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资源管理的定义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6 03:19:42

信息资源管理的定义篇1

[关键词]云计算异构信息资源信息发现本体

一、引言

互联网技术的发展使得目前的网络上有各种各样的信息资源可供访问,而且这些信息资源正在成几何级增长。但信息仍以不同的形式存储在不同的系统中,分而不聚,聚而不合,呈分布异构状态。随着应用需求的不断增加,越来越多的用户希望能够透明地获取和处理来自这些海量信息源中的有用信息,实现多个软硬件系统,以及不同信息源之间的互操作。然而,这些信息源物理上可能分布在异构环境的多个自治域(autonomousDomain)中,有着不同的数据格式、存储方式、访问控制策略,逻辑上则可能在数据模型、操纵语言和数据语义等方面存在着很大差异。异构信息服务系统可以屏蔽现在已有的各种异构数据管理系统不同的访问方法和用户界面,给用户呈现一个访问多种异构数据源的公共接口,提供一个集成处理多种数据源、整合多种数据查询结果的信息交互处理平台。

云计算(CloudComputing)理念的提出,越来越受到计算机科学领域和管理科学领域的重视,并成为当前和未来相当长时间内的研究热点。云计算是指在互联网上,信息提供者以服务的形式提供虚拟的信息资源,用户通过互联网按需获取可伸缩的信息资源。它是一种全新的网络服务方式,它将传统的以桌面为核心的任务处理转化为以网络为核心的任务处理,利用互联网中的计算系统来支持互联网各类应用。

二、云计算环境下异构信息资源的管理

云计算环境下信息资源的发现机制是其管理的前提和基础,需要设计一个合理的基于语义的信息资源发现机制,主要是设置相关特征信息,比如信息资源的本体描述,信息资源的状态,信息资源的本体映射方法等。采用从信息资源全生命周期的角度研究的方法,结合基于本体的语义描述,解决这部分涉及到的相关问题。信息资源生命周期管理作为一种信息管理模型,认为信息经历一个生命周期,对信息进行贯穿其整个生命的管理需要相应的策略和技术实现手段。如图1所示,信息资源的全生命周期管理包括信息资源的发现、表达、组织、使用,变更和消亡。基于本体的语义描述是关键,通过基于领域的本体库的建立解决信息的描述,这种语义描述是对信息资源在全生命周期各个阶段的识别和分析的基础。

在云计算环境下,领域本体库中的本体是对信息资源的概念及概念间的关系提出的规范的、共享化的精确描述。构建领域本体库是扩展UDDi支持语义信息的前提。对于本体构建,主要包括领域、概念、关系、信息资源、操作、输入及输出参数、信息资源状态。其中,信息资源是指与某个本体相关联的信息资源;信息资源的状态是指资源可用,不可用,运行和停止。这些信息资源中的相关联描述对于不同性质的、不同来源的信息资源的反应至关重要,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解决。

异构信息资源的规范化,即通过本体映射机制实现。本体和本体之间存在差异,这决定了本体映射存在的必要性,通过本体映射,可以解决语义异构问题。其过程包括:范化,这一步把待映射的本体用同一种语言表示;相似度的计算,计算概念之间的语义相似度;根据概念间的相似度,按照一定的策略确定映射关系;根据领域约束领域专家对映射结果进行修正。映射的方式有两种:一种是静态执行方式,它通过一次映射就转换源本体的所有相关实体到目标本体;另一种是可视的执行方式,它每次查询目标本体时,都要转换查询内容到对应的源本体中,并进行查询。

三、云计算环境下异构信息资源的管理方法

1.云计算环境下异构信息的本体表达

首先从功能、领域、行业等角度对异构信息进行分类和聚类,区分每个类别信息的异构类型。针对结构级异构,主要采用XmL中间件技术进行标准化;针对语义级异构主要采取如下方面进行本体表达:Class(类):具有某些属性的个体的集合,对应于描述逻辑中的概念;subClassof(子类):通过该原语定义一个类是另一个类或多个类的子类来创建类之间的层次关系,对应于描述逻辑中的概念包含;property(属性):用来表示个体与个体之间或者个体与数值之间的关系,对应于描述逻辑中的角色;subpropertyof(子属性):可以通过该原语定义一个属性是另一个属性或多个属性的子属性来创建属性之间的层次关系,对应于描述逻辑中的;domain(定义域):一个属性的定义域用来约束该属性适用的个体;range(值域):一个属性的值域用来限制哪些个体可以成为属性的值;individual(个体):个体是类的实例,对应于描述逻辑中的x∈C。

2.基于本体的异构信息的融合

通过本体的方式描述每个信息源的语义,采用单本体作为一个全局本体为语义的形式化提供了一个共用的词汇库,所有的信息源都和这个全局域本体有关;通过多本体方法来对域的不同表示,用本体间的映射来确定不同信息源本体在语义上对应的术语,建立术语间的对应关系;基于本体和聚类分析的方法如下步骤:

(1)从观测信息中选择一组样本;

(2)定义特征变量集合以表征样本中实体;

(3)通过本体之间关系来计算信息的相似性,并按照一个相似性准则划分信息集;

(4)检验划分成的类对子集应用是否有意义;

(5)反复将产生的子集加以划分,并对划分结果使用第4步,直到再没有进一步的细分结果,或者直到满足某种停止规则为止。

通过上述方法来来发现和处理冗余,发现冲突和消解冲突来对异构信息进行融合。

3.基于本体的异构信息的集成

异构信息集成模型如图2所示。用户提交一个全局查询,首先需要对查询语句进行语法检查。这里的语法检查除了需要检查查询语句的正确性外,还要根据全局模式中的信息对其进行语义上的检查。检验正确后,根据全局模式信息将该查询分解成若干个子查询,根据子查询间的关联关系,对查询进行需求集成,将集成的查询转换成局部查询,每个局部查询分别去调用局部数据源,对返回结果进行本体映射,对映射的结果进行集成处理,将处理的结果集动态转换为XmL提供给用户。

三、结束语

近几年,云计算的发展越来越广泛,已经渗透的互联网的各个领域,世界各知名企业也都提出了自己的云计算发展战略,在异构信息资源的发现与管理机制上,更多的是应用在地理信息系统中,本文在分析国内外在异构信息资源的发现机制和管理方法研究现状的基础上,提出了云计算环境下的异构信息资源的发现机制与管理方法,并对需要解决的问题进行了阐述,提出了解决方案,旨在使得异构信息资源的应用能不断的应用到其他领域中。

参考文献:

[1](美)peterFingar著,王灵俊译.云计算21世纪的商业平台[p],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09.11

[2]Cloudcomputing.[eB/oL]..2011.2.20

[7]owL.[eB/oL].省略/tR/#tr_owL_web_ontology_Language.2009.10.27

[8]markH.Burstein,DrewV.mcDermott.ontologytranslationforinteroperabilityamongSemanticwebServices.artificialintelligence.26(1):71-82,2005.

信息资源管理的定义篇2

关键词:公平效率结构政府信息化构建和谐社会

目前,我国改革已进入关键性时期,从广度上看,我们已经从经济体制改革逐步深入到政治、文化等所有领域,由单纯追求经济方面的GDp转向谋求人口、资源、环境的协调发展;从深度上看,改革不仅从根本上动摇了传统的资源配置方式,而且已经影响到人们的切身经济利益。世界各国的发展经验表明,当一个国家人均GDp达到1000-3000美元的时候,就进入了社会矛盾的凸显期。我国已进入了人均GDp1000美元阶段,如何面对可能出现的经济和社会矛盾,是关系到全局的问题。党的十六大把“社会更加和谐”作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之一,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又把“提高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能力”作为党执政能力的一个重要方面。这些对我们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促进我国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和全面进步,以及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宏伟目标,具有重大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构建和谐社会与政府信息化的内涵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大任务。总书记明确指出,我们所要建设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应该是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为了促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要切实保持经济持续快速协调健康发展、发展社会主义民主、落实依法治国的基本方略、加强思想道德建设、维护和实现社会公平和正义、增强全社会的创造活力、加强社会建设和管理、处理好新形势下的人民内部矛盾、加强生态环境建设和治理工作、做好保持社会稳定的工作。

构建和谐社会的核心是解决公平、效率、结构问题。公平是和谐社会的基础,无公平就无所谓和谐;效率是和谐社会的关键,没有发展就失去了和谐社会存在的意义;结构是和谐社会的保证,公平的实现和效率的获取都依赖于一个良好的秩序,而结构正是秩序的基石。由于我国政治、社会领域等各种条件的约束,社会有序运行所需的法律、体制、机制、秩序、规范、组织、管理等还存在许多问题,体制不健全、机制不完善、社会流动性差、利益分配失当等因素制约着社会的健康、稳定发展。这些问题的解决,关键在于改变那些影响和束缚活力的制度供给和政策设定。

推进政府信息化对和谐社会的建设具有重要的意义:信息传递速度及方式的改变,为拓宽人们的视野、规范人们的行为方式提供了广阔的空间,使公平原则的实现有了可靠的社会基础;网络技术的普及,为提高经济、社会、文化的运行效率创造了条件;网络的特征在于程序和规范,信息化的过程,就是根据社会发展的要求,对政治生活、经济生活、文化生活规范的过程,其结果是一个合理的社会结构的建立。从一定意义上讲,构建和谐社会的核心问题之一,就是以社会主义的平等、民主、法治原则来规范政府行为,而推进政府信息化建设正是规范政府行为最有效的手段。

政府信息化的积极作用

信息化是指在经济和社会活动中,通过普遍采用信息技术和电子信息装备,更有效的开发和利用信息资源,推动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信息技术的发展,特别是网络技术的发展,正在改变着人们几千年来形成的信息传递方式、人际间的沟通方式和社会管理的组织方式,并深刻地影响着社会生活和政府运作的方式,以电子政务为标志的政府信息化就是其中一个极其重要的方面。从发达国家政府信息化的进程来看,其作用主要体现在这样几个方面:

首先,有效地推进传统的行政组织的改革,使行政组织趋向精干、高效。信息技术的发展促进了传统行政组织的重构,使传统的金字塔型的行政组织扁平化。在政府的管理体系中,中间管理层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它的存在既减缓了信息传递的速度,又容易造成信息的严重失真。信息技术使决策层与执行层直接沟通,极大地提高了工作效率。而且,中间管理层的减少和撤销也可以减少同样的工作量所需要的行政人员。而且,信息技术的发展,为创立全新的行政模式奠定了基础,决策支持系统(DSS)、电子会议系统(emS)、远距离控制等信息技术,为行政管理提供了新的手段。

其次,加快信息传递速度,提高行政运作效率。政府部门可以通过信息网络,政府文件、公告、通知等,使公众能迅速地得到政府信息。同时,可以通过网络安全技术,将政府内部的信息在网上传输,政府机构或其他组织也可以通过网络传送或反馈信息。政府部门应用信息技术,还可以大大降低信息的传递成本。

第三,降低了政府的行政运作成本,解决政务边际成本递增问题。公众对政府的要求是公正、高效和廉洁。降低政府的行政运作成本,是政府信息化要实现的首要目标之一。在政府信息化的进程中,由于信息技术的应用,使行政管理的组织结构得以优化,使信息传递的速度和效率得以提高,因而会大大减少行政的运作成本,以至致从根本上解决政府在传统管理模式下的政务边际成本递增的问题。

从世界范围来看,信息资源已经成为战略性资源,信息资源管理已经成为国家发展中各个社会层面的核心管理领域,而政府的信息资源也已经成为了关系到社会发展和国民经济运行效率的重要资源和依据。因此,政府有责任向社会开放信息资源,包括统计数据、计划数据、政策、法规、国际协议数据、管理统计数据,等等。应该通过建立一个稳定、可靠、规范的政府信息资源的获取与利用渠道,让大量的政府信息资源能为社会所用,成为保证社会健康、稳定发展和提高全社会经济运行质量的工具,顺应政府公开施政的国际趋势。

推进政府信息化的相关策略

我国政府信息化工作,起步于上世纪80年代中后期,其重点工作主要集中在两个方面:一个是金字系列工程,一个是政府上网工程。在金字系列工程方面,主要包括:金桥工程、金关工程、金卡工程和金税工程。这几项工程在政府的推动下均取得了一定的进展,而且在社会经济的发展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政府上网工程是由信息产业部和相关部委信息主管部门共同组织建设的。目前,国务院几乎所有部委都建立了自己的网站,各省市区政府也建立了政府网络系统。

我国政府信息化建设虽然有了一定的进展,但总体来说,我国的政府信息化建设仍处于发展的初级阶段,还存在一些需要解决的问题。概括而言,存在三个方面的问题,即:对政府信息化认识层面的问题、体制层面的问题和技术层面的问题。

关于对政府信息化的认识问题

政府部门要树立这样的理念,即政府信息资源的开放是政府职能转变的核心内容之一,信息服务将是一个服务型政府的重要职能,必须以政务信息化的推行为契机,进行政府职能的重塑。目前,在这个方面比较突出的主要问题是观念滞后。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政府向社会提供信息资源服务应该是政府的基本职责之一,可是很多干部并没有这种服务意识。同时,政府的工作程序中也存在一定的问题。目前政府的工作条例中,只有信息保密制度,却无信息资源开放的制度和规定,这种政策上的不协调也在严重地制约政府信息资源的开放与服务的进程。

关于现存体制对政府信息化的影响

世界上各发达国家电子政务的建设过程,无不是以法律、法规作为对信息化进程的规范和保障。以美国为例,1980年,美国国会通过了《文书削减法》(paperworkReductionact)。该法案是一部完整的有关现代政府信息收集、维护、利用和传播的法律,它明确提出了“信息资源管理”的概念,制定了对政府信息资源实施管理的具体框架,要求将政府信息管理费用纳入政府财政预算。文书削减法特别提出了“制定和推行统一、连贯的信息资源管理政策”,要求行政管理与预算局局长监督这一过程,促进信息管理原则、方针和标准的运用。由于我国在政府信息化进程中没有相应的法律、法规保障,这直接影响到政府信息化的规范化进程。

关于政府信息化中技术层面的问题

对于现有的信息资源而言,如果能够推进信息资源的统一规划和管理,既可以有效整合原有资源,又能及时开发更新的系统。实现信息资源统一规划和管理的关键是树立以信息资源管理为核心的理念,摆脱只注重局部应用或以网络为核心的观念,将各个政府部门信息资源进行后台集中和统一管理。一个完善的政务信息资源管理系统应包括以下三方面内容:一是建立统一的信息管理平台,整合政府的内、外网资源,提高政府面向公众的服务能力,形成具有高度互动与协作能力的政府对外办公环境。统一的信息管理平台是整合信息资源的基础,重点是解决好对分布在政府内网、外网和因特网上的多源异构数据源的整合;二是建立灵活的信息资源的管理机制,使数据获取源、信息管理数量以及信息输出接口等都具备可扩展性。信息资源管理机制的建立,是完善信息资源管理系统的关键;三是建立迅捷、安全、可靠的信息安全机制。从发达国家的经验来看,信息的安全保障系统举足轻重,安全机制是信息资源管理系统的保障。从我国目前的情况来看,信息资源管理既没有形成一个完整的系统,也没有确立子系统之间的有效组合结构和形式。这个问题需要权威部门的统一管理和规划来加以解决。

以上三个层面问题的解决,必将大大推进政府信息化的进程。党的十五届五中全会提出,“大力推进国民经济和社会信息化,是覆盖现代化建设全局的战略举措,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发挥后发优势,实现社会生产力的跨越式发展”。从社会经济发展的角度来看,信息化是当今世界发展的大趋势,也是我国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实现工业化和现代化、增强国际竞争力与综合国力的关键环节。从一定意义上说,信息化是现代化的标志和关键,而不是现代化的内容。信息化已成为现代全球竞争的制高点,是发展中国家努力缩小同发达国家差距的极好机遇。和谐社会所具有的高效率,要依靠信息化来实现。从社会发展的角度来看,信息化不仅是一个技术问题,而且是一个经济和社会问题。在一定意义上讲,信息化就是信息资源与信息技术同社会发展相互联系、相互结合的过程。和谐社会是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四位一体的,信息技术的发展,正在改变着人们几千年来形成的信息传递方式、人际间的沟通方式并深刻地影响着社会生活的方式。我们现在面临着精神文明、道德文明建设的历史责任,因此,通过政府信息化进程逐步规范和重塑人们的社会行为准则,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方面。

结论

综上所述,政府信息化是一个长期、艰巨、复杂的社会系统工程,在我国仍处于起步阶段。政府信息化作为构建和谐社会的关键性环节,需要在实践中不断探索。构建和谐社会的核心问题是公平、效率、结构问题,公平是和谐社会的基础;效率是和谐社会的关键;结构是和谐社会的保证。针对我国的国情,研究政府信息化在政治领域、经济领域、文化领域的影响,对我国构建和谐社会的目标可以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

参考文献:

信息资源管理的定义篇3

对信息资源的研究始于20世纪70年代后期,美国哈佛大学的奥廷格在“信息资源政策项目”报告中,提出了信息资源的概念。后来的研究者认为信息资源的定义有两种:狭义的信息资源是指信息内容本身构成的有序化信息集合;广义的信息资源还包括与信息本身有关的各种资源。企业信息资源也有狭义和广义信息资源之分,本文的信息资源指的是国家信息化评测中心(nieC)定义的狭义企业信息资源,它包括企业内在结构状态信息、客户群信息、竞争对手信息三大类共60项信息类型。

有效信息资源管理的先决条件是企业信息资源分类目录的编制。一般来说,企业信息资源分为内部信息资源和外部信息资源两大类。企业内部信息资源包括管理信息、人事信息、财务信息等内部结构状态信息和生产信息、供应信息、营销信息、研发信息等内部生产经营信息;企业外部信息资源包括微观信息和宏观信息,微观信息有市场信息、项目信息、技术信息等,宏观信息有政策信息、科学信息、文化信息、经济信息等。一个好的信息资源分类目录要求检索迅速、共享方便、信息完整,是企业信息资源管理的基础,也是企业信息技术系统设计的依据。

由于企业信息资源的复杂性和广泛性,企业信息资源分类目录的编制是一项涉及企业各部门的系统工程,需要信息部门与其他部门的通力合作。以企业门户为例,eip软件设计要求以部门职能作为企业信息资源分类的基础,每个部门设立信息联络员来提出需求和提供信息。这样,如财务部门,可以有一个本部门的功能模块来管理和财务信息。

信息资源按照内在关系又可以分为元信息资源、本信息资源和表信息资源。元信息资源就是企业内部或企业外部未经筛选和处理的各种信息。企业信息资源管理的主要任务就是收集元信息资源,使之成为企业拥有的本信息资源,再通过企业内的知识活动转化成表达清晰、便于管理者使用的表信息资源。

这个过程可以概括成五个方面的企业信息化管理内容:

1、信息管理。信息管理是对信息本身的管理,通过信息的筛选、采集、加工和分类等,使元信息资源成为表信息资源。以企业内部网站的信息管理为例,分布于公司各部门的信息员负责筛选、采集有用信息,由信息技术人员按适当的格式加工,并分类到网站的不同栏目上。

信息管理要充分认识到信息对企业的价值,要及时、准确、完整、经济地为企业经营活动提供信息。

2、存储管理。企业信息资源是企业的财富,存储管理要确保这笔财富被安全、完整地保存。

这需要分三个层次来考虑:一是软件系统的选择,包括操作系统(windows2000Server)、数据库(mSSQLServer2000)、信息系统等;二是存储技术的选择,存储局域网络(San)、磁盘冗余阵列(RaiD)都是不错的选择;三是存储策略的选择,包括存储位置(分布式存储、集中存储、服务器托管等),备份策略(备份间隔期、备份内容、备份介质、保存时间、版本控制),访问策略等。其中,存储策略的选择是关键,一个好的存储策略要做到访问方便、信息安全、完整可恢复就要规划好存储策略。在笔者的公司就发生过因为备份版本与软件版本不一致而丢失信息资源的情况。

3、功能管理。功能管理是对信息系统服务功能的管理、导向和控制。功能管理的好坏,决定了信息资源的收集和利用效率。

企业内网中,功能管理的基本依据是企业的部门职能和分工。信息系统根据部门职能设置不同的功能模块组,并赋予不同的访问权限。比如,财务部和人事部,它们都需要文字信息、表格下载,财务部希望能保密查询业务数据,人事部希望得到并公开员工业绩资料,所以要为它们设计不同的功能模块组合并赋予差异化的访问控制。通过设计合理的功能模块,各部门还可以共享信息资源。

4、信息化技术管理。信息化技术管理包括网络建设、设备维护、软件应用、安全防毒等内容,是信息资源管理中最耗时、最基础的保障工作。由于信息资源使用者不需要了解具体技术,技术管理往往被忽视。但是,要流畅、安全、高效地使用信息资源,必须重视技术管理。就现在的网络使用情况来看,反病毒、反黑客技术正成为技术管理的重要内容。

5、信息化战略管理。企业信息资源的基础是人们对信息价值的高度重视,这种重视的结果就是进行信息化战略管理。信息化战略管理要求识别企业关键信息资源需求,制订适合企业实际的目标和计划。其主要内容包括:确定企业信息系统的使命和地位;设计信息化体系架构;形成信息化治理的组织结构;为信息系统的建设提供行动规范和技术标准。它是关于企业信息系统职能的目标及其实现的总体谋划。

信息资源管理的定义篇4

关键词:公共信息资源 商品化 政府 对策

1与本文相关的概念及问题

1.1公共信息资源的定义及特征

公共信息资源是社会信息资源整体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主要是针对私人信息资源而言的一种资源类型。到目前为止,人们对公共信息资源的概念界定尚不尽统一。纵观诸位学者给公共信息资源所下的定义,笔者认为,公共信息资源是指社会组织在公共活动领域中所产生的直接和间接信息资源的集合。

公共信息资源具备信息资源和公共物品的双重身份。作为一种信息资源,公共信息资源具有经济性、智能性、规律性、整体性、非均衡性等特性;作为一种公共物品,公共信息资源具有非竞争性和非排他性特征。另外,公共信息资源还拥有一些自己的特性,如公益性、基础性和公开性等。

1.2公共信息资源管理的概念

顾名思义,公共信息资源管理是以政府为核心的多元社会行为主体及其网络化组织结构,为了最大限度地促进信息资源的全社会共享和信息资源效用价值的实现,维护社会公共利益,综合运用各种政治的、经济的、文化的、技术的管理方法和手段,在公共参与下实现对公共信息资源的多元管理。

1.3政府在公共信息资源管理中的角色定位

政府作为公共利益的代表,在公共信息管理的过程中应该承担起公共信息资源建设、维护、提供和对其它管理主体进行协调的责任。换句话说,政府是公共信息资源管理的绝对主体。根据公共信息资源的特性,它的管理目标应该定位在公共利益的实现上。因此,政府实施公共信息资源管理的重要任务之一就是防止和制止公共信息资源的部门垄断或私人垄断,把公共信息资源的商品化控制在良性发展的范围之内。

2公共信息资源商品化的两种表现形式及其原因分析

政府在公共信息管理过程中发生任何不当行为或引入市场机制来配置信息资源,都可能导致公共信息资源商品化行为的发生。

2.1公共信息使用过度导致的公共信息资源商品化

众所周知,公共信息资源具有非排他性和非竞争性的“公共性”特点,也正因如此,人们在公共信息资源的使用过程中极易产生“过度”的现象。一些部门和个人往往利用公共权力把公共信息资源变成“排他性”和“竞争性”的信息资源,以牟取部门利益或个人利益。在学术界,学者们把这种公共信息资源的“私有化”或者“商品化”现象通俗地称为“信息腐败”“信息投机”或“信息寻租”。

究其“信息寻租”行为产生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

第一,政策缺失。我国在信息资源开放、利用、所有权和使用权限定等方面至今还有不少空白,现有的制度规章操作性不强,如信息资源管理方面的责任机制还未建立,侵吞、扭曲公共信息以及管理的不正当现象的责任认定等都未明确,使得公共信息资源寻租的巨大收益与较少的风险责任之间形成了强烈的“信息寻租”激励。

第二,管理结构缺失。我国实行的是以政府的宏观管理与专业性职能机构的具体管理相结合的纵横交错的管理体制,该体制具有公共信息资源的独占特权,容易形成人为的高度信息不对称,导致官员共谋操纵上下信息。

第三,监督不力。据统计,公共信息资源的80%产生于政府,而政府在公共信息领域内对大多数政府信息的独家垄断往往使人们在信息获取权受到侵犯时最多只能借助言论机制来维护自己的利益。公共信息资源“寻租”和“腐败”等问题界定的困难和监督的难度加上认识的偏差,使其很少受到约束和监督,而具体的官员又缺乏自我约束,信息获取过程的扭曲也就在所难免。

第四,信息渠道不畅通。电子政务的建设可以大大提高政务活动的透明度,简化政府工作流程;网络信息传播的高效和快速既可以提高公众的信息获取能力,也可以提升社会对公共信息资源开发建设的参与力度和监督力度。但目前我国的电子政务建设还只处于起步发展阶段,导致信息流通的渠道十分不畅。

2.2政府对信息市场合理配置而产生的公共信息资源商品化

公共信息资源的市场配置行为也可能导致公共信息的商品化。公共信息资源是一种特殊的经济资源,它的“经济性”的特点使其具有公共商品的特性和价值,拥有广阔的市场开发前景,尤其是公共信息的再开发与二次利用所蕴涵的巨大的经济效益,是很多商业产品都无法比拟的。经济学家认为,市场是资源配置的最佳选择,市场机制能够按照最优化原则通过供求关系、一价格、竞争之间的相互作用相互制衡来推动各种资源的合理流动与分配,提高资源的使用效率。如果政府在公共信息资源的管理过程中,为更好地实现公众对公共获取的需要,在“公平优先,兼顾效率”的原则指导下,通过市场来对公共信息资源进行合理配置,使信息资源使用过程当中产生适当的市场行为,是十分必要和合理的。

政府之所以对公共信息资源进行市场配置而产生公共信息商品化行为,与以下几个因素有关:

第一,政府由于自身硬件设施以及人力资源等软件设施的数量局限,无法满足公众对于公共信息的普遍需求。

第二,人们的公共信息需求越来越出现个性化趋向,而政府提供的信息服务往往针对社会公众普遍性要求提供整齐划一的无差别供给型服务,既不能在服务方式上根据公众个人的爱好、需求、特色提供服务,也无法从信息服务的内容上满足个性化需求,缺乏公众自我选择权利。

第三,公共信息资源的广泛性、复杂性、层次性及分布的不均衡性,使得政府在自身有限的管辖范围内无法成为公共信息资源服务的唯一主体。

3国外的公共信息资源商品化现象及其政府对策

案例一:以日本气象部门为例,在日本,受气象厅委托成立的日本气象信息股份有限公司立足于特殊需求用户和防灾信息服务,每年的营业额都高达7o亿日元以上,很好地补充了国家气象信息管理经费。

案例二:捷克共和国的aLBeRtinaincome,这是一个数据库生产者,提供联机和CD-Rom产品。在把原有的信息机构成功转变为营利性机构后,在商业范围内提供的可行的产品是:捷克共和国和斯洛伐克共和国的公司和组织名录;与布拉格国家图书馆密切合作产生的“捷克国家变迁史(CD—Rom)”。该公司目前在布尔诺(捷克共和国)、布拉迪斯拉发(斯洛伐克共和国)和美国都设有办事处。

信息资源管理的定义篇5

关键词:义务教育;信息资源;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研究述评

促进义务教育信息资源均等化建设既是我国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重要内容,也是提高我国义务教育质量、实现教育公平的现实着力点。当前,我国义务教育信息资源均等化过程中存在资源质量较差和使用效率低、配置不均衡等诸多困境,其成因之一在于学界对于义务教育信息资源均等化实现路径的内在逻辑、运行机理缺乏系统的深入认识。本文通过对近十年来我国学界有关义务教育信息资源均等化的研究成果进行梳理,以义务教育信息资源均等化的概念内涵的解读为切入点,探讨义务教育信息资源均等化的范围与实现路径,并对我国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现状问题、解决方案做了归纳,初步形成了我国义务教育信息资源均等化的内涵特征———方法路径———问题对策的专题研究体系。

一、义务教育信息资源均等化的内涵和特性

诸多研究者主要基于公共服务、经济财政、社会和谐视角对义务教育信息资源均等化概念做出了界定。代表观点有:王剑(2012)从经济财政视角认为义务教育财政保障的均等化是实现义务教育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重要保障,主要包括义务教育财政经费投入支出规模、中央和地方义务教育财政支出职责分工、城乡义务教育财政经费、区域义务教育财政经费的支出是否大体平衡。范坤、王学东(2012)指出,义务教育信息资源均等化是指在一定时间和空间上,在既定的技术和资源条件下,为实现效率和公平的目标,将有限的义务教育信息资源在时间、空间和用户之间进行合理布局,最大限度地满足用户的需求和最大程度地发挥其效用。据此,义务教育均等化作为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一个有机组成部分,可以从公共服务的目标、过程和结果来理解“均等化”的内涵。作为一种目标或理念的均等化,义务教育追求公平正义要求受教育权利的均等和受教育机会的均等;从均等化实现过程而言,义务教育公共服务均等化是一个由非均等状态逐步走向均等化状态的一个动态过程;作为结果的均等化,是全体用户最终享有水平大体相等的教育公共服务。

二、我国义务教育信息资源均等化具体环节和发展过程

根据教育信息资源从开发到使用过程的不同阶段和相应条件,现有关我国义务教育信息资源均等化的运行过程主要分为以下五大环节:

(一)环境平台建设环节。该部分主要包括法律政策平台和技术基础平台两大部分。其中,法律政策平台建设主要集中在国家对于该项的宏观配置,通过行政手段和政策法律为义务教育信息资源的创建、组合和运用提供政治空间和法律保障。另外,我国义务教育技术基础平台的建设主要包括教育信息资源的平台搭建、安全保障、标准转换和版权保护四个方面。其建设逻辑主要是围绕如何将信息技术的研究成果嵌入义务教育信息资源均等化的整个过程。

(二)管理服务环节。资源管理的研究主要集中于教育信息资源的共建共享方面。尹睿(2009)认为必须打破以政府部门为主导教育资源建设与分配模式。姚雪红(2015)认为应该成立具有决策、组织、监督等职能的教育行政管理机构,采取包括优质信息资源推荐服务制、原创信息资源认证管理制、学科骨干教师栏目负责制等主要措施,最终构建均等化推进机制。

(三)资源创建环节。祝智庭(2012)认为国内教育信息资源建设的新动向在于资源建设的动力机制以及实现机制的与时俱进方面;在资源挥创建方面,焦建利(2010)提出了构建中国教育资源信息中心的设想。程建钢(2008)提出了一个分布式网络教育资源库的整体解决方案;课程资源建设方面,主要以国家精品课程为重点进行研究。(四)定期评价环节。区域基础教育信息资源培育和共享的评价是指运用教育教学信息资源的评价标准对教育信息资源的培育质量进行审核、认证和评价,有效保证教育信息资源的优质水平。如姚雪红(2015)提出由区域教育专家、教育督导、学科专家、教育技术专家等组成信息资源培育评估机构,按照国家的相关标准,结合本区域的信息资源培育情况制定不同种类、不同层次的评估标准,定期对新培育的教育信息资源内容、水平、技术标准等方面审核、评估、认证,选出优质教育信息资源。

三、我国义务教育信息资源均等化的现状与问题分析

(一)资源利用率低,开发程度不足。一是重技术、轻整合。杨文正(2014)指出,过于强调技术的引入而忽视对教学信息资源内容本身的建设,而资源的使用者对于如何将信息技术手段应用或整合到课堂教学中的相关知识与技能指导也极为薄弱。二是重开发、轻应用。在资源建设过程中为了“开发”而“开发”,较少关注资源的实用性与应用效率,校园网或计算机设备亦缺乏良好的管理与维护。

(二)建设理念落后,重视程度不够。当前的主要问题在于教育主管部门和学校领导缺乏对教育信息资源建设的重视程度不够,缺乏对配置成本的管理和成本效益分析。张虹(2008)指出主要是不发达地区的教育行政部门对信息化工作的支持力度与认识程度不相匹配,只有70.2%的主管单位负责人认为教育信息化工作属于当地教育局主抓的重点工作。而且越是经济不发达的地区,其教育局不重视发展信息化的比例越高。

(三)制度设计存在偏差,供给主体权责不明。夏茂林(2014)认为籍制度障碍下城乡二元体制是导致城乡教育资源差异的主要原因。同时,政府事权与财权的不统一、教育事权的“以县为主”与分税制导致地方政府承担的教育事权过大、财政支出比例过大。由于教育信息资源配置的成本具有投入额度大、周期长的特点,在财力有限、事权过大现状下,县级政府只能降低义务教育信息资源服务的质量来维持义务教育的广泛性,使得义务教育信息资源的粗糙缺乏适用性。

四、我国义务教育信息资源均等化

现有研究评述我国义务教育信息资源均等化近年来已取得了长足进步,但仍存在一些薄弱环节有待深化研究。首先,从研究视角来看,当前学界对我国义务教育信息资源均等化的研究多从网络信息技术应用等工具论的视角切入,尤其缺乏对均等化、社会公平等内在逻辑的深度研究,并未实现工具理性、价值理性的有机结合。其次,从研究内容来看,应然研究多,实然研究少。学界对有关概念、范围、供给主体、实现机制等应然内容研究成果颇多,这些研究对于实践中的具体问题缺乏有效回应。最后,从研究方法上来讲,定性研究多,定量研究少。据此,当前我国义务教育信息资源均等化研究的当务之急,应着眼于以下几个方面:第一,继续加强对义务教育信息资源均等化理论基础的研究。如何在我国义务教育信息资源均等化建设过程中运用人文思想的指引来超越工程学的层次,是今后研究的着力点。第二,拓展义务教育信息资源均等化的研究内容。实践证明,传统电子政务范式下由技术驱动功能整合与再造的分析框架已不能适应这一命题的需要,学界迫切需要探索出具有技术、管理、制度三端联动的动态分析框架。第三,创新义务教育信息资源均等化的研究方法。当前的重点在于加强实证研究和定量分析。建设义务教育信息资源服务的主客观有效结合的测评指标体系。

参考文献:

[1]熊才平,杨文正,张文超.技术支持下的基础教育信息资源公共服务均等化.[J].教育研究,2013.(11).

信息资源管理的定义篇6

[论文关键词]公共信息资源开放服务问题研究

21世纪是信息与知识的时代。信息资源已被看作一种崭新的生产要素,在促进生产发展与社会进步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在现阶段,整个社会信息资源的绝大部分属于公共信息资源由政府或其他公共部门管理,并对公众提供开放和服务。因此加强公共信息资源的开放与服务直接关系到整个社会信息资源的开发利用深度与广度,同时也关系到每个公民、各个社会组织乃至整个国家的切身利益。到底那些信息属于公共信息资源,公共信息资源有那些基本属性,我国目前公共信息资源服务现状如何,有哪些不足,如何才能搞好公共信息开放与服务,这些都是信息资源管理研究领域与实践活动中所必须回答的重要问题。

1从公共信息资源的概念谈起

1.1公共信息资源的概念

我们知识信息资源是信息与资源交叉产生的新概念。“信息资源是一种信息,是具有资源属性的信息,是经过人类开发与组织的信息的集合”从开发程度角度看信息资源可划分为潜在的信息资源和现实的信息资源;但从宏观和存在领域角度看,信息资源可以划分为:自然信息资源和社会信息资源,而社会信息资源又由私有信息资源和公共信息资源构成。公共信息资源与私有信息资源相对应而言,一般是指由政府行政机关以及从属于政府的各种非赢利性事业单位(包括科研机构、教育机构、医疗卫生机构、文化机构等等)所形成、加工、组织、管理的,与社会公众利益相关的所有信息的集合。关于公共信息资源的概念目前学术界还没有统一标准的定义,国内许多学者从不同角度给出了一些论述。武汉大学夏义垄博士指出:公共信息反映的对象是社会公共事务,与每一社会成员都有着直接或间接的联系,它涉及面广,既包括政府部门的信息,也包括社会公益性组织等第三部门提供的信息,企业有时也提供一些公共信息或准公共信息。还有的学者认为公共信息资源“是为社会公众服务的事业单位所拥有的信息资源,其中有很大一部分是属于政府管理的信息资源。”在国外,美国图书馆与信息科学全国委员会1990年制定了一部行业法规《公共信息准则》,把联邦政府生产、编辑和维护的信息称为“公共信息”,认为公共信息属于公众的信息,为公众所信赖的政府所拥有,并在法律允许的范围为公众所享用的那部分信息;美国的《田纳西州公共信息法案》中指出,公共信息是在法律或法令以及与官方事务相联系下所收集、组织和保管的信息,包括:①政府部门产生的信息;②为政府部门所生产以及政府部门所拥有的信息或有权获取的信息。

显然国内外学者与研究人员对公共信息资源概念定义虽有所不同,但基本内涵则是一致的,即:公共信息资源与公共事务密切相关。公共信息资源的内容反映的是社会公共事务,“一般来讲,‘公共的’表示国家、政府以及其他公共组织的基本职能与活动,它与普通大众利益相关,需要由社会公众参与的事务领域”。公共信息资源的来源主要源于管理公共事务,与公众利益密切相关的政府以及相关的各类型的公共管理和服务机构。由此可见,在凡是属于整个社会公众整体利益和需求诸多事务和成果信息都是公共信息,在逻辑上,凡与公共利益紧密相关,涉及公共政策、相关公共管理制度的制定、安排、执行等及一切公共利益执行和保障的信息均可纳入公共信息资源范围。

1.2公共信息资源的基本特征

我们知道信息是关于事物运动的状态和规律的表征,也是关于事物运动的知识。信息就是用符号、信号或消息所包含的内容,来消除对客观事物认识的不确定性。而公共信息显然属于信息的部分,因此它既有信息的共性,如:传递性、共享性、依附性、非均衡性、实效性等,同时也有自己的特殊属性:

(1)公共消费性。在公共信息被生产、提供和被利用的整个过程中,每个社会个体对它的利用并不影响其他人利用,不具有排他性;同时公共信息的生产和提供的目的就是让公众获取并且利用,不具备竞争性。因此,从公共信息资源生产的目的上看,公共信息资源属于服务于公众的公共产品,具有公共消费性。

(2)公共服务性。公共信息资源的公共消费性,决定了政府和公共服务部门应该是公共信息资源生产、加工、提供服务的主体,而广大公众则是公共信息资源接收和被服务者,因此从公共信息资源的对象上看它具有公共服务性。

(3)全面与基础性。公共信息资源接受对象是各行各业的广大公众以及各种类型的社会组织,内容关系到公众的生活、工作、学习、娱乐等方方面面的信息,如基本的科技、文化、教育、医疗卫生等。因此公共信息具有广泛的适用面和普遍的基础性价值。从公共信息资源的接受对象与内容上看,它具有全面与基础性。

(4)开放与公开性。上边诸多特性使公共信息资源具有公开性。只有公开才能使公众方便、快捷地获取和消费,达到生产公共信息资源的目的,实现其价值。

1.3公共信息资源的类型

公共信息资源内容涉及与公众相关的方方面面,按照不同的角度有不同的分类方法,笔者为方便介绍和理解主要从它产生的领域和内容来对公共信息资源类型进行大体划分:

(1)政府法律、法规、制度信息。由政府部门或立法机关制定的与公众密切相关的各种法律、法规、规章制度及其他有约束力的规范性文件等:

(2)政府工作的动态信息。政府机关和公共服务部门为了加强工作的透明度,提供相关部门的负责人、部门职责、办事程序规则和执法结果等;

(3)科技教育信息。包括一些著名科学家、科研项目、科学成就等,各层次的教育方针政策、教育机构、教育状况和特色、招生就业、教育规划信息等;

(4)公共健康信息。包括医疗机构、医护人员信息、药品价格与质量信息、传染疾病通报、公共健康政策法规等:

(5)文化娱乐信息。包括各类图书馆、档案馆、文化馆、博物馆等文化机构提供的信息服务,电视台、广播电台乃至互联网等提供的文化娱乐信息等等;

(6)农林牧信息。农业、林业、畜牧业生产中的法规政策、资源状况、市场信息、科技信息和气象资源等;

(7)国民经济信息。包括市场经济法规、经济状况统计指标、企业基本信息、消费者信息、财政金融货币信息等;

(8)环境信息。包括地理信息、天气预报、环境污染信息、旅游资源信息等;

(9)其他类型。

2公共信息资源开放与服务的现状与不足

2.1加强公共信息服务的重要意义

公共信息资源在内容上涉及政治、经济、文化、教育、卫生等各种领域,接受者是各行各业的广大公众以及各类型组织。只有这些公共信息资源为广大大公众有效利用才能发挥其价值,因此加强公共信息资源的开放与服务就显得非常重要:加强公共信息服务有利于激发公众的积极性与创造性,有利于维护社会的正义与公平,有利于提高政府的威信与效能,有利于国家安定团结。

2.2我国公共信息服务的现状与不足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改革的不断深入,我国在公共信息公开与服务方面进行了许多探索与实践,并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如在思想观念上提出“对于公共信息以公开为原则,以不公开为特例”;在实践上电子政务、电子农务、网上政府、数字化图书馆、数字化档案馆不断涌现等等。但由于种种原因我们的公共信息服务仍存在许多不足。

(1)从公共信息开放与服务主体上看:服务意识淡薄,服务观念落后。

我国的各政府机构和公共服务部门是公共信息资源的管理与服务主体,其思想观念很大程度上决定公共信息开放与服务的质量与效率。首先,我国的封建专制主义思想为信息公开与服务产生了相当大的观念障碍。在以往封建专制时代,为加强专制统治,封建统治者们提出“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以官治民”等愚民思想政策,而这些思想至今在一定程度上仍影响着我们干部的工作;另外新中国建立以来,由于当时的特殊国情,出于防止国内外敌对势力破坏和维护国家利益的需要,国家机关在经济建设中强调保密。这使得我们国家机关长期以来养成了片面注重保密的工作习惯。因此,信息公开与服务的意识就比较淡薄。一些政府工作人员甚至谈“公开”色变,更难以谈得上服务了。主要有三“怕”:一怕特权丧失,不愿公开;二怕受到监督,不敢公开;三怕影响政府权威,不想公开。由此可见公共信息公开与服务的阻力很大程度上来自于政府自身认识上的误区和传统守旧的工作方式与惯例。

(2)从公共信息资源接受的客体来看:信息观念淡漠,信息素养有待提高。

究其原因在于一方面我国封建思想文化,民众对政府机关及其工作人员普遍抱有畏惧思想,民众深受“民不与官争”的思想影响。因而对政府官员及其工作人员敬而远之,参与政治活动的意识淡薄。另一方面,民众对自身权益的认识不足,不知自己有那些知识权,当然就更谈利用公共信息维护这些权利了。此外,与西方发达国家相比我国公民普遍受教育年限和总体信息应用能力偏低,这也增加了公众获取信息的障碍。淡薄的信观念识和偏低的信息素质也影到了公共信息的开放与服务效果。

(3)从公共信息资源服务的管理体制上看:政府本位的旧运行机制严重阻碍了信息的公开与服务。

主要表现为:首先内容与形式脱节。当前我国政府信息公开呈现以下特点:形式上的公开多,实质上的公开少,结果公开多,过程公开少;原则方面公开多,具体内容公开少。其次监督检查不健全。检查监督是行政实施的必要环节,也是其根本保证。但是由谁来进行监督,由谁来追究相关责任,怎么认定和追究,是目前信息公开和服务中最难确定的问题。最后缺乏制度保证,我国当前的公开信息公开和信息服务具有浓厚的政策性,缺乏相应的制度保证。政府信息公开是政府的义务,由于我国的民主政治建设的水平相对较低,政府信息公开与服务长期以来一直缺乏制度保证。

(4)从公共信息资源的获取渠道上看:政府为社会公众提供公共信息的方式和渠道过少。

目前最主要的问题是公众自由获取政府信息的常规性机制尚未建立。西方发达国家政府公共信息公开的方式主要有两类:一是依法主动公开,即行政机关和相关机构依法对各种行政法规、行政规章等规范性文件,按照法定程序公开;二是依申请公开,即公众对与自己利益相关的政府信息可以向政府相关机构申请公开和使用。目前我国政府信息公开和服务的方式较为单一,只有政府主动通过公报、新闻媒体、会、布告等方式的信息公开,还没有建立和实行依公民申请而公开信息的机制。公民和社会组织主动向行政机关和相关单位提出咨询或申请提供信息服务一般很难得到满足。

3建议与对策

3.1加强公共信息资源开放与服务观念

必须加强公共信息管理主体和公共信息接受的主体的信息意识和观念。一方面对于公共信息资源管理的主体必须主动摒弃以往认为加强政府信息公开与服务不利于政府形象,不利于政府有效管理,不利于维护社会稳定等旧的思想观念,而应该认识到信息公开与服务对于社会主义建设的重要意义。另一方面,作为公共信息接受的公众也应该不断提高自己的信息意识和信息素养,摆脱那些封建社会思想束缚,主动通过各种正当途径获取自己所需的公共信息,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3.2完善与健全公共信息资源服务与管理的相关法规、制度

首先是要从法律、法规上来解决问题,应当尽快颁布政府信息公开法。从法律上来规范各级政府信息公开和信息服务工作中的责任,是非常重要的,政府和相关公共信息管理机关工作人员必须是按章行事,我们应该不仅要有原则性的法律,还要制定具体的政府信息公开的规章、规定,这样各级工作人员才好照章办事。

其次是政府要建立良好的公共信息服务管理制度,用制度来保证公共信息服务工作的有效开展。明确信息公开的范围,明确公共信息资源的管理者有接受者所享有的权利与义务,以及监督检查制度等等。

3.3加快进行公共信息管理方面的高级专门人才培养

要搞好公共信息资源管理与服务工作,离不开大批具备高素质的公共信息管理人才。目前我国公共信息资源管理人才缺乏,特别是缺乏即具备公共管理背景知识,又具备相当的信息资源管理知识与技术的综合型人才,来解决诸如公共信息资源开放、服务等方面立法与制度建设、公共信息政策的制定、组织、协调和实施,以及公共信息资源共享等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因此很有必要开展公共信息资源管理教育与培训工作,为公共信息资源管理提供源源不断的人力资源保障,同时也推动公共信息资源服务工作迈上新的台阶。

信息资源管理的定义篇7

关键词:医院;人力资源;信息化

作者简介:李建群(1971-),男,河南省内乡县人,河南省南阳市第九人民医院工会主席,会计师、经济师,研究方向:人力资源管理。

中图分类号:F243.5文献标识码:adoi:10.3969/j.issn.1672-3309(x).2013.07.27文章编号:1672-3309(2013)07-61-02

随着我国新一轮医改工作的实施,医院的管理机制需要进一步优化,通过制度创新和管理手段优化提高人力资源管理水平,已经成为一项重要的任务。医院在发展过程中需要从教学、医疗、康复、科研、预防、保健等方面采取措施,才能发挥医院综合性信息管理的作用。医院在新的形势下需要合理配置人力资源,按照医疗绩效的基本原则,积极稳妥的优化各项人力资源,形成强大的团队,从而发挥人力资源的效能作用,提高人力资源管理的信息化水平,为医院全面发展创造良好的信息平台。

一、医院人力资源信息化管理的必要性分析

(一)通过信息系统优化人力资源配置

医院人力资源管理过程中需要一个懂得技术、善于管理的行政后勤人员,医院人力资源管理人员是整个医院各项事务的管理者,也是医院全面发展的重要后勤保障,承担医院各项事业发展的主体性作用,医院人力资源需要依靠保障系统,才能更好的管理好各项事务,推进各项事务向多元化方向发展。因此医院在发展过程中要有效配置好人力资源,必须依靠信息化管理系统,通过信息管理实现数据的自动化处理,优化各项资源的配置[1]。通过信息化系统可以建立合理的人力资源比例管理,通过实施合理的智力结构,建立稳定的人力队伍,对提高医院管理水平具有重要的作用。

(二)信息化系统对建立动态人力资源管理的必要性

医院人力资源管理过程中需要根据员工实际情况,建立动态管理模式,需要对人员信息进行动态跟踪,因此完善的人力资源管理系统对动态人力资源管理会产生积极的作用。医院只有建立员工动态发展与人员流动的基本原则,才能保持人员队伍的稳定性,通过绩效管理的方法,对员工的工作业绩进行数据统计,按照量化处理的原则,积极稳妥的推进人力资源管理向科学化、信息化方向转变[2]。合理的人力资源配置,可以优化人员结构,形成良好的团队能力,对医院走质量发展、效益发展道路具有重要的帮助。

(三)通过信息化系统实现医院人力资源的核心管理

医院人力资源管理过程中需要对核心管理进行全面优化,人力资源管理过程中涉及到的管理方面较多,因此需要抓住主要管理方案,实施有效的信息管理,从而全面提升人力资源管理的信息化水平。信息化系统建设需要从人力资源管理的各项核心要素出发,比如绩效管理、薪酬管理、保险、工资、劳动保护、培训技能等方面进行核心管理,才能更好的提升人力资源管理水平,对人力资源效率提升和机制转变具有重要的意义[3]。通过信息化系统可以定期对人力资源信息进行汇总、统计,然后进行合理的数据分析,对科学决策具有重要的作用。信息化系统对医院人力资源实施核心管理之后,对合理配置人力资源具有重要的意义。

(四)信息化系统对规范医院用工和管理的必要性

系统建设的目标是规范各项用人制度,从而能够合理配置人力资源,提高人力资源的电子档案管理水平。信息化系统对推进医院员工社会保险、劳务收入、劳动保护、培训技能方面管理具有重要的作用。通过信息化系统改变传统医院人力资源用工模式,从而更好的实现人力资源的标准化、规范化和信息化管理,对人力资源优化配置,提高员工总体素质具有重要的意义。医院人力资源管理信息化建设过程中需要从人员信息管理、组织机构管理、劳动合同管理、收入管理、保险福利管理、技能与培训管理、报表统计管理等方面采取有效的措施。文件信息管理过程中需要对各个服务对象进行全面分析,确保医院信息管理符合人力资源核心管理的要求。

二、医院实施人力资源信息化管理的目标分析

(一)医院实施人力资源信息化管理可以提高效率

医院人力资源信息化管理过程中需要通过多方面措施,对其实施有效的管理。从医院员工招聘、劳务收入、保险福利、员工档案管理等方面采取策略,提升人力资源的信息化管理水平,对人力资源科学化管理、规范化管理、效率化管理具有重要的意义。从传统医院人力资源管理的角度看,人工管理模式占用了大量的人力和物力,效率很难得到全面的提高[4]。在信息技术的推动下,医院人力资源管理过程中建立了完善的人力资源管理系统,从根本上实现了人力资源的信息化管理,对共享数据信息、提高工作效率具有重要的影响。医院人力资源管理过程中需要对信息系统进行分析,全面提高工作效率,从而全面降低手工操作的错误率。

(二)信息化系统对规范人力资源业务流程的作用

人力资源管理是集事务、流程、信息一体化的管理,因此人力资源的业务流程规范化管理对其进行全面管理具有重要的意义。医院人力资源管理的周期时间长,从医院员工进入医院开始到员工退休或离休都要进行全方位的管理,保证各项事务能够符合医院具体情况,提高工作质量,完成工作流程,提高制度管理水平[5]。在信息化平台支撑下,各项事务整合在一个系统下进行管理,从多方面提高信息化水平。医院人力资源管理过程中需要通过信息系统对其进行模块化管理,保证人力资源管理中通过信息技术和互联网技术对业务流程进行规范,确保人力资源管理中各个流程符合规范化、系统化、集成化的要求,提高人力资源的信息化水平。

(三)信息化系统需要对医院员工提供增值服务

信息化系统在实施过程中需要对员工进行全方位管理,从而提供更好的增值服务,确保医院各项管理工作水平提高。信息系统对更好的服务人力资源管理部门具有重要的作用,可以协调好各个科室关系,对信息进行汇总和分析具有重要价值。医院人力资源管理过程中需要对人员信息进行优化,确保数据统计报表按时汇总,并产生管理效益。医院人力资源信息化管理需要从管理模式、管理手段、管理机制、管理策略方面采取有效措施,全面提升医院人力资源信息化管理水平。信息系统建设需要从数据信息处理角度,把医院各项业务流程整合在一起,更好的为医院提供增值服务,对医院各项管理水平提高具有重要的价值。

三、医院人力资源信息化管理的措施

医院人力资源信息化管理过程中需要建立一支会管理和懂技术的团队,对人力资源各项工作进行操作和管理,对提高人力资源管理效率具有重要的意义。医院在新形势下要完成各项发展目标任务,需要从信息化角度出发,建立一套行之有效的方法,从而能够对医院人力资源比例管理、智力结构、员工流程性进行动态信息管理,提高员工的综合管理水平。通过信息化管理可以对医院各项人力资源事务进行管理、审核、评定,避免人工管理中效率低下、容易出错的问题,当前需要建立一套完善的人力资源信息管理系统,通过对数据模块的管理,可以让医院更好的掌控人力资源信息,对合理利用人力资源信息具有重要的帮助。从实践来看,现在的很多医院在人力资源管理上依然沿袭着计划经济体制下的模式,管理方式仍然处于人事管理和手工管理的初级阶段。在新的历史时期,应当将人力资源提升到一种战略性的高度来对待,即通过对医院的人力资源管理进行全面的改革,将传统人事管理中的人员管理模式转变成具有现代化色彩的人力资源管理开发上来,并在此基础上建立起具有本单位特点的方案,从而实现各尽其才的良好局面。在手段上也要改变原来的方式,将现代信息化技术应用于医院的人力资源管理工作之中,由此可见,医院人力资源信息化建设迫在眉睫。

四、总结

医院人力资源管理过程中需要一个懂得技术、善于管理的行政后勤人员,医院人力资源管理人员是整个医院各项事务的管理者,也是医院全面发展的重要后勤保障,承担医院各项事业发展的主体性作用,医院人力资源需要依靠保障系统,才能更好的管理好各项事务,推进各项事务向多元化方向发展。医院人力资源管理过程中需要对核心管理进行全面优化,人力资源管理过程中涉及到的管理方面较多,因此需要抓住主要管理方案,实施有效的信息管理,全面提升人力资源管理的信息化水平。信息化系统建设需要从人力资源管理的各项核心要素出发,比如绩效管理、薪酬管理、保险、工资、劳动保护、培训技能等方面进行核心管理,才能更好的提升人力资源管理水平,对人力资源效率提升和机制转变具有重要的意义。信息化系统在实施过程中需要对员工进行全方位管理,提供更好的增值服务,确保医院各项管理工作水平提高。信息系统对更好的服务人力资源管理部门具有重要的作用,可以协调好各个科室关系,对信息进行汇总和分析具有重要价值。医院人力资源管理过程中需要对人员信息进行优化,确保数据统计报表能够按时汇总,同时能够产生管理效益,对医院全面发展具有重要的帮助。

参考文献:

[1]夏旭.无线网络在医院信化中的应用优势及不足的探讨[J].信息与电脑(理论版),2011,(06):12-15.

[2]韩煜.加强医院信息化管理的重要性及有效措施[J].中国医药导刊,2009,(11):28-29.

[3]孔轶.医院信息化建设与系统风险分析[J].信息安全与技术,2011,(12):31-32.

信息资源管理的定义篇8

摘要:我国社会主义市场建设逐渐趋于信息化的发展形势。因此在企业的发展过程中,对于人力资源的管理发生了一定的变化。在企业的发展过程中只有建立科学化的人力资源管理才可以为企业的发展提供充分的保证。

关键词:信息化人力资源管理

一、人力资源信息化管理的实际意义

1.改变传统的企业经营模式。信息化人力资源管理模式的建立,可以为企业的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同时也为企业的发展带来了全新的企业管理模式。在信息化人力资源的管理过程中,可以改变企业中传统的人员管理模式,将相关的人员管理内容转化为人力资源管理的解决方案,从而在逐渐改革的过程中,改变传统的企业经营中人力资源管理模式,实现信息化的人力资源管理制度。

2.实现人力资源与主流管理的连接。信息化的人力资源管理是企业信息化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也可将其视为企业中的主流信息管理系统。在企业的经营过程中,通过对相关经营系统的记录可以实现人力资源管理的信息优化,也在一定程度上支持了人力资源管理的相关工作。而在信息化人力资源的建立过程中,通过信息化人力资源信息的统计可以优化人员的管理,从而制定合理化的工作安排。

3.实现人性化的企业管理模式。企业在运营及发展过程中,通过信息化管理资源的融入,可以实现企业与员工经济利益互动的基本模式,在一定程度上优化了企业的管理。通过信息化管理模式与人力资源管理的相互融合,可以建立完善的业务流程,为企业的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其中的信息化人力资源管理主要是一种网络化的管理模式,在这种管理模式之下可缩短各级员工之间的距离,拉近了企业中各级人员的关系,实现了人性化的人力资源管理。

二、信息化人力资源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企业在信息化的人力资源管理过程中出现滞后性的发展原因是,企业中的相关管理人员其管理意识仍处在传统的思想领域,没有充分认识到信息化人力资源的管理在企业发展过程中所占的重要地位,所以导致企业中人力资源的管理模式逐渐面临着紧张的发展局面。虽然在一些企业的相关管理人员逐渐认识到信息化人力资源管理的重要性,但只是重视相关的经济利益现象,对于需要开发的经济利益认识片面。此外,一些企业的领导人没有形成良好的人力资源管理意识,难以将资金投入到信息化人力资源的管理之中。这种现象对企业中信息化人力资源管理模式的发展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三、信息化人力资源管理制度的应用

1.激发信息化的人力资源管理意识。企业在发展过程中最主要的工作内容是提高人力资源管理的信息化模式,为企业的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在人力资源的管理过程中,管理人员应该认识到信息化管理制度的基本模式,并不是为了通过网络化的管理实现制度的建立,而是通过信息化平台的建立对相关的数据进行整合,从而实现企业中的信息管理,制定出相关的人力资源管理制度。人力资源管理部门中的人员要具有主体意识,促使员工在工作中充分的发挥主体性,为企业的发展提供宝贵的意见,以便及时调整发展方向。企业中的管理人员一定要有风险的防范意识,主要是指在企业的运营过程中,及时地发现潜在的风险,优化企业中人力资源的管理办法,实现信息化的企业运营模式。

2.不断创新信息化的人力资源管理模式。企业在实现信息化人力资源的管理过程中,可以采取不同形式的管理内容创新人员的管理模式,实现企业员工的全面性发展。首先,应该对企业中的员工实行差异化的管理模式,在一定程度实现人性化的管理。相关的人力资源管理者可以通过信息化模式的建立,记录每个员工的详细信息,也可建立交流平台,从而可以及时反馈员工的工作信息以及思想的变化,以便促进人力资源的优化管理。其次,企业中的人力资源管理人员可以通过仓库数据的储存模式,记录员工的相关信息,包括员工的家庭信息、业务信息等基本内容,根据员工状况的综合性分析可以详细地了解其整个工作过程,以此制定优化的培训制度,促进企业的发展。

3.提升员工的信息化技能。企业在人力资源的管理过程中,不仅要具备信息化管理模式,相关的管理人员也要具备相应的信息技术操作能力。其中信息化的技术形式主要是以网络技术为核心内容,将传统的人力资源管理模式转变为数据化处理形式,这就需要相关管理人员在工作中逐渐掌握信息的处理技巧、信息化的服务模式以及管理能力,从而使企业中的人力资源管理在真正意义上实现信息化的处理模式。

综上所述,在信息化人力资源的管理过程中,通过管理制度的创新,可以优化企业员工的信息管理,为企业中的人力管理提供充分的保证,能够激发员工的工作意识,提高企业的运营效率。因此,通过信息化人力资源管理模式的建立是顺应时代的发展,为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建立奠定良好的基础。

参考文献

信息资源管理的定义篇9

[关键词]政务信息资源分类体系 信息管理

[分类号]G250

1 政务信息资源分类概述

政务信息资源整合与共享是电子政务建设的核心,政务信息资源分类是实现政务信息资源采集、组织、交换、共享和服务的工具,是实现信息共享的基础。

政务信息资源分类是以政务信息的知识内容为主要依据,通过归纳、聚类、列类而形成的政务知识等级体系,用于对政务信息进行分类组织、存储和检索以及分析、统计等活动。通过建立政务信息资源的分类体系,把具有某种共同属性或特征的信息关联在一起,将海量无序的信息变成可利用的有序信息,为实现政务信息资源管理、共享和服务等奠定基础。

2 政务信息资源分类体系发展现状

近年来,有关政务信息资源分类的相应研究和文章迅速增加,有越来越多的学者开始关注这个问题,也出现了大量的有关政务信息资源分类的文章。但是此类文章大多泛泛而谈,不能进行深入的分析。现阶段的研究中理论研究多,而实用性设计和试验太少。大量论文不厌其烦地论述了政务信息资源分类体系的编制原则、意义和必要性,但真正给出了实际的政务信息资源分类体系的却极少。国内到目前为止也只出台了《政务信息资源目录体系-第四部分-分类标准》的征求意见稿。一些学者在理论上对信息资源分类体系做了一些探讨,但这些分类体系不统一,自成一家,各自为政,存在着很多问题。

在这种情况下,本文从关系国计民生的重要的政务管理部门――国土房产管理部门出发,以深圳市国土房产管理信息资源为主要研究对象,遵循政务信息资源分类体系建立的主要原则和关键标准,综合考虑用户的需求和信息资源的特点,建立了一套国土房产管理信息资源分类体系。

3 国土房产管理信息资源分类体系的构建

3.1 分类体系结构

在大量第一手资料的基础上,通过鉴别、筛选政务信息,按照从整体到部分,从一般到特殊,从抽象到具体的原则,从使用者的角度出发,同时考虑到了国土房产管理信息资源的具体情况,建立了《国土房产管理信息资源分类体系》,对国土房产管理信息资源进行了以下5种分类(见表1):

国土房产管理信息资源分类体系,参考《政务信息资源目录体系一第四部分一分类标准》的征求意见稿,结合国土房产管理信息资源的特点,形成了“针对政务信息资源,先确定主体框架,具体详细类目根据领域专家的意见和使用需求再进一步深入研究,补充调整”的技术路线。分类体系采用混合分类法,既吸收面分类法具有较大的弹性、适应性强、便于机器处理信息、易于添加和修改的特点,又吸收线分类法容量较大、层次性好、使用方便的优点。同时,在本分类体系中,采用了主题法和分类法相结合的信息组织方式对信息资源进行整理、加工、综合,相互之间取长补短,力求更优。整个分类体系不仅力求稳定,同时还充分考虑到了体系的系统性、可延性、可兼容性。值得注意的是,由于整个分类体系面对的是相同的国土房产管理信息资源,所以必须保证的是任何一种分类的叶结点,即每种分类的粒度是统一的。

为了多方面刻画政务信息资源的特征,便于对政务信息资源的组织、维护和使用,本分类体系的顶层通过基础面、行业面、物理面、服务面对信息资源进行分类,相应地产生了主题分类、机构分类、资源形态分类,资源用途分类和业务分类5种分类,其中对应服务面产生了资源用途分类和业务分类2种分类,并在此基础上形成国土房产管理信息资源分类体系。

其中,主题分类是核心,是政务信息资源的基础性分类。机构分类、资源形态分类、资源用途分类和业务分类为辅分类。政务信息资源的主题分类体现了其内容的属性或特征,政务信息资源的机构分类体现了政务部门职能的特点;政务信息资源的资源用途分类和业务分类体现了政务信息资源面向用户提供的功能服务的划分;政务信息资源形态分类体现了政务信息的存在形式。5种分类相对独立,当政务信息资源的某个面的属性发生变化时,应尽量减小对其它面属性的影响,最大程度地保证目录体系的稳定性。

这5种分类基本覆盖了政务信息资源的产生、加工、使用和管理维护过程中的不同视角,能够较好地满足对政务信息资源组织、管理和使用的需求,而且易于理解和接受。

这5种分类之间的关系如图1所示:

图1中政务信息资源的资源形态分类体现的是政务信息资源的外表特征的区别,主题分类、机构分类、资源用途分类和业务分类体现的是政务信息资源的内容特征的区别。用户可以根据需要的服务,按业务分类对政务信息资源进行识别、导航和定位,也可以根据提供该项服务的职能部门通过机构分类对政务信息资源进行识别、导航和定位,或者根据能够提供该项服务的政务信息资源内容,通过主题分类对政务信息资源进行识别、导航和定位。

3.2 分类体系实施

3.2.1 主题分类 主题分类是从国土房产管理信息资源的语义出发,参照《综合电子政务主题词表(范畴表)》的标准对信息资源进行的分类。主题分类的每一级的类目(除部分底层类目外)在进行归纳时,都尽可能的选择《综合电子政务主题词表》中已有的规范词,确保该分类与《综合电子政务主题词表(范畴表)》的一致性。所以说,主题分类与主题词表的建立是密切相关的。这样一方面保证了语义的单义性、规范性;另一方面,便于将来的数据共享和交换。

主题分类的设置遵循政务信息本体的内涵和知识体系的客观实际,选择的是国土房产管理信息资源的相对本质的属性或特征作为分类的基础和依据,使分类中大类的设置能覆盖电子政务各领域及相关知识范畴,能正确反映类目间的概念逻辑关系,并可保持相对稳定。主题分类的一级目录包括:中共党务、国土资源、信息和技术管理、城乡建设、财政、测绘、人事管理、行政管理、档案。这几大类基本上覆盖了国土房产管理信息资源所涉及的范畴。

主题分类采用线性分类法。每向下一层,信息的专制性就更高一层,下一级类目是对上一级类目的逐层细化,如国土资源是一级类目,根据深圳市国土资源和房产管理局行政管理的范围,其下一级类目包含:土地、地质、矿产。分类按照有概括到具体,从理论到实践的原则进行。

由于电子政务是主题驱动的,政务信息资源本身是具有特定的含义的,采用主题分类则是根据资源本身内涵的不同做出的对同类主题的资源进行归类对不同主题的资源进行划分。由此可见,主题分类是核心,是政务信息资源的基础性分类,它体现的是政务信息资源的内容的属性或特征。

3.2.2 机构分类在政务信息资源共享和开发利用过程中存

在着两个方面的信息不对称,严重影响到政务信息资源的共享和开发利用:①使用者对各部门拥有什么样的信息资源,包括信息资源的数量、质量、内容、分布情况不了解,妨碍了对信息的获取,②拥有数据的部门对使用者的需求不了解,难以直接将信息资源发送到使用者。

深圳市国土资源和房产管理局机构组成体系庞大而复杂,从而导致信息资源分权管理、存放分散、共享困难等问题,使用者对各部门到底拥有些什么信息资源不甚了解,同时,信息管理者及高层领导对各部门的信息资源状况缺乏宏观的把握,也就是严重地存在着信息不对称。

因此,本文按照政务信息资源的产生、处理、管理相关的最主要机构、部门将政务信息资源进行分类,称为“机构分类”。

机构分类采用混合分类法。一级类由4个大类组成,即市局内设机构、市局派出机构、市局直属事业单位、市征地拆迁办公室;二级类则是根据一级类下现有的各不同的单位、部门再分类。再往下细分时主要结合了业务分类,因为每个单位、部门都是具有一定行政职能的,而每一项职能势必产生相应的资源,按照这种思路将机构分类完成。

机构分类本质上就是按照各单位、部门分别拥有的信息资源来分类的,通过建立机构分类目录,同时再结合信息资源目录元数据库中存取位置等信息,能非常好地解决在政务信息资源共享和开发利用中存在的信息不对称问题,可以说是在使用者和各单位、部门之间搭起一个桥梁和纽带,既方便使用者发现和定位信息资源,也利于各单位、部门将自身拥有的信息资源目录化整理后系统地提供用户使用,这对于领导者等宏观决策者来说更是具有重要意义。

采用机构分类,对于资源来说,日后产生的新的资源可以方便地根据其相关的最主要部门而分别添加到已有的分类中,可延性较好;对于拥有资源的机构来说,一个单位或部门的资源被集中地分在同一个上位类下,也利于该单位或部门的人员掌握、利用和处理所拥有的信息资源。

此分类密切结合了目前深圳市国土资源和房产管理局的机构组成现状,但是从长远角度看,若日后出现机构调整等情况,则将对机构分类产生较大影响,可能需要作较多修改。另外,机构分类只能在一定程度上反映资源在内容上的含义。

3.2.3 业务分类业务分类是按照政务信息资源最相关的业务将政务信息资源进行分类,体现政务信息资源的行业面和服务面的性质。

业务分类采用线性分类法。一级类由16个大类组成,即按照深圳市国土房产管理的主要业务和行政工作等分为中共党务、行政管理、人力资源管理、计划财务、地政管理、储备土地管理、征地拆迁管理、房地产市场管理、矿产资源和地质环境管理、测绘与地籍管理、房地产权登记管理、政策性住房管理、物业管理和住宅产业化管理等。再往下细分时,就将每个业务大类按照平时的业务工作流程划分成业务小类,例如地政管理下就有计划管理、土地使用权出让、土地使用权转让、土地交易、临时用地、地价测算等11类业务分项;最后,每个业务分项下展开的就是该业务分项产生、处理的数据。

政务信息资源的产生具有不同的行业背景,在为使用者提供服务时也体现出不同的特点,业务分类就是结合了政务信息资源的行业背景、服务特点、部门职能等得出的。业务分类则能很好地反映出各业务涉及的信息资源,以及职能部门向公众提供的各项服务。

任何一个政府机关都是为人民服务的机构,深圳市国土资源和房产管理局也是集中为深圳市人民提供土地、地质、矿产、测绘、房地产、物业、政策性住房等相关业务的政府机关,而其许多部门的职能就是以上相关业务的办理和管理,如地政处的主要业务为土地管理、地质矿产处的主要业务是地质矿产管理、测绘地籍处的主要业务是地籍测绘管理等,而其他内设机构、派出机构、直属事业单位等也是和本局的各项业务密不可分的,业务分类可以将一个业务涉及到的资源集中起来,使用者查找这些在内容属性上业务特征很明显的资源就会方便快捷得多,而且能非常完整。

此外,业务分类是对国土房产管理的各项业务进行现状分析并归纳概括得出的,十分符合职能的工作流程和业务人员的使用习惯,便于用户以某个业务办理案件的形式进行查找资源,是一种非常实用有效的分类。

3.2.4 资源形态分类按照政务信息资源的不同的表现形态将政务信息资源进行分类,称为“资源形态分类”。

资源形态分类采用混合分类法。一级类由6个大类组成,即数据库、文本资源、多媒体资源、空间数据资源、交互资源、档案资源;二级类则是根据更具体的资源不同表现形式再划分,例如将文本资源分为书刊、政策法规、行业标准、规章制度、业务指导、规划计划、统计分析等17个小类,将多媒体资源分为音频、视频、静态图像、矢量图像4小类;再往下细分时根据资源的数量多少等具体情况,部分结合了业务分类,具有一定弹性。

资源形态是资源一旦产生便固有的外在表现形式,所以资源形态分类是最稳定的分类之一。考虑到社会经济的发展,新事物层出不穷,资源日益增多的实际状况,资源形态分类也体现出其优势所在,因为除了总体上的稳定之外,即使全新的资源形态也可以被方便地添加到分类体系中。同时,由于每一资源都可根据其本身固有的外在表现形式而被唯一确定地分在一个相应的上位类下,主观影响力很小,因此非常客观科学。

但是由于资源形态只是资源外在的表现形式,因此不能直观地反映资源内容上的含义,因而不适合用户根据资源内容的特性来进行发现和定位。

3.2.5 资源用途分类 信息之所以能成为资源,是因为它是具有用途的,根据信息资源的用途这一大属性特征将,是一种科学合理且便于用户发掘其使用价值的分类。按照政务信息资源不同的用途将其进行分类,体现了信息作为有用资源的特征,称为“资源用途分类”。

资源用途分类采用混合分类法。一级类由5个大类组成,参考了深圳市国土资源和房产管理局《依法行政手册》上关于“信息和档案管理”部分,分为基础地理信息、业务基础信息、业务审批信息、档案信息、综合事务信息;二级类则部分结合了业务和资源形态分类。

基础地理信息包括作为地理参考的公共性基础数据,例如各种大比例尺地形图、影像图(数字正射航空影像、卫星影像)、地下管线(给水、污水、雨水、电力、通讯、燃气等)、测量控制点、数字高程模型等。

业务基础信息包括依据法定职权发生的国土与房产管理的基础性专业信息,为日常业务审批提供有效依据,例如地楼房及房地产权登记册信息(地籍、建筑物、房屋)、土地利用信息(土地利用现状、土地利用规划)、地质调查数据(地质图、水文地质图、矿产地质数据、钻孔地质数据)、土地利用与土地供应计划、基准地价与地价指数、及其它委托项目成果、政策法规、规章等。

业务审批信息包括在办理业务时产生的数据,是依据行政许可或非许可审批及其他依申请发生的事项发生的信息,是业务基础信息的更新来源,例如公文管理与督办数据、土地出让合同及征地收地协议数据、地价方案、租赁合同、土地使用费征收数据、地质环境数据、采矿权与探矿权管理数据、房地产行业管理数据、房地产权登记、抵押与查封数据、房屋租赁价格体系数据、经济适用房管理数据、物业监管数据等。

综合事务信息包括局内部事务管理产生的数据,例如数据、人事管理数据、合同财务管理数据、固定资产管理数据、后勤管理数据、行政事务数据等。

档案信息包括地政档案、产权档案、人事档案、声像等多媒体数据的索引与数字化内容。

4 结语

信息资源管理的定义篇10

【关键词】“3S”测绘技术;土地资源管理;应用

中图分类号:F301文献标识码:a

引言:“3S”测绘与土地资源管理相互支撑、相互促进,二者紧密融合能促进“3S”测绘技术的发展完善并充分提高土地资源管理的效率和水平。

1、“3S”测绘技术概要

“3S”技术指遥感(RS)技术、地理信息系统(GiS)技术和全球定位系统(GpS)技术,是目前测绘系统中空间信息获取、存贮、管理、更新、分析和应用的三大支撑技术。随着电子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三者以其不同的技术特点和功能上的互补性,在实际应用中结合日趋紧密。GpS主要用于实时、快速提供目标的定向定位信息;RS用于实时或准实时地提供目标及其环境信息,以发现地球表面的各种变化,可用于及时更新GiS数据库;GiS基础平台,可对多源时空数据包括GpS、RS数据,进行综合处理、动态存储、集成管理和分析决策,形成一个完整的闭合管理系统。

1.1遥感技术

遥感(RS,即RemoteSensing)指在非接触的情况下,对目标或自然现象进行远距离感知的一种探测技术,狭义上是指在高空和外层空间的各种平台上,运用摄影仪、扫描仪和雷达等传感器获取地表信息,通过数据传输、处理,研究地面物体形状、大小、位置、性质及其与环境相互关系的一门现代测绘技术。自20世纪60年代初投入使用以来,遥感技术发展迅速,现已广泛应用于土地资源调查与规划、自然灾害防治、气象观测预报、农作物估产、环境动态监测等领域。

1.2地理信息系统技术

地理信息系统(GiS,即GeographicinformationSystem)由系统硬件、系统软件、空间数据库、用户四部分组成,通过对地理数据的集成、存储、检索、操作和分析,生成并输出各种地理信息,从而为土地利用、环境监测、资源管理、交通运输、城市规划、工程设计以及政府各部门行政管理提供决策服务。GiS不但能管理海量空间信息,提供空间信息的浏览、查询服务,还可对空间数据进行空间分析(如叠加分析、缓冲区分析、网络分析等),以探析空间实体间的相互关系和分布特点。

1.3全球定位系统技术

全球定位系统(GpS,即GlobalpositioningSystem)是由空间部分、地面控制系统和用户设备等组成的空间卫星定位系统,具有全天候全球覆盖、高精度、多用途、定位速度快、自动化程度高、抗干扰性能好和经济效益高等特点。目前,GpS技术已成功应用于土地利用动态监测、运载工具导航和管制、地壳运动监测、工程变形监测等多个方面。

2、“3S”测绘技术在土地资源管理中应用的意义

“3S”测绘技术在土地资源管理中应用的意义主要包括以下三个方面:一是“3S”测绘技术可为土地资源管理提供基础地理信息服务,从而可建立起涵盖土地利用现状等地籍信息和土地利用管理信息的“一张图”基础平台,实现“以图管地”;二是可以为土地利用现状动态变化的监测与分析提供技术手段,从而确保土地资源管理信息的动态更新;三是通过“3S”测绘技术的集成,可建立起土地资源“一张图”综合管理系统,有助于加强对土地资源的规划、开发、使用与保护,促进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从而有效提高土地资源管理的效率和信息化水平。

3、加强“3S”测绘技术在土地资源管理中的实际应用

为提高土地资源管理水平和工作效率,充分发挥“3S”测绘的技术服务作用,应加强“3S”测绘技术在土地空间属性信息采集、土地利用变更调查、土地利用执法检查与监管、土地资源信息化管理等方面的实际应用。

3.1土地空间属性信息采集

在土地资源管理中,对土地空间、属性信息采集的主要目标是为地籍管理、土地征收转用、土地交易、土地开发利用、土地规划等土地资源管理过程提供基础信息平台。采用“3S”测绘技术可实现对土地相关位置、面积、属性等信息的实时采集,并可实现土地管理信息在坐标系、数学精度、数据格式、数据标准等方面的统一,从而能为建立土地资源“一张图”综合管理系统提供基础数据支撑。

3.2土地利用变更调查

在土地利用变更调查中,可利用遥感RS技术与全球定位系统GpS技术获取土地利用现状变化的影像数据与相关位置信息,并按照GiS技术标准开展相关信息的实地调查,再将土地利用现状变化的调查信息反映到土地资源“一张图”数据平台上,保证土地利用信息的图、数、实地一致,从而确保土地资源管理基础数据的现势性。

3.3土地利用执法检查与监管

可利用“3S”测绘技术来采集土地利用现状变化信息并对变化信息进行动态分析,对违法用地行为起到“早发现、早制止”的作用,从而有效保护土地资源。特别是基于平板电脑(如ipaD)的“3S”测绘技术的应用,可将土地利用遥感影像、土地利用现状数据、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数据按照GiS的要求集成在可移动、可定位的平板电脑中,实现实地状况与土地资源管理控制数据的即时比对、即时定性、即时处理,从而有效提高土地利用执法检查与监管的工作效率。

3.4土地资源信息化管理

随着计算机信息技术的发展,办公自动化系统对于提高工作效率和管理效率发挥了重要作用。土地资源管理的空间地域特性要求办公自动化系统应具有地理位置信息即空间数据支撑。采用“3S”测绘技术除可获取遥感影像、空间地理信息数据外,GiS的空间分析、数据定位、数据处理等功能还可为地籍管理、土地交易、土地开发利用、规划管理等提供高效、准确、便捷的土地信息汇总、统计、分析、制图等技术服务。因此,基于“3S”测绘技术的土地资源“一张图”综合管理系统的开发和应用对于提高土地资源管理的信息化水平和工作效率至关重要。

4、“3S”测绘技术在土地资源管理中应用的发展前景

随着全国第二次土地调查工作的结束,土地资源管理的信息化水平有了明显提高,但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特别是移动智能技术、网络云技术等的发展,还应进一步加强“3S”测绘技术的研究与开发,同时还应进一步扩大“3S”测绘技术在土地资源管理中的应用范围,加强测绘技术与土地资源管理的融合深度,促进“3S”测绘技术服务水平的提高。为此,测绘部门应结合土地资源管理的需求进一步完善“3S”测绘技术,提高基础地理信息数据的规模化生产能力,提升为土地资源管理服务的深度和水平。同时,各级土地资源管理部门也应充分发挥测绘部门的作用,充分利用现有“3S”测绘技术,加速土地资源管理业务信息化建设,改进土地资源管理方法和手段,提高土地资源管理的信息化、规范化水平。

5、结束语

综上所述,“3S”测绘技术在土地资源管理中的应用,不但可以提高土地资源管理的效率和水平,而且对于“3S”测绘技术的发展具有促进作用。同时,“3S”测绘技术与土地资源管理的紧密融合,对于测绘技术人员的服务水平和综合素质(需要掌握土地资源管理等知识)、对于土地资源管理人员的管理理念和综合素质(需要掌握一定的测绘技术等)等提出了新的要求和挑战。

【参考文献】

[1]付海民.测绘技术在土地资源管理中的应用[J].科技传播,2013,(11);

[2]耿玉广.3S技术在土地资源管理中的应用研究[J].中国科技信息,2005,(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