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文教育的核心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6 03:05:42

人文教育的核心篇1

现行的职业教育,往往过于突出职业技能的教育,而对职业道德方面的修养重视不够,培养的毕业生,专门之才有余,而行业之德欠缺。结合职业教育的特点和现状,我们须明确职业道德教育的重要性,加强职业道德教育,使学生成长为德才兼备、具有良好职业素养、广受敬重的职场新人。

一、职业道德综述

在现代社会,职业是人的谋生手段,是展现个人才能和价值的途径,也是人与人发生交往、扩大社会关系的主要渠道,在每个人的生活中占据重要地位。职业道德是生产发展和社会分工的产物。职业道德是从事某一职业的人员,在特定的工作中所应遵循的特定的行为规范。历史上曾形成的一些蕴含道德要求的行规,一定程度上就是职业道德表现形式。

社会分工是职业道德形成的基础。由于社会分工,人类的生产就必须通过各行业的职业劳动来实现。职业不同,也就形成了不同的道德意识和道德行为规范,形成了很多种不同的职业道德。每个从业人员,不论从事哪种职业,在职业活动中都要遵守职业道德。比如教师要遵守教书育人、为人师表的师德,医生要遵守救死扶伤的医德等等。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既是法制经济,也是道德经济,在加强法制建设的同时,也应当加强道德建设。职业道德建设是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新形势下,加强职业道德建设,增强广大党员干部的职业道德意识,对加强教风学风建设,推进全社会的精神文明建设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二、职业道德教育的内容

(一)诚信――做人做事的根本

诚信是做人的根本,是做事的根本,是职业道德基本要求。诚信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在我国传统儒家伦理中,诚实守信被视为“立人之本”“立政之本”“进德修业之本”。孔子曾说:“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孟子说:“诚者,天之道,思诚者,人之道。”思诚就是追求诚信,这里自然涉及两种道德承诺:做人的承诺和做事的承诺。做人做事都关乎诚信,所以诚信是做人的道德之“信”,也是做事的实践之“诚”。因此诚信就是:做人做事诚实不欺、遵守诺言,言行合一,取信于人。

诚信是?业道德的基本要求。诚信作为职业道德之一种,具有普遍意义,适用于各行各业。在高等职业教育中,大力开展诚信教育,增强诚信意识,对学生个人的综合素质的养成、未来的就业与职业的发展,具有深远的影响。

诚信作为职业道德具有相当明确具体的内涵。比如,对行政系统工作人员来说,讲诚信就应牢记“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的古训,发挥社会垂范作用,廉洁自律,勤俭奉公,说实话,办实事,对成绩不夸大,对缺点不隐瞒,树立以诚信赢得自身权威、赢得群众支持的意识。比如,对生产经营者来说,在职业活动中,要遵纪守法,合法经营,重合同,守信用,杜绝缺斤少两、偷工减料、制假售假、坑蒙拐骗等不道德行为,从而赢得客户的信赖,实现生产经营的良性发展。

因此,诚信是个人高尚的人格力量,是个人赢得他人尊重信赖的前提;诚信是企业的无形资产,是企业赢得客户、谋求发展的基础;诚信是行业赖以生存发展,维护良好形象的基础。

诚信的基本要求:要诚实无欺,要讲究质量,要信守合同,要讲究职业良心。

(二)责任――事业的起点

责任作为社会成员的一种职责和义务,是分内应做的事情,也就是承担应当承担的任务,完成应当完成的使命,做好应当做好的工作。责任感是衡量一个人精神素质的重要指标。有很多种类,比如按照主体来分,有个人责任、集体责任(国家的责任、单位的责任)等;按对象来分有家庭的责任、社会的责任、道德的责任等。这也就是我们常说的做一个“负责人的大国,负责人的政府,负责人的公民”。作为职场人士,就是要做一位有责任感、勇于负责的员工。

责任是一种人生担当。责任是对人生义务的勇敢担当,也是对生活的积极接受,更是对自己所负职业使命的忠诚和信守。一个充满责任感、勇于承担责任的人,会因为这份承担而让生命更有分量。

责任是一种职业要求。在职业生涯中,对工作认真负责是最基本的要求。当一个人从心底真正具有了责任意识,认识到责任不仅是对企业的一种负责,也是对自己的一种负责,并在这种负责中感受到自身的价值和自己所获得的尊重和认同,才能从承担责任中获得满足。承担责任、努力工作,对自己而言,是一种快乐和幸福;对企业而言,是可以真正放心的员工。

责任就是价值。一个人承担的责任越多越大,证明他的价值就越大。所以,每个人都应该为自己所承担的责任感到自豪,同时,想证明自己的最好方式就是勇于去承担责任。

(三)合作――力量的源泉

我们无时无刻不置身于团体合作中,合作推动着人类文明发展、社会进步,合作给我们带来了力量、慰藉和快乐,对此我们每个人都深有体会。

合作是一切职业活动顺利进行的保障。现代社会分工细,专业化程度高,行业分类众,企业数量多,因此要完成宏大工程和复杂产品,就需要众多生产者分工协作,亲密配合,发挥合作互助的职业道德的作用,这样才能保证社会生产有机整体的顺利运转。

合作增强力量。个人的能力是有限的,合作使个体更加强大更有力量。我国谚语曾说,“一双筷子易折,十双筷子难断”“二人同心,其利断金”“三个臭皮匠,顶个诸葛亮”等,都形象揭示了合作的非凡价值。当一项工作或任务远远超出个人能力范围时,进行团队协作就成为必然,团队不仅能够完善和扩大个人的能力,还能够帮助成员加强相互理解和沟通,把团队任务内化为自己的任务,真正做团队工作的主人,这样的团队会战胜一切困难,赢得最终的胜利。而作为这样的团队成员也会在团队协作这个过程中获得乐趣,迅速地成长起来。

合作是一种精神。团队合作是一种为达到既定目标所显现出来的自愿合作和协同努力的精神。它可以调动团队成员的所有资源和才智,无怨无悔地做出奉献和牺牲,并且会自动地驱除所有不和谐和不公正现象,同时会给予那些诚心、大公无私的奉献者适当的回报。如果团队合作是出于自觉自愿时,同舟共济的合作精神必将会激发一股强大而且持久的力量。这种人人心情舒畅,个个热情工作的和谐关系有利于发挥每个人的才智和创造力,共同结成愉快向上、事顺人和的集体环境。

团队合作锻炼沟通能力。为了实现高效的合作,良好的沟通能力是不可缺少的。老板不欣赏性格怪异孤僻的员工,欣赏的是能设身处地为别人着想、为公司着想、充分理解对方、乐于交流分享的员工。因此培养良好的沟通意识和技巧就成为合作的首要条件。

学会合作,就必须重视他人的作用。对一个学生来说,学会合作,首先必须接受老师科学的指导和同学善意的帮助,必须把自己融入班级和学校的大集体当中去,要实现这种互补和助益,就必须与他人建立起和睦相处的融洽关系。

合作的基本要求:顾全大局,真诚友善,平等尊重,信赖互助。

(四)敬业――从平凡到卓越

敬业是指从业人员在从事执业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尽职尽责,勤奋认真的行为以及兢兢业业、任劳任怨、锲而不舍的强烈事业心和忘我精神。

敬业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之一。荀子说:“良农不为水旱不耕,良贾不为折阅不市,士君子不为贫穷怠乎道。”宋朝朱熹对“敬业”的解释是“专心致志,以事其业”。韩愈的名言:“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随”,也和敬业有关。中国历史上有著名的“庖丁解牛”的故事,讲的就是宰牛者庖丁以其专注热爱的敬业精神,练就了合乎乐舞、游刃有余的娴熟技艺,甚至是由技到艺的职业境界和由技艺到养生的人生境界。敬业的职业态度历来为人所推崇称扬。

敬业是现代员工素质的要求。现代生产的规模化,劳动工艺的复杂性和高新技术趋势,要求从业人员必须具备高度的敬业精神。不疏忽不懈怠地完成好自己负责的工作环节,这样才能保证整个生产体系健康高效运转。

敬业是一种工作态度、职业态度,也是职业道德的崇高表现。一个没有敬业精神的人,即使有很强的能力也不会尽力把自己的本职工作做好,自然得不到人们的尊重和接受,而能力相对较低、但具有敬业精神的人却能够找到发挥作用的舞台,并逐步实现自身的价值,最后更有可能发展成为广受尊重的人。

敬业更是一种良好的习惯。一个员工要把做好自己分内的工作当成一种习惯,乐于把自己的岗位工作做得认真负责、一丝不苟,做到有始有终、精益求精、尽善尽美。

爱岗敬业的基本要求:要乐业、要勤业、要精业。

三、职业道德教育的途径

职业道德行为养成的最终目的,就是要把职业道德原则和规范贯彻落实到职业活动之中,做到言行一致,知行统一,形成高尚的职业道德品质,达到崇高的职业道德境界,养成良好的职业行为习惯。职业道德行为养成的途径和方法很多。比如在日常生活中培养,在专业学习中训练,在社会实践中体验,在自我修养中提高,在职业活动中强化等。我们觉得在高职院校开展职业道德教育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一)抓好师德与教风建设

教师是学校实施教育的主体,教师的品德修养、敬业精神、治学态度和日常行为举止对学生都有着最直接、最强烈的影响。唐朝的韩愈提出教师要“以身立教”,认为只有为人师表,才会“其身亡而其教存”。苏联教育家加里宁也曾指出,可以大胆地说,如果教师很有威信,那么这个教师的影响就会在某些学生身上永远留下痕迹。我国近代教育家陶行知也认为教师为人师表很重要,学生做的事,教师们要躬身共做;要学生学的知识,教师们要躬身共学;要学生守的守则,教师要躬身共守。广大教师首先必须具有责任感和事业心,以认真负责的精神教育学生,以科学严谨的态度培养学生,以亲情和爱心来关心学生,以高尚的道德修养和文明的行为举止去影响学生。这样才能达到良好的教育效果。

(二)创建良好的校园文化环境

在校园文化环境软硬件建设上,高等职业院校要根据自己的特点,精心美化绿化校园,形成优美恬静、文化氛围浓厚的校园文明环境,充分发挥环境育人的功能,为职业道德教育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特别是可以把开设的专业和未来对应的职业结合起来,形成富有职业特色的文化宣传园地。比如,定期举办职业形象和技能展示活动等,以活动为载体,吸引学生普遍参与,使学生在自觉参与中感情得到熏陶,精神得到充实,道德境界得到升华。

(三)在实践、实习和实训中对学生进行职业道德的教育与训练

职业道德是高度角色化和实践化的道德,只有让学生到实践中领悟、体会和感受职业道德,才能养成良好的职业道德习惯。带领实践的老师、行业的师傅,都应该把良好的职业道德的养成放在重要位置,帮助了解职业道德规范的具体内容,讲述关于职业道德的正反典型事例,明确职业道德的标准和作用,而不只是简单的技能强化形成。

(四)聘请行业劳动模范和成功人士

各行各业都涌现出了无数的先进人物,他们用自己的优秀品质、卓越贡献,书写了激励人心的职业精神和道德境界。通过他们讲述自己的成长经历和成功经验,同学们可以领略和体会行业的职业道德及其重要价值,激发自己的职业情操。

(五)发挥大众传媒、文学艺术以及体育活动对职业道德建设特殊的渗透力和影响力

人文教育的核心篇2

【关键词】思想政治教育;人文关怀;价值

【abstract】ideologicalandpoliticaleducationtotheuniversitystudentsshouldreflectthescientifichumanisticconcern.the"socialstandard"valuelocalizationoftraditionalideologicalandpoliticaleducationofuniversity,tosomeextent,obscureditshumanisticconcernvalue.thisisthemainreasonthattheactualeffectivenessofeducationispoor.weshouldestablishthecorestatusoftheuniversityideologicalandpoliticaleducationhumanisticconcernvaluefromtheunifiedsetoftheinpidualvalueandthesocialvalue,theintrinsicvalueandtheexternalvalue.

【Keywords】ideologicalandpoliticaleducationhumanisticconcernvalue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效果不佳的问题一直非常突出。影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的因素很多,目前学术界主要从认识观念、工作机制、工作队伍、教育环境等方面进行了研究,对思想政治教育社会层面的实际效用性或者说对其社会功能、社会价值比较看重,而对其本身内在所具有的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关注学生的终极追求的人文关怀价值重视不够,致使思想政治教育的研究和实践常常流于一种较为表面的工具理性层面,理论建构和实践模式都很难在一个更高层次上有所突破,所能发挥的作用也表现出了明显的局限性。进一步确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人文关怀价值的核心地位,建构与时展、社会进步和人的全面发展相一致的思想政治教育目标,是切实提高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实效的重要举措。

“人文”在文艺复兴时期被提出,它反对中世纪以来的宗教蒙昧主义对人性的戕害,主张恢复人存在本身的自然本性。“人文”是一个内涵极其丰富而又很难确切指陈的概念,人文主义的形态几经变迁,它始终具有一个中心的或者核心的支点,那就是肯定人性的价值、意义和人的主体性。在当代,人文主义表现为对现实的人的一系列基本人权和自由的保障,其实质在于对个人人格尊严和价值、对个人独立自主地追求自己幸福生活的各种努力的肯定、赞同与支持,是一种赋予人生以意义和价值的人生价值关怀。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本真意义应当是具有人文价值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对象是“人”,应当以疏导人的思想问题,实现人的观念转变,塑造人的精神世界为目的,以关心人、激励人、尊重人、提升人的价值、调动人的积极性为宗旨,尤其应当以关注人的发展与完善,关注人的现代化和人的全面发展来体现其特有的人文关怀价值。大学生的生活世界,无论是精神、意识与观念系统,还是规范、制度与组织机构设置,都无不体现着一定的人文旨趣,表达着某种程度的人文关怀。从一定意义上可以说,大学的教育,始终是以人文尺度为其灵魂与精神养分的,也都始终是以人文尺度为作为发展的动力与根据的。

但是,在以往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教育者单方面强调马克思主义关于人是社会产物的观点,仅定位于社会对人才培养的规格和要求,忽视了马克思、恩格斯对社会历史的研究始终把人作为社会历史的本体基础、以人为本的思想,忽视了人的个体追求和价值,对实现社会培养目标的能动作用。致使思想政治教育的眼光没有落在对大学生个体人格尊重和人性的完善上,使大学生接受思想政治教育成了一种被强加的义务,是一种外界强加的东西,造成思想政治工作的形式与内容与大学生的需求形成了某种隔膜或交融之屏幢。

应当承认,传统思想政治教育这种社会本位、集体本位的价值定位对培养服务型的人才起到了一定的作用。然而当今科技飞速发展,新产品新文化层出不穷,创新成了一个国家的灵魂,培养服务型的人才已远远不能满足社会发展的需求。我们要在这个充满激烈竞争的世界环境中生存并得到长足发展,必须立足于培养创新型的高级人才。创新型的高级人才具有独特的个人品格和思维风格,这种只见“社会”不见“人”、忽视人文关怀的价值大学生思想教育定位受到了严峻挑战。事实上,社会的发展虽然决定着人的发展,但是人并不是社会存在的消极产物。在人与社会的关系中,人绝不是被动的,人是能动的人,“人的本质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现实性上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人以其能力和智慧,在对自身发展目标的追求教育中在实践中改造社会的。教育之所以具有社会价值,正是因为教育培养了更好地改造社会,也更好地改造人类自身的人。脱离了对有生命的人的个体尊重,脱离了对个人自身发展目标追求的关怀,教育的目标就不可能实现,教育的社会价值就无从谈起。因此,对传统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价值定位的重新审视,将有利于我们客观而全面地挖掘其本身所内涵的人文关怀价值,从而提高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

传统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这种“社会本位”的价值定位,在某种程度上遮蔽了思想政治教育自身所内涵的人文关怀价值,造成现实中思想政治教育实践多方面的偏差和失误。

1、忽视人的主体意识

在高校,教师与学生是思想政治教育活动中最基本的物质因素,两者的关系也是思想政治教育活动中最核心的关系。美国学者柯尔伯格(L.Kohlberg)和班杜拉(a.Bandura)等人曾提出自主主义德育理论,他们认为,学生作为受教育者,与教育者同是德育过程中的主体,应该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使学生在没有束缚、没有压力的状态下即在心理自由的状态下接受道德教育,形成道德认知和道德实践的认知能力。反观目前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仍以规范式教育为主要特点,重规范轻人格,仍然是刻板的灌输、管理和训练,强制学生服从的“美德袋”式教育。这样的教育模式就像机器一样制造出规格相同的产品,培养出来的学生极为注重外在制约力对自己的制约作用,而较少以一种内省的方式审视自己的行为有否违背自己的原则或社会准则的真义,结果这种教育模式虽然能够简单明了地给予学生完整的基本理论知识,但也极大地造成学生独立意识、主体意识的缺乏,没有自己独立的判断和理性思考,限制了人的全面进步和人的个性化发展,与关心人,尊重人的本质,张扬人的个性的人文关怀的基本思想格格不入。

2、忽视了人的自主选择

我们知道,教育者是知识和技能的授体,而受教育者是知识和技能的受体,教育是师生双方的共同行为,是教育者与受教育者两个主体在一定的相互关系和作用下进行的自主活动。但在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中,教育者总是把学生当作加工和制作的对象,把有关政策或文件规定等外在因素作为设定的思想政治教育目标和学生发展模式的标准,以此来作为整个思想政治教育的出发点,然后以此为准绳来检验和衡量学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成效;教育者总是把学生当知识的“容器”,无视学生的主体性和参与性,以独断的态度和注入的方式(即“填鸭式”)向学生灌输关于“应该、必须、不许”的信息和教条。学生几乎没有选择权,只有被选择、被决定和被加工的权利;教育者总是把学生被当成一个消极防范的对象,“禁止、防堵”作为立足点,通过强硬的纪律、严密的管理秩序、量化的评价手段和毫无情面的惩戒措施,严格地控制学生的行为和成长过程,师生之间形成了一种管理与被管理、控制与被控制的关系,学生对思想政治教育存在对抗性心理也就在所难免了。

3、忽视人的情感因素

长期以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都有十分明确的指导思想,有反复修改的法定教学大纲,有比较系统的教材,有严格的考核办法,有培养师资的专业,而对学生情感的培养却较少关注。在许多教师的眼中,认为只要能把思想政治理论完整地灌输给学生就可以了。忽视了对学生的成长和思想政治素质的提高极为重要的情感教育,认识不到学生强烈的主体性独立意向。忽视了大学生在情感上的需要及需要的不同层次;缺乏对受教育者的人格发展和道德生活中面临的关键问题的指导;缺乏激发学生情绪体验的手段和方法,否定了学生的感性生命。这这当然无法激起学生的热情和道德情感。

由于学生情感需要不能得到满足,因此在教育过程中学生极易产生消极的态度,引发消极、失望的情感体验,阻碍自身对教育内容的理解和接受,以至在实际行动中缺乏情感动力,致使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难以唤起学生内心的认同和共鸣,难以使学生的行为发于情、出于自愿。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应当树立科学理性的价值观,科学价值与人文价值均衡并重。突出思想政治教育的人文关怀价值,使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真正发挥培养人、塑人、转化人、发展人、完善人的作用,应该说,这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在新形势下提高实效性的起点。

“价值”在哲学意义上是个关系范畴,指客体能够满足主体需要的客观属性。即客体对主体有用性,反映了主体对客体的肯定的关系,价值同时取决于主、客体。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作为一门具有科学理论基础,有着独特的规律和功能的学科,其价值主要表现在通过“人”这一中介来参与社会生活、影响经济发展、促进人和社会的全面发展与提升。

1、从价值主体的层面来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价值是个体价值与社会价值的统一。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价值关系中,主体既是个体(青年学生),又是社会,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既要满足个体的发展需要,又要满足社会的发展需要。因此,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个体价值和社会价值缺一不可、不能偏废。从个人和社会关系来看,个人总是处在一定的社会关系之中,要通过社会上其他人的劳动来满足自己的需要,光靠自我活动,是无法实现自我满足的。同时,个人又必须为社会为他人作出贡献,才能换取社会和他人对自己的满足。因此,只有先是一个自尊、自爱、自信的人,才能做一个有利于社会的、有道德的守纪律的人。一个人没有自尊心,也就没有责任心,也就很难实现社会价值。个人发展愈充分、愈完善,对社会的贡献就愈大,而社会愈发展,就愈能为个人的充分发展提供现实的可能性。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过程,实际上是一个使青年学生不断健康成长,自身的价值不断提升的过程。离开了对青年学生精神世界的建设和生命价值的提升,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社会价值就会荡然无存。注重人的个体价值的实现,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人文关怀价值的体现,不但完善了思想政治教育的价值取向,巩固了思想政治教育的人性基础,而且也提高了思想政治教育的现实效果。

2、从价值内容的层面来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价值是内在价值和外在价值的统一。内在价值是指一个价值本身就有价值,无需依附于其它价值而找到自己的存在;外在价值是指一个价值本身无从显示其价值,它必须借助于对其它价值的附着才能实现自身的价值。就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而言,内在价值是指其本身所具有的优化人的素质、完善人的个性、提升人的境界、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价值;外在价值则是指它通过社会的政治价值、经济价值、文化价值等所体现的促进社会进步和发展的价值。内在价值和外在价值之间是密切联系、不可分割的统一体。一方面,内在价值是外在价值的基础和前提。另一方面,外在价值是内在价值的体现和发挥,内在价值只有转化为外在价值时,才能得到证实。因此,要想充分发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对社会的外在价值,就必须注重其内在价值的实现,更何况,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的发展归根结底是为人的发展服务的,是为了最大限度地实现人的内在价值。注重人的内在价值的实现,也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人文关怀价值的体现。只有充分发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人文关怀价值,才能实现人的精神素质和心灵境界的提升,实现人的全面发展。

3、从社会发展的长远目标来看,未来社会的发展将是更尊重多样性的思想、多样性的价值和多样性的文化的社会,与之相适应,未来多样性社会必然要求个性的充分发展。因此未来的教育追求的不应当是相似性和类同性,而应当是个性,应朝着多样化和专业化的方向发展。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应该致力于使每一个学习者所具有的个性得到充分的发展,强调在尊重每个受教育者个性差异的基础上,进行因材施教,不是使每个受教育者都成为某种模式的统一规格的“才”,而是使他们成为完整的“人”,使每个人的个性得到充分的发展,使每个人的潜能得到充分的发挥。

参考文献

[1]徐长福,从马克思实践概念的价值维度看“人文关怀”问题[J].哲学研究2003.3:38-39

[2]蒋永华,人文关怀:高等教育的核心理念[J].江苏大学学报(高教研究版)2002.9:24-27.

[3]余小茅,人文关怀:教育研究的另一种思考[J].教育科学2002.10:18-19.

人文教育的核心篇3

同志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指出:“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增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吸引力和凝聚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本质体现。要巩固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坚持不懈地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武装全党、教育人民,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凝聚力量,用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鼓舞斗志,用社会主义荣辱观引领风尚,巩固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_l1这标志着我党对社会主义思想道德文化建设规律的认识达到了一个新的水平,深刻阐明了我国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内容和前进方向。教育为本,德育为先。这就要求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必须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大学生的价值观,提高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的实效性,真正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构建落到实处,帮助大学生群体形成积极、健康、向上的,符合国家和时展要求的核心价值体系。

因此,加强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首先,加强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是贯彻落实十七大精神,使代大学生具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确保社会主义基本路线一百年不动摇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后继有人的现实需要。从人生发展过程看,大学生正处于青年期,这一时期正是人生价值体系形成发展的重要阶段。在这一时期对大学生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就是要充分发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对大学生价值观的引导作用,用先进的思想文化净化大学生的心灵,用科学的价值观引导大学生的行为,帮助大学生确立正确的社会主义价值观。其次,加强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对大学生确立主流价值观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当前,社会结构深刻变动,利益格局深刻调整,思想观念深刻变化。这种空前的社会变革和变化不仅在经济、政治领域出现了一系列新情况、新问题,也对大学生产生了一系列影响。

在这种特定的时代背景下,少数大学生不同程度地存在政治信仰迷茫、理想信念模糊、价值取向扭曲、诚信意识淡薄、社会责任感缺乏、艰苦奋斗精神淡化、团结协作观念较差、心理素质欠佳等问题。对大学生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有助于大学生自觉抵制错误的价值观念,培养他们共同的理想和追求,从而凝聚社会力量,维护社会稳定,促进社会发展。最后,加强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可为改善我国当前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探求有效的建设方案。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是一项宏大的社会系统工程,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参与。但是,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活动主体与客体高度统一的实践特性决定了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的实效性,只有通过对大学生的有效培养,才能获得。因此,高校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寻求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的有效方法,对高校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具有重要的意义。

二、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的现实困境

当前,我国的改革开放事业正处于攻坚阶段。改革是一场深刻的革命,已经并将继续给我国社会带来深刻变革,在这一历史进程中必将产生各种各样的社会矛盾。我们必须清醒地看到,我国作为世界上最大的社会主义国家,必将长期面对激烈的国际文化竞争,特别是面对西方资本主义国家传播其意识形态、进行文化扩张和思想渗透的压力。与此同时,我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特别是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工作中还存在许多薄弱环节,导致新时期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面临诸多现实问题。在这样的社会背景下,如何走出开展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的现实困境,增强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的实效,坚定青年学生的理想信念显得尤为迫切。

(一)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目标不够明确

我们开展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要达到什么目标?围绕这个目标要开展哪些工作?客观地讲,我们的教育者思考得较少。高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实效性不强,有多种原因,但从最直接的原因看,就是教育目标模糊,教育内容过于抽象和空洞,与社会发展的现实和大学生思想实际结合得不紧。教育工作者往往按照已有的教育模式和价值观要求,将教育目标理想化,忽视大学生思想状况的差异性和层次性,容易使一些大学生产生逆反心理和抵触情绪。导致部分大学生在政治信仰、理想信念、社会责任、道德规范方面没有明确的是非标准,思想境界虚无,精神生活空虚,抱着消极的态度接受教育。

(二)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方法和手段不够丰富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是当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它主要通过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来实现。在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过程中,一方面,教育工作者偏重于以讲解、灌输为主,另一方面,课堂教学又缺乏活力。调查表明,目前有79.6的大学生认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是以讲授式、灌输式为主,教学形式呆板、僵化、单一,缺少启发式、讨论式、互动式的教学方法。这种“我讲你听”的单向灌输方式,难以提高学生的积极性,势必会影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的效果。当前高校开展的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过多地依靠学校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实际上,单纯依靠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育方法和手段并不能满足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的实际需要,应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根植于学生的现实生活,解决现实生活的价值冲突,启发学生思考并主动践行核心价值。只有这样,才能增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的针对性、实效性和吸引力、感染力。

(三)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载体不够有效

当前,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表现为教育载体效度欠佳。调查显示:思想政治理论课虽然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的主渠道和主阵地,但发挥的作用不能令人满意。58.2%的学生认为课程“内容滞后、空洞、远离现实”,39的学生认为课堂教学“形式呆板、方法单一、落后”。这说明单纯依靠课堂教学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难以取得实效。应当说,校园文化和社会实践活动是高校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的重要载体和有效途径,然而,实际工作中教育实效不能令人满意。究其原因,主要是当前高校在校园文化建设过程中偏于强调校园环境的建设,更多地注重器物的更新,不同程度地存在着忽视校园文化内涵建设的现象。同时,由于校园文化活动和社会实践活动的开展缺乏科学性、系统性、长期性、整体性和稳定性,主题教育思想不明确,内容过于形式化,没有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有机结合,导致其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中的载体作用发挥欠佳。

(四)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机制不够完善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的复杂性、系统性和长期性要求我们必须确立明确的教育原则,不能随意地、盲目地开展,而要根据教育环境、条件、对象的变化,遵循教育规律。只有确立明确的教育原则,才能增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的实效性。然而,实际工作中,由于教育原则不够明确,导致教育实效性受到影响。调查发现,在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过程中,高校尚没有形成一套科学完整的领导体制和科学机制,党政干部、共青团干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班主任、辅导员等工作队伍,虽然都在自己的工作岗位上对大学生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但由于职责和分工不明确,无法形成合力,不能发生共振作用。

三、增强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实效的对策思考

提高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的实效是当前高校面临的一个紧迫的现实问题。因此,必须坚持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优化教育队伍,创新教育方法,拓展教育途径,建构长效机制,打造教育平台,实现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过程中的主客体统一,使其能够真正根据我国社会发展的要求和大学生思想政治发展的特点,按照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规律办事,从而提高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的实效性。

(一)坚持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

同志在2003年12月5日至7日的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深刻地指出:“思想政治工作说到底是做人的工作,必须坚持以人为本。既要坚持教育人、引导人、鼓舞人、鞭策人,又要做到尊重人、理解人、关心人、帮助人。”]因此,应该把“以人为本”作为开展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的指导思想。随着国际国内形势的深刻变化,大学生的思想、心理和信仰等精神世界也在发生深刻的变化,每个人的心理体验和精神感受是不同的。其中一些人的消极心理体验和精神感受,必然带来心灵的痛苦。精神的焦渴和人生的困惑,必然影响人的全面发展。因此,在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过程中应充分尊重和理解学生,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尊重学生发展的权利,尊重学生自主生活、学习的权利,关怀学生的成长,尊重学生的隐私权,关心学生的合理诉求,关注学生的身心健康,注重师生的平等对话、双向交流、共同成长。

(二)统筹优化教育影响因素

影响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实效的主要因素有教育的主体、教育的客体和教育环境三个方面。由于教育者在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过程中居于主导地位,是开展教育的组织者和施行者,在本文中我们将其界定为“教育主体”;大学生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的对象,是被教育者,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过程中居于被引导的地位,在本文中,我们将其界定为“教育客体”。在开展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过程中必须按照统筹优化原则,整合教育要素,构建教育网络,形成合力,才能使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取得应有的实效。

1.完善机制,优化教育主体。高度重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队伍的建设,按照“德才兼备、择优选拔、双向选择”原则,建设一支具有优良的思想政治素质、高尚的道德素质、全面的科学文化素质、较强的工作能力素质以及健康的身心素质的专家型、具有奉献精神的教育队伍,这是提高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实效的基础。同时,提高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实效必须建立和完善一整套综合机制。要通过建立健全领导机制,为教育实施提供组织和制度保证;通过建立完善联动机制,形成“党委统一领导,党政齐抓共管,广大师生共同参与”的格局;通过实施渗透机制,让学生潜移默化地接受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通过引导机制,增强主流意识形态的感染力、说服力和亲和力,达到弘扬主旋律与提倡多样性的统一;通过激励机制,奖先促后,树立榜样。满足教育者和受教育者的物质和精神需求,让教育者和受教育者在教育中有位有为,发挥更大的作用。

2.创新方法,优化教育客体。对大学生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教育的目标就是坚持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导青年学生的主流价值观,把青年学生培养成为政治清醒、信念坚定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合格接班人。实现这一目标就应当从实际出发,坚持继承和创新,正确处理好主导性和多样性的关系,继承性和开放性的关系、在传统的“说理教育法、实践锻炼法、情感陶冶法、典型教育法”等有效的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基础上,借鉴西方教育模式,运用“价值澄清模式和道德两难问题讨论法”增强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_3]。在尊重差异中扩大价值认同、在兼容多样中形成价值共识。要让大学生树立继承和开放并重的思想,既重视本民族优秀民族精神的发展,又要用开放的眼光注意世界优秀文明的发展。

3.整合“介体”,优化教育环境。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不能随意地、盲目地开展,而要根据教育环境、条件、对象的变化,遵循教育的规律,明确教育目标,确立教育原则。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是一项系统工程,具有长期性和复杂性,涉及教育主体和客体两个方面,只有坚持系统性原则、教育与自我教育相结合的原则、疏导结合的原则和循序渐进的原则,才能形成教育合力。社会、校园和家庭是大学生工作、学习和生活的场所,是影响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的主要“介体”。因此,要大力加强精神文明建设,消除消极腐败现象;广泛开展丰富多彩、健康有益的校园文化活动,营造积极健康向上的校园文化氛围;建立宽严有度、民主平等、和睦相处的家庭关系。只有这样,才能优化教育环境,从整体上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

(三)打造富有实效的教育平台

提高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的实效还必须拓展教育途径,利用多种教育载体,有针对性地开展教育工作,用灵活多样、切实有效的措施来打造富有实效的教育平台。

人文教育的核心篇4

[关键词]欧美高校大学生核心价值观教育

[中图分类号]G64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5843(2013)04-0151-04

[作者简介]布丹丹,南京财经大学金融学院讲师、硕士研究生(江苏南京210023);郭强,南京邮电大学校长办公室讲师、硕士研究生(江苏南京210023)

国外权威学者认为,“价值观是对行为提供普遍指导和作为制定决策、或对信念、行动进行评价……的参照,是使人据此采取行动的一些原则、基本信念、理想、标准或生活态度”。任何一个国家都有对价值诉求或价值理念最集中、最鲜明的表现,并在整个社会生活中居于统治地位、起主导作用,影响和指导社会成员的价值选择和行为取向。这就是一个国家的核心价值观。不同国家的核心价值观又因各自文化及所处时代的不同而各异。欧美发达国家的核心价值观认同度、国家信仰以及民族凝聚力等方面都具有较高水平。高校不仅承担着培养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的重任,而且高校本身还是每个国家都非常重视进行本国核心价值观教育的重要场所。尽管对这一概念有不同的表述或形式,欧美各国高校都有自己的核心价值观教育,其教育方法和有效经验值得我们借鉴。

一、欧美高校核心价值观教育的特征

1.以西方资本主义文化为导向,结合本国历史文化和时展的价值观。欧美高校教育中所宣扬的核心价值观基本上是以资本主义私有制为经济基础,以资本主义民主制为政治背景,以英语为文化载体,体现了西方资本主义社会所共同具有的文化特质,包括资本主义国家所普遍奉行的自由、平等、民主、人权为核心的价值观念。除了这些西方资本主义价值观的共同特质外,不同国家的核心价值观在长期历史发展中形成了具有本国文化特色并紧密结合时代背景的独特内容。像美国高校教育中的核心价值观除了符合资本主义国家普遍共有的价值观外,还发展出具有美国精神的价值观:个人主义、爱国主义以及多元文化主义等。而英国则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形成了独特的“绅士文化”,成为英国大学核心价值观教育的重要内容,强调人们要具有高雅的生活情趣、彬彬有礼的举止和较高的道德修养,重视用哲学、文学、艺术等来陶冶情操,并且注重理性追求。尽管欧美发达国家的核心价值观都与本国历史文化、民族性格以及价值取向相融合,但只要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和资产阶级政党的性质不变,其核心价值观就不会有本质上的变化,并且成为执政党实现政治目标的宣传手段。

2.全球化时代“普适性”价值观的推崇和对多元文化的重视。全球化时代背景下,发掘和融入当代“普适性”的价值观成为欧美各国的追求。欧美高校教育中不论是专业课程还是学生社团活动,关于世界和平、创新精神、可持续发展等国际性的“普适价值观”成为关注的热点。全球化必然带来普世性问题,但是欧美高校对普世性价值观的推崇并不代表他们对资本主义或者本民族传统价值观的贬抑,而是在普世性外衣下将本国的核心价值观渗透到学校的各类课程、社团活动及管理制度中,提高学生对其合法性的认同度。此外,在当今世界多元文化主义蓬勃发展的背景下,欧美高校也为了不被戴上文化歧视的帽子而去选择国际上普适的价值观。多元文化主义成为欧美高校价值观教育的重要内容之一,满足更多的来自多元文化背景的学生的需求,引导学生平等的文化价值观。美国对多元文化的重视表现尤为突出,多元文化思想在美国的核心价值观教育中占有重要地位,从专业课程到校园文化都渗透了多元文化的价值观。但和普适的价值观一样,隐藏在多元文化价值观下的资本主义价值取向和美国国家利益的价值观仍在以美国核心价值观为名教育引导着高校学生。

3.宗教渗透和法律约束的核心价值观教育。欧美国家重视利用宗教教育引导学生价值观,将社会核心价值观融入宗教活动,增强大学生核心价值观教育的效果。他们不仅允许学生开展宗教活动、组织宗教社团,还上升到国家法律层面,以维护学生信仰为名,积极主动地为学生提供宗教设施、宗教教育、服务资源,利用宗教的力量促进学生的心理健康和精神健康,提高他们的思想道德水平。例如,英国的一些大学不仅设立了宗教顾问,负责协调宗教事务,还设置了公共的教堂,为学生提供祈祷以及牧师服务,洗涤学生的思想和心灵。欧美国家通过法律的制约借助宗教的形式,将本国核心价值观披上神圣的外衣,从而实现学生对国家核心价值观的认同,潜移默化地实现价值观教育的目的。以法律手段约束人们的思想言论和政治权利是欧美国家进行核心价值观教育的基本做法,除了将提供宗教教育规定为高校教育的义务之外,还利用控制舆论传播等手段实现引导和影响学生价值观形成的目的。

二、欧美高校核心价值观教育的多样化实施途径

1.注重专业课程中核心价值观教育的隐性渗透。在欧美各高校中,从专业必修课到通识选修课,门类繁多的课程都会结合自身特点渗透本国的核心价值观,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的价值观,使之与本国的核心价值观保持一致。以哈佛为例,该校开设了涵盖六个领域十大门类的核心课程:外国文化、历史学、文学与艺术、道德思辨、自然科学和社会分析,其中道德思辨的课程体系包括“民主与平等,公正,自我、自由与存在,政治、道德与法律上的公共与私有,现代主义与极端主义,有神论与道德推理等”,基本包括了美国核心价值观的所有内容。此外,欧美各大名校还开设公开课,开放性的课堂深受学生喜爱。这类课程渗透着国家的核心价值观,多为名师讲授,课程也是开放式的,适用于所有专业学生,没有考试,没有考勤,深受学生欢迎,为培育学生对本国核心价值观的认同感发挥了巨大作用。

2.重视学生校园活动及社会服务的教育作用。欧美高校并不追求开设专门的课程进行核心价值观教育,而是注重在学校教育的各个环节渗透实现其教育目标,从专业课程到校园生活,再到社会活动以及学校的教育管理过程中都承担着核心价值观教育的功能。例如,美国高校的规章制度在制定、实施等方面都包含民主、自由、平等、法治等核心价值取向。学校每年都至少组织三次重大活动,目的是通过学生参加一个共同的象征性仪式来展现学校的传统和价值追求,并且邀请社会名流、政府官员、成功人士、知名校友等参加,激励学生的进取精神,为学生树立榜样。学校还利用全国性的节日、纪念日等开展活动,或组织学生参观各种具有教育意义的场馆等,通过这些活动进行历史教育、爱国主义教育、民主法制教育等。欧美高校的学生社团活动类型多样,涉及文化、艺术、科学、政治、体育等各方面,不仅丰富了学生的课外生活,也通过活动深化了学生对核心价值观的理解,增强了对核心价值观的认同。除了校园活动外,欧美高校还非常重视学生的实践类学习,其中社会服务活动的开展不仅使学生真正能在现实生活中运用所学知识,还在实践的过程中培养了公民社会责任意识以及多元文化的价值观。这些实践活动不断地将核心价值观内化为学生自己的价值观念,是欧美高校核心价值观教育行之有效的途径。

3.侧重心理健康教育和宗教活动对学生核心价值观的引导。欧美高校非常关注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通过提供多种心理咨询服务给予学生心理指导,由于心理咨询直接涉及学生的思想意识问题,成为加强核心价值观教育的重要途径。欧美高校心理咨询的专职人员专业化程度高,操作规范,在解决学生心理问题、有效引导学生树立核心价值观念方面发挥了积极的作用。比如圣迭戈州立大学的“咨询和心理服务”,通过为学生提供多种心理咨询服务,促进了学生的个性、社会性和情感的健康发展,还通过举办专项教育计划,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和思想教育。此外,宗教在欧美国家一直被认为是最丰富的价值观源泉和社会核心价值观建立的有效途径,许多西方核心价值观如自由、民主、博爱等都和宗教理想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根据实际情况各国对核心价值观教育采取的主导方式不尽相同,但不可否认宗教意识已渗透到他们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欧美高校认识到宗教教育的重要性,在给予宗教活动充分的支持下,也充分利用了宗教对核心价值观教育所起到的积极作用。

4.积极开展以核心价值观构建为核心的科研及专项活动。专门的核心价值观相关科研或教育项目越来越引起欧美各大高校的重视,有的项目吸引到数十所高校的教育专家和学者的积极参与。各个高校联合在一起,共同开展加强大学生公民教育,培养学生个人素养和社会责任感以及多元文化观念,向他们渗透社会的核心价值观。比如,美国宾夕法尼亚州阿勒格尼学院就参加了一项有23所高校共同参与的“核心责任”教育项目。这个“核心责任”项目涉及的内容包括对学生公民教育和多元文化价值观教育,促进学生自觉履行个人及社会责任的核心价值观教育。每所参加项目的高校根据要求再制定一系列符合本校特色的的教育计划。阿勒格尼学院为实施该项目制订了“经济和环境发展中心计划”、“社区服务和服务学习办公室计划”、“价值观、道德和社会行动计划”,通过学院与当地社区建立联系,促进师生和当地社区创新方法进行环境管理、环境教育和地区振兴,并通过各种服务活动积极做出回应,推动学生探索社会主流道德观的变化模式,并发展出有效的社会服务技能,等等。

三、欧美高校核心价值观教育给我们的启示

1.坚守高校核心价值观教育主阵地,清醒认识“普世价值”的西方意识形态渗透本质。西方发达国家凭借经济科技上的优势,把持着强势话语权,维系着其思想上的统治,以“普世价值”名义推行自身价值观。当今世界,意识形态的冲突突出表现为文化软实力竞争的加大,特别是核心价值观的冲突。欧美发达国家打着普世价值的旗号进行核心价值观上的渗透,力图把握思想主导权,抢占道德制高点。而马克思主义在深刻揭示了西方自由、民主、人权的阶级实质和历史局限后,成功抢占了当代人类文明的道德制高点。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我们把握新时期主流意识形态建设主动权的基础。高校大学生处于社会化的敏感阶段,价值观极易受到西方资本主义价值观以及社会多元文化的影响,特别是披上“普世”外衣的价值观更容易受到青年学生的推崇。当代青年学生担负着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任,加强高校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占领高校核心价值观教育阵地,是加强与巩固当代青年学生对社会主义、马克思主义认同感的迫切要求。同时,要用马克思主义引导学生深刻认识资本主义本质,培养学生形成良好的价值判断力和价值分析能力,提高他们的思想品德素质和综合能力。

2.吸取传统文化精髓,立足我国发展现实.注重培养时代精神的方向性引导。我国核心价值体系的建立离不开对传统文化精华的广泛吸收,也离不开时代要求和发展现实,所以在高校核心价值观教育中要立足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合理吸收传统文化精髓,注重中华文明的传承。同时,在新的时期,要树立时代榜样,用勤俭节约、诚信、友善等社会美德塑造新一代大学生。世界各国都非常重视对本民族整个历史发展过程的宣传,以增强青年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自尊心,培养他们的民族意识和爱国精神。我国对学生的爱国主义价值观教育也只有根植于本国历史传统,才能有效地实现富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目标。

3.加强在隐性教学活动中对大学生进行核心价值观教育。除了思想政治理论课,其他专业课程、选修课程、实践课程乃至学生社团活动、校园文化等都对培育学生的核心价值观起到了重要作用,而且正是这些隐性课程实现了潜移默化、润物细无声的教育目的。目前我国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现实使得学生排斥大于喜爱,而将核心价值观教育真正渗透到学校教学、管理、服务、活动等各个环节所发挥的作用不可小觑。应综合运用显性课程和隐性课程在学生核心价值观教育中,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渗透到文学、历史、艺术、政治等课程中,渗透到校园文化、社会实践活动、学生社团活动以及学校管理各环节中,增强核心价值观教育的实效性。

人文教育的核心篇5

关键词:高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青少年;长效机制;人才培养

中图分类号:G641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8-3561(2015)31-0012-02

党的十报告明确提出,“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积极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这内容简明、内涵丰富的“三个倡导”,就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充分体现了国家、社会、公民等三个层面的价值取向,容纳了中华优秀文化传统、鲜明时代精神和未来价值追求,回答了我们要建设什么样国家、建设什么样的社会、培育什么样的公民的重大问题,具有强大的精神感召力和行动引导力,是凝聚社会共识、规范全民行为、引领社会发展的重要思想武器,也是加强和改进青少年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要内容。我们必须采取有效措施,动员各方面力量,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建立青少年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长效机制,促进青少年健康成长成才。

一、青少年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长效机制建设的重要意义

1.青少年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长效机制建设是促进青少年全面发展的需要

同志于2014年五四青年节出席了北京大学师生座谈会并发表重要讲话,他强调指出:“青年的价值取向决定了未来整个社会的价值取向,而青少年又处在价值观形成和确立的时期,抓好这一时期的价值观养成十分重要。”因此,只有加强青少年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长效机制建设,才能促进广大青少年全面发展、健康成长,把他们培养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这是党和国家对广大青少年寄予的殷切希望,也是青少年学生自身需要确立的成才和发展目标。

2.青少年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长效机制建设是新形势下青少年思想政治教育创新的现实需要

根据时展变化,按照与时俱进的要求,不断创新青少年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和方法,这是当前加强和改进青少年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面临的重大课题。以各种载体和有效途径,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有机融入到青少年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各领域、各环节,落实同志提出的“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日常化、具体化、形象化、生活化”的要求,努力提高青少年思想政治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这既是适应时展的需要,也是青少年学生自身健康成长的需要。

3.青少年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长效机制建设是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必然要求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一脉相承。同志指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爱国、敬业、诚信、友善,传承着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基因,寄托着近代以来中国人民上下求索、历经千辛万苦确立的理想和信念,也承载着我们每个人的美好愿景。”因此,加强青少年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长效机制建设,推进广大青少年学生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就是在新时期对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发展。

4.青少年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长效机制建设是实现伟大“中国梦”的客观需要

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是伟大的“中国梦”,是我们全民族的共同理想。青少年是社会主义未来的建设者和接班人,也是学习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最积极、最活跃的群体。建立青少年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长效机制,能够为青少年健康成长创造良好的环境,注入强大的精神动力,使他们确立正确的政治方向,坚定正确的理想信念,自觉投身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事业中。因此,青少年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长效机制建设,关系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顺利实现。

二、青少年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长效机制建设的对策和思路

青少年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长效机制的建设,必须充分利用各种有效载体和资源,从教育机制、评价机制、激励机制和保障机制等方面着手,建立起比较完善、系统的长效机制。

1.建立立体的教育机制

加强青少年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教育机制建设,必须做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三进”工作,即“进教材、进课堂、进学生头脑”,形成课堂教学、校园文化、校园网络和社会实践等课内课外多位一体的育人平台。

(1)课堂教学。课堂教学是对青少年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最主要渠道和方式。我们要充分发挥思想政治理论课和“形势政策”课在青少年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中的主渠道和主阵地作用,不断深化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育教学改革工作,增强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吸引力和战斗力。同时,充分发挥各专业课和各学科的育人作用,引导各学科教师在教书的同时,也要认真做好育人工作,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有机地融入和渗透到各课程的教学过程中,延伸学生思想道德教育渠道,潜移默化,润物无声。

(2)校园文化。校园文化建设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现实载体,对青少年学生具有巨大的影响力、渗透力和感染力,具有重要的育人功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必须以校园文化为载体,通过校园物质文化、精神文化、制度文化、行为文化等不同的形式表现出来,充分发挥各类文化的熏陶引领作用。要积极开展以“三个倡导”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主题教育活动,并有机渗透到学生喜闻乐见的各类活动中去,丰富校园文化生活,净化学生成长环境,提高学生综合素质。我们要注意利用重大节庆日和重要仪式,开展爱国主义、传统文化、礼节礼仪等主题教育活动。要积极开展体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各种文体活动,推动高雅艺术进校园,着力打造内涵丰富、各具特色的优秀文化品牌。要加强校报校刊、校园网络、广播电视等校内媒体和校史馆、图书馆的建设和管理,强化社会正能量传播,形成积极向上的校园文化环境。

(3)校园网络。当今社会是一个信息化时代,互联网已经成为广大青少年学生获取各种信息、知识,以及进行人际交流、感情沟通不可或缺的生活空间。因此,我们要善于运用互联网这个平台,充分发挥网络媒体传播的积极作用,对青少年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拓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渠道和途径。正如同志所指出的,要充分发挥校园网络的引导作用,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网上传播阵地。为此,我们要创新学生思想教育方式,充分利用新媒体沟通传播的快捷性、多样性和便利性等特征,采用各种生动活泼、喜闻乐见的方式,向广大青少年传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我们可以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内容加以形象化,提高其生动性、趣味性,在学生可触及的网站、博客、手机微信等网络平台扩大网络教育的影响力和渗透力。

(4)社会实践。同志指出:“道不可坐论,德不能空谈。于实处用力,从知行合一上下功夫,核心价值观才能内化为人们的精神追求,外化为人们的自觉行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重在实践教育。我们要引导广大青少年学生走出校门,深入社会,体验生活,积极参加专业实习、社会调查、“三下乡”、青年志愿服务等社会实践和公益活动,使学生在社会实践中锤炼思想,锻炼品格,磨炼意志,形成良好的价值认知和行为能力,当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学习者、传播者和践行者。要把实践环节纳入教育教学计划,完善“青少年志愿服务制度”。要认真实施“实践育人共同体建设计划”,动员社会各种力量,建立一批设施比较完善、富有文化内涵的青少年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实践基地,整合和扩大教育资源,推动校内教师与校外导师、校内课程与校外实践、学校阵地与社会基地之间的相互协同和有机衔接。

2.建立完善的评价机制

加强青少年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是一项有机的系统工程,涉及大、中、小学的教育及其评价工作。教育部门要按照统筹规划、循序渐进的原则,建立和完善大中小学合理分工、有机衔接的教育体系,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涵和要求,具体细化为青少年学生的核心素养体系和学业质量标准体系,有机融入到大中小学各专业各学科的专业标准、课程标准、教材编写和考试评价之中,形成一个系统、完整的教学与评价体系。

3.建立有效的激励机制

要加强青少年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督导工作,必须建立健全相关激励机制,鼓励先进、鞭策后进,更好地推进工作。我们可以通过物质和精神奖励等各种形式,对在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进程中涌现出来的优秀青年和先进教育工作者给予表彰。通过典型示范、榜样引领来促进广大青少年向各种先进榜样学习,形成人人积极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良好社会氛围。

4.建立可靠的保障机制

建立青少年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保障机制,就是要从组织保障、制度保障、物质保障等方面入手,为青少年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工作营造良好的环境和条件。

(1)组织保障。开展青少年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工作,必须建立一套科学、有效的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当前形势变化错综复杂,随着价值观念的多元化和西方意识形态的渗透,青少年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工作面临严峻挑战,难度大,影响广,单靠一个单位或部门的力量是远远不够的。因此,必须建立起学校与政府、学校与社会的协同联动机制,加强协调和沟通,整合有效资源,避免各自为政,形成强大工作合力。

(2)制度保障。从根本上说,制度建设更带有全局性、稳定性和长期性。青少年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和践行要能够持久开展,长效推进,只有依靠完善的制度体系来做保障。为此,我们要建立健全青少年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各类制度,完善各种运行机制,科学谋划、统筹安排青少年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教育工作,确保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能成为各级各类学校教育的有机组成部分,并充分发挥政府、社会力量的教育协同作用。

(3)物质保障。要动员政府、学校和社会各方面力量,从各方筹集资金,加大青少年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工作经费投入力度,争取建立起专项基金和奖励基金,保证各类教育活动的经费支出和教师参观调研、进修培训的经费,为开展青少年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工作提供可靠的经费来源。此外,还要结合传统文化和地方特色,建立具有人文含量的各类场馆和活动设施,为开展青少年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活动提供有效载体和阵地。

三、结束语

总之,只有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长效机制建设,才能动员各方面力量,整合各有效资源,形成工作合力;才能创新青少年思想教育方法,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青少年中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形成青少年的日常行为准则,从而不断提高青少年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成效,促进广大青少年学生成长成才。

参考文献:

[1].谈治国理政[m].北京:外文出版社,2014.

人文教育的核心篇6

摘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应示立德和善之范、教师应示立德树人之范、学生应示立德担责之范。课堂教学实践是培育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主要渠道,校园文化实践是重要途径,社会实践是有益补充。

关键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立德和善;立德树人;立德担责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强调要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特别是提出要坚持立德树人,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随后,中共中央办公厅专门印发《关于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意见》,对其重要意义、指导思想、融入国民教育全过程,开展宣传教育、实践活动以及组织领导等方面都提出了具体要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高度凝练和集中表达,教育作为培养人的行业,则是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平台,基础教育理应起到奠基作用。

一、深入学习宣传,深刻理解内涵

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重在认知认同,知行统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由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社会主义荣辱观组成。四个方面的内容相互联系、相互贯通、相互促进,各自以其特有的含义和实践要求,在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富强、民主、文明、和谐”是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建设目标,“自由、平等、公正、法治”是对美好社会的生动表述,反映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属性。“爱国、敬业、诚信、友善”是公民的基本道德规范,覆盖社会道德生活的各个领域,是公民必须恪守的基本道德准则,也是评价公民道德行为选择的基本价值标准。它们分别是在价值目标层面、社会层面及个人行为层面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基本理念的凝练。对其基本内涵的深刻理解,是我们落实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坚实基础。

为此,我们首先要注意提升各级教育行政部门领导及学校领导的思想认识水平,把好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入口”。引导他们深刻认识党的十提出的“三个倡导”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凝练表达,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内容,为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供有力保障。其次,要加强对广大教师的宣传教育,衔接师德要求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共同导向,从教师的理论认知、情感体验、教育实践等诸方面推动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再次,要切实抓好广大青少年学生的宣传教育,守好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出口”。注重引导广大青少年深刻认识国家层面的价值目标、社会层面的价值取向以及公民个人层面的价值准则是一脉相承、相互支撑、完全统一的,从而进一步明确个人与社会、与国家的科学关系。坚持“从小抓起、从学校抓起”,区分幼、小、初、高、职教校、特教校等类别,认真落实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进教材、进课堂、进学生头脑。组织研究编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教学课程、实践活动课程、示范性课例、教案,并通过公开课、观摩课、专家点评课等方式努力推动“三进”工作扎实、有序、有趣、有效开展。

二、坚定行为示范,坚持立德树人

要培育和践行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就要十分注重示范引领,汇聚社会和谐进步的正能量,坚定教育系统以及全体师生的行为示范,坚持以人为本、立德树人,以自己积极向上、文明进步的举止,为净化社会风气,推进社会改革做出自己应有的贡献。

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应示立德和善之范。教育是政府举办的最大一项公共事业,其服务覆盖每一位社会公民,教育的发展、运行、管理、实施,整个过程是否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将直接影响每一位受教育者的人生价值取向。教育公平是社会公平的起点,教育服务是否平等、公正,关系到每一位公民对政府和社会所倡导价值观的直接感知,也是对政府、社会诚信度的真实考量。每位公民价值观培育与塑造阶段都在学校度过,其价值观形成与其受教育过程及所处环境影响十分密切。因此,公平公正理应是教育改革发展的最高原则。而当前比较突出的就是学前教育发展不足、义务教育择校突出、外来工子女入学困难等仍在伤害着教育公平公正的原则;为此,我们力求通过深化进行综合改革,确保教育和谐稳定。深入推进依法治校和“幸福教育”实践,探索义务教育招生制度改革,推动福州教育事业稳步、健康、创新发展;不断改变工作作风,善于改进工作方式。广泛征求基层意见,主动关心基层学校的困难,采取有效措施化解矛盾,严格管理各类招生工作,最大限度确保公正、公平、透明;继续改善办学条件,努力搞好教育均衡。以标准化学校建设为抓手、以“小片区”管理改革、教师校际交流工作为重点,推动教育均衡发展;加大力度建设公办幼儿园,支持、扶持民办幼儿园发展,积极呼吁学前教育立法,主动关心、关怀弱势群体、特殊群体的教育工作,提升学生幸福感。教育领域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成果必然会辐射、带动社会各层面、各方面取得叠加式成效。

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师应示立德树人之范。教师是教书育人的天使,肩负着为国家的未来培养优秀人才的重任,尤其在当前全国深化教育改革、推进素质教育的进程中,建设师德高尚、业务精湛的高素质教师队伍确是我们教育事业兴旺发达的根本保证。“师表,人之模范”,教师劳动最大的特点,就是其主要用自己的思想、常识和言行,通过示范的方式去直接影响劳动对象,教师本人是学校里最重要的师表,是最直观的、最有教益的模范,是学生最活生生的榜样。“先生之风、山高水长”,每一位教师主观上必须担起为人师表的职业责任和历史使命,明辨是非、规范言行、砥砺思想、拒绝庸俗。客观上还应该形成一套明晰的师德奖惩机制,明确界限,设置“防火墙”,促进广大教师在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方面更好地发挥示范、引领、教育、传承作用。我们曾通过组织全市“办人民满意的教育、当人民满意的教师”师德巡回报告,寻找教育系统“身边好人”等活动,树立教师队伍的正面形象,产生了良好的社会舆论影响。

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学生应示立德担责之范。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人们在社会生活中不断形成的积极健康科学的情感、态度、观念的集中、提炼、提升。在实际生活中,每个人都在自觉不自觉地践行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广大青少年学生中,有着很多从不同侧面、不同角度通过不同行为方式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典型。这些典型事例、典型人物,往往寓于平凡的工作、学习、生活中,沉浸在美好青春时光里。青少年学生在环境纯洁、正气浓厚的校园里长大,从小接受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熏陶,其德育品行相对较高,正由于此,人们也往往习惯拔高、塑造没有缺点的“高大全”典型形象来推广学习,形式上很热闹,但很难触动心灵。“金无足赤,人无完人”,青少年学生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从行为上不断做出选择、扬弃,从思想上不断反思、内化并充满矛盾的复杂过程。作为教育者,应该点亮智慧的眼睛,善于发现、培育、放大每一位学生身上积极健康的元素,鼓励他们努力做一个不妨碍他人的人、做一个有责任心的人、做一个有贡献的人,有为能为、敢于担当,并以此促进学生之间相互学习、示范,形成学生自觉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成长环境。

三、实践核心价值,实现育人目标

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是主战场,学校是主阵地。因此,在实施过程中,应结合教育特色和学校实际,着重突出实践养成,促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教育全过程,并努力促进育人目标的实现。

课堂教学实践是培育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主要渠道。课堂不仅仅是传授知识的地方,更是体验价值、建构价值的平台。有计划、有步骤地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不同层面的内容,贯穿渗透于品德、政治等德育课程及其它各学科的课堂教学之中,使知识传递与价值引导协调并进,分科教学和主题整合有机统一,这是我们追求的教育目标与方式。新课改以来,尽管我们十分注重在学科教学中融入情感、态度、价值观教育,努力从学科特点和实际出发,采用了各种方式方法,探索了不少鲜活的经验;然而,仔细审视我们的学科育人工作,它与立德树人、全面深入培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要求尚有一定差距,如:学科育人中,重智轻德现象仍普遍存在,其研究和实践未能细致深入到课程和教学实施的每一个环节,且学科育人任务亦缺乏整体性的架构和统整。这些问题的有效解决,需要我们从方法研究和制度保证两个层面加以完善改进、研究先行、贯彻落实。在方法层面上,积极采取有效措施来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课堂教学方面的研究和教师育德能力建设。为此,福州市成立了德育研究中心,并相应设立福州市德育研究工作室,集中整合全市中、小、幼、职、特各类学校及各个学科的力量,推动学科育人方面的研究,从根本上保证各学科之间的衔接统整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课堂教学的系统融合。具体地说,就是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课堂教学进行全面、系统、深入的研究,包括目标和内容的细化、各学科各学段育人任务的分解、与学科知识的结合点、教学活动设计、教学方法、教学资源利用和开发、评价方式等等,形成操作性强、有效性高的标准,并通过开展相关教研活动、经验交流,努力使相关要求及研究成果落实到课堂教学实践中。在制度层面上,加强对各学科育人任务整体性建构及具体落实的制度保证。在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课堂教学进行研究的基础上,拟出台指导性意见,对各学科、各学段育人任务进行系统规划和整体性建构;以科学的评价激励机制保证学科育人任务的具体落实;改进学生学业评价机制,各学科的考试考查特别是毕业、升学等重要考试中,都应有一定比例的德育内容,改进教师绩效考核机制,强化对育人效果的评价,并尝试开展学科教师德育先进评选,以评价激励促进教师有意识、有动力地进行学科育人。

校园文化实践是培育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途径。以往的校园文化建设更多的是在宏观层面、硬件层面上开展,如校园景观建设、宣传栏、文化墙、标语、广播、主题宣讲等,在微观层面、精神层面仍有较大的差距,需进一步深入拓展,努力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校园文化的每一个细节,落在每一个班级、每一位学生身上。比如:以班级文化建设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以“温馨教室”、“温馨班级”为切入点,将“诚信”、“友善”、“民主”、“文明”、“和谐”等宏观价值取向融入班级环境氛围布置、各项规章制度和日常教育管理中,使其化为小而具体、容易操作践行的行为准则,体现在班级生活的细微之处,体现在师生、同学之间相互关怀之中,体现在班级群体的温暖之中,形成富有生命情怀、宽阔胸襟的班级文化。学生在这样温馨和谐的班级文化浸润下,逐渐内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并自觉加以维护与践行。以校园文化活动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抓住重要节庆日、“开学第一课”、“弘扬民族精神月”等契机,利用入学毕业、入队离队、入团、成人仪式等有特殊意义的日子,选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某一方面的内容,设计、开展丰富多样的主题教育活动,使学生在活动中深入理解、认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开展读书、电影进校园等文化活动,通过传播推广优秀文化作品,向广大青少年传递积极人生追求、高尚思想境界和健康生活情趣;以传统文化教育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发挥优秀传统文化怡情养志、涵育文明的重要作用,重视民族传统节日的思想熏陶和文化教育功能。结合闽都地方特色,充分挖掘传统文化中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相一致的部分,开展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普及活动。使学生从中汲取精神养分,认识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历久弥新、永不过时的,不断弘扬中华文化主旋律,增强民族精神认同感。

人文教育的核心篇7

关键词:立德树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方法

党的十报告第一次明确提出了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和24字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随后召_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明确提出要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国民教育、精神文明建设和党的建设的全过程,将其贯穿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各个领域。2013年12月23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印发的《关于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意见》明确指出:“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围绕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把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国民教育全过程”。立德树人是高校的根本任务、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立德树人的根本要求。那么如何积极培育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呢?这自然引发了高校工作者的思考与探索。居继清教授在新著《立德树人视阈下大学生核心价值观培育研究》中给予了充分阐释和解答。该书立足于“培育什么人,如何培育人”这一根本命题,从立德树人视阈对大学生核心价值观的培育工程进行了多维探索,凝聚了著者30年从事大学生思想政治理论教育教学的智慧和心血。

一、纵观全书,从多视角多维度系统深入地探讨了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的重大理论与实践问题,具有鲜明特色。

第一,从辩证维度深刻阐释了立德树人与大学生核心价值观培育的内在逻辑关联。人、德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三者之间究竟是何种关系?这是培育大学生核心价值观需要明晰的前提和基础,关系到每一位高校教育教学工作者在今后教育教学工作中如何更好地回答“培养什么人,如何培养人”的问题。立足于“人要有德,德要体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即树人要立德,立德要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不立德就难以树人,不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就无从立德”这一基本规律,著者进一步从整体上阐释了立德树人与大学生核心价值观培育之间的内在逻辑关系:立德树人使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在思想上更能达成共识、行动上更能形成合力;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使社会主义制度下对人的德的要求与人应具有的德的标准更具体化、明确化,使立德树人化抽象为现实。因此,著者提出在立德树人视阈下培育大学生核心价值观,要解决好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之德、培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之人的问题。这就拓展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的论域,对于新形势下高校如何以立德树人为统领推进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工程,把大学生核心价值观培育与立德树人紧密融合,实现二者无缝对接,用立德树人确保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力度和实效,用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实现立德树人目标的落地生根、开花结果,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学术价值。

第二,从分层视角理性思考了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工作的应然与实然。应然与实然是一对范畴,应然指的是应该的样子,回答的是“应当是什么”的问题;实然指的是实际的样子,回答的是“实际是什么”的问题。把这一对范畴运用到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问题上,就必须准确把握大学生核心价值观培育工作现状,以便找准培育工作的正确方向,实现精准发力。为此,著者把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作为一个有机整体,从思想政治教育的主客体两个维度出发进行分对象、分内容阐述,并以问题为导向,为当前高校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工作把脉,理性分析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工作现状,深入揭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的高校特征及大学生特征。就培育工作的对象即当代大学生而言,著者运用社会学、统计学的研究方法,就当代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知问题开展细致的问卷调查。然而,著者并没有停留于现状层面的肤浅论述,而是透过现象看本质,即从调查数据的感性认知上升到现实问题背后的理性思考,如从思想状况、学习情况和生活情况等三方面准确揭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的大学生特征,理性分析当代大学生核心价值观培育存在的政治信仰层面、思想信念层面、道德规范层面、认知层面和践行问题五个方面的突出问题。就培育工作的实施主体即高校来说,著者从一个在高校工作30年的思想政治理论教育教学工作者切身体验角度出发,从高校根本任务、工作性质、校园环境三个方面分析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的高校特征,深刻洞悉当前高校在大学生核心价值观培育工作上存在的“八个不够”的显著问题。因此,著者提出高校要依据自身与大学生的特征,立足现状,切实提高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工作的主动性、针对性与时效性,而这无疑需要强化高校教育教学工作者的使命感。把培育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视做一个大的统一整体,同时从主体与客体两个层面进行分层探讨,既突出重点,又体现现实与理想、应然与实然的联系。

第三,从整体视野重点探讨培育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实现进路。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是一项“十年树木,百年树人”的基础工程、系统工程、战略工程,也是一项艰巨工程。培育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既不是单纯的理论问题,又不是简单的实践操作,而是需要在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上进行深入探索和积极尝试。著者认为将此基础工程、系统工程、战略工程打造为希望工程、精准工作、精品工程,需要从培育目标、基本遵循、思政课教学与实现保障及路径拓展等多维度全方位逐步推进。就培育目标来说,就是要培养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知与认同,进而做培育与践行的统一论者;就基本遵循而言,必须坚持方向方针遵循、基本原则遵循、根本方法遵循、课堂教学纪律遵循;就思政课教学看,要进一步彰显思政课的主干渠道与重要阵地作用,讲好理论自信、道路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和价值观自信,并积极推进教育教学改革;就保障条件来说,观念保障是前提,机制保障是根本,培育活动保障是关键,以保证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工作有序扎实推进。特别值得一提的是,著者依据多年开展大学生实证教育的经验及教训,总结提炼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理论素养、传统文化基因、红色文化传承、网络教育、榜样引领、教师示范、日常生活、节日活动、制度保障、作品蕴含、实践养成、警示教育、自我教育、家庭教育社会教育等十五种具体培育路径。其中,培育目标是根本,关涉方向问题;基本遵循是原则,关涉规律问题;思政课教学是主干道、主阵地,关涉功能问题;实现保障是条件,关涉成效问题;路径拓展是思路,关涉实践操作问题。以上方面从价值目标到价值准则,再到价值属性,构成一个有机联系的整体,共同决定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工程的发展方向,体现递进与升华、理论与实践、立足于当前与着眼于未来的相互联系。著者以宽广的理论视野、丰富的实践经验,系统又明晰地勾勒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工程的发展向度和有益做法,为培育和践行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供了必要的理论参考和可资借鉴的实施方案。

二、全书视角新颖、重点突出、启发性强,以新的思路在新的高度提出了颇具特色的培育方法和践行机制,给人们提供富有意义的思想启迪。

第一,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需要久久为功。著者认为,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与践行工作具有基础性、系统性、艰巨性的特点,是一项长期性战略任务,必然是一个长期的过程。这就决定了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不是“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式,而是“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式。这就启示我们,培育与践行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不可能立竿见影,必须树立长期作战的思想,充分认识这项工程的长期性、复杂性与艰巨性,切莫急于求成,坚持用改革创新的精神攻坚克难,做到“久久为功”。

第二,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需要渗透熏陶。培育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一个内化于心、外化于行的过程。著者认为,对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活动更多的是以间接方式进行的,是一种隐形的教育活动,这种活动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要求渗透在活动之中,旨在让青年大学生潜移默化地受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熏陶,从而实现知行统一论者的培育目标。这启示我们培育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通过不同活动的渗透教育,引导大学生不断从自我层面上升到国家层面与社会层面,从个体扩展到集体,从“小我”延伸到“大我”,最终在价值观上把国家层面的价值目标、社会层面的价值取向与个人层面的价值追求有机统一起来,树立“货真价实”的、完整无缺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第三,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需要文化自信。著者提出,文化自信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自信的重要根基,文化自信的根基打牢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自信的根基就牢固了。这启示我们,文化自信是高校培育和践行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石。从现实看,青年大学生处在价值观形成和确立时期,文化自信对青年大学生而言尤为重要,大学生只有具备文化自信,才能有探索的勇气、实践的精神,才能坚持正确的方向,才能获得坚定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信心,焕发创新创造的活力。高校是传播人类先进文化的重要阵地,因此高校在培育大学生核心价值观过程中,要利用好高校阵地,向全体大学生讲好文化自信,把增强大学生文化自信作为大学文化建设和思政课的重要内容。

第四,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需要路径拓展。接受理论认为,要提升教育实效,教育者要从以文本为中心变为以受教育者为中心,一切从有利于受教育者能接受、可接受、好接受、真接受的角度出发,通过行之有效的方法进行教育。以此为理论依据,并结合实践探索经验,著者富有创见地提出了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的十五种具体路径。这启发我们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的培育路径不可能只有一个,它应该有多个,不是“自古华山一条路”,而是“条条大道通罗马”。特别随着网络新媒体时代的到来,更需要我们探索新路子,如针对大学生对新媒体越来越“情有独钟”、新媒体越来越深刻地影响大学生的学习与成长这一客观现实,高校及教育工作者该如何趋利避害,用好这一新媒介,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巧妙设计暗示在各种网络载体、平台上,以更好地服务于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是一个很值得探索的崭新路径。

参考文献:

[1]居继清.立德树人视阈下大学生核心价值观培育研究[m].南昌:江西人民出版社,2016.

人文教育的核心篇8

关键词:核心素养语文核心素养知识基础研究

一.引言

2014年3月30日,《教育部关于全面深化课程改革,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意见》正式印发,提出“各学段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体系”,“研究制订中小学各学科学业质量标准”的新任务,明确学生应具备适应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所必备的关键品格和关键能力,突出强调个人修养、社会关爱、家国情怀,更加注重自主发展、合作参与、创新实践。这为以后基于核心素养为导向深化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指明了方向。当下,核心素养引发了新一股研究热潮,不过,有关核心素养的定义和内涵、培养途径、评价体系等,学界仍在探索之中,尚未形成相对成熟的认识。

“在中国,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主要通过基础教育阶段各学科的教育教学来实现。各学科的课程都要为发展学生的核心素养来服务,都要结合学科内容帮助学生形成关键能力和必备品格。”①而语文学科又是一门对学生学习成长很重要的基础学科,所以,无论从理论层面还是实践层面,进行语文学科核心素养研究都是很重要的。本文基于国内外核心素养理论与实践研究的大背景下,着重探讨语文核心素养的内涵,进行语文核心素养的知识基础研究,以期为以后在教学实践中如何培养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提供一些可参考依据。

二.关于核心素养理论的研究现状

国外关于核心素养的研究比较丰富,理论框架也比较成熟,我国有不少研究者都介绍了国外有关核心素养的重要项目,并在此基础上探讨了对我国核心素养模拟建构的启示。如:联合国科教文组织先前所提出的学会求知、学会做事、学会共处、学会生存、学会改变五大核心素养,后又把核心素养划分为身体健康、社会和情感、文化和艺术、语言和交流、学习方法和认知、算和数学、科学和技术七个指标。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启动的《素养的界定与遴选:理论和概念基础》(DeSeCo)项目,认为:“核心素养是指覆盖多个生活领域的,促进成功的生活和健全的社会的重要素养”。它所提出的核心素养总体参照框很具有代表性,是其他很多国家和地区的参考依据。在这项目中,她们提出了能互动地使用工具、能在异质社群中进行互动、能自律自主地行动三个一级素养,以及互动地使用语言、符号和文本、互动地使用知识和信息等九个二级素养。欧盟则进一步提出母语交往、外语交往、数学素养和基本的科学技术素养、信息素养、学会学习、主动创新意识、文化意识和表达等终身学素养体系。其后,有许多其他的国家和地区参照以上三项核心素养体系,结合本国、本地区的实际情况,研究适合的属于自己的核心素养框架。这些都为我们的课程改革提供了借鉴经验。比如,美国于2002年制订,2007年更新的《“21世纪素养”框架》,确立了三项技能领域,分别是学习与创新技能;信息、媒体与技术技能;生活与职业技能。每项技能领域下包含若干要素要求。

国内一些学者结合我国的教育文化背景,也对我国学生核心素养体系的建构提出了自己见解。比如:成尚荣教授认为核心素养就是基础性素养,“核心”即基础,是起着奠基作用的品格和能力,决定着核心素养的内涵。并且他还强调了核心素养是发展的概念,既可以表述为“学生发展核心素养”,还可以表述为“学生核心素养发展”。褚宏启则具体描绘了21世纪核心素养所应包含的三大类素养,分别是学习与创新素养、数字化素养、职业和生活技能。辛涛、姜宇、刘霞则提出应围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构我国学生核心素养模型,“在核心素养的遴选时遵守素养可教可学、对个体和社会都有积极意义、面向未来且注重本国文化这三个原则”②。我国的核心素养研究处于刚起步阶段,关于核心素养的相关研究多借鉴国外成熟研究成果的基,在此基础上结合我国教育背景,提出自己观点,虽然表述不同,但可以达成共识的是“核心素养主要是个体适应社会需要、获得全面发展、提高生存能力的必备素养,是满足终身学习的基本能条件,是提升国民素质的重要保障。”③

三.语文核心素养研究现状

国内外的研究成果和实践经验都告诉我们,基于核心素养导向进行各学科核心素养的研究很重要,尤其在我国,这是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主要途径。不过,具体到各个学科的核心素养研究相较于核心素养总体框架的研究来说,是比较少的,在我国,学科核心素养研究则更为单一,偏重理科。自《意见》以来,我国语文教育界的也有不多学者对语文核心素养展开了论述,主要有有两个方面,一方面是侧重于语文核心素养内涵和定义的探讨;二是结合教学,分析如何在教学中培养语文核心素养。

1.语文核心素养内涵的研究

姜树华从语文能力的角度出发认为语文核心素养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分别是思维力、阅读力、表达力,三者之间,思维力又是核心。顾之川从宏观角度把语文核心素养分为社会参与、自主发展、文化修养三大领域,具体来说,包含四个方面,一是必要的语文知识,包括语言文字、文学审美、人文素养等知识,二是具有较强的识字写字、阅读与表达能力,三是语文学习的正确方法和良好习惯,四是独立思考的能力与丰富的想象力。孙双金认为核心素养一定是最基础、最主要、最本质的素养,语文核心素养可以提炼为语言能力和人文修养。其中人文修养的内涵包含情感态度价值观、审美情趣、文化底蕴三个维度;语言能力包含说写表达的维度和听读吸收的维度,孙双金老师的分类主要依据传统的语文能力分类方法以及语文课程标准对语文教育目标的规定。也有不少学者从2011版课程标准所颁布的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维度出发,认为语文核心素养应该是出于基础和主体地位的知识与能力。

2.语文核心素养教学研究

这方面的研究主要分为两个方面,一是基于学科核心素养导向的语文教学研究;另一种是基于某种教学形式的语文核心素养研究。关于第一个方面有林嵘春、刘仁增认为语文学科的核心素养包含“语言建构与运用”“思维发展与提升”“审美鉴赏与创造”“文化理解与传承”这四大要素,并且基于此着重分析了应该构建怎样的语文教学能力素养。秦艳围绕学生核心素养的发展,提出了语文助学课堂的教学主张,并分析通过三种学习方式与四种教学策略来构建语文助学课堂。还有张伟从现代小说观和语文核心素养分析了小说教学的核心价值与内容选择。王超群、韦冬余基于语文核心素养分析了初中写作教学的问题及其对策。这些研究多是依据学科特点从而提出语文核心养的内涵,基于此分析如何提高语文教学效果,这在一定程度上为语文教学提供理论指导意义,但往往停留在理论层面,较少结合实践深入展开。另一方面,丁文静、韦冬余基于研究性教学模式理论的分析,认为语文核心素养就是指学生接受语文教育,通过对语文课程的学习,初步形成语文学科的素养,并在此基础上有机结合基础教育课程的共同核心素养,逐步形成能促进个人终身发展,能适应未来社会的最基本的知识、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并通过梳理语文教师的核心素养教育理念,创设问题情境,实施探究式教学策略,培养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肖芸从综合性学习的角度对语文核心素养的培养策略提出了自己的看法。这些研究从教学实践出发,为我们如何结合教学实际研究语文核心素养提供了经验,但是只从单一的教学形式出发,难以全面把握语文核心素养。

结合语文核心素养开展语文教学顺应了新一轮教育改革的潮流,为教育改革确立新方向;同时这也是提高语文教学效果,培养全面发展的学生的重要途径。本文只浅略探讨了语文核心素养的相关知识基础,以期为以后在教学实践中如何培养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提供一些可参考依据。

参考文献

1.辛涛,姜宇,刘霞.我国义务教育阶段学生核心素养模型的构建[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1).

2.裴新宁,刘新阳.为21世纪重建教育:欧盟“核心素养”框架的确立[J].全球教育展望,2013(12).

3.张娜.DeSeCo项目关于核心素养的研究及启示[J].教育科学研究,2013(10).

4.褚宏启,张咏梅,田一.我国学生的核心素养及其培育[J].中小学管理,2015(9).

5.常珊珊,李家清.课程改革深化背景下的核心素养体系构建[J].课程・教材・教法,2016(6).

6.辛涛,姜宇.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中心构建我国学生核心素养体系[J].人民教育,2015(7).

7.辛涛,姜宇,王烨晖.基于学生核心素养的课程体系建构[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1).

8.刘义民.国外核心素养研究及启示[J].天津师范大学学报(基础教育版),2016(4).

9.施久铭.核心素养:为了培养全面发展的人[J].人民教育,2014(10).

10.钟启泉.核心素养的核心在哪里――核心素养研究的构图[J].中国教育报,2015(4).

11.张贤志.核心素养研究综述[J].教育视界,2015(9).

12.李艺,钟柏昌.谈“核心素养”[J].教育研究,2015(9).

13.程晓堂,赵思奇.英语学科核心素养的实质内涵[J].课程・教材・教法,2016(5).

14.姜树华.对语文核心素养认识有三[J].七彩语文,2016(4).

15.顾之川.论语文学科核心素养[J].中学语文教学,2016(3).

16.孙双金.试谈语文核心素养及其培养[J].七彩语文,2016(5).

17.王超群,韦冬余.初中写作教学的问题及其对策――基于语文核心素养理论的分析[J].教育探索,2016(3).

18.林嵘春,刘增容.基于学科核心素养的语文教学能力素养建构[J].福建基础教育研究,2015(12).

19.秦艳.基于学生核心素养发展的语文“助学课堂”[J].语文教学通讯,2015(11).

20.肖芸.基于综合性学习的语文核心素养培养策略[J].四川教育,2016(2).

21.丁文静,韦冬余.试论语文核心素养的涵义、特征及培养策略――基于研究性教学模式理论的分析[J].教学研究,2016(6).

22.张伟.小说教学的核心价值与内容选择――从现代小说观和语文核心素养看小说教什么[J].语文建设,2016(1).

注释

①程晓堂,赵思奇.英语学科核心素养的实质内涵[J].课程・教材・教法,2016(5).

②辛涛,姜宇,刘霞.我国义务教育阶段学生核心素养模型的构建[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1).

人文教育的核心篇9

【中图分类号】G63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0463(2016)17―0118―01

一、注重身教,教师要带头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道德教育和价值观教育既是思想教育,也是行为教育。要实现有效教育,教育者不能只是将书面化的、理论化的道德规范、价值规范简单地讲授给学生,而应该是教育者与被教育者之间进行思想、行为的交流和影响的过程。原苏联教育家加里宁曾经说过:“教师的世界观、他的品行、他的生活、他对每一现象的态度都这样或那样影响着全体学生。”作为学生人生道路的引领者,思想政治课教师应该具有高尚的道德情操和健康向上的人格精神,以身为教,使学生在内心深处由衷敬佩老师,并因敬佩教师的学识和为人而产生对老师所倡导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正当性和吸引力,增强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教师要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思想上坚定信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行为上要做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表率和模范,以教师个人的的人格魅力影响学生的人格形成,以教师的文明行为影响学生的行为养成,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化为学生的人生信念,外化为学生的自觉行为。

二、抓好课堂,在学科教学中融入核心价值观教育

要利用多种渠道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特别要抓好课堂教学这一主渠道,在学科教学中有机融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一个完整的思想理论体系,要在高中思想政治课中作为一个专题进行教学,在体现核心价值观自身的完整性和系统性的同时,实现教育的完整性和系统性。《文化生活》中“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一节中,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一个完整的、系统的知识体系;同时,在高中思想政治课的各教学模块中,也充分体现和融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保证在高中思想政治课中教学中全过程融入和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在实际教学中,教师既要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相关知识教学,更要重视核心价值观对学生思想和行为的引导。要有效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就要从高中生的认知水平和情感特点实际出发,正确确定课堂教学与学生思想情感的接合点,将生活中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优秀人物的行为事例和令人感动的事迹引入到课堂教学中,激发学生对核心价值观的情感认同。如,在《文化生活》“永恒的中华民族精神”、“弘扬中华民族精神”与《生活与哲学》“寻求人生的真谛”教学中,教师要让学生了解钱学森、邓稼先、于敏等科学家热爱祖国、奉献人生的事迹,以及在2008年北京奥运会火炬传递中,用自己的身体保护奥运火炬的残疾人运动员金晶的事迹等;同时要让学生广泛搜集爱国名人故事、事迹等,让同学相互介绍自己身边令人感动的人物和事迹,使学生深刻理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涵,增强学生的文化自觉与文化自信,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植根于学生灵魂。

人文教育的核心篇10

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是指学生应具备的,能够适应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是关于学生知识、技能、情感、态度、价值观等多方面要求的综合表现。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以科学性、时代性和民族性为基本特征,以培养“全面发展的人”为核心,分为文化基础、自主发展、社会参与3个方面。综合表现为人文底蕴、科学精神、学会学习、健康生活、责任担当、实践创新6大素养,具体细化为国家认同等18个基本要点。

主持人:本刊记者刘波

本期嘉宾:长垣县实验中学校长杨秉义

许昌实验中学校长牛振亭

长葛市新区实验学校副校长汪红敏

郑州市第四十四中学副校长刘长庚

深入理解核心素养的内涵

记者:随着“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研究成果的,核心素养成为教育界热议的话题,我们该如何理解核心素养?它与之前开展的素质教育、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又有何异同?

杨秉义:当年提出的素质教育是个相对宽泛的概念,并没有给出具有实效性的实施办法和可以具体测量的指标,经过多年的推行,虽然取得了一定成绩,但成效并不理想。相对而言,素质教育在小学发展得较好,百花齐放;初中、高中阶段的学校基本上仍是千校一面,狠抓考试成绩仍然是这些学校不懈努力的方向。核心素养这一概念的提出,⑵渲糜谏罨课程改革、落实立德树人目标的基础地位,并明确了内涵、细化了标准,成为深化素质教育的关键因素。因此,我认为核心素养的提出是素质教育的深化、细化和再出发,体现教育变革与发展的趋势。

牛振亭:核心素养应该是素质教育内涵的丰富和深化。长期以来,在实际教育过程中仍然存在“重分轻能”的现象,仍以考试作为唯一手段、以分数作为唯一评价标准;以智育代替德智体美全面发展,把开展体音美活动等同于素质教育,素质教育在实践中呈现出“盲人摸象”的态势。核心素养的概念是对素质教育内容的进一步梳理和明晰,具体回答了“培养什么人”的问题,有助于实现从学科中心转向对人的全面发展的关注,为育人模式、评价方式的转型奠定了基础、指明了方向。基于核心素养的教育改革,也将从单一知识、技能转向综合素质,从学科学习转向跨学科学习,从灌输式学习走向探究性学习。

汪红敏:素质教育作为一种具有宏观指导性质的教育思想,主要是相对于应试教育而言的,重在转变教育目标指向,从单纯强调应试转向更加关注培养全面健康发展的人。核心素养是对素质教育内涵的具体阐述,可以使新时期素质教育目标更加清晰,内涵更加丰富,也更加具有指导性和可操作性。此外,核心素养也是对实施素质教育过程中存在问题的反思与改进。重点解决的就是第二轮课程改革中提到的培养什么样的人的问题。基于学生核心素养的综合评价有助于全面把握综合素质的具体内涵,科学确定综合素质评价的指标。同时,综合素质评价结果也可以反映学生核心素养发展的状况和水平。

刘长庚:核心素养提出之前,素质教育已提出多年。素质教育是落实党的教育方针的一项重要举措,但相对而言,较为宏观,缺乏具体目标维度的支撑,在落实上也存在种种现实困境。学生综合素质评价也正是基于素质教育理念,在我国长期以考试成绩为主要评价标准的语境下进行的一项补充性工作,长久以来并未形成教育合力,效果大打折扣。核心素养顺应了时代需求,是对立德树人的有力回应,是系统落实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有效路径和必然选择。

回归素养的核心本位

记者:那么,在学校教育中该如何落实核心素养呢?

杨秉义:首先,学校要深入理解核心素养的内涵,确立以培养全面发展的人为目标,制定科学的规划和有效的实施方案。其次,要实现学习方式的改革,当前就是要通过课堂改革进一步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由传统的重知识技能转变为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培养学生的学习素养、生活素养、道德素养,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最后,通过锤炼学校文化品格,在文化中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文化育人是学生素养的源泉,要通过学校文化设计来拓宽学生知识领域,培养人文底蕴、科学精神、学会学习、健康生活、责任担当、实践创新等核心素养,并将文化设计融入到课程、学科、课堂、活动和管理等学校教育教学的各个方面。

牛振亭:首先,落实核心素养,学校要整体推动。核心素养是对育人目标的具体化和细化。核心素养在学校的落地,需要从学科和校本化方向努力,与课程进行进一步整合,包括进行结构整合、内容整合,要贯穿于整个教育活动,渗透到各个学科。其次,落实核心素养,必须以文化为载体。校长在办学过程中,要认真思考如何以办学理念、课程体系和组织实施等为支撑,将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融入其中,从而形成学校的办学理念和目标。我校立足实际,提出了以“责任担当”为核心的校园文化,正是基于这样的考虑。最后,落实核心素养,教师是关键。作为教育的主体,教师只有自身具备相应的核心素养,才能发展学生的核心素养,才能够培养出具有核心素养的学生。教师在观念上要从“学科教学”转向“学科教育”,并在行动上把核心素养落实到学科教育的方方面面。

汪红敏:我认为主要有三个方面。一是通过课程改革落实核心素养。基于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的顶层设计,指导课程改革,把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作为课程设计的依据和出发点,进一步明确各学段、各学科具体的育人目标和任务,加强各学段、各学科课程的纵向衔接与横向配合。二是通过教学实践落实核心素养。学生发展核心素养明确了学生必备的品格与能力,可以通过引领和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解决当前存在的“学科本位”和“知识本位”问题。通过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的引领,学校要帮助学生明确未来的发展方向,激励学生朝着这一目标不断努力。三是通过教育评价落实核心素养。建立基于核心素养的学业质量标准,明确学生完成不同学段、不同年级、不同学科学习内容后应该达到的程度,把学习的内容要求和质量要求结合起来,有力推动核心素养的落实。

刘长庚:核心素养3个方面、6大素养、18个基本要点是一个系统,学校教育管理者和教师都必须通过培训、校本研修等形式,使得核心素养与我们的学校管理和学科教学之间都建立起有效的对接,使得学校领导者的课程领导力和学校教师的课程执行力都得到一个较好的提升,使核心素养与各个学科的课程标准和所要求的素养之间建立起一种内在的联系,在管理、课程、教学、评价、教研等教育的各个环节中去落实,而不是开一门核心素养课程,专门地去落实核心素养。那与核心素养本身也是相悖的。

实现核心素养的校本化

记者:落实核心素养如何做到因地制宜、因校制宜?

杨秉义:学校要根据自己的校情和办学优势,因校制宜,制定实施措施。比如我校根据学校实际和多年的沉淀,形成了养正文化、学生自治、多彩社团三个办学特色。这在一定程度上对深入推进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具有积极的意义。养正就是涵养正道,让每个学生都充满正能量,做一个“品正博学、体健多艺、志存高远”的阳光少年,这是立德树人的要求。学生自治就是倡导学生自主学习、自我管理、自我教育,从而培养学生终生发展的能力。多彩社团就是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在活动中陶冶情操、丰富生活、培养兴趣、健全人格,实现个性发展。

牛振亭:核心素养的培养方式是多种多样的。每个学校要根据自己学校的实际,经过实践的探索,打造自己的育人特色。具体到我校,我们在核心素养提出前,就已经制定了学生培养目标:体魄强健,人格完善,知识丰富,能力多元,善于创新,善于沟通,有责任意识,有家国情怀,有科学素养,有人文精神。这与核心素养高度吻合。我们倾全体师生之力,进行了普通高中责任文化建设的实践研究,积极加强以“责任与担当”为核心的校园文化建设,就是因地制宜、因校制宜落实核心素养的有力探索。

汪红敏:落实核心素养,注重课程开发,推行专题教育或专题探究。核心素养标准很多很细,在落实过程中,要在深入致学习领会核心素养具体标准的基础上,根据当地和学校日常教育教学中发现的问题,结合学校和当地教育资源,设计开发形式多样的课程和探究主题,采取形式多样的教育和引导,实现逐步提高和逐步转变,因地制宜、因校制宜、分类分层地推进核心素养的落实。

刘长庚:核心素养的落实必须是校本化的,每一所学校都需要基于核心素养规划学校的课程体系,包括国家课程、校本课程、创客教育、社团活动等,根据科学的方法,按照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和认知规律,通过深化课程改革,加强学科融合,在课堂教学中落实课程标准,落实“四基”要求,一步一步地去落实。这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方方面面循序渐进地去研究、思考、探索和行动,一口吃个胖子的想法和做法都是不现实的。

探索实现核心素养的实践路径

记者:您认为发展核心素养的着力点在哪里?您所在的学校进行了哪些探索?

杨秉义:一是深化课程改革。当前基础教育的课程体系与学制规划内容过多、难度过大、负担过重、学制过长,并不适合学生的发展。二是实现学习变革。学校教育中,培养核心素养的主渠道仍是课堂,要根据核心素养细则重新审视并改进完善学校的课堂改革体系。三是改变评价体系。如果仍以分数选拔人才,核心素养的顶层设计难免会成为空中楼阁,无法落实。

我校的办学理念是:让每一个学生都赢得未来,校训是:为成功人生做准备。校训和理念保持高度一致。初中阶段需要为将来成功做哪些准备呢?那就是扎实的文化基础、良好的行为习惯、高效的学习策略、健康的身体、高尚的品德、创新的精神和受益一生的兴趣特长。我校所有的工作都以此为中心进行规划设计,不蔓不枝。尽管还有很多工作不够完善,我觉得这也算是对核心素养的一种积极探索和实践。

牛振亭:学生核心素养包括人文底蕴、科学精神、学会学习、健康生活、责任担当、实践创新6项。我认为,责任担当是这6大核心素养的支撑点。所谓责任担当,就是做好自己分内的事,对自己所承担的事情尽心尽力,认真负责地完成。责任担当是衡量一个人精神素质的重要指标,体现了一个人的心智、格局和胸怀,一个人对待人生和生命环境的态度。一个缺少责任担当的人能够成才也是不可想象的。因此,责任担当是连接6大核心素养的红线,是6大核心的支撑点和着力点。落实了责任担当这个核心素养,其他的核心素养就会迎刃而解。

正是基于这样的认识,我们开展了“普通高中责任文化建设的实践研究”,通过三个维度精心打造以责任为核心的校园文化,实施责任教育,落实学生的核心素养。

一是从学校维度,从我们学校的办学理念、校训、价值观、学生培养目标等育人理念中提炼形成了责任理念文化,主要突出责任、担当、勤勉、奉献、爱与和谐、诚信、友善等教育元素,通过广泛宣传教育,师生人人熟记于心、外化于行,真正落实到了日常工作和学习生活之中。同时加强制度文化建设,完善责任制度文化。完善责任环境文化,形成了富有特色的班级、科室、寝室、餐厅等文化,为环境育人创设条件。

二是从教师角度,对教师提出“三负责”的目标要求:对教育事业负责,对教师职业负责,对学生负责,主要通过精神引领、榜样引路、名家指导、开展活动等方面强化教师的职业理想和信念,提升教师的职业幸福感。我们建立了教师业务成长激励机制。第一,组建名师工作室,引领优秀教师成长,为优秀教师成为专家型教师搭建平台。第二,通过政策鼓励,促进教师积极进行教学研究,认真落实教学常规。第三,通过专业引领,促进青年教师的健康快速成长。

三是从学生维度,确立学生责任目标体系:针对自己、家庭、集体、社会、国家和世界6个方面,学校编纂并实施了“责任教育”校本课程。通过分层推进、实践活动、家校联合和反馈评价等方式,全面实施责任教育。我们召开主题班会,通过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社团活动和社会实践活动,进一步增强学生的责任意识,落实学生的核心素养,形成了我们自己的特色。

汪红敏:发展核心素养的关键是要把核心素养的理念和目标尽快转化为学校、师生、家长的理念和目标。实现这一关键的最佳途径是把核心素养的理念和目标与学校的办学理念和培养目标有机结合起来,使之成为全体师生、各位家长统一的、明确的意识和方向。

我们学校在学习研究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之后,重新完善、丰富了学校文化和培养目标的内涵。我们在对学校校训“博爱、责任、荣誉”的诠释中,对“博爱”的诠释添加了“具有以人为本的意识,尊重、维护人的尊严和价值;能关切人的生存、发展和幸福等人文情怀”的文化基础的内容;对“责任”的诠释添加了“社会参与、责任担当”的内容。

“师生幸福,人民满意”是我们的办学目标。我们结合核心素养的6大方面要求,把人文底蕴、科学精神、学会学习、健康生活、自主发展、社会参与充实为师生幸福、人民满意的具体标准,使我们的办学目标更具前瞻性,更具可行性。

围绕“幸福”主题,我们还在不断深入开展幸福课堂、幸福体育、幸福社团的研究和实践,不断推进核心素养的探索和落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