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媒体技术发展史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6 03:36:53

多媒体技术发展史篇1

关键词:网络多媒体技术历史教学整合应用

中图分类号:G63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2117(2014)22-0-01

1前言

多媒体技术的出现与普及,有效推动了教育的进步,并已经成为当前高中历史教学的重要方式。基于网络环境下的多媒体技术与历史教学的整合,对于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升教学质量起着重要作用,但是由于多媒体技术本身的复杂性,以及教师对信息技术的掌握能力上的差异,造成当前多媒体课件历史学科特点不明晰、盲目使用多媒体技术等不合理现象。因此,为能够进一步规范历史教师对多媒体技术的有效利用,充分发挥计算机网络信息技术在历史教学中的重要意义,文章从三方面分析了基于网络环境下的多媒体技术与高中历史教学的整合。

2转变教师教育观念,正确认识历史教学与多媒体技术应用间的关系

在信息化时代中,历史教师应当与时俱进,不断创新,转变传统落后的教育观念,结合当前先进的计算机网络技术,利用多媒体课件丰富课堂教学内容,实现从单一的传统教学模式向多元化的教学方法的转变,提升学生学习历史的积极性。但是,历史教师也要清楚地认识多媒体技术的辅助地位,而不能完全依赖于多媒体技术,多媒体在历史教学中的应用也不能完全取代传统的教学方式,在具体应用多媒体技术时,应当注意以下几点:①要坚持目的性原则。计算机网络多媒体技术在历史教学中的应用,其目的就是提升教学效果与教学质量,实现教学形式的多样化,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奠定基础;②坚持辅原则。多媒体技术实际上只是用于辅助教学,实现教学形式多样化的一种重要技术,在具体的教学实践中,应当根据具体的教学内容,将多媒体技术与传统教学中的板书、模型等教学方式有效结合,促进教学的整体协调发展,③坚持艺术性原则。计算机网络中丰富的数据资源为教师教学提供了充足的选择,历史教师应当有效利用网络资源,将多媒体课件制作得更加完美,配合不同色彩、声音、视频、文字等,首先从形式上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课堂学习的积极性;④坚持长期持续共享原则。计算机网络中存在着多种历史教学相关知识,历史教师对海量信息的筛选也体现着教师对知识的掌握能力。因此,在资源收集方面可以建立多媒体资源库,通过资源共享加强学科内教师与教师之间、教师与学生之间以及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交流。并通过对资源库的不断更新与补充,为师生提供更多、更新的历史专业知识,实现多媒体教学效益的最大化。

3加强历史教师信息素养,提升高中历史教学效果

教师的信息素养是影响多媒体技术与历史教学整合的又一重要因素。为了能够更好地实现二者的整合,有效提升高中历史教学效果,历史教师不仅要掌握扎实的专业知识,还要与现代化教育接轨,掌握心理学、教育学以及信息技术等方面的知识,真正实现自身信息素养的全面提升。为此,首先,学校应当为教师的进一步培训提供经费上的支持以及时间上的保障,从而为多媒体技术在历史教学中的应用发挥更大的作用提供了良好的环境基础;其次,应当坚持“走出去”与“引进来”相结合,加强与经济发达地区学校的交流与学习,并借鉴他们的整合经验,结合本校实际,实现二者的有效整合;最后,通过开展多种形式的多媒体课件设计大赛、多媒体教学竞赛等,并给予成功有效利用多媒体技术、推动历史教学的教师物质上的奖励,以此鼓励教师不断提升其在多媒体技术与教学实践的整合能力。

4结合历史学科教学目标,突出历史学科特点

历史对人类五千年的发展过程进行了清晰的记录与诠释,并从中探索人类发展的规律。高中历史教学的目的就是让学生充分地认识历史发展进程,掌握历史发展规律与特征。历史是人类文明发展的一面镜子,通过学习历史知识,高中生应该做到以史为鉴,从历史的角度去分析人在社会中的价值,并最终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随着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高中历史教学也应当在充分利用计算机网络多媒体技术的基础上,突出历史学科在知识体系构建与历史思维训练上的学科特点,借助于多媒体技术解决学科重点与难点,帮助学生顺利完成历史学习目标。为此,首先应当利用多媒体进行情境教学,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的积极性与主动性。历史记录的是已经发生的影响社会发展的重大事件,这些事件与我们当前的生活有着较大的差距,通过设置情境,有利于学生能够更加直观地感受当时的社会环境,有助于帮助学生理解历史,激发学习历史的兴趣。例如,在讲授《第一次世界大战》课程时,历史教师可以通过多媒体播放一些关于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纪录片,或者是搜集关于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相关照片,以此引发学生对历史学习的兴趣。此外,利用多媒体技术呈现历史资料,让学生从视觉、听觉、触觉等方面深刻地感受与理解史实的发展与形成过程,帮助学生解决历史学习中的难点。多媒体技术可以将枯燥的历史知识转变为声情并茂的动画,实现了历史教材中的知识活化,增强了学生对历史知识的理解与感悟。

5结语

综上所述,文章对计算机网络环境下的多媒体技术与高中历史教学整合进行研究,指出了整合过程中需要注意的问题,并通过实际案例证明具体整合措施与整合效果。

(河北省唐山市丰润区第二中学,河北唐山064000)

参考文献:

多媒体技术发展史篇2

与传统教学手段相比,多媒体技术给高中历史教学工作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新变化。高中历史有自己的独特性,对多媒体技术的要求也有所不同,这就要求历史教师结合传统教学手段,立足教材内容,扬长避短,把多媒体技术合理恰当地运用于教学实践中,让多媒体技术服从和服务于历史课堂。

一、多媒体技术给高中历史教学带来的变化

1.生动形象地将烦琐的历史知识展现出来

多媒体技术的运用把教师和学生从空洞的历史教材中解放出来,打破了时空的阻隔和界限,使枯燥的历史知识以声音、影像和图片等形式直观地展现出来,立体地再现历史,让学生在丰富的课堂环境中体验历史学习的乐趣,发展学生的学科合作和思维能力。同时,多媒体展示还将知识点有效地连接起来,直击学生的记忆盲点,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2.有效激发了学生的情感因素,增强教学效果

历史教学中,情感有着重要的作用。在浩瀚的历史长河中,有千变万化、丰富多彩的感人故事,有慷慨悲壮、令人感叹的人物命运,有刀光剑影、气势磅礴的壮观场面。借助多媒体技术手段,可以把这些情感淋漓尽致地表现出来,引起学生的共鸣,从而引导学生把感性的认识上升为理性的思考,使学生的历史综合能力不断得到提升。

3.扩大了课堂容量,提高了课堂效率

在有限的45分钟时间里,多媒体教学比传统教学手段能提供更多的信息,从而有助于更好地完成教学目标,提高课堂效率。例如,在学习“美国的霸权政策”这一课时,利用多媒体技术把教材内容图表化,把领导人的演说实时化,把数字和图表板书化,可以使学生对教材内容理解得更为透彻,并使其通过观察图表特别是板书的演示,加深对教材的理解,培养其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多媒体技术在高中历史教学中存在的不足

1.混淆了多媒体与教师的主次关系

尽管在多媒体环境下的历史教学活动中,教师与学生的交流互动与传统课堂有所不同,但这却不代表教师的角色作用能够被多媒体手段所取代。在利用多媒体手段以后,一些教师有意或无意地让多媒体取代了自己的主体地位,把一切教学活动都交给了多媒体,使自己置身于课堂之外,忽视了教师应该起到的导向作用和调动学生积极性的作用,致使多媒体教学并没有发挥其应有的效果,教师个人独特的教学魅力和教学风格也无法展现,课堂气氛也因缺少师生互动而显得死板无趣。所以,如何理清教师与多媒体教学手段的主次关系、防止角色错位是当前教师亟须探讨和解决的问题。

2.颠倒了教学手段与教学内容的关系

任何教学手段都是为教学内容服务的,多媒体教学手段也不例外,其在应用过程中必须服从和服务于高中历史教学的目的和内容。多媒体教学过程中最容易产生的问题就是一味地堆积历史素材而忽略了其有效的表现形式,执着于追求形式的花样和绚丽而忽略了内容的充实。历史有着几千年的沉淀,有着数不清的事件和典故,对于这些内容必须运用有针对性的表现形式才能取得良好的效果。无论历史课件制作得多好,如果不能紧密联系历史教材,偏离国家对高中历史教学的各项要求和指导,最终的结果也很难尽如人意。

三、高中历史教学中运用多媒体技术的几点建议

1.将多媒体技术手段和传统教学手段有机结合起来

在教学过程中要立足于历史学科的特点,将多媒体技术手段和传统教学手段有机整合,认清教材是教与学的载体,多媒体技术是必要的辅助手段。多媒体的运用要有针对性,对于一些比较抽象和推理性较强的内容,可以借助于多媒体技术手段制作一些课件,利用音、影、形给学生以视觉上的冲击,让学生体会到在多媒体环境下学习历史的乐趣,加深学生对知识点的理解。

2.将历史教材内容与多媒体教学手段统一起来

教材内容是历史教学的重点所在,多媒体教学手段要服从和服务于这一根本目标,恰当地运用多媒体来教学可以促进学生对教材内容的理解与记忆。在使用多媒体技术时,要对教材内容加以系统整合,选取适合用多媒体来展示的内容与细节,如各种历史图表、历史地图、历史图片和历史知识结构线索等,利用多媒体将这些知识点直观、形象和生动地展示给学生,激发起学生学习的兴趣。同时还要注意将多媒体教学手段和历史学科特点紧密结合起来,让手段服务于内容,让教学内容在多媒体的辅助下更好地呈现出来。

多媒体技术发展史篇3

20世纪90年代以来,现代信息技术迅猛发展,计算机多媒体技术也获得极大的发展机遇,它在很多方面都影响到了人们的生活、工作和学习。尤其是在教育领域,它促使传统教学模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巨大变革。那么,作为我国教育领域中的一门重要学科,历史课程的教学也应该充分重视合理应用多媒体技术来辅助自己的教学过程,历史教师应该充分利用多媒体技术与网络技术来制作出优质的教学材料,从而帮助学生更好地了解和学习相关的历史知识。

2多媒体辅助历史课堂教学中的现象分析

多媒体技术辅助历史教学,应该来说是历史课程教学的一次重大性突破与革新,它促进了历史课堂教学由传统向新型教学模式的转变与发展。但是,多媒体技术又是一把双刃剑,它在带来便捷的同时,也有不少急需解决的问题存在,从而大大影响了其在历史课堂上的教学作用的正常发挥。因此,教师应该认真分析下当前多媒体技术辅助历史课堂教学的现象,进而基于此来采取正确的定位,让多媒体在历史课堂教学中发挥出应有的积极作用。接下来,详细分析下起辅助作用的具体现象。

学校对于多媒体的应用环境分析当前,很多学校的历史课程教学中对于多媒体技术的应用环境是良好的,很多教室都已经拥有了配套的多媒体教学设施,这也为历史教师进行创新性教学活动提供了可能性条件。然而,一些学校里的多媒体教学设施安装的较早,其更新速度又偏慢,一些多媒体教学设施已经出现明显的老化现象,这就在历史课程教学过程中很难完全避免出现教学故障,历史教师使用起来胆战心惊,有时使用起来也不是很方便。这些都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历史课堂教学的顺利开展。

教师与学生对多媒体辅助历史教学的认知情况分析虽然说我国历史课堂教学过程中,不少教师与学生对此抱有一种肯定和支持的态度,这是因为多媒体技术辅助历史课堂教学的确拥有不少传统教学方式无法比拟的优势,但是,它在帮助历史课堂教学过程变得丰富多彩、生动活跃的同时,也存在不少局限性。一些历史教师与学生在被问到对于传统教学方法与多媒体教学手段哪种更合适的时候,他们的回答往往是认为二者结合在一起是最佳的,他们认为二者应该是相互弥补和相互扶持的作用。然而,在实际的历史教学过程中,还是有不少教师把多媒体当成传统的黑板,并没有真正从教学理念与方式进行革新,一些多媒体仅仅成为形式上的摆设。此外,还有些学生在教师过度依赖多媒体的情况下,开始对历史课表现出较大的不满。

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互动情况分析在多媒体辅助历史课堂教学过程中,一些历史教师由于受到自身对于多媒体技术掌握和运用水平的限制,往往不能够把多媒体技术更好地运用到历史课堂教学过程中去,从而让学生在历史课堂上表现出极大的不耐烦,缺乏必要的引导性与概括性,有些历史教师仅仅把教学重点放在了教学课件上面,反而忽视了真正的教学内容的传授与教学目标的实现。加之一些历史教师过度应用多媒体进行教学,反而让学生产生视觉疲劳,失去对历史课堂的学习兴趣。教师也会形成一种自身在历史课堂教学中的角色偏差,无法顾及到学生的感受。这就使得很多学生无法达到教师预期的学习效果,一些学生缺乏学习的积极性与主动性,学生的主体地位难以充分体现出来。

3多媒体辅助历史课堂教学效果增强的具体对策

针对当前多媒体辅助历史课堂教学的现状中存在的各种问题,笔者认为,教师应该尽快采取相应的应对策略,进一步发挥出多媒体对于历史课堂教学的积极效果。

学校等教育部门方面的对策多媒体辅助历史课堂教学,应该首先从学校和相关教育部门入手,加强对历史教师的培训工作与考核力度。这是因为多媒体技术辅助历史教学,实际上就是一种现代化教育意识与理念的实施,需要历史教师具备相应的计算机和多媒体专业素养。那么,学校就应该积极开展针对历史教师的信息技术与网络技术培训工作,可以通过多种渠道与途径来组织本校历史教师进行教育技术能力水平的考核,并与他们的工资与晋升等挂钩。此外,还应该加大对于多媒体教学设备的投入力度,因为这是一种新型的教学模式,它需要历史教师能够在大屏幕上一一呈现出来,要让全班学生都能够清晰地看到教学内容。因此,多媒体辅助历史课堂教学,就应该真正发挥出其在教学课堂上为教师的教而服务、为学生的学而服务的优势,避免让多媒体技术手段成为摆设或形式主义,从而通过对多媒体教学设施的投入力度来逐步健全并适时更新其媒体基础设施,为历史课堂教学过程中师生之间的良好互动提供更为良好的教学情境,让历史课堂由枯燥乏味变得更为轻松和活泼。

教师方面的对策多媒体辅助历史课堂教学过程中,要想提高教学效率与教学质量,教师的作用显然是不容忽视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这就要求历史课程教师能够尽快树立起正确的多媒体教学观,并做到灵活处理教师本身、学生、教材、媒体四要素之间的关系。应该来说,这四个要素之间是一个有机的综合体,它们相互作用不可分割。历史教师应该把多媒体技术更好地更为合理地运用于历史课堂教学过程中去,要让教师成为历史课堂的组织者、引导者,学生则成为一个学习的主人翁,要能够让学生主动建构自己的历史知识。因此,多媒体辅助历史课堂教学,必须十分重视教师的引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地位,并明确多媒体技术的辅助功能。但是也不能让多媒体辅助教学手段成为传统教师正常授课的完全替代品。教师应该科学开发、正确运用多媒体教学软件,让历史课堂教学成为互动的教学氛围。此外,还应该提高历史教师的多媒体运用技能,引导学生参与课堂互动,既要保证历史知识的全面性,也要做到重点突出。多媒体辅助历史教学,让师生间形成良性互动,并注意传统教学与现代教学手段的结合,更新教育理念,准确把握自己的角色定位。

学生方面的对策多媒体辅助历史课堂教学过程中,还应该从学生角度进行考量。这就要求学生能够端正学习态度,发挥学习主动性,成为历史课堂的学习主人。要培养起坚持不懈的学习意志和良好的学习习惯,并要养成积极乐观的学习心态,敢于向教师提出一定的疑问,这样的历史课堂将有利于学生学习的良性循环,还可以帮助教师更好地了解学生对于历史知识的学习情况,做到“师生共进、教学相长”。此外,多媒体辅助历史课堂教学,还应该让学生树立起自主学习的意识与态度,真正进行自觉性的学习,实现自己的学习价值。当然,多媒体辅助历史课堂教学还应该让学生积极参与到师生互动环节当中去,要让教师与学生群体或学生个体之间发生相互作用和影响,让学生认识到课堂互动的重要性,从而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兴趣和学习习惯。

参考文献

[1]陈霞.多媒体辅助历史教学的实践与思考[J].中国信息技术教育,2010(8):65.

多媒体技术发展史篇4

信息技术的发展使得多媒体在教育领域的适用范围逐渐扩大,利用多媒体进行教学,无论在教学内容还是形式上都具有传统教学无法比拟的优点,在历史这一教学领域适用多媒体手段具有很多优势,但在教学中使用多媒体手段也需要注意一些事项。

关键词:

历史教育教学;多媒体技术;优势

一、概述

多媒体教学,是指将多媒体技术应用到教育教学领域中。在教学授课这一过程中,根据教学的要求和对象,选择和应用多媒体技术,以教学设计的形式,使多媒体参与到教学中,实现其与传统教学的结合,是教育教学向现代化,科技化和合理化发展的步骤和表现形式。早在2001年,教育部就对信息技术应用于教育领域提出了要求,随着技术与社会的不断发展,运用多媒体进行授课的比例逐渐增长,并且逐渐扩展到教学的全过程,与传统教学相比,多媒体技术在转变教学方式,提高教学有效性方面具有十分明显的效果。[1]

二、多媒体教学的特点

1、更具感染力

抛却传统的黑板和粉笔,取而代之色彩丰富,动静结合的视觉体验,无论是图像、动画还是影像,对于学生来说都更加具有吸引力和感染力,新的传递方式不仅能减轻压力,活跃氛围,而且更具感染力,让人印象深刻,更易接收和理解。

2、高度的互动性

传统的教学方式为老师讲,学生记,一般没有过多交流,而学生对所学内容往往是死记硬背,不注重理解,不仅学习累,而且没效率,老师辛苦的传授却没有得到好的效果,影响教学积极性。多媒体教学可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增加学生的课堂活跃度,且可以创造多媒体互动交流平台,增加老师与学生的互动,更具现代化。

3、更具灵活性

在这个知识爆炸时代,最难的不是获取信息,而是寻找和筛选信息,各种信息数量多且庞杂,保存和筛选十分困难,而且也不便于一一展现,比如一些图像,纪录片等。而多媒体技术具有搜索功能,可以快速精准的找到所需的信息,且对一个主体,可以采用图像,视频等多种形式进行展现,高度的灵活性能够极大的提高教学效率。

三、多媒体技术应用于历史教育教学的优势

1、增强感受,丰富历史教学材料

多媒体能够提供传统教学无法给予的视觉冲击,增强学生的直接感触和体验,帮助学生深刻理解所学知识,促使学生主动进行学习。[2]历史知识比较枯燥,直接而充分的感知对于理解和记忆这些大段的文字材料大有帮助,使学生的学习更具创造性,历史的学习如果仅仅依靠传统的老师主导授课的方式,容易使学生产生厌倦情绪,而人的认知需要外界的刺激和接收者内心相互作用,学生的心理影响其对历史知识的理解和认知,多媒体技术的直接感知可以有效激发学生的兴趣,降低其排斥心理,提高教学有效性。

2、同时展现学习对象的外在和内部结构

历史知识具有抽象性和复杂性,如果不辅以一些外在手段,学生很难理解和记忆。比如对于抗日时期的各个战争,因为包含原因、时间、地点、人物等多个因素,仅仅看文字进行记忆很容易混淆和遗忘。借助多媒体技术,学生通过操作计算机,可以看到图像,影音等材料,可以看到书本上没有的细节和其他东西,同时看到历史事件的外在及其内部结构。读史的目的是为了对今天有所警示,而不是记住什么时候发生了什么事,只有深入了解其内外构造才能真正实现历史教学的目的。

3、超长的存储期限

在这个信息爆炸的时代,信息增长和更新的的速度让人应接不暇,这使学生的学习内容和学习时间越来越不平衡,学生需要在相同的时间内学习更多的知识,传统的教学方式已无法满足信息时代的要求。多媒体教学可以节约教师的授课时间,提高教学有效性,比如老师不再需要手写板书,同时还可以展现更多的内容。我们知道,历史知识的变化不大,大部分内容都是常年使用,无需变动的,但是纸质的东西不易保存,也不好查找,将多媒体技术应用于历史教学可以很好的解决这一问题,多媒体的储存容量大,储存期限长,因此,只要将历史信息系统建成,就可以常年反复使用,且在海量的知识中查找所需的材料也十分方便,对于提教学效率和质量具有促进作用。

四、历史教学采用多媒体手段应注意的问题

1、选择历史资料要贴切

多媒体虽然可以提供丰富的材料,但是不能拿来就用,还要进行筛选,分类,组合,使之更贴合授课内容。一方面,要根据授课的主体筛选材料,材料必须与主体相关,然后根据教学设计进行排版分类,以达到鲜明的效果;另一方面,要根据不同资料的特点进行合理筛选,图像、视频等各具特色,不同的地方采用不同的形式会达到不一样的效果,因此,要进行组合运用,增加课堂乐趣,提高学生的积极性。

2、教学设计要严谨科学

在选择好合适的多媒体资料后,要根据教学目的和要求进行教学设计,其中起主要作用的是教学课件。[3]无论是部分还是全部,老师都要做到心中有数,建立起基本架构。另外,充分发挥多媒体的优势和功能,在设计课件时要做到层次分明,重点突出,生动有趣,内容排列严谨科学,避免出现知识点的杂乱。同时,还可以利用多媒体技术设计出动静结合的课件,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让学生的思维能够跟上课程的进程。

3、合理利用,过犹不及

因为多媒体技术具有多种便利,因此很多老师会产生依赖的心理,认为用的越多越好,既可以吸引学生注意,还可以展现自身熟练运用多媒体的优点,从而过量使用多媒体资料和技术,忽视传统的教学授课,产生适得其反的效果。多媒体技术只是教学的一种辅助手段,恰当地运用多媒体教学可以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减轻老师和学生的压力,过于依赖则会影响教学效果,要避免因为过多使用多媒体资料削弱老师的知识传授。

五、总结

信息技术是现代人类智慧的结晶,极大的便利了人类生活的方方面面。传统的教育方式越来越难以满足现代社会的需求,将多媒体技术应用于教育教学能达到更好的效果。历史课本身容易让生产生枯燥乏味之感,因此,对于多媒体技术的应用更有需求,通过多媒体技术高度的灵活性、感染力和互动性来弥补这些缺陷,可以说,多媒体技术在历史教育教学中的适用更能突显其优势。但是,切不可将多媒体技术看得太过万能,过于依赖多媒体技术的历史教育教学同样无法实现教学目的,将传统教学方式与现代多媒体教学手段有机结合是历史教育教学实现突破的有效途径

作者:蔡伊思锐单位:贵州省都匀市第十中学

参考文献

[1]李宁.在多媒体教学技术下的历史教育教学[J].南昌高专学报,2009,01:119-121.

多媒体技术发展史篇5

所谓多媒体技术,就是声音、文字、图形、图像、视频等信息的载体。多媒体教学就是把这些媒体按一定的要求和原则有机地整合起来,利用文字、实物、图像、声音等多种媒体向学生传递信息,以实现一定的教学目的的一种现代教学手段。

二、初中历史教学中运用多媒体技术的意义

运用多媒体技术辅助教学,将极大地丰富课堂教学的表现手法和表现方式。具体到历史学科,在开发历史课程资源的过程中,多媒体教学以其信息量大、简洁灵活、动态感强、传递迅速、形象直观、声画皆备等特点被越来越多的历史教师所采用。多媒体教学,可以使久远陌生的历史人物形象化;使纷繁复杂的历史事件趣味化;使深奥难懂的历史哲理明晰化。这些特点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培养他们的历史思维能力和归纳总结能力。多媒体教学法弥补了传统教学手段的不足,让学生更直观、更全面地获取知识,充分发挥了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主体地位。因此,多媒体教学是初中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是初中历史教学改革的必然结果。

三、初中历史教学中多媒体技术的运用

1、运用多媒体技术开发课程资源

历史是一门开放性的课程,它不是以教科书为中心的课程设计,所以,教师自主开发课程资源尤为重要。现代信息技术具有检索方便和交互性强、传输质量高、速度快、信息量大,使用方便等优势,大大拓展了教育和教学的资源,有利于教师筛选并链接相关背景。多媒体技术在历史教学中有明显的优点,体现在:情境性,媒体教学可图文并茂、声情兼具地再现历史情景,具有很强的直观性,使学生有身临其境之感。例如,在讲炮火中的科索沃的内容时,先利用多媒体呈现美国轰炸南联盟、袭击中国驻南大使馆造成大量军人和平民伤亡的记录片,然后引导学生思考:以美国为首的北约为什么要越过联合国安理会,发动科索沃战争?导弹袭击中国驻南大使馆说明了什么?如何看待美国打出的"人权高于"的旗号?强烈的音画冲击,使学生有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

再以《拜占庭帝国和基督教》这课为例,这课教学内容来说,历史久远,并且属于世界史范畴,课本的描述偏向概要性,而缺乏易于理解的解释性文字,造成学生学习兴趣不高,也难于掌握这方面的知识。有了多媒体技术的辅助,教师通过转变教学模式,将单调的课堂教学变成教师主导、学生参与的活泼的多媒体课堂,大大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有了一种成功的体验。更重要的是,学生被这些社会热点、焦点问题所吸引,增强了探求和解决人类社会面临的各种问题的强烈责任感。

2、运用多媒体技术展示历史资料

在历史教学中,掌握丰富的历史资料对一个老师来说非常重要,因为这些资料往往是对历史最好的诠释,也能帮助学生通过这些资料对历史的发展有自己的认识和理解,对学生在历史练习中遇到的相关历史问题有更深的理解力。但在传统教学中老师很难以把掌握的历史资料展示出来,读一遍学生很难记住老师念了什么。多媒体教具就能很好地通过屏幕将资料展现在学生面前,让学生思考讨论。如在讲述《洋务运动》那一节时为了更好地了解李鸿章(洋务派)与郑观应(早期维新派)在探索中国富强道路的问题上有什么异同,就可将有关《江苏巡抚李鸿章致总理衙门原函》的相关资料及郑观应《盛世危言.自序》中相关资料通过多媒体展示出来,其教学效率就大大提高。

3、运用多媒体技术挖掘教材的德育因素

教师应该依据教材内容,充分利用多媒体辅助教学会聚时空的优势,可无限延伸学生的各种感官,扩展感受时间、空间领域,向他们提供与教学内容相适应的翔实、典型的具体经验和感性材料,根据青少年的认知特点,更好地对学生进行德育渗透,创设良好的德育情境,使学生产生感情共鸣,从而达到内化学生道德情感的思想教育效果。如讲授"鸦片战争"内容时,可播放电影《林则徐》中的几个镜头:官兵吸食鸦片,战斗力削弱;政府白银外流,出现银荒;人们吸食鸦片,造成家破人亡。短短几个镜头,不仅形象地再现了鸦片输入给中国社会带来的灾难,而且增强了学生对的认识,了解了的巨大危害,使学生在接受知识的同时也自觉地接受了防毒反毒的教育

四、利用多媒体教学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1、利用多媒体教学应注意选取恰当的教学内容,不能滥用多媒体技术

多媒体技术辅助教学是初中历史一种新的教学模式,它与传统的教学模式相比,有许多优点,但它也不是万能的。可在实际教学中,有些教师却走入了这样的误区:即多媒体成了课堂的中心,不论教学内容是否恰当都要采用多媒体教学。在一节课的时间里,图文、动画、音频、视频等无所不包,学生不断地接受视觉、听觉上的刺激,课堂上热热闹闹。可是学生就象一台机器,被动地接受多媒体这台"机器"的"灌"。其实,现代化的教学手段是必要的,但并不是运用了现代化的教学手段就是实现了教学的现代化,并不是制作了新奇生动的课件就能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2、利用多媒体教学应注意多种新教学手段的交替使用,以发挥最佳的教学效果

如除电脑演示外、还可利用实物投影仪在幻灯片上写板书、写副板书;或直接把课本上的人物、实物、地图、表格、史料和课文内容投影到大屏幕上,加强教学的直观性,加强记忆的效果;利用录音机放一段轻音乐以调节课堂气氛,或与课文内容有关的歌曲,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3、利用多媒体教学中应注意与传统教学方式的密切结合,配合使用

多媒体技术发展史篇6

一、多媒体技术在实际教学过程中的应用及效果

如何生动、有效地提高历史教学水平,是历史教师始终关注的问题。针对历史课堂中教师运用多媒体课件进行教学的方式方法进行较全面的研究,分析历史教师在使用多媒体课件中应注意的问题,提倡开放新颖的多元性多媒体课件,课件不求“多、快”,要求“好、省”,更要关注学生的心理需求和心理健康。另外,教师要不断提高运用多媒体的能力,以便更好地抓住学生的兴趣点。教师在以多媒体技术为主的历史课堂中应注意什么问题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充分利用多媒体技术提供相关的老照片、史料和音像资料,真实地再现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场景,并且可以利用互联网方便与快速的特性,与学生一起查找资料,进行交流。目前,随着多媒体技术的不断发展,怎样更生动、有效地建设历史教学课堂,是在现代化背景下历史教学要重点关注的问题。提高历史课堂教学有效性是利用好信息技术与整合好多媒体辅助工具的关键点。对于学生来说,一方面,多媒体技术在历史教学中确有相当的优势:首先,教学内容和作业的形式变得更加丰富;其次,大大地激发了学生主动学习的兴趣。另一方面,多媒体课件在应用于历史教学的过程中也确实存在不少问题,很多教师在使用多媒体教学工具上课时,照“幕”宣科、盲目滥用、贪多求全,使学生无所适从,陷入信息的海洋,无法抓住重点。恰到好处地制作好多媒体课件,是历史教师需要重视的问题之一。在历史课堂中要倡导开放的多元性多媒体课件在现代历史课堂教学中,有一些历史教师由于多媒体技术不过关或为了省事,把多媒体课件制成流水账展示形式,形式封闭、内容死板,而开放的有交互特征的多元性网络型课件较少。或者仅仅考虑到“教”的层面,而没设身处地地为学生的“学”的要求考虑,课件形式相对单调。这样的课件在实际操作中遇到突况无法适时做相应的调整,很大程度上降低了多媒体教学应该具备的机动性和丰富性,无法满足学生的求知需求。

二、在现代化多媒体技术快速发展的背景下

提倡主动学习,在开放的学习环境中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让他们积极参与,着重培养研究历史问题的能力和提高实践能力。因此,在现代历史教学中,教育工作者应注意利用开放的多元的多媒体技术来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在历史课堂教学中应做到不求“多、快”,要求“好、省”据调查,只有不到30%的学生能适应多媒体教学的进度,而超过70%的学生在多媒体教学后没有及时记笔记,课后也没有按教师的要求下载课件。少数学生甚至认为反而降低了效率。不求“多、快”指不片面追求课件的容量大,内容种类多,播放速度快,也不能要求每节课都采用多媒体教学和马上显现教学效果。要求“好、省”是指宁缺毋滥,宁可课件不完整,也不能草率地完成。教师要做到节省课堂时间和精简课件内容,要充分留出学生观看、思考的时间。使用现代多媒体课件应更关注学生的心理需求和心理健康。首先,在历史教学中应用多媒体课件教学时要充分考虑学生的心理需求,不能在师生沟通中设置障碍。要创造宽松的教学氛围,良好的课堂气氛才能产生良好的教学效果。只有使课堂充满轻松愉快的氛围,学生才能对教师产生充分的信任,才不会限制学生的主动思考能力。其次,创造开放的课堂空间,让学生能亲自参与一系列历史研究活动,在研究和相互交流中激发创造性思维的火花。不能仅是为了学习历史知识而学习,更大程度上是要能展示学生独特的思想风采。这样,多媒体教学技术可以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潜力和兴趣,促进学生健康、自信地成长。

作者:吴仁铭单位:崇义县第四中学

多媒体技术发展史篇7

[关键词]初中历史科技辅助教学情感艺术效应实践与思考

[中图分类号]G633.5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

自新课标实施并纵深推进以来,多媒体教学模式已经成为一种流行性时尚和有着不可逆转的发展之势。它以图文并茂、音像和谐、储存海量、动静自如和操作便捷等优势功能,赢得了广大师生的认可和推崇。教育教学理论和实践表明:把多媒体技术与历史课程教学科学、合理、巧妙地结合起来,一方面能有效还原历史画面,拉近历史与现实的距离,另一方面还能优化课程结构,提升教学效率与质量,激发学生学习情趣,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本文结合初中历史教学的实践,试对此作出一些抛砖引玉之论。

一、多媒体教学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历史学习兴趣

托尔斯泰说过:“成功的教学,所需的不是强制,而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这与“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有着异曲同工之妙。众所周知,初中历史属于“副科”和“豆芽课”,若还缺乏情趣化教学手段,就更难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多媒体技术能让久远的历史现象跨越时空,生动形象地再现在学生面前,为课程教学源源不断地提供活力。比如,抗日战争尤其日本无条件投降是初中生热切关注的内容,教师可通过多媒体技术,有重点有选择性地让学生听到日本天皇宣布无条件投降的声音,看到美国“小男孩”“胖子”原子弹在广岛、长崎上空卷起的蘑菇云,观看日本代表在“密苏里”船舰上垂头丧气签约的历史性一幕……这势必能给学生留下持久深刻的印象。

二、多媒体教学有利于提升学生的历史学习效率

心理学和现代认知学研究表明:仅眼睛和耳朵两种视听感官接受外界的信息量就占人体各类感官接受外界信息总量的94%以上。而多媒体辅助教学的使用原理,正是通过其声像技术作用于人的视听感官――课件界面美观,版面保留完整,实现超强链接,进而有效地刺激学生的内在心理。所有这些,都是传统教学手段所无可企及的。多媒体教学不仅能丰富课程内容,拓展教学视野,且大量节省板书时间,有利于开展高强度、节约化的历史教学活动,向学生传递丰富多元的知识信息,从而极大地提高历史学习的效率与质量。比如复习“近代中国如何一步步走向半殖民社会”专题内容时,可通过多媒体课件向学生展示《南京条约》《天津条约》《北京条约》《中日马关条约》《辛丑条约》签署的历史背景、主要内容及其深刻影响等。这样既有助于学生形成科学的认知体系,又帮助学生提升学习效率。

三、多媒体教学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历史事件和历史现象,既有其相对的独立性,又存在着某种内部的联系性。在初中历史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根据实际需要,借助多媒体课件,组织和引导学生开展以独立、合作、探究为主要形式的自主学习活动。以学习重大社会变革历史事件为例,比如商鞅变法、北魏孝文帝改革、王安石变法、百日维新以及雅典的梭伦改革、日本的明治维新等内容时,学生可借助多媒体学习资源,自主学习上述变法以了解其详细内容,也可将其联系起来开展比较学习活动。不仅如此,多媒体技术还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比如学习《新航路的探索和开辟》这一课时,学生可通过多媒体技术,自由选择学习途径来了解哥伦布等航海家们的航海路线、生活世界及其为人类社会带来的巨大影响。学生在“跟随探险”过程中也能获得不尽相同的新学法、新体会和新思维。可见,多媒体教学能有效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四、多媒体教学有利于强化历史课程的德育功能

多媒体技术发展史篇8

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多媒体技术已经成为辅助初中历史教学的一种普遍手段。初中历史新课程标准要求教学方法的创新和多样化发展,多媒体技术所具有的直观性、动态性、开放性、情境性等特点与历史传统课程资源相结合,有助于再现历史情境、渲染历史氛围、建构教学支架、丰富教师教和学生学的手段,使初中历史课堂教学更具有互动性和有效性。通过多媒体技术的运用,原先枯燥、单调的历史课程内容变得生动、形象,给学生带来视觉、听觉等多方面的直观感受,丰富了学生的感性认知,这些对于新课程改革下的初中历史课程教学都具有积极意义。

1多媒体与高中历史课

多媒体信息技术是新课改下所采用的新型课堂教学辅助手段之一,它能够在课堂教学中把课堂教学内容所需要的图片资源、生动的图像资料,甚至是超文本、动画、动感的音视频等大量的信息呈现于课堂,极大地调动了大部分学生的多种感官来参与到学习活动中,让学生没有时间去开小差,去做小动作,去与同学窃窃私语,集中了学生的注意力,是新课改下新型课堂教学模式下的有效教学手段之一,为课堂优质化生成创造了温床和摇篮。而历史课,为学生讲解的大都是发生在久远年代的真实的记载和重现。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历史已经离人们的生活很遥远,甚至比较陌生。

基于历史课自身的学科特征,不难发现如果仅仅靠教师对历史史料的口述和阐述,远远达不到教学的目的,也触发不了学生对历史事实的真实情感,也无法激发学生对遥远的历史知识的真实体会和感悟。而多媒体技术手段在高中历史课堂教学中的运用,就能比传统教学模式影响下的教学方式有效得多,而且多媒体能够通过音响和音乐效果以及画面视频效果,为学生比较直观地再现历史,重演过去。这样的辅助教学大大减轻了教师的教学压力,学生对有些历史知识的理解也变得容易多了。所以,高中历史课堂教学中运用多媒体技术手段,是实现课堂高效化,优化教学环境的有力推手;历史课堂教学中有效整合多媒体技术,是教学改革推进的必然。

2精彩多媒体,给力历史课

再现历史,模拟真实情境兴趣和动机是初中生自觉学习历史课程内容的内在驱动力,多媒体的使用可以通过影像资料的展示还原历史情境,增强初中历史课程的趣味性和直观性,使学生摆脱课本内容的抽象和单调,融入到历史情境之中,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学生历史学习的现实感和感性体验。

教师在讲解重要历史活动、重要战役、历史人物经历等相关内容的课程时,可以通过多媒体播放相关影像资料的形式,再现当时的历史情境,从而避免了传统讲授的抽象。如在学习“五四爱国运动和中国共产党成立”一课时,可以选择播放影片《开天辟地》中有关中国共产党成立的资料,让学生切实体会共产党的艰辛和毅力;在学习“中国人民站起来了”一课时,可以选择播放影片《开国大典》中的片段,让学生感受说的“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这一话语的豪迈与激昂;在学习“钢铁长城”一课时,可以让学生观看建国以来的国庆大阅兵,在气势雄壮的阅兵场面中体会新时代中国国防力量的强大与来之不易。通过多媒体对历史内容的直观展示,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了学生对历史课程内容的深刻理解。

渲染氛围,融入历史教育初中历史课程内容蕴含了深刻的思想道德内容,初中历史课堂是对初中生进行德育培养的重要渠道。教师应充分利用多媒体的优势,通过良好道德氛围的营造,使学生产生情感上的共鸣,帮助学生逐步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世界观。如“鸦片战争”一课,教师可以通过多媒体技术播放影片《林则徐》中关于描述当时中国所面临的内忧外患的片段,引发学生产生爱国意识,增强学生强烈的民族责任感。

中学生正处在青春期阶段,容易对音乐等具有冲击力的氛围渲染产生共鸣。教师在历史教学过程中使用多媒体时,要充分尊重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通过《黄河大合唱》《长城谣》《团结就是力量》等感染力强的音乐渲染适宜的历史氛围,增强学生主动体验探究历史知识的倾向性,并达到活跃课堂氛围的目的。如在“法国大革命和拿破仑帝国”一课的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播放《马赛曲》等革命歌曲,让学生在动人魂魄的旋律中感受当时法国革命军进军巴黎的义无反顾。通过旋律的渲染,也让学生在历史课程的学习中感受到历史与艺术的双重洗礼。

构建学习支架,优化信息加工“支架”作为一个原始的建筑学概念,应用在初中历史课程教学中,就是在学生历史学习过程中提供框架性、暂时性的有效帮助,并在学生达到一定知识水平之后可以撤除的一种辅工具。初中历史涵盖内容相对较多,具有复杂性、层次性等特点,教师为使学生能够更清晰地把握知识脉络,理顺前后关系,可以通过多媒体向学生展示章节结构图或概念图,使历史课程内容逻辑关系更加清楚,优化学生的信息加工能力。

例如,在“近代化的起步”一课的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多媒体展示本课内容的概念图,让学生对中国近代化起步的几次尝试、过程、结果以及其相互之间的联系有一个整体的把握,深化学生对相关知识的理解。再如在“十八世纪上半叶大事记”一课的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多媒体展示概念图,让学生比较同一时期中国与其他国家的联系与差异,拓展学生的知识面,丰富教学内容,培养学生对历史信息的统合加工能力。

激励学生参与,促进自我发展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独特的优势领域,初中历史课堂教学也是一样。教师要尊重学生个性智慧的发展,通过多媒体的运用,为学生创造尽可能多的发挥想象、创造力的平台。通过多媒体辅助进行话剧表演、历史辩论等活动,为学生提供展示自我、发表观点的机会,并通过这种历史活动的进行,提高学生历史学习的参与度,培养学生的合作探究精神和创新实践能力。

如在教学“合同为一家”一课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合作表演以“文成公主入蕃”为题材的话剧,学生通过角色代入,去设身处地地体会当时主要人物的心理特点,理解民族融合的必要性和进步意义。再如,在“”一课的教学中,教师可以用多媒体视频播放电视剧《》的部分片段,引导学生分组担任保皇派与变法派的角色,然后谈论:该不该实行变法?通过探究和分析,学生深入理解了当时变法所面临的社会背景,并对相关历史内容的意义和影响有了深入的思考。

3结语

多媒体的融入使初中历史课堂变得多姿多彩、充满活力。教师在初中历史教学中科学合理地使用多媒体技术,在符合学生身心特点和教学内容前提下再现历史情境、渲染课堂氛围、建构学习支架,并将德育因素融入初中历史课堂中来,不仅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提高了学生的学习效率,也培养了学生的合作探究能力和创新实践精神。

多媒体技术发展史篇9

关键词:信息技术;初中历史;学科整合

作为初中历史教师,要努力适应社会发展的趋势,把握现代化教育技术,及时跟上时代的步伐,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教师在教学时要根据学科要求和学生实际情况,合理的选择和应用多媒体技术,并有机结合传统教学手段,形成合理的教学结构,达到教学效果的最优化。在教学过程中使用多媒体技术,有利于教师整合教学资源,并提高教师的专业水平。多媒体技术能够弥补传统教学中的不足,使学生可以在轻松愉悦的状态下学习知识,从而提高教学效益。实践是提高应用能力的手段,也是学习的目标,教师只有充分利用多媒体教学技术,才能在应用中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才能不断总结经验、吸取教训从而学习并提高自已的教学技能。那么如何实现多媒体技术与初中历史学科的整合呢,下面我谈谈自己的看法。

1结合多媒体技术,巧妙设计导入

心理学家赤瑞特拉作过两个心理实验。一个是人类获取信息主要通过哪些途径。通过实验证实:人类获取的信息83%来自视觉,11%来自听觉,这两个加起来就有94%。还有3.5%来自嗅觉,1.5%来自触觉,1%来自味觉。多媒体技术能够给人提供视、听感受,而且以动画、图片的方式将历史形象生动的展示出来,这样多感官的刺激给学生所提供的信息量,比单纯的听老师讲课要多得多。由此可见,信息技术应用在历史教学中,可以从多方位刺激学生的感官,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陶冶学生的情操,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强化学生的记忆,是提高课堂效率的有效途径。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多媒体教学符合青少年的心理和认知特点,让历史通过图形、图像、声音、视频、动画等媒质,以多种形式呈现在学生面前,产生动静结合的画面和智能性启发诱导功能,使枯燥的历史概念、历史材料变得直观化、具体化,富有感染力。正如德国教育学家第斯多惠所说的那样:“教师不在于传授知识,而在于激励、焕发和鼓舞。”

2采用多媒体技术,创设优质情境

通过多媒体技术,可以将历史事件活生生的展现出来,使学生见其人、闻其声,让学生产生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激发学生积极探索的情感,调动学生对历史学习的积极主动性,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大大提高课题教学效率。例如学习《探险者的梦想》内容时,对于四大航海家的航海路线,在课堂上使用自制的多媒体课件,把历史画面、地图、动画和录像片段等有机的排列起来,分别演示了航海家的航海过程。这样的教学激发了学生的想象和创造思维,学生在一幅幅鲜明生动的图像刺激下,注意力更加集中。教师还可以把学生观察的事物化虚为实,化繁为简,使历史的时空性,清晰地呈现在学生面前。

3通过多媒体可以拉近历史与现实生活的距离

传统的教学方法,单靠语言来描述,显得苍白无力,很难使学生产生共鸣,难以发挥历史学科的思想教育功能。运用多媒体教学,可以通过创设历史情境,把学生的学习活动融入历史情境之中,通过内心体验,由感觉深入到思维和情感领域,引起学生情感共鸣,使其自然地接受熏陶,实现情感教育目标。如:基于课堂,注意联系现实,注意延伸课外知识学习和文化意识的渗透。播放青藏铁路建成通车及给带来的巨大变化视频。学生可以感觉出党和国家对民族地区的关心,民族地区的快速发展……学生的兴奋、激动、自豪之情全都融入到了对祖国的深深的热爱之中,同学们争先恐后的走上讲台,将自己对祖国的热爱倾诉出来,教学活动达到高潮,学生的思想情感得到进一步升华,教学中的情感教育目标得以实现。通过实际材料的正反对比再现历史场面,增强真实感,让学生身临其境,亲自感受历史时代的氛围。通过内心体验,引起情感共鸣,自然产生热爱党、热爱祖国,反对分裂,维护祖国统一的强烈感情,在潜移默化中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得到滋润和升华。这样就把历史对现实生活的教育意义体现出来了,因此运用多媒体技术能够拓宽教育渠道,更好地发挥历史教育的德育功能,帮助青少年形成和确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

4通过多媒体技术可以突破教学重难点,优化教学过程

如何在一节课有限的时间里尽可能多地向学生传授知识,并要求学生们能够理解和掌握呢?教师可在课前将教学所需的板书提纲、知识结构、历史地图、图片、录像等制作好,在讲授过程中适时展示出来。这无疑大大节省了讲解、板书、绘图的时间,可在有限的时间内增大课堂容量,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和效益。例如,我们在复习《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一主题内容时,多数教师都会感觉到理论性较强,部分内容抽象,涉及的政治思想多,内容枯燥,理解难度大,学生就更难掌握了。面对这样的内容可以充分利用多媒体技术,制作一个课件,把历史画面、地图、动画和录像片段等有机的排列起来,激发学生的想象和创造思维,学生在一幅幅鲜明生动的图像刺激下,使学生如身临其境、缩短时空距离,加大信息容量。从而使学生可以细致、全面地进行观察思考及剖析历史,达到培养学生独立学习和创造性学习的能力。总之,初中历史的多媒体教学已经对初中历史的教学产生了积极的影响。它不仅改变了以教师为中心的传统教学模式,更是确立了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理念,体现了“以人为本”的原则,将初中历史过程中的实用性、趣味性和知识性有效地结合,凸现了个性化的初中历史学习模式,是初中历史教学模式改革的前进方向。

参考文献

[1]刘国善.小议多媒体在初中历史教学中的误区[J].成功(教育版),2009(3).

多媒体技术发展史篇10

一、多媒体技术对历史课堂教学的作用

1.利用多媒体技术能够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孔子说过:“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多媒体技术可以把以前的历史场景生动的再现,营造浓厚的历史氛围,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历史课堂教学中,激发学生浓厚的兴趣并使之形成持久饱满的学习热情,这种热情正是学生形成深刻记忆,掌握知识的重要前提。在讲解英国君主立宪制的建立、德国统一及走上资本主义道路、美国联邦政府的建立和《1787年宪法》、日本明治维新等历史问题时,都可以从精彩纪录片《大国崛起》上截取相关视频,以增加知识的历史感,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在讲解中国近现代史的内容时,可以从纪录片《复兴之路》中截取相关视频,影片中翔实的史料、恢弘的气势、深沉的语言、珍贵的历史图片,为学生展示了一幅民族复兴之画卷。这样的历史课堂,不仅使课堂内容极其丰富,而且让历史课堂极富有动感,激起学生学习的热情。在讲解高中历史必修一国民大革命这一问题时,利用多媒体播放当时北伐战争时期的北伐军军歌“打倒列强,打倒列强,除军阀,除军阀。努力国民革命,努力国民革命,齐奋斗,齐奋斗!工农学兵,工农学兵,大联合,大联合。”并让学生试着哼唱,在韵律中体现当时北伐军的革命气势,体会国民大革命反帝反封建的任务及革命统一战线建立等知识点,进而加深对这一知识的记忆。

2.多媒体技术能给历史课堂带来大量的信息,使课堂容量大大增加。过去的一支粉笔,一块黑板,一张嘴,在课堂上有限的时间内,展现给学生的历史资料和信息是非常有限的。在历史课堂上,让学生接触历史原始资料,能拓宽学生的知识面,开阔学生的视野,一个好的多媒体课件胜过教师的千言万语。在讲解“香港问题由来”这一问题时,由于涉及到的知识点时间跨度大,在课堂有限的时间内显现大量的信息,节省时间,把这一问题设计若干个幻灯片,第一个幻灯片设计香港的地图,把香港侵占的三部分分别制成动画,让学生观看动画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设计的问题,这样既增加了课堂容量,又节省了时间。

3.运用多媒体技术能创设历史场景,陶冶学生情操。情感教育是历史教育的最终升华,也是历史教育的重要任务。高中学生正处于人生观和世界观逐步形成的重要时期。教师不仅向学生传授历史知识,更要教会学生怎样做人,使学生成为全面发展的优秀人才。教师应该充分依据教材内容,挖掘教材德育因素,根据青少年的认知特点,充分利用多媒体技术,更好地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优化历史课堂教学,创设良好的德育情景、使学生产生感情共鸣,以达到内化为学生道德情感的思想教育效果。在讲中国共产党成立这一问题时,可以截取电影《建党伟业》中的几个片段,让学生重温中国共产党建党那段峥嵘岁月,感受革命先辈崇高的信仰以及他们为了自己的崇高信仰而执着地去努力奋斗,用他们的青春与热血,描绘出新生的中国,谱写了一曲瑰伟壮丽的文明之歌。我们今天的一切,都与他们当年的奋斗和努力息息相关,血脉相连。影片结尾,共产党员代表们在红船上开会完毕,起身合唱《国际歌》,大家的眼睛都含着幸福的泪水,双眸炯炯有神,充满着对祖国美好未来的殷切希望,让学生再一次深深地被他们的革命精神所感动,自己的理想信念也得到了洗礼,革命情操得到陶冶,精神得到升华!

4.运用用多媒体技术培养思维能力,激发创新意识。俄国教育家乌申斯基所说的:“在我们的记忆中,凭直觉得来的印象是特别巩固的,甚至对于抽象概念,也可轻易地巩固地揉在已往嵌入我们脑中的图册上。”多媒体教学手段,可以给学生以全方位的感官刺激,使他们能直观地感知历史时间的演进、地域空间的变迁、历史人物的活动、重大事件的发展、社会形态的演变。形象思维与抽象思维同时运转,感性认识与理性认识有机结合,学生始终处于一种积极的思维状态,从而形成良好的思维习惯,培养和提高思维能力。比如,讲《甲午中日战争》内容时,可播放电影《甲午风云》中的几个镜头:邓世昌等北洋水师官兵海上奋勇抗敌,壮烈殉国;李鸿章下令北洋水师“避战自保”;慈禧太后筹备六十大寿庆典,大肆铺张;北洋水师在威海卫全军覆灭。进而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亚洲第一、世界第六的北洋水师在短时间里就毁灭在日本侵略者手里呢?学生积极地进行思考,得出结论:清政府的腐朽统治是中日甲午战争中清政府战败的根本原因。通过不断的思考,学生的思维能力得到了锻炼和提高。

因此,恰当有效地运用多媒体教学极大地拓展了教与学的时空界限,有效地揭示了历史的变化发展过程,并激发了学生创造性思维,通过媒体提出新问题、新思路,推动学生知、情、意、行的和谐发展,推动学生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的培养。

二、运用多媒体技术应注意的问题

1.不要对多媒体有过分的依赖。多媒体技术给课堂教学带来了很多方便,但也不能对高科技有依赖性,有些老师离开了多媒体就不会讲课了,所以要记住,多媒体技术只是对课堂教学的辅助作用,它只是一种手段,教师选择的时候要根据教学目标和具体教学内容而选择具体的方式和方法。

2.在运用多媒体教学的时候,要时刻注意学生的主体和教师的主导作用。不能用高科技来代替老师的讲,更不能把学生完全当成观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