设计师应该根据当地实际情况适当的摆放住宅,例如最常见的住宅摆放方式错落式、组团式、集中式等。合理规划可以保持良好的通风、提高小区居住绿化环境。其次,加强组织交通以及绿化系统建设,消防救护需求以住户的需求为出发点,满足安全性、方便性以及通达性的要求。科学地布置中心公园、分区中小公园、组团绿化、屋旁和路边绿化。中心公园应大小有度,除特大型居住区外,居住小区内一般不宜建大型公园,而应着重搞好分区中小公园或主题公园和组团绿化。

3、对居住区的交通道路设置进行合理设置

居住区的交通道路的设置要充分考虑到要以方便居民出入、迁居,满足消防、救护需要,减少对住户的干扰,保证住户的安宁为原则进行设置,以达到交通便利、安全和方便。达到一体性、多层次性的要求。住宅小区道路系统应分级明显、架构清楚,既要与城市公共系统衔接,又要避免城市公交道路穿住区而过。如果城市规划确定公交道路必须穿过住宅小区时,在可能条件下可设计地下道路,以防止对住宅小区的严重干扰。小型住宅小区应避免机动车道进入居住区域,有的住宅小区建成“无车小区”,即把机动车道和停车场都设在地下,机动车从小区门口进入地下,居民在地下停车场可直接乘电梯到居室,车辆对住宅小区区域全无干扰,效果良好,居民满意。同时,道路等级应设置清楚,区分车行道、步行道与绿地小道,尽量控制车辆进入院落空间之内,以减少噪音与不安全因素。小区道路根据规划结构可分别采用三级或二级路网。小区主路是道路的骨架,是居民出行最频繁的通道,它的线型应使居民能顺利便捷地回到自己的住处或到达想去的地方,但不应畅通无阻,并需防止外界车辆任意穿行,做到通而不畅,顺而不穿。

4、降低噪声、提高空气质量

对于居住区内公用设施、设备的噪声,交通噪声,应尽量增加噪声源与受声点的距离、种植树木、设置水体来吸收噪声;对于商业、娱乐、学校生活和建筑施工噪声必须采取防噪消声措施,在规划时进行分区布置、综合治理,减少co2及其它大气污染物与废弃物的排放,提高小区的空气质量。

5、小区规划应注重安全防卫的设置

住宅小区的居住环境安全与否,是小区居民极其关心的问题,要创建一个安全的居住环境不仅要有科学的小区管理制度,而且在很大程度上也依赖于小区规划的安全性,这其中涉及到居民的生理、心理安全和社会安全等因素。在住宅小区的规划设计中应充分考虑居民的有效防范行为,通过控制小区和组团入口、明确划分空间领域等措施来提高小区的安全防卫能力。一是在小区和组团的入口处设置明显标志,使住宅小区具有较强的领域性和归属性。二是注重院落空间的强化,使居民之间既有充分了解和相互熟悉的机会,又可以使住户视线能够触及到住宅入口,便于对陌生人进行观察、监视。三是注重小区交通网络的合理组织。在小区主干道的规划设计上要做到“顺而不穿,通而不畅”,减少交通环境的混杂,提高安全系数,在小区级道路的规划上尽量作曲形设计,限制车辆穿行的速度,达到安全与降低噪音的目的。同时,规划时应尽量减少组团的出入口,一般设置两个即可,以便有效控制外来行人任意穿行,从而起到安全防卫的作用。

6、注重服务系统的完善在住宅小区规划中,我们要重视服务系统的完善,它是居民在日常生活中的基本保证,也是小区稳定发展的基础。在服务设施设置上,首先要想到居民在日常生活中的要求,有些商业服务设在过往人流比所能经过的的地方,这样做的目的是方便与居民购买。部分交通工具和垃圾的处理也是小区规划的重要问题,对于有些自行车和摩托车要集中到一起进行摆放。以前在处理垃圾的时候,垃圾道附设于住宅的楼梯平台处,严重的影响了居民的居住环境,在住宅小区规划中,我们要把垃圾到建立在住宅内部生活服务阳台处,这样还不会对居民的居住环境造成影响,同时也降低了公共场所的感染。

7、强化建筑的构景作用

现代小区设计应强调“全面景观”设计,即小区中的任何构成元素,都是景观体系中的构景元素,确保建筑设计、规划设计、景观设计“三位一体”,不能只强调其中任何一个方面。小区中由于建筑量大面广,更应强化建筑的构景作用,随着小区建筑物结构的变化,其外立面也发生了很多变化,过去单调呆板的外立面正被变化丰富的外墙面替代。要想使整个小区的景观和谐统一,建筑设计风格与景观设计风格应作为整体来考虑。世界著名大师安藤忠雄认为,建筑与景观融合,自然与人的和谐共生是人居的最高境界。这说明仅有优美的绿化环境是不够的、还需要别致的建筑,只有将优美的自然景观、建筑物与良好的人文氛围融于一体,才能营造出理想的生活小区。

结束语

对住宅小区进行良好的规划是一个较为复杂的过程,需要进行各方面的考虑,需要在最大程度上保证系统性的工作。在整个过程中,需要采用各种程度的规划、策划以及管理等设计手段,并经过多方面的配合,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因此为了保证住宅小区的规划设计水平,需要充分考虑设计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并进行一定程度的分析,在最大程度上探索、研究解决问题的相关措施,从而保证居民居住的理想、舒适、优美与文明,创造出一个科技环保、健康舒适的社区环境

参考文献

[1]崔晨华.绿色建筑的成本与效益分析研究[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12.

居住区规划设计调研篇8

abstract:thispaperexplainsaninvestigationontheaffordablehousingestateareainnanjingcity.itexaminesthefacilitiessituationbymultipleindicators,usingarandomquestionnairesaskingforcomprehensiveevaluationonresidentialhousingsupportingfacilitiesinaffordablehousingestate.theresultsobtainedcanbeusedtoanalyzethedegreeofsatisfactionofthecurrentresidentsonsupportingfacilitiesandtheissuesneedtobeimprovedinlaterstage,reflectingsomeproblemsofpreplanning,location,constructionandpropertymanagement,etc.Somebeneficialspecificrecommendationsareprovidedforitsfuturedevelopment.

关键词:保障房片区;南京;公建配套设施;问题

Keywords:affordablehousingestatearea;nanjingcity;supportingfacilities;problems

中图分类号:F299.2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4311(2015)19-0012-05

0引言

保障房片区是政府为满足中低收入群体的住房需求,对土地资源进行综合运用,大规模地进行保障性住房项目的集中开发区域。保障房片区是伴随着保障房的大规模建设而出现的一个新兴概念,片区建设是保障房建设的模式之一,当下已成为国内保障房供给的一种新趋势。[1]南京市政府紧跟国家政策,并结合自身实际情况,不断加大旧城区的改造力度,加大经济适用住房、廉租房和公共租赁住房的建设力度。2010年,南京市启动1000万平方米的四大保障房片区建设,确保2012年竣工并投入部分运营。

然而,保障房作为一个新兴课题,在我国发展并不成熟。保障房在给人们带来惠处的同时,也存在诸多问题。文章对南京市四大片区保障房进行了实地调研,经过多次走访和调查,对医疗、治安、教育、商业金融、公共设施等公建配套设施建设情况作综合评价,并反映保障房在前期规划、选址、建设、后期管理等方面有待改进的问题。

1调查问卷结果分析

经过多次走访和调查,以医疗、治安、教育、商业金融、公共设施等公建配套设施建设情况为重要调查问题,为了使调查结果更具统计和分析价值,本文按被采访者的性别、年龄等方面分开统计,归类整理。

1.1被调查者基本情况

本次课题组共发放400份问卷,每个片区100份,岱山回收有效问卷97份,上坊回收有效问卷96份,丁家庄回收有效问卷95份,花岗回收有效问卷100份。每个片区受访男性、女性所占比例接近,且受访者年龄主要集中在30岁以上,平均占比80%左右。以岱山为例,受访者中男性共46人,女性共51人,所占比例接近。受访者的年龄主要集中在30岁以上,其中女性受访者年龄在30岁以上的所占比例为80.39%,而男性达到了84.78%。

1.2调查问卷结果分析与公建配套设施综合评价

1.2.1交通出行

从图1中可以看出,保障房住户无论男女都对片区的交通出行感到不便,这也反映了保障房建设中片区选址郊区化、边缘化的一大问题。实地调研过程中,课题组亲身去了四大片区对这个结果感到可信。目前,四大片区的轨道交通类型比较单一,公交班次较少,且候车时间长。四大片区都配有大型公交场站,但目前上坊片区仅有1条公交路线,且换乘时间长达40分钟,所以超过50%的居民都期望交通出行能变得更加便捷,而另外三大片区都有至少2条公交线路直达地铁站。根据规划,未来将有轨道交通到达,且客管部门表示,3号线、10号线、机场线、宁天城际一期等4条轨道线路开通后,会有公交接驳配套方案出台,其中就包括与保障房小区的无缝对接。

1.2.2医疗设施

从图2中可以看出,接近半数受访居民都对社区医疗站表示有待改进,走访居民均表示诊所面积不大,设施简单,就医条件有限,平时的利用率低。

下面我们根据《南京新建地区公共设施配套标准规划指引》制定的居住社区公建配套规模与四大片区公建配套设置规模作了比较,见表1所示。

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作为社区,尤其是对于低收入为主、并且老年人口占很大比例的保障房社区的基本医疗保障,是不可忽视的重要配套设施。岱山和上坊在规模上达到要求,可以为业主提供可靠的医疗保障,丁家庄和花岗建议增加相应的医疗卫生配套以达到要求。

1.2.3教育设施

四大片区规模大,人口多,都配备有幼儿园、小学、中学,部分学校已投入使用。从图3中可以看出,超过80%的居民认为教育设施基本达到生活需求,但依然有待改进和增加。限于篇幅,我们以四大片区中建设面积最大,且目前建设形态最完善(各类保障房都有建成并部分投入运营)的岱山组团为例与规划指引制定的标准作比较,见表2。

以岱山为例,岱山组团设有7所幼儿园、4所小学、2所初中以及1所高中。岱山组团幼儿园用地规模总和为4.15万平方米,总建筑面积为22892平方米,有84个班。根据《规划指引》中幼儿园的设置标准,社区内幼儿园的配建标准为按36名/千人,30人/班配建,以岱山组团居民人口数为9万人计算,幼儿园的设置规模应为108班,计算公式为[(90000/1000)*36]/30=108,其总建筑面积应大于45600平方米。因此,岱山组团的幼儿园规模不符合规划要求,不能满足需求,需较大规模增加配置;岱山组团4所小学总用地规模为12.03万平方米,总建筑面积46936,教学班84个。参照《规划指引》和《南京市普通中小学办学条件标准》,按70生/千人,45人/班配建计算,以岱山组团人口数为9万人计算,小学的总设置规模应为140班,计算公式为[(90000/1000)*70]/45=140,其用地面积应大于111906平方米,建筑总面积应大于51282平方米。因此,岱山组团中学基本达到设计的要求,为了更好地体现保障房社区的保障,也可适当增加一定规模;同理,岱山组团3所中学合计用地规模为12.45万平方米,总建筑面积为79831平方米,教学班114个,按上述推算,中学规模配置达到了设计的要求。

1.2.4行政管理与社区服务

①治安,见图4。

②物业管理。

在走访调查的过程中,居民对于小区抱怨最大也最频繁的问题就是小区的物业管理问题。小区由于规模较大出入人员密集且复杂,居民基础设施问题和治安问题等都频繁出现,物业管理工作及时和有效的开展就显得格外重要。从图5中可以看出,超过半数居民对小区的物业管理和治安是持待改进意见的,主要体现在人手不够和处理问题不及时等方面。这方面与规划指引标准作比较见表3。

社区办公服务用房和物业管理用房规模是一个衡量社区行政管理服务质量的一个定量化指标,四大片区的社区办公服务用房和物业管理用房已经达到整个片区的需要标准,但仍需加强物业管理,充足人手,及时处理小区物业问题。另外上坊、丁家庄和花岗组团可以增加设置派出所的配套面积,以达到《规划指引》的要求并保障整个保障房社区及业主的安全与稳定。

1.2.5商业金融服务设施

四大片区的商业金融设施较为完善,银行网点、atm机、超市、药店、饭店、百货商店、室、理发店以及农贸市场等可以满足居民基本生活需求。从图6中可以看出,50%左右居民对商业金融设施的完善抱有期待。商业金融设施与规划指引对比见表4。

多次实地调研,课题组了解到片区的商业金融设施逐步完善和丰富,但仍有三成居民反映买菜问题有待改进,并表达对丰富农贸市场的期望,据规划,后期商业设施的完善会使居民生活更加便利,其满意度也会得到相应增加。

1.2.6其他待改进设施

目前片区设施的完善和社区服务中心给社区居民的生活提供了便利和帮助,但还有可以改进的地方。通过对问卷和访谈的总结课题组发现以下几点问题:

①邮政电信设施需要关注。

居住社区级对邮政电信设施建设规模的要求是250平方米,主要包括提供电话、信函、包裹、兑汇和报刊零售等服务的邮电综合业务服务设施。虽然邮政电信设施在《规划指引》中不是刚性要求,允许一定范围的增减,但有部分保障性住房社区内或周边并不存在邮政电信网点,给业主造成不便。例如岱山和花岗在这方面提供不足,可以适当增加。

②休闲娱乐设施和社会养老福利设施欠缺。

保障性住房社区中存在众多老年人口,甚至是孤寡老人。休闲娱乐设施的规划建设规模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一个社区的文娱氛围;而社会养老福利设施是保障老年人老有所养、老有所乐的一项十分重要的配套设施。在保障房社区内,老年人口虽然能得到住房条件的满足,但是精神愉悦也很重要,而保障房社区却普遍存在休闲娱乐设施以及社会养老福利设施的欠缺。这部分的不足会使孤寡老人内心无法得到真正的保障,甚至影响到整个社区的人文环境。因此,增加养老及休闲文化娱乐设施的配建是保障房建设的一个重要方面。实地调研中,课题组发现居住在保障房的50%左右老年人反映文化娱乐设施提供不足,例如阅览室,老年活动室等。

1.3关于男性女性问卷答案的研究

本课题组在调研中全部采取分性别调查,试图通过不同的视角来看待目前保障房片区的建设现状。男性和女性由于社会责任和家庭分工的不同,对于很多问题存在不同的看法和侧重。

由于思维模式不同,男性更注重硬件设施,提出改善和增加各种设施的比例明显比女性大,而女性比较注重软件设施,如教育、治安和物业管理等方面,由于女性在采购和出行次数上会优于男性,所以对商业服务和交通出行等方面的不满意度会高于男性。

2问题反映与相关建议

2.1前期规划与建设

南京市四大保障房片区建设虽然有卓著成效,但也缺乏前期总体规划,实际建设进度和运营情况不如规划般美好,大多数配套还停留在起步阶段,跟不上保障房片区的建设速度,也就导致了配套设施的不同步和不完善。上一部分也对医疗、治安、教育、商业金融、公共设施等重要公建配套设施建设情况做了具体分析。对此,课题组认为,开展保障性住房建设规划之前,扎实的调研和前期研究尤为重要,保障房的建设需要根据住房保障的具体目标,制定阶段性实施计划,在建设过程中,要注意规划的同步和完善程度,保证配套设施的建设效率,实现保障性住房与周边区域功能协调,与经济发展一致。

2.2片区选址

居住区域与外界联系的便捷程度是衡量保障房选址的一个重要因素,而当前住房保障体系下,片区土地的供应往往运用划拨的方法。出于土地出让收益和住房供需矛盾的考虑,结合上一部分超过50%居民对交通出行持改进意见来看,保障房片区建设呈现郊区化、边缘化的特点。对此,课题组认为,受较优区位和较低地价因素的双重制约,片区选址应该综合考虑,在土地区位和价格之间寻求一个最佳平衡点,同时考虑与城市规划相匹配,达到交通的尽可能便利。

以岱山为例,岱山保障房项目位于南京主城西南方向,距新街口直线距离14km,与板桥新城相连,离奥体20分钟车程,基地紧邻绕城公路、绕越高速两条高速路。岱山项目位于主城区边缘,有较低地价的优势,拆迁成本也较小,并且在区域规划中,政府提出了以轨道交通2、7、8号线作为驱动的“便捷之城”的概念,同时配建岱山中路、南路、管道路等城市干道,通过增加公交线路、设置短途接驳公交、公交站场分离式设置等措施充分发挥轨道交通优势,使最大范围住区,最大量的保障人群享受交通便利。

2.3后期物业管理

《关于南京市四大保障房片区配套建设和社区管理的意见》明确,“四大片区实行高标准的物业管理服务,通过招投标,从市场引进一级资质物业企业,开展同其它商品住房社区居民均等的物业服务”。实地调研中,课题组了解到丁家庄片区和花岗片区都引进了紫竹物业进行小区管理,但仍然有居民抱怨物业管理问题。

保障性住房的居住对象主要是低收入家庭,由于这一特殊性,在物业管理方面,其在物业产权、物业服务对象、物业费以及物业服务的重点等方面与商品房有很大的不同,因此不能以商品房的物业管理模式来管理保障性住房。[2]同时,在保障房小区,低廉的物业费和较低的收缴率对以劳动密集型为主的物业管理公司来说,在本来就非常微利的经营中更加举步维艰,也难怪物业管理时常人手不足无法及时处理小区问题。

针对以上情况,课题组认为,对保障房的特殊性,针对南京市的具体情况,可以探索一些多元化的物业管理运营模式,准市场化模式[3]就是一个很好的考量,政府与专业化物业管理公司共同参与的准市场化模式对管理好保障房更为有效。物业管理公司通过市场以招标的方式选聘,公司可以聘请一些小区低收入者来管理自己的小区,在增强居民主人翁意识的同时也能降低物业公司的运营成本,缓解小区居民就业和物业管理人数不到位的问题。政府也需要参与保障房的管理,发挥政府部门在保障房管理中对需要涉及社区、城管、公安、司法、民政等多个部门的协同参与的综合管理优势。

参照成都市保障性住房物业管理的经验,成都市城乡房产管理局于2010年出台了《成都市保障性住房物业管理办法》,规定在物业服务企业的选聘方式上统一实行资格预审前置,由成都市公共住房管理中心建立统一的保障性住房物业服务企业备选库,由成都市公共住房管理中心从备选库中选聘具有相应资质的物业服务企业提供前期物业服务。为了让保障性住房的供应真正落到实处,实现“应保尽保”,《办法》进一步强化保障性住房物业服务企业的职责,不仅应当按照合同约定履行相关服务,使物业服务达到规定标准,还应当承担一些监督职责。例如,协助公管中心登记保障性住房入住、使用情况,发现违规出租、出借、转让、调换、经营、空置等情况,及时报告公管中心;配合相关部门定期走访住户,收集住户的意见和建议,及时了解住户家庭成员及经济、住房变化情况等。[4]虽然公管中心是保障房使用、管理、服务的监管机构,上述工作均应由其自行完成,但考虑到物业服务企业身处一线,掌握大量一手资料和信息,由其配合公管中心开展相关工作,可以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除此之外,《办法》不仅要求保障性住房的承租人应当遵守房屋租赁的有关规定和房屋租赁协议的约定,同时还建立了就业帮扶制度和物业服务费用补贴制度等多项惠民政策。其规定,保障性住房物业服务人员“可优先聘用保障性住房住户中符合条件的待业人员,并纳入成都市物业服务人员执业名册中管理”;同时,“生活确有困难的廉租住房承租户,可以按规定向公管中心申请物业服务费用补贴”。据了解,目前成都市保障性住房物业管理项目20%的物业服务人员,均来自于本项目的低收入困难家庭。

3结语

由于保障房在我国的发展还没有完全成熟,它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惠利的同时,其存在的交通不便利、公共设施少、医疗配套设施落后等问题也不容忽视,本文通过实地调研南京市四大片区保障房,从前期规划、选址、建设、后期管理等多方面提出了建议,以期提高居民对保障房的满意度。

①前期规划与建设方面,扎实的调研和前期研究是开展保障性住房建设规划的前提,在建设过程中应注意规划的同步和完善程度,保证配套设施的建设效率和质量。

②片区选址方面。片区选址受较优区位和较低地价因素的双重制约,应综合各方面因素选择一个最佳平衡点,使交通尽可能便利。

③后期物业管理方面,由于保障房具有特殊性,结合南京市的实际情况,本文探索了一种多元化的物业管理运营模式,即准市场化模式,实验证明,政府与专业化物业管理公司共同参与的准市场化模式对管理好保障房很有作用。

本文的撰写和调研工作得到了东南大学土木工程学院建设与房地产系陆惠民教授的悉心指导,在此表示作者由衷的感谢!

注:本文为东南大学土木工程学院2014年国家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项目,项目名称:南京市保障房入住情况的调查研究。

注释:

①满意度调查中“没有”代表没有意见,实地调研中一些受访者表示对某些公建配套很难讲出实际的满意度,他们并不十分关注这方面的建设,或者与他们的生活并不十分相关。例如受访的孤寡老人难以表达对教育设施的满意度,男性居民对商业服务的敏感度较女性为低。

②《南京新建地区公共设施配套标准规划指引》中明确定义居住社区是以社区中心为核心、服务半径400~500米、由城市干道或自然地理边界围合的以居住功能为主的片区,人口规模为3万人左右。而丁家庄组团规划半径约520米左右,人口规模为5.25万人左右,超过了居住社区的规模要求,又远远达不到地区级社区的规模要求,因此,本课题将其列为定义为2个居住社区,其公建配套的规划和建设规模应符合(可稍低于)2个居住社区的标准;花岗组团规划半径约655m左右,人口规模为5.1万人左右,定义为2个居住社区,其公建配套的规划和建设规模稍低于2个居住社区的标准;江宁上坊北侧组团规划半径约631米左右,人口规模为4.2万人左右,定义为2个较小的居住社区,其公建配套的规划和建设规模可在2个居住社区的标准的基础上有所降低;岱山组团规划半径约900米左右,人口规模约为9万人,超过了居住社区的规模要求,但又远未达到地区级社区的规模要求,因此,本课题将其定义为2个居住社区,但应当按照2个较大居住社区的规模来规划建设。

参考文献:

[1]于洋.保障房片区建设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研究――以南京市为例[J].房地产导刊,2013(10).

[2]李俊杰,张建坤,刘娟.保障性住房物业管理模式研究――以南京市为例[J].现代城市研究,2012(5).

居住区规划设计调研篇9

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是重大民生工程,事关中低收入百姓的民生福祉,近期,国家统计局阜阳调查队开展全市范围内棚户区改造和保障房建设的走访调研,调查结果显示:阜阳市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工作进展顺利并超额完成下达任务,但仍然存在审批程序复杂、基础设施不完善等问题亟需解决。

一、我市保障性安居工程基本情况

1、超额完成目标任务。近年来,阜阳市按照“政府主导、市场运作、服务民生”的原则,大力推进棚户区改造工作,取得了阶段性成效。2017年全市共新增开工保障性安居工程棚户区改造(含货币化安置)44594套,完成省政府年初下达目标任务的105.5%,其中货币化安置占开工量的55%;新增基本建成保障性安居工程(含货币化安置)40426套,完成省政府年初下达目标任务的192.2%。

2、足额筹集配套资金。在资金投入方面,我市共收到中央补助保障性安居工程资金21434万元,地方配套筹集资金35377万元。在中低收入群众住房保障方面,全市共发放租赁补贴4913户,符合条件的公租房分配入住率83%,棚改安置住房分配率84%。2017年,全市将计划完成棚户区改造新开工59228套,基本建成20915套。一季度,全市棚改新开工住房1.77万余套,开工率达30.02%。

二、主要做法

1、突出政府主导作用。一是加强组织领导。组建了市棚户区(危旧房)改造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建立棚户区项目建设领导包干责任制,对任务进展、存在问题情况实行按月通报,及时通报项目建设进度,协调解决棚户区改造的困难和问题。二是深入调查摸底。广泛开展城市规划区(200平方公里)范围内棚户区、老旧小区和城中村现状调查,梳理核实项目资料,建立完善棚户区数据库,为棚户区改造实施提供准确的资料。三是科学编制规划。坚持规划先行,统筹部署。先后编制完成《阜阳市城市“十三五”住房保障规划》、《阜阳市城市棚户区改造2017-2017年三年规划》、《阜阳市2017年城区棚户区改造实施办法》等,同时组织编制2017-2019年棚户区、城中村改造和保障性安居工程配套基础设施三年滚动计划,各县(市)按照总体规划部署,进一步分解细化,制定具体方案,确保了全市棚户区改造工作按计划、按步骤整体推进。

2、积极创新棚户区改造保障方式。一是大力推行货币化安置。货币化安置对于加快推进棚改、更好满足群众居住需求及化解商品住房库存具有重要意义,全市2017年货币化安置24527套,占全市开工量的55%,调研走访中,颍泉区颍河综合治理新兴、三皇、北京西路棚户区改造项目货币安置率达到80%,由于货币安置率较高,该项目拆迁进展顺利,群众满意度也较高。二是充分发挥开发行金融作用。积极对接国家开发银行、农业银行,通过政府购买棚改服务模式争取国家开发性金融支持;积极争取棚改安置住房配套基础设施及安置房直接相关的城市基础设施建设贷款支持,提高续建项目贷款的发放和使用效率,加快棚改续建项目工程进度。三是确保用地供应。根据棚户区改造规划和年度计划,对棚户区改造用地优先供应安排,涉及新增建设用地指标在土地利用年度计划中单独列出,实行应保尽保。保证棚户区改造用地足量供应。

3、强化棚户区工程项目建设与管理。对棚户区改造安置住房项目,实行全过程质量监督。严格执行基本建设程序,优选施工队伍,全面落实工程质量安全的主体和监督责任,对质量问题实行“零容忍”对发现问题坚决查处坚决问责,同时统筹安排工程开工建设,科学把握工程建设进度,保证工程建设合理周期。

三、我市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存在的问题

本次调研走访了市房产局、市土地征迁办公室等机关单位和东关棚户区、南苑安置区等小区居民。调研结果显示:部分棚户区改造和保障房建设项目拆迁难度大、资金压力大、审批程序复杂,部分安置区基础设施配套不完善,居民生活不方便。

1、地方财政投入压力较大。保障性住房建设需地方配套资金大,扣除中央和省每套1.7万元补助资金,每套棚户区改造住房地方配套资金平均达18万余元。加之征地拆迁、土地开发、市政及公共服务设施成本不断提高等因素,棚户区改造后续资金供应紧缺,资金不足将成为制约我市棚户区改造建设的瓶颈。

2、棚户区改造项目征迁工作难度大。大部分棚户区住户中,困难户、低保户、下岗户多,拆迁安置成本较高,甚至项目开工建设后,仍存在部分拆迁问题,间接制约了工程的建设速度。阜阳市东关棚户区建成时间较早,连片平房较多,居住环境较差,居住条件一般,由于该区域居住困难户、低保户较多,拆迁困难大,该区域仍然是老城区内开展棚户区改造的盲点地区。

3、审批程序有待简化。项目征迁、报批、审批程序、运作周期长,影响工程进度。阜阳市临泉路资福寺棚户区改造,由于涉及拆迁地块调整及规划方案调整,该项目从2011年开始拆迁,原规划此项目地块以商住地块进行出让,由于要求较高,项目地块未能出让,后调整为资福寺棚户安置区,由于调整需要通过立项、报审、审批等一系列环节,目前该项目仍未完成,耗时较长,已经影响到了后期的开工建设。

4、基础设施有待进一步完善。因土地受限,绝大多数的保障性住房在规划选址上相对偏僻,教育、卫生、交通等公共基础设施未能及时配套,供水、供气、供电、供暖得不到正常保证,保障户出行不便,文化娱乐、购物场所等配套实施不能及时跟进的问题,增加了保障户的生活成本,阜阳市南苑廉租房小区建成时,道路不通,小区内及周边没有大型超市、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仅有个别小卖部等,生活设施不健全。

5、后期管理有待完善。安置小区建成后,安置点周边道路交通、就医、购物、供气等公共生活服务基础设施建设不完善,配套滞后,是群众反映较为强烈的问题。同时,安置户对于物业费缴纳后,小区维护不到位,后期管理跟不上等问题也颇为诟病。在调研走访过程中,和谐安置区物业管理较为松散,公共绿地破坏严重,被业主私自占用较多。

四、相关建议

1、建议上级财政加大对保障性住房建设的扶持力度,增加补助资金,属地政府要拓宽融资渠道,加大融资力度,采取政府购买服务、发行项目收益债等多种方式,多渠道筹集资金,满足建设需求。

2、完善征迁补偿政策,重点解决征迁难问题,加快城镇保障性住房建设进度。

3、加强科学规划,保障性住房建设作为一项长期性工作,应置于政府的全局工作之中,科学谋划,统筹兼顾,广泛听取群众意见,积极稳妥地编制规划。项目规划既要尽可能选择市政设施健全,教育、医疗、交通便利的地方,又要考虑县区政府的财力可能和群众的承受能力,把规划制订在扎实、可靠的基础上,确保规划一批,开工一批,建成一批,安置一批,使困难群众真正享受到保障性住房建设带来的实惠。

居住区规划设计调研篇10

关键词:过渡型社区;空间规划;物理空间;邻里空间;评价体系;“新都市主义”

abstract:transitionalcommunity,withitsuniquecharacteristicscomparedwiththecitycommunityandruralvillage,hasplayedanimportantroleintheprocessofurban-ruralintegration.atthesametime,itisveryimportantforinhabitants’liveandwork,alsothetherapiddevelopmentofcityeconomy.However,itisundeniablethatthereexistalotofproblemsinspaceplanningofthetransitionalcommunity.thisarticleisbasedonthreetypicaltransitionalcommunitiesinSuzhouindustrialpark,researchthemfromfiveaspects,includingthewholeofthecommunityspace,physicalspace,service,facilities,lifehabitsandneighborhoodspace,thenputforwardcorrespondingcountermeasures.

Keywords:transitionalcommunity;spaceplanning;physicalspace;neighborhoodspace;evaluationsystem;"newurbanism"

中图分类号:C912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4144(2016)-12-68(7)

随着我国城乡一体化进程的加快,建设用地需求的增加,城郊农村土地的征用数量加大的同时也出现了由政府投资建设解决失地农民居住问题的聚居社区即过渡型社区。过渡型社区意味着该类社区的过渡性特征,是中国特色城镇化进程中的特定社区演进形态,既包含着城市社区空间形态的特点,又延续着一定的农村社会属性。[1]作为我国城市化背景下产生的特殊类型社区,其产生不但有其内在的必然性和合理性,而且对社会经济的发展起到重要作用。但是由于城乡二元体制的对立和缺乏应有的关注,过渡型社区存在的问题也逐渐凸现出来,主要表现为社区整体空间规划不够科学合理,服务设施分类配置不完善,物理空间以及邻里空间设计不合理,社区功能和居民的生活方式,风俗习惯不相适应等。与此同时,现有社区空间规划的研究片面强调物质形体决定理论,注重社区物理空间的研究,忽视对社区居民邻里关系和心理空间探究,社区规划建设中的各种问题和矛盾不断凸显,在造成财政损失、资源浪费的同时影响了居民的生产生活。

1过渡型社区空间规划评价体系建构

1.1评价体系的设计

目前国内学者对于过渡型社区空间规划问题的研究相对较少,研究方法上以定性研究为主,定量研究较少,现实中缺少一个科学的可量化的科学体系来评估过渡型社区空间规划的科学性。

结合已有相关学科的研究基础[2],并经实测之后的修正调整,笔者将过渡型社区的空间规划评价体系划分为整体规模、物理空间、服务设施、空间使用习惯和邻里空间5个考察维度作为一级指标,在一级指标下设35项二级指标对社区规划的科学性进行测评。调查采用客观赋值法与层次分析法相结合的方法,对指标体系中的各项指标赋予恰当的权重。

在对苏州工业园区三个过渡型社区社区规划科学性测评体系构建中,m=35;n=5。实质上,R是U与V之间的模糊关系:即R=U*V[0,1]。

当模糊评价矩阵R与p已知时,就可利用模糊变换原理进行综合评价,得到最后的综合评价值:Q=p*R=(q1,q2,q3,……qn),式中Q即为综合评价度。

1.2评价体系的量化

社区空间规划科学性评价的本质是一个量化分析的过程,利用某些特殊的测量技术进行量化处理,将有助于使那些居民难于表达和衡量的“主观感受”既客观又方便地表示出来。而在统计学中常用的李克特量表较为容易设计和处理,受访居民也容易理解,本测评体系设计借鉴了李克特量表(表2),数值越高说明对某项评价越高。为了便于分析社区空间规划的科学性,在过渡型社区空间规划科学性测评体系的基础上需要将符合度由定序转化为定距。对应量表中的选项,必须将其转化为数字,才能为后续的测评服务,符合度转化采用百分比评价法。

2过渡型社区空间规划评价体系的应用

本研究的调研场域是中国-新加坡合作苏州工业园区的若干社区。苏州工业园区自1994年设立以来,出于经济快速发展的需求,伴随着不断地拆迁征用土地,至今已兴建了大量动迁小区。经济发展和对劳动力的需求吸引了大量外来务工人员,在此过程中形成了包括金益新村、莲花新村、淞泽家园等一些主要由失地农民和外来务工人员居住的过渡型社区。

本次问卷调查依据金益新村、莲花新村、淞泽家园三个社区的规模和常住人口确定,调查方式以调查者逐题询问为主,采取多阶段抽样法(multistageSampling),一级抽样框为所有的苏州工业园区过渡型社区,二级抽样框为社区内所有单元,抽取整个单元;二级抽样实际操作中为等距抽样,抽样间隔由调研小组进入社区后根据小区楼房幢数计算。共发放问卷500份,实际收回问卷数量500份,其中有效问卷数量为498份,有效回收率为99.6%。样本人口统计信息情况如表3。

对基础数据进行统计录入工作,对录入后的调查数据应用SpSS19.0进行数据处理,即得出实际综合评价度值,如表4和图1。

根据一级指标、二级指标及其权重(总指标为过渡型社区空间规划科学性,B1-B5为测评度一级指标,C1-C35为二级指标),结合统计数据得出的初步指数符合程度,得出过渡型社区空间规划科学性实测值为:

按照相符度指标标度法,苏州工业园区三个典型过渡型社区空间规划科学化主观评价值为58.75%,在50%和75%之间,说明苏州工业园区城乡结合部过渡型社区空间规划科学化程度总体尚可,但尚有较大改进空间。

3过渡型社区空间规划评价测量结果分析

3.1社区空间整体评价

社区空间整体评价部分中,主要考察了社区的整体规模大小、日常生活方便程度以及公共交通工具方便程度三个方面。相对而言受访者对社区规模评价较低,测量值仅为0.64,接近16%的受访者认为社区规模不合理,而日常生活方面程度和公共交通便捷程度评价相对较高,指标值分别达到0.73和0.75,均有超过84%的受访者对其表示肯定。这说明过渡型社区空间规模过大是该类社区空间整体规划中的主要问题所在。由于实地调查的三个社区规划建设的目的主要是在园区工业化进程中安置失地农民,部分社区在这样的背景之下往往规模较大以满足当地居民动迁的需要,如莲花新村五区有148幢居民楼,居民数万人,徒步穿越整个社区绝非易事,在这样偌大的社区中仅有中心地带布置有健身器材、文化活动中心等公共服务设施显然不敷使用;其次导致部分社区公共交通不便,部分居民反映要徒步15-20分钟才能走到最近的公交站台。

3.2社区物理空间规划

多数过渡型社区居民对自己居住的房屋质量以及楼宇间距存在不满,问卷中房屋质量和楼宇间距的测量值分别为0.47和0.46。社区居民普遍反映作为社区核心部分的社区住宅存在不同程度的质量问题,此外,社区居民普遍反映楼宇间距不合理,部分居住在一楼二楼的社区居民反映冬季阳光无法照射到自家居室,严重影响了生活质量,如在淞泽家园社区调查时,就有居民反映房屋高度不合标准,根据相关政策文件要求,动迁安置社区的居民楼房标高2.8米,实测多只有2.68米。金益新村、莲花新村和淞泽家园均有居民反映自家住宅存在着墙壁裂纹、地板渗水等问题,在走访过程中也发现部分住宅存在墙皮、瓦片脱落现象。

社区基础设施上,受访者普遍反映社区道路规划、出口设置、排水系统规划设计较为合理,相应的测量值分别达到0.65、0.72和0.63。关于社区的配套设施,社区居民对于所在社区绿地面积、体育健身设施和社区安保设施评价较低,实测值仅为0.53、0.45和0.43,社区居民普遍反映社区治安状况堪忧,以莲花社区一区为例,由于社区生活着大量外来人口,盗窃案件经常发生,虽然近期安装了监控设备,但是很多居民对其实际作用仍然表示怀疑。有居民抱怨安保人员,保洁人员敷衍了事。相对而言,受访者对垃圾处理设施布点和停车场位规划的评价值较高,分别为0.74和0.67,不过也有人担忧照目前的发展趋势,过不了多久就肯定不够了,因为现在的停车位就已经占用了原先的绿地,所以今后连占用的空间都没有了。可见过渡型社区的空间规划上,涉及到垃圾处理和停车场位等基本生活需求的问题上基本满足了居民需要,但在绿化、健身、安保等涉及社区居民生活质量需求提高的问题上仍有较大提升空间。

3.3社区服务设施评价

在涉及社区空间规划的“软件”方面的服务设施及其质量上,居民的满意度普遍较低。受访者除对社区周边菜场和社区卫生服务站等评价尚可外(测量值分别为0.58和0.59),对社区健身设施、文化娱乐中心和社区居委会功能职能的是否有效发挥均表示不尽人意(测量值均在0.4以下)。体育健身设备数量过少,或器材布点不够合理,部分设备由于长期频繁使用而出现毁坏现象却长期得不到维修。还有些开发较早的小区则没有娱乐健身设施的布点。考虑到健身设施和文化活动中心使用者多为老年人,交叉分析显示59位年龄超过60岁的受访者中,很少使用健身设备和利用文化活动中心的比例分别达到56%和60%,而有些活动场所租赁给个人当作商业用途。需要注意的是,多数社区内部的农贸市场价格相较于周边大型农贸市场的偏高许多,使得社区内部农贸市场便利居民生活的功能难以发挥;也有不少居民反映社区卫生服务站中医生医疗水平有限,很多情况下只能舍近求远;而很多居民对于社区居委会所在位置一无所知,很多居民表示对于社区居委会在什么地方和现任居委会主任是谁不了解。许多人遇到麻烦事也不会找社区居委会。社区居委会作为社区连结纽带和居民之间凝聚剂的功能还有待发挥。可见社区服务质量的提升,不仅仅是“硬件”设施的配备布点,更重要的是“软件”服务质量的跟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