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绿化调研方案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6 03:19:11

城市绿化调研方案篇1

关键词:绿化;城市;热岛效应

中图分类号:S73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0432(2011)-06-0241-2

1城市热岛情况

城市热岛效应是在不同区域气候背景下,在人类活动特别是城市化因素影响下形成的一种特殊小气候,是生态环境失调引起的一种城市中心气温比相邻郊外气温高的自然现象。[1]随着成都市经济和社会的发展以及城市人口不断增加,城市规模迅速扩展,城市热岛效应也相应突出。由于“城市热岛”与城市建设格局变化或用地结构调整密切相关,而城市绿化能较好地削弱和改善城市“热岛效应”,故此本文通过数值模拟软件mm5模型研究不同绿化比地表类型下成都市城市热岛效应的温差对比,得出绿化对降低城市热岛效应的作用,同时也为成都市创建世界现代田园城市提供参考[1]。

成都属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区,气候温和、四季分明、无霜期长、雨量充沛、日照较少。多年年平均气温为16.2℃,年最高气温为37.3℃,年极端最低气温为-5.9℃,最热月出现在7-8月,月平均气温为25.4和25.0℃,最冷月出现在1月,月平均气温为5.6℃[2]。

2不同绿化城市气温模拟

2.1mm5控制方程

mm5模式是具有数值天气预报业务系统功能和天气过程机理研究功能的综合系统,是较先进的中尺度数值预报模式,被广泛应用于各种中尺度现象的研究中。mm5引入了非静力平衡效应,也具备了模拟较小空间尺度而发展的强烈天气系统。

mm5的基本动力学方程见下[3][4]:

上述各式中,分别代表气流的纬向、经向和垂直方向速度,是坐标垂直速度,为地图投影系数,带上标“'”的量均为扰动量,为空气密度,定压比热,为干空气定压比热,为水汽混合比,为非绝热加热项,项代表水平和垂直扩散项以及由于大气边界层湍流作用或干对流调整引起的垂直混合,a为温度直减率,,λ是经度,φ是纬度,φc是中心纬度。

mm5模型采用地表参数是USGS(美国地质勘探局)90年代数据,如今成都市的城市化率已大大提高,地表类型发生了很大变化,若继续使用原有数据会造成较大误差,这就需要在mm5模型中人工制定区域地表参数。该论文通过对研究区域各个网格地表类型对应Googleearth进行人工识别后输入地表类型参数。手动输入的2种地表类型分别为沿一、二、三环路和绕城高速主干道绿化的分散绿化和城市各大公园集中绿化两种绿化方式。

2.2参数设置

mm5模式积分的初始场和边界值取自nCaR的再分析数据(FnL数据),本次研究模拟了2010年冬季和夏季代表月份1月和7月成都市城市大气边界层,主要研究不同下垫面边界层中城市和乡村的的温差情况。对比分析分散绿化和集中绿化对降低成都市城市热岛效应的作用效果,得出合理的绿化方案,以数值模拟的方式为城市绿化提供参考。

模拟范围中心点经纬度为30.67n,104.06e,模拟网格边界为103.2e~104.7e,30.2n~31.2n,网格间距为1km。地图投影采用LamBeRt投影,绘图采用Grads软件。

2.3模拟结果

2.3.1分散绿化模拟出沿一、二、三环路和绕城高速主干道绿化的分散绿化后研究区域温度场分布情况,见下图。

由图中可以看出,采用分散绿化方案模拟出的成都市平均温度场分布图,冬季和夏季在城市中心均出现了明显的热岛现象,其中冬季最高温为282K(9℃),夏季最高温为308K(35℃),由此看出分散绿化方案对降低城市热岛效应效果不明显。

2.3.2集中绿化模拟出成都市城区望江公园、塔子山公园、人民公园、百花潭公园、浣花溪公园和新华公园后研究区域温度场分布情况,见下图。

由图中可以看出,采用集中绿化方案模拟出的成都市平均温度场分布图,冬季和夏季仍然是城市中心温度最高,其中冬季最高温为277K(4℃),夏季最高温为302K(29℃),但等温线范围变大了,从而可以得出集中绿化方案对降低城市热岛效应有一定效果。

3结论

对分散绿化和集中绿化两种方案模拟结果进行对比分析,得出冬季和夏季成都市城市和郊区温差表,如下。

表3两种绿化方式城市与郊区温差对比表(℃)

从表中可以看出,采用分散绿化方案时冬季城市与郊区平均温差为8℃,夏季为18℃;而采用集中绿化方案时冬季城市与郊区平均温差为7℃,比分散绿化方案低1℃,夏季为16℃,比分散绿化方案低2℃。说明采用集中绿化方案比分散绿化方案对降低城市热岛效应作用更加明显。

因此,在采用绿化降低城市热岛效应时,应尽量以公园绿地等大面积集中绿化方案为主,以道路、停车场周围小面积绿化等分散绿化方案为辅,同时配合小区屋顶绿化[5]等方式,才能取得较为明显的效果。

参考文献

[1]陈瑞闪,肖杰生,郑雨苹,等.论城市热岛效应.福建地理,

1996,ii(2):1-5.

[2]成都市统计局.2009成都统计年鉴.中国统计出版社,2009.

9.

[3]JimyDudhia,DaveGill,Kevinmanning,weiwang,CindyBruyere.pSU/nCaRmesoscalemodelingSystemtutorialClassnotesandUsers'Guide(mm5modelingSystemVersion3).January2005.

[4]张金善.中尺度大气模式mm5简介――海洋预报.2005,22

(1).

[5]史瑞华.通过绿化缓解城市热岛效应初探.山西林业,2008,

城市绿化调研方案篇2

关键词:城市绿地:绿化面积;发展现状;问题;解决措施

自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建设城市土地绿化面积的进程加快,对绿地的设计技术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先进阶段,人们的生活逐渐被钢筋水泥所包围,城市中的绿地面积越来越小,针对这一问题,城市绿地的设计人员根据城市绿地的设计人员应根据我国的城市的发展现状,及绿地植被对环境的影响等方面进行充分考虑,努力对城市绿地进行合理规划。

1我国城市绿地的发展现状和存在的问题

随着人们生活品质的提高,城市绿地建设的速度不断加快,在建设城市的绿地过程中,积累了许多丰富的经验,并且取得了显著成果。伴随城市化建设的逐步加快,城市中的绿地面积也要相应提高,出现了以植物公园,绿化广场为代表的标志性建筑。现今阶段,我国在城市绿在建设方面还存有一定的不足,主要表现在有以下几点:

1.1忽略了城市绿地的整体规划

城市绿地的建设是否合理,决定了城市的整体面貌,影响着城市的空间和格局。目前在对城市的绿地进行建设、规划的过程中,城市绿地的设计让人员,应该结合城市整体的规划布局,依照以人为本的设计理念,在保证原有的景观环境和地质地貌的基础上,对城市绿地进行科学合理的建设,以便提高城市的绿化面积。

1.2忽略了城市绿地中植被的布局空间

目前,在对城市的绿地进行建设中经常只注重整体景观布局,经常忽略了植被的生长空间及周围的生态环境。大部分的城市绿化的设计人员认为,绿化就是种植绿色植物,对所种植物种类、生长环境、空间布局等方面考虑较少。城市绿地的建设包含了美学、生态学、生物学、建筑学等,对城市绿化人员的技术性要求较高。因此,技术人员在对城市绿地进行建设是,要充分了解各类植被的生长特征,合理搭配植被,科学的协调植被与环境之间的稳定性,尊重植被的生长空间,从而对植被进行合理布局。

1.3忽略了生态环境对城市绿地的影响

我国是一个人口大国,城市人口众多,建筑物密集,人均可使用的土地资源极少,可以用来建设的城市绿地面积更少。因此,城市绿地的建设人员为了提高城市的绿化面积,将原有的自然环境破坏,改变了以原有的生态环境系统,虽然提高了城市的绿地面积,但绿化效果不理想。

1.4忽略了当地环境对城市绿地的影响

我国的土地面积广阔、跨越范围极大,气候条件相差甚远,因此在建设城市绿地时,要充分考虑所种植的植被是否符合当地的地理环境和气温状况,对不符合的植被及时调整,防止因技术人员的失误造成经济损失。

2城市绿地的发展原则

2.1科学合理的规划原则

在建设城市绿地时,即要考虑它的实用性、又要考虑它的美观性,使城市绿地建设的即科学又合理,并与周围环境相协调,符合城市的整体规划布局。

2.2因地适宜、经济适用的原则

城市绿地的建设讲究即符合周围环境,又能减少成本,符合人们的审美要求。目前,我国的经济实力还不够雄厚,对城市绿地的成本投入在保证适合周围环境和改善民众生活的基础上应尽量减少。现今,城市绿地的主要作用是改善居住环境和调节生态系统。因此,提高城市绿地的发展原则要以绿荫型绿地为主,提高绿地色彩,加大绿化范围,是城市的绿化空间呈现多层次的格局。

2.3符合民众的生活环境的原则

城市的绿地建设既要有美的体现,又要符合植被的生长规律。城市绿地的设计要以满足民众的审美需求为建设根本,在城市绿地的整体规划布局中,要科学的运用好比例关系、对称性、稳定性等,努力把城市的绿化面积和生态环境相融合。

2.4建设具有当地特色的城市绿地原则

城市绿地建设中的植被,要符合当地的人文背景和历史文化,种植具有当地特色的植被,提高城市氛围,这要求城市绿地的设计人员充分了解当地的生态环境,及植被的生长条件,尽量引进城市中原有的植被作为城市绿地的种植品种,使城市的生态环境不被破坏。

3提高城市绿地的改革措施

3.1加强城市绿地的整体规划和设计人员的参与

科学合理的对城市绿地进行规划,不仅可以有效提高城市绿地面积,还可以促进生态环境发展。现阶段,在城市绿地的设计过程中,提高设计人员的参与,使设计人员多采纳群众意见,在设计中使用更科学合理的方法。并且,对城市绿地的设计要求为多植被,少设施的原则。为提高城市的绿化面积,应该合理利用城市原有的地貌,因地制宜的使用规划策略。

3.2加强以人为本的设计理念

在提高城市绿地建设的过程中,强调人与环境之间相互协调。在设计过程中,根据民众的生活环境,对城市绿地合理规划。如:建设具有当地特色的绿地公园。城市绿地中的植被尽量按照结构特征、生长特性、空间分布等因素,合理搭配,使城市的绿地面积尽量提高。

3.3加强城市绿地的设计人员与施工人员之间的沟通

要想提高城市的绿化面积,就要对影响绿地面积的全部因素充分考虑,如:人文知识、生态环境、地质结构、经济实力、气候环境等因素进行分析研究。对城市绿地的施工现场进行实地考察,然后对设计的方案进行修靠,保证形成完美的作品。在对城市绿地进行施工过程中,技术人员和施工人员必须保湿时刻沟通,对出现的问题及时解决,将设计好的方案及时调整,保证城市绿地的有效提高。

3.4注重对城市绿地的建设人员的技术培养

加强对城市绿地建设的技术人员专业知识的培养,努力将研究成果转换成建设城市绿地的生产力。各地政府的相关部门应高度重视城市绿地的发展,大力支持城市绿地建设,增加城市绿地的建设和研究费用。研究部门应解决城市绿地出现的技术问题,并加以指导,使用和科学的方式展开研究。对研究成果采取保护工作,调动技术人员的积极性,保证其利益,努力打造一支高水品的城市绿地建设团队,为提高城市的绿化面积奠定基础。

3.5加强城市绿化的施工管理

对城市绿地建设的植被品种进行集中管理,使珍贵物种的到保护,保证城市绿化工作的有效进行。

城市绿化调研方案篇3

关键词:绿化养护;高级人才;培训考核;模式探索

“绿化,让城市更美好”。上海园林绿化积极实施“环、楔、廊、园、林”战略布局,通过春景秋色等举措,新优植物引进与乡土树种相结合,在园林绿化运用植物已达上千种,实现“天蓝、地绿、水清、气净”的生态园林建设一直在路上。

截止2016年,上海绿化覆盖面积达到143028.7公顷,人均公园绿地面积为7.82平方米;行道树种类50多种,总量达100多万株。养护任务日渐繁重,建设重心向管养转变,是上海城市绿化发展的一个重要特点。创建国家园林城市、迎接apeC会议、迎博办博、亚信峰会,以及实施党的十强调的生态文明建设战略,在开展城市绿化整治与景观提升工作中,对绿化行业养护人才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与期待。

1实施背景

目前,上海市绿化养护从业人员约为30000人以上。在市人社局领导下,全市有40多家培训机构开展绿化工等级培训,至今,绿化中高级工累积培训上万名。但理论多、实践少、学用脱节的学科式教育培训弊端日渐显现。

2005年起,我们对全市近800家园林企业的10600名从业人员开展了《园林绿化养护技术等级标准》宣贯培训,加之《园林绿化植物种植技术规程》、《园林绿化植物栽植技术规程》等一系列上海市工程建设规范出台,对生态养护提出了更高要求。而各企业专业技术力量配备上,主要为绿化林业工程师1人、绿化养护师1人、绿化高级工3人、绿化中级工10人。绿化养护师作槭导中涌现出的新生事物,在养护现场解决问题、培养团队、提升企业素质方面发挥着积极作用。

实践中,绿化养护师、绿化高级养护师以把控绿地养护质量分别达到一、二级标准为目标。如何确保绿化养护师人才队伍的持续稳定,培养一支思想更好、技能更佳,更善于在绿地养护现场分析、解决疑难杂症问题,坚持开展绿地养护项目主持、科研、带徒传技,在企业人才培养中形成有机梯度,并按要求担任绿化养护师培训教学任务的技能领军人才,绿化高级养护师的培养便呼之欲出。

2培养目标

在充分调研准备的基础上,2013年9月,上海绿化高级养护师研修班启动。为保证培训质量、名副其实,通过研修,提升学员绿化养护高技能能力与水平,具备教育培训能力,优化绿化养护师培训方案,推进上海绿化养护高技能领军人才培养和专家团队建设。

2.1熟知法规标准

一是认真学习深刻领会党的十提出的“建设生态文明,是关系人民福祉、关乎民族未来的长远大计”战略内涵,指导上海城市绿化生态养护的日常工作。

二是结合上海绿化实际,能熟练地分析、评价上海绿化生态文明建设现状,针对存在问题,提出有效对策。

三是熟知上海园林绿化养护法规、绿地评价及有关技术标准;熟练在一线带队伍、解决养护实际问题。

2.2扎实业务基础

2.2.1提升绿化养护业务基础

研修上海园林绿化常用植物,对绿地现场植物名称、主要习性说的出、讲的准;了解上海园林绿化植物潜在资源运用;掌握上海绿地科学养护规律及技术。

2.2.2准确评价绿地养护质量

能实地对园林绿地养护现状进行调研、分析、诊断及评价,提出对策,科学制定养护管理技术方案,带领养护团队正确实施。

3培养对策

为实现培养护目标,实施了以下对策:

3.1培训专题

3.1.1教育心理学

聘请上海师范大学著名教授主讲,从教学规律、教学心理、教学方法、效果分析等方面对学员进行培养。

3.1.2教案编写

聘请上海城市管理学院教授主讲绿化养护师如何明确教学目标、知晓备课方法、充分教案准备、讲义科学编写等。

3.1.3园林绿化养护法规

聘请上海市绿化和市容管理局政策法规处专家主讲《城市绿化条例》、《上海市绿化条例》、《上海市绿化行政审核若干规定》、《上海市居住区绿化调整实施办法》等重要法规。

3.1.4上海园林植物的潜在资源及运用趋势

聘请上海辰山植物园高级工程师主讲,介绍上海辰山植物园在植物引种、新植物在上海园林绿化实践中的运用等,开拓学员们视野。

3.1.5上海常用园林植物介绍及运用现状

聘请上海园林设计院高级工程师主讲,根据上海城市园林建设发展实际,主要运用的约300种园林植物在配置、生态、景观、养护等方面的表现。

3.1.6上海园林绿化养护标准与技术规程

聘请上海市绿化管理指导站高级工程师主讲,为学员们详细解读《园林绿化养护技术等级标准》、《园林绿化养护技术规程》、《园林绿化植物栽植技术规程》等上海市工程建设规范。

3.1.7园林绿化有害生物防治及预警防控

聘请上海市绿化管理指导站高级工程师主讲,为学员们详细介绍上海园林绿化有害生物防控体系,上海园林绿化有害生物发生、表现规律及应对措施,上海园林植保网工作动态等等,尤其从生态文明建设角度,强调防治有害生物工作中药剂使用的利弊把控。

3.1.8上海世纪公园植物配置及养护

聘请上海世纪公园管理处高级工程师与上海园林设计院高级工程师一道,带领学员们在世纪公园现现场,就公园建设管理、设计方法、植物配置、养护现状及对策等,进行了现场培训。

3.1.9养护师专题培训教案ppt编写制作

由上海市园林职工学校专家就如何熟练使用电脑、相机拍照、图文编辑等进行教案ppt制作进行了示例培训。

3.1.10企业高师带徒政策与方法

由上海市园林职工学校专家系统介绍上海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上海市技师协会等培养企业高技能人才政策及方法研讨。

3.1.11绿化养护师培训专题研讨

由笔者本人,组织全体学员,结合培训过程与效果,就绿化养护师培训专题、方法进行了意见征求,广泛深入研讨。

3.2考核对策

以考促学,检验培训效果的重要环节是对学员学习效果、能力提升的考核,实践中从对学员们进行以下考核。

3.2.1管理考核

强调教学互动,为此,规定学员完整出勤一天教学记1分,共需出满勤20天,少一天,扣1分,这极大地调动了学员们参加培训的积极性。

3.2.2基础考核

一是教学心理学。考核学员必须掌握的教育教学中的心理活动,科学教学,促进教育培训工作的事半功倍。

二是教案写作。考核学员如何针对培养目标、教学大纲进行专题教学备课、教案编写。

三是养护法规、标准及规程

考核学员必备的养护法规、标准、规程等常识,及常见问题的处理。

四是养护基础。检验考生对上海常见园林植物生态习性、养护特点规律与要求的掌握程度。

3.2.3实操考核

一是植物识别。爱绿、识绿、护绿是对绿化养护从业人员的基本要求。考核上,我们在上海植物园现场,由三位考核专家当天采集植物标本,编号放置二楼会议室,分组对考生熟知园林植物的程度进行检验。

二是养护实务。考生结合本人工作岗位、养护不足,对上海绿化常见养护问题,提出分析、评价和养护对策。

三是教案试讲评价。考生逐个登台主讲,就自己编写的养护教案进行公开教学试讲;会场,既有专家评价也有学员观摩。

四是养护方案答辩。考生逐个结合自已日常养护工作实践,就编制的养护方案进行自述,并回答专家提出的相关问题,进行答辩。

五是绿地评价答辩。选取延中绿地黄浦卢湾某标段,由考生们现场绘制绿地养护现状草图,标明园林绿地植物元素及非植物元素,对所列养护元素景观现状进行评价并提出相应对策;之后,逐个接受专家的提问进行答辩。

4效果分析

本培训,自2013年9月27日启动,至12月18日止,其间经过21天培训考核研修,师生们耳目一新。因考核严格,1名考生在植物识别考核中就畏难退出;17人一次性合格,合格率为48.57%;经过补考,合格率实现为97.14%。本次研修特点是:

4.1入学从严、又重实际

入学有要求,又不拘一格降人才。如学历要求园林中专,从事绿化养护工作30年以上;虽为高中学历,但有特殊养护技能,从事养护工作40年以上,经学员申请、专家考评也可入学;对学历、资历稍弱,但在绿化养护项目有特殊业绩与贡献,可以试培训。首期招生35人,其中过半数持有绿化高级技师、绿化林业工程师等证书。

4.2教学互动、教学相长

本次研修最大特点,每个专题都包括讲授、实训、自学、考试四个环节。尤其注重解决实际问题的动手动脑能力培养、继续学习能力提升的培养、平时成绩考核要求助推研修效果。

4.2.1考核成绩

根据安排,全程参加每门课研修,分数由三部分组成:

4.2.2考核要求

部分科目开卷,题目灵活,检验考生收集资料、掌握素材、独立思考、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各科考试成绩以总成绩80%为合格。

4.2.3自学要求

以建设学科团队,成为技能带头人为目标,积极参加研修:一是研修互动,积极思考绿化养护师能力要求与培养方式;二是积极思考,完成各专题研修环节;三是以本人担任主持的绿化项目为例,撰写绿地养护项目案例;四是自学研修班提供的有关养护技术规程标准(电子版),完成平时作业。

4.2.4激励措施

考试不合格科目,免费参加下一轮培训。

4.3夯实基础、提升底气

课程设置上从熟悉法律法规、养护技术规程、熟悉上海常园林植物及运用趋势,到现场熟练运用养护技术等级标准、技术规程等,分析、评价、解决养护实际问题,研修有别于传统学科式教育,充分体现出与时俱进风格特点,从而使学员们无愧于绿化高级养护师的称号。

4.4结业考核、从严要求

4.4.1圆满结业

参加研修学员中,符合规定的学历及职称条件,完成各科研修、考试内容环节,33人全部合格者,首次获得上海市园林绿化行业颁发的绿化高级养护师证书,在之后的养护实践、人才培养中发挥着重要骨干作用。

4.4.2观察培养

首期学员中,1人因入学的学历资历不达标,参加试培训,虽满腔热情、完成教学培训考试基本合格,但距培养目标仍有距离,故列入观察培养。

5结语

城市绿化调研方案篇4

关键词:绿色;生态;工业区改造

中图分类号:tU984.1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0992(2010)05a-0019-02

一、项目概况

首钢主厂区位于石景山区中部,西邻永定河,河西为门头沟区门城组团;南临莲石西路及永定河,河南为丰台区长辛店北区;东侧、北侧紧临石景山区八角及模式口社区;长安街延长线从用地中部穿过,海拔约180米的石景山位于主厂区东北角。本次规划研究范围为首钢主厂区的规划范围,占地面积约8.56平方公里;项目规划范围主要为首钢工业区改造的启动区用地,西至古城南街,东至北京巴布科尔・威尔科克有限公司西边界,南至莲石西路,北至体育场南路及路北首钢权属用地,占地面积约125.81公顷。

自1919年成立至今,首钢见证了中国重工业发展的历史、见证了昔日北京工业发展的光辉历程和城市建设的伟大成就。由于产业结构调整、环境保护和落实奥运行动规划等方面的客观要求,首钢将于2010年全面停产。这片土地上,城市建设将翻开崭新的一页。区域更新在面临机遇的同时,也对城市规划提出了地区经济结构调整、新兴产业的引进和发展、劳动力就业、城市发展战略以及生态环境修复、现有资源的保护和再利用、城市景观重塑等许多值得深入思考的课题。

二、主厂区概念规划

1.产业研究

首先,由于首钢主厂区用地位于长安街西延长线上,具有鲜明的政治和文化的象征意义,同时主厂区位置又是北京西部发展带和永定河绿色生态走廊上的重要节点,因此首钢工业区改造首先应着力发展能够代表首都北京经济发展方向的新兴产业类型。为实现“十一五”期间增长9%的整体目标,北京经济面临高端化、轻型化、集约化的新型增长方式,作为经济增长的双引擎,现代服务业和高新技术产业将成为重点发展和扶持的产业。通过对现状中心城范围内金融商务区、文化创意产业聚集区、高新技术产业园区及会展场所等功能区片分布的分析,首钢主厂区所在的长安街西轴线和中心城西部区域尚未形成大规模的以现代服务业和高新技术产业为主导的城市功能区;同时,由于项目用地又是“京-保-石”发展轴上的重要节点,周边有五环路、六环路、阜石路、莲石西路、京原公路、京石高速公路等城市主要道路及规划地铁m1号线、S1号线、L3号线等轨道交通,具有十分优越的区位及交通条件,因此,本项目适合发展立足北京、辐射京津冀北乃至全国的产业类型,形成包含金融商务、总部经济、新技术研发、博览会展、高端商业及部分行政办公等功能的规模较大、用地完整的综合办公区。

其次,首钢是中国最早的重工业企业之一,也是中国最大的钢铁企业之一,是我国工业化阶段不可再生的历史记忆,具有较高的工业遗产价值。方案在充分挖掘首钢工业遗址历史、文化、社会、艺术、经济价值的基础上,遵循保护与利用相结合的保护原则,一方面,积极响应市政府大力推进工业旅游发展的政策导向以及北京工业发展规划中“促进城区以工业设计为主的创意型产业发展”的要求;另一方面,贯彻和落实石景山区政府“打造北京CRD、构建和谐石景山”的战略规划,重点发展以工业设计为主的文化创意产业及工业主题的旅游休闲产业,形成大规模的以钢铁文化、工业设计、会展、旅游为主导的创意产业聚集区,创造具有工业文化景观特质的城市休闲娱乐场所。

再次,首钢主厂区所在的石景山中部位于石景山区、丰台区及门头沟区的交汇处,是城市总体规划和市“十一五规划纲要”中强调推动城市综合服务中心建设的重要区域,目前项目周边已存在华侨城、翠城、万科青青等大型居住区。本项目应当发挥区域潜在的空间优势,承担完善区域交通、综合商业、休闲娱乐的职能,满足居民对城市综合服务设施的需求,促进地区经济的快速发展;

最后,首钢地区是总体规划西部生态带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永定河绿色生态走廊建设规划开敞空间形态的重要节点,首钢工业区改造应按照“绿色北京”的目标提出生态文明的新要求,结合永定河两岸生态治理所形成的带状滨水空间,安排生态旅游、水岸休闲、水上娱乐等功能,建设滨水生态休闲区,推动区域水岸经济的发展。

通过以上研究,我们对本项目作出如下定位:凭借长安街绝版区位优势,打造中心城西部最具品牌价值的,集综合办公、文化创意、综合服务与生态休闲为一体的新兴城市功能区。

规划理念

“绿色生态、传承振兴、协调发展”是本次主厂区概念规划的设计理念。一方面,规划充分利用场地特有的山水环境和景观资源,向区域内部全面引入绿色空间,使绿色、生态全方位多角度的融入风貌保护、有机更新和开发建设的各个层面;另一方面,方案在传承工业遗产,使其融入经济发展、社会生活及城市风貌的同时;通过对可开发地块的全面建设,振兴区域经济,创造新的、充满活力的城市地区;最后,方案通过优化产业结构、调整功能布局、加强支撑系统规划,实现区域南北两侧、东西两端、土地利用与支撑系统、企业与城市的全面协调,实现区域经济的动态、可持续发展。

2.规划结构

规划采用了“山水-绿轴-四片-多核”的规划结构。石景山和永定河共同构成了区域的自然景观资源,为区域创建中心城范围内独特的山水城市形态奠定了物质基础;传统工业文明的纪念轴线和城市新兴功能区的振兴轴线为主厂区规划的主轴线,串联起各功能区及公共空间、绿化广场、景观节点、标志性建筑,形成整个主厂区由风貌保护向协调发展与产业振兴的时空转换;在产业研究的框架下,规划通盘考虑周边地区城市功能,结合支撑系统的规划,合理组织各功能区片的布局关系,形成综合办公与创意产业为中心、城市综合服务为纽带、轨道交通站点为辐射、各种功能高度集约的新兴城市区域;在各个功能区片内部,方案通过设置均衡发展的多处核心空间,为区域内主导产业的多点协同发展创造规划条件。

3.功能分区

现有规划中,首钢主厂区8.56平方公里规划范围内共包含七个功能区:行政中心、北部文化创意产业区(兼容功能:首钢总部研发区)、工业主题公园、中部的城市公共中心区(兼容功能:文化会展区)、东部的总部经济区(兼容功能:综合服务中心)、西南部旅游休闲区、东南部综合配套区。本次规划在现有规划的基础上结合产业研究对主厂区的功能分区进行了梳理,将原规划七个功能区整合为四个主要的功能区,使之既符合城市功能定位又能够形成较大的用地规模和相对完整的用地形态,实现大规模的集中建设与区域协调发展,共同创造生动有活力的城市区域。整合后的功能区主要包括:工业主题文化创意区、综合办公区、滨水生态休闲区及城市综合服务区。

方案根据首钢主厂区用地北部工业遗存比较集中的现状规划工业主题文化创意区,包括首钢焦铁公园及创意产业园区。方案一方面保留了该区域区现有的历史格局和工业风貌特征,另一方面深入挖掘首钢工业遗址历史、文化、社会、艺术、经济价值,在对区域整体环境进行生态治理和修复的基础上,对人文场所进行景观再造,对现状建筑和设备进行改造和创意利用,植入以钢铁工业文化为主题的观演、休闲、展示、体验等功能,形成特色鲜明、公共开敞、环境友好、功能多元、可持续经营的新概念工业文化主题公园;同时,方案依托首钢焦铁公园简洁硬朗、开阔恢弘的工业文明形象及独特的工业文化魅力,利用长安街及北辛安路的便利交通条件,在主题公园东侧安排以工业设计为主导的创意产业园区,其中北部集中设置创意产业研发中心,南部紧临长安街和地铁站点的位置设置工业主题会展中心,引导以工业设计为主的国际、国内相关企业在此聚集,积极培育产品设计、技术服务、工业营销等生产业,实现“工业制造”向“工业设计”的转变,为创造新的经济增长点搭建平台。

城市绿化调研方案篇5

关键词:绿色生态布局;公共建筑群体;白云国际会议中心

abstract:Fromtheperspectiveofprojectsiteselection,functionlayoutandsystemdesign,thisthesisdiscussestheecologicaldistributionoflargepublicbuildingsonthebasesofthoughtsonthecompetitionprojectofGuangzhouBaiyuninternationalconferencecentre.itholdsthatplanningstrategiesanddesigntechniquesappliedtolargepublicbuildingsshouldincludethefollowingaspects:agreeingwithandpromotingthedevelopmentofthisarea;protecting、continuingandmoldingtheenvironmentandculture;facilitatingtheconvenienceandefficiencyofsystemorganizationandoperation.

Keywords:greenecologicallayout;publicbuildings;Baiyuninternationalconferencecentre

中图分类号:tU985.1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0422(2009)07-0120-03

1引言

公共建筑是人们集中进行各种社会活动的场所。近来的大型公共建筑建设呈综合化、系统化、群体化发展,它在功能布局、交通组织和空间环境处理等方面具有自身特殊要求,在方案构思和整体布局中绿色生态思维的介入显得尤为重要。广州的白云国际会议中心包含有2500座、1000座、500座等各种规模的会议中心主体,涵盖行政会议、新闻、商务信息、影视娱乐等多功能要求,并辅以商务办公、展览、餐饮配套服务设施和星级酒店、休闲旅游度假设施等不同功能部分构成,是一个综合性的公共建筑群体集合,其建设选址、功能组合以及竞赛过程中各方案针对具体生态布局所折射出的规划策略和设计处理手法,对于公共建筑群体的绿色生态布局这一课题具有积极的探讨意义。

2地域发展的契合和促进

2.1大型公共建筑与地域发展的作用关系

公共建筑是人们进行各种集中性社会活动的场所。大型公共建筑的实际运营和良好效用的发挥,往往需要周边地域其他公共服务设施对公共建筑各种社会活动的发生提供支撑并相互促进,所以公共建筑在选址和整体布局方面必须综合考虑该城市地段的整体发展定位需求及其环境设施影响,这些都是大型公共建筑功能布局的潜在制约因素。反过来,大型公共建筑的建设与运营也会给周边地块或建筑带来相关社会活动的发生,其产生的外部效应对于该周边地区的公共服务设施产生聚集和削减作用。积极的外部效应刺激该城市地段的社会及经济等活动,带动该地块的开发和更新。因此,大型公共建筑的布局也需要从整体地域的综合效应进行考虑。同时,由于近来的大型公共建筑建设呈综合化、群体化发展,它的占地已突破传统规划的单个街坊地块划分,所以建筑群体内部不同功能构成也需要考虑用地不同方位上的外部作用与联系。

2.2白云国际会议中心选址布局的意义与作用

就白云国际会议中心来看,其用地选址于白云新城白云大道西侧的原东方乐园地块及其北侧规划地块①。东隔白云大道与白云山国家风景名胜区对望,西与规划的白云新城核心区中心绿地接壤。在功能定位上,白云新城将成为“云山西麓的宜居新城,主城区北部商业文化服务中心”。在2005年针对白云新城开发建设的城市设计论坛上,不少专家学者也进一步强调其在广州地域中文化中心的地位。所以,白云国际会议中心选址于白云新城符合城市地段的整体发展定位,其一方面可利用基地西、南向地铁2、14号线,与广州火车站、白云国际机场取得便捷联系,以充分利用城市的重要交通设施,同时也有利于充分利用周边环境设施和贸易批发产业集聚发展的良好基础。

另一方面,白云国际会议中心的建成和运营,将发展该地段主导的会议产业,有利于刺激周边大学、度假山庄等公共服务设施及相关社会经济活动的发生。就更大的城市地域范围而言,白云国际会议中心也将带动会议组织机构、旅行社、展览、餐饮、宾馆、交通、航空、翻译、印刷、媒体等相关产业的发展。在此过程中,不仅吸收餐饮、宾馆和展览等服务业较多的劳动力,还需要高智力人才的翻译、媒体等新兴行业,对缓解就业压力、创造就业机会、完善就业结构都能提供帮助。同时,国际会议对各种服务都要求较高水准,这也可以直接刺激从业人员提升专业技能,达到产业升级的目的。所以,白云国际会议中心的选址布局将有利于形成一个集商贸、文化、办公为一体的动力强劲的综合功能配套区,起到优化城市结构的催化作用,从而带动白云新城的开发建设和经济发展,推动广州市“东进西联、南拓北优”城市发展战略中“北优”格局的优化。

3地域环境文化的保护与延续

由于大型公共建筑往往是城市的标志名片,展现城市独特的性格魅力,所以在规划建设中十分注重环境的塑造。就白云国际会议中心用地选址来看,其位于白云大道西侧的原东方乐园及其北侧规划地块,东隔白云大道与白云山国家风景名胜区对望,西与规划的白云新城核心区中心绿地接壤,南隔东方明珠花苑与造型优美的广州新体育馆为邻,具有十分优美的内外部自然环境和浓厚的文化氛围。所以,在方案构思中保护与延续地域环境文化是绿色生态布局尤为重要的一个方面。

3.1建筑群体布局与地域绿地系统的契合关系

从白云国际会议中心的11个竞赛方案来看,其建筑群体布局方式大致可以归结为3种,竖向布局、组团式布局和横向分割式布局,各布局方式和城市绿地及开放空间系统产生相应的契合关系。

竖向布局如方案4、方案6、方案7,建筑功能区由纵向廊道或屋顶串联成南北向的统一体量,东西方向上留出大片绿地和开放空间,以拉进白云山和白云新城中央公园在空间意向上的绿意相通。

组团式布局如方案2、方案8,各个建筑体之间围绕主体建筑展开布局,有着构图关系方面的自在形态组织逻辑,基地内的绿地空间较为散落,仅在门户空间及建筑基底的图底空间与城市绿地系统有所呼应。

方案1、方案3、方案11可以看作是横向分割式布局,其中最为典型的是方案1,其建筑采用分离的体块,保持开放的姿态,建筑单体呈条状东西向伸展,建筑体量和绿地景观廊道南北平行布置,将基地分割成条带交错的肌理。

由基地周边绿地系统分析,白云山公园和白云新城中央公园呈南北向在基地两侧纵向展开,并且建筑基地的用地形态呈南北向长方形,所以东西向的绿色生态连接显得十分重要。综合上述三种布局,横向分割式布局对于加强城市绿地系统的东西向联系显得较为有力,有助于形成自然与城市编织交融的纵横整体性网络,将建筑群体结合到一个位于未来城市中心和白云山公园之间的、具有开放的视觉和生态联系的整体系统之中。

3.2与周边环境要素的空间协调关系

保护与延续地域环境文化,一个需要着重处理的方面是与处理与周边环境要素的空间协调关系,白云国际会议中心的各参赛方案都以其独特的思考对白云山、体育馆等进行了环境分析和形态布局方面的研究,在这一点上做出了探讨。由于基地位处白云山和白云新城中央公园之间,在空间关系上,竞赛方案大都采取了建筑群体的空间退让处理。一方面是将建筑群体的高度区布局趋近于建筑基地中央位置,另一方面,是在相邻绿地公园的空间界面上远远退后布局,以取得空间关系上对白云山及白云新城中央公园的尊从。此外,是寻求建筑群体在体量形态上与周边环境要素的呼应与延续。如方案7,建筑整体的形象取自于“白云”,会议中心建筑呈弧线在型体上和体育馆建筑群相互呼应,形成一个完整的反“S”形有机体,并以明确的轴线奠定同基地东侧的鸣泉居、白云山的空间关系。再如方案3,建筑和中心绿地环境呈“山丘”形态布局,延续白云山自东向西的脉络,方案利用不同高度的屋顶折板构建绵延起伏的建筑形态,暗喻“山”的意象,力求形成与用地环境紧密结合的空间协调关系。

3.3对基地原有环境的处理与利用

基地原有的自然和人文环境要素与历史事件相关,在其基础上建构的空间意象会成为传达某种场所意义的手段之一,延续历史记忆。在规划布局中,常用的是采用分类分区的手法,针对划定的生态敏感区、绝对控制区、文化保护区等特定区域,采取不同的设计策略。在白云国际会议中心基地中绿树成荫,仅竞赛组织者测量提请参赛设计师注意采取措施的大树就有近4000棵,各参赛方案针对基地原有水塘、树木植被的生态区域,采取了相应的设计策略和处理手法。部分方案以保留利用原有绿化为出发点,将建筑组合成不同的院落,最大限度地利用原有绿化景观。方案2在布局上采用了组团围合的方式,将基地内绿化分划不同的组团,建筑围绕绿化进行布局,形成“七星伴月”的布局形态。方案8运用平台高架的处理手法,设置云盘式的平台抬高建筑基地,留出地面层以保留绿化。方案7通过建筑避让的方式,建筑布局偏向西侧,围合保留中心的树林和水体,并通过造景的手法将保留的自然要素融入新的环境设计中。方案3在避让中心林地进行布局的同时,将部分树木覆盖于建筑体量之中,形成独特的室内庭院。

值得一提的,在会议中心基地中存在有不少原东方乐园的建筑和构筑物,有着浓郁的历史气息,如能在布局的景观系统中加以整合利用,将形成颇富文化氛围的外部观赏环境。笔者认为,这也是公共建筑群体环境塑造中生态价值观的具体实现途径之一。

4系统组织的便捷与高效

绿色生态布局中不仅是对生态环境的保护与塑造,还包括了系统组织的便捷与高效。这里的系统组织是指车流、物流、人流等内外交通流和能量流的组织,在规划布局中促使各物质流快速、便利、通畅的运转,达到整体系统的便捷和高效,具有重要的生态意义。

4.1交通流的高效组织

公共建筑群体具有大量的车流、物流、人流等内外交通流,有时具有快速到达、进入、离开以及疏散的要求。合理布局交通出入口、组织流线将影响到公共建筑群体日常使用的效率,以及对城市交通的影响。

在白云国际会议中心的空间布局中,首先是针对临近地铁、毗邻高速路出入口、周边发达的公交系统、与大型交通枢纽设施联系便捷等外部条件,进行与区域交通的联系组织,体现在出入口选择及交通组织方面。其次,是分别确定合理的车流、人流和物流线路的系统组织。同时建立各功能区的联系组织方式。

竞赛各方案均对以上方面做出了相应的内容。在主要出入口设置方面,大部分方案选择在机场东路,并在白云大道等其他道路上设置了次要出入口。这样使场地西侧的城市广场成为会议中心开敞空间的一部分,有利于交通疏散组织;同时使得场地的主要交通流线与城市的地铁线有机联系,有利于缓解白云大道的交通压力。

与周边地块的联系主要体现在与东侧白云山风景区、大金钟水库、鸣泉居等配套功能的联系。各方案在车行交通的联系上基本沿用了白云大道的下穿通道。步行联系方面,各方案采用了不同的方式。方案1、2、3、6、10设置了隧道或天桥;方案11则是利用大广场连接。

在会议中心的内部功能布局方面,可分为集中和分散两种方式。集中式布局可有效地减少功能体间交通流线的距离,整合交通面积和设施。但分散布局的方案也可运用不同的方式加强各部分的联系,如方案8,运用平台将各个分散部分联成整体。方案3、4、5、7、10,运用建筑内的交通廊将不同的建筑功能联系起来,再利用整体屋顶覆盖等方式将建筑形式予以统一。分散与集中的布局形式各有优劣,分散布局使得各功能部分的交通流线增大,但集中布局也会带来诸如流线混杂、各功能区互相干扰以及高能耗等问题,需要针对具体情况区别对待。

4.2能量流的组织

系统组织也包括了能量流的组织,由于大型公共建筑对于电、气、水等基础能量具有较高的负荷,且白云国际会议中心在会议期间具有时效的优先性,所以在规划布局时应充分单项考虑能量流组织,避免对周围地段的建筑运营和市民生活带来过多的消极影响。此外,在节能方面,除了太阳能板、建筑智能系统调节等众多的生态建筑技术的利用,在先期谋划中能够发挥较大效用的是建筑群体布局中对自然通风的利用。

自然通风是建筑实现节能、生态、舒适、健康等目标的主要手段之一。建筑楼群的布局方式影响了建筑单体前后表面的压力分布,对建筑单体内部的通风、降温、除湿具有重要影响,也关系到建筑群体间风环境的速度场、压力场的分布,进而影响人在室外活动区域的舒适度。根据华南理工大学建筑学院建筑节能中心的研究,在广州地区,行列式(包括并列式、斜列式、错列式)的布局和自由式的楼群布局方式有利于获得较好的风速场,而集中式和周边围合式则对形成良好的通风环境较为不利。就本次竞赛的基地环境而言,除了考虑城市主导风向的影响,还要在布局中注意适宜的建筑间距,基地与东面白云山、西面白云新城在用地上的起伏关系以及整体空间的错落变化,从而给予风速和流向以引导。在这方面,方案1的平面布局较为突出,它较好地结合了地形气候的特点,地面上建筑体并列布置,形成了能够联系基地、白云山以及白云新城通透视线的布局形态,有利于建筑的节能。

5结语

“绿色”和“生态”作为设计理念,是时下规划师、建筑师在城市可持续发展战略背景下积极探索的主题之一。广州白云国际会议中心是一个综合性的公共建筑群体集合,总结其建设选址、功能组合以及竞赛过程中各方案针对生态布局所折射出的规划策略和设计处理手法,对于公共建筑群体的绿色生态布局这一课题具有以下几点积极的探讨意义――大型公共建筑的布局需要立足于整体地域的综合效应进行考虑,对地域的发展起到契合和促进作用;建筑群体布局应与地域生态系统相契合形成整体,与周边环境要素空间协调,保护、延续地域环境文化;对公共建筑群体的车流、物流、人流等内外交通流和能量流应当进行系统组织,充分结合自然条件,一方面使之便捷、集约,另一方面促进城市基础设施的效用得以高效发挥。

参考文献:

[1]广州市城市规划编制研究中心.白云国际会议中心建筑设计方案国际邀请竞赛技术文件[R],2005.

[2]广州市城市规划编制研究中心.白云国际会议中心建筑设计方案国际邀请竞赛方案[R].2006.

[3]杨明.微观城市设计层面中的生态布局与设计策略――以广州白云国际会议中心城市地段为例[C].2009城市发展与规划国际论坛论文集.

城市绿化调研方案篇6

以往城市规划多从土地及空间配置出发,注重城市功能及交通优先,这种规划多以人的需求、便利为核心,将城市生态研究仅仅作为规划编制中的过程参考,往往具有明显的人为性、片面性。由于人类在城市建设与发展中,缺少在不同尺度上对城市生态安全系统、生态系统容量能力、生态承载的分析作为编制规划的科学量化依据,也由于人为活动趋利性,使得城市从中心区到副中心区的板结扩散,将城市生态系统结构肢解得支离破碎,导致城市中心区域组织系统结构致密且高密度的聚集,同时也使城市边缘的城镇体系趋向于仿效中心城区的高密度建设模式。一个又一个失控的摊大饼式城市规划不断出现,且瞄准城区内和城市边缘系统自然生态优化资源的湿地、河岸、湖泊、水库、林地、古寺庙周边以及森林山地,使之成为商业建设项目的抢占目标。在城里人想出城,城外人想进城的当代居住消费欲望的驱动下,对城市周边的自然资源、生态功能维护、生态保护与调控都产生了极其不利的负面作用。这是绿色建筑推广所面临的城市现状存在大背景,这是推动绿色建筑科学发展的主要障碍所在。

绿色建筑也称生态建筑、生态化建筑,或可持续建筑。其内容不仅包括建筑本体,也包括建筑内部,特别是包括建筑外部环境生态功能系统及建构社区安全、健康的稳定生态服务与维护功能系统。

由中国建设部颁布的《绿色生态住宅小区建设要点与技术导则》(试行)中强调了能源系统、水环境系统、大气环境系统、声环境系统、光环境系统、热环境系统、绿化系统、废弃物管理与处置系统、绿色建材系统,导则的目的在于推动与落实适宜的建筑集成技术,使能源、资源得到高效、合理的利用,并有效地保护生态环境,达到节能、节水、节地、治污的目的,其中强调了加强住宅小区的生态环境的保护建设。在中外有关绿色建筑(也称生态建筑)的大量评价标准中,包括:美国的LeeD、英国的ecoHomes、澳大利亚naBeRS国家房屋环境评分系统、加拿大绿色建筑评价标准、法国可持续发展评价规范、德国可持续发展评价规范、日本共生住宅标准等等都无一例外地在规范建筑生态功能和建筑对风、光、热、气、雨、水、植物等生态要素采用技术达标要求。同时,放在首位的是强调生态住区绿色建筑的选址,这是一个必备条件。一个违背生态原则的社区及建筑选址无论如何也无法被称之为生态社区或绿色建筑,这种建筑只能是破坏自然生态系统依赖生态技术或生态材料的反生态建筑。科学地为绿色建筑提供集约化、高效的良好生态环境,包括最佳的风环境、空气质量、日照条件、雨水收集与利用系统、绿地景观与功能系统等;保障在各建筑组团中的绿色建筑能够参与城市生态安全格局间的自维护系统、防护系统,参与城市系统与自然系统之间的交换,实现其呼吸功能;保障绿色建筑受自然系统有效的服务,是绿色建筑健全与完善的前提。因此,生态规划的存在与发展必然是绿色建筑迎来发展机遇的前提条件,生态规划是保障规范与发展绿色建筑使其名副其实的根本。

作为从事生态规划、生态建筑研究与教学的清华大学建筑学院老师,笔者致力于探索生态规划与绿色建筑的研究与实践。自2000年起,陆续与北京大学、中国科学院、北京林业大学、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北京地质勘察设计院、中鼎国际建筑工程设计有限公司等单位相关专业的专家学者合作,逐渐组成了多学科交叉合作,以生态规划、生态建筑及绿地系统研究为主题、以城市生态多学科融合为方向、以综合协作研究与实践为目地的长期合作团队,开展了生态规划、生态景观设计、生态建筑、生态化室内设计、屋顶绿化、生态建筑教学和生态规划教学等多项研究与实践。如:编制完成了《中关村科技园区生态人居环境标准体系》第一阶段报告,完成了《中关村科技园区海淀园发展区生态规划》,完成了中关村科技园区管理委员会委托的依据生态规划对《中关村生命科学园二期规划设计方案》招标议案和评标编制、提出生态湿地保护为前提的《中关村生命科学园二期规划设计方案》调整方案设计、研究与编制了《唐山市主城区生态规划编制研究》,以及即将完成的中国-欧盟环境管理合作计划项目、中国可持续发展实验区北京怀柔山水园林城市生态规划的编制工作,同时在中关村生态规划的指导下完成了海淀生态办公区(eoD)的建筑研究、设计与施工,北京市科学技术委员会生态室内办公设计研究与施工试验等等。

实践一:中关村科技园区海淀园发展区生态规划与海淀生态办公区(eoD)的建筑设计研究与实践

1.1中关村科技园区海淀园发展区生态规划

中关村生态规划作为第一个与城市规划实践相结合的探索性生态规划,其理论与方法着重强调城市生态系统中各种相互关联的生态关系之间的协调,而非单一因素的最优控制。规划将中关村科技园区海淀园发展区域视为自然生态系统与城市生态系统相结合的城市复合生态系统,在GiS技术支持的基础上,通过对自然资源分析,运用生态学、景观生态学、城市生态学、恢复生态学原理和方法建构健康生态系统-生态安全框架,划分土地的生态等级,并针对中国城市规划、绿地系统规划的专业指标体系进行研究,根据社会存在的问题,创建了以绿量数字化模型为基础的绿容率核心控制体系,科学的量化规范区域绿地系统保护与建设标准,实现生态规划指导园区生态化建设目标。生态规划成果应包括自然生态系统与城市人工生态系统之间的关系、自然生态与社会生态的适宜性评价、生态功能区划、人口适宜容量规划、生态资源利用与保护规划、绿地系统生态规划、能源规划原则和环境污染防治规划原则。

生态规划的方法包括基于景观适宜性方法进行的生态适宜性和生态敏感性分析、基于应用景观生态学方法建立的落实到可操作的控制城市规划层面的生态安全格局等完成生态规划等级区域的控制规划。中关村生态规划中,我与北京林业大学的赵惠恩博士首次创建了以绿量数字化模型为基础的绿容率核心控制体系,科学量化规范区域绿地系统保护与建设标准,实现生态规划指导园区生态化建设目标。

1.2海淀生态办公区(eoD)的设计

海淀生态办公区的规划与设计,体现了从生态规划落实到生态景观设计、生态建筑设计、生态化的室内设计一脉相承的生态规划及设计策略。

办公区外部生态环境包括建筑外部环境生态功能系统及建构社区安全、健康的稳定生态服务与维护功能系统,重点是通过对微观生态系统的恢复、重建和保护,营造一种既适于生态群落发展又适于品质办公需要的优质生态环境。办公区的生态功能系统通过绿地群落组织系统、植物功能调节系统、微地形系统及风环境、水环境系统建立。

植物系统的建立包括植物多样性配置、符合生态规划绿容率的植物绿量配置、植物形态及其疏密组合建立规划区域的通风廊道及建筑周边的通风系统。并在群落配植上依据植物滞尘、杀菌、降噪、放氧和固氮等生物功能,在微环境中营造出一个为生态建筑提供最佳新风条件。

办公区考虑北京地区严重缺水的状况,并且水体的蒸发量很大的情况,建立了雨水收集及回用系统,结合湿地一体设计。因此,使用采集的雨水和部分城市中水进行空气降温、浇花、水景、消防以及水景设计等方面,雨水经过具有自净功能的水生植物的水体,自然渗透充分利用植物的净化功能。

良好生态环境的建立使作为系统中一个局部的建筑具备了称其为生态建筑的外部条件。生态办公区(eoD)自身的生态设计策略包括:被动式技术的应用,包括热压、风压自然通风室内带来新鲜空气,排出室内的热量;自然采光遮阳的建筑表皮系统对外部气候的过滤降尘等缓冲作用;玻璃温室效应的应用;室内多层次引入绿色植物系统,在通过生物智能技术控制温度、湿度的前提下,全面发挥植物对室内环境的生态效益;发挥建筑实体材料的储热保温作用,钢悬石膏墙体技术应用,提高了建筑外维护结构的柔性、保温性和施工的便捷性。主动式技术的应用包括:太阳能技术应用、水处理技术应用-雨水收集作为中水使用、雨水冷却建筑护结构和建筑周围蒸发效应制冷、地热能的运用-土壤提供的地热资源。

实践二:北京市科学技术委员会科研项目——生态室内办公区设计研究与试验工程及适宜北京的屋顶绿化研究与试验工程

室内作为绿色建筑的重要组成部分,其装修、装饰的设计与施工,对绿色建筑整体生态功能和效益有着重要的系统作用和价值。

美国LeeD标准中的《商业室内的绿色建筑评估体系》涉及到建筑的室内部分,具体从实施地点、水的利用效率、能源和空气、材料和来源、室内环境质量、创新和设计过程几方面来进行评估。按照资源、能源的逻辑将生态室内涉及到的能源供给、环境材料、植物、水、风、光等因子进行分类,就得到了能源系统、环境材料系统、植物系统、水系统、风环境系统、光环境系统,以及在这次设计中扮演了很重要角色的墙系统。在设计中,首先保证各个系统自身的良好运转和稳定发挥,然后再考虑各个系统之间共存于室内时的相互关系和配合。

室内利用混凝土顶的空间,带来了良好的空气交换;能源供给系统采用的太阳能利用技术;风环境系统采用的空调BeKa毛细管平面系统和新风系统及通风方法;隔墙系统采用钢悬石膏墙体技术;室内植物系统;免冲厕卫技术应用;循环再生材料应用,如再造石、软包装饮料盒再生材料、塑料牙膏皮再生材料、洗发液瓶再生材料、运动鞋底的再生利用材料和麻秸杆再生材料门等。

城市绿化调研方案篇7

2012年6月12日至13日,在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的倡导支持下,由桂林市人民政府、中国城市科学研究会、广西壮族自治区住房和城乡建设厅主办,国家开发银行、美国能源基金会等国内外机构协办的“2012城市发展与规划大会”在风景如画的桂林隆重召开,国内外住建委厅局长、分管市长、地市级城科会机构专家、大学教授学者等多达1500余位的代表参加了这次主题为“宜居、低碳与可持续发展”的盛会。在大会的开幕式上,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蓝天立副主席、广西壮族自治区住房和城乡建设厅严世明厅长、桂林市人民政府李志刚市长、国家开发银行规划局等领导分别到会致辞,认为大会以推进我国新型城市化进程为立足点,与国外组织机构和专家学者一起深入探讨和分析我国城市规划领域的热点、焦点和难点问题,将为我国城市化建设实现健康可持续发展提供有益的经验。

一、主题论坛精彩纷呈

在大会开幕式后的主题论坛上,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副部长仇保兴博士作了题为《紧凑度与多样性(2.0版)——中国城市可持续发展的两大核心要素》的主题演讲,认为表面上紧凑度与多样性、宜居性之间存在矛盾,但“高度化”并不是有效的解决之道,城市紧凑度正遭受机动化和功能分区分割的挑战,因此“合理的紧凑度(1万人/km2)+开敞的自然田园风光”体现了现代低碳生态城设计的师法自然与防灾能力的紧凑与多样。

美国伊利诺斯(芝加哥)大学城市规划系教授、大城市研究所亚洲及中国研究中心(aCRp)主任张庭伟博士在《全球化2.0时期的城市发展:2008年后西方城市转型及对中国城市的影响》的主题演讲中,认为全球化2.0版具有三个特点,即社会力对全球化的抗争、发达国家中政府的地位有所增加、暴露了全球化的巨大风险及负面影响。

英国皇家建筑师学会荣誉院士、荣誉理学士、奥雅纳院士、董事、可持续发展顾问克里斯?泰恩作了题为《为什么生态城的理想目标不能实现——从实践反馈中吸取经验》的演讲,认为当今中国的总规与控规不利于发展可持续城市,表现为约25%的土地已经浪费在地块外的道路和退界上、低容积率产生不了多大的建筑经济价值、单一用途的地块丧失了混合使用生活/工作/娱乐的优点、大部分场地的建筑密度较小,导致市内交通距离更长、绿地不对公众开放的私有属性。

北京大学建筑与景观设计学院院长俞孔坚作了题为《大脚城市主义与低碳美学》的演讲,批评了城市贵族们为了有别于“乡巴佬”,定义了所谓的“美”和“品味”,手段是将自然赋予的健康和寻常,变为病态的异常,而城市和景观则是这种贵族文化和价值观的最宏大的展现,为此要建立供给服务、调节服务、生命承载与文化服务的这四个核心战略。

二、综合论坛理念前卫

在2天的会期中,大会综合论坛分12个场次、围绕9个议题进行了学术交流与对话讨论,将我国各地在城市规划研究、规划管理、规划设计和规划教育等领域的最新成就加以介绍和研讨,并就当前城市规划建设管理工作中面临的一系列热点、难点问题进行了剖析和破解,以期寻求到科学的解决方案。下面是各分论坛部分代表的精彩发言内容。

(一)绿色建筑、低碳城市设计

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沈清基做了题为《城市碳排放指数:内涵、特征及规划应用》的演讲,对现有城市碳排放指标类型进行了分析和梳理,从内涵、指向性、灵敏性、个性和共性等角度分析了其特征,提出了碳排放价值指数的概念,用以反映城市的能源效应,并以上海市为例,进行了城市碳排放价值指数的规划应用的探索。

美国能源部前资深理事、金斯伯格绿色能源战略公司负责人马克?金斯伯格作了题为《绿色的21世纪城市才是成功的城市》的演讲,认为21世纪的成功城市将建立在生态城市的原则基础上,即综合能源规划、紧凑型混合使用社区、绿色建筑标准、可再生能源、清洁与高效的运输、工业生态学、清洁的市政环卫系统、有效的市政业务。目前,哥伦布-合肥,芝加哥-上海和夏洛特-廊坊市已建立了伙伴关系,并在寻找绿色能源的解决方案。

同济大学教授陈秉钊作了题为《思考与转型》的学术演讲,认为中国经历了30年的持续、快速的发展,但也面临着资源、环境、人口的严峻挑战。我们已到了转型关键时刻,城市成为我们这个转型的核心,但转型首先应从观念转变入手,摆脱传统的思维模式,摆脱路径依赖,“思考中的城市比亢奋中的城市更有力量”。

惠灵顿维多利亚大学教授、中际国润(北京)科技有限公司首席科学家罗伯特?谷作了题为《aBCD规范:一种应用于城市规划中的新的低碳策略方法》的演讲,提出一种新的计量减碳成果的方法,即基于场地面积来计算减碳效果的“场地碳排放规范”。这一规范将鼓励在规划设计阶段就开始采取各种低碳策略,而不是在建筑物建成以后制定出针对单体建筑减少碳排放的政策。

南京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教授徐建刚作了题为《基于生态安全建模分析的山地城市适应性规划与设计》的演讲,认为针对当代中国山地城市拓展中的自然生态安全风险突出问题,以国家历史文化名城长汀为实证对象,运用GiS栅格建模技术,发展了区域层面的生态敏感性分析模型、城市拓展空间的洪水淹没风险分析模型、规划区用地适宜性评价模型以及产业基地的地形适应性改造三维分析模型,该系列模型体现了“城市适应自然”的适应性规划方法是一种新的科学规划手段。

(二)绿色交通、公交优先策略

同济大学城市规划系教授潘海啸做了题为《中国城市交通政策的顶层设计》的演讲,分析了城市交通与城市发展及可持续发展的关系,指出包括城市规划和城市交通规划内的城市管理能力有助于人们实现较高的城市交通方便性(城市机动性的提高),同时避免城市交通的外部性对城市环境和全球气候环境的影响,指出在新的发展形势下一些曾经十分有效的政策的作用正在降低,我们必须对城市交通政策的顶层设计进行调整,以有利于我国绿色交通的发展。

清华大学交通研究所所长陆化普作了题为《关于我国城市交通供给策略与交通需求管理对策的思考》的演讲,认为不同的城市交通供给策略会带来截然不同的城市交通和城市生活模式,决定城市和城市交通的未来。解决交通供求不平衡的矛盾必须从供需两个方面同时采取措施,因此交通需求管理对策不是权宜之计,始终是实现交通供需关系动态平衡的不可或缺的一个重要方面。

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戴慎志作了题为《城市慢行交通网络与公共避难空间整合建设初探》的演讲,针对当前城市灾害频发、公共避难空间资源有限的问题,提出城市公共空间应成为公共避难空间的组成部分,同时由于重要的防灾避难空间周边一般分布着大量慢行交通,要实现慢行交通空间的安全性和安全避难空间的系统性,必须对二者进行整合建设。

清华大学土木工程系教授、教育部长江学者吴建平作了题为《应用物联网技术构建城市交通污染预测、预警和调控系统》的演讲,认为根据国家环保部数据,机动车快速增长使全国1/5的城市大气污染严重,因此必须结合机动车尾气和空气质量监测,建立多尺度空气质量模型、人体健康影响评价模型、城市机动车尾气排放量及空气质量分布图,将机动车尾气对空气质量和人体健康的影响降到最小。

爱荷华州立大学助教授、能源基金会宇恒可持续交通研究中心顾问、博士生导师周江评作了题为《让小汽车驾驶员改变出行模式选择》的演讲,认为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的调研数据的分析表明,零/低票价可以短期内提高公交的使用率,甚至是把原来开车的人吸引到公交,但这些新的被吸引到公交的人,对汽油价格的变化很敏感,因此如果他们发现公交出行的时间和自驾车出行的时间相差很大时,他们将又重新开始驾车。

福克-卡格尔马赫通信机构创始人福克?卡格尔马赫教授作了题为《重新定义交通模式:提供综合的流动》的演讲,认为无缝、舒适、公众、个人和高效的交通运输的实际利率对城市流动的原则带来了巨大的挑战,因此基于对城市的流动性和当前的发展压力的紧迫问题,要重新界定“流动性”一词,来自所有相关部门的专家和业界需要开发新的方法来提供现代化、可持续、毫不费力和环保的系统。

江苏省城市交通规划研究中心教授级高级工程师曹国华作了题为《“完整街道”的规划理念和实践——以江苏为例》的演讲,分析了“完整街道”内涵和功能,提出“完整街道”理念和目标,并结合实际案例探讨路网、路段两个层级的“完整街道”的实施对策和措施。

(三)城市生态化改造与可持续发展

厦门规划局局长赵燕菁作了题为《建立国家土地联合储备制度》的演讲,认为严格的土地农转用指标制度,是中国土地一级市场特有的管理制度。只要我们将指标的分配方式,从现在的计划分配改造为市场分配,就可以形成一个类似货币的土地管理与分配机制。具体建议是,建立国家土地联储机构,通过土地指标生成市场化,管控各个地方政府土地“通货”的发行,从而在国家尺度配置土地资源。

南京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教授崔功豪作了题为《宜人城市——“后”时代城市发展的目标趋向》的演讲,认为“后时代”是一个转型的时代,而后时代城市转型发展的重点在于从“为物”到“为人”,从关注经济发展到人的发展,从建设生产环境到建设人居环境,从追求城市规模到追求城市品质。宜居只是城市发展目标的一个方面,只有构建满足人的需要的“三个环境”,即发展环境、服务环境、空间环境,才能成为一个真正的宜人城市。

美国龙安集团总裁饶及人作了题为《额尔古纳城市可持续发展研究》的演讲,认为城市作为人类活动的主要场所,从某种意义上讲,只有城市走上可持续发展之路,才会有全球的可持续发展。他分析了城市可持续发展研究的主要内容,包括内涵、资源、环境、经济、社会和形态,以及可持续发展指标,提出了契合额尔古纳城市建设的可持续发展战略。

重庆大学建筑城规学院副教授赵珂作了题为《数字城市规划实践》的演讲,认为数字规划是现代城市规划发展的重要方向,他在阐释数字规划对传统城市规划思维影响的基础上,介绍了建构数字城市规划体系及相关实践成果,介绍了数字城市规划体系各阶段的工作内容与方法,以及今后的展望。

西安丝路城市发展研究院院长范少言作了题为《论中国可持续性城市化路径的探讨》的演讲,认为我国经过30多年的快速发展,城市建设虽然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但城市化的发展似乎偏离了社会经济的理性和绿色可持续发展的伦理基础,近年城市数量化发展成为城市化的目的,因此需要从东方文化理念、人口结构、资源基础、城市管制体制、土地所有权变革、社会价值趋向等方面来研究城市化科学目标、实现路径和政策设计。

(四)低碳生态城市的现状与未来

英国卡迪夫大学规划研究国际中心主任、中国城市科学研究会学术部首席研究员于立作了题为《对生态城市的理解及相关的指标》的演讲,认为低碳生态城市指标体系的构建具有双重的目的:一是可用于评审生态城市;二是可用于分析低碳生态城市。他阐述了指标构建的指标原理,分析了指标遴选与赋值方式,以及指标校准途径,同时对这套指标体系功能和作用提出了进一步研究和使用的方向。

深圳市规划和国土资源委员会副总规划师张一成作了题为《深圳低碳生态城市的建设》的演讲,认为近年来,我国生态城市探索已进入实施阶段,但对已进入转型期的城市而言,面临更多的任务是城市的更新改造,尤其是城市中心地区、轨道站点附近、交通枢纽地区等城市重点地区的重建。他以深圳光明门户地区为例,对上述问题进行了积极探索,并在规划编制方法和实施机制上有所创新。

英国建筑研究中心主任贾亚?斯凯达莫瑞西作了题为《可持续发展的伦敦2012年奥运会》的演讲,认为2012年伦敦奥运会是最具可持续性和成为有史以来最绿的奥运会,其用于奥运会的不同建筑物的环保标准可以给生态城市的发展提供可持续发展的框架和方法。目前英国的eco-cities工作组和中国的审查标准及csu关键绩效指标(kpi),将涵盖现有的系统处理办法和评估框架,有助于生态城市的发展。

同济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教授、可持续发展与管理研究所所长诸大建作了题为《基于pSR方法的中国城市绿色转型和生态城市指标研究》的演讲,他基于可持续发展研究中有关压力-状态-反应的pSR分析方法,介绍了过去30年中国城市发展中经济社会发展与资源环境消耗的关系,提出了人类发展和生态足迹的生态城市指标及其分类,并指出中国城市的未来发展需要提高以资源生产率和生态发展绩效为内容的绿色竞争力,以及中国城市绿色转型的目标选择与政策建议。

(五)中外生态城市的理论与范例

北京清华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生态城市研究所所长邹涛作了题为《全球低碳生态城市案例观察与对比分析》的演讲,认为生态城市概念的提出,至今已有40年,全球城市可持续发展建设案例不胜枚举,成绩卓著者众多,同时也不乏计划搁浅弃置的例子。他通过对全球近180个低碳生态城市建设案例相关信息的详细对比,从空间分布、时间事件、技术特点、经济与制度倾向等方面,揭示了低碳生态城市发展的全球趋势和建设规律,总结了作为前车之鉴的典型案例的经验与教训。

香港规划师学会原会长、奥雅纳(中国)规划发展总监叶祖达作了题为《绿色建筑的经济效率:成本效益分析》的演讲,认为目前对我国绿色建筑的经济成本效益问题的全面研究比较缺乏,而建立绿色建筑的成本效益分析理论和方法是必要的。在对目前国内不同城市获得绿色建筑评价标识项目的调查基础上,他分析了不同地区不同绿色建筑技术的经济成本效益,并介绍了九个绿色建筑项目的成本效益研究状况。

中国人民大学城市规划与管理系副系主任秦波博士作了题为《城市空间结构与家庭建筑碳排放——北京案例》的演讲,认为规划与发展低碳城市是应对全球气候变化的关键举措。通过对北京1?188份问卷调查结果进行统计分析,他发现影响建筑碳排放的主要因素有人均住房面积、家庭人数、收入以及所在区域的建成区人口密度,并指出家庭建筑碳排放基本符合环境库兹涅茨曲线,且随着人口密度的提升而降低,同时弹性也在减小。

清华大学建筑学院城市规划系教授谭纵波作了题为《开展“非规范化”城市规划的路径探索——以青海省玛多县的城市规划为例》的演讲,认为我国的城市规划编制工作大多依据各种法规规定、技术规范和定额标准进行,可以被看作是一种“规范化”途径,但由于我国幅员辽阔,各地发展阶段不一,全国统一的法规规定、技术规范和定额标准难以对所有的地区和城市做出具有针对性的考虑。地处青藏高原的青海省玛多县就是一个极具特殊性的案例,它提供了解决迫切问题的“非规范化”规划路径。

华通设计顾问工程有限公司副总建筑师、居住事业二部总经理郭淳作了题为《绿色健康住区——结合保障房住宅区及商品房住宅区案例》的演讲,认为随着工业化进程的加速,全球的生态环境受到一定程度的破坏,而当今我国居民对住房的大量需求亦对环境产生不可忽视的影响,因此可以引入对环境质量的量化分析,及针对套型辅助空间的精细化设计,从而设计出均好性强、舒适度高、百姓买得起更住得起的高品质的绿色宜居住宅。

(六)城市低碳经济与产业发展

复旦大学城市经济研究所所长周伟林作了题为《中国城市化:内在机制与深层挑战》的演讲,认为按照peterHall的分类,目前世界上的城市有三类:一类是发达国家的城市,已经到了应付老龄化的成熟阶段;第二类是“对付非正式超限发展”的城市,就业、经济发展都有很多困难;第三类是“应付奋力成长”的城市,经济增长动力比较强,中国的大部分城市属于此类。如果从这样的背景出发,城市化中出现的各种悖论,就可以找到一个分析的立足点了。

南开大学战略环境评价研究中心主任、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教授徐鹤作了题为《城市产业发展低碳化的实证研究》的演讲,认为传统的能源预测主要是基于“从当前的趋势进行延伸”,除了预警功能以外,带来的“操作性和指导性”价值并不是很大,因此采用反推法,结合实证研究,寻找行业节能路径,才能有针对性地重点进行宏观财政调控,并通过微观行业规模引导、能源结构调整和技术升级等相关政策来解决节能、降耗、减排的问题。

(七)历史文化名城的保护与利用

清华大学建筑学院教授文国玮作了题为《历史名城保护交通问题解析》的演讲,认为如何协调好历史文化名城中旧城历史文化环境保护与现代机动交通发展的关系,一直是城市规划工作者和历史文化保护工作者十分关心的问题,因此他分析了历史名城中交通问题存在的原因,从城市总体布局和旧城内外交通关系等方面,提出协调机动交通发展与历史文化环境保护的规划思路和规划对策。

东南大学建筑学院学术委员会副主任、城市规划系主任、教授阳建强作了题为《历史文化街区保护规划中的数字技术应用》的演讲,认为历史文化街区保护规划涉及到大量的基础数据处理,长期以来主要是规划师从主观和感性的角度分析处理基础数据,存在主观随意性大和数据处理速度慢等明显缺陷。空间信息技术介入城市历史文化保护规划过程,有助于提高工作效率,增强历史文化街区保护规划编制的科学性和技术性。

北京大学城市与环境学院教授阙维民作了题为《城市遗产视野中的深圳城市源街区》的演讲,认为深圳是中国经济特区城市,在近30年的快速经济发展中,其城市源街区(东门老街)的原有建筑几乎更新换代,但街道肌理尚存,历史文脉与商脉仍然沿续至今,虽然按今天的标准,不能被列入城市遗产(如历史街区、历史建筑等)名录,但以历史发展的眼光看,仍然属于城市遗产保护的范畴,需加善待。

广西华蓝设计(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雷翔作了题为《历史文化街区保护利用模式比较与分析》的演讲,认为有必要对历史文化街区保护与利用的一些模式(如大拆大建式、立面改造式、有机更新式等)及其利弊问题进行总结和梳理,并在今后的项目中努力寻求“形态”与“功能”、“文态”与“业态”、“政策”与“市场”、“居民”与“开发商”等多元的协调统一,才能更好地促进历史文化街区的有效保护与合理利用。

城市绿化调研方案篇8

[关键词]LiD海绵城市道路规划设计

中图分类号:tU984;tV213.9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914X(2016)19-0195-02

一海绵城市的相关概述与相关概念

1.海绵城市概念

城市扩张过程中,路面面积不断增加,导致城市综合径流系数增大,城市洪涝灾害与地表径流污染日益严重。海绵城市的出现,为解决这种突出的城市问题带来了不错的方案。海绵城市是指城市能够像海绵一样,在适应环境变化和应对自然灾害等方面具有良好的“弹性”,下雨时吸水、蓄水、渗水、净水,需要时将蓄存的水“释放”并加以利用。海绵城市建设应遵循生态优先等原则,将自然途径与人工措施相结合,在确保城市排水防涝安全的前提下,最大限度地实现雨水在城市区域的积存、渗透和净化,促进雨水资源的利用和生态环境保护。在海绵城市建设过程中,应统筹自然降水、地表水和地下水的系统性,协调给水、排水等水循环利用各环节,并考虑其复杂性和长期性。

2.海绵城市措施

低影响开发(LiD)指在场地开发过程中采用源头、分散式措施维持场地开发前的水文特征。其核心是维持场地开发前后水文特征不变,包括径流总量、峰值流量、峰现时间等。LiD/GSi典型措施有:雨水花园(生物滞留)、屋顶绿化、植被浅沟、渗透铺装、雨水塘/雨水湿地、植被缓冲带、多功能调蓄设施等。在道路设计中有推广低影响开发和绿色雨水基础设施理念的巨大潜力,可以根据城市道路空间条件、横断面形式以及道路纵横坡度等合理选择和布置一些LiD措施,如植被浅沟、生物滞留设施、低势绿地、雨水塘/湿地等,在不影响道路交通功能和安全的前提下,有效滞留净化雨水,削减峰流量,提高汇水区域的综合排水能力。

(一)研究内容

1.研究目的与意义:

鉴于传统城市普遍存在的暴雨积涝灾害和道路排水问题,而国内的海绵城市和LiD发展和研究较为薄弱,因此,对于海绵城市理念下的城市道路进行规划设计研究很有必要。本研究主要通过对国内外已有研究成果的整理与分析,探讨海绵城市与LiD、海绵城市道路与LiD的关系,采用文献调研的方法系统地对城市道路进行了LiD设施的选择。目的是建立海绵城市理念下的城市道路规划设计的基本理论框架,研究其具体的设计方案和技术。意义是为海绵城市理念下的城市道路规划设计提供借鉴与参考,对解决城市洪涝问题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1.研究内容与方法:

①研究海绵城市理念下的城市道路系统,分析其与LiD的关系及对LiD设施的组合设计。②构建海绵城市理念下的城市道路系统规划和设计的完整体系,从路网规划和道路设计两个层面进行具体研究。其中,道路设计重点研究机动车道、人行道、绿化带的LiD设施组合设计,道路与用地衔接设计。

一、海绵城市道路规划

(一)海绵城市道路系统规划设计框架

论文构建了海绵城市道路系统规划与设计的体系,基本框架如图所示,其中包含海绵城市路网规划和海绵城市道路设计两个层面:在路网规划层面,主要研究其规划思路和规划原则;在道路设计层面,分为城市道路设计和道路用地衔接两个部分研究,道路设计的研究对象包括机动车道、人行道、绿化带等,道路用地衔接的研究对象包括与建筑衔接、与绿地衔接、与水系衔接。(见图1)

(二)规划思路与方法

1.规划思路:

论文认为海绵城市路网的规划思路应该是:在满足城市道路交通通达和交通安全等基本功能的基础上,结合城市总规、城市排水防洪、城市水系、城市绿地等专项规划,采用一般城市路网规划方法,合理选择路网结构模式,确定道路功能,并配套相应的基础设施。

海绵城市建设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其建设应从城市规划的源头着手,将海绵城市理念融入到城市各层级规划中,涉及到规划、园林、水利、市政、道路等多部门、多专业之间的相互协调运作。海绵城市理念下的新型城市规划方法对设计人员的要求已远远超过了传统城市规划专业,主要体现在它需要多规合一,即强调不同专业和部门的协调运作;区域规划,即强调城乡统筹和流域综合治理;新型城市化,即强调以人为本的工作思路;生态文明,即强调绿色理念、科学技术和路径。与营造城市空间的传统规划不同,海绵城市规划关注的是城市与生态环境尤其与水的关系,这就需要打破城市规划、园林、道路、市政等专业的被动配合与有限交互局面,解决不同专业技术协调性的困顿。基于海绵城市理念的城市规划方法见图2:

基于海绵城市理念的城市规划方法[8]

2.规划原则:第一,满足城市交通运输的要求。第二,满足城市功能布局的要求。第三,与相关规划相协调。第四,与城市用地性质相协调。第五,与城市水系相协调。第六,与城市绿地系统相协调。

二、海绵城市道路设计

(一)海绵城市道路设计思路

海绵城市道路设计的原理是让城市道路生态排水,即雨水先流入道路绿化带中,经截污设施处理后,流入绿地中设置的LiD设施,消纳多余的道路雨水径流。海绵城市道路的设计思路是在满通功能和安全的基础上,结合道路的纵坡和路拱横坡,利用道路车行道、人行道、停车场和绿化带设置透水铺装、植草沟、下沉式绿地、雨水湿地等LiD设施,经过渗透、净化、调蓄,生态排水,实现城市道路的“海绵”功能。

海绵城市道路与LiD设施

1.LiD设施

透水路面在海绵城市道路中有着大量的应用,效果也是非常的明显。透水铺装按照面层材料不同可分为透水砖铺装、透水水泥混凝土铺装和透水沥青混凝土铺装,嵌草砖、园林铺装中的鹅卵石、碎石铺装等也属于渗透铺装。采用透水铺装路面时,为避免雨水浸入路基,影响道路强度,在路面结构的基层与级配层间采用土工布或粘土封水,在上面层采用透水沥青混凝土,雨水进入透水沥青混凝土面层结构的内部,从不透水顶面沿横坡排至盲沟或路侧分隔带中,若与人行道相接时,在基层埋设排水管,纵向收集雨水,每隔一段距离排至雨水检查井内。

透水沥青路面面层材料一般采用多孔沥青混合料,由高粘度的改性沥青、粗集料、细集料、填料和添加剂组成。透水基层材料可选用级配碎石,或者选用多孔水泥稳定碎石等材料。垫层材料可选用开级配集料,除了隔离地基和基层,同时可以传递荷载、扩散应力。路基材料应该选用砂性土,如果是粘性土应该换填。除了上述典型路面结构形式,透水路面现在通常的做法是引入土工布等材料做隔离层,结构类型更加多样。

2.LiD路缘石

路缘石作为城市道路边缘排水设施,平缘石的标高与周围地表齐平,雨水径流通过地表漫流分散地流入绿地或集中流入雨水口,如图所示;立缘石的标高大于周围地表,雨水一般通过漫流集中流向雨水口。立缘石既够有效地将机动车、非机动车和行人分隔开,但不能使路面雨水快速进入绿化带。

3.LiD绿化带

LiD绿化设施可以使路面雨水径流进入绿化带内储存,并且入渗能力强,有雨水净化功能。分车绿带受城市道路空间大小的约束,可以采用的LiD设施有下沉式绿地、植草沟、雨水花园等;行道树绿带可以采用生态树池。

狭义的下沉式绿地指低于周边铺砌地面或道路在200mm以内的绿地;广义的下沉式绿地泛指具有一定的调蓄容积,且可用于调蓄和净化径流雨水的绿地,包括生物滞留设施、渗透塘、湿塘、雨水湿地、调节塘等。下沉式绿地对于径流污染严重、设施底部渗透面距离季节性最高地下水位或岩石层小于1m及距离建筑物基础小于3m(水平距离)的区域,应采取必要的措施防止次生灾害的发生。

结语:通过海绵城市理念的城市道路规划设计,力争做到城市像海绵体一样,遇雨吸水、蓄水,需要时“释放”利用,实现雨水资源化、涵养地下水、降低面源污染、减轻城市洪涝和排水系统压力、改善和修复城市水环境,使得“逢雨必涝,雨停即旱”的状况将得到有效改善。从长远意义上看,保护城市水文环境、减少市政雨水设施规模建设,有利于雨水管网的长期运行,其节约的资金和提供舒适的城市环境意义重大,其环境效益和社会效益远远大于经济成本。

参考文献

[1]申丽勤,车伍,李海燕,等.我国城市道路雨水径流污染状况及控制措施.中国给水排水,2009,25(4):23~27

[2]吕放放.杭州城区雨洪控制利用及道路应用研究:[学位论文].北京:北京建筑工程学院,2010

[3]唐邵杰,瞿艳云,容义平.深圳市光明新区门户区―――市政道路低冲击开发设计实践.建设科技,2010,13:47~55

[4]马敏杰,姚敏,李英豪,等.昆明市市政道路雨水资源化利用的研究.林业建设,2011,5:49~52.

城市绿化调研方案篇9

关键词:绿色交通,交通规划,出行结构优化,高密度开发区

中图分类号:C913.3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随着中国城镇化进程和小汽车的普及,现代都市受到城市无序蔓延、交通拥堵、能源短缺、环境污染等问题的困扰,带来了巨大的直接和隐性经济损失。构建和谐社会、提高人民生活品质迫切要求发展可持续发展的生态城市,发展绿色交通,是目前大城市尤其是高密度开发区发展面临的必然选择[1]。而首钢位于中国最大、最繁华、发展速度最快的城市之一,其开发密度高,过境和自身交通产生吸引量较大,只有充分利用有限的空间资源,转变交通结构,构建绿色高效的一体化现代交通才能满足其长期发展的战略目标。

绿色交通将从根本上缓解因城市交通问题产生的多重矛盾,建立一个能够满足人们生活需要的综合交通体系,还城市一片蓝天,也为未来留下发展的空间和可能。

绿色交通包含政策、投资、环境、工程、管理、规划、设计等多方面的内容,其中交通规划具有前瞻性、指导性,对绿色交通的实现具有决定性的作用,因此研究绿色交通规划意义深远。

1概述

1.1绿色交通概念

1994年,ChrisBradshaw提出绿色交通体系,将交通工具进行优先级排序,依次为步行、自行车、公共交通、共乘车、单人驾驶的自用车[2]。对于我国来说,可分为:行人、自行车、公共交通、共乘交通、出租车、私人机动车、货车与客运空运、摩托车。

结合当下国内城镇化和城市交通特点,笔者认为现阶段的绿色交通其内容和含义已与原始的概念有很大区别,最显著特征就是须要保证绿色交通的“三位一体”,才能在中国这个经济、人口、城市等高度发展的情况下实现:它是一种理念,即通达、有序;安全、舒适;低能耗、低污染[2];也是一个实践目标,为人们描绘了健康、宜人、和谐的理想的交通蓝图;是一个系统工程,由多个子系统相互制约、相互协调,共同构成。

1.2内涵

绿色交通的内涵为:交通与环境、未来、社会、资源的协和[3]。

这与“以人为本”、“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等构建和谐社会的精神诉求是一致的,突出交通规划中“人”的核心地位,注重人与环境的相互关系。

1.3规划原则

基于绿色交通的理念,在交通规划战略或方案制定过程中,应遵循以下原则:a、以人为本;b、平等性原则;c、协调性;d、高效便捷;e、多元性;f、阶段性。

2绿色交通规划的对策和规划内容

2.1规划框架

绿色交通彻底改变以机动车出行需求为主导的规划思想,注重交通系统的整体效能,提高公共交通和慢行交通的吸引力和竞争力,引导小汽车的健康发展。基于此,提出绿色交通规划框架如图2-1所示。

图2-1绿色交通规划框架

2.2土地利用

通过土地使用和交通政策来协调交通与土地的关系,从交通的缘起根本性地解决交通问题,其有两个重点:

土地的混合利用

包括城市组团的混合利用,同一组团、同一地块,乃至同一座建筑的混合利用,注重功能搭配和职住平衡,减少功能区集聚和不同功能区分散布局造成的大量交通流动,是消除现代都市交通拥堵的根本性措施;

优化土地开发的强度政策

发展以公交为导向的土地开发政策(toD):充分发挥轨道交通快速及大容量的优势,促进土地集约使用,增强公共交通的服务性和竞争力。

2.3出行结构优化

通过政策倾斜、规划设计、引导改变出行选择的优先级,促使人们出行向低碳排放的交通工具转移,形成绿色出行优先的出行结构,如图2-2所示。

图2-2交通工具的优先级与碳排放

2.3.1建立发达的公共交通体系

公共交通是推进出行结构转变中最重要的部分,在未来交通出行中处于主体地位,它的效率和服务水平直接影响着整个交通系统的整体水平。它的承载能力、服务范围、便利性和出行效率决定了其在各交通方式中的竞争力,对居民出行结构向绿色交通转变起着决定性作用。

全面推进公交优先策略,在政策倾向和支持、规划理念、投资建设、管理运营等方面突出公交的地位;

建立以轨道交通为骨干,地面公交为主体的多层次公交系统,注重整体布局优化,尤其要重点处理基于轨道交通的公交规划;

轨道交通的规划应在政策和资金上倾斜,保障规划方案的可实施性和先导性;

提高公共交通运行效率,尤其是与慢行交通的衔接,大幅减少整个出行链的时间;

加强公交枢纽设计,实现多方式交通方式的无缝换乘[4];

提高运营管理和服务水平,以最大限度地发挥公交设施的作用;

在城市规划的各阶段首先保障公交用地的预留。

2.3.2完善慢行交通系统

改变人们以小汽车为主的出行观念,构建一个完善的慢行交通系统,打造社会自然环境与“人”相融合的活力聚集城市。它的主要内容为:

以人为本,改善慢行环境;

构建慢行网络,为慢行提供足够的空间资源。

积极推行公交+自行车(B+R)换乘系统,将轨道交通或其他大容量公交系统的远距离快速输送和自行车的近距离良好的可达性结合,充分发挥两者的优势;

步行网络地上、地下全覆盖,减少人车冲突,提高人行系统的安全性、舒适性、便利性,结合地铁、地下商业、地面过街设施、地上建筑连廊、空中花园等建立一个步行无所不在,无处不达的立体步行网络;

2.3.3低碳、环保、高效的机动车出行

对机动车的发展和使用进行有效调控,引导机动车的合理、有度发展,但不是排斥机动车的出行,而是追求机动车与非机动车的和谐发展,平衡道路、空间等交通资源的分配。因此,机动车的绿色低碳和高效性也是绿色交通的组成部分,它主要包含以下内容:

适当的机动车道供给水平;

采取适当的停车管理与控制手段;

保障慢行交通的用地和空间供给;

积极发展智能交通系统;

推行新型机动车出行方式等。

2.4绿色交通工具和燃料

交通工具是交通出行绿色化最直接的因素,是绿色交通工具的推广和普及,除了需要新能源科技的发展外,还需要相关部门和人们长期的努力,制定相关政策支持,重视相关的配套设施。

考虑到技术成熟等因素,近期推荐发展燃气车辆和混合动力车辆,远期推广电动车、混合动力车辆燃料电池汽车、混合动力汽车等。

应当指出的是即使所有车辆能够达到理想的耗能和排放标准,也不能独立支撑交通体系的可持续发展,土地优化和绿色交通结构的转变依然是解决交通问题的根本。

3北京首钢商务区绿色交通规划实践

3.1项目概述

项目位于北京市西部边缘地带,具有良好的交通条件和自然环境,占地面积约4平方公里,规划建筑面积约为800万平方米,含办公、住宅、商业、酒店等多种业态。功能布局如图3-1所示。

图3-1项目功能布局图

3.2绿色交通规划建议方案

(1)土地利用优化

充分考虑了空间布局调整与土地利用相结合,在地铁站点覆盖500米范围内高强度开发,覆盖范围外限制开发规模,这样有利于提高公交的服务水平和提高出行效率,提升土地价值。组团、地块、建筑内部混合性土地开发大大减少出行需求。

上述土地建议在与城市设计相互反馈、优化后,成为其设计的基础。

(2)路网方案

由于位于城市边缘地区,需要维持一定的机动化水平,以方便居民;但是在绿色交通战略中,未来的道路网仅提供能够满足项目绿色交通建议的方式划分下的机动车出行需求。

项目用地呈长条形,对外联系以纵向为主,其界面相对开放,为其提供良好的天然条件;永定河附近商业、综合用地亲水需求高,现状向河边放射线不足。

因此,建议路网规划注意增强对外联系,加密纵向道路密度,加密对永定河放射线路,提高内部道路连通性,注重道路均质化和能耗最小化,增强内部道路微循环系统。路网建议方案为如图3-2所示。

图3-2建议路网方案

改善后道路密度达9.0公里/平方公里,相比上位规划7.68公里/平方公里的水平有了较大的改善,快速路:主干路:次干:支路的比例为0.28:1:2.2:3.5,除西北及东南分别的遗址保护和大型住宅区外,路网结构及级配合理[5]。

(3)公共交通

重新梳理公共交通网络,建立以轨道交通、快速公交为骨架,普通公交、接驳巴士为补充的公交线网体系;并根据该区域特点设立班车,为功能区提供高可达性的公交服务;同时增设部分支线公交在社区、支路运行。

对轨道线在项目内部的线位微调,以适应土地利用的改变;同时分别增设站点与客运铁路、地下快速轨道线形成换乘枢纽。

为解决项目中心线两侧地区的公交服务不足的状况,设内部电车线和2条内部接驳线,接驳轨道站点与周边区域,方便内部组团间的联系,对3个高密度开发的区域及沿河开发带进行了有效串联。

(4)慢行交通

按照绿色交通的对策和原则,自行车系统共分五个层次:

绿化自行车道--区域自行车主干道,依绿化带、景观公园等设置,绿化、景观条件好,适宜交通和休闲双重功能;

沿河休闲健身自行车道--沿永定河综合休闲慢行带设置,与多种休闲娱乐设施结合,具有休闲、健身、娱乐等复合功能;

功能性自行车道--区域自行车交通性干道,主要为日常出行、接驳地铁、轻轨、公交站点服务,以实现其交通功能为主;

景观性自行车道--设计规避石景山路机动化,为展示石景山路和首钢的文化、景观服务,从另一个角度连接永定河东西两岸。

图3-3建议自行车网络方案

在此基础上,设立多个自行车停车场,以满足接驳地铁,服务于办公、商业等人流聚集区。

行人系统在绿色交通对策指导下,针对不同的路段设立不同功能的步行空间,比如在河边设立绿色休闲带,在商业区设立了集人行、商业、娱乐于一体的活力步行区,在绿化公园附近设绿色步行走廊等,一切皆为实现绿色和谐的交通体系和城市空间服务。

4结论

绿色交通是以满足城市发展为前提,确保交通对环境的影响最小,是实现社会和谐、可持续发展的必要条件。绿色交通规划是实现绿色交通的有效保障。本文提出实现绿色交通规划的框架和对策,并以北京首钢商务区为例,进行了绿色交通规划的实例研究,以期为实施绿色交通规划实践项目提供借鉴,也为绿色交通规划理论研究提供参考。

参考文献

[1]宋新生.城市绿色交通规划:建设“和谐交通”社会的必由之路[J]交通标准化,2006,(6).

[2]杨晓光等.南宁市“中国绿城”建设规划研究专题报告之六—绿色交通[C].同济大学道路与交通工程研究所.2001,(2)

[3]宋新生.城市绿色交通方式之间的衔接与协调[J]平顶山工学院学报,2006,(04).

城市绿化调研方案篇10

一、活动主题

“美化城市,绿化海西”

二、指导思想

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以加强区生态环境建设、创造良好人居环境、促进我区可持续发展为目标,大力发展城区绿化建设和创建园林式居住小区和单位庭院,加快我区绿化规划建设,巩固和提升我区绿化总体水平,把我区建设成为富有滨江山水特色和历史文化底蕴的现代化生态园林城区。

三、组织领导

成立区“城市绿化年”活动领导小组(以下简称“领导小组”),负责“城市绿化年”活动的组织开展、协调指导和考核验收。

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挂靠在区建设局,负责领导小组的日常工作。办公室人员从区绿化办抽调。

四、活动内容

(一)配合市级绿地系统规划编制(修编)。各街道办事处、园区管委会和区直有关单位要配合市级有关部门对绿地系统规划和绿地系统防灾避险规划的编制(修编)。同时要按计划逐步落实城区绿化指标任务。

(二)加快公园绿地建设,着力提高中心区绿化水平。要结合旧城区改造和产业结构调整,加大城区中心绿地的建设力度,增加中心区绿化面积,对迁出有污染企业的土地、依法收回的土地和拆除违章建筑物腾出的土地优先考虑用于绿化建设,中心城区原则上要每500米建有1处绿地。区建设局新建1000平方米以上的中心区绿地1处。有条件的单位要多开辟街头小绿地和小游园,临街单位要拆墙透绿,实现绿色资源共享。

(三)大力推进绿化带建设。要加快城乡结合部绿化带等地段的绿化带建设,初步形成景观、生态效益明显的绿色廊道。道路绿化优选行道树,选择遮荫效果好、树型优美、观赏性强、成活率高、维护成本低和开花的树种,提倡种植多排行道树,建成城市林荫景观道。

(四)全面实施城市立体绿化。要加快城市立交桥、高架桥、坡岸、墙面、屋顶等立体绿化,增加绿量,提高城市绿化覆盖率。各街道办事处和园区管委会各新增立体绿化2处以上;区建设局和区农林水局各新增立体绿化1处以上。

(五)严格执行城市绿化“绿线”、“绿色图章”管理制度。严格执行《城市绿地系统规划》及城市绿化“绿线”管理制度,严格按规划划定的绿地进行绿化管理,“绿线”内的用地不得改作他用,更不能进行经营性开发建设。要将规划区内的公园、风景林地、环城绿化带、河岸、湖岸、山坡、主干道、出入口、桥头以及景观敏感地段等作为“绿线”管理的重点部位。

(六)开展园林式居住小区和单位庭院创建活动。各街道办事处、园区管委会和区直有关单位可根据省、市级园林式居住小区和单位庭院标准,组织申报第三批省、市级园林式居住小区和单位庭院,申报材料统一报送区绿化办,由区绿化办实地勘查后,上报市市政公用事业管理局进行审核和实地考核验收,对达到省级标准的园林式居住小区和单位庭院将由市市政公用事业管理局汇总后上报省住建厅,由省住建厅组织考核验收。

五、实施步骤

(一)准备阶段(年月-年月):各街道办事处和园区管委会要相应成立“城市绿化年”活动领导小组,负责活动的组织开展,协调指导工作,认真调查研究,落实活动任务。

(二)宣传发动阶段(年月-年6月):进行动员部署,广泛宣传,营造开展活动的良好氛围。

(三)组织实施阶段(年6月-年12月):对照活动方案逐一抓落实,建立管理、监督机制,集中力量解决绿化建设过程中遇到的各种问题。活动期间,市、区两级“城市绿化年”活动领导小组将定期、不定期组织检查、督导。各街道办事处、园区管委会和区直有关单位要及时将“城市绿化年”活动开展情况的动态信息报送区绿化办,统一汇总后上报市市政公用事业管理局,由市市政公用事业管理局以“城市绿化年”简报形式进行通报,并上报省住建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