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科学原理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6 02:42:42

信息科学原理篇1

相关热搜:伦理学  医学伦理学 环境伦理学 伦理学与生活

信息伦理学是20世纪70年代形成的一个新兴学科,它的出现是与社会的发展变化相一致的,它是现代社会的产物。作为一门在信息科学与伦理学交叉点建立起来的信息伦理学,是一门以信息伦理为研究对象,探讨信息伦理的生成、本质、功能及其发展规律的科学。当今,人类身处新世纪的初始阶段,社会信息化给信息伦理学的繁荣提供了前所未有的发展契机。经过国内外学者近30多年的初步探索,信息伦理学学科体系初步形成。随着信息伦理理论研究的深入,构建科学的、具有中国特色的信息伦理学理论体系,已成为信息界理论工作者和实践工作者共同关心的一个课题。

1.构建我国信息伦理学理论体系的原则

任何一门学科,都必须有它不同于其它学科的理论体系,形成独特的理论体系,这是一门学科建立的标志。学科理论体系是否完善,在很大程度上反映一门学科的发展水平。关于理论体系在学科发展中的重要性,黑格尔在谈到哲学的理论体系对哲学的重要性时的看法很具有代表性。他曾提出,“哲学若没有体系,就不能成为科学。没有体系的哲学,只能表示个人主观特殊心情,它的内容必定是偶然性的。哲学的内容,只有作为全体中的有机环节,才能得到正确的证明,否则便只能是无根据的假说或个人的主观确信而已。鉴于理论体系在学科发展中的重要作用,构建学科理论体系一直是学科建设的重心所在。因此,著名科学史学家G霍尔顿提出;科学的主要任务,就是要从那些混乱和不断变化的现象中探索出一个有秩序和有意义的协调一致的结构,并以这种方式解释和超越直接的经验。”对于信息伦理学学科而言,这些道理同样是适用的。

万物皆系统。信息伦理学及其理论也不例外。我们在构建信息伦理学理论体系时,除了应用唯物辩证法外,还应以系统论所提示的一系列科学方法、原则作为指导。

1.1整体性原则

我们不能将视野仅仅局限于传统的伦理和伦理学,而应开阔视野,将宏观信息与传统的伦理学统一起来,透过各个子系统、要素之间的组织性、相关性、有机性,从总体上构建信息伦理学理论体系。

1.2有序性和动态原则

有序性原则认为,系统内部诸要素之间的相关性有一定规则,而不是杂乱无章的,认识一个系统也就是要认识相关性中产生的“有序性”或规则性。这一原则表明,系统内部的“序”必须在与环境的物质、能量信息的动态交流中,才能保持和发展起来。人们从系统内在的有序过程和系统与环境的交换过程来分析系统,认识就进入到系统整体性的本质中。这就要求我们在构建信息伦理学理论体系时,要充分考虑理论体系内部各个理论要素之间的相关性,使之保持有序性;同时,要从动态上研究信息伦理学理论与信息环境之间的关系。以社会信息环境作为研究的起点,可深入到信息伦理系统整体性的本质中。

1.3等级系统和系统发展原则

等级系统原则就是将系统与系统之间的关系划分为等级式的不同层次。系统的形成是从无序向有序、从低级有序向高级有序、从低级系统向高级系统不断演化的历史过程。因此,系统的等级存在本身是系统自身发展变化的产物。我们必须从发展的观点,从有序性不断飞跃的观点来看待事物的系统。这就要求我们在构建信息伦理学理论体系时,要充分考虑各个子系统之间的层次性。

2.构建信息伦理学理论体系的方法论基础

科学方法论是关于科学认识活动规律的概括和总结,是关于科学研究方法的理论。科学发展史表明,任何一门学科的理论研究,只有应用科学的方法才能

真正揭示事物的内在规律,建立起科学体系。科学的方法论是构建一门学科的根本前提,也是一门学科走向成熟的标志。因此,构建信息伦理学理论体系,必须以科学的方法论为基础。

2.1确定学科的逻辑起点是构建学科理论体系的关键

一门学科的理论体系,是指该门学科的概念和联结这些概念的判断所组成的逻辑系统。构建学科理论体系,关键就在于确定学科的逻辑起点。所谓学科的逻辑起点,就是学科理论体系中最抽象、最简单的概念,是范畴体系的出发点或称逻辑始项[3]。作为构建学科理论体系逻辑起点的概念,必须符合以下几个规定:

首先,作为逻辑起点的概念必须是科学的概念。从逻辑学的角度看,概念有科学概念和日常概念之分。作为逻辑起点的概念必须是科学概念,必须是反映客观现实的概念而非主观臆造的概念,必须是经过分析、综合、抽象、概括等思维过程所形成的具有明确的内涵和外延的概念,人们对该概念所指代的东西不会产生误解和歧义。

其次,作为逻辑起点的概念必须是学科概念中最基本、最简单、最抽象的概念。任何一门学科都会有很多科学概念,但并不是任何一个概念都可以充当逻辑起点,作为逻辑起点的概念必须是一个高度抽象化的、在科学理论体系中属于核心地位、起着基础性作用的概念,本门学科的其它概念均可以通过它加以说明。

再次,作为逻辑起点的概念必须是包含了所有研究对象的一切矛盾的“胚胎”和“萌芽”的概念,从这个概念出发,可以推演出学科理论体系中的所有概念和关系。

最后,作为逻辑起点的概念必须能体现逻辑与历史的统一。恩格斯指出:历史从哪里开始,思维进程也应当从哪里开始,而思维进程的进一步发展不过是历史过程在抽象的、理论上前后一贯的形式上的反映,这种反映是经过修正的,然而是按照形式的历史过程本身的规律修正的。这时,每一个要素可以在它完全成熟而具有典范形式的发展点上加以考察。”[4]从恩格斯的话可以看出,学科理论体系的逻辑起点应与学科研究对象领域内人类实践活动的起点相一致,学科理论体系的逻辑演进应与学科研究对象领域内人类实践活动的发展相吻合,能够体现逻辑与历史的统一。

2.2从抽象上升到思维的具体是构建学科理论体系的基本思路

从逻辑学的角度看,任何理论体系都是一个范畴体系,都是通过范畴体系来解释其所研究的全部对象的。那么,怎样确立范畴体系呢?马克思在《政治经济学批判》导言中指出,人们对事物的认识是沿着从具体到抽象、由抽象到具体两条道路进行的。按照马克思的看法,学科理论体系的展开(叙述)虽然必须在对具体材料的研究基础上进行,在研究工作完成之后,“现实的运动才能适当地叙述出来”,但学科理论体系的展开方法(叙述方法)与研究方法不同,它是从呈现在我们面前的先验结构开始的。总之,根据马克思主义的观点,构建一门学科理论体系的方法就是从抽象上升到具体。

2.3逻辑分析、演绎推理等思维过程是构建学科理论体系的主要手段

我们把学科理论体系中最抽象、最简单的概念作为构建学科理论体系的逻辑起点,相应地,我们把与之相对应的最具体的概念、原理称之为逻辑终点。从逻辑起点向逻辑终点,即从最抽象的范畴向最具体的概念推进,必须通过分析、综合、归纳、演绎等思维过程,推演出一系列中介概念,使理论体系的构建沿着最抽象的概念这个逻辑起点经一系列中介概念到达逻辑终点,同时找出概念间的相互关系、原理间的必然联系,从而构建起学科的理论体系。

在构建学科理论体系的过程中,分析、综合、归纳、演绎等思维过程都起着重要的作用。我们通过归纳、分析、综合对经验事实进行整理总结,形成学科理论体系赖以建立的基本概念和基本原理,之后又通过分析、综合特别是演绎推理揭示概念间的相互关系和原理间的必然联系,从而构建一个逻辑严密的理论体系。单纯依靠其中某一种或几种思维过程去构建一门学科的理论体系,都是不现实的。

以上是构建学科理论体系的科学方法论的基本精神。按照这种方法论构建学科理论体系的典范就是马克思的《资本论》。那么,按照这种方法论构建的信息伦理学理论体系又是什么样的呢?

3我国信息伦理学理论体系的结构和内容

按照科学的方法论构建信息伦理学的理论体系,就是要将信息伦理学的理论体系按照从抽象上升到思维的具体的思路展开。首先,要找出该门学科的最基本、最抽象的科学概念作为理论体系展开的逻辑起点。由于确定逻辑起点的实质是揭示该门学科的研究对象是一种什么样存在,因此一般将这一部分内容称之为存在论。其次,从作为逻辑起点的最基本、最抽象的概念推演出能够抵达逻辑终点的中介概念,形成与之相联系的相应的判断,即该门学科的基本原理和规律,揭示事物的本质。由于这一部分主要是揭示事物的本质,因此,一般将这一部分称之为本质论。最后,从基本原理和规律向逻辑终点推进,推演出基本原理和规律在具体中的体现,得出各种具体的逻辑结论。在应用性学科中,逻辑终点就是基本原理和规律在实践中的应用,因此这一部分一般称之为实践论。

3.1信息伦理学存在论

存在论部分的中心任务就是确定信息伦理学的理论体系的逻辑起点。我们认为信息伦理学的理论体系的逻辑起点是信息伦理观(即规范信息人员行为的伦理道德观念)。那么,这一概念是否符合一门学科的逻辑起点所必须具备的规定性呢?答案是肯定的。首先,信息伦理观是一个科学概念,它所反映的是现实的客观存在,具有明确的内涵和外延,是广为人们接受的概念。其次,信息伦理观是信息伦理学学科中最基本、最简单、最抽象的概念,其它概念(如信息伦理意识、信息伦理关系、信息伦理活动)均可以通过信息伦理观加以说明,它们都是客观存在和发展的。信息伦理观在信息伦理学理论体系中居于核心的地位,起着基础性作用。再次,信息伦理观包含了信息伦理学一切矛盾的“胚胎”和“萌芽”。由此我们可以推演出信息伦理的本质、信息伦理的基本规律、信息伦理准则、信息传播伦理等一系列下位概念。

存在论部分主要讨论以下三个方面的问题:

(1)信息伦理的历史沿革。由于学科理论体系的逻辑起点应与学科研究对象领域内人类实践活动的起点相一致,学科理论体系的逻辑演进应与学科研究对象领域内人类实践活动的发展相吻合,因此,存在论中我们首先从信息伦理的历史发展来探讨信息伦理学是如何顺应社会的需要而产生和发展的。20世纪70年代,信息伦理问题的研究始于美国信息学家weihergG.m,他于1971年出版了《计算机程序编写心理学》—书,首先对信息技术对社会伦理问题的影响进行了研究。

(2)信息伦理与社会发展的关系。信息社会中出现了一系列的信息社会伦理问题,如侵犯知识产权、非法存取信息、信息技术的非法使用、信息责任归属、信息授权、侵犯个人隐私权和肖像权等。这些社会信息伦理问题应用以往的社会伦理法则是难以定义、解释和调整的,而且,以往的相关法律法规又具有相对的滞后性。这种现状需要信息人员、科研人员和法律界共同研究和探讨[6]。

(3)信息伦理的存在价值。信息伦理是社会信息现象中的伦理道德,是一定的社会道德和道德因素在社会作用下的综合体。它可以指导和纠正个人的信息行为,又可以指导和纠正团体的信息行为,使其符合信息社会基本的价值规范和道德准则,从而使社会信息活动中的个人与他人、个人与社会的关系变得和谐和完善。

3.2信息伦理学本质论

信息伦理学本质论,主要是探讨信息伦理的基本原理。这一部分主要讨论两个方面的问题:

(1)信息伦理的本质。信息伦理是信息伦理学的研究对象,对信息伦理的认识直接制约着人们对信息伦理学的理解和把握。信息伦理又称信息道德,它是调整人们之间以及个人和社会之间信息关系的行为规范的总和。信息伦理不是由国家强行制约和强行执行的,而是依靠社会舆论的力量,依靠我们的信念、习惯、传统和教育的力量来维持的m。

(2)信息伦理学的研究对象。信息伦理的形成有其特定的社会背景,即信息的激增、信息经济的崛起与壮大、信息技术日新月异的发展以及人们观念的更新。因此,我们可以说,它的形成根植于社会实践的需要,其存在和发展有牢固的根基。因而,我们可以认为信息伦理学的本质是一门应用性和综合性的伦理学,是一门以信息伦理为研究对象,探讨信息伦理的生成、本质、功能及其发展规律的科学。

3.3信息伦理学实践论

揭示信息伦理学的本质和研究对象,目的在于用理论指导实践。由于信息伦理学主要是一门应用性学科,因此,实践论在信息伦理学理论体系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实践论部分主要讨论的问题有:

(1)信息伦理学原理:主要研究信息伦理学的基本理论问题,包括学科性质、研究对象、体系结构、理论基础和相关学科等。

(2)信息伦理学方法论:主要研究信息伦理学方法体系构成及其内容。

(3)信息伦理学发展史:人类的信息伦理可追溯到古代传统的伦理,因而,研究信息伦理的历史沿革无疑是必要的。通过对其发展史的研究,我们可以借鉴以往的经验,为现代信息伦理流动提供有益的启示。

(4)信息资源理论研究:以信息资源作为研究对象,研究信息资源的基本概念、类型、结构、布局以及信息资源的成本、价值问题,目的是对信息伦理作进一步深入的研究。

(5)信息政策研究:主要以信息政策的作用、类型,制定的原则、程序等为研究方向,从理论上为信息政策的制定和有效实施提供保证。

(6)信息伦理教育学:该分支学科探讨社会环境对信息伦理研究人员的知识结构、实际技能、人才本身的素质等方面的要求,教学方法与手段的研究,以及如何确定培养目标和课程体系以更利于人才的培养等等。

(7)信息心理学:该分支学科主要研究人与信息的关系,信息对人的心理和行为的影响及如何消除信息给人们造成的不利心理影响,如何培养健康的心理素质等。

(8)比较信息伦理学:该学科主要是通过从社会、政治、经济、文化、思想和历史的角度对跨国、跨地区和不同环境下的信息伦理活动进行比较分析,以及信息伦理与其它学科关系的跨学科研究等。

信息科学原理篇2

关键词:学科交叉课程内容体系构建原则灾害信息传播学

社会经济的发展对高校的人才培养提出了新的要求,高等院校为了顺应这种发展趋势,在课程设置上不断进行革新,根据社会需求开设学科交叉课程。笔者所在的防灾科技学院就开设了《灾害经济学》、《灾害心理学》、《灾害信息传播学》等课程,学科交叉课程往往缺乏现成的内容体系,需要开设课程的教师结合课程所涉及的学科体系进行自行设计。本文以《灾害信息传播学》为例,认为学科交叉课程内容体系构建需要遵循三个基本原则:完整原则、融合原则、主次原则。

一、完整原则

学科交叉课程内容体系的构建首先要坚持完整原则,也就是说要建立一个完整的内容体系。至于什么才是一个完整的体系,这取决于课程的属性。在《灾害信息传播学》的内容体系中,充分借鉴了新闻传播学各种教材的编写体例,最终确定了一个相对完整的体系:

1.概说部分

这一部分分为三节,分别论述灾害信息传播学的研究对象、方法和意义,灾害信息传播的概念,灾害信息传播学的理论基础。这三个部分属于灾害信息传播研究的基础内容,决定着整个课程的方法和内容。

2.简史部分

在《灾害信息传播学》课程体系中,专门有一章的内容是研究灾害信息传播简史的。历史的梳理有助于学生理解灾害信息传播的发展演变过程,通过对原始传播时代、传统媒体传播时代中灾害信息传播形态和特征的了解,加深对当前新媒体时代灾害信息传播现象的理解。灾害信息传播简史站在一个宏观的视角,对人类社会产生以来的灾害信息传播实际进行了简述,对整个课程内容体系的完善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3.要素部分

《灾害信息传播学》课程内容体系的主体部分就是灾害信息传播要素,在全部的十章内容中此部分占到了四章(灾害信息传播者、灾害信息传播媒介、灾害讯息、灾害信息传播受众),几乎占到了全部章节的一半。这一部分详细地分析了各要素在灾害信息传播过程中的地位、特点、作用、表现形态,为灾害信息传播的整体认知服务。

4.机制和效果部分

这一部分包括两章内容,即灾害信息传播机制和灾害信息传播效果,传播机制部分分别从行业机制、道德机制和法律机制三个方面论述,传播效果则从积极效果的建立和消极效果的消除正反两方面论述。

5.案例部分

为了帮助学生进一步理解和应用理论知识,在课程教学中专门设立一章案例分析,选取了近年来发生的几起灾害事件,包括2008年的南方雨雪冰冻灾害、汶川地震、山西运城地震、甲型H1n1流感疫情报道,分析了这几起灾害事件中信息传播的特点、存在的问题、存在问题的原因、提升信息传播效度的对策等内容。这部分内容对于学生直观地了解灾害信息传播理论研究大有帮助。

6.研究现状部分

作为一门课程,需要向学生传播这个研究领域最前沿的知识。《灾害信息传播学》专门设置一章的内容讲述国内外研究现状,在总结已有的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指出了新的学术增长点,并对学生进行必要的学术素养训练,指导学生如何在这个研究领域寻找研究选题和进行学术研究。

对于《灾害信息传播学》课程来说,以上的内容体系基本上体现了完整原则。不同的学科交叉课程应该有不同的内容体系,但是无论是什么样的内容体系,都应该设计完整,让学生对这一领域的知识有全面的认识。

二、融合原则

学科交叉课程需要重点解决的问题就是不同学科之间的融合。有些课程涉及到的学科比较接近,比如《新闻传播学》涉及到的是新闻学和传播学,这两个学科同属新闻传播学这个一级学科之下的二级学科;还有一些课程涉及的学科比较远,比如上面提及的《灾害心理学》等课程。无论什么样的学科交叉课程,既然是交叉,也就是说必须解决好学科融合的问题。《灾害信息传播学》涉及的学科知识包括传播学、新闻学、灾害学、管理学,这就需要寻找以上学科的交叉部分,在整个课程内容体系中有所体现。

学科交叉课程融合要实现各学科研究方法的融合。新闻学和传播学属于人文社会科学,灾害学属于自然科学,二者有着不同的研究方法,学科交叉课程因为涉及到以上不同学科,所以《灾害信息传播学》课程在研究方法上也要进行融合。在本课程的概说部分专门有研究方法的论述,指出了该课程的研究方法为:定性研究与定量研究相结合法、田野调查法、文化分析方法。其中,定性研究、田野调查和文化分析方法都是人文社会科学常用的研究方法,而定量研究则更多地用于自然科学,灾害信息传播学属于社会科学范畴,但是在研究传播效果时,又常常会考虑到“灾害信息”这一特定的传播内容,经常会用到定量的研究方法,定性研究和定量研究相结合的方法体现了人文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研究方法的融合。

学科交叉课程融合要实现各学科内容的融合。之所以开设学科交叉课程,就是因为单一学科无法解决现实问题,需要结合两个或两个以上学科知识才能解决问题,因此,学科交叉课程需要将所涉及到的学科知识融合到一起。《灾害信息传播学》涉及传播学、新闻学、灾害学、管理学等学科知识,因此在涉及课程内容体系时,应充分考虑到内容融合。整个内容体系都是紧密围绕灾害信息传播设计的,如在《灾害信息传播媒介》一章中,针对灾害事件的特点,专门论述了各种媒体的物质依赖性及其应灾能力,在进行比较的基础上指出了广播媒介在灾害救助中发挥着生命线作用。在《灾害信息传播机制》一章中,其中的行业机制、道德机制和法律机制等内容,就要涉及到管理学的相关知识,只有将这几个学科的知识融合在一起,才能构建具有学科交叉特色的课程内容体系。

三、主次原则

构建学科交叉课程的内容体系并不是要将所涉及的学科知识平均使用,在这个过程中需要坚持主次原则,也就是说,要分清主干学科和一般学科,并厘清它们之间的关系,确定它们在学科交叉课程中的地位和作用。

《灾害信息传播学》涉及到传播学、新闻学、灾害学、管理学等学科的交叉,在这四个学科中,传播学是主干学科,灾害学是一般学科,而新闻学和管理学只是在某些章节中体现,并不贯穿所有内容,所以在课程体系构建中就明确了以传播学为主,灾害学为副,新闻学和管理学为辅的地位。

首先,以主干学科构建内容框架。《灾害信息传播学》尽管属于学科交叉课程,但是归根结底仍然属于传播学的研究范畴。课程组在构建课程内容体系时进行了深入的探讨,最终认为仍需参考传播学课程体系。在参考了国内外传播学教材体系的基础上,几经协商,最终确定了《灾害信息传播学》的课程体系:灾害信息传播概说、灾害信息传播简史、灾害信息传播者、灾害信息传播媒介、灾害讯息、灾害信息传播受众、灾害信息传播机制、灾害信息传播效果、灾害信息传播案例、灾害信息传播研究现状。

其次,以一般学科凸显特色。《灾害信息传播学》课程毕竟不等同于《传播学概论》课程,它是一门具有鲜明防灾减灾特色的课程,那么就需要在课程建设中体现这种特色,这就需要在课程体系的微观层面紧紧扣住灾害学学科知识。无论是简史,还是要素和效果,甚至案例分析,课程内容的前提都是灾害事件背景下的信息传播。比如对业余传播者作用的重新认识、对灾区受众的信息接收习惯的研究、对广播媒介在灾害救助中的生命线作用的论述、对各种灾害事件中的信息传播进行的案例分析,都具有鲜明的特色。除此之外,在具体的章节中会涉及到新闻学和管理学的相关内容,这些学科知识只是对课程体系的进一步充实,以使得整个课程体系更具科学性,更适合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

学科交叉课程内容体系的构建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需要在教学过程中不断完善,既要面向市场,也要充分考虑教育者和学习者的实际情况,经过一段时间的实验和反馈,才能打造出体系完整、知识融合、主次分明的课程内容体系。

参考文献:

[1]何高奇、张启兵、李建华等,《多学科交叉课程软件知识产权管理的教学实践》[J],《计算机教育》,2010(16)

[2]陈海平,《动漫周边产品设计――动漫专业与工业设计学科交叉与整合的思考》[J],《大众文艺》,2010(9)

[3]杨晓波,《财经类院校学科交叉培养模式的研究》[J],《科技资讯》,2010(8)

基金项目:防灾科技学院2011年度教学研究与教学改革项目(201127)。

作者简介:

信息科学原理篇3

〔关键词〕图书馆;免费学术信息资源;版权问题;资源挖掘

Doi:10.3969/j.issn.1008-0821.2016.08.019

〔中图分类号〕G20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8-0821(2016)08-0100-03

〔abstract〕inordertopromotethedevelopmentofChinasscienceandtechnology,toenhanceChinasabilityofscientificresearch,thispapertookthenetworkdevelopmentlibraryasthebasis,throughtheresearchandanalysisofonlinelibraryofnetworktechnologypopularizationinthedevelopmentenvironmentoffreeacademicinformationresourcesminingbranchofinstituteofcopyrightissuesinvolvedintheprocess,withthedevelopmenttrendofinformationmodernization,fromtheperspectiveoftherelatedChinaslawsandregulationsandsupport,tosortouttherelationshipbetweenthecopyrightissuesinvolvedinLibraryandinformationusers,theoriginalofthethree,fromthemacrolevelandmicrolevelperspectivetoproposethesolutiontothelibraryoffreeonlineacademicinformationresourcesminingcopyrightproblemsinvolvedintheprocess,inordertocreateagoodenvironmentforacademicnetworklaythefoundation.

〔Keywords〕library;freeacademicinformationresources;copyrightissues;analysisandresearch

如果说21世纪是知识经济时代,网络科技的普及运用则是当代科技发展的内在动力。在网络科技的支撑下,我国移动互联网技术突飞猛进,网络平台信息资源日益丰富,以网络技术为基础建立而起的网络图书馆学术交流平台更为当代科技研发者带来了多方面的便捷,但这也加大了相关信息资源管理难度,尤其是针对部分免费学术资源的管理。近年来,随着法制化社会建设的不断深入,我国对于知识产业产权的保护格外重视,在网络免费学术资源的开发与运用过程中,如何协调科技创新者对专业知识的渴望与相关学术文献创造者的知识产权之间的关系,已成为当代网上学术信息资源挖掘者以及各大行业所关注的重点话题之一,因此在信息网络技术高速发展的今天,解决这一发展问题,对我国未来经济、科技创新发展有着重要发展意义。

1网上免费学术资源的特点与免费学术信息资源挖掘的实际进展图书馆作为我国知识信息资源的存储中心,在信息化时展的今天,当代图书馆已基本实现与现代网络技术的融合发展。如今,利用现代网络科技完善图书馆建设工作,扩展学术信息资源已成为图书馆扩大知识存储量的主要方式之一。网上免费学术资源作为网上学术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现已成科研机构科学研究以及相关教学工作者提升个人知识储备的主要信息资源,在相关工作的进展过程中运用网上免费学术信息资源能有效降低各大科研机构的学术研究成本,提升相关专业的科技创新水平。

11网上免费学术资源的特点

与传统实体信息存储方式不同,网上免费学术资源是以互联网络为信息传播载体的信息资源,是现代网络科技发展下的必然产物,有效弥补了传统学术资源浏览与下载的不足之处,具有学术资源覆盖专业广、信息存储量大、信息内容丰富等特点。网上免费学术资源的挖掘为信息用户带来多方面便捷,用户可以通过网络图书馆在任何时间与空间环境中浏览与下载学术资源,有效提高了学术资源的使用率;除此之外,网上免费学术资源还具有较强的交互性与及时性,在现代社会发展当中用户不仅是网上免费信息资源的受益者,同时也是网上免费信息资源的传播者与创造者,用户在网络浏览与下载免费学术资源文献的同时,只要在网络覆盖面积之内,就可通过网络平台与其他人进行学术交流,发表个人的对所涉及领域的见解,信息传播速度极快,有效提高了我国学术资源的传播效率,为当代科技产业的创新发展创造了良好的条件。

12挖掘免费学术信息资源的实际进展情况

近年来,为提升我国科研质量与学术信息资源传播率与使用率,在网络科技的支撑下,当代图书馆的免费学术资源数据库建设基本实现与互联网科技接轨,网上免费信息资源的挖掘工作取得很大发展进步,持续为用户提高各类免费学术资源的阅读与下载。在实际学术资源下载过程中学术科研人员以及相关专业的从事者可从多种渠道获取免费信息资源,例如我国社会科学研究院在其官网上为用户提供了世界经济与政治研究的免费学术信息资源,并且还设置了免费在线阅读功能,为相关专业的学术研究人员提供了多方面便捷;另外,为实现图书馆的现代化、网络化发展,各大高校与社会图书馆在相关政策的指导下也逐渐意识到网络科技发展的社会影响,将网络科技融入到图书馆的建设工作当中,如今各大高校与社会图书馆已基本实现馆内在藏图书与网络图书的同步,当代信息科学与技术数字图书馆、中国数字图书馆等都在网络科技的支撑下开展网络图书馆建设工作,并为信息用户提供部分免费学术信息资源;除此之外,目前我国不少学术资源数据库或相关服务商也为用户提供了大量的免费学术资源,例如中国知网,该学术资源服务商为非会员用户提供了学术期刊的目录与摘要的免费下载功能;维普资讯也为非会员用户开设了中文期刊的免费搜索引擎,由此我们不难看出,在网络科技高速发展的今天,我国网上免费学术信息资源挖掘在前期资源的开发与运用过程中取得较大的发展成果,有效提升了我国学术资源的使用率与传播率[1]。

2挖掘网上免费学术资源所涉及的版权问题与避免侵权行为的必要性通过多年的努力建设,当前我国网上免费学术资源日益丰富,在相关政策指导下,各大科研机构纷纷加入到了网上免费学术资源数据库的建设工作当中,但免费学术资源下载与资源者之间的利益矛盾也随之而来,并随着免费学术信息资源的扩展而日益突出。在人道主义思想的影响下,人们对法律保护意识逐渐增强,越来越注重个人知识产权的保护,解决网上免费学术资源挖掘所涉及的版权问题,已成为实现当代网上免费学术资源挖掘工作实现持续化发展所面临的首要问题之一。

21网络免费学术资源挖掘过程中所涉及的版权问题通常情况下,我国各大免费学术信息挖掘工作主要通过网络电子期刊杂志平台、网络数据库、学术论坛、科研会议、各大教学机构的科研组织以及资深专家的个人网页挖掘免费信息资源,各大网络图书馆运营管理中心利用现代科技技术手段对网络可供使用的、具有实际价值的免费信息资源进行收集与整理,为社会各大高校学者以及相关领域科研机构提供免费下载,进而达到提升我国科技创新水平的目的,但我国《著作权法》明确规定,信息网络传播权是以有线或无线形式向社会群众提供作品,使公众自由选择信息资源接受或获取信息的权力,但这项权力的行使者是学术资源信息的原作者。从社会工作角度分析网上图书馆属于第三方组织机构,其主要工作任务则是加工整理、制作文献索引数据或文摘数据库,并通过网上图书馆平台将这一信息资源传播非公众,这与我国新著作权法的相关规定存在一定出入,若完全依照《著作权法》相关规定进行免费学术资源挖掘工作,图书馆应做好学术信息资源的核实工作,想要避免出现版权侵权行为应通过纸质方式将学术资源提供给受众,这样一来首先加大了图书馆工作者的工作量,增加了图书馆建设工作的人力资本投入资金,也未能体现出现代网络科技信息化发展的优势,因此在实际发展过程中,一般认为网上图书馆在学术资源的整理与编辑相关专业的学术信息资源的过程中不需要得到资源创造者的认可与同意,但要尊重原作者的署名权,虽有效缓解了网上免费学术资源的挖掘工作与原作者之间的利益矛盾,但仍存在一定弊端。

22免费学术信息资源下载所涉及的版权问题

图书馆网上免费学术信息资源存在的价值在于推动我国科技创新的建设与发展,为社会创造财富与价值,但无论是当代学术研究者还是网上图书馆工作人员在免费学术信息资源的挖掘过程中都少不了相关文献资料的下载。我国《著作权法》中明确规定,作品原创作者拥有合法的复制权,即作品原创作者拥有通过拓印、录音、录像、翻拍、录音、复印、印刷等方式对原作制作多份的权力,由于网络信息资源具有传播速度快、更新速度快、信息资源量大等特点,信息用户在浏览与下载免费学术信息资源使难以做到所有文献下载均向原作者申请或说明,因此用户在网上图书馆下载免费学术资源的过程中难以出现侵权行为,并且我国《著作权法施行条例》明确规定,相关组织机构或个人在使用未经原作者同意的已的作品时,不得影响原作品的正常使用,也不能存在损害原作者合法权益与利益的行为,为避免侵权现象发生,我国部分网络图书馆虽限定了免费学术信息资源的使用范围,但依然不能从根本上解决用户与相关机构在使用免费学术信息资源的过程中所涉及的版权问题[2]。

23避免网上免费学术信息资源挖掘出现侵权行为的现实意义在网络科技高速发展的今天,免费学术资源已成为网络信息资源的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免费学术资源的挖掘与使用,不仅能有效增强相关学术研究者之间的交流与合作,丰富我国学术理论研究成果,同时也能有效提高我国学术科研成果的质量,对我国各大学术领域的理论知识创新有着重要发展意义。然而学术信息资源作为原作者的个人劳动成果,如果在学术资源的使用过程中得不到信息用户的尊重与肯定,会对原作者造成沉重的心理打击。如今,我国网络免费学术资源日益丰富,网上图书馆在网络信息平台挖掘免费学术信息资源的过程中采用合理、科学的方法避免侵权行为发生,一方面能使作者的合法权利受到保护,充分调动学术研究者的工作的积极性;另一方面也能推动我国法制社会的建设步伐,为社会的和谐发展打下坚实基础。随着当代网络科技的普及运用,网上免费学术资源共享平台已成为各大高校以及相关科研机构获取学术信息资源的主要途径之一,其社会价值不可估量,因此在学术信息资源的挖掘过程中化解原作者与信息共享的利益冲突,避免侵权行为发生对网上免费学术资源挖掘有着重要发展意义[3]。

3网络时代背景下,解决免费学术资源挖掘涉及版权问题的建设性意见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发展迅速,现已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但反观我国人均GDp发展现实,与西方经济发达国家还有较大差距,21世纪是注重知识文化创新发展的时代,知识科技是各大企业发展的命脉。如今,网上免费学术资源已成为各大行业工作者、高校以及科研机构获取较有价值的信息资源的主要方式,在网上学术信息资源挖掘与信息用户的使用过程中避免出现版权侵权行为是对作者知识产权的保护,也是对其个人劳动成果的肯定与尊重,因此结合时展背景与免费学术资源挖掘所涉及的实际侵权问题,想要在网上学术信息资源挖掘过程中避免侵权行为发生,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31利用相关政策法规,细化网上免费学术信息资源挖掘工作流程从我国图书管的免费学术信息员挖掘的实际开展情况来看,其侵权问题主要涉及在学术信息资源的挖掘与学术资源的下载使用过程中,我国相关法律明确规定在学术信息资源的使用过程中图书馆有权力与义务保护原作者的知识产权。从法律角度来讲,免费学术资源具有一定的特殊性,任何资源都具有成为免费信息资源的先天条件,但在成为免费学术信息资源之前首先要经过原作者的同意与许可,并且网络图书馆在向用户提供免费学术信息资源的下载与使用过程中不会向用户收取任何费用,然而受网络科技高速发展影响,网络信息资源平台内容日益丰富,每天在信息资源平台上出现的学术信息资源不计其数,因此想要有效避免网上免费学术信息资源挖掘过程中出现侵权行为,我国应利用相关法律政策来完善图书馆网上免费学术信息资源挖掘的工作流程,提升相关工作人员的知识产权保护意识,为实现免费学术资源挖掘工作的科技化、规范化与现代化发展营造良好的氛围[4-5]。

32提升信息用户个人文化素养,引导信息用户认可与尊重原作者的个人劳动成果在社会发展当中,人作为社会经济的主要创造者,想要的营造良好的学术发展氛围,仅仅依靠图书管免费学术信息资源的挖掘远远不够,只有学术信息资源对社会创造实际经济价值,才能体现学术资源原作者以及图书馆网上信息资源挖掘工作者的社会价值,并且学术资源主要以相关专业的理论知识为主,想要在社会发展中体现出价值还需用户的对资源的合理运用,从这一角度来看,信息用户、免费学术资源的提供者以及原作者在利益上虽存在一定矛盾,但在学术信息资源的价值体现上却存在相关依赖与促进的关系。不可否认,当代网络技术发展推动信息资源的发展丰富了我国学术信息资源的传播途径,提高学术资源信息的使用率与传播率,但也加大学术信息资源的管理难度,想要实现我国学术资源的持续化发展,提升网上免费学术信息资源质量,图书馆在细化与完善网上免费学术信息资源挖掘工作的相关流程时,也应利用微博、微信公众号等新媒体技术力量加大知识产权保护的宣传力度,有效提升信息资源使用者个人文化素养,引导信息用户在学术资源的使用过程中做好相关备注与说明,充分尊重与认可原作者的个人劳动成果,只有提升用户信息的个人文化素养,引导信息用户科学、合理、守法的使用免费学术信息资源,才能从根本上化解信息用户与原作者之间的利益冲突,为建设持续化、科技化与现代化的免费学术信息资源交流平台打下坚实的基础[6-7]。

参考文献

[1]徐勇.网络舆情事件演变的动力学建模及预警监测[J].现代情报,2016,(4):14-19,56.

[2]陈丽君.约翰・霍普金斯大学科学数据管理服务实践与启示[J].现代情报,2016,(4):110-114.

[3]郭春侠,李诗琪.国内省级公共图书馆微信平台服务探析[J].现代情报,2016,(4):128-133.

[4]马晓亭.基于情景大数据的图书馆个性化服务推荐系统研究[J].现代情报,2016,(4):90-94.

[5]汪初芸,苏建华.图书馆电子资源编目研究进展分析[J].现代情报,2016,(4):134-136.

信息科学原理篇4

【关键词】大学物理教学;光电信息科学与工程;专业特色

【abstract】Howtoreflectedphotoelectricinformationscienceandengineeringspecialtyincollegephysicsteachingisapressingmatterofthemomentforus.inthispaper,toimprovethelearninginterestofthestudents,takingtheknowledgeofelectricalpolarizationtheoryforexample,weproposedthemethodsonreformingteachingmeansandcontentforcollegephysicsteachingonthebasedofdifferencespecialtyaccordingtotheexplorationandpracticeofcollegephysicsteaching.

【Keywords】Collegephysicsteaching;photoelectricinformationscienceandengineering;Specialtyfeature

0引言

对于地方高校而言,由于生源质量的下滑和学生一进校就感受到的就业压力,许多学生对一门课程的认识首先就是学习这门课程有什么用,这门课程学起来难不难。基于这种出发点,学生对于大学物理这门工科专业必修课程的学习兴趣不大。上课不专心听讲,课后不复习,作业不认真,在网络上搜寻答案,学习效果自然不明显,对大学物理的重要性认识不够,从而影响后续专业基础课程与专业课程的学习,进而影响其全面发展[1]。

我们执教光电信息科学与工程专业的大学物理学课程已四届,每年都在思考一个问题:怎样在大学物理的教学里体现光电信息科学与工程专业的专业特点?通过对教学内容的细致分析,在教学中穿插光电信息科学与工程专业的专业特点,不仅使学生自觉或自发地认识到大学物理的重要性,而且大大提高了大家学学物理课程的兴趣,培养了进一步学习后续知识的热情和对未知专业知识的渴求。

本文首先分析大学物理在光电信息科学与工程专业中的位置,然后以电介质极化理论为例,分析它与光电信息科学与工程专业的结合点,在教学实践中充分体现专业特色,并对大学物理与我校工科专业的结合作了出展望。

1大学物理在光电信息科学与工程专业中的位置

目前我们将大学物理设置在大一,先修课程只有高等数学,后续相关专业基础课程有物理光学、光电子技术基础、激光原理等;后续专业课程有光纤通信原理与技术、光电传感与检测技术、光显示技术等。从课程设置的关联和大学物理课程本身的内容,我们可以看到大学物理在光电信息科学与工程专业中处于基础性位置。教学的目的主要是使学生认识并理解一些物理现象,掌握大学物理的一些基本概念,熟悉大学物理理论体系的一些基本实验。

鉴于大学物理在光电信息科学与工程专业中的基础位置,我们在教学实践中,分析一些物理现象的基本原理时,经常将物理现象与激光技术、光通信、光电检测等领域的实际问题结合起来,引导同学们一起讨论是否可以用相同的物理原理解释,激发大家对光电信息科学与工程专业的学习兴趣,激励学生对基本物理原理和概念的学习热情。

2大学物理中的光电信息科学与工程专业特色

2.

电介质的极化虽由外电场引起,但因极化电荷对外电场有影响,因而极化后,介质中的总场强应为外电场与极化电荷激发电场的叠加,而p则不仅与外电场,而且与总场强有关。由于光是一种电磁波,当光波在介质(晶体)中传播时,光频电场会引起介质的电极化。当课程内容讲授至此,我们可以拓展[3]:在激光出现以前,当光波在介质中传播时,不会出现其他频率的光。而两束以上的光波在介质中传播时,光波之间也不会发生相互作用,服从独立传播原理,不改变各自的频率。当它们在介质相同区域相遇时,则服从线性叠加原理。诸如:光对于介质的折射、反射、衍射、散射和双折射等现象。但介质的电极化强度与光频电场之间的关系,除了线性关系之外,还有非线性的高次项。非线性光学产生的原理可作如下解释:分子是由原子组成的,分子中的电子被束缚在原子核的周围运动,如果外加一个电磁场(光也是一种电磁场),则这种运动将受到扰动,如果外场是一种谐振场,则电子会产生和外电场相同的谐振,正负电中心不重合就诱导产生了一种“极化”,从而产生诱导偶极矩p。

通常,一般光源的光频电场强度ej较小,这样高次项的电极化强度都很弱,可以忽略不计,只用到式(4)中的第一项,即式(3)。而激光是一种具有极强光频电场的光源,式(4)中第二、三项等非线性项就可产生重要作用,可观测到不同的非线性光学现象。

2.2其他知识点的光电信息科学与工程专业特色

对于光电信息科学与工程专业的学生,我们可以从光和信息两个层面对其他很多物理现象进行阐述和讨论,体现光电信息科学与工程专业的特色[4-5]:如光的全反射现象是光纤通信技术的基础;压电效应和逆压电效应,广泛应用的光纤电场量传感器,是基于这一原理实现的;磁致伸缩效应或法拉第磁光效应是光纤磁场量传感器的工作基础;帕尔贴效应是半导体激光器温度控制的关键技术。

我们在大学物理课堂上强调红外、可见光、紫外等光频电磁波,讨论它们的产生、发射、传输、接收和检测等,介绍光通信、光检测等相关专业方向在现代信息技术中的地位和发展状况。这样不仅在教学实践中突出光电信息科学与工程专业的“光”与“信息”这两个基本特色,激发学生学习相关专业课程的浓厚兴趣,而且学生对学习光电信息科学与工程的信心大大增强,同时也提高我们在专业建设和学科建设中的前后一贯性。

3结论

本文以电极化理论为例,在讲解大学物理内容的基础上,通过深入或外延的方式,寻找与光信息专业后续相关专业课程知识的结合点,通过教学实践,使光信息专业大一的本科生对专业产生学习的热情,培养大学生对本专业的浓厚兴趣,树立继续学习本专业的信心。近四年的教学证明,在大学物理教学中主动体现光信息科学与技术专业特色,不仅实现了预期的专业建设和学科建设的目的,而且有助于提高教师在学生心目中的地位。

就我校实际情况而言,如化工、生物专业的学生认为热学与专业课程联系最为紧密而力学和电磁学往往与专业联系不大,电子、计算机等专业的学生认为电磁学联系最为紧密而力学、热学、近代物理部分与专业的联系相对较低。因此,对不同专业的学生所讲授的内容应该有所侧重,应依据各专业的特点对物理学的各部分内容有所侧重和增减教学内容,使学生明确感受到物理与自己的专业密切相关,使物理教学兼顾专业基础课教学和专业技能的需要。

【参考文献】

[1]董少光.大学物理教学与理工科学生学习现状的思考[J].中国西部科技,2008,7(40):73-75.

[2]罗益民,余燕.大学物理[m].2版.北京:北京邮电大学出版社,2010.

[3]张静江,宋淑梅.非线性光学与光学教学[J].大学物理,1999,18(5):35-39.

信息科学原理篇5

【关键词】信息构建ia图书情报学情报学教育

情报学(informationScience,iS)是一门非常年轻的学科。通过对知网主题词搜索“情报学信息构建”,共查出136篇文献,运用Bibexcel和Ucinet进行主题词分析发现,如图1,信息构建(informationarchitecture,ia)与情报学在原理、内涵、应用等方面都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而本文便基于此探讨情报学视角下信息构建的研究现状。

1情报学视角下信息构建研究的历史与现状

1.1情报学视角下信息构建研究的历史回顾

信息构建(informationarchitecture,ia)诞生在情报学与建筑学的结合点,目的是通过学习先进的体系结构概念、原理和应用情报学的方法更好地满足人们的信息需求[1]。ia是在1975年由美国时任建筑师协会主席wurman首次提出[2],他将ia准则表述为“使信息可被理解”和“按表达预定意图的方式传递信息”,这恰好就是情报学要解决的核心问题。具体发展阶段见表1。

1.2情报学视角下信息构建研究的现状概述

1.2.1情报学视角下信息构建在国际上的研究现状概述

信息构建理论在世界范围内是从20世纪90年代末开始得到广泛发展并被情报学界的各位学者大肆推崇。自2000年,信息构建峰会已经连续召开了14次,不断更新着前沿课题。不断深入的研究也使ia从理论到实践实现了巨大的飞跃[3]。基于情报学视角下,ia的研究也不断地汲取着各学科的优势,成为一门多学科融合的产物。

1.2.2情报学视角下信息构建在中国的研究现状概述

自2001年中国国防科技信息学会与中国科学技术情报学会理论方法与教育委员会在冀召开“新世纪初情报学学科建设、发展与应用研讨会”开始,我国ia的学术研究便进人了发展时期[4]。2002年9月中国科学技术情报学会第十六届全国计算机信息管理学术研讨会“面向企业知识服务的信息基础结构”也将ia作为大会的研讨内容之一。以上两个委员会于2013年11月在南京理工大学又联合召开了“信息构建与情报学理论方法的新发展”学术研讨会。近些年,ia从会议涉及议题逐步转为专门会议讨论,体现出国内关于ia的研究已经从引进和介绍向深化探讨与实践方向发展。

2信息构建与情报学的比较分析与两者关系

2.1信息构建与情报学的对比研究

情报学的基本任务和目标是研究知识、信息的组织和有序化,并提供有效的利用。依据情报的本质属性及其在产生、传播和利用中形成的规律和特征,情报学领域确定了具有规定性和奠基性的三个基本原理,即离散分布原理、相关性原理和有序性原理[5]。

ia是基于网络环境,尤其是面向万维网环境的信息组织方式和网站设计新理念。我们可以从以下四个方面定义ia:(1)信息系统内组织、标引、导航和检索体系设计的总和;(2)为帮助用户访问信息内容并完成任务而进行的信息空间结构设计;(3)为帮助人们查找、管理信息而对网站进行构造与分类的艺术和科学;(4)将建筑设计原理引入数字领域的新兴学科和行业。虽然ia是一个有关网站建设的新兴领域,但是其核心内容――信息的组织、标引、导航和检索,却在情报学研究中占据了十分重要的地位[6]。

2.2信息构建与情报学的关系

目前而言,《情报科学理论》一书中给出了比较系统的阐释,其主要从ia目前的理论和实践活动的一些外在表现中抽象出某些内容,分析ia与情报学之间的关联[7]。第一,从ia的诸多定义中发现与以信息获取、组织、加工、传递、服务为对象的情报学有着较大的交叉性。第二,ia的研究重点主要在于信息组织、信息标识、信息导航和搜索系统的设计,方便用户查找和使用信息。而这些内容一直就是传统情报学的核心研究内容。第三,ia研究团体与情报学研究团体高度一致。从而可以推断ia与情报学关系非常密切,并已经成为情报学研究的新热点与重要分支领域。

3信息构建对情报学影响

3.1对情报学理论的影响

萨拉塞维克和米克沙认为,情报科学正在从系统观向认知观转移[8]。情报学的系统观关心信息运动过程的反馈与控制,认知观强调知识结构、人机交互、情报查询、人类情报行为、情报的利用和接受等问题。而ia的一个实质和核心是ia是基于信息理解的。要促进人类智慧的发展,首先要促进数据的获取、促进信息到知识的转化[9]。ia的全面发展和完善,促进和推动了情报科学理论向认知范式的转变。

3.2对情报学未来发展的影响

ia的很多实质内容超越了情报学原有的学科范围,为情报学带来了新思维。从而给情报学的深入发展带来强劲的推动力。第一,情报学研究中对信息用户需重新加以认识。情报学应该努力研究用户在各种不同信息环境中的信息获取、吸收和利用特征,努力做到提高人的认知级次,促进知识的获得和理解。第二,在信息组织过程中需充分考虑用户的思维逻辑。它的新要求便是:信息结构的更清晰和更易于理解,用户能方便地利用自己的知识找到所需要的东西。

3.3对情报学教育与科研的影响

ia继承和发展了情报学,继承了情报学的传统理论、观念、方法、技术和应用,同时也对这些内容进行了深化、拓展和改革,为情报学科研提供了新的思路。情报学的信息组织、网站开发、资料管理和数据库设计领域,图形设计的规划、设计、关系的建立,计算机科学中的管理信息系统,通信和修辞学中的交流和沟通,市场学中的网站市场交流工具的建立,这些领域都与ia密切相关[10]。

4信息构建在情报学中的价值与应用

4.1信息构建在情报学中已得到的应用

ia与信息“可访问”。ia理论的核心内容之一是要求为情报用户所使用的信息系统建立信息导航[11]。一般的信息导航系统有信息地图、FaQ、跳转按钮、词表库、分类表、目录树等。信息导航系统建立的最重要原则就是保障“使信息可访问”,由此,需要经常维护信息导航系统的可用性。确保这种“可用性”是任何类型信息构建的首要任务。

在情报分析活动中,人的认知行为呈现为如下的认知链:事实―>数据―>信息―>知识―>智慧[12]。信息和知识存在于该链的不同层次。ia所要达到的基本目标是使信息清晰化和理解,从而帮助人们吸收和利用信息。

4.2信息构建对情报科学未来发展与建设的意义与价值

ia主张用户通过掌握“信息的信息”,进而从更深层次来理解信息的使用。这种理解超出了对信息本身及其结构的简单定义,也就是说,要通过一些数据、图案、指南来引导用户使用信息,这一点对情报学有重要意义[13]。

ia提出用户和信息建筑师通过“信息收益率”来评价信息构建的质量,为情报学评价检索系统的“质”提供了新的指标。

ia不仅要考虑信息,而且更要考虑组织机构中的信息服务与信息相关部门及其人员的整合与合理配置,包括技术层面,也包括管理层面,还包括系统层面。情报学要解决信息管理和信息资源管理问题,也应当同时关心这三个层面。

5基于信息构建对情报科学的几点新思考

5.1基于ia对情报学的新要求,开发创建体验性与可用性更高的网站

所谓可用性,是指某种产品或服务在特定环境下为特定用户用于特定用途时所具有的有效性,效率和用户满意度[14]。目前很多企业网站的可用性比较差,主要体现在忽视客户的体验性。这在一定程度上会影响顾客满意度以及企业的产品销售,继而影响企业的竞争力。企业应通过运用自顶向下法将实用性与客户的体验性相结合,把JJ.Garrett提出的客户体验性的五个要素[15]:战略层,范围层,结构层,框架层和表现层作为指导,以信息的可用性,易用性,清晰性,可理解性为重要标准,基于内容语境和用户需求的理解设计并创建网站。

5.2基于情报学的研究成果,更好地推动我国信息构建研究的发展

我国对ia的研究尚处于初级阶段,缺乏系统性,结构性,层次性的理论研究[16].。相对于其他发达国家,我国企业信息化建设还不够健全。

因此,为了更好地推动我国ia的迅速发展应:(1)深入对情报学与ia之间相互关系的理论研究。(2)拓宽对ia的应用研究领域。(3)从多学科多视角来丰富完善ia理论与实践研究。(4)于各高校开设相关ia专业课,推进ia学科建设并培养ia理论性与实践型人才(5)我国应增加R&D经费投入,建立宽松的科学环境,鼓励推动企业发展成为信息构建研发的主体,为企业的知识管理提供有效的技术支持,加速推动企业信息化建设。

参考文献:

[1]王新明.情报学研究在新时代的热点.情报工作,2002(5).

[2]赵婉晴.情报学视角下的信息构建应用探析[J].科技纵览,2008(06).

[3]张震.近十年中国信息构建文献研究综述[J].农业图书情报学刊,2013,25(01):01.

[4]林平忠.图书馆网络信息的构建原则与方法[J].中国图书馆学报,2004(06).

[5]刘伟,郝俊勤.信息组织与信息构建[J].情报资料工作,2009,(01):29.

[6]王丽杰.信息构建对图书情报资料学发展的影响[J].黑龙江科技信息,2009(03).

[7]靖继鹏.情报科学理论.长春:科学出版社,2009.

[8]唐金生.现代图书馆网络信息管理研究[J].硅谷,2008(21).

[9]伍玉伟.信息构建(ia)与信息组织的比较研究[J].图书馆论坛,2006,26(04):50-51.

[10]代玉美,刘元芳.我国ia(信息构建)研究综述[J].情报资料工作,2005,(02):14-15.

[11]荣毅虹,梁战平.论信息构建的三个基本问题[J].中国图书馆学报,2004(06).

[12]王知津,孙鑫.近年来我国信息组织研究述评[J].高校图书馆工作,2004(05).

[13]潘梅.国内外信息构建(ia)研究综述[J].图书情报工作,2004,48(06).

[14]赖茂生.关于信息构建的十个问题[J].江西图书馆学刊,2004,34(01):02.

[15]杨洋.基于用户体验的信息构建研究[J].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14,24(02):112.

信息科学原理篇6

关键词: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地方高校;本科课程体系

中图分类号:G64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3044(2008)33-1429-02

ResearchonUndergraduateCoursesSystemofSpecialtyofinformationmanagementandinformationSystemforCommonRegionalUniversity

taowan

(ComputerScience&engineeringDepartment,anhuiUniversityoftechnologyandScience,wuhu241000,China)

abstract:ordinaryregionalcollegesanduniversitiesaccountfor70%inallcollegesanduniversities,whichhavespecialtyofinformationmanagementandinformationsystem.Sosomequestionsinprofessionalteachingareanalyzedattheunderstandingofspecialtyorientation.andcombinedwithmany-yearsteachingexperiences,aundergraduatecoursesteachingsystemisputforward.

Keywords:specialtyofinformationmanagementandinformationsystem;regionaluniversity;undergraduatecoursessystem

1引言

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是1998年国家教育部在进行专业调整时由科技信息、信息学、管理信息系统、经济信息管理五个专业合并而成的。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是一个跨专业、面向技术和管理多个层面,注重将工程化的方法和人的主观分析方法进行结合的交叉边缘性学科,虽然已经历了10年的发展,但在专业定位时仍存在各高校对该专业的认识不统一、定位不明确,使得专业培养的目标不清晰,导致社会对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的认识不清,为专业推广、专业人才的质量评定以及就业带来困难,尤其对普通地方性院校的专业毕业生而言这方面的问题更加突出。

我校从2002年起开设此专业,2004年起全面实施学分制管理,现已有3届毕业生,在教学中遇到一些问题也取得一定的经验。本文分析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的定位,讨论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核心课程的设置方案,结合我校2008级培养方案的制定,提出一个普通地方院校本科课程体系的实施方案。

2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的定位和培养方向

在中国高等院校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学科课程体系课题组(CiSC2005)的信息系统教育的社会需求报告[1]中,可以知道现在市场上对“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毕业生的需求还是很多的,尤其是一些比较大型的企业达到了76%。对于需要的企业来说最迫切的是要求“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毕业生去做信息系统的管理与维护的工作,也有些企业需要毕业生去做信息系统的开发工作。在调查企业中,几乎有一半认为“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属于计算机专业,这显然有违“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设置的初衷,这一方面说明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需要更明确地定位,另一方面也说明了企业对计算机应用能力的需要。此外有23%的企业认为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的学生应该具备较强的“创新能力”,即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人才应该在企业中发挥一定的开拓作用。

2001年国家出台的《企业信息管理师国家职业标准》将企业信息管理师(Chiefinformationofficer,Cio)定义为“从事企业信息化建设,并承担信息技术应用和信息系统开发、维护、管理以及信息资源开发利用工作的复合型人员”。这反映了社会对信息系统人才的要求,因此承担培养大量人才任务的本科阶段教育应符合这样的要求。分析Cio的标准发现其包括6大职业功能模块:信息化管理、信息系统开发、信息网络构建、信息系统维护、信息系统运作以及信息资源开发利用。这6个模块说明了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人才培养的3个基本方向:1)信息系统的设计和开发;2)企业信息化管理;3)企业信息资源开发利用。所以本科教学可以定位于这些方向,并根据自己院校的特点选取重点。

3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核心课程体系

专业核心课程应反映专业的本质特征,符合专业的培养目标和方向。1998年教育部颁布的《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和专业介绍》中指定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的主干课程为:经济学、会计学、市场营销学、生产与运作管理、组织战略与行为学、管理学原理、应用数理统计、运筹学、计算机系统与系统软件、数据结构与数据库、计算机网络、信息管理学、信息组织、信息存储与检索、管理信息系统分析与设计。这是一个面面俱到、保留原五个专业各自痕迹的大拼盘,课程门数多,可操作性差,也不能反映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的本质特征。之后教育部又起草了《信息管理专业建设的初步意见》,提出了一个较灵活的6+X方案。其中6门必修课程是:信息管理概论、管理学原理、数据结构与数据库原理、计算机网络基础、信息系统开发与管理(或叫管理信息系统)、信息资源组织与管理;X为各校系科自定课程。这一意见方便了各院系根据学校性质、专业特点确定自己的课程体系。

由于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发展的历程的多样性,使得各院校在本专业的教学上有各自的特点,但地方性院校通常都具有服务地方经济,培养高级应用性专门人才的任务。笔者所在学校的专业培养目标即为:“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诚信实干、基础扎实、实践能力强、综合素质高、具有创新精神,从事信息管理以及信息系统领域的相关分析、设计、实施管理和评价等方面工作的应用型高级专门人才。”具体来说,本专业培养的信息管理人才,能在一般管理与信息处理之间架起一座桥梁,能提出管理信息系统的设想和方案,提出系统需求和目标,学生应具备操作、管理、实施等多方面的能力。因此提出以下课程为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的核心课程:信息管理学、信息组织存储与检索、组织战略与行为学、管理信息系统、信息系统分析与设计、数据结构、数据库原理及应用、计算机网络。

分析以上课程,信息管理学、信息组织存储与检索侧重于信息管理方面知识的介绍;管理信息系统、信息系统分析与设计则说明信息系统的具体实现方案的规划与设计过程,是信息分析与管理相融合的课程;数据结构、数据库原理和计算机网络是信息技术类的课程。侧重于培养有关信息系统的实施与操作能力。

4课程体系的具体实施方案

教育部的主干课程目录,为院校设置课程提供了指导,但对于软硬件均还在不断发展中的地方性院校来说,还应抓住自身的特点进行课程建设。笔者所在学校是以工科特色为主的普通院校,将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设在计算机系,以“信息系统的设计和开发”及“企业信息资源开发利用”为培养目标,结合设置的主干课程,提出的课程具体实施方案是:

将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课程体系分为6个模块,即:1)公共基础课模块;2)专业基础课模块;3)专业课模块;4)专业方向选修课模块;5)专业任意选修课模块;6)公共选修课模块;7)实践教学模块,课程体系结构表见表1。

具体内容如下:

1)公共基础课模块,包括: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计算机文化基础、大学英语、高等数学等。

2)专业基础课模块,包括:C语言程序设计、线性代数、概率论、Java程序设计、运筹学、管理学、经济学、统计学原理、会计学、信息科学基础、管理信息系统、数据结构、微机原理及应用等。

3)专业课模块,包括:信息专业导论、计算机网络、信息系统分析与设计、组织战略与行为学、生产与运作管理等。

4)专业方向选修课模块,开设了两个专业方向。分别为:信息管理系统方向(开设课程为:操作系统、web编程与网站设计、管理软件开发工具及应用、信息组织存储与检索、系统工程);电子商务方向(开设课程为:网络安全、web程序设计、国际贸易理论与实务、网络营销、电子商务)。

5)专业任意选修课模块,可选课程包括:企业战略管理、多媒体技术、信息系统软件开发实训、知识管理、UniX网络管理与编程、XmL语言及实践、UmL及应用、信息工程项目管理等。

6)公共选修课模块为全校选修课,主要侧重对学生人文素质、综合能力的培养,包括如:文化素质教学、音乐艺术欣赏、美学原理等。

7)实践教学模块,包括:专业认识实习、生产实习、课程实习和毕业实习等。

5意见和体会

上述课程体系中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中包含了专业的核心主干课程,体现了专业的内涵和基本思想,但由于本科阶段的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内容属于管理学、经济学和信息技术等学科的范畴,从实际的教学来看,往往会产生拼盘式教学,学生在掌握时往往是什么都会一点但又什么都不能实际应用。这就对专业教学提出了较高的要求,一方面要突出实践环节,以此融合各领域的知识,如清华的光华管理学院采用了学院与一些大型企业联合,由企业提供管理实习的机会,以企业的管理经验促进教学方法的研究和改进,使信息系统专业的培养质量有很大的提升。由于地域和院校实力的限制,同时由于信息专业还未被社会与企业完全认识,现阶段大多数普通地方性院校与企业合作还是比较困难的,在这种情况下,必须探索一条适合普通院校进行专业教学的道路;另一方面师资力量要有保证,不能仅仅让专业的管理学、经济学或计算机科学专业的教师来上课就行了,如果长期采用这样的教学方式必然达不到专业的培养要求,因此必须提高专业教师的业务素质。

表1专业课程体系结构表

专业课程的教学中应突出专业的特色,如:1)管理信息系统和信息系统分析和设计等课程均配置了学时数较多的实验或课程设计,在学生掌握基本知识和概念的基础上,要求学生不要过分关注于技术的细节,而是要树立“大实验”概念(由调研、分析设计、上机实验和实验检验组成的综合整体,而不仅仅是实验里的实验)和全局分析的意识;2)根据信息系统设计与开发的现状,开设《管理软件开发工具及应用》课程,选择比较适合信息系统开发、较流行且易于初步掌握的语言作为范例语言,这样使学生可以马上运用以实践自己信息系统分析和设计的思想。为了使学生易于理解和熟悉语言的开发作用,在教学的一开始即以一个比较完整的信息系统(如一个已经投入使用的人事管理系统)为例,使学生从头即树立信息管理系统的整体概念。

在教学的过程中应做到:1)上机实验和实践不断线,突出工科院校学生动手能力比较强的特色;2)外语教学(含公共外语教学和开设双语教学课程)不断线,以适应国际化的需求;3)开展科研实践活动(如我校在暑期结合学生科研立项,开展学生科研活动),以检查课程的教学效果,一方面改进课程教学情况,另一方面可以加强学生的综合应用能力;4)教学计划中高年级的专业方向选修课和专业任意选修课可以根据需要进行调整,以适应信息专业发展快的情况。

参考文献:

[1]中国高等院校信息系统学科课程体系[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5.

[2]黄润龙.高校信息管理专业课程设置的比较研究[a].中国系统工程学会.信息系统协会中国分会第一界学术年会论文集[C],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5:677-680.

[3]苟娟琼,关忠良.信息系统专业及其建设的再认识[a].中国系统工程学会.信息系统协会中国分会第一界学术年会论文集[C],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5:670-673.

[4]张基温.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课程体系的分析与设计[J].计算机教育,2005,8:48-52.

[5]姜灵敏.关于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核心课程体系的研究[J].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学报,2007,18(2):98-100.

信息科学原理篇7

1.1医学信息学教学与医学实践需求脱节

医学信息学的教学体系应该从医学信息的上、中、下“三游”来加以组织。医学信息学上游主要是指传授医学信息的本质、特征、类型、产生机制与机构、传播等知识。医学信息学中游主要是指传授医学信息的搜集、整理、鉴定、组织与分析,以及医疗信息化背景下的医学信息的描述与信息库、卫生信息系统、医学信息的储存、检索和深加工等知识。医学信息学下游主要是指传授医学信息资源开发、利用与服务及其文化传承等知识。笔者认为医学信息学是一门应用型较强的课程,对于医学专业的学生需要根据未来所从事的职业性质研修相应的“三游”知识。如临床专业的学生需要研修病案管理学、病案信息资源管理学、医院信息系统、电子病历等课程。但是就笔者所在的南京医科大学进行调研发现,在医学学生的教学计划中,只有卫生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与医疗保险专业开设了医学信息学的相关课程,而作为未来医学信息的产生者——医生,临床专业的医学生教学计划中没有医学信息学的相关课程。这种医学信息学教学与医学实践需求之间的脱节,直接导致临床专业的医学生在大学期间没有培养良好的医学信息学素养,进而导致这些医学生在未来成为医生之后对医学信息不重视,甚至为医学信息产生、收集、整理而烦恼。

1.2医学信息学学科发展不深入

长春工业大学继续教育学院对开设医学信息学专业(或方向)的高校进行了排名,其顺序是复旦大学、中山大学、中南大学、中国医科大学、首都医科大学、四川大学、北京大学、南方医科大学、山西医科大学、浙江大学、华中科技大学、西安交通大学、石河子大学、吉林大学、重庆医科大学、哈尔滨医科大学、山东大学、杭州师范大学、南京医科大学、泰山医学院、河北医科大学、南昌大学、天津中医药大学、福建医科大学、武汉大学、上海交通大学、青岛大学、天津医科大学、延边大学、浙江中医药大学、新乡医学院、南华大学和大连医科大学等33所高校。笔者在南京医科大学图书馆网站利用“题名=医学信息或卫生信息,文献类型选择‘中文书籍’进行检索,返回结果为51本与医学信息相关,14本与卫生信息相关的文献。在51本与医学信息相关的检索结果中涉及医学信息检索的文献为31本,涉及到医学信息学基础教程的结果为8本。其余主要包括医学信息研究、医学信息资源组织与管理、医学信息系统、医学信息学决策与支持系统和医学信息分析等。综观这些检索结果基本上是针对不同对象的大学课程教科书。在14本与卫生信息相关的检索结果中涉及卫生信息管理的结果为8本,涉及卫生信息系统的结果为2本,涉及卫生信息化的有2本,涉及卫生信息技术与卫生信息资源的各1本。从检索结果可以得出在医学信息学学科发展过程中存在创作重复现象。如在检索结果中涉及到的知识点雷同多,书本编排应急就章,重复建设,后出版之书不仅没有超过前者,有的反而出现倒退现象。除刘冰、黄玉玲主编的《医学信息研究》之外,主要用于医学信息学专业教学教材。在这些教材中除了丁宝芬教授的《医学信息学》、罗爱静教授的《卫生信息管理概论》和《卫生信息管理学》作为普通高等教育部级教材规划教材之外,其余教材鲜有得到国际或国内同行普遍认同。有些著作虽然注重吸收图书情报与档案管理学的学科知识,但是没有能够与医学信息学有效融合,移植现象比较明显。当然笔者在此无意于简单否定医学信息学界与出版界同行的工作,但我国33所医学信息学相关专业的高等院校应该反思,应考虑利用范式理论指引学科发展,加强知识横向与纵向的传承与发展,引进图书情报与档案管理学、经济学和管理学等理论,弥补国内医学信息学学科的空白和不足,提升学科地位。

2医学信息学范式研究是解困之举

随着全球化进程的加剧,医学信息学也将与其他学科更加相融,医学信息学的发展必将走向开放与合作,医学信息学学科发展问题将会成为一个国际性课题。因此我国医学信息学共同体利用范式理论作为研究手段,从国外学科研究成果和研究方法中汲取有益成分,使之为解决国内医学信息学的学科发展之瓶颈成为应然解困之举。

2.1范式研究有助于医学信息学学科的深化与拓展

医学信息学要想从宏观上和根本上提升学科地位,需要在元科学领域的研究上投入更多精力。元科学理论,即关于科学的科学,医学信息学元科学即是指关于医学信息学的科学。当医学信息学发展到一定阶段的时候,医学信息学共同体会对学科的本质、规律及其相关元问题进行分析与探究,便产生了“学中之学”、“科学之科学”的研究取向,笔者认为可以将这类的医学信息学分支学科称之为“医学信息学元科学”。医学信息学共同体会遵循学科发展史的轨迹,即经验研究、方法论研究和理论研究,具体发展走向为病案管理、医学信息检索、卫生信息管理学、卫生信息化、卫生法律法规、医学信息保护技术学、医院信息系统、卫生信息系统、电子病历、区域医疗合作和医学信息学史等。在此基础之上,医学信息学科分支中会产生医学信息学概论(卫生信息管理概论)——以“揭示医学信息学现象本质和规律为研究目的”的学科。医学信息学范式研究就是关于医学信息学学科自身的深化与拓展,医学信息学共同体立足于宏观抽象层面,从根本上认识医学信息学的元问题和本质规律。现阶段我国的医学信息学研究已具备一定的规模和水平,其研究领域已经从医学知识表达、卫生信息系统、生物信息学、医学信息学教育与培训l等传统领域向面向语义互操作的知识体系构建、跨系统和跨应用的互操作标准制定、网格与云环境下的应用、转化医学、人体模型建设、临床决策和认知学领域深入发展。尽管医学信息学的发展已经进入了一个全新的发展领域,具有较快的发展速度,但是对元问题层面的挖掘探讨仍对学科的发展是至关重要的。以医学信息学元科学代表“医学信息学概论”或“卫生信息管理概论”为例,现有的文献仅有一本,即卫生部“十一五”规划教材——《卫生信息管理概论》。笔者认为作为医学信息学元科学的《卫生信息管理概论》应当注重对医学信息学生存环境、发展史和共同体的研究,应从医学信息学本身的问题出发建立起本学科研究问题的独特视角,而不宜将大量的篇幅放在对“对象性事物”的描述和阐述上。基于元科学的重要性,医学信息学理应将更多的空间设定在元科学领域的研究上,才能从根本上提升该学科地位。医学信息学范式研究理应针对医学信息学自身的探讨和分析,立足于宏观抽象层面认识医学信息学基本问题和本质规律的研究。鉴于此,笔者认为医学信息学范式研究与医学信息学发展的要求是一致的,它是医学信息元科学研究的最佳切入点,它是以医学信息学发展史为研究主线,不仅涉及到医学信息学未来的发展方向,还需要研究医学信息学学科共同体主体作用、医学信息范式变迁与学科外在环境因素之间的关系等。

2.2范式研究是医学信息学汲取外学科精华的典型尝试

较之于医学信息学内部各分支学科之间的互相融合,医学信息学对其他学科理论和技术应用的吸收、引进、消化、渗透、移植等将不断推进医学信息学的发展。即使医学信息学在解谜过程中出现不可通约性,分歧未能达成一致意见,医学信息学也会在反复的推敲和质疑中逐渐成熟。因为在外学科理论引入医学信息学的磨合期中所产生的碰撞、摩擦和火花,可能为医学信息学的发展提供争论的焦点和学术的创新点。医学信息学范式研究正是基于这一思考与目的。美国社会学家米尔斯在《社会学的想像力》中论及:“将自己的领域当作独立的王国,而忽略它与其他领域,诸如经济、政治等方面的联系,造成了归纳的一般性无法演变成演绎的精确性,演绎的精确性又无法上升到归纳的一般性。最终的结果就是,个人困扰没有成为公共论题,甚至于渐行渐远。人文精神的组织力进化成为科学精神的机械性,而概念和方法则成为了问题的主导因素,这不禁有本末倒置之嫌。加之于我们对社会本身是如何形成的一无所知,而只是无意识地接受了其存在的合法性,这更容易加深身处其中人的无力和无助感。”医学信息学范式从本质上说就是社会学理论进入医学信息学领域的一大尝试。医学信息学由单一研究方向向多重研究方向发展,从病案管理学向病案学、医学信息检索、卫生信息系统、医学决策支持系统、认知学和医学伦理与监管等方向发展,医学信息学专业呈现日益增多,学科日趋分化的趋势。从医学信息学的发展趋势来看,符合人类的认识发展规律。初期关于医学信息学的知识是从病案管理实践着手,对于学科还没有一个完整、清晰的认识,随着研究活动的深入、认识的推进,与学科内外发展动力因素的影响,对医学信息学进行逐块逐层的分解研究,于是出现了整体知识的不断吸收、引进、消化、渗透、移植等,在学科组成上表现为学科不断分化成病案学、医学信息学、卫生信息系统等分支学科(或专业)。医学信息学的发展理应汲取外学科的精华充实与强化本学科内涵建设,来解决医学信息学科建设中的热点、难点与焦点问题。因此,为了医学信息学的科学发展,我们需要的是深刻剖析与之存在学科依赖关系及其运作原则,并结合其他学科的研究成果来探讨此情境下的医学信息学的学科发展问题,而不是脱离其中任何一方。我国的医学信息学发端于2o世纪80年代初的医学图书情报学,研究体系不够完整和成熟,研究领域也不平衡,例如重视文献信息管理、技术路线和微观实践,但是对于理论研究和学科ReSeaRCHonLiBRaRYSCienCe19建设研究不够深入,标准规范建设滞后,信息共享不足、缺乏系统规划,人才数量不足、质量有待提高、结构不尽合理。新时期的医学信息学又面临学科外的政治环境、经济环境的影响,与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社会学、伦理学、认知学和人工智能技术的应用与渗透,意味着医学信息学已经沿着范式理论的轨迹,发展成为一门综合各学科精华的边缘交叉学科。在医学信息学研究呈现多样化趋势的今天,借鉴社会学方法有助于分析医学信息学的发展方向、分支学科,或许会让我们发现原来的封闭视野所不能看到的演进过程与规律;也有助于当我们习惯于现有学科思维框架下的医学信息学发展之余,换之以外学科的视角重新审视和考察医学信息学的发展和演变,给学科的发展与建设输入新的血液。

3医学信息学学科范式内涵探微

“范式(paradigm)”一词是托马斯•库恩首先在《科学革命的结构》一书中用于科学研究的,他在该书中指出:“范式通常是指那些公认的科学成就,他们在一段时间里为实践共同体提供典型的问题和解答。可以用来解释科学历史发展轨迹及其科学知识增长模式的社会学概念。”“范式的主要表现为‘符号概括’、‘信念’、‘价值’和‘范例’等。”在解读与理解库恩关于范式的阐述的基础上,笔者认为,医学信息学范式是医学信息学共同体在医学信息生产和管理实践活动中所共有的世界观、方法论、理论成果和共同遵守的行为准则(即范例)等成分,是指医学信息学共同体公认的“模式”。共同体、世界观、方法论、理论成果和范例等是医学信息学范式的重要组成成分,其虽不可能涵盖医学信息学范式全部的“应有之义”,但可以把这些当作医学信息学范式的核心内容。

3.1共同体

科学共同体简称为共同体,最早运用可以追溯到1942年,英国物理学家、哲学家波朗尼(polanyi)在其论文《科学的自治》中使用了这一概念。库恩在《科学革命的结构》中把“共同体”理解为科学范式的承载体——“一个科学共同体由共有一个范式的人组成”。学科共同体是以上一切成分元素的执行者,也是经常被忽略的研究主体。科学共同体研究在范式研究中的地位毋庸置疑,医学信息学科共同体正因为有了共同的范式才能集中在相同的研究领域内,不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进行交流和互动。因此在研究医学信息学范式时,首先要明确医学信息学共同体的概念。传统的医学信息学学科主要研究的是医学信息学的对象、方法论、理论标准,而很少涉及医学信息学的认识主体——医学信息学共同体。医学信息学共同体可理解为发展医学信息学范式的主体,研究医学信息学范式主体,拥护同一医学信息学范式的主体。医学信息学共同体由授受相应的医学信息学教育背景和学科训i练的学者构成,他们以发展医学信息学为使命,具有共同的价值理念,遵循共同的学术规范和维护共同的学术尊严。医学信息学科共同体通常遵循医学信息学学科发展规律,致力于医学信息学科学研究、教育教学、实践,是医学信息学学科的主体。医学信息学共同体可以是相对稳定的正式组织形式,也可以是自由组合的非正式组织形式。前者具有相对稳定的组织机构、成员、规范和活动方式。如中国医院管理学会下的病案管理委员会、医学信息学会,全国33所开设医学信息学相关专业(或方向)的院校教师组成的同事式组织、导师与学生组成的师徒式组织,以及其他医学信息科研、实践机构组成的固定团队等。后者一般不具备严格意义上传统固定的组织形式、规模和稳定人员构成等内容。如因课题立项而临时组建的课题组形式,各地组织的拥有固定主题的学术研讨会、学术论坛、博士论坛,同一学科领域或分支学科的共同爱好者等。从医学信息学共同体发挥的作用来看,非正式组织形式的学科共同体不仅是学科建设与发展的生力军,也是正式组织形式医学信息学科共同体的补充力量。当他们的自身作用和地位日益得到社会及统治阶层认可时,自组织形式随时有可能转化为有组织形式。

3.2世界观

世界观,又称为宇宙观,是哲学的朴素形态。由于医学共同体所处的社会地位、观察问题的角度不同形成不同的医学信息学世界观,这种观点是共同体自身医学信息学工作、学习和生活实践的结果,往往是自发形成的,需要医学信息学的相关研究者对其进行自觉地概括和总结并给予理论上的论证,才能成为指导学科发展的哲学。医学信息学共同体的世界观是形而上的部分,是共同体对整个医学信息学学科,以及共同体与医学信息学之间的总的看法和根本观点,简而言之即医学信息学共同体对于医学信息学这一学科的总体认识,对医学信息学的共识,包括医学信息学科共同体所共有的基本信念、价值取向、思维方式等,是本体论、认识论层面的承诺,以及对自身在医学信息学学科中的地位和作用的看法。医学信息学共同体的世界观可作为指导思想,指导医学信息学共同体开展医学信息学研究。医学信息的世界观往往决定着一个学科的自身定位和发展方向,表现在医学信息学范式研究中则是要解决“如何看待医学信息学专业研究对象”的问题。当认为医学信息体现为一种历史记录属性时,要维护的是学科历史有机联系;当认为医学信息体现为一种知识属性时,要实现的是学科最大效益。

3.3方法论

医学信息学方法论是医学信息学共同体在医学信息学学习、实践和研究中所自觉沿袭的一般方法。医学信息学方法论是以解决医学信息学中的问题为目标的一种体系或系统,通常涉及问题分析、任务工具和方法技巧等方面的论述。方法论体现在世界观、自然观、社会历史观、伦理观、审美观、科学观之中,可以是由模式、方式、方法、手段等组成的经验研究成果、案例和实用技术方法。医学信息学方法论会对一系列具体的方法进行分析研究、系统总结并最终提出较为一般性的原则。医学信息学学科的发展范式按照库恩的科学范式为一般原则,即从前科学——常规科学——反常与危机——科学革命——新的常规科学为医学信息学的学科发展线索,并利用历史主义方法构建医学信息学范式理论;在经验层面,方法论是理论适用的方式,如在病案科整理病历资料时,利用来源原则与事由原则进行归档管理;在医学信息学安全和实用技术中则是一些纯事实性和操作性方法,如利用原型法指导医院进行信息系统开发建设。医学信息学方法论是用以指导医学信息学进行学术研究和实践活动的路径与纲领,解决的是“医学信息学如何从事专业学术活动”的问题。如研究方法中的历史主义研究方法、实证主义方法、论证方法、比较方法和调查研究方法等。

3.4理论成果

医学信息学理论成果是指对医学信息学范式形成并起着决定作用的共有医学信息学理论。理论需要寻求解释,而范式则提供了寻找解释的方法。医学信息学理论在成为共有认识之后可以上升到范式层面,达到范式层面的理论成果同一般的理论成果有联系,也有区别。联系在于,范式层面的理论来自于一般理论而又高于一般理论,它是医学信息学共有的概论、命题及其推理。概念是思维的基本单位,是反映事物本质属性的思维形式。作为医学信息学理论逻辑出发点的概念是基本概念。共有概念是对医学信息学学科共有基本元素的约定,而这些概念必须是以医学信息学学科的本源概念的面貌出现。如“病历”、“医嘱”和“病案”。命题是表明判断结果的陈述语句,有真假意义的语句才是命题。如病案的本质属性是原始医疗记录性——这是对病案本质属性的肯定判断,是一个可以做真假检验的语句。共有命题是指医学信息学学科理论中类似自然科学中定理、定律性质的命题。推理是指一判断借以另一判断推出的思维功能。共有推理是由共有命题中引申而来的。如从病案的原始性可能推理出病案具有凭证性。虽然范式层面的理论已经得到充分的论证,成为共同体内部约定俗成的公理,但是医学信息学共同体不会因为具体理论的不完善而影响范式共有理论的存在,对于共有理论,也不会因为研究主体的不同阐释而影响其范式指导作用。虽然处于同一学科共同体的成员往往引用同样的理论成果,得出类似的理论观点,医学信息学共同体能够同意确认一个范式,但不会同意对范式的完整诠释或合理化。缺乏标准诠释或不能得出一致同意的规则并不会阻止范式指导研究。

3.5范例

信息科学原理篇8

论文摘要:本文探讨了在新课改的背景下中学物理教师应该具备的信息技术技能。首先给出了应用于物理教学的信息技术技能的含义,提出了四种功能,即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体现学生主体地位、实施个性化教学和开放性教学、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其次探讨了信息技术应用于物理教学中时要求教师应具备新的教育理念、应与传统教学手段相结合、具有实用性和一定的资源基础。最后提出了实施过程中应当遵循科学性原则、教学性原则、适度原则和实效性原则。

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和广泛应用,逐步改变着人们对教育目标、教学方式和教学观念的理解。随着现代科技的不断进步,将会有更多的新信息技术应用于基础教育领域。进入新世纪以来,许多地区都开展了信息技术与物理学科整合的课题研究工作,事实证明,信息技术已经打破了传统教育技术的应用界限,广泛提高了学习的参与性和主动性,促进了教学方式的重大变革,从而提高了教学效率。推进基础教育改革的关键是提高教师的教学科研水平,因此全国各地教育部门大力开展了提高教师信息技术应用水平的培训和竞赛工作。物理作为中学阶段科学教育领域的一门基础课程,把信息技术有效运用于中学物理教学科研中去是物理教师必须具备的基本技能之一。

一、信息技术技能的含义

现代教育技术是提高教学质量、推进素质教育的重要手段,也是推动基础教育改革的重要环节。积极运用以信息技术为代表的现代教育技术推动基础教育的改革与发展,已经成为本世纪世界各国政府的普遍共识和发展趋势。www.133229.Com我国政府历来重视信息技术在中小学学科教学中的应用,明确提出了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整合的目标与内容。教育部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中提出,大力推进信息技术在教学过程中的普遍应用,促进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的整合,逐步实现教学内容的呈现方式、学生的学习方式、教师的教学方式和师生互动方式的变革,充分发挥信息技术的优势,为学生的学习和发展提供丰富多彩的教育环境和有力的学习工具。本世纪以来我国针对中小学教师广泛地开展了“培训、考核和认证”工作,要求各地尽快提高广大中小学教师的教育技术应用水平。

因此,信息技术技能是现代中学教师必备的专业实践技能,也是中学教师专业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一种具有理论性、发展性与实践性的综合技能。中学物理教师应具备的信息技术技能是指在先进的物理教学理论指导下,把基于信息技术的各种现代教学媒体工具,整合应用到中学物理学科教学中去,从而提高物理课堂教学的效益的技能。

二、信息技术技能应用于物理教学的功能

1.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使用信息技术能够突破物理教学环境的时空限制,将教学内容中涉及的物理情境和物理过程再现于课堂教学。巧妙地使用信息技术,同传统教学方式相比,可以使学习过程大大缩短,教学信息量增大,教学效率明显提高。如教学《平面镜成像》一课,利用现代教育技术手段,就可以把“猴子捞月”这个学生耳熟能详的故事采用动画的形式栩栩如生地呈现给学生,激发学生探究科学本质的好奇心。教育技术的应用可以把抽象的概念形象化,复杂的过程简单化,从而有助于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和调动学生的兴趣,有助于学生对物理现象、概念和规律的感知与理解,有助于发展学生的综合能力。

2.体现学生主体地位

信息技术应用于中学物理教学,可以在接近真实的物理情境中,使学生从被动的知识接受者转变为主动的学习参与者。如教学《分子运动论》一课可以采用动画模拟分子的无规则运动,克服难点,创设立体情境,启发思维,以较少的教学时间和精力,取得最优的教学效果,从而强化学生对物理知识的理解。学生的思维活跃了,思路拓展了,再分小组交流讨论解释生活中的现象,展示各自想法和做法,可增强自主学习和合作探究学习的能力,交流并反馈学习成果,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和教师的主导作用。

3.实施个性化教学和开放性教学。

借助计算机技术和网络技术构建虚拟实验的物理学习环境,可以实现对教育信息及时收集与反馈,使物理教学的表现方式和节奏符合中学生的认知特点,从而为优化物理教学过程提供技术保障。新颖的教学软件设计可以构建个性化的学习环境,营造协作式学习氛围,彻底改变学习方式,使传统的封闭课堂逐步走向开放教学。

4.促进物理教师专业化发展

信息技术为开展物理教学研究提供资源、技术、环境的支持,“虚拟教学”、“数字教育”、“远程培训”、“云学习”等新的学习模式不断进入教师的教学科研活动中,对于提高教师的教育科研能力和实践能力大有裨益。在网络时代,物理教师可以不受时空等传统实际条件的限制,根据自己的时间安排选择自己的自主学习,例如参与诸如“物理论坛”、“物理博客”、“教育叙事”、“主题研修”等教学探讨活动。

三、信息技术应用于物理教学的基本要求

本世纪以来全国各地不少地区和学校开展了信息技术和物理教学的整合工作,得到了许多成功的经验和失败的教训。因此,我们必须深入探讨在中学物理教学中,以信息技术应用于物理教学应该有哪些要求,这样才能更好地提高教师自身素质,为物理教学服务。

1.教师应具备新的教育理念

尽管新课程改革已经持续十多年,相当一部分物理教师仍未充分理解新课程改革的基本理念,不能有效地使用信息技术手段。不少物理教师认为在物理教学中只要使用了电脑,制作了多媒体课件,上课采用了网络技术手段,就是把信息技术手段成功应用于物理教学了。一些教师流于形式,忽视对应用本质、效果和意义的深刻认识。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是因为这些教师对于对新理念、新事物和新技术抱有畏难和抵触情绪,把教育改革变成了应付差事,教师最终变成了信息技术的“奴隶”。信息技术的运用需要物理教师有先进的教学理念,物理教师可以根据自己的教学需要,在教学实践中不断努力探索,走适合自己的道路。

2.应与传统教学手段相结合

把以多媒体和网络化为特色的信息技术应用于物理教学,并不是传统教学手段就可以束之高阁。各种教学手段均有它自身的优点和特长,都有一些功能是信息技术手段无法替代的。例如关于像万有引力定律这样的物理规律,课程教学中的理论推理过程如果使用传统板书更能展示探究的过程,更能启发学生的思维,体现物理的学科特色。再如可以鼓励学生自行操作大气压强真实的实验,就不必要用课件去模拟,尽可能地还给学生一个真实的物理世界。

3.实用性

将信息技术应用于物理教学中要考虑到教学内容和学生的情况,绝不是所有的物理教学都需要用计算机手段,在教学设计上也不是媒体越多越好,技术越复杂越好,而应从教学内容实际情况出发,恰当地编排和组织,注意实际教学效果。防止物理课件做得惟妙惟肖,学生赞不绝口,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却为了迎合信息技术而舍弃了物理教学目标,忽略了教学重点和难点,这都是不可取的。

4.资源基础

随着我国对基础教育投入的不断增大,越来越多的学校的普通教室可以开展多媒体教学,这对于实现信息技术和物理学科的整合提供了很好的条件。但是不能过多地强调硬件资源建设,忽略软件建设。只有软硬件双管齐下,才能高效地推进信息技术应用于学科教学。

(1)硬件建设。教室多媒体电教平台,包括电脑、大屏幕投影机、实物展台、internet网络的接入等。

(2)软件建设。包括常规上的教学软件,教学课件,物理资源库的建设,物理校本教材的开发,还包括一些专用的物理教学软件,如flash、几何画板和仿真物理实验室等。

四、信息技术应用于物理教学的基本原则

1.科学性原则

中学物理课属于中学科学教育领域的重要课程之一,以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为课程目标,自然在开展物理教学活动中始终要坚持科学性原则。科学性主要体现在教学软件的设计和使用中不能出现科学性错误,不能把错误的概念、原理和过程教给学生。如果用信息技术手段把本来不准确不严谨的物理内容以“形象生动”的方式呈现出来,反而会造成知识性错误,这是绝对不允许的。

2.教学性原则

信息技术的应用应当从物理教学实际需要出发,整个应用过程要符合教学规律,要以提高物理教学质量为目标。确定合适的教学目标,选取合适的教学内容,采用恰当的组织表现形式,重视对学生学习环境的创造,实现教学效益的最大化。物理教师必须深入学习,准确把握,紧密结合课堂教学实际,对信息技术进行综合利用,剔除不合理的因素,使之完全适合自己的物理课堂教学。

3.适度原则

在物理教学设计中,假如用传统的教学方式就能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则没有必要花费人力物力使用信息技术。对那些使用传统教学手段不能很好理解和表述的内容,应合理使用信息技术支持物理教学,如微观世界和天体运动等的教学。信息技术应用于物理教学最终目的是为了优化课堂教学结构,既要有利于教师的“教”,更要有利于学生的“学”,从而提高物理课堂教学效率。

4.实效性原则

信息技术应用于物理教学的目的是服务于中学物理教学,使得教学设计最优化,绝不是把物理知识利用信息技术手段简单、生硬地拼凑成“沙拉”。只有很好地利用技术手段创设情境、巧妙设疑,才能充分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得整个课堂学习气氛生动、愉快、轻松、有趣。

参考文献:

[1]教育部.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标准(试行)[j].中国电化教育,2005,(2).

[2]王较过.物理教学论[m].西安: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

[3]廖伯琴.新课程教师学科教学培训教材[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

[4]徐振贤.多媒体环境下的物理教学探析[d].华中师范大学,2003.

信息科学原理篇9

【关键词】整合;会计信息系统;学科;知识体系;创新

我国会计信息系统建设起步于上世纪70年代末,至今已发展了近30年。经众多学者和实务工作者的不懈努力,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在实践层面,已经由部门内集成的财务软件发展为企业内集成的管理软件;在理论层面,会计信息系统学科也逐步成形。会计信息化事业在社会上的影响力日益增强,某种程度上已经成为我国信息化事业发展的“引擎”,为推动我国信息化事业发展做出了显著贡献。

但是,在信息化日益成为世界经济和社会发展大趋势的背景下,会计信息系统学科建设也逐渐暴露出一些与信息化环境不相适应的问题,其中某种程度上的会计信息系统学科知识体系特色淡化问题已引起有关专家和学者的密切关注。

一、会计信息系统学科知识体系特色淡化的若干现象

(一)会计信息系统课程体系结构长期以来难以趋同

某一学科领域的知识体系是否稳定,很大程度上会在专业课程体系结构上体现出来。我国会计类课程群中,会计信息系统课程在内容和结构上相当不稳定,基本上可以概括为“大同大异”的特征,相同之处高度趋同,相异之处又有很大差异。限于计算机技术迅猛发展的影响,会计信息系统课程在内容上出现一定程度上的不稳定现象是很正常的。这种现象在一些涉及计算机技术的其他相关课程中也有表现,如管理信息系统、地理信息系统、计算机辅助设计等课程。但是与这些课程相比,会计信息系统课程不仅在内容上稳定性不强,甚至在结构上也缺乏相对稳定性。基本上是在侧重开发、侧重应用、侧重复合三条线上摇来摆去,长期以来有关各方各执己见,难以趋同,课程结构难以定型,再加上相关内容必须随计算机技术的发展做与时俱进的调整,某种程度上难免给人造成课程体系较为混乱的印象。

(二)会计信息系统课程中复合性内容的比重不高

会计信息系统融会计学、管理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信息处理技术等多个学科知识为一身,边缘性和复合性突出。会计信息系统课程的教学目标是使接受教育者达到既懂会计又懂计算机的水平。对于会计信息系统课程的这一教学目标,有关各方是高度认同的,在会计信息系统课程建设方面也形成了复合派这一流派。但是分析众多复合派的教材内容结构,发现基本上是对数据库原理及应用、管理信息系统、软件工程、网络技术与应用等知识进行结构化合并,与数据库原理及应用等相关技术基础课程的内容重复较多,真正能够体现出会计与数据库原理及应用等相关技术课程“整合”特征的内容相对较少,所占比重不高,使得会计信息系统课程的一体化程度不高,交叉特色不明显。

(三)会计信息系统课程的相对独立性日益受到管理信息系统课程的冲击

管理信息系统对会计信息系统的冲击由来已久,早在2002年,某从事会计信息系统研究的学者在一个会计信息系统的教师座谈会上,向几位同行提出了一个问题,就是aiS能不能成为一个独立的学科?一些同行提出,现在aiS已经快要被eRp代替了!以后很快就没有aiS这门课了。至今,众多从事会计信息系统教学的教师对此仍有颇深感受。

笔者认为,管理信息系统课程对会计信息系统课程的冲击源于实践层面。通过观察不难发现,我国企业信息化的发展,与诺兰阶段模型非常吻合。即率先在各种组织的财务部门开始初装,随后开始在其他部门蔓延。随着企业信息化的深入开展,会计信息孤岛现象逐渐显现出来。为解决这一现实问题,催生了具有财务业务一体化特征的所谓企业级会计软件,并很快升格为集成程度更高的管理信息系统软件(eRp),这种趋势迅速蔓延并普及。许多国内会计软件厂商,如新中大、用友、金蝶、浪潮国强等知名厂商等,因此纷纷转型为管理软件公司,并不再推出单纯的财务软件。这迫使教学单位使用财务业务一体化的eRp软件开展配套的aiS实验教学。eRp软件所蕴涵的理念已超越出传统的会计观念,需要综合运用生产管理、销售管理、采购管理、信息系统管理等知识与技能,才能使软件流程运行下去。目前已经形成了会计学、财务管理、工商管理、市场营销、国际经济与贸易、物流管理等众多专业的师生共同在一个平台上进行所谓的“沙盘大赛”的局面,其必然会对传统的aiS形成冲击。

伴随着会计信息孤岛的消逝,会计信息系统课程的相对独立地位也在动摇,会计信息系统课程出现边缘化倾向。

(四)部分会计信息系统人才的复合特征不明显

目标中的会计信息系统人才应该是复合性人才,即所谓的既懂计算机又懂会计的双通人才。通过我们的观察,真正达到这种水平的人才是非常短缺的。

在教师层面,与其他会计类教师相比,从事会计信息系统教学和研究的教师,在知识结构和个人素质方面差异非常大,基本上可划分为强计算机强会计,强计算机弱会计、弱计算机强会计、弱计算机弱会计(如部分由管理信息系统转型的教师)的分布格局。除第一类教师外,其他三类教师的知识结构的复合特征弱化,难以适应信息化日益深化的要求,部分教师纷纷离开了原来的会计信息系统教学岗位,放弃了原来的研究方向。

在学生层面,部分会计电算化专业的学生和会计类专业学生,在会计信息系统化方面的复合能力不强,处理会计信息化实际问题的技能有限。在人才市场上被评价为不精通会计信息系统,甚至有些学生被戏称为“既不懂会计又不懂计算机”,这类型的学生在人才市场上处于非常尴尬的地位。本来应该属于他们的会计信息化岗位,经常被计算机专业毕业生替代,目前这已成为较为普遍的现象。这类学生的就业前景非常不理想。

二、会计信息系统学科的交叉性知识是表现学科特色的关键构成

如会计信息系统学科知识体系中核心知识的交叉成份不浓厚,个性特征不强。与相关学科知识相比,就没有显著的区别。这将导致学科特色淡化,这也许就是会计信息系统学科知识体系特色淡化的根本原因。

笔者认为,会计信息系统知识体系的核心知识应是会计学科相关知识与计算机等支撑性技术学科相关知识经过“内生性”融合,能够充分体现出“整合”特色的知识。应具备如下特点:

一是相对独立性。会计信息系统知识应在复合性基础上,对会计知识及计算机等相关技术支撑知识进行适度的创新发展,与源知识既要有联系,更要有区别,如果能达到“我中有你,你中无我”的程度,就非常理想了。

二是整合性。会计信息系统知识应具有会计信息系统个体属性,其有关概念应具有特定的内涵与外延。套用面向对象方法的概念比喻,会计信息系统应该既不是“会计类”,也不是“计算机类”,而应是经过系统整合后的新类,即“会计信息系统类”。

三是基于会计信息系统知识形成的专业能力难以被替代。基于会计信息系统知识形成的专业能力,既难以被单纯的计算机专业能力替代,也应难以被单纯的会计专业能力替代。计算机专业人员在进行会计信息系统实施时需依赖这些知识和相关人才,财务部门在进行会计信息系统实施时也需依赖这些知识和相关人才。

三、模拟建筑学和工业设计学科建设思路,创新会计信息系统知识体系

会计信息系统核心知识建设,应坚持牢固树立“整合”观念、强化交叉性知识的研究和积累、突出会计信息系统知识集成性的原则,才能凸显出会计信息系统学科的特色,维持会计信息系统的独立学科地位,避免被边缘化。

在众多学科专业领域中,有许多和会计信息系统同样具有边缘性、复合性突出特征的学科专业,如工程管理、技术经济与管理、信息系统与信息管理、建筑学、工业设计等专业。通过观察分析,我们发现建筑学与工业设计的学科建设思路值得移植和借鉴。

(一)建筑学与工业设计专业复合特征分析

建筑学专业的培养目标是培养具备理工与人文、科学与艺术广泛的知识背景,“建筑、城市、园林”三位一体的专业知识结构,能在设计、科研、管理部门及高等院校从事建筑设计、城市规划设计、室内设计、风景园林设计、文物建筑保护、建筑技术设计、科学研究、管理及建筑教育等方面工作的建筑学科高级工程技术人才。

工业设计专业的培养目标是培养具备工业设计的基础理论、知识与应用能力,能在企事业单位、专业设计部门、科研单位从事工业产品造型设计、视觉传达设计、环境设计和教学、科研工作的应用型高级专门人才。

上述专业的复合特征分析:

1.建筑学专业主要从事建筑物的外观设计,要求既懂土木工程基础,又精通建筑艺术。其形成的专业能力形成两个依赖关系,一是土木工程师要依赖注册建筑师,土木工程师虽然也具备建筑学基础知识,但是其建筑物设计水平难以超越建筑师;二是房地产开发商也依赖建筑师,虽然房地产开发商可聘请艺术家帮助其设计建筑物产品,但是由于普通的艺术家不懂工程结构,设计出来的建筑物可能会成为“空中楼阁”,根本无法建造出来。基于建筑学专业知识形成的既懂建筑工程又懂艺术的复合专业能力,很难被工程师或者艺术家的专业能力替代,其工程与艺术整合的特征突出。

2.工业设计专业主要从事工业产品的造型设计,专业能力的特征本质上与建筑学专业类似,只不过领域不同。例如汽车造型与功能的设计工作,汽车工程师和艺术家很难替代汽车设计师的专业能力。

3.上述两个专业具备一些共性特征。一是专业价值主要体现在目标产品(如住宅或汽车)的“做什么”和“怎么做”阶段,基本上不涉及“具体做”方面,产品的实现依赖相应专业的工程师来完成;二是非结构化思维与结构化思维的有机融合。技术知识具有非常明显的结构化特征,艺术知识具有非常明显的非结构化特征,两方面的知识所依赖的思维方式及技巧差异较大,将二者整合起来比较困难。正因为如此,一旦通过专业培养,形成以复合知识为支撑的具有整合特征的专业能力,就具有非常强的难以替代性;三是知识结构具有强艺术含量和较强工程技术含量的复合属性。

(二)会计信息系统专业能力的复合特征与上述专业的比较分析

会计信息系统总体上可以看作是基于会计专业需求的软件工程,需要会计专业知识和计算机等相关支撑技术专业知识的高度融合。会计专业知识具有较强的艺术性,非结构化特征明显;计算机等相关支撑技术知识具有较强的科学性,结构化特征明显;二者的整合也是具有较大难度的。

软件工程从根源上说,是移植了建筑工程的原理,模拟建筑工程分为勘察、设计、实施三大阶段的思路,将软件开发分为系统分析、系统设计和系统实施三大阶段。即按照依次解决系统“做什么”、“怎么做”、“具体做”问题的先后顺序,逐步搭建软件系统,避免返工,降低风险,最终实现系统目标。

对于会计信息系统这一软件工程来说,会计专业知识在系统分析和系统设计阶段,尤其是在系统分析阶段,作用明显,价值凸现。但是会计专业知识的应用适应计算机等相关技术知识的要求;而计算机等相关技术知识在系统实施阶段的价值体现非常明显。

综上,会计信息系统专业能力的复合特征与建筑学和工业设计学科建设思路类似,专业能力价值主要表现在产品的“做什么”与“怎样做”阶段,科学与艺术整合特征突出。

(三)会计信息系统学科知识体系创新的初步设想

1.会计信息系统学科专业能力的目标定位。会计信息系统专业能力的目标,通俗地讲,就应该是既懂会计又懂计算机。要求不仅要精通会计理论与方法,正确处理会计业务。而且要掌握软件工程的方法,结合会计业务需求,分析和设计会计信息系统。能够管理会计信息系统的运行,并具备一定的会计信息系统实施能力。会计信息系统专业知识主要应用于系统分析和系统实施阶段,形成强会计较强计算机的能力强度分布特征。会计信息系统专业能力的作用应主要体现在会计信息系统软件的分析和设计环节,至于软件的实施(编程),应交给软件工程师来完成。

2.会计信息系统学科知识体系创新的基本原则与初步设想。会计信息系统学科知识体系的核心构成,应该是会计信息系统系统分析知识和系统设计知识。除传统的软件工程知识并结合会计业务与相关管理业务加以整合外,为提高整合效果,还应该模拟建筑学和工业设计专业的思路,增加软件设计美学、软件设计心理学、软件安全工程、软件工程项目管理等相关支撑知识。所有核心知识均应体现出突出的“整合”特色。

在具体的构建路线上,分为两个层次,一是专业层次,可以考虑设立“会计信息系统设计”专业。以本科专业设计为例,在专业基础课程模块适当增加计算机类课程;专业课程分成会计信息系统分析与设计、审计信息系统分析与设计、财务管理信息系统分析与设计三大模块,丰富并强化会计专业知识与相关技术支撑知识的整合性内容;毕业环节以毕业设计为主,毕业论文为辅;职业定位应是会计软件系统分析员。二是课程层次,应对会计专业的会计信息系统课程进行改革,改革所遵循的原则应包括如下几个方面:强化整合性内容,弱化合并性内容;强化系统分析能力、系统设计能力、系统应用方案设计与管理方案设计能力,弱化系统实施(编程)能力;显化会计信息系统知识,淡化管理信息系统知识。

综上,会计信息系统学科知识体系的创新,应在会计专业知识与相关技术支撑知识的结合处狠下功夫,强调会计知识与相关技术支撑知识的“整合”,形成难以被替代的会计信息系统复合性知识,突出会计信息系统学科特色,维护会计信息系统学科的独立性。

【参考文献】

信息科学原理篇10

关键词军队院校信息化学科建设

中图分类号:F241文献标识码:a

1理性思考,科学分析,明确学科发展方向

1.1科学筹划,制定规划目标

学科建设是一项复杂的信息系统工程,是院校总体规划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学科信息化建设中,必须要考虑学科自身的发展规律和国内外相同学科研究领域的发展趋势,结合院校自身的要求和优势,在科学定位的基础上,制定学科信息化建设与发展的总体规划和目标。

1.2理清思路,确定建设原则

学科建设的一个重要原则就是共生性原则。合理的学科结构必然是主干学科、支撑学科、配套学科、相关学科、交叉学科共存共荣的有机集合体,以适应信息化条件下作战的人才培养需求。由此构成一个优化的学科体系(学科群结构)。其重要意义旨在围绕主干学科,推动学科之间的交叉、渗透、链接,通过互动、共生、融合,不断催生新的学科生长点,实现学科从高度分化到高度综合的基础上可持续发展,形成富有生机的网络化、信息化学科“森林”。

1.3突出特色,明确建设思路

武警院校作为武警部队综合性大学的内设院校,与地方综合大学的二级院校有很大区别,地方一般按一级学科或学科门类设置院校,而院校主要是以满足武警部队军事作战领域的发展需要、以人才培养的需求分类设置的,其专业设置和学科建设与地方的内涵不同,主要是依据作战任务在军事中的应用,以若干个一级学科为核心组成学科群支撑院校的发展建设。各学科的研究紧紧追踪军事科学领域科学技术的发展前沿,针对作战规律的演变,确定和发展各学科的主要研究方向。这些研究方向的确立,使学院各个学科在其各自研究领域的纵深发展上,交叉于“完成作战任务”这个“聚焦点”上,具有鲜明的武警特色。

2整合资源,充实更新,促进学科融合更新

学科特色的形成源于学科的创新,学科的创新主要是指学科内涵的创新,而不是学科名称的简单变换。由于国家利用学科目录对学科的划分进行规范,学科名称可以不变,但学科内涵必须随形势的发展和军校教育训练的转变而拓展。要拓展学科的内涵,一方面要整合校内智力资源,促进学科的交叉、融合,构建信息化学科群;另一方面要结合新的形势任务,并不断赋予传统优势学科新的内容,不断加强对传统学科的信息化改造,逐步实现传统学科与空军信息化建设的高度融合。

2.1信息牵引,促进学科交叉融合

信息化学科群的构建,学科之间的交叉是21世纪学科发展的主流,已成为高等院校学科建设的重要目标和手段。信息科学与技术作为一门发展迅速、综合性很强的新兴学科,各个分支学科相互间交叉、渗透和综合的要求日益增强,特别是机械化向信息化转变的今天,组建“信息科学与技术”学科群已成为院校学科建设的当务之急。我院“综合电子战技术学科专业领域”作为军队十五期间“2110工程”重点建设学科专业领域,涵盖了“电子科学与技术”一级学科和“计算机应用技术”、“信号与信息处理”等二级学科,适应了当前信息领域发展速度快和多学科交叉的特点,建成了3个实验室分别跨越了信息领域的一级学科和二级学科,为相关学科自身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条件,也为学科之间的交叉和跨学科的教学科研提供了必备的条件。以“综合电子战技术”为龙头构建“信息科学与技术”学科群,加强有关系(室)协调,合理调配人员和经费,加强重点科研项目集体攻关,对于增强院校承担信息领域教学和科研任务的综合实力,特别是对增强培养跨学科人才和承担军内外大型综合性项目的能力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2.2整体深化,实现资源共享

尊重资源共享原则,实施共享机制为学科交叉与整合提供平台。广义上,可将学科界定为一种“资源共同体”,它是三类资源(即学者、学术信息和学术物质基础)的有机融合。但每一所高校的人力、物力资源都是有限的。因此,必须建立资源共享的有效机制,盘活现有资源存量,特别是人力资源存量。例如要从根本上改变学科资源个人或单位“私有”的观念,明确人力资源和硬件资源是整个学校的,加强学科之间和单位之间的横向联系,在学术层面加强竞争的同时也加强合作,形成学科资源共用共管的良好环境。

3适应需求,突出特色,凝练学科研究方向

学科研究方向是学科建设的核心和骨干,选择正确的研究方向是学科建设的重大决策,它关系到学科的发展、科研工作的成败与人才培养的优劣。因而,学科建设的首要任务是选择、调整学科发展方向,使院校学科专业布局及研究方向的选择有一个科学合理的结构。主要学科的发展布局合理、学科各研究方向选得准、能站在学科发展前沿,就会促进院校信息化建设的发展。凝练学科研究方向的重要原则是加强重点学科建设、突出特色与创新性原则和信息化作战原则,并处理好学科建设与教保、科研、部队的关系,以利于人才的培养。

4凝练方向,人才为本,不断推进学科发展

学科建设对人才培养有至关重要的作用。为培养信息化时代的高科技防空人才,学科建设需要处理好教学与教保的关系、教学与科研的关系、教学与部队建设的关系。积极沟通与机关、部队等单位的联系,形成培养人才信息反馈机制,使院校教学、教保、部队构成统一的信息协调,优先研究重点实验室建设、重大科研项目和部队装备亟待解决的问题。因而需要调整部分研究方向,跟踪部队信息化装备发展的前沿。强化人才培养的整体性和系统性,凝练学科研究方向,增强打赢信息化战争的目标意识和反映能力;调整和优化学科发展方向,加强战略高技术前沿研究和信息化技术创新和集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