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商务的专业分析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6 03:02:19

电子商务的专业分析篇1

Swot分析法是20世纪70年代由哈佛商学院K.J安德鲁斯在《公司战略概念》中提出。Swot分析的指导思想是在全面分析内在条件的优劣势和外部环境的机会与威胁的基础上,通过综合评估与分析得出结论,清晰地确定被分析对象的资源优势和缺陷,了解所面临的机会和挑战,是一种能够较客观而准确地分析和研究一个单位现实情况的方法。

二、江西水利职业学院电子商务专业发展Swot分析

要想推进电子商务专业的发展,需要明确自身发展的有利因素和不利因素,现通过Swot分析法对江西水利职业学院电子商务专业发展的优势、劣势、机会、威胁进行分析和思考。

2.1.内部优势分析

2.1.1.高素质的技术技能型师资

强国必先强教,强教必先强师。高品质的院校不仅需要先进的硬件设施做支撑,更需要教师做底蕴。因此,学校通过学习培训、抓科研、创建教师团队等多种途径打造高素质的教师队伍,为学生毕业从事电子商务技术类岗位提供保障。

2.1.2.完备的电子商务实训环境

学院完备的电子商务技术实训场所,为电子商务专业的发展创造了稳定的环境。

教学功能是电子商务实训室具备的基本功能,所承担的实训教学内容相应的涵盖了电子商务实战的各项技术环节,对于电子商务的基础知识如计算机基础、网络知识基础、网络安全基础、网页制作、网站建设等,实训室都能提供相应的实训条件。

电子商务实训室引入电子商务技术模拟软件和网络学习平台,该平台以电子商务技术为背景,以大学生实习、就业为出发点,对线上学习讨论、线下实训、就业服务。同时,开展具有较强的专业针对性的电子商务平台架设、设计和管理等项目教学。

2.1.3.同其他专业的资源互推

整合学院资源进行电子商务的发展,具有广阔的市场前景。特别是茶文化、计算机应用和动漫设计等专业的项目合作拉动,为推进电子商务专业的快速发展创造了可能。概念项目如下:

(1)电商大数据与茶企电商化

(2)微茶道、微动漫微信平台架构

(3)茶叶品牌形象Vi包装

(4)电商品牌动漫化设计

(5)动漫形象转型品牌电商

(6)电子商务与动漫周边衍生设计

2.2.内部劣势分析

2.2.1.专业定位模糊

在电子商务发展的过程中,没有整合自身院校教学资源优势条件,更没有仔细思考学院电子商务专业人才的培养和社会需求衔接的问题,结果,学院的电子商务专业在专业定位上存在问题,出现了专业定位模糊,没有形成专业特色。

2.2.2.课程体系混乱

在模糊的专业定位后自然就出现了混乱的课程体系,我校的电子商务专业的课程就是计算机、管理和营销等专业的混合体。这样的课程设置会让学生越学习越迷茫,觉得专业太“空泛”。没有一个明确的方向也使得学生的学习效果较差,造成电子商务专业的学生比技术不如计算机专业,比营销又不如市场营销专业,比管理又不如工商管理专业等尴尬局面。

2.2.3.商务方向师资薄弱

由于电子商务专业很“年轻”,所以使得学院缺乏电子商务专业的师资,尤其是在销售和推广方面的商务类专业教师。为了解决电子商务专业师资问题,不得不从其他专业教师中调配,来满足当前电子商务专业开设的需求。这类教师虽然具备较高的理论素养,但对培养电子商务职业能力的方法,以及实践经验明显不足,这样的师资力量在今后电子商务专业发展中,将会大大影响到商务方向课程的教学质量。

2.3.外部机会分析

2.3.1.国家政策的大力支持

近年来,国家从不同角度制定和实施了推进电子商务发展的政策与法规。国务院在2015年《国务院关于大力发展电子商务加快培育经济新动力的意见》中提出,把发展电子商务促进就业纳入各地就业发展规划和电子商务发展整体规划,建立电子商务就业和社会保障指标统计制度,加强电子商务企业用工服务,完善电子商务人才供求信息对接机制。

2.3.2.高职院校高度重视学生就业

“以就业为导向”是职业教育办学的本质特征之一,就业是高职院校生存发展的关键词。因此,各高职院校都高度重视学生的就业问题。一方面,对学生实行全程化就业教育,引导学生树立良好的就业观,提高学生应聘成功的几率。另一方面,领导牵头成立就业工作小组在全国范围进行调研,为毕业生、用人单位提供各种非盈利性的招聘会、洽谈会,为供需双方提供便利条件。

2.3.3.人才需求大

《商务部“十二五”电子商务发展指导意见》中指出,到2015年,我国规模以上企业应用电子商务比率达80%以上。电子商务已经发展成为国家十二五规划新兴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中小企业转型升级的重要方向。行业数据显示,在电商行业迅猛发展的同时,整个电商行业对专业人才的需求缺口高达400多万,2015年这一数字将超过500万。

2.3.4.江西区域经济与产业结构调整

政府大力推进农业增长方式和农业产业化经营的转变,进一步推进农业综合开发,积极发展绿色生态农业,实现农业现代化。在区域分工、合作和竞争中重点发展具有比较优势的、具有江西特色的农业产业。第二产业以加快工业化进程和促进结构优化升级为主。首先重点对汽车、机械、建材、有色、冶金、纺织等传统行业进行技术改造。第三产业重点发展旅游、商贸、信息、运输等行业,充分发挥江西绿色、红色、古色“三色”旅游资源优势,逐步将旅游业发展成为重要的支柱产业。

2.3.5.双线融合转型的利好背景

江西传统企业众多,大多企业都面临着优化结构升级换代的问题,对互联网的认识尚出于浅显的认知阶段。究其原因,主要是因为人才、技术方面在困扰企业发展。而“互联网+”背景下电子商务技术已经成为解决此问题的方法。

如今,江西已经有6个省级电子商务示范基地,2个部级电子商务示范基地,通过人才引进、基础建设等方式为互联网、电子商务的发展铺垫道路。

2.4.外部威胁分析

2.4.1.国内经济面临下行压力

2016年,中国对外贸易发展面临的国内外环境仍然严峻复杂,不确定、不稳定因素增多,下行压力增大。世界经济复苏基础并不稳固,增长速度缓慢且分化严重,经济结构性问题突出,国际竞争更加激烈,贸易保护主义抬头,全球经济前景总体不乐观。有关数据显示,2010年至2014年经济增长率分别为:10.3%,9.2%,7.8%,7.7%和7.4%,2015年上半年为7%。GDp增速逐年下降,企业用人需求也有所下降,招聘规模缩减。

2.4.2.企业现代化问题

构成电子商务的有政府的管制行为和居民的消费或投资行为,但主要是企业的购销行为。因此,企业的发展与现代化程度直接关系到电子商务的基础。目前我国企业普遍存在着信息管理水平低、信息机构不健全、信息化建设投入不足与建设成本过高、经营管理中运用计算机网络不充分等问题。

2.4.3.配套产业的发展仍需完善

配套产业是电子商务行业不可或缺的合作伙伴,促进电子商务行业的快速迈进,其相关配套产业的发展不能忽视,在能够完善其自身发展的同时,必须对相关的行业进行合理有效的规范化。

2.4.4.电子商务规范化不足

电子商务的专业分析篇2

关键词:电子商务培养模式课程教学

随着目前社会科学的进步,电子商务也进入飞速发展的阶段,各大高校也针对社会需求开设了电子商务专业,随着团购网站和各种网上商场的迅速涌现,电子商务的毕业生应该在人才市场中很抢手,但是事实证明,并非如此。据新华社报道,全国电子商务专业学生平均就业率仅为20%。一方面原因是很多电子商务学生自主创业,另一方面高校电子商务专业人才培养模式脱离社会实践不能满足社会需求。所以,目前我国电子商务专业毕业生远远满足不了社会需求,尤其是针对企业基层技术人员的大专院校来说,这个问题就更为重要,因此,针对大专院校电子商务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就显得更为重要。

一、大专院校电子商务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现状分析

目前,我国大部分大专院校都已经开设了电子商务专业,不但加大了对其课程建设和教学的投资力度,并且在师资、教材、实验建设等方面投入了大量资金,并且为了适应现代化信息需求,在电子化教材、多媒体教学模式以及辅助教学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

1.开设电子商务课程的高校现状

从目前已经开设电子商务课程的高校看,大致可分为两种:一种是财经类院校,这类院校侧重于电子贸易活动的流程与贸易活动过程,电子商务营销策略和电子商务运行环境的培植,比较关注电子商务运行过程中的信息流与物流在贸易活动中的综合管理和效益分析;另一种是综合类大学,这类院校侧重于电子商务相关技术基础理论知识、电子商务支持环境、电子商务的综合解决方案等技术,比较关注电子商务技术层面的知识领域和应用领域。这两类高校在电子商务课程的建设和教学上都有自己的特色,在对人才模式的培养方面也都有各自不同的侧重点。

2.高校开设电子商务的课程体系现状

从目前在各个高校的了解,我们发现目前各个高校在开设电子商务课程中的侧重点大致分为两类:一类是技术侧重型,就是在课程体系中体现出电子商务的任何一个环节都要有计算机网络通信技术的参与,体现出电子商务应该是一种多技术的集成体;另一类是营销侧重型,就是在课程体系中主要体现的是商品营销方式的延伸,主要强调电子商务将生产和市场、市场和消费者紧密地联系在一起,形成了了现代贸易活动为中心的社会再生产和新秩序等特点。

二、大专院校电子商务专业人才培养模式中存在的问题

在电子商务人才培养方面,存有一对矛盾,即电子商务人才培养的综合性与社会性对人才需求的专业性。

电子商务专业是一个具有交叉性和综合性的专业,它既不是纯粹的计算机技术的叠加,也不是市场营销的延伸,它具有复合性的特征,学习该专业的学生在人才竞争中的优势就是知识的综合能力。正因为如此,才导致了目前电子商务人才就业与社会对电子商务人才需求尴尬的局面,具体问题总结如下:

第一,开设课程所涉及的范围广而不精,导致学生在综合能力方面缺少竞争力

电子商务属于综合类专业,在学生的综合性能力方面存在其竞争优势。而在实际的教学中,电子商务专业在许多的高校中都给开设了大量的课程。虽然表面上看起来这种课程体系的设计非常合理,但是受高校教学模式的约束的情况下,很难培养出具有综合竞争力的电子商务人才,作为大专院校,课程的设计更应该结合实际,适应社会需求,提高职业化教育,保证学生在社会的竞争力。转贴于

第二,因细分专业方向,走差异化,而导致企业对电子商务学生岗位无法定位

目前电子商务专业主要分为三个方向:第一个方向是外贸,主要注重培养国际电子商务的人才和教育。第二个方向技术,主要以计算机科学为代表,培养偏技术电子商务人才。第三个方向是管理,主要以经济管理为基础,培养偏管理电子商务人才。这种细分专业方向,走差异化道路的做法,导致电子商务岗位具有不确定性。

第三,只组织资源培养社会现有岗位所需人才,而导致人才培养的滞后

电子商务可以创造新的岗位、新的行业、新的产业就是创造性;可以引领企业、行业、产业发展方向的电子商务就是引领性;可以颠覆企业现有的工作流程、行业及产业间关联的电子商务就是革命性。目前,高校通过组织各方面的教学资源,向社会输送的电子商务人才更多地是针对社会上现有的岗位。这种方式忽略了电子商务的革命性、引领性和创造性特征。只有改革电子商务人才培养模式,才能有效解决这些问题。

三、关于电子商务人才培养模式的几点建议

1.加强教师的综合能力,提高教师自身的知识结构水平

要想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就必须加强教师自身的能力,电子商务专业本身的综合性就要求该专业的老师不仅要具备系统丰富的电子商务的理论知识,而且要具有扎实熟练的实际操作技能和电子商务的系统管理技能,不仅要具备计算机网络技术的相关知识,更要对商品的营销有一定的认识。这就要求教师必须做到不但对其他相关课程内容基本熟悉,而起对专业教学计划、教学进度、各门课程之间的接口和逻辑关系胸有成竹。除此之外,为了提高理论联系实际的真实性,还要加强自身的实践能力。

2.加强企业与学校的联系,实行基于企业的人才培养模式

学校要想做到与企业良好结合,必须加强学生的专业始业教育;另外,学校在安排课程时,也要加强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教学模式,实行“边讲边练,讲练结合”的教学方法。除此之外,学校也可安排部分学生进行顶岗实习,通过真正的接触该行业的真实过程,来提高学生竞争力。

3.根据不同年级学生特点,设计不同的培养方式

学生在不同的年级,有着不同的特点、兴趣和需求,因此,学校可以根据学生所处年级的不同,设计相关的培养目标、组织形式、运行机制及控制机制。并在不同年级抽样部分学生参与。

四、结束语

电子商务的发展使电子商务专业的学生有着很好的就业前景,作为大专院校,作为国家职业化教育的代表,我们更应该体现企业化教育的特点,加强理论结合实践的力度,引导学生的学习方向和促进学习能力的培养,才能达到培养应用型人才的目的。

【参考文献】

电子商务的专业分析篇3

论文关键词:电子商务 实践教学 应用能力

论文摘要:电子商务的快速发展对电子商务应用型人才的需求变得十分迫切,但是电子商务专业学生的实践应用能力培养的效果并不理想。电子商务专业在教学质量、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及手段方面存在问题,实践教学的教学效果有待改善。加强学生实践应用能力培养的措施体现在改革实践教学环节、加强案例教学、深化校企合作、建立实践教学队伍、完善“电子商务综合实验室”建设和建设电子商务专业网络学习平台等方面。

电子商务是国民经济和社会信息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发展电子商务是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提高国民经济运行效率和质量,走新型工业化道路的重大举措,对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为此,国务院了《关于加快电子商务发展的若干意见》,国家发改委、国务院信息办编制了《电子商务发展“十一五”规划》,明确指出,各高校应进一步完善电子商务相关学科建设,培养适应电子商务发展需要的专业技术人才和复合型人才。

一、电子商务专业现状分析

自2001年以来,我国已有275所本科高校、700余所高职院校开设了电子商务专业,在校学生15万余人,是近年来发展最快的新专业之一。根据对教育部委托西安交通大学进行的“普通高等院校电子商务专业教育与人才培养调研”及在河南省54所高校进行的“河南省高校电子商务专业建设与人才培养现状调查”的报告综合分析,我国及河南省高校电子商务专业教育在教学质量、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及手段方面存在以下方面的问题。

(一)学生对电子商务人才培养质量满意度不高

根据调查,学生对电子商务本科专业人才培养质量的满意度不高。在全国范围内调查学生中,认为专业培养质量很高和较高的比例只有23%,62%的学生认为培养质量一般。学生对教材、实验、教学资源建设的满意率均不足30%,而且学生就业率也比较低,对将来就业前景的满意率也不到30%。而在河南省的调查中,满意度还低于全国水平。

(二)教学内容不能及时反映电子商务最新发展

由于目前电子商务处于高速发展阶段,理论研究落后于企业实践应用,纸版教材缺乏时效性,高校教师难于获取最新的教学资源,因此,教学内容的滞后性在各高校非常明显。根据调查,接近50%的学生对教学内容不满意,认为教学内容不能及时反映电子商务的最新发展。

(三)培养计划和教学内容体系不尽合理

培养计划注重了复合性,但是学科知识之间的融合程度差,往往形成技术和商务知识的简单叠加,造成学生知识结构的不合理、不稳固,实践应用能力差。

(四)实验、实践教学环节目标定位错位

目前,许多高校将电子商务专业所谓的实践能力定位为网站设计、网页制作、网站维护等技术水平上,没有从电子商务的商务应用角度注重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这与企业电子商务应用的人才素质要求有很大的差距。

(五)网络教学资源建设落后,学生利用率较低

近年来,各高校对精品课程、网络课程建设的力度不断加大,以课程为中心的网络资源不断增多,但普遍存在重申报、轻建设的现象,教学资源更新的频率较小,数量也不足。因此,学生难于有效利用。在电子商务专业,由于专业优势,部分教师以个人网站、博客、论坛的形式建设网络教学资源,但缺乏整体规划、系统性以及有效的网站运作模式,呈现内容较少、运行时间不长久等缺点。

(六)不能较好地利用互联网,“师生互动”不足

对于电子商务专业,在课余时间利用互联网实现“师生互动”,加强师生交流,并不难实现。但由于各高校电子商务专业缺乏有效利用互联网的教学模式,教师及学生对于通过互联网进行“师生互动”的积极性不高。

二、电子商务专业实践教学存在的问题

电子商务专业是一门综合性很强的学科,要求学生既要掌握商务技能又要熟练操作现代化的网络工具。这个专业的课程就需要教师既要讲授理论知识,又要设置有效的实践环节,提高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目前,很多高校在课程的设置上进行了改革,不仅增加了大量专门的实践课程,还在各门专业课中增加了实践技能的教学要求。这样的调整使得教学效果有了一定的改善,但仍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

(一)缺少真实的实践环境

目前的电子商务教学内容很多时候还局限于理论的讲授,教学内容多来自于书本。对于一些操作性极强的内容,如消费者的网上购物、企业间的合同签订、网络商店的建立等很多时候也仅仅靠教师用一些文字、图片、幻灯片向学生讲授流程和步骤。其实在课程的教授中,教师也深知实践的重要性,但要在网络上真正实现买卖、进行支付需要学生有能在网上支付的银行卡,银行卡里还需要有资金才能实现购买、交易等实际操作,这些环节教师大多只能进行演示,达不到预期的教学效果。

(二)实践模拟软件过于机械化

目前,很多学校相继购置了电子商务模拟软件,想借此模拟实践环境,使学生熟悉整个交易流程。但这些模拟软件设计都太过机械化,让学生按照预定好的步骤进行操作,方法单一、内容简单,只要按照操作手册,任何人都可以完成。这样的“动手”操作培养不了学生的能力和创新意识,跟企业的实际运作也存在很大的差距,要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仅凭这样的模拟软件是无法实现的。

(三)缺乏有实践经验的专业课教师

目前,很多高校电子商务专业的师资结构不合理,缺乏专业教师,很多在任教师都是从经贸类、计算机类专业转过来的,对电子商务的学习大部分是通过后来的自学和培训,使得很多专业课教师只能穷于应付书本教学,无法更新知识和研究、讲授新技术。

(四)职业资格考试太过形式化

目前,很多学校都要求学生在校期间考取职业资格证,作为证明学生能力的指标。与电子商务专业相关的职业证书主要是电子商务师,但这种资格考试靠的也是理论知识,没有体现出对学生能力的考察,就算增加了技能模块,也不过是在实验室中进行机械的操作,只要学生按部就班的练习就没有什么难度可言。

三、电子商务专业学生的实践应用能力培养措施

(一)改革实践教学环节

实践教学是培养电子商务专业学生商务应用能力的主要途径,在进行实践教学模式改革时,需要加强以下几个环节:

实验:包括课程实验和集中的综合实验,其中课程实验主要为验证性的试验,集中的综合实验主要为体验性和创新性的实验,注重培养学生的应用能力。

课程设计:在应用性较强的专业课教学基础上,安排一定的实践,运用所学专业知识进行课程设计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的重要途径。课程设计以电子商务项目管理的掌握为主,以电子商务技术运用的了解为辅。

实习:包括认识实习和专业实习(含毕业实习)。在学习电子商务专业课初期,安排一定的时间在当地选择一定数量的典型案例进行参观,以获得感性认识。在专业课学习的基础上,要到电子商务应用企业进行顶岗实习,以综合运用专业知识。

毕业设计:面向应用的电子商务本科专业可以在专业实习的基础上进行毕业设计,毕业设计以电子商务案例分析和电子商务项目策划与经营管理方案设计为主。

(二)加强案例教学

在电子商务案例教学中,将采取师生互动、教学相长的教学模式。首先由主讲教师讲授案例分析模式,并对典型案例进行示范性讲授;然后由学生对给定的电子商务案例进行分组讨论和汇报交流;在此基础上,由学生利用假期社会实践的机会在当地选择一定数量的案例进行调查和分析,老师可以将这部分案例分析素材充实到案例集中,供以后的案例教学使用。

(三)深化校企合作

电子商务本质上是一种新型的商务形式,要培养合格的应用型人才,除了学校的努力外,还必须依靠企业的帮助,只有几方面的密切合作,才能共同完成人才培养的任务。要与企业开展人才定制,互动设置应用型课程,建立相适应的、长期的学生实习基地;聘请从事电子商务应用工作人员进行实践教学的指导工作;每学期定期派学生到企业去实习,进行电子商务系统培训,直接参与到一些应用项目开发与商务管理工作中,并结合企业开展电子商务存在的一些具体问题,给出解决方案与部分实用程序。

(四)建立实践教学队伍

引进和吸引本专业优秀人才从事电子商务实践教学,鼓励理论课教师兼任实践课教学,实现理论课和实践课教师轮岗。要大力拓展和培养青年教师的实践能力,鼓励教师参加实践活动,在保证主干课程教学时间和内容的基础上,有计划地选送他们到公司开展电子商务应用状况调研和实践,采取走出去、请进来的方式和分期分批进行系统培训。

(五)完善“电子商务综合实验室”建设

要进一步完善“电子商务综合实验室”的建设,为学生提供多种电子商务系统开发平台,使他们从大的环境到具体的应用有更直观的认识。要进一步加大对实验室资金的投入,购置计算机网络设备、实践教学所需的软件和“电子商务模拟系统”,安装各种数据库和电子商务系统开发工具,以满足实践教学的需要。

(六)建设电子商务专业网络学习平台

在电子商务专业实践教学的基础上,搭建一个以本校学生为主、面向全国高校师生及社会学习者的开放式网络学习平台,给学生、教师提供了一个自助式、交互式的学习环境。

参考文献:

[1]马洪娟.电子商务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的研究与构建[J].商业经济,2010,(6).

[2]王恩源,李傲霜.提高电子商务专业学生实践技能培训研究[J].经济研究导刊,2009,(17).

电子商务的专业分析篇4

贾丽雅(1973.7-),女,汉族,吉林省双辽县人,上海师范大学政法专业,大学专科学历,助理研究员,研究方向:网络商品交易监测。

摘要:目前,随着我国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的提高,社会对于高职人才的需求量逐渐增加。高职电子商务专业为社会经济的发展输送了大批的人才,因而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高职电子商务专业学生的集中实习和分散实习,为进一步提高高职院校学生的实践工作能力,奠定了良好的基础。本文将简要分析,高职电子商务专业学生的集中实习和分散实习方面的相关内容,旨在在短时间内提高高职电子商务专业学生实习的水平,使高职电子商务专业学生能更好的适应将来的工作环境。

关键词:高职;电子商务专业;学生;集中实习;分散实习

前言:高职电子商务专业学生的集中实习和分散实习,对于提升高职电子商务专业学生的工作技能,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集中实习和分散实习的顶岗实习,是学生职业能力获得提升的关键环节之一,也是高职院校和企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和强化学生职业道德、职业素质教育的重要途径之一。因此,结合高职电子商务专业实习中出现的具体问题,深入分析高职电子商务专业学生的集中实习和分散实习方面的内容,才能更好的提升高职电子商务专业学生的自身素质。

一、高职电子商务专业学生的集中实习和分散实习内涵分析

通过高职电子商务专业学生的集中实习和分散实习,促使学生能够将在校所学的专业知识与生产的实际情况有效的结合起来,在最短的时间内实现学校、企业、岗位三者之间的连接。同时,通过树立的职业理想,养成良好的职业道德素质,将自身的职业技能有效的发挥出来。电子商务作为当前社会发展中的一个新兴行业,其自身发展速度相对较快,对人才的动态需求变化也较大。高职电子商务是一门管理与信息交叉的学科,专业教学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才能不断提高高职电子商务专业学生的职业技能。因此,高职电子商务专业学生的集中实习和分散实习,成为高职院校强化学生自身素养与专业能力的策略之一[1]。

二、高职电子商务专业学生的集中实习和分散实习模式解读

高职电子商务专业学生的集中实习和分散实习过程,对于培养学生的专业技能以及社会实践能力,都具有积极的现实意义。高职电子商务专业学生的集中实习和分散实习的顶岗实习,是高职院校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重要实践创新。高职电子商务专业学生的集中实习和分散实习模式,具体可以分为:高职电子商务专业学生知识结构分析、高职电子商务人才岗位分析、基于市场经济运行机制分析不同的工作岗位等。只有结合高职电子商务专业学生的集中实习和分散实习过程中存在的具体问题,深入分析存在的问题,探究高职电子商务专业学生的集中实习和分散实习优化发展的措施,才能进一步促进高职电子商务专业学生的职业技能[2]。

(一)高职电子商务专业学生知识结构分析

在实际工作中,高职电子商务专业学科的学习会涉及包括计算机科学、市场营销以及网络技术的等综合性应用技术专业的学科,知识面涉及较广,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有良好的发展空间。电子商务专业的学习过程,需要学生对网络技术、分布式数据库、多媒体技术、以及安全电子交易等方面的理论知识有一定的了解。高职电子商务专业学生知识结构,是一种复合知识结构,要求学生具有一定的管理、分析、编程以及计划方面的能力。

(二)高职电子商务人才岗位分析

在高职电子商务专业学生的集中实习和分散实习中,进行高职电子商务人才岗位分析,是必不可少的一个环节之一[3]。为了更好的为社会企业培养专业的技术人才,高职院校往往会通过一定的社会实践调查以及学生在企业进行顶岗实习满意度进行深入的分析,并结合在校教育的经验,合理的进行电子商务人才岗位分析。社会实践经验表明,高职电子商务人才岗位工作分布的方向大致分为:电子商务网站建设、电子商务网络营销以及电子商务客户服务等。电子商务网站建设、电子商务网络营销、电子商务客户服务三个岗位对高职电子商务专业的学生都提出了一定的要求。电子商务网站建设岗位要求学生具有一定的网络运营、网站维护以及网页设计等方面的能力;电子商务网络营销岗位要求学生具有一定的客户开发、客户沟通、客户管理以及营销能力;电子商务客户服务岗位要求学生能够对客户的询问进行合理回答、根据客户要求处理客户的投诉和客服数据的整合等工作内容。

(三)基于市场经济运行机制分析不同的工作岗位

高职电子商务专业学生的集中实习和分散实习,是为了更好的提升电子商务专业学生的职业素养而进行的实践活动。基于市场经济运行机制分析不同的工作岗位,是高职电子商务专业学生的集中实习和分散实习要达到的最终目的。

基于市场经济运行机制分析不同的工作岗位,可以使高职院校与企业实行人才培养计划时,明确企业在市场经济发展中需要的具体岗位的人才,在进行集中实习和分散实习时,可以重点强化学生在校期间没有接触到的理论知识,更好的完善学生自身的职业素质。经过多次的实践分析,电子商务专业中的电子商务网站建设、电子商务网络营销以及电子商务客户服务岗位的人才需求量不同,电子商务网络营销以及电子商务客户服务岗位的人才需求往往更多,更适合进行集中实习的模式;而电子商务网站建设的技术岗位的人才需求相对较少,更适合进行分散实习的模式。

结语:综上所述,现阶段,随着社会经济发展对高职人才需求量的增加,高职院校如何发挥自身的优势,更好的为社会经济服务,成为各大高职院校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谋求生存发展空间的重要发展策略之一。高职电子商务专业学生的集中实习和分散实习,可以在满足企业对不同岗位人才需求的基础之上,激发学生学习本专业的积极性,也能在一定程度上提升学生自身的综合素质。结合高职电子商务专业实习中出现的具体问题,深入分析高职电子商务专业学生的集中实习和分散实习方面的内容,才能更好的提升高职电子商务专业学生的自身素质。

学生自身专业素质的全面提高,可以有效地缩短学生在企业实习的时间,使其更快地适应工作岗位的难度。学生只有拥有熟练的劳动技能,能够利用专业技能处理好一切工作问题,为企业的发展创造更多的经济利益。(作者单位:1.吉林电子信息职业技术学院;2.吉林省网络商品交易监测中心)

参考文献:

[1]顾力平,高职院校实践教学体系构建研究[J].中国高教研究,2005(11).

电子商务的专业分析篇5

1中职电子商务专业基本技能训练的必要性分析

对中职电子商务专业的基本技能进行强化训练,是目前我国中职教育职业技能教育特点的根本要求,毕业生自身技能水平的高低,直接影响到今后在企业中的作用。如何提高学生的专业技能非常关键,中职电子商务专业的学生更加注重的是岗位技能的操作,因为中职学生在校时间较短,想要进一步的发展自己的技能,要通过走入社会来完成,因此,对于中职电子商务学生,他们所学习的目的并不是学术上有多高深,而是要求在专业技术上的娴熟,所以,我们在课程的设置上应该适当的减少理论课程,多安排一些岗位实用性技能训练,尤其是要强化基本技能的训练,这样,才能真正的体现出中职教育的特点。此外。要提高中职电子商务专业学生的就业能力,逐步强化电子商务的基本技能训练。不管是印刷行业还是广告行业,如果学生的电子商务专业技术得到强化,学生也就多了一项从业的基础。

2电子商务专业基本技能项目的确定

2.1商务交流与沟通能力板块

这一商务板块应该强化的技能由专业文字表达技能、学生语言表达技能、学生对市场的分析技能以及计算机网络交流工具的使用技能,计算机网络交流工具是指电子邮件、网络论坛这类网络交流工具。

2.2电子商务实战能力板块

这一板块应该强化训练的基本技能有电子商务交易平台操作技能和实战技能,实战技能是指开设网站,让学生在网站上真正的进行实战操作,不断提高学生的电子商务技能水平。

2.3计算机应用基本能力板块

这一板块主要强化的基本技能有文字的速录技能、办公室常用软件的应用技能、网页的设计技能,等等,办公室常用的软件技能有很多,像图片的处理软件、自动化办公软件,等等。

3强化电子商务专业基本技能训练的措施

3.1训练要求

第一,要求电子商务专业学生达到到岗即熟练操作基本工作的程度,进一步突出中职学生的特点。第二,要求在训练时要有一个可行性的训练方法,每一学期都要安排适宜的训练目标,辅导教师编订的测评方案也要详细设定。第三,要将每一项基本技能的训练都作为教学任务,并将其安排在中职电子商务教学的日程中,教学时采用的教学方法为项目教学法。第四,对电子商务专业基本技能的训练结果要有一个健全的测评方案,所考核的方案如果具备权威认证的条件,应该采用权威认证,如果采用的是计算机信息高新技术考试中使用的办公软件等模块作为考试内容,就可以采用电子商务师的考试系统,如果没有任何一种认证系统,就要在训练的方案中及时的编写测评方案。

3.2具体技能培养的方法

3.2.1专业文字表达技能训练这一基本技能是贯穿在学生的学习当中的,其目的是为了让学生熟练的掌握不同种类的营销策划书,产品介绍的书写格式,等等,此外,学校还可以利用虚拟教学的方式编写好任务书,并由专业的辅导人员进行检查和总结,每次训练之前,可以让学生先去上电子商务网站去搜索相关的资料,然后再去完成教师布置的任务,除此之外,还应该着重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多让学生练习写作,比如说参加征文比赛、写写博客,在论坛上发发帖子,等等,这些都是对文字表达技能的一个很好练习。

3.2.2语言表达技能的训练对于电子商务专业学生的语言表达技能的培养,是从一点一滴做起的,每天要开设一节语言表达能力训练课程,学校可以先编写好任务书,然后电子商务专业的学生根据任务书的要求轮流阅读,还可以鼓励电子商务专业学生多参加各种社团活动,开阔自己的视野,提高自身的组织能力。

电子商务的专业分析篇6

关键词:大数据;中小企业;电子商务;课程体系;实践教学

引言

随着大数据时代的来临,越来越多的企业开始意识到在电子商务中应用大数据的重要性[1]。我国国务院于2015年8月31日印发了《促进大数据发展行动纲要》,将加强大数据专业人才培养确立为国家大数据战略政策保障机制之一,提出了“开展跨学科大数据综合型人才培养,大力培养具有统计分析、计算机技术、经济管理等多学科知识的跨界复合型人才”[2]。中小企业是企业中的主体,占企业总数的99%以上。但对于中小企业而言,大数据人才的缺乏已成为制约其电子商务大数据应用的重要因素之一。面向中小企业培养电子商务大数据人才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将在开展人才需求分析的基础上,探讨如何面向中小企业培养电子商务大数据人才。

1、面向中小企业的电子商务大数据人才需求与培养目标

自电子商务专业开设以来,人们针对电子商务人才需求和培养开展了大量研究。虽然电子商务技术发展迅速,但到目前为止一般还是将电子商务人才需求分为四类:运营类、技术类、销售类和综合管理类[4]。电子商务大数据人才总的来说是属于第二类,即技术类人才。通过其所开展的大数据分析,为其他三类人才的工作,包括运营、营销和管理应用提供支撑。调研表明,电子商务大数据人才本身因其侧重点不同又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偏重于大数据分析平台建设和分析工具开发的研发人才;另一类是偏重于大数据应用,如提供决策支持、客户分析、营销服务等的应用人才。由于大多数中小企业通常不具备独立开展大数据应用开发的条件,而主要是应用第三方的大数据分析平台和工具,因此,面向中小企业的电子商务大数据人才以商业分析与应用人才为主,并需要少量从事第三方平台或工具开发的研发人才。基于以上需求分析,我们将中小企业电子商务大数据人才培养目标确定为:培养具有大数据意识和思维,熟悉大数据和电子商务的相关技术,能够熟练应用大数据分析工具开展电子商务相关的数据分析和应用,并具有一定的大数据分析软件开发能力的技术应用型人才。

2、面向中小企业的电子商务大数据课程体系构建与实施

2.1课程体系构建

从培养目标来看,中小企业电子商务大数据人才的知识能力体系可分为三个层次:第一层次,大数据和电子商务的前导知识和技术,即计算机、经济管理和数理统计基础知识和技术;第二层次,大数据和电子商务相关知识和技术;第三层次,电子商务大数据分析软件的开发和应用。在此基础上,可以构建电子商务大数据课程体系。由于电子商务和大数据技术的发展速度迅猛,且可能的实现技术比较多,为使得课程体系具有较强的通用性,我们在图中并未指定各方面技术具体使用什么软件。但每一方面技术目前都有一些主流的产品,我们在软件选择时一般应尽量选择当前的主流产品。如程序设计一般选择Java语言,数据库则建议选择oracle,大数据存储和处理建议选择Hadoop,统计软件和大数据挖掘工具建议选择a,大数据软件开发建议选择R语言。

2.2师资队伍建设

电子商务大数据应用是一个全新的领域,综合运用了电子商务和大数据技术。根据电子商务大数据课程体系,电子商务大数据应用相关师资应当由两个方面组成:一方面是从事相关基础知识和技术的学科基础课程师资,如数学、计算机、经济管理等,这一部分师资由相关学科提供;另一方面是熟悉电子商务、精通大数据技术并能将二者结合起来的专业方向师资,这一部分的师资应当是由现在的电子商务专业教师承担,电子商务大数据师资建设的重点就是如何提升电子商务专业教师的大数据分析和应用能力。目前国内高校电子商务专业教师主要来自于计算机和经济管理两个方面。电子商务大数据应用重在大数据的商业应用,因此,对于计算机专业出身的教师而言,在深入学习掌握大数据技术的基础上,应加强商业运营与分析领域的学习;对于经济管理专业出身的教师而言,则需要在加强数据库、算法等计算机基础知识和技术的基础上深化大数据技术的学习。而对于所有电子商务专业教师而言,在深入掌握大数据技术后,需要结合大量企业案例开展大数据实践以提高实际应用能力,但单一中小企业显然难以提供大量数据和案例,因此,高校应积极与行业协会,通过地方的行业协会获取本地区众多企业的电子商务运营数据后进行大数据分析实践,这一方面可以提高师资实践水平,另一方面可以帮助广大中小企业利用电子商务大数据技术来优化生产经营。

2.3实践教学开展

电子商务大数据人才作为技术应用型人才,其实践应用能力的培养是最为重要和关键的。我们主要从实践教学体系构建、实验实训室建设、实习基地建设、实践教学组织几个方面探讨实践教学的开展。

(1)实践教学体系构建

电子商务大数据人才培养的实践教学体系由三个层次组成:第一层次是课程所对应的实验实训;第二层次是创新实践训练,其中包括课程设计、毕业设计和各类创新实践训练项目;第三层次是企业岗位训练,包括短期见习和毕业实习。

(2)实验实训室建设

为满足电子商务大数据实验实训教学需要,该专业的实验实训室应由三方面组成:其一,基础性的计算机和运筹统计实验实训室;其二,专业课程实验实训室,主要包括电子商务实验室和大数据分析实验室;其三,创新训练实验实训室,主要用于创新实践训练。其中计算机、运筹统计、电子商务的实验室建设都比较成熟。而大数据分析实验室的建设案例不多,创新训练实验室因其面向专业不同差异很大,在此我们主要讨论一下这两个实验室的建设。大数据分析实验室主要应包括多台用于数据存储与处理的服务器、电脑、移动终端等硬件设备及Hadoop、a、R语言等大数据存储、分析和开发的软件。创新训练实验室在服务器方面应尽可能与大数据分析实验室共享,并采用分组结构以方便小组交流合作,并配以必要的电脑、移动终端等硬件设备和大数据分析工具软件。

(3)实习基地建设

虽然需要电子商务大数据分析人才的中小企业数量众多,但每家企业的相关岗位都很少,这就给本专业的集中实习带来了一些困难。为解决这一问题,我们可以从三个方面着手建设实习基地:第一,与行业协会合作,以其为载体面向区域性的行业企业群开展实习基地建设;第二,与专业从事大数据分析的开发和应用的it企业合作建设实习基地;第三,在对真实企业案例数据进行收集整理的基础上,建设仿真性的校内实习基地。

(4)实践教学组织

在实践教学管理方面,应邀请企业电子商务领域的高级管理和技术人才参与,建立由院系教学院长(主任)、企业高管、专业负责人共同组成的实践教学指导小组和由专业带头人、骨干教师、企业专家共同组成的实践课程建设小组。在实践教学师资方面,由于电子商务大数据分析的教学必须是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因而本专业的实验实训教学最好由理论课程教学老师来承担;同时,所有老师应全面参与到学生创新训练指导,通过这一指导过程,在培养学生创新应用能力的同时也提升了教师的实践能力和教学水平;此外,本专业所有老师应轮流参与实习指导,通过实习指导可以掌握企业对电子商务大数据应用的真实需求,从而推动教师在课程建设和校内实践教学更贴近实际应用。

参考文献:

[1]王惠敏.大数据背景下电子商务的价值创造与模式创新[J].商业经济研究,2015(7):76-77.

[2]国务院关于印发促进大数据发展行动纲要的通知[eB/oL],2015-09-05.

[3]邓之宏,邵兵家,段建.中国企业电子商务岗位人才核心技能需求研究[J].实验技术与管理,2012(11):136-140.

[4]孙鑫婷,王德林,姜瀚,李名丽,楚会仙.从招聘信息看电子商务专业人才需求特点[J].中国冶金教育,2015(3):24-27.

[5]邢志良,温希波,张策.应用型高校本科电子商务人才培养模式研究[J].教育与职业,2013(27):110-112.

电子商务的专业分析篇7

一、电子商务行业与人才需求现状

(一)行业现状调查

近些年中国电子商务发展迅猛,在目前的经济形势,运用电子商务的中小企业远好于运用传统模式的企业。有关统计资料显示,在金融危机中,未运用电子商务类的企业陷入困境的比例84.2%,而运用电子商务的企业陷入困境的比例为16.8%,两者相差近5倍。电子商务已经成为企业商务的主要模式。宁波作为贸易开放城市,紧邻电子商务之都杭州,无论是企业对于电子商务的应用重视程度还是网民对电子商务的依赖程度都较高。而电子商务人才是推动电子商务运用的主要力量。近年来我们很重视电子商务专业的建设,但是到目前为止专业的发展仍旧跟不上行业发展对于电子商务人才的需要。电子商务人才的普遍匮乏已成为阻碍企业电子商务应用和发展的重要因素。

(二)人才需求分析

现在很多企业已经意识到企业中拥有电子商务人才的必要性,并设置专门的职业岗位。但对电子商务人才或者是岗位的分类国内有很多不同分法。有的就简单分为技术和商务两类,有的则按B2B、B2C、C2C等模式来分。根据调查,依据企业对电子商务应用的不同需求,我们把电子商务的岗位大体分为三类:商贸营销类、技术类、管理类。而在宁波市场上企业最迫切需要的是商贸营销类人才。对于该类人才主要要求其具备一定的电子商务信息技术的应用能力,网上操作技能,基础网络营销知识,市场调研与信息收集、能力等。

二、中职院校电子商务专业的现状分析

(一)办学现状分析

1.招生规模与办学机制

从2008年到2010年宁波中等职业学校对电子商务专业的招生情况来看,总体招生人数稳定(保持在350-400人/年),但单个学校的变动较大,在近几年的招生中共有9个宁波的中职学校涉及电子商务专业,除宁波经贸学校和电子职业中学外,其他学校在专业的规划上存在不稳定性。

2.学生特点分析

从我校电子商务专业历年招生情况来看,其录取分数线普遍偏低,整个群体的基础知识普遍薄弱。而即便是5年一贯制和3+2类中职学校对电子商务专业的分数线要求也并不高。这部分学生对于系统的理论知识不感兴趣,甚至对于自身就读的专业也没有太大的兴趣。调查中,当问及“你对电子商务感兴趣吗?”,有51.5%的学生选择了“无所谓感兴趣,只是听从家人或朋友建议”。

3.毕业生就业情况

从对我校2007、2008、2010届电子商务专业毕业生的调查发现,有95%以上的学生毕业后所从事的工作与电子商务专业无关。

(二)专业建设存在的主要问题

从对我市开设电子商务专业的中职学校的调查以及对我校电子商务专业教学现状分析来看,我市的电子商务教学中普遍存在以下问题:

1.专业定位不清

很多学校在开设电子商务专业时只是立足于自身的学科背景,根本没有考虑企业对于该类人才的真正需求。培养目标不明确造成了目前电子商务专业“四不像”的尴尬局面。

2.课程体系不够合理

以我校电子商务专业课程体系为例,目前由文化基础课、专业核心课、专业必修课、限定选修课和任意选修课组成。而在这调整过程中却仍没有从企业岗位需求的角度出发来探讨课程体系的合理性问题。因此,现有的课程体系仍然存在一些问题。如专业必修课程设置上缺乏针对性,体现不出专业方向等

3.师资力量薄弱

电子商务是新兴的专业,高校发展电子商务的时间也并不长,由高校出来从事中职电子商务教学的老师自然也就不多。从我市电子商务理事会了解到,我市80%以上的所谓电子商务专业教师都是从其他专业转入。

4.适合的教材少

在目前中职教材应用的过程中,主要存在着这样几对矛盾:教育目标与教材矛盾,企业用人与教材矛盾,学情变化与教材矛盾。

5.实训教学欠缺

通过对几个开设电子商务专业的中职学校进行调研,了解到目前中职学校在电子商务实验室建设上,有仍停留在最基础的———基于internet环境的电子商务认知型实验室,也有一些学校购买了电子商务模拟软件,使学生能够通过角色扮演模拟网上交易的全过程。但利用某一软件操作,仍旧是一种固化的行为,学生走上社会很难做到“举一反三”。

三、中职电子商务专业建设的策略探究

(一)清晰定位,明确目标

根据企业需要,笔者认为我市中职电子商务主要可以朝商贸营销类发展。而根据学校现有专业特色,如我校营销类专业是一门传统专业,在这方面有比较多的经验,所以我们选择将我校的电子商务专业定位为培养网络营销类人才。而像北仑职高,该校物流、外贸专业建设较好,此类教学资源丰富,建议该校电子商务专业可定位为培养电子商务物流管理人员或者外贸电子商务人员。以此类推,其他学校根据自身专业特色可以培养旅游电子商务人才,金融电子商务人才等。

(二)改革现有课程体系

根据电子商务专业对于综合型人才的强调,在课程体系改革中应保证专业知识的广度,保持原核心课;对选修课进行模块划分,同时筛选掉那些与岗位需求无关的课程;重视实验教学,适当加强实验类课程的学时数。

(三)加强实践教学环节

根据不同层次需要,电子商务实践可做多元化安排。根据中职2+1模式教学的特点,建议电子商务专业的实践教学可做以下安排。第一学期,学生通过internet扮演消费者,重在体验、感受实践,从而认识电子商务的整体环境。第二学期的实践安排可以进一步,利用一些电子商务模拟软件,在该这段中加入后台管理。通过模拟实验对软件的应用达到全过程训练的目的,重在培养学生操作能力与分析问题的能力。第三学期,有条件的学校可建设自己的校园电子商务平台。由教师组织学生建立各自的商务团队进行校园内部的实际经营管理,并通过经济核算来考察经营效果。通过这个平台熟悉电子商务的运营知识并融入校园的“小社会”环境,甚至找到自己的创业路。最后阶段的实践可以利用淘宝等大的电子商务平台。鼓励学生走出去,建立自己的小店,真正体验电子商务的整个经营流程,去探讨更多的管理理念。此阶段的实践教学无论对教师还是学生都有了更高的要求,而从目前的情况来看,此种实践形式可鼓励一部分同学先参与,而对于全体同学的参与,在控制调控上还有一定难度,有待再探索。#p#分页标题#e#

电子商务的专业分析篇8

基于层次分析法的课程设置方法(1)层次结构的课程体系建立。这里,将电子商务专业课程按所涉及的学科分为四大类型,即电子商务技术类型、电子商务经济类型、电子商务管理类型和电子商务综合类型。在此基础上,共产生27门课程供参考。因此,基于aHp法,可以将整个课程体系分为具有两层结构的层次结构模型,如图1所示。图中专业课程的科学、合理设置为目标层,而四大课程类型为准则层,各具体专业课程则为课程层。(2)构造两两比较判断矩阵。对结构模型中间层次的各项因素,按其相对于上一层因素的重要性,进行两两之间比较,从而确定相关专家对特定比较的偏好。该评分标准是Saaty提出的,评分值可以数字1~9及其倒数表示,符合人们区分差异事物的心理。(3)计算不同课程的权重值。aHp方法的信息基础是判断矩阵,利用层次单排序求得矩阵排序矢量,可计算每层各因素系数,计算步骤为wi即为所求的该层各因素的权重系数值。因此,利用aHp方法,首先计算准则层中各课程类型相对目标层的权重,然后分别计算课程层中各专业课程相对准则层的权重,最后即可计算出不同专业课程对目标层的组合权重系数。(4)一致性检验。通过专家评价得到判断矩阵B时,有时免不了出现判断上的不一致性。因此,在求出各因素权重值后,还需利用一致性指标Ci进行检验,其计算方法为:

二、电子商务专业课程的调研分析

为了更加客观、有效地对不同专业课程的相对重要性作出判断,笔者通过e-mail方式和邮寄信件方式作了相关的问卷调研,调查对象包括各高校从事电子商务教学的教师,从事电子商务项目开发和管理的it公司人员,以及和电子商务领域有关的企业界人士。笔者总共发出了320份问卷,其中收到回复的有82份,回复率占25.6%。这里,给出其中一个问卷表格,如表1所示。收到所有的问卷回复后,可以利用aHp方法对调查问卷进行分析。首先,采用几何分析法对所有问卷进行综合,得出判断矩阵,并计算各因素的权重值。例如,当收集到表1中所有问卷表格后,综合得出准则层中关于课程类型的判断矩阵。例如,该判断矩阵可以表示为:从表2准则层可以看出,技术类课程在四种课程类型中所占权重最高(46.1%),这反映了相关专业人员特别是从事电子商务业务的it企业人士认为电子商务专业的课程设置应以技术为导向,在课堂教学中应使学生掌握扎实的技术方面知识。同时,管理类和经济类课程的权重分别占课程类型的29.6%和17.9%,两者之和达到47.5%,这说明电子商务专业人才的培养除了要以技术为本以外,还必须遵循“宽口径、厚基础”的培养原则:既使学生有扎实的技术基础,又使学生掌握经济和管理领域的商务知识,实现“技术”服务于“商务”的专业指导原则,培养学生的专业综合素质。另外,综合类课程所占的权重最小(仅6.3%),这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这类课程目前在电子商务专业设置中的定位不明确,同时也和相关被调查人员对这类课程的了解程度不够有关。

从表2课程综合权重及排名可以看出,电子商务安全是所有课程排名最高的,其权重为0.114,这说明安全性是电子商务领域最需要解决的关键问题之一。同时,在技术类课程中,计算机网络技术、电子商务技术基础、数据库管理、系统开发技术在所有课程中排名前10,这进一步说明被调查人员对这类课程的重视程度和偏好。在管理类课程中,则有营销管理、供应链管理和电子商务项目管理排名前10,这也说明电子商务的本质是基于电子技术之上的商务管理。而在经济类和综合类课程中,分别只有经济学原理和电子商务法规两门课程进入前10,这一方面说明这两门课在专业设置的重要性,另一方面也说明电子商务专业教学的侧重点应是技术和商务管理方法的有机结合,而不要过多涉及其他领域的知识。

通过对基于aHp法的调研结果的分析,笔者对电子商务专业课程的设置给出一个参考建议:可将这27门专业课程分为必修课程和选修课程两种类型。从表2来看,可把排名前10的课程划定为必修课程,对这类课程可以根据知识的衔接关系安排在各个学期中,电子商务专业学生必须修满所有必修课程的学分。另外,将剩下的17门课程划定为选修课程,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情况灵活选择相应的课程。因此,通过对调研结果的分析,我们可以提出新的电子商务专业课程体系。该课程体系在很大程度上反映了相关教学专家和it企业对专业人才培养在知识结构和安排上的要求,为电子商务专业课程设置提供了有效的指导。

三、结论

电子商务的专业分析篇9

一、电子商务专业毕业生就业现状

电子商务在时代进程中正发挥着重要作用,正处于持续稳定增长的发展阶段,并且社会对于电子商务专业人才的需求量大,而我国高校所培养的电子商务专业毕业生数量少,且就业率低。依据官方统计,电子商务专业的应届毕业生就业率远远低于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的就业平均水平。这样的结果是难以想象的,预示着将有大批的电子商务在读生要面临毕业就失业的危险。

笔者通过分析一些资料得知,高效电子商务专业课程设计极不符合企业电子商务需求人才的标准。在这样的教学下,我国电子商务专业毕业生的就业面临着极大的威胁。而造成这种现状,主要是因为在高校电子商务专业教学中,没有对学生进行就业方向的明确指导。而正是因为如此,应届毕业生就业方向较为模糊,应聘职位时没有做好充分的准备工作及没有针对性地投递简历。同时,毕业生即便是进行了面试考察,但还是会因为在学校没有对电子商务在各行各业的应用现状的发展前景进行深入了解与研究,从而很难成功获得就业机会。

二、电子商务专业人才培养问题的反思

电子商务作为适应社会发展的产物,它是一门新兴的复合学科,不论是其概念、理论还是应用均处于探索与完善的阶段,并且由于不同审视角度,在电子商务人才定位和培养上均存在一些争议。同时,我国的电子商务发展仍处于初级阶段,在电子商务发展上还存在一些制约因素。对此,笔者就电子商务专业人才培养问题进行了一些反思,希望通过这些反思能够有效地提升电子商务专业人才培养水平。

1.电子商务专业学科基础薄弱

电子商务学科内容包含了经济、管理、金融、法律、技术等方面,故而它是一门多学科的科目。由于信息技术高速发展与广泛应用,使电子商务的应用领域与应用层次均获得了较为深度的扩展,电子商务的内容、形式与方法越来越向多样化和复杂化发展,同时也使其实践发展与变化的速度日益加快,不断创新。然而大量的专家学者不断对电子商务的问题进行了研究,结果不是很理想,其相关内容还不够成熟,大部分研究之间亦没有有机的联系,至今为止,还没有完整的理论体系作为指导。而这些都使电子专业建设与发展的学科基础较为薄弱,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电子商务的发展,从而难以深入地对电子商务活动中的一些现象及基本规律进行分析。

2.电子商务专业人才培养方向不明确

伴随着我国经济的高速发展及电子商务多元化的应用,电子商务专业教学不能单单停留在电子商务应用上,而是应有效地将信息技术同商务活动模式相结合,以实现业务价值。然而,目前高校电子商务专业教学中并没有有效培养专业人才。在电子专业人才培养中一般是强调技术或强调商务、管理等方面的培养。而就是这种方式的培养致使了技术与商务专业之间的综合集成没有进行专业建设,应届毕业生难以寻找合适的职位,就业率低。

3.电子商务专业课程设计不完善

我国电子商务专业课程由于缺少电子商务在国际上的领先应用,故而课程设计缺乏专业性。其中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第一,单纯地将已有的技术同商务课程僵硬地结合在一起,缺乏有机整合;第二,教材内容难以与电子商务应用发展的速度相适应,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教材内容脱离了实际应用要求;第三,注重课本知识,在一定层面上忽略了现实实践。

社会经济在不断发展,企业、公司对电子商务专业人才的需求越来越大,故而要结合当今应届毕业生就业的现状,对高校电子商务专业人才培养进行一些反思,从而有效改进电子商务专业人才培养模式。而要更好地使电子商务快速发展,提升电子商务专业毕业生的就业率,高校就应对电子商务专业人才的培养进行一些积极有效的改革。本文就电子商务专业人才毕业生就业现状分析,对人才培养问题进行了相关的分析,希望对电子商务专业人才的培养有所帮助,并提高学生就业率。

参考文献:

[1]朱新英.基于创新实践的电子商务专业实践教学体系改革[J].景德镇高专学报,2013(6).

电子商务的专业分析篇10

一、Swot分析法概述

Swot分析法是20世纪70年代由哈佛商学院K.J安德鲁斯在《公司战略概念》中提出,其中S是指内在条件的优势(Strength),w是指内在条件的劣势(weakness),o是指外部环境的机会(opportunities),t是指外部环境的威胁(threats)。Swot分析的指导思想是在全面分析企业内在条件的优劣势和企业外部环境的机会与威胁的基础上,制定出符合客体未来发展的策略,发挥优势、弥补劣势,抓住机会、消除威胁。

二、高职院校电子商务专业学生就业Swot分析

Swot分析的思想同样可以用来指导高职院校电子商务专业学生的就业工作,帮助学生在求职过程中正确认识自己,清楚自己在所处行业中的优势和劣势,以顺利实现就业。

1.内部优势。

1.1实践动手能力强。对高职院校电子商务专业毕业生而言,他们在校期间的课程设置更注重实践,除了学习电子商务的一些专业核心理论课程外,还开设了如电子商务职业体验实训、网店美工实操实训、商务网站建设实训等实践类课程。除此之外,高职院校电子商务专业学生还积极参与全国各类电商技能大赛,通过以赛带学,掌握电商行业最新动态,迅速提高专业技能。

1.2“双证书”制度促进就业。与普通高等教育不同,高职教育实施学历证书和职业资格证书的“双证书”培养制度。高职院校电子商务专业毕业生除了要取得毕业证书,还要取得全国信息化工程师eRp应用资格证书、电子商务师国家职业资格证书、阿里巴巴电子商务认证培训合格证书等职业资格证书。双证书制度对提高毕业生职业素质和就业竞争力,实现职业教育与劳动就业对接具有积极作用。

1.3就业姿态低,有较好的择业观。与高学历毕业生相比,高职院校毕业生就业观念更为实际,就业时大多数能理性就业,不挑三拣四,这使得他们的就业层次更为丰富,就业空间更为广阔。

2.内部劣势。

2.1学历相对较低。高职院校毕业生取得的是专科文凭,在这个重视高学历的时代,当竞争一些较高层次的职位时,高职院校毕业生相对于本科生或研究生而言处于一定的劣势。

2.2学制短,基础薄弱。高职教育学制一般为三年,大多数院校采取“2.5+0.5”的培养模式,即前两年半为在校学习,后半年为顶岗实习。加上高职教育重视实践技能的培养,基础知识素养方面较为薄弱。近年来高职院校招生逐渐采取自主招生的形式,生源素质有所下降。

2.3知识体系杂而不精。高职院校电子商务专业学生在校时除了学习电商专业核心课程外,还要学习一些营销、物流相关的课程,导致什么都学了、什么都不精的现状。

3.外部机会。

3.1国家政策的大力支持。近年来,国家从不同角度制定和实施了推进电子商务发展的政策与法规。国务院在2015年《国务院关于大力发展电子商务加快培育经济新动力的意见》中提出,把发展电子商务促进就业纳入各地就业发展规划和电子商务发展整体规划,建立电子商务就业和社会保障指标统计制度,加强电子商务企业用工服务,完善电子商务人才供求信息对接机制。

3.2高职院校高度重视学生就业。“以就业为导向”是职业教育办学的本质特征之一,就业是高职院校生存发展的关键词。因此,各高职院校都高度重视学生的就业问题。一方面,对学生实行全程化就业教育,引导学生树立良好的就业观,提高学生应聘成功的几率。另一方面,领导牵头成立就业工作小组在全国范围进行调研,广泛搜集人才需求信息,建立用人单位资料库,为毕业生、用人单位提供各种非盈利性的招聘会、洽谈会,为供需双方提供便利条件。

3.3电子商务高速发展,人才需求大。《商务部“十二五”电子商务发展指导意见》中指出,到2015年,我国规模以上企业应用电子商务比率达80%以上。电子商务已经发展成为国家十二五规划新兴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中小企业转型升级的重要方向。行业数据显示,在电商行业迅猛发展的同时,整个电商行业对专业人才的需求缺口高达400多万,2015年这一数字将超过500万。

4.外部威胁。

4.1高校毕业生规模扩大。国家人社部的相关统计数据显示,2015年全国高校毕业生达749万人,毕业人数再创历史新高。高校毕业生规模进一步加大,给高职院校毕业生就业带来了很大的压力。

4.2国内经济面临下行压力。数据显示,2010年至2014年经济增长率分别为:10.3%,9.2%,7.8%,7.7%和7.4%,2015年上半年为7%。GDp增速逐年下降,企业用人需求也有所下降,招聘规模缩减。

三、应对策略

通过以上分析,将影响高职院校电子商务学生就业的各种内外因素加以组合,得出以下有利于就业的应对策略:

1.S-o策略。S-o策略也就是发挥优势,利用机会。(1)充分利用学校各种平台,提升自身综合素质,尤其是实践操作能力的强化,使自己在就业时竞争优势更为突出。(2)抓住机遇,积极创业。在国家鼓励电商创业创新的优惠政策下,高职院校电子商务专业学生在就业时可用较少的投入进行创业,大胆尝试,勇于创新。

2.S-t策略。S-t策略也就是利用优势,避免威胁。(1)树立理性就业观。先就业再择业,不要想通过一次就业就找到理想的工作岗位,在初次就业时不要一味地追求高薪,经验的积累更为重要。(2)考取多种职业资格证书。电子商务行业对人才的技能方面要求较高,学生在校时可参加多种职业技能培训,获取多种专业领域认可的职业资格证书,使自己在就业竞争时筹码更多,成功就业的机会也就更大。

3.w-o策略。w-o策略也就是利用机会,弥补弱点。(1)以过硬的职业技能弥补学历的短板,以能力对抗学历。近年来,企业对人才的认识从注重文凭向注重职业技能方面转变,高职院校电子商务专业学生应进一步加强技术技能训练,使自己到企业后能够快速适应工作岗位。(2)加强自身职业素养,用良好的职业道德与个性修养弥补文化素养的不足。职业素养已经成为企业招聘新人的重要指标,包括敬业精神、团队协作和良好的心理素质等方面。因此,高职院校电子商务学生在学习专业技能的同事,要养成踏实的工作态度和吃苦耐劳的精神,从而赢得用人单位的青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