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体制的核心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6 03:02:50

教育体制的核心篇1

首先,马克思主义揭露了资本主义的压迫并反应了人们对自由的渴望,它以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为出发点和落脚点,从而成为中国社会发展的指导思想。但是,马克思主义是从国外传来的,马克思主义要指导中国的革命和建设,必须是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是和中国的实际、“中国历史、中国文化相结合起来”的马克思主义。中国各个时代的马克思主义者把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把中国的文化和思想融于马克思主义中,从而形成了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指导了我国的实践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对中国社会发展有巨大的指导作用,从而成为我国的主流文化,统领了其他文化的发展。

其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这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主题。现阶段,我国各族人民的共同理想是: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这个共同理想,给中华民族带来了一盏明灯,给中华儿女建设祖国指明了方向。这个共同理想,昭示了我们要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上,集中力量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把我国建设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这是对《礼记•礼运》篇描写的“天下为公”的“大同”社会的继承和发展,在“天下为公”的“大同”社会里,人们各尽其能,为社会劳动,生产成果和社会财富均为社会成员所共享,也就我们希望实现的共产主义社会的景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跟古代“大同”思想是一脉相承的。

第三,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是中国传统文化在当代的一种全新诠释,是本民族文化最本质、最集中的体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和谐文化建设的根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建构过程实质上就是建设社会主义文化的过程。文化的重要特征就是它的民族性,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薪火相传的精神支柱,是“维系全民族共同心理和共同价值追求的思想纽带,是焕发人们为共同理想而奋斗、让中华民族秀甲于世界之林的精神源泉”。“天下统一”、“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精忠报国”等观念激励着人们的爱国主义情怀。近代文化以变革社会为主题,呼吁“改造国民性”,“陶铸国魂”则体现了强烈的爱国主义特点。当代提倡保家卫国、坚决维护祖国领土完整、提倡发扬传统民族文化等也是对爱国主义的民族精神的深化。虽然,时代赋予了爱国主义新的内涵,但是,其内在的核心没有变。

第四,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也有着深厚的传统文化底蕴。传统文化具有相对稳定性,中国传统文化有着继承和保守的一面,但是革新的思想在传统文化中非常重要。只有在不断革新中,中华传统文化才能去其糟粕取其精华,推陈出新,才能与当代社会相适应、与现代文明相协调,与国际发展接轨,才能保持民族性体现时代性。儒学文化中的“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的精神契合了改革创新的时代主题。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也突出了改革创新的时代精神,这是我国经济体制的根本创新。新中国成立以后,随着社会主义国民经济的日益巩固和发展,我国看到了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的弊端,从而建立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是对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的根本性变革。

第五,社会主义荣辱观,这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础。社会主义荣辱观为人们判断道德行为提供了基本准则,属于道德的范畴。伦理道德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和最大特色,其中,儒家提倡的惩恶扬善、言而有信、仁政爱民等都为社会主义荣辱观提供了丰富的文化资源。爱国、诚信、勤劳、勤俭、团结、等观念都是民族思想的闪光。而崇尚科学的风尚则是鸦片战争以来中国仁人志士的追求和理想。因而,传统文化是“八荣八耻”重要的理论渊源,社会主义荣辱观是中国传统文化在马克思主义指导下的创新和发展。

高校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的必要性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作为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核心部分,而高校作为社会主义文化的集散地,承载着文化传承与创新的双重使命,因此,高校有必要对当代大学生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

(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具有丰富的内涵。改革开放以来,我国走出了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显著提高了全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促进了人的全面发展,显著增强了国家的文化软实力,为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提供了强大的精神力量。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根源于民族优秀文化和吸收先进文明成果而发展起来的,是我国社会主义文化的引领和主导。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必须紧紧抓住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这个根本。高校大学生是祖国未来的花朵,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他们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理解与吸收,是对我国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发扬。

(二)大学精神的塑造需要高校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教育部长袁贵仁曾指出,“在一定意义上说,大学即文化。大学的教育过程,实质上是一个有目的、有计划的文化过程。所谓教书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环境育人,说到底都是文化育人。大学传统、大学精神,实际上是大学的文化传统、文化精神。”在全国高等教育学研究会2003年度学术年会上曾对“大学精神”做出过这样的阐释:(1)大学精神是大学理念的支柱,是一所大学办出特色、办出水平、办出活力的源泉和动因,是一所现代大学凝聚力、生产力、创造力和生命力的源泉和动因;(2)大学精神实质上是大学人的精神,是为社会发展、人的发展而追求真理、探求新知、勇于创新的精神;(3)大学精神是一所大学整体面貌、水平、特色及凝聚力、感染力和号召力的反映,是学校师生需求、理想、信念、情操、行为、价值和道德水平高低的标志,是一所大学的支柱和灵魂;(4)大学精神,作为一种动力源泉,是一种无形资产;大学校风、教风和领导作风,均是大学精神的具体体现。综观以上表述,大学精神可以概括为这样三个方面:第一,自觉的学术精神;第二,永恒的道德精神;第三,敏锐的时代精神。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正包含了这三方面的内容。因此,大学精神的塑造需要高校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

(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对当代大学生具有科学的指导作用马克思、恩格斯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指出:“统治阶级的思想,在每一个时代都是占统治地位的思想。这就是说,一个阶级是社会上占统治地位的物质力量,同时也是社会上占统治地位的精神力量,支配着物质资料生产的阶级,同时也支配着精神生产,因此,那些没有精神生产资料的人的思想,一般的是隶属于这个阶级的。”因而一个社会的主流意识形态是占统治地位的统治阶级的意识形态,它是通过各种方式和途径向其他阶级渗透,进而形成全社会的主导观念。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正确地反映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人的意识,是一种进步意义的文化。它引导了人们的正确、成功的实践,符合了社会文明的进步、前进和发展的需要。改革开放以来,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历史进程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彰显出了巨大的精神动力,极大地促进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和人们思想文化水平的提高,从而成为当前社会主义主流意识形态,得到了全社会的高度认同。当代大学生正处于身心发展的关键时期,在这个时期,他们的思想意识都趋于成熟与定格。

(四)高校是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主要阵地总书记在清华大学建校100周年大会上强调:“高等教育是优秀文化传承的重要载体和思想文化创新的重要源泉。要积极发挥文化育人作用,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青年是国家的未来,民族的希望。还曾指出:“一个有远见的民族,总是把关注的目光投向青年;一个有远见的政党,总是把青年看作推动历史发展和社会前进的重要力量。”大学作为引领和传播社会文化的主要场所,肩负着文化继承与文化创新的双重使命,在社会主义文化建设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独特作用。因此,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高校的应有之义。而大学生作为高等院校的主要群体之一,作为青年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十分宝贵的人才资源。加强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不断提高他们的思想政治素质,对于我国全面实施科教兴国和人才强国战略,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推进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确保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顺利进行,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高校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的措施

怎样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这是值得我们关注的问题。在这里,笔者认为,应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加强当代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

首先,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思想政治教育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既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指导思想,又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核心内容。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能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指明正确的方向,也从内容上规定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工作范围。目前,当代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认识存在着这样的现状:要么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科学内涵认识不够全面,甚至有的连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什么都不知道;要么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认识只停留在理论层面,不能落实到他们的生活和实践中去。因此,系统地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内涵和实质讲通透,这对大学生更深刻地理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以及对社会主义文化的传承都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其次,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校园文化的建设中高校作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的重要载体,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校园文化建设有利于加强对大学生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一个以马克思主义理想信念为指导的高校校园,必定是一个发展向上的高校,如果一个学校没有传承社会主义的文化精髓,那么培养出来的大学生就不会是合格的社会主义接班人。这就要求高校要牢牢把握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通过宣传橱窗、广播、校报、文艺表演等方式,大力宣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弘扬主旋律,形成积极向上的校园文化氛围,使学生达到知、情、意、性、行的统一。

教育体制的核心篇2

关键词:高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青少年;长效机制;人才培养

中图分类号:G641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8-3561(2015)31-0012-02

党的十报告明确提出,“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积极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这内容简明、内涵丰富的“三个倡导”,就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充分体现了国家、社会、公民等三个层面的价值取向,容纳了中华优秀文化传统、鲜明时代精神和未来价值追求,回答了我们要建设什么样国家、建设什么样的社会、培育什么样的公民的重大问题,具有强大的精神感召力和行动引导力,是凝聚社会共识、规范全民行为、引领社会发展的重要思想武器,也是加强和改进青少年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要内容。我们必须采取有效措施,动员各方面力量,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建立青少年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长效机制,促进青少年健康成长成才。

一、青少年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长效机制建设的重要意义

1.青少年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长效机制建设是促进青少年全面发展的需要

同志于2014年五四青年节出席了北京大学师生座谈会并发表重要讲话,他强调指出:“青年的价值取向决定了未来整个社会的价值取向,而青少年又处在价值观形成和确立的时期,抓好这一时期的价值观养成十分重要。”因此,只有加强青少年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长效机制建设,才能促进广大青少年全面发展、健康成长,把他们培养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这是党和国家对广大青少年寄予的殷切希望,也是青少年学生自身需要确立的成才和发展目标。

2.青少年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长效机制建设是新形势下青少年思想政治教育创新的现实需要

根据时展变化,按照与时俱进的要求,不断创新青少年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和方法,这是当前加强和改进青少年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面临的重大课题。以各种载体和有效途径,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有机融入到青少年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各领域、各环节,落实同志提出的“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日常化、具体化、形象化、生活化”的要求,努力提高青少年思想政治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这既是适应时展的需要,也是青少年学生自身健康成长的需要。

3.青少年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长效机制建设是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必然要求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一脉相承。同志指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爱国、敬业、诚信、友善,传承着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基因,寄托着近代以来中国人民上下求索、历经千辛万苦确立的理想和信念,也承载着我们每个人的美好愿景。”因此,加强青少年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长效机制建设,推进广大青少年学生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就是在新时期对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发展。

4.青少年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长效机制建设是实现伟大“中国梦”的客观需要

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是伟大的“中国梦”,是我们全民族的共同理想。青少年是社会主义未来的建设者和接班人,也是学习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最积极、最活跃的群体。建立青少年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长效机制,能够为青少年健康成长创造良好的环境,注入强大的精神动力,使他们确立正确的政治方向,坚定正确的理想信念,自觉投身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事业中。因此,青少年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长效机制建设,关系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顺利实现。

二、青少年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长效机制建设的对策和思路

青少年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长效机制的建设,必须充分利用各种有效载体和资源,从教育机制、评价机制、激励机制和保障机制等方面着手,建立起比较完善、系统的长效机制。

1.建立立体的教育机制

加强青少年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教育机制建设,必须做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三进”工作,即“进教材、进课堂、进学生头脑”,形成课堂教学、校园文化、校园网络和社会实践等课内课外多位一体的育人平台。

(1)课堂教学。课堂教学是对青少年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最主要渠道和方式。我们要充分发挥思想政治理论课和“形势政策”课在青少年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中的主渠道和主阵地作用,不断深化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育教学改革工作,增强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吸引力和战斗力。同时,充分发挥各专业课和各学科的育人作用,引导各学科教师在教书的同时,也要认真做好育人工作,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有机地融入和渗透到各课程的教学过程中,延伸学生思想道德教育渠道,潜移默化,润物无声。

(2)校园文化。校园文化建设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现实载体,对青少年学生具有巨大的影响力、渗透力和感染力,具有重要的育人功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必须以校园文化为载体,通过校园物质文化、精神文化、制度文化、行为文化等不同的形式表现出来,充分发挥各类文化的熏陶引领作用。要积极开展以“三个倡导”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主题教育活动,并有机渗透到学生喜闻乐见的各类活动中去,丰富校园文化生活,净化学生成长环境,提高学生综合素质。我们要注意利用重大节庆日和重要仪式,开展爱国主义、传统文化、礼节礼仪等主题教育活动。要积极开展体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各种文体活动,推动高雅艺术进校园,着力打造内涵丰富、各具特色的优秀文化品牌。要加强校报校刊、校园网络、广播电视等校内媒体和校史馆、图书馆的建设和管理,强化社会正能量传播,形成积极向上的校园文化环境。

(3)校园网络。当今社会是一个信息化时代,互联网已经成为广大青少年学生获取各种信息、知识,以及进行人际交流、感情沟通不可或缺的生活空间。因此,我们要善于运用互联网这个平台,充分发挥网络媒体传播的积极作用,对青少年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拓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渠道和途径。正如同志所指出的,要充分发挥校园网络的引导作用,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网上传播阵地。为此,我们要创新学生思想教育方式,充分利用新媒体沟通传播的快捷性、多样性和便利性等特征,采用各种生动活泼、喜闻乐见的方式,向广大青少年传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我们可以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内容加以形象化,提高其生动性、趣味性,在学生可触及的网站、博客、手机微信等网络平台扩大网络教育的影响力和渗透力。

(4)社会实践。同志指出:“道不可坐论,德不能空谈。于实处用力,从知行合一上下功夫,核心价值观才能内化为人们的精神追求,外化为人们的自觉行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重在实践教育。我们要引导广大青少年学生走出校门,深入社会,体验生活,积极参加专业实习、社会调查、“三下乡”、青年志愿服务等社会实践和公益活动,使学生在社会实践中锤炼思想,锻炼品格,磨炼意志,形成良好的价值认知和行为能力,当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学习者、传播者和践行者。要把实践环节纳入教育教学计划,完善“青少年志愿服务制度”。要认真实施“实践育人共同体建设计划”,动员社会各种力量,建立一批设施比较完善、富有文化内涵的青少年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实践基地,整合和扩大教育资源,推动校内教师与校外导师、校内课程与校外实践、学校阵地与社会基地之间的相互协同和有机衔接。

2.建立完善的评价机制

加强青少年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是一项有机的系统工程,涉及大、中、小学的教育及其评价工作。教育部门要按照统筹规划、循序渐进的原则,建立和完善大中小学合理分工、有机衔接的教育体系,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涵和要求,具体细化为青少年学生的核心素养体系和学业质量标准体系,有机融入到大中小学各专业各学科的专业标准、课程标准、教材编写和考试评价之中,形成一个系统、完整的教学与评价体系。

3.建立有效的激励机制

要加强青少年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督导工作,必须建立健全相关激励机制,鼓励先进、鞭策后进,更好地推进工作。我们可以通过物质和精神奖励等各种形式,对在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进程中涌现出来的优秀青年和先进教育工作者给予表彰。通过典型示范、榜样引领来促进广大青少年向各种先进榜样学习,形成人人积极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良好社会氛围。

4.建立可靠的保障机制

建立青少年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保障机制,就是要从组织保障、制度保障、物质保障等方面入手,为青少年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工作营造良好的环境和条件。

(1)组织保障。开展青少年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工作,必须建立一套科学、有效的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当前形势变化错综复杂,随着价值观念的多元化和西方意识形态的渗透,青少年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工作面临严峻挑战,难度大,影响广,单靠一个单位或部门的力量是远远不够的。因此,必须建立起学校与政府、学校与社会的协同联动机制,加强协调和沟通,整合有效资源,避免各自为政,形成强大工作合力。

(2)制度保障。从根本上说,制度建设更带有全局性、稳定性和长期性。青少年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和践行要能够持久开展,长效推进,只有依靠完善的制度体系来做保障。为此,我们要建立健全青少年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各类制度,完善各种运行机制,科学谋划、统筹安排青少年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教育工作,确保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能成为各级各类学校教育的有机组成部分,并充分发挥政府、社会力量的教育协同作用。

(3)物质保障。要动员政府、学校和社会各方面力量,从各方筹集资金,加大青少年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工作经费投入力度,争取建立起专项基金和奖励基金,保证各类教育活动的经费支出和教师参观调研、进修培训的经费,为开展青少年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工作提供可靠的经费来源。此外,还要结合传统文化和地方特色,建立具有人文含量的各类场馆和活动设施,为开展青少年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活动提供有效载体和阵地。

三、结束语

总之,只有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长效机制建设,才能动员各方面力量,整合各有效资源,形成工作合力;才能创新青少年思想教育方法,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青少年中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形成青少年的日常行为准则,从而不断提高青少年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成效,促进广大青少年学生成长成才。

参考文献:

[1].谈治国理政[m].北京:外文出版社,2014.

教育体制的核心篇3

【关键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大学生;长效机制

新时期,加强大学生对社会主义的总体认识,以自身发展和社会需求出发构建核心价值观教育机制。但现阶段,随着改革开放不断深入,西方文化逐渐走进人们的视野,在一定程度上严重制约了我国文化与思想的发展,甚至产生了较大的冲击作用。大学生处在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初步形成的时期,缺乏正确的判断力,极容易受到西方文化的影响,甚至产生动摇心理。因此,必须构建科学合理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体系,立足于高校实际,围绕着高校校园加强文化建设,在营造良好校园文化氛围的基础上,不断创设积极健康的教育环境,从而切实帮助大学生提高自身技能,健全人格,从根本上实现大学生身心健康发展的基本目标。

一、加强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教育长效机制研究的必要性和重要性分析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体系,是其中国文明事业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有利于加强我国和谐社会的建立,从而切实改进教育机制推动大学生的全面发展与社会经济的健康发展,在整体教育体系的进程中充分发挥其指导性作用。

(一)加强大学生学习和思想教育的指导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体系,有利于加强其教育体系在高校大学生思想教育过程中的应用,引导大学生积极发挥其创造性思维,加强自身能力的培养,切实增强学习、怎么学习的能力,在实际问题的过程中积极寻找有效方法解决问题。因此,必须加强大学生对实际工作重要性的认识,立足于实际与实践生活,从多方面、多角度综合考虑问题。一方面,构建科学合理的学习体系,加强社会主义的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从物质层面与精神层面为大学生教育给予相应的支持,切实提高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应用性,为高校教育顺利开展创造条件;另一方面,必须拓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宣传教育途径,加强其良好风气的的传播,促进其在高校内外具有良好的环境,以宣传和舆论为基本手段增强大学生的整体认知能力,最后实现提升整体学习效率的目标。

(二)构建科学合理的教育制度政策构建科学合理的教育制度政策,不断完善教育制度,充分发挥政策的保障作用,为保证高等院校各项教育工作顺利开展切实提供保障,也有利于促进高校教育工作取得进展。因此,制定科学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制度,有利于为大学生生活和学习提供动力,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高校各项教育工作的有效执行,切实丰富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活动与教育内容,从根本上为大学生发展提供支持性力量,从而充分促进教育效果的提升。与此同时,加强国家政策的制定,可以充分了解和理解相应知识,以发挥其指导作用,有效地增强高校制度法规和社会政策之间的协调性,切实增强高校长效教育机制的可操作性与适用性,促进其思想教育与实际工作有机结合,促进大学生价值观教育的持续开展。

(三)构建文明的大学生骨干队伍有利于加强大学生骨干队伍的培养,引导其在学习、探究与文化建设过程中发挥作用。因此,加强高校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养,树立全面的生活态度,在相关教育工作中有利于优秀人才队伍的形成。高校教育体系的骨干一般有管理者、党员、共青团员以及校园积极分子,他们的骨干行为可以作为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典范,通过这种生活和学习中常见的骨干形象,可以增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具体性和可操作性,也可以减轻教育活动开展的难度。

(四)为大学生顺利开展活动提供组织保障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指导下,促使高校明确大学生教育的指导思想,有针对性地提出措施和方法,积极开展一切文化活动提高大学生的身心素质,在一定程度上,为大学生顺利开展活动提供了组织保证,甚至是起着关键性的作用。从高校的角度来说,有利于高校明确各个部门和各个层次的管理,以身作则,在尽职尽责的基础上加强对管理重要性的认识,从而加强高校领导干部队伍的学习与培训,从更全面的角度加强大学生精神层次的交流,认真贯彻并落实其价值观理念,加强大学生思想和行为的培养。(五)传承中国传统文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国家和民族发展的精神支撑,在一定程度上,是中国传统文化智慧的结晶,也是中国历史发展总结而形成文化结晶,既蕴含了丰富的精神文明内涵,在形成健康的大学生队伍方面具有促进作用。同时,也有利于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切实加强大学生的理论知识和实践活动,在文化历程中加强大学生获取更多丰富的内容,从根本上促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体系的拓展与完善。

二、构建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对策和建议分析

(一)以新时期发展为背景建立健全领导机制1.加强领导负责工作制度的构建科学合理的领导机制,有利于高校中形成科学的管理体系,积极采取措施加强领导负责工作制度的构建,为开展各项教育活动提供制度条件,有利于各部门明确自身权力和义务,从而以大学生为主体构建一个完整的领导机制。一方面,完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体系,促进大学生教育领导机制的有效构建,将其作为一项长期的、持续的管理工作,明确不同层级管理职责与义务,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实际情况出发,制定相应的规划与制度;另一方面,在高校现有的党委组织中明确不同层级管理者的管理职责与义务,确定党组织书记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首要责任人地位,同时发挥学校党组织领导班子的主导作用,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实际情况出发,制定符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规划与制度。2.加强党政分工的合作分工合作有利于提高工作效率、加快工作造成的速度,因此,必须加强党政分工的合作,引导高校党政部门充分发挥其作用,在具体的构建过程中,促使高校党政各部门明确并承担着不同的职责,充分尊重具体工作中各工作内容、方法和目标等方面的差异性,促使各部门各尽其责,为学生、教师等分别制定并落实不同的教育方案,从而采取定期与不定期的方式结合,加强高校大学生的交流与学习活动,以多媒体为基础加强高校大学生之间的信息分享,深入研究大学生个性发展的内容和形式,提高党政工作科学性的同时,切实开展促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工作持续、稳定的一切工作。3.加强学生群体的整体教育大学生思维活跃,具有积极的挑战与创新意识,可以合理利用这一特性,加强高校学生群体的整体教育,从管理者和党组织部门出发,高校的管理者和党组织部门需要针对学生队伍的管理开展一系列的教育制度建设,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落实到具体的工作中,而且要充分发挥学生队伍在这个过程中的重要作用,比学生会、团支部需要定期开展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体系为主题的教育活动、主题班会等等,从而通过学生工作的开展及时发现并解决大学生思想存在的问题,通过学生思想上变化的反映,以核心价值观给予正确的引导。

(二)以大学生为核心建立健全教育机制1.构建全员参与的教育机制加强高校大学生的实践活动与实践环节内容的选择,切实增强实践活动的时效性与有效性,全面落实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长效机制,加强高校学生与教师的全员参与,构建全员参与的教育机制与完整的教育体系,促使高校全员积极承担自身责任。一方面,加强教师在开展教学活动的过程中的引导,渗透自身基本理论技能,加强高校大学生实践活动的开展,注重大学生的人格教育,帮助大学生实现健康成长目标,促使高校全员共同承担着职责,从而开展先进的理论学习,为高校文化建设提供坚实的组织基础。2.加强全过程教育活动的开展必须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整体贯穿,以活动始终为整体性过程,各阶段、各层次深入落实,积极从全局的角度考虑,遵循大学生身心成长规律,开展全过程教育,促使其教育机制获得良好的效果。因为,大学生,在进入高校到毕业、到就业和进入社会,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在生理机能以及心理状态都处于不断变化的过程,所以,高校必须分层次有针对性的开展相应的教育活动,这样才能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活动有的放矢,获得理想效果。3.坚持全方位引导以课堂为基本进行全方位的教育活动,可以取得良好的效果。首先,现行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课程中内容繁杂,可以充分运用课堂教育可以不断拓宽大学生知识的宽度和长度,丰富大学生人生观和价值观的内容,将其与高校教育活动紧密相连,从而全面渗透到大学生的日常学习和生活中。其次,高校的教师和管理部门也要积极深入到学生群体中,了解学生在生活中遇到的困难并且及时给予疏导和帮助,避免社会不良因素和大学生自身的忧虑情绪对他们的心灵产生的影响,引导大学生形成积极的、健康的人格。最后,我们应当认识到校园文化建设教育的重要作用,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校园文化的指导思想,形成积极、健康、和谐的校园环境,学生在这种环境下学习和生活,自然会受到良好教育氛围的熏陶,形成先进的思想和文化,提升自身的价值。

(三)构建科学合理的大学生自我教育机制1.自我教育内化机制在新时期,必须充分尊重大学生的主体地位,对于教育知识不仅仅是接受,更是一个学习内容转化的过程,他们可以通过各种不同的途径获得知识并且对这些知识进行组织和重构,切实从大学生出发形成一个完整的理论体系,以理论体系为导向帮助大学生加强自我知识的整体梳理。所以,必须以文化建设切实激发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识,综合利用各种方法,加强大学生核心知识学习的培养,切实满足学生的各种学习需求。2.加强校园文化建设一方面,从学生全身发展出发加强高校文化建设,以大学生的自我教育出发,为大学生提供全面发展的平台,在校园文化活动为中心,在高校文化建设中加强文化与社会、经济等的有机结合,积极开展一系列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为主题的活动,如文明修身、文体艺术活动、科技竞赛等,为大学生创造积极的校园学习氛围;另一方面,在切实增强文化建设效果的基础上,引导学生在这种校园文化下发挥其中心作用,从而加强校园文化的整体熏陶作用,引导为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持续开展增添动力。

(四)以社会要求切实改进和完善教育评估机制必须以新时期需求为基础,结合当前社会的发展形势以及大学生群体的价值观教育成果进行系统的规划,对原有的评价机制进行必要的创新与改革,才能保证评价结果的科学性。加强大学生理论修养、道德水平等的提升,这样才能确保评价工作的开展与大学生的学习活动相符合;同时也需要对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进行必要的评估,并且通过增强理论培训和实践经验等方法提高教师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水平。与此同时,必须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内容为基础,综合采用定性考核、定量考核与组织考核等各种相结合的方法,不断丰富和更新考核内容,加强大学生全面素质的考核方法与评价标准,从根本上提高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考核结果的时效性与可操作性。

【参考文献】

[1]朱健.高校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长效机制建设探析[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15(11)

[2]李锦萍.建立大学生核心价值观教育长效机制的思考[J].现代教育管理,2013(3)

[3]颜小燕,康树元.新媒体环境下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研究[J].教育与职业,2014(2)

教育体制的核心篇4

关键词:高校教育成本;核算控制现状;制度建设;责任落实;目标控制

中图分类号:G647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2)23-0142-02

关于高校教育成本的概念,学界大多倾向于:高校在一定时间内,为培养一定种类、层次和数量的学生所支付的全部费用,是高校学生在校期间所耗费的活劳动和物化劳动的总和。它是高校教育的实支成本,不包含高校学生的个人教育成本和教育机会成本两部分。这是目前学界对高校教育成本较为普遍的认识。在针对高校教育成本的相关研究中,国内学者还对我国高校教育成本的归集以及高校教育成本的会计核算体系、方法等方面作了有益的探索和研究,为进一步探究高校教育成本的控制提供了方法和依据。对高校教育成本的核算及控制的进一步研究,有利于完善高校教育成本核算体系,控制教育成本支出,提高国家教育经费投入的使用效益。

一、我国高校教育成本核算与控制的现状

(一)我国高校对教育成本核算与控制缺乏内在动力

我国高校属于非盈利组织。正因为我国高校的非赢利性,决定了我国高校在办学过程中往往不计算盈亏,不对办学成本加以核算和控制,不去注重高校办学本身的经济效益。作为高校自身关心的是学校的办学质量、办学水平、办学规模、社会声望及社会影响力,而忽视对教育成本的核算和控制。一些高校为提高学校的核心竞争力,争取充足生源,片面追求社会效益,也不会去考虑控制和降低教育成本,反而不断加大投入,甚至表现出教育成本最大化倾向。国家对高校没有成本核算与控制的要求,导致高校对加强内部的教育成本核算与控制缺乏内在动力。此外,高校教育经费来源的主要渠道是国家财政拨款,这是高校教育成本补偿的重要途径,高校决策者关心的是国家教育经费投入后,如何尽快的使用出去,而不关心教育经费使用的合理性、科学性。而我国高校的会计工作者的一项主要任务就是报告教育经费的执行情况,教育成本的核算与控制不是高校会计的工作职责,他们关心的只是预算收支平衡,因此,对高校的教育成本核算与控制不是他们关注的对象,高校的会计工作者也对高校的教育成本核算与控制缺乏内在动力。

(二)对高校教育成本核算缺乏科学方法

《高等学校财务制度》、《高等学校会计制度》是高校会计核算的基础,但两项制度都未对高校教育成本核算的原则、项目、方法等作具体规定,仅设置了可供高校参考的教育成本科目,没有要求高校对教育成本作核算。高校教育成本列支的范围以及高校教育成本的归集,目前依旧是理论界探讨的话题,对高校教育成本的控制研究还仅停留在理论探讨的阶段。建立在预算管理体制下的高校会计核算制度,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高校教育成本核算中存在的问题,更不能对高校教育成本进行有效的控制。学界对于高校教育成本的计量方法研究中的数理统计法、会计调整法、原始凭证法以及会计核算法,虽对高校教育成本的归集、核算提供了一定的方法论,但没有相应的高校财务制度和会计制度作保证,对于高校的教育成本核算还只能看做是理论探讨,对高校教育成本的核算还缺乏科学的方法。

(三)对高校教育成本核算和控制缺乏有效机制

2005年国家发改委出台《高等学校教育培养成本监审办法(试行)》(以下简称《办法》),该《办法》严格说来是针对高等学校制定学费标准及价格监督而制定的。该《办法》规定“为合理制定高等学校学费标准,提高教育收费的科学性”,表明了制定该《办法》的出发点。它强调的是高校的合理收费,突出的是提高教育收费的科学性。“本办法适用于价格主管部门对高等学校教育成本进行调查,审核和核算价格成本的活动”。这说明,该《办法》事实上是要达到对高校教育收费进行监管的目的。对于高校成本的具体核算,该办法虽规定了核算的相关原则和项目,但高校教育成本核算的项目过于笼统,不便于高校对高校的教育成本进行归集、核算。《办法》对高等学校教育成本的控制、监管未列出必要的手段和措施。因此,高校在教育成本的核算过程中还缺乏必要的监管机制,对于高校教育成本的控制还缺乏有效的手段。

二、我国高校教育成本核算和控制的基本思路

我国现行的对高校的教育成本核算理论体系及会计方法尚需进一步的建立和完善,相应的会计制度、方法有待于确立,对高校教育成本的控制研究还有待于进一步加强。特别是对高校教育成本的控制,应形成一整套理论方法体系,形成对高校教育成本控制的监管网络,保证教育经费的科学、合理使用。

(一)高校教育成本核算体系的完善以及成本控制理论的构建

国家相关部门应着手修订完善《高等教育财务制度》、《高等教育会计制度》,明确高校教育成本的核算原则、项目和方法,确立高校教育成本核算的主体地位。

1.修订完善的《高等教育财务制度》、《高等教育会计制度》应将会计权责发生制原则、相关性原则、配比性原则、划分收益性支出与资本性支出原则等内容纳入其中。改变高校单一的收付实现制会计核算制度,准确反映高校当期的实际收入、费用和成本,将会计权责发生制原则作为高校会计核算原则的基础。对于高校教育成本项目的归集应体现相关性原则,凡是应纳入高校教育成本核算的内容都应归集在高校教育成本项目中,凡与高校教育无关的收支活动则一律不列入高校教育成本核算的内容。

教育体制的核心篇5

关键词:民办高校;校园文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中图分类号:G64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9324(2012)05-0214-02

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在民办高校校园文化建设中的地位和作用

在民办高校校园文化建设中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具有深远意义。当前,在我国经济体制深刻变革、社会结构深刻变动、利益格局深刻调整、思想观念深刻变化的新形势下,各种思想文化相互交织、相互激荡,民办高校大学生思想活动的独立性、选择性、多变性和差异性不断增强,其思想观念、道德意识、价值取向越来越呈现出层次性,有着鲜明的时代背景,受国内外环境的深刻影响。一些学生在一些重大政治理论问题上认识模糊,概念不清,甚至认识错误,非马克思主义的意识形态有所滋长,资本主义腐朽思想观念乘虚而入。另外,一些学生价值取向多元化,功利色彩明显,强调个人利益和个人价值的优先实现,甚至对国家和他人都漠不关心。民办高校校园文化建设因而比许多公办高校面临更多的新问题、新挑战。这就需要在民办高校的校园文化建设中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凝聚人心、指引方向,形成学生共同认同的理想信念和道德规范。而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高校校园文化建设,有助于民办高校校园文化在如此复杂条件下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有助于广大学生抵制各种错误思潮的影响,并最终形成一个先进的、和谐的、繁荣的校园文化环境。

二、民办高校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随着对传统教育模式的突破,特别自《民办教育促进法》及《民办教育促进法实施条例》实施以来,民办高校在迅速发展的同时,与公办学校在入学机会、学校转型、学术研究等方面的竞争愈演愈烈。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凝聚全校师生的力量,在竞争中求生存拼发展,打造名校品牌,是众多民办高校的目标。但是,在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真正为民办高校大学生所认同、所内化方面,民办高校还存在一些需要改进的地方。

(一)没有充分发挥党建工作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的重要保障作用。民办高校党建工作滞后,表现为党组织监督校长及行政管理机构的办学行为空间有限,党组织的监督保证和政治核心作用难以有效发挥;思想政治工作易淡化,党组织在教育中的作用得不到重视;基层党组织在学校工作中的地位和作用没有真正得到落实,党组织活动开展不够正常等等。而缺乏党建工作组织的重要保障,直接影响到其教师党员先锋模范作用的发挥与学生党员骨干的培养,在校园文化建设中就难以把师生中的积极力量集中起来。

(二)没能充分发挥“两课”教学这个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的主渠道作用。“两课”教师可以通过重要的课堂环节,把“两课”专门章节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相关知识传授给学生,积极展开正面教育,这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的主渠道。但是,民办高校由于经费紧张,往往随意压缩“两课”课时,“两课”教师进修再提高难以成行,在“两课”师资人才引进上吸引力不足,“两课”教学力量因而薄弱。而教师教学工作负荷过大,他们忙于完成超重的教学工作量,几乎没有时间参与科学研究及教学改革。所以,民办高校的“两课”教师科研水平也相对较低,学术气氛不浓,影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的正面教育质量。

(三)校园文化中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作用不够突出。在校园文化建设方面,民办高校对于师生的思想品德教育工作,相应的行为规范、守则、奖惩制度等尚未确立,没能形成自己的德育品牌活动,长效德育机制不健全;办学理念,办学特色,还没有挖掘并制定出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还没有真正引领其学术文化建设、校园网络文化建设、文体文化建设等。

三、在民办高校校园文化建设中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对策

(一)加强民办高校党建工作,在校园精神文化建设中融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

民办高校应推动董事长和校长积极配合党委书记,创新地加强党建工作,积极地、有步骤地在校园精神文化建设中融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具体就是要结合每个时期师生的兴趣特点,利用重大节假日,有目的地组织和发展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为中心的校园精神文化活动,如党委注重团员青年的马克思主义教育、共同理想教育;学生会注重在学生的课余活动和学生社团文化活动中开展爱国主义教育、创新教育;德育教研室注重学生的心理咨询,正确人生观、价值观培养,以及荣辱观教育;教职员工定期组织政治学习,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等等。

(二)在加强民办高校“两课”教学、科研和活动中融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

1.通过“两课”教师的岗前培训,选拔骨干教师到重点高校学习进修,指导学生有效开展活动能力培养等措施中,加强“两课”教师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认知、认同,确实加强民办高校“两课”师资队伍质量,并且确保这支师资队伍能在“两课”教学活动中准确传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知识。

2.培养教师重视教学内容和方法的改革,将教学方法改革与教学手段改革有机结合,多采用现代化的教学方式,建立面向教师和学生的电子教案、网络课程、网上自学系统等,提高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学效果。并将日常的教学过程与考核方法改革有机结合,从学生学籍与考试评价制度入手,鼓励和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3.为师生提供交流的场地,在校园环境布置和烘托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学术氛围,如在图书馆、教室、实验室等场所,橱窗、网络、学生刊物等媒介中充分反映各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交流活动和内容;开展丰富多彩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学术交流,创造精品学术论坛;定期举办不同类型和不同层次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学术交流活动,鼓励学生参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科研活动。

(三)在建立与完善民办高校文化制度中,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

校园文化建设的物质文化建设、精神文化建设和制度文化建设都是学校对学生进行良好教育的主要方式,制度文化建设是最关键方面。因为这是校园文化稳定发展、持久不衰的保证。因此,民办高校应高度重视文化制度建设,并且在建立与完善学校的传统、仪式和规章制度,以及建立、建全执行制度文化的组织机构和队伍过程中,注意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确实保障学校正常秩序,形成良好的校风。

参考文献:

[1]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n].人民日报,2004-10-15(1).

教育体制的核心篇6

关键词民办高校核心竞争力

“核心竞争力”(corecompetence)这一概念是普拉哈拉德(c·k·prahalad)和哈默(g·hamel)在1989年《哈佛商监评论》发表的题为《与竞争者合作一然后胜利》的论文中首次提出的,主要是针对企业而言的,民办高校的核心竞争力则是指民办高校在灵活的办学体制下,以实现高等教育的社会职能为核心,在办学实践过程中形成的对社会优质办学资源的获得能力。只有形成了核心竞争力,民办高校才有可能在中国高等教育界立足,赢得更好的生存和发展。

一、民办高校的现状

1.高等教育形式日益多样化现状的压力

由于大众化的客观要求而形成的高等教育形式多样化,使得民办高等教育面临新的竞争。随着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发展,除函授教育、电视大学外,又出现了远程高等教育。高校教育资源的稀缺性和高等教育形式的多样化,必然是民办高等教育为维护和扩大自身利益而进行的竞争。

2.来自公办高校的快速发展的压力

与公办高校相比,无论是办学实力、经费保障,还是知名度、影响力都不可同日而语。民办高校创办之初,只能选择公办高校不予关注的领域作为自己的发展空间,以避免正面交锋和竞争,如:专科层次、职业教育、学历文凭教育等等。但公办本科高校,随着教育成本分担政策的出台和收费限制放宽,都在积极拓宽高等教育领域,走多元办学之路,高职教育、成人教育迅速得到发展。这就使得公民办高校办学层次和招生对象趋向相同,抢占教育市场的正面交锋、竞争不可避免。

3.社会偏见和高等教育买方市场的形成

我国民办高校办学历史短暂,社会、民众对民办高校认可程度低,并由于在办学过程中出现了一些不正常的现象,民办高校受到了社会上的歧视,同时由于传统计划经济思想影响以及长期以来公办高校一统天下局面,给人造成的思维定势,无论办学实力、办学质量如何,在学生、家长、用人单位及社会其他领域之中,都还存在偏见,还不能与公办高校享有同等的地位和同样公正的待遇。

同时随着精英高等教育转变为大众高等教育,高等教育的市场也由卖方市场转为买方市场。尤其是近年来,民办高校面临着考生选学校而非学校选学生的严峻的竞争局面。民办高校要想得以生存,只有提高办学实力,扩大影响力,增强竞争力,以招到更多更好的学生。但是在有偏见的买方市场中,民办高等教育在竞争中难以取得公平的竞争环境。

4.由于国际合作的日益密切,使得高等教育趋向全球化

接受高等教育的国际界限正在逐渐打破,相当数量的国外高校不仅面向我国招生,而且还通过与国内高校合作办学、开设跨国网上课程、在我国建分校方式争夺中国教育市场,使得民办高校在面临与国内公办高校竞争的同时,又面临着与国外高校的竞争。

综上所述,随着公立高等教育体制改革的进行,改革衍生出来的转制高校和独立学院逐渐发展壮大,民办高校原有的体制优势及由此带来的核心竞争力已不复存在,民办高校要想在竞争中立住脚,民办高校需要树立和增强新的核心竞争力;另一方面,就民办高校自身之间的竞争而言,不同时展起来的民办高校之间、不同地区的民办高校之间的竞争也越来越激烈,这也要求民办高校自身实现核心竞争的转型。

二、民办高校核心竞争力构建的途径

核心竞争力是学校相对于竞争对手的一种整体的竞争优势,它不意味着学校的各个环节都必须优于竞争对手,民办高校核心竞争力的形成必须以独特的技术能力、管理能力为核心,以充沛的资源为基础,在优秀文化的影响下,通过一系列管理活动整合而成。这一过程涉及到学校工作的方方面面,是学校各个环节整体优化的结果。根据民办高校的办学现实,提高其核心竞争力,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做好工作。

1.政策层面:构建良好的办学政策环境

目前,民办高等教育逐步成为我国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我国高等教育迈向大众化的进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对民办高校的生存状况和发展前景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同时也需要地方政府加强对当地民办高校扶持,地方政府的扶持是民办高校核心竞争力形成的关键因素。地方政府应该加大对民办高校发展的支持力度,在民办高校的运行中提供宽松的环境,地方政府掌握着民办高校的评估权和级别晋升权,主导着媒体舆论导向,等等。因此,地方政府应加大民办学校的扶持力度,为民办高校提供良好的发展平台。

2.理论层面:准确定位,突出特色

理念层面的构成要素是民办高校核心竞争力的核心层,主要包括:办学理念、学校定位、校园文化等要素,属于民办高校的无形精神资产,是其核心竞争力内涵的体现,反映出民办高校办学的公益性和增值性,鲜明地体现出民办高校核心竞争力的独特性与创新性特征,也是决定民办高校发展方向的核心。

3.体制层面:充分发挥体制灵活的优势

体制层面的构成要素是民办高校核心竞争力的支撑层,主要包括:民办体制、管理体制、分配和用人机制等要素,为民办高校的经营管理提供了制度框架,体制的灵活与高效优化了教育资源配置,提高了教育资源利用率,这是民办高校核心竞争力赖以形成的支撑体系。

4.管理层面:优化内部管理,形成民办高校核心竞争力的管理核心

卓越的管理能力是民办高校核心竞争力的另一核心要素。主要包括:科学的战略管理、恰当的组织结构、科学的管理体制等,通过制定符合自己特色的长期发展规划,构建恰当的组织结构,提高管理的整合能力,建立科学的管理体制,形成自我约束、自我发展、自我循环的良性主体,改变过去民办高校办学水平不高,竞争力不强,落后的、不规范的管理的局面。

5.资源层面:加强资源建设,形成民办高校核心竞争力的资源优势

学校资源是民办高校核心竞争力的基础和载体。民办高校的核心竞争力是一所学校独有的、对手难以模仿的竞争优势。这种独特性和难以模仿性的产生必需以学校的专用资源为基础。然而当前民办高校虽然硬件之间的竞争很重要,但更为重要的是品牌、知识产权资源及师资队伍等软件资源的竞争。

总之,只有形成了核心竞争力,民办高校才有可能在中国高等教育界立足,赢得更好的生存和发展。民办高校应该在提高自身竞争力方面多下功夫,为完善中国特色现代大学制度贡献民办教育的一份力量。

参考文献

【1】郭瑾莉.论核心竞争力视角下我国民办高校的发展战略『j].科教文汇2007(01).

【2】罗华陶.民办高校核心竞争力研究武汉:中南民族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6.

【3】徐立国.陕西民办高校核心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研究西安:西安工业大学学位论文,2008.

教育体制的核心篇7

关键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过程;动力要素;过程机制

中图分类号:D64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3104(2012)03?0001?04

认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当今的时代使命,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明确要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兴国之魂,必须将其融入国民教育全过程”[1],要“切实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转化为人民的自觉追求”[2]。认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决非一蹴而就,它是一个科学的认知和转化过程,是个体将科学思想理论体系转化为日常生活的意识、观念与语言的动态认知与内化过程。因此,研究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的要素、过程与内化机制,直接关系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深度建设,具有重大的理论价值和很强的现实意义。

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的

动态过程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同既包含从理论形态向常识形态的内化过程,又包含从常识形态向理论形态的反刍过程。一端是作为理论形态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另一端是作为常识形态的社会成员的意识与观念。当思想政治教育者将理论形态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进行分析、解读并对社会成员实施教化、宣传,社会成员在理解、接受其理论形态时,往往将其内化为自身的意识与观念,这种意识与观念还同时反作用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具体化和大众化。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的过程,又是思想教育工作者运用正确的教育理念和恰当的教育方式对认同

主体进行教育的互动过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我们党和国家以社会发展的需要以及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为根据提出来的,希望人民群众在切身体会和平等交流的基础上达成共识,而不是强迫他们服从。我们党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具体化的理论与实践中,逐步由以往比较偏重意识形态的强制和“灌输”,过渡到现在寻求“全社会共同的价值认同”。这是一个巨大的飞跃,既是对人类认知、思想理论发展客观规律的遵循,也是“以人为本”为核心的科学发展观在思想观念领域内的具体体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涉及经济、政治、文化等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既体现了思想道德和文化建设的广泛性要求;又体现了现代社会经济和政治发展的先进性要求,既符合不同阶层社会成员的思想状况,又代表着社会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既集中体现了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本质特性,又有着广泛的适用性和包容性,具有强大的整合能力和引领能力,是立足于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基础之上所形成的价值共识。然而,由于我国经济、社会关系的多元性,各类阶层利益需求的多样性,人们的价值选择受限的多方面性,因而不同社会主体在接受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过程中,经常表现为一个日渐磨合、逐步实现的动态过程。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的过程,也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大众化的演进过程。因为这种动态过程内含双重前提:一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理论研究的不断创新与发展,它是构成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大众化

收稿日期:2012?03?12;修回日期:2012?04?28

基金项目:2010年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10CKS019)

作者简介:刘新庚(1956?),男,湖南邵东人,中南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党委书记,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研究方向:马克思主义理论,思想政治教育;刘峥(1978?),男,湖南邵阳人,中南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博士研究生,南华大学讲师,主要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

的内在限制,必须是正确的、完整的、科学的理论;二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理论为社会所需要的程度,要便于人们理解并能为人们接受和信奉的价值观念,它是构成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大众化的外在限制。恩格斯在谈到“社会需要”对自然科学发展的巨大推动作用时说,“技术的发展来源于社会的需求,更甚于来源于十所大学的推力”[3]。实际上“社会需要”的推动作用不仅适合于自然科学,也适合于社会科学,更适合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大众化。只有当社会对思想理论与价值观有新的需求时,武装人们头脑的思想武器才会发挥巨大的功效。当前我国正在发生广泛而深刻的变革,社会转型、体制转换等导致各种结构性矛盾大量涌现并相互交织,价值观出现多元并存、新旧交替的局面,人们的信心、信念和信仰受到剧烈的冲击,精神生活也出现了危机,在这个关键时期,我们党和国家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正符合了时代潮流,适应了社会的需求。因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向社会成员常识的转化过程应根据社会需要、各类不同阶层的具体状况进行多样化、多层次的具体化、形象化,逐渐成为通俗易懂、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这就要求思想教育工作者,应以各类教育对象现有的思想文化水平、心理需求状况为基础,在认同工具与方式上进行创新和突破。既要注重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塑造各阶层社会成员的政治信仰,也要注重社会成员原有观念和常识的思维定势,特别要注重其固有观念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的反向影响过程。社会成员的原有观念与常识所形成的心理与思维模式可能有助于其理解并接受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也有可能阻碍其接受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显然,要提高认同的效果,就必须正视人民群众原有观念和常识的消极反向作用,最大限度地实现社会成员思想观念的正向再造与变革。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的过程,还是认同主体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思想精髓内化为自身价值观并不断固化的心理演变过程。这个过程包含着理性认知、情感共鸣、思想转化、心理调适和沉淀固化五个阶段。理性认知是社会成员系统地了解、科学地把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基本内容的阶段,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的前提。情感共鸣是社会成员在理性认知的基础上,对社会所要求的价值观信息进行审视、比较,对“合意”的价值理念给予认可和选择。这一阶段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的关键。思想转化是社会成员在认知认同与情感认同的基础上,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整合到自己原有价值观念中,并按照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要求,对自己原有的价值观念重新进行建构。这一阶段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的重点。心理调适是社会成员重新建构自身价值观后,在此价值观的指导下破解自身发展难题,化解内心精神困惑的阶段。这一阶段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的焦点。沉淀固化是社会成员自觉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外化为良好的行为习惯阶段,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的终点。社会成员正是通过这一心理演变过程来认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但价值观总是同人的心理需求有关,是主体以内在的需要为标准,对外在于自身的事物或现象所蕴含意义的认识和评价,带有很强的主观性。这种主观性,不仅造成了价值观念多元的现实,也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同增加了难度。因此,思想教育工作者要高度重视和驾驭社会成员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过程中的心理演变,特别要注重满足各阶层社会成员的心理需求。

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的

动力要素

认同有个体和社会两个不同层面的含义。在个体层面上,“认同是指个人对自我的社会角度或身份的理性确认,它是个人社会行为的持久动力。”在社会层面上,“认同则是指社会共同体成员对一定信仰和情感的共有和分享,它是维系社会共同体的内在凝聚力”[4]。本文主要是从社会层面来展开其认同研究的。

从社会层面来看,社会成员认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驱动力,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思想政治教育者、教育对象、教育载体和教育方式等基本要素的有机匹配与相互作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思想教育工作者、教育对象、教育工具和教育方式是构成其认同过程的基本要素,它们相互融合,相互作用,推动着社会成员对核心价值观的理性认知、情感认同和行为认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凝练和提升,它构成了认同的基本内容,是认同的前提和基础;在具体的认同过程中,它会因教育对象的不同而不同程度的具体化、形象化。思想教育工作者是教育主体,同时也是认同过程中的教育对象。认同工具是社会成员认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场所与载体。法国结构主义马克思主义的代表人物阿尔都塞认为,“意识形态国家机器为一定数目的现实,它们以独特的、专门化机构的形式呈现给其直接的观察者。”[5]这些形式如宗教的、政治的、法律的、工会的、学校的、家庭的、传播的、文化的意识形态国家机器等,既构成认同的基本载体,也是认同的基本手段。认同方式是在具体的认同过程中采取的基本方法与措施,如灌输教育、宣传感染、制度规范、政策实施等。现代思想政治教育方法论指出:“实践教育法、理论教育法、批评与自我批评法是现代思想政治教育的主导性基本方法”[6],也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和认同的基本方法。认同工具与认同方式构成了社会成员认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渠道和实现路径,当前正在进行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理论教育、思想宣传、制度规范和实践交流等活动,都是其工具和方式的典型注脚。

认同的内在动力还来自于科学体系自身本质的逻辑力量。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不同于社会成员在日常生活中积累的经验和常识,它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理论体系的内核,是“社会主义社会主流意识形态基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考量一切事物或现象存在的意义及能否满足社会主义发展需要的最根本立场、观点和态度”[7]。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认为:“价值观是指人们在对周围事物能否满足个人或社会某种需要进行评判时所持的观点”[8]。据此可以推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就是社会成员对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和主流思想能否满足个人和社会的需要并对其进行评判时所持有的基本观点,本质上属于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与人民群众的主观需要之间满足关系的范畴。马克思主义理论家葛兰西从实践哲学角度指出,“在常识中占主导地位的是‘现实的’和唯物主义的成分,都是天然感觉的直接产物。……而哲学等思想体系则是“对宗教和‘常识’的批判和替代”[9]。显然,实践哲学的根本目的就是让科学的思想理论体系为群众所理解和认同。我们党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实际上就是要让反映社会主义本质属性的思想理论体系为广大社会成员内在认同,并让其成为社会的主导价值观。不论是从思想政治教育学的角度看,还是从实践哲学的角度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同就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普及化、大众化的过程,是通过社会教化和个体认知的相互作用,并通过社会实践将其内化为社会成员的常识,即成为社会成员日常生活的意识、观念与语言。

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的

过程机制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的过程机制,是指思想政治教育者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进行理论解读并宣传教育后,社会成员通过显性的学习、实践、体验和内在的思辨、选择、融合等活动,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思想精髓逐步融入自身价值观并不断固化的运行机制。它可以分解为以下四个具体的运行机制:

一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理论的解读机制。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理论解读的过程,是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具体化、大众化和形象化的过程,是将抽象的价值观念转化为具体的思想理论,是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转化为社会成员便于理解、喜闻乐见的教育内容的过程,其实质是一个理论创新过程。具体运行机制有两种基本形式:一是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细化为通俗易懂的理论与观点。如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各种类型的相应学习资料等。二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贯穿到其他材料与事例中去,构成形象生动的教育内容。比如,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地方特色语言相结合创作出人民群众易懂易记的通俗话语,让人民群众既能理解核心价值观的内容,又能牢记于心。

二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涵的教育机制。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教育机制,是指以各类教育机构、宣传部门以及传媒网络为载体,通过系统性的理论宣讲、文化演绎、媒体渗透、网络交流、环境熏陶等教育方式,帮助社会成员理解认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运行机制。当前的要害,是要构建核心价值观宣传教育的长效机制,大力提升宣传教育的实效。首先,要建立稳定的、综合素质高的思想政治教育队伍,以便全方位、多角度开展丰富多彩的宣传教育活动,切实帮助社会成员认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其次,要建立健全核心价值观宣传教育的保障制度,让不同阶层的社会成员在不同时间,不同场合都有机会受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再次,要善于运用疏导教育法、比较教育法、典型教育法、自我教育法、激励教育法和感染教育法等现代宣传教育的常用方法,对社会成员进行行之有效的宣传教育,让其逐步理性地接受和认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最后,要牢牢把握网络宣传教育的主动权,无论是建设网站,还是开展网上教育和网络交流,都要力求给社会成员一种愉悦心情、陶冶思想的和谐氛围,给他们以一种蓬勃向上的力量,使他们对国家和民族有归属感、认同感和自豪感,在耳濡目染中自觉接受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思想精髓[10]。

三是理论认知与社会实践的联动机制。理论与实践联动的机制是指社会成员通过核心价值观理论学习和价值生活实践,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化为自己的价值观念并付诸践行的运行机制。它包含价值理论学习和价值生活实践两方面:一方面,要强化社会成员的价值理论学习,使其明白何为价值观,何为社会主义价值观,何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意义何在,真正理解把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本质内涵与精神实质,并在理性认同和情感认同的基础上,内化为个体世界观和价值观,并用其指导和规范行为。另一方面,要强化社会成员的价值生活实践教育,使其在社会实践中深化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理性认知,进而形成并强化价值认同。任何一种理论都需要融入实践,贴近群众,贴近生活。马克思曾经指出,道德的最重要特性是以“实践精神”来把握世界。[11]从根本上说,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根源于和服务于社会主义的实践及其现实的。价值生活实践就是指社会成员通过参加具有一定价值内涵和价值意义的社会实践活动,诸如弘扬中华传统文化活动、学雷锋活动以及抗震救灾、社会救助等公益活动等,在实践活动中接受价值教育,形成正确的价值判断,再通过其内在的思辨、选择、融合等活动,深化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理解和认同。总之,社会成员在价值认同和行为认同的过程中,价值理论学习和价值实践活动是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的,只有把价值理论学习和价值实践活动有机结合起来,才能更有效地强化社会成员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在认同。

四是从教化、体验到体认、固化的心理机制。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同过程通过教化、体验以及情境机制等若干环节和阶段,使社会成员接受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容,并内化为自身的思想道德品质,一般说来,认同过程便告一段落。但巩固和发展这一结果,仍需要进一步的艰苦后续工作。其中,固化过程就是一个最关键的环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过程的内化机制在程序上说,是从教化、体验、体认到固化的过程,然而这也并非是一个自然流程。因为,人们的思想过程尤其是思想的心理过程是极其复杂的,思想观念认识的反复是经常发生的;同时,无论是教育者还是受教育者,都可能或者说可以改变这种正常的程序。所以,固化的前提是接受,但接受之后还必须不断强化进而固化。一般来讲,宣传教化、实

践体验以及情境熏陶等都具有固化作用。固化机制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过程的每一环节都非常重要,具有目的性价值,是前面的各个环节各种机制作用的集中体现和落脚点,因而必须高度重视。否则,就会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整个动态过程和过程机制流于形式,达不到社会成员真正内化认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目的。

参考文献:

[1].十七届六中全会决议[n].人民日报,2011?10?19(1版).

[2].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而奋——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7:34.

[3]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732.

[4]汪信砚.全球化中的价值认同与价值观冲突[J].哲学研究,2002,(11):4.

[5]齐泽克,阿多尔诺,方杰译.图绘意识形态[m].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6:106.

[6]刘新庚.现代思想政治教育方法论[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8:133.

[7]余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管窥[J].理论导报,2009,(11):9.

[8]邱伟光,张耀灿.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197.

[9]安东尼奥?葛兰西.狱中札记[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0:236.

教育体制的核心篇8

[关键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学校教育;家庭教育;社会教育

[作者简介]代玉启,北京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博士生

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是一项系统工程,应从整个社会的角度着眼,通过大学生成长成才所依托的学校、家庭、社会三者在教育理念、教育内容、教育方式等方面达到和谐统一和最优结合,发挥各自优势,调动各自力量,实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育人的整体性与协作性,推进整体育德,提高整体效应。

一、发挥学校、家庭、社会

各子系统内部的育人合力

(一)加强学校内部对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的协作

在高校整体协作育人基础上,应注意以下三个方面:

第一,加强学校优秀教师的育人效应发挥。高校中的院士群体、师德模范人物、拔尖人才、青年才俊等是高校教师群体中大学生关注的重点对象。应切实发挥好这部分教师的作用,通过他们“现身说法”,讲述成才故事,分享奋斗经历,用言传身教积极影响大学生。

第二,发挥学校老干部、老教授的育人作用。为了改变当前高校辅导员整体比较年轻、社会阅历简单的状况,有些地方与高校从学生工作实际需要出发,结合老干部特点和优势,开展学校老干部、老教授担任高校辅导员工作的试点与推行,发挥学校老干部、老教授的育人作用,取得显著的效果。类似做法应在更多高校开展。

第三,加强大学生朋辈群体的自我教育、互相教育。一是发动学生组成学生理论宣讲团,深入班级、深入大学生中间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宣讲,使学生们在参与互动中实现教育与自我教育。二是通过典型示范、榜样教育,发挥先进典型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作用,引导大学生从身边的榜样身上汲取前进的力量,形成先进带动后进、少数带动全体的共同进步局面。

(二)加强家庭内部对大学生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的协作

对大学生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家庭环节不仅不可或缺,而且至关重要。家长要当好子女的首任教师,家庭应始终作为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的重要课堂。

但一段时间以来,大学生的家庭教育出现了一些不好的倾向,如:有些家长对大学生的家庭教育中存在着重智力发展轻道德培养、重实际效用轻基本规范等倾向;有些家长认为大学生已成年,年龄上已经超过18周岁,已经足够成熟,不需要家庭教育了;有些家长认为大学生绝大部分时间住宿于学校,在家里住的时间非常少,开展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没有时间保证;有些家长认为自身的科学文化素质不够,没有能力对大学生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同时,“随着独生子女成为青少年主流,来自家庭的过度期许、过分溺爱、过于放任,都可能对孩子们的健康人格培养造成不良影响。”[1]

要注意在家庭教育中克服这些不良倾向,首先,要引导家长认识到确立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重要意义,认识到通过家庭教育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必要性与可能性;其次,大学生的家长要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确立和践行方面为大学生做出表率,发挥好言传身教的作用;第三,要引导大学生的家长们之间尤其是父母之间在对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上目标一致、方向统一,并注意内容的协调性和一致性。

(三)加强社会对大学生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的引导

社会是教育大学生的大课堂。在社会日益信息化、网络化的时代背景下,应着力于充分发挥和有效利用社会教育资源,形成全社会共同关心、支持并参与大学生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的协作互动局面,进一步加强和巩固全社会重视、支持和共同推动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格局。

值得注意的是,媒体尤其是网络媒体已成为影响青少年的重要因素。媒体的理念、导向、内容等在或潜或显地影响着大学生,影响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的实效性。因而,应引导媒体树立社会责任意识,宣传科学理论,传播先进文化,倡导科学精神,弘扬社会正气,“媒体宣传要多一些选择,多一层思考,多一份责任。今天媒体对社会的引导作用和对青少年的影响力是空前的,特别是以青少年为主要受众的娱乐节目。舆论就是导向,起着‘春风化雨,润物无声’的作用。媒体中少一份猎奇,多一份朴实;少一份炒作,多一份诚信;少一些‘网络红人’,多一些创业明星。要大力宣传各种典型事迹,为大学生树立楷模,讴歌无私奉献的孔繁森、吴天祥、李素丽等社会主义时代英雄,创造一个勤奋、务实、积极、向上的社会氛围。否则,错误和片面地加大某一方面的宣传,会扩大负面影响,冲击我们核心价值体系的堤坝。”[2]

二、建立健全学校、家庭、社会

各子系统之间的协作机制

要建立健全学校与家庭、学校与社会以及家庭与社会相互间协同运作的互动机制,充分发挥出三者之间的综合效应,以取得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的更好效果。

(一)加强学校与家庭的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协作

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协作互动的机制主要有以下几种:定期而有效的双向交流机制、快速而便捷的信息反馈机制、及时而有效的沟通机制、共同教育和共同管理相结合的协商机制等。具体而言,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结合的途径和思路有,学校各部门尤其辅导员通过电话、网络、日常谈话、家访等形式及时提醒和引导家长注意对大学生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的重要性与紧迫性,争取取得学生家长的支持和配合。

(二)加强学校与社会的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协作

要有力化解社会对学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效果抵消的状况,首先,要实现学校内部的教育管理与学校周边环境的和谐,加强对学校周边环境的治理和优化,加强对高校周边文化市场、娱乐市场的整治,使大学生所接触、所经历的社会情景与所学、所接受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内容之间具有契合性。

其次,要加强学校与社会的互动,加强学校教育对社会的有益影响,在多元文化、多元价值并存的社会中最大限度地保持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的有效性,使学校教育的目标、思想、内容等与整个社会和谐统一起来。

第三,适量邀请党政干部、社会名人进学校,通过演讲、作形势报告、访谈等形式与青年学子面对面交流。党政干部、社会名人主要应结合自己工作经历、成长体会谈当前的形势政策与如何更好地成长成才,引导大学生进一步认识国情与自身的使命,引导他们树立正确的社会观与成才观。近年来一些省部级领导干部走进高校为大学生做报告,起到了非凡的教育效果,正如一些专家指出的那样,“对社会现实的认识和把握是在校大学生的薄弱环节,而省部级领导为大学生作形势政策报告,其选题的针对性、授课的权威性都是一般的专家学者所不能比拟的。……这些省部级领导所处的位置、看问题的视野以及分析问题的方法,都会对大学生把握社会发展、感受祖国巨变、形成广阔视野产生直接的影响。”[3]

第四,面向社会招聘有突出成绩、热心学生工作的各行业才俊担任兼职辅导员、校外辅导员,他们丰富的社会阅历和突出的实践能力对大学生会产生有益的影响,应采取灵活多样的方式方法发挥他们对大学生全面发展与成长成才的积极作用。

(三)加强家庭与社会的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协作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建立及其教育,离不开全社会的支持,其中,家庭及社会的密切合作应成为推动该教育的开展、提高其教育质量的重要形式。因此,应建立健全家庭与社会协同运作的青少年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机制,构建以家庭教育为重点、社会教育积极配合的教育机制,以克服家庭教育与社会“两张皮”的现象,使其间协调配合,形成工作合力,从而有效巩固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的效果。这个和谐互动机制包含家庭美德教育与社会公德教育之间的融合机制、家庭与社会之间的信息交流与传播机制等。

三、发挥三者的整体合力

加强学校、家庭、社会总体间的协调,即从总体着眼,形成学校、家庭、社会的合力,营造有利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的良性社会环境。要加强学校、家庭、社会的沟通与协作,使三者目标一致、功能互补、内容互补、力量互动、教育同步、相互促进,克服各子系统之间的矛盾冲突、目标相异、内容无关等倾向,避免三者之间互相推诿、扯皮、贬低等现象,创建由学校主导、家长、社区主动参与的新型教育协作机制,使家庭教育、社会教育与学校教育形成交错互补、不可或缺的有机联系,真正形成以学校教育为主导、以家庭教育为依托、以社会教育为主线的教育体系,努力形成全社会关心和支持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的整体合力,共同打造大学生核心价值体系教育的同心“教育环”。

值得注意的是,社会的重大事件、重大活动和重大庆典出现或发生时,更是加强和改进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的重要契机,也是加强学校、家庭、社会总体间协调的有利时机。汶川大地震、北京奥运会和残奥会、新中国成立60周年的盛大庆典、玉树地震、上海世博会举办,都是进一步加强大学生爱国主义、社会主义、集体主义教育的有效平台,因而应成为对大学生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的重要契机,服务为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的总目标,结合这些事件加强学校的教育引导、家庭的日常引导、社会的氛围营造,形成总体合力。

参考文献:

[1]王传习,于晓红.高校荣辱观教育的“数字解读”――一组学生调查反馈引发的思考[n].光明日报,2006-12-20.

教育体制的核心篇9

[关键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高校融入教育全过程

办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大学,要坚持立德树人,把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教育全过程。高校作为人才资源高地和文化引领前沿,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教育全过程是新形势下高校德育工作的核心任务。

一、核心价值观融入教育全过程的必要性

1.是高校履行教育使命的必由之路。指出,高校肩负着学习研究宣传马克思主义、培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重大任务。这一论述不仅是对“培养什么人,如何培养人”这一教育根本问题的鲜明阐述,也是新时期党和人民赋予高校的光荣使命。从坚持立德树人的角度看,高校必须以“育人为本,德育为先”。因为青年的价值取向决定了未来整个社会的价值取向,能否确保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被大学生群体接受并践行,关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是否后继有人。从坚定办学方向看,能否让马克思主义的价值目标、价值取向和价值准则统领高校发展、支撑人才培养,关乎我国高校办学的社会主义方向。因此,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教育全过程,是高校履行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是培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的必由之路。

2.是大学生成长发展的内在要求。“国无德不兴,人无德不立”[1]p168。当代大学生成长于改革开放的火热历史进程之中,他们思维的活跃性、眼界的开阔性以及信息获取的丰富性等特点更为突出。但社会转型期呈现出的价值观的多元,使得大学生在价值观取向方面产生迷茫和困惑,一些大学生不同程度地存在着信仰迷茫、道德失范、价值取向扭曲等问题。因而“抓好这一时期的价值观养成十分重要。这就像穿衣服扣扣子一样。人生的扣子从一开始就要扣好,要努力把核心价值观的要求变成日常的行为准则,进而形成自觉奉行的信念理念”[1]p172。

二、核心价值观融入教育全过程的丰富内涵

1.选准了核心价值观培育的着力点。要发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中的凝魂聚气、强基固本的作用,就必须要将核心价值观融入国民教育、精神文明建设和党的建设全过程,贯穿于协调推进“四个全面”建设的各个领域。要想实现这一点,就必须确保核心价值观能够实现对关键领域、关键人群的统领。高校历来是国民教育和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阵地,是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精神高地。青年大学生是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生力军,是需要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群体。从这一点看,要求高校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教育全过程,选准了核心价值观培育的最关键的领域和对象。

2.凸显了核心价值观培育的主导地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反映了社会主义制度的本质属性和价值取向,为当前高校立德树人工作确立了根本依据。大力培育核心价值观,对于高校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以及推进学校各项事业的改革发展,都具有重要的保证作用。高校把核心价值观融入教育全过程,直接关系到学校坚持什么样的办学方向和培养什么样的人的根本问题。这就凸显了核心价值观的培育对于立德树人的主导作用。因此,高校必须把核心价值观的培育贯穿于学校工作的方方面面,贯彻于学校教书育人工作的始终。

3.明确了核心价值观培育是素质教育的灵魂。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是新时期高等教育改革发展的战略主题。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指出:实施素质教育,就是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造就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德智体美等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可见,素质教育的核心问题是“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的问题,这与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根本目标具有内在的统一性。强调高校把核心价值观融入教育全过程,实质上也赋予了大学生素质教育新内涵:一是进一步体现了我国大学素质教育的社会主义性质,二是进一步明确了思想道德素质是最重要的素质。概而言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不仅应当成为大学生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而且应当在大学生素质教育中居于灵魂的地位。

三、核心价值观融入教育全过程的实践要求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教育全过程,在实践中必须确立并严格遵循正确的指导原则,探讨切实可行的方法,建立一个完整的教育链,确保核心价值观教育的有效实施。

1.实践原则。必须坚持以下四个方面:

第一,必须坚持方向性原则。坚持方向性,就是坚持政治性。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具有鲜明的政治性和意识形态性。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教育全过程,目的是为了巩固马克思主义在高校意识形态中的指导地位和造就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因此,在核心价值观融入教育全过程的活动中,教育工作者必须站稳马克思主义的政治立场,着眼党和国家的教育方针以及对于人才培养的根本要求,严格落实“学术研究无,课堂讲授有纪律,公开宣传有要求”,把坚持方向性原则看做是必须要遵守的第一原则和第一纪律。高校课堂上曾出现的“抹黑中国”“扭曲历史”“美化西方”的杂音与噪音值得我们警醒。

第二,必须坚持系统性原则。恩格斯说:“许多人协作,许多力量结合为一个总的力量,用马克思的话来说,就造成‘新的力量’,这种力量和它的一个个力量的总和有本质的差别。”[2]p362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教育全过程不仅是一项重大的政治任务,同时也是一个系统工程。它涉及的不仅仅是高校、教师和学生,还包括社会、家庭和舆论等方面;不仅有课堂内外,而且有校园内外;不仅有理论,而且有实践。因此,在核心价值观融入教育全过程活动中,教育者要站在全局和整体的高度,注重资源整合、科学规划、统筹安排,真正做到各个要素相互支持、相互配合,形成整体合力。

第三,必须坚持主体性原则。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教育全过程的实施中,要尊重大学生的主体地位,强调大学生的主观能动性,经由激发大学生自我教育的主动性促进教育目标的实现。坚持主体性原则,要求教育者在充分地展现自身主导地位优势的同时,摒弃传统的居高临下的强制灌输,始终坚持营造一种平等、民主、和谐的氛围,承认并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积极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和创造性,把引导与服务结合起来,以一种平等的姿态与青年学生对话、交流,以科学的理论和严密的逻辑引导人。

第四,必须坚持创新性原则。创新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也是思想政治工作具有旺盛生命力的关键所在。在社会思想日益多元化和传播方式更加多样化的时代背景下,高校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教育全过程工作任务重,挑战多,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需要改革创新。为此,高校要适应时代和形势的要求,深入研究这一工作的规律,开展理论探讨,拓展工作平台,创新话语体系,积极推进理念创新、手段创新和基层工作创新,不断增强高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针对性与实效性。

2.实践方法。必须注意以下五点:

第一,课堂教育的“主渠道”贯通。课堂教育是对大学生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主渠道。高校应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有机地渗透到课程与教学中。一是在思想政治理论课中系统推进。要通过实施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体系创新计划,改进思想政治理论课程的教学方式,实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从教材体系向教学体系、从知识体系向信仰体系的转换,形成内容新、方法新的教育。二是在人文素质教育课中彰显。高校大部分哲学人文社会科学课都有鲜明的意识形态属性,要利用这些课程中蕴涵的政治和道德价值资源,引导青年学生爱国、爱党、爱社会主义,引导青年学生正确看待历史、正确把握现实,加深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理解和认同。三是在专业课教学中渗透。高校专业课程既有工具性又闪耀着人文性。专业课中的价值观培育具有隐蔽性、渗透性特点,更易于为大学生所接受。教师要有意识地挖掘专业知识中所蕴含的科学精神和人文价值要素,通过讲授专业课的发展史、介绍与学科相关的优秀历史人物等各种有益于学生全面发展的教育活动,使专业课教学也成为传输正能量的阵地。

第二,校园文化的“教育场”涵育。高校应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融入校园文化建设的全过程和各个层面。一是加强校园物质文化建设。高校要坚守“寓育于物”“寓美于物”的原则,注重提升文化品位的“内涵式”校园物质环境建设,实现校园物质文化的使用功能、审美功能和教育功能的和谐统一。二是加强校园精神文化建设。高校要积极营造良好的校风、教风和学风,塑造独特的大学精神;要充分利用校园网络、广播电视、橱窗等校园传媒形式,宣传先进典型、弘扬社会正气,形成有利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的舆论氛围;要将核心价值观的丰富内涵、基本要求融入校园文化活动和文化产品。三是加强校园社团建设与管理。由于自身的兴趣性和专业性,学生社团具有很高的参与度,成了大学生核心价值观教育最具潜力的载体。但由于受自身能力和管理经验等制约,社团活动中不时出现方向把握不准、问题考虑不周、言行过偏过激等问题。因此,学校要通过制定相关管理规定、确定好指导教师、选好社团负责人等措施,做好指导和引导工作,使大学生社团活动成为培育核心价值观的一个平台。

第三,实践活动的“常态化”养成。指出,道不可坐论,德不能空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要于实处用力,从知行合一上下功夫。社会实践被称为学校教学的“第二课堂”,是大学生核心价值观教育的重要阵地。因此,高校要积极探索社会实践与核心价值观教育之间的关联,通过组织大学生社会调研、深入一线的教学实习、“三下乡”活动、志愿服务、公益活动等亲身体验活动,促进大学生了解社会、增长才干、锻炼毅力、培养品质、增强社会责任感,从而不断确证、夯实自身的核心价值观。

第四,师德师风的“人格化”示范。苏联教育学家乌申斯基说:“在教育工作中,一切都以教育者的人格为基础。”[3]p46因此,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师德师风建设以发挥教师的人格示范作用,是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教育全过程的重要一环。一要强化教师正确的政治方向。高校要通过健全教师政治理论学习制度、健全党团组织生活制度、开展社会实践考察等方法,增强教师教书育人的荣誉感和责任感。二要夯实教师高尚的职业道德。高校要认真落实《教师职业道德规范》,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师德师风建设培训和管理的全过程,不断提高师德水平;广泛开展师德先进典型评选、表彰和宣传工作,不断激发教师的敬业精神,营造修身崇德的良好氛围;建立健全师德评价机制和奖惩机制,将师德师风表现作为考核、聘任和评价的首要依据。

第五,组织管理的“制度化”保障。“任何一种德育,都要根据一定的德育思想建立起一套实践体系,其核心就是德育制度。没有制度体系保障的德育思想,是不会成为实际的教育行动的。”[4]p56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教育全过程必须有相应的制度安排。一要健全领导组织体制。高校要建立健全党委统一领导、党政工团齐抓共管、党委宣传部牵头协调、各部门各负其责的工作领导体制和责任机制。二要制定总体规划。高校要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教育全过程纳入学校工作总体规划,贯穿于学校办学指导思想、中长期发展规划和人才培养全过程,落实到办学理念、培养计划、课程设置、文化建设和思想宣传等各项工作中,形成良好的政策导向。三要健全管理服务制度。要根据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精神内涵,完善学校各项规章制度建设,尤其是教师管理规定和学生守则公约等师生行为准则,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成为师生工作、生活和学习的基本遵循,实现管理育人;要搭建服务育人平台,服务人员要以模范言行感染学生,寓育人于服务之中。

参考文献:

[1]谈治国理政[m].北京:外文出版社,2014.

[2]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

教育体制的核心篇10

关键词:职业院校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思想政治教育;途经

作者简介:蔡颖(1965-),女,江西南昌人,江西现代职业技术学院副教授,研究方向为高职思想政治教育;张玉荣(1983-),女,江西九江人,江西现代职业技术学院副教授,研究方向为高等教育管理;洪旺元(1971-),男,江西九江人,江西现代职业技术学院副教授,研究方向为思想政治教育。

基金项目:江西省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规划基金项目“新媒体环境下高职院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运行机制研究”(编号:mKS1423),主持人:洪旺元;江西省高等学校教学改革研究省级立项课题“‘中国梦’融入《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教学过程研究”(编号:JXJG-14-46-4),主持人:蔡颖。

中图分类号:G71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1-7518(2016)02-0022-05

党的十报告首次以24个字,分别从国家、社会、公民三个层面概括提出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积极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这是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最新概括,也为职业院校教育工作者培育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奠定了基础。在经历了30多年的改革开放之后,我国政治、经济、文化、社会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在这样的社会转型期,人们的思想观念与价值观也随之发生变化,特别是在当前社会各种矛盾和问题集中爆发,在多元文化与价值观的冲击和融合下,如何做好职业院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如何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融入我们政治课程中,如何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这对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建设与和谐社会的建设都具有重要意义。笔者旨在通过调查,对职业院校学生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现状进行分析,了解高职院校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特点与情况,为职业教育工作者进一步加强和改进职业院校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提供参考。

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高职院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意义

(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高职院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创新指明了方向

思想政治教育应该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基础和理论支撑,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指导下开展,并且依循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来创新,才能充分发挥思想政治教育的最终教育功能。实施高等教育的目的是为了人的全面发展,其中包括德、智、体、美等各个方面,思想政治教育即是其中的主要构成部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正是思想政治教育的基础,包含了德育和美育的内容,体现了为人的全面发展的教育目标。思想政治教育应该努力体现以人为本的理念,进而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基于思想政治教育的属性,要求思想政治教育必须注意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教育,应该通过各种方式促进人的全面而且自由的发展[1]。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能够为思想政治教育提供教育的依据,指明教育的方向,提供新鲜的血液,提升教育的生机和活力。

(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高职院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内容

中共中央、国务院在《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中明确指出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内容,“以理想信念教育为核心,深入进行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教育。以爱国主义教育为重点,深入进行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教育。以基本道德规范为基础,深入进行公民道德教育。以大学生全面发展为目标,深入进行素质教育。”这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内容“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和社会主义荣辱观”有着密切的联系,具有相互贯通性。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必须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其中的主要内容[3]。职业院校应该在开展思想政治教育时做到“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积极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通过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核心的思想政治教育,努力提升高职院校学生的人文修养,促进高职学生的法律素质和思想道德素养的提升,让学生充分认识到优良品质的重要性,并以优良品质来促进人才的成长和发展[2]。高职院校应该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教育基础,充分利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来开展思想道德教育,引领高深思想的发展,丰富学生的精神生活,最终实现为国家的和谐发展和持续发展发挥积极作用。

(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促进高职院校学生全面发展的保障

现代社会是一个信息社会,在网络技术迅速发展和广泛应用的基础上,社会经济事业全面快速发展。信息技术的发展既促进了教育工作的良性发展,同时又带来了一定的挑战。现在的大学生们都拥有娴熟的信息技能,通过各种信息手段能够最快速度地了解现代社会的各种思潮,明晰社会发展的动向。西方的各种思潮伴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而快速渗透进入校园,大学生们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深受其影响。这一方面开拓了大学生的视野,同时也把西方社会的一些不良影响带入了学习生活之中,如现代大学生普遍比较自私、集体意识淡泊,非常强调个人享受而责任意识缺乏,心理变化快而导致心理调节能力差,信息接受能力强而辨别是非否能力弱。为了促进高职院校学生的健康成长,应该充分利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利用这些优秀的社会品质来引导大学生,让他们能够形成健康的世界观、人生观和社会观,形成民族自信心,具备高尚的理想信念,加强思想道德修养,进而最终成长为全面发展的、德智体美劳兼备的社会主义事业的接班人。

二、职业院校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现状与分析

本研究采用问卷调查法,课题组对江西现代职业技术学院等几所高职院校大三在校学生进行随机问卷调查,共发放问卷150份,回收有效问卷150份,回收率为100%,其中男性70人,女性80人。通过对问卷调查的统计与分析,从而得出以下相应的结论。

(一)职业院校学生对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知情况与分析

第一,通过对问卷调查的统计分析发现,职业院校学生对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具有较强的认同感。有95%的学生认为一个国家和社会需要核心价值观,90%的学生认为大力宣传核心价值观是有必要的,92%的学生赞同把价值观的教育融入社会各领域的建设中,另有97%的学生认为加强核心价值观的教育是有必要的。由此可见,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在物质不断丰富的今天,有越来越多的人追求文化与精神的认同感,在我们这个多元价值观并存的社会中,非常需要一种主流的、正确的核心价值观来主导与引领人们的精神建设与社会意识形态建设,所以大多数学生都认为国家和社会需要核心价值,并赞同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进一步教育和渗透。

问卷显示:大多数学生赞同爱国主义是民族精神的核心,并支持理国。民族精神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构成部分,而民族精神的核心就是爱国主义,有92%的学生赞同爱国主义是民族精神的核心。无论何种时代,民族和国家的发展都需要凝聚爱国主义精神。在世界四大文明发源地中,只有中华文明传承至今,这与我们民族具有深厚的爱国主义传统密切相关。近期,日本国内右翼势力抬头,由中日等问题引发的中日关系日趋紧张。对于中日关系的态度,调查显示有81%的学生支持理国,14%的学生坚持抵制日货,只有5%的学生选择无所谓的态度,而上街游行这个选项则根本没有一个学生选择,这与前两年反日游行中,大量高校学生参与的情况大相径庭,形成鲜明的对比。

第二,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属于社会层面的平等、公正主题词最受学生的关注与认同。调查显示,在价值观的主题词中,学生关注与认同率最高的词为:平等,达到32%;然后是公正,达到28%;第三位是自由,达到21%;这三项加起来已经达到81%。所以社会平等与公正问题是职业院校学生最关切的问题,这也符合当前的社会民意。当前,我国正处于发展的战略机遇期和矛盾凸显期,面临的各种矛盾和问题也更加复杂,这使得社会公正与平等问题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比如城乡之间、地区之间、行业之间的各种发展不平衡问题,教育、医疗、住房特别是在分配领域内的收入差距扩大等各种民生问题,是群众最关切最实际的问题,这些问题的妥善解决关系到社会和谐和国家的长治久安。党的十报告提出,“逐步建立以权利公平、机会公平、规则公平为主要内容的社会公平保障体系,努力营造公平的社会环境,保证人民平等参与、平等发展权利。”可以说,这是对当前民众期待的有力回应。

第三,在法治与民主政治制度方面,多数高职学生具有正确的法治观念,并赞同推进政治体制改革。问卷调查显示,对于法治的看法中,“在一个完善的法律制度中,公民应遵守法律和制度”这个选项得到84%同学的支持,而选择“权力比法律和制度更有用”这个选项的只有3%。可见,随着国家依法治国理念的不断推进,法治观念逐渐深入人心,人们更期望通过完善法律、法规和制度来解决国家在经济、政治、社会发展中的各种问题,而不是通过简单的权力介入和人为干预的方式。在完善民主政治制度方面,有67%的学生赞同加快政治体制改革,建立更适合中国国情的民主政治体制。众所周知,政治体制改革是我国全面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经济体制改革向纵深发展,政治体制改革的重要性日益凸显,它是克服政治体制本身存在的弊端、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必然要求。推进政治体制改革,我们必须选择适合自己国情的道路和方式,而不是照搬西方模式,这也获得多数同学的认可,选择赞同建立西方资本主义“三权分立”的民主政治制度的学生只有5%,可见绝大多数学生对于照搬照抄西方模式还是持否定态度。

(二)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中有待进一步重视和解决的问题

通过问卷调查,我们也看到了一些在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有待进一步去重视和解决的问题。

第一,职业院校学生存在信仰缺失情况。问卷调查显示,在信仰问题上,有42%的学生选择“没有信仰”,选择“实用主义”的占28%,选择其他信仰的占30%。从这个结果我们可以看到,虽然社会上烧香拜佛之人不少,但中国毕竟不是一个宗教传统很强的国家,在我们职业院校学生中,真正信仰宗教的人并不多,而没有信仰或者崇尚“实用”是多数学生的信仰状态。另外,值得我们关注的是,虽然马克思主义是我们国家主导的意识形态,是共产党人与无产阶级的信仰,但调查显示,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在职业院校学生中正处于一个相对弱势的处境。

职业院校大三学生即将步入社会,将参与社会分工并扮演相应的社会角色,他们的信仰状况其实也是当前社会人们信仰状况的一种投射。按照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信仰作为上层建筑的一部分,必然受到经济基础的影响。经过30多年的改革开放和市场经济的建设,物质主义、消费主义、享乐主义随着市场经济发展而受到人们的日益推崇,人们的各种价值观和信仰也随着社会开放而日益多元化,但随之出现的却是人们信仰缺失等问题。虽然这个问题的出现可能是中国现代化进程中,在社会转型和发展过程中不可避免的,但如何进一步坚持和强化马克思主义的指导作用,加强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与时俱进地将马克思主义与当前社会实践进一步融合,对于重构现代国人的信仰具有重要意义。

第二,社会诚信缺失问题受到学生普遍关注。在影响和动摇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主要因素问题上,有77%的学生选择“社会风气”,有12%的学生选择“网络与媒体中的负面信息”,选择“家庭教育缺失”和“学校教育效果不好”总共占10%,而选择“西方价值观影响”的只有1名学生。因此,多数职业院校学生认为影响和动摇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因素是社会风气问题。而在被问及“当前思想道德领域最突出的问题”上,有54%的学生认为是“社会诚信缺失”。从这个结果我们可以看到,诚信缺失问题是当前道德领域内非常突出的问题,这给整个社会风气带来非常不利的影响,最终也影响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建设。

诚信缺失问题在当下中国是道德领域非常突出的问题,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在我们身边,不断出现的食品安全问题、药品安全问题、假证假文凭、电话诈骗、老人摔倒无人敢搀扶等社会问题,说明诚信缺失已经渗透到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在不诚信者获得利益而诚信者却处处吃亏的情况下,往往会引起人们的效仿,出现“劣币驱逐良币现象”,从而造成整个社会诚信度下降与失衡,给社会风气带来严重的负效应。

三、加强职业院校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途经

我们认为应该着力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进一步加强和改进职业院校学生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

(一)探究思想政治课教学艺术,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和效果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主要课堂是思想政治教育,思想政治教育承载了重要的人生教育的任务,占我国高等教育教学的比重也非常大。在高职院校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中,必须充分体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应该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基本前提和教育的基本内容,通过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的全面渗透和充分体现来开展思想政治教育[4]。

首先,思想政治教育的教学目的必须予以明确。那就是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基本目的,学生的学习过程中必须清楚认识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于学生的学习和未来的工作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同时在学习中必须积极跟踪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最新理论成果和实践应用,必须学会自觉地应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来引导自己的思想意识,通过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识来强化对于建议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信念的认同,加强爱党爱国意识的形成。

其次,思想政治教育的教学内容必须予以明确。那就是充分了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新成果,并把这些新的理论融入教学之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我国政府在长期的实践过程中形成的,在中国传统文化的基础上结合社会主义的基础理论,在行政实践中结合社会出现的各种热点问题和焦点问题而形成的,具有传统性和现实性相结合的特点。在思想政治理论教育中,应该充分融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容,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分析方法来分析问题研究问题。同时不仅在政治理论课的教学内容中要求融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专业课中也可以引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升专业教学的效果[5]。

最后,思想政治教育的教学方式必须予以丰富。那就是利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思想提升教学效果。长期以来,由于逆反心理作怪,高职学生对于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比较排斥,教学效果非常有限,所以必须创新思想政治教育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结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针对教学内容所涉及的部分,可以增加现场参观、观看视频、学生表演相关小品、演讲、知识竞赛等手段来丰富教学方法,通过理论讲解和案例教学相结合,通过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等模式来阐述理论问题,通过这些方式丰富教学手段,提升教学效果。

(二)更新教育观念,创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工作新平台

随着时代的发展,科技推动了媒体的不断更新,从报纸、广播、电视、博客发展到微博、微信。高职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新阵地的利用效果如何,主要取决于职业院校教育工作者对新媒体的认识和重视程度。职业院校教育工作者应该转变教育理念,紧跟时展要求,积极探索当代高职生的心理需求和新媒体的应用价值,将微信等新媒体平台转化为高职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途径。一是积极打造职业院校宣传网络新平台。让官方“微博”、“微信”平台筑起学校与学生之间的沟通桥梁,让媒介平台成为学生舆情舆论信息、校园文化建设的聚集地。同时,适当运用喜闻乐见的“微言微语”和交流方式与大学生平等对话,扩大官方“微”平台的影响力,主动把握网络宣传教育的主动权和话语权,引导校园舆论发展。二是学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应主动地有效利用微时代交流平台。教师要进驻微博微信,贴近微时代,不留“空椅子”,不要“失语”。在微博和微信上,面对学生的大量诉说和“微言微语”,如果教育工作者不发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教育阵地就很容易流失。三是建立微博微信分类平台。根据不同学生群体特征,搭建高校社团、学生先进分子以及家庭困难和心理特殊学生群体的交流平台,从而进行有效分类引导。四是开发基于微信语音接口的校园app,将校园新闻、校园服务、教育内容以“微信语言”、“学生风格”用文字、图片、语音、视频等多种形式互动传播,充分展示小亲和力和感召力,实现主流意识形态、核心价值观与“微信”的对接,营造主流舆论氛围。同时,举办基于微信平台的“微访谈”、“微辩论”、“微展示”、“微演讲”、“微咨询”等教育活动,在交流互动中传道答疑解惑,对大学生“微信”用户潜移默化地进行正面引导和积极的思想政治教育。

此外,完善可行的制度保障是高职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微网络平台得以有效运行的基础,职业院校应建立和健全高职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微网络平台的相关保障制度。如:微网络平台信息监测制度、教育主体工作责任制度、资金保障制度、队伍保障制度和技术保障制度等。

(三)以工学结合为基点,在实践中加强高职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

高职院校本来就是为了培养应用技术类人才,企业是应用技术类人才的主要职业去向。在企业中,由物质文化、精神文化、行为文化和制度文化为组成部分的企业文化是企业行为的指导方针。在企业文化中,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中国企业精神的主要组成部分。高职院校作为为企业培养应用技术型人才的主要阵地,担负着培养高职院校学生价值观念和职业道德的重任。高职院校应该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教育,通过实践教学和理论教学相结合的方式,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其中,让学生在教室课堂的学习和企业的实践教学中深刻领会社会义核心价值观,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导学生的学习和生活,充分发挥“追求社会效益、优良的工作作风、创新精神、荣辱观教育”等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核心的企业文化精髓对高职学生的引导作用。

参考文献:

[1]杨业华.当代中国大学生核心价值观研究[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1:63-66.

[2]法红旗.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现状与对策[J].长春师范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3(1):91-92.

[3]吴铝锌.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定位[n].中国教育报,2012-05-14(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