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信息化的优势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6 03:20:56

教育信息化的优势篇1

【关键词】信息化环境;网络教育;优势与应用发展

21世纪是经济飞速发展和社会不断进步的时期,网络已经成为当前商业、金融以及医药等各个行业发展的重要推动工具,相应的推动了网络教学的普及与发展。针对这种情况,将互联网逐渐发展成为教学的新模式,成为信息化环境下网络教育发展的主要趋势。

一、采取网络教育的主要优势

首先开展网络教育能够最大限度的降低文化课的教学过程,同时缩短教育时间。这并不是减少课程的内容,在一定程度上其能够为学生提供更多课程与内容,从而腾出比较宝贵的学习时间。造成这一优势主要原因是网络教学的物理特性,通过网络能够较快速度的进行教学信息的传播,与此同时教师也能够通过网络有效地传播教学内容,帮助学生以比较快的速度反映自己的学习情况。这样能够在教师与学生之间构建一个有效联系的桥梁。

其次采取网络教育能够在文化课方面施行因材施教,在这里属于狭义的因材施教,通过不同的学员在学习的过程中所表现的不同的学习能力,来制定不同的教学内容。而学员能够自由的选择学习内容,可以通过课件、录像以及电影等各种方式来提供给各个学员。网络教学能够更好的适应学员的需要,对于一些学习能力比较强的学员可以进行各别辅导,给予学习能力较弱的学员进行重点的反复的学习指导,从而帮助学员顺利的完成相关教学计划,进一步的提高学员的学习能力。

最后通过网络教育能够有效地冲破地理与人文方面的限制,来帮助学员进行终身教育的学习。在这里,冲破地理限制,主要是打破了之前以学校、家庭以及区域为主要教学单元的地理限制。在这种条件下,学员能够依据自身的情况,来挑选学习的地点,或者在学校或者在家。而突破人文的限制则主要是指学员能够在学习的过程中选择自己喜欢的教师以及教学计划,从而灵活的进行学习经验的交流。通过网络能够将较为优秀的教育力量有效地结合在一起,从而为学习的学员提供比较充足的学习资源,而学校之间也能够强弱联合,从而有效地组织好各种方式,以此来为学员构造一个较为科学与庞大的信息平台,保障学员的日常学习。

二、网络教育方面的缺陷

首先网络教育需要相关教师与学员具有比较熟练的电脑以及网络知识,为了有效地实现数据方面的交流,熟练的掌握电脑操作知识是必然的要求。因此学员以及教师都能够进行文字、图像以及声音与录像等方面信息的有效输入、编辑以及常规的备份与输出等操作。第二当个人电脑出现故障时,工作人员应该能够对其进行及时的修复,比如在日常教学中经常容易发生的系统重装、软件升级以及数据方面的修复等比较常见的问题;最后在学习以及教学的过程中,应该随时做好网络可能出现临时终端的心理准备。

在另一方面,由于长期面对电脑,会在一定程度上面对于学员以及教师的身体以及心理造成一定的伤害,会损害用脑人群的眼睛以及身体。此外,通过网络教育这种方式还容易导致学员变得更加沉默寡言,性格趋于内向。由于网络所提供的影响大都是完美的,网民通常只是欣赏以及抄袭,却忽略了创新的能力,天长日久,心理逐渐消极。

在现实生活中,网络教育主要侧重于文字方面知识的传播,而缺乏相关实践内容,因此比较难以对学员形成较为综合的感性以及理性认识。此外对于其它学科所提出的教学要求也难以满足。比如艺术类的教学以及体育教学、中文与外语等方面的教学在施行网络教育的过程中都出现了难以适应的现象,因此一些学科必须在时间的过程中得到较为深刻的认识,只有这样才能够使学员将所学的知识灵活有效地运用在学习与生活过程中。

三、结束语

21世纪是经济与社会飞速发展的时期,在这一时期,网络教育也得到广泛的推广与使用。同传统教育相比,其拥有受时间、地点局限较小,最大限度的降低文化课的教学过程以及在文化课方面施行因材施教等方面的优势,同时也存在一些难以克服的弱点与缺陷。我们应该认识到未来网络教育的发展前景是光明与无限的,应该充分利用网络教育的优势,从而为更好的对国民进行教育打下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教育信息化的优势篇2

【关键词】小学语文多媒体教学解决问题弘扬优势

中图分类号:G4文献标识码:aDoi:10.3969/j.issn.1672-0407.2016.11.039

在这个多媒体遍布全球的时代,多媒体教育辅助教学似乎已经成为了一种不可缺少的手段。在现代教育理念的指导下,越来越多的课堂运用了多媒体教学,希望对教学有很大帮助。当然语文课堂也运用了多媒体教学,但是在多媒体教学中,问题与优势仍然存在,解决问题发扬多媒体教育中的优势才是现阶段的目标。在小学语文教育中,这些优势仍然是存在的,在小学语文教育中运用这些优势也需要一个过程,让这些优势与语文课堂融合也需要一个探索,转变传统的信息,运用多媒体教学。

一、信息时代下我国教育的现阶段状况

在这个飞速发展的21世纪,很多学校都运用了信息技术,运用了多媒体来辅助自己的教学,但是在这个巨大的社会变革中,信息教学与多媒体教学也许还没来得及适应教育,所以仍存在着许多让人担心的问题,但是信息教育与多媒体教学所带来的优势也是巨大的。所以想要善用信息与多媒体教学,解决现阶段中国教育的问题是必要的。所以解决这些问题啊,分析学生的状况分析老师的教学,是信息教育与多媒体教育辅助教学现阶段的主要目标。西西教育医学多媒体教育,在全国大部分的地区得到了应用,虽然小部分地区还未来得及运用信息教学与多媒体教学,但是我相信在不远的将来,更多中国的学校肯定会运用多媒体信息教学辅助教学,这只是一个时间的问题。但是多媒体教学手段在的问题却是现阶段不得不面临的问题,多媒体教育虽然普及了,但是他存在的问题仍没得到解决,希望更多的教师把多媒体教学中存在的问题重视起来,行动起来,积极地参与多媒体教学问题的探索,积极的形成报告。让更多的教师知道多媒体教学存在的问题并且知道参考的办法。

二、理解多媒体教学与小学语文学科教育的资源整合信息利用,才能更好的继续教学

多媒体教学相信广大教师都知道多媒体教学是什么教学?就是利用多媒体,在多媒体教育中,包含了音频,视频,文字,图片,等等多方面的手段相结合,这就是多媒体教育的形式。这就是多媒体教学不同于传统的书面表达的教育形式,它是利用电子媒体进行信息的传播,这种传播方式更快更直接。这种方式相对于传统教学的文字表达,丰富了教学的方法与内容也丰富了学生们理解的空间,可以把抽象的知识形象化,形象化的知识让学生更好地理解概念化的知识让学生更好的记忆。

那么多媒体与小学语文科学教育整合,意思就是只让小学语文的课程内容,与信息技术与多媒体技术相融合,以方便教师们的教学,用信息技术手段来辅助小学语文教学。这就是新的教育改革多媒体教学带来的优势,以信息技术为语文教学的载体,通过网络通信这个桥梁,把小学语文的课堂资源,与课外网络资源结合起来,通过全球化的互联网的优势,可以让学生们把语文课堂的学到的知识更好地与自己的实际生活联系起来,网络信息也可以为学生的语文课堂收集更多的知识收集相关的信息数据,增大教师语言教学的说服力。让教师能让学生更加全方位地理解课堂让教师更加全方位的讲解,让小学语文课堂更加高效,让学生可以学到更多的语文知识。这种新形式的网络资源共享,与多媒体信息技术的结合,是现在教学辅助教育的一种手段,实现资源的共享,多渠道的教育方式也是现代教学必须具备的。这就是语文课堂于是网络信息技术与多媒体教学联合起来的优势。

三、如何保障多媒体和小学语文学科教育的整合

1.教育观念和行为的创新。在经济全球化、信息化的今天,教师教学的方法要与时俱进,转变身份,成为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协调者和合作者。让学生在合作中建构知识,提高自己的语文素养,为今后的终身发展奠定基础。

2.提高老师个人知识的创新。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通过对专业的学习和自身的教学体验,已经具备了一定的教学技能和教育教学方法,积累了一定量的教育经验。又从各种信息媒体(如:网络、电视、书刊、报刊等)了解各种关于信息方面资料,丰富自己的专业知识。学习计算机知识和操作技能,能运用和教学有关的操作软件。积极接纳外在的优秀教育理念。在个人教育经验与外在教育知识的碰撞、交流中,使个人新的、鲜活的教育理念提高、升华。

四、小学语文学科教育中的“信息化”

教育领域的信息化简称教育信息化。是教育者和受教育者基于以计算机和网络通讯为基础创建的分布式的、超链接的、多媒体化的、智能生成式的各种教育信息资源库为载体,使不分时间、地点、地域、空间等各种资源要素的使用和交换最优化。1.教育环境和教学模式信息化。多媒体教室、网络教室、校园网和互联网互通互联,达到各种教育资源的互享。从而将传统的语文教学方法和网络信息的获取、处理、应用、优化等环节融合,达到综合利用的目的。2.小学语文教材信息化。适应信息社会发展的需要,不断深化小学语文课程教材改革。编写和改进小学语文各年级和信息化相匹配的教材。努力提高小学各科语文教材的技术含量,注意培养学生的小学语文信息资料的接受能力。

五、多媒体和小学语文学科教学的整合要适度

教育信息化的优势篇3

关键词:新时代;成人教育教学;档案管理

1引言

在当下追求全面知识升级的背景下,成人教育教学受到青睐,在成人教育教学工作开展中,为了提升其工作质量和效果,有效的引入档案管理的信息资源运用优势,发挥出良好的成人教育教学工作模式开展机制,打造出良好的工作模式效果。

2新时代下成人教育教学档案管理工作特点

2.1工作效率高、存储量大

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越来越多科学技术被应用于人们的生活、工作中,不论是手机支付、共享单车还是网络软件,生活中随处可见信息技术的身影。计算机的普及令大众的生活质量越来越高,促进生活方式信息化、现代化、便捷化的同时带来了更多可能。对此,各大高校在成人教育的档案管理工作方面也纷纷运用计算机技術作为辅助工具,促进高校档案管理的自动化,提高其工作效率与水平。相比于传统的人工档案管理,在信息技术背景下的高校成人教育档案管理工作更具效率高、储量大的优势,并且依靠强大的储存功能进行快速查阅。计算机技术中的各种文字处理软件、表格软件以及计算软件等,都可以很好地帮助高校档案工作人员完成日常的档案记录、归纳、总结和修改工作,受到科技红利的影响,档案管理的服务能力和管理控制能力得到提升。

2.2工作人员整体素质能力提升

在现代化的多种机制模式影响下,教学档案管理对于工作人员的专业素养要求提升,使得其在建设发展的过程中,发挥出更加专业的优势,这是现代化教学档案管理的基本素质要求,同时也在客观层面上优化了工作人员的整体素质。素质档案管理精确化要求的不断提升,往往需要更加复杂的对待自身的工作,在应对工作时要发挥出良好的工作效果。

3成人教育教学传统档案管理的缺陷

3.1投入费用和价值回报不成正比

成人教育教学的传统档案管理过程的开展,需要大量的人力资源进行有关工作的开展和落实,在工作过程中需要很多资金以及资源成本的投入,导致很多管理效率优势不能发挥出来,管理投入效果的产出比不佳,实际的档案管理作用不能发挥出来,管理优势不明显。

3.2管理观念落后

一方面,对于档案管理的价值作用认识不清,在进行管理的过程中,不能发挥出良好的档案管理思想认知,影响工作人员执行落实基本工作行为的效果;另一方面,档案管理执行过程中,对于档案管理的现代化高效管理理念方法以及技术手段不能有效的引用,管理效率低下,管理结构混乱的现象屡有发生。上述问题导致档案管理在其价值作用引用和发展上存在诸多问题,造成档案信息资源的价值不能充分发挥,其实际工作中的参考引用能力不强。

3.3高校档案管理水平整体低下

在档案管理的过程中,不能科学打造各种管理的简化模式,很多管理优势不能发挥出来。传统的档案管理当然也存在客观执行层面上的弊端限制,比如因为纸质载体的搜寻、查找效率低下,占用了大量的人力资源以及时间资源,导致各种科学的管理理念不能顺利的开展。同时因为存在传统档案管理在维护规范性上的不足,导致档案文件本身就处于不科学、不合理的管理状态,基本的管理效率受到影响,这与管理人力资源不足,管理过程存在诸多的问题存在较大的关联。同时不能在既有条目清晰、归档整理完善的情况下,开展良好的档案管理工作。

4新时代成人教育教学档案管理工作强化措施

4.1信息化意识提升

信息技术的不断普及和发展,在一定程度上提升有关工作开展的效率,同时其技术延伸能力不断的扩大,各种基于信息技术的管理手段不断的被开发出来,丰富了档案管理的可获得机制手段。因此,信息化技术无疑会提升档案管理中的各项工作开展效率和质量,进行信息化建设发展也是其适应现代化建设需求,是发挥良好信息价值优势的重要手段。信息化建设首先要从思想上进行转变,主要是通过解放教学机构领导人员以及全体档案管理人员的思想,转变对于传统守旧档案管理模式方法的应用。为了提升信息化意识,就要做好必要的宣传,有效传递信息化建设升级的现实意义。在建设过程中发挥出良好的思想宣传效果,将科学的核心建设理念有机渗透到工作中,科学落实各项具体执行要求的性能,有效发挥出较好的执行层面理解程度和落实效率效果。

4.2规范成人教育学籍档案内容

档案管理内容要做到科学化、规范化,对于档案管理工作执行来说,要达到良好的管理建设目的,必然要做好必要技术手段的科学支持,发挥出良好的教学效果,在教学过程中,将基本的档案管理效率和整合优势发挥出来。因此,信息化技术在这项工作中扮演重要的角色功能,通过高效化的信息识别、以及分析整合能力,打造档案管理的科学管理模式,提升对于学籍档案内容整理落实的效率,以较好的整合能力,实现信息查询、可靠性保障等档案的管理目标。

4.3强化系统的维护能力

成人教育教学工作开展的过程中,需要满足信息安全的保障,因为涉及很多学员本身核心信息资源的管理,为了发挥出基本的管理优势,就要做好必要管理安全机制。在成人教育教学档案管理过程中,打造公平的机制,杜绝不良信息篡改问题的发生,严格的维护社会公平正义。强化系统维护能力建设,科学打造各种系统的管理能力,主要是建立多重的安全维护防控系统,实现在安全管理中对层次的安全性能保障。要做好具体信息数据的漏洞维护检测,保障在管理中不具备漏洞威胁,通过长期的维护管理检查机制,做好对于档案信息的科学检查。系统维护机制的打造要能落实好科学的管理机制,提升管理人员的专业水平,执行科学标准的操作,在管理过程中减少失误问题发生。

教育信息化的优势篇4

关键词教育信息化;农村义务教育;教育均衡

中图分类号:G640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489X(2017)06-0104-02

1前言

教育部2012年3月颁布的《教育信息化十年发展规划(2010―2020年)》是实现教育信息化发展的重要纲领性文件。这一“规划”有助于促进农村义务教育的发展,其利用新的教育理念、教育方法和教育手段,为推动我国农村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提供了新的途径。

2教育信息化的发展及优势力量

目前,教育信息化这一概念在我国已经被普遍使用,但是关于这个概念的内涵依然没有较为统一的界定,厘清这一概念的内涵,并在此基础上分析教育信息化的优势所在,能更为科学地推进我国的教育信息化建设,从而在一定程度上推动教育的均衡发展。

教育信息化的发展信息化(informationization)这一概念最初是基于产业的角度定义的,20世纪60年代以后,日本以及欧美一些国家对这一概念开始关注,并逐渐应用于社会的各行各业中,之后经过迅速发展,掀起全球信息化建设的大潮。在这种世界潮流影响下,我国也开始重视信息化建设。随着信息化与社会各行各业的深度融合,教育信息化应运而生,特别是美国关于“it在教育中的应用作为实施面向21世纪教育改革的重要途径”的计划,引起世界各个国家的强烈反响,世界各国也开始积极推进本国的教育信息化建设[1]。我国的教育信息化发展也极其迅速,到目前为止,政府已出台多个关于教育信息化建设的文件。

虽然教育信息化一词已被广泛应用,但是其定义依然模糊,学者的定义各不相同,没有统一的界定。通过对不同学者的定义进行整合,笔者认为教育信息化的定义可以概括为:在教育领域中的各个机构和组织,全面充分地应用信息资源和信息技术,不断加速教育事业现代化发展的进程。实际上“教育信息化的本质就是实现教育信息与知识的共享”。

教育信息化的优势信息化的优势是可以跨越时空的限制,实现随时随地的互动和交流,并能够充分利用其浩如烟海的信息资源。教育信息化的最大优势主要在于能够实现教育资源的共享。教育信息化主要包括“信息网络平台建设、信息资源利用、信息技术应用、信息产业形成”等主要内容。这四个内容是实现教育信息化的有机统一的整体,缺一不可。其中,平台建设是基础,信息资源是核心,信息技术是关键,信息产业是目标。只有把四者统一起来,共同建设,才能不断推动教育信息化的发展。换句话说,教育信息化的优势力量必须通过这四个环节才能得以体现。

3制约农村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重要原因

袁振国教授曾提出:“基础教育均衡发展,特别是义务教育的均衡发展,是教育公平和教育和谐发展的基本保证,也是很多国家政府孜孜以求的目标。”[2]然而我国的教育发展依然很不均衡,尤其是农村地区的教育还很落后,与东部发达地区相比还存在巨大的差距,这是制约我国教育在整体上均衡的主要原因。

教育资源配置上极其不均衡由于我国历史的、政策的、经济的原因,造成区域间、城乡间、学校间的教育资源配置不均衡。这些不均衡主要表现在硬件设施、经费投入、师资力量等方面。我国现阶段的教育不均衡问题主要表现为优质的教育资源不能满足广大人民群众的需求。但是,基于我国教育发展现状,要想在短时间内从根本上解决这一问题是不现实的,也是不可能的,这需要一个漫长的过程。由于我国是一个发展中的人口大国,经济发展还不能给予充足的教育经费支持,尤其是在农村教育的经费投入上还不能满足其发展的需要。虽然国家也在政策上给予农村一定的倾斜力度,但是由于学校固有的历史原因、优秀师资的不断流失、难以招收到优质生源等问题,大大制约了农村学校的发展。另外,由于一些重点校所固有的优质教育资源还不能打破原有的界限,实现区域之间、城乡之间、学校之间的流动,这也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农村义务教育的均衡发展。

农村家庭教育的缺失随着城镇化的进程,大批的农民工远离家乡,涌入城市,部分家庭不得不把孩子留在农村成为留守儿童。这些儿童只能和老人生活在一起,而老人能做的只是照顾孩子的饮食起居,在帮助孩子学习上无能为力。当这部分留守儿童在学习上遇到困难,或是成绩落后时,得不到父母的及时关注,父母也不能及时与孩子所在学校进行沟通,结果只能是使问题搁置,久而久之,必定造成学生在学习上、心理上出现种种问题,严重影响学生身心的健康发展。这也是导致农村教育质量普遍低下的原因之一。

4教育信息化助推农村教育均衡发展的意见

顾明远先生曾提出:“教育均衡发展是教育平等的问题,是人权问题。”[3]我国当前教育发展的重要目标即是实现教育的均衡化发展。而教育信息化发展为农村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翻开新的一页,提供了新的途径。信息技术以其“资源共享、高效快捷”的优势力量,给农村教育均衡发展带来新的契机,能在不同程度上缓解优质教育资源配置不均衡以及师资队伍薄弱等问题。

以政府为主导,加快信息化建设在以教育信息化为推手,促进农村义务教育均衡化发展的过程中,政府始K应该是主导力量。在这个过程中,政府必须担负起应有的责任,充分结合农村当地的教育发展实际,对该地区教育信息化做出详细的推进计划,并制定目标责任书,以保证教育信息化的有效实施。

另外,在政策上必须向农村薄弱地区倾斜,如加大资金投入力度、优先改善和配置设备等。同时,政府还要鼓励社会力量的积极参与,实现教育信息化的社会共建模式,从而更快地推动农村义务教育信息化的发展,为逐步实现农村义务教育均衡化发展提供信息化条件。

建设区域共享的网络平台目前,在教育信息资源共享上还存在很大问题,主要表现为区域之间的资源壁垒现象和资源共享价值不高的问题[4]。因此,必须改善原有的共享平台,建立城乡一体化的网络平台互通系统,提高优质教育资源的共享质量。要鼓励城镇教师及其他教育信息化的专业人员,利用自身所处的独特环境和资源优势进行个性化的创作,比如在开发优质课程资源、教学软件等方面进行创新,以不断充实教育资源库的资源筹备数据,为农村的远程教育输送更优质的教育资源。

加大信息化人才的培训力度农村教育信息化的进程需要信息化人才与之相配套,然而现阶段农村义务教育阶段掌握一定信息化技术的人才还很匮乏,这是制约通过网络实现优质教育资源共享的关键因素,因此必须加强信息化人才的培训力度。另外,在培训时应该对具体培训课程有一个系统的规划,要从现代教育理论的学习到信息技术的操作应用,从教学软件的设计和开发到如何把信息技术恰当地融合于课程中,进行系统的学习培训,从而从整体上提升被培训者的信息应用水平和信息化教学能力。只有在此基础上,才能使教育发达地区的优质教育资源实现与农村的真正对接,进而提高农村师资的业务能力,促进优质教育资源的再分配[5]。

参考文献

[1]黄荣怀,黄原,曾海军.论教育信息化与信息技术教育[J].中国信息技术教育,2003(1):24-27.

[2]袁振国.建立教育发展均衡系数切实推进教育均衡发展[J].人民教育,2003(6):13-15.

[3]顾明远.教育均衡发展是教育平等问题,是人权问题[J]人民教育,2002(4):14-15.

教育信息化的优势篇5

关键词:中国;东盟;网络教育产业;合作潜力;策略

一、网络教育存在的优势与网络教育在东盟国的发展状况

近几年来东盟经济发展带动着网络教育事业的蓬勃发展,而网络教育的发展也为东盟经济的上升打下了坚实的基础,这两者之间的关系是一个相互促进、相互影响、不可分割的总体。网络教育方式不同于传统的教育方式和继续教育方式。相比之下具有其自身的优势:全新的教育理念;教育信息的共享性;资源的丰富性;学习方式的多样性;教育上的自主性。

目前,东盟各国需要开发的人力资源数量巨大,光靠传统的教育资源是非常有限的。而网络教育的优势是否能够得到充分地发挥又必须依据当今东盟各国具体国情来看。所以在东盟国家发展网络教育就必须考虑到与其地理环境、资源状况、民族构成及历史发展水平等一些息息相关的因素。

以越南为例,越南网络市场目前还处于起步阶段:信息技术的硬件建设状况据统计,目前越南城市中的每一所小学都配备有计算机,每一所中学配备了装有10-20部电脑的计算机房。约40所大学安装了局域网系统,约10所大学直接与互联网连接,并建立了本校的网页。河内、和平、胡志明、岘港等城市的教育部门安装了与各个学校相连的局域网系统,并建立了本部门的网页。在研究生层次的信息技术教育方面目前,越南有13个研究生培训机构(9所大学和4个研究所)设置了两个专业:计算机及信息学的数学、电视电子学。越南的大学中有27个系(其中有5个是私立大学的系)是信息技术系,开设的专业有:电子学、电子学―电子通信学、电子通信学、信息学、信息数学、物理信息学。

二、以越南为突破口剖析东盟网络教育产业市场

中国政府和企业应当把握住优势,抓住机遇,适时地采取相应的对策,大力开拓越南网络教育市场,积极地参与到与越南网络教育产业的合作当中,继而把越南以至于东盟的教育市场巩固,谋求文化、经济等其他方面的更大的发展,那么我们的优势究竟在哪呢?

1.地理上的得天独厚。从地理上说,越南是东南亚地区中,唯一一个与中国既陆上疆界接壤,又海上疆界相连,这就令越南成为极独特的邻国。这对于中国企业打进越南网络设备市场都是一个得天独厚的条件。

2.政治生活关系密切,国家政府政策支持。中、越同是国际上不多的社会主义国家,政治关系紧密。中、越曾在2005年11月2日于河内签订了《中越联合声明》,加深了两国的关系,双方决心从大局和战略高度出发,采取行之有效的措施,全面深化和拓展两党两国关系,继续保持高层互访的良好传统。

3.劳动力资源丰富,产品价格优势。网络设备的价格方面,中国已有生产网络设备的能力与一定的技术基础,且中国的劳动力资源丰富,为网络设备的成本提供了较低的价格成本,加之中、越的地理邻近,使得运输大大的快捷,费用也大大的降低,这使得最终的中国网络设施产品价格比微软、英特尔的价格更巨优势。

4.文化渗透力强,阵地巩固。在文化上我们的优势更为突出,历史悠久的文化交流带动了越南人对中国的向往。汉语热经久不衰,在越南街上到处都可以看到“中文补习班”的广告,对于中、越双方的日常交流与贸易提供了语言的基础。

5.网络游戏市场的优势与可能。越南网络游戏市场主要在2005形成规模。《剑网》是在越南成功运营唯一一款中国大陆研发的网络游戏。《剑网》的成功,Vinagame公司的发展与金山公司的收益都昭示了越南网络产业的空间巨大;同时也说明了中国企业进入越南网络产业的可能与成功;更体现了中国从网络游戏中进军网络教育产业的光明前途。

6.已存在的网站优势。中国关于东盟市场的贸易经济类网站较为完备,代表性的有东盟商务贸易网(省略);中国东盟医药网(省略);中国东盟咨询网(省略);中国东盟协会网(省略);加之象征着东盟贸易情况的交流会――东盟博览会主题网站(省略),它们的建立正预示着中国对越南的了解和两国的良好贸易关系,同时也为中国打入越南网络教育市场奠定坚实的基础。

7.区域经济环境优势。中国―东盟博览会是由中国国务院总理倡议,由中国和东盟10国经贸主管部门及东盟秘书处共同主办的部级、国际性经贸交流盛会,每年在中国南宁举办。每年都吸引了东盟各国的众多优良企业,各国新技术的互相交流,经济贸易的突飞,也是我国网络教育产业向越南进军的绝佳时机,这是中国特有的绝对优势。

三、中国进入越南网络教育市场策略

1.积极参与越南的基础设施建设。帮助越南修建高等级公路连通我国的广西―云南,建立畅通快捷安全的陆路交通网络,开辟更多的海路航线,为两国的经贸往来提供便利方便物资的输送。网络通信线路铺设以及配套设施方面,积极参与越南的网络通信线路铺设。在过去的几年中,越南电信行业以每年超过10%的速度增长。近年越南的国民生产总值(GDp)每年增幅高达7%。更有调查指出,该国的消费信心指数为众多亚洲国家中最高,达90分以上。所以在通讯配套如:移动通讯产品、电信设备、ip电话方案及设备及网络设备等类别产品上越南有极大的需求空间。

2.加大对越南的技术、人才、资金等方面支持。(1)技术支持。网络教育依托各种先进的网络技术来实现,越南在网络技术上有很大的空白需填补,对此我国企业应积极加强与越南在信息与通讯技术的合作,把我国掌握的先进技术出口到越南。如:高质量的网络通信技术、网络管理、多媒体技术等。(2)人才支持。越南信息技术、网络技术人力资源匮乏:从师资方面看,受物质因素和社会因素的影响,大多教师缺乏必要的信息、网络技术技能和经验,不能在教学中使用信息通信技术;从语言能力上看,英语能力不强;从技术方面看,缺乏信息通信系统的维护和服务人员。对此我国应与越南建立专业人员培养计划、人才输送计划,建立两国的人才资源库加强与越南的学术交流,让我国的人才资源去填补越南的人才缺口,更好的促进其网络教育的开展。

3.网络教育的重要特征是基于资源的学习(Resources-BasedLearning)。越南等大多数东盟国家的网络教育资源仍相对匮乏落后。一时间也无法很好的解决。针对此种状况,我国可以借助东盟这个大平台构建一个东盟网络教育网络平台,把东盟各国的网络教育资源共享出来,组成一个更为丰富,巨大,优质的网络教育资源库。同时可以让新加坡等网络教育开展得好的家带动越南等东盟其它国家的网络教育发展,加速的教育网络化在东盟十国的的进程。也为我国进入越南的网络教育产业市场提供更有利的环境和条件。

作者单位:广西财经学院

参考文献:

[1]刘丽君,吴肖云.东南亚网络游戏市场――中国与东盟电子商务合作的最快切入点[J].集团经济研究,2006,8:89-90.

[2]梁俊兰,付青.越南的信息技术教育[J].国外社会科学,2004,6:34-36.

[3]廖卓娴.东盟各国教育情况及我国与东盟的教育合作[J].湖南教育,2004,7:56-58.

教育信息化的优势篇6

关键词:微博;Swot分析法;教育信息化

中图分类号:tp399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7800(2011)012001603

作者简介:张彦彦(1986-),女,河南漯河人,浙江师范大学教师教育学院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教育信息技术和应用。1微博的概述

微博(microBlog),是一种基于用户关系的信息分享、传播以及获取平台。微博是一个整合了多个社会化媒体的平台,新的互联网信息的整合和集散地,在这个平台上,每个用户既是微内容创造者,又是互联网时代信息的搬运工,若干信息在微博上汇集,最后又被分发到不同的用户,从而颠覆了传统的信息传播的模式。网站、手机、即时通信软件(mSn、QQ、飞信等)和外部api接口等各种客户端都可以成为微博用户记录或信息的渠道。与现在主要的集中信息沟通工具相比,微博融合了这些沟通工具的优点,同时又具备自己的独有的特性和优势。操作简单、互动性强、传播速度快等优势使得微博在我国经过短短几年的发展,已经成为人们表达自己的心情、意见和看法的一种必不可少的信息工具。

查阅并阅读了大量的文献,现有的学者探究出的微博教育应用的形式主要有如下几种:

图1微博教育应用的形式

2Swot分析法

Swot分析法即态势分析法,是由美国旧金山大学管理学教授韦里克于20世纪80年代初提出的,是针对企业单元的现实情况进行较客观而准确地分析和研究一种方法。Swot分析法中的4个英文字母分别代表:优势(Strength)、劣势(weakness)、机会(opportunity)、威胁(threat),其中,S、w是内部因素,o、t是外部因素。Swot法用系统的思想将这些似乎独立的因素相互匹配起来进行综合分析,对组织所处情景进行全面、系统、准确的研究,可以从中找出对自己有利的、值得发扬的因素,以及对自己不利的、要避开的因素,发现存在的问题,找出解决办法,并明确以后的发展方向,帮助于人们制定相应的发展计划或对策。

3微博教育应用的Swot分析

虽然Swot分析法最初的提出是应用于经济领域,现在随着其不断的发展也开始应用于其它领域的研究,教育领域也是其中之一。应用Swot分析法对微博的教育应用进行系统综合的分析,使得微博在教育应用过程中自身的优势、劣势、外部的有利因素和不利因素凸显出来,以便于从中找出对有利的、值得发扬的因素,以及对不利的、要避开的因素,发现存在的问题,找出解决办法,为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应用微博时提供参考信息,能帮助教育活动的参与者趋利避害,因势利导,进一步加快教育信息化的进程。本文中Swot分别代表:微博教育应用的自身优势、劣势,微博教育应用的外部有利因素以及外部不利因素。

3.1优势分析

3.1.1多样化的渠道

相对于其它传播媒介,微博以计算机为服务器,以手机、即时通信工具、网络等多种平台为终端。与手机等移动终端相结合,微博打通了移动通信网络和互联网的界限,克服了网络学习的设备、接入条件等限制,支持新型的学习方式――微型学习,满足学习者泛在学习需求,促进任何时间、任何地点的学习发生。同时,多样化的信息渠道,大大降低了技术门槛,在一定程度上减弱了老师和学生在学习中运用微博等新技术产生的心理抗拒,使得学习者之间的交流更加简捷方便,增强交流,使得学习者随时随地随需以任何方式分享自己的灵感、学习心得、遇到问题、求助等等信息成为可能,真正的克服了时间、空间的限制,提高了学习效率。如:研究生导师,可以利用微博创建自己的研究生群落,可以设立任何一个主题的讨论,增加其与弟子之间的交流互动,解决现在普遍存在的研究生师生之间的交互不足的问题。

表1Swot分析

优势弱势简单易用,技术门槛低,精简短小信息的随意性导致杂乱与过载多样化的渠道缺乏监管与引导碎片化的信息处理方式弱势信息传播广度有限有利因素不利因素移动互联网的迅速发展教育观念落后教育信息化的需求技术的限制终身学习,社会化学习的需求学科适应性制约3.1.2任务型、目的性强

微博是一种基于用户关系的信息分享、传播以及获取平台,也就是将信息、知识的传播与个人社会关系网络建设紧密结合在一起,学习者可以利用微博的这个特点建立学习共同体、虚拟班级、兴趣群组等,在这个相对封闭群组里,信息的和接受更具有针对性,任务目的性更强,更能激起参与者发言的积极性,大家就共同感兴趣的话题如理论、观点等,进行协商和讨论,有利于形成头脑风暴,最后综合提升为集体智慧。相比于理论、知识点等信息的传授,教育微博的内容都是关于学习的经验总结、学习困惑、突发的灵感等各个方面,更易于吸引“followers”参与交流和讨论,更好地促进知识内化和隐性知识的传播。

3.1.3碎片化的信息处理方式

微博一个最大的特性就是“微”,字数的限制使得在微博交流平台上甚至看不到完整的语言表达,但微博这种碎片化的信息处理方式,恰好满足了现代人“碎片化”的阅读习惯,既可以满足时间上“碎片化”的需要,也可以满足传播上“碎片化”的需要。既没有长篇大论,也没有复杂的形式,学习者可以利用等车、课间等一切零散时间,可以随时记录自己头脑中瞬时产生的一些想法、灵感、火花等,有利学习反思。

3.2劣势分析

3.2.1信息杂乱,缺乏有效监管与引导

微博简单易用、操作简单,只要是注册成为会员的用户都可以发表生活、学习、情感等各类信息,信息的自由度、随意性非常大,一些与学习无关的甚至是恶意信息的出现是不可避免的。同时,微博虽然能记录信息但却缺乏相应的信息整理系统,造成了信息杂乱与过载。由于信息的片段化,自由性大,教师和管理员就必须时时刻刻监管学习者的言论,但是这样就会耗费大量的时间,利用微博来辅助教育教学的,提高教学效率的功能就不存在了。

3.2.2信息传播度有限

微博的用户是基于内容建立网络社会关系的,这就使得信息在跟随者和被跟随者之间转播,限制了信息传播广度。在教育微博中,用户之间的交流和讨论都是在一个相对封闭的环境中,信息只能在特能的环境中传播,这样不仅限制信息传播的广度,还限制了环境以外的专家学者或其他学习者的参与。在采用手机移动终端作为传播工具时,手机彩信50k大小限制,会严重影响图片的清晰程度等,同时,微博字数的限制,也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语言表达的完整性,信息的有效传播。因此,在教育中应用微博,要充分考虑到微博自身的不足,不要片面地扩大微博的教育功能,制定出符合实际教学环境的学习计划。

3.3有利因素的分析

3.3.1移动互联网的迅速发展

现今中国,随着网络技术和通讯技术的迅速发展,手机已成为最普遍、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信息交流工具,网络成为最大的信息资源库。微博出了保留计算机作为终端,还引入了手机等即时通讯软件作为终端,将这些过去联系不多的相对独立的领域释合在一起,打通了互联网和手移动通信网的界限。微博用户可以用手机就可以发表自己的最新信息,具备了移动互联网时代的明显特征,这一点也是微博优于博客的基本特征。尤其手机现在进入到3G时代,对于微博的发展更是如虎添翼。3G手机数据传输速度,可能达到每秒2mbps。有了3G技术的保驾护航,微博学习者可以轻松地将心情、消息以文字或图片的形式上传至网上。随着技术的突破,流量使用费的下调,视频也会成为可能,这就为微博在教育教学提供了更广阔的空间。

3.3.2教育技术学研究的导向

信息日益碎片化、生活节奏逐步加快,传统的学校教育已不能满足人们对于知识的渴求。教育现代化已是当今经济和教育发展的客观要求,也是教育发展的必然。运用现代教育技术,推动教育改革,促进教育现代化是教育技术学研究的一个重大重点。微博作为一个新兴的信息交流平台,经过短时间的发展,已经具有极其庞大的用户,其简单易用,增强用户之间的交互;碎片化的信息处理方式,也满足了人们处理信息的新要求。作为一种新兴的,功能强大的交流工具,其在教育中的应用已开始吸引教育技术学的专家和学者的关注,他们开始探究微博的教育价值,实现微博与教学的整合,促进现代教育技术的运用,为教育服务,促进教育信息化。

3.4不利因素的分析

3.4.1教育观念的落后

教育部门一直都在提倡教育制度改革,转变教育观念,但是一直以来教育体制改革仍然不到位,思想观念仍然受到限制。许多学校看中的仍然是分数和升学率,教师的主要任务仍是提高升学率,任务繁重,没有时间和精力,也不愿意去探索新技术新媒体在教学应用;在校的学生对信息的认知和分辨能力也不是很高,一下子接触到信息的海洋,容易迷失自己,反而起到相反的效果,所以很多老师出于不麻烦考虑,仍喜欢传统的教学方式。因此,我们要落实教育体制的改革,创新教学理念,促进教师专业的发展,让老师真正的意识到在教学中应用微博客作为教学的辅助工具,能有效地提高教学效率。

3.4.2技术的限制

微博与手机相结合,扩展微博应用的时间和空间,但是手机本身功能的限制,也就成为微博在教育中应用的限制因素之一,如发送信息是由供应商按信息的流量来收费的,造成费用高,网速也相对缓慢等。学习环境是一个相对“洁净”的环境,而现在微博却俨然成为一个“平民化”的信息交流平台,各种信息汇聚于此,一些负面言论的出现是无可避免的。因此,在教育中更好的应用微博,如何保护教育微博的“纯度”就成为我们首要考虑的问题,而这就使得我们必须建设一个信息“过滤”器,可以起到一个“净化”信息的功能,以减少学习者的盲目性。

3.4.3学科适应性的制约

适应性是物质与环境不断变化相互作用的结果。不同的学科性质和特点也是不尽相同的,因此对教学工具所具有的主要工具的要求也是各有所异的。对于一种新兴的信息交流工具,其学科适应性是与学习环境不断作用的结果,这是一个比较长的时间,在短的时间内可能并不能取得我们所预想的结果,这些就是阻碍我们在教育中应用新平台的主要因素之一。就如“计算机”刚进入教育领域一样,也遇到各种各样的挫折和来自老师的“质疑”,如:过度使用微博,可能会使学习者上瘾,成为“微博控”,过多的放很多的精力在其他方面,减少在学习上的注意力,影响学习的效果等等。在学科教学中如何充分利用微博的优势为教学服务,需要我们去不断的摸索前进的道路。

4意见和建议

4.1树立“微博”辅助教学的观念

在现阶段教学的过程中,能充分发挥微博简捷、与移动设备无缝连接的通信优势,加强教学过程中的交互,片段化学习内容的学习,实现任何人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采用任何方式学习,对传统教学是锦上添花。教育微博学习内容的片段化,对学习者的注意力、精力要求极高,且由于其自身的字数等条件的限制,不能满足全面培养学生学习能力的要求,因此,教育微博只能像“微波炉”一样起辅助作用,不能完全替代传统的教育,因此在实际教学的实施过程中必须分清主次。

4.2注重科学化专业化微知识的开发

由于微博对字数的限制,使得每次传播的信息量有限,这要求教育微博传播的知识片段化、模块化。开发教育微博的课程资源时,我们必须充分考虑该学习的特点,把内容设计成知识信息量不大,把大的知识点分拆成小且独立知识点,难度适当,能激发学习者兴趣,积极的发言。在建立教育微博时,充分考虑学习资源的链接和搜索。

4.3加强信息的引导和监管

一个良好氛围的学习交流平台除了主要依赖于用户的自觉性之外,系统还应该有一定的防范措施来确保平台的良性运转。教育微博是一个相对“封闭”的社交网络平台,用户在这里畅所欲言,各抒己见,这样就不可避免出现一些不良的、恶意的、与学习正相关不大的信息如:用户的注册采用实名制,促使交流的真实性,减少了网络马甲和不负责任的言论;添加非法关键词自动过滤,自动屏蔽涉及非法关键词;添加人工审核功能,配合自动过滤双管齐下,保障了信息的可靠性。在学习过程中学习者的畅所欲言造成信息的冗余,大量重复,这个时候,老师要充分发挥引导、监督作用,避免信息垃圾、偏离主题、学习流于形式等非不良学习现象的出现。

5结束语

推进教育信息化进程的发展,需要我们不断地向其中注入新鲜的血液,但是任何一种新技术新媒体的应用并不都是一帆风顺,而是一个漫长而曲折的过程。同时作为一种引入的技术媒体,将微博客引入到教育环境中,应着重考虑学习者的文化背景和技术基础,寻求技术与课程内容整合的最佳策略和途径,更好地促进教育的信息化。因此,我们对在教育应用微博持有大量热情的同时,也要冷静反思其局限,避免急功近利。希望有更多的人关注并探讨微博的教育应用,更有效地推动教育信息化的进程。参考文献:

[1]eHRLiCH,KSHami,nS(2010).microblogginginsideandoutsidetheworkplace[C].inproceedingsofthe4thinternationalaaaiConferenceonweblogsandSocialmedia.(iCwSm2010),aaaipublications.

[2]张艳琼.微博在教学中的应用探微[J].现代教育技术,2010(3).

[3]刘丽清.微博虽“微”足值道尔[J].东南传播,2009(11).

[4]刘芹妹,孟琦.twitter向教育推来了什么[J].现代教育技术,2009(10).

教育信息化的优势篇7

对照南京市中小学多媒体教室现状,基本以计算机为核心,由投影机、交互式电子白板(或幕布)、展示台、音视频播放设备和音响等现代教学设备组成。我们简单分解如下:

(1)计算机设备

为整套系统的核心,用于安装各类教学演示软件,对教学效果起到决定性影响。

(2)投影机设备

是多媒体教室的重要演示系统,连接所有视频输出设备。

(3)视频输入系统

DVD、录像机设备等,视频音像由投影机终端输出。

(4)音响、显示系统

麦克风(包括无线、蓝牙等)、功放、音箱等音频设备,幕布或交互式电子白板等显示设备。

(5)展示系统

利用视频、数字展示台,将实物或书本等资料,转化为可见视频信号。

(6)中央控制系统

利用系统集成,将以上设备的信号输入、输出以及简单操作,集中成一个简单的操作平台,方便课堂演示。

通过以上设备集合以后,可以达到的系统功能也非常显著:

首先,可以通过投影机显示校园信息网络内任意计算机信号;播放Cai教学软件和教室课件;利用展示台展示学生作业、图片等各种平面实物;其次,通过多媒体软件实现中央集成控制功能,对教室内计算机、音响、投影设备预览、播放和监控。

为什么看似简单的多媒体教室,却深受广大学生和教师的欢迎,有效的提高了课堂教学质量呢?其实,一间多媒体教室看似设备普通,其中包含很多的关于教育教学效率和方法的玄妙。

我们知道,媒体一词来源于拉丁语“medium”,是指人与人之间实现信息交流的中介,通俗的说法就是各种信息的载体,也称为媒介。多媒体顾名思义就是多重媒体集成的意思,可以理解为直接作用于人感官的文字、图形、图像、动画、声音和视频等多种媒体的统称,即多种信息载体的表现形式和传递方式。关于“多媒体”概念至今仍然没有一个统一的标准定义,一般理解为“多种媒体的综合”。目前流行的多媒体的概念,主要仍是指文字、图形、图像、声音等人的器官能直接感受和理解的多种信息类型,这基本是目前对多媒体广泛认同的一种狭义理解。

既然多媒体能够通过多种表现形式来展示信息,那么自然被需要向学习者进行信息传输的教育教学活动所应用。根据教学目标和教学对象的特点,通过教学设计,合理选择和运用现代教学媒体设备,并与传统教学手段有机组合,共同参与教学全过程,以多种媒体信息综合作用于学生,形成合理的教学过程结构,以期达到最优化的教学效果。中国在多媒体教学活动中经历了一段探索和发展的时期。20世纪30年代,就已经开始采用多种电子媒体如幻灯、投影、录音、录像等综合运用与课堂教学。这种教学技术称为多媒体组合教学又称电化教学,是我国特有名词,并沿用至今。自20世纪90年代起,随着计算机技术的迅速发展和普及,多媒体计算机已经逐步取代了以往的多种教学媒体的综合使用地位。因此,现在我们通常所说的多媒体教学是特指运用多媒体计算机并借助于预先制作的多媒体教学软件来开展的教学活动过程,它又可以称为计算机辅助教学(简称Cai)。

多媒体计算机辅助教学是教育技术活动的一个有效手段,是指利用多媒体计算机,综合处理和控制符号、语言、文字、声音、图形、图像、影像等多种媒体信息,把多媒体的各个要素按教学要求,进行有机组合并通过屏幕或投影机投影显示出来,同时按需要加上声音的配合,以及使用者与计算机之间的人机交互操作,完成教学或训练过程。国际上通过学习资源和学习过程的设计、开发、使用、管理和评价而形成的理论和实践,称为教育技术。结合我国的教育实际,我们可以概括为:“运用现代化教育理论和现代信息技术,通过对教学过程和教学资源的设计、开发、应用、评价和管理,以实现教与学过程和教与学资源的优化的理论和实践”,这就是现代教育技术。

其实若简单从“电化教育”和“教育技术”的名词概念本质上分析两者应该是相等的,他们的目的都是要取得最好的教育效果,实现教育最优化。他们的特点、功能以及分析、处理问题的方式也是相同或相近的,都是利用新的科技成果去开发新的学习资源,并采用新的教与学的理论、方法去控制教学过程。但是教育技术的范围要比电化教育广泛得多,因为教育技术是指所有的学习资源,包括与教育有关的一切可操作的要素。那么现代教育技术优势何在呢?

记得一位教育哲人曾经说过:“现代教育技术包括了两个内容,一是现代教育技术本身,一是现代教育技术的使用”,简明扼要的阐述了现代教育及技术所包含的两个方面的内容,即“理论与实践”,进入新世纪以后,随着信息技术蓬勃发展,也为教育事业展现了一片广阔的天地。为了适应现代教育技术的发展,提高教育的科技含量,使教学手段多样化现代化,促使教学质量的全面提高,“一块黑板、一支粉笔、一本教科书”的传统教学方式已经不能适应时代的发展,因此,必须让现代教育技术进入多媒体教室,发挥教育技术的优势。

优势之一:教学信息显示的多媒体化。

所谓多媒体化就是指积极发挥其文字、图像、图形、声音、视频图像、动画等在教学信息显示方面的优势,充分为学习者创设多样化的情境。一个人的认知过程首先需要有外部刺激,要充分发挥现代教育技术的优势就是要尽量提供多样化的外部刺激。

优势之二:教育信息组织的超文本方式。

超文本是指信息内容的组织方式是非线性的,是可以根据人的联想方式进行跳转的。通常的教学过程中,课本、录像等讲授内容都是线性的,只能固定地从一页到另一页,从一个镜头到另一个镜头,按部就班,不能进行跳转学习。而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可以把教学信息用超文本方式进行组织,形成非线形结构,为教师提供多样化的教学方案。

优势之三;教学过程的交互性。

这是现代教育技术一个突出的优势,对于多媒体显示,录像带也可以做到,但它不能交互,计算机则可以进行人机交互,而且它具有丰富的交互界面。利用这种交互特性,可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调动参与学习的积极性,从而充分发挥学习主体的作用。

优势之四:教学信息的大容量储存。

由于采用不同于书本的存储方式,可以为学习者提供大量丰富的学习资料,有利于培养学生通过信息获取、信息处理、信息表达,通过发现问题,利用资源探究问题,加强理解和解决问题的学习能力。

优势之五:学习信息传达的网络化。

多媒体教室可以和校园网络能实现教学资源的共享;实现教师的监控和对个别学生的指导;能与互联网络相联,可以开展远程教学,为远程学习者传输教育和培训资源,学习者也可以主要在学校以外的任何地点利用远程教育机构设计开发的教育资源和环境进行学习。

优势之六:教育信息处理的智能化。

智能化即是指目前热点讨论的人工智能,我们可发挥人工智能的联想、推理、理解、学习以及分析问题和发明创造能力的优势,促进学习者的学习效果。如具有自动批改功能的作文教学软件,对学生作作文进行自动智能化评价。这些现代教育技术的优势,将十分有利于因材施教,有利于个性的发展。

优势之七:有利于几个重要因素的转变。

(1)教师角色的转变――由以教师为中心的讲解者转变为学生学习的指导者和活动的组织者,充分发挥学生自主学习能力。

(2)学习地位的转变――从被动接受的地位转变为主动参与、发现、探究和知识建构的主体地位,积极调动学生学习兴趣。

(3)媒体作用的转变――由作为教师的讲解的演示工具转变为学生的认知工具,在交互过程中保证个性发展需要。

(4)教学过程的转变――由讲解说明的进程转变为通过情景创设、问题探究、协商学习、意义建构等以学生为主体的过程。

教育信息化的优势篇8

【关键词】云计算;区域职业教育;资源共享平台;构建研究

1研究意义

优质教育资源数字化、网络化是发展现代化教育的重要基础,是信息时代主要的教育模式之一。随着世界经济全球化趋势的显著加快,数字化教育的区域化、全球化趋势也得到迅猛发展。发达国家正在加快教育数字化的投入,以期在教育全球化的热潮中保持优势。在科教兴国战略的指引下,我国职业教育取得了长足发展,数字化教学资源建设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但优质资源共享信息平台的建设成为目前制约我国职业教育数字化教学资源发展的瓶颈

2云计算环境下区域职业教育优质资源共享平台建立优势

2.1概念分析

2.1.1教育信息化概念

教育信息化的核心内容是教学信息化。教学是教育领域的中心工作,教学信息化就是要使教学手段科技化、教育传播信息化、教学方式现代化。教育信息化主要就是指利用计算机技术、多媒体、网络通讯技术以及数字化发展模型促进教育的变革和发展,在集中运行教育信息化的过程中,学生的学习方式也在逐渐的转变,线上教育和线下教育的结合保证了整体教学机制的变革,也实现了基础云环境的建立。目前,我国已经建立了较为系统化的云计算教育资源共享平台,并且将以资源管理和学习统筹化的信息服务为依托,进一步打造优化云计算教育模型[1]。

2.1.2云计算概念

对于云计算的概念,各个官方的定义不同。在国际商业机器公司的官方定义中,将云计算列为应用程序运行的特定平台,主要是根据实际用户的数据和设备进行网络设定的需求解构,并且保证运行部署和配置效能,利用物理服务器配和虚拟服务器,从而建立统一化的云计算设备体系。另外,中国工信部电信研究院发表的《云计算白皮书(2012)》将云计算定义为:云计算是一种通过网络统一组织和灵活调用各种iCt信息资源[2],实现大规模计算的信息处理方式。云计算综合运用分布式计算、负载均衡、虚拟资源管理等技术,借助网络建构共享的资源池,资源池由分散的资源(包括软件、应用运行平台、计算与存储等)组成。并为用户提供动态按需和可度量的服务模式,用户可使用终端设备获取资源服务。

2.2优势分析

在教育机制中运用云计算,融合虚拟化、服务化以及有效分配的项目优势,并且能实现成本的最低化,扩展性的最优化以及管理体系的权威化。第一,云计算环境下区域职业教育优质资源共享平台建立的效率优势。平台的建立能最大化的保证资源的集中整合以及统一化的信息调配,实现了资源配置结构的最优化,并且无论实际的运行数据多么庞大,相应用户都能享受优质的服务体验。平台利用高效、易扩展的信息集成措施,一定程度上提升了整体优质资源的管理效率,保证了信息化结构的优化运行,从根本上实现了整体软件结构的开发。特别是在教育资源共享结构中,基于云计算的平台能保证资源的合理化配置,实现科学化的知识建构模型[3]。第二,云计算环境下区域职业教育优质资源共享平台建立的成本优势。资源共享平台的建立,最大的优势就在于成本上的有效控制,基本上已经实现了无纸化办公,不仅提升了整体资源运行结构的效率,也实现了资源环境和投入成本的优化,只需要专业人员进行基本的维护就能实现资源的共建共享。第三,云计算环境下区域职业教育优质资源共享平台建立的资源优势。在建立相应的教育资源共享平台的过程中,无论是学生还是教师,都能从平台的资源中选取适合于自身的内容,并且有效的共享能促进整体资源结构的优化,从根本上保证资源运行模式的顺利建立,不仅能实现虚拟环境和实体环境的有效切换,也能保证客户的需求得到最大化的满足,真正实现了资源在云端的计算机运行模式。另外,在共享结构中,无论接入方式是什么,用户只需要访问,即可享受相应的优质资源,这对于发展环境下的教育体系来说,是至关重要的。

3云计算环境下区域职业教育优质资源共享平台设计方案

3.1集中分析资源平台建立的可行性

针对云计算环境下区域职业教育优质资源共享平台的建立工作,相关的研究人员首先要针对需求建立对应的解决方案,针对项目的可行性进行有效的分析,其中包括经济可行性分析、技术可行性分析以及操作结构的可行性分析,通过相应的分析报告,决定运行云计算环境下区域职业教育优质资源共享平台项目的建立与否。针对经济可行性,研究人员要保证资源共享项目中经济投入的金额和结构符合实际能力,建立的实验室云平台以及公用平台能保证运行维护资金在可接受的范围内[4]。针对技术可行性,要保证硬件开发工作的完成,才能建立相应的云计算平台,研究人员可以利用pHp技术、.net技术以及SVn技术,进行开发和管理。针对操作可行性,设计人员要对基础的运行环境和情况建立对应的管理预案,若是平台的访问共享操作顺畅,接入网络后能实现有效的平台运行,就能保证操作可行性。

3.2集中建立资源平台的功能结构

在构建基本的平台功能框架的过程中,设计人员要保证资源的开放性以及共享性,落实服务和学习互补的资源模型,真正建立具有针对性的资源平台模块,在功能结构的设计过程中,设计人员需根据个性化需求建立具有针对性的常规化管理功能模块,其中包括词条搜索、热门信息标签设计、优质资源文件的推送、资源文件的上传和下载以及共享转发等,在实际功能结构建立的过程中,设计人员要充分借鉴有效的平台结构模式,在常规化管理和项目管理措施运行过程中,相应的管理人员要保证整体项目符合实际学生的基本需求,并且保证内容能得到有效的动态化管理[5]。

3.3集中搭建有效的云平台模式

在搭建工作准备工作完成之后,设计人员要根据构建实验室来完成云计算平台的有效搭建,并且保证相应的实际运行内容符合项目的基本框架。特别要注意的是,在构建云计算平台实验室的过程中,相应的管理人员要集中关注云计算平台的选择问题,要保证自行构建实验室云计算平台的过程中实现资源的数量集成,可以利用公共云服务进行教育资源的优化开展。目前,运行机制比较完善的有:谷歌云,简称Gae,不仅能提供有效的开发组件,也能减少维护和管理服务。新浪云,简称Sae,利用webServicepool实现协作共享以及功能开发,用户可有效的规避服务扩容问题[6]。总之,在平台搭建的过程中,设计人员要以基本的教学资源为依托,建立符合学情的基础模型,完善云计算平台的同时,推动整体教学环境的改良。

4结语

综上所述,在云计算环境下区域职业教育优质资源共享平台搭建的过程中,设计人员要根据区域内的实际情况建立具有针对化的平台结构,保证整体教育资源项目的科学化配置,保证信息更新的准确性、实时性和完整性,真正助力区域职业教育结构的升级。

参考文献:

[1]武佳宁.云计算在区域教育资源共享中的应用[J].信息技术,2015,17(07):74~76,80.

[2]工业和信息化部电信研究院.云计算白皮书[R].2012

[3]王凤领.云计算环境下的高校数字化教育资源共享模式研究[a].中国电子教育学会高教分会2014年年会论文集[C].2014:53~58.

[4]王凤领.云计算环境下的高校数字化教育资源共享模式研究[J].工业和信息化教育,2014,17(08):90~94.

[5]李钰.基于云计算的高校数字化教育资源共享模式研究[J].北方文学(中旬刊),2015,22(09):169,171.

教育信息化的优势篇9

关键词:青少年;信息素质教育;公共图书馆

随着网络信息技术的普及,信息海量般递增。鱼龙混杂的大量信息,令人应接不暇,无所适从。如何引导青少年在纷繁复杂的信息中准确地获取信息,并有效地处理加工,让信息最终为我所用,是摆在公共图书馆面前的一项重要课题。在信息社会,人们只有具有敏锐的信息意识,具备良好的信息素质能力,才能更好地生存与发展。公共图书馆利用其自身丰富的信息资源优势,得天独厚的人才技术及服务优势,对青少年进行信息素质的引导与教育,是当前形势的需要,也是未来社会发展的需要。探讨公共图书馆在全面提高青少年信息素质中的角色和作用,对提高青少年信息素质,为国家培养具备创新能力的高素质人才,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青少年信息素质教育的内涵

信息素质教育最早是由美国信息产业协会主席保罗·车可斯基于1974年提出来的,定义为“人们在解答问题时利用信息的技术和技能”。在信息技术高速发展的时代,我们可以这样定义:信息素质是指用计算机和信息技术高效获取、正确评价和利用信息的能力。信息素质不仅是人的整体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人们在信息社会中必备的基本能力。

青少年信息素质教育包含以下三个方面:1.信息意识教育。信息意识是人们对眼前的繁杂信息的正确判断与捕捉,也是人们对信息的敏感度。要培养青少年具有良好的信息意识,就是要培养他们敏锐的信息观察力,善于发现信息,利用信息,让真正有价值的信息为自己的学习研究服务。2.信息能力教育。信息能力包括信息的获取能力,信息的组织处理能力与信息的利用能力等。信息能力是青少年自主学习和创新研究的基础,也是未来社会必备的基本能力。3.信息道德教育。信息道德是个体在获取信息过程中所必须遵循的准则和规范。信息道德教育的目的在于促使青少年遵循一定的信息伦理与道德准则,来规范自身的信息行为与活动。要培养青少年具有良好的信息道德素质,有信息责任感,能遵循一定的信息伦理与道德,来规范自身的信息行为活动,那么未来的信息社会才会在良性循环的轨道上健康发展。

二、图书馆开展信息教育的优势

1.多元化信息资源的优势。

图书馆的大量信息资源是其它服务机构所无法比拟的,图书馆作为文献信息中心,收藏着古今中外自然科学、社会科学等大量的文献资料。尤其是数字图书馆的建设,使得图书馆除了拥有传统的纸质文献资源,馆藏电子信息资源、虚拟信息资源也更加丰富。公共图书馆作为社会教育系统的文献信息中心,肩负着为社会大众及青少年提供精神食粮、传递情报信息和传承人类文明等重要职能。它所蕴藏的丰富多样的文献信息资源,无论是纸质文献,还是电子信息文献及网上期刊数据库,其专业性、系统性、连续性,是任何其它信息机构所不能比拟的。所有这些都使公共图书馆成为社会首选的重要的信息素质教育基地;也使其成为普及社会大众及青少年信息素养的中坚力量。

2.良好的信息学术环境和文化氛围优势。

图书馆拥有浓厚的信息学术环境优势,有广博的知识储备和独特的学术文化氛围。目前大多数图书馆能为读者提供优美、舒适、安逸的阅读环境。现代化设备和功能强大的电子阅览室、检索室、放映厅、报告厅能满足读者不同需要。公共图书馆具有浓厚的学术氛围,是集信息储存、开发、检索、评价、使用等为一体的信息管理部门,其便捷的文献检索系统,对青少年的信息素质教育具有无可替代的优势。在这里汇集了一批既有专业水准、又能熟练应用计算机等现代信息技术的高素质复合型人才队伍。公共图书馆通过高素质的专业人才队伍,先进的技术手段,完善的服务设施,使各类杂乱无章的知识信息经过分类、排序、编目,成为有有章可循便于查找的有序信息,这种便捷的文献检索方法使信息素质教育更容易实施。

3.高素质的信息专业人才优势。

图书馆员不仅是信息素质教育实施的重要决策者,更是信息素质教育的积极实现者。图书馆员不仅具有图书馆自动化的理论知识,网络的普及及电子出版物的涌现,使得图书馆员对信息的加工与处理的技术也日趋完善。

4.公共图书馆开展信息素质教育的优势。

信息时代的公共图书馆作为社会教育系统的重要窗口,作为学校和社会信息化的重要基地,是知识和信息的主体,其丰富的馆藏信息资源、便捷的文献检索系统、得天独厚的人才技术及特有的服务、在青少年信息素质教育中具有其他部门不可替代的优势。

三、图书馆对读者进行信息素质教育的主要内容

1.利用图书馆各种虚拟参考服务的方式,对读者进行信息意识和能力教育。

过去图书馆对读者的信息意识培养多是一些直接的面对面的方法,随着图书馆现代化条件的日趋先进,图书馆更多的为读者提供了以计算机为媒介平台的网络检索工具,培训读者如何科学评价与利用网上书目、网络数据库、全文数据库,学习网络信息检索方法与技巧,利用咨询服务等交互式虚拟参考服务的方式来回答读者关于搜集、贮存、处理、检索、利用和传递信息方面的问题,让读者了解图书馆的信息资源和虚拟的网络信息资源,学会查找本馆网络资源和虚拟的网上资源,使读者能以最有效、最便利的方式获取需要的信息,并对各种信息加以综合利用。

2.培养读者的情报思维方式。

图书馆收藏有古今中外各种学科、各个流派、各种专业的文献,是重要的科学情报源,这些丰富宝贵的资源对提高读者的信息素质无疑是重要的精神食粮。要想充分有效利用这些资源,就要培养他们的情报能力和情报思维能力,要针对不同的读者进行不同的信息素质教育。以开展讲座等形式讲解获取信息和利用信息的技巧,培养他们面对学科间知识相互渗透交融、大量新知识不断涌现的现象能够巧妙甄别,正确选择。

3.培养读者对网络信息进行筛选。

网络的热潮已经席卷全球,互联网的信息成为人们检索的重要途径。在信息化的社会,如果不能有效的利用网络资源,无疑将无法适应未来社会的需要。对读者进行网络知识的普及,就是指导他们如何利用错综复杂的网上信息,以期最大限度地满足自己的需要,使他们能够不再局限于到图书馆寻找纸质资料。但是网络信息数量繁多,良莠不齐,更新速度快,如果盲目查询没有一定的检索知识,不熟悉网络工具的使用方法,不会有效的利用电子文献,不懂得选择所需数据资源,就很难从网络中获取自己所需要的文献资料,因此,在信息超载和纷繁复杂的网络环境中,图书馆应教会读者如何利用网络去搜集鉴别和获取信息,这是目前图书馆面临的重要任务之一。

四、公共图书馆实施信息素质教育的措施

公共图书馆承担着社会教育和信息资源开发的双重功能,事实上已成为实施信息素质教育的重要承担者。应当充分利用图书馆自身信息资源和优势,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对青少年信息素质教育发挥其应有的引导作用。

1.通过公共图书馆入馆教育的专题宣传,培养青少年的信息意识。

公共图书馆作为信息素质教育的主阵地,应根据自身的信息资源特点及服务优势,积极应用信息技术,做好关于信息素养实践的宣传。把新生入馆教育课做成网络专题宣传片的形式,放在图书馆主页的醒目位置,便于读者浏览与学习,也便于读者更快地学会利用图书馆的能力。入馆教育的内容是关于如何利用图书馆的信息导航:如图书的借阅方法,纸质期刊的查阅方法,电子期刊的网上查阅及下载方法,必须遵守的信息道德准则及规范等。图书馆在青少年首次入馆时便做好信息导航工作,引导其观看新生入馆教育宣传片,便于他们更快速地了解图书馆的各类信息资源及服务。图书馆的一线服务部门也要张贴有关本室服务的说明,并备有相关资料的目录查询及索引、导航指南,与网上宣传相得益彰。这种周到细致的宣传,让青少年更快速的了解与熟悉图书馆信息资源,进而增强他们发现并获取信息的能力,因而也在潜移默化中培养起青少年的图书馆意识、信息意识。

2.制定针对青少年信息素质教育的基础标准教材,有计划地开展青少年信息素质教育。

我国目前还没有适合国情的专门针对青少年群体的信息素质教育的标准。应该尽快制定出满足青少年需求的信息素质教育标准,有计划地开展青少年信息素质教育。使青少年在接受能力、学习能力最强的学习阶段就能具备熟练的查询各类文献信息资源的本领和技能,为他们将来进一步的专业信息素质教育的学习与研究打下良好基础,也为国家培养具备创新能力的高素质信息人才奠定基础。

3.公共图书馆可充分利用自身的资源与人才优势,不断培养青少年利用图书馆自主学习的能力及信息能力。

公共图书馆凭借完备的文献信息资源、人才技术、及服务优势,可充分发挥在信息素养方面的教育、指导作用,不断培养青少年利用图书馆自主学习的能力及信息的获取和加工处理能力。国家要加强对图书馆的政策性支持及资金投入,支持公共图书馆不断拓展自身的社会教育职能,增强全社会的图书馆意识和利用图书馆终身学习的能力。

图书馆可以设立专人专室,专门从事青少年信息素质教育实践。在信息素质教育方面可以多借鉴国外先进的信息素养教育理念及经验。作为具有社会教育职能的公共图书馆,有义务与责任对处于义务教育阶段的青少年,进行信息素养教育的学习与培训。青少年可以利用周末去图书馆,完成信息素养课的学习与实践。有了信息素质教育的基础学习与实践,相信在青少年的心里会种下信息素质理论与知识的种子。

4.馆员的专业素质提升刻不容缓。

要培养青少年的信息素养,公共图书馆员的信息素养水平首先要提高。图书馆必须拥有一支高素质的人才队伍,才能真正承担起教书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的职责。要重视馆员自身专业素质的培养,使他们应持有积极的态度,开放的思想为自己量身定制科学的、具有前瞻性的学习计划,不断地、主动地、自觉地坚持自我学习、终身学习,关注信息技术对人类社会未来产生的影响,熟练掌握包括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以及包括图书馆专业知识在内的多学科的理论知识,具备对现代信息的理解能力、应变能力,用全新的理念、现代化的手段、新颖的方式主动为青少年信息素养培养提供服务。要尽快构建包括信息教育专家在内的多学科领域内的专家指导队伍,以此来提升并拓展青少年的信息素质能力及综合素质,以满足未来社会对不同层次、不同学科专业信息人才的需求。

公共图书馆是青少年获取信息的主要渠道,是否具备必要的信息技能,熟练地利用图书馆获取信息并有效的加以利用,体现了当今青少年的个人自学能力和研究能力,也是未来信息社会对人才素质的最基本要求。而探索青少年信息素质教育的长效机制,真正发挥公共图书馆在提高青少年信息素质中的作用,这又是当前信息教育管理者,特别是图书馆员将会长期面临的一项任务。面对信息社会的新挑战,公共图书馆需要做出新的尝试,做青少年信息素质教育的引领者。

【参考文献】

[1]薛明.公共图书馆信息素质教育现状与对策[J].图书馆学刊,2010(6):74-76.

[2]张彤.中外公共图书馆青少年信息素养培养对比研究[J].图书馆工作与研究,2009(4):103-105.

教育信息化的优势篇10

关键词:思想政治教育;文化环境;优化

中图分类号:G641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2-2589(2013)23-0363-02

思想政治教育环境(以下简称思政教育环境)是指影响人的思政品德形成、发展和思政教育活动开展的一切外部因素,社会宏观环境对人的思想品德的形成、发展起决定性的影响,经济全球化的今天,文化全球化也成为一股势不可挡的洪流,冲击着我国本土文化环境,对我国思政教育文化环境产生着了重要影响。因而加强思政教育的文化环境建设,是提升思政教育时效性的有效手段之一。

一、思政教育文化环境迫切性

思政文化的确很符合现阶段经济社会大发展,大变革,非常重要,文化环境的创设尤为重要,因此,思政教育的宏观环境构成有非常重要。思政教育思想的形成、发展、变化需要一个过程,既是思政运行的外部条件,又是信息输入的变革方式,使得思政教育呈现出以文化创新为媒介的过程,我们知道从文化学的角度,思政教育的传播的确需要一个文化传播、占领思想的发展阶段。

思政文化促使人的思想过程发展变化,它以潜移默化的力量直接制约着人们的意识和行为的过程,思政教育不仅仅受到自然环境的制约,更重要的需要受到社会经济环境的影响,思想受教育对象内部小文化环境的影响,不仅仅是思政教育进程的客观要求,还是一个传播文化、占领意识形态的过程。

二、思政教育文化环境面临的困境

文化环境是思政教育社会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文化环境的研究是思政教育基础理论研究的重要内容。然而,在改革开放不断深化的时代背景下,全球化、网络化以及大众文化的迅猛传播,虽然在一定程度上丰富了思政教育文化环境的内容,但同时也对思政文化环境产生了一些消极影响,它们冲击、弱化、消解着思政教育文化环境的育人功效。

(一)全球化的发展对思政教育文化环境的影响

全球化是当今世界发展的主要趋势,对各个国家或地区的政治、经济、文化都产生了深刻的影响。全球化不仅仅是经济的全球化,也是政治、文化的全球化,每一个跨国企业的建立,都带来了其与生俱来的本国文化的传播。长期以来,伴随着经济强势而来的西方文化,一直在世界文化的浪潮中起着主导作用,当前,我国正处于社会转型的关键时期,文化环境的全球化打破了我国长久以来文化相对单一的文化格局,西方文化正潜移默化地作用和影响着我国的社会生活方式、价值观念和人们的思想观念,对我国的思政教育提出了紧迫的时代性课题,如何在多元文化中保持中国文化的独特性,如何积极构建思政教育的纯净文化化境,从而保证思政教育的有效性是当务之急。

(二)网络的普及对思政文化环境的影响

网络的普及对思政文化教育者有着方便、快捷的信息获取优势,同时,也带来一定的挑战。近年来,随着互联网技术的迅猛发展,我国网民数量持续急剧增长,据工业和信息化部统计,截至2013年底,我互联网网民人数已达到5.6亿,居世界首位。网络是开放的、自由的,它能使每一个使用互联网的个体都能在相对自由的文化环境中共享各种信息资源。网络的开放性使各种思想观点、文化价值观念都可以从中传播。摄取信息的自由性成为网络化的重要特征。这就必然使得我国传统的文化价值取向遭受冲击,同时也冲击着以传播价值观念为己任的教育者的权威地位。网络上,接触和掌握大量信息的人成为了具有话语权的人,曾经某一学科占有优势的教育者不再单独具有信息量上的优势,而一些受教育者能够通过网络更快、更多的接受和传递信息,从而在信息的容量和时效性上均对一些教育工作者形成挑战。这一点作为思政教育重要对象的大学生和青年具有明显的信息优势。这种信息优势将会导致信息流动方向分散化甚至发生逆转。甚至一些受教育者不再相信所谓教育者的“权威”。

(三)大众文化对思政教育文化环境的影响

网络文化建设需要充分考虑到整个大众文化的氛围,要符合、并引领大众文化建设,而不是单纯的进行追求新奇特,应该保护优秀的传统文化,保证我们文化的正统性、可持续发展,这一点是难能可贵的。

随着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逐步发展,一种新的文化形态――大众文化正在兴起并呈现出日益扩张之势。这里的“大众文化”,不同于我们常说的“群众文化”或“人民大众文化”,而是特指现代商业社会产生并流行的文化类型,它以现代信息传播和复制技术为手段,以大众传媒为主要载体,以都市消费大众为对象,是一种娱乐性、休闲性的消费文化,也是文化产业化、市场化的必然结果。在一定程度上讲,大众文化是文化产业的新兴事物,也是一个新的经济增长点。但是,大众文化作为一种社会意识现象,并不仅仅是人们休闲娱乐的手段,它还体现着一定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尤其是它的商业性、市场化特征及其所体现出来对物欲和感官享乐的过度追求,对当前思政教育所要求的理想信念、思想意识、道德觉悟甚至政治信仰等价值目标具有明显的疏离性、消解性。它严重冲击了思政教育文化环境所承载的优秀的反映社会主流意识形态的文化精神,消解着思政教育文化环境的育人功效。

三、思政教育文化环境的优化措施

面对着全球化,网络化,和大众文化的强烈冲击,加强思政教育文化环境的建设已大势所趋,思政教育工作者必须积极应对,寻求解决问题的措施,建构适合社会发展需要的文化环境,以保证思政教育文化环境的优化。一定要牢记马克思主义文化的创新和建设,建立健全思政文化教育的环境创新和法律支撑,这一点至关重要。深度开发有必要整合思政文化资源,社会主义的市场经济发展,是建立在整个社会的进步的基础上,因此要优化思政教育文化的措施。

(一)加强马克思主义理论建设与创新,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文化思潮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涵盖了我国社会发展的指导思想和价值取向,是推动我国社会发展的精神旗帜。当前,在多样文化并存、共生的文化生态中,必须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各种文化思潮,保证各种文化沿着正确的方向发展,以营造良好的思政教育文化环境。我们必须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各种文化思潮,用主流文化来统领、规范多种文化,把“弘扬主旋律,提倡多样化”作为处理主流文化和非主流文化之间关系的原则,进而为思政教育营造优良的文化环境生态。

(二)建立健全思政教育文化环境的制度和法律支撑体系

在当今多元文化相融合的背景下,只靠主流文化的引导是不够的。全球化、网络化为各种文化在我国的传播与激荡提供了便利,因此,必须建立健全各种文化传播的制度和法制保障体系,进而通过立法和制度以保障思政教育文化环境的安全。

首先,应该加强文化产品生产方立法。对于不健康的、反动的相关文化产品坚决予以禁止和打击,从源头上净化思政教育的文化环境。既要严格规定承载各种低级趣味文化的书刊、报纸、音像制品的出版和发行,严格审查各种文化制品;又要扶助高品位、反映先进思想的文化产品的生产和制作。其次,加强文化市场的执法力度,尤其是密切监管网络文化的相关产品。目前,在我国,网络的应用还处在较自由、开放的情况下,网络的使用也很随意,网络信息的上传和下载也更是没有实行严格的准入制度。对于正在实行网络普及的中国社会,这虽然在某种程度上扩大了公民的话语权,但是也使一些不良思想的传播有机可乘,在网络上潜移默化的影响和导向着广大青少年和民众的人生观、价值观。因而,对待网络等无形的文化传播途径有必要严格监管。规范化、制度化的网络环境有利于及时过滤过时的和不真实的信息,防止信息垃圾、非法信息、病毒信息以及网络犯罪,保持网络环境的纯洁性。

(三)深度开发和整合思政教育文化环境的资源

如何使文化环境合乎人性是环境开发的重要问题。文化环境具有开放性和复杂性。在一定程度上,对文化环境的塑造还是可以的,尤其是微观文化环境,例如一个班级、一个校园、一个社区、一个单位等等。因而,我们应该积极地开发文化环境中的优势因素,从而塑造成员的优秀人格和品质。另外,在整合各种文化资源的同时,我们应该积极挖掘我国优秀的传统文化资源,利用其本土文化的优势。在优化思政教育文化环境的过程中,思政教育的文化环境建设与优化,是每一个思政教育工作者甚至每一位社会成员都有义务去落实、去改造的一项工作。它关系到思政教育有效性的发挥,也关系着中华民族的精神独立性是否长期存在,因而,也是一项任重道远的历史任务。

参考文献:

[1]邱伟光,张耀灿.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

[2]余亚平.思想政治教育学新探[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4.

[3]王秀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思想政治教育研究[m].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1998.

[4]张耀灿,郑永廷,等.现代思想政治教育学[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

[5]李昕霞.对思想政治教育文化环境概念的理论梳理[J].成功:教育,200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