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生心理调查报告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6 03:08:34

初中生心理调查报告篇1

英语指导实习报告

一、调查的具体目标和方法英语指导实习报告

英语指导实习报告

(一)具体目标英语指导实习报告

英语指导实习报告

1.农村初中生的学习心理现状英语指导实习报告

2.当前农村初中生的学习心理特点英语指导实习报告

3.当前农村初中生的学习心理成因及对策英语指导实习报告

英语指导实习报告

(二)调查方法英语指导实习报告

英语指导实习报告

1.问卷调查英语指导实习报告

英语指导实习报告

学生问卷,内容涵盖教育价值观、学习态度、学习需求和学习目的四个方面。问卷调查在渔峡口镇第一、第二初级中学进行,共发问卷1021份,回收有效问卷1004份,接近理想的高效样本数。英语指导实习报告

英语指导实习报告

2.座谈会及个案调查英语指导实习报告

英语指导实习报告

整个调查共召开了两次教师座谈会,四次学生座谈会。这些座谈会,不仅为我们提供了大量生动的典型材料,而且为理性分析提供了基础。英语指导实习报告

英语指导实习报告

二、调查结果分析英语指导实习报告

英语指导实习报告

对学生问卷调查分析,以及多次教师、学生座谈结果显示,农村初中生的学习心理具有明显的时代特征。英语指导实习报告

英语指导实习报告

(一)农村初中生的学习心理现状分析英语指导实习报告

英语指导实习报告

1.教育价值观英语指导实习报告

英语指导实习报告

调查显示,大部分农村初中生具有较为明确的教育价值观。74%的学生认为学习的作用是提高自身素质,10%的学生认为学习的作用是为了考中专和大学,16%的初中生没有考虑。英语指导实习报告

英语指导实习报告

调查还显示,农村初中生的教育价值观带有显著的经济社会特征。他们认为,农村青年的经济收入与受教育程度成正比,其中65%的学生认为高中中专毕业生挣钱多,25%的学生认为初中毕业生挣钱多,8%的学生认为小学毕业生挣钱多,只有2%的学生认为文盲能获得较高收入。英语指导实习报告

英语指导实习报告

2.学习态度英语指导实习报告

英语指导实习报告

调查结果表明,67%的学生对学习的热情较高,24%的学生对学习的热情中等,9%的学生害怕学习。这与他们“考中专或大学”意识淡化是相一致的。值得注意的是,害怕学习的学生数占相当份额。而且,我们在调查中还发现,90%的学生都有自己“最讨厌的课程”。学生害怕学习或讨厌某些课程的根本原因,一是与教师的教学方法紧密相关;二是与该课程的实用价值紧密相关。调查结果显示,86%的学生对与现实生活联系紧、实用性强的语文、数学、物理、化学、劳技学习热情较高,而对学术性较强的历史、地理、生物、英语不感兴趣。在学生讨厌的课程中,英语是初中的核心课程之一,有57%的学生认为“英语对于我们以后的生活几乎没有用处”。英语指导实习报告

英语指导实习报告

3.学习习需求英语指导实习报告

英语指导实习报告

当前,“特长”是师生共同关心的热门话题,许多教育工作者甚至把“特长”看做是“素质教育”的代名词对于这一认识的争议性,不属本文讨论的范畴。在调查中我们发现,大部分学生对“特长”有正确的认识,其中,92%的学生有自己感兴趣的目标,且有52%的学生希望得到教师的指导。同时,78%的学生希望在劳技课、活动课上学到较多的、实用的农业科技知识,使之能对他们以后的工作有所帮助。英语指导实习报告

英语指导实习报告

在对调查结果的整理中,我们得到了一组令教师们震惊的数据,52%的学生认为“学校老师能满足自己的学习需求”,48%的学生认为“学校老师能力有限,希望得到名师指点”。对于这一结果,也许我们对信息的有效度产生怀疑,或者强调它的地域性特点,但需要特别指出的是,“教师行为滞后”已经得到越来越多的学生的认同,并越来越严重地影响着他们的学习。英语指导实习报告

英语指导实习报告

4.学习目的英语指导实习报告

英语指导实习报告

调查结果表明,对于初中毕业后的打算,55%的学生选择读高中或中专,18%的学生选择就业,27%的学生还没有考虑。有读大学愿望的占37%。英语指导实习报告

英语指导实习报告

初中学生对于“务农”的态度是我们调查的重要目标之一。调查结果表明,农村初中生大部分不愿意务农,其比例随年级变化,且该心态呈现出一种特殊的波动,其波动特点为:初一为69%,初二为58%,初三为72%。英语指导实习报告

英语指导实习报告

(二)当前农村初中生的学习心理特点英语指导实习报告

英语指导实习报告

调查显示,当前农村初中生的学习心理与以往农村的初中生的学习心理相比,有明显不同。英语指导实习报告

英语指导实习报告

1.教育价值趋向多元化、务实化、功利化英语指导实习报告

英语指导实习报告

自己跳出“农门”,走向城市。他们中的大部分人已经认识到了教育的重要价值在于帮助他们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使他们掌握生存、生活所需的基本的文化科学知识,以增强自己在未来社会的竞争能力。在此基础上,部分家庭经济条件较好且成绩优秀的学生则致力于追求大学教育。英语指导实习报告

英语指导实习报告

初中生的教育价值观的另外两个特点是务实化和功利化。初中学生越来越强烈地追求未来教育输出的经济价值,他们中的很多人从经济的角度去衡量所学课程的价值,继而决定自己在不同课程上的努力程度。他们要求课程教学更多地联系生活和生产实践,渗透更多的实用技术。英语指导实习报告

英语指导实习报告

我们知道,由于年龄和学识的制约,初中学生的认知、分析、判断等能力既不成熟又不稳定。事实上,相当多的初中生的教育价值观是迷茫的。其原因在于:一是越来越多的中专生和大学生难以就业,从而使他们对考中专或大学失去信心;二是学术性较强的初中文化课程难以满足学生对职业技术的需求,难以使他们产生学习的内在刺激和利益驱动。这些原因使越来越多的学生厌学。更为严重的是,我们在教师座谈和学生家长访谈的过程中发现,由于对学生前途的失望,部分家长和教师也失去了对教育的信心,厌学情绪在受教育者和教育者身上同时滋生并蔓延,我们称这一现象为农村教育的世纪迷茫现象。不可否认,这一现象所反映的是一种消极的教育价值观。英语指导实习报告

英语指导实习报告

2.学习需求的纵向多层次和横向多目标英语指导实习报告

英语指导实习报告

在调查中我们发现,农村初中生由于个人的学习基础、教育价值观和对未来的期望等方面的差异,使他们的学习需求具有纵向多层次和横向多目标的特点。学习需求的纵向多层次是指学生对所学知识的深度要求不一。初中毕业后准备就业的学生,只要求掌握基础知识;准备考中专的学生,要求课程教学难易适度、学业成绩达中等水平;追求大学教育的学生,则要求最大容量地掌握所学知识,学业成绩达上等水平。学习需求的横向多目标是指学生对所学知识的广度要求宽泛。他们既要求学好学术性较强的课程知识,又要求充分培养自己的特长,还要求掌握更多的实用技术。英语指导实习报告

英语指导实习报告

3.学习目的明确,但具有主观性和不协调性英语指导实习报告

英语指导实习报告

对学生的问卷调查表明,73%的学生具有明确的学习目的。但是,通过对调查问卷的对比分析和对学生本人的考察,我们发现,学生的学习目的具有严重的主观性和不协调性。学生学习目的主观性突出表现在:他们已经认识到了未来进入城市就业或在农村非农产业就业的艰难性,但有67%的学生却表示不准备在农村务农。很明显,如此大的一个群体具有这个想法是极不现实的。此外,40%的学生希望自己以后在事业上能取得成功,但他们中48%的学生没准备接受高等教育,甚至不准备读高中中专,从而忽视了科学文化知识对于事业的发展所起的基础性作用。学生学习目的的不协调性主要表现为思想与行动的不协调。调查结果表明,33%的学生将准备在农村务农,但这部分学生在上劳动技术课时并不认真,平时也很少接触农业科技方面的资料。同时,37%准备考大学的学生中有相当多的人在学习上并没有显现出相应的积极性,而是呈现出一种消极等待的学习态度。英语指导实习报告

英语指导实习报告

三、对调查结果的思考英语指导实习报告

英语指导实习报告

(一)当前农村初中生的学习心理状况成因分析英语指导实习报告

英语指导实习报告

当前农村初中生的学习心理状况,其主流是积极向上的,他们正在健康地成长,同时也存在消极的一面,不容忽视。英语指导实习报告

英语指导实习报告

1.市场经济发展的影响英语指导实习报告

英语指导实习报告

从宏观角度看,农村初中生深深地感触到了国家经济发展的快步伐,欣喜于辉煌的经济成就。调查结果显示,98%的学生对未来充满美好的向往,其中有82%的学生对“竞争”这一市场经济的本质属性了解较深。从微观角度看,市场经济在农村的逐步深入,使农业的生产结构、生产方式不断变化,而轰轰烈烈的农民打工队伍更使农村人的生活发生了质的变化。农村初中生对于这些变化极为兴奋,因为他们享受到了蕴藏其中的经济利益和文化利益,使他们不愿生活在农村,且幼稚地想及早结束学业而外出打工。英语指导实习报告

英语指导实习报告

2.国家高等教育改革的影响英语指导实习报告

英语指导实习报告

随着高等教育的改革,将有越来越多的人获得上大学的机会,以至于部分学生对考大学信心十足。但是,我国高等教育招生和分配制度的改革,对学生的负面影响也很大。调查结果表明,26%的学生认为家庭难以负担未来读大学的高额费用而放弃考大学的愿望;52%的学生认为大学不包分配而感到前途渺茫,从而在学习上漫无目的。需要特别指出的是,由于高等教育招生和分配制度改革的影响,使部分德、才兼备的学生感到迷茫和失望,并逐渐淡化了对学习的兴趣,失去了学习的积极性。英语指导实习报告

英语指导实习报告

3.农村教育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影响英语指导实习报告

英语指导实习报告

素质教育是一种突出生存能力和生活能力的教育。其对于学生的积极作用,是使他们认识到了具有真才实学、一技之长的重要意义,从而要求课堂教学更多地联系生活实际和生产实践,并自发地抵触以考试为中心和片面追求升学率的教学方式。其对于学生的消极作用,是使部分学生过多地追求学习的功利性,而忽视了学术性较强的文化课程的基础性意义。英语指导实习报告

英语指导实习报告

4.家庭教育的影响英语指导实习报告

英语指导实习报告

当前,农村初中生中有一部分是独生子女,处于一种相对优越的生活环境中,备受家人的宠爱,他们一般表现为意志不坚强,缺乏进取精神,耽于生活享受。值得注意的是,我们在接触众多的学生家长后,发现很多家长对学生的要求较低,且大多数侧重于纪律方面,而对学生提出考高中、特别是考大学要求的家长越来越少,从而在学习上对学生形成了一种内家庭松外学校紧的矛盾局面。英语指导实习报告

英语指导实习报告

5.学校教育的影响英语指导实习报告

英语指导实习报告

在农村教育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进程中,农村初中越来越重视特长教育和培养学生的个性。可是,由于资金和人才的制约,对于学生学习的纵向多层次和横向多目标需求无法满足,从而导致学生需求与学校教育之间的矛盾冲突。英语指导实习报告

英语指导实习报告

6.教师的影响英语指导实习报告

英语指导实习报告

在诸多的影响因素中,我们认为,教师对于学生的影响最直接、最持久、最有效。但当前的问题是,由于教师行为滞后,所以使教师的教育和教学工作对学生学习产生的制约和负面影响越来越大。英语指导实习报告

英语指导实习报告

(二)形成健康的学习心理的对策英语指导实习报告

英语指导实习报告

影响学生学习心理的因素非常复杂,因而帮助他们形成健康的学习心理的任务十分艰巨。为了适应改革开放新形势的要求,实现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的转轨,应积极地帮助农村初中生形成健康的学习心理。英语指导实习报告

英语指导实习报告

1.增加投入,创造良好的教育教学环境英语指导实习报告

英语指导实习报告

当前,农村学生已经感受到了社会进步的快节奏,初步了解了渗透于社会生活各个领域的高科技。但在日常的学习中,他们接触的却是落后的仪器设备、简陋的实验场所、过时的科技知识,这种强烈的反差必然使他们感到厌倦并产生抵触。因此,只有增加硬件和软件的投入,使仪器设备、实验场所、科技知识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才能对学生产生求知的诱惑和刺激。英语指导实习报告

英语指导实习报告

2.帮助学生准确地了解和把握未来英语指导实习报告

英语指导实习报告

由于主客观方面的原因,农村初中生对国家市场经济发展、高等教育改革、素质教育实施等的了解既不全面也不深入,所以有必要以专题报告的形式,向他们介绍国家市场经济发展所取得的辉煌成就和存在的困难以及未来的美好前景;向他们介绍高等教育改革中招生制度的合理性、科学性,收费制度的公平性、保护性,分配制度的灵活性、公正性;向他们介绍素质教育实施的具体内容、价值和未来取向,以帮助他们明辨是非,消除误导。英语指导实习报告

英语指导实习报告

进行职业指导,帮助学生了解不同职业主要是务农的特点、现状和发展趋势,从而使他们在学习期间确定自己的学习目标,在毕业时选择自己适合的就业岗位。英语指导实习报告

英语指导实习报告

开设心理辅导课程,对学生进行学习动机、学习兴趣、学习能力、考试心理、学习适应性等内容的辅导是当务之急。英语指导实习报告

英语指导实习报告

3.在普通教育中渗透职业教育,使农村初中生成长为适应农村经济发展要求的复合型人才英语指导实习报告

英语指导实习报告

1986年,原国家教委等四部委联合召开的全国职业教育工作会议明确提出,农村教育“应该从办学为了升学转到以为本地区物质和精神文明建设服务为主,兼顾向高一级学校输送新生这个方向上来”。我们可以尝试在农村初中进行初中后职业教育——学期职业培训或“3+1”制的培训。但我们应该引以为鉴的是:传统的也是落后的农村职业高中教育,当前步入了关、停、并、转的恶劣境况。那么,在农村初中实施职业教育,则必须致力于追求教学内容的科技化和教学方法的科学化。英语指导实习报告

英语指导实习报告

4.紧扣素质教育的主旋律,制定科学的课程教学计划和考核标准,主动适应学生的纵向多层次和横向多目标需求英语指导实习报告

英语指导实习报告

为了真正体现素质教育的特点,在普教中渗透职教,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就必须进行课程改革,相对均衡各学科在教学时间上的比重,淡化各学科考核的学术标准,以使学生具有充足的时间和精力去进行各学科的均衡学习和最感兴趣的学科的强化学习。英语指导实习报告

英语指导实习报告

5.改善教师待遇,改革教育系统的人事制度,营造一个合理、高效的竞争环境,解决“教师行为滞后”问题英语指导实习报告

英语指导实习报告

发展经济学家的研究指出,第三世界国家的初等教育和中等教育“学习方法简单和学习内容贫乏是与大多数教师能力差和缺乏主动性密切相关的,他们往往得不到应有的工资,没有兴趣,也没有机会更新自己的知识,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我们的农村初中教育基本上是属于这种情况。解决“教师行为滞后”问题的有效办法:一是提高教师的工资水平,为他们提供接受继续教育和进行终身学习的经济保障;二是改革教育系统的人事制度,保证教师考核的公开性、公正性、科学性,营造一个合理、高效的竞争环境;三是提高继续教育和终身学习的质量,改变当前继续教育中的形式主义和低效局面。英语指导实习报告

英语指导实习报告

本文所研究的学习心理是指农村初中生在国家市场经济发展、高等教育改革和基础教育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轨等方面的影响下,对现实学习的态度和对未来教育产出的期望。英语指导实习报告

英语指导实习报告

参考文献英语指导实习报告

英语指导实习报告

1王善迈、杜育红、刘远新《我国教育发展不平衡的实证分析》,载《教育研究》,1998.6。英语指导实习报告

2刘国光:《社会主义商品经济理论若干问题》,载《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学报》,1992.5。英语指导实习报告

3贺银瑞:《关于当前学校心理辅导的若干思考》,载《教育研究》,19981。英语指导实习报告

4覃章成:《中国的“三农”问题与农村职业高中发展研究》,载《湖北省职教学会农村职教专业委员会1997年年会论文》。英语指导实习报告

初中生心理调查报告篇2

一、调查的具体目标和方法

(一) 具体目标

1.农村初中生的学习心理现状

2.当前农村初中生的学习心理特点

3.当前农村初中生的学习心理成因及对策

(二)调查方法

1.问卷调查

学生问卷,内容涵盖教育价值观、学习态度、学习需求和学习目的四个方面。问卷调查在全乡中学进行,共发问卷361份,回收有效卷357份,接近理想的高校样本数。

2.座谈会及个案调查

整个调查共召开了两次教师座谈会,四次学生座谈会。这些座谈会,不仅为我们提供了大量生动的典型材料,而且为理性分析提供了基础。

二、调查结果分析

对学生问卷调查分析,以及多次教师、学生座谈结果显示,农村初中生的学习心理具有明显的时代特征。

(一)农村初中生的学习心理现状分析

1.教育价值观

调查显示,大部分农村初中生具有较为明确的教育价值观。74%的学生认为学习的作用是提高自身素质,10%的学生认为学习的作用是为了考中专和大学,16%的初中生没有考虑。

调查还显示,农村初中生的教育价值观带有显著的经济社会特征。他们认为,农村青年的经济收入与受教育程度成正比,其中65%的学生认为高中中专 毕业生挣钱多,25%的学生认为初中毕业生挣钱多,8%的学生认为小学毕业生挣钱多,只有2%的学生认为文盲能获得较高收入。

2.学习态度

调查结果表明,67%的学生对学习的热情较高,24%的学生对学习的热情中等,9%的学生害怕学习。这与他们“考中专或大学”意识淡化是相一致的。值得注意的是,害怕学习的学生数占相当份额。而且,我们在调查中还发现,90%的学生都有自己“最讨厌的课程”。学生害怕学习或讨厌某些课程的根本原因,一是与教师的教学方法紧密相关;二是与该课程的实用价值紧密相关。调查结果显示,86%的学生对与现实生活联系紧、实用性强的语文、数学、物理、化学、劳技学习热情较高,而对学术性较强的历史、地理、生物、英语不感兴趣。在学生讨厌的课程中,英语是初中的核心课程之一,有57%的学生认为“英语对于我们以后的生活几乎没有用处”。

3.学习需求

当前,“特长”是师生共同关心的热门话题,许多教育工作者甚至把“特长”看做是“素质教育”的代名词对于这一认识的争议性,不属本文讨论的范畴 。在调查中我们发现,大部分学生对“特长”有正确的认识,其中,92%的学生有自己感兴趣的目标,且有52%的学生希望得到教师的指导。同时,78%的学生希望在劳技课、活动课上学到较多的、实用的农业科技知识,使之能对他们以后的工作有所帮助。

在对调查结果的整理中,我们得到了一组令教师们震惊的数据,52%的学生认为“学校老师能满足自己的学习需求”,48%的学生认为“学校老师能力有限,希望得到名师指点”。对于这一结果,也许我们对信息的有效度产生怀疑,或者强调它的地域性特点,但需要特别指出的是,“教师行为滞后”已经得到越来越多的学生的认同,并越来越严重地影响着他们的学习。

4.学习目的

调查结果表明,对于初中毕业后的打算,55%的学生选择读高中或中专,18%的学生选择就业,27%的学生还没有考虑。有读大学愿望的占37%。

初中学生对于“务农”的态度是我们调查的重要目标之一。调查结果表明,农村初中生大部分不愿意务农,其比例随年级变化,且该心态呈现出一种特殊的波动,其波动特点为:初一为69%,初二为58%,初三为72%。

(二)当前农村初中生的学习心理特点

调查显示,当前农村初中生的学习心理与以往农村的初中生的学习心理相比,有明显不同。

1.教育价值趋向多元化、务实化、功利化

自己跳出“农门”,走向城市。他们中的大部分人已经认识到了教育的重要价值在于帮助他们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使他们掌握生存、生活所需的基本的文化科学知识,以增强自己在未来社会的竞争能力。在此基础上,部分家庭经济条件较好且成绩优秀的学生则致力于追求大学教育。

初中生的教育价值观的另外两个特点是务实化和功利化。初中学生越来越强烈地追求未来教育输出的经济价值,他们中的很多人从经济的角度去衡量所学课程的价值,继而决定自己在不同课程上的努力程度。他们要求课程教学更多地联系生活和生产实践,渗透更多的实用技术。

我们知道,由于年龄和学识的制约,初中学生的认知、分析、判断等能力既不成熟又不稳定。事实上,相当多的初中生的教育价值观是迷茫的。其原因在于:一是越来越多的中专生和大学生难以就业,从而使他们对考中专或大学失去信心;二是学术性较强的初中文化课程难以满足学生对职业技术的需求,难以使他们产生学习的内在刺激和利益驱动。这些原因使越来越多的学生厌学。更为严重的是,我们在教师座谈和学生家长访谈的过程中发现,由于对学生前途的失望,部分家长和教师也失去了对教育的信心,厌学情绪在受教育者和教育者身上同时滋生并蔓延,我们称这一现象为农村教育的世纪迷茫现象。不可否认,这一现象所反映的是一种消极的教育价值观。

2.学习需求的纵向多层次和横向多目标

在调查中我们发现,农村初中生由于个人的学习基础、教育价值观和对未来的期望等方面的差异,使他们的学习需求具有纵向多层次和横向多目标的特点。学习需求的纵向多层次是指学生对所学知识的深度要求不一。初中毕业后准备就业的学生,只要求掌握基础知识;准备考中专的学生,要求课程教学难易适度、学业成绩达中等水平;追求大学教育的学生,则要求最大容量地掌握所学知识,学业成绩达上等水平。学习需求的横向多目标是指学生对所学知识的广度要求宽泛。他们既要求学好学术性较强的课程知识,又要求充分培养自己的特长,还要求掌握更多的实用技术。

3.学习目的明确,但具有主观性和不协调性

对学生的问卷调查表明,73%的学生具有明确的学习目的。但是,通过对调查问卷的对比分析和对学生本人的考察,我们发现,学生的学习目的具有严重的主观性和不协调性。学生学习目的主观性突出表现在:他们已经认识到了未来进入城市就业或在农村非农产业就业的艰难性,但有67%的学生却表示不准备在农村务农。很明显,如此大的一个群体具有这个想法是极不现实的。此外,40%的学生希望自己以后在事业上能取得成功,但他们中48%的学生没准备接受高等教育,甚至不准备读高中中专,从而忽视了科学文化知识对于事业的发展所起的基础性作用。学生学习目的的不协调性主要表现为思想与行动的不协调。调查结果表明,33%的学生将准备在农村务农,但这部分学生在上劳动技术课时并不认真,平时也很少接触农业科技方面的资料。同时,37%准备考大学的学生中有相当多的人在学习上并没有显现出相应的积极性,而是呈现出一种消极等待的学习态度。

三、对调查结果的思考

(一)当前农村初中生的学习心理状况成因分析

当前农村初中生的学习心理状况,其主流是积极向上的,他们正在健康地成长,同时也存在消极的一面,不容忽视。

1.市场经济发展的影响

从宏观角度看,农村初中生深深地感触到了国家经济发展的快步伐,欣喜于辉煌的经济成就。调查结果显示,98%的学生对未来充满美好的向往,其中有82%的学生对“竞争”这一市场经济的本质属性了解较深。从微观角度看,市场经济在农村的逐步深入,使农业的生产结构、生产方式不断变化,而轰轰烈烈的农民打工队伍更使农村人的生活发生了质的变化。农村初中生对于这些变化极为兴奋,因为他们享受到了蕴藏其中的经济利益和文化利益,使他们不愿生活在农村,且幼稚地想及早结束学业而外出打工。

2.国家高等教育改革的影响

随着高等教育的改革,将有越来越多的人获得上大学的机会,以至于部分学生对考大学信心十足。但是,我国高等教育招生和分配制度的改革,对学生的负面影响也很大。调查结果表明,26%的学生认为家庭难以负担未来读大学的高额费用而放弃考大学的愿望;52%的学生认为大学不包分配而感到前途渺茫,从而在学习上漫无目的。需要特别指出的是,由于高等教育招生和分配制度改革的影响,使部分德、才兼备的学生感到迷茫和失望,并逐渐淡化了对学习的兴趣,失去了学习的积极性。

3.农村教育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影响

素质教育是一种突出生存能力和生活能力的教育。其对于学生的积极作用,是使他们认识到了具有真才实学、一技之长的重要意义,从而要求课堂教学更多地联系生活实际和生产实践,并自发地抵触以考试为中心和片面追求升学率的教学方式。其对于学生的消极作用,是使部分学生过多地追求学习的功利性,而忽视了学术性较强的文化课程的基础性意义。

4.家庭教育的影响

当前,农村初中生中有一部分是独生子女,处于一种相对优越的生活环境中,备受家人的宠爱,他们一般表现为意志不坚强,缺乏进取精神,耽于生活享受。值得注意的是,我们在接触众多的学生家长后,发现很多家长对学生的要求较低,且大多数侧重于纪律方面,而对学生提出考高中、特别是考大学要求的家长越来越少,从而在学习上对学生形成了一种内家庭松外学校紧的矛盾局面。

5.学校教育的影响

在农村教育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进程中,农村初中越来越重视特长教育和培养学生的个性。可是,由于资金和人才的制约,对于学生学习的纵向多层次和横向多目标需求无法满足,从而导致学生需求与学校教育之间的矛盾冲突。

6.教师的影响

在诸多的影响因素中,我们认为,教师对于学生的影响最直接、最持久、最有效。但当前的问题是,由于教师行为滞后,所以使教师的教育和教学工作对学生学习产生的制约和负面影响越来越大。

(二)形成健康的学习心理的对策

影响学生学习心理的因素非常复杂,因而帮助他们形成健康的学习心理的任务十分艰巨。为了适应改革开放新形势的要求,实现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的转轨,应积极地帮助农村初中生形成健康的学习心理。

1.增加投入,创造良好的教育教学环境

当前,农村学生已经感受到了社会进步的快节奏,初步了解了渗透于社会生活各个领域的高科技。但在日常的学习中,他们接触的却是落后的仪器设备、简陋的实验场所、过时的科技知识,这种强烈的反差必然使他们感到厌倦并产生抵触。因此,只有增加硬件和软件的投入,使仪器设备、实验场所、科技知识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才能对学生产生求知的诱惑和刺激。

2.帮助学生准确地了解和把握未来

由于主客观方面的原因,农村初中生对国家市场经济发展、高等教育改革、素质教育实施等的了解既不全面也不深入,所以有必要以专题报告的形式,向他们介绍国家市场经济发展所取得的辉煌成就和存在的困难以及未来的美好前景;向他们介绍高等教育改革中招生制度的合理性、科学性,收费制度的公平性、保护性,分配制度的灵活性、公正性;向他们介绍素质教育实施的具体内容、价值和未来取向,以帮助他们明辨是非,消除误导。

进行职业指导,帮助学生了解不同职业主要是务农 的特点、现状和发展趋势,从而使他们在学习期间确定自己的学习目标,在毕业时选择自己适合的就业岗位。

开设心理辅导课程,对学生进行学习动机、学习兴趣、学习能力、考试心理、学习适应性等内容的辅导是当务之急。

3.在普通教育中渗透职业教育,使农村初中生成长为适应农村经济发展要求的复合型人才

1986年,原国家教委等四部委联合召开的全国职业教育工作会议明确提出,农村教育“应该从办学为了升学转到以为本地区物质和精神文明建设服务为主,兼顾向高一级学校输送新生这个方向上来”。我们可以尝试在农村初中进行初中后职业教育——学期职业培训或“3+1”制的培训。但我们应该引以为鉴的是:传统的也是落后的农村职业高中教育,当前步入了关、停、并、转的恶劣境况。那么,在农村初中实施职业教育,则必须致力于追求教学内容的科技化和教学方法的科学化。

4.紧扣素质教育的主旋律,制定科学的课程教学计划和考核标准,主动适应学生的纵向多层次和横向多目标需求

为了真正体现素质教育的特点,在普教中渗透职教,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就必须进行课程改革,相对均衡各学科在教学时间上的比重,淡化各学科考核的学术标准,以使学生具有充足的时间和精力去进行各学科的均衡学习和最感兴趣的学科的强化学习。

初中生心理调查报告篇3

一、调查的具体目标和方法

?(一) 具体目标

1.农村初中生的学习心理现状

2.当前农村初中生的学习心理特点

3.当前农村初中生的学习心理成因及对策

(二)调查方法

1.问卷调查

学生问卷,内容涵盖教育价值观、学习态度、学习需求和学习目的四个方面。问卷调查在全乡中学进行,共发问卷361份,回收有效卷357份,接近理想的高校样本数。

2.座谈会及个案调查

整个调查共召开了两次教师座谈会,四次学生座谈会。这些座谈会,不仅为我们提供了大量生动的典型材料,而且为理性分析提供了基础。

二、调查结果分析

对学生问卷调查分析,以及多次教师、学生座谈结果显示,农村初中生的学习心理具有明显的时代特征。

?(一)农村初中生的学习心理现状分析

1.教育价值观

调查显示,大部分农村初中生具有较为明确的教育价值观。74%的学生认为学习的作用是提高自身素质,10%的学生认为学习的作用是为了考中专和大学,16%的初中生没有考虑。

调查还显示,农村初中生的教育价值观带有显着的经济社会特征。他们认为,农村青年的经济收入与受教育程度成正比,其中65%的学生认为高中?中专 毕业生挣钱多,25%的学生认为初中毕业生挣钱多,8%的学生认为小学毕业生挣钱多,只有2%的学生认为文盲能获得较高收入。

2.学习态度

调查结果表明,67%的学生对学习的热情较高,24%的学生对学习的热情中等,9%的学生害怕学习。这与他们“考中专或大学”意识淡化是相一致的。值得注意的是,害怕学习的学生数占相当份额。而且,我们在调查中还发现,90%的学生都有自己“最讨厌的课程”。学生害怕学习或讨厌某些课程的根本原因,一是与教师的教学方法紧密相关;二是与该课程的实用价值紧密相关。调查结果显示,86%的学生对与现实生活联系紧、实用性强的语文、数学、物理、化学、劳技学习热情较高,而对学术性较强的历史、地理、生物、英语不感兴趣。在学生讨厌的课程中,英语是初中的核心课程之一,有57%的学生认为“英语对于我们以后的生活几乎没有用处”。

3.学习需求

当前,“特长”是师生共同关心的热门话题,许多教育工作者甚至把“特长”看做是“素质教育”的代名词?对于这一认识的争议性,不属本文讨论的范畴 。在调查中我们发现,大部分学生对“特长”有正确的认识,其中,92%的学生有自己感兴趣的目标,且有52%的学生希望得到教师的指导。同时,78%的学生希望在劳技课、活动课上学到较多的、实用的农业科技知识,使之能对他们以后的工作有所帮助。

在对调查结果的整理中,我们得到了一组令教师们震惊的数据,52%的学生认为“学校老师能满足自己的学习需求”,48%的学生认为“学校老师能力有限,希望得到名师指点”。对于这一结果,也许我们对信息的有效度产生怀疑,或者强调它的地域性特点,但需要特别指出的是,“教师行为滞后”已经得到越来越多的学生的认同,并越来越严重地影响着他们的学习。

4.学习目的

调查结果表明,对于初中毕业后的打算,55%的学生选择读高中或中专,18%的学生选择就业,27%的学生还没有考虑。有读大学愿望的占37%。

初中学生对于“务农”的态度是我们调查的重要目标之一。调查结果表明,农村初中生大部分不愿意务农,其比例随年级变化,且该心态呈现出一种特殊的波动,其波动特点为:初一为69%,初二为58%,初三为72%。

?(二)当前农村初中生的学习心理特点

调查显示,当前农村初中生的学习心理与以往农村的初中生的学习心理相比,有明显不同。

1.教育价值趋向多元化、务实化、功利化

自己跳出“农门”,走向城市。他们中的大部分人已经认识到了教育的重要价值在于帮助他们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使他们掌握生存、生活所需的基本的文化科学知识,以增强自己在未来社会的竞争能力。在此基础上,部分家庭经济条件较好且成绩优秀的学生则致力于追求大学教育。

初中生心理调查报告篇4

世界卫生组织将“青少年”的年龄范围界定为10~19岁。青少年和成年人相比死亡率很低,是相对体质健康的一组人群,但心理健康问题容易被忽略。青少年的健康问题不是以患病率或死亡率的形式表现出来,而是与青少年的不良行为密切相关,如吸烟、酗酒、滥用药物、性行为以及自杀、暴力等。这些行为直接或潜在地威胁着青少年的健康,甚至影响终生或危及社会。南京师范大学和江苏省心理学会在2008年、2010年两次对江苏青少年心理健康进行了调查,年龄段涵盖了小学、中学和大学。调查情况表明:初中前后孩子出现心理问题的严重程度,比初三和高三学生更高!

初中前后出现严重心理问题比例最高目前,我国青少年的自杀率持续上升,且表现出明显的低龄化趋势。从这两次调查数据来看,自残、自杀、情绪低落、反社会行为更多的表达在青春期,跟升学的关联度并不高。调查显示,初高中升学前后带来失眠、焦虑的问题比较多,但出现严重心理问题的并不多。而读初中前后的孩子出现严重心理问题的比例最高。比如有的孩子会自残,用刀片伤害身体,轻一点的在手背上划,重的在肉多的地方划,更严重的用烟头烫。这个问题过去是被忽视的,社会更关注升学带给孩子的压力,其实升学本身带来的压力是有限的,青春期心理健康教育更加重要。

每周补习8小时以上的心理问题发生率高调查发现,一周内补习时间不到1小时的心理问题发生率为4.7%,补习1~2小时的心理问题发生率降为2.7%,3~4小时为4.3%,5~6小时为3.5%,补习7~8小时为4.9%。补习8小时以上的学生心理问题发生率高达9.2%。

女生失眠率明显超过男生调查发现,中考、高考前后学生的失眠发生率会明显上升。女生失眠现象显著高于男生,女生在初三以前表现出随年级上升而增高的趋势,进入大一后失眠现象最严重,之后开始下降;男生则在高三和大三时期失眠现象最严重。心理学专家认为,失眠是面临升学考试的孩子们产生的应急反应,准确地说是一种适应方式。因为碰到高考会紧张,因此睡不好觉,这是再正常不过的事情,不必因为担心睡不好影响考试而服用安眠药。

两成中小学生想过离家出走在离家出走率一项中,24.6%的中小学生曾想过离家出走,男女生报告率分别为23.7%和25.3%,无明显性别差异。调查发现,离家出走意念与和兄弟姐妹一起生活的处境呈显著负相关,即有兄弟姐妹一起生活的学生,不太可能会产生离家出走的意念。

父母关系差,孩子容易出问题中小学生心理问题发生率与父母之间关系好坏有极显著的关系,父母关系越差则儿童越容易产生心理问题。而大学生受父母关系影响较小,心理问题发生率与父母关系无显著关系。

重组家庭男孩最易“绝望”调查数据表明,江苏10.5%的孩子曾长时间感到伤心绝望,低于全国平均水平16.9%。“绝望”情绪在初中阶段,女生报告率高于男生;高中阶段,男生报告率显著高于女生;进人大学阶段,男生报告率在大四达到顶峰,女生在大三时期报告率显著上升。此外,来自重组家庭的男生绝望情绪报告率最高,达到32.1%,这与全国的研究结论是一致的。

初中生心理调查报告篇5

【关键词】情感;虐待;对比研究;学生

【中图分类号】R179R395.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0-9817(2009)11-0994-04

儿童虐待(childabuse,Ca)是近年来国内外高度关注的问题之一。虐待对儿童的躯体和心理都会造成一定的伤害,受虐儿童的近期表现主要是极度自卑、焦虑、抑郁、自尊降低等,有的甚至有自杀意念和自杀行为[1];长期可以影响儿童的人格发展,出现一些特质的人格,如人格、边缘性人格等[2]。为了解合肥市中学生虐待现状及其流行特征,笔者根据1999年世界卫生组织对儿童虐待的定义,对合肥市中学生的情感和躯体虐待情况进行了调查,旨在为制定儿童虐待的干预措施提供依据。

1对象与方法

1.1对象抽取合肥市市区5所全日制普通中学;初一、初二各选取12个班级,高一、高二各选26个班级,共76个班级,以被抽取班级中所有的学生作为调查对象,共发放问卷3846份,剔除不符合要求问卷48份,实际获得有效问卷3798份,有效率为98.7%。初中生1133名,其中男生608名,女生525名;高中生2665名,其中男生1326名,女生1339名。平均年龄为(15.42±1.62)岁,主要集中于12~18岁,占99.5%。

1.2方法

1.2.1调查内容中学生一般情况调查性别、年龄、年级、是否独生子女、家庭人均收入、家庭类型、父亲文化程度、父亲工作地点、父亲和自己的血缘关系、母亲文化程度、母亲工作地点、母亲和自己的血缘关系、自评学习成绩等级、过去1a里父母是否有争吵或打架等情况。

情感与躯体虐待采用Straus[3]编制的亲子冲突策略量表(parent-ChildConflicttacticsScales,CtSpC)中的情感、躯体虐待子量表进行调查,包括4个方面:情感虐待、轻度躯体虐待、中度躯体虐待、重度躯体虐待。该量表回顾性调查过去1a中情感、躯体虐待发生的次数(共分为7级,分别为过去的1a里发生了1次、2次、3~5次、6~10次、11~20次、20次以上和从未发生);评分标准为过去的1a里发生了1次为1分,2次为2分,3~5次为4分,6~10次为8分,11~20次为15分,20次以上为25分,从没有发生为0分。

中学生情感虐待、轻度躯体虐待、中度躯体虐待和重度躯体虐待的操作性定义为:被调查对象自填曾遭受1种或1种以上CtSpC中所陈述的儿童虐待状况,即得分大于或等于1,为发生该种类型虐待;如果得分为0,则为未发生该种类型虐待。

1.2.2调查方法调查员使用统一指导语,以班级为单位,组织学生在课堂上独立完成;调查为不记名调查,整个调查过程充分考虑保护学生的隐私。问卷本着自愿原则填写,可以退出;问卷当场发放,答完后由调查员当场收回。

1.2.3数据管理与统计分析采用epiData3.1建立数据库,用SpSS10.0进行数据分析,双侧检验,α=0.05。统计推断采用χ2检验和趋势χ2检验。

2结果

2.1中学生情感及躯体虐待的报告率及年平均发生次数情感虐待的报告率(prevalence)为81.1%(3082/3798),其中“对你大喊大叫”条目报告率最高,为67.6%;“诅咒你”条目报告率最低,为14.7%。躯体虐待总的报告率为55.1%(2092/3798),其中“用手掌打你的四肢如你的手、胳膊或腿等”条目报告率最高,为34.7%(1319/3798),而“故意用燃烧物或热液体烫你(如烟头或开水)”条目报告率最低,为2.2%(85/3798);轻度躯体虐待的报告率为48.3%(1833/3798),中度躯体虐待的报告率为39.5%(1499/3798),重度躯体虐待的报告率为9.8%(372/3798)。

情感虐待报告的年平均发生次数为13.8次,其中“对你大喊大叫”条目报告的次数最高,年平均为8.2次;最低的为“说要将你赶走或踢出家门”条目,年平均为4.0次。躯体虐待报告的年平均发生次数为11.6次,其中“扭、捏、拧或掐你”、“故意用燃烧物或热液体烫你(如烟头或开水)”2条目最高,均为5.3次,“用皮带、木棍或一些坚硬的物体抽打你的屁股”年平均发生次数最低,为4.1次。

2.2不同性别中学生情感及躯体虐待的报告率男生情感虐待报告率为80.5%,女生为81.8%,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男生躯体虐待报告率为55.8%(1079/1934),女学生为54.3%(1012/1864),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而中度和重度躯体虐待的报告率男学生(41.2%,11.3%)均高于女学生(37.7%,8.2%),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4.711,p=0.030;χ2=10.428,p=0.001);轻度躯体虐待的报告率在性别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2.3不同年龄中学生情感及躯体虐待报告率见表1。

不同年龄中学生情感及躯体虐待的报告率不同。情感虐待、轻度躯体虐待、中度躯体虐待和重度躯体虐待报告率在不同年龄间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并且都有随着年龄的增长逐渐下降的趋势,经趋势χ2检验,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

2.4不同性别、不同年级中学生情感及躯体虐待的报告率情感虐待无论男生还是女生,高中生的报告率均低于初中生,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在躯体虐待中,轻度躯体虐待和中度躯体虐待无论男学生还是女学生,高中生的报告率都低于初中生;而在重度躯体虐待中,“故意用燃烧物或热液体烫”初中和高中的报告率在男生和女生之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其他条目初中生均高于高中生(p值均

2.5不同家庭情况、学习成绩中学生情感及躯体虐待的报告率独生子女情感虐待、轻度躯体虐待、中度躯体虐待和重度躯体虐待的报告率均高于非独生子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家庭人均收入不同的学生情感虐待报告率不同,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其中家庭人均年收入中下等的学生报告率最高,轻度躯体虐待、中度躯体虐待和重度躯体虐待报告率在不同家庭人均收入的学生间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单亲家庭轻度躯体虐待、中度躯体虐待和重度躯体虐待的报告率均高于双亲家庭及其他家庭类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而情感虐待报告率在不同家庭类型的学生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不同学习成绩的学生情感及躯体虐待报告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且学习成绩越差,情感及躯体虐待报告率越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见表3。

父亲文化程度不同的学生情感虐待报告率不同,父亲的文化程度越高,情感虐待的报告率也越高,但轻度躯体虐待、中度躯体虐待和重度躯体虐待报告率在不同父亲文化程度学生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母亲在外地工作与不在外地工作的学生情感虐待的报告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家庭中父母发生吵架或打架的学生其情感虐待、躯体虐待的报告率均高于家中父母没有发生吵架或打架的学生,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父亲与自己血缘关系不同的学生、母亲与自己血缘关系不同的学生情感虐待、躯体虐待报告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见表4。

3讨论

1999年世界卫生组织对儿童虐待做了以下描述:儿童虐待是指在相关责任、义务和能力的条件下,各种形式的躯体和(或)精神的折磨、待、漠视、放任、商业的或其他形式的剥削,并导致儿童的健康、生存、发展以及尊严受到实际或潜在的伤害[4]。儿童虐待一直是一个全球问题,危害性很大,虐待对儿童造成的伤害,特别心理创伤往往是灾难性的。有研究表明,1,2次的虐待即可构成童年期创伤性体验,印刻在儿童长时间记忆或潜意识中,有些儿童可出现创伤后应激障碍(posttraumaticstressdisorder,ptSD)[5]。儿童躯体虐待是导致自杀重要的危险因素[6],而严重的躯体虐待与反复的自杀行为有关[1]。成年胃肠道紊乱和偏头痛也与儿童期躯体虐待有关[7]。因此,加强对儿童虐待的研究具有重要的实际意义。

目前国内对儿童虐待的测量大部分都使用自编量表,测量的信度和效度受到一定的影响,且各项研究结果儿童虐待的报告率相差较大,难以和国内外的同类研究比较。本次调查选用CtSpC对中学生的躯体及情感虐待进行调查,该量表被众多国外学者用于儿童虐待的评价,我国香港的政府部门也用该量表对儿童受虐情况进行调查。国内一些学者使用该量表对儿童虐待情况进行调查[8-10],其情感虐待分量表Cronbach系数为0.72,躯体虐待分量表Cronbach系数为0.83[9]。

在本次调查的3798名中学生中,情感虐待的报告率较高(81.1%),高于杨林胜等[10]的报告结果;其差异可能与地区间的差异有关。而Hamarman等[11]认为,儿童情感虐待的含义不明确,从而导致医学和法律方面的定义混乱,如美国各州报告的情感虐待甚至有300倍的差异。调查显示,合肥市有55.1%的中学生在过去的1a里受到过躯体虐待,低于杨林胜等[10]对长沙地区儿童调查的结果(62.4%),与香港的结果[12]相近。轻度、中度和重度躯体虐待均低于长沙地区儿童的调查结果,特别是重度躯体虐待,也低于挪威的一项调查结果(18%)[1],但高于英国的一项调查结果(7%)[13]。考虑到本次研究的对象平均年龄比其调查对象的平均年龄高,而随着年龄的增长,儿童受虐率是逐渐下降的[10],两地结果的差异一方面可能与调查对象的年龄有关,另一方面可能反映的是不同地区间的差异,同时文化背景如种族的不同也会影响躯体虐待的报告率[14]。

本次调查情感虐待和轻度躯体虐待在性别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这与我国学者早期的研究结果[15]一致。我国多数研究显示,男童躯体虐待的发生率要高于女童[10,12];一项对成年男性和女性的回顾性调查也发现,儿童期躯体虐待经历男性要明显高于女性[16]。本次研究结果显示,中度躯体虐待和重度躯体虐待男生要高于女生。不同年龄学生情感虐待和躯体虐待的报告率不同,随着年龄的增高,情感虐待和躯体虐待的报告率呈下降趋势。初中和高中的学生情感虐待和躯体虐待的报告率比较,高中生明显低于初中生。

有研究表明,父亲丧失与儿童躯体虐待有关[17];陶芳标等[18]也指出,单亲家庭是重度和中度躯体虐待的危险因素。本次研究显示,单亲和双亲家庭的学生情感虐待与躯体虐待的发生均有差异,单亲家庭明显高于双亲家庭的学生。虽然国内一些学者认为儿童躯体、情感虐待与是否独生子女没有明显的关联[19],但本次研究发现独生子女更容易受到父母情感和躯体虐待。可能是独生子女家庭父母对子女的期望值很高,把希望都寄托在子女的身上,加上中国传统的教育方式,一旦子女的表现没有达到自己的期望值时,容易发生虐待事件。香港的一项研究也显示独生子女更容易受到父母的情感虐待[12]。

在父母亲的文化程度是否会与儿童虐待有关方面,国内学者大多认为它们之间没有明显关联[19,20],本次研究结果与之基本一致,儿童情感及躯体虐待在父母不同文化程度间没有明显差异。有研究显示,居家面积较小的家庭发生躯体虐待的危险性大[10]。本次研究发现,家庭经济条件与儿童躯体虐待没有明显关联。但值得一提的是,经济条件特别差的家庭情感虐待的发生反而要低于经济条件较差的家庭,这可能与家庭中父母在物质条件不足的情况下更加注重情感关爱有关。

由此可见,儿童虐待是一个常见问题。为了保护儿童权利,可以在社区和学校开展预防儿童虐待的宣传工作及其相关研究,提高公众保护儿童意识,为受虐儿童提供健康服务。

4参考文献

[1]YStGaaRDm,HeStetUni,LoeBm,etal.isthereaspecificrelationshipbetweenchildhoodsexualandphysicalabuseandrepeatedsuicidalbehavior?Childabusenegl,2004,28(8):863-875.

[2]于宏华,傅文青,姚树桥,等.B群人格障碍与童年期被虐待经历的关系.中国心理卫生杂志,2006,20(6):388-391.

[3]StRaUSma,HamBYSL,FinKeLHoRD,etal.identificationofchildmaltreatmentwiththeparent-ChildConflicttacticsScales:developmentandpsychometricdataforanationalsampleofamericanparents.Childabusenegl,1998,22(4):249-270.

[4]woRLDHeaLtHoRGaniZation.Reportoftheconsultationonchildabuseprevention.Geneva,1999:29-31.

[5]DUnCanRD,SaUnDeRSBe,KiLpatRiCKDG,etal.ChildhoodphysicalassaultasariskfactorforptSD,depression,andsubstanceabuse:findingsfromanationalsurvey.amJorthopsych,1996,66(3):437-448.

[6]JoineRteJR,SaCHS-eRiCSSonnJ,winGateLR,etal.Childhoodphysicalandsexualabuseandlifetimenumberofsuicideattempts:apersistentandtheoreticallyimportantrelationship.BehavResther,2007,45(3):539-547.

[7]GooDwinRD,HoVenCw,mURiSonR,etal.associationbetweenchildhoodphysicalabuseandgastrointestinaldisordersandmigraineinadulthood.amJpublicHealth,2003,93(7):1065-1067.

[8]许晓君,陈维清,韩珂,等.广州市初中学生家庭虐待流行现状分析.中国学校卫生,2008,29(6):515-516,518.

[9]沈桃.婚暴虐生率之初探――以南投例.中心理生刊(台湾),2006,19(4):331-363.

[10]杨林胜,赵淑英,尹逊强,等.家庭中儿童躯体虐待及影响因素分析.实用预防医学,2004,11(2):242-244.

[11]HamaRmanS,popeKH,CZaJaSJ.emotionalabuseinchildren:variationsinlegaldefinitionsandratesacrosstheUnitedStates.Childmaltreatment,2002,7(4):303-311.

[12]tanGCS.therateofphysicalchildabuseinChinesefamilies:acommunitysurveyinHongKong.Childabusenegl,1998,22(5):381-391.

[13]LaZenBatta,FReemanR.Recognizingandreportingchildphysicalabuse:asurveyofprimaryhealthcareprofessionals.Jadvnurs,2006,56(3):227-236.

[14]iBaneZeS,BoRReGoJJR,pemBeRtonJR,etal.Culturalfactorsindecision-makingaboutchildphysicalabuse:identifyingreportercharacteristicsinfluencingreportingtendencies.Childabusenegl,2006,30(12):1365-1379.

[15]孟庆跃,刘肖柱,王健,等.父母忽视、训斥和体罚儿童的频度研究.中国社会医学,1994(2):44-46.

[16]tHompSonmp,KinGReeJB,DeSaiS.Genderdifferencesinlong-termhealthconsequencesofphysicalabuseofchildren:datafromanationallyrepresentativesurvey.amJpublicHealth,2004,94(4):599-604.

[17]GUteRmannB,LeeY.theroleoffathersinriskforphysicalchildabuseandneglect:possiblepathwaysandunansweredquestions.Childmaltreatment,2005,10(2):136-149.

[18]陶芳标,叶青,Soon-dUCKKim,等.青少年童年期反复身体和情感虐待经历及其相关因素研究.中国学校卫生,2006,27(4):310-314.

[19]陈晶琦.391名大学生儿童期躯体情感虐待经历及其对心理健康的影响.中国校医,2005,19(4):341-344.

初中生心理调查报告篇6

【关键词】因特网;行为,成瘾;流行病学研究;学生;城市

【中图分类号】R395.6G479【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0-9817(2008)08-0699-02

计算机和互联网的迅速发展,给人们开辟了一条崭新的学习、交流等便捷的途径。但人们在享受网络这把“双刃剑”带来便利的同时,也不得不面对它带来的负面影响。“网络成瘾”就是不容忽视的、全球性的负面影响之一。网络成瘾是指在无成瘾物质作用下的上网行动冲动失控,表现为由于过度使用互联网,导致个体明显的社会、心理功能损害[1]。在我国,青少年学生因沉迷于网络而无法正常学习和生活,甚至因上网而引起的恶性事件时有发生。为了解河南省城市中学生网络使用情况,引导学生正确使用计算机网络,预防青少年网络成瘾行为,河南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于2004年11月-2005年10月进行了此次调查,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1对象与方法

1.1对象按照城市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在河南省4个省辖市采取分层整群抽样方法,首先将各省辖市市区内中学按照类型分为普通中学(含初中、高中)、重点中学(含初中、高中)、职业高中,采用系统抽样方法抽取调查学校;然后采用简单随机抽样方法,在每个年级随机选取2~3个班,以所选取班级的所有学生为调查对象。共调查学生12860名,获得有效问卷12641份,问卷有效回收率为98.3%,其中男生6076名(48.1%),女生6565名(51.9%);初中生5080名(40.2%),高中生7561名(59.8%)。年龄最小13岁,最大19岁。

1.2方法采用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制定的“中国青少年健康相关行为调查问卷”。问卷内容包括影响健康的行为和不良生活方式,网络使用情况及网络成瘾行为是其中一部分调查内容。由经过培训的各省辖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学校卫生专业人员担任调查员,在学校保健教师的配合下,组织学生以班级为单位进行无记名问卷调查,班级教师不在现场,允许学生对不愿回答的问题不予填写,并声明对学生填写资料进行保密,整个调查过程采取严格的质量控制措施。

网络成瘾诊断标准:根据Young[2]网络成瘾诊断量表:(1)过去7d内,平均每天上网超过4h;(2)不上网时,仍在想网上的内容;(3)因不能上网而感到无聊、焦虑;(4)期望上网时间比目前更长;(5)上网的时间经常超过预期;(6)想不上网,但无法自控;(7)因上网不能完成作业或干脆逃学;(8)向家长、同学、教师隐瞒上网事实;(9)因上网与教师或家长发生冲突;(10)借上网以摆脱困境、抑郁、无助或焦虑情绪。根据Young使用的网络成瘾诊断标准,结合本次调查实际情况,将(2)~(10)指标中出现4项及4项以上者定为网络成瘾行为倾向,将必须出现(1)和至少(2)~(10)指标中的4项者,称为网络成瘾。

1.3统计分析调查数据采用epiData软件进行录入,并采用双录入法对录入数据进行核查,以保证录入数据的准确可靠,运用SpSS12.0进行统计分析。

2结果

2.1上网情况被调查的12641名中学生总上网报告率为76.2%。男生上网率为82.2%,女生为70.7%(χ2=227.126,p<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初中生有上网行为的占71.0%,高中生有上网行为的占79.7%(χ2=126.955,p<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重点中学(含初中、高中)、普通中学(含初中、高中)和职业高中学生的上网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52.162,p<0.01);按年级分组,随着年级升高,学生上网率有增加趋势。见表1。

2.2长时间上网情况城市中学生在过去7d里,平均每天上网时间为1h的报告率为9.9%,2h的报告率为7.2%,3h的报告率为2.9%,4h的报告率为4.1%。

2.3上网目的城市中学生上网目的中最普遍的是聊天,占70.1%;其次是多媒体娱乐,占66.3%;上网玩游戏占53.2%,通过上网浏览新闻或其他信息占47.6%,查阅学习资料的占43.6%;另外,利用网络下载软件、收发电子邮件、参加BBS论坛的中学生分别占23.9%,23.7%和20.7%;有其他目的的中学生占11.3%。

2.4网络成瘾行为网络成瘾倾向报告率为12.2%,男生为18.8%,女生为6.1%,男生明显高于女生(χ2=476.40,p<0.01);初中生为10.5%,高中生为13.3%,高中生报告率明显高于初中生(χ2=22.279,p<0.01)。

网络成瘾报告率为2.4%,男生为3.8%,女生为1.1%,男生明显高于女生(χ2=102.162,p<0.01);初中生为2.1%,高中生为2.6%,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2.686,p>0.05)。

2.5网络成瘾各项指标出现情况网络成瘾行为中,最高的前3项依次为“期望上网时间比目前更长”、“上网的时间经常超过预期”、“不上网时,仍在想网上的内容”。见表2。

2.6网络成瘾和学习成绩的关系网络成瘾倾向报告率,学习成绩好者为9.1%,成绩中等偏上者为8.3%,成绩中等者为11.1%,成绩中等偏下者为16.8%,成绩差者为22.2%。

2.7不同家庭类型和网络成瘾行为的关系父母健全家庭中学生网络成瘾倾向报告率为11.9%,父母非健全家庭为14.8%(χ2=9.952,p<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3讨论

截至2007年6月,中国网民总人数达到1.62亿,仅次于美国(2.11亿),位居世界第2,网民年龄结构表现出极强的年轻化特征,网民中学生比例很高(36.7%),绝对数量接近6000万[3]。本次调查结果表明,河南省城市中学生的上网报告率为76.2%,其普及程度与合肥市高中生上网率(75.3%)接近[4]。

学生上网目的中最多是聊天,其次是多媒体娱乐和玩游戏,这与其他报道[5]类似。目前中学生对互联网的使用存在较为严重的失衡现象,更追求网络交友和娱乐功能,上网内容层次不高。如何丰富中学生课余文化生活,引导他们正确、合理使用互联网,使青少年学生更多地关注和应用对学习的辅助功能,从网上获取健康、科学的知识,是当前青少年教育面临的重要课题。

本次调查采用网络成瘾倾向和网络成瘾2项指标,能更为全面、真实地反映河南省城市中学生群体发生网络成瘾行为的特征。网络成瘾的报告率虽然仅为2.4%,但网络成瘾倾向报告率高达12.2%,说明网络成瘾行为作为精神成瘾行为之一,对河南省城市中学生的危害还是相当高的,值得高度关注。

调查结果显示,河南省城市中学生无论上网率,还是网络成瘾率,男生均高于女生,说明不同性别中学生自我约束能力不同[6];网络成瘾行为已对城市中学生的学习成绩产生负面影响;父母非健全家庭中学生网络成瘾倾向和网络成瘾的报告率均明显高于父母健全家庭的中学生。网络成瘾行为已影响青少年的学习和身心健康,导致现实生活中人际关系、社会交往受挫,甚至引起与家长、教师的冲突[7-9]。

综上所述,河南省城市中学生上网行为已非常普遍,城市中学生已经有一定数量的网络成瘾及网络成瘾倾向者,并且网络不当使用行为的负面效应比较明显,其影响因素是多方面的。家庭、学校、社会应高度重视不当使用网络对青少年学生产生的危害,根据青少年自身的特点,对中学生上网行为进行必要的监督;政府加强对网吧的监管,更重要的是对他们进行正确的教育和引导,采取综合性干预措施,及时引导青少年正确合理运用网络。

4参考文献

[1]林绚晖.网络成瘾现象研究概述.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2002,10(1):74-76.

[2]YoUnGKS.additiontotheinternet:acasethatbreaksthestereotype.psycholRep,1996,79(3pt1):899-902.

[3]CnniC(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2007:8,50.

[4]谢雯,方东玲,李晓驷,等.合肥市男女高中生上网情况调查.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07,15(3):205-207.

[5]江光荣,胡姝婧,韦霞霞.武汉市中学生网络成瘾行为分析.中国学校卫生,2007,28(2):121-122.

[6]姚应水,高尘,周访华,等.大学生网络使用及网络成瘾的流行病学研究.中国学校卫生,2006,27(10):844-846.

[7]张兰君.大学生网络成瘾倾向多因素研究.健康心理学杂志,2003,11(4):279-280.

[8]季成叶,主编.中国青少年健康相关/危险行为调查综合报告2005.北京:北京大学医学出版社,2007:139-144.

初中生心理调查报告篇7

【关键词】暴力;对比研究;学生;精神卫生

【中图分类号】R395.6R17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9817(2011)09-1078-03

暴力已成为世界范围内重要的公共卫生问题。是15~44岁人口的主要死因之一。校园暴力作为暴力行为的一种特殊形式,是指发生在校园内外、施加于学校成员(学生和教师)的能导致身体和心理伤害的行为。青少年是校园暴力的高危人群。伴随青春期发育、体能增强,行为能力提高,但情绪不稳定,易受益惑,加之同伴影响力增加,反权威、寻求独立等特征,青少年最易成为暴力的受害者,同时往往也是暴力的始作俑者。据wH0对48个国家资料的统计,各种形式校园暴力的年发生率高达60%。为了解柳州市中学生校园暴力行为发生的现状及影响因素,为制定干预措施提供科学依据,笔者于2009年3-4月进行了本次调查,现报道如下。

1 对象与方法

1.1对象以柳州市区中学生为研究对象,采用分层整群抽样方法,随机抽取柳州市全日制中学15所(普通高中3所,重点高中3所,职业高中3所,普通初中4所,重点初中2所),每所学校随机抽取4个班,共调查学生3285名,收回有效问卷3173份,有效应答率为96.59%。年龄12~22岁,平均(15.18±1.82)岁。汉族学生1664名,壮族学生1277名,其他民族学生232名;男生1339名,女生1834名;重点高中、普通高中、职业高中、重点初中、普通初中人数分别为597,699,577,471和829名。

1.2方法使用“中国城市青少年健康相关行为调查问卷”进行现场调查。问卷内容包括易导致伤害的行为、不健康、网络成瘾行为、物质成瘾行为、缺乏运动锻炼行为以及不良饮食行为共6个方面。本文只对暴力及校园暴力行为倾向的发生情况进行分析。暴力及校园暴力行为倾向由9项指标组成,分别从躯体暴力、言语暴力、性暴力、情感忽视、不安全感等不同侧面来反映。

由研究者和经过培训的柳州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学校卫生专业人员担任调查员,在学校校医和班主任的配合下,组织学生以班级为单位进行无记名问卷调查。统一发放问卷,限时统一回收,学生独立完成。

1.3暴力定义采用wHo关于暴力的定义:蓄意运用躯体的力量或权力,对自身、他人、群体或者社会进行威胁或伤害,造成或极有可能造成损伤、死亡、精神伤害、发育障碍或权益剥夺的行为。校园暴力倾向包括发生在校内、上下学途中,学校组织的活动及其他所有与校园环境相关的暴力倾向行为。本研究将“凡遭遇过1次或1次以上暴力事件者”定义为1例暴力事件的受害者。

1.4不良心理一情绪障碍集聚判定标准

由以往12个月中发生的不良心理一情绪问题组成:“孤独感”、“学习压力”(因学习负担或成绩而心情郁闷)、“失眠”(担心某事)、“伤心绝望”(持续2周以上且停止日常活动)、产生自杀意念5项指标中“经常”或“总是”答案的为阳性,同时有2项以上指标为阳性的为不良心理一情绪障碍集聚。

1.5数据录入和分析使用epiData3.0软件进行数据录入,SpSS13.0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调查数据进行双录入,计算各项相关危险行为发生的频数和百分率,百分率之间的比较采用X2检验。

2 结果

2.1不同性别学生校园暴力行为的流行现状被调查的3173名学生在过去1a中有2020人在校园或往返学校的路途中遭遇暴力,发生率为63.66%,其中男生为71.40%(956/1339),女生为58.02%(1064/183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59.33,p

2.2不同类型学校学生校园暴力行为流行现状被调查的3173名学生中,初中生、高中生、职业高中学生暴力行为发生率分别为69.31%(901/1300),55.63%(721/1296),68.98%(398/57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61,08,p

2.3不同类型家庭学生校园暴力行为流行现状根据长期与被调查对象共同生活的家庭成员的组成情况,将学生家庭分为核心家庭、大家庭、单亲家庭、重组家庭与隔代家庭(长期和学生共同生活的家庭成员中没有父母亲)5种类型。重组家庭和单亲家庭是暴力行为发生的主要人群,不同类型家庭学生暴力行为的报告率见表2。

2.4有暴力行为学生不良心理一情绪障碍集聚情况有打架(躯体暴力)的学生同时伴有2种以上不良心理一情绪障碍集聚的占31.12%,无打架行为的为19.3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39.77,p

2种以上不良心理一情绪障碍集聚的占54.40%,无被恶意取笑行为的为19.4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124.99,p

3 讨论

校园暴力已成为全社会不可忽视的社会问题之一。有文献报道,在我国中学校园内,以斗殴打架、勒索财物等为典型表现形式的校园暴力有蔓延发展的趋势;另外,语言讥讽、歧视等非典型的暴力形式也普遍存在。

调查显示,柳州市中学生校园暴力的发生率为63.66%,其中言语暴力所占的比例最高,为46.52%;躯体暴力、犯和抢掠占了43.59%。不论是哪种类型的暴力,都会对青少年的身体健康、生长发育以及心理造成实际或者潜在的伤害。

调查结果显示,各种类型的暴力事件发生率存在明显的性别差异,均是男生高于女生,可能与男生的生理特点有关。一方面由于男女生暴力的表现形式不同,面对冲突时男性倾向于采用武力解决,而女性倾向于采用间接的语言形式解决,比如疏远、排斥、诽谤等;另一方面男性的社会角色鼓励其采取武力攻击。可见男生是校园暴力的高危人群,也是重点预防的对象。

破碎家庭的子女缺少温暖环境,自卑心强,格外易将所有的挫折和批评(即使明知是善意的)都当成是对自己人格的“诋毁”,从而激发强烈的暴力行为动机。单亲或重组家庭的孩子遭受暴力的报告率明显高于其他类型家庭,可能由于家庭的不完整,缺乏来自家庭的情感支持和安全保障,成为弱势人群,从而导致暴力概率增加。

暴力行为随着年级的增高而下降,可能一方面因为随着年级的增长,被施暴的同学逐渐摆脱了身体上的弱势,从而减少了暴力行为发生的概率,提示应对低年级学生进行早期干预。

初中生心理调查报告篇8

在课堂内外创刊30周年之际,一直关注青少年成长状况的该社推出了2013年中国青少年成长调查报告,相关数据形式,青少年的心理健康教育问题,网络游戏以及兴趣爱好、假日游玩、消费等成为当今青少年关注的重点。课堂内外杂志社总编辑、调查报告的总撰稿人徐永恒介绍:这次的调查报告,基本反映了90后青少年学习、生活、心理等成长的方方面面,对家长、教育工作者和社会了解目前他们的成长状态中有很好的帮助。

调查全面,学生参与度高

据悉,这次调查方式为问卷式,分别在《课堂内外》小学版、初中版、高中版上刊登调查问卷,同时,在课堂内外官方网站设立2013中国小学生成长状态调查专区,点击后进入相应的问卷调查栏目。问卷的统计采取随机抽样统计。另外,通过网上调查专区填写问卷的,其调查数据自动进入信息统计库。这部分青少年必须是有上网条件和上网时间。调查数据显示,他们往往来自城市和城镇,在周末集中上网的比例很高。一些青少年在回寄问卷的时候特别写信说明,家里有电脑可以上网,但因为住校上网受限制,或者上网填写问卷需要注册,不如直接寄信来方便。

2013年青少年成长调查从今年1月开始到9月30日结束,共回收邮寄以及网络有效问卷超过十万分。采样范围包括中国内地所有地区,来自生活于城镇、中小城市和大城市的问卷占大多数,其调查结果主要反映了这部分青少年的基本情况和自我认知。

网络游戏并不是狼来了

调查结果显示,当今中小学生对于网游的选择上更加趋于理性,每周玩两个小时网游或者基本不玩的小学生占到了64.21%,这一选项在初中是84.30%,高中生则达到了88.37%。

66.67%的小学生、72.36%的初中生和62.06%的高中生认为网络游戏休闲娱乐,不沉迷就好。网络游戏在中学的盛行度并不像传说中那么严重。

韩寒不敌郭敬明,鲁迅成为中学生最喜欢的现当代作家

与80后和90后作家之间的竞争相比,现当代作家之间的选择则显得平和许多,初中阶段的前三名分别为鲁迅(50.75%)、冰心(39.20%)、朱自清(29.40%),高中段的鲁迅仍旧成功成为第一(33.87%)、余秋雨则以21.37%的支持率紧追其次,金庸的排名是第三,支持率为19.19%。

90后消费更显理性,国货整体不如国外品牌

在消费分栏调查中,71.10%的高中生和68.86%得初中生认为质量是第一位的,价格其次,但在外形、款式与功能上,初中生更注重前者,说明针对初中生的产品在外形设计上要更加前卫时尚,满足他们追求酷的性格特点。高中生则没有太多区别。

在同时的2013中国青少年成长状态调查排行榜可以看出,在消费领域,在休闲衣物、食品等方面,国货整体支持率要高于过国外品牌,出电脑品牌外,绝大多数电子消费类产品均是洋品牌的天下,而国货品牌仍未得到学生的信任和喜爱。

多数中学生承认自己在生活学习中有消极心理

在关于心理方面的调查中,68.49%的初中生和78.11%的高中生认为自己心理比较健康,但有时会有一些消极思想。其中69.75%的初中生和67.84%得高中生认为已普遍出现过焦虑情绪的体验,同时,来自身边人的影响(尖子生、学习竞争、找不到朋友)给他们的心理带来很大压力,个别人产生自卑、嫉妒、封闭心理。

面对这种心理焦虑,极少数同学作出的类似离家出走、自杀或犯罪等极端行为,对此,大多数高中生认为最大的原因是成绩不好,学习、升学压力太大,其次是心理有障碍,认为是因为家庭不幸、不适应社会、失恋的比例要低于初中生的选择,说明高中生更愿意从当事人自己身上找原因。

当今青少年普遍缺乏专业心理健康老师

初中生心理调查报告篇9

一、总则

(一)工作目的

为切实做好全市中小学幼儿园安全工作,有效预防、及时控制和妥善处理各类突发公共事件,提高快速反应和应急处理能力,建立健全应急机制,保障广大师生的生命和财产安全,保证正常的教育教学秩序,特制定《xxx市教育系统突发公共事件应急预案》。

(二)工作原则

统一指挥,快速反应;分级负责,属地管理;预防为主,有效控制;区分性质,妥善处置。

(三)组织领导及工作职责

1、组织领导

市教育局成立由教育局局长任组长、相关局领导为副组长,局机关各股室股长为成员的突发公共事件应急处置工作领导小组,统一指挥和组织全市中小学幼儿园突发安全事故的应急处置工作。

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室设在秘书股,办公室主任由分管机关的副局长兼任,局机关相关人员和局直单位负责人为工作人员。

根据突发公共事件应急处置需要,领导小组可以随时调集人员、物资和交通工具,各部门必须全力支持,密切配合。

4、工作职责

(1)领导组职责:研究决定所发生的事故是否需要实施应急救援,并向市政府及孝感市教育局和省教育厅报告;制订和修订全市教育系统重特大安全事故应急处理预案;协助和配合市重特大安全事故应急队伍和应急救援行动,现场紧急处置突发事故;协助市指挥部调查事故发生原因,总结事故经验教训;协助市指挥部做好事故善后处理工作;协助市指挥部制订防止事故扩大的措施。

(2)办公室职责:传达市指挥部指令,负责组织机关干部配合市各应急处理专业组的统一行动,及时了解、掌握和报告事故抢险进展情况。由秘书股负责日常工作。

(3)医疗救治工作小组:由职成教股、招生办和事故发生地人民政府和事故发生学校有关人员组成,由教育局分管职成教的副局长任组长。主要是配合市医疗救治工作小组指挥现场受伤人员接受紧急救治和转送医院救治。

(4)现场保卫小组:由基教股、教研室及事故学校有关人员组成,由教育局分管基础教育和教研室的副局长任组长。主要协助公安部门负责事故现场警戒,疏散事故现场周围人群,维护事故现场及周围地区治安秩序。

(5)家属安置小组:由督导办、老干工会、事故发生地人民政府和事故发生学校有关人员组成,由市政府教育督导室副主任任组长。主要配合事故发生地政府,做好事故伤亡人员家属的解释、安抚工作,稳定家属情绪,并安排好家属的生活。

(6)事故遇难者善后处理小组:由计财股、勤办、事故发生地政府、公安、保险公司等部门负责人组成,由分管计财的副局长任组长。主要是协助市指挥部处理遇难者的善后处理和财产损失处理。

(7)事故调查处理小组:由人事股、监察室、电教站和事故发生学校有关人员组成,由教育局纪检组长任组长。主要是配合市安监局、监察局、检察院、公安局、事故发生地政府及有关专家调查事故发生原因、责任界定、事故处理和追究上报等工作。

二、突发公共事件报告及处理程序

1、实行中小学校长、幼儿园园长负责报告制度。

2、学校发生或接到突发公共事件报告后,必须在5—10分钟内向中心初中(中心初中必须在5-10分钟内向教育局报告)和当地人民政府报告,并及时向当地派出所、卫生院等部门报告,请求援助。中心初中及事故发生学校本着“先控制,后处置,救人第一,减少损失”的原则,果断处理,积极抢救,组织师生离开危险区域,维护现场秩序,保护好事故现场。同时,上报学校突发公共事件有关材料,积极做好事故善后处理工作。

3、市教育局在接到中心初中或局直学校突发公共事件报告后,在2小时内分向别市人民政府及孝感市教育局、省教育厅报告。市教育局突发公共事件应急处置领导小组立即派员赶赴事故现场,协助各地、各校做好有关事故求援和善后处理工作。

4、突发公共事件报告的主要内容

(1)事件发生基本情况,包括时间、地点、涉及人员、破坏程度及人员伤亡等情况;

(2)事件发生起因分析、性质的初步判断和影响程度的初步评估;

(3)事发学校、当地政府及其有关部门特别是教育部门已采取的措施;

(4)事态发展状态、处置过程和结果;

(5)需要报送的其他事项。

6、突发公共事件报告应当迅速、准确。最先发现或接到发生突发公共事件的单位和个人,应在第一时间内向当地人民政府和教育部门报告,不得延报。报告内容要客观翔实,不得主观臆断,不得漏报、瞒报、谎报。对缓报、瞒报、延误有效抢救时间造成严重后果的,追究有关责任人的刑事和法律责任。

7、市教育局突发公共事件报告联系电话:8385170、8391992。传真:8391992。

三、社会安全类突发事件应急处置

1、特别重大事件(i级):学生未经批准走出校门进行大规模游行、集会、绝食、静坐、请愿以及实施打、砸、抢等,引发地区、行业性的连锁反应,已形成严重影响社会稳定的大规模群体性事件;针对师生的各类恐怖袭击事件。

(1)学校应立即向当地政府及其派出所和市教育局报告,请求派遣警力进校,根据情况采取相应措施,避免冲突加剧和学生受伤。

(2)一旦学生走出校门上街集会、游行,学校要派人劝阻,如劝阻无效,应及时请派出所到现场协助做好工作,防止学生出现过激的违法行为。学校要切实做好学生的劝导工作,做到教师不停课,学生不停学。

(3)如派出所必须采取坚决措施时,学校和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应进一步劝说学生离开现场,保证学生安全。

2、重大事件(ii级)的处置

重大事件(ii级):聚集事件失控,校园网上出现大面积的串联、煽动和蛊惑信息;校内出现未经批准的大规模游行、集会、静坐、请愿等行为,学校正常教育教学秩序受到严重影响甚至瘫痪。

若事件已严重影响学校正常教学、生活秩序,驻该乡镇教育局领导、中心初中负责人应及时深入事发学校,指导、协助学校化解矛盾,控制事态蔓延。对在群体性事件中别有用心、蓄意破坏、危及公共安全的极个别人,要报请当地派出所,严格控制和监视。学校要严格门卫管理,防止串联和外出集会、游行,防止社会闲杂人员进入学校。

3、较大事件(iii级)的处置

较大事件(iii级):单个突发事件引起连锁反应,校内出现各种横幅、标语、大小字报。引发校内局部聚集,一次或累计聚集人数不足100人,但已形成影响和干扰学校正常教育教学秩序的群体性事端。

事件爆发后,处于局部聚集状态时,学校应立即报告中心初中和市教育局。学校负责人及有关责任人赶赴现场,对原因清楚、能够立即处理的问题,及时、妥善地予以处理。对原因不详,需要一定时间调查处理的,向学生做好解释工作,讲清道理,化解矛盾,对聚集学生进行分隔、疏导和疏散,恢复正常的教育教学秩序。

4、一般事件(iV级)的处置

一般事件(iV级):事件处于单个状态,可能出现连锁反应并引起聚集,群体性事端呈萌芽状态。单个性突发事件已引起师生广泛关注,师生中出现少数过激的言论和行为,校园内或校园网上出现大小字报,呈现可能影响校园稳定的苗头。

发现突发事件的苗头时,中心初中和学校负责人应立即赶到现场,负责组织对事件原因进行调查和取证,并通知相关部门及时解决,消除引发突发事件的苗头和问题。发现具有社会危害性的大字报、小字报及传单,对张贴者立即予以监控,确定其身份,分别情况予以处置。对大字报、小字报及传单迅速消除,防止扩散。

四、事故灾难类突发事件应急处置

(一)火灾事故处理办法

1、学校突发火灾事故,要立即启动应急预案,全力组织人员疏散和自救工作。同时,要在第一时间内向市公安消防119指挥中心报警。学校负责人必须在第一时间亲临现场组织开展救人和灭火工作,在消防人员到达现场后,主动提供有关信息,配合做好救人和灭火抢险工作。

2、立即采取切断电源、煤气等紧急安全措施,避免继发性危害。

3、积极配合医疗卫生部门抢救受伤人员。

4、及时疏散人员,封锁现场,转移重要财物,确保人员、财产的安全。

5、妥善解决受灾师生的安居问题。

(二)校舍安全事故处理办法

1、学校在建或改建的建筑物要设立警示牌和隔离栏,以免师生接近造成伤害。

2、校内D级危房一律停止使用,并立即予以拆除。B、C级危房要及时采取有效措施进行维修加固。

3、学校发生房屋、围墙、厕所等建筑物倒塌安全事故,学校领导和有关部门负责人,必须在第一时间赶赴现场,迅速开展现场处置和救援工作,并立即向中心初中、市教育局和当地政府报告。

4、在有关方面的帮助下,对受伤师生及时组织抢救,对受困人员积极组织解救。同时,对事故现场予以封闭。

(三)楼梯间拥挤踩踏事故处理办法

1、学校要重视加强对学生的行为规范教育,及时排查拥挤踩踏事故隐患,坚决避免拥挤踩踏事故发生。

2、学校发生楼梯间拥挤踩踏事故,要迅速开展现场疏导和救护工作,并立即向医疗急救部门报告求援,向中心初中及市教育局报告。

3、学校领导和有关部门负责同志,必须在第一时间亲临现场指挥,控制局势,做好人员疏导疏散工作;组织人员对受伤者进行人口呼吸、止血等应急抢救处置,并尽快将受伤师生送往医院抢救,同时请求当地政府予以援助。

(四)突发危险品污染事故处理办法

1、学校因意外因素引起危险物品泄露,或因违反有关规定排放污染物造成环境污染事故灾难的,应及时向中心初中、市教育局和有关行政管理部门报告,同时划定污染区。

2、对有明确污染源的应立即控制污染物排放,对于化学危险品污染事故,要立即向当地政府和市教育局报告,进行紧急处置。

3、对发生有毒物质污染可能危及师生生命财产安全的,学校及中心初中应立即采取相应的有效措施,控制污染事故蔓延,必要时应疏散或组织师生撤离。

4、危险或危害排除后,学校与中心初中应召集有关部门做好善后工作,妥善处理环境污染事故。

(五)恶性交通事故处理办法

1、发生恶性交通事故,遇有学生、教工死亡、受伤等情况,学校领导和有关部门负责同志必须在第一时间赶到现场,组织抢救,立即向医疗急救部门求助,向公安交警部门报告,并向中心初中及教育局报告。

2、保护好事故现场,有效控制肇事人,积极寻找证人。

3、学校积极协助公安交警部门及时查明事故情况。

(六)大型群体活动公共安全事故处理办法

1、学校举行文化、体育、集会以及外出参观考察等大型群体活动,必须周密制定安全预案,落实安全保卫措施。

2、完善通讯体系,做好定时通讯联络工作,定时清点人数,保持信息联络畅通。

3、发生重大安全事故,应立即启动相关应急预案,遇有学生、教工死亡、受伤等情况,立即向卫生医疗部门求助,及时抢救受伤师生。

4、活动组织者和有关负责人要稳定现场秩序,根据室内外不同情况组织师生有序疏散逃生,保护学生生命安全,尽力避免继发性灾害。

5、学校领导和有关部门负责人必须在第一时间赶赴现场,亲临一线,靠前指挥,组织疏导,全力抢救受伤师生。同时,在第一时间内向当公安机关、地方政府和市教育局报告,争取各方面的援助。

五、公共卫生类突发事件应急处置

(一)公共卫生类突发事件等级确认与划分

按突发公共卫生事故严重程序,从高至低可分为特别重大(i级)、重大(ii级)、较大(iii级)和一般(iV级)四级。

1、特别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i级)

学校发生的肺鼠疫、肺炭疽、传染性非典型肺炎、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群体性不明原因疾病,新传染病以及我国已经消灭的传染病等达到国家卫生行政部门确定的特别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标准的为特别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

2、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ii级)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为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ii级):

(1)学生发生集体性食物中毒,一次中毒人数超过100人并出现死亡病例,或出现10例及以上死亡病例。

(2)学生发生肺鼠疫、肺炭疽、腺鼠疫、霍乱等传染病病例,发病人数以及疫情波及范围达到省级以上卫生行政部门确定的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标准。

(3)学校发生传染性非典型肺炎、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疑似病例。

(4)乙类、丙类传染病在短期内暴发流行,发病人数以及疫情波及范围达到省级以上卫生行政部门确定的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标准。

(5)群体性不明原因疾病扩散到本乡镇以外或本市以外的学校。

(6)因预防接种或预防性服药造成人员死亡。

(7)因学校实验室有毒物(药)品泄露,造成人员急性中毒在50人以上,或者死亡5人及以上。

3、较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iii级)

(1)学校发生集体食物中毒,一次中毒人数超过100人,或出现死亡病例。

(2)在一个乡镇内学校发生群体性不明原因疾病。

(3)发生在学校的因预防接种或预防性服药造成的群体性心因生反应或不良反应。

(4)因学校实验室有毒物(药)品泄露,造成人员急性中毒,一次中毒人数在10—50人,或者出现死亡病例,但死亡人员在5人以下。

4、一般突发公共卫生事件(iV级)

(1)学校发生集体食物中毒,一次中毒人数30—100人,无死亡病例。

(2)因学校实验室有毒物(药)品泄露,造成人员急性中毒,一次中毒人数在10人以下,无死亡病例。

(3)发生在学校的,经市级以上卫生行政部门认定的其他一般突发公共卫生事件。

(二)各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应急反应

1、i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应急反应

市教育局领导小组按照市政府的统一部署,指挥教育系统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防控工作,协助市卫生行政部门参与地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处置工作。实行集中办公并24小时值班和每日“零报告”制度。市教育局应急工作组派有关人员赴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发生地,指导并协助处理突发事件,协调解决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发生地学校防控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与困难。

中心初中和事故发生学校应按照要求每日向上市教育局及时报告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进程情况。

2、ii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应急反应

市教育局主管领导和有关人员在接到中心初中及学校报告后应及时赶赴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现场,指导并协助处理突发事件。积极协助中心初中和事故发生学校对中毒或患病人员进行救治,协助卫生等有关部门对事件进行调查处理,协调和帮助学校解决有关困难和问题,督促中心初中对相关责任人进行查处。

中心初中和学校应在当地政府的统一指挥下,按照要求认真履行职责,落实有关控制措施。信息报告人应按照要求每月向上市教育局及时报告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进程情况。

3、iii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应急反应

市教育局主管领导和有关人员接到学校报告后应立即赶赴事发学校了解情况,指导并协助处理突发事件。协助学校做好中毒或患病人员的救治工作,或深入医院看望中毒、患病人员。协调和帮助学校解决有关困难和问题,督促中心初中对有关责任人进行查处。按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报告要求,向当地政府及市教育局报告事件有关情况。

乡镇中心初中和学校应按照当地政府和市教育局的统一部署落实其他相应的应急措施。

4、iV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应急反应

市教育局在接到学校报告后,应将有关情况及时报告孝感市教育局和省教育厅。根据工作需要,及时提供支持,协助解决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处置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与困难。及时向有关中心初中通报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相关信息,并督促各地认真开展防控工作。

教育局包乡镇责任领导、中心初中的主管领导和有关人员接到学校报告后,必须立即赶赴事发学校,了解具体情况,指导开展事件处理工作。协助学校做好对中毒或患病人员的救治工作,或到医院看望中毒、患病人员。协调和帮助学校解决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处理过程中的有关问题和困难。协助学校做好家长思想工作,稳定家长及学校师生情绪,维护学校教学秩序。协助卫生等有关部门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进行调查处理。根据事件性质对有关责任人进行查处。

学校领导在接到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报告后,必须立即赶赴现场,全力组织实施应急处置。及时联系当地卫生医疗部门,对中毒或患病人员进行救治。追回已出售(发出)的可疑中毒食品或物品,或通知有关人员停止食用可疑中毒食品,停止使用可疑的中毒物品,停止出售和封存剩余的可疑中毒食品和物品。对学校不能解决的问题及时报告中心初中、市教育局和当地政府以及卫生行政部门,请求支持和帮助。

六、附则

本预案是全市教育系统处置突发公共事件应急准备和响应的工作文件,各地和各校应遵照执行,并参照本预案制定本地区和本校的应急预案。

初中生心理调查报告篇10

本文从我国火电建设项目前期工作流程出发,着重分析了项目前期工作的主要内容,提出了项目前期工作的重点、难点和要做好火电建设项目前期工作应解决好的问题。

【关键词】

火电项目;前期工作;门径

火电建设项目前期工作程序复杂,涉及的单位、部门多,工作周期漫长。项目前期阶段人员多为临时调配,缺少专业人员,临时抱佛脚,摸着石头过河,效率低下,造成人力物力的浪费。因此,有必要理清前期工作的程序和思路,找出工作的重点和难点,有针对性的开展工作,不打无准备之仗,做到基础扎实,事半功倍。

1火电项目前期工作流程

火电建设项目前期工作是指从火电建设项目规划选址工作开始,到项目批复开工之间的全部组织、实施和管理工作。

具体工作流程:

1)项目规划选址

火电建设项目前期的资料收集和分析研究工作,编制项目选点调研报告;与地方政府的初步沟通,取得其对上级主管部门的认可和项目的支持。

2)可行性阶段工作

火电建设项目的技术经济可行性研究论证工作,具体为电源建设项目的选址报告——初步可行性研究报告——初可审查——可研报告——可研审查——可研收口——项目申报报告上报——国家核准——初步设计。

3)可批性阶段工作

省市县三级政府支持(列入城建、供热、电力等规划)——进入省市重点项目盘子——省发改委逐级上报项目——国家能源局攻坚(电力司—能源局)——拿到能源局路条——国家核准申请——各部委审批——项目核准——进入工程准备阶段。

2火电项目前期涉及单位部门

政府、行业审批机关:国家发改委能源局(各省级发改委能源处):国家火电行业战略、规划、政策、标准、监督,项目审批。

国家环保部、国土资源部、水利部、交通部、铁道部、国家海洋渔业局、国家(南方)电网公司。

省、市、县政府相应主管部门,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卫生部门、军事部门等。

设计、咨询、审查单位:主体设计单位、各附属设计咨询单位、各级评审机构、环境工程评估中心、水利部水土保持监测中心、中国国际工程咨询公司、电力规划设计总院、交通部规划设计院、铁道部鉴定中心。

商业银行贷款意向、供煤协议、脱硫脱销剂、综合利用、投资协议等。

公司内部:集团公司、产业公司、区域、省级分(子)公司、前期工作机构。

3火电项目初可研阶段的主要内容

1)已批准的中长期电力发展规划及政府主管部门、电网公司或项目单位的委托是编制初可研报告的依据。

2)经审查后的初可研报告是编制近期电力发展规划和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的基础。

3)初可研报告应由具有管理权限的政府主管部门、经授权的电网公司或经国家主管部门认可的咨询机构组织审查,也可由上述单位联合组织审查。

4)附件级别:取得地(市、盟)级主管部门的文件,县级以下主管部门授权有限,只能作为附件形成的基础。

5)初可研报告应满足以下要求:

①论证建厂的必要性。

②进行踏勘调研、收集资料,有必要时进行少量的勘测和试验工作,对可能造成厂址颠覆性因素进行论证,初步落实建厂的外部条件。

③新建工程应对多个厂址方案进行技经比较,择优推荐出二个或以上可能建厂的厂址方案作为开展可行性研究的厂址方案。

④提出电厂规划容量、分期建设规模及机组选型的建议。

⑤提出初步投资估算、经济效益与风险分析。

⑥初可研报告并应有附件和附图,专题报告必要的附图。

4火电项目可研阶段的主要内容

1)发电厂新建、扩建或改建工程均应进行可行性研究。

2)发电厂项目建设应贯彻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国策,在可行性研究阶段应积极采用可靠的先进技术,积极推荐采用高效、节能、节地、节水、节材、降耗和环保的方案。

3)可研报告的编制应以近期电力系统发展规划为依据,以审定的初步可行性研究报告为基础。

4)可研报告须经国家主管部门认可的咨询机构进行审查。审查后的可研报告是上报项目核准申请报告的依据之一。

5)可研报告应满足以下要求:

①论证建厂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②新建工程应有2个及以上的厂址,并对拟建厂址进行同等深度的全面技术经济比较,提出推荐意见。

③进行必要的调查、收资、勘测和试验工作。

④落实环境保护、水土保持、土地利用及拆迁补偿原则、范围和标准、接入系统、热负荷、燃料、水源、交通运输(含铁路专用线、码头及运煤专用公路等)、贮灰渣场、区域稳定及岩土工程、脱硫吸收剂与脱硝还原剂来源及其副产品处置等建厂外部条件,并应进行必要的方案比较。

⑤对推荐厂址的总体规划、厂区总平面规划以及各工艺系统提出工程设想,以满足投资估算和财务评价的要求。

⑥项目投资估算应能满足控制概算的要求,并对造价进行详细分析。

⑦财务评价所需的原始资料应切合实际,以此确定相应上网参考电价估算值。

⑧应说明合理利用资源情况。进行节能分析、风险分析及经济与社会影响分析。

⑨应委托编制接入系统、环境影响、水土保持、铁路专用线(或码头)、工程测量、水文(气象)勘测、岩土工程、水资源论证、地震安全性评价、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等相关部分的专题报告,并按程序报送有关主管部门进行审查,取得相应审查意见。

5火电项目前期工作的特点、重点和难点

1)对外部条件依赖性高:

①电力市场:持续增长是基础。

②水资源:电厂需要大量补给水、冷却水。

③燃料运输:可靠的运输通道,长期占用、大件运输比较困难。

④煤炭:大量、煤种固定、保障供应。

⑤环境、生态:本底条件好,环保措施环境承载力、生态、水源、大气、固废、总量,规划环评火电是二氧化碳主要排放源,将受到越来越严格的限制。

2)电力项目周期长:方案论证对项目今后运营效益有根本性影响。

3)与外界联系广:涉及行业、部门多,专业性强。

综上所述,要做好火电建设项目前期工作,应该解决好以下几个问题:一是领导一定要高度重视,二是前期工作人员的配备要挑选精兵强将,三是基础工作要扎实。同时要加强培训,提高从业人员的自身素质和业务水平。总之,要全心全意,全力以赴投入其中,才能保证把前期工作做实、做好。

【参考文献】

[1]杨永军.电力项目前期工作主要内容.华能集团内部交流资料

(200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