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生语文教案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6 02:54:21

小学生语文教案篇1

【关键词】小学语文;创新能力;方案

随着教育事业的发展,素质教育成为教育的核心。而创新能力的提高是一个国家民族兴旺发达的动力,创新能力的培养成为教育的重点。创新能力培养可以提高学生的思维水平和创新意识。在小学阶段,学生的求知欲强,想象力丰富,非常适合教师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小学语文教育本身具有丰富的语言特征,教学中可以通过教材、课外读物、多媒体设备、课外活动等方式对学生进行创新能力的培养。

一、小学语文教育对创新意识的作用

(一)小学语文教材丰富多样性

随着时代的发展,小学语文学科的教材越来越丰富,教材中既包含了文学性,又具有趣味性,两者相互结合有利于学生思维的活跃,帮助学生提高创新意识。小学语文教育中可以教师可以帮助学生掌握教材中人物情节的变化,提升学生对语文的感知能力,培养学生基本的语文素养。小学语文教材中,《三国演义》的篇章中人物描写形象生动,故事情节曲折多变,具有丰富的情感体验。因此教师应该把握好经典名著的特点,寓教于乐,帮助学生掌握知识的同时还能提高学生对语言的感受能力。教师在语文教学中要善于利用教材,对学生进行正确的引导,挖掘学生的潜能,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二)小学语文活动多样性

小学语文教学中,常常采用课堂教学与户外活动相结合的教学方式。课堂教学中主要是以对教材的讲解为主要手段,户外活动主要是为组织学生活动,活跃学生的思维为目的。在活动中可以培养学生观察能力,激发学生的思维,鼓励学生勇敢的表达自己的想法,开阔学生的视野,促进学生创新能力的提高,这是其他学科所没有的。小学语文是一门基础的学科,也是一门知识性和人文性相互结合的学科。在教学活动中,要培养学生基本的语文技能,比如听、说、读、写,这些能力是学生学习其他知识和表达自己想法的基础,同时学生应该主动去练习基本技能,在生活中积累语文的素材,从而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和创新能力。

二、小学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创新能力措施

(一)语文教师要转变自身的观念,营造一种民主的气氛

在传统的小学语文教育中,教师重视对学生的知识教育,却忽视了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教师只是一味的追求学生考试分数的高低,把学生当成一个容器,强行给学生灌注知识,死记硬背成为教学的主要手段,严重束缚学生的思想,阻碍学生独立思考,创意能力的培养也就离教育越来越远。所以想要培养学生创新能力,首先需要做到就是转变教师的观念,把教师从一个知识的传播者变成一个知识的引导者,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体。在教学中让学生在理解知识的同时,也要明白为什么是这样。通过这样的方式,鼓励学生多思考,一方面锻炼学生的思维能力,另一方面也能提高学生对于知识的运用水平。

课堂教学应在一种民主的气氛下进行,教师应该把课堂还给学生,唤醒学生主人翁的意识。教师应该多鼓励学生在课堂上多发言多提问,尊重学生的思考,积极营造一种民主的气氛,为学生提供一个学习的平台。这样学生学习起来就会轻松许多,也会主动参与到课堂教学中去,从而把学习当成自己的事情。教师在教学中应该以人为本,尊重学生的意愿,保护学生的好奇心,调动学生的求知欲望,让学生在学习语文的时候真正体会到心理上的自由,从而营造在课堂上敢于提问,敢于回答的学习气氛。

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要灵活安排教案设计,同时要考虑学生的真实水平。例如学生在课堂上回答问题,学生觉得回答错误可以重新回答,其他同学也可以进行补充,遇到没想好同学可以继续在想想,有不理解的地方可以直接提问,如果对教学有意见可以提出建议,这样学生才享有真正的自主权利。在回答问题的时候,各种思维的碰撞,可以产生新的思想,从而培养学生创新能力。

(二)学习观察,培养学生创新能力

观察能力是学生创新能力的发展基础。在教学活动中教师应该引导学生主动去观察,只有对生活多观察,才会进一步思考为什么是这样,从而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在观察设计课件的时候,要做到有目的有计划的执行。教师做好观察前期的准备工作,观察时候应该注意仔细和重复,同时注意培养学生观察的兴趣和习惯。例如教师可以布置一些学生感兴趣的话题,让学生主动去搜集信息。让学生主动去了解这些课本人物的背景和特点,从而提出这个人物塑造有哪些重点和次要点,描写有哪些手法,这些意见的提出就是学生独立思考的开始,也是创新能力提高的关键。例如在学习《詹天佑》这一节课本,就可以让学生自己查资料了解詹天佑的生平事迹,培养学生搜集和分析信息的能力。教学中教师也可以结合多媒体设备进行讲学,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提高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教学中注意培养学生举一反三的能力,针对具体的问题,学生可以提出自己的理解,教师可以进行提问,引导学生的思考,鼓励学生有不同的意见。这样学生就不在局限于一个标准的答案,而是多种解答方式,在这个过程中就培养了学生创新能力。

(三)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培养创新能力

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培养学生的兴趣,学生自然也就愿意去学习,愿意思考,从而达到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带着浓厚的兴趣去学习,学生也就愿意主动去学习,学习效果也就更好。小学生的好奇心是特别强烈的,小学语文教师可以通过提问或者是引导学生对教材或者是生活中的一段内容进行描述,引导学生的想象,激发学生创新意识。在上课的时候,提问一些学生感兴趣的话题,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比如在讲《海底世界》时候就可以,先利用多媒体播放海底世界的视频,带领学生进入具体的情景,增加学生的好奇心,培养学生对于海底世界的想象和向往,从而活跃思维,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四)小学语文教学中鼓励学生多向思维,培养创新能力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应该鼓励学生大胆想象,提出新的思维方法。教师应该注意运用各种方法进行教学活动,设立特定的教学情境,活跃课堂气氛,鼓励学生自由发表意见和独特的见解。教学中教学方法注重灵活性,不要机械化和死板,讲究方法和策略。例如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苹果里的五角星》就可以鼓励学生进行想象,可以联系到生活中其他出现的五角星的图案,让学生进行表达,达到举一反三的作用,提升学生观察生活的能力,丰富学生的想象力,培养了学生的创新能力。

三、结语

小学语文教师需要转变自身的观念,不断学习提高自身的創新能力,才能更好的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以通过,让学生自己去办黑板报、广播站、当课堂主持人、课堂演示等等,让学生积极参与到课堂教学中来,调动学生的兴趣。教学中也要注意培养学生观察生活的能力,了解社会动态,教师也可以布置一些和生活密切相关的话题,让学生自己撰写报告和事件。通过这样的一些方式和手段,让学生主动参与社会活动和实践,针对实际问题不断思考和反省,从而锻炼学生的思维,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参考文献: 

[1]韩占芳.浅谈如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有效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J].学周刊,2016,35:150-151. 

小学生语文教案篇2

关键词:语文教育学;案例教学法;程式要诀

【中图分类号】G64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2377(2016)04-0049-02

现代教育中的语文教育学课程是中文师范专业学生一门重要课程。在语文教育学开展的过程中,能够对学生的语文教育活动能力进行培养,进而提高学生进行语文教育的信心,和学生的素质教育能力。近年来,教学改革工作的不断开展,使得语文教育学的教学方法也有了不同程度的变革,语文教育学中,开始采用案例教学法,取得了一定的进展,因此,在语文教育学中,应用案例教学法的程式要诀进行探讨,十分重要。

1对案例法形成正确的认识

在语文教育学中应用案例教学法,最重要的就是要对“案例”形成一个正确的认识。所谓案例,就是一个具体的事件,在这个具体的事件中,含有详细的问题和教学情境。案例具有的主要条件有:①问题:教学案例中是一定要包含问题的,如果没有问题,只是对一个事件的单纯叙述,那么只能称其为事件,而不是案例;②选择事件要具有典型性:在选择案例的过程中,所选择的事件需要具有一定的典型性,只有利用典型的事件,才能够对某一道理进行反应,进而让学生从中得到启发;③在语文教育学教学工作中,应用案例教学,所选择的案例必须是真是发生的事件,而不能是老师主管随机捏造的故事,只有真是的案例采具有说服力,才能让他人信服。一个教学案例所包括的三个重要条件如上,那么对这些教学案例进行研读,就是要对案例中的问题和事件进行分析,教师对案例有一个充分的了解,就能在课堂上准确的使用案例,也就能够为学生的学习提供强有力的指导,进而启发学生进行思考。因此,语文教育学课堂教学的效果与教育学老师对案例的掌握程度有着直接的关系。教师努力掌握案例教学中的各种信息,能够引出案例中的额问题,进而对案例中的背景及教学观点进行研究,调动学生解决问题和分析问题,加深学生对案例的理解。对案例进行整体设计,需要针对教学任务和目标进行规划与设计,将案例作为教学活动中的重点,老师在教学的过程中,案例教学的设计与常规的课堂设计之间存在不同。案例教学方法需要有一定的教学目的,教学过程中,老师还应该将案例作为课堂教学的基本材料,并将学生引入到教学情境中。笔者在对语文教育学的教学过程中,将案例法教学应用其中,需要注意的重要问题,一方面要对教学案例的类型进行确立。语文教育学的课程教育中,要对案例中的问题进行评审,教师将案例中的问题,以及相应的解决方法为学生讲解,并在此基础上让学生进行分析与决策,另一方面,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要针对案例的具体内容,对教学中的问题进行分析与讨论。在对教学案例进行研究讨论的过程中,优势会存在教师无法控制的现象,如学生讨论的过程中偏离主题,导致教学质量显著下降。故而,在语文教育学课堂教学过程中能够,教师提出了有关案例问题主要有如下三种:(1)教学案例中的重要问题种类有哪些?(2)案例中老师对问题的解决措施有哪些?(3)你又怎样的应对措施?学生对案例中的问题进行思考与讨论,就能够激发学生的课堂积极性,提高课堂学习效率,提高教学质量。

2努力发挥案例教学的引导作用

在语文教育学教学的过程中,将案例法教学应用其中,能够对学生的教学工作提供强有力的引导作用。对案例进行研讨,是案例教学法应用的重要环节。在教学的过程中,不仅要重视教师的引导作用,还应该重视学生之间的研讨作用。教学的过程中。笔者对语文教育学中,应用案例教学法的主要措施进行探讨。

2.1建立高效的学习小组。在语文教育学中,学生要对所选的案例进行有效的探讨,学生建立学习小组,促进小组件的交流,进而有效保证了小组的学习质量。在分组的过程中,教师不能随意对小组人员进行安排,保证小组成员中的能力、性格和性别平均,组间能力相当。这样就能够让每个学生在不同的角度来思考问题,加深了学生之间的交流与合作,使学生的观点能够充分融合,并让每个小组的观点不断完善和成熟。

2.2对课堂教学节奏进行控制。在语文教育学课程开展的过程中,要对学生与老师之间的合作与交流进行强调,但是如案例阅读时间果过分强调二者之间的互动,就会使教学节奏变得异常混乱。因此,需要教师准确的把握课堂教学节奏,充分利用教学时间(学生阅读案例时间和研讨案例的时间),这就有效的提高了学生的课堂学习效率,将案例教学真正落实到实处。

2.3重视教师的辅助作用。案例教学法应用在语文教育学课程教学中,需要教师对教学工作起到引导和辅助的作用。教师需要找出案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并对问题产生的原因进行分析,开展教学工作。教师在整个教学活动中,只起到引导的作用,对学生的分析结果和学生发现的问题进行研究,避免出现个别学生“垄断”发言的局面产生。结语:总而言之,在语文教育学教学过程中,将案例教学方法应用其中,能够引导学生在课堂上进行思考,培养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这对语文师范专业的学生来说,意义十分重大。案例法教学应用在语文教育学中,有效的培养了学生的专业能力和语文素养,为语文师范专业学生的日后语文教学工作提供强有力的指导,为社会培养出更加优秀的语文教学人才。

参考文献

[1]范蓓蕾.案例法与语文教育学教学方法变革[J].安庆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03:120-122.

[2]范蓓蕾.案例法:语文教育学教学的最佳选择[J].阜阳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03:94-95.

小学生语文教案篇3

关键词:案例教学法;语文教学;小学教育

案例教学法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方法,通过案例教学,实现了教与学的良性互动,强化了小学语文教学的效果,实现学生理论知识的内化和实践性知识的积累,有效提升了小学生的综合素质。笔者建议可以通过明确教学目标,精心选择案例,研读评估案例,继承、改革创新案例来改善小学语文课教学的效果。

一、教学目标要明晰

案例教学法首先要设置具体的教学目标,教学案例的选择要符合预设的教学目标,包含丰富的知识,教学中设置的问题点和教学流程能有效体现语文教学的要求,对于学生内化相关知识和提升能力很有帮助。在案例教学中,教学目标的有效设置非常关键,如果没有设置有效的教学目标,很可能致使案例教学的过程缺乏控制,进而影响小学语文课的教学效果。

二、精心挑选案例

案例教学需要考虑课程的设置,学生的基础知识背景,以及学生的个体差异等因素。因此,搜集和选择案例应该遵循知识性、典型性、完整性、时代性、可塑性等原则。

知识性是指“案例要包含小学语文教学需要的理论和技能知识”。如,在富饶的西沙群岛公开课中,某位教师按照海面、海底、海滩、海岛的顺序介绍了位于我国南海的西沙群岛的美丽和富饶。学生通过案例学习丰富和建构了头脑中关于南海的知识体系,对我国南海水域的广阔与富饶,西沙群岛的美丽风光有了更深的了解。

典型性的案例选择要有普遍性,具有广泛适用性。在某种程度上能代表先进的教学方法和教育理念,或可深刻揭示社会生活中的代表问题。

案例要有完整性。案例应该有开头、过渡、讲解、训练、结尾等内容,要成体系,而不是零散成块。

案例要有时代性。案例应来自教育教学实践,反映当前主流的社会价值观,能够体现现代教育理念和课程标准的基本要求。

可塑性是指案例本身并非是完美的,有瑕疵的、不完美的教学案例会给教学带来一种更贴近现实的感受。

三、深入评估案例

对精心选择的教学案例深入研究,并加以评析,是案例教学法的关键环节之一。在给学生呈现事先准备好的教学案例前,教师应该仔细研读相关案例,并从学生角度考虑究竟对哪部分会有兴趣,有可能会对哪部分提问。

一个成功的老师,研读案例应该做到以下几点:(1)教师必须尽快进入案例情境。(2)可发现案例中因果关系的线索。(3)注意提前区分案例中抽象问题和即时性问题。抽象问题往往与事实背后的概念、原理和规则等存在关联。

即时性问题是指案例教学中教师需要面对的突发性的、随机出现的、需要在短时间内得到解决的那些问题。

在区分问题之后,应该根据问题类型,有针对性地准备相应的材料,满足学生的需求。当给学生呈现教学案例后,教师要认真引导学生对案例材料进行仔细阅读,并结合生活经验分析案例中的具体内容,深入思考案例中有价值的命题。

四、案例的继承、改革和创新

案例的继承、改革、创新,就是在对案例进行全面剖析的基础上,根据时代和中学生的需求,取其精华,去其糟粕,采用补充完善和异构等手段创新案例。

补充完善是在保持原有案例的主干的情况下,对案例的局部进行修订、完善。

同题异构是对于同一个案例,不同的教师会采用不一样的教学设计和风格。

在运用案例教学的过程中,建议教师要采用创新的教育方法和模式,引导学生建构知识和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导向,充分保护学生的个性,激发学生的创造力,使学生成为适合新课程教育要求的、全面发展、创新素质高的学生。

参考文献:

[1]张巧文.案例教学法在小学语文教学论教学中的应用策略研究.广西师范大学报,2011(02).

[2]国际21世纪教育委员会.教育:财富蕴藏其中[m].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总部中文科,译.教育科学出版社,2011.

小学生语文教案篇4

关键词:案例;教学法;小学语文;应用

小学生还处于身心发展和完善阶段,他们的思维认知水平有限对认知的对象不能够进行有效把握和形成本质性的认知,这就造成了一旦他们对小学语文教学活动中所学知识存在迟疑和误区的时候,就直接影响他们的小学语文学业水平。这就需要教师转变传统的强硬性灌输教学方式,把案例引入到小学语文教学活动中,以熟悉的生活场景对语文知识形成生动的、形象的、直观的说明和解释,从而达到解疑释惑的效果,最终使小学语文教学活动富有生机和乐趣。

一、案例教学法引入到小学语文导入教学活动环节

小学语文导入环节是小学语文教学活动的序幕,它的开展成效问题直接关系着后续的语文教学活动能否有效地进行。生动的、形象的、具体的案例教学法引入小学语文教学导入环节,有利于引起学生的兴趣并使这种学习状态延续到后面的教学活动中,从而为小学语文教学活动有效顺利开展提供了鲜活的教学氛围。例如:在进行小学二年级下册《春天来了》教学活动时,为使这一主题教学活动有效开展,教师借助于多媒体信息教学手段,利用《春天来了》实例视频形式把春天来的踪迹诸如树枝开始转绿发芽、人们走出家门到户外放风筝、消失的小燕子重新回到视线之内等景象展示在学生面前,一下子调动了学生们的积极性和兴趣投入到教学活动中。教师适时性给予学生进行引导,把导入的话题抛给学生“通过观看以上视频,那么你们能否总结一下都在对什么场景进行描述”,一下把引入环节推向高潮,学生们争先恐后地回答是春天来的情境描述。而后教师又向学生抛出话题“请大家做一个小侦探,快速浏览我们的新课去寻找春天在哪里”,这样的话题一经提出就正式拉开了教学活动的序幕使教学活动有序系统性地推进。

二、案例教学法引入到小学语文创建教学学习情境环节

小学语文教学活动与直观性、生动性、形象性的实例教学情境相结合,使两者形成交相辉映的效果,实例教学情境丰厚和升华了教学内容使教学内容简单明了,而教学内容增添了教学实例的内涵和意蕴,最终使学生能够对小学语文教学知识内容形成快速深刻性地把握。例如:在进行《赠汪伦》这首诗教学活动时,根据小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根本不可能从诗句的字里行间读出李白对汪伦的深厚友谊,这就需要教师从小学生日常生活熟悉的案例出发来展现深厚的亲情、友情,从而使学生对这首诗歌能够快速形成领悟感受到李白对汪伦的情谊。教师借助于多媒体案例教学形式把我们日常生活中不同时段的送别场景,诸如一大早父母顾不上自己上班送子女读书,依依不舍的亲人在火车站台送别,友谊深厚的朋友很远道别等丰富生动的生活案例展示给学生们,教师及时地进行引导,问学生“这些视频都在对什么情节进行展示,从这些情节中你们体会到了什么”。这一话题的抛出一下子把学生此情此景所感触的内心情感拨动起来,课堂教学氛围一下子活跃起来,学生们纷纷发言说这是在描写送别的情节,并表示他们也经过许多次送别家人的情节且认为送别总是让心里有种不舍和难受。而后教师进一步引导,让学生再次细细品读一下《增汪伦》这首诗歌,学生一下子就体会到了诗歌是在描述李白送别汪伦的情境,且李白和汪伦具有深厚的友谊。

三、案例教学法引入到小学语文教学的重难点解惑释疑环节

在小学语文教学活动中总会贯穿着重难点,然而如何对学生进行有效的解惑释疑,一直是教师为之烦恼的事情,理论对理论的解读会加重重难点的复杂性,最后教师发现把案例引入到小学语文重难点教学环节有利于通过案例去佐证和解释抽象性的理论知识,使重难点立刻变得清晰明了。例如:在进行《爬山虎的脚》教学活动时,这一课的重难点就在于对爬山虎的“脚”描述和功能,由于小学生未能够接触到爬山虎这一植物,如何对这一教学重难点进行深层性地把握和理解呢,这就需要教师用现实生活中爬山虎植物的成长实例给予解释和说明,教师可以通过互联网平台把爬山虎日常成长习性的画面以特效镜头给学生进行展示,让学生进行仔细观察从而在整体上和细节上对爬山虎这一植物形成了全面的了解,并认识到爬山虎的“脚”具有强大的支撑力和攀爬力,正是因这一“脚”特性才使得爬山虎能够越长越茂盛,也暗示了学生们要脚踏实地学习必将使学习之路越走越远。

结语

案例教学法与小学语文教学活动相结合,是适应小学语文教学改革的时代需求,是符合小学生身心发展特点的要求,更是小学语文教学活动的真实诉求。案例教学法要行之于我们的小学语文教学理念中,践之于我们小学语文教学活动的始终,只有这样我们的小学语文教学才能够化抽象为生动、化繁琐为简单,最终使小学语文教学活动向高层次纵深。

参考文献:

小学生语文教案篇5

【关键词】英语课程标准小学英语课时教学设计方案

一、简述

小学英语课时教学设计方案,亦称课时教案,“是指小学英语教师根据《英语课程标准》(2011)理念,为完成一定的教学任务,以课时为单位,对教学诸要素(目标、内容、人员、方法、技术等)进行优化组合,而实际制定的指导教学活动的实施方案。”

随着基于课程标准教学的实施和深化,英语课程标准已走进小学英语教师的日常生活,但是对具体的教学实践的影响却依然不大。本文从标准陈述、课时教学目标设计、评价方案设计三个维度,对2013年参加郑州市“基于标准的小学英语教学设计”比赛的163份教学设计进行统计,得出下表结果:

从上表结果可看出:

1.从上表中标准陈述这一维度,具有标准陈述的教学设计共44份,占总数的27%,其中标准陈述准确的仅占33%,是总数的7%。不合格的标准陈述占67%,占总数的20%。这些不合格的标准陈述大多数是直接从英语课程标准中涉及一、二级的分级标准的重复,并没有根据具体教学进行选择。由此可见大多数小学英语教师对课程标准的理解并不准确,更谈不上有效实施基于课程标准的教学。

2.163份教学设计中具有评价活动方案的占总比例的75%。然而,具有可操作性以及能够评价目标达成度的评价活动方案仅占8%,是总数的6%。大部分的评价活动方案不具备可操作性。见下面三个评价活动方案案例:

案例一:小学阶段英语教学评价的主要目的是激励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自信心,应当关注学生综合语言运用能力的发展过程以及学习的效果,针对确定的学习目标,在评价上主要采用小组互评、自我评价和课堂随机观察等途径。

案例二:(1)自我评价。有效评价要求学生投入。这种投入使他们进行反思,也可以使他们肯定自己学习的努力,并看到改革标准对自己的学习和行为进行的评价,而评价标准,教师可以和学生一起具体制定。(2)互相评价。(3)教师评价

案例三:注重生成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结合

一百六十三份教学设计中全部都有课时目标设计,而且目标设计合理具有可操作性、与课程标准一致的教学设计方案占总比例93%。其它课时教学目标陈述比较模糊、可操作性不强。从中可以看出大部分教学目标具有可操作性。而10份具有合理评价活动方案的教学设计均来自这152份教学设计。也就是说大部分的教学目标并没有合理的评价活动方案来保障目标的有效达成。

通过上述统计可以发现小学英语教师对课程标准的理解还不够准确,对课程标准的实施还处于生搬硬套阶段。本文旨在通过对基于标准的小学英语课时教学设计方案的特征、要素、格式的分析来进一步加深读者对其理解,进而帮助读者特别是小学英语教师深化对标准的理解、实施,以助于进行有效的小学英语教学实践。

二、基于标准的小学英语课时教学设计方案

(一)特征

小学英语教师要具有基于标准教学的意识。崔允指出,基于课程标准的教学指的是“教学目标源于课程标准、评估设计先于教学设计、指向学生学习结果的质量”。在撰写课时教学设计方案时要思考上述三个指标。他指出基于标准的教案具有以下几个内容:

(1)课题:

(2)相关标准陈述:标准陈述从年段基准中而来,和上课内容息息相关;标准陈述是具体的,包含内容标准和表现标准

(3)教学目标――学生学习结果:教学目标要描述在这一堂课的教学中可以观察到的学生表现行为或结果;教学目标要引导学生去证明标准陈述中的知识或技能。

(4)检测这些表现或成果的评价活动方案:评价的手段和工具要能检测学生是否达到预期的学习结果

(5)教学活动方案:教学活动的安排应该是能指引学生去证明自己的学习结果。

设计基于标准的小学英语课时教学设计方案时,也必须要具备上述5个方面内容。尤其是第(2)、(3)、(4)、(5)项内容。在设计这四个项目内容时,要注意它们和以往传统教案的区别。林荣凑对传统课时教学设计方案和基于标准的课时教学设计方案的差异进行了进一步的描述,如下表:

结合以上可以得出,基于标准的小学英语课时教学设计方案具有以下特征:

1.课时教学设计方案中必须要体现课程标准陈述、教学目标、评价活动方案、教学活动方案四个项目内容。

2.在陈述课程标准时,不能简单地从英语课程标准中把分级标准内容原班不动地照抄一遍。而是要根据课程纲要、单元纲要、具体的教学内容、学生实际情况等方面综合考虑,选取课时教学内涉及的课程标准内容,另外,课程标准是比较抽象、概括的文字,需要对其进行分解。

3.在设计课时教学目标时,要确定课时教学目标来源于课程目标。但是由于课程标准目标的抽象性,小学教师需要按照“课程标准分级目标――学年/学期课程目标(来源于课程纲要)――单元目标(单元纲要)――课时目标”的层次来设计课时教学目标。这也就意味着小学英语教师在进行教学之前,首先要仔细研究课程标准,然后根据课程标准制定学年/学期课程纲要;再根据课程纲要制定具体的单元纲要。最后要根据单元纲要制定课时教学设计方案。不能够省略中间环节,直接从课程标准到课时教学设计方案。

4.在设计评价活动方案时,要根据“评价的手段和工具要能检测学生是否达到预期的学习结果”来制定具有可操作性、能够检测目标达成度的评价活动方案。在一中的三个评价活动方案都仅仅是描述性的文字,不具备任何可操作性,也不能够检测学生的学习结果。

(二)要素

基于标准的小学英语课时教学设计方案除了包括上述几个要素外,还可以根据具体情况添加其他要素。下面是方案包含要素:

一般项目:课题、班级、科目、时间、授课教师、课型、授课时长等;

课程元素:标准陈述、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学情分析、教学方法、教学工具、评价活动方案、教学过程、教学板书、教学反思等;

其他所需条件:为顺利实施该课时教学所需要的其他条件

小学英语教师在设计课时教学设计方案时,要充分考虑实际教学情境,选择方案要素,进而设计合理、可行、有指导性的方案。

(三)样式及案例

课时教学设计方案的样式不拘一格。不同的小学英语教师由于年龄、教学实践经验、价值观等的差异可以选择制定适合自己的方案样式。总的来说,方案是辅助教学活动的,只要能够有助于教师教学,任何样式的方案都是可行的。下面是教师常用的一种方案样式案例部分内容,在此列出,以供大家更好地理解方案。

相关课程标准:能借助图片、图像、手势听懂简单的话语或录音材料;能正确朗读所学故事或短文;能按要求用简单的英语做游戏。

教学目标、要求:(1)借助图片、板书和班班通,能听懂、会说句子whatdoyoudoonSaturdays/Sundays?ioftendohomework,readbooksandwatchtV.并能正确朗读和在游戏中灵活操练对话。(2)根据调查问卷,能同伴合作创编至少4句的对话。

学情分析:本节课是pep第五册教材Unit2的第五课时,课型为对话课。谈论话题是周末活动。学生已在第四课时学习了Saturday,Sunday,dohomework,readbooks,watchtV这几个词汇,同时还能听、说句子whatdoyoudoon…?ioften…,但还不能灵活地替换关键词。因此,本节课的学习难点是能在创设的情景中灵活运用对话。另外,本课Let'stry部分的内容较多且易混淆,需注意引导学生仔细看图,细听录音,独立完成听音圈图的练习,为对话的教学进行铺垫。

教学评价方案:(1)任务一:先让学生分角色朗读对话,然后设置“魔盒”游戏和头饰扮演,让学生对所学对话反复操练。(检测目标1的达成)(2)任务二:设置问卷调查,让学生先在小组内调查,然后要求两人一组创编至少四句话的对话。(检测目标2的达成)

教学过程(略)

教学反思(略)

(四)评价

评价小学英语课时教学设计方案主要指根据评价指标,科学地对方案进行价值判断。在评价时需要关注设计成果的规范性、创新性、可实施性以及其他教学资源的支持性等方面。一份好的小学英语课时教学设计方案首先应当是规范、完整的,所采用的内容必须是准确无误的,教学步骤应该清晰,语言应该简练明确,另外,应该具有可操作性,有益于教学。下面是一份方案评分标准,仅供参考。

三、结语

小学英语教师是教学的实践者,也是课程标准的实施者。对基于标准课时教学设计方案的思考,能够进一步加深他们对标准的认识和理解,有助于最终走向基于标准的有效教学。本文通过对基于标准的小学英语课时教学设计方案的特征、要素、形式、评价的分析,旨在提高读者对方案的认识和理解,走出传统方案的一些误区。

参考文献:

[1]崔允.有效教学[m].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128.

[2]周建平.小学课堂教学设计[m].高等教育出版社,2012.259.

[3]李锋.基于标准的教学设计――理论、实践与案例[m].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3.186-188.

[4]崔允.课程实施的新取向:基于课程标准的教学[J].教育研究,2009,(1):74-79.

小学生语文教案篇6

作为学生识字的基础,拼音教学效率的保证,关系到学生语文甚至其他各个学科学习能力的有效习得。因此,教师应发挥主导作用,带领学生在拼音学习中掌握拼写规律,做到读写、运用正确,同时,注重拼音教学的阶段性、连续性,寓趣味教学、情境教学于拼音教学中,从而调动学生学习拼音的兴趣,达到拼音教学的预期目标,最终助力识字教学、习作教学。

那么,拼音教学的现状如何,拼音教学的有效策略有哪些?等等问题,我们都将在本专题中予以探讨,以期引起广大语文教师的关注,并持续研讨拼音教学的改进方案,以实现拼音教学的长足改善。

【摘要】现代大学生对汉语拼音的掌握并不乐观,通过对500多名大学生进行调查,主要发现这样几个问题:读音错误;书写错误;运用错误。小学拼音教材和《汉语拼音方案》不能等同,小学拼音教材是采用变通式教汉语拼音,因此,教学时,教师可以有意识地把《汉语拼音方案》中的内容分初中、高中、大学三个阶段贯穿到语文课堂中。

【关键词】汉语拼音;学习现状;教学改革

中图分类号:G623.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1-0568(2014)33-0005-02

一、现代大学生汉语拼音的学习现状

现代大学生面对各种视觉的冲击,他们更愿意接受直观、形象、生动的内容,不愿进行理性思维,他们的形象思维能力强,而逻辑思维、理性思维能力较弱,但很多课程的学习都需要学生进行理性思维,如语言类的课程。笔者在教学过程中发现,现代大学生对汉语拼音的掌握并不乐观,通过对500多名大学生进行调查,主要发现这么几个问题:①读音错误。学生看到拉丁字母就用英语字母名称音替代汉语拼音字母名称音。②书写错误。有的学生把字母形体写错,大小写不分,例如,“y”写成“Y”;有的是“i”和“ü”这两个字母上面点的省略错误;有的习惯性地把汉语拼音字母按英语字母来写,例如“i”写成“i”,“l”写成“L”等;有的是注音时词语间隔、分词连写的错误;标调位置不正确。如果韵母中出现两个元音,学生就不知声调该标在哪儿,像iu、ui、ei、üe这几个出错率很高,达到了60%。③运用错误。有50%的学生不会用隔音符号,句子开头字母和专用名词每个词开头字母不大写。

笔者经过分析,认为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原因:

1.汉语拼音字母读音的错误和《汉语拼音方案》(以下简称《方案》)对这些字母的名称音、呼读音、本音这三个概念没有明确说明有关系。《方案》规定了汉语拼音字母表字母的名称,音值是用注音字母来标注的,这就是名称音,即aㄚ(啊)、Bbㄅㄝ(掰)、Ccㄘㄝ(猜)等。呼读音是《方案》中的声母发音时本音不响亮,为了称说和教学的需要,《方案》根据注音字母传统的读音在声母的后面加上一个响亮的元音来呼读。如,b、p、m、f的呼读音为:bo、po、mo、fo。呼读音与字母表的读音多数不相同,呼读音并不是辅音和元音的结合,只用来呼读、称说,便于辅音音素教学,在声母和韵母拼合成一个音节时,必须丢掉辅音后面所加的元音。本音就是拉丁字母本来的读音,由于英语在全世界的强势地位,在国内《方案》拼音字母的本音可以看作是英语字母的本音。很多学生读汉语拼音就读作英文字母的音,也有人把呼读音当作名称音来使用,对于名称音的读法也是各异,这些使用上的混乱,对汉语语音教学造成了极大的冲击。

2.书写上的错误和长时间混淆读音、英语教学的强化有关系。小学教师在教授过程中反复强化训练书写的笔画、笔顺,在后续的教学过程中,不管是初中,还是高中、大学都没有巩固小学的教学成果。

3.运用错误和没有学习《方案》中的音节拼写规则有关系,再加上一些刊物、路标等的不规范使用的误导,学生出现了不能正确运用拼音的现象。

二、小学、中学汉语拼音的教授情况

集宁区共有23所小学,笔者对小学汉语拼音的教授情况进行了调查,了解到在教授过程中主要存在这么几个问题:第一,学习速度快。所有学校都是在一年级集中四周学习汉语拼音,教师示范读和写,讲解速度很快,随后在学习生字时巩固拼音。第二,示范性差。青年教师不会具体讲解如何拼读音节,只是做示范,有的教师示范不规范,让学生自己读,以误传误。例如,guang、xiang。还有个别教师发音不准,普通话语音面貌不好。有些教师书写示范也不到位,不能准确指导占格,不对起笔和关键笔画加以强调,书写的目的是掌握笔顺,加强识记。

做得比较好的方面有:首先,小学一到三年级把拼音教学作为重点,重视发音、口形、书写、拼读,相近的进行比较。三年级以上拼音自学,重点的由教师讲解。其次,反复强调拼读、反复书写,直到熟记《汉语拼音字母表》。要求学生能够准确地拼读音节,正确书写声母、韵母和音节。适当运用了游戏法、联想法来进行拼音教学,创造一种愉快的情境,调动学生学习拼音的积极性。再次,整个小学阶段都在强调拼音教学,每篇文章的生字、生词书写时都要练习注音,经常拿出一个音节让学生拼读,通过默写、听写来巩固。

10所中学的汉语拼音教授情况:首先,学生尝试缩短拼读的过程,直接给出音,一带而过。教师的示范少,学生没有必要的操练,大部分是自己自学。其次,书写少,没有相关作业巩固,只是在考试时有关于汉字注音的题。第三,教师的认识存在偏差。中学老师认为:“拼音是小学的事情,如果拼音不好该回小学重学,不用教授相关的拼音知识。”

汉语拼音学习不再是小学教师的事情,不管是学生学习的哪个阶段都需要重视,需要把拼音读准、写对,对于不规范现象应及时纠正。此外,作为母语教学工作者要提高规范意识,严格用标准的书写示范去正确引导学生。小学三年级开设英语课,书写字母和汉语拼音一样,都是拉丁字母,学生很容易混淆,教师在不同的课堂上需要规范。

小学拼音教材和《方案》不能等同,小学拼音教材是采用变通式教汉语拼音。变通式教学为多数教师所接受,它与《方案》的不同之处主要有三点:①声母增加2个,为23个,即y、w作声母。《方案》中声母是21个,y、w做“界音”的字母,起隔开音节的作用。变通式教学把y、w当作声母,y读作i(衣),w读作u(乌),可以和其它韵母相拼。②韵母24个,比《方案》少15个。《方案》中韵母39个,而小学教材只有24个,单韵母由《方案》中的10个变为6个,复韵母从13个变为9个(包括er),鼻韵母16个变为9个。③iou、uei、uen在《方案》中规定:iou、uei、uen前面加声母的时候,写成iu、ui、un。小学教材不教这三个基本式,直接教省略形式iu、ui、un。

小学拼音教材的变通式减少了拼音教学的零件,降低了拼音学习的难度,减轻理解和记忆拼写规则的学习负担,做到了化繁为简,化难为易。对于《方案》与小学教材差异,教师应在教的过程中处理好,毕竟变通式是从学生的实际认知水平出发的,不能始终让学生停留在变通式的基础上。

三、汉语拼音教学改革

小学拼音变通式教学是从实际教学对象出发的,但在现实运用当中,这些拼音知识显然是不够的,《方案》中的知识必须在母语教学中穿行,对母语的学习也是有利的。笔者认为,根据目前学习的状况,可以分阶段把《方案》中的知识进行传授。首先,在小学阶段可以按照现在的变通式进行教学,把书写、读音教好,基础打扎实。其次,在初中、高中阶段,语文教师在教学时可以把整体认读音节的来由,以及y、w的规则、隔音符号、读音、拼写规则等内容加以讲解,这样既可以巩固小学学到的拼音,又加深了对拼音的认识。拼音学习的后续阶段也很重要,现在大学生汉语拼音学习现状和没有后续的学习也有关系。再次,大学阶段如果是中文专业有现代汉语课,可以把《方案》的理论讲清楚,非中文专业可以通过大学语文课来传授,虽然大学语文课更注重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和审美情趣,但它也离不开汉语拼音这些基础知识。师范类院校开设教师口语课,对汉语拼音的学习也有帮助。

另外,建议《汉语拼音方案》进行以下修改:①汉语拼音字母的名称音采用国际音标标写。现在用注音字母标写名称音,注音字母人们已经不熟悉,这也是导致读音混乱的原因。并且随着英语学习的普及,很多人接受了国际音标,改用国际音标标写也便于学生认读。②uei、uen、iou不用省略形式。这并不会增加学生的学习负担,在标调时,学生会很快找准位置加上声调。省略式在对外汉语教学中也会带来麻烦,外国学生没看到省略的音素,发音出现困难,所以可以不用省略式。③ü上两点在任何情况下都不省略,这样学生就会清楚地记得lüe(略)的音是ü,而不是u,在调查中发现有近半数学生不知道是ü,认为是u。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扮演重要的角色,针对学生目前的状况,教师也应该进行反思。当前,有的教师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把呼读音、本音混为一谈,有的不教名称音、发音要领,而直接教呼读音,这些都会让汉语拼音教学质量下滑。从教师的这个角度来看,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①加强语文教师队伍建设。根据调查,发现语文教师的基础知识参差不齐,教师本身理论知识的欠缺直接影响了教学、学生的学习水平,加大了教师培训力度,提高了教师的理论知识。②普及一些基础知识读本,让教师广泛阅读,教师有了深入的学习,具备了理论修养,能在实践过程中作指导,教的过程就会充分、内容也会更丰富。

不管是教的过程,还是教的内容,只要教师能够适当地作出调整,学生们就会更好地掌握汉语拼音,也会更加准确地运用。

参考文献:

[1]刘勇.论应用语音学背景下的《汉语拼音方案》优化[J].沈阳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5):625.

[2]徐四海.小学语文教材与《汉语拼音方案》的理论阐释[J].继续教育研究,2008,(10):169.

[3]黄伯荣,廖序东.现代汉语[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26.

小学生语文教案篇7

互助式教学不仅重视学习小组的成绩,也非常注重学生个体的学习成绩。总的来说,互助式教学主要来源于合作学习理论,而合作学习理论则以学习小组的互相配合,来实现教育的目标,互助式教学更重视学生个体的学习成绩。从总体上来看,互助式教学模式的主要优势是不仅可以将学生的竞争意识以及个体意识唤醒,还能够促使学习小组为完成任务而合作。由此可见,互助式教学模式就是以学生合作学习为基础,以学生个体的能动、自主、互助为关键,从而优化教学活动的方法。

1.引导学生制定学案

在语文教学过程中,语文教师要注意引导学生制定学案,使学生向教师的身份转变,进而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与兴趣调动起来,促使学生更加主动自觉地参与到课堂教学活动中。例如,在讲解《詹天佑》时,语文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按照教师在课前发放的预习学案,将最理想的《詹天佑》学案制定出来。教师可以让学生分组合作,明确要求学生所制定的学案,不但要具备详细的文字材料,配备解说词,同时还应当有相应的图片资料,对文字起到补充说明的作用,如果教学条件允许,还可以制作影像材料。学生将学案上交后,教师要进行科学客观的评价,并且重新组合材料,将其充分地应用在课堂教学中。通过教学,学生的参与积极性高涨,形成了互助团结的意识,携手完成学案的制定,推动学案的落实。

2.加强课前预习

小学语文开展互助式教学的重要前提就是课前预习。借助课前预习,学生能够进一步了解和熟悉教材内容,将准备工作做好。小学生的知识水平以及思维水平相对较低,缺乏自主学习能力,这需要语文教师的正确引导,帮助学生进行有效的预习。所以,小学语文教师应当切实地按照学生的具体学习状况,布置有针对性、有目的性的预习作业,并且积极地引导学生运用与自身相适应的方法进行课前预习,通过讨论和归纳,分析及总结学生的预习方法,将更恰当、更科学的预习方法选出来,从而加强学生预习能力的培养。小学高年级学生已经具备了相应的阅读能力和写作能力,因而语文教师可以参照教材文本,将多样且丰富的预习学案设计出来,在课前将其发到学生的手中,正确地引导学生按照预习学案展开自主互助式学习。另外,小学语文教师还应当引导学生科学分工、团结协作,注意分析和讨论学生所整理的素材,加强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交流合作,把互助学习推至更高层次。

3.充分发挥主体作用与主导作用

小学语文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应当将自身的主导作用充分发挥出来,并且给予学生充足的空间和时间,使学生能够将主体性更好地发挥出来,更好地自主思考,推动互助式教学的开展。小学语文教师的主导作用,并非是将结果或是答案灌输给学生,而是要正确地引导学生解决问题、发现问题,提高自身的综合能力。以课文《青海高原的一株柳》举例,语文教师在进行课程讲授之前,可以提出有关课文的问题:这是一棵怎样的树?这棵树是怎样神奇的?这棵树为什么令人望而生畏?然后,教师可以引导学生通读整篇文章,在对全文加以理解的基础上,标注出重要的语段,同时将自身的感悟写下来。学生将问题的答案找出来后,教师则应当引导学生按照教材内容讨论和交流,然后引导学生深入阅读课文,整体感知文章内容,并且提出这样的问题:柳树是怎样努力和艰辛付出的?柳树是怎样坦然面对命运的不公的?课文对灞河的描写的主要作用是什么?这样写有什么好处?文章的思想感情是什么?你有什么收获?通过这样的问题,教师引导学生进一步探究和学习,将学生的主体作用表现出来,以推动互助式教学的开展。

小学生语文教案篇8

如,备课教案的检查就存在类似问题。一是看课时,以数量论质量;二是看篇幅,以长短论质量;三是看教案要点,简单地浏览一下“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学过程设计”等要素,以格式论质量……走马观花后,草草地在教师的备课本上打个等级,签个日期,盖个公章就完事了。

检查中,我们还发现,有的教师“照抄”参考书上的教案而不加理解;“下载”网络教案而不加筛选;找人代抄(写)教案而不知羞愧;更有甚者,先上课后补教案以应付检查……凡此种种,只见教案不见教师,只有教法没有学法,教案与教学严重脱节,使教案成为费力不讨好的累赘。

我们针对教师备课的实际,把检查的重点放在教案的质量上,主要看教案是否真实有用,并采用写评语的方式给教师提建议、提要求,促使教师认真备课,用心备课。经过一段时间的坚持,取得了明显的效果。

案例一:冉亚妮老师备课《给予树》(人教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第31课),她这样安排教学流程:通读课文发现问题(教案预设了12个问题)再读课文思考问题(为什么金吉娅沉默不语?从金吉娅的做法里,我们体会到……)讲读课文解决问题……

检查教案后,我给她写了这样的评语:

教学设计不错,既抓住了重点,又体现了“读中悟,悟中读”的小学语文教学新理念。如果抓住课文后的【口语交流】(作业2)“母亲的心情有什么变化?为什么有这种变化?让我们来交流一下。”【小练笔】(作业4)“我要替那个小女孩写几句感谢(金吉娅)的话。”将“读、说、写”有机地融入你的教学过程中,可能教学效果会更好。

冉老师根据评语提示,重新进行了教学设计。后来她用这个教学设计参加全县组织的小语课堂教学大赛,获得了一等奖。

案例二:“元、角、分的认识”(人教版小学数学第二册第四单元)一课,陈晓玲老师备课时,这样确立教学目标:

1.认识人民币,了解元、角、分之间的关系。

2.通过模拟购物等活动,让学生体会人民币在社会生活中的作用,体会数学知识与现实生活的联系。

我给她写了这样的评语:

教学目标紧紧扣住了教材的编写意图,在教材的把握上,你下了真功夫!其实,认识“人民币”对于今天的孩子来说,已经不是问题了(写评语前,已拿元、角、分的钞票试验过,21个小学二册的学生,无一不认识)。你的第二个目标很好地体现了“学科育人”的德育价值,但是,对二册小学生来说可能显得空洞了些,是不是改成“帮助小学生学会买卖、学会花钱”更好一些。

陈老师根据评语提示,重新确立了教学目标,并根据新的教学目标设计出了这样的教学流程:超市(模拟)购物体验在买与卖的体验中发现“元、角、分”之间的关系(进制)超市实践(看谁最会买最会卖),从而达成“学会花钱”的育人目标。后来这堂课代表开县参加全重庆的赛课活动,获得了全市第三名。

案例三:付老师备课一直“认真”,课还没上几周,教案就写了好几本,提前备完了后面的好多课时。仔细一看,发现他的教案多数是抄写的。检查后,我不露声色地在他的备课本上写道:“超前备课是一个教师尽职尽责的表现,也是‘运筹帷幄’,提高课堂效率和教学质量的根本保证,我们的付老师做到了这一点。下个月我要向全校教师推荐你的做法,并号召全体教师都来向你学习。”

数日后,再次检查他的教案,再也找不到“抄写”的痕迹了,而且卷面愈发的整洁,内容愈发的充实。我们不失时机地组织了“付家柔老师备课教案展”,号召全校教师向他学习。

从那以后,付老师总是提前写好教案,主动送给领导检查。我们也尽量挤出时间给他的教案写评语提建议,并不时地挑选一些优秀教案推荐给其他老师。在教案与评语的互动中,付老师进步很快,教学成绩明显提高,而且成了县内有名的学科骨干。

给教案写评语,不用太多,三言两语,注重激励,几句赞赏的话,几句温婉的提示,几条善意的建议,教师也乐意接受。

小学生语文教案篇9

“蜜蜂、小鸟、兔子和熊猫四种动物,请从中找出一种跟其他三种不同的动物。”

标准答案是“熊猫”,理由:它是唯一须由动物园饲养的动物。

这本该是一道开放题,重在学生能否说出合适的选择理由,据此检测其思维和表达能力。可它偏偏设置了“标准答案”(答案也很蹩脚),封闭了学生思维,挫伤了他们学语文的兴趣。对语文试题设置标准答案,多数网友持否定态度。同济大学文化批评研究所朱大可教授甚至尖锐指出,这是“愚昧教育的特征”。

语文试题的标准答案是语文教学的桎梏,不仅严重束缚学生的想象力、创造力,还使不少教师深感困惑,左右为难。在亲历过几次以“小学语文考试观察与研究”为主题的教研活动后,笔者更是深有感触。

一次研讨活动讨论比喻句,出现这样情形:

我所带的三年级有道试题“红红的柿子像__________挂满了枝头”,学生的回答中有三个较生动,分别是“小灯笼”、“小火球”、“小太阳”。这三种物体的颜色、形状都和柿子相似,我夸学生很有想象力、创造力。

然而,教师们对三个答案的看法令我吃惊。

“‘小灯笼’是最佳答案,教材中经常出现,后来(这个答案)约定俗成。还有其他句子如‘急得像热锅上的蚂蚁’‘高兴得一蹦三尺高’等也是一样。”一位教师友情提醒:“最好让学生填‘小灯笼’,其他答案怕被扣分。”

另一位老师也善意地接过话:“从形状来说,‘小火球’和‘小太阳’不够贴切,考试的话很可能被打叉,关键看评卷老师。”

“太阳只有一个……”(言下之意:柿子很多,数量上不相似)

大家纷纷为应付考试支招,提议我最好强调学生答题时统一填“小灯笼”。

另一次,讨论反义词。

一位老教师坚持说:“‘简单’的反义词只能是‘复杂’,‘容易’的反义词才是‘困难’。”她说:“‘简单’不能对‘困难’。”我问为什么。她表示不清楚,接着说:“印象中,以前的老师就是这样教的。”

提起应试教育,许多教师不可谓不深恶痛绝,却有意无意地充当它的帮凶,继续制造着下一代“答题机器”。“答题机器”,只重答案不问思考过程,教学直奔“标准答案”甚至“唯一答案”去,至于为什么是这个答案不必理会,反正“以前的老师就是这样教的”。看看不少语文公开课,教师的提问常常止于正确答案,学生答得不对即被否定,或者勉强被提示“再想一想”,然后换下一个,不对,再换,直到逮住一个答对的,像揪住救命稻草般激动,对其加以表扬。有时第一个学生回答正确,教师即高兴地小结并进入下一环节。在提问过程中,教师很少关心学生为什么这么想,有没有别的答案,看似错误的回答是否存在合理处,学生如此回答是否有其独特的感受。长此以往,学生习惯了接受标准答案,懒于思考,于是另一件咄咄怪事发生了:讲解练习册时,不少学生把原来的答案擦得一干二净,哪怕他们已经答得颇有见解,十分正确,也一律擦拭,静候教师公布“标准答案”。这时孩子们擦去的是什么?是自信,是自主,是自我。

笔者十分不解:数学等理科的不少练习题尚且可以一题多解,为何语文这门主观性、模糊性极强的课程,偏多主观题,其答案又偏多“标准”和“唯一”?“柿子”只能像“灯笼”,“高兴”必然“一蹦三尺高”,“简单”仅能对“复杂”。“标准答案”还祸及学生习作,无论写什么人,必定“中等身材”,眼睛绝对“炯炯有神”,老奶奶保管“两鬓斑白”,连爸爸妈妈都“标准化”了……这些答案,这些习作是30年前的陈芝麻烂谷子了,居然嚼了一代还要再嚼一代。有位作家说过:“第一个把女人比作花的是天才,第二个把女人比作花的是庸才,第三个把女人比作花的是蠢才。”身为教师,不能反思“标准答案”之害,却耗费心力教第一百、第一千个学生把“柿子”比作“灯笼”,这是在培养废材。

有趣的是,当你质疑某些教师唯“标准答案”是从,缺乏反思精神时,他们常常把考试(尤其是统考)拿来当作遮羞布、挡箭牌,无奈地表示“要面对考试,特别统考,万一真考到这题,学生填‘小火球’被改卷老师打叉,平均分不上线,校长如何如何,家长如何如何”。诚然,拘泥于标准答案,考试的命题者和评卷者得负一定责任,但是,他责归因对教师自身的成长是毫无作用的。遗憾的是,这类教师并不反思自己,而是从刚才那一番说辞出发,勇为应试的先行者:为了防止今后考试被评卷教师打叉,他们极有远见,封杀一切可能被打叉的答案。假如统考安排这样的教师评卷,那他仍坚持“柿子只能像灯笼”,像“小火球”则打叉,“简单”也只能对“复杂”,填“困难”还得打叉,因为那是“标准答案”,因为“以前的老师一直是这么教的”。

其实,经过研究,前面提到的两个问题不难解决。

对第一个的理解,首先要弄明白什么是比喻。王希杰所著《汉语修辞学》(修订本)中提到:“比喻,就是根据心理联想,抓住和利用不同事物的相似点,用另一个事物来描绘所要表现的事物。”“红红的柿子像小火球(或小太阳)挂满了枝头”一句,“火球”、“太阳”和“柿子”的颜色、形状相似,这样的比喻又能描绘出柿子丰收“红红火火”的好景象,这是学生发挥想象力之后的创造,不仅值得肯定,更值得欣赏。

至于第二个问题,“简单”的反义词只能是“复杂”吗?首先,可以根据词的义项判断反义词,《现代汉语词典》(第五版)中“简单”共有三个义项:

1.结构单纯;头绪少;容易理解、使用或处理:情节~。

2.(经历、能力等)平凡(多用于否定式):李队长主意多,有魄力,可真不~。

3.草率;不细致:~从事。

对应上述三个义项,“简单”的反义词分别可以是:

1.复杂或困难(注:困难也有三个义项:①事情复杂,阻碍多:这件事做起来很~。②穷困,不好过:生活~。③工作、生活中遇到的不易解决的问题或障碍:克服~。个人认为“简单”的①义与“困难”的①、③义构成反义)

2.厉害或非凡。

3.谨慎、细心或细致。

再者,符准青所著《现代汉语词汇》(增订本)中提到:反义词可以分为“语言反义词和言语反义词。语言反义词指脱离上下文皆可成立的反义词,它们表示的是普遍对立的意义范畴。言语反义词是指在一定的上下文中、一定的条件下,所用的词表示了现实生活中非此即彼的对立,或两极性的对照,成了反义词。如:不作风前的杨柳,要作岩上的青松。(程光锐《雷声万里》)“杨柳”和“青松”一般不是反义词,上句它们分别比喻“懦弱的人”和“坚强的人”,成为言语反义词。

照此看来,“简单”在“一定的上下文中”,则有更多的言语反义词,如“您别看这步棋简单,其实,惊险着呢。”

综上所述,“简单”的反义词不只是“复杂”。

据笔者所知,扯出“‘简单’的反义词只能是‘复杂’”问题的,正是五年级一次单元测试的阅读题,是在“一定的上下文中”判断反义词的,可以归为言语反义词一类,应是允许学生创造发挥的。

小学生语文教案篇10

[关键词]导学案小学生自主学习探究

[中图分类号]G623.3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9068(2016)36-048

导学案在很大程度上能够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促进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发展。小学的英语课程具有灵活多样的特点,它以培养学生的综合语言运用为目标,所以,在小学英语的教学过程中,要灵活运用导学案,促进学生在英语学习上的长足发展,给学生学习提供广阔的平台。

一、结合实际,针对性设计导学案

导学案设计的好与坏,对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产生一定的影响。所以,在设计小学英语导学案的内容时,不要照搬照抄辅导书上的内容,要能够在分析学生实际学习情况的基础上,根据不同学生的认知特点,促进学生语言接受能力的发展。例如,在教授小学译林版牛津英语小学五年级上册Unit8atChristmas这个单元时,教师可以先带领学生把文章看一遍,听一下关于课文的mp3录音,对“wealwayshavealotoffunatChristmas”这句话提出一定的预习提纲,要求学生课前去查阅资料寻找一些关于Christmas的习俗,并且对外国的节日进行搜集。在教学导入环节,播放西方学生庆祝圣诞节的动画视频,引导学生在观看视频结束后猜一猜西方学生过的是什么节,在这个节日里,大家通常都做些什么。此时教师要对文章中出现的“First、next、then、Finally”等词汇的连接应用进行一定指导,让学生更好地掌握相关的英语知识,更好地对知识进行学习,也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教师在进行这个单元的教学时,要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相关的知识水平出发,有针对性地对导学案进行设计,不断加深学生对Christmas的理解和感悟,更好地促进学生相关英语水平的发展。

二、多方融合,增强学生学习兴趣

对教师来说,运用导学案是在精心预设的前提之下,让课堂向动态的方向发展。所以,在小学英语的实际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要从多个方面对教学进行融合,采用丰富多彩的教学形式,让课堂变得鲜活起来。教师可以在课堂中融入一些其他的英语元素,如英语的儿歌或是一些英语的小常识,提高学生主动参与课堂的热情,将课堂打造成一个充满乐趣的课堂。

例如,在教学牛津版小学五年级Unit3ouranimalfriends这一单元时,教师可以先在课前找一些图片、音频等素材,如鱼、兔子等小动物的图片,让学生通过图片进入相关的意境,之后教师再进行“ihavetwoanimalfriends.oneisredandtheotherisblack.theyhavebigeyesandbigbodies.theyhavenolegsorarms,buttheyhavebigtails.theycanswim.”这个段落的教学,教师在分析这个段落时,结合ppt将所要讲授的知识点进行罗列,让学生一目了然地知道这节课的主要内容。同时,教师在教学中穿插小动物的儿歌,寓教于乐,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里体会到学习的乐趣。

三、加强创新,培养学生创新意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