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对社会的意义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6 02:51:33

创新对社会的意义篇1

[关键词]社会工程;社会工程创新;社会主义新农村

[中图分类号]C91―03;S―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2426(2007)10-0018-02

社会工程是人们改造社会、调整社会关系、协调社会运行的实践活动过程。[1]社会工程创新是以新的社会工程理念、新的社会工程规划、新的社会工程设计、新的社会工程评估体系改造社会、调整社会关系、协调社会运行的实践活动过程。社会工程创新对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具有重要的方法论价值。

一、社会工程的基本界定

社会工程的概念和思想方法早在19世纪就已经萌芽。社会学家孔德提出把研究自然界的科学方法应用于研究人类社会,这种社会学方法论思想被认为是社会工程思想的前期萌芽。德国社会学家马克斯・韦伯在1922年就使用过“社会工程”一词。罗斯科・庞德也几乎同时在《法哲学引论》中使用了这个概念。[2]卡尔・波普尔在《开放社会及其敌人》中对“社会工程”、“社会工程师”、“社会工程态度”、“社会工艺”等进行了比较系统的研究,并说:“社会工程的任务是设计各种社会建构以及改造和运用已有的社会建构。”[3]戴维・米勒这位卡尔・波普尔思想研究专家在《开放的思想和社会》中对卡尔・波普尔的“社会技术”和“社会工程”等思想进行了深入的阐释和发挥。日本东京工业大学在1966年开始设立社会工程学专业,这在世界上尚属首次。

我国著名科学家钱学森先生在20世纪80年代提出“社会工程”概念:“社会科学要从社会科学走到社会技术,就像自然科学走到工程技术一样,应用社会科学,要像工程师设计一个新的建筑一样,科学地设计和改造我们的客观世界。”社会工程是“改造社会、建设社会和管理社会的科学,它的一个目的,就是把社会科学和其他科学结合起来,这是一门实际的技术。”[4]他希望用“社会工程”这个新的科学方法,制定国民经济总体方案、经济计划,设计经济体制。著名学者王宏波教授等也较早地研究了“社会工程”问题。21世纪的社会发展和科学发展更加复杂化与综合化,更加需要社会工程学的进一步发展。这两位学者把“社会工程”范畴理解成人们研究社会的方法、建构社会的活动、规划和设计社会的发展蓝图、选择和创新社会决策模式的方法论。我们把“社会工程”概括为社会主体人以社会科学理论为前提,以社会技术为中介,与“物理工程”或“自然工程”相对应的人们改造社会世界、调整社会关系、协调社会运行的实践活动过程。

第一,社会工程是实践活动。社会工程不是纯粹的思想(尽管思想本身也是活动),而是现实的可以感知、可以操作的实践活动。

第二,社会工程又不是一般的实践活动,或者说并不是所有的实践活动都是社会工程。比如走路、吃饭、交友、唱歌等都是活动,但我们确实很难说这些活动也是社会工程。

第三,社会工程是人们改造、调整、协调社会、社会关系、社会运行的实践活动,或者说只有指涉社会关系领域的实践活动才可能成为社会工程,而指涉自然领域的工程,如“长江三峡工程”、“黄河小浪底工程”等虽然也是工程活动,但不是我们所要研究的社会工程。

第四,社会工程是指那些在一定社会历史条件下,指涉整个社会(或者整个地区)范围、对国计民生具有重大影响的改造社会、调整社会关系、协调社会运行的实践活动。换言之,那些“小范围”和“小系统”的实践活动,如一个企业、一个学校、一个社区、一个机构的“改造、调整和协调”活动很难说是社会工程。

第五,社会工程,特别是现代社会工程是在一定社会理论思想支配下,以具有一定科学理性的社会技术为中介进行的人们改造社会、调整社会关系、协调社会运行的实践活动。也就是说,如果没有一定的社会科学理论为逻辑前提,没有比较科学的社会技术作中介,那个所谓社会工程不过是盲目的实践活动。社会工程只有植根于人类社会,服务人类社会,才能成为现实的社会工程,才能被称为真正意义上的社会工程。弄清社会工程的本质,是我们研究社会工程创新的根本依据。

二、社会工程创新的基本内涵

从人类社会持续发展的意义上看,社会工程创新是社会持续创造性活动的过程,具有一般性特征和一般性实现途径。从人类社会发展的阶段意义上看,社会工程创新又具有阶段性的特征和时代条件下具体的实现方式。社会工程创新是人类谋求对社会结构中各主要构成要素进行结构性和功能性升级的实践活动,是对社会体制的变革过程,其本质在于社会工程创新的对象化,其核心是突破和更新社会要素的结构、创造和升级社会要素的功能,以实现社会的总体发展。

社会工程创新具有超越性、前瞻性、选择性和开放性。社会工程创新是人类改造社会的实践活动的一种重要形式。人类的生活是全面丰富的,因而人类的实践也是多方面的,既有改造自然的活动即生产实践,也有改造社会关系的活动,如阶级斗争、社会改革等;同时也有创造精神文化、进行科学实验的活动,概括起来就是我们常说的生产实践、调整社会关系的实践、科学实验等三大类型。这三大类型的社会工程创新在对象领域和主要功能上有所区别,同时它们又在统一、相互作用,共同构成了对社会构成要素的整体升级,推动着社会进步和人类的全面发展。需要说明的是,上述三种社会工程创新的划分只是大体上根据创新实践的对象领域作出基本类型划分,并不是说在现实中我们就能够非常明确地把某种形式简单的进行分类。实际上,现实中社会工程创新的形式是复杂多样的,各种形式之间也是相互交叉、相互作用的。

目前我国已进入工业化,国民经济的主导产业由农业转变为非农产业,经济增长的动力主要来自非农产业。许多国家的经验表明,当工业化、城市化进程加速,国民经济发展到工业对农业反哺期时,如果及时加强农业、反哺农业,整个国民经济就会协调健康发展,顺利实现工业化、现代化。新农村建设是一个庞大的社会工程,是一个涵盖整个农村深化改革、促进农村发展的宏伟目标,它不仅注重改善农民的生产生活条件和居住环境,改变村容村貌,而且注重促进农村经济社会的全面发展;不仅强调政府的支持和引导,而且注重调动农民的积极性,强调在符合农民意愿的基础上稳步推进;不仅立足于解决当前突出问题,而且长远谋划,提出要建立新农村建设的长期保障体制和机制;不仅重视在经济上保障农民的物质利益,而且重视在政治上尊重农民的民利,强调继续推进农村基层民主建设;不仅强调立足于促进农村和农业自身的改革与发展,而且重视工业支持农业、城市带动农村。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社会工程创新是社会持续创造性的活动,具有重大的意义。

三、社会工程创新对新农村建设的方法论意义

1.社会工程创新要求调整农村社会生产生活方式。新农村的社会工程创新建设要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首先,农村经济发展是建设新农村的物质基础。发展农村经济,必须以农民增收为核心,以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为重点,加快现代农业建设步伐。加强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建设,就是用先进的物质条件装备农业,用先进的科学技术改造农业,用先进的组织形式经营农业,用先进的管理理念指导农业。把确保国家粮食安全与推进农业结构战略性调整结合起来,优化农业区域布局,优化农产品品种结构,发挥比较优势,推动农业集约化、规模化和专业化生产,提高农业综合效益和竞争力。推进农业服务组织和机制创新,鼓励和引导农民发展各类专业合作经济组织,提高农民的组织化程度。新农村社会工程建设必须以人为本。在建设新农村的社会工程过程中,把培育新型农民当作一项根本措施来抓,提高农民的科技文化素质和致富能力。其次,形成统筹城乡发展的新格局,使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的战略决策落到实处,增加对农村公共产品的供给主要包括:加强农村道路、水利、通讯、电力等基础设施建设;加强农村科技、教育、文化、卫生等公共服务体系建设;加强农村社会保障、社会安全体系建设。

2.社会工程创新要求新农村建设体现和谐社会需要。早在19世纪40年代初期,年轻的马克思就在《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导言》中明确指出:“人就是人的世界,就是国家,社会”。他又指出:“人的根本就是人本身”,“人是人的最高本质”。当然,这些思想,在马克思以后的相当多的著述中都有发挥、发展和完善。但有一点是可以肯定的,那就是在马克思的视野中,人本来就是也永远应当是根本,此外,一切都变得没有意义。社会生活、社会工程都是人为了人又由人自己设计、规划、进行的。特别是像社会工程这样的具有明确的目的归宿、明确的目标指向、明确的社会技术、明确的评估标准等这样的特殊社会实践活动,其出发点和落脚点只能是人本身及人类社会的发展。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战略目标体现了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反映了广大人民群众的共同愿望,是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所在。它要处理好人与自然的关系、要处理好经济发展与社会发展之间的关系、要处理好效率与公平的关系、要处理好城市发展与农村发展的关系。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要处理好城乡之间的关系。农村为城市发展提供必需的农副产品、原材料、土地、劳动力和商品市场。没有农村的发展和农民的富裕,城市经济必然成为无本之木、无源之水。农民占中国人口绝大多数,没有农村的发展就谈不上实现小康社会。目前,城乡差距拉大,不仅制约着农村经济的发展和农民生活水平的提高,而且严重制约着城市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应当采取有力措施,促进城乡资源互动,坚持城乡统筹。

3.社会工程创新要求实现农村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可持续发展是“需要发展”和“限制发展”的统一,既要满足当代人的需要,又要限制当代人去满足当代的需要的统一。具体地说,“发展”是为满足当代人的需要而发展,“限制”是为满足后代人的需要而“限制”,“可持续发展”中的“可持续”是对“发展”的限制、规范和约束。可持续发展的本质是既满足当代人的需要,又不对后代人满足其需要的能力构成危害的发展;既要实现经济增长,又要保护生态环境、保护自然资源。如何在改变自然生态、资源环境的同时,又适度地保护自然生态、资源环境,如何在两者之间选择一个“度”,并在“度”的范围内去改变和保护自然生态、资源环境就自然成了一个难题。在包括中国在内的发展中国家事实上很难做到“发展”与“可持续”、“经济增长”与“环境保护”、当代人的发展与后代人权利的真正并重。从社会工程的观点看,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社会工程,核心是实现工农、城乡之间的协调发展,保障现代化、工业化、城镇化建设的顺利进行。

参考文献:

[1]田鹏颖.社会工程哲学引论[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134.

[2]卡尔・波普尔.开放社会及其敌人(1)[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50.

创新对社会的意义篇2

关键词:核心价值观;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理论探讨

2014年3月5日在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中,坚持实施就业优先战略和更加积极的就业政策,优化就业创业环境,以创新引领创业,以创业带动就业。大学生的创新思维向来更加活跃,可以不断学习与研究新的行业知识。现代大学生有创新精神,有对传统观念和传统行业挑战的信心和欲望,而这种创新精神也往往造就了大学生创业的动力源泉,成为成功创业的精神基础。目前,2014年大学生毕业生有727万人,外加去年未找到工作的毕业生,可预计的高校就业人数多达810万。因此,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指导下的高校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就是要用核心价值观的内涵来培养学生的创业意识、创业思想、创业精神,提升大学生的创业综合素质,完善创业心理,增强大学生的创业能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指导下的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主要就是从指导思想、共同理想、创新精神、道德规范四个方面指导和引领大学生的创新创业教育。要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体系渗透到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中去,并用以指导大学生创业的整个过程中去。

一、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及其教育的科学内涵

创新创业教育是以培养具有创业基本素质和开放型个性的人才为目标,不仅仅以培养在校学生的创业意识、创业精神、创业创新能力为主的教育,而是要面向全社会,针对那些具有创业意识、已经开始创业、成功创业的创业群体,分阶段分层次的进行创新思维的培养及创业能力的锻炼的教育。创新创业教育实质上是一种实用型教育。创新创业教育主要包括:(1)创业意识培养。启蒙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业精神,使学生了解创新型人才的素质要求,了解创业的概念、要素与特征等,使学生掌握开展创业活动所需要的基本知识。(2)创业能力提升。解析并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洞察力、决策力、组织协调能力与领导力等各项创新创业素质,使学生具备必要的创业能力。(3)环境认知。引导学生认知当今企业及行业的环境,了解创业机会,把握创业风险,掌握商业模式开发的过程,设计策略及技巧等。(4)实践模拟。通过创业计划书撰写、开展创业大赛、创业园模拟经营等,鼓励学生体验创业准备的各个环节,包括创业市场评估、创业融资、创办企业流程与风险管理等。党的十提出,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原则是以人为本、育人为本、德育为先,坚持以理想信念为核心,抓住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这个总开关,坚持联系实际,坚持改进创新,理念创新、手段创新、工作创新等等。

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指导下的高校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不仅能够从教育内容、教育方法、教育方式等各方面开展高校大学生的创新创业教育,同时,可以提高大学生的创新创业的能力,增强大学生的创新创业意识,有助于创新创业素质的提升,提高大学生的创业质量,从而从很大程度上来说提高了高校大学生的就业率,缓解了高校大学生的就业压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高了大学生的竞争意识、效率意识、创新意识和自主意识,同时多数大学生的政治倾向、人生态度、竞争意识都与时代变革同步,更深层次地影响青年大学生的思想认识与行为方式,培养大学生完善和健康的人格素质,引导大学生深刻认识自身的使命,帮助高校大学生清晰认识创新创业的可持续发展,将个人的人生价值和职业生涯规划与整个社会的发展紧密的结合起来,最终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到大学生的创新创业教育中。有利于推进创新创业教育,有利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普遍化,更有利于推进高校大学生自主创业,从而推动社会主义的和谐发展。

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高校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中的重要功能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指导下的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就是要从指导思想、理论思维、精神动力、道德规范、责任定位等方面去引导大学生的创业实践。

1、价值观思想指导功能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在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思想,以实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为目标,坚持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相结合的时代背景下实现的,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最核心的体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最深层的精神内核,是现阶段全国人民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具体内容的最大公约数的表述,具有强大的感召力、凝聚力和引导力。它也必将对高校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起着最根本的指导作用和深远的影响。因此,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观应该渗透到高校大学生的创新创业教育中去,用以指导高校大学生创新创业的全过程中。

2、价值观理论引导功能

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要求必须巩固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坚持不懈地用最新理论成果武装全党、教育人民,用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鼓舞斗志。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价值多重维度规定,奠定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理论基础。发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作用,使大学生摆脱不良价值取向的影响,构建正确的人生价值观。坚持马克思主义思想,实实在在为各校大学生确立正确的人生目标,提升学生的能力,提高自身修养,指导高校大学生的创新创业意识。具体而言,就是不断提升学生的能力,培养其创业意识、创新精神以及创业能力,全方位地深入推进大学生的创新创业教育。

3、价值观理想激发功能

理想是人们在实践过程中形成的、有实现可能性的、对未来社会和自身发展的向往与追求,是人们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在奋斗目标上的集中体现。目前,全国各族人民的共同理想就是要坚定对中国共产党的信任,坚定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坚定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核心价值观指导下的高校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应该帮助大学生正确认识当前的国内外的局势,我国正致力于全面深入改革和现代化建设,这将为大学生的创新创业带来很多的机会。带来机会的同时也必然会存在着更多的挑战,这就要求大学生一定要坚定理想信念,增强对中国共产党的信任。

4、价值观道德约束功能

社会主义荣辱观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道德基础。社会主义荣辱观是对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继承与创新,体现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对道德规范的时代要求,应当成为大学生创业行为的基本行为规范。要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作为个人道德修养的具体标准和基本要求,从我做起,从身边做起,从细微处做起,从现在做起。当代大学生是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更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生力军和接班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指导的创新创业教育应通过荣辱观教育,引导大学生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及价值观,并以此作为基本要求来规范大学生的创业实践。对于准备创业的大学生来说,好的道德品质是一种力量,也是大学生创新创业成功的第一步。因此,应当在高校大学生创新创业整个过程中引导学生认识传统的社会道德,使得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体系真正成为大学生创新创业的指南。

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高校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中的实施途径

1、加强高校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提高大学生的创新创业意识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社会主义中国的精神支柱,是一种信仰,一种凝聚力,业是一种理想,更是一种指导思想。这种思想的建立与提升应该从学校开始抓起。学校可以通过素质提升第二课堂、社团、主题班会、明辨会等等各种形式开展培养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加强高校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良好的思想观念是大学生创新创业成功的基石,是大学生创新创业的前提。在课堂教学、大学生综合素质提升的活动中引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思想,能够提高大学生学习和接受其精神与实质,在创新创业行动中贯彻落实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精髓。

2、广泛宣传国家创业支持的政策,学校给予大学生创新创业的支持

十七大明确提出,“要完善支持自主创业自谋职业的政策,使更多的劳动者成为创业者。”大学生是最具活力和创造性的群体,蕴含着巨大的创业潜能,具有极强的创业热情,各级政府要把鼓励和引导大学生创业摆在重要位置,积极营造良好的环境,加大政策扶持和引导力度,为大学生自主创业构建绿色通道。高校就大学生在校期间创业,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指导思想,能够锻炼核心价值观提倡的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的美好思想。

3、以创业大赛为平台、创业园为孵化区,促进大学生人人创业

创业设计大赛是借用风险投资的运作模式,要求参赛者组成优势互补的竞赛小组,提出一项具有市场前景的技术产品或服务,围绕这一产品或服务,以获得风险投资为目的,完成一份完整、具体、深入的创业计划书。创业是一种精神,创业是一种意识,创业是一种挑战;创业是团队合作,创业是历炼成长,创业是生命体验。在这种体验中,充分展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自由、平等的思想。通过对创业园的全面运作,使之成为大学生在校创业实践的主要场所,另外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起到项目孵化器的作用。以创业大赛为平台、创业园为孵化区,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指导思想,促进大学生人人创业的意识和目标。很大程度上缓解了高校大学生毕业时就业的压力,同时也提升了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理解与培养。

4、完善创新创业教育服务体系,提高大学生创新创业的能力

做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模范践行者,将创新创业教育融入到专业教学之中,让学生了解本专业的发展前景,找到创新创业的突破点,开展创新研究或创新实践。构建创业课程体系、创业技能实训体系、创业咨询指导体系、创业服务教育体系。创业教育体系要贯穿于教学实践的各个环节,并将各个环节有效的融合,指导大学生的创新创业教育,在此过程中,一定要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涵融入进去,注重大学生的综合素质的整体提升,创新创业能力的培养,提高大学生的可持续发展及潜能的发挥。

教育部在《关于大力推进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和大学生自主创业工作的意见》中指出:“在高等学校开展创新创业教育,积极鼓励高校学生自主创业,是教育系统深人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服务于创新型国家建设的重大战略举措;是深化高等教育教学改革,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重要途径;是落实以创业带动就业,促进高校毕业生充分就业的重要措施。”在高校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工作中渗透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重视创新创业教育的研究成果,积极探索价值观多元化时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和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工作相结合的有效途径与方法,打破传统就业教育的模式,以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核心力量来促进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作者单位:江苏经贸职业技术学院)

参考文献:

[1]秦琳,李炳论.新形势下运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深入推进大学生创业教育[J].科技视野,2014(19).

创新对社会的意义篇3

一、创新是社会主义发展的动力源泉  

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是人类历史上社会制度的一次根本变革。新生的社会主义能不能快速发展,显示出比以往社会制度的优越性,关键在于它能否继续走创新之路。如果一种新事物产生之后不思进取,就会很快成为旧事物,就会在万物竞发的历史长河中被无情地淘汰,这是事物发展的客观逻辑。邓小平对此有着清醒而深刻的意识,他说:“在革命成功后,各国必须根据自己的条件建设社会主义,固定的模式是没有的,也不可能有。墨守成规的观点只能导致落后,甚至失败。”[1](p292)在他看来,保守僵化,墨守成规,是社会主义落后和失败的根本症结,锐意进取,开拓创新,才是社会主义生生不息的动力源泉。  

首先,只有不断创新才能持续激发社会主义的勃勃生机。从理论上讲,社会主义代替资本主义是历史发展的必然,社会主义由于消灭了剥削和压迫,建立了新的经济和政治制度,因而,它比以往的社会更具生机和活力。但从实践上看,社会主义制度的生机和活力并没有持续地发挥出来,有的国家还因此而放弃了社会主义制度。这一现象不能不引起人们普遍地关注和思考。有的人只看到事物的表面现象,将社会主义运动的低落和在某些国家的失败归咎于社会主义本身。对此,邓小平给予了坚决的否认。他认为,社会主义遇到的困难和曲折,并不能证明社会主义制度不好,而是实践社会主义的人思想保守,缺乏创新精神,长期固守一种僵化模式的结果。社会主义蕴含着巨大的生机和活力,只有不断创新,才能使这种生机和活力持续发挥出来。基于这种认识,从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开始,他带领全党和全国人民大刀阔斧地进行改革和创新,恢复和发展了毛泽东同志的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陆续实行了一系列适合新情况的重大政策,使全国的面貌焕然一新。  

其次,只有不断创新才能发挥社会主义的比较优势。社会主义要得到人们的普遍认同,不仅要从纵向比较中体现出对以往社会形态的优越性,更重要的是在横向比较中体现出对当代资本主义的优势。这一点邓小平讲得很清楚:“社会主义制度优于资本主义制度。这要表现在许多方面,但首先要表现在经济发展的速度和效果方面。没有这一点,再吹牛也没有用。”[2](p251)经济发展速度和效果是衡量一种社会制度先进与否的根本标准,但怎样才能实现经济的快速发展?归根结底就是要在新的观念支配下,通过新的手段和方式,在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方面实施全面改革和创新,为生产力的快速发展扫清障碍。社会主义在过去很长一段时间里之所以没有很好地发挥出对资本主义的比较优势,其根本原因就是没有认清和把握世界经济发展的新特点和新趋势,陶醉于已经建立起的社会主义经济模式之中,孤芳自赏,难以自拔。我国的改革实践充分证明,社会主义一旦认识到自身的弱点和劣势,并在重新觉醒中实现社会主义的全面创新,就能像新的社会制度诞生那样,以经济上的重新崛起,充分证明自己优于资本主义的本质特征。  

第三,只有不断创新才能实现社会主义的最终目标。社会主义取得对资本主义的比较优势并不是最终目的,只是社会主义向共产主义的过渡的一个必要条件。邓小平认为,共产主义的实现是一个极其艰巨复杂的过程,它不仅要求社会物质财富极大的丰富,而且要求人们的思想文化水平极大的提高。推进两个文明建设是一项前无古人的事业,必然会遇到一系列前所未有的新情况、新矛盾和新问题,在新的事物面前,旧的思想观念和行为方式是无能为力、无济于事的。从这个意义上讲,没有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实现共产主义就是一句空话。由于邓小平深刻认识到共产主义大厦要靠创新观念和能力来支撑,所以他在谈到为共产主义奋斗的时候,总是要求各级干部增强创新意识,创造性地开展工作。他说:“时代和任务不同了,要学习的新知识确实很多,这就更要求我们努力针对新的实际,掌握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努力提高解决新的政治经济社会文化问题的本领,“加强我们工作中的原则性、系统性、预见性和创造性。只有这样,我们党才能坚持社会主义道路,建设和发展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一直达到我们的最后目的,实现共产主义。”[1](p146—147)  

二、社会主义创新是全方位的创新  

在社会主义条件下,国家利益和人民利益高于一切。只要有利于国家兴旺发达,人民富裕幸福,有利于社会主义发展的事,就要全力以赴去做;凡是不利于国家和人民的利益,有碍社会主义发展的方面,就要坚决地进行改革和创新。这是邓小平的一个重要思想。按照这一思想,他提出了社会主义必须进行多角度、多层次、全方位的创新,以全面推进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  

一是观念创新。没有思想观念的更新,其他方面的创新就无从谈起。遵循这一思想,邓小平冲破“两个凡是”的束缚,支持真理标准大讨论,提出要完整准确地理解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他说:“只有思想解放了,我们才能正确地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为指导,解决过去遗留的问题,解决新出现的一系列问题,正确地改革同生产力迅速发展不相适应的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根据我国的实际情况,确定实现四个现代化的具体道路、方针和措施。”[2](p141)在他看来,思想能不能解放和创新,直接关系到党和国家的前途和命运,直接关系到社会主义的前途和命运。“一个党,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如果一切从本本出发,思想僵化,迷信盛行,那它就不能前进,它的生机就停止了,就要亡党亡国。”[2](p143)这不是小题大做,也不是危言耸听,而是颠扑不破的真理。纵观人类发展的历史,凡是思想保守僵化的民族,肯定是没有生气和前途的民族。凡是生机勃勃的民族,也必然是思想开放活跃的民族。社会主义要发展壮大,首先应该有全新的思维模式和思想观念。  

二是道路创新。邓小平深刻总结了国际社会主义运动的经验教训,认为采用某种固定的模式和统一的道路建设社会主义,只能葬送社会主义事业。只有从实际出发,实现发展道路的创新,才能把社会主义事业推向前进。他说:“在革命成功后,各国必须根据自己的条件建设社会主义。固定的模式是没有的,也不可能有。墨守成规的观点只能导致落后,甚至失败。”[1](p292)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教训深刻印证了这一思想,正如邓小平所总结的:“中国革命的成功,是毛泽东同志把马克思列宁主义同中国的实际相结合,走自己的路。现在中国搞建设,也要把马克思列宁主义同中国的实际相结合,走自己的路。六年来,中国农村就是根据这样的原则,走自己的路,取得成功的。最近通过的以城市为重点的改革的决定,也是把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基本原理同中国实际相结合,走自己的路。”[1](p95)邓小平的思想非常明确,能否在社会主义建设道路上突破创新,直接关系着社会主义的生死存亡。  

 

三是方法创新。社会主义事业是前无古人的全新事业,如果不在思想方法、工作方法、行为方式上创新,就无法完成建设社会主义的历史重任。这是邓小平的又一重要思想。他反复强调各级干部要克服主观主义、官僚主义、形式主义、教条主义、事务主义等思想方式和工作方式,要密切联系群众,广泛深入实际,雷厉风行办事,狠抓工作落实,切实提高效率。他对那种整天沉溺于文山会海、办事拖拉、相互扯皮、不负责任、效率低下的工作作风和工作方法极为不满,主张通过体制改革等“外科手术”式的方法革除这些弊端,以全新的方法适应全新的事业。他说,改进工作方法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迫切问题,“工作方法总要适应四个现代化的要求,改得好一点、快一点。”[2](p282)在他看来,没有方法的创新,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就难以落实,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宏伟蓝图就无法实现。  

四是制度创新。邓小平认为,社会主义能否发挥其优越性,关键在于其制度的好坏。他所说的制度不是指社会主义根本制度,而是指具体的制度或体制。他指出:“制度好可以使坏人无法任意横行,制度不好可以使好人无法充分做好事,甚至会走向反面。”“我们过去发生的各种错误,固然与某些领导人的思想、作风有关,但是组织制度、工作制度方面的问题更重要。”[2](p333)制度问题比起其他问题来更具有全局性、根本性和长远性。基于这种认识,他主张对现行体制所存在的弊端进行全面改革,以实现体制的根本创新。如不进行改革和创新,就很难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需要,就会严重妨碍社会主义优越性的发挥。从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邓小平对经济体制、政治体制、科技体制、教育体制、干部体制、财政体制、金融体制等的改革和创新有过专门的论述,提出过具体的要求。从一定的意义上讲,邓小平所领导的改革开放事业,就是一项制度创新的伟大工程。我国20多年的实践证明,没有制度的变革与创新,就不可能有社会主义的辉煌。社会主义要永葆其青春和活力,就需要我们按照邓小平的制度创新思想,根据变化着的新情况适时进行体制改革,使社会主义制度以新的内容和形式走向新的历程。  

五是科技创新。邓小平有一个极为重要的思想,就是人类的进步,社会主义的发展,归根结底依靠科学。他明确指出:“实现人类的希望离不开科学,第三世界摆脱贫困离不开科学,维护世界和平也离不开科学。”[1](p183)在他看来,科技在人类社会发展中的作用已经被提升到了第一位。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最终也要靠科技来实现。因此,科技创新在社会主义创新工程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他认为,科技创新最重要的标志就是发展高新科学技术,就是要站在世界科学技术发展的前列。他说:“高科技领域,中国也要在世界占有一席之地。”“搞科技,越高越好,越新越好。越高越新,我们也就越高兴。”[1](p378)为了实现科技创新,邓小平主张在科技政策、科技体制、科技人才、科技投资、科技成果转化等一系列方面都要打破常规,一切都要从有利于出科技成果,有利于出科技人才出发。要大胆引进国外智力,吸收世界科技精华,为我所用,以促进我国的科技创新。  

六是文化创新。文化建设状况直接影响着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建设,也影响着社会风气的变化。因此,邓小平从社会主义“不变质”的战略高度强调了文化创新的重要意义。他把思想文化战线上的战士看作人类灵魂的工程师,强调所有从事文化工作的同志都“应当高举马克思主义的、社会主义的旗帜,用自己的文章、作品、教学、讲演、表演,教育和引导人民正确地对待历史,认识现实,坚信社会主义和党的领导,鼓舞人民奋发努力,积极向上,真正做到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守纪律,为伟大壮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而英勇奋斗。”[1](p40)要使社会主义文化产品成为鼓舞人、鞭策人、激励人的精神武器,就应该在坚持社会主义方向的前提下,大胆改革,勇于创新。无论是理论研究成果,还是文学艺术作品,都应该深刻反映社会生活,探索社会发展规律,具有厚重的历史感、深沉的思想内涵和崭新的表现形式。总之,文化发展的源泉在于创新,文化功能的实现也在于创新。  

三、社会主义创新必须坚持科学的指导原则  

创新不仅要有高度的热情和强烈的冲动,而且要有科学态度和求实精神。只有把创新热情和科学态度结合起来,坚持以科学的原则作指导,才能真正实现创新。否则,创新只能陷于空谈。遵循这一逻辑,邓小平提出了社会主义创新的五条指导原则:  

第一,坚持继承与发展相结合的原则。社会主义创新主要表现为理论创新和实践创新,而理论创新则主要表现为马克思主义的发展。怎样发展马克思主义?邓小平一贯的态度是,必须在坚持和继承的前提下发展。如果抛弃马克思主义,社会主义就会走偏方向,就无所谓发展和创新。同时,坚持和继承不是原封不动地照搬,更不是用马克思主义理论来度量和切割现实,而是要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指导下,认真研究新情况,总结新经验,提出新理论,使马克思主义在新的历史条件下不断得到丰富、充实和发展。按照这一原则,邓小平批驳了马克思主义“失败了”、“过时了”的论调,指出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永远是社会主义的旗帜,任何时候都不能动摇。他说:“不要认为马克思主义就消失了,没用了,失败了。哪有这回事!”[1](p383)同时他又指出,马克思主义理论从来不是教条,而是行动的指南。“绝不能要求马克思为解决他去世之后上百年、几百年所产生的问题提供现成答案。列宁同样也不能承担为他去世以后五十年、一百年所产生的问题提供现成答案的任务。真正的马克思列宁主义者必须根据现在的情况,认识、继承和发展马克思列宁主义。”“不以新的思想、观点去继承、发展马克思主义,不是真正的马克思主义者。”[1](p291—292)可见,发展、创新离不开继承,继承必须创新,不创新就不是真正的继承。两者是辩证统一的。  

第二,坚持借鉴与独创相结合的原则。邓小平一贯认为,随着世界一体化进程的加快,各个国家的联系愈来愈紧密,每一个国家都不能脱离世界而孤立地发展,都需要相互学习、相互借鉴。社会主义要发展创新,决不能把自己封闭起来,应该勇敢地吸取世界各国的先进经验,以作为自己发展创新的起点。不会借鉴,也就不会创新。所以,“关起门来搞建设是不能成功的,中国的发展离不开世界。”[1](p78)邓小平同时又指出,像中国这样的大国只靠借鉴别人的东西也不能发展起来,借鉴只能建立在独立自主、自力更生的基点之上,借鉴必须通过内化、创新才能发挥作用,借鉴离开了独创,就会变成照搬或者爬行。他说:“无论是革命还是建设,都要注意学习和借鉴外国经验。但是,照抄照搬别国经验、别国模式,从来不能得到成功。这方面我们有过不少教训。把马克思主义的普遍真理同我国的具体实际结合起来,走自己的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这就是我们总结长期历史经验得出的基本结论。”[1](p2—3)不言而喻,不借鉴不会有创新,只借鉴也不可能有创新,只有把借鉴和独创结合起来,才能实现高起点的创新。这是走创新之路的一条重要原则。  

创新对社会的意义篇4

一、创新是社会主义发展的动力源泉  

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是人类历史上社会制度的一次根本变革。新生的社会主义能不能快速发展,显示出比以往社会制度的优越性,关键在于它能否继续走创新之路。如果一种新事物产生之后不思进取,就会很快成为旧事物,就会在万物竞发的历史长河中被无情地淘汰,这是事物发展的客观逻辑。邓小平对此有着清醒而深刻的意识,他说:“在革命成功后,各国必须根据自己的条件建设社会主义,固定的模式是没有的,也不可能有。墨守成规的观点只能导致落后,甚至失败。”[1](p292)在他看来,保守僵化,墨守成规,是社会主义落后和失败的根本症结,锐意进取,开拓创新,才是社会主义生生不息的动力源泉。  

首先,只有不断创新才能持续激发社会主义的勃勃生机。从理论上讲,社会主义代替资本主义是历史发展的必然,社会主义由于消灭了剥削和压迫,建立了新的经济和政治制度,因而,它比以往的社会更具生机和活力。但从实践上看,社会主义制度的生机和活力并没有持续地发挥出来,有的国家还因此而放弃了社会主义制度。这一现象不能不引起人们普遍地关注和思考。有的人只看到事物的表面现象,将社会主义运动的低落和在某些国家的失败归咎于社会主义本身。对此,邓小平给予了坚决的否认。他认为,社会主义遇到的困难和曲折,并不能证明社会主义制度不好,而是实践社会主义的人思想保守,缺乏创新精神,长期固守一种僵化模式的结果。社会主义蕴含着巨大的生机和活力,只有不断创新,才能使这种生机和活力持续发挥出来。基于这种认识,从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开始,他带领全党和全国人民大刀阔斧地进行改革和创新,恢复和发展了毛泽东同志的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陆续实行了一系列适合新情况的重大政策,使全国的面貌焕然一新。  

其次,只有不断创新才能发挥社会主义的比较优势。社会主义要得到人们的普遍认同,不仅要从纵向比较中体现出对以往社会形态的优越性,更重要的是在横向比较中体现出对当代资本主义的优势。这一点邓小平讲得很清楚:“社会主义制度优于资本主义制度。这要表现在许多方面,但首先要表现在经济发展的速度和效果方面。没有这一点,再吹牛也没有用。”[2](p251)经济发展速度和效果是衡量一种社会制度先进与否的根本标准,但怎样才能实现经济的快速发展?归根结底就是要在新的观念支配下,通过新的手段和方式,在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方面实施全面改革和创新,为生产力的快速发展扫清障碍。社会主义在过去很长一段时间里之所以没有很好地发挥出对资本主义的比较优势,其根本原因就是没有认清和把握世界经济发展的新特点和新趋势,陶醉于已经建立起的社会主义经济模式之中,孤芳自赏,难以自拔。我国的改革实践充分证明,社会主义一旦认识到自身的弱点和劣势,并在重新觉醒中实现社会主义的全面创新,就能像新的社会制度诞生那样,以经济上的重新崛起,充分证明自己优于资本主义的本质特征。  

第三,只有不断创新才能实现社会主义的最终目标。社会主义取得对资本主义的比较优势并不是最终目的,只是社会主义向共产主义的过渡的一个必要条件。邓小平认为,共产主义的实现是一个极其艰巨复杂的过程,它不仅要求社会物质财富极大的丰富,而且要求人们的思想文化水平极大的提高。推进两个文明建设是一项前无古人的事业,必然会遇到一系列前所未有的新情况、新矛盾和新问题,在新的事物面前,旧的思想观念和行为方式是无能为力、无济于事的。从这个意义上讲,没有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实现共产主义就是一句空话。由于邓小平深刻认识到共产主义大厦要靠创新观念和能力来支撑,所以他在谈到为共产主义奋斗的时候,总是要求各级干部增强创新意识,创造性地开展工作。他说:“时代和任务不同了,要学习的新知识确实很多,这就更要求我们努力针对新的实际,掌握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努力提高解决新的政治经济社会文化问题的本领,“加强我们工作中的原则性、系统性、预见性和创造性。只有这样,我们党才能坚持社会主义道路,建设和发展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一直达到我们的最后目的,实现共产主义。”[1](p146—147)  

二、社会主义创新是全方位的创新  

在社会主义条件下,国家利益和人民利益高于一切。只要有利于国家兴旺发达,人民富裕幸福,有利于社会主义发展的事,就要全力以赴去做;凡是不利于国家和人民的利益,有碍社会主义发展的方面,就要坚决地进行改革和创新。这是邓小平的一个重要思想。按照这一思想,他提出了社会主义必须进行多角度、多层次、全方位的创新,以全面推进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  

一是观念创新。没有思想观念的更新,其他方面的创新就无从谈起。遵循这一思想,邓小平冲破“两个凡是”的束缚,支持真理标准大讨论,提出要完整准确地理解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他说:“只有思想解放了,我们才能正确地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为指导,解决过去遗留的问题,解决新出现的一系列问题,正确地改革同生产力迅速发展不相适应的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根据我国的实际情况,确定实现四个现代化的具体道路、方针和措施。”[2](p141)在他看来,思想能不能解放和创新,直接关系到党和国家的前途和命运,直接关系到社会主义的前途和命运。“一个党,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如果一切从本本出发,思想僵化,迷信盛行,那它就不能前进,它的生机就停止了,就要亡党亡国。”[2](p143)这不是小题大做,也不是危言耸听,而是颠扑不破的真理。纵观人类发展的历史,凡是思想保守僵化的民族,肯定是没有生气和前途的民族。凡是生机勃勃的民族,也必然是思想开放活跃的民族。社会主义要发展壮大,首先应该有全新的思维模式和思想观念。  

二是道路创新。邓小平深刻总结了国际社会主义运动的经验教训,认为采用某种固定的模式和统一的道路建设社会主义,只能葬送社会主义事业。只有从实际出发,实现发展道路的创新,才能把社会主义事业推向前进。他说:“在革命成功后,各国必须根据自己的条件建设社会主义。固定的模式是没有的,也不可能有。墨守成规的观点只能导致落后,甚至失败。”[1](p292)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教训深刻印证了这一思想,正如邓小平所总结的:“中国革命的成功,是毛泽东同志把马克思列宁主义同中国的实际相结合,走自己的路。现在中国搞建设,也要把马克思列宁主义同中国的实际相结合,走自己的路。六年来,中国农村就是根据这样的原则,走自己的路,取得成功的。最近通过的以城市为重点的改革的决定,也是把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基本原理同中国实际相结合,走自己的路。”[1](p95)邓小平的思想非常明确,能否在社会主义建设道路上突破创新,直接关系着社会主义的生死存亡。  

三是方法创新。社会主义事业是前无古人的全新事业,如果不在思想方法、工作方法、行为方式上创新,就无法完成建设社会主义的历史重任。这是邓小平的又一重要思想。他反复强调各级干部要克服主观主义、官僚主义、形式主义、教条主义、事务主义等思想方式和工作方式,要密切联系群众,广泛深入实际,雷厉风行办事,狠抓工作落实,切实提高效率。他对那种整天沉溺于文山会海、办事拖拉、相互扯皮、不负责任、效率低下的工作作风和工作方法极为不满,主张通过体制改革等“外科手术”式的方法革除这些弊端,以全新的方法适应全新的事业。他说,改进工作方法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迫切问题,“工作方法总要适应四个现代化的要求,改得好一点、快一点。”[2](p282)在他看来,没有方法的创新,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就难以落实,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宏伟蓝图就无法实现。  

四是制度创新。邓小平认为,社会主义能否发挥其优越性,关键在于其制度的好坏。他所说的制度不是指社会主义根本制度,而是指具体的制度或体制。他指出:“制度好可以使坏人无法任意横行,制度不好可以使好人无法充分做好事,甚至会走向反面。”“我们过去发生的各种错误,固然与某些领导人的思想、作风有关,但是组织制度、工作制度方面的问题更重要。”[2](p333)制度问题比起其他问题来更具有全局性、根本性和长远性。基于这种认识,他主张对现行体制所存在的弊端进行全面改革,以实现体制的根本创新。如不进行改革和创新,就很难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需要,就会严重妨碍社会主义优越性的发挥。从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邓小平对经济体制、政治体制、科技体制、教育体制、干部体制、财政体制、金融体制等的改革和创新有过专门的论述,提出过具体的要求。从一定的意义上讲,邓小平所领导的改革开放事业,就是一项制度创新的伟大工程。我国20多年的实践证明,没有制度的变革与创新,就不可能有社会主义的辉煌。社会主义要永葆其青春和活力,就需要我们按照邓小平的制度创新思想,根据变化着的新情况适时进行体制改革,使社会主义制度以新的内容和形式走向新的历程。  

五是科技创新。邓小平有一个极为重要的思想,就是人类的进步,社会主义的发展,归根结底依靠科学。他明确指出:“实现人类的希望离不开科学,第三世界摆脱贫困离不开科学,维护世界和平也离不开科学。”[1](p183)在他看来,科技在人类社会发展中的作用已经被提升到了第一位。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最终也要靠科技来实现。因此,科技创新在社会主义创新工程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他认为,科技创新最重要的标志就是发展高新科学技术,就是要站在世界科学技术发展的前列。他说:“高科技领域,中国也要在世界占有一席之地。”“搞科技,越高越好,越新越好。越高越新,我们也就越高兴。”[1](p378)为了实现科技创新,邓小平主张在科技政策、科技体制、科技人才、科技投资、科技成果转化等一系列方面都要打破常规,一切都要从有利于出科技成果,有利于出科技人才出发。要大胆引进国外智力,吸收世界科技精华,为我所用,以促进我国的科技创新。  

六是文化创新。文化建设状况直接影响着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建设,也影响着社会风气的变化。因此,邓小平从社会主义“不变质”的战略高度强调了文化创新的重要意义。他把思想文化战线上的战士看作人类灵魂的工程师,强调所有从事文化工作的同志都“应当高举马克思主义的、社会主义的旗帜,用自己的文章、作品、教学、讲演、表演,教育和引导人民正确地对待历史,认识现实,坚信社会主义和党的领导,鼓舞人民奋发努力,积极向上,真正做到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守纪律,为伟大壮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而英勇奋斗。”[1](p40)要使社会主义文化产品成为鼓舞人、鞭策人、激励人的精神武器,就应该在坚持社会主义方向的前提下,大胆改革,勇于创新。无论是理论研究成果,还是文学艺术作品,都应该深刻反映社会生活,探索社会发展规律,具有厚重的历史感、深沉的思想内涵和崭新的表现形式。总之,文化发展的源泉在于创新,文化功能的实现也在于创新。  

三、社会主义创新必须坚持科学的指导原则  

创新不仅要有高度的热情和强烈的冲动,而且要有科学态度和求实精神。只有把创新热情和科学态度结合起来,坚持以科学的原则作指导,才能真正实现创新。否则,创新只能陷于空谈。遵循这一逻辑,邓小平提出了社会主义创新的五条指导原则:  

第一,坚持继承与发展相结合的原则。社会主义创新主要表现为理论创新和实践创新,而理论创新则主要表现为马克思主义的发展。怎样发展马克思主义?邓小平一贯的态度是,必须在坚持和继承的前提下发展。如果抛弃马克思主义,社会主义就会走偏方向,就无所谓发展和创新。同时,坚持和继承不是原封不动地照搬,更不是用马克思主义理论来度量和切割现实,而是要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指导下,认真研究新情况,总结新经验,提出新理论,使马克思主义在新的历史条件下不断得到丰富、充实和发展。按照这一原则,邓小平批驳了马克思主义“失败了”、“过时了”的论调,指出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永远是社会主义的旗帜,任何时候都不能动摇。他说:“不要认为马克思主义就消失了,没用了,失败了。哪有这回事!”[1](p383)同时他又指出,马克思主义理论从来不是教条,而是行动的指南。“绝不能要求马克思为解决他去世之后上百年、几百年所产生的问题提供现成答案。列宁同样也不能承担为他去世以后五十年、一百年所产生的问题提供现成答案的任务。真正的马克思列宁主义者必须根据现在的情况,认识、继承和发展马克思列宁主义。”“不以新的思想、观点去继承、发展马克思主义,不是真正的马克思主义者。”[1](p291—292)可见,发展、创新离不开继承,继承必须创新,不创新就不是真正的继承。两者是辩证统一的。  

第二,坚持借鉴与独创相结合的原则。邓小平一贯认为,随着世界一体化进程的加快,各个国家的联系愈来愈紧密,每一个国家都不能脱离世界而孤立地发展,都需要相互学习、相互借鉴。社会主义要发展创新,决不能把自己封闭起来,应该勇敢地吸取世界各国的先进经验,以作为自己发展创新的起点。不会借鉴,也就不会创新。所以,“关起门来搞建设是不能成功的,中国的发展离不开世界。”[1](p78)邓小平同时又指出,像中国这样的大国只靠借鉴别人的东西也不能发展起来,借鉴只能建立在独立自主、自力更生的基点之上,借鉴必须通过内化、创新才能发挥作用,借鉴离开了独创,就会变成照搬或者爬行。他说:“无论是革命还是建设,都要注意学习和借鉴外国经验。但是,照抄照搬别国经验、别国模式,从来不能得到成功。这方面我们有过不少教训。把马克思主义的普遍真理同我国的具体实际结合起来,走自己的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这就是我们总结长期历史经验得出的基本结论。”[1](p2—3)不言而喻,不借鉴不会有创新,只借鉴也不可能有创新,只有把借鉴和独创结合起来,才能实现高起点的创新。这是走创新之路的一条重要原则。  

第三,坚持敢闯敢试与慎重稳妥相结合的原则。创新是突破传统、打破常规的活动,必然要有敢闯、敢冒、敢试的精神,谨小慎微、畏首畏尾不可能开创新的局面。正是从这个意义上,邓小平反复强调思想要更解放一点,胆子要更大一点,步子要更快一点。他说:“要克服一个怕字,要有勇气。什么事情总要有人试第一个,才能开拓新路。”[1](p367)“没有一点闯的精神,没有一点‘冒’的精神,没有一股气呀、劲呀,就走不出一条好路,走不出一条新路,就干不出新的事业。”[1](p372)但敢闯敢试并不等于瞎闯乱试,敢闯敢试应该是在“看准了的”的前提下,应该从实际出发,遵循客观规律,否则,就会受到客观规律的惩罚。所以,邓小平在强调敢闯敢试的同时,也非常重视慎重和稳妥。他说:“进行全面的经济体制改革需要有勇气,胆子要大,步子要稳。”[1](p130)“没有胆量搞不成四个现代化。但处理具体事情要谨慎小心,及时总结经验……。避免犯大错误。”[1](p229)邓小平的思想非常明了,没有胆量和闯劲,不可能创新;不尊重事实、不从实际出发的瞎闯,同样不可能创新;只有把闯劲和拼劲与慎重稳妥统一起来,才能真正做到创新。  

第四,坚持发挥领导骨干的作用与调动群众积极性相结合的原则。社会主义改革创新涉及到方方面面的利益,需要处理好各种矛盾和关系,因而必须有组织、有领导、有计划地进行。既然是有组织、有领导的活动,就要求各级领导既要带头创新,又要组织好、领导好群众性的创新活动。鉴于领导者在社会主义创新活动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邓小平历来强调各级领导者要解放思想,大胆创新,锐意进取,并且把是否具有创造性作为衡量干部好坏的一个重要标准。但只有领导者的创新积极性是远远不够的。因为社会主义创新活动实质上是群众性的活动,没有群众的广泛参与,不发挥群众的首创精神,社会主义创新就难以深入和持久。只有把调动领导骨干的积极性和群众的积极性有机地统一起来,社会主义创新活动才有了深厚的社会基础,才能万众一心,众志成城地克服社会主义建设过程中的矛盾和困难,谱写社会主义建设的新篇章。  

第五,坚持注重物质条件与发挥人的因素相结合的原则。创新离不开一定的物质基础,脱离了物质条件讲创新,从某种意义上讲是唯心论的表现。因此,邓小平一贯注重为创新活动提供必要的物质保障。他多次讲到要大力改善教师、科技人员和广大群众的物质和文化生活条件,提高对社会主义创新有突出贡献人员的物质待遇,增加对创新性行业的投入等。但邓小平始终是物质与精神的辩证统一论者,他在强调物的因素的同时,更注重发挥人的能动作用。没有人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物质条件再好也无济于事。他说,社会主义创新,“归根到底,就是要发挥积极性,只要把人们的聪明才智调动起来,我们还是有希望的。”[2](p233)他尤其强调要加强对各类创新人才的培养,只要有了人才,社会主义创新才有了根本保证。他曾经指出:“改革经济体制,最重要的、我最关心的,是人才。改革科技体制,我最关心的,还是人才。”[1](p108)按照邓小平的观点,人是社会主义创新最可宝贵的因素,压抑了人的积极性,就等于扼杀了创新,调动了人的积极性,就能从根本上激活创新。在调动人的积极性的前提下,不断改善创新者的物质条件,实现人的因素与物质条件的有机结合,社会主义创新就有了永不枯竭的源泉和动力。  

【参考文献】  

创新对社会的意义篇5

 

20世纪末社会主义发展历史上出现了震惊世界的事件,其重要原因之一就是意识形态“多元化”。如今,互联网等多媒体的迅速发展,西方国家借机在网络空间推行网络自由化,企图通过在网络空间传播普世价值等错误价值观,再一次实现中国意识形态的“多元化”,以此否定社会主义意识形态。青年群体是网络的主体,加之没有成熟的价值判断和理性抉择能力,自然成为意识侵害的主要对象。

 

党和国家一直十分重视意识形态安全。一直强调意识形态工作是一项极端重要的工作,意识形态关乎旗帜、关乎道路、关乎国家政治安全。青年的意识形态工作则是重中之重。一方面,青年是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青年是意识形态安全的晴雨表,青年的意识形态决定了未来整个社会的意识形态。另一方面青年之间有较强的内聚力,青年在保持独立交往的同时,在兴趣、爱好、态度等因素相同的情况下,通过频繁的交往容易形成群体,表现出较强的集体性。青年间的这种内聚力使得他们形成自己圈子内部的亚文化。青年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将会影响青年文化圈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这将成为一股不可忽视的力量。所以,要重视青年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保持青年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定力。

 

一、加强理想信念教育,树立“中国梦”的远大理想

 

坚定青年对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定力首先源于青年对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自觉,即青年内心深处对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认可和理解。而实现青年对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自觉就需要青年加强理想信念教育,树立“中国梦”的远大理想,并在“中国梦”之下树立青年自己的“青年梦”。以“中国梦”引领“青春梦”,用“青春梦”筑就“中国梦”。

 

当下中国青年对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认可和理解主要体现在对“中国梦”远大理想的坚定。“中国梦”是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的总目标,是中国人民最大的理想信念。“中国梦”是党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指导下,制定的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崇高指向标。青年对“中国梦”的坚定归根结底就是需要坚持三个自信,即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和道路自信。青年要学习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以及当下的系列重要讲话,深入理解我们党的理论和指导思想,建立理论自信。在理论自信的基础之上进一步认识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我们党经过实践检验的符合我国国情,能够带领我们走向富裕、幸福的科学制度和正确道路,继而坚持制度自信和道路自信。青年只有坚持了三个自信才能坚定“中国梦”的伟大理想信念,才能真正是实现对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自觉。

 

与此同时,青年还需要在“中国梦”的引领下树立自己“青春梦”。多次指出青年要坚定理想信念。理想指引人生方向,信念决定事业成败,没有理想信念就会导致精神上的缺钙。拥有理想信念的青年才能看清人生方向,担起历史重任。青年者,国家之魂。从90多年前的五四运动到今天,青年在历史中担负了重要的责任和使命。如今,面对“两个百年”的奋斗目标,青年将全程参与。而青年要担负起历史的使命和国家的责任就必须树立自己的“青春梦”,用“青春梦”筑就“中国梦”。有梦之青年,才能担起重任,也才能够真正实现社会主义意识形态自觉,抵御西方意识形态的侵略,保持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定力。

 

二、加强传统文化教育,增强文化自信

 

抵御西方国家意识形态的侵略,青年除了坚定对“中国梦”的信仰,守住自己内心之外,还应该采取积极主动的方式,变被动为主动。不含糊的避之、让之而是应该运用自己的文化与其讲道理、摆事实,掌握意识形态的话语主动权,实现青年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自信。而实现意识形态的自信,青年需要从加强传统文化教育,增强文化自信和清醒认知、借鉴多元世界文化两方面实现。

 

多次呼吁青年要坚定文化自信。许多青年在面对多元的世界文化之时,之所以会出现言必称西方,是因为他们不了解中国传统文化的优秀之处,不能够清楚认识中国传统文化的精华。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国五千年的文明积淀,是中华民族最深沉的精神追求,它包含着中华民族最根本的基因,代表着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历史上从来都是这样,谁抛弃民族的文化和精神,谁将失去未来,被历史所抛弃。现在的许多青年崇洋媚外,总是觉得外国的制度好、外国的文化先进,以了解外国的文化为荣,而渐渐将中国的优秀文化抛之脑外,丢弃一旁。这样必然给以外国对其进行意识形态侵略的机会,导致社会主义意识形态摇摆不定。所以青年务必通过一切方式加强学习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将传统文化作为自己文化学习的根本,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将传统文化植根于大脑,才能真正实现文化自信。青年也只有实现了文化自信,才能真正的站在世界,自信地同一切反对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国家平等对话。

 

另一方面是青年要能够清楚地认知世界多元文化,在对世界多元文化借鉴中保持理性。我们强调青年要学习传统文化,坚定本国的文化自信,不是完全否定世界文化,而是合理吸收世界优秀文化,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对于优秀的世界文化遗产,我们必须要学习,并且借鉴其一切新思想、新观点来丰富和发展本国文化。但是,在借鉴之余不能犯“本本主义”、“教条主义”的错误,这一点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我们就已经知道了。我们学习马克思主义理论,是运用其科学理论来指导我们进行实践,是经过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而不是单纯的照抄照搬。同理,青年对世界文化依旧需要根据本国的需要、根据实际的情况合理学习,适当借鉴。

 

青年只有建立了自己的文化自信,坚定对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定力,掌握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话语权主动权,才能真正的与西方资本主义国家所宣扬的错误价值观相对抗,维护本国的意识形态安全。

 

三、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构建中国特色价值体系

 

保持青年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定力的根本保证是青年实现社会主义意识形态自强。而要实现社会主义意识形态自强就必须加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建设,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构建中国特色价值体系。

 

青年阶段是人生最有激情、最饱含热血的阶段,他们热爱祖国,渴望国家发展更快、更好,渴望自己能改变国家、改变世界。但是热血的他们,没有成熟的价值观、人生观,对待事情没有理性的思维能力,只能看到事物的表象,难以深入到事物的本质。所以也最容易受到西方国家的利用,被利用来破坏我国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安全。面对日益激烈的意识形态斗争,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导,帮助青年树立正确价值观和人生观刻不容缓。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包含了三个层面,国家、社会和个人。首先是国家层面,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反作用于社会存在,正确的社会意识促进社会存在的发展。要引导青年看到,中国是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中国国家的富强与正确的社会意识形态的推动离不开关系,即马克思主义为主导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青年只有坚定了正确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才能在未来担负国家富强、民主发展、社会文明和和谐的伟大历史使命,真正成为社会主义事业的接班人。其次是社会层面,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十八届四中全会以来,我们提出全面依法治国,实现国家法治化。全面依法治国的治国方略是党在社会主义意识形态指导下在实践中探索发现,在其上升为理论之后又将成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新内容,指导我们继续前进。这足以证明社会主义意识形态是与时俱进的意识形态,具有先进性和科学性。引导青年认识到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科学性将可以增强青年对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自强,从而保持对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定力。最后是个人层面,爱国、敬业、诚信、友善。这是引导青年形成正确价值观的核心要素。要加强青年的爱国主义教育,增强爱国主义意识,让青年真正参与到祖国的建设中来,成为社会主义建设的一分子。只有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将青年凝聚,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锻造青年的价值观,才能真正保持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定力。

 

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之下,引导青年加强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及的重要思想,构建中国特色价值体系。用中国特色价值体系来保持青年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定力,抵抗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意识侵略,在复杂的意识形态斗争中取得最终胜利。

 

四、坚持党管意识形态,发挥青年党员的模范作用

 

邓小平同志曾提出四项基本原则,其中之一就是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中国共产党是工人阶级的先锋队,始终代表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才能真正指导我们为人民的利益而奋斗。面意识形态错综复杂的新形势,我们要坚持党管意识形态。指出,面对意识形态的安全问题,宣传部门有重要职责,宣传部门要牢牢掌握意识形态阵地的话语权主动权,做到守土有责、守土负责、守土尽责。自中国共产党成立以来,领导我们实现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建立新中国、实现改革开放,领导人民过上富裕的生活。如今,面对复杂的意识形态斗争,相信中国共产党依旧你能够带领人民实现意识形态斗争的最终胜利,不断丰富和发展与人民紧密相关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

 

同时要发挥青年党员的先锋模范带头作用。意识形态工作一定要加强意识形态阵地意识,抢占意识形态建设阵地。要充分运用互联网等传媒载体的力量增加对社会主义意识形式形态的宣传力度。青年党员不仅要加强自身对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坚定,同时还要在青年群体中形成正确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文化圈,感染和影响其他青年群体。首先,青年党员要积极学习参加“两学一做”活动,学习党章、党规和系列讲话,用正确思想武装自己的大脑。其次,要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带头作用,向其他青年党员宣传中央的重大工作部署,宣传中央关于形势的重大分析判断,鼓励其他青年坚定的同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坚决维护中央权威。担负起巩固壮大主流思想舆论,弘扬主旋律,传播正能量的重大历史使命。只有这样才能保障青年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自觉、自信、自强,真正保持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定力。

 

五、全面加强共青团工作,积极支持青年建功立业、创新创业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要引导青年保持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定力,需要引导青年看到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在社会主义事业建设实践中的正确指导作用。青年作为社会主义事业的接班人,除了加强思想教育,在思想上坚定对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定力,还需要参与到社会主义建设的实践中,在实践中切身感受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科学性和先进性。当下,青年参与到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中,主要体现在青年要响应国家号召,积极创新创业、建功立业。

 

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自1922年成立以来,始终以先进的思想引导青年,始终代表和维护青年利益,始终服务青年需求。现今,青年面对巨大的就业压力,国家面临改革转型的重要时期,共青团要积极发挥起作用,引导青年积极创新创业,解决就业问题的同时,用青年的新思想、新作为为国家的转型、富强增砖添瓦。李克强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当下经济发展的“双引擎”是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和增加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李克强总理多次强调,青年要积极参与到大众创业、万众创新中来,自己动手解决就业问题,同时为国家经济的发展注入新鲜血液。共青团要积极支持和鼓励青年进行创新、创业,为青年的创新、创业提供平台。例如共青团在上海举办的第三届“创青杯”中国青年创新创业大赛一方面为青年进行创新创业提供了资金和平台,另一方面在大赛中也为青年后续进行的创业提供了指导,为其成功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只有全面加强共青团的工作,积极支持青年创新创业,引导青年参与到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中来才能真正实现在实践中保持青年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定力。

 

通过实现青年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自觉、自信和自强来真正实现保持青年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定力。用“中国梦”引导青年树立“青春梦”,坚定青年对“中国梦”的远大理想,实现青年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自觉;用传统文化教育青年,增强青年的文化自信,实现青年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自信;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构建中国特色价值体系,培育青年正确价值观,实现青年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自强。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实现青年意识形态的安全,维护国家意识形态的安全。

创新对社会的意义篇6

【关键词】先进文化;文化理论;创新发展

1、前言

自2013年党的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胜利召开以来,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不断前进,全国人民在党的领导下正在全面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伟大历史征程中奋力前进,与此同时,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也在此实践过程中不断实现创新发展。党的文化理论在党的十以来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实践中不断得到创新发展,充分贯彻落实了的一系列新的思想观点和价值判断,是马克思主义在我国文化建设中的新的发展,体现了理论创新的自身规律。

2、“十”以来党的文化理论创新发展的体现

“十”以来的党的文化理论的创新发展是在我们党深刻总结历史发展经验的基础上结合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现实情况而提出的一系列具有指导意义的新思想、新理论、新观点,这些党的新的文化理论创新集中体现在“十”以后党中央重要文献及领导人系列讲话中。

2.1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引领。“十”以来的党的文化理论创新从根本上强调了实现中国梦需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我们党在长期历史发展过程中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总结出来的符合国情党情民情的价值取向,其核心内容是“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在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建设中需要遵循“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等基本要求。

2.2坚持对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继承发展。对传统文化的态度直接体现了一个国家和民族对于自身文化建设的自信程度。在西方价值观念和文化内涵日趋加深对我国的影响的今天,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必须要更加坚定地坚持对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继承与发展。党的十以来的文化理论创新更加重视对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继承与发展,提出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是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建设的“软实力”的观点,标志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新的发展方向。的“四个强调”正是对这一理论的具体阐释。

2.3坚持推进党的文化体制创新。“十”以来,党的文化理论创新还特别提出了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进程中需要更加深入地发挥强大的文化软实力的观点。这表明在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党对于文化的地位和作用的认识有了更新的正确成果。党的十以来的文化理论创新发展还包括提出重点改革文化体制,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深入体制改革,实现改革系统性、整体性、协同性的任务。

2.4坚持党对意识形态的主导。根据的“8•19讲话”精神,意识形态工作是关系到我们党文化建设全局的极端重要的内容。一个民族意识形态的发展进程直接决定了这一民族的文化发展生命力,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中必须要始终把握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坚持党的建设工作与意识形态工作互为依存、和谐共生。

3、党的文化理论创新发展的启示

3.1坚持党的文化理论系统发展原则。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进程中需要始终全面系统地把握党的文化理论,这就要求在认识和应用党的文化理论创新发展成果时要特别重视系统性和全面性原则。始终正确把握党的文化理论创新对于马克思主义文化理论的发展及其地位,始终把握实事求是、解放思想、与时俱进、求真务实的原则,不断继承发展党的优秀理论成果,在实践中努力实现党的文化理论创新。特别是在“十”以来的党的文化理论创新发展研究中要充分认识“中国梦”这一极具创新性的文化理论的突出重要地位,以适应新时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需要。

3.2党的文化理论创新发展了社会主义理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一道成为我们党领导和团结全国各族人民开展一切工作取得所有成绩的根本保障,而在“十”以来的党的文化理论创新发展进程中可以明确地看到,党的文化理论创新发展非但没有否定社会主义理论,更是从实践中丰富和发展了社会主义理论。

3.3始终把握党的文化理论创新的着力点。党的一切文化理论创新最终都要落脚到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历史进程中,因此深刻理解领会党在“十”以来的文化理论创新成果需要始终坚持唯物辩证法思想,找到当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中的主要矛盾和主要问题,找准解决问题的着力点和切入点,从而真正系统全面地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在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整体布局中,我们应该清醒地看到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并不能完全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社会建设等完全适应,而文化建设的成果也远远没有能够满足广大人民群众对于精神文化的需求,因此必须要始终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深入发掘优秀传统文化的道德资源,不断引领人民开展更高层次的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建设,推动社会主义文化体制改革,努力实现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目标。

【参考文献】

[1]常欣欣.十以来党的理论创新科学方法[J].人民论坛,2014(10)

[2]张锐.十以来党的文化理论创新发展及其启示[J].科技视界,2012(12)

创新对社会的意义篇7

关键词:群众工作创新基础工程

群众工作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础工程。解决当前我们党群众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创新党的群众工作,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内在要求。

一、群众工作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础工程

首先,群众工作是有效解决人民内部矛盾,建立和谐人际关系的基础性工作。通过群众工作,可以掌握和疏导群众情绪,了解并引导人们的思想动向,把握社会心态及其变化,这些对于构建和谐的社会环境,具有重要作用。同时利用群众工作密切联系群众的优势,将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有机结合起来,把群众工作寓于民主化、法制化手段解决认识、处理、调解人民内部的各种利益关系和利益矛盾的过程中,就能够及时地掌握社会矛盾、防止矛盾的激化,正确化解各种社会矛盾。

其次,群众工作是实现社会和谐与提高和谐程度、和谐水平的重要基础。人民群众是我们国家实现社会治理、维护社会安定和谐的主体。把党的群众工作与党的执政方式、制度建设和治国方略、治国机制结合起来,通过发挥群众工作联系广泛性的优势,可以联系执政党与参政党及各阶层、各行业、不同利益群体的最广大的人民群众,使之在平等对话、共同协商、感情交流中实现社会的整合和各种社会力量的有机聚合。这不仅对于维护和实现社会的稳定与和谐发展,而且对于进一步提高我国社会的和谐程度与和谐水平,都具有重要的基础作用。

再次,群众工作是促进发展、保障和谐的重要工作。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应当是充满活力的社会,是各种社会合力作用的结果。群众工作是激发主体活力的工作,是调动主体主动性和创造力的工作,是实现社会活力、形成动力、凝聚力、向心力和整合力的工作。

二、党的群众工作现状不适应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需要

首先,对群众工作在执政党工作中的地位和作用认识不到位。一是人们仍然只是从优良传统的意义上理解和认识群众工作,这显然是十分不够的。二是从工作方法、手段的意义上理解群众工作,没有从事关执政基础的意义上理解。三是没有与共产党的执政职能和任务结合起来认识。四是没有认识到群众工作对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作用和意义。

其次,群众工作方式和运行机制不适应。一是我们过多地沿用了传统的群众工作方式。革命战争年代和计划经济时期形成的传统的群众工作运行机制和工作方式,已经不适应执政、改革开放和市场经济的新情况、新要求。二是缺乏与政治文明建设结合的、并与此相适应的群众工作的机制方式。三是缺乏与整合执政、制度资源结合的、并与此相适应的群众工作的机制方式。

再次,群众工作的能力不适应。一是时代条件的变化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任务对党的群众工作能力提出了新的要求;二是群众工作的方式方法亟待创新。

三、适应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要求,创新群众工作的着力点

首先,提高和更新全党对群众工作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地位和作用的认识,增强创新群众工作的自觉性。

一是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实现共产党执政的本质与群众工作统一的高度理解党的群众工作。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地位和执政地位,是在党和群众的相互依存关系中得以巩固和加强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创建,是在党和群众的密切联系中得以进行和实现的。党的领导权威大小、执政水平高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成果和成效,与党的群众工作状况及党群关系状况,呈正比例关系。这就要求执政党对群众工作比革命时期都要更为重视,并实现全面、深刻、系统的政治认知。

二是从共产党执政、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和领导方式、执政方式的改变对创新群众工作的迫切要求上把握党的群众工作。共产党执政、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以实现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的有机统一为基本途径。在共产党执政条件下,共产党执政与人民群众当家作主有机统一;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与实现人民群众的主体性和创造性有机统一;依法治国与实现人民群众的主人公地位和意志有机统一;领导方式、执政方式的改变与创新党的群众工作有机统一。

其次,运用执政优势、政党优势、社会主义制度优势,创新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相适应的群众工作方式和运行机制。

一要与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和民主、法制建设有机结合起来。体现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和民主、法制建设的价值取向的群众工作,应当是在执政党与人民群众平等地位基础上的,以“平等交流、良性互动和谐发展”为特征的群众工作运行机制的群众工作。

二要与执政党的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文明执政结合起来。创新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相适应的群众工作机制方式,应当以“结合渗透”为根本特征,以结合渗透机制、利益共享与互补机制、沟通协商机制和教育引导方式、群众自治方式、社会救助方式和典型示范方式等为主要工作机制和方式方法。

再次,不断提高群众工作的能力。

执政党群众工作能力的不断提高,是创新群众工作,完成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能力保证。提高群众工作的能力:

一是要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结合起来,与新时期、新形势、新任务联系起来。要瞄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对执政党群众工作能力的要求,深刻认识新时期的特点,分析新形势新问题特别是新任务对群众工作的新要求,提高刷新群众工作能力的紧迫性。

创新对社会的意义篇8

关键词: 影视作品 价值观 创作意图先行

影视作品是社会的一面镜子,它从各个角度折射社会生活的各个层面。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广大影视工作者在“文艺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的方针指引下,深入生活、辛勤创作、精心制作,出现了一批又一批反映时代风貌的优秀作品。

改革开放以后,我国影视有了长足的发展,涌现了许多优秀作晶,成绩是有目共睹的。但近年来也出现了许多新情况、新问题亟待解决。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随着国门的打开、中西方文化交流的扩大和经济体制改革的深人发展。人们头脑中的传统观念受到猛烈的冲击。这些年,影视作品来源扩大了,欧美、日、韩等影视片、港台影视片纷纷登陆大陆市场。对我国大陆的影视业造成极大的冲击;影视的观看渠道拓展了,电影院已不再是唯一的传播场所,电视业的发展、电脑网络的普及,各种新媒体的涌现,使得人们的视野不断开阔;对影视作品的评判标准在变,票房价值的高低、能否在国际电影节中获奖、网络视频的点击率等,似乎成为衡量作品价值高低的标准;这些都对影视创作者和演职人员的思想产生波动,形成极大的诱惑力。当前一些影视作品追逐“票房价值”、崇尚“娱乐至上”、炒作“眼球经济”的现象,不能说与此无关;人们的欣赏趣味和精神需求也在不断地变化……。新问题、新变化需要用新的方案去解决。从辩证的角度看,在“变”中总应该有“不变”的东西,我们认为“三项基本原则”不能变,“善与恶”“美与丑”等大是大非的价值观不能变。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有关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理论,正是阐明了这样的大是大非问题,值得我们影视工作者认真的学习与思考。

一、准确把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影视创作的基础

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作出了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明确指出:“建设和谐文化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任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建设和谐文化的根本”。这一段论述明确了社会主义价值体系是建设和谐社会的重中之重,是建设和谐社会思想文化的精髓。

应该看到,十六届六中全会提出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内容是十分具体的,在全会的文件《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中,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作了精辟的阐述:“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社会主义荣辱观,构成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本内容。”这里有必要将这一论述加以理解。

马克思主义是被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历史所证明的正确理论,也是我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最根本内容,具有基础理论性。马克思主义成熟于19世纪七十年代,它有十分丰富的内涵,是综合性理论体系。它的价值在于提供了指导思想和科学方法。马克思主义的科学理论与中国革命的具体实践相结合,产生了“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建设和谐社会”和科学发展观的理论。这些理论,引领着中国革命和建设取得一个又一个胜利,是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与中国革命具体实践的产物。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组成的第二部分。当前社会的共同理想是什么?就是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党的十六大更是确定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这个现实的共同目标。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毋庸置疑是当今社会全体中国人的共同理想。

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又一个构成部分。具体地说,民族精神指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根基。党的十六大政治报告所概括的中华民族精神具有历史合理性和现实针对性。这就是:“在五千多年的发展中,中华民族形成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伟大民族精神。”这种精神具有深厚的文化积淀,是传统的、民族的。

创新对社会的意义篇9

[关键词]列宁;党的理论创新;实现途径;科学阐释

[中图分类号]a219[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928X(2012)06-0039-03

列宁是伟大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家、革命家和战略家,他不仅科学理解和解释了马克思主义的理论体系,而且将马克思主义普遍原理同俄国革命实际结合起来,创立了新型的无产阶级政党——布尔什维克党,领导广大人民群众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将党的指导思想即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创新推向新的发展阶段即列宁主义阶段,并进行了党的理论创新及其实现途径的科学阐释。

一、党的理论创新的根本前提

列宁认为党的理论创新须具备以下根本前提。

(一)党的理论创新必须以坚持马克思主义的理论指导为前提。在列宁看来,党的理论创新不仅对维护党的执政地位极为有用,而且对于党所领导的事业也是非常必要的,因为“没有革命的理论,就不会有革命的运动”[1]p153。党的理论创新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的理论指导。列宁指出:“我们完全以马克思的理论为依据,因为它第一次把社会主义从空想变成科学,给这个科学奠定了巩固的基础,指出了继续发展和详细研究这个科学所应遵循的道路。”[1]p273同时强调,坚持马克思主义的理论指导也是一个最为基本的常识,即“无产阶级的党是一个自由的联盟,建立这个党就是为了同资产阶级‘思想’作斗争,为了捍卫和实现一种明确的世界观,即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这是起码的常识”[2]p309。这是由于共产党代表广大无产阶级的根本利益,而资产阶级又不甘心自己的失败,经常炮制脱离革命的思想企图渗透和影响无产阶级,因此,在这种情况下捍卫马克思主义更是具有特殊的意义。即“由于资产阶级的影响遍及马克思主义运动中的各种各样的‘同路人’,使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基础和基本原理受到了来自截然相反的各方面的曲解,因此团结一切意识到危机的深重和克服危机的必要性的马克思主义者来共同捍卫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基础和基本原理,是再重要不过的了。”[3]p282总之,党的理论创新不是要抛弃马克思主义,而恰恰以坚持马克思主义的理论指导为前提。

(二)党的理论创新必须以反对教条主义和创造性对待马克思主义为前提。列宁所强调的坚持马克思主义并非是要搞教条主义,而恰恰是坚持马克思主义必须反对教条主义,并以创造性对待马克思主义为前提。在《我们的纲领》中驳斥了修正主义者把坚持马克思主义说成是教条主义的无理攻击,强调必须创造性地对待马克思主义。列宁指出,马克思的理论所提供的只是一般的指导原理,而这些原理在各国的具体应用是各不相同的,这个理论只是给一种科学奠定了基础,马克思主义者如果不愿落后于实际生活,就应当在各方面把这门科学推向前进。[1]p6在列宁看来,教条主义在实践中是极其有害的,它容易“把马克思主义变成一种片面的、畸形的、僵死的东西,就会抽掉马克思主义的活的灵魂,就会破坏它的根本的理论基础——辩证法即关于包罗万象和充满矛盾的历史发展的学说,就会破坏马克思主义同时代的一定实际任务,即可能随着每一次新的历史转变而改变的一定实际任务之间的联系”[3]p278。列宁指出:“马克思主义不是死的教条,不是什么一成不变的学说,而是活的行动指南,所以它就不能不反映社会生活条件的异常剧烈的变化。”[3]p281这样一来,“创造性对待马克思主义”就内在地包含了四层含义:其一,马克思主义理论实质上就是一种实践的理论,是来源于实践、面向实践并随着实践的发展而发展的理论,具有与时俱进的理论品格;其二,“坚持马克思主义”意味着必须将马克思主义同具体实际结合起来;其三,“创造性对待马克思主义”实质上就是在实践中不断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其四,“创造性对待马克思主义”也是不断推进党的理论创新的历史过程。

(三)党的理论创新必须坚持以整体把握马克思主义为前提。创造性对待马克思主义或实现党的理论创新,绝对不是实现对马克思主义个别理论或个别结论的创新,而是实现整体创新。列宁多次强调,马克思主义是一个完整而有机的整体,“马克思主义是马克思的观点和学说的体系……马克思的观点极其彻底而严整……这些观点总起来就构成作为世界各文明国家工人运动的理论和纲领的现代唯物主义和现代科学社会主义。因此,我们在阐释马克思主义的主要内容即马克思的经济学说之前,必须把他的整个世界观作一简略的叙述。”[4]p7马克思主义的整体性体现在多个方面:其一,就其主要内容来说,马克思主义是一个完整有机的整体,列宁概括性地指出马克思主义理论是由马克思主义哲学、政治经济学以及科学社会主义等构成的理论体系;其二,就其所内蕴的辩证法、历史唯物主义即马克思主义哲学来讲,马克思主义也是一个完整的整体,列宁指出,“在这个由一整块钢铸成的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决不可去掉任何一个基本前提、任何一个重要部分,不然就会离开客观真理,就会落入资产阶级反动谬论的怀抱。”[3]p221-222其三,马克思主义随着实践的发展和变迁,它的各个方面将分别提到首要位置,“具体的社会政治形势改变了,迫切的直接行动的任务也有了极大的改变,因此,马克思主义这一活的学说的各个不同方面也就不能不分别提到首要地位。”[3]p279从这一点可以看出,马克思主义的整体性是一种辩证整体,是一种有重点、有侧重的整体性。但从整体的历史进程来看,每个历史时期都离不开马克思主义的理论指导,这已为实践所反复证明,即“遵循着马克思的理论的道路前进,我们将愈来愈接近客观真理(但决不会穷尽它);而遵循着任何其他的道路前进,除了混乱和谬误之外,我们什么也得不到。”[5]p143由此可知,要真正创造性地对待马克思主义,要有效地推进党的理论创新,还必须坚持以整体把握马克思主义为前提。

二、党的理论创新的实现途径

列宁认为党的理论创新存在以下实现途径:

(一)通过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灌输”教育推进党的理论创新。党的理论创新同工人阶级和广大人民群众的思想意识紧密联系在一起,工人阶级和广大人民群众的思想意识及其成熟程度直接决定了党的理论创新的程度。列宁强调,我们必须通过加强工人阶级和广大人民群众的社会主义思想意识,只有在这个基础上才能推进党的理论创新。列宁指出:“社会主义学说则是从有产阶级的有教养的人即知识分子创造的哲学理论、历史理论和经济理论中发展起来的……社会的理论学说也是完全不依赖于工人运动的自发增长而产生的,它的产生是革命的社会主义知识分子的思想发展的自然和必然的结果。”[1]p317-318为此,无产阶级政党的重要任务就是必须将社会主义思想意识“灌输”到工人阶级和广大人民群众中去,即“工人本来也不可能有社会民主主义的意识。这种意识只能从外面灌输进去,各国的历史都证明:工人阶级单靠自己本身的力量,只能形成工联主义的意识,即确信必须结成工会,必须同厂主斗争,必须向政府争取颁布对工人是必要的某些法律,如此等等”[1]p317。可见,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灌输”实质上就是思想政治教育的过程。而通过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灌输”教育推进党的理论创新意味着思想政治教育是推进并实现党的理论创新的重要实现途径。

(二)通过系统总结马克思主义学说发展经验推进党的理论创新。党的理论创新的精神实质就是要“创造性地对待马克思主义”或“发展马克思主义”,列宁认为这就必须系统总结马克思主义学说发展经验。一方面,科学地介绍马克思主义的观点及其学说体系,1914年11月,列宁为《格拉纳特百科词典》撰写的“卡尔·马克思”词条中,简明扼要地介绍了马克思的生平经历及其理论学说,“论述了马克思主义哲学、政治经济学、科学社会主义的基本原理和无产阶级革命斗争的策略原则,并阐明了这些基本原理、策略原则之间的相互关系。”[4]p1另一方面,科学地分析了马克思主义学说的发展历史及其特点。1913年3月列宁为纪念马克思逝世三十周年而写的《马克思学说的历史命运》将1844年以来至1913年的马克思学说发展划分为三个历史阶段,即“世界历史显然分为三个主要时期:(1)从1848年革命到巴黎公社(1871年);(2)从巴黎公社到俄国革命(1905年);(3)从这次俄国革命至今(1913年)”[4]p61。1910年12月列宁在《论马克思主义历史发展中的几个特点》一文中,科学地“阐释了马克思主义在不同历史时期所体现的不同特点”[4]p157。可见系统总结马克思主义学说的发展经验也是有效推进党的理论创新的重要实现途径。

(三)通过落实现实的马克思主义政策来推进党的理论创新。列宁指出,党的理论创新必须同推进社会主义革命的现实政策结合起来,强调这是唯一的马克思主义政策,即“同农民一起,把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进行到底;同贫苦农民即同农民中的无产者和半无产者一起,向社会主义革命前进!这就是布尔什维克的政策,而且这是唯一马克思主义的政策”[6]p667。而“马克思主义的策略,就在于把各种不同的斗争方法结合起来……不断提高群众的觉悟,扩大群众的集体行动的广度”[7]p59。这是因为:“马克思主义要求,任何郑重的政策必须以经得起严格的客观经验的事实作为根据。”[8]p120为此,“马克思主义的理论,我们的整个世界观以及我党的全部纲领和策略的‘原则基础’现在被提到党的整个生活的首要地位,这不是偶然的,而是必然的……被革命卷入由策略问题引起的尖锐斗争中来的群众,在缺乏公开言论的时代,提出了对一般理论知识的要求,这也不是偶然的,而是必然的。应当重新对这些群众阐明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理论,捍卫马克思主义理论的任务又提到日程上来了。”[9]p59-60在列宁看来,要有效地落实马克思主义政策,还必须同那些试图将马克思主义庸俗化的行为作斗争,强调“工人阶级不进行无情的战斗,来反对这种叛徒行径、这种没有气节、向机会主义献媚、从理论上把马克思主义空前庸俗化的行为,便不能实现它要进行世界革命的目的”[3]p523。由此可知,通过落实现实的马克思主义政策,有效地反对马克思主义庸俗化,也是推进党的理论创新的重要途径。

三、党的理论创新的判定标准

列宁认为无产阶级政党是否推进了理论创新,判定标准就是实践。列宁指出,实践的观点是马克思主义哲学乃至整个马克思主义理论首要的和最为基本的观点。一方面,革命的理论指导革命的实践,另一方面,革命的实践催生革命的理论。“没有革命的理论,就不可能有被压迫阶级的即历史上最革命的阶级的世界上最伟大的解放运动。革命理论是不能臆造出来的,它是从世界各国的革命经验和革命思想的总和中生长出来的。这种理论在19世纪后半期形成。它叫做马克思主义。”[10]p15正因为这样,马克思主义理论能够有效指导无产阶级的革命实践,推动无产阶级事业的发展,为此,“马克思主义的原则决不在于背诵词句的多少,不在于必须永远遵守‘正统的’公式,而在于促进广泛的工人运动,促进群众的组织和主动性。”[9]p240在这个意义上,看马克思主义是否有效地指导了无产阶级政党的革命实践,关键看是否促进了群众的组织性和主动性,是否提高了群众的实践能力和斗争水平。

而是否推进了党的理论创新,不仅要看群众的组织性和主动性是否得到增强,而且更为重要的是,它是否推动了无产阶级革命实践的向前发展。列宁指出:“现在一切都在于实践,现在已经到了这样一个历史关头:理论在变为实践,理论由实践赋予活力,由实践来修正,由实践来检验。”[11]p208-209在这里,列宁事实上提出了党的理论创新的判定标准只能是实践标准,即“完全不是以抽象公式之类的胡说为标准,而是以这种估计是否正确和是否同现实相符合为标准的”[12]p163-164。正是基于这个实践标准,是否推进了党的理论创新就容易判断了,因为围绕着这个判定标准,我们可以制定出众多同源性的判定标准,构成一个复杂的评价和判定体系。

参考文献:

[1]列宁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2]列宁全集(第19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9.

[3]列宁选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4]列宁专题文集:论马克思主义[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

[5]列宁全集(第1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8.

[6]列宁选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7]列宁全集(第25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8.

[8]列宁全集(第3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5.

[9]列宁全集(第20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9.

[10]列宁全集(第27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5.

[11]列宁全集(第3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5.

创新对社会的意义篇10

关键词:艺术大众文化影响作用

中图分类号:J0-0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3791(2012)08(c)-0226-01

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目标,体现了我们党高度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要实现这一重大战略目标,必须把握文化发展规律、增强文化建设本领,寓文化建设与社会意识形态的各个环节相适应,以体现现代社会发展的需求,适应和谐社会建设的基本要求。而在文化建设中,艺术作为一种高雅的文化,也是现代文化流派的典型代表,由于它自身的特点和应有的魅力,对大众文化具有重要的影响与作用,特别是对于建设文化强国,提升公民素质,建设和谐社会,对于推动经济、文化向更加科学的方向发展,具有重要的作用。

1艺术对大众文化的影响

1.1艺术对增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凝聚力和感召力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

艺术作为现代文化的一种存在形式,它的在于:一是能够以活的形态存在,而这种存在的形态,正是现代人需求的关键所在;二是它的感染力十分强大,一种艺术的表现形式,好比一个宣传机器,更好比一个巨大的载体,它能够承载着宣传、进步、提升的动力,激励人们奋进的步伐,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三是由于艺术的灵活性,使得艺术存在的空间是开放的,所以它的教育意义与影响,不受空间的限制而成为现代网络教育流派的重要组成部分,已经深入到了社会的各个领域,影响着大众文化的进步与发展,影响到现代人的生活观念与素质的提高。综上所述,艺术对于增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凝聚力和感召力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

1.2艺术对于建设社会主义文化核心价值体系,起着重要的作用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兴国之魂,是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精髓,决定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方向,是文化建设的根本任务。没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支撑,就谈不上文化的真正发展;没有人民群众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发自内心的认同,就谈不上文化的凝聚力。只有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作为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道德基础,才能实现文化强国建设的目标。

艺术虽然是一种外在的表现形式,但它的内涵丰富、表现灵活、具有潜在的动力,对于建设社会主义文化核心价值体系,起着重要的作用。这是因为,艺术具有先进性。艺术的先进性表现在,它是先进文化的继承与现代文化的发展的主要组成部分;它集中了现代文化的主流,是现代文化的重要表现载体;它的信息量与传播速度,是现代人接受文化的最好渠道之一。也正因为它的先进性的存在与发展,对于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具有重要的作用。

2艺术对大众文化发展的作用

纵观我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建设,我们认为,艺术对大众文化发展的作用,应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2.1激发文化创新活力

我国文化资源丰厚,是文化产品生产的大国,也是艺术再现与继承的大国。建设文化强国,需要进一步探索和掌握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文化创新的规律,艺术发展的内在动力,进一步激发文化创新活力和艺术发展的活力。不解决创新动力不足、创新活力不够、创新能力不强的问题,文化产品数量再多,艺术性再强,也不能说是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增强文化创新活力,关键是进一步解放和发展文化生产力,激发文化工作者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同时努力培育、引导和提升人民群众的文化创造和文化消费能力。一方面,应在大胆利用各种文化资源的基础上,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创造贴近时代、贴近生活、体现中国风格和中国气派的文化产品。另一方面,应提升全社会的文化品位,激发有思想、有影响力的文化创作。坚持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大力增强创新意识、培育创新精神、提高创新能力、营造创新环境,激励文化工作者不断创造精品力作,并艺术的形式,再现出来。

2.2做文化多样性的推动者

文化多样性是以文化的差异和不同为前提的,这种差异并不必然导致冲突和对立,也可以形成和谐相处、共同进步的局面。这就需要增进不同文化之间的相互理解和尊重,而大学在这方面大有可为。大学与文化多样性具有天然的联系:从本义上讲,大学就有包罗万象、海纳百川的含义,代表着知识的普遍性和多样性。大学不仅应传承本民族的文化,也应成为世界文化多样性的推动者;应通过通识教育、专业教育、学术研究以及国际文化交流等,促进不同文化之间的理解与尊重、沟通与对话。

文化创新的实践者。大学的文化创新包括多方面的内容,大学成为文化创新的实践者需要进行多方面的努力。在此强调促进人文社会科学特别是人文学科的发展和繁荣。人文社会科学既是知识体系,很大程度上也是价值体系,是民族文化中最精致、最核心的部分,对于促进文化发展意义重大。

2.3倡导艺术大发展大繁荣

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促进精神文明建设,创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创办和谐社区与社会主义农村,就核心就是树立正确的社会主义人生观,培育良好的社会主义道德,建设创新型社会。要做到上述,必须要有一定的承载方式和平台,而艺术的发展与再现,正是这个平台和承载方式的最好体现,因此,我们应注重艺术的建设与发展,鼓励艺术向大发展大繁荣方向发展,积极鼓励艺术创作、艺术继承、艺术表现、艺术研究与艺术改革创新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靠拢、融合与发展,让更多的艺术作品融入生活、社会、社区与每一个公民心中,起到艺术感染力、教育力、影响力与推动力的作用。

现在,社区文化发展的典型代表,就是艺术的再现,比如宣传队、文化下乡、文化表演进基层、名人名画展览等等无不充满艺术的内涵,所以说,艺术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具有所需要的助推作用,是时代的一种召唤。

2.4创造新的艺术文化氛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