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监理专题报告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6 03:22:51

环境监理专题报告篇1

关键词:提高;报告;技术支持

中图分类号:C35文献标识码:a

环境监测报告是开展环境保护工作的基础,是开展环境监督管理的依据。在现阶段环境问题凸显的时期,更说明环境监测报告是环保部门的最大资源。环境监测报告的准确性,直接关系到为环境管理、环境决策服务的质量,尤其是在环境污染事故中,环境监测的每一个监测数据都将成为科学决策和社会稳定的有力支撑。

1目前环境监测报告在服务环境管理中存在的一些问题:

1.1综合分析水平与环境管理的要求存在一定差距。

目前大多数环境监测站从事综合分析的人员是非专业的,且工作内容相对固定,既不熟悉现场监测情况,也不了解污染源排放情况,同时参与管理机会少,对环境管理的重大措施与行动不甚了解,基础薄弱、支撑不力。监测月报、季报、年报大多数停留在对数据进行简单统计,进行一般现象叙述,原因分析往往流于形式,从以往的报告中、从书刊杂志中生搬硬套、简单复制,例如在环境质量分析报告中,污染源评价与地表水评价相脱离,没有对污染现状进行说明,对环境质量的变化解释不清,找不出存在的主要环境问题。而环境管理部门和领导关心的不仅是环境量状况、同比、环比出现的变化,更为关注的是什么原因造成的?有什么对策措施和建议?

1.2环境监测质量控制尚待加强。

环境监测的质量保证始终贯穿于采样、样品运输、分析测试、数据处理及出具监测报告等整个监测过程之中。但是,许多监测站因人员紧张、监测任务繁重等这样那样的问题,质量控制仍存在不少问题,主要表现为现场调查不详细,采样的频率偏低,断面设置不合理、操作不够规范等,例如在采集工业废气时,一般随机采样仅几分钟、十几分钟,结果只能是一个瞬间值,导致了数据的代表性、准确性和可靠性下降,难以反映污染物真实情况。

1.3环境监测与管理缺乏有效交流和沟通。

目前,不少环境监测部门缺乏服务质量制约机制和服务意识,管理缺乏依靠监测的制约机制和科学管理意识。一般情况下,在管理部门没有提出明确要求的情况下,监测部门只是将监测结果上报管理部门,而忽视了监测数据的加工整理和开发利用,从而缺少针对性强的监测分析报告,造成环境管理部门真正需要的信息少,就不能有重点、有针对性地加强对环境的监督管理。当然,监测部门监测数据不及时提交给管理部门、管理部门忽视依靠监测数据的现象也时有发生。

2提高监测报告在环境管理中的技术支持作用的对策:

2.1合理配备、选拔综合分析人才,注重人员素质的提高。

当前针对综合分析工作比较薄弱的实际情况,选择综合分析人员时应统筹安排,根据综合分析工作的特点,从质量控制、环境质量监测、污染源监测等业务科室合理安排、调配业务素质高、专业知识扎实、工作经验丰富、责任心强的技术人员充实综合分析队伍,并保持相对稳定。日常加强对综合分析人员的培训,丰富培训形式,同时鼓励综合分析人员积极参与环境质量、污染源、和重大环境管理活动,全方位了解情况,丰富综合分析素材。

2.2加强环境监测的质量控制,提升监测数据质量。

环境监测数据是监测站的产品,数据的质量就是监测站的生命线,做好质量管理工作,保证监测数据的质量,是取得好的环境监测报告的基础和必要条件。质量保证工作应与各项环境监测工作同时计划、同时实施、同时监督。日常工作中应从提高监测人员质量意识、不断完善质量管理体系,从现场调查、采样、样品运输保存、样品交接、实验室分析、数据处理等全过程实施质量控制,确保各监测环节均能按照相关技术规范来实施,努力实现监测数据的代表性、准确性、精密性、可比性、完整性。

2.3强化监测数据的开发利用,主动实现对环境管理中心工作的技术支撑作用。

监测要有地位,要在环保中心工作中有话语权,都是依靠监测数据和报告来实现的。因此,监测人员就应该主动思考,环境监测在一些重点工作中应该做点什么,发挥什么作用,政府和行政主管部门关注的重点是什么,这样监测部门在开展监测工作时才能思路清楚,主动融入,写出的分析报告才能符合管理部门的口味。

环境监测报告在说清环境质量现状的同时,要加强对监测数据的开发利用,通过同比、环比,分行业、分流域、分类型,采用图片加文字的方式进行一些分析,找出各种环境管理活动开展前后环境质量的变化,分析变化的形成原因,分析时应站在全局的角度去思考,找出存在的问题,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应的合理可行的建议,这才能为管理部门提供高质量的监测报告。

2.4加强部门协调沟通

环境监理专题报告篇2

我国环境会计起步晚,国家相关法规制度不完善,导致企业环境会计信息披露的整体水平较低。不同行业企业产生的污染物种类和数量不尽相同,导致环境信息披露的内容和形式存在较大差别。

环境会计信息披露方式多样,主要集中在上市公司年报、社会责任报告和单独的环境报告中,其中在年报里多在董事会报告和财务报告这两个章节中披露。

通过对企业年报、社会责任报告等相关报告的阅读,发现重污染上市公司对于环境会计披露的信息不全面。企业并没有按照国家环境保护总局颁布的《环境信息公开办法(试行)》的规定,将企业排放污染物种类、数量、废物的处理情况、环保投资金额以及环境污染事故应急预案等信息公布出来,而是避重就轻,只谈苍蝇,不谈老虎,只对环保理念进行宣传,对污染物排放是否达标、简单的环保措施进行披露。

二、重污染行业上市公司环境信息披露存在的问题

(一)环境信息披露内容不全面,缺乏可比性

大多数重污染行业上市公司的环境信息披露只对环保理念进行宣传,并没有将环保落到实处,对污染事故的介绍、环境破坏处罚和具体数据并没有进行详细的介绍。对企业“三废”的处理信息、环境保护专项资金的使用等信息披露不具体。环境绩效信息连贯性较差,缺乏企业纵向和横向对比。

(二)环境信息披露制度不完善,缺乏强制性

对于环境会计,我国还正处于起步阶段,没有形成严格的制度管理体系,而是仅仅靠一些环保法规和企业的自觉性来维持环境信息披露。国家鼓励企业进行环境信息披露,但是没有对其披露内容进行严格的制定,也没有建立相关的审计部门对其披露的内容进行监督和审计。其披露内容是否属实、披露格式是否正确没有相关部门进行监管。其次是各企业在环境信息披露时间上具有不确定性。它并不像企业年报那样具有相对稳定的披露时间,而且可能几年才披露一次环境信息。

(三)环境信息披露形式不规范,缺乏一致性

环境会计信息披露的方式主要集中在:年报、社会责任报告和单独报告三个方面。且企业环境信息披露存在着同一信息多次披露的现象,没有进行分类汇总。例如:鲁抗医药单独公布了《鲁抗医药关于环保核查问题的公告》,就其关于抗生素残留问题、子公司处理外来废水问题、关于异味扰民问题、关于排污信息公开问题这四大问题作出回应,并提出了改进措施。山东鲁北化工则是在年报中的董事会报告披露了环境会计信息,加大技术改造力度,优化磷铵硫酸水泥产业升级。

(四)环境会计信息披露缺乏实用性

企业报表中多披露一些例如排污费、绿化费等环保活动带来的税收减免,而对企业进行的环保投资、由环境事故导致的环境诉讼、违规操作预计产生的罚款等对那些未来预计会给企业不利影响和大额负债的信息避而不谈。

三、重污染行业上市公司环境信息披露问题的对策

(一)提高企业环境责任意识,建立科学的环境信息管理体系

重污染上市公司是环境信息披露的主体,要想改善我国的信息披露问题,首先要从重污染上市公司抓起。公司应自上而下牢固树立社会责任意识,不能只着眼于眼前利益而忽略了长远利益,积极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提高会计人员的环境会计素质,将环境绩效纳入到企业绩效范围当中,建立一套科学的环境信息管理体系。

(二)设立专门的环境会计审计机构

政府审计应对企业环保资金项目进行专项审查,严格审查企业环保资金的使用状况。目前,我国环境会计审计多以审计部门为主,注册会计师很少参与。政府可以授权一些较为权威的会计师事务所进行审计,并对企业出具报告中数据的真实性进行审核。政府应积极鼓励和引导注册会计师对企业出具报告中数据是否真实,用于环境保护的支出和政府专项资金的使用是否合理等问题进行专业的环境审计。

(三)建立健全环境会计信息披露体系

从国家政策入手,通过立法制约企业对环境的污染,让他们重视环境信息披露。国家环保局可以制定相关的环境披露要求,与注册会计师协会和中国证监会进行合作,由注册会计师协会根据环保局的相关要求进行相关会计实务和会计处理的编制,增强信息披露的会计可操作性;由证监会出台关于信息披露审计的具体要求,严格把关,减少虚假报告、报告不合理等问题,三方联合环境信息披露指南。增强信息披露的会计可操作性,提高企业违法成本。

环境监理专题报告篇3

1.1.1目的

为有效防范环境污染事故,特别是重、特大环境污染事故的发生,迅速、有效地处置可能发生的各类重大突发性环境事故,全面控制和消除污染,维护自然生态环境,保障人民身心健康,确保社会稳定和环境安全,特指定本预案。

1.1.2工作原则

1.1.2.1预防为主。通过宣传教育,增强全市人民防范突发环境污染事故的意识;坚持不懈地做好应急准备工作,落实各项预防措施;对我市各类污染源可能发生的环境污染事故及其危险因素进行监测、分析、预测、预警,做到早发现、早报告、早处理。

1.1.2.2全面覆盖。对区域范围的污染源、水系河流、城镇居民点、水源保护区、生态示范区、特殊生态保护区,以及大气、水体、固废、危废、噪声、辐射等各环境要素全面覆盖,全面监控,以保证环境信息的完整性、连续性。

1.1.2.3突出重点。对重点行业、重点污染源、重点水域、重点区域内的污染源实施重点监控。

1.1.2.4公众参与。建立环境新闻机制,确定新闻发言人;建立环境公示、听证机制,为公众参与创造条件;建立举报制度,健全“12369”投诉系统,确保公民的环保知情权、参与和监督权。

1.1.3编制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大气污染防治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固体废物污染防治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实施细则》

《四川省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大气污染防治法〉办法》

《四川省饮用水源保护管理条理》

《成都市突发环境污染事故应急预案》

1.1.4适用范围。

凡属我市范围内发生的突发性环境污染事故的控制和处置行为,除放射性事故外,均适用本预案的规定。

1.1.4.1因自然灾害影响而造成的危及人体健康的环境污染事故;

1.1.4.2危险化学品及其它有害物品在生产、经营、储存、运输、使用和处置过程中发生的爆炸、燃烧、大面积泄漏等环境污染事故;

1.1.4.3影响饮用水源地水质的其它严重污染事故;

1.1.4.4生产过程中因意外事故造成的其他突发性环境污染事故;

1.1.4.5其它突发性环境污染事故。

1.2应急组织机构与职责

1.2.1应急领导小组与职责

在市委、市政府的领导下,成立我市人民政府突发环境事件应急处置指挥部,由市人民政府有关部门组成,市人民政府分管环保工作的副市长担任总指挥,负责全市突发环境污染事故应急处置的统一决策、统一领导和统一指挥。

市应急处置指挥部下设办公室于市环保局,市环保局局长兼任办公室主任,其主要责任是:组织开展突发环境事故的预测、预警、监测工作;制定和完善突发环境污染事故应急预案,组织预案演练;组织突发环境事故应急处置人员进行有关应急知识和处理技术的培训;收集突发环境污染事故发生、发展及处置的有关信息,掌握动态,适时分析,为领导决策提供依据;组织专家制定突发环境污染事故的应急策略和预防控制措施,开展效果评价;组织实施各项预防控制措施,对落实情况进行督查;统一调配应急资源,及时协调解决应急工作中的困难和问题。

指挥部办公室下设应急防治、物资保障、信息宣传、治安、督查等五个工作组。各组按照以下职责分工开展突发环境事故应急处理工作。

应急防治组:由市环保局牵头,组织制定和实施突发环境事故应急处理的预防控制措施,包括污染源调查、现场污染物处理、监督指导、环境监测与评价等;根据突发环境事故发展形势和预防控制工作中出现的问题,及时提出调整全市策略和措施的建议。

物资保障组:由市经贸局牵头,负责应急物资的储备、生产和调度保证供应;负责应急设施的建设和应急设备的采购。

信息宣传组:由市委宣传部牵头,负责收集分析突发环境事故的有关信息,报道应急工作动态。

治安工作组:由市公安局牵头,及时做好突发环境污染事故区域的隔离封锁、治安管理和安全保卫工作;负责交通管制、保障运输;协助污染现场处置等。

督查工作组:由市委、市政府目督办牵头,对有关部门和单位落实应急措施的情况进行督查,及时发现应急工作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并予以解决纠正,对违法违纪和渎职行为进行处理等。

1.2.2环境应急专家咨询委员会

成立市突发环境污染事故应急专家咨询小组,由聘请的水、气、固废、生态等方面的专家组

成。负责对突发环境污染事故应急准备和处理提出咨询和建议;指导突发环境污染事故应急预案和技术方案的制定和修订;对突发环境污染事故的调查处置进行技术指导;承担突发环境污染事故应急处置指挥机构安排的其它技术工作。

1.3预测、预警

1.3.1监测与信息收集

市环境监测

、环境监察部门为环境监督与信息收集机构,承担所辖区内水、大气、危险废物的日常监测,收集本行政区域内外和境内外对本行政区域可能造成重大影响的其它突发环境事故信息。

1.3.2报送制度

按照早发现、早报告、早处置的原则,市环保局应当按照职责范围,做好本辖区内突发环境污染事故的处理工作,及时、准确地向市人民政府和成都市环保局报告辖区内发生的突发环境污染事故信息。

1.3.2.1在得知突发环境污染事故发生后,市环保局应当立即派人赶赴现场调查了解情况,采取措施努力控制污染和生态破坏事故继续扩大,对突发环境事故的性质和类别作出初步认定,并把初步认定的情况及时报送市人民政府和上级环保行政主管部门。紧急情况下,可直接向省环保局报告,并同时报送市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

1.3.2.2一般(ⅳ级)突发环境污染事故

市环保局应在发现或得知突发环境污染事故后1小时内,向市突发环境污染事故应急处置指挥部报告,并报市应急办。

1.3.2.3较大(ⅲ级)突发环境污染事故

市环保局应当在发现或者得知突发环境污染事故后1小时内,报告市应急办和成都市环保行政主管部门。

1.3.2.4严重(ⅱ级)和特别严重(ⅰ级)突发环境污染事故

市环保局在依照本条前两款规定报告的同时,应当向省环保局报告

1.3.3报告方式与类型

1.3.3.1通常有口头报告、电话、传真报告、电子邮件报告、书面报告等。

1.3.3.2突发环境污染事故的报告分为初报、续报和处理结果报告三类。

初报在发现和得知突发环境污染事故后上报。通常采用电话或传真直接报告,主要内容包括:突发环境污染事故的类型、发生时间、发生地点、初步原因、主要污染物和数量、人员受害情况、自然保护区受害面积和濒危物种生存环境受到破坏程度、事件潜在危害程度等初步情况。

续报在查清有关基本情况后随时上报。通常通过网络或书面报告,视突发环境污染事故进展情况可一次或多次报告。在初报的基础上报告突发环境污染事故有关确切数据、发生的原因、过程、进展情况、危害程度及采取的应急措施、措施效果等基本情况。

处理结果报告在突发环境事故处理完毕后上报。通常采用书面报告,处理结果报告在初报和续报的基础上,报告处理突发环境污染事故的措施、过程和结果,突发环境污染事故潜在或间接的危害及损失、社会影响、处理后的遗留问题、责任追究等详细情况。处理结果报告应当在突发环境污染事故处理完毕后立即送报。

1.3.3.3核与辐射事故的信息报告在按照本办法规定报告的同时,还须按照有关核安全法律、法规的规定报告。

1.3.4预测、预警支持系统

建立健全全市环境安全管理体系,定期对体系网络进行维护,逐步实现突发环境污染事故预测、预警和应急指挥工作的自动化和信息化。

1.3.5突发环境污染事故分级标准

1.3.5.1特别重大环境事故(ⅰ级)

(1)死亡30人以上,或中毒(重伤)100人以上;

(2)因环境污染事故需疏散、转移群众5万人以上,或直接造成经济损失1000万元以上;

(3)区域生态功能严重丧失或濒危物种生存环境遭到严重污染;

(4)因环境污染事故使当地正常的经济、社会活动受到严重影响;

(5)利用放射性物质进行人为破坏事故,或1、2类放射源失控造成大范围严重辐射污染后果;

(6)因环境污染造成城市主要水源地取水中断的污染事故;

(7)因危险化学品(含剧)生产和储运中发生泄漏,严重影响人民群众生产、生活的污染事故;

(8)造成跨界的环境污染事故。

1.3.5.2重大环境污染事故(ⅱ级)

(1)造成10人以上、30人以下死亡,或中毒(重伤)50人以上、100人以下;

(2)区域生态功能部分丧失或濒危物种生存环境受到污染;

(3)因环境污染使当地经济、社会活动受到较大影响,疏散转移群众1万人以上,5万人以下;

(4)1、2类放射源丢失、被盗或失控;

(5)因环境污染造成重要河流、水库大面积污染。

1.3.5.3较大污染事故(ⅲ级)

(1)造成3人以上、10人以下死亡,或中毒(重伤)10人以上、50人以下;

(2)因环境污染造成跨地级行政区纠纷,使当地经济、社会活动受到影响;

(3)3类放射源丢失、被盗或失控。

1.3.5.4一般环境污染事故(ⅳ级)

(1)造成3人以下死亡、中毒(重伤)10人以下;

(2)因环境污染造成跨县级行政区纠纷,引起群体性影响的;

(3)4、5类放射源丢失、被盗或失控。

1.4响应程序与协调内容

1.4.1基本响应程序

发生或即将发生突发环境污染事故的信息得到核实后,在尚未确定突发公共事件级别,实施分级响应之前,应急处置指挥部要立即派员赶赴现场,组织指挥有关人员进行先期处置。先期处置可根据实际情况,有针对性地采取如下应对措施:

(1)实施紧急疏散和救援行动,组织群众开展自救互救;

(2)紧急调配辖区内的应急处置资源用于应急处置;

(3)划定警戒区域,采取必要管制措施;

(4)实施动态监测,进一步调查核实;

(5)向社会发出危险或避险警告;

(6)波及其他区(市)县的,要及时相互通报;

(7)其他必要的先期处置措施。

在采取先期处置的同时,应急处置指挥部要对事故的性质、类别、危害程度、影响范围等因素进行初步评估,并及早向市相关应急指挥部和市应急办报告,进入分级响应程序。

1.4.2协调指挥的分类

应急指挥部根据需要设立若干专业工作组,完成现场抢险救援、医疗救护、卫生防疫、交通管制、治安警戒、人员疏散安置、安全防护、社会动员、物资经费保障、应急通信、信息综合、新闻报道、涉外处置、损失评估等应急处置工作。

1.4.3指挥协调主要内容

(1)提出现场应急行动的原则要求;

(2)启动市级突发环境污染事故应急预案的指令;

(3)协调各级、各专业应急力量实施应急处置行动,指派有关专家和人员参与、指导现场应急处置指挥机构的应急指挥工作;

(4)及时向市委、市政府报告有关情况;

(5)组织事故发生区域人员的疏散或转移;

(6)组织现场警戒和道路、水域等交通管制;

(7)组织对伤员的急救;

(8)组织周边危险源的监控工作;

(9)组织应急救援通信、物资征调及其运输等保障工作;

(10)协调军队和武警部队参加应急处置行动;

(11)组织事故善后处理及恢复重建工作等。

1.5信息和新闻报道

1.5.1信息通报

根据突发环境污染事故情况,市环保局通报突发环境污染事故的情况;必要时由市人民政府向当地驻军通报,并及时向毗邻、可能波及或已经波及的各区(市)县人民政府环保行政部门通报突发环境污染事故的情况。

1.5.2新闻报道

应急响应期间,与突发公共环境污染事故有关的信息由市委宣传部统一。新闻媒体要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向广大市民宣传突发公共环境污染事故预防和基本的自救互救知识,提高群众自我保护能力,消除疑虑和恐慌心理,稳定人心,大力宣传突发公共事故救援工作中涌现出的好人好事。

1.5.3应急结束

应急小组要对污染状况进行跟踪调查,根据监测数据和其他有关数据编制分析图表,预测污染迁移强度、速度和影响范围,及时调整对策。每24小时向上级部门报告一次污染事故处理动态和下一步对策(续报),直至事故污染影响,隐患或相关危险因素消失,警报解除。

1.5.4后期评估

突发环境污染事故结束后,市环保行政主管部门应在本级政府的领导下,组织有关人员对突发环境污染事故的处理情况进行综合评估,评估内容主要包括事故概况、现场调查处理情况、所采取措施的效果评价、应急处理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和取得的经验,并将评估报告上报本级政府和上一级环保行政部门。

1.6保障措施

根据污染事故的级别,确立相应的保障。

1.6.1技术保障

1.6.1.1环境安全管理体系的建设

建立健全全市环境安全管理体系,开展污染源现状、环境质量现状调查,建立专家应急预案库,做到资源整合、信息共享,为预测、预警、决策提供依据。

1.6.1.2应急专业队伍的建设

市环保行政部门建立突发环境污染事故应急处理专业技术队伍,由环境监察、环境监测、环境专家等专业人员组成。应急队伍根据突发污染事故种类和出动的先后顺序进行分组,并配置相应装备;制定突发环境污染事故应急专业队伍的培训、考核、使用制度,定期开展应急处理相关知识和技能的培训、演练和考核。

1.6.1.3开展科研和学术交流

鼓励、支持专业技术人员开展突发环境污染事故应急技术科学研究,加强交流与合作,引进先进的技术和方法,提高全市应对突发环境污染事故的技术水平。

1.6.2通信与信息保障

建立涉及突发环境污染事故应急处理的所有机构及人员通讯录,保障有关机构及人员通信畅通。

1.6.3物资保障

市人民政府及其有关部门根据本地环保行政部门的建议和应急工作需要,建立突发环境污染事故应急物资储备库,保证应急所需技术装备(器材)等物资的第一时间供应。

1.6.4经费保障

市人民政府将突发环境污染事故应急物资储备、基础设施建设、设备购置和应急管理经费纳入财政预算。

市人民政府财政部门应准备适量的应急资金,建立突发环境污染事故应急资金使用制度,保证经费的有效使用。

1.6.5专家保障

按照“属地保障”的原则,由各部门分专业建立专家档案,确立联系方式方法,保证专家成员能及时到达事发地点。

1.6.6医疗保障

由各部门或主管业务部门,与有关医疗机构共同制定医疗保障计划。

1.6.7协同保障

由突发环境污染事故应急处理指挥部牵头,各部门派员参加,主要与有关部门建立咨询、参与、配合等关系,确保各种行动的畅通。

1.6.8社会动员保障

新闻媒体有组织有计划地开展宣传教育和应急工作新闻报道,提供信息查询服务,引导社会舆论,提高全市人民对突发环境污染事故的自我防护和心理承受能力,引导群众和非政府组织自觉配合和参与政府的应急工作,为突发环境污染事故应急处理工作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

1.7附则

本预案由我市环境保护局负责制定与解释;

环境监理专题报告篇4

前言城市轨道交通工程的施工现场大部分位于人口稠密区域,环境敏感性高,且项目建设规模大、周期长,环境影响因素多样,居民较为关注。针对轨道交通工程的内容和环境特点,环境监理过程及过程文件是发现问题和确保污染防治措施落实到位的重要手段。辽宁省和江苏省是获国家环保部正式批准的建设项目施工期环境监理工作的试点省份。辽宁省于2011年5月了《辽宁省建设项目环境监理管理办法》,该文件规定了开展环境监理的项目、内容、程序;环境监理单位的资质等。江苏省承担编制的《建设项目施工期环境监理技术导则》目前尚未。由于各省市的地方性法规、规章中涉及环境监理的相关内容均比较笼统,因此缺乏轨道交通行业中环境监理的具体细则。本文在参考工程监理、国内外环境监理及定期总结工作经验的基础上,介绍了2006年6月以来,对广州地铁二、八号线延长线、三号线北延段、四号线及四号线北延段、五号线、六号线首期及二期、广佛线、apm等线路开展的环境监理工作,总结了针对轨道交通工程内容和环境特点的环境监理作法,以及对轨道交通环境监理过程及过程文件的编制方法,以期探讨轨道交通环境监理的方法。

1广州地铁环境监理过程控制及文件编制具体方法

广州地铁环境监理过程涵盖了施工前期征地拆迁、临设构筑、施工项目部进驻、管线迁移、施工场地围蔽,施工阶段围护结构施工、提升系统安装、土石方开挖、钢筋混凝土结构施工、机电设备安装、轨道施工、建筑装修、场地恢复,线路投入试运行等。其过程为:制定环境监理实施细则与监理规划初期提资巡查及旁站文字、图片记录对发现的环境问题及潜在的问题提出改正措施,以口头或书面形式通知施工单位将书面整改通知书及现场污染事故联络单发送至建设单位追踪问题处理结果监理例会上进行情况通报报告编制,资料整理、归档(图略)

1.1监理实施细则与监理规划(1)监理实施细则包括监理具体工作制度、程序、方法和措施,并具有可操作性,用以指导项目环境监理机构全面开展环境监理工作。(2)监理规划制定监理工作目标和范围、工作程序、内容、方法、制度及守则、监理组织机构、监理设施等。

1.2初期进行现场提资根据环境监理实施细则附件──施工现场基本情况登记表等,初期现场提资,收集施工场地平面布置图、施工组织设计、施工进度计划、各种施工许可文件,并由施工单位确定施工现场的环保负责人、现场的联系人,负责相关工作接口。

1.3现场巡查及旁站通过现场巡查,使工程施工中存在的环境问题(包括潜在问题)能及时发现,督促施工单位切实采取环保措施,落实可行的环境整改方案,检查施工单位有关文明施工和环境保护管理体系的落实情况,通过工程和管理措施减少污染物排放,预防和避免污染事故以及经济纠纷的发生。现场巡查要点包括以下内容:(1)施工现场检查1)检查施工中产生的污染物有无外溢现象,在环境敏感点靠近施工工地的一侧,采用监测仪器或人为感受施工污染物排放对其产生的影响,评价其是否超过相关标准;2)记录施工周边环境敏感点的规模、名称,以及与施工现场的位置关系。(2)施工进度调查1)包括车站主体结构,附属结构出入口、风亭、区间风亭、区间轨排井、区间联络通道、区间存车线、盾构区间、矿山法区间等的工程进度,检查施工单位关于工程施工、环保措施等日常报表;2)记录围护结构、土石方开挖的工程总量及已完成的数量、混凝土结构分层分段施工情况;3)区间总长及已完成的数量;4)风亭、中间竖井等小基坑开挖的深度等;5)开停工及工程变更的情况。施工进度调查要注意是否会因重要的工程节点变化而导致新的污染因子产生。例如,围护结构施工完成进入土石方开挖、车站移交盾构施工、盾构过站等,均有可能由于施工工艺、施工内容、产污地点的变化而引起新的环境问题。(3)各环境影响因素及环保措施调查1)包括水、气、声、渣、振动、生态、社会环境影响调查;2)各环境影响因素及环保措施可根据环评报告书及其环境保护行动计划的具体要求来执行;3)社会环境影响还应关注施工产生的沉降造成地面下陷、建筑物开裂等一系列问题;检查安民告示及爆破时的安民措施;检查施工占道、局部交通缓行情况,交通疏解、交通指示落实等情况。

1.4文字、图片记录(1)图片现场拍照取证是监理过程的重要环节,题材一般有周围环境敏感点、施工工艺、施工节点、环境问题、环境问题整改情况、环保设施、环保措施等。图片应清晰,并有较明显的相对位置,例如空压机紧靠住宅楼、废水排农渠、生活垃圾丢弃提升系统下的渣场等。(2)监理日志根据环境监理实施细则附件──环境监理日志及现场巡查要点,对每天巡查的各个工点记录检查结果,内容包括:施工概况及进度情况、周围环境敏感点、污染情况(包括污染种类、强度、环境影响等);工程材料、设备的环境性能指标、污染防治措施的执行情况及效果、现场环境问题及整改建议、上次发现的环境问题的整改情况等。(3)书面整改通知书施工对外环境造成影响,违反国家和地方法律法规,依法需处罚的环境污染问题,以及现场检查过程中发现可能造成环境污染事故的环境隐患,监理人员应于现场下发《书面整改通知单》,由项目经理或项目总工签收,同时要抄送建设单位,要求施工单位限期整改,并检查整改结果,形成《环境问题整改记录表》。书面整改通知书必须详细填写施工现场存在需整改的环境问题、该类问题违反的法律法规以及可操作性的整改建议。(4)现场污染事故联络单当工程施工中出现污染事故或污染紧急情况时,环境监理单位将对环境投诉或污染事故的处理过程和结果进行跟踪检查,形成《现场污染事故联络单》报送建设单位,必要时要向环境管理部门提交有关环境投诉或污染事故的书面报告,并附送环境监理过程文件,用以界定污染事故的责任单位、污染产生及持续的时间。

1.5监理例会与会议纪要(1)内部的环境监理例会由项目环境监理部每周召开内部的环境监理例会,就环保措施的落实情况分析评述;根据工程进度,安排监理人员对施工现场环保措施落实情况及效果进行监督检查,及时研究解决施工现场出现的环境问题。(2)外部的监理例会由建设单位定期召开环境监理工作会议,并形成会议纪要。会议由环境监理单位汇报阶段性环境监理工作情况,评述环保优差工地,对存在的环境问题提出改进措施。建设单位听取汇报后,要对进一步做好环境监理工作提出建议和要求。

1.6各类报告文件(1)月报包括该阶段的施工概况及进展情况;主要环境污染影响因子;污染防范和减缓措施落实情况;上月环境问题的纠正、改进情况;本月小结、建议。附件应有本月现场图片、线路各施工点情况汇总表。(2)年报包括工程概况及本年度施工内容;环境监理组织机构、人员及设施;环境监理合同履行情况;环境监理工作成效;施工环境问题及其处理情况和建议;工程实例;上年度环境问题纠正、改进情况;本年度工作小结;下年度环境监理工作重点。(3)工作总报告工程土建期结束,对线路土建施工期进行全过程的环境问题及环保措施进行总结,包括线路概况、沿线敏感点情况、施工工艺过程、环境污染特征;环境监理工作依据、范围、目标与内容;监理工作要点、方法与程序、合同履约情况、工作成效、工程实例;工作经验、建议及总结。(4)环境污染防治预案根据地质特征、敏感点特征、施工特点、污染类型编制环境污染防治预案,制定防范和消除可能出现的各种环境污染事件的应急措施。(5)环境保护执行报告在建筑安装、机电安装阶段,编制施工期的环境保护执行报告,检查污染防治预案的实施情况,收集整理相关技术资料,通过工程实例介绍环保优良工地,总结管理及有关措施的实行情况。(6)试运行期环保措施落实情况的报告在试运行期,通过现场调查,对环评报告书及其批复要求的环保措施落实情况进行逐一对比,对未完善的措施提出进一步的整改意见。附件应有线路环境敏感点位图。

2地铁施工中突出的环境问题分析及探讨

2.1环评中容易忽略的环境问题及其治理情况环境监理最重要的依据就是环评报告书及其批复,但在实践中发现,部分环境影响因素是环评文件中容易忽略或没有提及的,因而相应的治理措施也不够具体,没有针对性。总结了环评中容易忽略,而在实际工作过程出现的环境问题及其治理情况。(表略)

2.2环境监理过程遇到的难点在环境监理工作中,由于环保措施落实的经费主要由安全文明措施费支出,无专项的环境保护资金,因此在环境监理过程中遇到的主要难点问题有:1)施工项目部由于经费问题未与环卫部门签订协议,造成生活垃圾混入工程弃土一同外运或填埋处理;2)在施工排水量大、含悬浮物SS含量高的情况下,现行沉淀池一般分三级,污水从隔板上部较小的溢流口水平流过,该简易沉淀池结构功能不明确,易发生沉下颗粒因水流搅动而浮起,其水力停留时间短、处理效率低容易造成泥沙淤积;3)在郊区无市政排水管网的条件下,施工单位自建排污管网工程费用大;排入地表水,又对污水处理设施要求较高。由于整改费用较大,整改过程往往需要施工单位与建设单位经过一段时间协商,或等到发生污染事故时,才能引起重视,才会真正落实整改方案。上述环境问题的解决,除需要建设单位鼓励各施工单位实行清洁生产,采用环保型机械设备和使用环保型施工工艺,减少污染物排放,达到从源头上治理的目的外,在末端控制上也应进一步处理好生活垃圾的清运;引进废水处理设备;逐步弃用现有的简易沉淀池,采用排水构筑物、平流式沉淀池等相关设计规范来对工地沉淀池进行规范设计、规范施工;在施工合同中应列明环境保护专项资金,以便末端控制资金落实到位。

环境监理专题报告篇5

   环境监理是伴随着工程监理和环境保护而产生的一项全新的工作,主要目的是依据环境保护行政法规和技术标准,综合运用法律、经济、行政和技术等手段,对工程建设参与者的环保行为以及责、权、利进行协调与约束,防治环境污染,保护生态环境,最终达到工程的经济、社会和环境三种效益的统一。

   1.环境监理的作用

   由于环境监理的独特性,使得它在工程实施过程中发挥着巨大作用:

   (1)能及时发现工程实施过程出现的环境问题并立即采取措施,从而达到减少环境污染、保护生态环境的目的;

   (2)环境监理作为经济独立的一方参与与工程有关的重大环境问题的决策,能实现决策的公正性,有助于工程环境保护的实施效果;

   (3)环境监理大量而细致的工作成果促进了环保工作的规范化,实现了环境的污染防治和区域生态的保护,使我国重大工程在发挥经济和社会效益的同时,保证了环境效益不受损害。

   2.加强环境监理的措施

   2.1施工准备阶段

   (1)关注施工方案。参与检查设计文件及施工方案是否满足环境保护要求。如有违背应协助建设单位做好优化设计和改善设计工作。

   (2)关注施工方法、施工工艺、施工设备。审查施工策划设计单位在施工文件中是否采用了国家明令禁止的施工方法、施工工艺、施工设备,是否符合国家产业政策,是否在设备选型方面考虑了环境保护要求;施工方案是否经过专业评审,是否存在浪费资源能源、产生环境污染因素,是否考虑了减少污染、预防污染的替代措施方案,是否考虑了当地周围环境和敏感保护目标。

   2.2项目施工期

   2.2.1建立监理工作制度

   (1)工作记录制度。环境监理工程师应根据工作情况做出监理工作记录(文字和图象),重点描述现场环境保护工作的巡视检查情况,对于发现的主要环境问题,分析产生问题的主要原因,监理工程师对问题的处理意见等均做记录。

   (2)报告制度。编制的环境监理报告包括环境监理月报、季度报告及监理总结报告,报送业主、承包商和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

   (3)函件来往制度。监理工程师在现场检查过程中发现的环境问题,首先口头通知施工方改正,随后必须以书面函件形式予以确认。对已确认的环境问题,在征得业主的同意下,应通过下发问题通知单,通知承包商需要采取的纠正或处理措施。监理工程师对承包商某些方面的规定或要求,一定要通过书面的形式通知对方。同样,承包商对环境问题处理结果的答复以及其它方面的问题,也要书面通知监理工程师。

   (4)工程例会制度。业主定期组织各施工单位、各监理单位及设计单位召开工程例会,就上一阶段的工程进度情况进行小结,所有的问题进行通报,安排解决上阶段的遗留问题,同时安排下一步的工作。施工期间发生的一切问题都可在例会上提出来,能解决的问题当场解决,需要外协的问题安排专人负责,尽快解决,确保工程顺利进行。所有参与工程建设的单位定期面对面交流情况,工作效率高,透明度好。

   2.2.2早期介入

   根据以往工作经验和教训,工程环境监理在项目招投标期间就应该提前介入,在制定标书文件时就应将有关环境保护条款纳入。否则,环境监理的约束力及法律效率就会降低,环境监理工作也将难以正常开展。只有施工承包合同中明确规定了施工方环境保护方面的责任和义务,再加上业主对环境监理工作的大力支持,并给予一定的授权,环境监理工作才能顺利开展。监理人员在环境监理过程中发现的问题,对施工方提出的要求,才能得到解决、落实。

   2.2.3关注工程建设内容与项目环评报告中的规定是否相符

   密切关注工程建设内容与项目环评报告中拟建的建设内容是否相同,有哪些变更之处。在工程环境监理工作中应及时发现工程实际建设内容与项目环评报告中的建设内容不一致的地方,了解变更原因,分析变更后可能产生的环境影响的变化,并及时告知建设单位及环境管理部门。

   2.2.4密切关注环保工程与主体工程是否同步建设

   在工程环境监理工作中应密切关注环保工程的建设是否与主体工程同步,如果滞后,应及时与建设单位沟通,了解滞后原因,向建设单位宣传环保“三同时”制度,让建设单位充分认识到环保工程滞后对企业竣工验收的影响及可能造成的环境污染问题,提高建设单位对环保工程建设重要性的认识程度,使环保工程能够与主体工程同步建设。

   在环保工程建设过程中,应密切关注环保设施的类型、规格、设计处理规模及处理效果是否与环评报告中的要求相符合,如有不相符的地方应及时与建设单位沟通,了解变更原因,分析变更后的处理规模及处理效果能否达到环保要求,若达不到环保要求,应及时告知建设单位可能产生的严重后果,敦促建设单位严格按照环保要求建设环境保护工程。

   2.2.5密切关注隐蔽工程的施工监理

   企业的排水工程一般均为隐蔽工程,监理人员应做到熟悉项目隐蔽工程的布设情况,对所有的隐蔽工程进行隐蔽前检查,留下影像资料,认真记录,便于监测、验收和环保管理部门掌握,防止企业偷设排污口。

   2.2.6密切关注施工期是否存在污染环境的行为和后果

   避免野蛮施工、防止环境污染是施工期环境监理的重要任务之一。在施工期,环境监理人员必须确保每天在施工现场进行巡视,发现野蛮施工及环境污染现象应及时制止,向施工人员宣传环境保护的重要性,并通报建设单位加强管理,避免此类现象的再次发生。

   2.2.7环评确定的环保投资是否得到了保证和落实

   在工程环境监理工作中应随时掌握环境保护设施建设资金的投入和使用情况,并与环评确定的环保投资相比较,如果差别较大,应及时与建设单位沟通,了解原因,督促建设单位,确保环境保护设施的资金投入,确保环境保护设施的工程质量。

   2.3项目试生产期间

   (1)密切关注环保工程与主体工程是否同步设计、同步建设、同步投入使用。

   (2)密切关注有没有发生环境污染事故,有没有发生因环境污染或扰民造成的群众上访告状事件。

   (3)试生产期间,环保设施运行状况是否良好,污染物是否达标排放。

   项目环境监理机构应出具工程环境监理总结报告,参加验收。即工程环境监理作为项目竣工环境保护验收的一项重要内容,监理工作的成败直接关系到整个项目环保验收的通过与否。

环境监理专题报告篇6

【关键词】建设;环境;监理;

一、前言

环境监理就是对我们的建设项目负责,建成有经济和社会效益的工程项目。又对项目施工期及运营期的环境影响负责,把项目建设对周围环境的污染影响降到最低或延缓到最低程度,对当地的环境质量和周围老百姓的生存环境负责。共同做好建设项目施工期的环境保护。

二、环境监理的由来和发展

我国对建设项目的环境管理有一个不断摸索,不断完善的过程。以往实行的建设项目环境管理制度,有“事前”的环境影响评价制度(《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有“事后”的“三同时”的验收制度(《建设项目竣工环境保护验收管理办法》)。这两项制度是进行建设项目环境管理的重大措施。但是这两个环境管理制度实际上只是针对建设项目的前期及后期两个阶段的环境管理制度及措施。而在建设项目的施工期则缺乏相应的环境管理制度。由于建设项目在施工阶段缺乏有效的环境管理机制,往往导致在执行国家对建设项目的环保政策方面缺乏力度,在落实环评文件提出的环保措施方面得不到有效监督。

一段时期以来,一些建设项目在施工期疏于环境管理,不注意生态环境的保护,对施工期所带来的生态环境、水土流失、景观影响及其他环境污染等问题,在管理上相对薄弱,使得建设项目到竣工时,施工造成的对生态环境影响已经不可逆转;有些项目在建设过程中出现周围群众的环境投诉,或因环境污染造成的环境纠纷,甚至出现环境事故。所以建设项目施工期的环境管理如果没有形成规范化、可操作性的制度,不利于环境保护和建设项目自身的可持续发展。

环境监理是建设项目监督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环境监理工作可以有效控制工程期的生态破坏和环境污染问题。建设单位应当委托具有相应资质的环境监理机构,对建设项目污染防治设施和环境保护措施在设计、施工过程中进行有效的现场环境监理。

三、建设项目环境监理的基本概念

1、建设项目环境监理是指有资质的环境监理单位受建设单位(业主)的委托,遵照国家和地方环境保护的法律、法规,根据经批准的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文件、设计文件、施工承包合同中关于环境保护的条款与法人签订的建设项目环境监理合同,按照“守法、诚信、公正、科学”的原则,对建设项目环境保护“三同时”实施和施工过程中影响环境的活动进行监督管理的行为,目的是保证工程施工阶段建设项目所在地的环境质量和建设项目“三同时”环保配套设施得到落实。

2、环境监理的性质:建设项目的环境监理工作开展于工程建设的全过程,环境监理通过服务,协助业主监督工程施工过程中的环境行为,实施建设项目施工期的环境管理;保证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报告书中提出的施工期各项环境保护措施得到有效实施,监督“三同时”环保配套工程的按时、按质得到落实。

3、环境监理的职责和权力

(1)宣传和执行国家和地方的有关环境保护法律、法规、各项政策、标准(环境质量标准和污染物排放标准)。

(2)受项目业主的委托,监督、检查工程施工区域及影响区域的环境保护管理工作;定期向业主报告工作情况。

(3)填写监理日志,记录巡视情况,对存在的环境问题提出解决的途径;对于出现的比较严重的问题要以整改通知单的形式书面通知施工单位,要求期限整改处理。对超出合同的重大问题要及时通知业主决定。

(4)负责审查施工单位提出施工组织设计和各类环境保护措施。

(5)定期召开由业主、施工单位、环境监理单位参加的例会,讨论工程建设遇到的环境问题,提出解决方案。

4、环境监理的目的

(1)落实环境影响评价报告书及审批文件、项目设计文件中所确定的各项环境保护措施和环保配套设施。

(2)采取各种有效措施,防止或减缓施工过程对周围环境的污染和生态破坏,保证施工区域的环境质量。

(3)监督环境保护投资的落实和利用情况,防范和降低项目建设的环境风险。

(4)落实与环境保护有关的合同条款。

(5)监督和指导施工单位对项目建设造成的环境和生态破坏情况及时得到整治和恢复,实现环境效益、社会效益的统一。

5、环境监理的原则:公正、独立、自主的原则;权利和义务一致的原则;严格监理、热情服务的原则

6、环境监理的依据

(1)与建设项目相关的环境保护法律法规。

(2)与建设项目相关的技术规范和环境标准。

(3)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文件及审批文件、设计文件。

(4)项目环境监理合同等文件。

(5)建设项目各承包人的施工组织设计文件等。

(6)施工过程的有关环保问题的会议纪要、文件等。

7、环境监理的时段:建设项目环境监理工作一般从项目的“三通一平”开始到试生产通过结束。

8、环境监理的范围

(1)建设项目施工区域,一般为直接施工的现场、临时道路、临时占地及周围可能受影响的区域。

(2)建设项目施工辅助区域及施工过程环境影响涉及的区域,一般为办公场地、生活营地、施工道路等。

(3)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涉及区域,如水利工程的河流下游、饮用水源、水库淹没区等

(4)移民安置区域等。

9、环境监理的工作方式:巡查;旁站;现场记录;跟踪检查;利用监测数据;文件;环境监理工作会议;协调;审阅报告;公众参与

10、环境监理的制度:文件的审核审批制度;环境保护措施和环境问题处理结果的检查、认可制度;会议制度;现场环境紧急事件报告、处理制度;工作报告制度;环境验收制度;环境监理实施方案、报告的质量审查制度

四、环境监理在建设工程中的作用

我国在建设项目的环境管理领域开始推行的环境监理制度,是一项非常有意义的工作。环境监理单位如果能利用自身在环保设施、环保措施及环境管理等方面的业务优势,可以引导和帮助建设单位有效的落实环评报告及其批复文件提出的各项环保要求,强化项目施工过程中的环境保护和生态保护及恢复措施,强化环境管理,落实于项目配套的环境污染防治设施建设实现“三同时”;监督建设项目落实环境保护的到位;对建设单位可以发挥很大的作用;环境监理要积极协助建设单位强化对设计、施工等单位的内部环境管理,发挥监督和指导,也是非常必要的。而且环境监理可以通过“服务”,在业主、施工单位之间,在业主和各级环境主管部门之间充当桥梁和纽带的作用。

五、结束语

环境监理的专业化就是环保专业的专业化,环境监理要能够看出项目建设过程中的环保问题,引导和帮助建设单位有效的落实环评提出的各项要求;监督和指导建设单位强化对设计、施工等单位的内部环境,确保环保设施和环保措施与主体工程建设的同步到位;发挥好环境监理单位的桥梁和纽带作用。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第77号)

环境监理专题报告篇7

(巴东县环境监测站,湖北巴东444300)

【摘 要】本文以环境监测报告反映出来的问题为据,分析其产生的原因,并提出加强环境监测报告编制水平的对策思考。

关键词加强;监测报告;编制

现在,各级环境监测站硬件建设得到普遍加强。地处中、西部的有些县级监测站也配置了双光源原子吸收光度分析仪、液相色谱分析仪等高精尖监测仪器。每年完成的各种监测任务多,分析生成的监测数据量大。但是,对数据的分析、评估水平不深,编制的监测报告质量不高。不能完全满足环境管理和经济建设的需要。据此,如何提高体现环境监测工作成果的监测报告编制质量水平?怎样实现提高监测工作的综合分析能力和评价水平的目标?让环保工作走进经济建设的主战场和社会生活的大舞台,是摆在广大环保工作者面前重要问题。

1 环境监测报告中存在的问题

根据实际工作经验和体会,参考同仁意见和文献资料。笔者认为,由于监测工作还不够科学规范等原因以及极少数技术人员工作态度和有的地方存在行政干扰情况等问题,导致编制的环境监测报告质量不高,从环境监测报告中反映出来的问题主要有:

1.1 表格报告

常见于环境质量监测报告、污染源监测报告等。整个报告就是采样记录、监测方法、监测结果等几个表格,没有任何分析评价。看完监测报告后,不清楚环境质量优劣,也不知道污染源排放的污染物是否达标。即便是报告结论中有少量文字表述部分,也是模糊的几句话。如某企业《厂界环境噪声监测报告》中的“监测结论和建议”:“受企业委托,H站于某月某日对企业厂界排放的环境噪声进行了监测。结果显示,企业厂界环境噪声排放昼间最高达58.6dB(a),夜间最高达53.2dB(a)。建议企业采取措施,降低声源噪声。”仅给出监测数字,没有分析和评价,建议简单到极致。让人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

1.2 数字报告

常见于污染源监测报告、环境质量监测报告等。整个报告以监测数据为主,汇总、排列、推导一大堆数字,结果是数据,评价用系数,缺少文字表述,只见骨头不见肉。即便是报告中有文字表述,也是寥寥几个字夹在数字中。如某企业《工业锅炉烟尘监测报告》中的“监测结论和建议”:按(GB13271-2001)表1二类区Ⅱ时段标准(200mg/m3)评价,该锅炉烟尘排放浓度达182mg/m3,不超标。”没有分析,建议被省略,评价只用了几个数字。让人费解难思量。

1.3 猜测报告

常见于环境污染纠纷仲裁监测报告、环境污染事故监测凋查报告等。整个监测报告文字述说较多,评价分析时常用些“大概”、“可能”、“疑似”等副词,在

关键词上常用些副词加以修辞,不予说清楚、道明白,致使整个监测报告性质演变成模糊的猜测推理报告。导致这种报告出笼的原因,一是出据监测报告单位怕担责,二是监测技术手段、评价分析水平高低问题,三是受监测报告的编制者文风影响。如某环境污染纠纷仲裁监测报告中的“在模拟工况下,企业厂界的臭气浓度大概为40(无量纲),可能巳超标,对人正常生活有一定影响。臭气中的污染物疑似氨、或者硫化氢等。”

1.4 术语报告

常见于验收监测报告、环境质量评价报告等。整个监测报告满篇术语,晦涩难懂。如某集镇环境质量报告中的“数据显示:熏烟条件下,当夜间形成贴地逆温,日出后,由于地面层的热力湍流作用,逆温消退到烟流顶部时,烟羽全部受到混合层的抑制自下扩散,地面浓度可达最高。导致集镇空气质量超标。”该报告只能供专家研究,对广大公众如读天书。

2 对提高环境监测报告编制水平的思考

环境监测报告即不同于一般的化验单,只需用数据说明“合格”或“不合格”,也不同于数据报告、专业研究报告,仅供交流、参考。它是以报告的形式,完成对环境管理和经济建设的技术支持和服务功能,并要面向社会公众和服务对象、贴近生活公开的环境信息文件。因此,环境监测报告的形式要多样化,内容要丰富,不仅要有准确、翔实的数据,还要有清晰、精辟的评价分析文字,而且表述要简洁、通俗,说清楚监测对象环境状况及其变化趋势,道明白应采取的对策措施。

2.1 监测报告形式要多样

监测报告形式不能太过于简单。“要在什么山上唱什么歌”,不能拘泥于数字型、图表型、文字型等形式。监测报告制作不仅要向系统自动生成发展,但也应加强手工编写能力水平。要大力提倡制作混合型、综合型报告,或利用现代信息技术,编制综合分析演示报告。系统内部门交流采用数字图表型,对外的要用文字图表型,综合环境质量监测报告最好编制成现代信息技术支持的综合分析演示报告。

2.2 监测报告内容要丰富

监测报告内容应丰富多彩,其中不仅包含丰富的信息,还要有图文并茂的描述。监测报告的图、表、文字要做到“三位一体”。体现出技术支持文件的质量价值。据此,监测报告内容应该有监测项目概况、监测原因、适用标准、监测结果、结论建议等内容。要有必要的图、表,要有文字叙述。报告即可是监测站开出的一个技术“处方”,能说清楚某个环境“恶症”、解决某个环境问题,也可以对某区域生态质量进行浓墨重彩地描述,还可以对某个污染纠纷案例进行精雕细琢地剖析。同时,应结合当前环境形势,针对不同的对象,进行监测信息的深度分析和评价,提出实事求是的结论和简单适用的对策措施。

2.3 监测结论建议要精辟

结论是全部监测工作的总结,整个报告之“魂”,属画龙点睛之笔。应在概括监测工作的基础上,简洁、准确、客观地总结监测对象(或要素)是否符合执行标准和法律法规,明确环境影响程度及其变化趋势,得出客观、公正的监测结论。建议是监测结论的组成部分,应根据监测结论,简要分析产生环境影响的原因,提出应采取的环保措施。结论不仅要实事求是地说请楚问题,给出客观、准确、翔实的结论,而且要表述清晰、精辟、通俗;建议不仅要针对具体问题给出对策措施,而且要经济、适用,技术可行。充分体现出环境监测工作测得准、说得清、成果可以用的技术功能。这样才能嬴得社会的认可,容易引起公众的重视。试举一例:某企业《工业锅炉烟尘监测报告》中的“结论建议”:“根据规定,a县城区执行《锅炉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GB13271-2001)二类区标准。该企业锅炉2002年建成使用,且烟囱高度不符合要术,因此其烟尘最高允许排放浓度为100毫克/标立方米。对照标准,烟尘排放浓度超标0.8倍。由于锅炉房周围居民密集,烟尘排放产生的污染,会影响居民正常生活。建议:(1)更新或维修除尘设施,或加高烟囱至标准高度25米,并修补排气管道;(2)空气过剩系数和烟气温度过高,表明锅炉运行与配风工况不符合,风量过大,影响燃烧,浪费燃料,造成污染,需调节鼓风机和引风机的风量。”报告对企业告(下转第330页)(上接第302页)知了执行标准、要求,锅炉运行及排污状况,结论客观,建议合理,容易引起企业重视。同时,环保管理部门能根据报告结论建议有针对性地对企业提出整改要求。再试举一例,某企业《厂界环境监测报告》中的“结论建议”:某企业位于某城市商混区,属《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08)2类声环境功能区,其厂界环境噪声排放执行《工业企业厂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12348-2008)2类限值,昼间60dB(a)、夜间50dB(a)。监测数据显示,昼间企业厂界环境噪声排放不超标,夜间东边界超标3.2dB(a)。东边界外3米处,有一栋6层居民楼,其厂界环境噪声排放影响居民正常生活。导致超标原因是企业噪声源风冷机达84.0dB(a),且仅距企业东边界16.5米,之间又无任何构筑物、树木等隔音降声物体。建议(1)对风冷机加装消声设施,或者新建隔声风冷机房;(2)在风冷机房与东边界之间,按乔、灌、草结合方式,植树种草,隔声降噪。

2.4 监测报告审核要加强

各类监测报告均须经过包括校核、复核、审核三级审核程序。监测报告编写人员完成编(填)报后,交由第二人校核,数据、资料无差错后交质量保证负责人复核,监测报告有问题退回进入质量保证体系查原因;没问题,呈送技术负责人审核签发。技术负责人对本站发出的监测报告质量负责。在审核过程中,任何一级负责人员无权更改监测报告中的数据、资料和结论[1]。同时,要完善各级监测站质量管理体系。上级有关部门对下级监测站出据的各类监测报告质量要加强监督,组织开间监测站之间监测报告质量监督检查、能力验证和水平评比。保障质量管理措施和技术规范落实。逐步有序引进“第三方监督”,提高监测报告“社会公信力”。

参考文献

环境监理专题报告篇8

一、大力推进污染减排工作

今年是完成“十一五”规划中主要污染物减排任务的关键一年,市政府在今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明确提出CoD下降5.2%,非电So2下降7%的减排目标。上半年我局采取多种措施,夯实工作基础,确保今年各项任务的完成。

(一)紧抓重点工程项目,以工程促减排。一是狠抓城市污水处理厂建设。我局自5月份开始对磐石污水处理厂进行了每周一次的监督性采样监测,为CoD减排提供基础数据保障。二是启动4吨以上锅炉的脱硫工程。启动了浙江英博雁荡山啤酒有限公司3台燃煤锅炉的双碱法脱硫工程,6月底预计能完工并通过验收。

(二)通过整治促减排。严格执行国家有关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以及《浙江省限制和淘汰落后生产能力目录》,以市人民政府的名义公布了《关于开展铸造行业专项整治工作的通告》。规定限期就地整合整治的铸造企业要对照《*市铸造企业规范化整治验收标准》的要求实施整治。20*年年初,由市铸造行业专项整治领导小组牵头组织,出动2000多人次在大荆片区开展了铸造行业环境、土地违法专项整治行动,共拆除铸造企业违章建筑53家,取缔违法用地面积2*亩。对就地限期整合整治的113家铸造企业,要求其编制就地整合整治的方案以及污染防治设施的设计方案。经审核,目前已分七批同意其中的1*家企业进行为期三个月的试生产,对部分铸造企业进行资源整合、技术更新,对55座冲天炉实施双碱法脱硫工程,现已完成抽样监测待验收。二是启动我市造纸行业污染整治,召开了全市造纸行业污染整治座谈会,出台了《*市造纸行业污染整治工作方案》,要求16家造纸企业规范整改原有污染治理设施或建设生化处理设施,提升治理效果。

(三)加强监督管理,以管理促减排。实施总量控制,认真实行排污许可证制度,发放(包括年审换证)排污许可证47个。大力推行清洁生产审核和循环经济。积极引导企业进行清洁生产,帮助有条件的企业进行技术改造,降低物耗能耗,减少污染,提高经济效益。对4家电镀企业实行强制性清洁生产,对不能达标的企业,坚决予以淘汰关停。上半年,我市共收到企业清洁生产审核报告15份。

二、继续加强生态市建设

(一)生态市建设抓重点重实效。印发了《*市20*年度生态市建设工作任务分解表》,及时将任务书按类别分成二大类54项落实到各相关成员单位,将节能减排、污染源普查、城镇污水收集管网建设、乐琯塘河整治等重点工作纳入乡镇人民政府生态建设年度任务中,并列入乡镇领导年终考核,促进乡镇抓好环保生态建设工作。20*年上半年,我市雁荡镇获全国环境优美镇称号,镇安乡等9个乡镇获得*市级生态镇(乡)称号。

(二)进一步加快落实生态补偿机制。完成了《*市生态环境功能区规划》编制工作,并通过省环保局专家审查和*市人民政府批准。继续组织实施生态补偿机制,在生态环境功能禁止准入区内开展“清洁乡村行动”,建立农村生活垃圾收集系统完善农村环境卫生管理制度。

(三)深化饮用水源保护工作。3月份,我局邀请省环科院编制了《饮用水源保护规划》,制订了《饮用水源保护工作方案》。6月份以来,我局对全市13个饮用水源保护区和1个备用水源保护区及1个规划饮用水源保护区进行了全面排查,重点清查影响饮用水源保护区水质安全的排污企业、违法建设项目和破坏生态环境的资源开发活动等,共调处清运重金属固废堆放点一处,立案查处非法企业5家。今年我局计划对我市水源地上游5个乡镇13个村开展村庄生活污水治理工作,拨款800万元,目前已有6个行政村完成了方案设计。

三、深化区域专项环境整治

(一)继续加强电镀行业环境监管。我局采取集中力量,分片打击的手段,以乡镇为单位,开展非法电镀打击执法行动。上半年,组织开展了“绿色风暴七号”、“绿色风暴八号”行动,共出动人员173人次,对41家非法小电镀进行了取缔打击。继续加强对49家有证电镀企业的技术指导,保证环保治理设施的正常运行维护,废水、废气达标排放,并采取有效手段加强电镀污泥的监管工作。

(二)深化慎海头盔业污染整治。上半年,我局分批要求*市振兴摩配有限公司等25家企业开展限期治理。截至目前,同意浙江省恒丰实业有限公司等16家已取得环评审批喷漆废气治理设施建成并稳定运行的企业,开展试生产,现进入采样监测待验收阶段。

(三)稳步推进芙蓉钻头业整治。出台了《*市芙蓉钻头业深化整治工作方案》,成立了*市芙蓉污水处理有限公司。帮助芙蓉镇人民政府和污水处理公司解决污水处理厂选址问题,编制了环境影响评价报告书,并通过环评审批。编制完成了《钻头废水治理设计方案》。目前芙蓉钻头污水厂正处于土地评估、挂牌阶段。

(四)进一步推进餐饮业污染整治。根据《餐饮业污染整治方案》,我局对乐成镇、雁荡风景区的第二批1*家餐饮业开展了环境污染整治工作。目前整治工作已进入验收阶段。

(五)开展娱乐场所环保专项整治工作。制定了《*市娱乐场所环保专项整治工作方案》,通过集中整治与建立长效管理机制相结合的方式,对全市各类娱乐场所开展全面、深入的排查,责令存在噪声问题的企业开展专项整治,使噪声扰民现象得到有效遏制,市民生活环境质量得到提高。

(六)加强中高考期间噪声监管。在中高考期间,我局联合公安、教育、建设部门开展了绿色护考行动。联合了《关于在中考、高考期间加强环境噪声监督管理的通告》,开展了噪声点源摸底排查工作,确定重点控制对象,并提前告知在中高考期间环境噪声管理的有关规定。加强了中高考期间出动人数与班次,及时解决及噪声突发事件。安排了考点巡查,组织了应急巡视组,防止噪声突发性事件对考生的影响.护考期间,我局共出动环境执法人员82人次,解决群众各类投诉114起。

(七)加强辐射安全管理。5月份,我局组织开展了辐射安全检查,重点检查涉源单位放射源的使用、贮存情况。共检查涉源单位28家,督促涉源单位定期检查报警系统、警示标志、放射防护措施以及事故应急方案的运作程序,落实各项安全责任制度,确保放射源环境安全。

(八)开展环境安全隐患百日督查专项行动。成立督查专项行动领导小组,采取企业自查和环保部门抽查相结合的方式,对本辖区内的重点环境问题、饮用水源地保护、化工企业应急预案落实情况等进行排查,切实消除各类隐患,确保不发生环境事故。在对61家重点企业排查中,共发现4家企业不同程度存在安全隐患,我局当场送达书面整治通知,要求其限期解决并及时通报。

四、污染源普查成效显著

我局十分重视污染源普查工作,了《关于集全局之力,打好全面普查攻坚战的通知》,加大科室协作力度。制定了严格的人员管理考勤制度、办公室值班值日制度、日常工作制度、每周例会制度,技术质量控制制度、表格档案的交接制度等。同时大力开展污染源普查宣传活动,以“*市第一次污染源普查巡回展”为载体,发放宣传手册10000份、普查问卷5000份,播放长达一个月的电视公益广告、以行政村为单位,悬挂2000条宣传横幅。通过近9个月的努力,我市污染源普查工作经现场调查、资料审核,各项指标的汇总已基本结束。此次普查共计完成工业源现场调查6600余家、生活源1700余家,集中市污染处理设施、医院、独立燃烧设施、乡镇居民生活源等52家。普查工作现转入数据进一步审核录入阶段。

五、管理与服务并举,全力打造服务型机关

采取有效手段,狠抓日常环境监管和环境执法工作;坚持管理与服务并重,认真贯彻落实市委市政府“企业服务年”工作部署,以保障群众环境权益为己任,促进我市环境与经济可持续发展。

(一)日常环境监管工作稳步开展

1、不断加大执法力度。通过“绿色风暴”等系列活动强化现有污染源监管。截至六月,我局共受理环境违法案件3*件,作出处罚告知书3*件,案审会审议案件220件,案审会复议案件5件,作出决定书218件,申请法院执行案件132件,法院共行政拘留8人,总计作出决定罚款额526.9万元人民币,接待和受理陈述和申辨196人次,征收排污费303万元。

2、改进环境监管模式。加强污染源在线监测监控系统建设,按照统一规划、统一传输标准、统一仪器型号、统一运行维护的原则,开展我市环境自动监测监控系统建设工作。截至目前,我市共完成5家省级重点污染源在线监测监控企业及4家*市级重点污染源在线监测监控企业;累积安装完成实时在线监控企业88家。

3、通过经济杠杆促管理。对我市84家环境管理重点企业进行了环境信用等级评价。截至目前,评定蓝色企业5家、黄色企业54家,红色企业23家,黑色企业2家。会同*市人行、银监办事处落实环保政策,防范信贷风险,建立环境违法行为信息月报制度。

4、严把新增企业环保审批关。根据国家产业政策要求,严格限制高污染、高耗能项目的审批。五月份,我局成立了建设项目审批验收委员会,负责审议重污染项目的审批验收事项。上半年,我局共完成审批项目112个,完成“三同时”预验收企业44家,“三同时”验收企业26家。

(二)全力开展便民服务,实现管理与服务并重

1、优化两项技术服务。环境监测和环境影响评价是进行科学环境管理的基础,是我局服务社会服务企业的2个主要窗口,我局在这2个技术服务窗口尽量压缩服务时间,提高服务效率,优化服务态度。今年上半年,市环境监测站共接受委托335家,与去年同比增长了49.2%,完成监测248家,同比增加了67.6%,出具监测报告248份。采集样品1617个。刊出《环境空气质量周报》21期。市环境科学研究所今年上半年现场踏勘项目110个,完成编制项目94个。

2、全面落实工作责任制。严格执行环保投诉电话24小时值班制度和重要案件实行“三见面”制度,按照“分级负责,归口办理”的原则,做到快速受理、快速调查、快速处理、快速反馈。局领导每月轮流到局接访,倾听群众呼声,受理投诉案件,切实做好全市环境工作。20*年上半年,我局共受理投诉案件902件。所有投诉件均根据轻重缓急按办理要求在最快时间内处理,办结率为100%;要求按“三见面”办理的报结率为100%。此外,积极开展息访息诉专项活动,办理市人大、政协提议案21件,满意率100%。

3、进一步推行政务公开制度。认真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信息公开条例》。成立了*市环保局信息公开工作领导小组,在市政府网站公开相关政务信息136条,按规定及时公开各类政务信息。

4、深入开展“工业企业服务年”活动。我局成立了“企业服务年”领导小组,及时布置工作任务,深化服务措施。我局要求各相关科室和下属单位,将审批、监管、监测等环节的服务项目细化,为企业提供全方位的服务。目前,相关措施正在制订中,服务活动正在稳步展开。

六、深入开展环保宣教工作

(一)紧抓日常环保宣传。一是通过“绿园”、《*环境》等载体,普及环保知识,让市民、企业了解我局工作动态,接受社会监督,做好公众参与。出台了《*市环境保护局政务信息工作考核办法》,及时汇总并向社会公布相关环保工作信息。截至六月,共编辑《*环境》7期,*日报(绿园)版面21期,上报省、*市环保局政务信息46条,市委、市政府22条。二是开展“生态杯”山地自行车拉力赛。我局与市委宣传部、市广播电视合举办*市首届迎奥运“生态杯”雁荡山-中雁荡山山地自行车拉力赛,深化生态市建设宣传。三是开展节能减排宣传活动。我局与市总工会联合举办“雁荡山啤酒杯”全市职工节能减排环保知识竞赛活动,把环保宣传落实到企业中去,提高企业职工环境保护意识,普及环境保护知识。

(二)以“六·五”世界环境日为载体,开展形式多样的环保宣传。一是局领导上电视讲环保。6月4日,*市广播电视台《乐视会客厅》栏目开播,局长余协献以首期嘉宾作客该栏目,畅谈我市生态环境保护工作。二是开展环保咨询服务活动。6月5日,我局在市五大强镇开展了纪念“六·五”世界环境日环保咨询活动,现场接受群众咨询和投诉,以“禁塑令”为主题,向过往群众发放《关于消除“白色污染”倡议书》、《关于消除“白色污染”的调查问卷》、《公众环保宣传手册》等有关环保宣传资料10000余本、菜篮子1500个,环保布袋10000多条,并制作环保展板65个,大型户外公益广告牌6个,悬挂横幅359条,提高广大市民对环境保护的认识。三是开展*市首届“十大环保公益使者”评选活动。我局与市委宣传部、*日报社联合开展了*市首届“十大环保公益使者”评选活动,通过*日报社、*电视台、*市网络新闻中心专题采访报道,宣扬优秀环保事迹,鼓励全民参与。四是开展节能减排环保行活动。6月6日,我局与*日报社联合在全市范围内开展*市20*节能减排环保行活动,听取了基层环境管理所对片区环保工作的介绍,参观了重要环保设施建设、在环保及节能减排工作中表现突出的学校、企业和社区,共同探讨了当前环保工作中的热点、难点问题,提出了解决方案。

(三)深化绿色创建活动。一是深化“绿色社区”创建活动。上半年,我局会同市创建办组织我市有关乡镇创建办和乐成镇11个“绿色社区”负责人等30余人赴鹿城区考察部级“绿色社区”建设工作。召开了*市“绿色社区”创建工作座谈会,通报了我市20*-20*年“绿色社区”创建情况,对20*-20*年*市“绿色社区”及*市“绿色社区(小区)”进行了表彰。二是深化“绿色学校”创建活动。我局会同*市环保局对我市申报的3家省级“绿色学校”进行预检和现场指导,经*市环保局汇总筛选后,统一上报省环保局。与市教育局联合下发了《关于在全市中小学校开展第二个环保周活动的通知》,在全市中小学校开展环保宣传教育活动。截至目前,我局共创建完成首批*市级“绿色社区”3个,上报省级“绿色学校”4个。

七、狠抓环保队伍作风建设

(一)开展党的十七大精神主题教育活动。我局及时召开动员会议,努力通过提高思想认识,谋划工作思路狠抓贯彻落实分步骤将十七大宣传活动推上高潮。一是提高思想认识。我局印发了《关于党的十七大精神主题宣传教育活动的学习计划》,组织开展了十七大主题、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科学发展观和省委“创业富民、创新强省”总战略和省市党代会提出的各项目标任务等的学习。开辟了十七大学习专栏3期,上报市委十七大简报4篇。二是谋划工作思路。我局把主题宣传教育与推进“两会”战略、与“创新形象、树新业绩”主题实践活动、与政协民主监督紧密结合,切实把主题宣传教育过程转化为完善工作思路、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转化为推进“创业富民、创新强市”各项工作的过程,转化为不断开创科学发展、社会和谐新局面的过程。三是狠抓贯彻落实。我局贯穿十七大精神这一主线,唱响生态文明主旋律,突出污染减排、“811”环境保护新三年行动、污染源普查三个工作重点,增强环境保护监管、环境监察和环境监测三项能力,强化思想、作风、组织、业务、制度五大建设。坚持以人为本的精神,开展各项环境整治工作。

(二)组织开展纪念建党87周年系列活动。6月下旬,我局召开了党风廉政建设暨纪念“七一”专题报告会,市纪委副书记、监察局局长赵顺鹏为全局130名在岗干部职工上了一堂生动的党风廉政教育课;全局9个支部组织开展了抗震救灾典型事迹、先进党员事迹学习会;对8位老党员结对慰问,送上党组织的关怀和温暖;全局干部职工为四川地震灾区捐款55515元,全局86名党员缴纳抗震救灾特殊党费22500元;“七一”期间深入革命教育基地开展“寻找红色记忆”活动,进一步增强党性意识、组织观念和纪律纪念,增加光荣感、责任感和使命感,自觉为党的事业、环保事业努力奋斗。

(三)深入开展“树新形象、创新业绩”主题实践活动。我局以领导班子和干部职工政治建设为重点,深化拓展“树新形象、创新业绩”主题实践活动。积极开展“深化铸造业整治,推进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专题调研活动,通过走访调研、民主恳谈、现场办公等方式,深入了解掌握铸造业整治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存在的问题,广泛听取意见、建议,提出科学决策,开展送服务活动。我局专门成立了铸造业整治专家服务组,由分管副局长任组长,抽调监察大队、监测站、环科院等相关科室工程师、技术员为成员,每星期二天蹲点大荆,为企业送服务,排忧解难,提供技术、政策咨询和服务,受到当地政府、群众和企业的欢迎。据不完全统计,专家组累计下乡服务180人次左右,解答群众咨询、疑难问题200个左右,帮助110家企业安装了115台治污设施,27家企业安装了在线监控设施,市环境监测站对26家企业进行了空气质量环境监测,累积各类监测数据452个。目前,大荆片区环境质量状况已明显好转,人居环境得到极大改善。

(四)积极配合市政协开展民主监督活动。3月份,我局成立了3个协调小组积极配合市政协对市环保局工作开展了专项民主监督活动。市政协通过座谈会、实地考察、深入调查等方式,从依法行政、履行职责、廉洁从政、办事效率等方面对我局提出相关建议。对市政协提出的整改问题,我局及时汇报,全面沟通,对存在的问题逐条分析,全面落实整改措施。通过市政协民主监督活动,完善了本局各项规章制度,加强了环保队伍建设,使我市环保工作更上一层楼。

上半年,我局各项工作虽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也存在一些薄弱环节,如:污染减排工作任务尚需进一步推进,环境安全维稳工作有待加强,队伍作风建设需进一步落实。根据市委、市政府及上级环保部门工作要求,下半年我局将根据全年工作部署,重点抓好以下几项工作:

一、严抓奥运期间环境安全。深入开展环境执法稽查工作,采用错时执法手段对全市重点污染源进行环境监督检查和飞行监测稽查。有针对性的开展“绿色风暴”系列等专项行动。进一步畅通群众举报投诉渠道,规范环保投诉受理中心和投诉平台建设。深化危险废物管理工作,进一步规范电镀污泥、医疗废物管理。加强辐射污染控制,完成辐射安全监管年度工作任务。继续深化饮用水安全监管,维护社会稳定。

二、深入开展“结对同心、创业对接”、“工业企业服务年”活动。积极配合参与市委市政府“结对同心、创业对接”、“工业企业服务年”活动,在确保队伍作风的基础上,加强政企沟通,简化办事手续,提高办事效率。结合生态市创建、新农村建设工作,加快污水处理设施普及率,改善农村生态环境。通过铸造业、钻头业、餐饮业、电镀业等专项整治,为企业提供技术服务,切实解决整治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环境监理专题报告篇9

1.1公路建设工程中环保监理的模式

1.1.1包容性环保监理

这种模式是指监理单位在业主单位的委托下,在负责施工监理工作的同时也负责环境监理工作,同样的也要对施工单位在施工过程中的生态保护、水土保持以及污染防治等工作进行有效的监控,在所规定的管辖范围内,所有的环境监理工作都是由工程监理单位来全权负责的。这种模式的主要优点为能够与工程监理同步进行并且紧密结合,对环境以及工程的进度和质量都能够进行控制,能够确保环境监理的各项活动有效的落实,然而其缺点则是负责环境监理工作的人员专业化程度较低,不能够全面的认识一些技术性较强的环节。

1.1.2综合式环保监理

这种模式是指项目的监理单位设置一个负责环保工作的职能部门,环境保护以及环境监测等专业的人员共同负责环保监理工作,在环境监理规划以及方案的指引下,统筹的监理并且管理各项环境保护工作。其能够很好的结合前两种模式的优点,从而取得最为理想的环境监理效果。

1.2公路建设工程中环保监理的工作程序

一般情况下,要想做好公路建设工程中的施工环保监理工作,都应按照如下程序并且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1.2.1应详细并且准确的编制工程项目的施工环境保护监理计划,编制这类文件的依据有施工合同、监理合同、施工组织设计文件、环境评价报告、设计文件以及水土保持方案等文件。

1.2.2准确的编制施工环保工作的各项监理实施细则,主要的依据

有环境保护对策措施、项目施工进度要求以及施工环境保护监理计划等文件。

1.2.3根据上述所编制的施工环境保护监理计划以及实施的细则。

有效的开展施工阶段的环保监理工作,检查施工单位所制定的环境保护措施的落实情况,同时按照进度进行验收、计量以及支付等工作。

1.2.4如果工程项目进入到了交付使用的阶段。

那么监理单位则应根据实际的监理情况编写出环保监理工作的总结报告,并收集和归档相应的监理档案资料,将其上交给建设单位。

1.2.5监理单位应参与到竣工阶段的水土保持验收和环境保护验收工作中去。

2公路建设工程中环保监理的工作内容

2.1施工准备阶段的环保监理工作

首先,环保监理人员应参与到设计文件的交底工作中,理解环境评测报告以及设计图纸文件,从而清晰的掌握公路工程项目环境保护工作的具体目标;其次,对于施工单位的开工报告以及施工组织设计等文件应进行严格的审核,并且根据施工单位所制定的环境保护实施方案提出需要改善的地方,如环保措施的落实细节、环保专业的人员、环境保护工作的关键环节以及环保管理制度等;然后,应保证施工单位的临时用地方案是符合环保的要求的,并且确保临时用地的恢复计划是绝对可行的,要充分保证相应的环境保护的管理体系的有效性和真实性;最后,施工单位在工期召开第一次工地会议时,监理单位也应参与其中,对于整个项目的环保措施和环保目标应提出具体的要求。

2.2施工阶段的环保监理工作

在公路工程项目的施工建设阶段,应主要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1)施工单位定期举行的工地例会必须参加;(2)对工程项目是施工现场定期的进行巡视并且对旁站也要开展监理工作;(3)在实施环境保护监理工作过程中所形成的各类文件和资料,应对其进行整理和妥善的保管;(4)向施工单位发出环境保护工作的相关指令;(5)及时的检测环保工作的开展成果。3.3竣工阶段以及缺陷责任期内的环保监理工作在工程的施工阶段顺利完成后,就进入到了竣工阶段,而在这个阶段以及缺陷责任期内也必须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环保监理工作:(1)交工检查时应参与其中,同时要保证弃土场的复绿、临时用地的恢复以及施工现场的清理工作都是符合环境保护的要求的;(2)对其前期所制定的环境保护目标的完成情况进行准确的评价,总结存在的问题并及时的采取有效的解决措施;(3)如果已经完成了环保目标的工程项目在交付投入使用后出现了质量问题或是环境问题,应将其记录下来,并要求施工单位进行恢复;(4)在水土保持验收和环保验收的工作中,应积极的参与其中;(4)应保证环保监理工作的相关资料文件的完整性和真实性,同时将这些资料档案整理成册并妥善保管。

3结束语

环境监理专题报告篇10

关键词:生态环境;环境会计;发达国家

一、引言

环境会计自上个世纪七十年代诞生,至今发展四十多年,在世界各国均得到不同程度的重视,但发展状况参差不齐。从全球范围来看,发达国家的环境会计从理论到实践应用发展较快,也呈现一定的效果,日本和美国等国已相继建立相对完善的环境会计体系,对环境污染起到了一定的制约作用。对比于发达国家,排污量居世界前列的中国至今没有健全相关法规体系,环境会计在企业中的应用也远未普及。

为了更好地促进和普及我国环境会计在企业中的应用,本文简要地论述我国环境会计在企业中应用的现状,针对我国目前在立法、准则制度确立、内外部审计、企业自身认知以及相关人才培养等环节存在的主要问题,通过对比和借鉴部分发达国家的经验,提出一些改进的建议。

二、我国环境会计应用存在的问题

环境会计诞生并进入人们的视野后,联合国在1999年制定并通过了第一份相关国际性指南:《环境会计和财务报告的立场公告》,以此为基础,世界各国政府相继开展环境会计制度体系的研究和建立。在我国,理论界和实务界都给予了环境会计高度重视,但相较于外国发达国家,客观上我国目前环境会计的研究及发展仍相对滞后,相关环境会计的法律及规章制度一直没有产生应有的指导规范作用,实务应用更是进展缓慢。

1.我国缺失相关的法律、法规

我国目前还处于对环境会计的研究阶段,《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自从颁布实施已经经历了二十五年,配套的相关法律在2014年之前一直没有进一步颁布实施,滞后于环境会计发展的现状,这无疑阻碍了环境会计的发展进程。实践中,没有配套的法律法规作为保障,环境会计执行时增加的成本和风险让企业不敢轻易付诸实施,这也直接导致了环境会计在企业应用中既缺少支持,又缺少约束的混乱现状。

2.环境会计准则制度不完善

环境保护相关法律的缺失使得企业未能明确自身应承担的责任,这就更需要完善的环境会计准则和制度来弥补。但直至当前,相关部门尚未出台明确的准则来对企业是否必须应用环境会计进行硬性约束;同时,目前涉及环境会计的制度准则并不具备足够的可操作性,加大了企业环境会计实务中的运用难度。另外,在具体实践当中,环境会计对企业经济活动的评价除会计方面的财务评价指标外,还包括大量具有专业性的环境评价指标在内的多种综合指标,而这一系列符合本国具体国情的指标体系也没有建立起来。

3.企业对环境会计的重视程度不够

当前,绝大多数企业开始意识到污染现状的严峻与环境保护的刻不容缓,但承担环境污染责任并付诸行动的却是少数。从具体表现看,首先,企业对iSo14001认证缺乏了解。iSo14000系列标准是为规范企业等的环境行为制定的环境管理标准体系。我国企业对该体系的认知程度相当欠缺,申请iSo14001认证的热情也亟待提高。其次,企业在购置环保相关专用设备上的支出少且利用率低,忽略了长远来说环境会计的必要性。另外,在对环境信息的披露中发现,大多企业披露的环境信息简单片面化,内容避重就轻。

4.环境会计专业人才缺乏

环境会计是一门由环境科学与会计学的相互渗透为基础,广泛涉及经济学、生物学、统计学等多种学科的应用学科,从性质上就体现了对应用环境会计的财会人员的高要求,现阶段财会人员的本科教育并未涉及与环境科学相关课程,远远未能达到良好应用环境会计的要求。同时,环境会计的应用涉及到企业内部各个部门的相互配合,而实际情况下,高学历、跨专业、有管理经验的复合型人才也相对缺乏,无法保证环境成本费用的精确计量。

三、外国环境会计应用的经验

1.环境会计在日本的应用

(1)完备的法律法规和指南

自上个世纪六十年代末,日本陆续颁布了《大气污染防治法》等诸项法律、法规,确立环境保护的重要地位,同时制定颁布了《引进环境会计系统指南》等指南及报告,从理论和实践两方面为企业全面进行环境会计核算提供了指导和依据(彭珍,2013)。日本高度重视对环境报告书的编制和应用,自2000年至2012年先后四版《环境报告书编制指南》,2005年对行政部门与公共单位环境报告书的公开也做了强制规定。从环境报告书的有关调查可知,日本企业环境报告书的数量逐年递增,报告书的企业比重也持续增加,自1997年至2010年,环境报告书的企业占比从10%增至近40%(杨常青和梁凤英,2012)。

(2)环境教育机制的建立

日本高度重视对民众环境保护意识的教育,20世纪70年代,日本就在中小学普及环境教育,并配有相应的环保实践活动。随着世界环境的变化,日本对中小学的教学指导大纲中与环境保护有关的部分进行了持续的补充更新和完善。2010年赴华传道的“富良野自然塾”就创新开展了“体验野外”等环境教育讲习课程来推广环境保护理念。对于大学生的环保教育,日本的大学非常重视专业性的培养,很多大学都设立专门的研究机构来促进环境保护的教育和理论研究。

(3)外部审计监管作用的发挥

日本企业环境信息通过第三方验证保证信息的可靠性。根据一项调查,在对650余家企业的调查中,有20%正由第三方进行对环境报告书的审计,并有29%计划采取第三方审核,会计师协会等机构也不断为政府制定环境会计准则提供重要的建议。外部审计监督的力量促使日本企业越发重视环境会计的应用和环境报告书的质量。

(4)内部审计监管作用的发挥

与外部审计相对应的,日本相当多企业建立了较完善的内部环境会计审计机构。以日本东芝集团为例(赛娜,2013),1993年东芝集团建立了审计基准与审计流程,1995年设立独立部门――产品环境技术审计部独立进行环境会计审计。自2004年全面开展环境经营审计,对总社及各个海外子公司环境经营情况进行评价。2006年起形成自上而下三层审计,评价标准逐渐标准严格化。内部审计监管体系的形成使得环境会计应用更为可靠有效,同时也是对员工环境意识的一种培养。

2.环境会计在美国的应用

环境会计在美国较为先进的应用经验主要包括:(1)强制机制:SeC(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在《1992财务告示》中明确规定上市公司必须充分认识存在或潜在的环境责任,并对此做出及时准确的披露,没有依据告示披露的企业将被处以巨额罚款以作惩戒(梁小红,2010)。联合化学公司、美国钢铁公司、西方石油公司等众多知名公司均因存在严重环境问题却未适当披露受过严厉处置。(2)环境教育机制:与日本相比,美国环境教育制度主要倾向于对人才的培养。以在环境保护方面表现出众的学生为主要鼓励对象设立有实习生、总统青年奖等制度,其中实习生制度特别针对日后有从事与环境相关工作志向的学生。

3.环境会计在英国的应用

英国在环境会计的应用中值得一提的是激励制度。1992年,英国政府颁布执行《BS7750环境管理体系》,该法规是世界上首部正式颁布实施的政府环境管理法规,也是首部政府颁发的环境激励法规。而aCCa也为鼓励企业积极披露环境会计信息,制定《环境报告授奖方案》,每年对披露环境会计信息的企业进行评比和奖励。

四、对我国环境会计应用的建议

1.进一步完善相关法律法规和准则制度

我国政府及相关管理部门要尽快制定并颁布有关环境会计应用的法律法规,并保证其有效执行。可借鉴美国的经验,适度加大对环境方面违法行为的处罚强度;也可以根据具体国情效仿英国的奖励机制,比如用环境保护违法的罚款资金奖励环境会计研究的优秀人才和积极披露环境会计信息的企业。

准则制度方面,财政部应制定环境会计的相关准则和制度,切实规范相应的会计处理方法,提高可操作性,使企业相关财务人员在实施环境会计时得到指导。

2.建立健全环境会计内外部监督体系

我国应该逐步建立环境会计外部审计制度,将企业的环境会计纳入审计范畴,外部环境会计监督机构和会计师事务所等的有效监督能够规范企业的经济活动,切实引导企业进行环境污染的整改和治理。另外,结合我国实际,也可以充分发挥新闻及舆论的社会监督作用,利用新闻传媒的特点及优势监督、发掘、追踪、报道环境污染企业。以上环境保护监督体系的建立,可以充分发挥社会的监督职能,从而有效实现对相关企业的多角度环境信息监管。

从企业内部的角度来说,可以根据企业具体情况,采取定期、不定期或定期与不定期结合的监督检查机制,及时发现环境会计实施中存在的漏洞和问题,有针对性的进行整顿和改进,保证环境会计应用的高效和相关披露信息的准确真实。

3.加大社会公众环保意识的宣传教育

我国公众薄弱的环保意识一定程度上制约了环境信息的披露。针对此现状,对社会各阶层的环境保护宣传教育势在必行。要强化国民对环境会计理论、必要性和应用价值的认知,将环境会计的理念通过公共团体、事业单位以及各种媒体普及到社会中去,让投资者充分看到污染对环境、生态破坏带来的危害,进而给企业以改变的决心和力度,推动企业推行环境会计。

4.重视企业内外环境会计人才培养

首先要普及中小学乃至大学生环境保护的意识教育,同时在各财经类高校设立环境会计相关专业,并增设环境会计、环境审计等专业课程作为财务会计相关专业的必修或选修课程,做到从源头上加强对有关环境会计人才的培养;其次,为了切实保障目前企业环境会计的应用,要开展在职财会人员的环境会计相关培训和继续再教育,把环境会计相关知识技能作为专业技能考核的组成部分,为将来企业环境会计的应用做好人才储备工作。

5.督促企业自身重视环境会计

企业要在其日常经营活动中利用多种方式方法大力的宣传环境会计的概念和重要性,使企业内部从普通员工到高级管理层均树立正确的环境保护观念,保证企业全体人员对环境会计信息披露的正确认识。增强每个员工的综合素质和环境责任意识可以有效的推行环境会计在企业的运行,为企业实施环境会计提供有力的保障。此外,无论是企业的管理者还是环境会计人员都要及时学习掌握最新的相关法律法规,企业管理者要在企业内部制定相关的环境会计管理体系,让环境会计的应用落到实处。

参考文献:

[1]彭珍.国外环境会计发展对我国的启示――基于日本的经验借鉴[J].财政监督,2013(26).

[2]杨常青,梁凤英.浅谈日本企业环境报告书制度[J].世界环境,2012(5).

[3]赛娜.环境会计在东芝集团的实际应用[J].中国总会计师,201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