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建设方案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6 03:17:08

城市建设方案篇1

一、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认真贯彻落实吉炳轩同志在听取我市现代交通网络建设工程、保障和改善人民生活工程、创建“三优”文明城市工程情况汇报时的讲话精神,深入开展爱国卫生运动,动员各单位和广大市民积极参与环境卫生整治,全面打造清洁、美好、健康的市容环境,树立市和人崭新形象,为实现我市新的发展目标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

二、工作任务及责任分工

(一)加强街路清扫保洁作业管理。适当增加作业人员,延长保洁时间,加大巡检频次;具备条件的街路实行机械化清扫和水冲街路作业;主、次干路及重点区域范围内的街路,要达到“七净五无”的质量标准,其他街路要达到“六净四无”的质量标准。

(二)整治居民庭院、楼道卫生环境。针对我市环境卫生“脏、乱、差”现象主要集中在背街背巷、居民庭院和居民楼道的情况,做到每日按时清扫保洁,定点定时收运垃圾。加强背街背巷和居民庭院的日常管理,保证无卫生死角、无生活和装修垃圾,保持环境卫生整洁。加强小区水箱房卫生及供水设施的管护,水箱房实施封闭管理,室内干净整洁,水箱蓄水池盖板加锁,设施设备正常运行,定期清洗、消毒,确保饮用水水质合格。

(三)整饰、清洗户外公共设施。整修、清洗、油饰各类建(构)筑物和交通护栏、绿地栅栏、桥体护栏、公交站亭、电话亭、报刊亭、电杆、站杆(牌)、地名标牌、邮筒等各类城市公共基础设施,做到设施完好、整洁。拆除节日期间临时设置的灯饰亮化设施,维护、整饰残缺破损的灯饰亮化设施,对破损严重有碍观瞻的予以拆除,保证设施完好、功能齐全。修复、清洗或粉饰喷泉、雕塑等园林小品,对广场、庭院、公园的各类健身器材和游乐设施进行全面检修,确保使用安全。维修、油饰、粉刷公厕、民厕、垃圾转运站(间)、垃圾箱、果皮箱等环卫设施,做到设施齐全、功能完好、整洁。整修井盖设施,由井盖设施管护责任单位负责及时对井盖碎裂、丢失、移位、井圈下沉等问题进行整修、整改,确保平整完好、行车顺畅。

(四)加强风景区、公园、休闲广场等场所及周边地区的环境卫生管理。彻底解决景点及周边地区“脏、乱、差”问题,达到环境整洁、景色优美、设施完好,给市民提供一个环境优美的休闲娱乐场所。

(五)强化公共场所室内外卫生。全市各大型商场、超市、宾馆、商家业户和餐饮饭店等公共场所要严格执行门前“四包”规定,搞好门前和室内环境卫生清扫,保持室内外环境整洁美观,地面无痰迹和垃圾,室内定期清洗消毒。食品生产经营单位要严格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有关规定,必须悬挂有效的行政许可证照,从业人员佩戴有效的健康证,严格进货渠道监管,货品布局合理、整齐划一,库房垫离合格,有灭鼠防蝇设施,餐具、茶具、寝具及时消毒。

(六)加强窗口单位卫生管理。要加强机场、火车站、公路客运站、码头等窗口单位和所在区域周边环境卫生管理,做到室外卫生环境洁净,室内干净整洁有序,达到每日清扫、全天保洁作业标准,全面提高清扫保洁作业质量。保证室内大厅空气流通,室外按季节搞好绿化美化。加强日常健康教育宣传,室内食品网点严格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有关规定,确保食品卫生安全。严格执行禁烟规定。卫生间清洁卫生,通风良好。垃圾密闭管理,及时清运。

(七)搞好机关、学校和企事业单位卫生。机关、学校和企事业单位要积极组织发动本单位职工搞好室内外环境卫生,按照要求认真落实《市实施门前四包责任制规定》,有条件的单位要搞好庭院内的绿化美化,院内路面平坦卫生,做到垃圾定点密闭管理、定时拉运。各单位办公、学习场所窗明几净、整洁卫生,办公室物品摆放整齐,会议室有禁烟标志,职工食堂严格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有关规定。

(八)整治铁路沿线和江河两岸卫生环境。重点把围城、铁路沿线的垃圾,特别是车站附近的垃圾处理好。全面清理铁路沿线垃圾堆、残土堆、白色垃圾及堆放物料。清理铁路沿线范围内违章设置的各类横幅、广告、乱贴乱画。拆除沿线两侧除铁路设施以外的废弃建(构)筑物和违章设施,建设卫生洁净、绿化生态景观长廊。江河两岸整治的重点是全面清除松花江、阿什河城区段,马家沟、何家沟、信义沟沿岸堤坡、堤顶和滩涂白色垃圾、建筑垃圾及各类废弃物,清除水面各类漂浮物。取缔河道采砂、圈圩围垦、违章搭建等行为。严格治理污水排放违法行为,打造两岸生态景观带。

(九)整治城乡结合部及出入城口周边环境。集中整治京哈路、哈同路、机场路等10个出入城口以及公路沿线区域环境,彻底清除公路两侧的垃圾、冰雪,疏通公路边沟。加强城乡结合部的卫生整治,加大整治力度,力争做到垃圾日清日结,消灭粪堆、炉灰堆、污冰堆。

(十)整治街路、背街背巷、无排水地区等环境。全面清除市区街路、绿地、公园、广场、无排水地区、城乡结合部位、江河沟堤岸、墙根、树根等处冬季积存的污冰堆、垃圾堆、装修堆、残土堆、炉灰堆等垃圾污物,确保路面、巷路无污冰、垃圾、残土堆,无乱堆杂物,无环境卫生死角;加强垃圾的收集管理,按规定时间收集,实现街路、绿地、树根、墙根等无散袋垃圾;加强取暖炉灰点灰渣堆放管理和清运,做到灰渣堆足车即运、随运随清,采暖期结束后,做到场清院净无遗弃物。

(十一)加强占道市场(摊区)的规范管理。马路摊区尽量实行退路进厅,暂时不能进厅已审批的占道市场摊区,必须按照标准统一管理,严格规范入、撤市时间和地段,决不允许超时和外溢,并做到撤市后及时清理环境卫生,保证环境整洁、交通顺畅。

(十二)加强占道基建工地管理。建筑施工单位要按审批占道位置、面积、时限占用城市道路,做好现场文明施工管理工作,设置统一规范的围挡设施并配置创建文明城市宣传口号或公益广告,做到无场外施工、场外堆料、场外作业。出入口做到硬化,场内物料堆放整齐,拉运残土车密闭运输,运送残土和建筑垃圾的车辆无沿街撒落及扬尘现象。工地竣工后,及时拆除施工期间临时设置的占道设施,并及时修复因施工时损坏的市政设施。严格执行各项文明施工的标准,食堂、宿舍等部位符合卫生标准要求,消除“四害”滋生地,确保环境卫生和食品卫生安全。

(十三)加强农村爱国卫生运动。结合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大力推进农村爱国卫生运动常态化、改水改厕标准化、村容村貌规范化的达标建设,进一步改善农村环境卫生状况,逐步缩小城乡居民卫生条件差别,提高农民健康水平。积极开展农村“三建、四有、五达标、六改造”活动,以农村爱国卫生组织建设为重点,以农村环境卫生整治为突破,组织发动村民自己动手,清理环境、清除垃圾、美化绿化,平整道路、疏通边沟、改变不良的生活习惯,营造良好的生活环境。

三、实施步骤

(一)启动阶段(2010年3月1日至3月28日)

按照本方案要求,结合实际落实责任分工。各牵头、责任部门(单位)要根据目标任务,研究制订详细的具体工作方案,着手宣传、动员和启动等准备工作。

(二)全面推进阶段(2010年3月28日至12月31日)

以“五·一”、“哈洽会”、“哈夏会”、“十·一”和元旦为节点,全面落实各项工作任务,按照各自工作安排和具体措施有步骤地组织推进,加强卫生环境督查,全面实施和推进全市爱国卫生运动大会战。

(三)总结表彰阶段(2011年1月13日至1月25日)

在对全市开展爱国卫生运动进行全面总结的基础上,召开总结表彰大会,进一步理顺管理体制,健全工作机制,完善保障措施,确保爱国卫生运动常态发展。

四、组织机构

为推动爱国卫生运动有力、有序、有效、广泛深入地开展,成立全市开展爱国卫生运动、创建“三优”文明城市工作领导小组。

五、活动要求

(一)提高认识,精心组织。各地区、各部门、各单位要充分认识开展爱国卫生运动、创建“三优”文明城市的重要意义,要将其作为学习贯彻落实省委、市委全会精神的重要举措,推进实施“三优”工程和创建文明城市、国家卫生城市和环保模范城市工作具体措施的落实,切实摆上日程,抓出成效。要进一步加强组织领导,成立专门的组织机构,设立专人负责,并纳入全市目标管理和各级文明单位评选之中,进行严格考核。要确保工作有安排、措施有保证、重点有突破,形成整体推进、逐步深入的良好态势。

(二)落实责任,健全机制。开展爱国卫生运动、创建“三优”文明城市工作按条块结合、以块为主的原则积极推进。牵头部门要树立责任意识,精心设计,积极协调有关部门、单位,全力推进各项工作。各责任单位要结合各自职能,各司其职、各负其责,协调动作、统一行动,明确责任、细化措施,形成人人有任务、处处有人管的工作格局,确保完成各项工作任务。

城市建设方案篇2

剧为进一步提高我市的园林绿化水平,巩固国家园林城市创建成果,为全市人民创造优美舒适的生活环境,特制定本方案。

一、指导思想

按照党的十七大提出的“生态文明建设”战略和科学发展观的要求,认真贯彻落实上级林业生态建设会议精神,扎实做好城市绿化的规划、建设和管理工作,提高精细化管理程度,不断优化城市人居环境和经济发展环境,确保通过国家园林城市复检验收,促进全市经济社会和谐快速发展。

二、工作目标

20**年,城市区要栽植乔木10000株、花灌木25000株、牡丹4000株,培育摆放草花30万盆,新建绿地1万平方米。具体目标是:

(一)完成**河市区段治理工程的大堤两岸绿化;

(二)完成**路南延等新建道路配套绿化建设任务;

(三)完成市区道路、广场、街头绿地补植补栽任务;

(四)完成**市政广场绿化建设;

(五)完成**遗址西城墙一期工程绿化;

(六)完成“五一”、“十一”市区彩化;

(七)完成4个**市级以上园林单位及3个**市级以上园林乡镇创建任务;

(八)完成市区北环路防护绿地建设;

(九)继续完善**广场、**文化广场、**植物园、**公园等服务设施。

三、工作任务

(一)精心规划,高标准建绿。在巩固现有绿化成果的基础上,规划建设并完善环城防护林带、北邙绿化生态屏障、滨河游园、大遗址保护地**遗址等防护林体系及铁路、公路、**渠、**渠等生态廊道绿化网络建设。城市规划区内的镇(区)、村要抢抓机遇,积极争取林业生态建设项目和资金,搞好规划区内乡镇、村绿化建设,努力构建城乡一体化的绿化格局,打造绿化总量适宜、绿化分布合理、生态环境优美的宜居城市。

(二)强化道路绿化和公园广场改造。要按照绿化与美化、景观效果与生态效果、服务功能与绿化相统一的原则,对一些存在植物缺株、景观效果差的道路及广场游园进行改造,分期分批调整植物,完善设施及功能。抓好**广场改造工作,高标准设计、高标准改造。继续完善**广场、**文化广场、**公园、**遗址公园内服务设施、休闲座凳、垃圾桶、导向牌、公厕、服务网点,做好各广场、公园廊架垂直绿化工作。

(三)积极创建园林单位、园林小区、园林乡镇。各单位庭院和居住小区要按照《**市园林单位园林小区标准》、《**省建设厅关于印发**省园林小区园林单位评选办法暨**省园林小区园林单位评选标准(试行)的通知》(**建规园〔20**〕8号)的精神,对庭院、生活区进行认真规划,合理建绿。特别是新建单位、各房地产开发公司和各单位开发建设的居住区,要按照《**市城市绿化条例》“新建居住区绿化面积不低于小区总面积30%,人均公共绿地面积不低于2平方米,旧城区改造的绿化用地面积占单位总用地面积的比率不低于25%;新建单位附属绿地面积占单位总用地面积的比率不低于35%”的规定,加强绿化配套建设,做到与土建工程同期设计、同期施工、同期验收,凡绿化工程不合格的,市建设部门不得对其主体工程进行验收,市房管部门不得为其办理权属证明和批准其出售。**花园、**花园、**花园二期、**花园、**花园、**法院、消防大队、检察院等新建单位要高标准绿化,达到**市庭院化单位小区标准。对确实无条件达到绿化标准的新、改、扩建工程,应按照每平方米不低于200元的标准交纳异地绿化费,由市园林绿化部门在城市规划区内进行异地绿化。在庭院、居住小区规划和建设中,要坚持生态建园、植物造景的原则,做到地被植物铺底、乔木遮荫,花灌木、藤本植物巧点缀,常绿植物与落叶植物、外来树种与乡土树种相结合,亭廊、雕塑等园林小品合理配置,体现季相变化的景观效果和复合层次的生态效果,建设优美舒适的人居环境。同时,要大力开展垂直绿化建设,扩大绿色覆盖面积。所有墙体、桥体、栅栏、廊架及绿地内的建筑小品等适宜垂直绿化的地方,均要种植爬藤攀缘植物,进行绿色覆盖。

(四)加强草花引种培育和彩化方案设计。市建设局要认真抓好城市彩化工作,努力提高城市彩化水平。借助园林专业人员多的优势,搞好自我培育,注重新品种引进,提高F1代草花利用率。加强彩化设计工作,结合20**年奥运会主题精心构思,精心设计,确保形式新颖、主题鲜明、效果突出。搞好彩化辅助材料造型的设计、丰富彩化形式。扩大道路绿地宿根花卉种植,增加道路花量和色彩,提高道路绿化景观效果。强化彩化点管理,做到及时浇水、适时更换,保持良好效果。今后,要提倡具备条件的单位采用彩化形式妆扮工作生活环境,各彩化点的设计方案要报经市建设局审定,保证彩化的艺术效果。

(五)提高城市精细化管理水平。要严格按照国家、省、**市园林绿化法规、规章和技术规范,对城市园林绿化实施管理。各绿化管理责任单位要根据不同绿地的性质、植物生长习性,对绿地及绿地植物适时进行浇水、施肥、除草、修剪、防治病虫害、消除垃圾和废弃物,使城市绿地达到无杂草、无跑冒滴漏、无废弃物、无旱象、无缺株断垄,植物生长良好,造型美观,设施完好,整洁清新。市建设局要按照**省建设厅《**省城市精细化管理标准(试行)》、《**市城市绿化考核办法》、《**市公园精细化管理标准》、《**市园林工程质量验收标准》,加强城市园林绿化检查验收和考核工作,确保新建和已建园林绿化工程的质量;完善考核办法、建立考核制度,逐步实施数字化管理,为园林绿化管理和考核工作提供科学依据;加大绿化管理力度,严格园林绿化执法,积极查处绿化违法事件。凡未经批准、擅自砍伐树木、毁坏绿地、破坏园林绿化设施的,要坚决制止,依法查处;城市规划区内获批后2年内未建设的闲置土地,责任单位要按照市建设部门提供方案和时间要求进行绿化,逾期不予建设也不绿化的,市政府将收回土地。加强城市绿化配套费征收工作,为城市绿化建设拓展资金渠道,保证城市重点绿化建设项目的实施。

四、保障措施

(一)完善政策法规。市建设局、规划局要密切配合,抓紧编制《**市城市区绿地系统专业规划》,按照《**市城市绿线及绿地建设管理办法》的规定和生态园林城市标准,做好城市绿线划定工作,确定未来城市最低绿地指标和城市绿地的界限,明确规定城市各类绿地的控制原则,分层次布局城市公园绿地、生产绿地、防护绿地、附属绿地。新晨

城市建设方案篇3

一、指导思想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发展现代林业为主线,以改革创新为动力,以转变发展方式为手段,着力加强生态建设,着力提升林业产业,着力建设生态文明,充分发挥林业的多种功能和效益,使我市的生态状况显著改善,经济社会发展的生态承载能力明显提高。

二、目标任务

今冬明春,全市植树总株数为2100万株,完成造林面积11.0501万亩;森林抚育和改造2.9442万亩;义务植树尽责率达85%以上;新发展苗木花卉3万亩;新发展经济林及林下经济10万亩;林木病虫害成灾率控制在3.8‰以下。

三、工作重点

(一)切实抓好林业生态建设。培育和发展森林资源,着力保护和建设好农田生态系统、防沙治沙系统、城市生态系统和村镇绿化系统。具体任务:一是完成农田防护林体系改扩建工程3.7580万亩;二是完成生态廊道网络建设工程4.4090万亩;三是完成防沙治沙工程0.2283万亩;四是完成城郊森林及环城防护林工程0.2528万亩;五是完成村镇绿化工程0.9562万亩;六是完成森林抚育和改造2.9442万亩。

(二)大力发展林业产业。遵循市场经济和林业发展规律,通过提高林业科学化、机械化和信息化水平,提高林地产出率、资源利用率和劳动生产率,努力构建品种丰富、规模可观、布局合理、优质高效、环境友好、竞争力强的林业产业体系。具体任务:一是完成林业产业工程1.4458万亩;二是成品板生产能力达到46万立方米;三是新发展苗木花卉3万亩,新发展经济林及林下经济10万亩;四是林业总产值增长18%以上。

(三)加强生态文化体系建设。加强森林公园、湿地公园和生态旅游区等生态文化基地建设。具体任务:一是全面完成国家下达的龙湖国家湿地公园建设任务;二是加快市文昌生态园建设步伐;三是加强县太昊陵古树保护;四是巩固县太清宫的绿化;五是加强项城市袁世凯故居绿化;六是进一步推进县白鹭森林公园建设。

(四)做好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工作。落实林改政策,完善林改制度,提高林改质量,建立健全林地林木产权管理中心,指导和促进农民林业专业合作社健康发展。

四、实施措施

(一)提高认识,加强领导。全面推进国家现代林业示范市建设是进一步推动我市林业生态建设、促进经济社会和谐发展的必然要求,是发展低碳经济、实现间接减排、保护生存环境的必然选择。要切实加强对林业生态建设的领导,实行目标管理,落实责任,跟踪问效,严格奖惩。要积极普及林业生态知识,大力宣传林业在吸碳释氧、节能减排中的重要作用,增强全社会造林固碳减排意识。要大力宣传林业法规政策,不断创新林业管理机制,调动全社会参与国家现代林业示范市建设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二)落实政策,加大投入。要按照《省人民政府关于印发林业生态省建设规划的通知》(政〔〕81号)文件要求,足额落实林业生态建设资金。今年,市、县财政要加大以高速公路为主的通道绿化投入力度,保证林业生态建设的顺利实施。同时,农业综合开发、农业结构调整和扶贫开发等财政支农资金,也要扩大对林业生态建设的投入比例。要根据林业建设特点,加大对林业的信贷扶持,实行长期限、低利息的信贷扶持政策,并给予一定的财政贴息。

(三)科技兴林,搞好服务。要进一步健全林业科技服务体系,搞好林业新技术普及推广,不断提高林业科技含量。要加大对林木新品种的推广力度,优化林种树种结构。要加强林木病虫害的预测、预报和防治工作。

城市建设方案篇4

(一)促进结构调整,发展低碳经济。

1.大力发展低碳排放产业。调整产业结构,加快发展新能源、新材料、电子商务和数字新媒体产业,着力提升金融业、物流业、生物医药产业、文化创意产业,积极培育健康产业和环保产业。(责任单位:市经委、市投促委、市商务局、市信息办、市政府金融办、市物流办、市科技局、市文化局、市卫生局、市体育局、市环保局)

2.建设新能源产业基地。以太阳能、核能、风能、LeD等新能源产业设备制造为重点,加大投入,促进集约集群发展,建设国内重要的新能源产业基地。(责任单位:市经委、市投促委)

3.推进再生能源利用。抓好传统能源清洁生产推广应用,着力推进生物质能、沼气、地热等再生能源的综合利用,鼓励利用垃圾、余热余压发电。(责任单位:市经委、市能源办、市发改委、市农委、市建委)

4.抓好秸秆发电项目。完善秸秆收储支体系及商业运作模式,筹备建设秸秆发电厂,力争年处理秸秆40万吨。(责任单位:市能源办、市农委、市环保局)

5.加强技术创新。推进节能减排领域的技术开发与应用,鼓励低碳技术创新与成果转化,引进国外低碳相关技术和援助资金。(责任单位:市科技局)

(二)统筹规划,全面推进。

6.申报国家发展低碳经济试点城市。(责任单位:市发改委、市能源办、市环保局)

7.编制《*市建设低碳城市规划》。(责任单位:市发改委、市环保局、市政府研究室)

8.制定《*市建设低碳城市实施意见》。(责任单位:市发改委)

(三)强化节能减排,减少碳消耗。

9.强化工业企业节能减排。开展节能监测试点和清洁生产审核,淘汰落后产能、工艺和技术。加强对重点工业用能单位的指导和监督。推动企业结构调整和技术改造,提高节能管理水平。(责任单位:市经委)

10.推进能源审计一条龙服务。组建能源专家队伍,由专家对能耗重点企业能源设备、生产形式进行能源审计分析,判断节能空间,提出采用节能设备的建议,策划节能项目,申请国家节能项目资金补助,形成能源审计、咨询、节能项目策划、资金申报一条龙的服务机制。(责任单位:市发改委、市能源办)

11.推进建筑节能。严格执行新建建筑节能50%的设计标准,新建建筑设计优先利用地热等节能技术。采用多种措施,加快既有建筑节能改造。(责任单位:市建委、市能源办)

12.强化交通运输节能减排。加快轨道交通建设,大力发展公共交通。完善城乡公共交通一体化,推进城乡公交与市外公交无缝对接。推进多种交通方式无缝对接。采用特定区域限制非公共交通车辆等办法优化交通组织。推广电动汽车。(责任单位:市交委、市*局、市环保局)

13.强化公共机构节能。完善公共机构节能标准和管理办法,加大公共机构节能监督力度,积极推进机关办公区能耗动态监测平台建设。推进节能办公用品的采购、配备和使用。(责任单位:市机关事务局)

14.加大节能照明产品推广力度。按照国家统一部署,加大紧凑型荧光灯、双端直管荧光灯、LeD、高频无极灯等国家招标节能民用照明产品推广力度。(责任单位:市能源办)

15.完善节能监管体系。实施固定资产节能评估和审查制度,从源头抓好节能。加强节能监察队伍建设,落实《节约能源法》。(责任单位:市能源办)

16.积极推行合同能源管理。出台我市合同能源管理项目扶持办法,设立合同能源扶持资金,引进、培养、补贴能源评估中介,降低交易成本,形成合同能源交易机制,运用市场力量推动能源节约。(责任单位:市发改委、市能源办、市财政局)

(四)树立低碳理念,建设低碳社会。

17.加大低碳理念宣传力度。举办低碳经济会展,加强新闻宣传,建设低碳宣传教育基地,提高广大市民低碳意识。(责任单位:市委宣传部、*会展办)

18.举办中国低碳经济发展(*)论坛。以市政府名义与有关机构共同举办“低碳经济与城市发展”中国低碳经济发展(*)论坛。(责任单位:市委宣传部)

19.推进城市低碳化建设。用低碳理念指导城市规划建设。控制中心城区规模,完善中小城市功能,提升城乡生产生活环境质量,推动城乡形态战略转型,从规划源头减少能源消耗和降低碳排放。(责任单位:市规划局、市建委)

20.推进植树造林活动。大力实施植树造林,扩大全市森林覆盖率和森林蓄积量,推广屋顶绿化工程,扩大城乡绿化面积,增加生物固碳。(责任单位:市建委、市林业园林局)

21.倡导低碳生活。继续推进能效标识制度,鼓励市民采用高能效产品。培养低碳消费模式和生活习惯,减少能源浪费。加快完善社区再生资源回收网络。(责任单位:市规划局、市城管局、市能源办、市商务局、市委宣传部、市质监局)

(五)开展试验示范,带动低碳发展。

22.设立低碳示范区(市)县。着力抓好全市万元GDp能耗最高的*江区低碳经济区建设,在建设国家循环经济试点园区同时,示范带动高能耗区域的低碳发展。着力抓好全市万元GDp能耗较低的*高新区、*区低碳经济区建设,打造低碳发展较高水平的示范样板区。(责任单位:*高新区管委会、*区政府、*江区政府等)

23.建设零碳农业产业示范园区。选择沼气发电成功典型进行试点,加大政策和资金支持力度,扩大沼气规模,推进沼气发电和综合利用,应用领先的节能标志技术,力争农业产业园区能源通过沼气实现自给自足,建设零碳排放产业示范园区。(责任单位:市农委)

24.建设零碳旅游产业示范园区。以都江堰龙池-虹口旅游区、*北部生态旅游区开发为抓手,采用电动车、免费自行车及其他标志性节能产品,减少碳排放;利用周围森林、花卉苗木的生物固碳作用,中和二氧化碳,建设零碳排放的旅游产业示范园区。(责任单位:都江堰市政府、*区政府、市旅游局)

25.实施绿色照明工程。加快实施“十城万盏”试点工程和“十、百、千、万”LeD照明应用示范工程,力争到2012年完成LeD照明产品应用示范工作,推广应用LeD灯40万盏。合理划分城市照明等级,优化照明系统运行,提高城市照明能源利用效率。(责任单位:市能源办、市科技局、市城管局)

26.申报可再生能源建筑应用示范城市。积极申报国家可再生能源建筑应用示范城市,争取中央财政专项补助,规划、建设可再生能源建筑300万平方米。(责任单位:市建委)

27.开展“免费自行车”行动。在南部新区先行试点“免费自行车”行动,市民凭身份证或其他电子身份卡免费借用,方便市民换乘公共交通,鼓励市民低碳出行。(责任单位:市交委、市规划局、市城管局)

(六)创新体制机制,促进低碳城市建设。

28.完善我市能源消耗统计监测体系。加大人力物力投入,设置专人负责煤、电、油、气等能源消耗统计,完善我市能源消耗统计、监测体系。(责任单位:市统计局)

29.加快实施我市单位GDp能耗、流域污染物排放考核奖惩办法。在我市三个圈层实施单位GDp能耗考核奖惩办法,奖励万元GDp能耗降低速度高于圈层平均值的区(市)县,从机制上鼓励区(市)县降低碳排放。选取责任明确的主要河流断面进行监测,对污染物氨氮和CoD(化学需氧量)等排放明显减少的区(市)县予以奖励。(责任单位:市能源办、市环保局、市财政局、市统计局)

30.落实公益林补偿办法。深化林权制度改革,推进天然林保护工程。落实公益林生态补偿办法,对集体公益林地按30元/年·亩补贴,鼓励植树造林,保护公益林,建立有利于生物固碳、减少碳排放的机制。(责任单位:市林业园林局、市财政局)

31.建立西南环境交易所。探索建立环境交易所,开展二氧化硫等污染物排污权交易,促进清洁发展机制项目(CDm)交易等,建立中西部环境交易金融中心。(责任单位:市政府金融办、市国资委、市环保局)

二、总体思路和目标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发展低碳经济、强化低碳管理、倡导低碳生活为切入点,以体制机制创新为重点,坚持政府推动、规划引导、示范带动、公众参与、循序推进的原则,探索一条符合*实际的低碳城市建设发展之路。

通过建设低碳城市,全市经济发展质量明显提高,综合竞争力显著增强,产业和能源结构进一步优化,人居环境质量和城市形象得到进一步提升。到“十二五”末,非化石能源消费占全市能源总消费比重达到30%以上;森林覆盖率提高到38%以上;万元GDp二氧化碳排放量降至1.15吨以下,确保在中西部地区处于领先水平。

三、近期需开展的工作

建设低碳城市是一项长期的、循序渐进的系统工程,近期需开展好以下几项工作。

(一)掌握国家发展低碳经济试点城市有关政策和措施,申报国家低碳城市试点。

(二)编制《*市建设低碳城市规划》。

(三)设立低碳示范区、示范产业园和确定示范建筑。

(四)推进合同能源管理。

(五)开展“免费自行车”行动等。

四、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保障。市政府成立建设低碳城市工作领导小组,统筹领导全市低碳城市建设。市政府主要领导任组长,分管领导任副组长,市级相关部门为成员单位,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市发改委。

城市建设方案篇5

关键词:自然保护;自然资源;海绵城市;经济建设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得到快速发展,GDp总量排名世界第2,但我国经济和城市建设的快速发展是以牺牲环境为代价的。追求经济总量的高速增长将环境生态成本转嫁给未来,先污染后治理给城市经济建设带来了巨大的成本代价。在经济新常态背景下,城市和经济建设要转变方式,改革思路,坚持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走生态保护与城市经济建设相结合的可持续发展之路。嘉兴作为示范城市,在利用低影响开发技术服务――海绵城市建设方面,积极地尝试积累了宝贵的经验。

1.海绵城市与低影响开发雨水系统

城市建设过程中对城市的水资源的处理主要有“快排”和海绵城市2种方式。海绵城市是一种与传统的“快排”模式截然不同的方式,它通过改造城市绿化道路,使城市像海绵一样具有吸水储水的弹性,在应对自然灾害时能够根据环境变化通过“渗”、“滞”、“蓄”、“净”、“用”、“排”等方式利用蓄存的雨水,具有良好的生态效益。

2.海绵城市建设成为嘉兴市治水的新方向

嘉兴建设海绵城市既有主观上的原因又有客观上不可抗的因素,是在综合实际情况下做出的符合经济建设且有利于治水的新路径。

2.1嘉兴市特殊的自然环境

嘉兴城区特殊的组织形式使得排水防涝内忧外患。嘉兴城区排水河道有北排水道和东排入浦水道和南排入杭州湾水道。几条水道汇聚包围中心城区容易形成中心城区的内涝。嘉兴城区一旦遇到强降雨天气,在传统的排水模式下,会因为有限的排水能力导致城区不能及时将雨水排放出去。

2.2完善的组织制度体系

嘉兴市有着完善的规划体系。在嘉兴市总体规划(2012-2020)中心城区远景规划图中,嘉兴市区建成区人均绿地面积13m2,拥有建设海绵体的空间条件。建设海绵城市要强调自然水文条件的保护,利用紧凑式的开发战略,因地制宜确定城市年径流总量控制目标,明确城市低影响开发的实施战略和重点实施的区域,并将有关要求和内容纳入城市水系、绿地系统和排水防涝系统。

2.3宝贵的经验技术积累

嘉兴市在城市治水过程中积极地组织参加各种活动,在实践中摸索出宝贵的经验技术,利用良好的城市规划来分层设计说明各个方面明确要求。在河网城市雨水径流污染控制与生态利用关键技术研究与工程示范中,在源头控制、末端截控及水体自净方面积累了高效的技术经验。在工程经验积累方面,已经进行海绵城市建设的面积达到了5.97km2,如晴湾佳苑小区雨水花园。

3.推进嘉兴建设海绵城市的几点方案建议

嘉兴建设海绵城市要在总体上坚持“节水优先,空间均衡,系统治理,两手发力”的方针,将“五水共治”与“水专项示范”有机地结合起来,打造“水清、岸绿、鱼游、景美的江南水乡典范,建设现代化网络型田园城市。

3.1建立示范区,加强组织保障

在海绵城市建设中,要有针对性地加强城区的示范区建设。通过示范区的引导,为其他区域积累宝贵的经验。设置海绵城市工作领导小组,确保有组织保障,市委书记市长亲自挂帅,下设办公室,工程建设组,督查考核组,专家咨询组,宣传培训组,在组织的统一领导下有序地建设海绵城市。

3.2确保资金安排,加强规划管控

设计海绵城市建设专项内容,对专项内容由专业机构进行模拟评估,加强施工图审查力度,并在规划验收时实测实量。市财政要安排专项资金同时引入专业基金公司和其他社会资本成立城市建设发展基金,不断加大城市建设投入,提升城市功能,改善人居环境。采用ppp模式确保投资有保障。

3.3技术支撑,政策保驾护航

在政策方面要注重从实际出发制定雨水控制,城市养护及技术人才培养机制,要确保在海绵城市建设中能够有制可依,并形成一定的规范性。在规划设计,施工养护管理层面,要根据具体的规划方案和科研院校加强合作,加大对景观道路,水文等的技术研究,还可以积极地引进国外先进的技术,材料和新工艺。

城市建设方案篇6

一、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和总体目标

(一)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按照县委、县政府大力弘扬“三创”精神,加快“三化”进程的总体要求,以加强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强化城市环境综合治理为重点,紧紧围绕“优化城市环境,完善城市功能,塑造城市特色,提升城市品位”的工作思路,着力提升旧城区,梯次改造老城区,重点建设河西新区,全面加快城市扩容提质步伐,推进城市建设管理跨越发展。

(二)基本原则

坚持以人为本、科学发展原则。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把构建和谐社会、建设生态园林城市、体现人文关怀放在城市建设管理的首位,推动城市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坚持古今结合、突出特色原则。把握历史、文化、定位等要素之间的关系,充分挖掘和利用本地历史文化资源,放大城市自然景观特色,塑造地方特色与时代特征相结合的城市新风貌。

坚持城乡统筹、协调发展原则。发挥县城及中心镇的辐射、带动作用,城乡联动,推进城镇化水平再上新台阶。

坚持建管并重、整体推进原则。在科学规划建设、打好城市基础的同时,建立长效机制,全方位加强城市管理,塑造城市文明新形象。

(三)总体目标

通过开展“城市建设管理推进年”活动,使城市基础设施逐步健全、城市功能逐步完善、城市环境全面改观、城市秩序明显好转、市民素质整体提高,实现城市建设和管理工作的新突破,为创建省级园林城市打下坚实基础。

二、活动内容

“城市建设管理推进年”活动的主要内容是重点实施七大工程。

(一)规划编制工程:重点修编城市总体规划,同步开展韩村、临涣、孙疃、铁佛和双堆集镇的总体规划修编工作,并编制五镇近期建设区域的控制性详规,完成全县划定区域内剩余的34个新农村建设规划编制任务。

(二)市政基础设施工程:新建改建濉河西路、淮海北路等城市主次干道11条、碱河路桥等跨河桥梁3座,拓宽虎山路涵洞,铺装主次干道人行道3万平方米,改善城区通行条件;完成东一块污水主管网工程建设,对县污水处理厂一期工程进行提标改造,提升污水收集处理能力;新建老城区220KV变电站,对现有110KV高压线实施迁移,解决老城区用电制约问题;启动政务新区高压线迁移整合工程,节约集约利用土地;争取开工规划展示馆,展示城乡建设成就及规划前景。

(三)园林景观工程:全面建成新濉河公园三期工程,启动老濉河节点景观、乾隆湖滨湖广场和东一块绿地广场建设,争取政务新区小溪思考景观带工程开工建设,打造生态宜居城市。

(四)征收安置工程:加强房屋征收管理,全年完成房屋征收项目27个、征收面积64万平方米以上;加快保障性住房建设,全年新建公租房1200套、完成棚户区改造500套;加大拆迁安置房建设力度,全面启动河西新区安置房和幸福家园安置房二期工程,为新区开发和老城改造提供保障。

(五)房地产开发工程:重点推进已完成土地出让的14个房地产项目的开发改造工作,加大征收工作力度,加强项目调度,争取年内全部开工,尽快形成投资,改善城市面貌。

(六)城市环境容貌综合整治工程:加强环境卫生管理,杜绝“脏、乱、差”现象;加强拆违控违和市容管理,确保违法建设得到根本遏制、经营活动进店入场、店容店貌洁净美观、市政公用设施无破损缺失;加强建筑市场管理,遏制重大质量安全事故发生;加强交通秩序管理,实现行人、车辆通行顺畅,交通秩序规范有序;加强集贸市场管理,确保行商进市、座商进店、各类摊点规范交易;加强环境污染治理,保持城市天蓝水清,杜绝噪音扰民现象;加强物业管理,打造优美居住环境;加强绿化管理,确保苗木成活率达90%以上;加强土地管理,提升节约集约用地水平。

(七)小城镇建设工程

按照规划先行、彰显特色、突出重点、分类指导、统筹兼顾、加快推进的总体思路,全面掀起新一轮小城镇建设高潮。各乡镇要抓住上级关于加快新型城镇化进程的机遇,积极争取项目、资金支持,大力推进小城镇市政基础设施建设,完善公共服务设施配套,着力提高小城镇综合承载力。百善镇要做好全省镇级小城市试点申报工作,利用交通、区位和资源优势,重点发展食品加工业和商贸物流业,壮大产业规模,引导产业集聚。临涣镇要深入挖掘文化旅游资源,启动古城旅游开发工作,着力打造历史文化旅游名镇。南坪镇要发挥煤化工基地优势,加强地矿基础设施和公共设施共建共享,成为县域南部副中心。刘桥镇要加快融入县城步伐,打造县城卫星镇。五沟镇要全面启动新区开发,打造皖北知名的工矿重镇。韩村镇要做好煤化工产业配套文章,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其他乡镇要结合自身资源禀赋,培育发展特色产业,提升产业支撑能力,形成以产业兴城镇、以城镇引产业的良性互动格局。各乡镇要加强城镇管理,营造整洁有序的镇容镇貌,要积极推广小城镇住宅多层化,加快建设规模商住小区和农民集中居住区,做大城镇规模,改善居住环境,促进农村人口向城镇集聚。

三、保障措施

(一)加强领导,形成合力。成立由市委常委、县委书记同志任政委,县委副书记、县长同志任总指挥,各相关单位主要负责人为成员的县城市建设管理推进年活动指挥部,对重大工程项目统一指挥调度。指挥部下设办公室,负责城市建设管理推进年各项工作的组织、协调。实行城建工作调度例会制度,及时协调解决建设中的难点问题和矛盾,确保各项建设项目顺利进行。城乡建委、市容局、公安局、商务局等单位也要分别牵头制定本组工作方案,责任落实到人,确保分解的目标任务顺利完成。

(二)多措并举,破解难题。破解资金难题,要深入挖掘城市发展潜能,以产业思维经营城市。加快推进县建司市场化运作,将城市经营性资产统一纳入管理。坚持熟地拍卖,收储土地最大程度升值后再进行招拍挂,所得资金钐于城市建设。加强城建项目的包装,积极招商引资和争取上级政策资金。大力吸纳社会、民间资本参与城市建设,灵活采用Bt、Bot等方式推进项目建设。破解用地难题,要用足用活建设用地增减挂钩政策,做好塌陷地、农村土地复垦整治,挖掘整合城区现有存量土地。破解征收难题,一要铁腕控违,建立违法建筑快速查处反应机制,实行网格化管理,责任落实到单位和个人,对配合执法主动拆除的,给予成本价补偿;二要强力征收,严格落实征收工作包保制、工作调度制和奖惩机制,遵循人性化征收工作理念,在严守政策底线前提下,尽可能照顾被征收人合法利益与合理诉求。

城市建设方案篇7

摘要:就目前城市市民卡的现状、发展趋势分别进行了简要的介绍,对市民卡的总体架构、功能模块进行了说明,对市民卡的应用范围、运营模式及方案进行了介绍。

关键词:市民卡;总体架构;建设及运营

由于我国城市信息化速度越来越快,应用于各个领域的卡种也越来越多,比如社会保障、金融、公共交通等领域。虽然这些卡使广大群众的日常生活变得更加便利,但也造成一些负面影响,如资源浪费等。

当各种卡的发行与使用时,为了使其更好地为市民服务,一些城市的政府部门在一定的范围内开展了市民卡建设工作。市民卡属于一种创新型银行卡,该卡具有金融服务以及社会保障等功能。主要是用于享受公共服务、进行电子支付、识别个人身份以及办理个人相关事务等,并且是由政府统一发放,。具有本市户籍或者个人在本市办理劳动保障事务是该卡的发行对象;产品性质是与政府有关部门合作的商业银行发行的认同卡或联名卡;实行电子实名制的发行方式,一人一卡;采取借记卡模式为支付方式;复合卡将磁条与芯片相结合,作为信息载体;以后政府不会发行与市民卡类似的其他卡种。市民卡为群众的日常生活提供了便利,而且很好的避免了资源重复利用。

一、市民卡发展综述

全国目前总共有136个城市都成立了一卡通公司。2000年前,交通卡是以公共交通起步的,到2004年底,城市交通卡开始向小额支付的领域逐渐扩展壮大,2008年,发行多领域应用的市民卡,该卡融合了社保、公交、银行等。至今,全国约发行“城市一卡通”近亿张。

二、市民卡采用标准及功能

1、采用社保标准的市民卡

市民卡主要的用途包括进行电子支付、识别个人身份、办理个人相关社会事务等各个方面,经政府授权进行统一发放,智能型集成电路卡可应用于多个领域。

此卡使银行卡、公交卡和社会保障卡等功能进行了有效的整合。开通此卡全部或部分功能时,根据相关部门有关规定,市民可以按照自身需求到指定地点进行购买,但必须遵守相应的使用规定。

2、采用金融标准的市民卡

实名制的实施,一人一卡;具有政府服务功能和金融支付功能,金融支付主要包括电子钱包、银行借记,由于市民卡具有政府服务功能,所以该卡可以将持卡人的基础信息与应用信息进行有效存储,比如持卡人的性别、姓名以及身份证号码等。

该卡具备市民卡电子钱包功能,可用于各项小额支付。而且也具有贷记卡的所有功能,当市民消费时,所有标有“银联”标识的atm机和poS机上都可以进行操作。

三、应用领域及应用范围

1、政府应用领域

卫生局可用于医院就诊;财税局可用于个人纳税;财税局可用于个人纳税;教育局可用于校园一卡通以及学籍管理;民政局可用于优抚救济;公安局可用于移动处罚,劳动保障局可用于五保合一;财税局可用于个人纳税。

2、商业应用领域

各公共场所的缴费,比如超市、书店、银行、公交、餐饮、通信、便利店、剧院、水电煤、公园门票以及公用事业等领域。

四、市民卡兼容的各项标准

1、《中国金融集成电路(iC)卡规范(V2.0)》。

2、《社会保障(个人)卡规范》。

3、《中华人民共和国住建部建设事业iC卡应用技术管理要求》。

4、《中国教育卡规范》。

五、市民卡的基本卡结构

接触式与非接触式是双界面CpU卡的两种工作模式,并且双界面CpU卡可以根据终端的不同,可自动切换工作模式。

接触式iC卡触点上电特性应满足GB/t16649.3中的要求,比如复位应答、iC卡的操作过程、协议类型选择、t=1的异步半双工块传输协议、t=0的异步半双工字符传输协议等方面。非接触部分物理与电气特性应满足14443-1、2、3的要求,推荐使用tapea通信协议。

六、市民卡系统平台

建设市民卡系统平台时,将充分考虑市民卡项目目前实际应用环境和用卡情况,可实现现有系统的平滑过渡和迁移。对性能和系统功能的要求,应充分考虑以后应用扩展和用户增加。

系统平台的建设,由各个系统构成,主要包括基础信息服务系统、发卡系统、秘钥管理系统、核心业务处理系统、综合交换前置系统、终端远程管理系统以及主机安全控制系统等。

系统平台硬件投资主要由存储设备、主机设备、安全设备、网络设备等构成。

系统平台软件投资是由各项主系统和子系统构成,如系统软件、大型数据库、清算系统、以及核心数据交换系统等。

七、系统主要功能模块

1、基本应用管理主要是用于实现市民卡系统监控、信息管理、管理密钥、权限分配以及数据维护等功能。

2、发卡及管理卡时的发卡流程主要包括制卡、退卡以及交易数据查询等功能。

3、业务管理包括交易帐务处理、金融交易数据清分合法性检查以及资金数据流转等方面。

4、为服务系统提供访问路由的信息数据交换系统。主要用于与合作单位的文件的批量传输及数据转换等。

5、金融清算系统和业务交换。

6、积分银行将累计市民在各个场所消费的的积分,市民卡系统专用的积分消费积分可以通过消费积分转换而成,这样以来广大市民使用市民卡消费的兴趣将会得到大大的提高。

7、用于的增值业务开发的数据挖掘系统,可有针对性的数据挖掘交易数据,然后使特定人群的消费形成一种习惯。

8、为了规范办公秩序,提高效率,市民卡公司内部oa管理系统可有效地管理市民卡公司内部的办公系统。

八、市民卡主要合作资源

1、利用市民卡,医疗保障可实现一卡多用、平台统一等优点,医院就诊医院就诊挂号及医保支付等功能都可以实现。

2、将现有的多种校园卡进行整合,实现“一卡多用”,管理校园门禁以及收缴学费时,利用市民卡都可以实现。

3、面临各种交通收费时,市民卡可实现“一卡通用”的功能,用于交通收费。

4、利用市民卡,可轻松实现在线点播、便捷缴费等功能,为了实现在线购物的支付功能,可以扩展机顶盒的功能,市民也可利用机顶盒进行快捷支付。

5、由于“市民卡”的小额支付功能,为了方便广大群众,可以在各小区和楼宇投放自助式智能终端,在老百姓缴付时,可以利用网上缴费、信息亭等方便快捷的方式。

6、市民卡的小额支付功能被服务行业、商业零售等消费场所广泛的应用,因此为市民提供了更方便的的支付方式。

八、市民卡合作模式(合作及专业化服务外包)

1、合作框架

在公交iC卡收费系统项目的合作基础上,电子科技运营公司与银行发起市民卡进行业务合作。运营公司主要负责牵头,与城投、银行等单位进行联合,运作此类项目,共同组建市民卡公司。

2、运营公司的营销策略及职责主要包括将原有公交卡转换为实施基础、拓展教育系统校园卡应用、协助政府做市民卡发展规划、与电信运营商合作手机支付业务、投放市民(消费)卡poS、以及专业营销。

城市建设方案篇8

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保护和改善城市区生态环境,防治水土流失,促进城镇经济可持续发展为目标,坚持“预防为主、保护优先、分区防治、强化管理”的原则,加强综合整治,强化预防监督,提高城市品位,全面完成省级水土保持生态建设示范市创建任务,为改善人民群众的生活生产环境,建设“园林式、生态型、现代化”滨海城市贡献力量。

二、主要任务

1、建立健全领导机构。市政府成立以主管副市长为组长,团市委、水务、发改、财政、环保、国土资源、建设、林业、规划、旅游、城管等部门分管领导为成员的市城市水土保持生态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小组办公室设在市水务局,市水务局主管局长兼任办公室主任,负责日常工作。海港区、北戴河区、山海关区和市经济技术开发区要成立相应的组织机构,负责本辖区城镇水土保持试点工作。

2、制定出台规范性文件。根据《水土保持法》及相关法规,市政府制定出台《实施〈水土保持法〉规定》、《水土流失重点防治区公告》、《水土流失防治费和水土保持设施补偿费征收使用规定》、《开发建设项目水土保持方案审批管理规定》等规范性文件。

3、加强水土保持宣传。在京沈高速公路北戴河出口及*西出口设置大型水土保持宣传牌,充分利用每年3月9日“保护母亲河日”、3月22日“世界水日”、6月和9月“水保法宣传月”,通过电视、报纸等新闻媒体,大力宣传城市水土保持工作的重要意义,使城镇居民牢固树立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理念,经济、社会和生态协调发展的理念,增强城镇居民的水土保持和环境保护意识,营造城市水土保持工作的良好氛围。

4、实施城市碧水工程。重点治理市区河道,整治河道两侧环境。海港区重点完成大、小马坊河、护城河、大、小汤河、新开河等6条河道的清淤和整治工作;北戴河区重点完成戴河综合整治及两岸景观带建设;山海关区结合古城开发,加强石河防洪工程建设。治理后的河道要达到城市行洪标准,无污染源,无污水排放,无漂浮物,河道两岸要建有绿色景观带,水系绿化长度与水系长度之比不低于80%。

5、实施城市绿色工程。以城市公共绿地为重点,以道路、河道绿化为网络,以小区、庭院、公园、广场绿化为点缀,形成点、线、面相结合的绿化体系;继续营造城市森林,实施城市绿化“3318”工程,争取城市区人均占有公共绿地达到12平方米以上,森林覆盖率达到20%以上。

6、实施城市美容工程。开展城市环境卫生、“五尘”、“两渣”、白色污染、临违建筑、乱贴乱画等整治活动,强化“门前三包”和“门内达标”责任制。20*年年底前,完成山海关区污水处理厂建设,污水处理率达到90%以上;新建海港区、北戴河区和山海关区三座垃圾卫生填埋厂,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到90%以上。

7、加快郊区水土流失防治。以治理水土流失为重点,以小流域为单元,实行山、水、林、田、路综合治理,建设工程措施、生物措施、保土耕作措施相结合的综合防治体系。重点治理山海关区梁家沟小流域、柴家沟小流域以及海港区北港镇东陆庄小流域,到20*年底累计治理水土流失面积达到30km2,治理度达到90%以上。

8、规范建设项目的水土保持工作。对于旧城区改造、城镇扩建、新城区建设等开发建设项目,编制水土保持方案报告书;对于城市周边矿山开采、挖沙取土项目,按照《*市“百矿复绿”工程实施方案》,在2*国道、102国道、京沈铁路、高速公路、旅游公路两侧及旅游区可视范围内,不得再办理审批手续;对于在建项目,实行全程管理,监督开发建设单位落实水土保持“三同时”制度,确保开发建设项目水土保持方案编报率达到90%以上,设施补偿费征收率达到90%以上。

9、加强开发项目返还治理示范工程建设。重点抓好山海关龙山国际艺术家创作营、海港区燕山大学西校区水土保持返还治理示范工程建设。山海关龙山国际艺术家创作营要重点突出人工湖、巨型雕塑建设,加强自然生态体验区建设。燕山大学西校区要重点突出塔山公园及人工湖区建设,加强教学区、草场区、生活区、道路两侧的美化、绿化工作。

10、加强城市雨水资源利用。坚持把城市雨水利用与城市建设、水资源优化配置统筹考虑,把集雨、蓄雨、处理、回用、排水等纳入城市建设规划。20*年年底前,重点抓好北戴河鸽碧路改建,建设雨水截污与渗透系统,降雨回渗能力不低于原地面回渗能力的70%。

三、工作步骤

第一阶段:动员部署阶段。20*年6月30日前,根据《水土保持法》和城镇发展要求,市政府编制出台《*市城市水土保持生态建设规划》;三个城市区、开发区建立城市水土保持工作领导小组及办事机构。

第二阶段:组织实施阶段。20*年7月1日至20*年6月30日,按市政府《*市城市水土保持生态建设规划》,三个城市区、开发区及市直有关部门重点突破,全面治理。

第三阶段:检查验收阶段。20*年7月1日至20*年底,对照《河北省城镇水土保持生态建设工作评价标准》,市政府组织有关部门对三城市区、开发区水土保持试点工作进行检查验收,并组织申报工作。

四、保障措施

(一)提高认识,加强领导。我市城市区人口相对集中,良好的生态环境,对促进城市繁荣,实现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三个城市区政府、开发区管委、市直有关部门要把城市水土保持生态建设工作列入重要议事日程,纳入领导干部的政绩考核内容,建立领导目标责任制,层层签订责任状,确保工作广泛深入开展。

城市建设方案篇9

(一)指导思想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全面落实生态立市战略,进一步推进城市生态建设,创造良好的人居环境,促进城市可持续发展。在顺利创成省园林城市的基础上,目标再明确,任务再细化,措施再落实,强势组织推进“露水增绿”会战工程,进一步彰显“百河之城,海之根”的“水绿”地域特色,努力打造总量适宜、分布均衡、植物多样、特色鲜明、景观优美、内涵丰富、充满活力的“国家园林城市”。

(二)创建目标

年至年春季,建成区共新建绿地1170公顷,其中新建公园绿地530公顷;力争年9月前,各项指标全面达标,确保年创成国家园林城市。

年9月前,建成区新建绿地900公顷,其中新建公园绿地450公顷;绿化覆盖率达40%以上,绿地率达36%以上,人均公园绿地面积达12.5平方米以上;城市公园绿地建设水平大幅提高,基本形成“水绿”地域特色;园林绿化管理制度完善,景观保护、绿化建设、生态环境、城市管理和市政设施等各项要求基本达到标准,对照《标准》自评达到Ⅱ级以上。

年4月前,再建绿地270公顷,其中公园绿地80公顷;绿化覆盖率达41%以上,绿地率达37%以上,人均公园绿地面积达13平方米以上;同时对照《标准》逐项排查整改完善,建立长效管理机制,巩固城市绿化成果,进一步完善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打造良好的市容市貌,创成国家园林城市。

二、主要任务

对照《标准》和《办法》,主要任务包括八个方面:

(一)综合管理

1.进一步健全城市园林绿化管理机构。完善市、区两级园林绿化专业管理机构,成立专业执法机构;统一建管标准,统一执法管理,统一督查考核,全面提升管理水平,达到《标准》规定的“设立独立的专业管理机构,依照法律法规有效行使行政管理职能”的要求。

2.进一步加大城市园林绿化维护资金投入。市、区两级逐年增加城市园林绿化建设资金,并按照《省城市绿地养护管理预算定额》规定,在政府的财政预算中专门列项“城市园林绿化维护资金”,保证绿地面积与维护资金比例合理、增幅协调,切实保障园林绿化日常维修养护及相关人员经费。

3.进一步增强城市园林科研能力。按规定成立市园林绿化专业科研机构,增加科研经费,保证园林绿化科研、成果推广和科普宣传工作的正常开展。

4.修编完善《城市绿地系统规划》。根据新一轮《城市总体规划》,修编《城市绿地系统规划》,建立和完善规划执行和调整的工作机制,切实保证规划的法定地位。

5.加强城市绿线管理。严格实施城市绿线管制制度,按照《城市绿线管理办法》要求进一步划定城市绿线,通过主流媒体向社会公布,并严格执行。

6.加强城市蓝线管理。按照《城市蓝线管理办法》规定,进一步划定城市蓝线,并严格执行。

7.加强城市园林绿化制度建设。进一步修订完善园林绿化工程管理、养护管理、公示制度及控制大树移植、防止外来物种入侵、义务植树等管理制度及配套的技术标准和技术规范,指导城市园林绿化的规划设计、建设和养护管理。

8.加强城市园林绿化管理信息技术应用。建立完善园林绿化数字化信息库、信息和社会服务信息共享平台,完善城市园林绿化建设管理动态监管系统,建立公众参与及社会监督机制。

9.提高公众对城市园林绿化的满意度。坚持以人为本,进一步加强园林绿化建设管理,加大宣传力度,保证公众对城市园林绿化的满意度≥80%。

(二)绿地建设加快建设公园绿地。

(1)重点新建十大公园。在市区建成区范围内重点建设生态公园、公园、公园、文化公园、沿河绿地公园、景观带、西南片区公园、公园、新河风光带和植物园等十大公园

,通过推进一大批大面积公园绿地建设,快速提升建成区人均公园绿地指标。

(2)新建一批街旁绿地。按照“市民出行500米有一处不小于5000平方米公园绿地”的要求,各区在建成区范围内分别建成5块以上不小于5000平方米的公园绿地,使绿地分布更加均衡,保证公园绿地服务半径覆盖率≥70%。

(3)建设一批沟河绿化带。大力实施“露水增绿”工程,按公园绿地建设标准,新建机场河绿化带、绿化带、绿化带、第一沟绿化带、东干渠绿化带,续建串场河景观带;结合“蓝线”规划,分阶段实施沟河绿化建设,对河道两侧30米以上宽度的绿化带实施公园化改造。保证河道绿化普及率≥80%。

2.建设完善城市道路绿化。严格按照道路绿化建设规范,进一步完善市区主、次干道两侧及出入口绿化景观,打造城市绿化景观系统和林荫路系统,进一步加大城市后街巷道绿化建设与改造力度,确保道路绿化普及率和达标率分别达到95%和80%以上。

3.重抓单位和居住区绿化建设。推进市区单位、居住区绿化达标创建工作,确保年以后新建、改建的居住区达标率100%,单位绿化达标率达95%以上;综合整治老单位、老小区,适当调整绿地布局,立足现状扩绿增量,确保全面达标。实施“拆墙透绿”工程,拆除绿化较好的沿街单位实体围墙,改建通透栅栏,并在围墙外新建绿地;新建沿街、沿河单位和居住区,通过规划调整,将附属绿地与街景紧密结合,增强城市景观,实现绿色资源共享;大力发展垂直绿化,适宜垂直绿化的场所都要种植攀援植物;各街道办事处、居委会要积极组织开展后街巷道绿化、阳台绿化等工作。

4.大力建设生态防护绿地。在城市、各区组团之间、城市出入口等地段建设生态绿地,形成天然氧吧;在城郊结合部及沿河、沿路地带建设15米以上的防护林带,新建两侧绿化、景观带、光荣河西侧绿化带、两侧景观带、绿化、绿带、南侧绿带、经四路两侧绿地、经三路两侧绿地、国道东侧绿带、通榆河景观带、西潮河河堤绿化带、步凤集镇道路绿化、高速公路两侧绿色通道绿化等17块防护绿地,确保城市防护绿地实施率≥80%;通过各种方式,新建各类苗圃、花圃,建设省道北侧苗圃、南环路通榆河苗圃、蔡墩苗圃等3块生产绿地,新增生产绿地150公顷以上,总面积达250公顷,占建成区比率达到2%以上。

5.多管齐下增加城市绿量。通过旧城改造、企业外迁,实施“拆房建绿”;充分利用城市空隙与边角地带,广种树木花草,实施“见缝插绿”;发展多元绿化,利用建筑物墙体、屋顶、桥体和河道驳岸等大搞垂直绿化,提高绿视率;市区新建地面停车场全部按照30%的绿地率要求建设绿化,对原有停车场实施绿化改造,提高绿地率,保证林荫停车场推广率≥60%;对市区所有受损弃置地开展调查统计,全部实施绿化改造,恢复生态景观,保证恢复率≥80%。

(三)建设管控

1.组织开展专项评价。对“城市园林绿化综合评价值、城市公园绿地功能性评价值、城市公园绿地景观性评价值、城市公园绿地文化性评价值、城市道路绿化评价值”进行专项评价,分析存在问题,提出建管目标,落实整改措施,确保五项评价值均达到8以上。

2.进一步规范公园绿地管理。建成区内所有公园绿地严格执行住建部《关于加强公园管理工作的意见》和《市公园管理规定》,充分体现公园绿地的公益性和服务性功能,保证公园管理规范化率达100%。

3.保护管理古树名木。严格执行住建部《城市古树名木保护管理办法》、《省城市古树名木养护管理暂行规定》和《市古树名木及古树后续资源保护管理办法》,深入开展古树名木调查,健全古树名木及古树后续资源保护档案,设置标志标识,明确责任分工,划定保护范围,落实有力措施,加强养护管理,严禁各种破坏古树名木及古树后续资源的行为,保证古树名木保护率100%。

4.注重节约型园林建设。贯彻落实住建部《关于建设节约型城市园林绿化的意见》和《省推进节约型园林绿化建设实施意见》,加快出台《市节约型园林建设技术导则》,进一步强化节约型园林绿化建设的各项措施,全面提高城市绿化设计水平,彰显地域特色,保证节约型园林建设率≥80%,乔、灌木在绿化覆盖面积中所占比率≥70%。

5.大力推广立体绿化。制定立体绿化推广的鼓励政策、技术措施和实施方案,在沿街墙面、建筑物与构筑物、屋顶、立交桥等适宜地段,全面推广立体绿化。

6.加强城市“其他绿地”管控。严格执行《城市绿地系统规划》,大力开发城郊绿化,确保城市郊野公园、风景林地、城市绿化隔离带等“其他绿地”得到有效保护和合理利用,构建城乡一体的绿地系统。

7.提高生物防治推广率。在绿地养护中,积极推广生物防治技术,确保生物防治推广率≥60%。

8.提高公园绿地应急避险场所实施率。严格执行住建部《关于加强城市绿地系统建设提高城市防灾避险能力的意见》和《省公园绿地防灾避险规划》要求,制定《市城市公园绿地防灾避险规划》并积极组织实施,确保公园绿地应急避险场所实施率≥80%。

9.提高水体岸线自然化率。按照生态学原则,积极推进城市河道、景观水体护坡驳岸的生态化、自然化建设与修复,促进城市规划区内的较大型河道和水体的建设由纯功能性工程向生态化、景观化、自然化工程转变;对无法修复的驳岸,采取栽植垂挂、攀爬植物等措施,进行弱化处理,确保水体岸线自然化率≥80%。

10.加强城市历史风貌保护。遵从“重在保护、合理开发”的方针,挖掘历史文化底蕴,重点搞好新四军纪念馆、陆公祠、宋曹故居、泰山庙、永宁禅寺等历史文化旧址的保护修缮和开发;完善“紫线”规划,落实保护措施,尽可能保护原有历史文化古迹的遗留历史信息,保存完整的历史脉络和风貌。同时,规划建设一批特色鲜明的文化设施。

11.开展风景名胜区规划和保护工作。根据《风景名胜区条例》等规定,尽快出台《市风景名胜区管理规定》,明确市、区风景名胜区设立要求及标准,更加有力地保护和合理利用风景名胜资源。

(四)生态环境

1.加强环境保护。严格控制大气污染、水体污染和区域环境噪声,确保大气污染指数小于或等于100的天数≥240天,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达到Ⅳ类及以上水体比率≥50%,区域环境噪声平均值≤56分贝”。

2.测试城市热岛效应强度。定期不定期组织城市热岛效应的监测与自评,建立相关基础资料,确保城市热岛效应强度≤3.0。

3.测算本地木本植物指数。开展本地木本植物品种统计工作,完善指数测算基础资料,确保本地木本植物指数≥0.8。

4.加强生物多样性保护。开展市域范围的生物物种普查,修订、完善《市生物多样性保护与发展规划》,制定实施措施,积极开展区域性物种保护与开发,通过科研实验、建立基地、组织引导、制订规范等形式,大力推广植物物种多样性保护和乡土植物的种植应用,因地制宜增加城市园林绿化植物种类,丰富城市绿化景观。

5.加强湿地资源保护。组织开展市湿地资源普查,编制《市城市湿地资源保护规划》,落实推进措施,加强城市湿地资源的合理保护和利用。

(五)节能减排

按照节约资源、提高环境质量的要求,城市新建建筑大力采用节能措施和节能材料,确保节能建筑比例≥35%。

(六)市政设施

1.开展城市容貌评价工作。开展城市环境综合治理,集中治理违章建筑、占道经营、集贸市场和公共场所秩序;结合城市街景改造和环境整治,对户外广告、店面招牌、地名路牌、公交候车亭等进一步实施规范管理,使之成为城市景观的重要组成部分;组织开展城市容貌评价,分析存在问题,提出管理目标,落实整改措施,确保城市容貌评价值≥8。

2.保证城市管网水水质。加强市区饮用水源管理,加快推进区域供水工程建设,实现城市供水能力与经济社会发展的同步增长,确保城市管网水检验项目合格率≥99%。

3.加强污水处理工作。加快实施城市污水处理厂和配套管网建设,确保市区污水处理率≥80%。

4.推进城市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按照“鼓励焚烧、支持制肥、允许填埋”的原则,进一步加强垃圾无害化处理设施建设,确保年底垃圾无害化处理率≥80%。

5.加强城市道路建设与养护。依据《城市容貌标准》要求,加强城市道路养护管理,保证城市各类道路平坦、完好、便于通行,对出现的坑凹、碎裂、隆起、溢水以及水毁塌方等情况,及时修复,保证城市道路完好率≥95%。

6.测算城市主干道平峰期平均车速。强化市区主干道平峰期平均车速的原始记录及相关基础资料收集工作,保证城市主干道平峰期平均车速≥35公里/每小时。

7.加强市政基础设施管理。进一步加大城市地下管网、道路桥梁等市政基础设施管理力度,确保各项市政设施运行正常,维护良好,制度完善,监管到位,档案健全。

(七)人居环境

1.加强社区配套设施建设。加快社区教育、医疗、体育、文化、便民服务、公厕等各类配套设施建设步伐,保证社区各类设施配套齐全。

2.加快棚户区和城中村改造。对棚户区有计划地实施成片改造,建成区内基本消除棚户区,居民得到妥善安置,实行物业管理;编制城中村改造规划,积极实施综合整治。

3.加大林荫路推广力度。强化道路绿化规划,因地制宜选择行道树,严格行道树移植、修剪、砍伐审批制度,确保林荫路推广率≥70%”。

(八)社会保障

1.加大住房保障实施力度。加快推进住房保障工作,确保累计实施住房保障户数占累计已申请登记应保障户数80%以上。

2.加快保障性住房建设。严格落实保障性住房建设计划,加快推进经济适用房和廉租房建设,确保保障性住房建设计划完成率达到100%。

3.注重无障碍设施建设。组织对城市道路、公园绿地、公共建筑等公共场所无障碍设施建设情况进行全面普查,制定整改完善方案,严格实施到位,确保主要道路、公园、公共建筑等公共场所设有无障碍设施且管理、使用情况良好。

三、推进步骤

国家园林城市创建推进工作,分以下五个阶段实施:

(一)动员部署阶段(年3月)。按照“四城同创”要求,对加快推进创建国家园林城市工作进行动员部署,制订工作计划,明确目标任务,落实责任单位。

(二)推进实施阶段(年3月至年4月)。以开展大规模义务植树为引领,以公园建设为重点,全方位掀起声势浩大的春季绿化高潮;对照绿化项目计划,分期分批组织实施;组建工作班子,建立工作网络,加强技术指导,强化督查考核,确保各项考核内容全面达标。

(三)申请申报阶段(年8月至年3月底)。年9月30日前,提出创建国家园林城市申报请示;邀请省住建厅组织专家组来初审,并提出初审意见;申报遥感基础资料。年10月至年3月,根据住建部对遥感基础资料的审查结果,准备并报送所有申报材料。

(四)考核验收阶段(年5月至年12月)。做好各项迎查工作,接受住建部专家组的实地考查。

(五)巩固提高阶段(年)。创建目标实现后,进一步研究落实长效管理方案和措施,继续加强城市园林绿化建设和管理,巩固和提高创建成果,谋划国家生态园林城市创建工作。

四、保障措施

(一)广泛宣传,全面发动。宣传部门要运用各种新闻媒体,加大宣传力度,广泛宣传创园工作的重要意义,树立全社会“爱绿、植绿、护绿”的良好风气和生态环境理念;大力开展全民义务植树运动,动员广大群众积极参与社区绿化、单位绿化、厂区绿化和义务植树等活动,在全社会形成人人关心、个个参与绿化工作的良好的社会氛围;丰富创建活动的宣传内容和方式,形成全民动手、绿化家园的良好社会氛围。

(二)突出重点,加快建设。大力推进公园绿地建设,加快建成一批上规模、上档次、高品位且分布均衡的城市公园和游园绿地;要对照时序进度要求,分批组织项目开工,加快建设进度,强化质量监管,保证工程建设质量;要积极筹措项目建设资金,加大绿化建设投入,确保创园各项任务目标全面完成。

城市建设方案篇10

一、调研目的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提升人民群众幸福生活质量为根本出发点和着力点,以优美的山水环境为发展依托,以提升城乡品质、建设美丽海阳为目标,按照“系统谋划、有序推进、突出重点、讲求实效”的基本原则,通过三年实现城市功能品质“一年一变样,三年大变样”,使“山海风貌、田园风光、半岛风情”的景观特色更加明显、城乡生活环境更加舒适怡人。远期(至2021年)把我市建设成为生态优良、环境优质、形象优秀、品质优越的“美丽中国”示范县。

二、调研时间及内容

按照“一年补短板、两年强基础、三年上台阶”工作要求,至2021年,全面提升城市经济品质、人文品质、生态品质、生活品质,切实增强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一年补短板”:2019年,启动并完成一批需求急迫的城市品质提升项目,解决一批群众反映最集中、最突出的城市问题。

“两年强基础”:2020年,按照任务分解有序推进城市品质提升项目,着力补短板、强弱项,城市品质提升行动有实质成效。

“三年上台阶”:2021年,全面完成城市品质提升各项工作任务,城市面貌明显改善,管理体制机制更加完善,公共服务能力持续增强,城市形象实现大变样。

三、调研基本原则

(一)生态优先,绿色发展。充分尊重自然山水地貌,围绕“生态城市、文化城市”建设,以最小的投入,做最小的改动,保持最大的敬畏之心,取得最好的效果,实现城绿相生、城景共融,创造优良人居环境。

(二)以人为本,紧贴民生。坚持人民城市为人民,围绕老百姓最关心及最直接最现实的城市问题,抓重点补短板强弱项,使城市品质提升工作得到群众支持,获得群众认可。

(三)规划引领,建管并重。以科学规划引领城市发展,坚持“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建设、高水平管理”,打造更富魅力、更有温度的城市人文品质。

四、调研具体举措

(一)提升城市景观。

(二)完善城市功能。

(三)优化城市交通。

(四)整治违法建筑。

(五)推进新区建设。

五、调研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各牵头部门要按照任务分工及完成时限要求,制定专项工作方案和实施计划,加强项目管理及进度控制,强化各项任务推进的统筹组织及协调。各部门根据各自职能职责,切实做好配合工作,确保城市提升各项任务有序、协调推进。

(二)强化资金保障。坚持尽力而为、量力而行,多渠道筹集建设资金。各有关责任部门要积极向上争取资金支持,平台公司要做好相关融资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