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械制图的专业知识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6 03:02:49

机械制图的专业知识篇1

教学目标,培养合格技能型人才。

关键词:机械专业;大机械基础观;知识体系;课程体系

机械专业作为一个古老的专业,时至今日它之所以仍然能为人类社会的发展和进步发挥重要作用,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在于它具有一个完备而坚实的专业基础体系――机械基础。这里所说的“机械基础”不是一般意义上中职学校课程体系当中的《机械基础》,而是指广泛意义上的“机械基础”,它涵盖机械类专业所必需的各种基础知识与技能,我把这种机械基础观称之为“大机械基础观”。在“大机械基础观”下,技工学校机械类专业的知识体系与课程体系中应包括如下内容:

1、机械制图知识技能与《机械制图》、《计算机绘图》

机械制图是工程界进行技术交流的语言,它以机械图样为研究对象,并利用机械图样设计意图、进行技术交流、指导生产实践、进行技术革新,因此,作为机械专业人员必须掌握机械制图的知识与技能。

机械制图的内容包括机械制图基本规定、机械图样的画法原理(三视图、点线面以及基本几何体的投影)、尺寸标注的有关规定、图样的表示方法(视图、剖视、断面及其他表示方法)、零件图、装配图等。机械制图的作用在于教会学生怎样将三维空间中的物体变成二维平面中的图形――绘图,将二维平面中的图形变成三维空间中的物体――识图。而且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机械制图还延伸到了计算机辅助制图,如autoCaD、CaXa)等内容。

根据以上知识技能要求,在机械类专业的课程体系中必须包括《机械制图》与《计算机绘图(autoCaD、CaXa)》等课程。

2、公差配合与技术测量知识与《极限配合与技术测量》课程

要保证零件的互换性,就必须保证零件的几何参数的准确性。零件在加工过程中受机床精度、计量器具精度、工人技术水平及生产环境等因素影响,其几何参数不可避免地会产生几何量误差。误差虽然不可避免,但却可以控制。为控制几何量误差,人们提出了公差的概念。为检测零件的加工精度,人们建立了测量的概念和测量体系。因此,“公差配合与技术测量”是机械专业知识体系中不可缺少的内容。

根据以上知识要求,在机械类专业的课程体系中必须包括《极限配合与技术测量》课程。该课程主要内容包括尺寸公差、形位公差、公差关系、表面粗糙度、技术测量及检测等部分。其作用在于使学生了解极限与配合标准的基本规定,掌握极限与配合方面的基本计算方法及代号的标注识读;了解形位公差的基本内容、代号含义,掌握其代号的标注方法;了解表面粗糙度评定标准及检测方法,掌握其符号、代号标注;了解测量的基本知识,掌握常用量具的掌握其使用方法;了解形位误差的检测原则和基本方法等。

3、工程材料及其处理知识与《金属材料与热处理》或《工程材料》课程

机械专业是以机械(机器和机构的统称)为研究对象的,所有的机械装置都是由一个一个的零件组成的,而所有的零件都是由实实在在的材料制成的。在相当长的历史时期内,机械工程中所使用的材料多为金属材料。而随着技术的进步和新材料、新工艺、新技术的发展,高分子材料、陶瓷材料、复合材料等非金属材料的应用也日益广泛。因此在机械类专业的知识体系中必须有工程材料及其相关处理的知识。其具体内容包括常用工程材料的种类、牌号、力学性能、内部结构以及材料的处理、材料的成型工艺等内容。

根据以上知识要求,在机械类专业的课程体系中应根据专业需要,开设《金属材料与热处理》或《工程材料》等课程。

4、机械传动、常用机构、机械零件知识与《机械基础》或《机构与零件》课程

从事机械工程的人员,必须掌握常用机械工作原理与机械传动、常用机构、机械零件的有关知识,因此在机械专业的知识体系中必须包括以上内容。

根据知识要求,在机械类专业的课程体系中应根据专业层次不同分别开设《机械基础》或《机构与零件》等课程。《机械基础》或《机构与零件》。课程的内容一般包括常用机械传动(带传动、螺旋传动、链传动、齿轮传动、蜗杆传动、轮系)、常用机构(平面连杆机构、凸轮机构、步进运动机构等)、轴系零件等部分。该课程以“机械”作为研究对象,其目的在于使学生熟悉和掌握机械传动、常用机构、轴系零件和液压传动的基本知识、工作原理和应用特点;掌握分析机械工作原理的基本方法;能做简单的计算;会查阅有关技术资料和选用标准件等。

5、机械设备控制技术知识与《机械设备控制技术》课程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机器设备的自动化和程度越来越高,因此机械设备控制技术已经成为机械专业学生必须掌握的知识。

根据以上知识要求,在机械类专业的课程体系中必须包括《机械设备控制技术》课程。其具体内容应包括“液压传动与气压控制技术”、“机床电器控制技术”、“可变成控制技术(pLC)”等内容。

6、工程力学知识与《工程力学》课程

机械构件在工作中经常会受到各种载荷作用,在载荷作用下构件会产生不同程度地变形或破坏,当变形或破坏达到一定程度时,必然会导致构件失效。要想使构件在预期寿命内不失效,提高工作可靠性,在构件设计、制造和安装过程中必须对其受载问题给予高度重视。

根据以上知识要求,在机械类专业的课程体系中必须包括《工程力学》课。该课为我们根据构件受载情况研究构件强度,根据材料力学性能合理地设计构件截面形状和尺寸,使机械安全、可靠地工作提供了理论基础和计算方法。

7、数控加工知识与《数控加工基础》课程

机械制图的专业知识篇2

关键词:机械制图;空间想象能力;教学改革;立体感

一、引言

《机械制图》是机械类汽修专业的重要专业基础课,与《汽车发动机构造与维修》、《汽车底盘构造与维修》、《汽车电器设备构造与维修》等专业课具有同等重要的作用。需要掌握《机械制图》的国家标准规范,熟练绘制汽车零件的零件图,准确的画出装配图,并能正确的对零件图和装配图进行准确读图,是一门理论与实践结合性非常强的课程。因此,根据学科特点和学生现状,对教学模式进行改革已势在必行,探索新的教学模式已是职业学校面临的主要任务。针对当前社会需求及教育模式的调查和研究,结合职业教学特点,通过笔者多年在《机械制图》课程的教学经验积累,对该课程的教学模式提出改革意见。

二、提高学生对《机械制图》课的重视程度

《机械制图》是昌黎县职业技术教育中心机械类汽修专业的一门专业基础课程,但学生始终认为,只有《汽车发动机构造与维修》、《汽车底盘构造与维修》等课程才是他们的专业课。殊不知,《机械制图》对其他专业课程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没有《机械制图》就无法对各个零件进行全面了解,无法直观了解其内部结构,也无法对汽车的整体结构进行全面了解,也无法准确对各部分零件进行装配。为了能够让学生了解《机械制图》课程的重要性,就要充分展示《机械制图》课程的重要性,增强学生的重视程度。对于职业学校学生现状来讲,不少学生很快就会丧失对该学科的学习兴趣。因此提高学生对《机械制图》这门课的兴趣,也是每位教师要特别关注的。引导学生重视《机械制图》课程,激发兴趣是学好这门课的前提,有兴趣才有动力。但要想提高学习兴趣,必须将《机械制图》与学生今后的职业生涯相结合,激发起学生对学习《机械制图》课学习的能动性。只有做到这一点,才能改变学生被动的学习状态,对提高教学质量,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在课程设计中,可以让学生走出课堂,真正体会到知识的应用本质,比如:在学生上《机械制图》课之前,先带他们去汽车生产厂家去参观,了解整个汽车的生产工艺流程,了解每个汽车零件的加工过程,了解这些过程都离不开图纸,甚至于汽车零件的装配也必须在会看零件图和装配图的前提下来完成,让他们看到各种机械零件,包括活塞、连杆、曲轴、螺栓、螺母等零部件,让他们真正感知实物,才有利于提高他们的立体感和空间想象力。这样不仅有利于教学,更让他们明白《机械制图》与他们以后的工作息息相关,从而提高了他们对《机械制图》课的重视程度。

三、和谐的课堂氛围是讲好《机械制图》课的前提

职业学校的学生都是来自各中学的基础相对薄弱的学生,缺乏足够的自信心。因此,要想让学生学好各专业课,平等和谐的课堂环境非常重要。要让学生明白,自己能够做到最好。而且,和谐的课堂氛围有助于创造性思维能力的发展,有助于学生对知识准确的掌握,有助于师生之间的交流,有利于知识的传递与理解。在这个和谐的课堂氛围中,教师不再是知识的灌输者和课堂的执行者,而是教学中的引导者和课堂的参与者,知识的传递是在一种和谐的氛围中进行,这样有助于教师对知识的传授和学生对知识的掌握。

四、通过各方面培训,提升教师的专业素养

把《机械制图》知识讲述的生动形象,也是教师专业素养的体现,学生是否喜欢这门课,除了相关教师的良好的口才和表达能力外,最核心的是把知识的精华传递给学生,将课堂知识拓展出去,将知识与应用结合。例如,《机械制图》的教学中,还要结合着《汽车发动机构造与维修》、《汽车底盘构造与维修》、《汽车电器设备构造与维修》、《金属工艺学》、《公差配合》等知识辅助讲解,融会贯通。《机械制图》课画汽车发动机上的连杆时,假如制图教师懂车和连杆的结构,就能把结构说的更明白、透彻,学生也能和所学的汽车发动机知识联系到一起,兴趣会大大提升,教学效果也会更佳。目前,随着计算机技术的飞速发展,计算机绘图已经逐渐取代了传统的手工绘图,因此《机械制图》教师除了要具有扎实的绘图、读图的功底外,还必须有较强的计算机操作技能。计算机绘图已在职业中学机械类专业中广泛采用。因此,对于《机械制图》的专业课教师必须具有较强的理论和计算机绘图知识。

五、好的教学方法,更有利于提高教学质量

《机械制图》课程教学一定要结合专业课的特点及教学对象的实际情况,通过一些直观可见的教学模型,以提高他们的空间想象能力。并在教学的过程中,总结知识点、重点,探索出一些形象化、通俗化的口诀。这样的话,不但便于学生记忆,更有利于将枯燥的内容简单化。例如,再讲三视图的投影规律时,三视图的画图规律是很难记忆的,因此,教师必须总结出其投影规律,即三视图的画图要领“高平齐、宽相等、长对正”。这样不仅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还提高了绘图质量。

六、结束语

总之,《机械制图》是机械类汽修专业的一门重要的专业基础课,也是一门需要学生具有很强的空间想象力和立体感的学科。对于职业学校的教师而言,难度大,难于讲解。因此,教师必须不断提高自身的专业水平,掌握更多课本外的专业知识,利用好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不断的进行教学改革,才能培育出符合社会需求的高素质人才来。

参考文献:

[1]浅谈.课程教学方法[a].机械制图,2001.

[2]孙建锋.机械制图课教学的几点体会[J].职教论坛.2004(14).

[3]刘海鱼.如何提高学生学习《机械制图》的兴趣[J].职业教育研究,2010.

机械制图的专业知识篇3

关键词:机械制图;技工院校;教学策略

机械制图课程既是机械专业的基础课程,也是机械制图的实践课程,通过机械制图课程,能够教授学生如何看图、识图、校正图纸,以及培养学生的平面识图和三维立体看图的能力。技工学校的学生学习基础的学习能力比较差,因此机械制图这门课程比较抽象、枯燥会给学生在学习上带来一定的困难。本文客观反映现阶段技工学校学习问题,并结合当下实情提出相应的教学策略。

一、机械制图专业教学现存问题

(一)没有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

现阶段技工院校的教学模式正处于传统模式向新教学模式转化的过程当中,在课堂的教学环节、教学目标、教学理念当中并没有凸显学生的主题地位,机械制图的课比较枯燥且有难度,教学过程缺乏互动,主要以教材为主,不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也无法掌握学生的学习情况,教师依旧是课堂的主体,学生则是教师课堂的跟随者。

(二)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差

技工院校学生的底子薄、学习能力差、基础知识不牢固,因此学生很容易因为课程的枯燥和难度大而产生厌学、弃学的问题。机械制图课程要求有基础理论知识和较强的实践能力,在学习中强调学以致用和灵活运用,这就要求学生不仅仅要转变学习态度,更加打牢基础知识,提高自身的主观能动性。

(三)过分注重学习成绩

目前机械制图的课程成绩考核依旧采用纸质考试,考试的内容也主要围绕着机械制图的专业知识、概念和技能,忽视了机械制图这一课程的实践性的本质,也过分的以成绩界定学生成绩的好坏和教学水平的好坏。很多学生专业知识和概念掌握的很好,然而在实际应用中却问题百出。技工院校更应注重培养有实际运用能力的技术人才,而不是“高分低能”的“优质生”。过分化的重视学习成绩也为学生日常学习带来了误导和偏差。

(四)学生的实践经验薄弱,实习机会不够充足

正所谓“好记性不如烂笔头,站在岸上学不会游泳”机械制图课程要求在良好的专业基础上进行实践认图、试图、画图。机械制图课程学习当中,学生的实践机会少,实习安排不够充足,教师的课下作业也是以偏概全,紧靠几道题目的练习是到不到机械制图灵活运用和深入学习的目的。缺乏实践和动手操作的机会,学生会缺乏创造能力和独立思考能力。

二、机械制图专业教学的对应策略

(一)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兴趣是学生最好的老师”,在机械制图课程的学习当中老师一定不能忽视兴趣的作用,通过有效途径培养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有助于提升学生在机械制图课程的参与度。教师在机械制图课堂之初可以向大家介绍机械制图在在未来学习过程中的课程的重要性,作为一名合格的技术人员,机械制图是他最基本的技能,在学习中遇到困难可以及时提问和请教,及时解决困惑和疑问。其次,在机械制图的课堂中药营造轻松愉快的教学情境和教学氛围,增加师生互动与问答环节。教师在备课的过程可以结合班级同学的特点和实情,对于重点和难点的部分反复推敲,借助多媒体、教具等辅助器具吸引学生的关注度,降低学习过程和学习环节的难度。动静结合的教学方式,能够缓解理论知识的枯燥乏味,同时结合动态试图便于大家的理解和学习,既能够保证课堂的参与度也能够提升在学习过程的认知。

(二)课堂凸显学生的主体地位

技工学校的培养目标是通过课程的教学能够帮助学生掌握技术知识,能够运用到未来的工作岗位之中,这就要求机械制图课程的设置要充分凸显学生的主导地位。机械制图的课程要求学生学会试图、能够手工绘图。在机械制图课堂中,老师应该要求学生能够通过基础识图后,快速画出草图并掌握计算机制图。一味的停留在识图阶段,单靠老师的讲授凸显不出学生的主导地位,在授课过程培养学生学会快速绘图以及计算机制图,保证学生作为课堂能动的主体,无论是教学目标、教学环节的设置都要彰显学生的主体地位。

(三)注重学习过程与学习方法

良好的学习方法能够帮助学生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因此在技工院校机械制图的学习中教师应该引导学重视学习的过程,注重运用合理的学习方法。“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重视学习过程的点点滴滴才能够在机械制图的课程中达到游刃有余的灵活运用。同时教师在课堂中也要帮助学生归纳和总结一些绘图技巧、方法,逐步培养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学习将以往的知识点进行自我总结、自我归纳学习方法,通过自身对于机械制图知识的归集,夯实基础,提升学习能力。

(四)提供实习机会,理论联系实际

再好的理论知识终归是要有效的运用到实践中,通过实践的学习和联系能够强化理论知识也能丰富自己的实习经验。在机械制图的课程中学校以及授课教师要注重理论与实际的合理结合的重要性。例如,在机械制图课程学习之余学校以及教学老师可以安排学生进入厂区参观、学习。通过实地参观的学习了解工作流程以及了解机械制图在整个环节的重要作用和意义;在课程结束后既要有相关的基础知识考试、手工绘图和计算机绘图的考试,同时也要增加车间实习的环节,学生通过实地学习和深入工厂之中能够加强机械绘图理论知识的运用,以及丰富自己的实践能力和实习经验,为日后择业奠定良好的基础。

三、结语

技工院校的教学目标、教学理念、教学方法都处于不断的完善和改革过程中,,作为机械制图教师也要及时了解学生学习现状,结合学校教学实情,在当下的教学环境中不断创新、优化课程设置和课堂教学,将繁琐、抽象的知识体系化,在教学的环节与实际相连接,为学生后续的学习和发展奠定基础。

参考文献:

[1]蒋益英.立体化教学模式在机械制图教学中的探索与思考[J].职业,2014.

机械制图的专业知识篇4

关键词:机械制图技工院校教学改革

技工院校机械制造与自动化专业中,课程机械制图是其必修的专业性基础课程。机械制图课程的教学任务是培养学生绘图与识图能力,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以及空间想象。在技工院校机械制造与自动化专业中,机械制图课程一般安排在学生入学的第一年学习,它是学好该专业其他专业课程的基础,同时它也影响学生将来实际工作能力。

一、教学改革指导思想

教学所需要解决的关键在于所学知识应该与工作实践相适应,以便学生在将来的工作中能够立即上手,学生能独立地完成绘制图以及识别工程图样。为此,笔者认为机械制图课程教学改革指导思想为:以任务教学贯穿机械制图整学年教学,将大纲规定学生需要掌握的教学内容分配在每一个任务中;重视情境教学法的运用,学生在真实情景中的任务驱动下完成学习任务;在教学中要特别重视任务驱动下强化练习。

二、改革教学内容:工学结合原则

技工院校教育目标主要是为生产一线培养技术人才。所以,技工院校培养机械制造及自动化专业学生时,也应该以学生能够满足企业的需求为最大原则,改革教学内容。传统机械制图课程教学时只是简单地绘图,学生很少见到工厂内实际加工零件图。由于学生在传统教学模式下很少接触到加工零件图和加工零件图,导致学生就业后很难迅速上手,为此,在机械制图教学时应该改革教学内容,教学内容以实际加工零件以及实际加工零件图下进行讲授,同时多安排学生深入工厂车间一线去观摩加工零件实际操作过程,以便学生能迅速掌握知识点。

三、改革教学方法:灌输教学转向启发引导教学

传统教学法以老师为主导,学生只是被动地听讲,即采用灌输式进行教学,学生完全处于被动接受地位,而且技工院校的理论课教学内容安排得很紧凑,学生没有完全消化第一节课的内容,就进入第二节课学习新的内容,没有时间思考与消化,只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

为了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应该改革教学方法,可以考虑运用启发式教学方法,从学生日常所见所闻为入口,将教学内容和实际联系起来,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四、改革教学方式:充分利用多媒体教学方式

传统机械制图课程教学方式多采用黑板、模型、挂图,学生用尺子进行画图,这种教学方式缺乏立体感,很多时候老师只是口述方式传授知识,学生学起来非常乏味和吃力,教学事倍功半。特别是在学习装配图和剖视图等知识时,传统教学方式下的学生很难构建出如此的图形,为此需要在机械制图教学中多采用更加直观和学生易接受的教学方式来组织教学。

在进行机械制图教学时应该多利用多媒体教学法,以及autoCaD等制图软件教学,这些方法能够充分利用计算机绘图的优势,而且能及时进行修改,从而能够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减小学生手工绘图的心理压力,提高教学效果。

五、注意学科知识的连贯性

机械制造及自动化专业课程中,学科之间是相互联系和相互渗透的。为此,在教学机械制图课程时也应该注意它与其他学科之间的关联性,尽量对所学知识进行展开,为其他学科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比如机械制造及自动化专业中,autoCaD课程、机械制图以及pro/engineer课程可以结合起来提高教学效果,可以利用autoCaD完成二维图的绘制,或者利用pro/engineer软件绘制剖视图以及装配图等方式提高绘制的图形的空间立体性,从而使学生能够更容易看懂图形,提高教学效果。

六、以学生为主体,建立科学的考评模式

技工院校学生学习的目的是能够实现知识运用于将来工作中,因此考评模式应该以学生为主体,建立多元化、互动式考评模式。考试内容应该以基础知识以及基本技能知识为主,考评的目标是了解学生对基础知识以及运用知识的能力。所谓多元化考评模式,指的是建立多种形式的考核办法,考核中学生可以主动参与考核过程,以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七、结语

由于技校生基础比较差,为此机械制图课程在教学时应该对传统教学内容、方法、手段等进行改革创新,让学生在做中学、学中做,实现学习与企业工作岗位的零对接。

参考文献:

[1]蒋益英.立体化教学模式在机械制图教学中的探索与思考[J].职业.2014(9).

机械制图的专业知识篇5

关键词:中职;机械制图;识图

机械制图是一门研究机械图样的绘制原理和识读方法的传统课,也是一门工具课,是机械类中职生首先必须掌握的基础课程之一。该课程内容较多,一般可划分为绘图和识图两部分,二者既有联系也存在一定的差异。机械制图的图样被称为工程界的语言,能否快速准确识读图样,对学生学好后续的专业课及今后的就业都有重要作用。为此,中职机械类专业教师必须努力提高教学质量,培养具有扎实基础知识和熟练专业技能的学生。笔者从事机械制图教学多年,在实践过程中,对机械制图教学的现状进行了分析与反思,并不断寻求相应的对策来化解教学中存在的弊端。

一、《机械制图》教学现状分析

1.教学效果不理想。

机械类中职生初进校门就开始学习制图,从制图基础知识、相关的标准开始,到投影原理和基本体的表达与识读,再到绘制图样和识读工作图,需要学习的内容比较多。教师希望学生既能绘图又能识图,但学生往往学了后面忘了前面,有部分学生甚至到了毕业还不能识图更不会绘图,与该课程的教学目标相差甚远。产生这一现象的首要原因是中职生普遍存在文化水平偏低和接受能力不强的弱点,机械制图则需要大量的立体几何知识,大部分学生这方面的知识基础不牢固,刚进入中职相关专业的知识储备也不足。而机械制图又是教学难度较大的课程,许多规定划法、尺寸标注和公差配合都需要学生牢记,并能熟练运用,在短时间内学生很难掌握这些制图技能。

2.制图课制约了其他专业课的展开。

中职生在校学习时间一般为2年,其余时间在外实习,制图课的教学要安排两个学期。目前,有关制图课的教材均用大量篇幅介绍绘图的内容,把识图放在绘图之后,教师一般在第二个学期才开始教零件图和装配图识读。这样就会使学生过多停留在绘图的教学之中,迟迟不能准确识图,而学习其他专业课,真正需要的是识图而不是绘图,结果导致其它专业课受其限制无法展开。如机械类的车工、铣工和钳工等课程,均安排在第一、二学期,这些课程的顺利进行都需要识图的帮助,不能识图就无法进行作业的练习和实操工件的制作。

3.课程内容与学生就业实际不符。

在常规的机械制图教学中,绘图占据主导地位,教学内容和学时的占用比例也是如此。一些教师按照教材的先后顺序及内容编排不折不扣地耐心教学,忽略了岗位实际需求和学生的就业定位。中职生毕业之后一般都在生产一线当技术工人,工作的任务是看懂图纸,按技术要求制作出合格的工件,那些在流水线作业的工人甚至连图纸都不用看。所以,学生在校期间没有必要花过多时间在绘图知识和技能的掌握上,而忽略了识图的主导地位。

4.制图课所占学时过多。

机械制图课程的学时多达百个,比一些专业课的学时还要多,目的在于培养学生的绘图能力。实际上学生识图和绘图的能力,并不等同于专业技能水平,识图和绘图只是为学习相关的技能提供帮助,起一个中介的作用。例如车工,识图是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设计者的意愿,真正的技能水平则表现在机床的操作、工量具的使用及按时完成工件的制作。另外,专业课的理论学习和实操训练更需要宝贵的学时,因此,将过多的时间放在制图的教学上不尽合理。

二、提高《机械制图》课程教学效率的对策

针对中职机械制图教学出现的弊端,一些教师和学者均提出了许多解决办法。例如:教师应精心准备教案,最大程度地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采用包括多媒体教学在内的多种教学方法等,这些措施对提高制图课的教学效果能起到一定的作用。但最重要的还是专业课教师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改变思路,把重点放在识图上,有的放矢地进行教学。

1.明确机械制图课程的教学目的。

机械制图课程的教学目的是什么?是要学生既能识图又能熟练绘图,还是有主次之分?从制图二字来看大约可理解为绘制图样或制造图样;根据大多数制图课程的教材内容和编排顺序来看,也都是则重于绘图。可见,机械制图的教学目的一般来说是要学习者通过该课程的学习,能够绘制出合格的机械图样,这样的定位对于从事机械设计工作的高校毕业生来说是合理的,但对于中职生而言则是学非所用。其原因有三:一是从学生的就业导向来看,大部分中职毕业生是企业生产一线的技术工人,而不是从事设计的工程技术人员。换言之,中职生更需要识图知识而不是绘图技能。二是从在校期间的课程安排来看,教学的顺利开展迫切需要学生能快速识图,为学好其他专业课奠定基础。三是从识图与绘图的难易程度来看,识图比绘图更容易理解和掌握,更符合中职生的特点。所以,中职机械制图的教学目的应以识图为重点,采用高效的教学方法,快速提高学生的识图能力,为中职生当前的学习和今后的就业服务,此目的也体现了职业教育和机械制图教学大纲的精神。

2.采用先教识图后学绘图的办法。

常规的制图教学是从基础知识学起,最后才是识读零件图和装配图,这样的顺序不够科学与合理。先教识图的做法,则是从零件图的识读开始,学生第一堂制图课就学识图,能让他们带着疑问和好奇去思考问题,寻找正确的答案,去听教师的讲解。教师开始可选择较简单的零件图,从图中的投影原理、尺寸标注、相关标准和技术要求,进行分门别类的讲解,同时运用实物模型、挂图和多媒体的三维动画进行演示,这样便于学生快速掌握识图知识。若学生能在较短时间内学会识图,同样可以再学习绘图,这样只是改变了教材内容的先后顺序,但不影响学生的整体知识结构。目前,还有一些学生是工学结合或两年学制的,更有必要先学识图。此法也符合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理念。

3.选择有针对性的教学内容。

与制图有关的教材一般都采用较大篇幅介绍绘图的基本知识、基本体与组合体的表达和装配图等内容。编者是考虑到教材的完整性,同时为了适应不同学习能力、不同兴趣爱好的学生。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为了适应学生个人能力的差异,在短时间内快速提高学生的识图能力,必须分清主次与重难点,对教学内容进行必要的整合和筛选。对于几何画法、绘图基础知识和装配图等知识,可只作简单介绍,重点则放在投影基础、专用符号、规定划法以及如何从平面图想象出立体的实物形状等。教学内容选择的原则是必须为提高学生的识图能力服务。

4.以零件图为突破口。

零件图是加工零件的依据,无论从尺寸标注、公差配合及技术要求等方面都要求做到精准无误。零件图最大限度地反映了设计者的意愿,是识图的关键环节。学生只要读懂了零件图,就可以进行工件的加工制作,为以后的专业课学习铺平了道路。所以,教师在学时的安排、教材的选择上都要以此为重点。另外,机械制图教材列举的零件图数量很少,不能满足学生的需求,不足以开阔视野,教师可大量采用生产一线的零件图,以补充教材内容的不足,让学生多接触图样多识读,看不懂的可以先进行小组讨论,发表各自的看法,然后教师当场点评和讲解。这样能使学生的识图能力快速提高,并与生产一线的要求更加贴近。

三、关于机械制图教学的几个设想

一是把机械制图改为机械识图。这不仅仅是个别文字的改变,而是从教材内容的选择、教学过程的编排以及教学方法的采用等方面,充分体现以识图为重点的教学原则。同时,有关纯属于绘图的知识可删减,真正做到教学为学生掌握识图知识服务。

二是取消手工制图的教学。手工制图与CaD相比存在效率低、不准确、不易保存等缺点,在企业的实际工作中已基本淘汰,教师和学生没有必要在这方面浪费过多的时间和精力。

三是把绘图放在CaD中进行。由于CaD在绘图方面的功能强大,取代手工制图已是必然。中职生在电脑软件的使用方面能力较强,社会上的许多行业都大量使用和普及CaD,把绘图放在CaD中进行教学是非常明智的选择。

四、结束语

中职机械制图教学虽然存在一些不足,但整体发展趋势还是积极的,一些优秀学生确实能够做到既会绘图又能识图。根据笔者多年的教学经验,先教识图后学绘图、以零件图为突破口进行教学等方法更加适合中职的制图教学,更加适合中职生的学习特点,能极大地提高该课程的教学效率,并满足生产实际的需要。专业教师应在教学中不断发现、分析和解决问题,做到好教、好学、好用、够用,为企业培养大批高素质的技能型人才。

(作者单位:清远市职业技术学校)

参考文献:

[1]杜吉陆.机械制图[m].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09.

[2]魏勇.机械识图与autoCaD技术基础实训教材[m].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07.

机械制图的专业知识篇6

[关键词]中职;机械制图;教学方法;有效性

中图分类号:tH126-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914X(2016)22-0225-01

引言

机械制图是中职学校机械专业必修的一门基础课程,主要是培养学生的三维空间想象能力、读图能力及绘图能力,具备继续学习专业技术的能力,为今后从事机械行业工作打下基础。当前,部分中职教师沿用传统的教学内容及课堂说教式的教学方法,不仅学生感觉学习困难、枯燥无味而厌倦学习,而且教师也感觉自己是“出力不讨好”。虽然专业教师一直强调本门课程有着举足轻重的意义及作用,但从CaD课程教学中发现,部分学生的机械制图知识非常薄弱,需要花费很多时间补充相关专业内容。另外,从近几年的顶岗实习反馈情况来看,多数学生反映机械制图知识很重要但没掌握好。总的说来,本门课程在教学过程中虽然很重视,但没有达到预期的教学目标,即机械制图教学的有效性比较低。

一、机械制图教学有效性低的原因分析

1.1中职生的学习状况不佳。

近几年来,伴随着高中教育普及程度的提高,几乎所有中职生都是未考上普通高中或不想读书的,这些学生的文化基础知识普遍较差。同时,他们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自我约束力较差,缺乏自学能力和自信心。进入中职学校,对新环境、新教师、新教材、新教法难以适应,对全新的专业基础课和专业技能课学起来更感费力。部分中职生在学习中遇到困难就选择放弃,缺乏克服困难的毅力。有的中职生不愿意学习,而把精力用在打电脑游戏及玩手机上,荒废学业。因此,中职学生的学习状况大大影响了机械制图课程教学的有效性。

1.2教学内容有待更新。

当前,中职机械专业毕业生的就业方向大多数是操作工、技术员。企业对中职生手工绘图能力要求不高,但对读图能力和用计算机绘图能力要求相对较高。但是,大多数中职学校机械制图教学还沿用上世纪八十年代的教学内容,课本及习题册都以手工绘图为主,教材中存在着许多陈旧老化、不符合社会发展要求的教学内容。同时,本课程为了追求学科的系统性和完整性,导致教学内容庞杂,学时膨胀,实用性和针对性不强,很多偏难的内容学生学不懂。而且还有许多制图标准的基本规定、标准件、常用件及其规定画法需要记忆。这样的教学内容,不但让学生感觉学习内容枯燥无味,缺乏现实针对性,而且在很大程度上影响机械制图课程教学的有效性。

1.3教学方法有待改进。

目前,中职教师在机械制图教学中多数采用说教式教学方法,主要运用板书、典型的模型及挂图等进行教学,效率低、信息量小。虽然使用的教具、模型及挂图具有典型性,但是数量太少,不够丰富,学生难以很好地形成零件的形状结构及空间思维。为了更好地培养学生的三维空间想象力,教师有时会利用许多课堂时间绘制一些模型的视图,但是学生没有耐性专心听讲,效果也欠佳。虽然教师很努力地上课,但是传统的课堂说教式的教学方法难以提起学生的学习兴趣,课堂教学效果不佳。

二、提高中职机械制图教学有效性的方法

2.1精心调整教学内容,明确教学目标。

在机械制图教学中,应该根据中职教学大纲、生源质量及现代企业对人才的要求,精心调整教学内容。例如,现在采用计算机绘图,可以使用中望CaD软件中的“制图标准统一化”和“机械图库”功能,对制图标准的基本规定(图纸幅面与格式、比例、字体、图线、尺寸标注)和标准件、常用件及其规定画法进行教学优化,减少繁杂的记忆;而手工绘图趋向于草图绘制,常用几何图形画法也需要适应计算机软件绘图的要求。三维实体造型技术在计算机上得到广泛使用,轴测投影的绘图内容及原理简单介绍即可。重点在于掌握投影作图的原理与方法、零件的表达方法及熟悉制图国标中的相应规定,最终做到用平面图形准确完整地表达零件的结构、形状,并标注出尺寸和技术要求。基于基础理论适度的要求,形成以专业技能和岗位要求为目标,以“会用、实用、够用”为原则的教学内容体系,让学生学以致用,提高综合能力。

2.1应用现代技术,改进教学方法。

在计算机技术迅速普及的今天,教学中利用多媒体教学设备可以解决传统机械制图教学中存在的一些问题。例如,通过制作多媒体课件展现机械制图中的图形及立体模型,减少板书,有效突出教学重点及解决难点,同时丰富教学内容,提高教学效率。利用3D软件建立模型,通过动态演示代替各种木制教具讲解基本几何体、组合体、装配体、零件等,在屏幕上可以随意进行翻转、剖切、拆卸和装配,使学生全面了解空间形体的结构、观察内部结构及装配关系,有效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空间想象力。同时,在教学中还能随时调用已制作好的各种素材,使课堂教学更为灵活、教学过程更为生动,大大提高了教学效果。

2.3注重“做中学、做中教”。

部分中职生的素质较低,但是有动手能力强和对计算机感兴趣的特点。根据中职学生这两个特点,可以让学生在“做中学,做中教”中掌握知识及技能。中望CaD软件绘图很容易入门,因此,可以让学生使用计算机在抄画图中学习制图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在简单的3D建模中学习正投影法、视图、基本体、组合体和图样画法等内容。为了让学生加深对机械制图知识的理解,可以到拆装测绘室测绘典型零部件及绘制装配草图,然后用计算机绘制并打印图纸。通过精讲多练,直接用计算机绘图,突出实践,突出专业性,不但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和效果,而且提升学生的成就感,强化了计算机绘图能力。

2.4开发校本教材。

为了提高中职机械制图教学的有效性,需要根据现代社会的需要,针对中职生的学习状况和特点,运用多媒体技术,采用计算机绘图的教学方法,以学生“会用、实用、够用”为原则,编写《机械制图》校本教材,从而更好地实现教学目标。

2.5使用愉快式教学法。

目前机械专业的部分学生处于“厌学、被迫学”状态,缺乏远大的理想目标,觉得上课很乏味、苦闷,甚至是煎熬。因此,在上课的时候,教师不能只顾自己不停地讲,要随时注意观察学生听课情况。当许多学生听不进或听不懂的时候,就应用生动的比喻进行讲解,甚至利用一些相关的趣味常识及生活趣事调节课堂学习气氛,把笑声及欢乐带入课堂,从而让学生想学、乐学。同时,机械制图课堂上讲授的内容要能够应用于实际,让中职学生感到能学以致用,因而更有收获感。还可以通过展示学生作品和竞赛绘图的方法,让学生体会成功的喜悦和自豪感。在欢快的氛围中学习机械制图知识,更能强化记忆,使得学生牢固掌握知识,提高能力。

结语

在机械制图教学中,需要根据中职学生的素质及特点,结合企业的岗位要求,及时了解学习现代制造技术并融入教学之中,更好地提高机械制图教学的有效性,努力培养适应社会发展及企业需求的高素质专业人才。

参考文献:

机械制图的专业知识篇7

[关键词]高职;汽车机械制图;现状;对策

[中图分类号]G71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3878(2016)02-0041-04

高职院校开设的《汽车机械制图》(以下简称“机械制图”)是汽车相关专业学生接触的第一门重要的专业基础课。学好机械制图,可为专业核心课程打下坚实的基础。图纸是工程师的“语言”,图纸与生产、设计息息相关,但在教学中,存在的问题较多,如教学效果不明显,学生学习积极性不高,识图能力较差等,教师要创新教学方法、教学内容、教学手段,让学生在每节课中都有收获。

一、高职院校机械制图课程教学存在的问题

(一)学生基础薄弱,未认识到这门课程的重要性

在汽车类专业中,既有理科生,又有文科生。在专业分布上,既有偏向于文科的汽车营销等专业,又有偏重技术的汽车电子等专业。部分学生不重视这门课,他们认为将来就业用不到这门课程的知识,对这门课程的实用性了解不足。如部分学生开始很认真学习,但是后来发现比较难学,特别是空间想象力不强,学习积极性不高,最后放弃这门课程的学习。大多数学生不知道这门课程的重要性,不清楚这门课程是学好专业课的基础,更不了解能够阅读工程图纸是一个技术人员必备的技能。汽车类专业培养的学生大部分都是服务汽车后市场,后市场主要集中在汽车营销、配件营销、汽车维修等。从事汽车营销的学生基本用不到这门课程的知识。从事汽车维修的学生认为这门课对他们就业有一定的帮助,但是觉得学起来较为困难,同时他们认为一些修车师傅只有初、高中学历也能修车,也觉得这门课即使学不好也无关紧要。一个高素质的汽车维修技师是必须理解工程图纸,例如发动机装配图,图纸上的装配工艺非常严谨,图纸是指导生产的。图纸的功能之所以被弱化,是因为现在修理市场主要采用师傅带徒弟的模式,师傅怎么拆,徒弟就怎么学。还有小部分学生进入汽车前市场,如生产线,因为现在工厂普遍采用流水线作业,追求高效率,所以弱化了对工人的读图、识图能力的要求。

(二)计算机绘图和机械制图未做到有机结合

目前的教学方式主要是延续传统的教学方式,如:先讲画法几何,再讲投影原理等。教学辅助工具还是包装盒糊制的简易三维教学模型或者木质教具,教学内容枯燥,教学方式单一,教学内容陈旧。大部分90后的学生看到老师在课堂上举的例子都是轴类、箱体类等生硬而死板的零件,学习的兴趣锐减,因为他们从来没见过这些零件,更不明白抄画这些零件图对他们有何本质上的帮助。学生听不懂,教师很苦恼。教学方法不能与时俱进,课堂与企业未实现无缝对接,反观现在的企业早已丢掉图板,普遍采用计算机辅助设计。高职院校的《汽车机械制图》与《三维设计软件的使用》等相关课程一般被安排在2个学期独立开课,没有将二者有机整合起来,而是割裂分开。在当前制造业全球化协作分工的大背景下,我国企业广泛、深入地应用三维设计技术。高职院校加大三维创新设计方面的教育,已是大势所趋。现代企业的产品设计都是使用catia,ug、cero等三维软件进行设计,设计完之后再用这些软件出工程图,或者导出二维图,用autocad二维设计软件进行尺寸标注。

(三)理论与实践相脱节,学生没有感性认识

机械制图的有些章节中包含零件的加工工艺,可是学生根本不了解零件加工工艺。金工实习就是对“零件加工工艺”知识点的最好补充。如果学生操作过车床、铣床、钻床等加工设备,再学习零件加工工艺这一章,就会游刃有余。部分高职院校汽车类专业没有开设金工实习实训课程,主要考虑经费和学生安全问题。

二、高职院校机械制图课程教学改革的对策

(一)改革教学内容,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积极性

机械制图的讲授要求按照汽车类专业人才培养目标,以培养学生的识图能力为主线,在教学中要遵循科学的认知规律。培养学生的兴趣,改变学生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改变学生“要我学”、“逼我学”为“我想学”。在汽车相关专业的机械制图的课程中,应该大胆删除画法几何等晦涩难懂的知识点,直接讲授三视图的投影规律。传统的机械制图讲课中一般以一个齿轮、箱体类零件或者圆锥等为例子,讲授基本试图及其投影关系,学生普遍不感兴趣,学习积极性不高。在期末考试中,会有一道题要求补画三视图,结果是约一半学生答错。如果结合汽车专业实际,以一辆汽车的三视图(如图1所示)为例子,给学生讲授基本试图的投影规律,学生们一看便懂。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适当结合企业实际,讲授工程图纸在企业的实际用处和重要性,调节一下课堂气氛。例如,讲授“圆弧连接”这一个知识点,传统的讲法是给学生讲授如何用圆弧连接画一个吊钩,部分学生觉得枯燥没兴趣,但是假如要求同学们画一个苹果公司的logo(如图2所示),同学们注意力基本上都集中在课堂上,并且争先恐后地画,教学效果非常明显。这个例子包含有:内切、外切、线段分析、修剪等知识点及操作命令。国内有学者建议,在高职院校机械制图课堂中,不一定非要让学生画机械零件,学生对这些东西不感兴趣,不如让他们画茶杯、水壶、汽车等,甚至可以画“愤怒的小鸟”,学习效果事半功倍。实践证明,改革教学内容和方法不仅可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更能激发学生学习的原动力,可以将生硬、呆板的课堂变得更加活跃、生动。

(二)机械制图要与计算机绘图整合教学,强化计算机绘图和改革考核方式

将计算机三维造型设计与计算机二维绘图的内容融合到整个机械制图的教学过程中,使计算机绘图成为贯穿全书的一条线。这种教学方法更加符合现代信息化教学的要求,教学方式和目标与企业所需人才标准可以无缝对接,适应时展要求。机械制图的教学重心由二维绘图为主向三维绘图为主转变。传统的二维设计需要很强的立体想象能力,这种能力对于初学者比较困难,容易出错。众所周知,婴儿出生第一眼看到的都是三维空间,如果采用三维教学为主,更加符合人的认知规律,这就是3D电影为什么大受青年欢迎的原因之一。如果在机械制图课程中,大胆使用三维软件教学,以三维促进二维图设计,学生通过三维图联想二维图,再对着二维图思考三维现状,几个循环下来,识图能力会大大提高。三维设计对于初学机械制图的学生来说,具有上手快,立体感强的优点。用三维模型表达产品设计理念,不仅更为直观、高效,而基于包含了质量,材料,结构等物理、工程特性的三维功能模型,可以实现真正的虚拟、优化设计。机械制图也要突出实践操作,加强上机训练,同时可大胆改革考核方式,变传统试卷考试为上机考试。考试内容就是一张任务工单,防止学生相互抄袭,每个班有5份不同的任务工单,学生抽签选择工单号码。例如,任务工单1(如图3所示),要求学生首先看懂工单上零件的尺寸要求,再用三维软件画出零件的三维图(如图4所示)。换言之,就是要求学生绘制三维图的结构特征同任务工单的模型一模一样,如果特征有差异,教师可酌情扣分。上一个任务完成之后,再用auto-cad绘制该零件的工程图(如图5所示),图纸要求准确、完整、完美。一张图纸足以反映一个考生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更能提高学生的计算机绘图水平。

(三)机械制图要与金工实习相结合

室内满堂灌,不如现场几分钟。金工实习要与机械制图教学同步进行,因为机械制图课程中涉及零件加工和装配工艺,及齿轮等标准件、通用件的知识点。如果没有看见过实物,或者没有看见这些零件的装配,学生听起来像听天书一样。金工实习可以让学生了解“车、铣、刨、磨、钻、扩、铰、焊”等常规加工工艺,了解电火花加工、线切割等特种加工。高职学生喜欢动手,了解这些基本的知识和技能之后,机械制图课程就不会显得空洞无物。经过一轮实习,学生会发现,以前教课书上晦涩难懂的知识,在金工实习中会恍然大悟。这一点都不奇怪,因为机械制图本来就是一门实践性非常强的课程。如果主要考虑经费和学生安全问题,解决办法为:①可以采用减少金工实习种类和压缩实训课时,甚至可以只做钳工实训,这样可以大大提高学生的识图能力和动手能力,提高学生的专业技能,增强学生学习的积极性。②学生也可通过参观工厂或观看机床加工视频的方式认识各类机床,对机械加工产生感性认识,也对学习机械制图有辅的帮助。

(四)组织三维设计竞赛,强化绘图技能,丰富课外生活

学生机械制图读图能力和绘图能力的提高需要大量的上机训练,其方法为:以院或者系为单位举行三维设计竞赛;竞赛的目的是:以赛促练,以赛促学。也可以以获奖的学生作品为主题,举办应届毕业展览会,增加学生的自信心,让学生真正地了解到,学好这门课对将来就业很有帮助。通过竞赛或展览培养学生坚强意志、吃苦精神和科学的学习方法、严谨的工作作风。

三、高职院校机械制图教学改革的展望

在机械制图教学过程中,必须明确教学目的和教学要求,因为培养的学生不仅仅是工厂流水线上的操作工,而是适应社会需求的高素质的技术技能型人才。不仅要强化与提高学生的识图和绘图能力,更要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能力和严谨的工作态度。放眼全国,许多中小微企业转型升级,需要大量的夹具、工装工程师和绘图员,高职学生学好机械制图可以做研发助理、工艺工程师。总之,最好的教育就是适合学生未来需要的教育,课程教学必须培养学生的关键能力,让学生受用终身。

[参考文献]

[1]钟志贤.《机械制图》课程教学中提高学生“制图标准”能力的实践[J].高教论坛,2015(3):96-100.

[2]杨东超.机械制图课程教学探讨[J].工程图学学报,2007(2):183-186.

[3]汪超.高职“机械制图”课程“问题导学式”教学模式探析[J].职教通讯,2015(6):62-66.

[4]林胜.基于“微课”背景下高职院校《机械制图》教学模式改革探析[J].高教论坛,2014(10):118-119.

机械制图的专业知识篇8

[关键词]多媒体机械制图课堂教学

一、新形势下我校中职《机械制图》课程改革的发展

现阶段是职业教育大发展的重要时期,在深化专业建设、推进课程改革的背景下,“以学生为主体,以能力为本位,以就业为导向”的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被提出。我校机械加工专业在全面调研、科学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培养生产一线操作工”的人才培养规格,确立了“培养生产一流技术工”的培养目标。中职《机械制图》课程作为本专业的主干课,主要是使学生具备相关中等应用型人才所必需的有关机械制图国家最新标准和引进标准,视图和绘制图样的基本理论和方法,投影和三视图、零件图、装配图等知识。

近年来,我校修改了本课程教学大纲,制定了新的课程标准,对教学内容与体系以及教学方法进行了较大的改革,本人就课程结构模块化、课程内容综合化和课程课堂教学有效化等方面,做了些有益的探索,在实践中尤其有感于在课堂教学中运用多媒体实施有效教学的实践。

二、新形势下,以多媒体为载体实施中职《机械制图》课堂教学的背景分析

1.多媒体教学的再认识

多媒体教学是以多媒体计算机、计算机网络、多媒体投影仪等硬件设备为平台,以图文并茂,声像俱佳,动静皆宜的表现形式,把电、光、形、声等多种媒体组合起来的在教学中运用的现代化技术。

随着网络技术的迅速发展,作为一种先进的教学方法,多媒体教学给教育带来了新的革命。这种新的教学方法不仅信息量大,而且化繁为简、化难为易、化静为动,把平时教师说不清道不明,学生不易掌握和理解的知识一目了然地展现在学生面前,其强大的功能吸引着老师和学生的眼球。因此,在课堂教学中正确、合理地运用多媒体,是信息时代的要求,也是素质教育的要求。

2.现阶段中职《机械制图》教学中的问题

目前,职业学校教学核心是对学生职业技能的培养,机电、机械类学生需要熟悉的专业课程较以往有所增加,需要强化训练的技能项目也增多,需要达到的技能等级也有所提高。在2+1的学制模式下,在现有师资水平和生源素质下,《机械制图》课程教学在实践中往往会出现以下问题。

(1)学时与容量的矛盾

一方面,为培养学生较强的专业技能,占学期总课时50%的实践课一般都是采用减少理论课学时来实现的。如《机械制图》课程原本需要150学时,就压缩到80学时左右,基于课程学习的系统性,其可简可删的教学内容不多,这就导致了专业学时与课程内容的不匹配。

另一方面,专业理论总学时的不足,必然会导致单位课时内学习内容的超负荷,导致无法保证《机械制图》课程课堂教学要求中实践环节的时间,出现来不及讲或来不及练得问题,无法保证课堂的有效教学。

还有,在课时不足的情况下,为完成教学任务,教师往往把专业理论课内容进行适当删减,所谓精讲。这样会导致课程知识体系被破坏,知识点出现断层现象,会导致专业课各课程之间内容的衔接困难。

(2)教与学的问题

从教师层面上讲,机械加工专业的相关课程在课改中进行了整合,在《机械制图》课程的教学中整合了《测量》、《工艺》、《材料》等课程的内容,对师资的专业理论知识和实践动手能力都提出了较高的要求。从目前看,教师的专业知识尚待提高,存在讲不透、挖不深、拓不宽的现象。

从学生层面上谈,相对普高学生,中职类学生的理解能力和接受能力要差一些,由初中升入中职,学生仅对专业有粗略了解,加上无实践,少认识,空间思维能力缺失,学习本课程的难度较大。往往在教学中会出现教师教得很辛苦,学生学得很无趣的现象。

三、新形势下,以多媒体为载体优化中职《机械制图》课堂教学

1.利用多媒体优化课堂教学,较好地实现了大容量教学

巴班斯基认为:最优教学过程应该在规定时间内,在教养、教育和发展三个方面获得最高可能的水平。“因为提高活动效率和节省时间这两个法则,是劳动活动的普遍法则。”运用多媒体技术进行专业课教学,一方面,课堂板书可以通过文本直接罗列,授课作图时可通过点击自动呈现图形生成过程,授课时可节省很多辅助时间,另一方面,借助Cai可进行高密度知识传授,对信息进行优化处理。它利用文字的闪现、图形的缩放与移动、颜色的变换等手段,不仅容量大、速度快、效果也更好。还可通过各种链接可以扩充信息,改变知识呈现方式,其课堂容量相对就较大,所讲授的内容就比较全面。

2.利用多媒体简化课堂教学,较好地实现了有效教学

从教育学角度看,有效教学指既有效率又有效果的教学活动。具体表现在学生在认知上,从不懂到懂,从少知到多知,从不能到能的变化和提高;在情感和体验上,从不喜欢到喜欢,从不感兴趣到感兴趣。在多年的教学实践中,多媒体作为课堂教学的重要手段,让教师在上课时把注意力集中在了组织教学上,让学生在课堂中多了思考和实践的机会,极大地提高了教学的有效性。

(1)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凡是富有成效的学习,学生必须对要学习的材料具有深厚的兴趣。”利用多媒体手段,让枯燥的机械专业知识与实际生活联系起来,让静止呆板的物体旋转灵动起来,让机器人伴着音乐走进机械课堂……多媒体通过图文并茂、丰富多彩的人机交互方式参与教学的过程,极大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眼中不时流露出的惊喜和渴望正是他们获取知识的推动力。

(2)培养了学生的空间思维能力

《机械制图》课程的学习,需要学生有较好的空间想象能力,能形成平面和立体的转换思维。实践证明,空间思维能力的培养需要表象资料的积累,直白地讲,就是要多观察和识记一些机械立体结构,利用多媒体的播放和动画功能,能较好地把机械零部件搬进课堂,让学生全方位地观察和了解机件的作用和内外结构,在见多识广的基础上,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自然而然得到了提高。

(3)突破了教学中的难点

实践证明,动中有静地演示讲解,学生对所学知识就容易理解,印象深刻。中职类学生对专业了解不够,专业知识贮备有限,在他们的头脑里形象思维占主导地位,往往会根据事物的外部特征进行概括和作出判断。他们的抽象思维过程,仍然离不开具体形象的支持。采用Cai动态图像演示,借助其丰富的媒体不仅能把高度抽象的知识直观显示出来,而且其突出的较强的刺激作用,有助于学生理解概念的本质属性,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较好地突破教学难点。

在一定层面上讲,恰到好处的多媒体应用有时胜过教师的千言万语,不仅让教学手段多姿多彩,而且让教学效果更显著。但同时应该认识到,我们在运用多媒体的过程中要体现为教学服务,为学生服务的原则,作为一种辅助教学手段,应与传统教学手段结合起来,发挥出更大的优势。

参考文献:

[1]崔允.有效教学:理念与策略[J].人民教育,2001,(7):42-43.

机械制图的专业知识篇9

关键词:机械制图传统教学教学模式教学质量

机械制图是技工院校机械类专业的一门主干技术基础课,担负着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绘制和识读机械工程图样能力的重要任务,机械制图课程的理论性和实践性较强,且比较抽象和枯燥。因此,教学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到学生对专业课的学习,甚至影响学生未来的发展。

一、传统机械制图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1.以教为主,忽视学生学习的主体性

传统机械制图教学模式,是根据教学大纲的要求,以课堂讲授为主,以挂图、模型等为辅助的教学模式,向学生讲解绘图原理、方法,学生则通过练习巩固知识。尽管不少学校积极引入了多媒体教学手段,在一定程度上改善了教学的直观性和生动性,但原有的灌输式的教学模式并未得到根本改变,所以效果并不显著,教师讲完课教学任务也就完成了,没有重视学生学得怎么样,效果怎么样?由于传统模式重教轻学,无法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不能从思想上激发学生学习的原动力和兴趣,所以他们容易对制图课产生厌学情绪,教学效果当然不理想。

2.重课本轻实践,忽视能力培养

机械制图课程的主要任务是培养学生的识图和绘图能力,这些能力的培养离不开实训教学。但是,传统教学模式明显偏重理论教学,对制图理论知识讲解比较系统,占用的课时达90%以上,而对绘图技能的训练却很少,有不少学校从未进行过零件测绘训练,完整零件图和装配图的绘图练习也极少,而徒手绘图的内容甚至被有些学校删掉。由于实训教学被忽视,绘图训练太少,造成学生对投影基本知识的理解不透彻,识图和绘图综合能力不强。

3.与其他课程衔接不紧密

机械制图、极限配合与技术测量基础、计算机绘图是联系比较紧密的三门课程,它们的内容也是相互衔接、紧密联系的。然而,在现行的教学模式下,这三门课程的教学独立运行,各行其是,缺少相互联系,导致教学内容庞杂,重复与脱节并存,不仅造成学时膨胀,教学效率不高,而且不利于学生对知识的掌握。

二、机械制图课程教学模式改进途径

1.整合专业教学大纲,做好专业基础课程衔接

技工学校机械制图课程的任务是培养学生的看图、读图、空间想象能力和绘图技能。因此,教师在教学的时候要努力钻研教材,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和社会的实际需要调整教学大纲,对机械制图、极限配合与技术测量基础、计算机绘图的相同内容进行整合。同时,本着实用、够用的原则删除一些重复内容及较难、较深的内容。如尺寸标注、公差与配合、形状和位置公差等内容在教学中是有重复的。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可以将这些交叉重复的内容删除不讲,只找出重点知识点加以讲解就够了,扩展在实际工作中比较实用的徒手绘图和计算机辅助制图动手能力练习。

2.转变教师角色,充分发挥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作用

那么,在机械制图教学过程中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呢?首先要激发学生对机械制图课程的兴趣。如在上绪论的时候,暂时不讲课本上的内容,利用多媒体教学对机械专业的就业前景、机械行业的现状、制图在专业发展中的作用等,通过视频播放的形式让学生有充分的了解,通过这样的方式提高学生对机械制图课程的兴趣。在讲授“轴测图”这部分内容时,老师可以精选工厂中常见的零件,让学生在老师的指导下完成图样的绘制。通过相应知识在绘图过程中的应用,使学生产生兴趣和跃跃欲试的求知心理,提高他们的求知欲,发展他们的学习兴趣。这样,学生对学习就有了信心,就能逐步养成刻苦钻研、勤于思考的习惯。

3.增强教学直观性,利用项目教学提高教学质量

在教学中充分利用多媒体设备提高教学内容的直观性,并通过项目教学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从而提高教学质量。多媒体教学作为现代化的教学手段,具有图文、动画和声音等功能,并具有直观性、动态性、交互性、科学性等优势。多媒体教学主要用于学生难以理解,需要有空间想象能力的内容的讲解。例如,在讲述读齿轮泵装配图的时候,利用多媒体教学把齿轮泵的内部各个零件做成3D效果,通过课件的运行与教师的讲授学生就能在比较短的时间内掌握装配图的读图和画图了。

项目教学法是通过实施一个完整的项目而进行的教学活动。项目的选取不要太难,太难容易影响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学生产生厌学情绪。如在剖视图的教学中笔者引入项目教学法,以绘制轴的剖面图为例,先让学生分组讨论,再把问题涉及到的所有以前学过的知识都总结出来,引申到局部放大图和简化画法的应用上来,学生看到实际的轴模型也同时画出轴的剖面图,自己总结画出放大图,学习的效果很明显。

4.“双师型”教师是机械制图教学质量提高的关键

机械制图教学要求老师不仅要有坚实的理论功底,还要有丰富的机加工生产知识、很强的手工和计算机绘图能力,并且熟悉常用量具的使用。但是,目前技工院校的专业理论教师大多是本、专科毕业后直接到学校任教的,与实际生产接触较少,实践知识不足,动手能力不强。机械制图教学改革能否成功,师资是关键。学校应该组织专业理论教师利用课余时间到实习工厂跟班实习,提高动手能力;也可以利用寒暑假,有目的、有计划地开展技能培训和CaD培训,有条件的学校应鼓励教师积极参加相关工种(包括CaD)的技术等级考试,提高技能水平。另外,学校还要经常选派教师到校外工厂参观和学习,丰富教师的实践知识,使之成为理论课和实习课教学均能胜任的双师型教师。

综上所述,为提高机械制图课程的教学质量,关键在于双师型教师的培养。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一定要转变角色,变灌输式教学为指导教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教学中以学生为主体,发挥他们在学习过程中的主观能动性,整合教学资源,运用多种教学手段,有效地提高课程的教学质量,使学生顺利掌握机械制图课程的内容,为今后专业课程的学习奠定坚实基础。

参考文献:

[1]钱可强.机械制图[m].北京: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2007.

[2]杨昌义.极限配合与技术测量基础[m].北京: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2007.

机械制图的专业知识篇10

关键词:cad;机械制图;教学融合

时代的发展,科技的发展,使得很多行业有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其中计算机技术的普遍应用是当今时代的趋势和现实。比如设计行业,不论是平面设计,三维立体影像设计,由cad软件进行的工业辅助设计,以及网络及多媒体设计等都和计算机技术紧密地联系在了一起,相对于传统的徒手绘制而言,计算机以其快捷,便利的优越性,为设计师提供了充分的技术手段,它将人们从过去诸多繁杂的劳动中释放出来,人们可以更快捷,更准确,更有效的处理各种文字,图形,图像等信息。

autocad辅助设计软件,是计算机技术与传统行业相结合的产物,笔者在课程教学中的一点感受,与大家共同探讨。

机械制造与控制专业均属于国家职业教育的重点建设专业,许多职业教育学院的机械制造、焊接(教改专业)、机电一体化等重点专业都同时开设有《机械制图》、《cad》两门课程,并成立了《机械制图》、《cad》合并课程教学小组。如何培养出具备使用cad/cam/capp等软件、实施工艺、数控编程、设备管理、质量检测和产品销售等技能的机械制造工艺人员和机械加工设备装配与维修人员,是值得认真研究的课题。www.133229.Com

以信息技术为代表的高新技术的快速发展,以极大的广度和深度渗透到机械装备制造业,与之相融合,使机械装备制造业发生深刻、巨大的变化。目前,cad技术在计算机、交通运输、机电、工民建……专业方面应用广泛。cad课程是否需要《机械制图》,两者之间应怎样融合、促进、发展,怎样深层次的学好cad,依据笔者多年现场实践经验及学校教学工作实践认为:

一、机械制图在cad中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1.随着计算机的发展cad技术在机械制图中得到了普遍应用及推广,cad技术的发展推动了计算机图形图像类和现代化机械工程的发展,特别是现代机械工业中数控机床及机电—体化技术和计算机精确建模的需求,更需要cad的基础知识和三维立体知识。

2.cad技术的发展不仅是计算机图像类的基础,也是机械制图现代化的体现,而且是开创思维发展的工具。它是提高了各类设计效率,缩短工作周期,加速新产品开发的实用技术。

3.cad技术是现代化制图的需要,它作为计算机辅助设计软件具有甩图板功能,但仍然需要有机械制图知识的支持,机械制图是训练学生的识图和制图的能力,是培养学生思维,树立三维图形和动手绘图能力的课程,是cad技术中必不可少的重要基础。如果没有机械制图知识,即使会使用cad,也将仅仅是一个描图员,因为也不可能创造出新的应用图形及机械图纸。

二、《机械制图》与《cad》联合课程模式

(一)课程思路。

以《cad》课程为技能主线,以《机械制图》课程为应用课题,有机地穿插与安排技能模块,贯穿全部课程,以动手绘制图纸能力,实际识图能力为目标,强调课程实用性及现实性,适当选取必要的理论课程内容,以实际动手应用能力为主,提高学生的兴趣所在,培养技能型熟练工种人才。

技能型人才的培养取决于学校,在专业课的教学中,虽然必须重视计算机绘图,但不提倡完全甩掉图板绘图,还应适当地强调按照实际的机械零部件,训练学生的实际动手绘图、识图能力。如果只是用计算机绘图,将不容易在头脑中建立起三维立体图形的概念,在实际绘图时不容易找到图形所对应的点、线、面。结合机械制图的实例来进行实际动手绘图、识图,能更好的在头脑中建立起三维立体图形的具体造型与形象。

摘要:在cad教学中,如何融入机械制图,两者之间的应用关系,本文以工程类教学中的cad与机械制图为例,对两者之间的融合关系进行了分析、探讨与研究。

关键词:cad;机械制图;教学融合

时代的发展,科技的发展,使得很多行业有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其中计算机技术的普遍应用是当今时代的趋势和现实。比如设计行业,不论是平面设计,三维立体影像设计,由cad软件进行的工业辅助设计,以及网络及多媒体设计等都和计算机技术紧密地联系在了一起,相对于传统的徒手绘制而言,计算机以其快捷,便利的优越性,为设计师提供了充分的技术手段,它将人们从过去诸多繁杂的劳动中释放出来,人们可以更快捷,更准确,更有效的处理各种文字,图形,图像等信息。

autocad辅助设计软件,是计算机技术与传统行业相结合的产物,笔者在课程教学中的一点感受,与大家共同探讨。

机械制造与控制专业均属于国家职业教育的重点建设专业,许多职业教育学院的机械制造、焊接(教改专业)、机电一体化等重点专业都同时开设有《机械制图》、《cad》两门课程,并成立了《机械制图》、《cad》合并课程教学小组。如何培养出具备使用cad/cam/capp等软件、实施工艺、数控编程、设备管理、质量检测和产品销售等技能的机械制造工艺人员和机械加工设备装配与维修人员,是值得认真研究的课题。

以信息技术为代表的高新技术的快速发展,以极大的广度和深度渗透到机械装备制造业,与之相融合,使机械装备制造业发生深刻、巨大的变化。目前,cad技术在计算机、交通运输、机电、工民建……专业方面应用广泛。cad课程是否需要《机械制图》,两者之间应怎样融合、促进、发展,怎样深层次的学好cad,依据笔者多年现场实践经验及学校教学工作实践认为:

一、机械制图在cad中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1.随着计算机的发展cad技术在机械制图中得到了普遍应用及推广,cad技术的发展推动了计算机图形图像类和现代化机械工程的发展,特别是现代机械工业中数控机床及机电—体化技术和计算机精确建模的需求,更需要cad的基础知识和三维立体知识。

2.cad技术的发展不仅是计算机图像类的基础,也是机械制图现代化的体现,而且是开创思维发展的工具。它是提高了各类设计效率,缩短工作周期,加速新产品开发的实用技术。

3.cad技术是现代化制图的需要,它作为计算机辅助设计软件具有甩图板功能,但仍然需要有机械制图知识的支持,机械制图是训练学生的识图和制图的能力,是培养学生思维,树立三维图形和动手绘图能力的课程,是cad技术中必不可少的重要基础。如果没有机械制图知识,即使会使用cad,也将仅仅是一个描图员,因为也不可能创造出新的应用图形及机械图纸。

二、《机械制图》与《cad》联合课程模式

(一)课程思路。

以《cad》课程为技能主线,以《机械制图》课程为应用课题,有机地穿插与安排技能模块,贯穿全部课程,以动手绘制图纸能力,实际识图能力为目标,强调课程实用性及现实性,适当选取必要的理论课程内容,以实际动手应用能力为主,提高学生的兴趣所在,培养技能型熟练工种人才。

技能型人才的培养取决于学校,在专业课的教学中,虽然必须重视计算机绘图,但不提倡完全甩掉图板绘图,还应适当地强调按照实际的机械零部件,训练学生的实际动手绘图、识图能力。如果只是用计算机绘图,将不容易在头脑中建立起三维立体图形的概念,在实际绘图时不容易找到图形所对应的点、线、面。结合机械制图的实例来进行实际动手绘图、识图,能更好的在头脑中建立起三维立体图形的具体造型与形象。

(二)实际教学中的课时分配。

1.分段式授课:比例为2:1,即《机械制图》为2/3而《cad》课程为1/3。机械制图作为一门专业基础课,其重要性对于机械类专业来说不言而喻。在分段式授课方式中打好机械制图课程基础对于教学来说是十分重要的。

2.融合式授课:将《机械制图》与《cad》融合为一门课,采用多媒体加上机练习教学方法,在讲解机械制图课程的同时掺入cad绘图的教学,使二者能够有机融合起来。这样就摒弃了传统的挂图、黑板上反复演示的缺点,让学生能够更容易理解复杂的建模、三维图形分析等等知识点。

(三)课程教法。

1.分段式授课:先讲《机械制图》,后讲《cad》,该门课按分类讲授,按各自方向讲解、各自理解接受。

优点是:分别学习各自理论较多,对各自主要命令及功能掌握较多。但教师在教学时要注意掌握不要将两门课分割,能够有机地通过实例教学与实训,对各部分的内容进行有机的联系。

机械cad首先要具备一定的机械制图的基础,能够看得懂拿到手中的机械图纸。这一步在实际的教学中,因为每一个学生在之前的学习情况的不同,使得在读图能力上的水平也是参差不齐,这就给教学带来一定的难度,所以在课程的安排上,一开始先就cad软件的各项工具进行简单的讲解和示范,先让学生们在脑海中留下一个大概的印象,然后以绘制实际的图形为主,精心的安排好每一个图形所要用到的工具,做到每一个图形有一定的针对性,针对某一些工具,这样能够让学生在绘制的过程中熟悉和理解这些工具,又避免了一个图涉及到太多的工具而使得学生产生混乱无所适从。

通过这些简单的图形,学生能够熟悉cad中的各种使用工具,知道这些工具怎么用,有些什么样的作用和效果,达到这一步之后,cad的教学就开始进入第二个阶段——复杂图形的综合应用。之前一个阶段为的是让学生掌握工具的使用方法,但这些工具什么时候使用,一些图形使用什么方法做是最快捷方便的,学生们还没有概念,有些学生拿到一个图他们有无从下手的感觉。这时候,在教学时,第一个要做的是给学生演示制图的过程,教会他们分析的过程。在绘制之前,先给学生们分析图形的构成,一个复杂的图形通过分析将其解构成一些简单的图形,比如一些零件的弧面是由多个圆弧相切连接起来的,这时候就要给同学分析哪里到哪里是一段,哪里到哪里又是一段,同时也要给出分析,这些圆弧用工具画的时候怎么做,是直接圆还是直接圆弧,如果是圆又要看哪一种作圆的方法才能做出来。分析完图形的构成之后要给学生灌输作图的流程,从中心线开始,先外后内,先易后难,让学生养成一个良好的作图流程习惯对制图的速度和准确性都有着很好的效果。

分析完成之后,要将制图的过程演示出来,所以先由教师来做,因为之前的分析过程的存在,所以在制作的时候常常利用提问的方式来加深学生们对图形制作的理解,做到一些关键的部分,让大家回忆分析过程时讲解的方法,然后在演示完毕之后,让学生们自己绘制一遍,实际练习和感受,这是无论怎样详细的讲解也无法代替的。

通过一段时间的演示练习,在学生掌握良好的情况下就可以进行第三个阶段——自主绘图,在这个时候,学生对制图的方法过程都有了一定的理解,现在要培养的则是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了。这个时候,以学生自己练习为主,老师单独指点为辅,培养学生的独立分析能力和做图能力,必须让学生自己去画,让他们学会自己读图分析,自己去想如何使用工具去实现,在他们独立制图的时候,他们才会发现各种各样的问题,引发他们的思考,这时候老师所要作的一个是启发他们,而不是代替他们去做,再者就是解答他们遇到的各类问题,提出各种可能,纠正一些不正确的方法。

在这期间你还会发现很多学生们的奇思妙想,制图是一个灵活的作业,没有一个固定的做法,有着各种途径去实现,在教学中你也会通过学生的练习去发现很多没有想到之处。

2.融合式授课:将两门课作为一门课讲授,按1:3比例讲,先讲《机械制图》,后讲《cad》,以《cad》为主,《机械制图》为辅,以《机械制图》为线贯穿始终,在讲《cad》时与《机械制图》结合起来,时时不忘《机械制图》国家标准,用《cad》带动《机械制图》,每讲一节cad时,对机械制图作相应的简要介绍,尤其是要按照机械制图知识建立三维立体图形去体会cad作法,在cad作图完成即初步检验图形,并应留一定量的作业,全部要用cad来完成,最后训练出来的是能够结合机械制图且熟练掌握应用cad的人材。融合式优点:两者兼顾,既应用了机械制图国家标准又适应了cad的先进性,既在头脑中建立了三维立体图形,又应用计算机绘制了图形,并且可以较早甩图板绘图。使学生结合机械制图作图法,进一步深入与透彻理解cad命令。

三、教学中应注意的问题

1.在《机械制图》教学中,要注意新国标,简化画法,特别是视图的正确性画法。以突出动手能力和实用性为主线,对画法几何部分要适当选取一定幅度的适用内容,不必强求理论体系的完整性。

2.在《cad》教学中,要注意细节与精确的实际技能项目。典型的特定技能如:极轴追踪,极坐标,尤其是一些标注上的要求和各项设置问题,一定要严格训练学生以机械制图国家标准为准,不要标错和画错。这些关键性的应用技能与技巧,教师要通过多层次、多方位的训练,使学生切实地掌握。例如:图形合并(pedit)命令,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命令,当与机械制图的实际应用实例想结合对照进行教学后,学生感到真正学深学透了。

专业课教学应当有针对性地培养相应技能型人才,将《cad》与《机械制图》真正的有机融合在一起,有利于人才的培养。有利于职业教育与产业结构调整密切相关,职业教育与本地的产业紧密衔接,相辅相成。

参考文献:

【1】姜毅平.《cad》与《机械制图》课程的有机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