模块化景观设计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6 03:04:05

模块化景观设计篇1

【关键词】屋顶花园;模块化;拆装方便;可持续发展

引言世界城市化的进程在不断加快,环境污染越来越严重,环境问题成为人们日益关注的焦点。在21世纪的今天,由于人口趋向城市密集发展,而现代建筑也随之相应增加。伴随着建筑的增加,绿地大面积地锐减,相应的环境条件也愈加恶化。因而屋顶花园的兴建成为现代建筑发展的必然趋势,也是人们追求高品质,高质量生活的必经之路。

1.屋顶花园景观设计国内外的发展情况

放眼古今中外,我国古代建筑在屋顶上建造花园的事例尚属少有,近年来随着社会的发展,在一些较发达地区出现的屋顶上种植花草的事例,为我们的屋顶花园景观模块的设计做了铺陈。

屋顶花园在国外建筑及节能设计中有比较长的应用历史,这可以追溯到公元前6世纪的古巴比伦的“空中花园”,它可以作为人类历史上真正意义的第一座屋顶花园。柯布西耶设计的萨伏伊别墅是现代建筑的经典作品之一,他使用绘画、雕塑的表现技法设计的屋顶花园使之成为经典。当代,屋顶花园不再仅仅只是大面积的随意种植花草而已,它作为建筑节能的一部分与建筑联系非常紧密,大多数的设备构件与结构构件都与建筑构造相结合,这种模块化的构成能够给本项目作为研究参考,但需要结合国内情况,特别是适应现有建筑顶棚进行改造的要求。

2.屋顶花园景观模块设计的主要内容

通过大量的阅读相关书籍和查阅资料,我们对课题研究的主要内容是:

(1)现代建筑屋顶构造大多为平顶房,许多人开始建造屋顶花园,利用各建筑屋顶开辟园林绿地,采用的屋顶改造方式大多为传统的建筑模式,这种传统的建筑模式存在工期长,不可移动等弊端,而屋顶花园景观模块化的改造方式打破了以往的条条框框,具有灵活、方便、节能、环保等优势,大大降低了工程成本,是屋顶花园景观设计中最具发展前景的改造方式。

(2)软景景观模块:屋顶花园一般种植层的构造、剖面分层是:植物层、种植土层、过滤层、排水层、防水层等。在屋顶花园景观模块植物配置过程中探求轻量化植物根系层,以模块化的方式将种植层、过滤层、排水层等结合起来,最终形成水资源渗透、过滤、收集、输送系统。在植物的选择中,由于地理位置和气候条件的不同,屋顶花园植物的选择标准要因地制宜。总体来说,通常选择常绿、生长缓慢、根系浅和短期耐潮湿的植物为主,以便后期管理维护。

(3)硬景景观模块:屋顶花园硬景景观的构造包括道路、广场等构筑的构造,对屋顶花园的道路进行配置时,我们选择轻质、耐用、生态、环保、防滑的铺地材料如防腐木,结合模块化特点,将其进行拼接组合。与周围环境相协调,追求自然朴素的艺术效果,同时研究与软景模块的衔接配合方式。

(4)设施景观模块:在屋顶花园景观设计中利用雨水过滤收集系统、太阳能滴灌系统、太阳能照明系统,将其应用在设施景观模块中。同时研究各景观模块之间的接合方式。

(5)屋顶花园景观模块与建筑屋顶的安装衔接方式研究情况以及屋顶花园景观模块应用效果、系统自动维护及人工维护情况也是本研究项目的重点。屋顶花园模块化的种植方式直接隔断了种植土与大地土壤之间的联系,大大降低了种植土涵养水分的能力,由于缺少蓄存水分的基础,使得屋顶花园很难在一定时间和范围内实现自身水分的修复。因此,合理的浇灌方式和先进的浇灌技术成为屋顶花园绿化景观效果的重要保证。

3.屋顶花园景观模块设计的意义

本研究项目主要针对城市环境污染日益加剧的现状,立足国内现有建筑顶棚的情况,结合屋顶花园景观设计,以模块的形式进行组合设计。形成利于现状情况改造和推广、运输灵活、拆装方便等特点。运用已有的新能源技术如:太阳能、雨水收集等,形成节能、有一定自我维护、自我循环能力的屋顶花园景观模块系统,改善空气质量、提高城市绿化率、降低可吸入颗粒物环境指标。

4.屋顶花园景观模块设计的创新点

(1)将传统的屋顶花园景观设计与施工模块化处理,利于安装与搬运,对原建筑屋顶可以充分利用。

(2)针对现有城市建筑情况及气候情况开发屋顶景观模块,利于大面积安装应用,增加城市绿化率,改善空气污染的城市现状。

(3)景观模块采用工厂化生产方式,现场安装方式简单。与原始屋顶花园景观施工方式更为节约人力物力。

(4)新能源的应用。景观模块具有雨水收集过滤系统、太阳能滴灌系统、太阳能照明系统。

5.屋顶花园景观模块设计的目标

(1)使传统屋顶花园景观设计与施工形成模块化,形成设计产品,可在工厂生产,现场安装。

(2)通过项目研究使屋顶花园景观模块更为适应现有城市建筑顶棚现状,减少对顶棚操作面的改造。

(3)进行屋顶花园景观模块局部实验,总结安装、维护、对所在地自然环境的适应情况。进而改进设计方案,使之利于大面积推广。

(4)对景观模块的经济性进行分析,包含制造成本、维护费用、安装费用以及对空气环境改善的社会和经济效益的比较。

6.屋顶花园景观模块设计与施工中,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屋顶花园景观模块化是一种特殊的园林组合形式,它主要是以建筑物的屋顶作为平台,将传统屋顶花园景观设计与施工形成模块化,形成设计产品,并利用水泵,覆土,太阳能照明等营造屋顶花园的一种绿化美化形式。

我国经济正处在上升时期,国民生活得到了很大改善,同时,我国经济的粗放型也是随处可见,自然资源的过度消耗和生态环境的日益恶化,已经严重阻碍了我们追求高品质、高质量的生活。屋顶花园的出现,可以有效的缓解当前的这些矛盾,使我们的生活更加符合可持续发展观和人性化的和谐社会。因此,屋顶花园景观模块化设计势在必行。

(指导教师:王维)

【参考文献】

[1]芦原义信.外部空间设计[m].尹培桐,译.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85.

[2]西奥多・奥斯曼德森.屋顶花园[m].林韵然,郑筱津,译.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5.

[3]《建筑创作》杂志社.屋顶设计与文化[m].天津:天津大学出版社,

2005.

[4]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GB50009-2001《建筑结构荷载规范》[S].北

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2.

[5]唐鸣放,王东,郑开丽.山地城市绿化与热环境[J].重庆建筑大学学

报,2006(2):1-3.

[6]陈波.现代城市屋顶花园景观设计思考[D].长沙:中南林业科技大学,

2007.

模块化景观设计篇2

关键词:园林设计;三维数字化技术;应用;发展趋势

园林的景观设计是与技术、美学、环境和科学相结合,紧密发展的过程。要求所设计出来的作品不单单要有视觉上的美感,最重要的还是要与环境的发展相协调。它的内容包括景区规划、道路环境、广场设计、小区绿化、城市绿化等许多方面的内容,既要讲究园林的景观与文化、地域、生活相联系,也要促进生态植被的可持续发展,利用好,同时,也保护好我们的自然资源。园林景观的设计,无论规模是大是小,在空间组织上都应该达到立体,并且景观随着距离移动的效果。

1三维数字化技术在园林设计中主要的系统功能应用

1.1施工图绘制

这一功能可以提供很多的绘制手段,例如,草点填充、园廊、水面驳岸、石板路、碎石路、绿篱线、林缘线等提供了丰富的标注,并还可以用来标注植物、定位线、高程、园路、角度、半径和面积等,系统还具有与autoCad类似的填充图案功能和内容比较丰富的二维图库,而且可以把相应的效果图打印出来。

1.2规划和种植设计模块

前者的功能就是运用于参数化、定义地块、道路规划生成台阶、围栏围墙、水池、花池、花架、坡道、路缘石等的景观模型和对山路进行设计。后者的设计功能就是可以提供丰富的植物数据库和图片,并且将每一种植物的各种习性都记录下来,提供混植、片植、列植、孤植等很多的种植方式,以及对一些已经种植的植物数量、属性的修改方式,并且可以把在平面上种植的植物拓展种植到起伏的地形上。

1.3对现实进行虚拟的功能

这是一种可以将设计过程即时显示出来的功能,它所使用的技术是openGL,还可以通过光源相机配置、配景布置、材质纹理贴图等的一些手段来绘制三维的真实场景,将仿真的效果图渲染出来,还可以通过对动画路径的设置将其录制成虚拟漫游的可以反复播放的动画片。

1.4数据的统计模块

这一功能就是负责在园林景观的设计中,将所用的每种植物的绿地、水面、广场、道路价格、数量等每个地块的面积,亭廊、花架等一些构筑物的长度,还有就是对于坐凳、花池等一些园林小品在数量上的统计。

1.5地形的设计模块

地形的生成是以等高线的数据以及离散高程点为依据而生成,并且分析地形的水流、朝向、高程、坡度等,然后确定填挖的位置,对地形进行改造并计算土方。

2园林设计三维数字化技术模拟应用发展趋势

首先,要对大地的地貌进行模拟。三维地形地貌的原始信息一般都是通过测绘仪或者其它的一些仪器遥感测量所得到的等高线数据或者离散高程点。然后系统通过这些数据的分析,运用不规则三角网(简称tin)的方式来仿真模拟三维地形。这种系统主要是通过比较常用的Delaunay三角剖析法来完成,具体由Bowyer-watson的算法来具体完成,用这种方法将tin模型构建完成后,就实现了对地形的仿真模拟。然后就可以分析这种地形在景观设计进行中的汇水位置、水流方向、高程、朝向、坡度等。结合植物的生长习性和分析结果进行规划植物、山路设计、场地平整、地形改造等的一些工作。地形改造中的模拟过程,导入离散高程点、等高线数据,运用tin的方式来形成三维的仿真地形图、地形的高程分析可视化的模拟结果,还有对场地进行填挖,对山路进行设计等等一些想改造的显示结果。

在景观设计过程中,经常用到的元素制作手段就是GarLand系统规划设计模块。操作的过程具体包括生成道路,对道路相交进行自动处理,在道路的交叉口设置圆角,修改路宽,自动更新道路边界线,更新交叉口圆角;自定义地块的名称并指定地块;将园林小品的模型进行参数化设置,系统通过总结路缘石、桥、廊、古建亭、围墙围栏、花架、台阶、水池、花池等一些小品的参数特征信息,选择输入一些相应的数值,就可以快速形成三维模型。

3结语

在数字化技术的园林设计中,系统通过三维动画、三维渲染图、虚拟场景的设计,将设计意图很好的表现出来,使园林景观的设计技术从原来的二维施工图的绘制阶段逐渐提升,真正达到了三维仿真的阶段,使园林设计的工作效率大大提高了,在国内已经被作为商品化的软件进行应用,其发展前景是很可观的。

参考文献

模块化景观设计篇3

关键词:和谐共生;新古典主义;混合社区

中图分类号:tU984.1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8-0422(2010)11-0104-02

常州青枫公馆位于江苏省常州市钟楼区,地块东至龙江路,南面为规划河道,西至月季路,北至星港大道。地块共分a、B两块。a、B地块总用地面积为65400m2。距市中心约6km,距常州火车站约8km,地块北侧斜对面是常州市钟楼区政府办公所在地,交通便捷,地理位置得天独厚:西侧紧临38万平米的青枫公园,景观资源非常优越。

1规划布局

在进行项目的总体定位时,“创造和谐共生的高档住区”是我们的规划设计主旨。通过现代设计理念和人性化设计,来营造高层次和优美环境的居住氛围,致力于创造崭新的居住理念,达到环境、建筑、人文的和谐统一。

地块由规划道路分割为a、B两块,地块南侧和西北侧均为规划河道,西侧是青枫公园,东侧为50宽市政绿化带。同时项目的容积率为2.11,我们希望在高密度和高品质之间取得平衡,以一种复合的产品组合和混合式的居住模式取代单一高层的组合模式。因此充分利用景观资源,利用公园、道路、水体等自然要素,来确定高层公寓和低层别墅和谐共生的空间组织形式。

项目的主要出人口沿a、B地块中间道路左右对称布置。a地块东西向狭长,主要布置24、28和32层的高层住宅,我们考虑建筑沿地块的南北周边布置,主要道路在建筑内侧,小区中心是大型的中央花园,以及为小区服务的地下车库。建筑均为塔式高层,北侧为中央3栋32层和两侧的两栋28层,南侧为4栋24层,建筑空间及天际线错落有致,形成面朝南的全景观和无遮挡的构图关系,同时也构成了清晰而有力度的城市空间界面。

B地块为东西狭长的梯形,如何充分地利用地形,创造独特的居住空间氛围,成为规划设计的关键。根据地形,本地块我们考虑为两个部分4个组团:靠近a地块的高层组团和靠近河道的别墅组团。高层组团北侧为1栋18层的塔式和1栋24层的单元式公寓,南侧为两栋18层的塔式公寓,均充分考虑与a地块空间高度的衔接以及景观资源的均衡利用。别墅组团分为3部分,西北侧沿河道为联排别墅,南侧沿河道布置为双拼别墅,中心布置也为双拼别墅,充分考虑了稀缺资源河道的有效利用。

a、B地块的规划设计,通过低层别墅与高层公寓的和谐共生,实现了资源上的合理均衡,创造适合交往的居住体验:高层公寓提供了较高的容积率,在体现节地的同时,可以创造更开敞、更大面积的景观资源:而低层别墅可以享受更宽松的用地、更私密的、更舒适的居住感受,从而提升整个小区的居住品质。

2道路交通及停车设计

项目的东侧为城市快速立交干道,北侧城市主要道路星港大道,西侧为城市次要道路月季路以及a、B地块之间的城市次要道路。在总平面设计时充分考虑周边道路、小区道路以及组团内部道路的合理利用和有效组织。

小区的主要入口设置在a、B地块之间的规划路的两侧。a地块内主要车型道路为环状结构,在北侧中间部位设置小区的次要入口,作为消防疏散和车想行出口。主要车行道路为6m宽双车道,可到达每栋建筑的一层入口,局部道路两侧结合绿化设机动车停车位和地下汽车库出入口。a地块东侧靠近市政绿化带处设置地面集中停车。地下停车设置在a地块中央,车库出人口设计充分考虑行车的便捷性及停车的及时性,到达小区后及时进入地库,尽量减少对小区交通的影响,保证小区的安全、舒适与静谧。

B地块高层组团地下车库结合人防设计,地面道路和地库停车沿用a地块的交通及停车模式。别墅组团的车想行道路仍为环状结构,组团车行道路宽度的4.5m,能通达每栋别墅的半地下车库的人口。

小区的人行系统分为2个部分:景观步行系统和商业步行系统。a地块景观步行系统的设计,从主人口进入小区,经小区中央花园,结合地库楼梯口和景观步道,形成自西向东的绿色走廊。B地块的景观步行系统充分利用周边河道,与河道沿岸形成景观步行带,时而开阔,时而隐蔽,河道、廊桥、步道,在建筑群体间穿梭,丰富了景观的空间层次,形成富有文化品位的休憩地,创造具有诗情画意的环境空间。商业步道系统主要沿项目北侧的星港大道内侧布置,从a地块的次入口经过B地块的高层组团,延伸到西侧河道的景观步行带,使小区的步行系统成为有机的整体。

3建筑造型设计

建筑造型以新古典主义风格为主,借鉴意大利建筑的处理手法,致力于体现对高品质生活的追求。深色的基座、流畅的线条、高低有序的建筑群落、丰富的屋顶轮廓,使整个小区彰显尊贵的的生活气度。建筑的门厅采用深红色的石材、建筑主体为浅黄色面砖、涂料的结合,建筑屋顶为深红色或深褐色瓦屋面,色彩明快丰富。

建筑细部运用新古典主义的造型元素,体现现代住区的建筑魅力。大面积的转角凸窗及宽景阳台,在拉近了住户与景观的距离。住宅立面的深色构架,通透而富有金属感的阳台栏杆、转角窗、遮阳板、空调位的设计,使建筑富有细部而充满个性。屋顶景观塔的设计,挺拔端庄,既考虑电梯机房的实用性因素,又作为造型构成不可或缺的元素,营造出富有特色、有品味的小区形象。

4户型设计

户型是住区设计的根本,我们从市场的角度,设计了不同功能组合、不同面积区间的产品,满足客户多层次需求。

高层公寓的共有6种户型,从1房到4房设计,面积从65到140m2,每单元3户或4户的设计。户型的设计力求精细化,平面设计紧凑,小进深大面宽,并探索了空中花园、落地凸窗、转角窗的处理,有效提升了住宅品质。3房的客厅结合常州的地方习惯,为北向或东西向,将南向更多的阳光提供给卧室。为客户创造超值附加空间转角凸窗和宽景阳台,均配有良好的景观视野环境。

别墅的设计,注重豪华性及品质感。联排户型有两种,户型面积为220m2和260m2。双拼户型由3种,户型面积为250、290和320m2。

别墅户型的设计体现空间的有机和灵动,通过南北向或侧向不同高差的景观院落,实现室内外空间的有机交流与过渡。首层的南北人户平台,为客户制造出独特的入户体验。一层布置客厅、餐厅、厨房、卫生间等公共空间,二层为次主卧室、家庭室等空间,配有不同朝向景观阳台,为创造舒适的居住体验。三层为最私密的主卧空间,书房、更衣间和超大的主卫,配有大面积的露台,有效提升了居住生活的品质。

5结语

建筑师在设计创造居住空间的同时,其实是在引导一种生活方式。常州青枫公馆住宅小区的设计,以一种低密度别墅与高密度公寓混合的住区模式,使小区成为健康、和谐与环境共生的场所。

参考文献:

[1]中国建筑学会主办,建筑学报,肖诚,牟中辉,寻找中高密度社区规划设计的新模式,2009年第8期,北京,建筑学报杂志社,2009;

模块化景观设计篇4

关键词:模块化;产业创新;复杂适应系统

作者简介:刘继云(1970-),女,天津人,东莞理工学院教授、经济学博士,主要从事产业经济研究;史忠良(1944-),男,江西上饶人,江西财经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从事产业经济研究。

中图分类号:F062,9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1096(2008)05―0026―04

收稿日期:2008―06―18

当今产业已进入模块化设计、模块化生产、模块化消费的模块化大发展时期。模块化广泛应用于航空、汽车、计算机、金融以及服装等领域,可以说模块化无处不在。模块化使产业创新呈现出新的特点,不仅使技术创新速度得到了飞跃性提高(青木昌彦等,2003),大幅度降低了创新成本,而且促进了产业之间的交叉创新和产业融合,涌现了大量新型产品,催生了大批新型产业,如汽车电子、生物芯片、微机电系统(memS)、数字电视等,模块化产品的市场占有率和竞争力迅速增长,逐渐成为推动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的新经济增长点。模块化以其卓越的创新效应为产业界所关注,以至于被称为第七代创新模式。我们不禁要问,为什么模块化现象在遍布在如此众多的产业中?模块化背景下的产业创新是如何实现的?

一、模块化产业创新机理

1、模块化创新综述

模块化概念自20世纪60年代开始出现以来,许多学者从不同角度对模块化进行了界定,而以青木昌彦等(2003)的阐述最具代表性,他们认为模块是半自律性的子系统,通过与其他同样的子系统按照一定的规则相互联系而构成更加复杂的系统或过程。

关于模块化创新,Henderson&Clark(1990)认为在模块化背景下,产品创新可归结为基于各模块内部的创新和基于构架的创新,而对功能模块的系列操作及通用模块与定制模块的有效匹配可以实现产品多样化,提高创新速度(RSawCHeZetl,1996);卡丽丝・鲍德温等(2000)以计算机产业为例,构建了由结构(structures)、背景(Context)和操作符(operators)构成的概念体系,论述了对模块通过分割(split,ting)、替代(substitution)、扩展(augmenting)、排除(exclusion)、归纳(inverting)、移植(porting)可实现多样性设计,鉴于研究开发具有很高的不确定性,对某个模块进行锦标赛式的重复开发,对创新是有效的。青木昌彦等(2003)则构建了由体系结构、接口和标准构成的理论框架,分析了产品制造商通过把信息分成标准化的设计规则和非标准化的设计参数来进行模块化创新。这些理论对模块化背景下的产业创新具有一定的解释力,但是由于停留在微观层面分析模块化创新问题,使我们难以认识产业创新的全貌及其创新路径。我们认为,模块化背景下的产业创新是一个有机的整体,只有从系统论观点出发,以整合性的思维方式考察产业创新与模块的关系,才能既揭示产业创新的微观机理,又能从宏观把握产业创新的路径和规律。

2、模块化背景下产业创新机理

迈克尔・波特(1997)在分析企业行为和竞争优势时,认为企业的价值创造过程由相互联系的活动构成了价值创造的链条,即企业价值链。价值链不仅存在于企业内部,还存在于众多企业价值链构成的产业价值体系之中。产业价值链是价值链在产业层面上的延伸,是多个企业价值链的整合,是产业中不断创造价值的通道(李平等,1996)。在模块化背景下,随着专业化生产的不断深入,产业价值链也随之被深度切割,产业价值链的节点由生产环节而被细化和拆分为模块,呈现出产业模块化趋势。一个产业内有多条产品价值链、一条价值链有多个环节,每个环节可以细化为多个模块,模块构成了产业创新系统的基本要素。

产品链中不能被进一步拆分的模块称为单元模块,这些模块在产品系统中具有特定的功能,是独立功能模块;而按照一定的界面或规则将若干单元模块组合而成的具有一定功能的模块称为复合功能模块。单元模块并非是一成不变的,随着技术发展单元模块也有可能再被拆分为更小的模块,而自身成为复合功能模块。可见,模块是大系统的单元,这些单元虽然在结构上相互独立,但是共同发挥作用(鲍德温等,2006),结构、共同界面以及设计规则保证了模块的兼容性,使模块化系统保持协调一致。模块具有特定的、相对独立的功能,可以以商品形式单独生产和销售,可依据一定规则单独设计、制造、运转、测试、修改和存储,便于由不同的专业化企业分别生产。同时,模块还具有互换性,这意味着模块接口部位具有即插即用的结构、尺寸和参数标准化,容易实现模块间的互换,从而使模块满足更大数量的不同产品的需要。

模块化背景下的产业创新系统具备这样几个特点:(1)主体分散交互。产业内集聚了大量的模块生产商,以至形成模块簇群,其治理结构松散,企业进退自由,彼此相互独立。他们不仅以“背对背”竞争的形式参与模块设计的“锦标赛”(青木昌彦等,2003),而且又相互合作,这些分散的主体间的交互表现出了较高的时间和空间灵活性。(2)无系统控制者。整个系统中没有一个决策者控制主体,模块商之间的行为完全自主。(3)多层次的模块化组织具有交叉性。模块化产业创新系统中存在着多层次的模块化组织,如模块生产商、模块集成商、中介机构等,组织之间频繁互动,某个模块的变化会受到其他模块的影响,并会引起其他模块的变化。如计算机产业每次intel芯片的升级都会导致众多企业随之进行模块调整。(4)主体具有适应能力和创新能力。众多模块生产商和系统集成商相互竞争,致使企业只有不断地推陈出新才能立于不败之地,不仅模块生产商之间进行锦标赛,而且系统集成商之间的竞争也异常激烈。主体在不断交互的过程中能通过学习积累经验、纠正错误以适应环境。外界刺激会使主体产生各种各样的反应,这些反应往往具有探索性创新的性质。(5)整个模块化产业创新系统呈现出动态性,具有自催化的特征,模块化创新可以通过连锁传递式、涟漪扩散式和交叉渗透式等多种方式,引发整个产业的演进。模块簇群中的主体越多、模块越多、技术交流越频繁,产业创新系统的自催化作用越大,这正是近年来产业创新速度加快的原因之一。

从上述特征来看,模块化背景下的产业创新系统是典型的复杂适应系统(ComplexadaptiveSystem,CaS)。复杂适应系统理论(HoLLanD,1994)把系统成员看作是具有自身目的与主动性的积极的主体。主体能够与环境以及其它主体进行

交流,在这种交流的过程中“学习”或“积累经验”,并且根据经验改变自身的结构和行为方式,各个底层个体通过交互和交流,可以在上一层次乃至整体层次上突现出新的结构和更复杂的行为,如新层次的产生、分化和多样性的出现、新聚合的形成、更大个体的出现等,整个系统因此而产生演变或进化,主体主动性以及它与环境反复的、相互的作用是系统发展和进化的基本动因。复杂适应系统最根本的特点就在于它的创新性和多样性,能产生乘数效应(multipliereffect)和再循环效应(recyclingeffect),并呈现出涌现(emergence)现象。模块化背景下的产业创新系统具有复杂适应系统的特性,可以用CaS理论来解释模块化产品创新机理、分析产业创新路径。

二、模块下产业创新的路径

模块化背景下的产业创新系统作为一个复杂适应系统,其创新总的来说发生在模块和产品集成两个层面,其中模块创新是微观基础,集成创新是产业创新的具体表现。产业创新可归结为产业内创新和产业之间的创新两条路径。

(一)模块化背景下的产业内创新

1、由模块的拆分、重构与升级导致的产品创新

模块生产网络体系中包括模块生产商、模块集成商等不同的参与主体,这些理性的、分立的主体具有自主性和适应性。由于社会分工的不断深入,产品链上的各个环节不断地被细化和拆分为模块,直到不能再被拆分的单元模块,产品价值链内创新从单元模块创新开始。模块的互换性和可兼容性是模块化操作或模块运筹组合的条件。在模块化设计中,因为已经有了一个现成的模块体系,模块集成商进行产品设计的主要任务是选用不同的模块进行接口和组装设计。只有当现有模块的组合不能满足新产品需要时,才对某些模块进行改型和设计新模块。

产品创新具体表现为:一是单元模块的创新,表现为对模块进行变型设计,性能改良等。因为每一个单元模块都是一个独立的功能模块,单元模块的创新组成意味着组成产品的基因发生了改变。二是复合功能模块的创新。复合功能模块由单元模块按照一定的规则和界面组合而成,复合功能模块将单元模块封装在一起,以一种独立的模块身份嵌入到产品链中。当单元模块和复合功能模块技术逐渐成熟,直到形成行业标准,这些模块就成为通用模块或标准模块。模块的通用化程度越高,其市场范围越广、生产批量越大、制造成本越低、维修越经济。当通用化由模块企业内部延伸到企业之间,从一个产业扩展到另外的产业时,就为更大范围的创新奠定了基础,能够实现横系列、纵系列产品间模块的通用。由于模块在成为通用模块之前,一般需要经过长时间的试用和实践检验,并反复修改优化,是集体智慧的结晶,一般质量高、可靠性强。基于模块化的新产品具有较高的成功率。因此,模块化可以通过类似搭积木的方式,充分利用所有模块参与的能量进行产品创新。

phal和Beizt将产品创新设计分为创造性设计、适应性设计和变型设计,在实际工作中大部分产品创新是借助变型设计进行渐进性的改革和改良。像美国这样的技术领先国家,80%的研究开发项目也是用在了现有产品的改进和改良上。模块大大方便了产品的变型设计,在不破坏其基本原理和结构特征的基础上,通过参数的修改或结构的局部调整生产满足客户需求的系列产品或组合产品,可以大大提高产品设计速度和质量,另一方面利用已有模块能够高效率、高质量、低成本地设计生产新产品,实现产品生产的柔性化。在这个过程中,模块重用是一条捷径。为了便于进行模块的重组和复用,许多企业建立了模块库,采用一定的检索机制从模块库中选择匹配出最相似的模块进行变型设计,通过不断试错创建出满足需求的模块,之后也会将新模块保存到模块库中,使其不断丰富,为未来的产品创新奠定了基础。

通过建立可变型的、模块化的产品模型,可以充分利用已有的模块,减少产品设计和生产过程的复杂性,消除或减少重复设计,缩短学习曲线,使企业以较低的成本迅速满足客户的个性化需求,提高企业的反应能力。卡丽丝・鲍德温(2006)强调了模块化的创造力体现在它可以提供多样性的选择。我们认为除了模块选择的多样性之外,更重要的在于通过变型设计等多种方式可以实现模块的进化,使集成产品呈现出涌现的特点。

2、产品链上的模块重组

单元模块种类、数量以及联系规则的变化都会导致复合功能模块的改变,即通过模块的分解和建构(哈肯,1986),以模块的追加、剥离、替代(BaLDwin,1997)等方式集成为不同的产品,从而形成了模块化产品族。

模块化有助于实现对产品价值链的全过程优化,从而获得集成经济效应。其集成创新的机理是以组合单元的变化来应对需求变化,有时改变模块种类,有时只改变模块组合方式。事实上,即使不同的集成商掌握了相同的模块,也可能有不同的创新(霍兰,2000)。在集成商将各种功能模块组合成产品的过程中,需要为某一用户或某项用途专门设计、满足个性化需求的专用模块或扩充模块。该类模块技术不成熟,不具有统一的行业标准,与不同的服务对象和服务任务相对应。针对于客户的共性和个性需求,集成商可借助于可重组制造系统将通用模块、专用模块和扩充模块有机地结合起来,通过可互换的单元模块或复合功能模块组合成新产品。因而可以获得模块化的乘数效应。可见,不仅单元模块的创新、复合功能模块内部的创新会改变最终产品,而且集结到最终产品的单元模块和复合功能模块的种类、数量以及联系规则的改变都会影响到最终产品。产品价值链内的创新既体现在模块内部,也体现在模块与模块之间,模块自身的改变,集成产品过程中的模块重组都会带来最终产品的创新。模块化可以实现“以不变应万变,以少变求多变,以集成求创新”。

值得关注的是,在模块化背景下,由于存在“背对背”的设计规则和锦标赛式的模块设计机制,无论是模块化单元还是复合功能模块都为模块集成商提供了多样化选择,而且生产相同产品的集成商之间也存在着激烈的竞争,这促使他们在模块集成过程中不断修正和完善模块之间的联系规则。这种产品链上在模块内部和模块之间的双重创新,会大大到提高产品创新成功几率。

3、产品链间的交叉创新

在产业内部,往往存在多条产品价值链。模块化为产品链的交叉创新提供了便利,导致了产业内部的重组融合,即在同一产业内部不同产品之间,将原本各自独立的产品或服务借助具有标准界面和兼容性的模块重组为一体的整合过程,这种重组型融合使交叉创新产品层出不穷。产品链的交叉创新除了采用模块的替代、扩展、排除、移植等方式外,还可以通过模块在不同产品价值链之间的借用、互换、甚至整体嫁接,实现产业价值链的重新整合,促进产品功能融合,延长了产业生命周期(徐宏玲,2006)。

如信息产业内的ip电话、数字电视等都是不同产品价值链交叉创新的产物。就ip电话而言,它是以传统的电话与网

关和网络管理者等模块相结合,利用国际互联网为语音传输的媒介,按国际互联网协议规定的网络技术内容实现语音通信,形成的全新产品。在传统电视机基础上,数字电视将数字丽音、数字图文、画中画、数字卫星接收等模块,通过预先编好的软件和插口式接驳口硬件,实现了所有模块的随插随用,而借助于机顶盒(功能模块)还可以使传统的模拟电视机用户享受数字电视所提供的一切服务。从手机的发展历史更能清楚地看出模块化产品创新的特点:传统手机仅是一个进行无线通话的终端,加入光学镜头,手机就集成了数码相机摄影摄像的功能;加入大容量存储器,就可以存储照片、通讯录和记事本;加入聊天软件,可以像在电脑上那样聊天;加入上网软件,手机就可以联结各个网站。手机在各个模块的加入和组合后越来越智能化,产生了很多新的功能(胡永佳,2007)。模块化推动了手机向智能和多媒体方向发展,带动了音频芯片、图像芯片和Fm调谐的市场,引发了红外收发芯片、蓝牙芯片和半导体存储器的市场需求。

4、产品族

在功能分析的基础上,将不同环节的模块进行多种不同的组合会产生完全不同的创新效果,生产出各种基型产品和变型产品,继而构成了产品族(productfamily)。产品族由一些功能相似、结构相似或工艺相似的产品组成,产品族中的新产品与老产品、不同类型的产品之间存在一定的联系,即产品族存在共同“基因”,而模块是产品族“基因”的携带者,模块的移植、重组等而导致产品族产生遗传和变异,整个产业兼具自稳定性和可扩展性,产品呈现出多样化特征。

(二)模块化背景下的产业间创新

作为一个复杂适应系统,产业创新系统是一个开放的系统。模块化正是以其兼容和通用性畅行于不同的产业之间,通过对对不同的技术模块和知识模块的整合,带来了不同产业之间融合型的技术革命,产生了大量的新技术、新产品,增强了产业转型的潜力和价值。

1、跨产业模块重组

模块化背景下,某一产业的特定功能模块可以按照一定的兼容标准或界面,创造性地嵌入到另一产业中,从而产生新型的跨产业交叉产品。这类创新不胜枚举,是模块化背景下产业创新的鲜明特色之一。如数码相机、汽车电子、数控机床、微机电系统等。以数控机床为例,1948年,美国帕森斯公司接受美国空军委托,研制飞机螺旋桨叶片轮廓样本的加工设备。由于样本形状复杂多样、精度要求高,一般加工设备难以适应,于是提出计算机控制机床的设想,并运用将计算机模块作为数控系统与原有的机床进行有机整合,而研制成功了数控机床,解决了单件、小批量、特别是复杂型面零件加工的加工问题,加工性能比大幅度提高,使机床设备具有了广泛的适应性,成为高精度、高效率的“柔性”自动化生产设备。

2、产业融合

模块化背景下,产业间创新另一种明显的趋势是由模块跨产业的相互渗透和嵌入而带来的产业融合。所谓产业融合从广义角度讲就是不同产业或同一产业内的不同行业通过相互交叉、相互渗透逐渐融为一体,形成新产业属性或新型产业形态的动态发展过程。产业融合的前提和内在原因是技术融合,技术创新开发出了替代性或关联性的技术、工艺和产品,然后通过渗透扩散到其他产业之中,从而改变了原有产业产品或服务的技术路线,改变了原有产业的生产成本函数,模块化为恰恰为技术融合创造了条件,为产业融合提供了技术结合点,产业融合的发生必须以不同产业的模块能够兼容和通用作为前提条件(胡永佳,2007)。从本质上来说,产业融合是发生在各产业边界处的模块进行了跨产业的重组,导致了技术的扩散、外溢和相互渗透以至融合成一种技术创新。由模块化而带来的产业融合现象不仅是已呈现出的客观事实,而且也是产业发展的内在规律,是不可阻挡的产业创新趋势。在不同产业领域内,产业融合以不同的方式演变和进行,最终将促成整个产业结构的不断高度化与合理化,构架出融合型的产业新体系(GReenSteinetl,1997),三网融合(即计算机、通讯和媒体的融合)、生物芯片、纳米电子和光机电一体化等技术综合型产业融合正在释放出巨大的威力。不同产业的模块相互交叉和渗透,使原有的产业边界的收缩或消失。在这种情况下,不仅企业已经演化为无边界企业(李海舰,2005)。就连产业的界定也相当困难,产业界限已经模糊,甚至产生了无边界产业。

模块化背景下的产业融合不仅增加了原有产业的附加功能,形成融合型的产业新体系,而且具有创新性优化效应,在促进了传统产业创新的同时,也推进了产业结构优化与产业发展。由于产业融合容易发生在高技术产业与其他产业之间,产业融合过程中产生的新技术、新产品、新服务在客观上提高了消费者的需求层次,取代了某些传统技术、产品或服务,造成这些产业需求逐渐萎缩,在这个产业结构中的地位和作用不断下降;同时产业融合催生出的新技术融合更多的传统产业部门,改变着传统产业的生产与服务方式,促使其产品与服务结构的升级。产品与服务的不断更新换代转而又带动需求结构升级,从而拉动产业结构升级。由于产业融合使得产业之间的边界模糊化,两个或多个产业之间形成了共同的技术和市场基础,使得某些产业容易改变结构的布局,敏捷地从一个产业过渡到另一产业,实现产业创新和发展。同时,产业融合造成的边界和模糊和消失可以使其他产业转移到高新技术中,并经过产业融合和产业创新的连锁反应,使得产业结构得以转换和升级。

模块化景观设计篇5

【关键词】高校教育;风景园林;课程体系

风景园林专业作为整个建筑设计领域中一个不可或缺的部分,与规划专业、建筑学专业并立。作为一个完整的建筑教育体系,风景园林设计教育进一步完善了学生对整体建筑设计的认识[1]。在高校专业设置中,相比建筑学和城市规划专业而言,风景园林专业独立的时间相对较晚,在院校专业设置中也没有前二者那样普遍。但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人们对环境的认识和要求日益增高,景观设计在人们日常生活、公共环境中的地位也在逐渐上升,同时建筑市场中对景观专业人才的需求量不断扩大,对从业人员的专业技术水平要求也越来越高。许多高校为了适应市场需求,陆续开设了风景园林专业。如何根据高校自身特点,调节教学课程体系,使之更好适应社会,目前是众多风景园林专业教育的关注重点所在[2]。

近一个世纪以来,风景园林学科经历了前所未有的变迁和发展,所涉及的相关领域和学科也在不断扩展,它逐渐由一门专业化的学科发展为一个综合性的交叉学科[3]。与此同时,社会对于风景园林专业的需求变得多元化。比如,现代风景园林设计不同于以往相对单纯的实体环境设计,更加注重生态学方面的考量,致力于营造更为健康、舒适、节能的人居环境。再者,景观设计的分工也更为精细,在项目中常会出现一些新的问题和需求,如特殊生态保护、废弃用地改造、特定人群需求等,这些都需要更为专业化的人员从事设计工作[4]。

1国内外景观学专业发展现状

市场对毕业生的需求的变化会直接影响高校中课程教育体系的结构。国内外很多高校针对自身的学科优势、面对的市场需求,调整了自身培养模式,教育出更适应当地工作环境的学生。如英国格林威治大学和利兹城市大学针对当地拥有众多中小型私人宅邸花园的现状,开设了花园设计本科教育[5]。从课程的设置上来看,花园设计与风景园林具有相同的理论基础和技能要求,但前者更偏向于中小型空间的设计,并更加注重手工工艺技术。还有一些高校根据自身学科设置的特点,发展出各具特色景观专业,比如农林院校中偏向植被生物特性方面;建筑类院校中偏重于工程结构方面;艺术类院校中则更注重艺术特质等。对于新开设风景园林专业的高校来说,如何根据本校专业优势及发展方向,结合当前市场需求,制定合理可行的教学课程体系,是目前首要的关注焦点。

2我校风景园林专业的发展背景

以笔者所在学校为例,我校于2011年经教育部批准设立风景园林专业,在2012年正式招生,目前已连续招生三届,每届两个班级,目前在校总学生120人。我校新开设的风景园林专业与原有的建筑学专业同属建筑系,建筑学专业办学时间相对较长,课程设置较为成熟,已顺利毕业多届学生,毕业生的社会认可度较好。景观建筑设计专业的部分课程与原有建筑学专业相同或相关,主要授课教师也大多相同。因此学科课程安排以原有建筑学专业为基础,重点培养学生从事景观建筑设计、景观工程设计,以及相关的管理、研究工作,使毕业生具备城市风景园林规划与设计、场地规划与设计、建筑文化遗产保护管理等工作的基本能力。

3当前专业的学科设置情况

我校风景园林专业课程体系的设置主要包括几大平台:

3.1公共课平台

由公共必修模块和公共选修模块构成。公共必修模块,主要包括思想政治理论课、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就业指导、形势与政策、军事理论与军事技能(军训)、大学英语、数学、物理、计算机等公共基础课程。公共必修模块主要课程。公共选修模块,是以素质教育类为主的全校性公共选修课程,设有人文社科类(含大学语文和中国文化导论)、自然科学类、艺术素养类、教育技能类(含体育)、创业基础类、经济管理类等课程。

3.2学科专业基础课平台

由学科专业必修模块和跨学科专业选修模块构成。学科专业必修模块,包含专业主干学科中必须掌握的学科基础理论、技术理论和基本技能方面的课程。风景园林专业与原有建筑学专业具有部分相同主干学科,如画法几何、阴影透视、美术基础等,还包括一些特有课程,如风景园林设计基础、中外园林史等。跨学科专业选修模块,是指有选择性地开设与本学科专业相关的跨学科、专业课程。结合我校已有专业特点,开设了工程概预算、土木工程施工等课程,以丰富学生相关专业知识。

3.3专业课平台

由专业核心课程模块和专业任选课程模块构成。专业核心课程模块,包括体现本专业特色的最重要、最核心的课程。包括贯穿整个学期的景观建筑设计课程、风景园林设计课程等。专业任选课程模块,是为拓宽学生专业知识面的课程,以本专业学科前沿课程、本学科综合性课程、交叉学科课程、边缘学科课程为主体设置的课程。如偏重园艺方向的园林植物与应用课程,偏向建筑工程方向的建筑结构选型课程等,以及一些相关专业课程,如城市规划原理、室内设计原理、中外建筑史、建筑构造、表现技法、工程测量等课程。这些课程根据自身接续特点,学生专业知识水平的提高,分布在不同的学期。

3.4实践教学平台

包括课程实践、专业实践、素质拓展3个模块。其中,课程实践模块包括课程设计、课程实习,如美术实习、快速设计、构成设计等。专业实践模块包括生产实习、认识实习、毕业实习和毕业设计。实习主要是在学校定点实习基地进行,时间通常为1~2周。实习结束后由学生提交相关图纸和实习报告。通过实习环节,可以让学生更直观地接触实践,对课本知识有更深入了解。此外,我校还设置素质拓展模块,是学生毕业前必须完成的实践环节。主要通过组织多种形式和内容的第二课堂教学活动,以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促进个性发展,提高综合素质。

4今后学科发展思索

4.1积极开放思路,迎接新的形势

随着风景园林专业的不断发展,在教学中也出现了许多新内容,其中广泛涉及诸如地质学、工程学、地理学,乃至于社会学、心理学、经济学等相关学科。同时作为设计领域支柱之一的风景园林学科,也更广泛与深入地与城市规划和建筑学专业相联系,这些都为本专业提供了新的发展思路和方向。

4.2突出专业特色,设置子系列课程

可以根据学校已有专业特点,或本学科前沿发展方向,在原先教学体系的基础上,进一步划分出更多方向的子系列课程。如结合我校地下矿井开采专业,就采矿塌陷区环境设计与开发设置相关课程,可以使学生更加深入了解某类景观环境的特殊性。

4.3扩宽学生知识面,培养综合型人才

我校风景园林专业是在原有建筑学专业平台上建立的,应当充分发挥已有专业的优势,加强不同学科间的联系,同时鼓励学生注重不同学科间的交流,多学科同时发展。这样既可以拓宽学生的知识面,对就业后整体行业的认识全面,选择就业面也更为宽广。

总之,风景园林专业课程体系的建设,需要通过多年的教学实践,同时参考学生反馈信息才能得到正确的评估。随着新专业不断完善,以及教学工作的不断深入,结合国内外高校新的实践成果,我校必将培养出更加适应社会需求的专业型人才。

【参考文献】

[1]成玉宁.论风景园林学的发展趋势[J].风景园林,2011(02):25-25.

[2]杜春兰.就社会需求论风景园林教学[J].城市规划,1998(03):61-62.

[3]孙青丽.当代景观设计理论课程教学研究[J].中国电力教育,2012(10):105-106.

[4]高校景观学新专业课程体系建设的思考[J].边疆经济与文化,2008(10):171-172.

模块化景观设计篇6

关键词:寒地;寒地乡村;绿化;绿化模式

寒地乡村,由寒地城市的概念可理解为因冬季漫长、气候严酷而给生活带来不利影响的乡村地区。由于地理位置特殊,自然条件严峻,寒地乡村具有冬季寒冷、降雪、寒风和日照时间短、季节变化明显,等气候特点。因此,对于寒冷地区的新农村绿化,需因地制宜,适地适情。本文基于对寒冷地区特点以及规律性的研究,针对寒冷地区的一般特点,提出适于寒冷地区的乡村绿化模式以及其应用。

1寒地乡村绿地景观系统的分类

对寒地乡村绿地景观从空间角度对其进行层次分类,根据乡村内的建设与规划情况,将寒地乡村绿地划分为建设区绿地系统和建设区以外绿地系统。本文着重对建设区内绿地规划的研究。

建设区内的绿地系统的划分,首先,从村民的生活及使用功能出发,包含与村民生活息息相关的农田、果树林等生产作用的绿地,其次为满足村民的活动需求及游憩空间的建设需要,要具有部分供村民休闲活动的绿地空间,以及具备一定数量的宅旁绿地。最后,从人居环境的角度考虑,还应建设有助于污染隔离,防风御寒的防护绿地以及为开发的自然存在的绿地。

本文根据使用功能及村民生活的需要,将寒地乡村绿地主要分为公共绿地、生产绿地、自然绿地、附属绿地、防护绿地五个类别。

2寒地乡村绿地景观系统的绿化模式建立

本文根据对寒地乡村绿地系统的分类情况,结合当今绿地规划模式研究,提出针对寒地乡村绿地景观系统的绿地规划模式,分别为:点状+块状+线状绿地规划模式、块状+带状绿地规划模式、楔形+块状绿地规划模式,以及将三种对策相结合的综合绿地规划模式。

3寒地乡村绿地模式Swot分析

对寒地乡村不同绿地模式的景观效果分析,本文主要采用Swot分析法。具体分析结果见表1。

由表1分析得出不用绿地规划模式的优势、劣势,以及适宜的应用机遇和存在的不足及挑战,通过分析得出的结论对不同绿地模式进行合理分配应用。

4寒地乡村绿地模式的应用

4.1点状+块状+线状绿地规划模式

1.释义

“点状绿地”主要以附属绿地为主。

“块状绿地”是指广场绿地、公园绿地、公共绿地等。

“线状绿地”是指联系点、块状绿地的道路及景观绿带。

2.应用

主要运用与寒地乡村的整体绿化景观规划,主要特点是“见缝插绿”,并能良好的保证绿地均匀分布,能较好满足寒冷气候下的绿地系统规划,有很强的适应能力。(如图2)

3.优势

在寒地乡村的绿地规划中,采用点状+块状+线状的绿地规划方法,通常可以在短时间内达到较好的绿化效果。将附属绿地为主的点状绿地与广场绿地、公园绿地、公共绿地为主的块状绿地整合规划后,利用线状的道路及景观绿带将其合理串联,促成乡村绿地系统的有机结合,丰富了绿地空间,并且到达了绿地分布布局均衡的效果。

4.2块状+带状绿地规划模式

1.释义

“块状绿地”是指住区绿地和公共绿地。

“带状绿地”主要是利用自然要素而形成的绿带走廊。

2.应用

主要运用于寒地乡村绿地景观规划中生产绿地与中心交界处或滨水区等边界地区。块状绿地和带状绿地结合,形成连续的景观序列,景观效果显著,形成贯穿的绿色网络,较好利用自然环境要素塑造乡村绿地景观。(如图3)

3.优势

块状与带状绿地结合形成连续的住区绿色景观空间,深入乡村内部,直接与附属绿地相连,将自然的清新空气和景观直接带入中心。同时,规划时可形成纵横贯穿绿色轴线,在绿带的节点处将绿地扩大,形成不同规模的公共绿地,使居民置身其中,享受自然和谐的生存空间。

4.3楔形+块状绿地规划模式

1.释义

“楔形绿地”是指郊区大面积自然绿地或滨水地区的水面、山川等自然景观通过绿色廊道或河流等方式进入乡村内部,并以楔形方式延伸到住区内部,与住区广场绿地、公园绿地、公共绿地、附属绿地等中心绿地相互融合。(如图4)

2.应用

此对策主要运用与寒地乡村自然绿地和防护绿地与中心绿地的结合绿化上,首先将乡村中心各类绿地以块状形式规划组合,然后某一侧大面积的乡村自然绿地楔形引入到住区的内部,与中心的绿地组合,达到景观的均衡性。

3.优势

通过对自然绿地的直接借用和引入,可迅速构成大面积的绿地系统。通常将楔型绿地方向与冬季盛行风向垂直方向引入,可阻止寒风侵入,提高绿地的利用率。

4.4综合绿地规划模式

综合绿地规划策略是前面三种策略的混合运用,基本上能够形成点,线、面结合的完整绿地布局。适合于复杂多变的乡村用地布局,形成大面积的公共绿地网络。如图5,可在住区的内部规划形成一个大的椭圆型集中块状绿地,通过线状绿地的触角形式,楔型延伸到住区的每个角落,并在局部节点处进行放大,形成大小不等的点状和块状绿地。通过绿带与中央绿地相连,作到了点、线、带、面的有机融合,同时应注重绿地与建筑地下空间的有机协调,可形成寒地村民冬夏皆宜的室外休闲空间。

参考文献

[1]杜立柱.浅谈寒地生态住区设计[J].城市规划,2006,(8):84-86.

[2]韩伟强.村镇环境规划设计[m].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06:33,39,47.

[3]梁雪.传统村镇实体环境设计[m].天津:天津科学技术出版社,2001:60.

[4]毛开宇.适应气候变化的寒地城市建设思考[J].湘潭大学自然科学学报2005,(3):120-126.

[5]孙明,邹广天.寒地城市住区绿地规划对策[J].东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5,增刊(1):214-219.

[6]王哲.关于寒地城市生态设计的几点思考[J].低温建筑技术2004,(1):20-21.

模块化景观设计篇7

关键词:景观模拟系统;高清模型;数字再现

1引言

中国的城市建设速度突飞猛进,以上海为例,1992年上海市18层以上的高楼50栋左右,20年后的今天已经是5000多栋。中国正经历着城市化进程和城市建设的高峰时期,城市的变化对城市的环境有了很大的改观,但是也带来诸多始料未及的问题与建设诟病。城市是一个复杂的空间综合体,环境空间景观的综合决策,才能带来诸如街道、建筑、绿化、交通、导向之间的协调互动。但是,能够在复杂的城市环境要素设计前期就进行充分的控制是非常困难的,这取决于对空间要素设计的调研分析,对环境空间概念的模拟表现。这些设计依据对最终城市环境的决策具有很重要的决定性。

现如今我们传递设计概念的方法集中在平面图、立面图、效果图、模型、三维动态虚拟等方法,但对于复杂的城市环境与人的感官理解需求之间,具有一定的表达与观测理解的局限。模型最容易让人形成直观的空间感觉,但受到模型比例与材料的局限,很难进行人视的观测。三维虚拟技术又让人丧失了空间真实感,只能通过摄像机的单一视角接收空间信息。如果能够将环境模型和数字虚拟技术结合起来,将整体环境空间印象与局部动态模拟想结合,将能够创建一个既有整体感官的模型又有各种视角观测的动态模拟。从成熟的电影城市布景与拍摄的方法获得灵感,在70年代,由加利福尼亚大学伯克力分校环境设计学院彼得·博森曼教授(prof.RichardBender,prof.peterBosselmann)研制开发了景观模拟系统,以用于城市与设计决策者进行空间数据分析。随着高清数字模型与景观虚拟系统经过多年的发展,硬件与软件平台越来越成熟。新的数字展示技术越来越先进,要求在模型的清晰度、精准度、整合上有了更高的要求。

图1高清景观模型(东京城市模型,来源:日本森公司)

2高清城市景观模型的发展

2.1高清城市景观模型的概念

高清城市景观模型是一种新的模型制作与展示方法,其区别于传统的展示性模型。高清城市景观模型通过准确定位、精确的比例、真实的表面肌理制作,不仅能够反应出真实的城市空间环境,更具有环境空间分析功能的属性。同高清数字再现摄像机相配合,实现城市环境空间形态分析的功能,可以为设计师、决策者提供真实的空间感受与设计的实施依据。

2.2模型与数字再现技术的结合

高清模型除了直观观测更加生动真实,其实现的技术基础是先进的数字模拟再现系统。高清模型与数字技术相结合,能够将模型空间动态化、数字化。景观模拟系统通过景观虚拟试验系统专用软件和驱动系统控制CCD潜望摄像机,在空间模型中多视点拍摄实景模型,再现设计的实际城市景观效果,达到真实模拟空间环境的目的。为决策者(包括研究机构,政府、企业、设计师等)在研究探讨城市空间形态环境提供一种直观可视化。随着技术平台的发展,20世纪90年代在日本早稻田大学等机构得到具体实践,日本经过几方面的改进完善,已经形成成熟的城市景观模拟系统技术。目前国际上有美国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意大利米兰工科大学、瑞典LUnD大学、荷兰DeLFt大学、德国StUttGaRD大学、早稻田大学、东京大学等建立了景观实验室系统研究室。2009年上海东华大学也引进了一台最先进的景观模拟系统,论文的参考依据来源于这台景观模拟设备的运行与控制数据。

2.3同传统观赏型城市景观模型的区别

由于高清景观模型与数字结合的特殊技术基础,要求模型能够真实模拟城市空间的细节,才能达到再现的目的,其整体与观赏型的城市景观模型具有很大的区别(见图6,7,8)。目前中国的城市景观模型制作主要用于观赏,材料是用水晶、有机玻璃、塑料、木材、纸板等各种材料,用电脑技术或人工雕刻拼装而成,因制作为迎合大众观赏,并不在意模型定位和精准度控制,模型只能作为体量、尺度、规模的参考,特别是有些模型制作为了展示起来更美观,肆意改变尺度,不可能达到现实真实状况再现,因此也不能成为精准的城市空间形态决策依据。高清环境景观模型从模型制作前期就对定位、比例尺度、材料肌理表现有更强化的控制,也更注重细节的表现,以配合数字潜望摄像机实现真实环境模拟。

2.4高清模型的信息量

图7高清模型包含大量的信息量

高清模型通过在真实环境中拍摄素材,整合后的城市环境空间模型具有多维度的观测性,如果我们将1平方公里内的城市环境通过高清模型的方式模拟出来,其包含的信息量是任何单一数字虚拟不能够超越的。

2.5高清模型的成本

高清模型的成本主要集中在前期素材的采集上,通过有效的精准控制与模型细节表现,其制作材料成本很低。想比现在昂贵的按时间计费的3d数字虚拟技术,可操作性更强,而且能够在任何环境空间中进行模拟与动态观测,可以反复利用和修改。

2.6高清模型的应用

高清模型可以和数字模拟系统结合使用,可以成为一种普及的教育工具,可以很直观的生成城市景观模型并进行动态分析。同时,高清的景观模型注重的是城市景观的整体性,因此可以用于建筑单体设计与城市区域规划,改变建筑师只注重建筑单体的设计而忽略与周边环境的关系的现状。高清景观模型制作完成后,普通市民也可以通过景观模拟系统的直观再现,参与城市建设的方案中。

由于高清城市景观模型的制作成本较低,制作方便,信息量大的特点,在今后的城市规划与发展中会逐步显现出优势。

3高清模型的制作控制与方法

3.1高清模型制作控制

从20世纪90年代至今日,日本模型制作技术与景观模拟系统同步发展,从引进、改良、提升、技术已经完全成熟。模型制作技术采用了GpS定位系统、高精度成像、激光量距等高科技技术。为了实现更加精准的再现目的,其误差不应该大于0.1%。因景观模拟系统数字摄影机的要求,景观模拟用模型都控制在1:1000的比例(特殊情况除外)。模型制作以真实反映原景为制作原则,模型制作通过确定比例、地形制作、纹理采集、模型定位、整合、演示等步骤来模拟真实构筑物景观原貌与新建形态。

3.2高清模型制作阶段3.2.1模型基础制作

城市总规图

内容:包含城市用地规划区域范围;建筑物的区域分布;道路及运输设施的设置;绿化植被和水体规划等内容。

信息要求:建筑物外形,等高线和标高。

住宅平面图

内容:记载有每栋建筑物名称的平面地图

信息要求:建筑物名称和建筑物层高等信息。

垂直航空照片

内容:从飞机,直升机,热气球等垂直拍摄的地表照片。

信息要求:拍摄信息时间为近期,解像度符合制作要求并且斜面修正完成的航空照片。所谓航空照片的解像度是指照片数据1pixel所表示的实际尺寸大小。一般情况下,1/500的模型最适合的解像度为5cm;1/1000的模型最适合的解像度为10cm。而20cm以上的解像度的航空照片则不适合制作模型。

3.2.2城市景观纹理采集

城市景观纹理采集是模型制作中一个关键的环节。主要分为2大部分:数据库纹理采集和重要建筑物的纹理采集。

数据库纹理采集是指在模型范围所在的城市中广泛采集城市景观纹理,然后根据建筑物用途分类。例如:办公建筑;住宅;工厂;医院;学校;酒店;历史建筑;文化建筑等。主要对象是非主要建筑。所占比例大约是建筑物总数的0.5%。在使用时需要注意的地方是:根据建筑物用途选择相应的建筑物纹理;相邻建筑避免使用相同的数据库纹理;数据库纹理的使用可以参考远景照片进行判断。

重要建筑纹理采集是指在制作重要建筑时在重要建筑物体块外需要黏贴的纹理照片的采集。包括建筑物高层部分正面;裙楼部分正面;高层部分侧面和背面;塔楼部分;屋顶(从航空照片上直接截取);广告牌等可以看到的细节部分。

3.2.3模型精准度控制

建筑物:GpS定位系统现场拍摄+图片计算机图像处理技术+激光彩色打印+激光模型制作,有时特殊建筑需要使用3D打印技术。

现场拍摄的精度对日后模型制作的精度起到了关键性的作用。首先,现场拍摄前需要对模型制作范围的地图做准备,并且划分地块,对建筑物经行编码。拍摄的最佳时间:冬天是9:00-15:00;夏天是8:00-16:00。拍摄的最佳气候为多云。因为反射干扰小,最接近于实际色彩。拍摄数量上,一般普通住宅等低矮建筑拍摄数量为10张左右;10层左右的建筑每栋在30-40张左右;高层建筑等异形建筑也有拍摄50张以上的情况。每栋建筑的照片中需要包括:全体照、高层部分照片、底层部分照片、广告牌照片、塔楼照片、远景照片、眺望照片。现场实地拍摄的同时还需要搜集建筑物的各种信息,如层高等。在切割体块时,所有的面都需要切到垂直,以保证后期模型的精准度。

图11建筑物体块垂直切割

3.2.4模型整合

模型组合板块按一定的模数关系划分成多块组合,便于运输、储存、组装;在制作模型体块阶段可以使用的工具有热线切割机,模型3D打印机等。在学术研究,学校教学上主要以热线切割机为主。先用热线切割机将建筑物的体块切出,然后选择建筑物相应的纹理贴纸黏贴在建筑物外墙上。完成后的建筑物最后整合到地形上。考虑到模型的储存和搬运以及组装,在模型制作的初期要设定好模型块数的尺寸大小,方便模型制作完成后展示,运输,组装。

图12将完成的建筑物单体整合在地形中

3.2.5模型演示

高精度模型制作完成后,通过景观虚拟系统的机器手控制小型(CCD)摄影机,通过控制路径拍摄并反映出城市空间的实景模型。同时,基于高清模型的基础,还可以通过GpS定位系统和步行系统等相结合,形成一种更轻易的亲身体验感。

4结论

中国的城市化进程正处在高峰期,对于高密度城市既有环境的新建设与旧区的更新改造是城市最突出的环境景观变化,在建设前期就能够直观的将城市景观形态展示给决策者变得非常重要。传统的展示性景观模型远远不能承担精确、真实、动态的新要求。高清景观模型与数字再现技术的结合实现了景观模型的数据与形态分析功能,将成为城市形态设计分析的重要方法与依据。本项目研究是以日本先进模型制作技术为参照,具有创新技术伸展空间。

参考文献

[1]矢部俊男.environmentalsimulationlabiratory活动报告书.东京.1997

模块化景观设计篇8

关键词:世博会;建筑设计;模数化设计;环境设计

abstract:combiningtheworldexpoDplot,tobasetoreshapetheterrain,thehumanandthenaturalcommunication,architecture,andgreendialogue,makeabuildingrealgrowthinthegreenenvironment;atthesametimeforbuildingtakemodulardesign,makestheplaneandfacademodulartomatchthemultipleadaptability;nexttothegreenslopeofbuildingenvironmentcomfortableanalysis,andfromgreen,ecology,energysaving,andperspective,discussedthewholeenvironmentconstructiondesigngimmick.

Keywords:worldexpo;architecturedesign;modulardesign;environmentdesign

中图分类号:S61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引言

世博会D地块位于浦东规划的世博国际村内,规划为中档公寓式酒店区域,建成后将在世博会举办期间为各参展国家和国际组织人员提供完善的住宿保障,并与周边a、B、H、i等地块共同承担起生活居住和商业餐饮等功能。在世博会成功举办之后,作为一个国际化的生活区域继续发挥作用,并提供一个先进的人居建筑的示范。鉴于世博会D地块作为世博会期间的一个重要建筑物,其建筑规划设计将对世博会期间以及会后都有着非凡意义,本文将针对D地块的建筑规划设计,对建筑设计提出新思考。

工程概况

本项目基地位于规划的世博国际村内,西侧为城市干道雪野路,东邻世博村路,北侧为沂南路,南侧为街坊路,而西北方向即为黄浦江江面。基地面积43975m2。整个D地块内拟建7幢中档公寓式酒店,共有户数920户。主楼高度按城市天际线和景观面考虑,由北向南,由西向东逐次递减,层数分别为24F、20F和16F,7幢主楼错落排布以让出尽量多的江景观赏面,并共同座落于一个绿化大平台上。地上总建筑面积111677m2,地下一层,其地下建筑面积为29937m2。

设计理念思考

D地块规划理念是设想建筑在绿色中生长,通过依靠技术手段,来对基地地形采取重塑,从而创造出山地景观,形成绿坡。对于裙房覆盖则以采取绿色植物来改善公寓式酒店的环境条件,营造人与自然交流、建筑与绿色对话,使建筑真正生长在绿色环境中,真正体现出人居建筑“绿色、环保、节能”的理念,见图1所示。同时采取组团化的建筑规划设计构思,整个D地块的建筑基本单位为两个或三个塔楼一组,和它们共同的半室外公共空间围合而成,利用共同的室外空间的联系,组团内的建筑可实现共享交通组织、共享停车、共享管理、共享设备系统、共享能源,而同时绿化庭院也将被最大化的利用,在方便管理的同时,真正体现了“合理、经济、节能”的规划理念。在建筑设计构思方面,采取了模数化的建筑,这主要是出于要适应时代和城市不断变化的需要,同时兼顾考虑会中和会后的功能需求,平面和立面模数化以配合多重适应性。

图1建筑规范方案图

建筑规划实践

结合以上对D地块的建筑规划设计理念思考,为了达到以上的构思效果,D地块建筑规划的功能构成采取如下设计:

(1)地下一层:汽车停车库、设备用房等,并配合适量的服务辅助用房,如库房、垃圾房及服务人员用房等。(2)地面一层:包括半室外广场、酒店大堂及辅助空间(例咖啡、商务、花店及休闲空间等),沿街商业及餐饮,地面临时停车空间等。(3)地面二层:与室外绿化环境相通,部分架空,作为半室外的咖啡休闲空间。地面三层及以上:公寓式酒店,会中按一层8户设计。(4)考虑屋顶观景平台,最大化的利用江景资源,屋面局部植被绿化。

总体布局上本地块内拟建7幢中档公寓式酒店,高度按城市天际线和景观面考虑,由北向南,由西向东逐次递减,高度分别为24F,20F和16F,7幢主楼错落排布以让出尽量多的江景观赏面,并共同座落于一个绿化大平台上。

竖向设计上,根据业主提供的世博村地形图上周围道路标高标注,整个地势较为平坦,在3.8~4.3之间,总体竖向设计时根据四周道路标高确定建筑室内外设计标高,现设定首层酒店大堂室内地面设计相对标高上0.00相当于绝对标高4.95m,即基地内首层室外地面设计相对标高-0.60m,相当于绝对标高4.35m。

建筑设计实践

5.1模数化的立面设计效果

为适应时代和城市不断变化的需要,考虑会中和会后的功能需求,平面和立面模数化以配合多重适应性。本项目建筑设计从立面造型上设计目标是要体现模数化的理念、坚持功能为本,在优化外观的设计原则,在造价控制的前提下,选用合理的材质和构造,达到美观、安全、节能的设计要求。为了达到模数化的效果,建筑平面设计上采用了8.1m的模数,在满足客房使用开间的前提下,也符合了地下车库停车位的要求,立面上采取3.3m×4.05m为一个模块,无论是窗、空调百页还是实墙面,均以水平面三等分的尺度设置于这个模块中,赋予立面极大的适应性和可调整性,可根据平面的调整相应调整窗、百页或实墙的位置而保持整个立面效果的统一性和完整性,丝毫不会破坏立面的节奏感和韵律感,符合“多重适应性”的理念,而且按需要设置的木质百页同时丰富了外观效果。

材质选用设计上,墙面框架为浅灰色干挂花岗石,按需要设置木质固定百页(遮挡空调室外机),框架内局部墙面为同色高级外墙涂料;门窗采用浅色铝合金断热型材,栏杆玻璃为半透明夹胶安全玻璃,门窗玻璃为透明中空钢化安全玻璃。

图2模数化的立面设计效果图

5.2绿坡下的环境舒适分析

一层裙房顶除开设必要的采光通风中庭外,均被绿色植被所覆盖。考虑到使用上的采光通风的要求,适当增设内庭院,我们在每个组团靠近公共空间处均增设了两个与主楼平行的景观内院,这样,风、光线的引入大大改善了室内环境质量,我们在这些景观内院里采用了中式庭院的造景语言,追求清幽雅致的效果。这些景观庭院在赋予组团公共空间和酒店景观视觉面的同时,由于挑空空间的存在,也赋予了二层绿坡一些活泼的造景元素。在景观内院内,局部加设了钢质楼梯直达二层绿化平台,在完成安全疏散的同时,也增加了庭院内竖向的界面。

5.3多层舒适的建筑标准层设计

本项目的所有建筑设计标准均按三星级评定等级考虑,以有效地满足公寓式酒店人居的舒适性和合理性。1)采取多重适用性考虑,以满足会中的使用要求,并为会后的功能调整提供可能。考虑会后的使用,洗手间和厨房间的管井均进行了仔细的排布,在会后,可方便的调整为一层三户或四户,为今后的使用留出余地。2)垂直交通配备考虑每栋主楼核心筒内均设2部客梯1部消防梯兼客梯和2部防烟楼梯。3)户数安排每层为8户考虑,其中2间单间,2间套间〔单卧),2间大套间(单卧),2间大套间(双卧)。4)设计限定值采用4.05的开间模数,客房进深4.4m至4.8m,标准层面积717m2,其中核心筒面积117m2,走道面积67m2,服务面积21m2。标准层走到净高2.3m,客房净高3m,客房卫生间净高2.6m。5)客房卫生间内设置洗手盆、浴缸及座便器各一,洗手盆台面长度为1.2m,浴缸长度选用1.6m。

5.4建筑绿化效果设计

设计从绿化、生态、节能等角度进行整体的环境设计,设计手法上目标是营造自然绿坡形态,创造山地景观,以绿坡形成“世博山”,裙房覆盖以绿色植物来改善公寓式酒店的环境条件。所采取的具体设计技术如下:(1)绿坡的地貌设计上,通过地貌设计分三种层次:一为硬质铺地,点缀条状草皮或小型灌木,地形平整,作为二层室内咖啡休闲的室外延续,提供户外活动场所;二为大面积的自然草皮,土层为300~600mm厚度不等,局部可堆坡至1.2~1.5m;三为消防紧急通道和登高场地,为地面植草砖,最大程度接近绿色地貌。(2)绿坡的标高组织设计上,绿坡由相对标高-0.60米上升至相对标高6m,为自由的等高线,最陡处为1:2.5,最缓处为1:7。(3)覆土层的厚度设计上,二层绿化平台植被为草皮或小型灌木,土层由300~600mm厚度不等,待景观设计详细配合后,局部堆坡至1.2~1.5米,以有效地丰富地形环境。(4)绿坡的保护措施:为有效地防止泥土下滑和水土流失采用绿坡下设结构台阶的构造措施在减少绿坡上层土方荷载的同时为下层留出空间利用绿坡的高差设置自行车库或地下室统高的设备用房等功能,使地形和功能完美结合。

结论

世博会D地块设计手法上营造自然绿坡形态,创造山地景观,以绿坡形成“世博山”,体现出人居建筑“绿色、环保、节能”的理念;同时在建筑设计构思方面,采取了模数化的建筑,不但适应时代和城市不断变化的需要,同时兼顾考虑会中和会后的功能需求,平面和立面模数化以配合多重适应性。

参考文献:

[1]朱鸿博.可持续发展的绿色生态社区研究[J].建筑技术,2007,16(09):21~22.

模块化景观设计篇9

城市景观的各项景观元素在空间结构特征方面都可以归结为斑块—廊道—基质三种结构形式,不同类型的斑块和廊道在不同质地的景观基质中的分布模式共同组成了城市景观的整体结构和布局。将景观生态学理论与城市景观设计实践相结合,根据斑块—廊道—基质三种结构形式,综合分析城市景观元素的属性和空间配置模式,可以为城市景观规划设计工作提供重要的理论基础。

二、景观生态学在园林规划设计中的应用

景观生态学在园林规划设计中的应用主要体现在用于指导帮助园林规划的适宜性评价和园林规划设计生态学后果预测。在园林规划设计中,多样性原理、异质性原理、景观个性原理、自然优先原理、整体优化原理、生态关系协调性原理等景观生态规划原理同样适用。在具体规划设计任务中,需要结合不同规划设计的特殊性要求,有选择、有侧重的应用景观生态学原理。如风景区规划需要重点考虑景观的多样性原理和生态关系协调原理,城市绿地系统规划需要特别注意景观的整体优化原理和多样性原理,风景名胜和纪念性园林规划需要优先考虑景观个性原理和自然优先原理。将景观生态学引进园林规划设计中,利用景观生态学原理和方法开展园林的生态建设,对园林规划设计的科学发展具有重大的意义。

三、景观生态学在公路视觉景观影响分析中的应用

一般而言,公路的建设都会给沿线景观产生影响,比如增加新的斑块和斑块类型,增加视觉景观类型,改变沿线原有的自然景观。在公路的建设中产生的一些干扰斑块,会影响到景观的空间结构和稳定性,给公路视觉景观带来一定的冲击效应,通过利用景观生态学原理采取必要的工程措施如恢复植被、绿化边坡等可以有效减少干扰斑块的视觉景观影响。在公路典型路段,建设过程中对视觉景观造成的影响效果,可通过综合分析各个视觉景观单元,找出影响视觉景观质量的主要评价指标和关键因素,为恢复和改善公路视觉景观提供指导建议。

四、景观生态学在水利工程生态影响评价中的应用

在水利工程的生态影响评价中应用景观生态学方法,可以做到从景观视角纵览整体,与生态完整性要求相符合。通过定量测度和分析水利工程建设前后景观优势度和景观稳定性等特征,可以了解工程建设对土地利用的影响和建设前后景观格局的变化情况,从而对建设项目的空间布置和辅助工程建设要求提出建议。但是目前景观生态学方法应用时间相对较短,其基础理论与方法研究仍在不断完善,故景观生态学方法应用到具体工程设计时,仍然需要根据工程要求和周边环境特征具体研究。

五、景观生态学在农业景观生态规划和设计中的应用

模块化景观设计篇10

关键词:环境设计专业;园林植物;课程体系;构建

中图分类号:G642.0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4-9324(2017)19-0109-02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日益深化,以园林为支撑的环境建设已成为现代城市建设的重要内容,创造“人与自然和谐共存”的生态城市及花园城市成为现代城市建设的必然趋势。如何培养能够从事植物园林规划设计,具备扎实的理论基础知识和良好的实践能力的创新与应用型人才,完善园林植物类课程教学体系,培养新时代的环境设计人才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项重要任务。

一、环境艺术专业园林植物类课程设置现状

在当今“跨学科、多技能和全视界”的素质教育大环境下,环境艺术专业中景观板块的核心课程体系――园林植物类课程体系,是当今全国院校环境艺术专业教学的短板。全国开设环境艺术专业的院校主要分为三类:土建专业为基础的综合大学、以农林类为基础的园林院校和艺术类为基础的专业美术院校。农林类院校的环境艺术专业教学有着坚实的园林植物教学基础,所以农林类院校偏重于园林植物认知,对于园林植物应用教学也是基于科学性和艺术性为主,缺乏对空间意识的培养。土建类和艺术类院校对于园林植物教学培养基本处于空白。西安建筑科技大学环境艺术专业也是2009年才引入园林植物学课程,共48学时,主要讲述园林植物识别和植物造景的基本原理,设计初步与表现2、3分别引入园林植物认知和园林测绘两部分教学内容,但是还不成体系,无法达到环境专业人才培养的要求。根据目前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成果来看,存在的问题主要有:(1)尚未形成层级关系明确的园林植物课程体系。(2)教学内容不够完整,实践教学体系不够完善。(3)园林植物类课程教学目标定位不够清晰。(4)教学方式和手段单一,不能和园林植物课程教学特点相匹配。

二、环境艺术专业园林植物类课程构建方案

(一)培养目标

环境艺术专业园林植物类课程主要培养学生熟知常见的园林植物的特征及应用,掌握种植设计的基本原则及布局、技法,绘制并设计空间合理、景观合宜的各类植物种植类型。学生可通过植物造景设计的各种表现技法和植物造景设计的程序,灵活运用不同种类植物进行造景设计以及了解现场绿化施工等技能。

(二)课程体系构建的指导思想

1.完善的课程体系规划。要进行完善的课程体系规划,首先要了解培养目标和教学目的,然后对所有的园林植物类课程进行梳理,了解课程之间的衔接情况,对其教学内容进行适当的调整和改革,并理顺各门课程之间的关系。我校环境艺术专业园林植物类课程规划的指导思想,是要把园林植物类课程内容进行模块化,然后把模块化的知识内容和要点结合到现有的环境艺术专业的课程体系中,进行无缝对接,实现渗透性的融合。(见图1)

2.理论与实践并重。园林植物类课程具有实践综合性强的特点,所以不仅要重视理论教学,更要重视实践教学环节。要探索理论讲授与实践实训结合的多元化方式,在课程体系规划中要凸显实践教学的地位,合理设置实践教学内容和教学环节,丰富实践教学手段,要重视实践性教学的教学方法、考核和评价方式的改革。

3.教学特点。基于建筑学学科背景的环境艺术专业应该把空间意识培养贯彻到整个课程教学环节当中,园林植物类课程教学也不例外。在教学内容上,要突出植物空间的基本理论,在这样课程体系下培养出的学生视野才能更为开阔、对植物造景的理解才更为深刻、未来的从业范围才能更为广泛。

(三)n程体系的构建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环境艺术专业培养分为四个模块:素质教育模块、基础教育教学模块、学科专业基础教育教学模块、学科专业方向教育教学模块,和园林植物类教学模块密切相关的都集中在学科专业基础教育教学模块和学科专业方向教育教学模块。在基本不改变现有专业课程设置的条件下,把园林植物类课程划分的模块(见图1)融入到现有的教学课程当中,并增添《园林植物栽培与养护》《室内植物应用》等选修课。(见表1)

(四)实践教学改革

实践性教学环节是环境艺术专业素质培养中的一个重要方面,学生对课堂理论教学内容的理解,也要靠实践性教学来强化。脱离了实践性教学无法实现正常的教学目标。立足现有条件,本着既有利于教学质量的提升,又有利于充分、合理的利用教学资源的原则,合理安排实践教学内容。

实践教学教改要从园林植物观察与识别,园林植物的种植与养护,园林植物景观测绘和种植设计四个环节训练,结合这四个环节进行实践教学的安排,因此,可以选择有代表性的公园、植物园、公共绿地作为调查参观实习场所。可以让学生参与到校园的日常养护工作当中,也可以组织学生参观苗圃或者到施工现场学习,促进学生对植物配置的认识。种植设计是园林植物类课程体系中最为重要的设计训练,种植设计训练可以纳入到学科专业方向教育教学模块中环境设计一、环境设计二、景观设计和综合环境设计这四门课当中,完成该环节的实践教学。

三、结语

课程体系和课程设置是专业培养的基础,也是提升专业发展的有效途径。当今环境艺术专业的发展,更是要适应市场需求,科学合理地构建课程体系和课程设置。对园林植物类课程体系构建,更要注重完善教学内容,发挥专业特点,优化专业知识体系,促进我校环境艺术专业的可持续发展,培养出专业知识全面、理论与实践能力兼具的应用型人才。

参考文献:

[1]刘龙昌.园林专业植物与植物应用类课程设置的思考[J].中国林业教育,2010,28(1):72-74.

[2]王英.艺术设计专业园林设计课程教学的研究与实践[J].艺术探索,2008,22(4):145-147.

[3]白志川,王海洋,李先源.《植物学》课程建设的实践与探索[J].西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3):39-45.

[4]姚晓洁,冀凤全.景观学专业园林植物类系列课程教学改革探索[J].合肥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3,(4):93-95.

ontheConstructionofLandscapeplantsinenvironmentalartSpecialty

―takeXi'anUniversityofarchitectureandtechnologyasanexample

YanGJian-hu

(Collegeofart,Xi'anUniversityofarchitectureandtechnology,Xi'an,Shaanxi710055,Chin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