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化教育教学总结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6 03:21:55

信息化教育教学总结篇1

一、提高认识,健全机制,抓好组织落实

1、学校高度重视教育信息化工作,深入分析了近年学校为了加速发展,在推进管理手段现代化、教学设施现代化以及教师现代技术应用方面所做的工作,以及与现代教育信息化的要求之间的差距,抓住区教育信息化新一轮发展的机遇,健全教育信息化工作的管理和运行机制。

2、建立了以诸葛校长为领导的学校信息化工作领导小组。信息化工作领导小组每年、每学期都定期召开会议,商讨学校信息化工作的具体落实情况。小组成员主要负责完成学校信息化教育工作的具体落实和实施、并做好硬件的管理和维护工作。

二、加强建设,健全设施,规范日常管理

在上级部门的高度重视下,随着我校实现宽带接入和校园网的建设,现有2个多媒体网络教室、1个网络计算机房、计算机60台;实现了每个教师办公室都有计算机,实现了校内互通、区域城域教育网互通;多媒体在教师的公开教学中得到了较为普遍地使用。上网学习、查询信息、收集资料、参与学校管理已成为教职工学习和工作的重要方式之一。在目前班班都有实物投影的基础上准备逐步实现多媒体进教室,进一步改善学校教学条件。

我校充分利用已有的设施设备,积极运用现代教育技术,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各方面取得较为突出的成效。现代教育技术的发展和运用,为学校创造了一个充满活力的教学改革环境,使课堂教学呈现勃勃生机。

首先,开齐开足信息技术课程。把信息技术课纳入正式课程,学生上机每人一台电脑,经过努力,高年级学生基本具备应用信息技术手段来进行自主学习和探究学习的能力。

其次,加强现代教育技术与学科的整合,开发与课程改革目标相适应的信息化课程资源。

三、落实培训,学用结合,提高学校教育信息化工作中教师运用能力

学校每学期都集中培训电脑基础知识、期未进行课件制作等形式的校本自培,通过考核、奖励的形式,落实对教师的信息技术培训。

学校开展的教师使用信息技术的培训,使教师能比较熟练的使用office和internet。在学校开展的各级各类公开课中,多媒体辅助教学的使用率较高。教师使用电子教案、网络学习和收集信息的普及率也较高。多媒体辅助教学已经成为师生教学的有力助手,教师使用多媒体进行辅助教学得到长足进步。在学校进行的学生座谈会上,充分运用多媒体教学,现代信息技术在教学中得到充分展现的教师得到了学生的一致好评。

在教育教学和教育管理中,电脑和信息技术已经成为教师和管理人员必备和必需的工作手段,管理中文件的传输、学习资料的分发、资料的积累和审核等已逐步倾向于依赖网络。教师的新理论的学习和教育教学实践、新信息的获得等多大都依靠网络获取,现代化的教育设备在教育教学中的作用日益显现。信息化的学校管理、现代网络化的管理方式在学校管理机制中得到良好的贯彻。教职员工也已接受这种管理方式,为学校最终走向无纸化办公、信息化管理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家长工作是学校工作的很重要的一个方面,根据我校的实际情况——住校学生多,如何作好家长和家庭访问工作,成为学校工作中的难点。随着“家校通”的开通,很快就成为我校家长工作、家庭访问工作的好帮手,成为班级管理、学校管理、学生管理的好帮手。

同样,信息技术在学校财务管理、人事管理、学籍管理、校产管理、卫生保健管理和档案管理中得到全面的落实。电脑成为这些管理人员的必备工具。从班级板报的布置、学生电脑小报的制作到探究性园地,信息技术在班主任工作中也得到充分的运用。

四、存在的困难和问题

学校已经重视了对教师使用信息技术能力的培训,但是由于学校缺乏在这方面非常擅长的人才,在指导教师的校本培训上往往是低层次的反复,教师们制作的课件水平还不高,很少出现比较成熟的课件,特别是能体现学生主动探究学习的、师生互动良好的课件;在信息技术和学科整合方面的探索没有形成强大的力量,往往还是教师零星的探索。而这一切,即需要学校增加投资,加大教师参加区级培训的力度,同时也要采取多种方式,特别是采取请进来的方法,提高校本培训的能力,切实提高教师运用信息技术的能力。同时在教导处举行各类学科教学比赛活动中,应更多加强加强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的途径、策略、方法等的研究,由点到面,提高教师实施学科整合的能力和意识。

09年工作思路:

2009年,我校教育信息化工作的指导思想是:以十七大精神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牢固树立和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围绕上级主管部门09年工作要点,以稳步推进信息技术教育、电化教育工作为中心,开展师资培训,不断提升基础教育信息化水平,努力推进教育现代化跨越式发展。

1、认真学习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切实加强信息办工作人员思想建设和作风建设,切实转变工作作风,树立公仆意识,坚持优质高效的服务于学校、服务于教师、服务于教学。

2、切实做好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教学管理工作,进一步健全落实各类管理要求,加大常规检查力度,有效提升信息技术课程教育教学水平。

3、以资源建设为中心,不断完善和丰富石梁小学教育网站,把校园网建设成为一个专业网,将众多学校网络通过网络技术相连,形成一个协同工作平台,以实现资源最大范围的共享和最佳的配置,建立使学校的教学资源、管理和通信实现优化的信息环境还需要解决很多硬件和软件,以及教师的观念和信息技术的使用能力。为广大教师搭建一个更好的学习、研讨、交流、合作功能为一体的平台。

信息化教育教学总结篇2

认真学习区教育信息化工作精神和要求,统一认识到教育信息在学校教育教学中的重要性。认为学校教育信息化工作将以教育资源建设为核心,硬软件并举,以用为主,构建网络环境下的教育公共服务平台,充分发挥网络的教育服务功能;以科研为导向,教师专业发展为抓手,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推进新课程改革为重点,努力以信息化带动教育现代化,实现“数字化”校园。

二、完善管理机制,促进队伍建设

学校成立了信息化工作领导小组,建立了校级领导、教研组和班级信息员组成的三级管理网络,分工明确,责任到人。日常管理中,发现问题,及时汇报,讨论解决。

建立信息技术具体管理机构,姜小玲老师负责信息化建设的协调落实;蔡文虎老师主管校园内网络;马利芳主管校园外网建设面对学校硬件设施的不断增强。

学校进一步完善、落实信息技术教育各项管理制度,保证每台计算机的正常运行和校园局域网、inter宽带网的畅通,保证学校信息技术教育工作在探索中实践,在创新中发展。

积极组织教师参加各级各类信息化会议或活动,努力学习校外经验,逐步改进学校信息化工作,促进队伍建设。

学校能考虑信息技术教师及网管员工作量问题,折算计入课时数,对辅导学生竞赛获奖的教师给以物质奖励。

三、依据校情,加强硬件维修及建设

学校31个班级都有多媒体教学设备,还有两套配备(多媒体教室、学校报告厅)相对齐全的多媒体设备。学校教师充分利用多媒体进行教学。本年度投入5000元机房维修,10万元投入教室多媒体添置和相关设备如投影机等的维修,1万元购买智能机器人。

四、规范教育培训,开展学生网页评比

除参加上级部门组织的培训外,学校本学期准备进行英特尔网的培训。

本年度的教师现代教育技术培训的重点是组织教师进行第二期因特尔未来教育,除蔡老师讲课外,学校还充分双休日时间,专请市电教站的王荣明老师来校上课,参与的25位教师虚心学习,提升了现代信息技术教育的理念。

学校按规范安排初一、初二、初三年级的信息技术课,制订好学期教学计划,按新课程要求完成教学任务。

开展班级网页制作和评比,共有180名学生参加,评出一等奖2名,二等奖4名,三等奖12名。

五、课题研究,有效整合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

教师们逐步认识到信息技术在学科教学中作用,重视相关课题的研究,成绩如下:

20*年5月蔡文虎老师主持的市电教站、青少年科技教育协会课题《信息技术环境下智能机器人实践活动研究》荣获市一等奖。姜武瑛老师主持的市电教馆、市青少年科技教育协课题《运用信息技术手段培养中学生学习数学能力的研究》获市二等奖。

六、重视实践运用,培养学生多元能力

老师们重视信息技术的实践运用,培养学生动手能力、想象能力,训练学生严密思维能力。充分利用业余时间,对学生进行个别兴趣辅导,并参加各级各类竞赛,取得优异成绩,获一系列荣誉:

(1)、20*年5月*区青少年信息学(计算机)竞赛活动中

*

七、加强网站建设,促进软件的建设与应用

1、修改了校园网,充实了青少年智能机器人网和综合实践网。蔡文虎老师负责创办的青少年机器人网获区20*年优秀专题网站评比二等奖。学生能在网上学习,把机器人的教学由点推行全体学生,外校的师生也能共享资源。由姜小玲和马利芳老师负责的综合实践网正在建设中,正准备充实具体内容。

2、利用好校校通平台,进行学籍管理,教师信息管理,学生成绩管理。

3、能进行视频课堂研究,摄录精品课堂教学,加强教学资源库建设。

4、建有家校联系平台,并能及时回答家长的提问。

八、重视安全防范,确保网络信息安全

(1)、加强对师生的网络信息安全教育,严格杜绝通过校园网传播不良信息,杜绝病毒及垃圾邮件的传播。

(2)、鉴于目前病毒泛滥,时常阻塞网路的实际,要对教师进行防毒杀毒知识培训,使其明白病毒的传播途径,督促教师要经常升级杀毒软件以减少病毒的传播。

(3)网管中心做好重要病毒预警,系统及时打补丁、免受感染、杀毒软件及时升级,保证网络不因病毒导致堵塞、停网等现象的发生。

存在的困难:

1、资金困难。学校没有资金投入网站空间建设,网站建设和活动开展的有效度受影响。不能接入有线电视。

2、师资困难。全校111名教师,1368名学生,31个多媒体教室,2个大多媒体教室。这么大的学校,但信息技术专业专职教师只有两位,造成很多工作不能开展,如图书数据库的建设等。

2009年的工作重点:

一、加强网络教研。加强网络教研宣传,让教师认识到网络教研的好处,鼓励各教研组在校园网上开设主题论坛,形成教研探讨与学习的氛围。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二、继续办好校园特色专题网站。除完善青少年机器人专题网站外,准备建好综合实践专题网,及时把学生的实践创新的成绩、感受、体会在网上公布,让学生互相学习,实现资源共享。

三、发挥学校信息技术教育的特色。鼓励信息技术教师,积极开展信息技术课外活动,组织学生进行课外辅导,积极参加相关的信息技术应用技能竞赛,力争取得好成绩,实现区级竞赛获一等奖,市级竞赛二等奖,省级竞赛有奖的目标。

四、积极开展建网建库,实现资源共享。在充分利用区教育资源库的基础上,构建适合新课改的具有我校特色的资源库,以配合我校教学工作的进行。以教育科研为导向,鼓励教师探索网络环境下的课堂教学再设计,改革课堂教学方式,使教育信息化带动教育现代化最终得到体现,提升我校教育的内涵。利用信息技术备课,以教研组为单位收集学科组最新资料、建好试题库、建立学科资源库。

五、积极参与区教育网站教育动态的建设。

信息化教育教学总结篇3

    论文摘要:在教育信息化发展进程中,中小学校长在学校信息化建设的各个方面都起着领导作用。文章采用调查研究的方法,探究在学校教育信息化过程中校长信息素养与学校信息化建设乃至学校发展之间的互动关系,发现在教育信息化过程中,不管是在不同地区的中小学还是不同性质的中小学,校长都是以信息素养为基点,通过教育技术领导力投入于学校信息化建设,从而促进学校发展。

    一、问题的提出

    信息素养是一个动态的概念,校长信息素养的构成、模型构建与发展策略等方面成为影响基础教育信息化建设的重要因素。在这个方面,国内外的研究往往专注于管理者教育技术工作规范化专业标准。管理者教育技术标准从管理技能的层面制定一些专业规划和要求,在学校建设特别是针对校长的信息化建设层面上的研究较少,并没有从教育信息化发展的角度、领导力的角度形成系统的校长教育信息化领导力,也无法探究校长信息素养与学校教育信息化发展之间的互动和关联。目前有关教育技术领导力的研究,则从管理的角度、面向信息化的知能结构展开,这预示着该领域研究的一种未来取向。但是校长信息素养与学校信息化建设之间的关系如何、校长信息素养对学校教育信息化建设起到什么样的作用等问题一直少有人进行深人的探究。

    中国现行的学校领导体制是校长负责制,这就决定了校长的学校决策者、组织者和领导者角色。在学校信息化建设过程中,校长是关键因素,拥有决策权、指挥权、人事权与财权,发挥着主导性作用。然而,教育信息化进程中暴露出的问题在一定程度上就反映在校长信息素养的欠缺上。因此笔者把研究侧重点放在校长信息素养与学校教育信息化互动发展的关联上,对两者的关系进行实证探究。

    二、研究设计

    1.研究目标与内容

    笔者以温州地区中小学校长为研究对象,通过调查校长和在职教师,将城乡中小学、教育技术示范性学校和一般学校做横向和纵向的对比,探讨校长信息素养与学校信息化建设的互动关系。在明确课题研究的背景、目标和意义的基础上,依据国内外相关文献的研究,提出校长信息素养和中小学信息化建设评价框架。对研究内容以问卷的形式进行调研,获得反馈意见和建议,依据调查数据得出校长信息素养与学校教育信息化发展的互动关系。

    2.研究工具与实施

    本次研究主要采用问卷调查法和半开放访谈法,自行设计了《校长信息素养现状与教育信息化领导力问卷》,整个问卷的问题有封闭型问题和开放型问题,主要包括事实性和态度性内容,回答问卷内容采用无记名方式。问卷设计主要包括校长信息素养模型(假设)、学校信息化建设评价框架、教育信息化对学校发展的影响等方面,将相关的几个表分解成相应的绩效指标,再根据绩效指标设计出相应的问题。本次研究涉及温州所属各个地区的130所中小学,在样本选取上考虑到了被试对象所归属的地域(县市或乡镇)、学校类别(小学或中学)、学校层次(教育技术示范学校或一般类型学校)等方面的因素,并预期各个类型的学校调查比例成等比抽样。本次抽样是在确定抽样构成比例之后,再进行随机调查,属于分层抽样(类型抽样),经过两个阶段的调查,在样本构成上基本接近预期样本比例,但是还是存在一定的误差。为了佐证数据的可靠性,本问卷设计了教师卷和校长卷,从多角度进行调查,这样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误差抽样带来的影响,而且能使问题分析得更全面。回收问卷118份,1份无效,回收率91%,有效率90%。将117份有效问卷输人到excel,进行数据处理,建立图表,进行数据关系分析。

    三、数据分析

    1校长信息素养与学校教育信息化、学校发展质性的量化关联分析

    本研究重点在于探究对校长信息素养与学校教育信息化之间的差异化互动关系。首先需要弄清楚被调查者对校长信息素养与学校教育信息化、学校发展关系有怎样的倾向性认识,为了更精确地说明问题,需要对他们的具体关联度进行调查。

    在质性问题上,调查结果如表1所示,全部校长样本都认为校长信息素养与学校教育信息化发展和学校整体发展有关;仅2%的被调查教师认为校长信息素养与学校信息化建设和学校发展无关,77%的教师和61%的校长认为影响比较大,甚至有32%的校长认为起决定性作用在关联性的量化分析中也获得了同样的结果(见表2),仅仅只有3%的被调查教师认为校长信息素养与学校信息化建设和学校发展的关联度低于3分,高达82%的校长认为校长信息素养与学校教育信息化发展和学校整体发展关联度大于5分,74%的教师认为校长信息素养与学校教育信息化发展和学校整体发展关联度大于5分,两者高度一致。(以0-10分为关联度标准,0表示关联度最小,10表示关联度最大。)

    综合以上两组数据,不管是校长还是教师,都认识到了校长本身所具有的信息素养将直接影响学校教育信息化发展和学校整体发 

 

展,而且在总体上校长的认可度要高于教师,这说明与教师相比,校长更强调认可自身的信息素养将直接影响学校教育信息化发展和学校整体的发展,这将对学校信息化建设带来极大的促进作用。校长自身的信息素养很大程度上将影响学校教育信息化发展乃至学校的发展,同样从这个角度分析现在学校信息化建设落后的原因,我们可以看出,虽然各个中小学校长在观念上均认同信息素养对学校信息化建设起着决定性作用,但是实际上校长自身的信息素养却不能达到学校教育信息化发展的需求,直接导致目前学校信息化建设落后这种状况。

    2.校长信息素养与学校教育信息化互动关系分析

    那么,到底校长信息素养与学校教育信息化之间的互动关系是如何体现的呢?我们通过两者的数据对比曲线图分析出他们之间的具体存在的互动状态。在问卷中设计了校长信息素养评价表与学校信息化建设评价表,通过两个表格得出的校长信息素养与学校教育信息化建设情况的具体数据,进而说明两者的发展关系。对得出的数据,笔者将从总体对比、不同区域的学校横向对比、不同层次学校对比这三个角度进行对比分析。

    (1)总体对比

    虽然校长信息素养对学校信息化建设有较大影响,但是他们之间存在着怎样具体的互动关系呢?学校教育信息化发展除了与校长信息素养有关外,还受地方特殊政策扶持、地区资金支持等因素影响,这些因素对学校信息化建设的影响是极大的。所以综合以上因素,在统计数据时除了教育技术示范学校之外,对学校信息化建设总分与校长基本情况总分相差巧分以上的学校不进行统计,需要说明的是这类学校仅仅是个别数据,对分析结果影响的系数并不大。

    笔者按照学校教育信息化建设情况由低到高排列进行绘图(图1),从图1中我们可以看出总体上校长信息素养曲线是随着学校信息化建设曲线上升而上升的,可以明显得出校长信息素养同学校信息化建设同时呈曲线上升的结论。在总体趋势上,校长信息素养越高,学校信息化建设就越好,校长信息化素养和学校信息化建设的发展关系是基本趋同的。这个结论也在校长和教师的相关间卷数据中得到进一步的证明。

    (2)不同区域学校横向对比

    对比两种不同区域的中小学我们发现,村镇学校校长的信息素养均值普遍高于其学校信息化建设水平均值,而县市学校校长的信息素养均值高于其学校信息化建设水平和低于学校信息化建设水平均值两种情况学校的数量比较平均,这是因为县市经济水平普遍高于乡镇经济水平,处于县市的学校信息化建设的资金投人会高于乡镇地区学校,而且县市里的学校在建设上受当地政府关注的程度要高于乡镇地区。受这些因素影响,反映在学校信息化建设上就是学校信息化建设程度比较高,所以就产生了县市地区的校长信息素养均值高于其学校信息化建设均值和低于学校信息化建设均值两种情况学校的数量比较平均的现象。而乡镇地区的中小学因为缺乏资金与政策的支持,学校信息化建设就完全依靠校长,因此中小学校校长的信息素养均值往往要高于学校信息化建设均值。但是从整体上分析,我们可以发现总体上学校信息化建设和校长信息素养间呈现出趋 

同变化,也就是说校长信息素养越高学校信息化建设越好,反之亦然。如图2,图3所示。

    从教师问卷的数据图中我们同样得出这样的结论,即县市的学校信息化建设情况和校长信息素养关系与乡镇学校信息化建设情况和校长信息素养关系类似于校长问卷。总结校长问卷和教师问卷的地区横向对比数据图,我们可以得出结论:排除政策扶持、地区资金支持因素,学校信息化建设和校长信息素养之间有相对的趋同关系。即校长信息素养越高学校信息

化建设水平越高,反之亦然。

    (3)不同层次学校对比(教育技术示范学校和一般类型学校)

    统计中发现,教育技术示范学校的校长信息素养平均得分为57.00分,学校信息化建设平均分是59.6分;非教育技术示范学校的校长信息素养平均得分为49. 3分,学校信息化建设平均分是47.9分。这说明教育技术示范学校与非教育技术示范学校相比,校长信息素养和学校信息化建设整体上要高出一个层次。这是因为作为教育技术示范性学校的前提是要求学校的信息化建设要达到一定的标准。同时可以发现,不管是不是因为教育政策关系,学校信息化建设得到特殊发展的教育技术示范性学校和非教育技术示范性学校的信息化建设程度、校长信息素养水平趋同发展。

    四、结论与意义

信息化教育教学总结篇4

[关键词]信息化教学设计案例分析

[中图分类号]712[文献标识码]a

一、信息化教学概述

信息化教学就是在信息化环境中,教育者与学习者借助现代教育媒体、教育信息资源和教育技术方法进行的双边活动。其特点是:以信息技术为支撑;以现代教育教学理论为指导;强调新型教学模式的构建;教学内容具有更强的时代性和丰富性;教学更适合学生的学习需要和特点。信息化教学不仅仅是在传统教学的基础上对教学媒体和手段的改变,而且是以现代信息技术为基础的整体的教学体系的一系列的改革和变化。

我在本汽车教学案例中信息化教学设计呈现的形式是以ppt演示文稿为主,其中链接了一系列动画、音视频、及汽修教学专用软件,集图、文、音、视、动画等大量多媒体元素于一体,用来丰富教学内容,储备教学资源,辅助教学过程,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这种设计形式既能包含大量的信息,又能使学生直观的通过视频及软件的演示加深自己对知识的理解能力,以期达到教学效果,显示了信息化教学的无穷魅力。

二、教学设计前期分析

(一)教学内容分析

车轮动平衡的检测无论在现代汽修厂还是4S店中应用频率非常高。对于汽修专业的学生来说,熟练掌握车轮动平衡检测对将来就业有很大的实用价值。车轮动平衡检测一般应用在有轮胎故障的车轮上,由于学生没有实际工作经验,故在情境设置时教师将实际应用中的情境设置好,引导学生按照实际情况选择常规的处理方法,避免学生走弯路。

(二)教学对象分析

我所任教的班级是高职二年级汽车电子专业的学生,19岁左右的他们有着良好的信息素养,有一定的汽车构造专业知识基础和维修技能,但逻辑思维和空间想象能力偏弱。对新事物有着强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不喜欢以教师为主的一言堂、一本教材、一张黑板的死的教学模式,喜欢新奇的动画、视频,有成就感,喜欢活跃的课堂氛围。在专业技术课方面,他们喜实践厌理论,欠缺对问题的分析、解决、总结、归纳的能力。综合之前的学习,学生已经对车轮故障有了一定的了解,因此对本节课内容有强烈的学习欲望。

(三)教学目标分析

我把本课例的教学目标分解为知识目标:①了解动平衡、静平衡概念及不同之处;②掌握车轮动不平衡的危害;③掌握车轮动平衡操作方法。能力目标:①通过布置课前任务以及相应的情景设置来培养学生自己学习的兴趣;②通过让学生讨论、讲解总结来训练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逻辑推理能力和归纳总结能力;③通过任务情境设置让学生解决实际生活中的技术问题以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④通过多种信息化手段和实际操作训练提升学生的专业动手能力。素质目标:①通过解决任务情境中的问题,让学生感悟情境中涉及的问题实用性;②通过工作组合作,互相交流促进,培养学生的团队意识;③通过让学生解决一系列层层深入的问题,培养学生积极探索的精神;④通过学生组成工作组自主操作解决问题的过程,体会成就感,为自主、主动地学习奠定基础。

(四)教学重难点分析

本课例的重点:动平衡、静平衡概念及不同之处;难点:动平衡的操作方法;突破重难点关键:信息技术的多媒体演示手段,及教师亲自动手示范为主,化理论为实践,化难为易,化繁为简,一步步的有条理的完成教学任务。

(五)教法和学法分析

在教法上本次课的内容在具有相对独立性,在知识网络上只与车轮定位参数有关,学生其他章节学习的好坏基本不会对本节课的授课效果产生影响。为了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采用任务教学法,并在讲授时注意书本知识与驾驶和汽车使用的实际相结合。①复习纠错:复习上次课学习的汽车悬架特性评价指标和检测方法;②提出任务:随着汽车行驶速度悦来越快,对车轮高速转动时的平衡度要求越来越严格;③分析任务:分析车轮不平衡的原因、对汽车使用性能的影响;④解决任务:讨论如何调整才能使车轮平衡,学习检测车轮是否平衡(使用车轮平衡机)和根据检测结果校正车轮平衡度的方法,以教师演示为主;⑤实训:用离车式车轮动平衡机检测并校正车轮平衡度,学生练习;⑥总结、归纳、提炼要点:总结车轮不平衡的原因,车轮不平衡对使用性能的影响,提炼校正车轮动平衡的操作要点。

三、教学的主体设计

主体部分由课前准备和课堂教学两大部分组成。按照设置的情境步步引入,层层深入。

(一)课前准备

教师根据本课的知识点和学生的实际情况设计课前导读问题。通过课前的复习内容,让学生扎实掌握这些知识点。这些知识点也是引入本节新课的铺垫。并引导学生有目的地预习新知。①教师准备相应的动画及任务的讲解视频;②教师准备任务用设备。

(二)课堂教学

(1)创设情境

任务情境的创设是通过实用问题的提问增加学生对本节课的兴趣,引起学生的注意力及其积极参与其中。

(2)提出问题

所有情境的创设都是由提出的一个个问题逐步引出的。问题引出车轮对汽车的重要性,从而引入动平衡的概念。

(3)解决问题

①教师演示

②分组操作

学生根据“任务实训报告书”中的任务要求来按照操作步骤一步步操作,让学生学会怎样操作动平衡检测仪。

(4)操作总结

①操作结果

教师记录每个工作组完成此项目的时间及出现的问题,加以总结和强调。

②得出结论

根据记录的结果工作组讨论进行知识的归纳与总结能力。

③问题汇总

每个工作组出现的问题都具有差异性,记录问题的过程是工作组增长实践经验的过程。让出现问题的工作组说说自己组里的问题,以及最后的解决过程或者希望得到其他工作组或者老师的帮助,来解决本组的问题。

(三)归纳总结

让学生归纳总结出车轮动平衡仪的检测使用方法。在情景设置的前提下。增强了本节课任务的真实性和实用性。让学生体会到在不知不觉中掌握了一个非常有效的汽修操作技能。

(四)课堂评价

自我评价任务完成情况及完成过程中的体验;工作组主要评价参与程度;教师则总体把握评价。通过评价,激励学生找准弱项,不断进步。

四、教学反思

1.充分运用信息化手段。

通过图片将情境真实化,以激发学生的热情;运用视频讲解工作注意事项,使操作更直观、形象;通过教师亲自示范讲解,增加了学生学习的动力,通过各小组分别计时并扣分的原则激励工作组内部合作和工作组之间的竞争。

2.理实一体,教学做一体。

将操作步骤的学习和任务情境有机结合在一起,在实际操作中体会,真正做到理实一体。工作任务的规划、研究、实施和总结等,处处体现“做中教”、“做中学”。

[参考文献]

[1]王继新.信息化教育概论,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

信息化教育教学总结篇5

论文摘要:学校教育信息化的投资与日俱增,巨大的投入能否带来相应的效益呢?而效益是通过信息化资源应用得以实现。文章通过对宁夏南部山区教育信息化资源的应用状况进行调查,针对教育资源应用中存在的问题,提出提高教育信息化效益的策略。

一、研究背景

近年来,宁夏不断加大教育信息基础设施建设,通过线路改造、流量扩容、设备升级等技术手段,进一步完善了各级各类学校和教育行政部门的网络基础设施建设,建成了覆盖市、县、校三级的教育信息化基础网络体系。截至2010年,宁夏全区的中小学计算机总数达8.3万台,生机比达到12∶1。全区40%以上的农村小学也以不同形式接入互联网,全区教育信息化基础设施环境得到较大改善。

宁夏南北经济发展不平衡,南部山区基础教育非常薄弱,师资水平不高,所以对于教育信息化的效益要求更为迫切。教育信息化为宁南山区的教育带来了什么效益,哪些因素影响了教育信息化效益的提高,如何提高教育信息化的效益?为此,我们对宁夏南部山区(以下简称“宁南山区”)教育信息化资源的应用状况进行调查。全面了解教育信息化资源的应用状况,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应的策略。

二、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本调查从宁夏南部山区的盐池县、同心县、原州区、西吉县、海原县、隆德县、泾源县、彭阳县等八个县(区)中,每县(区)随机各抽取城市高级中学1所(县城及以上城市的高级中学),城市初中1所(县城及以上城市的初级中学),农村中学2所(乡镇中学),城市小学1所(县城及以上城市的小学),农村小学2所(乡镇及行政村小学),农村教学点1所,共64所中小学校作为样本学校。在样本学校随机选取部分教师作为调查对象。调查采用问卷调查与深度访谈相结合的方法进行,问卷采用集中填答方式。每个学校选取校长(副校长、教务主任)1名、技术人员1名、一线教师2名,进行访谈调查。本次共发放问卷830份,回收793份,回收率96%。有效问卷776份,有效率98%。

三、调查结果与分析

1.教育信息化资源的来源状况

根据回收的776份有效问卷显示,宁南山区八县(区)89%信息化教育硬件设施为政府投入,7%的硬件设施为社会捐赠。教师使用的软件资源有76%来源于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工程提供,10%的资源通过网络下载,8%的软件资源为教师制作,6%的软件资源为区域共享。可见,政府为宁南山区信息化教育的主要投入者,同时,社会力量也是不可忽视的一份力量。特别值得重视的是,软件资源区域共享非常欠缺。

2.基础设施状况

宁夏南部山区八县(区)的生机比为16∶1,远远低于宁夏全区的平均水平(全区平均水平为12∶1)。学校联网计算机占计算机总数的76%。学科教师家庭拥有计算机的占教师总数的74%,其中有83%的计算机联网。这四个指标中,城市初级中学高于农村初级中学,城市小学高于农村小学,农村小学高于农村教学点。可见,宁南山区的教育信息化资源存在较大的城乡差异。

被调查的64所中小学校平均拥有计算机187台,平均拥有手提电脑17台,平均拥有数码投影机3.7台,平均拥有数字视频展示台1.9台,平均拥有电子白板0.6个,平均拥有数码摄像机0.7台,平均拥有数码照相机2.9个,平均拥有打印机3.2台,平均拥有卫星接收系统1.2套。单从平均数看,宁南山区信息化硬件资源比较欠缺,从实际走访调查中发现,设备数量城乡差异较大,重复建设比较普遍,如有些学校依靠各类项目资助卫星接收系统有达3-4套,有些学校为零。

3.经费配置状况

调查结果显示,宁南山区八县的教育信息化经费87%为政府投入,学校自主投入约占7%。其中用于购置设备约占总经费的74%,软件平台建设约占总经费的17%,教师信息技术培训支出约占总经费6%,教研等其他支出约占总经费的3%。可见,重视硬件、轻视软件,重视设备购置、轻视资源的应用的现象比较严重。

4.人员培训状况

被调查的64所中小学校平均有技术人员1.6人,平均有专职技术人员0.4人。学校校长平均每年参与信息技术相关的培训为16天,教师平均每年参加信息技术相关的培训为10天,技术人员平均每年参加信息技术相关的培训为14天。

根据回收的776份有效问卷显示:有53%的教师认为信息技术培训很有必要,有47%的教师认为培训没有必要;有41%的教师认为培训内容需要调整;有31%的教师认为培训教师的能力有待提高;有41%的教师认为培训的组织管理水平有待提高。

可见,培训作为提高教师信息技术应用的主要手段,还存在诸多问题,培训时间、培训范围、培训内容、培训教师、培训的组织管理等各环节都没有得到教师的普遍认同。

5.信息技术课堂教学应用状况

根据回收的776份有效问卷显示,有24%的教师在课堂教学中经常使用信息技术,有51%的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偶尔应用信息技术,有25%的教师在课堂教学中从不使用信息技术。

在影响信息技术在课堂教学中应用的主要因素中,有82%的教师选择使用不方便,有63%的教师选择技术能力不足,有8%的教师选择用不着。

在信息技术课堂使用方式的调查中,有24%的教师选择“培训所得”,有64%的教师选择“自己探索”,有21%的教师选择“仿照他人”,有12%的教师选择“其他”。

有36%的教师在课余经常浏览教学资源网站,有54%的教师偶尔会浏览教学资源网站,有10%的教师从来不浏览教学资源网站。

可见,教师在课堂中应用信息技术的能力较差,应用次数不多,应用的热情不高。

6.学校教育信息化环境状况

根据回收的有效问卷显示:有71%的教师认为学校的信息技术环境没有形成,有65%的教师认为学校没有明确的信息技术教育目标。有83%的学校没有将教师应用信息技术作为考核教师的指标。

四、宁南山区教育信息化资源应用存在的主要问题

1.教育信息化投资不足,投资方向不合理

尽管宁夏近年来不断加大对教育信息化的投入,但由于宁南山区地处宁夏南部经济欠发达地区,经济基础薄弱,受当地条件限制,教育信息化的基础非常薄弱,尤其是农村中小学以及教学点,设备不足、老化问题尤为突出。虽然我们通过实施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工程,一些学校的信息化设施有了改观,但早期部署的远程教育设备已逐步老化,亟待更新。

宁南山区教育信息化的投入大量用于基础设施的建设,轻视了软件资源建设,忽视了教师培训、资源应用等环节,制约了中小学教育信息化的发展。

2.区域教育资源公共服务系统建设不足,区域共享水平低

宁南山区教师所用的资源绝大多数来自“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资源网”、“国家基础教育资源网”,没有符合当地教学实际的软件资源。区域公共教育资源建设匮乏,虽然一些平台已经建成,但功能简单,可用资源数量不多,质量不高。区域优质教育资源的共享机制没有建立,还处于学校自建自用、教师自制自用的状态。

3.教师的信息技术能力不高,课堂应用不能得心应手

宁南山区教师信息技术能力普遍不高,导致课堂应用手忙脚乱、力不从心,信息技术在课堂教学的应用还处于非常落后的水平。尽管针对教育信息化的培训较多,但由于培训内容只是停留在信息技术简单的应用,缺乏技术与学科深层次整合的培训,培训内容大多是简单的重复,不能满足教师的现实需要与发展需要。另外培训教师水平不高,培训组织不合理等导致大量的培训形同虚设、走过程。

4.信息化教育评价缺失

教师信息技术的教学应用主要取决于个人喜好,行政管理部门、学校既没有硬性的要求,又缺乏有效的指导。部分学校虽然也有相应的规章制度,但只是写在纸上、挂在墙上,导致教师应用信息技术的意识淡薄。用与不用一个样、用好用坏一个样,对学科教师而言,最关心的还是学生的分数与升学率。

5.信息化管理水平不高

虽然个别城市中小学的信息化管理已具雏形,如个别学校建有“教务管理系统”,但绝大部分中小学校的信息化管理水平非常低。日常教务管理、教研活动、考试等都依靠office办公系统简单的统计、日常打印功能,甚至有些学校还用手写、手抄的传统方式。

五、宁南山区教育信息化发展思考

1.以“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工程”为基础,逐步改善信息化基础条件

宁南山区地处宁夏南部山区,经济落后,学校基础薄弱,绝大部分中小学校地处农村,在师资水平、办学条件、教学质量、教学手段等方面与发达地区相差甚远、甚至与宁夏北部存在很大差异。而“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工程”正是为缩小城乡教育差别而实施的一项浩大工程。

“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工程”的“三种模式”非常贴合农村学校的实际,从硬件设施到软件资源非常符合农村中小学校的实情。在“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工程”的支持下,宁南山区的农村中小学教育信息化从无到有,为宁南山区教育信息化提供了一定的基础条件。所以,宁南山区教育信息化的发展,要在“农远工程”的基础上进一步规划,适当调整投资方向与投资结构,有序推进宁南山区教育信息化的发展。

2.对现有硬件维修、组合、升级

宁南山区学校的硬件主要来源于“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工程”与其他零星项目的资助以及社会捐赠。设备老化、功能单一、重复投资现象比较严重,价值万元的设备因为缺少几百元的维修费用而停用。所以当前急需对现有的设备进行维修,让其发挥作用。同时,对各类资源进行重新组合与升级,合理投资、实现效益最大化。

3.培养学科教师信息技术应用意识,提高信息技术应用能力

通过案例示范、教研活动以及信息技术基础理论的培训,培养学科教师信息技术应用意识,促进其教学观念的改变,使其能真正理解并接受“信息技术能提高教学质量”这一事实,并乐意通过信息技术构建教学模式,进行教学改革。其次,重视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深层次整合的培训,使教师能将所学的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有效的融入课堂。建立健全教师信息化应用能力培训的长效机制,对教师培训进行系统规划与统筹安排,分层、有序的进行。

4.建立长效机制,确保教育信息化可持续发展

发达地区的经验证明,教育信息化不是一蹴而就,而是长期积累的过程。宁南山区的教育信息化还处于起步阶段,所以,做好规划,建立长效机制是核心任务,对基础硬件建设、软件资源建设、人员培训、绩效考核评价等各环节做出贴合实际的统筹安排,每走一步都是下步的开始。

结论

宁夏南部山区教育信息化资源应用,要以“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工程”为基础,结合实际合理规划、统筹安排,建立长效机制与可持续发展规划。处理好硬件建设与软件建设的关系、投入与效益的关系、一次性投入与持续投入的关系、管理与服务的关系、建设与应用的关系、创新与借鉴的关系。循序渐进,结合实际,走一条特色发展之路。

参考文献:

[1]杨永贤.宁夏南部山区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资源教学应用调查[j].电化教育研究,2009,(6):93-95.

[2]曾祥翊.我国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工程述评[j].中国电化教育,2011,(1):30-35.

信息化教育教学总结篇6

摘要:本文提出了“基础设施建设、师资培训、学生信息素养培养”的学校信息化教育基础设施的建设模式、“信息化的教学管理、信息化的课堂教学、信息化的师生(家校互动)、信息化的校园文化”四维一体小学信息化教育模式,该模式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关键词:信息化教育教育模式创新精神实践能力

信息和通讯技术正在以惊人的速度改变着人类的生存方式和学习方式,并导致发达国家和地区的高等教育越来越走向网络化、虚拟化、国际化、个性化。目前我国小学校园网已经普遍建立,如何使这些日新月异的数字化科技最大限度的融入到小学教育教学当中,充分发挥计算机多媒体网络技术的交互性,更新广大师生的学习观念与教学模式,培养在多媒体和网络环境中高效学习的方法与能力。

然而,在当前小学中,绝大多数学校的教师和学生只是注重信息技术方面的培养和训练,而对信息意识、态度层面和综合运用信息解决问题的创新能力层面较为忽视,甚至也较忽视获取、解读信息的策略和方法方面的培养。这样并不能真正培养和提高教师的整体信息素养,教师还只是停留在用电脑做做课件、浏览网页、搜索下载资料的阶段。这样只不过是由过去的黑板、粉笔、挂图、教鞭变成了现在的电脑、投影等高新技术设备,信息化和网络化的进入校园就达不到从根本上改变学校的教育方式和学习方式的目的。

因此,我们认为信息化小学教育模式的建立应以有利于学生发展、有利于教师提高、有利于学校建设为前提,达到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和应用能力、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目标。

一、信息化小学教育模式的基础

信息技术基础设施建设、师资培训、学生信息素养培养作为实现教学观念的转变,是信息化小学教育模式的基础。

1、基础设施建设

鉴于信息技术水平更新速度快,而学校的办学要求不断变化等事实,学校信息技术基础建设应当走“分步实施,重点建设,同步发展”的路子。第一阶段,许多学校都实现了“多机一幕进课堂”,即电视机、录像机、录音机、幻灯机和投影屏幕等设施设备被应用到课堂教学中。这时师生们真正感受到的是,随着科技水平的提高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已悄悄发生了变化。但这只是一个现代化教学的起步阶段。第二阶段,一些学校开始进行所谓“教学系统”工程的建设,如闭路电视系统、多媒体双向控制教学系统、语音室、电脑室、多媒体电教平台、电子音像阅览室等。在此阶段,教师技能培训要作为重点工作来抓,同时要逐步建立起一整套与之相适应的全新学校管理模式,充分调动广大师生应用信息技术的需要和热情,使得学校、教师、学生在这场变革中不断积累经验和提高自己的综合能力,以适应信息化大教育时代浪潮的到来。可以说,这阶段是现代教育技术普及和应用的基础阶段。第三阶段,信息化网络建设已作为现代化学校基础建设的重要标志。该阶段也应当走“分步推进”的发展道路。首先,学校局部实现计算机联网,重点开展教师业务培训,学生接受多媒体教学和网络学习的种种训练,学校办公逐步实现计算机自动化管理,教学素材资库建设同步规划进行。其次,学校与internet全面接入联通,网络资源和网络化学习将对学校传统教学形成巨大的冲击。为此,学校应有重点地开展“立足本校实际,着眼未来发展”的重大教育项目研究,用于指导今后学校信息化教学和管理工作,建设一支具有现代教育理念、教学业务水平高、技术较强的骨干教师队伍,全面培训学生信息技术技能,探索基于多媒体环境以及网络资源环境下学与教的问题研究,同时也要加强对师生网络化的人文教育。再次,学校计算机网络逐步联通到教师家庭、每间教室、学生宿舍等地方,全面实施集教学、管理、生活、文化、资讯等于一体的数字化学校工程,远程教育将不断尝试并运用于实践,这是一个全面普及和提高的过程。在此阶段,师生们将更加依赖于信息化服务,教学多边互动、影视化、数字化的学习和生活将成为现实。

2、师资培训

在信息化进程中,教师的观念转变是关键。我们应通过各种各样的培训活动进一步提高了教师的计算机技能水平,再辅之以政策奖励,激励教师主动运用信息技术手段进行教学,从而提高教师的现代教学业务水平。在此基础上,教师应达到以下技能:

(1)计算机的基本使用和维护;

(2)从互联网下载资料;

(3)引用网页上的图片、文字资料;

(4)信息加工、整理的能力;

(5)基本写作技能;

(6)从网络上查找资料的能力;

(7)powerpoint或word的使用。

多媒体课件制作和应用技能将成为现代教师的最重要的技能。

3、学生信息素养培养

在信息化学习过程中,学生能否运用信息技术手段从事学习和关注自身发展,这是一项相当迫切的教育任务。目前,学校的三至五年级开设信息技术必修课程,学生系统学习计算机基本操作、文字处理、电脑绘图、网页搜索浏览、电子邮件收发等内容,学生获取信息、评价信息、处理信息、创造新信息等能力的培养则成为根本的教学任务。我们也要求教师、学生每人都要有一个电子邮箱,并在校园网上公布了教师邮箱,以促进师生之间的网上交流。每学年我们都开展形式多样的计算机课外活动,先后组织过学生计算机操作技能和程序设计比赛、班级网页设计比赛、电脑作品设计比赛等活动,组织学生参观科技展览、举办科技讲座、聘请专家教授前来我校讲学等,丰富了学生校园生活,开拓了学生的知识视野。此外,每天下午活动课、星期六、星期日、寒暑假,学校电脑室、音像阅览室都向学生免费开放,让学生利用网络更多地接触广阔的世界,获得更加宽阔的知识基础,并培养学生更加开阔的学习观和世界观。

二、信息化小学教育模式的构建

现代社会科学技术突飞猛进,信息技术进入社会领域并产生了新的飞跃,对学校教育也产生了新的冲击。学生必须学习信息技术,以适应现代社会的基本要求。在实践过程中,我们要把“以人为本,德育为首,培养学生”教育思想作为依据,让信息技术成为教师进行教学模式的变革手段,成为学生掌握知识的认知工具,努力把学校建设成为充满活力和无限创意的学习场所,培养学生具有主动探究精神和创新意识,使学生具有终身学习的态度和能力。我们构建“教学管理、课堂教学、师生(家校)互动、校园文化”四维一体的小学信息化教育模式。

维度Ⅰ信息化的教学管理

计算机校园网络为学校管理、行政办公、校内外交流等方面提供了全面有力的技术技术支持和保障。实现学校的德育、教学、人事、财务、教务、校务管理的网络化、信息化和无纸化,其关键在于要有规范化、标准化和符合校园实际情况度身定作的适合于网上交流的校园网络数据库信息管理系统,以便于进行学校办公管理、教学管理、研究、交流和应用。学校各办大公室、科室都配备了计算机,处理诸如教务管理中学生学籍档案的管理(包括新生注册、学生基本信息、每学期评估记录、学习成绩、升级调班、退学转学、毕业去向等)、行政管理(公文收发、教师档案、综合档案管理、学校大事记、校务日记等)、图书管理、体卫管理、财务管理等,旧的工作方式都是由各班级教师在纸上填写好后汇总上交,最后由统一输入到电脑中去,而运用计算机网络技术,以网页为平台,数据库技术为核心,由各班教师在自己的工作电脑上启动数据库终端自行输入本班或本人数据,最后交由服务器端汇总,这样就大大减少了工作的重复性,实现学校管理网络化、信息化和无纸化,可以大大提高工作效率和质量,对教育教学工作起到很好的促进作用。

维度Ⅱ信息化的课堂教学

随着网络化教学环境建设的逐步形成,教学管理手段将逐步自动化、规范化,教学资源呈现形式多样化,现代远程教育的兴起则意味着教育资源逐步全球化,基于信息化环境的教学过程模式也正在不断更新和变革,学校教育则将更加强调学习个体参与、学习自主性、合作协同性、模式多样性等特点。近年来,提出了“科研兴教,网络助学”的战略思想,开展了“中学计算机分层导学的实验与研究”、“基于网络环境下的多元化学习模式构建实验”等多项教研,进行了基于网络化、信息化环境下的教学模式的实践探索,在构建多媒体优化组合教学模式、计算机辅助教学模式、交互式学习模式、协作学习模式、远程教学模式、个别化学习模式等模式的基础上,重点开展“基于信息技术环境下的‘自主——导学’课堂教学模式”、“基于网络的学科整合学习模式”、“基于专题学习式的课堂实施”、“基于自主探究式的课堂实施”“基于问题解决式的课堂实施”、“基于小组协作式的课堂实施”等的构建和实践。

1、基于信息技术环境下的‘自主——导学’课堂教学模式

在多媒体计算机网络教学环境下,教师精心组织了课堂学习的网络资源,学生加强了自主学习,激励学生多思考、多实践,形成了“目标导引——精讲启发——导学导练——复习释疑——分组实践——归纳迁移”教学六要素为主的课堂教学模式。

模式程序信息技术作用教师活动学生活动

目标导引提供网络学习资源针对学生基础提出分层次目标要求根据自身学习条件和需要选定学习目标,在教师启导下拟定学习计划

精讲启发提供阅读学习材料简要讲述本课重点、难点归纳知识材料,提出问题

导学导练交流讨论、数据计算、记录工具个别或小组辅导,解答、收集疑难问题锻炼提问技巧和艺术,敢问、多问、善问、巧问

复习释疑交流讨论、数据计算、记录工具对问题进行筛选,详细讲解疑难问题感悟、巩固所学知识,引发新的思考问题

分组实践分组实践、协作学习交流工具依据学习目标提出不同层次学习任务,加强检查、督促、指导各小组的活动,加强学法指导结成学习小组,开展协作式学习活动。

归纳迁移反思总结工具组织指导、归纳总结自评、互评活动,形成智能迁移

在该模式下,学生作为学习个体主动学习,又作为学习小组的成员参与了协作学习。在此过程中学生的主动学习始终得到了积极的鼓励和强化。而教师作为学生学习的组织者、支持者、帮助者参与其中,充分体现了教师指导、引导、辅导和诱导的作用,这时教师就成了名副其实的“导师”。该模式进一步体现了“学为主体,教为主导”的现代教育思想,对学生的学习能力发展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

2、基于网络的学科整合学习模式

在当今信息化社会里,知识更新速度加快,知识的综合性、多元性等特点越来越明显,单靠掌握有限的几门学科知识已很难解决许多重大问题了,人们需要不断学习新的知识,不断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着重培养学生获取信息、处理信息等能力,同时结合学科内容进行“网上作文”、“网上科技小论文写作”等渗透式教学。

模式程序信息技术作用教师活动学生活动

创设情境明确目标题目和要求及所要完成的学习目标情境导入,激发解决问题热情、调动学习利用网络的积极性明确问题、建立学习心理倾向

制定计划分组协作问题分析、掌握要点和要求,资料查找工具制定计划,合理分组,提供信息资源,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制定信息检索策略,检索信息,收集素材

交流合作攻难克疑交流讨论、数据计算、记录工具答疑解难,提供辅导提问、交流讨论,获得、计算、输入数据

成果汇报讨论评价成果汇报、讨论、评价工具听取汇报、参与讨论,参与反馈、适时评价成果汇报,讨论评价

总结反思反思总结工具总结、引导反思总结、反思

在这种模式下,师生之间的交流不再受时空的限制,学生既可以在课堂上也可以在家里进行探究性学习。大多数学生认为这样做可以得到老师和同学更多的帮助,更大地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培养学生创造性学习的能力和研究能力。

3、基于专题学习式的课堂实施

模式程序信息技术作用教师活动学生活动

情境导入

明确专题

确立目标情境创设、专题呈现目展示工具情境导入,激发解决问题热情、调动研究积极性明确问题、建立学习心理倾向

分析问题

提出假设

确定策略问题分析、要点展示、表征假设、资料查找工具鼓励、引导学生分析、猜想进行合理猜想,讨论研究和解决问题的可能方案

收集资料

分组合作资源查找,交流讨论、记录工具提供信息资源,控制全局,帮助,引导信息查找,交流讨论,

讨论交流分析验证学习结果表现、讨论、理论验证工具提供验证材料,引导,帮助,监控评价参与在线测试,进行理论验证

整合分析

讨论评价

撰写报告成果汇报讨论、评价、专题报告书写工具评价、讨论,指导学生撰写专题报告汇报、讨论、评价、撰写专题报告

反省思考讨论工具评价、引发思考反思、讨论

4、基于自主探究式的课堂实施

模式程序信息技术作用教师活动学生活动

创设情境

呈现主题情境创设、主题呈现的工具情境导入,激发解决问题热情、调动探究积极性明确问题、建立学习心理倾向

网上探索

自主探究问题分析、要点展示、资料查找工具提供信息资源,引导学生的自主学习查找信息、自主学习

网上协作

释难明理交流讨论、数据计算、记录工具控制全局,帮助,引导交流讨论,获得、计算、输入数据,归纳心得

在线测试

实时评价学习结果表现、理论验证、评价工具提供验证材料,引导,帮助,监控评价参与在线测试,进行理论验证

成果展示

总结反思成果汇报讨论、反思总结工具总结、评价、引导反思汇报、总结、反思

5、基于问题解决式的课堂实施

模式程序信息技术作用教师活动学生活动

创设情境

提出问题情境创设的工具情境导入,激发解决问题热情、调动探究积极性明确问题、建立学习心理倾向

筛选问题

自学探究问题分析、要点展示、表征观点、资料查找工具提供信息资源,引导学生的探究学习查找信息、研究问题

合理猜想

合作探究交流讨论、数据计算、记录工具控制全局,帮助,引导交流讨论,获得、计算、输入数据

验证巩固

实践探究交流讨论、学习结果表现、理论验证工具提供验证材料,引导,帮助讨论,整理学习体会、理论验证

明理升华

拓展探究成果汇报讨论、反思总结工具总结、评价、引导反思汇报、总结、反思

6、基于小组协作式的课堂实施

模式程序信息技术作用教师活动学生活动

创设情境

明确目的情境创设、目的展示工具情境导入,激发解决问题热情、调动学习积极性明确问题、建立学习心理倾向

制定计划

分组协作制定计划,合理分组,资料查找工具制定计划,合理分组,提供信息资源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计划和学习策略,查找信息、研究问题

竞争合作

攻难克疑交流讨论、数据计算、记录工具控制全局,帮助,引导交流讨论,获得、计算、输入数据

成果汇报

讨论评价成果汇报、讨论、评价工具听取汇报、参与讨论,适时评价成果汇报,讨论评价

总结反思反思总结工具总结、引导反思总结、反思

7、基于数字化作业的教学实施

既然多媒体课堂教学属于教学数字化,教学信息化重要一点还在于作业环节的信息化。首先,作业也是一个重要的教学环节,学生做作业,教师改作业,既有教又有学。实际上教师和学生在作业环节所花的时间和精力并不比课堂教学少。

其次,作业是对教学质量进行过程监控的主要手段。

再次,学生对作业敷衍了事,教师批改作业劳心劳力,因此传统手段下作业环节的质量和效率低下,问题突出。作业中包含的重要信息大量流失,使教与学双方面的工作均带有相当的盲目性和重复性。

还有,作业环节监督措施最为薄弱。课堂教学有评课、赛课、老教师听课等措施的监督,有多媒体技术的辅助;考试环节有教考分离和集体阅卷等措施的保证,有试题库系统的辅助;然而作业环节却几乎没有什么监督措施,而且手段也仍然停留在“刀耕火种”阶段。通过邮寄作业的方法既影响远程教育的形象和声誉,又影响远程教育的教学质量。

最后,作业环节的工作方式与教学信息化技术有着天然的联系。学生做作业分散在各自的家庭或寝室,通过计算机来完成作业就必须依靠网络。学生通过网络获得作业资源,作业全部由计算机批改后又通过网络把作业信息回送中心网站(或学校);任课教师和学生家长通过网络了解学生的作业信息和学习状况,以指导日后的课堂教学和家庭教学,从而形成了教学产生信息、网络传播信息和教学又利用信息的教学信息化格局。

教学改革的一个重要方向是积极倡导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就学校内部的教学工作而言,在可以预见的时期内,课堂教学仍将以教师讲授的形式为主,不太可能让学生全部上网自学,那么作业环节将成为目前可以确定的最为稳定、最为系统和最为完整的自主学习环节。学生在做作业时利用课堂上所学的知识独立解决实际问题,作业由计算机批改完毕之后,学生可以从网上查询作业批改的结果和作业中暴露出来的错误和问题,并根据要求对作业中的错误和问题进行订正和修改,使自己的知识结构和技能掌握不断完善。

一个基于互联网环境下的非接触式、智能型、开放式、多科目和跨层次的网上作业系统工具平台已经研制成功,它能够实现题目设计、学生答题、批阅评分、评讲总结、错误跟踪、作业管理和网上讨论等环节的全程微机化和网络化。包括选择题、填空题、判断题、组合题、计算题和证明题在内的各种题型均由计算机自动批阅,从而实现网上作业与传统作业的无缝对接。

教育信息化首先是教学信息化,校园网的第一职能应该是教学,失去了教学工作这块主阵地,那么教育信息化和校园网的建设将失去根本的和持久的动力。因此,在国家加快信息化建设进程的总体部署和教育部实施质量工程发展战略的指导下,借建设高校国家精品课程和中小学推广实施新课标的契机,把教学信息化技术的研究与应用推向高潮。

维度Ⅲ信息化的师生(家校)互动

从信息论的观点来看,信息是事物运动状态与规律的表征。信息的内涵表明信息的普遍性,教师要善于发现、捕捉、挖掘对学生合适的信息,让学生在教室、课堂、书本的禁锢中解放出来,从媒体、网络、社会中获取丰富的信息。信息的内涵又表明信息的重要性,教师必须充分认识信息对一个学生生存与发展的重要意义,教师必须精心地给学生创造一个充满信息的环境,教会学生提取、加工、传递、交换信息的能力,在这个过程中,学会学习,学会创造。在认知主义学习理论和现代教育理论指导下,树立“教学主体――信息化教学”,屏弃传统教育中“教师为中心”,“书本为中心”“课堂为中心”的三中心论,构建教师处理、整理、加工信息,指导学生学习的教学行为与学生获取信息,自主寻的、合作学习,交互学习的行为,实行双向互动的新型教学模式,使学生从被动接受知识,转为主动探究知识,在获得知识的同时,培养学生的能力。

教师、学生角色与地位的转变。变教师“主讲”为“主导”,学生“被动”为“主动”,媒体由“教具”为“学具”,教学过程由“描述”为“流程”。采取运用课件和开发课件相结合的方法,充实教育资源,提供大量信息资源支撑教育与教学。研究信息的多媒体化。使学生具有信息意识和运用信息技术进行学习的能力。

1、主体性:教师以信息化教育的理论和现代教育观念指导实验。确立学生在教学活动中的主体地位,培养学生创造性的个性品质和主动创新精神。

2、开放性:实现教学全过程的开放性。教学互动型重在教学开放性,只有在教学开放的情况下,都能有效地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与创新能力。课堂教学要向课外延伸,社会延伸。

3、师生互动模式设计:信息化环境――创设情景――问题导学――随机进入――自主寻的――交互协作学习――归纳落实――教学反馈。

模式程序信息技术作用教师活动学生活动

信息化

环境师生互动工具建立信息化环境学习使用信息化工具

创设情景

问题导学情景创立的工具情境导入,激发解决问题热情、调动学习积极性明确问题、建立学习心理倾向

随机进入

自主寻的查找资料和解决问题的工具根据学生反馈进行指导通过信息化工具随机进入,寻找问题解决方法

交互协

作学习讨论、信息互相交流、协作、评价的工具适时参与交流,引导正确方向进行讨论,交流,更快地解决问题

归纳落实

教学反馈总结汇总归纳的工具归纳,总结解决问题,进行

总结,反思

4、家校互动模式设计:可利用inteRnet网络强大的通讯功能,通过学校主页进行家校互动,使学生在家里就可以方便与教师进行交流,随时为学生在解决问题过程中所遇到的疑难进行解答。具体见如下流程图:

维度Ⅳ信息化的校园文化

随着校园网络的出现,校园文化的内涵、内容、教育目标以及主要任务已发生了重要变化,已逐步体现网络化、信息化、多元化的特点。同时,网络信息资源丰富多彩,包罗万象的信息高速地传输,网络交互性、实时性日益增强,网络已正在悄悄地改变着人们的生活、学习和工作方式,逐渐成为广大学生生活和学习的重要组成部分,一切积极的、消极的网络资源都对学生产生着十分深刻的影响。有鉴于此,学校应进行以体现信息化、人文化为主要特征的校园文化建设,营造健康活泼的、信息化的校园文化生活,引导学生正确看待网络,积极运用信息技术去学习知识、体验生活和感受生活,自觉成长为一个具有健康人格、有社会责任感和能力较强的现代人。

1、校园广播站,是由学校德育部门管理,大队部负责,由大队辅导员负责,有一支相当稳定、素质较高的学生播音员队伍。每天中午和傍晚,校园广播站都会准时播音,内容有时事新闻、校园新闻、校园生活、校园歌曲点播、热点评论等,为广大师生营造了一个贴近生活、安静和谐的校园文化氛围。

2、校园文学网站:我校文学网站是面向学生、辅导写作、发表学生作品、讨论交流的文学性网站,网站作品立足于学生的校园生活和学习,设有“校园万花筒”、“古诗茶馆”、“好姐姐心语”、“芭蕉树下”、“香香小说”、“精点时刻”、“幽默笑话”、“投稿信箱”等十多个主要栏目,对提高学生写作能力和交流心得很有帮助,深受学生的喜爱。

3、在互联网上建立了学校主页,栏目可设置“焦点新闻”“校园快讯”、“学校概况”、“教学科研”、“教师园地”、“学生天地”、“校友风采”、“友好往来”、“校园论坛”、“教育文摘”、“教育导航”等,学生可以通过学校主页利用网上教材学习,家长及其他关心学校的社会人士也可以登录学校主页,查阅学校新闻、教学情况、学生情况等资料。学校主页进一步扩大了学校与兄弟学校或社会的沟通渠道,提高学校的社会知名度。

4、学校鼓励科组建立学科主页,以扩充学校教育资源,并加强学科教学教研和学术交流。

5、学校校园网为教师和学生提供免费主页空间服务,支持一些有条件的教师和学生建立了个人主页,师生之间、教师之间、学生之间的学习、交流和联系得到了加强。还可以每个班级在校园网上建立自己的班级主页,使得班级管理网络化、规范化,更好地提高学生的班集体荣誉感,增强同学之间的合作与交流。

6、举办了班级网页设计比赛,建立了环保、旅游等知识性以及趣味性的资源网页。通过竞赛、评比,选择一些优秀的班级进行适当的奖励。这样的活动参与的班级多,影响大,对校园网络文化建设能起到很好的推动作用。

信息化教育教学总结篇7

关键词:信息技术教育,信息素质,定义,目标,定位。

一、信息技术的定义、分类与特征

1、信息技术的定义

人们对信息技术的定义,因其使用的目的、范围、层次不同而有不同的表述:

1)、信息技术就是“获取、存贮、传递、处理分析以及使信息标准化的技术”。[1]

2)、信息技术“包含通信、计算机与计算机语言、计算机游戏、电子技术、光纤技术等”。[2]

3)、现代信息技术“以计算机技术、微电子技术和通信技术为特征”。[3]

4)、信息技术是指在计算机和通信技术支持下用以获取、加工、存储、变换、显示和传输文字、数值、图像以及声音信息,包括提供设备和提供信息服务两大方面的方法与设备的总称。[4]

5)、信息技术是人类在生产斗争和科学实验中认识自然和改造自然过程中所积累起来的获取信息,传递信息,存储信息,处理信息以及使信息标准化的经验、知识、技能和体现这些经验、知识、技能的劳动资料有目的的结合过程。[5]

6)、信息技术是管理、开发和利用信息资源的有关方法、手段与操作程序的总称。[6]

7)、信息技术是指能够扩展人类信息器官功能的一类技术的总称。[7]

8)、信息技术指“应用在信息加工和处理中的科学,技术与工程的训练方法和管理技巧;上述方法和技巧的应用;计算机及其与人、机的相互作用,与人相应的社会、经济和文化等诸种事物。”[8]

9)、信息技术包括信息传递过程中的各个方面,即信息的产生、收集、交换、存储、传输、显示、识别、提取、控制、加工和利用等技术。[9]

笔者认为,“信息技术教育”中的“信息技术”,可以从广义、中义、狭义三个层面来定义。

广义而言,信息技术是指能充分利用与扩展人类信息器官功能的各种方法、工具与技能的总和。该定义强调的是从哲学上阐述信息技术与人的本质关系。

中义而言,信息技术是指对信息进行采集、传输、存储、加工、表达的各种技术之和。该定义强调的是人们对信息技术功能与过程的一般理解。

狭义而言,信息技术是指利用计算机、网络、广播电视等各种硬件设备及软件工具与科学方法,对文图声像各种信息进行获取、加工、存储、传输与使用的技术之和。该定义强调的是信息技术的现代化与高科技含量。

2、信息技术的分类

1)、按表现形态的不同,信息技术可分为硬技术(物化技术)与软技术(非物化技术)。前者指各种信息设备及其功能,如显微镜、电话机、通信卫星、多媒体电脑。后者指有关信息获取与处理的各种知识、方法与技能,如语言文字技术、数据统计分析技术、规划决策技术、计算机软件技术等。

2)、按工作流程中基本环节的不同,信息技术可分为信息获取技术、信息传递技术、信息存储技术、信息加工技术及信息标准化技术。信息获取技术包括信息的搜索、感知、接收、过滤等。如显微镜、望远镜、气象卫星、温度计、钟表、internet搜索器中的技术等。信息传递技术指跨越空间共享信息的技术,又可分为不同类型。如单向传递与双向传递技术,单通道传递、多通道传递与广播传递技术。信息存储技术指跨越时间保存信息的技术,如印刷术、照相术、录音术、录像术、缩微术、磁盘术、光盘术等。信息加工技术是对信息进行描述、分类、排序、转换、浓缩、扩充、创新等的技术。信息加工技术的发展已有两次突破:从人脑信息加工到使用机械设备(如算盘,标尺等)进行信息加工,再发展为使用电子计算机与网络进行信息加工。信息标准化技术是指使信息的获取、传递、存储,加工各环节有机衔接,与提高信息交换共享能力的技术。如信息管理标准、字符编码标准、语言文字的规范化等。

3)、日常用法中,有人按使用的信息设备不同,把信息技术分为电话技术、电报技术、广播技术、电视技术、复印技术、缩微技术、卫星技术、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等。也有人从信息的传播模式分,将信息技术分为传者信息处理技术、信息通道技术、受者信息处理技术、信息抗干扰技术等。

4)、按技术的功能层次不同,可将信息技术体系分为基础层次的信息技术(如新材料技术、新能源技术),支撑层次的信息技术(如机械技术、电子技术、激光技术、生物技术、空间技术等),主体层次的信息技术(如感测技术、通信技术、计算机技术、控制技术),应用层次的信息技术(如文化教育、商业贸易、工农业生产、社会管理中用以提高效率和效益的各种自动化、智能化、信息化应用软件与设备)。

3、信息技术的特征

有人将计算机与网络技术的特征——数字化、网络化、多媒体化、智能化、虚拟化,当作信息技术的特征。我们认为,信息技术的特征应从如下两方面来理解:

1)、信息技术具有技术的一般特征——技术性。具体表现为:方法的科学性,工具设备的先进性,技能的熟练性,经验的丰富性,作用过程的快捷性,功能的高效性等。

2)、信息技术具有区别于其它技术的特征——信息性。具体表现为:信息技术的服务主体是信息,核心功能是提高信息处理与利用的效率、效益。由信息的秉性决定信息技术还具有普遍性、客观性、相对性、动态性、共享性、可变换性等特性。

二、信息技术教育的定义与目标体系

1、信息技术教育的定义

笔者认为,信息技术教育有两个方面的涵义:一是指学习与掌握信息技术的教育。二是指采用信息技术进行教育活动。前者从教育目标与教育内容方面来理解信息技术教育,后者则从教育的手段和方法来理解信息技术教育。由此,可对“信息技术教育”作如下定义:

信息技术教育是指学习、运用信息技术,培养信息素质,实现学与教优化的理论与实践。

该定义的理解中值得注意的几个问题:

1)、信息技术教育包括理论与实践两个领域。理论领域指信息技术教育是一门科学,是现代教育学研究的一个新分支,又具有课程教学论的一些特征,具体包括概念体系、理论框架、原理、命题、模式、方法论等研究内容。实践领域指信息技术教育是一种教学活动,一种工作实践,一项教育现代化事业,具体包括信息技术的软硬件资源建设、课程教材的设计开发、师资培训、教学中各种信息技术的综合运用、学习指导、评价与管理等。

2)、信息技术教育的本质是利用信息技术培养信息素质。这里,“利用信息技术”只是一种手段和工具,最终目的是培养学生的信息素质,以适应信息社会对人才培养标准的要求。

信息素质是指人所具有的对信息进行识别、加工、利用、创新、管理的知识、能力与情操(意)等各方面基本品质的总和,是人的一种基本生存素质。为此,我们应明确信息技术教育的指导思想:不只是为了让学生掌握信息技术知识而开展信息技术教育,而是通过信息技术教育,全面提高学生的信息素质。换句话说,信息技术教育不等于软硬件知识学习。而是要使学生通过掌握包括计算机、网络在内的各种信息工具的综合运用方法,来培养信息意识、情感、伦理道德,提高信息获取、处理、创新的能力,为适应信息社会的工作、学习与生活打下良好基础。

3)、信息技术教育的范畴包括学习信息技术和利用信息技术促进学习两个方面。这里明确指出了开展信息技术教育的两种教学形式(专门课程式与学科渗透式)。我们不但要开设专门的《信息技术》课程,重点培养学生运用计算机与网络等现代信息工具的知识和能力;而且要在所有课程的教学中,运用各种传统的与现代的信息工具促进了学生的学习,要渗透信息技术教育思想,培养学生对各种学科信息的综合处理与创新能力。

4)、信息技术教育的途径与模式有多种。除采用学校课堂教学模式外,还可采用课外活动模式、家庭教育模式、远程协作学习模式。其中,基于项目活动的教学模式能较好解决理论知识与实践技能、学习竞争与协作的结合问题,能有效地培养学生的信息素质,是一种非常实用的学校信息技术教育模式,值得推广。

2、信息技术教育的目标体系

信息技术教育目标的涵义有二:一是作为总揽信息技术教育教学活动全局的一种指导思想而存在的、概括性的总体要求,又称为总目标或目的。二是指对达到信息技术教育目的的各个方面进行精确、详细的说明,是学生在完成一个教学单元的学习后应达到什么要求(具有哪些效果)的具体明确的表述。信息技术教育的目标体系是指将信息技术的总目标与分目标,课程目标与知识点目标,认知目标、动作技能目标与情感目标,知识目标、能力目标与情意目标等不同层次、不同角度、不同领域的教育目标整合与系统化。

信息技术教育目标体系具有三重功能:一是定向功能,它是编写教学大纲、设计课程教材、控制教学过程的行动指南。二是激励功能,它能激发教与学的紧迫感与内驱力。三是评价功能,它提供了教学效果的评价尺度和教学设计的参考标准。

信息技术教育目标体系的编写,应满足五个基本要求:一是时代性(先进性)。要紧扣飞速发展的信息时代脉搏,满足信息社会对人才信息素质培养的基本需要。二是科学性。不同的教育对象、不同的年龄阶段有不同的知识起点、不同的接受能力。因此,教学目标要有针对性,注重因材施教。同时,目标编写中应注意运用教育心理研究的新成果,将外显行为目标与内部心理发展目标结合起来;要注重学生的言语信息、智力技能、认知策略、动作技能、情感态度等方面的综合培养。三是具体性。表述中尽量避免含混和不切实际的语词,应明确、详细,可以观察和测量。四是递进性(层次性)。如,总目标、课程目标、章节(单元)目标、课时目标、知识点目标的关系,是一种学习内容方面的递进关系;认知领域中的识记、理解、简单运用、综合运用、创见,是一种学习结果方面的递进关系。五是系统性。应列出全部知识点的教学目标,不同层次不同难度的教学目标搭配合理,能起到相互促进、总体优化的作用。

信息技术教育目标体系的基本分类模式,有四种。

(1)、从年龄阶段来看,全人生的信息技术教育具有如下梳状目标体系,见图1。

图1、全人生的信息技术教育目标体系模式

(2)、从内容层次来看,全学科的信息技术教育具有如下树状目标体系,见图2。

图2、全学科的信息技术教育目标体系模式

图2中信息技术教育的总目标,同图1,它以一系列课程目标的实现为基础。课程目标是指对一定教育阶段的学生进行信息技术课程教学所期望达到的具体目标。课程目标又由一系列的章节(单元)目标组成,章节(单元)以各课时目标的实现为基础,知识点的教学目标是课时目标的重要组成部分。通常情况下,课时目标与知识点目标的编写中,要求包含四个基本要素:教育对象、行为(通过学习后,学习者能做什么)、条件(什么条件下产生上述行为)、标准(上述行为是否合格的最低衡量依据)。

(3)、从心理变化来看,全过程的信息技术教育具有如下三维辐射式目标体系,见图3。

图3、全过程的信息技术教育目标体系模式

该图吸收了布卢姆(b.s.bloom)的教学目标分类学、克拉斯伍(d.r.krathwohl)的情感目标分类体系和我国教育科研的有关成果。图中,沿认知维、操作维、情感维各轴箭头方向,学习目标的难度越来越高,体现了不同难度目标的梯级渐进过程。

(4)、从教育发展来看,全素质的信息技术教育具有如下三维立体目标体系,见图4。

图4、全素质的信息技术教育目标体系模式

该图吸收了信息技术教育实验和素质教育研究的新成果。“信息素质”总目标是“知识”维、“能力”维、“情意”维分目标之积。图中,将信息技术知识分为计算机技术知识、网络技术知识、其它信息技术知识三大板块。阅读书刊、访问、讨论、参观、实验、电话交谈、看电影电视等“其它信息技术”,也是信息技术教育的一个重要内容。将基本信息能力概括为四种:获取信息的能力、处理信息的能力、应用信息的能力、创新信息的能力。“情意”维包括信息情感、信息意识、信息道德三个层次。

三、信息技术教育的定位

国家教育部基础教育司2000年1月9日制订的《关于加快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建设的指导意见(草案)》中,已就信息技术教育的意义、要求、内容、教材等方面的定位问题进行了阐述:“在全国中小学积极推进信息技术教育,促进中小学课程、教材、教学的改革,是贯彻邓小平同志‘三个面向’指示精神,实现教育现代化的需要;是落实《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深化基础教育改革,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需要;是面向21世纪国际竞争,提高综合国力和全民素质,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新型人才的需要。”“加快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的建设,是积极推进信息技术教育的重要措施。”“信息技术课程是中小学一门知识性与技能性相结合的基础工具课程,应作为必修课单独开设。”“中小学信息课程的任务是:培养学生对信息技术的兴趣和意识,让学生了解或掌握信息技术基本知识和技能,使学生具有获取信息、传输信息、处理信息、应用信息技术手段的能力,形成良好的文化素养,为他们适应信息社会的学习、工作和生活打下必要的基础。”“教育内容的选取应考虑信息社会对公民的基本求,既要符合中、小学教育规律,又要体现时代特征。”

下面,我们从信息技术教育与教育信息化、计算机教育、科技教育、素质教育、创新教育的关系方面,多视角地对信息技术教育的定位问题作具体分析。

1、信息技术教育与教育信息化

1)、教育信息化

“信息化”一词最早是与“信息产业”、“信息化社会”联系在一起的,其提出源于日本。1963年,梅棹忠夫在《信息产业论》一书中首先向世人描述了“信息革命”、“信息化社会”的诱人前景。此后,“信息化”一词在全世界得到了广泛使用。人们从技术、知识、生产、经济、社会、国家等多角度对“信息化”的定义与内涵进行了阐释。

教育信息化,是教育领域的信息化的简称。关于教育信息化这一概念,有的学者认为其本质是要创设“一种充满信息,而且方便教育者和学习者获取信息的环境。”[10]也有人说:教育信息化的主要特点是在教学过程中,比较全面地运用以计算机和网络通讯为基础的现代化信息技术,促进教学过程的全面革新,使学校能够适应信息化对教育的新要求。我们认为,教育信息化应包括如下九个方面的内容:

(1)、教育思想的“信息化”。要从工业化社会的班级批量化、“一刀切”教育思想转向信息化社会的个性化、人本化教育思想。

(2)、教育资源的“信息化”。要创建分布式的、超链接的、非线性的、多媒体化的、开放的、智能生成式的多种教育信息资源库,使学校教室、办公室、实验室、图书室、阅览室电子化、网络化;要建立教育资源信息系统,使人、财、物、时间、空间等各种资源要素的调控与管理最优化。

(3)、课程教材的“信息化”。要适应信息社会发展的需要,不断深化课程教材改革;开设信息技术课程,加强信息技术教育;努力提高各科教材的技术含量,注意培养学习者的信息能力。

(4)、教学模式的“信息化”。要注重建构主义、人本主义、行为主义、认知主义理论的综合运用,构建适应信息时代要求的新型教学模式,要将信息的获取、处理、应用、创新等环节的组配作为教学模式构建的基础。

(5)、教学技术的“信息化”。以现代信息技术为教育技术的核心,提高各种软件、硬件、潜件中的技术含量与信息质量。

(6)、教育环境的“信息化”。创设丰富、多样、美好的教育信息环境,使师生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都能获得充满生机和活力的校园环境的熏陶。

(7)、教学评估的“信息化”。注重计算机与网络在评估信息的采集、传输、处理和结果分析中的应用,使评估经常化、自动化、智能化。特别要注重信息导航与实时评估,使教学过程能自动朝教学目标演进。

(8)、教育管理的“信息化”。以绩效为价值取向改革教育管理模式;注重现代信息技术在教学常规管理、人事管理、工资管理、档案管理、设备管理中的应用。

(9)、教师素质的“信息化”。要注重培养教师的信息素质,提高其运用信息技术进行教育教学的能力。

2)、信息技术教育与教育信息化的关系

信息技术教育是教育信息化的重要途径,能加快教育信息化的进程;教育信息化是信息技术教育实施的重要基础,对信息技术教育的开展也有较大的促进作用。一句话,二者相互依存,相互促进。

二者的区别:信息技术教育强调的是一新型的教育活动,而教育信息化强调的是教育事业的一种新的发展趋势与努力方向,二者关注的重点不同。同时,教育信息化的实现,除了要加强信息技术教育外,还要求教育的管理、评估、环境、模式、思想等各个方面都向“信息化”过渡。因此,可以说,教育信息化强调的是整个教育的现代化,而信息技术教育只是实现教育信息化的一项重要内容。

2、信息技术教育与计算机教育、科技教育

有人说,信息技术教育与计算机教育、科技教育都要学计算机和用计算机学习,是一回事。我们认为,这种观点存在片面性。信息技术教育与计算机教育、科技教育有如下九个方面的主要区别。见表1。

表1、信息技术教育、计算机教育与科技教育之比较

信息技术教育

计算机教育

科技教育

在中小学

的定位

是中小学的一门知识性与技能性相结合的基础工具课程,应作为必修课单独开设。在中小学列入毕业考试科目。

逐步成为中小学的一门独立的知识性与技能性相结合的基础学科。

英国将科技课与英语、数学并列为三大核心课程。我国在中小学已列入毕业考试科目。

教育目标

以培养信息素质和计算机与网络应用能力为核心。

以培养计算机知识与使用技能为核心。

以培养科技素质为核心。

教育内容

信息工具的认识;信息采集、加工、传输、表达的基本方法;运用计算机与网络技术,开展各种专题项目的信息实践活动。

计算机软硬件基础知识;程序设计;用计算机打字、画图、制表等方面的知识与技巧。

百科基础知识;科学研究的基本方法;科学知识的应用技巧。

教学媒体

包括计算机、网络、印刷品、音像媒体在内的各种教学媒体,在学校、家庭、社会均可进行。

计算机、网络为主,多在专用计算机教室进行。

除计算机网络、音像媒体外,还可采用大自然中的实物与实验器材。

教学模式

项目活动式──以项目主题为中心,融合各类知识与技能的学习。

演示式──讲解信息技术的基本原理与操作流程。

自主建构式──采用“支架式”、“抛锚式”、“随机进入式”等模式,自主完成意义与技能建构。

讲授式──讲授知识。

操练式──形成技能。

编程式──学会编程。

探究式──形成科研能力。

讲授式──掌握科学知识。

实验式──掌握科学方法,形成操作技能。

课程教材

课程以计算机和网络技术为主。教材分小学、初中、高中阶段,按城市、县(市)、农村不同地区,实行多纲多本与模块化课程结构。小学、初中、高中的课(学)时数一般为:不少于68、不少于68、70~148。上机时间不少于总学时的70%。

课程以计算机的基本原理、操作技术为主。教材分阶段按地区实行一纲多本与模块化课程结构,容许初高中内容交叉重复。小学、初中、高中的课(学)时数一般为:60以内、60、60以上。建议在小学四、五年级,初中一、二年级,高中一、二年级开设。

英国将物理、化学、生物、地球科学、天文学、信息技术、微电子学、环境科学、卫生教育等内容综合成“科学调查”、“生命”、“材料”、“物理”4个方面的教学目标。每个目标又分为10级。其中,5~7岁学1~3级(第一阶段),7~11岁学2~5级(第二阶段),11~14岁学3~7级(第三阶段),14~16岁学4~10级(第四阶段)。我国则采取分科教学的形式。

教学条件

有多媒体计算机,并与校园网或internet相连,要求通过培训使教师适应新的课程教学要求。要因地制宜,不搞一刀切。

有低、中档的微机即可满足基本要求。强调因地制宜、讲究实效的原则。要求通过岗前、岗中培训,使专任教师达到相应的学历标准。

有基本的实验器材和科学基地,要求教师具有广博的的科学知识。

教学评估

评估内容包括理论知识、电子作品与平时表现。考试工具多采用计算机。电子作品制作考试时可以相互交流,但必须独立完成,且不应与他人雷同。可采用五级记分制。

主要对认知领域和操作领域进行评价。书面考试与上机考试相结合。考试时不准讨论。可采用五级记分制。

科学知识、原理、研究方法、实验技能的学习评价多以书面方式进行。要求独立作答,常采用百分记分制。

与其它学

科教育的

关系

在语文、数学、外语等其它学科的教学中,也要充分利用信息工具,渗透信息意识,注重信息技能的培养。这将成为未来信息技术教育的主流。

计算机在其它学科的教学中多起辅助作用,应用的广度与深度尚不够。

可渗透于所有学科的教学中。但常以理科课程形式,对科技知识与技能进行专门培养。

结论:(1)、20世纪50年代以来,计算机教育的发展经历了编程语言学习、应用程序学习、课件辅助学习等阶段,随着计算机性能的不断提高、价格的降低、应用的日益普及,和网络的全球风靡,在中小学再单纯强调计算机知识学习而轻视计算机在学习、生活、工作中应用的各种能力的培养,已落后于信息时代的要求,必须向信息技术教育转化。(2)、科技教育始终是整个学校教育工作中的一个重点,信息技术教育与科技教育不是对立关系,不能因为强调信息技术教育而忽视其它方面的科技教育,而应该将二者结合,在信息技术教育中渗透包括科学教育、人文教育在内的各种教育内容。看得更远些,未来的信息技术教育将更多地整合到各科教学中,单独开设信息技术教育专门课程的必要性会越来越少。就象现在的中小学没有必要专门开设收录机、电视机的操作使用课程一样。

3、信息技术教育与素质教育、创新教育

1)、信息技术教育与素质教育

“素质教育”一词产生于20世纪80年代的教改运动,现已形成了比较完整的理论与实践体系。信息技术教育与素质教育的关系,主要体现在下述两个方面:

(1)、二者的根本目标一致,但出发点不同。素质教育强调的是培养人的整体素质,要求各级各类教育都要渗透素质教育思想。信息技术教育强调的是增加信息技术这一教育内容,加强对每个公民信息素质的培养,以适应信息社会的要求。

(2)、开展信息技术教育,可以推进素质教育。同时,推行素质教育,要求加强信息技术教育。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中,将“大力提高教育技术手段的现代化水平和教育信息化程度”,“在高中阶段的学校和有条件的初中、小学普及计算机操作和信息技术教育”,作为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重要措施。实践表明,开展信息技术教育,能促进知识向能力的转化,能推进智力因素与非智力因素的结合,能实现个性教育、终身教育,全面提高人的身体素质、心理素质与社会素质。

2)、信息技术教育与创新教育

信息技术教育与创新教育是一种相互促进相互依赖的关系。创新教育强调的是教育的目标与教育思想的改革,其核心是培养学生如下几方面的创新素质:

·创新意识、精神与品德──具有自觉的创新取向与动机,喜欢立异图新、与众不同;敢于改革一切保守、落后的东西,向传统向权威挑战;具有坚韧不拔、乐观自信的品质;尊重他人,善于合作,乐于奉献,有良好的道德素养。

·创新思维与技能──具有良好的思维品质(包括思维的变通性、新异性、发散性、直觉性、敏捷性、流畅性等方面);能熟练运用一般的创新方法与专门的创新技巧独立发现与解决问题;能通过实践不断提高创新的智力技能与运动技能。

·创新个性与美感──具有好奇、好思、好学、好做、自励、自控、自立、自强等方面的个性心理品质;具有良好的创新审美感受(主要指创新过程中的快乐感、专注感、永不满足感,与欣赏创新成果的愉悦感、诱动感等高级情感品质)。[11]

信息化教育教学总结篇8

关键词基础教育信息化现状对策

中图分类号:G434文献标识码:a

当前在基础教育中信息技术被用得越来越多,信息化教育已经成为当前教育中极为普遍的教育方式,信息化教育显得越来越重要。为有效提高基础信息化教育的效率,对基础信息化教育的现状进行仔细的调查和研究,提出有效的应对策略。

1调查的方法和对象

1.1调查的方法

在本次调查研究中,主要采用了两种方法:问卷调查法和实际采访法。

1.2调查的对象

在本次调查过程中,主要的调查对象为河南省境内的中小学教师和学校领导,为保证最终调查的科学性,在选取调查对象时采取随机调查的方式。随机抽取全省的中小学校作为其中的调查对象,在调查中选取小学、初中、高中学校各22所,其中城市和初中每种类型各占据一半。在调查中总共发放了660份问卷调查表,最终收回来的有效问卷有600份,无效问卷12份,回收率达到92.7%。然后对这些学校参与问卷调查的部分教师进行实地探讨交流,最后对问卷调查进行总结和分析,得出河南省基础教育信息化的现状。

2河南省基础教育信息化现状调查的结果分析

通过以上的调查研究过程,总结出以下几点河南省基础教育信息化现状调查问题:

2.1在信息化基础建设上存在着问题

(1)将城市和农村的调查结果进行对比分析,发现城市学校在基础教育信息化建设方面的投入远远大于农村学校,投入的巨大差距造成信息化基础建设出现不平衡的现象。(2)对所调查的所有学校都存在着信息化基础设施落后的问题,许多的学校在投影仪、计算机、打印机等设备上面不止数量严重不足,且设备较为陈旧,很多市面上已经被淘汰的产品仍旧在继续的投入使用。(3)教师对信息化基础设备的使用效率也十分的低下。通过对调查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发现计算机和多媒体设备通常只是在信息化教学、大课堂教学等情况才会采用,由于教师的使用频率较少,使得这些信息化基础设备在使用的过程中经常出现故障,影响到整个教学的效果,不能够充分发挥出自身的价值所在。

2.2教师队伍建设上存在着的问题

我国的信息化技术在近几年内取得了非常巨大的发展,正是由于其迅速的发展,也使得其他方面表现出一些滞后的现象。如在教师队伍建设上就表现出许多的问题:(1)缺乏专业的信息技术教学人才。经对问卷调查的统计得到当前的学校中,专业的信息技术教学教师非常的缺乏,许多的教师都需要对很多的班级进行授课,教师与学生的之间的比例在1:860,这使得学校在开展信息技术教学时只能减少教学的课时。(2)教师应当不断加强自身的信息技术能力。不只是信息技术教师,其它的教师也需要不断加强自身信息技术能力,在自身的教学中,合理科学的运用,能够使得自身的教学效率得到极大的提升。(3)教师未能意识到新信息的重要性。将收集到的问卷调查进行统计,发现参与此次调查的所有教师中,只有43%的教师喜欢在空暇之余,了解当前的最新信息,不断的去学习和补充自己。其余57%的教师中分为有兴趣去了解,但不愿投入较多的精力和不愿花费任何的时间在上面两种类型,由此数据可以看出教师的信息意识极为薄弱。

2.3教学信息资源建设方面存在问题

经调查发现教学信息资源建设方面主要存在以下三个方面的问题:(1)校园教学资源较为缺乏。校园教学资源主要分为:教学硬件设施、软件设施以及师资力量建设等,但是当前的大部分学校都因为资金上的问题,在这些教学信息资源建设上的投入过小,使得调查过程中许多的教师都反映出可使用的教学资源较少的问题。(2)教师自身能力受到限制,不能够有效的查找资源,将资源合理科学的应用到教学之中。(3)教师不能够根据教学的需要,使用信息化设备制作出合适的教学资源。调查数据显示,农村教师能够使用计算机制作出教学需要的ppt较少,城市教师相对要多一点,但是仍旧有着很大一部分人不会使用,这也使得学校设置的信息化设施许多只是一种摆设,并不能够发挥出其应有的效果。

3促进河南省基础教育信息化的有效策略

针对以上表现出来的一系列问题,分析总结出以下一些有效策略:

(1)政府应当对资助做出适当的调整,加大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在农村和城市的投入上也应当保持平衡,让城市与农村之间的差距缩小。(2)教育部门、学校领导以及教师都应当意识到信息化教育的重要性,鼓励和提倡教师在教学中多使用信息设备,提高信息基础设备的使用效率。(3)在教师教学的空闲时间里,可以组织教师进行信息化技术的培训,提升教师在信息化技术方面的专业知识。(4)在全省范围内,应当进一步强调资源的开发与建设工作,促进资源的共享,创建教学资源库,彻底摆脱教学资源匮乏的现状。(5)灵活运用信息化设施和技术进行基础教育工作。信息化技术对于教学所起到的作用是十分明显的,因此在教学中应当对教师进行管理,让他们尽可能多的使用信息化设备进行教学,促进信息化基础教育的健康发展。

4结语

信息化的基础教育使得当前的教学形式发生着重大的转变,教学的方式、思想、质量等都相应的发生着变化,为适应社会发展的步伐,在教学过程中注重信息化教学的引入,不断提高教学的质量和效率。

基金项目:2015年河南省教育技术装备和实践教育研究立项课题GZS283。

参考文献

[1]张新刚,王燕.河南省高等教育信息化建设与应用现状调查研究[J].实验技术与管理,2013(02):111-117.

[2]陈永光.河南省基础教育信息化现状调查和发展对策[J].甘肃联合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8(02):116-120.

[3]颜荆京,汪基德,安冉.基于资源分类的基础教育数字资源共享机制[J].现代远程教育研究,2014(03):94-99.

信息化教育教学总结篇9

[关键词]教育信息资源;动态发展利用;生命周期;生态资源观

[中图分类号]G43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10008(2011)05-0083-06

一、问题的提出

学习媒体是教育信息的载体和传播工具。纵观学习媒体的发展历史,教育信息载体依次出现了纸质载体、电子化载体、数字化载体和网络化载体。与前几种类型的教育信息载体相比,网络教育信息载体具有如下显著本质特征:

第一,信息载体的可复用性。由于网络资源的共享性、可复制性等特征,以网络为载体的教育信息资源,诸如学习网站、网络课程、资源库、网络教学情景等,突破了传统载体(例如课本、磁带、光盘等)的一对一的限制,可以同时供多个使用者使用,其服务对象范围远远超过了其他载体。网络教育信息资源的利用者可以不受时间、空间的限制,可以在任何时间进行学习,单一媒体的利用者可以达到几万、几十万甚至更多。

第二,信息载体的动态交互性。纸质、电子化以及数字化载体的教育信息资源往往是单向传播,学习者之间、学习者与教育信息提供者之间的交流受到很大限制。例如,由于纸质教材的私有性以及页面空间的有限性,学习者的反馈信息基本上使用该本教材的几个人之间传播或基本不被传播;而电子化教材(录音教材、电视教材等)以及数字化教材(光盘等)没有为学习者提供记录反馈信息的功能。与这些媒体形式不同,网络教育资源平台为学习者提供了交流互动平台,学习者可以发表自己的观点,浏览他人的观点,并可以对他人的观点进行评论。

网络化教育信息资源与其他类型载体的教育信息资源相比,最大的区别在于前者实现了基于网络教育信息平台的学习者之间时空交错的立体化交流,以及互动交流所产生信息的公开与共享。web2.o使得互联网信息内容由专业人士生成变成由用户生成,知识创新不再是教育专家或者研究者的专利,而是一种行为方式,一种生存方式。在这种方式下,社会中的每个人都是知识的创造者。网络的出现,为人们拓展了交流沟通的渠道,增多了人们思维碰撞的机会,进而为每个人成为知识的创造者创造了条件。在基于网络教育信息资源的学习过程中,学习者通过对其他学习者的留言、跟帖的浏览及思考,进而使得对原始资源的理解程度不断深入,知识面不断得到拓展。网络环境下教育信息资源动态发展利用中最为活跃的因素是“学习者”,学习者在教育信息资源的发展中起着关键的作用,即将人的智力资源转化为教育信息资源。所以,从上述角度考虑,网络环境下教育信息资源动态发展利用研究具有一定的必然性。

二、研究的理论基础

有研究者认为,web2.0资源管理的社会化、开放性、提供长尾化服务特点,对于网络教育资源的建设与应用有着重要的影响。“二八定律”认为,在任何一组东西中,最重要的只占其中的20%,其余80%的尽管是多数却是次要的。克里斯・安德森(Chrisanderson)提出的长尾理论认为:由于成本和效率的因素,当商品储存流通展示的场地和渠道足够宽广,商品生产成本急剧下降以至于个人都可以进行生产,并且商品的销售成本急剧降低时,这些需求和销量不高的产品所占据的共同市场份额,可以和主流产品的市场份额相比,甚至更大。长尾理论为网络教育建设提供了新的理念,颠覆了人们一直遵循的二八原则,即教师和专家作为资源建设的主体,是网络教育资源建设中最重要的20%。由于网络平台提供的开放便捷的环境,网络教育资源建设的主体不再局限于教师和专家,会有更多的用户融合到资源建设的队伍中来。最终这80%的用户通过集体智慧产生的资源的价值,可以与占主流的资源价值相媲美。

网络资源发展的关键在于网络资源建设群体建设。里德(DavidReed)认为:随着联网人数的增长,旨在创建群体的网络价值呈指数级增加。帕克特对里德的观点进行了修订补充,认为群体交流的网络的价值与开创一个群体需要的努力成反比。目前,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以及建立在互联网基础上的社会性软件的普及,使得群体的形成变得极为简单。web2.0哪境下的网络社群为用户提供了全新的互动领域,改变了传统的人际关系沟通模式,成为用户生产、获取、交流、共享信息与知识的微观环境。web2.0境为网络群体的形成提供了便利的条件,使得群体的创建已成为非常简单的一件事,利用社会性软件能够非常简单地形成一个非常庞大的用户群体,群体创建不再是实现群体交流网络价值的障碍。

研究者们从生态资源观的视角,寻求网络教育信息资源建设与应用的支撑点。生态资源观赋予资源以生命的意义,认为资源具有一个发展并逐渐成熟的过程。例如,网络生态链方法为研究互联网资源的分布规律及主题资源的获取与主题网站的建设提供了一种新的思路。1985年Honon指出,信息是一种具有生命周期的资源,其生命周期由一系列逻辑上相关联的阶段或步骤组成,体现了信息运动的自然规律,并定义了基于信息利用和管理以及信息载体和信息交流的信息生命周期。之后,许多学者继续围绕信息生命周期的概念展开了研究,并衍生了数字资源生命周期的概念。信息资源的生命力离不开用户的参与,并且网络用户的信息行为与资源建设与利用具有直接的关系,所以,网络环境下的用户信息行为成为研究的关注点。

有研究者对网络用户信息行为的分类进行了研究,认为信息交互行为和信息创造行为是网络信息资源建设的推动力。并有研究者认为双向动态交互(用户一网络之间的交互研究)是未来用户信息行为研究的发展趋势之一。有研究者在分析了网络社会信息行为的基础上,建立了web2.0环境下基于Sna的用户信息行为过程模型,其中用户信息行为包括自我表达、资源储备和自我建构三个阶段,这三个阶段是可以逆转的,且三个阶段的用户行为是呈周期性波动的。用户的信息行为是受用户心理活动控制的,可以从用户需求或用户心理来分析用户的信息行为。有研究者从用户需求入手,分析了用户信息行为的心理动机,认为用户信息行为与用户信息需求存在互逆性的特征。还有的学者探讨了长尾理论下的非正式学习方式。

综上所述,里德定理及长尾理论是网络环境下信息资源的动态发展利用研究的基础理论支撑;之前的研究从宏观上把握了

网络资源的分布规律,从生态学视角围绕资源的生命周期概念展开研究,以及对资源的建设进行了尝试性的研究;大量针对用户信息行为研究主要围绕信息行为概念、分类,以及从心理学视角探究信息行为或其过程。这些研究对后续研究提供了条件和基础。

发展至今,更多的研究则需要从微观的角度把握网络资源建设与利用的规律和本质,进而使该方面的研究更加具有实践价值。群体智慧已经成为目前网络环境下资源建设的标志性来源,所以,网络环境下资源的建设与利用与用户的信息行为有着更为密切的关系。当前研究要摆脱二者割裂的现象,将用户信息行为研究纳入网络资源建设或利用的研究中去。信息资源是用户的作用对象,信息资源的变化是用户信息行为作用的结果。本研究将从更为广义的角度,将网络信息行为理解为用户在使用网络资源时呈现的规律,也将从更大范围上涵盖用户信息行为。

三、网络环境下教育信息资源动态发展利用模型构建

(一)研究目的意义

网络环境下诸如精品课程、网络课堂、专题网站等教育信息资源的开发已相当成熟,且形成了相当程度上可遵循的模式及标准。但是一方面,网络使得学习者的范围扩大,对学习内容变得更加苛刻,之前教育信息资源的开发已远远不能满足学习者需求;另一方面,在基于网络的学习过程中,学习者之间的交流互动变得立体化、公开化、共享化,进而变得十分活跃,在交互过程中产生了不可估量的具有价值的信息。网络环境下学习者在教育信息资源发展中可以起到关键性的作用,这些资源对于信息资源发展与利用具有积极的意义。传统的教育信息资源的开发模式注重原始信息资源的开发过程,但是忽略了在利用资源的过程中,用户利用者生成的信息资源的利用,具有一定的局限性。针对这一现状,我们提出网络环境下教育信息资源动态发展利用的研究,旨在探讨网络环境下教育信息资源动态发展利用机制,深度挖掘学习者在资源开发和发展中的角色,总结网络教育信息资源发展变化规律,进而为教育信息资源的发展利用提供指导,为网络信息资源优化利用提供应对策略。

(二)模型构建

网络教育信息资源为学习者提供了信息反馈的途径,以网络为载体的教育信息资源实现了高度共享,而共享的最终结果不单单是教育信息被单向的传播,还包括学习者基于网络互动交流平台对教育信息资源的反馈与评价,进而实现教育信息资源通过学习者的反馈信息的反哺,使得资源在量上不断得到积累,质上得到升华,并且学习者对资源的利用程度也在不断地加深。本文以web2.0“信息开放、资源分享、用户创造内容、以及用户体验为核心”的理念为基础,契合目前提倡的web2.0与教育资源库深层次整合的时机,结合对社会性软件诸如Blog、QQ、wiki等在教育教学中的应用研究,建构了“网络环境下基于教育信息资源平台的资源动态利用模型”,见图1。

(三)模型解释

教育信息资源平台,不仅是教育信息资源诸如网络课程、资源库等原始资源的载体,而且它还是学习者通过镶嵌在其中的交流互动平台所做出的评价及讨论等反馈信息的载体,即反馈信息以留言、跟帖形式存在于教育信息资源平台上。教育信息资源平台是连结学习者与原始教育信息资源以及学习者与学习者之间的桥梁,是网络环境下教育信息资源动态发展利用得以实现的不可或缺的内核。

网络环境下教育信息资源的使用者是流动的。模型中提到的初次使用者、二次使用者、n次使用者,是按照使用者利用网络教育信息资源的时间先后编号。本研究从两个角度理解使用者的含义:一是简单地理解为使用者个体,因为从一定程度上来讲,使用者利用资源或多或少存在一定的时间差,同时网络系统本身处理跟帖等资源时存在排队的情况,因此,会造成个体在访问资源及跟帖等活动上存在时间上的先后问题;二是可以理解为使用者群体,即将集中某段时间使用资源的使用者划为同一层次,划分的依据则主要是资源本身的价值和面向对象等因素。网络教育信息资源的使用者之间处在动态的不间断的关联中,资源及平台为使用者之间搭建了沟通的桥梁,而使用者利用资源的活动,则是使用者沟通交流的动因。

使用者与资源之间的具有互动的关系。模型中显示使用者浏览、学习呈现在平台上的资源,即资源被使用者利用,进而被使用者内化;反过来,由于受原有知识结构以及自身认知方式的影响,在内化的过程中,使用者会对这些资源进行同化或顺应,同化或顺应的外化主要以使用者跟帖、留言等形式体现,以具体的可见的资源形式呈现在教育信息资源平台上,该部分的资源是对平台上所呈现的资源的一种反馈。

模型中两条曲线之间距离在变宽,这表示网络教育信息资源的总量在不断地增多。其增加原因在于:初次使用者首先就原始资源进行利用,并且在利用的过程中结合学习者原有的认知,对资源内容发表评论;二次使用者不仅可以学习原始资源,还可以浏览初次利用者发表的评论,并且可以继续对原始内容进行跟帖,或者就初次使用者发表的观点进行讨论……n次学习者在学习原始资源的基础之上,继续对前期使用者发表的观点进行浏览、思考,然后给出自己的观点。伴随后续使用者数量的增多,使用者留言、跟帖数量也在不断地增加,自然而然,教育信息的总量是在不断地增加的。而图中的新资源是则意味着原始资源经过动态利用后内容上得到了丰富,即教育信息资源发生了质的发展,进而形成新资源。但是,形成新资源不是终点,而是教育信息资源动态发展利用的一个新的起点。如前面的动态发展流程一样,教育信息资源继续以资源平台为支撑,不断地实现从人的智力资源向教育信息资源的转化,所以,图中的曲线将呈现螺旋上升的趋势。

该模型在体现网络教育信息资源在量与质的方面发生变化的同时,还暗含了使用者的思维上的变化。该变化主要体现在:使用者的思维在广度得到拓宽,利用平台提供的交流互动功能,使用者可以接触到不同知识背景、不同思维方式的其他使用者。这种过程潜移默化地影响了使用者,促使使用者对问题的认识角度呈现多样化;思维的深度得到加强,即使用者对资源的利用不再仅仅停留在获取信息层面,而是在其他使用者发表的观点的基础上进行思辨性的思考。换言之,使用者的持续的参与,问题探讨的深度会随之加深,一定程度上锻炼了使用者思维的深度化;使用者不再盲从权威资源,而是意识到每个人都是资源创造者,同时,也把他人的跟帖等资源作为学习的一部分;使用者淡薄了权威答案的观念,更愿意拿出自己观点或就别人的观点进行讨论,在与他人的思维碰撞中成熟对事物的看法。

四、网络环境下教育信息资源动态发展利用量的变化研究

(一)案例选择

网络环境下的教育信息资源是海量的,它们的内容、表现形式迥异,同时,由于各种网络教育信息资源的管理方式不同。导致面向的对象及对象的范围也不相同,这在一定程度上会造成教育信息资源量的发展变化出现差异。但是,网络环境下教育信息资源都具有交互性、共享性等特点,这为学习者提

供了自由、公平的学习及信息反馈的条件。所以,从理论上来讲,任何网络环境下教育信息资源动态发展利用都遵循着基本的量的变化规律。为了获取较大的样本量以及便于数据的统计,本文选择了易于被学习者获取、学习对象范围广的凤凰网中以科普为主题的《人类一半是外星人,一半是地球人》…作为资源动态发展利用的案例。

(二)研究方法及结果

学习者在学习原始资源后,可以直接将已有的相关知识通过交流互动平台以留言、跟帖的方式呈现出来。无需置疑,在这个过程中,人的智力资源转化为网络信息资源,进而使得教育信息资源在总量上得到增加。由于每条跟帖内容不一,所以对教育信息资源量的变化研究,采用跟帖总量随时间变化的跟踪统计方法。虽然一些跟帖对教育信息资源量的增加是无效的,但跟贴总量随时间的变化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学习者参与情况,进而间接地反映了教育信息资源量的变化情况。

对网络环境下教育信息资源《人类一半是外星人,一半是地球人》的跟帖观察自2010年11月22日第一个跟帖开始,到2010年12月15日结束,跟帖总量为658条。该资源的浏览量为4282407。以天为单位统计累加跟帖总量,最后得出跟帖总量随时间的变化曲线(图2)。

(三)讨论与分析

图2曲线显示,在0-1天时间段内曲线的上升趋势并不明显的,在1-3天时间段内曲线显著性的上升,然后,曲线的上升趋势越来越平缓。曲线表明,资源的跟帖总量是在不断地上升,其上升的过程经历了一个先慢后快再慢的过程,这间接地反映了动态发展利用中该信息资源总量变化的趋势。造成这种发展趋势的原因是多方面的:首先,人们基于教育资源信息平台进行讨论交流活动,促使人们之间思维的碰撞,进而人们潜在的智力资源以留言、跟帖的形式呈现出来,所以,智力资源的转化决定了该教育信息资源的量总是不断增加的;其次,曲线的初始阶段增加比较缓慢,主要是网络环境下教育信息资源的与人们获取信息之间存在一定的时间差,以及人们对《人类一半是外星人,一半是地球人》这类信息量较大的教育信息资源的了解需要一定时间;第三。造成人们在很短时间内跟帖急剧增加的现象的原因是:一方面,学习该资源的对象发展呈几何级数增长,另一方面,一旦有学习者发起讨论的话题,那么话语共同体也就形成;第四,曲线渐趋平稳上升,主要是由于该对象的学习者在这一阶段达到饱和,同时人们讨论话题的深度及广度也达到一定的程度,所以,该资源的跟帖量的增加速度变得缓慢。

事实上,上述阐述的原因是网络环境下所有教育信息资源动态发展利用的共性,在网络环境下教育信息资源动态发展利用中,教育信息资源总量变化基本上遵循先慢后快再慢的发展趋势。但是,网络环境下不同类型的教育信息资源的面向对象、组织管理方式、时效性等不同,必然会导致动态发展}Ⅱ用中的教育信息资源量的变化,在遵循基本的规律的情况下出现差异,不同类型教育信息资源的量的变化曲线具有各自的特点,其表现在:跟帖总量由缓慢上升到急剧上升以及再到缓慢上升的两个转折点发生的时间不同、跟帖总量增加的持续的时间不同。

五、网络环境下教育信息资源动态发展利用质的研究

(一)质的研究的含义

本研究从量的发展和质的发展两个不同的角度,对网络环境下教育信息资源动态发展利用规律进行研究,其中量的发展利用主要是指资源数量上的变化;质的发展利用从广义的角度来讲,不仅包括教育信息资源内容上的变化,也就是跟帖的内容对原始教育信息资源做了怎样的有价值的充实或者修正,而且还包括学习者是如何对动态形成的教育信息资源进行利用。由于条件的限制,质的发展利用研究是针对教育信息资源内容的发展展开。

(二)研究方法及结果

选择凤凰网教育新闻2011年1月3日08:57的《湖北部分学校推删节版盂母择邻被删》作为质的发展利用研究的案例,其研究方法为内容分析法,通过原始教育信息资源以及跟帖内容的分析,确定了主要从经典读本部分句子保留或删除理由、经典读本例句、跟帖者提出的建议以及与原始资源无关的信息资源5个类目,研究该教育信息资源的质的发展利用,其研究结果如图3。对“与原始资源无关”一项进行了内容分析,主要是对跟帖内容呈现的价值观或者对事物的是认识方法、知识应用、推荐资源以及其他四个类目进行分析,其结果如图4示。

(三)讨论与分析

图3显示“保留或删除理由”,“例句”以及“建议”是在原有资源的基础上增加的,而“与原始资源无关”是在零基础之上产生并不断增加的。这说明,网络环境下教育信息资源质的发展利用,不仅是原始资源基础之上的发展利用,其发展利用还包括超越原始教育信息资源本身、涉及面更加宽广的一些教育信息资源。通过图3还可以看出,与其它三个围绕原始资源发展的类目相比,“与原始资源无关”在所有类目内容中质的发展利用的增长幅度是最大的,这说明网络环境为跟帖者在该类型的教育信息资源提供了充分的自由发挥的空间。图4显示在跟帖者提供的“与原始资源无关”信息资源的其涵盖面是非常广的,不仅包括跟帖者的价值观及对事物的认知方式,还包括呈现了跟帖者的知识应用、推荐资源以及其他方面的信息。各类目之间呈现一定的比例关系,通过研究还发现,该比例与跟帖量之间呈现一定的关系,即随着跟帖量的增加,各类目之间的比例关系会发生变化,但是变化的方向具有不确定性,其中一个可能的原因是跟帖者在认知上存在差异,以及无法预测后续跟帖者的特征,进而导致质的发展具有不可预测性。

针对上述个案研究,得出了该个案类型的教育信息资源质的发展利用特点。由于在网络环境下学习者可以不受约束地主动表达观点,所以,其他类型资源的质的发展利用与上述个案质的发展利用具有共同点,即跟帖者都会发表一些“与原始资源无关”的信息资源,其中跟帖者价值观及认识方式的表达在其他类型的教育信息资源质的发展利用中一定会得到体现,但是增加的“与原始资源无关”信息资源所涵盖的类目,以及各类且信息量之间大致的比例关系则与原始教育信息资源的类型及其具体内容有关。同时,在质的发展利用中,增加的与原始教育信息资源内容紧密相关的信息资源的类目划分,以及各类目信息资源量之间大致的比例关系,则与原始教育信息资源的具体内容有关。

总之,结合网络环境下教育信息资源动态发展利用中量变与质变的关系,可以得出网络环境下教育信息资源的内容在广度与深度上得到发展。基于个案研究得出的结论,以及教育信息资源内容的复杂性,可以得出网络环境下教育信息资源动态发展利用在质的变化上具有一定的复杂性,即增加的信息资源的内容类目呈现出多元性,而原始教育信息资源的迥异性,将导致增加的新资源的类目个数(广度)以及各类目信息资源之间的比例的不同,并且随着跟帖量的增加,各类目信息资源之间比例关系将呈现不可预测的变化。

六、网络环境下教育信息资源动态发展利用的生命周期研究

(一)生命周期的含义

网络环境下教育信息资源动态发展利用呈现螺旋式上升的趋势,而上升的实质是有价值的学习者的留言、跟帖等信息,可以笼统地称为动态新资源;同时螺旋式上升也表明,网络环境下教育信息资源动态发展利用,是一个原始资源到新资源之间不断更替的过程,不断的更替意味着动态新资源具有一定的生存周期,其更替的实质就是动态新资源。动态新资源是网络环境下教育信息资源动态发展利用的产物,这间接地反映了网络环境下教育信息资源动态发展利用具有一定的生命周期,即网络环境下教育信息资源动态发展利用的生命周期。其生命周期从狭义上理解,就是使原始资源发生质的飞跃的、较为系统的成熟的动态新资源集从孕育到结束的时间。

(二)研究方法及结果

基于动态新资源的生命周期,可以间接地反映网络环境下教育信息资源动态发展利用的生命周期,单位时间内教育信息资源的跟帖增量变化,可以间接地反映动态新资源的发展过程,所以,通过跟踪统计教育信息资源的跟帖增量随时间的变化,来研究网络环境下教育信息资源动态发展利用的生命周期。采用凤凰网中教育专栏的新闻《教育部公布中小学“减负”试点,力推素质教育》作为研究案例,该则新闻于2010年12月13日09:00,截止到统计日期2011年5月19日14:00,共有84条跟帖。事实上,由于新闻类信息自身的特点,以及网络新闻的刷新速度较快,该则新闻的84条跟帖时间集中在2010年12月13日9:00以后,2010~t-12月14日7:00点以前。下图5为其统计的结果。

(三)讨论与分析

图5曲线是呈现出了一系列的波峰和波谷,这表示跟帖量的增加具有生命周期的特点。生命周期表示一个事物的生长过程,图中曲线显示出了跟帖的增长速度是先慢后快,达到峰值,之后速度开始变慢;之后,跟帖量的变化又开始进入下一个生命周期,即经历同样增长变化过程;随着时间推移,峰值越来越小,跟帖增量基本上在非常小的范围内波动,甚至在很长一段时间跟帖增量为o,但这并不意味着跟帖量停止增加。最终跟帖量变化会有两种趋向:一是曲线仍旧在非常小的范围内波动,但是曲线整体呈现出下降的趋势,直至跟帖增量为o,且维持相当长的一段时间;二是在未来的某一时刻跟帖增量由于受到某些因素的影响,跟帖增量开始变得活跃,进而进入跟帖量增加的下一个生命周期。造成资源动态利用再次活跃的主要原因是,一方面,由于诸如网址转载、具有指定性且面向不同阶段对象的资源的循环利用等原因,使即将被网络上的海量资源淹没的该资源再次浮现在人们面前,该资源的面向对象在短时间内大量增加;另一方面,某一跟帖突破之前跟帖思维的限制,再次为学习者提供了新的讨论话题。

结合案例分析,可以将该资源动态发展利用的生命周期分为以下阶段:孕育期、缓慢增长期、快速增长期、衰减期和衰亡期。孕育期即自资源到开始跟帖之前的时间段,该段时间主要是一个缓冲时间,在该段时间内,学习者不同程度地获取并利用教育信息资源;缓慢增长期,经过孕育期学习者数量以及学习者相关知识的积累,学习者开始跟帖发表自己的看法,在这个时期跟帖量是缓慢增加的,教育信息资源面向对象的数量也在不断地增加;快速增长期,之前两个阶段无论是学习者人数还是学习者知识熟悉程度的积累,为该阶段跟帖的数量及跟帖内容广度与深度做了良好的铺垫,这个阶段单位时间内跟帖增量呈现突飞猛进的跨越,并且达到高峰;衰减期,由于资源面向对象以及跟帖内容的广度及深度达到了阶段性的饱和,所以,单位时间内跟帖增量呈现快速下降的趋势;衰亡期,由于网络资源的更新速度日新月异,教育信息资源随时都可能被海量的新资源所淹没,同时又因为网络上资源可以长时间存在,所以网络环境下教育信息资源动态发展利用的衰亡期主要表现在跟帖增量很少但迂回波动的特征。由于资源类型、面向对象、资源管理方式等不同,进而将导致资源动态发展利用的生命周期在遵循倒“u”形曲线走势规律的情况下,曲线上的峰值、周期长度、弧度等存在不确定性。

七、结论及后续研究

通过对网络环境下教育信息资源动态发展利用的研究,我们得出以下结论:

第一,网络环境下教育信息资源动态发展利用是一种自然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一方面,学习者不仅可以利用网络上海量的原始教育信息资源,而且可以不受约束地发表自己的观点,并且建立了基于跟帖浏览的学习者之间的纽带;另~方面,原始教育信息资源在经过学习者的跟帖内容的充实后,其在量上得到不断地积累,质上得到升华。犹如自然界拥有一定的规律一样,网络环境下教育信息资源动态发展利用同样也具有一定规律,只有把握住该规律,我们才能将网络环境下的教育信息资源的利用与发展摆脱旧模式的柬缚,进而使得教育信息资源充分发挥它们的教育价值,并激发学习者智力资源向教育信息资源的转化。因此,网络环境下教育信息资源动态发展利用具有极高的研究价值。

第二,构建的模型勾勒出了网络环境下的教育信息资源动态发展利用的整个过程,具有指导作用。但是由于具体的网络环境、教育信息资源类型的多样性,以及教育信息资源的管理方式等因素不同,另外,主要参与者――人在教育信息资源动态发展利用中扮演的角色、认知方式、干预手段等不同,所以构建的模型具有普遍性,但不具有绝对性。在实际的应用中要充分考虑具体教育信息资源的特点,尽可能地使教育信息资源动态发展利用的效果达到最优化。

信息化教育教学总结篇10

培养具有扎实信息技术知识、熟练信息技术能力、敏锐信息意识、正确信息道德观念的高职毕业生,是对高职院校信息技术教育提出的新要求。然而,对照这一要求,当前高职院校信息技术教育中仍存在诸多问题。

(一)忽视高职信息技术教育的重要性

对信息技术的内涵理解有偏差,将计算机应用基础等同于信息技术课程,甚至等同于信息技术教育。而实际上,这两者虽有密切联系,但并不等同,前者只是后者的一部分内容。此外,随着部分院校积极开展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改革的研究,计算机应用基础等课程的课时已有减少的趋势,然而,针对专业的信息技术教育尚未引起足够的重视。

(二)忽视高职信息技术教育培养目标的统一性

一些院校信息技术教育培养目标还停留在计算机操作和应用层次,专业层面的信息技术课程培养目标不够明确,没有形成统一的专业信息技术培养目标,更没有形成专业人才培养的信息技术能力框架,造成信息技术课程设置相对孤立,课程各自为政、培养目标分散。

(三)忽视高职信息技术课程教学内容的关联性

信息技术课程的教学内容相对离散、安排不合理,教学内容与实际工作岗位需求相分离。在设置专业信息技术课程时,没有很好地结合不同专业工作岗位对信息技术的需求,造成教学内容与企业行业工作岗位关联性不大。

(四)忽视高职信息技术课程体系的系统性

高职院校普遍缺乏对信息技术课程设置的研究,对信息技术本质的认识,以及对信息技术课程设置的整体设计。导致开设课程单一、结构不合理,没有形成完整的课程体系,忽视了课程体系的系统性。[3]针对以上问题,为了更好地体现高职教育为行业企业服务的培养目标,实现培养具有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的高素质人才和劳动者的宗旨,需要结合实际工作岗位的需求,对信息技术教育进行专业化转型,以形成完整的信息技术课程体系。要使信息技术课程与专业的整体知识结构相交叉、相融合,使学生能够运用信息技术分析和处理本专业的需求,进行实际工作岗位中的应用,从而培养学生的信息技术综合运用能力,以及运用相关信息知识解决各专业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高职信息技术教育专业化转型的一般路径

高职信息技术教育专业化转型是解决当前高职院校信息技术教育存在问题的需要,同时,也是培养高职学生信息技术专业运用能力的需要。所谓专业化转型,就是结合相关专业对信息化人才的需求,重新构建一个融合高职、信息技术、专业职业特色的三年不断线的信息技术课程新体系。通过分析认为,高职信息技术教育专业化转型应本着“三•三”的课程设置理念,其相互关系如图2所示。第一个“三”为“三个层面”,即:信息技术总体培养目标、信息技术教学内容、信息技术课程体系。需要根据人才培养方案分析人才的信息技术能力总体目标,从专业工作岗位、工作任务中梳理信息技术课程的教学内容,从专业总体的课程体系中考察信息技术课程的设置。第二个“三”是指在不同时期影响目标制定、内容选择和课程安排的三个因素,即:实际工作需求、信息技术基础、现有教学条件。(1)实际工作需求。在制定信息技术课程的总体培养目标时,必须考虑到实际工作需求,要从企业工作岗位对信息技术的需求出发,制定适合劳动力市场需求的信息技术培养目标;同时,还必须考虑到职业发展的需求,对人才未来的职业走向具有前瞻性的预测,在制定时,应充分结合职业岗位群对信息技术能力的需求。[4](2)信息技术基础。在选择信息技术课程教学内容时,必须充分考虑到学生的信息技术基础,不同类型、地区生源的基础存在差异,比如,职高生在计算机操作方面就明显比普高生熟练。(3)现有教学条件。在进行课程设置和教学安排时,必须考虑学校现有的师资力量、硬件设施,在此基础上进行总体规划设计。基于“三•三”的课程设置理念,要求在人才培养方案的指导下,立足于当前实际工作岗位的需求,充分考虑职业的未来发展需求,制定专业的信息技术总体培养目标。然后,根据总体培养目标,结合学生的实际信息技术基础,选择适宜的信息技术教学内容。同时,根据学校现有教学条件,统筹规划、设置和安排信息技术课程,形成有效的信息技术课程新体系,从而实现信息技术教育的专业化转型。

三、信息技术教育专业化转型的初步探索

本文将结合宁波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市场营销专业的实际情况,探索信息技术教育的专业化转型。市场营销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是具有良好职业道德、较强专业技能和可持续发展学习能力,能在各企事业单位从事营销策划、营销业务开拓、销售管理以及客户服务管理等工作,精操作、善推销、会服务的高素质高端技能型市场营销人才。该专业分为连锁经营和网络营销两个工作岗位方向,以下将结合连锁经营方向开展讨论。根据人才培养目标和就业岗位的需求,市场营销专业信息技术总体目标是:培养掌握营销相关信息技术知识,具备运用信息技术处理营销信息能力,具有甄别、合理利用信息能力,同时,兼具良好信息道德的市场营销人才。

(一)信息技术课程体系的重构

在信息技术总体培养目标的指导下,对高职院校信息技术类课程设置的现状和问题进行分析,根据学校市场营销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梳理了市场营销专业工作任务中对信息技术能力的要求,如表1所示。同时,梳理了市场营销专业信息技术相关教学内容的情况,以及市场营销专业信息技术相关课程的设置,如表2所示。重构了符合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特点的市场营销信息技术课程新体系,如图3所示,并提出信息技术教育专业化转型的课程设置建议。在新的课程体系中,将信息技术课程分成三类:(1)i类是培养学生常见信息技术知识和计算机基本操作使用能力的信息技术基础课程,如计算机应用基础、办公自动化等;(2)ii类是面向具体专业、与企业工作岗位高度吻合的课程,这类课程应充分体现专业自身特色,如网络营销和专业信息技术等;(3)iii类是贯穿整个大学的隐性信息技术课程,在这些课程中,信息技术内容与具体课程高度整合,渗透到课程内容,使得信息技术教育三年不断线,如市场调查与预测、客户管理、连锁企业物流管理等。i类、ii类、iii类课程相互联系、互为补充,根据学生的信息技术基础和学校条件合理设置课程,为专业信息技术总体目标的实现奠定基础。

(二)信息技术基础课程的“1+X”专业化改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