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微课程教案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6 03:02:54

初中语文微课程教案篇1

关键词语文教学微课应用

中图分类号:G633.3文献标识码:a

0引言

随着人们生活节奏的加快,使得我们已经进入了“微”时代,微博、微信让人们的沟通快捷、方便。而在语文教学方面,微课的出现打破了传统的教学方式,为语文教学开拓了新视野。微课以其富有感染力的音效、生动直观的图像、启发性的视频片段等特点脱颖而出,满足学生对不同学科知识点的个性化学习,按需选择学习,既可查缺补漏又能强化巩固知识,是传统课堂学习的一种重要补充和拓展资源。为了促进初中语文教学水平的提升,本文对微课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应用进行了研究,以期能为初中语文教学提供一定的参考。

1微课的内涵及特点

微课在国内有“微型课堂”、“微讲座”、“微课程”、“微学习”、“微课”等不同说法,对于什么是“微课”,人们尚未取得一致的认识,因此,对“微课”一词的界定是开展研究的开端和关键。在国外,“微课”一词最早是由美国新墨西哥州的高级教学设计师戴维・彭罗斯(Davidpenrose)提出来的,他认为微课是以在线学习为目的,运用建构理论在短时间内进行实际教学的一种教学方法。而在国内,对“微课”概念研究得较早、较深入的是胡铁生和李玉平。胡铁生指出,微课是基于新课标及教学实践要求,以教学视频为主要表现形式,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针对某个知识点或教学环节而开展的教与学活动的有机组合;李玉平在开展微课程研究前,曾做过“关注小现象”、“开发小策略”、“积累小故事”的研究(简称“三小”研究),后来他发现,通过制作研究小视频来展现“三小”研究的方法和成果效果不错,并开始在教师群中试验、推广微课程。他所推广的微课程,由文字、音乐、画面组成,每个微视频时长约为5分钟,主题突出,一课一事,每个微课程内容相对独立,可独立使用。综合胡铁生、李玉平等人的观点,微课是以教学视频为主要表现形式,围绕学科知识点进行的教学展示及资源的有机整合。微课的资源构成可以是微教案等单一类型的教学资源,也可以是多种资源的有机组合,而其课程载体以微视频为核心资源,其他各种资源并存。至于学习方式,微课既支持传统的单一教学模式,也能够满足用户自主、多样化学习的要求。正因如此,微课具有短小精悍、主题突出、资源多样、教学灵活等优势,被越来越多的教师运用于教学。

2微课在语文教学中的应用

微课具有在较短时间内讲解某一知识点的极大优势,因此教师可以将教学重点、难点单独列出制成微课件或微视频供学生学习,这样既可以强化学生对教学重点、难点的理解,又可以给语文基础较薄弱的学生提供两次甚至多次学习机会,从而增强学生的学习信心,为语文教学打好基础。下面笔者以具体的教学案例说明微课在语文教学中的运用。

2.1教学案例一

《繁星》是一首极富诗意和诗情的现代诗歌,教师在讲授这一课时要引导学生深刻地领悟蕴含于其中的诗意与诗情,这也是教学的重点和难点。诗中极富韵味的意象很多,学生要读懂这首诗歌,就要学会对诗歌中的意象进行赏析,在体会诗歌意象美的基础上感悟诗人的情怀。教师如果以传统教学方法教授这些内容,很难让学生取得较好的学习效果。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教师可以在课前选取诗歌中重要的意象,并将这些意象有机整合制成微课件,通过微课件中展示意象的能指和所指,引导学生解读意象中隐含的诗人情怀,体会诗歌的意象美,如此便能较好地突出教学重点,让学生在有限的课堂时间内接受知识、消化知识,最终实现知识的内化。此外,音韵美也是这首诗歌的一大特色,教师也可整合微课中的多种资源,如音乐的播放、画面的呈现、诗歌的诵读等,为学生创造一个有声有色的课堂,让学生真正感受到诗歌的美与诗人的情。

2.2教学案例二

完整的教案设计包括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学方法、教学课时、教学过程、教学反思等内容。但就目前教师的教案设计来看,很多教案设计都趋于形式化,未能起到应有的作用。鉴于此,教师可以根据教学内容设置微教案,将教学过程细化、科学化,以便为课堂教学提供服务。如教学《苏州园林》一文时,教师要让学生了解苏州园林的特点,务必使游览者无论站在哪个点上,眼前总是一幅完美的图画。但是这个知识点比较难掌握,因为很多学生都没有游览过苏州园林,课本上也没有插图。教师可以借助微课,生动地向学生介绍亭台轩榭的布局、假山池沼的配合、花草树木的映衬、近景远景的层次、角落门窗的设计等。学生一边听着详细的配乐解说,一边欣赏多彩的园林图画视频,研究苏州园林的布局、色彩、搭配、雕刻等,就很容易体会到苏州园林的美感,领会设计者和工匠们的技术高超。这样一来,既可避免了教学过程的冗长和形式化,也可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微课的传授既可在相对固定的时间和空间中进行,也可不受时间、空间的限制,这便在很大程度上为学生的自主化、个性化学习提供了可能。如学生在学习《人民百万大军横渡长江》这一课时,既可接受教师的传统式教学,又可利用网络资源,通过微课展示来深化对课文的理解,从而为第一课堂的学习做个补充。如此,既能巩固学生的第一课堂学习,又能拓宽学生的第二课堂知识,对学生的自主学习有很大的促进作用。

3结语

综上所述,微课对现代教育有着重要的意义,它可打破了初中语文课堂教学的时空限制,在语文教学内容理解、教学内涵拓展、意境营造理解和写作兴趣提高等方面都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在具体应用中,教师应重视微课在课堂教学中的作用,通过微课的灵活应用,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和学生的学习效率。然而,微课是一种新事物,还不够成熟,仍还存在许多问题,所以我们应加强研究与创新,使微课这种教学方式更好地服务于教学。

参考文献

[1]赵世波.微课在初中语文课堂教学中的运用[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14.

初中语文微课程教案篇2

一、初中语文教学的“微课”特点

若要使微课在初中语文教学活动中发挥最大优势,首先要了解并深入研究微课的特点。微课的特点主要有:

(一)教学时间较短

视频是微课的核心组成内容,根据中学生的认知特点和学习规律,微课的时间以5~8分钟为宜,最长不要超过10分钟,这对于45分钟一节课的时间来说,微课可以称之为“课例片段”或“微课例”。

(二)教学内容较少

微课中每个视频涉及的教学可能只有一个知识点,甚至一道试题,或某个教学环节,主题突出,能让学生集中精力去攻克一个问题,相对于平时的一节课需要解决的问题而言,微课更注重“质”,精准度高,因此\用微课的课堂也常被称为“微课堂”。

(三)资源容量较小

从大小上来说,“微课”视频及配套辅助资源的总容量一般在几十兆左右,视频格式须支持网络在线播放,师生可流畅地在线观摩课例,查看教案、课件等辅助资源;也可灵活方便地将其下载保存到终端设备上实现移动学习。

(四)资源组成/结构/构成“情景化”

微视频中的内容虽微,但却是一个完整的情景,资源使用方便。它是以教学内容为主线,包括教学素材、知识讲解、反馈练习等,构成一个主题鲜明、类型多样、结构紧凑的“主题单元”,为学生提供了一个完整的教学情景,这种真实的、具体的、典型的教与学情景,既能迅速提升教师的课堂教学效率,也能提高学生的学习技能。

微课虽“微”,但却不容忽视,微课的意义非凡、效果明显,知识内涵和教学意义非常巨大,步调虽慢但效果不慢,知识虽微但道理、智慧不微。

二、初中语文“微课”应用策略探究

(一)制定有效的整体规划实施方案

为了提高初中语文教学中使用微课进行教学的有效性,就必须在使用微课前了解学生的具体情况,了解教师对微课的掌握情况,了解学校具备的微课软硬件的情况,从而制定出具体详细的微课实施的整体规划,以保证微课能够正常有效实施。如在学习《我的母亲》时,我先是让班长和我一起调查了班级同学母亲对自己关爱的事实,并在征得同意后拍些照片或录段视频,然后在制作微课视频时把这些照片或视频加入其中,与胡适先生的母亲一起感受母爱。课后发现学生更能体会到母亲的“极大极深的影响”,学生的学习兴趣也空前高涨。

(二)充分挖掘微课的教学功能

在利用微课进行初中语文的教学中,学生的自主学习是中心,教师的讲解和点拨意在辅助学生的学习,在知识的传输、能力的训练和方法的归纳中让学生“心甘情愿”地去学习。因此,应注意挖掘微课在语文课程教学中的功能。

1.课程学习功能。

微课的创设是为了学生的学习,教师在制作微课时不能只想让学生的课堂变得有趣,一切都要围绕课程知识来展开,微课若没有课程学习功能,便也失去了开发的意义。如在学习《云南的歌会》时,教师在微课视频中可以稍微介绍一些云南的特色民俗节日,如火把节、泼水节、姑娘节,但在视频的重点还是要回归到云南的歌会中,介绍其他节日时可以直接以一张图片表示。

2.重复播放的功能。

微课视频不是一次性的,教师可以反复使用,学生也可以重复观看,观看后对于不明白的地方还可以回头再看,提高学生对知识的牢固掌握程度,同时也能节约教师重复讲授同一个问题的时间。特别是对古代诗词歌赋的学习,如《岳阳楼记》《醉翁亭记》等,学生通过一遍视频的观看很难彻底明了课文内容及其内涵,必须通过反复观看微课视频去学习、了解、掌握平时生活中几乎不用的“古文”。

3.交流互助功能。

微课视频不仅能用于课堂,在课后学生也能通过网络或学校建立的微课平台进行多次的观看和学习,且能在观看的同时和教师与同学进行交流,教师也能通过网络收集学生的反馈意见以便优化微课视频教学内容和形式。如在学习《孔乙己》时,课后笔者把制作的微课视频放在学校平台上,让同事和学生观看并发表意见,因为孔乙己本身就是一个有争议的人,因此在交流平台上出现了很多言论,笔者在其中发现了不少亮点,学生也从中深刻了解到鲁迅先生所要表达的感情。

总之,为了更好地提高微课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有效性,语文教师必须更新观念,打破常规,在应用的过程中经常地总结成功的经验与失败的教训,不断地提高自我的专业素质,进而提高教学质量,提升学生素质。

参考文献:

初中语文微课程教案篇3

关键词:微课;高职;商务英语;口语

中图分类号:G712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4-9324(2017)23-0243-02

一、前言

商务英语口语课程侧重培养学生国际商务交际能力,要求学生能够在一系列商务任务情境下,比如商务接待、商务洽谈、业务陈述、市场营销等,能够正确、流畅地用英语口语表达,从而完成商务任务。(李朝霞,2016)。然而学生并没有相关的工作经验,这些概念或者联系对学生来说很陌生也很抽象,这就要求教师要将商务英语知识提炼,并能够将商务交际的过程转化成情景直观地展现给学生,让学生在其准备的内容中掌握商务英语口语句型和成功商务案例中应具备的品质和功能。(居珈璇,2015)。但是课堂时间极其有限,往往没有足够的时间去进行情境教学。然而网络多媒体技术的发展为商务英语教学改革提供了技术支持,教师可以将所要教学的情景过程制作成微课程,微课程以其简短而完整的特点,为学生提供了更加有效的学习途径,学生在课前可以选择老师,课中或课后播放,同时也能够通过制作好的微课程进行预习或者复习。总体来说,微课程够促进学习者在信息技术时代有针对地选择合适自己的学习资源,自主控制和调整学习的进度,有利于知识或技能的接受、记忆、迁移与应用。(朱网兰,2014)。微课与高职英语课堂教学有机的结合,对于提升学生的学习效果,并培养其英语自主学习能力,有很大的辅帮助。对于学生来说,它是对传统课堂学习方式的一种重要补充,能满足学生自主式的要求;对于教师来说,它是对教学方式的一种革新,能促进教师教学能力的提升。(居珈璇,2015)。

二、微课内容

1.笔者通过对微课的定义和特点的理解,通过翻转课堂的教学模式和利用碎片时间学习的方法将微课应用到高职商务英语口语教学中。制作微课的一节首先要确定主题,明确教学目标和重点难点。其次,整个微课时间不宜过长,一般为5―10分钟。微课虽然短小但是也需要有完整的教学结构,环节流畅教学步骤清楚能够让学生掌握此次课程的知识点。此次微课的制作会摒弃传统的教学模式――老师带领学生读译文章内容同时设置类似商务场景演练,这种口语训练形式单一,内容乏味并不能充分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创新点较少。在此次“微课”教学设计中,作者以学生的兴趣为出发点,设计出个性的教学元素,采取学生为视频主角,参与到微课视频制作,并创造强有力的课程体验,激发学生学习的动力和热情。此次微课的主题为:如何点餐。主题内容较简单,易于学生掌握和发挥。在本次教学模式中,一位学生扮演咖啡店店员,另外一位学生扮演顾客,顾客来店中想点咖啡和蛋糕,服务员问其口味和付款方式等。地点:学校图书馆中的咖啡店。为了摆脱机械的训练,我们将此对话内容设计地更加生活化、灵活。并且把这段对话设计在真实的环境中,在视听感官上更易为学生接受。

2.“微课”模式教学能够更好地让学生对商务知识、商务意识和礼仪,以及跨文化交际的能力的理解。教师通过微课模拟一个商务环境,让学生参与其中并通过观看视频,知晓一个商务行为如何完成。在这个过程中,教师会在视频后讲解部分对具体知识点进行阐述以加深学生的学习,把视频中出现的关键词和句型提炼出来,并让学生做到课后模拟练习。通过这一堂课的内容使学生了解如何点餐。比如说有很多同学能够简单的点餐但是不知道如何问“堂食”或“带走”,以往的文章中讨论较多是食物本身,根据这个问题,作者在此次视频中添加“堂食”或“带走”――“forhere”or“togo”环节来帮助学生学习这个知识点,提升学生的表达能力。

三、调查研究

此调查基于北京电子科技职业学院高职13商务英语、14商务英语、15商务英语专业学生展开。作者将此微课视频发入到两个高职商务英语班群里,并督促学生进行观看学习。并发放问卷调查。收回有效问卷42份。其中学生自认为英语水平在相当于BeC初级■以上有8人,相当于BeC初级有8人,相当于BeC(a2)■-三级(a)■有22人,相当于三级(a)以下的有4人。根据问卷调查报告,大约52%的同学认为自己英语水平相当于BeC(a2)-三级(a),其中54.55%的同学表示对用微视频进行英语学习表示感兴趣。认为自己英语水平在BeC初级以上的同学占大约19%其中12.5%认为对此次英语微课程不感兴趣,而三级a以下的同学占9%,其中50%的人对此次微课程兴趣一般(图1)。由此可见,此次微课程视频教学对于BeC初级水平以上和英语水平较低并认为自己英语在三级a水平以下的同学并不适用,而BeC初级、BeC(a2)-三级(a)程度的同学对此微课视频教学比较感兴趣。从图2中可以得知,BeC初级以上62.5%的同学希望微课教学视频在课前播放,BeC初级水平37.5%同学希望课后运用微课教学视频进行学习,而达不到BeC水平40%.91以及三级a以下75%的同学希望在课中来学习微课程中的视频。

四、局限性

此调查问卷显示出利用微课视频进行教学对于高职商务英语专业学生有一定吸引力,但是由于高职学生水平不同,对于微课放在课前、课后、或课中进行学习的问题,不同程度的学生给出的答案呈现较大差异。此次调查问卷只基于北京电子科技职业学院高职商务英语专业学生,填写有效问卷人数为42人但在三个年级填写问卷人数并不是平均的,大三学生填写问卷人数较少。其中是否达到英语的某种水平,是由学生主观评定,因此在数据采集及结果有一定局限性。

五、结论

以微课为方向的教育教学改革已势在必行,微课以精练、微小能够灵活运用的特点,使学生能够随时随地进行预习、复习,教师还能够针对不同学生的英语水平m行教学调整,提高其学习兴趣和效率。与此同时,微课的制作意义也是在于转变传统乏味教学,使高职商务英语专业学生认识到学习英语的目的不是去掌握一门外语,而是如何灵活地在商务活动交际中运用。(乔春英,董艳萍,2016)。

注:

(1)BeC:商务英语考试(BUSineSSenGLiSHCeRtiFiCate),BeC初级分passwithmerit、pass、n、F四等。

(2)未通过BeC初级,但获得a2级剑桥英语证书。

(3)三级a:英语三级水平考试。

参考文献:

[1]李朝霞.“微课”教学模式下的商务英语口语技能的培养[J].英语广场,2016,(11).

[2]居珈璇.开放式教学平台下微课程的制作与应用――以商务英语口语微课教学为例[J].常州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5,(03).

[3]朱网兰.微课教学模式――信息技术教学新思考[J].中国信息技术教育,2014,(08).

[4]乔春英,董艳萍.以eop技能输出为驱动的微课模式高职商务英语口语教学改革[J].河北工程技术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6,(03).

ontheapplicationofmicro-lectureintheteachingofBusinessenglish

ZHanGXue,GUowen-ling,YanGming-yuan,LianGYue

(BeijingVocationalCollegeofelectronicScienceandtechnology,Beijing100029,China)

初中语文微课程教案篇4

关键词:翻转课堂初中英语教学策略

引言

伴随着新课改的全面铺开,对初中英语教学提出了一系列新要求、新挑战。新课改使初中英语教学无论从内容、形式还是思想、理念上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近些年随着改革的持续深入,初中英语教学在取得一些显著成就的同时,也暴露出了诸多问题,比如学生自主学习能力薄弱、合作探究能力欠缺,教师专业素养不高、教育理念固化等。作为一种新的课堂教学模式和组织形式,翻转.课堂为教育改革提供了新的思路和灵感。翻转课堂的这些特点与初中英语新课改的要求不谋而合,因此,开展初中英语翻转课堂行动研究,具有深刻意义。本文分析了翻转课堂初中英语教学组织策略。

一、学习材料制作策略

1.学习材料的制作

课前学习材料包括初中营运导学案、自主听力材料、相关小电影、音乐、教师授课ppt。制作学习材料以引导学生独立完成为原则,以“激发学习兴趣”为目的,设计形式要新颖、有创意、多样化,以满足不同认知风格的学习者。导学案:呈现内容为初中英语词汇、语法、句型,导学案制作以问题解决课型为主线,将知识点转变为探索性的问题点、能力点,通过对知识点的设疑(以问题形式设计成题组)。微视频、微电影:呈现内容为听力和表达,选择和课程内容相关的微电影或者教师根据要求制作微视频,微视频应突出和强调主题、重点与要点,录制情感丰富、生动活拨的教学视频。

教学ppt:呈现教学内容为写作,教师根据选题,选择合适的题材,制作写作的授课ppt,内容要能够包括本课的所有词汇、语法、句型。一方面锻炼学生写作能力,一方面对学生课前的自学做检测。

2.学习任务单

教师要提出初中英语学习结构图任务,使学生在自主学习中逐步学会提纲挈领,在结构的梳理中有效地从整体上把握学习内容。学习任务单设计中要以问题设计为主,教师要把传统的知识点深挖、掌握,然后根据教学重难点,把知识点转化为一个个问题提出来,使学生在课前学习阶段,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把握教学重难点或其他知识点,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和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制作要求:以问题探究式为主。

3.任务驱动

学生中最受欢迎的教学理念是新课程标准中提倡的“玩中学,学中玩”。因此,课前学习过程中,根据英语教学内容可以采取一些任务驱动的自学方式,比如我们第三轮行动中课前加入制作海报的任务后,学生的自学效果有了明显的提高。设计要求:根据教学内容制作合适的任务。

二、QQ群平台使用策略

QQ群平台是我们使学生在英语课前与同学、老师互动的平台,学生在家通过QQ群内的电子邮件、群聊天与私聊工具、视频会话聊天工具、论坛等与老师或同伴进行互动和英语交流,分享自主学习初中英语过程中的学习收获,探讨在课前学习及自测卡练习过程中遇到的疑惑,互相解答。但是在研究过程中,学生在使用过程中出现了不少问题,诸如有的学生对QQ群平台不是很熟悉,不知道如何操作;有的学生把QQ用来当做聊天的工具、而不是用来分享交流成果等等,这些不仅没有对课前学习起到好的影响反而制约了学生的课前学习效率,

笔者为此采取了一些相应的措施,首先是技能培训,使每个学生都熟练掌握常用的QQ群技能;其次在使用过程中,老师定期消息,组织学生在群内讨论学习;最后要求学生家长再监督学生使用。使用要求:教师组织引导,学生使用,家长监督。

三、教学活动组织策略

1.开展协作式课堂探究讨论

通过长期的初中英语教学实践总结,笔者认为应根据初中学生特点取异质分组,且在每组中选出一个组长,教师分配给每个小组探究式初中英语题目,小组长负责各小组的探究活动。小组中成员都要积极地参与到探究活动中,随时提出自己的观点和想法,通过交流、协作共同完成英语学习任务。在此过程中,教师要注意观察每个小组的探究活动并及时加以指导和点评。通过改进,随着研究的不断深入,效果一轮优于一轮,为此我们认为课堂互动阶段的讨论应遵循以下策略。组织策略:问题探究式讨论,话题讨论等形式。

2.游戏学习法

笔者在初中英语教学中发现,随着英语问题研究的持续,由于讨论形式的单一性,在讨论过程中学生出现注意力不集中等现象。为此笔者认为应该探求更为丰富、形式新颖的课堂学习方法。游戏化学习是教师在进行初中英语教学设计时融合游戏的设计策略,通过带有游戏性的学习方式创设轻松愉快的学习环境,使学习者借助这种游戏化的学习方式完成学习内容,有利于学习者主动性、协作性和创造性的培养。笔者取了游戏化学习的方法,在初中英语翻转课堂的课堂上可以采取设计一些游戏,使学生在游戏过程中学习,游戏结束后分组讨论游戏中的一些问题。组织策略:游戏与学习内容需紧密结合。

四、结束语

如果实施翻转课堂其好处如下:使用的微电影、小音乐等多种形式的自学材料有利于加强学生英语学习兴趣;课堂上讨论、发言的形式有利于学生语言表达能力的提升;课前学习阶段,学生通过自主材料的学习锻炼了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通过课堂小组交流沟通、成果分享,培养了学生在合作中的责任感,增强了学生的协作能力。

翻转课堂是对传统教学固有模式的颠覆,是现代信息技术发展条件下教学改革的重大突破。翻转课堂已经得到很多一线实践教师的认可,近些年国内对翻转课堂模式应用于教学实践中的案列也逐渐增多,中国式“翻转课堂”已经有了很多实践经验,如山西省运城新的“自学一展示模式”、江苏洋思中学的“先学后教、当堂练习”、山东杜郎口的“三三六模式”、南山卓越课堂模式等。这些实践探索取得了很好的成效,学校的教学质量也明显提高。但是中国式“翻转课堂”运用起来或多或少都出现了一些问题,所以今后要加强翻转课堂在初中英语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参考文献

初中语文微课程教案篇5

关键词:食品微生物学;双语教学;烹饪与营养教育

基金项目:湖北省普通高等学校战略性新兴(支柱)产业人才培养计划;武汉商学院《食品微生物学》双语教学课程建设基金。

中图分类号:G642;tS201.3-4文献标识码:文章编号:

食品微生物学是“烹饪与营养教育”专业的必修专业基础课,它不仅是生命科学领域的前沿学科,也是当今发展最为迅速、知识更新最快的科学领域之一[1]。《食品微生物学》双语教学的开展有助于培养具有国际化视野的应用型人才[2]。本文通过对武汉商学院13级和14级烹饪与营养教育专业的学生问卷调查(共发放问卷80份,回收问卷72份),采用数理统计方法,分析了《食品微生物学》双语课程学生基本情况;在此基础上探讨了课程定位、课程设计与实施以及教学效果等,为优化专业课程教学,深化双语课程体系改革提供参考和建议。

一、学情分析

(一)“烹饪与营养教育”专业学生基本情况分析

武汉商学院烹饪与营养教育专业13级和14级学生中女生占绝大多数,达总人数的75%,而男生仅为25%(图1)。如图2所示,13级70.3%的学生和14级61.8%的学生高中都是文科背景,理科学生相对较少。由以上数据我们初步推测烹饪与营养教育专业进行双语教学过程中语言基础较好,但在专业课程内容的学习上需要补充大量理论基础知识。

(二)“烹饪与营养教育”专业学生本科前双语课经验及本科英语成绩分析

如图3所示,14级学生中本科前修过双语课程的人数占到总人数的34.5%,显著多于13级,双语教学在初高中阶段越来越普及。多于1/3的学生有过双语学习经验,这将有助于《食品微生物学》双语教学的开展。

由图4可知13级烹教班当时仅5.9%的同学自认为自己的英语水平可以过四级;而大二下学期该班一次性四级通过率达72.9%。仅58.8%的同学认为自己的英文达到学校外语教学要求水平;实际上全班仅5.4%尚未达标。由此可见13级烹饪与营养教学专业的学生对自己的英文水平极度不自信,在双语教学中部分学生可能表现出畏难情绪和抵触心理。这提示着在《食品微生物学》双语教学中教师要注意对学生情绪进行引导和鼓励,更重要的是要合适安排语言难度,在教学初期适当降低英语比例。

(三)学前“烹饪与营养教育”专业学生对《食品微生物学》双语教学态度分析

由图5可知,不论是13级还是14级学生学前对《食品微生物学》双语教学持否定态度的约为24%,持肯定及较为肯定态度的占绝大部分,约为76%。多数同学(50%13级学生和58.6%14级学生)在学前都认为《食品微生物学》双语教学可以尝试。

在双语教学开始前52.9%13级学生和65.5%14级学生都认为课堂英语比例应低于30%,约30%的学生认为英文应控制在30-50%,低于10%的学生能接受英文占75%,仅13级1位同学认为应该全英文教学(图6)。绝大多数同学(85.3%13级学生和96.5%14级学生)都认为《食品微生物学》双语课程中英文应控制在50%以下。学生的英语比例期望值与学校关于双语教学的规定相差较远,学院规定双语课程建设第一年英语比例达50%,而第二年英语达75%。这要求除专业上尽量使用英语外,其他课堂用语尽量使用全英文。

二、《食品微生物学》双语课程定位及分析

(一)《食品微生物学》课程定位

《食品微生物学》是烹饪与营养教育专业本科生的一门必修的专业基础课。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较系统全面地了解与食品有关的微生物的分类与形态结构、营养与生长繁殖、生化代谢以及在环境中的生态;重点掌握微生物在食品工业中的应用及微生物引起食品污染的途径及后果;熟悉食品企业中控制有害微生物的方法等基本理论;并在上述理论的指导下,能独立获取食品微生物相关的前沿知识,掌握基本的食品微生物检验操作,具备分析解决食品微生物相关问题的能力[3]。此外在烹饪与营养教育课程体系中后期的《烹饪卫生与安全》、《食品贮存与保鲜》和《食品法规与标准》都需要《食品微生物学》的相关知识作为基础。

一般情况下,《食品微生物学》的先修课程为《微生物学》及《生物化学》,根据我校实际情况及教学课时有限的现状,我院并未单独开设《微生物学》,而《生物化学》和《食品微生物学》同在第二学年上半学期开设。这可能造成学生基础较为薄弱,课程学习过程中感到内容多而且部分章节很有难度。此外作为公共基础课,大学英语在大一大二四个学期均有开设,也就是说学生在上《食品微生物学》双语课程的同时也在学学英语课程,这样英语学习可以相辅相成,相得益彰。而且双语《食品微生物学》还可以为大三下学期《食品专i英语》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食品微生物学》双语教学目标

教育学家麦凯和西格恩教授认为双语教学应同时具有三个目标:学术目标、语言目标和社会目标[4]。在双语课程的学习中,英语是学生学习相关学科知识的工具,通过工具的使用又促进了学生对工具的运用和掌握,所以双语教学中语言的学习是隐形的[5]。

针对我校属于应用型本科及“烹饪与营养教育”专业学生的学情,我院《食品微生物学》双语教学目标主要在于学习国外先进的“食品微生物学”课程体系,重点在于开阔学生的学术视野和提高其英文水平。《食品微生物学》短期目标是使学生基本能听懂教师的课,具有阅读英语教材的能力,掌握食品微生物相关的专业英文词汇;而长远目标是使学生能够将英语作为可以自行使用的语言而且具有较为先进的学科体系和前沿知识。

(三)课程重难点分析

“烹饪与营养教育”专业人才培养目标主要是为大中专烹饪及相关专业培养理论知识扎实且具有一定实际操作能力的教师,因此本专业《食品微生物学》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强调以下几点:(一)完善的学科知识体系;(二)关键知识点的准确理解;(三)较强的动手能力。课程重点在于微生物对食品的作用。尽管前半学期“基础微生物学”也非常重要,是理解食品与微生物关系的基础,然而后半学期“食品与微生物”的学习才是整个课程的重点。而“基础微生物”中“微生物的营养与生长”、“微生物的新陈代谢”及“微生物的遗传、变异与育种”涉及数学模型、生物化学和分子生物学知识,可能成为学生学习的难点。

通过对13级学生课后调查发现:29.4%的学生认为此门课程内容较多、专业术语较多;20.6%的学生反映自己高中是文科生,因而基础较差,在涉及到微生物生长中数学计算时和微生物代谢中涉及到生化知识时,感觉较难。学生反映的重难点基本符合《食品微生物学》课程本身的规律。

三、《食品微生物学》双语课程的课程设计及实施

(一)教学内容上:凝练教学内容,突出重难点。

由于本院烹与营养教育专业并未开设《微生物学》课程,故而《食品微生物学》理论包含两大块内容:第一部分为基础微生物学知识;第二部分为食品与微生物的知识,此外此门课程还包括《食品微生物学实验》。但是课程总课时只有48节,所以必需凝练教学内容,同时保证理论知识体系相对完整。在基础微生物部分,最终选择“微生物形态与结构”、“营养与生长”、“新陈代谢与遗传”和“微生物生态”四部分内容,每部分内容4课时,共16课时。在食品微生物部分,包括发酵食品10课时、腐败微生物4课时以及微生物与疾病6课时,共20课时。食品微生物实验部分共12课时,包括显微镜与革兰氏染色、培养基与无菌操作、发酵食品的制作以及微生物计数四个实验,每个实验3学时。值得注意的是,在双语课程的实施过程中,往往出现课时拖延的情况,因此要格外注意课堂进度,把握好课堂节奏,以便稳妥有序地进行课程教学。

(二)语言策略上

总体而言,我校采用“维持性双语教学模式”,即学生刚入校时采用中文,然后逐渐地使用英语进行部分学科的教学,其他学科仍采用中文教学[6]。在此大语言环境下,《食品微生物学》双语教学需分阶段实施。在《食品微生物学》理论课程前半部分即讲解基础微生物知识部分,大多数学生第一次接触双语课程,有明显的畏难情绪,对自己的英文极度不自信,故而对新的知识点我们采取先讲中文,在中文解释清楚,学生理解准确透彻的基础上再翻译成英文。英文占课堂语言40%左右。值得注意的是在《微生物代谢》这一章,这是全书的难点之一,故而英文较少约30%左右。随着学生渐渐地适应双语环境以及专业词汇不断的重复,在课程后半学期即食品微生物内容部分,逐步提高英文比例,最终稳定在65-70%。

(三)教学资料上

食品微生物学课程选用科学出版社原版引进的《Brock微生物生物学》和江汉湖、董明盛编著的由中国农业出版社2014年再版的《食品微生物学》两本教材。考虑到应用型本科院校学生学习自觉性较差而畏难情绪较强,我们还提供双语ppt供课前预习,以提高学生自信和学习积极性。《Brock微生物生物学》语言难度不大,信息量较大,内容翔实,案例丰富,每次课前课后需要阅读70-80页英文,学生普遍反映课程负担重,故而并未强行要求阅读原版教材。原版教材仅作为学有余力的同学的补充读物。此外本课程每次课前还提供专业词汇表,以便学生更有效地预习;课后提供相关的听力练习和阅读材料等习题库,以巩固所学的微生物术语和知识。

(四)教学手段和方式上

在既定的教师和学生的前提下,改善教学方法和手段是提高双语教学质量和效果的有效手段。在《食品微生物学》上半学期时,主要以教师讲授和课堂讨论为主;而下半学期时在“发酵食品”和“病原微生物”部分主要采用翻转课堂的教学模式[7],即:在课程开始之初,让学生以小组形式进行选题,选择与食品相关的微生物为主题,进行文献调研,做成ppt和报告;就做成的ppt教师和学生进行相关问题的讨论;最后在课程后期进行汇报。每个小组约为3-4个同学,全班约10组。汇报时一个负责主讲,另外两个同学负责回答提问,这样能有效调动小组成员的积极性和提高团队协作能力。此外本课程还邀请了两位专家进行“发酵食品”和“病原微生物”的专题讲座。由于学生选题与专家报告内容有密切联系,相当于学生在自学相关知识后再听专家报告,所以教学效果显著,反响较热烈。总体而言在《食品微生物学》双语教学中学生建立了“听课+讨论+展示”的学习模式。

在《食品微生物学》教学过程中要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选择合适的教学手段。如在讲解微生物形态时多采用图片讲解,将抽象的难理解的结构形象化具体化;在讲解微生物生长和繁殖时则使用Flas,完整生动地展现微生物的生命史;在讲解病原微生物时则多采用案例分析,在案例中生动体现微生物感染的环境、条件及病理特征等理论知识[8]。

(五)作业方式

在《食品微生物学》基础微生物中学习微生物形态结构时,课程内容虽然不难,但是内容较多而且抽象,为了让学生形象而生动地掌握此部分内容,课后作业是用橡皮泥或者卡纸做3D的细菌细胞模型。学生反映热烈,认真对照书本、课件以及其他资料完成模型的制作,极大提高了学习积极性。下半学期以“发酵食品”及“病原微生物”为主题的ppt和报告,学生完成地非常认真,修修改改多次,因而整体质量较高。

四、《食品微生物学》双语课程的教学效果评估及改进措施

(一)课程教学评估

对学生综合成绩的统计表明:未采用双语教学的13级食品微生物学的平均成绩为82.5±5.0;而采用双语教学的14级食品微生物学的平均成绩为80.3±7.3,两者并无显著的统计差异(p>0.05)。14级烹教班学生学前学后对双语教学态度有较大改善(如图7所示),支持双语教学的学生由17.2%变为44.8%;反对双语教学的由24.1%减少为6.9%;82.8%的学生认为目前课堂英语比例合适。此外《食品微生物学》双语教学显著提高学生学习食品微生物的兴趣和创新性,学生参与的食品微生物相关课题获批省级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两项,部级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一项。

(二)课程改进措施

尽管食品微生物学双语教学目前取得较好的教学效果,《食品微生物学》仍有迫切需要改进之处:首先专业教师的语言仍需进一步提升。加强师资培训是解决双语教学教师语言能力的根本途径。考虑到教师的实际情况,建议采用国内培训、观摩教学以及国外培训等多种方法来提高教师的语言能力。其次要重构学生考核体系。食品微生物学双语教学的考核内容以及考核方式应该与教学目的相匹配,目前仍然以学术知识的考查为主,后期要加强语言、能力以及学习过程的考查[9]。

参考文献:

[1]葛菁萍.普通高校微生物学双语教学初探[J].微生物学通报,2010,37(10):1537-1540.

[2]孟祥忍,吴鹏.烹饪与营养教育专业普招生源的实践性教学[J].美食研究,2014,31(4):61-64.

[3]雷晓凌,吴红棉,吴晓萍,等.普通高校提高食品微生物学双语教学效果的探讨[J].微生物学通报,2011,38(7):1121-1124.

[4]麦凯,西格恩.双语教育概论[m].严正,柳秀峰译.北京:光明日报出版社,1989:25-36.

[5]俞理明,韩建侠.内容驱动还是语言驱动―对我国高校大学英语教学的一点思考[J].外语与外语教学,2012,(3):1-4.

[6]蒋亚瑜.汉语语境下的双语教学模式探讨[J].集美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7,8(2):74-77.

[7]陈明选,陈舒.围绕理解的翻转课堂设计及其实施[J].高等教育研究,2014,(12):63-67.

[8]张凤民,李玉军,付英梅,等.以案例导入为基础的教学法在医学微生物学教学中的应用[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09,(9):1-2.

初中语文微课程教案篇6

关键词:初中英语;微课;教学实践;方案

微课是一种以视频作为主要载体的新型教学模式,该视频中主要记载了教师在某段课堂中的教学全过程。其中根据我国教育学者统计,微课共具有以下四个特点:首先,微课虽然看似短小,但是内容却极为丰富,而且效果显著,是现阶段初中英语教学的重要手段之一;其次,微课蕴含的知识点清晰明确、内涵丰富,可以有效提高初中生的英语自学能力,其效果有时会远远胜过几十节课;再次,微课主要遵循的是小步子原则,虽然进程看似慢,但实则稳扎稳打,实效性非常强;最后,微课具备积少成多和循序渐进的作用,可以让初中生在学习的同时不断完成对知识的积累,从而让他们的知识结构越来越庞大。但是在以往的初中英语教学中,英语教师在使用微课时却常常出现许多的问题,导致其效果未能充分发挥出来。笔者以为,这可能和部分教师在制作微课时的侧重点有关。因为微课的制作是要以学生的具体学情作为切入点的,而不是以教师的角度去制作的。所以,在使用微课时,我们必须给予明确的注意。

一、科学讲授,提高课堂效率

讲授法是微课中最基本的一种教学方法,主要体现为:教师在教学视频中导入知识传授过程(比如描绘语言情境、讲述语法和句型知识及概念、证明知识的原理),这种教学方法主要以视频为依托,以口头讲述为主导,同时也是微课中最常见的一种类型。在实施这个方案的时候,我们一般都会从两个方面入手:

1.课前热身。课堂热身是非常主要的,目的在于缓减学生紧张的情绪,以便让他们更好地融入课堂中。例如在教学语法知识不规则名词的单、复数形式的时候,我首先在视频中为学生举出了以下几组单词:man―men,woman―women,child―children,foot―feet,tooth―teeth,然后告诉学生这些单词在变换复数时所蕴含的规律。之后,鼓励他们索引教材的单词表,列举出符合这个规律特征的名词。期间由于该环节都是由教学视频和学生之间的互动来完成,不需要教师来指导,所以很容易带给学生一种“近似上课”的感觉,同时还能放松他们的心神。期间,当学生遇到某些不理解的问题时,我们还可以将视频进行暂停或回放,让学生多看几遍,力求增强印象。此外当热身环节完毕之后,我们还可以随机点名,让被点名的学生来试着归纳该知识点,比如涉及哪些新单词等。

2.知识呈现。知识呈现是基于热身环节之上的,同时也是教学视频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中,主要涉及教师的主要讲解过程以及知识点的运作过程等,是彰显微课有效性的必要环节。譬如在教学介词的知识点时,我首先在视频中讲述了at,on,in的用法和区别,并让学生知道at主要表示以下几方面:首先,在某具体时刻之前,在固定短语中,如:atnoon和atthattime等;其次,on用来表示“在...天,”如:onmonday和onChildren’sDay等;最后,in用来表示在某年、某月、某季节以及在―段时间之后,如:inafewdays等。期间由于在视频中已经对相关的基础知识做出了总结和讲解,所以教师在课堂中只需要对学生进行启发性提问即可,还可以根据学生的回答和反应情况及时了解学生在哪些地方存在不解。通过上述可以看出,微课可以帮助教师省去大部分讲解所花费的时间,还能间接提高学生的听课效率。在这个过程中基础知识的讲解完全可以由教学视频来完成,而教师要做的就是帮助学生解答疑难问题,从而让学生对知识的了解更加深刻。

二、科学演示,促进学生理解

演示法是微课的核心环节,同时也是突出微课特点和有效性的重要方法。在使用演示法时,教师主要将实物和事件利用视频直接呈现给学生(包括了基础知识点、语言环境等),然后由教师亲自操作给学生看,让学生在教师的示范中感受知识,从而达到学习的目的。在使用演示法时,首先由教师操作学生观看,然后再由教师提出相应的问题,由学生进行思考和解答,从而达到互动学习的目的。

1.演示操练,提高感知。初中生性格活泼,教学视频制作不需一板一眼,可以适当地添加一些趣味性的元素,这样还能间接激发初中生的参与热情。特别是在演示操练阶段,在制作教学视频时,教师可以适当地融入一些真人比赛的片段,以此加深学生的代入感。譬如在教学上述语法知识(不规则名词变复数)时,我便制作了这样的教学视频:视频中展示了一家牙科医院,器皿中摆放了许多的牙齿。这时视频画面拉近、定格,并出现了一串问题:whatisthis?对此他们很快做出了回答,如:theseareteeth等。此外为了进一步增强学生对不规则名词变复数的理解,还可以鼓励他们自行操练,譬如:由教师操作视频,当出现应对的问题时,由学生根据自身的情况具体回答等,从而加深他们对知识点的感知和理解。

2.趣味问答,巩固知识。微课虽然依托于教学视频,但并不是说教师在课堂中什么都不用做。甚至,我们可以说英语教师的正确指导是确保微课发挥作用的关键。下面我们以语法知识“表示‘用’的with,by,in的用法”的教学为例,当学生通过教学视频初步了解了这个知识点之后,我又顺势提出了以下思考问题,如:这三个单词的用法存在哪些区别?能否围绕这些区别各举几个例句?这样一来不但可以降低学生在课堂中的紧张情绪,同时还能间接增强师生的情感联系,从而让学生在遇到问题时可以立即提出疑问,以便教师及时帮助他们解惑。教是为了不教,不论是哪一门学科,教师都要秉承该理念去教学,将学生视为课堂中的主体,将课堂还给学生,让教学方案服务于学生,以此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让他们可以摆脱对教师的依赖,继而让他们摸索到知识的门槛,懂得如何去探索、去发掘。

三、科学探究,提高学生能力

探究法是微课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也是深化学生对所学知识的掌握能力和应用能力以及提高学生自学能力和探究能力的重要途径。通常来讲,探究法一般会落实在微课的尾声阶段,通过教师播放教学视频,引导学生观察问题、探索问题,从而让学生利用合作的方式完成对问题的探索。通常来讲,在实施探究法时,一方面要采用合作学习的方法,一方面要由师生之间展开互动,然后通过辅助问答的方式延伸学生思考,继而提高整体效率。

1.合作学习。微课是通过简短的视频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让他们在教学视频的牵引下懂得如何去摸索知识、探寻知识,并切实地掌握知识。但是考虑到初中生的自身能力和知识结构,在实施微课的同时,我们还可以适当地渗透合作学习策略。也就是:通过向学生播放一段教学视频,然后将几名学生划分成一个小组,并让小组内部互相交流,密切合作,从而总结出知识的要点,达到学习的目的。譬如在教学“名词复数的规则”语法知识时,可以事先为学生播放教学视频,当他们初步理解基础性的知识,如:一般情况下名词直接加“s”,如:cat-cats,bed-beds等;当以“s,x”和“sh,ch”作为结尾时,则要加“es”,例如:bus-buses,brush-brushes,watch-watches等之后,还可以适当地举出一些以辅音字母“y”为主,或者是以“f”和“fe”为结尾的名词,然后让他们观察这些名词的单数形式和复数形式,从而总结出它们变复数时的变化规则。期间为了提高学生的参与动力,还可以适当地导入竞争机制,看看哪个小组最新完成探索工作,并给予适当的奖励。

2.延伸探索。学习在于探索,在实施微课期间,教师可以通过某些问题启发学生思考,从而延伸他们的探索平台,让他们在思考之余获得更多的知识。由此一来还能间接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其中在延伸探索期间教师可以鼓励学生利用互联网索引一些相关的微课视频,并总结视频中提及的语法知识和句型知识,对于一些经典的英文句子,并将其记录下来,将困惑的地方做出标记,以便随时向教师提出疑问。此外,教师还可以鼓励学生收集相关的微课视频,并将某些喜欢的视频拿到课堂中与其他学生共享,或者是利用多媒体将其播放出来,从而衍生出新的课堂。而在这个新的课堂当中,“收集者”可以扮演教学的引导者,也可以扮演问题的启发者,以此增强他们的感受,提高他们对知识的把握,并让他们体会到“寓教于乐”所具备的乐趣。但需要注意的是:由于初中生能力薄弱,在此环节需要教师的合理引导和把关,以免使他们收集太多的视频,却无法充分吸收里面的知识。

总之,不论是哪一种教学模式,都有着它固定的原理和方案。而在实施这些教学模式的时候,教师一方面要谨遵模式的规律和特点,同时还要确保方案符合学生的能力要求。其中,由于教学视频是微课的核心组成部分,所以在制作教学视频的时候英语教师必须给予重视,确保视频内容满足初中生的能力要求。其次,在制作教学视频的时候,英语教师要严格控制视频中的内容,切忌涉及的知识点过多过杂,要力求做到突出主题;最后,每当上完一节微课之后,英语教师要及时进行总结,以便发现视频内容的不足之处,从而给予最完善和最合理的改进,争取在下一次的微课中取得更好的教学效果。

初中语文微课程教案篇7

关键词:微课;初中英语教学

中图分类号:G632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2-7661(2016)17-213-01

一、微课的简介

“微课”(micro-lecture)是以阐释某一知识点和教学点为目标,设计开发一种在线教学辅助视频资源。微课所呈现的主题明确单一,且教学内容与主题紧密相连,能够在短时间内将学生的注意力集中在某一个单一的主题上。最早提出这个概念的是美国教师戴维・彭罗斯[1]。而在我国,首次提出“微课”这个定义的是胡铁生,他提出了我国的微课必须是根据新课程标准和课堂教学实际,要针对课堂教学中某个知识点和教学环节而开展,是精彩教与学活动中所需各种教学资源的有机结合点[2]。

二、微课对初中英语教学的意义

1、微课产生的背景。21世纪,是信息大爆炸时代、大数据时代和云时代。越来越多的各种新型的学习方式如移动学习、个性化学习和碎片化学习等以被人们所关注并接受[3]。在教学领域里,教学理念、教学设计和模式、教学目标和教学手段上都受到信息化的冲击,这种变革既是时展的需要,也响应了新一轮课程改革的要求[4]。微课,正是顺应这股变革潮流而产生的一种新型的教学和学习方式,它是教育信息技术时代的产物。

2、微课在初中英语教学中的优点。

(1)微课,让老师的教学内容更丰富。运用微课,进行英语教学的课前或课后的翻转,这样老师在上课时,就只要有针对同学们存在的问题,师生进行互动交流。同时将节约下来的时间进行教学内容的拓展,补充一些课外知识,开阔同学们的视野,提高教学效率。

(2)微课,让学生课外学习更加形象、直观。相比较引导学生课前预习的导学案或课后复习的练习,有声音、有图像的微课视频就更加直观,而且有老师的讲解,学生的学习也就更有目的性了,也减低了学习难度。

(3)微课,让学生实现个性化的学习。将一些英语语法或者一系列的语言点制作成微课,学生可以运用暂停键,在观视频时就及时做好笔记,节约上课时间。对于一些难以理解的地方,还可以反复观看。另外,学生还可以根据自己的学习计划,自行安排学习观课的时间。

三、微课在初中英语教学中的运用

1、利用寒暑假较长的放假时间,进行新词汇的教学。教师可以提前录制每一个话题的新词汇的微课。主要进行拼读的引导、一些常见词组的补充以及个别重要单词的讲解。同时,配套词汇小测的测试卷。这样不仅可以适时进行语音拼读单词的教学而且提前让同学们记忆词汇,为新学期的教学减轻负担。尤其是在词汇微课教学中渗透语音拼读,让同学们通过语音拼读来速记单词。

2、运用微课,将每一个话题的语法或者一系列重要的语言点先通过微课视频让学生先预习并提出疑惑。这样不仅能给学生一个缓冲的学习过程而且还节约上新课的时间,老师还可以在课堂上进行一些拓展。

以仁爱版九年级U1t3SB为例。这个话题主要学习现在完成时的定义(二),也就是要表达动作发生在过去,并且要延续到现在乃至将来。这就需要将一些短暂性动词改换成相对应的延续性动词。这是一个学习难点,很多学生无法理解这个语法,所以老师常用一节课来讲解。但是,如果我们在讲解这节课时,提前做好有关《现在完成时―短暂性动词的转化》的微课,让学生提前学习并做好笔记和相应练习。第二天,老师先在上课前五分钟进行提问反馈,师生进行交流互动;再利用五分钟通过练习进行巩固;接下来老师就可以直接进行SB-1a的教学。这样,把原本紧张的一节课半的教学内容变成了很轻松的一节课,而且难点的知识点通过反复复习和反馈,有了突破。

3、运用微课,进行英语教学的复习教学。首先是话题复习。在平日教学中,运用微课,及时复习。通过复习词汇、语言点和语法来梳理整个话题的内容。可以凸显同学们易错、易混淆的知识点。最后再布置相应的巩固练习。而且这种复习视频还可以反复使用,反复复习。

其次是总复习。总复习时,复习的内容多,涵盖面广,所以老师基本上会采用“图表法、思维导图法”进行对比、梳理知识点。但是,这样的笔记内容往往也很多、很繁杂,如果老师提前将笔记制作在微课里,学生不仅可以工整地做好笔记而且节约上课记笔记的时间。上课时,老师和学生可以有更多的时间进行交流反馈、当堂做、讲评练习、拓展内容、进行能力的提升训练。

4、运用微课,进行试卷的讲解。录制讲解试卷微课时,老师要提前做好学生试卷的做题情况分析。这样,就可以进行重点讲评,不用面面俱到。讲解时,老师还要利用课件,进行一些知识点的归纳。或者,针对学生出错的知识点,进行同类题型的再训练。同时将整理错题作为微课的课后作业。

四、几点建议

1、教师在制作微课时,要注意教学内容的选择和制作的步骤。首先,选择的教学内容不宜太多也不宜太少。内容太多,短时间内讲不完或者讲不清;内容太少,也就没有制作微课的必要了。其次,制作前,一定要先备好课,做好课件。虽然是一节十几分钟的微课,但是它的教学过程也是由导入-新课讲授-互动-练习-小结作业布置的五步骤组成的。

2、教师在布置学生下载微课视频学习时,不仅要做好学生的思想动员而且还要取得家长的配合和支持。由于这种在线学习方式比较自由、随意,老师无法在第一时间跟踪学生的学习情况。所以,老师首先要告诉学生这种学习方式的意义和作用。其次,还要将这种新的授课方式告知家长,让家长督促自己的孩子及时学习,检查学生的学习笔记。

3、布置学生在学习微课过后,老师要在课堂上及时进行反馈。首先,可以进行笔记的检查。其次,进行提问。其三,通过练习进行反馈或者解答同学们的疑难问题。做好,针对性地进行小结,补缺补漏。

4、建立完善的微课学习评价制度。每次学习一节微课视频后,老师要根据学生返回课堂的笔记、回答、练习和提出疑难问题的情况,对学生进行个人和小组的评价。这样,才能调动学生学习观看微课视频的主动性。尤其通过小组评比,让小组长介入,督促组员在家学习。小组成员可以一起学习观看,不懂的地方还可以先询问其他成员而且还可以共同探讨。

总之,运用微课,进行英语教学的课前或课后进行翻转,引导同学们进行课前的预习或者课后的补缺补漏。这是我们现今处在大数据时代下的一个新的学习方式,它是这个时代的产物,我们老师要充分发挥它的优势,以此来拓展我们的教学;同时循环渐进地培养学生养成这种通过网络来自主学习方式,为自己的终身学习打下基础。

参考文献:

[1]关中客.微课程[J].中国信息技术教育.

[2]胡铁生.微课:区域教育信息资源发展的新趋势[J].电化教育研究.

初中语文微课程教案篇8

一、微课的概述

微课是现代信息技术发展的重要产物,对教育领域来说是一笔宝贵的财富,能够提高初中语文课堂教学的实效性[1]。微课是一种具有现代化、信息化特点的教学手段,以视频教学为关键内容,借助视频这一载体,将重要的语文课堂知识点渗透其中,以实现对学生重要知识点的灌输。微课主要是针对教师在教学课堂中就某一重要知识点进行讲解的过程加以记录,将其作为重要的课堂教学资源,有利于引起学生的注意力,有利于提高语文教学质量。微课主要表现为短视频,视频时间通常为5min~10min,利用简短的视频形式将重要的知识点进行讲解与训练,是微课的基本特点。微课的应用,应重视教学设计、内容选择与训练等,其中还包括学生在对语文知识点学习过程中的反馈,同时还涉及教师对学生的评价,借助短视频的方式辅助课堂,营造轻松、愉快的课堂氛围,让学生在轻松的状态下吸收知识点,提高语文教学效率。

与传统的语文教学模式相比,尽管微课的教学时间变得更短,但是其都是对重要知识点的总结,内容短小精悍,视频对知识点的呈现更具体,会让学生印象深刻。微课适合对重点、难点知识进行解读,让学生及时掌握语文课文的主题思想,深度感悟文章中所蕴含的情愫,进而提高教学质量[2]。

二、微课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特点

1.目标性强。

微课是一种新型的课堂教学手段,将语文知识点中的重点、难点知识以短视频的方式予以呈现,且针对某一具体的知识点开展目标性的训练与教学,引起学生的注意,开展对知识点的目标性教学,让学生在较短的时间内把握语文知识点。通常情况下,利用微课呈现知识点时,其主题性很强,知识点比较集中,将知识点直接传输给学生[3],相较于传统的教学模式,学生对知识点的掌握程度更高。

2.趣味性强。

微课是一种具有创新性的教学方式,其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将抽象的书本知识点转化为视频形式,实现知识点的具体化,是语文课堂创新与进步的重要表现。相较于传统的语文教学模式,微课教学更具趣味性,符合现代初中生的审美与兴趣爱好,从初中生的兴趣出发,将微课应用到教学体系中,充分激发学生参与语文课堂讨论与实践的动力,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符合新课标的要求。在课堂中遵循以生为本的理念,提高了学生的综合素质,对学生的成长意义重大,利于提高语文教学的实效性。

3.灵活性强。

相较于原有的语文课堂形式,微课更具灵活性,并未存在硬性的规定与约束,其摆脱传统语文课堂的束缚,实现对信息技术的高效利用[4]。教师对学生的语文辅导不再局限于课堂,可借助微信、QQ、微博等平台实现师生间的有效沟通,且微课可以实现在线直播与离线下载,视频观看模式比较灵活,且学生可将其作为电子笔记保存下来,以便后续开展移动学习。微课的灵活性,使得学生学习的开展不受时间与空间的限制,可做到随时随地地学习,将微课视频拷贝到手机、电脑或mp4等支持视频播放的电子产品上,能及时地为学生提供教学服务。

三、微课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应用

1.以微课为载体,开展趣味性教学。

通过对微课特点的分析,微课具有趣味性强的特点,与传统纯理论灌输的语文教学模式相比,其教学开展模式、运行状态发生转变,使得整个课堂逐渐活化起来,在课堂融入微课色彩,为课堂增添趣味,符合初中生的兴趣爱好与心理诉求。微课本身就是一项创意性、趣味性的载体,将其应用到初中语文课堂中,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再加之教师巧妙的引导,会大大调动学生参与的主动性,形成强烈的知识点学习与探索欲望,对学生的成长意义重大。

例如,在学习人教版七年级上册《女娲造人》时,为了激发学生对本篇课文的学习兴趣,可将该神话故事利用视频动画的形式进行呈现,将视频时间控制在10min之内,保证视频内容突出主题色彩,使得整个课堂氛围更具趣味性。教师播放短视频,学生会产生极浓厚的兴趣,好奇“人”的由来,思考女娲所造出的人面孔都不同,让学生产生很浓厚的兴趣,进而投入文章学习中。

2.以微课为载体,强化学生课堂实践。

新课标与素质教育背景下,我国的教育事业发生重大的转变,教学理念、教学模式等都得到革新与发展,加强对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成为重要目标。新时期,将微课应用到初中语文教学中,将其作为重要的教学资源,引导学生参与课堂,加大实践力度,在全面参与课堂的过程中提高学生的素质与能力[5]。创意性微课素材的应用,使得语文课堂散发活力,借助微课将课本的情节进行设定,并以小组的形式参与并讨论,可大大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进而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

例如,在学习人教版七年级上册《皇帝的新装》时,该故事选择《安徒生童话故事》中,为了活跃课堂氛围,教师可利用微课展示该故事情节,并要求学生以小组的形式开展话剧表演活动,将其制作成短视频的方式,大大调动学生参与课堂的主动性,使得整个课堂更具吸引力与活力,每个小组都应予以展示,并开展小组讨论与探究活动,从中吸收重要的知识点。

3.以微课为载体,激发学生写作兴趣。

初中语文微课程教案篇9

关键词:微课;初中英语;课堂教学;应用策略

初中阶段是学习英语知识的关键阶段,也是学生打好英语基础的阶段,教学成效的高低对学生是否能顺利地深层次学习英语知识有很大影响。研究表明,微课作为一种新颖的教学模式,被应用于初中英语教学,可有效激发学生参与英语课程教学的兴趣,有利于学生个性的发展,有助于整体教学质量的提升。因此,在初中英语教学中应用微课组织教学活动,是教师急需思考的问题。

一、借助微课,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人教版初中英语教材具有知识面广泛、内容丰富等特点,仅仅依靠教师的讲解是难以高效践行教学目标的,这就需要学生具有较强的自主学习能力,能够主动探究英语知识的应用技巧与规律,为自身英语应用能力的提升奠定基础。因此,在实际教学中,英语教师应重视对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微课具有灵活生动、针对性强的特点,教师在教学中可以在正式授课之前将本课重难点知识制作成导学案并上传到教学网站上,让学生在预习中下载使用,以指导学生高效预习,从而逐渐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比如,在学习译林版初中英语教材七年级下册Havenicefood一课时,教师就可依据本课的主要教学目标掌握therebe句型,在课前制作微课供学生预习时使用,使得学生可更有针对性地开展预习活动,为正式教学中的学习做好准备。从某种意义上来讲,微课在预习中可充当第二教师的角色,发挥着指导学生开展自主学习活动的作用,可促进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快速提升。

二、借助微课,激发学生的英语学习兴趣

英语是学生的第二语言,再加上在日常生活中学生很少有机会应用英语知识,这就使得学生难以感知英语课程学习的价值与意义,难以激起学生学习英语学科的兴趣,最终制约了初中英语教学质量的提升。在这种情况下,要想切实提高教学质量,需要教师与时俱进,将微课这种新颖、灵活的教学方式应用于课堂教学,以短小精悍、生动有趣的内容与形式,将学生的注意力聚集到课堂上,将其眼光吸引到新知识的学习与探究中,从而为构建高效教学目标创造有利条件。比如,在学习译林版初中英语教材七年级下册myschooldays一课时,教师可以用微课形式组织新课导入环节。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可事先以学生兴趣为中心,结合具体的教学内容,制作成微课,在上课初始阶段播放给学生观看,当学生看到视频中人物丰富多彩的校园生活时,就会忍不住对自己的校园生活进行讨论,教师就可趁机导入新课whatisyourschooldays?自然就将学生的兴趣转移到对新课知识的学习中来。

三、借助微课,优化学生的课后训练效果

课后训练是巩固课堂知识的有效形式,也是拓展学生英语知识面的主要途径。因此,在初中英语日常教学中,教师应依据教学需求及学生特点,有针对性地为学生设计课后训练内容,尽可能使得学生在训练中扎实掌握教材内容,并最大限度地拓展学生的视野。但是,传统“一刀切”的课后训练方式难以促使所有学生参与训练活动,不利于训练效果的优化与提升。如果教师能在全面了解学生学习情况、英语基础及兴趣爱好的基础上,有针对性地制作微课的话,就可以让各种类型的学生都能在微课中找到适合自己的英语训练题目,让每个学生都能兴致勃勃地投入到英语知识的训练与探究中,进而都能较为容易地完成训练任务,最终都能享受到收获的快乐。比如,在学习完译林版初中英语七年级上册whatcolorisit?一课后,教师就可用微课形式设计课后训练活动。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可依据学生特点设计两种课后训练内容:一种以单词拼写及简单句型训练为主。像yellow,red,green,blue,brown等单词及whatcoloris…句型;另一种以句型训练及相关知识拓展为中心,分别对应基础薄弱学生及基a扎实学生。在制作完微课后,教师可将微课资源上传到教学网站上,供学生自主选择下载使用,可确保各个层次学生都能寻找到适合自己的训练习题。

总之,微课具有针对性强、生动灵活、短小精悍等特点,将其应用到初中英语教学中,可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优化学生的英语训练成效,最终切实提升初中英语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刘丽霞.关于微课在初中英语教学中的应用分析[J].海外英语,2015(18):15-16.

初中语文微课程教案篇10

【关键词】微课;初高中英语教学;衔接

【中图分类号】G633.4【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5-6009(2016)03-0018-03

【作者简介】周雪晴,江苏省扬州市广陵区教育局教研室(江苏扬州,225006)中学英语教研员,扬州市中学英语学科带头人。

学生从初中升入高中以后的一段时间,会感到高中英语内容多、节奏快、要求高,从而对英语学习产生畏惧、无所适从的心理。这种现象短则数周,长则延续到高二上学期,有的甚至影响整个高中阶段的学习。因此,教师要处理好初高中英语教学衔接问题,帮助学生顺利完成从初中到高中的过渡。

笔者组织“初高中英语衔接的校本课程开发研究”课题组成员,围绕课题不断实践,编制了“初高中英语衔接”的校本教材,并于2014年8月起进行将微课应用于初高中英语衔接教学的探索与实践。

一、微课应用于初高中英语衔接教学的可行性

第一,《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实验)》提出“教师要充分利用现代教学技术,开发英语教学资源,拓宽学生学习渠道,改进学生学习方式,提高教学效果”。微课是信息时代下的新生教学资源,将微课应用于初高中英语衔接教学符合课标要求。

第二,初高中衔接阶段的大多数学生活泼好动、缺少耐心,注意力集中的最佳时间为10分钟左右。微课符合学生的视觉驻留规律和认知学习特点,有利于吸引和维持学生的注意力。

第三,从学校学生实际情况来看,几乎每个家庭都有电脑和网络,学生可以在线观看微课视频,也可以下载保存到终端设备上实现移动学习,重复观看,自行调节,微课满足了不同学习水平的学生的需求,是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有效途径。

第四,初高中英语衔接阶段有许多教学重点、难点、疑点内容,高一的课程较多,学习任务重,时间有限。微课能够让学生用较少的时间学到关键内容。

二、初高中英语衔接微课资源的开发及应用

对于初高中英语衔接微课资源的开发,我们采用aDDie模式,即分析(analysis)、设计(Design)、开发(Development)、实施(implementation)、评价(evaluation)五个阶段。

(一)分析阶段

这一阶段是微课资源开发与应用的必要基础与客观要求。分析阶段主要包括学习者特征、学习需求、学习内容、资源和约束条件等方面的分析。(蔡跃,2014)学习者特征包括年龄、认知水平、生活经验。学习需求指教学重点、难点、考点、易错点。学习内容是指学习内容的深度、广度以及各部分内容之间的关系。资源和约束条件指录制的设备、工具、人员、制作要求等。

为了确定微课的选题,课题组的成员通过问卷调查、分析数据、访谈学生、课堂观察等方法,结合历届高一新生英语学习的共性问题,分析了学生身心、教材、教学方法等方面的差异,在原有的初高中英语衔接的校本课程的基础上,确定了初高中衔接阶段要解决的重点、难点。根据《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2011年版)》分级要求,分析了初高中衔接阶段要学习的内容是否适合用微课展示。在分析的基础上,结合学校实际情况,最后确定了第一批微课的选题,内容涉及心理、学习方法、语言知识、语言技能等方面的衔接。

(二)设计阶段

设计阶段主要包括确定教学目标、制定教学策略、确定教学秩序、设计辅助资源、选择视频制作工具。微课的设计是微课制作过程中最重要、最具挑战性的环节。教师要根据课程内容确定教学目标,并用简单易懂的语言表述教学目标;然后,教师要根据所选的知识点组织教学内容,在最短的时间内用最佳方法把教学内容传递给学生。教师要结合现有教学资料和实际的教学需要来选择视频制作工具。

在多次分析的基础上,课题组多次集中,围绕微课的选题讨论:如何定位微课的教学目标?如何组织教学内容?运用什么手段将知识有效传递给学习者?先讲什么,后讲什么?选用哪些素材?课题组认为:微课的设计基于初中英语课程和课题组编写的初高中英语衔接的校本课程,依据普通高中课程目标,既注意与初中课程的衔接,又适当渗透新知。在素材的选择上,坚持时代性、基础性、多样性和选择性的原则。除此之外,还要符合微课的特点。采用CamtasiaStudio录屏软件制作微课。在集体讨论的基础上,大家结合自己的教学风格领取微课主题,着手设计教案、课件、脚本、练习等辅助资源。

(三)开发阶段

开发阶段是微课制作的核心阶段,包括制作课件、撰写脚本、编制试题、录制视频。课题组成员相互学习并请教信息技术老师,提高课件制作水平。

撰写脚本做到逻辑清晰,脚本内容包括幻灯片编号、页面内容描述、配音内容。

编制的试题围绕微课的教学目标、教学内容,要有梯度。试题有利于学生巩固微课视频中的所学内容,有助于实现对所学知识的迁移与应用。

录制微课视频时力求做到:语速适中、语言恰当、有亲和力、环节安静。

(四)实施阶段

微课的实施阶段是指将微课上传到相关平台。课题组于2015年7月完成了第一批微课的开发,根据学校实际情况,利用QQ群和公共邮箱实施微课。具体做法是:招生结束后,学校根据学生的中考分数进行分班,每班配一名英语教师,建立QQ群,在新生到校报到注册、领取各学科暑期作业的时候,把QQ群、邮箱、学习微课的要求印发给学生,让学生在假期中按照要求学习。除了上传课题组开发的微课资源,教师还在群里推荐微课网站上的一些优秀的微课,如中国微课、中国微课期刊网、江苏省中小学微课大赛、华东师范大学慕课中心、扬州微课网。

9月开学后,教师利用一周时间解决学生暑期学习存在的问题以及微课没有涉及的重点、难点。一周之后进行高中英语教材的学习,新授过程中,教师适时巧妙地借助微课,帮助学生实现初高中英语衔接的平稳过渡。

(五)评价阶段

评价一方面是对微课的评价,通过自评、同行互评、学生评价,逐步修改完善,更新提高。另一方面,是对学生自主学习微课的评价,在实施阶段,教师要求学生看视频、做笔记、在线提问讨论、完成相关练习、上传作业、学生互评,最后教师点评,以此督促、检查、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和问题所在。

开学后第1周,英语教师采用检测、调查、谈心等方式了解微课学习的实效,以便改进、完善初高中英语衔接的微课资源,也及时解决、纠正学生学习中存在的问题。

三、初高中英语衔接微课资源的内容示例

第一批初高中英语衔接微课资源的内容主要有:心理衔接、学法衔接、技能衔接、知识衔接。知识衔接包括语音、词汇、句子结构、经典句型等方面的内容。

下面以经典句型为例,介绍我们的探讨。

英语中有许多经典的句型,有些在初中阶段就陆续出现,只是不在课程标准要求之内。教师通过设置情境,引导学生学习经典句型以及句型的变式,巩固语音、词汇、语法等方面的基础,培养学生的语感,增强学生学习英语的信心,提高写作水平。例如在译林牛津《英语》九年级上册第一单元出现了强调句型:itisyouwhoshapeyourlifeandyourfuture.针对这个知识点,课题组的Z老师制作了微课“唱英语,学强调句”。

环节一:告知学习目标。

环节二:听歌唱歌Hitthelights。用学生喜爱和熟悉的旋律演唱含有所学句型的经典例句,激起学生学习英语句型的兴趣。

环节三:探究例句,归纳句型,整理笔记。通过歌词中的强调句学习强调句型基本结构,循序渐进地学习强调句的一般疑问句形式、强调句的特殊疑问句形式、not...until的强调句、还原法辨别强调句、强调主语时的主谓一致问题。

环节四:翻译例句,领会含义。先回归课本,翻译课文原句itisyouwhoshapeyourlifeandyourfuture.然后通过更多的例句翻译领会句型的含义,完善笔记。

环节五:巩固检测,学以致用。在语境中真正理解该句型的用法。

环节六:举一反三,能力提升。通过拓展延伸,进一步领会和灵活运用该句型。

环节七:经典回唱。理解并掌握句型的用法之后,再次唱响含该句型的例句,在享受音乐的同时牢记强调句型。

环节八:学法点津。唱响含经典句型的例句,在享受音乐的同时快乐学英语。

整个设计围绕目标,层层递进。课件只有8张幻灯片,微课视频7分钟。目标明确,简洁明了,将初高中英语语言知识有机地结合起来,夯实基础的同时逐渐渗透新知,达到水到渠成的效果。

四、实践的收获与尚待解决的问题

(一)收获

1.促进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

学生利用微课自主学习,自己决定学习的节奏,重复利用微课解决没有看懂的问题或者通过平台与教师、同伴进行交流,寻求帮助,增强了学生自主学习能力。为学生平稳地从初中过渡到高中的英语学习夯实了基础,减轻了焦虑,减少了由于衔接问题导致学困生出现的情况。高一教师明显感到2015年高一新生学习英语的习惯好于上几届学生;并且从2015年9月份的月考和11月的期中考试情况来看,相比于中考成绩,许多学生进步明显。

2.促进了教师专业的成长。

制作微课的过程是教师不断成长的过程。为了制作学生愿意看、看得懂的微课,教师必须具备整合信息技术、学科知识、教学法知识以及筛选信息的能力,这就需要教师不断学习,不断实践。教师通过观看自己和他人的微课,进行反思、借鉴、交流、总结,从而促进自己的专业成长。在扬州市微课比赛中,课题组中五位成员的微课荣获一等奖。

3.促进了课堂内外衔接的实现。

学生在假期中,借助微课自主学习初高中英语衔接教学中的重点、难点内容,在课内,学生与教师和同学分享课外学习中的收获以及困惑。作为传统课堂学习的重要补充和资源拓展,微课把学习从传统的课内扩展到课外,实现了课堂内外的衔接。

(二)尚待解决的问题

1.加强对实施过程和学习效果的监控。

学习者的学习不容易被真实观察分析,如何避免学生抄袭作业,保证学生自己学习?如何保证学生是利用电脑在学习而不是玩游戏?如何对实施过程进行及时有效的评估和有针对性的反馈?如何客观全面评价和检测学生的学习效果、知识和技能掌握情况以及语言知识综合运用等,都尚待进一步解决。

2.保证微课质量和网络环境。

因为还处于实践探索中,有些微课质量还不是很高,如:导入和收尾不够快捷,语言不够精练、亲切,设计不够巧妙,节奏不够合理等。第一批微课的选题是根据2014年的高一新生情况和教师的经验来确定的,然而每届学生都不一样,微课资源的适切性和时效性需要关注。如何形成专题式、完整性的、适合学校实际的初高中英语衔接的微课资源?学校没有公共的学习资源平台,学校计算机机房不够,学生在校期间不允许使用电子设备,极少数家庭还没有网络平台,这些都限制了微课在课后的利用率。

综上所述,借助微课这一形式可以有效地促进初高中英语衔接教学,帮助学生更快、更好地实现初中向高中的过渡,但是具体实施过程中还存在一些尚待解决的问题,需要在实践中继续完善。

【参考文献】

[1]蔡跃.微课程设计与制作教程[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