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持续消费研究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6 03:00:21

可持续消费研究篇1

关键词:可持续消费;消费行为;行为干预;行为改变

可持续消费一经提出,便受到学者的广泛关注,成为学术界探讨的热门话题。多年来,国外可持续消费研究发展迅速,取得了一定的成果。然而在我国,可持续消费研究却陷入瓶颈,进展缓慢。为便于国内学者学习、借鉴,对可持续消费研究进行整理与分析是十分必要的。

一、可持续消费的涵义

联合国环境署(1994)将可持续消费定义为:“提供服务以及相关产品以满足人类的基本需求,提高生活质量,同时使自然和有毒材料的使用量最少,从而不危及后代的需求。”依据上述定义,heiskanen与pantzar(1997)将可持续消费界定为:“一种满足当代人的需要而不损害子孙后代需要的消费活动”。2001年联合国环境署再次对可持续消费进行解释,认为可持续消费涵盖了为满足生命的基本需求,保证人类各个世代的持续发展,同时减少环境破坏对人类健康的危害等目标所必需的具有可持续特征的一系列目标和手段。俞海山(2001)将可持续消费理解为:既能满足当代人消费发展需要而又不对后代人满足其消费发展需要的能力构成危害的消费。综合以上学者的观点可看出,尽管学者们研究的视角、侧重点不同,但均共同体现了可持续消费坚持代际、代内公平的核心原则。同时,也反映出可持续消费包括了可持续生产消费与可持续生活消费两个方面的重要思想。可持续消费研讨会(1994)指出,可持续消费连接着从原料提取、预处理、制造、产品生命周期到影响产品购买、使用、最终处置诸因素等环节中的所有组成部分,而其中每一个环节又对环境存在多方面的影响,所以不能孤立地理解和对待可持续消费。由此可见,可持续生产消费与可持续生活消费是可持续消费密不可分的两个组成部分,只单一地实现任何一部分都无法最终实现可持续消费。但由于两者消费主体的不同,在消费的行为方式、影响因素等方面必然存在差异。具体来讲,可持续生产消费以企业、社会团体为消费主体;而可持续生活消费多以个人或家庭进行。因而,可持续消费研究不仅要从整体角度进行,对可持续生产消费与可持续生活消费开展独立的研究也是十分必要的。

二、整体视角的可持续消费研究

受“可持续消费研讨会”中反对孤立、割裂可持续消费各环节提议的影响,学者们对可持续消费的研究始于整体性探索。此类研究以分析全球不可持续消费的原因,探索可持续消费的实现途径为主要研究内容。2003年在加拿大召开的国际学术研讨会上,学者们全面分析了全球资源危机的原因指出,人口的快速增长只是环境恶化的部分原因,北部发达国家公民对资源的过度消费及发展中国家对资源需求的增长同样对全球资源危机产生重大影响。pfincen(2003)与fuchs&lorek(2005)在对可持续消费的内涵进行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可通过提高消费效率与转变消费模式、降低消费水平两种途径推进可持续消费。fuchs&lorek在研究中发现,提高消费效率所减少的资源消费量很容易为人口的增长以及因消费欲望膨胀而导致的消费需求总量的增长所抵消,只有转变消费模式,控制消费水平才是实现可持续消费的根本途径。并据此对可持续消费进行了分类,将前者视为弱可持续消费,而后者则属强可持续消费。相较于国外研究,国内对可持续消费的整体性研究更多的是从宏观层面与经济学角度探讨可持续消费模式的特征、影响因素以及可持续消费模式的构建路径。如,张军莲(2007)指出,实现可持续消费模式必须在树立可持续消费观念的同时加强制度创新,建立有效的激励与约束机制。同年,陈然从经济学角度探讨了可持续消费的动机,认为消费者个体的内源动机(物质需要、精神需要与生态需要)和外源动机(生产、政府作用、技术与社会因素)相互作用、共同激发可持续消费。

尽管整体视角下可持续消费的研究、实践均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可持续消费治理进展缓慢,全球资源的消费量在可持续消费治理期间不仅没有减少,反而持续上升(manoochehri(2002)、bar-ber(2003))。这些数据再次说明了单纯整体性研究的不足。当然,治理重点集中于弱可持续消费也是难以取得显著治理成效的重要原因。根据fuchs&lorek的观点,研究可持续消费模式及其转变途径是当前的首要任务,但鉴于消费模式自身的特性——人们消费行为的规范与行为运作机制、规律的体现,对可持续消费模式的研究必然以可持续消费的行为研究为起点。

三、可持续消费行为研究

可持续消费行为涉及消费者对产品、服务与实践的获取、使用及处理活动。这一定义与杨家栋、秦兴方对狭义可持续消费界定的内涵基本一致,即包含可持续商品、劳务和公共产品的消费。这就说明了可持续消费行为不仅仅是消费者的购买行为,还反映了消费者对资源的消费行为、家庭管理行为及生活方式的选择,也就是个人或家庭的可持续生活消费行为。因此,凡是具有保护自然,减少污染,节约资源,重复使用,多次利用,绿色生活,环保选购特征的消费行为都是可持续消费行为。

(一)家庭可持续消费行为研究。家庭是可持续消费行为的主体之一,jaequieburgess(2003)指出:“在过去的一个世纪里,家庭业已作为购买各种商品的重要场所发挥着作用。”家庭是人类消费行为影响环境、资源的核心社会单元(mettewier)。鉴于此重要地位,国外学者将家庭作为独立的研究单位,对其开展了一系列的研究。blacketal(1995)将规范激励理论应用于家庭能源消费行为的实证研究中,发现个体规范对能源消费行为有重要影响。同年,boldero&jenniferetal以家庭中报纸回收利用的行为为例,应用计划行为理论开展实证研究。结果表明,对回收利用报纸这一行为的态度及回收的便利性是家庭成员考虑是否回收再次利用报纸的重要因素。除以上实证研究外,定性研究也取得了诸多成果。如,fayeduchin&rensselaerpolytechnic(2003)认为家庭类型是家庭生活方式、消费行为选择的重要因素,并提出了依据社会阶层、家庭收入水平及消费类别对家庭类型进行进一步划分的观点。fritzre—usswig&hermanlotze—campen从家庭生命周期理论出发,指出家庭具有不稳定性,这种不稳定性是家庭消费行为变化的重要推动力量。因此,记录家庭的变化过程,明确家庭成员的变化是分析家庭可持续消费行为的重要方法。2004年,ya—suhirofukushima等学者则提倡通过建立家庭环境管理系统,帮助家庭成员管理零散、复杂的消费行为环境信息,提高可持续消费行为的发生率。

(二)个体消费者可持续消费行为研究。个体作为可持续生活消费的另一个主体,在家庭消费中也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因而,无论是进行个体或家庭可持续消费行为研究,个体的消费行为动机都成为研究的主要内容。在定性研究方面,国内外学者的研究视角均存在较大的差异。如,hansen&schrader(1997)消费伦理视角的研究,laird(1999)消费观念传播渠道的研究以及yas-minvallkasteren(2007)社会文化角度的研究等等。而国内学者则多是将消费者教育、经济激励因素以及消费者个体的自我控制和自我调节视为转变消费者不可持续消费行为的关键因素。时至今日,学者们尚未在定性研究方面取得较为统一的研究结论。而反观可持续消费行为的实证研究则大多以消费者行为理论为研究基础。

hopper&nielsen(1991)与viningandebreo(1992)在对回收利用行为进行实证研究中发现,个人规范对这一行为产生重要的影响,规范激励理论可以有效解释回收利用行为。bamberg&schmidt(2003)也发现,个人规范对可持续消费行为的影响同样存在于个人轿车的使用选择中。bagozzi,r.p.&dabholkar,p.a.(1994)应用方法目的链理论对循环利用行为进行解释,发现行为目标是影响行为的重要因素。sparks,p&shepherd,r.(1992)、heath,y&gifford,r.(2002)先后应用计划行为理论对绿色消费行为与公共交通工具的使用行为进行实证研究。结果表明,行为态度与知觉行为控制因素可以有效地预测上述行为。除以上行为外,计划行为理论对能源消费、节约用水与道德投资行为同样具有良好的解释、预测能力(staats&wall(2003))。根据计划行为理论,irisvermeir&wimverbeke(2007)通过实验方式研究消费者可持续食品消费行为发现,控制形成态度、主观规范及知觉行为控制的突显信念,对提高可持续食品的消费行为有积极的促进作用。

从上述研究回顾可以看出,由于不同行为理论研究的侧重点不尽相同,一些学者偏向于将可持续消费行为的变化归因于内部特征变量(个体规范、态度等),另外一些则认为由于个体不能脱离社会而孤立存在,参照群体、外部机会与资源等因素同样影响着消费者的可持续消费行为。随着研究的不断深入,2002年,bagozzi等学者提出了融合内部特征与外部环境因素(社会规范、组织约束)的消费者行为整合模型,但是由于该模型结构过于复杂,测量变量众多,至今鲜少应用于可持续消费行为研究。

四、小结与展望

从文献回顾中可看到,可持续消费研究的分歧主要存在于概念的界定与可持续消费行为影响因素的研究两方面。当然,这一现象说明更进一步的研究仍有待开展,但同时,也是国外可持续消费研究不断深入的体现。为跟上国外的研究步伐,突破国内可持续消费研究瓶颈,笔者认为,未来国内可持续消费研究可从以下几方面人手:

(一)从消费者行为理论出发,加强对可持续消费行为的实证研究。就目前情况而言,国外对可持续消费行为的关注已愈加明显,可持续消费行为影响因素研究已取得一定成果,但仍未取得一致的结论。在国内,以消费者行为理论角度开展可持续消费行为研究,不仅可以弥补当前国内可持续消费行为研究还很缺乏,研究方法过于单一的现状,丰富研究方法,也是对全球可持续消费行为研究的支持。

可持续消费研究篇2

关键词:资源性供给;紧约束;消费;增长;可持续发展

中图分类号:F061.3文献标识码:B

消费、投资和出口是拉动经济增长的“三驾马车”,其中扩大消费是保持国民经济持续稳定增长的最大源动力,消费需求对整个社会经济发展具有巨大的导向和推动作用。在现代经济社会,消费需求上升规律决定了居民消费在超出维持自身生命活动的基本需要后,会趋向于追求享受和发展需要的满足,进而强有力地推动经济的快速增长。然而,就在居民消费需求不断得到满足之时却发现,消费的急剧增长固然带来了国民经济的繁荣和居民消费水平的提高,却也不可避免地带来了水、电、燃油、燃气等资源的大量耗费,以及废弃物和生活垃圾的大量排放。尽管不能绝对地说这完全是居民消费行为所致,但是近现代社会以来享乐主义消费观,以及在这种消费观引导下的高消费、过度消费、炫耀性消费等超越实际需要的消费行为和模式,在强劲推动经济高速增长的同时,也在很大程度上引发了严峻的资源短缺和环境污染问题,进而严重影响到人口消费、经济、社会、资源和环境的可持续发展。

一、资源紧约条件下的消费增长与经济增长

作为经济发展的两大基础性要件,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是实现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坚强后盾和根本保证。进入21世纪以来,我国经济一直保持着持续快速增长的发展态势,国内生产总值从2000年的99215亿元增长到2009年的340507亿元,年均增长超过10%;然而,经济快速增长也付出了大量消耗有限资源和破坏环境的沉重代价,资源短缺与环境恶化对企业的生产供给、居民的消费需求等方面的可持续发展的约束日益趋紧,资源性供给紧约束由此而生。所谓“资源性供给紧约束”,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的人均资源存量和环境容量显著低于世界平均水平,对产品和服务的生产与供给,进而对居民消费需求实现而形成的一种显著偏紧的限制和约束状态。不仅如此,即使现有市场产品供给充裕,如果它是以沉重的资源耗损和环境破坏为代价,亦即以一个国家或地区的人均资源存量和环境容量的明显下降来实现,那么该国或该地区居民的消费增长,乃至经济增长和社会发展,仍然处在“资源性供给紧约束”的运行状态。目前,“资源性供给紧约束”不仅是世界所有国家必须面对的客观现实,而且是整个人类社会实现消费需求增长,进而经济持续增长的致命威胁。

在宏观经济运行过程中,作为一切经济活动的起点和落脚点,消费需求是消费增长和经济增长最重要的因素。第一,由于消费可以通过自身的增长直接促进一个国家和地区国内生产总值的增长,因此消费需求所提供的消费市场增长空间,对经济持续增长具有明显的直接拉动作用。在资源供给和生产能力的界限之内,消费需求的增长直接就是经济的增长。而对于投资需求,其表现形式就是通过消费拉动投资,投资被拉动起来以后,它就和消费一样对经济增长起拉动作用。只要不存在资源性供给约束,消费需求的增长将带来投资需求的增长,由消费增长及其所引致的投资增长将进一步推动经济的增长。因此,投资需求是通过消费需求的导向作用,对经济持续增长起间接拉动作用。第二,由于消费与生产是社会经济运行中的两个最基本的环节,因此居民消费需要的满足程度和消费需求的增长幅度,在一定程度上也受制于生产增长和经济增长幅度,亦即马克思所说的“生产决定消费”。消费增长和经济增长的关系本质上是消费与经济,或者说是消费与生产之间的关系。在资源性供给紧约束条件下探讨生产决定消费,不只是生产的内容决定消费的内容,生产结构决定消费结构,以及生产的方式与水平决定消费的方式与水平,还有经济增长方式制约和决定消费增长方式。

同经济增长一样,消费增长也有一个“增长方式”问题,也有粗放和集约两种类型。经济的粗放型增长方式是指主要依靠增加生产要素投入、追求产品数量扩张的增长方式;经济的集约型增长是指注重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加强管理,改善效益的增长方式。在资源性供给紧约束条件下的现代社会,促进节能减排已经逐渐上升到各国的国家发展战略的高度,以最终实现经济增长方式由粗放型向集约型的根本性转变。而消费的粗放型增长主要表现为消费资料数量上的累积和增加,最终表现为对资源环境的粗放型消耗和破坏;消费的集约型增长主要表现为消费质量的改进和消费效益的提高,以及出于对自然资源节约使用和生态环境保护,而对低碳、绿色产品需求的增加等。当然,这两种类型不是截然分开的,数量和质量是相互依存的,只不过在一定时期有一种类型的增长是主导的。

消费增长由粗放主导向集约主导转变,是居民消费水平和生活质量提高的表现,它在一定程度上虽然是生产发展的结果,但集约型消费需要对于企业开发、设计和生产环境友好产品具有明显的导向和激发作用。第一,集约型的消费需要是靠集约型的生产满足的。生产为消费需要提供了消费的对象、方式以及数量和质量的界限,没有集约型的生产就没有集约型的消费。那种通过对土地、淡水和森林等资源进行粗放型开发和利用而进行的产品生产方式,不仅是不可持续的,且它所生产出来的产品也必然是资源浪费型和环境污染型的;第二,集约型的生产是由集约型的消费需要激发出来的。关于这一点,马克思解释道:“生产不仅为需要提供材料,而且它也为材料提供需要。在消费脱离了它最初的自然粗陋状态和直接状态之后,——如果停留在这种状态,那也是生产停滞在自然粗陋状态的结果,——消费本身作为动力是靠对象来媒介的”[1]。因此,集约型消费需要通过激发和引导企业的集约型生产,促进企业的节约资源和节能减排,推动国民经济走上内涵式经济增长之路。

在当前资源性供给紧约束条件下,集约型消费需要对生产导向或激发作用的一个典型例子就是,广大居民对绿色环保型产品的消费需要自然会激发企业对环境友好型产品的开发、设计和生产,而不是那种过度消费、高消费等不合理消费需要而引发的企业对资源高耗型产品的生产和供给。生产与消费这两个层面的决定作用如果从微观经济,或从企业营销的角度看,前者称为满足需求或者紧跟市场,后者称为创造需求或者创造市场。因此,在资源性供给紧约束条件下,一方面集约型的经济增长方式意味着企业通过产品设计、技术创新和节能减排等经济活动,不仅要满足广大居民的绿色消费需要,而且还要创造低碳、环保的绿色产品需求;另一方面,集约型的消费增长方式所要求的不仅仅是温饱问题的解决,更重要的是消费环境的改善和生活质量的提高,以及对集约型经济增长方式所提供的绿色环保产品的消费需要。

二、资源紧约条件下的经济增长与经济发展

自18世纪工业革命以来,人类社会发展的一个突出特点就是经济的高速增长和大规模的物质财富积累。整个20世纪是人类物质财富增长最快的时期,同时也是地球生态遭受最严重破坏的时期。尤其是20世纪中期以来,伴随着世界经济的快速增长,人类社会出现了三大全球性问题,即人口膨胀、资源短缺和环境污染。这些问题的出现和日益深化,使人们对推动人类社会不断前进的经济增长理论和发展模式产生质疑,经济增长与经济发展的关系也因此成为了全球可持续发展所关注的焦点。

在经济发展理论的早期研究中,西方经济理论都是从单纯经济增长来看发展的,从而把经济发展问题归结为单纯增长问题,经济发展意味着国家财富和劳务生产的增加,以及人均国民生产总值的提高。“我们将互相替代地使用‘增长’和‘发展’两个词”,“经济发展问题实质上就是通过增加人均产出来提高国民收入水平,使每一个人都能消费得更多”[2]。然而,这种把经济增长等同于经济发展的发展战略,存在着许多重大缺陷并导致一系列矛盾和问题,特别是片面追求经济增长速度而导致的质量和效益不高,以及经济结构失调、分配不均、资源耗损、环境恶化等全球性问题。 

应当指出,早期的经济发展理论认为经济增长是经济发展的初级阶段,因为在经济社会的特定发展阶段,经济增长仍然是社会物质财富增加和综合国力增强的重要标志,是实现人们生活水平提高和生态环境状况逐步改善的物质基础和基本保证。即便是特别注重经济增长与经济发展区别,也会得出“没有经济增长是不可能有经济发展”的结论。[3]通过经济增长实现物质财富积累,仍然是广大发展中国家提供环境治理费用的有力保证。然而,如果站在全球统一的大系统角度上来看待不发达经济的现状时,很难将不发达经济的困境与发达国家的“经济发展”割裂开来。全球自然资源的供给能力和环境自净能力从无限到有限的发展过程,决定了由经济增长到经济发展的转变具有历史阶段性。

20世纪80年代后,许多新的理论与模型相继出现,其中关注全球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的可持续发展理论,特别重视经济增长的可持续性问题。“如果说经济增长是个‘量’的概念,那么经济发展就是一个比较复杂的‘质’的概念。从广泛的意义上来说,经济发展不仅包括经济增长,而且还包括国民的生活质量,以及整个社会经济结构和制度结构的总体进步”[4]。“发展不只是一种经济的连续增长,而是一种以全人类的全面发展为目标的经济、社会、资源、环境的可持续发展”[5]。由经济增长到经济发展,不仅仅是两个字的改变。无论是在发展理念、发展道路和发展方式,还是在包括资源环境状况在内的发展的国际环境等方面,经济发展都是一个具有根本性和全局性的全球性战略问题。在资源性供给紧约束条件下,经济发展所追求的全面、协调和可持续性的发展,体现了对经济发展理念上的深化和发展道路上的拓展,体现了对传统经济增长方式的重新审视,明显有利于解决包括我国在内的经济发展中所面临的资源日趋短缺、环境严重破坏等矛盾和问题。

显然,可持续发展是伴随着经济发展的不断深入和全球性生态危机的日趋严重,为突破经济快速发展和资源性供给趋紧约束的两难困境而提出来的。可持续发展的内涵极其丰富,主要包括经济、社会和资源环境等三个方面,且它们相互关联,不可分割。孤立追求经济增长必然导致经济崩溃,而孤立追求资源环境的可持续性则难以遏制全球变暖的衰退。因此,资源环境的可持续利用是基础,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是条件,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是目的。在资源性供给紧约束条件下,人类共同追求的应该是在“人类—自然—经济—社会”这一复合系统中的持续、稳定和健康发展。可持续发展所追求的最终目标,就是既要使人类的各种需要得到满足,个人得到充分发展,又要保护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且不对后代人的生存和发展构成威胁。

三、改善居民消费模式,促进可持续发展

上述分析表明,从居民消费增长对国民经济增长的直接或间接拉动作用,到经济增长的可持续性所面临的资源性供给趋紧约束,从单纯追求“数量”增长的粗放型经济增长,到“数量”和“质量”增长兼顾考虑的有利于经济增长可持续性的经济发展,再到强调环境危机,强调长期性和全球性的经济发展,最终实现社会、经济和环境协调并进的可持续发展,人类社会实现了在资源性供给紧约束条件下的消费、增长与可持续发展的历史性和战略性的重大转变。

在充分肯定这种转变的重大现实意义的同时,应该更深层次地认识到人类从事社会生产活动的终极目标,是为了具有全球性、代际性等可持续性意义上的居民生活水平和消费水平的提高,是为了提高整个人类的消费质量和福利水平。我国发展经济的根本目的是提高全国人民的生活水平和质量,党的十七大报告首次将生态文明建设确定为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战略目标,明确提出要“建设生态文明,基本形成节约能源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产业结构、增长方式、消费模式”。显然,生态文明社会对居民消费模式提出了新的要求,亦即不仅要把产业结构和经济增长打造成生态文明型的,而且要把消费模式置于生态文明之中,构建生态文明型的消费模式。

1.居民消费模式制约消费增长,推动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消费模式是人们消费关系和行为规范的综合体现,是对人们的消费行为进行社会价值判断的理论概括和依据;它反映了人们消费生活中诸如消费需要、消费观念、消费倾向、消费水平、消费结构、消费方式、消费习惯和消费体制等各方面的基本内容和发展变化。人们的消费行为受一定的模式支配,消费模式又制约消费增长。从理论上说,一定的消费关系,一定的消费体制,一定的消费水平、消费结构和消费方式等,体现一定的居民消费模式。而不同的模式表现不同的消费倾向和消费需求,因而它又制约着实际消费状况和消费增长态势。

消费模式对经济增长方式的制约和约束,是通过消费增长这个中间环节发挥的。消费增长既有它的态势,又有它的内容、结构和方式,它们受到消费模式的支配和影响,又强有力地推动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从解决温饱到全面奔小康,消费重心逐渐转向质的提高,即要求扩大消费领域,提高消费水平,优化消费结构,改善消费环境,这就要求经济增长方式由粗放转向集约,强调资源的集约使用。在资源性供给紧约束条件下,消费需求由数量到质量转化,既是我国资源日趋短缺对生产可持续发展的基本要求,也是消费模式对消费增长和经济增长方式约束作用的根本表现。尽管消费模式变化主要是受居民可支配收入、消费品价格、产业结构等经济因素,以及消费观念、消费习惯、消费心理和消费环境等非经济因素的影响,但也在较大程度上依赖政府消费政策的引导、监督和制约,进而影响到经济发展方式的改变。

2.在资源性供给紧约束条件下,通过改善居民的消费模式,是实现从消费到增长,再到经济可持续发展的一个重要条件。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内容极其丰富,其中消费的可持续发展反映了消费的地位、消费的各种属性、消费与生产的关系,反映了消费品生产的位置以及消费的规模和消费增长态势,从而在经济发展水平和自然环境条件既定的条件下,从消费量及其增长态势上体现消费的标准形式。在资源性供给紧约束的现代社会,任何超越本国和地区资源承载能力和污染(技术)治理水平的不合理消费行为和模式,均很难实现真正意义上的消费增长和经济增长的可持续性。因此,在人与自然能否协调发展关系到生存发展的重大问题的背景下,本文认为,通过改善居民的消费模式,实现经济社会的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是满足居民日益上升的消费需要,尤其是绿色消费需要,进一步提高整个社会消费质量的必然要求。由于“一切需要的最终调节者是消费者的需要”[6],而需求是需要的实现,因此,市场经济其实就是消费需求导向型经济。在资源性供给紧约束条件下,如果居民的消费需求偏向于追求“高消费”、过度消费等不可持续的消费模式,它必然会导致不可持续生产行为和粗放式的经济增长,最终导致推动经济可持续发展的能源、土地、森林等自然资源难以为继,生态环境更加恶化。转变居民的不可持续消费模式,实现消费的可持续性增长,不仅是改善生态环境,满足居民消费需求,提高消费质量的根本要求,更是我国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的一个重要条件。

《中国21世纪议程》明确指出全球环境不断恶化的主要原因是存在不可持续消费和生产模式,不可持续消费模式的最大危害不仅仅是对自然资源的耗竭,更重要的是损失了环境容量,危害着子孙后代生存的环境空间,最终威胁着人类的生存乃至可持续发展[7]。目前,包括我国在内的世界各国都一直致力于把提高居民的生活水平作为重要的发展目标,然而生活水平的提高和消费规模的扩大,同时也意味着在一定程度上对资源占用的增加和环境污染的加剧。因此,在资源性供给紧约束条件下,为解决资源短缺与经济发展之间的矛盾和问题,我国可以借鉴美国等西方国家转变能源和资源发展战略的经验,即政府通过制定相关的政策、法律和法规,约束和规范企业生产行为和公众消费行为。更为重要的是广大居民必须树立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消费理念,秉承适度消费、公平消费和责任消费的基本原则,通过转变居民生活中存在的资源耗损型消费行为和模式,最终实现我国经济社会的全面、协调和可持续的科学发展,实现人的全面发展。总之,经济增长的可持续发展问题的解决,在很大程度上仰仗于居民传统的不可持续消费模式的转变。

-

 

参考文献:

[1][德]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95.

[2][澳]海因茨•阿恩特.经济发展思想史[m].唐宇华,吴良健,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97:52.

[3]王军.可持续发展[m].北京:中国发展出版社,1997:27.

[4]高鸿业.西方经济学[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687.

[5]吴志军,黄晓全.江西资源、环境问题及实施可持续发展的对策[J].江西财经大学学报,2004(1):10-13,21.

可持续消费研究篇3

关键词:返利网站持续使用习惯转换成本感知有用性

引言

消费者使用返利网站进行购物的流程是:首先,通过返利网站提供的商品入口,跳转链接到相应的购物平台;其次,消费者在网购平台下单支付成功,并且在一段时间内无退换货发生,即用户在电子商务购物网站成功购物;第三,返利网站的合作商家会将一定比例的销售佣金返还给返利网站;最后,返利网站为了吸引客户重复使用,会将所得的佣金中的部分甚至全部都返还给购买商品的用户,从而实现了给网购消费者的返利。消费者、返利网站和网购平台在上述购物过程中都获得了收益,因此返利网站的商业模式是一种三方共赢的模式(王晓星等,2011)。

2003年,国内最早一批返利网站诞生,经过十余年的发展网上购物获得返利这一商业模式逐渐被消费者认可和接受。近些年,随着国内电子商务的迅速发展和不断壮大,返还类的购物网站的折扣模式也在不断扩大。据统计,截至2014年1月国内折扣类返利网站数量已达上百家。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返利网站的发展还面临着诸多挑战,如用户忠诚度低、运营成本越来越高、部分返利网站涉嫌“传销”等等,这些不利因素随时都有可能成为返利网站倒闭的导火索。大部分返利网站都面临着怎样才能留住用户,保持持续稳定的发展这些问题。到底是哪些因素在影响着消费者的持续购买意愿呢?本文将通过规范的实证研究解答这个问题。

研究框架和假设

(一)理论框架

返利网站作为一种信息系统,它的成功不能仅仅停留在用户的初次使用上,而是要吸引用户在网上购物过程中反复、多次地使用返利网站的返利功能网;同时,只有当用户反复、多次地使用返利网站购物后,返利网站才能获得合作商家的销售佣金,进而获取利润。本文从信息系统持续使用角度出发,结合经典消费者营销理论,综合研究返利网站用户的持续使用意愿影响因素。关于信息系统采纳和持续使用理论主要借鉴了Bhattacherjee(2008)提出的“扩展的信息系统持续使用理论”。Bhattacherjee发现持续使用意愿、促成因素这两个变量对用户持续使用信息系统的行为有积极的影响,而持续使用意愿不仅受到感知有用性的影响,自我效能变量对其也有明显的影响。

(二)研究假设

1.期望的确认程度对消费者感知绩效和满意度的影响。Bhattacheijee(2001)在对用户使用网上银行的研究中结合期望确认理论,得出满意度受期望确认程度的影响这一结论。毕新华(2011)在关于用户使用“移动商务”的研究中提出,用户的期望确认程度对用户的感知绩效有积极的影响,同时感知绩效对满意度也有正向的作用。据此提出假设如下:

H1:期望的确认程度对消费者感知绩效有正向的影响。

H2:期望的确认程度对消费者满意度有正向的影响。

2.消费者感知绩效对满意度与持续使用意愿的影响。Davis(1989)研究信息技术采纳因素时,构建了技术接受模型,通过实证研究证明,用户对信息系统的采纳受到感知有用性和感知易用性这两个变量的显著影响。感知质量是影响用户持续使用的另外一个重要因素,余晖、吕忠民(2012)认为当消费者需要做出是否购买的决定时,感知质量这一因素会显著地影响他们的选择,因此消费者的满意度会受到感知质量的影响。此外,用户的持续使用意愿还会受到感知娱乐因素的影响。肖怀云(2011)的研究证实,用户感知娱乐性对用户纳信息系统之后的行为会有重要的影响作用。通常来说,信息系统是否有趣是用户会不会持续使用该系统的重要原因之一。据此提出假设如下:

H3:消费者的感知绩效对返利网站的满意程度有正向的影响。

H4:消费者的感知绩效对返利网站的持续使用意愿有正向的影响。

3.消费者满意度、在线信任与持续使用意愿的影响。张志烹和陈渝(2011)的研究指出,较高的满意程度会产生较强的持续使用意愿;反之,如果用户对于系统的满意度较低,那么他的持续使用意愿也会较低。因此,顾客满意是顾客长久使用信息系统的前提。据此提出假设如下:

H5:消费者对返利网站的满意度对返利网站的持续使用意愿有正向的影响。

网络交易过程中,信任可以降低交易过程中的不确定性。mukherjee(2008)认为当用户感到与之交易的网站或平台是值得信任时,用户就会放心地在这个网站购物。因此,信任因素对于促成网上购物交易的成功具有明显的积极作用,并可以简化交易流程,减少交易成本。pavlou(2003)认为用户对于交易网站的信任程度越高,就越有可能持续地在这个网站上进行重复交易。据此提出假设如下:

H6:消费者对返利网站的信任对持续使用意愿有正向的影响。

4.促成因素与消费者持续使用意愿的影响。李晶(2012)认为主观规范对于消费者的影响,实际上就是对于消费者个人重要的家人、朋友和其他群体的意见对于消费者的影响程度。她认为消费者做出重要的购买决策时,主观规范因素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电子商务条件下,网购网民的转换成本非常低,可以非常方便的在不同平台之间进行选择。李兴国和严培培(2010)认为顾客的忠诚度会受到转换成本的显著影响,同时,转换成本和重复购买意愿之间是正向的相关关系。也就是说,当用户感到转换到另一个商家转换成本越高时,其用转换意愿就会越小。因此,增加转换成本有利于挽留顾客。据此提出假设如下:

H7:促成因素与消费者对返利网站的持续使用意愿有正向的影响。

(三)返利网站用户持续使用意愿概念模型

综合上述假设,提出用户持续使用返利网站意愿概念模型,如图1所示。

问卷设计与回收

本研究使用实证研究的方法来验证概念模型。在本研究设计的问卷中,第一部分是关于被访者的基本资料,包括如年龄、性别、月均网购支出、受教育情况、使用返利网站的历史、使用最多的返利网站等;第二部分是问卷的核心部分,主要对研究模型中的感知有用性、感知易用性、感知娱乐、感知质量、期望的确认程度、消费者满意度、信任、主观规范、习惯、转换成本以及消费者持续使用意愿和行为等11个变量进行测量。问卷对每个测量项使用李克特5级量表衡量,按消费者的感知的强烈程度,分为非常不同意、不同意、一般、同意、非常同意,分别对应分值1、2、3、4、5。

调查问卷的发放对象全部为有使用过返利网站的网购消费者。通过国内专业的问卷调查的网站“问卷网”收集问卷,保证了样本的地域代表性,并且涵盖了各年龄段、各收入阶层等人群。实证研究部分通过网络共发放350份问卷,经过筛选后,得到有效问卷312份,有效回收率89.1%。

实证分析

为了验证模型是否正确,本研究利用问卷调查得到的实证数据对研究假设进行了验证。在具体的数据分析环节,本研究首先对样本的人口统计变量进行了简单的描述性分析;其次,通过回归分析,发现哪些因素对于返利网站用户的持续使用意愿有显著的影响;最后,根据人口统计变量中涉及到的性别、年龄、受教育程度以及个人月收入等因素与返利网站用户的持续使用意愿进行方差分析。

(一)信度检验

本问卷各个指标和变量的Cronbach'sα系数均在0.7以上,说明此问卷具有较高的可靠性,也就是信度较好。详细结果见表1。

(二)描述性统计分析

1.被试人口统计特征分析。将从“性别”、“年龄”、“受教育程度”及“个人月收入”等四个方面分析被试的人口统计特征。

第一,返利网站女性用户较多。样本总量312,其中“男性”受访者为120人,“女性”192人,女性受访者明显要多于男性用户,占到了总样本数的61.5%。这说明女性消费者使用返利网站的比例更高。第二,在年龄层次上,使用返利网站的以年轻人为主。年龄主要集中在21岁到35岁约占到总样本的68.3%,其中“21岁到25岁”占总数的16.0%、“26岁到30岁”占总数的27.6%、“31岁到35岁”占总数的24.7%。值得一提的是,“40岁以上”的受访者共有58人,占总人数的18.6%,其比例甚至高于21-25岁受访者。说明40岁以上的中年用户,对于返利网站更加熟悉。第三,使用过返利网站的用户大部分受过高等教育,拥有大专以上学历的用户占到总样本的82.4%,其中本科学历的用户比例最大,占样本总量的45.5%。初中以下学历用户只有4名,说明低学历用户很少使用返利网站。第四,收入在3000元以上的用户在样本占的比例较大,占到67.6%,其中3001-5000元这部分人数最多,有106人。这表明中等收入的用户可能更偏好使用返利网站购物。

2.被试使用返利网的偏好分析。将从“使用最多的返利网站”“使用返利网购物的习惯”“返利网使用历史”及“月均网购支出”等四个方面分析被试者使用返利网的偏好。

首先,在最常用的返利网站选项上,选择“一淘网”和“51返利网”的用户最多。分析其原因,一淘网是淘宝旗下的综合性比价、返利网站,淘宝的大力推广自然能带来众多用户;而51返利网是国内最早开展“返利”服务的返利网站,积累了众多用户。其余返利网站如“易购网”“返还网”“惠惠网”“米折网”等,选择的人数差距不大。其次,超过40%的用户在购物过程中“经常忘记使用返利网”。其中,42.3%的用户选择“使用频率不固定,有时会忘记使用”,这说明返利网站提供的服务还不够深入人心;同时只有21.8%的用户会“固定使用一家返利网站”,说明消费者对于返利网站的忠诚度还不高。第三,大部分被试者使用返利网站的历史在1年以下,占总人数的66.4%。可见,大部分消费者接触返利网站的时间还不算长,同时,说明返利网站的宣传还不够。最后,超过80%的被访者月均网购支出在500元以下,而月均网购支出超过800元的被访者仅占总人数的8.3%。说明使用返利网站的用户网购支出都不高,从另一个方面印证了被试人群的收入不高。

(三)回归分析

使用规范的实证研究来验证前文提出的返利网站用户持续使用意愿概念模型,各研究假设的验证主要通过回归分析实现。回归分析的结果见表2。根据实证分析,本文研究假设最终验证结果见表3。

(四)方差分析

在单因素方差分析中,不同年龄段的用户对于持续使用返利网站的意愿存在较明显的差异,其中“36-40岁”及“40岁以上”用户在持续使用意愿上的得分均值更高;而“20岁以下”的用户在持续使用意愿上的得分均值较低。在多因素方差分析中,不同用户在年龄和受教育程度这两个因子对于持续使用意愿存在较明显的差异,“35-40岁及40岁以上”的“高中及大专”教育程度的用户在持续使用意愿上的均值得分普遍比其他年龄段同等学历的用户更高。说明35岁以上的高中和大专学历用户更加愿意持续地使用返利网站。

研究结论与营销建议

(一)研究结论

根据实证分析的结果,对返利网站持续使用意愿影响因素最大的是用户的使用习惯。这说明当用户培养了在电子商务网站购物时优先使用返利网站去查询返利情况这一习惯后,持续使用返利网站的行为也正在实际发生。同时,本研究还发现,除了使用习惯外,周围的人是否在使用返利网站、在不同的返利网站之间来回转换所需承担的成本、对某个返利网站的满意度以及该返利网是否能为用户提供有用的服务等因素,也会影响用户的决策。此外,在消费者感知绩效中,只有“感知有用性”这个变量对返利网站用户的持续使用意愿明显的正向作用,而“感知易用性”“感知娱乐性”“感知质量”等因素并不显著地影响用户的持续使用意愿。这说明用户对于返利网站的操作便利性、返利的及时性、返利条件是否苛刻并不十分关注。同时,“信任”因子并不影响用户的持续使用意愿。这说明消费者对于个人信息并不是非常的在意,或者说返利网站提供的返现服务能够弥补消费者对个人信息泄漏的担忧。

(二)营销建议

目前在电商导购这一市场中除了返还利润的这种返利网站外,有很多替代性的网站,比如美丽说、蘑菇街为代表的社区类导购网站对于部分年轻女性用户有着很强的吸引力。在这种条件下消费者如果对正在使用的返利网站感到不满意,能很方便地转移到其他的导购网站上去。对此,本研究对于返利网站的发展和运营有以下建议:

首先,提高消费者的感知绩效。一般来说,消费者都有趋利性,结合之前实证研究的结果,返利网站能够给消费者返还多少额度的“返利”,这是返利网站最核心竞争力的重要体现。在其他因素基本相同的情况下,返利额度越高对消费者的吸引力也就越大。为了能给消费者提供额度更高的返利,返利网站需要进一步加强与电商平台的联系,争取拿到更低的折扣。同时,降低运营成本,减少不必要的支出。其次,优化购物流程,提高消费者满意度。返利网站应优化消费者的购物流程,尽可能地减少返利周期,提高用户的使用感受,进而提高用户的满意度和忠诚度。虽然返利网站的感知易用性,并不会直接影响用户的持续使用意愿,但是它会对返利网的满意度施加影响。如果某个返利网站的返利周期要明显长于其它返利网站,用户流失几乎是必然的。第三,为用户提供更多的增值服务或个性化定制服务。一方面,返利网站可以通过与更多的电商卖家合作,丰富本网站提供的商品种类和购买渠道,使消费者可以在本网站找到自己喜欢的商品;另一方面,网站可以根据消费者的使用时间、购买金额等给予消费者一定的等级,不同等级的消费者在使用返利网站购物时获得的优惠不同,等级越高折扣越大,以此方式来增加消费者使用返利网站的习惯。第四,增加返利网站的社交性质。实证研究发现,围绕在用户身边的朋友、家人、同事等群体,他们的态度对于用户的选择有着非常重要的影响。最后,注重移动端的发展。随着移动互联网时代的到来,越来越多的消费者开始使用手机等移动终端进行网上购物,同时移动购物的规模也越来越大,互联网行业的巨头们都在转向移动互联网,尤其是以淘宝为代表的电子商务平台,近两年发力强攻移动端,培养消费者在移动端的购物习惯,在这场技术大变革中,巨大的商机开始逐渐显现出来。

本研究对返利网站持续使用意愿影响因素进行了探索性研究,在研究过程中发现还可以从更细微的层面进行研究,对每一个变量进行深入探讨。如研究感知质量对持续使用意愿的影响,可以从产品质量、系统质量、服务质量来研究;研究转换成本对持续使用意愿的影响,可以将转换成本分为学习成本、经济风险成本、评价成本、个人关系损失成本、利益损失成本、金钱损失成本、建立成本及品牌关系损失成本来研究。

参考文献:

1.王晓星,陈光.返利网站电子商务模式分析[J].中国商贸,2011(14)

2.Bhattacherjeea,perolsJ,SanfordC.informationtechnologycontinuance:atheoreticalextensionandempiricaltest[J].JournalofComputerinformationSystems,2008,49(1)

3.Bhattacherjeea,Understandinginformationsystemscontinuance:anexpectationconfirmationmodel,miSQuarterly,2001,25(3)

4.毕新华,齐晓云,段伟花.基于tmst-eCm整合模型的移动商务用户持续使用研究[J].图书情报工作,2011,55(14)

5.DavisF.D.perceivedusefulnessperceivedeaseofuseanduseracceptanceofinformationtechnology[J].miSQuarterly,1989(13)

6.余晖,吕忠民.对电子商务网站忠诚的影响因素分析[J].中南民族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1(3)

7.肖怀云.mC消费者持续使用行为演化分析[J].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6

8.张志烹,陈渝.手机报服务继续使用行为影响因素实证研究[J].情报杂志,2011(8)

9.avinandanmukherjee,prithwirajnath.RoleofelectronictrustinonlineRetailingaReexaminationoftheCommitment-trusttheory[J].europeanJoumalofmarketing,2008,41(9)

10.pavloupaula.ConsumeracceptanceofelectronicCommerce:integratingtrustandRiskwiththetechnologyacceptancemode[J].internationalJournalofelectronicCommerce,2003,7(3)

可持续消费研究篇4

关键词:持续性;消费强度;价值比较;电信用户

中图分类号:F713.5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8-4428(2016)09-42-05

一、引言

随着“互联网+”时代到来,移动互联网发展越来越快,互联网应用业务对传统通信业的替代效应逐渐明显,传统通信业大受冲击。但即使如此,通信业始终是互联网发展的基础,在消费者认知和消费习惯有所改变的今天,电信运营商如何通过引导用户消费行为来提升通信用户价值十分关键。自上个世纪七十年代以来,针对用户消费行为的研究层出不穷。学者们对用户消费行为的研究主要基于技术接受理论(tam)、期望确认理论(eCt)等,集中在对用户采纳及用户关系持续性的研究。然而在企业与用户建立长期关系越来越普遍的今天,仅停留在维持关系已经不足以重提体现和提升用户价值。

提升用户价值,需要维持消费关系的持续性,除此之外,提升后续消费行为更为必要,本文视其为“消费强度”的增强。然而,目前对“消费强度”的研究多集中在能源领域。在消费者行为的研究中,只有王林英、方航、马炎等人在研究大学生月消费时对“消费强度”作出解释,将其定义为某人花出去的钱与手里原有钱的比值。不足的是,这样的定义较为笼统,且电信市场的消费特点和个人的消费习惯决定个人通信支出与收入并非成正比,无法体现“强度”。因此,本文将针对电信市场用户价值,提出“持续性消费强度”的概念,并作出新的解释和定义。

二、构建理论模型

(一)理论基础

消费者动机(Consumermotivation)指的是通过购买和消费满足生理和心理需要的驱动。

在消费者动机理论中,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将人的需求分为五大层次:生理需求、安全需求、社交需求、尊重需求和自我实现需求,并将购买动机分为生理性和心理性两种。弗雷德里克・赫茨伯提出的双因素理论将影响人们工作行为的因素分为会造成不满保障因素与感到满意的激励因素。

用户消费过程是对其所失与所得的价值比较的过程。社会交换理论以特定的人性假设为基础,主张人的一切活动和社会关系都是以奖赏和报酬为向导。在基于价值比较的社会交换理论中提到,个人在交换过程中会考虑交换价值,当且仅当交换的预期价值超过了他与其他人交换所能带来的最好预期价值时,个人才会愿意进行交换。

而在消费者承诺理论中,把消费者承诺视为持续性承诺和情感性承诺的有机结合。持续性承诺来源于消费者对当前关系投资的累积、替代关系的缺乏的感知而引发的过高的转换成本。持续性承诺强调消费者的理,是消费者考虑到当前关系的已投入成本、对现有关系与替代关系的比较,并评估可能面对的转换障碍等一系列高额转换成本的综合考量下做出的选择。情感性承诺是消费者对当前关系的一种积极的情感反应。消费者会因在与当前电信运营商进行互动过程中享受到的好的使用体验、获得了社会认同或者自我实现等而引发消费者产生持续或加强与当前运营商的关系的强烈愿望。

(二)模型架构

根据消费者动机理论和消费者承诺理论,本文认为持续性消费行为与提高持续性消费强度的行为对于用户而言是两个不同需求层次的行为。

针对电信市场用户价值,本文将“持续性消费”和“持续性消费强度”定义如下:

持续性消费――用户在未来较长的一段时间内仍会持续使用某电信运营商的通讯网络、没有离网趋势;持续性消费强度――用户在持续使用某电信运营商的通讯网络的基础上,其消费水平增加的程度即为持续性消费强度。持续性消费主要体现在用户消费的时间上的连续,表现为用户量的不减少、离网率的不提高。而强度的体现是在于用户保持持续消费的同时,其消费量有所增加。持续性消费强度既强调了时间的连续性,又强调了消费力度的增加,一般情况下表现为用户aRpU值的提高。基于此,本文将构建“持续性消费强度”影响因素模型并进行实证探究。

其中持续性消费行为主要是基于经济性动机做出的持续性承诺,对应到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中则是生理、安全、社交这三大基础需求,影响持续性消费行为的因素可以说是双因素理论中的保障因素。而提升持续性消费强度的行为主要是在经济性动机的基础上基于情感性动机做出的情感性承诺,对应到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中为尊重和自我实现需求这两大高级需求,而影响因素则为双因素理论中的激励因素。

本文构建的持续性消费行为与提高持续性消费强度的行为的理论模型对应关系如图1所示。

根据基于价值比较的社会交换理论,消费决策是建立在参与者对交换关系结果评价的基础上。在移动通信消费中,用户在决定是否使用或者是否继续使用某个电信运营商的网络服务时,同样会考虑这段交换关系的结果评价。

本文研究的持续性消费行为和提升持续性消费强度行为是在用户已成为某电信运营商网络服务使用者的前提下,因此可将用户在使用过程中的感知价值与备择比较价值以及期望价值作比较。当其感知价值大于其备择比较价值,用户认为没有比目前所使用的电信运营商价值更高的电信运营商时,会选择继续消费,关系得以持续;否则用户会开始搜寻潜在的电信运营商,一旦发现有能够提供更大价值的替代者时,用户就会放弃当前关系,转移到另一电信运营商中。只要用户的感知价值大于机会成本时,出于个人对于价值的理性比较,即使用户对当前关系并不满意也不会选择终结关系,被迫持续当前的关系,从而实现该用户对当前电信运营商的持续性消费行为。

进一步分析,当用户的感知价值不仅大于备择比较价值,还大于其原本的期望价值时,用户会愿意主动保持与电信运营商之间的关系,甚至愿意主动加强这段关系。这种“主动”不一定是用户的主观选择,还包括在其理性价值的比较下,潜意识中做出的决定。

想要提高用户的持续性消费强度,应通过某些因素的刺激提升用户感知价值、使之大于用户的期望价值,从而达到提高用户持续性消费强度的目的。

为了更加具体、全面地了解用户的消费心理并挖掘影响用户持续性消费强度的因素,模型建立之前,在高校电信消费者中主要以问卷和访谈的形式进行了定性的探测性研究。根据研究结果,本文将传统的用户行为影响因素进一步细化,提出影响高校移动通信用户持续性消费的保障类因素主要有:转换成本、关系纽带、外网经历、运营商形象、服务质量,其中服务质量又受交往公平和结果公平因素影响;而影响持续性消费强度的激励类因素主要有:资费、结果公平、隐私担忧、价值观、心流和产品吸引力。

综合以上分析以及定性研究结果,本文创新性地构建了电信运营市场用户持续性消费强度影响因素的理论模型,如下图所示:

在该模型中,首先是保障因素作用于用户的感知价值,影响用户的感知价值的大小,当用户感知价值大于备择比较价值但小于期望价值时,用户会做出持续性承诺,从而在行为上表现为持续性消费行为;在持续性消费的基础上,若有激励因素的刺激,使用户的感知价值提高,提高到大于用户的期望价值时,用户就会做出情感性承诺,从而实现持续性消费强度的提高。

三、研究假设

在本研究所构建的模型中,感知价值仅作为理论依据,而非变量;针对各变量的关系,本文提出如下假设:

(一)持续性承诺

持续性承诺来源于备选方案的不足等因素,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经济性动机。

本模型将持续性承诺视为用户在当前电信运营商关系中投入巨大或者潜在的成本,同时替代电信运营商关系不足而导致转换壁垒过高,不得不选择维持当前的关系的决定。

在保障性的基础因素的影响下,用户的感知价值变化,当用户感知价值大于备择比较价值却未达期望价值时,用户便处于不一定由于本身意愿驱使而维持的关系中。这样的一种状态将维持着用户与电信运营商的关系持续性,并且会进一步实现持续性消费。

H1:持续性承诺与持续性消费呈正相关。

(二)情感性承诺

情感性承诺主要源于情感性动机,强调消费者因为购买、使用以及与电信运营商保持关系而带来的主观评价,具有较强的感性色彩。当用户在享受电信运营商提供的网络服务的过程中获得了心情上的愉悦、心理上的满足感和精神层面的实现,用户对当前关系的满意度会大大提升,甚至形成情感偏好,导致用户愿意主动去维系这一段关系、并加强关系联系。本模型将情感性承诺定义为用户出于对当前电信运营商的好感和情感归属,从心理层面愿意主动持续或者加强与当前电信运营商之间关系的强烈念头。

在持续性消费的基础上,激励因素的刺激作用会使用户的感知价值急剧上升,使之超过用户的预期价值,从而保持了用户对该段关系的情感性承诺,进而实现持续性消费强度的提高。

H2:持续性消费与情感性承诺呈正相关;

H3:情感性承诺与持续性消费强度呈正相关。

(三)转换成本

转换成本为限制消费者在不同产品之间随意更换的成本,是消费者在决定更换产品或服务时会发生的实际或感知到的成本。Farrell和Shapiro认为,是因为消费者对某一特定关系进行了无法逆转的投资,导致产生转换成本。用户的消费决策将受到转换成本的限制,当其他因素的影响程度不足够大时,考虑到高额的转换成本,用户往往会被迫保持与当前电信运营商的关系。

H4:用户的转移成本的大小与持续性承诺呈正相关。

(四)关系纽带

关系纽带是主体之间关系的强度,主体a可能会因心理、情感、经济等方面与主体B保持较为长期的关系,从而表现出较高的忠诚度,其中包括态度忠诚、进而产生行为忠诚。一般情况下,随着关系的强化和互动的增加,就会产生联结双方的关系纽带。

在电信运营市场,用户与电信运营商、用户和用户之间都形成了密切的关系网络,这个网络中任何一个主体都会对用户的消费决策造成影响,将限制用户的离网决策,会对用户通信网络的使用意愿和感知价值产生影响。

H5:用户在通信网络中的关系纽带的紧密性与持续性承诺呈正相关。

(五)外网经历

外网经历主要指来自与竞争对手的比较而产生的压力。这里指的外网为除了用户目前主要使用的电信运营商以外的其他电信运营商的通信网络,往往体验过多个电信运营商网络的用户会对其选择有更明确且更有偏向性的决策。外网经历的用户感知更为明确,且在外网经历中对目前所使用的电信运营商的评价越高,意味着其感知越好,并越有可能保持与当前电信运营商的关系持续。

H6:用户在外网经历中的评价与持续性承诺呈正相关。

(六)运营商形象

国内外许多学者表明,公司形象、品牌形象对消费者的满意度、持续使用意愿都有正向影响。martensen(2000)指出在网络、银行、通信、银行、超市等以服务为主的行业,企业形象对顾客满意度的影响最大,且已成为影响总体满意度的首要要素。Bloemer(1998)等人研究表明,银行形象通过感知质量间接影响满意度;国内学者黄劲松、赵平等(2004)将品牌形象作为单一变量,证实品牌形象对顾客满意有正向影响。电信运营商在用户眼中形象越好,网络服务过程中用户感知也会越好,从而提升用户感知价值,进而影响用户的持续性承诺。

H7:用户对运营商形象的评价与持续性承诺呈正相关。

(七)服务质量

电信行业本身就属于服务行业,其产品是无形的。研究显示,用户在第一次感受到服务不满时会采用投诉等方法来解决,再次感受到不满时容忍度大大下降,高达90%的用户将选择离开或者降低消费力度。严重不满的用户不仅会离开,而且极有可能对外作出负面评价和宣传,使得企业失去潜在顾客或者流失现有顾客。

同时,本模型认为服务公平理论中的程序公平和交往公平两个因素对服务质量感知有关键影响。程序公平,指的是消费者经常从自己等待服务、获得服务的过程中,程序的合理性、效率高低以及是否有差错等方面。而顾客经常从服务人员的礼貌性、友善度、诚实度、是否关心客户利益和耐心服务等方面来评估交往公平性。服务人员的态度越好、礼貌程度越高时,用户就是越觉得自己被认真、用心对待,从而其整体感知价值也会相应提高。

H8:用户对服务质量的感知和评价与持续性承诺呈正相关;

H8a:用户对程序公平的评价与对服务质量的感知呈正相关;

H8b:用户对交往公平的评价与对服务质量的感知呈正相关。

(八)资费

在本模型中,资费主要包含两部分的含义:资费的合理性和资费的优惠程度。资费的合理性主要体现在电信运营商的产品和服务定价,是否在用户的可接受范围内;而资费的优惠程度主要是指当电信运营商做出资费调整或营销活动时,其优惠程度与幅度对用户的吸引力。

除此之外,资费是一个敏感的问题,尤其对于高校范围内的电信用户而言,资费的弹性水平较大,资费的变化将很大程度上影响用户的消费量和消费强度。

H9:资费水平的变化在持续性消费的基础上与情感性承诺呈正相关。

(九)结果公平

结果公平,也称分配公平,是顾客对服务结果是否公平的主观判断。如果顾客在服务消费过程中获得的利益大于或等于投入,且利益满足需求,顾客的满意度较高,感知价值也会提高。

H10:用户对结果公平的评价在持续性消费的基础上与情感性承诺呈正相关。

(十)隐私担忧

为了便于更好地服务和应用,运营商获取用户越来越多的资料与数据,但同时也带来了隐私担忧的问题。一旦用户对某一电信运营商产生隐私担忧质疑,就会有意识或者潜意识地减少对其的使用,其消费强度难以提升;反之,若相对于其他电信运营商而言,某一电信运营商在隐私保护上十分可信并可靠,用户的感知价值将得到质变性的提高,将更愿意将自己的通信网络转移到该电信运营商中来,从而提升了用户的持续性消费强度。

H11:用户对隐私担忧的程度在持续性消费的基础上与情感性承诺呈负相关。

(十一)价值观

在电信市场中,价值观体现了用户的社会认同、自我表现、交际和自尊的需求。追求象征性利益、追求价值体现的用户会希望通过电信运营商或某通信网络产品的使用来传递其个人形象。用户的价值观与电信运营商越吻合,用户将越能在享受服务的过程中获得满意和满足感,越能提高感知价值,为用户和电信运营商建立紧密的情感联系。

H12:用户价值观和电信运营商的吻合度在持续性消费的基础上与情感性承诺呈正相关。

(十二)心流

心流理论最早由Csikszentmihalyi提出,将心流(flow)定义为一种将个人精神力完全在某种活动上的感觉;心流产生时同时会有高度的兴奋及充实感。心流理论探讨了人们对于某种行为或活动完全投入时的心理状态。心流理论在信息系统领域曾被用于解释在线消费者行为、交流沟通、网络游戏和人机交互等。其中Hoffman和novak研究了电脑媒介环境(Cme)下使用者上网浏览时的心理状态。

在电信市场中,心流即为用户使用电信运营商所提供的网络服务时良好的内心体验及快乐、以及对该网络的潜意识依赖性。因此,心流体验越好,则越能很大程度地提升用户感知价值,提高用户的情感性承诺,从而达到提高用户持续性消费强度的最终目的。

H13:用户的心流在持续性消费的基础上与情感性承诺呈正相关。

(十三)产品吸引力

产品吸引力主要指电信运营商所推出的终端和新业务的吸引力。

随着电信运营商营销的多样化,各大电信运营商也纷纷推出自己的终端和新业务,并随之绑定推出一系列的优惠政策等。很多情况下,当用户选择使用某一电信运营商所推出的终端或新业务后,也相当于在不知不觉中被附加的套餐等因素绑定在该电信运营商中,从而达到了与电信运营商保持持续关系的目的。因此,终端和新业务的推出是其留住用户并提高用户情感性承诺、实现持续性消费强度增强的重要途径。

H14:产品对用户的吸引力在持续性消费的基础上与情感性承诺呈正相关。

四、数据分析

(一)数据来源

本研究采用问卷调查的形式收集数据。每一个测量题项的设计,均为在借鉴现有文献的基础上,结合研究问题特点及高校用户特点加以修正。所有问项均以Likert5级量表衡量。在问卷初步完成后,首先对问卷进行预调查。根据预调查结果,对问卷进行部分修正。修改问卷后进行第二次预调查。对预调查数据进行信度效度分析,总的变量的Cronbach’salpha值为0.911,各个变量的Cronbach’salpha值均在学术要求范围内,问卷的可信度较高,各个变量的效度值亦符合要求,因而将问卷投入正式调查。

本研究共发放问卷350份,回收有效问卷325份,有效问卷约占92.86%。

(二)问卷信度和效度分析

为确保数据为可信并有效的,需要对其进行信度和效度的检验。本研究采用内部一致性信度检验以及结构效度分析,各个变量的Cronbach’salpha值均大于0.6,符合检验要求;Kmo均大于0.5,且Bartlett球形检验p值小于0.001,球形检验显著,适合做因子分析,具有良好的结构效度。

(三)假设检验

在模型的假设检验中,我们将分为两部分进行检验。

首先利用amoS软件对模型进行拟合分析,针对处理持续型消费强度的激励因素以外的大框架进行分析,检验变量间的相关程度。

此次验证的结构方程模型拟合检验指数中,绝对拟合指数卡方值与自由度之比为1.957

从图3结果可得,交往公平、程序公平分别对服务质量因素有显著的影响作用;转换成本、关系纽带、外网经历、运营商形象均对持续性承诺有显著的影响作用;持续性承诺对持续性消费有显著且较大的影响,持续性消费对情感性承诺、情感性承诺对持续性消费强度都有显著的影响。

其中服务质量的相应p值为0.204,表明该路径系数为零的概率达到20.4%,则表明服务质量对持续性消费无明显影响,下面将把其纳入对情感性承诺的研究中再次分析。

新增假设――H15:服务质量因素在持续性消费的基础上与情感性承诺呈正相关。

在进一步的检验中,利用多层次线性回归分析,将把对强度的影响因素――即激励因素,作为中介变量,通过检验这些因素对持续性消费和情感性承诺之间关系的影响判读这些因素是否起到影响作用。若某因素对持续型消费和情感性承诺之间的关系有正向的影响,则意味着激励因素在持续性消费的基础上影响情感性承诺从而再达到持续性消费强度的提升。

研究各激励因素在持续性消费的基础上对情感性承诺的影响作用,主要看自变量(持续性消费)与激励因素的交互项对因变量(情感性承诺)调节系数的显著性。调节系数显著,则可说明具有影响作用。

经使用SpSS软件进行多层次线性回归分析,得出结果为:资费、结果公平、心流、产品吸引力、服务质量这几大因素在持续性消费的基础上与情感性承诺呈正相关;而隐私担忧与价值观因素在持续性消费的基础上与情感性承诺无关。

(四)模型结果分析

通过对模型的假设检验以及激励因素在持续性消费基础上的影响的验证,假设H1、H2、H3、H4、H5、H6、H7、H8a、H8b、H9、H10、H13、H14得到了支持,假设H8、H11、H12被拒绝,且新添假设H15,假设H15得到数据支持。检验结果及各因素的影响路径如图4所示。

可以看出,持续性承诺对持续性消费、持续性消费对情感性承诺、情感性承诺对持续性消费强度显著的正向影响作用。

在保障因素中,原模型中的转换成本、关系纽带、外网经历、运营商形象对持续性承诺都有显著的影响作用,而服务质量对持续性承诺基本上作用不明显。其中,关系纽带和外网经历的作用相对更为显著。关系纽带越紧密、用户在外网经历中对电信运营商的评价越好,用户的持续性承诺越强;运营商形象对持续性承诺的影响次之,但也较为显著,用户对电信运营商形象的评价越高,其的持续性承诺越强,进而越能实现持续性消费;最后,转换成本对持续性承诺也有一定的正向影响,用户的转换成本越高,持续性承诺越强,用户越不容易离开该电信运营商网络。

在激励因素中,原模型中的资费、结果公平、心流、产品吸引力因素在持续性消费的基础上会对情感性承诺有显著的正向影响作用,而隐私担忧、价值观两大因素在持续性消费的基础上对情感性承诺的作用不显著,被排除。同时,将原模型中保障因素中的服务质量因素调整到激励因素中,结果表明其在持续性消费的基础上对情感性承诺有显著的正向影响作用。

其中,交往公平和程序公平两大因素对服务质量因素都有显著的正向影响作用,用户对交往公平和程序公平的评价越高,其对服务质量的评价也越高。

参考文献:

[1]王林英,方航,马炎.大学生月收支及消费强度的数学模型探究[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3,(02):39.

[2]HaroldwB,JayDL,SirgymJ.ConsumerBehavior.Chicago:ntCpublishingGroup,1997.

[3]周志娟,金国婷.社会交换理论综述[J].中国商界,2009,(01):281.

[4]赵莽.基于实证分析的移动客户保持影响因素和策略研究[D].北京邮电大学,2006,3.

[5]ForresterwR,mautemF.theimpactofRelationshipSatisfactiononattributions,emotions,andBehaviorsFollowingServiceFailure.JournalofappliedBusinessResearch,2001,17(1):1-14.

[6]KlempererpD.marketswithConsumerSwitchingcost.QuarterlyJournalofeconomics,1987,102(2):375―394.

[7]FarrellJ,ShapiroC.DynamicCompetitionwithSwitchingCost.RandJournalofeconomics.1988,19(1):123―137.

[8]胡登峰,陈云.客户众生价值的内涵及应用[J].商业时代,2007,(10).

[9]吴强军.顾客关系承诺的形成机理与理论模型[J].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4,34(4):77―83.

[10]tylertomR.SocialJustice:outcomeandprocedure.internationalJournalofpsychology,2000,35(2):119-123.

可持续消费研究篇5

关键词综合生命周期分析;结构分解分析;可持续消费;二氧化碳排放

中图分类号X2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2-2104(2011)04-0025-05

doi:103969/jissn1002-2104201104004

可持续消费与可持续生产同样,是可持续发展的主要内容之一[1]。自90年代联合国首次正式提出可持续消费概念以来,学术界对可持续消费进行了深入的研究,特别是围绕评估消费的生态影响,发展出了一系列比较成熟的方法[2,3]。其中,综合生命周期分析(HybridLCa)发展比较成熟,被认为是一种研究消费的生态影响的合适方法。同时,结构分解分析(SDa)是一种定量分析总量变化背后的驱动因素作用的方法[4]。它与综合生命周期分析同样基于投入产出理论。本文以气候变化密切相关的二氧化碳排放指标为例[5,6],结合综合生命周期分析和结构分解分析方法,定量对比分析城镇和农村居民消费变化的影响因素驱动作用。

城乡二元结构是当代中国社会经济发展的主要特征之一,与诸多的经济社会问题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它是研究中国经济社会问题不能忽略的客观事实,居民消费问题的研究也不例外。农村居民和城市居民在消费模式上有显著的差别。城市居民消费的总量远远大于农村居民消费。在消费结构上,城市居民消费结构“附带”的生态负荷也比农村大得多[7]。这种显著差异表明驱动因素对城镇和农村居民消费有不同的作用。例如,城市化进程、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等因素对城市和农村的作用是不一样的。对比分析城乡居民消费驱动因素的不同作用,有助于建立适合中国的可持续消费理论。

产业生产技术水平的发展、经济内在结构的变迁[8]、消费结构的变化、消费水平的提高和人口数量的变化被认为是驱动居民消费隐含的二氧化碳排放量变化的五项主要驱动因素[9]。在本研究中,用排放强度表示技术水平的发展,用列昂惕夫逆矩阵测度经济内在结构的变迁。

1方法和数据来源

1.1综合生命周期分析

联合国在首次提出可持续消费概念的同时,就指出了“生命周期思想”在可持续消费研究中的意义。但是传统的面向过程的生命周期评价并不能很好的用于可持续消费的研究。传统的生命周期评价首先需要明确划定系统边界,集中研究边界内的环境影响。大量研究案例表明发生在系统边界外的环境影响往往是不容忽视的。结合投入产出分析和生命周期评价的综合生命周期分析方法被提出,以期弥补这种缺陷[10]。综合生命周期分析框架将整个经济系统作为系统边界,并将系统划分为产品部门,以投入产出表表示部门之间的联系,进而分析选定的产品或服务在整个经济系统内直接和间接产生的生态影响。计算公式如下:

Q=Fx=F(i-a)-1y

式中,F是投入产出表中n个部门的碳排放强度向量,单位为kg/万元,(i-a)-1是列昂惕夫逆矩阵,y为居民终端消费量,包括城市居民消费和农村居民消费,单位为万元,Q为居民消费引起的碳排放总量,单位为kg。

综合生命周期分析在一定程度上实现了生命周期评价的完全化。区别于传统基于过程的生命

周期评价划定的局部边界,它默认将整个经济系统作为评价实施的系统边界,实现了评价范

围的完整化。在对生态影响的评价方面,综合生命周期不仅计算了产品直接生产过程的生态

影响,还包含投入的中间产品生产过程中产生的间接生态影响,即完全的生态影响。实际中,

在国民经济各部门之间,各种产品在生产过程中除有直接的生产联系外,还有间接联系,这

使产品隐含的生态影响除了生产过程中直接影响外,还有间接影响。选取碳排放指标,并以

粮食生产为例,粮食生产过程中燃料动力的使用直接造成碳排放外,还要投入化肥、农药、

农用机械等,而在生产化肥、农药、农用机械和其他中间投入产品时又要形成碳排放。这是

粮食生产所引起的第一次间接碳排放。由于所有中间投入产品的生产都有可能形成碳排放,

以此类推,还有第二次、第三次以至无穷次的间接排放。于是,粮食生产引起的碳排放的直

接消耗和无数次间接消耗之和,就构成了粮食生产的完全碳排放量。从产品视角来看,就是

产品中隐含的碳排放量。另外,居民消费的物品或服务有可能来源于产品的进口,在这里我们假设进口产品的生产技术等同于国内的生产技术,对进口产品不做区分核算。

1.2结构分解分析

结构分解分析(StructuralDecompositionanalysis)常被用来分析经济增长、结构变迁和技术进步等因素对经济或环境指标变化的影响[11]。本研究采用结构分解分析对中国居民消费隐含的碳排放变化进行分析。产业部门的碳排放强度F、表征经济结构的列昂惕夫逆矩阵B、居民消费结构S、人均消费水平tp和人口总量p被认为是居民消费隐含的碳排放量变化的五项驱动因素,公式如下:

Q=FBS(tp)p

本研究假设在时段t0-t1这五项驱动因素驱动着总量Q从Q0到Q1变化,其公式如下:

Q1-Q0=F1B1S1(tp)1p1-F0B0S0(tp)0p0

=(F0+ΔF)(B0+ΔB)(S0+ΔS)((tp)0

+Δ(tp))(p0+Δp)-F0B0S0(tp)0p0

=LLLL+ΔFB0ΔS(tp)0Δp+LLLL

+ΔFΔBΔSΔ(tp)Δp

其中Q0和Q1分别表示t0和t1时间的总量变化,而F0B0S0(tp)0p0和F1B1S1(tp)1p分别表示t0和t1时间的五项驱动因素;ΔF、ΔB、ΔS、Δ(tp)、Δp表示t0~t1时期内的五项驱动因素的变化值。

下面计算各驱动因素对总量变化的贡献作用:

ΔQ=Q1-Q0=ΔQF+ΔQB+ΔQS+ΔQt/p+ΔQp

其中ΔQ表示总量的变化值;ΔQF、ΔQB、ΔQS、ΔQt/p、ΔQp分别表示F、B、S、tp、p五项驱动因素对ΔQ的贡献率。本研究采用完全分解方法计算各因素的贡献值。该方法是在Laspeyres分解的基础上,将残差项按照均等分配原则在相关因素之间进行分配。例如残差项ΔFB0ΔS(tp)0Δp可以认为由F、S、p三项因素的变化所驱动,因此将该残差分解为三等分(即13ΔFB0ΔS(tp)0Δp)分别累加到ΔQF、ΔQS、ΔQp。例如:

ΔQF=ΔFB0S0(tp)0p0+LL+13ΔFB0ΔS(tp)0Δp

+LL+15ΔFΔBΔSΔ(tp)Δp

1.3数据来源及处理

本研究采用国家统计局经济核算司编制的1997年度、2002年度和2007年度《中国投入产出表》。居民消费隐含的碳排放采用《中国能源统计年鉴》(1997、2002和2007年)中的终端能源消费数据进行计算,并采用ipCC组织的排放换算系数。其他统计数据均来自历年《中国统计年鉴》。对所有经济数据均以1997年为基年,采用生产价格指数进行修正。

投入产出表和能源统计年鉴对经济系统的行业分类不尽相同,甚至投入产出表也因年份的不同行业分类产生了变化。为了方便综合分析历年各类型统计数据,本研究根据各种统计数据自身的行业分类,以数据转换简单易行为原则,最终采用28行业分类方法。28个行业包括:农业;煤炭开采和洗选业;石油和天然气开采业;金属矿采选业;非金属矿采选业;食品制造及烟草加工业;纺织业;服装皮革羽绒及其制品业;木材加工及家具制造业;造纸印刷及文教用品制造业;石油加工、炼焦及核燃料加工业;化学工业;非金属矿物制品业;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金属制品业;通用、专用设备制造业;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电气、机械及器材制造业;通信设备、计算机及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仪器仪表及文化办公用机械制造业;其他制造业;电力、热力的生产和供应业;燃气生产和供应业;水的生产和供应业;建筑业;交通运输、仓储及邮电通信业;批发和零售贸易餐饮业;其他服务业等。

2结果分析

2.1城乡居民消费引起的碳排放总量变化

从总量说,城乡居民消费碳排放呈现出不同的变化趋势。农村居民消费隐含的碳排放量呈现下降趋势,2007年的排放量已经下降到4.24亿t,相当于1997年的77.35%。而城镇居民消费完全呈现相反的趋势,2007年的排放量激增到13.77亿t,达到1997年的2.21倍。居民消费总量也呈现持续快速增长的趋势,2007年的排放量已经激增到18.01亿t,相当于1997的1.54倍。从比例上说,农村居民消费呈现持续下降趋势,而城镇则稳步提高。到2007年,城镇居民消费碳排放量已经占总量的76.44%,城镇居民消费研究已经成为居民消费研究的主要方面(见表1)。

居民消费水平的稳步提高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被认为是这种变化的深层次主要原因。十年间,城镇和农村居民消费水平都逐步稳定提高,居民购买的消费品品种逐渐丰富,居民消费总量也逐步扩大[12]。从产业生态学角度,消费品“附带”的环境影响也逐渐增加。消费水平的稳步提高推动了居民消费碳排放量的持续增加。城市化进程把农村人口转变成城镇人口,对农村和城镇的作用是相反的。伴随着大量农村人口向城镇转移和生产技术的提高,尽管消费水平稳步提高,农村居民消费的碳排放量还是呈下降的[13-14]。相反,城市化进程使得城镇人口激增,同时城镇居民消费水平也快速提高,使得城镇居民消费碳排放量激增。

2.2驱动因素对碳排放变化的驱动作用

从表2可以看出,五项驱动因素的作用不尽相同,甚至同一因素对农村和城镇居民消费的作用也有区别。排放强度因子F的作用比较统一,在整个十年内对城镇和农村居民消费都起着“减缓”碳排放增加的作用,并且是“减缓”碳排放增加的主要力量。相反,人均消费水平因子t/p始终对居民消费隐含碳排放的增加有促进作用,并且是主要推动因素。

列昂惕夫逆矩阵B是经济内在结构的数量表示。从表2看出,1997年到2002这五年间,经济内在结构的变化对碳排放增加是负作用,贡献量也比较轻微。2002到2007年间,这种变化对碳排放增加变为促进作用,贡献量也明显增强。

消费结构S的变化促进了碳排放的增加(除1997-2002年的农村居民消费外),但贡献量并不大,绝对贡献

量最高值达到0.64亿t。相比来说,人口数量的作用比较复杂。农村人口的持续降低,使得人口数量p对农村居民消费碳排放增加起着负作用;但是城镇人口和总人口数量的持续增加对碳排放增加起着促进作用。

从表3可明显看出,碳排放强度因子F和人均消费水平t/p是驱动居民消费碳排放量变化的主要因素,并且作用是相反的。碳排放强度的持续降低是“减缓”碳排放增加的主要驱动力量,而人均消费水平的逐步提高是促进碳

排放增加的主要推动因素。相对来说,其他因素相对来说作用不太明显,例如居民消费合计2002-2007年间的碳排放变化,碳排放强度F和人均消费水平因子t/p的贡献率分别达到-126.14%(负向作用)和117.23%(正向作用),表示经济内在结构变化的列昂惕夫逆矩阵B的贡献率次之达到89.16%,消费结构S和人口数量p的贡献率仅11.60%和8.15%。

3结论与讨论

本研究通过城乡居民消费碳排放变化的驱动因素分析得出:碳排放强度因子和人均消费水平因子是影响碳排放变化的主要因素。通过技术和经济的发展,碳排放强度因子持续降低,成为“减缓”碳排放增加的主要力量;而伴随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均消费水平的增长成为推动碳排放量迅速增加主要推动因素。为应对碳排放量的激增,未来应该继续持续降低经济生产活动的碳排放强度,并积极提倡低碳消费来应对消费水平提高的碳排放压力[15]。

为进一步持续降低碳排放强度,需要通过各种节能措施降低经济生产活动的能耗强度,以缓解化石能源需求不断增加的压力[16]。目前随着节能减排工作的持续推进,我国经济活动的能耗强度降低潜力已经不大,这也为降低碳排放强度带来直接压力。另一种重要的途径是加快低碳能源技术的研发,大力推广新能源的利用。在未来,应该优先开发和选择洁净煤、天然气、可再生能源和新能源技术,重视可再生能源中的风能、太阳能和生物质能的开发和推广利用,研究和探索碳捕获和封存技术。这需要配套制定相应的路线图和实施策略,坚持自主研发与引进消化相结合,走出一条有中国特色的低碳能源利用道路。

另外,为有效缓解居民消费水平提高带来的碳排放压力,需要充分挖掘居民生活方式和消费行为的减排潜力[17]。通过对居民进行温室气体减排的宣教工作,让其认识到减排的重要意义以及日常消费行为与减排的关系[18]。并通过合适途径,对居民的消费结构进行引导[19],提倡适度消费,促进居民消费模式向低碳方向转变。

参考文献(References)

[1]tukkera,Stoe,VezzoliC.“theGovernanceandpracticeofChangeofSustainableConsumptionandproduction.”introductiontotheideasandRecommendationspresentedinthearticlesinthisSpecialissueoftheJournalofCleanerproduction[J].JournalofCleanerproduction,2008,16(11):1143-1145.

[2]SuhS,Lenzenm,treloarGJ,etal.SystemBoundarySelectioninLifeCycleinventoriesUsingHybridapproaches[J].environmentalScience&technology,2003,38(3):657-664.

[3]刘晶茹,Glenp,王如松等.综合生命周期分析在可持续消费研究中的应用[J].生态学报,2007,27(12):5331-5336.[LiuJingru,Glenp,wangRusong,etal.HybridLifecycleanalysisanditsapplicationsinSustainableConsumptionResearches[J].actaecologicaSinica,2007,27(12):5331-5336.]

[4]HoekstraR,JeroenCJm,BerghVD.ComparingStructuralDecompositionanalysisandindex[J].energyeconomics,2003,25(1):39-64.

[5]金兴.迎接低碳时代――碳减排承诺后的产业转型看点:迎接低碳时代[J].经贸实践,2010,(2):24-26.[JinXing.meetingLowCarbonage:aspectoftheindustrialtransformationwithCarbonemissionReductionCommitments:meetingLowCarbonage[J].tradepractice,2010,(2):24-26.]

[6]michaelisL.SustainableConsumptionandGreenhouseGasmitigation[J].Climatepolicy,2003,3(Supplement1):S135-S146.

[7]闵庆文,余卫东,成升魁等.仙居县城乡居民消费差异的生态足迹分析[J].城市环境与城市生态,2003,16(4):86-88.[minQingwen,Yuweidong,ChengShengkui,etal.ecologlcalFootprintbasedComparisonofConsumptionDifferencesofXianju’sUrbanruralResidents[J].Urbanenviroment&Urbanecology,2003,16(4):86-88.]

[8]韩旭.中国环境污染与经济增长的实证研究[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10,20(4):85-89.[HanXu.empiricalResearchonenvironmentalpollutionandeconomicsGrowthinChina[J].Chinapopulation,Researchandenvironment,2010,20(4):85-89.]

[9]宋德勇,卢忠宝.中国碳排放影响因素分解及其周期性波动研究[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09,19(3):18-24.[SongDeyong,LuZhongbao.theFactorDecompositionandperiodicFluctuationsofCarbonemissioninChina[J].Chinapopulation,Researchandenvironment,2009,19(3):18-24.]

[10]LiuH,XiY,GuoJ,etal.energyembodiedintheinternationatradeofChina:anenergyinputoutputanalysis[J].energypolicy,2010,38(8):3957-3964.

[11]Zhangm,muH,ningY,etal.DecompositionofenergyrelatedCo2emissionover1991-2006inChina[J].ecologicaleconomics,2009,68(7):2122-2128.

[12]叶红,潘玲阳,陈峰等.城市家庭能耗直接碳排放影响因素――以厦门岛区为例[J].生态学报,2010,30(14):3802-3811.[YeHong,panLingyang,ChenFeng,etal.DirectCarbonemissionfromUrbanResidentialenergyConsumption:acasestudyofXiamen,China[J].actaecologicaSinica,2010,30(14):3802-3811.]

[13]李光全,聂华林,杨艳丽等.中国农村生活能源消费的空间格局变化[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10.20(4):29-34.[LiGuangquan,nieHualin,YangYanli,etal.ChangeoftheSpatialpatternofRuralenergyConsumptioninChina[J].Chinapopulation,Researchandenvironment,2010.20(4):29-34.]

[14]王效华,胡晓燕.农村家庭能源消费的影响因素[J].农业工程学报,2010.3:294-297.[wangXiaohua,HuXiaoyan.FactorsinfluencingRuralHouseholdenergyConsumption[J].transactionsoftheCSae,2010.3:294-297.]

[15]petersGp,weberCL,GuanD,etal.China’sGrowingCo2emissionsaRacebetweenincreasingConsumptionandefficiencyGains[J].environmentalScience&technology,2007,41(17):5939-5944.

[16]Xum,Zhangt,allenbyB.HowmuchwillChinaweigh?perspectivesfromConsumptionStructureandtechnologyDevelopment[J].environmentalScience&technology,2008,42(11):4022-4028.

[17]宋跃征,严先溥.可持续消费将为经济发展提供强劲动力[J].对外经贸统计,2008,(3):3-10.[SongYuezheng,YanXianfu.SustainableConsumptiontoprovideaStrongimpetusforeconomicDevelopment[J],ForeigntradeStatistics,2008,(3):3-10.]

[18]毛中根.可持续消费与构建和谐社会[J].当代经济管理,2009,31(1):11-14.[maoZhonggen.SustainableConsumptionandBuildingaHarmoniousSociety[J].Contemporaryeconomicmanagement,2009,31(1):11-14.]

[19]杨选梅,葛幼松,曾红鹰.基于个体消费行为的家庭碳排放研究[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10,20(5):35-40.[YangXuanmei,GeYousong,ZengHongying.theHouseholdCarbonemissionanalysisunderindividualConsumerBehavior[J].Chinapopulation,Researchandenvironment,2010,20(5):35-40.]

ComparisonandanalysisofCarbonemissionsembodiedinHouseholdConsumptionBetweenUrbanandRuralareaofChina

YaoLiangLiUJingruwanGRusong

可持续消费研究篇6

关键词:绿色消费;大学生;环保可持续

一、引言

当下,生态环境日趋恶化,不可再生资源的过度消耗导致发展动力枯竭,传统道德的衰落衍生大量的急功近利的社会问题,消费品受到严重的有毒有害物质的侵害。保护环境,实现可持续发展,已成为人类紧迫而艰巨的任务。在此情况下,生态学者们提出“绿色消费”的概念,引导人们传播绿色文化,关爱环境,关爱健康。

绿色消费是一种消费观念。国际上将其内涵概括成5R,即:Reduce――节约资源,减少污染;Reevaluate――绿色生活,环保选购;Reuse――重复使用,多次利用;Recycle――分类回收,循环再生;Rescue――保护自然,万物共存。[1]在中国,普遍接受的“绿色消费”的概念有三层含义:一是倡导消费者在消费时选择未被污染或有助于公众健康的绿色产品;二是在消费过程中注重对垃圾的处置,不造成环境污染;三是引导消费者转变消费观念,在追求健康,追求生活舒适的同时,注重环保节能,实现可持续消费。[2]

从含义来看,绿色消费是真正符合可持续发展与生态环保要求的消费模式,是极具推广价值的理念,值得全社会广泛关注并积极践行。大学生是社会上庞大且特殊的消费群体。这一群体在消费内容、心理、行为等方面呈现出的特殊性,决定了其在推动我国绿色消费的发展的实践中,会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大学阶段增强大学生群体对绿色消费的认知,提升绿色消费的态度和意愿,促进主动的绿色消费,对我国当前的消费环境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二、研究内容

大学生群体的消费特征明显,呈现出消费水平差距大、消费多元化、消费超流行和前瞻性、追求个性化、自主意识强几方面的特点。[3]大学生消费观念的塑造和培养会直接影响一个国家未来的消费潮流。研究大学生群体的绿色消费问题十分必要。

本研究主要通过问卷调查的形式进行。问卷内容涉及大学生对绿色消费的认知;对日常环保的关注;对节能行为的关注;可持续发展意识4个方面。问卷形式包括单项选择与多项选择两种,综合许多学者对大学生绿色消费的研究来看,描述统计是最能展现调查全貌的,直观简洁的统计方式,这里也将借鉴前人的经验,采用描述统计对问卷进行分析。

本研究立足于北京林业大学,以本科生为调查对象,对大一至大三学生展开研究。采用描述统计对调查数据进行分析,针对大学生消费特点设计问题,注重调查的简便性与可操作性。选取7个学院共120人填写调查问卷,剔除其中的无效问卷,共有有效问卷103份,有效回收率85.83%。其中被调查男学生39人,女学生64人。

三、数据分析

(一)大学生对绿色消费的认知

在被调查的103名大学生中,52人认为他们了解绿色消费的知识,占总人数的50.4%;46人表示对其并不了解,占到总人数的44.7%;选择我很不了解的只有5人,没有人认为自己很了解。调查设置了关于绿色消费知识的细节题,用五个选项阐述了绿色消费的5个范畴,让被调查者从中选出他们认为属于绿色消费内容的选项。但52个在第一题选择“了解”选项的人中,能将5个选项全部选中的只有21人,在选择“不了解”的人数中有17人全部选中,概念认知正确率为36.9%。可见大家虽有绿色消费的意识,但认知并不清晰,概念模糊。统计结果如图1。

(二)环保关注度问题

关于大学生环保关注度的问题,主要通过其对商品绿色标志或环保标志的认知和对待一次性消费品的态度两方面来考察。绿色产品标志或环保标志是商品从原材料到制成品全过程不对环境造成破坏并且产品质量安全可靠的保证。大学生是否会留心产品的绿色标识,可反映出他们的环保意识。调查表明,“偶尔关注”绿色产品标识是被选择次数最多的选项,百分比高达73%,其次“从不关注”和“经常关注”两选项有11%的学生选择,经常关注环保标志的人只占少数。

大多数学生对绿色标识和相关环保认证的关注度不高,随意性大,未形成较好的环保意识,经常关注的人数过少。

一次性消费品包括一次性碗筷、塑料袋、一次性纸杯等,这些商品不能被重复使用,生产过程对外排放的有毒物质污染环境,同时此类产品质量并不可靠,经常使用会对身体健康产生危害,丢弃后处理困难。问卷选取了大学生生活中比较有代表性的一次性塑料袋和一次性筷子进行调查,结果显示,对一次性消费品的态度与对绿色标志的关注态度呈现一样的山峰趋势,选择“偶尔使用”的人最多,只有一位同学选择“每次都用”。这表明大学生对环保可持续的认识度较低,还需要进一步规范自身不环保行为,减少对一次性消费品的使用。

(三)校园节能意识与节能行为

校园生活中的节能问题,往往离不开节水节电、绿色出行、环保购物等。若每个学生都能做到随手关灯、节约用水、环保出行,将会为社会节约庞大的资源,减轻水电供应负担。构建和谐校园,建设生态文明将不再是空谈。为了了解大学生节能意识,问卷使用李克特量表法,让被调查者为公共交通出行、节水、节电、环保购物、废旧物品回收再利用5个环保行为评分,5分为最重要,1分为最不重要。结果显示,93位学生将公共交通出行评为5分,未评5分的学生认为自行车、步行等方式也很环保;几乎全部的同学都认为节水节电是最重要的;87位同学将环保购物评为5分,82位同学将废物回收评为5分。

但现实的校园生活中,浪费水电的现象随处可见,废旧衣物书籍回收再利用活动开展的并不理想,参与同学少,环保购物未引起大家的重视。因此,在大学生环保意识强烈的前提下,对其进行进一步的环保节能教育是非常有必要的。

(四)对可持续发展的关注度

可持续发展是现今社会发展的主流思想,生活中的方方面面都可以体现这一理念,例如做好垃圾分类,回收废旧电池的回收并妥善处理,对消费品进行循环使用等。问卷以废旧电池回收、垃圾分类、二手书籍回收利用为例,研究大学生对环保与可持续发展的关注度。从图3可看出,大学生对废旧电池回收与垃圾分类关注少,但对二手书籍回收再利用关注度很高,这与学校这一特定环境的影响有很大关系。

大学生可持续发展的意识并不理想,究其原因可认为,虽然社会广泛呼吁垃圾分类与废旧电池回收,但落实情况并不好,相关硬件软件服务跟不上。人们希望做到垃圾分类,可分类之后没有对应的回收条件。居民间能响应的少之又少,也没有适当的奖励措施,垃圾分类变成了一句空话。这一情况切实反映在校园里。废旧电池回收也面临同样的尴尬,生活中少有人将废旧电池收集起来,回收问题更无从谈起。

四、结论与建议

(一)结论

通过本次调查研究发现,大学生在绿色消费认知与行为方面还存在一些问题,具体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首先,大学生对绿色消费的认知度较低。多数人不了解绿色消费的知识,对内涵认识较为模糊。绿色消费这一概念已提出多年,但公众对其了解还不够,这样的现状必会导致绿色消费无法普及,无法对人们的消费行为产生影响。从2008年开始,学者们对大学生绿色消费行为进行研究,但得到的结论一直是认知程度较低。随着时代的进步人们的观念虽有转变但不明显,绿色消费理念还需普及。其次,大学生在节能环保与可持续发展方面做得不够好。大学生是素质高群体,但这个群体的环保与生态文明意识并未明显优于社会其他群体,这一点会极大影响社会的节能环保实践。问卷显示大多数大学生都有环保意识但不强烈,虽关注节能环保与可持续发展,但停留在想起来就做,想不起来就不做的阶段,环保理念未能深入人心。能做到节能环保与可持续发展的人过少,但对此表示毫不关心的人数也非常少。

(二)建议

针对大学生而言:提高大学生绿色消费意识,加强绿色消费知识的教育与宣传是关键。学校作为传道授业的知识殿堂,在帮助学生树立绿色消费理念的方面能做许多工作。学生自身也可以加强对相关知识的学习以提高认知水平。大学生作为祖国未来的接班人,学习科学的生活方式、塑造良好的思维模式非常有必要。大学生应积极了解绿色消费、环保节能、可持续发展等方面的知识,自觉拓宽获取绿色消费信息的渠道,加强对绿色消费的认知水平,形成良好的绿色消费态度。[4]这样,绿色消费才能落到实处,全面发挥作用。

针对企业而言:企业为其产品进行宣传促销、实际体验等活动,能潜移默化地影响消费者的消费行为,为消费者灌输绿色消费的思想。因此基于企业的角度,可以考虑:(1)积极实践绿色营销活动。绿色营销是指:在满足消费需求、争取适度利润的同时,注重环保减少污染,将环境保护作为企业生存和发展的条件和机会的一种新型营销理念和活动。[5]企业想要取得长久成功,发展绿色营销是关键。销售过程应注意保护生态,推广绿色健康产品,确保产品营销过程的绿色环保。(2)加大绿色消费知识的宣传教育。鉴于大学生的绿色消费意识普遍较弱,企业在进行产品推广前应首先重视对相关知识的宣传,为后续营销活动打好基础。(3)制定合理销售方案,开展绿色产品的促销活动。调查显示,大学生购买绿色产品往往依据现实情况而定,选择产品时更加注重质量和价格因素。如今高校的绿色产品市场并未引起各产品厂商的关注,考虑大学生消费现状,企业应当制定适宜的销售策略,控制产品价格,提高产品质量,适时适度将绿色产品投放高校市场以获得销售成功。

参考文献:

[1]刘秋剑.绿色消费与循环经济[J].合作经济与科技,2007,322:35-36.

[2]赵明辉.绿色消费_新世纪的消费主题[J].北方经济,2001(05):36-39.

[3]张天华.大学生消费特点及成因研究[J].商场现代化,2007,504:265-266.

可持续消费研究篇7

关键词:能源消费;总量增长;指数分解

基金项目: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10BJY012)。

作者简介:李忠民(1966-),男,河南洛阳人,经济学博士,陕西师范大学国际商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从事中国经济发展理论研究;王树斌(1987-),男,陕西渭南人,陕西师范大学国际商学院经济学硕士研究生,主要从事低碳经济与可持续发展理论研究;姚宇(1977-),男,陕西西安人,陕西师范大学国际商学院经济学博士研究生,主要从事低碳经济与可持续发展理论研究,

中图分类号:F062.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1096(2012)01-0047-05 收稿日期:2011-05-10

在环境约束强化的经济发展背景下,能源的生产和消费状况已经被逐步深层次地纳入到能源消费模式的研究之中。经济的持续良好发展亟待解决的问题是:如何走节能减排的可持续发展道路?作为对此问题的回答,我国经济发展中的必要举措是:积极应对气候变化,节约能源,降低温室气体排放,发展循环经济,推广低碳技术,促进经济社会与人口资源环境协调发展。那么在生态环境质量明显改善的前提下,继续推动能源生产和利用方式的变革是改善发展环境的必然之举。

笔者立足于我国能源消费“三高一低”的实际情况,以陕西省的经验数据为分析基础,探究影响能源消费的三大影响因素。分析在研究期内各个影响因素作用的大小,寻找未来陕西省生产规模,产业结构,技术水平在影响能源消费方面的有利政策和措施。

一、文献综述

可持续消费研究篇8

[关键词]向量自回归(VaR);脉冲响应函数;方差分解;Granger因果检验

[中图分类号]F064.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0194(2013)07-0047-05

1引言

能源消费与环境问题是国际社会普遍关注的热点问题。目前由于过多地排放二氧化碳而导致的全球气候变暖问题已成为威胁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关键因素之一。国际社会普遍认为减少温室气体特别是二氧化碳排放是解决该问题的最佳途径。联合国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ipCC,2007)第四次评估报告表明,在过去的100年(1906-2005年)间全球平均地表温度升高0.74℃;未来100年,全球地表温度可能升高1.6℃~6.4℃。ipCC第四次评估报告中指出,20世纪中期以来,全球平均气温的升高,至少在90%的可能性以上是由于人类活动排放的二氧化碳增多所致。[1]

控制温室气体的排放,防止全球气候变暖是全人类的责任,需要世界各个国家的共同参与和努力。在联合国的历次环境大会的推动下,缔约国先后共同制定并通过一系列重要文件,在缓解全球气候变化的过程中发挥了关键性的作用,尤其是《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和《京都议定书》。中国属于《京都议定书》中的附件Ⅱ国家(即发展中国家),在2008-2012年间的第一承诺期内不承担减排义务,而主要工业发达国家要将温室气体排放量在1990年的基础上平均减少5.2%。《京都议定书》的正式生效给中国带来了数十亿美元的商业价值,加速了能源消费结构的转变,但同时也对中国环境保护提出了挑战。1978年以来,我国经济保持持续高速增长,相应地与经济增长共同增加的是温室气体排放量的增加,特别是二氧化碳排放量的增加。到2011年,我国的人均碳排放量已达到欧洲水平。从全球的角度而言,碳排放量在2011年增长了3%,达到了历史的新纪录――340亿吨。我国也因碳排放总量而成为了2011年全球最大的污染国,全球29%的二氧化碳是我国排放的[2]。伴随着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未来温室气体的排放量仍会持续增加。但随着经济的发展,能源在经济活动中的作用日益明显。而能源的消费必然导致温室气体排放量的增加,以至于研究能源的消费、碳排放量之间的关系也成为研究的热点之一。因此,当前中国碳排放的相关问题成为众多学者研究的对象。控制温室气体的排放,研究我国碳排放量与能源消费和经济增长之间的量化关系不仅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需要,而且对于制定我国经济更好更快的发展策略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立足于经济发展、能源消费和碳排放量之间相互关系的理论,基于宏观和动态的视角,运用VaR模型对我国经济发展、能源消费和碳排放量的短期和长期关系进行分析,并进行三者之间的Granger因果关系分析,是对“3e”系统理论实践运用的积极探索。

可持续发展理论最早是由美国世界观察研究所在20世纪70年代提出的。可持续理论的基本观点是既要满足当代人的需求,又不危及子孙后代的发展能力;既要保证适度的经济增长和结构优化,又要保持资源的永续利用和环境良好,从而做到环境与经济社会相协调,实现人口、社会、经济、资源、环境的可持续发展。

经济能源环境(3e)系统理论是在可持续理论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是对可持续发展理论的具体化和操作化。人类对环境问题的认识是一个由浅入深的过程,最初把环境问题归结为道德原因,并用道德解释保护环境的必要性。随着研究的深入,人类构建了经济能源环境(3e)系统理论模型,多以国家为主体对一个国家或区域内的能源、经济、环境系统展开研究。考虑到实际研究需要,本文主要借鉴由宏观经济子模型、能源子模型和环境子模型构成的3es-model(macroeconomic,energyandenvironments-model)的思想,并将模型系统指标简化,即分别以能源消费量、国内生产总值GDp和碳排放量衡量能源、经济和环境,通过研究能源、经济和环境三者之间的关系,来预测能源消费量和碳排放量对经济发展趋势的影响。

2样本选择与碳排放量的测算

“3e”理论是一个复杂的系统,为简单起见并结合实际需要,本文将用能源消费量ene代表能源指标,碳排放量GaS代表环境质量指标,国内生产总值GDp代表经济增长指标。基于这一简化的“3e”系统,分析我国能源、环境和经济之间的关系。样本区间为1990-2010年,其中能源消费量ene数据来源于《2012年中国统计年鉴》,单位为万吨标准煤;GDp是按照计算的实际GDp,单位为亿元人民币。由于经济发展过程中价格不断变化,以现价计算的单位碳排放量不能直接进行比较,所以需要采用不变价。计算方法:1990-2010年的GDp是按照1990年不变价计算的实际GDp,单位为亿元人民币。

本文采用的碳排放量是根据联合国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ipCC)2006年公布的碳排放量计算指南缺省值,并结合中国统计数据,采用以下方法计算得到:

式中,GaS为碳排放量,单位为104(万吨);Ck为能源消费量,按标准煤计,单位为104t(万吨标准煤);ik为能源碳排放系数,单位为(万吨/万吨标准煤);k为能源总类,取为4类。

我国主要能源消费的碳排放系数来源于ipCC碳排放计算指南缺省值,原始数据以J为单位,为与统计数据单位一致,已将能量单位转化为标准煤,具体转化系数为1×104t标准煤=2.93×105GJ,各种能源的碳排放系数见表1。采用《中国统计年鉴》1990-2010年的能源数据,计算碳排放量时考虑以下几个方面:①只计算终端能源消费产生的碳排放量;②不计加工转换过程、运输和输配损失能源的碳排放量[3]。

3碳排放量与能源消费和经济增长的VaR模型

3.1理论描述分析

可持续消费研究篇9

一位业内人士对《经济参考报》记者表示,从当前经济形势和多部委密集摸底的情况来看,促消费新政年内将密集出台,而且会更有力度、更注重实效。具体而言,业内预计,考虑到信用消费潜力巨大,鼓励信用消费或成为今年最有力度的一项政策“红包”。

“目前,汽车、家电以旧换新等消费促进政策已逐步退出,实行信用消费贴息政策正好可以填补政策空白。”上述业内人士对记者表示,这两年促消费政策已经出台不少,包括多部委构建现代商贸流通体系、国务院5月出台家电汽车节能补贴等。现在看来,目前最值得期待、能起到立竿见影效果、让消费者得到真正实惠的,就是信用消费鼓励政策了。

“在收入分配、社会保障体系等制约消费的长期性因素短期难以改变的情况下,支持信用消费发展应成为当前扩大即期消费、拉动经济增长的重要手段。比如说,个人消费者以分期付款方式购买家电、家具和汽车等产品,满足一定金额条件即给予贴息补助。希望这项政策能够尽快出台,并落到实处。”业内人士表示。

另据知情人士透露,信用消费鼓励政策酝酿已久,商务部从2010年初就开始就我国信用消费情况进行摸底。据了解,信用消费发展不充分已成为我国消费率低的重要原因。目前,美国等发达国家的消费总额占GDp70%以上,其中信用消费占消费总额三分之二以上;而我国2010年消费总额仅占GDp38%左右,其中信用消费仅占消费总额的12%。

在今年1月全国商务工作会上,商务部部长陈德铭表示,促消费政策主要包括消费能力、消费环境、消费政策三个方面。其中,商务部主要考虑的是消费环境和消费政策。

陈德铭说,将“总结家电下乡和以旧换新经验,及时研究制定替代接续政策”,“研究节能环保产品消费扶持政策”。

去年的一系列刺激政策对拉动消费效果明显。据商务部统计,去年全国家电以旧换新共销售五大类新家电9248万台,拉动直接消费3420多亿元;全国家电下乡产品销售1.03亿台,实现销售额2641亿元,同比分别增长34.5%和53.1%。

今年5月,国务院常务会议决定,中央财政安排363亿元,用于推广节能家电、高效照明、节能汽车和高效电机四大类产品。业内测算,上述措施可拉动消费需求约4500亿元。

“商务部目前正在和有关部门沟通协商,采取进一步促进消费增长的措施。”商务部新闻发言人沈丹阳日前表示。

具体措施包括:继续实施家电下乡等扩消费政策;会同有关部门尽快出台加大现有老旧汽车报废更新补贴办法,支持电子商务平台建设,推动出台流通领域税收减免等措施;按照产业结构升级和可持续发展的要求,会同有关部门研究出台进一步扩大消费的新政策。

此外,工信部正在加紧研究制定消费品工业增加有效供给促进消费需求扩大的指导意见。“有效供给”是指与百姓支付能力相对应的供给。此前的小排量汽车补贴、家电下乡补贴等措施均属于扩大有效供给范畴。与此同时,国土资源部会同国家有关部门将加强部门协调配合,严格规范用地管理,切实做好扩大内需促进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的用地保障和管理。

可持续消费研究篇10

关键词:煤炭;生产;消费;影响因素

中图分类号:F2

文献标识码:a

doi:10.19311/ki.16723198.2017.13.008

1前言

山西省地处我国太行山以西,矿产资源储量丰富,煤炭资源是山西省的优势矿产,保有储量约2767.9亿吨,煤炭开采与加工业的企业众多。2015年,山西省煤炭生产总量为96680.00万吨,较2010年的74096.00万吨增长了约1.3倍。2010年的能源加工转换效率为80.18%,2015年的这一数据为86.49%,效率增长了6.31%,年均增长速度为1.26%。2015年的终端煤炭消费总量为6643.20万吨,其中第一产业为175.50万吨,第二产业为5075.55万吨,第三产业为460.95万吨,生活煤炭消费量为931.20万吨。历年来,煤炭资源一直是山西省能源消费结构的主体,占每年的山西省一次能源生产量的98%以上。2015年,山西省煤炭开采与洗选业的工业增加值为1885.24亿元,占总体工业增加值的47.55%,山西省煤炭产业的快速发展,支撑了工业经济的发展。

2山西省煤源消费结构分析

2015年山西省煤炭消费总量为29428万吨,1980年这一指标才4326万吨,增长了约6.8倍,年均增长率为16.58%。从图2-1的山西省历年煤炭消费结构中可以看出,从1980年到2013年,山西省煤炭消费总量呈现快速增长趋势,2014年开始下降,至2015年已经连续下降两年,年均下降速度为5.5%。1980年,山西省发电煤耗量占全省煤炭消费总量的比重为1681%,1980年到2012年这一比重逐年上升,到2012年比重达到37.15%,2013年及以后这一比重开始有所降低,生活煤炭消费量所占的比重呈现逐年下降的趋势,从1980年的21.91%下降到2015年的3.16%。

受国家宏观经济发展政策和能源产业转型的影响,2013年煤炭产业面临着产能过剩与经营困难的诸多压力,煤炭价格持续下跌,企业经营困难重重,国家针对这种状况一方面积极帮助煤炭企业走出困境,推悠笠底型升级,另一方面,通过产业结构调整与能源消费结构优化并进的方式积极转变经济发展方式,降低煤炭资源在我国一次能源消费结构中的比例,削减煤炭产量与消费量,推动煤炭资源清洁高效利用、发展新型煤化工等技术创新与政策引导,以实现我国能源产业与环境的和谐发展。

3山西省煤炭消费的影响因素分析

2013年,张珂对山西省煤炭工业发展的影响因素进行了研究,从煤炭产业的资本投入、从业人员数量、山西省煤炭工业产品价格、煤炭外调量以及山西省煤炭生产矿井数量等方面进行分析,其研究结果指出,山西省煤炭产业的资本投入对煤炭工业的发展具有显著的正向促进作用,其次是从业人员数量、煤炭外运量以及矿井数量,对山西省的煤炭工业发展同样具有比较明显的正向促进作用,而煤炭工业产品出厂价格指标对山西省煤炭工业的发展影响并较小。

2015年,李晓娟对山西省煤炭资源的利用效率的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选取的因素指标是经济发展水平、对外贸易额占生产总值的比重、教育支出占生产总值比重以及第二产业比重,从研究结果可以得知,山西省人均GDp水平、教育支出比重以及对外贸易比重对山西省煤炭利用效率的提高具有积极地促进作用,而第二产业比重的增加会阻碍煤炭利用效率的提高。

2016年,董洁芳对山西省煤炭消费的需求因素进行了实证研究,从研究结论中可知,山西省经济增长对煤炭消费具有重要的驱动作用;技术进步在提高能源利用效率的同时,在短期内会抑制煤炭消费需求的增

长,但随着科学技术的进一步发展,对煤炭消费反而会有持续的促进作用;人口增长因素对煤炭消费的促进作用较小;山西省产业结构的调整能够有效降低煤炭消费的需求,削减煤炭消费量。

从以上研究可以看出,经济发展、技术进步以及产业结构的优化调整,能够良好的促进山西省煤炭资源的高效利用,减少煤炭消费比重,提高煤炭利用效率,对生态环境的改善具有重要的意义。山西省应进一步加强清洁能源的研发,提高能源转换效率,促进煤炭产业的健康发展,逐渐降低经济增长对煤炭消费的依赖程度,改善生态环境,实现资源、经济、环境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李慧芳,赵鹏程.煤炭消费和经济增长关系的实证分析――以山西省为例[J].经济问题,2013,(06):6568.

[2]张珂.山西省煤炭工业发展影响因素的实证分析[D].成都:西南财经大学,2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