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范文大全大学生村委会毕业实习报告十篇大学生村委会毕业实习报告十篇

大学生村委会毕业实习报告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6 03:12:54

大学生村委会毕业实习报告篇1

一年来,文教卫体委员会完成常委会调研课题2项,并形成视察报告2份。完成本委重点课题1项,并形成调研报告1份。参加调研的本委委员38人次;组织各类专题视察及座谈、行风建设通报会20次,参加活动的委员307人次;接待省政协教文委员会、医卫体委员会视察组和兄弟市政协学习考察团7批103人次。

一、科学安排,全力以赴,搞好常委会课题调研

我委今年以来自觉服从政协机关的统一部署,始终把常委会协商课题作为视察调查的重点任务,做到全力以赴,精心策划,从而形成内容较为翔实的视察报告。

根据市政协第六次常委会关于“做强做大民营企业、加速民营经济发展”协商专题调研的统一部署,我委牵头组织了对海门、启东市的民营经济发展情况进行了视察调研。调研组听取了海门、启东两市政府领导有关情况通报和有关部门的意见,分别走访了27家民营企业“百强”企业,与部分乡镇领导和企业负责同志就提高民营企业核心竞争力进行了座谈。针对制约我市民营经济快速健康发展的因素和存在的问题,提出了进一步解放思想,彻底清理传统观念;因地制宜,加强产业引导;规范各类收费行为,严格控减企业负担;创新机关服务,优化发展环境;引导企业提高自身素质,不断增强核心竞争力等五条建议。在此基础上,我委起草、修改、形成了《关于海门、启东部分民营工业企业发展情况的调查报告》,并参加了第六次常委会的大会交流。

8月上中旬,根据市政协第七次常委会“扩大就业,加快富民步伐”的协商课题,我委与学习文史委员会、港澳台侨委员会组织部分常委、委员对我市大中专毕业生就业问题进行了视察调研。调研组分别召开了市教育局、市人才服务中心、南通大学和7所地方高职、中职院校负责同志的座谈会,赴如皋市、如东县听取了当地政府领导有关情况通报及相关部门、学校的意见,赴南通经济技术开发区与部分三资企业、民营企业人事专职干部进行了座谈,听取他们选择、录用大中专毕业生的情况以及用人等方面的建议。实地视察了大中专毕业生夏季“双选”市场,邀请10多名已就业和未就业毕业生就学校教育中专业设置、知识结构、人才市场对大中专毕业生就业导向、用人单位选人用人中存在的问题等进行了广泛的交流。调研组还赴常州市进行了学习考察。我委根据调研组成员讨论的总体框架拿出了我市大中专毕业生就业问题的视察调查报告初稿,并登门到教育局、人事局、财政局、劳动和社会保障局等部门征求意见,几易其稿,最终形成了《关于我市大中专毕业生就业问题的调研报告》,参加了第七次常委会的大会交流,并送市政府及有关部门研究参考。

《关于我市大中专毕业生就业问题的调研报告》送达有关部门后,得到市人事局、市人才服务中心的高度重视。市人才服务中心对调研报告提出的建议逐条分析,为最大限度促进毕业生充分就业,在充分酝酿的基础上,决定采纳调研报告中的相关建议,组建大中专毕业生就业协会,。经过近一个月的筹备,11月26日,南通市大中专毕业生就业协会正式揭牌,聘请施景钤副主席为顾问。该协会由人才服务中心、高校、企业等5家单位共同发起建立,现有理事单位30家,另有近30家企业及用人单位正申请入会。成立的协会,将每年进行毕业生生源信息及需求信息统计,对毕业生的就业动态跟踪调查,在用人单位和高等院校之间发挥桥梁作用,对新形势下开展毕业生工作进行前瞻性理论研究,为政府有关部门决策提供服务。

二、突出重点,注重实效,组织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调研

推进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是今年我委确定的与各县(市)区政协文教卫体委员会联动的重点调研课题。去年,市政府根据省政府的要求和全省农村五件实事会议精神,从提高农民健康水平、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高度出发,结合我市几十年来传统农村合作医疗的特点,提出了年全市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覆盖率不低于70%的目标,并列为政府为民办的12件实事之一。为进一步了解和推进全市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工作进程,确保市政府提出的目标任务的完成,10月中旬,我委组织医卫界部分委员,分别到海安县、海门市,就今年以来实施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的进展情况、工作中的矛盾和困难以及实现市政府提出的今年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覆盖率70%的目标的措施和建议进行了实地调研。10月底,我委召集6县(市)2区政协文教卫体委负责同志就调研情况专题进行了交流与探讨。

从调研情况和全市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进展来看,截止10月底,我市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覆盖率为62%,与市政府确定的今年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覆盖率70%的工作目标还有相当大的差距。为此,我委及时形成了《关于海安海门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工作情况的调研报告》,提出了五点建议:

一是建立健全工作考核机制。继续将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列入政府工作的重中之重,加大行政督查力度。建议市政府召集通州、启东两市主要领导,尤其是通州市,要统一思想认识,明确目标任务,促使通州、启东两市主要领导痛下决心、果断决策,尽快研究出台年度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实施方案。二是广泛开展多层面的宣传工作。把农村新型合作医疗工作的宣传摆上十分突出的位置,正确引导农民确立互助共济意识,提高广大农村居民自觉参加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积极性。三是加大资金投入和监管力度。建议市政府在原有市级财政“1+1”补助的基础上将补助标准提高到3-4元,以充分体现公平性原则。市政府要督促各地尽快落实人员编制,进一步明确办公和业务经费的来源渠道,人员经费要全额列入财政预算。四是科学合理调整工作方案。要在坚持“保大为主”的同时,适度考虑、兼顾“保小”的问题,“低水平、广覆盖”。五是建立农村合作医疗保障救助基金。除合作医疗统筹资金以外,在县一级还要建立农村合作医疗保障救助基金,作为合作医疗制度的补充形式。

调研报告报送市政府后,引起了市政府领导的重视。季金虎副市长作了详尽的批示。他认为调研报告针对性、可操作性均很强,请市卫生局、市编办、各县(市)区政府有关负责同志认真阅研。他还根据调研报告中提出的建议要求强化四个方面的工作:

1、启东市已着手启动,通州市要加强督促,尽快启动;

2、各县(市)区人民政府要按规定落实人员编制和必须的开办经费。至于市级补助标准问题,请丁大卫市长、袁静波副市长定夺;

3、市卫生局要按计划召开一次研讨会,主要是交流运作方案,以取长补短,迅速完善;

4、市卫生局要主动与市委宣传部配合,进一步做好宣传工作。

三、集思广益,群策群力,撰写集体提案和反映社情民意

年2月,为了让孤残儿童拥有一流的生活、学习、活动及康复等设施,南通市政府在该市新区动工建设新儿童福利院,并将其列为为民办实事工程。经过近两年的施工,去年年底福利院主体工程基本竣工,但是门前约200米的道路、排污、供水等问题难以协调,始终得不到妥善落实,造成新儿童福利院已建成却无法投入使用。该院领导致信程亚民主席,反映新儿童福利院所面临的困难。程亚民主席对此非常重视,批示市政协文教卫体委员会了解情况,帮助该院与有关部门沟通,推动困扰儿童福利院门前道路这一问题的尽快解决。春节前夕,我委在实地走访、与院领导商讨、座谈的基础上,形成了《及早建设儿童福利院至工农路道路建议》的集体提案,呼吁政府特事特办,确保在今年6月1日之前为儿童福利院建设一条长约200米的通达工农路的道路,并为儿童福利院接通排水、排污管道,以使孤残儿童能够在儿童节前入住新院。市建设局接到我委提案后,立即到现场踏勘并进行了研究,专题向市政府作了书面报告,建议提前实施福利院门前路段,以解决儿童福利院进出交通和污水排放。市政府主管副市长批示同意工农路至福利院路段先行实施。为了确保“六一”前完成,市政府及有关部门采取了超常规措施,市建设局与所在村组协商租用集体土地、筹措近300万元资金先行动工,经过两个月的紧张施工,宽24米的道路及地下管网全部完工,从而保证了儿童福利院的按时搬迁。

我委还把反映社情民意工作作为专委会工作的重要内容之一,在视察过程中,注意收集各类信息,筛选有价值的及时上报。今年,我委及我委委员撰写的社情民意信息被《政协信息》专报采用6篇,如《应尽快确定南通师范学校升格搬迁用地问题》、《动工建设崇川路东延段迫在眉睫》、《以南通职业大学为基础组建本科层次高职院校》、《中国体育博物馆南通分馆应增加徐红艳的事迹介绍和图片》、《“空混气”价格过高,用户反响比较强烈》、《在城乡结合部设立禽类屠宰加工场的建议》等。其中有的社情民意信息引起了市政府及有关部门的重视,推动了相关问题的妥善解决。如《“空混气”价格过高,用户反响比较强烈》报送后,为给老百姓一个满意的答复,市物价部门对燃气企业的生产、经营状况,通过审计报告、价格认证报告进行了确认,并就调价方案反复论证、召开听证会、广泛征询社会各界意见。考虑到群众承受能力和“空混气”热值比价关系,经市政府常务会议讨论通过,最终决定作适度下调,“空混气”价格由每立方米5元调降为4.5元。据物价部门分析,按“空混气”一年多的运行情况来看,每月每户平均用气量约8立方米,照这次降价幅度计算,每户每月少缴4元,全年可少缴48元,全市17000用户每年可少支出80余万元。

大学生村委会毕业实习报告篇2

按照北京市的计划,城市版村官还将不断扩充,未来3年,将选聘5000名首都高校应届毕业生,到社区党组织、社区居委会、社区服务站、商务楼宇社会工作站工作。

而上海市杨浦区的1000个“公共服务见习岗位’,已经启动,为城市版村官勾画出了清晰的轮廓。

年初,国务院办公厅下发通知,对高校毕业生就业提出“措施”,“到城乡基层就业”列于首位。“下基层”的范围已被拓展,不仅包括人们熟悉的“村官、支教、支农、支医、乡村扶贫”,还包括城市社区的法律援助、社会保障协理、廉租房配套服务等岗位。

春节过后,北京、上海等地相继通过“政府购岗”的方式,着手开发基层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岗位。大学生的基层就业途径,开始从农村延伸到城市。

为就业“托底”

“很忙,每天要做几十件事情,很琐碎。”在上海市杨浦区四平路街道办事处见习的上海理工大学2009届毕业生曹莉敏说,来社区见习之前,投简历求职常常石沉大海,曾让她很灰心。

2009年2月,曹莉敏参加了上海市杨浦区政府推出的沪上首次大规模的1000个公共服务见习岗位招聘会,其中包括该区社区居委岗位545个,各街道(镇)“三个中心”岗位157个,各委办局所属事业单位岗位297个。

而曹莉敏工作的四平路街道办事处,共提供了50个公共服务见习岗位,其中40多个岗位设在辖区22个社区居委会。

杨浦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人才开发科提供的数据显示,这次公共服务见习岗位招聘会,共有2327人参加面试,在确定拟录用的1000人名单中,社会人员230人,应届毕业生70人。

“公共服务见习岗位的首要功能是为就业‘托底’。”杨浦区四平路街道办事处社保科副科长熊延成告诉《望东方周刊》,推出公共服务见习岗位,是为缓解金融危机带来的大学生就业压力。

2008年底,四平路街道办事处对辖区内困难家庭大学生的就业情况进行了调查,发现有100多名大学生完全没有就业意向。而上海市教委文件中有数据显示:2009年上海共有高校毕业生15.8万人,比2008年增加0.9万人,其中研究生2.9万人,本科生7.6万人,专科生5.3万人。

“用人单位希望招收有工作经验的应聘者,但又不提供岗位给初出校门的大学生见习,这就形成了一个恶性循环。”熊延成表示,在这种情况下,杨浦区政府在上海地区,首次探索将见习基地延伸到可以提供社区公共管理服务见习岗位的街道(乡镇)、居委会(村委会)等基层社会公共服务部门。

考虑到大学生在基层就业的稳定性,公共服务见习岗位的见习期规定为12个月。见习期满,考核优秀并符合相关条件的见习生,可考虑优先录用为社区、事业单位派遣制专职干事。

“这些公共服务见习岗位,都是由区政府购买的。”熊延成告诉本刊记者,1000个公共服务见习岗位中有大约700个是社区居委会岗位和各街道(镇)“三个中心”岗位,而作为基层民主自治机构的居委会,无力承担见习岗位的各项费用开支,因此,见习人员每月1500元(含交通午餐费200元)的生活补贴和一份综合保险,都由杨浦区政府统一支付。居委会来了大学生

一个月前,四平路街道办事处公共服务见习生报到。动员会开过,曹莉敏就被居委会主任“认领”回办公室。

曹莉敏的办公桌旁有一扇玻璃窗,每每有小区的居民走过看到她,就会好奇地问:“居委会怎么有这么年轻的小姑娘?”知道她是新进的见学生,大家很开心,“我们居委会来了大学生,蛮好!”

但曹莉敏起初并不习惯这样被关注。“每天早晨一上班,就看到满满一屋子人。有的居民会进来打个招呼,聊聊天,还有的居民为了鸡毛蒜皮的小事,找居委会调节。”曹莉敏笑着说,刚开始时,自己都懒得理会。

和居民打交道越来越多,曹莉敏意识到社区居委会的工作,就是要直面各种各样的琐碎问题,“人就慢慢地变得开朗起来”。

居委会的工作并不像想象中那么清闲。曹莉敏每天8:30上班,除了起草工作总结、为“和谐社会、文明世博”出黑板报,还要落实“迎世博、讲文明、树新风‘三五’集中行动”,清洁环境等等。

“事情不大,但有时候算下来,一天可以做几十件事。居民的出生、入学、就医、社保、就业、养老、死亡,都在居委会的工作范围之内,都可能成为见习的工作内容。”曹莉敏说。

曹莉要负责居委会电脑的维护和软件更新。一份几千人的选民名单,她很轻松就录入完毕,这让长期习惯用“一指禅”打字的居委会阿姨们很开心。

“公开招聘公共服务见习人员,也是储备人才的好机会,可以改善包括社区居委会在内的公共服务队伍的人员结构。”杨浦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人力开发科负责人表示。

北京同样表达了这种人才储备的需求。北京市社工委负责人表示,2009年将在全市选择2个区、20个街道、200个社区,开展社区规范化建设试点工作;政府出资新建200个规范化社区服务站;首批确认10个,改造、提升、新建5个“枢纽型”社会组织。

为此,北京不仅2009年选聘2000名“城市版村官”,2010年还将再选聘2000名,2012年选聘1000名。

不会把大学生拴在社区

“居委会的阿姨问我,你见习结束后我们怎么办啊!”曹莉敏觉得,这种肯定,让自己觉得是被社会需要的。

这种自我价值实现的满足感,甚至让同在四平路街道办事处见习的柏莹爽,萌发了参加居委会换届选举的念头。

柏莹爽毕业于上海大学广告设计专业,见到本刊记者时,她正在核对三年一次的居委会换届选举的选民名单。“这几天,一直跟着楼组长挨家挨户地登记选民信息,核实选民姓名。”

柏莹爽记得刚刚上岗时,居委会的党委书记问她“是否做好了准备”,她大脑一片空白,而现在,可以给出肯定的答案了。

“基层是最锻炼人的地方。”曹莉敏表示,自己会珍惜在居委会见习的机会,提高人际关系处理水平和组织协调能力,但更希望能在1年的见习期内,积累社区工作经验,为年底的公务员考试做好准备。

“公共服务见习岗,并不是把大学生拴在社区。”熊延成告诉本刊记者。事实上,目前四平路街道办事处下辖的50个公共服务见习岗位,已经有一半出现空缺。

“在见习的过程中,找到其他理想的工作或者发现不适合做社区工作,只要理由合理,我们都会放行。”熊延成说。

大学生村委会毕业实习报告篇3

近年来,农村党员干部队伍素质不断提高,但尚不能完全适应新农村建设需要,相当一部分村干部带头致富、带领群众致富的能力不强。同时,农村不少有知识、有文化的青壮年外出务工,部分地方农村干部队伍后继乏人。选聘高校毕业生到村任职,是党中央从加快推进新农村建设,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培养造就经过基层实践锻炼、对人民群众有深厚感情的党政干部后备人才的全局和战略高度作出的一项重大决策。根据中央的相关要求,云南省决定从20xx年起用5年时间,选聘约1.3万名高校毕业生到村任职(大学生“村官”),实现全省1.3万个行政村每个村级组织有一名高校毕业生的目标。20xx年,云南省确定选聘20xx名高校毕业生到村任职,全县共有16个名额,分配给××乡2名。

20xx年1月,安排到××乡的张石芬、王文龙两位同志按时到××乡报到。两位同志的基本情况是:张石芬,女,汉族,师宗葵山人,1985年10月出生,中共党员,20xx年7月毕业于云南农业大学农学专业,选聘到××乡纳厦村委会任党总支书记助理;王文龙,男,汉族,师宗丹凤人,1984年10月出生,20xx年7月毕业于西南林学院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专业,选聘到××乡团村委会任主任助理。现将以上两位同志到位以来的相关情况汇报如下:

一、大学生“村官”的思想、工作、生活情况及存在的主要问题

两名“村官”来到××后,乡党委在征求“村官”本人及相应村委会意见的基础上,经过研究决定先让他们在乡党政办培养锻炼一段时间再派到相应的村委会任职。所以,自1月份至今,两名“村官”都一直在党政办跟班锻炼。下面将他们近三个月来的思想、工作、生活情况及存在的问题作个简要总结。

(一)大学生“村官”的思想较为稳定

两位“村官”来到××后,思想方面主要有三个表现:一是安心基层。当前,高校毕业生就业面临着巨大的困难和问题,就业形势日趋严峻。对这份眼目前能够解决就业问题的工作还是比较珍惜,在座谈中可以了解到他们均表示暂时能够安心在农村工作,要充分发挥他们的知识水平,为当地农村的发展作出应的贡献。二是谦虚好学。在党政办跟班锻炼期间,他们能够积极主动的学习科学发展观、“三个代表”等各种理论思想,学习党在农村的各项方针、政策,学习各项法律、法规,同时谦虚的向同事们学习,并经常与各位班子成员深入村寨、深入农户了解农村工作情况、学习农村工作方法、总结农村工作经验,为将来到村上任打好基础、做好准备。三是乐观向上。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这个舞台上,大学生“村官”更加深入地了解了乡情民情、了解了社会,砥砺了品格、增长了才干,进一步树立了行行建功、处处立业的观念,进一步确立了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在平时的交谈中他们纷纷表示,在农村基层学到了书本上永远学不到的知识,农村基层的工作经历,将使自己终生受益。

(二)大学生“村官”工作积极主动

在党政办跟班学习期间,工作热情饱满、作风踏实。一是熟悉情况较快。通过办文、办会等工作的参与,他们对全乡的主导产业发展、农民增收渠道和重点工作思路都已基本了解,对各村委会的发展重点都有所掌握,对自己任职村的村情概况、地理环境、民族结构已基本熟悉。二是工作任劳任怨。2名大学生都是来自农村,都有一种吃苦的精神,工作上服从安排,积极主动,脚踏实地,能够独立完成交办的工作任务,得到了锻炼,增长了才干,受到同事们的好评和领导的肯定。

(三)大学生“村官”生活得到妥善安排

乡党委力争做到在生活上尽量给予关心,两位大学生到××后就一直在乡政府跟班锻炼,由于××的工作条件比较艰苦,乡党委及时安排专门人员帮助他们租到住所,让他们落下脚来安心工作。快临近20xx年放假过春节时,由于两人的工资还未办理落实,将面临着一分钱也拿不到就回家过年,乡党委、政府安排先将垫支发放给每人20xx元的安置费作为他们的生活补贴。

(四)存在的主要问题

大学生“村官”到基层来任职,虽然都抱着一腔的热血投身农村工作,但是还存在着一些困难和问题,让他们心里都存在一些顾虑和担心,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待遇比较低。选聘到村任职的高校毕业生人均每年1.5万元的补贴,平均每个月为1250元,参加完各种保险后每月仅剩1000元左右;二是工资没有得到及时落实。他们从上班至今都快有3个月了,但还没有领到一次补贴,给生活上造成极大不便。三是没有一颗“定心丸”。他们心里始终存在着到村任职不是长久之计的想法,考虑着任职期满之后没有出路,前途未卜。四是希望有一些优惠政策。他们希望在今后报考公务员等过程中能够给予一些优惠政策。

二、大学生“村官”管理和使用中存在的问题

通过选聘大学生到农村基层任职和工作,拓展了高校毕业生就业渠道,缓解了高校毕业生就业压力,也进一步改善了农村基层干部队伍和人才队伍结构,为农村工作注入了新鲜血液,有力地加强了基层人才队伍建设,给基层干部队带来了新的生机和活力。因此,××乡党委对大学生“村官”的管理服务工作相当重视,积极为他们干事创业成才提供舞台、创造条件,确保到村任职大学生留得住、干得好。但在管理使用中也存在着不可忽视和回避一些问题,主要表现在:一是思想上的“扎根”问题。他们这些大学生担任村官是在就业压力下无奈、暂时的选择,一但有机会就会通过考公务员、考研等途径,尽快脱离农村基层。二是尽快进入“角色”的问题。他们刚到基层工作,经历单纯,感到专业不对口、人际关系难处理、生活不习惯、工作无从下手等,很难尽快了解农村,融入农村,与群众打成一片。三是提高工作能力的问题。他们刚步入社会,在一定程度上缺乏运用专业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缺乏足够的人际沟通能力、缺乏一定的组织管理能力。这些都需要通过培训和管理等工作予以提高,将其尽快转化为实际工作能力。

三、做好相关工作的意见建议

为了更好的让到村任职高校毕业生能够消除顾虑、扎根农村、干事创业,必须加强以下三方面的工作。

第一,要认真落实保障政策。农村条件比较艰苦,选聘大学毕业生到村任职,既要做好思想政治工作,又要研究制定激励保障政策,对各级的政策待遇要认真落实,保证兑现。

大学生村委会毕业实习报告篇4

一、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

选聘高校毕业生到村任职是党中央作出的一项战略决策,要以党的*精神为指导,全面贯彻科学发展观,紧密联系湖北实际,按照选聘工作的基本要求,通过创新实践,为引导大学生转变就业观念,面向基层就业创业,到经济社会发展最需要的地方施展才华提供平台;为培养有知识、有文化的新农村建设带头人,解决一些地方村干部老化弱化、后继乏人问题探索新路;为造就经过基层实践锻炼、对人民群众怀有深厚感情的党政干部后备人才,形成来自基层和生产一线的党政干部培养链打牢基础;为加快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提供人才支持和组织保证。

选聘高校毕业生到村任职工作,按照自愿报名、双向选择,公开选聘、择优录用,合理安排、保障待遇的原则进行。

二、选聘数量和名额分配

中央组织部下达我省20*年选聘数量826名,原则上按一定比例分配到各市州、省直管市、神农架林区(分配计划见附表一)。根据毕业生定向报名应聘情况,省委组织部统筹调剂,争取应聘尽聘。

三、选聘对象和条件

选聘对象为30岁以下的全日制普通高校专科以上学历的毕业生,重点是应届毕业和20*年、20*年毕业的大学生、研究生,原则上为中共党员(含预备党员)和优秀团干部、优秀学生干部,其他志愿到农村工作的大学毕业生,经学校推荐也可报名应聘。选聘的基本条件是:(1)思想政治素质好,作风踏实,吃苦耐劳,组织纪律观念强。(2)具备一定的组织协调能力,学习成绩良好。(3)自愿到农村基层工作。(4)身体健康。

参加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团中央等部门组织的到农村基层服务的“三支一扶”、“志愿服务西部计划”等活动期满的高校毕业生,本人自愿且具备选聘基本条件的,经组织推荐可作为选聘对象。

有关县(市、区)20*年以来已经选聘到村任职的高校毕业生,通过组织考察推荐,可转为选聘对象(占市州本次选聘分配名额)。

四、选聘程序和时间安排

全省20*年选聘高校毕业生到村任职工作,5月上旬启动,7月底基本结束。选聘工作统一组织、分级负责,由省定方案、市州选拔、县乡管理,按动员部署、组织选聘、审批任职、岗前培训等四个阶段进行。具体选聘步骤、程序和时间安排:

1、宣传动员(5月10日前)。省委组织部会同有关部门召开全省选聘高校毕业生到村任职工作会议,对选聘工作进行动员部署,在《湖北日报》、湖北电视台、湖北人民广播电台、湖北人事考试网等媒体公告,公布选聘对象条件、报名方式、选聘程序和各市州选聘数量(计划)等须知事项,并采取张贴公告、深入高校举办专场咨询会等多种方式加强全方位、多层次宣传,动员和引导符合条件的大学毕业生积极参与报名和应聘。各市(州)、县(市、区)和高校以适当方式做好宣传发动工作。

2、组织报名(5月10日至5月20日)。全省以市、州、直管市、神农架林区为单位共17个选聘地区,有意应聘的高校毕业生自愿选择报名,鼓励和提倡毕业生向原籍地报名应聘。应届毕业生以学院(研究生部)为单位组织网上报名(《湖北人事考试网》*),往届毕业生自主网上报名,并于5月20日17:00前汇总并交至就业中心。

3、资格审查(5月21日至5月25日)。由组织部﹑就业指导服务中心负责。

4、考试考察(6月5日至6月20日)。笔试由省委组织部、省人事厅统一组织实施。面试和考察工作以市(州)为单位组织实施。对自愿报名应聘回原籍县、乡、村工作的,在同等条件下优先选聘。

对应聘对象,主要考察思想政治素质、工作作风、吃苦精神、组织纪律观念、学习成绩以及组织协调能力等,具体考察办法由各市(州)制定。

5、统一体检(6月30日前)。各市州委组织部对拟选聘对象安排集中体检。体检项目和标准比照公务员职位要求确定。体检不合格的不予选聘。

6、广泛公示(7月1日至5日)。各市州采取一定方式对拟选聘对象进行5天左右的公示,并将拟选聘对象(名单)于7月1日前分别报省委组织部(组织处)和有关高校。省委组织部在《湖北人事考试网》上予以公示,高校在本校区内公示。公示期间无异议的,确定为选聘对象。

7、签订合同(7月6日至20日)。公示结束后,由各市(州)向县(市、区)分配选聘人员,由各县(市、区)委组织部与选聘对象签订聘任合同,明确各自遵守的条文,确定所到村和任职岗位,将党团关系转至所在村,并集中管理人事档案;相关职能部门办理选聘人员的劳资关系、做好户籍管理工作等。

8、岗前培训(7月30日前)。由各市(州)委组织部统一组织,对选聘对象进行为期3-5天的岗前培训,重点讲解“三农”工作的方针政策,介绍本地新农村建设情况和乡风民俗,传授开展农村工作的基本方法,帮助他们掌握与农民打交道、做群众工作的本领。

五、选派去向和任职

对选聘的大学生,由市(州)委组织部按照回原籍县(乡、村)和“就近”原则,结合所学专业,分配到县(市、区),重点派往有一定工作基础的经济薄弱村、工作后进村(省定整村推进扶贫开发重点贫困村)。

选聘的大学生是中共正式党员的,一般安排担任村党组织书记助理职务;是中共预备党员或非中共党员的,一般安排担任村委会主任助理职务;是共青团员的,可安排兼任村团组织书记、副书记职务。经过一段时间的实际工作、被大多数党员和群众认可的,可通过推荐参加选举担任村党组织书记、副书记等职务。

选聘的大学生驻村工作,选聘期间各级党政机关和其他单位不得借调使用。

六、待遇和保障政策

选聘到村任职的大学生,享受以下政策待遇。

1、比照本地乡镇从高校毕业生中新录用公务员试用期满后工资收入水平确定工作、生活补贴标准,按月发放。

补贴资金由中央和地方财政共同承担。除中央财政补贴资金外(西部地区人均每年1.5万元、中部地区人均每年1万元、东部地区人均每年0.5万元),我省按人均每年5000元标准另行补贴,补贴资金由省财政承担。

市(州)、县(市、区)是否另行增加补贴,由各地结合实际确定。

2、中央财政按人均2000元发放一次性安置费。

3、在村任职期间,由县(市、区)委组织部会同劳动和社会保障、财政部门,按照有关规定为到村任职大学生办理养老、医疗、工伤等社会保险,费用(个人应缴部分除外)由县(市、区)财政支付,年人均约为200元。

4、符合国家助学贷款偿还政策规定、聘期考核合格的,其在校期间的国家助学贷款本息由国家(中央或县级财政)代为偿还。

5、在村任职2年以上,具备“选调生”条件和资格的,经组织推荐,可参加选调生统一招考。

6、在村任职2年后报考党政机关公务员和事业单位工作人员的,享受放宽报名条件、增加分数等优惠政策,同等条件下优先录用。

今后招考公务员、“选调生”和事业单位工作人员时,安排一定比例专门面向选聘到村任职的高校毕业生考录。县乡机关公务员应重点从选聘到村任职的高校毕业生中招录。

7、聘期工作表现良好、考核合格的,报考研究生享受增加分数等优惠政策,在同等条件下优先录取。

8、被党政机关或企事业单位正式录用(聘用)后,在村任职工作时间可计算工龄、社会保险缴费年限。

9、到贫困县等艰苦地区农村任职的,户口可留在现户籍所在地。

各地可根据《关于引导和鼓励高校毕业生面向基层就业的意见》精神和上述政策规定,结合本地实际,制定选聘高校毕业生到村任职工作的有关规定。

七、组织领导和管理服务

全省选聘高校毕业生到村任职工作的宏观指导由省委组织部牵头,会同省委农办,省教育厅、财政厅、人事厅、劳动和社会保障厅、公安厅、民政厅、农业厅、林业局、扶贫办、团省委共同组织开展,由市(州)组织人事部门负责组织实施。

选聘到村任职的高校毕业生为“村级组织特设岗位”人员,系非公务员身份,工作管理及考核比照公务员的有关规定进行,具体由市(州)委组织部负责协调、县(市、区)委组织部统一管理,所在乡镇党委、政府具体实施,有关部门和高校配合管理和服务。

1、有条件的县(市、区)可结合实际建立“大学生创业基金”,为有志创业者提供资金支持。县(市、区)领导每人要联系1-2名到村任职大学生,加强经常性联系,为他们开展工作提供指导和帮助。县(市、区)委组织部要建立到村任职大学生管理制度,健全考核办法,加强制度化、规范化管理;采取多种方式加强教育和短期实践培训,使他们了解农村工作的基本知识和有关政策规定,掌握做好农村基层工作的基本方法;探索建立到村任职大学生间的交流机制;向驻村大学生提供“热线电话”,随时解决大学生下村后遇到的特殊问题。

2、乡镇党委、政府要制定到村任职大学生行为准则,建立健全任期目标责任制、定期述职、实绩考评、群众评议和乡镇领导与到村任职大学生定期谈心制度,加强具体管理。村党组织要安排好驻村大学生的食宿及日常生活,采取有力措施确保他们的安全。到村任职大学生可安排住在村级组织活动场所。

3、到村任职大学生的母校,要将学生所在村作为联系点,在技术、信息、培训等方面给予支持和帮助。要定期组织其中的先进典型回校交流、宣讲工作和体会,鼓励更多的大学毕业生转变传统就业观念,引导他们到基层去、到农村去建功立业。

4、省委组织部、省人事厅、省教育厅要研究制定和落实到村任职大学生报考“选调生”、公务员、事业单位工作人员、研究生等有关优惠政策和办法;省财政厅按照有关规定及时下拨中央和省级财政补贴资金。

大学生村委会毕业实习报告篇5

结合当前工作需要,的会员“huaa6699”为你整理了这篇中共乡镇党委关于巡察整改进展情况的报告范文,希望能给你的学习、工作带来参考借鉴作用。

【正文】

市委巡察工作领导小组:

按照市委统一部署,2020年7月15日至7月30日市委第四巡察组对宝泉镇党委开展了提级巡察。2020年12月16日,市委巡察组向宝泉镇党委反馈了巡察意见。现将巡察整改进展情况报告如下。

一、整改工作组织情况

(一)党组织履行整改主体责任情况。

1.加强领导,提高思想站位。镇党委坚持以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把落实巡察反馈意见作为当前最严肃、最紧迫的政治任务,不断增强从严管党、从严治党的政治意识和责任担当,切实担负起巡察整改的主体责任。为加强整改工作的领导,成立宝泉镇巡察整改工作领导小组,党委书记、镇长任组长,党委副书记、纪检书记担任副组长,各相关负责同志负责所承担的整改落实工作,层层传递压力、压实责任,切实把思想认识统一到党委决策部署上来,统一到巡察整改精神上来。

2.直面问题,压紧压实责任。镇党委收到反馈问题后,立即召开党委会议,研究报告整改结果和成效,以“严、实、深、细”的标准,对各个具体问题逐条逐项“过堂会审”,剖析问题成因,实化报告整改结果和成效,做到一体谋划、统筹推进。巡察反馈共46个问题,其中立行立改问题35个已全部整改完成,针对此次巡察反馈的11个问题,提出了33项整改措施,逐条明确责任领导、责任分管部门和整改期限,把责任和压力传递到“神经末梢”。结合巡察提出的新要求,围绕意识形态、履职尽责、管党治党、管人用人、党风廉政等重点领域、重要环节,梳理现有制度,找准制度短板,查缺补漏,对待制定、待完善的制度建立台账,明确牵头领导和责任人、完成时限、制度落实主体,有的放矢,确保整改长效机制立得住、落得实、行得远。

3.跟踪调度,狠抓督促落实。党委负责人认真履行落实整改工作第一责任人责任,对巡察整改亲自部署、亲自过问、亲自协调,切实把管党治党责任扛在肩上、落到实处,分管领导根据职责分工,各司其职,各负其责,以上率下,一抓到底。召开巡察整改党委会议2次、专题民主生活会2次,盘点整改进度,及时发现问题、弥补漏洞,有效保证了整改按时按序推进。实行动态管理,建立整改销号台账,实行全程跟踪督办,对每项任务的整改材料均实行“一事一档”管理,紧盯任务要求、时间节点,对整改不力的问题,坚决“回炉”补课,对进展相对缓慢的责任部门及时提醒,督促加快整改进度,确保所有问题按期整改到位、达标清零。

(二)概述:1.巡察反馈意见中指出46个问题,其中立行立改问题35个已全部整改完成,提出3条意见建议。2.根据反馈的11个问题和提出的意见建议,制定整改措施31条。3.目前,已全部整改完成。4.巡察期间移交立行立改问题35个,巡察期间经巡察组审定已完成整改35个;5.通过整改,建立1个长效机制、制定4项制度、修订完善5项制度。

二、整改落实情况

巡察反馈三个方面11项问题,已全部完成整改。

(一)贯彻落实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党中央决策部署不够彻底

1.抓理论武装不到位。中心组学习制度执行不力、查阅学习记录发现,2018年的学习次数没有达到规定要求;班子成员能够参加集中学习,分散自学不足,现学现用,现用现学,不用不学,对新时代中国色社会主义理论学习不深入不系统,在读原文、学原著、悟原理上学习成果弱化,理论与实际脱节。

整改结果和成效:一是制定完善并严格执行《宝泉镇党委中心组学习制度》,自2020年8月以来,召开党委中心组学习会议7次,学习相关系列讲话16次、中央决策部署7次、法律法规1部、省市会议精神1次,班子成员每人每年撰写学习笔记约5万字。二是充分利用“学习强国”、“黑龙江干部网络学院”等平台,激发干部分散自学的主动性,对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五中全会精神、《民法典》等理论知识深入学习,并将所学所思整理为学习心得12篇,互相交流学习。三是为了将所学所思所想与实际联系更加紧密,班子成员深入所包村调查研究,形成调研报告12篇。目前,以上问题已全部整改完毕并将长期坚持。

2.抓意识形态工作表面化,材料照搬照抄问题突出。一是《宝泉镇政府网络安全管理制度》中出现了“涉及全区的政务信息、政府文件”字样;《意识形态工作机制和意识形态阵地管理制度》中出现了“委、局意识形态领域情况”字样;《宝泉镇2019年意识形态工作情汇报》中出现了“文明和谐幸福敖泉”字样,疑似摘抄。二是2018年3月20日宝泉镇党委以镇红头文件印制了《意识形态作责任制实施方案》,全文摘抄县委意识形态工作实施方案,直接下发给各村支部,并没有结合工作实际进行落实和推进。三是平安村没有悬挂国旗的旗杆。

整改结果和成效:一是提高思想认识,严肃工作态度。召开意识形态专题党委会,解决部分党员干部对意识形态工作认识不清、重视不够的问题。结合宝泉镇实际,以务实严谨的工作作风,重新制定《宝泉镇政府网络安全管理制度》《意识形态工作机制和意识形态阵地管理制度》《意识形态作责任制实施方案》三个文件。二是定期召开党委会专题听取意识形态工作汇报,专题研讨工作部署及相关材料的审核。三是制定各类文件时,主管领导需先审阅再报送,严把文稿质量关。四是平安村已经安装旗杆,按照《国旗法》中相关规定,在重要节日均悬挂国旗,同时举一反三,督促各村规范悬挂国旗,使意识形态走深走实。目前,以上问题已全部整改完毕并将长期坚持。

3.履职尽责不到位。由于镇财政所经管站对财务管理监管不到位,导致违反财务制度的问题时有发生。一是大额支付现金,2017年5月镇经管站现金支付返还20户新识别贫困户的个人医保参保费,总金额达22.21万元;二是自制条据列支,镇政府2019年购买煤炭1.5万元和办公用品1.41万元,两笔支出都未开具正规发票;三是村级违规借债,富裕村于2017年12月6日违规从红星村举债10万元,2008年9月28日从龙泉村举债5万元,2019年1月28日从护路村举债5万元,三年共违规举债达20万元。

整改结果和成效:一是镇党委召开由镇财政所和经管站列席参加的党委扩大会议,研究财务问题整改事宜,进一步完善大额现金支付审核制度,告诫财务人员引以为戒;二是按照《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相关要求,取消克东县宝泉镇人民政府村级财务核算中心账户,指导各村成立股份经济合作社,并开设了对公银行账户。镇经管站进一步加强村级财务监督管理,严禁发生大额现金提现支付现象,大额现金支付必须通过开设的银行对公帐户支付。三是通过检查发现,2019年9月(26号凭证)中煤款、办公用品款为后勤买秋菜、买煤、办公品的临时借据,并在2019年10月(58号凭证)已经偿还完。但此问题的发生仍体现出在票据管理上存在不足,镇财政所进一步建立完善财务会计制度,用制度约束财务人员的行为。召开巡察专题会议,学习各类财务管理、票据管理等有关财务制度,对于白条据和手续不全的票据一律不准核销,坚决杜绝此类问题发生。四是督促富裕村列出分期还款计划,每年还款5万元,4年内还清。五是定期开展村级财务审计工作,2020年11月镇经管站对全镇19个村的股份经济合作社开展审计工作,对审计出的问题督促各村及时完成整改,尤其是对现金支付业务,坚决杜绝大额现金提现现象发生,充分发挥财务管理的监督、核算、保障职能。六是严肃追责问责机制,进一步压紧压实责任链条,以身边事警示身边人,推动作风建设根本好转。目前,此问题已整改完毕并将长期坚持。

(二)群众身边腐败问题和不正之风仍然存在。

4.文山会海问题严重。镇级政府下发文件较多,经查阅,2018年下发74件,2019年下发88件,同比增长19%,违反了上级精简文件的相关要求,存在以文件落实文件、增加下级负担的现象。

整改结果和成效:制定完善发文审批制度,并严格执行,严格控制发文数量和标准,充分增强文件制定的科学性、规范性、计划性。对可发可不发的,一律不发;法律、法规已有明确规定,现行文件已有部署且仍然适用的,一律不再制发;可以合并发文的,尽量合并发文,进一步落实巩固文件精简工作的要求。2020年宝泉镇共发文61件,同比减少30.7%。目前,此问题已整改完毕并将长期坚持。

5.工作作风不务实。个别班子成员对所包扶村的基本情况了解不全面,入村入户次数明显不够,缺乏与群众面对面、零距离交流,给群众解难题也未达到预期效果,甚至某些班子成员遍访贫困户的基本要求都没有做到。

整改结果和成效:一是建立包村联系制度,对包村干部入村政策宣传、了解民情、处理纠纷等8个方面进行明确规定,实行包村责任制,从党建到脱贫,全方位负责所包村工作推进、督办,提高村级规范化管理水平和建设水平。二是针对宝泉镇新任职的三位班子成员,因其工作时间短、基层经验少,镇党委在2020年末民主生活会中明确指出工作中存在的不足,要求增加入村入户次数,了解群众难题,积极参与村级建设。三是实行定期工作汇报制度,对重点工作、阶段性工作进行会商及部署。目前,此问题已整改完毕并将长期坚持。

(三)基层党组织软弱涣散、组织力不强

6.抓党建工作力度不够。对党建工作不够重视,自2017-2019年,三年内党委研究党建工作的会议少,党建主体责任履行不到位,对村级党组织推动不力,压力传导层层递减,没有做到年中督办、年末考核。

整改结果和成效:一是首先解决镇党委对党建工作重视不够的问题,2020年8月以来,组织召开党建专题党委会议2次,对党建工作的重要讲话、工作职责、制度要求等内容重新进行学习,并对下一步党建工作作出详细规划,推动宝泉镇党建工作的走深走实。二是健全党建工作责任制。党委书记作为党建工作第一责任人,班子成员落实“一岗双责”的要求,班子成员的所包村即为其党建工作“责任田”,将党建与年终评优“挂钩”,把党建作为年度考核结果评定的重要指标,树立高质量推动党建工作的鲜明导向。三是建立健全《宝泉镇2021年度村级工作考核办法》,其中基层组织建设20分,在全镇工作中占比20%,进一步强化了村级党组织对党建工作的重视程度。目前,此问题已整改完毕并将长期坚持。

7.“三重一大”事项决策不够民主。2018、2019年两年的党委会议存在程序不完善、记录不规范、要件不全面等问题,个别党委会议班子成员无讨论、无发言,书记直接决定相关事宜,存在“一言堂”问题。

整改结果和成效:一是充分利用中心组学习制度,重新对“三重一大”制度进行学习了解,明确涉及事项与相关规定,提高对“三重一大”事项的敏感度与重视程度。二是召开党委会议之前,做好议题征集工作,由党委秘书负责党委会记录工作,认真做好会议内容的记录和规范,做到会前有会商、会中有记录、会后有要件。三是严格执行民主集中制,会议按要求规范召开,充分讨论,发言全程记录,全体逐一发言,并集体会签,坚决避免“一言堂”。自2020年8月以来召开涉及“三重一大”事项的党委会议12次,班子成员均发表意见建议,民主性、决策性得到充分发挥。目前,此问题已整改完毕并将长期坚持。

8.党内政治生活不规范。没有严格尊照制度开展党内政治生活。对《关于新形势下党内政治生活的若干准则》等规章制度执行不到位,表现在“三会一课”上尤其突出,一年一度的民主生活会即使召开,也是走形式,缺少征求意见谈心谈话、问题整改等程序,批评与自我批评不够深入,缺少辣味,支部组织生活会基本未召开,以至于个别党员并不知晓会议实质内容。

整改结果和成效:严肃党内政治生活,严格落实“三会一课”制度。2020年高标准召开民主生活会4次,其中巡察整改专题民主生活会2次、专项整治违规收送礼金问题民主生活会1次、2020年度宝泉镇民主生活会1次;组织生活会1次,民主评议优秀党员17人,征求党员群众意见32个,谈心谈话50余人(次),严格依据组织生活程序,逐一发言、逐一点评,不发现问题不放过,不深刻不放过,深入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目前,此问题已整改完毕并将长期坚持。

9.发展和管理党员不规范。查阅某两名新入党的同志档案发现,入党志愿书支部大会通过预党员能否转正的决议处无日期;思想汇报、自传、转正申请书内容简单,未标注日期,党费的收缴不规范,查阅资料发现,在党员有转入、转出的情况下,总金额未随之更新。组织关系介绍信管理不规范,存在基本信息填写不全、未装订成册、缺少回执的问题。

整改结果和成效:一是建立党员档案管理机制。对入党材料要严格把关,严格核审,确保发展党员程序的精准和规范。对2020年预备及转正党员档案进行3次审核,查出问题53项,均已督促整改完成。二是增强党建工作人员的配备,要求工作细致、务实、严谨,素质好、党性强、业务精的人员负责党建工作。截至2021年3月,宝泉镇19个村配置专职党建负责人5人,兼职党建负责人14人,极大提高了各党支部组织工作能力。三是加强村级党建工作人员的培训。2020年8月以来,组织党建专题培训3次,对党费收缴、“三会一课”制度、“四议两公开”等内容多次进行培训,进一步增强了党建工作人员业务能力和业务水平。四是由组织委员负责组织介绍信的管理,认真学习了组织关系介绍信管理的相关规定,按照《中国共产党党员组织关系介绍信》要求认真填写。本着实事求是,严格把关介绍信内容,确保书写规范,在数字和时间填写准确后接收。目前,此问题已整改完毕并将长期坚持。

10.个人重大事项填报不严。某班子成员2019年提拔重用时,填写《拟提职干部考察人选个人有关事项报告表》时,由于重视程度不够,漏报了其名下一处开发商已购买但未注销的房产,导致出现了填报不实的问题。

整改结果和成效:一是该房产已变更、注销。该班子成员填报个人事项时,此房产因拆迁已出售给开发商,房照和土地使用证归开发商所有。由于个人重视不到位,未曾了解此房屋是否办理灭迹手续,导致漏报了此处房产。该班子成员深刻意识到此次问题的严重性,在巡察反馈问题民主生活会上进行深入的剖析与反思,确保不会再出现类似的问题。二是2021年3月,全镇科级以上干部参加“2020年度领导干部廉政档案信息采集录入培训会”,重新填报领导干部个人廉政档案,并当场签订承诺书,确保如实准确填报个人事项。三是镇纪委强化联查,特别是涉及干部提拔重用时,提前进行联审联查,避免此类事情再度发生。目前,此问题已整改完毕并将长期坚持。

11.警示教育整体虚化,效果欠佳。2017-2019年,镇纪委对镇和村的党员干部基本上没有开展以案示纪的警示教育,更没有通过受到处分的身边事来教育身边人,该镇的党员干部纪律意识、底线意识淡薄,违规违纪人数逐年递增。三年来,有57名镇村干部受到处分。

整改结果和成效:一是坚持抓好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加强监督执纪问责第一种形态的运用,2020年8月以来,批评教育1人、提醒(警示)谈话2人,进一步增强党员干部干事担当的劲头。二是坚持用身边人警示教育身边事的工作原则,积极召开警示教育大会。召开了全体镇干部和村“老三位”参加以王乃巨、陈德君为案例的警示教育大会,警示镇村两干部加强纪律意识和政治意识。2020年镇村两级共召开警示教育大会25次。三是加强对党员干部的法律知识和廉政教育普及,2020年召开普法教育1次,廉政教育1次,增强党员纪律意识,严守政治红线。四是加大对纪委办案工作支持,加大案件查办力度,努力营造风清气正的环境。目前,此问题已整改完毕并将长期坚持。

三、下一步全面推进整改计划

经过为期三个月的集中整改,巡察问题整改工作目前已取得了阶段性成效,但个别问题的整改虽已即知即改,但在建立长效机制、确保长期坚持方面与县委要求和社会群众期盼还有一定差距。下一步,镇党委将继续认真贯彻落实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精神,以五中全精神为抓手,不断完善制度体制,切实强化综合治理能力,确保市委提级巡察反馈问题取得实质性成效。

(一)提高思想认识。镇党委深入学习贯彻关于巡视巡察工作的重要论述,紧盯巡察反馈问题,切实强化整改工作政治自觉、思想自觉和行动自觉,以高度负责的态度和求真务实的作风,剖析问题根源,推动各项整改工作任务的落实。

(二)坚持问题导向。镇党委始终以市委第四提级巡察组巡察反馈问题为镜鉴,坚持问题导向,刀刃向内,深查细照,全面客观剖析问题根源。自加压力、提高标准,聚焦主责主业进行问题整改。

(三)狠抓监督落实。坚持以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持续巩固主题教育,扎实开展“党史”学习,抓好问题整改落实,坚持紧盯问题抓、举一反三抓、建章立制抓、持续深入抓。用好问责利器,对因重视不够、推进不力、行动迟缓,特别是敷衍塞责、推诿扯皮、搞形式、走过场造成严重后果的,依规依纪严肃追究责任。

(四)加强制度建设。要强化制度执行力。按制度办事、靠制度管人,是加强工作作风建设的根本保障。加强制度建设是全面从严治党的重要保障。制度一经形成,就要严格遵守,用严明的制度、严格的执行、严密的监督,维护制度的严肃性和权威性,让制度真正发挥作用。

大学生村委会毕业实习报告篇6

按照××省委组织部、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关于开展2011年选聘高校毕业生到村任职工作的通知》(×组通〔2011〕34号)精神,今年省委组织部给我县下达了67名高校毕业生到村任职选聘指标。到目前为止,省选聘办已完成了公告、网络报名、统一考试等工作,并按选聘计划数1:1.2的比例确定了92名进入我县第一批考察名单。根据省选聘办《关于切实做好2011年选聘高校毕业生到村任职有关工作的通知》要求,特制定我县2011年选聘高校毕业生到村任职工作方案:

一、加强组织领导

为加强对我县2011年选聘高校毕业生到村任职工作的领导,确保选聘工作公开、公平、公正、有序进行,成立××县选聘高校毕业生到村任职工作领导小组及其办公室,全面负责我县选聘高校毕业生到村任职相关工作的组织实施。

二、组织实施考察

(一)成立考察工作组。由县委组织部、县人事局、县纪委(监察局)、县政法委、县教育局、县公安局等相关单位抽调人员组成考察组,负责选聘高校毕业生到村任职资格复审及组织考察工作。

(二)资格复审及考察公告。由县选聘办公室在6月25日前向省选聘办确定的第一批考察对象资格复审和考察公告,明确资格复审时间、复审要求,考察对象、考察的主要内容,考察时间、地点,考察组人员组成情况等需要公告的内容。

(三)资格复审。从6月26日起到7月5日前第一批考察对象向县选聘办提供本人身份证、毕业证、党组织关系证明材料、户口册、获奖证书等原件。考察组开始对考生进行资格复审。资格复审要认真对考生的身份证、户口簿、毕业证(未毕业的需出具毕业分配部门出具的证明)、党员介绍信、校级以上表彰获奖证书和学校表彰的正式文件(如表彰决定)或学校证明等原件进行核查。其中,关于是否为校级以上“优秀团干部”、“优秀学生干部”、“优秀毕业生”“三好学生”的级别认定,主要根据授予表彰学校是否为独立办学的学校进行判定,即受独立学院表彰的,为校级表彰;受大学内二级学院表彰的,属院系级表彰,不得享受加分政策。考生对填报的各项信息承担责任,因报名时错填、漏填,形成信息错误或没有享受到相关加分政策的,由本人负责,不再进行修正。

资格复审时凡有关材料与报名信息不符的,视为填报虚假信息,不得参加组织考察,且终身不得参加全国范围内公务员考试和选聘到村任职考试。资格复审过程中出现空缺的,使考察人比例达不到1:1.2要求即81人时,考察人选按照笔试成绩(含加分)依次递补,递补人员进行公示。

(四)组织考察。7月10日至15日由考察组负责对考生进行考察。主要采取面谈、查阅档案、函调了解等方式进行,了解高校毕业生的思想认识、理想信念、政治素养、道德品质和学习实践能力等综合情况。同等条件下,对本科以上学历、中共党员、优秀学生干部、优秀团干部、自愿回原籍的毕业生、人口较少民族毕业生优先选聘。

(五)提出拟聘人选。7月20日前,县选聘办根据组织考察情况,按每个选聘职位1:1的比例确定拟聘人选。因组织考察过程中放弃选聘等原因导致拟聘职位空缺时,在进入组织考察的人员中进行调剂。拟聘人选报市组织和人事部门审核。

拟聘人选按照我县拟聘职位数,根据参加考察考生的笔试成绩(含加分)依次递补。如遇笔试成绩相同,按以下原则和顺序依次确定拟聘人选:①中共党员优先(含预备党员);②校级以上优秀团干部优先;⑶校级以上优秀学生干部优先;④校级以上优秀毕业生、⑤校级以上三好学生优先;⑥本科以上学历优先;⑺人口较少民族优先;⑧女性考生优先。

三、体检、公示

1、体检(7月20--30日)。拟聘人选经市组织人事部门审核合格后,由县选聘办负责组织体检。体检标准按《公务员录用体检通用标准(试行)》执行。

享受国家最低生活保障的城镇家庭和农村绝对贫困家庭报考人员,可凭县民政部门出具的享受最低生活保障证明和低保证(原件),或者凭县扶贫办出具的特困证明和特困家庭基本情况档案卡(原件),报县选聘办,免除体检费用。

因体检不合格出现空缺,在该选聘职位进入组织考察人员中,根据笔试和组织考察的情况顺序递补。

2、公示(8月1--10日)。体检合格者由省选聘办统一在组织人事网站进行公示,同时在县辖区范围内公示。

四、聘用及上岗

1、确定选聘人员(8月15日前)。公示期满后,由省选聘办审核确定选聘人员。

2、签订合同(8月15--20日)。由各县人事局与选聘人员签订聘用合同。选聘人员情况及签订合同的情况报省选聘办备案。

选聘人员未在规定时间签订合同或签订合同后1个月未到岗的,县选聘办可按上述规定进行递补或调剂。递补和生源调剂的截止时间为2011年9月30日。

3、培训上岗(8月20--31日)。以市为单位统一对选聘人员进行不低于7天的培训。

五、任职

1、任职。到村任职的高校毕业生,由县领导小组统一进行分配,安排到全县除社区以及去年以安置以外的67个村委会担任村党组织书记助理或村委会主任助理。

2、管理。选聘人员实行聘用合同制管理,管理和考核等按聘用合同及《××省选聘到村任职高校毕业生管理办法(试行)》(×厅字〔2011〕1号)有关规定进行。

六、工作监督

大学生村委会毕业实习报告篇7

一、加强组织领导

为加强对我县20__年选聘高校毕业生到村任职工作的领导,确保选聘工作公开、公平、公正、有序进行,成立××县选聘高校毕业生到村任职工作领导小组及其办公室,全面负责我县选聘高校毕业生到村任职相关工作的组织实施。

二、组织实施考察

(一)成立考察工作组。由县委组织部、县人事局、县纪委(监察局)、县政法委、县教育局、县公安局等相关单位抽调人员组成考察组,负责选聘高校毕业生到村任职资格复审及组织考察工作。

(二)资格复审及考察公告。由县选聘办公室在6月25日前向省选聘办确定的第一批考察对象资格复审和考察公告,明确资格复审时间、复审要求,考察对象、考察的主要内容,考察时间、地点,考察组人员组成情况等需要公告的内容。

(三)资格复审。从6月26日起到7月5日前第一批考察对象向县选聘办提供本人身份证、毕业证、党组织关系证明材料、户口册、获奖证书等原件。考察组开始对考生进行资格复审。资格复审要认真对考生的身份证、户口簿、毕业证(未毕业的需出具毕业分配部门出具的证明)、党员介绍信、校级以上表彰获奖证书和学校表彰的正式文件(如表彰决定)或学校证明等原件进行核查。其中,关于是否为校级以上“优秀团干部”、“优秀学生干部”、“优秀毕业生”“三好学生”的级别认定,主要根据授予表彰学校是否为独立办学的学校进行判定,即受独立学院表彰的,为校级表彰;受大学内二级学院表彰的,属院系级表彰,不得享受加分政策。

考生对填报的各项信息承担责任,因报名时错填、漏填,形成信息错误或没有享受到相关加分政策的,由本人负责,不再进行修正。

资格复审时凡有关材料与报名信息不符的,视为填报虚假信息,不得参加组织考察,且终身不得参加全国范围内公务员考试和选聘到村任职考试。资格复审过程中出现空缺的,使考察人比例达不到1:1.2要求即81人时,考察人选按照笔试成绩(含加分)依次递补,递补人员进行公示。

(四)组织考察。7月10日至15日由考察组负责对考生进行考察。主要采取面谈、查阅档案、函调了解等方式进行,了解高校毕业生的思想认识、理想信念、政治素养、道德品质和学习实践能力等综合情况。同等条件下,对本科以上学历、中共党员、优秀学生干部、优秀团干部、自愿回原籍的毕业生、人口较少民族毕业生优先选聘。

(五)提出拟聘人选。7月20日前,县选聘办根据组织考察情况,按每个选聘职位1:1的比例确定拟聘人选。因组织考察过程中放弃选聘等原因本文导致拟聘职位空缺时,在进入组织考察的人员中进行调剂。拟聘人选报市组织和人事部门审核。

拟聘人选按照我县拟聘职位数,根据参加考察考生的笔试成绩(含加分)依次递补。如遇笔试成绩相同,按以下原则和顺序依次确定拟聘人选:①中共党员优先(含预备党员);②校级以上优秀团干部优先;⑶校级以上优秀学生干部优先;④校级以上优秀毕业生、⑤校级以上三好学生优先;⑥本科以上学历优先;⑺人口较少民族优先;⑧女性考生优先。

三、体检、公示

1、体检(7月20--30日)。拟聘人选经市组织人事部门审核合格后,由县选聘办负责组织体检。体检标准按《公务员录用体检通用标准(试行)》执行。>文秘站:<

享受国家最低生活保障的城镇家庭和农村绝对贫困家庭报考人员,可凭县民政部门出具的享受最低生活保障证明和低保证(原件),或者凭县扶贫办出具的特困证明和特困家庭基本情况档案卡(原件),报县选聘办,免除体检费用。

因体检不合格出现空缺,在该选聘职位进入组织考察人员中,根据笔试和组织考察的情况顺序递补。

2、公示(8月1--10日)。体检合格者由省选聘办统一在组织人事网站进行公示,同时在县辖区范围内公示。

四、聘用及上岗

1、确定选聘人员(8月15日前)。公示期满后,由省选聘办审核确定选聘人员。

2、签订合同(8月15--20日)。由各县人事局与选聘人员签订聘用合同。选聘人员情况及签订合同的情况报省选聘办备案。

选聘人员未在规定时间签订合同或签订合同后1个月未到岗的,县选聘办可按上述规定进行递补或调剂。递补和生源调剂的截止时间为20__年9月30日。

3、培训上岗(8月20--31日)。以市为单位统一对选聘人员进行不低于7天的培训。

五、任职

1、任职。到村任职的高校毕业生,由县领导小组统一进行分配,安排到全县除社区以及去年以安置以外的67个村委会担任村党组织书记助理或村委会主任助理。

2、管理。选聘人员实行聘用合同制管理,管理和考核等按聘用合同及《××省选聘到村任职高校毕业生管理办法(试行)》(×厅字〔20__〕1号)有关规定进行。

大学生村委会毕业实习报告篇8

毕业生就业工作事关社会的和谐与稳定,事关学校的声誉与发展,事关学生的前途和家庭的希望。做好毕业生就业工作,高校有着重要的责任。河南农业大学和其他兄弟高校一样,一直十分重视毕业生就业工作。多年来,学校充分发挥农业高校的办学特色,把引导毕业生到基层就业创业,服务农业、农村、农民,到部队献身国防建设作为重点,面向全体学生,全面做好毕业生就业工作,收到了很好的成效。毕业生就业率多年来保持在95%以上,到基层就业创业毕业生保持在60%以上。省教育厅对学校的毕业生就业工作给予充分肯定,并多次给学校提供在全国和全省就业工作会议上交流发言的机会。学校去年被评为全国高校就业50强单位,2010年被首批授予河南省创业示范学校。

一、强化思想教育,在引导学生到基层服务上下工夫

引导毕业生到基层特别是到农村就业创业,既是党和政府的要求,也是农村发展的现实需要,更是大学生成长成才的必由之路。河南农业大学的学生大部分来自农村,农村学生跳出“农门”的思想与“三农”急需人才的要求矛盾十分突出。如何解决这一问题,既关系到学校教育的成败,也关系到新农村建设大业。这就需要强有力的思想教育的引导。学校坚持“厚生丰民”的办学理念,始终把为基层服务、为“三农”服务作为自己的使命和责任,始终把学农、爱农、服务“三农”教育贯穿于思想教育的全过程。新生入学教育的第一课就是参观校史馆和中原农业文明博物馆,用农大人百年来奉献“三农”的精神教育学生,用深厚的农业文明鼓舞学生。我们还组织学生积极开展“百名基层校友走访活动”。一方面,让在校学生直接接触基层校友,学习他们的成长经验;另一方面,将学生走访校友活动的体会、感受加工整理以报告会的形式介绍给其他学生,同时集结出版了《百名校友基层成长之路》一书,以此引导学生学习基层校友成长成才的经验,坚定服务“三农”信心。我们还坚持举办百名教授百场报告、知名校友报告会、企业家课堂等生动鲜活的教育活动,帮助大学生找准人生坐标,到基层去、到农村去,坚定志向,立志成才。为使更多的毕业生学农、爱农、服务“三农”,为新农村建设培养人才,学校于2008年在全国高校率先设置了农村发展与管理专业(又称“村官”专业),专门培养满足农村建设发展需要的人才。通过培养、教育、引导,学校广大毕业生形成了学农、爱农、服务“三农”的良好风气。2005年以来,学校报考基层公务员的毕业生占毕业生总数的1/3以上,到基层就业创业人数占毕业生总数的60%以上。

二、积极创造条件,在扶持学生自主创业上下工夫

大力开展创业教育,积极推进学生自主创业不仅是高等教育发展的大趋势,而且也成为国家战略。作为农业高校,引导毕业生自主创业,有着专业优势。据我们对创业成功校友的调查,发现涉农专业创业成功率较高。为此,学校大力开展毕业生创业活动,引导毕业生自主创业,实现“以创业带动就业,以创业促进就业”。

1.以创业教育引导学生创业。一方面,我们在教学中搭建创业知识教育平台,在教学计划中设置创业模块,在教学实践中安排创业项目,在教学考核时赋予创业学分。另一方面,成立了大学生创业学院,选聘校内外专家、老师对学生开展有针对性的创业理论和创业方法系统教育,每年培训学生上千人。同时,学校依托大学生创业中心,广泛开展创业指导、创业研究、信息服务、心理辅导、创业沙龙等工作,为学生创业提供交流学习平台,引导学生自主创业。

2.设立专项基金扶持学生创业。学校每年设立校院两级创新创业基金100万元,遴选若干项学生创业项目给予不同程度的资金支持。同时,学校利用大学生创业计划大赛这一载体,积极争取风险投资。2011年以来,学校已有3个创业项目通过创业计划大赛获得了河南华夏海纳风险投资公司近200万元的风险投资。

3.以创业园孵化学生创业。学校先后在校内建立了两个大学生创业孵化园,建筑面积近1000平方米,每年孵化创业项目30多项,满足学生创业实训需要。2010年,由在校学生组建的“郑州花木博士服务有限公司”先后有100多名学生参与,有几位学生毕业后分别在三门峡、洛阳等市开设了此类公司。农学专业学生王灵光结合自己所学专业,通过创业孵化园的实训,于2010年在漯河市成立了“德行丰民”种植专业合作社,为农民提供耕作、良种、农机、化肥等服务,目前流转土地1.2万亩,年纯利润100多万元,已有校内外毕业生10多人加入,不仅帮助农民增收,也探索了土地流转新路子,同时又带动了一批毕业生实现了自主创业梦想。全国政协主席贾庆林、省委书记卢展工分别于2009年和2011年到校视察时,都深入学校大学生创业中心,对学生创业活动给予充分肯定。几年来,《人民日报》《光明日报》《中国教育报》等媒体都对学校大学生创业工作予以报道。

三、建立长效机制,在推进预征入伍工作上下工夫

鼓励高校毕业生入伍服义务兵役,是加强军队建设的一项战略任务,是青年学生健康成长的重要途径,也是当前毕业生就业工作的重要内容。为此,学校在上级部门的领导下,高度重视普通高校毕业生入伍预征工作,及时安排部署,积极配合兵役部门,采取得力措施,迎难而上,积极作为。

1.建立常设机构

学校成立了以校领导为组长,各相关部门共同参与的预征工作领导小组,在学校武装部设立入伍预征工作办公室并作为常设机构。各学院也成立了相应的预征工作领导机构,通过建立常设机构为做好预征工作提供有力的组织保障,形成“主要领导亲自抓、分管领导具体抓、学生和武装部门牵头抓,以学院为主体,辅导员、班主任为骨干,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分段负责,责任到人”的工作格局。

2.加强宣传教育

学校把预征入伍工作作为毕业生就业工作的重要内容,把深入开展日常思想教育活动作为做好预征工作的重要举措,把大学生入伍预征工作与国防教育、思想政治教育密切结合,引导、动员毕业生积极报名应征入伍。学校充分发挥党政干部队伍、政治理论课教学队伍、辅导员队伍、心理咨询和就业指导队伍的作用,通过举办典型报告会、政策宣讲会和主题班会等方式,开展广覆盖、多角度、高密度的思想政治教育活动。

3.完善考核制度

学校将入伍预征工作纳入就业工作目标管理考核体系,提高入伍预征工作在就业工作目标管理考核体系中的比重;将入伍预征工作情况纳入辅导员、班主任工作考核体系,把入伍预征工作任务完成情况作为辅导员、班主任评先选优的重要依据。同时,学校增设入伍预征工作专项经费和单项工作奖励资金,制定经费和奖励分配制度,并通过考核、奖励等途径调动相关人员的积极性。3年来,学校毕业生中共计有1605人预征入伍,占应届毕业生男生总人数的30%,预征入伍的本科毕业生人数连续两年在郑州市金水区本科高校中名列第一。

学校毕业生就业工作虽然取得了一定成绩,但与上级和社会对我们的要求,与兄弟高校相比还有差距。我们将进一步加大毕业生就业工作的力度,继续探索具有河南农大特色的,到基层就业、自主创业和应征入伍工作的新思路,不断推进毕业生就业工作再上新台阶。

大学生村委会毕业实习报告篇9

大学诞生

54年前,位于宝丰县城西北9公里名不见经传的北张庄,因、邓小平、等人的到来而轰动一时。

1947年,刘邓大军千里跃进大别山,转战中原大地,拉开了全国解放战争反攻的序幕。1948年春,、邓小平率主力挺进豫西。5月26日,中原局和中原军区领导机关移驻宝丰北张庄。、邓小平、、邓子恢、李达等领导住进北张庄村,这里成为当时中原局及中原解放区的“首府”。

解放战争时期,鉴于干部需求量增加,邓小平指示中原局尽快筹建干部学校,招收优秀知识青年入校,经过短期培训和学习,再到实践中去锻炼,以解决干部不足的问题。

中原局领导准备成立一所培训干部的学校。1948年6月29日,河南大学文学院院长兼历史系主任嵇文甫教授等79人率先抵达宝丰县。7月9日,开封287名青年学生同一起撤离开封,奔向豫西解放区。经中共中央批准,7月10日,中原大学筹备委员会成立,任主任委员,校部设在宝丰县肖旗乡大白庄村的一座关帝庙内。创办伊始的中原大学是以学习政治理论、改造思想、改造人生观为主旨的短期训练班性质的干部学校,是一所新型的革命大学。那时,等首长经常给学员们上课。

马定中是当年第一批学员,他在回忆文章中说:“7月15日,我们被告知到校部大白庄听报告。早饭后,全体学员集合在大白庄西边一片杨树林内,坐在从老乡家借来的小板凳上等待。大约8点钟,从村外开来一辆吉普车停在小树林外,车上下来一位首长,后面跟着几位警卫员。首长走向会场中心一张方桌前,他就是司令员。他讲话声音洪亮,语言简练,风趣诙谐,双目炯炯有光,带着浓重的四川口音……”司令员报告的主题是来解放区的学习与工作问题。听完报告,学员们进行了讨论。马定中清楚地记得,中午,和大家边吃边说笑,大家感到十分亲切。

1948年8月1日,在宝丰县商酒务镇张家庄村中原局、中原军区庆祝八一建军节纪念大会上,中原军区司令员宣布中原大学正式成立,第—任校长是范文澜。

艰苦

宝丰县肖旗乡大白庄村中有一座破旧的关帝庙,门前有两棵古槐树。大门右边立着一块石碑,正刻“中原大学旧址”几个大字,碑是2017年4月7日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党委书记徐敦楷、校长吴汉东带领50个师生来宝丰寻根时立下的。

1948年8月7日,中原大学开始上课。从开封来的287名学员成为第一批学员。

中原大学成立初期,学制4到6个月,学校开设的课程有《辩证唯物主义》、《社会发展史纲》等。没有课本,各位教授自己编写。

为了充实教师队伍,1948年8月25日,中共中央从华东抽调73名干部到校。83岁的宋保聚老人告诉笔者,当时这里有很多当兵的和年轻学生,据大白庄村75岁的楚群老人回忆,那时他才十几岁,学员们学习条件非常苦,没桌子没教室,都在打麦场上讲课,学员们在腿上学习。

宝丰县党史办公室主任连录友说,当时中原大学为了扩大招生,派人到各地招生。由于当时解放区的形势还不稳定,一些青年学生顾虑重重,一些顽固分子暗中破坏,招生工作举步维艰。当年9月,只招到70名学生,10月招到482名。后来,郑州、开封相继解放后报名人员猛增,11月招进新生1414名。

由于学生数量增加,临时校舍已不敷用,1948年9月5日,中原大学校部由肖旗乡大白庄迁移至宝丰城内东大街文庙。文庙坐落在宝丰县城东大街县一中院内,它是河南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除了中原大学旧址外,它还是中共党史上著名的“宝丰会议”旧址。大成殿前有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师生瞻仰老校址时立的石碑。中原大学校部搬迁后,院内的大成殿作为中原大学教务处。

湖北省文联《湖北画报》编辑部原主任编辑林焰在回忆录中写道,当时中原大学对学员的生活很照顾,全体学员享受供给制干部待遇,每月发200元中州币津贴费(折合银元1元)。每人还发生活日用品、学习用品等,伙食也很好。

变革

1948年10月,开封二次解放后,中原局做出中原大学搬迁开封到河南大学办学的决策。因为这时的开封河南大学校园已是一所空校园,原先的学生已南迁苏州。11月12日,学校派30余人赴开封筹建。

11月18日,中原大学研究班20名学员毕业,11月27日第一、二大队169名学员毕业,在关帝庙内举行了毕业典礼。这189名第一批毕业生被分配到中原、华北解放区各机关45名,转入中原大学新闻系继续学习的73名,留校工作的71名。

12月初,迁到开封的中原大学师生借河南大学暂空着的校舍,开始了紧张的学习。

1948年8月,中共中央中原局责成豫西行署在县城南杨庄创建豫西行政干部学校。当时村中杨姓大地主逃跑后留下100多间瓦房,经简单修葺,成了一所规模可观的校舍。共招生4期,录取1500多人,编为14个班。最初毕业的500名学员中,除研究班的多留校外,其余普通班学员被分配到豫西各地工作,另有300多名学员随大军渡江南下赴新区工作。1949年5月,豫西行政干校迁址开封,再迁郑州,后改为河南省行政学院,现为河南省政法管理干部学院。

1949年5月,重组了河南大学。武汉解放前夕,中原大学派出部分干部随军南下。1949年8月12日,中原大学迁至武汉。

1951年8月,中原大学教育学院并入华中大学(即后来的华中师范大学)。

1953年4月,全国高校院系调整时,分别成立了中南财经学院和中南政法学院。3个月后,中原大学撤销。中南财经学院后来变为中南财经大学,5年间,中原大学共为国家培养出14000余名干部。

2000年5月,中南财经大学和中南政法学院组建成为中南财经政法大学。2005年9月,中南财经政法大学跨入国家“211工程”重点建设高校行列。

寻根

2006年8月8日,中南财经政法大学财政税务学院党委书记罗家宾同该校师生来宝丰寻根。

2008年7月8日上午,为庆祝中南财经政法大学举建校60周年,该校党委副书记刘可风带领几十名师生再次来宝丰大白庄村中原大学旧址,触摸这里的一砖一瓦、一草一木,他们感慨万千。当师生们听说关帝庙墙壁上的一块斑斑驳驳的黑板,是中南财经政法大学的第一块黑板时,纷纷驻足照相。

宝丰县党史办公室主任连录友告诉笔者,这座关帝庙当时是中原大学的校部,是老师们办公的场所,西边3间厢房是当时中原大学教职工的住室,学生上课都在树林和打麦场上。初建的中原大学由于设备和校舍不足,学员分住在附近村庄的老乡家里。

大学生村委会毕业实习报告篇10

上午好!

受第36期中青一班46名学员的委托,在毕业典礼即将离校之际,我代表全体学员,向各位领导、各位老师简要汇报我们在党校3个月的学习情况。

一、学习基本情况

通过3个月的学习培训,我们顺利完成了军训、理论学习、体育课、劳动课、党性分析课等教学计划。此外,我们还自发组织了丰富多彩的活动。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勤学习、勤思考、勤发言。学员们都十分珍惜到党校这个难得的学习机会。上课专心听讲,认真记笔记,大多数学员的学习笔记都在4万字以上。在案例教学和研讨课上,学员们认真思考,积极发言。听一些外请报告时,我们班学员提问踊跃。上世界银行学院远程教学课,班上学员提问积极,展现了贵州学员的风采。

2、认真制定本班学习活动计划。进校不久,班委会拟定了“六个一”的学习活动计划”。即:组织开展一次以“增进友谊、走进自然”为主题的郊外活动;组织开展一次文体联欢活动;组织开展一次以石漠化治理为主题的社会调研活动;组织开展一次以宗旨教育为主题的党性锻炼实践活动;组织开展一次“我与党校”为主题的毕业座谈会;刻制一套以授课老师讲课内容为主的学习材料。至毕业前夕,“六个一”计划全部圆满完成。

3、积极向威宁地震灾区献爱心。3月22日,我省威宁县发生了4.7级地震,灾情牵动着全班师生的心。3月26日下午,全班47名师生利用党性分析课,举行了简短捐赠仪式。共捐款4800元,捐军训迷彩服15套,胶鞋7双,向灾区人民献上一片浓浓的爱心。《贵州日报》、《当代贵州》、省委党校《贵州干部教育》均及时进行了报道。威宁县人民政府为此向省委党校第36期中青一班寄来一封感谢信。

4、“规定动作”认真完成,“自选动作”丰富多彩。按党校教学计划的安排,中青班除了完成8个板块课堂教学的任务外,还要完成“军训”、“学员论坛”和“社会调研”三个特定任务。在学员论坛上,我们班参赛选手准备充分,演讲获得广泛好评。针对贵州十分突出的石漠化问题,4月24日至25日,全班学员到贞丰县进行石漠化问题调研,完成了题为“贵州贞丰县实施石漠化治理的做法及经验”的调研报告。这份报告已经在省委讲师团《理论与当代》杂志2011年第六期上登载。在完成好“规定动作”的同时,我们的“自选动作”也丰富多彩。3月9日,到贵阳大剧院观看多彩贵州风,感受贵州多姿多彩的原生态民族文化魅力;3月11日,到羊艾农场女子监狱,接受警示教育;3月16日,到贵大参观,领略这座211大学的校园风貌;3月17日和4月7日,先后到花溪红阳集团厂和老来福药业公司参观,增长对企业文化的见识;3月27日至28日,到雷山县进行“增进友谊、走进自然”为主题的巴拉河沿线乡村旅游考察;5月6日,到惠水县好花红乡,考察新农村建设;5月22日至23日,到瓮安猴场会议会址,重温入党誓词,进行爱国主义教育。此外,5月26日,组织开展了“我与党校”为主题的毕业座谈会。

二、主要学习收获

1、理论知识得到丰富。通过党校33位老师35节专题课的知识传授,使我们在党的建设、基本理论、文化建设、政治建设、经济建设、社会建设、生态建设等方面学到了很多新的理论知识,从而加深了对马克思主义、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以及十七大报告的理解,同时还对当今国际国内形势有了更加明确的认识。

2、对省情有了深刻认识。通过聆听3位省级领导、13位厅级领导、1位县级领导所做的专题报告,使我们对欠发达、欠开发的省情有了深入的了解,对贵州实现经济社会跨越式发展的艰巨性有了清醒的认识,同时也对贵州未来的发展充满信心。

3、认识问题、分析问题的能力得到提升。通过对5个案例专题和6个研讨题目的探讨,使我们受益匪浅,认识问题、分析问题的能力得到提升,尤其对瓮安事件的事实真相和深层原因,有了清晰的了解和深刻的认识,对“仇和新政”现象,有了一定的了解和客观的认识。

三、几点感受

1、省委党校环境优美、鸟语花香、校风严谨,是一个学习和修身养性的好地方,同时也是广交朋友的好地方。

2、党校老师十分敬业,无论是校领导、处领导还是高职称教师,上课十分认真,理论功底扎实,教案准备充分,课件制作精美,让人在愉悦中学到知识。

3、只有尽快实现“三个转变”,才能确保学业的顺利完成。

四、两点建议

1、不少学员感到3个月的学习时间短了点,建议将学习时间延长一些。

2、下午时间尽量少安排到教室学习,希望能有更多的自习时间使学员能到图书馆或上网查阅有关学习资料。

本次党校学习结束后,我们将把所学知识运用到实际工作中去,以回报老师对我们的辛勤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