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范文大全核心素养下的课堂教学改革十篇核心素养下的课堂教学改革十篇

核心素养下的课堂教学改革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6 03:03:57

核心素养下的课堂教学改革篇1

1问题呈现

课改初期教师和学生学习积极性和表现欲望都非常高涨,随着课堂模式常态化发展,原有的评价方式已提不起学生的学习兴趣,个别学生不愿参与到课堂学习中来;教师不能理想的驾驭课堂,课堂应急逐渐迟钝;评价机制中把更多的权利交给学生的同时,部分权利过大的学生和小组之间出现了不公平的竞争。在这种不公平的竞争学习中打消了一部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在学习中出现优等生感觉知识量太少,后进生坐享其成的情况。针对上述问题,我们通过问卷调查、学生访谈、课上观察等分析了出现问题的根源。

2问题根源

2.1学生层面

1)学生是处于发展过程中的人,随着课改常态发展、随着学生知识经验的日趋丰富、随着学生年龄的增长,现有的学习状态已经不能满足更高阶段的学习成长发展的需求,学生发展和学习的状态已经发生变化。2)后进生无论是在学习上,还是在接受能力上都比优等生慢,优等生在帮扶后进生的时候怨声载道,后进生学的焦头烂额,慢慢的不愿参与活动了。3)通过小组间的互相合作,可以带动学生们主动加入学习中,展示自己的思想和能力,提高主动性。当然不难发现,成绩较好者仍然比学习落后者更乐于表达自己的态度和观点。在实际的小组合作教学中,总是会有这样的现象,每组中的大部分学生在讨论与学习无关的事,而成绩好的学生就是小组中的“主力军”,其他人依然是“衬托”。所以培养学生们的自主探究能力是课堂改革的关键,同时还要将提高学生的核心素养作为教学目标,这样才容易达到课堂效果。做不到自主探究就难以达成合作探究。在改革实践中,如果学生不能主动思考、不能集中注意力,就很难跟上讲课的进度、很难理解当日课堂的知识点,这样学生就脱离了课堂、孤立了起来。

2.2教师层面

1)随着课改的推进,教师原有的知识经验文化素养已不能满足学生学习成长发展的需求,教师素养需要进一步提升,更需要研讨培训和学习。2)部分老师的进取心不够,缺少教学创新和特色,对于学校比较优秀的教学就很难“更上一层楼”,也会导致课堂改革的效果和教学质量的提高。

2.3评价机制

随着课堂教学模式改革的推进,学生对原有的评价机制已没有了新鲜感,不能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学生的兴趣得不到激发,课堂从而慢慢变得枯燥了。经过对问题分析研究,寻找课堂教学模式改革中“瓶颈期”的根源,结合课改教师和学生发展特点,采取了基于问题解决为目的的实践探索,收获了显著成效。

3问题解决

3.1学生层面

3.1.1开展主题班会调整学生学习状态针对现阶段学生在学习生活中出现的各种懈怠的现象,采取以基于学生学习问题解决的主题班会来纠正。班会主题目标明确,按照课堂教学模式改革的思路开展,每个环节突出显色,每个环节环环相扣,各小组把每次班会中梳理出学习态度中的不足与完善这些不足的方法展示出来,得到全班同学一致认可切实可行,最后优等生分享了学习的经验。运用主题班会的形式在学生成绩、纪律、卫生、德育方面都取得了良好的效果,推进了学生对课堂教学模式的流程的进一步学习,提高了学生的“核心素养”。3.1.2要兼顾不同层次的学生课堂教学模式中教师对待后进生要细心观察学习跟不上的原因,留意其感兴趣的事情和个人所拥有的特长。对其拥有的特长在班级内放大,培养其自信心。以后进生感兴趣的事情为起点,对其进行慢慢的引导到对学习的兴趣中来,慢慢的培养其学习的兴趣,使其同自己相比有一个大的进步。3.1.3培养学生养成了良好的学习习惯(1)养成了良好的预习习惯实施课堂教学模式改革之后不难发现,学生都养成了提前预习的习惯,而且部分学生形成了自主预习的习惯。而正是因为学生有了良好的课前预习常态,课堂教学模式下的自主学习才能得以顺利的落实,如果没有预习,自学阶段就很难完成教学任务。(2)养成了良好的纠错习惯学生各学科都设置纠错本,学生在平时的学习当中遇到做错的问题,都要在纠错本上进行改正,改正后的问题形成鲜明对比,以此来加深知识印象,做到以一反三。错题本每天都要及时上交,老师及时批阅,针对暴露的知识点错误老师及时详细讲解。如果学生改正有误,老师再反复批阅纠正点拨,直到正确为止。学生经过了教师一遍遍的讲解纠正批阅,最差的学生对问题的印象也会很深刻,学生做题细心的习惯也就慢慢养成了。(3)养成了自主学习的习惯基于核心素养的课堂教学模式改革是以发展学生自主学习能力为动力,以提升学生“核心素养”核心。每节课教师出示学习目标后,学生进行自主探究学习,每堂课上学生都能静下心来审题,分析思考,参考自学指导提示,完成课堂自学任务。学习习惯的养成,是实施基于核心素养的课堂教学模式改革带来的实效,学生有了良好的学习习惯才能更高效的完成学习任务。

3.2教师层面

课堂教学模式中教师要潜下心来不断学习和不断自我完善,学习更多的课改经验,积淀自身文化素养。教师德育与学生德育相对接,教师的榜样作用发挥到极致,在这个基础上学校组织形式多样的教师学习活动。3.2.1加强理论学习和培训“打铁还需自身硬”,提高学生核心素养,关键在教师。教师如果自身素养不高,很难担负起提高学生核心素养的任务。只有教师充分解读了核心素养的内涵才能更好地对学生进行有效教育,为此课堂教学模式改革中不断外出学习名校教师经验,不断聘请专家做培训,专家详细阐述了核心素养的内涵,为课堂教学模式改革发展指明道路。课堂教学模式改革实验参与人员认真研读有关核心素养的国内外著作文章,撰写学习心得,定期交流体会,探讨交流自己的看法,教师之间互相取长补短。3.2.2定期召开研究报告会课堂教学模式改革实验中教师定期召开专题报告会,不断制定下一阶段的实验方案、试验计划,研讨实验内容、试验方法目标任务、前期调查问卷等有效工作,为进一步区域推广课题研究打下良好的基础3.2.3做好“教与学”方式转变与提升学生“核心素养”的精准对接课堂是学生品格形成,生命成长的地方,是学生由自然人向社会人发展的重要场所。提高学生“核心素养”的基本载体是课堂,主渠道还是课堂。所以在课堂教学中提升学生“核心素养”,与提升“教法”、“学法”一样重要。学生核心素养培养不是基础素养,是能力素养,所以在抓好基础素养的同时,重点提升学生的能力素养。能力素养中有两大超级素养,一是创新能力,二是合作能力。所以课堂教学模式改革中要求实验教师要立足于提高学生“核心素养”,更新教学理念,发挥新时代的教师角色,秉承立德树人的思想,将知识本位提升到素养本位,以学生能力提升为导向,倡导启发式教学,探究式、讨论式、参与式教学,避免空洞的说教,填鸭式教学。课堂教学模式改革中改变传统的教学方式、评价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效能感引发学生头脑风暴。在学习方式上,结合课堂教学模式改革中不断完善的特色课堂,充分还课堂与学生,充分尊重学生选择,做到以学生为中心,促进学生学习上全面发展。为此,课堂教学模式改革中要求实验教师人人要做高效课堂的践行者,新课程理念的领航者。课堂教学模式改革中以情感态度价值观为教育质量观,以活动为中心的学生教育发展观,只有教师积极创设和谐、民主、宽松的学习氛围,培养学生学会学习、学会做事、学会交流、学会做人,真正实现情感态度价值观与知识、能力的和谐统一,真正实现育人的最大价值。课堂教学模式改革在教与学上,通过丰富的校园活动,让学生走进生活,感受生活。在学习上,结合课堂教学模式改革的特色课堂,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学习,质疑问难、分析思考探究辨析、学以致用等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培养学生学习兴趣,营造独立思考、自由探索,勇于创新的课堂氛围和自我效能感。课堂教学模式中教师真正达到知行合一,提升学生“核心素养”的根本目的。

3.3评价机制

核心素养下的课堂教学改革篇2

【关键词】核心素养;小学音乐教育;音乐教学

一、何谓小学音乐教学的核心素养

“核心素养”具体而言是学生满足知识社会和信息时代的需求,适应难以预测情境和解决复杂问题的道德素养和能力。[1]2011版义务教育音乐课程标准强调“以音乐为本,以育人为本”。重视对学生音乐理解力、音乐鉴赏力、学习态度、审美体验和文化认知等方面素质的教育和培养。两者结合起来,才构成了音乐的核心素养,才能够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核心素养下的课堂教学改革篇3

关键词: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思政元素;政治经济学;教学实践

前言:

在当今社会中,对于应用型人才的需求量正在不断增加,因而对教学方面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政治经济学是应用型人才培养中的一门重要课程,对于学生知识水平与实践能力的提升至关重要。而在政治经济学教学中,基于应用型人才培养的目标和要求,应当将思政元素有效融入,对学生发挥良好的引导性作用,让学生能够得到更好的全面综合发展。

一、思政元素在政治经济学教学中融入的重要性

在全国高校思政会议当中,国家主要领导人曾经提出,各种课程都应当和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从而形成良好的协同效应。基于这一思想观念的重要精神,应当积极推进课程思政教学改革。课程思政是一种重要的教育理念,对于大学生政治素养和国家意志高度统一具有重要的裴洋洋作用。而课堂教学是对学生进行能力培养和综合素质养成的主要渠道。也因此在应用型本科院校当中,应当将思政元素融入到政治经济学等高校专业课程教学当中[1]。这样,学生在学习政治经济学专业知识的基础上,也能够接收到良好的专业思政教育,从而发挥出更好的人格教育及价值引领作用,使学生政治素质得到提升,进而形成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世界观,实现良好的身心健康成长。

二、政治经济学课程中思政教学改革的基本思路

在政治经济学课程中国,推进思政教学改革,应当充分遵循思想政治工作规律、学生成长规律、教书育人个规律等。要明确课程是从知识传授到能力培养再到价值引领的一种相互映射,同时也要明确课堂融入式教学设计中知行合一的相互映射,这样才能确保课程思政的真正实现。教师在政治经济学专业课程讲授当中,应当融入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传承教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等内容,从而达到课程思政教育教学改革的良好效果[2]。课程思政教学改革中,对于课程定位应当加以明确,对教学大纲进一步完善,以教学评价、课程考核、课堂教学、课程教学目标等为基础,进行精细化管理,使课程思政建设标准良好形成。在教学改革过程中,要强化第一课堂教学、拓展第二课堂教学,大力推进实践育人,在知识和行动方面实现有机融合,从而达到知行合一、学以致用,让学生能够通过实践活动得到更好的锻炼与发展,对各种实际应用能力充分掌握。

三、思政元素在政治经济学课堂融入的教学实践

(一)思政元素在第一课堂教学中的融入

在政治经济学第一课堂中,将思政元素融入到教学大纲修订当中,使其与课程培养目标充分融合,加强对学生人生观、世界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养和教育。学时分配也应体现出对思政元素的融入,在教学重点难点设计方面,也要体现出思政理论的促进作用。对思政元素在课程体系中的融入点加以确定,基于政治经济学课程特点,在课程内容當中加入价值观和情感教育,帮助学生建立良好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例如在政治经济学中的资本主义内容上,可将行为素质教育融入到劳动价值理论及剩余价值理论讲解中。或是将马克思主义世界观教育思政点融入到资本主义经济制度演化的讲解中。在教学手段及教学方法上,也应体现出课程思政,基于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对如何培养人才与培养什么样的人才深度对接。利用思政元素促进教学手段及教学方法的丰富,利用分组讨论、翻转课堂、探索辩论、案例分析、任务驱动等教学方法实现教学创新,强化师生互动,对学生爱国精神、责任意识、创新意识进行强化,使政治经济学教学中有机的融入思政元素[3]。对互联网平台上的教学资源充分利用,实现各种信息资源高效整合,通过互联网展现传播思想价值引领。利用各种教学平台或社交软件,向学生推送社会主义价值导向的相关资料,帮助学生提前预习。在课程考核方面,要在过程性考核中融入思政元素。例如采取融入了思政元素的课程论文考核方式,衡量学生的价值观、人生观、世界观取向,并采取针对性的引导。将思政元素融入课堂讨论考核,根据学生实际表现评定成绩。在期末考核与平时考核中均融入思政元素,保证考核体系的准确性与客观性。

(二)思政元素在第二课堂教学中的融入

在课程思政教学改革当中,第一课堂的作用是主渠道作用,而第二课堂则发挥着延伸补充第一课堂的作用,在教书育人方面也有很高的价值。在第二课堂教学中融入思政元素,主要是从教师课堂向实践课堂的转移和发展,让学生能够在第二课堂中,有效的实践应用第一课堂所学理论知识,同时通过第二课堂得到能力发展,加深对第一课堂理论知识的理解与感悟。这样,在政治经济学应用型人才培养中,能够更好的实现知行合一,为政治经济学课程思政教学改革指明了道路。在实际教学中,利用第二课堂进行辅导答疑,内容上不但包括专业知识理论,同时也涉及到了社会主义价值观。教师可通过微信、QQ及其它学习软件平台,借助互联网实现实时沟通,对学生进行课后辅导和答疑解惑,巧妙的融合互联网与思想价值引领。还可利用学生助学的方式,在第二课堂中融入思政元素。选取学生骨干为代表的优秀学生,建立专门的思政理论学习小组,对助学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充分发挥,进而在政治经济学课程思政教学改革中,实现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良好局面。另外,还应积极开展丰富多彩的第二课堂活动,如建立读书协会等组织,让学生在课后增加阅读量,选取《邓小平传》《资本论》等优秀的专业书籍,使学生经济学素养得到提高,同时社会主义价值观得到更好的培养。在此基础上,还可定期组织读书沙龙活动、政治经济学相关专题讲座活动、政治经济学理论与思政理论融合知识竞赛活动等,以丰富的活动形式,强化学生的培养效果。

核心素养下的课堂教学改革篇4

【关键词】高职历史教学多元化人才培养模式教学改革

【中图分类号】G【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5)11C-0133-02

21世纪,时代对人才需求的多元化,促使高等教育由精英教育向大众教育转化。而高职院校生源自身多样性与差异性的特点,也促使着人才培养模式走向多元化。《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与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要求“关注学生不同特点和个性差异,发展每一个学生的优势潜能”,为高职教育多元化人才培养指明了方向。2012年《高等教育专题规划》明确指出,“大力改革人才培养模式。紧密围绕经济社会发展的现实需要,遵循教育规律和人才成长规律,根据学校的办学定位和人才培养目标,优化知识结构,深化课程体系、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改革,注重在科学研究中培养人才,注重在社会实践中培养人才,加强文化素质教育,开设高水平通选课程,促进文理交融,形成各具特色的多样化人才培养模式”,为多元化人才培养进行了具体的指导,催生了新一轮的课程教学改革,承担着人文素养教育功能的高职历史课自然也在其中。

一、多元化人才培养模式及其培养目标

人才培养模式是教育观念、培养目标、培养规格和培养方式多层面有机结合的产物,涉及专业设置、课程设计、教学管理和质量控制等多个过程环节。人才培养通常具有适应性、时代性和多样性等特点,即高职院校培养的人才能适应和满足特定时期社会发展的需要,其所制定人才培养质量标准能够体现时代性,并随着时代的发展而发生改变。同时,由于经济结构的多样化,引发了社会对人才需求的多元化。而多元化人才培养模式出现正是人才需求多元化的结果。

多元化人才培养目标的制定应遵循社会经济发展规律、高等教育教学规律和人才成长规律,确定专业人才在知识、能力和素质三方面的标准及培养要求,以学生为中心,以学分制为切入点,合理调整课程结构体系,力求做到“宽口径、厚基础、强技能、高素质”,最终把学生培养成为高素质技能应用型人才。

人才培养目标的多元化对传统的教学思想、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知识考核等教学体系的各个方面提出了新的挑战。

二、当前高职历史课程教学面临的问题

第一,高职院校普遍对历史教育缺乏足够的重视,只是把历史类课程当作拓展选修类课程,以供学生自由选修。

第二,高职学生对历史课程的学习积极性偏低。高职学生对待专业技能课与人文素养课程包括历史课程在学习态度上区别明显。在他们看来,就读职业院校目的就是为了学习一技之长,因此,他们只重视专业技能的培养,对人文素养课程包括历史课程明显忽视。

第三,高职院校的历史课程体系不够完善。高职院校的历史教师基本上没有外出培训学习的机会,对当今史学研究的新成果不了解,也很难消化吸收。很多教师只能凭借个人所具备的专业知识和教学经验进行授课,很难跟上现今高职课改的步伐,原有的知识体系和教学方法必然显得陈旧和老套。因此,包括教学目标、课程内容、评价体系在内的历史课程体系都亟待改革和完善。

第四,考核方法单一。对于学习课程的考核,大部分高职院校都是采取终结性考核的方式,即实行期末考试闭卷或根据学生完成考查作业的情况来评价学生的学习质量。考核内容基本为书本知识和笔记内容,更多地侧重于认知性考核。

三、多元化人才培养模式下高职历史课程改革措施

(一)确立完善的高职历史教育培养目标。高等教育的人才培养模式通常分为专业教育和通识教育,这是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相融合的结果。人的全面发展需要科学知识和人文知识的支撑。在高职课程中,历史课程属于人文教育类课程。所谓人文教育是指培养人文精神的教育,它通过把人类积累的智慧精神、心性精粹与阅历经验传授给下一代,以期使人能洞察人生、完善心智、净化灵魂,理解人生的意义与目的,找到正确的生活方式。它以人的和谐发展为目标,强调发展人的个性和潜能。在新形势下,随着社会对高职学生高素质技能型人才的多样化需求、高职院校人才培养模式的多元化,承担人文教育功能的历史课程其教育培养目标也应随之变化,历史课程的教学不应只是传授历史知识,还应包括素质能力的培养和人文素养的积淀,提高学生的分析和判断水平,培养他们正确的世界历史观,帮助他们确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其终极目标就是帮助高职学生认清自我、做好自我,处理好自我与他人、自我与社会的关系,从而建立健康和谐的价值取向和人生态度,成为具有健全人格的高素质人才。

(二)建立多元化的课程体系,确定“以生为本”的选课模式。《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与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明确提出“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是教育改革发展的战略主题”。在教育中,只有以学生为本,尊重学生的选择权,才能充分发挥学生的潜能。

针对高职历史课程体系不完善、教学内容不新颖等问题,尤其是高职学生在初高中阶段都已对历史有接触和学习的现状,高职阶段的历史课程体系在人才培养模式多元化的驱动下则应有所变革。

历史浩瀚,丰富多彩,涵盖了政治、经济、军事、哲学、文化、艺术、科技等多方面的内容。历史选修课是面向全院学生开设的,高职学生专业不一、个性不一、兴趣也不尽相同。因此,应针对不同专业的学生开设不同专题的历史选修课,如按史类领域分门别类开设诸如中外艺术史、中外汽车史、广西地方史、中外军事史等选修课以供学生自由选择。这种“以生为本”的选课模式符合大众教育的办学理念和“以生为本”的教育理念,它不仅会提高学生的学史兴趣,还将把历史的人文精神与学生的专业技能结合起来,使其具有稳定的心理素质、良好的思维方式及和谐的人际关系,从而成为思想素质好、业务能力强的受企业欢迎的高素质应用技能型人才。

(三)采用多元化的教学方法,构建以学生为中心的课堂。传统的教学方法主要是一元式的教学法,即以教师为主、学生为辅,教师在课堂上讲什么,学生就听什么,师生的课堂互动极少。因此,为了提升课堂教学质量和效果,对传统教学方法进行改革和创新是有必要的。改革和创新的首要任务就是坚持在课堂教学中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理念,改变学生“被学习”的状态,尊重学生、相信学生、依靠学生,把学习权利还给学生,让学生成为课堂活动的主体。当然,以学生为中心,并不意味着放弃教师在课堂中的主导作用。教师是课堂教学的总设计者,需要根据课程体系的特点对不同的教学内容进行优化组合,并选择适宜的教学方法进行教学。教学方法是多元化的,如案例教学、情景教学、电影教学、辩论式教学等。这些教学法在课堂教学中可以交叉运用,对于提升学生的学史兴趣,引导学生学会辩证地观察历史、分析历史,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与人文素养将有极大的好处。

21世纪,在互联网世界、大数据时代背景下,教师不再是知识的控制者。在丰富的教育资源面前,教师应利用信息技术,利用自身的阅历和经验,对学生给予方法和理念的指导。于是,契合时代步伐的基于工作过程的项目教学法、在学生中开展研究性学习等创新式地打造了“自主、合作、探究”为主的新型课堂。无论是教师的教,还是学生的学,都开始发生转化,从教材转向网络,从记忆转向探究,从接受转向合作。在历史教学中运用这些创新教学法将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竞争意识及协调社会关系的能力,促使学生可持续发展,为社会培养更多的高素质人才。

(四)建立多元化的考核方式,立足于学生的真实性评价。传统的历史考核方式以理论考试为主,以选择、填空、简答、理解分析的模式设置考核题型,大部分是考核学生对历史知识的记忆和理解,考试内容相对单一。这种考核方式往往导致学生为了应付考试死记硬背,这就限制了学生的学习范围,降低了学生的学习兴趣,造成学生知识面狭窄,知识能动性缺失,素质培养和人文积淀十分有限。这与把学生培养成为具有健全人格的高素质人才的高职历史教育目标相悖。因此,在多元化人才培养模式下,课堂教学考核方式也应相应变化。

学生评价目标是多方面的,它包括知识、能力、态度、情感等多方面的内容。因此,多元化评价应为过程性与终结性考核结合。过程性考核具体表现在上课过程中注意收集学生学习状况的数据和资料,如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情况、课堂表现、作业完成情况等,依据一定的标准对学生进行评判。对于评价过程中如能力、情感、道德、价值观等的非智力因素应予以更多关注。即在终结性考核时,突破传统笔试考核的方式,减少记忆性考试内容,把课程知识与素质教育结合起来进行考核,构建开放性、多元化课程考核评价模式,加强考核的实用性及对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如要求学生撰写历史小论文,对某一历史事件或某一时事新闻进行即兴评价。“奥巴马在中国抗战胜利70周年之际发表书面讲话,声称美日关系已成和解力量的国际典范。对此,日方今日已有明确回应。对此,你有何看法?”“9月3日抗战胜利70周年纪念大会宣布裁军30万,这样会削弱中国的国防力量吗?”等诸如此类的问题,有一定历史感的学生都能说出自己的看法,只是评论水平因人而异。这种考核模式改变了“一纸试卷定能力”的弊端,断绝了学生作弊的想法,有助于实现“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课堂,对增强学生语言表达能力、知识运用能力及分析概括能力,提高学生的学科素养大有益处。

总之,高职院校的人才培养质量与社会的发展、国家的繁荣息息相关。在以市场为导向的办学理念下,在多元化人才培养模式下,担负着高素质人才培养任务的人文素养课程尤其是高职历史课程的教学改革将会为多元化人才培养拓展更广阔的空间。

【参考文献】

[1]史秋衡.对突破人才培养模式的若干思考[J].中国高等教育,2006(Z3)

[2]彭腾,阚小良.高职人才培养目标的历史、现状与未来[J].岳阳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5(2)

[3]陈向明.对通识教育有关概念的辨析[J].高等教育研究,2006(3)

[4]陆锋锐.试析高职历史课堂教学渗透人文素质教育的策略[J].广西教育,2013(10)

[5]凌宗伟.21世纪的教育需要哪些技能[n].中国教育报,2015-08-13

核心素养下的课堂教学改革篇5

本文介绍了职业能力导向的《公共关系学》课程教学改革的重要意义,分析了当前《公共关系学》课堂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指出以职业能力为核心导向,从教学内容、教学方法、评价方式三个方面对《公共关系学》课程进行改革,从而真正提升学生的公关素质和实践能力。

关键词:

课程改革;公共关系学;职业能力

引言

在当前高等教育深化改革、提高教育质量的时代大背景下,职业能力培养已经成为中国高等教育发展新的必然要求,也是我院人才培养的目标所在。课程教学改革是人才培养的微观基础,是培养学生职业素养的最主要途径。因此,以职业能力为导向,深入探究《公共关系学》的课程教学改革,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一、职业能力导向的《公关关系学》课程教学改革的意义

(一)契合教育部提出了建立现代职业教育的发展方向。

2014年2月,国务院通过了“关于加快建构和发展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决定”。3月在首届产教融合发展战略国际论坛上,教育部副部长鲁昕提出,在改革完成后,我国2500所高校中,会有1650所左右的高校将转型为以职业技术教育为核心,并且在培养方式上将突出专业的重要性,着力培养应用型人才。这一举措将令中国高等教育的人才培养结构发生重大改变,以培养应用型人才为主的高校比重将会提高25个百分点。在新形势下我国将把突破口放在建设现代职业教育体系上,对教育结构实行战略性调整,而高中和高等教育阶段是这一调整的集中体现。形成一个以就业为导向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是中国的目标,在教育模式、教育机制、人才培养模式上,都以就业为导向。[1]笔者尝试的职业能力导向的公共关系学教学改革与实践,将以提升学生职业能力和职业素养为导向,从教学内容、教学方法、评价方式等方面进行改革,这完全适应了教育部新提出的建立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目标。

(二)适应我院最新人才培养方案的要求。

我院于2012年制定了新一轮本科人才培养方案,全面落实学院“知识、能力、素质协调发展的应用型创业人才”培养目标,对教学改革提出了新的要求。在新一轮人才培养方案中,《公共关系学》是文法公管大类的大类基础课程,第一学期开设,涉及法学、广告学、公共事业管理、城市管理四个本科专业,在文法公管类人才培养方案中占据重要的基础性地位。换言之,在新一轮人才培养方案中,《公共关系学》课程对于文法公管大类共4个专业的应用型创业人才培养具有非常关键的作用,自然也就对《公共关系学》课程教学全过程提出了深入改革的要求。如何在《公共关系学》已有教学经验和教学成果的基础上,根据应用型职业能力培养的要求,通过深入的教学改革,全面强化学生的公共关系意识,加强学生的沟通协调与社会交往能力,为成功就业打下良好基础,是新形势下《公共关系学》课程教学所需要完成的紧迫任务,也是笔者研究的重点。

(三)符合新形势下学风建设和专业建设的要求。

根据新一轮人才培养方案,学院实行“大类招生,专业分流”政策。这无疑有利于学生打下宽广的知识基础,但也不可避免的存在一些弊端。如在文法公管大类中,共有法学、广告学、公共事业管理、城市管理四个本科专业,每个专业之间相关度并不高,专业课程几乎没有共同点,这就很可能使得学生在第二学期进行专业分流时存在困惑、迷惘,不知道自己到底适合就读哪一专业。如果盲目选择一个专业,日后发现并不适合自己,学生往往学习热情不高,甚至自暴自弃,极大地影响到学风建设和专业建设。在这种情况下,第一学年的大类基础课程不仅要实现知识传授,更要帮助学生充分认识自身的优点和喜好,在专业分流中选择最适合自己的专业,从而使得学生在后面三年的学习中充满学习热情,形成良好的学风,进而使我院的专业建设不断取得进步。《公共关系学》作为文法公管类的大类基础课程,在这方面具有天然的优势。作为一个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公共关系学》课程在我院已经开设14年,积累了一定的教学经验和教学成果。根据新一轮人才培养方案的要求,本课程研究拟以职业能力为导向,通过让学生参与实践项目以了解法学、广告学、公共事业管理、城市管理专业对于职业能力的不同要求和共同之处,在课程学习中逐步认识自己的兴趣所在,帮助学生做出适合自己的专业选择。

二、针对目前存在问题,如何进行《公关关系学》课程教学改革以提升学生职业素养。

《公共关系学》课程的实践性与实用性很强,因而要求学生既要具备相关的理论知识,又要拥有较强的实践技能,只有这样学生步入工作岗位后才能较快适应市场需求,才能熟练地协助企业或单位策划公关活动、用公关方法较好解决危机、制造公关奇迹,并处理好同事间、上下级间各种关系。但是在传统《公共关系学》课堂教学中存在着重理论、轻实践的问题,这不仅不利于《公共关系学》课堂教学质量的提升,而且不利于提高学生应用能力和创新能力。因此,《公共关系学》课程要朝着更完美的目标前进,就必须不断地进行更科学更合理的改革和探索,构建以职业能力为导向的、以培养应用型人才为目标的课程教学新模式。那么针对目前《公共关系学》课堂教学中存在的问题,笔者主要从以下三个方面进行以职业能力为导向的《公共关系学》课程教学改革与实践。

(一)“专题式教学+职业能力训练”的教学内容改革。

教学内容改革是《公共关系学》课程教学改革的核心。为提升学生实践能力和职业能力,改变传统的章节式教学思路,采取专题式教学思路。在教学内容设计上,笔者把公共关系学课程划分为四大专题:公共关系学基础理论(包括绪论、公共关系的概念和涵义、公共关系的功能、公共关系的起源与发展,共8个学时)、公共关系工作程序(共6个学时)、公共关系实务(包括网络公关、公关礼仪、危机公关、公关专题活动,共12个学时)、公共关系实训(带领学生参与班级、系部或学院的各类主题活动的组织、策划、执行等,共6个学时)。在每个专题下面,安排了对应的实践项目:第一个专题:以公关团队为单位成立公关公司;公关主题演讲。第二个专题:撰写公关策划方案。第三个专题:公关辩论赛;公关礼仪课堂实训;危机公关案例分析。第四个专题:依托公关团队和学生社团让学生参与组织、策划、执行班级、系部、学院的各类主题活动等。根据学生今后从事的专业制定出学生需要具备的能力,文法公管大类的学生主要可以选择的专业有四个:法学、广告学、公共事业管理和城市管理。通过对这三类专业相应的用人单位的调查发现,这三类专业相关的工作岗位所必须要具备的职业能力各有侧重,法学相关工作岗位侧重逻辑思辨能力,广告学相关工作岗位侧重策划设计能力,公共事业管理和城市管理则侧重沟通协调能力,以上这些实践项目中有三个就是分别围绕这三大核心职业能力进行设计的,其余的实践项目主要是围绕这三类专业相对应的工作岗位所通用的职业能力进行设计。学生通过积极参与以上各种不同的实践项目,可以明晰自己更擅长哪一种职业能力或者自己的兴趣点在哪个方面,进而为大一第二学期的专业分流做好充足的准备,减少专业分流的迷惘和茫然。同时,在课程内容设计上,每个专题都有相应的实践项目来支撑,实践项目的设计也是围绕三类专业的核心职业能力进行的。笔者将运用多种激励方法,调动学生积极参与以上实践项目,使学生在参与这些实践活动的过程中体会团队协作的重要性。通过实践活动使学生把课堂上所学的理论内容更好地融入实际操作之中,让“教、学、做一体化”落到实处,从而为学生今后更好地就业打下良好的基础。

(二)“实践项目式+合作研讨式”的教学方法改革。

在教学内容改革实施过程中,教学方法必须与之相适应。将学生分成若干学习讨论小组,积极进行参与式、启发式、探究式、讨论式教学尝试。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合作研讨,着力培养学生的沟通能力、礼仪技巧、策划能力、表达能力、执行能力、应用能力、创新能力等各种职业素养。具体教学方法如下。案例教学法案例教学法的目标是在分析及研讨案例的基础上,研究公共关系活动的历史、现状,从而提炼出公共关系活动内在的规律和理论要点。[2]通过案例教学法不仅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能够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本人总结了在课堂中运用案例教学法进行教学的经验。首先应在课前精心选择最佳案例,要保持对与公关相关的热点事件的敏锐度与关注度,案例库应持续更新,并根据教学大纲和教学进程编选,编选过程中要有针对性,案例编选的原则是要真实、典型、有趣、新鲜。其次要合理组织学生课堂讨论,授课教师应在课前把案例相关资料发给学生,这样上课时不会感觉突然,课堂上授课教师再进行详细介绍,鼓励学生运用头脑风暴法,围绕某个切入点开展热烈的讨论,若讨论过程中出现偏离主题或其他问题,教师应马上协调,使讨论方向更加明确、讨论效果更好。再者分析案例要透彻,在学生讨论案例的基础上,教师要给予恰当地点评和分析,深化整个课堂教学,为了做好这一步,需要教师在课前对案例有全面的认识,并找准案例的细节与所讲理论点相切合的地方,同时还需要有较强的应变课堂突发问题的能力。社会实践法要真正提高学生的职业能力和公关素质,仅靠课堂实践是不够的,还需要创造平台,让学生有机会进行校园内外的各类公关实践工作,进行实战模拟。这种模拟演练有以下两种方式:第一种方式是实地观摩考察,教师要积极跟校内外相关组织机构做好沟通,然后选择恰当时机组织学生参加校内外各项公关活动,比如带领学生观摩开学典礼、校招聘会、校动动会开幕式、学校周年庆典等公关相关的主题实践活动;第二种方式是亲身实践演练,教师在课堂里传授基本的公关理论知识及组织一系列课堂实践活动的基础上,学生也十分希望能把课堂所学的内容尽快加以实践,在学生有着浓厚的实战兴趣的基础上,教师应适时推出系列的亲身实践活动,比如组织学生参加校园内的各类主题活动,包括活动的策划、组织、实施、总结等工作,只有这样才能真正把理论知识与实践活动结合起来,提升学生动手能力。[3]合作研讨法课堂教学的过程是师生合作、团队合作、共同学习、共同探索的过程,鼓励提问、鼓励对话、鼓励创新。在课程正式开始之前,由教师对学生进行分组,学生可自由组建公关团队,每个团队5—6人,尽量保证男女搭配,以增加团队合作的趣味性。团队活动将贯穿整个课程的始终,包括课前预习、课堂上的情景模拟与分组讨论、课后的实践项目等。在课堂教学改革中,积极开展合作研讨法,不仅为学生搭建了展示自我能力和风采的良好平台,而且提升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趣味性,增强了学生的团队协调能力和组织策划能力。任务驱动法任务驱动法是先由教师根据教学大纲和教学目标明确每堂课的具体任务,然后通过任务的准备、参与、总结,使学生懂得完成这些任务需要具备怎样的知识和技能,从而促进学生更好地学习。在课堂教学中,作为引领者,教师首先应设定好每堂课的具体教学任务,然后带领学生围绕某一核心问题进行讨论和交流,最终通过共同努力寻找解答问题的最佳答案。通过积极采用任务驱动法,可以在教学过程中产生以下三个作用,分别是:一是增加了学生的自信心,提升了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应用能力;二是通过解决执行任务过程中遇到的问题,促使学生了解自身的优点和缺点,以便更好地把握今后学习方向。

(三)“多元一体+形成性考核”的评价方式改革。

学生评价方式的改革十分关键,关系到学生兴趣点的导向。在《公共关系学》课堂教改实践中,改变了传统一考定终身的评价方式,建立起重实践能力培养和综合素质提升的评价方法,形成一种创新的考核评价标准,即以职业能力为核心与导向,围绕“两个结合”的策略,推动课堂教学改革真正有效地进行与落实。首先是学生自我评价与教师评价相结合。在课程开始之初,任课教师把课程的考核标准和考核方法详细地告诉学生,让学生有明确的目标;在实践项目具体落实过程中,教师及时记录学生展示项目成果的情况;最后通过把教师打分和学生代表打分相结合,得出每个学生的具体分数。再者是过程性考核与期末考试相结合。过程性考核主要是对学生在整个学期学习过程中各个方面的考查,包括考勤、课堂表现、参与实践项目的表现和贡献等,着重关注学生在整个学期学习过程中的积极性与参与性;而期末考试主要以闭卷的形式对本课程的理论知识要点进行考核与应用。过程性考核与期末考试两相结合,改变了以往一考定终身的考核方法,使学生把眼光更多地放在整个学期的学习过程中,激发学生参与课堂的积极性,提升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增强学生自主学习能力。考核的具体方法如下。《公共关系学》课程成绩计算方法:总成绩等于期末考试(40%)加平时成绩(60%),其中,期末考试成绩包括:封闭式卷面考试成绩(50%)、开放式案例分析成绩(50%)。平时成绩包括四块,分别是:团队实践项目完成情况(50%)、专业选择意向报告(20%)、课堂表现(20%)、考勤(10%),其中,团队实践项目完成情况的评分标准考虑到公平性,主要由个人自我评价(15%)、组内成员互评(25%)、任课教师评分(60%)三部分组成。团队实践项目包括课堂内外开展的各类实践项目,每个实践项目所对应考核的学生能力是有所侧重的,学生可根据自己在实践项目中的表现情况和个人兴趣爱好,总结出专业选择意向报告,为大一第二学期的专业分流打下坚实的基础。

结语

通过以职业能力导向的公共关系学教学改革与实践,笔者力图在教学内容上通过专题式教学和项目教学的形式,引导学生明晰自身特长和兴趣,为大一第二学期的专业分流做好充分准备;在教学方法上通过多元化教学方法、手段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提升学生对实践项目的参与度,从而提升学生的核心职业能力;在评价方式上通过构建重职业技能培养和重实际操作的全新模式,从而在根本上增强学生的实战能力、公关技能和职业素养。

作者:夏慧夷单位:浙江农林大学暨阳学院

参考文献:

[1]杨晨.公共关系学发展现状研究报告[J].山西财经大学学报,2011(11):51.

核心素养下的课堂教学改革篇6

关键词应用型高校课程考核人才培养改革实践

中图分类号:G642文献标识码:a

《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的若干意见》(教高[2012]4号文件)明确提出,高等学校要加强内涵建设、进一步提升教育教学质量。研究与探索建立与时代特色相适应的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的课程考核形式,是当前应用型本科院校教育教学面临的重要课题,不仅有利于推进教风、学风和校风建设,还可以引导高校的教育教学改革方向,加快课程体系的建设,促进学科和专业结构的不断完善,保障创新型、应用型人才的培养。

1应用型人才培养高校课程考核现状及成因分析

(1)考核形式单一。高等学校中常用的考核方式采用闭卷、开卷的方式,虽然一些课程的考核已加入了如社会调查报告、论文等考核方式,但大多数课程的考核仍采用“平时成绩+期末考试”的形式,平时成绩主要是学生出勤、课堂纪律、作业等方面记录的量化;笔试试卷则是统一命题、统一标准答案。这样的考核方式既束缚了学生思维的发展,学生缺乏积极参与教学的热情,又忽视了对学生创新能力、实践能力的培养,应用型人才的培养目标很难实现。

(2)考核内容僵化。高校课程考核试题往往是由任课教师命题,大多局限于所讲授的内容,缺乏对知识体系的全面考虑和对学生综合能力的评价。目前课程考核基本以书本知识为核心,学生死记硬背即可,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能力的发挥空间很小。受传统“知识本位”观念的影响,教师对学生的考核普遍存在着“重知识、轻能力,重记忆、轻创新,重理论、轻操作”现象。有的教师片面地将“能力本位”理解为“技能本位”,只注重考核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却忽略了对学生的理论知识和职业素养的综合考核。

(3)评价主体局限。受传统教育观念的影响,很多高校课程考核的评价主体为本课程任课教师,教师自我把关,这样欠缺科学性和全面性。一卷定终身式的课程考核,容易造成“死读书、读死书”,应试者缺乏应用意识,忽略或偏离了应用型人才培养的目标。考试以区分优差生为前提,挫伤了大多数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同时也误导了教师的教学目的,常常是填鸭式教学,不符合“以学生为中心、以学生学习为中心和以学生学习效果为中心”的“新三中心论”原则,导致教育水平整体下降。

(4)考核目的功利化。很多学生为了考出高分,往往临考前搞突击,考核的功利性得到强化,“依考促学”的正面效应淡化了,学生理解、掌握知识以及创造性运用知识的能力没有得到真正的提高。学生考试只不过是为了取得课程的学分,以取得毕业文凭。这就使得某些学生不重视平时上课的学习积累,只是为“考”而“学”,为了及格或取得高分以获得奖学金等荣誉,甚至铤而走险在考试中作弊,造成不良的考试风气。

(5)重理论轻实践能力。在考核过程中,往往对理论知识考试较多,对实践能力考核过少。笔试成分过多,考试模式单一,很多学生采取搞题海战术的方法应对,忽略了对技能学习和训练要求。由于各种条件的限制,教师往往在考试中很难对学生的实践应用能力进行具体考核,加之没有切实可行的实践能力考核模式,很容易造成重理论、轻实践的现象发生。

传统的高校课程考核存在上述问题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根本的原因包括以下三个主要方面:一是意识层面的问题。例如在人才培养和课堂教学中,学生的主体精神还没有真正体现出来,理论与实践的关系、课内与课外的关系、校内与校外的关系没有理顺,重知识轻能力的现象仍然比较严重。二是教育教学理念方面的问题。广大高校教师和教学管理者的教育教学理念有待更新,部分教师责任心、敬业精神欠缺,主动改革意识不强和自觉性不够。三是对课程考核的功能、目的等认识方面的问题。考核是发现问题并进行偏差调控的一个过程,但部分高校教育工作者对考试的作用、目的认识不清。

2应用型人才培养课程考核改革的主要内容

传统的高校课程考核方式,重结果性评价、轻过程性和形成性评价,未能对当今社会对应用型人才的评判标准做出正确的反应,严重阻碍了教育教学改革的进程,大大打击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对学风建设产生负面影响,既不利于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和创新精神的形成,又不利于课程的建设和发展,并直接影响到人才培养的质量。因此,必须全方位系统地对应用型本科院校课程考核改革进行研究与实践。

2.1课程考核改革的理念及要素研究

一是动态调查研究社会对人才的需求及评价标准。依据人才培养目标、专业方向、课程计划的变化,调整、改革课程考核的内容及方法方面的研究。二是课程考核改革的原则研究。主要包括考核方式多样化及简便性原则、考核内容全面性和应用化原则、评价方式和主体多元化原则、考核评价信息公开化和评价过程公平化原则、考核结果导向性原则等。三是课程考核改革的要素研究。包括考核对象、考核内容(知识能力素质)、考核环节、考核标准(依据)、考核主体多样化、考核形式多样化等基本要素研究。

2.2课程考核方式方法研究

课程考核方式和方法很多,不同类型的课程、同一类型的不同课程的课程考核方式方法都有其优缺点,因此需要系统地对不同的课程考核方式方法进行研究,主要包括:闭卷考试、开卷考试、小组讨论式考核、小论文、综述、读书笔记、课后作业、实验实训操作考核、学生自主命题、口试、随堂测验、设计小课题、半开卷考试(一页开卷考试)、学生自主命题、论文答辩、“闭卷考活题”、“一页小抄进考场”、无卷考试、无标准答案考试、免考(抽题面试或论文、发明创造等即可获取免考资格)、无人监考、研究主导型考核模式、分专题分模块式考核、学习档案考核等。

2.3以应用型人才培养为导向,分类研究课程考核改革

基于相关理论对课程考核的要求、课程考核方式方法研究以及考核改革的理念及要素等,分类研究课程考核改革,为不同类型课程考核改革实践奠定理论研究基础,从而科学构建不同类型课程考核体系,主要包括理论教学为主的课程考核改革的研究、实践教学为主的课程考核改革的研究和理论实践一体化课程考核改革的研究。

2.4以课程考核为载体,进行全方位教学改革

通过课程考核改革,全方位进行教学改革,主要包括理念更新、课程体系优化、课堂教学改革、成绩评定改革、考试及教学管理改革、制度建设和保障机制等。

(1)全面优化应用型人才培养方案及课程体系。通过课程考核改革,全面更新应用型人才培养课程考核理念,提高广大教师和教学管理人员的认识,结合企业行业对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具体要求,在实践调研论证的基础上,对各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和课程体系进行全面优化。

(2)进一步加强课堂教学改革。强化以学生、学习和学习效果为中心的“新三中心论”指导思想,积极探索运用讨论式、专题式教学法、知识拓展教学法、研究性教学等,同时强化实践实训环节和学生自主动手能力,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探索竞赛牵引等教学模式。

(3)细化教学过程管理及考试改革。改革考试管理体制,优化质量考核评价体系,严格教学工作规范,强化教师责任意识,加强高校课程考核的过程管理,主要包括严格把好出题关、推进考试评价主体多元化、拓宽试卷评析及反馈渠道等,推进考试评价的科学化。

(4)积极探索科学全面的学习综合评价。提倡课程考核评价综合化,主要包括学习过程考核与课程总体考核结合、基础知识与理论水平考核综合、课内与课外考核结合、日常考核和期末考核并重等,探索采用平均学分绩点衡量学生学习质量,使学生学习综合评价更科学合理。

(5)健全课程考核制度和保障机制。一方面,对应用型本科院校已有的课程管理规定、教学工作规范、教学质量评价制度、出卷管理规定、考试管理制度、成绩评定及管理制度等进行全面优化,从制度上保障课程考核改革;另一方面,根据实际情况,制定相关制度,健全相关机制,对课程考核改革及相关试点改革立项项目管理给予制度保障、经费保障等。

3结语

课程考核改革需要广大教师、学生和教学管理人员等全面参与,单门课程考核改革持续时间往往较长,同时课程考核改革涉及面广,包括课堂教学改革、教学工效等薪酬制度改革等。因此,在进行改革探究中,应结合国内外高校课程考核相关理论和经验,在文献理论研究、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形成理论研究成果后,选择相关高校部分课程进行立项试点改革实践,通过理论研究与改革实践紧密结合,促进应用型人才培养课程考核改革各项工作有效开展。

应用型人才要求有坚实的基础理论知识和较高的综合实践能力,强调学生实践能力、创新意识、职业素养,能够更好地服务地方企业行业,传统以闭卷笔试为主的课程考核方式已难以适应新形势下多元化人才培养的需要。随着教育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人才培养模式的多元化,学科专业结构的调整,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的更新,对不同类型课程的考核进行研究和改革实践,必将促进教育教学全方位改革,全面提升课堂教学质量和应用型技术技能人才培养质量水平。

L芑鹣钅浚罕疚氖枪愣?012-2014年度高等教育教学改革项目“应用型本科院校课程考核改革的研究与实践”(课题负责人:李望国)的系列研究成果之一

参考文献

[1]甘文田等.考试方式与改革刍议[J].高等理科教育,2000(2).

[2]刘国钦等.高校应用型人才培养的理论与实践[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7.

[3]史蕾.新建地主本科院校课程考试管理研究[D].济南:山东师范大学,2010.

[4]翁礼成.“一次考试定专业终身”的弊端及出路[J].高等农业教育,2002(2).

核心素养下的课堂教学改革篇7

核心素养的提出,引发了学界和广大教师的热烈讨论。研究者和一线语文教师对什么是语文核心素养,撰写了大量的研究文章,从不同角度进行了广泛深入的探讨。新修订的高中语文课程标准提出,所谓语文核心素养,是指学生学习语文学科之后所形成的具有语文学科特点的关键成就,包括语言建构与运用、思维发展与提升、审美鉴赏与创造、文化传承与理解四个方面,是语文学科最重要的素养。

随着课程改革的深入推进,语文学科也将提出各学段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的体系,明确学生应具备的适应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目前学界对语文核心素养是什么讨论得比较多,对老师在语文课堂上如何发展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理论研究和实践研究都远远不足。

本人去年申报的重庆市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课题《基于语文核心素养培养的中学语文课堂观察研究》,试图从课堂观察的角度,对教师在语文课堂发展学生核心素养进行实践研究。

所谓课堂观察,是指研究者或观察者带着明确的目的,在课堂教学活动的自然状态下,凭借自身感官(如眼、耳等)以及有关辅助工具(观察表、录音录像设备等)直接或间接(主要是直接)从课堂情境中收集资料,并依据资料进行相应研究的一种教育科学研究方法。通过课堂观察,可以直观地发现教师在课堂上发展了学生的哪些语文素养,如何发展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教师从文本中挖掘了哪些语文核心素养并进行有效训练,学生达成了哪些语文核心素养。

课堂观察能否科学有效地开展,关键是要设计出适合中学语文课堂观察的观察量表。

为了便于课堂观察,我们从语文核心素养的四个方面分别设计了课堂观察量表,然后组织多次讨论修订,用修订的观察表在初高中不同层次的学校(重点中学/普通中学)和不同层次班级(优/中/差)进行课堂观察研究。

语言建构与运用。我们设计了六个观察视角,即积累、整合、语感、语理、语境、表达。每个视角选取几个观察点供观察者进行观察记录。如积累,我们就选取了“课堂上教师进行了哪些有意识的语言积累训练?”“课堂上学生进行了哪些语言积累?”“学生积累语言的习惯如何?”几个观察点,提示观察者客观及时进行记录。

思维发展与提升。我们设计了直觉思维、形象思维、逻辑思维、创造思维、思维敏捷性、思维批判性六个观察视角。每个视角也选取几个观察点供观察者课堂进行观察记录。如形象思维,我们就选取了“学生在课堂上是否表现出良好的联想能力?”“学生在课堂上是否表现出良好的想象能力?”“教师在课堂上是否有意识地培养学生联想和想象能力?”几个观察点。

审美鉴赏与创造。我们设计了体验、感悟、欣赏、评价、表现、创新六个观察视角。每个视角也选取几个观察点供观察者课堂进行观察记录。如感悟,我们就选取了“学生在课堂上对文学形象获得了哪些感悟?”“学生在课堂上是否感悟到作品的思想和艺术魅力?”“教师在课堂上给学生提供了哪些引导和帮助来丰富学生的阅读感悟?”几个观察点。

文化理解与传承。我们设计了意识、态度、鉴别、传承、关注、参与六个观察视角。每个视角也选取几个观察点供观察者课堂进行观察记录。如鉴别,我们就选取了“学生能否用历史的眼光和现代观念审视古代作品”“学生能否比较分析不同民族作品在文化观念上的异同”“教师为学生文化理解和鉴别提供了哪些指导和帮助”几个观察点。

要进行真实的课堂观察研究,首先上课教师呈现的课应该是未经集体打磨的原生态的课,保证研究样本的真实性;其次是研究课最好在录播室上,并进行全程录像,便于及时保留上课记录和课后“复课”,使观察记录准确完整;三是每个观察者只记录一个观察维度的内容,便于观察集中,研究聚焦;四是观察者只记录课堂上发生了什么,记录时不对教学事件进行评价,保证后续研究“让事实说话”,使研究更客观;五是课堂观察研究要按“课前会议(了解授课意图)――课中观察(按四个观察维度详细记录课堂事件)――课后会议(分析观察记录后讨论语文核心素养的课堂实施和达成情况)”三步进行,保C研究过程的完整性;六是对课堂观察量表记录的内容进行综合分析,撰写课堂观察报告,提出改进教师教学行为的意见和建议。

参考文献:

[1]教育部:《关于全面深化课程改革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意见》。

核心素养下的课堂教学改革篇8

【关键词】职业技能综合素质一体化

【中图分类号】G71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3089(2016)06-0188-02

一、改革探究的背景

随着我国现代化建设水平的提高及企业和社会对劳动者素质的要求越来越高,职业素质教育越来越受到党和政府的重视。2014年国务院印发了《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其中强调现代职业教育的发展目标是“培养数以亿计的高素质劳动者和技术技能人才”,要“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科学合理设置课程,将职业道德、人文素养教育贯穿培养全过程”。良好的综合素质是企业和社会对劳动者素质的核心要求。因此,高职院校在强化技术技能培养的同时,理应高度重视学生综合素质教育培养。

二、实施职业技能及综合素质一体化培养模式改革的整体架构设计

1.把综合素质培养纳入人才培养方案,架构起“两纵六横”的培养格局。

在人才培养的过程中,设计了两条培养主线六大培养领域,采取课上教学以专业知识、专业技能培养为主,课下业余时间以综合素质培养为主的培养策略,将课下业余时间的综合素质培养计划纳入人才培养方案,形成了“两条纵线六大横向培养领域”的架构格局。

2.第一课堂以职业能力培养为核心。

职业能力培养主线开辟在第一课堂,对传统的课堂教学进行改革,以职业能力培养为核心,以项目为载体,对适应项目化教学方式的课程实施项目化改造。改革考试模式,实行过程考核、产品考核、期末关键知识考核三结合的考试形式,全过程、全方位考核学生的知识、能力和素质。

三、实施职业技能及综合素质一体化培养模式改革的目的及意义

1.全面提升人才培养质量,尤其是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以适应社会用人的需求。当前社会用人除了重视专业技能之外,还尤为重视学生的自我行为管理、社会活动能力等,实施职业技能及综合素质一体化培养模式改革旨在将自我行为管理、社会活动能力等方面的培养内容纳入人才培养方案,通过有计划的培养策略强化学生自我行为管理,提升社会活动能力。

2.通过开辟综合素质培养主线,在学生管理工作中,将“人管”和“制度管理”逐渐转变为“自我行为管理”,采取积极的学分奖励方式一方面引导学生加强“自我行为管理”,另一方面通过开展积极向上的项目活动将学生的注意力和精力转移到自我素质提升上来。

3.通过“自我行为管理”培养,通过开展积极向上的项目活动和专业素质拔高提升培养,逐渐在校园内形成优良的校园文化氛围,让文化育人占领主阵地。

四、改革探索的实施效果及下一步的努力方向

自实施职业技能及综合素质一体化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以来,在职业能力培养主线中,一方面通过强化职业能力培养,实施以项目为载体的课程改革,使得课堂教学针对性更强、适用性更好,很好的解决了“教”和“学”的问题;另一方面通过实施考试模式改革,把过程考核、产品考核和期末关键知识考核有机的结合了起来,实现了对学生全过程、全方位的考核,很好的解决了“产品检验”的问题。在综合素质培养主线中,提高了素质教育的直观性、形象性和趣味性,通过举办和开展各项活动,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参与社会活动的热情,增强了学生的社会实践能力,同时还促进了学生对大学生活及社会活动的适应能力。

核心素养下的课堂教学改革篇9

关键词:核心素养;目标;能力

中图分类号:G633.9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2410(2017)06-0018-02

2017年,对于中国基础教育来说,是一个里程碑。以高考招生制度改革为标志的第三次全国基础教育改革即将全面铺开,以“培养学科核心素养”为目标的课程标准理念也已流传于大江南北。

作为一名一线的教研人员,一方面,对于第三次课程改革充满了期待,因为“学科核心素养”理念的提出,让教育终于回归到了“育人”的本质。另一方面,又深感到忧虑。因为从常态的体育教学来看,师资问}是影响体育与健康学科课程改革大步前进的主要因素。一方面,课改以来,体育课的课时量增加了,但教师的编制没有增加,当前一线教师的平均周课时量在18节以上,即便如此,大量的学校体育教师依旧缺编严重。此外,教师还要承担大量的训练、比赛以及组织学校各种活动的重任。可以说,体育教师是学校里最忙的教师。如此繁重的工作,教师根本就没有时间静下心来研究课改,很难真正将教育教学理念贯穿落实到常态教学中。同时,从这些年的课改我们不难看到,各级课程建设的水平参差不齐,一线教学多年来各自为政,常态教学中的随意性现象较严重,缺乏系统性和深刻反思。而我们做事往往好走极端,习惯性地一提改革创新就要把过去的全盘否定,另起炉灶。可在实际教学中,过去的被否定,新的又没有建起来,一线教师无所适从的现象比比皆是。

应该教什么?怎样教?教的标准是什么?“学科核心素养”理念的提出,引导我们的教育回归到了“育人”的本质上,同时,要求教师在实施课堂教学时,一定要将学生当“人”看,充分尊重学生的先天差异、认知水平和情感需求。站在课程实施的角度去研究课堂或技术动作对于学生的终生发展能起到什么作用,通过“简约、实效”的教学,真正促进学生全面健康的发展。

如何尽快将“学科核心素养”落实到常态教学中,笔者认为需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建立健全中小学各级课程体系

2001年,实施新课程改革以来,国家颁布了《中小学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要求“国家课程校本化”。但迄今为止,只有几个省市制定了相应的省市级的《课程实施指导方案》,绝大多数的省市缺乏二、三级课程标准。也就意味着全国大多数教师手中只有一本薄薄的《课程标准》,如何具体的规划和实施教学,只能靠自己去想。也就造成了多年来一线教学的不系统性和随意性。因此,在第三次课程改革实施时,各级教研部门应尽快制定二、三级课程标准和常态课的评价标准,让一线的教师有明确的教学依据,更好地实施科学、系统的常态教学。

二、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1.补齐补足体育教师

体育教师严重缺乏,一直是制约课程改革的突出问题。各级政府应依据课时量补齐补足中小学体育师资队伍,解决一线体育教师超强度工作的根本问题,让其有时间和精力来研究教学,提高常态课堂教学的质量。

2.提高中小学体育教师的综合素养

一方面,改革“体育教育”类大学生的培养模式,强化对运动技能的培养和提升。特别是在招收“体育教育”专业的硕士研究生和新入职教师考录时,应明确规定将“运动技能”的考试前置。以此来保证中小学一线体育教师队伍的专业性。

另一方面,加强对一线体育教师的技能达标和教学理论与方法的培训,提升其综合的教学素养水平,建设一支高素质的专业教师队伍,是新课程理念能否真正落地的基本条件。

三、改变教师教学理念

我们应清醒地看到,课程改革并不是将旧的全部,重新另起炉灶。对于体育与健康学科的课堂教学来讲,课改有“两不变”和“两变”。

1.何为“两不变”

一是运动技术是体育课堂教学的基本手段和载体从古至今没有变,这一点根本毋须讨论。

二是体育课堂教学的全面育人的功能没有变,只不过课改前我们只关注运动技术的掌握,而忽略了运动参与、身体健康、情感态度价值观和社会适应能力等方面的价值和功能,才导致多年来教学手段和组织方法单一、枯燥,学生“喜欢体育而不喜欢体育课”。

2.何为“两变”

一是教学目标变了,由过去的只关注“运动技术”的单一目标,变为关注和落实学生全面健康发展的多维度、多角度的目标。2001年的课程标准[1]提出的体育与健康学科的五个领域的目标,挖掘了体育课堂教学的全方位的功能,引导我们由过去的单一目标教学,转为多维度、全方位的教学。2011年第二次课程改革[2],将情感态度价值观和社会适应能力两个领域的目标进行了有机的整合,使教学的实施更加清晰、可操作。如今提出的体育与健康学科的核心素养:体育情感与品格、运动能力与习惯、健康知识与行为。表面看来,只是将2011年课标的四个领域目标所指的内容重新组合,换了一种提法而已,并没有加入新的具体内容。但仔细分析,学科核心素养表述的先进性在于,明确了一个技术动作的学练和掌握运用,不是单纯的技术层面的事情,要有相应的身体素质作基础,同时,还要有情感态度价值观和社会适应能力作支持。也就是说,学生作为一个有血有肉、有情感的人,我们在提升学生运动技能时,必须同步关注其运动参与度、身体素质发展和体育品德和良好习惯的发展与提升。否则,单纯提升运动技能的目标是无法实现的。因此,学科核心素养的提出,使教育真正回归到了“育人”的本质上。

二是体育与健康学科教学的目标变了,教学的组织形式相应地也要改变。例如,社会适应能力主要是指沟通、交流和合作的能力,要在常态教学中落实这一目标,必须实施“小组合作与探究”教学模式,在技能的学练过程中为学生尽可能多地提供跟不同的同伴交流、合作完成任务的机会,才能使其社会适应能力不断提高。如果我们依旧坚持过去的“灌输式”教学模式,这个目标根本无法落实,长此以往,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不升反降。

四、落实核心素养的“能力”培养

学生发展核心素养:是指学生应具备的、能够适应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一门学科价值的高低,取决于这门学科所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对于学生终身发展所需的关键能力的贡献的大小。

1.要有清晰、明确、可操作的教学目标

(1)寻找目标

前面我们分析过,课程改革的一大变化是教学由课改前“运动技术”的单一目标改变为多维度、全方位的目标。教师眼里必须有这些目标,才有了教学实施的方向、推进和落实课程改革的动力以及教学效果评价的标准。引导教师找到、找全这些目标,是实施课程改革的基本要求。

(2)确立目标

在找到目标的基础上确立清晰、明确、可操作的教学目标是落实学科核心素养的有力保证。例如,以前在写运动技能目标时,一般用“初步了解”“基本掌握”等,这都是无法落实和评价的模糊目标,所以体育常态课的教学效果是无法衡量的,导致学生因看不到自己的进步而失去学习的兴趣,教师因看不到教学的成就而失去工作的热情和动力。建议用数据化的语言来制定和表述运动技能目标,如排球双手垫球第一节课的技能目标可表述为:通过学练,学生能完成两人一组,间隔5步,用双手垫球的技术动作连续对传5次不失误。

(3)达成目标

有了清晰、明确、可操作的教学目标,如何用简单、实用的方法达成目标是落实学科核心素养理念于常态教学中的关键。目标达成度的高低,直接决定着常态课的实效性。因此,在有明确目标作保证的基础上,如何找到和实施简单、实用并且高效的教学模式和方法,是一线教师展示自己聪明才智的舞台。

2.将教技术变为培养和提升技能

抓住运动技术的核心环节,抓准运动技术的核心环节,就是抓住了解决问题的关键点,自然就考虑到了运动技术在实际操作中的应用,也就是学生学练此项技术可以锻炼和提高终身能用、会用的某种能力。例如,在多年来的投掷教学中,大部分教师只是强调脚如何发力、腰如何扭转、如何形成背弓、胳膊如何挥动,在练习的过程中也一再强调要注意出手的角度和速度,可很少有教师教给学生如何甩腕、拨指。做不出这两个动作,出手的角度和速度根本就无从谈起。此外,学生对手腕和手指的控制能力的提升,可以提升其在篮球、乒乓球、羽毛球等项目上的运动能力。

3.站在“实用”的角度教学

体育运动来源于生活,同时又改变着生活,因此体育与健康学科可以称之为生活课程、生命课程,教师可以通过自己的课堂教学,让学生学会和掌握应对生活中遇到的复杂问题的方法和技能。这一点,是其他学科无法与体育教学相比的,所以我们称为“终身体育”。因此,在课堂教学中,一切都应站在“实用”的角度。首先,学用结合,能够激发和保持学生的运动兴趣。其次,教师m织练习的手段可以更加丰富多样。最后,可以保证教学的实效性。

综上所述,要将学科核心素养落实到常态教学中,必须在继续遵循教育的基本规律和运动技能形成规律的基础上,以人为本、目标清晰、方法高效。让体育与健康学科真正成为影响学生终生的生活课程、生命课程!

参考文献:

核心素养下的课堂教学改革篇10

文本摘要:高考改革更重视学生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对当代教学课堂提出了新的要求。

“深”是培养学生深入学习的能力。“思”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能”促使学生能力获得提升。

关键词:高考改革学科核心素养能力提升新型课堂深思能理性思维

正文:

窃以为当代高考生是史上最难考生,这个“难”不仅体现在知识的储备需要空前的丰富,还在于对他们学习能力的要求前所未有的高。从1979年恢复高考至今已经四十多年了,经济在发展,社会在变化,高考也在与时俱进。咱们可以对比一下,看看高考的变化。

高考变革的第一阶段在2003年以前,这段时期高考主要是侧重基本知识的考察。2003年--2017年,高考开始变得侧重能力考察,提出“三维目标”获取新信息的能力、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实验探究的能力。2017年--至今,高考愈发的艰难,由对基础知识的考察深入素养的培养,也远远超出了能力的层次,现在我们更重视学科的核心素养。这是一种素质的培养,难度可想而知。有人可能要问:素养太抽象的概念,具体指什么?专家是这样解答的,学科素养是指经过高中阶段学习后,学生面对复杂现实问题情境或复杂学术问题情境时,能够在正确的思想观念指导下,运用学科的知识与技能、思维方式方法高质量地认识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综合品质。对于学生素养的培养,我们一直在努力,在提升。

2014年,《国务院关于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

着重考查独立思考和运用所学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2017年,《国家教育事业发展“十三五”规划》:要培养学生的

创新创业精神和能力,培养学生逻辑思维与辩证的能力。

2018年9月10日,全国教育大会:引导学生培养综合能力,培养创新思维。----加强信息加工、独立思考、逻辑推理、阅读理解和应用写作能力的考查。

2019年6月23日,《关于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提高义务教育质量的意见》:着力培养认知能力,促进思维发展,激发创新意识。

高考的不断改革是对学生能力要求的不断深化,在这种形势下,传统的课堂教学显然满足不了学生的需求,“深思能”课堂的概念应运而生。何为“深思能”?“深”是培养学生深入学习的能力。“思”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能”促使学生能力获得提升。

“深思能”课堂加重了对学生学习能力、思维能力的培养,它不是不看重基础知识,它只是需要学生立足基础知识的土壤,要在上面开出能力的花朵。“深思能”课堂要求我们教师具体怎么做呢?首先我们还是要重视基础知识的学习。没有夯实的基础,能力的培养就是无本之木,无源之水,所以我们仍然需要基础知识。只不过我们在教授学生时切不可“死教”,学生更不能“死学”。以前上课经常会告诉学生把这个知识点背下来,就能得分,现在这个行不通了,考题越来越活,再也没有对知识点照本宣科式的考察,学生也不能像以前一样只知道“闭着眼背下来就行”。就语文的考题而言,越来越注重学生理解能力、筛选能力、归纳能力、表达能力的考察。拿今年的高考题来说散文阅读的题型是“本文记建水城时,在饮食描写上花费了大量笔墨,对此你如何理解?”这个问题很不好答,因为它不符合任何一个固定的答题套路,老师可能讲过“环境描写的作用”,但老师从未讲过“饮食描写的作用”所以很多的学生觉得无从下手,不知道该答什么。实际上这个题考察的就是理解能力、归纳能力、表述能力,首先你得能归纳出来文中哪里属于饮食描写,其次分析出来作者为什么要写这些饮食,目的是什么,这实际上关系到学生对文本的理解,如是理解不透自然就分析不出来。再次你理解的了还得能表述清楚,要有良好的表达能力。实际上大多数学生都表述不出来答案中的“生活气息”“烟火气”“人文气息”等词语。但是能说今年的高考题就不考基础知识了吗?当然不能,只是知识沉淀了,成了地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