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范文大全构建智慧供应链的意义十篇构建智慧供应链的意义十篇

构建智慧供应链的意义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6 02:45:27

构建智慧供应链的意义篇1

关键词:电子商务;现代供应链;智慧化;数字化

一、绪论

近年来,随着电子商务的高速发展,全球物流进入供应链时代,企业之间的竞争已经转变为供应链之间的竞争。党的报告中明确指出要培育现代供应链中新的增长点,形成新动能。在2017年10月的《关于积极推进供应链创新与应用的指导意见》明确指出要打造大数据支撑、网络化共享、智能化协作的智慧供应链体系。“意见”同时指出鼓励流通企业与生产企业合作,建设供应链协同平台,准确及时传导需求信息,实现需求、库存和物流信息的实时共享,引导生产端优化配置生产资源。相比于传统供应链,现代供应链以“智慧化、数字化”为亮点进入大众视野。如何理解电商背景下的现代供应链创新,尤其是电商企业如何在现代供应链的创新中实现应用推进现代供应链的发展,这是值得进一步研究的课题。

二、现代供应链内涵与创新背景

(一)现代供应链的内涵

传统供应链以满足消费者需求并降低成本为目标,强调上游与下游企业在信息流、资金流、与物流之间的高效协作。现代供应链作为当前经济转型的新动能在供应链智慧程度、供应链协同深度有深刻的创新意义。供应链智慧程度依托于电子商务与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供应链的智慧化过程不尽包括新兴信息技术的应用,还包括将供应链中的各个功能要素智慧化。供应链的深度协同能够通过供应链中战略伙伴之间合作有效减改善“牛鞭效应”,使得供应链得以健康、可持续地发展运作。[1]

(二)现代供应链创新背景

由于物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技术的不断涌现,物联网将逐渐代替互联网。据Gartner数据预测,2020年物联网设备将达250.1亿。盘红华[2]在研究物联网应用于智慧供应链时提出物联网技术将对传统的产品生产、仓储、采购、运输、分销等过程产生革命性的变化,给消费者带来更好的用户体验和价值。同样,大数据也在供应链管理领域掀起了一场革命。王红春[3]认为以大数据将有利于改善供应链的运营效率,依据大数据理论推动供应链中信息共享与需求预测研究。黄成成等[4]在智慧供应链构建体系的研究中提出将人工智能的决策机制与技术融入供应链,借助人工智能技术使供应链中的各个环节达到实现动态、实时选择与控制的管理水平。消费者需求的变化与技术在各场景的融合,都要求电子商务企业以成本、效率、体验为出发点与供应链中的合作伙伴共同提升供应链管理效率。

三、电子商务环境下现代供应链的创新应用

(一)打造智慧供应链平台促进供应链主体生态化

商业生态系统理论认为,商业系统由承担不同功能的众多的组织与个体有机组成。这些组织与个体之间相互影响,推动着商业网络不断演进。[5]供应链的生态化是一个多边结构,电商作为供应链中的核心平台需要打造一个平台生态圈,电商平台也将通过生态圈构筑企业核心竞争力。[5]在消费、产业升级和技术变革的作用下,供应链协同过程趋于复杂。笔者认为电子商务供应链协同的复杂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供应链的稳定性,即在面对需求环境不确定时,电商平台与制造商、分销商、物流商需要通过协同与合作共同构建一个稳定的供应链网络。二是供应链的生产力,电商平台作为需求的最前端,需要通过供应链主体之间的合作不断提高生产率与流通效益。三是供应链的可持续性,电商供应链中涉及了制造商、分销商、物流商等多种不同的角色,多种角色呈现出的多样性为供应链的可持续创新发展带来巨大的潜力。对于电子商务企业来说,打造智慧供应链平台促进供应链主体是电商现代供应链创新的基础。京东整合了全面、优质、链条最长的消费数据,打造了一个智慧供应链开放平台“诸葛智享”。“诸葛智享”以智慧库存为核心,利用智能销售预测与智能补货全面自动化协同供应商提升供应链智能化管理能力,帮助供应链智能预测消费需求、智能布局库存、智慧补货、智能排产。电商企业利用强大的资源整合与供应链创新能力协同供应链主体向促进供应链生态化迈进了重要的变革步伐。

构建智慧供应链的意义篇2

首席供应链官面临的五大挑战

过去10年,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供应链也演变得越来越全球化。当全球经济受到国际金融危机重创的时候,供应链也遭受到冲击。

Unitednations7月的数字表明,1995年到2007年,全球跨国公司的数量翻了一番多,从3.8万家增加到7.9万家,其国外子公司的数量增加了大约两倍,从26.5万家发展到79万家。除地域性的扩张外,大约80%的主管期望与越来越多的第三方建立合作关系,越来越多的业务也被外包出去,2007年到2010年,研发外包预计将增长65%,而工程服务和产品设计项目外包预计将增加80%,这些都给供应链的发展带来挑战。此外,供应链发展也必须面对快速膨胀,但分类更细、更加专业的产品组合的挑战。

iBmGBS部合伙人、供应链管理业务全球领导人Sanjeevnagrah表示,在采访了北美、西欧和亚太地区400位负责企业供应链策略制定和运营的高级主管之后,iBmGBS得出了供应链主管们应对以上挑战的五个方法:成本控制、增强可视性、加强风险管理、加强客户亲密度和推动全球化。

“其中,出乎我们调研者意料的是‘风险管理’一跃成为重要挑战。”Sanjeevnagrah表示。智慧的供应链将风险视为一个系统问题,其风险规避策略是利用数百万个智能对象来报告诸如温度波动、偷窃或篡改等威胁信息,一旦有问题出现,它在扩展的供应链中将以并发的方式利用实时链接作出快速响应。毋庸置疑,智慧供应链的最大优势在于它可以对风险进行建模和模拟,这种智能技术不仅有助于开发可持续的供应链,推动自然资源的合理使用,还能给供应链所涉及的社区团体带来正面的影响。

未来供应链的三大特征

iBmGBS部合伙人YeonhoYoo认为,更智能的供应链应当具备先进、互连、智能这三大特点。

首先,先进性特点体现在以前由人工填写的信息将逐步由机器生成,信息将直接来自传感器、RFiD标签、仪表、执行器、GpS等自动化设备。信号可以传递有关零售货架需求的感应器解决方案,这些解决方案包括基于感应器的自动检查,通过客户手机进行产品认证和客户忠诚度专项调查,针对自动化产品缺陷和服务警报的嵌入式软件的分析等等。

其次,整个供应链将成为一体。供应链不仅包括有普通的客户、供应商和it系统,还包括各个产品和其他用于监控供应链的智能工具,它们的紧密相连,就能使决策者协同规划全球供应链网络。

最后,供应链决策也将变得更加智能化。先进的分析和建模技术可以帮助决策制定者更好地分析极其复杂多变的风险和制约因素,以评估各种备选方案,更加智能化的系统甚至还可以自动制定决策,这也提高了响应速度,减少了人工干预。

构建智慧供应链的意义篇3

关键词:大数据技术;农产品冷链;智慧物流;信息平台构建

一、大数据概况

大数据是指种类复杂、量多庞大的数据综合体系,使用传统数据方法,无法对此类数据进行抓取、管理及有效处理。大数据自身具备数据处理速度快、种类多、体量大等优势,且数据分析结果的观察力、决策力都十分强。农产品冷链智慧物流信息平台构建使用大数据的主要目的是,在成本数据进行加工之后,以获取更多的增值性信息,也就是说,借助分析当前的数据,预测农产品冷链智慧物流信息平台构建在未来一段时间的发展趋势与走向,建成科学的数据分析模型,输入数据得出结论,为农产品冷链智慧物流信息平台构建发展提供数据参考[1]。

二、农产品冷链物流发展存在的问题

(一)农产品冷链物流信息平台不完善

传统模式下的农产品冷链物流信息平台功能构建有所缺失,难以满足多元化发展需求。相关数据信息采集也存在一定难度,在农产品冷链智慧物流运行管理中,会产生大量的数据信息,且农产品物流自身还具备周期短、流通环节多等特征,所以,应该按时、定期对数据进行收集处理,由于数据信息种类多样,且流程较为繁杂,数据类型具有差异性,所以信息采集技术也存在区别。目前,准确使用大数据技术对农产品物流信息进行整理与分析,是当下企业需要重点解决的首要问题。在信息平台技术、功能不完善的情况下,会导致信息采集数据不完整,从而影响信息平台实际应用价值[2]。

(二)数据分析能力薄弱

在农产品冷链智慧物流信息平台构建中,所收录的数据信息需要在分析检索基础上,才能够使其价值充分发挥,从而为企业发展奠定基础。现阶段,国内企业在农产品冷链物流过程信息分析方面有所缺失,如果企业为缓解工作压力将信息分析处理工作外包,将会提升企业运行成本,还会影响数据信息真实性、准确性,提高监管难度。

(三)农产品冷链物流基础设施建设滞后

目前,我国正处于农产品冷链物流初步发展研究阶段,不仅基础设施建设老化,相关硬件设备设施不完善,农产品冷链物流所必备的冷链仓库建设也有所缺失,冷链运输车辆难以满足物流运行需求,相关物流运行链建设环节相互之间也没有紧密连接,也没能对配送中心布置进行科学规划,路网配送速度有待提升,从根本上制约了农产品冷链物流运行效率,也对农产品质量产生影响。此外,农产品冷链物流园区数量有限,规模建设也较小,相关设备设施建设难以满足农产品冷链物流运行的实际需求,自身具备的应用价值也没能充分发挥。在农产品冷链智慧物流发展中,如果网络基础设施滞后,会从根本上影响物流信息水平,在物流运转状态中也难以实现信息资源共享。信息资源的不对称会影响农产品生产者与消费者的供需需求,降低企业运行的经济效益[4]。

三、基于大数据技术的农产品冷链智慧物流信息平台构建

基于大数据技术所构建的农产品冷链智慧物流信息平台架构,包含流程层、基础支持层、应用层、用户层等方面,为农产品物流运行提供保障。对所收集到信息进行及时、安全传输,并对所传输的数据信息进行远程分析检索,应用互联网科学信息技术,保障农产品冷链智慧物流信息平台的智能化运作,从而实现对农产品冷链智慧物流全过程监管,以保证农产品质量免受损耗。

四、农产品冷链智慧物流信息平台主要应用功能系统

(一)农产品冷链智慧物流运输信息系统

在对农产品装载方案选择时,需要根据物流车辆的车组排列形式与车组模式进行安排。在对农产品摆放位置进行决定时,需要充分考虑到农产品货物的超限等级与物流运输车辆重心高度,尽可能避免集重装载现象的发生。如果在运输过程中需要使用支架,则应该明确支架的安放位置,确定货物转向架的具体高度,以此对货物的超限等级与车辆重心高度进行合理安排。通常情况下,农作物装载方案有多种形式,可通过对相关方案的科学技术性能进行对比,最终选择能够承载车辆载重能力的方案措施。对农产品冷链运输进行全程监管与可视化管理。农产品在物流流通运转中对温度也有需求,所以,需要在车辆中安装温度控制装置,并对车内温度状况与农产品质量进行实时检测处理,尽可能减少农产品损耗。

(二)农产品冷链智慧物流配送信息系统

在农作物运输过程中,应该融入信息技术,并将其优势充分发挥。对相关信息数据平台的管理进行合理调配,保证所获取的物流运行信息真实有效,还需要对运行方案进行优化创新,对物流调度进行合理安排,从根本上实现物流运行的资源共享,以保证农产品质量安全。农产品配送小批量、多品种、配送分散,且缺乏完善的信息系统,物流配送信息也没能实现共享,影响农产品配送效率,增加配送成本。应用大数据技术,能够对农产品进行智慧物流配送,结合实际交通状况,对配送方案进行合理安排与规划,从根本上提高消费者的满意程度。

(三)农产品冷链智慧物流仓储信息系统

对农产品仓储进行合理管控,能够提高物流运输实际应用价值,农产品对物流仓储规模、存储环境等有较高要求,因此,将大数据技术应用于农产品冷链物流管理环节中,通过对仓库内部建设进行优化布置,对仓储资源进行合理分配,对仓储环境及温度进行科学检测,从而实现农产品仓储管理的智能化建设,采用自动化分拣技术,还能够提高仓储管理效率,以此为农产品质量提供保障。

五、推进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系统建设的对策

(一)完善农产品信息库建设

为保证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系统中的数据信息真实可靠,需要建立健全农产品信息管理平台。农产品信息管理平台需要借助追溯系统的力量,从中掌握与获取准确的农产品信息记录。将追溯系统应用到乡村建设中时,由于农民接受新型技术设备的能力较差,所以需要当地相关工作人员向农民普及与讲解使用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系统优势与操作方法,从而完善农产品数据信息平台的建设,同时为种植农产品的农民提供了产品销售渠道,有利于增长农民的经济收入。此外,还需要相关政府增加成本资金投入,以先进的科学技术作为支持,优化农产品质量安全系统,提高农产品数据信息的准确度,从而提升信息平台的可信度。

(二)扩大追溯系统宣传覆盖面

加强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系统的使用与宣传力度,既要对农产品的生产者进行宣传,也需要对购买农产品的消费者进行宣传。在现代化互联网科技时代,科学使用信息技术能够从根本上提升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的宣传力度。相关工作人员通过借助新媒体科技力量,能够拓展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信息的传播范围,使农产品消费者正确认识与了解完善追溯系统的重要作用。对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的宣传,可以采用线上、线下结合的方式,强化人民群众对追溯系统与数据信息平台的认知度与信任感,城市居民也可以监督者的身份参与到农产品的质检工作中,从而促进农业发展,提升农业经济效益。

(三)健全追溯系统系统结构

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系统自身所具备综合性较强的特征,其中不仅包含了农产品的生产、加工、物流,最后到营销部分,各环节间紧密相连,从而促进了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系统的稳定性。相关决策者可以设定相应的优惠制度,从而保障各环节之间的友好互通,但都应该在保证农产品质量安全的基础上进行。也正是因为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系统自身具备复杂性,才需要在互联网技术支持上,对其进行优化建设,增强各部门之间沟通协作能力,从而保证农产品数据信息系统的正常运行,实现信息共享,建立健全完整的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系统,能够促进农业发展,使更多的农业生产者与城市居民消费者了解到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系统的优势,从而促进农业经济效益的有效提升。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发展新时期,虽然国内农产品冷链物流配送还处于初步发展阶段。但针对平台建设物流配送技术中存在的不足,要进一步改良与完善,科学应用物联网技术、互联网技术以与大数据技术,构建完善的农产品联合物流配送平台。实现物流运转无缝对接,从而提高农产品物流配送效率,尽可能降低与规避农产品配送风险可能性的发生,给消费者提供满意的服务需求,从而提高企业经济效益,推动企业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匡思莉,戴小红.新时期浙江农产品冷链物流发展的问题与对策[J].物流技术,2021,40(03):29-33.

构建智慧供应链的意义篇4

物联网给产业带来新的增长空间,物联网的产业链中,网络、设备、服务提供、软件/应用、终端和芯片是不可或缺的环节。各方都加大在此领域的布局,三大运营商开始把物联网定位基础业务进行投入。

“中兴通讯将物联网作为战略业务之一。”中兴通讯CSo陈杰在mwC上海展期间接受《通信产业报》(网)采访时表示。谈及中兴通讯发展物联网的思路,陈杰表示,中兴通讯基于自身的技术积累和优势,聚焦于智慧城市、智慧家庭、车联网、工业等领域。

定位:核心战略业务之一

作为中兴通讯m-iCt核心战略之一,中兴通讯的物联网解决方案贯穿于消费市场、运营商市场以及企业市场。

作为运营商实现未来“千亿”连接市场的助力者,中兴通讯以nB-iot(窄带蜂窝物联网)方案切入市场。业内人士也表示,nB-iot成为产业链进军物联网市场的关键。6月16日,在韩国釜山召开的3GppRan全会第72次会议上,nB-iot技术标准终于得到冻结。标准的落地,加快了产业链创新应用的步伐。围绕nB-iot,全球芯片厂商包括英特尔、高通,全球通信设备巨头以及全球运营商巨头沃达丰、中国移动、意大利电信等均加速nB-iot的商用。中兴通讯一直以来是面向物联网的广域低功耗技术nB-iot的主要推进者,陈杰介绍,中兴通讯联合运营商和产业打造了基于nB-iot的端到端解决方案,积极投入对芯片、终端、系统和物联网iot平台的研究;并在工业互联网、车联网、智能家居和智慧城市等领域均有完善的解决方案。

一站式解决方案

众所周知,传统的电信基础网络是以人为核心构建的,要大规模部署iot,实现联接的突破性增长,面临接入方式、现有核心网冲击以及安全等诸多挑战。中兴通讯提供的端到端的nB-iot解决方案,涵盖芯片、模组、无线网络、核心网以及nB-iot物联网平台,可以为运营商提供一站式解决方案。中兴通讯的无线及核心网解决方案可基于现网平滑升级,只需软件升级即可,充分节省部署投资。

无线网络部分依托于业内领先的SDR(软件定义的无线)基站,无论现网采用哪种制式(GSm/UmtS/Lte),通过软件升级即可定义nB-iot;核心网部分也可以通过对现网进行软件升级来支持nB-iot,或直接部署基于nFV功能的虚拟核心网。

中兴通讯的nB-iot物联网平台采用开放的云平台技术,可以帮助运营商快速部署nB-iot业务。中兴通讯nB-iot平台可以管理海量的nB-iot物联网连接,并同时提供大数据存储和分析服务。

在此次mwC上海展期间,中兴通讯联合中国移动展示了市政物联网应用――智能井盖方案。该方案通过全方位监管井盖状态,在井盖被打开、移位等情况下,可实现及时告警。nB-iot技术具有的低成本、广覆盖、低功率、大连接等特征,有效提高智能井盖监控系统的覆盖区域,消除覆盖死角,降低建设维护成本。

“中兴有深厚的研发技术实力,我们期望与iot产业链一起,搭好平台”陈杰表示,“目前iot产业链中,需要开放的心态。”

在6月30日2016mwC上海主题论坛上,中兴通讯董事长赵先明在《iot联接万物,联生价值》的主题演讲中也表示了产业链合作发展的观点。赵先明表示,iot所引发的不仅是第四次工业革命,包括对农业、服务业等人类社会基本业态,都会产生深远影响和飞速进步。目前在智能制造、智慧城市(市政)、智慧交通、智慧家居等领域显示出显著的进展,各种iot创新应用还会不断涌现。与此同时,iot产业也面临诸多挑战,例如产业垂直整合、商业模式构建、应用创新、安全性、标准不统一等突出矛盾。他表示,我们处于变革的前夜,需要产业链各方加强协同,共同携手促进iot产业的健康发展。

构建智慧供应链的意义篇5

关键词:智慧经济;电子政务;绩效评估;经济信息

1.引言

当今世界已经进入智慧经济时代,也即知识经济的后一个时代是智慧经济,它是智慧经济化与经济智慧化相统一的过程。随着互联网+和智慧城市的建设,智慧经济逐渐成为智慧政府、智慧交通、智慧教育和智慧公众等建设领域的基础和支撑。作为智慧政府范畴的电子政务建设,尤其是政务网站的发展,越来越引进各政府及相关的部门的重视。

吉林省图书馆新馆自2014年9月开馆以来,在大数据与物联网等新一代信息技术时代背景下,省图书馆也引入了授权访问系统、超星发现系统、汇文书目检索系统等信息化产品和手段来提高信息化水平。其中,省图书馆在互联网上架设了官方网站“吉林省图书馆”(http://.cn),就是一个典型的应用。互联网站的开通,一方面为社会公众提供了良好的数字检索、信息查询和知识发现等实用功能,另一方面也跨越空间和时间限制,真正打造了“24小时自助”的一站式服务式图书馆。

承担着为党政领导机关决策,为科研、教育及企事业单位提供信息咨询服务的吉林省图书馆互联网站是重要的电子政务工程,不但是政府公共服务的核心平台,也是与社会的重要接口。借助电子政务绩效评估指标体系对其进行深层次和微观的评测,不但可以提高政府效益,同时也可以提升社会效益。

2.电子政务绩效评估微观指标体系

电子政务网站绩效评估原则有以下几个:第一,要以公众需求为导向,即以读者的借阅、查询等业务为导向;第二,要强调政府的公共服务意识,即从传统的部门管理意识向现代服务模式转换;第三,要体现公众参与和交互沟通,即借助政务新媒体,打造多样畅通的政民信息传输渠道;第四,要以政府机构职能为中心,即以吉林省图书馆自身业务为网站核心。

电子政务网站绩效评估指标是评估的重要手段,评估指标要涵盖三大块:一是信息公开,对于吉林省图书馆互联网站,信息公开是提供公共服务,保障用户权益,扩大社会影响力的前提和保障;二是网上业务,这是吉林省图书馆互联网站提供公共服务的核心部分;三是互动服务,这是电子政府时代电子民主的根本体现[1]。

结合绩效评估原则和评估指标,可构建吉林省图书馆互联网站电子政务绩效评估微观指标体系。分为三级指标:一级指标、二级指标。一级指标包括:信息公开、网上办事、互动服务、网站设计、网站技术、网站管理和安全保障。二级指标包括:机构设置、相关文件、政府活动、政务公开、专题信息、经济信息、社会信息、其他信息、网站背景、办事指南、用户管理、办事状态在线查询、信息公开申请、表格下载、提供预审服务、咨询服务、民意征集、政务论坛、领导访谈、行风评议、网站导航、栏目设置、内容设计、页面设计、内容检索、数据库建设、访问速度、技术准确、应用程序、系统分析、管理机制、域名管理、信息维护、信箱管理、网站访问量、管理人员、安全管理制度、技术方案、信息监控、信息监控应急预案等。实际达标情况如下:吉图概况-机构设置、公告专栏、工作动态、政务信息公开、数字图书馆、媒界之音、关于我们、服务指南、我的图书馆、授权访问系统、信息咨询服务站、联系我们、信息咨询服务站-互动论坛、吉图概况-馆领导集体、吉图概况-职业道德规范、网站地图,您的位置。导航地址正确。10个一级栏目设置科学,子栏目层次较为清晰,名称直观准确,无二义性,重点重要栏目清晰突出。易用,人性化,公众服务需求突出。古典设计美观大方,风格统一,但布局略显局促;重点内容突出;多媒体应用恰当;字体标准;页面单层次,返回功能欠佳;无商业性广告。提供全文检索和书目检索,功能强大,查询准确高效。主页显示速度快,无延迟;平均下载时间小于30秒。错误提示较多,集中体现在视频点播和相关链接栏目。例如错链接,死链接等。兼容性良好。多操作系统多浏览器支持。有借阅排行榜,但无在线量、访问量等统计。域名使用不规范,使用.com商业域名。网名具有政府特色。信息维护及时。内容完整翔实。有oa办公系统和吉图邮件系统。有公开邮箱。

3.吉林省图书馆互联网站评估报告

根据吉林省图书馆互联网站绩效评估指标体系,选取长春市行政学院信息技术主干核心机房和吉林省图书馆报刊阅室2个实验点,分别从外网和内网进行评估。

通过近一个月的工作,得出了对吉林省图书馆互联网站的评议考核结果。在得出评议结果后,对这个结果的观察和分析,发现网站在电子政务建设水平、实现服务职能方面表现比较突出。首先,我们发现吉林省图书馆互联网站处于全国同行中的领先地位,并且和吉林省内其它文化行业单位开办了“吉林云图”,满足读者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获取所需要知识的核心服务理念,得到公众的好评。可见,吉林省图书馆非常重视信息技术的应用和部门网站的建设工作。

其次,吉林省图书馆互联网站与oa办公系统、电子邮件系统、吉林云图、授权访问系统、超星发现系统、汇文书目检索系统等应用系统深度融合,这在内容建设和整合上迈出了重要步伐,值得肯定和保持。另外在公告上做得比较好,从新馆搬迁至今,已经信息60多条,信息多,针对性强,与公众利益息息相关。可以说,公告专栏是网站的一个特色,值得推广和改良,例如在移动端通过微信或短信定制的方式,进一步方便公众及时了解到公告信息。

最后,在用户访问体验方面,网页打开没有明显的延迟。

吉林省图书馆互联网站在取得重要成绩的同时,也存在一些问题。例如网站建设缺乏规范化,一些菜单的界面风格与其它不同,有些在首页显示,有些在分支显示,不够统一。再如,网站中,死链接或错链接较多,表明没有定期专人清理。重点体现在试用资源上。最后,没有形成强大的公众之间交流网络。这些问题都是将来值得进一步改进的地方。

吉林省图书馆作为我省重要的公共文化服务窗口,一直以来承担着传播知识提升公民素质的职责。在互联网空间上的虚拟网站,作为电子政务建设的一部分在另一个维度为公众提供着更加便捷高效的服务。本文针对图书馆网站业务特点,对电子政务绩效评估微观指标体系进行剪裁和个性化,提出了吉林省图书馆互联网站绩效评估标体系,并通过评估实践得到了评估报告。对于进一步推进吉林省图书馆互联网站建设水平,提升服务质量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但是,为了保证评估的客观性,采取了匿名的评测方式,客观上导致部分指标项目无法进行;再如指标体系的剪裁还值得进一步研究,应该增加一些图书馆电子政务工程特有的指标项目,以使评估结果更准确公正。(作者单位:1.中共长春市委党校信息技术部;2.长春市行政学院信息技术部)

基金项目:本文得到长春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项目编号:CSK2014ZYJ-006)资助

构建智慧供应链的意义篇6

“智慧城市”早已经从iBm的实验室走向了全球。在国内,各大城市甚至二、三线城市纷纷提出了自己的智慧城市建设计划。包括同方、神州数码和iBm在内的解决方案公司纷纷入局争夺市场。

而拥有通信技术和资源优势的三大运营商也对智慧城市虎视眈眈。截至今年6月底,三大电信运营商已在全国320多个城市和当地政府合作建设“智慧城市”。到今年底,这一数字将有望突破400。

继中国移动“无线城市”、中国电信“光网城市”之后,近日,中国联通也正式推出自己的“智慧城市”计划。中国联通总经理陆益民对包括时代周报在内的媒体表示,中国联通“智慧城市”战略将以城市光网络、wCDma无线网络、wLan三大网络为基础,以九大数据基地为依托,以基于云计算的全国统一的智慧城市平台为载体,来推进智慧城市发展。

在移动互联网和云计算时代,布局智慧城市业务将在多大意义上促进电信运营商自身的转型?

运营商发力智慧城市

据了解,截至2012年8月,中国联通共与23个省118个城市签约了智慧城市类项目。“中国联通四年来共建设城市光缆约98万皮长公里,打造了覆盖全国乡镇及以上城市的wCDma无线网络,部署并开工建设了9大云计算、数据中心基地。”陆益民对记者透露。

在中国联通副总经理姜正新看来,智慧城市产业链中“政府+服务提供商+内容提供商”的建设模式已被广泛认同,电信运营商作为智慧城市运营和应用提供者的角色已经成为产业链中的主体力量。

“我们要做基础信息通信设施的服务者、智慧城市云承载平台的提供者、智慧应用和基础信息数据的聚合者。”在谈到中国联通在推进智慧城市发展中的定位时姜正新如是说。

据了解,自2011年10月份开始,中国联通就开始推进智慧城市建设以及平台的搭建工作。“中国联通将依托云计算、物联网、移动互联网等核心技术,加上原有基础通信优势资源,通过56个云计算节点承载全国业务,来打造全国统一的智慧城市云承载平台。”姜正新对记者表示。

据了解,中国联通还将以统一体系汇集城市公共信息、城市运行信息、智慧应用信息,通过底层数据兰联交互实现城市基础数据信息在行业间、应用间分享。

与中国移动“无线城市”和中国电信“光网城市”不同,中国联通的智慧城市计划将以“应用”为突破口。

据姜透露,根据行业需求,中国联通将专注“信息强政、信息共业、信息惠民”3大领域以及“政务、金融、交通、医疗、安全、能源、文教、物流”8大行业。

智慧城市遍地开花

2009年1月28日,在美国工商业领袖圆桌会议上,iBm董事长彭明盛向美国总统抛出了“智慧地球”战略。彭明盛认为可以将感应器嵌入和装备到电网、铁路、建筑、大坝、油气管道等人们所关注的物理基础设施和物品,形成物物相联,然后通过中心计算机集群和云计算将其整合,实现智能化以及社会与物理世界融合。

智慧地球是一个愿景,智慧城市是iBm推广的切入点。在中国,iBm针对电力、医疗、城市、交通、供应链(物流)和银行6大领域推出解决方案。

“智慧城市是以移动互联网、云计算、物联网等新一代信息技术为支撑,以宽带泛在互联网络和数据中心等基础设施为基础,以知识社会的创新和智能融合应用为主要内容的城市发展高级形态。”姜正新如此理解智慧城市。

当前,中国正处于快速城市化和城市改造之中。“我国政府高度重视城市信息化和智能化建设,把数字城市、智能城市建设作为城市发展重点。”工信部软件与集成电路促进中心(CSip)处长王威信曾对时代周报表示,建设“智慧城市”对调整经济结构、转变生产方式和改善民生意义重大。

已披露的数据显示,“十二五”期间,国内三四百个城市在建设智慧城市上的直接投资合计超过3000亿。通信业人士更是乐观估计称,各地“智慧城市”建设将带来两万亿元的产业机会。

在中国工程院院士邬贺铨看来,这一预估并不过分。他认为,“智慧城市”的建设分为前期基础设施建设、中期数据处理设施建设和后期的服务平台建设,相关的建设涉及电信设备制造企业、系统集成企业、数据采集分析企业、电信运营商和数据服务企业,对整个产业链将起到巨大的拉动作用。

虽然,智慧城市建设热火朝天,但王威信认为,智慧城市建设由于是一项庞大的系统工程,涉及城市经济社会等方方面面,因此必须由政府来主导,重视培育自主知识产权、自主可控的本土公司,另外还要警惕信息安全问题和避免重复建设。

而iBm华南区总经理郭仁声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还表示,在iBm看来,不同城市有不同的实施方案,做智慧城市,需要一定的基础设施条件,比如说你的网络设备,在一定行业具备了一定的传感器条件或已经具备了一定的数据,才能针对它做分析或管理,在管理上做优化,运用到交通等,做不同的方案。

推进运营商转型

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和国家信息产业振兴计划的出台,地方政府出于招商引资等目的对建设“智能城市”热情高涨,对it厂商来说,这其中无疑蕴藏着巨大的商机。

iBm在中国已经开展了许多落地项目。2009年8月,iBm与广东省信息产业厅签署战略合作备忘录,为广州打造世界级的“智慧城市”。9月,又与沈阳市政府签署战略合作协议,打造“生态沈阳”和“智慧城市”。之后,iBm还牵手昆明、北京、南京等城市。

本土企业神州数码也不甘落后,“数字城市”战略,以应对中国城市化、区域化及城市信息化的发展趋势。紧随其后的是思科、清华同方、东软集团等it企业。

电信运营商也“不甘人后”。

构建智慧供应链的意义篇7

[关键词]智慧物流基本内涵实施框架

一、引言

继iBm2008年提出“智慧的地球”后,2009年奥巴马提出将“智慧的地球”作为美国国家战略。同年8月总理在无锡提出“感知中国”,物联网被正式列为国家五大新兴战略性产业之一,写入“政府工作报告”。目前,美国、欧盟等都在投入巨资深入研究探索物联网。考虑到物流业是最早接触物联网的行业,也是最早应用物联网技术,实现物流作业智能化、网络化、和自动化的行业。在2009年中国物流技术协会信息中心、华夏物联网、《物流技术与应用》编辑部率先在行业提出“智慧物流”概念。

智慧物流概念的提出,顺应历史潮流,也符合现代物流业自动化、网络化、可视化、实时化、跟踪与智能控制的发展新趋势,符合物联网发展的趋势。有利于降低物流成本,提高效率,控制风险,节能环保,改善服务。

自概念提出以来,受到了专家和学者的高度关注,智慧物流也入选2010年物流十大关键词。但目前对智慧物流的研究仍处在起步阶段,企业界与学术界对智慧物流的概念、体系结构、实施框架的研究尚不成熟,未达成共识。

二、智慧物流的基本内涵

1.智慧物流的基本概念

基于现有研究及iBm公司对智慧物流的理解,智慧物流是一种以信息技术为支撑,在物流的运输、仓储、包装、装卸搬运、流通加工、配送、信息服务等各个环节实现系统感知,全面分析,及时处理及自我调整功能,实现物流规整智慧、发现智慧、创新智慧和系统智慧的现代综合性物流系统。

2.智慧物流的基本功能

(1)感知功能。运用各种先进技术能够获取运输、仓储、包装、装卸搬运、流通加工、配送、信息服务等各个环节的大量信息。实现实时数据收集,使各方能准确掌握货物、车辆和仓库等信息,初步实现感知智慧。

(2)规整功能。既感知之后把采集的信息通过网络传输到数据中心,用于数据归档,建立强大的数据库。分门别类后加入新数据,使各类数据按要求规整,实现数据的联系性,开放性及动态性。并通过对数据和流程的标准化,推进跨网络的系统整合,实现规整智慧。

(3)智能分析功能。运用智能的模拟器模型等手段分析物流问题。根据问题提出假设。并在实践过程中不断验证问题,发现新问题。做到理论实践相结合。在运行中系统会自行调用原有经验数据,随时发现物流作业活动中的漏洞或者薄弱环节。从而实现发现智慧。

(4)优化决策功能。结合特定需要,根据不同的情况评估成本、时间、质量、服务、碳排放和其他标准,评估基于概率的风险,进行预测分析,协同制订决策,提出最合理有效的解决方案,使做出的决策更加的准确,科学。从而实现创新智慧。

(5)系统支持功能。系统智慧集中表现于智慧物流并不是各个环节各自独立,毫不相关的物流系统,而是每个环节都能相互联系,互通有无,共享数据,优化资源配置的系统,从而为物流各个环节提供最强大的系统支持,使得各环节协作,协调,协同。

(6)自动修正功能。在前面各个功能的基础上,按照最有效的解决方案,系统自动遵循最快捷有效的路线运行,并在发现问题后自动修正,并且备用在案,方便日后查询。

(7)及时反馈功能。物流系统是一个实时更新的系统。反馈是实现系统修正,系统完善必不可少的环节。反馈贯穿于智慧物流系统的每一个环节,为物流相关作业者了解物流运行情况,及时解决系统问题提供强大的保障。

3.智慧物流的体系结构

按照服务对象和服务范围划分,智慧物流体系可以分为企业智慧物流,行业智慧物流,区域或国家的智慧物流三个层次。

(1)企业智慧物流层面。用推广信息技术在物流企业的应用、集中表现在应用新的传感技术、实现智慧仓储,智慧运输,智慧装卸、搬运、包装,智慧配送,智慧供应链,等各个环节。从而培育一批信息化水平高、示范带动作用强的智慧物流示范企业。

(2)行业智慧物流层面。建设主要包括智慧区域物流中心,区域智慧物流行业以及预警和协调机制的建设三个方面。

①智慧区域物流中心。智慧区域物流中心的建立关键要搭建区域物流信息平台,这是区域物流活动的神经中枢,联接着物流系统的各个层次、各个方面,将原本分离的商流、物流、信息流和采购、运输、仓储、、配送等环节紧密联系起来,形成了一条完整的供应链。其次,要建设若干智慧物流园区。智慧物流园区指加入了信息平台的先进性,供应链管理的完整性,电子商务的安全性的物流园区,基本特征是商流、信息流、资金流的快速安全运转,满足企业信息系统对相关信息的需求,通过共享信息支撑政府部门监督行业管理与市场规范化管理方面协同工作机制的建立,确保物流信息正确、及时、高效、通畅。智慧技术的运用使得运输合理化、仓储自动化、包装标准化、装卸机械化、加工配送一体化、信息管理网络化。

②区域智慧物流行业(以快递为例)。在快递行业中加强先进技术的应用。重视新技术的开发与利用,通过自动报单、自动分拣、自动跟踪等系统,信息主干网的建设、pC机和手提电脑、无线通讯和移动数据交换系统的建设等。这些投资不仅使运件的实时跟踪变得轻而易举,而且还大大降低了服务的成本。

③预警机制。最后深入研究,加强监测,对一些基础数据进行开拓和挖掘,做好统计数据和相关信息的收集,及时反映相关问题,建立相应的协调和预警机制。

(3)国家智慧物流层面。旨在打造一体化的交通同制、规划同网、铁路同轨、乘车同卡的现代物流支持平台,以制度协调、资源互补和需求放大效应为目标,以物流一体化推动整个经济的快速增长。与此同时,着眼于实现功能互补、错位发展。着力构建运输服务网络,基本建成以国际物流网、区域物流网和城市配送网为主体的快速公路货运网络,“水陆配套、多式联运”的港口集疏运网络,“客货并举、以货为主”的航空运输网,“干支直达、通江达海”的内河货运网络。同时打造若干物流节点智慧物流网络中的物流结点对优化整个物流网络起着重要作用,从发展来看,它不仅执行一般的物流职能,而且越来越多地执行指挥调度、信息等神经中枢的职能。

4.智慧物流的价值体现

智慧物流的建设顺应历史潮流,符合物联网发展的趋势,对企业,整个物流行业乃至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

(1)智慧物流对企业的贡献。①集中体现在其物流供应链管理方面,借助智慧供应链管理帮助企业增加利润源。②智慧物流系统帮助企业提高对风险的预测能力及掌控能力,降低各环节的不必要成本。③智慧物流系统帮助企业提高服务客户的能力。

(2)智慧物流对国家的贡献。①智慧物流的发展有利于降低物流成本在GDp的比重,从而提高国民经济的运行效率。②智慧物流符合科学发展观与可持续发展战略,节能环保,减轻环境污染。

三、智慧物流的实施框架

1.智慧物流的实施基础

(1)信息网络是智慧物流系统的基础。智慧物流系统的信息收集,交换共享,指令的下达都要依靠一个发达的信息网络。没有准确的、实时的需求信息、供应信息、控制信息做基础,智慧物流系统也就无法对信息进行筛选,规整,分析,也就无法发现物流作业中有待优化的问题,更无法创造性的作出优化决策,整个智慧系统也就无法实现。

(2)网络数据挖掘和商业智能技术则是实现智慧系统的关键。如何对海量信息进行筛选规整,分析处理,提取其中的有价值信息,实现规整智慧,发现智慧,从而为系统的智慧决策提供支持,必须依靠网络数据挖掘和商业智能技术。并在此基础上,自动生成解决方案,拱决策者参考,实现技术智慧与人的智慧的结合。

(3)良好的物流运作和管理水平是实现智慧物流系统的保障。智慧物流的实现需要配套的物流运作和管理水平,实践证明,如果没有良好的物流运作和管理水平,盲目发展信息系统,不仅不能改善业绩,反而会适得其反。智慧物流系统的实现也离不开良好的物流运作和管理水平,只有二者结合,才能实现智慧物流的系统智慧,发挥协同,协作,协调效应。

(4)智慧物流的实现更是需要专业的it人才与熟知物流活动规律的经营人才的共同努力。物流业是一个专业密集型和技术密集型的行业,没有人才,大量信息的筛选、分析、乃至应用将无从入手,智慧技术的应用与技术之间的结合也无从进行。

(5)智慧物流的建成必须实现从传统物流向现代物流的转换。智慧物流所要实现的产品的智能可追溯网络系统、物流过程的可视化智能管理网络体系、智能化的企业物流配送中心和企业的智慧供应链必须建立在“综合物流”之上,如果传统物流业不像现代物流业转变,智慧物流只是局部智能而不是系统的智慧。

(6)物流系统只有在物流技术、智慧技术与相关技术有机结合的支持下才能得以实现,两者相辅相成。只有应用这些技术,才能实现智慧物流的感知智慧,规整智慧,发现智慧,创新智慧,系统智慧。这些技术主要包括新的传感技术、eDi、GpS、RFiD、条形码技术、视频监控技术、移动计算技术、无线网络传输技术、基础通信网络技术和互联网技术。

2.智慧物流的实施模式

(1)第三方物流企业运营模式。第三方智慧物流不同于传统的第三方物流系统,顾客可以在网上直接下单,然后系统将对订单进行标准化,并通过eDi传给第三方物流企业,第三方企业利用传感器、RFiD和智能设备来自动处理货物信息,实现实时数据收集和透明度,准确掌握货物、天气、车辆和仓库等信息;利用智能的模拟器模型等手段,评估成本、时间、碳排放和其他标准,将商品安全、及时、准确无误地送达客户。

(2)物流园区模式。在智慧物流园区的建设中要考虑信息平台的先进性,供应链管理的完整性,电子商务的安全性,以确保物流园区商流、信息流、资金流的快速安全运转。智慧园区要有良好的通信基础设施,共用信息平台系统,提供行业管理的信息支撑手段来提高行业管理水平。建立智慧配送中心使用户订货适时、准确,尽可能不使用户所需的订货断档,保证订货、出货、配送信息畅通无阻。

(3)大型制造企业模式。大型制造企业模式要求制造企业里的每个物件都能够提供关于自身或者与其相关联的对象的数据,并且能够将这些数据进行通信。这样一来每一个物件都具备了数据获取、数据处理以及数据通信能力,从而构建由大量的智慧物件组成的网络,在智慧物件网络基础上,所有的物品信息均可连通,组成物联网,企业就有了感知智慧,能够及时、准确、详细地获取关于库存、生产、市场等的所有相关信息,然后通过规整智慧,发现智慧找出其中的问题、机会和风险,再由创新智慧及时地做出正确的决策,尽快生产出满足市场需求的产品,从而实现企业的最大效益。

3.智慧物流的实施步骤

第一步:完善基础功能。提高既有资源的整合和设施的综合利用水平,加强物流基础设施在规划上的宏观协调和功能整合,使物流基础设施的空间布局更合理,功能更完善、逐步提高各种运输服务方式对物流基础设施的支持能力,物流基础设施的经营与网络化服务能力以及物流基础设施的信息化水平。

第二步:开发物流模块的智慧。智慧物流系统设计可以采取模块设计方法,即先将系统分解成多个部分,逐一设计,最后再根据最优化原则组合成为一个满意的系统。在智慧物流感知记忆功能方面包括基本信息维护模块、订单接收模块、运输跟踪模块、库存管理模块;在智慧物流的规整发现功能方面主要是调度模块。这是业务流程的核心模块。通过向用户提供订单按关键项排序、归类和汇总,详细的运输工具状态查询等智能支持,帮助完成订单的分理和调度单的制作;智慧物流的创新智慧主要表现在分析决策模块。系统提供了强大的报表分析功能,各级决策者可以看到他们各自关心的分析结果;而系统智慧体现在技术工具层次上的集成,物流管理层次上的集成,在供应链管理的层次上的集成,物流系统同其他系统集成,共同构成供应链级的管理信息平台。

第三步:目标和方案的确立。智慧物流的建设目标包括构建多层次慧物流网络体系,建设若干个智慧物流示范园区,示范工程、产业基地,引进一批智慧企业。智慧物流系统的建设步骤:搭建物流基础设施平台,加强物流基础功能建设,开发一些最主要的物流信息管理软件。完成服务共享的管理功能和辅助决策的增殖服务功能,进一步完善物流信息平台的网上交易功能。

第四步:发现、规整智慧的实施创新、和系统的实现。在利用传感器、RFiD和智能设备来自动处理货物信息,实现实时数据收集和透明度,各方能准确掌握货物、车辆和仓库等信息的基础上通过对数据的挖掘和商业智能对信息进行筛选,提取信息的价值,找出其中的问题、机会和风险,从而实现系统的规整发现智慧;然后利用智能的模拟器模型等手段,评估成本、时间、质量、服务、碳排放和其他标准,评估基于概率的风险,进行预测分析,并实现具有优化预测及决策支持的网络化规划、执行。从而实现系统的创新智慧和系统智慧。

4.智慧物流实施过程中的瓶颈制约

(1)基础信息缺乏的制约。物流信息是物流系统的整体中枢神经,是物流系统变革的决定力量。在智慧物流系统中,必须对海量、多样、更新快速的信息进行收集、加工、处理,才能成为系统决策的依据。如果物流基础信息缺乏,智慧系统也就无从谈起。

(2)对智慧物流功能需求、市场需求不明确的制约。一个系统能否运行成功,就要看它所提供的功能是否能被系统参与使用者接受。因此,进行智慧物流系统的功能需求分析,就成为构建智慧物流系统的首要任务。

(3)传统物流企业发展现状层次较低的制约。首先传统物流发展整体规划不足,基础平台相对薄弱,难以发挥物流资源的整合效应。其次,物流企业专业化、信息化程度较低,缺乏参与国际竞争的物流企业。再次,第三方物流功能较为单一,物流服务专业化程度不高。

(4)缺少人才的制约。物流是一个人才和技术密集型的行业,智慧物流的实现更是需要专业的it人才与熟知物流活动规律的经营人才的共同努力,物流人才的欠缺,从业人员素质不高势必会阻碍智慧物流的发展。

参考文献:

[1]俞园园.物流信息化对区域物流中心的作用研究[J].工业控制计算机,2004年,17卷第8期

[2]龚志锋,范守文,李刚.现代物流园区的信息系统建设[J].科技进步与对策,2005年,5月号

[3]周立新,刘琨.智能物流运输系统[J].同济大学学报,2002年,第30卷第7期

[4]赵立权.智能物流及其支撑技术[J].情报杂志,2005年,第12期

构建智慧供应链的意义篇8

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以及提高,令信息化技术在全球范围普及,促进了旅游业向信息化时展,为旅游业与信息技术融合的提供了重要契机。陕西省是我国旅游大省,旅游业的发展促进了省经济水平发展及当地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而现今经济的发展及科学技术的进步,使旅游业面临着新的发展环境,对旅行社来说,即是机遇,也是挑战。

一、智慧旅游理念的兴起与发展

智慧旅游基于信息化技术发展而来,是旅游信息化的集中体现,代表着旅游信息化的高级形式。智慧旅游发展基础需要旅游与信息技术相融合,使游客在旅游期间能够更好接受和体验到信息服务。智慧旅游核心内涵主要是为旅游者主动及时提供个性化旅游信息服务,可促进旅游业向现代服务业发展,促进旅游设施的信息化、经营方式的信息化及管理方式的信息化,可在很大程度上提高旅游业科技和创新水平,使旅游业向信息、知识密集型的现代服务业发展。

智慧旅游需要以信息技术作为工具,可提高企业管理水平及经营水平,利于动态监督和实施控制企业管理情况;同时相关部门及领导人员能够及时掌握充分的主体信息,为管理和决策提供准确信息。智慧旅游基于信息技术掌握游客的兴趣爱好,设计大众需求的旅游产品,使游客能主动给参与到旅游传播过程及营销过程当中。

智慧旅游也为当地居民带来巨大优惠。通过建设智慧旅游,完善城市智慧旅游系统,使当地的交通、通信、公共服务、安全等系统能够更好融合合作,充分发挥出整体效益,可显著改善当地民众的日常生活,为当地居民带来方便。

与此同时,智慧旅游概念目前尚存在一些不足之处,例如:智慧旅游尚无明确或全面的应用主体,在一定程度上缩小了其应用范围;智慧旅游建设中,由于尚未明确公益性和盈利性,使建设和运营主体混乱,使智慧旅游的应用受到制约,造成建设主体和运营主体错位或缺失等等。

二、智慧旅游环境下陕西省旅游社的变化

智慧旅游成为旅游业的“第二次革命”,在很大程度上改变了旅游业的运行模式,主要表现在:

(一)团队游数量的减少。智慧旅游时代的到来,再加上人们知识和经验的积累,越来越喜欢在旅游中得到放松,喜欢在旅游中享受到自由,使诸多游客在旅游时不再倾向于团队游。据我国相关数据资料调查研究发现,我国1989年团队游客数量为70%,降至目前的30%。另外信息化技术的发展,游客可根据自身需求自主选择交通方式、居住环境、旅游方式等,较团队游,散客游具有更大的自由性。智慧旅游为游客提供多样的旅游方式,使游客自主选择,游客在到达目的地后,只需采取手机、平板电脑等,找到所需的车站、酒店、景区等,以此明确实某个酒店房间及优惠活动等,使越来越多游客选择自由式旅游,也相应减少了旅行社的团队游数量。

(二)旅行社导游面对着失业危机。旅行社服务中导游是其重要组成部分,但智慧旅游环境下,旅行社为了保证自身旅游线路的正常运行,多是采取兼职导游,团队游数量及导游工作机会减少;游客只需通过网络信息化资源获取自己所需要的各种信息;许多景点使用二维码,游客只需扫描,就可获得该景点的相关知识,无需导游讲解。另外智慧旅游下逐渐减弱了导游解决问题能力,实现政府、旅游企业和旅游者信息互动,出现问题后能够快速解决,因此智慧旅游下,导游许多的基本工作将会取代,许多导游将面临着失业危机。

(三)电子商务费用的节约。智慧旅游的建设,旅行社只需将各种信息资源放置信息资源共享平台,游客可根据自身需求对各种资源信息予以检索,可获得大量相关产品和服务信息,根据自身续期选择相应的产品和服务。因此旅行社无需自己建立电子商务数据中心,可节省相关费用。小规模旅行社也无需花费大量资金建立自己的电子商务,避免小规模旅行社无法开电子商务数据中心的劣势。

(四)服务质量的日渐提高。中小旅行社在建立智慧旅游后,游客可根据相关名称就能获得该旅行社的相关信息,通常游客在选择旅行社时多是根据旅行社价格、服务质量等,或在选择旅行线路时,则是根据数据中心中旅行社所提供的旅游线路以及相关游客所反馈的信息进行判断,这时就需要旅行社需不断提告自身服务质量,能够获得大量游客的认同。

(五)旅行社经营模式的改变

旅行社多是利用现代信息性技术,充分扩大所面对的受众人群,如携程、乐途、ctrip等,并结合旅游行业标准化环节如机票、宾馆预订、自由行等,其运营的标准化,同时为受众展现提供所需全面的信息资料,具有较有竞争力的产品和价格。这种模式在运行时利用网络这个强大的平台,在很大程度上拓展了自身的经营模式。因此对于现今的旅行社来说,为了顺应时展的潮流,必须紧跟时展的脚步,充分利用现今现有的信息化技术,提高自身经营水平。

三、智慧旅游下中小旅行社建设发展对策

旅游业的发展以及市场竞争的日益激烈,使中小旅行社在发展中遇到不可避免的危机与挑战,同时内部的改革也会为其带来压力。中小旅行社在产品开发、品牌竞争中均处于劣势地位,竞争力和发展均受到限制。

在日渐激烈的竞争压力下,中小旅行社必须要选择一个方向和突破口,抓住外界所带来的机遇,以此提高企业竞争力。应将智慧旅游作为陕西中小旅行社重点工作,以此促进旅游产业的发展,推动当地经济发展。

(一)改变旅行社传统经营模式,提供个性化定制服务,促进产品创新

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使信息化技术在旅游业中广泛应用,为游客提供全面的旅游信息服务,也为游客需求提供个性化旅游信息服务。智慧旅游下,游客的旅游需求更加个性化及多样化,中小旅行社必须要明确游客需求,准确细分市场,明确旅游产品的定位,实行差异化策略,开发带有自身特色的产品及创造个性化产品,为游客提供最佳服务。智慧旅游是利用信息技术平台,通过采取智慧旅游,满足游客需求,使游客在数据中心能够准确快速获取到所需信息数据,且游客在选择需求时,也可查看相关信息的评价,以此决定是否需要采用,使游客根据意愿拥有自主选择权,利用自身权益,选择能够满足自己需求的产品和服务。尤其要着力开发自由行产品,游客可自己组合线路,旅行社作为旅行顾问,利用网络为游客提供咨询和支付等服务。

(二)明确游客形成路径,树立“以游客为本”的服务理念

智慧旅游下旅行社的构建时,明确游客“普通人-感知者-潜在的游客-现实的游客”这三个转换,掌握游客所需,为其建立提供必要参考依据。智慧旅游下旅行社所面临的客户源由团体转为个人,所采取的“批发式”服务也转化为个性化服务,因此智慧旅游下旅行社必须要树立“以游客为本”的服务理念,智慧旅游下,无需占有资源,客户通过互联网根据自身需求自主选择适合自己的旅游资源,DiY旅游线路和服务。树立“以游客为本”的服务理念,可提高旅行社产品开发和服务质量。

(三)贯彻落实集团化发展战略

中小旅行社在应用智慧旅游时,依然存在低层次同质化竞争,散乱、弱局面尚未改善,旅行社用智慧旅游的发展无法适应宏观环境的改变。因此中小旅行社需对上下游产业链中的利益资源进行有效重组,对物质和信息资源予以合理整合,使集团化发展战略得以贯彻落实。因此中小旅行社需对企业发展模式予以调整,基于新形势下旅游业的发展有效调整,促进旅行社集团化运作,使各个旅行社之间充分享受信息资源共享,并能够充分发挥资源整合优势。集团化发展战略的实施,旅行社之间可建立相互信任的资源共享机制,构建有效的合作机制,使各个旅行社在旅游价值链中能够对自身发展利益予以优化,更好适应智慧旅游下中小旅行社的发展。

(四)实施信息资源全面整合

智慧旅游时代的到来,使旅社行利益相关者之间的价值链发生明显变化,为了自身发展,旅行社必须要对信息化资源进行有效整合。面对着智慧旅游下,旅游业利益相关利益范围随之扩大,不再是面对着旅游产品的生产者、旅游产品的批发商和零售商以及旅游产品的消费者,其价值链的不断延伸,范围涉及到各个行业,与游客之间的关系也不在简单的提供服务和接受服务。因此在智慧旅游下,中小旅行社不可墨守成规,闭门不出,需打破区域,突破行业界限,树立跨行业、全球化的开放性视野构建信息化平台,确保信息化平台能够满足信息资源共享目的,具有综合互补的特征,全面整合信息资源,可有效解决智慧旅游的核心问题。

(五)促进优秀导游的培养

智慧旅游可以取代导游的诸多职能,待面对着紧急情况,依然无法替代导游。因此为了避免导游的缺失,必须要保证导游对景点知识有着充足的认识和了解,能够满足游客各种问题;其次许多景点所蕴含的意义无法比拟,各个景点只有在合适位置才能看到最美的风景,我省诸多景点所代表的意义则是无法诉说的,这时导游能够带领游客去感受,知晓何处才是最美的景点。最后通常数据中心的信息数据更新延迟出现错误,因此需及时了解当地各种信息,这时导游的作用则发挥出来。因此旅行社需培养出优秀导游,掌握更多有效实时信息资源,为游客提供更好的服务。

构建智慧供应链的意义篇9

【关键词】物联网;智慧物流;发展现状;发展模式

【中图分类号】F25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4993(2015)11-0111-04

物联网已经被列入国家“十二五”重点专项规划,而智慧物流则是物联网发展的十大流域之一,是物联网应用在物流领域的表现形式。智慧物流以物联网技术为基础形成物流行业的专业网,直接或间接地对物联网相关产业产生需求。目前,虽然物联网技术及智慧物流还处于技术层研发推广期,还没有发展至大规模的应用,但是在国家政策支持、关键技术攻关、产业化推进等多方面的共同作用下,物联网及智慧物流产业必将迎来爆发式的发展。为此,有关智慧物流发展的议题也引起了很多学者的关注。张军杰(2006)对智能物流的发展状况、发展动力、发展因素进行了研究,并提出了相应的发展对策。汪鸣(2011)认为智慧物流是使物流业具有整体智能特征和与服务对象之间具有紧密智能联系的一种发展状态,可通过物流业整体智慧化来推动智慧物流的发展。李霞对利用物联网发展智能物流的作用、困难和重点领域进行了研究。以上学者虽提出了很多有建设性的意见,但都未提出系统化的发展模式。本文借鉴了以上研究成果,分析了物联网和智慧物流的关系,总结了国内外智慧物流发展经验及几种典型的发展模式,提出了“政府推动、产业化推进、企业主导、技术和标准引领、市场化推广应用”的创新发展模式,希望能对智慧物流的持续、健康、快速发展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

1物联网与智慧物流

1.1物联网是智慧物流发展的技术基础

物联网就是在计算机互联网的基础上,利用射频识别、传感器、数据通信等技术,构造一个覆盖世界上万事万物的“internetofthings”。物联网包括感知层、传输层和应用层。在感知层,应用RFiD、传感器、条形码等感知技术实时采集物的属性信息;在传输层,应用eDi、internet、GpS、移动通信等现代通讯技术,对信息进行实时、准确、可靠的传输;在应用层,利用云计算等智能计算技术对海量的数据和信息进行分析和处理,对物体实施智能化管理和控制。智慧物流是以物联网为基础,融合新一代声、光、电、机、信息等技术,高度集成社会各种相关资源,通过中枢式数据处理方式,及时提供最优的运作决策方案,以协同整个物流运作流程,从而实时高效、灵活地响应人性化的物流需求,并能动态、快速地适应物流环境复杂变化的新的物流业态。物联网通过智慧感知、智慧传输、智慧处理及智慧管控等技术,对智慧物流的运作和服务产生深刻的影响。基于感知技术对物流运作过程中的物流流体、载体、流向、流程、流量、流速等六大基础要素的感知,使得智慧物流在运作过程中更加透明,实现全程可视、可控、可追溯;基于先进的信息传输技术、标准化技术及协同平台的建立,实现物流主体之间的信息互联和业务互通,实现流程无缝对接、运作互补及市场互补;通过集中式数据处理和服务中心等对信息的深入分析、挖掘和计算,使得每个物流主体能够即时获取系统最优决策方案,及时与物流运作“前台”形成协同,围绕顾客提出的要求,通过协同预测、协同补货、协同运输、协同配送等方式,实时为客户提供人性化的物流服务。

1.2智慧物流为物联网发展提供市场需求

智慧物流为满足组织在物流领域进行多方案选择的决策需求,需要不断拓展物流信息采集感知的深度和广度,从而对仿真系统和决策技术产生需求。在构建和实施物流信息平台时,相应地要运用数据收集、传输、存储、处理及信息的展示和运用等相关的物联网技术。同时,在物流领域运用了物联网相关技术,催生了物流管理、物流信息服务、应急管理、软件开发、装备设计开发、物流电子产品研发、节能环保等相关的服务产业,衍生出对物联网相关产品或服务的需求,相应地拉动物联网产业的增长。总之,一方面,物联网作为实现智慧物流的手段为其提供技术支持并使物流真正具有了智慧化的特征,具有了感知、自适应及与外界平滑交互的能力;另一方面,智慧物流领域是物联网技术的主要应用领域,物流企业是物联网的重要应用用户,智慧物流也为物联网提供了需求支持和发展方向。

2国内外智慧物流实践发展概况

2.1国外智慧物流发展现状

在国外,美国、欧洲和日本等国家已经成为智慧物流产业发展的领头羊,国内市场规模巨大,相关技术处于国际一流水平,形成了较为完整的产业链条,智慧物流已经成为其发展现代物流产业,降低物流成本,推动产业升级的重要推动引擎。在物联网技术应用方面,美国的沃尔玛、德国的麦德龙、英国的tesco等大型零售企业都宣布了自己的RFiD计划准备进行巨额投资,相应带动它们的供应商在RFiD市场的投入;联邦快递、联邦包裹等这些大的物流公司对物流跟踪和监控技术的应用,拉动SUn、alien科技、惠普、微软在内的硬件及软件提供商的投入,进而形成RFiD的巨大市场和完整产业链。m2m技术在欧美地区已经实现了在多个领域的应用,已形成较为完整的产业链,亚洲地区日韩发展也较快。tnt运用云计算技术来提升供应链可见性、运营效率及客户服务质量,产生了较好效益。三维规划和仿真技术在日本企业得到很好的应用。在物流设施和信息标准化方面,欧洲企业做了很多工作。发达国家政府也为智慧物流的发展创造了良好的外部环境。一是采用了政府和企业共同投资社会化运营的机制来建设和运营网络、公共信息平台等物流基础设施;二是开放市场,创造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三是通过政策支持、战略规划及采取了一系列促进国家之间及国内政府、区域、企业等各方面有机地协调与合作的体制与机制,促进物流体系的国际化、标准化。

2.2国内智慧物流发展现状分析

2.2.1发展智慧物流的现有基础在国内,随着我国促进智慧物流发展相关政策、规划及方案的相继出台及实施,智慧物流基础设施的投资不断加大,各种与智慧物流有关的示范项目不断推出,物联网技术在物流领域的应用不断深入,社会各界对发展智慧物流的经验不断丰富,认识不断提高,这些都为发展智慧物流提供了良好的基础条件。比如在物联网技术的应用方面,在医药、农产品、食品、烟草等行业领域,产品可追溯系统在货物追踪、识别、查询、信息采集与管理等方面已具有成功的应用,技术与政策等条件都已经成熟,正在全面推进;物流过程的可视化智能管理网络系统已有初步应用,初步实现了物流作业的透明化、可视化管理;在智慧物流信息平台建设及智能终端的网络化应用上,已有很多创新应用;部分企业所建立的智慧化物流配送中心,已建立物流作业的智能控制、自动化操作的网络,可实现物流与生产联动,实现商流、物流、信息流、资金流的全面协同;智慧供应链的建设也有初步的尝试。2.2.2国内几种典型智慧物流发展模式分析2.2.2.1智慧物流产业联盟发展模式这种发展模式主要是在具备发展智慧物流的政策支持、技术、产业等一定基础的地区,在政府及社会各界的推动下,按照“技术共享、风险共担、协作、互利和有效利用资源”的原则自发组织非盈利性的企业联盟,联盟通过建立明确的工作目标和有效的合作机制,组织开展重大项目、关键共性技术的协作攻关,促进研究成果、知识产权的共享,推动联盟标准向行业、国家标准转化,最终实现技术研发、市场开拓、技术标准、产业建设四个方面的全面进步。这种发展模式的路径见图1。目前实施这种发展模式的有宁波智慧物流产业发展联盟和南京(江宁)智慧物流产业联盟。前者主要是为了实现互联互通而通过统一标准、建立平台及深化和优化应用而建立的联盟。后者是由社会各界共同推动的标准联盟,通过标准支持、提升和引领产业发展,通过联盟支持标准化工作。2.2.2.2“平台”载体型智慧物流的发展模式这种发展模式主要是基于智慧物流理念和先进的物联网技术,依据不同层面对智慧物流的需求,通过采用由政府主导、企业主导或政企协议共建等方式建设智慧物流园区、智慧物流信息平台及智慧物流网络等智慧物流基础设施,为聚集在“平台”上的各类企业提供智慧化的发展环境并提供优质的服务,充分发挥信息和物流资源集聚、交易、管理、监控、协调及供应链一体化等多功能优势,以吸引社会各界用户积极应用“平台”,并按照平台要求的标准改造和提升自己,以实现智慧化。待物联网应用逐步成熟及智慧型的物流企业逐步增多,可以把成熟的技术、流程及管理总结上升到产业标准,进而在产业推广,实现物流产业的智慧化。这种发展模式的路径是见图2。目前国内实施这种发展模式的地区和企业较多,比较典型的有马云的菜鸟网络平台,成都智慧物流信息平台,浙江省宁波市的“1+7”的智慧物流协同平台,江苏省亚邦医药物流中心打造的智慧物流园区等。2.2.2.3示范工程带动型智慧物流发展模式这种发展模式主要是由国家或地方的有关部门智慧物流示范项目,由相关政府部门或其委托的物流协会等中介组织负责项目实体前期的审查、评估,中期的跟踪及管理及后期的验收和考核,项目可获得一定的政策支持、财政补贴及其它服务的支持。这种发展模式通过智慧物流工程立项、实施及验收来选择、培育智慧物流主体,促进主体的成长、成熟及发展,这种发展模式的路径见图3。目前实施这种发展模式比较典型的是广东省的南方物联网示范工程,此工程是由九大领域的应用项目组成。其显著的特点是物流协会不仅代替政府承担了项目管理工作,还承担了为项目示范企业沟通、协调和服务的工作,为其提供了改造物流装备、培育企业品牌、提升管理水平、强化行业自律、应用物联网技术“五位一体”的服务方案。当然,以上几种发展模式并不是孤立的,各种模式之间也有交叉,比如示范工程带动型模式也包括物流信息平台和园区建设的内容。2.2.3发展智慧物流的制约因素当然,作为一种处于起步阶段的新型物流业态,智慧物流在发展中也存在着一些制约因素。一是社会各界对智慧物流的性质、发展机制、对本区域产业发展的带动等方面的认识还不足,缺乏统筹规划及可操作的标准,至今还没有一个国家层面上的智慧物流发展规划及实施方案;二是社会各界在智慧物流发展上存在本位主义,这与智慧物流的“跨界”(跨行业、跨区域、跨企业)特性是不兼容的,进而制约了“互联互通”;三是物联网技术在物流领域的应用上,存在着应用的比例低、应用范围小、应用层次低、应用成本高,共性和关键技术还未获得突破,物流公共信息平台发展缓慢,信息化、标准化、网络化和协同化还未实现;四是智慧物流发展的基础薄弱,发展智慧物流所需要的资金、技术、设施及设备、人才等资源缺乏,缺乏成熟的发展模式,产业发展难度较大。

3我国智慧物流发展模式

借鉴中外智慧物流发展的经验,结合智慧物流发展现状,本文提出了“政府推动、产业化推进、企业主导、标准引领、市场化推广应用”的智慧物流发展模式。

3.1政府推动

3.1.1政府要为智慧物流的发展创造良好的环境在智慧物流的发展过程中,政府的主要职责在于营造环境、全方位引导、培育整个产业的发展。一是政府应该把政策支持和资金扶持同步规划、同步实施,把智慧物流中的公共服务内容与通讯等设施作为城市基础设施进行规划、设计、开发、建设、运营,营造物流信息化互联互通的环境,整合智慧物流资源,形成智慧物流发展的载体;二是培育、扶持一批在国内外具有较强竞争力智慧物流企业主体;三是加快物流企业智慧化层次的分工,形成以智慧物流企业发展为导向,其他物流企业及相关智慧产业协调发展的智慧物流产业体系,努力构造社会化、专业化、智慧化、规模化的智慧物流服务体系。3.1.2政府是智慧物流技术的研发、推广及标准化的推动者一是政府采用招标等方式直接组织或战略引导的方式推动智慧物流技术的研发、推广工作,研发单位及其专业技术人员进行研发和跟进,通过市场化运作将成果运用于物流产业;二是政府与研发部门、生产企业明确分工、相互配合、相互协调共同促进智慧物流技术的研发、推广工作;三是政府重点抓好标准建设,针对不同行业、不同领域的物流作业,总结挖掘其中的共性特征,借鉴国外先进经验,结合我国国情,制订出适合我国使用的物流标准和信息化标准。3.1.3政府是智慧物流投入的主导者和引导者智慧物流系统建设投资大、回收期长、风险大、社会效益显著,没有哪个单位有能力或意愿单独完成这样具有公益性质的复杂的系统。需要在政府的宏观指导和统一协调下,创新体制、机制和运营模式,充分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集中社会有效资源来共同完成。

3.2产业推进

要根据产业基础和资源禀赋,针对不同领域的发展阶段与特点,按照产业发展规律,通过差异化策略推进智慧物流的发展。对电子商务物流、冷链物流、医药食品物流、危险品物流、烟草物流及港口和集装箱物流等重要领域和运输、仓储等重要基础设施,围绕物流管理流程推动物联网技术的集成应用,抓好一批效果突出、带动性强、关联度高的典型应用示范工程。要建设智慧物流产业集聚区和信息平台,制定产业标准,创造智慧物流发展的良好的生态环境,加快推进智慧物流产业高端化、规模化、集群化、协同化发展。要利用智慧物流的技术手段加强与其它区域的物流信息互通,推进跨区域的产业联动发展和经济合作;由政府、行业、科研机构及物流、金融、制造及商贸等不同的领域企业的组建智慧物流产业联盟或实体,合力推进智慧物流跨产业融合发展。

3.3企业主导

企业主导就是以企业为主体,实现数据智慧性、网络协同化、决策智慧化。数据智慧化就是企业使用智慧化的设备,比如通过传感器、RFiD标签、GpS和其它设备构筑一个先进的、能够及时收集信息并及时把信息回馈给组织的系统。网络协同化,就是企业要与合作伙伴进行信息的共享,这些合作伙伴包括企业内部、部门和部门之间、外部的供应商之间以及与客户之间的信息共享。决策智慧化是指物流链上相关企业借助智能系统,根据收集的数据来衡量各种约束和选择条件,提供选择方案,以便决策者对各种行动过程进行选择,或由系统通过学习自动做出决定。

3.4标准引领

标准化工作可以保障物流科技发展的协调统一、实现物流管理现代化、降低物流成本、提升物流发展水平,消除组织及信息壁垒,引领物流业向智慧物流的方向发展。一是强化统筹协作,依托跨区域、跨部门、跨行业的标准化协作机制,协调推进智慧物流标准体系建设和各项专业标准的制订,推动相关法规、配套规章、制度的制定和完善,逐步构建一个科学、系统、先进和开放的物流标准体系框架;二是加快编码标识、接口、数据、信息安全等基础共性标准、RFiD等关键技术标准和感知技术等重点应用标准的研究制定;三是以信息平台标准化为重点,在智慧物流协同平台及数据中心建设的基础上,加强智慧物流技术标准、信息标准、数据标准及业务协同标准的制订和推广;四是以企业标准化需求为导向,鼓励企业购买或自主开发与自身业务相适应的计算机信息管理系统,系统能够与客户企业、合作伙伴、物流园区、口岸、公路、铁路、民航信息及公共信息平台有效对接,实现数据交换及信息共享。

3.5市场化推广应用

智慧物流的发展最终要引入市场机制,在政府“推力”和市场信号“引力”的双重作用下,增强智慧物流发展的内生性动力,吸引更多的社会资金投入到智慧物流的建设中;更充分地利用信息市场和技术市场的媒介作用,完善与其配套的服务机构,使市场真正成为连接供需双方的信息和技术交易和扩散的场所;构建开放的市场化智慧物流推广服务体系,发展多元化的智慧物流服务主体,构建智慧物流企业应用性平台,引导企业根据智慧物流专业市场需求改善产品结构和技术应用结构。

4结束语

总之,通过政府推动、引领及带动,实业界及理论界的不断探索实践,产业层面的促进及市场层面的推广应用,基于物联网技术的智慧物流会出现更多的创新发展模式,直至最终形成可复制的成熟的发展模式。

[参考文献]

[1]王继祥.物联网发展推动中国智慧物流变革[J].物流技术与应用(货运车辆),2010,(3):80-83.

[2]刘志硕.智能物流系统理论与方法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4,10.

[3]张军杰.智能物流发展状况、影响因素及对策研究[J].物流技术:装备版,2010,(34):62-64.

[4]章合杰.智慧物流的基本内涵和实施框架研究[J].商场现代化,2011,(21):30-32.

[5]汪鸣.智慧物流重在智慧[J].物流时代,2011,(11):13-13.

[6]李霞.浅谈物联网时代的智能物流[J].江苏商论,2011,(26):9-9.

[7]蔡增玉.基于RFiD的智能物流管理系统研究[J].计算机技术与发展,2008,(10):62-64.

构建智慧供应链的意义篇10

——河南云中鹤大数据产业发展有限公司一周年成长回顾

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当今世界,蓬勃发展的数字经济已经成为高质量发展的新引擎。只有紧紧拥抱数字经济浪潮,才能跨越赶超、实现引领。

作为全国首批智慧城市建设试点市、国家智慧城市创新实践研究基地和我省首批“全光网”城市,近年来,我市乘着信息革命浪潮和高质量发展大势,大数据、人工智能、5G等数字经济核心产业从无到有,已经形成集聚发展态势,为高质量发展城市建设提供着有力支撑,勾勒出鹤壁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新框架,培育了高质量富美鹤城建设的新动能。

肯取势者可为人先。2019年9月30日,作为市政府与京东集团战略合作的重要成果之一,由鹤壁投资集团有限公司、京东云计算(北京)有限公司、北京农信通科技有限责任公司共同出资成立的河南云中鹤大数据产业发展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云中鹤公司)在抢抓产业数字化、数字产业化赋予的这一机遇中应运而生。

能谋势者必有所成。一年来,云中鹤公司踏准高质量富美鹤城建设的节拍,依托鹤壁投资集团有限公司、京东云计算(北京)有限公司的优势和资源,专注探索智慧城市集约化建设之道,成为鹤壁东区数字经济产业蓬勃发展的缩影;

风劲扬帆正当时。一年来,云中鹤公司以技术创新打造城市服务新体验,以技术集成打造城市最大公约设施,以生态孵化打造产业共同体;在助力我市数字经济发展,推进新型智慧城市建设等工作中贡献着强而有力的力量。

(小标)为打造数字经济新高地提供“数”的支撑

如今大数据广泛应用于人们生活:在便利店,刷一下脸就能支付;在家里,一部手机一台电脑就可工作;出门办事,数据代替人工“跑路”,节省了大量时间成本……

得数据者得天下。在数据已成为和土地、劳动力、资本、技术并列的新型生产要素的当下,谁能率先驾驭新动能,谁就能成为高质量发展的下一站赢家。

走进鹤壁东区,无人超市、无人餐厅、智慧书吧、智能灯杆、智慧公交站……处处散发着数字经济的魅力,让人仿佛置身于一座智能要素积聚之城。随着越来越多的数字经济龙头企业、重点项目落地,我市数字经济发展生态链正在不断完善,营商环境、发展潜力等方面优势日渐彰显,我市已然成为数字经济产业发展的沃土。在鹤壁东区,众多企业正托举着我市高质量发展的新经济引擎,云中鹤公司便是其中一家。

置身于信息革命浪潮和高质量发展大势中,作为一家成立一年的“新”公司,云中鹤公司深刻地理解到新兴产业发展的好不好,不单单是引进几家龙头企业的问题,更重要在于能否形成具有成长性、竞争力的产业生态圈,各生态链企业分工合作、延链补链,进而集聚发展、实现规模效应。

如何在政府的引导下,充分发挥市场化运作的最大能效,将数字经济做大做强?如何立足鹤壁,为打造数字经济新高地提供“数”的支撑,进而为经济社会发展做出最大贡献?是云中鹤公司一年来的重要课题,而云中鹤全体员工,用一年的发展给出了答案。

——在运营模式方面,云中鹤公司坚持“政府指导、国有控股、企业参与、市场运作”的原则,形成“政府搭台,社会唱戏”的多元化协同创新机制。以开放数据和释放需求为源头活水,拉动更多更多资源汇聚多元化创新力量,发挥数字经济的行业平台作用,鼓励人才引入,加强技术交流,引入专家把脉,帮助本地企业提升大数据技术应用水平,为传统制造业数字化转型赋能。

——在打造“数据开放+创新创业”生态环境上,云中鹤公司坚持市委、市政府的领导,在市直相关单位的指导下,依托京东云强大的数据资源,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同时,以企业为主体,着力推进数据汇集和发掘,深化大数据在各行业创新应用,释放技术红利、制度红利和创新红利,推动经济转型升级。

——在扎根本地,培育产业生态上,云中鹤公司协助政府部门高效汇聚多方数据,确保数据权威性,并提供安全可靠的数据保障服务,进而激发不同交易主体的积极性,扩大参与主体范围,打通数据壁垒,降低数据“跑路”成本,大幅提升数据间的运行效率,推动数据交易从“商业化”向“社会化”、从“分散化”向“平台化”、从“无序化”向“规范化”的转变,实现不同地区、不同行业的数据对接交换,促进产生生态链的建立与完善。

当前,我市正大力发展数字经济,这一方面有利于推动我市资源型城市转型,促进区域产业协同发展,借助5G、大数据、人工智能、工业互联网等新技术为传统产业赋能,驱动全市产业转型升级,加快创建全国产业转型升级示范区;另一方面也有益于我市新型智慧城市建设,加快信息技术在公共服务领域渗透,培育数字生活新生态,形成线上线下联动服务,深化智慧社会建设;同时还将形成以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为核心,以技术、数据等新生产要素为支撑的经济发展新动能,引领和支撑全市高质量发展城市建设。

云中鹤公司总经理邱爱军介绍,大数据是经济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发展的基础性战略资源,正在对经济社会发展、产业模式、生态体系等方向产生重大而深远的影响,掌握和运用大数据的能力正日益成为提升竞争力的重要标志。

一年来,云中鹤公司经过对《河南省大数据产业发展三年行动计划》《鹤壁市大数据及人工智能产业发展工作方案》等文件精神的学习研讨,细化了公司重点发展任务,完善了建设内容设计。同时,结合我市发展实际与投资战略规划,向政府部门提出了明确大数据产业统计体系,建立大数据产业运行监测机制;深化、细化重点发展任务建设方案,统一管理形成工作专栏;补足完善联动机制,建设以互联网为基础、以大数据为主线、以人工智能为驱动的“数据供应链”;利用区块链等新型技术,提升大数据安全及敏感信息管控能力等建设性意见。

一个数字经济产业发展的广阔空间正逐步凸显,激荡起阵阵新浪潮。

(小标)为建设新型智慧城市贡献“云”的力量

城市的发展是社会进步的缩影,而当前方兴未艾的智慧城市建设,正可以作为一个地方发展数字经济的重要载体,帮助我们将数字经济与实体产业紧密结合起来,从而更好地衡量数字经济的产出和效益。

建设智慧城市最终是为了提升城市的管理和治理水平,城市的管理好不好、老百姓幸不幸福,取决于管理水平的提升。所以,智慧城市不单纯是城市的信息化,更应该是城市发展方式的智慧化。

8月20日,《鹤壁新型智慧城市规划建设方案(2020—2022年)》(以下简称《方案》)。《方案》中明确了我市建设新型智慧城市要注重公众体验,实现服务普惠便捷;提升产业服务,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聚焦社会治理,促进社会平安和谐;加强集约共建,夯实城市基础支撑4个方面的主要任务与发展重点,是我市多年智慧城市建设实践的成果和经验的总结,更为我市智慧城市规划与建设提供了急需的指导性、规范性和约束性的共性标准,为参与建设智慧城市的各级建设方提供了详实详尽的指导说明,对新型智慧城市发展的重大意义不言而喻。

在云中鹤公司副总经理朱鹏伟看来,《方案》紧盯建设“高质量富美鹤城”发展目标,顺应“数字经济”“数字政府”发展趋势,以“数据驱动、服务导向、智能应用”为核心理念,以数据资源开发利用为基础,以科技创新为引领,以促进惠民服务、产业创新和政府治理能力提升为重点,以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人工智能、区块链等新兴信息技术深入集成应用为手段,对建成“一端”智享生活、“一体”连接政企、“一台”汇集数据、“一心”统筹城市运行、“云网融合”夯实数字基础的新型智慧城市体系,建成“感知敏捷、资源共享、服务优化、生态协同、产业共生”的新型智慧城市指明了方向。

9月29日,云中鹤公司凭借雄厚的技术优势,在我市新型智慧城市项目一期中成功中标。这意味着云中鹤公司在我市新型智慧城市建设中,在信用、教育、公安、应急、医疗、交通、环保、消防、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审计等共计15个项目将积极贡献自己的力量。

“京东作为云中鹤公司的投资方,其在智慧城市相关技术方面具有多项唯一性的核心专利技术。而且京东已经将智慧城市相关专利、软件著作权许可给云中鹤公司。”邱爱军介绍,云中鹤公司已实现与我市相关委办局沟通对接,具备跨部门协调以及解决疑难复杂问题的能力。

同时,鹤壁市京东云计算中心由云中鹤公司负责整体运营管理;云中鹤公司将依托京东云的关键核心技术,提供长期、稳定的本地化服务,保证数据的统一管理,保证运行系统的安全、稳定,实现整个智慧城市业务管理和后续服务的一致性,最终实现“鹤壁新型智慧城市1234”(一个中枢平台、两大功能中心、三大支撑体系、四大创新应用)的整体目标。

“智慧城市建设实质上是一个城市以信息化为手段,实现城市科学化、现代化、智能化的管理与社会民生的公共服务,建设范围涉及思路、策略、方法、科学、技术等各个方面和领域。”云中鹤公司项目技术负责人李超迪介绍,规划建设方案作为智慧城市建设的“顶”,是智慧城市科学化、集约化、可持续建设的基础。

同时,智慧城市建设是一个庞大复杂的系统工程,由于管理机制、技术路径、建设周期等原因,现实中的智慧城市建设普遍存在标准不一、重复建设、信息孤岛等问题,集约化将成为智慧城市建设主体的重要要求。云中鹤在市委、市政府和京东集团的支持下,将秉持集约化原则,致力打造高效和谐的智慧鹤壁,并形成完善的技术、产品和运营体系,为云中鹤的发展奠定基础。

“云中鹤公司将严格落实《方案》内的工作部署要求,理顺智慧城市投资运营思路和操作规程,在先行先试中不断积累经验,确保圆满完成相应工作任务。”李超迪说,本着建设参与方的工作职责要求,他们将秉承高质量发展理念,从规划入手,以智慧规划引领城市智慧的发展,循规律、练内功,进一步深化、细化智慧城市建设发展总体思路和重点任务。坚持“重点突破、示范带动”和“一体化”建设原则,实现鹤壁智慧城市从数字化到智慧化升级,丰富覆盖维度和建设内涵,最终实现综合竞争力显着增强、城市影响力显着增强、文化软实力显着增强、生态承载力显着增强、群众幸福感显着增强的城市发展目标。

日前,云中鹤公司接到市发改委邀请,将于今年12月代表鹤壁市参加2020年北京智慧城市博览会。“公司一体谋划、整体推进的发展局面已初步打开。”邱爱军说,他们将通过智慧鹤壁项目的实施,实现产品打磨、技术封装、生态培育、团队打造,使云中鹤具备完整实施智慧城市的资源、能力和案例。

近期可为、远景可期。云中鹤公司正以迎难而上的勇气、积极向上的朝气,勇当先锋的志气,助力高质量富美鹤城建设行稳致远。

轴一:在途项目轴

宝剑锋从磨砺出,功夫不负有心人。

经过整整一年时间的筹备,云中鹤在智慧公安、智慧教育、智慧审计、智慧医疗、智慧应急等多个领域为我市量身定制了智慧城市规划建设蓝图。

智慧公安领域,建立鹤壁市社会治安防控体系,紧密依托“圈层查控、单元防控、要素管控”结构布局,利用现有或新建物联感知设施、设备,推进智能感知、智能采集等信息化科技手段应用,有效汇聚互联网数据、政府政务数据和城市物联网数据,通过对治安数据的全量全要素采集和数据价值深度挖掘,改变目前治安管理数据零散、信息化程度低、态势研判预警手段不足等现状。构建形成“主动发现、智能推送、精准处置、高效联动”的立体化、信息化“平安鹤壁”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全面提升对各类风险隐患的自动识别、敏锐感知和预测预警预防能力。

智慧教育领域,建立鹤壁市智慧教育大平台,利用云计算、大数据等新技术,创新资源平台、管理平台、应用模式,形成教育行业基础设施和应用支撑平台,完成覆盖全市、多级分布、互联互通的数字教育云服务体系。规范教育平台数据的采集、存储、处理、使用、共享管理,保证数据的真实、完整、准确、安全及可用,实现教育基础数据的有序开放与共享,做好教育基础数据库的管理与维护。推进已建系统运行与服务,提升资源平台、教育管理、平安校园等诸平台的互通、衔接与开放,支持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和各类教育机构、企事业单位利用已有系统,提升教育业务管理、决策支持、监测评价和公共服务的水平,实现与其他政务部门的数据共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