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教育教学方案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6 03:31:30

环境教育教学方案篇1

参赛活动标题:喝水的学问

指导思想与理论基础(包括设计思想、思路和设计思路的理论基础):

根据《中小学健康教育指导纲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认真落实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把增强学生健康素质作为学校教育的基本目标之一,促进学生健康成长。因此设计《喝水的学问》这一健康教育活动,以儿童的生活为基础,遵循生活的逻辑,学习内容关注儿童的生活。旨在使儿童从小养成健康的饮水习惯,获得基本的健康意识和生活能力,促进学生健康成长。

健康教育是一门综合性、活动型的课程,本课程的性质是强调活动;加之低年级学生感性认识比理性认识强,他们更容易接受直观形象的事物;所以我设计的基本教法是注重活动,让孩子们参与教学过程,参与各种活动,在活动中用儿童的眼光去看,用心灵去感受,用自己的方式去研究。通过用手触摸、用脑思考、用眼观察、用嘴品尝、用手书写等多种感官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牢记健康饮水知识。新课标指出学生是学习的主人,要尊重学生的主体性,为了让学生更好地了解喝水的学问,活动过程中师生平等对话、共同学习、一起研究讨论,总结经验。体现主体参与和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教学活动背景分析(包括学生的情况分析、教学方式与教学手段说明等):

通过平时的观察,我发现学生对于喝水知识的了解存在一定的误区,很多小朋友非常喜欢喝色彩鲜艳的各式饮料。而且喝水的习惯也有不良表现,例如口渴时喝水喝得很急,由于游戏、学习忘记喝水,因为口味问题不喝白开水等等。针对学生的上述现象,我采用谈话法、直观演示法、讨论法、合作探究法组织教学。通过用手触摸、用脑思考、用眼观察,用嘴品尝等多种感官活动把学生带到新奇有趣,自然熟悉的生活情境当中,并运用直观形象的实物道具以及多媒体课件,使原本枯燥乏味的健康饮水知识变得生动有趣。

教学活动目标:

知识与技能:通过活动让学生认识到水是人体最重要的营养物质,他是构成人体最重要的成份,占人体的百分之六十。让学生认识到:常喝饮料的害处;不能喝生水;一次喝水不能喝太多;运动后不要马上喝水;最好喝温开水等常识。

过程与方法:通过用手触摸、用脑思考、用眼观察、用嘴品尝等多种感官活动把学生带到新奇有趣,自然熟悉的生活情境当中,使原本枯燥乏味的科学知识在活动中就主动了解了,而且还不知不觉地内化成自己的行为。

行为与习惯:通过活动展示生活中的场景,养成学生健康科学的饮水习惯和行为。培养学生形成科学喝水的良好习惯。

情感与态度:引导学生认识到在生活中是有很多学问的,喝水的学问是其中之一。帮助学生建立科学面对生活的态度,培养学生热爱科学、热爱生命的情感。

描述本活动最适合的教学对象年龄以及参加者数量:

本活动最适合低年级的学生参加,因为他们有一些基本的健康知识,知道个人卫生习惯对健康的影响,但是缺少辨别的能力,对喝水知识的了解存在一定的误区。本活动参加者数量40人左右为好,既能关照整体,又能兼顾个人,让每个学生都能养成健康饮水的好习惯。

教学活动材料清单(如纸张、图画材料、卡片等):

老师准备课件、各色饮料6瓶、三杯白开水(冷开水、温开水、烫开水)、喝水小经验卡片、收获卡、学生准备最喜欢喝的水一瓶。

教学活动步骤(包括教学活动注意事项):

课前热身——小小竞猜

师:同学们,大家好!瞧我们二(一)班的同学个个小腰挺直、精神抖擞、小脸红润,一看就知道身体棒棒的!真好!你们知道吗?每个人最大的财富就是——健康!今天吴老师就和大家学习一节健康教育课,课前我们先来做个小游戏,伸出你的小手,摸摸你的皮肤,有什么感觉?

生:软软的,有弹性……

师:猜猜我们每个人身体里最多的是什么?是骨头?肌肉?血液?还是水?

生:水

师:表扬说对的同学,引出"水"的话题:其实我们每个人就像一个小水库,身体里一大半都是水。皮肤里,骨头里,血液里,肌肉里,就连牙齿都有水。所以我们的皮肤才会有弹性,精力才会充沛,有了精神才能和同学们一起快乐地玩耍。

活动一:创设情境,引出为什么要喝水

1、播放学生活动游戏的场面。

2、你看到了什么?大家为什么喝那么多水?

3、小结并过渡:虽然人身体里有许多水,但是我们每天都要消耗大量的水。原来口渴是体内水分不足了,喝水能补充水分。那你们知道喝水还有什么好处吗?

4、可以输送养分,可以排出体内的毒素,可以调节人体的体温,还可以美容。

5、喝水的好处真多,所以为了健康,我们必须经常喝水,补充身体流失的水分。但是,喝水可不是简单的事哦!还有好多学问呢!(板书课题)今天,我们就来当当小小科学家,研究研究喝水的学问。(齐读课题)

活动二:讨论——喝什么水?

1、喜欢喝什么?

师:老师采访一下,小朋友们,你们平常都喜欢喝什么?

生1:我喜欢喝营养快线。

生2:我喜欢喝可乐。

生3:我喜欢喝雪碧。

师:营养快线、可乐、雪碧……都是饮料(板书:饮料)。喜欢喝饮料的同学请举起你的小手。(生举手)

2、了解饮料的危害

(1)了解饮料的特点

师:哇,这么多孩子喜欢喝饮料。老师今天也带来了一个小小的饮料超市,你们看(揭开盖在饮料上的布)。

师:我看到好多孩子的小眼睛都亮了,你们是不是想找找自己喜欢喝的饮料呀?

生:是。

师:我请坐得最端正的孩子来选一选。(抽6名孩子上台选饮料)

师问生1:你为什么喜欢喝这种饮料呢?

生1:因为它甜甜的,很好喝。

师:饮料为什么是甜甜的呢?

生1:因为它里面加入了糖份。

师:看来超市里的饮料,大部分都加入了糖份。

师问生2:你为什么喜欢喝这种饮料呢?

生2:因为它有颜色,很漂亮。

师:看看饮料超市里的饮料,都有哪些颜色?

生2:黄色、绿色、紫色、白色……(学生说,教师举起来给全体学生看)

师:(面向全体学生)饮料里为什么有这么多漂亮的颜色呢?

生2:它里面含有色素。

师:加入色素的饮料看起来更漂亮,更诱人。

师问生3:你为什么喜欢喝这种饮料呢?

生3:因为它里面有气泡,喝着很舒服。

师:(摇一摇)你们看,果真有好多好多的气泡。可是,饮料里为什么有这么多气泡呢?

生3:因为加入了碳酸物质。

师小结:穿着漂亮外衣的饮料里加入了糖、色素、碳酸物质,除此以外,还含有防腐剂、香精、咖啡因等十多种添加剂。

(2)了解饮料的危害

师:这些添加剂对人体有什么影响呢?我们来看一段科学介绍吧。(录音和图片)

课件内容:饮料中含有大量糖份、色素、碳酸物质、防腐剂、咖啡因等添加剂。据科学研究表明,大量饮用饮料,会使人发胖,长蛀牙,还可能引起缺钙,导致个子矮小,甚至引发癌症等重大病症。

师:听了刚才的介绍,你想说什么?

生1:原来饮料里含有这么多添加剂啊。

生2:我以后不喝饮料了。

生3:我以后要少喝饮料了。(板书:少喝)

师:是啊,大量饮用饮料,对人体有很大的危害。如果你不想变成这样的小胖墩?那就——生答:少喝饮料。

师:如果你不想长满蛀牙,那就——生答:少喝饮料!

师:想远离这些疾病,那就——生答:少喝饮料!

3、了解水的分类

师:为了身体健康,我们必须少喝饮料。可是,我们口渴了,喝什么呢?

生:牛奶(牛奶可不能当成水喝)、水(板书:水)

师:老师带来了几种水,你们看看能不能喝?(课件出示)

山泉水、沟渠水、自来水、海洋水。

生1:沟渠水不能喝,太脏了。

生2:自来水不能喝,有细菌。

生3:海洋水不能喝,太咸了,越喝越渴。

生4:山泉水不可以喝,没有处理,有有害物质。

师:同学们说的很对,那到底什么样的水才是最好的呢?

4、认识白开水

生:是,开水

师:对极了!就是白开水。它已经迫不急待地想给同学们推销自己了。(播放白开水的自述)

师:听了白开水的介绍,你想跟它做朋友吗?为什么?

生1:它含有人体需要的矿物质和微量元素。

生2:它很便宜。

生3:很方便,在家里随时都有。

师:原来白开水有这么多优点。老师写了一首儿歌来夸夸它。(课件出示儿歌)

白开水,是个宝,每天生活少不了。

营养多,花钱少,常喝多喝身体好,身—体—好

活动三:怎样喝水

1、少喝冰水和烫水

师:可是怎么喝才科学呢?老师这儿有三杯白开水(出示三杯水:烫开水、温开水、冰水)。我请同学们来尝尝,看哪杯水喝起来最舒服。

生:(试水温,然后选择一杯喝一口)

(注意事项:烫水让学生感受一下即可,不可以喝,否则会造成课堂意外事故,影响学生的身心健康。)

师:你为什么选这杯?

生:因为这杯水不冷也不热,喝起来正合适。

师:那两杯呢?

生:一杯太烫,一杯太冷。

师:喝太多过冰冷的水和烫水会损伤我们的肠胃。喝了冷水会生病,如痢疾,肝炎,肠炎,伤寒等。为了身体健康,我们应当不喝冰冷的水。喝滚烫的水食道或胃粘膜会烫伤,所以我们也不能喝。

师:研究表明,25度左右的水,喝起来最舒服,而且这个温度的水最容易被我们的细胞所吸收,补充我们流失的水分。所以我们最好喝——温开水。

2、喝水还有哪些学问呢?

师:现在我们终于弄明白什么样的水最有营养了,是不是就掌握了喝水的学问了呢?(不是)在生活中,爸爸妈妈有没有向你们讲过喝水的小经验或是注意的事情,把它写在你的喝水小经验卡片上,等会我们一起交流。

喝水小经验

——————————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生1:反复烧开的水不要喝。

师:哪里的水是反复烧开的?

生1:饮水机里的水。

师:是呀,反复烧开的水含有大量亚硝酸盐,喝下大量这样的水会使人中毒,所以,我们家中饮水机里的水最好烧开后就喝,不喝水时就把饮水机关掉。

生2:不要等口渴的时候才喝水。

师:当你口渴的时候,说明你的身体已经缺水了,所以我们不能等到身体发出警报时才喝水,要养成定时补水的习惯。

生3:经过一整夜的睡眠,身体开始缺水,早上起床先空腹饮水,水会直接从消化管道中流通,被身体吸收;吃饱后才饮水,对身体健康所起的作用比不上空腹饮水。

生4:用完午餐半小时后,喝一些水,可以加强身体的消化功能。

生5:下午以一杯健康矿泉水代替饮料,能够提神醒脑。

师:同学们说的可真好,瞧!老师这有几位同学喝水的图片,你看看你们的做法对不对?为什么?(喝千滚水、运动后大口喝水、喝隔夜水的图片)

师:什么时间喝水最好呢?请看课件(读最佳饮水时间表)

师:早上起床喝杯水。课间休息喝杯水,下午回家喝杯水。我们每天至少要饮水1200毫升的水,也就相当于两个矿泉水瓶子装的水。不渴也要喝水。睡前喝两小口水。洗澡后慢慢地喝点水。运动后跟着心跳喝,不要喝太快。感冒发烧时要喝更多的水。

3、知识竞答

师:同学们记住喝水的学问了吗?老师出三个题目考考你们?(分组回答)

a:水是人体重要的营养素,占人体的60%左右,对吗?(对)

B:春游时,明明没带水,于是他在学校灌了一瓶自来水,这样做对吗?(不对)

C:水可以帮助人体消化和排泄,对吗?(对)

活动四:读喝水歌,长喝水学问。

1、看来同学们掌握的不错!大家学得那么起劲,说了那么多,一定口渴了吧,我们一起喝点水吧。请学生喝自带水,提醒学生慢慢喝,细细品。好喝吗?

2、看来,喝水的学问还真不少。(手指板书)生活中,我们要多喝白开水,少喝饮料,不喝生水、过冷过烫的水。为了让大家记住喝水的学问,老师给大家带来一首好听的《健康喝水歌》。全体起立,我们一起读起来!

3、出示儿歌,学生学学读读,在儿歌声中结束这节课。

小朋友,真聪明,喝水养成好习惯。

脏水生水不能喝,可乐饮料要少喝。

白开水,经常喝,一口一口慢慢喝。

4、同学们,学了这节课,你有收获吗?写下来和大家一起分享。

收获卡

我以前会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我现在又学会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我以后会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活动五:课堂内外皆学问。

同学们回去把今天在课堂上所学到的知识讲给爷爷奶奶、爸爸妈妈听,让他们也懂得喝水的学问,都能拥有一个健康的身体!??

教学小结(教学活动结束时,教师对活动的总结和活动意义的提升):

本节课我的教学以学生为本,结合二年级儿童认知特点,以儿童的现实生活为基础,有效地设计了一系列的学习活动。首先以孩子们都比较喜欢的游戏入手,激发孩子们的探究心理;然后借助实物道具,课件了解饮水习惯,讨论研究明白"喝白开水对人体的好处。"生活情境的再现讨论,引导学生了解到喝水的其他学问,生动的竞赛巩固了学习内容。学习活动以学生生活为载体,使学生在活动体验中认知,轻松投入学习,积极、自主的经历学习过程。使原本枯燥乏味的健康知识在活动中就主动了解了,而且还不知不觉地内化成自己的行为,自觉养成健康饮水的好习惯。通过这两天的调查了解,发现学生喝饮料的现象少了,基本上都掌握了健康饮水的知识,在平时学习生活中,都能养成良好的饮水习惯,让健康意识和健康行为实现相统一。

对其他使用该活动老师的建议(如是否考虑班级学生数量、男女比例等问题):

1、建议男女比例应该控制在一定范围内,不是说要刚刚好,相差不是太多就不会有太大问题。但是男女比例差别过大,将会模糊孩子的性别意识,对孩子的个性塑造及性格培养会造成影响。参加者数量40人左右为好,既能关照整体,又能兼顾个人,确保人人都能养成健康饮水的好习惯。

2、低年级孩子对形象直观的事物比较感兴趣,但他们有意注意的时间较短,在设计时尽量考虑孩子的这一年龄特征,充分调动他们的学习积极性。

环境教育教学方案篇2

关键词:素质教育法学素质教育环境法教学教学方法改革

随着国家科学发展观的提出以及绿色GDp计算体系的确立,无论是环境立法、环境司法还是环境执法都迫切需要高素养的应用型环境法律人才。培养环境法应用型专业人才,既是满足社会迫切需要的要求,也是改善目前法学专业毕业生就业困难、拓宽就业途径的要求。但传统的环境法教学无法适应这样的需求。要培养高素质的应用型环境法人才,必须要改革环境法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使之适应法学素质教育的要求。换而言之,要在环境法学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改革中贯穿和实现法学素质教育的理念。

一、法学素质教育的内涵

尽快实现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的转变,这是时代对高等教育提出的严峻挑战。法学教育同样面临这样的难题。对法学素质教育下一个统一的定义很难,我们理解的法学素质教育理念应包括下列基本内涵:以创造性思维能力为核心,以综合实践能力为基础,培育具有在现代法治条件下进行公平竞争能力的人才。换而言之,法学素质教育是集法律知识传授、应用能力培养和职业道德培育于一体的新型的教育模式。此法学素质教育理念基本内涵的最终实现,只能是大学全部课程教学活动合力的结果。但是,每一门课程都应当从各自的角度,为实现素质教育理念的基本内涵作努力,并使这种努力具体化为相应的教学模式。素质教育理念必然对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提出特定要求;教学内容和方法的改革一定要适应素质教育理念的需要。没有特定的教学模式的设计,素质教育只能停留在空谈阶段;没有对素质教育理念内涵的明确理解,教学模式的设计必然带有盲目性。

二、环境法学教学的特殊需求

环境法学作为一门新兴的法学学科,既是一门应用学科,也是一门交叉学科。环境法学是随着环境科学的产生和发展并逐渐与法学融合而产生和发展起来的。正是因为与环境科学的密切联系,和一般法学学科不同,环境法学具备了浓厚的自然科学和技术科学色彩。因此从法的角度对环境问题及其导致人类社会关系改变问题和法律对策等进行研究,需要在传统法律理念之外结合自然科学的原理和方法进行,这样就会促使多学科研究的成果和方法渗透到环境法学研究之中,这从根本上决定了环境法学处于法学与环境科学之交叉学科、边缘学科的地位。正是环境法学明显的交叉学科、边缘学科的特点,使得环境法教学的难度相较于一般法学学科的教育增加了,也使得环境法人才必须掌握较深的其他相关学科的知识,对于环境法人才的要求较之于其他法律人才更高。同时,环境法学是一门应用法学,与理论法学相比较,应用法学有着独特的学科特点。应用法学,最大的特点就是实践性,表现为基于自身内容的现实性、制度性、应用性、体系性。这就要求教学方法必须与之相适应。

环境法学的特殊性对其教学提出了特殊需求。从经济学的观点看,当人们意识到科学技术本身不能全部解决它所带来的环境问题时,人们产生了对环境法的供给需求。从这个角度而言,环境法的功能在于解决环境问题。这也决定了环境法的教学应围绕这一目标进行。

1.培养正确的环境思想

解决环境问题的第一关键是改变人类的思想,因此培养环境法专业人才的第一关键就是培养正确的环境思想。

(1)发展观的培养

通过环境法的教育,让学生清醒地认识到,“循环经济”的发展观才是正确的、“绿色”的发展观,可持续发展才是唯一的发展道路。

(2)伦理道德观的培养

通过环境法的教育,使学生树立尊重与善待自然的环境伦理思想,关爱个人与他人及一切生命,着眼当前并思虑未来,站在一个更高的层面上认识自身的责任和义务,从而端正自己的学习思想和态度,指导自己的学习和研究。

(3)科学观的培养

通过环境法的教育,使学生正确认识科学技术发展的两面性,更好地把握科学技术发展中的“度”与“量”的问题,协调科学发展中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认识到在当今科技高速发展进程中环境保护的重要意义,从而真正了解专业学习的目的和意义,树立正确的科学观。

2.综合实践能力的培养

传统的环境法课堂教学距离应用法学的客观要求和法学素质教育的整体期望还有很大差距。具体到教学方法上,表现为课堂教学仍然局限于传统的“我教你学”态势,偏重灌输,看待法律实践比较片面,忽视实践中的价值因素,偏重规范分析和知识积累,偏重案例教学,而且案例选择缺少代表性、典型性,案例应用比较机械等。归纳起来:还远未树立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思维能力与应用能力相统一,法律素养、法律伦理与法律实践相统一的素质教育目标;还远未全面把握应用法学课程的教学特色,没有真正做到理论与实践的结合,没有突出应用法学的操作性;还远未切实强化课堂教学的基础地位与引导功能,忽视教学方法的多样性、互补性、整体性;还远未调适师生角色和相互关系,教师没有做到自觉应变,没有还学生以主体地位。因此,必须对教学方法和教学内容进行改革,以适应环境法律人才培养的特殊要求。

三、法学素质教育在环境法学教学方法中的具体实施

1.理论与案例相结合

环境法是一门交叉学科,对该课程的改革设计思想,必须着眼于体现环境法的课程特色,培养环境与法学的双料人才。这就要求学生在掌握环境法理念和原则基础上,结合环境保护的相关知识,运用法律逻辑思维对社会的环境问题及环境污染案件、纠纷进行分析与探讨。因此,应当在教学内容改革中,引进案例分析,采用理论讲授与案例分析、讨论有机结合的方式。过分强调理论讲授和过分强调案例教学都是有失偏颇的。在素质教育理念下,教师的讲授仍然是教学活动的重要环节。教师课堂讲授最不成功之处往往就在于,教师的讲解局限于对各个知识点作直接涵义的解释,有的甚至只作语义的解释。这样的讲授就既缺乏实践的活力,又缺乏理性的魅力。应当引入“双向深入课堂讲授法”。“双向深入课堂讲授法”的基本思路是,教师要通过自己讲授,使讲授的知识在实践价值和理性内涵两个方向上都得到扩展,让知识在学生的思维中形成一种以实践价值和理性背景为两极的立体范畴。为阐明知识的实践价值,教师在讲授每一个重要的知识点时,都必须以一个经典的,或者经过精心设计的实例,作为讲解的参照物,使实例成为映照知识点的实践价值之镜。这也是案例教学法的基本要求。另一方面,为揭示知识深刻的理论背景,教师的讲授就一定要穿透知识点的语义,超越知识点的直接涵义,将特定知识点放在具有学科整体性的参照系中进行讨论;要特别注重阐明特定的知识点在学科系统中的地位和所处的关系层次,特别注重挖掘出深藏于知识点中的体现学科个性的理性样式和逻辑基点。这种具有学科个性的理性样式和逻辑基点,在法学中,就是每个简单明确的法律规范所蕴含的深邃的法的精神。此外,根据环境法学的特点,在理论知识的讲授时,还应注重对相关学科知识的补给,以便学生能更准确、更深刻地理解现行的环境法律和环境政策。选取的案例要具有典型性和针对性。对选取的案例必须进行案例编写,其中提出问题这一步非常关键。这关系到所选案例利用价值大小的问题。所以,从何种角度评价并提问,必须既要集中抓典型侧面,又要综合考虑,从深层次多方面挖掘。

2.对抗式课堂辩论法

“对抗式课堂辩论法”是指由学生就学科内重大学术、实践问题分成肯定和否定的双方,基本按照现在通行的辩论赛规则,利用课堂进行辩论。辩论既是达到真理的必不可少的基础性条件,也是学生的思辩能力充分发育的前提。这种教学方法的作用在于:首先,对抗式辩论将学生直接置于极具挑战性和对抗性的竞争氛围之中,这种氛围比任何说教都能更有效地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其次,为了在竞争中取胜,在辩论之前,双方学生都需要查阅大量相关学术资料,并各自对辩论的议题作充分讨论。这种讨论不仅涉及如何以最思辩的方式阐明本方论点,而且要充分考虑对方会如何提出与自己完全相反的论点,以及如何在辩论中有力地反驳对方论点。这种面临竞争时的讨论所能达到的深度、广度和全面性,是一般讨论无法企及的。这种讨论有利于养成学生进行全面、深刻、反向性和多维性思维的习惯。

实施“对抗式学术辩论法”应注意的要点:原则上采用通行的辩论赛规则,但在双方发言时间上可就辩题的特点,作适当延长;注意辩题的选择应是学科的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应当对对抗式辩论的次数和每次参加的人数作统筹安排,尽量使每个学生都有一次直接参加辩论的机会。

3.模拟法庭法

模拟法庭是以教师设计的案例为基础,学生实际演练案件的开庭审理的全过程,其中所有的诉讼主体都由学生担任。实施“模拟法庭法”的目的,在着重锻炼学生行为能力的同时,培育独立分析解决问题、书面和口头语言表达、辩论等综合性素质。使学生通过实际行为这种最生动、最直观的方式,达到对凝结在具体规范中的学术理念和法的精神的深刻理解。在行为实践过程中,使现代法律意识或者学术理念内化为学生人格的构成部分。

实施“模拟法庭法”应该注意的要点:教师设计案例要以实际案例为基础,但又不能完全“抄袭”实际案例,而应当对其进行必要的“学术加工”,使模拟法庭使用的案例既具有实践的生动性,又具有更为丰富的学术理念和法的精神的内涵。“模拟法庭法”直接属于程序法范畴。不过,教师设计案例时,要兼顾实体法和程序法两个方面,以使模拟法庭的实践过程既成为程序法理念的实践过程,又是实体法精神的实践过程。“模拟法庭”演练结束后,教师进行学术评论。这种先由学生实践,再由教师评论的模式,有利于培育学生独立思维和实践的能力与自信,而教师的事后评论又可以引起学生对自己先在行为的反思,从而深化学生对自己行为的学术理念内涵的理解。

参考文献:

[1]王婷.法学专业素质培养途径探讨――以“模拟法庭”为视角[J].湖北成人教育学院学报,2004,(3).

[2]汪劲.环境法学[m].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30).

[3]董秀珍,民.环境法教育在环境专业中的课程地位[J].唐山学院学报,2006,(3).

环境教育教学方案篇3

1996年12月,国家环保局、、国家教委颁布了《全国环境宣传教育行动纲要(1996-2010)年》,《纲要》的第二部分第11条提出,到2000年,在全国逐步开展创建“绿色学校”的活动。这是在中国首次提出“绿色学校”的概念。由此,在各地环境保护部门和教育行政部门的努力下,全国开始涌现出一批“绿色学校”。2000年6月,国家环保局等单位又联合表彰了一批“绿色学校”,从而使绿色学校的建设活动成为中国环境教育运动中的一个重要事件。  但是,尽管已经出现和表彰了一大批“绿色学校”,对“绿色学校”的界定却仍然模糊不清的。究竟什么是“绿色学校”?应当从哪些方面开展建设“绿色学校”的活动?缺乏充分的探讨。这种局面并不利于绿色学校活动的深化和发展。因此,对“绿色学校”的内涵进行讨论将是有益的。  1.什么是绿色学校?  “绿色学校”一词产生的源头已无从追溯,但从看到的文献来看,“绿色学校”(GreenSchool)一直是与环境教育运动紧密相连的,可以说是作为环境教育运动发展的产物而产生的。1986年,马来西亚教育部就曾出版过《绿化学校》一书[1]。而至少在20世纪90年代初,在英国就已经有不同的出版物从环境教育的视角出发,进行关于绿色学校建设的讨论[2][3][4]。由此推想,绿色学校的提出在西方国家至少在20世纪90年代初期之前。也有人认为,“绿色学校”的概念最早起源于欧洲环境教育基金会(Feee)于1994年提出的一项全欧“绿色学校计划”(eco-School)[5],这一项目是一个环境教育国际项目。尽管参与该项目的欧洲各国学校所使用的称谓并不一致,如爱尔兰称“绿色学校”,德国称“环境学校”,葡萄牙称“生态学校”等等,但是其内涵是相同的。  这样看来,绿色学校是作为实现环境教育目的的重要方法提出来的,它的内涵依从于对环境教育的目的和目标的理解。也就是说,绿色学校的内涵决定于环境教育的内涵。因此,我们就应当从环境教育的内在要求出发去寻找绿色学校的本质含义和建设依据。在此,不妨对环境教育的目的和目标做一个简单的回顾。  在确定环境教育目的和目标的历史上,有许多重要的会议和事件[6],但有三个标志性的地方应当铭记,它们依次是斯德哥尔摩、第比利斯和里约热内卢。  1972年,联合国在瑞典的斯德哥尔摩召开了人类环境会议,在会议宣言第19项原则“环境教育”中,指出了环境教育在保护和改善环境上的重要性。在行动计划第96项建议中,强调了建立国际性环境教育项目的必要性。因此,本次会议可以认为是全球环境教育运动的发端。  1977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和联合国环境规划署在第比利斯召开了政府间环境教育会议,并发表了第比利斯宣言,首次把环境教育的目的和目标确立为意识、知识、态度、技能、参与五个方面,为全球环境教育的发展奠定了基本框架和体系。因此,第比利斯宣言被认为是国际环境教育基本理念和体系的基准。  1992年,联合国在巴西里约热内卢召开了有180个国家代表参加的“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这是全球范围内对可持续发展思想的认同和确立的一次空前的大会。通过本次会议,可持续发展的思想在全世界不同经济发展水平和文化背景的国家得到共识和普遍认同,而教育对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性亦得到充分肯定。可以认为,里约会议是环境教育运动的新起点,它提出的概念和思想,成为环境教育构建新的目的和目标体系的基础。  从斯德哥尔摩到里约热内卢,整整走过了20年的时间,在这20年中,环境教育运动有着长足的发展,环境教育的目标,也在不断地发展过程中。目前国际上广泛认同的,是第比利斯会议的观点。但是我们可以看到,自第比利斯会议以来,新的环境问题不断涌现,人类对环境的认识不断加深,环境教育所涵盖的内容在拓宽,因此环境教育目标也发生着变化。其关注的重心由原来单纯的自然环境的保护,转移到现代的对整个人类历史上的发展模式的反思、对现代工业文明的审视、对未来生存形态的思考。这正是可持续发展的思想在环境教育中的反映,而这一趋势在巴西里约热内卢得到了确立。因此,现代的环境教育,其根本目标,是与可持续发展观密切相关的。有人由此将现代环境教育直接称为可持续发展教育。  “绿色学校”作为一种环境教育的重要手段或措施,其内涵必然是随着环境教育目标的变化和要求而变化的。当环境教育仍然只把关于环境的知识和技能传授作为唯一的目标的时候,绿色学校的概念只能是狭窄的,知识本位的;而当环境教育的目的和目标以可持续发展思想为指导,从而扩展到一个更广阔的领域的时候,绿色学校的概念自然也就要求能够涵盖更大的范围,包括更多的内容。第比利斯会议上提出五个方面的目标,把环境教育目标从“关于环境”领域扩展到“通过环境”和“为了环境”的领域;而里约热内卢会议,更要求从生态、经济和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高度来看待环境教育,不仅是“关于环境、通过环境和为了环境”的教育,而是“关于可持续发展、通过可持续发展和为了可持续发展”的教育。这样看来,从现代环境教育的观点出发,正如地名和大量的地理事实是地理学的重要内容但决不是全部内容一样,一所绿色学校决不仅仅是一所环境优美示范校,一所环境卫生示范校,一所环境科技活动特色校,尽管这些也许都是一所绿色学校的表现。  2.我们提倡什么样的绿色学校?  绿色学校从本质上讲,是学校以面向可持续发展的环境教育的思想为指导,不断完善自我管理、改进教育手段、降低教育投入、提高办学效率和效益的过程,从而也是学校不断解决自身可持续发展问题的过程[7]。换言之,绿色学校的本质特征,就是在学校建设中体现可持续发展教育的理念。因此,绿色学校可以说就是可持续发展教育的学校。以下几个例子也许可以帮助我们了解绿色学校的特点:  案例1[8]:  在纽约曼哈顿区的一所高中里,学生在学习必要的学术基础课程之外,还要学习学校自定的关于环境保护和研究的必修课程。学生随着年级的升高,每年学习的内容不同。第一年,学习普通的环保知识;第二年,结合所学知识,开展废物利用、手工制作等活动;第三年,举行丰富多彩的野外实地考察活动,通过了解地理、地貌、自然景观、动植物标本,开展环境研究课题学习。在学校的一楼大厅里,展示着学生关于环境的作品,有外出考察的照片,有反映环境保护主题的绘画,有利用废物制作的壁挂。学生的教室也别具一格,三分之一的空间用来摆放花草、鱼缸等展示自然景物的陈列品。学校的教学楼是由仓库改建的,教室、办公室之间的隔墙用的是一种将废纸经过强力压缩而制成的建筑材料;走廊的地面上铺设的是用旧轮胎加工而成的消音地毡,大楼顶层的露天平台上,摆放着一排排占地面积很广的无土栽培花草和盆景。学校的学生对学习环保和环境研究方面的课程兴趣很浓,校长认为,这种课程不仅培养了学生的环保意识,而且锻炼了学生思考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案例2[9]:  Chigasaki小学位于日本横滨的一个小城镇上,附近有一座森林公园。他们从1995年开始致力于在全校范围内推进环境教育。他们在学校里多次召开全校教师的研讨会,达成对环境教育的共识。他们认真研究了小学课程,把环境教育的有关内容划分成若干主题,如生存环境、资源和能源、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等,把这些内容结合到不同年级的不同课程里。另外,他们在附近的公园和城镇中开展了大量的活动,如到公园里写诗、抚摸树木、唱歌、做游戏;在科学课中进行水质观测、观察树木、昆虫和鸟类等活动;与当地的环保团体合作清理公园里的垃圾;自己种植蔬菜和水稻;用废物制作手工艺品;到社区中收集废纸和空罐头盒等。当学生开展这些活动时,经常是在家长和社区人员的参与和帮助下进行的。通过这些活动,学生对当地的环境和环境问题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并且愿意通过学习去了解环境问题并采取行动解决这些问题,为自己的城镇能够变得更美好而努力。  案例3[10]:  青岛山东路小学位于青岛市市北区东部,是一所城市小学,校园面积狭小。1998年,他们成为“中国中小学绿色教育行动”试点学校,开始在学校内开展环境教育活动。他们成立了校长为首,党政领导参加,中层干部组成的领导小组,分工具体负责开展工作;选派骨干教师参加培训,采取措施动员全体教师参与环境教育活动;以环境教育作为教科研的主要任务,研究在小学各科教学中渗透环境教育的方法,发动教师挖掘教材中的环境教育渗透点,设计环境教育渗透课;把环境的主题作为每年的科技节、艺术节和少先队活动的重要内容,经常性地引导学生运用课堂知识思考和解决现实中的环境问题,如针对街道上烧烤羊肉串引起的污染问题,市场上出售幼鲅鱼的问题,逢年过节大量贺卡浪费的问题等,学生们积极思考,提出建议,并到社区里采取各种主题宣传活动,社会反响很大;在学校里,美术老师绘制了环境科技墙,自然老师和学生在校园和教室设立了自然角,学校在校园内进行了绿化美化,设立分类垃圾,由高年级学生进行垃圾的分类收集、回收、变卖等工作,还放置了各种环境卫生和环境保护的标志牌。99年学校进行了一次全校学生的环境意识调查。通过调查,学校认为,通过这样的实践,学生对环境的关心、好奇心、责任心都大大增强了,参与解决环境与发展问题的积极性、自觉性和能力也得到了提高,同时带动了学校的教育思想、教育方法、教育手段和设施的发展。  案例4[11]:  在斯里兰卡,有一天,当研究者沿着郊外美丽的海滩漫步时,见到一组十来岁的少年与两位年长的渔夫在激烈地争论着什么。驻足片刻随即发现他们之间的谈话已远远超出了早安问候的范围,少年们显然是有组织而来的:其中一人与两位长者交谈,另有一位在临摹着渔船,第三个少年在记述渔船的装备情况,还有两人在进行记录。这些少年们只是附近一所初中低年级学习小组的成员。通过与他们的老师接触,我了解到这位老师在全年中会将她所有的学生(共68人)通过学习小组的形式组织起来,她将自己的工作视作为孩子们提供学习机会,帮助最需要获得帮助的学生,组织必要的学习资料,以便孩子们能在学业上互相帮助并确保学习过程和学习成果的质量。这所位于斯里兰卡热带丛林地区的简朴的小小的学校,已经在教育形式的改进上迈出了巨大的一步。  这些案例揭示了绿色学校的一些特点。但是,并不是每个案例都表现了绿色学校的全部特点。某些案例可能只表现出一个方面的特点,而另外的案例表现的是其他方面的特点。因此,这些案例是不完整的。但是通过对这些案例的分析,我们力图得到对绿色学校的较全面的认识。  绿色学校的第一个特点就是必须有一个好的环境教育课程,不管是采用独立设课式还是渗透式。在案例1中,学校采用的是独立设课式,即学校有专门的与其他学科相对分离的环境研究课程,而在案例2和3中,采用的是渗透式,即学校不单独开设环境研究课程,而是通过改进教材和教法,把相关的内容结合到正规课程中进行。关于这两种模式的争议从未停止过,但至少到目前来看,两种模式各有其优点和局限性,并没有明显的证据表明一种模式优于另一种模式[12]。但是,无论哪一种模式,在案例1,2,3中都经过精心的设计,使其适应不同教师和学生的需要,而且体现可持续发展教育的要求。每一个绿色学校都应当有一个结构合理,内容全面的环境教育课程。  第二个特点是绿色学校是“对环境友好的”学校。在案例1中,学校选择循环利用的材料制造的建材,在校园和教室里营造贴近自然的小环境等举措都体现了对环境的关心和爱护。在案例2和案例3中也体现了这一特点。在学校的日常活动中,其实总是在有意无意地进行某种“环境教育”,而这种教育,往往被课程的执行者所忽视。换句话说,学校的氛围,总会包含着某些关于环境的信息,而这些信息可能会潜移默化的对学生产生对环境友好的影响,也可能会对学生产生对环境不友好的影响。绿色学校要求一种“对环境友好的”教育氛围。  第三个特点是校内人员(教师、学生和教职员工)的全员参与性。在案例2中,学校召开了全校教师的研讨会,以取得全体教师的支持和参与;而案例3中,学校更采取了具体的行政措施来鼓励全员参与环境教育活动。在绿色学校中,全体教师、员工和学生的参与是环境教育成功与否的关键。绿色学校全员参与的特性,表现出可持续发展思想在学校管理方面的要求。从可持续发展的观点出发,学校中应当提倡公平、民主、尊重、信任、平等等观念。这些观念的传达是现代环境教育(可持续发展教育)的重要方面。而师生员工共同合作,积极参与学校的管理过程,无疑是养成这些观念的最好方法。  第四个特点是绿色学校重视把校园环境和当地环境作为环境教育的资源。把环境作为教育的资源是“通过环境的教育”所提倡的,而学生接触的最直接的环境就是自己的学校。“也许对于儿童来说,最好的也是最全面的进行环境教育的资源就是他们的学校,他们的建筑物和他们的操场。还有什么比校园开展环境研究更好的地方呢?”[2]案例1,2,3,4中,都不同程度地表现了绿色学校的这一特点。  五是社区与学校的相互开放。在案例2和案例3中,社区的支持和帮助都对学校环境教育的实施起到了重要的作用,而学校的活动也对社区发展起到推动的作用。社区与学校本来是相互依赖,相互支持的,而传统的教育观把学校和社区看作是对立的,相互隔绝的,学校成为对社区封闭的“象牙塔”。这实际上是教育资源的浪费。现代环境教育愈来愈把学校看作是社区的一部分,应当为社区提供服务,对社区的环境负责;而社区也应当成为学校开展环境教育的资源。绿色学校作为体现现代教育观念的场所,应当是一个开放性的系统。  六是鼓励丰富的,特别是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方式(教育和教学模式的转变)。在案例4中,表现了绿色学校在鼓励新的教学方式方面的特点。有研究表明,教学方式对学生的学习效率有着重要的影响[13]。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有助于学生有效地学习。从现代环境教育的观点来看,环境教育提倡以学生为中心的,丰富的教学方式[12]。绿色学校鼓励远离传统的室内教学和灌输的方式,而转变为一学生自主学习的方式;从个人独自学习的方式转变为小组形式学习,并把个人学习视为小组学习的最终目的;从教师作为全权的灌输者转变为教师只作为设计者和促进者的身份;学生们也由教学信息被动接受者的身份转变为创造性学习者的身份了。而这些,恰恰是与现代教育改革的趋势是一致的。  3.如何建设绿色学校?  对于建设绿色学校所涉及到的内容,也有不同的看法。  Feee在宣传eco-School项目的材料中提及,“生态学校”项目是一项全欧计划,在课程方面,旨在通过课堂教学提高学生对于关于环境的问题的意识;在行动方面,鼓励学生在改造自己的学校使其更有利于环境方面起到积极的作用,采取有效的实际行动来减少学校对环境的影响;在社区方面,鼓励学生把学习活动扩展到课堂之外,并且在家里和更广泛的社区里培养负责的态度和责任感。  在英国GreenYourSchool里[2],提出从校园环境、学校能源的使用、循环利用、污染和我们使用的物品等五个方面来对学校进行调查,并且采取行动。  在英国的Collegegoinggreen里[4],提出要从校园设计/美学特征、建筑物及其建筑材料、饮食供应、学校课程、能源、市场、纸张、对外联系、购物、循环利用、公共场所的维持、交通、废弃物管理等方面来进行绿色学校的建设。  在《全国环境宣传教育行动纲要(1996-2010)年》里,提出绿色学校的主要标志是[14]:学生切实掌握各科教材中有关环境保护的内容;师生环境意识较高;积极参与面向社会的环境监督和宣传教育活动;校园清洁优美。  在2000年4月于国家环保局宣教中心举行的一次关于绿色学校标准的研讨会上,宣教中心提出[15],应从组织机构、计划和评估、信息传播、课程渗透、资源和设施、培训、实践活动、校园环境、环境管理、联系和交流等方面来建设绿色学校。 从上述关于绿色学校建设的意见来看,大家关于绿色学校建设所涉及到的具体方面有着不同的意见。这些不同意见的产生,恐怕在很大程度上是由于各人对环境教育的目的和目标理解不同所造成的。前已述及,绿色学校的建设应当以可持续发展思想为指导,从现代环境教育的观点出发。因此,不管什么样的观点,如果仅仅把绿色学校视为“对环境负责”,“采取适当的行动解决环境问题”,“对环境友好”的学校,那么应当说是不全面的。  尽管众说纷纭,但大家都认为,绿色学校的建设涉及到学校建设各个方面的内容,决不是学校工作的某一个方面所能代替和涵盖的。总的来看,建设绿色学校至少要考虑四个方面的内容,即学校管理、学校课程、学校环境、学校与社区的关系[12]。  1.学校管理  ?与上级主管部门、学校领导、教师、教辅人员取得关于可持续发展教育的共识 ?成立可持续发展教育领导小组 ?制定学校远景和近期发展规划,?在规划中体现可持续发展的观念 ?制定学校远期和近期教育教学计划,?在计划中体现可持续发展的观念 ?运用环境管理的观念对学校环境进行管理(如垃圾的处理、能源的利用、环境清洁卫生、学校场地的管理、学校资源的利用) ?使学生、教师、家长、教辅人员都能参与管理和决策过程 ?在校园里、课堂上鼓励学生了解学校决策的机制和过程、尊重不同?的观点、发表自己的见解 ?……  2.学校课程  1)显课程  ?列出各科中与可持续发展教育目标?相联系的教学内容 ?各科教师协作开展可持续发展教育 ?将课程内容与学生身边的、当地的、日常的环境相联系 ?鼓励学生从不同?的角度来理解环境问题 ?运用更丰富的教学法进行教学 ?审视现有可用的可持续发展教育的教学资源,?并开发新的资源 ?鼓励学生自主学习 ?……  2)潜课程  ?使学生有机会直接接触环境、认识环境、欣赏环境、建设环境 ?更多地运用环境作为资源来帮助教学 ?建立环境教育专门活动教室 ?……  3.学校环境  ?校园的美化、绿化、净化 ?让学生更多地亲近自然(草地、小动物、花木……) ?让学生更多地参与校园建设 ?在各科教学中更多地运用校园作为教育和教学的资源 ?……  4.学校与社区  ?与学校所在社区建立良好共建关系 ?社区更多地参与学校管理和建设 ?更多地运用社区作为环境教育的资源 ?与学生、家长共建“绿色家庭” ?增强与其他开展环境教育和可持续

环境教育教学方案篇4

关键词:法学本科教育;人才培养目标;法律职业技能;教学设计;通识教育观;社会资源;教学方法;法律素养

中图分类号:G42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1573(2016)03-0119-05

一、法学本科人才教学培养目标与法律职业技能培育

(一)关于法学本科教学人才培养目标的争论

我国法学学术界对法学本科教育应该是通识教育还是纯粹职业教育的讨论由来已久,有泾渭分明的两种观点。第一种观点主张法学教育是通识教育,他们认为法学教育即通过对学生的科学和人文知识的教育、法律职业道德教育等知识的传授,从而塑造优秀的法律人。第二种观点则主张法学教育是纯粹职业教育,他们认为法学教育即传授给学生作为法律职业者最基本的技能和素养,其中最重要的是传授给学生法律职业者特有的思维方式。[1]

结合我国的实际情况,笔者认为通识教育观是与现代大学精神和功能相适应的教育理念,但法学教育仍然是一种专业教育,且具有较强的职业倾向性,这就使得理想的法学本科教育应是在通识教育的基础上,培养学生的法律职业技能,使之在掌握法律基础理论知识、原理和制度的同时,具备法律职业者的技能、素质和法律思维方式。因此,在法学本科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的法律职业技能必须成为其最重要的目标之一。

(二)《环境与资源保护法学》教学设计中法律职业技能培育的必要性

随着环境污染问题的日益严峻、资源的日渐枯竭,国家、社会及民众对环境保护问题的关注和担忧越来越多。与此相呼应,无论是国家层面的环境立法、执法及司法,还是公民层面的环境守法;无论在公民的环境维权领域,还是在企业的环境社会责任领域,对相应人才的需求与日俱增,但高素养的相关应用型法律人才却是匮乏的。因此,培育具备环境与资源保护法律职业技能的人才,可以满足环境友好型社会对此类人才的需要,同时也能拓宽就业途径,有效缓解法科毕业生就业难的困境。[2]然而,传统的环境与资源保护法学教学设计无法满足这样的需求,因此有必要创新其教学设计,使之适应培育法律职业技能的要求。

《环境与资源保护法学》作为2007年教育部增列的高等学校法学专业核心课程之一,是随着环境科学的产生和发展,逐渐与法学融合而产生和发展起来的新兴学科。正因其与环境科学联系密切,使其不同于其他法学学科的特征就是自然科学色彩浓厚。因此,从法学角度研究环境与资源问题及其导致的社会关系和具体应对法律对策,必须以传统法律理念为基础再结合自然科学的原理和方法进行,将多学科研究的成果和方法融会贯通于环境与资源保护法学研究之中,这也是决定《环境与资源保护法学》的交叉、边缘学科地位的主要原因。《环境与资源保护法学》的交叉、边缘学科的独有特点增加了该学科教学的难度。因与其他法学学科相比要求更高,这就要求学生在学习《环境与资源保护法学》时,必须同时掌握环境科学学科的相关知识。同时,《环境与资源保护法学》是应用法学,与理论法学不同,其最大的特点是实践性。环境与资源保护法学的学科特征表现为独特的现实性、制度性、应用性,正是因为这些特征的存在,所以对于法学本科学生来说,仅仅掌握课本所描述的原理和法规是远远不够的,学生需要在掌握更广泛知识的基础上,结合法律思维进行思考,并能学以致用处理现实的环境法律问题。[3]河北经贸大学在2015年将《环境与资源保护法学》设置为必修课程,较其他法学学科,其对环境与资源保护法学教师在教学中贯彻培养学生的职业技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这就需要在进行教学设计时必须与此目标相适应。

当然,法律职业技能的最终获得是全部法学课程教学合力的结果。每一门法学课程,特别是教育部确立的若干门法学教育核心课程的法学教师都应从各自的学科特点出发,为学生法律职业技能的习得而努力,并使这种努力在教学设计中得到具体的体现。如果不对传统教学模式设计进行有益的改革,法律职业技能的培育只能停留在“纸上谈兵”阶段;当然,没有对法律职业技能的正确理解,教学设计也必然带有盲目性和随意性。

二、传统《环境与资源保护法学》的教学设计

(一)传统《环境与资源保护法学》教学设计的基本状况

传统的《环境与资源保护法学》教学与培育学生法学职业技能的要求还有较大距离,在教学设计上,基本上仍局限于传统的灌输模式,忽视实践对法学教学的重要指导作用,教学中虽然涵盖了许多相关案例,但案例通常或者缺少代表性和典型性,或者应用较为简单、机械,只能有助于学生对某一知识点的理解,不利于激发学生进行更深层次的思考和总结。总之,在传统《环境与资源保护法学》的教学设计中,没有完全体现法学教育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与应用综合能力的要求,法律理论、法律伦理与法律实践相育目标的实现仍需努力;也没有全面把握该课程作为应用法学课程的教学特色,不能做到理论与实践的充分结合进而突出应用法学的操作性;还没有充分挖掘课堂教学的引导功能,忽视教学方法的多样性;也没有调适师生的课堂角色,教师没有做到自觉应变,还学生以主体地位。[4]因此,必须对《环境与资源保护法学》的教学设计进行改革,增强对学生综合实践能力的培养,以适应培育合格法律职业人才的要求。

(二)《环境与资源保护法学》教学设计出现问题的原因分析

1.师资来源结构单一。在我国,传统的环境与资源保护法学师资大多来源于法学的本科、硕士、博士应届毕业生。他们的理论功底相对扎实,但实践操作能力不足,课堂上通常也只能利用一些二手的环境与资源保护法学的案例材料,这就使其所授理论大多缺乏生动性,教师教得呆板,学生学得枯燥。可以说,传统的高校师资来源迅速弥补了法学师资的不足,但教师缺乏职业背景,缺乏法律实践经验,成为《环境与资源保护法学》教学中法律职业技能培育的一个最大障碍。

2.教育主体单一。我国目前的《环境与资源保护法学》教育师资以学校教师为主体,没有吸纳过多的社会资源参与其中。这种情况极易导致学生的思维方式单一,重判断推理和演绎推理,缺乏对于解决环境与资源社会纠纷中的细节处理及事实分析的技能。因此,应当让社会资源参与到环境与资源保护法学教育中来,丰富师资队伍的构成。

三、法律职业技能培育在《环境与资源保护法学》教学设计中的具体实践

(一)坚决摒弃纯粹理论灌输式的教学设计

与国内其他法学学科的教学设计相同,灌输式教学法一直是《环境与资源保护法学》教学设计中的主要方式。这种教学设计至今未退出主流地位是有原因的,如其授课的信息容量很大、授课内容有体系、教学进度比较容易控制、能够和其他教学方法灵活兼容等,且这些优势不是其他教学方法可以轻易取代的。[5]这也导致像案例教学法、辩论教学法、模拟法庭教学法等教学方法在环境与资源保护法学的教学设计中较少被广泛应用,同时这些教学方法对教师的教学能力要求都比较高,需要教师提前作好充分的准备,比如合适案例的选择、问题的科学设计、思考和讨论的有效引导、较强的课堂驾驭能力等。

法学教育的终极目的应当是使学生学会如何去认知和运用法律,而不是灌输纯粹的、既定的、凝固的“一堆”知识,西方国家法学教育发展的历史轨迹可以作为我们有益的参照对象,其要义就是要避免形式主义,走务实之路。在此种教育理念下重新审视《环境与资源保护法学》,它既有根基深厚的基础理论部分,同时也有枝繁叶茂的应用理论部分,因此《环境与资源保护法学》教师在教学设计中更应注意摒弃纯粹理论灌输式的教学设计。

(二)灵活运用体现职业能力培养的教学设计

学生在有一定责任或任务的角色中学习,学习的动力将会更大,学习也将变得更为主动,这是现代教育心理学家的普遍认识。因此,环境与资源保护法学教师在教学设计上首先要在思想上实现教学思维的转换,在教学过程中尽最大可能地赋予学生以责任,从而促使学生变被动吸取知识为主动学习和运用知识。适应此种变化的环境与资源保护法学的教学设计可以有多种,比如案例教学法、辩论教学法、模拟法庭教学法等。

案例教学法即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就涉及某个具体知识点的典型案例进行分析、讨论的教学方法,通过教师讲授和学生讨论,让该知识点在学生的认知体系中形成一种容知识、实践、理性为一体的立体范畴。为实现该教学目的,教师在讲授每一个重要知识点时,有必要援引一个经典环境案例,或者近期发生的影响重大的环境事件,并对案例进行问题设定,挖掘案例中反映的多层面问题,实现选取案例的利用价值。另外,为揭示知识深刻的理论背景,教师的讲授应穿透知识点的表面语义,将其放在具有学科整体性的参照系统中进行讨论,加强学生学习的系统性和全面性。同样,为揭示一些深层次的社会背景,在理论知识的讲授时,还应结合对相关社会事件和国内外形势的介绍,这样有利于学生理解某些环境制度或者环境法律法规制定背后的精神和意旨,有利于学生更好地理解立法内容,更有利于学生以历史和发展的角度分析环境法律制度的现实作用及其优势和缺陷。同样,在日常教学中就应培养学生自觉关注和跟踪环境立法最新进展的习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热情。

辩论教学法主要是就学科内重大学术或实践问题把学生分成正反两方,按照辩论赛的规则,利用课堂时间进行辩论,这是培养学生逻辑思辩能力的有效方法。这种教学设计将学生置身于极具挑战和对抗的思辨氛围之中,从而有效地激发学生学习思考问题的主动性。在这个过程中,学生必须对辩论的议题作充分准备和讨论、查阅大量的相关资料,在无形中促进其对相关知识的积累和掌握。而且,学生通过对如何以最思辩的方式阐明本方论点、充分揣摩并有力反驳对方观点等问题的认真思考和准备,使得这种面临竞争时的讨论与一般课堂讨论相比更具深度、广度和全面性。当前,我国环境与资源保护法无论在理论研究,还是在实务领域都还存在许多争议点,比如环境权、公益诉讼之公益内涵、环保法庭的设立是否具有必要性等,环境与资源保护法学是一个新兴法律部门,在它走向成熟的过程中存在众多需要验证或辨明的问题,这为我们在教学过程中使用辩论教学法提供了沃土。理不辨不明,在课堂辩论的过程中,相信每一个参与其中的学生都会逐渐养成对学习内容进行全面、深刻、具有反向性和多维性的思维习惯。

模拟法庭教学法是指教师在精心选择和设计相关案例的基础上,指导学生对案件开庭审理过程进行实际演练,并在此过程中自觉转换身份进行诉讼的教学方法。环境与资源保护法学采用模拟法庭教学法的目的在于培养学生运用环境法律知识解决实际法律案例的能力,提高学生环境司法职业能力;在着重培养学生职业能力的同时,还可以培育其独立分析、解决问题以及语言表达、思辨等综合能力和素质,学生通过生动、直观的模拟司法行为,加深了对陈列于教科书上抽象的学术理念和法学精神的深刻理解,培养学生经验式学习的能力和凭借经验进行反思的能力;在模拟司法实践的过程中,现代法律意识或者学术理念内化为学生职业人格的构成部分,在环境与资源保护法学实践教学资源有限的情况下,自身创造实践机会,从而将实践教学真正落实到实处。采用模拟法庭教学法应该注意几个问题:教师设计案例应该以真实典型案例为基础,但应对其进行必要的修改和加工,使所用案例既有实践性,又有学术理念和法学精神内涵;模拟法庭教学法虽然隶属于程序法范畴,但教师在设计案例时,必须突出本课程所涉及的实体规则,使该模拟实践过程既有程序法理念,又有实体法精神,这也是各实体部门法学教学的本质要求;模拟法庭教学过程结束后,教师应及时进行总结和评论,这种先学生实践后教师予以评论的模式,是培育学生独立职业思考、实践能力以及职业自信的有效途径,而且教师的评论和总结又可以引导学生对自己先前行为的反思及总结,从而全面提升法律素养。因此,这种教学设计在培养环境与资源保护法学理念、传授环境法律知识的过程中,循序渐进地训练学生掌握并运用环境与资源保护法学思维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为其日后从事环境与资源保护法律实践或研究工作,做好方法论方面的准备,从而真正实现《环境与资源保护法学》的教学目的,培养真正的环境与资源保护法学的专业应用型法律人才。[6]

(三)借助外力强化课程的实践性

对于《环境与资源保护法学》课程而言,强烈的实践性特色决定了实践型教学法是其重要的辅教学方法。这就需要在课堂外创造条件为学生学习环境与资源保护法学知识增加实践机会和实践平台,比如请与环保有关的法律人才进校园,在校内设立环境保护公益组织与鼓励学生进行环保调研等。

1.邀请与环保有关的法律人才进校园。通过聘任法律事务部门业务精湛、经验丰富的资深法官、检察官、律师、公司法务人员等为学校的兼职教师,这对于充实法学师资、加强法律职业化教育、培养技能熟练的法律事务人才而言,是一种易于操作、见效快、比较稳妥的方法。就环境与资源保护法学来说,目前为数不多的案件来源更需要专业部门人员的讲授,从而让学生及时准确地了解相关案情和处理结果。

兼职教师的授课可依以下方式进行:第一,讲授环境与资源保护法学的实务性课程,每学期根据学校的教学计划安排有合作关系的法律实务部门派员以固定学时来校为学生上课;第二,学校于每学期固定邀请法律实务部门的专业人员来校为教师和学生开办相关《环境与资源保护法学》的实务知识和专业技能专题讲座;第三,当地设有环保法庭的,可以聘请环保法庭的法官担任学校《环境与资源保护法学》课程的实践教学指导老师,同时让学校合作单位定期接受和安排学生旁听庭审,指导学生开展模拟法庭活动,让学生在假期见习和毕业实习期间担任见习和实习导师。这样可以解决目前《环境与资源保护法学》教学师资来源单一和教育主体单一的困扰,给学生的学习带来更多的实践机会和实践指导,更好地实现环境与资源保护法学职业技能的习得。[7]

为实现兼职实践教学的顺利开展,邀请与环境有关的人才进校园应做好如下工作。严格选聘兼职教师的条件,规范聘任程序,制定科学的付酬标准,并根据学校的教学要求不断调整兼职教师队伍的构成与数量,使兼职教师真正参与并有助于教学工作,提高教学水平,充分发挥他们对于培育环境与资源保护法学学生职业技能的作用。比如,河北马倍战律师事务所是全国为数不多的仅受理环境诉讼的律师事务所,他们的律师团队经验丰富,专业性强,河北经贸大学可以与之建立长久的合作关系。

2.在校内设立环境保护公益组织。于2015年1月1日生效的《环境保护法》第五十八条规定:“对污染环境、破坏生态,损害社会公共利益的行为,符合下列条件的社会组织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讼:(一)依法在设区的市级以上人民政府民政部门登记;(二)专门从事环境保护公益活动连续五年以上且无违法记录。符合前款规定的社会组织向人民法院提讼,人民法院应当依法受理。”虽然此条规定对于社会组织还是有一定条件要求的,但相对来说较容易实现,学校可以组织成立一个环境公益组织,跟学生社团类似,以此作为各类环境保护有关课程(包括但是不限于环境与资源保护法学课程)教学的一个实践平台。虽然社团成立的前五年不能作为环境公益诉讼的主体,但此期间社团需积极关注各种环境公益诉讼的审理及动态,可为以后进行环境公益诉讼积累经验。因此,《环境与资源保护法学》的教师在教学设计中也要着重对学生进行这方面的教育和培训,为今后进行环境公益诉讼打好基础。

3.鼓励学生进行环保调研。根据教学计划,可以安排学生对目前最关注的环境问题进行调研。通过调研发现问题、研究问题和解决问题,并通过这个过程来巩固学习和活动开展的成果,从而提高学生的专业素养。同时通过深入调研,梳理出不符合环境保护的相关政策等,从理论和实践上加深对环境与资源保护法的理解。具体而言,在调研中应明确调研课题的具体内容、具体责任人和详细完成时间等,做到学习、调研、讨论以及创新同步进行。因此,环境与资源保护法学的教师在进行教学设计时,也应教授学生调研的方法及注意事项等,有利于调研工作的顺利完成。调研工作结束后教师更重要的工作是要指导学生撰写出调研报告,调研报告要有一定的针对性和可行性,必须符合我国环境保护的工作实际、对今后的环境保护工作具有较强的指导意义。最后汇编调研成果,由教师或者学院对调研成果进行汇编,并评选出1~2篇优秀调研文章。这样做,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实践技能,还可以锻炼学生的紧急应变能力、团队协作、总结能力和写作能力等。

搞好环境与资源保护法学的教学,教师责无旁贷。“这个世界上有两样东西最能震撼我们的心灵,一个是我们头顶灿烂的星空,另一个就是我们内心崇高的道德法则。”康德的这句话对于我们环境与资源保护法学工作者最有启发,特别是对环境与资源保护法学教育工作者而言,更应该重视我们头顶灿烂的星空和传播我们心中崇高的环境道德。即使面对环境与资源保护法学课程地位的约束、课时的限制、学分的分配不均、学生重视程度不够的尴尬等情况,我们更应当修身正己,以独立的学术人格和严谨的学术态度敬业求真、刻苦钻研、不断开拓创新,培养对环境与资源保护法学教育的浓厚兴趣和热情,在高尚的环境伦理和职业伦理指引下潜心于自身环境与资源保护法学理论素养的沉淀,在课堂内外灵活运用各种教学手段和培养方式,为学生法律职业技能的习得贡献自己的力量。

参考文献:

[1]浙江工商大学法学院学生课题组.全国高校法学专业本科教学计划研究[eB/oL].http://,2014-12-20.

[2]魏静.试论法学素质教育在环境法学教学方法改革中的实施[J].中国校外教育,2010,(24).

[3]伦小文,张聪璐.环境法教学的实践初探[n].科技咨询导报,2007,(18).

[4]董秀珍,民.环境法教育在环境专业中的课程地位,[J].唐山学院学报,2006,(3).

[5]俞金香.高等法学院环境法教学实务研究[J].华北水利水电学院学报,2012,(4).

[6]王婷.法学专业素质培养途径探讨――以“模拟法庭”为视角[J].湖北成人教育学院学报,2004,(3).

[7]张敏.法律职业化教育背景下的法学师资困境及出路[J].学术探索,2014,(11).

环境教育教学方案篇5

关键词信息化环境;教学管理;校本研修

中图分类号:G637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489X(2016)09-0007-02

信息化环境给普通高中校本研修带来新的挑战和契机。2012年12月,株洲市第一中学成为教育部首批信息化试点项目实施单位,承担“信息化环境下普通高中校本研修模式探索”项目。通过实践摸索,构建了“信息化环境下普通高中基于问题解决的5D校本研修模式”(图1)。

该模式是依托并运用信息平台,遵循问题解决的心理机制,按照发现问题(discover)、挖掘数据(dig)、设计方案(design)、示范检验(demonstrate)和推广应用(do)的基本流程,解决普通高中教学管理中的实际问题的新型校本研修模式。它以信息平台为依托,以解决普通高中教学管理实际问题为主要途径,从而改善教学管理,促进师生成长和学校发展。

1校本研修环境:信息化平台

本研究中的信息化环境主要指信息化教学环境,包括学校硬件基础设施、各种平台以及数字化教育教学资源。在硬件设施能保证的基础上,平台主要指资源平台、交流平台和管理平台。平台是进行该模式下校本研修的主要场所,集交流、互动、教学、管理于一体。资源平台,可积累建设学校和区域特色资源,也可依托各级各类公共资源管理平台(如世界大学城、湖南基础教育资源网、国家基础教育资源公共平台等),或引进社会资源平台。需要注意的是,各级各类资源平台最好能在学校门户网站上实现互联互通,减少使用中多账号密码的麻烦。当然,开放的互联网和大数据时代为校本研修进行数据挖掘和广泛交流提供了更广阔、更便利的平台。

2校本研修主体:四大主体

何克抗教授指出,教育信息化在教育、教学中的应用与推广涉及教育、教学领域和教育、教学部门这两大范畴(前者侧重教育、教学中的应用,后者侧重行政管理或教学管理中的应用),而非仅仅涉及教育、教学领域或教育、教学部门这一个范畴[1]。因此,校本研修主体包括教师个体、教研组团队、区域研究共同体和学校管理部门。前三者主要着重教育、教学中的校本研修,第四主体为学校管理部门,强调行政管理和教学管理中校本研修,即以校本研修的方式从学术上提升行政和教学管理的水平和品质。

3校本研修流程:基于问题解决的5D循环

本模式基本流程是基于问题解决的5D循环,以解决普通高中教育、教学和管理实际中的问题为主要途径,促进教师专业发展和学校办学品质提升。因此,研修过程遵循问题解决的心理机制。问题解决始于发现问题(discover),然后对问题空间进行搜索和挖掘(dig),进而设计可能解决的方案(design)。而后,依照方案进行示范检验(demonstrate),若成功,则进行推广实施(do);若失败,则对问题空间重新进行搜索和挖掘(dig),对问题重新表征,重新设计方案(design),进行示范检验(demonstrate),直至问题成功解决,则进行推广应用(do)。在这一过程中,可能产生新问题,那么进入下一循环。

4校本研修模式与适用范畴

教师个体――自我反思5D研修模式教师个体通过教学随笔、观摩同伴课堂、回看本人课堂实录等形式发现(discover)教学中的问题,通过网络查询相关文献、远程请教专家、线上与同侪交流等形式去挖掘(dig)深层原因或相关研究,设计(design)改善方案并进行商量研究,然后根据所设计的方案进行教学示范(demonstrate),开出公开课、录制微课、写出教学日志或博文,然后将改进了的方案应用(do)到今后的教学实践中,并在后面的教学中继续发现(discover)新的问题。

教研组团队――共同进步5D研修模式学科教研组教师借助网络平台或面对面进行头脑风暴,提炼出(discover)教学的共同问题,确定出研修主题,进行网络搜寻、远程请教专家、广泛阅读文献,挖掘(dig)相关研究,经面对面或局域网络探讨后,设计(design)问题解决的可能方案,通过(现场或网络)公开课、专题讲座等形式展示(demonstrate)解决方案,召开网上或现场评审会议,讨论问题是否得到解决,达成共识,将问题解决方案应用到学科教学实践中(do)。若问题未解决,则按照上述5D环节重新组织学科研讨,直到问题解决。

区域共同体――联动发展5D研修模式本区域内学科教师或管理部门借助网络社交平台、学科研究QQ群、名师工作室、工作坊等进行讨论,发现(discover)教育教学中共同问题,分头进行挖掘(dig),设计(design)问题解决方案,通过微课、网络视频会议、公开课直播或现场集中培训等形式展示(demonstrate)解决问题的方案,然后区域教师将此方案推广应用(do)到自身的教育教学实践中,形成本区域教学特色。

高中学校――整体提升5D管理研修模式高中学校正处在转型提质的关键时期,学校教育教学管理服务的模式必须改变。管理、服务或决策层需要通过不同途径(如面谈、基于网络平台的调研、电子邮件、短信等)去发现(discover)师生的需求、发展的瓶颈、管理服务的问题,针对需求和问题进行深挖(dig),如比较、向他校取经、考察等,设计(design)出问题解决方案,通过选取某班级、某年级、某学科组、某部门或某项目进行示范(demonstrate),根据示范情况调整方案,然后应用(do)到其他班级、年级、教研组、部门或其他项目。

5校本研修目标:教师/学校发展

四大主体在信息化环境下,遵循基于问题解决的5D循环的基本流程,进而解决问题,改善教育、教学和管理,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和学校办学品质的整体提升。其实,在问题解决的每个环节,主体都会获得一定程度的发展;所获得的发展反过来会促进主体更好地实施解决问题的每个环节,甚至随着专业发展程度不断提升,研修主体能够发现以前发现不了的问题。因此,这是双向的过程。同时,主体在依托平台挖掘数据、设计方案、示范检验来解决问题之时,会形成许多生成性资源,如心得体会、微课、论文、课堂实录、教学设计、习题资源等,这样反过来丰富和完善了信息化平台。因此,教师和学校发展、信息化平台之间也是双向动态过程。

当然,在解决问题过程中,四大主体并不一定是独立和单向线性工作的。也许,某教师个体在教学过程中发现了问题,有可能将问题通过平台带到教研组团队甚至区域研究共同体中,大家一起对该问题进行数据挖掘并设计方案,后由该教师个体进行示范检验后共享经验得失。这样,研修主体由教师个体变成团队或共同体。

因此,信息化环境下普通高中基于问题解决的5D循环校本研修模式是适用普通高中学校及所在区域的教育、教学、管理方面发展和提升的一种新型的研修模式,它依托信息化教学环境和平台,遵循问题解决的心理机制,按照“发现问题(discover)、挖掘数据(dig)、设计方案(design)、示范检验(demonstrate)和推广应用(do)”的基本流程,解决普通高中学校教育、教学和管理的实际问题,促进教师专业发展,提升学校办学品质。

环境教育教学方案篇6

一、坚持以人为本,突出学生在文学中的重要地位

众所周知,就高校的文学教育和教学工作来看,要想真正使教育工作和水平得到一定的提升,首先就要提高学生自身的能力。即是文学教育主要针对学生的文学思维能力进行培养,让学生在文学思想水平上能够进一步得到提高,这是文学教育最为核心的教育目标。在文学教育当中教育的核心主体是学生,对此,很多学校的教育在开展文学教育活动时都会先对学生的内在需求进行了解,并且要有把学生当做服务的核心主体进行教育,由于不同学生有着不同的内外在特点,在开展教育时必须针对性的因材施教才能获得更好的效果。在进行文学教育工作期间,教师必须要树立“以人为本”的思想开展教育工作,当校内的学生当做教育的核心主体,开展的一切活动的主体都离不开学生,任何审核都是能否针对学生提高文学思想水平的一个依据。

文学是我国较为感性的一类科目,并且这一类科目在制定教学方案时必须将感性方面的教学因素融入进去教导学生才能更好的让学生了解教学的意义所在,也更好的让学生吸收丰富的文学内容提升自身的文学知识以及能力。在学校进行教学时,必须要考虑到学生是否有兴趣,需要将学生的兴趣与教学方案结合起来,拟定出更多更好的教学方案。要始终牢记,高校学生对于学好文学有不同的态度,所以教师要从不同方面进行努力,并做好具体的安排。并且还需要根据每个学生拥有的特点和之间存在的不同来对教学方式进行调整,即使需要对学生们因材施教。有一点相信大家都知道,世上并没有无法教授的学生,只有不知如何传达知识的老师,以及教学方案不适用的老师。

当教师了解到学生就是教学的主体时,那么自身的教学方案肯定会有一定的教学成果并不会没有任何效果。很多时候,适当的尊重以及体谅并且采取更为人性化的教学方案在教学中能拥有更大的教学效果,学生自身学习热情也会被点燃,高校文学教育的目的也会达成。

二、坚持以人为本的文学教育方法,构建人性化的外部教育环境

从前面部分可以了解到,高校中的文学教育与中小学的文学教育有着极大的不同。相对而言,高校的文学教育更加成熟和务实,更加体现出了文学发展的基本规律和要求。作者有所感悟是了解到高校的教育主体是成年人或在是进入大学的学生。而按照大学生的生理特点,可以进行更为有的放矢的教育,甚至还可以引入相应的策略和方法,甚至更加重要的是要构建良好的外部环境。对此,这一教育方案的落实,不仅仅需要将学生当做教学主体,还需要关注学生成长时刻更新教学方案,以及对教学环境氛围的改善。如果在改善教学方案上能够得到更好的效果,那就相当于达到更胜一筹的效果,可以提高教学质量。如果有着和谐的教学环境,那么师生都可以在良好的教学环境下进行学习,能够将学习的效率以及学习的质量进一步提高。

总结而言,在拟定教学方案中插入更多人性化因素,在教学方式上不断改进创新,同时让文学教育环境不断改善,将会让文学教育在科学的教育指导下更快速的发展起来。具体而言,在平时的高校文学教育工作中,教师可以把文学教育工作与现代教育技术有效结合在一起,使文学教育一改以往那种呆板的教育思路,增加学生学习的兴趣。例如通过对多媒体技术的运用,可以让文学教学方式更为便利,让课堂上的教学充满趣味以及新奇性,让整个课堂的教学效果也得到提升,因此教师们再拟定教学方案上值得一试。还有的就是很多高校中都会有图书馆,不仅仅可以让学生学习到更多的文学知识,还可以为学生提供良好的学习环境,让学生更好的学习文学基础提供了条件。

三、结束语

环境教育教学方案篇7

对于近年来的经济发展建设以及社会的进步,对于设计行业的重视也在不断的加强,我国近几年的环境艺术教育专业不断的发展创新,不仅在教育的方式上进行改善,还在相关的教学设计上吸取新鲜的形式进行创新。虽然环境艺术设计的形式在不断的进行完善,但是毕竟不是一蹴而就的,是需要一定的过程的。在完善的过程中,环境艺术设计专业还存在很多的不足之处,并且涉及的领域非常的广泛,不仅涉及到学生与教师,还有校方的相关建设以及制度方面。

关键词:

环境艺术设计教学;散发性思维

关于我国的环境设计艺术的教学,是近几年才兴起的教学科目。也是因为近几年我国对于环境设计的重视程度越来越高,所以环境艺术设计专业渐渐的受到重视。并且自从环境艺术设计行业的兴起之后,渐渐的得到非常好的发展。并且人们对于现在的环境艺术设计关注的越来越多,并且很多的专家学者对于相关的环境艺术设计进行了非常深入的研究。本文就环境艺术设计教学中的散发性的教学进行了深刻的研究以及探讨。

一、现在的环境艺术教学中发展的限制性因素

1、因为受到我国的传统教育的影响以及应试教育的束缚,对于现在的高校的教学来说,考核的制度还在沿袭着传统的教学形势下的相关制度对于考核的形式以及答案,都是具有传统的教育形式,具有固定的模式以及固定的答案。但是这种具有固定的标准答案的形式在一定程度上局限了学生的思维发展以及创新的意识。现在的很多的高校对于环境艺术设计相关的专业方面都是具有一定的顺序的,按照基本的造型基础、设计理论以及设计基础和专业设计方面的基础进行教导,在这方面就可以很清晰的看到学生在进行学习的过程中是需要按照一定的严格的教学标准进行学习,但是这样就会局限让学生局限于现有的教育模式,不能够进行思想上的创新以及发展。不能充分的发挥自己的想象以及设计的思绪。在进行学习的过程中,导致学生不善于改变学习的思路,充分的发挥自己的想象以及思维。不管是课程的横向发展还是课程的纵向发展,都会影响到学生的学习情况,并且不利于提升学生的学习学习兴趣以及积极性。

2、限制学生的思维方式的转变因为学生在进行学习的过程中,一直处于固有的学习模式,并且相对的封闭的教育。这种教育形式在环境艺术相关教学中主要体现在学生在进行设计某个项目是,只是单方面的进行相关的环境问题,但是并不能全面的考虑到设计的经济环境以及社会环境。学生只是接受了教师的相关的意见进行设计,但是并没有自己的创新的想法,所以,在进行设计时,相对的局限性严重的影响了学生的思维方向,因为传统的教育模式的影响,导致学生的创新思维形成了单一的模式,不能很好地适应现在的经济发展形势。并且学生在进行设计的过程中,不能将设计的理念以及设计的思维进行有效的结合以及统一。对于这方面的意识也非常的薄弱,还有很多的学生根本不会动用自己的思维进行创新,只是一味的按照教师的教导思维进行设计,这样不仅不利于设计形式的展现,更不利于学生的创新性思维的体现。

3、禁锢学生的创新性的思维传统的教学形式最不利于学生的就是比较传统,抑制学生的相对的开放性的思维。非常的不利于学生的创新以及对于设计的相关的知识的掌握。当然,并只是体现在的学生的思想上面。教师对于学生的思想教育也是过于的传统以及教条。很多的教师对于学生的设计作品因为不符合或是比较夸张一点的形式就予以否认,这样就非常的不利于学生的思想创新,并且还会打击到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以及对于环境设计的热情。

二、发散式教学对于环境艺术设计的体现

1)发散式教学在环境设计中的应用,可以使相关的标准答案可以进行多方向的延伸,这样就会促进环境设计教学的多样化的发展。不管是任何的关于设计的想法,对于环境设计来说都是具有创新价值的。好的创意,好的环境设计的信息点以及一个关于设计的好的想法都是对于环境设计创新的体现。发散性的教学主要体现就是不管是什么样的创新想法以及创新意识。,都有可能成为正确的答案。所以,在进行环境设计得教学中,要重视多多的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以及独立思考的能力,这样才能让学生获得更加重要的设计价值以及关于设计的知识技能,创造出更好的设计产品。并且教师在进行教学的具体方案的设计时,将需要讲解的相关的知识以及设计理念在课堂上教授给学生。发散性教学不仅了关于环境设计的基础教学以及专业性的教学之间的差距。并且在面对大型的考试时,可以让学生掌握各个阶段不同的环境设计的状态,在进行考试的同时,不用过于的烦恼与固定的答案不符的现象。可以充分的发挥自己的想象,将自己的想法进行充分的展现。

2)充分的发挥学生的思想,可以让学生的想法得到充分的展现。想象是这个世界上最神奇的东西,在环境艺术设计的学习中,永远离不开的就是学生对于设计的想象。关于发散性教学,可以让学生充分的发挥自己的想象,对于环境艺术的设计,离不开的就是学生的创新性的思想。发散性教学可以让学生打破固有的思考模式,采用创新性的思维方式进行思考问题。可以改变学生的单向的思维方式,将学生慢慢的引向多元化的思维方式中,通过多角度的思考进行创新设计理念。针对于同一个设计方案,需要学生们通过多方面的进行思考,无限的延伸学生的想象力,激发学生对于设计理念的无限潜能。并且在挖掘潜能的基础上进行多方面的设计延伸,实现设计的效果的最大化。随着现在的经济形式的多元化的发展,对于环境艺术的设计已经不能单单的从表面进行定论,需要学生从多角度的方向进行深层次的分析,然后进行设计。

三、结束语

发散性思维的教学方式,不仅能够丰富现在的环境艺术设计教育的教育形式,还可以促进学生从多个角度,多个方面进行问题的解决。淡化传统的教育形式以及传统的考试答案对于学生的禁锢,鼓励学生通过举一反三的形式进行学习以及设计。打破传统的固有的教育形式对于学生的束缚。促进学生更好的学习环境艺术设计,更好的发挥自己的想象进行创新。发散性教学可以很好地促进环境艺术设计教育的发展。

参考文献

[1]王威+发散性思维在环境艺术设计教学中的应用[J].科技创新导报2013(2):187-188.

[2]王莉莉+发散性思维在环境艺术设计教学中的应用[J]美术教育研究,2014(8):90-90.

环境教育教学方案篇8

关键词:高职院校;人才培养方案;滚动计划

人才培养方案是高职院校人才培养过程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现代高职教育的基础,方案水平如何,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学校的教育教学质量。高职教育培养的是将设计、规划、决策变为物质形态的产品或对社会运行产生具体作用的技术型人才,工作场合是基层部门、生产一线和工作现场,工作内涵是将先进的技术和管理规范转变为现实的生产和服务,很多技能需要在真实的工作背景,真实的冲突和矛盾中获得。高职教育的人才培养目标决定了其培养过程的复杂性。在教学形式上,不仅有一定的理论教学,而且还尤为注重实验、实习、设计、实训等实践教学,以培养学生的综合职业能力。在实施教育的参与对象上,既有学校的专职教师,又有校外兼职教师和实习单位的指导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促使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的融合。在教学手段上,更注重计算机和多媒体技术等新技术手段的广泛应用。在教学组织形式上,既有课堂教学,又有课外教学、现场教学;既有校内的教学,又有校外的实训。高职教育人才成长规律更加凸显了高职院校人才培养过程的多变性和复杂性,对人才培养方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目前,各学校对人才培养方案在高职教育教学中的重要性认识都比较清楚,对人才培养方案从编制、实施、监督、业绩考评等都比较重视,大都由学校统一领导,教务部门牵头,采取分级管理,系、部负责的方法,间隔一定时间进行重新编制(修订),其目的是为了保证人才培养方案要满足教学环境和条件不断变化的要求,适应和引领应用技术、岗位技能的要求和发展变化趋势。虽然一些院校比较注意方案的动态性,每年都对方案进行修订,但缺少必要的组织、方法、程序和内容要求,各系部因人而异,缺乏科学性,效果不佳。

一、基于滚动计划人才培养方案的技术框架

滚动计划(滚动预算)是管理会计人员在编制企业生产经营计划时采用的一种现代化的方法,它是相对于传统静态、定期方法应运而生的。传统的静态、定期方法在编制计划(预算)时,其会计期间(通常为日历年度)是固定不变的,其缺点主要有:1.盲目性。由于定期计划(预算)往往是在计划年初(一般提前两到三个月)编制的,对于整个预算年度的生产经营活动很难做出准确的安排,尤其是对计划后期只能进行笼统的估算,缺乏远期的指导能力,给计划的执行带来很多困难,也难以实现对生产经营活动的正确考核和评价;2.滞后性。由于定期计划不能随情况的变化及时调整,当计划中所规定的各种经营活动在预算期内发生重大变化时,如预算期中途停产,就会导致预算的滞后性,使之成为虚假的或过时的预算;3.间断性。由于受预算期的限制,致使经营管理者们的决策视野局限于本期规划的经营活动,通常缺乏对下期的思考,易形成人为的预算间断。因此,定期预算不能适应连续不断的生产经营过程,从而不利于企业的长期发展。目前,高职院校人才培养方案就是采用这种定期的编制方法,其存在的问题与企业经营计划相似,面对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机器设备、工艺技术、仪器仪表、检测手段等的快速更新,当企业对人才培养要求发生变化时,人才培养计划的盲目性、滞后性、间断性等问题暴露无疑。滚动计划(又称永续预算或连续预算),是指随时间的向后推移和预算的执行,及时补充修订原来的预算,使预算自行延伸并保持一个固定期间(通常为12个月),它是针对传统静态、定期计划的缺点采用的一种新的方法,具体做法如图1所示。

图1滚动计划

滚动计划与定期计划相比具有明显的优点:1.透明度高。由于滚动预算距离实际执行期较近,与日常经济管理工作紧密衔接,可以使管理人员从动态角度清晰地认识近期的规划目标和远期的战略布局,使预算具有较高的透明度;2.灵活性强。由于滚动预算是属于动态调整性预算,可以充分考虑影响预算执行情况的各种因素的具体影响,及时做出调整和修订,使预算的指导和控制作用得到充分发挥;3.连续性突出。由于滚动预算在时间上不再受日历年度的限制,因此,能够连续不断地对未来的经济活动做出规划。

目前,高职院校采用定期、静态方法编制的人才培养方案,无法摆脱其编制方法本身固有的缺陷,加之科学技术飞速发展给企业生产经营环境和条件带来的不断变化,企业对人才培养的要求不断发生变化,使人才培养方案在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手段、教学过程、教学要求等各方面,都难以满足经济社会对高职教育适应性、引领姓、创新性的需求,严重制约了高职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而采用动态、滚动式的计划,是解决这一问题的很好方法。

二、基于滚动计划人才培养方案的课程分析

学校的教育要通过课程得以具体体现,而培养方案即是课程的具体安排和布置,课程是方案的核心。课程是通过具体内容传达给学生的,所以,确定课程内容、研究课程结构是方案的关键。就高职教育,从一般意义上来讲,培养方案一是要体现职业技术教育的特点,二是保证高等教育的层次。从学校个体而言,既要体现学校的办学方向和宗旨,又要突出职业技术教育的区域性、行业性、职业和岗位性的特点。同时,高职教育的办学目标,决定了高职院校人才培养要围绕着工学结合进行,按照学校与企业(行业、区域或其它组织)确定的结合形式,从对企业(行业)的岗位群进行岗位分析出发,从岗位的基本要求与学校专业教育的对应关系着手,共同设计教学方案、共同实施教育与培养。在培养计划的制定中,除了一般性的知识要求外,满足企业(行业)个性化需要的知识和技能,主要应由企业提出更为科学合理。所以人才培养计划必须要有企业(行业、区域或其它组织)参与,制定出在校内学习与在企业工作(实训、实习、跟岗、顶岗)学习有机结合的教育计划,使学生的学习内容与职业目标密切相关。特别是对于职业岗位工作环境(工作情境)和工作条件(工作器械)依赖型专业,在教学内容、课程结构、教学环节、教学条件、教学方法、考核要求等方面,要充分保证工学结合的有效实施,不断提高学校的教育教学质量。

课程分析可以从两个层次入手,一是课程结构的分析,二是课程类型的分析。从工学结合的要求出发,首先,按照课程内容与学生综合能力构成的关系,把课程划分为三大部分:专业岗位技能培养课程(可进一步分为核心技能课程和一般技能课程)、社会能力(沟通交流能力、团队精神、协调能力等)培养课程、基本素养(基础文化、基础技术理论,政治品质、职业道德、艺术修养等)培养课程。要科学合理地确定这三类课程的比例关系,它体现了学生就业和可持续发展能力的培养。其次,按照课程内容与岗位业务环境和条件的关系,把课程划分成四种类型:稳定型课程、环境变动型课程、条件变动型课程和混合型课程。凡是在一定时期内,课程内容不随岗位业务环境和条件变化而变化的,称稳定型课程。这类课程主要传授学生基本原理、一般方法等;凡是课程内容随岗位业务环境变化而变化的,称环境变动型课程。这类课程的特点是学生岗位能力的体现,在掌握课程基本理论、方法的基础上,要根据职业岗位业务环境的变化,灵活运用专业知识进行业务的处理,学生职业技能的培养,对岗位情境要求高,如经营决策、商务谈判、采购等业务岗位;凡是课程内容随岗位业务条件变化而变化的,称条件变动型课程。这类课程的特点是学生岗位能力的培养,关键取决于对岗位条件(机器设备、器具、工艺)的了解和掌握程度,对岗位条件要求高,如机械零部件加工、计算机软件应用等业务岗位;介于二者之间的称混合型课程,这类课程的特点是学生岗位技能的掌握,对于岗位环境和条件都要考虑,重点是二者的结合,如会计电算化、国际贸易等业务岗位;此外,还要根据学校特点、地方环境文化特点、科学技术和社会经济发展特点等,确定若干(X)具有引导性、开拓性、创新性、综合性(某些先进的应用技术,如引领温州地区的制鞋、模具、低压电器技术等;温州地区的“工商结合”、“工贸结合”等领域)等特殊教育的课程,作为学生的选修课。在按以上“三(课程的结构)四(课程类型)X(课程特色)制”对课程的构成和类别进行详细分析的基础上,确定课程的结构、内容、课时分布、授课方式、考核要求等。

三、组织机构设置与运行机制

为了保证培养方案能够及时制定(修订)和定期“滚动”,有必要对高职院校现行的有关机构设置和运行机制进行改革。为保证方案的有效运作,可实行“三委会制度”,将人才培养方案的决策、管理执行和监督检查的职能相互分离,又要使各职能部门之间的信息相互通畅。学校通过设置虚拟机构——人才培养方案编制与修订决策委员会,负责人才培养方案的编制与修订工作。人员主要由专业带头人和企业(行业)专家组成,定期和不定期地举行会议,针对社会经济发展和行业(企业)生产经营状况,及时提出岗位(群)环境和条件的变化及发展趋势,决策新的(滚动后的)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教学要求,保证人才培养方案的及时更新;由教务处和各院系相关人员组成人才培养方案管理执行委员会,按照决策委员会的决策内容,负责方案的贯彻执行;由督导处牵头,组成人才培养方案监督委员会,负责方案制订(修订)、执行过程和执行结果的检查监督。“三委会”之间要保持信息的及时沟通,建立相应的机制,定期和不定期地举行专门会议,协调各环节出现的矛盾,形成一个三位一体的从方案的编制、修订到执行、监督、检查,完整的组织体系和信息反馈系统(如图2所示),使各部门责权明确、相互制约,避免相互推诿、绩效不清。

图2三委会组织系统

四、“滚动”内容的确定与工学结合的实施

采用滚动计划的方式确定人才培养方案,课程“滚动”内容的确定是非常关键的,它体现了教学内容的动态性和先进性。相对静态、定期计划而言,滚动计划需要耗费大量的时间和人力及时更新课程内容。为了尽量避免这个问题,科学合理确定“滚动”的内容是非常必要的。从上面对课程的划分来看,培养方案中需要定期“滚动”的课程,主要集中在变动型课程上。这类课程随着科学技术发展,新设备、新技术、新工艺等的不断涌现,以及企业经营环境、经营战略的改变,课程内容要不断的变化,以适应和引领企业对相关岗位技能不断进步的要求。此外,凡是涉及学生能力培养的课程,大都需要工学结合的教学模式,岗位环境和条件的改变,往往会对工学结合提出新的要求,如何保证工学结合的有效实施,也是滚动计划中必须要重点考虑的“滚动”内容。

基于滚动计划的人才培养方案,其课程体系的灵活性与职业功能性是根本,课程体系实施的实效性是特色,教学环节的连接、教学要求的联系是掌握专业技能不可或缺的。要实现这些要求,加大校企合作力度,实施工学结合,对学生职业技能的培养将起到重要的作用。为了及时准确确定课程的“滚动”内容,保证工学结合的有效实施,在培养方案中,基于“三四X制”课程的分析,对于稳定型课程,一定时期内可不作为“滚动”的范围。对于条件变动型课程,经过决策委员会认定,岗位条件发生了比较大的变化时,除了相应的理论教学内容,如新的原理、技术、方法、工艺过程等要随之变化外,实践仪器、设备手段等也要及时更新,以保证工学结合的有效实施,这对于岗位器械依赖型专业(如机械专业、模具专业、电器专业等)尤为重要。对于环境变动型课程,经决策委员会认定,岗位环境发生较大的变化时,除了相应的理论内容要随之变化外,同时要为学生提供或营造相应的岗位环境氛围,这对于岗位情景依赖型专业(如营销专业、社区管理专业等)显得尤为重要。另外,“三委会”要对核心技能型课程予以特别的注意,时时关注课程相关条件和环境的变化,确保课程内容的及时滚动和工学结合的有效实施。

五、实际运行

温州职业技术学院是国家示范性高职院校,学校对人才培养方案一直非常重视。以往的做法是各系、部对方案定期进行修订,报学校教务实践处备案后执行。存在的问题主要是各系、部没有责任压力,对构成方案主体的课程,特别是对随环境和条件变化比较敏感的岗位技能类课程分析甚少,加之缺乏监督,对方案的修订、执行效果都不够理想。2010年初,由校长牵头,聘请校内外专家、教授,成立了人才培养方案审核委员会(决策委员会),花费了近一个学期的时间,对各系、部制定的人才培养方案进行逐一分析优化,重点放在受工作环境和条件影响大的专业上。如低压电器业是温州龙头行业,温州被称为低压电器之乡,在全国乃至世界都是具有一定影响力的。由于受金融危机以及企业生产经营“转轨变型”的影响,一定时期以来,企业技术进步、设备更新、方法升级都很快。面对这样的社会发展变化背景和企业需求,委员会对电气系提交的电器专业人才培养方案进行了详尽的论证,对相应的岗位技能课程进行重点分析,淘汰过时、陈旧的内容,充分听取专家意见,结合行业、企业实际,填充、扩展新设备、新技术、新工艺、新方法等方面的课程内容,同时,责成学校相关职能部门和系教学单位,确定、落实培养方案校内外实施的条件要求,以保证工学结合的有效执行。并形成制度,对环境和条件变化敏感性的专业、课程,各系、部要对其人才培养方案进行定期的滚动修订,委员会进行定期的分析审核。教务、实践设备等职能部门负责方案执行过程中各种公共教学资源的协调和落实;各系、部负责内部教学资源的落实和方案的具体实施;督导处负责方案定期滚动修订、审核、教学资源落实和方案执行的检查和监督。规定各部门这方面的工作业绩作为期末考核奖励的重要内容。以此构成人才培养方案及时优化(决策)、确保实施(管理)和严格检查(监督)的责、权、利三位一体的质量保证体系。

参考文献

[1]丁金昌,等.关于高职教育推进“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再认识[J].高等教育研究,2008(06).

[2]盛秋生,周萍.工学结合背景下的职业教育教学改革研究[J].教育探索,2008(08).

环境教育教学方案篇9

关键词:环境评价;案例教学;任务型教学法

中图分类号:G642.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2-4107(2016)11-0008-03

环境评价是环境科学、环境工程等专业非常重要的一门理论与实践并重的综合性专业核心课程,集中体现了环境科学、环境管理和环境法学等学科分支知识的交叉和运用,在环境与生态类专业中具有极其重要的地位[1]。随着2003年《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2004年《环境影响评价工程师执业资格制度》、2009年《规划环境影响评价条例》的实施,以及近几年的环境保护法律法规[如2015年新修订的《环境保护法》、《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2012),2016年新修订的《环境影响评价法》等]的不断颁布或更新,使得环评课程教学与技能掌握相对于实际市场需求而言存在着较为严重的脱节现象。只注重理论教学的传统方式已经很难满足社会的要求,实际环评工作对该课程的教学方式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改进教学方法和方式迫在眉睫。

目前国家对环境影响评价从业人员有着严格的准入制度,高校在培养学生的过程中应以提高环境影响评价课程的教学效果为首要任务[2]。为提高教学效果,部分高校的环境工程专业对环境影响评价课程的教学方式进行了一些有益的改革。郑永红等结合环境工程专业的目标和环境影响评价课程的特点,在教学过程中积极开展和运用“启发、引导、讨论、辩论”教学方法,培养学生的思维和想象力[3]。韩晓芳等结合多年的教学实践,探索出一种“渐进式系统教学法”,旨在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4]。保积庆等引入“案例教学”和“翻转课堂”相结合的教学模式,促进环评课程教学整体水平的提升[5]。

案例型教学法因其独有的优势,逐渐受到人们的重视,越来越多的环境教育工作者对课程教学进行了案例式教学的尝试[6-10],并取得了不错的成效。任务型教学法是从20世纪80年代逐渐发展起来并被广泛应用在语言教学中的一种教学方法,但它在环境影响评价课程教学中的应用鲜有报道。笔者结合多年来环评课程教学经验和体会,将“案例+任务型”教学法融入环评课堂讲授中,通过实践发现,该法在教学过程中取得了明显的教学效果。

一、环境评价课程教学现状

(一)重理论轻实践

由于环境评价工作本身具有实用性、政策性、时效性和先进性等特点,其对现实社会的需求及学科的变化发展相当快。因此在教学内容的制定过程中,我们应结合环评工作的实践要求,一方面应及时补充和更新法律法规、技术导则和技术方法等;另一方面应该注重理论与实际相结合,如教学过程中降低对预测公式的推导,注重预测模型的运用方法。通过对该课程的学习,学生在理解环境评价的基本概念、基本理论的基础上,同时掌握了环境评价的基本程序和技术方法。

(二)教学手段单一

目前环评课程的教学模式多是以“教师中心,教材中心,课堂中心”的“三中心”为理论核心。教与学是个互动的过程。一方面,一些不具备环评资质的学校,教师教学囿于教材,单方面向学生灌输知识,与实际环评工作缺乏衔接;另一方面,传统教学模式难以真正反映学生知识掌握和技能运用的能力,易导致“高分低能”现象发生。

(三)教学效果不理想

在学习环评课程之前,学生们已经学习了环境专业多门基础课程,学生对环境评价关注度高,但认识度低,缺少学习内在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学生学到的知识仅仅是应付课程的结业考试,很难将其运用到实际工作上,从而教学无法达到预期的目标。这就导致教与学处于脱离的状态,也反映出这一门课程的教学方法不科学、培养模式不合理等问题。

二、“案例+任务型”教学法在环评课程中的应用

教学方法是教学的表现形式,其目的是实现教学目标。同时,教学方法与教学内容又是相互制约、紧密联系的。不同的专业有不同的教学内容,也需运用不同的教学方法[11]。因此,针对不同的教学内容,要因地制宜,选用适合的教学方法与之配对,激发出它最大的效能[12]。在总结和反思中,我们要寻求适合中国课程改革的理论思维与实践策略[13]。

(一)案例教学

案例型教学法是一种以案例为基础,具有目的性、客观真实性和综合性的经典教学方法。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可适时穿插有关项目的总论、工程概况、工程分析、清洁生产分析、环境现状调查与评价、环境影响预测与评价、环境风险评价、污染物防治措施、产业政策符合性与选址可行性、公众参与、环境经济损益分析、环境管理等全过程的内容。

案例是为教学目标服务的,案例的选取是来源于实践而不是虚构的。首先要通过案例把一个项目环评报告书的总体框架“输送”给学生。框架就是报告书的章节,就好比是一副骨头,成为支撑身体力量的核心。当然骨头的功能之所以强大,是因为有肌肉的填充,如此才能支撑得牢固。围绕骨架给学生讲授骨架下面的小节,这些小节就好比是“肌肉”,通过案例示范骨架下的肌肉是什么,反映什么,怎样来的,一层一层拆解、拼装,在相对枯燥、乏味的环评课上为学生添加“新鲜血液”,使他们体会更多的乐趣。

在案例型教学中,可邀请本学院具有多年环评经验的资深教师来到课堂上。教师结合一些环评报告(最好是近期完成或还在编写的,贴近最新政策)给学生讲解,如“某氯碱有限公司环境影响报告书(2015年)”等。在讲解过程中,教师可就报告中某一知识点提出疑问,让学生自己查阅资料归纳整理,在进行下次课程时让学生互相交流等。在这一过程中,教师通过点评和总结帮助学生建立完善的工作思路,学生扎实地掌握环评实践技能。

(二)任务型教学

案例型教学在激发学生学习自主性方面取得良效,而学生环评实践能力的真正掌握还需要通过具体的任务来落实与实施。任务型教学法以任务组织教学,把人们在实际生活中的具体事情作为课堂上所设计的“任务”,其核心思想就是让学生模拟人们社会中的各项活动,扮演各种角色,使其真正将课堂上所学的知识与实际结合起来。

1.总体要求。在理论教学和案例教学之后,我们的任务型教学方式让学生学以致用。教师提供具体的项目,给学生布置任务,由学生组合成专题项目小组,如大气组、地表水组、噪声组、生态组等,各小组分工明确,通过现场调研、查找资料,进行监测、预测、评价等一系列环节,学生自己动手撰写环评报告。

分工形式更多的时候我们是按报告书的章节来分配的,比如a企业某产品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按照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基本涵盖的章节内容给学生分割任务,全班分工合作完成该项目的环境影响报告书。当然在这个过程中,师生每周固定时间或不定期在线上或面对面交流。教师在课堂讲授的基本理论和技术方法,落实在实际工作中,总还是会有不知道该如何动手的情况,这时通过学生自主思考,带着问题、带着任务主动地学,结合教师的指导,学生能够真正自己动笔、动手,学习效果显著。

2.具体要求。教师提供建设项目的可行性研究报

告,或提供项目基础数据,包括项目名称、项目拟址地、占地面积、行业类别及代码、项目总投资、产品方案及产品规模、原辅材料、生产工艺、纳污水体及功能等。

任务要求:最后要统稿汇总,有文档结构图,一级标题、二级标题定义清晰,字体字号统一,每人负责自己承担任务的汇报工作,分工合作、协助团结。报告书的内容和具体分工参考见表1。

3.效果评估。教师组织学生采取模拟环境影响报告审查会的形式,进行角色分组,分别代表建设单位、评价单位、专家组、环保部门和受影响区域的公众代表等,按拟定程序实施模拟。最后,教师针对学生编制的环评报告的文本和编制过程进行点评、总结,提出有针对性的意见和建议,进一步提高学生对环评实践的意识和认识。具体任务型的教学,使得原本抽象的环评教材和理论教学变得具体化和实践化,学生能够真正做到有的放矢。不仅是环评知识与技能理论和实践得到很好的结合,而且学生基本的office操作技能也得到了锻炼,制图工具(photoshop、CaD等)的运用也更加熟练。

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深入,高校与社会的联系日益紧密起来,与企业的联系也愈来愈密切[14]。任务型教学还可通过与环评机构建立“产学研”合作关系,选派学生到环评公司去参与环评报告的编写,使学生将其所学知识应用到实践中。另外,也可在学生中成立环评兴趣小组,让环评兴趣小组直接参与教师手上现有的环评项目实际工作。学生既能从中获得一定的知识和劳务补贴,又能通过工作发现课程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三)案例教学与任务型教学结合的意义

案例型教学法的优点主要是案例型教学法有利于提高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思想,引发学生自主思考。不过单纯地依赖案例教学,仍存在不足之处。由于案例教学课堂时间有限,资料分析不透彻[15],知识的传授仍为教师到学生的单向输送,学生极少反馈接受程度。

任务型教学要求学生结合具体的任务,在任务的驱动下自主学习知识和掌握技能,学习效果明显。不过单纯的任务型教学法也存在自身的缺陷,教师直接把任务丢给学生,学生若对环评案例完全没有概念,没有见过案例、示例,容易产生畏难和排斥情绪。

基于案例教学法和任务教学法单独设立存在的缺陷,在实际的环评课程教学中,我们推荐采用“案例+任务型”教学法,充分结合案例型教学法和任务型教学法二者的优势,扬长避短,提高教学效率和教学质量。学生从案例分析上掌握知识和技能,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感受到学以致用的乐趣,从而提高学习积极性、自动性和自信心。通过“案例+任务型”教学法在环境影响评价课程中的应用,学生的环评实践技能得以提高,达到社会所需环评人才培养的预期效果。

环境评价是环境工程和环境科学专业的一门综合性、应用性很强的专业课程。在教学中穿插案例,可以有效地提高课堂教学气氛,改善教学效果,从而为学生以后从事环评工作奠定扎实的基础。任务型教学法力求教与学的互动,教师通过引导,让学生发挥主体作用。二者的有机结合,使得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同时重视理论与实践,这将使学生受益终身。

任何课程的学习最终归于实践和应用,环评课程也一样,其最终目的是为社会培养掌握技能的环评人才。学生一旦走上社会岗位,就要在环评项目中编制出合格、规范的环评报告。“案例+任务型”的教学手段无疑充分锻炼了学生,培养了真正符合社会对环境评价需求的综合性人才。

参考文献:

[1]张春晖,何绪文,于彩虹等.环境影响评价课程教学的现状与改进思路[J].环境科学与管理,2011,(11).

[2]章丽萍,何绪文,张春晖等.案例法在环境影响评价课程教学中的改革初探[J].大学教育,2013,(5).

[3]郑永红,张治国,胡友彪.环境影响评价课程教学改革与实践[J].大学教育,2015,(4).

[4]韩晓芳,刘君侠.环境评价的渐进式系统教学法研究[J].科教导刊,2012,(5).

[5]保积庆,徐.案例引导教学《环境影响评价》课程[J].广州化工,2014,(23).

[6]钟彩霞.案例法在高职环境影响评价课程教学中的改革研究[J].新课程,2015,(8).

[7]牛晓霞.案例教学法在环境影响评价中的应用探讨[J].高教论坛,2010,(4).

[8]王开峰.环境影响评价课程中案例教学的研究与实践[J].广东化工,2011,(5).

[9]王建宏,陈家庆.环境影响评价案例式教学实践与体会[J].中国现代教育装备,2010,(7).

[10]宋照亮.基于案例与现场教学的环境影响评价课程改革[J].教育教学论坛,2012,(34).

[11]彭道林.教学目标与教学管理[J].现代大学教育,2013,(2).

[12]刘敏超,丘露.基于岗位能力培养的“环境影响评价”课程教学改革和实践[J].黑龙江教育:高教研究与评估,2015,(9).

[13]张俊列.引导性传统与中国课程改革[J].教育学报,2014,(1).

环境教育教学方案篇10

法学教育侧重于对学生政治、经济多方面法律素质的技能培养,要求法律人才除了具备专业的知识外,还需要具备良好的应用实践能力。高素质人才不仅仅需要具备灵活的理性思考头脑,还需要具备对法律案件分析推理的逻辑能力。传统的法学教育教学多重在讲解分析法律方面的条文,内容较为枯燥烦闷,不利于学生培养法律思维。本文主要探讨对法学教学改革的一些建议。

关键词:

法学教育;教学改革;建议

传统的法学教育多是讲授形式,无法保证学生对法律知识达到良好的掌握,同时教师也无法通过单向知识的传授来得到学生学习效果的回馈。学生的被动记忆不利于学生法律思维的培养,长远来说,也不利于日后的职业发展导向。因此教学应当从教学理念、教学方法、教学环境方面进行改革措施,改变以往传统沉闷式讲授教学,促使学生法学教育趋向复合化发展。

一、突出以生为本教学理念,明确教学培养目标

法学教学应当注重以生为本的理念,教师只是从旁引导、组织的角色。教师要在前期了解学生法学教学的基础水平,并针对教学目标来合理设计教学内容,使得教学重难点穿插于教学中。教师通过引导学生主动参与、自主学习,使得教学重难点得以完成被推导的过程,使得学生法律思维的教学目标得以凸显作用。教师要注意教学节奏不偏离法学教育的教学目标,引导学生主动参与思考,并发挥自主探究或小组探究的思维意识。通过学生将教学目标结合自身知识点进行教学,加强学生对法学教育的知识巩固能力,使得学生可以自行梳理法学教育教学知识脉络,实现教学阶梯式递进开展。以生为本的教学理念有利于学生职业复合型的长远发展,利于学生课内及课外对教学知识的探求及实现,使得法学教学体系更加科学化、严谨化。

二、改善教学方法,重视学生法律思维培养

(一)案例教学法

比如在法学教学中,教师可针对一些案例讲述、案例分析、案例的讨论来引导学生探究案例的背景、案例的条件、案例本身的法学价值,从而采取合理的法律操作。探究过程可以是自主探究或小组合作探究形式、或师生互动形式。通过对案例中相关规则的判断,使得复杂的案例可以条理分明。这种案例教学方法远比传统的讲授方法更为有效,因为其一,学生可以通过案例教学产生对法律法规学习的兴趣,对相关内容的知识有了深度的把握。其二,学生通过案例探究可以自主形成律师式的严谨思维方式,这恰恰符合教学培养的目标。其三,通过案例的分解、剖析、条理观点的论证,使得学生在写作及口语方面的技能获得良好的应用实践。因此,案例教学法一方面要求学生有阅读及分析案例的充分准备,才能应对案例问题的疑问,另一方面教师需要自身具备足够的造诣及修养,才能与学生建立平等的互动关系,使得学生对案例的剖析可以与教师观点进行互动回馈。可以说案例教学法是培养学生良好法律思维的方法,是教师与学生互动关系的完整体现。

(二)观摩庭审教学法

法学教学是重视应用的学科。因此教师可根据学校自身条件联系相关司法审判部门,组织学生庭审旁听。或者通过模拟庭审教学使得学生参与实践的各个环节。比如从案例接待、案例解答、案例诉状写作、沟通协调、应诉准备、立案准备、开庭审理、执行等等环节中,教师引导学生参与真实、仿真的案例,使得学生在法务工作环节中了解法律与生活之间的密切联系,并运用律师式思维来系统解决法律问题。教师可在法律疑问、程序演绎中、法律结论环节中,从旁观察学生思维能动性,适当给予行为上的指导。学生在观摩庭审环节中,通过对案件的比对、分析来探究最终法律问题的解决,使得理论与实践教学可以紧密联系,加强学生对法学教学的创新及逻辑思维能力培养。

(三)法律诊所教学法

法律诊所教学是强调以学生为主体,实践中探索、创新学习的方法。比如教师引导学生接个别案件,包括当事人会见阶段、案件了解阶段、证据凑集阶段、文书撰写阶段、诉讼提起阶段、庭审辩论阶段、装订案卷阶段等等环节全部由学生来一手包办,教师只需要关注学生在各环节中的表现,引导或协助学生行为的局限性。可以说法律诊所式教学,强调学生为参与的核心,使得学生在此教学中提升法律知识技能,并通过法律服务的提供提升社会责任感。通过法律实务性工作的参与,各法律矛盾的阶段的操作,可以尽快提升自身法律实践的相关技能与思维,使得法律职业道德得以强化,利于学生日后职业化发展。

三、构建理论与实践结合的法学教学环境

法学教育是实践应用较强的学科,因此教师要转变传统讲授理念,创造理论与实践一体化的教学环境,避免法学教学理论与实践脱节的弊端,调动学生对法学教学的学习积极性及实践能动性,使得学生的逻辑思维、创新意识得以良好培养。学校可联合律师事务所等单位,建立学生法律实习基地,使得学生在场所中可以近距离接触到真实案例,加强在实践应用中对理论知识的融会贯通,使得知识与实践可以达成有效结合。法学教学并不仅仅限制于课堂教学,还可以延伸至课外及生活。实现开放式、自由式的教学环境条件,使得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教学环境可以帮助学生尽快构建法学知识结构体系,加强高素质高能力的锻炼及培养。

四、结语

法学教育的教学改革应当从教学理念、教学方法、教学环境三方面抓起,教学理念实现以人为本,教学方法实现多样化,教学环境实现理实一体化,才能使得学生成为符合社会、企业所需要的高素质、高能力人才要求。法学教育的改革是势在必行的措施。

作者:褚芬芬单位:青岛广播电视大学莱西分校

参考文献:

[1]王利明.关于法学教育教学改革的四点建议[J].中国大学教学,2013,11:6-8.

[2]崔季.法学职业教育中教学改革的几点思考[J].经济研究导刊,2015,07:231-233.

[3]郑海军.法学职业教育中教学改革的几点思考[J].法制与社会,2013,17:219+2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