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源转型的核心含义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6 02:48:22

能源转型的核心含义篇1

关键词:培育提升核心竞争力

自2007年经济危机以来,各国公司纷纷陷入空前绝后的困境,最终以破产而宣告终结的公司中不乏世界著名企业。我国加入wto后与世界经济逐渐融为一体,许多民营企业在经济危机中也难以独善其身。在严峻的经济形势下,未来谋求企业的长久发展,世界范围内又掀起了对于企业核心竞争力的研究浪潮。然而,在经济危机中也不乏能够逆势生存的,保持良好发展势头的企业。究其原因,这类公司在金融危机下采取了加快转型,向高附加值、自主品牌迈进,坚持走自主研发的道路,建立了自有品牌的核心竞争力。

一、核心竞争力的含义及构成要素

(一)核心竞争力的含义

不同学者对核心竞争力的含义的理解千差万别。有学者认为,核心竞争力是企业组织的内部积累性学识,是一组可以让企业为顾客带来更多价值的技能和技术。也有学者认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是一种知识载体,使得企业独具特色并且为企业带来竞争优势的知识体系,其随着时间的积累而不容易被竞争对手模仿。此外,还有学者强调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是被全体员工一致认同的行为方式和观念。概括地讲,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是使得企业获取并保持竞争优势的各种资源和能力的组合。这些资源和能力最大的特点是可以使企业在某一领域领先于其竞争者,为企业带来经济利益。

(二)核心竞争力的构成要素

由于对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含义存在着不同认识,不同学者对核心竞争力的构成要素的看法也不一致。根据前文所述的核心竞争力的定义,本文将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分为两大构成要素:资源和能力。

1、资源类构成要素

核心竞争力的资源类构成要素主要包括企业的有形资源、无形资源和人力资源,这些资源整合在一起构成了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基础。其中有形资源指的是企业的资金和设备;无形资源主要包括企业的知识产权、商标和专利等;而人力资源,顾名思义,则是指为企业创造价值经济利益的员工。早期企业比较注重有形资源的管理,这主要是由当时的生产模式和经济发展水平决定的。随着时代的进步和市场竞争的日益激烈,无形资源和人力资源在企业的资产中所占比重越来越大。特有的知识体系构成了企业核心竞争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决定企业在市场竞争中的成败,而人力资源作为知识的载体的重要性也日益凸显。因此,在当今知识经济的时代,人力资本逐渐成为至关重要的资源。企业要提高其核心竞争力,就应当从人才的培养和引进出发,将人的创造力转化为企业的无形资源,然后通过资金设备等有形资源的运用,为企业创造源源不断的经济利益。

2、能力类构成要素

能力类构成要素包括企业的研究与开发能力、创新能力和组织能力。研发活动是进行创新的基础和前提。目前很多大型企业都有自己专门的研发机构,其目的就是为了进行创造性研究,获取新的知识,使得企业不断创造和适应新的市场。组织能力是指企业将创新成果转化,组织和协调各种要素进行有效生产的能力。这一能力使得企业将创新技术转化为最终产品。只有这样,企业的研发与创新才是有意义的。能力类构成要素的最大特点在于其技术经济性和持久性。单纯的发明创造仅仅停留在技术层面,只有将其转化为生产力,才能产生经济效益,形成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企业核心竞争力对推动企业效益增长起着巨大的作用,这一作用应当是长远的。同时,企业在某一领域的和性能力一旦形成,便可以在相关领域衍生出诸多技术和产品,为企业带来丰厚的经济利益。

二、我国企业培育核心竞争力的现状

(一)研发投入和创新不足

据调查,我国企业的研发投入占销售收入的比重普遍为1%左右,而发达国家一般为2.5%―4%。国外知名企业如微软、iBm、松下等都建立了专门的研发机构,拥有数量庞大的科研人员,而我国企业却很少有做到这一点的。很明显,我国企业的研发投入强度偏低,与《十二五规划》中提出的“转变方式,开创科学发展新局面”和“转型升级,提高产业核心竞争力”的目标相去甚远。研发投入不足直接导致了我国企业创新能力匮乏,在市场上不具有竞争力,严重阻碍了由“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的转变进程。

(二)员工流动性较大

如前文所述,人力资源已经成为企业核心竞争力的重要构成要素。因此,员工的忠诚度是保证企业核心竞争力的重要因素。一般来说,合理的流动性(10%―20%)有助于企业的长远发展。然而,我国企业的员工流动率一般高于20%,存在着员工流动性过高的问题。这一现象直接导致了企业无法进行持续有效的研发和创新活动,难以形成自己的核心技术。即使企业研发活动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人员的频繁流动也会造成企业核心技术的流失,对核心竞争力的培育和发展造成了极大的影响。

能源转型的核心含义篇2

工作流管理技术是一种以过程建模和过程管理为核心的技术,它能够将人工和机器的行为相结合,与应用程序和建模工具进行交互,最终能完成业务过程的自动化处理[4]。这种技术可以与其他系统有效地结合,提供业务流程建模、管理和控制的功能,实现符合组织需求的各种业务管理目标,如资源规划系统、电子政务、办公自动化系统、客户关系管理系统、项目管理、供应链管理等,实现政务公开、行政办公流程优化重组。工作流管理技术正在飞速发展,广泛应用于不同的行业。而工作流管理技术能够得到广泛重视的一个重要因素,就是它基于自动化程度(人工操作、半自动化、自动化过程)的不同实现规范化、高效率业务管理功能。工作流管理系统的体系机构和参考模型以1993年成立的工作流管理联盟(mFmC)给出的定义为主。通过过程建模工具生成过程模型,引用组织机构模型数据解释过程模型,工作流引擎可以发送请求消息获得工作流控制数据,通过对其控制辨别每个过程的状态。系统根据工作流相关数据确定过程和环节的转换条件,对工作流控制数据加以维护,通过工作流应用程序对相关数据进行修改、增删。用户可以通过界面调用工作流应用数据,与任务表进行交互,进而完成具体的业务功能的更新。接口1是包含工作流引擎的工作流执行服务和过程定义工具之间的接口,主要对工作流模型进行解释、读写和访问;接口2是包含工作流引擎的工作流执行服务和客户应用之间的接口,用于对客户应用和工作流执行服务之间的访问方式进行约定;接口3是包含工作流引擎的执行服务和直接调用程序之间的接口;接口4是包含工作流引擎的各个工作流执行服务之间的相互操作接口;而接口5则是工作流执行服务和管理工具之间的接口。

二、工作流管理技术

在高校行政管理中的应用在高校行政管理信息化建设过程中,工作流管理技术可以用来组合已有的各个离散系统,充分实现资源共享、业务流程优化、提升行政办公效率。具体将高校行政管理中的各个子系统(资源规划管理系统、客户关系管理系统、电子政务系统和财务系统)整合到一个大的综合行政管理系统中,层次结构模型分为客户应用层、工作流、业务管理逻辑层和数据服务层三个层面,客户应用层可使用可视化建模工具设计客户端界面,在web浏览器下根据用户的权限分为管理员界面和普通用户界面,在限制信息显示范围的同时设计动态页面表现。工作流、业务管理逻辑层是供客户应用层随时调用的中间层,通过服务器端脚本创建web页面,使用组件对象模型(theComponentobjectmodel,简称Com)组件与工作流引擎交互。主要由包含Com对象的工作流引擎和业务组件组成,通过调用权限工作流根据权限执行服务Com接口,解释工作流建模工具定义的业务流程,集成工作流组件,对业务信息进行处理。数据服务层包含工作流数据和应用数据,为工作流、业务管理逻辑层提供相关数据来源。这三层结构模型将业务组件和工作流引擎集中到中间层,把工作流执行服务从用户界面和数据服务中分离出来,减少了系统维护和管理的费用。高校行政管理系统分为应用层、基础平台和网络层三层。应用层由业务系统、对外服务系统和统计分析决策支持系统构成,面向政务工作的应用框架;在基础平台中,可以实现跨平台的消息通信、事件管理和流程控制,协同工作、智能短信、智能邮件等以及对数据资源的访问、提取、转换、过滤和综合;网络层则主要是软硬件基础设施,包括核心安全网、信息服务网和内部安全网。这三个平台还必须有完善的安全体系作保障。由此可知,工作流管理技术可以实现业务过程建模、分析、优化、管理和控制,实现行政办公业务流程的优化,初步实现高校行政管理自动化。但是,目前我国有关工作流技术的研究尚未形成规模,研究方向还停留在解决工作流技术基本理论中存在的问题,研究工作流模型及其语义表现形式,未从利用工作流技术探讨提高行政管理系统效率的方法和可行性。所以,今后的工作重点应转向工作流技术在行政管理业务流程优化和信息系统集成中的应用。在高校行政管理“硬件”系统实现集成优化的前提下,要切实提高高校行政管理效率,进而提高高校办学效益,就必须同时对当前高校行政管理的“软件”方面进行改革与创新。

三、高校行政管理创新对策

(一)更新高校行政管理理念,创建服务型行政管理模式

1938年,德国行政法学家厄斯特•福斯多夫率先提出了“服务行政”的理念,此后建立服务行政成为相关学者、行政管理人研究的重点。具体体现在:创新行政管理体制,增强行政适应性,使之与组织对行政服务功能的不断变化的要求相协调;组织不断实现为群体利益服务的行政权力;将行政由权力的载体过渡为为群体组织提供服务的实体,实现“管理型行政”向“服务型行政”的转变。加强高校行政部门的服务职能,应该通过下放高校行政管理自、改革高校后勤社会化制度、改革人事制度和分配制度、建设现代大学制度等方向来实现。

(二)构建基于知识管理的高校行政管理模式

20世纪80年代,彼得•德鲁克首先提出了知识管理理论。该理论包括对知识进行管理,并对与知识相关的各种有形资产和无形资源进行管理,涉及资产、产权、人员、知识组织与服务的全过程、全方位管理,包括知识开发、分类、加工与共享。知识管理理论是一种创新管理理念,以人本思想为核心,将知识的经济形态进行创新,重视知识的开发和共享,重视人才储备和知识运用,建设具有凝聚力的组织文化,将思路集中在领导方式的转型。高校行政管理模式应着眼于促进知识交流与共享的相关技术手段的充分应用,并在高校行政管理体系中应用学习型组织理论。

(三)加强质量管理意识,提升办学效益

能源转型的核心含义篇3

许多开发者在嵌入式设计中开始使用类似于桌面的操作系统。其中一个方案就是Linux操作系统。由于Linux在嵌入式系统上具有桌面电脑的全部功能和特性,作为一种免费的开放源码,它允许修改和根据用户的要求进行定制。

microwindows是一个开放源码的嵌入式GUi软件,目的是把图形视窗环境引入到运行Linux的小型设备和平台上。作为Xwindow系统的替代品,microwindows可以用更少的Ram和文件存储空间(100KB~600KB)提供相似的功能,允许设计得轻松加入各种显示设备、鼠标、触摸屏和键盘等;可移植性非常好,可用C语言实现;支持intel16位/32位CpU、mipSR4000以及基于aRm内核的处理器芯片。

1体系结构

1.1分层结构设计

microwindows采用分层结构设计方法,在底层提供对屏幕、鼠标、触摸屏和键盘的驱动,在程序能访问实际的硬件设备和其它用户定制设备。在中间层有一个可移植图形引擎,提供绘制线程、区域填充、绘制多边形、裁减和使用颜色模式的方法。在顶层实现多种api以适应不同的应用环境。目前,microwindows中使用两种流行的图形编程接口:microsoftwindowswin32/winCe图形显示接口(GDi)和Xlib接口。前者应用于所有的windowsCe和win32应用程序;后者就像nano-X,应用于所有LinuxX插件集的最底层,这样可让Linux图形程序员X接口开发图形应用程序。

1.2驱动设备

device.h文件中定义设备驱动接口。microwindows已实现至少将一个屏幕、鼠标和键盘的驱动与系统相连。独立图形设备引擎的中间层可以使驱动设备直接完成对硬件的具体操作。

(1)屏幕驱动

microwindows可运行在支持Framebuffer的32位Linux系统上,也可使用SVGaLib[45]库来进行图形显示。此外,还被移植到16位的eLKS和实模式的mSDoS上,实现1、2、4、8、16和32位的像素支持,以及实现VGa16平面模式支持。它的图形引擎能够运行在任何支持readpixel、writepixel、drawhorzline、drawvertline和setpalette的系统之上。如果底层驱动系统实现了Blitting,则上层可提供更多的增强功能。在底层函数的支持之下,上层实现了对位图、字体、光标以及颜色的支持。除了基于调色板的1、2、4和8位像素模式,也实现15、16和32位像素的真彩模式。

(2)鼠标驱动

microwindows有三个鼠标驱动程序。Gpm驱动程序mou_gpm.c支持Linux系统,串口鼠标驱动程序mou_ser.c支持Linux和eLKS系统,int33驱动程序mou_dos.c支持mSDoS系统。鼠标驱动程序的基本功能,是将鼠标中的数据编码,然后返回关于鼠标位置和按键的相对或绝对数据。

在Linux下,microwindows的主循环是select()声明,如果运行的系统不支持select(),microwindows则提供poll()入口。

(3)键盘驱动

microwindows提供两个键盘驱动程序:Kbd_tty.c适用于Linux和eLKS系统,键盘被当成文件描述符来读写;Kbd_bios.c用于mSDoS真彩模式下,它是对pCBioS进行读写来对按键进行操作。

1.3microGUi——独立图形设备引擎

microwindows的microGUi提供了对屏幕、鼠标、键盘驱动程序和硬件之间的接口。用户应用程序不能直接调用核心图形引擎,但是可通过api函数来实现。核心程序在客户机/服务器模型下常驻在服务器上,使用内部的文本字体和位图文本模式。此外,核心程序使用的是指针,这样不用靠转变成句柄来实现更多的复杂功能。

microwindows中的核心程序以GdXXX()开头,与之相连的是图形输出系统而不是窗口管理系统。此外,还控制所有的裁剪和颜色转换功能。以下是组成microwindows核心模块的文件:

dvdraw.c——核心图形程序,关于绘制线段、圆、多边形及其填充,文本和位图文件的绘制和颜色转换;

devclip.c——核心裁剪程序;

devrgn.c——动态分配程序;

devmouse.c——鼠标控制程序;

devkbd.c——核心键盘控制程序;

devpalX.c——连接到系统调色板。

1.4应用程序接口

microwindows提供两个应用程序接口:microwindowsapi(源代码在win*.c中)和nano_Xapi(源代码在nanox*.c中)

在microwidows上的api函数的基本模型都是用来初始化屏幕、键盘和鼠标的驱动程序,然后一直等待select()消息循环。当事件发生时,这条信息将送到用户程序。如果是用户请求图形操作,那参数将被编码后送到适当的GdXXX核心程序上。与原始图形操作相对的窗口概念是被该层所控制的,也就是说该层的api函数定义了窗口及其对应系统的概念。这样,系统坐标就能被转成屏幕上显示的坐标,并且可将数据传给GdXXX核心程序,由其作实际操作。该层亦定义图形/显示文件,并且会将此信息包括裁减信息送到核心程序上。

microwindowsapi支持大多数图形绘制、裁减、窗口工具条绘制以及拖拉窗口等这些程序。nano_xapi以mini-X服务器基础,类似于X的一个api,沿用Xwindow中的Xlibapi,命名都是GrXXX()而不是Xwindows中的X)。nano-xapi加入了基于网络的客户机/服务器功能,但是没有实现窗口管理,所以对窗口的处理需要使用系统提供的一个插件(widget)集,或者完全由应用程序员自已开发。

2图形引擎特性与实现

图形引擎层的功能是完成图形在实虚屏之间的转换,以Gd...为开头,并将指针传给pSD作为它的首个参数。pSD参数将指定底层的显示模式,例如设备的垂直和水平尺寸、硬件使用的颜色模式。另外,真正执行画图的程序在这一层中作为功能指针使用。所有屏幕坐标都是CooRD类型。

颜色在图形引擎中被指定RGBCiLoRVaL模式,然后被转换成颜色指针,以piXeLVaL模式传给显示硬件,在32bpp(bitperpixel)真彩显示器环境下不必转换。

(1)区域

区域用来描述屏幕上像素点的分布。在microwindows中,区域是用一些无交迭的矩形组成的数组来描述的。目前实现区域有两种方法,最初是用一个静态数组CLipReCts来描述复杂区域。在这个数组中任一矩形中的点都被认为是存在这个区域中的,另一个全局变量clipcount用来给这个数组中的矩形计数。这个方法没有给区域管理提供入口点,所以整个数组的数据直接被送到负责裁剪功能的函数数口。新方法则可以创建任何数目的区域。用来描述区域的数组CLipReGion被定义成动态数据组,可动态分配它所包含矩形

的数量,这样那些无交迭的矩形被存放在“y-x”类型的队列中。在同一队列中,所有矩形的垂直高度y是一样的,这意味着在每个队列中只有矩形的宽度可变。实际程序是利用intersection、Union、Subtraction、exclusiveoR等方法来实现创建、删除一个区域或者是将几个区域或矩形合并。以下是这种方法设计的几个函数。GdallocRegion创建一个区域

GdDestroyRegion删除一个区域

GdCopyRegion复制区域

GdUnionRectwithRegion将一个矩形和一个区域合并

GdintersectRegion在两个区域的交集处创建一个新区域

GdSubtractRegion在两个区域的差集处创建一个新区域

GdUnionRegion在两个区域的并集创建一个新区域

GdXorRegion

(2)裁剪

图形引擎中有一个由图形操作定义的由一些矩形组成的裁剪区,如果点被包含在这些裁减区内就会被绘制出来。有两个裁剪算法:devclipl.c针对静态矩形数组,devclipc2.c针对新的动态数组。GdSetClipRects是唯一删除区域并指定后来的图形操作的入口点。所有的绘图程序都要调用两个附加程序来决定是否画图。GdClippoint获取屏幕坐标的(x,y)点,如果该点被绘制出来的话,则返回tRUe。GdCliparea获取屏幕上方最左的或者下方最右的点并回以下值:CLip_ViSiBLe(指定区域在原区域内)、CLip_inViSiBLe(指定区域不在原区域内)、CLip_paRtiaL(指定区域部分在原区域内)。

(3)画线

microwindows使用Gdpoint画点,GdLine画线。画线时使用当前的前景色(DgSetForeground指定)。有两种绘制模式:moDe_Set和moDe_CoR。

(4)矩形、圆和椭圆以及多边形

矩形、圆和椭圆的绘制分别调用GdRect和Gdellipse来实现。microwindows中定义了一个包含(x,y)多边形顶点的数组来表示多边形,调用GdLine函数画线,把这些点相连就可以实现画多边形。绘制时使用前景色。

(5)区域填充

microwindows中使用GdFillRect函数填充矩形区域,填充使用前景色。填充圆和椭圆使用GdFilleillpse函数,填充多边形使用GdFillpoly函数。填充的实现是在屏幕驱动中不断地调用GrawHorzLine函数。

(6)字体和文本输出

microwindows支持可变/不可变字体。文本输出时使用GdSetFont定义输出使用的字体,再调用Gdtext函数输出。

(7)颜色模式和调色板

microwindows支持RGB颜色,颜色匹配,真彩和调色板显示,3D效果的显示。

(8)图片绘制

microwindows支持两种格式的图片。单色图片用imaGeBitS结构(1表示前景色,0表示背景色)来定义,绘制时调用GdBitmap程序。彩色图片可以分别定义为1、4、8bpp的模式,用imaGeHDR结构来表示。绘制时调用GdDrawimage函数。

(9)映射

映射功能在实虚屏的转换中使用。GdBlit可以实现上层的api将虚拟内存存复制到显示屏上,复制时调用GdBlit函数。

3microwindowsapi

microwindowsapi中的基本通信机制是消息机制。一个消息机制中包含了messagenumber和两个参数:wparam、lparam。message被存放在应用程序的message-queue中,Getmessage函数将其取出。wm_GHaR针对键盘输入,wm_LBUttonDown针对鼠标键被按下。窗口创建时使用wmCReate,删除时使用wm_DeStRoY。Dispatchmessage将消息传到处理程序的窗口。

以下是处理消息的有关函数:

Sendmessage将消息传到窗口

postmessage将消息传到消息队列

postQuitmessage传递wm_QUit消息到消息队列读时中断程序

Getmessage得到消息后结束中断

translatemessage将按键按下/弹起的消息传到wmCaR

Dispatchmessage将消息传到为它分配的窗口程序

3.2窗口的创建和删除

RegisterClass定义新的窗口类型并启动窗口程序

UnRegisterClass删除窗口类型

Createwindowsex按窗口类型创建一个窗口

Deatroywindow删除一个窗口

窗口创建后产生wm_CReate消息,删除产生wm_DeStRoY消息。

3.3窗口的显示、隐藏和移动

Showwindow函数指定窗口是否可见。movewindow改变窗口的位置和大小。窗口位置改变时,产生wm_moVe消息;窗口大小改变时,产生wm_SiZe消息。

3.4窗口的绘制

窗口绘制时产生wm_paint消息。窗口的标题栏自动绘制,设置属性使用Setwinowtext,察看属性使用Getwindowtext。

(1)实虚屏切换

窗口绘制使用的坐标系统是屏幕上的绝对坐标系,microwindowsapi使用的是相对坐标系。GetClientRect和GetwindowRect函数各自返回虚屏和实屏的坐标值。

(2)DeviceContexts

调用图形api之间要包含devicecontext。它指定系统所使用的窗口和坐标系,同时还定义系统默认的前景色和背景色。

GetDC用来包含devicecontext。在画标题栏还需调用GetwindowDC。GetDCex定义子/兄弟窗口的裁剪操作。绘制结束时调用ReleaseDC释放DC。

(3)图形api

见网络补充版(.cn)

3.5其它实用函数

wndSetDesktopwallpaper设置桌面的背景图片

wndSetCursor为窗口创建光标

wndRaisewindow拉伸窗口

wndLowerwindow缩小窗口

wndGettopwindow返回最上层窗口的句柄

Sleep睡眠

(1)设置窗口中心

wm_SetFoCUS和wmKiLLFoCUS分别用于获取/删除中心。Getactivewindow返回ancestor窗口,GetDesktopwinDow返回当前桌面窗口的句柄。

(2)鼠标捕获

wm_moUSemoVe用来表示鼠标被移动。SetCapture获取全部的鼠标移动信息,ReleaseCapture返回到程序,GetCaptrue返回到捕获区域。

(3)区域管理

SetRect定义一个矩形结构

SetRectempty定义一个空矩形

CopyRect复制一个矩形

isRectempty为空矩形时返回tRUe

inflateRect放大矩形

offsetRect移动矩形

ptinRect判断点是否在矩形区内

4nano-Xapi

(1)Clie

nt/Server模型nano-X允许应用程序使用Client/Server网络协议或本地UniXDomainSocket,可让几个应用程序运行在嵌入式设备或远端主机上,并连接到Server上显示出来。

(2)窗口的创建和删除

nan0-X中使用Grnewwindow创建窗口。Grnewinputwindow定义窗口只允许用来输入。函数定义了窗口的边界和颜色。

(3)窗口的显示、隐藏和移动

Grmapwindow用来显示窗口,GrUnmapwindow用来隐藏,GrRaisewindow用来拉伸,GrLowerwindow用来缩小,Grmovewindow用来移动,GrResizewindow用来改变窗口大小。

(4)窗口中的绘制

能源转型的核心含义篇4

关键词:创新,城市建设

abstract:thispapermainlygivesageneralviewofChineseinnovationalUrbanConstructionResearch

Keywords:innovation,urbanconstruction

纵观美国、日本等公认的创新型国家发展历程,可以看出一个国家的综合竞争力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城市综合竞争力,城市的综合竞争力归根结底又源自城市的创新。建设创新型城市是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重要途径,是加快产业结构调整的强大动力,是提升城市竞争能力的关键举措。所以,建设创新型城市已成为承接国家自主创新战略、推动创新型省份建设的必然选择。自2000年以来,国内关于创新型城市建设的研究文章为数较多,仅核心期刊就116篇,博士论文7篇,硕士论文25篇。本文基于这些研究成果从以下方面对创新型城市建设进行了有益的探索。

一、创新型城市的内涵界定

关于创新型城市,毫无疑问来源于约瑟夫•熊彼得的“创新”理论,继而开创了对相关“创新”问题的研究。杨冬梅、赵黎明等人根据创新型城市(或创新城市)的两种英文表述“Creativecity”和“innova-tivecity”从字面意思上提出,前者有“创造性、创意”的含义,因此可以将其译为“创造性城市”或“创意城市”,后者则包含“创新的、革新的”之意,因此可以被称为创新型城市或革新型城市。

就目前国内较为普遍的定义,创新型城市概念的界定存在着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创新型城市是指在城市政府的引导组织下,整个城市形成勤于学习、善于思考、鼓励创新、宽容失败、倡导竞争、包容梦想的文化氛围,城市居民具有崇尚创新、向往创新的强烈精神追求,各个社会实践领域普遍实施自主创新战略,以各行各业的全面创新不断提升城市竞争力,推动城市走上跨越式的可持续发展轨道。狭义创新型城市是指一个城市在政府的引导和组织下,确立并推进以企业为主体要素的自主创新模式,大力培育高新技术产业集群和名牌企业、产品,以技术创新或科学技术进步推动城市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

现在得到较多认同的创新型城市是指在新经济条件下,以创新为核心驱动力,主要依靠科技、知识、人力、文化、体制等创新要素驱动发展的城市,对其它区域具有高端辐射与引领作用的一种城市发展模式。纵观“创新型城市”概念的演变,该理论提出的早期阶段,人们对它的认识停留在狭义的理解之上,随着对其研究的深入,大家逐渐更认同它广义的概念。在关注以科学进步为基础的技术创新的同时,也加强了司法、行政、文化等各个领域的创新,尤其是思维、观念、制度等方面。

二、创新型城市的构成要素

国内学者提出的关于创新型城市的内涵一般体现在思想观念创新、发展模式创新、机制体制创新、对外开放创新、企业管理创新和城市管理创新等方面。创新型城市的内涵是丰富的,但构建创新城市需具备的四个基本要素在任何文献中都是被公认的,即:创新主体,即开展整个创新活动的行为主体,包括企业、大学、研究机构、中介机构、政府等,作为创新型城市,其创新活动主要由创新主体来完成,创新主体是创新型城市中最重要的能动要素;创新资源是创新活动的基础,包括人才、信息、知识、经费;创新机制,是创新体系有效运转的保障,是影响生产力发展的首要因素;创新文化,是维系和促进创新的基本环境,是有利于开展创新活动的一种氛围,是科技活动中产生的与整体价值准则相关的群体创新精神及其表现形式的总和。

创新型城市是以创新主体、创新资源、创新制度、创新文化这些核心要素为支撑,均衡的受力形成城市持续创新能力,任何一方面的缺失都会导致“木桶效应”,继而有可能导致创新型城市的构建功亏一篑。

三、创新型城市的实现路径

由于不同城市有其自己独到的区域理论,故而关于创新型城市实现途径方面的相关文献较多,且基本没有完全一致的看法,纵观比较,分为两种模式:第一种是思维上的创新(或者说软创新)从而带动城市创新的模式,第二种模式是通过经济手段并积极发展地缘战略从而发展经济以带动城市创新。具体内容描述如下:

(一)思维方式的创新模式

构建创新型城市应大力培育有利于自主创新的先进城市文化,应选择具有自己特色的城市发展道路与实施路径,应充分发挥科技与文化两个驱动力以构筑推动城市可持续发展的产业创新集群,要完善政府治理机制,从而加强地方政府的领导。

要以“创新思路”去建设创新型城市,即要从模仿思维转为创新思维,从借助经济优势发展转向借助创新优势发展,把自主创新的原动力、集聚力、带动力注入到优势经济之中去;从投资拉动转向创新拉动,从生产要素驱动型转向创新驱动型;从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为主,转向以原始创新与集成创新为主。

(二)经济发展的创新模式

创建创新型城市首先需处理好城市内部相关利益主体的关系,从而通过经济的竞争使其成为一个共赢的搏弈,形成一个通过自由竞争,产生一般均衡即相互间制衡的一个最佳状态的合理的城市治理结构。

立足区域资源特点,因地制宜制定创新发展战略规划。他提出创新型城市实施战略的一个关键环节就是全面的战略规划制定,其前提条件是必须对城市资源进行必要的考察分析,并对城市创新发展阶段性特征有一个清楚的认识和判断后营造有利于企业自主创新的城市文化体系。

单项技术研发和单项技术创新是构成科技创新能力的核心因素。因此,建设创新型城市就应该明确技术研发的市场化导向,注意单项技术与其他相关技术的有效衔接,形成有竞争力的产品和产业,集中资源推进整个城市的自主创新过程,努力实现集成创新。

(三)两种创新模式的比较

从不同的论述可以看出,第一种注重思维、文化创新的模式会使得城市的创新型构想在经过时间历练、文化沉淀后水到渠成的实现,但是这种“偏软”方式相对第二种模式会花费较长时间;而第二种模式则以经济发展实现带动创新型城市的“偏硬”模式会使得城市GDp发展较快,收益明显,但忽略思维、文化的创新会给城市创新造成“瓶颈”,在经济繁荣一段时间由于思维方式的相对滞后而导致经济缓步不前。

总之,建设创新型城市,应该“思维方式”和“经济创新”两手都要抓,在确定以哪种创新模式为核心后以此点带动全面的发展,重视技术的集成创新,注意单项技术与其他相关技术的有效衔接,形成一大批有自主知识产权、有竞争力的产品和企业,提高创新资源的配置效率,同时在市场研发的过程中使得思维同步创新,继而推进整个城市创新文化的发展,从而提升整个城市的自主创新能力。

四、创新型城市的评价标准

要想成功的建设创新型城市,必须深入地了解城市创新能力的内涵与本质,从而根据其地域特征制定出相应的、切合实际的评价标准。不同的城市有其特定的产业发展方向以及支柱产业、根据地域及经济发展状况,其创新制度以及创新文化必然也有所不同。

从宏观的角度确定了一个包括创新环境、创新动力和创新绩效在内的三维的评价体系来衡量城市的创新力。创新环境包括城市支持创新的硬、软环境,前者如科技基础设施,后者如制度设计和政策供给,还涉及生态环境。创新动力包括人力资源投入、物质资源投入和企业创新情况等。创新绩效包括创新成果产出及其对经济社会发展的贡献,还可涉及节能减排的情况。这种评定标准比较全面的覆盖了构建创新型城市各要素,但在这个体系中,所构成的硬环境因素都可以根据具体的数据进行分析,但是软环境比如制度设计、生态环境以及对社会发展的动力无法在短期内直观表现出来,且没有考虑到各要素之间的互动以及制约。

与上述观点不同的是,考虑到了各创新要素之间的合力,提出应该根据科技创新、新技术产业化和品牌创新这三者的综合创新能力对其进行评价。该学者提出科技创新能力是城市创新能力的原动力,是技术产业化能力和品牌创新的基础;新技术产业化是科技向生产力转化的必要环节。这种创新模式比较偏重经济创新,故而对创新型城市所蕴含的人文精神的培养有所忽略。

针对我国创新型城市指标体系研究中存在的评价技术创新或区域创新体系的指标体系绝大多数以统计部门通过各种渠道公布定量指标为主,对定性影响因素和环境因素考虑不足的问题,将制度环境(包括人力资本激励程度、知识产权保护力度、有形财产保护力度)、科技创业环境、制造业地方专业化指数、万元GDp能耗等也作为三级指标纳入创新型城市建设指标评价体系。这种理论由于有具体的衡量标准,相比上述观点更易实施,但由于创新型城市的构建是各个因素之间合力的结果,不能通过数据是否达标而简单衡量,故而稍显僵化。

基于城市创新能力的基本内涵和特征表现,从全方位的提出了将城市创新能力评价指标分为六个方面:政府、企业和居民共同参与的全社会创新能力,既合作又竞争的网络化创新能力,行为主体素质综合化的全面性创新能力,企业集群的互动式创新能力,经济、技术、社会、文化等全方位创新能力,静态与动态比较优势集成基础上的开放式创新能力。这种模式较为理想,但由于涉及面较广、且以软实力的构建为基础,故而具体实施方式有待商榷。

总的分析来看,科技的创新投入是城市创新的必须条件,经济、制度以及文化的创新也是不能忽略的内容。至于其中具体的优先性,需要根据具体城市具体分析。笔者认为,创新型城市建设是一个系统工程,包含着城市系统多因素的创新,特别是各因素之间的整合和协同作用。在此过程中,城市创新能力即知识创新能力、技术创新能力、制度创新能力和服务创新能力,是评价创新型城市的主要指标和影响因素。

五、结论

能源转型的核心含义篇5

【关键词】煤炭资源;增长方式;科学发展

多年来,在传统的经济增长模式作用下,我国经济增长率在很大程度上是以要素投入增长为基础的。根据中国科学院2003年的估计,我国消耗了全球31%的煤、30%的铁矿石、27%的钢材及40%的水泥,但所创造的GDp却不足全球的4%。此外,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所造成的损失,却占GDp的15%。因此,我国的经济增长模式,必须从高物耗、高能耗及低技术的要素投入增长模式,转变为低物耗、低能耗及高技术的知识投入增长模式。河南是煤炭资源和开采大省,煤炭资源总量比较丰富。2005年以来,原煤生产连续保持在1.8亿吨以上,为国家的经济社会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但是,按照目前中国煤矿平均资源回收率为30%计算,(不足世界先进水平的一半),河南煤炭年损耗量达到1260万吨。造成煤炭回采率低下的一个重要原因是乡镇煤矿回采率平均只有10%~15%,资源浪费非常严重。在新的历史条件下,作为全国主要产煤大省的河南,如何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实现科学发展,关系着河南振兴、中原崛起的发展进程。

一、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是煤炭资源性企业发展的必由之路

建国60多年来,我国国民经济生产总值增长了10多倍,而消耗掉的矿产资源却增长了40多倍。从一定程度上来看,煤炭企业的经济增长是依靠大量的资金、劳动力和自然资源等生产要素的粗放投入实现的。高污染。且不论煤炭作为一次能源在向二次能源转化过程中,带来的煤渣、煤灰粉、二氧化硫等对环境的直接污染,仅就煤炭开采过程中形成的废水、煤矸石排放、地面塌陷等,对生态环境的污染和破坏都是非常巨大的。不协调。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煤炭工业整体发展水平有了较大的提高,但在传统的煤炭开采业发展较快的同时,给煤炭生产提供专业化服务的非煤产业、煤炭转产开发项目、煤炭深加工项目等,还处在低技术含量、低附加值、高能耗、低产出和以劳动密集型为主导的水平上。

河南省义煤集团坚持“和谐友好科学发展,两大跨越又好又快;大型集团行业聚集,向外拓展相关多元;煤化基础结构升级,运转高效现代制度;企业增效职工富裕,本质安全平安义煤”的总体发展思路和强势起步、强势跨越、强势发展的“三步走”发展战略,以企业成功上市为动力,通过机制创新、管理创新、文化创新,在短短的时间内,通过资源整合,已成功的将在新疆、青海、山西、内蒙古和蒙古国打造了五个千万吨煤炭基地的工作思路变成了现实。目前,义煤已初步形成了煤炭、煤化工、铝工业三大支柱产业。2009年,在企业遭受国际金融危机严重影响的情况下,义煤的领导班子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弯道超车”的气魄和胆略,带领义煤人统筹谋划、科学决策、创新管理、奋力拼搏,成功实现了煤炭产销双双突破2800万吨的新目标,为义煤提前完成强势起步阶段、提前步入强势跨越期奠定了坚实的发展基础。按照这一发展思路2010年义煤集团产销双双突破3100万吨;今后4年内,每年将以1000万吨的发展速度阔步前进,2015年义煤煤炭产销总量将达到7000万吨的生产能力;到2020年,伴随着义煤强势腾飞阶段目标的实现,义煤集团将建设成为“双千亿”的大型企业集团。义煤集团之所以能够在短时间内快速发展,靠的是企业决策者、管理者和职工的知识、能力、素质的不断提升;靠的是义煤以煤为主,煤电、煤化工多元发展的战略目标的实施,和“筑巢引凤”、人才兴企的措施的落实,推动了义煤经济增长方式的快速转变。义煤的发展是河南煤炭工业的缩影,义煤的经验值得认真研究。

二、管理创新是资源性企业科学发展的不竭动力

管理是企业永恒的主题。要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主要依靠增加物质资源消耗向主要依靠科技创新、提高劳动者素质和管理创新转变。煤炭企业要想求生存、谋发展,只有借鉴、吸收国内外企业的先进管理经验,从传统的管理理念、体制、方法、机制中汲取精华,大力推进管理创新,提高管理水平,才能实现企业的腾飞。

三流的企业靠经验,二流的企业靠管理,一流的企业靠文化。现代企业管理的最高境界就是文化管理。许多国内外成功企业的背后都有个性鲜明的企业文化来支撑。煤炭企业要推进管理创新,必须注重文化创新管理,着力打造独具特色的企业文化,以文化引领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这是提高企业生产力、培育核心竞争力、激发员工创造力、最终达到企业利润最大化的重要保证。

新形势下,煤炭企业要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提高经济运行的质量和效益,必须摒弃传统的管理模式,实施经营管理的不断创新。近年来,义煤集团推行的“431”经营管理模式对义煤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和经济效益的提高起到了很好的助推作用。所谓“431”经营管理模式,即:抓住煤质、营销、成本控制、资金运营“四个关键”,形成以企管部为中心的成本控制,以财务部为中心的资金运营,以煤质处为中心的煤质管理“三个体系”,建立成本、利润预测、预警制度,形成以目标责任制为基础的事前预测、事中控制、事后考核的“一个机制”,并在具体实施过程中始终做到管理严细化、控制精确化、考核钢性化。同时要健全完善质量保证、成本控制、技术管理、考核监督、人力资源“五大管理体系”,大力推行“零缺陷管理法”,通过明确职责范围、工作标准和工作要求,完善各种规章制度、生产工艺和技术标准,从而实现向严细管理和精细管理的迈进。

三、科学发展是煤炭资源性企业做强做大的根本要求

科学发展观的内涵是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根本要求是统筹兼顾。要实现科学发展从根本上讲,就是要摒弃传统的发展思维和发展模式,从过去那种偏重于规模扩张、速度增加而忽视产业结构和发展质量的旧发展观念中解脱出来,从过去单纯追求高投入、高消耗、高污染的粗放式增长而忽视资源和生态环境的承载能力中解脱出来,从过去那种偏重于经济的发展取向而忽视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中解脱出来,按照传统产业新型化的总体思路,大力推进经济增长方式向集约型转变,实现速度与结构、质量、效益相统一,企业发展和人员、资源、环境的相协调,走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挥的新型工业化路子。

能源转型的核心含义篇6

关键词:新型城镇化;认知误区;规划策略

1新型城镇化的概念

“新型城镇化”一词最早是伴随着党的十六大。新型工业化。战略提出,已有10余年。战略提出,主要是依托产业融合推动城乡一体化[1]。然而,中国百姓熟知新型城镇化是在党的十,特别是2012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首次正式提出。把生态文明理念和原则全面融入城镇化过程,走集约、智能、绿色、低碳的新型城镇化道路及其将之确立为未来中国经济发展新的增长动力和扩大内需的重要手段之后,才越来越受到各行业和学界人士的关注。

新型城镇化是在城镇化概念的基础上进一步展开的,其在人口集聚、非农产业扩大、城镇空间扩张和城镇观念意识转化等方面与传统的城镇化概念并无显著差异[2]。但实际上,在实现这种过程的内涵、目标、内容与方式上是有所区别的,因为各行业、领域的针对性和研究的侧重点不同。新型城镇化至今尚无统一和明确的定义。所谓的新型城镇化是以民生、可持续发展和质量为内涵,以追求平等、幸福、转型、绿色、健康和集约为核心目标,以实现区域统筹与协调一体、产业升级与低碳转型、生态文明和集约高效、制度改革和体制创新为重点内容的崭新的城镇化过程。推行新型城镇化是为了:(1)积极应对国内外政治、经济发展的新形势;(2)弥补长期以来高速城镇化带来的弊端和损失;(3)最大限度地将改革开放成果惠及广大人民;(4)促进未来中国城乡建设的可持续发展。

2新型城镇化存在的认知误区分析

新型城镇化作为我国新一轮城乡建设和转型时期的重要指导性战略,对经济、社会、体制制度和城乡建设诸多方面具有深远的意义,其内涵伴随一系列政策的出台和实践成果的落实将得到不断丰富[3]。但是,受既有国情和利益分配方式、现状发展模式以及未来众多不确定因素的潜在影响,新型城镇化在城镇实践过程中极有可能出现若干误区,其可预见性误区可概括为以下六点(表1)。

3推行新型城镇化四类规划策略

对于国内城乡规划学界而言,“新型城镇化”虽然广为熟知,但一方面长期在局部范围或地区试行,另一方面常局限在城乡建设环节。随着新型城镇化上升为国家战略并成为本届政府执政的重要理念,“新型城镇化”的涵盖范围持续扩大,其要求城乡规划学界必须积极探索新时期推行新型城镇化的新策略[4]。规划策略的实施必须以各地阶段性的发展路径为保障。中国幅员辽阔,城镇经济社会发展的地域差异显著。在从传统城镇化向新型城镇化转变的过程中,各地应秉承。评估现实差距-树立可行性目标-确立重点行动计划。的系统化思路,逐步实现基于内涵维度的发展方式转变、基于目标维度的发展方向确立和基于内容维度的实施安排。以发展路径为基础,针对我国新型城镇化的实际情况,新时期城乡规划领域推行新型城镇化应采取以下四类策略。

3.1“区域协调、城乡统筹与一体化”的统筹协调策略

统筹协调策略涵盖区域与城乡两个层次。从区域上说,大体包含4个空间地域层次的协调与统筹:(1)以大多数现状城镇中心城区为核心的规划区或都市区范围;(2)较为明确的市域范围;(3)跨行政界限的城市圈、城市群范围;(4)更大尺度的都市连绵带和经济区范围,在此区域内统筹更多的针对宏观政策、重大设施、产业布局、生态安全等方面。而对于城乡一体化层面,则较为微观地注重与城乡居民相关的各类公共服务设施建设、道路交通与市政基础设施布局、就业水平及环境质量保障等方面。

3.2“三产三低三提升、三业三化三集中”的转型升级策略

所谓转型,一是向低碳绿色转型,二是向规模集中转型。低碳绿色即要求农业、工业和现代服务业实行“低排放、低污染和低能耗”。规模集中即倡导农业向规模经营集中;工业向园区集中;现代服务业向城镇各级中心集中。所谓升级,一方面指农业效率提升、工业低碳水平提升和现代服务业服务质量提升;另一方面指农业现代化、工业集群化和现代服务业规模化协同升级。

3.3“资源节约集约、环境友好安全”的生态文明策略

资源节约与环境友好是国家两型社会建设的重要目标,也是生态文明的核心理念[5]。其中,资源节约即强化现有资源的节约保护和集约利用,依托新技术大力开发新能源、新材料。积极推进废物回收再利用工程。环境友好即坚持生态保护优先,建立和维护区域生态安全格局,加强城镇环境质量(包括大气质量和水环境质量)监测,因地制宜、适度提高有污染企业准人门槛和处罚力度。此外,以现代技术为依托,积极推进城镇绿色建筑改造,打造绿色社区、绿色街区和绿色城镇;科学合理布局城镇空间,尽可能多地利用自然资源和能源(如风能、太阳能等)解决城镇采光和通风问题以减少环境干预也是生态文明的重要方面。

3.4“集聚增长、混合利用、紧凑开发”的集聚紧凑策略

集聚紧凑策略包含三层含义,所谓集聚增长即推动产业集群化集聚、空间园区化集聚、重点在各级城镇中心集聚。所谓混合利用即提倡各项功能混合使用,从而降低远距离、钟摆式交通出行。而紧凑开发指依托公共交通导向实现多中心、组团式、网络化土地利用。三者相互作用,互为条件,互为因果。

4结束语

总而言之,“新型城镇化”是以追求民生、可持续发展和质量为内涵,以平等、幸福、转型、绿色、健康和集约为核心目标,以区域统筹与协调一体、产业升级与低碳转型、生态文明和集约高效、制度改革和体制创新为重点内容的崭新城镇化过程。新型城镇化是中国未来较长时期内城乡发展与建设的关键指导战略,理清新型城镇化概念与内涵、树立切实可行的新型城镇化目标、梳理重点内容并结合规划策略统一部署,同时及时纠正认知误区十分必要,也迫在眉睫。

参考文献

[1]李程骅.科学发展观指导下的新型城镇化战略[J].求是,2012(14):35-37.

[2]谢扬.城镇化与新农村建设[J].红旗文稿,2008(10).

[3]方创琳,刘晓丽,蔺雪芹.中国城市化发展阶段的修正及规律性分析[J].干旱区地理,2008(7):512-523.

能源转型的核心含义篇7

目前,我国已把新能源、节能环保、电动汽车、新材料、新医药、生物育种和信息产业列为重点发展的7大新兴产业,而金融作为现代经济的核心,必然成为使其快速健康发展的重要支持力量。它们也正是绿色金融的重点战略支持方向。

总的来看,绿色金融有两层含义:一是金融业促进环保和协调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二是金融业自身的可持续发展。在第一层含义下,绿色信贷从贷款政策、对象、种类和方式上,把绿色环保产业作为重点扶持产业,将环保和贷款条件和优惠结合起来,优先支持绿色产业。在保险方面,则是通过对环境高危企业发生污染事故后对受害人权益的保护规避环境风险,创造环保价值。在资本市场方面,绿色金融指的是优先考虑环保型企业或资源再生类企业的上市融资需求,支持发展循环经济的企业发行绿色债券融资,引导社会资金流向绿色环保产业和新兴产业。

而从绿色金融的第二层含义来看,金融业要保持可持续发展,就要避免只注重短期利益的过度投机行为,要承担相应的社会责任,支持社会整体可持续发展,否则也会影响提高资金融通效率这一目标的最终实现。

能源转型的核心含义篇8

   论文关键词SDn企业竞争关系强稳定竞争态弱稳定竞争态

   一、综述

   多功能开放型企业供需网(简称供需网或SDn)是指在全球范围内,以全球资源获取、全球制造、全球销售为目标,相关企业之间由于“供需流”的交互作用而形成的多功能开放型的供需网络结构。它摈弃供应链思想的弊端的同时,吸收其合理的内核,并借鉴战略联盟、虚拟企业、网络组织和企业集群等其他动态联盟形式的积极因素,体现了“合作共赢”理论的新发展。许多有识之士呼吁企业经营须由“以竞争为主”向“以合作为主,竞争为辅”的战略转变。我们可以从三个方面来理解SDn的内涵:第一,SDn具有网络组织结构。SDn网络节点可以以组织、个人、组织的动态联盟等多种形式存在,节点之间存在暂时的或稳定的动态关系。第二,多功能性主要体现在“供需流”的多样性上,而“供需流”是流动于SDn网络节点之间的供应和需求介质,它们可以包括物料、产品、知识、人才、管理、技术、资金,乃至企业文化等的显性和隐性供需流。企业的竞争体现在对于有限资源的争夺。在竞争的过程中,可共享部分开放性资源,SDn企业的多功能性有利于资源的合理配置,从而提高系统的营运绩效。第三,SDn的开放性突破了局限于动态联盟内部的有限开放性,其开放的范围已扩展到全球,增强了企业在经济全球化环境下的竞争与合作能力。作为SDn企业关系中不可或缺的存在,竞争关系的定义与演化研究有着重要的意义。

   一般认为,当企业对有限的市场资源、人力资源和资本资源进行争夺时,即可认为两者之间存在竞争。因此,竞争必须同时反映在两个维度:一是产品或服务类型;二是产品或服务的地点。这是因为,企业产品或服务本身具有空间分布特点,因此,衡量企业产品和服务,不仅要包括产品和服务类型,还要包括产品或服务的辐射范围,也就是说,如果同类型的产品和服务在市场区域上没有冲突,也不能构成竞争关系。因此,分析企业竞争关系,可以描述为“同地点的产品和服务重叠”关系。

   二、强稳定竞争态和弱稳定竞争态竞争关系

   本文在SDn环境下,根据SDn网络节点的行为导向、特定的竞争存在的时间与空间、竞争企业关系的稳定性、竞争边界特性等的不同,可以把SDn动态竞争关系划分为强稳定竞争态,弱稳定竞争态。两种竞争态的区分是以竞争状态的稳定性来区分的。

   (一)强稳定竞争态的含义及其所包含的竞争态类型

   强稳定竞争态是建立在企业的核心产品或服务类型相同,并且投入的市场区域相同的情况下,产品或服务的个性化程度较低,差异较小的情况下,所导致的竞争。由于这种竞争态下,企业的产品或服务无法在短期内进行较大的改变,所投入的市场区域短期内不会做较大更改,因此,此类竞争较为稳定。

   第一,多功能战略型竞争。企业核心的产品与服务存在竞争,并且在长期的战略规划中,不会有较大调整,企业类型相似度高。作为企业的核心产品与服务,从战略的角度来说,短期内不会有太大的更改,因此,这类竞争态很稳定,并且不会因为一条产品或服务链改变而改变。从而该竞争态有着很高的稳定性。

   第二,单功能战略型竞争。企业某一核心的产品与服务存在竞争,虽然该类竞争态建立在单一产品或服务链,但由于该产品或服务链是企业战略的核心,因此仍具有较高的稳定性。也由于该竞争态基于单一产品或服务链,其稳定程度没有多功能战略型竞争的稳定性强。

   (二)强稳定竞争态的含义及其所包含的竞争态类型

   弱稳定竞争态是指节点企业仅因新的市场机遇或战术改革引发的关系相对较不稳定的竞争状态,包括多功能战术竞争态、单功能战术竞争态和机会型竞争关系。

   多功能战术竞争:是指出现新的市场机遇,导致企业战术投入该领域,形成竞争态,或企业战术改革,导致企业投入该领域,并与该领域既有企业产生多类产品或服务竞争,此类竞争一般是新兴产生,不具有稳定性,可变性较大,可能壮大并形成强稳定竞争态或消亡。

   第三,单功能战术竞争。是指在某一产品或服务领域,由于市场出现新机遇,企业战术投入该领域,并形成竞争态,或企业内部战术改革,与该产品或服务市场已存在的既有企业发生竞争。

   第四,机会型竞争。是指在某些偶然情况下会发生竞争态。一般不会造成竞争,但在特定情况下,发生竞争,具有较高的不确定性。

   (三)结论

   1.SDn节点企业的竞争态按照稳定程度可分为五类,最强的是多功能战略型竞争,依次类推,最弱的是机会型竞争态,从强到弱变化,竞争态的稳定性越来越弱,竞争状态越来越容易解除,竞争关系越来越容易转化为其他类型关系。

   2.针对强稳定竞争态的企业,企业之间互相了解程度高,在策略上应避其锋芒,发扬自身的优势,让产品或服务发挥其个性化特点。独占一部分稳定的市场。在保住核心竞争力的同时,运用剩余资源,开发新产品,抢占更多市场。此外,对于强稳定态的企业,由于企业之间较高的了解程度,也可以投入一些经历,增加企业的合作交流,优化部分产品或服务流程,降低一些不必要的投入,实现1+1>2的双赢目标。

   3.针对弱稳定竞争态的企业,存在两种情况,一种是由新的市场机遇引起的竞争态,该状态下,企业之间的竞争较为平等,有较大的不稳定性;一种是由于战术改革,进入新的市场与该市场的既有企业竞争,这类竞争有较高的难度,战术成功,能转化为稳定的竞争态,战术失败,有可能推出竞争市场。企业需要投入较多的资源,基于SDn环境,企业具有较大的开放性,因此,进入此类竞争态,企业可以共享更多资源,已达到1+1>2的双赢局面。

   4.弱稳定竞争企业可能转变为强稳定竞争企业,若市场机遇逐渐成熟,并转化为稳定的市场态,弱稳定竞争可能转化为企业核心产品或服务链竞争。

   5.当企业核心产品或服务链有所调整乃至有所大的转换时,强稳定竞争态的企业也会像弱稳定竞争态企业转换,甚至转换为合作关系企业或中立关系企业。

   三、SDn网络节点的竞争关系机理研究

   本文基于SDn网络环境,将企业竞争关系划分为由强稳定型到弱稳定型的五大类,有必要从强稳定型与弱稳定型两类来理解其竞争机理。

   (一)强稳定型竞争态的运行机理

   竞争态企业抢占市场资源、资本资源和其他可共享资源等,在强稳定型竞争态中,企业间的竞争是稳定态,各类资源被稳定切分为一定占有状态,并且在短时间内不会由太大的变化。在很长的一段时间内,如果政策、环境没有突变,强稳定性竞争的企业在市场占有、资源分配上会在一定范围内波动,不会有太大的变动。企业间关系模式较稳定。

   (二)强稳定型竞争态的运行机理

   在弱稳定竞争态企业间竞争源自于新兴的市场机遇或新的战术策略,市场状态会产生较大的变化,新的企业投入市场,抢夺市场,在短时间内形成tpt(临时的竞争态),并随着时间的推移,市场逐步稳定,会形成稳定的竞争态,或竞争态消亡。

   在遭遇新的市场机遇,SDn节点企业会对机遇进行识别,决策是否投入新的市场,在选择投入新市场后,投入该市场的企业将形成竞争,该竞争态是一种临时状态(tpt),随着时间的发展,tpt竞争态可能发展为强稳定竞争态,也可能就此消亡。

   而因新的战术改革而投入市场的SDn节点,会与该市场已有的企业产生一种临时的竞争态(tpt),随着时间的发展,tpt竞争态可能发展为强稳定竞争态,也可能就此消亡。

   (三)结论

   1.强稳定竞争态状态较为稳定一半不会有太大的变化。需要投入固定的资源维持良好的竞争关系。并共享部分可供分享的资源,如技术资源,以便达到双赢。

能源转型的核心含义篇9

(一)出口贸易隐含碳测算模型1.扣除进口的投入产出模型投入产出技术由美国经济学家列昂惕夫(Leontief)创立,用于研究一个系统进行某项活动过程中的消耗与结果的平衡关系,其在国民经济系统中的基本模型形式。X表示区域内的总产出矩阵;a为直接消耗系数矩阵;Y为区域内最终需求矩阵;eX、im分别表征出口和进口矩阵。本文所用的投入产出表为进口竞争型,投入产出表中间投入部分就会同时存在进口及自产产品,在计算中必须扣除进口部分。假设进口量与当年的该部门生产总需求成正比。其中,进口系数矩阵K为对角矩阵;ki表示部门i的进口产品量占该部门中间生产与最终消费总需求的比值。将方程(3)代入到方程(2)中,整理可得新的等式如下这里,我们把[i-(i-K)a]-1用字母R来表示,同方程(2)类比可以发现,它是列昂惕夫逆矩阵的变换,相应的[i-(i-K)a]-1(i-K)Y部分表征为满足计算区域内需求的生产额,[i-(i-K)a]-1eX则表征为满足出口贸易需要的生产额。2.Co2排放系数各种能源Co2排放系数θk可以按以下公式计算得到式中,nCV为《中国能源统计年鉴2008》所提供的一次能源的平均低位发热量(ipCC也称之为净发热值);CeF则为ipCC提供的碳排放系数①;CoF为碳氧化因子(通常取其缺省值1);44为Co2的分子量,12为C的分子量。根据《中国能源统计年鉴》涉及能源种类及消耗的权重,我们将最终能源消费种类划分为9类(煤炭、焦炭、原油、燃料油、汽油、煤油、柴油、液化石油气和天然气)。3.出口贸易隐含碳测算模型在上述模型及公式的基础上,隐含碳测算的模型可构建如下中,QeX为区域内的出口贸易隐含碳排放量;θ为碳排放系数列向量;F为能源结构矩阵(指煤炭、焦炭、原油、燃料油、汽油、煤油、柴油、液化石油气、天然气及电力消费所占比重);e^为分产业部门的能源消耗强度矩阵的对角矩阵②。

(二)嵌套的隐含碳驱动因素分解模型1.隐含碳结构分解基本模型SDa模型方法是建立在投入产出技术模型上的,在SDa分解技术相关文献中,两极分解法是最常见的方法之一,它为解决D&L方法复杂性计算的弊端应运而生[17]。对变量n<2的情形下,两极分解法为精确解;在n>2情形下,为近似解[18]。本文采用两级分解法构建模型。2.总产出结构分解模型根据投入产出表平衡关系,经济规模X的变化ΔX还可以进一步分解为消费和资本形成变动效应、出口扩张效应、进口替代效应与技术变动效应。

二、应用研究

江苏省经济总量位居中国前列,2012年,江苏省国内生产总值占全国国内生产总值的10.41%,进出口总额占全国进出口总额的14.17%。与此相适应,其能源消费量在我国总能源消费量中也占有较大比重,且这一比例呈现逐年上升趋势。因此,本文选取江苏省作为应用研究背景,计算其出口贸易隐含碳排放量,并利用前述嵌套的隐含碳驱动因素分解模型分析导致该省出口贸易隐含碳排放量变化的原因。

(一)数据及部门分类本文借鉴刘起运(2010)编制的1992—2005年可比价投入产出表方法[19],根据2007年江苏省投入产出表(现价)提供的初始数据,自编了江苏省2007年可比价投入产出表。其他相关数据来自《中国能源统计年鉴》《中国统计年鉴》及《江苏省统计年鉴》《江苏省2002年投入产出表》《江苏省2007年投入产出表》。同时,根据匹配原则,按照《中国能源统计年鉴》中的部门分类方法,把42个部门的投入产出表重新划分为29个产业部门(如表1)。由于各类能源的碳排放系数具有相对不变性,碳排放系数相关数值来自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ipCC)编制的《2006年ipCC国家温室气体清单指南》。

(二)出口贸易隐含碳测算根据上述推导模型及处理数据,通过计算整理,我们得到1997年、2002年及2007年间各部门出口贸易隐含碳情况,如图1所示。从图1中可以看出,1997—2002年间部门隐含碳排放增长显得较为平缓,2002年较1997年出口贸易隐含碳由5703.442万吨(占同期Co2排放总量的31.84%)增长到7138.181万吨(占同期Co2排放总量的34.40%),增长率为25.16%;同期江苏省出口贸易总额同比增长189.83%,明显高于这一期间隐含碳的增长。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一方面可能是因为1998年亚洲金融危机对东亚、东南亚等地区经济造成的深远影响,虽然我国政府采用雷霆手段将此次经济危机对于我国的影响降到最低,但也不可避免地冲击了我国对外贸易。另一方面,联系到江苏省的具体情况,可能为产业结构调整,如高能耗行业的相对萎缩与低能耗高附加值行业的飞速发展;也可能为生产模式的改进,例如由原来的“粗放型”经济向“集约型”经济转移;或者可能为能源使用条件的进一步改善,即能源使用效率的提高等。2002—2007年间,出口贸易隐含碳排放量从2002年的7138.181万吨增长至2007年的34370.21万吨,累计增长381.50%;隐含碳与Co2排放总量的占比也由2002年的34.40%上升到2007年的75.99%。出口贸易隐含碳增长率高于Co2排放总量增长率(117.94%),表明在这一轮经济增长过程中,对外贸易出口产品呈现出劳动密集、能耗高、附加值低和技术含量低等特征。这一方面与我国于2002年加入世界贸易组织(wto)有很大关联,江苏省出口贸易总额在2002—2007年期间增幅达到245.56%;另一方面,从2002年间江苏省出口贸易结构来看,以代工为主、通过低廉的劳动力价格控制成本的产业部门如19部门(通信设备、计算机及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08部门(纺织服装鞋帽皮革羽绒及其制品业)和07部门(纺织业)的出口贸易额分别占总额的37.47%、23.14%和12.42%,这也是导致出口贸易隐含碳迅速增长的重要原因。

(三)出口贸易隐含碳驱动因素分析1.整体状况分解结果分析(如表2所示)表2显示了1997—2007年分阶段各因素对江苏省出口贸易隐含碳排放增长的贡献,可以看出:从1997—2007年整个阶段来看,江苏省出口贸易隐含碳排放增长28666.77万吨,其中,能源消费强度变动效应及进口替代效应始终为负值,为减少江苏省出口贸易隐含碳排放发挥着积极作用;而与此相反,消费扩张、投资扩张、出口规模扩张等规模增长因素和出口结构变动效应始终为正值,是驱动江苏省出口贸易隐含碳排放强力增长的核心因素,1997—2007年,三个规模增长因素合计导致出口贸易隐含碳排放增长22116.53万吨,出口结构变动效应累计增加贸易碳排放8192.35万吨;表征广义社会进步①的列昂惕夫变换逆矩阵与技术系数变动效应两者累计增加江苏省出口贸易内涵碳排放3461.06万吨,且列昂惕夫变换逆矩阵效应由-234.89%提高为24.63%,说明在江苏省出口贸易经济增长的过程中,1997—2002年与2002—2007年相较经济增长内涵显得更为低碳;同时发现能源消费结构变动效应不明显,1997—2007年累计增长仅191.92万吨,表明江苏省能源消费的结构一直较为稳定,虽然改善能源消费结构的呼声越来越强烈,但彻底的变革尚未到来。从两阶段的发展变化来看,可以将9个驱动因素分为两类,一类是“优化”的驱动因素,另一类是“劣化”的驱动因素。所谓“优化”的驱动因素是指该因素对出口贸易隐含碳排放的影响由促进转变为抑制,或促进效应降低,或抑制效应提高,类似地可定义“劣化”的驱动因素。由表2可以看出,出口结构变动效应、消费扩张效应、投资扩张效应、出口规模扩张效应及技术系数变动效应为“优化”的驱动因素,虽然这5个因素在两阶段均呈现正值,但必须看到,1997—2007年间,上述因素对江苏省出口贸易隐含碳排放的促进作用均有较大程度的减弱,尤其是技术系数变动效应的优化,表明江苏省国民生产中间投入结构总体上得到了一定程度的改善,这是值得肯定的。与此同时,“劣化”的驱动因素包括能源消费结构变动效应、能源消费强度变动效应、变换逆矩阵变动效应及进口替代效应,其中,变换逆矩阵及能源消费结构均由抑制效应反转为促进效应,应引起重视,能源消费强度及进口替代虽呈现负值,但其抑制效应的大幅减弱值得关注。2.分产业分解结果分析(如表3所示)表3显示了江苏省出口贸易隐含碳排放分产业分解的结果。从表中数据可以看到,在1997—2007年总的江苏省出口贸易隐含碳排放增长中(28666.77万吨),农业、工业、建筑业与服务业对出口贸易隐含碳排放增长的贡献率分别为0.58%、94.84%、0.01%和4.56%。显然,工业行业的出口贸易隐含碳排放占据了决定性地位,工业出口贸易隐含碳排放增长占据江苏省出口贸易隐含碳排放增长总量的九成以上,而农业、建筑业及服务业出口贸易隐含碳排放的增长量总量相对较少。从一般意义上来讲,农业、建筑业与服务业低碳化拥有较为悠久的历史传统,但出口贸易隐含碳排放的连年增长也体现出江苏省这三个产业对外贸易生产的“欠低碳化”,绿色农业、绿色建筑与绿色服务的进程仍然任重道远。图2表示不同时段分产业各效应的贡献情况,可以看出,1997—2007年能源消费强度效应和进口替代效应是出口贸易隐含碳排放减少的主要因素,但在2002—2007年建筑业的能源消费强度变动效应却为正值,可见,建筑行业在2002—2007年在能源消费的强度上并没有与其他行业一样改善,“粗放”生产占据了主导地位。消费、投资与出口扩张一般都是出口贸易隐含碳排放增长的主导因素,在不同产业中表现差异性也并不明显,基本表现为出口规模扩张因素占最主要地位,投资扩张因素次之,消费扩长因素再次之,体现出对1997—2007年江苏省出口贸易隐含碳排放产生影响的各个产业基本上呈现出受出口规模扩张、投资扩张和消费扩张逐次递减特性。

三、结论

能源转型的核心含义篇10

1.1充分利用LeD资源,扩大LeD的应用领域,提高LeD产值目前LeD技术进入了快速发展的时期,各种新的成果层出不穷。LeD技术也开始应用于各个领域,形成了以LeD技术为核心的产品群。但是作为新兴的技术和产业,LeD潜在的应用领域远远还没被充分挖掘。通过工业设计的方法,整合LeD技术,扩大LeD的应用领域,设计出既美观又实用的LeD产品,将LeD技术实用化和商品化,使LeD应用于生活的各个角落,开拓市场的“蓝海”,将会大大提升LeD的产值,促进LeD的发展。

1.2LeD与其他产业相结合,有利于带动其他产业的转型升级,创造新的增长点LeD作为新兴的技术和产业,不仅自身具有巨大的发展前景,有望在未来成为支柱产业外,还能与传统产业相对接,带动传统产业的转型升级。由于早期产品缺乏技术含量和自主知识产权,自身在短期内又不具备自主研发能力,许多企业在发展中遭遇到了瓶颈。将已经日渐成熟的LeD技术与传统的产品相结合,可以提高传统产品的技术含量,以小的成本获得更大的附加价值。比如LeD与玩具、灯具、家具、服装、交通工具周边产品相结合,将LeD的技术应用于传统的产品上,可以使传统产品无论是在功能还是在外观方面,都会打破传统的局限,加快产品的更新换代,具有更多的技术和设计含量,从而带动传统企业的发展。

1.3有利于完善东莞LeD产业链完善的LeD产业应该包括上游外延片、芯片的研发和制造,中游的封装,以及下游应用的垂直整合。LeD产业发展将是“全产业链”式的,除了重点发展核心技术的外延片、芯片之外,LeD技术的应用同样的重要。通过与工业设计结合,能够最大化的整合LeD的技术资源,实现LeD技术全方位地利用,将技术成果转换成可使用的产品。从而形成从技术研发———技术应用———产品成型一整套的产业链,有助于提高产业的整体竞争力,最大化地提升产业的价值,促进LeD产业的转型发展。

1.4提高LeD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工业设计不仅能够利用现有的LeD技术进行产品的开发,同时也能够反过来促进LeD核心技术的研发。工业设计通过研究市场需求、人们的消费欲望,从而发掘新的消费增长点,可以反过来促使企业根据需求研发新的技术,从而提升企业的自主创新能力。

2.LeD技术在工业设计的应用方法

2.1对LeD产品的造型、材料和结构的创新性研究LeD光源体积小,寿命长,所以在设计时可以打破传统的形式,在形态上创造出更多突破性产品;同时LeD光源的耐温性不好,产品材料和结构的选取也至关重要,所以在进行LeD产品设计时,必须综合考虑产品的外观、材料和结构。

2.2LeD与其他产业的对接应用创新研究LeD与其他产业相结合,发挥各自的优势,设计出创新性产品。比如:LeD在玩具上的应用:LeD启动电压低,体积小,安全节能,所以可以考虑将LeD技术运用在玩具上,增加玩具的娱乐性和装饰性,提高产品的附加价值。LeD在家具上的应用:LeD光源可以安装在家具上,可以创造家具新的设计风格,装饰家具环境,以及在一些特殊的区域起到照明的作用等。LeD在服装上的应用:LeD灯不仅节能、安全,还能发出不同色光。所以考虑将LeD与服饰设计想结合,不仅能照明,也可以为服饰的设计风格提供新的方向。LeD在交通工具及周边产品的应用:LeD不仅可以运用在汽车、摩托车车灯等地方,还可以运用在头盔、后备箱等周边产品,使这些产品外观和功能有新的突破。

2.3LeD产品的创意设计对LeD新技术研发的促进到目前为止,LeD技术的大部分都是以普通照明用途为最终目标,从LeD发展速度看,其成为新一代普通光源已成定势。但LeD在照明以外的用途存在着巨大的潜力,等待人们进一步开发。不仅利用现有LeD技术进行工业设计的应用研究,还会从未来人们的需求出发,进行更多的概念创意设计,反而来促使LeD技术的完善和发展,以满足日益增长的社会和生活的需要。

3.总结与展望

随着政府由“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的战略转变,政府和企业越来越重视自主知识产权和工业设计,产业的转型升级成为了企业刻不容缓的事情;越来越多的企业开始重视自主创新产品的开发和研究,将核心技术与工业设计相结合,创造自己的品牌和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