钢琴培训方案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6 03:37:12

钢琴培训方案篇1

一、现阶段大学生钢琴音乐能力培养工作的不足之处

(一)培养方式较为单一,学生缺乏深层次的理解

当下大学阶段钢琴教学的培养手段过于单一,很多时候,对学生的培养仍然较多的停留在理论知识的讲解上,因此,导致了学生缺乏对钢琴音乐的深入理解,这种缺乏既是在钢琴技巧上,又表现在乐曲情感的捕捉上。钢琴音乐能力培养,不仅仅是技巧的培养,还是一种情感艺术的培养,若是无法做到深入理解,则在表演时根本做不到身临其境、由心而发,这样的表演既缺乏技巧,又缺少情感的迸发,丢失了意境,无法使演奏直击人心,自然也就达不到理想的状态。

(二)教学模式过于固化,培养方案缺乏灵活变通

我国钢琴教育的普及度较为广泛,因此,各地方大学高校的生源情况自然不能一概而论,学生的钢琴基础素养同样也有高有低。然而,目前大学阶段的钢琴培养模式过于固化,针对不同层次的同学,以及各大高校不同的生源状况,缺少更加灵活的培养方案。有的学生琴键基础较好,而有的学生基础较差,甚至在此之前对钢琴知之甚少,面对这种情况,使用传统固定的培养方案显然是不可取的,一方面,无法满足学生在钢琴学习上的个性化发展;另一方面,统一的课程进度,极不利于钢琴基础薄弱的学生,他们在钢琴的学习理解上更为吃力,并且效率不高,这样做只会逐渐拉大学生之间的距离,无法做到平衡培养。

(三)重视度仍需加强,培养环境有待提高

对钢琴课程专业的建设力度,往往直接决定着培养的质量和效率,虽然目前我国大学阶段的钢琴教育普及度较广,但是重视程度仍然不够,例如,很多高校的钢琴培养环境还有待提高。一方面,钢琴设备的更新较慢,设备条件不足;另一方面,一些高校的钢琴教师队伍建设有待加强,缺乏定期的培训,使得教师队伍的水平停滞不前,缺少了一种新时代下的敏锐。

二、提升现代大学生钢琴音乐能力的有效培养策略

(一)加大钢琴培养的重视力度,创造良好的培养环境

即使一个艺术家有着高超的技术,但是若没有一件像样的乐器,他依然弹奏不出不出悦耳的音符。目前,虽然我国音乐培养普及度相比从前有了很大的提高,绝大多数的高等院校也都设立了钢琴课程专业,但是在重视力度上,仍需进一步加强。当下必须要做的,便是为大学生钢琴课程的学习,创造一个良好的培养环境。一方面,学校应该引进先进的钢琴设备,只有具备一定的钢琴物质条件,才能保证钢琴课程的教学质量,和学生的学习效率,在钢琴培养中,不仅要成为“巧妇”,还要做到“有米之炊”。另一方面,要加强大学音乐教师的队伍建设,当下大学钢琴教学队伍的水平良莠不齐,大学阶段的钢琴教学,在很大程度上需要音乐教师具备较高的音乐水准,这也是影响钢琴培养质量的另一个重要因素。因此,各地方大学应针对本校实际情况,定期对钢琴教师队伍进行集中培养,例如,可以组织教师参加钢琴教育专家的讲座,学习更先进的钢琴培养理念和培养技巧,从而不断创新钢琴培养手段,为大学生钢琴音乐能力的培养创造良好的环境条件。

(二)转变培养手段,加深学生的理解程度

想要提升钢琴音乐能力,必须要做到能够深入理解钢琴音乐。因此,大学音乐教师在培养学生钢琴音乐能力时,应着重培养学生的钢琴音乐敏感度,例如,对于每一部钢琴音乐作品,教师都可以通过联想、启发、比喻等恰当的教学手段,引导学生对作品进行深入理解,一方面,要理解钢琴音乐中所包含的创作人的情感;另一方面,要理解钢琴音乐中的专业技巧。所以,音乐教师在进行具体教学时,为了培养学生的理解力,应从以下两方面出发:

首先,教师要引导学生对不同的钢琴音乐作品,进行具体分析。不同的作品,它的时代背景、音乐结构、以及乐声特点,往往都是不同的。对不同的钢琴乐谱进行具体分析,能够了解更多的钢琴声乐技巧,拓宽学生的钢琴知识层面。因此,学生在演奏这些钢琴曲时,根据背景和特性的了解分析,能够灵活的表现出不同钢琴音乐作品应有的表现形式,更能把表演做到深入人心。

再者,教师应重视培养学生的听觉训练,对于绝大多数的钢琴音乐家来说,钢琴音乐的听觉对于表演的发挥是非常重要的,同时,它也是作为一名钢琴音乐家最基本的素养。在对学生的听力训练上,可以让学生聆听不同种类的钢琴乐曲,这里说的不同种类要包括不同国家、不同民族以及不同格调,长此以往,学生的聆听能力就能有质的飞跃,并且通过长时间的音乐吸收,也能拓展学生音乐思维的发散性。

(三)转变钢琴培养的教学模式,采用多元化的培养方案

现阶段,我国大学音乐课程的建设力度较大,对于钢琴音乐专业,无论是专业的音乐院校,还是综合性大学,亦或是职业院校,很多都开设有钢琴课程专业,这也就导致了不同院校学生的基础能力不同。因此,对大学生钢琴音乐能力的培养,在教学模式上,不能一概而论,应该积极转变教学模式,对不同院校、基础能力不同的学生,应采用多元化的培养方案。

首先,从学校的性质上来看,音乐院校的学生钢琴能力素养较高,相反,大多数职业院校的音乐学生,他们的钢琴能力素养则显得较为薄弱,钢琴基本功普遍较差。因此,对职业院校的钢琴能力培养方案,应该把重点放在基础能力的培养上,通过抓牢基础,进而拉近职业院校与音乐院校学生的距离,弥补起跑线的不足。譬如,可以让职业学校的音乐生从初学阶段的练习曲学起,练习曲的针对性更强,有利于学生逐步打牢钢琴基础。

其次,针对学生的不同特征,也应采取不同的培养方案,根据具体情况,主动采用因人施教的教学手段。例如,一些同学的琴键基础不错,演奏能做到准确无误,对于这一类同学,应该逐渐加大其钢琴课程的培养难度,进一步提高他们的钢琴学习水平;对那些没有掌握正确钢琴演奏方法的同学,应该把教学重点放在演奏方式纠正上,通过一次又一次的纠正,让学生逐渐发现规律,增加对钢琴演奏的熟悉程度,逐步掌握准确的钢琴演奏方法;最后,若有的同学钢琴音乐基础较差,如没有琴键基础、手指僵硬不灵活,甚至根本没有接触过钢琴,对于这些同学,教师应该耐下心来,从最基础知识开始,按部就班的对这些学生进行钢琴教学辅导,并要经常激励学生,培养他们的自信心,争取早日完成补习,使得他们能赶上正常的钢琴课程教学进度。

(四)更新钢琴培养理念,以学生个性化发展和人文精神为核心

在对当代大学生进行钢琴音乐能力培养时,更新钢琴教学理念,培养学生的个性化发展和人文精神,同样是提升大学生钢琴能力培养的有效策略之一。有人说,音乐是一门影响人生的艺术,诚然,音乐的力量是巨大的。

因此,教师在讲授钢琴知识时,应该做到尊重学生的个性发展,并及时添加人文主义教育,培养学生健康乐观的精神品质,使学生养成正确的审美情怀。这样一来,才能有效提高学生的钢琴素养,学生以满满的正能量,更好的领悟钢琴音乐的魅力和内涵,有利于帮助自身在钢琴演奏时,捕捉到作品中所蕴含的细腻情感,从而做到演奏的准确生动,直击人心。此外,对于学生的个性化发展,教师应给予适当的鼓励。每一种艺术,它都是千姿百态的,同样,钢琴音乐艺术也不会例外,它的蓬勃发展必须有各种个性的加入,以此才能做到钢琴音乐艺术体系的不断完善。

三、结束语

综上所言,对现代大学生的钢琴音乐能力的培养,不能一蹴而就,应该抓牢基础,针对不同的学生,选择合适的培养方案,满足学生在钢琴领域的个性化发展。大学钢琴教师在对学生进行钢琴培养时,应该转变培养方式,加深学生的理解,采用多元化培养方案,促进学生钢琴素养的进一步提升。

参考文献:

[1]程洁.大学音乐钢琴教学中培养学生即兴演奏能力的措施[J].明日风尚,2018(7):380.

[2]刘方.高职音乐教育专业钢琴教学改革与学生能力的培养对策[J].现代交际,2018(17):199-200.

[3]冷天然.大学音乐钢琴教学中培养学生即兴演奏能力的措施分析[J].黄河之声,2017(5):10.

钢琴培训方案篇2

关键词:高校音乐教育钢琴教学法

一、我国好像音乐教育专业中的“钢琴教学法”发展现状

“钢琴教学法”不同于一般钢琴课,是一门专业性较强的学科。钢琴课主要是以教授钢琴弹奏的方式、钢琴演奏技能进行训练的实际操作课,而“钢琴教学法”“它不仅研究钢琴教学本身的各种技术方法,探索教学中的一般规律,还涉及到心理学、教育学等诸多其他相关学科知识,是高等师范院校音乐专业教学中一门集技艺性、实用性为一体的基础课”。高师音乐教育专业主要是培养全面发展的高素质音乐教育工作者,他们肩负着对未来提高国民音乐文化水平和整体素质的重任。钢琴作为从事音乐教学工作必备的重要教学工具,也说明良好的钢琴演奏技巧以及完善的理论知识是应对实际教学中出现的问题的必备能力,而“钢琴教学法”课程的开设对于钢琴教学以及培养适合基础教育的师资力量有着直接的关系。21世纪的到来也推动着钢琴教学的改革。2004年12月29日国家教育部颁布了《全国普通高等学校音乐学(教师教育)本科专业课程指导方案》,方案中将“钢琴教学法”列入到选修课程当中,要求各高等师范院校根据本校情况进行课程设置。这一方案的提出,使原本在专业院校开设的课程被提到培养音乐基础教育工作者的音乐教育专业中,从而引起了广大教师的重视,提醒着教育工作者们不得不考虑钢琴教学模式的转变。为了实现面向未来的人才教育模式,目前各高校的教育也都以提高学生综合素质为核心,以培养学生为重点,构建起学生全面、系统的综合理论知识结构与专业技能。“钢琴教学法”的开设不仅能提高师范生钢琴理论与实践的技术知识,更重要的是能使他们学会将来怎样当一名合格的钢琴教师,具备独立钢琴教学的能力。为今后的音乐基础教育工作奠定坚实的基础。因此,各高校音乐教育专业有必要对此门课程加以足够的重视并进行深入的教学探讨。

二、我国高校音乐教育专业中的“钢琴教学法”存在的问题

1.钢琴理论课程体系有待完善

目前,全国大部分高等院校钢琴理论课程体系不够完善,音乐教育专业中对钢琴教学的重视程度只体现在了对技能的培养上,而理论知识会对专业技能以及未来的教学带来多大的效果?似乎这一点上没有引起学校的足够重视。虽然一些院校也有开设钢琴理论课程,但大多以传统技能训练为主,不涉及钢琴教学方法的讲授,缺少对学生从教能力的培养。教学中过多的重视演奏技能的训练,轻视学科理论知识与实践教学相联系;课程设置、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没有合理规划,使培养未能达到国家的目标,且不能满足社会对钢琴教师的需要,有失师范性教育培养目的。

2.钢琴教师的水平普遍不高

全国诸多院校中青年钢琴教师比例过高,师资不均衡,教师的教学能力和料研能力相对薄弱。从现己掌握的情况来看,青年教师多数从专业院校毕业后直接步入工作岗位,都具有良好的专业演奏水平。介于对传统钢琴教学的学习,缺少教学经验,使得教师对培养学生的从教能力显得力不从心,往往一个学期下来,只教会了学生弹奏几首曲子。除此之外,高校的扩招导致师资的匾乏,教师需要超负荷工作来完成对学生的教学,也使高校音乐教育专业钢琴教学的改革与科研活动难以展开,种种情况对培养未来合格的钢琴教师增加了难度。

3.学生学习积极性不高

首先学生入学后的学习目的不够明确,只注重课堂上教师的教学内容,课后不会主动对知识进行求解,久而久之便出现了“老师教什么,我学什么”的状态,忽视了创新探索的想法与实践能力。其次,学生对钢琴理论课程的认识不够,不了解“钢琴教学法”的课程性质以及教学内容,理论知识与实践不能很好的相结合。因此,学生在提高自身对课程重视程度的同时,还要加强理论知识学习与教育实践。这些问题的存在都影响了“钢琴教学法”在广西地区的开设,若想达到国家的培养目标,满足社会的需求,培养出合格的音乐基础教师以及钢琴教师,就需要我们克服以上问题,加强对钢琴理论课程的建设以及转变教师、学生的思想观念。

三、促进我国高校音乐教育专业中“钢琴教学法”发展的对策

1.进一步促进课程建设,完善课程体系

“课程是学校培养人才、实现教育目的的中介桥梁”,课程的建设及其发展是提高学生整体素质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教学改革的过程中,可谓是一个关键因素。学校教育部门越来越清醒地认识到,合理、完善的课程设置是帮助学生获得高学业水平以及学习效果的基础保证,也是学校课程与教学改革取得成功的基本保障。钢琴作为音乐教育专业的基础课程,是否具有完善的课程体系、优秀的教师团队等都成为改革成败的关键因素。近年来,我国基础教育改革正如火如茶的进行着,新课程的开设给教师的教学工作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挑战,音乐教育专业的钢琴教学不能局限于技能技巧的训练,还要注重教育教学能力的培养。很多地区虽然有些院校开设或曾经开设过此门课程,但都缺乏了对课程的整体规划,没有完善的课程设置,所以很多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以及结课时收获甚微。故此,经过认真思考在这里首先提出促进课程建设,完善课程体系。

2.提高教师水平,加强教师队伍建设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是一个重要的变量,其地位也是不言而喻的。随着我国教育事业的突飞猛进,教师专业化的建设步伐也在不断加快,在求得教育质量提升的同时对教师素质的提高也有了新的定位。通过调研发现,部分学校的教师由于专业理论知识薄弱、实际教学经验积累的不足或上课方法不得当而导致授课效果不理想,因此,笔者认为应该提高教师水平,加强教师队伍建设。

3.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学生作为受教者,在教学活动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学校对学生的培养以及教师的教学活动都围绕着学生展开。因此,高校音乐教育专业的学生在受教过程中应该注意钢琴理论课程的学习,不断提高自身综合素质,提高自身学习的积极性。

参考文献:

[1]陈智慧.高师音乐教育专业钢琴教学法课程设置构想[J],昌吉学院学报:2009,3

钢琴培训方案篇3

摘要:钢琴是高职高专音乐教育专业的主干课程。不同的教学模式和方法,直接影响和决定着钢琴教学的效果和质量。钢琴教学必须积极适应现代教学发展需求,针对教学对象实际情况,从教学内容、授课形式、考核模式上不断创新,科学确定和选择有效的教学方法形式,充分体现鲜明的创新思维,是钢琴教师提高教学质量的关键所在。

关键词:钢琴教学;高职高专;专业素质

近几年,随着中职院校逐渐升级为大专院校,一些办学时间相对较短的中专学校,与转型升级的职业技术学院形成了另一种高等教育群体—高职高专。目前,高职高专院校的音乐专业在不断探索中发展,并以独有的特色和质量占据了一定空间。作为音乐教育专业核心课程的钢琴教学,高职高专院校必须根据人才培养规格与培养目标要求,针对学生专业基础较差、师资力量相对薄弱、教学资源比较匮乏等实际,科学确定教学内容,合理设计教学方案,积极创新教学手段,注重研究教学策略。本文旨在根据目前高职高专的钢琴教学现状,结合多年教学实践对提高钢琴教学质量的对策展开研究讨论。

一、教学对象的现状分析

钢琴是一门以理论传授为辅、以技巧训练为主的技能课程,在教学准备中,必须对教学对象基本状况和知识需求进行调查摸底,切实搞清现状,拿出具体办法措施,才能提高教学备课的针对性实效性。笔者从近年来教学实践看,高职高专招收的学生存在以下问题。

(一)专业素质基础较弱。从每年对新生的钢琴专业复试中分析感到,多数新生对钢琴弹奏的手型、指法、奏法、识谱、节奏、音乐表现等缺乏基本的训练,专业技能基础不牢。大多数新生在艺考前进行突击性、应急性、间歇性培训辅导,时间大多在3个月~1年不等,大都由于时间、科目、经济能力等原因的限制,没有经过全面系统的钢琴弹奏基本技能培训。即使参加过较为系统的培训,其目的也都是备战艺考,内容基本是教师指定的2~3首相当于849或299程度的艺考曲目,很少涉及其它作品。上述情况,在那些来自偏远地区的新生身上显得尤为突出,他们只能弹奏一些简单的练习曲目。2011年,笔者对新入校的200名新生进行了调查摸底,只有50名新生接受过一年以上的钢琴弹奏的系统训练,仅占25%。不难看出,教学对象缺乏系统性、专业性培训,基础技能比较薄弱,钢琴教师既要兼顾一般,又要着眼全局,科学合理进行教学内容设置,灵活运用教学方法手段。

(二)学生钢琴能力分析。对学生钢琴弹奏能力的准确分析判断,是教师开展教学的基础和前提。廖乃雄先生认为“绝不能单凭听学生弹少数几首经过长期死练的、完全依赖老师的指导而硬磨出来的乐曲去衡量和判断他真正的演奏技能和水平”。然而多数教师在对学生钢琴弹奏能力的分析判断上,确实存在着那种简便快捷的判断和分析的现象。笔者认为,教师对学生钢琴能力的判断应通过基础检测、手指机能、识谱能力、储存曲目的演奏、新作品完成的速度和质量、音乐表现能力等方面进行,时间需要3~4周,这样才是实事求是和客观真实的,否则,不贴实际的“高估低断”对学生都可能会贻害无穷。

(三)学生心态调节不好。部分学生对自身情况定位不准,不能准确把握自身的优缺点,致使教学对象呈现出自满和信心不足两种心理倾向。有的学生对钢琴教师的第一次课持“不服气”的心态,总觉得自己具备了一定的钢琴弹奏能力和基本技能,对自身存在的问题和差距认识不足;有的受到教师从一开始就对他们能力的否定,从心底里认为自己没有什么希望,自暴自弃。

二、提高钢琴教学质量的对策措施

教学对策和方法是实施有效教学的重要支撑,是提高教学质量效益的关键。钢琴教师必须根据教学对象的音乐天赋、专业基础、学习习惯、接受能力等个性特征实施有针对性地教学。同时也要积极探索并合理运用教学策略,不断创新教学方法。笔者根据多年钢琴教学实践,感到以下方法对策在高职高专学校钢琴教学中是可以起到行之有效的作用。

(一)突出专业基础教学。钢琴教育家但昭义教授认为:“打基础就是对学生的艺术素养和演奏技能进行全方位的严格训练”。钢琴弹奏的基础训练包括手指的独立支撑、灵活性训练,手腕的训练,手臂协调与重力运用的训练,不同触键技术训练,大指与弱指的训练,音阶、琶音、和弦练习等等。在教学中,教师必须把基础训练作为首要的教学内容摆在突出位置,要针对每名学生的特点,提出明确的目标方向,施行严格的考评标准。如对音阶、琶音、和弦及其变化、双音、八度等的弹奏技巧,多数学生都不重视。在实际的钢琴教学中,基础训练通常被师生双方所忽视,由于教师没有及时提醒和明确要求,学生也就放松了自身要求,只是在课堂上练一练,课后没有坚持反复练习,致使基本功不够扎实,真可谓“基础不牢、地动山摇”。作为钢琴教师,必要让学生明白:熟练的弹奏技巧、高超的演奏艺术,必然源自扎实刻苦、系统科学的基础训练。虽然这种基础训练有时甚至是“枯燥乏味”的,但却是未来走向精湛辉煌的必由之路。

(二)掌握正确的练琴方法。只有经过反复磨练才能巩固和成熟一种技能技巧。钢琴教师不仅要教学生正确的技巧要领和具体的弹奏方法,更要帮助学生掌握和运用正确的练习方法。高职高专学生不会练琴、不能掌握有效练琴方法的问题普遍存在。比如,有的学生花很长时间去练习,都不能很好地完成一首部作品演奏。教师不仅要掌握学生在课堂上所表现出的各种问题,更要对课后练习时的各种表象及时掌握,发现存在的本质和深层次的原因。比如,练习方法错误,缺乏自信心等,其实作为教师稍作调查了解,就会听到“不知道怎么练”的回答声。因此,教学双方都要重视弹奏技术训练。笔者认为,比较好的练琴方法有“重复练习”、“慢速练习”、“分解练习”、“变化练习”、“连贯练习”等。王朝刚先生在《器乐表演技能教学新论》一书中,将器乐学习中的正确练习方法归纳为“敏锐的听觉监督”、“及时的反馈调整”、“理智的重点练习”、“耐心地慢速练习”等9个方面的要点。这些方法和要点都是专家学者自身教学实践经验的高度概括和总结,具有广泛的实用性、有效性和借鉴意义。

(三)创新教学方式方法。现代创新素质教育理论认为:“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是激发学生创新意识的重要手段。”因而在钢琴实施创新教学过程中,教师必须激活学生的创造潜能,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强化学生的教学“主体”责任意识。笔者结合教学实际,总结了三种教学方式:一是激发式教学。钢琴教学进度和计划主要是由教师制定并指导实施。激发式教学要求学生也要参与教学计划的制定,广泛征求并吸纳学生意见建议,以此激发学生思考“我想学习什么?”“我能否完成?”,不仅确保了教学计划的科学性实效性,而且使学生认知到自己是教学内容执行的主体,增强了完成教学计划的自觉性主动性。同时,给学生更多想象的空间,对学生在概念掌握过程中的错误采取宽容的态度,以发展主体钻研精神为教学目标。钢琴创新教育的目的并非让学生按既定的模式去掌握音乐,教师的责任是激发学生开始思考、开始感受、开始探求,让学生在感受中学习音乐,在理解中创造音乐,鼓励并启发学生自己去研究问题、寻求答案。二是设问式教学。传统钢琴教学的课堂操作以示范讲解为主,设问式教学改进了这一课堂操作,在教师听完学生弹奏后,并不立刻用传统的方式讲授,而是就弹奏中的不足,诸如作品诠释的风格、内涵、演奏技术及速度、节奏错误归纳成问题,讲出线索和思路,激发学生思考的兴趣,探索、研究的欲望和动机。三是延迟式教学。延迟式教学方法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和创新需求为目标。教师发现学生的弹奏问题后并不像传统的教学一样立刻解决,而是通过让学生观摩音乐会,旁听教师对其它学生授课,在课堂上大量示范等方法,提示、引导学生注意和思考某些问题,在学生强烈意识到问题的严重并产生急切的渴求解决之意时,教师再给予施教。

(四)综合施策因材施教。因材施教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潜能,增强自主学习动力,科学调整学习方法,促使学生勤奋有效地学习。实施因材施教就是要让学生获得更加有效合理、全面协调的发展。比如,手指力量差的应突出重力自然运用的训练,左手发展不平衡要强化左手的训练,对乐感不好的要有意识地选用一些理查德?克莱德曼的钢琴音乐作品练习,还可选用一些根据通俗歌曲改编的、且带有伴奏性质的通俗钢琴音乐作品等等。因材施教的本质是充分增强学生的自信,提高教学的针对性。由于学习能力、习惯和状态,以及努力程度等参差不齐,也就是说教师不能过分地追求进度,更不能过分地贪大求难,应该适应学生的教学能力。

(五)科学搭配使用钢琴教材。钢琴教材科学合理搭配使用不仅可以弥补某一教材技术训练方面的不足,而且还能使学生系统掌握到不同时期、不同流派、不同作曲家的钢琴音乐作品,感受领会音乐艺术风格,开阔音乐艺术视野,进而进行自主的、动态的、交互的自我学习。钢琴教材的搭配必须具有目的性、针对性和合理性。比如,手指练了常用的《哈农》,还可选用著名钢琴家李嘉禄先生的《钢琴基本技术练习》,特别是该教材所独有的五声音阶练习,可以较好帮助学生克服中国民族调式的钢琴音乐作品的弹奏技术问题。需要强调的是,在教材搭配中容易出现“主角”或“配角”问题。能不能有效发挥各类教材在钢琴教学中的辅助作用,就需要钢琴教师高度重视,科学选用搭配教材。

(六)实施系统的理论传授。理论源于实践又指导实践,正如说“实践—认识—实践—再认识”的过程。钢琴经过300多年的发展,已形成比较完善和丰富的理论体系。但在实际教学中,钢琴理论教学并没有引起足够重视。教师对技术的训练与传授要比理论传授更加重视,而对钢琴理论传授却少有涉及。由于学生对钢琴理论理解不深透,反映在钢琴弹奏、练习等方面,就显得十分茫然。钢琴理论传授主要包括钢琴发展史论、技术训练理论、练习方法理论和基本教学法理论等。理论教学应采取集体授课的方式穿行。

总之,高职高专学校的钢琴教学必须根据学生的实际水平、学习状态、接受能力等,运用多种有效的对策进行教学活动。只有这样,学生才能在紧张而又愉快的学习进程中掌握技巧,形成并获得技能。

参考文献:

[1]约?霍夫曼.论钢琴演奏[m].李素心译.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1984.

[2]但昭义.少儿钢琴教学与辅导[m].北京:华乐出版社,1999.

钢琴培训方案篇4

关键词:音乐;技能课程;培训模式

近年来,国家和重庆市在教师职后培训方面真抓实干,国培计划――中西部农村骨干教师培训项目、重庆市中小学教师市级培训项目、中等职业学校骨干教师市级培训项目、农村短缺学科小学音乐教师集中培训项目、村小艺体教师市级培训项目等培训活动开展得轰轰烈烈。就2010年国培计划――中西部农村骨干教师培训项目来看,音乐参培学员分别来自重庆的綦江、北部新区、长寿、丰都、武隆、云阳、万盛、北碚、江津、九龙坡、渝北、双桥、秀山、永川、南岸、潼南、梁平、璧山、江北、垫江、石柱、沙坪坝、开县、大渡口、彭水、巫溪、奉节、荣昌、城口、大足、合川等县(区);平均年龄30岁;教龄10年;职称为小学一级37人、二级3人、高级8人、3人未评;本科学历25人、大专25人、中专1人;专职音乐教师21人;过去参加过有组织的培训(研修)12人;有钢琴(电子琴)等常规教学设备的学校18所。

鉴于参培学员基础薄弱,背景差异大,加之培训的时间又短等多重因素,如果采用常规的培训模式和方法,可能显得有些力不从心。要达到短期内提高学员的师德修养、专业技能、教育教学能

力和教学研究能力的目的,必须在培训内容、模式和方法上进行必要的探索。

一、运用“理论+案例”提高学员教育教学理论水平,改组、整合原有的知识经验能力

根据当前教育教学理论研究、发展现状和学员的实际需要,

我们安排了《做一个智慧型教师》《中小学教师师德修养》等专题

讲座。

在充分听取学员意见的基础上,安排了一线教师重庆九龙坡区实验一小的音乐高级教师作《小学音乐案例教学与研究》、垫江桂溪小学的音乐高级教师作《小学音乐课堂教学之唱歌课》两场既有理论、又有案例的讲座,有目的、多层次地提高了学员的教育教学理论水平,改组、整合了他们原有的知识经验。

重庆教育科学学院的教研员围绕教育教学中的一些热点问题,通过观摩教学录像进行具体的案例分析,与学员互动交流。这些都创造了一种浓厚的理论学习氛围,使学员沉浸其中,深入研讨,进行思想碰撞,逐步形成现代教育理念。

二、运用“一对一个人课”“小组课”“集体课”“课程交汇”提高学员“唱、弹、编”能力

1.一对一

这种授课方式主要解决学员声乐、钢琴学习中的个人技能问题。教师针对学员不同的嗓音条件、声部、气息、共鸣、演奏程度、艺术表现等方面的问题,讲解示范技术难点,教授如何解决和克服技术困难的具体方法,充分体现因材施教的原则,给予恰如其分的指导,挖掘其艺术潜力,发挥其个性特点。在“一对一”的音乐教学过程中,教师虽然非常辛苦,但是却能够确保在教学中抓住学员歌唱(演奏)问题的关键与特征。这有效地贯彻了“音乐教学要具有针对性”这一原则,充分保护了学员们在音乐中的个性。

2.小组课

这种授课形式主要解决学员带有共性的问题,如建立正确歌唱状态,歌唱呼吸的支持、演奏姿势、手形、电脑音乐作曲软件的使用等。

(1)在课前充分做好准备。比如,声乐小组课在分组时应尽量考虑声部相同、程度相近、性别一样、钢琴(电子钢琴)小组课和电脑音乐小组课,选择相同的曲目、相同的练习,这有利于教师备课,因材施教。

(2)教学实施。集体练习,分别回课,典型指导,个别纠正,相互观摩,相互评议。对存在的共性问题,大家讨论,教师重点讲解、范唱、范奏等,举一反三,学员听课观摩,取长补短,既节约时间又能互相学习,扩大了优秀教师的授课面,培养了学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实现了资源共享,对教与学都有促进作用。在这样的课堂教学环境中,教师可以把学员歌唱(演奏)当中原本较大的技术缺陷,不断地分解成一个个小问题,这样,问题变得更简单直观了,学员也更容易分辨,解决起来自然容易多了。

(3)反思及讨论。这一组的其他同学在教师的引导下,根据所出现的问题,进行交互式的简短讨论。

3.集体课

这种授课形式主要加强声乐演唱、钢琴演奏、电脑音乐、合唱与指挥基础理论的讲授,解决学员知识面过窄的问题。主要内容为歌唱生理学、声乐基本理论、艺术嗓音保健知识、演奏心理学、如何正确读谱、合唱的声音训练、合唱音准训练、合唱声部平衡和配合技巧、合唱演唱咬字吐字技巧、各种拍子的指挥图示和介绍音乐大师风格等。向学员介绍名家音响资料,推荐优秀音乐书籍,以提高学员的全面素质。

4.课程交汇式(声乐+钢琴)

这种授课形式主要解决学员会唱不会弹、会弹不会唱的问题。能唱、会教,而且还能即兴伴奏,自弹自唱,这是中小学音乐教师必须具备的基本技能。我们在设计的时候首先根植于新课标的要求、采用重庆市通用的音乐教学用书中的作品,包括各种伴奏音型的选择,简单的和弦连接,使用民族音乐特征节奏的编配。加强钢琴弹奏与伴奏的联系,基础和声与键盘和声的联系,声乐演唱与范唱的关系,活学活用。通过互相伴唱、伴奏,自弹自唱,使学员能活学活用钢琴弹奏与键盘和声知识,提高演唱与即兴伴奏能力。

三、运用“院+基地”提高培训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为进一步提高培训针对性和实效性,采取与优质中小学合作的新模式,把培训班从大学校园下移至中小学。

1.聘请专家负责课程方案设计等,与承担教学实施的中小学教师共同备课。

2.专家、学员与教师共同听课、评课,进行面对面的指导,解决教学中很多实际问题和困惑,使教师的专业水平得以提高。

3.参培教师自我反思、修改教育教学案例、撰写听课评课

感想。

钢琴培训方案篇5

【关键词】数码钢琴教学优化多元聚焦素质强化

钢琴课作为音乐专业的重要基础课程已有很长历史,在培养学生的艺术能力和审美情操方面发挥了美育的重要作用。如今,一个理性的现实摆在面前,钢琴教育的目的已由传统的贵族教育、精英教育开始转向平民教育、大众教育;由过去称之为“阳春白雪”的高层次教育转向让更多音乐爱好者培养一种兴趣,实现一种追求。社会的需求让我们不得不开始寻求钢琴教学的变革,努力追寻一种新型的教学形式:音乐与科技的结合、音乐与现实的结合。

一、适时而生注重实用性

广东地处沿海、毗邻港澳,是中国最早开放的省份之一。与较发达的经济环境相比,广东省的小学音乐教育仍为教育中最为薄弱的环节。主要原因是小学音乐教师很大一部分是“半路出家”,水平参差不齐,师资的严重匮乏已经不能满足社会对音乐普及教育的需求。

数码钢琴集体课的产生正好弥补了传统钢琴教育的不足。努力实现培养技能学习、提高鉴赏能力和增强创新意识三位一体的教学模式,对传统钢琴教育有效进行扬长避短,让这种新型的教学形式在最大层面上实现应有的教学价值。

数码钢琴集体课中多样化课堂演奏形式和丰富的教学内容可以有效地训练学生的演奏技能、提高学生的音乐综合能力;实现专业与就业的零距离接触、满足社会对实用型人才的需求。这是对传统钢琴课全面深刻的改革,也是音乐教育改革形势推动的必然所致,是数字化时代的新兴产物。数码钢琴集体课不仅是应时而生,更是适时而生。

二、目标导向注重可行性

广东外语艺术职业学院音乐系以培养小学音乐教师为目标,突出键盘运用能力培养,让学生成为具有一定钢琴教学能力、一定弹奏能力,即能为歌曲配弹简易伴奏的综合型人才,使其所学知识最终能和就业岗位“零距离”对接。钢琴对于学生来说更多是一种教学工具,通过钢琴教学使其掌握一项从事教学工作的实用技能。面对学生的个体差异较大、水平参差不齐等问题,如何进行适当的钢琴教育,因材施教是关键。针对高职高专的教育特点,笔者及时总结出适用于学院钢琴教育的培养模式,让学生钢琴实用能力得到全面培养、教学效果得到提高,更加符合小学音乐教师的岗位需求。

即兴伴奏、即兴弹奏对学生来说是非常实用的能力,也是衡量其今后工作能力的一个重要标准。它对学生要求很高,既要有比较全面的理论知识,又要有一定的钢琴弹奏技巧,快速、准确的视谱能力,同时还应有灵活机动的应变能力。即兴伴奏、即兴弹奏是对学生钢琴综合实用能力培养的综合体现。为此,我们进行了不断的求变探索,用以实现学生键盘实用能力的掌握和提高。思路如下:

(一)集体练习,共同提高。教学过程中随着对数码钢琴系统的不断熟悉和深入了解,不能简单地将十多位学生放在互不干扰的教室里进行一对一的个别指导,应充分发挥集体课的优势,在不断的练习过程中让基础较差的同学跟随大家一起进步,增强自信心。

(二)精选教材,降低“难度”。常言道:兴趣是先导,实用是动力。为了便于集体课教学,我们选用短小好听的曲目作为课堂练习素材,让每个学生都能在老师指导下饶有兴趣地用较短的时间弹会曲目。

(三)目标明确,学以致用。打破单纯技巧训练,进行简易配弹、移调训练。以往的钢琴教学与实用配弹伴奏截然分割,老师极少能进行结合教学。在新型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努力提高自身业务水平、综合素质,在教学的不同阶段根据学习进度,将乐理知识、和声常识、编配理论和学生弹奏水平有机结合,综合训练学生的键盘能力,使学生在基础阶段就能以音乐学习、音乐表现的学习为基本目标,为将来的全面提升打下基础。

(四)人文熏陶,协作训练。利用集体课优势,进行合奏训练。虽然每个学生弹奏的部分较为简单,但经过学生间的多声部合作,已能演奏出颇具音乐表现力的乐曲。集体课教学也为人文知识的传授提供了便利条件,教师可在课堂上结合所学曲目讲授相关音乐史论常识,进行人文知识的渗透。

三、团队整合注重实效性

西谚曰:“罗马不是一天建成的。”没有过程就不会有结果,过程虽是一种苦涩和艰辛的历练,但让它逐渐成熟,就形成了自己的能力和素质。笔者分析了当前学院音乐系钢琴教学的优势与不足,并与其他院校钢琴教育进行比较,扬长避短,制定出适宜高职高专特色的培养方案,更有效地对学生进行钢琴实用能力的培养,并针对学院学生水平及培养方向和目标编订了实用性较强的教材。

1.2005年编写《钢琴集体课教材》;

2.2010年编写《数码钢琴基础教程》,作为校本教材试用;

3.2011年编写《数码钢琴集体课教程》(薛庆编著),在前者基础上不断修改、补充,由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了正式的专门教材。

四、有机结合实现多元性

通过数年实践,我们成功地解决了钢琴演奏与伴奏配弹结合的教学问题,实现了钢琴学习与培养目标更为紧密的结合,学生学以致用,与后续课程有机结合,学生能自由掌控钢琴这一音乐教学的重要工具。在钢琴教学中,有机结合相关音乐理论知识、人文科学,使之形成一门崭新的综合性音乐技能课程——弹奏为手段,综合为形式,创编为核心,实用为目的。其突破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一)教学内容的多元导向

作为一门综合性课程,钢琴集体课有极其丰富的内容,它除了涵盖最基础的读谱训练、基本乐理知识外,还有节奏、视奏、移调、转调、即兴和创造等,甚至还有演奏的基本技巧,是传统课程和新型科学技术相结合的基础课。此外,视唱练耳、和声学、曲式学、即兴伴奏、合奏、弹奏等也是组成本课程的重要元素。在注重钢琴学科主体性的同时,还要涉及相关学科,加强横向联系,但务必明白这些学科是从属于主体学科,做到主次分明、有机协调,不能舍本逐末。因为钢琴而学习各类基础知识,因为各类基础知识的学习和运用而使钢琴教学精彩纷呈。

例如,在执教“大调五指音型”时,很有必要先教学大调五指音型的结构,即起音全全半全,如C大调五指音型即C全(D)全(e)半(F)全(G),a大调五指音型即a全(B)全(#C)半(D)全(e),而不是直奔主题。依循本思路,学生有章可循,找出所有大调五指音型并弹奏,边弹边读调名。在接下来的大三和弦教学中,学生只需将五指音型中的1、3、5指同时弹下,或者分别弹出,大三和弦即可告成。在弹奏所有的大三和弦时,都可边弹边读和弦名称。这种教学方法使学生既学会了弹奏技巧,也直观地学习了调式、调性、和弦,乐理、和声等知识。值得一提的是,在该教学中每次授课都务必要设计一定的节奏练习、视奏练习、视唱练习、移调转调练习与创造性练习等,每次1—2条,量不多,但都是应该掌握的基本教学内容,此做法旨在以键盘教学为手段,达到知识的整合训练目的,为学生的发展性学习提供可循的方向。

(二)课程设置的优化整合

这一做法实为教学的多元性,一改过去的“孤立性”和“单一性”。学生的综合能力就是在此基础上提高的。

历来钢琴课在音乐教育专业都只有每周设置1课时的概念,似乎根本没有可以商榷的余地。然而要着力打造综合素质的新型人才,就要改变过去一成不变的做法,将“一种能力”上升为“多种能力”,这是对教师全面能力的砥砺。再者,作为音乐教育专业基础学科的钢琴学科,时刻都与乐理、和声、视唱、伴奏等学科相联系,且十分紧密,课程设置过于单一,必将限制其“基础性”作用的发挥,变成单调的、缺乏生命力的技能课,致使许多学生无法掌握这种技能而不得不放弃。这是时间的浪费,也是学业的荒芜,更是音乐教育的严重缺失。改变状况是当务之急,必须首先突破对课程的设置,明确师范教育的培养目标,把“孤立性”“单一性”变为多元性。

下面是各年级钢琴课课程设置情况:

1.一、二年级开设钢琴集体课,开设两年,每周2课时;

2.三年级开设钢琴即兴伴奏课,开设一年,每周2课时。同时开设每周一节的钢琴小组课(一对四);

3.四、五年级开设钢琴提高课(限选课),开设两年,每周1课时。依据学生程度及弹奏水平分别安排一人课、二人课、四人课进行教学。

(三)课程内容结构的突破创新

多元化的课程内容结构能够确保课程设置方案的有效实施,能够保证学生综合能力的提升。

高职钢琴教学改革的实现是以多元化课程设置所提供的条件为前提,它通过课程内容结构实现了这一改革。学生在钢琴学习上的兴趣相应有所提高,知识面也会随之拓宽,这正是培养学生综合能力的关键之处。以下方法促成了这一目的的实现。

1.明确课程内容结构的多元化

钢琴集体课作为一门以提高学生键盘能力为目的的综合性课程,在学习钢琴弹奏的基本技法的同时,加入了识谱、节奏等乐理视唱基础知识的实操训练,以及简易和声编配、旋律即兴配弹等初级和声理论的实践练习,其已由传统型单纯的技能传授转变为传统课程与多学科融合,并与新型科学技术相结合的基础课。教学时,务必把握好这种课程的多元性,全面培养学生的音乐感悟和表达能力。每周两课时的基本内容结构安排为:基本练习;节奏、视奏训练;练习曲、乐曲练习;联弹、合奏训练。每项学习过程中均需结合进行钢琴弹奏基础知识与视唱、乐理、和声基础理论、音乐家介绍、作品赏析等的讲解和实操训练。这既是钢琴教学改革的重点,也是基础,其关系到改革的成功与否。

2.注意课程内容结构的多元化

高职院校音乐教育专业培养目标为合格的中小学音乐教师,不能片面追求钢琴弹奏技能的传授。许多事实不得不让我们警醒:到目前为止,音乐教育专业毕业学生不会钢琴即兴伴奏的竟有80%之多,不会弹唱的更多,不能具备音乐教师的素质和资质。改变这一状态已成为钢琴教学改革的又一重要内容。在从传统的钢琴小课转向钢琴集体课后,原有的教学模式被打破,取而代之的是以突出师范教育特点为指南、以对中小学艺术教育为目的、以培养学生综合音乐教育能力为宗旨的全新教学。

首先,把键盘的应用能力列在教学的显著位置,通过合奏曲目练习和即兴合奏训练,在学生初步掌握钢琴弹奏基本方法时,由每位学生分别弹奏一个简单声部,由四个或更多声部同时弹奏所获得的丰富和声织体效果,对学生进行和声听觉培养。为日后的即兴伴奏打下坚实的基础。

其次,弹唱能力是中小学音乐课堂教学不可缺少的能力,在教学中适时加入简易歌曲配弹,进行视奏、移调等弹唱基本功训练,提升学生的就业能力。加入弹唱内容的目的在于:

(1)通过熟练地掌握弹唱的技能,使其成为学生过硬的基本功;

(2)通过正规伴奏谱弹奏,促使学生积累儿歌自配伴奏的素材;

(3)促使学生背记大量儿童歌曲,为走上工作岗位做好准备。

具体做法是每学期挑选5—8首歌曲,写入教学计划,每位钢琴教师按计划对所教学生进行弹唱训练,此教学内容纳入师范教育基本功考核。实践表明“动手动口”的同步训练只要坚持由难到易的原则,就能增强学生的弹唱意识,并高效促成“弹”与“唱”的有机结合和协调发展,为学生教育基本功的巩固做出改革。

3.实现钢琴即兴伴奏课教学中实用性教学的多元化

高职音乐教育专业中的钢琴学科应着重于学生实际应用能力的培养。这种能力体现为键盘操作能力,不是只凭借钢琴演奏能力和钢琴教学能力就能完成的。钢琴即兴伴奏学科的课程设置由于具备科学实用性,为中小学音乐教师提升了基本运用能力。开设好钢琴即兴伴奏课的因素很多,而实现该学科教学内容的多元性则是一个最重要的因素。

首先,建立在钢琴弹奏基础上的即兴伴奏是一门实用性学科,充分顾及学生的弹奏基础是必须的,把钢琴学科学习的延续性、对象性、目的性逐个分清,并能处理好钢琴弹奏、钢琴伴奏、钢琴即兴伴奏的关系。

其次,与乐理、和声、欣赏等有密切关系的钢琴即兴伴奏,从某种意义上讲,也是一门相对的“边缘学科”,为了能够切实保证教学的成功,还将以学科特点为中心,以多元化教学内容为手段,达到教学目的。

再次,由于钢琴即兴伴奏学科身份尤为特殊,其自身独立的规律性与边缘性共存,因此,把握理论体系是前提,注重实用性是目的。能有机地将钢琴即兴伴奏理论和中小学音乐课歌曲伴奏编配、小品编配结合于一体,既有教学阶段的步骤,更有教学层次的划分,学科基础知识因目的的明确而发展为能力的掌握。

4.考试的改革和过程性评价的强调

以往都是学生自己准备曲目参加期末考试,这种“一曲定成绩”的终结性考试不能全面反映学生真实的弹奏能力,更不能检验到学生的键盘实际运用能力。为此我们将终结性考试改为过程性考核,增加考试内容和项目,全面考查学生能力。将单一乐曲演奏考试改为乐曲演奏、即兴创编、合奏、移调等,将考查贯穿于整个教学过程,分课题、分阶段进行考核。

钢琴培训方案篇6

关键词:数码钢琴教学;学前教育专业;教学改革

学前鉴于专业主要培养幼儿教育工作者,与其他音乐院系培养的钢琴专业人才是有区别的。随着人们对幼儿教育重视程度的提升,提升整个幼儿教育水平的关键在于学前师资队伍的专业素质,而对幼儿的音乐感觉,音乐审美具有重要作用的是钢琴自身。因此,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有计划,有目的的对学前教育专业学生进行指导。

1.明确学前教育专业钢琴教育的教学目的以及重要性

学前教育专业的培养目标是幼儿教育工作者,所以钢琴课教学便是在为以后幼儿教学服务。而钢琴课也有明确的教学目的,使学生自身所掌握的基本钢琴弹奏的知识灵活运用到钢琴上以至于能更好地服务于幼儿教学。

根据教学目的,学前教育钢琴教学应注意两点。其一,注重基础训练,在教学中反复强调基础知识,如基本弹法、正确的演奏姿势等,要因材施教,使每个学生都能掌握正确的方法;其二,提高灵活应用的能力,在教学中是学生养成良好的伴奏能力,特别是儿歌的伴奏能力。

如今“钢琴基础课程”成为师范类学校所开设的必修课程,它不仅仅能让学生掌握丰富的演奏技巧,还能培养学生弹奏伴奏与音乐教学的能力。因此,学前教育专业钢琴教育具有重要性:其一,以钢琴教学的方式,提升学生的音乐理解能力并且增强学生对音乐作品的感知能力;其二,可以使学生更准确的把握各种音乐形象;其三,可以增强学生对音准的判断力以及对节奏的感知程度;其四,可以增强学生即兴伴奏的能力。

2.学前教育专业钢琴教育中的教学现状以及存在的问题

2.1钢琴教学基础部分薄弱

近几年的生源素质与之前相比明显下降,其中五年制的生源来自初中毕业生。绝大多数的学生都没有受过专门的音乐教育,因此指法,节奏,演奏法,触键方式上存在许多问题,基本都是从头学起。并且由于学前教育专业课程设置的比较多,练琴的时间少,这对那些对音乐的敏感程度、音乐感觉、音乐理解能力等方面欠缺的学生带来了很大的困难。并且,学前教育专业的学生学习钢琴的动力不强,这直接关系到学前教育专业钢琴教学目标是否可以实现。

2.2数码钢琴教学内容体系完善程度低

其次数码钢琴课程教学虽然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教师的压力,但是同时给教师们带来了新的问题和挑战。因为数码钢琴课程教学是一门新兴的教学方式,它和传统钢琴课程别在于传统钢琴课程一对一的教学,而数码钢琴课程采用的是集体教学。多媒体在钢琴教学中的运用比较落后。其一,伴奏的内容不够丰富,缺少简单的歌曲伴奏以至于现在的情况是很多学生可以弹奏许多高难度的乐曲,当为一首儿歌伴奏时却不知从何下手。其二,现代教学媒体运用的较少因为目前的钢琴教师因为受过良好的传统钢琴教育而对数码钢琴这一乐器便不屑一顾。更没有人研究过数码钢琴的特别之处,只认为是一个“通电的钢琴”,仅此而已。所以阻挡了学生从课堂教学中欣赏作品,得到直接的情感交流。这就要求教师要改正自己原有的思想,并且不断学习把握数码钢琴的运用,以至于更好的服务与教学。其三,大多数学校没有将自弹自唱作为基本钢琴素养的培养内容,其实自弹自唱更能充分体现一个钢琴教师自身的钢琴素养,并且是升幼儿教师钢琴教育的重要途径,所以当前大多数的学前教育专业应该开始重视自弹自唱。

3.学前教育专业钢琴教育的教学改革

学前教育专业应该明确教学目标,适应新时期培养合格的幼儿教师的需求,增强学前教育专业学生学习钢琴的动机。

做好学前教育专业钢琴教育的目标设计,尤其使学前教育专业学生计划一个良好的钢琴学习的长期目标。改进目前学生热衷于高难度名曲演奏现状,明确钢琴教学实用性的目标。加强基础性的技能训练,多一些趣味性的中小乐曲,是学生更容易理解接受。

选用的教材必须含有各种常用的技术,其中技巧训练尽量全面。每一首练习曲都有不同的技术训练目的,有助于增强学生的强化巩固以及分析使用。并且可以适当的增添一些合作性的曲目,增强学生的协作配合能力。尤其要注重伴奏能力的培养,将基础学习与伴奏实践进行良好的结合,是学生不仅明白怎样弹还要明白为什么这么弹。并且在训练中加入正谱的伴奏练习,难度要以适合学会程度为准。最好要进行即兴的伴奏训练,一定要注重理论与实践的相互结合。需要学生专门学习伴奏理论,以至于更好的运用。

在实践中将小组课,个别课,大班课三种授课方式相结合提高教学效率,使学生提高学习的互动性以及学习积极性,同时锻炼学生的心理素质。发展学生综合素质的能力,将三个课程整合方案的主要内容――素质拓展计划,加以完善。以期培养出应用型人才更好的服务于教学当中。改变高校与社会脱节的F状,突出现实性的指导教育,使学生在实践能力方面得以提高。

做好学前教育专业钢琴教育教师的培养工作,因为学质量是高等教育永恒不变的主题,使每一个教师都明确自己未来的发展方向以及奋斗目标,重视钢琴教师的钢琴教学科研水平的培养,组织教师进行国内外的经验交流,树立终身学习的观念,不断提升学前教育专业钢琴教师的师资力量,并且在教学内容和教育课程体系改革方面还需加强。使之更好的为学前教育专业钢琴教学奠定基础。

参考文献:

[1]曾杰.论学前教育专业教学中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J].鞍山师范学院学报,2016(3).

钢琴培训方案篇7

(一)钢琴弹奏技巧的训练

钢琴即兴伴奏的训练需要从钢琴基础入手,只有拥有熟练的钢琴弹奏技巧演奏者才可能拥有即兴伴奏的能力。钢琴弹奏技巧可以按照我国传统文化中的“熟能生巧”原则进行训练。首先,学习了解不同的触键方法,通过大量的练习可以根据歌曲要求选择合适的触键方法。演奏者在基础训练上要投入大量时间和精力,熟练弹奏钢琴的24个大小调、音阶、和旋、半音阶,做到“烂熟于手”,为即兴伴奏打基础。其次,钢琴是一门艺术,演奏者必须培养自己的艺术素养。不同的人在同一架钢琴上弹同一首曲子,弹出来的效果是不一样的,弹奏者要善于将自己融入其中,不能机械的将弹琴作为一种谋生手段,要将其做为朋友,互相认真对待。

(二)和声基础的训练

钢琴弹奏技巧是进行即兴伴奏的基础,和声则是即兴伴奏为了达到必然效果所必须的辅助工具。相比现代和声,传统和声局限性较高,存在诸多规定和限制,不利于演奏者的发挥,因此受到现代和声的极大冲击。但是,传统和声是现代和声的基础,进行钢琴演奏必须从传统和声进行学习,打好基础,在传统和声的基础上进行创新。和声基础训练完成后,学习者还要对和声布局原理进行针对性的练习。为了进行钢琴即兴伴奏,学习者还要扩展学习领域,研究分析通俗歌曲。

(三)伴奏音型的训练

为了灵活运用伴奏音型,进行有效的伴奏音型训练,学习者必须了解伴奏音型的原始形态及其发展脉络。伴奏音型以和声为基础,在和声的基础上进行变换,辅以钢琴演奏的基础技巧,以此达到想要的演奏效果。钢琴的伴奏音型表现为三种基本形态,分别为和弦式、分解和弦式、半分解和弦式。和弦式、分解和弦式、半分解和弦式伴奏音型是任何一个钢琴学习者所必须掌握的基本伴奏音型,为了能够拥有即兴伴奏的能力,钢琴学习者还要在此基础上对这三种伴奏音型进行扩展。和弦式主要是变换节奏,增加音乐表现力。分解和弦式的扩展主要通过改变和弦音的顺序、节奏、演奏方法来实现。半分解和弦的扩展主要通过变化交替音的方式实现。

二、钢琴即兴伴奏的教学研究

钢琴即兴伴奏教学效果的提升可以从课程设置,教师教学观念和教学方法上进行研究。

(一)教学观念的改变

为了从整体上提升钢琴学习者进行钢琴即兴伴奏的能力和水平,就要改变传统的以钢琴和声乐为学生唯一必修课程的观念,将钢琴即兴伴奏教学提到与钢琴和声乐同等重要的位置。钢琴教师要改变教学观念,以传统观念为基础进行理论和实践创新,在继续进行钢琴和声乐教学的基础上增加即兴伴奏教学。

(二)课程设置

钢琴即兴伴奏教学课的课程设置需要进行深入研究。要想进行钢琴即兴伴奏,首先,演奏者必须具有一定的钢琴和声乐基础,因此在开课时间上可以比钢琴和声乐课晚一年。教师利用这一年时间对学生进行钢琴和声乐训练,钢琴上重视基础训练,声乐上重视和声学课程和试唱练耳课程的教学。其次,在学生拥有一定钢琴和声乐基础后开设钢琴即兴伴奏课程,并且逐渐增加课程时间。

(三)教学方法

钢琴教师在教学方法上要注意灵活多变,合理分配课堂时间。钢琴即兴伴奏首先要懂理论,同样要重实践,因此教师可以将课堂时间进行合理分配,1/2用于理论讲学,1/2用于课堂实践。其次,教师要注意学生兴趣的培养。经常弹奏较为古老经典的曲谱容易使学生丧失学习兴趣,因此,教师可以偶尔以通俗流行歌曲为案例进行教学,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最后,教师要善于发现和纠正学生的错误。教师一定要把握课堂实践时间,通过观察学生演奏及时发现错误,帮助学生从开始就养成良好的习惯。

三、结语

钢琴培训方案篇8

摘要:高师钢琴教学的目的,是培养适合时代要求的高素质师资。钢琴教学模式的改革,必须以新课程理念为指导,从大学生的培养目标出发,运用多元化的教学方式,从而全面提高教学质量。

关键词:高职师专;钢琴教学;多元化模式;探讨

钢琴教育作为基础学科,是高师学生提高自身素质和修养的必备技能之一。适应教育形势的发展需要,为基础教育培养质量高、数量多的音乐教育人才,三年制专科高师音教专业的钢琴教学该采用什么样的教学模式适应日益发展的形势呢?摈弃专业钢琴教育单一化教学模式,建立起高师钢琴教学体系和模式,则已成为音乐工作者的教改目标和任务。

一、高师钢琴教学多元化模式的意义

1.高师钢琴多元化教学模式是培养“人”的需要

著名学者钱学森谈到“2l世纪我国高等教育应该培养出什么样的人”这一问题时认为:21世纪的人才培养应该是全才,但又是专才,实现“全与专”的辩证统一。新时期的钢琴教育,不是把“人”当作知识接受的容器,而是最大限度地发挥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作用和个性潜能,成为社会所需要的建设人才。因此,现代教育以培养人为根本、为存在依据,其教学模式也自然必须以“人”为中心。这就要求高师钢琴教学对人才的培养,不仅是演奏技能的训练,更要注重综合素质(艺术修养、音乐创造才能)的培养,力求培养出均衡的、全面发展的人才,这样才能使我们培养的人才很快适应社会的要求并具有一定的竞争能力。因此,选择多元化的教学模式,才能更好地适应人才培养的需要。

2.多元化教学模式是多层次钢琴教学改革的需要

教育部早在1995年《关于发展与改革艺术师范教育的若干意见》的文件中,就明确指出:“改革教学方法,使课程结构和教学内容向综合性、应用性方向发展。”据此,“新方案”中提出了新时期的钢琴教学内容,我们可归纳为三大部分:即钢琴技能、理论与艺术实践。钢琴技能部分主要由钢琴演奏课和钢琴即兴配奏课承担,并将实用技能内容分别安排在这两种课程中;钢琴理论部分主要包括钢琴技术基础理论、钢琴艺术发展史、钢琴文献、钢琴教学法基础与实习、钢琴论文写作等。艺术实践主要是检验理论课与技能课的手段,它是前二者转化为能力的“中介”。显然,如果运用传统的单一教学模式,是不能达到这一规定要求的。

3.多元化教学模式是现代科技发展对课堂教学手段变革的要求

运用先进的现代教育技术手段辅助和改进高师钢琴教学,将使所培养的学生更加适应现代社会对音乐人才的需要,更加适应我国人才“素质教育”的需要。在信息技术高速发展的现代社会,多媒体教学技术用于音乐教学,对引发学生兴趣,扩大学生知识领域,调动学生非智力因素,发挥学生主观能动性,培养多方面的文化素质,从而提高教学效率、强化教学效果,具有重要的作用。多媒体教育技术的运用,对音乐教育产生的影响已越来越受到音乐教育界的重视。这种“科学与艺术”的结合,不仅为高师钢琴教学提出了新的思路,而且也为采用多元化教学模式提供了条件,从而有利于人才培养模式的转型,有利于培养出能够胜任现代音乐教学的师资。

二、高师钢琴教学多元化模式的探索

高师钢琴传统教学主要采用“一对一”的模式,注重学生技能训练、弹奏技巧和表现力,而忽略对其进行多学科知识的传授,造成学生理论修养不够,综合素质欠缺。多元化钢琴教学模式变单一的传统教学模式为立交式的钢琴弹奏技能和实用技能、学与教相结合的多元化教学模式。

1.教学形式

(1)钢琴个别课,又称钢琴小课。它是以“一对一“的形式来进行的一种钢琴技能训练课,主要是培养学生的钢琴弹奏技能和技巧。由于是个别课,因而教学具有较强的针对性和灵活性,教学中能更细致、更深入的顾及到学生的个体特点,使他们的技术技能和艺术个性得到较大的提高。因此它的教学效果十分明显,是钢琴教学的主要形式。

(2)钢琴小组课:这是一种钢琴集体教学。钢琴小组课主要以技能技巧训练为主。对于高师音乐专业前两年的学生来说,有利于在技能技巧基础上的能力培养,使其在弹奏内容、浏览曲目和弹奏处理上提高效率,从而有利于教学资源和教学成本的节约。

(3)钢琴理论课:又称钢琴理论大课。钢琴理论课旨在扩大学生的音乐视野,使之对各国不同形式与风格的钢琴音乐有基本的感受和了解,提高其对音乐艺术更广泛的认识。

(4)即兴伴奏课。歌曲即兴伴奏是音乐教师必备的基本技能,是高师音教专业学生的主修课程。即兴伴奏教学不仅要注重个人演奏能力的发展,而且还要重视在具体实践中的运用,对于学生将来从事教学工作、第二课堂辅导、节目的排练、活动的开展,都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2.实施注意事项

根据学生弹奏水平和素质提高的实际情况,具体注意事项为:

(1)新生入学后,首先按学生的钢琴基础知识和能力进行评估,把条件好、基础较强的学生作为钢琴主修或选修层次的培养对象,并在前两年主要实施个别课教学。其余的学生作为钢琴小组课的教学对象,进行钢琴普修层次的培养。这样就形成两种不同层次的培养,一类学生主要是钢琴个别课为主,小组课为辅,一类学生主要是钢琴小组课为主,个别课为辅,两类学生都应进行钢琴即兴伴奏的必修和钢琴理论课的选修。一般情况下,后一类学生两年以后钢琴大多结业了,但也有部分同学通过两年的学习,钢琴技能上有了很大的进步,因而,第三年钢琴课也成了他们的必修课或选修课。

(2)根据个别授课和小组上课的不同层次,学生在钢琴考试内容上要有所区别。三年级后继续学习钢琴的学生,全部实施钢琴小课。可分主修和选修两个层次,对钢琴技能的要求,也应有所不同。

(3)钢琴理论大课应单列,以班以年级为单位在三年级开设。

(4)在每一教师小组里,应既有个别课也有小组课的学生。教学中,教师还可根据本组学生的实际情况,对个别课和集体课的学生进行调整,使学生形成竞争机制。

(5)制定钢琴小组课的教学工作量计算方法和教学评估的标准,鼓励教师积极实施小组课,有效利用和节约教学资源。

参考文献:

钢琴培训方案篇9

专业理论和名人事迹为学生提供的是基础层面上的心性沉淀,倘若想要在具体层面上培养学生的性情,教师就应该更好地利用日常的演奏练习。在平时的钢琴演奏练习中,部分教师往往只注重提高学生的演奏水平以及专业技巧的掌握。然而,要想在钢琴领域中取得突出成就,钢琴演奏者不仅要有过硬的专业水平,还有具备全面的综合素质。因此,大学钢琴教学在实践的过程中应该注重对学生各方面性情的培养。第一,培养学生对音乐的热忱心。带着真情实感演奏而出的作品远远要比懂得娴熟运用技巧的作品更能够打动人的心灵。对于音乐人而言,最能够散发个人特质并且感染他人的便是那份对音乐的热爱和真诚。因此,教师在钢琴教学的过程中,应该让学生意识到热忱心的重要性,并且要在实际的演练中注重培养学生对钢琴演奏的全力投入。第二,培养学生对自我的自信心。在一些重要的场合中,学生们往往由于紧张而发挥失常。

实际上,紧张心理的出现往往是由于学生自身的不自信。为了避免这种紧张心理的出现,教师在平时的钢琴教学中便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自信心。在日常的演奏练习中要求学生设想一定的大场合,让学生在想象中训练出一种应对大场合的能力。同时,教师也要利用手中的资源,多为学生安排演奏竞赛或进行正式的严格考核,让学生在丰富的经验中总结出属于自己的应对方法,同时增强自身的自信心。第三,培养学生的气场和内在气质。由于钢琴演奏表演不仅仅是声音的展示,还是整体风格的呈现,因此个体的气质和整体的风貌也会成为重要的影响因素。在这样的情况下,教师在日常的演奏训练中也要对学生的整体风格进行一定的设计,根据学生的内在特点,培养学生的独特气场。另一方面,再强大的气场也离不开内在修养的提升以及内在气质的凝聚。那么,教师在帮助学生培养外在的气场之余,还应该帮助学生不断提升个人在精神世界、人生境界等方面的修养,内在化地提升自身的高度。

二、在共性培养中注重学生的个性

在大学钢琴教学中,教师倘若能够更好地发挥专业理论和演奏练习的作用,那么学生心性的培养也便指日可待。然而,如果想要收获更好的效果,教师应该在共性培养的基础上注重学生的个性。第一,教师要根据具体学生的特点制定对应的培养方法。每一位学生都有自己的特点,特别是在钢琴教学中,不同学生对于钢琴演奏的掌握以及对于音乐的领悟程度都是不同的。在这样的情况下,教师在明确培养学生心性的基础上要善于观察班级学生的差异,对于不同的学生采取量身定做的培养方法。例如对于自信心不足的学生,教师在培养的过程中要特别注重帮助学生树立自信心。同样是自信心不足的学生,教师也要善于采取不同的方式进行训练。如果学生是由于舞台经验不足而缺乏演奏自信,那么教师应该多为此学生创造当众演奏的机会。如果学生是由于自身的心理阴影而缺乏对自己的信心,那么教师应当多多开导学生,从心理层面真正解决学生的问题。对于那些不缺乏自信心的学生,教师可以稍微放松对自信心的培养,而将精力投放在热忱度或气场的培养上。第二,教师在培养学生的热忱度、自信心和气场之余,还要根据学生个人的性格培养出学生独特的性情。热忱度、自信心和气场固然能够塑造出学生在钢琴演奏中的气质,然而倘若缺乏属于个人的独特的东西,这种气质也会沦为一种“大众化”。因此,教师在日常的训练过程中便要留意每个学生的性格特点,根据学生的实际帮助他们形成自己的性情和风格。例如有些学生本身属于沉静一类,那么在钢琴演奏中势必也会带着个人的性格痕迹。在这样的情况下,教师可以帮助学生在平时的演奏练习选择适合沉静特点的曲目,做到人曲合一,实现艺术与人文的和谐。

三、结语

钢琴培训方案篇10

关键词:学前教育钢琴学科教学探索

中图分类号:G718.3文献标识码:CDoi:10.3969/j.issn.1672-8181.2013.24.091

《钢琴》这门课程,对中职学校学前专业的学生来说,是一门必修的专业课,新课标的教育理念强调要培养学生对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掌握以及对所学知识的应用、实践和创造力,而目前中职学校学前教育专业《钢琴》课教学存在着学生基础差、学习积极性不高;学生学习时间紧、任务重、练琴时间少;钢琴教学与实际应用相脱离;钢琴教学形式单一不能面向全体学生;教师忽视钢琴的基础教学及对钢琴教学法的研究探讨等问题。分析问题产生的原因主要有学生心智未完全成熟,学习钢琴的条件较差;中职学校学制短、科目多,学生练琴时间难以保证;教师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方法有待更新:教师常常强调钢琴弹奏的技巧、难度等,忽略了培养目标;中职学校缺少系统的适合学生特点的教材;钢琴及琴房严重不足。就如何构建适合学生身心特征与专业特点的中职学校学前教育专业《钢琴》课教学,笔者在教学工作实践中做了如下探索并提出解决问题的研究对策。

1改变教学观念正确认识《钢琴》课的教学目标

中职学前专业的钢琴教学不是培养钢琴演奏者,而是培养合格的幼儿教师,钢琴教学的目的从狭义的角度讲是培养学生与键盘有关的幼儿园音乐教学能力。从广义的角度讲国家教育部与2011年12月的《幼儿园教师专业标准》更加强调游戏在幼儿活动中的重要作用。游戏离不开音乐的伴奏,这对钢琴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我们不能只进行钢琴的单科教学,要把乐理、试唱、声乐、幼儿歌曲弹唱、音乐欣赏等相关学科的知识融入到钢琴教学中去,提高学生对音乐的感受力、想象力、创造力等,全面提升学生的音乐素质及品行修养,适应当今社会对幼儿教师的要求。

2选好教材吃透教材并与实际应用相结合

2.1选好教材吃透教材

首先,教材的选用既要考虑整个教学体系的科学性合理性,又要适合学生的实际,中职学前专业的教材要偏重与基础训练,强调学生掌握钢琴演奏的基础知识,如正确的弹奏姿势、基本弹奏法、常用技巧训练等,使学生奠定良好的基础,有继续学习发展的潜力。基础训练可以选择哈农《钢琴练指法》,入门可以《拜尔钢琴基本教程》为主、练习曲可选择车尔尼《钢琴初步教程》作品599、作品849,随着程度的提高可加入简单的复调,如巴赫《初级钢琴曲集》、及古今中外各种风格的乐曲,如汤普森《现代钢琴教程》、《钢琴小奏鸣曲大全》等来扩展音乐视野,提高音乐修养,作品的选择以其所能达到的技术难点为“度”。

其次,教师要心中有数,吃透教材,钢琴学习的教材通常包括:基本练习、练习曲、复调作品、乐曲几大类,吃透教材就是要熟知教材的类型、内容、程度、训练的目的等。

2.2教材要与实际应用相结合

首先,教材要科学搭配,循序渐进。要尽量全面地将常用的练习曲及乐曲按技术类型、难易程度依次编排分类,每首练习曲有自己的训练目标,乐曲可配合其技术类型,根据学生的程度穿插的选用,在学习中强化巩固。

其次,要注重个性差异,因材施教。教材要根据教学目的、学生的特点、教学进度作相应调整。对自然条件好、接受和理解能力强的学生,进度就可以加快。对自身手小、手指独立性、灵活性等因素限制的学生,进度就可以慢些。教学中要针对学生不同的条件及技术差异挑选相应的练习曲。

3教师要注重教学法的研究

钢琴是一种技术性很强的乐器,要想培养学生良好的专业基础知识和音乐实践能力,教师必须要注重教学法的研究。

3.1常用的钢琴教学方法

①讲授法:教师讲解所教授的练习曲、乐曲。②演示法:教师示范演奏所教授的练习曲、乐曲。③欣赏法:教师通过演奏或播放音乐让学生欣赏音乐作品。④模仿法:教师示范演奏练习曲、乐曲,学生进行模仿。⑤练习法:用于课堂上的实训和课后的练习。⑥交流法:教师通过与学生交流,了解学生存在的问题,改进课堂教学。⑦实践法:课上的知识与幼儿园实践的结合。

3.2要选择的运用多种教学法

钢琴课除了采用以往常用的讲授法、示范法、练习法外,还要根据教学目的、内容有选择地运用启发式、探究式、对比式、任务驱动式等先进的教学方法,如讲解颗粒型与歌唱性键盘触键的不同时,除了运用讲授法、示范法给学生示范讲解弹奏要领外,还要运用启发式教学,启发学生学会倾听音色的不同;运用形象的比喻和对比法讲解手臂跳音可比喻“鸡叨米”、讲解手腕跳音可比喻“拍皮球”,同时指导学生运用对比法比较二者的不同;运用任务驱动式、探究式的方法讲解伴奏音型与幼儿歌曲的运用。

另外,还要尝试运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如运用多媒体教学进行多角度、多层面的教学展示、运用音乐电子示教版进行乐理试唱教学、运用电子钢琴教室进行幼儿歌曲弹唱教学等。

4《钢琴》课教学中应注意的几点要求

4.1打好钢琴弹奏的基本功

钢琴弹奏的基本功包括钢琴弹奏基本的姿势和基本奏法。“基本姿势”包括坐的姿势,身体的姿势,脚的位子,手臂,手腕的形态,手型和每个手指的触点。“基本奏法”包括最基本的三种奏法,非连音、连音和跳音以及它们的综合运用如:和弦、装饰音、音阶、琶音等钢琴弹奏的基本技能技巧。钢琴基本功是学前钢琴教学的基础和保证,是每个初学者必须首先进行的专门训练,它可以从根本上提高钢琴弹奏的基本能力,为以后的钢琴学习、儿童歌曲弹唱奠定基础。

教学可采取以下措施。

4.1.1做好《钢琴》的启蒙教学

首先,手指训练应从重心较稳的3指开始,接着加入2、4指再学5和1指。其次,采用中央C入门法,用中央C开始入门同时学习高低音谱表。逐步向高、低音扩展是较适合中职学生的。所以,教学时可借鉴中央C入门的教材或把《拜尔》入门时进行改编教学。再次,教好钢琴的三种基本奏法:非连音奏法,关键体会重量落下手指触键掌关节的支撑和指关节的巩固以及其它手指的放松;连音奏法的关键是重心移动,先从两个连音开始,像走路一样把重心转移过去连音的落下与抬起与非连音奏法一样:跳音的学习主要讲解手臂跳音(手指一触及键盘立刻反弹跳起)和手腕跳音(用手腕主动发力,抬起手来迅速下键,触及键盘后立即反弹跳起)。

4.1.2强化4、5指的训练,提高五指的均衡感

多数学生在学习连音奏法之后,感到4、5指不独立灵活、弹奏时还会出现不均匀,漏音的现象,教学时可采取由3指学习非连音奏法,接着学四指,使之尽早开始训练;凡是能用4、5指弹奏的音位不能用其它手指代替;运用哈农《钢琴练指法》no.4、6、11、22、27、30等进行4、5指的连、断及变奏练习。

4.1.3及时解决弹奏中的问题

学生在学琴之初由于键盘不熟,常会出现不看谱弹奏、在书上标上简谱或其它符号、只用2、3指或随心所欲地按自己的指法弹奏等问题,如不及时纠正,后患无穷,教师除了指出利害关系外,还可以采取强制的措施,如检琴时,挡住看键盘的视线、换调无标记的书、分析指法的科学合理性等,并逐步变被动为主动,引起学习的良性循环。

4.1.4注意音乐感的培养

从学琴开始我们就要注意培养学生对音乐的感受力、想象力和表现力,通过非连音的掉手练习让学生体会只有良好手型和正确触键才能弹出好听的声音。而在学习各种基本奏法的同时仍要启发学生主动表现音乐。对学生音乐感的培养,要从层次感和节奏感两个方面进行,一首新曲子在弹奏之前要让学生一起打节奏、试唱旋律、分组分声部的进行,同时要求学生互相聆听,有意识地进行训练。节奏感的培养,要从节奏的准确、统一和节奏的自然强弱进行。音乐感的培养,除了在教学中进行以外,还应当通过欣赏优秀的演奏、演唱听音乐会、进行同专业的技能比赛等多层次多渠道的进行。

4.2教学形式要机动灵活,面向全体学生

钢琴教学要改变传统的“一对一”个别授课方式,采取集体课、小组课、个别课相结合的机动灵活的授课形式。

通过集体课讲授钢琴弹奏的基本理论、方法及作品分析等钢琴学习中的共性问题,省去了个别授课内容的重复讲授,使讲授内容更系统,更有条理。学生在一起也可取长补短、互帮互学。

通过小组课把教学进度和内容大致相同的学生分在一小组授课。这是中职《钢琴》课教学的主要形式。教学计划、教案的填写要以小组课为主,讲授钢琴弹奏的基本知识、要求和奏法,解决学生在钢琴学习过程中出现的共同问题。一个组的学生布置同一首曲目,让他们各自弹奏,教师指导并分析其优缺点,引导学生取长补短。

通过个别课针对不同学生各自存在的问题及小组课回课情况进行个别辅导,因材施教。

4.3加强键盘实践,提高学生儿歌伴奏的编配与弹唱能力

教学中从以下几点入手。

4.3.1通过《钢琴》课进行引导、点播

对《拜厄》、《车尔尼599》教学中涉及到的柱式、半分解、全分解典型伴奏音型、调式调性等教师可加进伴奏指导,进行有意识的训练,分析伴奏的形式及所适合的儿童歌曲,为学生掌握即兴伴奏的理论和实践奠定基础。

4.3.2通过集体课讲授伴奏的基本理论及编配方法

熟练掌握C、F、G、D、B、大调a、d小调正三和弦、属七和弦的连接方法;柱式、分解、半分、琶音基本伴奏音型的运用,然后再拓展付三和弦、重属和弦、调试、调性,歌曲的体裁、结构的分析、每节课要本着精讲多练,选择典型的小曲通过练习增强举一反三的能力,并做到堂堂计分,学生点评、教师总结。

4.3.3通过见习、实习加强键盘实践能力

见习、实习之前要制定好计划、方案,准备几首编配伴奏的不同风格类型的歌曲在同学们之间展示、交流、改进,再到幼儿园教学中去检验。

4.4掌握好的练琴方法,合理安排练习时间

4.4.1掌握好的练琴方法

避免一首曲子从头到尾不断的弹奏,科学的练琴方法是根据内容把乐曲、练习曲分成若干部分,每部分要分手、分声部练习再合起来练习,练好一部分再练下一部分,重点、难点要单独练,最后把各部分连起来。连起来弹奏时要把每一个动作放慢进行,把快速不易察觉的细微动作做充分,最后逐步达到要求的速度。

4.4.2合理安排练习时间

做到:尽量保证一天一节课的练琴时间(45分钟),先练基本功,再练练习曲,其中基本功的练习占练琴全部时间的三分之一左右;要利用好零散的时间练琴。如早自习、课间、中午、放学;教师要根据教学计划帮助学生制定好练琴的计划。

综上所述,针对现阶段中职学校学前教育专业《钢琴》课教学的现状、问题及产生问题的原因,我们要正确认识中职学前专业《钢琴》教学的重要性;要了解学生、吃透并选好教材;教学形式要机动灵活;要打好钢琴弹奏的基本功;加强键盘实践,提高学生儿歌伴奏的编配与弹唱能力等等。目的是提高中职学校学前教育专业《钢琴》课的教学效率,适合社会对幼儿教师在钢琴技能方面的要求。

参考文献:

[1]司徒璧春,陈朗秋.钢琴教学法[m].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

[2]魏廷格.钢琴学习指南[m].人民音乐出版社,1997.

[3]代白生.钢琴教学法[m].湖北科学技术出版社,1998.

[4]黄少芸.钢琴即兴伴奏[m].甘肃人民出版社,2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