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机化学思政元素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6 03:32:37

无机化学思政元素篇1

一、高校历史学专业课程中的思政元素

历史学专业课程在思政教育方面具有得天独厚的条件,无论是古代历史、近现代历史,还是当代社会环境,都可以从中梳理归纳出众多可资利用的思政元素,这对于当代历史学科专业人才的培养具有重要的意义。

(一)家国情怀教育元素

家国情怀是一个人对自己国家持有的高度认同感和归属感、责任感和使命感,是对为实现国家富强、人民幸福所展现出来的持久的理想追求,是学习和探究历史应具有的人文追求。历史学专业课程教学中这种家国情怀教育元素随处可见,无论是古代范仲淹的“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陆游的“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还是近代谭嗣同的“我自横刀向天笑,去留肝胆两昆仑”,徐锡麟的“只解沙场为国死,何须马革裹尸还”,无不体现了先人强烈的家国情怀。高校历史教师应该充分挖掘地方历史文化中的这部分元素,如地方历史中重要的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名人志士、爱国故事,通过家国情怀的教育使学生对家乡、民族、国家形成认同感。

(二)文化认同与文化自信建设元素

漫长的历史长河中,中华民族创造了先进的政治制度、先进的思想文化、发达的农业文明,影响了周边的少数民族和国家。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红色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这“三大文化”共同构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内容体系。在历史教学中,教师通过对这些资源的挖掘,可以引导学生了解中华民族多元一体的发展历史,形成对中华民族的认同感;通过对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元素的挖掘和学习,可以引导学生认识中华文明的历史价值和现实意义;通过对中国近现代史中红色革命文化元素的整理,增强学生的民族忧患意识,引导学生关注国家和民族的命运;通过现当代史中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元素的梳理,使学生认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进而树立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和文化自信。

(三)人类命运共同体观念元素

人类命运共同体指在追求本国利益时兼顾他国,在谋求本国发展中促进各国共同发展。历史教育的首要任务是要使学生胸怀祖国,放眼世界。在世界史教学中,关于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思政元素比比皆是。学生通过学习世界历史文化能够认识到世界各国、各地区、各民族都为创造人类文化做出了贡献,能够理解和尊重世界各国优秀文化传统。在多个国家的历史学习和文化的比较之后,让学生会形成广阔的国际视野,感悟人类文明的多元性、共容性和不平衡性,能够以开放的心态,认识到制度会随着社会变迁而变化,任何一种制度都不是十全十美的;不同国家和地区的制度,应当从自身社会实际状况出发,互相取长补短,臻于完善。在教学中教师可以结合当前全国乃至全球的抗疫背景,及时调整和优化教学方案,在中国史、世界史、民族史、专门史等相关教学中有机融入历史上有关疫病传播及卫生防疫问题的讲授,为学生准确把握中国抗疫的制度优势、理性反思疫情暴露的短板和不足、深刻理解“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思想内涵,发挥史学独特的思想价值引领功能。

(四)人生观和世界观教育元素

历史教学的现实意义就是通过学习,使学生能表现出对历史的反思,从历史中汲取经验教训,进而教会学生如何做人、如何看待这个世界。古今中外悠久的历史上曾经出现过无数爱国英雄、仁人志士。他们的英雄事迹、人生智慧和道德风范都可以作为高校历史学专业课程的思政元素。通过对其解读分析,学生能够更全面认识历史和现实的问题,进而形成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塑造健全的人格,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大学生正处于三观教育的重要时期,教师带领学生身临其境地感受先人面临选择和诱惑时的定位和抉择,使学生获得人生的体验和启示,能够逐渐体会到做人做事的道理。在这个过程中也可以提高学生客观全面、辩证发展地看待世界的能力。

二、高校历史学专业课程融入思政元素的路径

(一)在课程体系中挖掘思政元素

课程是高校育人必要而且最为重要的载体。为了保证课程思政和思政课程的同向同行,真正实现三全育人的功能,历史学专业在课程设置上应跳出传统课程思政的视野,构建层级分明的课程体系。在中国通史和世界通史等专业核心课程之外,合理设置专业选修课程,重点利用地方资源开发地方史相关课程,在更大的领域和范围之内为学生提供全方位、多层次的课程选择;应该充分发挥集体教研的作用,在课程大纲设置和教学目标制定时,教研室应邀请专业教师和思政教师共同挖掘各门课程中可以承载思政教育功能的元素,破解传统思政课程单兵作战的困局,选择适合的思政元素融入课程,最终达到各门课程教师都能同声相应、同气相求,每位教师都能承担育人的责任,每门课程都能达到协同育人的效果。为防止课程思政的随意性,推进历史学专业“课程思政”科学高效的开展,教育主管部门、教务处和院系组织机构应坚持顶层设计原则,开展课程思政示范课程建设,组织部分优秀教师打造具有鲜明思政特色的金课并进行交流推广,形成精品课程示范效应。同时,也可以组织课程思政授课比赛、示范课堂等活动,提升教师将思想政治教育融入各类课程的教学能力。在教学评价中应建立科学合理的课程思政评价标准,与教学考核挂钩,以激励各科教师积极推进课程思政建设。

(二)在课堂教学中渗透课程思政教育

课堂是教师进行传授知识的重要场所,更是教师阐述知识背后的价值和思想,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三观、引领学生形成正确的立场和观点、发挥价值引领和思想引导的主阵地和主渠道。在具体的历史课程教学中,教师不仅可以通过通俗易懂、幽默风趣的讲解、鞭辟入里的分析带领学生一起领略历史知识的魅力,还要秉承“课程承载思政”和“思政寓于课程”的原则,对学生进行德育知识的渗透。教师在课堂教学目标的设置中要精准地设计每个专题、每个单元以及每个课时中思政的要素、载体及实施方法,充分体现教学内容和思政教育的有机对接,在潜移默化、润物无声中起到知识传授有温度、价值引领有深度的育人效果。

(三)利用实践教学拓宽课程思政渠道

实践教学作为课堂教学的补充和延续,因其形式多样和内容广泛等特点,在实现课程思政的过程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在具体的操作过程中,教师可根据实际情况采取参观访问、社会调查、编辑展览、口述史的实践等多种形式,因时制宜、因地制宜,灵活采用、相互结合。将课程思政有机融合在实践教学的各个环节,达到立德树人的效果。

(四)利用多种交流平台和技术丰富课程思政形式

历史学作为一门综合性很强人文学科,涉及的知识面很广,政治、经济、文化、军事、外交等都可纳入历史学专业教学内容中。教师可以在教学中将历史课程和信息技术有效整合,丰富课程交流的平台来提升课程思政的针对性。首先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利用互联网资源,使课程思政不仅仅局限于课堂和学校,而是走向更大的空间发展。其次教师可以通过微博、微信群、学习通等课程网站了解学生的知识需求、所思所想,有针对地进行思想政治教育。例如针对学生学习中的重难点教师可以设计“辛亥革命是成功还是失败”“如何评价李鸿章”“第二次世界大战给人类带来的影响”等诸如此类的学习主题。当学生畅所欲言、自由辩论时,教师就可以更清晰地看到学生思想的动态,及时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针对性地对其进行引导。当然,历史学专业在教学中,教师还应该利用微课、慕课、翻转课堂等新的教学技术和教学形式,使高校历史课程思政教学真正起到“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的效果。

三、高校历史学专业实施课程思政应注意的问题

(一)高校历史学专业实施课程思政的关键是教师

教师是课堂教学的第一主体责任人,是课程思政的设计者和实施者。课程思政的理念和目标最终要靠一线教师去落实。课程思政能否在高校历史学专业中高效有序地进行,很大程度上要看各门课程的教师是否具备思政的意识以及能力。目前的状况是虽然伴随课程思政观念的提出,各高校都已经展开轰轰烈烈的课程思政改革,但是部分历史学专业课教师并没有深刻认识到思政对学生发展的关键价值。他们片面地认为思想工作是思政课教师和专职辅导员的工作职责,与自身专业教育任务无关。在课程思政开发能力上,部分教师思政教育资源挖掘不深刻,对学生进行思政教育片面化。面对这种情况,教育部门和教务处的首要任务是搭建平台、加强教师培训,切实培养教师课程思政的意识,提高专业课教师课程思政的能力,培养高质量的课程思政优质教师资源。

(二)高校历史学专业实施课程思政成效的检验标准是学生

无机化学思政元素篇2

1新形势下企业单位思想政治工作存在的问题

1.1没有正确的认识思想政治工作

现阶段,我国社会中的元素越来越复杂,而这些多元化的社会元素就对思想政治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尤其是企业单位的员工对思想政治工作的态度也发生了很大的转变。很多企业单位的领导都没有充分的认识到思想政治工作的必要性和重要性,只注重眼前的短期利益,企业单位长时间的缺失了思想政治工作,那么企业单位的员工就也会认为思想政治工作是可有可无的。

1.2思想政治工作没有与实际工作紧密的联系起来

这些年来,我国大部分的企业单位也都是有开展思想政治工作的,但是所取得的效果却都是不够理想的,而在分析导致效果不佳的原因时,我们认为最主要的原因就是开展思想政治工作时仍然在沿用传统的工作模式,所实行的工作内容也大多都是空谈和喊口号,根本无法与单位职工的实际工作紧密的联系起来。另外,现阶段企业单位中有着很多的年轻职工,所采用的传统的工作模式和空洞的工作内容与年轻职工就会出现相脱节的情况,企业单位与职工在思想上没有形成共鸣,这也就降低了他们开展思想政治工作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1.3企业单位在开展思想政治工作时还未形成健全的运行机制

在新形势下,我国企业单位的职工构成已经发生了很大变化,现在的企业单位职工有着更高的文化程度和更加开阔的知识面,同时他们的思维也更加的活跃,他们对思想政治工作都有着自己的见解。然而,实际的情况却是大多数企业单位并没能够有效的应对这一结构转变,所开展的党的思想政治工作表现的十分滞后,也为形成健全的思想政治工作的运行机制,所开展的思想政治工作的内容都带有形式性和模糊性,这就导致了广大职工在认识思想政治工作时有着一定的抵触感,实际的思想政治工作无法顺利有效的开展。

1.4思想政治工作缺乏高素质的人才

从现阶段的实际情况来看,在交通部门的企业单位中所从事思想政治工作的职工普遍存在着文化程度不高和年龄偏大的特点,而对于那些有较强创造力的和专业素质较强的年轻工作者都还是较为缺乏的,这就大大的影响了企业单位思想政治工作人员的整体水平。而企业单位的高职称和高学历的年轻工作者,他们又往往较为缺乏组织能力和管理经验,那么就很难满足企业单位的思想政治工作需求。同时企业单位在培养年轻的思想政治工作人才时,其往往与实际所开展的工作都是相脱节的,培养工作较为滞后,无法形成合力,也无法促进党的思想政治工作的有效开展。

2新形势下企业单位思想政治工作的改进对策

在新形势下,企业单位的思想政治工作面临着内、外部这两方面的问题,其对思想政治工作的顺利开展已产生了重要影响。因此,企业单位应从健全运行机制、完善工作方法、创新工作模式和改进工作体制等方面的工作入手,为企业更加全面并且有效的开展党的思想政治工作奠定基础并且创造条件,从而与社会发展的新需求相适应。

2.1开展思想政治工作时应注重理论联系实际

企业单位在开展思想政治工作时,其工作能够顺利开展的基础就是对理论知识的学习,因此,针对企业单位中的年轻职工,应为他们安排相应的理论知识的培训课程,重点解决企业中年轻职工思想理论知识缺乏和不重视理论学习的问题。同时应坚定的贯彻并实施好“理论联系实际”的工作局面,借助于平时所学习的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等方面的知识,将其与实际的思想政治工作紧密的结合起来,从而解决实际工作中的困惑和难题,保证企业单位能够顺利并且全面的开展党的思想政治工作。

2.2健全企业单位思想政治工作的运行机制

企业单位要想建立更加健全的思想政治工作的运行机制,这就要求了企业单位必须有清晰的总体目标,同时开展思想政治工作时应是以这一目标为基础并且充分的考虑到单位的自身特点和实际情况。在新形势下,思想政治工作并不只是单纯的进行政治教育,其还应包含为单位员工带来更加积极、健康的精神文化,企业单位应以此为出发点来开展工作。另外,企业单位应能够全面的了解广大职工的思想动态和思想结构,从而建立完善的监督机制和考核机制,将思想政治工作落到实处。应建立一套科学合理的制度体系,从而提高所开展的思想政治工作的科学性和规范性。

2.3完善企业单位思想政治工作的方式方法

在我国市场经济体制不断完善的背景下,企业单位党的思想政治工作要想顺利有效的开展,那么也必须要具备相应的创新载体,从而适应企业单位可持续发展的战略要求。而现阶段高速发展的先进的媒介和载体就可以成为思想政治工作的新阵地。随着社会元素的更加多元化,广大职工的思想结构也随之发生了改变,那么思想政治工作的方式方法就也应得到及时的更新,所开展的思想政治工作应充分的考虑到企业中广大职工的实际工作生活需求。随着计算机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各类企业单位都应建立自己的思想政治工作网站,在网站上应定期的进行思想政治宣传和教育工作,在职工的生活之中和谐的融入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2.4企业单位应建立一支高素质的思想政治工作团队

作为一项长期、复杂的系统工程,企业单位的思想政治工作要想得到顺利的开展,那么就必须具备一直高素质的思想政治工作团队作为基础。在实际的工作中,交通管理部门的企业单位应坚定不移的建立一支高素质的思想政治工作团队,夯实工作基础,从而开创思想政治工作的新局面。针对现阶段企业单位思想政治工作团队存在着的文化程度偏低和年龄老化的问题,在组建思想政治工作团队时,应重点吸收那些高素质、高学历的年轻工作者,同时对于已经从事思想政治工作的职工来说,应重点强化他们的理论知识并提升他们的管理水平,从而与新时期的思想政治工作的要求相适应。

无机化学思政元素篇3

多元文化对大学生思想观念造成了不可低估的冲击,也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构成了新的挑战、提出了新的要求。思想政治教育载体,是指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承载和传递思想政治教育信息、能为思想政治教育主题所操作并与思想政治教育客体发生联系的一种物质存在方式和外在表现形态。思想政治教育载体是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要素之一,载体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过程各要素的联结点,是教育主题与教育客体的中介,是实现教育目的、任务、目标与内容的手段与形式,并与教育途径、渠道、方式、方法密切相关,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起着传输、增效、互动和检测作用,是教育落到实处的关键环节。研究如何加强文化多元化背景下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载体的创新,正确面对多元文化社会,有效防止多元文化所带来的负面影响,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这是一个我们必须面对的重大课题。

一、多元文化给思想政治教育带来的挑战

1.多元文化给大学生的思想带来了深刻影响。一元与多元的社会文化矛盾,对于思想尚未成熟的大学生的健康成长,既有利又有弊。多元文化在促进文化、社会和人本身发展的同时,也有一定的负面影响。一是多元文化导致多元价值观,使大学生无所适从,缺乏分析、判断和选择的统一标准,从而引起价值观、信念和行为方式等方面的混乱和错位。二是多元文化给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同时树立了多种价值标准,增加了价值选择和价值比较的机会,使大学生们失去了明确的文化权威和价值评判标准。大学生在文化冲突中处于被动境地,既缺乏对世界文化的判断、选择和认同,也缺乏对民族文化的理解、接纳,还缺乏对丰富文化资源进行选择的能力和跨文化的交流能力,常常陷入道德评价和道德选择的困境之中。特别是个体本位思想对集体主义价值观的冲击,在促使他们摆脱依附性、从众性、趋同性的同时,也导致他们的整体和全局观念淡化,甚至导致了各行其是以及“以自我为中心”的个人本位主义、利己主义和极端个人主义的滋生;也导致大学生思想的独立性、自主性、分化性逐渐增强,进而表现为个体选择性的逐渐增强。如果再与市场经济的趋利性相结合,又容易导致他们在利益选择上偏重物质利益而忽视政治、道德利益;在思想道德目标和内容选择上,注重个体目标忽视社会目标,注重多样性内容,忽视主导性内容。

2.多元文化使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更具复杂性。多元文化背景下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对象是复杂的,工作内容和过程也是复杂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是根据社会要求与大学生需求,提升和发展大学生的道德水平,为社会主义社会服务。从内容上看,它是一种特殊的文化传播,是无产阶级意识形态的教育和灌输,是以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为指导的社会主义文化的传播,具有鲜明的阶级性。从过程看,它是一个科学的过程,又是一个文化过程。教育者把教育内容传输给大学生,大学生通过思考、鉴别形成认识,相信并接受教育者的观点这一过程是非常复杂的,完全在思想领域内进行,通过思维发生作用,由外化到内化,由他律到自律;同时,受到各种现象和思想理论的影响,大学生要经过长时间的比较、分析、选择之后,才能形成稳定的思想意识,并指导自己的行为,这是一个动态的不断反复的过程。大学生的思想活动呈现出多变性、动态性,思想变化的结果呈现出更加突出的复杂性、不确定性、反复性。这为我们在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把握和解决他们的思想认识问题加大了难度,也为我们及时、准确地把握和引导这些变化带来了极大的挑战。增强的个体选择性强化了大学生的自我认知、自我评价的意识,导致他们对来自外界的思想政治教育容易产生怀疑和批判的态度,必然削弱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的权威性和主导性。多元文化并存,使大学生价值取向的选择空间非常广阔,思想道德状况呈现出前所未有的参差不齐,相互差别不断扩大,认识问题的起点、角度和标准也多种多样,甚至大相径庭。另外,在单一文化社会中,思想政治教育围绕着主流文化来组织,成为传承单一主流文化的工具。而在多元文化社会,多种文化和道德价值观都是合理性存在,若继续进行单一主流文化的传承,既不符合多元文化社会的要求,也没有满足受教育者的需要,那么学校思想政治教育就难以取得真正的实效。因此,多元文化背景下,是坚持只传承单一主流文化和道德价值观,将其他文化和价值观剔除在外,还是改革思想政治教育观念,提倡多样化,取代“统一性”,思想政治教育感到无所适从。

二、多元智力理论为多元文化背景下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载体创新提供了新的理论依据

多元文化对大学生智力的形成具有重要影响,大学生因对文化的选择不同而造成智力特点不同、认知模式不同,都以自己的方式来认识、理解事物和发展自我,因而对思想政治教育内容、方法、途径的自觉选择和认可的特点不同,使思想政治教育必须也能够做出多种选择、因材施教,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载体的创新具有启发意义。美国哈佛大学心理学家加德纳教授,1999年在《智力的重构》(intelligenceReframed,1999)一书中,提出智力是“在一种文化环境中个体处理信息的生理和心理潜能,这种潜能可以被文化环境激活以解决实际问题和创造该文化所珍视的产品”。强调智力具有文化性,即智力不再是传统意义上可以跨越不同文化用同一个标准来衡量的某种特质,而是随着不同的文化背景而有所不同的为特定文化和社会所珍视的能力。加德纳教授特别强调文化环境及文化价值标准与智力的关系,认为智力是与一定的文化环境有关的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和满足一定的社会需要的能力。在多元智力理论那里,文化被提升到了讨论智力问题的核心要素:文化不仅是人类多元智力发展的背景和源泉,而且不同文化珍视不同的智力模式并促进不同智力的发展――来自不同文化背景的人群其智力组成和智力特色不尽相同,其智力模式和智力发展方向有着鲜明的区别。指出智力的实质是实践能力和创造能力,从而将“智力”从无形的东西发展成为有形的东西,并将“智力”从学校教育的领域拉回到了现实生活中,避免了学校教育与现实生活的脱节,智力具有实践性;指出个体身上的与特定的认知领域和知识范畴相联系的多元智力,在个体的生活中各自发挥着不同的作用,智力结构具有差异性;指出智力的发展方式是通过与环境的互动建构起来的,智力是可塑的,具有发展性;指出智力的潜能有对后天文化环境进行选择的作用,智力具有选择性。

三、多元智力理论对多元文化背景下的思想政治教育载体创新的启示

针对多元文化背景下大学生思想状况和思想政治教育的现状,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要有与思想政治教育要求相适应的载体,创新是根本。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载体创新过程中,借鉴加德纳的多元智力理论,把握以下原则。

1.目的性原则。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目的是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培养适应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需要的高素质人才。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载体建设必须紧紧围绕这个中心任务来开展,以提高大学生的综合素质为目的,注重载体建设的思想性和选择性,使载体能够适应和承载得起先进的政治思想和道德观念,能够适应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内在要求。

2.实践性原则。思想政治教育作为一项实践性活动,其载体创新也必须坚持实践性原则。一是思想政治教育作为一门科学,它的载体建设决不能从概念、意义出发,而必须立足于现实,从客观实际出发。我们既要用科学的态度和方法去实事求是地总结过去思想政治工作的得失,又要结合当前的新形势新任务大胆实践,大胆创新,在实践中,不断发现新问题,探索新方法,取得新成效。二是可操作性,思想政治教育载体应是能为教育主体所操作的,这是思想政治教育目的性和主体性的突出表现。载体必须能为教育主题所把握和操作,能实现思想政治教育的目的,能将教育主题的要求转化为教育客体的思想意识和行为习惯,从而成为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的一个自觉、有为的要素。

3.相容性原则。大学生是受教育的对象,是思想政治教育的主体。思想政治教育载体应具有相容性,与受教育者的兴趣、爱好、心理需要、发展和完善人格、实现自我价值的愿望相一致。因此,载体建设必须立足于面向广大学生,尊重差异,促进载体的丰富多彩,使每个人都能够有机会参与,有一个展现自己才能的舞台。使来自不同文化背景,具有不同兴趣、能力以及学习方式的大学生,从自己的文化背景出发,以自己的方式来认识事物、理解事物并发展自我,以能够启发和增强大学生接受教育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为出发点,注意培养和增强大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引导他们自己去探索和发现真理。

4.合作性原则。学校环境是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载体。创设体现不同文化特色的学校环境,使学生对人类文化的差异与多样性有正确、全面的了解。学校环境创设需要教师与学生的共同努力,而每个教师和学生都是有着不同文化背景和智力的个体。因此,在学校环境的创设过程中,学校应该充分发挥教师以及学生各自的爱好与特长,把学校作为教师与学生展现自己个人能力(智力强项)的场所,使所有教师和学生都积极参与到学校的建设和活动中。教师、学生平等地参与学校建设与活动,在丰富的差异与多样性中进行合作,这样的环境创设过程本身就是一个进行多元文化背景下思想政治教育的契机,而这样创设出来的学校环境也必然是一个体现多元文化的环境。

无机化学思政元素篇4

首先,思政工作者思想的固化和其本身能力的欠缺是其在工作中存在的最为明显的不足。由于在前一阶段的思政工作中,思政工作者早已习惯统一模式的思想政治教育指导模式,对于新出现应进行的心理素质指导工作有着本能的排斥并对新兴事物消极对待。这便使其缺乏充分的重视和积极的对待,如此一来甚至会重新走进思政工作的老路中去,这些都是在心理素质指导工作中所出现的问题。并且受思政工作者本身知识水平所限,对于相关必要的心理学和教育学理论的缺失,更促使其在整个工作实施阶段缺乏科学性,同时也达不到预期效果。其次,学生本身存在的认识上的问题也阻碍着该项思政工作的开展。由于中国现阶段教育的局限性所在,学生在其整个教育阶段几乎从未接受过心理教育。这导致其对思政工作者的心理素质指导的教育忌讳莫深,仿佛是接受了心理素质教育的援助就是间接的承认自己的“心理有病”。学生的心灵是幼小而敏感的,是应该值得我们思政工作者小心爱护的。最后,缺乏对学生心理素质指导教育作出良好保证的保障机制也是该项思政工作中所面临的困难。在现实的思政工作中,运行机制并不稳定,人员分工也不明确。这无疑会从一定程度上,抑制学生心理素质指导教育工作的开展。无以规矩,不成方圆。对于思政工作也是这样,若是没有明确的计划、正确的人员分配、稳定的运行机制,即使有再先进的知识、再科学的理念作为指导,都无法保证思政工作的良好运行。然而,思政工作者在这个执行过程中正是由于缺失这些必要的保障机制而导致工作开展的困难,这是无法忽视的现实问题,应该引起广大思政工作者的重视。

二、对于思政工作中学生心理素质建设的时代新要求

这是思想政治教育的新要求,新的时代到处充斥着多元化,思政工作也不应例外,分支发展学生心理素质建设正是彰显了思政工作的多元化。在这个信息化的时代中,过去单一的思政工作模式必将成为过去时,其面临的未来更是充满着未知的挑战。多元化不仅为思政工作的发展提供必要先决条件,更为其开展提供坚实的保障。也是是素质教育的新要求,新型的教育模式不仅仅局限于知识教育领域,对学生的心理素质教育也是尤为看重。若是一个人才拥有丰富的学识,却缺乏良好的心理素质,那么此种教育无疑是失败的。对于素质教育的探索正逐渐通过思政工作一步步展开,不再执着于单一型的人才,而是努力将其培养成符合时展、具有时代精神的人才,这更是现今素质教育所渴望达到的目的。因此,对于缺乏现实心理辅导的教育体制来说,现行思政工作中学生心理素质的教育开展工作尤为重要。同时,也拓宽了心理素质教育的实际应用,实现了心理学的应用意义。在心理学引入中国的过程中,中国学者们曾经一度迷茫、失落,究竟心理学的存在有何意义、又有何应用。然而不断发展的现实应用给了学者们坚定的信心,在未来的思政工作正日益融入心理学的知识内容,并将二者融合发展为一种符合时代新要求的思政工作方式。这不仅是给予心理学知识的肯定,更是促进了思政工作的发展,让其在现实的工作中,增加新的内容,开拓新的模式。这要求了广大思政工作者们不仅要在现有的阶段上完美的将心理学融合到思政工作中,更是要时刻重视其他知识领域在思政工作中的应用可能并持续努力。

三、结束语

无机化学思政元素篇5

量子力学是物理学专业的核心课程之一,它的主要内容是以微观世界粒子为研究对象,根据量子力学的五大基本假设,通过解薛定谔方程得到微观粒子的力学量本征值,进而得到微观世界粒子运动的基本规律。量子力学在物理学中占有极其重要的位置,也是从事当代科学技术研究的基础之一。量子力学可以培养学生扎实的物理基本功,为固体物理学和半导体物理学等后继课程的学习做准备。量子力学被广泛地应用到化学、电子学、计算机科学、天体物理学等其他学科。量子力学课程的学习对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学风、科学方法及抽象逻辑思维能力、创新精神等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

因此,充分发掘和运用量子力学中蕴含的思政教育资源,强化思想理论教育和价值引领,在量子力学课程的教学中融入课程思政元素,对于塑造学生的马克思主义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已有研究者通过对量子力学的知识结构的再梳理,以及对量子力学课程中所蕴含的思政元素的深入挖掘,形成思政案例,探索了量子力学课程与思政元素相融合的问题,这些工作对量子力学课程思政教育理念的推广起到了很好的促进作用。然而,在探索和实践地方本科高校量子力学课程思政教育的过程中,量子力学课程与思政元素的有机结合仍然有很多困难和问题,需要去探索和解决。

一、课程思政教学的基本现状

(一)专业课教师思政元素的提炼能力稍显不足

按照课程思政的育人要求,专业课教师在培养人才、讲授专业知识和技能的同时,要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教师是执行课程思政育人功能的第一责任人,其自身要具备一定的思政素质和修养。然而,地方普通高校尤其是应用型本科高校的多数理工科专业教师在参加工作后,很少有机会学习如何将思政元素系统地应用于专业课程教学中的方法。按照传统的课程归类和育人模式,人们通常认为思想政治教育是思政教师和学生党团组织的事情,专业课程的育人功能主要体现在专业课教师对专业知识的讲授上。这就导致很多专业课教师在课程思政是什么的问题上陷入迷茫,更不知道如何开展课程思政。另外,很多理工科专业教师毕业于非师范类高校,缺少系统的教师技能培训。如果不对这部分教师进行课程思政教学技能培训,只是机械地在专业课堂中加入思政内容,就会造成课程思政与专业课教学相脱节的问题,达不到课程思政的育人目的。

(二)专业课程教材的思政元素表现不足

当前制约地方本科高校开展课程思政教育的另一个重要问题就是专业课程的教材建设。地方本科高校由于受办学历史短、积累少、师资力量薄弱、课程建设经费投入不足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都是直接采用省部级以上规划教材或重点大学的教材。这类专业教材的主要特点是非常重视专业知识的能力培养和训练。像量子力学这类物理学核心课程,教材强调知识体系的完整性,内容呈现专业化、数学化和系统化的特点,几乎找不到用思政元素来描述知识点的语句。这就在客观上增加了教师将思政元素融入教学的难度,同时也造成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想不到量子力学课程中还有思政元素存在。因此,地方普通本科高校要实施好专业课程的思政育人功能,就必须加大课程思政教学研究力度,积极构建适合专业人才培养需求的课程思政教材体系。

二、提升量子力学课程思政教学效能的有效路径

教育部提出课程思政教育理念后,从学校到基层教学组织单位都强调要加强课程思政教学,但是对教师如何在专业课的教学中开展课程思政教学的具体措施强调得比较少。为此本研究在开展量子力学课程思政教学过程中进行了一定的探索和实践。

(一)提升专业教师对课程思政的理解和认知

教师是进行课堂教学的第一责任人。开展课程思政教学,教师首先要主动学习和理解课程思政的思想内涵。本研究通过查阅上级和学校教育管理部门下发的课程思政文件,查阅一些课程思政探索类文献,并与河南工程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的教师进行交流,逐渐对当下党中央为什么要开展课程思政有了深刻的理解。

第一,课程思政不是一门或一类特定的课程,而是一种教育教学理念、一种育人思维方式。任何一门课程都有培养专业能力及思想政治教育双重功能。在专业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有意、有机、有效地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培养学生具有辩证唯物主义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第二,课程思政不同于思政课程,教师不能简单直接地把思政课的部分内容搬到专业课的教学中,也不能停留在每节课的教学内容上进行一番空洞的思想政治说教。课程思政不是要学生死记硬背、生搬硬套政治口号,而是要结合课程的知识点讲授,在探索知识产生的过程中,师生共同感受到活的价值观、方法论。例如,教师在讲授量子力学知识点、挖掘知识点产生过程的时候,让学生感受到在追求真理的道路上要实事求是,要尊重科学,尊重事物发展的规律,只有按规律办事,才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第三,课程思政是党中央提出的“三全育人”工作目标的具体体现和实现这一育人目标的有效载体。课程思政要求各级各类学校通过构建全员、全过程、全课程的育人格局模式,实现专业课程与思想政治课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最终目的就是要以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坚持专业知识传授和价值引领相结合,培养大学生的理想信念、家国情怀,把个人的发展和社会的责任紧密结合起来,进而实现党中央提出的“立德树人”的教育根本任务。为此,专业课教师就必须通过精心的课程思政教学设计、丰富多彩的教学形式,达到启迪学生心智、陶冶情操、让学生潜移默化地感受到专业课程中所蕴含的丰富思政元素的效果。

(二)提升专业课教师对思政元素的储备和提炼能力

课程思政是一种全新的育人理念,专业课教师由于受学校办学历史和办学层次等因素的影响,很少进行系统的思政理念学习,导致自身所储备的思政元素资源有限。因此,要想讲好课程思政,专业课教师就必须积极努力做好课程思政元素的备课工作,以免出现“巧妇难为无米之炊”的困境。挖掘课程思政元素可从三个方面入手:一是教研室组织学习。专业课教师在教授专业课的同时以教研室为单位系统学习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和方法及相关课程的课程思政案例。二是让思政课教师下沉到学校各二级学院的教研室。由专业课教师负责课程体系构建,思政课教师负责凝练课程中的思政元素,让专业教育与思政教育相辅相成,把握正确的育人方向。三是教师自主学习。教师可以在政府网站、教育管理部门网站、学习强国平台等找到大量的思政素材,及时了解最新时事热点,提升自己的思想政治修养和理论水平。

挖掘课程的思政元素之后,就要充分发挥基层教学组织———教研室的作用。首先,教研室可以开展集体备课、集体讨论研究,认真挖掘专业课程中所蕴含的丰富的思政资源。其次,教研室将这些思政资源纳入教学大纲、教学讲义和课件。最后,借助多媒体等现代教学手段和教学方式的再加工,融入专业课程的教学过程中,切实做到教学目标与教学内容的统一。这样才能让学生自然而然地从内心接受课程思政的熏陶和教育,而不至于让学生感觉课程思政和专业课教学存在“两张皮”的问题。

(三)提升专业课教师对课程思政教学体系的设计能力

教案是任课教师的具体教学实施方案。教师在授课前要通过精心的设计,将思政元素巧妙地融入量子力学课堂,潜移默化地引导学生。下面是笔者在课堂教学中采用的几个案例。

案例1:在讲授量子力学的前言章节时,从创新的角度来分析量子力学的产生过程。借助量子物理发展中的10个基本问题展开讲解,让学生深刻体会量子力学的课程之美、育人之美。向学生介绍20世纪初众多年轻的物理学探索者,代表人物如普朗克、德布罗意、爱因斯坦、玻尔、海森堡、薛定谔和狄拉克等,讲述他们如何冲破固有思维,挑战已有权威,勇于突破经典物理理论权威的束缚,才使得量子力学挣脱牢笼,在实践中形成和发展起来的故事。进而介绍量子力学如何推动了20世纪科技的发展,为现代高新技术提供了重要的理论基础。最后得出结论:没有创新,就没有量子力学,也就没有当前的现代高新技术。在课堂上向学生介绍这个激动人心的过程,对于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有重要意义。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正如在报告中这样深情寄语年轻一代:“青年兴则国家兴,青年强则国家强。青年一代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国家就有前途,民族就有希望。中国梦是历史的、现实的,也是未来的;是我们这一代的,更是青年一代的。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终将在一代代青年的接力奋斗中变为现实。”

案例2:在讲述物质波部分时,着重讲述量子力学创立者之一德布罗意的成长故事。德布罗意是法国理论物理学家、物质波理论的创立者、量子力学的奠基人之一。他从小就酷爱读书,中学时代就显示出文学才华,18岁开始在巴黎索邦大学学习历史,1910年获文学学士学位。1911年他听到第一届索尔维物理讨论会秘书莫里斯谈到光、辐射、量子性质等问题后,产生了对物理学的强烈兴趣,特别是他读了庞加莱的《科学的价值》等书后,转向研究理论物理学。1913年获理学学士学位。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他在埃菲尔铁塔上的军用无线电报站服役六年,熟悉了有关无线电波的知识。他的哥哥m.德布罗意是一位实验物理学家,从哥哥那里他了解到普朗克和爱因斯坦关于量子方面的工作,进一步产生了对物理学的极大兴趣。经过一番思想斗争,德布罗意放弃了已决定的研究法国历史的计划,选择了物理学的研究道路。1924年德布罗意获巴黎大学物理学博士学位,在博士论文中他首次提出了“物质波”概念。1929年德布罗意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以他的成长经历来激发学生兴趣,能使学生感受到他们还年轻,还有时间和机会成为优秀的物理学工作者,进而树立积极向上的人生观、价值观。

案例3:在讲述不确定原理时,向学生展示2018年度国际物理学领域的十项重大进展之一的“墨子号”卫星照片,简要向学生介绍“墨子号”卫星是我国在世界上首次实现卫星和地面之间的量子通信,构建天地一体化的量子保密通信与科学实验体系。量子卫星的成功发射和在轨运行,有助于我国在量子通信技术实用化整体水平上保持和扩大国际领先地位,实现国家信息安全和信息技术水平跨越式提升,推动我国科学家在量子科学前沿领域取得重大突破,对于推动我国空间科学卫星系列可持续发展具有重大意义。指出:“实践反复告诉我们,关键核心技术是要不来、买不来、讨不来的。只有把关键核心技术掌握在自己手中,才能从根本上保障国家经济安全、国防安全和其他安全。”这个案例的学习可以引导学生树立学习量子力学的信心,树立国家荣誉感和自豪感。

(四)提升专业课教师引导学生参与课程思政的广度与深度

教学的最终目的是培养人。一门课程建设的成效最终要通过课程的接受者———学生的反馈来体现。开展课程思政教学改革后,对专业课程的考核就应增加课程思政方面的考核。然而,课程思政作为一种育人理念,很难通过标准化考试的方式进行考核,可行的办法就是通过平时成绩来体现。为此,在课堂教学中,笔者通过图片、音乐、电影等多媒体工具和手段增加学生的学习兴趣。笔者根据教学内容给学生布置课外调研内容,让学生撰写心得体会,开展课堂讨论等。一方面通过观察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参与性,考查学生是否具备了良好的职业素养;另一方面也考查学生是否通过课程思政的学习树立了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无机化学思政元素篇6

关键词:信仰危机;马克思主义信仰;多元文化

中图分类号:D26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2-2589(2013)06-0088-02

一、大学生党员马克思主义信仰的现状

大学生是社会成员中的特殊群体,他们的社会化程度较弱,缺少社会实际经验,但是接受新观点、新思想的能力很强,同时缺乏批判性思维。他们的心理不够健全,这导致他们容易针对主导价值观产生逆反心理。综合调查结果,高校大学生党员马克思主义信仰虽主流较好,但存在的问题不容小视。具体表现在下述各方面。

第一,大学生党员理想信念呈现出不稳定性的特点。在调查中,认同党的执政能力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同学占多数,他们对此很有信心或基本有信心。还有一少部分大学生党员对党的执政力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感到困惑,甚至丧失信心,这一部分大学生党员处于中间游离状态,对于马克思主义的理想信念不够坚定。这表明高校学生党员存在着理想信念淡薄的现象。

第二,大学生党员更多地关注自我,人生理想呈现多层次性和务实性的特点。关注自我的思想使得大学生党员把人生理想首先定位在自我的职业、家庭和道德理想的追求上,其次定位在追求真理,再次是为国做贡献。还有少部分的大学生党员丧失远大理想,把追求生活安乐这种低位性的生活理想作为人生目标,甚至还有大学生党员明确表示自己没有理想和信念,生活迷茫。

第三,大学生党员学习科学的政治理论认知不足,显现马克思主义信仰的危机。多数大学生党员对待马克思主义科学理论学习态度较端正,能够形成科学认知理解。但是,相当一部分大学生党员对马克思主义的理论既不感兴趣,也了解甚少。这种不端正的学习态度将导致对科学理论认知理解的偏差。对于理论认识的漠视和理解的偏差,已经说明大学生党员中马克思主义信仰危机在小范围潜伏。

二、大学生党员马克思主义信仰问题的成因分析

(一)主观因素

我国学者张虹指出大学生对价值目标追求更加世俗化、功利化;思维发展不成熟,看问题片面、绝对化、静态化、微观化、表面化;承受着多方面的压力,心理状态不佳;对信仰教育需求不迫切这四个原因是造成当代大学生信仰问题的主要自身原因。这也是大学生党员出现信仰危机的原因。同时,我们还应看到,大学生党员年龄小,阅历少,从学校到学校,科学批判能力较弱。他们接受文化观念比较快,很容易通过文化的交流、碰撞而实现自身文化价值观念与外来文化价值观念的整合调适。

(二)客观因素

1.社会转型引发多重矛盾导致大学生党员的信仰危机

我国社会的转型就是从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从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从封闭性社会向开放性社会的变迁和发展。社会转型,推动文化向多元化发展。正是这种多元化的情况造成了大学生信仰选择的困惑。

多元文化社会环境一方面开阔了学生的视野;另一方面拜金主义、享乐主义、实用主义、权力主义等多种落后价值观念充斥着整个社会,这些复杂的社会环境改变了大学生党员的价值观体系,价值取向开始偏向自我、重视物质性需求、趋向实利。

2.理想信念教育工作的缺失

(1)学校思政教育力量薄弱,缺乏终极关怀。

(2)课堂上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的“大”和“空”。高校对马克思主义理论教师及学生思想工作指导教师重视不够。这种认识无形中导致部分思政工作者缺乏工作热情。加之教育手段单一,理想信念教育时效性不强,在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和宣传过程中,教学方法陈旧,严重脱离实际,使学生们产生逆反心理,影响了同学们的学习热情和认同感。

(3)教师素质对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的制约。思政教师身处经济市场化、文化多元化时代,置身于急功近利、金钱至上的社会环境,对社会实际、现实国情了解、认识的广度和深度不够。他们逐渐对思想政治理论失去了学习的热情与兴趣,逐渐放松了对自身思想政治素质的提高。不再“仰望星空”,理想弱化,信念模糊,人生态度趋于功利,有的把对社会现实的不当认识带到课堂,对大学生党员人生观和价值观的形成带来消极影响。

3.合力育人机制尚未真正形成

少数学校没有把大学生党员的信仰教育摆在首位、贯穿于教育教学的全过程。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队伍建设亟待加强,辅导员仍然是开展大学生党员思想政治教育的骨干力量。少数教师不能做到教书育人、为人师表。缺乏灵活有效的体制机制来对大学生党员进行信仰教育,导致理想信念教育流于形式。

三、克服大学生党员信仰迷失和信仰危机的对策

社会转型期制度的缺失及多元文化和价值观所带来的激荡,带来大学生党员价值观的混乱以及信仰方面的危机,这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亟待解决的现实问题。如何解决大学生党员信仰迷失和信仰危机问题,智者见智,仁者见仁。笔者认为应该从以下三个方面努力。

(一)整合多元文化,实现大学生党员社会主义意识形态教育的创新与转型

多元文化在一定程度上为大学生党员的理想信念教育提供了新方法,开辟了新途径。我们必须利用多元文化的积极因素,坚持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凝聚大学生党员,引导大学生党员自觉把个人理想融入共同理想,坚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信心和信念。

第一,树立“一元主导、多元并存”的大学生党员意识形态教育观念,开展信仰教育。“一元”即马克思主义,“多元”即马克思主义之外的其他意识形态,引导大学生党员客观评价多元文化所带来的利弊影响。

第二,创新教育工作载体,增强大学生党员意识形态教育的吸引力。首先,构建优质的校园文化氛围。其次,依托网络平台,发挥大众传播媒体的作用。最后,全方位地推进社会主义意识形态教育。

第三,创新信仰教育的工作方法,增强大学生党员社会主义意识形态教育的实效性。在多元文化社会中,必须摒弃“训导观”,倡导“指导观”。高校思政教育应该指导大学生党员在比较与鉴别的基础上,自主、合理地选择真正符合时代要求的价值观,引导大学生建立一种开放的系统,让他们通过自己真实的生活来体验与认识这一系统,以此提高大学生党员社会主义意识形态教育的吸引力。

(二)理想信念教育的完善

1.加强和改进高校大学生的信仰教育

必须确认信仰教育在整个教育系统中的独立地位,使之成为整个教育活动的终极目标或“灵魂”,从而努力完成教育活动对教育对象应有的终极价值关怀。加强和改进高校大学生党员的信仰教育主渠道,主要从转变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的观念、丰富信仰教育的内容和创新信仰教育的途径方法这三个方面着手,提高学校对于大学生党员信仰教育重要性的认识,改变“说起来重要,做起来次要”和“重易轻难”的状况,明确信仰教育是高等教育的时代主题,是高等教育的核心,是培养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的根本。注重“个体性和社会性相结合、以理服人和以情感人相结合、信仰教育的政治性与公共性相结合”的方法,把信仰教育寓于生活中、学习中,使信仰教育生活化、实践化、真正使大学生党员树立起明确而坚定的信仰。

2.创新思政理论课教学方法

(1)切实提高思想政治课教学的针对性,把信仰教育融入其中。首先,精选教学内容,并加强教法的研究。其次,把握多元文化背景下大学生党员的思想动态和他们身边的实际。深入学生、了解学生,才能感染学生、教化学生。最后,把理论知识、信仰教育与国内国际实际问题和热点问题结合并进行深入浅出的分析,提高大学生党员的分析辨别能力,同时,才能更好地开展信仰教育。

(2)建立民主交流与价值引导相结合的教学方法。我们需要创设一种民主、开放的教学情景,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活动,利用课堂、网络和其他各种传媒工具,组织各种形式的讨论、辩论、对话,培养学生的参与意识,提高学生的思辨能力以及表达、对话、协商和寻求利益均衡点的能力,从而在多元价值面前进行理论讨论和抉择,进而把信仰教育渗透其中。

(3)凸显实践性教学的实效性,加强实践性教学环节。思政课的实践教学切忌流于形式。过去的实践性教学出现了为形式而形式、为活动而活动的局面,结果教师应付领导、学生应付老师,效果甚微。克服这种现象就要求思政教师开动脑筋、积极思考、精心策划实践性教学的具体内容、形式、过程,并进行结果评价。在学生实践的全过程,教师要始终进行有效督导。让学生在真正的身体力行中体验知识,提高认识,提升能力,做到知行合一。

3.直面多元文化现实,建立“精专业”和“强责任”的师资队伍

(1)必须采取有效措施,改善“思政课”教师的学习和工作条件,帮助教师树立职业自豪感和工作责任心。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努力:第一,重视社会实践,帮助思政教师形成马克思主义的新认识。第二,尊重思政教师的主体性,使其政治素质达到新高度。第三,强化激励机制,为思政教师发挥才能提供新平台。

(2)必须进一步优化“思政课”教师队伍结构,提高教师的整体素质,严把“入口”关,并从多方面加强对青年教师的教育、培养和锻炼,提高他们的综合素质。

(3)要从校内外聘请一些优秀的专家学者、党政干部,组成兼职教师队伍,参与到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中去。只有对马克思主义信仰坚定、满怀信心热情,具有极强的责任感才能对学生产生感召力、吸引力。

(三)社会、学校、家庭紧密配合,形成合力育人机制

社会环境对于大学生党员的信仰生成非常重要。要想解决好大学生党员信仰迷失和信仰危机,不是单靠学校和家庭单一的力量,而应该要在学校、家庭和社会三者之间形成合力,三者齐心协力、齐抓共管、相互配合、相互协调、共同完成。

无机化学思政元素篇7

一、思想政治教育主导性理论的研究现状

1、关于思想政治教育主导性的概念

要对多元文化背景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主导性进行研究,首先要对思想政治教育主导性概念清晰明了。这些年来,对这方面的研究多见于一些学术论文和著作中。不同学者给出了不同定义。张耀灿、郑永廷、吴潜涛、骆郁廷等著的《现代思想政治教育学》一书,从哲学的角度论述了思想政治教育学要坚持思想政治教育主导性与多样性的统一,提出了思想政治教育主导性,归根到底是马克思主义思想理论教育的主导性这一基本含义。石书臣在《现代思想政治教育主导性研究》这本著作中,从现代思想政治教育主导性的历史追溯入手,系统的研究了社会多样化、经济全球化条件下的思想政治教育指导性的概念内涵、生成根源、历史发展和现代思想政治教育主导性的本质特征、价值表现、要素创新、实现方式等内容,阐释了思想政治教育教育主导性应包含两个层面的主导性:就其本质层面而言,是指思想政治教育要坚持引导、选择的主要方向、方面和重点的特性,主要表现为具有主导目标、主导内容、主导方法等;就其功能层面而言,是指思想政治教育居于主导地位、发挥主导作用的特性,主要表现为对个体发展和社会发展的方向保证作用、价值导向作用、目标激励作用等(1)。李辉在《现代性语境下的思想政治教育主导性探析》一文中,对思想政治教育主导的内容以及现代性对思想政治教育主导性的影响进行了广泛而深刻的研究和论述,并提出了应对策略,阐述了思想政治教育的主导性主要包括思想主导、政治主导、文化主导、价值主导等。在这些概念中,目前石书臣教授的思想政治教育主导性两个层面的阐述受到广大学者的引用认可。

2、关于思想政治教育主导性的要素

在此学者认为思想政治教育主导性的要素即思想政治教育诸要素的主导性,但是不同学者对思想政治教育的要素有不同的理解。王忠桥、张宏在《充分发挥思想政治教育的主导作用》一文中,提到思想政治教育包含主体、客体、个体和环体四大要素。思想政治教育主导性的要素即思想政治教育各个基本要素的主导性。石书臣在《现代思想政治教育主导性研究》一书中,认为思想政治教育包括六个基本要素:思想政治教育目标、思想政治教育内容、思想政治教育方法、思想政治教育环境、思想政治教育者、思想政治教育对象。为此,他认为思想政治教育主导性的要素即为思想政治教育目标、思想政治教育内容、思想政治教育方法、思想政治教育者和思想政治教育对象五个内部要素。

总的来说,思想政治教育主导性问题已引起学术界的广泛研究和探讨,涉及了思想政治教育主导性的许多方面,为研究多元文化背景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主导性提供了理论基础。但是,我们更应该看到思想政治教育主导性的研究还在探索阶段,很多观点存在争议。

二、思想政治教育主导性在不同背景环境中的研究

这方面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利益多元化、后喻文化、信息现代化等这些背景下进行研究,其中信息现代化的著作偏多。李维昌、盛美珍在《论利益多元化背景下思想政治教育的主导性建设》中,从论述利益多元化的内涵入手,认为在利益多元化的背景下,研究思想政治教育的主导性建设,就要分别考察利益观念多元化、利益活动多元化、利益关系多元化、精神利益多元化与思想政治教育的关系,分别探究思想政治教育在利益范畴实践形态诸变化中的主导性建设问题。陈殿林、吴晓霞在《后喻文化时代的思想政治教育主导性研究》中认为我国社会整体上已经进入了后喻文化时代,文化反哺的特点非常明显。在这一文化信息易得、文化传输渠道庞杂、教育对象主体性意识增强的时代,我们更需要角色定位准确以实现主体主导;增进主文化亲和力以实现内容主导;把握马克思主义整体性以实现功能主导,从而总体上实现思想政治教育的主导性(2)。张小链的《论网络环境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主导性的提升》、石书臣、唐海玲的《网络环境对高校思政教育主导性的影响及应对》、张俊的《基于网络文化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主导性的研究》等等,都提到网络环境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带来的机遇和挑战,并提出了相应的应对策略。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人类进入了网络信息化时代,一方面给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主导性带来了机遇:开辟了新阵地、提供了新手段、增强了时效性、呈现了新特点。另一方面也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主导性带来挑战:淡化了主流意识形态和主导价值取向的主导地位,弱化了教育者的权威性和主导作用;冲击了大学生的控制力和主体性。为此应当积极占领网上意识形态阵地,建设高素质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队伍,探索新的思想政治教育方法,提高大学生的自我教育能力③。微博作为新起的网络形式,其所具有的新颖性、快捷性、方便性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主导性也具有重要影响。梁启经在《微博背景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主导性探析》中,通过对微博背景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主导性的困境分析,提出了提升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主导性的应对策略。总之,将思想政治教育主导性置于网络文化背景下的研究较多,基本上形成了网络文化背景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主导性研究的理论体系。但是对其它背景的研究相对较少,研究不够深入系统,提出的对策相对比较概括理性,离实践应用还有一定的距离。同时,随着现代社会的发展变化,还有待于发掘思想政治教育主导性所涉及的其他背景的研究探讨。

三、以多元文化为背景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相关方面研究

这方面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多元文化的发展对思想政治教育的挑战和对策研究。杨永清、景志明、唐仕琼在《论多元文化视野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所面临的挑战与举措》中系统的研究了多元文化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主导性与主渠道的影响,提出了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要坚持思想上的一元性、引导方法上的民主性、思想观念上的创新性。张国钧的《多元文化背景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理性思考》,在这篇文章中,文章作者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对“文化霸权主义”和“文化保守主义”两种错误倾向的反思和批判角度出发,得出了如下启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应该提高开放意识、优化和创新教学内容;建设以马克思主义主流文化为基石的大学文化(4)。吕清《多元文化背景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面临的挑战及对策分析》、王学风《论多元环境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改革》,这两篇文章都阐述了多元文化背景下主流文化、青年道德观念以及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面临的冲击,并提出了开放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观念、创新思想政治教育内容、改变思想政治教育的方法。总之,这些理论都论述了多元文化背景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并提出了相对的应对策略,具有一定的深度和广度,丰富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理论体系。另外对于新自由主义、民主社会主义、消费主义、历史虚无主义等西方思潮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不同学者给提出了不同观点,可谓见仁见智,为多元文化背景下研究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主导性提供了多样的研究视角。但是,这些研究大多着重于多元文化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以及对策研究,忽视了对多元文化的含义,现状的研究探讨;只重视了对受教育者和高校本身的影响,忽视了对教育者本身的影响,这有待于我们进一步的探讨和研究。

四、多元文化背景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主导性研究

无机化学思政元素篇8

关键词:课程思政;思政元素;教学设计

高校是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重要阵地,教会学生学习是重点,教会学生做人是关键,教会学生如何成为社会需要的人才是核心。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强调,要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中心环节,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立德树人,“德”字为先,立德即树立德业,涵盖了一个人的道德、品德以及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各类课程都要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实现全员、全程、全课程育人的新格局[1]。近年来,上海市“课程思政”改革提出了一套有价值的“上海经验”,并逐步推广到全国,课程思政改革已由上海区域试点探索上升为国家整体战略部署。然而,高校中还存在对课程思政的理解误区,如何深入发掘课程思政元素,把做人做事的道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要求、实现民族复兴的理想和责任融入各类专业课程教学中,已成为亟需解决的问题。

一、课程思政的内涵与误区

课程思政是通过发掘高等学校各门课程所蕴含的思想政治教育元素和所承载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融入课程教学各环节中,实现思想政治教育与知识体系教育的有机统一,实现所有课程都有育人功能、所有教师都肩负育人职责的要求[2]。在理工专业课程思政的教学过程中仍存在一些误区:一是认识上的误区:狭隘地认为意识形态教育是思想政治课程教师的责任和义务,与专业课教师无关;二是实施上的误区:部分人认为“课程思政”是单纯的意识形态教育,即使将思政要素融入专业课程中,也只是停留在课程内容导入部分,并没有深入到参与学习和最后对学生思想价值观认同的程度上,此外,没有对知识、能力、素质三个方面教学目标系统性地进行教学设计。课程思政不是思政课程,更不能把课程思政教育狭隘地理解为思想政治教育,而是要把做人做事的道理、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要求、把实现民族复兴的理想和责任融入各类专业课程教学中,专业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真正实现引大道、启大志的教育目标[3]。

二、课程思政元素的发掘

在专业课中深入挖掘思政元素,把德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容融入专业课程的教学内容和教学环节中,做到德智融汇,使学生在学习专业知识的同时,潜移默化被影响,发挥专业课的育人功能[4]。作为20世纪近代物理学的支柱,量子力学不仅解释了微观世界里的许多实验现象和规律,而且还开拓了一系列新的技术领域。本课程具有庞大的知识体系和严密的逻辑结构,不同的知识点具有不同的思政元素和思政属性,根据具体知识点合并相近的思政元素类型,形成“思政线”,并在课程始末反复出现,在学生心中产生明显的思政痕迹,让育人工作变得有温度,有厚度,有力量,有亲和力,有可信度。(一)从经典物理到旧量子论——破中有立、破立结合。进入二十世纪,经典物理学在解释新的实验现象时遇8CULtUReinDUStRY文化产业文化产业到了前所未有的困难,例如黑体辐射、光电效应、原子线状光谱等,这些实验现象有的用经典物理学理论解释不通,有些甚至得到了完全相反的结果。人们乐观的情绪被打破,有人甚至质疑经典物理学的普适性。普朗克大胆提出能量的量子化理论,宣告量子理论的诞生。基于普朗克的量子理论,推导出了普朗克公式,理论结果与黑体辐射实验结果完全一致。并以此为启发,爱因斯坦和玻尔分别提出了光量子理论和原子结构量子化理论,成功解释了光电效应实验和原子线状光谱实验现象。后人将这三个理论统称为“旧量子论”。在讲解这些知识点时,一方面从实验现象出发,总结经验和规律,并提出新的理论,同时阐述先破后立的哲学认识论和方法论,从中体会辩证唯物主义思想。另一方面结合物理学家普朗克等人的生平故事,介绍物理学者精益求精的科学精神和创新精神。其中所渗透的辩证唯物主义思想,破立结合的认识论和方法论,以及创新精神就是教师结合知识点深入挖掘的思政元素。(二)从量子通信联想到航天工程名字的文化含义——博大精深的中国传统文化。梳理新量子论,结合量子态叠加原理、量子纠缠等量子理论,以及基于上述理论发展的“墨子号”量子通信卫星,很容易会联想到中国航天工程的一个个伟大壮举。特别是从“神舟”飞船到“天宫”空间实验室,从“嫦娥”月球探测卫星、“玉兔”月球车到到“天问”火星探测器,从“鹊桥”中继卫星到“北斗”卫星导航试验系统,再到“悟空”暗物质粒子探测卫星,还有未来有望实现商业化量子保密通信的“墨子号”量子科学实验卫星,中国航天工程美丽奇幻的名字令人神往,正是融汇了深厚的传统文化,承载了中华民族千年飞天梦想。中国航空从无到有、从弱到强,每一项实验蕴含的工匠精神,都体现了中国人精益求精的精神理念。(三)从量子力学开辟的前沿技术中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怀。基于大规模集成电路的发展,信息技术使人类进入信息化的新时代,或称为电脑时代。从中兴到华为,中美贸易战的爆发暴露了中国在芯片领域的巨大弊端,此次贸易战也让国人意识到,发展国产芯片行业刻不容缓。教师通过知识点和技术短板的讲解,激发学生运用专业知识服务国家、服务社会、服务行业的意识。伴随着高新技术的发展和量子化概念的引入,开创了以激光为典型代表的光电子技术领域;基于量子纠缠效应开辟了全新的量子通信领域,实现了量子密码通信、量子远程传态等功能;基于量子相干性理论发展出彻底颠覆传统计算机概念的量子计算机,实现了高速运算、存储及处理量子信息的功能等。我国在上述研究领域一直保持着国际领先的地位,教师通过挖掘和梳理这些思政元素,可以增强学生的爱国情怀和文化自信,从而使学生建立思想价值观认同感。

三、课程思政的教学设计

对量子力学课程思政进行教学设计,实现教学目标、教学活动、教学反馈与评估的相互统一。基于对课程思政要素的梳理,探索适合专业课程的教学方式,将思政要素有机地融入课程内容,从而对教学活动进行设计。构建基于“BopppS”的教学设计方案,即Bringin(导入)—objective(课程目标)—presentiment(预测)—participation(参与)—presentment(陈述)—Summary(总结)的教学方案。把学习置于复杂的有意义的问题情境中,激励学生积极探索隐含于问题背后的科学知识,实现知识体系的构建,同时鼓励学生对学习内容展开讨论、反思,教师则以提问的方式推进这一过程,最终使学生在一个螺旋式上升的良性循环过程中理解知识,以促进学生解决问题、自主学习能力的发展,以及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提高。课程思政实现了专业知识与育人元素的有机融合、知识传授与价值引领的有机统一,本文结合“量子力学”课程的特点和知识体系,从思政元素的发掘、课程思政教学设计等方面讨论了课程思政实践过程中的问题,对于其他专业课程具有一定的启发作用。

参考文献

[1]张保林,杨兵兵,李莎,宋丽平.“立德树人、课程思政”融入高职专业课程的教学探索与实践[J].机电教育创新,2020(1):194.

[2]李静.理工院校实施“课程思政”教学改革的几点思考[J].才智,2019,1:29-30.

[3]孙志伟.理工类专业课程开展课程思政建设的关键问题与解决路径[J].思想政治课研究.2019,2:93-97.

无机化学思政元素篇9

【关键词】新形势;事业单位;思想政治;问题;处理对策

一、新形势下事业单位思想政治工作面临的问题

新形势下,事业单位处于改革的重要时期,与此也暴露出诸多的问题,而思想政治工作中的问题,就是事业单位持续健康发展的重要方面。特别是思想政治工作缺乏重视、与实际脱节、运行机制不完善、高素质工作人员缺失等问题,在很大程度上制约着思想政治工作的深入开展,对事业单位改革事业的推进带来较大阻力。所以,认清楚事业单位思想政治工作面临的问题,是事业单位思想政治工作创新所必须的,也是适应社会发展的重要工作。

1.1思想政治工作的认识不足。当前,社会元素日益复杂,多元化的社会元素对思想政治工作带来诸多新的挑战,特别是职工对思想政治工作的态度发生了较大转变。思想政治工作长时间缺失,造成职工对思想政治工作无“感情”,带着无所谓的态度。所以,思想政治面临的尴尬地位,很大程度上认识不足,特别是思想政治工作的必要性认识,在今后的思想政治工作中一定要做好,方可形成正确的思想认识,并基于良好的思想引导,促进职工养成良好的思想行为,更好地服务于单位、服务于人民,这点显得非常重要。

1.2思想政治工作不贴切实际。思想政治工作是我国事业单位的一项重要工作,是单位形成战斗堡垒的重要需求。思想政治工作无法深入职工生活和内心,关键一点就是工思想政治作内容照本宣科、空洞,不贴切职工生活,对于一些年轻职工而言,是带有思想上的“抵触感”,无法从思想行为上践行传统思想框架下的条条框框。

1.3思想政治工作尚未建立完善的运行机制。在新形势下,我国事业单位的职工构成发生较大变化,新进的职工多半是大专及以上学历。也就是说,职工的知识面更加开阔,特别是思想更加活跃,对于思想元素有着新一代年轻人的独到见解。但是,当前的事业单位在面对这一结构转变的情形时,思想政治工作表现的比较滞后,传统框架下的方式方法,已很难满足现代职工的思想需求,势必造成思想政治工作的缺失。

1.4思想政治工作的高素质人才缺乏。就实际而言,事业单位思想政治工作者,普遍存在年龄较大、文化程度不高等现实情况。而一些专业知识过硬、思想创新良好的年轻工作者却较少。这样就造成思想政治工作人员的整体水平下降,在思想政治工作上,仍需要新鲜血液的不断涌入。

二、新形势下事业单位思想政治工作的必要性

审视新形势下的多元化元素,以及事业单位改革的需求,切实开展思想政治工作有着重要的意义。

2.1开展思想政治工作有利于稳定职工思想。在多元化的社会环境下,事业单位职工的思想发生较大转变,特别是“竞聘上岗”、“定期考核”等制度的出现,给职工的工作带来较大的紧迫感,表现出过大的心理负担。通过思想政治工作,对职工的心理各思进行疏导,并建立起平等的交流平台,缓解职工思想上的压力,这样可以有利于稳定职工思想,为序积极健康的工作环境,提高工作效率。

2.2开展思想政治工作有利于提高职工工作能力。思想政治工作的一个重要出发点就是提高职工的“战斗”,以更好地投入到工作服务中来。所以,在新形势下,思想政治工作要适应单位发展的需求,这样才能将思想政治工作落到实处,形成较大程度的工作成效。

2.3开展思想政治工作有利于构建和谐社会关系。和谐是时代的主题,是事业单位发展中的目标。所以,维护安定是和谐的重要表现。

2.4开展思想政治工作有利于事业单位改革。在市场经济环境下,我国事业单位正稳步推进着改革事业的进程,以更好地事业国家发展的需要。但改革就需要改变,在改革变化的过程中,就需要思想政治工作,在思想行为上引导职工,特别是转变职工的观念,处理好改革中出现的矛盾。这样一来,思想政治工作从大局出发,从职工的实际生活出发,让职工的思想意识发生转变,秉承“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从本质上提升事业单位的改革进程。

三、新形势下事业单位思想政治工作新举措

新形势下,事业单位思想政治工作面临来自单位内部、外部等方面的问题,已影响到思想政治工作的全面开展。但是,事业单位开展思想政治工作是单位谋发展的所必须的,特别是单位的改革与管理,离不开思想政治工作。所以,在新形势下,事业单位需要创新工作模式、改进工作方法、完善工作体制、健全运行机制等方面工作,为事业单位的全面而有效的开展思想政治工作创造条件和基础,以适应社会发展的新需求。

3.1理论联系实际开展思想政治工作。在思想政治工作中,理论知识的学习是工作开展的基础。对于事业单位的一些年轻职工,组织好理论知识的学习培训工作,特别是对于一些年轻职工不重视理论学习,思想理论知识缺乏等问题,事业单位要特别重视,落实好相关政治思想理论的学习工作。在深入开展理论学习培训工作的同时,贯彻实施好“理论联系实际”的工作局面,运用所学的马克思列宁思想、思想、邓小平理论等知识,与实际的思想政治工作相联系,解决实际工作中的矛盾,如职工工作生活、职业间等的矛盾,以促进思想政治工作全面而深入的开展。所以,事业单位思想政治工作是一项长期工作,工作的基础是夯实职工的理论知识学习,并贯彻好“理论联系实际”的工作局面,引导职工积极工作,化解工作生活方面的矛盾,进而将思想政治工作转变为“为单位谋发展、为职工谋幸福”。

3.2完善思想政治工作的运行机制。完善的思想政治运行机制是建立在事业单位的总体目标之上,并立足于目标结合好单位的实际情况和特点,实施全面的开展。在新形势下,思想政治工作不再是单纯的政治教育,而更多地是为职工带来健康而积极的精神文化,这才是单位开展思想政治工作的有力出发点。

3.3改进思想政治工作的方式方法。在新形势下,思想政治工作的扎实开展,需要依托于创新载体,以适应单位的发展需求。利用好当前的媒介载体,就是思想政治工作的新战地。多元化的社会元素下,职工的思想结构发生转变,这就强调思想政治工作要转变方式方法,切实针对职工的工作生活需求,开展思想政治工作。如在开放的网络环境下,单位建立起思想政治工作网站,定期进行思想教育宣传工作,把思想政治教育渗透到职工的生活之中。

3.4建立一支专业素质过硬的思想政治工作队伍。思想政治工作是一项长期而系统的工作,需要建立在专业素质过硬的思想政治工作队伍的基础之上。在实际工作中,要坚定不移的建立一支专业素质过硬的思想政治工作队伍,夯实工作的基础,这样才能开创思想政治工作的“创新”局面。

四、结束语

新形势下,事业单位思想政治工作的环境、条件、对象等均发生了变化,传统的工作模式与方法,无疑是阻碍工作全面开展的重要因素。在多元化社会的环境下,职工思想结构是活跃的、思想政治工作方式是灵活的、平台是开放的等等,这些都强调事业单位在深化思想政治工作的过程中,要夯实制度体制、创新工作方式方法、提高人员水平等方面的工作,这样才能从本质上提升思想政治工作实效,发挥出思想政治工作促改革、谋发展的良好作用。

参考文献:

无机化学思政元素篇10

【关键词】多元智能高中政治教学改革

一、多元智能理论的概念及内涵解析

美国心理学家加德纳将智能定义为:“智能是在特定文化背景或社会中,解决问题或创造产品的能力。”多元智能理论认为人的智能主要包括以下十种智能:语言智能,数理逻辑智能,空间智能,身体运动智能,音乐智能,人际交往智能,内省智能,自然观察能力,存在智能,道德智能。因此,加德纳的多元智能理论,不仅强调智能的实用价值和成果,更强调它对于个人生活、特定文化与特定社会环境的联系与意义。多元智能理论充分肯定每个学生在各种智能方面的发展是有差异和不平衡的,它主张应该从多角度多方面去评价一个学生,以发现学生的智能特长,培养学生的自信,促进多种智能协调发展,从而全面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

二、传统智力观念下高中政治教学存在的问题

由于受传统智力观念的影响,高中政治教师仍然认为学生的学习成绩是衡量学生的唯一标准。这一传统智力观念影响着新课程改革的步伐,在实际的高中教学中,主要表现在对高中政治课程的定位及教学目的不明晰,教学方式、教学内容和评价方式过于单一化。

1.高中政治课程定位不明晰

在传统智力观念的影响下,在目前的高中政治教学过程中,仍然将政治学科定位为纯学科课程。作为培养和提升高中学生思想道德素质的高中政治课依然成了纯知识课程,依然把思想道德素质教育当成知识教育,而忽视对学生思想品德和爱国主义情操的培养。因此,高中政治的意义并不在于知识本身,而在于这些知识所蕴含的深刻内涵。以传授知识为特征的来教授高中政治其实是舍本逐末,必须要转变传统观念的,更突出的应该是德育的功能。

2.高中政治教学内容片面化

虽然新课改已实施多年,但是应试教育的观念在政治老师脑海里已根深蒂固,很多政治老师依旧把教材上的内容或者考试内容作为教学的唯一资源,围绕考试进行教学,继续注重政治知识的背诵,为考试服务,对于考试不考的内容,丝毫不去理会,完全没有体现政治为提升学生思想道德素养的教育目的和本质。因此,高中政治教学内容必须要改变其单一性、片面化和理论化的状况,注重政治教学内容的多元化,并与社会经济生活紧密结合。

3.高中政治课堂教学方式单一化

尽管传统智力观念导致整个学校教育教学活动中,只重视智力的开发,知识的灌输,而忽视了学生情感态度的培养。首先,在高中政治课堂教学中,教师的教学方法单一,教学活动是教教材,学生的学习活动也是学教材,为考试而学习。高中政治的学习变成了对高中教材及考试内容的机械背记。其次,教师在高中政治课堂上所采用教学方法,缺乏学生的主体参与,完全没有体现学生在学习活动中的主体性。教师多采用灌输式、填鸭式的教学方法。学生也已习惯于脱离经济社会现实的书本学习,久而久之学生自然只会死读书,读死书不具备分辨和批判能力,没有灵活运用能力。因此,高中政治课程由此变得乏味枯燥,学习成为记笔记和背条目的机械活动,大部分学生很难提及对政治学习的兴趣。

4.高中政治教学评价单一化

以传统的智力观认为高中政治的评价标准自然就是考试,所以在传统的教学评价标准中,学生知识的掌握程度如何,还是以考试成绩为标准。而政治是一门与德育紧密结合的学科,用考试分数来衡量学生学习的好坏,评价方法过于单一化,淡化了德育评价,更不能体现学生整体思想素质和对社会生活的思考能力,无法激励学生个性发展和综合素质的提升。

三、多元智能理论对高中政治教学改革的启示

作为高中政治教师,必须以多元智能理论为导引,重新定位高中政治的教学目标,稳步推进政治教学内容、教学方式和评价方式的改革活动,以全面提升高中学生的智能水平和整体素质。

1.灵活选择教学内容,开拓学生视野

高中政治教学内容的选择,教师必须坚持学以致用的原则。不仅要选择掌握教材的各种内容,更要向学生展现多方面的智能领域,与国内外经济政治形势紧密相联系是高中政治课的生命力之所在,应及时增加经济、政治与文化等领域最新发展动态,使教学内容体现出时代感、生活化,增强政治课的吸引力和趣味性,开拓学生的视野。例如,为上好《经济生活》,在教学中添加了包括新颁布的《公司法》在内的一些经济法规,相应《政治生活》,也学习了一些行政法规及国际法的基本原理,为在课堂上拓展知识打下了基础。笔者每天都准时收看中央台的《新闻联播》,新闻联播以政治时政为主,易于了解国际形势和国家政策。在政治课堂教学中,用最近国内外发生的的大事小情作为实例,比较贴合学生生活,增加最新的热点话题,学生学起来就更加有兴趣。

2.采用多样教学方式,激发学生兴趣

在高中政治课堂教学中,教师要针对不同学生的智能特点,采用多种教学方式创设良好的学习情境,设计丰富多彩的学习活动。让不同智能的学生有机会在课堂上充分发挥自身的优势智能,以自己最擅长最喜欢的方式开展学习活动,更好的理解和领悟学习内容,提升自己的智能。例如,开展“时事论坛”,由学生小组合作,搜索资料,制作讲稿,运用所学哲学、经济学原理分析社会热点现象,如中美关系、中日关系、朝鲜问题、拆迁问题、经济结构调整、树立正确的金钱观、就业观等,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观察和分析实际问题的能力、表达能力。如学习公司的经营时,先用多媒体展示海尔集团的经营状况,让学生有种身临其境的感觉,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激发学生学习政治的兴趣。引导学生质疑、探究、发现,提升学生逻辑思维能力和经济意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