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传播的本质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6 03:15:47

新闻传播的本质篇1

关键词传播主体价值客体价值关系

abstractthepaperaimesattheviewssuchas“thecommonsubject”and“thecommonobject”andputsforwarddifferentunderstandings.

Keywordsthesubjectofcommunicationvalueobjectvaluerelation

在新闻价值理论研究中,有专家提出“统一主体说”和“共同客体说”,认为传播者(传播主体)与受众(接受主体或受众主体)构成新闻价值关系中的“统一主体”,而新闻事实、新闻文本、传播效果等构成新闻价值关系中“共同客体”。①笔者认为,这种观点混淆了两个主体所处的不同的价值关系,导致了两个不同价值关系中价值主体及其价值客体的混乱。本文根据价值哲学的有关理论,专门探讨传播者作为价值主体所涉及的价值客体,并通过对这些价值客体的梳理分析,揭示传播者作为价值主体所形成的价值关系,并说明这种价值关系与新闻价值关系的区别与联系。

一、传播主体的价值客体及其分类

所谓价值客体,就是人类作为主体的实践活动、认识活动所涉及的客观对象。广义上讲,人类的一切活动都是价值活动,活动所涉及的一切客体都是价值客体。在特定的价值活动中,主体所涉及的价值客体往往是多元的,对于主体来说,不同的价值客体具有不同的性质,处于不同的地位。有些属于手段性质的价值客体,有些属于目的性质的价值客体,有些则是手段性质与目的性质兼具的价值客体。手段性的价值客体服从、服务于目的性的价值客体,受目的性的价值客体的支配和制约。在新闻传播活动中,传播者作为主体所涉及到的价值客体相当多,我们根据价值客体的不同性质、地位和特征,大体上可以把它们分为三类:

第一类是传播者作为价值主体在新闻传播活动中所使用的劳动资料。它包括摄影、摄像、录音、印刷、播放等设备,包括交通、通讯等工具,还应该包括新闻事实这一基本的物质条件。摄影摄像等设备以及交通通讯等工具,作为传播主体实现价值目标、价值追求的工具性、手段性的价值客体,应该毫无争议。但对新闻事实这一价值客体的认识,笔者与一些专家不同。笔者认为,新闻事实属于传播主体手段性、工具性的价值客体,而不是新闻价值客体,其基本理由是:

众所周知,早在1943年陆定一就对新闻与事实之间的关系,进行了极为明确的阐述。他指出,事实是第一性的,新闻是第二性的,新闻源于事实,是对事实的反映。这一论断得到了新闻界的普遍认可。与此同时,“新闻是信息”,②也已是业界的普遍共识。由此可见,新闻信息尽管是对新闻事实的反映,但“事实本身与对事实的认识是有实质区别的”。③事实与信息所指的客体不同,二者的区分是新闻传播活动的逻辑起点,新闻价值理论研究的逻辑起点。把二者混为一谈,必然导致价值理论的混乱。

首先,新闻事实是社会主体价值活动的产物,对传播主体来说,是先在的、既定的、自然的、不可控制的、不可改变的。这就决定了传播主体只能把它作为价值创造活动的物质条件、前提、基础和起点。其次,新闻事实本身不能储存、不能压缩、不能复制、不能共享、不能传播,传播主体既没有权力改变事实本身,也没有权力处置事实本身。但新闻信息不同,新闻信息可以加工、可以储存、可以压缩、可以复制、可以共享、可以传播。④传播主体的采访权、报道权等权利,是采集、加工、处置、传播新闻信息的权利,而不是处置新闻事实的权力。所以,以报道、版面、节目等各种新闻文本形式出现的新闻信息,才是传播主体价值创造活动的产物,才是传播主体创造的价值客体,即新闻价值客体。如果新闻事实是新闻价值客体,而不是新闻信息是新闻价值客体,传播主体就丧失了存在的必要。最后一点理由是,新闻事实本身既不能直接满足传播者的需要,也不能直接满足受众的需要。以矿难为例,作为事实本身,无论是传播者还是受众,都没有遭遇这种事实的需要。但是,有关矿难的信息,无论是传播者还是受众都会产生强烈的需要,传播者需要有关信息(注意不是需要事实本身)进行传播,受众需要有关信息作为调整自己的行为、决策和认识的依据。因为矿难信息不仅有助于人们及时进行有效救援,而且能给人们提供前车之鉴,因而具有极高的价值。而矿难事实本身不仅没有价值,而且毁坏价值。这个例子也告诉我们,报道灾难性事件的重要意义,不在于事实本身有价值,而在于其信息有价值。由此可见,新闻事实的价值不等于新闻信息的价值(即新闻价值),传播者和受众需要新闻信息,可以获得新闻信息,但不一定需要新闻事实本身,传播者和受众不是当事人,即使需要事实本身,也不可能实现。

根据上述分析,我们不难得出这样的结论:新闻事实只能是传播主体进行价值创造活动的物质前提、物质基础、物质资料,作为传播主体手段性、工具性的价值客体,而不是新闻价值客体。

把新闻事实归入传播主体手段性、工具性的价值客体,并没有降低新闻事实作为价值客体的重要地位。打个比方说,传播主体营造的是信息大厦,事实就是信息大厦的地基。因此,包括新闻事实在内的手段性价值客体不仅不是可有可无的,相反,它是传播者进行价值创造的强大杠杆和物质基础,它的发展和变化标志着传播水平和发展状况,同时也标志着传播发展的不同阶段。但需要我们明白的是,工具和资料只是价值创造活动的前提和手段,而不是价值活动的目的。所以,劳动资料在传播主体的价值客体构成中通常处于较低的位置。

第二类是传播主体的劳动所施加、改变、创造的对象,即劳动对象。如新闻稿件、版面或节目等。而这些都是新闻信息具体存在形式或系统存在形式。所以,在本质上,劳动对象是新闻信息,是对新闻信息的搜集、整理、加工、储存和传播。劳动对象通常表现为直接的劳动成果,在社会分工的条件下,直接劳动成果往往不能直接满足主体的需要,它必须与其他主体的劳动成果相交换,才能完成一轮价值创造活动,才能获得最终的目的性的价值客体。因此,直接劳动成果体现的是主体的付出而不是收益,是价值创造而不是价值实现。所以,新闻信息作为传播主体的直接劳动成果,是传播主体获得目的性价值客体的中介性价值客体,是既具有手段性又具有一定目的性的价值客体。

事实上,新闻信息作为双重性质的价值客体具有更复杂的因素。相对于传播者的经济目的,或者说在经济意义上,新闻信息具有突出的手段性;但相对于政治理想,或者说在政治意义上,它又具有鲜明的目的性。因为新闻信息传播涉及到传播主体自身和公众言论自由权利的实现。在这个意义上,新闻信息的传播本身,要比传播效果更具有重要性和优先地位。富有职业理想、民主意识、公众意识、受众意识的传播主体会自觉地把公众、把服务对象的价值目标,内化为自身的价值目标,把受众最高的目的性价值客体,转化为自身的目的性价值客体。此外,对传播主体来说,新闻信息作为手段性质的价值客体具有惟一性,它是获得传播效果等最终的目的性价值客体的惟一手段。所以在新闻实践中,很多传播者对新闻稿件的采写加工,表现出高度的关注,甚至经常把它摆在与传播效果等同的地位。因为好的稿件就意味着好的传播效果,手段的惟一性和关键性反过来又强化了目的性质。

但从总体上讲,新闻信息的手段性质仍然占主要方面,具体表现是:首先,新闻信息主要体现为传播主体的劳动付出,而不是收益,它不能直接满足传播主体生存和发展等基本需要。其次,传播者搜集、制作、加工、传播新闻信息,如果获得不了传播效果及经济效益,就像厨师烧制的佳肴美味、企业生产的产品销售不出去一样,形同废品,目标追求难以实现,自身的需求无法满足,价值活动也难以为继。尤其是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尤其是对商业媒体,新闻信息作为传播主体的价值客体,其手段性质远远强于目的性质。这些都决定了新闻信息的手段性质强于目的性质。

第三类是传播主体在新闻传播活动中所要追求、所要达到的最终的目的性成果,即传播效果。传播效果包括新闻报道在传播过程中产生的社会影响和经济效益,我们通常称为“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和前两种价值客体相比,传播效果才是相对单纯的、能直接满足传播主体需要的、具有最终目的性的价值客体,它意味着传播者达到了目的,获得了收益,付出得到了补偿,需要得到了满足。传播主体采用先进设备,对新闻稿件进行精耕细作,生产高质量的新闻信息,努力赢得受众,最终目的是为了获得传播效果,这也是所有媒体的最高追求。所以,对传播主体来说,在一轮完整的价值活动中,最终的目的性价值客体就是传播效果,正是这一价值客体在决定着其他价值客体的选择和创造。

有专家把传播效果也作为新闻价值客体,笔者认为这是一种错误的认识。传播效果是不是新闻价值客体,牵涉到两个问题,一是对新闻价值概念的理解,二是传播效果作为价值客体是否具备新闻价值,如果不具备新闻价值,就不可能是新闻价值客体。

关于新闻价值,大体上有两种理解。一种把新闻价值理解为传播效果,等同于传播效果。按照这种理解,如果再把传播效果作为新闻价值客体,就会出现一个荒谬的结论:新闻价值就是新闻价值客体。另一种是笔者认可的理解,新闻价值是新闻信息所具有的影响特定受众的属性或功能,传播效果是这种属性或功能的发挥,即新闻价值的实现,也即是说,传播效果是新闻价值客体——新闻信息实现其价值的结果。即使传播效果具有轰动效应,也只能是新的新闻事实,而不是新闻价值客体——新闻信息。新闻事实不能作为新闻价值客体,前文已有论述。

传播效果作为其他价值客体,第一它不是受众的价值客体,更不是受众的新闻价值客体。因为传播效果本来就是受众的信息需要得到满足,如果受众把这种满足,再作为价值客体,再满足自身,甚至再再作为价值客体,再再满足自身。且不说如此循环下去有无可能,是不是必要,问题的关键在于,受众这种把新闻对自身的满足再当作价值客体的活动,是不是还属于新闻传播活动,是不是还在新闻传播活动的链条之中?笔者认为,传播效果对受众而言,已经转化为下一轮价值活动即信息选择的背景和动因,为主体创造出新的价值需要,而不是成为其价值客体,甚至反复地成为价值客体。因此,把传播效果作为受众的新闻价值客体更无从谈起。第二,传播效果作为传播主体的价值客体,也不是新闻价值客体,因为它满足的是传播主体对经济、声誉、影响力的价值追求和价值需要,对传播主体来说,具备的是经济价值和影响力价值,而不是新闻信息价值。所以说,把传播效果作为新闻价值客体,与把新闻事实作为新闻价值客体一样,都是十分荒谬的。产生这种荒谬的主要原因在于,一些专家企图为新闻价值理论构建宏大、系统、无所不包而又整齐划一的理论体系,把简单问题复杂化,微观问题宏观化,单一问题体系化而导致的错误结论。

二、传播主体所形成的价值关系

根据上述分析,不难发现,传播主体的价值客体是多层次的,多元的。不同的价值客体,体现出不同的价值,在价值客体构成中处于不同的地位,与传播主体形成不同的价值关系。如果以客体或其价值来命名价值关系,传播主体与其价值客体形成的价值关系就有三种:

第一是与采写、交通、通讯工具以及新闻事实等劳动资料形成的价值关系。因为这些都是手段性质的价值客体,在这些客体中,工具又具有标志性,所以劳动资料体现的主要是工具价值、手段价值,与传播主体形成的价值关系,可以称为手段价值关系或工具价值关系。

第二是传播主体与新闻信息形成的价值关系。传播者采制新闻信息的主要目的是用来满足受众的信息需要,而不是自己的信息需要,但在满足受众的同时,换来受众的时间、精力、金钱等关键因素形成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因此,新闻信息对受众来说,体现的主要新闻信息价值即新闻价值,与受众形成新闻价值关系。但对传播主体来说,新闻信息体现的主要不是信息价值,而是一种交换价值、传播价值。所以它与传播主体形成的价值关系,不是新闻价值关系,而是一种新的价值关系,我们可以称之为传播价值关系。正如交换价值要以价值为基础,但交换价值并不等于价值一样,传播价值要以新闻价值为基础,但传播价值并不等于新闻价值。传播价值关系也不等同于新闻价值关系。原因在于,新闻对受众主要是新闻信息价值,但对传播者来说主要是交换价值或传播价值。新闻价值是新闻信息所具有的直接影响受众的属性或功能,传播价值则是新闻信息的传播所具有的影响传播者的属性或功能。新闻价值以受众的需要为价值尺度,传播价值则以传播者的需要为价值尺度。新闻信息能直接满足受众的需要,但不能直接满足传播者的需要,它只是传播者交换最终的目的性价值客体的等价物。因此,我们可以说,传播者与新闻信息之间形成的价值关系,是一种新的价值关系,是传播价值关系。

第三是传播主体与传播效果等收益性成果之间的价值关系。传播效果是传播主体最终的目的性价值客体,它体现着传播主体的理想、信念与追求,体现着传播主体价值目标的实现,对传播主体既具有精神价值又具有经济价值,它从精神与经济两个方面满足传播主体的生存和发展需要。按照习惯,人们通常以最终的目的性价值客体,或其价值,或者获得这一价值客体的方式,来表示整个一轮价值活动中的价值关系,那么,传播者与传播效果之间的价值关系,就可以称为传播效果价值关系。因为传播效果是传播这一活动方式带来的,因此我们也可以把它简称为传播价值关系,并把这一价值关系,作为传播主体在整个新闻传播活动中形成的所有价值关系的简称,或统称。因为这一价值关系是整个新闻传播活动中各种价值关系的主线,在各种价值关系中占有主导和支配地位。

三、传播主体与受众主体的关系

新闻传播活动中有两个主体是正确的,但他们并非是共同主体。作为主体,他们处于不同的价值关系中。传播者作为主体,出现在传播者与其最终的目的性价值客体——传播效果之间形成的传播价值关系中;受众作为主体,出现在受众与其最终的目的性价值客体——新闻信息之间形成的新闻价值关系中。传播者与受众,当一方处于主体地位时,另一方总是处于客体地位,而不可能同时作为主体出现在同一价值关系中。具体地说,在新闻价值关系中,受众是价值主体,新闻信息是价值客体,而新闻信息是传播者劳动的产物,这就意味着传播者在用自己的劳动成果满足受众的需要,在以客体的身份或地位服务主体。而在传播价值关系中,传播者是价值主体,传播效果是价值客体,而传播效果是受众付出的时间、精力、金钱等因素形成的,这就意味着受众在获得信息满足的同时,也通过自己的付出满足传播者,并因此在这一价值关系中处于客体地位。所以,最后的结论是,传播者与受众是互为主客体,而不是共同主体。“共同主体说”,尽管基本用意在于提高受众的地位,但在理论上混淆了新闻传播活动中不同的价值关系,导致了价值主体及其客体的混乱。

四、传播主体与价值客体之间价值关系的复杂性

在现实生活中,传播主体与其价值客体的关系是比较复杂的,造成这种价值关系复杂性的主要因素大体上有四个:

第一,传播主体具有复杂性。世界上有各种各样的媒体存在,不同的媒体有不同的追求,不同的追求会造成传播主体的目的性价值客体的差异。在西方政党报刊时期,政党报刊追求的最高目的、甚至是惟一目的就是宣传效果,很少考虑赢利问题。新闻报道的手段性质极为明确,为了达到某种宣传目的,制造假新闻也是政党报刊惯用的手段之一。所以这个时期作为政党报刊的传播主体,其目的性的价值客体是宣传效果,而不是经济收益,更不是新闻信息。商业媒体比较复杂,但赢利始终是媒体的重要或主要目标,甚至有极少数商业媒体把赢利视为惟一目标。现在,无论是政党报刊还是商业媒体的目的性价值客体往往兼顾传播效果和经济效益,极少把其中一个作为惟一目的性价值客体的。就媒体内部而言,传播主体包括媒体内部的编辑记者、管理者和经营者,管理者与编辑记者之间,记者与编辑之间,采编人员与经营人员之间,都存在诸多的内部矛盾,也会导致对价值客体定位的偏离和游移。

第二,价值客体本身具有复杂性。传播主体面对的不是单一的价值客体,而是一系列的价值客体,不同价值客体之间既相互区别又相互联系,关系错综复杂,因此会导致传播主体对价值客体的性质和地位定位变化。

第三,传播活动的社会环境具有复杂性。不同的环境和条件会造成价值客体性质和地位的变化。在某些环境下,工具具有决定性意义,拥有工具就必然意味着拥有结果,工具就会被视为目的性的价值客体,成为至高无上的追求。在某些时候,劳动对象具有决定性意义,拥有劳动对象就必然意味着结果,对象就会被视为目的性价值客体,成为至高无上的追求。社会环境变化,尤其是政府新闻宣传部门管理政策的变化,也会很快体现为媒体内部的冲突和压力,导致价值客体性质和地位的变化。

第四,传播活动具有复杂性。传播活动不是一个简单的直线过程,而是一个往复循环的螺旋上升结构,先进的采编传输工具是为了生产好的新闻稿件,好的新闻稿件是为了获得好的传播效果及经济效益,获得好的传播效果及经济效益,是为了采用更先进的技术设备,更先进的技术设备是为了采写更好的新闻稿件,更好的新闻稿件是为了获得更好的传播效果及经济效益,往复循环,永无止境。哪是手段性质的价值客体,哪是目的性质的价值客体,在循环中有时会变得模糊不清。所以,哪怕是最单纯的手段性质的价值客体,也不会总是体现为手段性质;最单纯的目的性质的价值客体,也不会总是体现为目的性质。不同的时空环境下,在具体的实践活动中,任何价值客体都会体现出多姿多彩的性质。

注释

杨保军:《新闻价值论》,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47页,第74页。

李良荣:《新闻学概论》,复旦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25页。

新闻传播的本质篇2

关键词:新闻学;传播学;研究范围;主要区别

中图法分类号:G21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8122(2013)01-0125-02

近年来,有人提出,进入21世纪,新闻学必须审视自己的学科地位和影响。一些新闻定义丢弃“事实”与“报道”的传统品牌转而突出“信息”与“传播”。这就又引出一个话题,传播学与新闻学是否一回事?在研究这个问题前,先要搞清什么叫新闻。

一、对新闻定义的讨论

1.对新闻定义的理解。先看看新闻的定义我们知道新闻的定义最早是陆定一提出的“新闻是新近发生的事实的报道。”这个定义几乎占据主流观点半个多世纪,用今天的眼光看,确实存在着“时态单一”的先天不足,所以后来有人又加了“和正在发生、发现的”几个词,合起来就成了“新闻是新近发生的和正在发生、发现的事实的报道”。我的看法是,这个定义排除了报道主体的限定(不仅仅是新闻媒体或者记者,但加这八字有点多余——以前的新闻定义谁也没有设定主体),加了报道方式和手段,加了“将要发生的”,时态更全面,但加了“重要”限定过于模糊,什么是重要或者不重要?有什么标准?同时报道者也见仁见智。应该是“具有新闻价值的”,而加上“具有新闻价值的”,既多余重复又互相矛盾(这里的“事实”一定有新闻价值,否则就不可能叫新闻;同时解释概念时不能出现和概念相同的词语);说成是“竞争活动”显然又舍本求末,因为新闻报道的目的是将新闻事实传播给大众,而竞争是报道过程中的状态和表象,它说明不了新闻的本质内涵。故我认为还是用新闻是“对新近发生的(发现的)、正在发生的、将要发生的事实的报道。”比较合适。去掉报道方式是因媒体不同各有所表,无须多言;去掉“重要”的原因已讲了。新近限定了新闻的本质,正在发生是因为现代传媒手段已经能够做到这一点,如电视、网络、手机的现场直播,将要发生的是说预测性报道和重大事件可以提前策划,进行报道。而“发现”有两层涵义,一是原本发生或者存在但现在才为人所知,如考故发现,档案解密等;另一层就是现在媒体都越来越强调“解读新闻”,即在别人或者自己已经报道过的事实基础上发掘出新的,更深的意义(后面专门要谈)。这是我们对新闻的定义讨论。这是把报道者作为主体来定义的,要是将受众作为主体来定义,我认为更简单:新闻就是“新近发生的、闻所未闻的事实。”新近发生是新,闻者,听也,观也,思也。

一个概念,叙述角度不同,可能解释的词语也就不同,但意思是一致的。如谈媒体传播的符号时,说分文字符号和视听符号。其中视听可以说“声像”或者“音画”。至于在新闻学中,能不能用“信息”来代替“事实”,用“传播”来取代“报道”,我认为是约定俗成的习惯说法,人们都明白传播学和新闻学是两门不同的学科,并没有谁取代谁的意思。因为信息中肯定包含事实,而新闻报道的过程也就是传播信息的过程,只不过这里传播(或者叫报道)的信息是有新闻价值的,即新闻信息。

2.对信息概念的理解。信息论中对信息是这样解释的:信息(information)是物质运动规律总和(还是messaging?)。信息的通俗哲学表达就是物质世界的运动状态与转换方式,是物质的本质属性。信息相关资料:图片信息(又称作讯息),又称资讯,是一种消息,通常以文字或声音、图象的形式来表现,是数据按有意义的关联排列的结果。信息由意义和符号组成。文献是信息的一种,即通常讲到的文献信息。信息就是指以声音、语言、文字、图像、动画、气味等方式所表示的实际内容。

传递信息的方法:多种多样,数之不尽。一般的公众信息是通过媒介传播的,包括网络、广播、电视、手机、海报、报纸等。现代汉语词典这样介绍信息的:(1)音信、消息;(2)信息论中指用符号传送的报道,报道的内容是接受符号者预先不知道的。可见,事实是信息的构成部分,也可以理解为新闻无事实不是新闻,信息无事实不成信息,故而我们研究新闻学不要拘泥于名词的变换,理解本质才是重要的。有人干脆把新闻学称其为新闻传播学,但要这样称呼,又可能会引起新的误会和混淆,还是沿用新闻学为妥。

3.传播学与新闻学的关系。两门既联系紧密又有本质区别的学科:新闻学(journalism)的产生早于传播学(communication)。应该说新闻只是一种特殊的传播现象,更确切的说,属于大众传播。传播学范围包括人际传播、组织传播、群体传播、大众传播等等。新闻学研究的是新闻本体,而传播学研究的是整个社会的信息传播系统,研究的是人类社会的一切传播活动。传播学涵盖了新闻学(如文化传播学、广告传播学、政治传播学、传播社会学、传媒经济学等,新闻学是传播学的一个分支(通常“称新闻传播学”)。所以,传播学的研究范围和对象要比新闻广很多。

二、新闻学和传播学的区别

国内早期提出的新闻学,因其是在较高层次传业,一般是大学的专科,所以加上了一个学字,其实新闻本身包含的学术内容很少。1949年以后国内仅存的几所大学新闻系,就新闻教学而言,依然主要是传授从事新闻工作的技艺,而没有什么研究。20世纪80年代以后,从事新闻教学的学人开始探讨除了新闻业务以外的问题,例如新闻传播活动和社会不同领域活动的关系,新闻教学开始带上了一点学,有了一些学术内容。

新闻及其相关活动作为传播现象,并不局限于新闻采编现象,包括各种社会因素对传媒运作,内容和传播方式的影响,传播内容对受众思想和行为的影响,以及新闻传播活动对于其他领域的社会活动的影响,这些都是传播学研究的重要方面。

1.从两个学科研究范围比较。新闻学(journalism)的产生早于传播学(communication),应该说新闻只是一种特殊的传播现象,更确切的说,属于大众传播。传播的范围包括人际传播、组织传播、大众传播等等。新闻学研究的是新闻本体,而传播学研究的是整个社会的信息传播系统,传播学涵盖了新闻学,新闻学是传播学的一个分支。

2.从两个学科的诞生背景、起源、现状和未来比较。从学术研究的角度分析,新闻学的研究要远远早于传播学。早在20世纪前,德国的大学中就开始有学生以报纸作为研究对象进行研究,在20世纪初新闻学作为一门概念体系严密,结构完整,具有内在逻辑关系的热门学科,其理论研究已很成熟。美国各大学纷纷建立新闻学院,进行新闻学教育;而传播学真正形成,则在20世纪50年代,传播学成为大学的正规课程也只有半个世纪的历史,所以属一门很年轻的新兴科学。同时传播学是一门边缘学科,它与新闻学、社会学、心理学、文化人类学、政治学、信息论、控制论等诸多科学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彼此互相影响,互相渗透。正因为如此,到目前为止,传播学的对象问题既不像许多成熟的学科那样已经有公认的定论,它的研究领域也并不十分明确。相反,带着不同学术背景,抱有不同课题关心的学者从各自的角度探索传播问题,有人从传播效果方面提出“一是大众传播的有限效果论”,一是“两级传播”和“舆论领袖”的观点。有人从社会传播的结构与功能方面提出了“5w传播模式以及大众传播三功能。”学说(美·哈罗德·拉斯韦尔《社会传播的结构与功能》5w传播模式即:谁(who)?说什么(sayswhat)?对谁(towhom)说?通过什么渠道(inwhichchannel)?取得什么效果(withwhateffect)?大众传播的三种功能即监视环境、协调社会以及文化传承)。由此形成了传播学的分科领域——大众传播学、文化传播学、广告传播学、政治传播学、传播社会学、传媒经济学等等,十分繁荣,而作为各学科的基础的传播学基本理论研究相对薄弱。所以说,传播学是一个泊来品,国内传播学研究起步不久,发展程度还很有限,与西方国家有较大差距,未来有很大的发展空间。单纯从学术研究的角度来看,传播学无疑占尽优势。新闻学则与本国国情结合较为紧密。但从就业看来,两者差别不大。

3.从两者的研究对象方面来进行比较。新闻学是一种专业研究,其研究对象是新闻采编现象或者说新闻传播现象,而传播学是一种社会研究,研究的对象主要是人类传播活动现象,包括人际传播、群体传播、大众传播。而新闻的传播,主要依赖的是大众媒介,也是传播学所研究的对象,所以从研究对象来看,传播学较之新闻学要大的多。传播学研究人类社会的一切传播活动。新闻学研究的则是这些传播活动中的一个部分。

新闻传播的本质篇3

事实说。“新闻是一种新鲜、重要的事实。”(胡乔木)

从辩证唯物主义反映论来看,事实是客观存在的,新闻是对客观事实的反映。把新闻等同于事实是错误的。

报道说。“新闻是新近发生的事实的报道。”(陆定一)

这一定义在我国新闻界影响很大,并为多数人认同。其关键在于。它符合辩证唯物主义物质与意识的辩证关系。它科学地回答了“新闻是什么”这一基本问题。

但新闻报道侧重指新闻机构发表新闻的社会活动。“报道”是一种以传播者即新闻机构或新闻从业者为主体传递信息的行为,这种行为只看到了新闻报道者与事实的关系,而未考虑到受众的重要性,这种传受关系的不平等是不合理的。“报道”既然是新闻机构或新闻从业者的一种信息传播活动,是否在新闻机构或新闻从业者产生之前就没有新闻呢?

信息说。“新闻是经报道(或传播)的新近事实的信息。”(宁树藩)

这一定义是从信息论、控制论领域认识新闻。新闻的本质是事实的某种信息。“信息说”符合“定义”的公式:被定义的概念=属+种差。新闻的本质属性是关于事实的某种信息。即属;新闻的本质特征是传播新近事实,即种差。

这一定义虽然将新闻最本质的东西表达了出来,但同样存在疑问:信息是对客观事实不确定性的消除,新闻所传播的信息是全部还是一部分?我们必须承认在传播的信息中只有某一部分才有可能成为新闻。新闻是一种信息,信息并不都是新闻,什么样的信息才能成为新闻,值得我们继续思考和探究。

传播说。“新闻是新近变动的事实的传播。”(王中)

这一定义把新闻的落脚点放在“传播”上,显然它认识到了新闻是一种双向的信息传播交流活动,将传播者与受众有机地结合起来。能够反映现代意义上的“新闻’”。传播者在向受众报道新闻的同时,受众以反馈的形式与传播者或其他受众进行沟通交流。“传播说”是对新闻“流”的具体体现,是一种动态的传播活动。

这一定义也有不完善之处。新近变动的事实经过传播就一定能成为新闻吗?这种事实对于受众来说没有传播价值就构不成新闻。新闻传播的是事实吗?新闻的本质是某些信息,传播的归宿点应该是信息,不是事实,忽略了唯物主义新闻本质论的观点。

从哲学角度来看,事实是客观存在的。信息是对客观存在事实的不确定性的消除。客观事实具有多种信息,新闻传播的只是来自事实的一部分信息,而未被传播的部分是构不成新闻的。“传播说”在这方面有待完善。

不同的新闻定义是对所处时代新闻的认识,而随着时代的不断发展,我们所做的就是弥补不足。可以说,“事实说”、“报道说”、“信息说”和“传播说”以及未提及的“猎奇说”和“手段说”都是新闻定义研究成果具有时代性的精华。

结合“报道说”、“信息说”和“传播说”,新闻定义研究成果的精华和存在的不足,在现有学科领域知识的基础上,我认为,新闻的定义可归结如下:

新闻是人类社会中对公众具有知悉意义的最新变动的事实信息进行的传播活动。

“最新”,强调新闻内容的新鲜性和新闻传播的时效性特点。说明新闻必须是新近发生并被发现的,且具有新鲜感,以可能的最快速度传播的变动事实信息。我们需要解决这样一个问题:是不是那些时过境迁、毫无新意的新闻(旧闻)就永远不能成为新闻了?马克思主义新闻观告诉我们:旧闻也可以是新闻。现实生活中那些虽然是过时的,却同样引起受众关注、具有报道价值的信息也是可以成为新闻的。

“人类社会”,新闻具有的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决定新闻必须是人类社会中的变动事实信息。新闻离不开人类社会这个范围。

“公众具有知悉意义”,强调新闻传播的公众性特点,只有对公众具有知悉价值的信息,才能为公众所接受而成为新闻。

“变动的事实信息”,强调新闻的真实性特点。新闻是对变动事实的反映。信息是对客观事实不确定性的消除,任何客观事实都包含着多种信息,信息并不是客观事实的组成部分,而是对变动事实的反映:新闻的本质是事实中的某种信息,没有变动的事实信息,新闻也就无从谈起。

关于新闻的本源问题,在我国存在两种观点:一种认为“事实是新闻的本源”,另一种认为“社会变动是新闻的本源”。我认为,变动的事实是新闻的本源。事实是客观存在的,新闻是对变动的事实的能动反映。事物一直处于不断变化之中,只有突破常规的变动才能产生新闻。无论是自然界还是人类社会,事实的变动将事实转化为新闻,是新闻的动因。自然界或人类社会中的一块石头,在未产生变动之前,它永远都不能成为新闻,而当发现这块石头是金矿时,它就会因为事实(石头)的变动而成为新闻。事实对于新闻的产生来说是相对的,只有发生变动的事实,我们才能从中发现新闻。

“传播活动”,新闻本身就是一种传播活动,它突破了“报道”的单向传播活动范畴,成为一种双向的信息传播活动。将新闻视为一种传播活动,可以很好地将新闻的“源”与“流”统一起来,防止把新闻片面地认为是一种报道或信息。同时,它也把新闻传播的五个要索有机地结合起来,成为一个动态的过程。将反馈纳入其中可以说是新时期新闻定义时代性的具体体现。

新闻传播的本质篇4

关键词:道德责任;规范维度;美德维度;新闻传播

中图分类号:B82-059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854X(2012)08-0073-05

柏格森认为道德责任有两个方面:一是属于规范维度的道德责任,即社会对于个人的规范性要求或义务;二是美德维度的道德责任,即个人基于内在美德精神的品性或仁爱,二者不可相互替代。这也是当今时代对于新闻传播者的责任要求:既要有正义精神,担负起规范维度的道德责任;又要有仁爱精神,担负起美德维度的道德责任。

一、新闻传播者规范维度的道德责任

新闻传播者规范维度的道德责任是构成传媒道德原则和规范的基本规定性,是传媒文化和新闻传播者形象的有机组成部分。只要新闻传媒试图对社会产生影响,其责任就是不可回避的,因此,明确框定新闻传播者的规范维度的道德责任就势在必行。具体来说,新闻传播者规范维度的道德责任内容如下:

第一,及时、准确、全面地报道新闻的责任。

日本学者藤竹晓认为信息时代“信息环境的环境化”趋势日益明显,因而新闻传播活动对人们的认识和行为的影响也日益加强。大众传播的环境监测和舆论引导功能日益扩大。如果新闻信息不及时、准确和全面,那么公众很可能被误导,从而使其判断失误,引起思想和行动的混乱,严重者还可能会导致社会环境的不稳定。因而及时、准确、全面地报道新闻是新闻传播者首要的职业责任,也是其最低层次的道德义务,它要求新闻传播者所传播的信息要及时而准确,对事实的报道和评价要全面。为了确保报道的每一个事实都是准确的,新闻传播者要努力核实事实,用两个以上的消息源、尽量不要使用匿名消息源,不能发表传言、谣言,更不允许发表谎言:全面地报道新闻则要求新闻传播者均衡、谨慎地选择新闻材料,新闻报道要提供各方面的事实和意见,不隐瞒、不遗漏重要的事实,不误导受众的认识。新闻报道如果流于浅薄、煽情,忽略重大社会问题和国际新闻,或者奉行只报喜不报忧、只报明星不报民工等片面的做法,会扭曲受众对现实环境的认识,不能“正确投射出社会组成群体的典型画面”。

第二,真实、客观、无私地再现事实的责任。

真实、客观是善的基础。是新闻传播者的“生命线”,也是其行为底线。在哲学领域,真实有三重规定:一是存在论意义上的真实,指客体世界本身的运动、变化、发展及其规律性;二是认识论意义上的真实,指人的认识的真实性、真理性;三是实践活动中的真实,指人所追求的一种境界,在这种境界中,人的思想和行为与规律性达到高度一致。新闻事实是存在论意义上的真实,新闻真实是认识论意义上的真实。真实客观的责任要求新闻传播者不仅要对新闻事实进行客观陈述,而且要对新闻事件进行公正评价。具体来说,真实客观性责任一方面要求新闻传播者认真核实新闻的六要素(即5w1H,时间when、地点where、人物who、事件what、原因why和经过how),抵制虚假新闻;另一方面要求新闻传播者在报道中要分清事实与意见,将事实与观点剥离,对新闻事件的叙述和评价要客观公正。新闻媒体拥有的是信息传播的公共权力和集体权利,不是某个媒体或从业人员的私有权力或权利,因此新闻媒体是社会公器,其主要目的是维护社会公共利益,这就要求新闻传播者在新闻采访、写作、编辑过程中摒弃个人私利,从公众的利益和视角架构新闻,而不是从新闻传播者个人的利益、价值观和偏好出发。只有这样方能杜绝新闻广告、有偿新闻、有偿不闻等新闻权力寻租的现象,真正维护新闻的公信力。

第三,维护公众的知情权和表达权等权利的责任。

在信息时代,新闻媒体是公众获取信息、进行社会决策和参政议政的重要工具,因而新闻媒体不应是少数人的特权区,而应是大众共同讨论的平台,是社会各个阶层都能使用的公器。相应地,新闻传播者应当做大众的耳目喉舌。维护公众的知情权和表达权等权利,这是其不可推卸的责任。这一责任要求新闻传播者将自己视为公共讨论的使者与公共信息的传递者,设法维护公众的知情权,传播一切公众应知欲知而未知的信息,尤其是涉及国计民生的重大信息,而不能畏惧权力机关阻挠或者顾虑商业利益而牺牲公众的知情权:新闻传播者还应当尊重公众的表达权,表达一切重要的观点,让公众参与到交流与评论中来,给尽量多的人提供说话的机会,善待与自己相左的观点和态度,而不能仅表达新闻传播者所同意或于其有利的观点。这一责任要求在当前各国媒体日趋垄断集中的进程中尤为重要,因为,在此进程中,资本和广告等商业力量日益侵入新闻媒体的运营和编辑之中,追求盈利的垄断媒体所有者大幅削减新闻预算。急剧缩减新闻报道的范围,降低报道质量,结果导致严肃的国际新闻、政治新闻和经济新闻被忽略,而把“注意力放在肤浅和耸人听闻的事情而非实质性内容上”,最终结果是“新闻界的声音向垄断走了那么远,以至于它喜欢自己的智慧与观察具有独家性,以剥夺其他声音被听闻的机会以及公众投稿的权利”。而这违背了传媒作为社会公器的初衷,也不符合民主社会新闻媒体作为公众“看门狗”的要求。

第四,传播优秀文化,塑造良好社会道德精神的责任。

信息时代的大众传媒在文化的传承过程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是主要的文化生产者和传播者,日复一日“通过大众传播把文化传递给下一代,并不断教育离开了学校的成年人,使社会成员共享统一的价值观、社会规范和社会文化遗产”。但是我们的文化良莠不齐,优秀文化有利于社会和谐与人的全面发展,糟粕文化则会损害社会和谐以及人的发展。因此,“在人类文明的传承过程中,尤其在现代文化日益成为一种产业的商业化背景下,为创造先进的文化,更好地传承人类文明,大众传媒承担着越来越重的社会责任”。所以,新闻传播者应当自觉地抵制消极的、不健康的和有害的文化垃圾,拒绝低俗不雅的信息,积极传播健康、有益的社会文化信息,促使大众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近现代以来,随着科学理性的增长,人成为万物的尺度,日益失却对自然的“敬畏”。尼采在19世纪提出“上帝死了”,中国人在和中打倒了传统儒家文化,但是对传统宗教人伦文化失却认同后人类反而陷入更深的道德信仰危机,于是福柯在20世纪提出“人之死”,认为在商品经济主导的消费主义和大众传媒合谋时代,“人”日益丧失了主体性和精神维度,因而。海德格尔认为现代人“无家可归”,如水上浮萍不知道根在何处,更不知道漂向哪里,因而人们对己、对他的责任逐渐模糊,日益异化为金钱、权力和的工具,丧失了个体存在的自由和独立性,社会也会随之陷入价值失调和信仰沦丧的道德荒漠之中。作为道德守望者的新闻传播者此时应该以营造人类健康的精神家园为己任,一方面通过抵制不良信息营造和谐的外部环境以建立良好的伦理秩序.另一方面要通过传播优秀文化树立先进的价值观念,进而在公众内心树立起良好的道德价值系统,如此方能担负起塑造良好社会道德精神的责任,方能成为主流价值的塑造者与引导者,成为促进社会和谐发展的积极动力。

第五,发挥社会监督作用,维护社会公共利益的责任。

传媒具有预警和监督的功能,能够对社会起到某种监测、预警和调适、护卫的作用,因而经常被称为“社会监视器”、“环境监测者”。新闻传播者主要通过议程设置和信息把关等传播手段形成新闻焦点和舆论合力。进而实现对公共权力、公共事务、公众人物、社会思潮、社会不良现象以及对违法、违纪和违公共道德者的监督。实行这些监督,是大众传媒所应当承担的责任,只有这样才能维护社会与公众的利益不受到侵害,保证社会的良性运行。

在历史上.新闻事业被视为非盈利性的公共服务业。被视为行政、立法和司法之外的“第四权力”,是民主政治的基础。公共利益是责任传媒的伦理价值诉求。《联合国国际新闻道德信条草案》第二条就指出“(新闻)职业行为的崇高标准,是要求献身于公共利益”,《美国报纸编辑协会原则声明》的第一条责任就指出“搜集和传播新闻与意见的最初目的是服务大众利益”。新闻媒体维护社会公共利益的责任使得其获得了区别于私人部门的内在规定性。随着传媒的商业化,传媒的事业性和商业性“双重属性”使得新闻传播者经常处于公益和私利的矛盾之中,往往顾此失彼。但是传媒作为社会公器,不能一味追求商业利益而罔顾社会公共利益,否则会丧失公信力,最终被人们所唾弃。

二、新闻传播者美德维度的道德责任

“规范的落脚点在于成德。道德规范本身没有独立自为的特性,其作用就是为了对行为进行规范,进而涵化心灵和情感。”可见,新闻传播者道德责任的研究不能止步于规范维度的道德责任,更关键的是“如何使道德规范能够内化为新闻人的品质”,因为“职业新闻人拥有足够的新闻道德品质或美德,乃是实现道德性新闻活动的主体基础”,在此意义上可以说美德是规范实现的内在保证。

美德也是规范能够高效发挥作用的最后保障。我国伦理学者万俊人就认为:“个体的美德乃是制度、秩序、规范等社会约束体系能够真正产生约束作用的主体前提,对于那些根本不具备基本正义美德的个体来说,正义的制度安排或正义的基本原则都不可能产生任何约束力。”可见,没有内在的道德品质,行为主体很难成为道德规范的一贯遵守者,反而很可能成为道德活动中追逐好处的“机会主义者”,如此一来道德规范也就成了权宜某种行为的参照物,而非行为主体内心认可的行为标准。并且,在新闻活动中人们不可能为每一种可能的情况制定手册式的行为规范和责任要求,往往需要新闻传播者根据所处具体情境选择行为方式。而能否负责地采取行动,依赖的往往是主体的新闻美德。如果没有某种实际的美德,即使规范存在,也没有多少实质意义。因而,“只有当新闻记者心中有道德感时,职业道德规范才会发挥作用”。

作为新闻传播者职业品质的新闻德目很多,其中仁爱、诚实、勇敢和公正是基本的、核心的美德,也是各国新闻伦理规范中界定的新闻传播者应该具有的道德品质和应该担负的道德责任.“这些优秀品质融合在一起。便是一个职业新闻人总体的道德责任感”。

第一,仁爱是新闻传播者实现人文关怀的美德责任。

仁爱是中华民族十大传统美德之首.具有深刻的伦理意蕴。冯友兰先生曾经说过“‘仁爱’在伦理维度上的一个基本特征.就是它涉及人与人之间的普遍性关系,这就要求人们普遍性地爱每个人或一切人。”孔子曾说“仁者,人也”,认为“仁”是一个人做人的根本,孔子又说:“仁者爱人”,认为“爱人”是一种人之为人的道德责任,是每一个人应尽的义务。孟子在此基础上,将“仁爱”推己及人,认为仁者具有恻隐之心,应该“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将“仁爱”的外延进一步扩大。王守仁则认为“仁者以天地万物为一体,有一物所失,便是吾仁有未尽处”,进一步强调了人所负担的维护万物的责任,真正将仁爱的对象扩展到了整个世界。“仁爱”思想不断丰富发展,最终形成了“亲亲”、“仁民”、“爱物”的基本内涵。

在新闻传播活动中,“仁爱”不仅是新闻传播者应有的美德,而且是一种责任。作为责任,是因为新闻传播者是公共权力的执掌者,新闻传播者的公共权力体现在通过议程设置“生产真理,表达需求”,通过舆论合力监督政府、组织和其他利益集团,而这种权力来自于公众的信托。可以说,新闻传播者所拥有的言论自由权、舆论监督权等公共权力都是公众所赋予的,因而他对赋予者负有责任。

仁爱成为美德责任,要求新闻传播者在处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时首先要自立、自达,心中有道德律才能不阿谀权贵不奉承富人明星.在新闻报道中保持无私无欲的平常心;其次要立人、达人,即要有助人共进的胸怀,善待每一个人,尽量减少新闻报道可能对受众、对报道对象、对新闻消息源的伤害,尽量维护社会弱势群体的利益,为其鼓与呼。仁爱成为美德责任,要求新闻传播者正确认识人与自然的关系,摒弃人类中心主义的迷梦,在新闻传播中努力做到“敬畏自然”、“敬畏生命”,将人文关怀的对象由人及物、及自然,从而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

第二,诚实是新闻传播者追求真实客观的美德责任。

美国神学家沃尔特·考夫曼曾经说过,彻底的诚实是最珍贵的美德,也是最难拥有的美德。真实、客观报道所诉求的最重要的道德品质就是诚实,因此,诚实是新闻传播者重要的美德责任,“正是诚实使一切道德行为和德性真正成其为道德”。新闻传播者在新闻传播活动中只有秉持诚实的美德责任才能取信于民,否则会沦为拉尔夫·普利策所批判的那种假新闻传播者:变得完全不负责任,胆大妄为和玩世不恭的记者的最后一步是诋毁诚实的人格。

《中国新闻工作者职业道德准则》第三条要求新闻传播者“坚持新闻真实性原则。要把真实作为新闻的生命,坚持深入调查研究,报道做到真实、准确、全面、客观”。准确全面和真实客观地报道新闻和再现事实的规范责任要求新闻传播者首要的美德责任就是诚实,否则就不可能完成其职业使命。事实上,世界各国新闻机构制定的职业活动准则都要求新闻传播者真实地报道新闻:美国报纸主编协会制定的新闻规范就要求“对读者诚实是所有配称为新闻事业的柱石。从所有真诚的角度出发,报纸必须诚实”;美国职业记者协会伦理规范则指出:作为一名新闻工作者,诚实是其可信度的基石。可见,任何新闻传播者都必须具备“诚实”的道德品质,履行诚实的美德责任。

对于新闻传播者来说,履行诚实的美德责任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新闻报道要出于真诚的动机,二是努力追求新闻报道结果的真实可信。真诚动机与真实报道的统一才是诚实的最高境界,也是新闻传播者诚实美德责任的体现。

第三。勇敢是新闻传播者探求新闻真相的美德责任。

孔子认为“勇者不惧”,亚理士多德则指出“勇敢就是无畏地面对高尚的死亡,或生命的危险”。新闻传播者要想为公众服务,为社会服务,就可能遇到形形的困难和危险,具备勇敢的道德品质是其履行新闻职责的基本道德保证,“揭露真相并将具有新意的、富有挑战性的信息公之于众需要勇气和坚韧”。但勇敢并不总是体现在危险的情境中,更多地却体现在日常的工作中。勇敢就是一种责任,新闻传播者要履行自己的职责,就要“站出来做自己相信正当的事情,诚实地认定真实,拒绝新闻源不做引用的要求.抵制发表还没有得到确证的热点独家新闻,所有这些都需要勇气”。

勇敢是新闻传播者重要的责任品质,因为“新闻工作是勇敢者从事的职业,而不是怯懦者从事的职业。记者需要具有采访消息的不可动摇的信心!随时准备遭遇拒绝、遭遇冷遇、遭遇嘲弄、遭遇无礼、遭遇恫吓、遭遇威胁。记者要随时准备牺牲自己的时间、自己的财富,包括自己的自尊心和生命”。可以说,勇敢是新闻实践的动力源,既支持新闻传播者勇往直前的理念实践层次,又支持其克服困难阻挠的具体行为层次。为了真实及时地报道新闻、维护社会正义、实现公正报道,新闻传播者不仅需要流汗,甚至可能会流血。记者职业被列为高危职业,在世界新闻舞台上,每年都有不少记者倒在工作岗位上。他们用鲜血和生命,为满足公众的知情权和表达权、实现公众利益而战斗。

伦理实践的精髓主要体现在抉择困境中.勇敢的美德往往显示于某种伦理困境中,在应该向前冲的情境中却向后退缩就不是勇敢,而是怯懦。在新闻传播实践中,新闻传播者往往会面临各种各样的困境,他们必须在前进与后退、金钱与公义、追踪与放弃、揭露与无视等等困境之间做出抉择。而正确的选择需要他们具有勇敢的道德品质,担负起相应的职责,公众利益才能得到维护。

第四,公正是新闻传播者高扬新闻正义的美德责任。

“公正是社会道德范畴和道德品质之一,指从一定原则和准则出发对人们行为和作用所作的相应评价;也指一种平等的社会状况,即按同一原则和标准对待相同情况的人和事”,这是《辞海》对公正的定义。新闻传播者的基本报道理念是客观、公正报道,而支撑客观公正报道的主体道德品质就是公正,因而公正是新闻传播者高扬新闻正义旗帜的美德。“坚持真理,维护正义是新闻工作者的职业责任。在真理和正义面临威胁的时候,记者只能挺身而出,因为他们责无旁贷”,可见,公正也是新闻传播者必须坚守的道德责任。作为新闻传播者美德责任的公正不仅追求公平的“公”,而且追求正义的“正”,在此意义上,公正就是公平和正义的结合,它从公平出发,追求正义的结果,它要求新闻传播者在新闻传播中坚守自己的良心,努力做到公平无私、正义无恶。

新闻传播的本质篇5

关键词:新媒体;新闻与传播专业硕士;培养目标

中图分类号:G6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8122(2016)07-0013-02

2010年1月,国务院学位委员会第27次会议审议通过了新闻与传播硕士专业学位的设置方案,这是新闻学硕士研究生教育的一个重大转折点。该方案突出强调了在新闻与传播硕士培养过程中的实践导向,旨在推动新闻与传播硕士研究生教育从以培养学术型人才为主的模式向以培养应用型人才为主的模式转变,完善新闻与传播人才的培养体系。

以新媒体时代为大背景,研究新闻与传播专业硕士研究生培养的目标和方式,对于中国新闻业专业人才的培养具有积极意义。

一、新媒体发展迫使新闻传播学硕士研究生教育改革

新媒体是新的技术支撑体系下出现的媒体形态,近年来发展速度日益迅猛。相较于传统媒体而言,新媒体具有传播速度更快、信息量更大、内容更丰富、互动性更强等特点,在给新闻行业乃至整个社会发展带来巨大变革的同时,也对新闻从业人员的自身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新闻从业人员也因此面临着更加严峻的考验。

新媒体的快速发展,给传统媒体带来了巨大的冲击,传统媒体为求生存,纷纷寻求转型,媒介融合的优势日益凸显,成为大势所趋。十以来,以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高度重视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融合发展,多次在不同场合强调要利用新技术新应用创新媒体传播方式。这些都在向我们发射同一个信号,那就是媒介技术的革新,对新闻从业者的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提高新闻从业人员的综合素质自然成为当务之急。新闻学教育作为输送高素质新闻人才之根本,也自然迎来了更为巨大的挑战。

“在现阶段媒介融合的条件下,新闻业需要两类新型人才,一是能在多媒体集团中整合传播策划的高层次管理人才;二是能运用多种技术工具的全能型记者编辑。[1]”然而必须面对的现实是,长期以来我国各高校对于新闻学硕士研究生的培养,均以培养学术型研究生为主,这样的教育模式并不能完全满足新闻媒体对高层次应用型新闻专业人才的需求,造成这方面的优秀新闻人才本身就很短缺。在媒介融合对新闻从业人员自身素质提出更高要求的大背景下,传统的新闻传播研究生教育显然更无法满足当下业界对于新型新闻人才的需求,因而我国新闻学硕士研究生教育必须要有新的思考与改进,以促进整个新闻行业的快速健康发展。

二、新媒体条件下新闻与传播专业硕士的培养目标

新闻与传播专业硕士,简称mJC,是我国近年来新兴的一种硕士研究生类型,该学位旨在培养“具备良好的政治思想素质和职业道德素养,具有现代新闻传播理念与国际化视野,深入了解中国基本国情,熟练掌握新闻传播技能与方法的高层次、应用型新闻传播的专门人才。[2]”因而可以说,新闻与传播专业硕士的存在,正好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化解因新媒体飞速发展而带来的新闻学教育与市场需求脱节的尴尬局面。并且,新闻与传播专业硕士的存在,对于完善我国新闻传播学教育体系,提高新闻传播教育的整体水平,保证新闻从业人员队伍整体素质均具有积极的作用。

“培养具有现代传播理念与国际化视野,深刻了解中国国情,熟练掌握新闻传播技能与方法的应用型高层次专门人才。”这是2010年新闻与传播硕士专业学位设置方案中关于新闻传播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目标的明确定位。近几年来,媒介技术迅猛发展,在为传播新闻创造了更多可能性的同时,也使新闻业的专业性受到了强烈的冲击。尤其是微博、微信的兴起,使得传播主体日趋多元化,只要有一部手机,就拥有了一个新闻中心。这对于新闻工作者的专业素质提出了极高的要求。如何科学地把握新闻传播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培养目标,从而创新新闻与传播人才的培养模式,也自然显得更为重要和迫切。

在新媒体条件下,新闻传播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培养目标,以下两个方面必须明确:一是要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实践决定理论,是理论的来源,是理论发展的根本动力。若新闻理论与新闻实践脱节,新闻学教育则不能很好地适应社会的发展。“要改变传统的以理论知识讲述为主的教学模式,强化学生新闻传播业务技能的训练与提高。[3]”二是新闻传播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培养不能仅局限于某一领域,要多领域跨学科进行培养。媒介技术的革新,新闻传播速度之快、传播内容之复杂,已远远超出我们的想象。因此,培养新闻传播专业复合型人才的目标必须在培养过程中被加以重视和体现。

三、新媒体条件下新闻与传播专业硕士的培养方式

对于新媒体条件下新闻传播人才的专业素养要求,曾指出,新闻工作者要解决好“本领恐慌”问题,真正成为运用现代传媒新手段新方法的行家里手。简而言之,就是要懂互联网思维,推动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深度融合。这也为新闻与传播专业硕士的培养提供了指引方向。

首先,在新闻与传播专业硕士的培养过程中,实践教学的时间一定要保证。其实践教学的时间应相较于学术型硕士必须要长。这就要求学校不仅要聘请一批具有较强的专业实践能力的任课教师,还应将一些新闻从业人员请到课堂,向学生分享前沿资讯以及一些实战经验。以西南政法大学全球新闻与传播学院为例,在新闻与传播专业硕士的专业课程中,就安排了新闻实务界的专业人员做课程的任课教师。这样的方式无形中也为学生提供了更多的实习资源,增加了学生参与实践的机会。

其次,课程的设置也是新媒体时代新闻与传播专业硕士的培养过程中十分重要的环节,不应被忽视。新闻学学科本身就是多学科的杂糅,不能局限于学科本身,加之当下媒体融合探索步伐的不断加快,新闻从业人员只掌握一门学科的知识已经远远不够。因此,要想培养出适应行业发展的高层次应用型人才,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的课程设置应跨学科,涉及多个领域。并且注意与学术型硕士课程的区分。

另外,媒介融合的大背景给新闻学教育带来的不仅仅只有冲击,也为新闻与传播课堂教学提供了便捷,随时可通过手机客户端查找新闻并当堂分析、教学,现场模拟研究,达到最佳的教学效果。可见,善用新媒体技术,利用其带来的便捷,对于提高新闻与传播专业硕士的课堂教学水平的实现有着积极的促进作用。

四、新媒体条件下高校新闻与传播专业硕士培养的问题与改进

首先,是对掌握新闻与传播专业理论知识的忽视。理论和实践是相辅相成的,缺一不可,两者不能割裂,孤立地强调一个方面。若在课程安排上忽视对理论课程的合理设置,只片面追求实践,一样无法达到预期的培养效果。因此,应将理论知识的学习阶段与实践经验的积累阶段按照一定的比例进行设置。虽然相较于学术型硕士,专业硕士更加注重实践,但这并不意味着要完全脱离理论,没有理论做基石,必然是不可取的。

其次,是在校时间短而所学课程多造成超负荷的课业压力。人的精力有限,超负荷的课业压力会使培养效果大打折扣。调查显示,目前很多高校的新闻与传播硕士专业学位的培养都是2年制,在校学习的时间为一年,而这一年间所学的课程基本上是学术型硕士一年半的课程。不难想象,这一年专业硕士所面临的课业压力自然是相当繁重的。但是这并不意味着一定要延长学时才能解决问题。依靠改进课程设置,针对专业硕士人才培养方案打造合适的特色课程,去掉一些不必要的课程,不失为解决这一问题的好方法。同时,这样也保证了新闻与传播专业硕士课程设置的合理性。

再次,是高校课程设置缺乏自主创新的意识。每个学校的情况不同,比如师资能力、校外资源、学生基础的不相同,所进行的课程设置也不会完全相同。然而,目前很多高校的课程设置都是在照搬一些有名气的高校。这样只会严重影响教学质量。对此,可根据自身实际情况、综合自身师资力量来设置特色课程,这样既能减轻老师和学生的负担,也能在最大程度上优化资源,提高教学质量。若只是一味地照搬名校的课程设置,后果可能是老师讲不到精髓,学生也学不到真本领,这样实际上是对教学资源的极大浪费,有违新闻与传播专业硕士学位设置的初衷。

最后,是忽视跨学科人才的培养。目前高校设置的新闻与传播专业硕士的培养方案大多对培养跨学科人才的培养缺乏应有的重视,课程设置上只重视新闻理论知识与技能的单一性专业学习。显然,在新媒体时代的大背景下,这样的培养方式并不是最合理的,高校应尝试进行学科融合,通过学科之间的融合来推动新闻传播教育的发展。尤其是利用本校的优势学科资源,将该学科资源与新闻传播教育最大程度的结合,打造为本校的独有特色。例如西南政法大学新闻传播学院,利用本校强大的法学资源,打造法制新闻研究、法制新闻学评论等精品课程,强调法学与新闻传播学专业之间的联系,增加了所培养人才在新媒体大环境下的适用性。

虽然当下各高校的新闻与传播专业硕士的培养过程中都或多或少的存在一些问题,但其取得的一系列成果确实是不容忽视的。我们必须看到,这样的培养模式为我国的新闻传播领域输送了一批优秀的新闻人才,我国新闻与传播专业硕士的培养的确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我国新闻与传播人才培养体系的完善。我们有理由相信,未来这一模式会渐渐得以优化,进一步推动我国的新闻与传播硕士研究生教育从以培养学术型人才为主的模式向以培养应用型人才为主的模式转变。

参考文献:

[1]蔡雯.从“超级记者”到“超级团队”――西方媒体“融合新闻”的实践和理论[J].中国记者,2007(1).

新闻传播的本质篇6

本文结合我国新闻教育的实际状况以及作者自己的思考,对美国哥伦比亚大学新闻学院卡莱教授在《新闻教育错在哪里》一文中提出的新闻教育的三条原则作了分析和回应,强调新闻学是一门独立的社会科学;新闻教育应当重在培养学生的专业理念和职业素养;不能把新闻简单地等同于传播和媒体;不能把新闻学同广告学、传播学、公共关系学等相关学科相混淆。

[关键词]

新闻;传播;媒体;新闻教育

读了《国际新闻界》今年第3期上发表的美国哥伦比亚大学新闻学院卡莱(Jamesw.Caxey)教授的文章《新闻教育错在哪里》,以及同期刊载的当时正在香港做访问教授的美国哈佛大学李欧梵教授的回应文章《媒体更新与新闻教育》,引发了我许多思考。

文中谈到的美国和香港地区新闻学研究和新闻学教育中存在的一些问题似乎在我们这里都有所反映,有所表现。以笔者之见,这些问题的产生虽然原因是多方面的,但很重要的一点,在于人们对新闻学和新闻教育的基本内涵、基本理念的认知与理解存在歧见。

我很欣赏卡莱教授提出的新闻教育必须遵守的三条原则。这三条原则是对新闻教育内涵及目标的独到概括,也是对新闻学学科本质及特征的深刻表述。联系到近些年来我国新闻教育中出现的一些问题,我觉得很有必要对卡莱教授的这三条原则作认真的解读和思考。下面是我对卡莱教授文章及其所提三条原则的一些思考和回应。

一、新闻学和新闻教育不等同于或包含广告、传播、媒体研究、公共关系和广播

卡莱教授强调新闻学是一种“独特的社会实践学科”,有其特定的学科范畴和理论内涵,有其深刻的“人文学科基础”和特定的“人文价值因素”。他反对把新闻同广告、传播、媒体研究、公共关系和广播等相关的学科等同起来,抹煞新闻学自身的学科特征及其价值体系。他主张新闻教育必须“将新闻学本身作为目标”。

那么,“新闻学本身”到底指的是什么呢?我理解,它应当是一种能代表和反映新闻传播的基本特征、基本理念的东西。

新闻传播的基本特征是传播新闻,因此,新闻学首先必须弄清“什么是新闻”,进而还要弄清“新闻事业是做什么的”,“新闻工作者应当是怎样的人”。这是新闻学需要解决的三个基本问题,也是属于“新闻学本身”的基本理念的东西。

新闻教育的基本任务就是要让学生掌握这些基本理念,真正弄清什么是新闻,什么不是新闻;弄清新闻事业的宗旨、任务和职责是什么,什么是新闻事业应当做的,什么是新闻事业不能做的;弄清新闻工作者的职业特征和职业素养是什么,怎样才能做一个合格的新闻·工作者。如果学了几年新闻学专业,到头来这几个基本问题、基本理念还没弄清楚,弄明白,那么,新闻教育就不能说是成功的。

现在,在我们的新闻实际工作中存在着许多奇怪的现象。如有的人把广告当作新闻;有的人任意策划和制造新闻;有的人以稿谋私,搞“有偿新闻”;有的人把新闻工作作为追逐个人名利的手段;有的人把新闻媒介当作表达个人情感和意见的工具等等。这些有悖新闻工作基本专业理念,有违新闻职业基本道德准则的问题的出现和存在,说明在我们的新闻队伍中的确有许多人对“新闻学本身”的很多东西都还没有弄清楚。

新闻实际工作中所存在的这些问题同新闻教育也有一定关系。近些年来,一些新闻院校在课程设置和教学内容上加大了广告、公关、传播等课程和内容,而放松或减弱了对一些传统新闻学课程和内容的教学,致使有些学生混淆了新闻与广告、公关、传播等的界限,同时忽视了对新闻学基本理念和基本观点的掌握和理解。

当然,为了扩展学生的知识面,同时也为了增加学生毕业后的就业机会,在新闻学专业教育中开设一些与新闻学相关的广告、传播、媒体研究、公共关系和广播等课程,不仅是完全必要的,而且是应当提倡的。但问题在于不能因此混淆它们同新闻的区别,特别是不能用某一门学科知识来代替新闻学。例如,在处理传播学与新闻学的关系上就存在一些这方面的问题。

近些年来,随着传播学研究的不断深入和研究成果的不断积累与扩大,传播学越来越被人们所认知和接受,其影响力越来越大,学科地位也越来越高(已成为与新闻学相并列的一级学科)。传播学的发展对新闻学既产生了一定的促进和推动作用——扩大了新闻学的研究领域,充实了新闻学的学科内容,完善了新闻学的研究方法——同时也给新闻学带来一些冲击和影响——在一定程度上混淆了新闻学的学科界限,淡化了新闻学的传统理论,弱化了新闻学的学科地位——正是在这种冲击和影响下,有些人提出,传统新闻学已经过时,主张用传播学来代替新闻学。表现在新闻教育中,就是有意或无意地弱化和排斥新闻学基本知识和基本理论的教育。

其实,传播学与新闻学虽然有不少联系,但在研究对象、研究目的、研究课题、研究方法以及人才培养的目标与方式上都有着明显的区别。在新闻教育中应当讲清它们之间的区别和联系,切忌将它们混为一谈,更不应该用传播学来简单地取代新闻学。

卡莱教授在文章中谈到的传播(学)对于新闻(学)的消极影响对我们不无启示。他指出:“传播以功利主义的眼光审视新闻,而不是研究它的内涵。它将新闻贬低为一种信号系统,但没有无限增强我们对于新闻作为一种社会行为、政治现象和想象中社会结构的理解。”

根据多年来一些院校的实践经验,笔者认为,在本科阶段的新闻学专业教育中,还是应当坚持上好传统的新闻学专业课程,当然内容和形式应当根据新的形势变化及实际需要加以充实和创新,要尽可能增加一些反映和代表最新新闻传播知识和现代新闻传播科技的内容,包括一些与新闻学直相关的传播学的知识和方法。至于传播学及其它一些相关课程,可以通过“概论”的形式,让学生掌握一些基本知识及相关的方法,因为新闻学专业的培养目标主要是为各种媒体输送热爱新闻事业,具有新闻专业理念,熟悉新闻业务技能的新闻人才。因此,新闻教育重要的在于帮助学生掌握新闻专业理念,具备新闻敏感和新闻悟性,具有献身新闻事业的道德理想和敬业精神。

二、新闻学作为独立的社会实践不能与传播或者媒体混淆

卡莱教授用“鱼的故事”和“鱼本身”来比喻“新闻”与“媒体”和“传播”的关系。他认为,新闻应当是“鱼的故事”,而媒体和传播则是“鱼本身”。这里问题的关键在于强调不能将新闻简单地理解为是一种传播行为,或是一种传播媒体。卡莱教授认为,美国新闻教育的错处就在于把它视为传媒。

新闻当然要借助一定的媒体,借助一定的传播环境、传播技术、传播手段和传播方式才能进入流通领域,为受众所接受,进而实现其社会价值,发挥其社会功用。但新闻的内涵及本质决不是“传播”和“媒体”所能简单代表和体现的。

按卡莱教授的解释,新闻学的学术来源根植于人文科学和人文类的社会科学中,它同政治、文学、哲学、艺术和历史都有密切的联系。因此,新闻教育的任务在于要在新闻与政治和联系中,让学生理解民主生活和民主机构;在新闻与文学的联系中,提高学生的语言和表达能力;在新闻与哲学的联系

[page_break]中,帮助学生确立自己的职业道德基准;在新闻与艺术的联系中,教会学生掌握捕捉完整的视觉世界的能力;在新闻与历史的联系中,使学生能够建立起自己的意识和自觉。这些应当是新闻教育所追求的目标。

在新闻教育实践中,我们不难发现存在着这样一些情况:有些人仅仅将新闻学停留在对媒体组织、媒体机构、传播技术、传播手段、传播形式等相关知识和技能的传授上,而忽略了对新闻学基本理念和基本观点的传授,忽略了对新闻传播中的人文精神的关照,从而使得一些人只是把新闻传播当成是一种功利性的东西,单纯地追求新闻的技术性、工具性和实用性。虽然我们并不否定和排斥新闻同媒体和传播的密切联系,但如果因此将它们等同起来,那便成了卡莱教授所说的将关于“鱼的故事”和“鱼本身”混为一谈了。

理想的新闻教育应当注意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人文关怀精神,使他们懂得如何关注社会,关注人生,关注国家和民族事业的发展。

总之,新闻教育说到底应当是一种新闻素质、素养和专业理念的教育,而决不仅仅只是一种传播技能、方法和应用知识的教育。

李欧梵教授在香港看到的一些情况也反映出当前新闻界的一种浮躁和偏向。他指出,香港一些报纸“内容愈见贫乏”,“世界新闻少”,“评论文字不足”;一些报纸“放弃了新闻所原有的社会调查、思想启蒙、开阔读者知识和见闻领域的目的,反而变成了与公关和广告相差无几的媒体和商品”。

这些情况在大陆新闻界也不难见到。如果我们将新闻简单地与媒体组织、媒体机构和传播手段、传播形式相混淆,不去履行它的“社会调查”、“思想启蒙”、“传播知识”等职责,忽视了它应有的社会功能和效用,那么,新闻同广告、公关和一般的传播行为还有什么区别呢?

我们要警惕那些把新闻降格为一种没有灵魂,没有思维,没有方向的纯粹的信息媒介和简单的传播行为的做法,更要警惕那些把新闻驯化为一种纯粹的营利工具、公关帮手的做法。我们主张并强调,新闻应当成为一种有灵有肉的东西,成为一种有情有感的东西,成为一种有人有物的东西。新闻应当用自己的心,用自己的情去讲述人间故事,去传播人类文明,去引导社会进步。总之,它应当是一种有生气、有灵气的活生生的信息提供者、舆论引导者和文明传播者,而决不仅仅是一种单纯的“信息商品”、“传播中介”、“物化媒体”。

三、新闻是民主的另一种表达,没有民主就没有新闻

卡莱教授从新闻的人文与社会的价值及意义上看待新闻传播,指出新闻是民主的另一种表达,或者说,没有民主就没有新闻。

对于民主,不同国家、不同社会制度和社会形态下的人们会有不同的理解和解释。但把新闻作为一种民主的内容、形式和手段应当是大家都能够接受的。

卡莱教授是从西方国家的角度,用西方学者的思维和价值观提出并解释新闻与民主关系这一命题的。他所说的“民主”和“新闻”具有一些特定的涵义。特别是他对前苏联社会与新闻传播状况的批判,表达了他的一种立场和倾向。在认识这些问题时我们应当有自己明确的态度和观点。

但是,我们也应当看到,卡莱教授关于新闻与民主关系的表述,揭示了新闻在民主政治建设过程中的作用和意义,以及民主政治对促进新闻事业生存与发展的作用和意义。这对我们认识新闻与民主在社会政治结构中的地位及相互作用具有一定启示。

从新闻事业产生和发展的历史看,在一定意义上可以说,新闻是民主的产物。正是人们对言论自由和出版自由的渴求与奋争,促进了近代新闻事业的产生和发展。当资产阶级把知情权和出版权作为公民的一种民利去争取的时候,它们选择的斗争武器就是报刊。

而确保资产阶级的新闻自由则成了资产阶级民主政治的重要内容。同时,资产阶级新闻自由又成为实现资产阶级民主政治的一种必要的手段和形式。

无产阶级同样把争取和维护无产阶级及人民大众的新闻自由作为无产阶级民主政治不可或缺的内容。当还没有取得政权的时候,无产阶级及其政党把争取新闻自由作为一种政治内容和政治目标写在自己的斗争旗帜上。当取得政权,建立了人民民主的社会主义国家后,无产阶级及其政党一方面把包括言论自由和出版自由在内的各种民利作为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重要内容,同时也把它们作为实现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重要手段和形式。

民主和新闻相互依存,相互促进。没有新闻,民主便失去了它的一项重要内容——体现民主精神的新闻自由;同时也失去了自己得以存在的一种保护手段和实现形式——为民主自由勇敢呼号的新闻媒体。而若没有民主,新闻将被窒息,将被扼杀,将无法生存。即使能苟且存在,也会失去自己应有的品质,失去体现新闻本质与内涵的真正的价值和意义。

当今世界上主要存在着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两种不同社会形态的民主。这是有着不同政治内涵和本质的两种民主形态。

资本主义民主的本质在于,它是为资本主义的社会制度,为资产者的政治和经济利益服务的。在这一前提下,国家赋予公民运用新闻媒介监督政府的权利。而作为一种维护资本主义制度的民主的形式和手段,新闻媒介本身也具有了民主的内涵,成为资本主义民主的重要组成部分。

社会主义民主的本质在于,它是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的。其内涵体现在,它强调人民是国家的主人,人民群众拥有参政、议政和监督政府及其工作人员的民利。而人民群众这些民利的实现,最有效的形式和手段之一便是新闻。借助报刊、广播、电视等新闻媒体,人民群众可以对政府的决策、施政和工作情况进行监督,提出批评、建议。国家和政府实现民主的渠道和形式很多,扩大新闻自由,鼓励人民群众运用新闻媒体行使参政、议政和监督政府的权利是其重要渠道和形式之一。

新闻和民主、政治如此紧密相联,如此相互依赖,这是民主政治的一个显著特征。这一特征无论在资本主义国家还是在社会主义国家都体现的十分明显,尽管它们在对民主内涵的理解上有着不同的认识,在实现民主的形式上也有着许多差异。

从新闻教育的角度认识新闻与民主的关系,其意义在于要帮助学生了解新闻是民主的一种内涵所在,认识民主对于新闻存在和发展的内在意义,从而自觉地培养自己的民主意识和民主精神,知道怎样更好地运用新闻媒体为促进社会主义民主,推进社会主义政治服务。同时要敢于同压制社会主义新闻自由的行为作斗争,以维护社会主义民主的尊严,维护社会主义新闻自由的纯洁。

新闻传播的本质篇7

从本质上讲,新闻是一种文化商品。但和一般商品不同的是,新闻负载着文化。中国文化是一种以伦理为本位的文化,是一种关于人的关系的文化。这种以人伦为本的文化传统必然影响新闻的价值取向。新闻无时无处不在关注人伦关系的因素,人伦因素无时无处不在影响着新闻的质量,制约着新闻运行的方向。新闻中的伦理等级元素和人际因素总是起着非常重要甚至决定性作用。了解这种性质,把握其中的规律,对于提高新闻价值,提升新闻层次,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当前,新闻的低俗化、人情化在中国的市井受到欢迎。市民文化价值观既有现代有着商品经济带来的新的成分,也有着传统儒教、宗法的和现代社会各阶层文化冲突的混合物。随着时代的发展,中国的城市文明由传统走向现代的过程在加速,尤其是20世纪80年代实行改革开放的现代化政策之后,中国城市的现代化水平迅速提高,市民素质迅速提高,市民文化价值观也在迅速蜕变,但市井间的文化形态并没有彻底改变。这是新闻“市民化”的社会温床。

中国文化在世界上是一种具独特形态的文化,中国的新闻传播在世界上也是一种独特形态的传播,只有把中国的文化与中国的新闻传播结合在一起进行审视和研究,才能研究出中国新闻传播的生态本相,才能探寻到中国新闻传播的基本脉象,才能总结出中国新闻传播的基本规律。认识中国传播文化的这个特点,使我们能认清奋斗目标,建立“以人为本”的新闻理念。但“以人为本”并不是“以人伦为本”,这是两种本质完全不同的文化和传播的理念。“以人伦为本”强调等级,强调亲缘,强调关系,强调依附,而压制个人自由权利,贬抑个性,忽略人的尊严和价值,因而它是背离“以人为本”的价值观的。

二、新闻传播控制

我国新闻工作者职业道德准则明确规定在新闻工作中不得带有偏见。偏见可能会使媒体赢得销路,但是媒体必须拒绝利用人的行为方式差异来获得商业利益。在复杂的社会中,新闻传播者必须意识到有选择地进行报道以及报道中存在的针对一些群体的刻板偏见所带来的危险。将单个人或少数人的行为概括为一个群体的共性失之偏颇。公众有权获得无偏见的、准确的、公正的和平衡的信息。新闻工作者必须用无偏见的方式搜集和报道事实。新闻报道要客观,新闻工作者不得在报道中以个人偏见作判断。这些都是新闻工作者必须遵守的最基本的职业准则。媒体对事实存在不平衡报道或偏见性报道并不是新闻工作者的个人问题,而是带有传媒倾向和利益动机。利益动机是导致新闻扭曲真相,常常成为“伤害性”新闻的原因。新闻工作者、媒介和社会总是处在复杂的利益关系之中。既有相互协调的一面,也有相互对立的一面。在现实中,新闻工作者常常会面临各种各样的压力,因为他们的工作经常会影响到利益集团的利益。一般来讲,新闻工作者面临的压力主要来自政府、广告商、有影响力的个人、媒介内部或其他利益集团,当压力达到一定程度的时候,新闻工作者的职业独立性就会被动摇。新闻工作者的私人利益与其职业角色间常常存在冲突。其中,被关注最多的是贿赂问题。新闻工作者协会的准则明确规定,新闻从业人员不得接受任何可能影响新闻客观公正的贿赂和诱惑,无论是金钱、有价证券、礼品,还是宴请、免费旅行或其他任何形式的便利服务,包括接受交通便利、食宿便利等。记者不得索要、接受贿赂以及任何可能有损于或影响其职业行为的诱惑。新闻工作者与其所在媒体机构的利益也存在冲突。在这一冲突中,媒介所有者影响和干预新闻工作者的业务是造成新闻扭曲的主要方面。由于双方地位的不对等,媒介所有者往往为了自身的政治、经济利益,对新闻工作者的职业行为和媒体的编辑方针施加影响,甚至横加干涉,对违背其利益的记者或编辑施加强大压力,迫其就范。

综上所述,对大众传播实行有效控制十分必要。首先,现阶段我国许多公共行政还没有设置媒体官员,这是一个很大的缺陷。任何新闻制度都是政治制度的一环。社会意识形态和社会控制理论决定了一个社会的新闻哲学。在事关国家重要事业发展的问题上,政府可以而且应该对与社会发展不协调的有害的声音实行传播控制。如果大众传媒的声音偏离了社会发展的方向,危害了公众的利益,政府就应该逐一加以研究,制定措施,着力解决,加强对大众传媒的管理。对影响社会稳定;宣扬暴力、色情、迷信、传播谣言、编发假新闻、干扰工作大局的恶新闻现象,要予以警告或给予处分。我国的新闻政策的综合决策已成为事业发展的一种新的战略选择。政府在传媒政策上,要求新闻传播必须服从与促进社会事业发展的总体要求,这意味着今后新闻政策协调、管理功能的加强;另一方面,政策客体的集团利益也会越来越多地参与到政策制定中来,与政策主体共同完成政策的制定,使新闻政策能够实现资源整合。其次,应加强传媒的自我控制。传媒的自我控制是指传媒应有统一的质量控制。十只手指尚有长短,不同的新闻记者,水平自有高低。所以,要有一定的质量控制缩短记者之间的差距所导致的新闻质量的差别和视角之间的背离。这种质量控制这主要是通过强大的编辑力量来实现。编辑不仅是编稿,还要改稿,有时甚至还要帮记者写稿。在一些新闻制作过程中,由于记者在不同视角观察,不能观全貌,所以,往往是编辑将各路记者传来的信息综合写稿,再由现场的记者表达出来。编辑虽然默默无闻,但却是新闻生产线上的核心管理者。

三、结论

随着中国经济社会的发展和文化、文明水平的迅速提高,中国的社会各项事业也在快速发展。但是从发展程度和社会总体水平来看,中国还处于相对落后的地位,有些方面甚或相当落后。促进中国社会发展,建设富足、和谐的中国,是新闻传播工作的历史责任。为了完成这个历史任务,体育新闻传播工作必须服从当代中国社会发展的主要任务,创造出高尚、健康、充满激情的文化环境。

参考文献:

[1]韩震.生存的存在[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6.

[2]衣俊卿.回归生活世界的文化哲学[m].黑龙江人民出版社,2000.

[3]李希光.新闻学核心[m].南方日报出版社,2002.

[4]奥格本.社会变迁,关于文化和先天的本质[m].浙江人民出版社,1989.

新闻传播的本质篇8

1.1信息化的时代本质

目前,国际社会正在经历一场巨大的变革,为了实现变革的根本目标,逐步实现全球信息化已经成为了一条主要途径。实现全球信息化主要体现为在企业的生产过程中,逐渐引入了先进的设备来代替传统的人工操作,从而使企业的发展逐步迈向自动化、智能化。其次,先进的信息技术设备也不断走进了人们的日常生活中,使信息的传播更加高速高效。最后,信息和信息及其成为了一切活动中必不可少的设备,甚至还参与了人们的知觉活动、概念活动以及原动性活动。由此可见,信息化在人们生活中的应用,不仅能够改变生产的过程,而且还能够从本质上改变社会相关信息的传播结构和方式。随着信息化技术越来越好的进行普及发展,信息技术的本质特点也将会在实现全球信息化的过程中得到充分的展现。

1.2信息化的时代特征

社会信息化是社会发展到一定程度所呈现出的必然形势,信息化的时代特征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2.1使人类以最便捷的方式传递一切文明成果

信息化的实现主要是建立在计算机技术以及生物工程技术等相关先进技术基础上的。社会信息化在加快信息的传播速度的同时,还加强了人与人之间的沟通,为人们的交往提供了良好的平台,增进了国际之间的交流和沟通,将国际社会变成了地球村,促进了人类社会的共同繁荣。

1.2.2是人类社会从工业化发展到信息化的主要标志

信息化设备在工业生产中逐渐代替手工操作,在很大程度上加快了工业生产的脚步,促进企业得到更好的发展。随着越来越多先进设备在工业生产中的应用,已经使人类社会整体向信息化的方向发展。除此之外,信息化的转换主要是体现在时间和空间上的,在信息化这个新阶段里,人类生存的一切领域,在政治、商业,甚至个人生活中,都是以信息的获取、加工、传递和分配为基础。

二、网络传播对新闻采编的影响

网络传播作为一种新型的信息传播方式,具有其特有的优势和条件,而作为传统信息传播途径的新闻媒体行业来说,在网络传播快速发展的过程中,必然会受到一定程度的影响。网络传播对新闻采编的影响可以从正面影响和负面影响两个方面来分析。

2.1网络传播对新闻采编的正面影响

如今,网络作为第四媒体凭借着自身的诸多优势,在人们的生活和企业的生产中被广泛地应用,它的出现弥补了传统新闻传播的一些不足之处,对目前新闻采编也产生了一些正面的影响,主要可以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2.1.1将新闻传播变为多媒体化的传播

传统模式下,对信息的传播的方式往往都比较单一,仅仅只是限于文字和声音。然而,利用网络来对信息进行传播,不仅可以将文字与声音结合起来,而且还能够将传统模式下的多种传播形式同时使用,比如说,使声音、文字、图像以及动画出现在同一界面,使新闻的传播呈现出立体化和多媒体化,使人们能够更加充分地对所传播的信息进行全面掌握。

2.1.2将新闻传播的时效性最大限度地发挥出来

对周围所发生的具有新闻价值的事情进行及时准确的报道是新闻媒体的生命力,虽然传统的新闻传播对时效性的要求也非常高,但是由于一些不确定因素的影响,仍然会导致所发生的新闻不能第一时间进行跟踪报道。网络传播具有不受任何因素限制的特征,可以充分实现即时与远程传播的统一,从而确保信息能够及时准确地,使新闻的时效性能够最大程度地发挥出来。

2.1.3新闻传播的信息容量得到了大幅度的提升

传统的信息传播载体都会受到容量的限制,比如说报纸、杂志等等,都会受到篇幅容量的制约,从而不能详细地将新闻的全貌向人们传递。而网络传播则不会受到文章容量的限制,可以将新闻信息的容量进行大幅度的提升,也可以实现无线连接,从而使新闻的报道更加全面。

2.2网络传播对新闻采编的负面影响

虽然,网络传播对新闻采编在诸多方面都产生了正面的影响,但是,由于网络的复杂性和随意性等特点,也同样会对新闻采编的一些方面产生负面影响。

2.2.1新闻的严谨性受到挑战

新闻的严谨性与时效性一样,同样是新闻媒体的生命线,而如今,由于网络信息传播速度快,信息的容量比传统的信息载体要大得多,这样就会导致新闻的报道质量得不到充分的保证,无论是文字措辞方面还是信息的准确度方面都缺少相应的严谨性,加之有些网络虚假信息与谣言到处可见,也给新闻传播带来不利影响。

2.2.2新闻评论缺乏深刻

新闻传播的本质篇9

新闻思维就是新闻人大脑所特有的对现实事物的加工形式,它表现为新闻人认识世界的角度与方法,新闻人依据特有的角度和方法追寻事物运动、变化的根据、原因及方式,对事物进行新闻化解释和思考,这就是新闻思维。

新闻人借助新闻思维认识世界,气象万千的客观世界统归新闻思维的反映和认知对象。新闻人从客观世界、现实生活的万事万物中寻找新闻、发现新闻,以客观事实为新闻资源,进行开掘和利用。与其他专业思维相比,其思维对象更具复杂性、广泛性和交叉性,它同文学思维、艺术思维、科学思维等思维一样,也是一种专业思维。

二、当代新闻思维的转型背景

新闻求新是新闻传播始终不变的追求。新闻事业的创新与变革,归根到底是新闻人思维的创新与变革,而新闻思维的转型和创新是当前新闻传播实践的要求。

1.“硬件”的创新

首先,硬件创新对思维创新提出了“硬性”要求[4]。数字技术运用到传播工具上,促生了新媒体的出现,新闻人传统的思维观念里不得不接受新的传播形态,于是,融合传统与现代、传统媒体与新媒体之传播特色的观念深深印在了新闻人的思维中。其次,“硬件”创新为思维创新提供了条件。事物总是包含着矛盾的两个方面,新媒体的出现也为思维创新提供了空前的有利条件。传统媒体的新闻工作者若以新媒体为参照,发掘传统媒体所欠缺之物,巧借“东风”,改造传统媒体,便有可能创造出新闻传播领域中优劣互补的新事物。例如,网络媒体的超链接功能,使报纸、电视等传统媒体在应对挑战时,自觉地在其新闻报道中融入网络传播的理念,并将这种理念实实在在地落实到采访方式、报道体式和节目形态等具体内容生产过程中,体现了新旧融合的优势所在。

2.“软件”变化

由“硬件”创新催生的一系列“软件”变更,使新闻思维转型成为必然。新闻传播实践的变革与受众需求的变化是一对相辅相成的矛盾,实践的发展催生新的需求,新的需求也推动了实践的发展。因此,促使新闻思维转型和创新的一个重要因素就是受众需求的变化。受众的价值和意义逐渐被传播学家们发现和重视,受众需求因此成为新闻传播实践中每一个变革出现的直接动因。当前,受众的接受需求发生了变化,新闻人不得不思索用怎样的方式创造出新的报道样式,新的传播方式,甚至新的媒体形式来满足受众需求,而这些归根结底都要依靠思维的创新。另外,新闻从业者自身心态的变化也是这一“软件”集群中的一支重要力量。在激烈的新闻竞争中,不进则退的观念是每一个新闻从业者的基本生存法则,因此,主动求新、主动求变的意识已成为大多数新闻人的共识,当这一意识内化为一种思维习惯时,思维创新就是新闻人的基本思维品质。

3.环境的发展

环境是事物发展变化的外因,新闻事业的发展也与社会环境的变迁息息相关。社会环境的变化、传播环境的发展因此成为新闻思维创新的外部推动力。首先,社会大环境是新闻思维创新的间接外力。新闻作为对事实的报道,其赖以生存的社会环境变了,新闻事业内部的各个环节和分支也应顺势而动,新闻思维的转型和创新也是必然。其次,社会环境变化所带来的新闻传播环境发展,是新闻思维创新的直接外力。新闻人的基本素质之一就是对外界环境的敏锐嗅觉,新闻人的环境嗅觉除了触及社会环境之外,还应有传播行情。业界的主流传播理念或先进的传播技巧,业界的普遍传播追求或新颖的传播策略,类似的传播行情都是新闻思维变更的动力和参照。

三、新闻思维创新的动力与策略

1.思维创新与新闻思维创新

树立创新性思维的一般技法对新闻思维创新具有启迪意义,新闻思维的创新应具备一般思维创新的技巧和基本原理。树立创新性思维是一个需要从多方面入手打造思维创新潜能的系统工程。树立创新性思维,需要从改进思维方式上做起。一是注意聚合思维和发散思维,二是直觉思维、灵感思维与顿悟思维。三是形象思维、想象思维与分析思维。可见,思维创新是一个长期持久的过程,是一种思维活动的意识,是思维存在和发展的必备品质。

新闻思维创新有来自内外两个方面的推动力。从内部来看,新闻人才具备创新思维是由新闻自身的本质所决定的。新闻的“新”有三层意思:一是时间新,要在第一时间将信息传递给受众;二是内容新,报道的内容要新鲜,是受众关心的重要实事;三是表现手法新颖,对受众有吸引力。为了保持新闻永久的“新”生命力,思维创新是根本之道,只有思维跟上“新”的要求,新闻报道才能永葆“新”的价值。从外部来看,新闻报道是时代的反映,要正确反映时代,首先必须全面地认识和把握时代,科学地分析、判断世界发展的大势和我国发展的趋势。国际形势以及党在新时期的使命和理念都对新闻报道提出了时代要求,时代在变,新闻思维要不断提高在复杂矛盾中把握根本、把握规律、把握方向的能力,为此唯有创新。

2.新闻思维创新策略

新闻思维创新应从两方面着手,一是讲究基本的创新原则,二是讲究科学的思维方法。

新闻思维的职业特质及本质特征是在长期的新闻传播实践中逐步形成的,一些属于新闻规律、新闻规范等理念层面的历史沉淀也有值得借鉴和学习之处。新闻思维在创新时,无论观念层面还是技术层面都应吸收和借鉴历史上的、其他行业的传统思维的精华素质,在前人基础上的创新才能有所发展。

新闻思维创新的目的是服务于报道创新,让新闻报道跟上时代的步伐,以保证新闻报道长盛不衰的生命力。精品意识指导下,传播者要充分发挥主体意识,扎根于客观世界的客观事实,发掘生活中的新闻富矿,并在新闻体式上精益求精。求精是在求新的同时,将要求提高到新的层次,新闻精品要精粹、凝练,尽力达到字字珠玑,体现新闻文笔的魅力。

拥有求异思维的人,善于打破常规的思维方法,敢于质疑定论,敢于独辟蹊径,显示出思维的活力和创造力。而这一点对于新闻工作者来说是难能可贵的思维品质,他们的好奇心、新闻敏感和发现问题的能力都来源于此。

参考文献:

[1]郭庆光.传播学教程[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9.

[2]张国良.新闻媒介与社会[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1.

[3]苏若舟.新闻采编与思维方法[m].太原:山西人民出版社,1992.

新闻传播的本质篇10

本质上来说,公共关系属于一种传播活动,它会利用各种传播手段与公众进行双向沟通。新闻传播作为一种媒体表达形式,具备双重意义:一方面,新闻传播是开展各项公共关系的重要手段,通过新闻媒体,公共关系活动得以良好发展;另一方面,新闻传播作为一种社会组织形态,在发展过程中受到公共关系的影响,因此,在新闻传播中运用公共关系是必不可少的。众所周知,企业在发展过程中,要树立品牌效应,媒体经营亦然。从新闻媒体的角度来说,品牌代表了企业的品质和形象,要想从根本上提高新闻传播的良好发展,除了注重新闻质量外,还要有自我宣传的意识,提升媒体的品牌效应和社会影响力。在新闻传播中,加强公共关系的运用,打造良好的媒体形象,加强与公众的沟通,提升社会影响力,对新闻媒体的发展大有裨益。

2.公共关系在新闻传播中的具体应用

引导新闻传播的价值取向。公共关系在新闻传播中最为主要的应用便是引导其价值取向。在新时期,我国新闻传播已形成一定的价值导向。新闻传播本身便是舆论,它代表了整个社会的价值取向。然而长期以来,媒介与媒介之间缺乏竞争,传播者往往只需要按照自身的价值观进行传播即可。但是,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社会迈入了信息时代,公众逐渐形成自己的媒介价值观,新闻传播需要在公共关系的影响下逐渐形成相应的价值观。影响新闻传播的题材选择。公共关系对新闻传播的影响,体现在对新闻题材的选择上。受公共关系的影响,新闻传播的题材在选取时一般会更加符合社会发展的规律。以中央电视台《焦点访谈》节目为例,在每日的播出中,该节目都会与公众进行互动,不仅保证了公共关系的良性循环,也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新闻传播的良好发展。影响媒体机构的发展方向。新闻媒体在发展的过程中所秉承的价值理念不同,则传播的内容也会不同。一个只会追求眼前利益、娱乐大众、忽视公共关系的媒介,最终的结果是被社会、受众所淘汰。因此,新闻媒介在传播过程中,无论是从媒介自身还是新闻人角度,都要注重公共关系的运用。

3.公共关系视角下的新闻传播发展

新闻工作应积极引入公关意识,吸收积极因素,弥补自身不足,促进新闻工作的长效发展,使其更好地服务于大众,服务于社会。其中,要想从根本上促进新闻传播的有效发展,需要遵循以下几点:新闻工作者要坚持自己的原则立场。对新闻事实进行真实报道,积极站在党和人民的立场。不能因为团队以及局部小利益,使整个新闻工作失去客观性,使其成为谋取利益的工具和手段。坚持双向交流,在多方参与下,让新闻报道更加可信、可亲。由于播发载体的局限性,传统媒体在过去基本是单向传播,很难与读者、观众、听众进行互动。随着技术的不断发展,互联网和移动互联网的出现打破了这一局限,实现了媒体与受众之间的平等交流。新闻报道在运用公共关系时,不仅能够避免新闻传播的片面性,也能使新闻传播具备一定的群众基础,使整个报道更具有针对性,也更加可信。丰富新闻报道方式,吸引读者深入其中。要想从根本上做到这一点,就要进行新闻追踪以及策划。很多新闻媒体在报道时,往往将新闻作为一个已然结束的事件进行报道,常常采用总结式,致使新闻性较差。而在公共关系的影响下,要将新闻传播看做一个不断发展的过程,不仅要将事实传递给受众,还要拓展报道空间,在一定程度上形成良好的舆论监督氛围。与此同时,还要利用公共关系的基本原则对新闻事件进行追踪报道,在加强舆论引导的同时,促进新闻传播的良好发展。精心组织,紧抓时效性。要想做到这一点,要树立“战役意识”,进入“临战”状态,要在第一时间内获知新闻事件,及时调动各个方面资源,从根本上保证新闻报道的时效性。

4.结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