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范文大全小学科学课的核心素养十篇小学科学课的核心素养十篇

小学科学课的核心素养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6 03:13:07

小学科学课的核心素养篇1

【关键词】小学科学;学生核心素养;课程标准;文本分析

【基金项目】本文系2017年度河南省教师教育课程改革重点研究项目“地方高师‘大类招生、二次选拔、分段培养’中学教师培养模式研究”(编号:2017―SSSYZD―031)的阶段性成果。

中图分类号:G622.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1-0568(2017)07-0067-03

2011年以来,义务教育阶段的新版课程标准陆续,唯一缺少的是小学科学课程标准。据了解,有关专家正在积极反复修订。通过网络上流传的在修订版本和专家的解读,我们几乎可以明确:小学科学在小学阶段的地位会越来越重要,新版小学科学课程标准将规定从小学一年级至六年级的科学教育目标。以前被称为“教学大纲”的课程标准,是学科教学的总纲领和行动指南。通过对课程标准文本进行词频分析,则在一定意义上能明确该学科所强调的知识和能力要点。笔者拟对教育部新出台的《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以下简称“学生核心素养”)和《全日制义务教育科学(3~6年级)课程标准》(实验稿)(以下简称“小学科学课程标准”)两个文本中出现的核心词进行对比分析,以探索小学科学课在培育学生核心素养中所能起到的作用。

一、总体分析

各科课程标准中的“前言”主要阐述课程的性质与地位、基本理念、本标准的设计思路等。小学科学课程标准中“前言”的第一段为:“每一个生活在科学技术高速发展时代的人,从小就明显地感受到了科学技术所带来的种种影响。因此,从小就必须注重培养学生良好的科学素养,通过科学教育使学生逐步领会科学的本质,乐于探究,热爱科学,并树立社会责任感;学会用科学的思维方式解决自身学习、日常生活中遇到的问题。”从中能明显感受到小学科学课对培育学生科学素养、学习能力及社会责任感的重视。

表1整体展示了小学科学课程标准中的“三维目标”与学生核心素养中“六大素养”的对应关系。比如:小学科w课程标准“科学探究”目标,有关“能通过对身边自然事物的观察、发现和提出问题;能运用已有知识作出自己对问题的假想答案;能根据假想答案,制定简单的科学探究活动计划;能通过观察、实验、制作等活动进行探究;会查阅、整理从书刊及其他途径获得的科学资料;能在已有知识、经验和现有信息的基础上,通过简单的思维加工,作出自己的解释或结论”等表述,其实就是一个完整的在动手实践中学习的过程。而“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中所说的“科学不迷信权威;在科学学习中能注重事实,克服困难,善始善终,尊重他人意见,敢于提出不同见解,乐于合作与交流;珍爱并善待周围环境中的自然事物;愿意参与和科学有关的社会问题的讨论与活动;意识到科学技术对人类与社会的发展既有促进作用,也有消极影响”则是明确指出在科学课学习中,学生要养成科学求真的精神,有珍爱动植物之心,重视利用科学思考来改变社会。“科学知识”目标则主要包括生命世界、物质世界、地球与宇宙等方面的知识,其中“通过对生命科学有关知识的学习,了解生命世界的轮廓,形成一些对生命活动和生命现象的基本认识,对人体和健康形成初步的认识”明确指出了小学科学对培育学生健康生活能力的直接作用。

二、分维度比对

1.文化基础领域

首先,小学科学课程标准在“人文底蕴”方面有所阐述。比如:在其“总目标”中明确提出要引导学生“保持和发展对周围世界的好奇心与求知欲,形成大胆想象、尊重证据、敢于创新的科学态度和爱科学、爱家乡、爱祖国的情感;亲近自然、欣赏自然、珍爱生命,积极参与资源和环境的保护,关心科技的新发展”;在“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中,则明确指出“各级教育主管部门要充分调动教师、家长、学生和其他社区成员的积极性,并根据农村和城市学校特定的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以多种途径、多种方式、多种渠道开发与利用丰富的课程资源”等。从中我们不难发现,小学科学课在强调培养学生科学素养的同时,也强调人文情怀的培育和审美情趣的引导。

对于“科学精神”的培养,小学科学课程标准在“前言”有关“这一时期是培养科学兴趣、体验科学过程、发展科学精神的重要时期”的表述中明确提及;还在“具体内容标准”之一“生物与环境之二:进化现象”知识的“活动建议”中,鼓励老师引导学生讨论达尔文的科学精神。其在词频上的具体显现,见表2。

2.自主发展领域

在小学科学课程标准“关于教材的呈现方式”中明确提出:“需要从小学生观察世界的角度、自主学习的角度和科学学习活动的方式来表述,而不是沿用成人的角度、教师为中心的角度和接受式学习的方式来表述。”课程标准全文出现“自主”4次、“自己”59次、“自我”3次、“自身”6次,类似“主体性”的词汇累计出现近百次。其“总目标”中强调学生“要保持和发展对周围世界的好奇心与求知欲”,“基本理念”中指出“科学课程必须建立在满足学生发展需要和已有经验的基础之上,提供他们能直接参与的各种科学探究活动;让他们自己提出问题、解决问题,比单纯的讲授训练更有效;课程的评价应能促进科学素养的形成与发展”等。全文“发展”一词累计出现43次,从这些词句的频次足见小学科学对学生自主发展能力的重视。

前文已提及学生核心素养所强调的“健康生活”是小学科学教育中的重要内容之一。在科学课的重要组成部分“生命科学”中,“健康生活”的教学内容有:生理与健康、生长发育、良好生活习惯等,具体包括引导学生“懂得营养全面合理的重要性”“养成良好的饮食卫生习惯”“了解疾病的产生和预防”“正确认识青春期”“意识到个人对自身健康负有责任,能积极参加锻炼,注重个人保健”等。可以说,相比其他学科,对“核心素养:健康生活”的培育,小学科学维度最全、能起的作用最大。

从表3不难看出,小学科学课对培养学生学习能力的强调,以及对信息搜集与应用能力的重视。需要特别指出的是,“搜集整理信息”还是小学科学课程标准“具体内容标准”中“科学探究”板块的重要组成部分。

3.社会参与领域

小学科学课程标准全文出现“参与”21次。其中,主要包括“参与科学学习活动”“关心科学技术,热心参与有关活动,发展对自然和社会的关怀和责任感”“在参与科学学习与探究活动中获得情绪感受,并融入自身的经验之中”“让每个学生轮流参与”“学会参与讨论”“参与居室装修设计、电路设计、美化居室设计”“积极参与资源和环境的保护,关心科技的新发展”“参与评议”“愿意参与和科学有关的社会问题的讨论与活动”等。而在科学实验中经常采用的小组合作学习形式,其实也是学生参与同伴互动的过程。全文出现“社会”字眼22次,包括“人类与社会”“科学与社会”“技术与社会”等,这些词句的反复出现,表明在小学科学课学习中鼓励学生利用所学参与社会生活。

有关“社会责任”,前文已有所提及,而培养“国家认同”反映在小学科学教学中主要是培养对身边世界的好奇心和感情,热爱家乡。作为具体内容标准的重要组成部分“关注我国空间技术的最新发展”,以及其他知识中涉及我国古人智慧的内容,也是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重要载体。“国际理解”则在“地球与宇宙”板块“环境保护”等问题中涉及。课程标准全文共出现“人类”26次,世界“58”次,这也就是要求学生要树立全球意识、关注人类面临的全球性挑战。

从表4可以看出,小学科学课对问题解决能力训练的强调,以及对技术应用的重视。特别是近几年主要依托科学课开展的“创客”活动(包括3D打印机、机器人大赛等),更是突出了工程、技术与科学的紧密联系。据了解,不少地区已借鉴美国“Stem”计划把“技术与工程”作为科学课的重要目标。小学科学课在强调学生动手实践过程中,也有对热爱劳动的表述,比如其“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内容标准”中,“尊重他人劳动成果”就是其中一项条款。

三、由两个文本对比引发的思考

通过上文就两个颁布时间相差15年的《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和《义务教育小学科学课程标准》(2001版)文本进行对比分析,我们不难发现小学科学在培育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中的重要作用。由于许多国家与地区、国际组织都把核心素养视为课程设计的Dna,努力研制基于核心素养的教育或课程标准,期望在核心素养统领下以教育或课程标准为抓手发动教育改革。可见,即将颁布的新版小学科学课程标准一定会在学生核心素养培育方面发挥更大的指引作用。

然而,遗憾的是,小学科学在当前很多小学仍被作为副科,特别是西部小学的科学教育,大多仍然停留在以老师为中心、讲解常识的“初级阶段”,西部相比东部(章鼎儿为浙江省科学教研员,该省专职科学教师占50%左右)“几乎相差20年”。国家配发的科学实验器材在很多小学也处于闲置状态。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很多,如教育行政部门现有的评价体系过于强调传统文化课而忽视科学课,很少招聘科学教师;多数小学的科学教师由主科老师兼任,即使个别学校拥有专职科学教师也多为“半路出家”转岗而来。据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副研究员单志艳依照2020年教师队伍师资配置标准化要求估计,小学阶段科学教师需补充32万人,比艺术教师20万的缺口还要大。

与此对应的是当前只有少数学校开设有科学教育R怠pЭ蒲Э纬瘫曜迹ㄊ笛楦澹┭兄聘涸鹑恕⒛暇┦Ψ洞笱Ш戮教授在接受采访时说,全国只有60余家高校开设该专业,且在课程设置中缺少“科学学习心理”和“科学课程设计”内容,而“真正的专业科普教育工作者,在理科专业的学习和教育学、心理学的学习两方面,都是不能偏废的。”而事实上,在培养小学科学教师过程中,不只是科学类课程与教育学、心理学课程之间协调不够,就是理科课程(包含物理、化学、生物、地理等)在各高校分院系设置专业的背景下想培养综合性能力较强的科学教师也存在现实困难。

根据中国科学技术协会2015年9月的“第九次中国公民科学素质”调查数据显示,我国具备科学素质的公民比例仅为6.20%,位居全国前三位的上海(18.71%)、北京(17.56%)和天津(12.00%)等地公民科学素质水平才达到美国和欧洲世纪之交的水平。上文所提及的排在全国各省市前列,且在基础教育阶段对科学教育颇为重视的浙江省,其公民科学素质水平仅为8.21%。可以说,我国科学教育仍然任重道远。有关科普专家曾明确指出,我国公民的科学素养比日本晚20多年。

随着国际科技竞争的加剧,我国于1999年制定了《全民科学素质行动研究》(2049计划),该计划强调“国民科学素质的培养将以中小学基础教育为主渠道”。国务院办公厅近期也印发了《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纲要实施方案(2016~2020年),其中明确提出了“基于学生发展核心素养框架,完善中小学科学课程体系”“研究提出中小学科学学科素养”“完善基础教育阶段的科技教育”“修订小学科学课程标准实验教材”等措施。

在这种大背景下,区域教育部门、师范高校、小学必须高度重视小学科学的日常教学及小学科学教师的培养工作。小学生核心素养培育,科学课大有可为,亟须有关各方有所作为!

参考文献:

[1]王本陆.课程与教学论[m].第2版.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

[2]邵朝友,周文叶,崔允t.基于核心素养的课程标准研制:国际经验与启示[J].全球教育展望,2015,(8).

[3]陈薇.章鼎儿.补上科学这一课[n].中国新闻周刊,2013-5-10.

[4]张颖,张娜.小学科学课,“科学”吗?[n].福建日报,2013-12-11.

[5]解艳华.教师教育亟须进行“供给侧改革”[n].人民政协报,2016-9-29,(9).

小学科学课的核心素养篇2

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的校本化表达

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规定了基本的“底线”素养的要求,学校在达到了“底线”要求的基础上,必然要根据自身的文化传统、现实状况和未来追求,对学校教育核心理念、育人目标进行提炼升华和创造性转化,从而找准学校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侧重点和着力点,彰显办学特色。

重庆市大渡口区实验小学秉持“启迪智慧,化育生命”的办学理念,结合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明确提出了培育“外健内慧的智慧少年”这一育人目标。学校致力于孩子良好身体素质的训练、健康心理素质的养成、学科知识的教育和天下为公、勇于担当、敢于开拓的公民意识的唤醒。期待“实小”孩童经过六年启慧教育的浸润,具有以下素养结构:生命健康、品德修养、人文审美、语言表达、学习能力、认同理解、科学探究、自主创新。这一素养结构,既体现了国家的基本要求,又体现了学校“启慧教育”的办学特色。

以核心素养为统领推进学校课程建设

学生发展核心素养是课程设计的重要依据和出发点。学校的课程建构应该基于核心素养的要求,在研究学生需求、教师专长、学校已有的文化传统和家长与社区独特性的基础上,对课程结构和内容进行重新建构。大渡口区实验小学通过学科间的课程资源整合和学科课程、综合课程与活动课程的跨界整合,打造基于“校本化”核心素养的学校课程体系,包括基础性学科课程、发展性综合课程、拓展性特色课程与创造性活动课程四个部分。

基础性学科课程

基础性学科课程是根据国家课程计划确立的标准要求相对统一的课程。基础性学科课程是学校启慧课程体系中的核心组成部分,它是实现学校育人目标的基础。其具体课程内容为道德与法治、语文、数学、英语、体育、美术、音乐等,侧重于学生“学科核心素养及学习能力”的养成。

基础性学科课程的开发与实施,重点在国家课程的二次开发与启慧课堂文化培育方面。学校以“一个支点,四个方向”为途径,实现课堂形态的变化。一个支点是明确学科核心素养,丰富启慧课堂的认识。四个方向指:一是对国家课程标准的二次解读,提炼本课程所指向的核心素养和具体目标;二是根据课程所要达成的核心素养和具体目标,开发和整合各门基础性学科课程的教学资源与教学内容;三是对课堂结构的调整和改革,进一步理清和优化教与学的关系;四是积极发挥现代教育技术的辅助作用,促进课程、教学和信息技术的有机整合。

发展性综合课程

发展性综合课程是学校根据启慧教育的核心理念,结合国家课程标准自主设计、开发和实施的课程,是对基础性学科课程的必要补充,也是实现学校育人目标的重要组成部分。学校整合科学与综合实践活动为启慧科学实践课程,侧重于学生“科学探究、自主创新”特质素养的养成。

学校建设了以模拟生态园和实景生态园为主的科学实践活动基地,通过启慧科学实践课程、物联网未来课堂、创客教育、“互联网+个性化学习”等平台,给学生提供了丰富的实践机会与交流平台,发展学生创新意识与创造能力。学生每期都有连续一周的时间在科学老师的带领下深入生态园中,观察动植物生长、体验农耕文化、了解生态文明、开展探究学习,综合运用学科知识与信息技术手段解决当前面临的各种问题与困惑,从而获取成长体验、感悟生命真谛。

拓展性特色课程

拓展性特色课程是结合学校办学实际开设的能直接反映学校办学理念和办学特色的课程,它是彰显学校育人目标特色的主要载体。其具体课程内容为中华武术、管乐、彩泥陶艺课程,侧重于学生“生命健康、人文审美”特质素养的养成。

学校从启慧教育理念出发,结合办学传统,将中华武术、管乐、彩泥陶艺等课程进行系列化设计,努力打造启慧课程的精品,更好地彰显启慧教育“健体、尚美”的内在品质和特色。

例如,中华武术课程将武术普及训练与体校专业训练相结合,做到学习和训练两不误,得到了学生和家长的广泛认可。学校武术队连续多年获得重庆市青少年武术锦标赛团体总分第一名。

创造性活动课程

创造性活动课程是学校为达成育人目标而统整、完善的各种主题式活动,它包括经典阅读、四大节日(奇思创意节、缤纷艺术节、阳光体育节、美文美读节)、学生社团、体验式德育活动等。创造性活动课程是学校育人目标达成的重要补充,主要侧重于学生“品德修养、语言表达、认同理解”特质素养的养成。

创造性活动课程统领了学校的主题教育活动、实践体验活动与学生社团活动。主题教育活动包括学校德育活动中的三大典礼(一年级新生入学礼、三年级国旗护旗礼、六年级小学毕业礼),两次评比(星级儿童评选、感动实小榜样少年评选)与年级德育专题教育活动等;实践体验活动包括校内四大节日活动与校外实践体验活动;学生社团活动通过组建校级、年级两个层面的学生社团,开展符合学生需求的数学文化、武术、绘画、电脑、科技、阅读、书法、演讲等活动。

核心素养视野下的课堂文化实践

大渡口区实验小学立足学生核心素养,打造符合学校“启慧教育”核心理念的教学文化。学校以市级重点课题“启慧课堂文化培养小学生核心素养的实证研究”为抓手,各学科课堂教学围绕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的落地而展开。基于学生发展核心素养明晰了启慧课堂基本要素,从启慧课堂教学文化、启慧教学行为与启慧教学评价三方面着手展开课题研究,以求证课堂教学文化与发展学生核心素养间的联系,通过启慧课堂文化的打造促进学科核心素养的落实与学生核心素养的发展。

小学科学课的核心素养篇3

截至2016年11月,搜索“核心素养”的条目,百度上的数字高约230万,中国知网显示约99.8万条结果。这一年召开的各种全国性的高端教育论坛也纷纷聚焦“核心素养”。

核心素养为什么这么火?除了“核心素养”代表了中国教育改革未来的走向,不得不提及的一点是,无论是学术界、学校层面,甚至行政方面,对于如何落实核心素养都处于起步探索阶段,迫切需要学术研讨、借鉴引导和实践创生。

从素质教育到三维目标再到核心素养,教育进入3.0时代。盘点2016年关于核心素养的论文、报告、新闻,聆听来自专家校长的声音,聚焦以下问题,希望能澄清误区,找出落实的方向,分享前沿的实践,助推核心素养从学术思辨走向行动落实。

怎么看:从传承与发展的视角来看核心素养

核心素养是什么?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总体框架解释: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主要指学生应具备的,能够适应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核心素养是关于学生知识、技能、情感、态度、价值观等多方面要求的综合表现;是每一名学生获得成功生活、适应个人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都需要的、不可或缺的共同素养;其发展是一个持续终身的过程,可教可学,最初在家庭和学校中培养,随后在一生中不断完善。核心素养仅从字面上理解并不难,难就难在要从现实意义上来理解。那么,核心素养与素质教育、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有什么关系呢?这就成为首先需要厘清的问题。

20世纪90年代,中央文件中正式使用“素质教育”概念。1999年6月第三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指出:深化教育改革,推进素质教育,必须建构面向21世纪的具有中国特色的基础教育课程体系。2001年开始,在国务院的直接领导下,教育部启动了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旨在建立符合素质教育要求的基础教育课程教材体系,以课程改革为核心带动人才培养环节的一系列变革。

2014年3月,核心素养首次出现在《教育部关于全面深化课程改革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意见》中,并被置于深化课程改革、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首要位置。

2015年4月和2016年年初,核心素养研究课题组两次呈请教育部基础教育二司将核心素养初稿及研究报告送教育部有关司局和单位征求意见。同时,正式征求了全国各省级教育行政部门意见,并委托中国教育学会征求各省市教育学会和相关分支机构意见。

2016年9月,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研究成果正式。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以培养“全面发展的人”为核心,分为文化基础、自主发展、社会参与三个方面,综合表现为人文底蕴、科学精神、学会学习、健康生活、责任担当、实践创新六大素养,具体细化为国家认同等十八个基本要点。根据这一总体框架,可针对学生年龄特点进一步提出各学段学生的具体表现要求。核心素养总体框架引发了社会高度关注,也拉开了从文件到实施的序幕。

可见,从素质教育到课程改革,再到深化课改的核心素养,环环相扣,一脉相承的是国家对“培养什么样的人,怎样培养人”的教育改革的顶层设计。

教育部核心素养课题组负责人林崇德教授指出:“从价值定位而言,学生发展核心素养是对教育方针中所确定的教育培养目标的具体化和细化,是连接宏观教育理念、培养目标与具体教育教学实践的中间环节。”

教育部基础教育二司研究员柳夕浪说:“以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研究的成果,丰富和完善素质教育命题,一方面我们可以更加清楚地认识到素质教育这一命题的独特价值;另一方面,可以进一步理清推进素质教育的思路,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寻求素质教育的新突破。”

上海市教育学会会长尹后庆认为:“提出核心素养,是为了深化课程改革,贯彻‘立德树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党的教育方针,深入回答‘培养什么人,怎么培养人’的问题。”

华东师范大学崔允t教授指出,我们的传统是重视“双基”,即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后来又提出三维目标――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从“双基”到三维目标,再到核心素养,是从教书走向育人这一过程的不同阶段。打个比方,落实“双基”是课程目标1.0版,三维目标是2.0版,核心素养就是3.0版。

无论是素质教育、第八次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还是核心素养,无一例外都是体现了教育改革的国家意志。所以,以一种传承与发展的视角来看核心素养,才可能创造核心素养的本土范式,核心素养才有落地的根与魂。

教什么:积极探索基于核心素养为纲的课程标准和学科核心素养总体构架,提供教学的方向和内容

为了扭转分数至上、分科教育的弊端,实现教育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培育能适应未来社会发展的人,核心素养应运而生。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提出的“三维目标”尚未消化落实好。这下又冒出来一个全新的概念――核心素养,怎么办?这就需要中间环节来联系核心素养与具体的教育教学活动,实现从知识本位到人为本体的转化。这解决的是“教什么”的问题。

北京市第六十五中学教学校长占德杰的一席话就很有代表性:“核心素养到底是什么?对于老师们而言,这个问题如果不弄清楚的话,可能就会引起一种模糊或者说一种混乱。通过学科教学来培养学生的学科素养是一个非常好的路径。我觉得这样一下就有抓手。”更直接的,如西安市第三中学副校长赵海娟的观点――国家要基于学科核心素养完善和修订现行的课标。这样学校和教师可以依照课标来进行教学。

北京师范大学李晓东副教授认为:“当前的核心素养建构,先确定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的顶层设计,在此基础上提出各学科的学科核心素养,再将这些学科核心素养要求具体化为学科的学习内容和学习过程。”

《论学科核心素养的理论建构》一文中指出:“学科核心素养也是学生核心素养转化到课程标准的一个过渡环节,否则学科课程标准将‘对不上’过于上位的学生核心素养,那么核心素养也就变成了‘空中楼阁’。”文章进一步指出,“学生核心素养转化为课程标准基本遵循:学生核心素养―学科核心素养―内容标准的思路。”

于是,本轮高中课程标准的修订首次纳入了学科核心素养。虽然,有专家指出,从《普通高中各学科核心素养一览表》披露的各学科核心素养看,各学科之间的界限依旧非常分明,并没有体现出课程整合的意识;即便在同一个学科内部,“学科核心素养”也存在着交叉、重叠的现象。但是,这一步的迈出体现了“学生核心素养―学科核心素养―内容标准”的制定方向,也给一线教学提供了一定的参照。

遗憾的是,正如专家所指,目前学科核心素养的研究成果大多是定性描述性状态的,很多是基于研究者个人经验及文本研究后的理性思辨式的论证。所以这需要国家组织力量进行量化的、基于实证的研究与构建。李晓东认为,应该“寻求当下课程标准与高中学段学科核心素养的对应,深入发现和挖掘现有教学过程符合核心素养理念的内容和做法,结合现实发展的实际完善,积极探索学科核心素养的实现路径”。这也适合基础教育各个学段。

怎么教:在教育3.0版本下,学科核心素养的研发、课程标准的修订与学校实践需要并行

《南方周末》曾发文《核心素养:素质教育的新起点――从“屠呦呦是谁”说起》。文章从学生不认识“屠呦呦是谁”说起,说到屠呦呦求学的经历,特别是中学时期她考试分数并不高,但初显“只要自己喜欢的事情,就会坚持下去”。屠呦呦求学是抗日时期,国家没有精力搞教育改革,更不要提“核心素养”一说。从中,我们可以深刻体会到,无论采用何种教学方式方法,只要是指向人的适应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的培养,就可以被称为培养“核心素养”的教育。

所以,在一些纲领性文本,如学科核心素养、修订后的课程标准、学业质量标准尚未出台时,更需要来自一线的实践创生。为此,专家也提出了一些建议。

中国教育学会名誉会长顾明远先生提出:一是将身心健康放在课程目标的首位,二是课程教学要培养学生终身学习的能力,三是课程内容及实施要为学生打下走向社会的基础。

杭州师范大学张华教授特别谈到,“要超越‘双基’,走向素养。”他认为,“第一,转变课程知识观。课程内容不是由零散的‘知识点’或孤立的事实构成的,而是由核心观念构成。学科探究与实践是课程内容的有机构成。教师与学生的个人知识是课程内容的有机构成。第二,将知识创造过程变成教学和学习过程。我国课堂教学倘不把教学变成真实的知识创造,不让以‘问题解决教学’和‘协作教学’为核心的新教学方式成为我国课堂教学的主体,发展学生的核心素养就难以落实。第三,将‘双基’优势转化为核心素养优势。我国学生‘双基’熟练本身不是缺陷,通过泯灭学生的个性自由和创造性、以牺牲核心素养发展为代价而达成‘双基’,才是致命缺陷。”

学校可以遵循这些原则,基于自身情况,创生“核心素养”的培育路径。

北京市第三十五中学校长朱建民介绍,学校各学科都在制定学科纲要。学科纲要当中第一个板块叫学科宣言,就是讲的这个学科的价值,这个学科到底要给学生什么,培养学生什么,也就是说要解决为什么而教,教什么,以及怎样教的问题。学校形成了六大课程体系,包括科技与创新类课程,艺术与审美类课程,人文与社会类课程,生涯教育与素质拓展类课程,国学类课程与体育与健康类课程。

深圳明德实验学校校长程红兵“动作就很大”。学校变革课程结构,由统一课程转向差异化课程,由单维课程转向立体课程,体系课程转变谱系课程。比如,小学数学变成了彩虹数学,有双基、人文、生活、活动数学。文科综合,中华文化、语文、思想品德三个学科整合。理科组合,改变学科孤立、缺乏联系的状态。学校高中阶段开设有海绵城市研究课程。学校的目的是培养完整的人,面向丰富多彩的生活。

当然,还有一点也是学校必须注意的,那就是教师的教学行为改进。

尹后庆认为教师在教学中落实核心素养尤其需要关注五点。一是学生的文化学习过程是智力发展和道德成长统一的过程;二是学科知识应该成为学生精神成长和德性发展的智力基础;三是教学组织形式应该对学生形成合作、包容的心理品质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四是教学过程所营造的自由、民主、平等的氛围应该有利于形成创新精神和追求真理与正义的品性;五是教师在教学中严谨的治学态度和敬业精神,在学校生活中体现的人生准则和处事规范应该成为学生的示范和榜样。

其实,学校面临的挑战越大,变革的空间也越大。国家督学张卓玉建议:学校需要通过研制体现核心素养的教师培训手册,对不同年级、不同学科的授课老师进行教学结构、能力结构的培训,利用好测试的指挥棒,引导一线教学。

于是,这就引出了很重要的评价标准问题。

怎么评:从结果评价走向学习过程与品质评价

《教育部关于全面深化课程改革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意见》明确提出“研究制订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体系和学业质量标准。”然而专家们一致认为,“最难的地方是评价。如果评价体系不优化,还是以分数和升学率作为考核的主要指标,那么,核心素养在实践中的落实还将步履维艰。”

《国内关于核心素养研究的文献综述》一文提出:为了测量出学生的学习过程与品质,传统的结构化试题已经不能满足评价的需求,甚至纸笔测验本身也不能够完全用于评价的任务。

东北师范大学原校长、国务院学科评议组成员史宁中认为,基于核心素养的评价要关注思维品质、考查思维过程。他指出:“2015年实施的基础教育质量监测中,数学领域的监测标准中就提出:不要求计算速度,要关注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关注学生思维能力的达成。这些标准就体现了对学生学科素养的关注。”

《从结果评价走向核心素养评价究竟难在何处?》一文提出了多管齐下的方案:一是切实厘清中小学各学科核心素养的基本内涵及其与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基本思想、基本活动经验之间的关系。二是建议国家有关部门加大针对中小学生核心素养评价的专项研究,集中攻关。特别建议国家有关部门采取公开招标的方式,将各学段中小学生核心素养标准及其评价工具的研制,列入国内重大、重点项目,集中全国范围的学术力量,进行聚焦式攻关。在这一方面,心理学的技术、比较教育研究的方法,有较大用场。三是及时梳理国内外关于学科素养已有的评价成果,广泛吸收其中的成功经验。国外,piSa测试中对于数学素养、科学素养、阅读素养的成功测试,为我们开展学科核心素养测试提供了成功范例,其中的数学素养大多符合我国中小学数学实际。

教育部基础教育质量监测中心副主任辛涛认为,“学业质量标准必须是根据核心素养所提出的品格和能力要求,与课程领域所提供的知识内容相结合而制定。”“学业质量标准不同于基于学科内容建立的表现标准;后者是在学科内容标准确定后根据大规模测验结果制定的,而前者是基于细化了的学生核心素养制定的。”在“评价与学生核心素养”研讨会上,他指出未来探索的方向:要强化对于软技能和软环境的评价,善用互联网和大数据,对每个学生个体的整个受教育过程的数据和信息进行过程性保存和追踪,并进行深入分析,从而为核心素养的落实和综合素质评价提供技术支撑。

小学科学课的核心素养篇4

【关键词】小学语文;核心素养;课程建设;教学策略

语文课程作为基础教育的主要课程之一,兼具工具性与人文性,长期以来是基础教育的重点所在。随着教育实践的不断深入以及素质教育理念的日益深入,语文课程的教学追求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大,从传授知识到发展能力再到形成素养,历经了三个不同的阶段,当然,这三个阶段是层层递进的,后一阶段是前一阶段的拓展和延伸,语文素养的形成则是最终的目标。正如语文课程标准中所指出的那样“语文课程的目标是全面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为了实现此一目标,教师必须强化课程建设,从学生核心素养形成的角度出发,采取好相关的教育策略。文章在此做了相应的探究。

一、小学语文核心素养界定

素养指经由实践而获得的道德修养,基本内涵与素质相通。核心素养则指素养中居主导地位,具有决定性作用的内容,是学生实现自我发展、成功融入社会最重要、最关键的知识、能力以及态度。不同的学科受学科属性以及教育目标等因素的影响,其核心素B也不尽相同。小学语文核心素养具有以下三重属性:首先,学生属性。素养教育与传统教育最大的不同就是学生在教育环节中的主体地位,核心素养培育的最终目标服务于学生的成长、发展,学科教育是其载体与平台;其次,学科属性。教育是学生核心素养形成的主要渠道,不同的学科在核心素养中肩负着相同的责任,但培养的方向却有所不同;最后,基础属性。核心素养指所有素养中最基本的内容,小学语文核心素养也应该是学生语文学习中最关键的,比较稳定的且适应时展要求的学习能力与人格修养。

二、小学生语文核心素养培养手段研究

素养教育在当前的语文课程教学中居主导性地位,语文核心素养的培养更是语文教师教学中的重点所在,对此,教师需要从以下几点出发,采取好相应的教学策略:

(一)明确语文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是课程教学中的先导性因素,对教学环节的设计、教学流程的规划发挥着指导性作用,是否具有清晰明确、科学合理的教学目标直接决定了语文教育以及学生核心素养培养的效果。对此,教师需要从以下几点出发,做好教学目标的设计工作:首先,教学目标需要从学科本位走向学生本位。“以生为本”是当前最具价值的教学理念,因而,教学目标也必须从语文知识的传授转变为学生语文素养的发展;其次,教学目标需要从单一目标走向多元目标。对此,教师在教学目标的设计中注重其综合价值,就以西师版二年级上册《川江夜航》的教学为例,教师要兼顾知识、技能、情感三个层面的内容,既要传授给学生最为基本的学习内容,如“落”、“洗”等生字,也要激发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最后,教学目标要从静态目标走向动态目标。

(二)转变语文教学模式

教学模式指教师在课程教学中依据特定的教学理念,所采取的教学方法的统称,对学生的语文学习有着直观性的影响。对此,教师需要从学生核心素养培养的角度出发,采取圆形教学结构,所谓圆形教学结构指的是教师在教学流程中,紧扣教学中心,所有教学活动都围绕教学中心开展,并以内核层、中间层、外表层等将教学内容的重要性区分开来,如此不仅重点突出,而且层次分明,对学生核心素养的生成大有裨益。就以三年级下册《三月桃花水》的教学为例,笔者以“文字优美,意境清新,情感真挚”为教学中心,所有教学活动都从此出发,通过文章语言的分析,尤其是各种修辞的手法的分析、意境的呈现,如展示相应的图画、视频等,让学生从字里行间来感悟三月桃花水的优美。

(三)训练学生学习能力

如前所述,小学语文教学主要包含三个维度,分别是知识传授、能力培养以及素养形成,其中能力培养处于中间地位,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首先,教师要发展学生的知识接收能力。探究能力是自学能力中的关键要素,教师需要借助教学问题、教学任务等引导学生主动探究、深入探究,比如在《小蓝裙的故事?》的教学中,笔者就给学生设计了如下的问题:小女孩的礼物是什么?她是怎么得到礼物的?这些礼物有带来了什么变化?最后,教师要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创新型人才是当前社会所需的主要人才,因此,也是基础教育的核心目标。

(四)养成学生健全人格

语文课程兼具工具性与人文性双重属性,其学科特性决定了语文课程在教学中除了需要肩负一般性的智育教育任务以外,还承担着相应的德育教育的重任。就以《和母亲》的教学为例,这篇文章主要展现了和其母亲两个人物形象,这两个人物形象各有其特征,比如母亲的勤劳、吃苦、能干,的勤劳、懂事、孝顺,这些都是学生学习成长中不可或缺的重要品质。笔者在教学中要求学生仔细诵读课文,并将课文中描绘母亲以及品质特征的小故事总结下来,并依此反思自己平时在家中是否有帮助过母亲做家务活,比如帮妈妈洗菜、倒垃圾等。如此便将学生的日常生活与课程教学实践紧密地联系了起来,对学生道德修养的形成与发展大有裨益。

三、结语

素养培育是当前课程教学的主要目标,对学生的学习、成长、发展有着相当关键的作用。核心素养在素养中居主导性地位,核心素养的形成与发展不仅是素养培育的必经途径,也是强化素养培育效果的有效手段。对此,教师需要从教学目标、教学模式等多个角度出发,采取好切实有效的途径,做好小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培养工作。

参考文献:

[1]胡晓容.浅谈小学语文如何针对核心素养教学[J].科学咨询:教育科研,2015.

小学科学课的核心素养篇5

【关键词】学科核心素养;思想政治教学;课程标准;一致性

中图分类号:G63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1-0568(2016)31-0034-02

我国自2001年开始实行新课改,至今已有十五年,在课程实施与教学改革方面取得了许多有效成果和有益经验。但是,知识本位、应试教育的阴影依旧挥之不去,在高分、高升学率的背后是学生综合素养的低下、道德水平的滑坡。教育的失效暴露出当前学科教学中重智轻德、重知轻能、教学与课标背离的问题。在此背景下,建构核心素养体系成为深化课改的关键。

本文以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学为例,试从学科核心素养培育的角度切入,谈谈为何以及如何实现政治课教学与课程标准的一致性,以培育适应学生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所需要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

一、何为基于学科核心素养培育的教学与课标的一致性

2014年,教育部在《关于全面深化课程改革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意见》中强调,要“研究制订各学段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体系”,要求“各级各类学校要从实际情况和学生特点出发,把核心素养和学业质量要求落实到各学科教学中”。自此,以学生核心素养推动教育和课程改革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作为核心素养实现的载体,“学科核心素养”也开始成为许多学科专家研究的对象。只有了解学科核心素养的内涵,才能理解以学科核心素养培育为重点的教学如何转型,才能更好地提高教学与课标的契合度。

1.学科核心素养的内涵

要了解学科核心素养的内涵,首先必须理解核心素养。核心素养是“个体在解决复杂的现实问题过程中表现出来的综合性品质”,它是人的发展不可缺少的Dna,是一种综合性的“教养”。而学科核心素养则是“学生发展素养在特定学科(或学习领域)的表现,是学生学习一门学科课程(或特定学习领域)之后所形成的、具有学科特点的关键成就”,它以学科学习和学生发展的意义和价值为关注点,是一种特定的“学养”。

其次,核心素养与学科核心素养是源与流、根与叶的关系。一方面,核心素养体系对教学具有引领和导向作用,核心素养的落实会强化各学科确立和发展本学科核心素养,凸显学科育人价值;另一方面,各学科教学只有从学生素质发展出发,协调并进,将各学科独特的育人价值圆融互摄,才能将促进学生成长与满足社会需要相结合,真正将立德树人的要求落到实处。

就思想政治课而言,思想政治学科核心素养由“政治认同、理性精神、法制意识、公共参与”四个要素有机组成。这表明思想政治课教学的各个环节必须围绕这四个要素展开,充分体现思想政治学科的德育功能。

2.教学与课标一致性的内涵

教学与课标的一致性是指:课程和教学的开发、设计、实施、评价等各个环节都要与课程标准保持高度的一致。其依据在于我国政策明确规定课程标准是“教材编写、教学、评估和考试命题的依据,是国家管理和评价课程的基础”。课程标准不仅是对学生学习的基本要求,也是教师调整教学的重要依据,更是评估教育质量的准绳。因此,在政治课的教学与评价过程中,必须发挥课程标准的纲领性指导作用。只有基于课程标准的教学与评价,才能保证课程实施的有序、有信、有效、有度。

新一轮课标修订以核心素养体系为依据,核心素养已然成为课程实施的风向标。落实核心素养的关键在于与学科课程相结合、确立学科核心素养,使各学科课程目标的实现有据可依。思想政治学科作为一门德育课程,旨在帮助学生树立科学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落实核心素养是思想政治学科教学的应然要求。

二、为何要基于学科核心素养,实现政治教学与课标一致性

以核心素养为灵魂、深化课程改革的时代,更加强调基于课程标准的教学,强调各学科共同发挥育人功能,将立德树人的要求落小、落细、落实。

1.是以素养发展为重点,推进新一轮课改的应然要求

深入推进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促使课堂教学转型,必须紧紧围绕发展核心素养这个关键。没有核心素养的改革,是缺乏灵魂的,而没有学科核心素养的教学,是缺乏依归的。当前思想政治课教学中存在的表层化现象较为突出:教学忽视课程标准而过于依赖考纲,使得教学内容零散化、机械化;知识教学流于表层,缺乏必要的理论深度和情感温度;教学过程中过于强调应试方法与成绩高低,忽视能力的培养,对学生发展性评价不足。以核心素养体系为纲修订课程标准,细化政治学科核心素养培育的要求,可以使学科课程目标科学化、具体化,便于教师操作和实施,使教师的教、学生的学更加契合课标的要求,这是深化政治课程改革的应然要求。

2.是打破传统教学困境,增强育人实效性的迫切需要

思想政治课是有别于其他学科的德育课程,重在培育学生正确的价值观念和良好的品德素养。但囿于重知识轻能力的教学困境,思想政治课教学往往是低效,甚至无效的,失去了它应有之功能。以学生考试成绩为最终目标的教学,取得高分、高升学率的背后却是学生综合素质低下、道德水平的滑坡。当务之急,破解传统粗放、低效的课堂教学困境之关键,需要在课标“标杆式”的引领下,以培育好政治学科核心素养为教学目标与评价标准,凸显学科育人价值,只有这样才能引领学生自觉认同正确的价值标准,把握正确的人生方向,形成良好的道德素养,实现教育的最终目标。

3.是转变人才培养理念,促进人的终身发展的必然选择

稻盛和夫曾提出“成功方程式”:人生和工作的结果=人格理念×工作热情×能力。他认为工作热情和能力的取值为0~100,而人格理念的取值是-100~100。这个方程式启示我们:人格理念(或称思维方式)对个人发展具有决定性意义。在呼吁终身发展的时代,我们必须重视对学生人格理念的培养。基于学科核心素养培育的教学与课标相契合,意味着教学更加注重学科育人的功能,它能将学科思想、学科方法、学科能力、学科经验内化到学生心中,引导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其本质就是转变学生的思维品质。这种基于学科素养生成的思维,必定能促进学生适应社会和终身发展所需的品格和能力的培养。

三、如何构建基于学科核心素养的课堂,实现政治教学与课标的一致

培育学生的核心素养是当今教育改革与发展的趋势,核心素养是从人的全面发展出发,培养学生应获得的品格和关键能力,重点解决的是“培养什么人”这一教育的根本问题。以学科知识为核心的课程标准是从具体学科出发,规定教学应达到的标准和要求,着力解决的是“教什么”这一教育的基本问题。由此可见,课程标准的贯彻执行是将核心素养落实于具体教学实践的桥梁,各学科教学必须基于培育学科核心素养,实现与课标的一致性。

1.提升生活体验,构建理解性课堂

马克思・范梅南说过:“最好的教育关系是一种生活的体验,具有其本身和内在的意义”,这要求我们在教学过程中必须注重提升学生的生活体验,构建理解性课堂。理解性的政治课堂,是情感教育与知识教育相结合,而非一味理论灌输性的课堂。政治教学内容具有高度的概括性和系统性,理论本身是死板、缺乏活力的。只有将现实生活中的素材进行创作加工,并创设一定的情境,增加教学内容与学生生活的契合度,才能触及学生情感的共鸣点,将感性认识上升为理性认识,促使素养的内化。

2.完善学业评价,构建发展性课堂

学业评价对教师教学方式和学生学习方法的改进具有重要的反馈和导向作用。我国长期采用以纸笔测验为主的评价方式,不利于教学中学科核心素养的培育,不利于学生的可持续发展。为实现政治教学与课标的一致,必须研制完善学业质量评价的具体标准,打破传统评价方式,实现评价从形式到内容的转变,构建发展性课堂。发展性的政治课堂,不是传授应试方法与经验的课堂,而是因材施教、挖掘潜能的课堂。在政治课教学中,教师要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个性化发展,采用多元化的评价方式激发学生的潜能、个性和创造性的发挥,注重总结性评价与过程性评价的结合,形成基于学科核心素养水平的立体评价,让评价服务于教学,提高教学与课标的契合度。

3.强调能力导向,构建实践性课堂

时代的变化发展使社会对个人所具备的素质和能力要求越来越高,尤其是对高素质人才和创新性人才的需求。以往的政治教学大多采用理论灌输、教授应试技巧的方式实现知识目标和能力目标,对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则一带而过。这种教学模式下培育出的学生只是会背书和考试的机器,而不可能是有创造力和实践能力、具有主观能动性的人。因此,政治教学必须将旧观念转变为以能力为导向的教学观,构建实践性的课堂。实践性的政治课堂,不是被动接受的课堂,而是主动参与的课堂。政治课教学不再局限于课堂上的讨论和辩论,而是走向社会进行参观、访谈和调查;不只局限于政治学科的学习,而是与其他学科圆融、渗透,开发更具特色和开放性的校本课程。学生在个体实践中获得的真实感受和体验往往能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形成个人相伴终身的能力和品格。

基于学科核心素养的培育,实现思想政治教学与课标一致性,是思政课教改必须遵循的规则。政治课教学只有做到有“标”可依、有“标”必依、执“标”必严、违“标”必改,才能确保学科教学目标指向于学生发展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彰显学科育人价值,真正落小、落细、落实立德树人的各项要求,培育有信仰、有思想、有尊严、有担当的中国公民。

参考文献:

[1]朱明光.关于思想政治学科核心素养的思考[J].思想政治课教学,2016(1).

小学科学课的核心素养篇6

关键词:核心素养;城乡小学;科学教育

在新时代背景下,我国社会市场经济发生着深刻的变革,对人才培养提出了严格的要求。然而基于传统教育的小学科学教育却难以从学生主体意识、主观能动性、人文底蕴与科学精神的层面满足现代社会发展的需求。结合现代社会发展需求及我国教育领域的发展趋势,城乡小学应以发展学生核心素养为主导,切实推动学生的全面发展,满足现代社会的发展需求。尤其在科学教育层面,科学教育是小学教育体系的核心组成部分,是初中教育、高中教育乃至高等教育的基础。培养学生核心素养,能够提升学生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学习能力、钻研能力,为我国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提供助力。

一、科学教育与核心素养内涵

科学教育主要指以社会科学、自然科学为主,涉及科学文化、科学哲学、科学史、科学技术等相关学科的综合教育,以此使学生充分了解科学知识,掌握科学方法、感受科学魅力,养成良好的科学探索精神。教师要系统掌握科学教育的基本方法,了解科学教育的理论前沿,并通识各学科的理论知识及实践内容,全方位、全维度地理清各类学科间的关系,进而为学生提供良好的学习载体。在教学意义层面,科学教育不仅能够为城市学生提供探索科学知识的渠道,更为乡村学生营造出与城市学生平等教学资源的教学环境。马云鹏(2016)从教育公平的角度出发,认为科学教育能够使城乡学生享受相同的教学资源,能够缩减我国城乡教育的差距,提升乡村教学质量。然而在核心素养层面,城乡小学教育却依旧存在程度不同的差异。路向飞(2018)认为科学教育在乡村小学教学体系中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能够为乡村学生提供平等的教学基础,使其在接受初中、高中阶段的物理、化学、生物学科的教育时,能够得心应手,提升学生自主参与课程学习的积极性与兴趣。就核心素养的内涵来讲,核心素养具体指学生掌握适应社会发展与自身发展需求的关键能力与必备品格,是自主发展、社会参与、文化基础的综合体现。首先在自主发展方面,教师要培养学生掌握学习方法、形成健康生活习惯,以学生身心健康为基本,切实形成以学生为本的教育理念;在文化基础层面,小学教师应通过科学教育课程培养学生的人文底蕴与科学精神,以此推动素质教育体系的快速发展。而在社会参与层面,教师应积极培养学生的责任意识及实践创新能力,使学生自主了解并运用科技手段,获取满足自身需求的学习资源。总而言之,以核心素养培养为导向,切实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能够有效实现城乡教育公平,凸显科学教育价值,提升乡村基础教育的效率与质量,缩减城乡差距。

二、我国城乡科学教育现状

1、数据分析为有效探索核心素养背景下城乡小学科学教育差异,课题通过网络通信技术,以调查问卷的形式对南昌市市区及县域多所小学的教师进行数据分析;其中问卷实际发放100份、收回71份。并在数据整理过程中发现南昌市城乡小学科学教育机制存在诸多的问题。首先是师资力量问题。根据数据显示,参与问卷调查的教师中,本科学历的教师占78.87%,大专学历的占21.13%,中师高中以下及硕士以上学历的占比为零。可以说我国城乡小学教师学历层次较高,然而乡村地区的小学教师大多为大专学历,占比69.6%;而在专职与兼职层面上,19.72%的科学教师为专职教师,80.28%的教师则为兼职教师,可以发现,兼职教师比例较大,难以投入大量时间与经历进行针对科学教育课程的研究,不利于核心素养教育体系的落实。在学科背景层面上,城乡小学科学教师中文科与理科背景的教师分别占43.66%与40%,而科学教育学科背景的教师仅仅占7.04%,且大多任教于城市地区,而乡村小学教师的专业基础相对薄弱。在教龄层面:教龄在8年以上的占19.72%,教龄在5-8年的占2.83%,教龄在2-5年的占19.72%,而教龄低于2年的占57.75%。可以说城乡小学科学教师的教龄普遍偏低,不具备系统的科学教育体系及理念。在专用实验室规模上,拥有2-3个实验室的教师占85.92%,而没有实验室的教师占11.27%。并且没有专用科学实验室的教师多属于乡镇地区。最后在教学经费层面,教学经费非常多的教师占比2.82%,教育经费比较多的教师占比8.45,而选择一般、比较少、非常少的教师,占比87.3%。由此可见无论城市小学还是乡镇小学,科学教育的教学经费普遍不足。总而言之,我国城乡小学教师专业层次存在显著的差异,拥有专科学科的乡村教师较多且普遍是兼职教师,并在教育经费及课程教龄层面上与城镇教师存在明显的差距。

2、核心素养培养现状由于我国城乡科学教师教龄普遍偏低、经费稀缺、实验室有限、专业背景难以满足现代科学教育发展的需求,导致核心素养培养体系难以得到有效的落实,虽然部分城市小学能够结合自身的教学资源,将核心素养融入到科学教育课程体系当中,但依旧存在着诸多的问题,譬如缺乏系统的核心素养培养体系、教学结构不合理、相关理论缺乏等。而为有效探析核心素养下城乡科学教育的差异性,本文将乡镇小学与城市小学核心素养培养体系进行对比,并发现:首先,城市小学科学教育课程有核心素养培养意识,却缺乏相应的培养体系,乡镇小学普遍关注对科学教育课程的知识教育,完全缺乏核心素养培养意识。其次,在落实程度上,城市小学拥有较为丰富的教学资源,能够通过教学实验逐渐提升学生的实践创新意识,培养学生人文底蕴与科学精神;而乡镇小学由于教师教龄与专业层次偏低、实验室数量的不足,导致部分乡镇教师难以形成科学合理的核心素养培养机制。再次,在专业背景层面上,由于城乡教师普遍是文理专业背景,所以在如何将核心素养与科学教育相融合层面存在明显的问题,部分城市教师甚至将核心素养与课程教学区别对待,使核心素养成为独立的教学内容。此外,城乡小学科学教育在教学质量与效率上存在明显的差距,通常来讲,乡镇小学缺乏丰富的教学资源、师资队伍、设施设备,并且其他相关学科(例如,语文、数学、英语)等课程体系建设的滞后,导致小学管理者将管理重心转移到学科建设的层面上,而有关核心素养培养、综合素质教育问题,则表示心有余而力不足。

三、提升城乡科学教育质量的策略

1、整合城乡教育教学资源根据数据调查显示,我国乡村地区专科教师较多、课程教龄短,实验室数量有限,严重制约了科学教育的快速发展。因此,为有效平衡城乡教学差距,推动乡镇小学科学教育体系的形成,相关政府部门应采用教师轮岗制,即根据教师职称评定的内容,将轮岗教学质量纳入职称评价标准中。并通过城市教师进入乡镇,乡镇教师进入城市方式,充分发挥城市教师的专业力量,使乡镇教师获得先进的教学理论与模式。其中,在轮岗周期上,学校应根据教师课程表现情况,采取半年制、一年制、三年制依次递增的时间制度,以此使教师充分了解城乡教学差异,形成良好的专业教学经验,为未来的城乡小学教育事业的发展奉献力量。

小学科学课的核心素养篇7

关键词:核心素养科学课堂落实

中图分类号:G6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3791(2017)03(b)-0192-02

科学并非指知识的本身而是指人们获取知识的过程,科学知识可以满足社会发展对人才的需求,科学技术可以方便快捷的解决生活中的应用难题,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科学所展现出的巨大应用作用,因此,教育界对于科学技术有着充分的重视作用,不仅在普通教育中设计科学教学,更有专门细化的职业教育来进行科学技术的教学。在科学教学中,只有落实科学核心素养,让学生认识到科学的重要性,培养学生学习科学的兴趣,才能实现真正意义上的科学教学。

1提高学生科学素养的意义

科学技术涉及到人们日常生活中的点点滴滴,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对于学生理解科学、拥有科学的态度、去追求和探索、去解决人们生活中的一些难题都有着极大的促进作用。总结起来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有以下意义:首先,科学素养是解决工作和生活中难题的重要途径。在社会发展日新月异的今天,科学技术得到了很大的发展,各种现代化的电器和设备无不是科学技术的伟大结晶,尤其是智能化机器人的研发,可以看出科学技术正在改变着人们的日常生活。其次,科学素养的提升可以让人们更好的理解和融入社会,更好地利用社会中的各种资源。人区别于动物的根本在于人是一种高级动物,可以实现对资源的开发和利用,科学核心素养,让人们保持对科学的探索精神,去创新去发展科学技术。最后,提升科学素养,掌握科学知识,解决生活难题。培养科学素养,人们逐步掌握科学常识,对于生活中的小问题可以很好的解决,比如贴在物品上的标签难以去除,通过吹风机加热后,标签可以轻易的揭掉。

2科学核心素养的内容

科学设计众多领域包罗万象,其中有自然科学也有人文科学,其中设计自然、社会、哲学、物理等众多的学科,关于科学的核心素养内容也十分的广泛,在此笔者对科学的核心素养进行简单的总结如下:(1)实证意识。实证意识主要体现在哲学中,源于哲学中的实证主义,科学的实质就是实证,科学要求客观的进行实践,在科学课堂教学中应该着重培养学生的实证意义,客观的进行科学研究。(2)实践能力。科学需要通过观察和实验,来认识和验证,可以看出科学也是一种实践过程,要求人们具有一定的实践能力,去验证理论的真伪。(3)探究能力。科学要求人们保持对未知领域的好奇心,去探索未知的领域以及自然、社会规律,探究能力是最为重要的核心素养,需要人们提出问题、信息收集、提出假设、实践验证、得出结论等,这是一个漫长的探究过程,要求人们具备良好的探究能力。(4)科学思维能力。科学不仅是一种探索实践活动,同时也是思维方式的一种,科学思维能力是指人们通过科学的方法进行思考。

3核心素养在科学课堂中的落实

3.1结合生活实际,培养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

由于科学内容十分广泛,涉及到生活中的方方面面,因此在科学课堂教学中,教师应该注重科学课程的设置,在课堂教学中,将教学内容同生活实际相结合,更多的运用现实中的实际例子对学生进行科学内容的讲解和教学,这样学生更容易理解教学内容,同时也更感兴趣,激发了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在课后学生会进行相关教学内容的生活案例观察,来验证教学内容,一方面提升学生对生活的观察能力,一方面巩固了学生的学习内容。例如,摩擦会起静电,冬天脱毛衣时,由于毛衣和衣服的摩擦,会产生静电,学生在学习这些内容后,就会有意识的观察生活中的实际情况,知识来源于生活,最后服沼谏活,生活实际案例的讲解,提升了学生兴趣和学习的主动性。

3.2鼓励学生动脑动手进行科学探索

科学核心素养中最为重要的内容就是学生的探索能力,科学教育的本质一方面是进行知识的教学,另一方面是观察、分析、探索能力的培养,科学教学可以被总结为授人以鱼同时授人以渔。因此在科学课堂教学中,教师在进行科学知识的传授时,更多的鼓励学生去思考、质疑、探索未知领域。只有鼓励学生去进行探索,才能充分的挖掘学生的潜力,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自我尝试解决问题的能力,学生可以从中获得成功探索的喜悦。在科学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设置一些小问题,鼓励学生独立思考,进行科学探索的实践活动,对于学生探索中遇到的难题或者偏差,教师应该发挥其引导作用,让学生更好的进行科学探索,提升学生的科学素养。

3.3加强课堂互动交流,营造活跃的教学氛围

毫无疑问,兴趣才是学生主动学习的推动力,在科学教学活动中通过培养学生学习科学的兴趣,来更好的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在教学中,教师可以为学生营造生活活泼的教学氛围,加强师生之间的互动,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首先,加强师生互动,增进师生之间的感情,同时教师也能理解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情况,及时的帮助学生解决学习中的难题。其次,成立学习小组,加强学生之间互帮互助,实现学生之间相互促进的作用。最后,给予学生恰当的鼓励。鼓励是对学生的一种肯定,通过鼓励学生去学习、分析、质疑、探索,全面提升学生的科学素养。通过师生之间的沟通交流,营造良好的教学氛围,让学生对科学教学展现出极大的兴趣。

4结语

科学课堂不仅是对学生进行科学知识的传授,更是对学生进行学习方法和学习态度的传授过程,科学技术在日常生活中的方方面面得以体现,科学设计内容广泛,在科学课程教学中,更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正所谓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通过科学素养的培养,学生对科学的兴趣提升,保持科学的态度去质疑、探索、分析,来更好的提升自己的综合素质。

参考文献

[1]章建跃.树立课程意识,落实核心素养[J].数学通报,2016,55(5):1-4.

[2]王云生.探索课堂学习活动设计落实核心素养培养要求[J].化学教学,2016(9):3-6.

小学科学课的核心素养篇8

关键词:体育;核心素养;培养

中图分类号:G807.2文献标识码:aDoi:10.3969/j.issn.1006-1487.2016.05.015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进一步深入,推动了体育与健康课程的实施,新型的体育课堂教学,必需要有新型的教学内容和要求。2015年10月,在清华附中举办的基础教育高峰论坛上,教育部基础教育二司副司长申继亮介绍,即将出台新的高中课标中将强调学生学科素养的培养,将新增核心素养以及基于核心素养制定出来的质量评价标准。申继亮还谈到,基于这样的改革,我们就要要求所有的课程老师对学科价值、学科育人功能有很好的思考。同时,新时期的课程改革,也要求每个学科的教育教学除了发挥本学科独特的育人功能之外,要高度重视跨学科之间的综合育人功能。

1体育学科核心素养的概念及特征

学科核心素养是我国新课程标准提出的一个新的概念,是学生通过学科课程学习所形成最基本、最重要的素养,是学生在课程学习和实践活动中养成的具有该学科特征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基本品质和基本经验的综合。学科核心素养是核心素养在特定学科(或学习领域)的具体化,是学生学习一门学科(或特定学习领域)之后所形成的,具有学科特点的关键成就,是学科育人价值的集中体现。体育学科核心素养是指自主健身,其核心能力主要包括由运动认知能力、健身实践能力和社会适应能力,体育学科核心素养是对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整合,是以学生发展素养为核心价值追求。

运动认知能力是指学生对体育健身知识、运动技能和相关健康知识的获得、转化和评价的能力,伴随着思维、理解和感悟等活动,是自主健身的先决条件。健身实践能力是指学生为完成设定的体育锻炼任务,联系实际采取的有意参与、强化练习、比赛运用和持续健身的决策能力,伴随着动机、态度及价值观取向等活动,是自主健身的实现载体。社会适应能力是指学生在多变的健身环境中,表现出身体、心理和人际交往等方面的调试能力,他伴随着调节、适应和控制等活动,是自主健身的呈现结果。

体育学科核心素养是确定体育学科课程标准、体育学科知识体系、体育学科质量评价标准的依据和导向。体育学科核心素养形成以结构化的学科知识与技能体系为重要基础和载体。

2培养体育学科核心素养的方法和途经

2.1体育教师应注重提高自身的专业素养

体育教师是体育教学的组织者、实践者,在体育教学活动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作为教师,首先要具有良好的思想品德,要为人师表,此外,体育教师需要定期参加各类培训,提高自身的专业水平,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努力使自己成为一名有效的体育教师,包括专业知识、专业技能、专业的课堂组织能力和教学能力。常言道“腹有诗书气自华”,丰富的科学文化知识可直接表现为体育教师高水平的文化素养。我认为体育教师的专业素养应包括文化素养、心理素养、道德素养等,体育教师的专业素质和综合素质的高低,对学生的影响也是显而易见的。陶行知先生说过“在共同生活中,教师必须力求长进。好的学生在学问和修养上,每每欢喜和教师赛跑。”因此体育教师要不断完善自我,不断提升自身的专业素质,要以身作则,在学生面前,才能起到榜样和楷模的作用。

2.2体育课堂教学重视德育渗透

在教学中,立德树人,培养体育学科核心素养强调体育教学与各类文化知识的整合性,是学生跨学科综合能力、知识、能力和态度的综合。小学体育教育渗透德育的方法多种多样,体育教学也是实施德育教育的有效途径之一。如体育教师在游戏比赛中对学生进行团结的集体主义教育,使学生树立关心他人,互帮互助的良好意识,学会与他人和睦相处,宽容他人的优秀品质;要培养学生遇到困难要敢于面对、要坚持不懈,吃苦耐劳的可贵精神;培养学生自信、果断和超越自我的拼搏精神。体育教师在教学中要充分发挥好德育功能,要将德育教育始终贯穿于课堂教学,要有针对性地结合教材内容和教学活动进行德育教育,这样才能最大限度地在体育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德育教育。

2.3培养学生终身体育的意识,养成自主健身的习惯

体育老师以及学生家长都应转变传统的教育观念,鼓励学生积极参与他们喜欢的体育活动,帮助他们重新树立体育的目标是身体素质提高的理念,掌握自主锻炼的科学方法。体育教师要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体育观念和端正体育态度,培养学生的自主锻炼的能力,提高学生对体育的认识,使学生了解体育的价值。使学生了解人体身心健康和身体运动的科学知识,掌握科学锻炼的正确方法,为终身体育打下基础。

2.4提高学生心理健康水平,增强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

体育教学中应关注学生能否适应当今与未来的发展,适应社会、终身学习、成功生活、个人发展的学科关键素养。体育素养发展的连续性和各个学段落实的阶段性,体育教师要让学生明确体育运动对其心理健康的影响,体育教学如何调整学生的心理平衡,如何提高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促进体育教学目标与学生心理健康目标和谐统一,使学生身心能得到健康成长,增强自身的社会适应能力。

3培养体育核心素养的意义

3.1打好身体基础

回归体育的本质功能,增强体质,顺应时代的要求和社会的发展,身体是革命的本钱,体育核心素养高的人群,固然可以终身体育,可以自主锻炼和健身,使自身的身体保持健康的状态。

3.2提升全民的体育意识,增强体质健康水平

培养学生的体育核心素养,可以使学生自主健身,这有利于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使学生掌握体育的基本知识、运动技能,掌握科学的锻炼身体的方法,养成锻炼的良好习惯,能够提高自主锻炼的能力,使学生的身体终身受益。提高他们的体育意识,增强学生的体质健康水平。可以培养学生自我锻炼、自我评价的能力,有助于培养终身体育,具有长远的意义。

3.3塑造适应社会发展的综合型人才

培养体育核心素养,可以使学生具备良好的心理健康调节能力,现代的社会,各方面的压力很大,若不具备良好的自我调节能力,会产生各种心理疾病,这就要求每一个个体都要具备健康的心理调节能力,增强自身的社会适应能力,才能更好地适应社会。

4总结与建议

综上所述,体育学科核心素养这一概念并不“新”,在体育课程改革中加强对学生各方面素质的培养是我们体育教育一直以来的目标和追求。新课标提出,培养学生自主锻炼、终身体育的意识,提高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等内容,这些都是培养体育学科核心素养的直接体现。

体育教师在体育教学过程中固然重要,但是,素质教育从来都不只是学校教育的事,陶行知先生的教育格言“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告诉我们教育要生活化,要从实践中去教育。其实实施素质教育,每一个学校、每一个课堂、每一个家庭、每一个人都可以从自身做起,从现在做起。在当今的社会大环境下,帮助学生培养其核心素养,让他们在体育活动中能够放松身心,劳逸结合,能够很好地适应社会的发展,基于体育核心素养的课程改革,一直在路上。

参考文献:

[1]张彦忠.浅议小学体育课与学生素质培养[J].新课程,2015.04.

[2]周济.学校体育是青少年体育的基础和重点[J].中国学校体育,2007.6.

[3]刘军.刍议小学体育课与学生素质的培养[J].读与写杂志,2010.10.

[4]孙有平,张磊.体育教师专业化发展的困境与思考[J].杭州师范学院学报,2006,11.

[5]汪晓赞.学生――教师组织教学的核心[J].体育教学,2009.

[6]邹德敏.提高体育教学有效性的思考与实践[J].体育教学,2009.

[7]曲伟东.浅谈小学体育教学中德育教育的渗透[J].课程教育研究,2015.

小学科学课的核心素养篇9

关键词:核心素养;青少年宫;音乐教育

科学性、时代性、民族性,是我国学生培养与发展核心素养的基本性原则,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是其核心思想。核心素养是中国每一位学生应当具备的、支撑个人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所需要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

一、我国的核心素养教育及实施现状

有学者提出,核心素养通过“提出”“研制”“整合”“渗透”“深化发展”五个阶段渗透教育过程[1]。核心素养的培育与各学科的教学过程关系紧密,教学内容及其实施的过程应当是核心素养培养的主要载体与途径。我国对核心素养的研究时间并不长,或存在部分教师对核心素养的理解不够准确,如西北示范下雪教育学院、西北少数民族发展研究中心李泽林教授曾指出许多教师对核心素养认识不准确,在具体教学过程中,核心素养的培养有“被泛化的危险”[2]。我国大多数地区对于核心素养的研究刚进入从理论向实践转化阶段,实践成果略显不足,转化经验也不甚统一,教育政策要相对滞后。

二、青少宫实施核心素养教育的优越性

“课程改革”“教学实践”“教育评价”是核心素养在教育实践中落实的三个途径[3],有学者认为,在此项三途径中,难点和焦点在于形成核心素养评价体系[4]。当下教学评价的改革涉及教育教学的各个核心领域,然而,究其本质,教学评价中存在的诸多问题是社会矛盾在教育中体现,包括人才标准、社会价值取向和经济发展状况等,这些都会直接制约和影响教育发展的理念和改革进程。青少年宫教育形式能很好地规避核心素养评价体系形成过程中的阻碍。青少年宫的教学目标旨在提高学生综合能力,为青少年的全面发展营造良好的空间,这正契合核心素养的指导思想。同时,青少年宫教育作为学校教育补充形式的性质,决定了青少宫教学评价理念不同于学校教育,青少年宫的教学评价理念可以回避诸多社会矛盾,从这一点出发,在青少年宫推广与落实核心素养教育,将更有利于核心素养教育教学经验的累积及其对教育的全面渗透。

三、青少宫核心素养教学改革的指导思想

1.学科课程与实践活动相结合原则实践活动强调以实践和探索为主地注重学生自主发展和社会参与,与核心素养教育理念相契合。将学科课程与实践活动课程紧密结合的指导思想,在基于核心素养的课程改革中,具有重要作用。2.跨学科核心素养相结合原则在发展学生的核心素养中,分科课程有其优势但其弊端也是显而易见。分科使得知识的整体性和系统性被破坏遭到,学科之间的界限以及排他性和独立性也非常突出的。这使得学生掌握的知识碎片化,知识很难还原到问题情境中。因此,传打破传统的学科边界,促进学科融合,是推动和落实核心素养课程变革的有效手段。3.学生自主与教师主导相结合原则在核心素养视域下,学生的主体地位以及学生自主学习品质的养成是教学重点关注的问题,打破填鸭式讲授教学模式,开展合作、探究、启发式教学势在必行。将教学过程开放、作业开放、评价过程开放,加强课堂教学与社区、家长等多方面的联系,能够更好推进学生学习方式的变革。积极调动学生参与课堂教学,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和作用,让核心素养积淀的过程与学习的过程共生。

四、青少年宫音乐教学模块核心素养目标设定

1.文化基础了解中国以及世界音乐历史文化,能够自觉尊重和维护音乐财富,在各种音乐实践中积累音乐审美经验,形成健康的审美取向和表达欲望;通过音乐表现和音乐基础理论的学习,帮助孩子在感性的音乐活动中坚持严谨的学习态度和理性思维形态,在构建丰富的想象力的同时培养勇敢的探索精神。2.自主发展学会学习音乐,乐于学习音乐,能够在学习过程中调解自己的学习方法,能够利用现代化信息设备和手段辅助音乐学习;养成积极乐观的人生观,在音乐学习过程中培养自觉、自信、自制的能力和坚持不懈的精神品质。3.社会参与培养学生的团队意识与互助精神,在音乐学习的过程中理解音乐的文化的多样性过程中建立民族音乐自豪感和中华音乐文化自信,形成传播中国音乐文化的意识和行为。

五、青少年宫音乐教学模块课程设置

1.年龄结构5~10岁儿童。原因:依据植物神经学观点,生命早期,许多神经元决定了皮层上有多少神经元控制身体的各个具体部位,10岁以前所有关于运动的经历决定了皮层上究竟有多少神经元控制身体的各个部位,因此,对于音乐动作技能的学习来说,10岁以后才进行已经比较迟了;心理学家认为,音乐动作技能开始血是时间最佳时间在5岁左右;音乐心理学家爱德华•戈登认为,音乐才能的发展似是在9岁时达到平衡[5];柯达伊认为,儿童的音乐学习最好在6岁之前,最迟不能迟于9岁。此外将年龄设置为5~10岁也是青少宫教学的一般性质与特殊性决定。本纲领为青少年宫音乐课课程设计的总体指导纲领,旨在为青少宫各音乐门类学科教学大纲设置提供指导方案,是青少宫各音乐学科在制定教学内容时的指导依据。以声乐1课程为例,在实现“人文积淀”核心素养教学材料的选择上,以“选用不同历史文化背景下的音乐教学材料4~6首”,则可以确定教学材料如:在实际教学过程中,还应注意将核心素养的其他基本要点相结合,如:教学材料《悯农》,在实际教学中需关注的核心素养应包括:如上所述,同一教学材料在教学过程中应关注多个核心素养基本要点目标的共同培养,因此在实际教学中,也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挑战。教师应结合多种教学方法,综合考虑核心素养各基本要点的实现路径,缜密设计教学计划以及教学过程。综上所述,自我国《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正式以来,对于核心素养的研究正逐渐从理论向实践转化,但是实践成果仍不足,转化经验也不统一,教育政策相对滞后。在核心素养推广的众多难点中,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评价问题是其中之一。青少年宫的教学评价理念可以回避诸多社会矛盾,更有力于做试点项目,推广与落实核心素养教育理念。本文通过核定青少宫核心素养教学改革的指导思想,确立青少年宫音乐教学模块核心素养目标,研究核心素养在青少宫音乐教学中各教学课程设置纲领,为青少宫推广核心素养教学打下基础,为核心素养在教育的各个层面的实现积累经验。

参考文献:

[1]田秋玲.核心素养视角下小学生阅读现状及对策研究[D].鲁东大学,2019.

[2]李泽林.防止核心素养被泛化的危险——兼论贯彻落实《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的学科化倾向[J].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7,46(05):158-163.

[3]一帆.《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总体框架正式[J].教育测量与评价,2016(9):34-37.

[4]孔凡哲.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评价难题的破解对策.中小学教师培训,2017(1),总第366期.

小学科学课的核心素养篇10

湖南省株洲市芦淞区贺家土小学(以下简称“贺家土小学”)是一所有着近60年办学历史、文化积淀深厚的老校。近几年来,在学校“知行合一,精微至大”办学理念的引领下,学校倾心于国学教育的研究和信息化校园的打造,致力于“现代人”的培育。随着教育改革的深入研究,我们越来越清晰地认识到教育的最终目标就是要促进人的现代化,培养“现代人”。“现代人”需要具备什么样的核心素养?我们需要通过哪些课程来培育和落实学生的核心素养?针对以上问题,我们拟开展基于核心素养的学生发展的教育行动研究。

一、基于人的现代化与学校育人目标的思考

教育现代化是目前全球非常关注和热议的话题。在我国,教育现代化是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下对教育提出的战略方针和教育发展方向。“教育现代化”作为国家战略方针和教育发展方向,始于1983年邓小平同志提出的“三个面向”。1985年《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明确指出,教育必须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三十多年来,教育现代化的研究与实践在不断深化,正努力朝着到2020年“基本实现教育现代化”的我国教育发展的首要战略目标迈进。

教育本身只是一种手段和工具,教育现代化的目标,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是促进国家政治和经济的发展,即促进社会的发展。二是促进人的发展。或者说,教育现代化目标是为了促进社会的现代化和人的现代化。教育为建设现代国家服务、为社会现代化服务,也必须通过培养人即通过促进人的现代化去间接实现。因此,教育现代化的核心和关键还是人的现代化。

而人的现代化,就是把“传统人”变成“现代人”。衡量一个人是否是现代人,主要是看这个人是否打上现代精神的烙印,是否具有现代的精神气质。

现代人至少具有以下几个特点:第一,平等开放。秉持民主平等观念,认为人人平等,男女平等,尊重他人人格,能尊重并宽容不同看法。心胸开阔,乐意接受新思想、新经验。积极参与公共事务,而非“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第二,独立自主。表现在独立做决定、独立解决问题,不过多依靠依赖他人,尽量少受别人的影响,有个人主见,独立于传统权威,不人云亦云。第三,乐观进取。对人对事都持乐观的态度,健康向上,积极进取,如相信个人努力可以克服恶劣环境,通过努力可以取得更好的成绩,过上幸福生活等。拒绝对工作生活中的一切事情采取被动、顺从和宿命的态度。第四,科学理性。掌握科学知识,具有科学精神,运用科学方法探求未知世界并寻求因果关系。不信鬼神,不把一些现象归因于超自然的力量,能理性看待自己与自然、与社会、与自己的关系。相信理性的力量,并积极运用理性去积极解决遇到的各种问题。

学校教育的目的就是培养具有现代精神的中国人,即“现代中国人”。基于以上认识,鉴于贺家土小学学校发展的特色和学生发展的特点,在“办具有传统文化的现代化小学”的办学目标的引导下,我们把“培育具有国际视野的现代中国人”作为学校育人目标,力图传统与现代相融合、本土和国际相结合。具体而言,该育人目标包括四个方面:①具有民族情怀和国际视野的自信个体;②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具有高度社会责任感的现代公民;③勤于思考,善于学习的自主学习者;④具有创新意识、勇于创造的创新型人才。

这四个目标回答了“培养什么人”的问题,但是“具有国际视野的现代中国人”要具备哪些素养、特别是要具备哪些核心素养,需要进一步研究。

二、指向“育人目标”的学生发展核心素养

随着21世纪知识经济社会、全球化和信息化时代的到来,各国综合国力竞争日趋加剧。而国家竞争力的高低取决于国民素质的高低,国家核心竞争力的高低取决于国民的核心素养的高低。那么,21世纪培养的学生应该具有哪些核心素养,才能满足学生自我实现需要的同时,又能促进社会的发展和提升国家竞争力呢?于是,世界各国,尤其是一些发达国家以及一些国际组织纷纷启动了“核心素养”的相关研究。

1997年12月,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启动了“素养的界定与遴选:理论和概念基础”项目,发起了关于核心素养的研究。之后,欧盟的研究报告《知识经济时代的核心素养》《面向变化中的世界的核心素养》,以及日本的研究报告《培养适应社会变化的素质与能力的教育课程编制的基本原理》等,都体现出社会变革对于新的人才观、教育质量观的呼唤。

因此,可以把核心素养简单界定为“21世纪关键素质”。这些素养具有鲜明的时代性,只有具备这些素养,学生才能成功地适应21世纪,在自我实现的同时促进社会的发展。在21世纪,培育现代人,落到最后就是培育“核心素养”。核心素养是21世纪这个新时代现代人素质的具体表现。

为了让育人目标有更清晰的指向性,我们立足学校实际,结合学校发展的优势和传统,从尊重学生的身心发展入手,从遵循教育教学发展的客观规律出发,初步提出了贺家土小学学生发展的六大核心素养,即创新与实践素养、公民与社会素养、信息素养、终身学习素养、身心素养、审美素养。这六大核心素养互相关联、紧密联系、相互促进,具有一定的基础性、关联性和整体性(见图1)。

图1贺家土小学学生发展核心素养模型

学生核心素养图采用同心圆形图表示,共分为四层,这四层分别是:

第一层:学校育人目标――“培育具有国际视野的现代中国人。”

第二层:学校育人目标的四个维度。

第三层:学校学生发展的六大核心素养。

第四层:各类核心素养的具体达成目标。

贺家土小学学生核心素养具体的达成目标如下:

(1)创新与实践素养。创新能力不仅是我国国民素质也是我国学生素质的最大短板。2015年全球各国创新能力排名,韩国第一,日本第二,德国第三,我国排在第22位。就自然科学诺贝尔奖而言,日本到2015年共有21个科学家获此大奖,中国到2015年才刚刚实现零的突破。这种差距,是创造性的差距,也是主体性整体的差距。创新能力不足严重制约我国发展,制约我国国际竞争力的提升。“创新发展”理念实为我国最需要的发展理念。

随着时代和社会的快速发展,对国民的综合素质要求进一步提高,提高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培养实践型、创新型人才成为教育的新命题,创新与实践素养成为学生一项必不可少的素养。

我们的学生应热爱劳动,积极参加各种力所能及的家务劳动、公益活动和社会实践活动;具有敢为人先的精神,敢于探索和实践;具有强烈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望,敢于质疑,敢于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理性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具有批判性、创造性思维和创新意识、实践能力。

(2)公民与社会素养。中国传统文化历史悠久,源远流长,已深深植根于中国人民的心灵,成为我们的根,我们的灵魂;同时,随着知识经济飞速发展,全球化、国际化步伐明显加快,因此,我们的教育既要让学生扎根中华,又要面向世界,做具有中国灵魂、国际视野的现代公民。

我们的学生要有诚信友善,尚礼谦和,崇德弘毅的道德品质;要有坚守担当、心怀天下、奉献社会的社会责任;要有热爱家人、热爱家乡、热爱集体、热爱祖国的家国情怀;要有开放的心态、全球化意识与跨文化平等交流和友善相处的国际视野。

(3)信息素养。信息素养是信息化时代对人们的一种更高要求,也是人们在信息环境下必备的一种基本素养。我们的学生应具有信息意识,具备对信息敏锐的判断力和洞察力;具有一定的信息知识和信息技术能力,能正确地使用计算机等信息媒体工具,能有效地选择信息、搜集信息、分析信息和运用信息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注重数字化学习,拓宽学习渠道,改进学习途径,提升学习力。

(4)终身学习素养。学校教育不仅要给予学生扎实的知识基础,丰富的文化素养,更要指导学生学会学习,提升学生的学习能力,让学生逐步形成终身学习的习惯。我们的学生要有积极的学习态度和学习动机,有浓厚的学习兴趣,增强学习内驱力;有终身学习的意愿,勤于学习,善于学习,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能合理利用学习资源和学习途径,采用有效的学习方法和策略,学会独立思考,勇于大胆质疑和反思,既能自主学习,又能与人合作学习;能把学习所得充分运用到社会生活之中,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做到学以致用,知行合一。

(5)身心素养。健康的身体,积极的心理,良好的心态对学生健全人格品质的形成起着积极的促进作用。身心素养是学生核心素养的基础之基础。

我们的学生要养成健康的、良好的生活方式和生活习惯,掌握基本的运动技能,练就强健的体魄;要有乐观的心态、阳光的心理,要热爱生活,学习微笑,自信向上,悦纳自己,善待他人,与人友好相处;具有安全防范和自我保护意识,面对危险有逃生自救的能力;要让学生在体育锻炼中养成坚韧、拼搏、竞争、友善、合作、积极向上的优良品质,形成健全人格。

(6)审美素养。“审美素养”源于我校校训“求真、至善、唯美”的最高美学境界。主要是指学生应具备符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审美意识和发现美、鉴赏美、创造美的能力。我们的学生应能感受和追求各种美好事物,善于在生活中发现美、体验美、感知美和欣赏美,受到美的熏陶;具有艺术学习的技能和方法,具有艺术表达的兴趣和创意表现的能力,陶冶情操,提高精神境界,提升生活品质。学校学生核心素养模型的建立,能有效促进教育从过去重视学科知识体系的建构,转向重视学生核心素养和能力的生成。同时,学生核心素养模型的建立,既指向学校育人目标,为育人目标的实现搭建了载体和平台,又为学校课程体系的设计和构建提供了明确的方向与路径。

三、基于学生核心素养的现代课程体系构建

学生的核心素养不是先天遗传,而是通过后天的教育习得的,是可教可学、可培育、可塑造的。而学生核心素养的培育,学校育人目标的实现,都需要依靠课程。这就要求我们必须从学生核心素养出发,探索并构建一个适合学生需要和多元发展的、丰富多彩的学校现代课程体系(见图2),以培养学生适应现代社会所需的各种能力,提升年轻一代的整体素质,促进人的现代化。

1.现代课程体系的构建

我们从“知行合一,精微至大”的理念出发,遵循儿童成长和个性发展的的规律,尊重学生发展差异,满足学生不同发展需求,着眼于“具有国际视野的现代中国人”的培育,构建了包括基础课程、拓展课程、实践课程和特色课程四大类的现代课程体系。

基础课程服务于人的全面发展,是发展学生素养的根本途径,包括五大领域,即品德与社会、语言与人文、数学与科技、体育与健康、艺术与审美。它指向学生的核心素养,主要包括:国家认同、公民道德、全球意识、语言素养、人文素养、科技素养、身心健康、审美情趣,学会学习等。

拓展课程服务于学生个性发展,是基础课程的延伸与补充。它分为四大类,即阅读类、创意美、情趣类和健身类,指向的是阅读素养、创新素养、审美素养和身心素养。

实践课程重视学生的生活实践与体验,注重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素养的培育。主要包括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德育课程和研究型课程。

特色课程满足于学校的特色发展和学校育人目标的需要,分为国学课程和国际课程。主要指向国家认同、国际理解和社会责任等方面的素养培育。

总之,学校现代课程体系强调课程的基础性和整体性,力图将学生的核心素养融入课程之中,既扎根中华,又面向全球,不断开阔视野,拓展思路,成就具有民族情怀又有国际视野的高素质的现代公民。

2.课程的实施

基于学生核心素养的现代课程体系的构建,为贺家土小学课程的实施和学生核心素养的落实提供了蓝本。我们以此为框架,根据课程建设目标,结合学校的实际,积极创新课程实施策略,有效促进学生核心素养的形成。

(1)国家课程的校本化实施。国家课程是学生核心素养形成的关键,但国家课程具有普适性,很难顾及到地域、校情和学情的差异。因此,国家课程必须校本化,才能满足学校和学生发展的需求,才能成为发展学生核心素养的基本途径。

于是,我们在学习和把握课程标准的基础上,研究课程目标要求,从学生的实际出发,通过选择、处理、整合、补充、拓展等方式,创造性地对国家课程进行再加工,使其更符合学生的特点,满足学生发展需求。如高年级的语文阅读教学,教师就会以教材为蓝本,选择相关的文章予以拓展和补充,并对学生进行阅读指导,学生在大量的阅读中掌握阅读方法,提升阅读素养。

在学校课程的构建过程中,我们还开发了丰富的校本课程。在课程实施过程中,我们发现有些课程能满足学生发展的需要,学生也非常喜欢,对于这类课程,学校会对它不断地修订、优化和完善。相反则予以淘汰。比如,主题突出的校园节日课程,凸显学校国学特色的经典诵读课程,注重实践的绿色营地训练营课程,重视学生创新思维训练的象棋围棋课程等,这些课程消除了学科边界,拓展了学习领域,注重了“大综合”,服务于学生核心素养的生长,受到学生的欢迎。

另外,我们还在语文、数学、英语三个学科中,开展了“基于信息环境下多元分层个性化作业系统”的深入研究。该作业系统根据不同学情对学生分组,并布置不同层次、不同形式、不同内容的作业。系统监控学生完成作业的时间,产生自动评价与解答提示,帮助学生分析学习中存在的问题。同时还实现了作业与相应的教学资源进行有效的链接,学生可选择相应的教学资源进行自主学习。这既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减轻了学生的课业负担,又创新了学生的学习方式,加强学习与现代教育技术的融合,提升了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和信息素养。

(2)国学课程的特色化实施。自2009年学校将“培育现代中国人”作为学校育人目标以来,国学教育逐步成为学校办学的特色和品牌,国学课程应运而生,并逐步形成了国学教育特色课程群,促进学校国学教育的不断升级。通过环境、中华经典诵读、传统节日文化、传统体艺修养等课程的实施,增强学生强烈的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强化学生对国家认同感和为国家奉献的决心,从小让学生扎根中国魂,打上中国印。

注重环境熏陶,认同民族文化。儿童是在与周围环境相互作用的过程中,逐步建构起关于外部世界的知识,浓厚的文化气息和良好的教育环境对增强学生的情绪能量和认知具有不可替代的影响。因此,营造积极的文化氛围,形成无形教育力量的教育环境,是学校课程设计的重要内容和领域。贺家土小学从学校的精神文化入手,精心设计校园物质文化,形成了“一园(静心园),两塑(书山学海和玉笋雕塑),三廊(艺术长廊、科技长廊、文化长廊),四馆(国画馆、国文馆、国风馆、国乐馆)的国学特色文化,让学生“浸染”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民族特色文化之中,使学生受到潜移默化的熏陶和影响,增强学生对民族文化的认同感和自豪感。

诵读文学经典,感悟国学魅力。中华文学经典丰富立体,博大精深。少年儿童阅读大量经典,定能激发他们对民族文化的热爱,激起他们的自豪之情。我们按照不同年段学生的特点,开发了校本课程《经典诵读》,从《三字经》《百家姓》《弟子规》到《论语》,从唐诗、宋词到元曲等纳入课程之中,让孩子们在琅琅的书声中,感受文学韵律,感悟国学魅力。我们还把《千字文》的诵读融入到段位拳中,让孩子们在一招一式中体验中华拳术的特质,感悟中华武术的精髓。为了有效地落实课程,我们进行了专门的课程和评价设计,如除了该校本课程开课的时间外,还安排了“一日三部曲(晨诵、午练、暮省)”中的15分钟的晨诵,主要是诵读经典;学生在“学校楼层开放图书柜”和“班级图书角”进行阅读,解决了以往学生受阅读时间和地点限制的问题,促使学生养成好读书、读好书的良好习惯;开展书香班级、书香学生、书香家庭的评比活动,在良好的读书氛围中提升学生的阅读能力。

弘扬传统文化,增强文化自信。为了进一步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我们开设了国画、书法、围棋象棋、武术、民乐、手工制作折扇、脸谱、灯笼以及传统节日等校本课程。为使课程深入开展,我们还充分开发了国学课程资源,如中国饮食文化、民族服饰文化、中国瓷器、汉字发展史等丰富的资源,并充分运用信息技术手段,将其生成二维码,形成我校独有的《国学》网络课程,供学生随时随地学习交流。这样,大大提升了学生对传统文化的认知能力,极大积淀了学生民族文化的底蕴,为学生打上了深深的中华文化烙印。另外,我们还把传统文化内容与教育实际结合的相关主题,通过艺术的形式表现出来,如《汉字五千年》《国风》《我是谁》等大型文艺节目,让孩子们在艺术欣赏中感受和弘扬中华传统文化,增强他们的文化自信。

(3)教与学方式的变革。为了更好地落实学生核心素养,我们必须改进教学方式。过去那种以教师为中心,以“灌输式”“填鸭式”为主的教学方式是很难培育出核心素养的。于是,我们从区域层面出发,整体性推进主体性课堂教学改革。我们以《芦淞区主体性课堂指导意见》和各学科主体性课堂评价表为蓝本,通过集体备课、主题教研活动、同课异构、主体性课堂督查等多种形式,积极探索教与学方式的变革,真正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促进主体性课堂的落实。因此,我们必须从关注教师的教中走出来,聚焦于学生的学,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和学习状态,重点关注学生的情趣状态、参与状态、交往主体和思维状态等,充分落实学生的主体地位,鼓励学生参与式、探究式、合作式学习,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探究欲望,发展思维,提升能力,继而着力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品质,提升学生学习素养和实践创新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