继电保护特点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6 02:47:00

继电保护特点篇1

关键词;电力;继电保护;可靠性;特点;阐述

中图分类号:tm774文献标识码:a

前言

随着社会经济不断地发展,人们对用电的依赖性迅速增加,有效地保证供电的可靠性已经不能仅仅从普通的意义上来解释,往往与国家的经济大计紧密联系在一起,因此电力系统安全的重要性已为众人所知,而继电保护是电力系统安全运行的保护神,其自身的发展至关重要,所以自从有了继电保护以来,每一次新技术的出现,都导致继电保护在相关技术的基础上发生很大的飞跃,在此基础之上,继电保护也必将发生相应的变化,本文试从可靠性及要求特点角度出发来进行分析。

1、电力继电保护的重要意义

电力作为我们人类社会发展过程中的主要能源之一,对我们人类的发展及广大人民生产、生活水平的提高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而对于电力系统的发展而言,电力继电保护系统为其发挥的保驾护航的作用,第二次工业革命人类对电力能源的发明与推广使用以来,电力工业得到了飞速发展,人类对其的使用也得到了不断完善,但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人们对电力的广泛应用要求电力运行质量的提高,因此,电力继电保护技术、装置被我们人类广泛应用。那么什么是继电保护装置呢,它具体含义是什么呢?据研究与了解,所谓的继电保护装置就是为了降低电力系统运行的故障隐患,及时处理电力故障,缩减故障处理开支,维护电力系统稳定的一种电气装置。该装置主要利用继电保护技术原理设计而成,由于其独特的电路保护特性,所以近年来得到广泛的利用,引起人们的关注。而电力继电保护装置发展至今,已经成为电力、电网系统安全、稳定、持续运行的可靠保证,也是电力企业发展的重要基础,对人力电力事业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2、继电保护装置的要求及特点

2.1据对电力继电保护装置多年的应用经验总结及对未来应用的研究表明,继电保护装置的基本要求有意向几点,即要求可靠性强,速动性强,灵活性强等。所谓的可靠性强所指的就是,继电保护装置的发明与使用最基本的目的就是维护电网系统电路的安全运行。但是,在电力保护装置实际运行过程中,由于一些工作人员的操作不断给及电路运行故障的综合因素等的影响,导致该装置出现拒动或误动的错误指令。这些指令的发出,不仅不能起到基本的保护作用,反而影响了电路的正常运行。因此,这就要求继电保护装置具有超强的运行可靠性,这就要求我们设计人员和工作人员确保继电保护装置的设计原理的先进性,安装调试的正确性、无误性。其次还要求继电保护装置的各个组件质量的可靠性,最终使继电保护装置达到保护的可靠性、稳定性、安全性。其次,就是速动性。所谓的速动性指的就是在电流量与继电保护装置的故障报警速率成反比。因此只有提高它的速动性,才能保证在电力系统出现大的突发故障时,进行及时、有效快速的向工作人员报警,提高故障处理速度,减少经济损失。最后,就是要求具有超强的灵敏性。其所指的就是继电保护装置内部的程序能够对出现的不同性质、不同问题的故障及时的采取保护措施、发出警报,并且能够对故障进行简单的处理,来降低故障问题所带来的危害与影响。

2.2第二,我们来说一说继电保护技术的特点,其主要有以下几个特点。第一,自主化运行率高,使得继电设备具有很强的记忆功能,此外继电保护能更好地实现故障分量保护,提高运行的正确率。第二,兼容性辅助功能强,统一标准做法的选用,便于统一标准,并且装置体积小,减少了盘位数量,在此基础上,还可以扩充其它辅助功能。第三,操作性监控管理好,该技术主要表现在一些核心部件不受外在化境的影响,能够产生一定的使用功效。

3、如何提高继电保护的可靠性

继电保护装置的安装主要是保护电路运行过程中各个电路配件的安全性。提高继电保护装置的可靠性,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落实。

第一,继电保护装置检验应注意的问题。将整组试验和电流回路升流试验放在本次检验最后进行,这两项工作完成后,严禁再拔插件、改定值、改定值区等工作。

第二,定值区问题。定值区数量的激增是电力系统与计算机网络系统发展的一个重要表现,它能够适应继电保护装置运行的不同需求,确保了电力系统运作的稳定性。同时由于定值区数量增加,人们对不同的定值数据管理出现纰漏,为此应该加强对定值区的管理,派遣专业技术人员对其进行操作,并将调整的定值数据及时更改记录。

第三,一般性检查。一般性检查虽然没有其他专项检查技术要求难度高,但是其检查质量的好坏也直接关系到继电保护装置的运作。由于一般性检查工作比较琐碎、简单,因此,到目前为止还没有引起人们的重视,一方面没有及时进行一般性检查,另一方面一般性检查敷衍了事,没有得到具体的落实。一般性检查主要包括清洁和固定两个方面。机械表面灰尘过多,可能提高机械的运行温度,降低机械使用寿命,而细小处螺丝和链接的松散,可能存在重大的安全隐患。

结语

综上所述,电力作为当今社会发展的主要能源之一,对国民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而继电保护系统作为电网安全运行的重要保障,就要求我们与继电保护工作相关的工作人员要不断提高自身的专业水平、工作素质、创新能力,不断提高继电保护装置的可靠性,来满足人们生产、生活的需要。

参考文献

继电保护特点篇2

【关键词】变电站;继电保护;特点;运行维护管理

1变电站继电保护介绍

1.1变电站继电保护系统的组成

变电站继电保护系统主要由操作层、网络层和间隔层三部分组成(图1),这三个部分都肩负着各自不同的职能,下面将对每个部分的工作原理进行详细的介绍,对每个部分的特点进行具体的分析。

(1)操作层就是保护系统与操作人员的交互层,它可以提供对远方设备遥控、控制界面与报警、观察、故障录波等功能。

(2)网络层将通信技术和计算机网络技术综合起来形成一套完整的网络保护系统,并且中继器、网络接口、网线等组成了网络层的硬件。网络层是依靠通信软件来实现数据端对数据以及广播式的接收与发送的自动纠错和校验功能的。网络在实际运行过程中通常采用双网结构,并增加了平衡网络负载的功能,具有非常强的实时性。

(3)间隔层装置是对被控对象实行直接保护的装置,并且要依据电容器、线路、发电机、主变等一次设备的不同运行方式、电压等级来选择不同的保护装置。

间隔间设备联系,110kV线路技术方案如图2所示。每回线路配置单套完整的含主、后备保护及测控功能的线路保护测控装置,采用点对点方式通过第一套合并单元采集线路eCt电流、母线eVt电压;合并单元双套配置;智能终端单套配置,但应通过独立的网口分别与两套主变保护连接。

依照系统运行的不同情况来选用相应的保护装置是当前变电站继电保护实现的具体方式,比如应该给变电站的主变压器安装一个专门的可以提供非电量保护、后备保护、差动保护的装置,将上述功能结合在一起共同实现对电力系统的保护。

2变电站继电保护的特点分析

提高电力系统运行的可靠性和稳定性,确保电力系统的安全运行是变电站继电保护的主要任务。下面将具体分析变电站继电保护装置在应用和技术演进方面的显著的特点。

2.1变电站继电保护装置在应用方面的特点

变电站继电保护装置的作用就是在设备发生故障的时候,利用自身的继电器通过设备的自动控制系统及时地采取发信号或者跳闸的方式,保证对系统进行及时的断电,保障电力系统能够稳定的输送电流。

电站继电保护是一个综合性的自动化开环控制系统,主要包括测量、逻辑与执行三个部分,这三个部分的紧密联系共同完成故障排查、处理和解决的全部过程。在电力系统出现故障的时候,系统电路的电流与电压都会呈现出异常的状态,线路中的阻抗和相位角也会出现明显的变化,这时继电保护装置就能依照自身的选择性、灵敏性对保护元件是否处于正常的状态做出快速的判断,对故障所处的部位做出准确的判断。

依照物理参数和给定值是否保持一致来判断是否要启动保护装置是测量过程的主要任务;依照检测的逻辑顺序来逐渐判断出故障发生的类型、范围,结合判断出来的具体情况来选择跳闸或者发送指令信号的保护方式是逻辑部分的主要任务;依据发出的指令信号来执行具体操作,继电保护通过发信号或者是跳闸的方式来实现保护是执行部分的主要任务。由此可见,电力系统的继电保护装置是一种开环、在线的控制系统。

2.2电站继电保护装置在技术演进方面的特点

目前,变电站的继电保护已经朝着自动化、数字化的方向发展,随着一系列技术的更新,继电保护也变得对网络技术与计算机技术越来越依赖。良好的技术支撑是实现电力系统继电保护的重要保障,因为继电保护系统在稳定性、准确性、速度上的要求是十分严格的。

第一,数字信号处理技术和计算机技术给继电保护内部装置的更好的实现自动化操作与数字化控制提供了较好的技术保障。

第二,通信技术和网络信息技术保障了资源共享与信息传递的实现,并且这两项技术也是继电保护自动化装置可以实现自动化控制的一个特别重要的基础和前提。

第三,对于继电保护装置的通信来说,电流互感器、电压互感器和光纤通讯技术之间的光纤通讯给继电保护高效的发挥用提供了一定的便利条件。转换电路和电缆连接方式的进一步优化推动了继电保护装置运行速度的高速发展。

3变电站继电保护的措施

3.1变电站继电保护的日常维护

3.1.1要全面的了解设备初始状态

继电保护装置日后的运行稳定与否在很大程度上会受到继电保护设备的初始状态的影响,所以,设备图纸和设备的检测、收集整理技术资料、运行数据等对设备的日常检修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同时,要想实现对整个过程的控制与管理,就必须关注继电保护设备的每个环节。

3.1.2要全面的分析继电保护设备运行过程中的数据和状态

发现设备出现问题的时候,首先必须对出现故障的原因、规律和特点等情况进行全面的了解,其次是要对继电保护装置的日常运行数据进行详细的分析,预测继电保护设备出现故障的相关点与时间点,尽量做到在发生之前就能进行及时的排除故障。所以,要加强对设备检修数据的管理,全面的结合继电保护设备的运行记录、状态监测与诊断数据等来实行变电站继电保护的日常维护。

3.1.3要充分的掌握继电保护技术的发展情况

要想充分的发挥技术对电力保护的作用,保障继电保护装置的有效性与科学性,就必须加强对新技术的应用,采用新技术对继电保护设备进行维护和检测。

3.2加强继电保护的抗干扰能力

一般来讲,变电站的干扰源有:接地故障、电感耦合故障、断路器故障和雷电干扰四种类型如图3。

阻止干扰进入弱电系统是在继电保护系统中最常用的抗干扰方法,可以从以下两个方面采取措施来阻止干扰进入弱电系统,第一是改善硬件系统,第二是屏蔽、隔离相关的干扰传播路径。

3.2.1把开关室、控制室分别接地

若是把高频同轴的电缆在一端进行接地,隔离开关就会影响到空母线,使得空母线的在另一端产生高电压。这样的后果就是某一端出现高电压,对设备的运行造成严重的影响。

3.2.2减少电力系统中各种接地设备的电阻

要尽量减少像避雷针、电压互感器、电流互感器这样的一次性接地设备的接地电阻,目的是减少高频电流在流入时引起电位差、形成低阻抗特性的接地网络、减少变电站内的电位差、减少对二次回路设备的干扰程度。

3.2.3构建继电保护装置的电位面

继电保护装置需要集中在控制室里面,将各套计算机、控制装置以及中心计算机放在同一个电位面,要确保该电位面连接至控制室的网络之中,确保地网电位差和电位面的点位处在同一种浮动状态,还要保证电位面不会受到地网电位差的侵入。

同时地网和计算机设备之间也要保持电位差来保证通信的可靠性。在连接计算机和地位面的时候,无论是内部还是外部的接地,都要保证零点位置使用专用的线连接到专属的线上,之后要使用保护盘与专门的接地线连接,形成电位面的网络,达到屏蔽各种相关干扰的目的。

4变电站继电保护具体的运行维护

变电站继电保护运行过程中的具体的维护主要有以下几点:

(1)加强对继电保护装置运行过程的异常现象的监视,并且需要及时将具体的情况报告给主管部门。

(2)在检修的过程中,为了避免出现人为因素的故障,使得检修适得其反,必须在和相关负责人协商一致之后再进行检修所必须的分合开关的操作。

(3)要对继电保护动作开关跳闸的原因及时查明,并进一步了解保护动作的情况,在故障排除之后及时地复归所有的吊牌信号,还要实施有效的记录故障发生、原因分析和具体的排除策略等所有内容。

(4)对于继电保护装置,值班人员只有转换或切换开关、断开或接通压板、装卸保险的权限,而不能做除此之外的多余的违规操作。如果发现不在操作权限内的异常情况,要把开关及时断开并及时联系相关负责人。

(5)要结合现场设备图纸与有关规定进行二次回路的所有工作以及对传统变电站的二次设备的定期检修,保证二次回路和继电保护装置界限的完好性。

(6)定值区的问题。拥有多个定值区一直是微机保护的一个很大的优点,因为电网在发生运行方式的变化时,更改定值就显得很方便了,但是若出现定值区错误,对继电保护来说就是一个非常严重的问题,所以工作人员需加强对定值区的管理,确保定值区的正确。

5提高继电保护可靠性的有效措施

5.1加强对继电保护运行的日常维护

要在日常的运行中对故障的发生多加监测和注意,加强对继电保护运行的日常维护,定期对继电保护装置和二次回路实行有效地检查,及时发现问题并进行解决,提高故障的处理水平与继电保护运行的维护水平,给电力系统运行的经济高效、安全稳定创造良好的实现条件。

5.2提高对继电保护的投入

为了提高继电保护运行的可靠性,要对继电保护装置进行合理的选用,在电力系统的运行中应用有高技术含量的新型装置,增加对继电保护的投入。

5.3加强对检修人员业务技能与素质的培训

要通过学习、宣讲等手段来强化检修人员的安全意识,提升他们的工作积极性和责任心,还要通过有效的考核方式与专业的技能培训来提升检修人员的业务技能和综合素质,使他们对检修工作的理论与实际操作都有一个整体的了解与把握,提高检修的质量,进一步来保障继电保护的高效运行。

6结语

电网对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与国家经济的发展都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所以,加强对变电站继电保护的运行维护管理对于故障的处理具有重要的意义。为了保障电力系统的正常运转,需要对出现的各种故障采取相应的保护措施,并加强对变电站继电保护的运行维护管理。

参考文献

[1]施叶君.变电站继电保护的特点分析[J].三角洲,2014(4).

[2]张拥军.变电站继电保护的特点及应用研究[J].科技研究,2014(12).

[3]王永富.浅谈变电站继电保护装置运行维护管理[J].电子制作,2012(9).

继电保护特点篇3

【关键词】10kv继电保护装置可靠性保护功能

在当前的企业供电系统建设中,10kv电力设备是电力系统中常用组成部分。因此做好10kv电路保护工作提高其安全稳定性,对于企业电力整体安全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在电路安全保护中,继电保护装置是其重要的保护设施。因此技术人员结合企业10kv线路特征以及当前继电保护装置技术特点,开展了10kv继电保护装置运行可靠性研究。这一研究的开展具有两方面作用,一方面利用技术措施提高企业现有10kv线路安全性,另一方面推进企业继电保护装置技术改造工作的完成。

110kv继电装置在运行中的特性

10kv继电保护装置在电路保护过程中具有一定的工作特性。技术人员通过技术分析,将其特点概括为以下几点。

1.1保护措施选择性

在继电保护装置运行中,其对电路的保护措施应控制在故障线路内,即将在最小的范围内对线路进行停电保护措施,避免因部分线路故障造成电路整体停电事故的出现。因此在继电保护过程中,继电控制装置需要具有一定的选择性特点,进而合理的选择保护措施,提高线路安全性。在保护过程中,可选择的继电保护措施包括了主保护、后备保护以及辅助保护三种措施。

1.1.1主保护

主保护是线路继电保护中运行最快,也是保护作用最大的保护系统。

1.1.2后备保护

后备保护在保护运行中速度稍慢于主保护措施,其主要作用包括了两方面内容:

(1)在主保护装置未运行情况下,对故障线路进行二次保护;

(2)在主保护未起到线路保护作用的情况下,继续对故障线路进行补救。

因此在继电保护装置设计中,主保护与后备保护装置往往是同步设计,进而起到相辅相成的保护关系。

1.1.3辅助保护

这一保护措施主要是为主保护与后备保护失效状态下,为提高系统安全性增设的简单保护方法,因此其技术保护措施不如前两种措施复杂,但作用同样重要。

1.2继电保护的迅速性

继电保护装置在实际运行中必须在最快时间内切断故障线路电流,进而对线路内电力设施、电气设备以及电路整体起到有效的保护作用。因此继电保护装置在运行中,对于故障反应应具有一定的迅速性特点。同时为了保障线路与设备安全,技术人员需要通过技术手段,达成以下的技术要求与数据要求。

(1)为了保障电力a系统整体安全,高压输电线路故障应在第一时间迅速切断。

(2)确保电路中大容量的发电机、变压器以及电动机等设备内部故障发生情况下,继电保护装置运行迅速有效。

(3)由于10kV线路中电缆线截面较小,故障中易出现电路过热现象,因此继电设备不能使用延时保护措施。

(4)对于社会公众安全危害较大,以及对铁路交通设施存在严重危害的电路故障,继电保护对电路的切除时间应等于保护装置和断路器动作时间之和。其具体数据如下:一是快速保护动作时间日常数据为6%-12%秒,峰值数据为1%-4%秒;二是断路器动作时间日常数据为6%-25%秒,峰值数据为2%-6%秒。

1.3继电保护的灵敏性

与继电保护装置迅速性对应的,是继电保护的敏捷性特征。所谓灵敏性,是指继电保护装置在电路电流与电压数据异常状态下,进行故障分析与应对保护措施的保护反应能力。在实际的运行中继电保护装置对故障的判断包括了以下几点:故障发生即应保护的电路范围;已发生短路故障的类型;保护装置应做出的保护措施等都是其判断的主要内容。在判断完成后,保护装置即可做出正确的保护反应。继电保护装置对故障的发现灵敏性,在设备参数中由设备灵敏系数来衡量。一般灵敏系数越高的继电设备,其对轻微故障的反应与应对能力越强,但技术与制作成本也越高。因此在继电保护系统配置中,技术人员应根据电路保护实际需求,合理选择继电保护敏感性。

2不同情况下继电装置可靠性技术分析

继电保护装置的可靠性是其保电路保护工作运行的基础。可靠地继电保护工作应避免两方面问题的出现。一方面是在电路与设备故障发生时,继电保护装置无法进行有效保护;另一方面实在电路正常运行情况下,继电保护装置进行误保护操作,进而影响电力系统的整体运行。为了有效避免以上两个问题的出现,我们需要在日常工作中对电路保护装置进行情况分析判断,提高继电保护装置可靠性。

2.1电力系统正常运行情况下的可靠性分析

在电力系统与电力设备、电气设备正常运行情况下。继电保护装置运行可靠地表现为以下两点:

(1)继电保护系统的监控装置对电路与设备的监控运行正常。

(2)值班人员记录的继电保护数据稳定、可靠却具有连续性特征。

2.2电力系统故障情况下可靠性分析

电路故障应对是继电保护装置主要工作内容,也是确定其工作可靠性的主要环节。在故障情况下,继电保护装置的可靠性表现为以下三点:

(1)对于电路系统的故障问题,保护装置可以自动地、迅速地、有选择性做出处理反应。

(2)保护装置做出的处理反应却是有效。

(3)系y中的非故障线路可以继续稳定运行。

2.3电力系统运行异常情况下下可靠性分析

这一情况主要是指系统运行异常,但是未到达故障状态的情况。在这一状态下,保护装置可靠性主要表现在以下两点:

(1)保护装置正确做出电路异常判断。

(2)保护装置及时地、准确地的进行电路异常预警警报,并自动完成数据记录。

2.4提高继电保护装置可靠性辅助保护措施

继电保护装置是10kv电力系统运行稳定的基础,因此确保其运行可靠在电路保护中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为了确保继电装置运行中可以更好的发挥保护作用,提高其可靠性因此在保护过程中,技术人员还应利用以下辅助措施。

2.4.1电路过流保护装置

根据电路保护规范要求,10kV继电保护电路在使用中应加装电路电流保护装置,用于电路的辅助保护过程。如变配电所引出的重要电路,设计中必须加设瞬时电流速断保护装置,提高其保护稳定性。但是在电路保护安装实践中,技术人员需要注意以下两个问题。一是当10kv电路电流保护时限小于0.5-0.7秒,且电路设计中没有提出硬性技术要求时,电流保护可不使用速断保护模式。二是对于继电保护选择时间较长,因此不适用瞬时电流速断保护的电路。技术人员在设计中可以选择带时限的电流速断保护装置,为继电保护选择提供时间。

2.4.2配电室装置的辅助保护措施

在10kv电路配电室保护设计中,技术人员需要根据其变压器容量选择合理的辅助保护措施。其选择方式与数据如下:

(1)变压器容量小于400kVa的情况下,技术使用高压熔断器即可对配电室进行保护;

(2)变压器容量在400至630kVa中间情况下,技术人员应在变压器高压侧增设断路保护器,同时为电路安装过电流保护装置;

(3)对于部分重要电路对于断流保护时限有着特殊要求(如不小于0.5秒)的情况下,技术人员还应为电路加设速断保护装置。

3继电保护装置常见的保护作用

继电保护装置在10kv电路中的保护作用较为全面。在电路保护设计研究中,针对一些电路保护要求,技术人员设计出了以下保护功能。

3.1电路反时限过电流保护功能及实现

反时限继电保护装置在使用中具有电流与继电保护时间相反的特性。既在电路短路故障中,产生的故障电流越大,继电保护反应时间越短;而反之故障电流越小,继电保护反应时间越长。反时限过电流保护装置一般使用在工矿企业电力系统设计中,其对电路内的电气设备可以起到很好保护作用。在保护应用者,这类保护装置一般由GL215(25)感应型继电器组成。在研究中技术人员发现,这类感应型继电器在保护中同时可以起到以下设备作用:

(1)作为保护起动设备的电磁式电流继电器;

(2)作为继电时限元件的电磁式时间继电器;

(3)作为继电信号元件的电磁式信号继电器;

(4)作为继电保护出口元件的电磁式中间继电器。

正因这一保护装置具有以上综合功能,因此在电路异常状态下可以起到反时限过电流保护作用。同时在设计中。这一保护装置一般还配有电磁速断元件,因此在电路故障时还可以起到电路的电流速断保护功能。

3.2电路定时限过电流保护功能及实现

定时限流保护是指在电路故障发生时,继电保护装置反应时间与故障电流强度无关,其反应时间是由保护程序提前预定,所以被称为定时限流保护。在设计中,这一保护装置一般由以下构件组成:

(1)作为时限控制与调整元件的电磁式时间继电器;

(2)作为保护出口元件的电磁式中间继电器;

(3)作为保护起动元件的电磁式电流继电器(作为起动元件);

(4)作为信号元件的电磁式信号继电器。

由于定时限流保护装置在运行中具有一定的特殊性,因此其应用技术也存在以下三个特点。

(1)定时继电保护中,其预定时间在一定范围内具有可连续调节的特点。

(2)这类保护装置通常使用直流电控制,因此需要为其安装直流屏设备。

(3)这类保护装置应用范围较为集中,通常应用在10至35kV电力线路中较为重要的变配电所使用。

3.3电路电流速断保护功能及实现

电流速断保护即是在电路故障发生时,继电保护装置在不带任何时限以及时限动作的条件下,立即采取保护切断功能的电流保护措施。因其可以在故障发生第一时间,以最快的反速度切除短路故障线路,进而在最短时间内解除故障对整体电路系统影响,防止故障问题的扩大化。由于其在继电保护中的速断要求,因此其构成中一般不会安装时间继电器,用于时限控制。因此与其他类型继电保护装置相比较,其构成仅包括以下三个部分。

(1)作为保护出口元件的电磁式中间继电器;

(2)作为保护起动元件的电磁式电流继电器;

(3)作为保护信号元件的电磁式信号继电器。

在实际的保护过程中,电流速断保护继电装置具有以下特点。

(1)一般使用直流控制方式,因此需要安装直流屏设备。

(2)仅根据电流电流量进行判断,即可完成电力系统的速断保护工作。

需要注意的是,除了常见的瞬时电流速断保护装置外,技术人员还可以选用略带时限的电流速断保护装置进行保护工作。

参考文献

[1]江远共.分析10kV配电系统继电保护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措施[J].广东科技,2008(10).

[2]刘国良,胡宏.10KV供电系统继电保护运行可靠性分析[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4(05).

继电保护特点篇4

热继电器利用负载电流流过经校准的电阻元件,使双金属热元件加热后产生弯曲,从而使继电器的触点在电动机绕组烧坏以前动作。其动作特性与电动机绕组的允许过载特性接近。热继电器虽则动作时间准确性一般,但对电动机可以实现有效的过载保护。随着结构设计的不断完善和改进,除有温度补偿外,它还具有断相保护及负载不平衡保护功能等。例如从aBB公司引进的t系列双金属片式热过载继电器;从西门子引进的3Ua5、3Ua6系列双金属片式热过载继电器;JR20型、JR36型热过载继电器,其中Jn36型为二次开发产品,可取代淘汰产品JRl6型。

带有热-磁脱扣的电动机保护用断路器热式作过载保护用,结构及动作原理同热继电器,其双金属热元件弯曲后有的直接顶脱扣装置,有的使触点接通,最后导致断路器断开。电磁铁的整定值较高,仅在短路时动作。其结构简单、体积小、价格低、动作特性符合现行标准、保护可靠,故日前仍被大量采用。特别是小容量断路器尤为显著。例如从aBB公司引进的m611型电动机保护用断路器,国产Dwl5低压万能断路器(200-630a)、S系列塑壳断路器(100、200、400入)。

电子式过电流继电器通过内部各相电流互感器检测故障电流信号,经电子电路处理后执行相应的动作。电子电路变化灵活,动作功能多样,能广泛满足各种类型的电动机的保护。其特点是:

①多种保护功能。主要有三种:过载保护,过载保护十断相保护,过载保护十断相保护+反相保护。

②动作时间可选择(符合GBl4048.4-93标准)。

标准型(10级):7.2in(in为电动机额定电流),4-1os动作,用于标准电动机过载保护,速动型(10a级):7.2in时,2-1os动作,用于潜水电动机或压缩电动机过载保护。慢动型(30级):7.2in时,9-30s动作,用于如鼓风机电机等起动时间长的电动机过载保护。

③电流整定范围广。其最大值与最小值之比一般可达3-4倍,甚至更大倍数(热继电器为1.56倍),特别适用于电动机容量经常变动的场合(例如矿井等)。

④有故障显示。由发光二极管显示故障类别,便于检修。

固态继电器它是一种从完成继电器功能的简单电子式装置发展到具有各种功能的微处理器装置。其成本和价格随功能而异,最复杂的继电器实际上只能用于较大型、较昂贵的电动机或重要场合。它监视、测量和保护的主要功能有:最大的起动冲击电流和时间;热记忆;大惯性负载的长时间加速;断相或不平衡相电流;相序;欠电压或过电压;过电流(过载)运行;堵转;失载(机轴断裂,传送带断开或泵空吸造成工作电流下跌);电动机绕组温度和负载的轴承温度;超速或失速。

上述每一种信息均可编程输入微处理器,主要是加上需要的时限,以确保在电动机起动或运转过程中产生损坏之前,将电源切断。还可用发光二极管或数字显示故障类别和原因,也可以对外向计算机输出数据。

软起动器软起动器的主电路采用晶闸管,控制其分断或接通的保护装置一般做成故障检测模块,用来完成对电动机起动前后的异常故障检测,如断相、过热、短路、漏电和不平衡负载等故障,并发出相应的动作指令。其特点是系统结构简单,采用单片机即可完成,适用于工业控制。

2温度检测型保护装置

双金属片温度继电器它直接埋入电动机绕组中。当电动机过载使绕组温度升高至接近极限值时,带有一触头的双金属片受热产生弯曲,使触点断开而切断电路。产品如Jw2温度继电器。

热保护器它是装在电动机本体上使用的热动式过载保护继电器。与温度继电器不同的是带2个触头的碗形双金属片作为触桥串在电动机回路,既有流过的过载电流使其发热,又有电动机温度使其升温,达到一定值时,双金属片瞬间反跳动作,触点断开,分断电动机电流。它可作小型三相电动机的温度、过载和断相保护。产品如spB、DRB型热保护器。

检测线圈测温电动机定子每相绕组中埋入1-2个检测线圈,由自动平衡式温度计来监视绕组温度。

热敏电阻温度继电器它直接埋入电动机绕组中,一旦超过规定温度,其电阻值急剧增大10-1000倍。使用时,配以电子电路检测,然后使继电器动作。产品如Jw9系列船用电子温度继电器。

保护装置与三相交流异步异步电动机的协调配合

为了确保异步电动机的正常运行及对其进行有效的保护,必须考虑异步电动机与保护装置之间的协调配合。特别是大容量电网中使用小容量异步电动机时,保护的协调配合更为突出。

a.过载保护装置与电动机的协调配合

过载保护装置的动作时间应比电动机起动时间略长一点。由附图可见,电动机过载保护装置的特性只有躲开电动机起动电流的特性,才能确保其正常运转;但其动作时间又不能太长,其特性只能在电动机热特性之下才能起到过载保护作用。

过载保护装置瞬时动作电流应比电动机起动冲击电流略大一点。如有的保护装置带过载瞬时动作功能,则其动作电流应比起动电流的峰值大一些,才能使电动机正常起动。

过载保护装置的动作时间应比导线热特性小一点,才能起到供电线路后备保护的功能。

b.过载保护装置与短路保护装置的协调配合一般过载保护装置不具有分断短路电流的能力。一旦在运行中发生短路,需要由串联在主电路中的短路保护装置(如断路器或熔断器等)来切断电路。若故障电流较小,属于过载范围,则仍应由过载保护装置切断电路。故两者的动作之间应有选择性。短路保护装置特性是以熔断器作代表说明的,与过载保护特性曲线的交点电流为ij,若考虑熔断器特性的分散性,则交点电流有is及iB两个,此时就要求is及以下的过电流应由过载保护装置来切断电路,ib及以上直到允许的极限短路电流则由短路保护装置来切断电路,以满足选择性要求。显然,在is-iB范围内就很难确保有选择性.因此要求该范围应尽量小。

结语

继电保护特点篇5

【关键词】继电保护;整定计算;故障计算;通用方法

电力系统的继电保护整定计算结果受诸多因素的影响存在较大的波动性,同一形式下的整定计算需要结合继电保护系统的实际故障情况进行具有针对性地计算,通常情况下,不同的故障有不一样的计算形式,部分故障形式还需要采用多种故障计算方式获取更为准确的计算结果。随着全球经济的发展,国家电网不断扩大,交叉电网越来越多,电网结构越来越复杂,电力企业对继电网保护的方式及技术规范提出了更高要求,选择合理的故障计算方法是提高继电保护系统稳定性以及安全性的重要手段,因此,电力企业必须高度重视继电保护整定计算中故障计算通用方法的选择,为继电保护系统的稳定运行提供动力保障。

1继电保护的特点

电力系统的稳定性是提高生活质量、保持社会稳定的重要手段,在电力系统中继电保护系统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它是提高电力系统稳定性的前提保障,运行的高压设备禁止无保护运行,否则将引发严重的用电安全事故。

继电保护以电力系统中的各元件故障为对象,主要目的是保护各元件的正常运行,应用范围较广的继电保护判据主要有电流增加、电压降低以及电流与电压之间发生相位角变化等。继电保护系统均采用安全自动装置,这种模式在电网系统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第一,它可以反映各种类型的故障,保障电网系统的安全;第二,它可以在第一时间反映异常情况,降低安全故障造成的经济损失;第三,它可以引导变电站向自动化的方向快速发展。

2继电保护整定计算的工作内容

2.1确定保护方案

整定计算工作人员应该结合电网的实际状况,以变压器的实际特点为依据,选择最合适的保护功能。伴随着科技的发展,微机已经具有比较健全的保护功能,但其并不适合所有电网环境下的元件保护,因此整定计算工作人员应该明确各保护模块的实际功能。

2.2确定各保护功能之间的配合关系

确定各保护功能之间的配合关系首先应该明确装置内部各功能单位之间的关系,装置内部各功能元件的作用和灵敏度与选择性有直接关系,整定计算工作人员应该明确判别和闭锁以及启动的实际作用,明确各功能模块的实际特点和逻辑关系,在保障各模块之间关系符合计算要求后,利用整定值的形式促进配合关系的实现。另外,整定计算工作人员还应该重视各装置之间的协调配合关系,满足现代化电网的实际需求。

3继电保护整定计算中故障计算的通用方法

3.1非全相震荡的计算

继电保护整定计算中故障计算的统一模型如下图1所示。从图1中可以明确系统中支路发生非全相震荡后的故障计算模型。非全相震荡的计算应该明确断相口单位电流产生的任意节点电压的计算以及断相口故障电流的计算。

断相口单位电流产生的任意节点电压的计算:

假如实际计算过程中需要使用的断相口电流为1.0,以叠加原理为依据,根据故障分析计算统一模型的内容,明确电网系统中任意节点的实际电压。在计算断相口单位电流产生的任意节点电压时,整定计算工作人员还应该明确补偿电流的节点与关联矩阵之间的关系,节点阻抗矩阵公式为:

节点阻抗矩阵以对称方阵为主,结合节点阻抗参数的实际要求,以故障分析统一计算的模型为主要依据,重视原网节点与节点阻抗矩阵中各项应元素之间的关系,利用新增节点的有关制约因素即可获得断相口单位电流产生的任意节点电压。

3.2断相口故障电流的计算

断相口故障电流的计算需明确正序网断相口开路电压大小以及断相各序入端阻抗值,其计算方法如下所示。

(1)正序网断相口开路电压的计算

正序网断相口开路电压的计算需明确涉及网络操作系统中母线的实际运行情况,计算发电机的等值电势和等值阻抗,正序网断相口开路电压的计算步骤如下图2所示。结合下图2中的实际要求即可计算出开路电压。

(2)断相口各序入端阻抗的计算

断相口各序入端阻抗的计算需结合入端阻抗的实际性质,整定计算工作人员应该明确入端阻抗的大小和相位,了解单位电流时断相口两端电压的实际状况,结合断相口开路时的正序等值网络计算出断相口各序入端阻抗值。

(3)断相口故障电流的计算

断相口故障电流的计算以断相口开路时的正序等值网络为依据,结合各数据计算出单相断线、两相断线以及任意节点实际使用的电压状况,根据以上数据即可计算出断相口故障的电流大小。

3.3非母线短路加相继动作的计算

非母线短路加相继动作的计算首先应该计算出故障点单位产生的任意节点的电压。其次,整定工作人员还应该计算故障节点的电流,计算故障节点的电流需要工作人员了解故障前故障点的开路电压、故障点各序入端阻抗以及故障点短路电流。故障点短路电流的计算需要整定工作人员了解三相短路、两相短路、单相接地短路以及两相接地短路的实际电流值。最后,非母线短路加相继动作的计算还需要整定工作人员明确任意节点的电压,结合以上各数据即可得到非母线短路加相继动作。

3.4事例

本文中所分析的电网系统如下图3所示。从图3中可以看出继电保护整定计算中故障计算的通用方法主要有非全相震荡的计算、断相口故障电流的计算以及非母线短路加相继动作的计算,通用计算方法可以有效提高机电系统的稳定性,是促进我国电网系统运行安全的重要保障。

4结语

本文从继电保护的特点着手,介绍了继电保护整定计算的工作内容:确定保护方案以及确定各保护功能之间的配合关系。继电保护整定计算工作人员应该在了解继电保护特点的前提下,明确继电保护整定计算的工作内容,从非全相震荡的计算、断相口故障电流的计算以及非母线短路加相继动作的计算出发,明确继电保护整定计算中故障计算的通用方法,为我国电力系统的发展提供动力保障。

参考文献:

[1]李玮,尹刚志,东立荣.继电保护整定计算中故障计算模型的选择和形成[J].华北电力技术,2010.

[2]张伟.继电保护整定计算软件的应用开发[D].河北农业大学,2011.

继电保护特点篇6

关键词:智能电网;继电保护;现状;研究重点

中图分类号:U665.1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3791(2013)05(c)-0000-00

我国的电网运行存在几个突出特点,一是发电装机中以燃煤火电机组为主,发电导致的环境污染问题日益突出;二是能源中心与负荷中心逆向分布;三是配电模式还是以单电源模式为主,电能消费依旧是由电力部门主导。智能化电网的建设,将在电力系统的发、输、配等环节进行改革,逐步降低一次化石能源在发电系统的占比,积极发展风能、太阳能等绿色能源;同时通过建设超/特高压输电网络,实现电力资源的优化配置;积极推广多电源配电模式,强化电网的服务职能。为适应智能化电网建设的需要,电网的继电保护要积极构建更加合理可靠的保护系统,研究适应智能化电网改革需要的继电保护方法。

1我国智能化电网建设现状

自从提出电网的智能化改革以来,我国的电网智能化取得了许多成就,特别是在超/特高压电网的建设及投运、新能源(例如风能)电力的并网运行以及智能化的配用电方面进行了一系列深远而有意义改革。但是,随着改革的进一步推进,电网的智能化也面临着不少的困难和问题,其中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1)长距离电力输送系统对电力的安全运行形成挑战。我国的能源集中地主要是在西部、北部等经济不发达地区,而经济发达的东部及南部沿海地区能源明显不足,这就在客观上决定了我国必须要建设大量的交直流混合、超/特高压的输电网络。长距离、交直流混合以及超/特高压输电网络成为我国电力输送的一大特点,而实践证明,这种大型、互联的电力系统容易激生由于局部扰动而导致全线故障的隐患,同时,直流输电会对交直流线路的控制能力以及继电保护造成不同程度的影响,给电力系统的长期安全运行形成严峻挑战。

(2)新能源电力并网给电网稳定运行带来挑战。近几年,我国加大了新能源电力并网运行的速度,仅就2011年,新能源全年总发电量超过了900亿Kw/H,大量的新能源电力通过规模化接入电网作为主要的利用方式。而新能源电力具有几个明显的特点,即:间歇性、随机性以及可调度差,这就给电力系统的控制增加了难度,同时,新能源电力系统本身采用的逆变设备等会产生谐波分量以及直流分量,不但会影响原有电能的质量,而且可能会导致电力系统继电保护装置的误动作,严重影响电网的稳定、安全运行。

(3)电网和用户有效互动不足,配电网保护及控制技术还不能满足智能化的需求。我国传统的配电模式是单向的电力供应用户消费,在智能化电网中,要求提升供电质量的同时还需要提高电力资源的运行效率,这就需要将单向的消费模式转变为双向互动模式,电网和用户一起积极采取措施“削峰平谷”,例如鼓励居民使用节能电器,减少电能使用;鼓励工厂错峰生产,提升电力使用效率。随着大量分布式电源接入,智能化电网将具有用户反向送电能力,而现有的配电网保护及控制系统还不能满足这一需求。

2智能化电网改革对电力系统继电保护的面临的挑战

智能化电网改革给电力系统的继电保护工作带来新的挑战,其中主要体现在以下几点:

(1)超/特高压互联大电网对现有的继电保护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大电网故障时暂态过程明显,同时,电网相互间影响使得故障特性复杂化,继电保护动作的可靠性、快速性不能有效发挥,在故障状态转换时容易导致保护误动作。因此,大电网对继电保护系统设备的可靠性、安全性以及电磁兼容能力提出了更高要求。

(2)智能化电网使用的大量新型电力电子设备会导致故障电流的特征和分布发生重大变化,从而影响到继电保护装置的判断力。例如电网中柔流输电系统(FaCtS)的安装位置、运行以及系统参数的调整等都会对电网短路电流特征及分布产生明显影响;电网中风机类型、控制方法以及故障发生等也会对电网故障电流产生影响,影响到不同时段的继电保护、选项功能等。

(3)电网继电保护的需要和智能化电网的控制策略的平衡对继电保护的有效、可行提出了挑战。智能化电网是一个复杂系统,其中包括了大量的具有独特功能系统单元,例如柔流输电系统、直流输电系统、新能源并网运行系统、电网故障保护系统等,继电保护需要综合考虑与各个系统单元的相互平衡以及各个系统单元之间相互协调对平衡关系的影响。

(4)由于传统后备保护不能消除电网运行方式改变和网络拓扑带来的影响,已经成为电力系统安全运行的重大隐患。在实际电网运行中,传统的后备保护系统存在一些严重的问题。例如后备保护系统整定动作复杂、时间较长,不能满足电力系统稳定的切除时间需求;受制于系统运行方式,难以兼顾保护的选择性和灵敏性;对区内故障以及故障消除后导致的潮流转移过负荷区分不清,容易导致连锁跳闸。

3智能化继电保护系统的研究重点

在智能化电网积极推进的背景下,电力系统的继电保护需要确定自己的研究重点,以适应电网发展需要,对智能化电网提供全面全过程的安全保障。当前,电力系统的继电保护需要研究的重点是单元件保护和广域保护。

(1)单元件保护。单元件保护指的是对电力系统中的单个设备、线路的保护。单元件保护研究的主要内容包括:1)发动机的内部短路保护,后备保护中的过激磁、反时限过流保护与机组承受能力的平衡,定、转子接地保护,失磁、失步保护与电网保护的配合保护等;2)变压器保护主要关注励磁涌流识别;3)交流电路方面注意高阻接地对距离保护的影响,零序互感对交流线路跨线故障的影响等问题。4)直流线路保护方面需要研究线路端非线性元件的动态时延以及采样率限制、过渡电阻对直流线路的影响等。

(2)广域保护。广域保护通过高速实时的信息通信,将多点多类型信息接入继电保护系统,从而显著提升了继电保护的动作性能,是对传统继电保护配置方式的全面革新,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传统继电保护系统的信息来源都是被保护设备本身,包括单端量和双端量,越来越不能适应复杂电网继电保护的需要。而智能化电网的推广,为继电保护信息通信搭建了多通道平台,从而使得广域保护成为可能。广域保护系统可以对多点、多信息综合判断,自动实现开放/闭锁保护、对保护动作特性自行调节并制定跳闸程序。广域继电保护研究的重点是如何实现广域后备保护,因为广域保护的自身特点,更适合用来作为电力系统的后备保护:一是广域保护主要通过信息交互并作出判断,在反应速度方面不够迅速;二是目前电力系统继电主保护采用的电流差动保护和方向/距离纵联保护,实践证明,保护性能比较稳定;三是当前电力系统后备保护存在较多问题,亟需改善。

智能化电网是我国电网改革的方向,也是我国电力系统实现可持续发展、创新发展的重要契机,电网继电保护系统作为电网安全的保障,需要加大研究力度,发展适合智能化电网继电保护的新技术。

参考文献:

[1]冯亚芳。关于我国智能化电网建设的思考。中国高新技术企业,2011年33期

[2]谢茹。浅谈智能电网设计及建设构想。建筑知识:学术刊,2011年10期

继电保护特点篇7

关键词:继电保护 运行现状 发展前景

1、我国电力系统

继电保护技术的发展现状继电保护技术是随着电力系统的发展而发展的,它与电力系统对运行可靠性要求的不断提高密切相关。熔断器就是最初出现的简单过电流保护,时至今日仍广泛应用于低压线路和用电设备。由于电力系统的发展,用电设备的功率、发电机的容量不断增大,发电厂、变电站和供电网的结线不断复杂化,电力系统中正常工作电流和短路电流都不断增大,熔断器已不能满足选择性和快速性的要求,于是出现了作用于专门的断流装置的过电流继电器。本世纪初随着电力系统的发展,继电器才开始广泛应用于电力系统的保护。这个时期可认为是继电保护技术发展的开端。

自本世纪初第一代机电型感应式过流继电器(1901年)在电力系统应用以来,继电保护已经经历了一个世纪的发展。在最初的二十多年里,各种新的继电保护原理相继出现,如差动保护(1908年)、电流方向保护(1910年)、距离保护(1923年)、高频保护(1927年),这些保护原理都是通过测量故障发生后的稳态工频量来检测故障的。尽管以后的研究工作不断发展和完善了电力系统的保护,但是这些保护的基本原理并没有变,至今仍然在电力系统继电保护领域中起主导作用。

继电保护装置是保证电力系统安全运行的重要设备。满足电力系统安全运行的要求是继电保护发展的基本动力。快速性、灵敏性、选择性和可靠性是对继电保护的四项基本要求。为达到这个目标,继电保护专业技术人员借助各种先进科学技术手段作出不懈的努力。经过近百年的发展,在继电保护原理完善的同时,构成继电保护装置的元件、材料等也发生了巨大的变革。继电保护装置经历了机电式、整流式、晶体管式、集成电路式、微处理机式等不同的发展阶段。

50年代,我国工程技术人员创造性地吸收、消化、掌握了国外先进的继电保护设备性能和运行技术,建成了一支具有深厚继电保护理论造诣和丰富运行经验的继电保护技术队伍,对全国继电保护技术队伍的建立和成长起了指导作用。阿城继电器厂引进消化了当时国外先进的继电器制造技术,建立了我国自己的继电器制造业。因而60年代是我国机电式继电保护繁荣的时代,为我国继电保护技术的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自50年代末,晶体管继电保护已在开始研究。60年代中到80年代中是晶体管继电保护蓬勃发展和广泛采用的时代。在此期间,从70年代中,基于集成运算放大器的集成电路保护已开始研究。到80年代末集成电路保护已形成完整系列,逐渐取代晶体管保护。到90年代初集成电路保护的研制、生产、应用仍处于主导地位,这是集成电路保护时代。

国内微机保护的研究开始于70年代末期,起步较晚,但发展很快。1984年我国第一套微机距离保护样机在试运行后通过鉴定并批量生产,以后每年都有新产品问世;1990年第二代微机线路保护装置正式投入运行。目前,高压线路、低压网络、各种主电气设备都有相应的微机保护装置在系统中运行,特别是线路保护已形成系列产品,并得到广泛应用。我国在2000年220kV及以上系统的微机保护率为43.99%,线路微机保护占86%,到2003年底,220kV以上系统的微机保护已占到70.29%,线路的微机化率达到97.6%。实际运行中,微机保护的正确动作率要明显高于其他保护,一般比平均正常动作率高0.2~0.3个百分点。国产微机保护经过多年的实际运行,依靠先进的原理和技术及良好的工艺已全面超越进口保护。从80年代220KV及以上电压等级的电力系统全部采用进口保护,到现在220KV系统继电保护基本国产化,反映了继电保护技术在我国的长足发展和国产继电保护设备的明显优势。

微机继电保护技术的成熟与发展是近三十年来继电保护领域最显著的进展。经过长期的研究和实践,现在人们已普遍认可了微机保护在电网中无可替代的优势。微机保护具有自检功能,有强大的逻辑处理能力、数值计算能力和记忆能力,并且具备很强的数字通信能力,这一切都是电磁继电器、晶体管继电器所难以匹敌的。计算机技术的进步,更高性能、更高精度的数字器件的采用,一直是微机继电保护不断发展的强大动力。

2、微机继电保护的主要特点

微机保护充分利用了计算机技术上的两个显著优势:高速的运算能力和完备的存贮记忆能力,以及采用大规模集成电路和成熟的数据采集,a/D模数变换、数字滤波和抗干扰措施等技术,使其在速动性、可靠性方面均优于以往传统的常规保护,而显示了强大生命力,与传统的继电保护相比,微机保护有许多优点,其主要特点如下:

1)改善和提高继电保护的动作特征和性能,正确动作率高。主要表现在能得到常规保护不易获得的特性;其很强的记忆力能更好地实现故障分量保护;可引进自动控制、新的数学理论和技术,如自适应、状态预测、模糊控制及人工神经网络等,其运行正确率很高,已在运行实践中得到证明。

2)可以方便地扩充其他辅助功能。如故障录波、波形分析等,可以方便地附加低频减载、自动重合闸、故障录波、故障测距等功能。

3)工艺结构条件优越。体现在硬件比较通用,制造容易统一标准;装置体积小,减少了盘位数量;功耗低。

4)可靠性容易提高。体现在数字元件的特性不易受温度变化、电源波动、使用年限的影响,不易受元件更换的影响;且自检和巡检能力强,可用软件方法检测主要元件、部件的工况以及功能软件本身。

5)使用灵活方便,人机界面越来越友好。其维护调试也更方便,从而缩短维修时间;同时依据运行经验,在现场可通过软件方法改变特性、结构。

6)可以进行远方监控。微机保护装置具有串行通信功能,与变电所微机监控系统的通信联络使微机保护具有远方监控特性。

3、未来继电保护技术的发展前景

微机保护经过近20年的应用、研究和发展,已经在电力系统中取得了巨大的成功,并积累了丰富的运行经验,产生了显著的经济效益,大大提高了电力系统运行管理水平。近年来,随着计算机技术的飞速发展以及计算机在电力系统继电保护领域中的普遍应用,新的控制原理和方法被不断应用于计算机继电保护中,以期取得更好的效果,从而使微机继电保护的研究向更高的层次发展,其未来趋势向计算机化,网络化,智能化,保护、控制、测量和数据通信一体化发展。

3.1微计算机硬件的更新和网络化发展在计算机领域,发展速度最快的当属计算机硬件,按照著名的摩尔定律,芯片上的集成度每隔18~24个月翻一番。其结果是不仅计算机硬件的性能成倍增加,价格也在迅速降低。微处理机的发展主要体现在单片化及相关功能的极大增强,片内硬件资源得到很大扩充,单片机与DSp芯片二者技术上的融合,运算能力的显著提高以及嵌入式网络通信芯片的出现及应用等方面。这些发展使硬件设计更加方便,高性价比使冗余设计成为可能,为实现灵活化、高可靠性和模块化的通用软硬件平台创造了条件。硬件技术的不断更新,使微机保护对技术升级的开放性有了迫切要求。网络特别是现场总线的发展及其在实时控制系统中的成功应用充分说明,网络是模块化分布式系统中相互联系和通信的理想方式。如基于网络技术的集中式微机保护,大量的传统导线将被光纤取代,传统的繁琐调试维护工作将转变为检查网络通信是否正常,这是继电保护发展的必然趋势。微机保护设计网络化,将为继电保护的设计和发展带来一种全新的理念和创新,它会大大简化硬件设计、增强硬件的可靠性,使装置真正具有了局部或整体升级的可能。

继电保护的作用不只限于切除故障元件和限制事故影响范围(这是首要任务),还要保证全系统的安全稳定运行。这就要求每个保护单元都能共享全系统的运行和故障信息的数据,各个保护单元与重合闸装置在分析这些信息和数据的基础上协调动作,实现微机保护装置的网络化。这样,继电保护装置能够得到的系统故障信息愈多,对故障性质、故障位置的判断和故障距离的检测愈准确,大大提高保护性能和可靠性。

3.2智能化进入20世纪90年代以来,人工智能技术如神经网络、遗传算法、进化规划、模糊逻辑等在电力系统各个领域都得到了应用,电力系统保护领域内的一些研究工作也转向人工智能的研究。专家系统、人工神经网络(ann)和模糊控制理论逐步应用于电力系统继电保护中,为继电保护的发展注入了活力。

人工神经网络(ann)具有分布式存储信息、并行处理、自组织、自学习等特点,其应用研究发展十分迅速,目前主要集中在人工智能、信息处理、自动控制和非线性优化等问题。近年来,电力系统继电保护领域内出现了用人工神经网络(ann)来实现故障类型的判别、故障距离的测定、方向保护、主设备保护等。例如在输电线两侧系统电势角度摆开情况下发生经过渡电阻的短路就是一非线性问题,距离保护很难正确作出故障位置的判别,从而造成误动或拒动;如果用神经网络方法,经过大量故障样本的训练,只要样本集中充分考虑了各种情况,则在发生任何故障时都可正确判别。其它如遗传算法、进化规划等也都有其独特的求解复杂问题的能力。将这些人工智能方法适当结合可使求解速度更快。可以预见,人工智能技术在继电保护领域必会得到应用,以解决用常规方法难以解决的问题。

3.3自适应控制技术在继电保护中的应用自适应继电保护的概念始于20世纪80年代,它可定义为能根据电力系统运行方式和故障状态的变化而实时改变保护性能、特性或定值的新型继电保护。自适应继电保护的基本思想是使保护能尽可能地适应电力系统的各种变化,进一步改善保护的性能。这种新型保护原理的出现引起了人们的极大关注和兴趣,是微机保护具有生命力和不断发展的重要内容。自适应继电保护具有改善系统的响应、增强可靠性和提高经济效益等优点,在输电线路的距离保护、变压器保护、发电机保护、自动重合闸等领域内有着广泛的应用前景。针对电力系统频率变化的影响、单相接地短路时过渡电阻的影响、电力系统振荡的影响以及故障发展问题,采用自适应控制技术,从而提高保护的性能。对自适应保护原理的研究已经过很长的时间,也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要真正实现保护对系统运行方式和故障状态的自适应,必须获得更多的系统运行和故障信息,只有实现保护的计算机网络化,才能做到这一点。

3.4变电所综合自动化技术现代计算机技术、通信技术和网络技术为改变变电站目前监视、控制、保护和计量装置及系统分割的状态提供了优化组合和系统集成的技术基础。高压、超高压变电站正面临着一场技术创新。实现继电保护和综合自动化的紧密结合,它表现在集成与资源共享、远方控制与信息共享。以远方终端单元(RtU)、微机保护装置为核心,将变电所的控制、信号、测量、计费等回路纳入计算机系统,取代传统的控制保护屏,能够降低变电所的占地面积和设备投资,提高二次系统的可靠性。

综合自动化技术相对于常规变电所二次系统,主要有以下特点:

1)设备、操作、监视微机化。综合自动化系统的各个子系统全部微机化,其内涵中还包括系统的功能软件化和信号数字化的内容,完全摒弃了常规变电所中各种机电式、机械式、模拟式设备,大大提高了二次系统的可靠性和电气性能。操作、监视完全微机化,且方便地通过人机联系系统(mmi)对变电所实施监视和控制。

2)通信局域网络化、光缆化。计算机局域网络技术和光纤通信技术在综合自动化系统中得到普遍的应用。因此,系统具有较高的抗电磁干扰的能力,能够实现高速数据传输,满足实时性要求,组态更灵活,易于扩展,可靠性大大提高,而且大大简化了常规变电所繁杂量大的各种电缆,方便施工。

3)运行管理智能化。智能化的表现是多方面的,除了常规自动化功能以外,如自动报警、报表生成、电压无功调节、小电流接地选线、故障录波、事故判别与处理等方面,还具有强大的在线自诊断功能,并实时地将其送往调度(控制)中心,即以主动模式代替了常规变电所的被动模式,这一点是与常规二次系统最显著的区别之一。

竞争的电力市场将促进新的自动化技术的开发和应用,在经济效益的驱动下,变电站将向集成自动化方向发展。根据变电站自动化集成的程度,可将未来的自动化系统分为协调型自动化和集成型自动化。协调型自动化仍然保留间隔内各自独立的控制、保护等装置,各自采集数据并执行相应的输出功能,通过统一的通信网络与站级相连,在站级建立一个统一的计算机系统,进行各个功能的协调。而集成型自动化既在间隔级,又在站级对各个功能进行优化组合,是现代控制技术、计算机技术和通信技术在变电站自动化系统的综合应用。所谓集成型自动化系统是将间隔的控制、保护、故障录波、事件记录和运行支持系统的数据处理等功能集成在一个统一的多功能数字装置内,间隔内部和间隔间以及间隔同站级间的通信用少量的光纤总线实现,取消传统的硬线连接。总体来说,综合自动化系统打破了传统二次系统各专业界限和设备划分原则,改变了常规保护装置不能与调度(控制)中心通信的缺陷,给变电所自动化赋予了更新的含义和内容,代表了变电所自动化技术发展的一种潮流。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功能更全、智能化水平更高、系统更完善的超高压变电所综合自动化系统,必将在我国电网建设中不断涌现,把电网的安全、稳定和经济运行提高到一个新的水平。

4、结束语

我国电力系统继电保护技术的发展经历了4个阶段。随着电力系统的高速发展和计算机技术、通信技术的进步,继电保护技术面临着进一步发展的趋势。其发展将出现原理突破和应用革命,由数字时代跨入信息化时代,发展到一个新的水平。这对继电保护工作者提出了艰巨的任务,也开辟了活动的广阔天地。

参考文献

1、杨奇逊,微型机继电保护基础,北京:水利电力出版社,1988.

2、吴斌,刘沛,陈德树,继电保护中的人工智能及其应用,电力系统自动化,1995(4)。

3、张宇辉,电力系统微型计算机继电保护,北京:中国电力出版社,2000.

4、葛耀中,新型继电保护与故障测距原理与技术,西安:西安交通大学出版社,1996.

5、葛耀中,自适应继电保护及其前景展望,电力系统自动化,1997,21(9):42~46.

6、杨奇逊,变电站综合自动化技术发展趋势,电力系统自动化,1995,19(10):7~9.

继电保护特点篇8

关键词:110kV;微机继电保护;特点

中图分类号:F40文献标识码:a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继电保护技术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发展。传统的继电保护主要是针对电力系统中产生故障以及安全运行异常时,系统在最短时间和最小区域范围内将发生故障的设备切换到系统以外,以保证整体系统的安全,一般是由值班人员对产生异常的工况进行处理。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微机继电保护技术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其以计算机指令为信号,通过信号来切换保护装置,这大大的减少了设备的损坏,避免了系统整体瘫痪所带来了影响。如何利用好计算机提高继电保护装置的可靠性就成为了时下电力部门日益关注的重要课题。本文从微机继电保护技术的主要特点出发,论述了110kV微机继电保护的方式,并详尽的分析了110kV微机继电保护的发展方向。

1微机继电保护技术的主要特点

微机继电保护技术与传统继电保护不同,其特点主要包括:微机继电保护的动作和性能得到了极大的提高,同时动作的正确率较高,一般不会出现偏差,在系统中能够很好的实现故障的分量保护,并且利用自动控制和状态预警提高了保护的正确率;微机继电保护还可以扩充其他的辅助功能,如:波形分析、故障录波、设备状态、故障分离等,利用这些辅助功能可以方便的完成自动合闸、低频减载、故障测距等功能;微机继电保护的工艺结相对简单,硬件接口也比较通用,不容易出现设备互联时产生的障碍,同时设备体积较小,减少了盘位数量的功耗;微机继电保护的可靠性较强,其数字元件不易受到温度和电源的影响,长时间使用自检和巡检能力也较强,不容易出现元件故障;微机继电保护系统操作灵活,人机界面直观,方便系统的调试、维护、管理,并且能够了最大的减少维修时间,同时还具备远程监控功能,能够及时的对设备运行状态进行监控。

2110kV微机继电保护的方式

2.1110kV微机继电保护的振荡闭锁

在微机继电保护系统功能上具有距离保护这一功能,所以系统运行过程中,如果出现闭锁现象,距离保护会马上起作用,如果距离保出现了问题,可以通过振荡闭锁或自动控制装置来减少前端的负荷,这可以保证整体系统运行不受影响。在保护闭锁向振荡闭锁过渡时,需要对整个状态进行观察,如果振荡停止,则系统会重新开放保护功能。判断系统是否存在振荡,应采用过流元件的判距进行衡量,所以在微机保护中找到适当的判距就可以区别系统是否发生振荡。

2.2110kV微机继电纵差保护

纵差保护主要是对全线路上的设备进行功能性保护。在系统运行中距离保护和零序电流保护存在一定限制,所以不能实现全线路的设备保护。一般传统保护采用的是距离元件或零序元件相结合的方式,但是在110kV变配电系统中,系统运行存在一定的振荡现象,所以需要对振荡闭锁进行关闭后再运行。高频保护的工作状态可以是开放式的,但必然会造成系统运行过程中的延时,尤其是元件选取时,负序和零序的元件不建议采用,一般选取工频变化量方向的继电器,这在事故出现过程中会起到关键性作用,同时也是变配电系统中的比较常用的元件。

2.3110kV微机继电零序电流保护

110kV微机继电零序电流保护主要是一种方向性保护,其对保护设备或元件的选取要求较高。零序电流保护在系统运行中具有抗电阻能力强、操作方便、运行可靠等特点,在110kV微机继电保护系统中应用较为广泛。110kV微机继电系统的零序电流保护,一般在pt断线时才转为这种形式,主要因为工作中零序方向的接地存在着一定的漏洞,如果真的出现故障,系统电流或电压超过了规定范围,会给整个系统的运行状态带来麻烦,所以在系统运行中必须要将二、三次的线分开,系统才能正常运行。运行中回路的影响也较大,同时距离保护和高频保护都要退出运行,零序方向也不能正常运作,所以要有无方向的零序电流保护和一相电流保护才能保护线路的正常运作。

3110kV微机继电保护的发展方向

110kV微机继电保护装置在国内使用已经有20多年的历史了,随着微机的发展,继电保护装置也更新了几代,无论是国内品牌还是国际厂商,其保护原理到系统整体运行都非常成熟。但随着使用功能和要求的不断提升,微机继电保护还存在着一定的缺陷,这也对110kV微机继电保护的发展方向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3.1110kV微机继电保护的自动化与智能化

近年来,随着我国智能电网概念的提出,其相关技术和标准都做出了明确的规定,这就对继电保护技术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所以在继电保护设计时需要对智能技术进行挖掘,如:智能传感、神经网络、逻辑判断、模糊查询、遗传算法等,在充分利用的微机技术的基础上,研究生产和运行中的智能技术,以达到解决生产中的实际问题。

3.2110kV微机继电保护的设备管理与事件记录

现阶段110kV微机继电保护系统除了完成保护、监控、测量、通信的功能外,还应对使用设备的状态进行记录,这样可以直接反应出设备使用状态的周期,以及故障周期,尤其是一些重要设备的状态,如:日最大负荷电流、设备检修记录、断路器开断电流水平、断路器的分闸、合闸次数、累计故障次数、断路器动作时间监视、断路器触头寿命、分区段平均负荷电流、设备累计运行时间、日平均负荷电流、设备累计停电时间、累计电度等。这些设备管理包括对变压器保护测控装置,如果有油温、压力等模拟量接入,还可进一步监视变压器的其它运行工况。

参考文献

[1]侯巍.有关电力系统继电保护技术的运用[J].科技资讯,2012,28.

[2]李劼,臧杭杭.继电保护设备故障快速检测方法综述[J].河南科技,2012,14.

继电保护特点篇9

【关键词】风电场;电网系统;继电保护

0引言

随着社会的发展,各种环境问题也日益突出,这就使得人们在发展的过程中越来越关心环境的保护及能源的耗用问题,而风力作为可再生的绿色能源,在发电方面得到了很好的利用。就目前的情况而言,风力发电已成为了新的能源开发技术中较为成熟,同时也是极具开发潜力的发电方法之一。另外,继电保护是整个电网系统中极为重要的部分之一,是保证电网安全的第一道防线,在整个电网的运行中有着极为重大的意义。风电场接入电网后必将对整个电网的继电保护产生一定的影响。

1风电场故障特征

继电保护工作的基础之一就是对电网系统中出现的故障进行合理的分析,同时故障分析也是继电保护远离的设计及整定工作的第一步。对于以往的电力系统来说,继电保护的理论是在同步发电机的电源和三相对称基础上建立的,在故障发生之后,同步的发电机可以作为理想的供电电源,而其参数及运行状态却不会出现任何的变化。在这个基础上,就可以计算出短路电流以及短路电流衰减的特性,以此作为继电保护系统的原理设计与整定的依据。目前,风电机组所使用的发电机大部分都是异步发电机。即便是永磁同步的发电机所采用的也是电力电子设备的并网,这就很明显的改变了故障的特性与短路电流的特性。

对于规模较大的风电接入,不同的专业有不同的关注点。就继电保护来说,所关注的不只是故障中所产生的电流大小,更要注重其电流波形的特征。此外还有影响这些保护远原理的系统特征,例如,正负序阻抗。短路电流所产生的波形与暂态含波量都将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相应电流的计算,进而也会对电网的保护产生影响,最终影响整个电网系统运行的安全。目前,在对故障电流进行计算并对故障进行分析的过程中,已经充分地对crowbar保护程序进行了考虑。因为其中涉及到一些较为具体的策略,因此,个别短路电流的特征研究还不到位,例如,水磁直驱风电机组所产生的短路电流,其特征就没有得到充分有效的研究。

在电力系统中还很重要的一个组成部分,就是控制系统,目前很大一部分生产制造企业把控制系统看作是技术机密,可以推测,如果永磁直驱机组成为了风电机场中的主力机型,则会因为故障特性的难以掌握及掌握不充分而使整个继电保护系统陷入难以处理的局面。而用电磁手段来对故障电流及其特性进行处理,是一个极为有效的方法,但是这个手段的实施也面临着不少技术方面的问题。

2风电场电网电线与电网继电保护

2.1大型风电场的继电保护

对于许多大型的风电场来说,其所采用的供电网络都是由35KV的电压等级所组成的,这些风电场之间的连接跟配电网络的网络结构相同,并且都是通过并网点来完成与高压电网之间连接。可是针对辐射型的配电网所设计的继电保护,在应用的时候便会产生一定的问题,使得电路网络配备难以适应这种连接方式,这与分布式的电源接入配电网时所产生的继电保护问题相同。

2.2极限电路与电网保护

目前我国具有一定规模的风电场所运用的极限电路与电网的保护多数都是35KV的继电保护装置,容易看出,风力发电作为分布式的供应电源,与一般的配电网络之间存在这一定的差别。此外,风电场的故障电流还具有持续时间较短的特点,风力发电机的运行在很大程度上受自然状况的影响,伯南关切表现较为明显,只是根据本地的信息来进行继电保护,所产生的继电保护质量较为有限。将现有的先进的通信技术与智能化的电网技术合理地运用到整个风电继电保护装置中去,进而构建出一套新的线路与新的继电保护体系,这对整个风力发电产生的意义是极大的,也是值得相关人员思考的。

3发电机产生的故障电流给继电保护装置带来的影响

3.1故障电流对继电保护装置的影响

利用风力发电机发电,会产生一定的逆向潮流,这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电力保护系统的运行。在电力系统出现故障的时候,就会使风电发电机产生的电流变得较为有限,如果产生的电流达不到继电保护装置的启动电流要求,继电保护装置就不能启动,也不能正常发挥其保护作用。而当电网系统的风电接入达到一定的规模的时候,就会改变并重新分配整个电网电路中的电流分布,这里的电流主要指的是短路电流,这种电流的改变会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继电保护设备的灵敏度,也会影响保护设备的保护范围,使得保护设备发失灵的情况。另外,风电并网的系统中,还存在有速度保护的死区,当风电并网所处的点位于这个区域内的时候,整个线路的故障便难以排除,在不改变已有系统的原则下,就只能使用后备过流保护措施来进行故障的排除,这就使得继电保护设备的自动性得不到有效地发挥,继而加大了线路故障对整个电力系统的影响。

3.2故障电流的范围

风力发电机只能在发生故障的时候提供较短时间的故障电流,进而使得电网中离风电场在一定距离之内的电路收到保护,但是发电机不会对电网中的带时限保护产生影响。风力发电机所产生的故障电流的持续时间与故障点到风电场之间的距离有着很大的关系,随着故障点到风电场之间的距离增加,发电机所产生的故障电流所持续的时间也逐渐加长。风力发电机自身附带有保护的配置,在发电机进行工作的时候,这些保护配置相互协调,配合整定,使得低电压与其电压跌落保护的时间值为120ms。在这种情况下,如果故障点与风电场之间的距离很近时,其反时过流保护将会比低电压或电压跌落更早地采取保护动作,这就使得发电机所产生的电路电流时间比120ms小;而当故障点与风电场之间的距离较远时,低电压与电路跌落则会比反时过流先开始进行保护工作,这时发电机所产生的电流短路时间就为120ms;另外,当故障点到风电场的距离更远时,其所产生的故障冲击力就显得较小,不足以对发电机造成威胁,这时,风力发电机竟不受影响而继续保持运行。

4风电场接入电网系统的规划

在风电场中,整个电网系统的组成结构是影响系统继电保护配置的关键因素,目前已经有了许多适应性较强并且性能也比较完善的继电保护装置,但继电保护仍然存在一定的问题,所以,在对电网进行规划或者是在对电网结构进行规划时。一定要充分对继电保护的可行性与合理性进行充分的考虑,计量避免在电网送电线路的住干线上连接分线。

风电场接入电网系统后,整个系统的继电保护配置的设置应该根据整个风电系统所接入的电网结构而定,同是还有对整个风电场的规模等情况进行仔细的分析,在此基础上做出合理的计划。近点保护系统的配置应根据《继电保护和安全自动装置技术的规程》等相关文件作为指导,严格按相关规程执行,最大限度保证风电场及整个电网系统的安全高效运行。

5结束语

随着新能源技术的不断发展,风力发电技术在整个电网系统中的地位也将越来越重要,风电场接入电网系统后,对整个继电保护装置产生的影响都是极大的。在对电网系统及继电保护配置进行规划的时候,不仅要考虑到整个系统的相关性能,还要对所配置的装置的特点进行充分的考虑,这样,才能有效减少故障出现的效率,进而确保整个电网系统更好的运转。

【参考文献】

[1]刘会勇,方文徕.探讨含有风电场线路的海岛电网继电保护配置[J].广东科技,2011,24:151-152.

[2]梁玉枝,崔树平,王冬梅.对风电场接入电网后系统继电保护配置的探讨[J].华北电力技术,2009,09:1-4.

[3]崔运海,王建勋.风电场接入系统继电保护配置方案研究[J].吉林电力,2009,04:1-4.

继电保护特点篇10

关键词:继电保护安全运行

在电网或者电力系统中,继电保护是其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目前,由于社会的发展,继电保护装置在电力系统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在变电站对电力变压过程中,以及断路器在输送电流过程中,继电保护装置能够有效的监测电力系统中的运行状态,记录其中发生的故障情况,并且有效的保证输电线路的稳定运行。在电力系统正常运行过程中,它的作用是:能够有效的保护电力系统中的元件。如果元件在工作过程中,发生了各种故障,那么此时就会影响到整个电力的输送,所以继电保护装置能够快速的检测到故障并给电力设备发出跳闸命令,这能够有效的保证电力系统的安全稳定的运行。电力系统随着社会的发展而得以不断进步,其电力系统运行都越来越复杂,这就需要对保护装置的性能要求越来越高。

1、继电保护的作用与组成

继电保护装置通常由三个部分组成,即:测量部分、逻辑部分、执行部分。继电保护装置是电力系统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如果电力系统中的元件出现一定的故障时,系统中的继电保护装置就能够及时、迅速的将这一元件进行处理,避免使故障元件传染到其他正常元件,从而保证电力系统的正常运行。另外,当电力系统中的某个元件在运行过程中出现异常,那么继电保护装置就可以根据电力系统运行的条件来及时对元件进行处理,从而发出信号或者跳闸以保证电力系统的安全稳定的运行。在此时需要注意的是继电保护对出现异常的元件进行处理时,需要根据元件对电力系统的威胁程度延时,这样可以使继电保护装置能够准确的掌握异常元件,并不会影响到其他元件的运作。

2、电力系统继电保护现状

2.1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继电保护装置中,微机的使用是其中最为常见的形式,它具有很快的计算出元件的运行过程并对其进行准确的判断,微机在计算过程中,一般都是采用比较先进、独特的方式来计算,以保护电力系统的正常运行。正因为这样,微机的使用在电力系统中越来越多,要求也越来越高,特别是在高压及特高压的电力系统中。

2.2继电保护与前沿技术相结合。当今继电保护技术已经开始逐步实现网络化和保护、测量、控制、数据通信一体化。计算机网络作为信息和数据通信工具已成为信息时代的技术支柱,其与继电保护的结合是实现现代电力系统安全、稳定运行的重要保证。现代电力系统继电保护要求每个保护单元都能共享全系统的运行和故障信息的数据,使得各个保护单元与重合闸装置在分析这些信息和数据的基础上协调动作,实现这种系统保护的基本条件是将全系统各主要电气设备的保护装置用计算机网络连接起来,即实现微机保护装置的网络化。

2.3使用人工智能(ai)、自适应控制算法等先进手段。人工智能技术(如专家系统、人工神经网络ann等)被广泛地应用于求解非线性问题,较之于传统方法有着不可替代的优势。众所周知,电力系统继电保护是一种普遍的离散控制,分布于系统的各个环节中,而对系统状态(正常或事故)进行判断,即状态评估,是实现保护正确动作的关键。由于ai的逻辑思维和快速处理能力,ai已成为在线状态评估的重要工具,越来越多地应用于电力系统的多个方面中,特别是继电保护方面,其在控制、管理及规划等领域中发挥着重要作用。自适应继电保护的概念始于20世纪80年代,它被定义为能根据电力系统运行方式和故障状态的变化而实时改变保护性能、特性或定值的新型继电保护,其基本思想是使保护能尽可能地适应电力系统的各种变化,进一步改善保护的性能。

3、确保继电保护安全运行的措施

3.1继电保护装置检验应注意的问题。在检验继电保护装置过程中,值得注意的是要对整个电力系统进行试验,并且在试验的最后才进行电流回路提升电流的试验。当两个试验结束之后,施工人员就不需要在其中进行其他工作,例如拨插件、更改定值等。在对整个电梯系统试验过程中,应该注意的是要将电流升流和电压升压试验放在最后一个试验当中,等到左右的检验完成之后,施工人员不需要再去测定电流的负荷向量值以及打印负荷采样值。

3.2定值区问题。微机保护可以针对多个定值区,也正是这样的优点,所以它能够对电力系统中在运行过程中对于定值进行相应的更改,但是在更改过程中,需要进行严格的管理以及根据相关的技术经验来进行,从而保证定值区的准确性。其主要操作步骤是:1)利用危机计算的方式来进行更改定值。2)将更改之后的定值区以及定制单打印出来,以此作为更改的依据,在打印过程中,一定要注意时间与日期、变电站的类型、修改的人员等。另外,还需要在打印条上注明定值的标号,从而有助于防止定值区出现错误。

3.3一般性检查。不论何种保护,一般性检查都是非常重要的,但是,在现场也是容易被忽略的项目,应该认真去做。一般性检查大致包括以下两个方面:首先清点连接件是否紧固焊接点是否虚焊机械特性等。现在保护屏后的端子排端子螺丝非常多,特别是新安装的保护屏经过运输搬运,大部分螺丝已经松动,在现场就位以后,必须认认真真一个不漏地紧固一遍,否则就是保护拒动,误动的隐患。其次是应该将装置所有的插件拔下来检查一遍,将所有的芯片按紧,螺丝拧紧并检查虚焊点。

3.4接地问题。继电保护工作中接地问题是非常突出的,大致分以下两点:首先,保护屏的各装置机箱屏障等的接地问题,必须接在屏内的铜排上,一般生产厂家已做得较好,只需认真检查。最重要的是,保护屏内的铜排是否能可靠地接入地网,应该用较大截面的铜鞭或导线可靠紧固在接地网上,并且用绝缘表测电阻是否符合规程要求。

3.5工作记录和检查习惯。工作记录必须认真、详细,真实地反映工作的一些重要环节,这样的工作记录应该说是一份技术档案,在日后的工作中是非常有用的。继电保护工作记录应在规程限定的内容以外,认真记录每一个工作细节、处理方法。工作完成后认真检查一遍所接触过的设备是一个良好的习惯,它往往会发现一些工作中的疏漏,对于每一位继电保护工作人员来说都应该养成这一良好的工作习惯。

4、结语

世界经济、科技、跨国公司的发展,越来越使世界经济技术合作加强,经济全球化趋向更加明显。经济市场化、贸易和投资国际化、区域经济合作化的步伐加快。而作为电力系统,从理论上讲,其本身具有统一性、同时性和广域性的特征,因此,全国性、区域性,以致于跨国性的电网互联早就受到各国电力部门的普遍重视。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