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范文大全高校学生安全应急预案十篇高校学生安全应急预案十篇

高校学生安全应急预案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6 02:40:17

高校学生安全应急预案篇1

[关键词]高校 应急预案 意义 现状 建议

随着我国经济体制改革不断深化,社会结构不断优化,利益格局不断调整,思想观念不断更新,我国教育事业的发展呈现出巨大的活力。但于此同时,也伴随产生一些新的矛盾和新的问题,影响教育系统公共安全的因素也趋于复杂,校园突发事件呈现出多样化、频发化局势。建立并完善高校危机管理机制,已成为当前高校管理创新的重要内容。建立健全应急体系,加强应急预案工作管理,是完善高校危机管理的重要举措,是应对高校突发事件的必要手段,是实现校园稳定、安全发展的保证,是实现平安校园的必然需要。应急预案又称应急计划,是针对可能的重大事故(件)或灾害,为保证迅速、有序、有效地开展应急与救援行动、降低事故损失而预先制定的有关计划或方案。

一、高校应急预案管理的意义

编制安全应急预案,完善应急机制、体制和制度,对于提高高校预防和处置突发公共事件的能力,全面履行教育管理职能,构建平安校园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1.应急预案为校园突发公共事件的预防和处置提供了依据

应急预案包含完善的应急组织管理指挥系统、强有力的应急工程救援保障体系、综合协调应对自如的相互支持系统;充分备灾的保障供应体系;体现综合救援的应急队伍等,确定了应急救援的范围和体系,使应急准备和应急管理不再是无据可依、无章可循。

2.制定应急预案有利于做出及时的应急响应,降低事故后果

应急行动对时间要求十分敏感,不允许有任何拖延。应急预案预先明确了应急各方的职责和响应程序,在应急力量和应急资源等方面做了大量准备,启动预先准备的应急预案不仅能使危机处置及时得当,最大限度地减少人员和物财损失,而且有利于危机过后的恢复。还有研究表明,有效的应急预案就可以把突发事件的危害与损失降低至没有应急预案时的百分之六左右。

3.制定应急预案能使日常培训和演练工作更具针对性

培训和演练都依赖于应急预案。培训可以让应急响应人员熟悉自己的工作责任,具备完成指定任务所需的相应技能;演练可推动应急预案由“纸上谈兵”到“兵戎相见”,可以检验预案和行动程序,并评估应急人员的技能和整体协调性。

4.有利于提高全校师生的风险防范意识

应急预案的编制,实际上是辨识校园重大风险和防御决策的过程,强调了学校各部门的共同参与。因此,预案的编制、评审以及和宣传,有利于师生员工了解可能面临的重大风险及其可执行的相应应急措施,有利于进一步促进师生员工提高风险防范的意识与能力。

二、高校应急预案管理现状

1.对应急预案认识不足

部分高校党政领导人对应急预案工作认识不足,轻安全的思想根深蒂固,对校园安全事故事件的风险认识不到位,抱有侥幸心理,缺乏防患意识和危机意识,对建立健全应急救援体系,防范和控制重特大事故发生的积极性不高,片面的理解安全应急救援工作就是成立一个挂名的应急领导小组。因而,应急准备、应急响应机制建设不能落实到实处,具体表现在:没有建立相应应急救援预案;有的应急预案从未演练过,仅是一份文件而已。

2.应急预案内容操作性差

我国高校管理很少探讨危机管理问题,高校应急预案多是依靠管理者个人的一些零散经验而进行编制和管理的,没有形成一套系统的、科学的理论。许多高校在应急预案编制过程中,没有专门机构和人员对应急预案进行指导、管理,各种应急预案存在诸多问题:如不符合《应急预案编制导则》和相关法律法规、标准的要求;预案要素不全;预案内容、处置程序和方案不易操作;职责、分工不清;学校与政府相关部门预案的衔接性不够等。

3.应急预案缺乏必要的演练

许多高校出于行政经费的考虑,在编制预案后没有组织预案演练,而组织预案演练的往往也是搞形式,走过场,针对性不强,甚至纸上谈兵,达不到演练的目的,更没有根据演练情况,及时修改、完善应急预案,直接导致了部分预案的实用性、可操作性不强。

4.应急预案宣传教育不到位

应急预案宣传教育和培训工作是保证校园安全事故应急预案贯彻落实的重要手段,是提高事故防范能力的重要途径。但目前高校在应急预案宣传教育方面存在较多的问题:一是学校党政领导人对开展应急预案宣传教育的认识不到位,重视程度不够,预案宣传教育活动几乎没有;二是应急指挥和管理人员自身业务素质不高,现场处置能力差;三是师生员工安全意识淡薄,缺乏必要的自救、互救安全知识和现场逃生能力。

三、高校应急预案管理工作建议

1.提高对应急预案的认识,切实加强应急预案管理的领导

应急预案管理是学校安全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全面做好应急预案管理工作,提高对事故防范和应急处置能力,尽可能避免和减少事故造成的伤亡和损失,是坚持以人为本、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必然要求,也是科学发展观、和谐社会在教育领域的具体体现。

应急预案的建设、完善是一个系统工程,如果领导不重视,预案建设就缺少推进的内在动力。因此,领导要充分认识到搞好应急预案工作的必要性和重要性,是创建平安校园的基础工作,是推进校园安全文化建设不可缺少部分,是降低突发事件危害后果的最好措施。主管安全的领导及各级部门安全主管人员要有应急预案的意识、观念,才能把预案工作一抓到底、长抓不懈,而且抓细、抓实、抓牢。

2.做好应急预案制定,切实提高预案可操作性

高校学生安全应急预案篇2

关键词:学校;安全长效机制;应急管理

一、当前校园安全管理机制建设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1、安全管理理念滞后

多数学校采用了开放式的教学环境,虽然在校门口设置了门卫,在校内也有巡逻人员,但是这些人员的素质普遍不高,工作期间经常无故缺勤,校外人员可以在任何时间随意进出学校,而不需要进行登记,这为学生带来了巨大的安全隐患。同时宿舍管理人员在检查时过于敷衍,流于形式,很难发现宿舍中的危险物品,学生也普遍缺乏危机意识,这无形中增加了意外事故的发生概率。

2、应急预案可操作性不强

虽然教育部门强制要求每所学校都要制定应急预案,在发生突发性事件时作为执行准则,但是学校制定的应急预案可行性较低,大多是学校为了应付上级检查而草草拟定的,不仅不具有实践价值,反而会产生误导作用。应急预案是学校安全管理的重要一环,学校应给予高度重视,如果学校始终抱有侥幸心理,那么在发生意外事故时就会手足无措,发生更大的损失。

3、安全管理模式较为落后

如今很多学校的安全管理模式过于被动,不具备预见性和主动性,学校只是在发生事故时才改进现有的管理模式,而没有提前做好安全教育工作,也没有按照要求进行火灾、地震等自然灾害的演练,导致教职人员和学生都将安全抛诸脑后,在突发意外事件时缺乏应变的能力和自救的手段,往往随波逐流,给自己和他人带来了巨大的危险。

二、加强校园安全长效机制建设的对策

1、明确安全管理责任主体,建立安全责任机制

思想上高度重视,组织健全,切实加强对学校安全稳定工作的组织领导,成立以校长为组长,副校级领导为副组长,学校中层为成员的学校安全领导小组。校园安全工作实行党政同责,齐抓共管,坚持“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做到领导到位、人员到位、措施到位、责任到位的安全稳定管理系统,层层落实责任签定好责任状,最大限度的加强学校安全工作管理的力度。

2、抓源头管理,建立安全隐患排查机制

从校园安全源头抓起,健全校园安全应急体系。建立健全安全应急响应工作机制,完善治安、火灾、食物中毒、拥挤踩踏、公共卫生、自然灾害特别是外来侵犯等各类突发事件应急预案。加强校园安全隐患排查整治工作,狠抓校园安全隐患自查与整改,坚持学校安全巡查督查制度,着重督查危险源监控、楼道管理、寄宿制学校学生管理。

3、加强门卫安全管理,建立值班巡逻机制

严格落实校门查证、会客登记、携物出校门查验登记、值班记录及交接班签字等规定,要求学校上课时间一律实行封闭式管理,把好校门出入关;针对校园安全工作的实际情况,对安保、校园巡逻以及学校周边巡逻进行明确的分工与要求。同时,学校要与公安部门建立警校共育机制,加强校园在建工程的安全管理工作,使学校周边治安保持良好的秩序。

4、加强矛盾纠纷排查化解,建立协同工作机制

深入开展协同工作,进一步落实协同工作责任,不断完善协同组织网络,逐步健全协同工作机制。加强与辖区公安、村、组等有关部门联系,重点对校园内有精神疾病、心理障碍、心态失调、家庭矛盾突出、生活特别困难等方面的教职工和学生及学生家长逐一排查,采取有效监控措施,加强教育管理,严密管控“高危人员”,努力化解影响社会、学校稳定的突出矛盾或纠纷。

5、加强宣传教育,提高学生安全防范意识

搞好校园安全文化建设,利用“安全教育日”、“消防宣传日”、“法制宣传日”等主题活动,开展安全教育宣传,增强学生的安全意识,提高学生的安全防范能力。聘请法制副校长和治安联络员,定期开展法制教育和预防在校生违法犯罪教育。学校还应制定完备的应急预案,每季度至少组织两次防火、防震演练,并根据具体问题及时修订应急预案。

6、净化校园周边环境,建立校园综合治理长效机制

坚持校园周边环境综合治理联席会议制度,建立各有关部门齐抓共管的长效工作机制,依靠公安、城管、文化、工商、卫生等部门和单位,对校园周边存在的不法摊点、非法网吧、录像厅、歌舞厅、电子游戏室等进行综合整治,净化校园周边环境。同时学校应持续深入地开展校园周边环境综合治理,切实改善学校育人环境和校园周边治安状况,实现全年无安全事故的平安校园。

三、校园应急管理模式的新探索

1、树立科学应急管理理念

以人为本是领导者做好应急管理的第一原则,只有时刻牢记人民利益高于一切,才能将学校的应急管理当作一个长期探索的课题,才能将危机处置当作一项关乎学校发展的重大责任,才能将应急救援当作关系师生生命财产安全的本职工作。因此学校的领导层必须加强对应急管理和危机意识的宣传工作,并应将宣传落到实处;在突发事件发生时,还要尊重师生的知情权和主观能动性,第一时间保持信息渠道的畅通,有效的解决各种突发事件,保证师生在全面获知真实情况的基础上配合应急管理工作。

2、常规应急处置原则

学校应设立专门的应急管理部门,并指派受过专业学习的人员负责应急管理工作,统筹协调教学、医疗、安保、后勤等各部门的日常职责,以保证应急响应的速度和动作模式。对于学校领导层和应急管理部门负责人进行定期的培训,通过法律法规的学习、典型应急处置案例的讨论等方式探索新的应急处理方式,提高领导者的应急管理水平。

3、将应急管理与教学科研的发展有机结合起来

首先,领导要时刻保持清醒的头脑,在发生突发事件时切忌胡乱决策,应始终秉持谨慎的态度,及时向上级汇报情况,并对当前形势进行客观的分析。其次,将应急教育融入到日常教学中,教导学生各种灾害的应对方法以及急救手段,使学生树立自救和救人的意识。再次,借鉴其他学校的先进经验制定本校的应急预案,在演练中不断完善预案细则,经常保养和维护安全设施,确保安全设施的正常使用。最后,开展安全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建立心理咨询室,配备专职心理教师,及时处理学生的各种心理疾病,引导学生走出迷区,促进学生健康成长。

总结

校园安全管理是一项长期、艰巨的任务,学校应重视安全长效机制的建立,加强对校内的安全管理,协调好各个部门的工作,化解来自各个方面的矛盾和纠纷,并加大安全宣传,提高全校师生的安全意识,同时与社会各界协同合作,净化校园周边环境,最大限度的保障学生的安全。学校还应借鉴国内先进的校园安全管理经验,从实践演练中不断发掘现有应急预案的不足,以提高应急预案的预见性和可行性,从而彻底杜绝校园安全事故的发生。

参考文献:

高校学生安全应急预案篇3

关键词:校园突发治安安全事件;应急处理标准体系

目前阶段高校制定应急处理标准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分析

我国在2006年1月8日正式并实施了《国家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这促使了各个高校纷纷开始进行应急机制的建设和健全,从而提升自身的快速反应能力和紧急处理能力,将高校内部发生的各种突发事件有效地预防并及时地解决,从而使得校园内师生和员工的生命财产安全得到有效的保障,让高校能够心无旁骛地开展教学和科研活动。高校应该树立平安校园的管理思想,编制和完善适合本校状况的突发公共事件的应急预案制度,在发生突发事件的时候以此作为处理的标准。但是从目前的阶段来看,很多高校在指定了应急预案制度之后就弃之不顾,只有在发生紧急事件的时候才想起要套用其中的工作流程,高校对应急预案的内容动态管理能力非常差,很多原预案内容并没有随着治安事件发生性质的变化或者变动而改善,这导致很多公共安全事件发生的时候预案制度早就已经陈旧和过时,操作性已经大大降低,所以仅仅依靠应急预案来进行应急处理标准体系的构建是远远不足以应对社会的复杂动态形势的,应急预案的实施应该仅仅是应急处置体系中的一个组成部分,应该具备教育、引导、规范和操作的功能,应急预案的内容应该侧重于事件发生时的应急响应和处理,而且这些操作流程仅仅靠书面表述是难以达到应用的效果的,必须在实践中不断完善和提升,如果缺乏健全的应急管理机制和体制、日常高校突发治安安全事件的演练,那么在真正地安全事件发生的时候,高校安保人员大多会手忙脚乱、手足无措,从而导致最佳的处置时机被延误,造成严重的、惨痛的社会效果。

举例来说,某高校校门口出现一个手持60厘米长、4厘米宽的尖刀的歹徒,其先是踢翻校门口停放的禁止机动车停放的标牌,然后挥舞着尖刀冲向校园主干道,安保人员一面追赶歹徒,一面用对讲机呼叫队友进行增援,在距离校门口300米的地方4名安保人员堵住了歹徒,但是由于安保人员没有携带任何安保设备,只能赤手空拳应对歹徒,被堵住的歹徒开始疯狂地向安保人员砍杀,其中三名安保人员先后中刀倒地,此时一名学生抓住机会将歹徒踢倒在地,随后接到报案的民警赶到现场制服了歹徒,但是手上的安保人员中两名因为伤势过重,不幸殉职。这样的突发事件带来的后果是非常惨痛的。

现在高校内部人员流动大、开放性高、治安形势日益复杂,高校的治安管理维护和校园安全工作应该以很强的针对性,当前很多高校的校园安全和治安维护工作只要依靠的是校园内的保安,大多数的保安接受的安全培训较少,对于相应的器械操作也不熟练,在应对紧急突发事件上的应对能力还非常差。我国从2010年起开始实施高等学校消防安全管理的相关规定,要求全国各个高校在每年至少举行一次消防演练,借此提升全校师生的安全管理意识,使得他们在遇到火灾的时候能够提升自身的自救能力,并让校园内火灾事件的发生概率大大降低,由此也可以窥知相关的安全演练对于提升校园内部的紧急事件处理能力具有很重要的作用。

二、高校治安安全突发事件应急处置的对策建议

首先,应该构筑高校治安突发事件的体系框架。校园突发安全事件具有社会性和普遍性特点,国外不少的专家已经意识到这方面领域研究的重要性。在针对应急处置阶段进行分析的时候,我们发现理论界认同度最高的模型主要有四个:芬克的四阶段生命周期模型、美国联邦安全管理委员会的4R模型、危机管理专家米特洛夫提出的五阶段模型以及三阶段模型。笔者认为三阶段模型对于我国高校来说非常适用,它将突发事件的管理划分为事前、事中和事后三个阶段,在顺序和逻辑上都比较清晰,能够将应急处理的全过程囊括其中,在处理的手段上具有很大的弹性,也符合中国人在处理事件上的习惯和习俗。该模型保持了标准体系在级别维度和性质维度上的完整性,而对标准体系框架的研究应该主要集中在校园突发治安安全事件的应急内容维度的研究上。所以我们应该结合校园突发安全事件应急工作的特点来对校园事件的事前、事中和事后进行合理的控制和管理,并在此基础上构建内容维度为主线的校园安全突发事件的框架体系。

其次,要建设健全应急处置组织体系和建设专门的组织机构。现阶段我国社会已经进入到生态危机和社会危机频发的阶段,常设的校园突发事件处理机构的构建是十分必要的。应急处置应该秉承谁主管谁负责、谁主办谁负责的原则,在管理内容上应该实施全员参与、各有分工的管理体系,在责任追究制度之下进行健全的应急处理体制的构建。每个高校应该专门设置一个部门来负责校园突发事件的应急管理,各个院长和主管应该对应急事件的处理承担不可推卸的职责。

再次,注重应急预案的演练,实施责任共担。在处置紧急预案的工作中,应急预案的演练是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是检验应急能力和提升应急能力的重要途径,是促进高校安全教学和维护稳定的重要举措。学校各个院系和部门应该从提升安全综合治理能力、促进社会和谐发展的角度来认识治安安全事件应急演练的重要性。只有经常性的应急演练才能够让全校的师生员工的安全意识得到提升,在现实的管理中因为频繁演练而取得成功的案例是非常多的,平时多演练,事发时候承受的损失才能降低。全校的全体师生都应该参与到演练之中来,和学校共同承担责任,为学校的安定和和谐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最后,要完善学校应对突发事件的相应的管理规章制度。学校各分院也应设立突发事件应急处置专门机构,并赋予其特别权力,负责监管本分院安全状况;校园突发治安安全事件应急处置计划应通过相应规章制度加以确定,将危机经费纳入学校发展计划,明确有关部门责任,加强主管部门的协调能力。

参考文献:

[1]姜传胜,邓云峰,贾海江,王晶晶.突发事件应急演练的理论思辨与实践探索[J].中国安全科学学报,2012

高校学生安全应急预案篇4

1总则

1.1编制目的

1.2编制依据

1.3适用范围

1.4工作原则

2组织指挥体系及职责

2.1市应急指挥领导小组

2.2市应急指挥领导小组办公室

2.3应急处置工作小组

2.4各县(区)应急指挥领导小组的组成与职责

2.5各学校应急处置领导小组的组成与职责

3事件分类分级

3.1事件分类

3.2事件分级

4预警与报告

4.1预警

4.2突发事件险情信息报告

5应急分级响应

5.1特别重大(Ⅰ级)、重大(Ⅱ级)校园突发安全事件应急

响应

5.2较大(Ⅲ级)校园突发安全事件应急响应

5.3一般(Ⅳ级)校园突发安全事件应急响应

5.4紧急处置

5.5应急响应结束及后期处置

6应急保障

6.1信息保障

6.2医疗保障

6.3人员保障

6.4技术保障

6.5治安维护

7应急管理

7.1安全教育培训与演练

7.2安全专管员

7.3奖励与责任

8附则

8.1预案管理

8.2解释部门

8.3实施时间

1总则

1.1编制目的

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快速、及时、妥善地处理本市中小学幼儿园校园发生的突发事件,做好应急处置和抢险救援的组织工作,最大限度地减少突发事件造成的人员伤亡、财产损失和社会危害,保护师生的人身、财产安全和学校的财产安全,建设“平安校园”,维护社会稳定。

1.2编制依据

根据《中小学幼儿园安全管理办法》、《浙江省中小学校学生人身安全事故预防与处理办法》以及《**市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制定本预案。

1.3适用范围

本预案适用于本市范围内普通中小学、中等职业学校、幼儿园(以下统称学校)校园内突发性各类安全事件的预防和应急处置。

1.4工作原则

(1)“统一领导,分级负责”的原则;

(2)“以人为本,安全优先”的原则;

(3)“立足基层,有效控制”的原则;

(4)“加强教育,预防为主”的原则。

2组织指挥体系及职责

在市政府统一领导下,按照《**市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组织领导体系的要求,成立市中小学幼儿园校园突发事件应急指挥领导小组(以下简称市应急指挥领导小组)。

2.1市应急指挥领导小组

2.1.1市应急指挥领导小组组成

市应急指挥领导小组是全市中小学幼儿园校园突发性安全事件应急处置的指挥机构,负责对全市校园突发性安全事件应急处置工作的统一领导和指挥。市应急指挥领导小组组长由市政府分管副市长担任,副组长由市政府分管副秘书长和市教育局局长担任,成员由市委宣传部、市安全监管局、市公安局、市财政局、市城建委、市卫生局、市教育局、市食品药品监管局、市交通委、市消防支队、市气象局、市环保局、市文广新闻出版局、市工商局、市质量技监局、电信**分公司、移动**分公司、联通**分公司等单位和部门负责人组成。

2.1.2市应急指挥领导小组主要职责

(1)统一领导、指挥、协调校园各类突发事件的应急处理工作。

(2)向市政府和省教育行政部门报告有关校园突发事件以及应急处置情况。

(3)组织会商,分析、判断校园突发事件可能造成的影响和后果,提出对策和措施。

(4)对各级政府、各部门、各学校在突发事件应急处置工作中履行职责情况进行监督检查。

(5)对校园突发事件进行调查,做好事后评估和信息工作。

(6)调动必要的人力和物力,做好应急救助工作。

(7)决定其他有关重大事项。

2.1.3市应急指挥领导小组成员单位主要职责

(1)市委宣传部:协调校园突发事件的新闻报道,拟定对外宣传口径,组织、协调校园突发事件的新闻,具体按照《**市突发公共事件新闻应急预案》实施。

(2)市安全监管局:参与校园突发事件应急救援的组织、指挥和协调,参与事件的调查和处理。

(3)市公安局:负责校园突发事件处置的安全保卫工作,维护现场秩序;负责事故现场区域内的道路交通管制和交通疏导工作;负责保障抢险救援人员、车辆的通行,参与校园突发事件应急救援的组织、指挥和协调,依法查处扰乱校园秩序、侵害师生人身财产安全的案件。

(4)市财政局:负责校园突发事件应急救援资金保障及管理。

(5)市城建委:负责对受灾学校校舍的鉴定及修复重建报告的审批等工作。

(6)市卫生局:参与校园突发事件应急救援的组织、指挥和协调,负责获救伤病员和感染病人的医疗救治工作及紧急医疗援助,实施疾病控制和卫生监督等应急措施,预防和控制校园内传染病的发生和蔓延,指导学校开展公共卫生工作。

(7)市教育局:承担市应急指挥领导小组办公室的日常工作,参与应急救援的组织、指挥和协调;负责搜集和传递校园突发事件信息,组织指挥事发学校实施紧急抢险行动,协助市应急指挥领导小组调动专业人员和社会力量参与应急救援;负责校园突发事件的联络与报告工作;负责校园突发事件的调查和处理,组织指挥学校安全宣传、教育、培训及日常安全督查工作。

(8)市食品药品监管局:负责依法开展对校园重大食品安全事故的查处,做好应急救援工作的组织协调和配合;负责校园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置药品和医疗器械质量监管。

(9)市交通委:参与校园突发事件应急救援的组织、指挥和协调,为应急救援工作提供交通保障等。

(10)市消防支队:参与校园突发事件的救援工作,并提供救援装备和技术支持。

(11)市气象局:负责向市应急指挥领导小组办公室提供近期及每天的气象预报信息。

(12)市环保局:负责因环境污染造成校园重大安全事故的违法行为调查及环境监测工作;负责污染的处置工作,对环境违法行为的处理提出意见和建议。

(13)市文广新闻出版局:负责受灾学校广播、电视系统设施的恢复。

(14)市工商局:依法开展对食品流通环节造成的食品安全事件违法行为的调查处理。

(15)市质量技监局:依法开展对食品生产、加工环节造成重大食品安全事件的调查处理和相关技术鉴定。参与校园特种设备突发事件应急救援工作并提供技术支持,依法开展校园内特种设备安全事故的调查、处理和技术鉴定。

(16)电信**分公司、移动**分公司、联通**分公司:负责校园突发事件救助活动中通信保障工作和提供通信技术支持。

2.2市应急指挥领导小组办公室

2.2.1市应急指挥领导小组办公室组成

市应急指挥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室设在市教育局,负责日常工作。

办公室主任:由市教育局分管学校安全工作的副局长担任。

办公室成员:市教育局办公室主任、学生处处长、计财处处长、人武部部长、组织人事处处长、教育处处长、督导处处长、纪检监察室主任。事件响应时,抽调市应急指挥领导小组成员单位有关人员充实办公室力量。

2.2.2市应急指挥领导小组办公室职责:

(1)参与应急救援的组织、指挥和协调;

(2)负责搜集和传递校园突发事件信息,及时汇总、评估、报告校园突发事件的救助工作情况;

(3)组织指挥事发学校实施紧急抢险行动;

(4)协助市应急指挥领导小组调动相关单位专业人员和社会力量参与应急救助;

(5)参与学校突发事件的调查、分析和处理;

(6)组织指挥学校安全宣传、教育、培训及日常安全督查工作,组织预案演练;

(7)承担市应急指挥领导小组日常事务和交办的其他事项。

2.3应急处置工作小组

2.3.1专家组

市应急指挥领导小组根据突发事件的类别与级别,组织相应的专家组。专家组由公安、卫生、消防、工商、食品药品、质量技监、气象、环保、安全监管等行业专家、专业技术人员组成。负责提供校园突发事件应急处置的技术咨询和建议;参与相关应急救援体系建设的研究工作;分析事件原因及造成的危害。

2.3.2综合协调组

由市应急指挥领导小组相关成员单位、市教育局办公室和学生处组成,负责协调相关部门展开应急救援工作;密切关注事件发展的动向,及时收集、汇总、核对事件发展情况;在接报事件发生两小时内向市政府和省教育厅报送信息,及时传达上级政府和有关部门对突发事件的处置指示。

2.3.3宣传报道与信息收集组

由市委宣传部负责,组织市教育局及相关成员单位人员做好信息收集工作,组织新闻媒体对校园突发事件进行全过程的追踪报道。

2.3.4后勤保障组

由市应急指挥领导小组相关成员单位、市教育局办公室、计财处和人武部组成,负责各类物资储备工作,确保应急处置的物资供应。

2.4各县(区)应急指挥领导小组的组成与职责

各县(区)应急指挥领导小组由本级政府及有关部门组成,主要领导或分管领导担任领导小组组长。按照属地管理的原则,负责对本行政区域内校园突发事件应急处置的指挥和协调,作出处置本行政区域内校园突发事件的决策、决定及要采取的措施。

各县(区)应急指挥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室设在县(区)

教育局,负责搜集和报告校园突发事件信息;参与县(区)应急救援的组织、指挥和协调;负责汇总、评估、报告校园突发事件的救援工作情况;组织指挥事发学校实施紧急抢险行动;协助县(区)应急指挥领导小组调动相关单位专业人员和社会力量参与应急救援;参与校园突发事件的调查、分析和处理,组织指挥学校安全宣传、教育、培训及日常安全督查工作,组织预案演练;承担县(区)应急指挥领导小组日常事务和交办的其他事项。

2.5各学校应急处置领导小组的组成与职责

各学校都应成立校园突发事件应急处置领导小组,校长负责指挥本校各类突发事件的应急处理工作。

主要职责:及时上报本学校的突发事件信息,在市、县(区)应急指挥领导小组的统一领导下,开展紧急抢险行动,及时如实报告学校突发事件的情况,配合上级有关部门对学校突发事件的调查和处理,负责对学校师生安全宣传、教育、培训及日常安全管理工作,落实安全教育课程,组织师生进行安全演练。

3事件分类分级

3.1事件分类

本预案将校园突发安全事件分为以下四类:自然灾害、公共卫生、事故灾难、群体性或多个体安全事件。

3.2事件分级

按照校园发生的安全事件的严重程度和影响范围,分为特别重大校园突发安全事件(Ⅰ级)、重大校园突发安全事件(Ⅱ级)、较大校园突发安全事件(Ⅲ级)、一般校园突发安全事件(Ⅳ级)。

3.2.1特别重大校园突发安全事件(Ⅰ级)

(1)自然灾害事件:受台风、暴雨、高温等自然灾害影响,校园内造成群体性人员死亡3人及以上,或者人员受伤20人及以上,或者校舍大面积倒塌等特别重大财产损失事件。

(2)公共卫生事件:校园内发生传染性非典型肺炎、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肺鼠疫、肺炭疽及其他新传染病病例,疫情有扩散趋势;校园内发生师生员工群体性食物中毒,一次食物中毒人数超过50例,或食物中毒死亡3例及以上;校园内发生群体性不明原因疾病,并有扩散趋势;校园内发生霍乱疫情,5天内发病10例及以上或死亡3例及以上;省级以上政府卫生部门认定的其他特别重大的突发性卫生事件。

(3)事故灾难:校园内发生火灾事故、爆炸事故、触电事故、校舍楼梯及建筑物的坍塌、危险化学品严重污染、学校校车发生交通事故等造成学校人员3人及以上群体性死亡,或者人员受伤20人及以上,或者造成学校特别重大财产损失。

(4)群体性或多个体安全事件:校园内发生群殴、械斗以及打砸公物事件,并造成人员死亡3人及以上,或者人员受伤20人及以上,或者造成学校特别重大财产损失;学校集体活动中或课间因教育管理不到位而引发的大量学生相互拥挤、踩踏等造成3人及以上死亡事件;学校组织学生实践、实习期间发生3人及以上死亡事件;校园内一次性发生3人及以上多个体学生自杀、劫持人质、坠楼、溺水、触电死亡事件;中、高考试卷泄密、造成严重后果;外来暴力入侵校园造成学校特别重大财产损失、或者人员死亡3人及以上、或者人员受伤20人及以上的安全事件。

3.2.2重大校园突发安全事件(Ⅱ级)

(1)自然灾害事件:受台风、暴雨、高温等自然灾害影响,校园内造成人员死亡2人,或者人员受伤10-19人,或者造成学校重大财产损失事件。

(2)公共卫生事件:校园内发生肺鼠疫、非典、人禽流感疑似病例,或腺鼠疫确诊病例;校园内发生师生员工群体性食物中毒,一次食物中毒人数30-49例,或食物中毒死亡病例2例;校园发生群体性不明原因疾病;校园内发生霍乱疫情,5天内发病5-9例或死亡2例;预防接种或群体性预防服药出现人员死亡;省级以上政府卫生部门认定的其他危害严重的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

(3)事故灾难:校园内发生火灾事故、爆炸事故、触电事故、校舍楼梯及建筑物的坍塌、危险化学品严重污染、学校校车发生交通事故等造成学校人员2人死亡,或者人员受伤10-19人,或者造成学校重大财产损失。

(4)群体性或多个体安全事件:发生学校人员群体性非法集会、罢教、参与等组织渗透、煽动、闹事;校园内发生群殴、械斗以及破坏公物事件,并造成人员死亡2人或人员受伤10-19人;发生学校人员群体性越级上访、离校出走事件;学校集体活动中或课间因教育管理不到位而引发的大量学生相互拥挤、踩踏等造成2人死亡或者10-19人受伤事件;学校组织学生实践、实习期间发生2人死亡或者10-19人受伤事件;校园内发生个体学生自杀、劫持人质、坠楼、溺水、触电事件,并一次死亡2人;学校聘用的外籍教师在本市所聘学校内或教育行政部门以及学校组织师生到境外参加学习活动时发生人员生命安全事件,并造成人员死亡2人;外来暴力入侵校园造成学校重大财产损失,或者人员死亡2人,或者人员受伤10-19人的安全事件。

3.2.3较大校园突发安全事件(Ⅲ级)

(1)自然灾害事件:受台风、暴雨、高温等自然灾害影响,校园内造成人员死亡1人,或者人员受伤3-9人,或者造成学校较大财产损失事件。

(2)公共卫生事件:校园内发生霍乱疫情,5天内发病2-4例及以上或出现死亡1例;发生集体性食物中毒,一次中毒人数10-29人以下或出现死亡1例;1周内发生有相同临床症状或体征的群体性不明原因疾病10例及以上或死亡1例及以上;发生预防接种或群体预防服药出现群体心因性反应或不良反应;市级以上政府卫生行政部门认定的其他较大(Ⅲ)突发公共卫生事件。

(3)事故灾难:校园内发生火灾事故、爆炸事故、触电事故、校舍楼梯及建筑物的坍塌、危险化学品严重污染、学校校车发生交通事故等造成学校人员1人死亡,或者人员受伤3-9人,或者造成学校较大财产损失。

(4)群体性或多个体安全事件:校园内发生师生员工群殴以及破坏公物,造成1人死亡或者3-9人受伤;学校集体活动中或课间因教育管理不到位而引发的大量学生相互拥挤、踩踏等造成1人死亡或者3-9人受伤;学校组织学生实践、实习期间发生1人死亡或者3-9人受伤;校园内发生个体学生自杀、劫持人质、坠楼、溺水、触电事件,并造成1人死亡或者3-9人受伤;校园内发生原因不明的多名学生出走事件;外来暴力入侵校园造成学校财产较大损失,或造成1人死亡,或者3-9人受伤。

3.2.4一般校园突发安全事件(Ⅳ级)

(1)自然灾害事件:受台风、暴雨、高温等自然灾害影响,校园内造成1-2人受伤或财产损失事件。

(2)公共卫生事件:校园内发生霍乱病人1例及以上,或在饮用水、食物中检出霍乱流行菌株;1周内发生有相同临床症状或体征的群体性不明原因疾病5例以上;县级以上政府卫生行政部门认定的其他一般(Ⅳ)突发公共卫生事件。

(3)事故灾难:校园内发生火灾事故、爆炸事故、触电事故、校舍楼梯及建筑物的坍塌、危险化学品严重污染、学校校车发生交通事故等造成学校人员1-2人受伤或学校财产损失。

(4)群体性或多个体安全事件:学校内发生师生员工群殴以及打砸公物,并造成1-2人受伤事件;学校集体活动中或课间因教育管理不到位而引发的学生相互拥挤、踩踏等造成1-2人受伤事件;学校组织学生实践或实习期间发生1-2人受伤事件;学校内发生不明原因的个别学生出走事件;外来暴力入侵校园造成学校财产损失或出现1-2人受伤事件。

4预警与报告

4.1预警

及时收集可能引起校园突发事件的预警信息。根据预警信息及等级,采取相应措施,提前做好应急反应方案和应急准备工作。

4.1.1预防预报预警信息

(1)预防预报预警体系建设

建立全市校园突发事件预防预报预警信息平台,构建市应急指挥领导小组办公室与县(区)教育行政部门、各级各类学校的预防预报预警网络,及时获取校园可能引起突发事件的实时信息。

(2)信息收集与分析

市应急指挥领导小组办公室负责校园突发事件的信息收集。各县(区)教育行政部门、各级各类学校负责为市应急指挥领导小组提供即时的学校有关预防预报预警信息。市应急指挥领导小组办公室对接收的信息进行分析评估,根据预警采取应急准备。

4.1.2预防预警行动

事先针对不同学校突发事件,市应急指挥领导小组办公室做好预案,并根据学校不同的预警等级,采取积极的预防和应急措施。

市应急指挥领导小组办公室负责及时向相关部门、相关学校预警信息,防止学校突发事件的发生,减少学校突发事件对人命、财产和环境造成的危害。

(1)学校预报预警

市应急指挥领导小组办公室收集的预报预警信息,经办公室负责人确认,通过相关部门向学校可能引起学校突发事件的信息。

(2)救助力量应急待命

市应急指挥领导小组办公室接收到可能引起学校突发事件预警后,市应急指挥领导小组组长、成员及相关指定救助力量负责人进入应急指挥待命,指定救助力量单位的指挥员、救援人员进入待命,各种备车待命,应急通信设备进入守听状态。

4.2突发事件险情信息报告

(1)市应急指挥领导小组办公室接收到学校突发事件信息后,对信息进行分析与核实后,按照信息报告程序在2小时内向市政府和省教育厅报告,并及时通报相关部门。

(2)各级各类学校接到突发事件可能发生、即将发生或已经发生的报告后,应当按应急信息上行快速报告渠道,在第一时间向本级教育行政部门报告。上报信息应当做到客观、真实、及时,不得迟报、漏报、谎报、瞒报,并在24小时内写出书面报告,报送主管部门。事故报告应包括以下内容:

(1)发生事件的单位及事故发生的时间、地点;

(2)事件的简要经过、伤亡人数、直接经济损失的初步估计;

(3)事件原因、性质的初步判断;

(4)事件抢救处理的情况和采取的措施;

(5)需要有关部门和单位协助事故抢救和处理的有关事宜;

(6)事件的报告单位、签发人和报告时间。

5应急分级响应

依据校园安全事件的分级,救援行动实施分级响应。校园安全事件救援应急响应以属地管理为主,事发地政府按照有关规定全面负责本行政区域学校安全事件的救援,市应急指挥领导小组和相关成员单位,根据校园安全事件的应急处置的实际情况,实行统一指挥。

5.1特别重大(Ⅰ级)、重大(Ⅱ级)校园突发安全事件应急响应

市应急指挥领导小组启动本预案。市应急指挥领导小组及相关成员单位进入紧急应对状态,实行24小时值班,并立即向市政府和省教育厅汇报,相关县(区)中小学幼儿园校园突发事件应急预案必须启动。

(1)市应急指挥领导小组组长到现场组织指挥,市应急指挥领导小组相关成员单位参加,对校园突发安全事件救援的重大事项作出决定,控制事件的损失和扩大,把损失减少到最低程度;及时全面了解事件情况,与上级政府部门取得联系,争取上级政府部门的指导和支援,并将上级政府部门的决策及时传达。

(2)及时向上级部门报告突发事件及应急处理的信息。接到突发事件信息后,2小时内向市政府、省教育厅报告,以后每天及时向市政府、省教育厅报告前24小时安全事件情况。

(3)迅速了解、掌握事件发生的时间、地点、原因、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情况,涉及或影响范围,已采取的措施和事件发展趋势等;迅速制定事件处置方案并组织指挥实施。

(4)检查督促有关部门做好抢险救灾、事件调查、后勤保障、信息上报、善后处理、恢复生活与教学秩序以及各项突发事件的防范措施和应急准备工作。

(5)事发地县(区)政府、教育局的领导,接到学校安全事故报告后,应立即赶到现场,并安排人员及时引导疏散教职工、学生前往安全地带,维护好救援秩序,制止无关人员进入救援现场。

(6)如发生可预见的自然灾害,在灾害发生前,市教育局立即发出停课通知,所有学校全部停课,所有学生全部离校回家,对寄宿制学校学生在特殊情况下无法迅速离校回家的,学校负责将学生安置到安全地方,并安排专人负责。同时安排人员参加抗御自然灾害,保护国家财产的一级抢险处置工作。各学校除安排抗灾值班人员外,将其余教职工全部撤离学校。

(7)如发生公共卫生事件,各学校在市学校应急指挥领导小组的统一指挥下,做好隔离消毒工作,必要时相关学校、相关班级安排停课。

5.2较大(Ⅲ级)校园突发安全事件应急响应

市应急指挥领导小组启动本预案。市应急指挥领导小组办公室(市教育局)负责组织协调有关市学校应急指挥领导小组相关成员单位进入应急响应程序,市教育局实行24小时值班,指导相关县(区)教育局、学校开展应急救援工作。

相关县(区)中小学幼儿园校园突发事件应急预案必须启动。

(1)市应急指挥领导小组办公室及时与有关成员单位联系,沟通学校安全事件信息;组织会商,分析学校安全事件形势,落实对事发学校的救助支持措施;组织有关成员单位共同听取事发学校的情况汇报。

(2)及时向上级政府和部门报告突发事件及应急处理的信息。接到突发事件信息后,2小时内向市政府、省教育厅报告,以后每天及时向市政府、省教育厅报告前24小时安全事件情况。

(3)迅速了解、掌握事故发生的时间、地点、原因、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情况,涉及或影响范围,已采取的措施和事故发展趋势等;迅速制定事故处置方案并组织指挥实施。

(4)检查督促有关部门做好抢险救灾、事故调查、后勤保障、信息上报、善后处理、恢复生活与教学秩序以及各项突发事故的防范措施和应急准备工作。

(5)事发地的县(区)政府、教育部门的负责人,接到学校安全事故报告后,应立即赶到现场,并安排人员及时引导疏散教职工、学生前往安全地带,维护好救援秩序,制止无关人员进入救援现场。

(6)如发生可预见的自然灾害,在灾害发生前,市教育局立即发出停课通知,所有学校全部停课,所有学生全部离校回家,对寄宿制学校学生在特殊情况下无法迅速离校回家的,学校负责将学生安置到安全地方,并安排专人负责。同时安排人员参加抗御自然灾害,保护国家财产的一级抢险处置工作。各学校除安排抗灾值班人员外,将其余教职工全部撤离学校。

(7)如发生公共卫生事件,各学校在市应急指挥领导小组的统一指挥下,落实隔离、消毒等应急处置工作,必要时相关学校、相关班级安排停课。

5.3一般(Ⅳ级)校园突发安全事件应急响应

启动相关县(区)中小学幼儿园校园突发事件应急预案,本预案视情启动。

县(区)应急指挥领导小组进入应急响应程序,市教育局指导事发学校开展救援工作。学校事发地的政府、教育部门主要负责人,接到学校安全事故报告后,应立即赶到现场,指挥现场应急处置工作;迅速了解、掌握事故发生的时间、地点、原因、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情况、涉及或影响范围及已采取的措施和事故发展趋势等;事故发生2小时内必须向市学校安全应急指挥部、市教育局报告,以后每天一次报告前24小时的情况;在市应急指挥领导小组的领导和指挥协调下,开展应急抢险处置工作。

学校发生突发事件后,学校校长及校领导班子成员应立即赶到现场,指挥现场应急处置工作;迅速了解、掌握事故发生的时间、地点、原因、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情况、涉及或影响范围及已采取的措施和事故发展趋势等;在第一时间,既2小时内向本级教育局报告,以后每天一次向本级教育局报告前24小时安全事故情况;迅速启动应急预案,并根据事故发生情况补充处置方案;请求上级部门尽快安排支援人员进行抢险救援工作;在应急救援力量未到之前,及时安排人员抢救伤病人员、引导疏散教职工和学生前往安全地带,维护好救援秩序,制止无关人员进入救援现场;配合上级部门做好抢险救灾、事故调查、后勤保障、信息上报、善后处理、恢复生活与教学秩序以及各项突发事件的防范措施和应急准备工作。

5.4紧急处置

现场处置主要依靠事件发生的学校及学校所属行政区域内的应急处置力量。学校突发事件发生后,事发学校和当地县(区)政府、教育行政部门按照应急预案迅速采取措施。

事态出现急剧恶化的情况下,现场应急救援指挥部在充分考虑专家和有关方面意见的基础上,应及时制定紧急处置方案,采取紧急处置措施。

5.5应急响应结束及后期处置

5.5.1应急响应结束

校园突发事件救援工作已完成,事发学校秩序基本恢复,由实施应急响应的指挥机构宣布应急响应结束。

5.5.2善后处理

根据学校突发事件情况,相关成员单位按各自的职责,在市应急指挥领导小组统一部署指挥下,进行具体后期处理。

5.5.3总结

有关部门做好学校突发事件应急行动的总结评估工作,并在10个工作日内,向上一级政府和主管部门提交总结评估报告。

6应急保障

6.1信息保障

市应急指挥领导小组宣传报道与信息收集组负责承担学校安全事件信息的收集、处理、分析、和传递等工作。学校突发安全事件发生后,应及时向社会校园突发安全事件信息,并严格按照信息归口、统一对外的原则,对媒体的信息,必须经市应急指挥领导小组办公室同意后向社会。

6.2医疗保障

学校安全事故造成人员伤害的,卫生部门应开展应急救援和医疗救治工作。

6.3人员保障

事发学校所在地市、县(区)应急指挥领导小组负责组织相关部门人员、专家参加事件处置。

6.4技术保障

学校安全事件的技术鉴定工作必须由有资质的检测机构承担。当突发事件发生时,相关资质检测机构受市、县(区)应急指挥领导小组的委托,立即开始工作,为事故的定性提供科学依据。

6.5治安维护

学校安全事件现场的治安秩序维护由市公安局负责。应急预案启动后,公安部门应立即启动治安应急保障行动方案和有关预案,组织、指导现场治安保障工作。根据应急需要,按照有关规定和程序,调动力量参与学校突发事件的应急处置,依法严厉打击学校突发事件发生过程中的违法犯罪活动。

7应急管理

7.1安全教育培训与演练

(1)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应有组织、有计划地指导学校广泛开展安全宣传教育活动,要求中小学幼儿园按规定开设安全教育课程,并保证课时,各级教育行政部门要定期进行督查。

(2)各学校每年要认真制订安全宣传教育计划,充分利用各种载体、运用各种形式向师生宣传教育。普及基本的安全预防知识和避险、自救、生存基本技能。要对学生进行用水用电的安全教育;进行防毒、防爆、防辐射、防污染、防火、防盗和人身防护等方面的安全防护教育;进行交通安全、消防安全、游泳安全以及卫生健康和心理健康教育,培养学生的安全意识,提高学生的自我防护能力。

(3)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应当组织负责安全管理的主管人员、学校校长、幼儿园园长和学校负责安全保卫工作的人员,定期接受有关安全管理培训。

(4)学校应当制定教职工安全教育培训计划,通过多种途径和方法,使教职工熟悉安全规章制度、掌握安全救护常识,学会指导学生预防事故、自救、逃生、紧急避险的方法和手段。

(5)学校可根据实际情况,组织师生开展多种形式的事故预防演练。学校应当每学期至少开展一次针对洪水、地震、火灾等灾害事故的紧急疏散演练,使师生掌握避险、逃生、自救的方法。

(6)市应急指挥领导小组、教育行政部门适时组织预案演练,检验并提高应急准备、指挥和响应能力。建立学校应急处置和抢救小分队。

7.2安全专管员

各级各类学校应配备专、兼职安全专管员,对学校安全工作进行管理,加强常规信息和突发事件易发地的信息监控。多途径广泛收集有关突发事件的信息,做好信息的分析、评估与判定工作,并建立有关制度,鼓励学生、教师、职工、家长或者其他人员、单位提供有关突发事件信息。

7.3奖励与责任

对在校园突发事件应急处置工作中成绩显著或者作出突出贡献的单位和个人,应当视情给予表彰、奖励。对在校园突发事件预防、通报、报告、调查、控制和处理过程中因而造成损失的,依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追究当事人的责任,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8附则

8.1预案管理

本预案由市教育局会同市政府有关部门制订,报市政府批准后实施。根据形势发展,由市教育局牵头及时修订本预案。各县(区)应根据本预案,结合当地实际,制定本地区中小学幼儿园校园突发事件应急预案。

8.2解释部门

本预案由市政府办公室负责解释。

高校学生安全应急预案篇5

根据《关于做好200x年突发公共事件应对工作总结评估的通知》,现将局200x年突发公共事件应对工作总结评估情况报告如下:

一、突发公共事件基本情况。200x年,教育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始终把安全稳定工作放在首要地位,狠抓落实,成立教育了局应急管理工作机构,完成了《教育系统突发公共事件应急预案》。各县(市)区教育局、市直各院校共完成2356个专项应急预案,基本形成了较为完整的应急预案体系和预警体系。预案体系和预警体系基本覆盖了我市教育系统突发公共事件的主要方面,教育局保障公共安全和防范处置突发公共事件的能力明显提高,200x年教育系统并未发生自然灾害、校园卫生事件、校园安全事件等突发公共事件,为200x年“教育年”活动的开展起到了保驾护航的重要作用。

二、总体应对工作及分析评估

(一)组织领导体系方面。各县(市)区、市直各院校进一步加强应急管理组织体系建设,均建立了突发事件等信息沟通和联动机制。总体来看,应急管理组织领导体系的不断健全和工作机制的日益完善,为突发公共事件防范应对工作顺利开展提供了坚实的组织保障。

(二)应急准备方面。一是全市教育系统应急预案体系初步形成,已制定各类预案2356件,并切实举行了演练。各县(市)区教育局、市直各院校积极组织开展防汛抢险、地震应急、火灾逃生、集体中毒等安全事故处置等方面的演练活动。200x年全市教育系统共开展预案演练500余次。二是加强应急队伍建设。对应急人员进行业务培训、普法教育,并相继成立了有关专家咨询机构。三是加大资金物资投入力度。为市直各院校配备灭火器615个,改造d级危房5.2万平方米。总体来看,应急预案、队伍、资金、物资等准备工作的进一步加强,为防范处置突发公共事件工作的顺利开展提供了有力保障。

(三)预防预警方面。一是健全监测网络体系。二是加强预警信息。三是认真落实防范措施。通过预防预警工作努力把问题解决在基层、当地和萌芽状态。总体来看,突发公共事件监测网络体系的不断完善和预测预警能力的有效提高,为及时制订实施相关防范措施提供了准确依据。

高校学生安全应急预案篇6

  气象灾害应急预案1

  一、总则

  为有效地防范和处置因干旱少雨、冰雪等恶劣气候引发的灾害,切实保障行车和仓库物资财产安全及广大职工的安全,建立健全气象灾害应急响应机制,提高气象灾害防范、处置能力,最大限度地减轻或者避免气象灾害造成人员伤亡、财产损失,为公司安全发展提供保障,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气象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防沙治沙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防洪法》、《人工影响天气管理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防汛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抗旱条例》、《森林防火条例》、《草原防火条例》、《国家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国家气象灾害应急预案》等法律法规和规范性文件,结合我公司仓库和道路运输工作实际,制定本预案。

  二、适用范围

  本预案适用于以下部门:

  1、东区仓库

  2、黄土坡仓库

  3、昆沙仓库

  4、小屯仓库

  5、运输部

  6、集装箱部(昆南项目部)

  7、施救站、修理组

  8、黄土坡停车场

  9、公司各职能部门

  公司各部门以及安技、机务、调度等相关人员发生灾情时应立即向组长和副组长报告,并同时采取有效措施组织人员进行抢险,应急救援处置办公室设在安技部,电话:xx。

  三、本预案启动时机

  部门根据对各类气象灾害的发展态势,综合预评分析气象灾害的类别、预警级别、起始时间、可能影响范围、警示事项、应采取的措施,即应启动本预案。

  1、组长职责是及时听取事态情况报告,立即召集小组成员研究、制定处置对策,组织开展应急工作。

  2、副组长职责是在组长的统一部署下,及时向上级领导和相关管理部门报告,并按照研究制定的处置方案,指挥各有关部门开展应急和善后等相关工作。

  3、成员职责是按照应急领导小组的指令,具体落实所负担的职责和任务,并及时报告完成情况。

  四、应急响应准备

  公司各运输、仓储、安全职能部门要在特殊季节和气候变化较大及运输旺季期间,安排专门人员(调度员)收集中、短期气象信息,及时了解天气变化情况、车辆沿途道路通行等情况,立即通知在途驾驶员同时做好各项应急响应准备工作。

  五、处置程序

  1、遇有达到启动本应急预案条件时,应及时向组长和分管领导报告,由组长或副组长确定相关人员和职能部门负责开展应急工作。应急指挥负责人视事态发展程度,必要时可成立现场领导小组,部署现场处置方案,同时立即组织相关人员,确保疏运和疏散物资工作安全有序的进行。如遇暴雪,凡属简易仓库、工棚的屋顶积雪厚度超过5厘米以上的须采用消防高压龙头水喷去屋顶积雪和易结冰情况,结冰厚度超过2厘米以上的采用工业用盐进行泼洒,除去结冰。如遇高温,提醒车辆减速,防止因高温产生爆胎等事故,并采取积极措施应对可能出现的`高温中暑事件。如遇暴雨,车辆减速慢行或到安全地点停放,各库区须做好篷布、水桶、阴沟等准备工作,巡视库内是否漏雨、库外排水沟是否畅通,确保客户仓储物资安全度汛。

  2、参加应急疏运和疏散物资的工作人员(装卸工)应积极配合,齐心协力,听从现场指挥负责人的统一指挥和调度,如现场处置需要增加人力、物力支援时,应及时向组长报告,由组长统一协调调配。

  3、根据确定的疏散、疏运方案和现场处置方案,由组长确定设立相关的工作小组,并开展相应的具体工作。

  六、应急疏散、疏运措施

  1、安技部门和保安人员及相关工作人员要加大维持现场治安保卫秩序力度,确保现场及仓库物资的安全。

  2、对已经装卸危险货物、重要生产、生活等贵重物资待定但尚未出发的货运车辆,要将车辆停放或将货物储存于应急领导小组或物资单位指定的位置,安排人员做好看护守卫工作,并随时准备好道路通行恢复后的启运工作。

  3、在途危险货物、重要生产、生活必需物资运输车辆驾驶员、押运人员,要切实履行职责,确保自身和货物安全的情况下,随时保持与公司的联系,同时,服从现场疏导工作人员的指挥,根据所载物资性质,必要时可向现场疏导工作人员或属地公安、环保等管理机关报告相关情况,防止其它意外事故的发生。

  4、要运用GpS监控系统,密切关注车辆行驶及道路通行情况,做好车辆调度准备工作,确保在通行恢复后及时疏运物资,确保安全,平安地将物资送达目的地。

  气象灾害应急预案2

  为切实有效应对这次暴雪灾害,防范、处置今后因灾害性天气带来的各种自然灾害,最大限度地减少损失,保障师生生命及学校财产的安全,维护教育教学秩序的稳定,我局制订了《xx区学校气象灾害防御应急预案》,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学习贯彻,参照制订本单位工作预案,做好学校气象灾害防御工作。

  一、总则

  (一)制定目的

  为了有效防范、处置因灾害性天气带来的各种自然灾害,最大限度地减少各类损失,切实保障师生生命及学校财产的安全,维护教育教学秩序的稳定,确保教育事业的可持续发展,根据省、市关于加强气象灾害防御工作的精神,结合我系统实际,制定本预案。

  (二)适用范围

  本预案适用于全区各级各类学校和幼儿园气象灾害的预防及应急处置。

  (三)工作原则

  1、以人为本,预防为主。把保障师生生命安全放在气象灾害防御工作首位,把气象灾害的预防放在突出环节,密切监视灾害性天气,认真做好各项防范工作。

  2、落实责任,加强监督。各校在当地政府统一领导下开展气象灾害的防范和处置工作,学校主要领导负总责。区教育局对各校应急处置工作给予积极支持和指导,并开展督查。

  3、快速反应,果断处置。一旦发生险情,应迅速响应,及时启动本单位应急预案,并在当地政府的领导下,与有关部门密切配合,组织力量全力抢险救灾。

  二、应急救援指挥组织及职责

  (一)领导小组

  区教育局设立防御气象灾害工作领导小组(以下简称为防灾工作领导小组),负责指导组织全区学校的防汛防台及灾害性天气险情处置工作,组长由区教育局局长担任,副组长由区教育局副局长担任,领导小组成员由各科室负责人组成;区教育局防灾工作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室成员由区教育局各科室负责人组成;各校建立相应的防灾工作领导小组和抢险队伍。

  (二)主要职责

  1、区教育局防灾工作领导小组职责

  组织制订完善学校防灾预案;组织开展学校防灾检查,督促各校及时处理影响防灾安全的有关问题;贯彻执行上级防灾指挥命令;遇重大灾情时统一下达停课、师生转移等命令;指导学校抢险自救和灾后处置工作;组织开展学校灾情调查统计,并向上级部门报告;指导并开展学校灾后救助;决定应急救援工作中的各项决策和措施,确保应急救援工作有序、高效地进行。

  2、区教育局防灾工作领导小组成员单位(专业工作小组)职责

  (1)协调组:会同区教育局防灾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研究政策和措施,并向领导小组提出建议,为领导小组提供决策依据;制定和协调落实应急救援工作的各项决策和措施,检查督促教育局防灾工作领导小组决定事项的贯彻落实情况;协调全区学校灾害事故应急救援工作中与有关部门之间的工作关系及处理有关重大问题,协调和参与区教育局防灾工作领导小组有关专业工作小组涉及防灾的相关工作;承办教育局防灾工作领导小组召开的会议和重要活动,做好相关会议材料和会议纪要的整理;全面掌握了解、报告及事态发展的各类相关信息;完成领导小组交办的其他工作任务。

  (2)巡查组:负责全区各级各类学校和幼儿园防灾工作的指导、检查和总结;指导灾区学校卫生防疫工作,预防疾病流行;完成领导小组交办的其他工作任务。

  (3)抢险组:组织维持事故现场秩序、稳定事故现场事态;组织现场伤患人员的救助工作,随时掌握伤患人员治疗情况等;完成领导小组交办的其他工作任务。

  (4)后勤组:指导和监督学校危破旧校舍的维修管理;指导和监督学校各类灾害隐患点的观测和处置;指导开展灾情统计上报和灾后救助工作,负责全区学校灾害事故应急救援的后勤保障;完成领导小组交办的其他工作任务。

  (5)调查组:进入事故现场进行调查;查明事故原因、经过;查清事故责任及责任人,提出对责任单位及责任人员处理办法等;依法研究提出事故善后解决办法;完成领导小组交办的其他工作任务。

  3、区教育局防灾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职责

  处理日常防灾的指导、协调、联系等工作。负责防灾期间会议召集,文件、传真的拟订和转发;通知、督促、检查各校防灾工作;做好值班工作,包括预警和信息记录,与防汛、气象部门保持密切联系;做好防灾信息通报、宣传总结等工作。

  4、学校防灾工作领导小组职责

  (1)日常工作职责

  ①制订切合本校实际的防御气象灾害应急预案,分工明确,责任到人。准备必要工具和材料,密切注意气象部门的灾害性天气通告。

  ②加强对学校师生防灾知识的宣传,通过短信、出校刊、宣传栏、黑板报等形式,把防灾基本知识宣传到每位师生,在灾害性天气特别提醒师生往返途中注意安全,提高广大师生防范灾害的意识和能力。

  ③加强检查和做好防范工作,经常保持校园道路、排水设施畅通,对校园内容易受淹的地方,做到逐点检查,确保地下水道疏通。对学校的基建和修建工地、校舍墙体、屋面、门窗、电气、室外天线、空调室外机、外悬挂物、广告牌、旗杆,以及围墙、自行车棚、宣传栏等定期进行全面安全检查,对检查中发现的问题和隐患,及时整改,对出现的险情及时报告当地政府及有关部门。坚决查封学校危房,防止安全事故发生。

  ④加强学校的图书、电教、仪器设备的防护工作,对图书馆、电脑房、实验室、锅炉房进行严格管理,特别注意化学药品的安全存放,切实做好防水防潮工作。

  (2)应急救援职责

  在上级防灾指挥机构和当地政府的领导下,规范、有序、快速、有效地组织开展本校的防灾和抢险救灾工作。

  三、灾害分级和预警机制及应急响应

  (一)灾害分级

  气象灾害是指:暴雨、高温、寒潮、大雾、雷雨大风、大风、冰雹、雪灾、道路积冰等灾害性天气。

  按照气象灾害的影响范围和严重程度,分为特别重大灾害(ⅰ级)、重大灾害(ⅱ级)、较大灾害(ⅲ级)、一般灾害(ⅳ级)四级。气象灾害等级根据防汛和气象部门的预报为准。

  (二)预防和预警机制

  1、有危破旧校舍或地处易发生山体滑坡等灾害隐患点的学校,应当确定预警员,落实预警职责。

  2、各校防灾工作领导小组应当在灾害性天气前组织力量开展防灾检查,发现有安全问题的,及时处理和整改。

  3、可能受降雨、雪灾等恶劣气候影响的,区教育局防灾工作领导小组和校防灾工作领导小组均应加强值班,与气象、水利等部门保持密切联系,了解灾害情况,针对可能出现的灾害,研究防御对策,明确防御重点,及时向学校和师生及社会信息。加强对灾害隐患部位的巡查,必要时采取预警、转移师生和财产等措施。

  (三)应急响应

  1、一般气象灾害(ⅳ级)

  (1)接到灾情消息时,区教育局防灾工作领导小组启动相应的应急响应,研究防御重点和对策,部署有关防灾工作。加强值班,及时了解天气变化,并向学校传达预报、预警信息。

  (2)学校防灾工作领导小组要加强对灾情的观察,专门进行有关预防知识教育,提高教师和学生的自我保护能力,并做好应急抗灾准备。

  2、较大气象灾害(ⅲ级)

  (1)接到灾情警报时,区教育局防灾工作领导小组启动相应的应急响应,部署防灾工作,明确防御目标和重点,组织指挥学校抢险救灾工作。加强值班,及时了解天气变化,并向学校传达预报、预警信息,根据预案做好危险地区师生转移的准备工作,组织人力、物力做好抢险救灾准备。及时将防灾情况报上级防灾领导结构。

  (2)学校防灾工作领导小组根据汛情、雪灾等情况,及时制订预防措施,并进行校舍、设施安全检查,落实相关的加固措施;靠山、靠水、有危房的学校落实抗灾措施,做好防御工作。

  3、重特大气象灾害(ⅰ、ⅱ级)

  (1)接到紧急警报时,区教育局防灾工作领导小组启动相应的等级响应,根据上级要求,动员部署防灾工作。区教育局实行24小时值班制度,及时向学校传达灾害的预报、预警,根据预案转移危险地区师生,组织人力、物力抢险救灾;及时将防灾情况报上级防灾领导结构。

  (2)学校防灾工作领导小组要坚守岗位,检查落实防灾预案的各项准备工作;实行24小时值班制度,主要负责人和分管负责人的手机和学校值班电话全天候开机,确保通信畅通,若有异常情况应及时向区教育局和当地政府汇报,出现重大灾情时,立即将灾情上报当地政府防灾指挥部,请求支援;学校的建筑工地立即停工,加固在建工地的脚手架、塔吊、升降机及建筑模板,确保施工工地安全,并积极与施工单位配合,避免建材水浸受潮,减少损失,避免学校工地事故发生;按照上级要求,组织抢险小组待命抢险救灾,做好学校停课、师生撤离、贵重设备转移安置等工作,以确保师生生命和财产安全。

  四、应急保障

  (一)通信与信息保障

  区教育局和学校防灾工作领导小组加强值班,主要负责人和值班人员的手机、值班电话全天候开机,保障防灾现场通讯畅通,确保防灾信息的获取和传递。

  (二)应急队伍保障

  组织必要的教师员工应急抢险队伍,落实学校抢险救灾工作的人力保障。

  (三)治安保障

  加强与当地公安部门的联系,做好学校的治安工作。

  (四)医疗卫生保障

  加强与卫生部门的联络,做好学校的卫生防疫和医疗救护,预防疾病流行,做好师生疾病免疫和学校公共场所消毒工作。

  (五)加强防御气象灾害避险知识宣传,提高师生的防灾减灾能力。

  五、善后工作

  (一)各级各类学校密切注意灾情动向,灾情解除后,及早向区教育局和当地政府报告灾情损失情况,区教育局一方面及时派人分片到各地各校检查了解受灾情况,另一方面将在第一时间汇总、整理全区教育系统的灾情,并及时向上级报告全系统受灾损失情况。

  (二)各校抓紧组织人员对灾后的学校进行大清理。对被淹的校园,及时请当地防疫部门进行防疫消毒处理,对重大疫情、病情采取紧急措施,防止疫情的传播和蔓延。对受损较严重的校舍门窗、屋面,以及围墙、宣传栏、自行车棚等,及时提出整改方案上报,并抓紧落实维修工作,尽快恢复正常的教育教学秩序。

  (三)各校及时向全校师生了解师生家庭的受灾情况,积极配合有关部门开展多种有效的措施对受灾师生家庭进行适当慰问和救助,确保不使一名学生因家庭受灾而失学。

  (四)抗灾救灾后,区教育局及各级各类学校针对防灾工作的各个方面和环节,及时进行定性和定量的总结、分析和评估。总结经验,查清灾情损失的原因,找出问题,吸取教训,修改预案,并为以后抗灾工作做好各项准备。

  六、附则

  (一)预案制定与完善

  本预案由区教育局防灾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制定,区教育局防灾工作领导小组定期组织对预案进行评估,视情况变化作出相应修改。各校防灾工作领导小组根据本预案制定相应的防御气象灾害应急预案。

  (二)奖励与责任追究

  对防灾工作作出突出贡献的先进集体和个人,由区教育局防灾工作领导小组或报区给予表彰;对抗灾工作中玩忽职守造成损失的,依据有关规定追究当事人的责任。

  气象灾害应急预案3

  为进一步贯彻落实辽矿安监【20xx】257号文件关于转发《Xx省极端气象灾害引发生产安全事故预防和应对措施,经厂班子研究结合本厂实际特制定Xx厂预防极端气象灾害引发安全事故预案措施。

  一、指导思想

  牢固树立“以人为本、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指导思想,针对近年来我省我地区多发频发的强降、强降雪、大风、大雾(阴霾)、雷电、高温、冰冻等极端气象灾害,以及由此可能对煤矿、非煤矿等重点行业或领域安全生产造成的影响和危害,采取必要强制措施,坚决预防和遏制生产事故发生。

  二、工作制度

  (一)分析评估制度

  根据本地区地理条件、环境、气象和事故规律及特点,对极端天气可能引发的生产安全事故风险组织评估,制度可行的预防防范措施,并做好防灾抢险的必要物资准备。

  (二)预警预告制度

  厂成立预防极端气象灾害引发安全事故领导小组,并设立办公室,由厂预防极端气象灾害引发安全事故领导小组组长每天公布关于极端气象灾害情况,并由领导小组成员负责向职工极端气象灾害预警信息。

  (三)预防极端气象灾害引发安全事故领导小组组织机构

  组长:

  副组长:

  成员:由各分厂领导担任

  (四)、值班带班制度

  在极端气象灾害易发季节,厂预防极端气象灾害引发安全事故领导小组要严格遵守矿预防极端气象规定,领导小组成员密切关注和及时收听气象部门灾害预警信息,并在极端气象灾害易发季节安排好值班关注工作,坚守岗位,重点时段领导小组主要领导带班并做到双人值班,随时处置可能的突发情况。

  (五)、停产撤人制度

  在遇到极端气象灾害威胁安全生产的情况下(如:雷电、强风、强雨等气象),极端气象灾害领导小组对气象可能发生的灾害进行评估,并应采取停产撤人,同时做好安全防范措施。

  (六)通告报告制度

  气象部门极端气象灾害预警报告后,厂预防极端气象灾害领导小组应及时向本单位职工通告,由领导小组提出应对措施,并向上级极端气象灾害预防办公室报告。

  三、预案措施规定

  当气象部门“蓝色”及以上气象等级预警预告后,厂极端气象灾害领导小组必须按照下列预案措施规定做好安全防范工作。

  (一)、强降雨天气

  厂极端气象灾害领导小组要详细检查重点防汛部位、地段安全措施落实情况,准备好防汛工具、防汛人员、随时应对灾害的可能发生,做好防汛抢险准备工作。

  (二)强降雪天气

  厂极端气象灾害领导小组要认真检查供暖保温、供水、供气、供电和房屋设施防寒保温措施落实情况,及时清除积雪。

  (三)大风天气

  厂极端气象灾害领导小组要认真检查房屋房盖、室外设施、高空悬挂物和通信设施,室外焊工作业要备好防火用具,必要时停止作业。

  (四)、大雾(霾)天气

  厂极端气象灾害领导小组要及时检查照明设施,厂工作车辆停止使用,对重点作业场所、地点设灯光警戒。

  (五)、雷电天气

  厂极端气象灾害领导小组要及时检查房屋、库房、机械设备防雷装置,停止高空作业和焊接作业,有雷电时,停止高频生产设备用电,并切断电源。

  (六)、高温天气

  厂极端气象灾害领导小组要及时检查室内生产车间高温环境通风和室外高温作业场所防范设施并做好防暑作业人员安全工作,合理安排户外作业人员作业时间调整,防范机械设备高温故障。

高校学生安全应急预案篇7

一、高校突发公共事件的概念与分类

高等学校突发公共事件,是指突然发生、造成或者可能造成重大人员伤亡、重大财产损失、重大生态环境影响甚至破坏教学、科研及各项管理工作,扰乱高校安全稳定的局面,必须采取有力措施及时处置的危险、紧急事件。

高等学校突发公共事件主要分为以下六类:

一是公共卫生类突发事件,如“非典”、食物中毒事件等。

二是政治类突发事件,如学生为表达良好的政治愿望和爱国热情,但却没能采取正确的表达方式而参与非法集会、游行活动等,有的还张贴不利于学校、社会、国家稳定的大小字报、标语以及游行、罢课、绝食、聚众冲击学校机关及政府机关等。

三是治安安全类突发事件,如学生宿舍被盗、学生被抢劫、伤害、学生宿舍发生火灾等突发事件。

四是自然灾害类突发事件,如地震、洪水等自然灾害造成的师生人身伤害、停课等突发事件。

五是学校管理类突发事件,包括由学校内部管理存在的各方面问题得不到及时、有效地解决而引发的突发事件,如罢餐、罢课、宿舍闹事、破坏公物、恶意匿名信和网络帖子等。

六是事故类突发事件,主要包括各类安全事故,交通运输事故等。

二、高等学校突发公共事件产生的原因

1.受我国已进入突发事件高危期的影响

我国目前处在突发事件的高发时期。而且在未来很长一段时间内,我国都将面临突发事件所带来的严峻挑战。

从自然的角度分析,中国是世界上受自然灾害影响最为严重的国家之一,灾害种类多、灾害发生频度高、灾害损失严重。由于受灾害影响的人口大体在2亿左右,占全国人口的1/7以上,自然灾害在中国有着较强的社会性。自然环境的恶化,都会相对降低人们的生产、生活的质量,造成生存困难,诱发群体性突发事件。

从社会的角度分析,我国目前正进入经济社会发展的关键阶段,既是关键发展期,同时又是矛盾凸显期。人民内部矛盾出现一些值得重视的新问题,如果处置失当,有可能会出现社会危机。从1999年起我国高等学校开始大规模扩招,造成相对紧缺的教育资源和日益增多的学生之间的矛盾日益突出,引起全社会的广泛关注,已变成一个日益突出的社会问题。此外,国际政治经济格局的最新变化也使得国际间的冲突和危机出现新的特点。

2.0缺少处理重大突发事件的基本法律

虽然我国已经颁布了一系列与处理突发事件有关的法律、法规,例如应对骚乱的《法》,应对自然灾害的《防震减灾法》《防洪法》,应对安全生产事故的《安全生产法》、应对公共卫生的《传染病防治法》、应付学生安全的《学生伤害事故处理办法》等。各地方根据这些法律、法规,又颁布了适用于本行政区域的地方立法。但是仅仅针对不同类型的突发事件分别立法,相对分散、不够统一,难免出现法律规范之间的冲突。而且各部门都针对自己所负责的事项立法,“各扫门前雪”,缺乏沟通和协作。同时,受地方保护主义的影响,一些地方立法“以邻为壑”,大大削弱了处理突发事件的协作与合力。

3.信息管理系统落后

信息管理系统对突发事件的处理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一则为决策者提供及时和准确的信息;二则为民众传递适当的信息,避免民众情绪失控,促进民众沟通。目前,我国发生灾害及各类突发事件时,都是以部门为单位逐级汇报,缺乏快捷、有效的沟通渠道。信息量并不是不够大,也不一定不及时,最大的问题在于信息分散和部门垄断,无法在危难时刻统一调集,迅速汇总。

4.公共服务体系薄弱,很难应对公共突发事件的冲击

其一,对社会变动和市场经济波动起抗衡和缓冲作用的综合社会保障体系在我国还没有建立,社会保障覆盖面较低。劳动和社会保障部的数据显示,截至2004年底,全国参加基本养老保险的人数为16342万人,参加失业保险的人数为10584万人,参加医疗保险的人数为12386万人,而我国就业人员总数高达7亿多人。其二,我国公共卫生服务的覆盖面还很低。据2003年第三次国家卫生服务调查结果显示,目前我国44.8%的城镇人口和79.1%的农村人口没有任何医疗保障,基本上靠自费看病。

此外,我国对公众的危机教育不足,防灾应急教育还没有纳入教学体系中。社会的警觉性较差,市民缺乏自救、救护的防灾意识和能力。在这一方面,也是应对高校突发公共事件不力的原因之一。

三、制定高校突发公共事件应急预案的原则

制定高等学校突发公共事件应急预案必须规划得周密细致,不能以简单的条条框框为主,要易于实际操作。另外,应急预案应该能够全面覆盖整个高校,各单位相互配合,各负其责,狠抓落实,从而形成一个“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应急预案。

1.应急预案应该包括一整套工作运行机制

应急预案一般将突发公共事件分为自然灾害、事故灾难、公共卫生事件、社会安全事件等四类。按各类突发公共事件的严重程度、可控性和影响范围等因素,分为特别重大(Ⅰ)、重大(Ⅱ)、较大(Ⅲ)和一般(Ⅳ)四级。应急预案对突发公共事件的预测预警、信息报告、应急响应、应急处置、恢复重建及调查评估等机制都要作明确规定,形成包含事前、事发、事中、事后等各环节的一整套工作运行机制。

2.应急预案要强调预防为主

一般的预案主要是规定应急处置的流程、程序、原则。鉴于高等学校行政机构级别多、学生多、校园面积大等原因,必须要强调以预防为主和先期应急处置的重要性,要求各部门和各学院尽力预防突发公共事件和尽可能不要把一般事件扩大为严重的、特大的突发公共事件。

3.应急预案应把以人为本、科学发展观等作为理念和原则放入预案中间

按照以人为本、保护师生、预防为主、教育在先、明确责任、教管结合、实事求是、妥善处理的原则,积极预防和处理各类突发性事件。

4.应急预案应具有超前性

高等学校应对突发公共事件的各种规章制度还不健全,应急预案要能够弥补这些规章制度的不足之处,同时也为今后各种规章制度的完善提供基础。

四、科学启动高等学校突发公共事件应急预案的程序

1.信息监测与报告

高等学校应该成立专门的值班室,开通统一报警电话,24小时接收事件信息报告。各院各部门应注意收集本单位范围内可能造成重大影响的有关突发公共事件信息以及其他领域可能对本范围造成突发公共事件的信息,保证信息畅通,及时报告。

2.预警级别及

按照突发公共事件的严重性和紧急程度,预警等级分为四级。即:一般级(Ⅳ),较重级(Ⅲ),严重级(Ⅱ),特别严重级(Ⅰ),颜色依次为蓝色、黄色、橙色、红色。预警信息经校有关部门审定后统一。

3.应急预案启动

应急预案由校相关部门统一启动,根据预警级别,应急响应为一般(Ⅳ级)、较重(Ⅲ级)、严重(Ⅱ级)、特别严重(Ⅰ级)。一般级突发公共事件,是指对人身安全、社会财富及社会秩序影响较小的突发事件;较重级突发公共事件,是指对人身安全、社会财富和社会秩序造成重大损害的突发事件;严重级突发公共事件,是指影响全校稳定和师生正常生活、生产秩序,对社会财富及人身安全造成严重损害的突发事件;特别严重级突发公共事件,是指遭受破坏性地震等特大自然灾害或暴发疫情,事涉全市、全省乃至全国的突发事件。应根据突发公共事件的危害性启动相应级别的预案。

启动本级预案和相应救援力量组织应急救援难以控制灾害事故时应迅速报请上级应急指挥部门请求增援或支援。

五、科学处理高等学校突发公共事件的步骤

1.指挥与协调

各类突发公共事件应急救援现场均应开设现场指挥部,先期到达现场的应急救援队伍首先负责现场指挥;多灾种应急救援管理机构参加救援时,由主要灾种指挥员负责现场指挥;各种资源由其统一调配指挥。

现场指挥部的组成:高等学校主要领导和各部门负责人;相关专家;救援组负责人;后勤保障组负责人;安全保卫负责人。

应急预案启动后,应迅速查明灾害事故状况,依据救援预案和灾情,快速形成救援方案;对灾害事故源进行紧急处理;组织人力抢救和护送危难人员;根据专家的建议,采取科学施救措施,消除灾害事故危害;抢救重要物资和机密文件;预测灾害事故发展趋势,果断决策、指挥人员撤离和转移物资;对灾害事故邻近危险源进行紧急处理,防止灾情蔓延;根据救灾需要,紧急调动增援力量;组织实施应急救援物资、设备设施保障;组织实施现场和交通管制,维持应急救援现场秩序;视情况开设现场急救所,对危重遇难人员进行紧急处置;果断指挥救援力量处置意外情况;当灾害事故危害完全解除、人员解救结束时,下达结束应急救援命令;善后处置工作移至相应的管理部门。

2.应急结束

应急处置工作结束后,应根据有关协调管理机构的报告和建议批准解除应急状态,由相关部门宣布转入正常工作。

突发公共事件的应急处置机构负责组织事件调查。对严重级以上突发公共事件作出应急处置情况报告,上报上级指挥部门。

3.善后处置

一是突发公共事件和灾害发生后,各部门要迅速采取有效措施,尽快恢复正常的教学、生活秩序。

二是要组织有关部门和专业机构对事件所造成的影响范围和程度、损失额度和后果进行全面评估,经核实审查无误后报上级部门,经上级部门同意后向社会公布。

三是相关部门要做好事后安抚工作,紧急发放各种应急用品。

四是事发高等学校和有关职能部门要在对突发公共事件造成损失情况、重建能力以及可利用资源评估后,认真制定重建和恢复教学、生活的计划,迅速采取各种有效措施,突出重点,兼顾一般,进行恢复、重建。

五是对参与应急处置工作的劳务人员应给予一定标准的经济报酬,对于因参与应急处置工作而伤、亡的人员,要给予相应的褒奖和抚恤。

六是调查和总结。事发高等学校和有关部门要做好突发公共事件和应急处置工作的调查、总结、上报,要深刻认识到突发公共事件的严重危害性,吸取教训,认真总结突发公共事件预防和处置的得与失,为切实提高高等学校应对突发公共事件的能力奠定基础。

六、提高高校应对突发公共事件能力的措施

1.加强培训,努力提高高校教职工应对突发公共事件的素质

无论哪种行业,素质都是至关重要的。只有素质过硬,才能精干高效。员工如果没有人性化的服务意识、优质的服务水平、精湛过硬的服务技术、正确安全的防护措施,担当起应对突发公共事件的责任就根本无从谈起。因此,在平时的工作中,我们要注重采取集中培训、以会代训、学习观摩等多种形式,从服务意识、服务水平、服务技术等方面加强对教职工的培训,不惜投入人力、物力、财力加大培训力度,不断提高教职工尤其是新教职工的业务素质,努力使他们成为独当一面的“行家里手”,真正担当起岗位赋予的职责,掌握应对危急时刻特别是大的突发公共事件发生时所需要的技能技术。同时,还要注重充分发挥老同志的作用,采取一帮一、一帮二、以老带新、新老结合等方法,在平时的工作实践中提高新教职工的实际动手操作能力;采取“请进来”“走出去”等办法,切实提高教职工的业务技能。譬如,分批组织教职工到全国各大高等院校学习参观,不断丰富和拓展教职工的视野,这些措施对提高他们的素质都起到了一定的作用。

2.联合攻关,集中解决高校突发公共事件难点问题

在下大力做好平时培训工作的基础上,我们还注重搞好重点培训,集中攻关。从教职工中抽调部分服务意识强、文化素质好、业务水平高、专业技术精的骨干组成突发公共事件应急小分队,集中力量解决难点问题,集中精力攻克业务难关。对校领导如何正常有序地安排整个突发事件的处理工作;如何加强对突发公共事件的组织领导;如何制订完善突发公共事件应急方案、预案,组建应急机制;如何及时有效地应对情况急、任务重、要求高的突发公共事件都做了比较深入的研究。

3.注重积累,不断丰富实践经验

“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河;不积跬步,无以致千里。”很多东西都不可能是一蹴而就的。经验是反复实践的总结和结晶。只有注重积累,注重总结,才能出真知,出经验。在平时的实际工作中,要注重对历次突发公共事件处理资料的原始积累,从中吸取教训,总结经验,从而不断丰富应对突发公共事件的实践经验。在处理事故的过程中,要求各部门收集处理突发事件中最原始的资料,总结本次突发事件处理过程中的经验与教训。譬如,就近几年突发公共事件的处理形成了重要的文字资料和图片资料,并准备整理汇编形成宝贵的资料保存下来,为以后应对类似的突发公共事件提供借鉴和参考。同时,要注重收集国家、政府和有关部门应对突发公共事件出台的相关法律、法规和文件,作为指导我们工作的依据。

4.扩大交流,构建高校应对突发公共事件的信息网络

加强交流交往是促进社会发展和人类进步的一个重要因素,也是当今世界的一个主题。相互交流能使我们互通有无,可以让我们开阔视野、丰富知识、增长才干。高校不仅要加强相互之间的交往交流、互相学习、取长补短,弥补自身存在的不足。同时,在突发事件发生后,邻近地区的高等学校应该从理论上、技术上、人力资源上、物质资源上给予援助,协助事故地高等院校及时扑灭事故和成功进行自救,从而体现高校间精诚团结的合作精神,构造高等学校间的跨区域服务网络。

5.加强建设,完善高校应对突发公共事件的设施设备

良好的设施设备是我们从容应对突发公共事件的基础。没有优良过硬的设施设备,从容应对突发公共事件便无从谈起。高校平时应该加强硬件设施设备的建设,充分运用现代的科学技术为我们所用,体现高校的现代化、人性化的服务。同时,要做好必要的物品储备工作,使我们在事故发生后,可以有充足的物质用品投入到服务中去,从而确保我们的服务快捷、方便、有序。

参考文献:

[1]李元芳.高校学生伤害事故类的型及处理原则与预防对策[J].高教论坛,2004,(4):151-153.

[2]牟柏林.论高校治安管理中的道德教育[J].保卫学研究,1998,(1):14-17.

[3]韩连生.高校保卫工作与教育[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6.

高校学生安全应急预案篇8

1.1编制目的

为做好全市教育系统防御洪涝、暴雨、台风等灾害事件的防范与处置工作,提高预防学校安全事故和突发事件应急反应能力,最大限度地减轻学校洪涝、暴雨、台风等灾害事件带来的危害,保护广大师生生命和学校财产安全,迅速、高效、有序地开展学校突发事件应急工作,根据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结合我市教育系统实际,制定本预案。

本预案为市教育局领导教育系统内的学校防洪防风突发事件应急工作的基本程序和组织原则。各区教育局、各级各类学校(含幼儿园,下同)要结合本预案制定相应的应急实施预案。

1.2编制依据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防洪法》、《地质灾害防治条例》、《*市气象灾害预警信号规定》、《*市人民政府突发事件总体应急预案》、《*市三防应急预案》、《*市气象灾害应急预案》、《*市教育局预防和处置应急预案》等法律法规及规范性文件,制定本预案。

1.3适用范围

本预案适用于*市教育系统洪涝、暴雨、台风等灾害的防御和应急处置。

1.4工作原则

1.4.1在市委、市政府的领导下,在市三防办具体指导下,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努力实现由控制洪涝向科学防范转变,不断提高防汛抗洪抢险工作的现代化管理水平,确保防洪安全,确保师生生命财产安全,千方百计把灾害损失降到最低程度。

1.4.2防洪防风工作实行行政首长负责制,统一指挥,属地管理,分级负责,以校为主。

1.4.3防洪防风工作以安全为首要目标。坚持安全第一,常备不懈,以防为主,全力抢险的方针和防抢结合的原则。

1.4.4防洪防风工作按照区域统一规划,坚持因地制宜,突出重点,兼顾一般,局部服从全局利益。

2组织机构与职责

2.1市教育局设立防洪防风指挥部,负责领导、组织、协调全市教育系统的防汛防风工作,其日常办事机构防洪防风指挥部办公室设在局办公室。

总指挥:市教育局局长;

副总指挥:市教育局分管安全工作副局长;

成员单位:市教育局各处室、各高校、各区教育局、市直属各学校。

2.2指挥部下设综合协调组、安全保卫组、抢险救灾组、医疗救护组、后勤保障组、善后处理组。各应急组主要人员及职责如下:

2.2.1综合协调组:信息沟通联络,险情汇总上报,协调各专业处置组的抢险救灾工作,落实上级领导对抢险救援的指示。

责任单位:市教育局办公室;

责任人:市教育局办公室主任;

责任领导:市教育局分管局领导。

2.2.2抢险救灾组:组织开展抢险救灾工作。

责任单位:市教育局基础教育处、高等教育处、职业与成人教育处、学前教育处、国际合作与民办学校管理办公室;

责任人:市教育局基础教育处处长、高等教育处处长、职业与成人教育处处长、学前教育处处长、国际合作与民办学校管理办公室主任;

责任领导:市教育局分管局领导。

2.2.3安全保卫组:配合市三防办等有关部门组织学校保安设置警戒区域,保卫重要目标,维护现场秩序,疏通道路,组织人员撤离。

责任单位:市教育局德育工作处;

责任人:市教育局德育工作处处长;

责任领导:市教育局分管局领导。

2.2.4医疗救护组:负责联络、协助卫生防疫部门及时对伤亡人员实施救治和处理,检查、检测水源和食品,防止和控制疫情发生。

责任单位:市教育局体育卫生与艺术教育处;

责任人:市教育局体育卫生与艺术教育处处长;

责任领导:市教育局分管局领导。

2.2.5后勤保障组:负责组织、供应急需救灾物资等。

责任单位:市教育局计财审计处、产业办;

责任人:市教育局计财审计处处长、产业办主任;

责任领导:市教育局分管局领导。

2.2.6善后处理组:负责伤亡人员及家属的安抚、慰问,妥善处理善后事宜,恢复正常的教学秩序。

责任单位:市教育局工委办公室、组织人事处、计财审计处、基础教育处、各相关学校。

责任人:市教育局工委办公室主任、组织人事处处长、计财审计处处长、基础教育处处长、各相关学校负责人。

责任领导:市教育局各分管局领导。

各区教育局也应成立相应的防洪防风指挥部和各应急组。

3预防和预警

3.1预防预警信息

市教育局防洪防风指挥部办公室(以下简称局指挥部办公室)负责与气象和上级有关部门保持密切联系,对重大气象灾害,及时报送指挥部正副总指挥和各成员单位。

当气象部门预报和上级有关部门暴雨和台风灾害信号时,局指挥部办公室(综合协调组)应及时通知各单位做好相应准备。

3.2灾害信息

灾害信息主要包括:灾害发生的时间、地点、范围、人员以及财产、设施等方面的损失。

灾害发生后,局指挥部办公室(综合协调组)必须全面掌握受灾情况,并由综合协调组及时向市三防指挥部报告。对人员伤亡和较大财产损失的灾情应立即上报,重大灾情在灾害发生后30分钟内将初步情况上报市三防指挥部,核实灾情后续报。

3.3预防预警准备和保障工作

思想准备:各学校要将防洪、避险、自救、逃生等常识纳入中小学公共安全教育课程内容,组织开展避险逃生演练,提高学生安全防范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市教育局基础教育处、计财审计处要加强对学校防洪防风工作的指导,各学校要加强防洪防风知识宣传,增强师生预防台风、洪水和自我保护意识,做好防洪防风工作。

组织准备:各学校要建立健全防洪防风组织,落实责任人、抢险队伍和预警措施,加强抢险队伍建设。

联络准备:市教育局办公室要编制抢险救灾参与单位、责任人、上下级指挥部及相关单位联系电话,传真电话、值班电话和主要责任人联系电话等通讯录,并制定管理制度,经常进行核实、更新。

工程准备:计财审计处和相关学校要及早完成危险边坡、排水通道的加固和疏浚工程建设,提前做好危险建筑、悬挂物等的安全管理工作。

预案准备:各学校要制定防洪防风应急预案并进行演练。

物资准备:各学校要按照规定储备必要的防洪防风物资,合理配备资源,以备急需。

防护检查:局指挥部办公室要开展以查组织、查设施、查预案、查物资、查通讯、查落实为主要内容的检查制度,发现薄弱环节,要明确责任,限期整改。

4应急响应

4.1应急响应的总体要求

4.1.1按暴雨、台风等级、洪涝灾害程度和上级规定,将应急响应行动分为四级:Ⅳ级(一般事件)、Ⅲ级(较大事件)、Ⅱ级(重大事件)、Ⅰ级(特别重大事件)。

4.1.2进入汛期,各学校要加强值班,高度注意天气变化,密切关注气象部门天气预报和上级通知,随时准备应对突发事件。

4.1.3防洪防风及抗灾救灾工作按分级、分部门负责管理原则,Ⅳ级(一般事件)应急响应在市教育局指挥下处置,Ⅲ级(较大事件)、Ⅱ级(重大事件)应急响应由市三防指挥部和市应急指挥中心负责处置,Ⅰ级(特别重大事件)应急响应在市政府的统一指挥下处置。不论发生哪一级灾害,各单位均应在第一时间采取紧急措施,防止事态及危害进一步扩大,并及时向上级报告。

4.2Ⅳ级(一般事件)应急响应

4.2.1出现下列情况之一,启动Ⅳ级应急响应:

4.2.1.124小时内可能或者已经受到热带气旋影响,平均风力6级以上,市气象台台风蓝色预警信号;

4.2.1.2上级指示要求启动Ⅳ级应急响应。

4.2.2Ⅳ级应急响应行动

4.2.2.1Ⅳ级防洪应急响应行动:

4.2.2.1.1市、区两级局指挥部办公室和各学校组织24小时值班,领导上岗带班,加强巡查,发现问题及时处理并报市、区三防指挥部;

4.2.2.1.2各成员单位检查各自防洪应急预案的准备情况,并做好各项防洪准备工作;

4.2.2.1.3各单位组织力量清疏排水设施,保证排水畅通;

4.2.2.1.4各学校加强对临时建筑、建筑工地、边坡基坑、地下工程、危房等巡查,通知有关人员做好避险准备。

4.2.2.2Ⅳ级防风应急响应行动:

4.2.2.2.1市、区两级局指挥部办公室加强值班,与市、区三防办和气象部门保持密切联系;

4.2.2.2.2各单位加强防风准备工作,发现问题及时处理并及时报告。

4.3Ⅲ级(较大事件)应急响应

4.3.1出现下列情况之一,启动Ⅲ级应急响应:

4.3.1.124小时内可能或者已经受到热带气旋影响,平均风力8级以上,市气象台台风黄色预警信号;

4.3.1.26小时内可能或者已经受到暴雨影响,市气象台暴雨黄色预警信号;

4.3.1.3上级指示要求启动Ⅲ级应急响应。

4.3.2Ⅲ级应急响应行动

4.3.2.1市、区两级局指挥部领导到位,研究部署工作;

4.3.2.2各成员单位领导上岗带班,研究部署工作;

4.3.2.3市、区两级局指挥部各小组到位,依据职责开展防洪应急工作;

4.3.2.4提示学校做好防雨准备,暂停室外教学活动。

4.3.2.5市气象台台风黄色预警信号时,市、区两级局办公室通知所属各托儿所、幼儿园、中小学停课,学校、托幼机构应指派专人负责保护已到校的学生和已入园(托)的儿童;

4.3.2.6市、区两级计财审计处(科)通知在建工程停止作业,加固或拆除有危险的设施或其他临时设施,通知有关单位、人员撤离危险区域,疏散学校低洼区域易浸物资,避免财产受损;

4.3.2.7已被民政部门设定为临时避险场所的学校应开放,并协助做好灾民的安置和赈灾救济工作;

4.3.2.8市、区两级抢险救援队伍集中待命,随时准备投入抢险救灾;

4.3.2.9市、区两级医疗救护组迅速做好救护伤病人员准备,做好救伤及卫生防疫工作。

4.4Ⅱ级(重大事件)应急响应

4.4.1出现下列情况之一,启动Ⅱ级应急响应:

4.4.1.112小时内可能或者已经受到热带气旋影响,平均风力10级以上,市气象台台风橙色预警信号;

4.4.1.23小时内可能或者已经受到暴雨影响,降雨量50毫米以上,市气象台暴雨橙色预警信号;

4.4.1.3上级指示要求启动Ⅱ级应急响应。

4.4.2Ⅱ级应急响应行动

4.4.2.1局指挥部总指挥到位指挥,全面部署防灾救灾工作。副总指挥到岗协助总指挥做好相关指挥协调工作;

4.4.2.2各单位行政一把手、防洪防风责任人到岗,根据各自职责启动应急预案,在继续做好Ⅲ级应急响应行动基础之上,落实抢险队伍和救灾物资,对随时出现的险情、灾情,做到随调随到,迅速开展抢险救灾工作。

4.4.2.3市气象台台风橙色预警信号时,市、区两级局办公室通知所属各托儿所、幼儿园、中小学停课,学校、托幼机构应指派专人负责保护已到校的学生和已入园(托)的儿童;

4.5Ⅰ级(特别重大事件)应急响应

4.5.1出现下列情况之一,启动Ⅰ级应急响应:

4.5.1.1当发生超标准洪水,堤、坝、涵、闸、路、桥等重要基础设施出现险情或溃决、坍塌;

4.5.1.26小时内可能或者已经受到热带气旋影响,平均风力12级以上,市气象台台风红色预警信号;

4.5.1.33小时内可能或者已经受到暴雨影响,降雨量100毫米以上,市气象台暴雨红色预警信号;

4.5.1.4上级指示要求启动Ⅰ级应急响应。

4.5.2Ⅰ级应急响应行动

4.5.2.1在继续做好Ⅱ级应急响应行动基础之上,各单位立即启动防洪防风抢险应急预案,进入应急待命状态,随时根据上级指令各司其职、各负其责地投入抢险救灾工作;

4.5.2.2市气象台台风或暴雨红色预警信号时,市、区两级局办公室通知所属各托儿所、幼儿园、中小学停课,学校、托幼机构应指派专人负责保护已到校的学生和已入园(托)的儿童;

4.5.2.3当市三防办首先发出溃决警报和公布安全转移方案后,市教育局应及时通知相关区教育局和市直属学校,再由区教育局通知相关区属学校;当区三防办首先发出溃决警报和公布安全转移方案后,由区教育局负责通知辖区相关学校(含市直属学校),同时报告市教育局。

市、区两级抢险救灾组和相关学校应迅速组织淹没或危险区域内人、财、物转移,必要时凡市教育局所属学校直接向辖区三防办请求援助,并同时报告主管部门;凡区属学校,向所在区教育局报告,再由区教育局向区三防办请求援助;

4.5.2.4市、区两级教育局综合协调组配合市、区三防办,分别做好对所属学校组织运力,安排调度车辆,保证人员和抢险救灾物资的运送工作;

4.5.2.5市、区两级教育局安全保卫组分别负责对所属学校组织力量配合公安、交警疏散人员、维护交通秩序,保持抢险现场交通通畅和秩序稳定;

4.5.2.6市、区两级教育局医疗救护组配合市、区卫生部门,分别做好对所属学校组织医疗救护队开展现场救护和卫生防疫工作,及时运送伤员到医院救治;

4.5.2.7市、区两级教育局后勤保障组在市、区三防办的统一指挥下,分别负责对所属学校组织抢险救灾物资与器材的供应。

4.6信息报送和处理

4.6.1汛情、风情、险情、灾情等信息实行归口处理,分级上报。

4.6.2信息的报送要快速、准确,重要信息立即上报,若一时难以全面准确把握,先报告基本情况,后抓紧补报详情。

4.6.3市、区两级综合协调组负责将收集到的特别重大的汛情、险情、灾情立即上报市、区教育局领导和市、区三防办。

4.7应急响应结束

4.7.1当灾情得到有效控制后,由局指挥部办公室宣布应急响应结束。

4.7.2市、区两级善后处理组组织开展各项善后处理工作,恢复正常教育教学秩序。

5附则

5.1监督检查与奖惩

防洪防风工作实行行政领导责任制和责任追究制。对抢险救灾工作做出突出贡献的先进集体和个人,由市教育局表彰并向市政府推荐表彰;对造成损失的,依据有关法律法规和规章制度追究当事人的责任,并予以处罚。构成犯罪的,由司法部门依法追究其刑事责任。

5.2预案管理与更新

本预案由市教育局防洪防风指挥部负责管理,视情况变化对预案做出相应修改,报市三防办批准。

各有关单位要按照本预案,结合实际,编制相应实施方案,并报市教育局备案。

高校学生安全应急预案篇9

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以人为本,预防为主,以保障全体师生生命安全为根本,以提高学校预防和应对突发灾害的减灾能力为重点,全面增强师生的防灾减灾观念。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防灾减灾宣传活动计划资料,提供参考,欢迎你的阅读。

防灾减灾宣传活动计划一

今年xx日是我国第x个“防灾减灾日”,为切实增强广大师生的防灾减灾意识,普及防灾减灾知识和技能,根据--区教育局的要求,结合我校实际,特制定本活动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市20-年防灾减灾日活动实施方案》文件为指导,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以人为本,预防为主,以保障全体师生生命安全为根本,以提高学校预防和应对突发灾害的减灾能力为重点,全面增强师生的防灾减灾观念,切实提高师生的避灾自救能力。

二、活动主题

识别灾害风险掌握减灾技能。

三、活动时间

20-年5月12日为“防灾减灾日”,5月10日至16日为防灾减灾宣传周。

四、活动内容

1、大力营造防灾减灾活动的浓厚氛围。

(1)在校门口上方的led显示屏上显示相关内容的标语、口号等,营造防灾减灾活动的浓厚氛围。

(2)出1期以“加强防灾减灾,创建和谐校园”为主题的防灾减灾专栏,深入浅出地宣传防灾减灾科普知识及有关法律法规。

(3)通过发放告家长书,联合家长、社会力量,配合学校做好防灾减灾宣传教育工作。

2、扎实开展防灾减灾系列教育活动。

(1)制定学校开展“防灾减灾日”宣传周活动方案,明确活动目标、活动措施、方法步骤,确保活动有人抓,不脱节。

(2)利用国旗下讲话,由校领导进行防灾减灾教育动员。

(3)开展地震、气象、防汛、消防、交通等防灾减灾科普知识讲座。

(4)召开防灾减灾教育座谈会、举办防灾减灾知识竞赛、观看灾害题材影视片等,推进学校防灾减灾宣传教育活动深入进行。

3、扎实开展防灾减灾应急避险演练。在抓好宣传教育活动的同时,学校要针对防震、防火、交通、溺水、拥挤踩踏、突发公共事件和雷击、地震等气象和地质灾害事故发生的规律与特点,开展一次以上全校性防灾减灾应急避险演练。

4、认真开展校园安全隐患排查和整改。活动期间,学校要组织相关人员对学校的校舍、厕所、围墙以及校园周边环境、地质、地理条件进行一次全面检查,发现隐患及时整改,防患于未然。

5、加大学校防灾减灾活动的宣传力度,大力宣传学校在防灾减灾工作中的好经验、好做法,宣传学校防灾减灾工作的先进事迹和模范人物,为加强学校防灾减灾工作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

五、活动要求

1、要高度重视,加强领导,认真策划,周密计划,保证防灾减灾活动顺利开展。

2、要强化责任,严密组织,防止走过场,确保防灾减灾活动取得实效。

3、要广泛发动,加强联系,主动与有关部门沟通协调,借助社会力量共同做好学校防灾减灾工作。

4、要认真修定防灾避险演练预案,及时总结演练经验,针对演练中暴露出来的问题,制定整改措施,完善应急预案,使预案更具针对性、实用性和可操作性。

防灾减灾宣传活动计划二

为了做好今年“防灾减灾日”各项工作,提高我校师生防灾减灾意识和能力。我们坚持以人为本,预防为主,以保障小学生生命安全为根本,以提高学校预防和应对突发灾害的减灾能力为重点,全面增强师生的防灾减灾观念,切实提高师生的避灾自救能力,限度地保障学生的生命安全和学校的财产安全,促进社会和谐,我们小学主要开展下列活动:

一、加强领导认真策划保证防灾减灾活动的顺利开展

我们十分重视防“防灾减灾日”的工作开展情况,根据上级精神我校安排专人负责,并结合本校实际情况认真制定具有针对性和操作性的“防灾减灾日”活动方案,做到主题明确,措施适当,方法正确,确保活动有人抓,不脱节。

二、广泛宣传学校开展“防灾减灾日”工作的重要意义

我校高度重视“防灾减灾日”的宣传工作,在5月10日我们在校门口悬挂开展“防灾减灾日”活动的横幅,张贴“学习减灾知识,营造安全家园;防灾减灾,重在行动,贵在坚持;让校园远离灾害,让学生安全成长;传播减灾文化,共创人类文明”等防灾减灾的标语,营造防灾减灾活动的浓厚氛围;利用国旗下的讲话,胡国群校长进行“防灾减灾日”教育大动员,通过教育使全体师生学进一步明确我国是世界上自然灾害最为严重的国家之一,近年来,随着全球气候变化加剧和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灾害形势愈加严峻。设立全国“防灾减灾日”,既体现了国家对防灾减灾工作的高度重视,也是落实科学发展观,推进经济社会平稳发展,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举措。学校是国家综合防灾减灾的重要组成部分,学校的防灾减灾工作关系到千家万户的幸福,关系到青少年儿童的健康成长,关系到社会的和谐稳定。使他们认识到开展防灾减灾工作地重要性和必要性,使他们自觉参与防灾减灾的学习、宣传、行动之中。

三、扎实做好学校“防灾减灾日”各项工作

1、完善学校防灾减灾应急预案并定期开展安全演练。我校根据《国家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国家自然灾害救助应急预案》等,结合学校所在区域环境、灾害发生规律和学校学生特点,进一步完善学校防灾减灾应急预案,并开展有针对性地紧急疏散演练。5月12日上午9时28分我校开展一次《加强防灾减灾,创建和谐校园》为主题的紧急疏散演练。在一阵急促的警报声,各安全岗位责任人快速到位,及时疏导。两分钟不到,全校师生按预先指定的疏散路线快速有序地撤离到了安全地带。这次演练提高了全体师生的避灾自救能力,增强我校预防和应对突发灾害的防灾减灾能力

2、深入开展校舍安全隐患排查和整改。5月12日下午5点正,我校组织相关人员对校舍、厕所、围墙以及校园内各种体育设施、校园周边环境、地质、地理条件进行一次全面检查。检查做到有记录、有措施、有整改。

防灾减灾工作不是一时一刻一朝一夕之事,我们将认真总结经验总结,建立健全防灾减灾宣传教育长效机制,全面提高学校防灾减灾能力和学生的避灾自救能力,确保师生生命和学校财产安全。

防灾减灾宣传活动计划三

根据国家减灾委员会日前下发的《---防灾减灾日有关工作的通知》要求,--市确定-月-日至-日为全市防灾减灾宣传周。为做好今年我校防灾减灾日各项工作,现就活动事项拟定方案如下:

一、活动主题

以“减少灾害风险建设安全城市”为主题,开展系列防灾减灾活动,普及师生防灾减灾科学知识,提升师生综合防灾减灾能力。

二、活动时间

-月-日为防灾减灾集中宣传日,-月-日至-日为防灾减灾宣传周。

三、组织领导

为确保本次活动的顺利开展、有序推进,切实加强活动的组织领导,决定成立学校“防灾减灾日”主题宣传周活动领导小组:

组长:---。

副组长:---、---。

成员:……及各班主任老师。

四、活动内容

1、营造宣传氛围

(1)集中出一期宣传防灾减灾知识的展板——安保处。

(2)在校内悬挂宣传标语——安保处。

(3)每名学生向家长发送防灾减灾公益短信——各系学生。

(4)广播站一期主题节目——团委。

2、开展安全教育系列活动

(1)-月-日国旗下讲话——分管校长---。

(2)利用主题班会上好防灾减灾安全教育课——班主任。

(3)出一期防灾减灾知识黑板报——班主任。

(4)活动周期间,各系科可根据本系实际,开展一次消防、地震应急疏散演练——各系科。

(5)组织全校师生开展一次“安全隐患我发现”活动。

学校要在开学安全工作大检查的基础上,广泛动员师生积极参与“安全隐患我发现”活动,营造“安全工作人人有责”、“安全隐患人人查找”的浓厚工作氛围。对师生发现的安全隐患,学校要落实责任人认真整改,并建立整改档案,确保及时消除各类安全隐患,防止各类安全事故的发生。

(6)开展一次防灾减灾宣传板报比赛。

由各班以防灾减灾宣传为主题办好一个专栏,紧紧围绕主题,精心策划,周密设计,办出特色、办出新意,各班有计划地组织学生观看教育专栏。

(7)在班主任层面开展“防灾减灾主题教育班会设计大赛”活动。各班制作专题教育课件,组织召开主题班会,提交作品,参加学校评选。

(8)组织开展“安全法制知识手抄报”比赛活动,征集、评选一批优秀作品,在校园内设置展板,进行公开展示,对学生进行安全知识教育。

五、活动要求

1、深化思想认识,加强组织领导加强学校应急管理和防灾减灾工作,关系到师生生命安全和家庭幸福,有效提高应急管理水平是做好学校安全工作的关键环节。今年是进一步提高学校应急管理与安全防范能力的关键时期,各部门、处室及系科要牢固树立“安全责任重于泰山”的思想,以对广大师生员工的生命和国家、个人财产安全高度负责的精神,把开展“防灾减灾宣传周”活动作为一项重要任务来抓,加强组织领导,狠抓工作落实,精心谋划,周密部署,切实有效地推进此次活动的开展。

2、抓好关键环节,强化安全教育要结合我校实际,组织开展相关宣传教育活动,“防灾减灾宣传周”内,要加强与新闻媒体互动,利用传统媒体和新媒体,多渠道积极宣传安全知识、安全常识,指导师生掌握紧急情况时自救互救的知识和技能;通过防灾减灾主题班会、课外活动、宣讲竞赛专题讲座、墙报、板报、观看宣传片等形式,深化案例教育和警示教育,积极引导学生关注身边的各类灾害风险,提高师生防灾减灾的意识和能力。探索开展“学校、社会、家庭”三方联动的安全宣传教育模式,加大防灾减灾工作宣传。切实加强学生安全知识与防范技能教育,把安全知识教育、法制教育和安全警示教育作为日常教育教学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纳入学校正常的教育教学范围,贯穿于学校教育的各个环节,增强广大师生识险避险、自救互救和应对危机的能力。

3、加强风险源头治理,开展安全隐患排查要针对学校安全领域的突出问题,尤其是应急预防工作的重点和难点,结合防灾减灾宣传活动,全面开展一次安全隐患排查,突出抓好校园消防、校园治安、防拥挤踩踏、防溺水、交通安全、危险化学品管理、特种设备管理等重点工作以及教室、宿舍、实验室、学生食堂、图书阅览室等关键场所和部位的安全隐患排查整治,对排查出的隐患,建立管理台账,明确人员责任,跟踪落实解决,及时堵塞各种安全漏洞。

4、加强应急能力建设,开展紧急疏散演练要进一步加强应急管理能力建设,强化应急预案编制、修订、培训、演练等工作,确保预案的科学性、实效性和可操作性。通过资源整合、物资储备,建立完善学校应急救援处置机制,实现风险预警监测和防控;“防灾减灾宣传周”期间,各系要结合本系实际,在确保安全的前提下,开展一次紧急疏散和逃生自救应急演练,增强学生规避危险、防范侵害的意识,有效提高师生员工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

六、活动总结

高校学生安全应急预案篇10

目前已进入201x年汛期,为切实做好我区各校防汛抗旱工作,加强对防汛抗旱工作的领导和管理,确保师生生命安全,根据上级有关文件精神,结合教育系统的实际,制定本预案,学校防汛工作应急预案。

一、指导思想和要求

坚持以对党和人民高度负责的精神,充分深刻认识防汛工作的重要性,实行防汛责任单位、学校领导负责制,坚持“以人为本、安全第一,以防为主,常备不懈”原则,做到组织机构健全,学校安全底数清,重点环节重点部位明确,措施得力,切实做好各项防汛抗旱工作,确保学校安全度汛。

二、防汛措施

(一)日常工作

1、各校要及早制订切合实际的防汛应急预案,分工明确,责任到人。要准备防汛必要的工具和物资,密切注意气象水利部门的汛情通告。

2、各校要加强对师生防汛知识的宣传教育,通过教职工例会、国旗下讲话、主题班(队)会、宣传栏、黑板报等形式,把防汛的基本知识传授到每位师生,提高全校教师的防汛工作能力和学生的自救互救能力。

3、各校要认真进行汛前检查。校(园)长要亲自带队,联系所在镇党委、政府和助镇帮校干部,对学校建筑物、围墙、排水系统、校内施工场地、校园周边山体、危桥险路、村小防汛等进行一次拉网式检查,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把隐患消灭在萌芽状态。

4、各校要加强对学校图书、电教、仪器设备、贵重物品的防护工作,对图书室、电脑室、实验室要严格管理,特别要注意危化药品的安全存放,切实做好防水防潮等工作。

(二)救灾应急工作

1、学校的应急行动

(1)一旦发生险情,各校领导在及时向教育局、所在镇党委政府报告的同时,立即启动各自的防汛应急预案,学校职能部门必须服从指挥,协同作战,全力应对,确保师生员工的安全和减少校产损失。

(2)按照预案迅速转移受灾学生,安排他们的学习、生活,协助有关部门做好食品、饮水、衣物等救灾物资的调集和发放工作。

(3)加强对校舍及附属设施的监测监控工作,妥善安排灾后教育教学工作。

2、教育局的应急反应

(1)教育局在接到学校灾情报告后及时向区委、区政府及相关部门报告灾情。同时,立即启动应急预案,赶赴受灾现场,准确掌握灾情,及时传递信息。

(2)指导受灾学校迅速转移师生,慰问安抚受灾师生,协助有关部门合理调配食品、饮水、衣物等救灾物资,确保救灾物资及时分发到涉及学校。

(3)根据救灾工作的需要,动员社会各界向受灾师生开展捐款捐物活动或向有关部门提出救助申请。

三、教育局防汛领导小组及成员职责

组长:在区政府防汛办公室的领导下,贯彻执行区防汛指挥部指示精神,全面指挥各校园防汛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