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新能源发展报告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6 03:09:34

全球新能源发展报告篇1

全球报告倡议组织(GRi)技术总监,负责监督GRi报告框架的发展,与外部利益相关方沟通,协调他们与GRi及GRi技术咨询委员会的关系。美国纽约人,会说法语和汉语。

如果全球经济危机继续恶化,企业的管理者就必然会面临企业进行重组的处境,消除劣势,强化其优势。从便利或短期利益考虑,部分企业以及政府会先牺牲组织对可持续发展的投入。在经济状况日渐低下的时刻,环境的好坏似乎可以暂时放在一边。在危机来临时,牺牲透明度,暂停社会福利项目从而节省一部分支出是理所应当的。

这种逻辑是危险的。

可持续发展程度高低关系到企业是否能在未来预测经济危机的能力。在危机来临时,企业的领导者更应该加大力度推行可持续发展,而非望而却步。企业家必须认识到,毕竟在“危机”二字中,除了“危”,还有一个“机”字。

经济危机给中国企业带来机遇与挑战

有远见的企业家会注意到,全球经济的下滑为那些推行可持续发展策略的企业提供了难得的机会。不仅可以提高人们对减少污染、加强人权和企业透明度的重视,更能进一步推进各方面发展,从而提升企业形象。这一点也能帮助中国企业跃升国际市场,让自身的品牌价值得到进一步的提升。

就效率而言,正在发生的经济危机为企业提供了大规模降低成本的极佳机会。这样一来,利润增加,成本降低,生产效率相应提高。以日本为例,上世纪90年代的经济危机使该国经济被迫进行大规模重组,之后很多日本企业的污染减少,企业效率提高。很多经济学家称,今天的日本企业之所以能在世界经济舞台上起重要作用,一个决定原因就是该国企业效率都相当惊人,使该国经济无论在全球经济顺逆与否的情况下都位列前茅。

目前,中国的能源效率只是日本的几分之一,中国国民生产总值每单位的平均用水和韩国一样多。中国企业应该利用此机会降低污染,在保证质量的同时减少支出。方法之一是减少能源的使用总量,提高能源使用效率,提高废物再利用的水平。

当然,机会不仅仅在降低成本上可以体现,通过对创新的投入,企业可以在一个更加具有竞争力的发展环境中脱颖而出,特别是在国际范围内企业普遍下滑的情况下。

对企业的发展模式进行全面分析的难度较大,但这是企业未来发展的趋势。GeorgeSoros,目前全球最富有的投资者在评论全球经济危机时说道:世界前任经济推动力量美国,它的消费能力已经被迫暂停。

GeorgeSoros说,和能源相关的项目将会成为未来世界经济发展的新领域,也就是说,未来市场对企业的预期将会是:绿色,低碳排放,高效率。

这种转型趋势给中国带来巨大的利益。目前,中国已经跃居可再生能源领域最大的消费国和出口国:特别是其太阳能接触板和风能技术,而且加入这个领域的企业数量正在增加。

mcKinsey&Company,一家管理咨询公司,预测在未来从事提高中国能源效率的企业价值总值将高达每年280亿美元。在中国推行能源效率创新的企业有机会成为世界经济的领头羊。当然机遇也带来了挑战,其中就包括如何提高企业能源使用效率,在公司领导层中推广清洁能源的创新和使用,同时还需要找到适合中国国情的简单易行、低成本的解决方式,比如使用更环保的节能灯泡,从而降低建筑物的能源消耗量。

G3指南为中国中小企业转型提供指引

很多管理者其实已经认识到,真正的可持续发展不仅仅是在黄鲸保护上下功夫。一个成功的品牌需要长期的投资方以及固定的消费者群,特别是在危机发生的时刻。所以,企业如要长期稳定发展,清晰度和对人权的尊重是一个重要的标准。

那么,如何能帮助企业提高其可持续发展管理机制的建立呢?全球报告组织的G3方针在全球范围内为企业监督管理自身经营提供了很好的指导,是很多企业处理经济、社会、环境等问题时使用的重要工具。根据G3方针提出的要点,全球各大企业纷纷开始公布其经营对环境和社会方面的影响,比如,计算企业生产所需用水、职工工作的环境状况等。这些全方位的报告能让企业的经营者意识到哪个方面的工作还有欠缺,哪些方面得到了改善,取得了成效。

汇集以上信息书写成的可持续发展报告,是企业在成为更绿、更人性化,同时更具有利润潜力的将来时企业的道路上跨出的关键性一步。

全世界范围内,已经有超过1500家企业正在使用全球报告组织制定的G3《可持续发展报告指南》制定其报告,有一部分中国的企业也已经加入其行列中。G3指南正逐渐成为全球制定可持续发展报告的公认标准。在不久的将来,也将预期成为中国企业参考的标准。

目前全球报告组织正向中国的中小型企业推广该指南,作为全球推广计划中中国部分的主要方向。在中国,中小型企业在解决就业问题、推广创新以及全球加工链条的良性循环运作方面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美国沃尔玛今年10月提出了一项新举措,暗示其发展的新方向,那就是价格再也不是沃尔玛产品的唯一进货标准。产品的环境及社会影响,产品厂家的劳动力生产环境以及产品质量成为公司进货的重要参数。

LeeScott,沃尔玛的经营主管为了实现这一目标,正向公司的供应商制定一系列标准。其中,为中国的分公司设定的标准包括:水和能源的使用效率,是否存在不必要包装,以及开发更可持续发展的产品的投入等方面。

作为回应,本地的生产厂家会发现自己正面临相应的挑战,促使其注意并提高能源的使用效率,以及使用总量。

全球合作组织目前正在和中国以及欧洲的中小型企业合作,从其自身特点,即在国际加工生产链条上的作用,制定相应的可持续发展报告的标准。通过这种量身定做的方式,让中小型企业可以对指南的标准反复验证,从而达到日益提升的标准。

通过使用G3指导方针制定可持续发展报告,企业有机会对自身的经营价值进行重新审视、调整和巩固,为应对未来的发展挑战作好充分的准备。

很多国际性的银行和金融机构没有应对危机时期特定的金融借贷机制来防止危机的进一步恶化。当前的金融危机是给企业经营者上的沉重的一堂课。

从另一个角度看,现在正是转型的绝佳时期。通过G3的指导,企业重审自身的经营状况,考虑自身经营理念和报告指导中那些指标的关系,给企业重新定位。企业与企业之间的合作也更紧密和合理,达到经济整体的全面健康发展。

全球新能源发展报告篇2

根据美国法律规定,《国家军事战略报告》每两年一次,但是如果没有重大变化可不作实质性内容更新。上一版有内容更新的《国家军事战略报告》于2004年。

日前公布的《国家军事战略报告》是七年来的首次更新,新版报告集中反映了奥巴马政府的安全战略思想和军事战略谋划。与2004版战略报告相比,新版战略报告除继续强调保持美军领先优势、对抗暴力极端主义等之外,在战略环境的认知、军事理念、关注重点等方面均有明显变化。

对战略环境有新判断

对全球战略环境的评估是新版军事战略报告出台的基础。新版战略报告认为,各国相对实力的持续变化和日益增强的相互联系,使得当今世界处于“战略拐点”。首先,权力分配的变化导致了一个“多支点世界”的出现。这个世界的主要特征是――“固定的安全联盟之间的竞争已不复存在,各国往往根据外交、军事和经济利益的不断变化结成联盟”。其次,全球性和地区性强国越来越展示其自信,检验美国的领导地位及伙伴关系的韧度。再次,亚洲地区出现两大全球性力量中心,以及诸多地区性强国,对地区稳定构成挑战。此外,人口增长和城市化进程引发自然资源短缺并带来治理难题,诸多国家的军事实力持续增强,大规模杀伤性武器扩散和核恐怖主义威胁增大,这些都是影响美国修订军事战略报告的战略环境因素。

基于上述对战略环境的判断,报告提出美国军事战略的四大目标。一是对抗暴力极端主义,击败、瓦解盘踞在南亚地区的“基地”组织及其分支。二是保持威慑和击败侵略,继续倚重核威慑,保持常规力量威慑,发展在太空、网络空间等领域的威慑手段以适应“21世纪的安全挑战”。三是强化国际和地区安全,以北约作为同盟体系基础,强化与日、韩、澳同盟关系,发展与中东、非洲、东南亚、南亚地区新伙伴的安全合作。四是塑造未来的军队,加强各军种“全频谱”作战能力建设。

强调“3D”相互配合

新版《国家军事战略报告》虽系美国军方制定,但字里行间透出对军事手段局限性的清醒认知,强调军事力量应与外交、发展等手段相互配合、互为补充,发挥“促进者”作用,帮助其他政府机构推进国家利益。报告称,军事力量作为“举国”外交政策手段的一个组成部分,“只有与其他力量相互支持、协调使用时,才是最有效的”;而辅以经济、外交手段的军事威慑才是“最有效的威慑”。尤其在打击暴力极端主义的问题上,新版报告强调军事力量应与经济发展、治理、法治手段相互配合,才可能根除极端主义。这一军事思想无疑是奥巴马政府“3D”(Defense、Diplomacy、Development)外交的重要体现,也是对伊拉克、阿富汗两场战争经验教训的总结,反映美军对未来如何使用军力、如何更有效地依托军力推进国家利益的全新思考。

重视国际合作

与2004版《国家军事战略报告》相比,新版报告不再局限于“保护国家”、“防范突然袭击”、“战胜对手”这三大传统军事战略思路,将“加强国际和地区安全”列为军事战略的新目标。报告称,“美军在必要时可单独行事,但未来的希望在于联盟”,“我们需更有远瞻能力,借助地区与国际合作,加强全球安全与地区安全,打造未来军事格局”。北约仍将作为美国发展军事合作关系的基础,日本、韩国、澳大利亚是其强化同盟体系的重点对象,非洲、东南亚、南亚各国则将成为其军事合作的新伙伴。通过军事合作,美军既可帮助对象国提升维护自身和区域安全的能力,又可通过这种合作关系实现“全球范围的存在”。对国际合作的看重,符合奥巴马政府的外交战略思路,反映了马伦(参联会主席)、盖茨(国防部长)等军方高层对多边主义的钟爱。但在另一方面,美国看重国际合作也是面对现实的无奈之举。在国家预算紧缩、军费压缩的背景下,美国不得不通过与别国的军事合作分担安全责任,维系其军事领域的霸权地位。

全球公地和亚太地区成为新重点

如果说强调军事力量与外交、发展等手段相互配合,重视国际合作,反映的是奥巴马政府军事战略的理念之变,那么具体到军力建设和部署方面,全球公地问题和亚太地区则成为新战略报告描述的重点。

新战略报告多次提及太空、海洋、网络空间等全球公地问题,认为“所有国家的安全和繁荣都依赖于海洋、太空和网络”,指出“美军在全球公地的自由行动越来越受到国家和非国家行为体的挑战”。对此,该战略报告将“确保美军在全球公地的自由进入和调动”视为“国家安全的核心要素”、“美军的永久使命”,可见其对全球公地问题的重视程度。为应对全球公地领域出现的挑战,新版战略报告提出要确保美军在全球公地内的力量投放,加紧发展在太空、网络空间的战略威慑力,推动相关国际规则的构建。事实上,美军近年来在全球公地领域内的部署一直在稳步推进。包括建立世界首个网络司令部,加紧打造网络攻防战力;推出以X-37B为代表的空天飞机,加紧推进探索火星计划;推出“海空一体战”计划,统合海空军力,应对其海上霸权的新挑战。从某种程度来看,全球公地正成为美军维持其既有优势、谋霸未来的新领域。

亚太地区成为美国新军事战略的重点区域。新战略报告强调“保持美军的全球属性,同时关注重点地区”,虽未明确指出何为“重点地区”,但从报告内容及篇幅看,亚太地区无疑成为新战略报告的重中之重。新战略报告将“亚洲两大全球性强国的崛起”视为当前战略环境变迁的重要因素,认为“亚太地区的动态可能挑战全球稳定”,指出“美国的战略要务和利益将越来越多地来自于亚太地区”。新战略报告阐述了美国在亚太的军事战略:继续以在东北亚的军事存在为支撑,深化与日、韩、澳同盟关系;对东南亚、南亚予以更多关注,投入更多资源,加强与东盟各国、印度的军事合作;寻求更大范围的多边军演,推动地区安全合作进程。最终实现美国军事力量在亚太“持续、多样性的存在以及行动自由”。

美军新战略报告强调全球公地问题,加大对亚太地区的关注,表明美军正逐渐超越反恐战争,开始筹划其未来军力发展与布局。9.11事件以来,美军进行了长达十年的反恐战,投入巨大资源,但仍未见到胜利曙光。不仅如此,长期的反恐战在一定程度上干扰了军力建设进程,其部队训练、装备采购等多年来以反恐为导向,传统军力相对其他大国的领先优势在缩小。过度聚焦反恐,也使美国忽视了在亚太这一地缘政治重要性日渐增强地区的军事布局。新版战略报告的出台,表明美国军事战略正逐渐回归“平衡”。这种平衡表现为在打赢当前战争的同时,也要未雨绸缪作好应对其他挑战的准备。

对华战略仍具两面性

在新版战略报告中,中国处在重点的交叉点上。美国国防部在近年的《中国军力报告》中屡次提及发展所谓“反介入”、“区域封锁”战力,以期限制美军在全球公地的自由行动。过去一年来,中美两国在南海、网络安全问题持续博弈,在亚太地区的战略碰撞也在上升。在新版战略报告中,对华战略的阐述相对其他主要国家明显占据了更大篇幅,总体基调延续了奥巴马政府一系列重要战略文件对华政策的阐述――合作与警惕并存。

全球新能源发展报告篇3

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中国电视体育界存在着三条不同发展道路,即央视模式、地方体育台模式及付费电视模式。但是,这三条道路却都存在着一些问题。

1950年7月,《新体育》杂志创刊,这是新中国的第一本体育杂志;1954年,第一家体育专业出版社――人民体育出版社成立;1957年,第一份英文体育期刊――《中国体育》创刊;1958年,中国有史以来第一张《体育报》正式创刊,后改名为《中国体育报》,至今仍是全国唯一报道体育新闻的专业性日报。

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从1951年12月开设了每天定时播放的广播体操节目。1955年,该台开设了体育专题节目《体育夜话》。体育新闻在这一时期也成为中国对外广播的常态性内容。1959年,中央电视台进行了中国电视史上第一次体育实况转播,并在此后转播了历届全运会和诸多国际、国内重大体育赛事。

据国家体育总局的不完全统计,截至2002年,全国体育报纸种类达到44种;而到2003年年底,全国各地可收看的体育类频道也增至42个;新媒体的成长速度与惊人影响力更不容小觑,在2008年的北京奥运会上,新媒体首次正式成为奥运会持权转播商。更令人鼓舞的是,手机作为“第五媒体”也已经在体育报道中崭露头角.

回到三十年前,也许,上了岁数的人们还依稀记得围在收音机前或一台黑白小电视机前收听和观看老女排比赛实况转播的情景。时过境迁,当年珍贵的画面已渐渐成为了脑中的记忆。科技的发展使得信息的传播速度越来越快、影响范围越来越广,新兴体育媒体的不断涌现,让传统体育传媒市场一下子热闹了起来。各种形态的体育媒体如何取胜市场?成为了关注的焦点。

“资源制胜”法则下的体育电视市场

从电视的视角来看,体育本身是建立在注意力基础之上的影响力经济。这种影响力需要聚敛人气,需要黏合度,也需要有一个专业化的非常懂得聚敛人气的专门的技巧和能力的产业,使它得以实现,那么这个产业就是电视。因此,电视和体育本身的合作应该是一种天然的符合逻辑的双赢合作。

中央电视台体育频道、中国电信传播研究中心、央视体育娱乐有限公司、央视索福瑞媒介研究(CSm)共同推出的《中国体育电视研究报告2009》指出,我国体育电视频道已进入理性发展期。1999年后,由于各类电视台对体育节目的重视,我国各类体育频道超过了100家。但是,经过大浪淘沙,到2003年底全国剩下42个,到2007年底还余下33个,至2008年底只剩了17个。同时,随着我国数字电视的快速发展,以足球、网球、高尔夫球、围棋、羽毛球、冰雪运动等为内容的10个付费体育频道应运而生。《中国体育电视研究报告2009》同时指出,付费体育频道在中国的发展遇到了一些困难,主要是赢利模式难以得到观众认同。

但总体来看,我国电视体育频道还处在资源性制胜阶段,央视五套曾经占有80%以上的赛事和节目资源,现在仍然占有50%。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中国电视体育界存在着三条不同发展道路,即央视模式、地方体育台模式及付费电视模式。但是,这三条道路却都存在着一些问题。

首先是央视垄断地位的强大与尴尬。由于其所处的特殊地位,它必须要承载很多体育之外的东西;央视掌控过多节目源,但是播出时间有限,特别是在体育赛事所谓的“大年”,以往央视的传统优势节目,如意甲、德甲、nBa直播等,往往要让位于一些受关注不够的赛事播出。而地方体育台模式发展的瓶颈则在于资金不足,无法以高价去竞争优质节目源,所以只能以中超等赛事转播来“填空”,以强化地域性来“找齐”,衡量体育电视频道竞争力的直播节目比例很少。对付费电视来说,当前中国电视市场上较大的体育电视频道有央视风云足球、上海文广体育、广东天盛足球等,大多成立于2006年前后,经过4年多的经营,效果只能说一般,以天盛为例,其2007-2008赛季全国范围内付费用户不超过2万,而之后几个赛季的订户数不断下降,经营举步维艰。由此看出体育电视界的问题,简单来说就是“央视吃不了,地方吃不饱,付费电视卖不掉”。如此,就给后来的体育电视经营者们留下很大空间。

以美国为代表的西方发达国家,体育产业和电视体育产业发展迅猛,并向全球进行文化渗透和产业掠夺式的“殖民”。我国70%的赛事转播需从国外购买,当前,缺少赛事资源加上资源分配不均已经成为我国体育电视发展的主要障碍。

以CSpn为代表的新模式

2008年1月1日,由山东、辽宁、湖北等7家地方电视台体育频道联合神州天地影视传媒有限公司共同策划发起的中国体育电视联播平台网(CSpn)正式开播,成为中国体育电视市场的一种新模式。内容方面,由神州天地影视传媒公司出资购买节目源,然后由公司出面与各地方台商谈加盟条件,谈妥后,各加盟台均将90%以上的时段交给CSpn,然后由各加盟台派出制作人员赴北京集体制作节目,再将节目发回各台统一播出,也就是所谓的“统一制作,多播”。经营方面,每年根据各加盟台所在省份的GDp、人均购买力、节目覆盖面等指标进行核算,确定给各加盟台的分成,而广告则由神州天地下属的神创天地广告公司出面与客户洽谈,各地方台只需将时间段提供给公司便可以“旱涝保收”地拿到固定分成。各加盟台则会对公司提出经营方面增长的具体要求。由此可以看出,“CSpn模式”既不像央视那样要受到诸多限制,又不像付费电视那样挑战人们基本收视习惯,同时部分解决了以往困扰地方体育电视频道发展的难题。

开播至今,CSpn的收视率之好远超人们预想,从2008年9月份开始,CSpn在济南地区的黄金时间收视率一直领先央视五套。CSpn于2010年6月1日又与湖北卫视合作零点至早上6点时段,这样CSpn部分节目开始覆盖全国。

CSpn是中国电视体育产业的一朵奇葩,但经过两年多的运营,CSpn仍然面临资金相对紧张、推广困难、落地欠佳、央视钳制等诸多困境,在当前形势下无法彻底走出来。

电视体育媒体的机遇

《中国体育电视研究报告2009》指出,我国体育电视频道目前已进入理性发展期。从2004-2007年,体育频道的数量虽然不断减少,但全国体育节目的播出总量呈上升趋势。2004年,体育节目播出总量为66245小时,2007年这一数字上升为93034小时,2008年全国体育节目总量一举突破10万小时大关,创下了12万小时新高。

从美国的做法与经验来看,一家独大绝对不可能良性发展,不可能壮大我国电视体育产业。公平竞争对具有垄断地位的央视来说,并非与虎谋皮,而是中国电视体育产业整体做大做强的现实需要。央视体育频道必须和同级别媒体或地方媒体相对公平的竞争,中国电视体育产业才有出路。

地方体育频道突破口:深耕细作。我国的体育电视有着明显的地域性。北京、上海、广州等经济和体育发达的城市,体育电视相对发展较快。在上述几个大城市,央视体育频道并没有这么高的份额。在北京,由于北京电视台占有35%左右的收视份额,中央电视台体育频道的收视份额为60%;在上海,上海体育频道的收视率和市场份额在当地都高于央视体育频道,上海市级频道占有60%的收视份额,央视体育频道的收视份额降为35%;在广州,体育电视频道的竞争更为激烈,央视体育频道占35%,广东电视台体育频道和广州电视台竞技频道分占30%和25%。

产业联动,完善机制。电视体育产业,必须和传统体育产业、体育产品制造业、服务业、广告业等形成联动,互相支撑和助力才能共同繁荣壮大。

应鼓励和引导业内公平竞争,如中央级媒体的竞争、民间传媒机构与官方媒体的竞争、无线有线与数字电视的竞争、中央级媒体和地方媒体的竞争、传统媒体与数字新媒体的竞争等,有竞争才有活力。

在联动顺畅、机制完备、竞争公平的同时,深化业内各方的合作,如赛事和节目资源、人力资源、广告客户资源等等,利用资源共享实现产业内共赢。

2010年6月11日南非世界杯足球赛开幕后,在中国足球无缘世界杯的大背景下,足球场内出现带有“中国”字眼的广告“中国英利”、“哈尔滨啤酒”,尤以“中国英利”广告最为抢眼。7月12日凌晨5时,南非世界杯以西班牙加冕落下帷幕,16小时30分后,4年前在美国纽交所上市的河北民营企业英利(YGe)以开盘价11.95美元、1个月股票市值增加5.44亿美元结束了中国企业的首次世界杯之旅。

中国英利2010南非世界杯上的“名利双收”使其成为“南非世界杯获益者top10”的第二名,也成为中国企业在国际大型赛事中成功宣传的案例。由此我们也可以看出,中国未来体育产业的市场潜力广阔和电视体育产业的美好发展前景。

电视媒体经营之道

1、打造跨媒体的综合性体育信息平台。从媒介传播的效果看,跨媒体的综合性传媒集团打破了不同类型媒介间原有的壁垒,促进了媒介间的融合,实现了不同媒体的协同效应和多种传播形态的整合,使各种媒介的传播效果从技术层而且在同一传媒组织中得到最大限度的发挥。从信息产品生产的角度看,跨媒体的信息平台使人们可以一体化地利用文字、声音、图像等多种传播手段实现一次操作引出多种产品。从媒体经营的角度看.跨媒体综合性信息平台的建立,促进媒体组织在组织方式、经营理念、运行机制和赢利模式上发生根本的改变,它可促使传媒以最为精简的人力,最为科学有效的业务流程,最为先进的技术手段去争取实现利润的最大化。

推出品牌赛事与体育明星。体育电视产业要想真正的繁荣起来,离不开有影响力的品牌赛事的支撑。目前国内推出的足、篮、排三大球的联赛无论是从规模上还是精彩程度上,与真正意义上的品牌赛事还有一定的距离。因此,打造具本土特色的品牌赛事是体育电视产业发展的一个重要途径。在推出品牌赛事的同时,明星效应也是运作体育电视产业的一个有效手段。明星的号召力必然带来观众的增加,观众的增加定能带动体育市场的运作,体育市场一活跃,商家就会赞助体育事业从而也就推动了体育电视产业的发展。

加强与国际传媒机构多层次的交流与合作。目前,世界各大传媒集团实行的都是全球化生产、传播和营销,经济实力与日俱增,传媒规模越做越大,中国应积极参与传媒产业的全球化进程,加大开放力度,在参与中争取权益,并确立自身的地位。在媒介全球化的背景下,任何一个国家媒介产业的生存与发展都不可能完全依靠自己的单打独斗保持领先或原有的地位,更不可能在与世隔绝的情况下赶超一流,参与并融入媒介全球化的进程,是做大、做强中国电视体育产业的重要途径。

加快培养和造就高素质体育传媒运营人才。中国传媒与发达国家传媒的差距,归根到底是人才质量上的差距。没有大批高质量的优秀人才,中国体育传播就无法在新一轮国际竞争中赢得主动。2008年北京奥运会的成功举办给中国体育电视市场的发展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所以,培养新型的体育传媒运营人才己成为当务之急。当前,必须根据媒介全球化的需要,立即着手制定和实施人才战略,培养和造就国家急需的紧缺型媒介运营人才。

5、开发体育相关商品。eSpn已经发展成为拥有体育频道、体育赛事、体育杂志、体育网站、体育商店、体育食品、体育服饰等多项生意的大产业。这就是未来中国体育频道的发展方向。中国的电视频道应该在推广体育赛事的基础上,开拓体育相关商品。杂志、网站、商店反过来会扩大体育频道的宣传,提高其收视率。

网络体育媒体价值凸显

目前,互联网对于体育赛事报道已趋于成熟,海量信息、快速报道、多样形式已经成为这些强势网站体育报道的基本要求和基础。正因如此,大量的体育迷乃至普通民众已经把上网了解赛事当作一个习惯,互联网已经成为网民了解体育赛事首选渠道。

有关人士分析指出,网络作为一种新媒体,其独特功能和技术特点会吸引越来越多的人通过互联网方式观看体育赛事,互联网企业今后将越来越多地参与热点体育赛事报道,这说明互联网等新媒体在与传统媒体的竞争中越来越凸显其优势。如果操作得当,互联网企业将会取得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双收获。

中投顾问研究总监张砚霖介绍说:“通过在众多体育赛事中不断摸索,互联网借助重大体育赛事进行营销的表现日益突出,为品牌寻找潜在消费者,畅通两者之间的沟通渠道,使体育营销迈上一个新台阶。等到深圳大运会举办之际,相信互联网这一营销平台会在现有基础上发展的更完善。”

中投顾问的《2010-2015年中国体育产业投资分析及前景预测报告》中指出,目前我国已经形成了一个初具规模的体育服务业专业市场,国内从事健身娱乐业、竞赛表演业、技术培训业的体育企业、体育产业经营性机构总共有2万多家,总投资额已超过2000亿元人民币,年营业额超过600亿人民币。

互联网成为观众的新选择

以网络为代表的新媒体的发展势头突飞猛进,以南非世界杯为例,与CntV(中国网络电视台)不同,虽然其他一些知名门户网站、视频网站没有南非世界杯的直播权,但是,世界杯依然是这些网站倾力打造的重点内容。搜狐、新浪、网易、腾讯以及优酷等众多网站全面出击,都在首页开通世界杯频道。

相对于传统的电视媒体,在网络上看世界杯直播既可以自主选择视频画面,还可以逃避“呜呜祖拉”带来的噪音干扰,这是网络给球迷带来的全新体验。球迷通过CntV收看世界杯直播时会发现,播放框下方有一个直播多视角的选项,可谓是世界杯的第二观阵台。原来电视观众只能看到前方导播切换好的一路信号,而网民通过CntV可以看到来自现场多达11路的视频画面信号,也就是说,球迷可以在同一时间从球场的各个角度收看一场精彩绝妙的世界杯比赛。与此同时,应许多球迷的要求,CntV还成功将“呜呜祖拉”的声音信号进行了分离,让球迷可以享受一场没有“呜呜祖拉”信号干扰,又能收录现场全部音效的球赛。

而对于网友担心的在线人数过多是否影响视频清晰流畅的问题,CntV相关技术负责人表示:网站最高可支撑1000万人同时在线收看。据国内第三方网站性能监测机构对视频访问效果做的监测数据显示,98.5%以上的CntV用户都能非常流畅地收看世界杯视频。

正是因为网民获取世界杯信息的习惯变化,使得广告主更加青睐于向新媒体投放广告,随着媒体形式的多元化,广告营销也表现出个性化和多元化的趋势。

南非世界杯营销打破了原有“明星+广告轰炸”的形式,明显增强了差异化和整合营销的理念。从营销角度来看,覆盖受众的广泛性和平台自身的定位与品牌影响力是广告主在投放中最重要的考量因素。

网民互动体验不遗余力

能够带来更多互动体验是球迷选择网络看球的又一主因。据了解,2010年世界杯期间,CntV官方网络电视客户端产品――CBox网络电视专门推出了世界杯定制版,增加了直播提示、进球集锦、完整回放、赛程、积分榜和射手榜等与球迷高度互动的功能,特别是完整回放功能,错过直播的球迷也能够随时观看比赛赛事。此外,每场比赛的赛前、中场和赛后的全部精彩花絮视频,包括运动员进场和准备活动、教练和队员采访、赛后新闻会等内容由于受时间限制,从未在电视上直播,此次世界杯也凭借新媒体的特性,首次在CntV独家播出。据统计,世界杯期间,CBox用户数大幅增长500%,全天在线观看用户数量超过300万,创下新的纪录。

搜狐则将微博作为贯穿整个搜狐世界杯平台的利器,在媒体报道平台和《我是体育迷》互动平台中发挥非常巨大的作用,为网友呈现出更丰富更精彩的内容。搜狐特派大批赴南非的前方记者和南非华人网友,在第一时间用微博的形式发回赛场内外的精彩瞬间,全面快速地展现出世界杯的第一现场;由专家名嘴组成的微博评球团对每一场赛事进行同步评球。在比赛日,网友可在“球迷大pK”活动中通过搜狐微博为自己心爱的球队和球星加油,并能够在比赛结束后赢取大奖。

为了吸引网民参与世界杯网上互动,优酷早在世界杯开赛前就启动了北京、上海、广州等全国城市民间绝活选拔活动,最终优胜者参加各地巡演。优酷网总编辑朱向阳表示,四年一度的世界杯赛事本身就是球迷的精神朝圣和非球迷的狂欢嘉年华,优酷作为视频平台更需要为所有心怀激情和梦想的人提供一个狂欢互动的平台,从线上到线下带领网友感受世界级顶级体育盛事的魅力。

自创节目成为新的亮点

在世界杯期间,国内几大门户网站以及视频网站自制节目从点播到直播为中国的体育赛事报道和体育营销开启了一扇新的大门。《大话世界杯》、《非球勿扰》、《黄加李泡世界杯》等自制节目的诞生,不仅是媒体节目形式的创新,更促进了新媒体营销模式的创新,为新媒体带来了丰厚的回报。

据了解,在2010年南非世界杯期间,腾讯网以8亿次的点击量居视频网站之首,酷6网以6亿次点击排名次席,排在第三位的土豆网也有3亿次的点击量。

世界杯期间各大视频网站的访问量均创新高,单靠世界杯期间的贴片广告收入就超过了2.5亿元。据悉,酷6网世界杯日均用户数比北京奥运会时增长了近50%。优酷网世界杯直播节目单集最高播放量接近300万次。而来自土豆网的数据显示,在南非世界杯一个月的时间内,《韩瞧世界杯》的总点击量突破了3亿次,平均每天点击量高达1000万次。

据艾瑞咨询的《2010年世界杯热点营销研究报告》调研数据显示,64.3%的网民首选网络媒体了解世界杯相关资讯,而仅有21.4%的网民首选电视。数据还显示,在网络媒体中,综合门户网站以68.9%的比例成为网民了解世界杯的首选途径。其次是视频网站,占比达到57.3%。门户网站和视频网站成为网民了解世界杯的主要途径。

花了1500万元购买门票的视频网站自然不可能单单坐等球迷点播来增加收益,各家都精心筹划了多种方案来提高世界杯点播的性价比。对于这场昂贵的战争,土豆网首席内容官蒋为民认为,各家转播网站获得的内容都是相同的,与门户网站比前线人数、比嘉宾数量不是视频分享网站的业态优势,应当强调根据自身特点发挥交互性节目的优势。而所有购买了世界杯点播权的视频媒体也都充分利用了自身特点,制作创新了节目形式。

“微记录”展现微博传播力

作为2010年互联网领域的黑马,营销价值极具发掘空间的微博自然没有理由被忽略。

新浪华南区营销总监孙硕告诉记者:在南非世界杯期间,新浪微博更多的是以一个配角、补充的身份参与各个营销活动。而在广州亚运会期间,微博已成为广告主不可忽视的一个重要的营销载体与平台,其作用更为明显和突出。微博与门户、频道、内容、产品、线下营销活动等的结合更加紧密、自然、有效。此外,微博营销除了常见的话题活动外,还融入了娱乐、游戏等元素,因此为众多网民所喜爱,吸引他们积极参与。”

以新浪微博在亚运会期间推出的《微享亚运》专题为例,《微享亚运》从日记、访谈、服务、榜单、运动员、志愿者等多个角度记录亚运会进程,体现了记录、分享、现场三个概念。在短短16天的时间里,博友共了近18万条亚运日记,其中包括志愿者、礼仪小姐、交警、记者、亚组委官员等不同的社会角色。在微博中,每个人都是信息传播者,这是以往传统的媒体所不具备的。

“在这16天里,据不完全统计,有331位亚运会运动员、8256位亚运志愿者以及442位亚运记者入驻新浪微博,而与亚运相关的微博数量超过了南非世界杯,接近4400万条。对于运动员而言,他们告别了被动采访的传统模式,只要在微博上自己的近况、想法,就能够满足传播、互动等多方面的需求。”孙硕说,随着运动员纷纷变成微博控,媒体可以直接了解赛场内外的第一手信息,体育迷们也得以在第一时间和偶像互动交流。

据市场研究机构艾瑞网的广州亚运会后期调研数据显示,在用户微博使用情况调查中,新浪微博以78.4%稳居第一,高出第二名22.省略/china)的官方运营商。新浪公司总裁兼首席执行官曹国伟与nBa主卫・斯特恩共同出席了会,新浪正式成为nBa的中国官方互联网合作伙伴。

自2010-2011赛季开始,nBa的相关内容将同时出现在新浪nBa专题和nBa中国官方网站上,为中国球迷营造全面、丰富、互动性强的用户体验。

球迷们将获得精彩纷呈的数字内容,包括nBa最新资讯、每日一场比赛直播、精彩视频集锦、nBa在新浪微博上的官方账号、手机新浪网nBa新闻、梦幻nBa游戏等。

nBa主卫・斯特恩表示:“新浪丰富的篮球报道经验使其成为我们的理想合作伙伴,双方将为广大中国球迷提供非凡的nBa在线体验。与新浪结盟将帮助我们满足球迷日益增长的对nBa资讯与内容的需求,每一天都可以为nBa与球迷建立沟通,帮助这项运动得到更好的发展。”

曹国伟表示:nBa在中国的球迷基础日渐壮大,与nBa的合作将进一步加强我们的体育报道力度。新浪很高兴成为nBa的战略合作伙伴,双方合作带来的一系列重要产品以及我们强大的资源整合能力,将最终造福中国的nBa球迷。

tom在线牵手顶级赛事

tom在线执行副总裁兼执行董事冯珏女士称:tom在体育战略布局上致力于给用户带来多元化、最完整丰富的赛事体验。因此除篮球、足球之外,也会做好其他体育项目,并与国内外更多顶级赛事合作。

冯珏表示:篮球与足球是最重要的两大组成部分,也是tom未来2-3年重点发展内容。因为篮球是人群参与程度最深的运动,而足球是人群覆盖最广的运动。在篮球的布局上,tom力争做好能给用户带来更多互动体验的国内赛事。tom目前是wCBa、nBL的官方网站,也是斯坦科维奇杯、亚洲男子篮球联赛等国际赛事的独家网络合作伙伴,同时与具有庞大线下参与人群的肯德基3对3篮球赛结成战略合作伙伴,并与中国篮球协会共同运营了面向中国青少年的篮球互动平台――篮球大本营。tom认为,落地程度更高的国内篮球赛事能让用户更好的参与到篮球氛围中。而tom利用其门户网站、无线互联网的优势,使用手机报、移动梦网、手机版篮球电视台、飞信等多元化工具,让用户有了全方位的篮球体验。

tom已经成为英超联赛2010-2011赛季网络转播独家战略合作伙伴,tom将继续利用其在无线互联网方面的优势推陈出新,给用户带来全新的足球盛宴。tom是中国篮球协会的战略合作伙伴,同时与北京市体育局达成了长期战略合作,已经成功运营了“国际自盟场地自行车世界杯赛”、“北京市国际长跑节”、“世界武博运动会”等一系列赛事的官网。冯珏明确地告诉记者,在未来,tom依然会以篮球、足球为核心,其他综合体育为重要战略部署,在体育营销上持续投入及发展。

传统体育媒体的未来之路

2005年8月30日,生存了5年多的《南方体育》在出完最后一期报纸之后,宣布无限期停刊。这也是继《球报》之后,又一家体育专业报和读者说再见。两家体育媒体退出了市场,让人感到惋惜的同时,也让人感到市场竞争的残酷。

人民大学传播媒介管理研究所所长宋建武教授认为,《球报》、《南方体育》的相继倒掉是体育传媒“市场集中化”的表现,少数媒体占得了很大的市场份额,而其他媒体逐渐走向灭亡,这是必然的趋势。

专业体育报纸发展的黄金时期是在1996-2000年,而这段时间正是中国足球职业化刚刚开始,足球热潮席卷全国的时期,可以肯定地说,正是足球职业联赛和足球热带动了体育专业媒体的成长。2002年日、韩足球世界杯之后,中国足球水平开始出现倒退,足球场上观众越来越少,体育报纸的读者也越来越少。目前,仍然出版发行的体育类报纸,除了《体坛周报》、《足球报》两强外,还有《中国体育报》、《东方体育日报》、《扬子体育报》、《竞报》、《体育晨报》、《篮球报》、《球迷》、《羊城体育》、《体育周报》、《足球周报》等。

《体坛周报》是典型的小企业做大做强的成功案例,在不同的历史发展阶段,《体坛周报》都顺应市场的变化,在努力寻找一条适合自己发展的道路,凭借核心竞争力―内容,《体坛周报》在十余年的时间内成为中国体育报纸市场的佼佼者。

需要指出的是,《体坛周报》的成功,在很大程度上与它早早地跳出旧的管理体制、按市场的规律运作有关,这也是90年代末它在与体制内的体育报纸竞争中取得最终胜利的一个关键因素。专业化是《体坛周报》的制胜关键。针对国内体育报纸普遍过于煽情、内容较为浮躁的弱点,该报提出了靠专业化取胜的口号。其专业化不仅表现在对记者和编辑的精细化分工,而且还具有全球视野,不仅在英国、西班牙、德国和意大利等地派出驻外记者,还与国际一些权威的体育专业报刊或杂志结盟,引进内容,使自己的报道完全与竞争对手拉开了距离。

体育报纸四大经营策略

1、在内容上竞技体育应与休闲体育并重

体育报道的娱乐化已经成为新时期新闻报道的新趋势。面对纷繁复杂的体育资讯,不能一味只追求“轰动效应”和“吸引眼球”的竞技体育新闻,而忽视对大众体育的关注。要知道大众休闲、健身、娱乐体育的市场相对于“精英体育”的市场更是巨大的,体育新闻报导不能放弃这一主阵地。

2、在经营方式上,向多元化发展

随着体育受众获取信息渠道的多元化,单纯的体育专业报纸已很难满足读者需求,也很难满足报纸品牌效应的提升,因此,报纸的经营方式应发生变化,由单一经营向多元经营转变,因为在广告支柱发生动摇的情况下,体育专业报纸要寻找和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拥有《米兰体育报》的RCS传媒集团业务已触及传媒业方方面面;法国的《队报周刊》影响力甚至超过《队报》;《马卡报》也拥有自己的杂志,还将自己的商标放到各种商品上,以扩大影响。我国的体育专业媒体同样也开始意识到了这一点,《体坛周报》旗下的《足球周刊》、《全体育》初获成功;即便是专业性报纸《足球》,也推出《劲体育》和另一份篮球专业性报纸。

3、网络媒体与传统媒体充分合作

2006年《体坛周报》与tom在线网站合作,推出全新“tom体坛网站”,致力打造一个集综合体育门户和强化各种专项体育门户相结合的多层次“体育门户矩阵”,依靠全球范围的资讯生产能力,提供全天24小时的不间断全球体育资讯服务。依托于互联网平台,真正成为名符其实的“网上全球体育通讯社”。报纸向网站提供高质量的稿件,网站为传播报纸信息提供新平台,创造了互联网时代传统媒体与现代媒体结合的典范,赢得了更多读者和广告收入。

全球新能源发展报告篇4

本刊记者王以超

肯尼亚首都内罗毕,为期12天联合国气候变化会议正在举行。将于11月17日闭幕的这一会议曾被普遍认为对启动“后《京都议定书》”谈判具有重要意义,却被之前另一份更具爆炸性的报告抢走了风头。

会议正式开始前一周,10月30日,英国政府正式了由前世界银行首席经济学家尼古拉斯・斯特恩(nicolasStern)主持完成的评估报告,对全球变暖可能造成的经济影响给出了迄今最为清晰的图景:

如果在未来几十年内不能及时采取行动,那么全球变暖带来的经济和社会危机,将堪比世界性大战以及20世纪前半叶曾经出现过的经济大萧条。届时,全球GDp(国内生产总值)的五分之一都有可能灰飞烟灭。

在接受《财经》的书面专访时,斯特恩用“迷人而又复杂”(fascinatingandcomplex)来形容全球变暖这一话题。

他或许早就清楚,这份报告仅是一个新话题的开始,关于全球变暖的经济影响的争论还远未结束。

“温室气体”功过

我们每天都生活在这个地球上,对于冷暖阴晴这些变化习以为常。但实际上,地球的气候系统是一个伟大的奇迹:它既不高又不低,且没有急剧的变化,简直是一个完美的“生命温床”。殊不知,在很多其它行星上,动辄数百度的变化是再平常不过的了。

问题是,地球是如何保持这样一个适宜生存的环境的?

到19世纪,科学家已经逐步揭开了其谜团:最终的热源实际上来自太阳,阳光照射在地球上,部分被反射回太空中,有部分被空气和地球表面吸收,从而使得地球变得温暖。

同时,地球也会把自身的热量以长波(红外)的形式向外辐射。不过,这些辐射并不会全部返回到太空中。大气层中的二氧化碳、甲烷以及氮氧化物等气体会吸收这些长波辐射,从而把地球包裹得像温室一样温暖。这些气体,统称为“温室气体”。

感谢这些温室气体,如果没有它,也许整个地球都会变成比西伯利亚还冰冷的荒原。但问题是,一旦这些温室气体的浓度太高、气温上升到一定程度,也许会彻底改变现有的气候系统,从而造成经济和社会生活的紊乱,甚至毁灭性打击。

第一个这样的警告,或许可以追溯到1896年。诺贝尔奖化学奖得主、瑞典化学家阿列纽斯(Svantearrhenius)表示,每年因燃烧煤炭而产生的二氧化碳,将会造成气温的轻微上升,长期积累下去就会产生显著的影响。如果二氧化碳的浓度增加一倍,全球气温将上升5-6摄氏度。

自上世纪50年代,科学家的目光越来越集中在人类活动产生的温室气体对气候的影响上。转折性的事件发生在1988年,世界气象组织(wmo)、联合国环境规划署(Unep)决定建立“气候变化政府间专门委员会”(ipCC),以对气候变化的科学认识、影响及对策进行评估。

1990年,ipCC了第一次评估报告。此后的1995年和2001年,第二次和第三次评估报告相继。预计第四次评估报告将于2007年正式。

中国气象局国家气候中心首席科学家张称意博士接受《财经》采访时表示,目前,主流科学界对于全球变暖的趋势已基本达成共识,即现在的温度已经达到了1000年来的最高点。

预测气候这种复杂系统的变化规律仍存在相当的不确定性,但人类活动尤其是工业生产、能源利用以及土地利用等,在其中扮演的角色也得到了广泛的接受。一个明晰的信号是:在整个工业革命之前,大气中二氧化碳的浓度约为百万分之二百八十,且长期保持稳定;而在过去200年内,却增加到了百万分之四百三十,增长幅度超过50%。

斯特恩在接受《财经》记者专访时表示,他的这份报告已经考虑到了一些科学上的最新证据;在完成报告的过程中,他也一直与英国气象局(哈德利气候预测中心)、ipCC的气候专家们保持着密切联系。

对于这种说法,不少专家在接受《财经》采访时也给予了认同。“这份报告从科学角度是严谨的,它包含了世界多个组织的重要发现。”美国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气象学专家冯又嫦教授(inezFung)对《财经》强调。

经济影响之争

不过,这份历时一年多完成、凝聚了20多位专家学者心血的报告,在经济学上的意义仍然充满争议性。

报告称,如果不立即采取强有力的措施,到下世纪初,全球可能因为气候变暖而损失5%-20%的GDp。11月2日出版的英国权威科学杂志《自然》指出,这是世界上“第一份以美元为单位的全球变暖影响估价”。

在接受《财经》专访时,斯特恩表示,这只是基于长时间、世界多个地区以及一系列可能出现的情景的一个平均比例。但是,高达20%的GDp损失可能性,仍然使得不少人感觉受到了“惊吓”。

美国普林斯顿大学(princetonUniversity)的经济学家理查德・托尔(Richardtol)在接受《自然》采访时就认为,在评估全球变暖对水供应、农业、健康以及保险等的影响时,实际上斯特恩只选择了最为悲观的研究结论。此外,在评估海水上升的影响时,也忽视了防波堤等设施所起的保护作用。

“这是一份很好的报告,但其中却包含了太多的假设。”他委婉地批评说。

北京大学中国经济研究中心副主任胡大源教授接受《财经》采访时也表示,在经济学中,估价本身就是件很困难的事情;更何况全球变暖仍然充满着不确定性,引起争议是很自然的事情。

报告还宣称,如果人类希望把温室气体的浓度稳定在百万分之450-550的水平,也就是说,确保气候变化不超过人类之前的经验(即温度变化不超过5-6度,这也是人类走过冰期迄今经历过的最大温差变化),那么每年所需要的投资,只占到全球GDp的1%。

这显然不是一笔过分奢侈的投资。斯特恩对《财经》表示,这样一笔支出根本不足以中断现在的经济增长,同时也不会使得人们的生活水平发生剧烈变化。

然而,不少人对这个数字也提出了质疑。他们认为,斯特恩在高估全球变暖的经济影响的同时,又人为低估了从目前的经济体系过渡到“低碳(排放)经济”的成本。

根据《京都议定书》,仅要求发达国家到2012年,实现温室气体排放相对于1990年下降5.2%的目标。但从实际进展看,加拿大、日本以及欧盟一些国家要实现这一目标都有相当难度,何况到2050年要达到削减60%-80%的额度。

一些经济学家、能源专家在接受《纽约时报》的采访时就指出,目前全球接近九成的能源供应仍然依赖于传统的化石能源,要实现整体转型,其成本可以想像。

中国面临更大挑战

在接受《财经》采访时,北京大学环境学院院长江家驷表示,斯特恩报告虽然只是“系列警报”中最新的一次,但“中国过分重视能源问题,相对忽略气候问题”的取向,确实到了重新思考的时候了。不少专家、学者在接受《财经》采访时,也都发出了类似警告。

在目前《京都议定书》框架下,中国等发展中国家并不承担强制性温室气体减排义务。相反,通过清洁发展机制,中国企业及政府还可以从碳交易中获得一些收入。

但在“斯特恩报告”之后,一种担心是――气候问题有可能越来越多地成为新的“国际性工具”,中国必须提前做好应对的准备。

斯特恩报告,是直接受英国财政大臣戈登・布朗(GordonBrown)委托完成的。舆论普遍认为,布朗很有可能明年接任首相职务;届时,英国可能会在欧盟提出更加激进的控制温室气体的政策建议。而随着共和党在刚结束的中期选举中遭到挫折,一直对气候变化持强硬立场的美国态度也有望出现松动,从而加入控制温室气体排放的“大合唱”中。

根据国际能源署最新的报告,预计到2009年,中国将可能超过美国,成为全球最大的温室气体排放国。

接近政府决策层的人士在接受《财经》采访时表示,至少在2050年之前,鉴于中国的经济发展水平,中国都不会倾向于接受硬性的排放限额。但是,中国面临的压力不断增加,也是一个不可回避的现实。斯特恩在接受《财经》专访时就指出,要把全球的温室气体浓度稳定在百万分之五百五十,不仅发达国家要作出大幅削减,包括中国在内的发展中国家,也必须使得2050年的排放与1990年相比,增长幅度不超过四分之一。

据联合国的统计,目前中国的人均碳(温室气体)排放水平,仍然比世界平均水平低五分之一左右,只相当于美国的六分之一。但从目前中国经济发展态势来看,如果不做大的结构调整,中国人均碳排放突破世界平均水平并不遥远。

11月10日,正在访华的欧盟贸易专员曼德尔森在北京发表演讲时就表示,将来的wto谈判中,可能会考虑到气候变化因素,比如对“气候友好型”的产品征收更低的关税等。而这些一旦付诸实施,显然,会使得正在经受“绿色壁垒”困扰的众多中国企业面临更多的挑战。

但是,中国要在短期内大幅度控制温室气体排放,面临的政策、制度、技术以及资金方面的挑战,也是可想而知的。

国家环境保护总局环境与经济政策中心学术委员会主任胡涛博士接受《财经》采访时就指出,目前中国的大部分企业缺乏足够的资金、更缺乏足够的技术来完成这种转型。他呼吁建立类似于“蒙特利尔多边基金会”这样的机制,来确保发展中国家获得良好的支持。

1987年,旨在削减臭氧层消耗物质用量的《蒙特利尔议定书》正式签署;三年之后,正式成立了一个基金会,来帮助发展中国家实现产品替代。截止到今年4月,发达国家等对这个基金的投入已经超过20亿美元;在全部189个缔约国中,有143个已经达到了排放削减目标。

目前,已经有不少发展中国家的专家学者建议设立类似的基金会,由美国、澳大利亚等人均碳排放大国出资,通过基金的形式来购买其“超额额度”。

在接受《财经》专访时,斯特恩也承认,仅仅依靠现有的机制,像中国这样的发展中国家显然难以在财政上得到保障。要知道,要完成这种经济转型,每年需要的投资都在200亿-300亿美元。

全球新能源发展报告篇5

1.广东日之泉足球俱乐部的经营模式研究

1.1广东日之泉足球俱乐部的经营模式

广东日之泉足球俱乐部是我国一家职业足球俱乐部,成立于1997年,参加中国足球甲级联赛(次级联赛)。由广东日之泉集团与广东省足协组建,俱乐部的赢球奖金、营运等费用由日之泉提高,省足协代委培青少年运动员及其他相关事务。俱乐部以广东青年队为班底(十一运全运会亚军),刚成立之初集中了89-90出生的优秀运动员。日之泉集团在通过投资足球给创造社会价值的同时,也实现了公司的长远发展和自身价值。俱乐部暂时以低成本运作,在经营模式上也并没有完全脱离“体工队”这样的角色,一下是对建业俱乐部经营模式分析。

1.1.1集团赞助

俱乐部成立以来主要资金来源渠道就是靠日之泉集团的资金输入。在2013年日之泉足球俱乐部商业计划中我们看到,日之泉集团今年在俱乐部身上投资3500万,集团赞助基本上占了整体运营收入的90%。

从数据中可以看出,集团赞助在日之泉足球俱乐部资金来源中占着举足轻重的重要地位,是保证俱乐部正常运转的保障和足球市场化运作的基本要求。由于俱乐部由日之泉独资成立,只要集团能坚持把俱乐部做下去,那么俱乐部基本生存来源就有了物质支持。一旦集团对俱乐部未来失去信心,改弦易张可能性就会成为必然趋势。所以俱乐部必须想方法改善经营管理,创新经营模式,实现自我造血功能,寻求更宽广的发展平台。

1.1.2广告收入

日之泉俱乐部另一个资金来源是广告。2013年日之泉广告收入预计为300万,在俱乐部运行总体投资3500万的前提下,广告收入显得渺小和势单力薄。日之泉俱乐部广告主要分为球衣广告、场内广告板、场内大屏幕广告几个部分。球衣广告为日之泉集团自己拥有,胸前为“日之泉”,背后为“日之泉皮草皮革总汇”内场广告为中国足协制定赞助商玛斯科照明、球队装备供应商锐克、俱乐部做为媒体回报的南方日报、南方都市报、新快报、广州日报、信息时报、搜狐体育等无偿性广告、省足协合作赞助商青岛啤酒、佛山市体育局拥有8快广告板、以及日之泉集团本身的日之泉地产、日之泉中央广场、日之泉皮草皮革总汇、共计40块广告板。

1.1.3门票收入

广东日之泉2013赛季前10轮主场设在广东省人民体育场,由于同处广州,在广州恒大广州富力两支中超球队夹缝中生存,故为了更好的吸引球迷到场观看比赛,并没有售票而全部为赠票,所以说前10轮主场比赛并没有门票收入。而后五轮主场搬迁至佛山世纪莲体育中心体育场,门票价格设置为每张20元,第一场佛山世纪莲(2013.08.20)的上座率为5400,排除赠票,门票收入为40000人民币,在整体支出中,门票收入显得微不足道,所以球队还要重视研究如何提高上座率,争取更多球迷入场。

2.广东日之泉足球俱乐部经营评估

2.1企业价值

广东日之泉的各项资产收入有集团自主、中国足协分红、广告收入、门票收入等。减去球员工资、客场差旅费、广告球票制作成本、场租、球迷活动支出成本等项。最终体现的剩余为企业价值的综合体现。综合这几年的经营效果来看,日之泉足球俱乐部每年都是入不敷出,亏损或消耗在2500万人民币。

2.2竞争秩序

职业足球俱乐部经营的产品时球队的竞技水平和比赛业绩。俱乐部要想经营好就必须立足根本,提高竞技水平,打好每场比赛。俱乐部从球队管理、运动员训练等方面提高竞技水平。广东日之泉自从08年从中乙冲到中甲后,近五年一直在中甲沉浮,历史最好成绩为2011赛季第三名,该赛季在联赛领先广州富力7分的情况下,最后阶段被广州富力超越夺取了冲超的名额,2012赛季一蹶不振,一度在中甲保级区徘徊。2013赛季,日之泉足球俱乐部大换血,现在在联赛还有7轮结束的情况下,积43分落后第二名哈尔滨毅腾5分,第一名河南建业8分,如果在接下来的比赛不犯错误的情况下,冲超还是有希望的。

2.3人才资源

一个足球俱乐部的核心竞争力就是由优秀人才的加盟,优秀俱乐部的成功在于将优秀足球运动员集结在自己手中,不仅增加球队的实力,也增加了经营收入。足球俱乐部的经营、训练、比赛等工作必须要有优秀的亚运动员、经验丰富的教练员和懂经营善管理的人员加入,才能协同做好足球工作。

做为一家职业足球俱乐部,就不能忽略足球后备人才的培养,而日之泉足球俱乐部现阶段与省足协联合培养梯队的这种模式是不是还适应当今足球发展的要求,会不会由于别的俱乐部突然介入导致自己俱乐部某个年龄层面上运动员的断层,这也是值得思考的问题。

3.广东日之泉足球俱乐部经营中存在的问题

3.1市场开发和宣传机制不强

日之泉足球俱乐部现在的经营模式主要依赖集团资助,占总收入的90%,在市场开发方面则寥寥无几。这也是国内大部分俱乐部在资源的开发和利用上存在的问题,因此市场开发缺少力度和深度,不能实现企业价值的最大化。这也是我们一直亏损找不到出路的重要原因。

在新的起点上,广东日之泉要积极开展广告招商工作和探讨客户开拓新模式:通过外包经营尝试,与专业的广告公司进行合作,或者成立自主的广告公司,开发新业务(整合日之泉广告平台及各种载体);并可将球票的广告,球迷产品的开发。

3.2媒体公关亟待加强

一个企业做强做大离不开媒体的传播,而媒体报道的广度和深度、负面新闻的多和寡都影响着企业的生存和发展。做为俱乐部经营管理人员要重视和媒体的接触,强化媒体公关的维护。加强俱乐部官网建设,利用好微博平台,通过网络平台开展信息,增强对外交流与合作,其次,强化与省内主流媒体合作关系,进而拓展到经济等主流媒体。

3.3其他

其实做为一家职业足球部来讲,日之泉足球俱乐部缺失的不只是以上两点,从“体工队”到“职业化”还有很长一段距离,球迷产品的开发,球队文化的形成、后备人才培养等一众方面都是俱乐部之后将要面临解决的问题。

4.广东日之泉足球俱乐部的经营对策

4.1提高俱乐部竞赛水平

俱乐部要想经营的好,首先必须要提高比赛成绩,日之泉足球俱乐部的成绩现在在中甲只能算中上,所以想向强队迈进,必须抓好球队建设。从球队的日常管理、运动员训练等方面来提高经营管理水平;大力改善青少年球员和培养后备队伍,为俱乐部持续高水平竞技实力提供后备力量。努力提高比赛成绩,来获得球迷和社会的认可。

4.2商品经营

20世纪初,英国足球俱乐部就以经营公司的方式来经营俱乐部。像市场上所有商品一样,俱乐部处于商业竞争之中,并取得了长足的发展。欧洲俱乐部的经营来源主要有电视转播、广告、企业赞助、门票、球员转会、商务开发、体育及股市等。而在国内足球俱乐部的经营当中,大多数只能依靠广告赞助和门票经营,其他方面就如果未开垦的处女地。所以,走商业化之路已是必然途径。

随着中国足球环境随着略微好转,足球市场不断拓展,俱乐部的精英模式也可以逐渐展开。首先,偶像球员的培养。比如日之泉俱乐部的外援多利,具有巴西小穆里奇的称号,俱乐部可以重点包装,可以通过球星的辐射效应来进行市场营销,从而为球队的品牌建设和商业运作奠定坚实的基础。其次,对产品进行深耕细作,其中包括电视转播权和网络转播权的开发、场内广告、门票开发、队服广告、球员转会及推出球迷产品等。

4.3服务经营

俱乐部在服务上应当以观众为中心,一切以观众为服务目标,做好球迷工作,积极开展与各高校之间的足球赛事活动,与广州市多所小学开展合作,铺设足球训练网点;在设施服务上,改善主场配套服务设施,提升人气,以体育场为中心,形成一个文体娱乐性的活动中心。

总而言之,要在深度解读广东日之泉足球俱乐部现行阶段的经营模式的基础上,通过与国内外优秀俱乐部的研究,通过加强经营管理、促进球迷产品商务开发、提高竞赛成绩等措施为俱乐部经营创造良好条件。(作者单位:广州体育学院)

参考文献:

[1]雷旭.中英职业足球俱乐部主要经济来源对比分析[J].西安体育学院学报,2006(5).

[2]李伟峰.中国足球制度的逻辑与悖论――以足球市场化阶段为视角[J]。天津体育学院学报,2011(2).

[3]刘霞.论中国职业足球的体制监管[J].体育成人教育学刊,2012(1)

[4]吴兵成.论我国足球管理体制改革[J].南京大学学报,2012(3)

[5]陈军.我国职业竞技体育产权制度变迁与创新研究[J].四川体育科学,2008(6)

[6]袁源.从中国足球职业化改革看市场经济利弊[J].公共管理,2009(1)

全球新能源发展报告篇6

内容提要:全球气候变化是人类面临的共同挑战,中国也是全球气候变化的最大受害者之一。由于成本和收益分担不均等,应对气候变化的全球治理面临很大困难。总体而言,减排的成本损失有限,但收益却显而易见,不减排的成本相当高昂。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都应调整其经济结构承担减排义务。中国有能力也有必要积极参与减排,应对气候变化,为世界做出绿色贡献。

关键词:气候变化全球治理减排中国贡献

引言

有关气候变化的物理学和政治经济学研究已经证明,全球气候变化问题是人类迄今为止面临的规模最大、范围最广、影响最为深远的挑战之一,也是影响未来世界经济和社会发展、重构全球政治和经济格局的最重要因素之一。作为世界人口最多、自然生态环境脆弱、自然灾害最严重的中国还是全球气候变化的最大受害者之一。应对全球气候变化是最大的全球性公共产品之一,作为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世界最大的发展中国家的中国对全球治理承担重要的大国责任。

2008年6月27日,英国前首相托尼•布莱尔先生主持的《打破气候变化僵局:低碳未来的全球协议》(breakingtheclimatedeadlock:aglobaldealforourlow-carbonfuture,以下简称布莱尔报告)报告在日本东京正式,这份报告同时也“呈送北海道八国集团首脑会议”,其政治目的是为2008年7月在日本北海道举行的八国集团首脑会议提供决策背景。2008年7月中国国家主席亲自参加了在日本北海道召开的八国集团(g8+5)峰会。会议的主题之一是气候变化与节能减排,中国对全球气候变化的态度、战略选择和思路不仅将对我国人民福祉、国民经济发展以及国家地位产生重大影响,而且将对世界以及中国国际形象产生重大影响。

作为卸任首相,政治家布莱尔深知简单的劝说并不能解决政治分歧和利益争端,要想解决问题必须提出有力的证据并能够说服各国政治领导人达成共识,实现合作。因此,布莱尔报告对“各国领导人需要了解其在未来18个月内将要面临的选择”做出了全面的描绘,并提出了气候谈判中的若干重大思路。

客观上说,布莱尔报告对我国应对气候变化和参与国际气候谈判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从中国和人类的根本利益、共同利益出发,中国在应对全球气候变化中应当承担哪些责任和义务?又应当提出哪些基本思路和政策主张?我们认为,中国需要带头积极响应,并主动承诺减排义务,打破“囚徒困境”的僵局,应站在减排前列,为世界做出绿色贡献。

全球气候变化是“我们的”共同的问题

由于各国在承担成本和分享收益上的不均等,气候谈判陷入了“囚徒困境”的僵局。无论对世界来说,还是对中国来说,时间已经非常紧迫,我们必须在尽可能短的时间内做出选择。因为“达成减排协议每推迟一年,温室气体存量就会增加,未来气温也会因此升高”。[1]

大气中现存二氧化碳排放中约70%至80%是由发达国家产生的。根据世界资源研究所统计,富裕国家在排放总量中占主要部分,工业化时代时起所排放的每10吨二氧化碳中,约有7吨是发达国家排放的。英国和美国的人均历史排放量约达1100吨二氧化碳,而中国和印度的人均水平分别为66吨和23吨(图1)。

图1富国在累积排放中占主要份额

资料来源:undp:《人类发展报告2007/2008——应对气候变化:分化世界中的人类团结》,/go/newsroom/2007/november/hdr-climatechange-20071127.en

但是,全球气候变化是“我们的”(共同的)问题,而不是“你们的”(自己的)问题。无论排放源于纽约还是上海,气候变化对所有人来说都是一样的。按oecd国家水平,一个地球不足以承受人类的碳足迹(carbonfootprint)(表1)。[2]

表1按照oecd国家的碳足迹,人类需要几个地球

资料来源:undp:《人类发展报告2007/2008——应对气候变化:分化世界中的人类团结》,/go/newsroom/2007/november/hdr-climatechange-20071127.en

但是,最容易受到气候变化影响的人们生活在世界上最为贫穷的地区。布莱尔报告也指出,“那些在造成气候变化上责任最小的群体,即贫困和脆弱人群,所遭受的负面影响却是最大的。”同样,那些过去没有,现在和将来也不会显著增加温室气体排放的贫困国家或最不发达国家却要承担气候变化的成本,他们也最容易受到气候变化的影响,他们的适应能力也是最为脆弱的。

在应对全球气候变化的问题上,任何一个国家都无力单独提供这一全球公共产品。依靠联合国的制度机制是无法达成世界各国一致同意的治理框架。布莱尔报告对应对气候变化的制度能力的担忧,即“虽然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和京都议定书提供了很好的制度基础,但它们本身却不能完全满足有效地管理应对气候变化所需的响应和行动。”作为一项国际公约的《京都议定书》缺乏必要的惩罚和激励机制,只对少数发达国家有一定的约束,“软约束”、“软指标”、“软机制”的约束而已。在现实条件下,只能由主要大国(指发达大国和发展中大国)主动来提供这一全球性公共产品,共同达成政治共识,再进一步建立和强化新的全球治理框架。

布莱尔报告提供了许多可资参考的解决方案。布莱尔报告对八国集团的领导力寄予厚望,在他的方案中,第一条就是在八国集团峰会领导下制定全球减排的长期和中期目标。布莱尔报告同样对发展中国家寄予厚望,新兴市场经济国家需要在接下来的几十年内提高碳生产力。哥本哈根协议是否是一个成功的协议:建立一个通向2050年目标的高水平方向;以合适的短期目标和中转点的方式,使世界走上发达国家达到目标、发展中国家平等贡献的正轨上;创建一系列有效的扶持机制和组织;并且创造一个随着时间推移不断学习而使协议不断改进的方式。我们需要检验的是,是否该协议所促使的投资、决策、以及资金流动会使得21世纪走在一种新的低碳的路径上。实现这样一个成功结果的复杂性是巨大的,它将需要最高级别的领导——从八国集团开始。

目前,温室气体排放高度集中在少数几个国家中。从排放流量来看,美国是最大的排放国,排放量约占总排放量的五分之一。中国、印度、日本、俄罗斯联邦和美国是前五大排放国,排放总量占全球总排放量的一半以上;前十大排放国占全球总排放量的60%以上。尽管气候变化是全球问题,但少数大国或集团的国家或多边行动(如,八国集团、欧盟、中国和印度)所造成的排放量在总排放流量中占了很大的比例。从温室气体排放增量上看,根据国际能源署(iea)《2007世界能源展望》的预测,在参考情景中,2005-2030年的全球二氧化碳排放量将上升57%,美国、中国、俄罗斯和印度占增排量的三分之二。中国将占增排量的最大份额,印度将在2015年左右成为第三大排放国。1980-2005年期间g8+5的13个大国的排放量占世界排放总量的68-71%之间(图2)。根据布莱尔的报告,最近几年,这一数字已经上升至75%。

图2g8+5温室气体排放占世界总排放量的比例

资料来源:作者根据美国能源部信息署(eia)countryenergyprofiles计算。

布莱尔报告指出,“为了避免极端气候风险,所有国家都应调整其国民经济结构并减少二氧化碳排放量,仅仅有发达国家的承诺是不够的”。发达国家的碳足迹最深,因此发达国家应带头明确承诺减排义务。与此同时,发展中国家也应被列入承诺减排义务的时间表,并根据本国国情和能力明确减排的总量上限和实现减排义务的时间表。

2008年7月8日,八国集团领导人就温室气体长期减排目标达成一致,八国寻求与《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其他缔约国共同实现到2050年将全球温室气体排放量减少至少一半的长期目标,并在公约相关谈判中与这些国家讨论并通过这一目标。[3]

真正的困难在于“向低碳经济转型还是需要大量规模空前且相互协调的政策和制度的干预”。因此,提供资金和技术的支持只是帮助发展中国家应对气候变化的一个方面,帮助发展中国家增强应对气候变化的制度和政策能力才是当务之急。应对全球气候变化的全球治理框架必须给发展中国家提供一套切实、可行的政策组合和制度参照。但是,归根到底,还是要通过发展中国家自身的经济转型和自主能力提高来适应气候变化能力。

2008-2010年是建立应对气候变化的国际框架公约或全球性协议的关键时期。中国在打破气候谈判的僵局,积极推动全球气候良治(goodgovernance)方面扮演重要角色:不是反对而是支持全球治理,不是消极而是积极参与全球治理,不是逃避而是承诺减排义务,不是免费搭车而是主动提供全球公共产品。中国领导人应当充分利用两次机会窗口:2008年7月g8峰会和2009年12月哥本哈根世界气候大会,尽快达成未来的气候保护协议,为低碳经济的发展确定方向。

减排对经济增长影响有限,但长期收益可观。

1.减排的损失十分有限

根据联合国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ipcc)的研究,到2050年全球减排的成本区间在gdp1%的收益和5.5%的损失之间。这意味着只是降低了0.12%的年gdp增长率。这一增长率的减少非常小,要比利率调整、通货膨胀、商业周期波动对经济的影响更小,可以忽略不计。但是,ipcc设计的情景大部分是在近几年能源价格上涨之前做出的,而且是以未来能源价格比现有水平更低为假设的。因此,布莱尔报告认为如果考虑到下列因素,减排对增长的影响有可能比这些研究所显示的更低。

平均而言,美国在冷战时期(1950-1990)用于国防的资金占gdp的6%。

现在,全球用于保险业的开支约为gdp的3%。

美国次级贷款危机在金融领域的全球成本预计将达到gdp的2%。

2004年6月至2008年6月石油价格从40美元/桶上升到130美元/桶所造成的全球成本约为gdp的5%。

在正常的经济增长情景下,到2050年人均gdp将由目前的5900美元上升到15900美元。而在低碳经济情景下,到2050年的人均gdp将在15000美元至15600美元之间。因此,即使是在低碳经济条件下,人民的收入水平将是目前水平的2.5倍(图3)。

图3gdp减排成本与成长率成比例

资料来源:tonyblair,breakingtheclimatedeadlock:aglobaldealforourlow-carbonfuture.

根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测算,减轻气候变化的认真努力可以产生迅速和广泛的宏观经济影响。但是,通过及早从低起点开始逐步提高碳价格,将把调整的代价分摊到较长的期间,从而使其减至最低。如果于2013年开始实行减轻影响的政策,争取到2100年把二氧化碳等价物的浓度稳定在550ppm(百万分之一浓度)的水平,世界消费的净现值在2040年之前只会降低0.6%。即使遭受这样的损失,2040年的世界国民总产值仍会比2007年的高2.3倍。imf的测算显示,在2013年至2040年期间,全球减轻影响的代价可能不大,但是因国家和政策而异。代价的规模及其在国家间的分布对于各国能够多么容易地减少本国排放和减轻影响政策的具体设计很敏感。(图4)[4]

图4减轻影响的总代价,2013-2040年

(消费,净现值与基准值的偏差,百分比)

资料来源:imf,worldeconomicoutlook:housingandthebusinesscycle,april2008.

按照彼得森国际经济研究所和全球发展中心高级研究员williamr.cline的研究,几乎所有的国家都深受气候变化之害。如果发展中国家不积极应对气候变化,发展中国家的农业总体上要比工业化国家损失大。而中国的损失和收益各为7%,即气候变化对中国影响更为中性。[5]因此,他认为中国更有兴趣促进减排。根据我们初步计算,由于今后几十年中国的潜在增长率会有所下降,减排的年均成本对国民经济发展影响不大。根据布莱尔报告提供的数据,即便按照中国发展低碳经济的情景预测,到2040年,中国gdp要比现在增长6.9倍,而不减排情况下中国gdp增长为7.2倍。这一测算还没有完全计入减排和低碳经济对中国经济带来的巨大收益。

低碳经济发展有利于增加就业。在向新型低碳经济发展的过程中,会进行重要投资并创造出工作机会和无限商机。例如,目前有超过200万人受雇于可再生能源行业,1998年至2007年期间,对新环保技术的投资从100亿美元上升到660亿美元。在中国,可再生能源领域估计已经拥有超过100万从业人员,其中60%在太阳能制造和服务领域工作。[6]

2.等待的时间越长,减排的成本就越高

按照斯特恩报告,假设能够实现在2030年将温室气体浓度峰值控制在445ppm至710ppm之间,全球gdp最高可能损失3%,如果尽快采取有效的减缓措施,那么对gdp的影响不大。如果现有的减缓气候变化政策和措施不加以改进,全球温室气体排放在未来几十年内仍将继续增加。如果在未来几十年内不能及时采取行动,那么全球变暖带来的经济和社会危机,将堪比世界性大战以及20世纪前半叶曾经出现过的经济大萧条。届时,全球gdp的5%-20%都有可能灰飞烟灭。[7]我们等待的时间越长,减排的成本就越高。如果将减排的开始年度从2010年推迟至2020年,全球每年所需的减排量将增加一倍。

气候变化不仅威胁经济发展,而将严重影响国家安全。欧盟的一份报告指出,气候变化将恶化现有趋势、紧张态势以及不稳定性。具体来说,气候变化的威胁有以下七种:[8]

资源引发的冲突;

沿海城市及基础设施面临威胁;

领土损失和边界争端;

环境引发的移民;

社会逐渐衰落、激进行为日益盛行;

能源供应紧张;

国际监管压力加大;

可以肯定的是,如果不抓紧采取行动,世界各国将要付出的国防和安全成本以及与气候变化相关的冲突成本远远大于减排成本。据联合国估计,在其2007年所进行的全部紧急人道主义援助中,除了一项,其他全部都与气候变化有关。

布莱尔报告提出了实现行动的体制和机制,并对全球碳交易市场的作用充满信心。一个良好的全球碳交易市场将可以把减排成本降低50%。由于向低碳经济转型的成本是逐年分摊的,因此减排成本比我们想象的要低。根据布莱尔报告提供的数字,到2030年,美国发展低碳经济的边际成本约为1.1万亿美元,但仅占同期计划实际投资总额77万亿美元的1.5%。大多数边际成本可以随着时间推移而逐步偿付。历史表明,对于成本的预测往往比实际成本要高。因为我们现在很难对碳价格或者技术革新速度等激励措施的反应进行预测。比如,1988年,经济学家对美国削减一半氯氧化碳(cfcs)问题所需成本预测为210亿美元。但是到了1990年,通过两年的蒙特利尔公约下的运作,削减100%cfcs的成本下降到了27亿美元,比原先削减一半的预计成本降低了87%。[9]

中国有能力、有必要积极应对全球气候变化

1.中国有能力为应对气候变化投资

应对全球气候变化就必须进行投入,甚至是长期的投入,这一投入比人们想象的比例相对要小得多。根据ipcc报告提供的数据,这一投资在各国大概只需要占到其年平均gdp的0.12%即可以从2015年起遏制全球变暖趋势。根据联合国开发计划署(undp)的报告估计,为了防止碳排放量升至危险水平,到2030年前,全球每年需要支出gdp的约1.6%。从这一指标看,中国完全有能力也有财力来为应对气候变化进行长期投资。

经济增长率应尽可能保持在长期增长潜力范围内(为9.3-9.5%之间),避免经济过高增长,既可以防止经济大起大落,又可以避免能源过度消耗,污染大量排放。“九五”时期经济增长率为8.6%,虽然略低于长期增长潜力,但是能源消费总量增长率仅为1.1%,各类主要污染物明显下降,但是2002年以来,gdp年均增长率达到10.82%,但是能源消费总量增长率为11.83%,主要污染物呈上升趋势。这表明,在中国国情条件下,经济增长过快,资源环境压力过大,代价过大。[10]

在2020年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主要目标的设定当中,我们设想,从2006年至2020年期间,中国的gdp年平均增长率为7.5-8.0%,2020年的gdp相当于2000年的4.65-4.98倍,提前或超额实现gdp翻两番的目标。到2020年单位gdp能耗进一步下降,主要污染物下降10到20%。[11]2030年之后中国能源消费量绝对数是有可能出现下降趋势的。单位产出能耗减少一半;全国总用水量基本不增加,进一步降低农业用水比例,全社会对环境保护的投资占gdp比重由1.3%提高到2.5%,主要污染物排放量减少1/3以上;森林覆盖率达到23-24%。

中国应对气候变化的主要投资领域之一就是大规模植树造林。作为自然的碳汇来源,森林的减排潜力巨大。布莱尔报告援引多家机构的研究结果指出,每年有1300万公顷、相当于希腊土地面积的森林遭到破坏,在热带地区还有2400万公顷的森林在逐步退化。在2000至2005年间,仅仅巴西和印度尼西亚就占了全部森林损失面积的一半。森林的退化程度不同,但是根据千年生态系统评估情景,到2050年,在发展中国家将有2亿至4亿9千万公顷的森林遭到破坏,这占目前总体森林面积的5%至12%。砍伐森林会导致显著的温室气体排放,据估计到2000年这一数量为每年76亿吨二氧化碳,这相当于全部温室气体排放总量的15%至20%。相反,目前,中国已成为世界上森林资源增长最快的国家。中国的森林覆盖率从新中国成立时的8.6%,增加到目前的18.21%,森林蓄积量达到124.56亿立方米,活林木蓄积量达到136.18亿立方米,已经根本扭转了“森林赤字”长期格局,成为“森林盈余”大国。在世界森林资源总体减少的情况下,中国的森林资源持续增长。中国人工林保存面积达到5300多万公顷,占世界人工林总面积的近1/3,居世界首位,实现了森林面积和蓄积量“双增长”。2000—2005年全球年均减少森林面积730万公顷,而中国年均增加森林面积405.8万公顷;全球人工林面积年均增加280万公顷,其中中国年均增加148.9万公顷,占全球人工林年均增量的53.2%。[12]

布莱尔报告估计森林减排的潜力区间从每年130亿吨到420亿吨二氧化碳不等,碳价格为100美元/吨二氧化碳当量或更低,其中更有一半可实现减排潜力成本低于20美元/吨二氧化碳当量。而全球自上而下的模型估算出的减排潜力为每年90至140亿吨二氧化碳不等。根据中国国家林业局的数据,1999—2005年期间,中国是世界上森林资源增长最快的国家,吸收了大量二氧化碳,为中国乃至全球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创造了巨大的生态价值。中国森林固碳能力由20世纪80年代初的136.42吨/公顷增加到21世纪初的150.47吨/公顷。1980—2005年,中国通过持续不断地开展造林和森林经营,累计净吸收二氧化碳46.8亿吨,通过控制毁林减少二氧化碳排放量4.3亿吨。2004年中国森林净吸收了约5亿吨二氧化碳当量,约占同期全国温室气体排放总量的8%以上。

2.发展低碳经济是中国实现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重要契机。

低碳经济(lowcarboneconomy)既是人类应对气候变化的基本方式之一,也是21世纪世界经济发展的基本趋势之一。2003年,英国政府在《我们的能源未来——创造低碳经济》的能源白皮书中首次提出了低碳经济的概念。所谓低碳经济是以减少温室气体(greenhousegas,ghg)排放为前提来谋求最大产出的经济发展理念或发展形式。由于温室气体主要由化石燃料燃烧产生,这种经济亦称低化石燃料经济(lowfossilfueleconomy,lffe)。[13]在我们看来,所谓“低碳”强调的是一种区别于传统的较高能耗、较多污染为代价的新发展思路。其次,所谓“经济”强调了这种新理念根本上不能排斥发展、排斥产出最大化、排斥长期经济增长。因此,广义上,“低碳”可以被视为经济发展在环境保护、节能降耗等方面新的约束条件。但是这类条件并非一味消极地限制和约束发展,而是可以通过与新约束条件相匹配的技术和制度,创造和扩大市场规模,激发人的创造性和盈利能力,从而促进发展。

低碳经济的提出最初是源于发达国家对能源安全和气候变化的担忧。自从ipcc第四份气候变化评估报告和《斯特恩气候变化报告》[14]发表之后,低碳经济已经被各国视为应对能源、环境和气候变化挑战的必由之路、可持续发展之路。至少在21世纪的100年时间,无论是富国(发达国家)还是穷国(发展中国家),无论是大国还是小国,低碳经济都是实现经济转型和可持续发展的共同方向。

应对气候变化,发展低碳经济,既是中国实现经济发展模式转型的国际压力和重要契机,也是基本方向和重要动力。绿色发展将是21世纪中国创新发展模式,[15]既符合中国基本国情,更符合中国国家利益。[16]同志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明确提出2020年“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国家目标之一是:“建设生态文明,基本形成节约能源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产业结构、增长方式、消费模式。循环经济形成较大规模,可再生能源比重显著上升。主要污染物排放得到有效控制,生态环境质量明显改善。生态文明观念在全社会牢固树立。”这是对十几亿中国人民的郑重承诺。该报告还从全人类发展的视角提出,“环保上相互帮助、协力推进、共同呵护人类赖以生存的地球家园。”[17]这是中国对世界六十多亿人民的公开承诺。

转变经济发展模式,从本质上说,就是从黑色发展模式转向绿色发展模式。它包含四个相互关联和互补的方面:一是建立资源节约社会;二是建立环境友好型社会;三是大力提倡循环经济;四是积极发展低碳经济。特别是后者既是新生事物,更是新的发展方式。这是中国绿色发展与世界低碳经济发展的大趋势高度契合和融合。

主席在出席北海道八国峰会经济大国能源安全和气候变化领导人会议时指出,观察中国的排放问题,要注意以下三个因素:一是中国属于发展中国家,正处于工业化、现代化的过程中,城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仍不平衡,人民生活水平还不高,中国目前的中心任务是发展经济、改善民生;二是中国人均排放较低,人均累积排放更低,而且排放总量里很大一部分是保证人民基本生活的生存排放;三是由于国际分工变化和制造业转移,中国承受着越来越大的国际转移排放压力。[18]

目前我国正处在工业化加速阶段,1979-2007年期间我国工业增加值年平均增长率为11.6%,增长23倍。[19]但中国的工业化依然是典型的黑色工业发展模式,其最大的代价是能耗高、污染排放量大。2005年全国工业能源消费量为4.78亿吨标准油,占终端能源消费总量的42%,远高于1990年的比重(36%),大大高于发达经济国家(oecd国家)22%的平均比重。[20]这与全国上上下下大搞黑色工业极为相关,形成了“村村冒烟”,“镇镇点火”,县县“工业强县”,市市“工业强市”,省省“工业强省”。这既脱离中国国情,又违背世界发展潮流,人为地形成巨大的资源环境代价。

看起来,削减co2对中国今后经济发展形成巨大的国际外部压力,特别是来自西方的压力,但并不是因为“西方拥护我们就反对”,我们需要理性、客观的、具有长远的且根据中国的基本国情、自身的长远利益以及对全球造成的负外部性影响,积极支持带头执行全球减排倡议,并形成新的国际机制,创造中国经济发展模式转型的外部约束机制。这如同第十五届党中央所决定中国加入wto并不是对西方国家的投降与屈服,而恰恰为中国创造了参与国际合作交流、提高国际竞争力的极好机会,为中国带来长期的对外开放与全球化红利。[21]基于中国自己的成功经验,中国应果断做出重大决策,加入全球减排前列,借助全球减排的国际压力、发展低碳经济的世界契机,优化国内产业结构,改组改造传统产业,发展本国特色产业,促进高技术、高附加值产业发展,提高服务业在生产结构和就业结构中的比重,实现国民经济低碳化、社会消费低碳化。

参与重大国际规则制定,为世界做出绿色贡献

1.应对气候变化,参与国际气候谈判是中国第一次以积极主动的姿态参与重大国际规则的制定。

当前,应对气候变化已经成为各国政治领导人的共识。现在争论问题的焦点已经不是“是否”存在气候变化,而是“如何”应对气候变化。对中国而言,现在考虑问题的焦点已经不是“是否”参与国际气候谈判,而是“如何”获得“话语权”,成为全球新规则的领导者之一。

参与应对气候变化和发展低碳经济的国际谈判和国际规则制定对中国来说具有巨大的国际意义,这将是中国第一次以主动和积极的身份参与涉及世界发展新格局的国际规则的谈判、博弈和制定。

回顾二战之后的世界现展历史,联合国和gatt(后成为wto)确定了20世纪下半叶和21世纪初期世界各国所遵从的基本国际政治和经济规则。在应对全球气候变化的新挑战中,发展新经济即低碳经济,制定减排温室气体的新的国际规则,并为各国普遍遵从。其含义是,任何一个国家或地区的发展不能以危及其他国家和地区的发展为前提,发展不仅要对当代负责,也要对历史和未来负责。

1978年以来,中国经济进入了伟大的崛起时代。这一崛起是以中国被动接受和遵从由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主导的既定国际规则为前提的。改革开放三十年以来,中国的经济实力和国际地位已与1978年时不可同日而语。联合国秘书长潘基文道出了真言,中国现在已经是一个全球性大国,承担着全球责任,在一系列关键的全球事务中(包括国际和平与安全,《千年发展计划》,气候变化,人类健康,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等)中国要积极参与,同联合国保持合作。[22]

节约资源能源、保护生态环境、削减温室气体是中国崛起的自我约束,也是全人类的根本利益。目前中国已经是世界第一大煤炭消费国、so2排放国,第二大能源消费国、co2排放国;根据国际能源署(iea)估计,2005年中国原煤消费量15.63亿吨标准煤,占世界总量的37.6%,略比全部oecd国家总量(16.15亿吨标准煤)少3.3%;2006年我国原煤消费量就将超过oecd的总量。2005年中国煤炭生产量为16.36亿吨标准煤,为世界总量(41.54亿吨标准煤)的39.4%。2005年中国so2排放量为2600万吨,根据iea的预测,到2015年将增至3100万吨。2005年中国co2排放量为51亿吨,仅次于美国(58亿吨),排在世界第二位,2007年中国与能源有关的co2排放量将超过美国,成为全球第一大排放国,到2015年,中国co2排放量将达到8.6亿吨,超过美国6.4亿吨居世界第一位。[23]也就是说,中国在即将取代美国成为世界第一大能源消费国和二氧化碳排放国。荷兰环境评估署(netherlandsenvironmentalassessmentagency,mnp)的二氧化碳排放报告将中国列为世界上最大的排放国,约占全球总量的24%,美国21%,欧盟15国占12%,印度为8%,俄罗斯占6%。[24]过度排放让中国成为世界“众矢之的”。面对愈来愈大的国际压力、愈来愈突出的资源环境矛盾,中国不能在全球减排中作为被动者或挨打者,而应当成为主动者或主导者,不能作为搭车者或随从者而应当成为领导者或带头者,积极主动的参与新的国际规则制定,既为国家拓展发展空间,也为实现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创造良好契机。只要中国不承诺、不履行,全球减排温室气体的目标就将成为泡影。

2.承诺减排义务,实现绿色崛起,为世界做出绿色贡献。

减少温室气体排放与发展低碳经济对中国而言将是一个巨大的机会。中国未来将成为世界上最大的可再生能源市场、生物能源市场、清洁煤市场、核能市场、碳交易市场、环保技术市场、低碳经济体系、低碳制成品出口国和低碳技术创新体系之一。我们主张在国际气候谈判中,中国可以考虑对国际社会做出中长期减排承诺,承担明确的减排义务。实施分阶段、分步骤、分领域的减排目标。公开承诺减排义务将为中国创造巨大的潜在市场,而这一潜在市场现在是无法估计的。低碳经济是世界经济发展的新趋势,中国应当以长远的战略眼光审视这一趋势。

布莱尔报告指出了全球减排的路线图,即:

到2020年?二氧化碳当量应达到峰值。

到2030年?年排放量应低于350亿吨。

到2050年?年排放量应低于200亿吨。

与此相对应,中国减排的路线图可以分为“三步走”或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争取在2020年之前,不晚于2030年,碳排放进入高峰期。

第二阶段:2020年之后,不晚于2030年,实现碳排放的大幅度下降,达到1990年的排放水平。

第三阶段:到2050年,实现碳排放总量下降到1990年排放水平的一半。

1990年,全球共排放了400亿公吨左右的二氧化碳当量。目前,这个数字估计已达到550亿公吨。如果不采取任何措施,到2030年有可能达到600亿公吨,而到2050年达到850亿公吨。为了实现减少50%这一目标,我们必须在2050年之前使其减少至少于200亿公吨。如果全球人口如预计的那样达到90亿,那么这意味着到2050年每人每年将平均产生2公吨左右的二氧化碳当量。目前全球平均数为8公吨,其中美国超过200公吨,欧洲和日本为100公吨,中国为6公吨,印度为2公吨。

这不是一个简单的技术性决策,而是一个重要的政治决策;这不是一个单纯的国内战略决策,而是一个涉及全人类的国际战略决策。更为重要的是,中国、印度和巴西等国家积极参与减排并承诺减排义务将对其他国家产生很大的示范效应和道义感召,有利于后京都议定书时代国际减排规则路线图的设定。可以说,中国实现绿色崛起的模式也将给其它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发展提供了样板,树立了榜样,这本身就是中国对世界的绿色贡献。

五十多年前,高瞻远瞩地设想中国的世界定位:“进入二十一世纪,中国要对人类作出较大的贡献”。[25]2007年,总书记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向全世界宣布,到2020年中国要“成为对外更加开放、更加具有亲和力、为人类文明作出更大贡献的国家。”[26]2008年6月27日他在中共中央政治局集体学习时公开表态,中国要“为改善全球气候作出新贡献”。[27]主席在八国峰会上阐述中国在应对气候变化问题上的原则立场时也表示,中国将根据《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及其《京都议定书》的要求,坚持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原则,积极推动落实“巴厘路线图”谈判,为气候变化国际合作作出更大贡献。中国愿同国际社会一道,为推动世界实现和谐发展、清洁发展、可持续发展而不懈努力。[28]

那么中国对人类发展做出哪些重大贡献呢?从过去三十年的历史记录表明,第一是对全球减贫的贡献;[29]第二对全球经济增长的贡献;第三对全球贸易增长的贡献。进入21世纪,中国还需要对人类发展做出两大新的贡献:一是知识贡献,到2020年,建成创新型国家,到2050年建成世界最大的知识型社会;二是绿色贡献,在发展中国家率先削减温室气体排放量,成为世界最大的新增森林吸碳汇国家,到2050年,将其co2排放量削减到1990年水平的一半。到那时,中国才是真正意义上令世界具有亲和力、做出更大贡献的国家。

[1]undp:《人类发展报告2007/2008——应对气候变化:分化世界中的人类团结》,/go/newsroom/2007/november/hdr-climatechange-20071127.en

[2]碳足迹(carbonfootprint),它标示一个人或者团体的“碳耗用量”。“碳”,就是石油、煤炭、木材等由碳元素构成的自然资源。“碳”耗用得多,导致地球暖化的元凶“二氧化碳”也制造得多,“碳足迹”就大,反之“碳足迹”就小。维基百科(wikipedia)的解释为:acarbonfootprintisa"measureoftheimpacthumanactivitieshaveontheenvironmentintermsoftheamountofgreenhousegasesproduced,measuredinunitsofcarbondioxide",即碳足迹是人类活动产生的温室气体对环境的影响,用单位二氧化碳来标示。

[3]八国领导人认为,只有世界各国,特别是所有主要经济体都作出贡献,才能应对气候变化这一全球性挑战。但声明同时也承认,根据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原则以及各国的能力,主要发达国家和主要发展中国家所要做的工作不同。关于发达国家,八国承认自己负有领导责任,认为每个成员国都应执行与自己经济规模相当的中期目标,以达到绝对减排效果和在可能范围内尽早停止排放量的增加。关于发展中国家,八国领导人再次确认要在应对气候变化方面发挥领导作用的承诺,称将对主要发展中国家提供技术、资金及能力建设方面的援助以支持它们的减排计划。八国领导人同时指出,为确保构筑有效的2013年后减排框架,在2009年底前应达成的国际共识中,所有主要经济体必须以有约束力的形式承诺采取减缓气候变化的行动。新华社,2008年7月8日电。

[4]imf,worldeconomicoutlook:housingandthebusinesscycle,april2008.

[5]williamr.cline,全球变暖与农业,《金融与发展》,2008年第3期,第27页。

[6]tonyblair,breakingtheclimatedeadlock:aglobaldealforourlow-carbonfuture.

[7]sternreviewontheeconomicsofclimatechange,/wiki/low_carbon_economy

[14]sternreviewontheeconomicsofclimatechange,法律体系、补偿机制;开展和推动绿色贸易,积极进口初级产品,等于增加本国自然资本,充分利用世界节能环保新技术,大力发展符合国际环保标准的产品出口,严防污染物转移,主动进行国际间合作,遵守国际环境公约,大力改善全球环境。载胡鞍钢:《2020中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清华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40页。

[16]我们认为,实现国家根本利益和目标包括五个方面:国家安全与领土完整;经济发展与经济稳定;社会公正与人类安全;政治清明与社会稳定;生态平衡与环境保护。载胡鞍钢、王绍光、周建明主编《第二次转型:国家制度建设》,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3年,第10页。

[17]《十七大报告辅导读本》,人民出版社,2007年,第20页。

[18]中新社,2008年7月9日电。

[19]《中国统计摘要2008》,第23页,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08。

[20]iea,世界能源展望2007。

[21]胡鞍钢:《对中国加入wto的初步评价:中国如何影响世界贸易增长格局(2000-2004)》,《国情报告》,2006年第6期,2006年1月12日;胡鞍钢、门洪华:《对中国加入wto的再评价:中国如何全面开放、全面参与、全面合作、全面提升》,《国情报告》,2006年第29期,2006年11月28日。

[22]《人民日报》联合国2008年6月29日电。

[23]iea,《世界能源展望2007》。

全球新能源发展报告篇7

“块”、“线”结合,挖掘广告经营潜力

报纸广告的营销,重点是开展差异化的广告客户结构规划,根据不同报纸自身的特色,确定具有长期广告需求的大客户群,形成较为稳定的优质广告客户结构。这是报纸广告部门必须解决的核心问题。

作为江西省都市类报纸的“领头羊”,《江南都市报》的广告以区域为“块”,省内省外分开,在广告营销运作中进行市场细分;以行业为“线”,每年从房产、教育、金融、卖场等专版到中缝,再到报眼,细化为近30类,打包公开竞标。

同时,对房地产、汽车、教育、通讯等广告的“富矿”,则在报社广告部分别成立对应的子部门,抓住社会的难点、热点、焦点等重大社会话题,巧妙地与报纸广告联系起来,组织策划活动,从而达到不断开拓广告营销的目的。市场细分加上有效策划,取得了良好效果。

《江南都市报》2010年在广告上有3个主要增长点:专刊、活动、商业广告,这些无不得益于策划。该报几乎“周周有活动,月月有主题”,这些活动不仅仅创造了很好的经营效益――争取到了广告,还收到了良好的社会效益――提升了报纸品牌。2010年,该报策划的房地产行业推介、鄱阳湖生态经济区一周年等大型活动,都取得了很好的收益。

此外,《江南都市报》还成立了专业客户工作室,对大行业、大客户,围绕节日、会议、展览、展销等活动时机,实行一对一的“专注服务”。同时,通过客户资源的整合,建立起客户数据库,实现数据库营销。如通过“楼市专刊”对读者进行调查,建立起购房数据库,并把数据资料提供给相应楼盘开发商,取得较好的广告收入。

同属江西日报社旗下的《新法制报》则根据自己的办报特点,在法制系统“做文章”,除债权公告外,车牌证照公告、公安系统专题项目等都成为其“拳头产品”,大大增加了广告刊登额。

加大多元经营,提供读者服务

“不把鸡蛋放在一个篮子里”,这句话鲜明地指出了经济创收单一性的风险。应该看到,报纸在经营过程中,广告并非单一可经营要素,报纸品牌价值、社会影响力、公信力、文化力、服务力等都是亟待开发的经营要素。

江西日报报业集团所属的子报作出了有益的尝试,他们充分发挥发行网络的人力资源和媒体的社会资源,积极开展多种经营。

2010年,《江南都市报》成立会展工作室,成功举办“3?15”家装展、家博会、房展、家装建材砍价会、孕婴童展产品展、家装建材博览会、国际汽车展等10多场会展及活动,收入可观。

该报盘活发行网络,打造出多种发展模式:报刊,承接近10余种优质报刊业务;开展电子商务落地快递配送业务;Dm夹带广告业务,该业务已占据省城市场总量“半壁江山”。

截至目前,《江南都市报》开展的多元化经营项目有会展、报刊代订、江南都市网、江南都市Dm杂志、财富地产Dm杂志、演艺、地市金刊、地市夹报、纸上商城和淘宝江西馆、江南艺术馆等,成为报社的经济发展增长点。

《信息日报》也进行了有益探索,他们开展的“旧报回收”活动,不仅优化了收入结构,而且锻炼了发行队伍。“旧报换新”、“Dm直投”成为《信息日报》多元化经营的品牌产品。今年,该报与圆通快递进行合作,利用自己的投递队伍开展配送业务,开始“试水”物流业。

《新法制报》利用专业优势及行业服务优势,与江西省政法综治系统合作,联手创办《江西警方》、《法院连线》、《检察周刊》、《江西消防》、《交通周刊》、《平安江西》周刊和《平安江西》网站“六刊一网”,通过在各执法系统开展法律维权等活动,成为江西法律维权网络的权威阵地,吸引社会各界主动参与进来。在确保经营工作再上新台阶的基础上,进一步提升其社会影响力、公信力。

“触网”“融网”,谋取新份额

非时政类报刊如今的发展环境与第一代都市报起家时的环境已大不相同,其中最大的区别就在于与新媒体的融合。

目前报刊经营团队已分化为两支队伍――传统经营和新媒体经营,两个团队互相协调、资源共享,甚至共同策划项目。实践证明,这种协调发展、共同参与的模式使经营效果远远大于单一报媒自身的运作。

由《江南都市报》打造的江南都市网于2009年上线。作为江西省首席生活门户网站,江南都市网着力打造最新、最全的生活信息资讯。网站设有“城市社区”、“吃喝玩乐”、“江南摄友”、“青青草地”、“市民热线”、“情感沙龙”等多个热门论坛栏目,更有房产、家居、二手房、分类查询、人才招聘、团购、旅游等七大专业频道为网友提供江西本土的生活资讯。2010年以“报网互动、报网一体”的运作理念,推出了18个主频道近60个大小栏目,涵盖论坛、汽车、网购、房产、生活等资讯内容。广泛广告招商,实现当年推出当年赢利。

2011年新春伊始,《江南都市报》和阿里巴巴旗下的《淘宝天下》合作的网络购物项目“淘宝天下?壹报壹店?江西馆”正式上线,并迅速成长为《江南都市报》多元化发展的重要平台。

《信息日报》则搭建“一报一网一公司一店铺”发展架构。2010年10月,优优网公开上线,网站定位于“让生活优滋优味”,内设“搜遍南昌”(信息分享平台)、“第一时间”(新闻资讯平台)、“失物招领”(网上招领平台)、“优优论坛”(互动社区平台),“房屋信息”等特色栏目,在开拓新媒体产业链上迈出重要一步,被权威部门评为“江西省十大优秀商务网站”之一。近日,该报又与一家企业合作,开展本土团购,打造百姓身边的团购省钱专家。

非时政类报刊的经营,其实质就是将报媒所蕴涵的公信力、影响力转化为生产力,同时又通过转化所带来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快速反哺进行提升的一个系统工程。事实上,非时政类报刊经营的真正意义在于创新。除了技术、业务层面上的创新,更应该是传播理念、传播模式以及产业和组织、产权更深层次的创新,这种基于未来发展方向目标上的创新,才能使非时政类报刊最终获得发展。

作者单位江西日报社

中西方媒体议程设置的差异缘于媒体的业务层面、物质基础和报道理念三方面。西方媒体在业务层面表现为多样的报道形式、多重的信息来源、特定的报道框架;相比较,我国媒体的业务操作能力有限,议程设置信源单一、题材单一、立场单一,缺乏创新,受众信任度较低,尤其在重大、突发国际性事件中,不能及时发出强有力的中国之声。西方媒体塑造了人们信息消费的偏好,决定着有效传播的话语方式,其倡导的价值理念成为受众对于传播产品进行价值选择和鉴别的基础性标准;我国媒体在对外传播过程中,传统的宣传理念依然主导媒体的议程设置,宣传方式单调,不易被世界范围受众接受和认可。三个层面上存在的差异,使得西方媒体在议程设置过程中体现出表面客观和内在功利务实的充分结合,成为世界新闻议程设置的核心。相反,我国新闻报道的声音无法得到国际主流社会的广泛认同。

全球覆盖和网络传播能力差距

目前,英国广播公司、美国之音、法国国际广播电台、俄罗斯之声、日本广播协会等国际媒体均已创办环球广播,传播范围覆盖世界各地。国外跨国传媒公司广播影视的全球覆盖和网络传播实力雄厚。新闻集团是当今世界上规模最大、国际化程度最高的综合性传媒公司之一,在全球5大洲70多个国家和地区运营9种不同类型的业务。其电视节目涵盖全球2/3人口,仅在亚洲的观众就多达数亿。维亚康姆公司为覆盖资讯相对落后的非洲受众,建立了专门服务非洲人的娱乐电视爵士乐频道、娱乐电视影片公司、娱乐电视图书、娱乐电视在线等,其足迹已经遍布全球160多个国家。迪斯尼公司拥有可以在世界任何地点销售产品的条件。

在中国,截至2010年10月26日,中央电视台新增整频道落地用户数达到3305万户。在海外落地项目达389李岚张苗苗

项,覆盖141个国家和地区,整频道落地用户总数为1.65亿;目前国际台使用61种语言向全世界传播,每天累计播出节目2471多小时,拥有51家境外整频率电台、5套对内广播频道、18家环球网络电台、12家广播孔子课堂、32个驻外记者站。

不可否认,近年来我国广播影视全球覆盖范围呈现发展扩大态势,但其海外有效覆盖和落地入户水平不高,用户规模极为有限,实际的传播效果难以与西方跨国传媒巨头相比拟。为此,我国广播影视“走出去”过程中要重视质的提高,一方面需要继续扩大全球覆盖范围;另一方面,如何扩大用户规模、增强我国广播影视节目对于海外受众的吸引力和影响力,将是今后一段时间我国广播影视全球覆盖和网络传播工作的重点和难点。

全球资源配置能力差距

西方媒体的市场主体多是资源深度整合下形成的实力雄厚的传媒巨头,它们在世界范围有效整合和利用资源,并且利用自身强大的营销网络传递其核心价值理念;而我国还缺乏具有实力的市场主体,企业规模普遍偏小、产业集中度低,资源整合和优化配置能力不足,市场竞争能力较弱。广播影视除了具有与一般物质产品相似的人、财、物等资源,还包括信息这一特殊资源。实际上,各国传媒产业早已认识到资源配置的重要作用,从迪斯尼到时代华纳,从维亚康姆到新闻集团,从索尼公司到维旺迪等等,传媒巨头们通过频频整合、兼并、重组、收购等方式,拓展业务领域和经营范围,实现全球范围的资源配置和整合。

资源配置主要有三种方式:横向扩张、纵向扩张和斜向扩张。2010年,由互联网的普及所带来的媒介融合趋势也进一步加剧了全球化,广播影视媒体的国际并购变得更加不可阻挡。2010年7月,美国福克斯公司支付9000万美元现金来提高其在印度的合资企业――星空丘比特娱乐电视公司的股权,最终占到了“星空丘比特”所有股权的75%。目标是覆盖印度中南部地区,提升这一区域受众的电视体验;2010年8月,美国迪士尼公司宣布同韩国最大的移动通信运营商SK电讯成立了名为“tmK”的合资公司,正式进军韩国市场。此前,美国福克斯电视台已与韩国泰光集团旗下的有线电视台“tbroad”成立了合资公司“tbroad福克斯韩国”,将把福克斯各频道内容进行本土化改造,推向韩国全国。

新闻集团作为当今世界上最大的英文报纸出版商,集团控股40%的英国报纸,并控制着澳大利亚2/3的报纸。集团拥有全美40%的电视台,在欧洲拥有天空电视台,在印度拥有eetV等等。在报纸领域或电视领域,新闻集团通过横向扩张,合并具有相似业务或在供应链同一环节的传媒机构,通过共享管理技术或更好的专业化分工,充分利用资源。新闻集团具有覆盖全球的传输网络,同时,其旗下还拥有20世纪福克斯制片公司等多家制片厂。如此,通过纵向扩张,集团整合上下游产业,将产业链各环节之间的交易内化,获得更多的控制权并降低交易成本。新闻集团目前业务包括书籍、报纸、杂志、音乐、卫星电视、制片、体育、网络等多个领域,几乎涉及所有的媒体业务并覆盖世界各地。

我国广播影视机构已经意识到资源配置的重要意义,中央级和省级多家媒体业务范围有所拓展。但是横向比较,我国广播影视资源配置能力难以与国外同行比肩。长期以来我国媒体发展存在条块分割的格局,广播影视媒体对文化资源、人才、资金、技术、产业链、设备等资源的配置能力依然不足。首先,创作者缺乏对传媒产品价值观念的现代化阐释,使得我们所传递的价值观念无法被理解,更无法被国际受众广泛认同,甚至有些情况下造成了受众的抵触心理,形成文化折扣,不利于我国国际形象的塑造。其次,人才储备不足,人力资源管理模式落后,缺乏适应国际传播需求的传播、技术、经营管理等方面的人才,缺乏有效的激励措施。另外,我国广播影视的投融资环境尚不成熟,银行、基金、民间资本等虽然已经开始关注广播影视产业,广播影视制作行业也开始探索新的融资渠道和方式,但现有的传媒体制结构仍然制约着信息、技术、资金、设备等资源的配置和合理流动。

产业实力差距

产业实力体现在传媒主体的数量、资产总额、盈利能力、市场规模等多方面。目前我国已是广播、电影、电视剧、影视动画、游戏动漫等内容生产大国,广播电视、电影、新媒体产业经营主体数量较多,但是,产品质量不高,国际竞争力不足,盈利能力有限,产业的发展方式还较为粗放,与国际强国相比还有很大的差距。

广播电视产业方面。就传媒主体来看,目前美国的电视网基本是“3+2”的形式,每个电视网大概拥有200家左右的电视台。英国目前拥有近150家全国性的无线和有线电视台和频道,拥有BBC,itV和BSkyB三大电视机构。2010年,我国共有广播电视播出机构2638座,其中广播电台227座,电视台247座,教育电视台44座,广播电视台2120座(其中包括非县级广播电视台129座,县级广播电视台1991座)。全年共开办4053套广播电视节目,其中广播节目2726套(不包括国际台的43种语言对外广播),电视节目1327套。虽然我国广电传媒主体的数量和频率频道数量比西方发达国家要多,但数量不能决定质量,更不能代表产业真正实力。2010年,我国广播电视创收收入为2002.85亿元人民币;但早在2009年,美国仅新闻集团营业收入便超过人民币2100亿元。我国最大的中央级广电媒体资产总额约为人民币350亿元,而新闻集团资产总额约是其10倍。

电影产业方面。2010年我国观影人次在2.5亿左右,即人均每5年才进一次电影院。有数据显示,美国年人均观影次数达到5.7次,韩国也达到2.27次(参见图1)。

在过去五年中,全世界电影银幕总数维持在15万块左右。尽管近年来我国电影银幕数量快速增长,但与我国13亿人口、其中6.22亿城镇人口相比,电影银幕还很缺乏。美国平均8000人就拥有一块银幕,邻国韩国平均2.4万人就拥有一块银幕,而我国城镇人口平均13万人才拥有一块银幕。以韩国的水平估算,当前我国城镇电影银幕缺口在2万块以上(参见表1)。

注:在中国,农村地区电影放映属于公共服务范畴,故农村人口不计入市场比较数据。

人均观影频次和人均拥有银幕不足制约了我国电影收益的增长。2010年北美票房约为106亿美元,与2009年持平。虽然2010年我国电影票房突破百亿元人民币,合15.2亿美元,但与世界各国重要电影市场相比,差距较大,北美票房是我国的近7倍。日本是26.6亿,英国17.1亿,法国16.1亿,排名均在中国之前(参见图2)。??

新媒体产业方面。在三网融合的大背景下,国外主要国家及主流机构新媒体发展起步早,业务形态和盈利模式相对成熟,已经形成了相互延展、相互渗透的产业价值链,实现了广播影视视听产业的升级发展。中国视听新媒体产业发展尚处于初始阶段。

ip电视方面。美国的产业发展进程较为稳定,享受ip电视服务的家庭有500多万户,约占人口的5%。美国众多的本地运营商如威瑞森通信公司(Verizon)、美国在线(aoL)、美国电报电话公司(at&t)、考克斯通信公司(Cox)、康卡斯特(Comcast)等都在开展DSL网络和光纤网络上的ip电视业务。目前我国的ip电视用户只有约400万户,约占人口的1%,较大的运营商仅上海百视通、云南爱上网络和杭州华数几家,还未形成规模。

手机电视方面。目前全球手机电视市场处于市场发展成长前期,随着3G网络的扩张以及内容的不断增多、移动视频服务网络的建设发展,整个市场将继续保持快速增长。而亚太地区在手机电视应用方面处于全球领先地位。日本是手机用户发展最快的国家,现拥有手机电视用户超过2000万户。日本面向全国移动用户的地面数字电视广播服务“oneSeg”专用手机已售出4200万台以上。在我国,截至2010年10月,中国移动的手机电视用户达到850万户。截至2010年年底,移动多媒体广播电视覆盖网络发展迅速,全国331个地级市的基础覆盖网络初步建成,其中210个城市实现深度覆盖,但其业务的商用推广才刚刚启动。

网络视频方面。美国四大电视网早已推出自己的流媒体播放平台,提供节目的即时观看和回放点播。苹果、微软、谷歌、索尼等财力雄厚的公司也竞相进军电影和电视节目的在线发行。Youtube、Facebook、Hulu等网站已成为全球在线视频市场的霸主(参见图3)。

近两年,我国的广电网站开始向网络电视台升级。中国网络电视台(CntV)已经成为我国内容最丰富的网络视频门户之一,开播一年多来,CntV全球aLeXa综合排名已从2000位左右上升到1000位左右,CntV月总独立访问用户达8425万人。中国国际广播电台开办的中国国际广播电视网络台(CiBn)于2011年1月18日正式成立。湖南金鹰网、江苏广电网、浙江蓝网、安徽网络电视台的aLeXa综合排位也得到大幅度提升。但整体从全球范围来看,我国广电媒体网站的影响力相比国外商业网站仍存在很大差距,在体制、机制及运营能力方面仍然存在诸多不足,访问量和每位用户平均视频时间均难以与国外主流视频网站相比。

品牌建设差距

品牌建设是广播影视强国建设的重要指标。目前,我国在广播影视机构品牌、节目品牌、影视节(展)品牌等方面的建设与强国相比还存在很大差距。

广播影视机构品牌方面。国际上,时代华纳、新闻集团、维亚康母、索尼公司、迪斯尼、维旺迪等都是享誉国际的传媒巨头,早已成为全球传媒实体中的巨无霸。此外,美国的aBC、nBC、CBS、Cnn、FoX,日本的nHK,英国的BBC、itV,德国排名第一的商业广播上proSiebenSat.1集团,荷兰跨国媒体公司Johndemol'stalpa等广播电视机构,在国际上具有很高的知名度。好莱坞作为全球电影制作的工厂,形成了传统的电影公司品牌。我国的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中国国际广播电台、中央电视台三大台及中影集团虽然在国内拥有绝对品牌优势,但还算不上国际一流媒体和传媒机构,在品牌影响力上难以与那些国际传媒巨头抗衡。

节目品牌方面。英国是节目品牌原创大国,在全球大受欢迎的益智类游戏节目《谁想成为百万富翁》1998年诞生不久即风靡全球。《英国达人》、《舞动奇迹》等均是英国电视节目海外版权发行的典型。英国BBC环球公司是除了美国六大制作室之外世界最大的成品电视节目出口商。我国目前缺乏原创节目品牌,在激烈的节目竞争环境下,许多品牌节目生命周期较短。

影视节(展)品牌方面。作为世界电影交易平台,目前国际电影联合会确定了包括戛纳国际电影节、柏林国际电影节、威尼斯国际电影节在内的国际五大电影节,此外还有多个被认证为“非专门类竞赛型”国际电影节。美国的奥斯卡金像奖和艾美奖、法国戛纳电影节的金棕榈奖、英国电影学院奖、柏林电影节的金熊奖和银熊奖等则成为知名的国际奖项。随着对广播影视品牌建设的重视,我国的上海电影节、大学生国际动漫节等吸引了一定数量的国外影视机构,同时,制作的广播影视节目中也不乏精品,但整体而言,我国广播影视产业实体实力较弱,节目制作和推广能力有限,品牌奖项国际吸引力和知名度有待开发,尚未形成具有国际影响力和知名度的广播影视品牌。内容生产与服务出口差距

西方广播影视强国内容生产与服务出口已发生深刻变革,正在从传统的、单一的节目出口和向节目出口与原创节目模式国际授权并行转变,引领全球电视节目潮流。

目前,美国控制着全球75%的电视节目的生产和制作,总量达到30余万小时,在世界125个主要市场播出,许多第三世界国家的电视节目有60%~80%的栏目内容来自美国,几乎成为美国电视节目的转播站。据不完全统计,2010年我国电视剧、动画片、纪录片、综艺专题等影视节目出口仅约1.1万小时,是美国的1/30;2009年,美国电影在世界150多个国家和地区放映,电影海外票房达到193亿美元,占其全球总票房的64%;2010年与2009年基本持平。而我国2010年电影的海外票房和销售收入刚突破5亿美元,几乎仅是美国的1/40。

在节目模式输出方面,数据显示:2009年,包括《神秘博士》、《地狱厨房》在内的英国电视节目海外发行销售额达到13.4亿英镑,其中,节目版权收入达到1.19亿英镑;其自然历史节目《生命》发行到158个国家和地区;itV的主打电视剧《加冕街》也有不俗表现,海外发行到40多个国家,在加拿大成为收视第一的肥皂剧;英国Fremantlemedia公司是全球经营原创节目模式国际授权业务的著名机构,它是世界“流行偶像”(“idol”)节目模式的原创者。目前,“流行偶像”节目模式逐渐传播到30多个国家和地区,其中《美国偶像》(americanidol)最为著名。目前,这家公司在22个国家的320家电视播出机构拥有这类版权节目。东方卫视《中国达人秀》、湖南卫视《我们约会吧》等的节目模式均从该公司引进。荷兰的endemol公司也是全球原创娱乐节目模式输出的领军者,每年有500多个不同的真人秀在近200个国家播出。而我国的广播影视节目照抄照搬西方节目模式,重复同质现象严重,缺乏创新,难以形成自己的特色,节目出口不具备较强的国际竞争力。

从全球范围看,美、日、英等国家的广播影视产品和服务出口方面已经取得绝对优势地位,与之相比,我国在出口量和收入上差距显著,扩大出口量、增加出口额需要创新产品和服务。

科技创新引领能力差距

新技术革命下的信息传播与消费形式不断推陈出新,对传统广播影视形成巨大挑战,同时我们意识到,我国广播影视与美国等强国相比在创意与高新科技相结合的能力方面存在很大差距。

当前,广播影视数字化、网络化、信息化、融合化进程加快,信息传播方式正发生着巨大变革。美国、德国、瑞典、荷兰、瑞士、芬兰等国家已经关闭地面模拟电视,而截至2010年12月底,我国有线电视数字化程度仅为47.73%,地面模拟信号传输仍然是地面电视的主要手段。

目前,日本公共媒体综合频道90%以上为高清节目,教育频道50%以上为高清节目,商业电视网中心台的地面数字电视70%~90%节目已实现高清传输,地方成员台也积极推进高清和进程。英国已开播几十套高清电视频道,高清电视已经成为其电视产业增长的重要拉动力。美国四大商业电视网均在黄金时间和夜间时段播出体育、电影方面的高清节目,两家主要数字卫星电视平台DirectV和echoStar共开办了230个以上数字高清频道,而我国高标清电视频道目前仅开办16个。

3D技术在电影产业中的运用,再一次让好莱坞领先全球。早在2008年好莱坞五家电影巨头联合出钱逾10亿美元,在北美安装2万块数字电影画面,为3D电影推出作准备。由美国最大电影院线构成的“数字影院执行伙伴”联合迪斯尼、派拉蒙影业等电影巨头公司将影院升级到能放映3D电影。2010年1月4日,美国电影《阿凡达》登陆中国内地,立即在电影市场掀起一场3D风暴,产生了前所未有的轰动效应,成为街头巷尾谈论的社会话题。而此时,中国还没有一部真正意义上公映的3D电影。

全球范围内,能够连接互联网的新设备不断涌现,手机、ipad、高清电视、可上网蓝光影碟机等终端大面积接入互联网。笔记本成为电脑销售的主流,智能手机发展迅猛。2009年,美国有超过850种经过FCC认证的移动通讯产品,手机销售达到1.72亿部,其中27%为能上网的智能手机。智能手机用户在过去4年中增长了近7倍。设备之间实现互相通讯,移动互联网业务成为发展热点。电视机厂商也通过推出“互联网电视机”(internettV)加入竞争。用户拥有的电子设备种类花样不断翻新(参见表2)。

美国苹果公司生产的新型移动信息娱乐终端ipad,作为引导信息娱

乐消费方式和控制信息娱乐消费内容的“超级武器”风靡全球,对网络视听、移动电视、网络游戏、电纸书终端市场特别是传统广播影视带来了巨大冲击。ipad正在快速赢得市场份额,刚上市不到两个月即售出200万台以上。Xbox、wii、pS3等掌上游戏机也正在发展为新兴音视频消费终端。2010年美国移动游戏市场收入超过8亿美元,绝大部分来自付费下载。

目前,我国广播影视新技术应用的动力不强、活力不足,前瞻性研究薄弱,产业规划滞后,新媒体新业态的发展没有脱离传统管理经验和经营模式,新媒体运营和融合能力较弱,与新技术新媒体相适应的监管和文化安全保障手段匮乏,创意与高新科技的结合和引领能力还十分缺乏。

政策法规体系建设差距

由于长期以来体制机制等方面的原因,我国在广播影视政策法规体系建设方面与国际广播影视发达国家相比还有很大差距。

美国对广播电视、电信与互联网实施统一监管,由融合监管机构美国联邦通讯委员会(FCC)依据法律实施监管,信息通信政策逐渐明朗,以政府为主导,推进宽带网基础设施建设,明确支持“网络中立性原则”,确保信息安全,加强信息通信领域的科技研发。英国宣布实施了“画布”计划。我国目前则致力于“三网融合”的推进工作。

全球新能源发展报告篇8

9月,在绿色和平、全球风能理事会和中国可再生能源学会风能专业委员会等机构的支持下,中国资源综合利用协会了《风光无限——2012中国风电发展报告》,在中国风电的转型时期,对风电发展进行回顾与再认识。

风电是目前技术最成熟、最具规模化开发条件和商业化发展前景的新能源。根据国家能源局《可再生能源“十二五”规划》,预计到2015年,中国将建成海上风电5Gw,形成海上风电产业链。2015年后,中国海上风电将进入规模化发展阶段,达到国际先进技术水平。2020年中国海上风电将达到30Gw,但实现这一目标仍面临重重困难。

中国化工业跨入可持续发展的新时代

9月16日,毕马威中国了报告《中国化工业跨入可持续发展的新时代》,列举了中国化工行业正面对的挑战,以及逐步普及的可持续发展措施。

毕马威是一家网络遍布全球的专业服务机构,专门提供审计、税务和咨询等服务。毕马威中国在中国设有13家机构,专业人员约9,000名。

在这份报告中,毕马威中国认为,中国正尝试从重型工业模式转向可持续发展的经济模式。在未来几年,化工业将会面临严峻挑战,但发展前景仍较为乐观。报告将提供中国化工业发展的最新资讯,并从行业战略的角度出发,探讨可持续发展等议题。

毕马威中国合伙人兼中国及亚太区化工业主管诺伯特(norbertmeyring)指出:“即使环球经济放缓,我们仍然看到中国化工市场的发展机会。”

中国可持续发展回顾和思考1992-2011:

民间社会的视角

9月18日,《中国可持续发展回顾和思考1992-2011:民间社会的视角》报告正式。报告由创绿中心、山水自然保护中心、道和环境与发展研究所、公众环境研究中心、自然之友和中国国际组织民间合作促进会6家本土nGo共同发起。报告由25位来自不同领域的作者参与撰写,从民间社会观察者的独立视角回顾中国20年可持续发展和民间参与。报告采用访谈、口述史的方式记录100位来自政府、企业、社区等利益相关方对中国和世界20年可持续发展的观点,并提出民间对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建议。

全球新能源发展报告篇9

2012年3月5日,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加强统筹规划、项目配套、政策引导,扩大国内需求,防止太阳能、风电设备制造能力的盲目扩张。”当天晚上,张传卫就召开了全球电话会议,向远在美国的投资者仔细解释中国风电的发展现状,消除他们的质疑情绪。

一年后的同样时间,暨2013年3月5日,已经当选第十二届全国人大代表的张传卫再次现场聆听政府工作报告,报告提出的要利用市场倒逼机制促进优胜劣汰,以扩大国内市场应用、重要关键技术攻关为重点,推动战略性新兴产业健康发展的举措,给他带来的不仅仅是激动,还有振奋和信心。

风电企业全球收购不是蛇吞象

“中国已经成为全球风电第一大装机国。但是去年整个行业则一直在市场的考验中,可谓大起大落,既经历了最好的风,也经受住最坏的风。”张传卫告诉《中国经济周刊》。

根据中国可再生能源学会风能专业委员会的数据显示,2012年我国风电累计装机容量7896万千瓦,新增风电装机容量1600万千瓦,风电发电量逾1000亿千瓦时,超越核电成为我国第三大主力电源。2012年风电机制造能力超越3000万千瓦,约占全球的60%,成为我国少数具有国际竞争力的高新技术产业之一。同时,风电产业链长,吸纳就业能力强,2012年风电行业创造国内生产总值超过2000亿元,提供就业岗位50余万个。

尽管并网装机容量世界第一的“光环”足够耀眼,但是2013年,我国风电行业面临着行业“三角债”所引发的风电设备制造商现金流紧张的危险局面。根据wind数据统计,a股18家风力发电概念股已2012年业绩预告,除极少数公司因风电之外业务弥补而净利润有所增长外,约3/4的公司预计全年净利润同比下滑。从风电零部件及配件生产,到风电整机制造,再到风电场运营,整个风电产业链上出现利坡的企业高达60%。风电设备龙头企业华锐风电、金风科技业绩领头“变脸”,利润缩水逾七成。

一边是国内风电企业进入市场调整期,需要寻求新的解决方案;一边是全球风电发展正在进入一个迅速扩张阶段。

根据德意志银行最新的研究报告预计,全球风电发展正在进入一个迅速扩张的阶段,风能产业将保持每年20%的增速,到2015年时,该行业总产值将增至目前水平的5倍。

“对中国企业收购国外企业,之前很多人认为是蛇吞象,但是我认为我们中国企业完全有实力、有能力去去并购那些百年外资企业,它有全球市场体系,有全球研发体系,全球的人才资源,全球的服务链,这是中国企业很难建立起来的。我们去开拓市场这些东西,我们缺乏运作全球大公司的这些人才、经验、机制、体系。关键的问题是这个不是蛇吞象、象吞蛇的问题,而是我们可以再赋予它新的营养,变成中国的象,那不就行了吗?!”

张传卫认为在整个行业不景气的大背景下,风电企业大力寻求突破海外市场,其实就是在寻找新的增长点。

补贴迟滞造成严重三角债

“现有的补贴机制已不能满足产业发展需求,成为影响和制约我国可再生能源发展的一大瓶颈,企业都在经历自我救赎之路。”张传卫说。

张传卫告诉《中国经济周刊》,目前可再生能源电价附加补助资金的申报、审核、拨付,由财政部会同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能源局三家审批。由于可再生能源发电企业只能即时拿到脱硫煤标杆电价部分,高出标杆价格的补贴部分需要报国家发改委,经过能源局审批后才能由财政部结算。复杂繁琐的补贴方式加重了政府和企业的负担。对暂时保管这笔补贴资金的电网企业而言,也有不少苦衷,税务部门还要对补贴资金征收所得税。“加上补贴部分支付周期过长,少则一年到一年半,多则拖欠长达三年之久,给企业资金流造成极大很大困难,发电企业拖欠制造商设备款,设备制造商拖欠零部件制造商的款,造成严重的三角债,使产业链条中的所有企业陷入资金流困境,增加了企业的财务费用。”张传卫如是说。

张传卫向《中国经济周刊》表示:“明阳去年的收入的确受了很大影响,本来我们是有利润的,但是因为很多钱都收不到,只能让企业自己想办法,转变商业模式来渡过难关。我的建议是简化征收手续、加强征收力度、简化补贴程序,重点是从征收到补贴整个流程予以简化处理。一定要做到每月有补贴计划,每季度都能够补贴到位,形成良性循环。”张传卫如是建议。

对超额用煤者征收污染特别税

“这几天大家讨论,谈得最多的一个词就是‘煤炭’。作为来自能源界的代表,本次两会,针对目前出现的雾霾等极端气候,大家都认为应提高化石能源清洁利用,减少大气污染物排放。”张传卫说。

研究证明,燃煤、工业污染、机动车排放和扬尘是造成雾霾的主要原因。因此控制煤炭消费总量、转变增长方式、调整能源结构、减少大气污染,已经成为社会各界普遍关注的热点问题。

“雾霾的污染源主要来自粉尘、二氧化硫、氮氧化物三个方面,其中二氧化硫的80%、氮氧化物的90%、粉尘的60%都来自燃煤排放,因此控制煤炭消费将有效解决大气污染问题。我们可以借鉴国外经验,现在包括南非、波兰、德国等一些过去以煤炭为主要能源的国家都成功转型。特别是参考伦敦10年转型的经验很值得参考。随着能源消费的快速增长和能源消费高度依赖煤炭,我国已经成为第一温室气体排放大国,并且仍处于持续增长的趋势,这与我国负责任大国的形象不符,我国迟早都要肩负起温室气体减排的国际责任。这也是适应构建生态文明、建设美丽中国的要求。”张传卫说。

全球新能源发展报告篇10

内容提要 传播系统作为社会总系统的一个组成部分,从来都是和社会的经济运作紧密相连的。本文试图从加拿大著名经济史学家英尼斯和美国著名传播学家贝尼格的传播研究成果中吸取理论养料,以将传播系统的发展置于经济发展史大背景中考察的理论框架,探讨现代传媒系统的发展和变迁同社会经济运转及其管理的需要之间的关系。文章重点讨论经济全球化背景下因特网的兴起及网站的经济运作模式。一、传播学中将传播系统的发展置于经济发展史大背景中考察的研究传统早在20世纪40年代,著名加拿大经济史学家与政治经济学家英尼斯(Haroldinnis)就在探索社会制度变迁的原因和社会经济生活稳定的条件这两个经济史中的关键问题中,觉察到了“传播的穿透力”对经济史的影响,并因而开始将其研究兴趣拓展到传播媒介。此后,他在长期研究各种传播形式及传播发展史的基础上,形成了他的媒介理论。这种理论以“传播媒介的偏向性”为中心论点,认为一切文明都有赖于对空间领域和时间跨度的控制,与之相关的是传播媒介的时、空倾向性,因而文明的兴起与衰落同占支配地位的传播媒介息息相关。英尼斯以埃及文化和罗马文化等为例来论证占支配地位的媒介的偏向性对社会发展史的影响。他指出,在古代埃及文化中,在石板上写字有利于维持小区域中的社会结构,但是,对沿着尼罗河流域扩展的一体化的埃及社会来说,其维持却离不开纸莎草纸的发明与船只这一交通工具的运用。在罗马文化中,如果没有文字传播和公路系统,罗马人便无法长期维持这一大陆帝国。如果说英尼斯的传媒分析最早体现了将传媒发展同整个人类历史运转进程联系起来的研究传统,那么,在英尼斯的媒介理论问世30多年后,美国著名传播学者贝尼格(JamesBeniger)则在有关社会发展的信息化动向的起源的研究中,把其对于历史的关注,主要聚焦于对于工业革命以来的经济发展史的探讨,并且明确地提出了一种以经济史学的视角透视现代传播发展的理论——“控制革命”论。这种理论指出,社会的信息化进程,缘起于工业革命带来的整个社会物质经济运转速率的大幅度提高对于社会控制的挑战。他在20世纪80年代中期发表的《控制革命:信息社会的技术与经济起源》一书,集中阐述了这一旨在揭开信息在经济与社会中的关键作用之谜的媒介理论。这一理论认为,一切有生命的系统都必须加工处理物质和能源以维持自己并抵制“熵”。[1]而对于物质和能源的加工处理来说,控制作为“对于预定的目标的有意图的影响”[2]是必不可少的。信息,则又是实现控制所不可或缺的,因而信息加工处理和传播/交流,在它们使有生命的系统有别于无机的世界这一点上来说,可以说界定了生命本身的意义。[3]根据贝尼格的理论,在现实社会中,决定信息处理与传播在物质和能源流动中所占的实际比例的,有一系列因素,其中之一是(物质和能源的)加工处理速率,它同社会发展的信息化动向紧密相关。工业革命大大加速了整个物质经济的运转,从而给社会控制带来了严峻的挑战。控制危机的出现,要求人类运用信息的能力,出现同其利用能源的能力之大飞跃相适应的大飞跃。这后一种大飞跃,通过以信息处理和传播技术的变化革新等为标志的控制革命得到了实现。传播活动所具有的渗透到人类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的特征,决定了传播研究必然是多视角的。英尼斯和贝尼格等人所开创的将传媒发展同经济史联系起来研究的传统,提供给我们的,当然不是传媒分析的惟一视角,但却是非常有用的视角。二、人类社会经济运作方式发生重大变化背景下大众传媒的兴起和发展运用上述学者提供的经济史学的视角透视传播的发展,沿着历史的轨迹往回追溯,不难发现,社会物质经济运转与传播之间,的确存在非常密切的关系。人类社会的生存和发展,从来就须臾离不开信息交流活动。而在任何时代,人类传播活动的频度、规模等,都是同人类社会当时的生产力水平、社会组合的规模、物质经济运转的规模和速率分不开的。在资本主义的生产方式出现之前,人类社会的生产力水平颇低,物质经济运作是以小生产为标志的,规模狭小,速度低下。与此相对应,起到协调、管理的社会功能的传播系统在当时也是人际传播的系统。大规模地、迅速地复制、传递信息的传媒系统,在封建时代并未出现,可以说不仅是因为大众传媒产生的技术基础尚未奠定,而且更是因为当时社会的运作,尤其是其经济运作,并未滋生出对传媒系统的需要。人类传播史上媒介技术层面的重大突破——近代印刷术的推广以及以此为技术基础的印刷传媒的诞生与发展,于15世纪中叶拉开序幕。这同一系列经济、政治、文化因素的互动有关。从经济运作同传播发展的关系来看,当时社会的一个重要特点,是资本主义生产已开始在地中海沿岸的有些欧洲城市如佛罗伦萨、威尼斯和米兰等地萌芽。与此相联,资本主义的商品贸易也发展起来,国际范围的东西方贸易在当时已有初步发展。根据有关史学书,15世纪中叶,东西方贸易可经由两条航线,[4]而在这两条航线中,意大利的港口城市、地中海沿岸的威尼斯都是举足轻重的贸易据点。这一切意味着社会物质经济运作的巨大变化,它必然要求在其中起协调、管理作用的传播系统也产生变化。以规模经济为特色的资本主义生产以及以不断拓展市场、开辟世界市场为特点的资本主义商品贸易的兴起,孕育着创建能大规模传播信息、向远方传播信息的传媒系统的社会需要。首先发生在欧洲的近代印刷术的推广应用,正应答了社会的要求,为传媒的诞生奠定了技术基础。由此,拉开了进入大众传媒时代过程的序幕。而这一过程的完成,与资本主义生产本身从手工工场阶段向机器大工业阶段过渡的发展过程相伴随。这一过渡,仰仗工业革命而得以完成。由物质经济运作的巨变滋生的社会需要激发的传媒系统的形成与发展,自然而然也要经过相应的过程。也正是在工业革命背景下通过动力工业的发展,解决了驱动印刷机的动力设备问题,才使印刷传媒走向实现大众化具备了技术条件。工业革命还为西方商业化的大众报业的诞生带来了因工商业发展大飞跃而产生的广告数量大增,使其经济支撑问题通过发行收入加广告收入得以解决。于是,1833年,在工业革命中后来居上的美国,成为旨在面向平民百姓的廉价报最早的诞生地:是年,在纽约诞生了第一张价格低廉的、商业化经营的便士报(廉价报)纽约《太阳报》。廉价报诞生后,又经过几十年的报业大众化的进程,商业报纸逐渐成为资产阶级报业的主体,西方近代报业于19世纪末20世纪初演变成全面实行商业化经营、发行覆盖整个社会的现代报业。随后,靠电波传送信号的电子媒介广播和电视又先后于20世纪20、30年代诞生,成为传播领域又一意义重大的突破。在传播史上,从19世纪末到20世纪30年代,是人类传播活动发展中一段熠熠生辉的时期。正是在这段时间,现代新闻传媒业形成了基本格局,职业化的传统新闻传媒业全面登台。而传媒业的这些发展,同工业革命后工业发达国家建立起了当时先进的工业经济并取得了以加工制造业的长足进展为特点的经济发展,是同步的。现代传媒业一旦形成,其传播活动就成为现代经济运作中的重要一环,传媒业本身也成为经济的一个组成部分。掌握着收集和创作信息的资源、处理信息的资源及散布信息的资源的传媒业,[5]通过刊播各种形式的经济信息,其中包括商业广告,在现代社会市场经济的运作中,起着促进从生产到流通到消费的各个环节的畅通作用,并通过反映经济生活中的社会舆论,起着促进经济健康发展的作用。此外,传媒业自身作为信息产业,也已日益成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美国,大众传媒在国民经济中位列第十大产业;在中国,大众传媒在国民经济中列第十五位。”[6]三、经济全球化与因特网的崛起近年来人类社会传播系统的最大变化,是全球性的电脑互联网络——因特网的迅速崛起。而这一变迁,显然又是同人类社会经济运作的新发展——经济全球化趋势相伴随的。当然,经济全球化并非一朝一夕形成的。追根溯源,经济走向全球化过程的萌芽,也同资本主义生产的兴起有关。这一过程也可以说萌芽于15、16世纪。如前所述,那是一个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和商品经济逐渐形成的时期,也是一个受开辟新贸易航道的欲望驱动的航海探险走红以及国际贸易伴随着航海探险大发现而得到发展的时期。有学者认为,15世纪后期世界市场即已“雏形初具,全球化初露端倪。”[7]在此后的数百年间,国际贸易、经济活动跨越国界的流动逐渐增多。尤其是在人类社会进入19世纪后,由于蒸汽动力在船舶业中的应用,“航海运输更为发达,国际贸易范围也因此扩展到海运所及的所有国家。”[8]世界市场的形成和国际贸易的迅速发展,使国与国之间在经济上的相互依赖性进一步增加。但是,在世界大战前,全球化“只具有初步的形态。”人类社会经济运作对信息传播系统的要求,因而也尚未超越传统的传媒所能处理的范畴。经济全球化真正形成并多维度发展,发生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以来的数十年间,20世纪80、90年代,尤其是经济全球化态势呈现得非常剧烈、进程大大加速的时期。在这一时期,资本、商品、技术和服务等跨国界广泛流动,日本经济新闻社编的《世界经济大视野》一书,把“经济国界的消失”或者说“无国界”经济,称为20世纪末的变迁和迈向21世纪的序曲的主流之一;[9]世贸组织前总干事鲁杰罗指出,无国界经济正在全球范围形成。[10]生产活动的世界范围的“大分工”正在发展。以全球范围进行生产和销售为特点的跨国公司日益成为世界范围内社会化生产中举足轻重的力量,对全球经济产生日益增大的影响,国家之间在经济上相互依存的趋势加强。这一时期,也是信息传播与经济的互动态势极大加剧的时期。一方面,经济活动的全球化,必然要求具有起协调、管理功能的信息传播也相应地全球化,出现一种跨地域、跨国界的全球性的传播系统,势所必然。而且,真正适应经济全球化的传播系统,还需要具有能包容从人际传播到大众传播的不同层次的传播活动的特点,因为渗透到现代社会经济活动中的传播活动,并不是仅仅由大众传媒刊播广告和经济信息等大众传播活动构成的,在日常生活中伴随商务活动等经济行为的传播活动中,有大量是个人间的和机构间的传播活动。此外,由于生产力的不断发展,世纪之交世界范围的经济运作,还具有速率空前的特点。适应这一特点的全球化传播系统,自然也需具有传播空前快速的特征,因特网正是具有这些特点的全球性传播网络。可以说,经济全球化及其运转快速化所激发的社会需要,构成因特网存在的根本逻辑理由。另一方面,信息传播新技术革命作为新一轮科技革命的先导,构成推动经济全球化形成的原因之一。世纪之交,人类社会发展的现实,正越来越清楚地印证马克思所说“生产力里面也包括科学在内”[11]和邓小平所说“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原理。正像19世纪中叶社会物质经济运转速率的大幅度提高是由工业革命所带来的那样,20世纪80年代后期以来经济全球化的新态势和运转速率的进一步加快,也是在新一轮科技革命的推动下产生的。信息传播高新技术的大放异彩,是新一轮科技革命中的重要现象。信息传播高新技术的突出代表因特网,以其瞬息传播、融合不同层次的传播活动、全球互联等优势,构成克服世界经济商务活动的空间距离的障碍之有效工具。当然,因特网在其发源地美国的兴起,经历了一个由军用转向民用再转向商用化的过程。因特网在全世界迅猛发展,正是在其于20世纪80年代进入商用化发展阶段以来发生的,90年代中期以来,其发展势头尤为猛烈。目前,依托因特网进行的电子商务在全世界方兴未艾,虽然,其真正的大发展,尚有待网上隐私、网络安全等现实问题的解决,但是,因特网同不断发展的国际商贸活动等的联系,却已清楚显现。世纪之交经济全球化的一个显著特点,就是经济活动及其组织管理可以在越来越大的程度上依靠这一全球性的信息传播系统在全球展开,世界经济体系正在变成依靠电脑联网支撑的人类智慧互联的数字化经济体系。经济全球化的多维度发展,是以信息革命为基础的,网络传播的兴起同经济全球化的进程显然具有互动作用。因特网诞生后,信息产业蓬勃发展,其重要性比以往更为凸显。在因特网的发源地美国,“1995年以来美国经济增长的三分之一来自信息技术产业。信息产业的工人平均收入是美国工人平均收入的两倍。”[12]中国近年来信息产业发展也很快,国家把信息产业当作新的支柱产业。根据信息产业部部长吴基传在今年(2001年)2月9日召开的亚太经合组织电子商务和无纸贸易高级研讨会上的讲话,中国通信业创造了世界罕见的发展速度,最近5年通信业务收入年均增长28.8%。吴基传的讲话指出,今后5年中国信息产业将继续保持20%以上的增长速度,市场规模比2000年翻一番,到2010年再翻一番,以信息产业翻两番来保证国民经济翻一番目标的实现。[13]目前,随着因特网的发展,网站网页不断增加。《计算机商情报》市场研究中心的一份市场研究报告显示,中国内地2000年上半年新增各类网站达五万家,其中有规模的网站约为五百家左右。[14]笔者本人在网上研究中发现,在2001年6月11日至6月17日这一周的时间段中,除了6月16日外,我国每天都增加数以百计的网站,其中增长数目最多的是6月12日,达754家。一周中新增网站共3103家,平均每天新增约443家。世界范围内,网站、网页之多及增长速度之快,更是令人惊叹!据有关书籍介绍,日本neC的两个计算机科学家曾对网上六个搜索引擎进行过统计分析,结果发现,估计在作为因特网一部分的万维网(即www,——译环球网)上至少有3.2亿张网页,并以每天10万页的速度递增。[15]众多的网站依靠什么经济来源生存和发展呢?在现代社会的市场经济下,这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现实问题。四、网站裁员和付费订阅模式的提出现代传媒业,在其生存和发展过程中必然无法回避自身的经济运作模式问题。从世界传媒业发展史来看,自近代报刊问世以来,人类社会对报刊业的经济运作模式的探索,曾经历由依靠政府或政党津贴的政党报刊为主逐步转变为政党报刊和自主经营的商业报刊并存发展再进入到以大规模发行、主要经济来源靠广告收入的商业报刊为主流的发展阶段。以刊载广告作为主要经济来源的经济运作模式的形成,是世界报业迈入现代化的发展阶段的一个重要特征。世界报业的迅猛发展,主要发生在找到这一经济运作模式之后。广电传媒问世后,由于其自身的特点,经济运作问题比报刊业复杂,但商业化运作模式,毕竟是几种运作模式之一,而且即使是在像英国这样的公共广电和商业广电并举的双轨制经济运作模式和我国这样的“完全国有的有限商业运作”[16]模式中,也都不同程度地含有商业运作及吸纳广告收入的因素。今天,伴随着因特网的发展,寻找合适的经济模式也已成了其生存和发展的重要影响因素。2000年(尤其是下半年)电脑联网业在尚未确定其盈利之路的情况下面临严重的经济压力,于是在因特网的发源地美国,刮起了一股“网站裁员”之风。5月至12月电脑联网业裁员更是持续攀升,12月份创新高,达到裁员之最。[17]这一事实,正是寻找合适的经济模式的迫切性之生动写照。网站因经济压力裁员的现实,迫使业界正视如何产生经济效益的问题。在构成网站的一个部类的传媒网站中,这个问题尤其引起了广泛关注。传媒网站,当初是在传统的传媒受到因特网咄咄逼人的挑战的情况下首先在传媒体制是商业化体制的美国出现的。在这背后,可说不可能没有商业利益驱动的影响。这种驱动,从一个方面来说,表现为耽心不加盟网络会被因特网挤出信息市场的“恐惧”,用《纽约时报》费利西提·巴林杰(FelicityBarringer)的话来说,在美国报业在因特网上“实验的第一阶段”,“实验的动力是恐惧:恐惧网络将吞没报业的利润。”[18]从另一个方面来说,这种驱动表现为指望在新的数字化市场上抢摊以求日后盈利的“期待”:期待通过冲到网络空间中“淘金”,有朝一日将会发新财。如果说这些年来唯恐被因特网发展的大浪淘汰出信息市场的恐惧促使传媒机构纷纷在开拓网上新发展空间中争先恐后、不敢稍怠的话,那么,指望网络空间日后会带来新的盈利的期待,则驱使传媒机构纷纷在营建网站方面大手笔投入。但是,经济核算是和想象无缘的;务实的业界难以长时期地把盈利的目标锁定在期限难料的等待上。事实上,处于网络发展和网上新闻业发展领先地位的美国,早在1996-1997年就曾出现过一些财力薄弱或缺乏决断的传媒机构从加盟网络的财力消耗战中引退的情况。1997年3月26日,美国《国际先驱论坛报》曾刊出题为《网上大撤退开始了吗?》的文章,介绍了一些经济实力薄弱的美国传媒机构在建立网站后又走回头路退出网络的情况。尽管如此,与当时的传媒上网的潮流相比,一些传媒网站关闭的情况实在算不得引人注目。而且就整个电脑联网业而言,凭着领先一步、抢摊网上的勇气在网上驰骋当时是众多网站的主流行为;这一领域中尚未出现指望盈利等待过久而引起的不耐与不安。但是,又几个年头过去后,连年亏本而引起的不安,终于引发了网站裁员事件的接踵发生,引起社会各界的关注,激发了业界有关网站如何盈利的讨论。

转贴于今年4、5月间,美国《编者与出版者》周刊的网络版上,刊出了不少探讨传媒网站的经济支撑的文章,还发起了读者议论。鉴于传媒网站上的广告收入一直远远不足以抵其支出,业界比较集中地讨论到的盈利方式是付费订阅网上报刊。例如,美国mediaGeneral公司的总裁J.StewartBryaniii称让人们免费获取报纸网站的内容是“愚蠢的”,并宣称,“我们已得出结论,网上付费订阅是应实行的模式。我们不得不停止在万维网上白送东西。”[19]对这一主张的可行性,美国网上新闻业界见仁见智,意见不一。有的赞同,并称赞Bryan有勇气说出许多人早就想说的话。如Cititours.com的总裁兼首席执行官R.Young说:“我认为mediaGeneral公司的Bryan不仅走对了路,而且有先见之明。网络的胜者是那些能够抓住客户的心,并且还能从广告商以外的人那儿赚钱者。”有的则对Bryan的意见不以为然,批评说收费订阅是目光短浅的方法。如Citynews.comclassified网站的创始人BillDiederich指出,mediaGeneral等报刊公司“对一种很少有人愿意为之付钱的产品实行收费”的计划,只会“让因特网上的竞争者占领它们社区的因特网市场”,他评论说,“Bryan先生似乎不明白报纸的网站具有远超过‘失去的’订阅费收入的促销价值。”又如《新闻日报》的网上服务部总编辑tonyBriggs说:“Bryan所没有意识到的是,你不可能靠一个卖不出去的产品赚钱……因特网文化是在所有的东西都是免费的前提下发展起来的。你要惹怒使用者、把他们赶走的最好办法就是向他们收费。”[20]在我国,报刊上也刊登过报道国外的这些动态的信息及有关网上内容服务实行收费的可能性的文章。五、网站的经济运作模式作为具有高度现实意义的研究课题业界围绕网络报刊付费订阅问题的讨论和争议,关注的焦点在于如何盈利。而在如何盈利背后,则是更深层次的网络的经济运作模式问题。对这样一个具有高度现实意义的课题,学术界也已开始进行探讨。对网络的经济模式深有研究的美国伦塞勒理工学院传播学教授詹姆士·瓦特(Jameswatt)今年5月在一次给复旦大学新闻学院研究生所作的有关讲座中,谈到了万维网的三种经济运作模式,其一为私人出资或者非盈利性民间/慈善性模式,其二为政府出资,其三为依靠广告收入。他对这三种模式各自的利弊得失作出了自己的分析,认为,私人出资模式的长处在于:开放式的表达、广泛的多样性,其弊端在于:廉价的内容、缺乏资金来开展大型项目;这类模式的另一种表现形式非盈利性的民间/慈善性模式的长处在于:不受经济利益支配、可以为弱势群体的利益投入大量资金,其弊端在于:对用户的愿望不关心/不敏感、助长特殊群体的利益;政府出资的模式的长处在于:由税收提供资金,对受众的愿望在部分程度上做出反响,可以做到关心弱势群体的利益,其弊端在于:有可能被通过限制或倡导特定的信息而用于政治目的;依靠广告收入的模式的长处在于:由消费者提供资金,对用户的愿望非常关心/非常敏感,其弊端在于:受商业控制、不一定肯为弱势群体或教育的利益服务。[21]这三种模式可说是三种可能性,但现实的情况是,因特网已进入商用化发展阶段,依赖政府出资的经济模式和非盈利性的民间/慈善性模式都没有被选中。事实上,也很难设想完全依靠慈善性的捐款、民间的基金会等,能为发展势头如此猛烈、网站数不断递增的因特网提供充分的经济支撑。而让如此众多的消耗财力的网站完全依赖政府出资恐怕对纳税人来说也会是一种沉重负担。现实留给网络业的选择,恐怕主要是在市场化运作、资金来自消费者的经济模式上,找出一种行之有效的方式。在这一点上,我国恐怕并不例外。在我国传媒已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运转、进入市场竞争的今天,经济收益对传媒早已不再是无关紧要的问题;我国的传媒网站“一出身就面临激烈的市场竞争”,[22]它们在必须坚持将社会效益放在首位、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的同时也追求经济效益。当此传媒网站急切想盈利、想有经济收益之时,摆在社会面前的问题是,用什么样的方式才能真正使传媒网站的愿望实现?付费订阅是否会行得通?根据上面提到的美国学者詹姆士·瓦特教授在复旦大学新闻学院作有关讲座期间的介绍,在美国,网站实行付费订阅的成功例子迄今很少。在我国,孙坚华在题为《恐惧,为美国网络新闻业定位》的论文中指出,“付费订阅是大多数报业网站的恶梦。除了《华尔街日报》拥有近50万付费订户,其他媒体网站乏善可陈”。[23]付费订阅的方式能否行得通,关键不在于传媒网站有多少套计划,而在于用户对此是否愿意接受。这一点的答案,眼下似乎不容乐观。常有这样的说法,人们已习惯网上的内容是免费的“午餐”的做法。这也许不能成为付费方式行不通的充分理由:毕竟,在商品经济发展史上,一种产品靠免费作为促销手段进入千家万户,站稳脚跟后再开始收费的情况,大有先例存在。问题在于:在传媒市场竞争日益激烈的今天,传媒网站提供的信息内容服务,按产品相互差别化的标准来衡量其异于、优于其它同类产品、服务的程度,是否已达到足以使消费者怦然心动从而作出付费也非享用不可的消费决策的水准?当然,《华尔街日报》网站的做法是付费订阅方式的一则成功之例。但是,该网站提供的信息内容有其特殊性。该网站提供的权威性的股市行情信息,牵动着股民的心,他们的切身利益与之直接相关。由于股市风云的瞬息万变,这种信息具有时间性极强的特点。而网络因其瞬时传播的特征,成为传递时间性极强的信息内容的最佳媒介。用户甘愿掏钱成为《华尔街日报》网站的付费订户,自有这一点作为基础。而一般媒体网站仿效它的做法是否能成功很难预料。虽然在重大突发事件发生时,网络会成为广大网民获取有关信息的第一渠道,这一点,已为实践所证明。但是,并非所有的突发事件都直接关系到人们的日常生活、切身利益,人们不一定急切到非要争分夺秒获知消息不可。因而,付费订阅把网民“赶”离传媒网站使之转而依赖传统的传媒信息服务,这种可能性显然存在。根据传统的传媒业的运作经验,主要靠广告收入支撑也是市场化运作、资金来自消费者的一种方式。但是,网络广告收入目前远远达不到足以应付网站“烧钱”的水准,而这似乎又同网络传播自身的特征及广告信息的传播特点有关。对于刻意希望其广告能被尽可能多的社会成员看到、听到和读到的广告商们来说,传统的大众传媒虽说被公认具有信息流通方式单向和反馈环节薄弱的缺陷,但在传递广告内容中,这些弱点却也有使广告信息较易于被受众漫不经心地接收到的一面。而在具有交互性(互动性)特点、用户的参与性很强的网络传播中,广告信息要在用户不知不觉间传向他们,就不那么容易了。这恐怕不是广告商们所希望的。因此,依靠广告收入的模式要成功,就目前的情况而论恐怕也是困难重重。上述讨论说明,目前尚无足够多的迹象表明付费订阅网站信息内容和依靠广告收入可成功地解决网上新闻业的经费来源问题。以电脑网络为中介的传播作为新生事物尚不是已发展很成熟的传播形态,在它的发展过程中还会不断出现新的情况,各种社会因素会不断作用于这一发展过程。传播学界要深刻认识它的全部特征和发展趋势,尚有待时日,有待于对最新发展动态的追踪研究。加盟网络的传媒机构是否可采用通过充分实现网站的“促销价值”而间接地赢得经济效益的运作模式?对于这一问题,答案只能来自实践和探索。不论是对于业界来说还是对于学术界来说,传媒网站的经济运作模式,都是一个具有高度现实紧迫性的研究课题,因为这个课题不仅事关网上新闻业的长久发展,而且必然通过影响网络传播系统的发展进而作用于人类社会当前进一步加速和全球化的经济运转,因为如前所述,全球化的网络传播系统的兴起和发展,同经济全球化之间,显然具有互动作用。

注释[1]按照热力学的观点,由于分子的热运动,物质系统的分子总是要从有序趋向混乱,熵是表示系统无序性的量度。[2]“控制”(control)一词在贝尼格的笔下是广义的,泛指“对于预定的目标的有意图的影响。”见Beniger,JamesR.(1986).theControlRevolution:technologicalandeconomicoriginsoftheinformationSociety.(p7.)massachusetts:HarvardUniversitypress.[3]ibid.,pp.9~10.[4]朱孝远著:《近代欧洲的兴起》,学林出版社,1997年版,170页。[5]这是著名美国传播学家桑得拉·鲍尔——洛基奇(SandraBall-Rokeach)等人所提出的“媒介系统依赖论”中的一个重要观点。这种观点认为,个人、群体、组织、其它社会系统乃至整个社会,为着实现自身的目标,均需依赖媒介所掌握的这些信息资源。[6]李良荣著:《新闻学概论》,复旦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142页。[7]郭连成:《面向21世纪的经济全球化》,《国外社会科学》2000年第二期,8~21页。[8]郭连成:《面向21世纪的经济全球化》。[9]日本经济新闻社编,邪思译:《世界经济大视野》,商务印书馆国际有限公司,1997年版,2~3页。[10]转引自郭连成:《面向21世纪的经济全球化》,8~21页。[11]马克思:《政治经济学批判大纲》(草稿)第三分册,人民出版社,1963年版,350页。[12]UnitedStatesinternetCouncil&itta,inc.(internationaltechnologyandtradeassociates,inc.).Stateoftheinternet2000.(美国因特网委员会《2000年因特网发展状况报告》。在其网站上公布,网址:。上网日期:2001年2月10日。)[13]新华网2001年2月9日。[14]。上网时间:2001年6月21日。[15]黄北雁著:《创世风暴——因特网席卷全球》,远东出版社,2000年版,9页。[16]李良荣著:《新闻学概论》,165页。[17]。上网时间:2001年6月15日。[18]转引自孙坚华:《恐惧,为美国网络新闻业定位》,载《新闻记者》2001年第五期,41~43页。[19]。上网时间:2001年5月8日。[20]这几条信息,获自提供的e-newsletter,2001年4月24日、5月1日、5月8日。[21]。上网时间:2001年6月8日。[22]官建文:《中国新闻网站的创新与发展》,《新闻战线》2001年第六期,48~50页。[23]孙坚华:《恐惧,为美国网络新闻业定位》,41~4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