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机构的核心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6 03:10:15

教育机构的核心篇1

一、在教育目标方面实现全面教育与系统教育的有效协调

高职院校承担着为我国培养高素质专门型人才的重要责任,因此,其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机制的构建必须要与其教育目标进行有效衔接,实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系统性与高职教育全面性的协调发展。

首先,学校要深入贯彻落实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加强对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的了解认知,大力弘扬科学发展观,通过爱国主义教育和思想道德教育推动学生思想品质的培养,提高学生的文化素养,增强学生的心理素质,实现学生的全方位发展。为了达成这一目标,必须要实现高职院校与企业双方文化的和谐统一。

其次,注重学生的素质教育。在高职院校教育中,素质教育体现学生德、智、体、美、劳的全面发展。想要实现这一目标,一方面要加强学生职业行为与能力教育的有效融合,将学生培养为品德优秀、职业技能水平高超的技能型专门人才。另一方面,还要充分发挥社会、家庭对学生的积极影响作用,通过社会各界的有效配合,促进高职院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活动的高效开展。

二、在教育内容方面实现普遍性与先进性的协调统一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内容十分广泛,不仅包含马克思主义思想,还吸纳了社会主义特色的相关内容,涵盖了文化、科学、道德等多方面的内容。因此,在对高职院校学生进行教育时,不仅要注重理论性内容的讲授,还要注重实践性内容的普及;既要对传统的社会主义实践内容进行传承,还要结合时代的发展对其进行创新探索。

当前我国正处于社会转型的关键时期,高职院校学生的思想观念发生了一些变化。因此,高职院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活动必须要结合现阶段的具体情况,将广泛性要求和先进性要求有机结合起来,构建适应性更强的教育机制,使其能够充分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教育需求。同时,要结合不同层次学生的实际特点,采取与之相适应的教育方式,实现教育效果的提升。例如,对于积极性较强、拥有强烈入党意愿的学生,要对其进行深刻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而对于基数更大的普通学生,就可以适当放宽教育标准,将教育活动与实际生活相结合,采取更加灵活的教育方式,帮助学生有效解决生活中遇到的问题。

三、在教育方式方面实现理论教育与实践教育的有效协调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覆盖整个社会的意识形态,与社会主义经济发展之间存在着紧密的联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普及离不开教育活动,

一方面,要加强理论教育。在理论教育的过程中,一定要充分考虑到学生的具体需求,结合学生的思想和生活,采取更加适合学生的教育方式,从而取得更好的教育效果。对此,应该注重生活实例的运用,通过理论与实际的有效结合,加深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内涵的理解。

教育机构的核心篇2

关键词:大学生;核心价值;内涵;价值诉求

立足于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战略高度,党的十报告深刻论述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的重要意义与战略要求,并强调:“要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积极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这些论述,清晰表达了中国共产党人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理论探索新成果,生动展现了中国共产党和中华民族高度的价值自信与价值自觉,同时也提出了积极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这一在新的起点上深入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的新课题。

高校是人才的集聚地,是科学发展的前瞻阵地,高校不但要成为深入学习和牢固把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先行者,而且还要以理论先行和实践引领的姿态积极探索并努力建构起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的长效机制。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在高校大学生中的普及和推广,核心和关键之点就是要引导大学生在思想认同的基础上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将之外化为自觉行动并形成行为习惯。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本身价值的实现,最终也是通过践行体现出来的。因此,加强对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的践行机制研究,有利于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长效机制的科学构建,同时也有利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在高校的宣传与普及。

一、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践行机制的内涵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一个多维度、多层次、多侧面相互依存的统一体,其存在状态实质上是一个结构系统,是一种结构关系,包括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和社会主义荣辱观四个方面的内容。以上不同层面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既是相互独立,又是相互联系、彼此制约的。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高校的科学发展提供价值引领和方向指引,塑造大学本真的、独特的文化品格和气派,形成共同的、和谐的思想根基和价值归宿,全面养成大学生的优秀品格和良好风范,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宏伟事业培养合格的建设者和接班人。由此可见,高校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机制的建构,是一个系统的、长期的过程,从一定意义上说,机制建设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在高校深入开展的根本保障。

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机制包括的内容要素是多方面的,例如:情感认同机制、价值践行机制、参与协调机制、环境保障机制和效果评估机制等诸多不同要素构成。其中,践行机制是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机制建构中的关键环节。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意识形态层面上的教育,最后都必须落实到对人们行为的指向或引导上才能真正发挥其应有的作用。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的践行是一个复杂的过程,需要从理论层面向实践层面转化,经历知识认知、情感认同和价值践行三个阶段的复杂过程,它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在于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转化为高校大学生的价值认同和自觉追求。所以说,所谓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践行机制,是指高校在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过程中,为实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真正内化为大学生主体的观念意识、外化为大学生主体行为习惯的目标,所采取的一系列具有可操作性和实践性方式方法的优化配置体系,目的是大学生主体能够真正在做中提高,在做中实践,以体验为特色,通过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的内化与外化,真正实现大学生知行的高度统一。

二、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践行机制的价值诉求

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教育践行机制立足于当今时代的现实情况和学术界的研究现状,时代特征鲜明,价值内涵深厚,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践行机制实践中要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一)增强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的渗透力

马克思指出:“理论一经掌握群众,也会变成物质力量。理论只要说服人,就能掌握群众;而理论只要彻底,就能说服人。所谓彻底,就是抓住事物的根本。”理论一经掌握群众,就会变成物质力量,这个转变的关键就是理论与群众的结合,也就是理论与实践的结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多维度、多层次、多侧面相互依存的系统结构,具有协同有序性、内在和谐性和创造力、感召力、引领力,从而具有科学真理性和实践效用性。因此,构建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践行机制,必须深化高校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理论体系的认识,增强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思想感召和价值认同,才能达到自觉践行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要求。

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统领高校工作,使其融汇于管理之中,体现于服务之中,从不同侧面和不同层次对高校大学生施加影响,从而丰富高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教育内容,进一步促进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自觉践行。针对当代大学生的思想特点和成长规律,充分考虑他们的心理特点和接受习惯,贴近大学生的思想实际,用较易接受的形式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深刻的道理用浅显生动的语言表达出来,让科学理论真正为大学生所掌握,真正深入到大学生的大脑和心灵,从而提高践行高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的积极性和能动性。

(二)提升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的外化度

马克思认为,人的“全部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历史不过是追求着自己目的的人的活动而已”。大学生社会

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践行机制的构建,本身是一种社会实践活动。马克思在创立新世界观时,就强调了把掌握的真理运用于实践的重要性,突显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科学价值指向。大学生对社会核心价值的认知局限于理论形式,社会实践中的种种活动均是他们进行理论验证的机会,价值理论一旦被实践验证实后,就能从信念高度得以巩固,使价值认知和理解的行为从被动变为主动。因此,对高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践行机制进行研究,能够进一步提高大学生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的外化度,进而统一思想,形成合力。

(三)保证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的长效性

在当前对高校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机制的研究和宣传进程中,存在着讲为什么的多,谈如何做的少;将基本理论的多,研究现实问题的少;总结历史经验的多,探讨长效机制的少等现象。要增强构建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践行机制的长效性,应该在讲清为什么的同时,把研究的重点放到如何做上来;应该在认同讲透基本理论的同时,把研究的重点放到现实问题上来;应该在总结历史经验的同时,把研究的重点放到长效机制的探讨上来,突出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践行机制的长效性、针对性和实践性。对高校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践行机制的研究,正是基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在高校的贯彻和实施,有力地保证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的长效性和持久度。

(四)扩大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的普及面

随着网络技术的日益发达,互联网已经成为当代大学生学习知识,获取信息的重要渠道,自然而然的校园网络文化也成为在网络环境下产生的一种新型的校园文化形式。校园网络文化的出现既丰富了校园文化的内涵和外延,促进了校园文化的新发展,同时也应该加以合理的引导,才会促进和谐校园文化的构建。在开展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践行机制的构建过程中,一方面能够充分利用现代化技术手段,保证载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信息迅速传播,通过文字、声音、图片和视频等多种鲜活的形式进行展现和教育,促使大学生在日常生活中能够加深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理解和感悟;另一方面,通过特色网站、论坛、博客等形式,使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融思想性、知识性、趣味性于一体,通过各种特色鲜明、主题突出、生动活泼的校园网络文化活动,提高大学生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的参与热情。

参考文献:

[1]钟奇新.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大学生成长[J].企业家天地(理论版),2008(7).

[2]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9.

[3]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卷)[m].人民出版社,1957:118—119.

教育机构的核心篇3

关键词:网络背景;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化机制

中图分类号:G641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2-2589(2015)26-0179-02

21世纪是网络的时代,网络的出现掀起了人类社会交往方式的重大变革。由于网络虚拟性、开放性、交互性等特点,给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化机制的构建带来了挑战,对大学生政治观、精神生活、行为活动造成影响。主要表现在:网络“新霸权主义”让大学生产生信仰危机,衍生无政府主义;网络受众接受信息的自主性影响大学生的传统价值取向,使思想道德对其的约束力减弱;错误的网络信息对大学生的行为活动产生误导,大学生人际交往冷漠等方面。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在社会主义建设过程中形成的、占据主导地位的对事物的价值问题的认识和评价标准,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向人的内化,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中最为基础、最核心的部分。”[1]内化是指某种理论、观点、主张或政策通过一定的方法、管道、手段灌输到人们的头脑中,使之接受,并逐步转化为人们观察、分析问题的基本立场和方法,然后自觉地用这种立场和方法来指导人们实践的动态过程[2]。网络背景下,对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化机制构建进行研究,是贯彻落实党的十及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的客观需要,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一个重要课题,也是高校加强人才培养的现实需要,更是提升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实效的根本要求。构建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应遵从“知―行―固”三步走战略方针。

一、构建认知上的接受动力机制

构建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接受动力机制属于“三步走”中的认知这一步。其内涵是指激发接受主体的动力源,研究这些动力源之间的相互联系与相互作用,从而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产生认同,使其内化于心。它是构建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化机制的首要部分。

(一)科学把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涵

“共同的思想基础是一个党、一个国家和一个民族赖以生存和发展的根本前提”[3]根据中央办公厅印发的《关于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意见》,核心价值观的内涵从三个层面来把握。国家层面: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社会层面:自由、平等、公正、法治;个人层面:爱国、敬业、诚信、友善。我国正处于社会转型的关键时期,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对社会主义中国虎视眈眈,企图通过一切手段进行文化渗透,进而衍生网络的“新霸权主义”。面对新局势,大学生要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把握其内涵,理性对待网络不良势力的冲击。第一,时刻关注国家大事,可以通过主流网络媒体了解国家最新动态,了解国家层面的大政方针,科学解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第二,提高高校教师队伍的建设,积极响应国家号召,提升高校教师甄别网络信息的能力,加强高校教师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把握力,配合社会宣传,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校园;第三,大学生要有意识地培养自身综合能力,运用传统媒体与网络媒体提升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知度,科学把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涵。

(二)利用网络媒体优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知方式

传统教学模式是“填鸭式”“灌输式”的教学方法,教学方式单一,缺乏生动性,学生掌握知识也比较被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属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其教学的方式也是主客体之间的传统教育方式,即“我讲你听”“我打你通”。要优化大学生核心价值观的接受动力机制,就要激发受教育者学习的兴趣,让他们自觉接受核心价值观的内化教育,通过理解认知再转化为行为方式。第一,显性教育。采用新型网络媒体教学,以思想政治理论课为主阵地,利用网络丰富的图片、视频资源,结合实际阐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涵,加强课堂教学的生动性,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内化打下理论认知的基础。第二,隐性教育。在专业课里注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教育元素,在教室、校园张贴核心价值观标语,校园广播、校园微信公众平台、校园手机报等新型网络教育形式。宣传核心价值观典型,形成潜在教育,激发大学生的接受动力,潜移默化地实现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同。

二、构建行动上的实践育人机制

马克思主义理论认为,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认识的最终目的是为了指导实践。网络文化的冲击使大学生容易形成多元的价值观,需要用实践来检验价值观的正确与否。构建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实践育人机制是属于价值观内化“三步走”的第二步“行动”,它是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化机制的关键步骤。

(一)优化网络环境,为实践育人提供适宜的土壤

网络的开放性既可以带来网络自由,又会带来行为失范;网络的交互性既传播文明信息,又产生垃圾信息;网络的虚拟性既可以给人创造空间,又可以产生虚假。有的网站甚至传播与社会主核心价值观相背离的信息混淆民众视听。大学生是互联网的主力用户群体之一,他们进行社会实践除了在学校之外,更多的是在网上寻求志同道合者,进而开展实践教育活动,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但是大学生处在思想、价值的转型时期,容易受到网络不良文化的影响,因此优化网络环境势在必行。第一,树立门户绿色网站,专门为大学生实践提供正确信息,弘扬社会主核心价值观。第二,加大互联网法律法规建设,同时宣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法治理念,让大学生在社会实践的过程中学会用法律手段来维护自身的权益。严治“网络毒瘤”,为互联网创造良好的绿色环境。

(二)加大学校组织力度,积极开展校园社会实践活动

比起课堂的教育,大学生普遍认为实践是最好的教育形式。还原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内化机制中,要强化大学生的实践育人机制的养成。“真正发挥实践育人的导向功能、认同功能、发展功能。”[4]第一,开展“红色”校园实践活动,体会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深刻寓意。如参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参观革命活动纪念馆、参观伟人故里等认知实践活动,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化为行动力。第二,参与校园组织活动的实践过程。不同于前者,这是身体力行通过行动来感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直接动力。如积极参与大学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保护母亲河”绿色家园活动、“关爱孤寡老人”和“关爱留守儿童”等实践。第三,给大学生充分的支持,让大学生将自己的实践体验编辑,传上网络,吸引更多的人参与其中,形成网络影响力。第四,榜样激励。树立典型,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渗透到校园生活,扩大核心价值观内化范围。

三、构建固化上的评估反馈机制

由于网络为人类开拓了另一个生存空间,在这个新的信息化的世界还没有形成科学的行为规范。网络多元的信息中有一部分被别有用心的人利用,制造低级趣味,传播网络谣言,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方向相背离。列宁说过:“只有那些已经深入文化、深入日常生活和成为习惯的东西,才能算作已达到的成就”[5]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应该变成习惯根植于大学生的头脑。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化是“认知―行动―固化”的一个循环往复的过程,探索内化机制的固化体系,有利于巩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地位,结合时代赋予的新的含义,与时俱进。评估反馈机制是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化机制的扫尾环节,是对价值观内化程度的考核机制,是检验大学生社会主核心价值观固化程度的重要环节。因此它属于核心价值观内化“三步走”的第三步“固化”。

(一)创立以学校为核心的科学评估体系

网络由于其开放性、交互性等特征,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化时刻接受多元文化、多元价值观的冲击。内化机制光有理论与实践是不够的,还要使其固化于大学生头脑。大学生由于自身能力的有限、社会阅历有限、可能会造成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识有偏颇。因此,要创立以学校为核心的科学评估体系。第一,完善相关评估制度,利用网络建立评估检测机制,生成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化评估表,对其内化程度进行评估;第二,构建评估组织体系,树立评估体系组织的权威,为推进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化机制的构建提供组织保障;第三,设定评估阶段性目标,把国家要求、学校情况与大学生自身素质相结合,把握社会主流的价值观。从实际出发,循序渐进,由低级到高级,设定评估阶段性目标,使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化有步骤、有计划进行。

(二)创设以学生为主体的信息反馈机制

作为网络受众的大学生群体处在价值观的形成时期,极容易受到不良信息的蛊惑诱导。因此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化要建立反馈机制。时刻追踪大学生价值观的变化方向,及时做出判断,给予正面引导,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固化为价值信念,指导大学生行为活动。第一,大学生通过学习,提升甄别网络信息的能力,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化于心;第二,班团定期组织团组织生活会,会上通过活动检验同学们的思想价值情况,并做好记录反馈到学院;第三,学院通过整合把意见建议以书面的形式上交的学校;第四,学校建立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化机构,通过综合考量,推出现实可行的方法政策来抵御网络不良信息,非社会主义价值观的侵入推动其内化进程。

参考文献:

[1]刘霖杰.高校党校应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J].品牌(理论月刊),2010(11):137.

[2]郭与宾.关于邓小平理论内化问题初探[J].黑龙江高教研究,2006(7).

[3]刘泽雨.内化认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的一个重要问题[J].马克思主义与现实,2007(5).

教育机构的核心篇4

【关键词】结核病;健康教育

结核病是慢性传染性疾病,被列为我国重大传染病之一。据2010年第五次全国结核病流行学调查显示,15岁以上活动性肺结核患病率459/10万,与2000年的肺结核患病率466/10万相比仅下降了1.5%,全国的结核病疫情仍然很严重,完善社会动员和健康促进工作是我国现在执行的结核病控制策略之一[1]。我县自2002年实施世界银行贷款中国结核病控制项目以来,主要通过实施短程不住院门诊督导化疗管理,结核病患病率逐年下降,结核病防治机构医务人员对化疗中的患者和家属开展健康教育,提高患者的依从性,对促进患者规律治疗、减少产生耐药菌、提高治愈率和发现率起到重要的作用。

结核病患者的健康教育是通过有计划、有组织、有系统的社会和教育活动,促使患者了解结核病防治知识,促使患者自觉采纳适合于结核病治疗的行为和生活方式,提高治疗的依从性,达到提高治愈率和规则治疗率的目的。结核病患者的健康教育工作贯穿患者发现、转诊、治疗和督导管理的全程。健康知识缺乏结核病患者会产生消极、多疑、恐惧、悲观等心理状态,精神因素可使结核病患者病情加重,形成病理、生理之间的恶性循环,影响患者治疗的依从性,因此,在采取有效抗结核治疗措施的同时,必须做好结核病患者的健康教育工作。

1健康教育的方式与时机

1.1医院或诊所医务人员在转诊或推荐可疑肺结核患者时的健康教育目前我县80%以上的肺结核患者依靠综合医院转诊或乡村医生推荐得以发现。医务人员主要利用口头宣教的方式对疑似患者和家属讲解结核病的危害、传播途径和国家结核病免费治疗政策等信息,同时开出转诊单,还可以发放结核病宣传单、小册子等资料,使患者能够及时主动到结核病定点机构就诊。

1.2结核病定点医疗机构在患者门诊候诊时的健康教育可以利用口头宣传、电子屏幕、VCD多媒体、传单、黑板报、小册子、宣传画、健康教育处方等多种形式对就诊患者开展健康教育,内容通俗易懂,保留时间长,反复加深印象。患者及家属可以在候诊大厅或候诊室观看、咨询,增加结核病防治知识。

1.3结防机构在患者确诊时的健康教育医生根据患者的病情、年龄、性别等不同特点,主要采取口头宣教的方式对患者及家庭成员进行有针对性的耐心、细致、正确的讲解,主要内容包括肺结核是可以治愈的;规律治疗是能否治愈的关键;国家对活动性肺结核患者实行免费治疗;结核病治疗后很快就能消除传染性,治疗痰菌没有转阴前,不要向周围人群大声说话、咳嗽或打喷嚏[2]。使患者和家属了解结核病防治知识和国家免费政策,配合下一步治疗。主动或问答的宣教形式,印象深刻,患者容易接受,以提高患者的依从性。

1.4结防机构在患者治疗期间的健康教育我县肺结核患者主要以短程不住院门诊化疗为主。少数重症主要患者在住院期间医护人员通过及时告知患者病情、国家免费治疗政策、新农合和医保报销补助标准等方式开展健康教育,有助于患者在住院期间配合治疗,有有利于患者出院后继续接受结防机构的治疗管理。对不需住院的患者,利用门诊复查、医务人员督导服药等时机开展健康教育,以口头面对面宣教为主,辅以发放宣传单、奖励性发放宣传小礼品(一次性水杯、扑克牌、圆珠笔、手提袋等),针对性地对结核病的基本知识危害性、并发症、主要抗结核药副反应、定期复查的重要性、防治效果和愈后等。此外还要指导患者及家属进行正确的家庭隔离、室内通风消毒、痰液与生活垃圾处理等。结核病是慢性传染病、病程长、疗程长,整个过程需要家属的理解和支持,向患者和家属进行健康教育,使患者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做到定期复查,坚持规律治疗并完成规定疗程。

2健康教育效果

2.1患者及家属增长了结核病知识,提高了患者治疗的依从性患者在治疗过程中,通过健康教育,增进患者和家属对结核病的正确认识,提高其治疗的依从性,明白结核病治疗关键是“全程、规律、足量、早期、联合用药”,坚持按时用药,戒除不良的生活习惯,主动积极配合治疗,提高了治愈率。

2.2有助于医患关系,患者满意度提高健康教育是密切医患关系,减少医疗纠纷的重要纽带,医务人员在诊疗过程中,通过谈话的方式,聆听患者的心声,耐心做好解释工作,使患者和家属对疾病有充分的认识,拉近了距离,使患者满意,减少不必要的忧虑和误会;只有良好的医患关系,才会给患者带来安全感和病愈的信心。

2.3促进防治人员知识水平的提高防治人员不仅要掌握新知识、新技术,还必须要掌握现代健康教育的基本理论,善于运用医学心理学去观察、分析和了解患者的心理活动,针对患者不同的心理特点开展健康教育,指导患者规律用药。

3讨论

结核病患者的健康教育是将结核病防治知识传播给患者及其接触者人群,提高患者治疗的依从性,治愈结核病病人;其最终目的是控制直至消灭结核病。对结核患者的健康教育就是让患者正确认识结核病,改变对结核病的恐惧心理,树立结核病可以治愈的信心。宣传结核病防治基本知识,介绍化学疗法的重要作用,遵守督导化疗,坚持全程规律用药,定期痰检复查的重要性,要求患者如何送合格的痰标本,同时宣传结核病的传播途径,改变随地吐痰的不良行为,避免危害他人健康。《国家十二五结核病防治规划》防治目标之一是全民结核病防治核心信息知晓率达到85%。资料显示目前我国的防痨宣教还不普及,这就要求我们政府各个部门密切配合,采取有效的措施,进行广泛、持久、有效的结核病知识的健康教育,提高广大民众的健康意识,凡有咳嗽2周以上的患者到结核病防治定点机构检查,减少漏诊、误诊率。结核病耐药原因之一是:医生对患者及家庭成员未系统地进行健康教育,特别是年龄大或农村患者,知识水平低,病情重的患者治疗依从较差,这些患者往往因为交通不便、外出打工、经济条件不好、服药副反应较大、病程长等因素,对治疗失去信心,容易中断治疗或拒绝治疗,造成耐药或慢性传染源。健康教育在结核病治疗的作用是明显的、有效的、也是实现结核病控防治规划目标的重要措施之一。健康教育本身就是一种治疗手段,对结核病患者进行健康教育,纠正患者不良的生活习惯,不要随地吐痰,患病期间不要到公共场所等,对预防结核病的传播有实际的意义。健康教育在治疗过程中,对患者心理有很大的影响,可以消除患者不良的精神反应,解除患者和家属的顾虑,更好地配合管理和治疗,完成疗程。

参考文献

教育机构的核心篇5

[关键词]北欧国家;高等教育;质量保障

[中图分类号]G6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3437(2017)02-0184-03

世界经济论坛公布了《2014-2015年度全球竞争力报告》。在最新公布的国家竞争力评估中,北欧国家的表现引人注目:芬兰排名第4,瑞典排名第10,挪威排名第11,丹麦排名第13。在高等教育与培训的竞争力方面,北欧国家更是名列前茅:芬兰排名第1,挪威排名第8,丹麦排名第10,瑞典排名第14。北欧国家位于欧洲大陆上长年严寒的斯堪的纳维亚半岛,并且缺乏丰富的自然资源,但近年来在国际竞争力排名上却有如此好的表现,堪称奇迹。在这一奇迹背后,其高等教育质量保障体系的特色更是值得深入研究。

一、建立独立的高等教育质量管理机构

20世纪90年代,随着高等教育朝着大众化方向发展,除了高等教育w生数量急剧增加外,提供短期和中期课程的高等教育机构也大量涌现。如何确保教学质量及有效分配经费,成为丹麦政府所必须面对的首要问题。于是,丹麦政府在1992年正式设立“丹麦高等教育质量保障及评估中心”,成为北欧国家中率先建立全国性高等教育外部评估系统的国家。1999年,丹麦政府依据国会法案成立“丹麦评估协会”,该协会是由原来的评估中心转型而成,为独立机构,负责所有教育阶段各领域的质量保障和评估工作。

瑞典于1993年成立“瑞典国家高等教育署”,进行全国性的高等教育质量审核活动。教育署负责高等教育的跟踪调查、质量评估、督导、法律权益保护、高等教育信息研究和国际合作。此外,尚未获得教授职位设置权的高校,要设置教授职位也要上报教育署批准。[1]

1996年,芬兰成立了高等教育评估协会。协会是独立于教育部和高等院校外的第三方机构,协会的主要任务是通过认证和评估来促进各高等教育机构质量的提高。协会将高等教育评估的目标定位于:“提升高等教育机构的办学质量,向高等教育投资者与顾客反映学校的表现与努力,提高学校进行自我评估的意识与能力”。[2]

挪威政府于2002年正式设立“挪威教育质量保障局”,该机构于2003年开始运作。在挪威《大学法》第三章第13条中明确授权由保障局负责评估高等教育机构质量保障体系,并由其对高等教育机构进行认证。挪威教育质量保障局并不属于政府机构,而是一个在法律架构及教育部规范下行使权责的独立单位。

总体来看,北欧国家的教育质量管理机构在法律框架下都具有一定程度的自主性及独立性,这使得政府在高等教育领域中的主导地位有所下降,从而转向以市场化的方式引导高等教育发展。

二、以立法的方式确保高等教育质量管理的权威性

1993年,瑞典国会对外颁布新修订的《高等教育法》以及《高等教育条例》,规定不再由国家主导高等教育课程体系,而是赋予高校自主授予学位的权力;同时加强质量监控,并修改高校经费拨款政策,开始采用以绩效评估为导向的经费分配办法。自2000年起,瑞典法律明文规定学生有权通过法律对于高等教育机构提出诉求,并具有教育决策权。无论是全国性评估或一般性行政教学工作都必须有学生代表参与,学生代表具有决策的投票权。

1995年,芬兰通过了《高等教育评估协会法及其修正案》,从而确立了高等教育评估的法源。另外,1998年颁布的《大学法》第五条明确规定:“大学应主动评估其自身的教学、研究及艺术活动,评估时应加入外部访评,并主动公布评估结果”。[3]根据法律规定,芬兰的高等教育机构必须参加全国性评估。除了参加机构评估之外,各个高等教育机构还需要参加其他类型的外部评估,以多种方式对机构自身提出质量保障。

1995年,挪威颁布的《大学和学院法》规定了管理公立院校的规则。按照该法律,国家有权决定高校的学位授予、课程、专业设置等有关事宜,同时院校也拥有一些自。如院校可以认证一些私立院校和跨国机构提供的教育服务;院校可以提供不超过120学分的初级学位课程。院校在开设新课程时为了获得批准,必须提交详细的计划书,计划书包括师资能力、课程内容、考试制度、教学辅助设施,如图书馆、计算机及其他一些必要设备的情况。[4]

2002年,丹麦国会通过了保障教育透明性及公开性的相关立法,让学生及家长能充分获得教育机构的相关信息。根据该项立法,所有的高等教育机构需要将学校的详细资料放在网站上供大众查询,而且不但要明确学校的组织管理和教学的基本原则,而且还要公开每年级每科目的学生平均成绩,同时必须公开教学质量评估的结果。

三、建立起内外兼备的高等教育质量保障体系

1.强调内部质量保障体系的重要性

1977年,瑞典高等教育改革使得高校在决策上有了很大的自。1977年-1982年,政府鼓励大学在系的层面上进行自我评估。在教师和学生的广泛参与下,系层面上的评估实践取得成功。之后,其引入同行评议的做法,并不断完善系层面上的评估体系。1993年通过《高等教育改革法》之后,根据政府规定,在所有的院校管理中,建立内部的质量提高计划是内部管理规则之一,而且院校应该每年递交报告,对院校质量提高的成果进行报告。除了将评估的重点从由课程评估转向院系的整体评估之外,近年来,瑞典的一些大学还开始发起专业评估活动,以促进院校自我评估体系的完善和发展。

芬兰政府从1986年起,要求各高等教育机构内部必须建立质量保障体系,针对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及社会服务等活动进行定期评估,以对其所提供的教学与研究质量负起主要责任。目前,芬兰的主要大学及技术学院一直都在致力于发展并完善其内部的高等教育质量保障体系。

以赫尔辛基大学为例,其内部质量保障体系涵盖了校、院、系三级质量监控和管理体系。在学校一级层面,赫尔辛基大学制定了明确的质量发展策略,设立专门的质量保障指导小组,定期开展系列质量保障活动。在院系一级层面,各院系要根据培养学位的要求,在学校的整体目标任务和政策规定的范围内,对本院系的科研、教与学、社会作用以及支持性活动制定准则,并实施自我评估。需要指出的是,院系一级教与学质量的自我评估是赫尔辛基大学内部质量保障的重中之重。

冰岛教育科学与文化部1999年通过了一个管理条例,要求所有的大学必须建立起一个正规的内部教学质量评价体系,其中要有对教师工作的系统评估,包括学生对教学的评价、教师的自评、所在院系的意见等,其目的是促进教学质量的提高。[4]另外,冰岛《大学法》要求评估院校设立评估小组,评估小组必须包括学生代表。

由于商学院的学位课程大量增加,丹麦于2000年对高等教育进行了重大的改革。政府开始规定每个新成立的学院都必须建立起“自我评估机制”,并实施跟踪改善计划。因此,这些专业学院被要求发展自身的内部质量保障体系。内部质量保障体系必须包含以下内容:教学方法是否达成目标、教学方法的应用情形、教师指导学生学习的情形、教学评估和学校课程的组成情况以及教师是否持续在职训练等。[5]

挪威政府要求所有高等教育C构都必须建立内部质量保障体系,并于2004年1月前完成。建立这一体系的目的,是及时发现教育质量出现的变化、找出质量薄弱环节、调动校内人员广泛参与的积极性、创造质量文化和促进教育质量全面提高。同时,挪威政府还专门为内部质量保障体系制定了相关“标准”,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有令人满意的质量保障文件;具有揭示质量问题的能力;涵盖从学生进入该专业学习直到课程结束,对专业质量起重要作用的各个环节;包括经常性的学生对教学的评估、高校自我评估及跟踪评估,高校改善学习环境的文件与新专业质量保障的例行工作;有确保质量保障系统持续改进的例行做法。[6]

2.开展多种类型的外部审核评估和认证活动

21世纪以来,北欧国家经过了高等教育扩招后,普遍面临入学门槛降低以及教育质量下降的问题,如何解决这一问题呢?北欧国家给出的答案是加强对高等教育机构内部质量保障体系的审核评估。

芬兰高等教育评估协会于2004年开始尝试推行“芬兰高等教育机构质量保障体系的审查”,规定每隔6年就要进行全国性的高等教育机构质量保障体系审核。芬兰高等教育评估协会认为,质量审查活动的主要目的有三:1.协助各高等教育机构根据本身教学或研究活动制定质量目标;2.对各高等教育机构的内部质量保障体系的过程与合理性进行评估;3.协助芬兰高等教育机构质量保障体系的发展,以符合欧洲质量保障原则,并以此增加芬兰国际高等教育市场的竞争力。[7]芬兰高等教育评估协会以全面性、绩效性、有效性和透明性作为审查原则,将审核结果分为四类:不存在、初级的、中级的和高级的。审核小组的任务除了分析机构送交的质量保障体系相关证明文件外,还要进行2-3次的现场访评,以增进对于该高等教育机构质量保障体系的了解。最后,由审核小组提出审核报告书,其内容大致包含:该机构质量保障体系的陈述与发展目标、审核小组提供的建议、审核规范的审核结果,以及是否通过审核。若未能通过审核,审核小组将提出该高教机构质量保障体系的质量、效益、效率及透明性方面的重大缺失,并且要求该高等教育机构重新接受审核。

瑞典国家高等教育署以6年一期进行高等教育机构质量保障的审核计划,并遵循欧洲高等教育质量保障网络(enQa)所提供的质量保障准则。在1995年至2002年期间,瑞典国家高等教育已分别进行了两次高等教育机构质量保障程序的审核。现在的评估重点在于质量保障流程所产生的结果与影响,而且考点不再只是注重书面文件,而是开始重视高等教育质量保障体系的日常运作。另外,审核计划结束后,评估小组将提出总结报告,以分析各机构质量保障程序的优缺点,并针对个别机构提供建议与反馈。瑞典国家高等教育署的大学长将根据报告对受评单位的质量保障程序提出“信心度”判断,结论分别为:“具有信心”、“信心有限”以及“没有信心”。对于结论是“没有信心”的高等教育机构,将会被要求立即整改,并给予一年的时间进行补救。[8]

丹麦评估协会从1999年开始,不仅积极开发各种评估方法和技术,积极开展专业评估、学科评估、机构认证及质量保障机制的审核等工作,还相当重视后续的反馈和跟踪评价,希望通过对话和沟通达到“以评促改”的目的。目前,“认证”已经成为丹麦重要的评估方法。认证主要是针对私立高等教育机构和继续教育机构,这些机构只有通过国家认证,才能使在此就学的学生得到丹麦国家奖学金。认证每4年进行一次,参照13个学科领域的40条标准进行。标准包括:“教学目的与内容、在劳动力市场中的前景与能力、教育结构、考试制度、招生、师资组织管理、财政、学习辅助设施、内部质量保障”等。[9]认证程序包括院校根据丹麦评估研究所的评估手册进行自评、做出书面报告;丹麦统计局进行劳动力市场调研,以判断毕业生是否在劳动力市场取得了相应的职位;最后由丹麦评估研究所组织为期一天的现场访问,通过与学生、教师、外部督察员的面谈与实际的观察,做出是否认证的最终裁决。虽然有人认为认证与评估、质量保障区别不大,但认证是基于明确、清晰的标准对院校或专业做出的肯定或否定的结论。在高等教育国际化的背景下,认证使质量保障更加具有透明性,在更广阔的范围内具有可比性,但认证不能被看成是质量保障活动的终结,而应被看成是质量保障活动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挪威的国家层级质量保障机制主要从“认证”及“认证控制”两方面进行,其中认证包括“机构认证”及“专业认证”;认证控制则包括机构审核和认证修正。依据《大学和学院法》的定义:“认证是指针对高等教育机构,或机构提供的教育是否符合既定标准的专业评估,而且以挪威教育质量保障局委派的外部专家进行的评估活动为基础,同时这也是机构提供该专业教育的先决条件”。[9]

[参考文献]

[1]SwedishnationalagencyforHighereducation.organisation[R].Retrievednov.2014,fromhttp://english.hsv.se/.

[2]FinnishHighereducationevaluationCouncil.auditsofQualityassuranceSystemsofFinnishHighereducationinstitutions.auditmanualfor2008C2011[R].Retrievednov.2014,fromhttp://finheec.fi/files/147/KKa_1007.pdf:3.

[3]Liuhanen,a.m.(2001).Finland:institutionalevaluationofFinnishUniversities[R].enQaworkshopReports1,Helsinki:enQa:2.

[4]侯威.北w五国高等教育质量保障机制概述[J].比较教育研究,2003(8):28.

[5]Danishevaluationinstitute.organisation.Retrieved[R].Retrievednov.2014,fromhttp://english.eva.dk/about-eva/organisation:1.

[6]norwegianagencyforQualityassuranceineducation.aimsandtasks[R].Retrieved,Retrievednov.2014,fromhttp://nokut.no/sw2497.asp:1.

[7]FinnishHighereducationevaluationCouncil.assuranceSystemsofHighereducationinstitutions[R].Retrievednov.2014,fromhttp://finheec.fi/index.phtml?l=en&s=98.

教育机构的核心篇6

【关键词】机构管理;管理模式;科层制;社会工作者

社会工作一般被认为是一种以利他主义为出发点,以科学的理论知识为基础,运用科学的方法进行主动服务活动,它的目的在于帮助受助人摆脱困境,满足需求。

科层制是韦伯研究关于法理性统治中的特殊表现形式。韦伯认为科层制管理机构的管理班子构成:在人格上自由,只履行和服从规定的职责;有牢固的职务等级;对职务权限有严格规定;按职级、责任等条件支付固定薪金,多数人具有退休保障金;把自己的工作作为唯一或者主要职业;晋升要依据工龄长短、绩效等条件;管理者没有任何特权,不应该占有生产资料;服从工作纪律等。[1]

社会工作者的管理是一项具体的、系统的工作。在管理方式上需要从各个方面保障管理的科学性,使各项制度能够合理衔接,在制度整合之后,管理模式可以发挥更大作用。韦伯在科层制管理理论对于职务等级、职权设置、资金激励、晋升自律等都有规定。在理论中对组织的基本职能劳动分工、职权等级制度、规章制度、行政效率等都有明确的规定。科层制理论对于组织机构的管理和建设有很多积极的影响。本文将对符合乐依社工服务中心的管理模式进行探讨,管理模式的建构包含了机构结构、职业资格认证、职级设置、行业自律、晋升制度、薪酬激励等制度的建设。各项制度的建立和完善是管理模式建设的基础,韦伯的科层制是本文分析乐依机构管理中的理论视角和理论支持,能够为机构管理过程中提供完善的理论视角和维度,启发机构管理人员对社会工作者管理过程能够建立和完善制度。

本文中的社会工作者管理模式是社会工作者的岗位管理模式,具体包括社会工作者使用制度、社会工作者评价制度、社会工作者教育培训制度、社会工作者薪酬激励制度的建构和社会工作机构的发展。其中评价制度是指社会工作者的职业水平认证、职称职级设置、行业自律制度等;使用制度包括社会工作者的岗位设置、配比等内容;教育培训制度包括专业教育、在职教育和继续教育;薪酬激励制度包括社会工作者的薪酬水平、绩效考核以及表彰激励方法等;社会工作机构的发展可以与政府或者其他民办机构合作。

一、社会工作者的使用制度

乐依社会服务中心社会工作者的使用制度是社会工作者在何领域、机构以及岗位发挥作用的制度。包括岗位设置、人员分配、机构的培育和管理。乐依社工服务中心的工作人员主要为体制外工作人员。服务中心的领域包括老年人、青少年、儿童、妇女、残疾人等群体。乐依社工服务中心按照“科学合理、精简效能、按服务对象岗位设置以需求定数量”的原则。在机构的各个领域设置社会工作岗位。同时,逐渐在社会福利与救助、青少年问题、残障康复、婚姻家庭等领域设置社会工作岗位,按需求规定岗位数量。

二、社会工作者的教育培训制度

社会工作者的教育培训制度是指对社会工作者进行专业教育培训活动。

1、社会工作者的专业教育制度

社会工作者的教育可以分为专业教育、入职教育和社会工作者的继续教育。本中心的工作人员都接受了社会工作的专业教育,具有社会工作专业硕士学历,对于中心的发展具有很大的优势。第一,社会工作者的入职教育。中心主要工作人员为应届毕业生,在理论基础方面扎实,在学校参加社工实践活动,有一定的工作经验,但没有独自开展工作,解决问题的经验缺乏。在正式入职前,中心将聘请专业人员对新入职人员进行培训。第二,在职社工的再教育。乐依社工服务机构积极探索建立社会工作人才终身学习机制。助理社会工作师和社会工作师每年接受继续教育的学时必须达到社会工作教育培训相关要求。继续教育的形式多样化,例如项目报告会、论坛、研讨会等。

2、考证培训

乐依社工服务中心提倡社会工作者考取相关资格证书。对于在工作期间取得相关证书的人员给予考试相关费用的补贴;中心积极联系相关机构开展培训课程,为考取资格证书提供条件。对于在职人员拥有相关证书的付给相关的补贴。

3、督导培养

乐依服务中心在机构成立初期会引进社工督导人员,对机构人员进行督导。同时培养机构内部督导,不断提升社会工作者的业务水平和职业道德素养。

三、社会工作者的激励制度

马斯洛把人的需要分为五个层次,分别是:生理需要、安全需要、社会需要、尊重需要和自我实现需要。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启示我们在工作中要满足员工不同层次的需求,激发员工的积极性,为组织的目标而努力。在管理过程中,不仅通过薪酬制度来刺激社会工作者,还要满足各层次需求,提高工作者的归属感和工作兴趣,乐依社会工作服务中心通过薪酬制度、考核机制、晋升制度等对员工进行激励,提高员工积极性。

1、薪酬制度

近年来,合肥市已经初步建立起社会工作者的薪酬制度,乐依社工服务中心将按照相关规定执行。在乐依社工服务中心,薪酬结构包括基本工资、职称补贴、绩效考核。其中基本工资按照岗位的性质确定;职称补贴,对于在考核中合格的社会工作者给予职称补贴;月度绩效考核由组织单位考核,主要包括岗位性质、工作量以及工作成果。根据各项工资构成,一般岗位每月达3000元以上。

2、考核机制

乐依社会工作者薪酬考核中,绩效考核是重要环节。考核内容包括专业伦理、工作量和工作绩效等三个方面,考核时间是每年1月和7月。考核分为自评和机构考核评估,其中机构评估包括抽查社会工作者工作档案、访问服务对象等方式对社工进行考核。考核等级分为优秀、合格和不合格三个等级,对于优秀和合格的社工根据职称发放全额岗位津贴,考核不合格的不予发放岗位津贴。

3、晋升制度

在机构内部的晋升资格有基本素质(职业水平考试)、工作年限、工作资历、绩效考核、工作业绩等,每符合一项标准都有相应的奖励政策。在机构内可以由一线社工到督导、项目主管,条件优秀者可以成为机构主管,资格统一按照有关文件规定,由乐依社工机构人事处执行。

4、其他激励制度

首先是优秀社工评选、优秀社工督导评选。乐依社工服务中心在机构内部建立社会工作人才表彰奖励机制;建立优秀案例评选制度。对于表现优秀的社工给予重点培养,能力突出的可以提拔为社工督导。

四、乐依社工服务中心在机构管理中遇到的挑战

1、在职继续教育困难

目前机构所在城市继续教育内容设置不成体系,继续教育机会较少;工作人员继续接受教育意识不高,对于提高社会工作的专业性不利。虽然目前机构从业人员都接受过系统专业的社会工作训练,但是在从事具体工作过程中没有机会选择适合自身的继续教育,对于工作者的成长和发展是很不利的。

2、督导制度不够健全

督导对于提高社会工作者的业务水平和职业素养具有明显的效果,但限于目前机构所处的环境,长期聘请督导在机构工作还不现实。这对刚刚从事社会工作的乐依工作人员是一个挑战,遇到专业的问题很多时候只能请教同事或者单位领导,缺少专业意见。

3、政府财政投入不足

目前机构所在地区采取政府购买的方式对社工机构进行拨款,但是政府购买机制还不成熟,每年政府投入到社会工作服务中心的资金不足,影响了社会工作者的薪酬标准,社会工作者的津贴、保险等福利受到很大影响,对于提高社会工作者的积极性产生消极的影响。

4、多方沟通不够

由于乐依社工服务中心和同地区其他机构的服务存在很多相同之处,机构间存在竞争,缺乏同行业间的沟通交流。同时,和政府之间缺乏良性的沟通反馈机制。由于目前机构的经费主要依靠政府购买,所以政府的财政支出是机构的主要经费来源。在有些时候为了机构的经费和其他机构间会有竞争的姿态出现,缺少机构间的合作。机构间的恶性竞争对于机构的成长和发展是不利的,需要政府给予调解。同时我们也要进行反思,保持自觉性,提高服务意识。

5、社会认知度不高

乐依社工服务中心和社会上很多的机构一样,在资金方面存在困难,对于机构自身的宣传不足,难以提高大众对于机构的信任,使机构的发展遇到阻碍。

上述存在的这些困难与挑战,既需要理性的思考与正确对待,更需要通过努力去克服、去改善。

【参考文献】

[1]贾春增.外国社会学史(修订本)[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0.77-80.

【作者简介】

教育机构的核心篇7

关键词核心知识核心知识教学建构主义

1核心知识与核心知识教学

“知识”一词在传统上被最广泛的定义为“被证明了的真实的信念”,19世纪以后,认识论学者们又将其拓展为“有客观依据的或是被恰当论证了的信念”。①关于核心知识,在1996年的研究中,提出过两个不同的概念,一个观点认为,核心知识是人类认知所依赖的一种单一的,通用的延展性理论,另一种观点认为核心知识是建立在一种特定知识领域系统的人类认知。②还有一些学者认为,核心知识是指随着人类进程也一直保留下来的无指令进化的普遍存在的重要的实体或事件,它所涵盖对物质,力量,生命有机体和人类物质世界和精神事件的最直观的理解。同时也认为核心知识是一种基于域的专业学习机制,孩子们大约在相同的年龄层开始学习,特点是通过不同形式的推理,为知识更深的发展提供基础。③倡导核心知识课程的美国语言学家希尔斯认为,核心知识首先是纯粹的知识,即从大量的知识中选择永恒的持久的知识建构课程体系,具有“共享、稳固、序列和具体”的特性。④具体到课堂教学中,我国龙宝新教授认为,核心知识指在一个教学单元,如一个教学专题、一个学期,尤指一节课中学生需要集中精力、全力以赴地去掌握的主要知识技能。核心知识不同于一节课的重点知识,也不同于一门课的难点知识,而是在整个知识体系、知识网络、学科基本结构(布鲁纳)中处于轴心地位,并对周边知识领域起着统摄作用、关联作用,发挥着结点功能的课程内容。⑤由此,教学并不是师生之间单纯的教与学的动作过程,而是搭载核心知识的一种精神传递,目的是为了人类的普遍认知通过教学过程,如同生命延续一般传承和更深层次的建构。龙宝新认为核心知识教学是一种高效教学样态的实践形式,高效教学理应是立足、聚焦、围绕核心知识传授的教学,是以核心知识为主干、为依托、为线索展开的教学活动。是非样板,非表演性质的以原生态知识传递为宗旨的教学形式,将之简称为“核心知识教学”⑥。有其他学者认为,核心知识教学是指在学科教学过程中,教与学的主体(教师与学生)依据教学目标,紧紧围绕处于学科知识结构的基础、中心地位,起着核心骨架作用,极富“再生”和“迁移”意义,能够统整学科中的许多知识,具有内在逻辑的连贯性和一致性的知识,进行预设、互动、解疑、建构、表达、分享的过程。⑦

2建构主义理念中核心知识教学的内容

2.1在教学中求真,在求真中教学

知识是有客观依据的,希尔斯也提出核心知识具有共享性,可共享的部分即为已经证实了的真实的客观事实,可以为广大认知群体普遍接受并传承。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他们的态度、情感和价值观的形成会潜移默化地受到共享的教学内容的影响,建构形成一种共同的意识形态,从而进一步形成普遍的社会人格(即公民素质)并作用于社会。倘若在虚设的教学情境和内容中建构知识,内化于学生心中的认知结构就会产生偏差。因此,核心知识教学内容的真实客观与人格的健康发展,社会优良风气的形成息息相关,教学内容必须首先遵循真实客观的原则。作为传播核心知识的“正规军”,教材是学生学习知识最直接、系统的途径,其中,提供了大部分关于民族文化的共享知识,直接影响到学习者对社会生活的认知。教材的编纂者必须严肃对待。近年来,部分出版社的中小学语文课本中的出现多篇课文不符合历史事实或常识的编纂以及断章取义删改作者文章的现象,违反了求真教学的原则,其中的一些课文甚至已经传承数年影响了数届学生的认知。这对于启蒙阶段的儿童来说,非常不利于他们对常识的学习和在学业上求真态度的培养,无法形成学生对客观世界的客观认识。教师要在求真中教学,重视对教材和教学内容的挑选,确保使用该教材的学生拥有合理和全面的知识储备,为发展中的孩子浇灌有价值的养料才能有助于他们健康的成长。

2.2丰富教学内容,扩展应用范围

一方面核心知识涵盖对物质,力量,生命有机体和人类物质世界和精神事件的最直观的理解,源自于社会生活并最终会将不断建构的新的知识应用于社会生活,另一方面,从建构主义的理论来讲,知识的建构总是伴随着对知识应用范围的建构,因此教学内容应该丰富有效,扩大可应用范围,有助于认知主体全面思维的发散生长和与社会生活内容的接轨。我国古代传统的核心知识课程主要是六艺:礼、乐、射、御、书、数,对比我们当前默认的核心知识课程语文、数学、外语,更具有丰富的整合性和有效性。虽然我国课程的安排遵循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教育目标,除了语文、数学、外语以外,还设置有体育、音乐、美术、自然、社会等课程,这些课程都属于培养计划中的核心知识,但在具体的教学活动实施过程中,学校和教师总会因为考试需求、升学需求而有所侧重,使得核心知识中又产生了另一层“核心”,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对这些课程被占课、挪课、停课的情况习以为常。因此,体音美被长期默认为周边课程,不重要课程,被教育者和学习者在潜意识中放在了“果皮”的位置。由此带来的后果是学生缺乏思维发散和全面发展的能力,不利于踏入社会生活中的人际交往和工作任务的完成。这就违背了核心知识教学内容应丰富的初衷。因此,教学内容的全面性也将有利于学生认知广度的扩大和应用,使之能够成长为有基本素质,基本认知和基本生活能力的社会公民,便于他们在踏入社会生活后能够有效的在工作中行使功能。

3建构主义视角中核心知识教学的策略

3.1设定情境,促进知识创生

朴素的核心知识教学并非照本宣科,枯燥乏味,而是摒弃掉过多的由于教育技术的繁荣发展和应用导致的多余和繁琐的课堂媒体设计,重在培养学生对核心知识的在某一情境中的整合应用能力。就美国核心知识课堂模式而言,相对于传统的分科教学核心知识课堂更注重“主题教学”,某一中心主题能够联结多门学科的核心知识,使这一主题成为学生思维发散的“生长点”,既培养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也锻炼了他们的批判性思维。⑧我国龙宝新教授所提倡的高效的教学策略也同样要求教学能保证教学内容多次地相互邻接,在不同的时间、在重新安排的情境中,带着不同的目的,从不同的概念角度,反复经历同一类知识,使学习者通过对知识结构的建构来系统地明确并扩展数学知识的应用范围,将活动设计和提问都围绕学生需要掌握的核心知识和概念展开。两种观点都与建构主义理论所提出的教学“情境化”是相辅相成的,情境决定性地影响学习者建构和表征经验的方式,也影响了对知识的新的应用,而迁移则取决于各种不同的情境。美国儿童心理学家科尔伯格曾根据儿童道德认知发展的阶段性特点提出了“道德两难法”,具体方式即设定实际生活中可能面对的真实情景,让儿童思考难以直接判断对错的问题,启发儿童积极思考道德问题,从道德冲突中寻找正确的答案,以有效地发展儿童的道德判断力,诱导儿童内化核心价值观,达到知识在实际生活中的迁移应用,从而达到德育的最终目的。

3.2整合引导,建立认知结构

美国心理学家奥苏贝尔的认知(结构)同化理论按照学习材料和学习者原有的知识是否发生了意义联系,将学习分为机械学习和有意义学习。机械学习是指学习无意义的联系材料或者是学习内容的意义未被学习者理解,过分注重课堂气氛的教学策略所传授的内容往往是零散、孤立、无序的知识,反而形成了知识碎片化,这些信息在学生的脑海中非常容易丢失,难以形成序列,不利于记忆,丰富的教学设计反而事与愿违成了无意义的机械学习的桥梁。核心知识教学的有效策略之一就是要有助于形成学生的认知结构,帮助学生进行有意义学习,认知结构是在不断地学习理解新知识的过程中逐渐建构而成的,始终处于动态平衡之中。在学习新知识的过程中,新知识或者被纳入学生已有的认知结构中,从而丰富相应的认知结构的内涵,并获得暂时平衡;或调节已有的认知结构,直至达到认知上的新平衡。形成良好的认知结构是学生理解、掌握、保持并在实践中应用知识的重要条件。头脑中的知识结构组织得越好,就越有利于接受、理解新知识,保存、运用已有的知识。⑨帮助学生形成认知结构的教学策略并非传统的演绎组织方式,而是结合归纳组织方式,不仅直接呈现应学的概念与原理,节省时间,同时呈现观察材料,然后在学生观察的基础之上概括出概念和原理。引导学生形成对核心知识的认知结构,通过这种教学策略,学生能积极地观察和分析事物的特点,内心会激发学有所成的成就感,不仅提升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也促进了核心知识的内化。

4建构化的核心知识教学提升公民素养

美国教育学家希尔斯曾在1980年提出了“文化素养”的概念,这也是其最初推动核心知识课程运动想要达到的目标,“文化素养”即人们具有的共同的“背景信息”,这是一种“位于每个人拥有的日常知识水平之上但位于一些专家学者所知的高深水平之下的文化知识。”⑽即普通文化知识,而公民作为社会的认知主体,当他们的脑海中建构了很好的知识结构时,就能够深刻理解社会的主流文化,并形成一种良好的主流价值观。人类的认知是随着世界的进化而进化的,知识不断发展的过程中,需要一种教学手段来保留稳固的核心知识传承下去,帮助新知识的建构重组,因此,将建构主义理念与核心知识教育二者的相通之处发掘并结合起来,推进核心知识课程的优化,能够呈现出一种高效、稳固、持久,广泛的教学样态,使学生对学习的理解从枯燥记忆转向一种不断发掘和探索的奇妙过程,有助于学习者保持终身学习的热情,从广度上提高全民的文化素养。

参考文献

[1]范良火.教师教学知识发展研究[m].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3.

[2]Carey,S.,&Spelke,e.Scienceandcoreknowledge[J].philosophyofScience,1996,63,517.

[3]marjaanaLindeman,annikam.Svedholm,mikitotakada,Jan-erikLonnqvist,markkuVerkasalo.CoreKnowledgeConfusionsamongUniversityStudents[J].Sci&educ.2011,20:440.

[4]邓志伟.当代美国核心知识课程述析[J].外国教育研究,2006,2(33).

[5]龙宝新.基于核心知识收放策略的高效教学样态[J].教育发展研究,2012(6).

[6]辜伟节.核心知识教学的策略选择[J].江苏教育・小学教学版,2011(1).

[7]赵中建.美国核心知识课程的理论和实践(下)[J].全球教育展望,1996(6).

教育机构的核心篇8

关键词:中国;少数民族传统文化;核心价值观

中图分类号:C912.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8882(2015)05-082-02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同教育、践行培育与构建是我国思想政治领域内相当长时期的重要的时代课题和任务,也是一个牵涉到很多因素和层面的系统性工程,其影响因素也是多种多样。其中,中国少数民族传统文化就是这些众多影响因素之一,也是中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构建的思想文化大背景和土壤。因此,研究在少数民族传统文化背景下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具有十分紧要的思想意义和现实紧迫的文化价值。

一、我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构建实践面临的挑战与问题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构建已经成为我国思想道德建设的领头羊,在各行各业政治思想工作成为热门话题和重要的时代任务。中国是一个拥有56个民族的社会主义国家,每一个民族共同体都有着自己独特的文化基础、思想世界、风俗习惯与信仰理念,这些多样化的民族文化资源包含了诸多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价值体系相通的因子,能够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构建提供诸多的有益成分,但是不排除这些多元化的文化也存在很多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求不一致的地方,甚至有些是矛盾和冲突。面对这种情况,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构建将如何取舍、如何将之作为发展的平台是一个富有挑战性的文化工程。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构建不单纯是一项思想文化领域的事情,更多的需要良好的法制环境、社会环境、经济环境等来支撑和保障,但是当前我国政治环境、经济环境、文化环境、社会环境、制度环境与国际环境的发展现状,存在一些不利于社会核心价值观构建工作顺利运行的因素。由此,我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构建工作将面对各种复杂环境带来的不利影响。

二、少数民族传统文化与我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构建的多重关系

当前,我国少数民族的传统文化具有典型的二元结构体系特点,一方面是具有一些汉民族传统文化的特色,另一方面包括诸少数民族本身独特的传统文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构建与培育践行就是植根于这样的文化背景下行进的,这种文化大背景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构建提供了内容、模式方式、机制和制度、价值取向等方面的思想资源,同时也包含一些不利的思想文化成分。

(一)中国少数民族传统文化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构建提供了丰富的思想文化资源和背景

一是我国少数民族传统文化对于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的阐释有很多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相通的。比如,当今中国少数民族传统文化提倡的和谐相处、仁爱、自然的核心价值观对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的内容构建和拓展具有诸多的启发意义,也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构建所提倡的;爱国优良的政治文化、民本的治国理念、务实创新的人生进取理念等也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凝炼提供了丰富的思想资源。

二是中国少数民族传统文化中含有非常多的关于如何培育核心价值观的一些方法资源,比如重视价值观的教育模式,科举制度的推行将国民价值观的构建与国民的教育和学习、工作挂钩;重视家庭教育在核心价值观中的作用;少数民族还将核心价值观的构建培育与日常的信仰活动、日常礼仪活动相结合,这些价值观构建的方式和模式都是值得我国当前核心价值构建学习的。

(二)中国少数民族传统文化带来的挑战与不利的影响

当今中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构建面临着西方文化和中国传统文化等多种文化的挑战。从纵向来说,中国少数民族传统文化包含着很多不利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构建的东西。

一是中国传统文化,毕竟是属于传统时代的东西,难免会有一些糟粕的东西,存在一些不适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构建的消极因素,比如中国的家文化、男尊女卑、男性文化、等级文化等等都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养和践行各个不入。

二是中国是一个少数民族的国家,传统文化还包含很多少数民族地区的文化,这些民族文化很多处于非现代化的状态,包含很多不文明的因素和成分。

我国少数民族传统文化包含的这些不利因素,表明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构建还面临着如何对各种文化资源进行扬长避短的时代课题和挑战。

三、少数民族传统文化下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路径

针对我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构建面临诸多的机遇、挑战与问题,结合少数民族传统文化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关系,我们应该积极学习新加坡在多种文化背景下构建核心价值观的一些做法,重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道德性、思想和文化性的价值取向;科学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理论研究,凝炼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及其当代阐释力;多渠道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的认同教育与践行,将灌输与引导相结合,推动生活化和大众化的道德建设模式;做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构建所需的制度和机制的顶层设计,为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构建提供制度保障。

(一)吸收传统文化的思想性和文化性们,建构以文化性和思想性为主的价值取向,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构建工作健康发展。

一是构建文化性和思想性的价值取向,这就要求我们在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时务必要抓住当前各种文化和思潮发展的趋势和动态,力求各个环节突出文化性的价值走向,突出其思想的教育性。

二是构建科学性和系统性的价值取向,这就要求我们在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时,务必要遵循文化思想发展的规律、遵循国民价值观养成的规律、遵循社会发展的规律,力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构建工作科学化;同时,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构建包含构建主体、客体、环体、载体等等要素,对这些要素要进行需要系统化统筹安排。

(二)加大理论研究,凝练和整合传统文化精华,不断提升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现实价值。

一是全方位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及其构建的理论研究,要打破常规,对核心价值观构建进行纵向考察。这就要求我们在研究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时,不能将之仅仅当做一个逻辑命题来处理,更应该当做一个历史命题和现实命题来思考,努力探究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构建过程中的规律性东西,关照当下中国的历史定位。

二是理清传统文化的精华和糟粕,不断吸收其有益成分服务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构建,不断夯实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构建的内容体系。

三是抓好三个维度的建设,增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构建的操作性[4]。这就要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构建过程中要建设好国家层面的主导价值观,增强其吸引力和凝聚力;建设好社会主体的共同价值观,增强其认同力和生命活力;建设好公民主体的基本价值观,增强其现实性和实用性。

四是面对多样的文化思想发展态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容构建务必要处理好分化与整合、继承与创新、开拓与实践等关系,真正促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容体系保持吐故纳新的态势。

(三)吸收传统文化的教育模式,建构显形与隐形相结合的模式,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构建工作立体化运行

一是通过各种形式和媒介,加大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传播与认同教育,做好核心价值观构建的认知性基础。鉴于当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显形教育过多,我们应该积极开展网络传播与传统媒体相结合[5],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构建网络化模式发展,充分利用公共空间加大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同教育,

二是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生活化发展,努力破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国民生活世界的各种困境和挑战。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生活化过程主要有理论的长远性和现实生活的短期性、理论体系的抽象性和现实生活的经验习惯性、理论的普遍性和共同性与现实生活的场景性等三大困境和冲突需要解决。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只有融于人们日常的生活圈子中,才能够真正让国民培育和践行核心价值观。因此,针对这三个困境,充分发挥利用好家庭、社会和学校和网络平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构建要结合国民的日常诉求来进行,从现实生活诉求角度来解读核心价值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构建还要遵循国民日常生活的认知图谱和认知图式,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话语系统郭国民化大众化,从形式到内容尽量实现从哲理学术性向日常生活性的转换;社会主核心价值观的构建还有融入到国民日常生活的情感世界中,提高大众对核心价值观的情感认同;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构建融入到国民日常生活每一件事情的参与过程,从大的国家大事到小范围的私人圈落,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真正从这里开始展现和落实,

三是加大文化的引领教育作用,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构建融入到中国社会主义文化建设中,尤其是发挥中国少数民族传统文化的育人功能,以此强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与践行。

(四)吸收和借鉴中国传统文化发展过程中的制度与机制,设计和建设好符合当今实际的一系列制度和规范,从而有效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构建工作的常态化和制度化运行。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一种现代社会的价值观,需要现代性社会制度为其提供刚性保障,提供发展的可能性空间平台。正是由于这样,所以我们在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构建工作开展的同时,务必要作好与之相配套的经济机制、政治法律机制和社会机制的完善工作,做好制度的顶层设计,注重制度建设与文化建设的一致性、同步性与互动互补性,以便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构建做好各项制度保障。

总之,在中国少数民族传统文化环境下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一项非常复杂的系统性工程,需要各方面的力量供给和动力支撑。目前,最关键的是要建构一套多元文化背景下的核心价值观理论体系,并用到实践中去,注重文化引领对构建核心价值观的作用。

参考文献:

[1]肖季文,欧凯.中国传统文化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J].文史杂志,2012(3):4-6.

[2]胡刚.多元文化背景下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认同之探讨[J].湖北民族学院学报,2013(5):62-65.

[3]黎昕,林建峰.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凝炼[J].福建论坛(人文社科版),2012(9):37-39.

教育机构的核心篇9

一、防控现状

结核病作为慢性呼吸道传染病,是严重危害我国人民群众健康的重大疾病之一。学生是结核病发病的重点人群之一。校园内人群密集,通风条件差,特别是处于青春发育期的青少年机体免疫功能不健全,卡介苗的保护效力下降,在学习负担重、作息不规律等因素的影响下,一旦感染结核菌后,容易发病并造成传播。我区近年来时有学生结核病病例发现,且呈逐年上升趋势,暴发聚集性结核病疫情风险较高。通过区教育局、区卫健局、区疾控中心、各镇(中心)卫生院、万安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在每年例行的学校结核病防控指导中发现,我区校卫联动结核病防控机制不够健全,学校日常防控措施落实还需加强,师生和家长对结核病防治知识认知度不高,防范意识普遍不强等问题。

二、总体要求

在区委区政府的统一领导下,按照属地管理、联防联控、校卫联动的工作原则,区教育系统、卫生健康系统等部门密切配合,通过创建“无结核校园”活动,加强学校结核病日常防控措施落实;增强学生健康知识水平和自我保健能力;改善学校的卫生健康环境;提高学校发现、协助和处置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能力;创新学生结核病患者治疗关怀模式。

三、具体目标

全面落实学生健康体检、晨检、因病缺勤登记、病因追踪、健康教育等综合防控措施,及早发现和诊断学校肺结核患者,加强治疗管理,开展疫情主动监测,防止学校出现聚集性疫情。提高师生及家长对结核病的认知水平,增强自我防护意识,减少对结核病患者的歧视。创建成“无结核学校”实现以下具体目标:

1.新生入学及教职工入职体检结核病筛查比例达到100%;

2.学校晨午检、因病缺勤病因追查及登记制度落实比例达到100%以上;

3.学生结核病患者规范休复学管理率达到100%;

4.学生结核病防治核心知识知晓率达到90%以上;

5.学校肺结核密切接触者筛查率达到100%;

6.每学年开设1堂结核病主题健康教育课,播放1部结核病防治知识宣传片,开展1次结核病防治知识宣传活动;

7.三年内无结核病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发生;

8.学校建立了结核病防控志愿者团队。

四、实施范围

全区各级各类托幼机构、小学、中学、职业学校、高等学校等。

五、实施内容

(一)师生健康素养提升

1.开展健康教育活动。充分利用健康教育课、主题班会、黑板报、专题讲座等校园内传统媒介和互联网等新媒体等多种常态化宣传形式,向在校学生和教职员工广泛宣传结核病防治的核心信息和基础知识等,对健康教育的效果进行评价。通过3.24“世界防治结核病日”和“百千万志愿者结核病防治知识宣传”活动,开展“无结核校园”主题健康教育活动。

2.提升学生身体素质。规范作息制度,减轻课业负担,确保学生每天1小时体育锻炼时间。培养学生得病后及时就医、确诊后不隐瞒病情、不带病上课等良好健康素养,减少讳疾忌医和对肺结核患者的歧视现象,培养学生做自己健康的第一责任人意识,提高家长对肺结核的防范意识。

3.培养健康生活习惯。在学校中广泛开展不随地吐痰,咳嗽、打喷嚏科学掩口鼻等健康生活习惯普及教育,促使其养成勤洗手、多锻炼、人群密集环境多开窗通风等良好的卫生习惯;培养定时定量吃好三餐、营养均衡、不偏食等合理的饮食习惯。学校应制定相应的干预措施,开展系列创建活动,特别是要贯彻“无结核校园”的理念和原则,并具体与结核病控制及其他健康科普知识相结合,同时将创建活动与学校的日常教学工作有机地结合起来,纳入到相关的学科教育中去,建立以健康为核心的思想。

(二)日常防控措施落实

1.落实健康体检。各级各类学校应将肺结核检查项目作为新生入学体检、中高考毕业和教职员工入职、常规体检的必查项目,并将体检结果纳入学生和教职员工的健康档案。对有疫情暴发风险的的大中学校中设置的藏(彝)区班等,每年开展主动普查。

2.做好晨午检和因病缺勤病因追查制度。各级各类学校应当由班主任(辅导员)或班级卫生员落实晨午检工作,着重了解每名学生是否有咳嗽、咳痰、咯血或血痰、发热、盗汗等肺结核可疑症状,尽早掌握因病缺勤学生的患病情况和可能原因,发现肺结核可疑症状者后,应及时报告学校卫生室(保健室),并由学校卫生室(保健室)追踪了解学生的诊断和治疗情况。

3.建立卫生保障机制。发挥学校是学校结核病防控的责任主体作用。建立健全结核病防治领导小组,将学校结核病防控各项工作落实到人。规范设置学校卫生室(保健室)和配备卫生专业技术人员或保健教师,保障学生学习和生活的人均使用面积。根据学校特点将结核病防治纳入学校工作计划,制定结核病防治工作管理制度和工作职责等。

(三)疫情报告及规范处置

1.加强疫情报告。学校、疾控中心、结核病定点医疗机构和非定点医疗机构应建立畅通的患者登记报告和信息交流渠道。发现疑似肺结核或患者后,应及时报告。

2.开展密切接触者筛查。学校配合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及时开展确诊病例的密切接触者筛查工作。学校应当密切关注与确诊病例同班级、同宿舍学生及授课教师的健康状况,宣传并要求学生进行自我观察,一旦出现可疑症状,应当及时就诊。如果出现聚集性疫情及时启动应急预案,全力救治患者,落实各项防控措施,防止疫情扩散。

3.严格休复学管理。学校对结核病定点医疗机构确定符合休学要求的学生病例采取休学管理。患者经过规范治疗、病情好转后,学校凭结核病定点医疗机构开具的复学诊断证明为学生办理复学手续并督促学生落实后续治疗管理措施。

六、组织实施

(一)强化落实工作责任

由区教育局和区卫健局、学校、医疗卫生机构等组成的学校结核病防控工作网络,建立健全学校结核病防控工作机制。区教育局负责加强学校卫生与健康教育工作,指导学校落实学校结核病防控各项措施,严防结核病疫情在校园内蔓延。学校承担学校结核病防控主体责任。区卫健局负责组织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医疗机构为学校开展接触者筛查和疫情处置、结核病防控知识健康教育和健康体检等工作提供技术支持和业务指导。

教育机构的核心篇10

关键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互联网+”;大学生

一、互联网+时代的相关概述

关于互联网+时代的概念,其起初由易观国际Ceo于扬提出,其认为互联网+本身便可作为行业中的一种服务与产品,能够与较多跨平台用户场景进行融合,企业在发展过程中应对自身所处行业的“互联网+”进行明确。而后在十二届全国人大会议中,总理直接提出“互联网+”行动计划,明确指出该计划应与现代互联网金融、工业互联网以及电子商务等各方面相结合,推动互联网企业的进一步发展。

二、互联网+时代对大学生核心价值观培育带来的机遇与挑战分析

(一)互联网+时代对学生核心价值观培养带来的机遇

事实上,对于现代高校学生,其本身处于价值观形成阶段,在个性需求等方面存在极大的差异,若教师教学活动中未能引入差异化服务,很容易使整个教学过程产生较多误会,不仅难以达到教育学生的目标,且学生核心价值观的树立将难以保障。而在互联网+的应用下,其本身能够实现跨界重组,学生的多样化需求在互联网平台中都能展现出来,教师可针对学生心理变化特征分析学生的个性化需求并判断学生的价值观是否出现偏离,进而采取针对性的教学策略。

其次,核心价值观辐射力、感染力以及吸引力等在互联网+时代下得到提升。互联网+与教育行业的融合,其可直接为教师与学生提供相应的互联网+教育平台,而这种平台既可为教学中的多媒体与电脑,同时也可利用智能手机终端等,这样许多抽象性、复杂性较强的知识内容都可以音频、视频或图片形式展现出来,能够使学生对价值观内容产生浓厚的兴趣。同时,互联网+时代下,师生间的关系不再局限于传统的知识传授与被动接受方面,师生间更表现出民主、平等,教师可通过社交网络了解学生的思想动态与个性需求,在此基础上有针对性的开展价值观培育工作。

最后,互联网+时代中涉及较多创业内容,要求高校在开展学生教育工作中对学生职业道德素质进行培养。以总理提出的“大众创新,万众创新”为例,其旨在要求互联网+时代下能够为学生提供更多在线教育平台,使学生以较高的职业道德素质参与到实际工作中,解决学生就业难等问题可起到突出的作用。需注意的是学生这种职业道德精神本身可作为核心价值观培育的重要内容,通过互联网+教育平台的应用,能够使学生在职业道德精神方面得到培养。

(二)互联网+时代对学生核心价值观培养带来的挑战

作为一把双刃剑,互联网+为学生价值观培育带来机遇的同时也为高校学生思想教育工作带来极多的挑战。首先,从教师教育角度,传统思想教育逐渐被互联网教育所取代。互联网时代下,学生无论在生活或学习等各方面都对互联网产生较大的依赖,这样教师在教学活动中需注重掌握相关的互联网技术与网路时事热点问题。若教师无法做到充分利用互联网平台,在较多暴力信息、片面信息、消极信息影响下,学生基本的价值观、就业观等各方面都将偏离正轨,这与互联网+时代的本意完全相悖,即使此时教师重新做好对学生进行价值观念的引导,也需耗费较多的精力。同时,互联网+平台的利用,对教师专业知识与综合素质考验极大。互联网+时代下,学生在学习活动中完全摆脱传统“一心只读圣贤书”的方式,更乐于从网络信息资源中搜寻自身所需要的信息,这样包含较多负面内容在内的信息都会被学生所接受,此时若教师对这些内容了解过少,便会出现师生“课堂对弈”情况,不仅难以保证教学效果,且学生价值观的树立将受到很大程度影响。

三、互联网+时代下培养大学生核心价值观的相关策略

(一)互联网+思想教育平台的构建

现行高校学生的核心价值观培育很难单纯依托于政治课堂完成,更应注重将网络新媒体作用发挥出来,这就要求做好思想教育平台构建工作。结合现行互联网+时代下对高校思想教育与学生核心价值观培养带来的机遇与挑战,应注意做好顶层设计工作,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平台的构建。实际构建中,可进行网络育人平台的打造,其主要融合校园网络社区平台以及宣传教育平台,学生可在社区中进行互动交流,相关的管理人员则负责引导工作。同时,在网络建设过程中,还需充分发挥如微信、微博以及其他手机客户端的功能,使其成为学生核心价值观培养的主要阵地,这样教师能够利用该阵地对学生思想动态实时掌握,真正掌握核心价值观培育的主动权,引导学生健康成长。

(二)互联网+思想教育阵地的开拓

互联网+时代下培育学生核心价值观的关键也表现在思想教育阵地方面。对这种思想教育阵地,其首先要求对高校重点网络阵地进行占领,确保这些阵地具备基本资源共享、意见反馈以及交友等功能外,还可由学生针对某一社会热点话题进行自身观点的表达。但需注意的是由于高校学生本身在人生阅历上较为缺乏,很可能将较多反主流思想作为自身“自以为是”的观点,这就要求做好“网络红客”队伍的构建,从该队伍中选出“意见领袖”,适时针对社区平台中存在负面思想的学生进行引导,充分发挥出整个队伍舆论导向作用,对培育大学生核心价值观可起到突出的作用。另外,在思想教育阵地开拓过程中,还需进行“红色”网站的构建。

四、结论

互联网+时代的到来为高校学生核心价值观的培养带来极多的机遇与挑战。在实际培育学生核心价值观过程中,应正确认识互联网+时代的基本内涵,挖掘其为学生思想教育带来的机遇,构建互联网+思想教育平台,开拓互联网+思想教育阵地,并在思想政治教育方面进行突破,以此使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参考文献:

[1]王镇.互联网时代高职学生自主学习优化策略研究[D].山西财经大学,2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