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体经济发展方案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6 03:08:44

集体经济发展方案篇1

一、指导思想

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要站在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的高度,不断加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增强村级集体经济实力,促进农民增收致富,推进农村科学发展,加快建设生态、美丽、健康、幸福新。

二、目标任务

坚持“村级主体、因地制宜、培植典型、整体联动、部门配合”的原则,创新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形式,多途径增加村级集体经济可支配收入,大力实施街道“一村一品”示范工程,确保2017年村集体经济收入3万元以下自然村实现翻番,2018年5万元以下自然村“一村一策”推进措施取得实效。

三、实现形式

(一)土地经营型。按照“依法、自愿、有偿”的原则,通过土地出租、土地互换、宅基住房、土地入股、股份合作等方式,实现土地向企业流转、向种植大户流转,实现村集体和农民收入双增收。在充分保障群众利益基础上,由土地承包经营权流入方,提供土地流转管理服务费,用于村级组织的集体收入。同时,将整平后的沟、路、渠等新增土地的收益,全部划归村集体支配。通过引进农业龙头企业、成立农民专业合作社、扶持家庭农场和种粮大户等方式,采取企业+基地带动型、“公司+村集体合作社+农户”带动型、园区经济带动型等多种模式,加快推进土地集约化经营。

(二)资源开发型。探索发展“边角经济”,对村里的路坎沟边、闲置荒片、房前屋后边角的集体闲散土地资源,通过统一收回、分户承包、股份合作等形式,与各类市场主体合作发展种植产业或经营项目,实现参与各方共建共赢。

(三)资产运营型。对闲置土地、院落、厂房等集体资产,采取合理流转、承包租赁等形式,通过收取一定的承包费,增加村级积累。利用村级组织闲置的办公场所,创建农村综合服务组织,在出租房屋和为民服务中,为村集体创造一定的积累。

(四)有偿服务型。依托村集体兴办村级服务组织,如劳务输出组织、各种便民服务点、农民专业合作社等,把一家一户难以完成的农技推广、农田改造、机械耕作、产品销售等,由村级服务组织统一起来实施,在实行集约化规模经营的同时,为群众提供有偿服务,增加集体收入。

(五)项目开发型。村集体通过独资、合资、合作等形式兴建厂房、商业用房或市场基础设施,通过对外租赁增加集体经济收入;利用集体建设用地引进项目,通过利润分成等增加集体收入。

(六)培植主导产业。鼓励村级组织创办高效农业、设施农业、生态农业、旅游观光农业示范项目,带动农民发展优势明显和特色鲜明的主导产业,培植苗木、蔬菜、果树等特色种植项目,推进农业结构战略性调整,把农民增收和集体增收结合起来,壮大村集体经济实力。

(七)集体资产保值增值型。在充分征求村民代表意见的基础上,将村集体财产投资或理财,实现集体财产的保值增值。

(八)借力扶贫项目。大力推进产业扶贫,在扶贫资金使用上,优先安排对集体经济收入有作用的产业项目,重点培育村级组织经济发展项目,实现贫困户脱贫与村集体增收共赢。

(九)其他方式。村集体结合本村实际情况,在多方论证的基础上,稳步探索适合本村的其他增收方式。

四、方法步骤

(一)调查研究,找准门路。抽调人员,组建工作组,采取进村入户、走访座谈等多种方式,对村级集体经济发展情况进行逐村调研,摸清底数,查实家底。对2017年集体收入3万元以下的自然村和2018年集体收入5万元以下自然村分别建立工作台账。通过调研,详细了解各村集体经济发展现状,全面总结发展好的经验做法,分析研究存在的突出问题,帮助寻求加快发展的对策路子,创新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的门路。

(二)迅速行动,认真实施。一要科学制定方案。结合村情民情,坚持因地制宜,逐村开展可行性论证,鼓励引导各自然村发展壮大集体经济。细化目标任务,将各项任务分步排出时间表,分人明确责任,确保每一个环节都有人负责把关。各网格党支部书记要切实负起“带头人”的责任,按照制定的目标要求逐项抓好落实。二要抓好工作指导。对有项目、发展好的村,要突出提档升级,加强规范管理;对无项目的薄弱村,要帮助村“两委”找路子、跑项目、抓发展,找出一条符合本村实际情况的发展道路。三要加强协调沟通。认真研究各方面的政策,多渠道争取项目、政策和资金,支持村级集体经济发展。对上级帮扶的资金要专款专用,全力培植村集体经济的发展与壮大。

(三)总结表彰,完善机制。在全街道经济工作会议上,街道党委、政府对村级集体经济十强村和村级集体经济增速快的前十名村进行奖励。另外,通过召开现场会、推介会等多种形式,大力宣传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的好思路、好项目、好经验,发挥典型示范引导作用,整体推进全街道村级集体经济的健康发展。

五、保障措施

(一)加强领导,强化责任。街道党委成立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工作领导小组,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负责指导全街道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工作。各办事处党总支书记要对这项工作亲自抓,形成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的工作格局。

集体经济发展方案篇2

一、充分认识农村集体经济组织产权制度改革的重要意义

农村集体经济组织产权制度改革,是我国农村城镇化和工业化发展新形势下,生产力发展对生产关系调整提出的要求。随着城镇化进程加快和乡村区域撤并调整,原集体经济组织征地补偿费、集体不动产收益在集体成员中的分配问题、原集体经济组织成员对集体资产的权益及份额问题等都凸显了出来。开展村集体经济组织产权制度改革,探索集体经济有效实现形式,对防止集体资产流失,维护村集体经济组织及其成员的合法权益;解决集体经济产权主体模糊、监管不善、分配随意等问题,促进集体资产保值增值;推动农村生产要素优化组合和合理流动,加快农村城镇化进程;加强农村基层民主政治建设,促进农村社会和谐稳定,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二、试点工作的总体思路和基本原则

试点工作的总体思路: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精神,以维护和发展村集体经济组织及其成员合法权益为核心,创新村集体经济组织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建立“产权清晰、权责明确、利益共享、风险共担、保护严格、流转规范、监管有力”的现代农村集体经济产权制度,为实现城乡经济社会一体化发展新格局创造条件。

试点工作的基本原则:一是坚持民主决策,农民自愿。要充分保障农民群众的知情权、决策权、参与权和监督权,尊重农民群众的选择。二是坚持公开、公正、公平。要在民主参与、民主决策的前提下,把公开、公正、公平精神贯穿于改革的全过程。三是坚持规范操作,加强指导。改革方案要进行充分的民主讨论并进行可行性论证,整个改革工作的各个环节必须经过合法的民主程序。四是坚持广泛协商,稳步推进。推动农村集体经济组织产权制度改革,必须获得广大农民群众的支持;必须调动基层干部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必须依靠党委政府的有力领导和主管部门的业务指导,因村制宜,选择广大农民群众普遍接受的改革方式。

三、试点工作的阶段和内容

村集体经济组织产权制度改革以股份合作为主要形式,以清核集体资产、股权界定配置、资产运营管理为主要内容。

试点工作从8月下旬开始到12月底结束,每个县(市、区)选择1-2个村先行试点。整个试点工作分三个阶段进行。

第一阶段:成立组织,制定方案。从8月下旬到9月上旬,时间20天左右。试点村要在村两委的领导下,成立由村集体经济组织负责人、民主理财小组成员和村集体经济组织成员代表共同组成的村集体经济组织产权制度改革工作组(以下简称产权制度改革工作组),组织实施试点工作。县(市、区)农委和乡镇人民政府也要成立相应的工作专班,蹲点驻村,加强对村集体经济组织产权制度改革全程指导。产权制度改革工作组要结合试点村实际,充分发扬民主,广泛征求意见,制定切实可行的试点方案,并经村集体经济组织成员大会三分之二以上成员讨论通过,张榜公布。各地试点方案于8月底前报省、市农委。

第二阶段:清核资产,配置股权。从9月中旬到11月上旬,时间2个月左右。清核资产是整个产权制度改革工作的重点,也是群众关注的焦点。县、乡农村经营管理部门和产权制度改革工作组要联合组成清产核资小组,对村集体经济组织所有的经营性资产、非经营性资产和资源性资产(含集体土地)进行全面清理核实,分别登记造册。要召开村集体经济组织成员大会,对清核结果进行审核确认,并及时张榜公开。在清核资产的基础上,合理确定折股量化的资产。对经营性资产、非经营性资产和资源性资产的折股量化范围、折股量化方式等重要事项,要提交村集体经济组织成员大会讨论决定。

股权界定要坚持村集体经济组织成员人人享有股份、按贡献大小适当体现差别原则。股权分配对象的确认、股权配置比例的确定,要提交村集体经济组织成员大会讨论,经三分之二以上成员同意通过。股权配置时,是否设立集体股以及集体股占总股本的比例由村集体经济组织成员大会讨论决定。为确保农民长久的集体资产收益权,股权可以继承,在特殊情况下,可以在本集体经济组织内部进行转让,但不得退股

第三阶段:资产运营,收益分配。从11月中旬到12月底,时间50天左右。产权改革后的集体资产,应以股份合作制为主,采取“村集体经济股份合作社”这一组织形式参与市场运营,也可以选择承包、租赁、招标、拍卖等多种方式进入市场。村集体经济股份合作社要制定村集体经济股份合作社章程,建立健全成员大会、理事会、监事会等法人治理机构,并制定相关议事规则和管理制度,切实维护发展村集体经济组织及其成员的合法权益。

资产运营收益应按集体与成员拥有股权的比例进行分配。村集体经济股份合作社的年终财务决算和收益分配方案,必须提交村集体经济组织成员大会讨论通过。未设集体股的村集体经济合作社,村级组织运转的正常开支,可在分配前列支;社会福利和公益事业建设资金,主要通过提取公积公益金的方法解决。设有集体股的村集体经济合作社,其集体股的收益应专门用于公益事业建设,结余部分可作为集体经济发展资金,列入公积公益金管理。在收益分配后,应做好审计监督工作。

四、几点要求

1、精心选择试点村。试点村由县(市、区)农委和乡镇政府确定,报市农委审核。试点村应具备以下基本条件:当地党委和政府重视、支持,乡镇经管队伍力量强;县(市、区)农委能够派出得力工作专班驻村;村班子团结稳定、有战斗力,集体经济有一定实力;大多数干部群众有改革的要求和愿望。各县(市、区)确定的试点村名单及试点村基本情况于8月底前报省、市农委。

集体经济发展方案篇3

济南的章丘市是一个农业大市,有22个乡镇,908个行政村,98万人口,其中农村人口占80%以上,耕地面积113万亩。自1991年至今,章丘市共建立村级档案室879个,市档案局多次获得全国、全省先进集体和农业农村档案工作先进单位等荣誉称号。但是,随着农村改革的深化?熏也给村级档案的管理工作提出一些新问题、带来一些新挑战。如:有些村“两委”班子不稳定,干部调整频繁,影响了村级档案的正常归档和管理;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化,使许多原属村集体所有的企业改制为私人所有,导致部分村集体收入减少,办公条件差,档案缺乏基本的保管条件,个别的甚至放在村干部家中,霉变、虫蚀、鼠咬等隐患不同程度地存在;村级档案管理人员绝大多数是兼职,平时工作头绪较多,难以保证档案的规范管理与安全;个别村干部将村级档案尤其是涉及经济和财务的档案视为私有,不能按村务公开的要求,定期向群众公布,甚至弄虚作假,侵占集体利益。据有关部门调查,近三年,章丘市发生的各类上访案件中,因农村经济和财务问题而引发的上访案件占全市总量的72%。这些问题的出现,不仅影响了村级档案的完整与安全,而且在一定程度上损害了群众利益,影响了农村发展和稳定的大局。

围绕如何解决这些问题,章丘市档案局进行了深入调查研究,并从市委、市政府推行的农村会计集中记账管理工作中得到启示。

普集镇的做法:从“村账镇管”到“村档镇管”

在章丘市普集镇的记账中心大厅,人们除了可以看到一字排开的纳税、记账的电脑,还可以看到靠墙站立的档案柜和墙上张贴的会计档案管理办法及各村分管会计档案的责任人。来这里缴纳税款的农民若对税额或村中账目有不明之处,当时便可要求从电脑或档案中查找核对。就是说,记账中心负责所有独立核算的村级收支、结算、分配的集体财务管理并办理和代保管各村的会计账簿、会计凭证、会计报表等会计档案。

经过分析研究,章丘市认为这种“村账乡建乡管”的模式,对建好管好村级档案也很有借鉴意义,认为在现阶段实行“村档乡(镇)管”,是保证村级档案安全管理和利用的有效方法。于是他们首先在建立小城镇档案馆较早的普集等镇进行了村档乡(镇)代管的试点,目前,在普集镇档案馆,共代管了全镇68个行政村中55个行政村的文书档案。来此学习和参观者被告知,自2000年8月份开展“村档镇管”至今,避免了因村干部换届造成的档案缺失,保持了村级工作的连续性,镇档案馆共接待干部群众借阅档案1000余人次,为群众解决实际问题350多件次。

章丘市的经验:规定代管范围、移交时间和档案所有权

为保证“村档乡(镇)管”工作规范化开展,章丘市委办公室、市政府办公室向各乡镇党委、政府转发了章丘市档案局制订的《关于进一步完善“村档乡(镇)管”工作的意见》。该《意见》在以下方面做出了规定:一是“村档乡(镇)管”的代管原则、范围。各乡镇按照有利于农村经济发展,有利于农村社会稳定,有利于保护农民切身利益,有利于依法治村、建立和谐的农村干群关系的原则,主要代管各村的重要文书档案和会计档案。文书档案主要包括:村级区划、村名、街名、村史、家族谱及重要的村规民约档案;村委会、党支部工作计划、会议记录、总结、报告及换届选举、人员任免、奖惩档案;计划生育、人口普查、民事调解、治安保卫、文教卫生、评先表彰、救灾抚恤及公益活动档案;村级费改税、确定农业税档案;土地、村办企业、山林、水塘、果园等承包、租赁、确权的协议、合同、证书档案;村建规划、农业开发、土地管理、宅基地使用、房屋普查档案;招商引资、经贸洽谈等活动中形成的谈判记录、来往函电、契约、协议、合同等档案。会计档案主要包括:会计报表、会计账簿、会计凭证(上述材料由乡镇记账中心整理归档,定期向乡镇档案馆移交)。二是代管档案的移交时间。村级档案一般由行政村归档保管3年后移交乡镇档案馆代管?穴原则上在每届村委会换届前移交?雪;经济实力强、保管条件好的村,可适当延长保管时间;人员不稳定、保管条件差、档案安全无保障的应在每年集中立卷后直接移交乡镇档案馆代管。三是村级档案的所有权不变。虽由乡镇档案室(馆)代管,但各村可随时查阅本村的档案。四是乡镇档案馆及工作人员和村档案人员的职责。

目前,章丘市22个乡镇档案馆,共代管700多个行政村的1.5万余卷档案,代管比例占全部行政村的80%以上。

章丘市在实践中体会到,“村档乡(镇)管”,有利于维护农民群众的切身利益;有利于村务公开和基层民主建设;有利于维护农村社会稳定;有利于巩固行政村建档成果,推动农村档案工作的持续发展。

行政村是我国农村组织体系中最基层的单位,也是与农民群众生产生活关系最直接、最密切的一级组织。无论是从全国、全省,还是全市看,农村面积和人口都占大多数,农村是否稳定,是影响稳定大局的一个重要方面。行政村在其经济、政治、文化及其他各项活动中形成的很多档案,如村规民约、土地承包和经济合同档案等往往直接涉及到村民的切身利益,这些档案一旦散失或被人为涂改,不但会妨碍村里工作的正常开展,而且会直接损害村民的切身利益。实行“村档乡(镇)管”,财务档案直接由乡(镇)记账中心统建统管、将反映村委会工作的各种档案由镇档案馆(室)完整真实地代为保管好,定期向群众公布,使村务公开的内容真实可靠,不仅有利于监督和约束村干部,建立和谐的干群关系,便于农民群众和上级组织对村“两委”成员及工作的监督和考评,有助于换届选举工作的正常进行,也有利于乡镇、村及时调解和处理经济纠纷、社会保障及突发性、等,从而有利于保持农村社会稳定,促进农村改革和经济、社会的全面发展。

济南市的思路:肯定创新、确立原则、稳步推行

从1991年章丘市开展行政村建档工作以来,济南市的农业农村档案工作已走过了十几年的历程。

―――济南市率先制定了全国第一个由地方人大通过并公布实施的《济南市行政村档案管理办法》,全市4700多个行政村中,93%以上开展了档案工作,行政村建档工作走在了全国前列。

―――1999年开始,济南市重点抓了小城镇建档工作,初步探索、建立了以乡镇档案馆为中心、包括镇属企事业单位和行政村的“一馆多室”的小城镇档案管理体系。

―――围绕服务农村经济,济南市还开展了农业科技档案信息网建设工作,形成了以县级档案局馆为中心、涉农主管部门为主体,以乡镇为纽带,以行政村及科技示范户为基础,县乡村三级联通,集收集、储存和利用为一体的农业科技档案信息工作服务网络,实现了农业科技档案信息收集、保存、利用的一体化。

新上任的济南市档案局局长任建新在了解了济南市农业农村档案工作的光荣历史后,认为十几年来,济南市先后开展的上述工作,为推动全市农业和农村工作的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但他也同时敏锐地发现了妨碍工作继续发展的问题:全市还有300多个行政村没有建立正常的档案工作,已建档行政村中,有专门档案库房的村不到20%,有的县只占0.6%,档案人员更换频繁,很多档案散失。如何巩固行政村建档成果,进一步深化和提高农村档案工作水平,使之更好地为农业农村各项工作服务,成为摆在济南市档案部门面前的一个紧迫问题。

通过调查研究,任建新和济南市档案局一班人发现,章丘市档案局进行了有益的、富有创新性的探索和尝试,他们对行政村档案实行代管的方法,较好地解决了村级档案工作出现的一些新问题。济南市档案局认为,行政村档案工作是整个农业和农村档案工作中离农民群众最近、也最具有活力和广阔发展前景的重要组成部分。实行“村档乡(镇)管”,有助于解决目前村级档案工作中由于人员不稳定、保管条件差的问题,为村级档案提供一个有利的保管和利用环境;可以减少行政村对档案工作的投入,减轻农民负担。这一做法,体现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与时俱进的创新精神,符合全市农村档案工作发展的现状,是值得各县区学习和借鉴的。为此,2003年11月28日,济南市档案局在章丘市召开了“济南市村档乡(镇)管工作现场会”,推广章丘市的经验并对下一步工作进行了部署。

“村档乡(镇)管”工作是济南市在农村档案工作实践中的一个创新,没有现成的模式和经验可借鉴。在认真学习相关法规的基础上,他们特别强调开展这项工作要明确服务宗旨。村档镇“代管”不是“直管”,关键是理解好“代”字。“代为管理”强调的是服务的概念,输出的是具体服务方式,它是利用上一级档案管理(保管)机构的人员、设备、业务优势,帮助行政村管好用好档案,是要在服务中进一步加强对行政村档案工作的业务指导,提高行政村档案工作水平,而并不是要取代和代替行政村建档。

基于此,济南市档案局进一步要求在进行这项工作时,注意把握“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实事求是、从实际出发,抓点带面、循序渐进,服务为先、代管与利用并重”的几项原则。要紧密配合党委、政府在农村的中心工作,配合农村村务公开、财务管理体制改革等有机进行,避免就业务抓业务。要以最大限度地方便行政村工作和满足农民群众对档案的利用需求为工作目的。要根据实际情况,提出要求,不搞“一刀切”,省政府命名的13个中心镇经济实力较强,对所辖行政村的档案要尽量实行代管。要有的放矢地开展细致的工作,成熟一个乡镇部署一个乡镇,成熟一个村代管一个村,避免急躁和简单化。要争取在2~3年内把乡镇、村档案人员轮训一遍,建立一支适应当前农业、农村档案工作发展要求的乡镇、村档案人员队伍。

值得深入研究的问题

济南市将实行乡镇代管行政村档案,不仅看做行政村档案保管地点、管理权限的转移,更视为乡镇档案工作乃至整个农村档案工作水平提高的一个标志。为达到此目标,要进一步解决和研究的问题还不少:

首先是管理载体。他们意识到目前全市的乡镇档案馆仍处于起步阶段,还很不规范。是否要固定为“镇档案馆”这一名称也不一定。因此下一步根据农村城市化、工业化步伐加快的新形势,结合乡镇自身发展和实行“村档乡(镇)管”工作的双向需求,积极探索建立、完善适应当地生产力发展水平、适应综合管理与开发乡镇档案信息资源的管理机构的新形式、新路子是工作中要研究的重点。

其次是代管内容。行政村档案不可能也没有必要全部由乡镇代管。因此要在坚持有利于农村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有利于保护农民切身利益,有利于全面反映和维护行政村主要工作和历史发展原貌的原则基础上,考虑到乡镇的条件和承受能力,精心研究、有针对性地确定代管范围。

集体经济发展方案篇4

1甘肃金昌发展循环经济的历程

甘肃金昌缘矿兴企、因企设市,是典型的资源型工矿城市。面对资源和环境的双重约束以及水资源短缺的发展现状,金昌市逐步探索并坚持走向发展循环经济之路。金昌模式,在做大做强镍钴等有色金属支柱产业的基础上,依靠技术创新,纵向延伸,横向拓展,形成了产业链间的物质平衡,伴生资源充分利用和废弃物循环利用的循环经济发展格局,实现了由单一产业向多产业集群转变,由单一资源依赖型向多元经济优势互补型转变,由单纯依靠自身力量向区域一体化组团发展方向转变,走出了一条特色突出、优势明显、集约发展的资源型城市实现转型发展的道路。2008年,甘肃省第一次循环经济现场会在金昌召开,以“企业小循环、产业中循环、区域大循环”为特征金昌循环经济发展模式在会上作了经验交流。2010年,区域发展循环经济“金昌模式”被甘肃省列为全省循环经济发展五大典型模式之一。2011年,国家发展改革委公布了60个循环经济典型模式案例,“金昌模式”被确定为全国区域循环经济12个典型案例之一向全国推广,金昌循环经济典型案例入编全国干部培训教材。2012年,甘肃省第二次循环经济现场会和金昌市首届循环经济研讨会在金昌召开。

2013年6月21日,以“资源有限、循环无限”为主题的中国甘肃循环经济国际博览会在金昌召开,与会的领导、专家和企业家认为,金昌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在循环经济“金昌模式”的探索和实践方面取得的成绩令人钦佩,金昌确实在发展循环经济方面走在了全国前列“,循环经济‘金昌模式’”值得总结推广。2013年9月中旬,由中国社会科学院循环经济与环境评估预测研究中心,承担甘肃省金昌市创建国家循环经济示范市实施方案编制,冲刺全国循环经济示范区。2013年12月,国家发改委公布了金昌市成功进入首批19个国家循环经济示范城市创建地区名单,将在循环经济中央预算内资金安排、创新金融支持、重大政策先行先试等方面,得到国家发改委等部委的重点支持。

2甘肃金昌循环型工业的发展模式

金昌市发展循环经济总体思路: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政府引导、规划先行、项目承载、技术支撑,以构建循环型工业、循环型农业和循环型社会三大体系为核心,坚定不移地实施“大企业引领、大项目支撑、集群化推进、园区化承载”的发展战略,将金昌建设成为辐射周边、带动全省、特色鲜明的全国循环经济示范区。国家发改委概括的“金昌模式”特征为:通过构建资源循环利用产业体系,从依赖单一资源发展向多产业共生发展转型的资源型城市循环经济发展模式。金昌立足资源优势和产业基础,把循环经济作为资源型城市可持续发展的突破口,以提高资源利用率为目标,初步形成了“企业小循环、产业中循环、区域大循环”的循环经济发展格局。建设循环型企业,坚持以企业为主体,进一步推进金川集团公司、金昌铁业集团公司、金化集团公司、甘肃瓮福化工公司、金泥集团、甘肃电投永昌发电有限责任公司等企业的技术改造步伐,构建企业内部循环经济发展体系。以金川集团公司发展循环经济情况为例。在循环经济骨干企业培育方面,作为全国首批循环经济试点企业的金川集团公司,面对资源和环境的双重压力,坚持“节能、减排、治理、利用”的方针,牢固树立“工艺先进、环保一流、循环利用、社区和谐”的循环经济发展理念,积极探索资源型企业新的发展道路,实现了“十二五”的良好开局,推动了企业的快速健康持续发展。在资源利用方面,金川集团公司积极开发和利用贫矿资源,开展收残矿、找盲矿工作[9]。与国内外科研院所联合开展科技攻关,提高资源综合利用水平,使金川镍矿所含21种有价元素中的16种得以提取和利用。目前,镍的选矿回收率达83.9%,镍的冶炼回收率达97.58%,镍的精炼回收率99.56%,矿石损失率、贫化率均在5%以下。逐渐在金昌市形成了以金川集团公司为核心的区域循环经济发展模式(见图1)。案例1:甘肃金昌金川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企业,见图2。案例2:金昌化学工业集团有限公司:建立资源循环利用体系,提高化肥生产资源产出率,见图3、图4。案例3:金昌水泥(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工业废渣资源化,实现企业清洁生产,见图5、图6。案例4:金昌铁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综合利用“三废”资源提升企业经济效益,见图7。

3甘肃金昌循环型工业发展的新举措

集体经济发展方案篇5

产业经济学博士论文范文一:产业经济发展与城市规划解析论文

摘要:文章从产业经济与城市规划的紧密联系出发,提出了在实际工作中经济与规划相结合的理念。分析了产业经济发展对我国城市规划的影响以及城市规划对产业布局的影响因素,论证了产业经济发展与城市规划的关系,并对二者如何相互促进更好发展提出了对策。

关键词:城市规划;产业经济;城市规划与产业经济发展

一、产业经济发展与城市规划是紧密相关的

实际上,从规划的本质角度来说,就是对城市土地的合理布局、开发和利用。而一个城市产业经济的发展和经济目标的实现,落在地域上也表现为各类经济产业对土地的使用。具体的两者联系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对城际联系的影响

由于城市不是孤立的个体,它与外界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它与外界的联系主要是有形的如城市的对外交通,无形的如邮电通讯以及电子信息等,而产业的生产过程涉及原材料的采集、生产设备的引进、产品的市场销售等都需要与外界产生直接或间接的联系。因此每一次产业经济的发展,都对城市的对外联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这就要求城市规划要对对外联系特别是大型的交通枢纽的基础设施进行统筹安排,而合理的安排必然会促进产业经济的发展。

(二)对城市内部联系的影响

城市是一个社会、经济、文化各方面紧密联系的统一体,所谓动一发而牵全身。例如:劳动密集型产业需要大量的体力劳动者,城市规划中就要为这些劳动力提供相应的生活设施、交通设施与社会福利保障设施及其子女的文化教育设施,而技术密集型的产业需要大量脑力劳动者,这样一来对城市的科技文化设施如高校、科研院所等的设施要求就会更高。重工业则需要提供充足的能源设施与便捷的交通设施相辅助。所以规划中一定要考虑到产业及其相关设施的需求。

(三)对城市功能发展的影响

城市发展离不开产业经济,产业经济的发展也离不开城市的支撑,在低级产业如原材料生产的地区,甚至影响到所在城市的生死存亡,当然在具有全面与发达的综合性城市,不会由于一种产业的兴亡而决定城市的兴衰。但是合理的产业结构、健康的产业发展能有效地促进城市的发展,而产业结构的不合理将导致城市的社会经济等各方面功能的失衡与矛盾的恶化,成为阻碍城市发展的绊脚石。

因此,产业经济的发展和产业布局的调整与城市规划是息息相关的,有了城市规划的宏观指导和综合平衡,产业发展才有了支撑基础,而产业的优化发展又为城市的壮大提供了物质基础,同时对城市规划的决策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二、产业经济发展对城市规划的影响

(一)对城市土地规划的影响

土地是城市的最基本的组成要素,它由于规模大小、地理位置、地质水文、地形地貌等不同呈现的用途也各不相同。

(二)对城市环境规划的影响

这里指的环境一方面指的是环境污染的层面,另一方面指的是地理环境如靠山、沿河、滨海、或临近铁路、港口及城市主要干道等层面,一般来说技术密集型产业对环境质量要求较高,需要建立在环境优美离城市中心较近的位置;而劳动密集型产业由于通常情况下资源消耗大、污染较严重,所以必须依据情况规划在城市下风向的郊区。

(三)对城市基础设施规划的影响

城市的基础设施规划包含的内容比较广泛,包括电力电信、给水排水、环卫设施等等,也包括交通、通讯等设施,产业生产的发展无时无刻离不开这些基础设施的支持,并且对这些基础设施提出了很高的要求。如对电力电信,除了单位产量耗电量,对电压、电流也根据生产的工艺要求有不同的需求;又如给水排水,各个产业的需水质量、水压、净化程度都各不相同,还有就是用水性质,农业用水、生产用水还是消防用水都有不同的要求。

(四)对城市服务设施规划的影响

产业生产需求对产品原料及成品进行及时地流通,也需要对资金的流通。这就形成了对城市商业、金融、仓储等其他服务设施有了需求,这些服务设施主要来自第三产业,在社会分工日趋细化的今天,这种需求度将越来越高。这也对规划提出了新的挑战,不但要使产业在量上得到发展,更要在质上有新的飞跃,是产业更具有生命力。

三、城市规划对产业经济发展的影响

(一)城市规划对产业布局的影响存在的几个问题

1.从城市规划的编制依据来看。城市规划编制的主要依据是城市社会经济发展的总体目标,如GDp目标及其相应的经济指标。相应的产业经济发展模式如何,现有的产业结构将做哪些必要的调整,产业布局情况如何,都是规划部门要考虑的因素。所以产业经济要想实现城市空间地域的合理落实和布置就必须遵循规划的思想。

2.从规划编制的时限来看。城市规划是一定时期社会经济发展目标的具体化,除了对城市进行长远设想外,还必须有一定的规划年限。但实际工作中,常出现规划期限与社会经济发展规划的期限不一致的现象。所以要真正发挥规划对产业经济的指导作用,就要加强规划时限确定的实用性和有效性。

3.从规划的方法来看。传统的规划方法是先根据城市人口的机械增长与自然增长预测城市的总人口,然后根据城市规划用地标准计算城市用地规模,并按照城市用地的现状与合理的用地比例进行功能布局与用地划分。而事实上这样是不够的,如果过多考虑人的因素,忽视产业经济对城市规划的影响,就会适得其反。因此规划期限内应对产业经济的发展模式、规模及各产业结构进行预测来换算成用地规模、基础设施规模,并落实到城市空间中去,这样的规划更具说服力。

4.从城市规划实施的情况来看。传统的规划模式强调功能分区,这就忽略了城市固有的文化内涵。每个城市都有自己特有的史脉和文脉,不是靠规划来改造或设计就能形成的,所以不应该过分强调主观的意识,应结合每个城市的独特经济活动内涵,进行规划布置以促进城市更好的发展。

(二)城市规划对产业经济影响的基本因素

基于上面提到的城市规划对产业发展存在的问题,应及时修缮,用新方法、新思路使其对产业经济的影响向着更有利的方向发展。

1.规划新的空间模型,对产业结构产生重要影响。在现代城市经济发展方式中,产业结构对经济增长的影响日益增大,如加速城市地区的新城和卫星城建设、推动工业企业向外迁移、城市中心地区功能的转变和重建,随着这些规划的实施,城市产业结构发生了显著变化,城市面貌有了创新性的改变,城市规划已经在产业经济结构的空间深化中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2.借助新的城市规划手段,增强城市的资本竞争能力。实践证明,基础设施发展到一定水平后,将会促进个体和群体部门的投资欲望,刺激城市企业和其他产业的发展,从而成为城市经济发展的引擎,有助于城市产业发展的高级化。现阶段高水准的城市基础设施可以增强城市优势和吸引力,尤其是能够增强引入国际资本的竞争力,所以基础设施规划的好也会促进产业经济的蓬勃发展,产业竞争力强了就会扩大优势不断创新进步使其自身更加完善更加成熟。

3.加速城镇化脚步,为城市经济增长提供新的机遇。城市地域分布格局的转变,将意味着经济的结构更加合理,有利于发展城市及城际的经济联系,促进城市工业分散和专业化分工的深化,扩大产业的竞争能力,提高第三产业的需求,更好地推进城市经济的增长。

四、如何利用两者的紧密关系使两者相互促进共同发展

城市经济发展是城市社会发展的基础,城市社会发展是城市经济发展的前提和动力。城市经济的发展即城市产业经济的发展,它包含一、二、三产业经济的协调发展,但不同的城市性质,三者的权重不同,但在城市经济中第二产业应该有相当的比重来作为支撑,那么,如何在城市规划中发挥产业优势,体现产业经济规律,使两者相互促进协调发展,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探讨:

(一)重视城市第一产业的发展,创造符合可持续发展的城市绿色环境

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是人们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物质保证。现阶段,我国正在全面倡导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但是随着城市的迅速发展,又在不断的吞噬着农村的地域,一面是生命的基础,一面由于城市化的发展有需要不断的扩展空间占用土地。事实表明:尤其是大城市农业的比重正在逐年下降,这样任凭城市扩张忽视农业发展的现象,在城市规划中应得到足够重视。

(二)进行第二产业结构调整,适应城市新空间

随着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脚步,国有企业的干戈、改制工作的逐步推开,产业结构进行了深刻的调整,产业结构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面对进入wto的机遇与挑战以及世界经济环境的新格局、新挑战,城市规划也要与时俱进,进行一些必要的创新与改革。

首先,要把握重点,针对第二产业的总体目标和发展方向制定不同的规划发展方案;其次,充分重视高新技术或资金密集无污染型产业即都市型工业在城市中的再定位问题,从而使城市的布局形态更趋合理,使城市发展更为有序、有效、有机统一。

(三)加速城市第三产业发展,重组产业规划布局

在加速城市第三产业的发展进程中,城市特别是区域性中心城市,对加快信息、金融、商贸、文化、教育、旅游、社区服务、中介服务等事业的发展蕴藏着极大的潜力。所以,目前最重要的是要调整城市中心的经济结构,扩大第三产业服务范围。把城市中心地区建设成为全市甚至全市域的城市经济指导中心,对未来经济产业诱导和前瞻影响。第三产业用地,不是简单的商业用地、办公用地,只要符合总体规划要求,适合第三产业布局,均可纳入这类产业用地,从而克服对第三产业发展的局限性,而对于小型的第三产业布局则可以在社区规划、居住区规划中,使服务的对象更具体化,使产业发展真正贴近居民的生活。

五、总结

综上所述,产业经济在城市社会经济发展中有着重要的地位和作用,城市产业经济对城市各项事业的发展,对城市经济中心地位的确定有着举足轻重的影响。十七大的胜利召开,提出了继续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伟大号召,并提出了科学发展观的前瞻理论,这些必将为城市规划和产业经济的各自发展及其相互作用产生有利的影响。城市规划和产业经济相互促进共同发展,才能尽早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并使我国的城市乃至国家建设朝着有序、稳妥地方向不断的推进。

【参考文献】

[1]胡建东.城市产业经济与城市规划关系初探[J].上海城市规划,1999,(6).

[2]史忠良,等.产业经济学[m].北京:经济管理出版社,1998.

[3]韩少平.浅谈新时代我国的城市规划与经济发展[J].内蒙古科技与经济,2005,(2).

产业经济学博士论文范文二:西方经济学案例教学研究论文

摘要:案例教学法由于比传统的教学法更有利于提高学员的综合素质而在经济、管理学科的教学中被普遍使用。就西方经济学教学中运用案例教学法所具有的意义、案例教学法如何运用及应注意的相关问题作了具体的阐述和探讨。

关键词:西方经济学;案例教学;能力;角色转换

1在西方经济学教学中运用案例教学的意义

(1)培养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案例教学最突出的优势之一便是采集大量的经济事例作为教学内容,对学生具有启发教育的作用。优秀的案例,往往以现实问题为研究对象,以事实和数据为依据,并将理论知识寓于案例之中,学生可以通过对各种类型案例的剖析,运用创造性思维,将大量的感性体验上升到理性认识高度,从而进一步指导今后的实际工作。

(2)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西方经济学是一门理论性很强的学科,常常会用到大量的图形和数学论证,让学生感到抽象枯燥且难以掌握。例如,在成本理论一章中,不断用到平均成本曲线、边际成本曲线、平均可变成本曲线等多条曲线;在分析宏观经济政策时,则是用iS-Lm模型。因此,有必要寻求一种中介载体,将西方经济学中的基本理论以一种生动的形式呈现给学生,而案例教学在这方面有独特的作用。因为经济学案例往往是以现实经济问题作为研究对象的,其中不乏一些经济社会的热点问题,足以引起学生浓厚的兴趣,吸引他们主动思考、积极讨论,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

(3)能有效地将知识转化为技能。案例教学的最终目的是要将学生的知识转化为技能。学生经过系统的理论学习,其理论知识会掌握得比较全面,但由于缺乏实际操作经验,往往导致能力的欠缺。案例教学最重要的功能就是为学生提供一个逼真的、具体的情景,迫使他们去思考、分析、处理问题,从而得到实际锻炼的机会。同时,案例教学本身也需要学生之间的合作、交流、分析与研讨,这也有利于培养学生合作共事和沟通交流的能力。

2西方经济学案例教学的组织

(1)课前准备。首先,教师应在认真备好课的基础上,精心选择案例。案例的选择应兼顾典型示范、应用实际、现实新颖、适合国情,并具有一定的理论价值。也就是说,精心挑选的案例不仅要符合课堂的教学要求,而且应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使学生想听、要听、乐意听,只有这样,师生才能配合默契,寓教于乐,收到较好的效果。如在解释边际效用递减规律时;可以拿吃第一个面包同吃第三个面包的感觉是不同的或以小品《吃面》为例来说明;在讲授供求规律时,可以编写案例2007年末至2008年初南方发生冰雪灾害对食品供应和物价的影响,通过这个案例,有效地将案例与供求规律紧密地结合起来,既提高了《西方经济学》课程的应用性,又引导学生关注社会问题以及国家和民族的命运;在讲完货币政策之后,可以引导学生对2007年度由于Cpi屡创新高银行提高存贷款利率等案例进行分析和讨论;在讲完失业理论之后,可以引入近年来出现大学毕业生就业难的案例,引导学生思考和讨论大学毕业生就业难的种种原因及应对措施。其次,教师事先应反复阅读案例,做好案例分析。虽然案例本身可能并无统一答案,但作为教师要想给学生一杯水,自己就必须有一桶水、一缸水。教师应尽可能将问题想得全面、完整、详细,要深思熟虑。这其中可能要涉及其他一些相关的内容,必要时需查找大量的资料,否则无法引导学生、启发学生,只有在占有大量资料的基础上,先对案例做个分析,才能做到心中有数。

案例教学的主角是学生,为提高案例分析的水平,学生的课前准备也是必要的,尤其是难度大、综合性强的案例更应做充分的准备。否则课堂讨论的效果很难保证,甚至课堂讨论根本无法进行。学生要做的准备工作主要有两个方面。首先,学生应该掌握相关的西方经济学理论知识,这是进行案例分析的前提条件;其次,在上课前,学生需要通读案例,概括问题,提出决策方案。这样才能保证案例讨论课的质量。

(2)组织课堂教学。分组讨论是案例教学的主要方式。通常的做法是在上案例课之前把案例资料发到每个学生手中,要求学生要预习案例。上课时把全班学生分成几个小组,进行5到10分钟的讨论,然后每个小组派代表上台发言,然后每个小组派代表上台发言,表述各自对问题的看法、提出自己解决问题的方案。如果争议分歧较大,再组织讨论,最后由任课教师进行总结。在案例分析过程中,教师所要做的是营造一种轻松、自由的氛围,激发学生思维的活跃性,引导学生全身心地投入到案例分析中去。例如,教师不应随意否定学生的分析结果,而应鼓励学生提出独到的见解。

3在西方经济学教学中应用案例教学法时,应注意的问题

(1)正确处理西方经济学案例教学和理论教学的关系。理论教学在课堂教学中仍应占主要地位,如果整个西方经济学教学以案例为主会造成学生对某些问题了解得比较深入,但知识掌握缺乏系统性。西方经济学的教学不能像mBa那样,完全以案例教学为主,而应以系统的理论学习为主。案例教学只是手段,目的在于培养学生利用经济学的思维方式去判断分析问题的能力。在课时量有限的情况下,一般来讲,案例教学占用20%~25%的时间为宜,也可利用学生的课外活动组织案例讨论以作为对西方经济学教学的补充。

(2)教师要注意角色的转换。在案例分析的过程中,教师和学生的角色发生了转移:其一,案例分析课堂上的教师不再以一个单纯的知识权威的形象出现,不再是教师站在讲台上唱独角戏,课堂是由学生唱主角了,教师的前台活动已大大减少,代之而来的是学生的大量活动,这就为学生提供了一个展示自我的舞台;其二,案例课堂上教师的主要任务则由原来的知识讲授变为指导学生动脑思考。教师一般只应对案例讨论的要点和应注意的问题作必要而简略的提示,布置案例讨论的任务和要求,而把大量的时间腾给学生。即使有学生需要教师指导和答疑,教师的讲解一般也是个别进行的,这里教师传授知识的形式由集中讲授变为对学生个别的有针对性的指导。

(3)案例教学的关键是教师素质的提高。案例教学法的特点,使其要求任课教师不仅要有较深厚的理论知识,还要有很强的理论运用能力,能够灵活运用理论知识分析解决实际问题;且有较丰富的实践经验,具有很强的课堂组织和控制能力,能够有效激发学生踊跃参与,实现案例教学的目标。目前我国高校西方经济学的教师离案例教学的要求还有较大的差距,所以加强教师培训十分必要。案例教学教师的培养途径主要有两条:一是学习培训。即通过举办培训班以提高教师的案例教学水平。二是实践锻炼。即有计划地选派教师到企业进行实际工作,同时请企业有经验的管理者或外校有经验的教师搞讲座,或组织案例课的观摩教学和经验交流活动等,这一系列途径都有助于提高教师的案例教学能力。

(4)借助集体备课,集思广益,完善西方经济学案例教学的设计。在西方经济学案例教学的设计与准备过程中,组织专业相同或相近的老师开展集体备课活动,有两大好处:一是可以拓宽经济学案例信息的来源,实现资源共享;二是不同教师思考问题的角度和方法不同,在集体讨论中可以使思维在相互借鉴、相互碰撞中激发出灵感的火花,从而拓宽经济学教学思路,提高经济学教学研究水平。这两方面相互渗透,同时进行,对西方经济学案例教学设计的完善具有较好的促进作用。

参考文献

[1]魏静.谈案例教学在西方经济学教学中的运用[J].昆明大学学报,2008,(1).

集体经济发展方案篇6

1990年美国哈佛大学迈克尔·伯特(michaele.porter)在其《国家竞争优势》一书中提出“产业集群”的概念,从竞争经济学的角度去研究产业集群问题,提出著名的国家竞争优势理论和“钻石”模型,并在论述加利福尼亚葡萄酒产业集群时首次提出“旅游集群(tourismCluster)”的概念。[1]学者们大多数认为旅游产业本身就是一种簇群经济,旅游产业集群所体现的是旅游核心产业及相关产业在竞争与合作中对旅游者消费活动的支持。它适应经济全球化、集群化发展的必然趋势,[2]是旅游产业高级化阶段的产物。

旅游产业涉及范围广而复杂,其竞争力评价模糊,在学术界无法得到统一。学者专家们对旅游产业集群竞争力评价研究做出了相关的贡献,Crouch和Bitchie运用评价竞争力框架,分析了典型旅游目的地地区的经济、社会、文化、环境各因素,并且探讨了旅游与社会繁荣的关系。郭鲁芳运用多维测度法来评价旅游国际竞争力。万绪才、李刚、张安从旅游资源与产品条件、社会经济条件和其他条件三个方面构建评价指标体系,并以江苏省各地市进行了实证研究。苏伟忠、杨英宝、顾朝林从旅游竞争业绩、旅游竞争潜力、旅游竞争环境支持力三个方面构建城市旅游竞争力指标,并运用层次分析法确定指标权重。卫旭东和周旗构建了影响景区旅游市场竞争力指标体系,并建立区域旅游“资源———市场”组合矩阵评价模型。史文斌、卢新元、张金隆构建了旅游产业集群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并建立了旅游产业集群竞争力指标重要性评价模型,还构建了基于模糊理论的旅游产业集群综合评价模型,进行实证研究。王兆峰对旅游产业集群竞争力的影响要素进行了分析,构建了旅游产业集群的评价模型,并以湘鄂渝黔边区域旅游产业集群为例进行了论证。

综观国内外已有研究,研究旅游产业集群竞争力较少,对旅游产业集群竞争力各方面定量评价不多,实证分析较少,尤其是对西部民族地区的旅游产业集群研究和竞争力评价模型定量研究较少,深度与广度不够,需要在理论和实践上进一步充实完善。笔者拟从产业集群的角度来评价旅游业的竞争力,对西南地区旅游产业集群竞争力的影响要素进行了分析,以西南地区6省、市、区为研究对象,采用topSiS方法构建了旅游产业集群的评价模型,对这6省、市、区的旅游产业集群情况进行了综合评价计算,并对其发展状况进行了比较分析,为西南民族地区今后旅游业的发展,制定出有较强可行性和实用性的发展策略提供一些依据和参考。

二、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一)研究思路

西南地区旅游产业集群竞争力的评价实质上是对6省、市、区旅游产业集群各个因素之间相比较评判,可以作为一个多属性决策问题对待。旅游产业集群竞争力的评价,需要明确整个评价对象的属性,建立评价模型。笔者的研究思路如下:首先,将研究的各个省市、自治区旅游产业集群状态看成是地区旅游发展决策中的多个备选方案。其次,对旅游产业集群发展因素进行分析,构建旅游产业集群竞争力评价模型。再次,通过topSiS多属性决策评价法计算各个备选方案的得分。最后,对各备选方案进行排序比较得出最优方案,获取整体评价。根据计算分析检验旅游产业集群发展竞争力强弱关系,总结其相互发展借鉴规律。

(二)研究方法

衡量地区旅游产业集群状况,对其旅游产业集群竞争力做出有效评价与分析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其实质是一个多因素、多目标、多指标综合效果的系统评价问题。目前已有相当多的综合评价方法,如层次分析法、模糊评价方法、主成分分析法、数理统计法、综合指标法、灰色系统评价法、人工神经网络法、秩和比法等,这些方法各有优缺点,在评价不同的领域中对不同问题表现出不同的优劣。

topSiS(techniquefororderpreferencebySimilaritytoidealSolution)方法作为系统工程中有限方案多目标决策分析常用的一种决策方法,[3]通过计算各种待评价对象与理想点的相对贴近度的大小,作为评价各对象的依据,该方法计算简便,结果合理,具有可靠性高、误差小、受主观因素影响小等特点,具有较强的应用性。目前已在医疗、经济、食品卫生、农业等领域中得到广泛应用。笔者将topSiS法引入西南地区旅游产业集群发展评价中,通过建立旅游产业集群竞争力的top-SiS评价模型,对西南地区各省、市、自治区旅游产业集群发展情况进行综合评价计算和比较分析。topSiS是一种逼近于理想解的排序方法,是多目标决策分析中一种常用的有效方法,又称为优劣解距离法。[4]它是通过检测评价对象与理想解(记为V+)、负理想解(记为V-)的距离来进行排序。所谓理想解是一设想的最优的解(方案Vm),它的各个属性值都达到各备选方案集X中的最好的值;而负理想解是一设想的最劣的解(方案Vm),它的各个属性值都达到各备选方案中的最坏的值。方案排序的规则是把各备选方案与理想解和负理想解做比较,若其中有一个方案最接近理想解,而同时又远离负理想解,则该方案是m个备选方案中最好的方案。产生了m个方案完全序的偏好排序。

Ci+=Si-/(Si++Si-)0

其中,Si+和Si-分别是每个方案到理想解和负理想解的距离,是真正的评价指标,表示每个方案对理想解的相对接近度指标,以此作为评价优劣的依据。

topSiS方法的优点是能对各种决策方案进行排序比较,特别是如果把我国西南地区6个省、市、区看作不同的方案,就可以利用这种方法对这些地区旅游产业集群发展的情况进行对比评价。通过查阅相关资料文献获取指标值,在此基础上,利用topSiS分析西南地区旅游产业集群竞争力。

三、西南地区旅游产业集群竞争力评价的实证研究

(一)研究区域概况

我国西南地区包括中国西南部的广大腹地,地理上包括青藏高原东南部,四川盆地和云贵高原大部。在我国原行政区划概念中,西南地区又被称作西南五省(区、直辖市),即四川省、云南省、贵州省、重庆市、自治区。现行的西部大开发政策中,广西壮族自治区也包括在西南地区之中表述,成为西南6省、市、区。本文研究的西南地区为3省2区1市,国土面积252万平方公里,占全国陆地面积的26%;人口2.44亿,占全国总人口的18%;辖620个行政县,占全国的22%。2008年3省2区1市完成GDp34203·90亿元,占全国的11·38%。[5]西南地区是我国民族文化旅游资源最集中和民族文化旅游业起步较早的地区。地处中国西南的这6省、市、区都是旅游资源丰富地区,这里有许多独特的自然人文景观、宜人的生态休闲环境和丰富的历史文化古迹,尤其是自然旅游资源可开发价值高,发展潜力大。作为一种有效的区域经济发展模式,产业集群正在成为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部分和亮点。旅游产业是促进整个西部经济发展的有效途径之一,自西部大开发战略实施10年以来,西南地区旅游业发展迅速,对推动区域经济增长、缩小东西部差距作出了贡献。但地区内各省区的旅游产业发展水平不平衡,对提升西南地区旅游整体竞争力是个障碍。因此,评价各省区的旅游产业集群发展状况,分析其优劣势,因地制宜、取长补短,以利于各省区旅游产业结构和资源配置的优化,提升地区整体旅游产业集群竞争力。

(二)评价指标与数据来源

目前,不同学科的学者都有各自衡量地区旅游产业集群发展的理论范式,对旅游产业集群竞争力的衡量指标选取也见仁见智。笔者认为,指标的设计首先要体现旅游产业集群的特点,反映旅游产业集群对当地经济的带动作用,这将避免对经济相对落后地区的评价歧视。鉴于数据的可获得性,可以用旅游总收入占GDp比重、旅游总收入与旅游企业营业收入之比这两个指标来反映。这里的旅游企业主要是包括旅行社和星级饭店两类企业。其次,为避免指标的重复设计,采用了旅游总收入等于国际旅游收入和国内旅游收入之和,这样避免了三个指标数的同时采用。第三,指标的设计与选取围绕旅游产业集群,将范围缩小在与旅游产业相关指标上,如旅游院校数、旅游企业数、旅游业从业人员数等,而回避了将评估范围无限扩大至GDp、交通状况等总体实力指标。第四,指标的选取涵盖了旅游企业全员劳动生产率、星级饭店客房出租率等效益指标。最后,考虑到现有数据的可获得性,指标的设计中尽可能选择了容易获得的数据。

本文所设计的评价指标均为定量指标,为客观真实的进行评价研究奠定了基础。指标数据主要来源于《中国旅游统计年鉴2009》、《中国旅游统计年鉴(副本)2009》、《中国统计年鉴2009》以及6省、市、区的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公报中,各地区2008年各评价指标原始数据,并将相关原始数据进行了处理。另外由于数据的可获得性和可靠性,考虑到2008年四川省受到汶川大地震的影响,旅游产业相关数据缺失,故采用了这6省、市、区2009年的相关指标数据(旅游接待人数、国际旅游收入、旅游总收入占GDp比重)。在数据收集完成的基础上,运用上述评价方法和评价模型,对各省、市、自治区旅游产业集群竞争力进行了定量测评(见表1)。

(三)计算及结果

(1)建立标准化决策矩阵

第一是把各种类型的属性范围转换为无量纲的属性,使其有可能进行比较。第二是将每个属性的结果按总的属性进行规范划分。由此决策矩阵的元素计算如下:

(2)建立加权标准化决策矩阵

在权重问题上,本文不考虑指标权重的大小,等同于认为所有的参评指标的重要性相同,即每个指标的权重相等。在实际应用过程中,可以根据决策者已有权重对评价指标权重系数加以修正。通过矩阵R的每列与其相应的权重向量ω=(0.1,0.1,0.1,0.1,0.1,0.1,0.1,0.1,0.1,0.1)相乘得到。因此得到加权标准化决策矩阵V。

(3)确定理想和负理想解

令两个假设的方案a+和a-定义为:

a+={maxvij|j∈J,i∈m}={v1+,v2+,Λ,vn+}和

a-={maxvij|j∈J,i∈m}={v1-,v2-,Λ,vn-}。

其中,J为各属性集合,方案a+和a-分别表示最偏好和最不偏好的方案。

(4)计算距离

每个方案与理想方案、负理想方案的距离分别为:

(5)计算与理想解相对接近程度

a+和a-的相对接近程度定义为:Ci+=Si-/(Si++Si-),0

计算得:

C1+=0·45095,C2+=0·67337,

C3+=0·28015,C4+=0·49644,

C5+=0·05036,C6+=0·38230。

我国西南6个省、市、区旅游产业集群发展的相对接近度如表2所示。

(6)排列偏好顺序

依据Ci+的降序,方案集此时能按偏好属性排列。

计算得:C2+>C4+>C1+>C6+>C3+>C5+,即重庆>云南>四川>广西>贵州>。

四、结论与讨论

topSiS对我国西南地区旅游产业集群发展的评价,可以比较任意两个省、市、区排名的先后,还可以根据各省、市、区与理想值的相对接近程度,考察西南地区省、市、区之间的差异程度。从表2的计算结果可以知道:西南地区6个评价单元中,重庆市为最优方案。从各省、市、区旅游产业集群竞争力排序来看,重庆市的发展程度最高,值为0·67337,旅游产业集群竞争力具有优势,综合实力较强。自治区的发展程度最低,值为0·05036,旅游产业集群缺乏竞争优势。再利用SpSS13.0统计分析软件中的快速聚类法,[6]还可以将这省(市、区)由高到低划分四个等级,结果如表3。

从表3看出,西南地区6省、市、区旅游产业集群发展所处的状态不同,竞争力存在强弱差异。重庆市处于“四级”状态,表明旅游产业集群发展较强;云南省和四川省处于“三级”状态,即旅游产业集群发展一般;广西自治区和贵州省处于“二级”状态,即旅游产业集群发展较弱;自治区处于“一级”状态,即旅游产业集群发展很弱。另外,将旅游产业集群竞争力排名与GDp排名相比较(如表4)。

可以看出,二者有重合,从整体上看,贵州省和自治区GDp排名靠后,相应的其旅游产业集群竞争力排名也相对靠后,其余4省、市、区的二者排名次序也没有出现相差特别悬殊的情况。从重合状况来看,除贵州省和自治区外,其余省市区均出现不一致情况,四川省和广西自治区,GDp排名分列第一、第二位,但其旅游产业集群竞争力排名却各下降两位,分别排在第三和第四。相反重庆市和云南省,GDp排名较前面两地区靠后,分列第三、第四位,但其旅游产业集群竞争力排名却各上升两位,分别排在第一、第二位。

从以上分析可以看出,虽然旅游产业的发展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当地经济的发展,但并不是绝对依赖,经济发达地区的旅游产业集群竞争力并不一定强,反之经济相对不发达地区的旅游产业集群竞争力也不一定处于弱势。可见,影响旅的,不只是受经济因素制约。

集体经济发展方案篇7

一、充分认识加强生态林场建设的重要意义

生态林场,是指以集体生态公益林地资源为依托,以保护发展森林资源为核心,以森林旅游、生态休闲、林下经济等为经营发展手段,通过集体经营、企业租赁、大户承包、乡办村办、合作股份等多种形式建立,经营管理规模原则上不少于1000亩的林场(不包括国有林场、省级以上自然保护区和森林公园)。目前,全市林地总面积达到800多万亩,其中生态公益林面积390万亩、商品林面积410万亩,森林覆盖率达到40%以上,初步建立起布局合理、功能完备的生态防护林体系。大力建设生态林场,既是深化集体林权改革,巩固发展生态资源,促进生态林业建设的关键,又是加快荒山绿化,搞好重点生态脆弱区域修复,加快现代林业发展的重大举措,对于推动国土绿化,加强林业重点工程建设,培育森林资源,巩固造林绿化成果和深化林业改革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各级各有关部门和单位要从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实现全面可持续发展的高度,充分认识建设生态林场的重要性,切实增强责任感和紧迫感,抢抓林权制度改革发展机遇,进一步加快生态林场建设,保护发展森林资源,推动全市生态建设实现新突破。

二、明确生态林场建设的基本原则

(一)坚持政府主导,社会参与,多种形式发展,市场化运作;

(二)坚持以保护发展森林资源为核心,依法规范集体林地流转,适度有序开发利用,充分保障农民合法权益;

(三)坚持区域化布局,林场化管理,集约化经营,产业化发展;

(四)坚持统一规划,分期实施,规范管理,扎实推进,维护林区稳定;

(五)坚持生态效益优先,生态、经济、社会效益协调发展。

三、严格做好生态林场登记备案

建立生态林场,经营权人应当按照有关规定向工商行政管理部门登记,领取企业法人营业执照后,报所在乡镇政府(街道办事处)和县市区林业主管部门登记备案。登记备案时,经营权人须提供生态林场营业执照(副本)复印件、林地承包经营合同或林权证等权利证明的复印件。

四、依法规范集体林权向林场流转

生态林场涉及集体林权流转的,要严格按照以下程序进行:

(一)制定林权流转方案。集体统一经营的山林林权流转,应选举产生林权流转工作小组,由工作小组拟定流转方案,其流转方式、基价、收入以及收入的使用、分配等必须提前向村民公示,取得本集体经济组织2/3以上成员或2/3以上成员代表同意后,方可进行。集体经济组织发包集体林地,在同等条件下,本集体经济组织成员享有优先承包权。

(二)确定流转基价。有条件进行森林资源资产评估的,原则上要参照专业评估的价格,经本集体经济组织成员(或代表)会议同意后确定;不能进行森林资源资产评估的,应按照集体经济组织成员(或代表)会议通过的价格进行流转,防止低价流转,造成集体资产损失。

(三)审核与批准。将集体林地流转给本集体经济组织以外的单位或个人经营,应当对承包方的资信情况和经营能力进行审查,审查合格后报乡镇政府(街道办事处)批准。

(四)签订承包合同。县市区林业主管部门和乡镇政府(街街道办事处)分别负责本级行政区域内林地承包及承包合同管理,指导集体经济组织和承包经营方签订规范文本的《集体林地林木其他承包经营合同》,明确规定签约双方的权利、义务和违约责任。对本意见施行前已经依法发包的集体林地,按合同履行义务的,可以对合同内容进行完善,其经营权稳定不变。

(五)林权变更登记。县市区林业主管部门和乡镇政府(街道办事处)应指导集体经济组织规范林权流转行为,监督林地流转双方按照约定履行合同。对程序合法、合同规范的林权流转,林业部门应受理林权登记申请,依法办理林权变更手续。

五、加强生态林场经营管理

县市区林业主管部门要指导生态林场经营者编制森林经营方案,合理利用林地资源开展生态旅游、休闲观光、特色种养业等经营活动。森林经营方案一般包括森林资源与经营评价,森林经营方针与经营目标,森林功能区划、森林分类与经营类型,非木质资源经营,森林健康与保护,森林经营基础设施建设与维护,投资估算与效益分析,森林经营的生态与社会影响评估,方案实施的保障措施等内容。在经营过程中,林场经营者要严格保护林地林木资源,未经林业及有关部门批准,不得将林地用于非林建设和开采活动,严格控制建设用地规模,防止林地林木资源流失。在经营范围内修筑直接为林业生产服务的工程设施需要占用林地,符合《森林法》及其《实施条例》规定的,由县级以上政府林业主管部门批准;需要将林业用地转为非林业用地的,应向县级以上政府林业主管部门提出用地申请,经审核同意后,领取《使用林地审核同意书》,凭《使用林地审核同意书》依法办理建设用地审批手续。

六、强化生态林场建设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发展生态林场,是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的继续和深化,涉及农民切身利益,事关农村稳定和发展大局。各级各有关部门和单位要高度重视,加强领导,密切配合,落实责任,确保各项工作扎实推进。林业部门要牵头会同农业、民政、等部门,加强对农村集体林权流转的监督管理和检查指导,建立健全集体林权流转规范,及时调处集体林地承包经营过程中出现的林权纠纷,保障农民和承包方的合法权益,维护社会稳定。

(二)明确监管责任。各级林业、国土资源、规划等部门要配合联动,按照职责分工严格控制林地向建设用地转移,及时查处不批就占、少批多占等违法行为。县市区林业部门和乡镇政府(街道办事处)要督促林场经营者按照森林经营方案进行产业开发和基础设施建设,杜绝以抢占资源为目的包山圈地行为。

(三)落实扶持政策。

1.落实公益林补偿资金。林权流转到林场后,依托林地、林木生存的野生动物、重点保护野生植物、古树名木的保护和森林防火、病虫害防治等责任和义务同时转移。在履行管护义务的基础上,要把公益林补偿资金落实到林场经营者。

集体经济发展方案篇8

一、服务“第一要务”,必须真正树立发展是主题的思想

我们党要承担起推动中国经济社会全面发展的历史使命,必须始终紧紧抓住发展这个主题,各项工作都要紧密围绕这个中心来进行,纪检监察工作作为党的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要时刻把反腐倡廉放到发展这个主题、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之中去思考。江泽民同志曾明确指出:“反腐败是贯彻执行党的基本路线的必然要求,是集中力量把经济建设搞上去的重要保证。”从这种意义上讲,反腐败是经济发展的强力助推器。在环境上,不正之风和腐败现象,在经济上直接破坏社会主义经济秩序,扰乱资源的合理配置,带来经济利益的恶性冲突和经济秩序的混乱,阻碍了改革的深入和生产力的发展;在政治上,它极大地损害了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破坏国家政治和法制的统一,破坏安定团结的政治局面;在思想上,它助长了拜金主义、享乐主义等腐朽思想,败坏风气,极大地危害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损伤了广大党员干部搞经济发展的积极性。实践证明,创造好的经济发展环境是纪检监察工作和经济工作的最佳结合点,是纪检监察工作服务经济建设的一种富有成效的方式。多年来,各级纪检监察机关从预防和铲除滋生腐败土壤着眼,建立抓源治本等措施着手,从为经济发展保驾护航着力,主动深入到经济建设第一线,参与重大经济活动,在参与中服务,在参与中监督,自觉围绕中心工作反腐败,为各地创造良好的经济发展环境积极发挥职能作用。为此,纪检监察机关无论是工作内容的确定、工作重点的把握,还是工作方式、方法的运用,都要把反腐败工作与发展紧密结合起来,始终坚持为“第一要务”服务,就能不断提高纪检监察工作水平和成效。

二、服务“第一要务”,必须努力创造良好的发展软环境

一是要紧紧围绕经济建设中心,优化发展环境。要通过深入到经济建设的主战场去发现问题、揭露问题,致力于排除制约、干扰发展的各种消极因素,积极查办案件、开展专项治理、严格执法监察,打击破坏改革、阻碍生产力发展的腐败行为,维护良好的经济秩序;通过民主评议行风,完善公开办事制度,促进部门和行业作风建设,促使其转变职能,规范执法行为,悉心营造经济发展的宽松环境。要重点在改善政府服务、完善市场机制、提高环境竞争力方面下功夫,使纪检监察工作与经济工作、政府工作和改革开放实践有机结合起来,着力解决在党风政风方面严重影响经济发展的突出问题。二是要主动参与重大经济活动,积极发挥监督作用。实践告诉我们,工程建设、土地出租批租、房地产开发、金融、证券等资金高密集领域,往往是案件多发领域。因此,对一些重大建设项目招投标和工程建设、国有土地使用权拍卖、国有企业产权交易、政府采购等重要经济活动,纪检监察机关应主动参与,提前介入,由事后查处变为事前、事中、事后的全过程监督,由“灭火”变为“防火”,尽力避免“修起一条路,倒下一批人”、“工程上马,干部下马”等悲剧发生。要继续在这方面努力探索实践,逐步拓宽工作领域,使纪检监察工作进入经济建设的主战场和最前沿,直接为经济发展服务。三是要继续深化“三项制度”改革,不断清除影响经济发展的体制性障碍。现阶段我国腐败现象滋生蔓延的深层次原因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在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过程中,由于新旧体制的转换,体制、机制和管理制度上还存在许多空隙和无序状态,为腐败现象的滋生蔓延提供了机会。二是权力运行过程还缺乏严格的规范,监督管理体制、机制仍不够完善,特别是“事权、财权、人权”的运行不规范,缺乏有效的监督管理,容易产生腐败现象。因此,要从体制、机制、制度和管理入手,围绕权力制约、行为规范、资金监控等问题,改革现有的体制机制制度,从深层次上消除滋生腐败现象的条件。在行政审批制度改革方面,按照“经济调节、市场管理、社会管理、公共服务”的政府职能定位,继续大幅度精简行政审批事项,抓好各级行政执法管理权的合理分解设置与规范实施,促进机关廉政效能建设。在财政管理制度改革方面,加快推进部门预算、国库集中收付等制度建设,抓好会计集中核算、落实“收支两条线”、推行政府采购等工作,切实管好财政资金。在干部人事制度改革方面,切实加强对各级领导干部和公务员工作的管理、监督,重点在干部选拔任用中积极推行民主推荐、竞争上岗、公开选拔、考察预告、任前公示、集体表决、交流轮岗、述职评议、廉政监察等一系列新的制度,推行重大事项报告、经济责任审计监督制度,确保选好人、用好人、管好人,为发展提供强有力的组织保证。

集体经济发展方案篇9

【关键词】档案管理体制;改革

我国档案管理体制改革,是转型时期我国档案管理工作发展的内在要求。档案管理体制改革,须从国家关于各项体制改革的总体要求出发,厘清我国现阶段档案管理体制运行中存在的普遍性问题,指明现阶段我国档案管理体制改革的方向、目标,构筑适应我国市场经济发展的档案管理体制,其直接服务于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现实需要。

一、我国现有档案管理体制所存在的问题

我国现有的档案管理体制主要借鉴与苏联,同时照顾到我国特殊的国情而建立起来的,当前,我国档案管理体制主要是以“集中统一”为指导建立的“统一领导、分级管理”的管理体制,国家档案局统一领导全国范围内的档案事物,对全国范围内的档案事物进行统一领导、管理和宏观指导,同时负责部级的档案管理工作;地方档案管理机关主要负责地方行政区域内的档案管理事务,接受本地方行政区域党和政府的领导并接受上级档案行政机关的监督和指导。可以说,我国现有档案管理体制的形成和发展对于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意义是不容忽视的,但是随着经济社会的转型发展以及市场经济的深入发展,我国现行的档案管理体制中仍然存在着一定的问题,如“局馆合一”的档案管理体制,使得档案管理机构需要同时负责本地区档案行政管理和档案保管利用两项职能,容易导致档案行政管理和档案文化事业机构的定位认同模糊,也易于形成档案管理局和档案管理管法律责任不清,档案管理机构行政化色彩过于浓厚,影响了档案管理文化事业的发展;对于非国有单位档案及私人档案的管理是否仍旧采用传统的集中统一管理体制仍存在争议,需要从体制上予以确定和解决;文件管理及档案管理被人为割裂,给档案管理的工作带来一定的负面影响,如档案质量的参差不齐、档案管理的科学化水平不高等,这些都是当前我国档案管理体制中存在的突出性的问题。

二、我国档案管理体制改革的措施建议

我国档案管理体制改革的现实目标是有效应对当前我国档案管理体制中存在的突出性的问题,尽快建立起符合我国市场经济发展需要的现代档案管理体制,因此,今后我国档案管理体制改革应着重抓好以下几个方面:

(一)整合档案管理资源,建立综合性的档案馆

我国档案管理体制改革并不是对我国现行档案管理体制的彻底否定和推倒重建,而是在现有档案体制范围内进行一定的改进使之更加顺应和符合新时期我国档案事业发展的需要,因此应继续坚持我国档案管理体制的“集中统一”管理体制,其已经被证明是符合当期我国档案事业发展的管理原则,在此基础上,统一整合当前地方档案馆档案资源,建立省(市)一级的统一的综合性的档案馆,打破以往档案管理在时间、空间等方面的限制,真正实现地方档案资源的统一管理、使用,提升规模效益,提高地方档案管理的效率。

(二)变革“局馆合一”的管理体制,实行“局馆分离”

实行档案管理“局馆分离”是按照当前我国政企分开,转变政府职能的要求,同时也是基于当前我国档案管理现存问题而做出的,档案管理行政部门和档案馆要进行分离,明确各自职能,各归其位。档案行政管理机构和档案馆要在机构、人事、管理等方面实行彻底分离,分离后,档案管理行政部门将集中负责档案管理的统一领导、规划协调、监督指导等,而档案馆将承担其作为文化事业管理的基本职能,将承担相关档案的收集、管理、利用等事宜,实行“局馆分离”后档案馆将逐步摆脱原有的行政化运作模式,真正发挥其专职负责档案管理工作的文化单位职能,真正走向民众,走向社会。

(三)实现档案管理体制的多元发展,为档案管理体制改革注入活力

我国现阶段的档案管理体制主要是依照计划经济时代特点而形成,对国有企事业单位的档案实行统一管理,但是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我国档案管理的对象已经从单一化走向多元,各种非国有单位及私人企业、外资企业的出现使得我国现有的档案管理体制必须做出积极回应,因此对于这些非国有单位的档案管理问题,必须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可以鼓励这些企业在不违反相关法律的情况下,赋予企业一定的档案管理自,地方档案行政部门及档案馆则负责对企业的档案管理进行直接或间接监督、指导,保证企业在法律法规的框架内合理管理、使用档案。

三、结语

总之,在市场经济深入发展、我国经济社会转型时期,大力加强我国档案管理体制改革,对进一步规范我国档案管理工作,释放档案管理工作活力,提高我国档案管理科学化水平,推进我国档案管理事业健康发展都各方面来说都具有重要意义,因此必须要加快我国档案管理体制改革方面的理论研究和实践研究,不断推进我国档案管理体制改革事业向前发展。

参考文献:

[1]罗军.我国档案管理体制改革研究[J].档案学通讯,2009,05:46~49.

[2]王萍.我国档案管理体制改革的要点与难点分析[J].办公室业务,2014,21:58~59.

集体经济发展方案篇10

一、制度建设

(一)地市、县制定的实施意见或者试点方案

(二)地市、县制定的清产核资类文件

(三)地市、县制定的集体资产(财务)管理类文件

(四)地市、县制定的成员身份确认类文件

(五)地市、县制定的股份合作制改革类文件(包括折股量化;股权设置、分配与管理;合作社成立、运营、管理等)

(六)地市、县制定的赋予农民集体资产股份权能类文件

(七)地市、县制定的村级集体经济发展类文件

(八)地市、县建立健全督查督办、考核制度等

(九)地市、县建立健全档案管理制度等

(十)清产核资、成员身份确认等重点任务的工作流程与操作方法

(十一)其他文件或者制度

二、宣传培训

(一)地市、县统一编印政策宣传资料情况

(二)地市、县组织对乡村干部和农民群众进行培训情况

(三)地市、县组织工作人员、乡村干部外出考察学习情况

(四)在县、地市、省部级以上媒体进行宣传报道情况

三、人员与经费保障

(一)工作人员保障情况

(二)专门工作经费保障情况

四、改革过程与成果材料

(一)乡镇、村的试点方案、清产核资方案、成员身份确认方案、折股量化与股权设置及管理方案、集体资产收益分配方案、合作社成立及章程等。

(二)村级每项改革任务的过程材料(包括方案讨论、会议召开、民主表决、公开公示、农民签字等)

(三)村级每项改革任务的成果材料(包括摸底表、统计表、登记表、清查核资报告报表、股东名册、组织证书颁发、股权证书发放等)

(四)农村集体“三资”管理平台建设及应用

(五)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成员及其股权管理系统建设

(六)农村产权交易平台建设及应用

(七)改革文件、过程材料、成果材料的整理、装订、归档、管理等

五、改革成果应用及成效

(一)农村集体资产有偿退出、继承、抵押担保改革试点推进情况(包括文件制定、推进进程、具体做法、阶段性成效、主要障碍或者问题、建议等)

(二)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试点与宅基地制度改革试点、农村金融改革试点、城乡融合发展试验区等的整体性、系统性、协同性推进情况

(三)农村“政经分离”改革试点推进情况

(四)现代农业产业体系、经营体系、生产体系建设和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情况

(五)村级集体经济发展情况

(六)农民收入增长情况

(七)城乡融合发展情况

(八)乡村治理体系建设情况

(九)其他成效

六、自评报告、工作总结、典型案例等

(一)地市、县自评报告

(二)地市、县评估指标

(三)地市、县改革情况调查表

(四)地市、县清产核资、成员身份确认、股份合作制改革、赋予农民集体资产股份权能、村级集体经济发展、农民收入增长等工作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