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范文大全加强调研工作的意见和建议十篇加强调研工作的意见和建议十篇

加强调研工作的意见和建议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6 03:12:20

加强调研工作的意见和建议篇1

省政府已着手谋划明年的工作安排,并积极准备政府工作报告的相关调研。近日,省政府明确食品药品监管部门承担的调研专题为《社会管理、市场监管工作存在的薄弱环节,如何进一步改进、加强及相关工作建议》。为做好调研工作,现就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要高度重视此次调研,从队伍建设、机构设置、执法保障、技术支撑、制度政策等方面,对食品药品监管工作存在的薄弱环节,提出积极性的建议和改进措施。把握这次调研机会,以此作为引起领导重视,有利促进问题解决的一个契机。形成的调研报告,既要有指导性,又要有操作性。

二、省局、市局同步开展调研。为使调研工作顺利开展,加强调研工作的针对性,围绕《社会管理、市场监管工作存在的薄弱环节,如何进一步改进、加强及相关工作建议》调研专题,可从以下方面分析存在的问题,提出意见建议:

(一)从更加有利于食品药品市场监管的角度出发,应当如何进一步完善市县内设机构、充实人员编制。

(二)从适应食品药品市场监管实际及食品药品产业技术进步角度出发,如何加强技术监督建设力度(如机构完善、编制设置、人才引进等方面),以更好地发挥技术支撑作用。

(三)当前药品、医疗器械安全责任体系建设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和薄弱环节,如何改进、加强的意见建议。

(四)如何建立药品、医疗器械安全状况综合评价体系,开展药品、医疗器械安全状况综合评价工作的意见和建议。

(五)医疗器械监管队伍与机构建设存在的薄弱环节,如何改进、加强的意见建议。

(六)稽查执法能力建设在执法人员力量、基础设施、设备方面如何进一步加强和完善。

(七)农村药品监督和供应网络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建议。

(八)亳州中药材专业市场监管存在的问题及建议。

(九)利用监管手段服务市场主体的意见和建议。

(十)适应职能转变对餐饮消费管理的要求,在法律保障、机构设置、队伍建设和执法保障等方面的意见和建议。

(十一)进一步完善食品安全监管体制的意见和建议。

加强调研工作的意见和建议篇2

一、2006年,省人民政府认真贯彻党的十六大和十六届五中、六中全会精神,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深入实施“八八战略”和“平安浙江”、文化大省、“法治浙江”建设等战略部署,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实现了“十一五”发展的良好开局,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总的是好的。省十届人大四次会议批准的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主要目标顺利完成。同时也要看到,经济和社会发展中还存在不少困难和问题,主要是农业基础仍然薄弱,农民增收依然困难,新农村建设任务艰巨;经济结构调整难度较大,自主创新能力不够强,产业层次较低,资源环境约束矛盾突出;服务业发展总体水平相对不高,居民消费仍显不足;就业和社会保障压力加大,部分社会成员之间收入差距过大,食品药品安全、安全生产形势仍然严峻。对这些问题,要在今后工作中努力加以解决。

二、财政经济委员会认为,2007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草案及报告,体现了中央和全省经济工作会议精神,主要目标和措施是可行的。财政经济委员会建议批准省人民政府提出的2007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草案,同意《关于浙江省2006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2007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草案的报告》。

三、2007年,要坚持以科学发展观统领全局,努力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按照省委“四位一体”总体布局的要求,认真抓好各项工作的落实,促进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以优异成绩迎接党的十七大的召开。为顺利完成今年计划,财政经济委员会建议:

(一)切实做好“三农”工作,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大力发展高效生态农业,培育现代农业经营主体,创建现代农业服务平台,做优做强农业主导产业。落实各项支农业农政策,切实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优化种植结构。培养新型农民,大力发展农村职业教育,加强各种类型职业技术技能培训,增强农村劳动力的转移就业和创业能力,切实提高农民收入。进一步加大支农力度,着力解决农民饮用水困难,加强农田水利建设,增强公共配套服务,切实改善农村发展环境。加快发展农村社会事业,深化城乡配套改革,尽快完善农村社会保障体系,不断提高我省新农村建设的整体水平。

(二)加快结构调整,促进经济增长方式转变。坚持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广泛应用先进适用技术改造提升传统产业,重点培育高新技术产业,大力发展装备制造业,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和升级。采取综合有效措施,鼓励和支持服务业加快发展,不断提高服务业的比重和水平。把推动自主创新和实施品牌战略结合起来,提高产品技术含量和附加值,增强市场竞争力。努力促进投资适度合理增长,优化结构,提高效益,增强发展后劲。不断增加城乡居民收入,改善消费环境,加大消费对经济的拉动作用。着力优化出口商品结构,更加重视进口工作,加强国内区域经济合作与交流,进一步提高开放型经济发展水平。

(三)深化体制改革,优化发展环境。改进行政管理方式,着力建设服务型政府。继续深化改革,完善国有资产管理体制和监管方式,进一步规范政府投资行为。继续优化民营经济发展环境,完善政策举措,加快推动民营经济新飞跃。加快发展海洋经济,加大对欠发达地区的扶持力度,加快推进基础设施和生态建设,促进区域协调发展。加大节能降耗工作力度,全面推行清洁生产,大力发展循环经济,依法有序地解决突出的环境污染问题,确保完成年度节能降耗和污染减轻任务。依法从严从紧管理土地,促进节约土地和集约用地。

(四)关注民生和促进社会发展,努力构建和谐社会。继续实施积极的就业政策,改善创业和就业环境,拓宽就业渠道。着力提高低收入者收入水平,逐步缩小城乡之间、部分社会成员之间收入差距。继续完善城镇职工基本养老和基本医疗等社会保险制度,扩大覆盖面,健全被征地农民基本生活保障制度。完善公共财政制度,继续加大对教育、卫生、文化、体育等社会事业的投入,并向农村和欠发达地区倾斜,逐步实现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加强社会发展中的薄弱环节,着力解决就医、就学、住房等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社会问题。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切实维护社会治安稳定。依法打击生产、销售假冒伪劣产品的行为,重点保证食品、药品安全。采取强有力措施,努力争取安全生产形势进一步好转。

以上报告,请予审议。

浙江省第十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审议了省财政厅受省人民政府委托提出的《关于2006年全省和省级预算执行情况及2007年全省和省级预算草案的报告》。财政经济委员会根据各代表团的审议意见,对预算报告和预算草案进行了审查。现将审查结果报告如下:

一、2006年我省各级政府和财税部门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认真执行省十届人大四次会议决议,坚持依法科学理财,深化财税改革,强化收入征管,优化支出结构,有力地促进了我省经济建设、事业发展和社会稳定。全年预算执行总体是好的,预计全省和省级财政收支平衡。

2006年预算执行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是:财政收支矛盾依然突出;专项资金管理的规范性和使用绩效有待进一步提高;部分地方政府性债务负担较重,防范和化解财政风险任务艰巨。对此,各级政府和财政部门要高度重视,采取切实有效措施加以解决。

二、财政经济委员会认为,省人民政府提出的2007年预算草案和报告,符合预算法等法律法规规定,贯彻了党的十六届五中、六中全会和省委十一届十一次全会精神,体现了科学发展观及构建和谐社会的总体要求,预算草案和报告是可行的。财政经济委员会建议,批准省人民政府提出的2007年省级预算草案,同意省财政厅受省人民政府委托提出的《关于2006年全省和省级预算执行情况及2007年全省和省级预算草案的报告》。

此外,本次会议还对省人民政府提交的20个省级部门预算草案进行了审查,财政经济委员会对省水利厅部门预算草案进行了专题审查,审查情况报告附后。

三、为做好今年的财政工作,促进我省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根据代表们的审议意见,财政经济委员会建议:

(一)积极发挥公共财政职能,着力推动经济增长方式转变。进一步加大农业投入,加快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和科技进步,支持发展现代农业。充分运用财税政策,支持自主研发和技术创新,促进先进制造业、高新技术产业和节能产业加快发展,加快发展循环经济。进一步落实完善促进第三产业发展的政策措施,提升传统服务业,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着力调整经济结构和转变增长方式,推动经济社会切实转入科学发展

轨道。

(二)优化财政收支结构,促进和谐社会建设。坚持依法治税,强化收入征管,保障收入稳定增长。进一步优化支出结构,提高公共服务支出比重,新增财力应主要用于社会事业发展和解决民生问题,继续加大对义务教育、公共卫生、社会保障、环境保护、就业和再就业、公共安全及新农村建设等重点领域的投入。完善财政转移支付政策,加大对欠发达地区的扶持力度。加快社会保障体系及救助体系建设,着力解决困难群体基本生活保障。坚持勤俭节约方针,严格控制会议、培训、考察等经费,推进节约型社会建设。

(三)强化财政预算监督,确保财政资金安全性和有效性。健全财政资金长效监管机制,提高财政监督实效。进一步强化政府重大投资项目绩效管理,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益。完善社保资金管理制度,健全监督制约机制,确保社保资金安全与规范运作。严格财政财务管理,加强对二、三级预算单位的监督。做好土地出让金纳入预算管理工作。扎实推进财政绩效评价和绩效审计。加强全省政府性债务管理,强化对国有投融资机构的监管,防范和化解财政风险。充分发挥审计监督职能,维护财经秩序。

(四)深化公共财政制度改革,提高财政预算管理水平。按照建设公共财政的要求,继续深化以部门预算、国库集中支付和财政绩效评价为核心的公共财政制度改革,推进政府非税收入征管体系建设,加快构建有利于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公共财政体制机制。认真实施政府收支分类改革。扎实推进农村综合改革。加强财税队伍建设,不断提高依法行政、科学理财的能力和水平。

以上报告,请予审议。

浙江省人民代表大会法制委员会工作报告

2006年是法制委员会在省人大及其常委会领导下锐意进取、不断创新、各项工作取得新进展的一年。一年来,法制委员会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党的十六大和十六届三中、四中、五中、六中全会精神,深入实施“八八战略”和建设“平安浙江”、文化大省、“法治浙江”的决策部署,围绕中心,服务大局,突出重点,认真履行法定职责,积极发挥在地方立法工作和“法治浙江”建设中的职能作用。

一、认真做好法规起草和统一审议工作,不断提高法规质量

根据《浙江省人大常委会2006年立法计划》的安排,法制委员会先后对宗教事务条例、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条例、实施道路交通安全法办法、物业管理条例、安全生产条例、蚕种管理条例、促进中小企业发展条例、实施农村土地承包法办法、燃气管理条例、预防职务犯罪条例、温州生态园保护管理条例、艾滋病防治条例等进行统一审议,提出草案修改稿、审议结果报告和草案表决稿,提请常委会会议审议通过。组织调研起草并向常委会会议提请审议企业商号管理和保护规定议案,会同代工委为主任会议起草人民代表大会代表议案处理办法、关于修改《浙江省县、乡两级人民代表大会代表选举实施细则》的决定,按法定程序统一审议后提请常委会会议审议通过。初次审议关于修改《浙江省城市房屋拆迁管理条例》的决定,向常委会会议提出书面审议情况报告。同时,对杭州、宁波两市人大常委会报批的17件地方性法规,进行合法性审查,提出批准文本草案、审议结果报告和批准决定草案,并提请常委会会议审查批准。

一年来,为进一步提高法规质量,法制委员会在法规起草和统一审议工作中着重把握好以下几方面问题:一是坚持制度创新,着力以发展固和谐。如在组织调研起草和审议企业商号管理和保护规定时,针对企业商号特别是企业知名商号被侵权现象屡屡发生的问题,在广泛调查研究、充分论证基础上着重对企业商号的登记、企业知名商号的认定及保护等作出了许多创制性规定,加大了企业商号管理和保护力度,维护了正常的市场竞争秩序,促进了经济规范有序发展。二是坚持以人为本,着力以管理和谐。如在审议实施道路交通安全法办法时,对长期以来实行的自行车登记制度进行了重大调整,并进一步细化、充实交通规则和交通事故处理的各项规定,保障交通安全,有力地维护好当事人的合法权益。在审议实施农村土地承包法办法时,维护农民土地承包经营权,加强土地承包经营权证管理,健全土地承包经营纠纷调处机制,维护农村社会和谐稳定。三是坚持统筹兼顾社会各方利益,控制公权,维护私权,着力以利益和谐引领社会和谐。如在审议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条例时增加对环保部门行使查封、暂扣等行政强制权的批准程序、期限、保管责任的规定;在审议物业管理条例时着重对首次业主大会的召开条件及业主投票权数、物业管理用房的配置比例、物业装修、物业服务企业的法律责任等作了修改和规定,较好地处理业主、建设单位、物业服务企业等不同利益主体之间关系。在审议燃气管理条例时进一步合理科学规范燃气用户、经营单位的权利义务关系,较好地维护燃气用户的合法权益。四是坚持立法公开,着力以公开促公正求和谐。对所有地方性法规草案坚持在地方立法网上公布,公开征求全社会意见,进一步提高立法的公开性,促进了立法公正。四是坚持科学立法、民主立法,着力以民主促和谐。对多数法规草案坚持印发地方立法专家库成员征求意见,还就实施道路交通安全法办法、物业管理条例、安全生产条例等法规草案的有关问题专门召开专家论证会,听取专家意见;对企业商号管理和保护规定多次召开专家论证会,并分别不同对象召开5个专题座谈会;对实施道路交通安全法办法涉及的群众普遍关注的热点问题先后召开6个综合性座谈会和3个专题座谈会,并就自行车是否需要登记以及如何登记问题,对近10个销售单位及车辆管理所进行电话采访;就促进中小企业发展条例走访相关部门征求意见和进行协调;将物业管理条例草案在《浙江日报》全文刊登,公开征求社会各界意见,并会同财政经济委员会就有关问题举行了立法听证会,进一步畅通利益表达机制,提高法规的科学性、可行性。

二、积极推进立法工作创新,进一步完善立法工作机制

根据常委会的工作要求和主任会议的工作安排,牵头组织殡葬管理条例立法质量评估工作。这是我省人大常委会自1979年行使地方立法权以来,第一次开展地方性法规的立法质量评估工作。通过对条例实施后的跟踪检查及存在问题的综合实证分析,以点带面,及时修改不适应经济社会发展要求的地方性法规,有利于进一步改进地方立法工作、提高地方立法质量,同时为建立地方立法质量评估的长效机制,推进评估工作制度化、规范化奠定了基础。出台《关于规范部门参与立法工作的意见》,为进一步提高立法工作效率和立法工作质量提供了制度保障。试行了立法计划预安排制度,促进和保障立法计划的有效实施。

三、完善立法工作程序,促进立法工作的制度化、规范化建设

牵头组织起草《浙江省人大常委会立法工作程序》,对立法计划的制定和实施、法规草案的起草、法规案的提出、专门

委员会的先行审议、法规案第一次审议、法制委员会的统一审议、法规案再次审议、法规草案的表决、批准较大市的法规、法规公告、法规备案和档案管理等立法程序和工作环节作了明确规定,并报主任会议通过,进一步提高立法工作的制度化、规范化水平,保证立法工作效率,促进立法质量的提高。

四、开展规章备案审查工作,完善规章备案审查工作程序

会同相关专门委员会开展对2005年报备案的政府规章进行合法性审查,并对其中3件政府规章个别条款提出修改的审查意见,省政府停止相关条款的适用,并决定作适当修改,维护社会主义法制的统一。牵头组织力量对《政府规章备案审查工作程序》进行修订,增加主动审查、共同审查、沟通协商等制度,并报主任会议通过,进一步规范了备案审查工作程序,完善备案审查工作机制,加大备案审查工作力度,提高备案审查工作实效,为常委会进一步加强法律监督工作进行了积极探索。

五、切实加强自身建设,提高工作水平

认真组织学书记在纪念建党85周年大会上重要讲话、十六届六中全会和省委十一届十一次会议精神,加强思想政治建设,坚持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牢固树立立法为民思想,不断增强贯彻落实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自觉性。深入开展和谐社会建设与地方立法工作、推进地方立法民主化、地方立法质量评估等立法理论实践问题研究,参与立法课题调研,撰写了多篇法学论文在部级或省级刊物发表,还多次应邀参加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工委召开的专题研讨会,开阔视野,理清思路,提高理论素养,为进一步改进和加强地方立法工作、提高立法质量提供理论支持。召开省级有关部门立法工作座谈会,对进一步加强和规范部门参与地方立法工作提出针对性较强的指导意见,避免立法工作中部门利益倾向。指导法制工作机构自身建设,召开务虚会,研讨完善法规审议工作环节,科学把握自身工作定位和工作职责,进一步规范常委会组成人员审议意见的记录、汇报、采纳、沟通机制,积极为常委会立法当好参谋助手,提供优质服务。

六、认真履行法定职责,做好代表议案审议等其它各项工作

审议省十届人大四次会议主席团交付审议的代表议案11件和办理代表建议7件、政协提案7件。通过深入调研、召开座谈会、主动上门征求领衔代表意见等,不断提高工作水平,增强工作实效,为审议议案作好充分准备。代表议案的审议结果报告已经省十届人大常委会第二十八次会议审议通过。参与常委会组织的安全生产法执法检查。答复法律法规询问20余件,其中书面答复3件。编印法制工作简报20多期,为委员审议法规提供参考。对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工委下发的行政强制法等11件法律草案,进行认真研究,并充分征求各方面意见,及时上报修改建议。做好《浙江省地方性法规汇编(2006)》编制工作。协助香港澳门基本法委员会、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工委做好在杭举办的基本法委员会例会、中德国家赔偿法理论研讨会的有关会务工作。接待全国人大及兄弟省、市来访考察20多批次。

一年来,法制委员会认真履行法定职责,较好地完成了各项工作任务,取得一定成绩,但与宪法、法律赋予的职责和常委会的工作要求相比,还存在一些差距。主要是与省政府及有关部门联系、相关专工委工作联系的主动性需进一步增强,法规审议中一些重大问题的论证需进一步加强,法规审议中的有关工作机制还需进一步健全和完善等,要努力在今后工作中不断改进、逐步解决。

2007年是本届人大及其常委会任期的最后一年,立法工作量大,时间紧,任务重。法制委员会要在省人大及其常委会的领导下,高举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伟大旗帜,以十六大和十六届六中全会精神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省委十一届十一次全会精神,认真实施监督法,紧紧围绕提高立法质量,继续保持饱满的工作热情,加倍努力,奋发有为,不断创新,扎实做好各项工作。

一、认真做好2007年立法计划的具体实施,进一步改进立法工作。做好新型墙体材料促进条例、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条例、检验机构监督管理条例、全民健身条例、森林消防条例、气象条例、村经济合作社组织条例(修改)、青年志愿服务条例、社会治安综合治理条例(修订)、广告条例、职工基本养老保险条例(修改)、实施妇女权益保障法办法(修改)、普陀山风景名胜区管理条例等法规草案以及已经常委会初审4件法规草案的统一审议工作。对二类计划项目中条件成熟列入常委会立法程序的,依法进行统一审议。组织实施监督法办法立法起草小组,做好调研论证和起草等立法准备工作。改进立法计划编制工作,做好2008年年度立法计划的编制工作。进一步改进立法工作,坚持法规草案专家论证会制度和听证会制度,完善立法专家库制度,充分发挥立法专家库的专家作用,扩大公民参与立法的渠道,规范对公民意见收集、整理、采用,不断提高立法的科学化、民主化水平。主动加强与省政府及有关部门、各专工委的协调配合,探索保证立法计划实施的有效机制,提高立法工作效率和立法工作质量。进一步加大立法调研的深度、力度,重视发挥代表和市、县(区)人大在立法工作中的作用,加强立法知识的培训和指导。加强与杭州、宁波两市人大法制委员会的联系沟通,做好上报法规的审查批准与立法指导工作。

二、加强备案审查工作。按照监督法的规定和《政府规章备案审查工作程序》的职责分工及其工作要求,认真做好报送政府规章的备案审查,进一步理顺工作关系,提高工作效率。积极探索规范性文件的备案审查工作,进一步完善备案审查工作机制。

三、做好其它日常工作。做好省十届人大五次会议主席团交付的代表议案和建议的办理工作,有关法律法规问题询问的答复工作,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工委下发的法律草案征求意见工作,法制工作简报的编辑工作和《浙江省地方性法规汇编(2007)》的编印工作以及主任会议交办的其它工作。

四、加强自身建设。认真组织学习党的十七大和省第十二次党代会精神,不断增强政治意识、大局意识、责任意识和服务意识,进一步找准自身工作定位,不断提高对问题的驾驭能力、判断能力和解决能力。加强对法制工作机构自身建设的指导,建立健全学习制度,深化理论研究,总结五年立法工作经验,不断提高业务水平。进一步完善工作机制,发挥团队作用,提高整体战斗力。进一步加强自身修养,创造相互理解、相互支持、相互促进的良好工作氛围。

浙江省人民代表大会内务司法委员会工作报告

2006年,内务司法委员会在省人大及其常委会的领导下,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认真学习贯彻党的十六届五中、六中全会和监督法的有关精神,按照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和建设“法治浙江”的总体要求,服务中心,突出重点,依法监督,注重实效,较

好地完成了各项工作任务。

一、认真组织实施对省民政厅厅长的述职评议工作

对省民政厅厅长进行述职评议,是经省委同意和省十届人大四次会议确定的省人大常委会的一项重点工作。内司委按照省人大常委会的统一部署,认真配合常委会及评议工作小组做好有关具体工作。6月份以来,内司委就省民政厅丁作和省民政厅厅长依法履职情况,分别征求了分管副省长和17个省级部门的意见,听取了省审计厅对全省民政部门审计情况的汇报,与省民政厅有关人员进行了座谈,并分组赴杭州、宁波等7个市和13个县(市、区),通过听取汇报、座谈、实地察看等形式,重点对救灾救济、社会救助、社会福利和优抚安置、社会事务和基层自治组织建设等工作进行了深入调研。期间,还向省人大代表、各设区的市人大常委会,各市、县(市、区)民政部门发函征求意见。在与省民政厅反复沟通和充分调研的基础上,形成了调研报告,并印发省人大常委会第二十七次会议作为评议参考。调研报告在充分肯定我省民政工作以及吴桂英厅长履职情况的同时,指出在民政工作中殡葬事业的管理体制还不够顺畅,基层基础工作还存在薄弱环节,有的管理工作还不够规范,个别专项执法工作效果还不够明显。并建议省民政厅及吴桂英厅长要进一步树立以民为本的工作宗旨,深化民政管理体制改革,加强民政法制建设和基层基础工作,不断推进民政事业向前发展。在评议双方的共同努力下,评议工作取得了预期的效果。评议会后,省政府对评议意见高度重视,有关领导批示省民政厅及有关部门认真研究,加快落实,省民政厅现已按照评议意见制定了具体的整改实施意见,并就改革殡葬事业的管理体制、加强执法队伍建设采取了具体措施。

二、积极协助省人大常委会听取和审议“规范执法行为,促进执法公正”专项整改活动的情况报告

2006年7月,省人大常委会听取和审议了省高级人民法院、省人民检察院关于“规范执法行为,促进执法公正”专项整改活动的情况报告。为协助做好这项工作,内司委做了大量的调查研究,并对已经开展的刑事诉讼法和减刑、假释、暂予监外执行工作执法检查的整改情况进行了跟踪督查。4月份以来,内司委分别听取了省委巡视组、政法委等有关部门和部分在杭律师对“两院”规范执法行为的意见,先后赴嘉兴、湖州、海盐、长兴等市、县,通过听取汇报、实地察看、查阅案卷等形式进行深入调研。在与省“两院”反复沟通和充分调研的基础上,向省人大常委会第二十六次会议提交了调研报告。调研报告在充分肯定省“两院”专项整改活动成绩的同时,还就法院在司法过程中的内部案件请示过多,一些中级法院将减刑、假释与缴纳罚金挂钩,以及个别法官与律师关系、司法公开、司法人员执法监督制约等方面存在的问题;一些检察院在执法过程中对自侦案件的办理不规范、不文明,法律监督工作力度不足,扣押、冻结款物不规范,以及依法保障律师执业、检察业务工作考核等方面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相应的意见和建议。省“两院”对此高度重视,对专项整改问题作了进一步的查摆和剖析,及时研究和部署,制定了相关措施,要求各地停止减刑、假释与缴纳罚金挂钩,严格规范法院内部案件请示和诉讼、执行收费,严格规范职务犯罪侦查工作,加强法律监督,促进依法文明办案和公正执法,并按时向省人大常委会提交了整改工作情况报告。

三、组织开展《浙江省预防职务犯罪条例(草案)》的起草和提请审议工作

《浙江省预防职务犯罪条例》是省人大常委会2006年的一类立法项目,由内司委负责草案起草和提请审议工作。内司委就条例的起草工作与省人民检察院进行了多次沟通,并委托省人民检察院起草了条例草案的建议稿。在建议稿的基础上,内司委修改起草了条例草案初稿,并赴江苏进行立法调研,对有关问题作了进一步研究。条例草案初稿经多次集体研究、反复修改后,印发省级有关部门和各市、县(市、区)人大常委会征求意见。内司委还召开省级有关部门座谈会,听取省人民检察院、监察厅、审计厅等13家单位的意见,并赴绍兴、金华、嵊州、东阳等市开展调研,对条例草案进行了再次研究和修改,于9月份提请省人大常委会第二十七次会议审议,11月份经省人大常委会第二十八次会议审议通过。

四、认真做好其他的工作

2006年,内司委还会同省老龄工作委员会办公室,对老年人权益保障法律法规的实施情况进行了调研;配合全国人大内司委开展了禁毒法、消防法立法调研以及“五五”普法决议、“两官法”实施情况和人民调解工作调研;参与了省人大常委会组织的安全生产法执法检查;对省人大常委会组成人员、省人大代表等提出的60余件案件转交公安、司法机关等依法处理;审议了省十届人大四次会议主席团交付审议的15件代表议案,并向常委会作了审议结果的报告,办结了7件省人大代表建议和1件政协委员提案。

五、注重加强自身建设

一年来,内务司法委员会进一步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六届五中、六中全会和省委全会精神,并以此指导委员会的各项工作。在监督法出台前后,认真学习领会,并加强了对评议工作、群众申诉案件办理等工作的研究,进一步改进相关的工作制度。在注重自身建设的同时,还加强了与市、县(市、区)人大对口部门和兄弟省、市人大内司委的联系和交流,召开了全省人大内务司法工作座谈会,参加了华东地区人大内务司法工作座谈会、全国人大内司委召开的部分省(市、区)人大内务司法工作座谈会,与省人大干部培训中心共同举办了全省人大内务司法系统干部培训班。

回顾一年来的工作,虽然取得了一些成绩,但也还存在一些需要改进和完善的地方,如在工作中如何进一步发挥人大代表的作用,如何根据监督法的规定进一步规范工作制度,改进工作方式,提高工作实效等,这些都需要在2007年的工作中加以改进和完善。

2007年省人大内务司法委员会工作的指导思想是: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党的十六大、十六届六中全会精神,按照全面落实科学发展现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总体要求,服务中心。突出重点。依法监督,注重实效,努力做好人大内务司法工作,积极推进我省民主法制建设进程。

2007年主要工作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认真做好有关法规的起草和修订工作

根据省人大常委会立法计划,今年内司委承担《浙江省青年志愿服务条例(草案)》、《浙江省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妇女权益保障法)办法(修订草案)》和《浙江省社会治安综合治理条例(修订草案)》的起草和提请审议工作。为此,内司委将加强与有关部门的协调和沟通,深入开展立法调研,做好有关的具体工作,及时提请省人大常委会进行审议。

二、切实改进和加强监督工作

为了进一步促进司法机关规范执法行为,提高执法水平,省人大常委会将于2007年年中听取和审议省高级人民法院落实“三项承诺”的实施情况和省人民检察院开展法律监督的工作情况报告。为此,内司委将深入调研,为常委会审议做好有关的准备工作。此外,内司委还将对省民政厅落实省人大常委会评议意见的情况进行跟踪督查;对《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防空法》及我省实施办法的贯彻实施情况开展执法检查;继续受理和转办人民群众的申诉和意见。

三、进一步发挥人大代表的作用

一是认真审议省十届人大五次会议主席团交付内务司法委员会审议的代表议案,会同有关部门认真研究,及时与代表沟通联系,提高审议质量,同时认真做好代表建议的办理工作。二是密切与人大代表的联系,在开展立法、监督等工作中,充分发挥省人大代表内务司法专业小组的作用,倾听代表的意见建议,使内务司法委员会的工作在代表的参与和监督下开展得更好。

四、努力加强委员会自身建设

一是加强理论学习,认真学习贯彻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省十届人大五次会议精神。二是继续加强对监督法的学习,改进和完善有关工作制度,进一步加强和规范监督工作。三是进一步密切同市、县(市、区)人大内司、法制(工)委的联系,共同推动全省人大内务司法工作的进一步开展。四是回顾本届人大内务司法委员会的工作,进一步总结经验,把握规律,提高工作实效。

浙江省人民代表大会财政经济委员会工作报告

2006年,省人大财政经济委员会在省人大及其常委会的领导下,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按照省委“四位一体”战略部署的要求,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依法履行职责,较好地完成了省十届人大四次会议交付的各项任务。

一、注重质量,认真做好地方经济立法工作

按照省人大常委会2006年立法计划,财经委组织起草、提请审议了《浙江省省级预算审查监督条例(草案)》,初审了《浙江省安全生产条例》、《浙江省促进中小企业发展条例》、《浙江省燃气管理条例》和《浙江省港口管理条例》等4件法规草案。由于立法任务较重,为了提高法规草案的审议质量,财经委在明确分工,落实责任,共同参与的基础上,认真做到:一是提前介入,统一认识。地方经济立法涉及面广,各方面的意见较多,财经委加强与起草部门沟通联系,及时了解掌握法规的起草进展情况及立法要解决的主要问题,统一对立法难点和重点的认识。二是加强调研,广泛征求意见。在起草和审议法规草案时,财经委坚持广泛征求各方面的意见和建议,对涉及的重要问题,反复深入讨论,认真研究,并加强实地调研,直接听取最基层部门、相关人员的意见。三是重视学习和借鉴。地方经济立法的政策性和专业性都较强,财经委在认真学习和领会国家有关法律法规精神的同时,注意借鉴吸收外省(市、区)相关立法的成功经验,坚持“有特色、可操作、不抵触”的原则,提出符合我省实际情况、有针对性的审议意见,为常委会审议做好前期准备工作。

二、围绕中心,积极开展对计划执行情况的监督

财经委把对计划执行情况的监督作为工作重点,准确把握全省经济运行态势,不断加大监督力度,促进全省经济又好又快发展。一是认真做好审议工作。根据工作要求,重点对年度、半年度计划及执行情况进行审议监督。在听取经济综合部门汇报、赴部分市县开展调查研究的基础上,提出审议报告和经济运行分析报告。二是加强专项调研。按照围绕省委中心工作、服务全省改革发展稳定大局的指导思想,财经委于去年下半年对全省服务业发展情况进行专题调研,提出了加快我省服务业发展的一系列意见和建议。同时,结合经济立法工作,关注中小企业发展、安全生产等重大问题,把握经济运行态势。三是注重综合分析。在审议年度计划执行情况和半年度经济运行情况时,财经委反复讨论,认真分析,使所提意见建议有一定的针对性和说服力。对半年度全省经济运行情况,经调研分析后指出,我省经济总体平稳向好,但应清醒看到存在的农民增收、企业效益提高、外贸持续快速增长和财政收入持续较快增长等方面难度加大的情况,并相应提出了建议意见。四是关注重点项目建设。财经委始终把对重大建设项目的监督作为重要工作来抓,组织省人大代表财经专业小组对重大建设项目进行视察,了解和掌握所到之处的建设进展情况。视察结束后,财经委认真整理代表提出的意见建议,形成了视察报告,向省政府及有关部门进行反馈。

三、讲求实效,精心组织开展执法检查工作

对安全生产法律法规执行情况进行检查,是省人大常委会2006年的一项重要工作,财经委承担了具体组织实施工作。经委在注意改进方法的同时,着重把握调研准备、宣传发动、自查自纠、检查整改等环节的重点工作,力求突出实效。一是摸清情况,明确检点。执法检查前,财经委不但多次听取省级相关部门情况介绍,还分组赴市县进行调研,了解掌握全省安全生产情况,分析存在的主要问题和隐患,建议常委会将危险化学品生产和道路交通作为检点,并提出了执法检查的指导思想和计划安排。二是重视自查,推动自查自纠。执法检查自始至终强调自查自纠、边查边改。财经委加强与各市人大的联系,及时了解各地开展自查的情况,并到市县督促自查工作。要求政府部门列出道路交通事故多发点和限期搬迁的危险化学品生产企业名单,既为实地检查作准备,也推动各地加强自查自纠的力度。三是注重整改,着眼长效规范。针对我省中小企业量大面广、道路车辆迅速增加的情况和安全生产方面存在的安全生产基础薄弱、各类事故隐患严重、部分领域事故数量呈上升趋势等问题,提出了增强法制意识、健全监督机制、落实安全措施、重视隐患整改、提高保障能力等建议意见。对此,省政府高度重视,认真落实整改意见。从反映情况看,通过执法检查,安全生产法律法规得到了进一步贯彻落实,安全生产意识得到了进一步提高,事故隐患整改得到了进一步重视,促进了全省安全生产事故、死亡人数、直接经济损失三个“零增长”。针对人民群众对虚假违法广告意见较多、反响强烈的情况,财经委在上半年开展了广告法专项执法调研。在肯定我省贯彻实施广告法所做的工作和取得的成绩的同时,指出存在的问题,提出促进广告业健康发展的五项意见,督促有关部门加大对虚假违法广告的整治力度,促进了广告法的贯彻实施。

在全国人大常委会节约能源法执法检查组来浙江检查期间,财经委认真配合安排,落实实地检查、材料准备等各项要求,保证了执法检查的顺利进行。

四、突出重点。强化预算的审查监督

财经委在预决算审查监督重点的把握上,适时进行调整,在审查收入预算同时更加注重对支出预算的审查,在审查支

出的合法性同时更加注重财政支出的结构优化,特别是强调要加大对社会保障职能和公共服务职能的有效保障,使政府预算更好地体现公共财政的要求。在有关的审查报告和审议意见中,多次提出要不断加大新农村建设、教育、科技、文化、卫生、社会保障、环境保护、公共安全等重点领域支持力度。针对当前预算管理中的薄弱环节,督促有关部门切实规范和加强财政专项资金、政府性债务、国有资产等方面的监督管理。同时,财经委还专门听取了省财政厅关于省长专项资金安排、政府收支分类改革工作情况汇报,年底还专题听取财政支出绩效评价工作开展情况汇报,切实履行预算监督职责,促进公共财政建设。财经委继续把部门预算审查监督作为深化预算审查监督的重要抓手和载体。2006年有18个省级部门预算提交省十届人大四次会议审议,其中对省民政厅部门预算进行重点审查。人代会前,邀请11位专家学者对省民政厅部门预算进行评审。大会期间,组织35位代表进行专题审查。通过审查,财经委就结余结转资金管理、专项资金不专的问题、转移支付的分配依据和标准、社会捐赠资金的管理、行政成本偏高等方面提出了具体意见和要求。为进一步加强对部门预算的全过程监督,财经委在年中专门听取了关于省民政厅部门预算执行情况汇报。对2005年重点审查的省建设厅、省交通厅部门预算执行情况和决算进行了审查,并听取了省审计厅对这两个部门决算审计结果的报告。

财经委积极支持审计部门依法审计,充分发挥审计监督的作用。在新一年度审计工作方案形成之前,财经委事先听取省审计厅汇报,提出审计重点,明确工作要求。2006年,省审计厅比较全面地对政府性债务进行了审计调查,开展了对政府投资项目的绩效审计。审计工作报告向社会公开后,引起了社会各方面的普遍关注。根据常委会组成人员审议意见,财经委加强审计所涉问题的跟踪监督,积极推动整改工作。省财政厅及有关部门针对审计揭露的问题及时制定整改方案,落实整改措施。省政府也在规定时间内向常委会提出整改结果报告。省人大常委会第二十四次会议还专门审议了省政府关于审计所涉问题整改情况的报告。

五、改进方法,重视对代表议案的审议

随着民主法制建设的推进和对代表工作的重视,代表议案的数量和质量明显提高。省十届人大四次会议主席团交付财经委审议的代表议案有13件,内容涉及经济领域的多个方面。财经委对议案审议工作非常重视,不仅上门征求代表意见,还认真研究落实议案提出的要求。共有6件议案列入了常委会2006年的立法计划,其中3项法规已经常委会审议通过或提请审议。有4件议案经和政府部门沟通,开展了调研和立法准备,已建议列入常委会的2007年立法计划。另有3件议案由于国家法正在修改中等情况,财经委将进一步做好立法调研等前期准备工作。

六、加强学习,切实提高委员会履职水平

为切实履行职责,财经委努力加强自身建设,不断提高履职能力和水平。一是坚持认真组织学习。财经委员会认真学习党的十六届五中、六中全会精神及监督法,以落实科学发展观和构建和谐社会为要求,积极探索人大财经监督的新途径,努力推进财经监督的制度化、规范化和程序化。财经委员会积极参加全国人大财经立法工作培训班和华东地区人大财经工作座谈会,介绍和交流了我省情况,并组织调研组到外省市考察,学习借鉴经济立法和财经监督方面好的做法和经验。二是坚持民主集中制原则。财经委坚持重大事项集体讨论决定,具体工作分工协作。一年来财经委员会召开全体会议10次,主任委员办公会议12次,保证工作有序开展。三是坚持依靠代表。财经委在开展经济立法和财经监督工作中,注意吸收代表参与,认真听取代表意见,发挥代表作用,确保各项工作最大限度地符合广大群众的利益。

一年来,财经委积极开展各项工作,经济立法、财经监督都取得了新的进展和成效。但同时也还存在一些不足,主要是财经监督的实效有待进一步增强;计划审查监督的方式有待探索改进;预决算审查监督中提高财政资金使用的科学性、合理性和约束的刚性有待进一步加强;工作机构的办事、办文效率和质量有待提高等。这些问题都有待于在新的一年加以重视和改进,以推动人大财经工作迈上新台阶。

2007年,省人大财经委要在省人大及其常委会的领导下,深入贯彻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省委十一次全会精神和“四位一体”战略部署,以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为目标,进一步落实科学发展观,依法履行职责,提高经济立法质量,增强监督工作实效,认真办理省十届人大五次会议交付的各项任务,以实际行动迎接党的十七大召开。

一、加强对计期的审查监督

(一)认真履行对全年经济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的审查职责。为做好“对计划草案和计划报告进行审查,并提出审查报告”55作,会前要在认真听取省级经济综合部门汇报、加强调研的基础上,对编制和完善年度计划提出意见建议。省十届人大五次会议期间,深入各代表团,认真听取代表的发言,并根据各代表团的审议意见,提出审查报告。

(二)加强对计划执行情况的监督。认真做好全省计划执行情况的监督工作,及时、准确把握全省经济发展态势。特别是对于半年度全省经济运行情况的分析,要加强与省级综合部门的经常性联系,深入调查研究,全面了解经济运行情况,并针对经济运行中的重要变数、突出问题和薄弱环节等,及时提出建议意见。

(三)开展“五大百亿”工程实施情况的调研。“五大百亿”工程是本届人大关注的重点建设内容,2007年是基本完成之年,省政府要专门向常委会汇报实施情况。为协助常委会做好审议,财经委要在听取具体实施部门汇报的基础上开展调研,深入了解实施情况,撰写好调研报告,提供常委会组成人员审议时参考。

(四)结合对省水利厅部门预算的重点审查,适时组织对“万里清水河道”等工程的实施情况进行视察,督促水利资金的有效使用。

二、积极参与地方经济立法工作

按照省人大常委会2007年的立法计划,明确分工,提前介入,加强联系,深入调研,切实提高起草和初审质量。

(一)认真做好财经委提请审议的《浙江省广告条例(草案)》的准备工作,成立起草小组,认真起草修改,保证条例草案及时提请常委会审议。

(二)对财经委负责初审的一类立法项目――《浙江省检验机构监督条例(草案)》、《浙江省普陀山风景名胜区管理条例(草案)》和二类立法项目――《浙江省政府投资项目审计监督条例(草案)》、《浙江省非税收入管理条例(草案)》《浙江省市容和环境卫生管理条例(草案)》、《浙江省水路运输管理条例(修订草案)》,要做好计划,落实人员,主动联系,及时了解起草情况,把握重要问题。草案一旦提交财经委审议,即开展立

法调研,广泛征求意见,起草初审报告。继续做好2006年结转的一类立法项目――《浙江省新型墙体材料促进条例(草案)》的初审工作。

(三)按照落实《省委十一届十一次全会意见重要举措分工方案》的要求,积极开展健全市场运行和价格监测预警机制的立法调研。

(四)配合做好全国人大财经委的经济立法工作。针对相关法律征求意见稿,要按照要求,组织有关部门认真研究,结合我省实际,提出修改意见,及时整理上报。

三、推进财政预算的审查监督

2007年是省人大常委会预算工作委员会成立后的第一年。省人大财经委和预算工委要按照条例规定,依法做好预算审查监督的各项工作,努力促进预算管理的法制化、科学化和规范化。

(一)做好预算、决算的审查工作。从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努力构建和谐社会的高度,把握预决算审查的重点和要求,进一步健全和完善预决算审查机制,提高预决算审查的质量和实效。继续开展对部门预算、决算的重点审查,选择省水利厅部门预算作为重点审查对象,采取专家审查、代表专题审查等形式,促进有关部门规范预算编制,严格执行预算。做好对省民政厅部门决算的审查工作。

(二)做好对重点专项资金使用情况的调研工作。选择事关民生的重点专项资金进行调研,掌握安排使用情况,剖析存在的问题,提出加强和改进专项资金管理的意见建议。2007年,省人大常委会安排专题听取和审议省政府相关情况报告,我们将积极开展相关调研,为常委会审议做好基础工作。

四、认真做好法律监督工作

要根据常委会开展法律监督的工作部署,积极参与法律监督的各项工作,促进法律法规的贯彻实施。

对安全生产执法检查整改情况进行跟踪督查。按照省人大常委会关于安全生产法律法规执行情况报告的审议意见,财经委要进行专项调研,逐项对照检查落实情况,促进安全生产法律法规在全省范围内正确实施。

五、认真办理代表议案

要按照加强代表工作的要求,充分发挥代表的作用,做好为代表服务工作。

(一)认真办理省十届人大五次会议主席团交付财经委办理的代表议案和建议。要及时与有关部门沟通,认真征求代表意见,做好代表议案、建议的办理工作。

(二)加强与代表的联系。财经委在开展各项工作时,要吸收代表参与,认真听取代表的意见,接受代表的监督,切实发挥代表的主体作用。

(三)组织省人大代表财经专业小组开展重点工程视察活动。

六、切实加强委员会自身建设

财经委要通过加强自身建设,切实履行法定职责,保证各项任务的完成。

(一)以学习为先导,不断提高自身素质。要认真学习十六届六中全会决定,进一步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把和谐社会建设放在突出的位置,切实提高依法履职的能力。

(二)以监督法为要求,规范人大财经监督工作。监督法对人大财经监督工作提出了明确的要求。要依照监督法的规定,认真逐项贯彻实施,尤其是对财经监督明确的新规定,要认真研究,落实措施,确保人大财经监督工作依法开展。

加强调研工作的意见和建议篇3

黑龙江省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建议批评和意见处理办法全文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为了保障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以下简称代表)依法行使提出建议、批评和意见的权利,做好代表建议、批评和意见工作,发挥代表作用,根据有关法律,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代表在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会议期间和闭会期间分别向全国人大及其会提出对各方面工作的建议、批评和意见,是执行代表职务,参加管理国家事务、管理经济和文化事业、管理社会事务的一项重要工作。

认真研究处理代表建议、批评和意见并负责答复,是有关机关、组织的法定职责。

第三条 全国人大会和省、自治区、直辖市人大会应当为代表建议、批评和意见工作提供必要的条件;全国人大会办事机构和省、自治区、直辖市人大会办事机构应当为代表建议、批评和意见工作提供服务。

第二章 代表建议、批评和意见的基本要求

第四条 代表应当主要围绕国家改革发展稳定的大局,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生活中的重大问题和人民群众普遍关心的问题,对全国人大及其会、国务院及其部门、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和其他机关、组织的工作提出建议、批评和意见。

第五条 下列情况不应当作为代表建议、批评和意见提出:

(一)涉及解决代表本人及其亲属个人问题的;

(二)代转人民群众来信的;

(三)属于学术探讨、产品推介的;

(四)没有实际内容的;

(五)其他不应当作为代表建议、批评和意见的。

第六条 代表建议、批评和意见应当实事求是,简明扼要,做到有情况、有分析、有具体意见。

代表建议、批评和意见应当一事一议,使用统一印制的代表建议、批评和意见专用纸,并亲笔签名。

第三章 代表建议、批评和意见的提出

第七条 代表应当通过视察、专题调研和代表小组活动等,深入实际,深入基层,了解全国和本行政区域内的重要情况和问题,了解人民群众的意见和要求,在此基础上,认真提出建议、批评和意见。全国人大会办事机构和省、自治区、直辖市人大会,应当加强组织和协调工作,为代表建议、批评和意见提供服务。

第八条 代表建议、批评和意见可以由代表一人提出,也可由代表联名提出联名提出的,领衔代表应当采取适当方式,使参加联名的代表应当确认建议、批评和意见的内容能够真实表达自己的意愿。

第九条 大会会议期间提出的代表建议、批评和意见由大会秘书处受理。闭会期间提出的代表建议、批评和意见由全国人大会办事机构受理。

第四章 代表建议、批评和意见的交办

第十条 代表向全国人大及其会提出的各方面工作的建议、批评和意见,由全国人大会办事机构交由有关机关组织研究处理并负责答复。

代表对政府及其部门的建议、批评和意见,由全国人大会办事机构和国务院办公厅共同交办,具体协调工作由国务院办公厅负责。

代表对地方工作的建议、批评和意见,由全国人大会办事机构委托省、自治区、直辖市人大会交由有关省级机关组织研究处理并负责答复。

代表对全国人大机关工作的建议、批评和意见,由全国人大会办事机构分别交由有关部门、单位研究处理,根据不同情况分别或统一做出答复。

第十一条 代表在大会会议期间提出的建议、批评和意见,全国人大会办事机构应当进行整理和研究,提出分析报告,拟定各项建议、批评和意见由谁承办的计划。经全国人大会秘书长办公会议讨论同意后,及时召开交办会议,会同国务院办公厅、最高人民法院办公厅、最高人民检察院办公厅和其他有关机关、组织具体落实。

代表在闭会期间提出的建议、批评和意见,全国人大会办事机构应当及时交办。交由政府及其部门研究处理的,同时抄送国务院办公厅。

第十二条 全国人大会办事机构应当在对代表建议、批评和意见进行综合分析的基础上,提出拟重点处理的代表建议、批评和意见,会同国务院办公厅、最高人民法院办公厅、最高人民检察院办公厅和其他有关机关、组织共同研究后确定,交由有关机关、组织重点研究处理。

第十三条 代表建议、批评和意见需要两个以上单位共同研究处理的,由有关单位会同处理。对会同处理的代表建议、批评和意见,交办时应当确定主办单位和协办单位,有主办单位会同协办单位共同研究处理。

第十四条 承办单位对代表建议、批评和意见应当及时研究。对不属于本单位职责范围内的代表建议、批评和意见,应当在收到之日起七日内,向交办机构说明情况,由交办机构重新确定承办单位并交办。

第五章 代表建议、批评和意见的承办

第十五条 承办单位应当建立和健全处理代表建议、批评和意见的制度,实行主管领导和具体承办人员分级负责制,严格处理程序,努力提高处理工作的效率和水平。

第十六条 承办单位对代表建议、批评和意见应进行分析,拟定处理工作方案;对代表建议、批评和意见提出的主要问题或者同类问题,应统一研究处理措施。

对全国人大会办事机构交办的需重点处理的代表建议、批评和意见,以及综合性强、涉及面广、处理难度大或者问题反映比较集中的代表建议、批评和意见,承办单位应当作为重点,由主要负责人亲自负责研究处理。

第十七条 承办单位研究处理代表建议、批评和意见过程中,应当加强与提出相关建议、批评和意见的代表的沟通、联系,通过走访、调研、座谈等多种方式,充分听取意见。对重点建议、批评和意见,应当邀请相关代表参与研究。

代表建议、批评和意见涉及国家秘密的,承办单位应当做好保密工作。

第十八条 由两个以上单位共同承办的代表建议、批评和意见,主办单位应当主动与协办单位协商,协办单位应当积极配合。协办单位应当在收到代表代表建议、批评和意见之日起一个月内将处理意见告主办单位,由主办统一答复代表。主办单位答复代表时,应当向代表说明相关协办单位的处理意见。需要两个以上单位分别处理的,各有关承办单位应当依照各自的职责处理,并分别答复代表。国务院有关部门因意见不一致,需要上级进行综合协调的,国务院办公厅应当进行协调。

第十九条 承办单位应当区别不同情况,将处理代表建议、批评和意见的结果答复代表:

(一)能够解决的问题,应当尽快解决并明确答复代表;

(二)应该解决但一时难以落实解决措施的问题,应当先向代表如实说明情况,明确办理时限,在妥善解决后再进行答复;

(三)确实不能解决的问题,应当充分说明原因。

第二十条 对大会会议期间提出的代表建议、批评和意见,承办单位应当在闭会之日起三个月内,至迟不超过六个月,予以答复。

大会闭会期间提出的代表建议、批评和意见,承办单位应当在交办之日起三个月内,至迟不超过六个月,予以答复。

提出建议、批评和意见的代表可以通过全国人大会办事机构,向承办单位了解有关建议、批评和意见的处理情况。

第二十一条 承办单位对代表建议、批评和意见的答复,应当按照统一格式行文,由承办单位负责人签发,并加盖本单位公章。

代表联名提出的建议、批评和意见,应当分别答复每位代表,或者商领衔代表同意后请领衔代表转复其他代表。

第二十二条 代表对答复不满意的,可以将具体意见及时告知全国人大会办事机构,由全国人大会办事机构交由有关机关、组织再作研究,承办单位应当在三个月内再次答复代表。

第二十三条 承办单位对代表建议、批评和意见的答复,应当同时抄送全国人大会办事机构。

承办单位在代表建议、批评和意见全部办结后,应当及时向全国人大会办事机构综合报告办理情况。

第六章代表建议、批评和意见办理的检查督促

第二十四条 全国人大会办事机构应当加强与承办单位和相关代表的联系,督促代表建议、批评和意见办理工作的落实。

国务院办公厅应当加强对政府及其部门的代表建议、批评和意见办理工作的督促、检查。

第二十五条 对确定需要重点处理的建议、批评和意见,全国人大有关专门委员会负责跟踪督办,会同有关承办单位切实抓出成效。

第二十六条 全国人大会办事机构每年向全国人大会报告关于代表建议、批评和意见的处理情况,并将报告印发下次全国人大会议。

代表所提议案和建议批评意见办理工作回眸代表满意的占建议总数的90.84%

市十四届人大三次会议期间及会后共收到代表建议315件,经过逐件分析分类批办,分解为415件。这些建议已办理答复完毕。从办理结果看,代表所提建议已经采纳并纳入工作规划逐步实现的386件,占建议总数的93.01%;因受政策和客观条件限制,尤其是受我市财政困难制约暂不能或不宜解决的26件,占6.27%;所提问题留作参考的3件,占0.72%。从代表反馈意见的统计看,代表对办理结果表示满意的377件,占建议总数的90.84%;基本满意的21件,占5.06%;理解的17件,占4.1%;没有不满意件。

为了推进办理工作,在市委市政府督查局的协助下,市人大会各委办不断深入对口联系单位,检查督促建议办理工作,还通过走访、座谈和电话联系等方式,对代表开展回访活动,听取代表对办理工作的意见和建议,进一步推动建议办理工作。各承办单位把建议办理情况报到市人大会后,有关工委对其逐件进行审查,对代表不满意的,要求承办部门重新办理、答复。市十四届人大三次会议的代表建议办理工作呈现以下显著特点:

强化领导,责任更明确。各承办单位从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保障人民当家做主的政治高度,进一步提升对建议办理工作的认识,强化组织领导,明确责任分工,坚持“统一管理、归口负责”的原则,建立和完善了办理工作“一把手”负总责、分管领导各负其责的责任落实制度,形成了主要领导亲自抓、分管领导直接抓、指定专人落实的办理工作机制。

加强调研工作的意见和建议篇4

第二,深入调研,切实转变工作作风。从“十一”长假后开始,区人大常委会各委办分别由分管主任带队,深入环保、城建、部分乡街和企业开展调研活动,通过座谈、走访等形式,认真倾听基层和群众的呼声,广泛听取他们对人大工作的意见和建议。结合人大常委会年初工作安排,已形成涉及环保、教育、民商事审判等方面有价值、有份量的调研报告7篇。目前,征集到社会各界提出的关于加强监督、强化代表工作等方面的意见和建议12条,区人大机关对这些意见和建议进行了梳理分类,结合自查的问题和不足,认真剖析了原因,研究了对策,为下一步整改提高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第三,创新方法,进一步提高工作效率。立足人大工作实际,各委办积极探索新的工作方法,创新工作模式。一是出台了关于节能的六项规定,为创建节约型机关,建设崇尚节约、厉行节约、合理消费的机关文化提供了制度保障;二是逐步建立人大代表专题培训制度,努力把代表工作提高到新水平。

第五,注重服务,为基层和企业解决困难。在调研的过程中,注重倾听社情民意,注重倾听企业呼声,积极主动与相关部门联系、协调,为基层企业解决了一些热点难点问题。今年,区人大机关共联系6户贫困家庭,适时进行了走访、慰问,送去扶贫帮困款物共计2300元,还帮助他们分析贫困原因,制定脱贫方案,寻找出致富门路;协调有关方面,帮助钟屯中心校购置了10台电脑,解决了该校因电脑不足影响正常教学的问题;帮助企业协调解决基础设施建设、手续办理等事项件(次)。

第六,建言献策,时刻关注我区经济发展中出现的重大问题。区人大机关始终坚持在开展调查研究的过程中,注重发现我区经济社会发展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并及时提出建议。今年,区人大机关重点对汤河子工业区环境污染问题予以了密切关注,针对我区的环境保护工作中存在的诸如因市区环保部门管理权限混乱影响环境监管的力度,基础设施建设缓慢等问题,提出了具体的意见和建议。从年初到目前,区人大机关提出供人大常委会参考意见和建议70余条,被人大常委会列为审议意见提交区政府的意见和建议46条,广为全区的经济社会发展献务实之策、谏有用之言。

加强调研工作的意见和建议篇5

一年来,常委会办公厅会同各有关方面,努力改进工作,着力提高办理实效,推动了代表建议交办、办理和督办工作的落实。

为了提高办理实效,各单位在工作机制方面进行了改进。一方面,承办单位主动与代表联系沟通,邀请代表参与办理工作。另一方面,承办单位之间加强协调配合。2015年,需要多个部门共同办理的综合性建议有5055件,占总数的61.4%。在办理过程中,牵头单位主动与协办单位一起制定方案、开展调研,共同研究解决问题。形成答复意见时,多数协办单位主动向牵头单位提供意见,保证建议答复全面准确。同时,承办单位还主动加强与常委会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和有关专门委员会,以及省级人大相关部门的沟通,联合开展调研座谈,推动建议办理落实。2015年,各承办单位首次将建议答复抄送代表原选举单位的联络工作机构,便利代表原选举单位掌握情况,协助代表提高建议质量。

目前,2015年代表提出的建议已全部办理完毕并答复代表。从办理结果看,代表建议所提问题得到解决或计划逐步解决的占建议总数的80.1%。在办理过程中,各承办单位充分尊重代表参与管理国家事务的权利,积极回应代表和人民群众关切,认真研究采纳代表建议内容,推动改进工作、完善政策、解决问题,取得了较好成效。

一是承办单位在调研“十三五”规划纲要和专项规划,以及参与制定政策文件、法律法规时,认真研究采纳代表意见,促进决策的科学化、民主化。2015年,有近800件代表建议就编制“十三五”规划纲要和“十三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提出意见。对这些建议,国家发展改革委在牵头研究“十三五”规划纲要时,充分吸收建议内容,并开展问计求策活动,进一步扩大规划编制的社会参与度。相关单位在研究专项规划时,认真考虑代表关于区域协调发展、财政税收金融、教育文化交通、少数民族特色村镇保护与发展等方面的建议;有关省区市在参与办理过程中,主动考虑将代表建议纳入地方“十三五”规划。2015年,代表们就加强重点领域立法、提高立法质量提出许多建议。全国人大有关专门委员会、常委会法工委、国务院法制办等部门在开展办理工作时,积极邀请代表参与立法项目调研、起草、论证、审议和评估等活动,认真研究吸收代表意见。如,刑法修正案(九)增加了“袭警罪”、删去了收买被拐卖妇女儿童免除刑事责任的条款。在修改大气污染防治法、起草反家庭暴力法草案,以及起草中国公民收养子女登记办法等法规修订草案时,充分考虑了代表的意见建议。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结合办理相关建议,分别出台了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完善司法责任制的若干意见。其他有关方面在司法体制改革实践中,结合建议内容,推动出台了完善法律援助制度、保障律师执业权利、改革法院立案登记制度等规定,开展查办和预防损害群众利益、惠农扶贫领域职务犯罪专项工作,努力维护人民群众合法权益。中组部、中编办、国家局等单位,在加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推动城市执法体制和制度改革等工作中,充分考虑吸收代表意见,完善了相关工作制度。

加强调研工作的意见和建议篇6

一、五年来所作的主要工作

过去的五年,是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推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五年。面对我省进入城乡统筹融合发展的新阶段、新形势、新任务,我们作为本届省人大新设立的专门委员会,坚持解放思想、开拓进取,依照法定职责,大力加强法制建设,着力推进高效生态现代农业和农村各项事业发展,各方面工作都取得了新的进展。

(一)农业立法工作进一步加强。五年来,委员会加强和改进农业与农村方面地方立法工作,初审和直接提请了农业机械化促进、水利工程安全管理、河道管理、动物防疫、农作物病虫害防治、松材线虫病防治、湿地管理等7项地方性法规。同时,对全国人大常委会及农委下发的农业技术推广法、种子法、森林法等法律草案提出了修改意见。在做好地方立法过程中,注意突出重点、改进方法,着力提高立法质量。

一是抓住制约现代农业发展的突出问题开展立法。农业机械化是农业现代化的物质基础和重要内容。在执法检查的基础上,委员会针对农业机械化推进中存在的财政保障不足、农机库房用地困难、农机和农艺融合不够紧密、社会化服务水平总体不高等问题,在审议浙江省农业机械化促进条例草案时,提出了具体意见,在省人大常委会二审时被采纳。加强水利工程安全管理和河道管理是依法治水的重要内容,委员会在条例草案初审中,提出了明确职责,落实责任,完善管理体制,加大违法行为处罚力度等意见。这两个条例实施后,对促进依法行政,全面提升防汛抗旱减灾综合能力发挥了很好的作用。松材线虫病防治、农作物病虫害防治对我省农业生产和生态建设意义重大,在初审相关的两个条例草案时,注重从实际出发,总结各地实践经验,力求法规管用。特别是在初审农作物病虫害防治条例草案时,对设立农药经营许可制度、废弃农药和过期农药及农药废弃包装物回收处置、农作物病虫害专业化统防统治等方面提出了建设性的意见,增强了条例的前瞻性和可操作性,审议通过的条例在全省各地得到较好实施。

二是坚持“立、改、废”并重。每年在保障完成常委会立法计划的同时,对照上位法,认真开展涉农的法规清理工作,确保地方性法规与国家上位法的统一。2009年对省人大常委会制定的15件涉农的地方性法规开展了规范清理;2011年又对照国家行政强制法对19件涉农的地方性法规进行了清理。省人大常委会经过审议,及时对有关法规予以修改和废止。同时,加强对地方性法规政府配套细则制订工作的监督,做好政府规章备案审查工作,督促省有关部门加快制定相关的配套细则、规章和技术规范等,进一步完善“三农”法律体系。

三是适应形势的变化,不断完善立法工作机制,推进立法科学化、民主化。坚持行之有效的工作制度,继续实行部分法规草案由委员会直接提请的方式,组建起草班子,公开征求意见,做好法规草案的起草和初审工作。如委员会在起草《浙江省动物防疫条例(草案)》时,邀请专家学者、实际工作者和人大代表共同组成起草小组,参与立法调研、法规起草,科学论证,数易其稿。结合浙江实际,对各级政府和有关部门职责、动物疫病可追溯管理、病死动物和病死动物产品无害化处理、动物及动物产品流通防疫监管等作了规定,增强了条例的针对性和可操作性。

(二)监督工作实效不断增强。本届以来,省人大常委会深入贯彻监督法,改进和加强监督工作,推出一系列创新举措。委员会围绕主题主线,协助常委会认真做好农业与农村方面11项重点监督事项的组织实施工作。在工作中,注重实践探索,不断开拓创新。拓宽民主渠道,扩大代表对委员会工作的参与;强化专题调研,提高审议质量;综合运用多种监督形式,增强监督的有效性;抓好常委会审议意见整改情况的跟踪落实,推动问题的解决。

一是始终把推动农业法律法规的贯彻实施摆到突出位置。先后对农业法、农业机械化促进法、农产品质量安全法和浙江省水资源管理条例等法律法规实施情况进行了检查或调研,配合全国人大开展了农业法、农村土地承包法、农村土地承包经营纠纷调解仲裁法、农民专业合作社法、农业技术推广法、种子法等执法检查。2009年省人大常委会在全省范围开展了农业法及相关法律法规贯彻实施情况的检查,委员会精心组织,深入调研,确定将财政支农投入、耕地保护、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和低收入群众增收致富情况等四个方面作为检点。在执法检查的基础上,起草专题报告,提请常委会审议。2010年又针对省政府就常委会审议意见落实情况进行跟踪检查。在此基础上,常委会首次进行了满意度测评。通过连续的检查,对农业法律法规的贯彻实施起到很好的推动作用。省政府高度重视整改工作,先后出台了规范财政支农资金管理、加强农村土地综合整治、耕地质量管理和新一轮扶贫发展规划等一系列规章政策。到2012年底,全省85个农业县(市、区)共有1213个乡镇建成集农技推广、动植物疫病防控、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为一体的社会化服务体系。特别是审议意见中提出的富春江库区农防工程建设及维护困难的问题,省政府主要领导进行实地调研,决定将其列入库区及移民安置区基础设施建设规划的“强塘”工程建设计划,提高省补助标准,省财政增加投入1.7亿元,加快了这项农防工程建设。

二是紧扣农业发展方式转变这一主线,着力推动高效生态现代农业发展。发展现代农业是保障粮食和主要农产品有效供给,确保粮食安全和主要农产品质量的根本出路。2010年省委作出加快建设粮食功能区、现代农业园区建设(以下简称农业“两区”建设)的战略决策。这些年来,我们紧紧围绕农业“两区”建设,就保障粮食和主要农产品的有效供给、菜篮子工程建设、种子种苗工程建设、农产品市场价格和农产品质量安全等方面连续开展调研,听取政府专项汇报,在加强领导、落实责任,加大财政扶持力度,加快市场经营主体培育,推进农业标准化、规模化生产,健全农业公共服务体系建设,不断提高农业“两区”建设的规模和水平,走出一条既能保证粮食生产能力,又能推动农民增收的具有浙江特色的农业现代化道路等方面提出意见建议,推动政府改进工作。

三是着眼农村社会管理创新,推动农村各项事业发展。在新形势下,农村各项事业要发展,离不开社会管理创新。在监督工作中,我们根据中央、省委的决策部署,将农村教育工作、农村集体资产和村级财务管理、农村土地承包经营纠纷调解仲裁情况、水资源管理、生态公益林建设等纳入监督事项,积极开展工作监督。加强农村集体资产和村级财务管理,既是发展农村集体经济的必然要求,也是农村创新社会管理的重要内容。为协助常委会做好听取和审议省政府专项工作报告,由常委会及委员会领导带队的调研组,深入基层、深入乡村,总结经验、解剖麻雀,形成了内容详实的调研报告,提出了加强农村集体资产管理的领导、加快农村集体经济发展、加强管理制度建设、加强管理机构和队伍建设、加快相关地方立法工作等建议意见。省政府高度重视省人大常委会审议意见的整改落实工作,出台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农村集体资金资产资源管理工作的意见》,进一步加大工作力度,全面加强农村集体“三资”管理,推进了农村社会管理创新和基层民主健康有序发展。

(三)为代表履职服务的水平不断提高。本届省人大常委会高度重视代表工作,作出相关决定,加大工作力度。我们认真贯彻修改后的代表法,坚持行之有效的联系代表的做法,认真审议代表议案,督办代表重点建议,为代表履职搞好服务。省十一届人民代表大会各次会议主席团交付委员会审议的代表议案共有13件。对这些议案,我们都作了充分的调查研究,主动征求领衔代表意见,在此基础上,委员会进行了认真的审议,提出议案审议结果的报告。目前,代表议案提议制定的4件地方性法规已由省人大常委会会议审议通过,8件法规列入省人大常委会历年立法计划二类项目。本届内由委员会重点督办的代表建议有3件。对这些建议,我们都制订了工作方案,把督办代表建议与委员会的立法、监督工作紧密结合起来,邀请领衔代表参加执法检查、调研活动,召开建议办理会,与建议承办单位面对面沟通,代表们对办理结果都表示满意。通过议案审议、重点建议的督办工作,为代表履职创造了条件,同时也提升了委员会工作的质量与水平。

(四)委员会的自身建设得到加强。五年来,为适应形势发展的要求,十分注重加强自身建设,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不断提升委员会履职能力和水平。一是切实加强理论学习。深入学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学习中央和省委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加强宏观调控一系列决策部署,树立大局意识、责任意识,增强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做好工作的自觉性。我们组织举办了省人大第63期干部培训班,召开了16个涉农法律法规宣传贯彻座谈会,加大涉农法律法规宣传力度,推动国家强农惠农政策和措施的贯彻落实。二是不断完善委员会的各项制度。坚持民主集中制原则,重大问题集体研究决定。同时,注重发挥委员会整体作用,明确责任、落实分工、规范流程,积极探索创新,综合运用多种监督形式,增强监督的实效,保障工作有序开展。深入开展创建学习型组织、“创先争优”等实践活动,切实转变作风,深入基层,深入实际,搞好调查研究,增强工作合力,提高工作绩效。三是加强与市县人大农业与农村委员会的工作联系和交流,密切与农口的各级人大代表的联系,通过召开座谈会、上下配合开展调研、业务交流培训等方式,形成合力,推进立法、监督、调研等工作顺利进行,共同推进我省人大农业与农村工作。

二、几点体会

回顾五年来的工作,我们深切感到,围绕中心,服务大局,依法履职,是做好人大“三农”工作的必然要求。我们认真贯彻历年中央、省委对“三农”工作的决策部署,紧贴我省实际,突出重点,精心选题,开展工作。在工作实践中,有以下几点体会。

(一)着力维护广大农民群众的合法权益,是做好人大“三农”工作的基本要求。“三农”工作是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农民群众是我国的最大群体,也是弱势群体。随着工业化、城镇化不断推进,农民群众利益面临巨大挑战,如农村土地征用中补偿不到位;粮食生产成本上涨过快,种粮效益仍然偏低;城乡公共服务不均衡等问题日益凸现。人大工作要坚持以人为本,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归宿,作为人大农委要更加关注民生、关心农业、关爱农民。我们开展立法、监督工作时,充分考虑广大农村的实际,反映农民群众的意愿。这些年来,委员会进行了农村土地承包法执法检查以及开展农村集体资产和村级财务管理、农村义务教育、低收入群众增收致富情况监督,提出建议,推动政府改进工作,较好地维护了广大农民的政治、经济、文化权益,推进了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衡化发展。

(二)积极推动“三农”领域突出问题的解决,是做好人大农委工作的着力点。求实效是本届人大常委会五年工作总体要求,委员会在具体工作中始终坚持和认真贯彻这一总体要求。我们不断改进监督方式和方法,对事关全局的重大问题认真抓、反复抓,把执法检查与完善地方立法结合起来,加强审议意见整改落实情况的跟踪监督,力求取得实效。保障粮食和主要农产品有效供给,是“保增长、保民生、保稳定”的一项重要工作。近年来,我们根据不同时期的情况变化,结合农业法和食品安全法执法检查、农业增产和农民增收问题的审议以及菜篮子工程建设情况调研等工作,多次听取了省有关部门专题汇报,就加强粮食、农产品生产、流通以及市场价格监管等方面提出意见,省政府及有关部门都作了认真研究,采取了一系列有效措施,保持了我省市场供应和物价的总体稳定。实行公益林生态补偿制度是对林区和林农进行经济补偿最直接、最有效的途径。据有关部门统计,全省公益林补偿资金发放至1.8万余个村级集体经济组织、231个国有单位、103万个人帐户,使公益林建设成为惠民最广的生态工程、民生工程。在委员会深入调研的基础上,常委会通过听取和审议我省公益林建设情况报告,形成审议意见,特别是对加大公共财政投入力度,建立公益林补偿稳定增长机制方面提出的建议意见,充分反映了广大山区、半山区干部群众的心声,也得到省政府的重视,整改工作正在抓紧落实之中。

(三)充分发挥广大代表特别是农口代表的作用,是做好人大农委工作的重要基础。代表是人民代表大会的主体,特别是来自农村一线的代表,对农民的意愿最了解,对基层的情况最熟悉,是我们做好“三农”工作的动力和源泉。换届以来,我们坚持和创新联系代表制度,拓宽民主渠道,采取走出去、请进来的方式,密切与代表的联系,扩大代表对委员会工作的参与。委员会各项工作开展,注重深入基层、深入实际,主动听取基层人大代表的意见,广泛地了解民意、集中民智,掌握真实的第一手材料。同时,注重发挥省人大农业与农村专业代表小组的作用,把审议代表议案、督办代表建议等与委员会立法、监督和调研紧密结合起来,邀请代表一起视察、检查、调研,以更好地发挥人大代表的主体作用。

(四)围绕“三农”工作开展调查研究,是提高委员会履职水平的有效途径。当前“三农”工作面临的新情况、新问题层出不穷,要做好委员会的工作,务求实效,必须坚持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大兴调查研究之风,不断提高调查研究的质量和水平。五年来,我们除了扎实做好立法、监督等工作的调研外,连续五年开展了主任会议成员课题专题调研,每年选取农村改革与发展中亟待解决的一个问题,深入进行调研。注意总结基层的实践经验,尊重群众的首创精神,反映广大农民群众的诉求,破解体制机制的难题。敢于讲真话,勇于摆问题,既提出问题,又提出解决问题的建议,增强了调研工作的实效性。如2011年,委员会开展的“菜篮子”工程建设情况调研,我们深入基层、实地调研,问计于民,总结经验,发现问题,剖析原因,提出建议,形成调研报告在省人大常委会研究室《调查与研究》上刊发,赵洪祝、夏宝龙两位领导先后作了重要批示;省政府办公厅《政务工作交流》第147期对该调研报告全文刊载,要求各市、县长阅研,调研成果得到各级广泛重视。

三、今后工作建议

过去的五年,委员会做了大量工作,取得了一些成绩。但与宪法和法律的要求、与“三农”发展和人民群众的要求相比还有不少差距,需要在今后的工作中加以改进、完善和提高。党的十明确提出:城乡发展一体化是解决“三农”问题的根本途径。今后一个时期,农村改革和发展的任务依然艰巨,人大农业与农村工作责任重大。为此,对于今后五年工作提几点意见,供新一届人大农业与农村委员会参考。

(一)关于地方立法工作。要根据形势发展的要求,进一步重视“三农”方面的立法工作。坚持科学立法、民主立法,坚持“立、改、废”相结合,完善立法工作机制,加强部门之间协作沟通,广泛征求意见,拓宽渠道,集中智慧,提高农业与农村方面地方立法质量的同时,在立法的选题上,更加注重专项性、区域性、创制性方面的立法,具体立法项目上拟将《浙江省水文管理条例》、《浙江省农产品质量安全管理条例》、《浙江省森林公园管理条例》、《浙江省农村集体资产管理条例》等列入省人大常委会立法计划,并积极做好农业农村股份合作方面的立法前期准备工作,确保这些法规早日颁布实施,为我省“三农”发展提供法制保障。

加强调研工作的意见和建议篇7

    

    人大常委会审议意见能否得到较好落实,直接影响着人大监督工作的效能,关系到地方国家权力机关职能作用的有效发挥。抓好审议意见的办理落实是增强监督实效的关键环节,是人大常委会依法行使职权的必要措施,更是维护宪法和法律尊严的必然要求。

    一、审议意见的性质和法律效力

(一)审议意见具有显著的自身特性。一是一致性。在常委会会议上 ,每个组成人员都有发表自己各种观点的权利 ,但并非所有发言都可以作为审议意见 ,只有那些合法合理、科学客观、切实可行,并且能够代表大多数组成人员意志的才能被吸纳为常委会审议意见。二是针对性。审议意见是审议同级政府和两院的专项工作报告,计划、预算执行情况和审计工作报告以及执法检查报告时所提出的意见、建议,不是对公民和法人,更不是针对各级政府和两院。三是准确性。审议意见在概括事实和指出问题时,必须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则,全面、准确地反映工作实际情况,各种表述要符合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相关法律以及行文规范。四是时效性。审议意见审议的工作多为需要一段时间核实才能显现成果,因此一些地方人大常委会在人大常委会议事规则中明确要求“一府两院”在2个月内将落实方案进度的情况以书面形式报人大常委会,6个月内落实完毕并在常委会上作出书面汇报,对一些涉及经济社会发展的,无法短期内落实完毕的审议意见,可以延迟处理,但要制定落实计划按期办理。五是可操作性。审议意见所提出具体的目标、指向、要求和量化指标等,“一府两院”在当前的条件下能够落实或通过努力能够落实的;尽量不出现无法完成或无法准确完成的建议、意见,如“提高认识”、“加强领导”论述重大意义等具有“官八股”色彩的文字。

(二)审议意见具有较强的权威性。审议意见是人大常委会组成人员听取和审议“一府两院”专项工作报告,计划、预算执行情况和审计工作报告以及执法检查报告时所发表意见、建议的高度概括而成的书面综合意见,是“一府两院”抓整改落实工作的重要依据,它是常委会会议成果的载体,是人大常委会集体意志的体现。一是审议意见不同于调研报告。调研报告包括基本情况、存在问题、原因分析和提出建议,体例较为完整;而审议意见是对常委会审议“一府两院”工作报告中存在的突出问题需要改进而提出的具体整改意见,内容相当于调研报告的建议部分,但其效力高于调研报告。二是审议意见不同于审议发言。审议意见是提炼综合了绝大多数组成人员从各自专业角度出发对所审议议题提出的个人建议,其效力高于代表建议、批评和意见,低于常委会的决定、决议。三是审议意见不同于一般议事。常委会审议工作通常坚持民主集中制原则,遵循一定的程序,经过归纳汇总,认真分析,去伪存真,求同存异,并形成的代表人大常委会集体意见的书面文件,具有较强的权威性。由此可见,审议意见是人大常委会会议在听取和审议“一府两院”工作报告和常委会执法检查报告后,对不作决议、决定而又要求“一府两院”在工作中加以改进并限期落实的意见,是常委会组成人员直接参与国家事务管理的重要形式,是人大常委会集体行权、议决事项的重要载体。

(三)审议意见具有鲜明的强制性。《监督法》第十四条、二十条、二十七条规定,各级人大常委会听取和审议“一府两院”工作报告和执法检查报告,常委会组成人员的审议意见交由“一府两院”研究处理,“一府两院”将研究处理情况送交常委会有关工作机构征求意见后向人大常委会提出书面报告;常委会认为必要时组织跟踪检查;“审议意见”及研究处理情况,要向本级人大代表通报并向社会公布。这表明,审议意见已作为常委会意志的一种独立的法律形态写入监督法,明确了审议意见的法律效力。一是具有明确的地位。它是指各级人大常委会对“一府两院”工作实施监督,审议其工作报告时,用于表达常委会组成人员的意志,评价并督促“一府两院”改进工作,促进其依法行政、公正司法的一种书面建议、批评和意见,体现人大常委会监督方向,在提高人大常委会审议质量,强化监督效能,督促“一府两院” 工作,推动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促进民主法制建设方面有着不可替代的地位和作用。二是具有明确的执行力。“审议意见”不是可交办可不交办的问题,人大必须向“一府两院”交办人大常委会组成人员的审议意见,作为其改进工作的有力依据。三是具有明确的约束力。由于常委会审议的“一府两院”工作多是关系本行政区域内社会、经济、民生等发展的重要事项,审议意见能否得到“一府两院”的重视和落实,对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因此,《监督法》明确规定“一府两院”对“审议意见”不仅是需要“研究处理”,而且必须将“研究处理情况”向人大常委会提出“书面报告”,赋予了审议意见较强的约束力。

    二、审议意见落实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当前,由于思想认识不到位、工作不规范、机制不健全等原因,造成审议意见的形成、交办、督办和落实过程中,仍存在一些不足,审议意见办理落实效果不够好,导致人大刚性监督明显缺乏。

    (一)思想认识还不够到位。一是人大常委会自身思想认识不够高。有的常委会组成人员存在怕对方反感、怕影响关系、怕人家说越权,是“找茬子”“添乱子”的思想,在审议工作时,不敢大胆提意见建议;有的在督办审议意见时,信心不足,畏难情绪重,不敢大胆行使监督权,跟踪督办力度不够、刚性不足,对落实不力的单位和部门,缺乏刚性监督措施,造成有些审议意见有始无终,降低了人大常委会在社会上的影响和威信。二是承办单位对审议意见的法律地位、效力认识不足。有的认为人大常委会审议通过的决议决定对“一府两院”才具有法律上的约束力,而审议意见一般只在程序上对“一府两院”有强制力,对实际工作不具强制力和约束力,导致落实时常存在空口承诺或敷衍了事等现象;有的到落实期限后,反馈的审议意见落实情况也仅是书面报告,没有实实在在地落实成果,没有认识到人大监督区别于其他监督的法律刚性。

    (二)审议质量还不够高。一是会前调研不够深入,审议发言针对性不强。有的常委会组成人员在会前调查不够深入细致,审议发言准备不充分,且仅限于依照“一府两院”报告发表意见,针对性不够强、重点不够突出、可操作性不强,导致审议的深度不够,形成的部分审议意见缺乏真正能够促使“一府两院”加强和改进工作、解决实际困难和问题的“药方”。二是态度不够端正,审议发言深度不够。审议过程中,有的常委会组成人员怕因发言而得罪人,专说好话、空话和套话,提出问题避重就轻,提的批评、意见和建议如蜻蜓点水,又大都是弹性措施;有的发言内容表述不够严谨、规范、具体,尤其缺少明确的要求和量化的指标;有的发言只赞不议、自审自议,造成审议意见言之无物,质量较差。例如,在审议意见中提出“解决人员编制或经费”的建议,这种建议是存在问题的共性而非个性,往往难以引起“一府两院”及有关部门的重视,也难以具体操作。三是组成人员结构失衡,审议能力不够高。由于受常委会组成人员所从事行业和掌握知识面的限制,审议中往往存在业务不够熟悉,抓不住重点要害等问题,导致审议专业性和务实性不够,甚至说外行话。

    (三)审议意见的形成还不够规范。审议意见的形成程序决定审议意见的地位和作用。《监督法》对常委会的决定、决议以及人大代表的批评、建议和意见都有明确规定,而对人大常委会审议意见及其形成程序却没有明确规定。这就使某些具体工作环节存在随意性,影响了审议意见的法定性和权威性。有的常委会专门委员会没有对组成人员的审议发言进行充分的梳理、归纳,只重视会议主持人的意见要求,或以常委会领导的意见为最终审议意见,忽视或轻视其他组成人员的审议发言;有的为图省事方便,直接将人大的视察调研报告和执法检查报告全文照搬,作为审议意见转送反馈;有的审议意见求大求全, “提高思想认识”“强化组织领导”“提供人力、物力和财力保障”之类大而空言词见诸其中,一定程度上削弱了审议意见应有的效用;有的审议意见初稿全由人大办秘书或工作人员撰写,由于对有关情况不了解、不熟悉,抓不住要点,找不准问题,草拟的审议意见与实际工作相去甚远;有的形成审议意见后,既没有再征求常委会组成人员意见,也没有经主任会议讨论研究,缺乏法律约束力,有悖于人大常委会议事应遵循的民主集中制这一首要原则。

    (四)审议意见反馈转送不及时。大多数地方人大常委会在常委会会议后到形成书面审议意见发送“一府两院”的时间都存在过长、拖沓的问题;有的甚至数周内才草拟出初稿,等到提交主任会研究审定,以常委会正式文件转送反馈“一府两院”时,已错过落实的最佳时段,审议意见的效能必然大打折扣,所审议的工作只能是“虎头蛇尾”,解决不了实际问题。

    (五)审议意见的落实效果不够好。《监督法》规定“一府两院”在规定时限内要将审议意见落实情况以书面形式在常委会上作专题汇报。但从实践看,审议意见的落实工作却存在诸多问题。有的存在“以文应答”“文不对题”现象;有的到最后落实期限了,才查找审议意见对着写报告,“闭门造车”,应付交差;有的对审议意见中提出的问题避而不谈,置若罔闻,甚至对一些明显能够办到的意见也没有落实;有的只是提出下一步的工作计划和打算,并没有按意见整改工作等等,审议意见的监督效力未能完全显现。

(六)审议意见的督办机制还不够健全。《监督法》只是对审议意见的处理做出了程序性规定,而没有对处理办法和结果、奖惩办法作出具体的约束性规定,各地对审议意见的处理办法不一,缺乏规范性、系统性监督机制。在工作中,有的地方人大在交办审议意见后,缺乏对执行机关的办理落实方案、实际举措、落实进度等进行全过程实时监督,只是电话过问,审查书面报告,缺少强有力的监督措施和创新性举措,结果造成审议意见的出台与落实脱节;有的只要将审议意见转送给“一府两院”就算完成任务,至于落实过程和效果如何,缺少跟踪问效和绩效评价与票决测评机制,甚至于督办工作“听之任之”“无人问津”;有的承办机关不督促不回复,即使回复也是对照审议意见草草撰写办理落实报告答复了事,难见实实在在的落实成果。另外,人大机关至今还没有专门的督查督办的工作机构,也没有指定专人负责这项工作,在一些工作的衔接和联系上还不够严谨细致,督查督办工作不够系统深入,审议意见的监督实效难以充分发挥。

三、强化审议意见办理落实,增强监督的刚性和实效

    人大常委会的审议意见办理落实,是推进人大监督工作、落实监督成果的重要途径。审议意见办理落实质量的好坏,是监督工作成败的关键。如何督促“一府两院”扎实抓好审理意见办理落实工作,提高人大监督工作实效,须在以下几个方面下功夫。

  (一)提高思想认识,强化审议意见的地位。审议意见具有监督性质,其法律地位低于人大决议、决定,但高于代表意见建议,对“一府两院” 工作有一定约束力和强制力,其办理落实质量关系到人大履职行权的效果,更关系到“一府两院”依法行政和公正司法的质量和水平。一是人大常委会组成人员对审议意见的法律效力、重要性要有正确认识。要充分认识审议意见在人大监督工作中的地位和作用,高度重视审议意见的形成反馈与督办落实,不断增强人大监督的实际效果。二是“一府两院”要提高对审议意见重要性的认识。要建立人大与“一府两院”工作对接机制,适时召开人大与“一府两院”工作对接会,举办“一府两院”及其工作部门的业务培训和法制培训,使他们真正了解和掌握人大监督工作的目的、方式、规则和程序,克服人大的审议意见就是走形式、敷衍了事即可,人大监督是“找麻烦”“找茬子”的错误思想认识,增进理解,扩大共识,树立自觉主动接受人大监督的思想观念,认真落实审议意见,积极谋求落实效果。三是人大代表、社会公众要加强对审议意见重要性的认识。《监督法》明确规定,审议意见及办理结果要向代表通报、向社会公开,接受代表和社会监督。这表明人大代表、社会公众同样有权利、有义务,也有职责去监督审议意见是否真正得以贯彻落实,这就要求人大代表和社会公众也要加强对审议意见重要性的认识,积极参与审议意见办理工作的监督,自觉履行好监督职责和义务。

    (二)抓好关键环节,提升审议意见质量。人大常委会的审议意见能否得到有效落实,审议意见质量的高低最为关键。一是抓好培训提高能力。通过开展专题培训、邀请专家学者授课、外出考察等多种形式,组织常委会组成人员学习相关政策法规,增加业务知识,全面提高学习、调研、审议、督办等方面能力。二是做好会前调研。俗话说,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常委会前,相关部门要围绕审议议题,制定详细的调研方案,组织相关委员和代表灵活运用视察、调查、征求意见、执法检查等多种方式开展调研,做到点面结合、优劣结合、上下联动,广泛深入的征求社会各界人士的意见,全面、翔实地掌握第一手资料,并认真归纳汇总、分析研究,形成客观真实、可靠准确的调查报告和审议发言,为常委会审议做好准备。三是规范审议方式。要至少提前2个工作日向常委会组成人员发送相关政策法规文件、工作报告、视察检查报告等,便于常委会组成人员提前研究法律和实情,拟定审议发言提纲,做到审议发言熟悉情况不说外行话、紧扣主题不说题外话、实事求是不说过头话;要实行审议重点发言和侧重发言制度,不求“大而全”,笃求“细且真”,以增加审议深度。

(三)规范审议意见形成程序。法律是人大及其常委会一切工作所必须遵循的行为准则,审议意见的形成不但程序上要合法,而且所提的意见和建议也应该具有法律依据。一是对口整理为宜。要充分发挥专门委员会专业性较强,对所监督联系的工作情况熟悉的优势,围绕常委会组成人员的审议发言来整理,归纳提炼组成人员提出的重要意见和可取见解,特别是会议审议比较集中、形成共识的意见建议必须纳入到审议意见,对不同意见建议要认真分析,求同存异,使审议意见在文理上更加严谨、合规、合法,又能用专业性的语言真实准确地表达和反映常委会全体组成人员的智慧与意志。二是内容规范、重点突出。应综合人大视察调查、执法检查报告中指出的意见建议,尤其要把“一府两院”看到但没想到、能办不办、能禁不禁、需要在工作中引起重视亟待解决的问题,认真研究分析、高度凝炼概括,归纳整理到位,对于要求办理落实的事项、时限应明确,办结的标准要量化,形成具有科学性、建设性、针对性、实践性的审议意见,便于“一府两院”办理落实。三是文件格式要规范。审议意见作为各级人大常委会监督工作中一种重要的法律文书,具有很强的权威性和严肃性,因此它的行文要标准规范。要做到使用专用的文件用纸和文号,届别明确,格式清晰;区别会议纪要,行文的结构、形式和内容参照常委会正式文件,采用公文用语,做到文字平实简洁,语言精炼;引用法律法规、政策性文件,要有出处,原文引用,不可断章取义;正确使用标点符号,不可产生歧义。四是审议意见以主任会议研究确定为宜。审议意见是常委会组成人员对某一议题发表的个人意见,经人大专门委员会综合归纳后,尽管能够代表常委会的意志,但并不是硬性决定某一事项,法律效力要低于决议、决定,如果再将其提交常委会会议表决,就混淆了“议”与“决”的性质,使得决议、决定失去了必要性。人大常委会遵循集体行使职权的原则,非行政首长负责制,作为常委会议的审议意见,应体现集体行使职权的原则。根据主任会议的职权来看,宪法、地方组织法规定主任会议负责处理常委会的重要日常工作。因此,由主任会议研究确定审议意见后转送“一府两院”是合法合规,也是合乎工作实际的。

加强调研工作的意见和建议篇8

强化代表建议意见办理工作。常委会高度重视代表建议意见办理工作,始终坚持以代表建议意见办成率、代表满意率来衡量代表工作成效,确保人民群众的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m监督权落到实处。按照《*市*区人大常委会办理代表建议、批评和意见暂行办法》,对年初人代会期间代表提出的42件建议意见,经过主任会议认真研究,常委会召开了专题交办会,对“一府两院”及其职能部门具体承办单位提出了具体的办理要求和办理时限,明确了承办单位的承办责任和常委会内设机构的督办责任。在承办部门认真办理和常委会有针对性的督办落实下,代表建议意见都得到了较好落实,常委会会议还专题听取和审议了区人民政府关于代表建议、批评和意见办理情况的报告,并邀请了相关代表列席会议,增强办理结果透明度,代表们对代表建议意见的办理工作给予了充分肯定,确保了代表建议意见事事有着落,件件有回音。对常委会8月份开展集中联系代表工作中征集到的51件代表建议、批评和意见,经过两次主任会议研究,常委会在向“一府两院”转交《关于区人大常委会组成人员集中联系代表情况的报告》基础上,决定对常委会认为目前应重点考虑并予以解决的5件代表建议意见、今后应引起职能部门高度关注的9件代表建议意见进行重点督办,目前已经召开了专题交办会,正式交承办部门限期办理。常委会将持续关注代表建议意见落实情况,切实加大督办力度,确保落实。

全力组织好代表视察工作。2009年常委会共组织了4次代表视察,主要涉及消费者权益保护、现代农业发展、社区建设和政府十件惠民实事落实情况等四个方面。组织视察时,扩大了代表参与面,重视发挥各个界别代表的作用,重点吸收基层代表、熟悉相关工作的代表参加视察,并认真征集、转办代表提出的建议意见,有关部门及时反馈了办理结果。按照常委会“将关系群众切身利益、社会高度关注的消费者的合法权益保护工作作为人大工作监督重点”的总体要求,常委会组织了消费者权益保护法视察,在肯定工作的同时,提出了要进一步加大“消法”的宣传力度,增强群众依法维权意识,提升经营者自律守法意识;加强基层维权网络建设,使消费维权工作向基层、向农村延伸;加强对食品、农资及日用品市场的监管力度,严厉打击不法行为;加强部门协调,整合维权资源,形成齐抓共管、密切配合的维权工作态势等意见建议转交区人民政府办理,推动我区消费者权益保护工作的深入开展。

积极开展代表专题调研活动。为增强代表履职积极性,充分发挥代表参政、督政作用,常委会确立了2个调研课题,先后组织15名相关界别的市区两级人大代表开展了代表专题调研活动,并撰写了专题调研报告,为区委、政府提供决策参考。一是开展了城乡规划管理工作情况的专题调研。调研过程中,代表们认为,我区城乡规划工作近年来取得了很大进展,有力地促进了经济社会的稳步发展。针对制约我区城市可持续发展和统筹城乡发展的一些问题,代表们提出要进一步理顺城乡规划管理体制,按照属地管理、提高效率的原则,积极争取市政府理顺城市管理体制,给予*区一定的参与城市规划的职能;切实加强规划编制工作,进一步扩大公众参与程度,在规划决策中广泛听取人大代表、政协委员、专家学者和广大群众的意见建议,提高规划决策的民主化、科学化水平;合理规划生产建设、生活居住、公共设施区域,统筹生产区、商业区、生活区、城市绿地等空间布局,建设一批彰显*历史文化特色、提升城市品位的特色街区和标志性建筑,打造我区的精品工程和城市品牌等方面的建议意见。二是开展了职业教育发展情况的专题调研。针对我区职业教育发展现状,常委会提出了要进一步加强对职业教育资源配置、办学保障等方面的统筹管理;加大职业教育投入,强化职业教育师资队伍建设;正确把握职业教育方向,推进职业教育深入发展等建议意见。

注重提高代表素质。常委会把提高代表素质作为发挥代表作用的基础性工作常抓不懈。在经常性组织代表参加常委会检查、视察、调研活动和坚持邀请代表列席常委会会议的基础上,还注重提高代表的政治理论修养和人大工作能力。一是坚持代表学习经常化。以乡镇、街道为单位,组建代表小组、建立代表小组学习、活动制度,借助村“两委”换届、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契机,认真组织代表小组学习政治理论、法律法规、经济理论以及人大业务知识。常委会通过联系走访代表等活动,及时通报全区重点工作进展情况和人大常委会重要工作安排,保障代表更广泛的知情权。二是邀请市人大领导结合代表法和地方组织法,就人大代表如何履职、如何发挥代表作用开展了2期代表集中培训。特别是近期即将召开的七届人大四次会议前,我们将对所有人大代表开展一次集中培训,这对于我区更好地发挥代表的主体作用,更好地开展全区人大工作,将起到重要的指导和促进作用。

二、扎实履行监督职能,维护和谐发展氛围,支持促进发展显现新成效

积极促进经济健康运行。按照区委提出的坚持率先发展、更好发展、更快发展的目标,常委会就全区经济运行情况,积极深入开展调查研究,围绕全区突出抓好招商引资和项目建设的工作中心,专题审议了关于招商引资工作情况的报告,高度关注重点工业项目进展,为推进“工业立区、项目兴区、和谐稳区、富民强区”战略的实施,提出了有针对性的意见和建议。持续关注计划、预算执行情况,强化了对预算的审查监督,加大对预算执行审计情况的跟踪监督,常委会会议专题审议了预决算执行情况、国民经济运行情况、预算执行审计等有关经济发展方面的专题报告,对预算部分变更的报告进行了审议并做出了相应决定。

高度关注农村改革发展。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使人大代表全面准确地理解和把握精神实质,把代表和群众高度关注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农业产业化经营、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就业、强化农民职业技能教育等工作纳入了监督议题。认真开展了对我区现代农业发展情况的专题视察,提出了要围绕优势产业,大力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培养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提高农民的科技种田水平和劳动致富能力;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注重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率;建立健全项目区后期管理机制,发挥好项目区的典型示范带动作用等意见建议。常委会始终保持对民生问题的高度关注,重点督办了代表们提出的诸如:关于我区应高度关注农村教育问题、应加大对化肥等农资产品销售的监管力度、应加大对农村水利基础设施投入和建设力度、大力抓好旱作农业项目试点等建议意见,努力推进我区农业增产、农民增收、农村稳定。

努力营造良好法治环境。常委会充分发挥职能作用,努力通过卓有成效的工作,推动依法治区和精神文明建设协调发展。开展了涉及道路交通安全法、消费者权益保护法、职业教育法等三部法律贯彻实施情况的检查视察,常委会会议听取和审议了区人民法院关于民商事案件审判情况的报告,实行了涉法涉诉案件定期反馈和督查制度,并结合相关工作,提出了有针对性的意见建议,切实推进法律法规的有力实施,实现依法行政,维护司法公正。常委会检查了“五五”普法决议落实情况,执法检查组针对我区普法工作情况,提出了要加强对各级领导干部、行政执法人员和司法人员等重点对象的普法力度,抓好对青少年学生等特定对象的法制教育;积极探索法制宣传教育工作的长效机制,使法制教育延伸到社会的各个领域、各个层面;加大法制宣传教育经费投入力度等意见建议。

进一步深化干部监督工作。常委会依法履行对拟任人选的审查、任免程序,切实加强任前监督。对拟任人选的基本情况,坚持提前印发给组成人员充分酝酿,努力把群众的满意度、公认度作为任免干部的重要标准,依法行使人事任免权。常委会采取听工作汇报、组织检查调查、开展代表评议,年终报告履职情况等多种措施,切实强化了对依法任命干部的任后监督。一年来,共依法任免国家机关工作人员64人次,接受7名同志辞去区人大常委会委员职务。

三、密切联系与沟通,依法指导基层工作,整体推动全区人大工作取得新进展

主动配合上级人大开展工作。常委会进一步密切与上级人大常委会的联系,积极配合上级人大工作。一年来,自治区人大常委会领导及市人大常委会有关领导先后来我区开展视察、专题调研,内容涉及我区贯彻实施科学技术普及法、科普条例、农产品质量安全法、土地承包法实施办法、道路交通安全法、蒙古语文工作条例情况,社区卫生工作开展情况,检察院规范化建设工作情况,以及走访联系代表、慰问贫困群众等多个方面,常委会都积极配合,认真做好服务工作。常委会还认真组织有关组成人员参加上级人大组织的专题业务培训和考察,推动上级人大工作顺利开展的同时,常委会自身工作水平也得到不断提升。

加强与先进地区人大的工作交流。出席了市人大常委会组织的全市旗县区人大常委会主任座谈会,进行了经验交流和工作探讨。接待了锡林浩特市人大常委会、巴林右旗人大常委会对我区新城区建设和人大工作的学习考察。认真组织赴先进地区学习考察活动,汲取外地人大做好预算审查监督、代表建议办理以及新农村建设、第三产业发展等工作的做法与经验,推进了人大工作创新发展。

依法指导基层人大工作。常委会积极探索和改进与乡镇人大的联系方式,进一步增强与乡镇人大的密切联系,加强区乡联动开展工作。一是制定乡镇人大工作指导意见,为乡镇人大开展好工作指出工作努力方向,并就指导意见落实情况,开展了督查调研工作。二是在组织执法检查、视察、调查活动时,采取上下联动的方式相互配合进行。三是开展乡镇之间的横向交流,组织了人大主席经验交流会和业务培训班。四是坚持邀请人大主席列席常委会会议制度,力求扩大参与面,进一步深化了对乡镇人大主席的业务培训。常委会结合代表建议意见,目前正在研究探索街道人大工作机制,以进一步完善全区人大工作体系,全面推进人大工作协调发展。

四、不断强化自身建设,进一步增强服务发展水平,常委会履职能力得到新提高

坚持区委对人大工作的领导。认真贯彻区委决策部署,牢固树立党的意识和大局意识,把握正确的政治方向,坚持在区委领导下开展人大工作,充分发挥人大党组领导保障和机关党员模范带头作用,把区委的决策部署贯彻落实到人大各项工作之中。坚持重大事项向区委报告制度,及时向区委报告人大工作开展情况,主动争取区委对人大工作的领导和支持以及对人大干部的培养使用。认真贯彻区委的工作部署,在全区经济工作、社会事业、招商引资、扶贫开发等方面发挥了职能作用。较好地完成了区委部署的重点项目专项推进、乡镇联系点、贫困村包扶点工作任务。

着力营造浓厚的学习氛围。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为契机,坚持法律法规、政治理论学习的经常化,以学习促进思想解放、素质提高,不断提升履职能力和议政督政水平。在常委会开展消费者权益保护法视察和道路交通安全法执法检查前,组织相关专家讲解了法律知识,增强了工作针对性,极大的提升了工作效能。

积极倡导深入实际开展调查研究的务实作风。注重结合常委会议题,安排更多的时间深入实际、深入基层、深入群众,了解民情民意,广泛集中民智,以务实的精神和态度,扎实开展工作,增强了常委会审议针对性。加强机关建设,注重对人大干部的教育和培养,增强了机关干部的工作活力,全力为人大代表和人民群众服好务。

加强调研工作的意见和建议篇9

路桥区人大常委会教科文卫工委以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在区人大常委会的正确领导下,通过省、市人大常委会教科文卫工委的精心帮助和指导,依靠全区人大代表,围绕区人大常委会中心工作,着眼大局,服务民生,积极回应群众期盼,切实加大监督力度,较好地履行了职责,进一步推进全区教育、科技、文旅、卫健等事业的发展。

一、注重实效强监督

紧密联系教科文卫工委工作实际,突出党委关心、政府关注、群众关切的事情,聚焦监督重点,选准监督议题,突出精准发力。

1、务实开展执法检查。为有效发挥执法检查“法律巡视”作用,根据常委会的统一部署,对《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进步法》及相关法律法规执行情况开展了检查,在执法检查前,在区人大分管主任带领下,召集区政府有关部门负责人专门赴杭州青山湖科技城、新昌科技园区等开展调研,学习先进,寻找差距,同时走访区科技、发改、经信、卫健等有关部门,通过召开座谈会、实地调研等途径掌握第一手资料,为向区政府提出有针对性的建议和意见奠定基础。经过为期三个月的反复调研和考察,工委牵头形成了《关于检查我区<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进步法>“一法一条例”执行情况的报告》,区五届人大常委会第二十四次会议听取和审议了报告,并提出了意见和建议:一是要注重宣传引导,多形式、多渠道地开展科技进步法及相关法律法规的宣传和教育,普及科技知识,营造浓厚氛围,自觉依靠科技创新优化经济结构、转变经济增长方式。要加大对企业技术创新活动支持力度,鼓励企业建立技术中心,引导更多社会资本参与科技投入。二是要注重资源整合,加快建立“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充分发挥政府在产学研中的引导和协调作用,帮助企业与高校、科研院所合作建立创新载体,争取更多研发机构或科创平台在我区落户。持续加大对科技型中小企业的扶持,着重加强对科技型中小企业的用地保障和金融支持,破解企业生存发展难题。加强知识产权保护,切实保护科技创新,坚决打击侵权行为。三是要注重引才育才,要不断完善和落实人才引进、培养和使用的各项政策措施,建立健全科技人才评价和激励机制,加强实用型人才引进、培养力度,提升职业教育办学质量。要进一步研究和解决留住人才的有效措施,妥善解决科技人才在住房、子女教育方面的实际困难,确保科技人才引进来,用得好,留得住。四是要注重平台建设,重视科技孵化器、产业创新服务综合体等建设,以平台建设推进产业升级,振兴实体经济。找准影响法律实施的“关键几条”,督促政府相关部门改进工作、发挥作用。该《报告》以路人大审【2019】1号文件下发,引起了区委区政府的高度重视。区政府及相关部门狠抓执法检查意见的落地见效,出台了《路桥区国家高新技术企业“亩产效益”综合评价操作规程(试行)》和《关于加快“科技新长征”推动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政策意见》,全年新增省高成长科技型中小企业24家,市级高新技术企业研发中心20家,新增21家国家高新技术企业,81家省级科技型中小企业;创新平台搭建、科技人才引育、产学研合作等都取得了新成效,机电产业创新服务综合体成功列入省级创建名单,获得省级财政补贴2000万元。

2、持续跟踪审议意见。2018年6月,常委会听取和审议了区政府关于文化体育工作情况的专项工作报告,并作出了审议意见。根据审议意见要求,教科文卫工委主动和区政府及相关部门对接,逐项跟踪监督,狠抓落实。通过区政府及相关部门的认真整改,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是面对机构改革后文化和旅游整合后的新形势,如何有效提升工作效率,取得“1+1>2”的效果,如何有效发挥农村文化礼堂的作用,以及如何以图书馆为阵地,有效营造全民读书的氛围等都需要进一步加强和完善。为此,在分管主任带领下,工委通过深入调研,以进一步落实常委会审议意见为契机,督促区政府相关部门,一是要切实把文化和旅游结合起来,挖掘路桥历史文化街区等文化内涵,发展旅游产业;二是要加强组织引导,结合农村实际,开展各种文化活动,切实提高农村文化礼堂的使用率;三是拓展图书馆功能,以农村文化礼堂为阵地,设立“24小时图书馆”,建“和合书吧”,营造读书氛围,丰富我区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

3、督促社发事业进步。区社发集团成立后,充分发挥其体制机制灵活等优势,积极扛起社会事业发展的大责,承担了教育、文化、卫生事业等基础设施的建设和运营。为了对国有企业进行更好的监督,教科文卫工委主动担责,开展相关工作调研,通过实地走访、召开座谈会等途径了解社发集团的运行情况,并就有关问题进行跟踪监督,区人大主任会议专门安排听取区社发集团工作汇报。区社发集团成立于2017年,注册资金1亿元,下设教育投资、医疗健康、科技发展、文体事业等15家子公司,在建项目20个,涉及资金20多亿元。在听取汇报后,对社发集团的经营管理等提出了有针对性的意见:一是要把体制、机制建设摆在首要位置,在“灵活”经营的同时,尤其要加强廉政建设,要打造“清廉国企”,经得起巡察;二是要加强人才队伍建设,教育、卫生、科技等各公司都要全力引进优秀人才,以专业人才支撑事业发展,区级各部门要在人才引进上予以支持;三是要追求经营效益,要特别注重项目的可持续性和发展潜力,以良好的效益为区政府分忧。

二、代表建议强落实

重视代表建议和议案的办理和落实,以代表联络站为活动场地,多次组织代表开展活动,听取意见,研究解决实际问题。

1、落实学前教育行动计划。由常委会分管主任领衔,教科文卫工委牵头,负责组织有关代表通过集中视察、上门督办等形式,围绕“关于有效落实发展学前教育行动计划的建议”这一重点督办件开展督办工作,结合省、市、区三级联动的《浙江省学前教育条例》执法检查,我们专门制订实施方案,分组开展实地检查,按照相关要求,重点查找《条例》实施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和薄弱环节,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多层面强化学前教育部署,多渠道扩大学前教育资源,多角度探索发展模式,多方面健全运行机制”的“四多”工作建议。经过多次与有关部门沟通协调,区政府探索实行教育部门和社发集团“双公办”办园体制,制定了《路桥区城镇小区配套幼儿园治理工作实施方案》,扎实开展城镇小区配套园治理工作,将部分小区配套幼儿园委托区社发集团办成普惠性公办幼儿园,并试行幼儿教师报备员额制。全年新建公办幼儿园7所,新增省一级幼儿园1所,省二级幼儿园3所,普惠性幼儿园7所。同时启动农村幼儿园改造提升工程,制定了《路桥区农村幼儿园补短提升工程方案》,并积极组织实施。

2、助推民生实事项目落地见效。根据常委会的统一安排,在全年的市区两级民生实事项目中,教科文卫线负责对医疗卫生、基础教育、文旅事业方面民生实事项目开展监督,我们通过组织开展明察暗访、集中视察、座谈调研等多种形式,收集代表意见建议,督促政府把实事办实、好事办好。一是全面完成60岁以上老人免费接种流感疫苗和45—70岁低保人群胃癌免费筛查工作,有效保障群众健康。二是加强基础教育,督促区政府有关部门根据区域产业布局、城镇化进程,优化校网布局,全年安排重大教育建设项目16个,其中北大飞龙湖学校建设工程有序推进;路桥三中、新桥小学扩建项目完工,檀香府幼儿园、星光耀幼儿园、路南街道中心幼儿园新建项目完工;安宝小学拆建工程开工建设。三是支持文旅惠民,督促并支持9个重点村建设一流的农村文化礼堂,金清图书分馆新馆建成运行,新建螺洋、新桥2个“和合书吧”,开展双百惠民”艺体启蒙公益培训活动,共有102家农村文化礼堂参与,受益人数四万多。

3、跟踪监督基层卫生设施改造。自常委会对全区基层卫生工作情况进行专题询问后,针对代表反映强烈的基层卫生设施方面存在的短板问题,工委持续关注镇(街道)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基础设施的改造和建设,上半年专门开展调研,并召集基层代表座谈,广泛听取意见,力促区政府出资3000万元,分年度专门用于改造提升基层卫生设施,今年,路桥、路北、螺洋、桐屿、峰江、新桥等地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卫生院)条件得到了明显改善。

三、中心工作强配合

在认真做好教科文卫领域各项工作的同时,把常委会中心工作当作份内事,在分管主任带领下,深入基层、深入实际、积极作为,为常委会各项工作的圆满完成贡献力量。

1、协助市人大开展调研。先后配合市人大开展医共体工作和残疾人医疗保障情况调研,并就医共体建设中的绩效考核、岗位职责、体系形成等方面提出意见建议;对残疾人医疗保障方面,我们着力推广路桥区第三人民医院的经验,对残疾人就医后医疗费用自负部分由慈善机构和医院方面给予全额报销,有效解决了残疾人看病就医的后顾之忧。

2、主动参与工作评议。根据常委会统一安排,我们主动参与到对区商务局的工作评议中,通过实地走访,组织召开各方面人士参加的座谈会等途径,广泛听取意见,提出了进一步关注外向型小微企业发展,加大商贸业支持力度,鼓励更多企业走向展会等意见建议,促进商务部门改进工作作风、提高工作效率、规范服务质量。

3、积极参加专门调研和专题询问。今年,常委会安排对公安派出所工作进行专门调研,我们在分管主任带领下,通过到派出所实地走访,召开各方面人士参加的座谈会等途径,给基层派出所把脉,查摆问题,提出建议,促进基层派出所在规范执法行为、基层基础建设以及人员队伍管理等方面再上新台阶。此外还对“城市美丽行动”工作开展专题询问、开展“污水零直排区”创建工作情况调研、对小微企业园工作专题询问意见落实情况开展“回头看”等,围绕常委会确定的各项工作而竭尽全力。

四、自身建设强提高

深入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通过集体集中学、个人自己学、网络专题学等多种方式,通读“两书一章”,在学懂、弄通、做实上下功夫,不断增强工委同志对初心使命的情感认同、思想认同和价值认同,从而把思想认识转化为实际工作。工委还积极参加各级人大组织的集中学习培训活动,先后赴南京、广州参加专题培训,同时还积极参加了区委组织的“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理论进修班”和生态文明建设专题培训班的集中学习培训,积极撰写体会文章,增强以新时代社会主义思想引领人大工作的自觉性,推动工作能力提升。同时,以“三服务”“两抓”年、“三百三联”等活动为载体,协助常委会主任和分管主任积极深入村居和企业蹲点调研,全面了解村情民意和企业发展状况,梳理汇总各类意见建议,帮助解决实际问题。注重与基层代表的联系,调动基层代表参与相关活动的积极性和主动性;组织新成立的社会建设专门委员会成员开展活动,发挥他们作用,开展各类重点视察、调研、检查活动,形成了上下联动、合力推进的工作局面。

2020年工作安排

2020年是我国实现第一个百年目标,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收官之年。教科文卫工委将围绕区人大常委会工作中心,全面、持续、深入地学习贯彻关于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重要思想,以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四中全会精神为指导,以打造“重要窗口”为目标,进一步提高政治站位,找准职责定位,把握工作方位,全面依法高效履职,在落实省委21号文件,推进路桥“两个高水平”标杆区建设中展现新担当,实现新作为。联系本工委实际,重点抓好以下几方面工作:

1、监督工作

注重人大监督的规范性、程序性、实效性,同时加强监督的连续性,对于事关全局而又一时难以解决的问题要连续监督、集中精力、啃硬骨头,强化督查落实和协调推动。监督的重点内容为两项,一是对2019年《科学技术进步法》及相关法律法规执法检查中发现的有关问题的落实情况进行“回头看”,做到紧抓不放,一抓到底,有效解决;二是紧盯区人代会通过的全年民生实事,对涉及本工委联系部门的事项和常委会交代的其他实事事项逐项跟踪,全程督促,助推区政府及有关部门保质保量圆满完成人代会确定的各项民生实事;三是切实抓好省市人大关于疫情防控“两个决定”执行情况的监督检查,助推疫情防控常态化和长效机制的形成。

2、专题询问

根据路桥学前教育工作较为薄弱的现状,选择全区学前教育工作开展情况进行专题询问,在询问过程中,按照前期准备、沟通协调、问答规则、跟踪问责、新闻宣传、机制建设等环节严格把关,通过询问、质询、特定问题调查、备案审查等积极回应社会关切,增强询问工作的针对性、互动性、实效性,通过专题询问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推进全区学前教育工作的整体提升。同时主动配合好市人大常委会公共卫生服务专题询问工作,以此为契机找准路桥公共卫生领域存在的问题,有针对性的提出解决办法,推动全区公共卫生工作上水平。

3、调查研究

积极配合上级人大做好有关方面的视察调研和检查工作,结合日常走访、座谈交流等形式,加强对联系部门工作情况的了解、收集和积累。重点对全区公共卫生服务工作情况开展调查研究,针对在新冠疫情防控中暴露出来的公共卫生领域的问题和不足,协调督促区政府及有关部门补短板、促提高;了解并关注义务教育“公民同招”政策落实情况,掌握动态,倾听民声,及时向政府及有关部门提出意见建议。

4、联系工作

加强与我区教育、科学、文化旅游(体育)、卫健等领域人大代表的联系,以区、镇两级人大代表联络站为平台,经常性开展活动,畅通代表建言献策渠道,及时听取意见建议,发挥代表作用,推进工作进步;加强与政府有关部门的工作联系,通过听取汇报,参加会议,调查研究等形式,做好支持和监督工作。

加强调研工作的意见和建议篇10

常委会紧紧围绕县委重大决策部署和全县改革发展稳定大局,依法审议决定重大事项。今年5月,组织召开了县十七届人大四次会议,审查批准了“一府两院”工作报告和2015年国民经济社会发展计划、财政预算,并作出相关决议,及时把县委重大决策转变成全县人民的共同意志。9月份,结合对计划、财政预算执行情况的视察检查,县人大第三十一次常委会听取了县政府关于2014年财政收支和其他财政收支情况的审计报告,关于2014年财政决算的报告,做出了《关于批准2014年财政决算的决议》。11月份,县人大第三十二次常委会议,听取并审议了县政府关于调整2015年财政收支预算的报告,做出了《批准调整2015年财政收支预算的决定》,保障了县域经济社会健康有序发展。

常委会通过专题调研、听取审议专项工作报告、开展专项工作评议和执法检查,不断增强监督工作的实效性,有力地推进了县域经济社会平稳健康发展。

(一)聚焦全县发展重点,开展专项工作检查

今年以来,县人大常委会,围绕全县工作大局,突出重点,加强对县人大十七届四次会议确定的经济发展目标落实情况的监督。组成视察调研组,先后深入全县12个镇(办)及相关县直部门,到项目建设现场、工矿企业、示范园区,采取实地察看、征求意见、汇报座谈等形式,对全县经济社会发展和财政收支状况进行了视察调研。7月份,召开常委会议听取并审议了县政府上半年工作报告、国民经济社会发展计划执行、财政预算执行情况的报告,提出6条审议意见。县政府积极整改,调整工作力量、细化措施、夯实责任,顺利实现了“双过半”的目标。9月份,由财经委、代工委、教科文卫委牵头,常委会组成人员和有关部门、镇(办)负责同志参与,对县上确定的“十大重点项目”、“十大农业产业”和旅游工作开展情况进行了专题调研。在县人大常委会第三十次常委会议上,专门听取和审议了县人民政府关于“十大重点项目”建设情况、“十大农业产业”化基地建设情况和和旅游工作开展情况的报告。针对“十大重点项目”建设提出了合理规划,统筹安排,创新方式,突出重点,提高项目的质量等6条审议意见;针对十大农业产业基地建设提出,科学规划、培育龙头企业,加强污染治理,促进农民增收等5条审议意见;针对旅游工作开展情况提出了加大旅游资源整合,不断提高景点的建设水平和档次,形成整体品牌效应;加大基础设施建设力度,改善旅游业发展软环境,提升旅游接待能力,促进旅游消费,增加旅游收入,走市场化运营和发展之路,促进旅游产业的全面壮大和长足发展的审议意见。县人民政府对以上几项工作的审议意见高度重视,认真抓好整改落实,11月份,在第32次人大常委会上,对这几项工作整改情况进行专题报告并接受满意度测评,均获得满意格次。

(二)围绕民生热点问题,开展专项工作评议

县人大常委会高度关注民生,组成调研组,对全县饮用水安全和农村合疗工作开展情况,利用将近两个月的时间,深入有关基层镇村、农户家中、基层中小学校、部分医疗单位、政府

主管部门,召开各类座谈会13场次,走访群众567人,发放调查问卷300余份,征集到各类意见建议32条,同时还深入到有关项目建设工地,对饮用水源保护,饮水设施建设,项目建成后运营管理等情况进行了深入了解;经过认真梳理汇总,形成了专项评议报告。9月份,在第31次人大常委会上,分别对全县农村饮水安全和全县农村合作医疗工作开展情况,进行了专项工作评议。提出了9条意见,助推这两项事关全县百姓,惠及千家万户的工作顺利开展。(三)持续推进司法公正,切实强化法律监督

县人大常委会继续加强法律监督,推进司法公正。今年7月份,利用近一个月的时间,深入各镇(办)、基层法庭、公安派出所和县直有关部门,对公、检、法、司等单位进行了全面的执法检查,在县人大第三十次常委会上,认真听取和审议了县人民法院和县人民检察院上半年工作汇报。对县法院提出,提高裁判文书和卷宗质量、提高办案质量和效率,化解群众“打官司难”和“执行难”问题等5条审议意见。对县检察院提出,不断加强职务犯罪预防工作,把职务犯罪预防工作延伸到镇村组和基层站办所,努力加强作风建设等4条审议意见。县法、检两院结合实际,有的放矢,对标施策,有力的促进了各项工作的落实。为了切实推进有关法律的实施,县人大抽调专门人员组成执法调研组,在认真学习培训的基础上,深入到各镇和有关单位,对县人民政府贯彻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电力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情况进行了深入调研。在县人大常委会第三十次会议上,听取和审议了县政府关于贯彻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电力法》情况的报告,提出了5条审议意见。听取和审议了县政府关于贯彻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情况的报告,提出了4条审议意见。政府相关部门积极整改,并按时将整改结果报常委会审察,接受常委会议测评。

(四)努力改进方式方法,切实增强监督实效

一是注重整改日常监督。常委会加强对审议意见、专项评议意见、批转交办案件办理情况的监督。通过深入工作一线,采取查看进度、听取汇报、走访代表和基层群众,具体了解接受审议和评议工作的落实情况,对存在问题,现场督办,抓好整改落实。二是注重过程重点监督。对重大项目建设、市政基础设施改造、财政预算执行等重点的监督事项,做到事前、事中、事后全程监督,做到工作每推进一步,监督工作就同步跟进一步,做到在监督中推进工作,工作推进中体现监督。三是注重专项监督。每年年初针对群众关注度较高的热点工作,列出专项评议工作议题,对评议对象和工作开展情况,事前调研发放问卷,做到有的放矢,对存在的问题,进行“深挖细剖”,提出整改意见做到“精准发力”,大幅提升了监督的实效性。四是注重考核激励监督。县人大常委会根据政府组成部门负责人年初的承诺,对其一年的履职情况进行测评,将测评结果报送县委和组织部门,有力增强了政府组成部门负责人勤政、为民、务实、清廉的自觉性。五是注重民意疏导监督。县人大常委会,非常重视接待工作,进一步完善工作机制,切实畅通渠道,认真接待和受理群众来信来访,加强对转交各有关部门办理案件的督查督办工作,努力提高办结率。全年共受理群众来信54件、接待来访群众128人次、批转政府有关部门办理案件54件、办结51件,办结率达到94.4%,其中省市要求督办落实12件,全部办结,办结率达到100%。

进一步规范完善人事任免工作程序,抓好代表培训与联系,创新代表活动形式和内容,支持和保证了代表依法履行职责。

(一)规范程序,做好人事任免工作

坚持党管干部与人大依法任免相结合的原则,严格遵守相关规定和程序选举任命干部。坚持任前考法、任中亮诺、年度履职测评等制度,全年共任免国家机关工作人员35人,其中政府组成部门负责人13人,人大干部5人,任命人民陪审员17名。依法补选市人大代表4人,县人大代表1名。

(二)创新载体,搭建良好履职平台

一是加强对人大代表的培训。今年以来,分别采取在县集中培训、分片到镇送训、跟班学习轮训等方式,对178名县人大代表、839名镇代表、镇(办)人大主席和部分__选举产生的市人大代表进行了全面的履职培训,有效提升了他们的履职能力,为代表依法履职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二是认真组织市县人大代表开展集中交叉视察活动。今年9月份,组织__选举产生的42名市人大代表赴商州视察调研,山阳县选举产生的38名市人大代表来丹视察调研,开拓了代表视野,提高了履职能力。三是全面加强对镇(办)基层人大工作的指导。指导镇(办)积极开展人大代表活动,健全代表活动制度,丰富代表工作内容。结合机构改革,在镇办增设了人大办公室,配备了专职的工作人员,足额拨付代表活动工作经费,解决了有人干事,有钱办事的问题。四是坚持“三联机制”,深入开展“五个一”、“五带头”活动。坚持常委会主任、副主任每人联系3个镇人大、每位常委会组成人员联系5名人大代表,每位代表联系10名选民的“三联”机制,在全体代表中,建立了人大代表履职纪实卡和代表活动手册记实制度,各镇设立代表活动日和民情恳谈室,密切了代表和人民群众的

联系,促进了“五个一”、“五带头”主题实践活动的深入开展。全年涌现和表彰了15名优秀人大代表、5名优秀人大主席、10名优秀意见建议议案先进个人、5个意见建议办理先进集体。(三)加强督查,抓好议案意见办理

十七届人大二次、三次会议将“四大重点区域建设”和“农贸市场建设”列为议案,县人大常委会多次组织委员和代表深入部门和镇村,采取领衔代表、办理部门、督办机关面对面座谈、实地视察等方式检查督办人大代表议案办理工作。11月份组织常委会委员和部分人大代表,深入到“四大重点区域”所在镇和城区市场规划现场,采取到重点项目建设现场,查看项目建设进度,召开座谈会,听取工作汇报等方式,对两个议案的办理情况,进行了专门督查。县人大第32次常委会听取审议了《统筹城乡发展,突出“四大重点区域”建设的议案》、《尽快建设城区大型农副产品交易市场的议案》办理情况和县十七届四次会议代表意见建议办理情况的报告,并现场进行满意度测评。针对部分常委会委员和代表反映个别单位对代表意见建议的办理存在“口头应答”、“文来文往”等现象,县人大常委会人事代表工作委员会组织专门人员采取上门恳谈、现场解决、集中办理、帮助答复等措施,对2个议案及四次会议的129件建议、批评和意见办理情况进行再次梳理,督促有关部门和各承办单位认真落实具体责任,强化办理措施,有效地提高了代表意见建议办理的质量和效果。

将抓好“三严三实”专题教育当作首要政治任务,认真落实好全面从严管理干部职责,进一步规范机关管理,改进干部作风,努力提高工作效能和水平。

(一)坚持党要管党要求,扎实开展“三严三实”专题教育

县人大认真落实党组主体责任,扎实开展“三严三实”专题教育,制定印发了《实施方案》、《安排意见》和工作计划,组织全体党员干部职工,深入开展以“先锋引领·__朝阳”为主题的“创建和谐委办,争当先进个人”党建活动,认真学习了党的十、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及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和省、市、县委各级全会及重大决策部署,全年共学习30场次,开展专题研讨8场次,人均记学习笔记4万多字,撰写心得体会4篇。常委会主要领导带头讲党课,坚持以上率下,引导全体党员干部重点查找自身存在的“不严不实”突出问题,扎实开展专题研讨,制定整改计划,落实整改措施,有效解决了人大常委会领导班子和机关干部中存在的“不严不实”的突出问题。全体党员干部的党性观念进一步增强;政绩观事业观得到精准校正;服务引领作用得到明显提升;班子成员和干部职工的政策理论水平和思想观念得到更新,执行纪律的自觉性进一步增强,工作作风实现持续好转。

(二)全面落实党风廉政建设主体责任,提升班子整体效能

党组书记与班子成员,班子成员与各委办分层签订了党风廉政建设目标责任书。形成党组书记牵头负总责,分管领导各负全责,委办一线抓落实的工作机制。全面推行“六个二”工作法,为每位班子成员和党员领导干部,建立了主体责任“台账”,开列了责任主体“清单”,制定下发了人大机关落实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倡廉工作任务一览表,细化落实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倡廉工作中的重大事项、重要任务、重点问题,促进了机关党风廉政建设的深入开展,全年无违规违纪现象发生。

(三)完善机关管理,提高工作水平

健全机关工作机制,修订和完善人大机关管理制度、人大常委会工作制度、人大代表活动制度,规范财务收支、后勤服务、公务接待,形成了用制度管人管事的良好局面,按时完成了公务用车改革和机关内设机构的职能、编制改革任务。将贯彻落实中央八项规定融入日常工作之中,不断改进调研方式方法,轻车简从、深入基层,全年开展专题和专项工作调研16次,撰写调研报告16篇,有6篇在市以上报刊和媒体登载。厉行节约,勤俭办事,严格控制住房、车辆和“三公“经费开支,公务接待和会议严格标准,杜绝铺张浪费,全年人大机关“三公”经费、会议费、招待费大幅下降。重视宣传思想工作,努力提高对人大工作的宣传和调研工作水平,全年在省市新闻媒体和刊物,发表新闻稿件和调研文章62篇,进一步提升了人大工作的影响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