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学自尊的概念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6 02:40:16

心理学自尊的概念篇1

论文摘要:身体自尊是整体自尊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人们研究参与体育锻炼的心理前因和心理效益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笔者回顾了我国青少年身体自尊的主要研究成果,对比国内外有关研究具体探讨了身体自尊的本质,以及儿童青少年的身体自尊与他们进行体育锻炼之间的关系,提出了我国青少年身体自尊研究的发展方向的建议。

自尊是指个体对自身身体特点、个性、社会身份和行为的认知评价及情感反应(Son—stroem,1984),它被认为是最能预测情感和生活变化的个性变量[1]。因此,自尊研究一直受到国外心理学家的重视。在运动和锻炼心理学领域中,自尊常用来检测锻炼后的心理效益的假设(Gergen,1974),同时,自尊水平又可作为一种预测人们参与体育锻炼状况的手段。

身体自尊(或称为身体自我知觉、身体自我概念)是与社会评价密切相关的“个体对自我身体的不同方面的满意或不满意感(Secord&tourard,1953),它作为整体自尊的一个具体领域,包括两个等级:主领域一般的身体自我价值感和次领域更为具体的有关身体各方面满意感。身体自尊对研究人们参与体育锻炼的心理前因和心理效益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Sonstroem,1974)[1]。当我们考察有关个人的许多问题时,如参与体育活动、竞技表现、肥胖以及伤病和老龄问题,身体自我被给予了极大的重视。

1身体自尊(或身体自我概念)的概念

1·1自我概念的内涵

对于自我概念,国内外学者们有着不尽相同的理解。国外学者(ansheletal,1991)认为自我概念是指:①个体对于自己是谁的一种自我认可、满意程度、秘密以及其他看法;②期望自己在特定环境中有适当行为表现的心理定势[2]。黄希庭教授则认为,所谓自我概念,就是个人对自己多方面知觉的总和,包括个人对自己性格、能力、意趣的了解,个人与他人和环境的关系,以及对个人现实生活的评价等等。由于个人自我概念所表达的经常与事实不符,使其成为自我心理学研究的重要内容。乐国安、崔芳认为,自我概念是个体通过自我观察,分析外部活动及情境、社会比较等多种途径获得的对自己的生理状况、心理特征、社会属性等方面的比较稳定的认识和看法。李德显认为,所谓自我概念就是指“主我”对“客我”各方面属性或特点的综合反应。其中包括自我的机体及其活动状态,以及自我的地位力量、价值需求、权利义务、责任、动机、行为效果等等[3]。

纵观国内外学者对自我概念的各种看法,可以发现他们都共同关心:①个人自我概念,指从个人角度看的个人秉性或行为特征;②社会自我概念,指个人认为他人对自己秉性或行为特征的看法;③自我理想,包括个人自己的自我理想和个人希望他人对自己能有的看法;④自我评价,指个人对自己是否达到自我理想或达到怎样水平的评价。

1·2身体自尊的本质

身体自尊是指人们对于自己身体的看法。身体自尊与个体对自我价值和自我尊严的感受密切相关,与其对体内自我的看法密切相关。身体的自我概念包含许多特殊的能力概念,例如:运动能力知觉(运动、身体素质或运动能力)及身体形态(高矮、轻重或吸引力),个体身体领域内的自我概念水平是依据个体在该身体领域内各种要素的能力概念的程度而定。Fox主张,身体领域中所存在的概念范围可以说是从特定领域的能力概念乃至整体自我认同的概念(Debo-rah)。他提出了可能应用于身体领域中各层次的模式,称为“身体自尊的不同层次”。身体自尊的不同层次所表示的意义是,个体身体的自我评估会因他们过去相关的状态、持续或稳定、满意的状态而有所差异。最高层的要素被认为会因底层要素的改变而有所改变,从上而下是由整体、持久到特殊、易变的[4]。身体自尊是通过身体自我形象剖面图(phys-icalSelf-perceptionprofile,pSpp,Fox&Corbin,1989)来测试的。pSpp是Fox(1990)身体自尊分层模型(Hierarchicalmod-elofphysicalSelf-Concept)的基础[5]。这个模型有助于预测个体积极的身体自尊,提高个体的整体自尊。

2身体锻炼与身体自尊

2·1身体锻炼与心理健康

身体锻炼对心理的影响是—个早已有之的课题,但明确地证实身体锻炼对心理健康有影响则是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的。Folkins和Sime(1981)的综述是最早考虑到身体锻炼和心理健康关系的综述之一,他们认为身体健康有益于心理健康。随后,一系列的研究也证实了锻炼身体可以促进心理健康(iSSp,1992;mcDonald&Hodgdon,1991)。由于自我观念与心理健康的关系相当稳定这一点已经在众多的研究中反复得到实证研究的证实,因此,许多考察身体锻炼的心理效应的研究当中,都将自我观念作为重要的指标来衡量锻炼的心理效应。目前,有一些研究证实了锻炼对自我观念提高的促进作用(mcDonald&flodgdon,1991;Fontane,1996;Shestopal,1999;Goni&Zulaika,2000)[6]。

2·2身体锻炼与儿童、青少年的身体自尊

身体锻炼看起来是与身体自尊联系最密切的活动,对此国外学者开始的研究较早。white首先提出自我效能概念影响行为。他认为在儿童时期这是一个强而有力的驱力。其后,Bandura发现个体的自我效能知觉为其行为改变的中介变项,此种说法已被接受,且作为过去在心理学研究主题之一。Bandura的自我效能理论促成大量的相关研究,并且产生明确的结论:“在生活中,个体的自我概念会影响行为的选择、表现的质,以及是否会持续地参与某种活动”(Fox)[7]。Gruber在1986做的一项元分析表明,积极进行身体锻炼的儿童比不积极进行身体锻炼的儿童有更高的自尊[6]。

woelke曾探讨小学男运动员参与者与非运动员参与者在身体自我能力概念的关系。他以7所公立小学381名四五年级的学生为受试对象,使用运动参与调查表(SportparticipationSurvey)及儿童自我能力知觉量表(theperceivedCom—pe-tenceScaleforChildren)进行调查,结果发现运动参与者的身体知觉能力概念高于非运动参与者。Roberm,Klejlm.&Duda以小学四五年级的学生为受试者,探讨身体能力知觉与整体能力知觉的关系,结果运动员比非运动员具有较高的身体能力知觉与整体能力知觉,而自我价值、社会认知能力的分数也高于非运动员。marsh&peart以高中女学生为受试者,用自我描述问卷Ⅱ(self-DescriptionQuestionnaireⅡ),探究竞争与合作的身体素质课程对身体素质与多向度自我概念的影响。研究结果发现身体素质课程与身体能力的自我概念分量表有显著相关,但和其他自我概念的分量表无显著相关。而无论竞争或合作的课程对身体素质均有正面特定的内容的好处。Salokun以12—18岁的青少年为受试对象,探讨篮球、曲棍球对于青少年自我概念的影响,结果发现,透过体育运动训练对于自我概念的发展具有正面的意义。Finkenberg将选修一般体育课与选修跆拳道的大学女生的自我概念比较,结果发现选修跆拳道的大学女生具有较高的自我概念。[4]国内第一次在论文题目中使用“自我概念”一词,并对其进行实验研究的是北京师范大学心理系卢蜀萍。她的硕士论文题目是“小学儿童自我概念的有关研究”(1986)。1988年北京师范大学李德伟再次对小学儿童自我概念进行实验研究。1991年和1992年刘晓明、郭占基、王丽荣等人对中学生自我概念与学业成绩进行了相关研究,并发现呈正相关关系。

我国最早对自我意识进行调查研究的是韩进之等人,他们在1983—1987年组成全国同行协作组,分别考察了我国学前儿童、中小学生和大学生自我意识发展的概况。研究发现,“从学前三岁到小学二年级,儿童自我意识的发展近乎直线上升,是大幅度的,高速的”,“从小学、初中到高中这一阶段,总趋势是逐渐上升”,“由高中到大学自我意识发展平稳下来,年级差异不显著”,“但其中大学生与高三学生的独立性有显著差异”。这次调查的总样本达9010人。

近些年来,黄希庭教授带领他的学生对自我概念进行了系列研究。他们对中国大学生自我概念结构维度进行了元素分析和聚类分析,发现中国大学生的自我概念结构维度主要有9个方面:它们是交际、友善、信义、容貌、学业、志向、家庭、成熟、自纳。他们在此基础上编制了大学生自我概念量表,并进行调查研究,黄希庭等研究发现,“大学生自我概念与焦虑程度呈普遍负相关”,“男女大学生自我概念的高低总的看有显著差异,男生高于女生,且主要表现为男生更为自纳和成熟。男生在学业和志向方面也有更为积极的自我评价。女生似乎在友善和家庭两个维度上的自我概念高于男生,但差异不显著。”“重点大学与一般院校的大学生的自我概念,出人意料地未显示出差异。”黄希庭等研究还发现,大学生自我概念发展过程中,总体趋势呈“U”形,二年级大学生自我概念最低,四年级最高。黄希庭的学生王健(1994)的研究也证实了这一点。但是郑涌(1997)研究表明,大学生的自我结合(self-identity即自我认同)状态随年级而发展,其间没有出现大学生自我概念的“U”形趋势。乐国安、崔芳(1996)研究发现,大学新生自我概念在性别、城乡、专业上频数分布均无显著差异(研究方法为20问法)。姚家新和他的学生徐霞根据Fox的pSpp量表修订出了《中国大学生身体自尊量表》。[8]

3结论

⑴由上可知,国外学者早已开始了对自我概念、身体自尊及其与体育锻炼之间的关系的研究,而我国则处于起步阶段。

⑵由于我国近几年才开始对自我概念进行系统研究的,所以对自我概念中的身体自尊的研究就少之又少。

⑶我国对于青少年儿童身体自尊的研究只是单独零散的进行,并没有将各年龄段的研究统一成为一个系统,所以也无法从中得到儿童身体自尊与青少年身体自尊之间发展变化的实证证据。

(4)就测量工具而言,我国学者几乎全部运用国外已有的问卷,并且缺少中国常模的修订。直到2000年,姚家新和他的学生徐霞才根据Fox的pSpp量表修订出了《中国大学生身体自尊量表》,但是此量表的中国中学生常模却是空白。

参考文献:

[1]徐霞,姚家新.大学生身体自尊量表的修订与检验[J].体育科学,2001,21(2):78-80

[2]张力为,仁未多.体育运动心理学研究进展[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558

[3]李京诚.身体锻炼心理某些领域的研究综述[J].北京体育师范学报,1999,11(3):42-44

[4]邱服冰.身体自我概念与运动参与的相关研究[J].湖北体育科技,2001,20(2):41-44

[5]RichardH.Cox.Sportpsychology:Conceptandapplications[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3.488

[6]张立敏,张力为.身体锻炼能提高自我观念吗——研究结果不一致的原因[J].天津体育学院学报,2003,18(1):43-48

心理学自尊的概念篇2

一、身体自尊的概念

在查阅身体自尊的相关文献时,发现西方文献中身体自尊、身体意象、身体自我这几个概念相互出现,国外学者并没有严格的对这些概念进行定义上的的区分,这主要是它们都有着相似或相近的内涵。以下对这些概念做一个简单介绍:身体自尊(bodyesteemorphysicalself-esteem)是与社会评价密切相关的“个体对自我身体的不同方面的满意或不满意感”,它是整体自尊的一个具体领域,它包括身体自我价值感和身体各方面的满意感。黄希庭教授则认为,身体自尊所谓自我概念就是个人对自己多方面知觉的总和,包括个人对自己性格、能力、意趣的了解,个人与他人和环境的关系,以及对个人现实生活的评价等等。在现实生活中,自我概念所呈现的很多时候是与事实不符合的,因而也就成为自我心理学研究的一个新的课题。乐国安、崔芳认为,身体自尊是个体通过自我观察,分析外部活动及情境、社会比较等多种途径获得的对自己的生理状况、心理特征、社会属性等方面的比较稳定的认识和看法。身体意象,也称体象,是“个体对自己身体的独特感知”。体象是个体头脑中身体的图式,是一种“随着身体的成长、损伤或衰竭,受社会环境的交互作用影响明显的、可塑的、经常变化的概念和持续的改进”。

部分个体对身体外表的认知是相对积极的,部分个体的认知是相对消极的。通过调查,发现消极的体象认知极易导致体象障碍,容易促使心理异常变化或行为混乱。身体自我是个体对自己身体各个部分的认知评价,属于是自我的组成部分。西方学者主张把自我作为知觉的对象来研究,认为应然的自我包括物质自我、社会自我、精神自我和纯自我四个层面。通过对身体自尊、身体意象、身体自我的概念分析与比较,我们发现着三个概念有很多相似之处。首先,三者都是个体对自己身体外表的一种认识与理解。其中,身体意象和身体自我是描述性的自我,身体自尊更强调的是理解性的自我。本研究关注个体对身体的满意或不满意,关注个体对身体的评价。因此,将身体自尊作为研究的对象。目前的资料显示,研究者普遍认为身体自尊的组成是多维度的,具体维度和层次划分是各有特点的。同时,我们注意到身体自尊带有很强的社会影响,身体自尊的发展与社会适应相伴随的,是自尊概念中具体的内容。个体的身体自尊与自我价值、自我尊严和心理健康的感受密切相关。国外许多研究表明,身体自尊是自我价值和心理健康的重要的构成部分。一般来说,拥有肯定身体自尊的人才可能有正面的自我意象和自我概念。因为我们通常是透过具体的身体外观来建立整体的自我意识。个体对自己的身体外表感觉越好,其自我意识也越健全也越稳定。在笔者看来,身体自尊不仅关系到自尊,而且直接与自尊的诸多独立的心理调节有关。

二、身体自尊的特点身体自尊有其独有的特点

第一,身体自尊的根本特点是个体对于自己身体的认知性。身体自尊与个体对自我价值和自我尊严的感受密切相关,与对体内自我的看法密切相关。例如:运动能力知觉(运动、身体素质或运动能力)及身体形态(高矮、轻重或吸引力),个体身体领域内的自我概念水平是依据个体在该身体领域内各种要素的能力概念的程度而定。第二,身体自尊的社会性。虽然身体自尊更多的是个体的心理认知,但人是社会的动物,对自我身体的认知也与社会密切相关。有学者提出了可能应用于身体领域中各层次的模式,称为“身体自尊的不同层次”。即受社会影响的不同层次。身体自尊的不同层次所表示的意义是,个体身体的自我评估会因他们过去相关的状态、持续或稳定、满意的状态而有所差异。最高层的要素被认为会因底层要素的改变而有所改变,从上而下是由整体、持久到特殊、易变的。

第二章影响青少年身体自尊发展的要素

身体自尊是一个多维度、多层次的概念,很多因素都对他产生影响。在研究过程中我们发现如自尊、心理健康、自我价值、生活满意度、健康、饮食异常、体育锻炼、体重指数、媒体影响等等因素都对青少年身体自尊的部分或整体产生影响。通过调查发现,身体自尊还与整形美容、厌食症和肥胖症等一些现代疾病有着密切联系。现有的研究表明青少年身体自尊与很多因素息息相关,以下对关于青少年身体自尊与一些重要因素关系的总结研究:

一、身体自尊与自尊

身体自尊在个体的社会生活经历中是怎样变化的,身体自尊和自尊之间究竟是什么关系,这些问题都需要将身体自尊看成是自尊形成过程中一个变化的诱因加以研究。自尊研究在社会心理学中起着十分重要作用,自尊作为自我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伴随儿童早期发展起来的贯穿人整个生命全程的观念。自尊可以说是最能全面预测情感和心理变化的核心变量,学术界认为这是“个体对自身个性、身体特点、社会身份和行为的评价或情感反应”。因此,自尊研究在国外有着悠久的研究历史并长期以来受到重视。在构建自尊的模型时,已由逐渐从单一维度向多维度发展,由单层次向多层次递进,对整体性自尊的讨论逐渐被更为严谨的合成性自尊所代替。目前,西方心理学领域中有很多关于自尊理论的研究,其中美国学者在1985年提出自尊结构的等级模型,强调青少年的自尊由不同的、具体的成分身体自尊、群体自尊、社会自尊、情感自尊等组成。若要提升青少年整体自尊水平,必须先采用某种手段从具体领域入手来改善从而达到目。身体自尊被定义为与社会评价密切相关的“个体对自我身体的不同方面的综合评价”,它是整体自尊的一个十分重要具体领域。通过研究我们可以得出这样一个认知:青少年自尊作为心理健康重要成分,忽略青少年个体的身体而去理解其整体是不科学不完整的,身体自尊不仅关系到自尊,而且直接与自尊的诸多独立的心理调节变量联系紧密。

二、身体自尊与体育锻炼

体育锻炼对青少年身体自尊的发展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也是国外学者研究身体自尊起点。美国学者万特首先提出自我效能概念,他认为在儿童时期自我效能是一个强而有力的支持力。他以美国8所公立小学436名五年级的在校学生为实验对象,通过运动参与和少年自我能力认知两项进行调查,结果发现经常性运动参与者的身体知觉能力明显高于非经常性运动参与者。同时以小学五年级的学生为受实验对象,研究运动对身体能力知觉与整体能力知觉的影响进行比较,结果发现运动员比非运动员具有较高的身体能力知觉与整体能力知觉,而且自我价值、社会认知能力的分数也明显高于非运动员。我国一位学者以高中女学生为调查对象,用自我描述问卷Ⅱ,探究竞争与合作的身体素质课程对身体素质与多向度自我概念的影响。研究结果发现身体素质课程与身体能力的自我概念分量表有显著相关,而无论竞争或合作的课程对身体素质均有正面特定的内容的好处。在以12—18岁的青少年为受试对象,研究排球、足球和篮球等高强度运动对于青少年自我概念的影响,实验发现:通过体育运动训练对于身体自尊发展具有积极和良好的意义。我国最早对身体自尊进行调查研究的是韩进之等学者,他们早在八十年代就组成调查组,分别考察了我国学前儿童、中小学生和大学生自我意识发展的概况。研究发现,“从学前三岁到小学二年级,儿童身体自尊意识的发展近乎直线上升,是大幅度的,高速的”,“从小学、初中到高中这一阶段,总趋势是逐渐上升”,“由高中到大学自我意识发展平稳下来,年级差异不显著”,“其中大二学生与高三学生的独立性是有着显著不同的”。这次调查的总样本达9010人,研究结果应该说是比较有说服力的。对中国大学生自我概念结构维度进行了元素分析和聚类分析,发现中国大学生的自我概念结构维度主要有九个方面,其中体育锻炼是一个很重要的方面。

三、身体自尊与体象障碍

我国学者对中学生自卑感的一项调查研究揭示,中学女生受性别特点的影响在外表和体能方面的自卑都比男生更为强烈。而且在年级差异上,初中生的自卑感要明显低于高中生,这与年龄增长有着密切联系。在学校类型上,呈现出职业学校学生在外表自卑感维度上比重点中学和普通中学学生显著强烈,而重点中学和普通中学学生无显著差异。黄希庭,陈红等人对我国青少年身体自我的研究则表明,在初中时女生对自己的体能和身材有更多的满意,随着年级(年龄)的升高,女生和男生的身体自尊都在下降。这项研究结果虽然和上述研究结果有些相悖,但可以肯定的是,不管男生还是女生,其身体自我、身体自尊随年龄而下降是一个客观事实。在调查了321某校女中学生,发现高年级学生比低年级学生有更多的节食行为和更强烈的对身体不满和瘦身的倾向,而社会影响因素中,同伴间的竞争是预测节食状况及相关态度的最重要因素。杜文东等的青春期女性体象障碍与心理反应关系的研究,探讨青春期女性体象障碍与心理反应关系,对初、高中学生421人进行调查,同时收集背景资料,建数据库,用epi和SaS统计软件进行一元及多元分析。结果表明中学生青春发育期出现的体象障碍对其心理发展与人格完善有重要影响,甚至是引起心理障碍的主要诱因之一。因此,建议在中学生中应普及心理卫生与健康教育,让青少年对身体自尊有科学的认识。

四、身体自尊与媒体影响

媒体影响是指青少年通过新闻传媒、电视和杂志,有了成人的身体魅力的标准。媒体强调男人拥有强健的肌肉,女人过分苗条,这些促使年青人希望自己能符合“时代文化”的标准。随着信息时代的带来,社会文化将这些上升为审美的标准,甚至一些如苗条已经被青年女性脱离实际的过分夸大了。同样,青春期的男性也容易有媒体的影响认同明星化的男性身体。但是,如果过多的体育锻炼,也不能使实际体形和理想的体形相一致,那么,男人和女人都会对身体意象不满意。对身体意象的不满意会降低个体的身体意象,在人际交往时产生不自信,不大方,担心对方不喜欢自己,增加其人际交往的焦虑心理。对高中生和大学生来说,媒体宣传对身体意象和人际交往发挥极大的影响作用,所以,本研究引进媒体影响作为影响整体自尊的变量。

第三章现阶段青少年身体自尊的发展特点

一、低龄化关注和普遍不满

在对不同年龄段的少年进行调查,结果发现:在影响他们的几个重要方面如学习成绩、体育能力、受长辈关注度、身体外貌中最能反映他们自尊水平高低的是身体外貌,而且即使是在5—8岁这样小的儿童身上也是如此。这说明,不同文化背景下的中小学生普遍重视身体外貌,将其看作自尊心的最重要来源和影响因素,而不是我们想像中的学业。事实上,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体力劳动的极大解放,越来越多的人们(包括中小学生)受到来自体型特别是肥胖的困扰。对体重的要求引发了在中小学生中的节食、减肥等过激行为,导致了自我评价偏低,抑郁、焦虑水平偏高等身心问题。另外,青少年正处在世界观、人生观等各种人生观观念形成的阶段,他们很容易受到来自社会和成人特别是教师、父母的影响,如果不能树立正确的身体美观念,将很容易受到低身体自尊的困扰和伤害。此外,由于青少年学习压力比较大,学习时间较长,平时缺乏足够的身体锻炼和均衡的营养,这也成为身体自尊普遍偏低的一个原因。

二、女生的身体自尊显著低于男生

大量调查研究发现,女生的身体自尊明显低于男生。何玲和张力为的研究也证实,北京青少年女性的身体自尊显著低于男性。他们提出,小学三年级时,男女生的身体自尊并没有显著差异。从童年中期开始,女生开始对身体不满,到高中末期,女生的对自己身体的不满度已明显多于男生。究其原因,可能在生理周期上女生发育比男生早且外形变化更明显,而大众文化对女性的身体外貌要求更高,从而使中学女生对自己的身体有更高的要求且更容易产生不满。有关研究发现,处于青春期的女孩由于身体发育迅速,心理发展相对滞后,她们往往很难一下子就能接受自己突如其来的身体变化,加上社会上正流行“瘦即是美”的不良风潮也刮进校园,许多女生不管自己是否属正常范围之内的体重而一味瘦身、减肥药物,由此引起一些身心疾病,如厌食症、内分泌失调等,严重者可导致严重疾病。

三、身体自尊在随年龄下降

在调查中让我们感到令人忧虑的是:从小学到中学乃至以后,男女生的身体自尊都呈现出下降趋势。黄希庭等学者的研究也发现,从初一到大四,青少年身体自我总体上呈下降趋势,即随着年级的升高,有越来越多的不满意。国外大量研究也都证实了这一点。同时,有研究发现,社会因素、传媒、文化等是影响身体自尊的重要因素。这说明,随着年龄的增长,学生生理成熟年龄在提高,并且越来越意识到社会及他人对外表形象的要求,越来越感受到来自社会各个方面对其身体自尊的压力。当今世界,影视、杂志、广告等传媒到处都充斥着“减肥”、“瘦身”、“除痘”、“丰胸”、“增高”的字样,文学作品甚至教科书里以及社会传统观念所认为的俊男靓女、帅哥倩妹的形象也比比皆是,这种无形的来自身体方面的压力普遍存在,成为身体自尊偏低且不断下降的社会根源。

四、青少年身体自尊在性别与年龄之间的交互作用

青少年身体自尊在性别和年龄之间存在相互作用的关系。对于青少年而言,身体自尊、运动能力和身体素质这三个维度的性别差异最大。以高中女生为例,她们体育意识淡薄,意志薄弱,怕吃苦,自信心不足,运动兴趣狭窄。这与她们的生理及心理特点是密切相关的。在生理方面,十七八岁的高中女生,发育普遍接近成熟,她们对体育的认识不足,加之身体处于特殊的生长发育期,因而在行动上表现为怕吃苦、怕流汗、较害羞,使得大多数女生怕运动,不喜欢体育活动。在心理方面,高中女生的心理特征处于不稳定和不成熟的时期,她们的情感比较内向、含蓄、敏感、自尊;在意志上表现为畏难,经受不起失败的考验。

第四章我国青少年身体自尊的发展方向

笔者回顾了我国青少年身体自尊的主要研究成果,对比国内外有关研究具体探讨了身体自尊的本质,以及青少年的身体自尊与体育锻炼等影响要素之间的关系,提出了我国青少年身体自尊研究的发展方向和建议:

一、加强和完善符合我国青少年特点的理论研究

身体自尊在青少年的成长发展中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这也是教育工作者需要不断努力完善的领域。从目前的研究现状来看,我国在青少年身体自尊方面的研究还不够细致和全面。在理论方面,大多数研究主要还是基于国外在身体自尊方面的基础理论,研究方式也是沿袭了国外学者的方法。而针对我国青少年身体特征、体质、环境等因素开展的调研还十分有限。因此,在青少年身体自尊研究的发展过程中,笔者认为应当注意开辟适合我国青少年身体特点的自尊研究,并重视寻找对问题的解决方式方法。

二、着力引导青少年参加体育锻炼

体育锻炼对青少年身体成长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也是提高身体自尊的核心因素。根据研究结果看,有效合理的体育锻炼对提高青少年的身体自尊有极大的帮助作用。体育运动与身体自尊、身体自我价值感、身体吸引力和身体素质都具有显著相关。因此,在研究青少年身体自尊过程中,要特别注意在体育锻炼方面的研究,同时在基础教育的过程中着力引导青少年特别是女生的体育锻炼。

三、帮助青少年树立正确的身体观

引导青少年辨证看待自己的身体。除了鼓励学生正视、接纳自己以外,还可以引导学生取长补短,辨证地看待自己的身体。身体健康是青少年心理健康的必要条件,其影响机理是生理因素和心理因素的相互制约作用。一个人身体上的任何生理变化都会影响其心理情绪的变化,就连女孩子初潮这种正常的生理现象都会引起她们心理上的恐慌,更不用说严重的生理病变了。相反,一个人任何心理情绪上的变化,都会影响其生理上的变化。大家都知道“望梅止渴”的典故和伍子胥过昭关一夜愁白了头的故事,这些就是心理情绪变化影响生理变化的典型例子。中医更有“怒伤肝,忧伤脾”之说,说明正常的心态对于保持身体健康的重要性。

四、关注学生的饮食、锻炼与提高身体自尊的关系

青少年生正是长身体的时候,需要大量摄取各种营养物质,而此时又是学习任务最为繁重的时候,更需要营养均衡和体育锻炼。但目前,很多青少年只一味追求学习升级,除了学习还是学习,并且营养不均衡,锻炼时间少,休息时间尽可能缩短,这将严重影响青少年的身体发育和成长,继而影响其身体自尊水平和心理健康状况。研究表明,积极进行体育锻炼的学生其身体自尊比很少锻炼的学生高。所以,无论是父母还是老师应该多关心、多过问青少年的饮食和锻炼情况,多讲一些营养学、生理学和体育知识,督促学青少年积极锻炼,均衡饮食。

心理学自尊的概念篇3

关键词内隐自尊内隐联想测验外部西蒙作业

中图分类号:B841文献标识码:a

1内隐自尊理论概述

1.1内隐自尊的概念

1995年,Greenwald与Banaji提出了内隐自尊这一概念。他对于内隐自尊的定义为:内省的、无法辨认的自我联接评价中的自我态度以及自我分离的客体。Greenwald分析总结了最近广为流传的发展观点,人们在处理社会信息不仅仅知识通过外显(是意识的、控制的、反应的或是说明的)模式。但是很可能出于一个内隐(不可意识的、自动的、直觉的、程序的)模式。相对于Greenwald提出内隐自尊,那么之前对于自尊的定义就可以成为外显自尊。外显自尊是经过意识思考的、相对受控制的、自陈式的自我信念;那么内隐自尊是无意识的、不受控制的、反应的自我信念。

1.2国内外关于内隐自尊的研究

自从Greenwald于1995年提出内隐自尊概念,继而在1998年提出了iat测验。内隐自尊以及内隐系列实验有了突飞猛进的进展。国内也开始关注起自我以及内隐系列。国内学者如朱智贤、顾明远、林崇德、黄希庭、杨治良、蔡华俭,国外学者Greenwald、DeHouwer、Coopersmith等。

(1)内隐自尊与外显自尊的关系。Greenwald与Banaji提出iat程序之后,所做的试验中便提到了内隐自尊与外显自尊的关系。在其文章中,被试提供完人口学信息如年龄、性别、以及种族,他们完成了六项自我报告测量。以iat测验为主测量的结果是这样的:iat自尊测量表明了强烈的自我积极性,在自我+积极的条件下,被试分类条目比自我+否定平均值快323ms。并且,内隐自尊与外显自尊相对独立,又存在弱相关。

(2)内隐自尊的性质——积极的自我态度效应。在tracyDehart(2003)姓名偏好的任务中,离异家庭的孩子内隐自尊稍低一些而外显自尊差不多,并且内隐自尊积极自我评价倾向更为明显。

(3)内隐自尊的特性。研究表明,内隐自尊一旦形成,其变化要比外显自尊缓慢得多。张镇(2003)对初中生、高中生和大学生内隐自尊进行比较后发现内隐自尊具有的稳定性。

2外部西蒙作业(eaSt)简介

外部情绪性Simon任务(theextrinsicaffectSimontask简称eaSt)。一些人指出了iat潜在的问题(例如,Fiedler,m&B2002;K&H2001;m&K2001&w2001)。eaSt是DeHouwer(2003)在Simon任务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测量内隐社会认知的实验方法,它结合了iat和Howuer本人所提出的外部西蒙作业的特点。eaSt的优点在于可以估计个体对单一目标的态度,这也弥补了iat,只能考察个体对不同目标类别相对评价的缺陷。

因此,尽管目前用来测量内隐自尊的方法有多种,但结果都不太一致,许多测量方法的信度、效度等心理计量学指标都不尽人意。这一方面意味着许多现有的内隐自尊测量方法还需要提高和改进。但几乎所有关于内隐自尊的测量都给出了相同的结果,那就是人们对于自我的态度以及对自己有关的事物的评价具有明显的积极性,尽管人们可能没有意识到这一点,但他们往往把这种对自我无意识的积极的评价倾向投射到与自己有关的人、群体或事物上,这就是内隐自尊现象。

内隐联想测验(implicitassociationtest,iat)是1998年由Greenwald提出,是一个测量概念间自动连接强度的通用测验,是现在国内外用来测量内隐系列比较常用的试验程序。而外部西蒙作业(eaSt)是由JanDeHouwer提出,而eaSt是iat的改良版本。eaSt是基于单一任务试验演示对照而不是在不同任务的演示对照。DeHouwer(2001)简要地报告了一个iat的变式,允许在一个任务之内进行比较。这个变式有两个不同的特点:首先,目标概念是相同的效价。第二,目标概念刺激价是可以控制的。被试是任一要求按第一个键子为积极——人类词语以及第二个剪子为了消极和动物词(任务一);或是按相同的键子为积极——动物词以及第二个键子为人类词语(任务二)。DeHouwer指出目标概念试验在这个iat便是中,是与西蒙情绪作业结构相似的。在情绪西蒙作业的研究中,被试被要求选择一个积极地或消极的反应间非评价特性的一个效价词。例如,每当人类词呈现的时候,他们要求说“好”;当动物词出现的时候,他们要求说“坏”。而实验结果表明,反应的更快一些的是当呈现词语与正确反应匹配的(好——朋友,因为朋友代表着人类)。人类和动物词语的试验在DeHouwer修改的iat是与西蒙情绪作业非常相似的,但最主要的结构区别是在修改过的iat中,被试给予的反应的本质与效价无联系。

外部西蒙作业效应是更可能少的被无联结变量影响(影响被试的重新编码任务),并且eaSt也同样有一些其它潜在的优势和原始的iat相比。最重要的是,不同于iat,它能够评估单一的任务以及多重的任务。Greenwald和Farnham(2000)曾指出,在iat中,一个人必须用概念和属性两个互补(例如:积极的——消极的,黑的——白的,自我——其他)。而因为这样的原因,iat能够提供的仅仅是一个相对的指标和态度。

3外部西蒙作业程序

3.1外部西蒙作业实验设计

以人称代词和反应类型为自变量,选取2(人称代词:积极名词和消极名词)?(反应类型和消极反应)四种条件,所有被试都会接受这样的四种水平的处理,因变量为反应时。

3.2外部西蒙作业试验材料(以测量内隐自尊为例)

自我词(彩色):我、自己、本人、被试的姓名(由被试自己输入)

他人词(彩色):他、他人、外人、他人姓名(由被试自己选择)

积极属性目标词(白色):健康、忠实、聪明、幽默、善解人意

消极属性目标词(白色):恶魔、恐怖、吝啬、恶心、冷漠

3.3外部西蒙作业实验程序

被试独立的完成实验,在填完知情同意书以后,在电脑上给予被试指导语。指导语告知被试,词汇将在电脑屏幕中间呈现,他们的任务是通过按“好”(p键)和“坏”(i键)分类词汇。主试将告知被试,如果词汇是白色的,那么词汇的意义就更为重要。那么当被试看到(善良)这样的白色词汇,有着积极的意义就按“p键”,代表“好”;当出现(敌意)这样的白色词汇,带着消极的意义就按“i键”,代表“坏”。而如果当词汇是彩色的,那么被试按“p键”和“i键”是基于词汇的颜色,按“p键”反应蓝色词汇,按“i键”反应绿色词汇。如果被试做出错误的反应,那么会有红色十字将出现在下面,直到被试做出了正确的反应,这个红色十字才会消失。要求回答得越快越好,并且要求尽可能精确。

刺激呈现模式如图1:

图1eaSt刺激呈现模式

3.4实验结果与统计

根据Greenwald(1998),反应时低于300ms记录为300ms,反应时在3000ms以上记录为3000ms,并进行对数转换然后统计计算。用消极判断的反应时减去积极判断的反应时,其差作为eaSt效应。

参考文献

[1]GreewnaldaG,Bananji(1995).implicitsocialcognition:attitude,self-esteem,andStereotype.psychologyReview,102,4-27.

[2]anthonyG.GreenwaldandShellyD.FarnhamUsingtheimplicitassociationtesttomeasureSelf-esteemandSelf-ConceptJournalofpersonalityandSocialpsychology,2000,Vol.79,no.6,1022-1038.

[3]张珂,张大均.内隐联想测验研究进展述评.心理学探新,2009(4).

[4]杨福义.内隐自尊的理论与实验研究.华东师范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6.

[5]蔡华俭.内隐自尊效应及内隐自尊与外显自尊的关系.心理学报,2003.35(6):796-801.

[6]张镇,李幼穗.内隐和外显自尊情境启动效应的研究.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2005.13(3):318-320.

心理学自尊的概念篇4

关键字:大学生;自尊;负面评价恐惧;社交焦虑

一、研究意义

社会交往是人生活中很重要的一部分,社会交往具有很多功能,它能沟通信息,使人们获得知识,丰富人的阅历。同时,社会交往使人的感情需要得到满足,群体活动会使人感情上觉得充实、愉快,交往活动可以使人的苦闷忧愁得到合理的宣泄和排解,通过心理调适而达到心理平衡,从而保持心理健康。但并不是每个人都可以顺利地进行社会交往,由于不自信或害怕外人的评价等各方面原因,很多人在与人交往的时候会觉得不舒服、不自然,有紧张甚至恐惧的情绪体验,这被称之为社交焦虑。社交焦虑是一种消极的情绪体验,它妨碍了人的正常人际交往,损害了人的心理健康。

随着社会科技的快速发展,经济全球化的加快,人与人的交往日益密切,社会交往在人们生活中越来越重要,尤其对于大学生而言,课业负担减轻,社交活动日益频繁,社交焦虑会严重影响大学生的成长。对于大学生社交焦虑的研究已逐渐引起国内外专家、学者的关注与重视,虽然对于社交焦虑的成因研究很多,但没有一个总的定论。自尊和负面评价恐惧对社交焦虑有不同程度的影响,研究它们之间的关系有助于提高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国内外对此也做了很多研究。

二、概念的界定

(一)自尊概念的界定

最早给自尊下定义的心理学家是w·James。他给自尊下定义时用了一个公式,即自尊=成功/抱负,换句话说,个人对于自我价值的感受取决于其实际成就与潜在能力的比值。国内认为自尊是一个可以被定量的假定概念,它是人对自己的价值、长处、重要性总体的情感上的评价。这同时也是自尊评定的理论基础,即评价一个人对自己的态度能反应出该对象的自尊程度。

(二)负面评价概念的界定

1969年,watson和Friend提出负面评价恐惧概念,并将之定义为“对他人评价的忧惧,为负面评价而苦恼,以及对他人可能给自己负面评价的预期”。这种定义一直延续到今天,并根据这一定义编制了“负面评价恐惧量表”。

(三)社交焦虑概念的界定

最早对社交焦虑进行描述的是法国精神病学家Janet,他当时称为社交恐怖或社会的恐怖症,并将其归为神经衰弱类。而英国精神病学家mark&Glder最早提出“社交焦虑”一词,他从恐怖障碍中区分出一组称之为社交焦虑的病人,他们害怕社交环境,比如害怕在众人面前说话、吃东西,害怕参加聚会等。国内有学者认为社交焦虑是指对人际交往的紧张和害怕,而有学者将社交焦虑定义为:对某一种或多种人际处境有强烈的忧虑、紧张不安或恐惧的情绪反应和回避行为。其基本表现是:害怕和别人对视,害怕被人注视,怕自己在人前有丢面子的言谈举止。

三、相关研究

(一)自尊与社交焦虑的相关研究

Solomon等人提出的自尊恐惧管理理论认为,自尊是个体适应社会文化环境的心理机制,是减少和缓解焦虑的重要决定因素。国内研究表明,自尊水平对医学院新生的社交焦虑有一定影响。而对于初一新生,外显自尊对社交焦虑有缓冲作用。自尊高的个体倾向于肯定自己,自尊越高的个体对自己越肯定,对自己越接纳,和别人交往越轻松,也更接纳别人,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

(二)负面评价恐惧与社交焦虑的相关研究

负面评价恐惧与社交焦虑紧密相关,社交焦虑的产生部分来源于感知到他人负面评价时的反应。当正在或预期参与社交活动时,负面评价恐惧属于与不利评价有关的恐惧感,而社交焦虑属于对这些情景的综合反映。国内的研究表明,大学生惧怕负面评价与社交焦虑显著相关。护士在实习前,社交焦虑与负面评价恐惧呈正性相关。

(三)自尊与负面评价恐惧的相关研究

自尊与负面评价恐惧呈显著负相关,这点在高等职业学校的学生和中学生中,都得到了相关验证。自尊低的人对自己评价低,而对自己评价低的人容易也认为别人对自己评价低,并对别人的负面评价产生一种恐惧感。

(四)自尊、负面评价恐惧与社交焦虑三者关系研究。

国外研究认为自我评价低的个体在社会交往中对他人的否定评价更为担心,更容易产生社交焦虑。钟佑洁和张进辅对自尊、评价恐惧和社交焦虑中三者之间的关系进行了研究,负面评价恐惧在自尊与社交焦虑间起着部分中介作用,即自尊对社交焦虑的作用部分是通过负面评价恐惧这个中介变量实现的。

根据如上的资料可以知道:大学生社交焦虑已逐步引起我国学者的注意,而国内对于大学生社交焦虑的研究相对较多,而关于自尊、负面评价和社交焦虑关系的研究还较少,且研究对象多为中学生和医学院学生。在大学生群体中社交焦虑比较普遍,自尊和负面评价恐惧对社交焦虑有影响。因此,对大学生群体的自尊、负面评价恐惧与社交焦虑关系研究进行研究是十分有意义的,需要进一步探讨。

参考文献:

1.孙配贞、江红艳、赵辉,《初一新生内隐、外显自尊与社交焦虑的关系研究》[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08.16

2.周仁会,《中学生惧怕否定评价生活事件和社会支持对其自尊的影响》[J],《中国学校卫生》,2010.31

3.华元杰、胡金生,《大学生惧怕否定评价心理及其与演讲焦虑的关系》[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10.18

4.郭佳、何国平,《护士实习前社交焦虑与惧怕否定、自尊水平的关系》[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08.24

5.王文娟、叶培结、王立金,《医学新生社交焦虑与其自尊及父母教养方式的相关研究》[J],《蚌埠医学院学报》,2008.33

心理学自尊的概念篇5

关键词:身体自我;学业自我;整体自尊;回族初中生;汉族初中生

中图分类号:G64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2851(2013)-01-0065-02

一、引言

青少年自我概念的研究是教育心理学领域中的一个热点,中小学阶段是个体自我意识发展的关键时期,也是个体整体自尊发展的重要阶段,在这个过程中以初中学生最为典型。对青少年而言,学业自我和身体自我是自我概念中最为重要的两个部分。学业自我概念指个体在学业情境中形成的对自己在学业发展方面的比较稳定的认知、体验和评价[1];身体自我是个体对自己身体的认知和评价,是个体自我意识中最早发展的部分,是自我概念一个重要的基础部分[2]。

自尊是对自我概念的评价以及由这种评价引起的情感体验[3]。在marsh和Hattie研究中,发现整体自尊和整体自我概念的相关为0.95[4],Fox也提出各维度自我概念对自尊的贡献程度决定了它们对个体自我感的重要程度[5],更有研究者认为整体自尊是多维度自我概念结构中的一部分[6]。Harter等人经过一系列研究认为青少年的自尊和学业能力、体育运动能力、社会认可、容貌外表及行为举止的联系最为紧密[7]。可以看出,整体自尊和其他维度自我概念有深层次的联系,尤其是青少年的身体自我、学业自我。整体自尊和自我概念是青少年心理健康发展的重要内容,初中阶段则是学生自我概念、整体自尊发展的关键时期,掌握初中生的这些方面发展特点,有助于完善教学手段,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目前,我国关于青少年的学业自我、身体自我、整体自尊的发展特点的研究较多。整体来说,以往研究大多以汉族学生为主体得出结论,却没有考虑到不同民族文化差异。因此,当前研究以回族学生为少数民族代表,探讨比较了回汉族初中生学业自我、身体自我和整体自尊的特点。

二、研究方法

1.被试和工具

研究选取甘肃省3所普通中学,随即选取每所学校初一到初三学生进行调查。总共发放900份问卷,有效问卷756份。汉族学生449人,回族学生307人。

采用郭成编制的青少年一般学业自我量表测量初中生学业自我[1],共22个题项,采用5点记分,一致性信度为0.896。对身体自我的测量采用徐霞等人修订自FoX编制的身体自尊量表[8],共30个题项,采用4点记分,一致性信度为0.792。采用Rosenberg自尊量表用来测量初中生的整体自尊。10个题项,采用4点计分,一致性信度为0.684。

三、研究结果

(一)初中生学业自我、身体自我、整体自尊的整体状况

初中生身体自我评分小于临界值2.5分的比例为52.4%,初中生普遍对身体自我评价中度偏低。

初中生的学业自我小于临界分3分的为38.5%,高于4分的比例为11.1%,初中生学业自我评价处于中度偏上水平。

初中生的整体自尊平均得分为2.8031,整体自尊得分低于2.5分的占33.6%,高于3分的占21%,整体来看学生自尊水平适中。

(二)初中生身体自我、学业自我、整体自尊的民族、性别、年级特征

对初中生身体自我、学业自我和整体自尊的民族差异进行单因素多变量因素分析。在身体自我上,汉族学生高于回族学生(p

对初中生身体自我、学业自我和整体自尊的性别差异进行单因素多变量方差分析。在身体自我上,男生的评价显著高于女生(p

对初中生身体自我、学业自我和整体自尊的年级差异进行单因素多变量因素分析。在身体自我上,年级差异不显著;在学业自我上,七、八年级学生的整体学业自我评价高于九年级学生(p

四、解释与讨论

对初中生学业自我、身体自我、整体自尊的整体状况分析,总的来说,初中生对身体自我、学业自我、整体自尊的评价处于中等水平,这些研究结果支持了霍芹[9]关于青少年学业自我、身体自我基本现状调查结果。

心理学自尊的概念篇6

[摘要]概念是对过去感性经验的理性总结,是重新认识的开端,是科学理论得以建立的基础。对概念的正确认识与理解是科学思想产生的来源,也是学科发展的行动指南。我国卫生部在《中国护理事业发展规划纲要(2005—2010年)》,以及全国护理工作会议上明确提出“加强护士队伍建设,将人文关怀融入护理工作中,服务于细微之处。营造关心病人、爱护病人、尊重病人、帮助病人的氛围”。近年来,“将人文关怀融入护理工作中”,在我国护理行业内已基本达成共识。然而,对于护理“人文关怀”这一概念的认识与理解,却是见智见仁,莫衷一是。有鉴于此,本文运用概念分析法综述国内外学者对这一概念的认识,为临床护理及教育工作提供借鉴,也为本土化概念的深入研究提供帮助与参考。

一、概念分析法

本文所用概念分析法主要是将德国著名哲学家康德的概念分析论观点Ⅲ与科学思维分析方法相结合。康德认为抽象的概念只有与现实相关联,才可能不是空洞的。他提出人的理性认识与客观事物是通过经验性的认识联系起来,可通过认识事物的起源、界限和范围,来把握客观事物的本质特征和组成成分。我们借助这一观点,从回顾护理人文关怀的起源、界限和范围人手,借助文献进行概念分析。参考科学思维分析法的定义将概念分析法界定为:把复杂的。概念运用一定的分析方法(名称、历史、结构等)暂时分解为简单的部分与要素,逐个加以分析,呈现出概念的内涵(本质特征)及外延(组成成分),以精确把握概念的本质和规律的方法。

二、人文关怀理念的内涵

护理人文关怀是一个复合概念,是哲学与护理学的有机结合,是人文关怀理念在护理学科的具体运用。为把握护理人文关怀概念的本质属性和内在特征,须追溯“以人为本”人文关怀理念的内涵。

人文关怀是一个哲学范畴的概念,一方面源于14—16世纪在意大利兴起的文艺复兴(Renais8ance)运动,使人文主义的内涵得以彰显;另一方面,它的前身是哲学家们一直探讨的终极关怀(ultimateconcem)问题。用德国哲学家蒂里希的话来说,终极关怀就是“人类无限地追求那无限,也就是“人自始自终地、无条件地、极其虔诚而热情地对代表无限、永恒、自由之物地向往和追求”,蒂里希对无限、永恒、自由之物给出了解释,即哲学界所研究的人生目的与意义和新存在,与神学所研究的宗教和上帝。

中世纪的西方社会,由于人们长期受教会的束缚,对人的自由与平等产生了无限的向往与追求。于是,掀起了文艺复兴时期的“人文主义”(humanism)运动,主要倡导人文主义思想,即否定神权,提倡人权;扬弃神性,讴歌人性;反对禁欲,呼唤人情。用英国哲学家罗素的解释来讲:”通常谓之’近代‘的这段历史时期,人的思想见解和中古时期的思想见解有许多不同,有两点最重要,即教会的威信衰落下去,科学的威信逐步上升。“也就是说:神的威信衰落,人的威信提升,终极关怀的对象由上帝转化为人自身。由此可见,只有解放人自身的思想,坚定人自觉的信念,人自主的尊严和自我的价值才有实现的可能,人文的特色也才会突显出来。”以人为本“的基本内涵,才具有人文关怀[7](humanisticconcem)的本质属性,也正如梁实秋先生在其主编的《远东英汉大辞典》里给出的”人文主义“3层含义[8]:①人文学科,古典文化之研究;②人文主义、人本主义;③人性、人情、人道。概括起来,此时人文关怀的本质主要体现在以”人自身的生命价值“为本,其特征是具有人文学科的文化知识、具有”人权平等、人格尊重、人性自由、人情博爱“的人文或人道主义思想。

人文关怀的内涵随着时代的发展而发展,终极关怀的内容也发生着相应的变化。如:现代社会由于科技的迅速发展,人的物质生活得以丰富,工具理性过度膨胀,破坏了自然生态平衡,人们开始呼唤人性的慈善与崇高,去爱护自然以及那些遭遇不幸的人与动植物,这时终极关怀转向了人与自然的关系,体现以”人与自然、与弱势人群关系和谐“充满着人道主义内涵的关怀特征;到了后现代社会,人们生活质量不断提高,虽具有了保护自然与动植物的理性意识,但人自身的非理性因素难以控制,人与人之间关系的冷漠仍然存在。

于是哲学存在主义现象学理论开启了人们的思想,人们开始反思自身存在价值,呼唤人性的自然情感,终极关怀的对象拓展到以”人与人、与社会关系和谐“为本的发展阶段,体现出人际间具有超越性内涵的人性关怀。因此,无论神灵、人类社会,还是动植物、自然界,人文关怀的目的就是要体现万事万物的相依共生,营造一个充满关爱的整体,并在相互关系中达到和谐相处,促使人全面完整的发展。

三、护理人文关怀内涵的研究现状

3.1护理人文关怀的本质特征

现代护理学诞生于西方社会,虽然那时没有明确研究护理”关怀“(caring)的概念,但与护士、护理和护理职业等相关的英语里主要有3个基本词汇:nurse,肌rsery,nursing。我们不难看出其中的3个基本涵义:①从业人员以女性为主,主要承担照顾儿童的工作(awomanwhotakescareofayoungchild);②强势群体对弱势群体的悉心关怀及其专业性和附属性,必须经过训练且掌握一定技能的专业人士,特别强调要在医生的指导下工作(apersonwhoisskiuedortminedtakesattentivec8l℃sfbfthesickorinfilm,esp.undertllesupenrisionofaphy8ician);③非血缘或法律关系的亲密关怀,担当、接受与分担父母般抚育与照顾的责任(affording,receiVingorsh耐ngnunureorparentalcaretlloughnotrelatebyb100dorlegalties)。3层含义中始终贯穿着护理学生命关怀的理念与行动(takecare.),并永恒不变、超越时空、超越历史及超越感性地渗透在护理的专业性、附属性及以强护弱的”母爱“情怀之中,体现出护理学一开始就是以”关怀弱势人群的生命健康“为本、承担着协调人与人之间关系的社会作用,因此,护理学的本质是护士对弱势人群的悉心关怀,我们可视为护理一词最为原始的定义。但这里没有提及”护士自身的生命价值“。

护理人文关怀这一概念是在20世纪70~80年代西方社会物质文明高度发达的后现代时期正式提出来的。受当时哲学存在主义与现象学思想的影响,美国精神病学家和内科学教授engel于1977年首次提出了生物一心理一社会医学模式。在此影响下,护理学者开始反思自身的专业价值、地位及研究领域等内容,美国护理理论家madeleinekininger与Jeanwatson鉴于她们丰富的人类文化学与精神心理学知识背景和专业价值观,分别于1975年和1979年提出”人文关怀是护理学的本质“的观点,并将护理学拓展到以”关怀整体人的生命健康“为本的人性关怀的发展阶段。watson在她的第一部著作《护理:关怀的哲学和科学》中首次应用了人文关怀(humanca咖g)这一词语。她将哲学以“人自身的生命价值”为本的人文关怀理念引入到护理学“关怀弱势人群的生命健康”的内涵之中,揭示了护理学人文关怀的精神内核,以“关怀整体人的生命价值”为本的人文关怀理念,包含着对自身生命价值的关怀。

她阐述道:人文关怀是一种主动关怀人的意愿、意识或责任,并在具体行动中体现出来的价值观和态度“”。她还将护理人文关怀的特征概括为情境性、关系性与专业性3个基本方面。

可见,护理人文关怀的本质属性就在于以“整体人的生命价值”为本的人文关怀理念。理论家kininger贝0以人的文化特征为出发点,提出了跨文化的护理理论,为实现护理人文关怀的终极目标搭建了坚实的系统框架。

3.2护理人文关怀的鉴别特征

护理人文关怀(humancaring)与哲学人文关怀(humanis—ticconcem)是共性与个性,普遍与特殊的关系。护理人文关怀既具有人文关怀的共性,体现出以“整体人的生命价值”

为本的人文关怀理念,也具有自身的独特性。就英文语义来讲,主要区别在于“concem”与“caring”两个词语的不同意义。

它们虽然都源于对他人的担忧与责任[,但它们所关怀的对象不同、两者之间关系的密切程度不同、关怀者所具备的品质特征也不同。哲学人文关怀是把全人类的生存与福利状况放在首位,不带有个人的情感色彩,是志愿地关心处于某种不公正情境下的弱势群体的高尚行为;而护理人文关怀则将具体人所忧虑之事放在心上,与护理对象之间关系密切且经常接触,是一种没有血缘关系却胜似家人的超越关系,是自愿地关心处于某种弱势状态下的个体需要,主动交流并伴随赋有同情心的专业。

护理人文关怀与普通伦理关怀(ethicalcaring)相比,有着共同的特点,都是讲个体与个体之间的关怀关系。不同的是普通伦理关怀的关系双方是一种保持着社会距离的平等关系,而护理人文关怀则是一种超越距离的专业关系,护患之间虽是陌生人,却由于护理对象的相对弱势而必须依据职业道德规范建立起具有责任意识的超越性关怀精神。另外,普通伦理关怀可以单独解决个体所面临的具体问题,而护理人文关怀则必须从整体人的角度全面思考患者所处某种问题的根源,协调各种关系,如医患关系、家庭关系等,共同达到个体希望的健康水平。因此,从这个意义上说,护士与医生的关系已不是单纯的附属,而是相互监督共同维护患者整体健康利益的合作者。第三,护理人文关怀又具有自己独特的专业性,护士必须是经过训练认识到人文关怀的价值,具备一定的沟通、理解与帮助人的人文关怀知识、技能与修养的专业人士。

护理人文关怀也不同于以往护理内涵中的生命关怀(caring),主要区别在于人(human)的特殊性:指护士能够用普通人这个比较中性的概念来看待护理对象,既具有超越性的社会特征,又具有生物学的本性特征,尤其是人在生病时更多地表现出人性的弱点,护士应该具有一种职业特质,能够宽容并耐心地关怀他们,体现出护理职业最具人情昧的内涵;其次,护士能够用整体人这个社会性的概念来看待护理对象,从多个角度思考患者的处境及影响治疗的因素,最终效果要落实到以”整体人的生命价值“为本的目标上,以及改善、促进与提高患者的生命质量上。综上所述,护理人文关怀既具有与哲学人文关怀共同的研究对象,即弱势群体,又具有与普通伦理相似的特征,即关怀个体需要;既具有护理学起源时护患关系的超越特性、又具有医护关系的合作特性,同时又必须具有职业本身的专业特征。

四、护理人文关怀外延的研究现状

自护理理论家madeleinekininger与watson提出人文关怀是护理学的本质以来,引起了其他学科人士及护理学者的争论,也引起了后继学者的研究兴趣,她们从不同的角度与侧面探讨与完善了护理人文关怀的概念构成,就目前文献研究所得可归纳为以下5个方面。

4.1理解患者的文化背景

leininger是第一位研究关怀的护理理论家,在她的跨文化理论中集中体现了对护理对象多元文化背景的重视。她在对日常行为的观察中发现,不同文化背景的儿童在有别于己的群体里生活会反复表现出行为上的差异,而护士却对影响儿童行为的文化因素缺乏认识与理解,她因而产生忧虑并开始探索关怀与文化的关系。结果得出不同文化背景的人有不同的关怀体验,需要不同的关怀表达方式;我国学者张衍珍根据临床经验发现不同文化背景的人对同一问题的认识有不同的解释方式[15];学者黄秀娟也从护理病人的感受中理解到不同文化背景的人遇到问题时要有不同的处理方式。

由此可见,护士关怀患者要有文化敏感性,掌握不同患者的文化价值观与活动方式,才能为其提供合乎文化背景所需要的对患者和家庭都有益处的关怀表达方式、解释方式与处理方式,才能协助、支持与帮助其他个人或群体改善生活方式、生存状态以及健康状况,达到整体人的健康。总之,对文化因素的理解是护士为患者提供人文关怀帮助的基础,也是护士具备专业素质的基本条件。

4.2尊重患者的生命价值

这一观点是理论家watson鉴于自身的价值观、信仰以及对生命健康与康复(healing)的感悟而提出的核心观点,是存在主义现象学思想具体运用于护理人文关怀实践中的体现。她认为每个人都具有独立的尊严,都希望自身独特的价值与潜能被认可。那么,护士作为人文关怀者的目的和责任就是在特定的情景中,通过与患者的互动,帮助人在遭遇疾病痛苦而心情沮丧时认识到他的生命存在价值,使其获得精神上的愉悦与整体上的和谐,从而提高他的生存质量。实现这一理念,重要的就是护士具有职业道德体验:正如我国护理专家李小妹所言,“人文关怀是在特定的时间与情境中,人与人之间精神体验的一种道德法则,进入彼此的内心世界,人格得以升华。”王菊吾也深刻地阐述道“人文关怀是一种以保护与促进人类健康,倡导人类尊严为目的道德观念。”贾启艾概括出人文关怀的核心是关心患者的需求,尊重患者的生命价值、尊严与权利;王斌全豫在文章中将人文关怀界定为关心人之为人的精神问题,注重自我与他人的精神发展。然而,拥有这一理念对护士的专业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不仅要具有专业的知识与技能,更要具有:人道主义-利他的价值观念或职业道德观念;能鼓起患者生命的信心与希望;能协助患者恢复健康并获得自护能力;能促进患者生成“坚信自身生命具有存在价值”的精神力量。可见,尊重患者的生命价值是患者从失望走向希望的力量源泉,也是护士专业素质的核心体现,更是护理人文关怀行动的灵魂所在。

4.3表达护士的关爱情感

加拿大护理理论家RoachS认为人文关怀是人的基本需要,是人类的一种存在模式(C耐ngisthehumanmodeofbeing),是一种自然情感的表达方式。当人遇到某种特定的痛苦境况时,就会自觉意识到自己与他人之间存在着某种无形的联结,牵动着内心而主动自觉地关心他人,这种情感超过了关心自己。这一观点与我国古代思想家孟子所言”孺子入井而生恻隐之心“的事例不谋而合,人有天赋的同情弱者的善性。我国护理学者刘玉馥也深有体会地讲”护理人文关怀是护士将获得的知识内化后,自觉给与患者的情感付出;学者马芳也曾阐述到护理人文关怀的实质是一种充满爱心的人际互动㈨。由此,人的本性中这种同情情感的表达也是护理人文关怀者必备的素质特征:Roach认为护士应具备5大素质,即同情(comp船sion)、良心(conscience)、责任(com—mitirient)、信心(co血dence)与胜任(competence)’圳,胜任中包括专业的知识、能力与经验;英国护理理论家Brown还特别提出护士要分别具备个人与职业两种情感素质,并将职业素质进行了具体描述,体现在观察病情、展示知识、提供信息与实际帮助上;我国学者苏菊芬总结经验概括出护士的五心特征:即爱心、关心、耐心、细心与责任心汹]。由此,自然情感的表达是护理人文关怀行动产生的内在动力,是护士体现专业素质的充分且必要条件,另外,Roach强调这种自然情感的本质还是来源于一个人对另一个人价值观的尊重。

4.4协调患者的人际关系

这一观点的代表是美国护理理论家Benner和wmbel,她们于1982年提出了人际关系应对理论,核心思想体现在帮助患者提高人际应对能力,护患双方共同努力达到人际协调跚。

关于这一点,也是watson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她特别强调人是一个相互联结的整体,每个人都是其中的能量场,只有在人际互动中才能产生能量,当人际关系达到协调一致时,能量才能释放出来,双方价值才有实现的可能。

提出”人文关怀必须在特定的时空与情景中产生互动,建立起一种秉持尊重原则的护患关系。“然而,达到这种协调关系需要双方思想、行为及感情的融洽,尤其是作为人文关怀者的护士必须具备注意、关心与尊重的个性特征;watson还着重说明护士要具有人际沟通的艺术:对自己及他人要有关怀敏感性;要能建立一种帮助信赖的关系;能促进与接受患者正性与负性情绪的表达;能创造性的解决问题;能为患者营造一个维护、改善与支持其健康的环境。由此可见,人际关系的协调是人文关怀的本质,是护理人文关怀实践的基础,是护士体现专业素质的前提条件。

4.5满足患者的个性需要

美国护理理论家Boykin和Schoenhofer于1993年在她们的人文关怀理论中表述了这一中心思想,她们认为护士在实施关怀行动之前首先要努力了解患者的需要,根据患者所需要的东西给予有目的的真诚帮助,让每个具有独特个性的患者在他需要某种帮助的时候恰倒好处地得到应有的支持、鼓励与肯定。究其原因,每个人对关怀的认识不同、需要不同,不理解他人需要的给予是达不到关怀效果的,有时会给人带来烦恼汹]。所以,给予一定是他所需要而又缺少的东西,才能达到人文关怀的终极目的。另外,人是一个整体,不能只考虑某一段时间的需要,要了解整体人的经历与体验,因此,关怀无时无处不在,所有人都在关怀(allpersonsarecaring)。这就要求护士能在任何时刻都保持与护理对象的互动,尊重他们,主动交流㈣;学者autllier提到护士要把自己关怀他人的思想展现出来(caringisaboutbeingpresent),如:一起分享彼此的认识、情感、经历、体验与时间等;学者FelgenJ啪1进一步说明人文关怀要在互动中实现,如维持患者的生存信念、了解患者的处境、和患者处在一起、帮助患者做事、提供一些信息等等。从上得知,只有满足个体需要的对称帮助,护理人文关怀才具有现实意义,护士专业素质才赋有了艺术性,才能得到患者的认同,进而证实护士的职业价值。

五、小结

心理学自尊的概念篇7

关键词:面子;礼貌理论;面子磋商理论;面子感知

中图分类号:C91263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8-5831(2012)05-0128-10

长期以来,与面子相关的理论研究始终贯穿着一个基本问题,即面子究竟是一个普适通用的概念,还是一种特殊的文化现象?据此,可以将传统的面子理论研究划分为两类:一类认为对于面子的追求是全人类共有的特性[1-2],不同文化背景下的个体对于面子的需要和关注仅仅存在“度”的差异,而没有“质”的区别[3];另一类则以本土学者的研究为代表,认为面子是文化积淀的产物,是华人社会特有的现象[4-5]。随着跨文化研究的日益兴盛,迄今为止,面子概念的普适性已经得到了大多数研究者的认可。与此同时,他们并没有忽视面子本身所具有的文化特殊性,而是将面子界定为“一种根植于文化的社会心理建构”[6]。

根据研究方法和理论基础的不同,同样可以将现有的以面子为核心的理论研究归纳为两大类。其中第一类采用的是社会语言学研究方法,多以礼貌理论(politenesstheory)[1]为基础构建。研究者认为面子是礼貌用语的生成机制,使用礼貌用语的目的在于降低面子威胁行为的冲击,缓和互动双方的关系[1]。所以,他们多将面子得失感知视作衡量语言礼貌性和直白性的指标,侧重于识别和分析沟通过程中的面子威胁以及各种面子策略的应用[7-8]。第二类研究多采用社会心理学研究方法,以面子磋商理论(Facenegotiationtheory)[2]为基础构建。礼貌理论所坚持的面子概念的普适观点一直以来都遭到华人研究者的诟病,他们认为:礼貌理论从西方个人主义视角出发[7],假设面子的基础是自我,表征的是行为者的内在品质(如能力、自主性等)而非外在特征(如社会地位);假设面子行为出现在离散的事件和情境中,与长期的关系、义务无关[3]——这些均背离了华人心目中的面子的实质[9-11]。应用该理论针对华人的面子行为展开的许多实证研究得出了与理论假设完全相反的结论[3],这也进一步证实了礼貌理论的

跨文化局限性。为此,以ting-toomey为代表的研究者开始着手探讨文化因素之于面子的作用的影响[12-13],并在此基础上发展出了面子磋商理论用于解释特定的跨文化沟通行为。除此之外,也有一部分华人研究者秉持本土研究视角,聚焦于华人文化背景下面子的特殊性,对面子的产生、作用过程及社会功能进行了全面的剖析[14-16]。近年来,此类研究渐成主流,笔者将就此展开重点的陈述。

一、面子概念的界定

面子问题在华人社会根植已久,即便到了现代,面子之于华人的重要作用依然没有发生质的改变[17]。面子究竟是什么?几十年来,这一基本问题吸引了众多研究者的关注。他们尝试从语言学、社会学、心理学等多个角度对面子展开分析,却久久未能达成共识[18]。

为了将面子与其他相似概念区分,早期的研究者首先对面子“不是什么”进行了界定。例如,何友晖就曾明确指出面子既不等同于身份、地位,也不等同于一个人的声誉或声望[19]。他认为身份和地位只是面子的外在表征;而声誉或声望指的则是群体给予个体的尊敬和信心,它与一个人的品格和责任密切相关,反映的仅仅是面子的一个侧面——换言之,有面子并不一定有声望[19]。再者,面子与自尊也不是等同的概念。面子的实质是个体对自我在他人心目中的价值与地位的关注,它的实现必须依赖于他人的评价;自尊则是个体对自我价值的肯定与确信,是一个以自我评价为核心的建构,无需通过他人的认可[20]。据此,研究者提出面子概念应该和社会认同有着更为紧密的联系[10-11],但二者亦不能混为一谈。社会认同是个体自我概念的一部分[21],属于个体感知到的“他人眼中的自我”;面子则是一种需要经由他人确认的、内在的社会自我价值[22],是由个体“期望的自我”与他人评价或反馈之间的矛盾引发的心理感知[10,23]。除此之外,面子和华人平常所说的“脸”也是各有所指。胡先缙最早通过强调脸的道德性对二者加以区分,认为它们代表的是两套不同的行为评价标准;脸作为人格的基本条件,同时也是决定面子多少的前提之一[4]。她的思想为部分研究者所承袭,进而发展出了包含“道德面”和“社会面”的面子二元模型[5]。当然,也有人认为脸和面是由两个相关性很高的概念所形成的一组连续的标准,二者都可以涉及或不涉及道德[10,19,24],上述区分并不确切。但无论如何,脸和面都是两个不同的概念,二者之间的关系好比“实”与“名”,由一个“实”可以衍生出许多的“名”[25]。

心理学自尊的概念篇8

一、人格之内涵

“人格”这一概念产生于罗马法。罗马法上有三个关于人的概念,即“homo”、“caput”和“persona”。“homo”是指生物学意义上的人,不一定是权利义务的主体:“caput”的原意是指头颅或书籍的一章。在古罗马时代,户籍登记时,家长在登记册中占有一章,家属则名列其下,只有家长才具有权利能力,所以“caput”就被转借指权利义务主体,表示法律上的人格。而“persona”则表示某种身份,是从演员扮演角色所带的面具引申而来,面具可用以表示剧中的不同角色,“persona”也就用来指权利义务主体的各种身份。在罗马法时代,只有同时具备自由人、家长及罗马市民三种身份的人才具有人格,即只有同时具有这三重身份的人才能被叫做“caput”,才能成为交易之主体,而其他人,要么是奴隶,要么是从属者,要么是外邦人,都不具有罗马市民社会的主体资格。可见,在当时,人格这一概念带有明显的“组织社会身份制度的工具”[1]的特性,是一种一些人压迫另一些人的法律技术工具。[2]之后,经过资产阶级革命,将天赋人权、人人平等的观念导入社会生活。法国大革命彻底打破了这之前的社会身份制。《人权宣言》第一条是这样规定的:“人们生来并且始终是自由的,在权利上是平等的;社会的差别只可以是基于共同的利益”,其中人权的主体是人(Homme)和市民(Citoyen),而非具有所谓“人格”(personnalité)的人。[3]在《法国民法典》第八条明确规定:“所有法国人均享有私权”。从此,身份制在其它国家也逐渐被废止。既然在法律已经宣告天赋人权、人人平等,那么在法律之中再规定每个人的人格平等似乎有显多余。

在我国,有学者认为“人格”一词在法律上有三种含义:第一种含义是指具有独立法律地位的权利主体,包括自然人和法人;第二种含义是指作为权利主体法律资格的民事权利能力;第三种含义是指一种受法律保护的利益,包括自然人的生命、身体、健康、自由、尊严、名誉等,即人格利益。[4]上述人格的含义彼此之间似乎有着矛盾:第一种含义指人格为权利主体,第二种含义又指人格为权利能力。权利能力是主体之所以能成为主体的资格,或者称为可能性,这是主体本身应有的属性,“一个是主体本身的东西不可能同时又是主体的某种属性。”[5]那么这个概念似乎既指代主体本身,也指代主体所具有的属性,这未免有不妥之处。

张俊浩教授所指出的:“人格是指人之所以作为人的事实资格。在法律语言中,人们也使用‘法律人格’这一术语。法律人格与权利能力等值,而人格却是事实层面上的概念。与法律人格不等值。”[6]日本学者星野英一认为:所谓“法律人格”者,就是私法上的权利和义务所归属之主体,即权利义务的归属点的意思,在西语中被称为personne,person.[7]按照星野英一的观点,所谓的“法律人格”指的就是“主体”,而权利能力所指的是能够作为权利义务主体的资格,或者叫做可能性。由此可看出两者观点的不同。在我看来,不论人格或是法律人格所指代的应该是人或者团体作为法律上之主体的一般的法律地位。

在《德国民法典》上,自然人和团体的法律人格采用了“权利能力”的表达。德国民法在创制团体人格的同时,小心翼翼地避开了“人格”这一古老而又常新的概念中所包含的伦理属性,以“权利能力”这一仅具“私法上的主体资格”之含义的概念替换了“人格”的表达,使“法律人格即权利能力明确地‘从伦理的人格中解放出来’”[8]在此问题上德国民法立法者的确用心良苦。虽然前述不论人格或是法律人格所指代的应该是人或者团体作为法律上之主体的一般的法律地位,但是人格与权利能力这两个概念还是有区别的。人格是比权利能力更为抽象的概念,它只是表示一般的法律地位,而并未强调享有权利的范围如何。

二、人格与法人

法人这一概念是近代民法的一大创制。虽然在罗马法上没有抽象的法人概念,但是罗马法学家对有关社会组织的法律人格问题早有研究。法人作为法学用语,是意大利注释法学派学者创立的,但当时还仅仅用来说明团体的法律地位。真正将团体赋予抽象人格,确立现代意义上的法人概念的是教会法学者。而将法人作为制定法上的概念,首先是在1794年普鲁士邦普通法典中出现[9],并被1896年德国民法典采用。[10]《德国民法典》立法首创使用“法人”(juristischeperson)概念,明确规定对符合一定条件的团体,可以赋予权利能力,使之成为民事主体。根据《德国民法典》规定,法人包括社团与财团。[11]

在民法典体系之中,自然人与法人共同构成民事法律主体的两大基石。自然人与法人这两个概念均是法律设计的产物。法律基于“个人”这样一个有机的生命存在创制了自然人这一概念;而法人这一概念的创制是基于团体以及法律人格。法人和自然人的实体基础不同,这种区别暗含了某种重要的法学意义:即使是生物意义人个体以外的社会实体,在民法上也会得到主体承认,显示出民法上的“主体”在法律上并不一定具有与人性有联系的特别条件。[12]因此,创造法人制度,折射了法律主体的法律构造本性,即,法律主体并非现实实体的自然转化,而是来自立法构造或承认,并非仅仅生命之个人才能成为法律主体。[13]与自然人的概念相对应,法人是指具有民事权利能力和民事行为能力的,依法独立享有民事权利和承担民事义务的组织。其主要具有以下法律特征:1、依法定程序、法定条件而成立;2、拥有独立的可支配财产;3、能以自己的名义参加民事活动;4、能独立承担民事责任。在设立过程中法人不具有独立的民事主体资格,因设立而产生的民事责任均由设立者承担。法人一旦设立完毕,即告成立之时起,其与设立者之间即划清了界限。法人的财产独立于设立者的财产,独立于其成员的财产,当然也独立于其它法人的财产。独立的财产是法人赖以存续的必要条件,没有独立的财产,法人即不复存在,更谈不上以自己的名义参加民事活动以及独立承担民事责任了。

自然人的人格(personalita)是自然人在法律上的主体资格或者法律地位。自1900年《德国民法典》以来,不仅自然人被赋予人格,某些社会组织也被赋予法律人格,成为法人。但就自然人而言,有关人格的法律价值取向决定于一定社会的政治、经济、道德乃至于宗教等基本观念,取决于一定社会人们所处的文化空间和公正思想;而就人的组织而言,是否赋予其法律人格,则完全取决于经济生活的需求以及法律调控技术的发展,亦即法人制度的出现纯粹是经济发展的需求导致法律技术进步的结果,是一种经济生活的客观现实与法律技术运用相结合的产物。[14]

赋予团体以人格有其进步意义。首先,赋予团体以人格使法律关系由复杂转向简单。法人创设成立以后即可以自己的名义进行民事活动,并承担由此引发的民事后果或责任,而与其设立者无关。其次,赋予团体以人格使法人的财产与创设它的自然人的财产相区别相分离,对于其成员个人所负之债务,法人不负清偿义务,不受成员债务之债权人向法院提出的强制执行。这样做其实也就是法人财产的独立,意义在于维持法人的自身活动以及保护交易对方的交易安全。第三,有法人则有其组成人员的有限责任。法人成立前设立者当然地为其设立法人的这一民事活动承担无限责任,即以自身的全部财产承担责任,法人一旦成立,则由法人以其拥有的独立财产承担民事责任,与设立者的财产无涉。这样一来,极大地促进了交易,经济得以飞速发展。

三、法人之人格与自然人之人格

近代法对自然人人格的普遍承认是基于天赋人权,人人平等的自然法思想。由于人的自然属性及伦理性,自然人人格必然体现了对人本身的尊重,也就是对人作为社会生活中的生命体的尊重;体现了对作为人所必须具有的尊严和自由的尊重。当然也体现了对人的关怀。一切被称之为“人性”的要素,构成了自然人人格的伦理基础。[15]也就确立了因为作为伦理上自由的主体具有承担责任的能力。《德国民法典》上“人”的概念来源于伦理学上人的概念。人依其本质属性,有能力在给定的各种可能性的范围内,自主地和负责地决定他的存在和关系、为自己设定目标并对自己的行为加以限制。[16]康德所创立的伦理人格主义哲学对《德国民法典》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他认为,没有理性的东西只具有一种相对价值,只能作为手段,因此叫做物;而有理性的生灵叫做“人”,因为人依其本质即为目的本身,而不能仅仅作为手段来使用。道德要求的本质就是理性本身,人类的绝对价值就是人的“尊严”。所谓尊严,康德是这样论述的:“一样有价格的东西,可以用另外一种等价物来替代它;而超越所有价格,亦即不可能有等价物的东西,才有它的尊严。”[17]作为受康德影响的蔡勒认为理性的存在,只有在决定自己的目的,并具有自发地予以实现的能力时,才被称为人格。以蔡勒为起草人之一的奥地利民法典第16条规定:“任何人生来就因理性而获有明确的天赋的权利,故得作为人格而被看待。”第18条规定:“任何人都具有在法定条件下取得权利之能力”。由上可知,自然人人格的理论基础在于“理性”及“尊严”,那么让人不由想到法人人格是否同样基于“理性”及“尊严”,或者从根本上否认法人人格。法人是否具有人格呢?我认为,法人当然具有人格,结合上述人格的含义推知,法人的人格即指法人作为民事主体之一般法律地位,而非指其它。至于法人人格是否和自然人一样基于“理性”及“尊严”,我则认为非也。法人人格是一种团体人格。法人之所谓“人格”,不过是被用作区分或者辨认团体有无民法上独立财产主体地位的纯法律技术工具而已。[18]法人概念是对伦理上人的概念的移植;然而在移植过程中,过滤了人的自然因素和伦理因素。很显然,法人不具备自然和伦理的属性,那么“理性”及“尊严”就无从说起。

四、法人与人格权

自产生之初至现在,人格权都被确切地理解为“人之成其为人的自由实现”的法律保障。[19]人格权与人相伴相生。在法律上,人格权的创制也是与为了更好地保护人成其为人所应该拥有的权利。人格权因出生而取得,因死亡而消灭,不得让与或抛弃。如生命权、身体权、健康权、自由权、姓名权、名誉权、肖像权、隐私权等均属于人格权。[20]可见人格权都是与人的自然伦理属性紧密相连的,归根到底在于人有“理性”及“尊严”。法人则不具有“理性”及“尊严”,法人的人格基础不在于“理性”及“尊严”,而是法律的技术产物。应理解为法人作为民事主体在法律上所具有的一般性的地位。而较之权利能力更具抽象性。人格权所指向的应该是基于伦理意义上产生的人格所产生的权利,这些权利应该具有“理性”及“尊严”的因素。

在人格权理论上有一般人格权与特别人格权之分。所谓一般人格权是指关于人之存在价值及尊严之权利,其标的包括生命、身体、健康、名誉、自由、姓名、、肖像、隐私等全部人格利益。所谓特别人格权是指法律就特定人格利益规定的人格权。不管是一般还是特殊,不可否认的是人格权都应与人的自然伦理属性相联系,体现人的“尊严”、“自由”和“安全”,而不应该具有丝毫的金钱财产因素,生命、身体、健康、自由这些显然不能用金钱衡量;对于有着强烈精神因素的、隐私则当然地不能用金钱衡量。至于诉讼中的精神损害赔偿应理解为对受害者的事后的弥补,是法律上不得已的权衡。台湾有学者认为,团体既然具有法律人格,则对其人格利益的保护当然产生人格权。因此,凡不以自然人之身体存在为前提者,如名称权、名誉权、秘密权、肖像权乃至于精神的自由权等,法人均得享有,亦即就法人而言,除其性质所限范围之外,可以享有以权利主体的尊严及价值为保护内容的人格权。[21]在我国民法典起草过程中,全国人大法工委提交审议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草案)》将自然人与法人的人格权并合规定于第四编,明文规定“法人的人格尊严和人身自由不受侵害”(一般人格权)以及包括名称权、名誉权、荣誉权、信用权、通讯秘密权在内的各种具体人格权。我认为,这是对人格权的误解。法人有尊严可言吗?尊严一词,在我看来只能用在有理性的人的身上。那么,法人有理性吗?把法人与活生生的人等同,再把由数个活生生的人所组成的法人机关看成是法人的大脑,认为这个大脑能感知荣辱,那么这能感知荣辱的到底是法人本身还是自然人呢?!如果说是法人本身的话,那么它有情感吗?如果有从哪里来,实质上还是从自然人那里来。法人是无尊严可言的。在我看来,学界有些学者把法人的名称权、名誉权、荣誉权、信用权、通讯秘密权归为法人的人格权,实属对人格权的误解。由于法人的无尊严性,法人人格权只具有财产上的因素而不具有精神上的因素。因此,我想说的是,法人当然享有名称权、名誉权、荣誉权、信用权、通讯秘密权等权利,可是这些权利应归为财产权而非人格权。我们就从法人的无尊严性这一角度来分析这些具体权利的性质,如果法人的名称权、名誉权、荣誉权、信用权、通讯秘密权受到不法侵害,因为法人的无尊严性,法人当然不会象自然人一样会有痛苦感。法人名称权就实质而言是一种知识产权即商号权,属于经营性标记权之列。法人名誉权实质上也是知识产权的一种即商誉权。法人的名誉权和信用权都属于经营性资信权这一类知识产权的范围。不管是名称权、名誉权、荣誉权还是信用权都不具有尊严的因素。设定这些权利的目的在于保护法人的财产性的利益,而不在于保护虚构的法人的精神痛苦。至于通讯秘密权也是涉及到法人的财产利益,如果通讯的内容被人知晓,带给法人的不是羞辱的精神痛苦,而是经济利益损失的可能性。

五、结语

综上所述,人格一语本属自然人特有,后由法律赋予法人,使法人拥有人格。不论是自然人人格还是法人人格,都应该指主体的一般法律地位。可是,人格权的基础在于人的“尊严”,“自由”和“安全”,这些都是与有着实在生命和肉体痛苦及精神痛苦感知能力的理性的人所分不开的。可是,法人却不具有理性的人所具有的生命和肉体痛苦及精神痛苦感知能力,也就是法人的无尊严性。在此,我还想再次引用康德的话:“一样有价格的东西,可以用另外一种等价物来替代它;而超越所有价格,亦即不可能有等价物的东西,才有它的尊严。”法人的设立目的在于使之成为财产权利、义务和责任的独立承担者,借以限制投资人风险,鼓励投资积极性,从而赋予法人这样那样的权利无非都是为了交易便捷及交易安全的社会经济的考虑。然而,受制于有人格必有人格权这一观念,导致了法人有人格权的观点。其实,人格权在由伦理意义上的人移植向法人时,其内涵已发生了悄然地改变,其中的逻辑链条已经发生了变化。法人所享有的名称权、名誉权、荣誉权、信用权、通讯秘密权等权利在实质上均不应归类于人格权,但由于这样的用语使得人们产生法人有人格权的误解。因此,在立法上可以改变用语,用商号权、商誉权等代替法人名称权、法人名誉权等。这些权利都可归为无形财产权领域,按照无形财产权的理论处理相关问题。

注释:

[1]徐国栋:《“人身关系”流变考》,载《中国民法百年回顾与前瞻学术研讨会文集》,法律出版社2003年1月版

[2]尹田:《论“法人人格权”》

[3]尹田:《论“法人人格权”》

[4]梁慧星:《民法总论》,法律出版社,1996年版,p103-104

[5]徐国栋:《再论人身关系——兼评民法总则条文建议稿第三条》,《法学》2002年第6期和第7期

[6]张俊浩:《民法学原理》,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p133

[7][日]星野英一:《私法中的人-以民法财产法为中心》,王闯译,载梁慧星主编《为权利而斗争》,p332

[8][日]星野英一:《私法中的人-以民法财产法为中心》,第164页之注释,转引自尹田:《论“法人人格权”》

[9]史尚宽:《民法总论》,p120,转引自江平:《民法学》,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p126

[10]江平:《民法学》,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p126

[11]江平,龙卫球:《法人本质极其基本构造研究》

[12][日]星野英一:《私法中的人-以民法财产法为中心》,王闯译,载梁慧星主编《民商法论丛》第8卷,p162

[13]龙卫球:《法人的主体性质探讨》

[14]尹田:《论自然人的法律人格与权利能力》

[15]尹田:《论“法人人格权”》

[16]拉伦茨:《德国民法通论》上册,法律出版社2003年版,p45

[17]拉伦茨:《德国民法通论》上册,p46之注释

[18]尹田:《论“法人人格权”》

[19]徐国栋:《“人身关系”流变考》,载《中国民法百年回顾与前瞻学术研讨会文集》,法律出版社2003年1月版

心理学自尊的概念篇9

世界卫生组织指出:“健康就是保持人们身体上、心理上和社会适应上的完好状态。”可见心理健康是健康的内涵之一,身心和谐统一是现代人自身发展的必然要求。从人才战略的角度看,青少年的心理健康状况关系着新一代国民、新一代劳动者的整体素质。本着对青少年、对未来高度负责的态度,面对亿万万纯洁稚嫩的心灵,我们不禁深思:怎样把青少年培养成为心理健康、人格健全的一代新人。

心理素质教育指的是从心理品质方面对人进行培养,国外有人称为精神力培养。它们含义相近,都是通过教育及各种措施和专门性活动,使人的心理品质按照期望的模式更完美的发展。身心培养是一个长期塑造的过程,这一过程需要以某种载体为依托。班主任作为学生的领导者,学校政策的执行者,是学体育作为心理素质教育的特殊载体,有着丰富的内容指向心理素质教育的目标体系。在这里,本文根据笔者在班主任工作及教学中的尝试探究,构建了如下心理素质教育内容和途径:

一、积极的自我概念――自尊、自信

一个人如何看待自己是个性的一个重要方面,作为一种行为方式,会相对稳定的表现出来。通常把导致这种行为方式的认知称为自我概念。积极的自我概念具体包括:使学生能自我认识,有积极的自我评价,树立正确的自我意识,真正地做到自尊自信。诚然,积极良好的自我概念是个体获取成功和不懈努力的基本保证。对于一个人一生的工作、学习和生活,自尊自信是堪称宝贵的。在班主任工作中有意识的地运用以下这一些方法与手段,可更有效地帮助学生树立积极的自我概念。

1.成功教育。教师要结合学生实际情况给学生设置具体可控、个性化、操作性的学习目标,让每个学生都体验到成功。通过“成功――肯定期望――自信提高――成功”这周而复始循环往复,提高学生的自信心,并不断向更高的目标提出自我挑战。如在在作文教学中,我采用了分层评价的方法。不同层次的学生有不同的评价标准,这样一来,每个学生都有可能得第一,激发了每个学生的成功欲望,使其树立自信心。

2.创设情境。一是创设尝试情境。如在班主任工作中,让学生来当小老师、做示范、轮流做小组长,给予学生表现的机会,使其得以自我实现。二是创设选择情景,给学生自主选择的权利,使其投入地体验一次,从而确定自己的位置。例如:上学期我曾设计了“个性舞台”这样一个主题班会。学生在二胡、画画、书法、朗读等方面有专长的,让他在班队活动中充分显现,使内在的生命和潜能淋漓尽致地发挥出来,让他充分体现自我的价值。通过自我价值的体现,使学生内心有一种强烈的成就感,整个人都显得心情舒畅、精神饱满,充满自信。

3.教师期望。教师是否关心学生,是否对学生抱有希望,会很自然地关系到学生的进步和成长。国外心理学家把这种心理现象称为教师期望效应。正效应为教师的期望、信任与爱,将鼓起学生的勇气、自信。班主任工作中,教师充满期望的话语和信任的眼神,有时能更有效地激发学生达到学习的目标,并使其心理能有良好的发展。记得我班的梁佳婉同学刚转入我班时,胆子很小,上课回答问题总是低着头,声音也非常轻。老师没有丝毫嫌弃她,多次耐心地对她说:“你其实很聪明的,大胆的说出你的观点,一定会说得很好的!”慢慢的,她回答问题的声音越来越响亮清楚了。这也就是说明教师的期望会使学生在心理上得到满足,克服自卑,树立自尊,提高自信。

二、培养良好的意志品质

意志是推动一个人积极主动地进行活动的强大动力。它是动机系统中的核心成分。一个人离开了意志品质,就不可能有坚定的信念,也不可能克服工作、学习和生活中的各种困难险阻。意志品质是一个人是否能坚持到底、彻底完成任务的重要保证。

1.挫折教育。现在大多数孩子都是独生子女,为数不少的家长对孩子过分溺爱,为孩子包办一切,惟恐孩子受一点委屈,家长唯孩子命令是从。这样的教育使孩子逐步变得懒惰、软弱、固执,缺乏克服困难的勇气和能力,成了“温室里的花朵”。在班主任工作中可人为地设置一些障碍,创立挫折情境,从小就让学生碰些“钉子”,以此来锻炼他们的意志,增强对挫折的忍受力。例如:对那些总是学习拔尖的学生,在表扬和鼓励的同时,应不失时机地指出其存在的不足和今后继续努力的方向,必要时也让他们尝试一下失败和挨批评的滋味。这些都能达到挫折教育的作用,以培养学生的顽强性和坚韧性,从而形成良好意志品质。

2.运用激励手段。学生在学习中需要克服各种各样的困难,但并不是每次都能成功的,“功亏一篑”的情况是时有发生的。如果班主任能在学生学习可能退却的关键时刻,适当地给予学生必要的帮助和鼓励,就可以增强其学习信心,激发起克服困难的勇气,促使其去坚持、去奋斗、去拼搏,从而使其意志得到磨练。每年的运动会上,1000米等长距离跑是学生深感畏惧的项目,许多同学都是不能坚持跑完全程。记得去年的运动会的1000米比赛中,我班的陆砚墨同学大概跑了600多米就想退缩了。我看出了他想放弃的念头,就对他高声说:“陆砚墨,你要知道只有坚持才能胜利,坚持到最后才是真正的英雄。”在这关键时刻,这么一句话就激发了他跑完全程的勇气。这不但让该同学体验了成功的乐趣,而且是对他意志的一次磨练。

3.引入竞争机制。“好强”、“好胜”是我们每个人的天性。对于学生来说,这种心理表现得尤为突出。因此,在班主任工作中组织形式多样的比赛来培养学生的良好意志品质,也是一种较好的举措。例如:将成绩及时反馈给学生,并要求他们先和自己比,只要有一点进步就及时表扬。然后让水平相当的学生一起比赛,让他们在竞争中超越自我,培养不怕苦、不怕累、勇于拼搏的良好意志品质。

三、培养良好的人际关系

人际关系是人与人之间的相互关系。它反映了人们相互交往中的物质和精神需要能否得到满足的心理状态。人际关系良好,彼此间的距离很近,会使人产生愉悦之情,有利于健康心理的发展;人际关系恶化,彼此间心理距离很远,会使人产生厌恶之感,甚至产生不良行为,导致心理疾病或心理障碍。

1.学会尊重理解。尊重人和理解人,是搞好人际关系的前提和保证,师生之间更需要尊重和理解。班主任在工作中,十分尊重学生,理解学生,使师生关系十分融洽,并且注意培养学生尊重人的品质。在自己班级中要求:尊重别人,对别人负责。从对别人的尊重帮助中获得人生的快乐,从和别人内的融洽相处中感受人生的自豪与幸福。牢记,人心与人心之间等量交换的定律,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心理学自尊的概念篇10

关键词:大学生;自尊;相关研究

中图分类号:G444?摇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4-9324(2013)42-0001-02

自尊是国内外研究的热门课题。国内外对自尊的研究不胜枚举。自尊对个体心理成长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本文是以大学生为主体,以大学生自尊的相关研究为主线,运用理论分析的方式对近年的研究进行总结概括。

一、自尊的概述

1.自尊的定义。对自尊的定义有很多种,不同的词典、不同的人对自尊有着不同的定义。本文摘取如下几种定义:《牛津心理学词典》将自尊解释为个人对自己的态度或对自己的观点或评价,可能是积极的、中性的或消极的。心理学家Rogers认为自尊是现实自我与理想自我之间的差异。我国学者林崇德认为,自尊是自我意识中具有评价意义的成分,是与自尊需要相联系的、对自我的态度检验,也是心理健康的重要指标之一。综上所述,自尊涉及个体对自己的情感体验和评价。

2.自尊的结构。国内外对自尊的结构有着多种见解。本文摘取部分理论如下:美国心理学家James认为,自尊取决于个体在实现自己设定的目标的过程中所体会到的成功或失败的感受,自尊就是个体的成就感,并且提出了公式自尊=成就感(成功/抱负水平)。pope和mcHale在James的理论基础上提出了新的见解,认为自尊是由知觉得自我和理想自我两个维度构成的。1995年Greenwald等提出了内隐自尊的概念。自尊又被分为内隐自尊和外显自尊。国内对自尊结构的研究也很多。魏运华认为儿童的自尊结构由外表、体育运动、能力、成就感、纪律、功德与助人六个因素组成。黄希庭等人的研究认为自尊包括总体自尊、一般自尊和特殊自尊。

总而言之,近年来对自尊结构的研究越来越深入,自尊的分类也越来越多。对内隐自尊的研究成为焦点,而对具体自尊和自尊稳定性等研究也成为了研究热点。

二、大学生自尊的现状

根据以往的研究结果显示,大学生的自尊水平总体比较高,但仍旧存在着一定的差异性。在陈学洪等人的调查研究中指出,大学生在整体自尊和自尊两个维度存在年级和性别上的差异,大二学生比大一和大三学生高,男生高于女生;在自我能力感维度,大一和大三男生自我能力感高于女生,大二女生高于男生。在张艳青的调查研究中,对1800名大学生的自尊调查显示,医学类学生在家庭自尊方面得分最高,工科类学生在身体自尊方面得分最高,农科类学生在社会自尊方面得分最高;来自城市的大学生人际自尊和身体自尊显著高于来自农村的大学生,而来自农村的大学生利他自尊显著高于来自城市的大学生;成绩较好的大学生自尊大于成绩较差的大学生;与父母共同生活的大学生自尊水平显著高于单亲家庭的大学生;所学专业为自己理想专业的大学生自尊水平高于那些不是自己理想专业的大学生。

三、大学生自尊的相关研究

1.自尊与主观幸福感。主观幸福感(SwB)专指评价者根据自定的标准对其生活质量的整体性评估,是衡量个体生活质量的综合性心理指标。许多研究发现,自尊对于主观幸福感体验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魏俊彪等运用《自尊量表(SeS)》和《国际大学调查(iCS)》问卷对河南师范大学294名学生的调查结果表明,大学生自尊与主观幸福感呈显著的正相关,和消极情感呈显著的负相关,且主观幸福感中的具体满意度、消极情感以及人口统计学变量中是否班干部三个变量,可联合解释自尊的22.6%。在内隐自尊方面的研究也显示出,内隐自尊与主观幸福感的高相关。徐维东等对88名被试进行外显自尊、内隐自尊和SwB测试调查测试,其研究结果表明在高外显自尊个体中,内隐自尊越高,主观幸福感水平越高;在低外显自尊的个体中,内隐自尊没有影响。该结论与沈杰运用《国际大学调查》问卷和内隐联想测验对87位在校大学生进行调查测试的结果类似,其研究指出内隐自尊对主观幸福感有显著的预测作用。因此,自尊对主观幸福感有很好的预测作用。

2.自尊与学习倦怠。学习倦怠是指学生对学习没有兴趣或缺乏动力却又不得不为之时,感到厌倦、疲倦、沮丧和挫折,从而产生一系列逃避学习的行为。段陆生等在研究采用Rosenberg自尊量表与大学生学习倦怠量表对306个在校大学生进行施测,结果表明,学习倦怠与自尊存在着显著的负相关,即自尊低的人更容易发生学习倦怠的情况,且学习倦怠的成就感低和情绪低落维度能够显著预测大学生的自尊,这表明自尊水平高的人,积极评价更多,能够更好地克服和面对学习中的困难,在学习中能体验到更多的成就感,个体出现学习倦怠的可能性相对较低。在内隐自尊的研究中发现,学习倦怠对内隐自尊有很好的预测作用。时金献等对201名大学生进行问卷调查和实验研究发现:学习倦怠程度越高者,内隐自尊也越高。即学习中很难体验到成就感的学生,其内隐自尊越高,这一点和外显自尊刚好相反。学习倦怠对内隐自尊、外显自尊的预测作用都比较显著,这个结果的发现证实了内隐自尊和外显自尊是两个独立的结构,也表明了学习倦怠对自尊的预测作用。

3.自尊与心理韧性。心理韧性是指面对丧失、困难或者逆境时的有效应对和适应。而自尊对心理韧性的影响是比较大的。周海明等调查了316名大学生,探讨自尊和人际信任对心理韧性的影响机制发现,自尊与心理韧性之间的相关显著。自尊和人际信任是提高大学生心理韧性的重要因素。人际信任在自尊与心理韧性之间起调节作用。由此可以发现自尊与心理韧性关系密切,注重对自尊的培养有利于心理韧性的提高。

4.自尊与成就动机。由于成就动机的概念较多,本文采用阿特金森(1964)的概念,当人用较高的社会标准评价自己行为的成效时,表现的就是成就动机,它包括追求成功与回避失败两个部分。陈劲等在430名大学生进行的自尊与成就动机的调查结果中发现,大学生自尊对其成就动机具有一定的预测作用,大学生成就动机与自尊存在显著正相关,即自我价值感越强,自我价值体验越深刻的大学生,其成就动机越高。高自尊的大学生追求成功的动机显著高于低自尊大学生,而避免失败的动机显著低于低自尊大学生。因此,对于提高学生的成就动机可以注重对学生自尊的培养。

5自尊与应对方式。应对方式是指个体在面对挫折或压力时采用的认知和行为方式,即人们针对内外环境要求及其有关的情绪困扰而采用的方法、手段或策略。熊承清等运用包含九个维度的刘凤娥(2002)编制的大学生应对方式问卷以及Rosenberg自尊量表对276名大学生进行调查,研究发现高自尊组更倾向于应用积极应对的方式解决问题,而低自尊组更倾向于采用压抑、逃避和退缩的消极应对方式。在邱达明和刘伯兴的研究中发现了类似的结论。因此,自尊水平的高低对应对方式的采取有着很大的影响。

6.自尊与拖延行为。拖延行为是指个体在面临一项必须完成的任务时,不能立刻、持久地投入,而是从事与之无关的活动,即使这样会带来糟糕的结果,但仍自愿延迟预定计划的一种行为现象。在梁彦红等的研究中得出:大学生自尊水平的高低是影响大学生拖延行为的重要因素。低自尊的人更容易拖延。低自尊的学生因为对于任务的完成缺乏自信,因此运用拖延的方式来为自己的失败寻找理由,从而保护自己的自尊心不受到伤害。包翠秋的研究结论与其类似,证明拖延行为对自尊有一定的预测作用。因此,注重对自尊的培养与提升有助于减少拖延行为。

7.自尊与教育。根据自尊的相关研究的概述得出,自尊是预测主观幸福感、学习倦怠、成就动机、拖延行为等的重要因素之一,因此,应重视对自尊的教育。在崔艾举的论文中指出应从以下三个方面注重对学生的自尊观念的教育:①从事学生工作的人员应该平等地对待每一个学生;②认识到每一个学生的优点,激励每一个学生的积极性;③教育学生平等待人,尊重他人。在卢俊松的论文中指出,大学生处在自尊的敏感期,应该更加小心呵护大学生的自尊,并且教导他们正确地对待自己的自尊心,把握好自尊的方向,学会尊重他人。自尊的重要性决定了对从事学生工作的人员素质方面的提升到大学生自尊的教育程度都应该给予重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