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制度的重要价值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6 03:21:02

社会制度的重要价值篇1

(辽宁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辽宁沈阳110031)

摘 要:核心价值观的践行有助于人们养成健康向上的价值理念,形成良好的社会公共道德,形成民主的、法制的社会环境。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现实基础是制度创新,而核心价值观又是制度创新的重要保障,二者相辅相成互动发展。

关键词:制度创新;核心价值观;培育;践行

中图分类号:D60;B822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0-8772(2014)10-0236-02

当今我国正处在的社会转型期,各种思潮充斥着人们的思想,难免会存在着功利思想、拜金思想、贪欲思想等价值观扭曲的思想现象,这一切思想的根源都是社会价值观问题,其根本原因在于责任价值的缺失,这也在一定程度地折射了社会管理机制的欠缺和漏洞。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正是改革这种不良社会风气的强烈要求,它的践行有助于人们养成健康向上的价值理念,形成良好的社会公共道德,对于调整人与人之间友好和谐的交往关系,建立民主的、法制的社会环境有着重大的现实意义。所以当前社会精神文明建设需要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也迫切需要构建一个与之相适应的社会管理制度。

一、制度创新与核心价值观的关系

(一)制度创新是指在人们现有的生产和生活环境条件下,通过创设新的、更能有效激励人们行为的制度、规范体系来实现社会的持续发展和变革的创新。[1]

人类社会所有创新活动都是在制度创新的基础上进行的,制度创新是推动一切创新活动的动力,是政府部门通过创设适应新的社会环境以及人们的思想行为,最大限度地激发人们潜在价值所制定的规则、制度和政策法规。也是人们在目前的生产和生活环境下,实现经济发展和推动社会变革的动力。经济创新、文化创新、科技创新等等创新都是在制度创新之后得以进行的,并以制度化的方式持续发挥着自己的作用。因此应当从体制改革、机制完善、政策扶持、人才培养、作风建设等方面形成鼓励和支持创新的良好文化和制度环境。只有创新型政府,才会形成创新型的制度、创新型的文化。所以,制度创新应该是需要优先解决的问题。

(二)一个社会核心价值的形成,是对本民族人类文明发展史的认识和总结,是对不断发展着的社会实践的认识和总结。所以说,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不仅是对意识形态领域的价值凝练,而且也是对人类历史发展规律及正在进行的社会实践的概括和总结。尤其是对正在运行着的社会主义制度体系进行全面分析和检讨,并按照核心价值观的要求,必须改革那些与核心价值体系要求不相符合的体制机制。

一个民族最重要的创造就是国家制度的创新。一个国家的政治、经济、文化制度,决定着其国民的素质,国家制度的优劣直接影响其公民形象的塑造。国家制度的创新同核心价值观的建设是密切相关,核心价值观转化为对应的制度体制,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才能完善起来。并且文化教育、舆论宣传、社会导向都围绕核心价值观和社会主义制度进行教育,社会主义制度才能巩固起来,社会才能稳定、持久的向前发展。社会主义价值观作为一种社会意识,代表了人们对生活现实的总体认识、基本理念和理想追求。

(三)制度创新与价值观的培育和践行的互动关系。制度创新是践行核心价值观的载体,核心价值转化为制度机制才更有生命力;制度的建构与改革创新又决定价值观践行的效果,价值观教育需机制保障;价值观是制度创新的灵魂,同时对进制度改革创新又起促进作用。

第一,制度创新是在公共价值取向的基础上进行的,制度创新的设计和安排也是公共价值观的体现,制度本身的内在精神和品格也包含一定的价值观。马克斯·韦伯指出:“每个国家都有它自己的社会制度和内在精神,前者是一个社会有效运行所要求的一套经济社会伦理规范和法律体系,而后者则包括人们的行为规范、价值目标、奋斗目的等文化观念。”[2]新的价值观的践行是现实社会制度的折射,并且会推动社会制度的改革创新。正如贝尔指出,“意识上的变革——价值观和伦理道德上的变革——会推动人们去改变他们的社会安排和体制”[3]。

第二,制度创新又对价值观的践行起引领、规范、、约束、保障作用。“制度建立的规范、惯例和做事程序,在长期的作用下,就会使人们形成行为习惯乃至内化为个人的自我价值取向,对人们的价值观念和行为方式具有根本性的指导意义;而制度的强制惩戒性又使其具有遏制作用。因此,制度对人的行为具有强烈的形塑性和直接的匡正性。”[4]可见制度能够协调人们交往的行动、调控人们的矛盾、增进地区互助、影响社会发展。

二、制度创新是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现实基础

(一)抓好制度创新的顶层设计。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只有在完善的制度机制保障下,才能持之以恒的践行。要从顶层设计的高度,设计好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战略思路、具体路径和执行方法;要深入开展相关研究;要认真规划设计,形成方法策略;把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落到实处。同时,既要尊重价值观形成、发展的客观规律,也要进行科学的制度创新。当前,对社会个体而言,培育和践行“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的核心价值观,应当以教育为主。价值观是决定人的思想行为的心理基础,这就要求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贯彻到国民教育的全过程,付诸到社会发展实践中去,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通过制度的媒介和实践的路径而深入到社会现实、渗入到老百姓的一言一行。对国家和社会层面而言,培育和践行“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和“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的核心价值观,还应当以制度创新为主。加强顶层制度设计,使社会主义制度体制成为凝聚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寄托全国人民美好道德愿望、充满着高尚正能量的强大引擎。

(二)做好制度创新的完善发展。制度创新是核心价值观的媒介,通过规范人们的权利和义务来约束人们的行为、调整人们之间的关系,对人们的思想行为具有制约、引导功能以及激励的功能,是推动社会形成价值共识的制度化力量。因此,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离不开社会制度体系的有力保障。要把核心价值观植入社会主义制度建设的中,融入到社会主义根本政治制度和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不断完善、法律体系不断发展进步中。

积极创造良好的运行环境,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的培育和践行观有赖于制度的改革创新与健全完善。我们不仅要建立完备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宣传、学习、教育制度,更要创新完善体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求的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等各方面的制度、体制、机制,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渗透到国民意识,上升为民族信仰,通过制度的媒介和实践的路径使其现实化。

(三)创新管理,完善机制,褒奖义举,使核心价值观深入人心。社会治理体制的建立与完善,能够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实现和社会道德的提升协调共进,健全树立典型机制,努力形成社会推荐、评委讨论、媒体公开褒奖等一系列宣传模范的制度体系。在全社会形成互相帮助、以助人为乐良好社会风气,从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就会成为人们指导人们行为准则的指导思想。为此,我们把富强、民主、文明、和谐、自由、平等、法治、公正以及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践行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发展的伟大实践过程中,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自己的人生理想、价值追求。挖掘每个人心底蕴藏的善良正直品质、正直道德情感。让信仰指引个人人生,价值共识引领社会发展,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真正内化为个人和群体的意识,外化为个人和群体的行为规范,只有这样人们才能更好地处理个人与他人、个人与社会的关系,将人生推入更高得境界,在社会上产生强大的凝聚力、激发出战斗力,形成良好的社会风尚。

三、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制度创新的灵魂支柱

(一)核心价值观为社会成员提供理论价值支撑。当今转型社会中面临着利益格局多元化、生活方式多样化、价值观念多变化的局面,核心价值观是当今社会倡导的主流意识形态系统,它凝聚了人们的思想、信念、精神、道德等价值因素,有效地制约和整合那些非主流的价值体系,是目前社会的共同价值思想基础和行为规范。

一个国家选择的社会制度,不是经济实力决定的,也不是由生产力发展水平决定的,归根到底是由构建这个制度的人群的核心价值观决定的。文化的核心价值观就是这个国家人民生活目的,而要达到这个目标首先就要解决权力来源问题与权力制约问题,否则,他们所追求的生活目标,就成为了镜中花水中月。

(二)核心价值观为社会制度创新提供价值支撑。价值是制度的灵魂,社会制度是其制度和价值的统一。但制度又包涵着其对应的价值体系,社会制度体系究其实质是价值体系的制度化。

目前我国的社会制度创新既要有利于变革,又要维护社会的繁荣稳定,这需要一种深刻的意识形态体系为支撑。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就是制度创新的价值支撑,是在国家治理体系现代化在经济发展、政治文明、文化繁荣、社会进步等方面逐步展开后的价值诉求。具有特殊强大的向心力、凝聚力和奋发向上的活力。为我国的制度创新提供了精神动力,是进行制度创新的重要保障。

(三)核心价值观为维护社会主义政治经济的稳定提供价值支撑。人是按照一种文化价值观在生活的,所以要对正在运行着的制度体系进行全面分析和检讨,并按照核心价值观的要求,改革那些与核心价值观要求不相符合的体制机制。

一种在社会中占主导地位的核心价值观,不仅要有理论敷陈、文明诉求,更重要的是还必须要有制度支持。因此要从最根本上改掉那些悖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制度安排,使我们的制度运行与我们所倡导的核心价值观相一致,防止价值空置和制度空转的现象发生。

衡量一种核心价值体系与相应的制度层面是否相适应的标志就是在这种制度下生活的人的幸福指数如何,其标志可以用马斯洛的心理需要不同层次来划分,即生理需求、安全需求、社交需求、尊重需求、自我实现需求、自我超越需求。为了我国人民达到高层次的精神追求,我们要坚定不移的践行核心价值观,以使这个社会的终极发展目标离我们越来越近,让我们生活的社会长治久安,百姓生活幸福美满,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参考文献:

[1]张娟.制度创新[m].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2010年11月1日.

[2]马克斯·韦伯.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m].于晓,陈维刚,译.上海:上海三联书店,1987.

[3]丹尼尔·贝尔.后工业社会的来临[m].高铦,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84.

社会制度的重要价值篇2

[关键词]劳动价值;工资理论;公积金;公平分配

[中图分类号]C91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2234(2014)12―0009―02

引言

我国的社会主义建设的基础理论是马克思理论以及思想,因此在社会问题的解决与宏观调控中应当借助马克思的基本理论与社会实践的结合来缓解社会发展中所出现的矛盾〔1〕。当前我国的房地产问题突出,这与社会经济发展有直接的关系,公众的消费水平已经上到更高层次的需求,普通商品已经可以满足社会需求,而房屋购置以及商品化成为了新的消费追求,形成了今天公众对高房价的普遍关注,并形成了“买房难”的矛盾〔2〕。而要解决这个问题需要从多维度进行改进,下面就从社会财富分配的角度,利用马克思基本理论对其进行分析与改进。

一、劳动商品价值与住房公积金

马克思在研究资本与劳动之间的关系时,对资本主义的劳动雇佣关系进行了研究,总结劳动力就是商品,有其使用价值和商品价值,而劳动力价值是商品价值的源泉,劳动者的劳动价值是商品价值的一部分,社会商品的价值中必须包括劳动价值,即劳动力价值。劳动力付出劳动所获得的报酬应当是其价值的体现,但是这个价值不完全与其劳动实际所得划等号。通过对马克思理论的研究不难发现,劳动商品价值对于劳动者而言有三部分构成,一则是劳动者维持生存的基本费用;劳动者养育后代的基本生活费用;劳动者获得教育以及训练的费用。从这个角度看,劳动者在完成生产活动后所获得报酬应当被用于所有的生活支出,而在生活资料中住房显然是其中重要的组成部分。这也是住房公积金存在的价值,即利用社会保障机制为劳动者获得住房进行补贴。就具体情况而言,我国的社会主义体制必须保证劳动商品价值取之于民用之与民,社会价值是劳动者创造的,应当以社会保障机制形式回馈给劳动者。可见住房公积金是在我国市场经济环境下,为了保障劳动者享受住房以及其他形式的社会待遇所诞生的社会分配机制,是保障我国劳动者享有社会商品价值的重要措施,即劳动者获得的社会商品价值最多。

二、工资理论与住房公积金

马克思在研究劳动商品价值的同时提出,劳动商品价值的体现就是工资,是社会收入分配的重要组成部分,工资以劳动报酬的形式发放,是劳动者获得劳动价值的一种重要形式。在我国工人不仅仅劳动力更是社会的公民,从社会主义的体制看工人是国家社会的领导者,保障其生活水平并不断提高是社会体制的必然要求。所以工资在我国的社会体制下已经不仅仅是满足劳动者生活基本需求的货币形式,更应是满足公民社会需求的重要手段,包括社会交往、社会职责、精神文化、自我发展与健全等。所以在我国社会发展中工资所起到的作用不仅仅是保障劳动者的基本生活需求,更是保障社会发展的重要基础。

工资作为一种重要的分配形式也被赋予了多种功能,就目前看,我国的工资制度是整个社会保障体系的基础,而住房保障也是工资所承担的重要职能之一。所以以工资制度作为基础的住房公积制度也成为社会劳动价值分配的重要措施。同时应当关注的是我国的工资制度已经发生了较大改变,从原有的计划经济“工资+福利”的模式已经改变到今天的“工资+福利+保险”的模式,即从单纯的分配制度过渡到社会基金保障制度,其中住房也从原来的福利分配到今天住房公积金。结合马克思的工资理论,在体现社会劳动价值的工资体现中,住房是满足劳动者基本需求的重要组成部分,住房公积金也就理所当然的成为今天我国社会商品价值的分配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住房公积金的缴纳应当成为任何企业、社会团体所必须承担的义务,也是保障我国社会劳动价值合理分配的重要保障措施。

三、基于马克思理论的住房公积金存在的公平问题

从以上论述中不难发现,马克思的资本理论所提出的劳动是商品并体现其社会价值,而劳动价值是全社会的价值基础,工资是劳动价值的具体体现,所以工资就成为社会财富分配的重要组成形式,从我国的实际情况看,我国的社会主义建设已经有了一定的成绩,但是在社会财富以及商品价值分配上仍需完善,日益严峻的住房问题就是我国面临的重大经济和社会问题,因为就我国的工资水平而言,我国商品以及公益性住房保障体系和市场体系仍然不够健全,所以导致买房难的情况出现,所以公积金以及其他保障措施出台,就是为了解决住房问题。从这个切入点看我国的住房公积金即是工资的一部分,也是社会主义公平分配社会商品价值的重要措施。所以在住房公积金的缴纳与分配上应当体现的是公平性原则〔3〕。因为工资作为社会劳动者价值的体现,也是社会财富分配的重要方式,就我国的社会体制而言,满足劳动者的基本生活需求以及社会地位提升是社会发展的目标,所以社会公平是所有体制改革和构建的重要基础和原则。而从这个角度看,我国的工资制度以及住房公积金制度仍然有不公平的问题存在,在缴纳制度、分配制度、权利实现等方面仍存在一定的问题,这些不公平的情况严重制约了我国住房公积金制度的发展和完善,也影响了我国劳动者获得劳动价值以及合理工资薪酬,所以从长远的角度看,我国必须建立公平的住房公积金制度才能实现社会价值的公平分配,才能体现社会主义的优越性。

四、以马克思理论为基础构建住房公积金的公平机制

马克思的商品价值与工资理论所阐述的是商品和市场产生的价值对社会财富分配的重要作用,所以在住房公积金问题上应当突出解决其公平性问题,即让公积金在我国的社会分配体系中凸显其作用,从公平机制上入手利用对社会矛盾的缓释来解决分配问题〔4〕。因此应做到:

(一)保障机会公平

首先住房公积金制度应当保证其覆盖范围,即保证所有的企业以及社会团体都有缴纳公积金的义务,当然也包括劳动者自身。因为公积金是劳动者创造的社会价值的一部分,其作为满足劳动者住房需求的重要措施应当最大限度的覆盖整个社会阶层,即所有的劳动者都应保证有住房公积金的缴纳权利。从我国目前的情况看,我国的住房公积金制度仍不顾完善,一些层面上公积金的管理仍然不足,导致一些企业忽视住房公积金的缴纳,同时一些劳动者因为其劳动形式等因素丧失了此项权利。而从马克思的理论看,劳动者只要从事劳动就有享受分配价值的权利,作为劳动价值一部分的住房公积金也应覆盖整个社会阶层。无论是任何企业以及社会团体都应按照相应的工资比例缴纳住房公积金,从而保证社会分配体系得到完善,解决劳动者住房需求不能满足的问题。

(二)保障分配原则公平

公积金在体现社会公平性的时候还应注意的是分配的公平性,即社会分配制度在协调各个领域价值分配的时候必须明确的是劳动者创造的商品价值不是某个人的而是全社会的,社会价值是劳动者创造的,因此其必须在社会中享有分配权。在保障公积金覆盖面扩大的同时也应对分配机制进行调适,即公积金应当被用于改善劳动者的生活条件,即在住房问题上实现社会资源的统筹分配〔5〕。因为公积金所替代的是福利分房的制度,其必须起到“福利分房”社会作用,福利分房作为一种落后的体制和制度被淘汰,如果取而代之的是劳动者住房权的丧失,这显然不社会主义制度所应倡导。因此住房公积金应当在保障性住房建设上做出贡献,即起到取之于民用之于民作用。利用社会资源统一调度,利用保障性住房与商业住房的比例调整,让大多数劳动者都可以按照自己的工资水平得到住房这样才是公积金应当起到的作用。

(三)保障使用权利公平

公积金贷款购房是我国公积金使用的重要形式,劳动者可以利用金融和市场机制通过公积金贷款的形式获得贷款,并利用“公积金+部分工资”形式偿还贷款,这是实现公积金价值的重要方法。但是在我国住房价格和贷款的政策不尽相同,对于公积金贷款而言一些地区相对宽松而一些地区相对收紧,这样就容易造成公积金使用权上的不公平,应当在住房公积金使用上进行统一标准,即统一缴纳标准,统一贷款标准,当然这个统一不是金额和比例上的统一,而应是贷款标准和利率上的统一。这样在实际的公积金使用上才能保证公平性,也保障了劳动者获得社会价值再分配的权利。

总之,公平机制的构建可以从基础上对公积金的作用进行定性,即公平的分配社会商品价值,利用工资形式的多元化,来提高整个劳动阶层对社会财富的占有比例,从而从宏观上缓解共有住房供应不足矛盾的激化。

结论

综上可见,马克思理论认为劳动者所创造的劳动价值是社会商品价值的全部,即社会劳动者应当享有社会商品价值的分配权,而这样的权利是通过工资形式分配到劳动者手中。工资又是满足劳动者生活发展的重要物质基础,住房需求也就成为工资需要满足的需求之一。可见住房公积金应当成为工资体系中的一部分,即成为社会商品价值分配的重要措施。因此我国的住房公积金制度应当从全社会宏观角度出发进行完善与发展,体现我国社会主义建设中劳动商品价值的公平分配,这样才能保障住房公积金的健全与发展可以为我国的社会主义建设服务。

〔参考文献〕

〔1〕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194.

〔2〕董建斌.住房公积金财务运作模式之创新〔J〕.中国房地产,2009,(04).

〔3〕陈和智.罗佳意.住房公积金归集业务若干问题及其对策〔J〕.西南金融,2008,(05).

社会制度的重要价值篇3

关键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践行

课题:本文为2014年河北省委党校立项课题成果。

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重要的是通过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和践行,确立全社会的价值认同和共识,增强吸引力和凝聚力,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

一、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现实意义

第一,凝聚力需要统一的核心价值观。我国经过30多年的改革开放,在政治、经济、社会生活等领域发生了深刻变化,人们思想认识上的多样性日益增强,一些人理想动摇、价值追求淡漠,一些领域诚信缺失、道德失范。

有人说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就像空中楼阁,看不见也摸不着;也有的人觉得核心价值观是对党政领导干部的要求,与普通老百姓无关。在这种背景下强调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多样化社会思潮,能有效地应对西方价值观的冲击,对进一步促进国家主流价值观的形成、凝聚人民的思想共识、提升市民素质及营造和谐的社会环境将产生巨大的作用,对于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第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实现中国梦的强大精神力量。中国梦的理念,在于用中国智慧解决中国问题,在于用中国精神凝聚中国力量,在于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和制度自信。中国梦靠的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导向和规约、维系。离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引领,中国道路就有可能迷失前进方向,中国精神就有可能缺少灵魂,中国力量就有可能精神动力不足。

因此,以“三个倡导”为基本内容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实现提供了重要理论支撑和强大精神动力。

二、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路径分析

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既是一个理论课题,也是一个实践课题;既需要在理论上不断深化研究,也需要在实践中不断探索积累。

首先,运用多种方式进行教育宣传,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贯穿到日常形势宣传、主题宣传、典型宣传、热点引导和舆论监督中,不断巩固壮大积极健康向上的主流思想舆论阵地。传统宣传媒体要推出专栏专题,运用各类出版物等形式传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积极运用新媒体等传播手段,完善媒体的制作和机制,在潜移默化中达到正面宣传和价值引领的目的,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传播时时处处体现。要多联系群众身边事例,多运用大众化语言,在生动活泼的宣传报道中引导人们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营造良好的舆论环境,形成一种激发正能量的良好氛围,只有内化于心,才能外化于行。

其次,党员干部要带头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由于广大党员干部集领导、管理、协调、服务等角色为一身,是特殊的道德主体,决定了社会对他们的道德要求往往高于其他社会成员,同时也决定了其道德水平的高低对社会公众的道德追求和行为选择具有重要示范、导向作用。

因此党员领导干部要以核心价值观规范和要求自己,从而影响带动更多的群众;要把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贯彻落实中央重大方针政策和决策部署结合起来,与各项重大主题宣传教育活动结合起来,通过广泛的教育实践活动,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落地生根。

第三,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形成制度。要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真正培育起来,变成全体人民的一种自觉行动,最关键的就是要把它变成一种制度。邓小平同志讲过,制度带有根本性、全局性、稳定性和长期性,他还指出:“制度好可以使坏人无法任意横行,制度不好可以使好人无法充分做好事,甚至走向反面。”

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也同样要把它的措施制度化、法制化、机制化。要在形成长效机制上下功夫,把核心价值观的践行同法制建设结合起来,建立以德治国和以法治国相结合的法律道德机制,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要求体现到政策制度、法律法规之中,形成有利于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政策支持、法律保障。

第四,全民参与,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化。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需要激发全体社会成员参与的热情。强化共建共享共赢的合作理念,突出广泛覆盖、全民参与,形成人尽其责、人人争先的社会氛围和推进机制。通过展现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优秀代表的感人事迹,唤起全社会成员的共鸣,转化为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和个人品德,并逐渐变成公民的内在信念和自觉行为。

要从群众的潜在心理需求出发,渗透到人们的日常生活中,通过有效渗透,让人们在潜移默化中熏陶感染,核心价值理念才能真正植根于人们的思想深处和心灵深处,成为人们行动的指南。

社会制度的重要价值篇4

一、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所面临的挑战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国际国内形势的深刻变化,面对世界范围各种思想文化交流、交融、交锋形势下价值观较量的新态势,面对改革开放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思想意识多元多样多变的新特点。当前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既面临有利条件,也面临严峻挑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经济全球化及多元文化对大学生价值观的冲击。随着西方文化思潮的大量涌入,马克思主义对大学生价值观的指导地位直接受到了冲击和弱化。部分大学生在信念、意识、伦理、品行等方面出现了严重的混乱。文化品位趋渐庸俗化。拜金主义、享乐主义、极端个人主义充斥着大学生的思想观念。这部分大学生社会责任感严重缺失,自我定位出现了严重偏差。因此可以说,面对西方外来文化,他们既丢失了责任、担当、奉献的民族精髓,也丢失了个人进取奋斗的优秀品质,民族价值观荡然无存。

(二)市场经济负面影响带来的挑战。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为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带来了巨大的进步,同时市场经济也影响着大学生价值观的形成。在市场经济的影响下,很多大学生产生了功利主义的心态,将目光拘泥于实用性课程,忽视了自身思想道德和政治修养的培养和提高。再加上当今社会务实性、开拓性、注重经济效益的价值观对传统价值观中“重义轻利、默默奉献”的思想形成巨大的冲突,导致了绝大多数大学生对政治立场、政治信念和集体主义人生价值观缺乏理性自觉,思想政治素质日益低下。从而削弱了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同。

二、创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机制

真正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成为大学生思想和行为上的指南,必须首先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成为大学生们的共同认同,在此基础上要创新实践机制,实践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有认同到内化的关键环节,通过社会实践使大学生真正实现知与行的统一,并且通过建立行之有效的制度,为大学生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供良好的制度保障。

(一)创新教育解读机制,实现核心价值观的认同。要实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真正被内化吸收,首先需要的是被大学生所认同,只有大学生对核心价值观认同,才有可能被他们所吸收,从而用于指导实践。因此,要尊重大学生的主体特点,采取大学生喜闻乐见的方式方法、载体等,使他们自愿主动接受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科学性。更重要的是,在核心价值观讲解过程中要让大学生认识到社会主义核心值观具有严密的理论性和说服力的,是值得认同的科学的价值观。

社会制度的重要价值篇5

 

关键词:以人为本;教师管理制度;人文关怀

促进人的发展是学校制度管理的终极目标。教师是学校教育的宝贵资源,教师的高素质、现代精神和现代品格对一所学校教育事业的发展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当教师的整体水平和整体状态调整到最佳的时候,才能为学生及社会提供最优质的教育资源,承担起为社会输送优秀和全面发展人才的重任,从而彰显学校的真正价值。因此,只有建立科学合理的教师管理制度,注重对教师的人文关怀,才能激发教师的积极性,促进教师专业化成长,引导社会对教师的价值期待与教师管理制度相契合,树立正确的教师观,关注教师的人性需要和情感体验,最终实现学校、教师和学生的共同发展。

一、基于人性需要的教师管理制度

人性是人类作为生命体存在与动物相区别的共同特性,即人的自然性、社会性和意识性的统一。认识一个复杂的整体,其自然性、社会性和意识性是无法割裂的整体,此三者的完整结合才构成复杂的人性。马克思主义人性论最突出的特点就是强调人是社会的存在物,人性的根本则是人的社会性。因为人的自然性是社会化的自然性,人的意识性是凝聚了社会内容的属性,人性是建立在人社会活动基础上的自然性、社会性和意识性的统一。制度作为人的本质的对象化形式,与人性之间有着必然的联系,在某种意义上,可以说是人性发展到一定程度的产物。制度一旦形成,会对人性产生重大影响。因此,通常制度都与人性问题紧密联系在一起,二者相互作用、相互影响。教师管理制度也不例外,是基于人性之上产生和建立的,关乎教师自身的人性需要,是教师制度和理性的深刻根源。学校在管理活动中要尊重教师的主体性和人格尊严,遵从教师管理活动的规律性。

现行的教师管理制度通常过度强调秩序和效率,忽视了教师人性的需要和身心发展的需求,在制定和实施过程中经常将复杂的教育现象简单化,以决定论的思维看待具有独立人格的教师,否定教师作为独立主体人格的正常需要,忽视尊重个体和教育的复杂性,用非线性和客观的立场来实现管理制度的合理性,提倡价值平等、自由的追求。从一般意义上讲,教师管理制度建设的价值取向有两种。一是工具性价值,主要指教师管理制度所要达到的首要事实。学校之所以要利用制度来约束和限制教师,其根本出发点应当是为了让教师的身心的需求能得到更好的满足,目的是保障学校教育活动的正常进行,即人们常说的“秩序”,这是管理制度被学校教师认可接受并自愿遵守的一个重要前提。二是目的性价值,是和教师管理制度自身所追求的秩序必须体现学校教师所追求和理解的自由的价值理想,它应该由客观真实的反映教育本质、教育规律和顺应新时代要求的价值观等构成,它既是制度建设的出发点也是最终目标,体现了管理制度是建立在对教育活动中个体独立性和生命的尊重理解之上。因此,教师管理制度应当产生于教师自身的人性需求。

二、社会价值期待对教师的价值诉求

社会制度的重要价值篇6

1.培养大学生形成正确的道德准则和行为规范。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具有强大的整合功能和广泛的包容性,在日积月累中,会不断地充实思想道德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理论的内容。它的提出揭示了大学生所崇信和践行的价值理念,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提供了坚实的基础,夯实了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的基石。2.促使大学生成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及核心价值观忠诚的信仰者和真正的践行者。我们必须看到,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仍然存在着激烈的斗争,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始终没有忘记对社会主义中国进行“和平演变”,并凭借其高科技手段,向发展中国家特别是社会主义国家输出其价值观念。因此,需要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到高校大学生思想道德建设的全过程中,培育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使大学生真正成为社会文明风尚的践行者、传承者和开拓者。同时也是维护高校意识形态领域安全,培育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需要。

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培育大学生价值观面临的挑战

大学生是一个特殊的过渡群体,价值观正处于形成的关键时期,一方面,他们来自不同的地区和家庭,继承了不同的传统价值观成分;另一方面,他们在大学接受现代教育的洗礼,受到现代多元价值观的影响,表现出价值观体系中的传统成分和现代成分的纠结,传统、现实与理想在他们身上常常陷于激烈的冲突,从而表现出迷茫与彷徨(李建华,2012)。他们的价值观也会随着各种社会思潮、社会热点而变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培育大学生价值观面临如下“价值困境”。

(一)各种社会思潮活跃,造成少数大学生对马克思主义信仰淡漠化倾向

我国正处于改革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种种社会思潮也蜂拥而来,对当代大学生的价值取向产生了很大影响,造成了大学生在信仰上的复杂性和多元性,并渗透到大学生日常行为和社会认知之中。如既有胸怀理想、乐于奉献、追求进取、完善自我的奋斗者,也有受西方不良社会思潮影响,贪图安逸、讲究享受、得过且过、茫然无为的徘徊者,更有少数学生马克思主义理论功底太差,对马克思主义信仰边缘化、淡漠化等。社会思潮就是一把“双刃剑”,它既能成为社会成员在和社会思潮的共存中获得发展的生长因素,也能够成为社会成员在和社会思潮的竞争中失去主导地位的革命因素。“因此,对任何社会的统治阶级和执政力量而言,如何处理主流意识形态与多样化社会思潮的关系,都是一个必须始终面对和妥善处理的重大理论问题和重大现实问题”(李建华,2012)。

(二)社会不良风气干扰,使得一些大学生理想信念淡薄

社会风气,是指一定社会时期人们在处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时所表现出来的思想观念、价值观念、精神状态、行为方式和社会时尚。它对人的成长,特别是人的思想、观念、心理和情感等起着重要影响。大学生非常注重独立的人格,主张有自己的思想,但因为他们的社会生活经历较少,对很多社会问题的分析和判断多局限于个人的视角。受不良的社会风气如投机取巧、弄虚作假、享受玩乐、黄赌毒等,以及、等腐败现象的影响,一些学生思想涣散,生活无序,理想、信念淡薄,社会责任、意识淡化,特别是腐败问题及其所引发的社会不良风气和社会危机,对不少大学生触动很大,在他们的价值观形成过程中,容易产生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的淡薄。

(三)言论,对大学生弘扬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产生不良影响

随着世界经济一体化的步伐加快,各国之间联系更加密切。西方国家也加快对我国进行“西化”、“分化”的“和平演变”战略,并将这种战略的实现寄希望于青年学生身上。当前,主要通过网络、数字报刊、影视作品等大肆宣传,侵蚀大学生正确的党史观。代表性观点主要有以下几种:一是一些所谓意见领袖以“重新评价历史”为名,采用极端消极或者激进主观的态度解构历史,否定、贬低革命的价值,用一些所谓“历史王仕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培育大学生价值观长效机制细节”和敌对势力杜撰的“解密材料”,否定革命,竭力渲染革命的“弊端”。二是提出用“现代化史观”取代“革命史观”是和党史研究“范式”的转换,否定中国选择社会主义道路,认为在当代中国这才是“理性思考”和科学方法。三是以所谓超然的客观主义态度,打着消解意识形态的旗号,标榜“价值中立”,推崇、模仿和照搬国外史学流派所谓的纯科学方法,否定中国共产党的历史地位和作用,极力主张用历史选择论取代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他们的目的是从根本上否定中国共产党执政的合法性(侯西安,2013)。这些不良的言论,在一定程度上对大学生弘扬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正确价值观的确立有重要负面影响。

(四)科学的价值取向尚未形成,少数大学生荣辱观缺失

在大学生的日常生活中,很多学生具有自我奋斗、自我发展、自我实现等务实的意识和观念,但在遇到挫折时往往立场不够坚定,有时还会走向反面“,找不到工作先出嫁”、“宁愿坐在宝马车里哭,也不愿坐在自行车后面笑”等帖子一度成为一些高校BBS上的热门话题,务实性的价值追求容易在外部环境和条件的变化中发生偏向。这也说明不少学生的科学性的价值取向尚未形成。绝大多数大学生都明白上大学的根本目的就是努力学习科学文化知识,尽力把自己打造成适应社会需要的有用人才,但在具体问题面前,如上课经常逃课,做事喜欢投机取巧、不脚踏实地、好高骛远的也有不少,不少学生平时抄袭作业、考试作弊,不以为耻辱,反津津乐道于其间的技巧,这也充分说明不少大学生荣辱观缺失(徐蓉,2008)。《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指出,“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立德树人,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形成爱学习、爱劳动、爱祖国活动的有效形式和长效机制,增强学生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实践能力”(中共中央编写组,2013)。在当前新的历史条件下,构建和培育大学生价值观的关键要在培育的长效机制上下功夫。

三、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培育大学生价值观长效机制的路径

(一)领导与制度机制

党中央对抓好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领导机制有过明确的要求,《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指出,各级党委和政府“要建立健全党委统一领导、党政群齐抓共管、有关部门各负其责、全社会大力支持的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形成全党全社会共同关心支持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强大合力”,高等学校“要建立和完善党委统一领导、党政齐抓共管、专兼职队伍相结合、全校紧密配合、学生自我教育的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培育大学生价值观是一项过程复杂、涉及面广的长期战略任务,高校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培育大学生价值观的主阵地,高校要结合校情,积极营造党委领导下的校、院(系)两级管理系统,坚持立德树人的原则,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培育大学生价值观作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摆上学校发展的重要议事日程。将了解学生思想动态、开展调查研究等工作作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培育大学生价值观的一项制度固定下来。制度带有长期性、根本性、全局性和稳定性,制度更靠得住。没有制度支撑,任何作为观念形态的核心价值体系都会成为空话。每学期,在开学、期中、期末,班主任、辅导员、院系书记、校领导都要主动找学生谈心,解决学生在日常生活中遇到的学习、生活、就业等实际问题,并寓教育于服务之中,如进行生活指导、现代礼仪指导、助学贷款服务、学业指导、职业生涯规划与择业就业指导等,关注学生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平时,设立领导接待日,急学生之所急、想学生之所想、忧学生之所忧、解学生之所需,使学生在耳濡目染中自觉认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定期召开校、院(系)领导参加的会议,讨论如何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培育大学生价值观,并把这项工作纳入校、院(系)整个工作计划中去,结合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名师工作室计划,有效开展此项工作,经常督促检查,形成分工明确、责任到人的管理模式,充分调动全校师生的力量,确保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培育大学生价值观各项工作有效开展(林晓坦,2010)。

(二)研究与引领机制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我党的一项重大理

论创新成果,具有丰富的内涵,只有内化为大学生的共同意识形态,才能有效地培育大学生价值观。据此,应加大对该理论研究的力度,吃透其精神实质。高校可结合自身优秀人才汇聚的优势,成立固定的研究机构,凝聚高水平的专家、学者,加大理论攻关力度,努力打造高水平的思想宣传教育工作新平台,大力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培育大学生价值观的研究工程。没有先进的理论,就丧失了话语权和引领权。当前“要将研究重心前移,深入回答重大理论和实际问题,创新理论的话语体系,不断赋予马克思主义鲜明的实践特色、民族特色和时代特色”(朱士群,2008)。有力地回击社会思潮中对马克思主义的曲解、误解,正确引导大学生对中国历史、革命、建设以及改革开放的认识,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普遍融入每一个大学生的心里,使其坚定理论自信、道路自信、制度自信,为早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不懈努力。价值观是人们关于价值、价值关系的一般看法和根本观点。它是人的主心骨、活动的指示器、组织的黏合剂。具有行为导向性、正负两重性、多样性等特点。价值观一旦形成后就会对人的实践活动起着引领和制约作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大学生健康成长的一面旗帜,它解决的是方向问题,对大学生的思想、道德、精神面貌等具有引导和规范作用。十报告概括的24字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社会主义核价值体系的精神内核和灵魂,当前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大学生价值观培育意义重大。“青年的价值取向决定了未来整个社会的价值取向,而青年又处在价值观形成和确立的时期,抓好这一时期的价值观养成十分重要。这就像穿衣服扣扣子一样,如果第一粒扣子扣错了,剩余的扣子都会扣错”(,2014)。可通过进一步完善各行各业的规章制度、市民公约、乡规民约、学生守则等行为准则,借助社会舆论和宣传手段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外化为大学生日常生活中普遍道德行为规范,引导他们正确处理现实生活中的各种利益关系,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高尚的思想品德,知荣明辱。

(三)认同与践行机制

首先,发挥大学生的主体积极性,形成认知与认同相结合的价值取向。“按照主客体关系说,‘价值’的基础和本质,首先就在于人的主体地位。在价值领域中,‘人’普遍地居于最高的、主导的地位,是‘普照的光’,价值就是以人的主体尺度为尺度。一切价值和评价的标准,都是以人为本、在人们的具体历史实践中形成和改变着的。所以我们任何时候谈论价值,都不应忽视这一点”(李德顺,2013)。要从大学生的角度去考虑如何调动其积极性、主动性,使他们充分认识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价值所在,真正把它视为自身价值观培育,促进全面发展的有力武器,摒弃过去课堂教学中过分注重理论体系的架构和基本知识的灌输,坚持认知与认同相结合的价值取向。其次,让广大学生有归属感,增强认同感。大学生能否真正认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涉及情感层面的归属问题以及意识形态层面的归属问题。“以情感人”是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行之有效的重要方法之一,也是增强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情感认同的重要途径。当前,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培育大学生价值观的过程中,一定要将“以情感人”与“以理服人”有机结合起来,把解决学生思想问题与解决现实生活中的具体问题结合起来,想学生之所虑,谋学生之所急,解学生之所难,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和个性需求,让大学生心悦诚服地接受教育,实实在在地看到自己在思想认识和政治素养上的提高,增强广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培育其价值观的认同感、归属感。第三,坚持知行统一。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认知、认同、内化,解决的是“进头脑”的问题,是一个理论上的问题。实践出真知,只有在实际生活中去感知、去践行,才可能真正做到知行合一。践行方式上,要充分发挥第二、第三课堂的作用,利用校园文化,校外社会实践活动,逐步形成教学实习、社会服务、就业指王仕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培育大学生价值观长效机制导三结合和产学研三结合实践育人的长效机制。践行内容上,坚持“三贴近”原则,组织他们到工矿企业、农村,进行科技服务、生产劳动;进军营、社区,开展社会调查;访问英模,红色之旅学习参观;参与社会服务等活动。将显性德育与隐性德育紧密结合起来,促动理论知识向行为习惯的有效转化,实现知行的统一。

(四)联动与渗透机制

大学生价值观内部结构层次的复杂性决定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培育大学生价值观工作的艰巨性,仅靠一种力量是远远不够的。要充分发挥家庭、学校、政府、舆论宣传等联动与渗透作用。家庭层面,父母是孩子的影子。父母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态度与行为,对大学生的日常行为习惯养成、心理素质、理想信念以及价值观念等会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因此,注重家庭教育,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培育大学生价值观的首要环节。学校层面,高校教师、党政干部要真正起到模范带头作用,通过言传身教、课堂教学、管理与服务等工作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培育大学生价值观工作有效渗透到高校教学、学习、科研、工作和生活等的各个方面,形成丰富而具有品位的校园文化,对于提升大学生的价值观,引导他们求真向善、走向高雅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政府层面,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培育大学生价值观过程中,政府要发挥政治引导职能,提供正确的理论与政策以及和谐的社会环境。舆论宣传层面,要保证价值观念的科学性,就必须加强正面宣传教育,充分发挥校园网、校报、广播、展板、闭路电视、新闻橱窗等一切媒介的作用,强化红色网站建设,弘扬主旋律,传播先进思想,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占据主导地位,深入人心。另外,专门从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工作者,要建立经常与大学生进行交流、沟通制度,走进他们的学习、生活中,深入了解他们的思想动态;建立与学生家长保持联系制度,定期将学生的在校情况汇报给他们,共同管理学生;建立及时向校党委或主管部门汇报大学生的思想动态制度,供校领导及时采取有效措施加以管理和纠正少数大学生不正确的言行。

(五)监督与评价激励机制

社会制度的重要价值篇7

社会主义制度的生命之魂和内在精神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它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目标中处于支配和统摄地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融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高等教育的本质需求,这对解决大学生群体面临的各种问题和困惑,推动大学生健全的人生观、价值观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融入对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维护国家意识形态安全,推进先进文化的发展都具有重要意义。文章基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思路进行探究。

关键词: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思想政治教育;高校

十报告中高度凝练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富强、民主、文明、和谐,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爱国、敬业、诚信、友善”。这24个字分别从国家、社会及个人层面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进行了高度的概括及总结。大学生是祖国未来发展的接班人,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必须内化为学生自觉价值追求,它对提高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科学内涵

社会主义国家中马克思主义理论已经成为一种科学的世界观及方法论,它对倡导社会主义和谐价值的民主、自由和谐的倡导具有本质内涵上的一致性。基于社会层面而言,平等、自由、公平、法制是对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的期盼。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时代精神是自由、平等,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是公平与法制。现如今,我国的社会改革处于深化和改革攻坚时期,积极推进依法治国的建设和深化经济体制已经成为破解发展的难题,并成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题中之意。当前,市场主体下积极建立公平竞争的社会环境,积极推进依法治国,才能实现我国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发展。总的来说,我国历史悠久,自由、平等是传统民族精神的诉求,而改革创新背景下的公平、法制理念是时代精神的探寻和求索。基于民众而言,应当倡导爱国、敬业、诚信等价值观念,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

二、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融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必要性

社会主义价值观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精神力量,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加强大学生的核心价值观教育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必经之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进行提炼和总结,它具体阐释了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及社会主义,伟大的“中国梦”寄予了人民群众最普遍的愿望,因此,“中国梦”实现最核心的价值便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践行。大学生因生活阅历少,容易受外界的影响,因此,加强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教育势在必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离不开广大社会青年学生的支撑,大学生作为未来社会建设的栋梁,是践行“中国梦”的有生力量。大学生通过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学习更加明确坚定自己的价值观、人生观及世界观,并且在今后的生活中能够给更多的人树立榜样。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具有的重要作用,对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还对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改革开放事业的全面推进具有重要作用和意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既能够引领文化,实现多元化发展,还对人们的思维方式造成一定的影响。现如今,高校文化是高校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社会主义和谐价值观的融入是“美丽中国”建设的必然要求。

三、新时期下大学生思想价值观现状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渗透不仅培养学生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及科学观,并且还是指导正确价值取向的现实需求。基于自身发展而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实现自身发展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共同需求。新世纪的今天,我国处于不断深化改革的攻坚时期,多种文化交织碰撞在一起,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国内文化与国外文化、高尚文化与低俗文化,等等,文化的多元化导致价值取向的多元化,因而,在一定程度上对他们的主流意识形态造成一定冲击。虽然当今大学生的主流是健康的、积极的、乐观的,但同时也出现了不少不容忽视的问题。

1.功利性

当今,随着改革开放政策的不断深入发展,人们生活水平也逐渐提高,但是在满足物质水平的同时出现了一些不良的风气,拜金主义之风盛行。将个人财富的追求作为人生的目标,具有较明显的功利性特征,甚至有些人为了追求利益,忽视或是损害国家和集体的利益。在如此社会风气的影响下,大学生之间的交往不再建立在互敬互利的基础上,而是以利益为前提,具有较强的虚荣心及功利性。

2.多元性

大学生的价值取向决定了大学生的人生道路,它对追求怎样的人生目标和态度具有重要的影响。现如今,单一的价值观被多元化的、多元性的价值观所取代,受外界不良风气的影响,价值观过于功利化,以致对价值观的认同过于弱化,出现多元化特征。

3.模糊性

当今活跃在高校校园内的大学生多数是“90”后,他们与改革开放之前的大学生不同,从没有经受过生活之苦,在家里比较受宠,而且极富有个性,思维较为活跃。他们思考问题常常从个人角度出发。虽然能够树立马克思主义信仰,也能够接受主流意识社会形态的认同,但是崇洋的思想较为严重,总觉得资本主义要比社会主义好,并且对传统价值观中的合理成分持有怀疑态度。西方资本主义文化的渗透对大学生的价值观、人生观产生了重要影响。再加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宣传力度不够,致使部分大学生根本不了解主流价值观的重要意义和作用,大学生对价值观的选择出现了无所适从和茫然。

四、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融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实现路径

1.弘扬社会主旋律

“中国梦”是社会主义价值观的现实诉求,是党的理论创新,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具体体现。当今,大学生作为祖国的栋梁在接受思想政治教育中应当围绕“中国梦”这一时代主题。发挥社会主流价值观传播的阵地作用,积极开展多种形式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理论和思想教育,为做好社会主义事业的接班人和建设者打好理论基础。对于高校思想政治教师而言,需要加强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研究,丰富社会主义价值观的内涵及外延,在具体的实践教学中为思想政治教育提供理论支持。此外,具体的德育工作中,应当积极发挥模范人物的带头作用,广泛进行宣传,积极引导社会及个人正确的价值取向。做好宣传教育,让学生自身意识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性,进而才能呼吁构建并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2.尊重个体差异

当今社会,多元化价值取向已经深入人心,并且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同具有重要意义。当下,应当积极处理好社会趋向的多元性及主体选择的辩证关系。因每个学生成长环境、接受能力及思想状况不同,教师应在尊重个体差异的同时做好兼容并蓄,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每个环节和层次中,积极提升思想政治的教育性,增强思想政治的教育合力。此外,在“践行”与“认知”的协调中,将价值观核心内化为学生自觉的追求,因此才能够在一定意义上促进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健康发展。

3.借助互联网信息平台传播主流文化和价值观念

据调查发现,大学生因生活阅历有限,从众心理较为明显。互联网时代下,网络信息铺天盖地,大学生作为网民的主力军,容易受到网络、微信、微博等信息平台各种言论的影响。鉴于此,高校思想政治教师应结合学生需求,加强对信息平台的建设,控制舆论导向,积极传播正能量,传播主流社会理念和主流价值观,让大学生意识到何为正确、何为真实,进而消除不良社会舆论的影响。

4.利用好校园文化的熏陶作用

校园文化作为高校的软实力,近年来已经被提到了较为重要的地位。校园文化不仅具有强制性的行为规范,还有耳濡目染的文化熏陶的作用,高校应利用好校园文化的熏陶作用,积极构建大学生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校园文化平台,有层次地开展校园文化活动,努力打造一批形式多样、创意新颖的校园文化品牌活动,吸引不同学生群体参与,提升大学生的优秀品质。

5.健全管理机制

健全的管理机制离不开制度支持,制度是一种具体的载体,在思想政治的教育中是理念和价值观的载体。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教育是一项长期而紧迫的战略任务,同时还是完整的信息系统工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既需要有整体的思路,还需要有具体的举措与健全的管理机制。基于此,高校中为深入开展社会主义价值观长效机制的制度,需要建立健全制度化的建设机制;建立相匹配的制度,将各项工作可视化、具体化,以求能够提供科学有效的指导规范;利用资源优势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进行宣传,如:校园广播、校园局域网、校园论坛等,以校园为依托,建立较为完善的推广机制,并且在全校范围内进行宣传教育培训,以先进人物为榜样,积极发挥规范性的作用。

五、结语

社会主义核心体系中社会主义和谐价值观最为基础,它集中概括地反映了社会转型期文化观念和基本的价值尺度。全球化经济飞速发展下,世界价值观呈现多样化趋势,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需要对教育改革进行不断深化,还需要不断对教育形式进行探索和创新。积极建立和健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长效机制,对提高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具有重要的作用和深远意义。

作者:陈云玲单位:宿州职业技术学院

参考文献:

[1]杨文婧.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视阈下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思路探析[J].中共太原市委党校学报,2013,(1):67-69.

[2]李丽,唐琳,刘冬芳,孟维超.当代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途径研究[J].科技资讯,2014,(29):226-228.

[3]陈赟,苑社民.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指导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优化创新[J].科技风,2014,(16):38-39.

[4]房正.高校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注重“典型引领”和“底线约束”[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4,(21):75-77.

[5]蒋晓敏,李芳.高职院校主题班会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方法研究[J].中国市场,2015,(28):265-266.

社会制度的重要价值篇8

【关键词】国家治理视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养路径

【中图分类号】G41【文献标识码】a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养,是应对社会风气浮躁性、法律制度不健全性以及核心价值观落实自觉性不够等问题的核心手段。从国家治理能力和治理体系的现代化改革视角出发,反观我国现阶段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养方式及观念,按照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养所需的自觉性、法律机制、社会机制、文化机制以及联动机制等方面的现实情况来看,对照价值观培养的预期要求还有所欠缺。最具代表性的则是价值观培养落实方面的主客体自觉性不足,在社会浮躁风气的影响下,各层面的落实方式多走表面化,法律制度尚未完善已经成为影响核心价值观应用的主要障碍,但是考虑到此问题在现阶段的彻底解决力度不强,因此,笔者建议从国家治理视域出发,尝试调整核心价值观的培养观念和渠道,充分发挥民众的主体作用和推动作用,由内而外、由上而下对培养渠道进行优化及调整。

核心价值观培养过程中的障碍及原因

法律机制空缺与核心价值观急需的矛盾性。尽管目前国家治理机制以“法治”为基本取向,但是缺乏健全的制度、法律的前提下,各类社会问题仍不能得到根本性的治理。作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重要构成,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养需要国家法制制度作为规范民众行为的辅助。然而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战略发展的逐步深入,在引发利益格局和利益矛盾不断变化的同时,无法保障遏制个人利益观念的复苏,在价值观和价值主体意识日趋呈现多元化的当前,法律领域存在的执法不严、立法脱离实际、违法追究力度不强等问题,同样导致社会各类丑陋现象的无法遏制。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所倡导的和谐文明,在此种状态下很容易造成社会价值观念的混乱性,比如“尊老爱幼传统美德”与“老人碰瓷讹诈”之间的矛盾。相比较道德对人行为和心态的约束,法律所具有的强制性会明晰社会价值取向,为传统道德趋向下依靠自觉性约束的国人行为和思想,带来具象化的行为准则,也正因为如此,急需完善的法律和制度保驾护航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因法律缺位而导致相关理念无法深入人心,并外化为人类行动的规范。

落实积极性不足引发制度机制合力难以发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养以公共利益、市场原则及统一的认同挂念等为基础,作为上下互动的运作过程,需要以社会主义转型阶段的意识形态变化为参考,因此并非某个人、某个部门的执行过程及成果,而是需要全社会、各个阶层的共同参与。然而目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养和落实的主体尚未意识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性及价值,作为思想观念领域的精神启迪方式,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并不能自发构建或传递,落实自觉性的不足、法律保障缺位、培训机制在落小和落细等方面的不到位,均会导致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无法保持其应有的活力和高效性。就本质而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属于根本的、全局的、长远的机制,因此具有复杂性和长期性,一旦在落实中主客体均缺乏积极主动性、细致耐心性,则无法保障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系统工程,逐一构建起文化、政治、社会、经济等层面的舆论引导机制、社会教育机制、实践养成机制、道德建设机制、法律规范机制、体制保障机制、监督评价机制以及心理认同机制等。现阶段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所需要的机制和培养制度相对零散,如现有机制和制度只能满足其所在领域或部门的需要,尚未适应核心价值观所需要的外化于行、内化于心的系统要求。基于此,核心价值观培养机制和制度无法形成合力并发挥应有优势。

现阶段核心价值观的培养基础

凝练核心价值内外延的理论认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社会主义道德规范、思想文化及意识形态的综合体,作为社会主义国家公民道德、社会理念、国家精神的抽象概括,对其进行培养需要从内在信念层面出发,逐步向现实行为的规范化方向过渡,此过程以理论认知作为推动的动力支撑。理论认知对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提炼,主要集中在三个方面:一是为什么需要提炼?二是如何提炼?三是结果如何?为什么需要提炼是核心价值观价值和功能的凝练方式,如何提炼是核心价值观培养思路和方法的辅助,而效果判断方面则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效度和信度的应对结果。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中心思想的培养基础,在理论认知的辅助下,核心价值观的内涵和外延、内容和形式、本质和表象、功能和架构等多个方面的关系都可以清晰界定。

核心价值观作为核心价值观体系的指针与灵魂,面对当前不断完善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多元化发展的文化、全球化运作的经济等所带来的各类价值观冲突,可作为全体成员统一价值认同、弱化各类思想差异和具体利益矛盾等的重要筹码,对整合并引领复杂纷繁的社会思想意识,避免因社会分化导致的思想混乱及对立,以及构建国家良好形象,形成国家文化软实力的提升态势等具有极为重要的推动作用。由此,在理论认知构建和应用时,需要重视核心价值观的现有内在逻辑、发展历史等,并按照核心价值观的多层次性、多向度、开放性等特征,以及国家未来的发展道路和精神旗帜指向,来重新梳理核心价值观的内涵和外延。

结合时代和国情特色的认同机制。培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并非单纯的解决“知与不知”的问题,还需要解决价值观是否被信任的问题。如此就涉及到对核心价值观认同观念的梳理。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养,并不能使用强制手段来落实,培养的关键点在于如何借助理论强化实践、教化道德、激化精神、点化理论等,以最终完成价值固化的要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价值认同,主要指社会实践中价值主体借助互动、对话、交往等,不断强调和调试主体价值结构,以遵循、接受、适应社会主义价值观规范。此过程代表着国人能否在社会实践中,以共同的社会价值和目标作为行为、思想等的标准,从内化自身价值观入手,逐渐实现行为的自觉规范。当前我国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同模式界定为诱导认同、盲目认同、自觉认同和强制认同四种。其中强制认同是发达国家依靠自身强大的文化、军事、经济、政治等优势,将中国等发展中国家强行纳入到自身的价值体系中,进而推行发达国家文化价值观念的一种做法。

在当前互联网时代,此种强制认同模式很容易影响或者左右民众思想乃至价值取向。从民众思维和心态形成的过程来看,民众价值观的构建很容易偏向自发性和盲目性,随着跨文化交流和传播的不断发展,诱导认同在盲目认同和自觉认同的辅助下,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国民的价值取向。在全球文化和全球化形成的过程中,各国、民族都在尝试弘扬本国和本民族文化,以增加本国的凝聚力,从此角度而言,国内各社会成员借助交往互动、生产生活等,逐步调整自身价值结构所形成的共同意识、共性和个性、个体选择等,势必会受到影响。而这些均是现阶段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更新及可持续发展无法忽视的重点问题。由此,以时展的要求为辅助,以我国当前基本国情为基础,建立健全核心价值观的引导机制、强化机制、灌输引导机制等,可引导和灌输模式的双向辅助下,借助隐性化、柔性化的互动交流方式,充分应用现代媒介及信息技术,可完成价值认同模式、机制、传递方式等的现代化转型。

作为内在保障及时展性的道德规范。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集合了公民道德建设的各项基本内容如爱国、诚信、敬业、友善等。作为我国公民需要遵守的道德规范,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以国民道德建设为基础,进行合格公民的培训,对国家文化软实力的提升,以及公民个体素质和道德水平等的提升,同样存在重要的影响。由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养需要最终落实到公民个体上,只有其主动吸收或内化,才能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产生深刻的认知,并积极的按照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求进行实践。因此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养过程中,公民思想道德素质需要与价值观培养的要求有机结合,使之成为强化两者基本建设并提升道德规范的基本路径。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求下,公民品德建设现有内容中需要纳入职业道德、社会公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四项,强化个人品德就需要重视自律慎独和德性养成的需要,在遵从中国传统文化教育观点的基础上,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更新及传播。道德规范机制的健全作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养的根本保证和内在灵魂,需要预先健全评价导向机制、舆论引导机制、利益导向机制以及弹性调控机制。为保障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道德调控融合的时效性、可行性,并以道德规范的时代变化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日久弥新的运作基础,则需要教育者正视和重视现实生活中的多样化和差异性,认清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道德规范融合的必要性及传播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以社会风气和现实为基础,遵从两者运作规律,并在培养的过程中保持对两者调控的张力和弹性。

国家治理视域下核心价值观的培养路径

与思政教育糅合,强化教育者言行一致性。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本身属于精神范畴,其特有的无法自觉发挥性需要必须使用不同的途径和方式对其进行培养和引导。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训是否能收到实际成效,不仅需要强化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识,还需要分析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当前理论是否科学,能否真正发挥其凝聚人心优势,是否具有强大的说服能力等。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宣传和推广需要依靠教育者来执行,因此教育者本身的语言表达清晰度、人格魅力、言行的一致性同样需要作为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养的关键点。正如从意识层面而言,思想政治教育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养的融合对民众道德、素质、思想意识、行为等具有无法预估的规范化和指导性作用,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养之前,需要关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思想政治教育的糅合本身是否符合实际,能否切实把握社会发展规律及事物本质。

此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思想政治教育两者在培养中,均要求教育主、客体必须言行一致、行知合一,即主客体必须积极主动地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思想政治教育所倡导的价值理念,在日常生活和工作中宣传,并使之成为自身实际生活的践行标准。只有按照此种方式落实,才能保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思想政治教育应用的群众基础。

逐步完善法治环境,层层落实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义。培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既包括对个体的道德性内在约束,也包括对个体的外在法律强制。从本质而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养是法律和道德两者的结合体。其中道德重视唤醒个体自律精神,法治环境则注重规范个体行为。完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所需要的法治环境,即在立法、司法、执法、守法过程中以及执行的每个细节中落实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并充分发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应有的促进及保障作用。立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国情,进行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的构建,可解决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传递中各类无法可依的问题,而提升立法民主性本身也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践行的过程,可培养国人的文明、自由、民主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从国家治理视角来看,目前我国依法治国的着力点和关键落实在依法行政方面,即执法文明、公正,不可出现关系执法、态度执法或者人情执法等。此项要求代表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严格执法过程中需要落实和培养执行者及被执行者的和谐、敬业、公正等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司法层面在当前历史时期,主要从注重个案和总体的公正统一、结果和结果执行过程的公正统一、实质和实质体现的公证统一等范畴入手,进一步提升司法公信度,而司法工作人员在司法过程中通过构建和谐、伸张正义,必然会影响到社会公众情绪和思维,而两者相互之间的互动和沟通,也变相地培养了民众友善、敬业、公正等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法律的生成以人类实践活动为基础,并非人类生来就会遵从法律条款,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就必须培养人人成为社会主义法治的捍卫者、遵守者、崇尚者,使全民守法成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用下的社会常态。当然仅依靠法律,并不能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所倡导的自由、正直、诚实等观念深入人心,但是培养全民守法的过程,却能不断培养民众和谐、诚信、平等、自由、公正等思想观念。

引入全民培养机制,拓展核心价值观宣传渠道。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思想政治教育的糅合及应用,均可以小学、中学、大学所联合构建的教育网络为主要运作平台。尤其是正处在价值观、人生观、世界观养成阶段的青少年,其具有差异性的成长规律和身心特点,更需要学校结合思政教育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养的要求,因需制宜、因时制宜、因地制宜的为未成年人制定以形象教育为主的思品教育,并针对小学生、中学生、大学生的实际心理发展状况,构建适合其生理和心理发展的德育教材体系及课程体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各类学校不同学习阶段中的贯穿,可按照学生的成长规律进行培养方法和内容的对应性构建、调整及分配。

此外,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不同学习阶段贯穿的过程中,充分发挥思想政治理论课程和政治课程的主渠道作用,从教材选编到课堂设计的过程中,重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学校专业课程及其他学科课程的融合,注重青少年同辈群体榜样力量和示范作用的发挥,结合校园文化的改革契机,运用内化理论、系统化理论、实践理论、传播理论等,强化校园文化的感染力和渗透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思想政治教育、校园文化三者的有机融合,可辅助学生自觉接受、全面理解、彻底践行正确的思想价值观。为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学生不同学科学习之间的深入融合,进一步构建业务精湛、师德高尚、高素质的教师队伍,提升教师对学生学习成果、水平、生理和心理波动等的掌握能力,使之肩负起自身的职业道德,真正成为学生生活和学习的指导者,以及传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引路人。

在理论角度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阐述和培养,需要重新按照宣传的需要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宣传主渠道的拓展,比如在理论范畴以形象、生动、简明的语言阐述清楚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价值和内容,界定“三个倡导”之间的内在统一性,在政治范畴引导新闻媒体肩负起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弘扬和捍卫责任等。打破传统媒体单向传播、可控性及信息滞后性、受众被动性等局势,真正实现零时间传播、零距离传播以及超时空化传播等,不断调整传播手段和观念,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传播效能无处不在。

社会制度的重要价值篇9

[关键词]社会转型价值观冲突调适

价值观的激烈冲突与深刻变革,是当代一种世界性、时代性的思想文化现象。目前我国社会正处在全面、复杂而深刻的转型时期。就其整个过程来看,社会转型的实质就是社会价值体系的建构与解构,即旧的社会价值体系消解、失效,新的社会价值体系生成、发展。社会转型在价值观上的反映,就是多元价值观在不同的领域、不同的层面的矛盾冲突和相互碰撞。

一、价值观与社会转型

价值观是指在社会生活实践和文化传统基础上形成的关于价值关系的观念形式,是集中体现人们在现实生活中进行选择和追求的态度、准则、目的、理想,并以评价方式发生作用的、较固定的取向性、评价性的价值意识体系。它具有以下功能:第一,价值观的核心是价值目标、价值追求,它使主体有鲜明的价值取向,指向一定的价值目标,具有定向功能;第二,价值追求就其内容来说,是对主体利益的追求,因而能激发主体的热情和意志,对主体具有重要的激励功能;第三,价值观使价值主体强化或增加一些符合自身价值观的行为,抑制、克服一些与自身价值观相矛盾的行为,并按照自己的价值观调节社会生活和改善社会生活,具有调节功能。

社会转型这一概念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上的社会转型一般指社会从一种社会形态向另一种社会形态的转换。它既包括社会形态的更替,又包括社会制度的转变和社会体制的变革;狭义上的社会转型主要是指经济体制的转型,特别是指我国自七十年代末以来,由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向以竞争和利益导向为主要特征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转变。本文的社会转型主要指这种狭义意义上的社会转型。

我国社会转型主要表现为相互联系的三个层面:其一是结构转化,即社会整体结构、社会资源结构、社会区域结构、社会组织结构及社会身份结构等均在发生转化;其二是机制转换,即当前中国社会的利益分配机制、社会控制机制、社会沟通机制、社会流动机制及社会保障机制等也都在发生转换;其三是观念转变,即随着中国当前社会结构的转化和机制的转换,人们的价值观念也在发生变化。[1]

二、价值观冲突的基本态势

社会转型时期价值观的冲突表现在不同层次和许多不同的方面,但从冲突的态势和基本方面来看,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一元价值观与多元价值观的对立。我国现阶段坚持一元价值指导思想,主要是强调马克思主义对社会价值观的主导作用,具体是以邓小平理论为指导,在实际生活中自觉坚持与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社会转型造成了主体利益和价值取向多元化的格局,不同利益主体形成不同的群体或阶层,在这些特殊利益主体之间必然形成不同的政治价值、伦理价值、人生价值并由此发生冲突和对立,致使一元主导价值观的地位发生动摇,作为其核心的政治思想理念与道德理想理念为更现实的生存斗争、生命发展观念所淡化。

第二、个人主体本位与社会主体本位的价值观冲突。市场经济的实践,强调个体主观能动性的发挥、个人利益,它唤醒了人们的个人主体意识,凸现出个人的主体性。但由于在某些方面的缺失,很容易滋长极端个人主义价值观,从而可能滑向个人主体本位的深渊。“在日常社会生活中,只讲个人利益,不讲集体利益、国家利益、他人利益;只顾个人需要,不顾他人需要;只要个人自由,不要组织纪律;以及过分强调自我设计、自我选择、自我实现、自我完善、自我价值等,成为一部分人的生活准则。”[2]我们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所倡导的是社会主体本位的价值观,要求坚持以集体主义原则为核心,坚持以共同富裕为目标,同时兼顾合理的个人利益。这与上述极端个人主义的价值观是有本质区别的。

第三、道德取向和利益取向的价值冲突。在计划经济条件下,个人主体作为经济主体的性质为政治与道德的力量所掩盖,而市场经济条件下个体主体作为经济主体的性质日益凸现,适应这一转变而形成的价值观(如奋斗、选择、创造、竞争、注重经济利益等)便与作为道德与政治主体相适应的传统观念相冲突。如重义轻利、重“理”轻欲、提倡“中庸”而扼杀进取等观念与个体成为市场经济条件下相对独立的经济主体的客观要求很不适应。经济主体的角色使功利性与实用性成为衡量价值的重要尺度。当义与利相悖时,取利而忘义成为许多人行动的基本价值取向。

三、价值观冲突的原因探析

导致价值观冲突的原因是复杂多样的。其中,社会结构和利益格局的调整、经济发展不平衡与贫富分化以及经济体制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转轨是引起人们价值观的变化与冲突重要原因。

首先,社会结构的变迁引发价值观冲突。改革开放后,社会分化速度加快,社会结构要素的类别增多,社会结构诸要素间的差距拉大,体制外活动增加,民间非政治性的经济活动群体也增多,由此社会结构由总体性行政整合型向分化性契约合作型转变。地方绝对服从国家的总体生存模式向地方社区相对独立生存模式转变。国家再不是唯一的利益主体,利益的分化使地方成为利益主体,地区间在所有制结构、经济结构、经济运行机制、经济发展速度等方面的异质性明显增强,地方社区独立性增强,单一的“全国一盘棋”格局为多元化的政治——经济格局所取代。由此造成了个体(地方)本位与社会本位的价值观冲突。

其次,经济发展的不平衡、贫富分化严重的社会现状导致了贫富阶层之间的价值观冲突。对大多数社会成员来说,分享社会资源的机会极其缺乏,只能远离资源分配的权力中心,当社会利益的需求强烈而致富机会短缺时,有些社会成员会不顾自己的条件,用非正当方法去获取利益,而当卷入越轨行为的人数量较多时,消极价值观产生的条件就成熟了。这些与主导价值观格格不入,但在现实生活中逐步累积起来的消极因素,经过一部分越轨人员的相互交流和补充,构成了消极价值观,它的一些解释系统和行为方式被相关的人所认同和共享。如此,消极价值观与主导价值观之间的冲突就在所难免。

再次,由于经济体制的转型而导致传统计划经济价值观与现代市场经济价值观之间的冲突。计划经济强调集体与社会优先,市场经济强化人的主体意识,张扬人的主体性;计划经济要求的是一种附属关系,而市场经济要求一种契约关系。在社会转型时期,传统计划经济条件下强调政治忽视经济、强调精神忽视物质、强调集体忽视个体、强调义忽视利、强调人的社会价值忽视人的个人价值为基本特征的价值观与现代市场经济倡导的自主观念、竞争观念、效益观念、平等观念、开放观念、法制观念等主要内容的价值观同时并存,这两种价值观之间的冲突在所难免。

四、价值观冲突的调适

对当前价值观的多元化态势及所呈现的价值观冲突,科学的态度应该是提倡多样化,坚持主导性,在法制的基础上协调、解决各种价值观冲突,在实践探索中寻求交流、理解、沟通,逐步达到共识。

(一)坚持价值观“一元”与“多元”相统一。任何一个社会的社会价值观都是一个以核心价值观为主导的并有多层面的价值观与之相结合的结构体系。第一,面要努力吸取各种价值观的合理因素,确立社会主义主导价值观,使功利价值与超功利价值、个人价值与群体价值、义与利、理与欲之间保持平衡;第二,又要承认其各自的合理性,对各种价值观采取宽容的态度,避免用主导价值观去代替一切、将主导价值观与其他价值观对立起来的做法,力争冲突各方的融合或达成价值互补;第三,健全各种价值观交流和对话的平台和机制,以有效消除相互冲突价值观之间的隔膜和误解,实现多种价值观在新形势下协调发展。

(二)坚持集体主义主导原则,赋予集体主义以新的时代内涵。我们所提倡的集体主义应该是在兼顾个人利益基础上的集体主义,而不是那种泯灭个人的集体主义。建构以集体主义为核心的主导价值观,不仅要在观念上形成对集体主义的科学认识,更要在现实社会生活中使集体成员的个人利益得到应有的伸张和维护。价值观体系越是体现对每一个个人的关心,个体就越容易形成集体观念。我们在传播我们的价值观时,一定要使这些价值观念与人的现实生活相联系,让人们在现实生活中真正把握这个价值观念,不是停留在人们的观念中,而是体现在人们的行动中。例如,在我们现实的社会生活中,如果说假话、空话、大话者总能获得实际的好处,以权谋私、损公肥私的行为总是得不到及时而有效的查办,在经济生活中那些制造假冒伪劣产品坑蒙拐骗的人总能得到实际的利益,而不会受到严厉的惩罚,那么无论我们怎么宣传要诚实、廉洁,这些观念都是难以普遍生效的,即使人们认同了诚实廉洁是一种美德,不少人也不会付诸实践。

(三)健全道德价值导向机制和法规制约机制。道德价值导向机制主要通过良心自律、社会舆论监督和道德教育等途径得以实现。一是要加强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和家庭伦理道德的教育,坚持助人为乐、扶危济困的价值导向,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制度下团结、互助、友爱的新型人际关系。二是在价值观教育中要坚持以先进价值观作为价值导向。思想政治工作、宣传教育工作和文化建设工作都需要有先进价值观的指导,同时也是为了把这种先进的价值观变成人民群众接受、认同和遵从的判断是非对错的标准;三是要为多元价值观念并存的社会提供有效的社会价值规范,健全法律法规,以引领社会转型期价值迷茫的人们走出价值冲突带来的阴影。哈贝马斯曾对这种规范结构加以肯定,他说:“这些规范结构的发展乃是社会进化的领步者,因为新的社会组织原则意味着新的社会一体化的形式。”[2]所以,要加强立法,用法律来惩治那些为谋私利而损害他人和社会的损人利己的违法行为。

[参考文献]

社会制度的重要价值篇10

(一)深化普及价值观大众化的理论研究

要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群众中发挥主流作用、产生主导影响,应当让人民成为主体,创作出社会成员需要的便于理解和喜闻乐见的思想内容,将抽象的一般价值观念转化为具体的价值、思想和理念;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大众化理论研究纳入社科管理、形势政策教育等范畴,围绕基层群众关注的价值观理论热点进行研究,做好价值辨析和价值引导。在分析研究社会思潮动态和问题的过程中,着力关注现实问题、贴近群众实际、服务群众需求,用大白话讲清大道理,用小故事阐述大主题,实现其由国家话语向个体话语、由政治话语向生活话语的有效转化,让更多的人思想上接受、观点上认同、行动上自觉。同时,深刻阐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丰富内涵和实践要求,把社会的热点、难点和焦点问题作为切入点和聚焦点,设置适应大众思想现状的舆论议题,积极回应社会关注。健全学校、家庭、社会协同教育网络,通过学习、教育、培训、宣讲,以及文艺创作、文化惠民等形式开展大众化推广普及,以良好的家庭氛围和社会风气巩固学校教育成果,积极引导人们追求高尚的道德理想,形成同方向、全方位的教育合力,不断夯实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思想道德基础。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普及、深化与思想政治教育、团结奋进教育、历史使命教育等结合起来,有效整合社会意识,统一谋划、协同推进,不断总结经验、创新思路、创新方法,在传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生命力、凝聚力、感召力中,促进社会和谐稳定,国家长治久安。

(二)正确把握价值观大众化的舆论导向

在人类思想文化传播已进入“所有人向所有人”的全媒体传播时代,应尽可能用正面声音和先进文化占领新媒体阵地,不断满足群众利益诉求多元性的现实需求,增强社会主流价值的传播力和感染力,倡导人人互助、与人为善的社会氛围。充分发挥党报党刊、电台、电视台、广播、宣传栏、演讲、报告会等传统媒体在信息共享、共同意识建立、社会价值传递、大众文化形成和改变等方面的主渠道作用,在事实报道中予以褒扬,在信息服务中进行主流宣传,在舆论监督中弘扬社会正气。同时,建好用好网上直播、聊天室、手机短信、博客、微博、微信、飞信、QQ群、网络论坛等重点网站、专题网站以及新的传播平台,将富有创意创新的公益广告、生动鲜活的民间话语、草根话语吸纳进主流舆论场,比如“正能量”、“最美(教师、医生)”等,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更形象、更生动、更直接。

二、整合文化熏陶引擎,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大众化中自觉弘扬

文化是民族的精神内核,对于社会成员的思想和行为具有重要的浸润功能。优秀的文化积淀、文化孕育和文化滋养,能够提升素质、激励人心、净化心灵,为文明发展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低劣的文化会败坏风气、消磨意志,给人类文明的延续带来负面影响。文化建设必须坚持以优秀的大众文化产品和服务促进人们对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和制度自信的核心表达,不断提升人民群众精神品质的塑造。

(一)在优化公共文化中丰富价值观大众化内涵

文以载道,诗以言志。全方位、立体式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生动多样的服务内容,只有真正服务于人民、贴近于人民,才能使人民成为其共创者和主人翁。加强对公共文化产品的思想内涵和精神价值的创作引导,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原则,积极引导社会力量共建共享公共文化,广泛开展丰富多彩的主题文化活动和群众性文化活动,丰富群众精神文化生活。注重多元文化服务主体的培育,大力培养和壮大文化志愿服务体系建设,加大文化资源整合力度,建立健全科学的文化创新生产评价标准和评价机制。提高社区文化、村镇文化、广场文化的建设水平,打造一批面向群众、面向基层,展现社会主流价值,有影响的群众文化品牌。构建多元化投融资渠道,健全社会参与机制,促进文化和科技的融合,发展新型文化业态,提升公共文化服务的效能,让规模化、集约化和专业化水平不同,类型不同的文化产品都成为弘扬社会主义主流价值的生动载体。

(二)在弘扬传统文化中提升价值观大众化品位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大众化植根于中国传统文化之中,要加强各种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建设,不断推进传统文化的传承、升华与创新。各种纪念馆、博物馆等特殊场所,蕴藏着丰富的文化教育资源,各种特殊时刻,如:建党日、建军节、抗战胜利日、国庆节、国家公祭日等重要纪念日、节庆日,往往寄托着人们的历史情结和文化情怀,开展庄严、富有内涵的群众性纪念活动,让人们在仪式感的活动中增强民族认同,凝聚价值共识。同时,不断发挥优秀传统文化怡情养志、涵育文明的重要作用。在国民教育中增设优秀传统文化的普及性课程,分阶段有序举办传统艺术推广、经典诵读、文化讲堂等特色传统文化教育活动。在机关、企事业、村镇、社区等广泛开展精神文明建设,通过举办道德讲堂、倡导全民读书周、学习道德模范与身边好人等活动,不断营造全民“学模范、讲道德、做好人”的良好氛围。(三)在传承民俗文化中夯实价值观大众化根基民俗文化是依附人们的生活、习惯、情感与信仰而产生的文化,是规范人们思想、行为和心理的一种基本力量。围绕清明节、中秋节、教师节等节庆日,设计开展各种宣传纪念活动,让人们在潜移默化、约定俗成、集体认同的过程中,不断从中汲取传统优秀文化精髓,不断强化并广泛弘扬尊老尊师、感恩图报等中华传统美德。民俗文化作为民众习得、传承和积累文化创造成果的一种重要方式,具有强大的社会建构和教化力量。很多民俗中保留着诸如勤劳、善良、孝敬、友善等传统美德,对美好、健康生活的追求与向往,这些都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大众化所倡导的。为此,我们要在传承民俗文化中夯实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大众化的根基。加大对文物、建筑群、遗址等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和利用,建立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体系。加强对历史悠久、保存完整、能反映当地人文风情的民俗传统、民俗活动、表演艺术、知识技能等各种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的保护和开发力度。深入挖掘文化遗产日的节日内涵,完善古籍普查和保护的协调机制,在彰显历史文化内涵中,赋予优秀传统文化以时代特色。尤其要充分挖掘本土民俗,不断创新民俗文化的主题样式,在满足人民文化生活需求的同时,体味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大众化。

三、激发实践养成动力,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大众化中强基固本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来源并贯穿于大众实践的全过程,必将长期、稳定、持久地影响大众的思想观念和价值取向。作为接受、认同并推动其丰富发展的人民群众,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由观念形态向实践形态转化的中介和主体。要积极引导群众在鲜活的社会实践中,找准志愿服务、诚信文化、礼仪教育、凡人善举等共鸣点、交汇点,使其在大众日常工作生活中常态化。

(一)以志愿服务涵育价值观大众化

志愿服务是指任何人志愿贡献个人的时间、技能、资源及善心,为邻居、社区、社会提供无偿的服务或援助,具有志愿性、无偿性、公益性、组织性四大特征。在我国,志愿服务者以城乡社区为重点,通过扶贫济困、应急救援、大型活动、社会公益等关爱服务,唤醒了许多人内心的仁爱和慈善,使他们付出所余,持之以恒地真心奉献。围绕针对空巢老人、留守妇女儿童、困难职工、残疾人等群体,志愿服务者以“互助”精神“助人自助”,帮助人们走出困境,自强自立,重返生活舞台。围绕医疗保健、法律援助、科学普及、文化惠民、心理疏导等内容,志愿者凭借自己的双手、头脑、知识和爱心开展各种志愿服务活动,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大众化“行”的任务落到实处。

(二)以诚信文化根植价值观大众化

诚信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根本要求,是一个人安身立命、为人处事应当遵循的基本准则。构建维系社会正常秩序、调节社会利益格局的诚信文化,有利于引导人们正确把握在追逐物质利益的过程中享有精神收益。尽管世事更替、时代变迁,但中华民族讲究诚信的精神始终延续不断。对此,我们可以通过发挥媒体宣传作用,传播滋养诚信的价值理念;开展诚信教育活动,挖掘一诺千金的凡人善举;发挥先进典型的示范作用,引导人们见贤思齐。对那些不加约束、趋利失信行为的反面典型,要加强跟踪报道,建立健全覆盖全社会的征信系统,在全社会形成守信光荣、失信可耻的氛围。同时,依托各类公益文化服务阵地,创作弘扬诚信的文艺作品,通过德法释义等各种形式以培育诚信文化,引导广大民众加强自我约束,不断汲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思想精华和道德精髓,讲诚信、重然诺,诚意正心。

(三)以礼仪教育固化价值观大众化

礼仪是一个人乃至一个民族、一个国家文化修养和道德修养的外在表现形式,是律己、敬人的一种行为规范,是对他人尊重和理解的体现。千百年来礼仪之风传承至今,我国素以“文明古国”、“礼仪之邦”著称于世。孔夫子曾说过“:不学礼,无以立。”就是说一个人要有所成就,就必须从学礼开始。培育文明有礼、道德情操高尚,倡导在重要场所和重要活动中开展典礼、仪式等各种养成教育,比如:升挂国旗、奏唱国歌,举办庄重简朴的成人典礼仪式,完善重大灾难哀悼纪念活动等,在不断熏陶中固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大众化。

(四)以凡人善举示范价值观大众化

凡人善举主要是选择民众身边看得见、学得到的平民英雄,通过公众共推的方式,突出他们的善行义举的代表性、榜样性、示范性,在讴歌典型、表其功、彰其德的过程中,为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营造积极健康、昂扬向上的舆论环境。在熟悉的人群中推荐好人,选树各行各业涌现出的“时代楷模”、“最美人物”“、身边好人”等先进典型,可以引导和激励人们向先进看齐,洗涤精神、修炼道德、改造思想,为践行平民英雄的道德标杆提供动力和向导。在日常生活中发现好事、在平常点滴事情中传播凡人善举,倡导修身律己,不断凝聚民心民智民力,使人们在参与中接受教育、规范言行、提升素质,逐步实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大众化。

四、夯实制度规约保障,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大众化中持久深入

制度承载着价值,传递着理念,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大众化,既要加强思想教育,更要加强作为有效载体、重要保障的制度建设。这一制度只有融入并贯穿于整个社会的制度体系中,作为国家改革发展和社会建设治理的重要议题,才能变成人人关心、支持和参与的社会工程。因此,强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大众化实践,最为关键和重要的是要让它体现在各种制度设计中,转化为制度精神,以制度保障核心价值观大众化走向社会现实、走向百姓生活。

(一)制度设计的整体性要体现核心价值观大众化

实践证明,制度是人类社会发展成本最小的资源,制度建设每前进一小步,人类文明就会前进一大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大众化的培育必须提供明确的、稳定的价值依据和评判标准,科学进行制度设计,与建设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形成深层融合和良性互动。建立健全各领域、各行业、各部门、各层面付诸实施的制度设计与责任机制,提高学习、教育、宣传、监督、评价机制的实效性和可操作性。化制度的外在规范力、说服力为公民自身的道德自律和道德品性。

(二)制度改革的时机点要把握核心价值观大众化

制度带有根本性、全局性、长期性、稳定性,不仅具有规约、整合作用,亦有引导、激励作用,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大众化有赖于制度的改革创新与健全完善。在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大众化的过程中,必须把握好全面深化改革的最佳时机,在全社会形成全面深化改革的共识;完善各种制度以及法律规范、行为准则,引领社会成员正确看待利益格局的调整和个人利益的得失;加快制度创新的步伐,指导和约束各种社会行为,让全体民众以追求国家发展和社会和谐为根本利益导向,不断汇聚全面深化改革、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强大合力。

(三)制度建设的长期性要考虑核心价值观大众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