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保障经济功能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6 02:41:11

社会保障经济功能篇1

关键词社会保障制度市场经济经济功能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4690(2009)000-0071-02

社会保障作为一个重要的社会经济制度,是市场体制改革的基础工程之一,具备有利于解决经济问题、促进经济发展的功能。本文认为,在当前全球金融危机影响下,努力探索并发挥社会保障制度在经济领域内各方面的功能与作用,从而更大地促进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平稳快速增长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有利于解决我国当前经济增速下滑、消费不足等经济问题,保障社会经济安全

当前,困扰我国宏观经济的一个主要因素就是受到全球金融危机的严重影响,进一步导致消费不足,民间投资较少。尽管国家为拉动消费、减少居民储蓄、增加民间投资实施了很多措施.如去年下半年以来中国人民银行多次降低利息,但是,内需不足、促进经济平稳快速增长的难度仍然在增大。我国存在的这一消费不足的问题,究其原因:其一是经济体制转轨城镇大量职工下岗失业生活困难无力消费,而农村居民收人又增长缓慢;其二城镇居民出于对未来预期支出的不确定而不敢消费;其三,造成我国消费不足,经济紧缩,国民经济增长乏力局面的另一个原因是我国贫富差距增大,消费出现断层。据统计.目前我国75%的储蓄掌握在20%的人手中.消费难免出现断层。因为,对于富裕阶层来说,消费已趋于饱和,而对于普通百姓来说,又无力消费或不敢消费。除此以外,我国消费当前还面临新的严峻形势。一是国内外总体经济增长减速不利于消费增长。?2008年前三个季度我国经济增长9.9%,预计全年增长9%左右。2009年由于世界金融危影响尚未见底,世界经济复苏艰难,世界经济增长率和贸易增长率将低于2008年,因而将导致我国外需进一步减弱,而国内经济周期性调整压力也在增大,预计2009年经济增长8%左右,比2008年回落1个百分点。经济增长进一步放缓,将使2009年就业更加困难,企业盈利再度减少,居民工资收入和预期收入更加不乐观,消费增长将趋于缓慢。二是GDp和工业增速放缓引发的消费需求降温将在2009年凸现。在经历了经济增长减慢和工业生产大幅回调后,经过一年至半年的滞后期,消费增速将出现回落,这在以往多次经济周期变动中已得到印证,因此,2009年消费需求增速减慢,符合经济内在运行规律,是经济发展过程中不可避免的调整。三是收入增长明显放慢,将导致未来一段时间购买力下降。2008年1~9月我国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实际增长比2007年同期回落了5.7个百分点,农村居民人均现金收入实际增长回落了3.8个百分点,收入增幅减慢对消费支出减少的影响在2009年将有所表现。受全球金融市场拖累,中国股市难以摆脱震荡下行走势,股指大幅下降和房价回落将造成居民财产进一步缩水。居民工资收入和投资收入增长放缓将严重影响未来的购买力水平,耐用消费品更新换代有可能明显减慢。专家认为,这种由于消费不足而造成的市场供过于求,市场价格走低的经济形势.会影响企业的投资和生产,并且,如果市场价格长期持续低迷最终将不利于经济的增长。要促进我国经济的持续稳定增长就必须改变这种不合理的市场供求关系结构,而要改变这种不合理的市场供求关系结构就必须解决我国目前存在的居民消费不足的问题。要解决居民消费不足的问题,启动居民消费,一是应该稳定居民对未来支出的心理预期.从而减少对预期支出的储备,增加即期居民消费,进而起到扩大消费、积极启动民间投资.抑制通货紧缩,带动经济增长的作用。二是要增加城镇困难职工和农村居民的消费需求,提高其购买能力。这二者在一定程度上都要靠完善社会保障制度来实现。

二、社会保障制度的完善有利于培育完善的劳动力市场

市场经济实质上是一种通过市场机制配置资源的方式。要达到对资源的有效配置,需要多种要素市场的配合,其中完善的劳动力市场是与社会保障存在密切联系的市场经济正常运转的必要条件之一。社会保章制度可以调节劳动力的供给,提供人力资本。在发达的工业化国家,人口增长率逐年下降,甚至出现负增长。与此同时,这些国家又面临着人口老龄化日益严重的趋势。为此,一些国家利用社会保障,建立生育、抚育子女和教育等津贴的形式,对劳动力再生产给予资助,鼓励劳动力再生产。与发达国家正好相反,中国人口多、出生率高,国家实行计划生育政策以减轻人口压力。为此国家采取对独生子女家庭予以补助,并通过完善社会保障制度,使老有所养、病有所医,从而抑制人口数量的盲目增长。通过义务教育、希望工程、奖助学金制度等,帮助、鼓励适龄人口受教育,从而提高人口文化素质,为经济增长提供人力资本。因此.社会保障具有重要的保障劳动力再生产的功能。

三、社会保障资金的支出调节有利于刺激社会总需求.进而促进企业生产投资推动经济增长

任何一个国家,经济稳定增长的基本前提是社会总供给与总需求保持基本平衡。市场经济条件下,由于市场机制本身的缺陷,经济的自然运动不可能始终保持供求之间的总量平衡,因而要求国家通过各种宏观经济手段予以不断调节.以期实现经济的稳定增长。社会保障以其特有的功能,在经济稳定增长方面可以直接增加社会有效需求,发挥内在稳定器的作用。社会保障对社会总需求的调节是通过社会保障支出的方式实现的。社会保障津贴支出后,就会使低收人者

的经济状况得到改善,增加其对消费品的购买能力,从而刺激了其对消费品的社会需求,使生产消费品的企业获得更大的经济利益.有更多的财力投资到企业的再生产过程中去,起到促进社会生产和整个国家经济发展的作用,另一方面,也可以使国家的财政税收收人也相应地增加,这样国家就有足够的资金投人到社会保障支出中,由此

实现整个国民经济的良性循环。

四、有利于调节经济运行、平抑市场经济周期性经济波动

市场经济条件下,经济运行往往具有周期性的特点,经济膨胀期和衰退期会交替出现。而社会保障对市场经济运行过程中出现的这种周期性的经济波动具有一定的调节作用。具体而言,在经济不景气时期,由于失业人数增加,更多的人加入贫困线以下的队伍,社会保障用于失业救济和其他社会保障方面的支出必然增加。同时,由于失业增加,收入减少,货币积累减少,社会保障的收支状况表现为支出大于收入,或支出的增长快于积累的增长,使国民的货币收入不会大幅度减少,或者维持在一个相对稳定的水平上,以减缓经济萧条的冲击;并成为保证个人消费的手段,从而增加需求,推动经济的发展。在经济繁荣或经济膨胀时期,就业人数剧增,人们的收入大幅度增加,其结果一方面是使社会保障资金积累的速度加快、数量增加和规模扩大;另一方面使更多的人脱离贫困状况,用于失业救济、困难补助及其他社会保障方面的支付减少,社会保障表现为收入或积累大于支出。与此同时,个人收入量在一定程度上相对减少,社会保障在需求过程中起到一定的抑制需求的作用,有利于经济稳定地发展。由此可见,社会保障正是通过社会保障支出来调节市场经济中的社会需求关系,使社会总需求与社会总供给达到一定的平衡,来促进市场经济的良性运行。我国要建立和发展市场经济,不可避免地会面临这一问

题,客观上也需要完善社会保障制度。

五、社会保障资金的筹集与支出有利于收入分配的调节

收人分配是经济运行总过程的一个重要环节,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收人分配由片面追求经济效率而不反映社会公平的市场机制决定,往往会出现收人分配不均、贫富差距悬殊的现象,这不仅会危及社会稳定而且会影响市场经济本身健康有序地进行,因此必须对收人分配进行调节,以维护社会公平和社会稳定,促进市场经济稳定协调发展。而社会保障则可作为市场经济条件下调节收人分配的重要手段,它主要是通过其保障资金的筹集和支出来实现其对国民经济收人

再分配和促进社会公平的作用,即国家以立法形式通过税收或强制投保的方式筹集社会保障资金,然后通过社会保障资金支出的形式由政府进行二次分配,给予那些市场竞争中的弱者、失败者以适当的经济补偿,保障其基本生活。社会公平是我国社会保障制度改革必须坚持的首要价值取向。当前我国社会保障制度存在农村社会保障制度建设滞后,城乡差别较大,农民工群体缺乏社会保障,单位之间、地区之间的社会保障水平差异过大等不公平现象。因此,要加快我国的社会保障制度改革,必须坚持公平原则,加快建立公共财政制度,完善转移支付机制;建立弹性保障支付机制,加大社会保障再分配调节力度;完善面向弱势群体的社会保障制度;以养老保险和医疗保险为突破口,扩大社会保险的覆盖面。

六、社会保障基金在资本市场的投资有利于社会保障自身和国家经济建设

社会保障经济功能篇2

一、导论

西方社会保障理论经历了三个发展阶段一是西方社会保障理论的产生阶段,它经历了一个从否定社会救济到主张社会福利的思想发展过程,具体内容包括三个方面;英法古典经济学家否定社会救济制度的作用的社会保障思想、德国历史学派提倡国家福利的社会保障思想、福利经济学关于福利保障的思想。二是西方社会保障理论的形成阶段,它标志着福利型社会保障思想的确立,具体内容包括两方面:凯恩斯主义的福利保障理论、“福利国家”论者的社会保障理论。三是西万社会保障理论的多样化发展阶段,它表现为当代西方福利型社会保障制度改革理论,具体内容包括三个方面:新自由主义学派的社会保障理论(现代货币主义学派、社会市场经济学派、公共选择学派等关于社会保障制度改革理论)、其他经济学派的社会保障理论(新制度经济学派、经济增长学派、未来学派等关于社会福利保障理论)、1998年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阿马蒂亚·森的福利经济理论。

英国社会学家贝弗里奇(wt.Beveridge)在1942年11月向英国政府提出的《社会保险及有关服务》的报告中已说明:“社会保险应旨在维持生存的最低限度的收入”,“‘社会保障就是对收入达到最低标准的保障”,“国家所组织的社会保险、社会救济的目的在于保证以劳动为条件获得维持生存的基本收入”,至于有些阶层要求保障超出最低生活标准的需要,那可以通过参加私人举办的自愿深险计划去解决。他认为,英国社会政策应以消灭贫困、疾病、肮脏、无知和懒散五大祸害为目标,主张通过建立一个社会性的国民保障制度,对每个公民提供七个方面的社会保障:儿童补助、养老金、残疾津贴、失业救济、丧葬补助、丧失生活来源救济、妇女福利。报告中提出了三个原则;一是普遍性原则,社会保障的实施范围不限于社会的贫困阶层,应包括所有公民,并且不论贫富都按统一的付难交纳保险金;二是政府统一管理原则,政府通过国民收入再分配组织实施各种社会保障措施;三是全面保障原则或公民需要原则。社会保障计划包括三种保障方法:社会保险、社会救济和自愿保险。可以说,贝弗里奇不仅在理论上确立了社会保障的主要内容、基本功能与原则,而且说明了社会保障在实际运行中的机制。贝弗里奇的社会保障理论为西方现代社会保障理论的发展奠定了基础,是西方对会保障理论发展史上的一个里程碑。笔者由此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分析西方社会保障理论的发展问题。

二、西方社会保障理论的发展

1.关于社会保障与经济发展的关系问题

西方古典学派的经济学家并没有充分认识到社会保障的功能作用,因而对社会救济持否定态度。随着工业化、市场化、社会化的发展,经济学家对社会保障功能的肯定也有一个从简单到复杂的认识过程,这直接导致了社会保障制度安排的出发点已由解决劳资纠纷、缓和劳资矛盾逐步转向构筑市场经济中的一个功能体系。也就是说,经济学家将社会福利保障政策视为经济政策的一个组成部分,具体来说,将其归为财政政策的重要内容之一。特别是现代主流经济学派将其作为政府调节经济周期、促进经济发展的有效手段。这样,社会保障的功能就由社会功能转变为经济功能,成为促进经济增长和经济发展的重要途径。另一方面,现代市场经济的发展既为社会保障的发展提供了基础,同时也增强了对社会保障的需求规模和需求水平。但是,现代主流经济学派无限扩大“福利国家”的功能,使社会保障与经济发展的关系走向了另一个极端,最终必然导致“福利国家”危机和“福利国家”论的危机。由此可见,西方社会保障理论是西方基本经济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充分反映了西方基本经济理论发展的特征。

社会保障经济功能篇3

论文关键词:土地流转;价值;效用;机制;分析

引言

土地对农民的重要意义不言而喻。长期以来,土地就是农民生养死葬的根基,特别是土地对农民的保障作用具有不可替代性。在正式的社会保障制度缺失的农村地区,土地几乎承担了对农民的全部保障功能。但随着工业化、城市化的不断推进,在市场、政策和资本等的共同推动下,农村土地出现了不同方式、不同程度的流转。在很多地区,特别是经济发达的东部农村地区,农民就业多样化,收人多元化,对土地的依靠也呈现出减弱趋势。土地对农民的保障效用减弱,经济生产和投资的效用增强,这使土地对农民的效用结构发送生了很大的变化。

从表面上看.在土地对农民效用的结构性变化中,土地的保障功能正在经历从强到弱的变化,甚至在一段时间内,受一些外部因素的影响,这种变化还在不断波动。但从深层次上讲.之所以会出现这种变化并不是偶然的,在于它有着深层次的原因:一般说来,土地和农民之间的效用关系是由土地价值的二重性决定的,由土地对农民多重效用结构的内部失衡所引起的。是土地对农民多重效用结构重新构造的一个结果。

1.土地价值的二重性

土地的价值不是单一的,从微观上讲,土地的价值具有二重性。土地的价值既具有经济性也具有社会性。一方面,土地能够进行经济产出,土地的价值具有经济属性。也就是说,通过土地、劳动和资本等要素的结合,土地能够进行生产,创造产品。这些都表现了土地的经济价值。同时,土地的经济价值受到土地的用途、位置、土地产出、经营方式等因素的影响。这些因素的变化会影响到土地经济价值的变化,这也是土地对农民的效用结构变化的重要诱因。以土地的用途为例,商业用地的经济价值高,农业用地的经济价值低。在土地经营方式上.一些新的经营方式可能会更大地激发土地的经济价值,譬如农业的产业化、规模化经营在一定程度上会使土地的经济效益得到更大的激发。另一方面,土地具有养育功能、承载功能和保障功能。它既可以作为居民用地、交通、水利用地等,也可以为人类的生存发展提供必需品。同时为农民的生存和发展提供了最基本的保障。可以说,土地的保障、养育和承载功能集中体现了土地的社会价值。

1.1土地两种价值的关系

在经济条件、农业技术、社会制度一定的情况下,土地的两种价值既表现为性质上的统一性。又表现为数量上的对立性。二者统一于土地的价值之中,同时又因为量的对立性及不均衡性的出现推动土地对农民的效用结构发生变化。具体说,这两种土地价值的关系具体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首先,土地的经济价值决定了土地的社会价值。土地的经济价值是实现土地社会价值的重要途径。土地在提供了粮食的同时,也为农民提供了基本生存保障。这些都取决于土地的经济产出。土地的社会价值依赖于土地的经济价值。如果没有足够和有效的产出或不能进行产出,土地的社会价值便失去了依托的根基。

其次,土地的社会价值影响土地的经济价值。土地的社会价值中最主要的是农业用地为社会提供粮食以确保社会稳定的价值和对农民就业、生存保障的价值。目前我国农村人口占我国总人口的60%以上,农民主要依靠土地获取就业和生存保障。土地的一个重要任务就是为这些人提供基本的生存需求。如果土地的这种社会价值得不到认可或重视就会影响到土地的经济价值的发挥。建国以来,我国通过不断调整土地制度来维护社会稳定,激发农民对农业生产的积极性,促进农业经济的不断发展。反过来,一些不当的土地政策则也起到相反的作用。这正反两方面的经验也都说明土地的社会价值如果得不到重视就会影响到土地经济价值的发挥。

2.土地效用的多重性

土地的价值的二重性在宏观上表现为对农民效用的多重性。可以说,这种多重效用是土地价值属性的宏观表现。具体说土地对农民的主要效应包括经济收益效用、生活保障效用、就业机会保障效用和潜在的升值效用。

土地的经济效用就是通过农民对土地的经营而获取收益所带来的效用。当前的实现途径呈现出多样性,一方面农民可以自己经营土地获得收益,另一方面可以把土地租给别人,收取一定的租金。此外,农民还可以通过入股分红等形式获取收益。因此无论是自己经营还是转让土地使用权,这些都可以使土地的经济收益得到实现。

土地对农民的生活保障效用可以从这样两个层次来理解。一是农民的生活所需要的一切都来自土地,土地为农民提供了基本的生活需要;二是由于我国社会保障体系的城乡二元体制.农民所享有的各项保障只能通过土地来实现。实际上土地承担了社会保障的部分甚至全部功能。

此外.土地为农民提供了就业机会,具有大幅升值的潜能.这些也对农民产生一定效用。

不同土地效用的重要性在不同时期是不同的。这其中受到了外界因素的影响。譬如在不同的经济形态下,土地的产权性质不同,其对农民的效用就不同。在传统的自然经济形态下,缺少商品流通,人们过着自给自足的生活。这种情况下,土地的社会价值更为人们所重视.土地对农民的最大效用就是保障生活。当今,进入商品经济时代,土地的属性不再是单纯的社会价值。土地的经济价值受到人们的更多重视,在~些产权形式下,土地成为了一种商品,能够在市场上进行买卖、流通和交换,而且土地的经济价值带给土地的宏观效用也在不断增大,成为土地对农民的最大效用。

从土地功能的变迁看,土地对农民的效用格局总是会经历从均衡到不均衡再到形成新的均衡的过程。也就是说,在一定的时期内土地的多重效用具有内部均衡性。同时,这种内部均衡会受到外部环境的影响。当外部环境出现变化时,原有的均衡被打破,土地的效用格局就会发生变化,最终达成新的效用均衡,形成新的效用格局。经济发展水平对土地经济生产效用的影响也非常直观,在经济不发达的地区,农民与土地的关系密切。他们的生、老、病、死都依赖着土地。土地更多地承担起了保障功能,社会效用突出。相反,在经济发达的地区,农民有机会在非农产业上取得收入,对土地的依赖较少。因此。经济环境的变化也会带来土地效用结构的变化。但过于强调或不合时宜地强调某一种效用的重要性都会影响到土地整体效用的发挥。不利于形成新的效用结构。甚至产生损害农民利益的情况。

3.影响土地效用发生改变的因素

3.1社会保障对土地保障的替代效用,

社会保障作为一项化解、预防贫困以及社会威胁,维护人格尊严的重要方式.越来越多的人认可并加入了社会保障。社会保障权也已经成为一项基本人权,被多国写入其宪法。我国在1954年公布的第一部宪法就确认了社会保障权利是公民的一项基本权利。因此从人权的思想上来考量社会保障,它就应该具有全民性、普遍性的特征。农民享有社会保障,纳入到正式的社会保障制度中来。实现老有所养、病有所医,是公民权利的体现。这也表明,法律和制度的规定已经形成了社会保障对土地的保障功能的刚性替代效应。

随着社会保障制度的不断完善,在三方出资模式中,国家财政的稳定支持使社会保障在抵御社会风险上的优势不断显现。它避免了土地保障的不稳定性,甚至可以化解因自然灾害对土地经济生产功能破坏带来的风险,也可避免因农民劳动能力减退或丧失所引起的经济来源断裂.特别是在一些社会保障制度比较完善,保障水平较高的国家,参加社会保障的优势会更加明显。因此,社会保障的优越性也会影响人们对土地保障的选择。使社会保障在保障效果上对土地保障产生柔性替代效应。

在社会保障法律、法规不断健全、保障的覆盖面不断扩大、保障水平不断提高的情况下,社会保障对土地的保障功能的替代效应不断增强,而且这种替代作用越强,土地对农民的生活保障效用就越低。在农民所面临风险更多地被社会所承担和化解的时候.土地的所承担生活保障功能就显得不那么重要了。这时土地的经济效用就会变得更加独立,土地的经济生产功能就会更加突出。在土地摆脱所承担的社会保障负担,更多地用来进行经济生产的时候,土地也就具有了创造更大经济价值的条件,从而具备了流转的可能。因此,从大的发展背景来看.土地的经济生产与农民保障正在经历着一个从结合到分化的过程.功能也逐渐从合二为一到各司其职。

3.2土地保障抵抗风险的能力弱化

进人工业社会以后,随着风险走出家庭,演变为社会风险,土地在抵抗风险上的作用已经不如从前。越来越多的风险已经超出了家庭的承担能力。在多种多样的社会风险中,土地所能具有的这些功能在应对各种风险方面已经显得捉襟见肘,甚至无能为力。

3.3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发展

在农业社会、土地对农民的保障效用是不容置疑的。农民没了土地,就缺少了生存的基础。但在工业社会里,土地的经济价值得到了提升,所带给农民的经济效用也远远超过了其带给农民的保障效用。特别是近些年来,随着我国工业化和城市化的不断推进,农民非农就业的机会增加,非农收占农民纯收人的比例提高,土地对农民的保障效用也在减小。与此同时.土地带给农民的直接或间接经济效用却不断增加。在城市化不断推进的过程中,大批年轻劳动力离开农村,进入了城市,离土离乡的生活方式也使土地的经济产出下降、保障功能弱化。

社会保障权的普及、认可,土地保障在应对社会风险能力上的不足,以及城市化工业化的持续推进,土地经济价值的提升等都为农村土地的流转创造了条件和机会。尤其是在我国一些经济发达城市的郊区,随着外部资本涌入。土地经济价值的开发,使土地原有的多重效用格局被打破。但就目前农村社会保障建设程度和土地规模化和产业化发展的程度而言。土地新的多重效用格局尚未形成。在土地出现流转,土地经济效用实现的过程中,土地的经济效用挤占,甚至排斥其他效用,特别是对土地保障效用的空间挤占。使农民原有的保障体系遭到破坏,但新的保障体系又没能及时跟上。因此,农民原有的保障体系的断裂、新保障建设的滞后给农村社会保障建设带来了很大的压力和影响。

从根本上说,当前农村土地的流动性加强,土地自我保障功能弱化是以市场经济发展和政策环境的变化为诱因,以土地价值在量上的失衡为动力.在宏观上表现为土地对农民效用的多重性,以及效用格局的重新构造。其中,土地的经济效用、保障效用、升值效用等对农民的重要性发生变化。在市场机制的作用下,土地的经济效用对农民和市场的重要性不断加大,而土地的保障效用的重要性则减弱。这种变化对农村原有的保障体系形成了冲击。特别是在农村养老保障体系不健全.即新保障体系未建立,老保障体系出现衰退,制度裂隙扩大。整个农村养老保障体系出现了青黄不接的情况。

社会保障经济功能篇4

系既不能完全由私法调整,也不能完全狭义的社会法通常将社会法等同于由公法调整。由此,西方法学家提出了社会保障法。有学者认为,社会法就是社会法的概念。将社会法定义为介于公社会保障法,其核心部分是社会保险法;法和私法之间的第三法域。但究竟什么也有人把它同社会支付法视同一体,认是社会法,法律没有明确的规定,法学界为社会法在原则上属于公法范畴,而劳也没有统一的定论。动法、住宅法、消费者保护法等,尽管它在我国,人们愈加关注社会法的理们也旨在向弱者提供社会保护,但由于论研究,是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步人社会它们具有支付平等这一典型的私法性主义市场经济所决定的。可以说,我国质,因而它们在根本上不属于社会法。②的社会法是在经济发展的不断深入,法在德国,社会法和社会保障法二者等同。

律体系的日益健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如德国学者察哈尔认为,社会法“是一种社会的进程中产生的。社会保障,是为一国的社会政策服务的,二、社会法的含义如社会救济、困难儿童补助、医疗津贴等总的来讲,社会法的定义有广义、中有关的法律,都属于社会法的范围。’,③义、狭义之分。中义的社会法是将社会法的定义界广义的社会法是指为了明确各种社定在广义和狭义社会法的理解之间,内会关系,解决各种社会问题,兼有公法和容有劳动法和社会保障法。其实质是以私法特征的第三法域。主要包括劳动法、劳动法和社会保障法为基础所建构的法社会保障法、教育法、文化法、公用卫生律部门。法国一般认为社会法包括劳动事业法、环境法、自然资源法等。这一学法和社会保障法。

术观点,是将社会法定义为“三元结构”我国一直以来否定社会主义法有公中的一元,是独立于公法和私法之外的法和私法的划分,“我们不承认任何‘私第三法域。在英美国家,社会法通常作的东西’,在我们看来经常匠一切都属于较广义的理解。在英国,社会立法被解公法范围。’,④因此,我国不区分公法和释为对具有普遍社会意义的立法的统私法,也没有给社会法明确下定义。九称,例如涉及教育、居住、健康福利设施、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根据立法工作的抚恤金以及其他社会保障方面的立法。实际需要,初步将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划分为七个法律部门,即宪法及宪法相关法、民法商法、行政法、经济法、社会法、刑法、诉讼与非诉讼程序法。”并将社会法界定为“调整劳动关系、社会保障和社会福利关系的法律”。这是我国第一次明确提出了社会法的概念。

由此可见,全国人大的立法实践,已经对经济法采取了中义的解释。我认为,将社会法做中义的理解最为合适。从广义上理解,使得社会法的范围过于宽泛、内容庞杂,就难以区分经济法和社会法。同时也使社会法的特征变的不明显。如果从狭义上理解,内容又过于狭窄。只有中义的解释不仅能够使社会法自身体系,也符合法律发展的规律,顺应时代要求。

三、经济法与社会法的关系

卜)经济法与社会法的范围

如果从广义上解释社会法,认为它是公法和私法之外的第三法域,那么社会法就应当包含经济法中的一部分。正如有的法学家指出的,“经济法的性质既不属于传统公法,也不属于传统私法的范畴,而是带有两种法律的混合形态特征的法。经济法这个新的法律部门已经处于社会法的一部分的地位。’,⑤

前面,已经将社会法做了中义的解释,即调整劳动关系、社会保障和社会福利关系的法律。这也就是说,社会法包括劳动法和社会保障法。那么经济法就和社会法并存。这时,经济法和社会法是并列的,而不是从属关系。它们并存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法律体系中。

俘)经济法与社会法的特征比较首先,在调整对象方面,经济法是调整国家协调本国经济运行过程中发生的经济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称卢经济法的调整对象是特定的经济关系。包括企业组织管理关系、市场管理关系、宏观调控关系等。经济法直接作用于市场经济,直接调整经济领域中的经济关系。这些经济关系由经济法调整能够促进资源的优化配置,提高经济效益,发展国民经济。

而社会法的调整对象主要有劳动关系和社会保障关系,其中基本不涉及经济关系。“我们可以大体将社会法调整对象归纳为社会保障关系、弱势群体保护社会关系和公益事业举办社会关系和教育权利保障社会关系。这种新质社会关系既不能由民法来调整,也不能由经济法来调整,更不能由行政法来调整。’,(咧如劳动法,其调整对象是劳动者与用人单位在劳动过程中形成的劳动关系以及与劳动关系紧密相连的其他社会关系。

其次,在法律目的方面,经济法的目的是实现国民经济高速发展,维护市场竞争秩序。经济法的目的具有很强的经济性,体现“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原则。经济法不仅能够从制度上维护市场基本秩序和交易安全,还能够进行宏观调控,从整体上协调经济运行。社会法的目的在于保护公民的社会权利,尤其是保护弱势群体的利益以及保障社会安全和社会公平。社会法体现“公平优先,兼顾效率”的原则。社会上只要有竞争,就会有强弱之分。如果没有公权力的介人来保护弱者的利益,就会使社会严重分化,并最终导致严重的社会问题和矛盾。只有社会法实现其法律目的,才能维护社会安定、团结。

再次,在基本功能方面,在经济法的功能结构中,以经济功能为主,社会功能为辅。经济法最主要的是经济功能。如经济法中的税法和财政法,都具有宏观调控的功能。与此同时,经济法还具有一定的社会功能,如通过扶持社会弱势群体,提高他们的市场地位、恢复其竞争能力;在我国,实现经济法的基本功能有助于深化改革,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系,推动国民经济的发展。在社会法的功能结构中,社会功能为主、经济功能为辅。社会功能是其主要功能。社会法在缓和社会矛盾、维护社会稳定方面能够发挥积极作用,共同建设和谐社会离不开社会法的发展。同时,它还具有许多经济功能。例如,社会法能够保护市场竞争中的弱势群体,使他们的生存权得到基本保障,这是经济持续发展的前提条件。

最后,在评价机制方面,经济法制度的实施效果以经济效益是否得到提高来评价的。只有经济效益提高了,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的发展了,经济法才是真正的得到贯彻和落实。社会法制度的实施效果是以社会公正的维护和社会保障的水平来评价的。社会效益是社会法追求的目标。社会是否发展进步,公益事业是否得到促进,弱势群体的利益是否得到保护,这些都是评价社会法贯彻落实的程度及效果的重要标准。

四、在构建和谐%t会中,经济法与社会法担任的角色

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论断,引起社会各界广泛关注。和谐社会的内容非常广泛,它是社会的各种要素和关系相互融洽的状态,是一个各方面利益得到均衡的社会。和谐社会应包括:“宏观方面,包括城乡结构、区域经济、阶层结构、民族和睦、劳资关系都要处于和谐状态。”“人与人之间关系的和谐。”“人与自然的和谐。”

(一)经济法与共建和谐社会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建设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同时,也存在许多不和谐的因素。这其中很大程度上是由于宏观调控不当、企业组织管理无序、市场管理的混乱等原因引起的。可见,只有经济法有充分发挥其的功能,建设和谐社会才得以顺利进行。

经常追求建立在社会整体利益基础上的经济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它以社会为本位,强化主体的社会责任,具有追求社会正义和实质公平,维护社会整体利益。“在经济法的视野中所追求的在社会整体利益基础上的经济与社会可持续协调发展,是现代经济法所追求的首要目的性价值,是当代科学发展观在经济法价值中最突出、最生动的根本性反映、本质性要求和具体体现。’,⑧因此经济法能够有效地解决当前社会上出现的一些问题,并以此促进社会的和谐运行。

(二)社会法在建设和谐社会中的作用

今日中国之所以需要社会法,是由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社会步人市场经济社会所决定的。在社会关系中,竟争导致社会个体的差距,此时如果没有法律介人来保护弱势群体的利益,将最终导致严重的社会问题。制定和完善社会法能够改变这种失衡局面,这对构建和谐社会具有重大而深远的理论和现实意义。建立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离不开社会法的发展,因为社会法能够通过缓和社会矛盾来维护社会的和平、安定。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和经济发展,社会法越来越被人们所重视。社会法对构建和谐社会具有重要作用。而传统的法律不能够妥善的解决各种社会关系、维护公共利益、扶助弱势群体,此时正在兴起的社会法正好弥补了这个不足。

总之,社会法可以通过对社会的直接调控来维护正常的社会秩序,实现社会公平,促进社会和谐。因此,必须给社会法以足够的重视,保障社会弱势群体2008.。·理论研究·的利益,协调社会矛盾。只有正确处理和解决社会问题,从而顺利的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如果社会弱势群体的利益被法律所忽视,则法律很难称得上正义,也就无法保护社会公平,社会也就无法达到和谐。

(三)经济法与社会法相互协调、共建和谐

社会保障经济功能篇5

【关键词】土地效用;土地保障;土地功能

文章编号:iSSn1006―656X(2014)09-0045-01

一、土地效用的多重性

土地的价值的二重性在宏观上表现为对农民效用的多重性。可以说,这种多重效用是土地价值属性的宏观表现。具体说土地对农民的主要效应包括经济收益效用、生活保障效用、就业机会保障效用和潜在的升值效用。

(一)土地的经济效用和生活保障效用

土地的经济效用就是通过农民对土地的经营而获取收益所带来的效用。当前的实现途径呈现出多样性,一方面农民可以自己经营土地获得收益,另一方面可以把土地租给别人,收取一定的租金。此外,农民还可以通过入股分红等形式获取收益。因此无论是自己经营还是转让土地使用权,这些都可以使土地的经济收益得到实现。土地对农民的生活保障效用可以从这样两个层次来理解。一是农民的生活所需要的一切都来自土地,土地为农民提供了基本的生活需要;二是由于我国社会保障体系的城乡二元体制,农民所享有的各项保障只能通过土地来实现,实际上土地承担了社会保障的部分甚至全部功能。

(二)土地的就业保障效用和潜在升职效用

土地为农民提供了就业机会,具有大幅升值的潜能,这些也对农民产生一定效用。不同土地效用的重要性在不同时期是不同的。这其中受到了外界因素的影响。譬如在不同的经济形态下,土地的产权性质不同,其对农民的效用就不同。在传统的自然经济形态下,缺少商品流通,人们过着自给自足的生活,这种情况下土地的社会价值更为人们所重视,土地对农民的最大效用就是保障生活。当今,进入商品经济时代,土地的属性不再是单纯的社会价值。土地的经济价值受到人们的更多重视,在一些产权形式下,土地成为了一种商品,能够在市场上进行买卖、流通和交换,而且土地的经济价值带给土地的宏观效用也在不断增大,成为土地对农民的最大效用。

(三)土地功能的变迁对效用的影响

从土地功能的变迁看,土地对农民的效用格局总是会经历从均衡到不均衡再到形成新的均衡的过程。也就是说,在一定的时期内土地的多重效用具有内部均衡性。同时,这种内部均衡会受到外部环境的影响。当外部环境出现变化时,原有的均衡被打破,土地的效用格局就会发生变化,最终达成新的效用均衡,形成新的效用格局。经济发展水平对土地经济生产效用的影响也非常直观,在经济不发达的地区,农民与土地的关系密切。他们的生老病死都依赖着土地,土地更多地承担起了保障功能,社会效用突出。相反,在经济发达的地区,农民有机会在非农产业上取得收入,对土地的依赖较少。因此,经济环境的变化也会带来土地效用结构的变化。但过于强调或不合时宜地强调某一种效用的重要性都会影响到土地整体效用的发挥,不利于形成新的效用结构,甚至产生损害农民利益的情况。

二、影响土地效用发生改变的因素

(一)社会保障对土地保障的替代效用

社会保障作为一项化解、预防贫困以及社会威胁,维护人格尊严的重要方式,越来越多的人认可并加入了社会保障。社会保障权也已经成为一项基本国策,被多国写入其宪法。因此从国策的思想上来考量社会保障,它就应该具有全民性、普遍性的特征。农民享有社会保障,纳入到正式的社会保障制度中来。实现老有所养、病有所医,是公民权利的体现。这也表明,法律和制度的规定已经形成了社会保障对土地的保障功能的刚性替代效应。

在社会保障法律、法规不断健全、保障的覆盖面不断扩大、保障水平不断提高的情况下,社会保障对土地的保障功能的替代效应不断增强,而且这种替代作用越强,土地对农民的生活保障效用就越低。在农民所面临风险更多地被社会所承担和化解的时候,土地的所承担生活保障功能就显得不那么重要了,这时土地的经济效用就会变得更加独立,土地的经济生产功能就会更加突出。在土地摆脱所承担的社会保障负担,更多地用来进行经济生产的时候,土地也就具有了创造更大经济价值的条件,从而具备了流转的可能。因此,从大的发展背景来看,土地的经济生产与农民保障正在经历着一个从结合到分化的过程,功能也逐渐从合二为一到各司其职。

(二)土地保障抵抗风险的能力弱化

进人工业社会以后,随着风险走出家庭,演变为社会风险,土地在抵抗风险上的作用已经不如从前,越来越多的风险已经超出了家庭的承担能力。在多种多样的社会风险中,土地所能具有的这些功能在应对各种风险方面已经显得捉襟见肘,甚至无能为力。

(三)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发展

在农业社会、土地对农民的保障效用是不容置疑的。农民没了土地,就缺少了生存的基础。但在工业社会里,土地的经济价值得到了提升,所带给农民的经济效用也远远超过了其带给农民的保障效用。特别是近些年来,随着我国工业化和城市化的不断推进,农民非农就业的机会增加,非农收占农民纯收人的比例提高,土地对农民的保障效用也在减小。与此同时,土地带给农民的直接或间接经济效用却不断增加。在城市化不断推进的过程中,大批年轻劳动力离开农村,进入了城市,离土离乡的生活方式也使土地的经济产出下降、保障功能弱化。

社会保障权的普及、认可,土地保障在应对社会风险能力上的不足,以及城市化工业化的持续推进,土地经济价值的提升等都为农村土地的流转创造了条件和机会。尤其是在我国一些经济发达城市的郊区,随着外部资本涌入,土地经济价值的开发,使土地原有的多重效用格局被打破。但就目前农村社会保障建设程度和土地规模化和产业化发展的程度而言,土地新的多重效用格局尚未形成。在土地出现流转,土地经济效用实现的过程中,土地的经济效用挤占,甚至排斥其他效用,特别是对土地保障效用的空间挤占,使农民原有的保障体系遭到破坏,但新的保障体系又没能及时跟上。因此,农民原有的保障体系的断裂、新保障建设的滞后给农村社会保障建设带来了很大的压力和影响。

社会保障经济功能篇6

关键词:农村社会保障;模式;文献综述

随着现代化的逐步推进,社会转型与体制转轨的深入,我国城市化进程逐步加快,城市化水平不断提高,人口特征、家庭功能也发生了巨大变化。在效率优先、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价值观的导向之下,在经济取得飞速发展的同时我国的社会建设严重滞后,社会保障制度不健全,国民面临的风险越来越多、越来越大。社会保障制度建设在整体落后的情况下,城乡之间又存在着很大的不平衡,农村社会保障不管是在覆盖范围还是在保障水平方面都与城市社会保障存在着很大的差距。这不仅体现在政策实践之中,在社会保障理论研究上也表现突出。

一、农村社会保障模式的现状

大多学者认为,我国农村社会保障是在城乡二元结构背景下,以土地保障和家庭保障为主体的制度模式,政府在此承担着很有限的责任;保障模式以社会救助、农村养老保险和医疗保险、社会优抚、社会福利为主要内容。江瑞平认为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是我国农村社会保障体系的基础,它在保障广大农民的基本生活,稳定农村并促进其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吴美满(2003)认为受我国农村经济发展水平的影响,现阶段的社会保障基本模式是以农民家庭自筹保障为主、国家保障和集体保障为辅,首先把重点放在社会救助和福利服务的层面上,主要是救灾救济、养老保险和优抚安置、社会福利服务。刘振杰(2005)认为在城乡二元体制之下,农村通过和集体化,实行家庭与集体相结合并以家庭保障为主的社会保障制度与体系。夏明会、宋光辉(2010)认为我国农村社会保障模式是在分类分层管理思想的指导下基于城乡二元结构来设计的。吴云勇、马会(2007)认为1978年以前,我国农村社会保障主要是家庭保障和集体保障,1978年以后,集体保障丧失而蜕变为单一的家庭保障模式张术环(2009)认为自1953年以来我国农村社会保障经历了两个发展阶段:1953-1978年,建立起了“集体土地产权+集体”计划经济特征的农村社会保障模式;1978年以后,建立起“集体所有权家庭承包权+家庭”准市场化的农村社会保障模式。李斌宁(2009)认为我国农村社会保障现阶段的主要内容包括社会救助,以养老保险和医疗保险为主的社会保险,社会优抚和社会福利。’

二、困境与弊端

随着我国从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从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转变,现存的农村社会保障已经不能适应农村社会的发展要求,其弊端凸显,且面临着巨大的发展困境。一些学者从不同角度阐释了我国农村社会保障出现的弊端和面临的困境。刘振杰(2005)认为传统的农村社会保障制度体制面临着三大困境,即与计划经济相适应的农村社会集体保障功能迅速衰落、农民保障所依赖的土地的作用逐渐弱化和农村家庭保障因家庭规模、结构的变迁与人口流动的频繁而迅速弱化。韦雨欣(2007)在其硕士论文中阐述了我国农村社会保障的五大问题:农村社会保障的范围窄、标准低、社会化程度弱、随意性大:农村社会保障发展不平衡,包括发展水平不平衡(东部发达农村地区社会保障水平较高,西部不发达农村地区社会保障水平低下)、农村地区各社会保障项目发展不平衡;农村社会保障资金不足;农村社会保障管理分散;农村社会保障法律制度不健全。吴云勇、马会(2007)强调市场经济体制改革与确立使我国传统的农村社会保障模式受到挑战:计划生育政策的推行使独生子女增多,家庭规模缩小,极大地弱化了家庭的保障功能,农村青壮年的非农化及价值观念等的变化又进一步恶化了家庭的保障功能;土地的保障功能不仅没有得到强化,反而不断弱化;现行的农村社会保障制度因多种原因无法起到真正的“保障”作用。夏明会、宋光辉(2010)认为城乡二元结构导致农村社会保障与城镇社会保障的割裂,二者不能有效对接;同时,使得农民工社会保障制度的不足与缺失。

三、问题产生的原因

关于我国农村社会保障模式出现困境与弊端的原因,有的学者从制度本身功能作出了说明,有的着重强调政府责任的缺失,还有的从制度运行的外部环境进行了解释。刘振杰(2005)认为现有的农村社会保障制度模式出现参保率低、覆盖面窄和退保现象源于多种原因:农村养老保险达不到基本养老的目的;因缴费未能实现国家、集体与个人责任的合理分担致使农村保障制度缺乏互助互济功能;保富不保贫,人为地加大了贫富差距。韦雨欣(2007)从政府责任角度出发分析了我国农村社会保障问题的成因,认为政府价值观念的偏差(“效率优先”、“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政府组织引导不到位、在组织与引导农村社会保障组织、社团建立责任上的缺失,政府政策制度上自上偏向(实行城乡二元户籍制度和城乡有别的社会保障制度,政府财政供应不足),政府管理监督不规范等是导致我国农村社会保障制度模式问题产生的重要原因。李斌宁(2009)认为农村社会保障模式的影响因素有一般因素和经济因素,一般因素包括政治因素、人口因素、地理因素、社会文化与心理因素和传统保障制度因素;经济因素包括经济发展水平、经济运行状况、经济理论导向、经济制度和经济结构。

四、社会保障模式的改革与发展

基于我国农村社会保障不能满足农民的社会保障需求一事实,社会保障研究者们积极主张改革与完善我国农村社会保障模式,并提出了许多有益的建设路径与建议,以期在未来建立与我国农村发展相适应的社会保障模式。

以家庭保障和土地保障为基础构建多元化的农村社会保障模式。江瑞平认为建立我国农村社会保障体系的基本思路要以土地承包经营权作为主要依据,建立多形式、多层次并存的农村社会保障体系(多形式指除了通过土地经营权的合理流转建立社会保障外,还应大力发展以单纯缴费形式建立的社会保障;多层次指根据各地区农村的经济发展水平等不同情况进行选择)。他主张在客观把握我国农村生产力水平、农村社会经济结构等因素的基础上,根据各农村地区经济发展水平的不平衡性和各个地区供求关系的差异性推动我国农村社会保障事业的发展。吴美满(2003)认为建立农村社会保障体系近期必须坚持农民家庭保障为主体,积极稳妥得推进从以家庭保障为主向以社会保障为主的转变。刘振杰(2005)认为我国应该建立以家庭保障为基础、以医疗保障为主体、以农村低保为底线的农村社会保障模式,具体而言即以家庭保障为基础多途径地解决农民“老有所养”问题,把工作重心转移到恢复和重建农村合作医疗上来,全面实施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以及认真解决失地农民问题。高新才、汪振江(2007)认为重建土地和家庭保障功能,建立新型的以土地和家庭保障为主的保障模式是民族地区农村社会保障制度建设的理性选择,结合各个民族地区的实际,构建和完善现阶段民族地区农牧民的最低生活保障制度、新型合作医疗保障制度、自然灾害社会救济制度和养老保障制度。

根据农村实际情况,分类建设农村社会保障模式。李斌宁(2006)从农村社会保障模式与经济发展水平的匹配关系出发,主张分类建设农村社会保障体系,即在贫困型农村建立以基本生活保障为内容的救济型社会保障体系,包括建立社会救济、加强社会扶贫、建立和完善最低生活保障;在温饱型农村建立基本生活需要型的社会保障体系,包括建立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和社会救助;在富裕型农村建立保险型的社会保障体系,即以农村养老保险与医疗保险为主体,建立较为规范,而且保障水平相对较高的社会保障制度,并且可以适当建立一些社会福利项目。张术环(2009)认为我国农村社会保障模式将迎来自助餐式的社会保障模式阶段,它以农民持有完整的土地使用权为前提,以财政投入保障农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为屏障,以生产力发展水平为依据;从农村经济发展的差异性出发、依据不同类型农村的经济发展水平进行分类设计和分类实施,在设计和实施的过程中,充分考虑农村居民的分层,力求符合村情、民情。

其他研究。吴云勇、马会(2007)认为克服现有社会保障模式的唯一路径是构建城乡合一的社会保障制度。夏明会、宋光辉(2010)主张以公民身份和雇佣关系为基础构建农村社会保障模式,在以公民身份确定社会保障获得的前提下,以雇佣关系为路径确定社会保障水平的获得。

五、政府贵任与角色

我国农村社会保障模式残缺不全、发展滞后的一个重要因素是政府责任的缺失。在有关农村社会保障模式中政府责任与角色的研究中,大部分学者认同,在农村社会保障制度的建设中,政府应该承担主体责任与角色,包括加强立法,制度设计与实施,财政支持,监督管理等。罗玉尧(2004)在其硕士论文中指出,政府应该立足于与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公平公正、有限承担和各级政府合理分担的原则,承担推动农村社会保障体系的立法进程、确定农村社会保障体系的总体框架、组织引导农村社会保障体系的建设进程、提供农村社会保障体系建设所需的财政资金和监督农村社会保障体系的运行过程等责任。李迎生(2005)认为国内外经验教训表明,政府在农村社会保障制度建设中充当着主导的角色,担负着根据经济发展水平构建适宜的农村社会保障制度框架,建立健全农村社会保障的管理体制,兑现国家对农村社会保障的财政责任,确保农村社会保障基金的保值增殖,建立健全农村社会保障事业的监管机制,推动农村社会保障的立法建设,以及创造适宜农村社会保障制度建设的外部环境等重要职责。韦雨欣(2007)认为在我国农村社会保障体系的建设过程中,政府在农村社会保障体系建设中应当发挥主导作用;政府灵活应对农村社会保障时势变化的政策选择,根据国情选择适合本国的保障内容与模式,选择与本国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的农村社会保障政策,并遵守农村社会保障体系建设过程中坚持与社会经济同步发展的原则。王晓庆、黄大薪(2009)认为关于完善政府在我国农村社会保障模式中的职责中强调,要加强政府自身建设,提高各级政府公共服务的意识,提高农村社会保障机构的工作效率;搭建信息平台,运用媒介力量进行农村社会保障教育,建立统一的社会保障信息服务网络。陈萌(2009)鉴于我国政府在农村社会保障制度中的越位与缺位偏差,认为应该填补政府“缺位”现象,建构完善的农村社会保障体系,即完善立法,从法律上明确政府是农村社会保障的责任主体;完善管理制度,加强监管力度,履行政府作为责任主体的义务;加大财政投入,树立政府是社会保障最后责任主。金雁(2010)以城乡统筹社会保障建设为视角,认为我国政府因重点负责三大责任:一是制度供给责任,依法建立和实施农村社会保障制度;二是公共财政支撑责任,政府在农村社会保障建设中必须承担更多的资金供给责任,成为最主要的资金支撑力量;三是制度实施与监督管理责任,立足于城乡统筹的角度,深化社会保障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完善农村社会保障的管理体制。

六、研究评述

目前国内的许多学者对我国农村社会保障模式的现状、保障的不足之处、出现问题的原因、未来改革与发展思路与途径以及政府因该承担的责任等方面做了许多有成效的研究,有利于我们认清、理解我国农村社会保障模式的特征与面貌,但是同时也会存在着一些不足。

过多强调农村居民家庭保障容易让人产生误解。其实一直以来,家庭保障在我国农村社会保障模式中始终占有重要的地位,农村社会保障模式的设计与安排从未放弃过家庭责任。而在现阶段以及未来的农村社会保障制度建设与发展中,一再强调家庭责任容易被认为是国家和社会推卸其应当承担的责任,从而不利于新型农村社会保障模式的建立,不利于农村社会保障的完善与发展。笔者认为,在农村社会保障制度的建设中要更多地强调政府的职责。

重建土地保障功能的提法,也许与未来农村社会保障的供给与需求不相符。由于我国土地效益不高,加上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和农村人口特征的变化,土地很难再起到保障的功能。我国数额巨大的农民工和新出生的农村人口,他们己经很少依赖土地,故土地保障功能这一提法也就值得商榷。

社会保障经济功能篇7

一、对保险功能认识的演变历程

时至今日,我国关于保险功能的学说主要经过三个发展阶段:第一阶段可称之为“单一功能说”,也即传统的保险功能说,认为保险只具有经济补偿(或给付)的功能;第二阶段可称为“二元功能说”,这种学说除了认识到保险的经济补偿功能之外,认为保险还具有资金融通的功能;第三阶段可称之为“三元功能说”,以保监会主席吴定富上任后关于保险功能的阐述为代表,认为现代保险同时具有经济补偿、资金融通和社会管理等三项功能。物质决定意识,意识是对物质的反映。同样,对保险功能的认识,也取决于当时经济和社会的发展水平。因此,对保险功能的认识是一个动态的演进过程,而每一次认识的提高又会反过来促进保险业的进一步发展。随着时代的变迁尤其是市场经济发展的逐步推进,对保险功能的认识经历了由简单到成熟、由单一到丰富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保险功能的内涵、外延不断地得到扩大。“三元论”的保险功能说就是这一认识过程发展的必然结果。

商业保险最初发轫于14世纪后半叶意大利的海上保险,是从行会合作保险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会员既是保险人又是被保险人。此时尚没有引进精算技术,仍处在保险的低级形态,保险的唯一功能就是经济补偿,体现为会员之间的保险分配关系。由于缺少科学合理的数理技术支持,保险的功能发挥受到很大限制。17世纪后半叶,保险精算学产生,使理论意义上的人寿保险转化为现实意义上的人寿保险,开创了人寿保险发展的新局面。从数理技术上来说,保险作为一种风险转移手段,主要是运用风险汇聚机制,集合具有风险厌恶偏好的投保人并收取保费建立保险基金,对少数发生保险事故的被保险人进行经济补偿和给付,从而实现风险在投保人之间的分散,这就是保险的经济补偿和给付功能。保险经营技术的解决,大大促进了保险经济补偿功能的发挥。这一阶段,社会对保险的经济补偿功能有了充分认识,传统的“经济补偿说”主要形成于这个阶段。

此后,随着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确立,市场经济得到了极大的发展,金融市场逐渐成为经济生活的主动脉。现代金融最基本的功能是对储蓄资源进行时间和空间的配置,实现储蓄向投资的转化。作为金融产业链中的一环,保险业承载和发挥了资金融通的功能。保险业的金融功能主要体现在:一方面通过承保业务获取并分流部分社会储蓄,另一方面又通过投资将积累的保险资金运用出去,满足未来的支付需要。保险体系吸收的资金(特别是寿险)大部分是长期资金,这是其区别于银行储蓄资金的主要特点。随着保险业的壮大,西方发达国家中许多商业保险公司作为“契约型储蓄机构”,发挥资金来源稳定、期限长、规模大的优点,通过持股和相互参股方式,成为资本市场上重要的机构投资者和稳定力量,作为金融中介最活跃的成员之一,其资金融通的功能逐渐深入人心。这一阶段一直延续至今并保持良好发展势头,保险的资金融通功能也越来越受到社会的重视。

对保险社会管理功能的认识,也是伴随着保险业的发展和保险研究的深入而不断深化的。一般来说,不同时代、不同经济背景的学者,对保险相关问题仁者见仁,智者见智,认识难有统一,但对于保险的社会管理功能的认识则出现显着的趋同现象。随着世界经济一体化和金融全球化步伐的加快,世界保险业的发展日益呈现国际化、专业化的显着趋势,社会的发展和人们的需求也呈现多样化的特点,保险作为金融业三大支柱之一,在发挥传统经济补偿和资金融通功能的同时,也以更加积极的姿态融人现代经济生活的各个领域中,发挥着协调社会经济生活、提高社会运行效率、提升人们生活质量的重要作用,充分体现了保险的社会管理功能。经济学家彼得。F.德鲁克说,保险和风险管理对于促进西方世界在18、19和20世纪的经济进步所起的作用与企业和商业起到的作用同等重要。彼得。L.伯恩斯坦在《抗争命运:值得注意的风险》一书中也指出,一个社会理解、度量和管理风险的能力是现代社会与古代社会的主要区别之处。因此,此次吴定富主席高度概括和总结保险的社会管理功能,可视作对保险业发展到特定历史阶段内在特征的客观认识,是对保险业参与社会风险管理并发挥重要作用的科学总结。

二、保险社会管理功能的内涵、体现及提出意义

(一)保险社会管理功能的内涵

从本质上讲,保险的社会管理功能主要是通过促进社会资源的配置效率来推动经济发展的。对于金融推进经济增长的方式,理论界有两种观点。一种观点认为,一国的金融体系通过提高资本积累率为经济发展作出贡献,因此要倚重储蓄性金融机构和积极引进外资;另一种观点认为,金融通过提高社会资本配置的效率,来帮助经济发展,因此金融机构对于生产率和经济效率的促进功能,在经济发展中的重要性并不亚于资本积累。而保险恰恰具有这两种观点所主张的特点,保险业通过集聚风险补偿基金提高了社会的资本积累率,同时参与经济建设和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通过特有的交换机制促进社会资源的合理分配,提高了整个社会的资本配置效率,客观上起到了“稳定器”和“助推器”的双重作用,为社会经济健康运行提供可靠的制度支持。传统的保险单一功能说,认为保险人仅仅是一种风险传递机制。但事实上,保险这一功能对经济发展的作用可能还没有保险的其他要素重要。因为,保险不仅仅是简单的财务平衡表,还为经济活动和长期增长提供其他有力支持。美国保险学者小哈罗德。斯凯博在1998年就曾指出,保险可以为经济发展提供诸如替代政府安全保障、推动贸易和商务、鼓励减损、促进风险的有效管理等七种重要服务。现代企业理论的利益相关者学说也为保险业的社会管理功能提供了理论支持。现代企业理论认为,企业是由股东、债权人、职工、管理人员、关联企业和顾客等企业利益相关者组成的共同组织,是这些利益相关者之间缔结的一组契约的集合体。因此,现代企业在公司治理中必须考虑维护利益相关者的利益才能实施有效治理,这种理论强化了企业的社会管理责任。保险企业在构建公司治理结构和日常经营时应注重保护利益相关者的利益,履行相应的社会责任,不仅追求经济效益,还要追求社会效益,充分发挥社会管理功能,促进社会整体进步。反过来,社会经济的进步又会推动保险业的发展,二者存在相互促进的客观联系。一般来说,不同发展水平的国家,市场经济的各个子市场之间存在很大差别,保险市场也是如此。如果其他条件相同,一国的保险市场越发达,越有效率,对经济的繁荣贡献就越大。

因此,经济补偿是保险的基本功能,资金融通和社会管理是保险的衍

生功能。随着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保险的社会管理功能将得到不断加强,发达国家保险业的发展实践已经验证了这一点。

(二)保险社会管理功能的体现

社会保障经济功能篇8

关键词:保险;社会管理功能

一、保险的社会管理功能的内涵

2006年6月15日颁布的《国务院关于保险业改革发展的若干意见》明确指出“保险具有经济补偿、资金融通和社会管理的功能,是市场经济条件下风险管理的基本手段,是金融体系和社会保障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首次明确保险具有社会管理的功能。社会管理是指对整个社会及其各个环节进行调节和控制的过程,目的在于正常发挥各系统、各部门、各环节的功能,从而实现社会关系和谐,整个社会良性运行和有效管理。保险的社会管理功能不同于国家对社会的直接管理,保险是对风险的管理过程,而风险管理又是社会管理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通过保险内在的特性促进经济社会的协调以及社会各领域的正常运转和有序发展。1998年特大洪灾、2003年非典、2005年禽流感、2008年汶川大地震,保险在这些重大国家公共安全事件中发挥了极其重要的作用,同时也唤起了人们的保险意识,保险业因此得到了加速的发展。

保险业是以保险费的形式预提分摊金并积蓄下来形成了积蓄基金,从而达到在时间上分散风险的功能。同时保险参与经济建设和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通过特有的交换机制促进社会资源的合理分配,提高了整个社会的资本配置效率来推动经济发展,起到了稳定器和助推器的双重作用。保险所提供的已经不仅仅是一种产品服务,而是一种以更有效率地实现社会安全稳定为输出效能的制度安排。美国著名经济学家舒尔茨认为,保险是一种影响生产要素的所有者之间配置风险的制度。

保险作为各种风险的统筹管理者,渗透到各行各业,融入了生产生活的每一个角落。保险作为一种经济保障制度和维护社会稳定的工具已经开始被人们所接受,在我国社会保障体制不断的改革深化中,人们在养老、医疗、教育等方面的保障需求将更多地依赖于保险来解决。

二、保险的社会管理功能的体现

保险的社会管理功能具体体现在以下4个方面:

(一)社会保障管理

社会保障被誉为社会的减震器,是保持社会稳定的重要条件。其中商业保险是社会保障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一方面,商业保险可以为没有参与社会基本保险制度的劳动者提供保险保障,有利于扩大社会保障的覆盖面。另一方面,由于社会保障体制的基本要求是“宽覆盖、低保障”,只能部分地化解人们的生活风险,而商业保险产品灵活多样、选择范围广,可以为社会提供多层次的保障服务,提高社会保障的水平。

截至2008年全国已经有464个县开展了由地方财政支持的新型农村养老保险试点,参保农民达到1168万人。2009年6月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决定在全国10%的县开展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试点,将会有政府补贴参与。农民以后将可以像城里人一样每月领取养老金,这对缓解我国人口老龄化加剧的压力无疑是一个重大的举措,由此我们可以看出,保险是我国社会保障体制一个重要构成部分。

(二)社会风险管理

从保险的技术特征、行业特点以及历史经验看,保险业在社会风险管理方面具有独特的专业优势。保险公司从开发产品、制定费率到承保、理赔的各个环节,都直接与灾害事故打交道,因此不仅具有识别、衡量和分析风险的专业知识,而且积累了大量风险损失资料,为全社会风险管理提供了有力的数据支持,可以有效防范和化解风险,自觉担当起社会风险管理顾问角色,帮助被保险人强化风险管理意识。

2008年6月在《中国风险管理报告2009》会上,保监会主席助理陈文辉表示保险是市场经济条件下风险管理的基本手段,应当积极探索风险管理的市场化实现形式,承担起风险管理的重任。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各类风险层出不穷,自然灾害风险、人为灾害风险等不断出现,多年来,保险业积极发挥风险管理的重要作用,运用在各个行业、领域的专业技能和服务优势,逐步成为重点行业、重点领域风险管理的专家顾问,发挥了转移风险、规避风险的重要功能。

(三)社会资源管理

保险的本质就是对社会资源的高效率配置。随着我国保险业快速发展,保险业积聚了巨额的保险基金,保险基金的补偿和给付的时差性就为保险资金的投资运用提供了可能。由于市场的竞争日益加剧,保险公司的利润也日趋降低,拓宽渠道运用资金获取投资收益是保险公司稳定经营、增强偿付能力的内在要求。保险通过汇集闲散资金进行集中运用,可以充分发挥保险的社会资源管理功能。

2000-2006年我国的保费收入从1596亿元升至5641亿元。保险资产规模从3374亿元增加到19731亿元。据统计,保险资金运用规模年均增长约40%,保险资产占金融资产比重逐年提升。截至2006年11月,保险资产总额已达1.878万亿元,其中,投资总额1.143万亿元。保险公司的资金主要运用于资本市场,如银行存款、买卖债券、股票等,这扩宽了我国资本市场的资金来源,并促进了资本市场的活跃和发展。

(四)社会信用管理

当前,社会信用体系的建设已经成为影响整个国民经济进一步发展的瓶颈。保险公司经营的产品是一种以信用为基础、以法律为保障的承诺,可以减少由于客观上的不可抗拒因素导致的履约风险,从而扩展信用链条正常运作的范围,通过对受损者进行补偿或者代替投保人履行义务等来促进信用活动的执行。保险对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的积极作用主要是通过责任保险、信用保险、保证保险等产品的推广而实现的。2006年,除了机动车辆第三者责任险和建安工程责任险之外的责任保险、信用保险、保证保险保费总额达到了53.42亿元,占财产险保费总额的6.86%,比2005年增加了1.8个百分点。其中信用保险的增幅达到了151.9%,成为增长最快的财险险种。这说明保险在社会信用体系中起到了越来越大的作用。

另外,保险公司在经营过程中,会不断收集企业和个人的历史履约行为记录,建立庞大的信用数据库。信用数据库可以在行业内部共享以对被保险人进行信用评级、建立失信被保险人黑名单;还能为社会企业信用管理体系和个人信用管理体系的建立提供信息资料,以有效降低社会信用风险,提高违约失信成本。

业是我国国民经济中增长最快的行业之一,自2002年以来我国保费收入年均增长17.3%,2007年全国专业中介机构共计实现盈利19496.2万元,同比增长96.22%。保险各项功能得到较大发挥,有力地促进了社会的稳定和繁荣。保险作为市场化风险分散机制,具有不可替代的独特作用,是市场经济条件下风险管理的基本手段。保险社会管理功能的提出,使我们认识到保险服务不只是一种产品,而是一种全局性的不可或缺的制度供给。长远来看我国保险业具有巨大的潜力,但当前我国保险市场的整体规模还很小,与国内证券业、银行业相比还有很大的差距。因此我们要积极探索建立一套适合我国经济社会发展需求的保险运营与监督管理体系,建提升全社会的风险意识,充分发挥保险业重要的社会管理功能,更好地服务于和谐社会建设。

三、保险如何更好发挥社会管理功能

中国保监会副主席李克穆认为“当前保险业要围绕我国保增长、保稳定、保民生的大局,加强关系国计民生的重点领域、‘三农’领域、公共服务领域、社会保障领域和自然灾害领域的风险管理,为保持经济社会平稳较快发展服务。”保险如何更好的发挥社会管理功能?

(一)发挥商业保险在构建社会保障体系中的作用

我国应该积极发挥保险的社会保障功能,发挥商业保险在社会保障体系中的补充作用。目前我国保险业在养老医疗农村保险方面的研究还处于初级阶段,我国人口老龄化问题日益突出,国家近期颁布养老金覆盖率还只是10%的试点,还有很多问题需要进一步研究;我国农村的社会保障覆盖率远落后于城市,进城务工人员的数量也在急剧增加,不能加入城市基本社会保险计划,养老和医疗保障需求非常巨大。而这些仅仅依靠社会基本保险的投入远远不能满足,商业保险机构应该在这些领域加大投入力度,与社会基本保险形成协同互动。

(二)发挥社会风险管理功能

1、建立保险基金,更好地发挥社会风险管理功能。有关数据显示“5.12”汶川大地震造成直接经济损失达到8400多亿元,其中财产损失超过1400亿元,而投保财产损失不到70亿元,赔付率只有5%左右,远低于国际36%的平均赔付率水平。2008年我国因灾损失13547.5亿元,远远超过2008年全年我国保险业的保费收入9784.1亿元。面对巨灾单个保险公司也显得力不从心,而每一次巨灾后灾区所获得的保险赔付占比很小,不利于灾后重建和保障灾区百姓的生活。关于巨灾保险基金的呼声越来越多,2007年8月通过的《突发事件应对法》规定:国家发展保险事业,建立国家财政支持的巨灾风险保险体系。具体怎么操作还需要大量的研究。本文以为最重要的是要提供一个平台,吸纳社会力量共同筹资,保险公司和政府应该以及各方力量都需要积极参与,其中政府应起主导作用。

2、将商业保险纳入到国家、企业和家庭的风险管理体系中。这比强调保险保障或补偿、给付功能更具有积极意义。它强调对各种财产及其他标的的风险进行评估,在风险发生前能对各种风险进行有效处理和防范,包括采取保险的方式,并有利于明确保险的社会管理功能中的社会风险管理的内涵和任务。

3、应该加强风险的控制。积极采取有效措施,完善风险预警制度、加强风险应急管理,切实防范国际金融风险的跨境传递,维护我国保险市场的稳定运行。使风险处于可控范围,为维护金融稳定、经济稳定和社会稳定做出贡献。

(三)加强保险资金的运用管理

受金融危机影响,一些大型保险公司业绩下滑的主要原因是资本市场的损失,股票收益下滑明显。因此对保险资金的运用应该加强管理。

保险公司和保险资产管理公司应当建立不同层级的股票池,加强其日常管理,跟踪分析市场状况。严格控制短期融资,规范投资运作行为,防止过度利用杠杆融入资金投资股票。中国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于2009年4月5个通知规范保险资金的运用。包括加强资产管理能力建设、规范保险机构股票投资业务、增加保险机构债券投资品种、保险资金投资基础设施债权投资计划及相关指引。

同时应该增加保险机构债券投资品种,拓宽投资范围,改善资产配置,防范资金运用风险。保监会根据《保险机构债券投资暂行办法》,调整债券投资政策,增加投资的品种包括财政部发行、代办兑付的地方政府债券;境内市场发行的中期票据等非金融企业债务融资工具,大型国有企业在香港市场发行的债券、可转换债券等无担保债券。

参考文献:

1、卢晓平,时娜,陈文辉.推动保险业全面参与社会风险管理[n].上海证券报,2009-06-17.

2、傅助.充分发挥保险的社会管理功能[n].中国保险报,2005-08-17.

3、薛生强,徐梅,石健.论现代保险社会管理功能的发挥和实现[J].宁夏社会科学,2006(11).

4、孟平扬.浅析中国保险的社会管理功能[J].技术与市场,2009(1).

5、陈鑫.浅析保险业发展的经济效应和社会效应[J].经济师,2009(2).

社会保障经济功能篇9

关键词:混合经济军队后勤保障社会化资源配置模型

混合经济下军队后勤保障社会化的实质

军队后勤保障社会化的实质是:建立一个开放的系统,通过信息、物质、能量的交流与交换,最有效地发挥自身的主体功能,最大限度地实现资源优化配置,使军队后勤与社会处在有序运行和良性协调的状态,实现军队后勤保障系统高效能的目的。军队后勤保障社会化的经济学依据是比较优势的原理:借助军事后勤保障社会化降低整个军队后勤建设的机会成本,从而着力加强军队核心功能部分建设,压减承担的非军事功能部分,进而实现从数量规模型后勤向质量效能型后勤跨越的目标。推进军队后勤保障社会化是一项庞大的系统工程,不仅涉及军队工作的诸多方面,也与地方许多行业和部门相关联。军队后勤保障社会化既是建设强大国防的需要,又是国民经济健康发展的需要。

军队后勤保障社会化的资源配置具有混合经济的典型特征。混合经济不同于中央计划经济,也不是完全自由竞争的市场经济,而是一种公共(政府)决策与私人决策混合在一起的经济。市场经济的目标在相对公平竞争的环境下实现稀缺资源的最优配置及供需相对平衡;而国防经济的特殊性在于实现军事实力与国民经济发展均衡、协调一致。国防需求与供给在数量和质量上的均衡,是国防经济运行的规律性要求,同时,国防需求弹性(即军品的可替代性)也不同。

混合经济的军队后勤保障社会化资源配置模型

以市场经济为主体的混合经济体制条件下,军队后勤保障的特征是:以国民经济为依托,军事后勤系统与国民经济系统相互融合,军队后勤保障社会化主要通过资源配置方式的调整,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以达到资源配置的“帕累托最优”状态。

模型概述

市场和政府是配置资源相互替代的制度安排。图1中的横轴代表军队后勤保障中市场调节的功能,而纵轴代表军队后勤保障中政府调节的功能。两个假定:第一,若军队后勤保障完全由市场进行调节,则后勤保障效用处于横轴(市场x)上;第二,若军队后勤保障完全由政府进行集权的计划调拨管理,市场不起作用,则其后勤保障效用位于纵轴(政府y)上。

在图1中纵轴与横轴间的任意点(x,y)代表政府调节和市场调节的不同配合状态:第一,越靠近纵轴的点,说明军队后勤保障中政府调节的份额越大;第二,越靠近横轴的点,说明市场调节的份额越大。

关于模型的讨论

军事后勤保障效用无差异曲线图1中凸向原点的一组曲线如pp1和mm1等,是一种军事后勤保障效用无差异曲线。其中每条无差异曲线上各点表示的政府调节与市场调节相配合产生的后勤保障总体效用是相等的。该曲线有如下两个性质:离原点越远,表明产生的保障效用越大;曲线的原点凸性说明,军队后勤保障效用相对任何一种调节力量的作用都是边际递减的。

军事后勤保障约束曲线线段CD表示在既有制度框架下的调节力组合约束。图1中与CD平行的一组斜线分别代表在一定的后勤保障能力水平下政府所能提供的调节力量的组合。约束线的性质与特例为:第一,约束斜线离原点越远,说明军队后勤保障水平越高。第二,在特定约束线CD的后勤保障水平上,如果一个国家的后勤保障资源全部由政府集中计划管理,实现的是oC的政府调节力和零的市场调节力。第三,在特定约束线CD的后勤保障水平上,如果军队后勤保障资源全部由市场调节,实现的是oD的市场调节力量和零的政府调节力量的组合。

混合经济最优状态点约束线CD与无差异曲线pp1的切点e代表在CD这种后勤保障力水平下能够提供较大后勤保障效用的两种调节力量的组合。可以推论:约束CD线上其他任何一点的组合所提供的后勤保障效用都小于e点。因为经过其他点的无差异曲线都只与CD线相交,均低于与CD线下切的pp1线。

由军事后勤保障效用无差异曲线的第二条性质与约束线的性质可知:在军队后勤保障实践中应该将两种调节力量匹配起来,单纯依赖任何一种调节力量都将使资源产生极大的浪费,达不到资源优化配置的目的。

军队后勤保障社会变迁最优发展曲线从原点o出发,连接这结切点的线oZ代表一系列政府调节与市场调节相配合的最优状态,它包括了每一级后勤保障力水平上的最优配合点。这些最优状态的配合并不是两种调节力量在绝对上的相等,而只是代表它们之间的一种均衡(能提供最大的后勤保障效用)。

假如军队后勤保障在制度变迁过程中能按照oZ的线路前进,它将是一条最优的发展路径。

混合经济下美国军队后勤保障社会化资源配置

美军商业化活动方式与自主保障方式

美国的经济是一个市场经济成份占主导的混合经济体。主管美国军队后勤保障的是隶属于美国防部(DepartmentofDefense,DoD)的后勤局(DefenseLogisticsagency,DLa),该局下辖七个处和七个保障中心。用以完成后勤保障的计划、指挥与协调。

军队后勤保障是围绕战时及平时保障展开的,以精简和高效为其宗旨。其保障方式不断演变、发展、成熟,至今基本上形成两种方式:一种是商业化保障方式(我军称之为社会化保障方式),另一种是自主保障方式。据统计在最近几年中,DLa将其大约66%的后勤保障项目社会化。从表1与表2可看出美国军队后勤保障社会化的资源配置基本情况。表1列出了后勤保障社会化项目;表2列出了政府保障的项目。

美国军队后勤保障的基本特征与军事后勤社会化资源配置原则

美国军队后勤保障的基本特征是:第一,后勤与国民经济的界限实际已消失,两者已融合为一个整体,可以把后勤看作一个拥有生产力、物质力和财力的特殊经济体。对美国军方来说,后勤保障已经变得越来越依赖于民间(私营)的支持。第二,为提高资源配置效率,美国联邦预算及管理局omB要求政府应依靠竞争性采购来提品及满足政府需要。第三,以omB的no.a-76公告为依据,作为联邦政府各机构进行预算方案编制,以及各种活动所必须遵循的准则及程序。第四,以omB的no.a-76公告内容为标尺,来认定商业性活动的性质、范围及决定此类活动究竟应该由私营部门还是由政府部门以合同方式提供。

美国军事后勤社会化资源配置原则体现在a-76公告的三个基本原则之中,这三个原则保证了军事后勤社会化的有效资源配置。这三个基本原则为:帮助政府发挥主导作用促进经济发展、提高生产率;保持政府内部职能;依靠商业部门。

美国军队后勤社会化资源配置的执行特点

美国军队后勤社会化资源配置的执行具有以下特点:第一,每年DoD都由专门机构对二者进行评价,根据评价结果进行后勤保障配置方式转换,即由政府职能向商业化行为转换,或由商业化行为向政府职能转换,有时这种转换也发生在某一项目的具体实施过程中。第二,无论在执行商业化行为还是固有政府职能进行后勤保障时,DoD都要求具体操作过程的计算机化和网络化。

我国军队后勤保障社会化资源配置的思考

英国福利经济学创始人庇古在《战争经济学》一书中指出:军工厂允许私人经营、允许外贸,国内军需产品允许向社会采购,战争的资源保障才有扩产与扩张能力。从资源配置的弹性程度和资源开放程度考虑,我国混合经济体制与美国不同。增加资源配置弹性与扩大资源开放程度成为新时期军队后勤保障社会化的客观需要。这决定了我国的军队后勤保障社会化资源配置有自己的特色要求。为做好我国的军队后勤保障社会化资源配置工作,应该注意以下几个问题:第一,遵循我国新时期军事后勤社会化资源配置原则,建立有效的军队后勤社会化保障与军队后勤自主保障纲要和明细目录表。为军队与社会提供有效的资源配置组织和数字化框架,提供可移动式动员物资能力配备和潜力动员执行模块(单元)是提高资源配置效率的重要环节。第二,我国军队后勤保障社会化资源配置处于快速发展的阶段,必须寻求一条最优的发展路径。为此,必须强化我国军队后勤管理机构的后勤保障的计划、指挥与协调功能,以适应军队后勤保障社会化快速发展的客观要求,实现我国军队后勤保障社会化的预期目标。第三、必须有专门机构对军队后勤社会化保障方式与军队后勤自主保障方式和保障部署进行战略、战役和战术级的科学公正地评价,从而确定向军队后勤自主保障方式转换,或是军队后勤自主保障向军队后勤社会化保障方式转换以及保障部署的机动调整,这在我国混合经济中市场经济成份不断扩大的进程中非常重要。第四、我国军队后勤保障社会化资源配置的活动必须适应信息时代高科技的要求,实现计算机化、网络化,提高快速反应能力。第五、利用国民经济动员机制,加速军民结合、平战结合的多种动员中心建设,实现军民科技成果互动循环转移,发挥军民科技产品“双向纳入”的功能与作用。

参考文献:

1.顾建一,张瑞震.军队后勤保障社会化的经济学分析[J].经济研究参考,2004年第40期

2.金春雨.中美军队后勤保障社会化制度变迁的路径比较分析[J].现代情报,2002,5

3.张寓景,田文华,李婷,孙庆文.美军后勤保障及其社会化[J].医院管理杂志,2003,10

作者简介:

彭学君(1972―),男,汉族,河北人,北京理工大学管理与经济学院博士研究生。

社会保障经济功能篇10

〔关键词〕农民,社会保障制度,重要性,问题,对策

目前,农民问题已成为中国经济发展和现代化建设中的关键问题,尤其随着现代化建设步伐的加快,农民问题越来越突出。在所有的农民问题中,农民社会保障问题举足轻重。因为没有农民的社会保障也就谈不上完善的社会保障体系。中国劳动社会保障部部长在2004年iSSa(国际社会保障协会)上指出:“中国的社会保障目标是让13亿人口不同程度地享受到社会保障,特别是九亿农村人口”。

一、建立与完善农民社会保障体系的重要性

社会保障是指国家根据一定的法律和法规,为保证社会成员的基本生活权利而提供的各种救助和补贴项目的总和。党的十六大指出:“建立健全同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的社会保障体系,是社会稳定和国家长治久安的重要保证。”我国是农业大国,农民社会保障体系是国家社会保障制度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因此,建立与完善农民社会保障体系至关重要,其重要性体现为以下几点。

(一)能够有效地减少农村人口。农村人口的持续增长会威胁我国的长治久安。近几年在我国发生的各种重大传染性疾病,都与人口太多和人口密度太大有关。要解决人口过快增长的问题,必须使计划生育政策在农村得到切实落实,而要贯彻好这项政策,需要农民社会保障制度与之相配合,因为目前农民的养老资源主要靠子女供给。根据国家和人口计划生育委员会关于“农村计划生育家庭养老问题及对策研究”课题组2002年在四川、湖北、甘肃、黑龙江四省农村进行的“农村计划生育养老问题抽样调查”,农村老年人的生活费主要来源是子女的供给。在农村多子女是获得养老保险的最主要途径。(1)在子女收入一定的条件下,父母养老需求的满足必须有更多的子女来保障,建立完善的农民社会保障体系可以免除其后顾之忧。

(二)能够有效地扩大内需。我国是一个农村人口占绝大多数的国家,农民是我国最大的消费群体。而目前农村社会保障覆盖率低、范围小,使得绝大多数农民除了承担纳税义务之外,根本没有得到法定的社会保障。未来得不到保障,现期消费则无从谈起;而消费不足,又必定会限制生产的发展。虽然这些年来政府采取的积极财政政策在刺激需求方面取得了一定成效,但这并不能从根本上解决消费不足的问题。中国经济保持长期高速发展最根本的还是要靠全民的消费增长来刺激。因此,随着今后几年积极财政政策的逐步淡出,依靠建立与完善农民社会保障来化解广大农民的后顾之忧,从而有效地启动农村消费,进而扩大内需,将会变得更加重要。

(三)有助于农村经济实现可持续发展。农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必须以不断深化农村改革与大力发展市场经济为前提。而农业是自然风险与市场风险相互交织的弱势产业,我国农民的生产又是以户为单位,具有相当大的分散性,农民的生产与生活风险性也在不断增大,这决定了农民对农村社会保障有着强烈的依赖性;并且农村经济市场化程度越高,这种依赖性就越大,因此,我们没有理由将农民排斥在社会保障体系之外。此外,我国已加入wto,不能再维持对农产品进口的限制,国外农产品的进入势必挤掉我国农产品的一部分市场,这无疑会给长期受国家政策保护的农业带来巨大的冲击,许多农民的生活就会因此而陷入困境。针对这种情况,建立与完善农民社会保障体系就显得十分重要和紧迫。

(四)有利于调节收入分配。建立与完善农民社会保障体系,可以最大限度地实现收入分配公平的目标。众所周知,社会保障制度的一个主要功能就是充当社会的“安全网”或“减震器”。(2)这一功能是通过社会保障对国民收入的再分配实现的。在国民收入的初次分配和再分配过程中,我国城乡居民的收入分配存在着巨大的差异,成为越来越严重的社会问题。1999年农村居民家庭人均纯收入为2210.3元,城镇居民家庭人均可支配收入为5854元;2001年农村居民家庭人均纯收入为2343.1元,城镇居民家庭人均可支配收入为6795元。由于农村居民收入远低于城市居民,加上中国70%的人口是农村居民,因而无论是相对贫困,还是绝对贫困,农村贫困人口都占绝大多数。农村的贫困问题无论在广度上还是深度上都较城市更为严重。因此可以说,中国最大的贫困问题在农村,而不是城市。从这个意义上讲,政府更应该注重农民社会保障体制的建立与完善。因此,应当在坚持效率优先的前提下,通过对不同阶层、企业、雇主和劳动者按不同的比例筹集社会保障基金,间接调节其收入水平,在全社会范围内对国民经济收入进行再分配;对丧失劳动能力者、失去就业机会者以及收入不能维持基本生活者提供物质保障,保障低收入者的基本生活,缩小贫富差距,缓和社会矛盾,维护社会稳定。

二、当前我国农民社会保障存在的问题

我国目前农民社会保障制度包括农民养老保险制度、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和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三个方面。从1991年试点到2003年底,全国有1870个县(市、区)不同程度地开展了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其中有5428万人参保积累基金总额为259亿元。2003年当年领取养老金的农民有198万。由此看出,农村社会保障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应清醒地看到,目前农村社会保障还很薄弱,仍存在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

(一)土地保障功能减弱。在我国农民社会保障的传统时期和今后相当长的历史时期内,土地保障的核心地位及其重要功能是不可替代的,但是,随着我国农村经济的改革发展,目前在发挥土地保障功能上遇到了土地利用率下降、土地保障功能弱化以及经济结构调整致使非农用地规模迅速扩大等一系列新问题。现实土地制度的缺陷,显然不利于土地规模经营的发展,农业经营的收益走势趋低,有的农村甚至出现亏本。农村土地负担日渐沉重,比较多的农民视昔日珍贵的土地资源为“鸡肋”,“食之无味,弃之可惜”。(3)土地的流转价日趋走低甚至要倒贴给转入户。随着城镇化的迅速发展,农用地转为非农用地的规模在不断扩大,农用地规模在缩小,失去土地的农民在增加,从而降低了他们生存发展的保障能力。

(二)社会保障层次低、范围小、覆盖面窄、社会化程度低。目前农村以养老、医疗为重点的社会保障工作仅在小范围内实施,没有在全国范围内推广。有关调查显示占总人口20%的城市居民享受89%的社会保障,占人口80%的农村居民享受的社会保障仅占11%,还是以“优抚”、“救灾”、“救济”为特定对象。从这里看,农村社会保障功能非常差。

(三)二元化格局下的城乡保障差别过大,使城乡劳动者的境遇不平等。长期以来我国社会保障体系并存着两个相互独立又相互联系的层次,城镇企事业单位中的就业人员享受着相对较为完善的社会保障服务,而广大农村居民主要依靠家庭保障。(4)在改革开放以前,农村居民除了依靠家庭保障以外,他们还可以通过以社队为基础的集体经济制度而获得集体保障。但1978年以后农村实行了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农民成为独立的经营单位,农民享受的集体经济保障丧失。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城镇的社会保障制度逐步从过去的单位保障制转向社会保障制,城镇居民比过去得到了较为可靠的社会保障。因此在经济体制改革的过程中,城乡居民间社会保障的不公平状态有所加强。(5)

(四)农村社会保障资金筹措不足。以农村社会救济为例,在1999年农村税费改革之前,农村社会保障资金主要依靠县财政和乡村集体经济收入。2000年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农村税费改革试点工作的通知中,只规定五保户的供养资金列入农业税附加,而没有规定对特困户救济的资金来源。由于税费改革使乡镇经费大幅度减少,只靠县财政提供的有限资金不能为所有特困户提供救济,在有些贫困地区,社会救济实际上已陷入了停滞状态。2006年全面取消农业税,更加大了农村社会保障工作的难度。

三、完善农民社会保障体系的对策

建立与完善农民社会保障体系,发展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是基础,因此,必须加大农业投入,调整农业结构,发展乡镇企业,以增强个人交费能力。在此基础上,从我国农村实际出发,探索出一条适合现阶段农村特点的社会保障的途径。

(一)提升土地保障能力,提高农民保障水平。目前土地均分制度、非农用地迅速扩张、农业人口增加、农业经济结构不合理、市县乡镇机构冗员过多、过度施用化肥及水源环境日趋严重污染,导致土地肥力下降等诸多复杂原因,致使土地负担沉重,收益减少,土地保障能力下滑,农民难以增收,农民保障支柱脆弱。鉴于此现状问题的演进加剧,应从影响土地保障能力减弱的多方面进行有力改革。中国农村地域辽阔,人口众多,地形千差万别,必须大力发展高科技农业,生产绿色农业产品,增加农产品价值,以提高土地保障能力。

(二)改变我国现行农村社会保障覆盖面窄、范围小、社会化程度低的状况。根据我国农村经济发展水平低,农业人口多,地区差距大的实际情况,应建立一个低水平、广覆盖、多层次、地区有别的农民社会保障制度。总的来说,农村的养老保险涉及的面最广,因此在养老方式的选择和养老保险的水平制订上要根据不同地区的发展水平和收入水平。再就是农民的收入低支付不起高额的医疗费,低水平的合作医疗是适应农村经济发展和农民收入水平的最佳方式。为了解决农民交费难的问题,可先由集体提供启动资金和部分补贴,让农民感受到合作医疗的好处,调动其交费积极性。

(三)妥善解决二元化格局下城乡保障差别大,城乡劳动者境遇不平等的问题。要解决这个问题必须坚持城乡一体化的改革导向,改变重城市轻农村的社会保障政策,逐步缩小城乡社会保障水平的差别。一方面,逐步削减政府在城镇的福利开支或降低城镇居民的福利补贴,同时按照权利义务对等的原则完善城镇社会保障制度。另一方面,加大对农村社会保障的投入力度,提高农民已有的社会保障水平。

(四)采取有效措施解决农民社会保障基金的来源问题。社会保障的根本问题是资金来源问题。世界上多数实行社会保障制度的国家,其城乡社会养老基金来源均由政府拨款或采取由政府和雇主出大头、受保人出小头的方法。而我国是一个农业人口占绝对多数的发展中国家,经济基础薄弱,因此不可能像西方发达国家那样为农民提供全面的、高标准的社会保障待遇,我国的农民社会保障制度应从农村实际出发。其基本思路是:坚持低标准起步,个人交纳资金为主、集体补助为辅的原则,坚持自愿参加与政策鼓励相结合的政策措施。

注释:

〔1〕李建民.中国农村计划生育夫妇养老问题及其社会养老保障机制研究〔J〕.中国人口科学,2004,(3):41.

〔2〕刘燕生.社会保障的起源、发展和道路选择〔m〕.北京:法律出版社,2001.24.

〔3〕姜长云.农村土地与农民的社会保障〔J〕.经济社会体制比较,2002,(1):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