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范文大全水文与水资源工程方向十篇水文与水资源工程方向十篇

水文与水资源工程方向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6 03:00:25

水文与水资源工程方向篇1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和现代治水观念的转变以及近期国家对水利行业的重视,水文与水资源工程专业教育面临着新的挑战。为了更好地适应新形势对水文与水资源工程专业人才提出的要求,需要把握水利行业发展新需求,适时调整本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和方案。在对我国水文与水资源工程专业教育现状进行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现行专业培养中亟需解决的几个问题并进行了初步的探讨,以期为我国水文与水资源工程专业健康发展提供参考。

关键词:

水文与水资源工程;本科教育;人才培养

水是生命之源、生产之要、生态之基。2011年中央1号文件及中央水利工作会议聚焦中国的水利问题,这是新中国成立62年来中共中央首次系统研究及部署我国水利改革发展工作的决定。要求在即将到来的“十二五”期间,加强水资源配置工程建设、搞好水土保持和水生态保护,合理开发水能资源、加强水资源管理,强化水文气象和水利科技支撑、推进传统水文向现代水文、可持续发展水文转变。创新决定在发展,创新关键在人才。文件的出台意味着,在今后的一段时间内国家对水利事业的发展将提速,对水利方面的人才需求将不断增加。水文与水资源工程专业作为水利工程领域的基础专业,是一个极具发展潜力的专业,与水利水电工程、农业水利工程、水土保持与荒漠化防治、给排水工程以及港口航道与海岸工程等涉水专业有着紧密联系,它涉及到对水文水资源的勘察、评价、开发、利用、保护、规划与管理,是指导水文水资源业务的理论基础[1]。一直以来,水文与水资源工程专业人才主要为水库、水电站、灌区、航道、桥梁等与水相关的工程建设提供水文水资源信息,在水利工程的建设与管理中发挥着重要作用。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以及现代治水理念的转变,特别是2009年水利部提出了“大水文”理念,水文与水资源工程专业面临着新的挑战,要求水文与水资源工程专业人才不仅要为涉水工程规划、建设、运行和管理过程提供更快速、更精确以及更全面的水文水资源信息,为保障江河湖库安全度汛、山洪灾害防治、城乡防洪排涝提供准确信息,为抗旱工作提供科学分析依据,同时也要及时拓展信息领域,由传统的仅与水量有关的信息拓展为与水量、水环境和水生态相关的信息。因此,在这种背景下,如何开展水文与水资源工程专业教育,以满足新时期治水新理念对水文与水资源工程专业人才提出的要求,是每一位从事该专业的老师需要不断认识、思考和解决的问题。

1水文与水资源工程专业教育现状

我国水文与水资源工程本科专业起始于1952年,由刘光文等学者在河海大学创建我国第一个水文本科专业———陆地水文专业,经1998年教育部专业目录修订更名为水文与水资源工程专业。伴随着高等教育的发展和国民经济建设的需求,水文与水资源工程专业经历了3个发展阶段[2-3],即以工程水文为主的“陆地水文阶段”,考虑水资源与水环境的“水文及水资源利用阶段”以及向工程水文、水资源水文和环境水文不断延伸与扩充的“水文与水资源工程阶段”。截止2011年,我国已有50所本科院校开设了水文与水资源工程专业,并形成了独具特色的课程体系和人才培养模式。众多高校设置该专业,说明水资源问题已引起全社会的关注,表明该专业近几年来在高等国民教育中发展速度较快,水利事业对专业人才的需求在增加[1]。经过60多年的发展,我国水文与水资源工程专业教育目前大致形成了以下特点:①人才培养目标基本一致。除几所重点大学外,其余院校培养规格为“宽口径,厚基础”水文与水资源工程专业应用型专门人才,要求学生既具有扎实的水文专业基础知识,又有较强的实际工程实践能力。②人才培养方向基本一致。由于水文与水资源工程专业主要由过去的陆地水文专业以及水文地质专业合并而成,因此在人才培养方向上基本上形成了两个方向即立足地表水以及立足地下水,适当进行专业延伸。③课程体系基本相近。自2007年以来,教育部开始启动了水文与水资源工程专业认证和高等学校特色专业建设点,大部分院校均以此为模板进行课程体系设计,不同的是,先前由水文地质专业发展而成水文与水资源专业的院校侧重于地下水方面的课程。④招生规模不大。除几所重点大学外,其余院校招生规模不大,一般为30~40人。

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治水理念也由传统的“工程水利”向“民生水利”、“现代化水利”、“资源水利”、“生态水利”转变。新时期治水理念的变化,特别是2009年水利部“大水文”理念的提出,为水文与水资源专业的发展注入了生机和活力,同时也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现代信息技术发展的日新月异,大量高新技术的不断涌现,为解决日趋复杂的水文水资源问题提供了可能。然而,水文与水资源工程专业教育面对新时期治水理念的变化,存在着一些比较突出的问题,主要表现为①受传统教学思想的影响,水文与水资源工程专业教育侧重于知识的系统性以及理论性,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没有得到很好的锻炼,特别是3S技术、水文计算软件应用能力不足,大量水文与水资源工程本科生因理论教学与实际工作脱节,学生到工作单位适应期较长。②专业课程体系、教学内容及培养目标严重滞后现代水利发展需要,使得本专业学生专业能力比较单一,知识面偏窄,仅局限于本专业传统水文业务,对于水环境、水生态、农业水资源利用等知识领域涉入较少。事实上,很多水文专业上的业务,水利工程、农业水利工程等专业学生也能基本完成,市场适应能力较弱。③由于招生人数少,办学成本相对较高,导致实验室及实验设备投入不足,影响了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从而导致学生动手能力不强,对本专业所涉及的新技术、新手段了解甚少,就更谈不上对这些新技术、新手段的应用,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本专业学生的市场竞争能力。④由于该专业(地表水方向)就业单位多为事业单位,如水利局、水文局等,毕业生进入这些部门均需进行公务员或事业单位考试,有一定困难,与水利类其他专业相比,就业率明显处于劣势。随着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的同步发展,以及全球气候变化的影响,水文工作面临严峻挑战和难得机遇,同时也对水文工作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新时期下,水文与水资源工程专业已日渐发展为一个由多学科相互交叉的专业。因此,需要不断调整和完善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和方案、优化课程体系,以满足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水利科技发展、涉水工程规划、建设、运行和管理对水文水资源的需求,使本专业充满生机和活力。

2新形势下我国水文与水资源工程专业人才培养的思考

2.1进一步明确专业培养方向目前,我国水文与水资源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方向基本一致,已形成了两个大方向,即立足地表水以及地下水。各个学校结合自身特点适当进行专业延伸,形成了地表水资源、地下水资源、农业水资源以及地理水文等不同的专业方向。随着我国社会经济和高新技术的快速发展,社会对水文与水资源工程专业人才的需求更加多样化。因此,专业培养方向应结合国家水利行业发展需求,通过用人单位的反馈信息以及毕业生的就业信息不断调整,并在教学内容中及时增设相应方向课程,如农田水利学、灌溉与排水工程、生态水文、水文信息化等,从而增强学生的就业竞争力,满足社会对水文与水资源工程专业人才的需要。

2.2优化专业教学体系我国水文与水资源工程专业课程具有总学分多、课程覆盖面广和学时数多的特点,符合教育部所提倡的本科生学位教育注重“宽口径、厚基础”的要求,但是,由于受总学分、思想政治教育、英语等其他普通教育内容学分的限制,一些专业基础或专业课程的选修受到限制。除此之外,现有课程设置缺乏适应就业市场需求的灵活性。为此,应以促进学生就业为前提,在教育部教学指导委员会既定课程体系的基础上,优化专业教学体系,筛选符合水利行业发展需求的课程。主要可从下面五个方面入手:①界定课程教学内容,协调不同课程间的衔接,在避免知识交叉重复的同时,也可使学生比较系统地接受新知识;②设置不同方向的专业课程群,可根据水利行业发展需求设置水文、水资源、水环境、地下水、农田水利等课程群,给学生更多自主选择的机会,学生可根据自己兴趣爱好和将来工作意向选择合适方向进行学习,这有助于提高学生学习主动性;③在选修课程设置上,根据国家水利行业发展需要,开设一些与本专业相近的专业课程,如工程力学、农田水利学、灌溉与排水工程、水土保持工程学等课程,以拓展学生知识面,增加学生社会竞争力;④根据用人单位工作需求,结合水文水资源学科的需要,预留一定的学分空间以适当增设一些应用型课程,例如,3S技术应用专题、流域水文模型、地下水数值模拟等,从而使学生熟悉本专业常用软件,进而提升学生的软件应用能力;⑤适当增设若干与公务员、职业资格考试相关的课程,如公务员考试辅导、二级建造师考试辅导等,以引导学生取得相关职业资格,增加学生社会竞争力。

2.3加强实践教学,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水文与水资源工程专业作为一个应用性很强的工科专业,要求学生既具有扎实的水文专业基础知识,又有较强的实际工程实践能力。实践教学在水文与水资源工程专业人才培养中占有重要地位。通过实践教学,既可使学生获得感性认识,掌握专业领域基本方法与基本技术,同时还能够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然而,目前我国水文与水资源工程本科专业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偏重于专业理论知识的教学。但现代化水利的建设,需要大批动手能力较强的应用型技术人才。为应对新形势下水利行业发展对水文与水资源工程专业提出的挑战,应当在适当精选专业理论知识教学的基础上,增加有利于提升该专业学生实践能力培养的课程。同时还应加强校内实验基地、校外实践基地建设,使学生在学习水文与水资源相关理论知识的同时,培养其动手能力和创新意识。通过校外实践基地实习的锻炼,一方面可以丰富学生的实践经验,另一方面也能使学生迅速了解当今社会对水文与水资源工程专业人才的需求,有利于学生查缺补漏。另外,鼓励学生参加水资源论证、水环境监测、水土保持等建设项目的方案编制,水土保持监测等有关上岗证的培训或考试,以增强学生的就业竞争力[4]。

2.4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教师队伍的年龄结构、学历结构以及职称结构对教育教学质量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近年来高校年轻教师比例不断增加,由于年轻教师绝大多数是直接从学校毕业走上讲台,缺少实践锻炼,因此动手能力和实践经验不足,难以对学生进行有效指导;年长的教授由于没有职称上的压力,给本科生授课的时间大大减少[5]。同时,由于高校教师教学和科研任务繁重,特别是年轻教师由于生活及职称晋升压力,往往很难处理好教学与科研工作的关系,也严重影响了学生培养的质量。因此,必须加大教授授课比例,做好年轻教师传、帮、带工作。另外,要有计划地鼓励并引导本专业的专职教师到水利科学研究院、水文局(站)、水利工程施工一线进行科研合作或技术指导工作,通过交流合作,提升教师专业水平和技能,丰富教师工程实践经验,积累教学素材。同时,也可以聘请生产一线具有丰富经验的管理人员、技术人员担任专业教学工作,以讲座或论坛方式给学生讲授相关专业知识。

3结束语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和现代治水观念的转变以及近期国家对水利行业的重视,社会对水文与水资源专业人才的需求不断激增,水文与水资源工程专业人才所肩负的责任也越来越重大,也给水文与水资源工程专业教育带来了新的挑战。为了更好地适应新形势对水文与水资源工程专业人才提出的要求,需要在广泛调研基础上把握行业发展对水利人才培养的新需求,发现不足,适时调整,勇于探索,不断推动水文与水资源工程专业教育改革,以培养出满足新时期治水新理念的水文与水资源工程专业复合型高素质人才,推动我国水利事业的健康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张升堂.水文与水资源工程专业培养动态及问题分析[J].中国电力教育,2009(17):18-20.

[2]莫淑红,宋孝玉,黄领梅.新形势下水文与水资源工程专业人才培养保障体系探究[J].中国电力教育,2014(5):61-63.

[3]宋松柏,康艳.我国水文与水资源工程专业教育的现状分析与思考[J].中国地质教育,2011(3):68-73.

[4]郭纯青,方荣杰,代俊峰.“三农”背景下水文与水资源工程专业课程体系构建[J].当代教育理论与实践,2012(11):60-62.

水文与水资源工程方向篇2

以扬州大学水文与水资源工程专业人才培养,以及该专业目前的办学定位和培养规格分析为基础,从明确专业培养目标与任务、加强教学体系建设、注重实践教学环节、完善核心课程与主干课程体系设计、构建学科专业交叉融合机制、注重人才队伍培养与学科建设,以及完善教育质量评估与保障措施等方面探讨了以特色培养为导向的水文专业教学改革措施。

关键词:特色培养;水文与水资源;教学改革

中图分类号:g642.0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

10052909(2014)02007805

水文与水资源工程是国民经济基础产业,是水利工程领域重要的基础专业,已被确立为三大战略资源之一。中国已确立了水资源的三大战略资源之一的地位。作为发展中大国,水资源开发利用和管理中的水资源短缺对策、水资源持续利用、水资源合理配置、水灾害防治以及水污染治理、水生态环境功能恢复及保护等已成为目前亟待研究和解决的问题。水文与水资源工程是水资源开发、利用、管理及保护中的一门重要的工程技术学科。

中国自20世纪50年代初开始设立本科水文专业,出于对水文专业开办的历史任务定位,其课程体系核心一直是工程水文,主要侧重水文现象的测、报、算[1]。进入20世纪90年代后,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水资源开发利用问题越来越突出,并已逐渐演变成为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瓶颈,为此,必须改革水文专业传统以工程水文课程为主导的教学模式,加强学生知识结构、能力素质的培养才能满足社会经济日益增长的要求。

一、扬州大学水文专业人才培养概况

(一)水文与水资源工程专业发展过程

水文与水资源工程专业是扬州大学历史悠久的学科专业之一,其设置具有较好的历史延续性。早在1950年成立的淮河水利专科学校(水利科学与工程学院前身)即设立水文科,招收学员32名。1956年南京水利学校招收第一批三年制陆地水文专业中专生。1957年该专业还接收了多名越南留学生。1958年学校定名为江苏水利学院,1959年原三年制的陆地水文专业改为四

年制并于同年招收水文气象专业专科生40名。1962年由于专业调整,水文专业停办。1963年学校迁往江苏扬州,改名水利部扬州水利学校,恢复三年制中专水文专业。1967年,“文革”运动使学校教育遭受破坏,水文专业停办。1977年受广西省委托代培水文专业中专生40名,1978年恢复招收中专水文专业。1984年,根据江苏省人民政府复[1984]61号文件,建立江苏水利工程专科学校。1985年正式招收水文水资源专业专科生,两个班,其中一个班为全国招生,直至1994年。1995年,学校水文水资源专业专科班停止招生,待调整。1998年,扬州大学原水利与建筑工程学院在充分调研论证的基础上,申请开设水文与水资源工程本科专业,学制四年。1999年获江苏省教育厅批准(苏教高[1999]16号文),并于同年开始招生。

(二)毕业生就业岗位群类

根据本专业毕业生就业定向情况以及有关用人单位的反馈信息可以发现,水文与水资源工程本科专业毕业生主要分布在以下几种岗位群类:(1)省、市级水文水资源勘测单位,从事水文、水资源、水环境监测技术和管理工作;(2)水利部流域机构的水文监测、水资源管理部门,从事水文监测事务管理、水资源行政执法和管理工作;(3)省市级水利规划设计单位,主要从事水资源规划、大中型水利工程规划及前期水文水利计算、水资源工程方案设计及运行调度方案设计;(4)省厅级水利行政主管部门,从事水利规划、工程管理、水资源管理、水行政、供水排水技术管理等;(5)县级水行政管理单位,从事水利工程规划、建设、运行技术管理,供排水管理、水资源、水环境管理,节水灌溉、水行政执法等工作;(6)市县级供水企业和污水处理企业,从事基层水务管理、节水管理、水环境监测与管理等工作;(7)各类水利水电工程管理单位、水库管理单位、河道管理单位等。

从上述岗位群性质及对上岗人员素质要求分析可知,水文与水资源工程专业培养的学生必须在基本素质和专业能力两方面具有较高的要求,其中基本素质能力应包括思想道德素质、身体素质、语言表达能力、社会交往与协调能力、计算机操作与办公软件运用能力、水资源管理法律法规知识素养、水文计算与水资源评价基础能力;专业能力则包括水文勘测技能、水利工程测绘能力、计算分析能力、规划设

能力、水资源管理行政执法能力、水资源监测与保护能力、水利工程运行管理能力、城市水务管理与节水管理能力等。

(三)水文专业的办学定位

从水文水资源的社会经济作用、专业的办学历史以及专业设置层次等方面看,水文与水资源工程专业的设置口径、布局较符合扬州大学的学科专业发展规划目标。在现阶段条件下,加强水利水电工程、农业水土工程、水文与水资源工程等专业学科的交叉,在注重保持水文与水资源工程专业核心内容的基础上,有效拓宽和改革专业教学计划,并逐步形成专业特色,无论对本科专业的开办,还是对学校专业学科的全面发展的作用和重要性显而易见。

水文与水资源工程专业人才培养目标是培养具有水文水资源和水环境方面专业基础知识,较强的计算机、外语、管理等应用能力,能在水利、能源、交通、城市建设、农林、环境保护等部门从事水文水资源、水环境及其相关水工程方面的勘测、评价、规划设计、预测预报、管理等工作,并兼具初步科学研究能力的高级工程技术人才。主要学习水文、水资源及环境信息的采集及处理、水旱灾害防治、水资源规划与管理、水环境保护、水利及供水工程的规划设计、水利工程运行与管理、水政管理等方面的理论和基本知识,接受工程制图、运算、实验、测试等方面的基本训练,具有应用所学专业知识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科学研究、组织管理的基本能力。

近年来,在专业定位上已达成共识,即主要为江苏水利现代化及水务一体化建设提供高素质的水文水资源技术与管理人才,并以此为基础,辐射全国,真正将“育人是根本,教师是主导,学生是主体,质量是生命”的办学理念落到实处。为此,专业所属学院制定并实施体现“厚基础、宽口径、强能力、高素质”的人才培养方案,实行按大类专业招生,学生自主选择专业。实践表明,学生在学科基础、科学素养和创新能力等方面受到了良好的训练,在校期间表现出了比较宽厚的学科基础和较强的创新和应用能力。 二、以特色培养为导向的教改措施浅析

目前,水利现代化建设需要培养结构合理的高素质水利技术人才,尤其需要培养在基层第一线,从事水资源管理与优化配置,水环境保护,城镇及工矿企业供水、排水和污水处理,城乡水务一体化管理等工作,具有必备的基础理论知识和专门知识,掌握了较强的基本技能、专业技能和综合实践能力,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敬业精神的应用型人才。针对经济社会发展对专业人才素质的要求,并结合学校水文与水资源工程专业具体建设状况,就该专业教学改革探讨如下。

(一)明确专业培养目标与任务

高等教育承担着培养高级专门人才、发展科学技术文化、促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大任务,需要牢固确立人才培养在高校管理中的中心地位,着力培养信念执著、品德优良、知识丰富、本领过硬的高素质专门人才和拔尖创新型人才;应把提高质量作为高等教育改革发展的核心任务[2]。21世纪中国水利教育改革与发展目标是要建立与国家教育、经济体制相协调,适应水利行业现代化发展需要,层次结构合理,质量效益较佳的现代水利教育体系,培养具有行业特色的现代化水利人才。因此,随着中国社会经济的高速发展和现代水利观念的深入,水文与水资源工程本科专业教育应主动适应水利产业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作用需求,对专业人才培养的目标、层次、规模、模式、特色以及服务等环节进行合理定位,以造就面向现代水利建设所需要的高质量创新型人才[3]。

(二)加强教学体系建设

一方面,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国际交流的不断扩大,对人才的质量和数量要求日益提高;另一方面,高等学校的水利人才培养相对滞后,主要是师资力量、教材建设、实验设施、实习场地等方面在短时间内无法满足扩招后的要求,造成学生培养质量下滑[4]。解决这些问题,必须加强教学体系建设,制定出以能力培养为本位、社会需求为导向的水文与水资源工程专业培养方案,包括理论教学体系和实践教学体系。为加快专业建设步伐,构建完善而合理的课程教学体系,国内许多开设水文与水资源工程专业的高校在教育部高等学校水利类教学指导委员会制定的教学规范文件指导下,依据各自学校的实际情况修订了培养目标和教学计划。如,扬州大学对水文与水资源工程专业本科教学计划重新

进行了论证,并于1999年、2001年、2003年、2006年和2009年多次

修订了专业教学计划和教学大纲,不断更新和充实教学内容,增设创新学分,鼓励学生个性化发展。

(三)注重实践教学环节

实践教学是高等教育的重要教学环节,是深化教学改革和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的突破口,在高等教育人才培养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水文学和水资源工程专业属于应用性工科专业,培养的学生应具有扎实理论知识,又具备较强实际工作能力。实践教学作为专业教学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培养综合性高质量人才的重要途径,通过这一过程不仅可以使学生获得感性认识,掌握基本方法和基本技术,而且能够培养学生科学思考、创造性解决问题的能力。

针对工科毕业生普遍存在的“上手慢”的问题,应全面调研分析水利工程领域各类岗位群对知识点和能力点的要求,然后对相关知识点和能力点进行归纳分类,并将其贯穿于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之中,以培养学生利用所学知识主动有效地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帮助其实现从学校到工作岗位的自然过渡[5]。为此,增加对实验室和实习基地建设的投入,为大学生实践活动构建高水平的实践操作平台,是满足学生动手操作的基本要求。

(四)完善核心课程与主干课程体系设计

目前,国内水文与水资源工程专业的主要课程一般包括自然地理学、气象学与气候学、水力学、水文学原理、水信息采集与处理、水文统计、水文水利计算、水文预报、水资源规划与利用、水环境保护、水利工程经济、水质监测与分析、水资源学、水文自动测报系统、地下水水文学、水资源系统分析、水污染控制工程等,其中专业核心课程可确定为水文预报、水文水利计算、水资源规划与利用、水环境保护等。

结合专业拓展需要而新增设的重要专业课程或专业选修课程,各学校依据办学历史和定位差别而略有不同,一般有水资源学、水务学、水资源评价、水利法规、地理信息系统(gis)应用、流域水文模拟、城市水文学、水资源经济学、水资源需求管理、生态学基础、水资源实时监控系统等课程。

在长期的专业教学实践中,扬州大学水文与水资源工程专业一贯注重课程建设工作,结合教育部高等学校水利工程类教学指导委员会水文与水资源工程专业课程设置要求

,以及学校水文专业师资队伍特征,已数次修订教学计划,整合交叉课程,完善了专业课程体系。此外,重视教材的选用,所采用的普通高等教育水利学科专业规划教材、高等学校水利工程类教学指导委员会推荐教材以及知名院校最新优秀教材达95%以上。

(五)构建学科专业交叉融合机制

为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世界许多知名大学进行了大量的探索,跨学科的培养方式越来越受到重视,并取得了良好的效果[4]。水文学及水资源学科是研究自然界水循环运动规律、水与环境相互作用关系的科学,它的发展过程本身体现了多学科交叉渗透融合的特性,其基础与核心研究涉及社会、政治、经济、生态与环境等诸多方面。目前,水利工程本科专业涵盖水利水电工程、水文与水资源工程、农业水土工程以及港口航道与海岸工程等专业,为了扩大学生的专业知识面,提高学生对水利工程领域的认知度,除了学习专业基础课程,可鼓励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和未来就业去向适当选择相近专业开设的选修课程进行学习。

(六)注重人才队伍培养与学科建设

专业建设是对人才培养方案、师资队伍、教学条件、教学改革、建设与管理等方面实施的全面建设。学校应通过逐年的专业建设,不断确立本科教学的中心地位,形成科学、合理、柔性、兼容的人才培养方案,并逐步构建一支敬业精神良好、教学科研并重、实践能力很强的师资队伍。通过不断深化专业建设过程,在坚持教学与科研并重方针的基础上,大力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和学术水平。以省重点专业类建设计划实施为契机,努力实施“名师计划”,加强本科教学师资梯队建设,加强优秀教师和教学带头人的培养。特别是要求青年教师更新教育观念,积极参与教育教学改革,不断提高教学水平,创造性地组织课堂教学活动,并根据人才培养方案的优化,不断开发新的创新性课程,使专业人才培养质量迈上一个新台阶。此外,积极提倡专业教学队伍承担高水平科研项目,以高质量科研成果提升学科力量和声誉,并通过学科建设促进专业建设,构建科学合理的专业人才培养体系;密切关注水利现代化和水务一体化对人才知识、能力和素质的要求,加强教学内容、课

体系的调整与整合,优化人才培养方案,培养适应社会需要的高素质人才。

(七)完善教育质量评估与保障措施

要以稳定教学秩序、提高教学质量为目标,不断完善适应本专业教育教学改革与发展的管理体系和机制。积极发挥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在培养目标制定,培养方案优化,培养手段改革和培养人才质量控制中的作用,并使之制度化。建立科学、合理的教学质量监控体系和教学评价机制,形成科学合理的学生学习成绩与教师教学质量评估和考核办法。加强教学改革成果的培育和应用,形成一批对专业发展有影响的优秀教学成果,并充分发挥成果的辐射和示范作用。进一步规范实践性教学环节的文件建设、成绩考核与质量控制,使实习、实验及课程、毕业设计的质量达到工科类专业的领先水平。学习和借鉴国内外名牌院校的教学管理经验,进一步推进教学管理的规范化和科学化,形成具有自身特点的教学管理程序与方法,实现“程序科学、环境宽松、要求严格、管理规范、服务满意”的教学管理目标。

此外,还应重视毕业生质量的跟踪调查。学校可定期采用座谈会、问卷调查等形成,向用人单位了解毕业生的思想素质、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水平、动手能力、开拓精神和创新能力,不断调整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校正课程结构体系和课程教学内容,指导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改革,推动专业建设,促进教学质量和人才培养质量再上新台阶。

三、结语

中国理工科高等教育基本上模式单一,工程教育的工科特色不明显。随着大量工科院校的竞相升格,办学层次和模式越加模糊,使得工科教育地位下降、作用减弱。由于工科教育中的科学导向,

工程教育必不可少的实践环节变得越来越模糊,有的以模拟或虚拟化、演示观摩代替实践,使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受到了影响。导致这些问题产生的原因主要在于:对人才规律和社会需求认识不清,导向偏差;对科学、技术、工程的区别认识不清;技术教育体系不清,目标不明[6]。

现代水利事业历经传统的工程水利、资源水利以及当代的生态水利发展过程,面向社会可持续发展战略思想的水利工程领域的内涵已有了深刻变化,这必然要求水利从业人员应具备与此内涵相应的能力。如何根据现代水利事业的发展特点培养出适应社会需求的专门人才,培养目标的设计与培养模式的改革至关重要。人才培养模式是由人才培养的指导思想、目标、内容、方式、手段、质量评价标准等要素构成的有机综合体,其核心在于对培养目标设计、规格要求、培养过程以及质量评价等环节之间的规律性关系处理,是一所大学办学理念、办学质量和办学特色的集中体现[5]。随着社会的发展,规范的、目标性的工程教育的重要性愈来愈为人们所认识,而对工程教育模式的改革,尤其在培养环节构成、目标定位、特色培养以及产学结合多种实现方式等方面的探索更具

现实意义。因此,必须明确专业培养目标,准确定位专业培养规格,并不断探索有效的专业教学模式,以培养能力突出、基础知识扎实、综合素质过硬的专业人才以满足日益提高的社会需求。

参考文献:

[1]陈元芳,芮孝芳,董增川.国内外水文水资源专业教育比较研究[j].河海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9,1(4):67-70.

[2]袁贵仁.把提高质量作为高等教育改革发展的核心任务[j].中国高等教育,2010(11):6-8.

[3]王文川,陈海涛,邱林,等.水文学和水资源专业教学改革关键问题研究[j].华北水利水电学院学报:社科版,2011,27(2):166-168.

[4]祖波,王维,李颖,等.关于水文与水资源工程专业教学改革初探[j].环境科学与管理,2011,36(6):190-192.

水文与水资源工程方向篇3

关键词:工程水,资源水利,

中图分类号:tV文献标识码:a

一、前言

21世纪,科学治理我国洪涝灾害、干旱缺水、水坏境恶化三大水资源问题,实现水资源可持续利用,是水利建设的历史性任务。资源水利的理论内涵就是水资源可持续利用。水资源可持续利用当前要特别重视水资源的优化配置和节约、保护问题。要重点抓好七个工作领域:防洪、节约用水、防治水污染、水土整治、流域水资源统一管理、城市化进程、跨流域调水。所以,工程水利向资源水利转变是事物发展的必然规律,实现由工程水利到资源水利的转变,是一个生产力发展的过程,是自然和社会发展规律的结果,是水利事业由一个阶段发展到一个更高、更全面的阶段。

二、水利工程想资源水利发展的必要性

人类的生存和社会的发展离不开水资源的开发和利用。没有了水其他一切便没有了意义。二十世纪以后,由于人口数量的不断增加和城市化水平的不断提高,水利工程事业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首先,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人们的生活质量不断得到改善,因此人们对于水资源质量要求也在不断的提高;第二,随着大批农民工进城,城市生活用水急剧增加,超出了地区供水的能力范围;第三、随着经济水平的不断提高,生活和工业污水也在不断增加,人类可以利用的水资源不断减少,生态环境受到了严重的破坏。在这些形势影响之下,既使大力兴建水利工程也无法解决水资源缺乏的问题,只有向资源水利侧重,重视研究和科学开发水资源,从而满足工业生产和人们生活用水需求。这种做法也顺应了自然和社会发展的规律,同时也有利于水利事业的可持续发展。

三、工程水利与资源水利的特点与区别

工程水利阶段有三个突出特点:一是水资源开发的适量问题。水利工程对于水资源采取的是有多少开发多少的方式,忽视了水资源的可持续发展问题;二是片面重视开发水资源、治水害而兴修水利的目的而忽视了水利工程对环境的影响;三是侧重政府对水资源的行政管理而忽视市场对水资源的基础配置作用。

资源水利阶段的特点也很明显:一是不是无限制的开发水资源,而是有计划的合理使用;二是站在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的高度来研究水资源的开发、利用与保护等项工作,确保社会经济的发展需要;三是政府部门、水利施工单位,不仅重视水利工程的兴修与管理,而且加强了对水资源开发过程中的保护。

资源型水利与工程型水利主要区别在于:工程水利重视的是水利工程的数量,资源水利则是在重视水利工程数量的基础上,更加重视水资源的优化配置,建立以资源优化配置为基础的节约型的经济社会发展体系。具体来说,重视工程的数量,更重视工程的质量;重视工程建设,更重视工程的管理;重视工程措施,更重视非工程措施。

四、采取措施,推动工程水利向资源水利的转变

1.深化水利体制改革,建立支撑体系

(1)深化机构改革,强化水行政的政府行为和宏观调控职能。重点强化经济战略研究、政策法规、科研教育、水利规划、建设管理等相关机构的建设,以便更宏观地、战略地决策水利发展中的重大问题。

(2)深化流域机构改革,强化流域职能。其体制应该是与重新确立的职能相适应,以充分发挥流域机构的作用。

(3)深化水利事业单位改革,强化服务职能。按照水利产业化的要求,推进水利事业单位的改革。水利经济体制改革的难点之一是水管单位,从某种意义上说,水管单位体制改革搞得好坏关系到水利经济体制改革的成败。现在我们的水管单位都是事业单位,但全额拨款的几乎没有,差额也少的可怜,可以说处于半死不活的状态。在改革中一方面将水管单位尽早全面推向市场,走企业化管理经营之路;另一方面,由于多数水管单位存有社会效益和生产经营双重性的问题,对公益性部分,国家和地方应给予相应的补偿。

(4)深化水利企业改革,把水利企业全面推向市场。从水利企业的实际出发,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真正把企业建成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自我发展、自我约束的法人实体和市场竞争主体。要制定鼓励政策,对流域的水资源实行滚动、梯级、综合开发,通过综合的配套改革和一系列措施,增强水利企业的活力,加快水利产业化进程。

2.要加强对水资源的管理,完善水资源机构和队伍建设

特别是在水资源的质与量的管理上,要实行统一的管理与保护。还必须从法规、机构和体制上作出努力,进一步推进水资源的统一管理。首先在各级政府部门要建立健全强有力的水资源管理机构,充实业务骨干,培训现有工作人员,提升水利工作者的业务水平,以加强对资源水利各项业务工作能力的提高。于此同时,要建立和完善资源水利的科研与教育以及勘测设计等业务部门,制定这方面的计划和具体的工作任务,从而推动资源水利的快速发展。

3.强化产业建设,完善运行机制

从总体上说,当前水利行业尚未完全摆脱旧的计划经济模式,而且己严重阻碍着水利的发展。因此必须强化水利产业化建设,转换运行机制,采取多种综合有效措施,尽快建立起以责任、投资、管理、价格、保险等为重点的水利发展新机制,以加快水利基础设施建设和水利基础产业发展,使水利更好地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服务。

(1)建立严格的规划、设计、投资、管理、经营等决策风险责任制。把经营管理者的责权利有机的结合起来,因决策失误造成重大损失的应依法追究其责任。

(2)建立防洪保安和水资源统一管理机制,从根本上解决政出多门、各自为政和内部扯皮的问题,除害兴利结合,开源节流并重。

(3)建立多元化、多渠道、多层次的投资机制。对于水利工程建设与管理要按照《水利产业政策》规定及市场经济规律要求广辟投入渠道,加强运行管理,提高经济效益。对于既有公益性、又有经营性的综合工程,走建设、管理、开发、经营、服务“五位一体”的路子。

(4)建立价格机制。

五、结束语

水资源可持续利用当前要特别重视水资源的优化配置和节约、保护问题。要重点抓好七个工作领域:防洪、节约用水、防治水污染、水土整治、流域水资源统一管理、城市化进程、跨流域调水。所以,工程水利向资源水利转变是事物发展的必然规律,实现由工程水利到资源水利的转变,是一个生产力发展的过程,是自然和社会发展规律的结果,是水利事业由一个阶段发展到一个更高、更全面的阶段。因此,工程水利向资源水利转变是水利事业发展的必由之路。

参考文献

[1]冯尚友.水资源持续利用与管理导论[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2.

水文与水资源工程方向篇4

论文摘要:论述了工程水利向资源水利转变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规律。

由工程水利转向资源水利是演化经济体制改革,促进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需要。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我国的水资源及水环境的开发利用已日益社会化,城乡间、部门间、地区间相互冲突的竞争性和利用日益加剧,传统计划经济的水资源管理体制及其以工程措施为主导的水利战略的局限性已日益显露。

实施资源水利是各级水利部门转变职能的需要,在传统工程水利的内涵里,水的问题只是技术可行性和投资可行性(效益和费用)的问题,并且随着工程技术能力的提高,国家的投入问题更是成为解决水问题的关键。而政企不分体制所形成的自己评价工程并由自己负责建设的利益驱动机制,更加剧了各级水利部门“重工程建设,轻资源管理”的倾向,争取国家投资,加快水工程建设成为各级水利部门的主要目标,忽略了面向社会履行资源管理职能。

水是人类生存和社会发展不可缺少的物质条件,没有水就没有人类社会。当人类进入20世纪以来,工程水利的情况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人口的急剧增长,经济的发展和城市化的高速发展等因素对水资源带来了巨大的变化和压力:一是生产、生活用水量急剧增加,人们对水质要求的提高;二是城市集中供水量骤增,迅速超过地域供水能力的限度,城市缺水严重;三是生活废水、工业污水迅速增长,特别是城市附近水域污染严重,使能够有效利用的水资源量在不断减少,生态环境也进一步遭到恶化。但是每一区域水资源总量是有限的,水资源短缺问题愈来愈突出。在这种情况下,光靠修建水利工程已经不能解决问题,修好的水库可能无水来;打了井、开了渠,有可能提引不到水。这时,人们开始转向水资源,开始重视和研究水资源问题;认识到必须从资源的开发、调配等方面来满足人类社会发展进步对水资源的需求,所以,资源水利逐渐产生和发展起来。资源水利将逐渐取代工程水利,并逐渐在水利事业中占据主导地位,这是社会发展的规律。

由工程水利向资源水利的转变是不是说不再加强水工程科学技术的研究和教育了,将不再需要大规模兴修水利工程,将不再需要注重水利工程的管理,而只去抓水资源,事实不是这样的。水旱灾害将始终存在。人们要控制水就要开发水利,就需要通过水利工程这一手段来实现水利的开发和综合利用。自建国以来,我国工程水利建设取得了许多令世界瞩目的成就,但是,随着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的高速发展,我国各项水利工程除害兴利的能力还不强,标准也不高,水利工程建设还必须继续加大投入,快速发展。因此,怎样利用科学技术的新成果,不断改善、提高对水利工程的建设和管理水平,是我们始终要走的路。

1工程水利与资源水利的特点

工程水利向资源水利转变是事物发展的必然规律。工程水利阶段有三个突出特点:一是水资源的量与质能充分满足人们生活和生产的需要;供给大于需求量很多,造成水资源的严重浪费;二是人们要除水害就要兴建水利,只要修建水利工程,即可达到目的。三是水利科研、教育和政府行政管理;都完全是为如何修好工程、管好工程而服务的。而资源水利阶段的特点也很明显:一是水资源供不应求,不能无限制取用,要有计划的合理使用;二是必须站在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的高度来研究水资源的开发、利用与保护等项工作,确保社会经济的发展需要;三是政府部门、水利科研与教育单位,不仅要重视水利工程的兴修与管理,更要加强对水资源的开发利用与保护等方面的研究、教育和发展,并将资源水利与工程水利紧密结合起来,使水利事业的发展科学持久。

2当前的水利工作要注意以下四点

(1)水利要与国民经济和社会的发展紧密联系起来。

(2)解决我们面临的洪涝灾害、干旱缺水、水环境恶化三大问题,要注意综合治理、统一管理,实现水利的可持续发展。

(3)水资源的开发、利用、治理、配置、节约和保护六个方面,当前要特别重视水资源的优化配置和节约、保护问题。

(4)水利一定要认真研究经济问题,以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需要。

水利工作思路的这种战略性调整,形象直观的提法,就是实现由工程水利向资源水利的转变;理论科学的提法,就是实现由传统水利向现代水利、可持续发展水利的转变。

21世纪,科学治理我国洪涝灾害、干旱缺水、水坏境恶化三大水资源问题,实现水资源可持续利用,是水利建设的历史性任务。资源水利的理论内涵就是水资源可持续利用。水资源可持续利用当前要特别重视水资源的优化配置和节约、保护问题。要重点抓好七个工作领域:防洪、节约用水、防治水污染、水土整治、流域水资源统一管理、城市化进程、跨流域调水。

所以,工程水利向资源水利转变是事物发展的必然规律,实现由工程水利到资源水利的转变,是一个生产力发展的过程,是自然和社会发展规律的结果,是水利事业由一个阶段发展到一个更高、更全面的阶段。因此,工程水利向资源水利转变是水利事业发展的必由之路。

参考文献

[1]冯尚友.水资源持续利用与管理导论[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2.

水文与水资源工程方向篇5

关键词:工程型水利;资源型水利;转变

abstract:Basedontheanalysisofresourceirrigationworksandprojectirrigationworksdifferencebasedonlink,discussedprojectirrigationworkstoresourceirrigationworkschangetrend,canprovidereferenceforwaterresourcesmanagement.

Keywords:waterresourcesengineering;water;change

中图分类号:F407.9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0前言

传统的水资源开发利用方式已经难以支撑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因此必须转变现有的水资源管理方式。于是,人们开始重视和研究水资源问题;认识到必须从资源的开发、利用、治理、配置、节约、保护等方面来满足人类社会发展进步对水资源的需求,所以,资源水利逐渐产生和发展起来。资源水利将逐渐取代工程水利,并逐渐在水利事业中占据主导地位,这是社会发展的规律。

1工程型水利与资源型水利的区别

传统的水利工程观念就是大力修建水利工程,从自然中获取人类所需的水资源,工程水利阶段有三个突出特点:一是水资源的量与质能充分满足人们生活和生产的需要;供给大于需求量很多,造成水资源的严重浪费;二是人们要除水害就要兴建水利,只要修建水利工程,即可达到目的。三是水利科研、教育和政府行政管理;都完全是为如何修好工程、管好工程而服务的。而资源水利阶段的特点也很明显:一是水资源供不应求,不能无限制取用,要有计划的合理使用;二是必须站在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的高度来研究水资源的开发、利用与保护等项工作,确保社会经济的发展需要;三是政府部门、水利科研与教育单位,不仅要重视水利工程的兴修与管理,更要加强对水资源的开发利用与保护等方面的研究、教育和发展,并将资源水利与工程水利紧密结合起来,使水利事业的发展科学持久。

传统的水利工程主要是解决洪涝灾害所造成的损失,而资源水利主要是通过研究社会经济和水资源的关系来实现水资源的优化配置,从而为水利事业制定一个经济合理的水利工程方案,在节约和保护水资源的同时,提高社会经济的发展水平。资源水利主要侧重于水资源的调查分析、科学开发、节约和保护来解决水资源的污染和分配不均的问题。水利工程的建设和管理只是资源水利工作的一部分,而且在资源水利的工作中,对它们的要求层次更多,更加注重各个工程的科学合理性,从而使水利工程发挥更大的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

2工程型水利与资源型水利之间的关系

工程型水利与资源型水利是两个不同的发展阶段。但这两个阶段并不是相互排斥和对立的,而应当是相辅相成的。走向资源型水利发展的不同时期仍必须依托于工程型水利作为其基础,脱离了工程也就谈不上水资源的开发和利用。

目前解决水资源缺乏的途径主要有三点,一是对现有的可利用水量进行重新分配,以适应新的需求;二是通过节约用水和水的再利用以提高用水效率;三是通过传统的工程措施来增加可用淡水量的供应。但是,长期以来,在传统计划经济体制下,水利一直存在着“重建轻管,重大轻小,重骨干轻配套,重工程轻实效”的四重四轻问题,这种状况导致了水利工程越修越多,水资源却越来越短缺和水环境的不断恶化,更谈不上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和走一条良性循环整体发展的道路。因此,从可持续发展的战略高度,在水利发展战略上,从工程型水利转变为资源型水利,主要是通过资源的优化配置和措施的优化组合,最终目标实现水资源的高效利用和水资源的可持续化,以保障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工程型水利与资源型水利,从性质上讲主要是区别于以前的经济社会发展是以水利工程数量为主体,资源型水利则是在依托水利工程数量的同时,要依托资源的优势,重视资源的优化配置;重视工程的数量,更重视工程的质量;重视工程建设,更重视工程的管理;重视工程措施,更重视非工程措施,建立以资源优化配置为基础的节约型的经济社会发展体系和措施优化组合的防洪减灾体系。因为,过去防洪、灌溉和供水量的增长,主要靠传统措施,即水利工程数量的增加来解决,而未来的防洪、灌溉和用水量的增长,已不可能全靠兴修工程来解决,而依靠科技创新将成为战略的重点,要走效益型、科技型、优化型、集约型经济发展的模式,这是世界上发展的趋势,也是中国走出水资源短缺困难的根本途径。

3如何推动工程型水利向资源型水利转变的进程发展

为了实现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我们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分析如何推动水利工程向资源水利转变的发展进程。

第一、健全政策法规和社会监督机制。抓紧完善水资源配置、节约、保护和管理等方面的政策法规体系。

第二、建立完善的水资源管理体制。进一步完善流域管理与行政区域管理相结合的水资源管理体制,切实加强流域水资源的统一规划、统一管理和统一调度。强化城乡水资源统一管理,对城乡供水、水资源综合利用、水环境治理和防洪排涝等实行统筹规划、协调实施,促进水资源优化配置。

第三、加快推进节水技术改造。大力发展管道输水、喷灌、微灌等高效节水灌溉。鼓励并积极发展污水处理回用、雨水和微咸水开发利用、海水淡化和直接利用等非常规水源开发利用。加快城市污水处理回用管网建设,逐步提高城市污水处理回用比例。非常规水源开发利用纳入水资源统一配置。

第三,全面加强节约用水管理。广泛深入开展基本水情宣传教育,大力扭转人们以前对传统水利工程的看法,宣传资源水利的优势。将保护水资源的思想深入人心,使得每个公民有节约用水的理念,形成节约用水、合理用水的良好风尚。

第四、建立和健全水资源保护。科学利用水资源必须同时兼顾环境、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坚决制止无序开发和过度开发,尤其是主要河流。水资源开发利用要科学、全面规划。

第五、增加水利工程重点投入。防洪投入、城市雨洪调蓄设施投入、满足社会供水需求投入、污水处理投入、城市河湖整治投入。

第六、管理人才的素质及选拔。培养一批高素质水利技术人员,有秩序地参与工程管理、水行政管理、科研等各领域。

4结语

国内外的经济发展实践已经表明,水资源在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中是不可缺少的、或者说是最重要的支撑条件,没有水,任何国家、地区的经济社会都谈不上高速和高效的发展,更谈不上可持续发展。实践已经证明,在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战略中,水具有特殊的战略地位。我们强调资源型水利,正是基于此目的,这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水的问题应该放在整个经济社会发展的全局中进行统筹考虑,处理好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协调好生活、生产和生态用水,认真研究水资源承载能力,合理配置水资源。从工程型水利到资源型水利,就是水利部门从注重工程建设转到重视水资源优化配置上来,以满足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全面要求。

参考文献

[1]冯尚友.水资源持续利用与管理导论[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2.

[2]任树梅,杨培岭.水资源保护[m].北京: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2003.

[3]阮本清,沈大军.面向可持续发展的水价理论与实践[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3.

[4]汪恕诚.实现由工程水利到资源水利的转变做好面向21世纪中国水利这篇大文章[J].水利经济,1999,(04).

水文与水资源工程方向篇6

关键词:引湑济黑工程跨流域调水可调水量

水资源调配是针对我国水资源在空间上(地区间)与时间上(年、季间)天然分布和分配极端不均性,在空间上是从有余水或有余水潜力的地区向缺水的地区调水,时间上则包含对水资源的调蓄。进行区域水资源调配的意义就在于它是针对缺水区的供需矛盾和因缺水带来的环境与生态问题而采取的一种重要对策。

本文中探讨的引湑济黑工程,是将秦岭南麓汉江支流湑水河上游部分径流量引至秦岭北麓渭河支流黑河的跨流域调水工程。本文所选方案,水源调出区水资源丰富,流域内用水量小,开发利用程度很低且与调入区同辖于西安市周至县,调水距离短,工程量小,投资少,跨流域却不跨行政管理区调水,可避免水权之争,便于协调和管理,现实可行。此外,该工程可以作为陕西省水资源优化配置计划中的引湑济黑工程的一期工程实施。

1工程建设的必要性

1.1西安市水资源开发利用现状

西安市水资源不够丰富,属于资源型缺水地区。境内除秦岭南部汉江流域内的湑水河,洵河以及直接流入黄河的南洛河外,大部分河流属于黄河流域渭河水系。西安市多年平均自产地表水资源量为21.78亿m3,多年平均地下水资源量为17.27亿m3,扣除地表水和地下水之间的重复量12.39亿m3,全市水资源总量为26.66亿m3,按全市现有耕地、人口计算,亩均水资源601.3m3/亩,人均水资源387.5m3/人,远低于全国和全省亩均及人均值。多年来,境内地下水开发利用程度高,现已无大的潜力可挖,地表水资源开发利用程度低,但可开发量有限。2000年全市地表水开发利用量48217万m3,扣除引水和客水7108万m3,实际开发利用自产地表水资源30509万m3,为地表水资源量的14%,全市地下水开发利用总量130062万m3,为全市地下水资源可开采量15.48亿m3的84%。为此,需进一步调整城市供水结构,增大地表水供水量,减少地下水开采量,涵养水源。

1.2西安市可持续发展对水资源的需求

西安市总面积9983km2,共辖新城、碑林、莲湖、雁塔、未央、灞桥、阎良、临潼、长安9区和周至、户县、高陵、蓝田4县。截止2000年底,西安市总人口688.01万人,其中非农业人口285.79万人,城市化水平41.54%。西安市优越的地理位置,丰富的人文资源以及深远的历史渊源,使其成为我国重要的科研、高等教育、高新技术产业、旅游和商贸基地,是陇海兰新地带规模最大的中心城市。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区域集团化的发展进程,西安市经济日益向国际化方向发展,其发展态势,是中国经济发展战略重点西移和缩小东西差距的重要支点。在“九五”计划中,西安市供水水资源系统优化调配研究作为一项子专题,有关专家、学者对其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在研究中,经对西安地区远景年2050年供需平衡分析,预测至2020年,考虑当地开源节流与区外调水情况下,西安地区将缺水1.5952亿m3,随着工农业的进一步发展,特别是由于工业需水的增加,2020年~2030年,水资源供需矛盾将重新出现,且更加严重,由于地区水资源承载力有限,在这一阶段,水的问题将成为制约西安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主要因素。为此,为保证下一世纪西安经济可持续发展对水的需求,应开源与节水并举,同时应继续增加跨流域调水规模,增进陕西省水资源的优化配置。

1.3引湑济黑与西安市市区需水

西安市市区人口集中,地表水资源量仅为0.47亿m3,资源性缺水较为严重。供水水源包括地下水源和地表水源两部分,地表水源有7处,主要以位于宝鸡眉县的石头河水库和位于周至县的黑河为主要水源。2000年市区总供水量3.54亿m3,其中,地表水2.07亿m3,占总供水量的58%,黑河引水系统总供水量为1.79亿m3,基本解决了中心城区的供需矛盾,但氵产河以东的纺织城、洪庆等组团的供水量不足,夏季高峰期,生活供水只能定时限量,工业生产勉强维持,同时,从现有地表水资源供水措施及需水保证率来看,中心市区仍需提前做好区外调水的前期工作以缓解供需矛盾。

汉江支流湑水河部分径流属于周至县地表水资源,开发利用程度很低,引湑济黑工程的建设将进一步开发西安市地表水资源,提高其有效利用率,补充市区供水水源,增强供水保证率,有助于缓解供需矛盾。2工程建设的可行性

2.1湑水河流域概况

汉江是长江最大的一级支流,汉江在我省境内的流域面积为59110km2(占总面积37.1%),多年平均径流量264亿m3,流域北岸为秦岭南坡,支流众多,褒河、湑水河、子午河等较大支流多发源于石泉以上的秦岭山区,而且源远流长,河网密度大。汉江支流湑水河,发源于秦岭南麓陕西省周至县境内的光秃山,流经周至、太白、洋县、城固等县。于城固东南7km的汉王城注入汉江,全长167.5km,流域面积2340km2,河道平均比降1.26%,多年平均流量37.6m3/s(11.9亿m3),落差1636m,该流域面积为10m2以上的河流共有32条,受大气环流、纬度及地形影响,降水量有北向南递减,径流亦由北向南递减。湑水河径流主要来源于降水,并有季节性融冰和融雪补给,径流的年际、年内变化,与降水的变化趋势基本一致,汛期集中在5~10月,该流域升仙村水文站(集水面积2143km2)1956~1980年间多年平均年径流量为10.94亿m3,变差系数Cv为0.45,20%、50%、75%及95%各频率的年径流分别为14.44、9.84、7.33、5.4亿m3.该流域高山区由中生界花岗岩组成,岩性较坚硬,中山区由石英岩、大理岩、黑云母花岗岩、云母片岩等组成。

2.2可调水量分析

引湑济黑是实现水资源优化配置的工程措施,为此,在兴建之前必须慎重研究,进行科学比选。可调水量是反映跨流域调水后水资源优化配置的综合指标,既要考虑调出区的可能,对调出区的生态环境不会造成不可弥补的影响,又要考虑调入区的有效利用,是比较复杂的资源优化配置问题,能否客观、科学地确定可调水量,不仅直接影响跨流域调水工程的决策,对工程规模和运行管理也十分重要。鉴于可调水量是调水工程可行性的关键问题之一,本文拟定两种调水方案,分别对湑水河部分流域进行可调水量分析。本文所说的可调水量,是指可供水河流的河川径流量,在扣除当地用水和河道内环境用水后可能向城市提供的水量。

湑水河流域水资源量应包括河川水资源量和地下水资源量,由于两种方案中所拟选的调水流域均地处山地高原,取水口高程在1600m以上,河流切割深,浅层地下水已作为河川基流排入河道,故认为河川径流量就等于水资源总量。又因所选流域人烟稀少,现无水利建设,无工业生产,人类活动对流域径流影响几乎可以不予考虑,所以此处的水资源量计算不考虑径流还原,以计算径流代表天然径流进行分析研究。经过对所选流域水文资料的分析、计算,可得两种方案相应的分析计算结果如下:

方案一,选择老县城下游松树坪处为引水断面。

理由有3:其一,考虑到湑水河上游段老县城处地势平整,有利于建坝蓄水,且居于此地的居民只有10余户,移民问题很容易解决;其二,从该处引水到秦岭北麓黑河流域的秋茅子沟,穿越秦岭的隧洞长度较短。其三,该部分流域面积不大,但水量丰富。根据1/50000地形图,经计算,该流域总面积约为63.9km2,沿湑水河干流河长约为11.4km,引水断面处高程约为1727m,引水断面之后1.01km处有支流汇入。引水至黑河流域秋茅子沟高程约1700m处所需开挖隧洞长约为3km.流域多年平均年径流量为0.256亿m3,扣除河道生态环境用水量31.97万m3,引水断面多年平均可调水量约为0.252亿m3.

方案二,选择都督门下游段与烂店子上游段之间一处作为引水断面。

与方案一相比较,该方案流域汇流面积较大,汇入支流沿干流河长集中增多,水量更为丰富。但从该引水断面引水至黑河流域秋茅子沟,穿越秦岭的隧洞长度增加不多。经计算,该流域总面积约为125.3km2,沿湑水河干流河长约为15.9km,引水断面处高程约为1660m,引水断面之后1.25、3.07、3.83km处分别有支流汇入。引水至黑河流域秋茅子沟高程约1640m处所需开挖隧洞长约为5.8km.流域多年平均年径流量为0.501亿m3,扣除河道生态环境用水量63.07万m3,引水断面多年平均可调水量约为0.495亿m3.

由以上计算结果可知,两种方案中水量调出流域的多年平均年径流量分别是湑水河多年平均年径流量的2.3%和4.6%,故,即使将断面以上水量全部调走,也不致影响其下游工农业发展的需水量。因所需建水库库容较小,且地处山地高处,水库蒸发渗漏损失很小,因此,工程可调水量主要取决于断面下游河道的生态环境用水量,以保持引水口以下河流生态系统的生物多样性和改善环境质量,在本文中,参考有关研究成果,拟以p=95%的10d最小枯水流量为标准来计算的。

2.3施工可行性

据实地调查及资料分析,该调水工程从施工条件及筑坝技术方面而言,均属可行,此外国内外长隧洞施工,已有丰富经验,我国建成5km以上的输水隧洞已由若干条,故隧洞施工方面也不存在难以解决的困难。

总之,在引湑济黑工程可行性分析过程中,本文从经济合理,技术可行、环境容许的原则入手,来追求跨流域调水效益的。需特别说明的是,该拟选方案与陕西省水资源优化配置计划中的引湑济黑工程方案是完全不同的,所选方案,工程量小,投资较少,现实可行。

参考文献:

[1]水利部西北水利科学研究所。关中地区水资源优化配置研究报告[R].1999.3

[2]西安工程学院,西安理工大学。西安市供水水资源系统优化配置研究报告[R].1999.4

[3]王海成。西安市水资源开发利用潜力分析[D].西安理工大学,2002.1.

水文与水资源工程方向篇7

关键词:工程水利;资源水利;转变

由工程水利转向资源水利是演化经济体制改革,促进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需要。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我国的水资源及水环境的开发利用已日益社会化,城乡间、部门间、地区间相互冲突的竞争性和利用日益加剧,传统计划经济的水资源管理体制及其以工程措施为主导的水利战略的局限性已日益显露。实施资源水利是各级水利部门转变职能的需要,在传统工程水利的内涵里,水的问题只是技术可行性和投资可行性(效益和费用)的问题,并且随着工程技术能力的提高,国家的投入问题更是成为解决水问题的关键。而政企不分体制所形成的自己评价工程并由自己负责建设的利益驱动机制,更加剧了各级水利部门“重工程建设,轻资源管理”的倾向,争取国家投资,加快水工程建设成为各级水利部门的主要目标,忽略了面向社会履行资源管理职能。

一、工程水利向资源水利转变的趋势

水是人类生存和社会发展不可缺少的物质条件,没有水就没有人类社会。当人类进入20世纪以来,工程水利的情况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人口的急剧增长,经济的发展和城市化的高速发展等因素对水资源带来了巨大的变化和压力:一是生产、生活用水量急剧增加,人们对水质要求的提高;二是城市集中供水量骤增,迅速超过地域供水能力的限度,城市缺水严重;三是生活废水、工业污水迅速增长,特别是城市附近水域污染严重,使能够有效利用的水资源量在不断减少,生态环境也进一步遭到恶化。但是每一区域水资源总量是有限的,水资源短缺问题愈来愈突出。在这种情况下,光靠修建水利工程已经不能解决问题,修好的水库可能无水来;打了井、开了渠,有可能提引不到水。这时,人们开始转向水资源,开始重视和研究水资源问题;认识到必须从资源的开发、调配等方面来满足人类社会发展进步对水资源的需求,所以,资源水利逐渐产生和发展起来。资源水利将逐渐取代工程水利,并逐渐在水利事业中占据主导地位,这是社会发展的规律。

由工程水利向资源水利的转变是不是说不再加强水工程科学技术的研究和教育了,将不再需要大规模兴修水利工程,将不再需要注重水利工程的管理,而只去抓水资源,事实不是这样的。水旱灾害将始终存在。人们要控制水就要开发水利,就需要通过水利工程这一手段来实现水利的开发和综合利用。自建国以来,我国工程水利建设取得了许多令世界瞩目的成就,但是,随着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的高速发展,我国各项水利工程除害兴利的能力还不强,标准也不高,水利工程建设还必须继续加大投入,快速发展。因此,怎样利用科学技术的新成果,不断改善、提高对水利工程的建设和管理水平,是我们始终要走的路。

二、工程水利与资源水利的特点

工程水利向资源水利转变是事物发展的必然规律。工程水利阶段有三个突出特点:一是水资源的量与质能充分满足人们生活和生产的需要;供给大于需求量很多,造成水资源的严重浪费;二是人们要除水害就要兴建水利,只要修建水利工程,即可达到目的。三是水利科研、教育和政府行政管理;都完全是为如何修好工程、管好工程而服务的。

而资源水利阶段的特点也很明显:一是水资源供不应求,不能无限制取用,要有计划的合理使用;二是必须站在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的高度来研究水资源的开发、利用与保护等项工作,确保社会经济的发展需要;三是政府部门、水利科研与教育单位,不仅要重视水利工程的兴修与管理,更要加强对水资源的开发利用与保护等方面的研究、教育和发展,并将资源水利与工程水利紧密结合起来,使水利事业的发展科学持久。

三、当前的水利工作要注意以下四点

(1)水利要与国民经济和社会的发展紧密联系起来。

(2)解决我们面临的洪涝灾害、干旱缺水、水环境恶化三大问题,要注意综合治理、统一管理,实现水利的可持续发展。(3)水资源的开发、利用、治理、配置、节约和保护六个方面,当前要特别重视水资源的优化配置和节约、保护问题。

(4)水利一定要认真研究经济问题,以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需要。

水利工作思路的这种战略性调整,形象直观的提法,就是实现由工程水利向资源水利的转变;理论科学的提法,就是实现由传统水利向现代水利、可持续发展水利的转变。

21世纪,科学治理我国洪涝灾害、干旱缺水、水坏境恶化三大水资源问题,实现水资源可持续利用,是水利建设的历史性任务。资源水利的理论内涵就是水资源可持续利用。水资源可持续利用当前要特别重视水资源的优化配置和节约、保护问题。要重点抓好七个工作领域:防洪、节约用水、防治水污染、水土整治、流域水资源统一管理、城市化进程、跨流域调水。所以,工程水利向资源水利转变是事物发展的必然规律,实现由工程水利到资源水利的转变,是一个生产力发展的过程,是自然和社会发展规律的结果,是水利事业由一个阶段发展到一个更高、更全面的阶段。因此,工程水利向资源水利转变是水利事业发展的必由之路。

参考文献:

〔1〕冯尚友.水资源持续利用与管理导论[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2.

水文与水资源工程方向篇8

关键词:水利工程;生态环境;影响综述

我国一直重视国家水利工程建设,至今为止,已经初步建成了防洪、排涝、灌溉、供水、发电等水利工程体系,这些水利工程在为社会带来方方面面福祉的同时,也改变了我国的生态环境。生态环境是指影响人类生存与发展的水资源、土地资源、生物资源以及气候资源数量与质量的总称,是关系到社会和经济持续发展的复合生态系统。水利工程建设对生态环境的污染复杂多样,本文将从水利工程对水资源、土地资源、生物资源以及气候资源的影响来进行综述。

一、水利工程建设对水资源的影响综述

水利工程建设对水资源的影响主要表现为对河流的影响,具体有影响河流流向、流量、水温、含沙量以及水质。水利工程建设对河流的影响首先体现在影响河流的流量,水库的蓄水与排水将影响与之相关的河流流量大小;其次,建设水利工程也会影响经过河流的主要流向;水利工程对河流最重要的影响是河流的含沙量以及水质。水利工程的建设将影响库区和上下游河流泥沙的运输与沉淀,这直接影响着库区和途经河流的含沙量,当水库处于蓄水期时,水库蓄水后,上游流速减小,水库来水携带的泥沙将会在库区内淤积,而水库泥沙淤积会减小库容,从而降低水库的运行效益。否则与之相反。而当水库蓄水量达到最大时,泥沙随着河流向外输出,加大下游河流的含沙量。最后,水利工程建设对水质也会有影响。一方面,在水的运输过程中,氧气的形成影响水体的环境容量资源,而河流的流量大小以及河流的水速快慢会影响水氧气的形成量;另一方面,水库的建成不利于水污染的扩散,长久积累,加大水库污染,在段时间内会严重降低水库水质的同时也保护了其他地方的水质,但是当排水期来临时,受污染的水质会向外输出,最终影响途经的所有水资源。

二、水利工程建设对土地资源的影响综述

水利工程建设对我国土地的影响具体表现为引发土壤和地质的变化。我国的水利工程建设的主要功能为防洪、排涝、灌溉、供水、发电,主要形式是水库。一方面,当水库蓄水后,对当地局部地区的土壤也会产生重要影响。具体表现为浸没土地,造成土地盐碱化、沼泽化等等。当水库蓄水达到最大容量后没有及时排水,会淹没土地,当土壤湿度过大时,将会改变土壤性质,变成湿地或沼泽。如果该地光热充足,水分及时蒸发,降低土壤湿度,也会在水分蒸发过程中导致土地盐分集于土地表面,造成盐碱化。除此以外,也会造成其他土壤影响。另一方面,水利工程建设对当地地质影响具体表现为地质灾害。大规模的水库建设影响了地质和地表结构,造成地表和地质脆弱,从而容易引发地震和水库渗透,除此以外,水库蓄水影响当地的土壤湿度,使得土质疏松,由于水利工程建设对局部地区气候也会造成影响,加大降雨,在这种情况下,水库沿岸容易发生滑坡、泥石流、崩塌等地质灾害。

三、水利工程建设对生物资源的影响综述

水利工程建设对生物资源也会产生影响,直接影响着生物多样性。主要影响着陆生生物资源和水生生物资源。除此以外,河流植物面积的减少,微生物的生存与发展也直接受到影响,土地资源的变化使得鸟类和昆虫的生存环境变得恶劣,造成物种的消亡。另一方面,由于水利工程作用的对象主要是水体,所以水生生物受工程影响较明显。水利工程建设影响着水生生物的生长、产卵所必需的水文条件和生长环境,影响着鱼类的繁衍生殖。水利工程建设在某种程度上破坏了水文条件和水生生物的生长环境,不利于水生生物的生长,在另一种程度上,水库周围土壤的变化以及植物的死亡也有利于增加水体中氮磷的含量,容易造成富营养化。

四、水利工程建设对气候资源的影响综述

水利工程建设也会影响局部气候。由于修建水库形成了大面积蓄水,局部水资源增加,在阳光辐射下,蒸发量增加,会引起降雨。可见,水利工程建设会增加局部地区降雨量。除了降雨量,水利工程建设也会引起局部地区的总体降雨时间分布的变化,夏季水面温度低于气温,气层稳定,大气对流减弱,降雨量减少;但冬季水面较暖,大气对流作用增强,因而降雨量增加。除此以外,水利工程建设也会影响局部地区的气温,这是由于水库建成后,库区与空间的接触由陆面变为水面,与空气间的能量交换方式和强度均发生变化,从而导致气温发生变化。此外,从理论上来说,水利工程建设也会影响大气,但是这对我国来说,影响并不大,因此不再深入研究。总而言之,水利工程建设对气候资源的影响是通过影响局部地区的蒸发量,从而影响局部地区的降雨量和雨季时间,从而影响气温。水利工程建设除了对土地资源、水资源、生物资源和气候资源产生影响外,也会对人类社会产生重要且直接的影响。比如,通过水利工程,人们对于旱涝灾害有足够的抵御能力,通过水利发电,不仅为国计民生提供电力,促进社会稳定、经济发展,也能通过清洁能源而减少对环境的污染,从而间接有利于生态环境的保护。大兴水利工程的建设也会造成大规模人口迁徙,从而影响城市发展规模,影响新的土地利用模式。

小结

水利工程建设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其本质仍然是人与自然的关系。探究水利工程建设对生态环境影响的根本目的在于统筹生态环境与人类社会共同发展,从而推进环境友好型社会的建成。如今,我们越来越意识到生态环境的变化对人类生活的重大影响,因此,我们在进行水利工程建设时,必须全面考虑多种因素,尤其是水利工程建设对生态环境的影响,统筹全面发展,促进生态环境与经济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宋国光.大型水利工程对生态影响的刍议[J].国土经济.1994.

[2]昌明.调水工程的生态、环境问题与对策[J].人民长江.1996.

水文与水资源工程方向篇9

关键词:引湑济黑工程跨流域调水可调水量

水资源调配是针对我国水资源在空间上(地区间)与时间上(年、季间)天然分布和分配极端不均性,在空间上是从有余水或有余水潜力的地区向缺水的地区调水,时间上则包含对水资源的调蓄。进行区域水资源调配的意义就在于它是针对缺水区的供需矛盾和因缺水带来的环境与生态问题而采取的一种重要对策。

本文中探讨的引湑济黑工程,是将秦岭南麓汉江支流湑水河上游部分径流量引至秦岭北麓渭河支流黑河的跨流域调水工程。本文所选方案,水源调出区水资源丰富,流域内用水量小,开发利用程度很低且与调入区同辖于西安市周至县,调水距离短,工程量小,投资少,跨流域却不跨行政管理区调水,可避免水权之争,便于协调和管理,现实可行。此外,该工程可以作为陕西省水资源优化配置计划中的引湑济黑工程的一期工程实施。

1工程建设的必要性

1.1西安市水资源开发利用现状

西安市水资源不够丰富,属于资源型缺水地区。境内除秦岭南部汉江流域内的湑水河,洵河以及直接流入黄河的南洛河外,大部分河流属于黄河流域渭河水系。西安市多年平均自产地表水资源量为21.78亿m3,多年平均地下水资源量为17.27亿m3,扣除地表水和地下水之间的重复量12.39亿m3,全市水资源总量为26.66亿m3,按全市现有耕地、人口计算,亩均水资源601.3m3/亩,人均水资源387.5m3/人,远低于全国和全省亩均及人均值。多年来,境内地下水开发利用程度高,现已无大的潜力可挖,地表水资源开发利用程度低,但可开发量有限。2000年全市地表水开发利用量48217万m3,扣除引水和客水7108万m3,实际开发利用自产地表水资源30509万m3,为地表水资源量的14%,全市地下水开发利用总量130062万m3,为全市地下水资源可开采量15.48亿m3的84%。为此,需进一步调整城市供水结构,增大地表水供水量,减少地下水开采量,涵养水源。

1.2西安市可持续发展对水资源的需求

西安市总面积9983km2,共辖新城、碑林、莲湖、雁塔、未央、灞桥、阎良、临潼、长安9区和周至、户县、高陵、蓝田4县。截止2000年底,西安市总人口688.01万人,其中非农业人口285.79万人,城市化水平41.54%。西安市优越的地理位置,丰富的人文资源以及深远的历史渊源,使其成为我国重要的科研、高等教育、高新技术产业、旅游和商贸基地,是陇海兰新地带规模最大的中心城市。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区域集团化的发展进程,西安市经济日益向国际化方向发展,其发展态势,是中国经济发展战略重点西移和缩小东西差距的重要支点。在“九五”计划中,西安市供水水资源系统优化调配研究作为一项子专题,有关专家、学者对其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在研究中,经对西安地区远景年2050年供需平衡分析,预测至2020年,考虑当地开源节流与区外调水情况下,西安地区将缺水1.5952亿m3,随着工农业的进一步发展,特别是由于工业需水的增加,2020年~2030年,水资源供需矛盾将重新出现,且更加严重,由于地区水资源承载力有限,在这一阶段,水的问题将成为制约西安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主要因素。为此,为保证下一世纪西安经济可持续发展对水的需求,应开源与节水并举,同时应继续增加跨流域调水规模,增进陕西省水资源的优化配置。

1.3引湑济黑与西安市市区需水

西安市市区人口集中,地表水资源量仅为0.47亿m3,资源性缺水较为严重。供水水源包括地下水源和地表水源两部分,地表水源有7处,主要以位于宝鸡眉县的石头河水库和位于周至县的黑河为主要水源。2000年市区总供水量3.54亿m3,其中,地表水2.07亿m3,占总供水量的58%,黑河引水系统总供水量为1.79亿m3,基本解决了中心城区的供需矛盾,但氵产河以东的纺织城、洪庆等组团的供水量不足,夏季高峰期,生活供水只能定时限量,工业生产勉强维持,同时,从现有地表水资源供水措施及需水保证率来看,中心市区仍需提前做好区外调水的前期工作以缓解供需矛盾。

汉江支流湑水河部分径流属于周至县地表水资源,开发利用程度很低,引湑济黑工程的建设将进一步开发西安市地表水资源,提高其有效利用率,补充市区供水水源,增强供水保证率,有助于缓解供需矛盾。   2工程建设的可行性.

2.1湑水河流域概况

汉江是长江最大的一级支流,汉江在我省境内的流域面积为59110km2(占总面积37.1%),多年平均径流量264亿m3,流域北岸为秦岭南坡,支流众多,褒河、湑水河、子午河等较大支流多发源于石泉以上的秦岭山区,而且源远流长,河网密度大。汉江支流湑水河,发源于秦岭南麓陕西省周至县境内的光秃山,流经周至、太白、洋县、城固等县。于城固东南7km的汉王城注入汉江,全长167.5km,流域面积2340km2,河道平均比降1.26%,多年平均流量37.6m3/s(11.9亿m3),落差1636m,该流域面积为10m2以上的河流共有32条,受大气环流、纬度及地形影响,降水量有北向南递减,径流亦由北向南递减。湑水河径流主要来源于降水,并有季节性融冰和融雪补给,径流的年际、年内变化,与降水的变化趋势基本一致,汛期集中在5~10月,该流域升仙村水文站(集水面积2143km2)1956~1980年间多年平均年径流量为10.94亿m3,变差系数Cv为0.45,20%、50%、75%及95%各频率的年径流分别为14.44、9.84、7.33、5.4亿m3.该流域高山区由中生界花岗岩组成,岩性较坚硬,中山区由石英岩、大理岩、黑云母花岗岩、云母片岩等组成。

2.2可调水量分析

引湑济黑是实现水资源优化配置的工程措施,为此,在兴建之前必须慎重研究,进行科学比选。可调水量是反映跨流域调水后水资源优化配置的综合指标,既要考虑调出区的可能,对调出区的生态环境不会造成不可弥补的影响,又要考虑调入区的有效利用,是比较复杂的资源优化配置问题,能否客观、科学地确定可调水量,不仅直接影响跨流域调水工程的决策,对工程规模和运行管理也十分重要。鉴于可调水量是调水工程可行性的关键问题之一,本文拟定两种调水方案,分别对湑水河部分流域进行可调水量分析。本文所说的可调水量,是指可供水河流的河川径流量,在扣除当地用水和河道内环境用水后可能向城市提供的水量。

湑水河流域水资源量应包括河川水资源量和地下水资源量,由于两种方案中所拟选的调水流域均地处山地高原,取水口高程在1600m以上,河流切割深,浅层地下水已作为河川基流排入河道,故认为河川径流量就等于水资源总量。又因所选流域人烟稀少,现无水利建设,无工业生产,人类活动对流域径流影响几乎可以不予考虑,所以此处的水资源量计算不考虑径流还原,以计算径流代表天然径流进行分析研究。经过对所选流域水文资料的分析、计算,可得两种方案相应的分析计算结果如下:

方案一,选择老县城下游松树坪处为引水断面。

理由有3:其一,考虑到湑水河上游段老县城处地势平整,有利于建坝蓄水,且居于此地的居民只有10余户,移民问题很容易解决;其二,从该处引水到秦岭北麓黑河流域的秋茅子沟,穿越秦岭的隧洞长度较短。其三,该部分流域面积不大,但水量丰富。根据1/50000地形图,经计算,该流域总面积约为63.9km2,沿湑水河干流河长约为11.4km,引水断面处高程约为1727m,引水断面之后1.01km处有支流汇入。引水至黑河流域秋茅子沟高程约1700m处所需开挖隧洞长约为3km.流域多年平均年径流量为0.256亿m3,扣除河道生态环境用水量31.97万m3,引水断面多年平均可调水量约为0.252亿m3.

方案二,选择都督门下游段与烂店子上游段之间一处作为引水断面。

与方案一相比较,该方案流域汇流面积较大,汇入支流沿干流河长集中增多,水量更为丰富。但从该引水断面引水至黑河流域秋茅子沟,穿越秦岭的隧洞长度增加不多。经计算,该流域总面积约为125.3km2,沿湑水河干流河长约为15.9km,引水断面处高程约为1660m,引水断面之后1.25、3.07、3.83km处分别有支流汇入。引水至黑河流域秋茅子沟高程约1640m处所需开挖隧洞长约为5.8km.流域多年平均年径流量为0.501亿m3,扣除河道生态环境用水量63.07万m3,引水断面多年平均可调水量约为0.495亿m3.

由以上计算结果可知,两种方案中水量调出流域的多年平均年径流量分别是湑水河多年平均年径流量的2.3%和4.6%,故,即使将断面以上水量全部调走,也不致影响其下游工农业发展的需水量。因所需建水库库容较小,且地处山地高处,水库蒸发渗漏损失很小,因此,工程可调水量主要取决于断面下游河道的生态环境用水量,以保持引水口以下河流生态系统的生物多样性和改善环境质量,在本文中,参考有关研究成果,拟以p=95%的10d最小枯水流量为标准来计算的。

2.3施工可行性

水文与水资源工程方向篇10

论文摘要:水利作为重要的基础产业,对经济社会发展起着支撑和保障作用。为顺应形势需在水资源治理体制、水价制度、工程建设与运行机制等方面改革,为灌区工农业和城乡保证供水及新农村建设提供有力支持。

1、水价改革是水利改革的核心

水价和水价形成机制是否合理,对水资源的配置和可持续利用有着决定性的影响。目前的低水价不仅不利于水资源的优化配置和可持续利用,而且抑制了社会资金投向水利的积极性,阻碍了水利工程的良性运行,严重影响了水利工程效益的正常发挥。因此,水利体制改革必须要以水价改革为突破口。

规范农村供水机制,研究农业水价问题,不能局限于农业本身,而应该放在经济社会发展的大背景下,着眼于解决“三农”问题。更直接地说农业水价的调整必须有利于提高全区农业的综合生产力,有利于农业的结构调整和产业化发展,有利于农业水利工程的正常运行,既要考虑农民的承受能力,也要有利于促进农业节水。

2、加快水资源治理体制改革

如何保持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项重要任务。根据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要求,水资源治理体制改革必须按照有利于城乡用水统筹安排,生活、生产和生态用水全面兼顾,兴利与除害综合考虑,各种水资源联合调度的原则。进一步理顺各方面的关系,明确职能分工,落实责权任务,促进水资源的优化配置与合理利用。一是合理界定治理职能,主要是通过制定规划、确定重大项目布局、制定水资源费标准,搞好水资源的供需平衡,促进水资源的合理开发、保护与利用。二是加快水务一体化进程,实行水资源统一治理,由“多龙管水”向“一龙管水”、依法管水转变。

3、以机制创新为动力,全面提高工程治理水平

水利工程治理单位要加大内部改革力度,建立富有活力的新的运行机制,必须努力培育四种新的治理机制。

一是效率机制。按照《水利产业政策》的要求,明确不同类型工程的治理体制。对公益性工程治理单位要加大改革力度,要通过减员增效,强化职能,不断提高水利工程治理效率。要实行人员定编定岗,富余人员逐步分流,建立高效精干的水利工程治理队伍。

二是激励机制。要在水利工程治理单位内部建立健全各项规章制度,形成团结向上、积极有为的良好氛围。尤其要建立相关制度,对在科技创新、治理创新等方面做出突出成绩的人员,从精神和物质上给予必要的鼓励与支持。全新的激励机制,鼓励先进,鞭策落后,必将极大地提高人的素质,从而为开创水利工程治理工作新局面奠定坚实基础。

三是竞争机制。要搞好水利治理单位内部改革,必须引入竞争机制,积极推行人事、分配等各项制度改革,实行全员竞争上岗,做到能者上、平者让、庸者下,切实增强治理人员的危机感和紧迫感。果断杜绝内部大锅饭和平均主义,工作看实绩、看成效,做到按绩计酬,适当拉开分配档次,重点向有突出贡献的人员和一线艰苦岗位倾斜。要大胆提拔工作有为、群众公认的优秀人才,让他们在水利工程治理岗位上展示才华、发挥才智。新晨

四是市场机制。水利工程治理单位要获得长远发展,就必须主动面向市场、走向市场,到市场经济的大潮中求生存、求发展。不管是经营性的还是公益性的工程治理单位,都要积极依托行业优势发展水利经济,非凡要大力开发水土资源,做足做活水文章。要灵活把握市场规律,充分运用市场化运作的方式,积极引进和利用人才、资金、项目等一切有利的生产要素。水利工程治理单位通过发展水利经济和多种经营,不断增强自身经济实力,不仅为更好地搞好水利工程的运行治理和维护提供保障,而且找到了一条自我发展的出路。

4、明确水管单位性质,建立符合实际的补偿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