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信息化的意义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6 03:37:21

教育信息化的意义篇1

关键词:农村;教育信息化;意义

中图分类号:G642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2-7661(2015)14-001-01

农村教育信息化是指现代信息技术在农村教育领域中的全面运用,包括农村教育教学的信息化,农村教育科研的信息化,农村教育管理的信息化等,其特点是农村教育的网络化、数字化、智能化和多媒体化等。农村教育信息化是农村教育现代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我国农村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在十上提出,“没有信息化就没有现代化”,“以教育的信息化推动教育的现代化”是深化教育领域改革的重要环节。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的高速发展,我国城镇的教育信息化得到很大的提高。但是限于经济的发展水平,我国很多农村地区,尤其是贫困地区的教育信息化没有得到很好的改善,信息化的基本格局还没有形成,我国农村地区实现教育的信息化还任重而道远。推动农村地区的教育信息化具有重大的意义,现做一些浅显的探究。

一、农村教育信息化有利于落实国家的教育政策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把实现我国教育的信息化作为重要发展战略,同时也强调了教育的协调发展,推动公共教育资源向中西部地区、农村地区和贫困地区倾斜的制度建设与专项举措。实现我国教育的现代化,必然不能忽视我国农村地区教育的信息化。不断地推动我国农村地区教育信息化水平的提升,对于落实国家教育政策具有极大的意义。

二、农村教育信息化有利于促进教育现代化

我国教育的现代化是一个整体发展的过程,没有农村地区的参与是不完整的教育现代化。我国农村人口占总人口相当大的一部分,没有这些庞大的人口投入到我国教育现代化的浪潮中,我国实现教育现代化是难以想象的。实现农村地区教育的现代化需要有技术和观念的改变,也需要教育管理和教育方式的创新,这些要素的投入与改变必须要有信息化的支撑。不断加大对农村教育财政和技术的支持力度,改善农村地区教育设施,力争农村教育的网络化与多媒体化,有利于农村与外界的交流,推动农村教育的现代化进程,从而全面实现我国教育的现代化。

三、农村教育信息化有利于提高农村教育质量与水平

长期以来,我国许多农村地区的学校未能有效的使用多媒体等现代信息技术,学生不能够形象、直观地了解一些知识,客观上不能使农村的教育水平得到明显提高。现代信息技术在农村教学领域中的应用,可以通过视觉、听觉等各种形式把知识呈现给学生,激发学生学习的动机,增强教育教学的效果,从而有效的提高教育质量和水平。

四、农村教育信息化有利于提高教务人员和学生的整体素质

与城市地区相比,我国农村的教务人员和学生的整体素质还比较低。在农村教育领域普及现代教育信息技术,可以通过现代的方式提高教师的教学能力,使新的教育理念与方法深入到他们的内心,从而提高整体素质。新的教育管理信息系统的运用,可以促进学校教育管理人员管理方式的创新,提高管理的效力与效率,与此同时提高教务人员运用新信息的能力进而提高他们的管理素质。农村学生接受现代教学技术的熏陶,可以扩展他们的视野,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从而提高科学文化素养。

五、农村教育信息化有利于促进教育公平

在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社会取得了巨大的进步,国家的教育水平得到很大的提高。但是,我们也要清醒地知道,我国教育的发展是不平衡的,地区之间、城乡之间存在很大的差距。我国很多农村地区教育的落后不仅体现在观念和方式的落后,更体现在一些硬件方面,比如教育信息化的程度,这些差距显然不利于国家教育的和谐与可持续发展,更不利于实现教育的真正公平。逐步加大对农村地区教育信息化的支持力度,推动公共教育资源向农村地区倾斜,促进农村教育信息化水平的提高,对于实现我国教育的公平正义具有极大的现实意义。

六、农村教育信息化有利于农村创新人才的培养

很长时间以来,我国创新人才的主要培养基地都在城市地区。农村教育的信息化,是农村学生有过多的机会接触现代教育技术,使他们在生动活泼的教学方法中培养创新思维。我国农村地区的学生占国家在校学生的相当一部分,在大力提倡创新社会建设的今天,农村学生的创新意识培养是万万不能忽略的,这当然需要国家加大对农村实现教育的信息化支持力度。农村教育的信息化为农村地区的发展素质教育和创新教育提供了物质保障,学生利用各种方式搜索信息,整理信息,在自主学习中培养了探索精神,也培养了创新意识。

我国教育信息化发展到今天仍然面临很多问题,尤其是很多农村地区,教育信息化还没有形成基本格局,优质教育资源的使用还没有规模化。国家只有不断加大对农村教育的支持力度,推动公共教育资源向农村地区倾斜,促进我国广大农村地区教育质量与水平的提高,才能实现我国教育的现代化,保证我国教育的和谐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王海丹,程琴芳.农村中小学教育信息化现状与发展策略[J].中国教育信息化・基础教育,2007,(01).

教育信息化的意义篇2

【关键词】中学教育信息化建设管理水平教学评价

【中图分类号】G63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4810(2014)34-0145-01

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给基础教育教学带来了深刻的变革。教育信息化的兴起是素质教育背景下实现高效教学与管理的重要途径。在中学阶段要发挥现代教育的引领作用,就要着眼全局、强化管理,具体应从以下三方面进行实践:信息化管理、信息化教学、信息化教学评价。

一提高学校信息化管理水平,提高日常管理能力

学校管理在教育教学工作中一直起主导和决定性作用。管理是一切教育教学工作的灵魂,信息化管理则是现代学校管理工作先进性的重要标志。

将信息化管理一分为二,就是量化管理和动态管理。量化管理,又称管理的数量统计法。它是指以数字为基础,用数学的方法来考察和研究事物的运动状态和性能,对关键的决策点及操作流程,以求对事物存在和发展的规模、程度等做出精确的数字描述和科学控制,实行标准化操作的管理模式。标准化和规范化是量化管理的主要特点。动态管理就是管理主体根据管理进程与管理环境间的关系及其变化,对管理目标、管理原则和管理方式等不断进行修正的管理行为。开放性和实践性是动态管理的主要特征。学校信息化管理属于建立在资源共享基础上的联动机制。信息化管理实现了量化管理和动态管理的优势互补。学校信息化管理是以信息化带动自主化,实现学校管理现代化的过程。

从组织工作方面考虑,学校信息化管理打破了传统“上令下行”式的金字塔管理体系,构建了现代“上下联动”式的蜘蛛网管理体系。蜘蛛网式管理模式使每个人都能透过信息公开的网络平台明确个人的职责要求和团队的发展方向。在具体的实践中,大家既能各司其职,各负其责,又能互相学习和促进,最终实现集体工作的最佳效益。蜘蛛网式管理模式对于提高个人的主人翁意识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

学校信息化管理具有可参与性和可参照性的特点,因而它既能提高个人的工作积极性,又能提高个人的自我反思能力,更能减少传统管理行为中人力资源的相互损耗。毕竟,任何管理模式无不在营造公平竞争、团结合作的良性工作环境。

二加强课堂信息化教学质量,提升课堂教学效果

教学是学校教育活动的主要内容和中心环节,是一种师生间的双边互动过程。信息化教学是现代学校教育教学工作的先进性标志。信息化教学从具体层面上理解,就是多媒体教学和远程网络教学。多媒体教学和远程网络教学相对于传统教学并无本质差别,只是教学手段的不同。以多媒体和远程网络为支撑的信息化教学属于新时代的产物,它们代表着时代的先进性和教育的发展趋势。多媒体教学是指在教学过程中,根据教学目标和教学对象的特点,通过教学设计,合理选择和运用现代教学媒体,并与传统教学手段有机组合,共同参与教学全过程,以多种媒体信息作用于学生,形成合理的教学过程结构,达到最优化的教学效果。远程网络教学依托网络通信技术平台,来开展教育教学实践活动,不仅打破了传统的时空限制,也能充分利用高质量的教育资源,最大限度地发展教育功效,所以是现在也是未来重要的教育手段。

信息化教学集声音、图像、视频、动画等内容于一体,既能充分调动学生的参与性、增加学生的体验性,又能体现因材施教原则,使一些抽象、难懂、枯燥的理论变得具体、形象、生动,从而易于学生理解和接受,给传统的教学注入了新的生机和活力,增强了教学的趣味性、实效性。信息化教学还丰富了教学内容,拓宽了学生的视野。

三尝试多元信息化教学评价,实现学生德育双赢

教学评价是学校教育工作持续健康发展的根本保障。采取信息技术手段对教学工作进行科学评价则是现代学校教育教学评价工作的先进性标志。

评价本身就是一种重要的学习经验,在这种体验中,学生的知识、技能将获得进步。要发展评价能力,学生需要有机会制定和使用评价的标准,有机会自评、互评,这些评价将有助于学生加深对自我的了解,以便调整学习策略,改进学习方法,增强学习的自觉性。信息化教学评价不仅注重对学生做出鼓励性评价和发展性评价,而且要求教师努力开展动态评价。信息化教学评价的基础是信息收集,信息要真实可靠、全面完整、及时迅速。信息化教学评价关注过程和资源,评价时有助于发挥学生的主动性。信息化教学评价既关注学生学习成绩的提高,又关注学生在实际学习中所表现出来的实际能力和个性特点。信息化教育强调以学生为中心,学生有较高的主动性和独立性,是基于学生表现和发展过程的,用于评价学生应用知识的能力。关注的重点不再是学到了什么知识,而是在学习过程中获得了什么技能。在信息化教学中,培养学生自我评价的能力和技术本身就是教学的目标之一,评价具有指导学习方向、在教学过程中给予激励的作用。

教育信息化的意义篇3

关键词:网络环境;高校爱国主义教育;负面效应;对策

中图分类号:G641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2-7408(2014)09-0096-03

作者简介:王彦(1991-),男,土家族,湖北恩施人,中山大学社会科学教育学院马克思主义理论硕士,研究方向:现代性问题与人的全面发展。

网络的负面效应一直都是思想政治教育研究备受关注的话题,高校爱国主义教育也难免于网络空间种种负外部性的侵蚀。在思想政治教育整合利用网络资源的过程中,政治教育是不可或缺的领域之一,而爱国主义教育作为政治教育的核心,揭示其受网络负面影响的客观基础及现实表现,探讨相应之策,是高校爱国主义教育在信息时代顺利实施与落实效果必须回答的问题。

一、网络环境对高校爱国主义教育产生负面影响的客观基础

网络环境对高校爱国主义教育的负面影响根源于其鲜明的特征和其在现实空间的独特角色,是网络空间和爱国主义教育各要素之间矛盾作用的结果。

就学界关于网络环境之特征的共识而言,网络环境在形式上是虚拟的,在内容上是复杂的。就其形式而言,数字化的存在方式是其虚拟性的首要体现,超时空的信息传播方式构成了网络空间较之于现实空间的突出优势。此外,主体在网络空间中成为“去身体化”的存在,在匿名的掩护下,网络主体享受着相对的责任真空。就其内容而言,繁杂而分散的信息构成、丰富而多元的思想观念、“去中心化”的主体组织结构,等等,均是其复杂性的直接体现。而“去中心化”的主体自然又反作用于这个复杂空间的发展,更加剧了高校爱国主义教育网络环境的复杂性。网络对高校爱国主义教育而言,是深刻影响着其实施效果但在很大程度上既不可控也不可塑的客观环境,无论是其形式还是内容,都深刻左右着高校爱国主义教育对象的爱国价值观念和行为方式。

正是网络环境的独特属性决定了其在现实空间中的独特角色,这也正是网络空间对高校爱国主义教育产生负面影响的客观基础。

1.对现实空间而言,网络环境是作为信息集散地的“信息库”,这使之成为大学生投放和获取信息的主要渠道。一方面,此“信息库”充当着现实生活的“粘合剂”和“传声带”的角色,以信息的需求和取向将大学生缚于网络,其造成的一个不良后果便是大学生对网络的信息依赖;另一方面,此“信息库”又存在着明显的信息质与量的不对称,各类良莠不齐的信息集聚网络,鱼目混珠,甚至娱乐化、庸俗化信息甚嚣尘上,却往往被趋之若鹜,从而“信息库”致使了大学生在信息海洋中迷失的又一后果。总之,对高校爱国主义教育而言,这样一个纷乱的信息库所带来的信息依赖与信息迷失,不仅会弱化教育中所传递的能量,甚至还会形成与教育内容对抗的后果。

2.网络环境又是现实空间的“减压阀”,转载着现实空间的诸多矛盾与压力。一者,网络作为一个无限容量的空间,对现实的减压从某种程度来说亦是一种对现实的冷却。“人―机”交流对“人―人”交流的挤占,使人际倾听成为沉默的网络独白,人际交往的冷漠正逐渐消遣着大学生对集体的归属感。而归属感正是爱国主义教育所必需的情感基础,网络空间对这份情感的抽除正威胁着爱国主义教育的效果。再者,过载地承担现实空间的矛盾与冲突,“减压阀”又极有可能致使另一个极端:现实生活中被抑制或剥离的个体主体意识在网络空间被强化,出现反叛现实、解构权威的个人极端言论和“群体极化”行为等,为爱国主义教育设下了又一棘手的难题。不可否认,网络“减压阀”所带来的冷却现实与极化网络的双向悖谬,对高校爱国主义教育的现实基础和预设效果来说,都是直接的威胁。

3.网络环境还是现实空间的“透视镜”,方寸之间呈现的却是整个现实世界。当广阔的现实生活空间被压缩至屏幕大小时,有些被看得很远,而有些却被拉至眼前;有些被虚化为背景,而有些却成为了关注的焦点;有些被放大到无以复加,而有些却被湮没到几近无形,这是一个未经选择加工过的世界,也是网络空间为大学生呈现的世界,这便是网络“透视镜”的作用。要甄别网络空间哪些扭曲失真、哪些反映事实,对大学生而言可谓疑雾重重。由此,网络环境再度为高校爱国主义教育设置了一重困境:信息甄别的无力与信息投放价值立场的扭曲。

网络环境作为“信息库”、“减压阀”和“透视镜”,展现了一幅纷繁而生动的现实生活图景,也为高校爱国主义教育带来了引领认知、规范行为、澄清信息的三重难题,构成其对高校爱国主义教育产生负面效应的客观基础。加之现实中爱国主义教育主体、方式、内容等方面的问题,其对网络空间负面影响的免疫力更显柔弱难当。

二、网络空间对高校爱国主义教育负面效应的具体体现

笔者认为,理想的爱国主义教育状态至少有两个因素是必不可少的,其一是教育实施的充分展开,其二是教育效果的充分落实。理想的教育实施之核心是教育的受欢迎程度,而理想的教育效果则是高尚的爱国之心(意)、坚定的报国之志(信)和理性的爱国之行(行)的有机统一。网络空间对高校爱国主义教育的负面效应在此两方面均有体现。

1.在教育过程实施领域的体现。相对而言,教育内容的“失信”、教育方式的“失灵”和教育主体的“失位”是网络空间负面影响在高校爱国主义教育实施中的直接体现,也是其“信息库”、“减压阀”和“透视镜”角色交互作用的结果。一者,由网络“信息库”本身提供的虚假或负面信息,以及经“透视镜”扭曲的信息都会对爱国主义教育内容的信度构成冲击。例如,某些标榜“解密档案”的信息经常造成质疑历史的后果,随着大学生对网络的依赖程度日增,此种现象更是屡见不鲜,对爱国主义教育的内容形成了不小的挑战。此外,在解构权威的信息时代,在“减压阀”庇护下的个人极端言论或“群体极化”舆论也会造成对爱国主义教育内容的刻意反叛。再者,网络“信息库”以超时空、巨流量的方式向大学生进行信息输入,为其展现了一个广阔的视野,网络空间无论是在其信息量上还是在其生动性上都比正式教育活动占有明显的优势。而同时,难以控制的极化言论更是随时可左右大学生的价值判断。传统爱国主义教育方式在时与空、质与量上均面临着网络空间负外部性的压力,从而出现“失灵”之态。最后,网络空间以“信息库”为纽带,粘合众多固定的亚文化圈,和以“减压阀”为契机形成的众多非正式团体,都在不断地解构着教育主体的主导地位,而伴随“失信”与“失灵”,更催生了教育主体的“失位”。

简言之,爱国主义教育的“失信”、“失灵”与“失位”在网络信息环境下相伴而生,对政治教育来说,如芒在背。

2.在教育效果落实领域的体现。从受教育者的角度审视,网络环境对高校爱国主义教育效果的负面影响不仅体现在思想意识层面,而且体现在行动实践层面。首先,在“意”的层面,爱国意识消解,“为什么爱”的答案再难统一。对国家的认同是爱国的前提,也是最基本的情感基础。在网络环境“信息库”的统摄下,又加之“减压阀”和“透视镜”的信息重组,世界被缩小到小小荧幕之上,国家边界、民族边界、文化边界都在信息磨合中变得更加模糊。此外,“信息库”就如同一个展台,各路文化在此汇集,大学生亦各取所需、各趋所好,在面对“透视镜”凸显出的各类社会问题时,沿着不同的价值指向和心理诉求,大学生群体自然分化为不同的单位群体,在网络环境的影响下社会的离散化趋势已成事实。在此种作用下,大学生对国家各怀心绪:或是热情依旧、爱意不减,或是妄自菲薄、意志消沉,或是悲观激愤、崇洋。对国家的“爱”与“不爱”变成一个需要思考的问题,难说不是爱国意识的消解。其次,在“信”的层面,爱国主义价值观分裂,爱的情怀在党、国家(政府)与民族之间游走纠缠,“究竟爱谁”变得模糊。网络“信息库”带来了透明的信息社会,也带来了青年对诸如贪腐、弄权、与民争利、对外不强硬等社会现实的失望和谴责。一些大学生不顾国情现状,寄望于在党、政府和民族之间做出区分,探寻所谓纯粹的爱国主义,以网络环境“减压阀”和“透视镜”为掩体,非理性地表达个体和群体言论,不断将爱国主义教育目的庸俗化、狭隘化。网络空间是现实空间的浓缩,爱国主义价值观的分裂缘于网络空间对现实社会有选择的呈现,甚至是畸形再现,更缘于社会发展中各类矛盾的丛生。总之,是复杂的现实催生了复杂甚至恙态的爱国观念。最后,在“行”的层面,爱国行为失范,“怎么爱国”难再理性。在网络环境的影响下,失范的爱国行为具体表现为“有心无行”与“有心妄行”的双重悖论。大学生报效祖国的青春激情遭遇“信息库”和“透视镜”展现的各类负面信息,一极则回应以悲观情绪,用精神家园流亡者的姿态选择沉默的“围观”,以此明“恨”;而另一极则用谩骂、讽刺、挖苦、恶搞甚至煽动等偏激行为,为国尽“匹夫之责”,以此泄“愤”。因而,理国的呼声不断响起。此外,爱国主义所发挥的应是建设性的作用而非破坏性的效果,现实中,为防止大学生非理性的爱国行为,因噎废食地关闭了大学生爱国之行的输出渠道,久抑的爱国之情辗转成为破坏、攻讦与仇视,而网络环境此时正为此种非理提供了绝佳的场所。爱国之行的失范在现实与网络环境的恶性循环中难以脱身。

长此以往,传统教育中培育起来的热烈爱国之心,坚定起来的宏伟爱国之志,激发起来的高昂爱国之行,在网络环境的负面影响之下不断破碎、动摇,甚至遭到阻滞和驱逐。

三、高校爱国主义教育应对网络空间负面影响的对策

化解网络空间对高校爱国主义教育的负面影响,必须从矛盾双方的现状入手,明主次、分轻重地展开工作。

1.积极进行“三个重塑”,有机协调高校爱国主义教育各要素的运作。“三个重塑”即重塑教育内容的信度、重塑教育方式的灵活性以及重塑教育主体的主导地位。较之于网络空间,高校爱国主义教育的过程运行是一个更具可控性的现实空间,作为爱国主义教育的主渠道,也是化解双方矛盾的首要突破口。在教育内容层面做到与时俱进,用鲜活的事理柔化生硬的教条,将教材融入生活,拉近课堂内外的距离,依靠面向生活的教育内容达到教育效果的引人入胜。在教育方式层面必须灵活多样,切实发挥教育对象的主体性,转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鼓励其去发现、去思考、去探索。同时科学运用网络同辈群体和亚文化圈的教育功能,形成教育主体和生活环境的教育合力。教育主体的地位不仅取决于教育者个人素质,更取决于教育内容的可信度和受欢迎程度,因此教育者要提升其信息洞察力和敏感度,精进教育艺术,做到与时俱进。面对个性化强烈的大学生群体,教育者更应采取“以退为进”的教育策略,多导少灌,扮演一个聪明的园丁而非揠苗的农夫。

2.努力实现“两个衔接”,为爱国主义教育搭建通往现实的桥梁。“两个衔接”即价值空间和现实空间的衔接、信息甄别能力和行为能力的衔接。网络空间对大学生的心理、思想和行为都有着重要影响,做到两个衔接,一方面是帮助受教育者生成正确的价值观念,科学认识社会发展的趋势与代价,提高其信息甄别能力,因此,必须加强教育中的三观引导,积极进行正确的思维方式训练。同时,爱国主义教育必须落脚于行,一旦其缺少走出教材的途径,爱国之行就难保不以一种以扭曲的姿态步入现实生活空间或者遁入虚拟世界,而这正是我们当前所要面对的。所以,另一方面要构建大学生行为表达的场所,为其爱国之行搭建平台,在积极引导中提高其理的能力。

3.不断落实一个“优化”,即整合与利用网络信息资源和组织资源。优化网络资源是为高校爱国主义教育营造良好网络环境的必要手段。宏观上,规范网站建设和网络舆论,既使不良网络资源和言论得到依法管制,也使一些主题鲜明、教育意义突出的资源得到充分挖掘和发展。微观上,注重开发网络亚文化圈的教育作用,并充分利用微博、微信、人人网、腾讯等虚拟社区同辈群体这一组织资源,发挥其育人功效,抓隐性教育和自我教育,往往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信息时代,对信息的需求已是人类需求层次中不可缺少的一阶,优化网络资源是信息社会发展的难题,但也是一个不得不迎难而上的任务。

参考文献:

[1]刘建华.赛博空间的舆论行为:校园网络舆论的形成机制及其思想政治教育研究[m].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11.

[2]宋元林,陈春萍.网络文化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m].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2006.

[3]张再兴.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研究[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9.

[4]程新平.互联网负性思想情绪的类型、特征及成因[J].教育理论与实践,2012,(12).

[5]魏雷东.大学生网络道德问题研究[J].思想教育研究,2011,(1).

教育信息化的意义篇4

关键词:大学生信仰教育;信息污染;消解;信息优控;优化传播

中图分类号:G641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2—7408(2012)010—0097—04

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各种传媒构成的庞大的信息网络正强烈地影响着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大学生信仰教育也深处多元意识形态和社会思潮激荡的信息大海之中,相对闭合的教育环境不复存在。大学生不仅接受着来自教育者的影响,也会主动在外部环境中接受教育和寻求自我教育。然而,信息量和传播渠道的剧增,以及教育者与大学生自身信息处理能力的局限,都有可能引起教育活动偏离预期目标,导致信息异化,滋生“信息污染”现象,从而使大学生信仰教育的实际效能或作用总体上面临被消解的危险。

一、“信息污染”释义

“信息污染”问题是自从有了人类历史,有了人与人之间的信息交流活动以来就客观存在的。然而,对于什么是“信息污染”,目前还没有公认的定义。学者们更多地从“信息污染”现象的成因和后果之间的关联性作为切入点进行阐释,具有代表性的定义有六个:邱五芳、金武刚、李维海、张怀涛和倪延年一致认为“信息污染是指信息资源中混入干扰性、欺骗性、误导性信息的现象”。在他们看来,“信息污染”现象的产生源于外部环境中不良信息的渗入。韩丽凤、柳青认为“信息污染是指无价值与错讹的信息泛滥并造成危害的现象”,[1]点明了“信息污染”现象的产生是由于过量的、得不到有效控制的不良信息存在的结果。谭水华则比较全面地分析了信息传播过程诸多环节或要素的影响作用,认为“信息污染”是指“信息服务业缺乏统一规划和协调,服务体系不健全,信息采集和传递未形成规范和制度,信息流通不畅,信息加工基本处于低级阶段等等,由此引致的信息失实、重复、过载、堵塞、误导而造成的信息混乱、失灵、甚至失效现象”。[2]徐光复、鲍林涛从信息量与信息处理能力的角度提出,“由于信息量的急剧增长、信息处理过程中所造成的误差导致各种意见、判断选择不可避免地出现偏离事实的现象称为‘信息污染’。”[3]李志义从一般意义的信息传播入手,指出“社会信息流中的信息由于蛰伏着与生俱来的不完全性、可伪性、时滞性等可污因子以及受人类在信息生产、加工处理、传递与应用等各环节中诸如物欲驱动等多因素的合力作用,它正带来与其正效用近乎平行的负面影响———信息污染。”[4]此外,他还就具体信息传播活动中信息污染的产生和发展进行了界定,“信息污染,是指在人们从事的政治、经济、文化、教育及日常生活中存在着许多虚假、冗余、过剩、老化、等不良信息,影响了人们对有用信息的吸收利用,甚至造成对人类的危害和损失的现象。”[5]

可见,关于“信息污染”的定义,从学者们各自的表述来看,既存在差异,也有着共识,但这并不妨碍我们从中对“信息污染”现象做出更加准确的界定。首先,学者们普遍认同“信息污染”是信息传播过程中出现的异常现象。信息污染始终离不开信息传播,离开了信息传播,信息污染就失去了滋生蔓延的土壤。其次,“信息污染”现象的形成与发展是有规律的,“信息源的虚假、信息传播中的异化、信息接受者对信息内容理解的歧义都是“信息污染”运动的一般规律。”[6]最后,“信息污染”表现为对传播活动的危害性。人类的传播行为,总是有一定的目的,或者要促进某种结果的实现,信息的传递必须与特定的传播目的密切相关,一旦不相关或甚至背离传播目的的信息被接受,则会造成信息传递障碍,带来负面效能——“信息污染”。

二、“信息污染”对大学生信仰教育作用的消解

教育信息化的意义篇5

关键词:信息技术教育,信息素质,定义,目标,定位。

一、信息技术的定义、分类与特征

1、信息技术的定义

人们对信息技术的定义,因其使用的目的、范围、层次不同而有不同的表述:

1)、信息技术就是“获取、存贮、传递、处理分析以及使信息标准化的技术”。[1]

2)、信息技术“包含通信、计算机与计算机语言、计算机游戏、电子技术、光纤技术等”。[2]

3)、现代信息技术“以计算机技术、微电子技术和通信技术为特征”。[3]

4)、信息技术是指在计算机和通信技术支持下用以获取、加工、存储、变换、显示和传输文字、数值、图像以及声音信息,包括提供设备和提供信息服务两大方面的方法与设备的总称。[4]

5)、信息技术是人类在生产斗争和科学实验中认识自然和改造自然过程中所积累起来的获取信息,传递信息,存储信息,处理信息以及使信息标准化的经验、知识、技能和体现这些经验、知识、技能的劳动资料有目的的结合过程。[5]

6)、信息技术是管理、开发和利用信息资源的有关方法、手段与操作程序的总称。[6]

7)、信息技术是指能够扩展人类信息器官功能的一类技术的总称。[7]

8)、信息技术指“应用在信息加工和处理中的科学,技术与工程的训练方法和管理技巧;上述方法和技巧的应用;计算机及其与人、机的相互作用,与人相应的社会、经济和文化等诸种事物。”[8]

9)、信息技术包括信息传递过程中的各个方面,即信息的产生、收集、交换、存储、传输、显示、识别、提取、控制、加工和利用等技术。[9]

笔者认为,“信息技术教育”中的“信息技术”,可以从广义、中义、狭义三个层面来定义。

广义而言,信息技术是指能充分利用与扩展人类信息器官功能的各种方法、工具与技能的总和。该定义强调的是从哲学上阐述信息技术与人的本质关系。

中义而言,信息技术是指对信息进行采集、传输、存储、加工、表达的各种技术之和。该定义强调的是人们对信息技术功能与过程的一般理解。

狭义而言,信息技术是指利用计算机、网络、广播电视等各种硬件设备及软件工具与科学方法,对文图声像各种信息进行获取、加工、存储、传输与使用的技术之和。该定义强调的是信息技术的现代化与高科技含量。

2、信息技术的分类

1)、按表现形态的不同,信息技术可分为硬技术(物化技术)与软技术(非物化技术)。前者指各种信息设备及其功能,如显微镜、电话机、通信卫星、多媒体电脑。后者指有关信息获取与处理的各种知识、方法与技能,如语言文字技术、数据统计分析技术、规划决策技术、计算机软件技术等。

2)、按工作流程中基本环节的不同,信息技术可分为信息获取技术、信息传递技术、信息存储技术、信息加工技术及信息标准化技术。信息获取技术包括信息的搜索、感知、接收、过滤等。如显微镜、望远镜、气象卫星、温度计、钟表、internet搜索器中的技术等。信息传递技术指跨越空间共享信息的技术,又可分为不同类型。如单向传递与双向传递技术,单通道传递、多通道传递与广播传递技术。信息存储技术指跨越时间保存信息的技术,如印刷术、照相术、录音术、录像术、缩微术、磁盘术、光盘术等。信息加工技术是对信息进行描述、分类、排序、转换、浓缩、扩充、创新等的技术。信息加工技术的发展已有两次突破:从人脑信息加工到使用机械设备(如算盘,标尺等)进行信息加工,再发展为使用电子计算机与网络进行信息加工。信息标准化技术是指使信息的获取、传递、存储,加工各环节有机衔接,与提高信息交换共享能力的技术。如信息管理标准、字符编码标准、语言文字的规范化等。

3)、日常用法中,有人按使用的信息设备不同,把信息技术分为电话技术、电报技术、广播技术、电视技术、复印技术、缩微技术、卫星技术、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等。也有人从信息的传播模式分,将信息技术分为传者信息处理技术、信息通道技术、受者信息处理技术、信息抗干扰技术等。

4)、按技术的功能层次不同,可将信息技术体系分为基础层次的信息技术(如新材料技术、新能源技术),支撑层次的信息技术(如机械技术、电子技术、激光技术、生物技术、空间技术等),主体层次的信息技术(如感测技术、通信技术、计算机技术、控制技术),应用层次的信息技术(如文化教育、商业贸易、工农业生产、社会管理中用以提高效率和效益的各种自动化、智能化、信息化应用软件与设备)。

3、信息技术的特征

有人将计算机与网络技术的特征——数字化、网络化、多媒体化、智能化、虚拟化,当作信息技术的特征。我们认为,信息技术的特征应从如下两方面来理解:

1)、信息技术具有技术的一般特征——技术性。具体表现为:方法的科学性,工具设备的先进性,技能的熟练性,经验的丰富性,作用过程的快捷性,功能的高效性等。

2)、信息技术具有区别于其它技术的特征——信息性。具体表现为:信息技术的服务主体是信息,核心功能是提高信息处理与利用的效率、效益。由信息的秉性决定信息技术还具有普遍性、客观性、相对性、动态性、共享性、可变换性等特性。

二、信息技术教育的定义与目标体系

1、信息技术教育的定义

笔者认为,信息技术教育有两个方面的涵义:一是指学习与掌握信息技术的教育。二是指采用信息技术进行教育活动。前者从教育目标与教育内容方面来理解信息技术教育,后者则从教育的手段和方法来理解信息技术教育。由此,可对“信息技术教育”作如下定义:

信息技术教育是指学习、运用信息技术,培养信息素质,实现学与教优化的理论与实践。

该定义的理解中值得注意的几个问题:

1)、信息技术教育包括理论与实践两个领域。理论领域指信息技术教育是一门科学,是现代教育学研究的一个新分支,又具有课程教学论的一些特征,具体包括概念体系、理论框架、原理、命题、模式、方法论等研究内容。实践领域指信息技术教育是一种教学活动,一种工作实践,一项教育现代化事业,具体包括信息技术的软硬件资源建设、课程教材的设计开发、师资培训、教学中各种信息技术的综合运用、学习指导、评价与管理等。

2)、信息技术教育的本质是利用信息技术培养信息素质。这里,“利用信息技术”只是一种手段和工具,最终目的是培养学生的信息素质,以适应信息社会对人才培养标准的要求。

信息素质是指人所具有的对信息进行识别、加工、利用、创新、管理的知识、能力与情操(意)等各方面基本品质的总和,是人的一种基本生存素质。为此,我们应明确信息技术教育的指导思想:不只是为了让学生掌握信息技术知识而开展信息技术教育,而是通过信息技术教育,全面提高学生的信息素质。换句话说,信息技术教育不等于软硬件知识学习。而是要使学生通过掌握包括计算机、网络在内的各种信息工具的综合运用方法,来培养信息意识、情感、伦理道德,提高信息获取、处理、创新的能力,为适应信息社会的工作、学习与生活打下良好基础。

3)、信息技术教育的范畴包括学习信息技术和利用信息技术促进学习两个方面。这里明确指出了开展信息技术教育的两种教学形式(专门课程式与学科渗透式)。我们不但要开设专门的《信息技术》课程,重点培养学生运用计算机与网络等现代信息工具的知识和能力;而且要在所有课程的教学中,运用各种传统的与现代的信息工具促进了学生的学习,要渗透信息技术教育思想,培养学生对各种学科信息的综合处理与创新能力。

4)、信息技术教育的途径与模式有多种。除采用学校课堂教学模式外,还可采用课外活动模式、家庭教育模式、远程协作学习模式。其中,基于项目活动的教学模式能较好解决理论知识与实践技能、学习竞争与协作的结合问题,能有效地培养学生的信息素质,是一种非常实用的学校信息技术教育模式,值得推广。

2、信息技术教育的目标体系

信息技术教育目标的涵义有二:一是作为总揽信息技术教育教学活动全局的一种指导思想而存在的、概括性的总体要求,又称为总目标或目的。二是指对达到信息技术教育目的的各个方面进行精确、详细的说明,是学生在完成一个教学单元的学习后应达到什么要求(具有哪些效果)的具体明确的表述。信息技术教育的目标体系是指将信息技术的总目标与分目标,课程目标与知识点目标,认知目标、动作技能目标与情感目标,知识目标、能力目标与情意目标等不同层次、不同角度、不同领域的教育目标整合与系统化。

信息技术教育目标体系具有三重功能:一是定向功能,它是编写教学大纲、设计课程教材、控制教学过程的行动指南。二是激励功能,它能激发教与学的紧迫感与内驱力。三是评价功能,它提供了教学效果的评价尺度和教学设计的参考标准。

信息技术教育目标体系的编写,应满足五个基本要求:一是时代性(先进性)。要紧扣飞速发展的信息时代脉搏,满足信息社会对人才信息素质培养的基本需要。二是科学性。不同的教育对象、不同的年龄阶段有不同的知识起点、不同的接受能力。因此,教学目标要有针对性,注重因材施教。同时,目标编写中应注意运用教育心理研究的新成果,将外显行为目标与内部心理发展目标结合起来;要注重学生的言语信息、智力技能、认知策略、动作技能、情感态度等方面的综合培养。三是具体性。表述中尽量避免含混和不切实际的语词,应明确、详细,可以观察和测量。四是递进性(层次性)。如,总目标、课程目标、章节(单元)目标、课时目标、知识点目标的关系,是一种学习内容方面的递进关系;认知领域中的识记、理解、简单运用、综合运用、创见,是一种学习结果方面的递进关系。五是系统性。应列出全部知识点的教学目标,不同层次不同难度的教学目标搭配合理,能起到相互促进、总体优化的作用。

信息技术教育目标体系的基本分类模式,有四种。

(1)、从年龄阶段来看,全人生的信息技术教育具有如下梳状目标体系,见图1。

图1、全人生的信息技术教育目标体系模式

(2)、从内容层次来看,全学科的信息技术教育具有如下树状目标体系,见图2。

图2、全学科的信息技术教育目标体系模式

图2中信息技术教育的总目标,同图1,它以一系列课程目标的实现为基础。课程目标是指对一定教育阶段的学生进行信息技术课程教学所期望达到的具体目标。课程目标又由一系列的章节(单元)目标组成,章节(单元)以各课时目标的实现为基础,知识点的教学目标是课时目标的重要组成部分。通常情况下,课时目标与知识点目标的编写中,要求包含四个基本要素:教育对象、行为(通过学习后,学习者能做什么)、条件(什么条件下产生上述行为)、标准(上述行为是否合格的最低衡量依据)。

(3)、从心理变化来看,全过程的信息技术教育具有如下三维辐射式目标体系,见图3。

图3、全过程的信息技术教育目标体系模式

该图吸收了布卢姆(B.S.Bloom)的教学目标分类学、克拉斯伍(D.R.Krathwohl)的情感目标分类体系和我国教育科研的有关成果。图中,沿认知维、操作维、情感维各轴箭头方向,学习目标的难度越来越高,体现了不同难度目标的梯级渐进过程。

(4)、从教育发展来看,全素质的信息技术教育具有如下三维立体目标体系,见图4。

图4、全素质的信息技术教育目标体系模式

该图吸收了信息技术教育实验和素质教育研究的新成果。“信息素质”总目标是“知识”维、“能力”维、“情意”维分目标之积。图中,将信息技术知识分为计算机技术知识、网络技术知识、其它信息技术知识三大板块。阅读书刊、访问、讨论、参观、实验、电话交谈、看电影电视等“其它信息技术”,也是信息技术教育的一个重要内容。将基本信息能力概括为四种:获取信息的能力、处理信息的能力、应用信息的能力、创新信息的能力。“情意”维包括信息情感、信息意识、信息道德三个层次。

三、信息技术教育的定位

国家教育部基础教育司2000年1月9日制订的《关于加快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建设的指导意见(草案)》中,已就信息技术教育的意义、要求、内容、教材等方面的定位问题进行了阐述:“在全国中小学积极推进信息技术教育,促进中小学课程、教材、教学的改革,是贯彻邓小平同志‘三个面向’指示精神,实现教育现代化的需要;是落实《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深化基础教育改革,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需要;是面向21世纪国际竞争,提高综合国力和全民素质,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新型人才的需要。”“加快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的建设,是积极推进信息技术教育的重要措施。”“信息技术课程是中小学一门知识性与技能性相结合的基础工具课程,应作为必修课单独开设。”“中小学信息课程的任务是:培养学生对信息技术的兴趣和意识,让学生了解或掌握信息技术基本知识和技能,使学生具有获取信息、传输信息、处理信息、应用信息技术手段的能力,形成良好的文化素养,为他们适应信息社会的学习、工作和生活打下必要的基础。”“教育内容的选取应考虑信息社会对公民的基本求,既要符合中、小学教育规律,又要体现时代特征。”

下面,我们从信息技术教育与教育信息化、计算机教育、科技教育、素质教育、创新教育的关系方面,多视角地对信息技术教育的定位问题作具体分析。

1、信息技术教育与教育信息化

1)、教育信息化

“信息化”一词最早是与“信息产业”、“信息化社会”联系在一起的,其提出源于日本。1963年,梅棹忠夫在《信息产业论》一书中首先向世人描述了“信息革命”、“信息化社会”的诱人前景。此后,“信息化”一词在全世界得到了广泛使用。人们从技术、知识、生产、经济、社会、国家等多角度对“信息化”的定义与内涵进行了阐释。

教育信息化,是教育领域的信息化的简称。关于教育信息化这一概念,有的学者认为其本质是要创设“一种充满信息,而且方便教育者和学习者获取信息的环境。”[10]也有人说:教育信息化的主要特点是在教学过程中,比较全面地运用以计算机和网络通讯为基础的现代化信息技术,促进教学过程的全面革新,使学校能够适应信息化对教育的新要求。我们认为,教育信息化应包括如下九个方面的内容:

(1)、教育思想的“信息化”。要从工业化社会的班级批量化、“一刀切”教育思想转向信息化社会的个性化、人本化教育思想。

(2)、教育资源的“信息化”。要创建分布式的、超链接的、非线性的、多媒体化的、开放的、智能生成式的多种教育信息资源库,使学校教室、办公室、实验室、图书室、阅览室电子化、网络化;要建立教育资源信息系统,使人、财、物、时间、空间等各种资源要素的调控与管理最优化。

(3)、课程教材的“信息化”。要适应信息社会发展的需要,不断深化课程教材改革;开设信息技术课程,加强信息技术教育;努力提高各科教材的技术含量,注意培养学习者的信息能力。

(4)、教学模式的“信息化”。要注重建构主义、人本主义、行为主义、认知主义理论的综合运用,构建适应信息时代要求的新型教学模式,要将信息的获取、处理、应用、创新等环节的组配作为教学模式构建的基础。

(5)、教学技术的“信息化”。以现代信息技术为教育技术的核心,提高各种软件、硬件、潜件中的技术含量与信息质量。

(6)、教育环境的“信息化”。创设丰富、多样、美好的教育信息环境,使师生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都能获得充满生机和活力的校园环境的熏陶。

(7)、教学评估的“信息化”。注重计算机与网络在评估信息的采集、传输、处理和结果分析中的应用,使评估经常化、自动化、智能化。特别要注重信息导航与实时评估,使教学过程能自动朝教学目标演进。

(8)、教育管理的“信息化”。以绩效为价值取向改革教育管理模式;注重现代信息技术在教学常规管理、人事管理、工资管理、档案管理、设备管理中的应用。

(9)、教师素质的“信息化”。要注重培养教师的信息素质,提高其运用信息技术进行教育教学的能力。

2)、信息技术教育与教育信息化的关系

信息技术教育是教育信息化的重要途径,能加快教育信息化的进程;教育信息化是信息技术教育实施的重要基础,对信息技术教育的开展也有较大的促进作用。一句话,二者相互依存,相互促进。

二者的区别:信息技术教育强调的是一新型的教育活动,而教育信息化强调的是教育事业的一种新的发展趋势与努力方向,二者关注的重点不同。同时,教育信息化的实现,除了要加强信息技术教育外,还要求教育的管理、评估、环境、模式、思想等各个方面都向“信息化”过渡。因此,可以说,教育信息化强调的是整个教育的现代化,而信息技术教育只是实现教育信息化的一项重要内容。

2、信息技术教育与计算机教育、科技教育

有人说,信息技术教育与计算机教育、科技教育都要学计算机和用计算机学习,是一回事。我们认为,这种观点存在片面性。信息技术教育与计算机教育、科技教育有如下九个方面的主要区别。见表1。

表1、信息技术教育、计算机教育与科技教育之比较

信息技术教育

计算机教育

科技教育

在中小学

的定位

是中小学的一门知识性与技能性相结合的基础工具课程,应作为必修课单独开设。在中小学列入毕业考试科目。

逐步成为中小学的一门独立的知识性与技能性相结合的基础学科。

英国将科技课与英语、数学并列为三大核心课程。我国在中小学已列入毕业考试科目。

教育目标

以培养信息素质和计算机与网络应用能力为核心。

以培养计算机知识与使用技能为核心。

以培养科技素质为核心。

教育内容

信息工具的认识;信息采集、加工、传输、表达的基本方法;运用计算机与网络技术,开展各种专题项目的信息实践活动。

计算机软硬件基础知识;程序设计;用计算机打字、画图、制表等方面的知识与技巧。

百科基础知识;科学研究的基本方法;科学知识的应用技巧。

教学媒体

包括计算机、网络、印刷品、音像媒体在内的各种教学媒体,在学校、家庭、社会均可进行。

计算机、网络为主,多在专用计算机教室进行。

除计算机网络、音像媒体外,还可采用大自然中的实物与实验器材。

教学模式

项目活动式──以项目主题为中心,融合各类知识与技能的学习。

演示式──讲解信息技术的基本原理与操作流程。

自主建构式──采用“支架式”、“抛锚式”、“随机进入式”等模式,自主完成意义与技能建构。

讲授式──讲授知识。

操练式──形成技能。

编程式──学会编程。

探究式──形成科研能力。

讲授式──掌握科学知识。

实验式──掌握科学方法,形成操作技能。

课程教材

课程以计算机和网络技术为主。教材分小学、初中、高中阶段,按城市、县(市)、农村不同地区,实行多纲多本与模块化课程结构。小学、初中、高中的课(学)时数一般为:不少于68、不少于68、70~148。上机时间不少于总学时的70%。

课程以计算机的基本原理、操作技术为主。教材分阶段按地区实行一纲多本与模块化课程结构,容许初高中内容交叉重复。小学、初中、高中的课(学)时数一般为:60以内、60、60以上。建议在小学四、五年级,初中一、二年级,高中一、二年级开设。

英国将物理、化学、生物、地球科学、天文学、信息技术、微电子学、环境科学、卫生教育等内容综合成“科学调查”、“生命”、“材料”、“物理”4个方面的教学目标。每个目标又分为10级。其中,5~7岁学1~3级(第一阶段),7~11岁学2~5级(第二阶段),11~14岁学3~7级(第三阶段),14~16岁学4~10级(第四阶段)。我国则采取分科教学的形式。

教学条件

有多媒体计算机,并与校园网或internet相连,要求通过培训使教师适应新的课程教学要求。要因地制宜,不搞一刀切。

有低、中档的微机即可满足基本要求。强调因地制宜、讲究实效的原则。要求通过岗前、岗中培训,使专任教师达到相应的学历标准。

有基本的实验器材和科学基地,要求教师具有广博的的科学知识。

教学评估

评估内容包括理论知识、电子作品与平时表现。考试工具多采用计算机。电子作品制作考试时可以相互交流,但必须独立完成,且不应与他人雷同。可采用五级记分制。

主要对认知领域和操作领域进行评价。书面考试与上机考试相结合。考试时不准讨论。可采用五级记分制。

科学知识、原理、研究方法、实验技能的学习评价多以书面方式进行。要求独立作答,常采用百分记分制。

与其它学

科教育的

关系

在语文、数学、外语等其它学科的教学中,也要充分利用信息工具,渗透信息意识,注重信息技能的培养。这将成为未来信息技术教育的主流。

计算机在其它学科的教学中多起辅助作用,应用的广度与深度尚不够。

可渗透于所有学科的教学中。但常以理科课程形式,对科技知识与技能进行专门培养。

结论:(1)、20世纪50年代以来,计算机教育的发展经历了编程语言学习、应用程序学习、课件辅助学习等阶段,随着计算机性能的不断提高、价格的降低、应用的日益普及,和网络的全球风靡,在中小学再单纯强调计算机知识学习而轻视计算机在学习、生活、工作中应用的各种能力的培养,已落后于信息时代的要求,必须向信息技术教育转化。(2)、科技教育始终是整个学校教育工作中的一个重点,信息技术教育与科技教育不是对立关系,不能因为强调信息技术教育而忽视其它方面的科技教育,而应该将二者结合,在信息技术教育中渗透包括科学教育、人文教育在内的各种教育内容。看得更远些,未来的信息技术教育将更多地整合到各科教学中,单独开设信息技术教育专门课程的必要性会越来越少。就象现在的中小学没有必要专门开设收录机、电视机的操作使用课程一样。

3、信息技术教育与素质教育、创新教育

1)、信息技术教育与素质教育

“素质教育”一词产生于20世纪80年代的教改运动,现已形成了比较完整的理论与实践体系。信息技术教育与素质教育的关系,主要体现在下述两个方面:

(1)、二者的根本目标一致,但出发点不同。素质教育强调的是培养人的整体素质,要求各级各类教育都要渗透素质教育思想。信息技术教育强调的是增加信息技术这一教育内容,加强对每个公民信息素质的培养,以适应信息社会的要求。

(2)、开展信息技术教育,可以推进素质教育。同时,推行素质教育,要求加强信息技术教育。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中,将“大力提高教育技术手段的现代化水平和教育信息化程度”,“在高中阶段的学校和有条件的初中、小学普及计算机操作和信息技术教育”,作为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重要措施。实践表明,开展信息技术教育,能促进知识向能力的转化,能推进智力因素与非智力因素的结合,能实现个性教育、终身教育,全面提高人的身体素质、心理素质与社会素质。

2)、信息技术教育与创新教育

信息技术教育与创新教育是一种相互促进相互依赖的关系。创新教育强调的是教育的目标与教育思想的改革,其核心是培养学生如下几方面的创新素质:

·创新意识、精神与品德──具有自觉的创新取向与动机,喜欢立异图新、与众不同;敢于改革一切保守、落后的东西,向传统向权威挑战;具有坚韧不拔、乐观自信的品质;尊重他人,善于合作,乐于奉献,有良好的道德素养。

·创新思维与技能──具有良好的思维品质(包括思维的变通性、新异性、发散性、直觉性、敏捷性、流畅性等方面);能熟练运用一般的创新方法与专门的创新技巧独立发现与解决问题;能通过实践不断提高创新的智力技能与运动技能。

·创新个性与美感──具有好奇、好思、好学、好做、自励、自控、自立、自强等方面的个性心理品质;具有良好的创新审美感受(主要指创新过程中的快乐感、专注感、永不满足感,与欣赏创新成果的愉悦感、诱动感等高级情感品质)。[11]

教育信息化的意义篇6

关键词:信息技术教育,信息素质,定义,目标,定位。

一、信息技术的定义、分类与特征

1、信息技术的定义

人们对信息技术的定义,因其使用的目的、范围、层次不同而有不同的表述:

1)、信息技术就是“获取、存贮、传递、处理分析以及使信息标准化的技术”。[1]

2)、信息技术“包含通信、计算机与计算机语言、计算机游戏、电子技术、光纤技术等”。[2]

3)、现代信息技术“以计算机技术、微电子技术和通信技术为特征”。[3]

4)、信息技术是指在计算机和通信技术支持下用以获取、加工、存储、变换、显示和传输文字、数值、图像以及声音信息,包括提供设备和提供信息服务两大方面的方法与设备的总称。[4]

5)、信息技术是人类在生产斗争和科学实验中认识自然和改造自然过程中所积累起来的获取信息,传递信息,存储信息,处理信息以及使信息标准化的经验、知识、技能和体现这些经验、知识、技能的劳动资料有目的的结合过程。[5]

6)、信息技术是管理、开发和利用信息资源的有关方法、手段与操作程序的总称。[6]

7)、信息技术是指能够扩展人类信息器官功能的一类技术的总称。[7]

8)、信息技术指“应用在信息加工和处理中的科学,技术与工程的训练方法和管理技巧;上述方法和技巧的应用;计算机及其与人、机的相互作用,与人相应的社会、经济和文化等诸种事物。”[8]

9)、信息技术包括信息传递过程中的各个方面,即信息的产生、收集、交换、存储、传输、显示、识别、提取、控制、加工和利用等技术。[9]

笔者认为,“信息技术教育”中的“信息技术”,可以从广义、中义、狭义三个层面来定义。

广义而言,信息技术是指能充分利用与扩展人类信息器官功能的各种方法、工具与技能的总和。该定义强调的是从哲学上阐述信息技术与人的本质关系。

中义而言,信息技术是指对信息进行采集、传输、存储、加工、表达的各种技术之和。该定义强调的是人们对信息技术功能与过程的一般理解。

狭义而言,信息技术是指利用计算机、网络、广播电视等各种硬件设备及软件工具与科学方法,对文图声像各种信息进行获取、加工、存储、传输与使用的技术之和。该定义强调的是信息技术的现代化与高科技含量。

2、信息技术的分类

1)、按表现形态的不同,信息技术可分为硬技术(物化技术)与软技术(非物化技术)。前者指各种信息设备及其功能,如显微镜、电话机、通信卫星、多媒体电脑。后者指有关信息获取与处理的各种知识、方法与技能,如语言文字技术、数据统计分析技术、规划决策技术、计算机软件技术等。

2)、按工作流程中基本环节的不同,信息技术可分为信息获取技术、信息传递技术、信息存储技术、信息加工技术及信息标准化技术。信息获取技术包括信息的搜索、感知、接收、过滤等。如显微镜、望远镜、气象卫星、温度计、钟表、internet搜索器中的技术等。信息传递技术指跨越空间共享信息的技术,又可分为不同类型。如单向传递与双向传递技术,单通道传递、多通道传递与广播传递技术。信息存储技术指跨越时间保存信息的技术,如印刷术、照相术、录音术、录像术、缩微术、磁盘术、光盘术等。信息加工技术是对信息进行描述、分类、排序、转换、浓缩、扩充、创新等的技术。信息加工技术的发展已有两次突破:从人脑信息加工到使用机械设备(如算盘,标尺等)进行信息加工,再发展为使用电子计算机与网络进行信息加工。信息标准化技术是指使信息的获取、传递、存储,加工各环节有机衔接,与提高信息交换共享能力的技术。如信息管理标准、字符编码标准、语言文字的规范化等。

3)、日常用法中,有人按使用的信息设备不同,把信息技术分为电话技术、电报技术、广播技术、电视技术、复印技术、缩微技术、卫星技术、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等。也有人从信息的传播模式分,将信息技术分为传者信息处理技术、信息通道技术、受者信息处理技术、信息抗干扰技术等。

4)、按技术的功能层次不同,可将信息技术体系分为基础层次的信息技术(如新材料技术、新能源技术),支撑层次的信息技术(如机械技术、电子技术、激光技术、生物技术、空间技术等),主体层次的信息技术(如感测技术、通信技术、计算机技术、控制技术),应用层次的信息技术(如文化教育、商业贸易、工农业生产、社会管理中用以提高效率和效益的各种自动化、智能化、信息化应用软件与设备)。

3、信息技术的特征

有人将计算机与网络技术的特征——数字化、网络化、多媒体化、智能化、虚拟化,当作信息技术的特征。我们认为,信息技术的特征应从如下两方面来理解:

1)、信息技术具有技术的一般特征——技术性。具体表现为:方法的科学性,工具设备的先进性,技能的熟练性,经验的丰富性,作用过程的快捷性,功能的高效性等。

2)、信息技术具有区别于其它技术的特征——信息性。具体表现为:信息技术的服务主体是信息,核心功能是提高信息处理与利用的效率、效益。由信息的秉性决定信息技术还具有普遍性、客观性、相对性、动态性、共享性、可变换性等特性。

二、信息技术教育的定义与目标体系

1、信息技术教育的定义

笔者认为,信息技术教育有两个方面的涵义:一是指学习与掌握信息技术的教育。二是指采用信息技术进行教育活动。前者从教育目标与教育内容方面来理解信息技术教育,后者则从教育的手段和方法来理解信息技术教育。由此,可对“信息技术教育”作如下定义:

信息技术教育是指学习、运用信息技术,培养信息素质,实现学与教优化的理论与实践。

该定义的理解中值得注意的几个问题:

1)、信息技术教育包括理论与实践两个领域。理论领域指信息技术教育是一门科学,是现代教育学研究的一个新分支,又具有课程教学论的一些特征,具体包括概念体系、理论框架、原理、命题、模式、方法论等研究内容。实践领域指信息技术教育是一种教学活动,一种工作实践,一项教育现代化事业,具体包括信息技术的软硬件资源建设、课程教材的设计开发、师资培训、教学中各种信息技术的综合运用、学习指导、评价与管理等。

2)、信息技术教育的本质是利用信息技术培养信息素质。这里,“利用信息技术”只是一种手段和工具,最终目的是培养学生的信息素质,以适应信息社会对人才培养标准的要求。

信息素质是指人所具有的对信息进行识别、加工、利用、创新、管理的知识、能力与情操(意)等各方面基本品质的总和,是人的一种基本生存素质。为此,我们应明确信息技术教育的指导思想:不只是为了让学生掌握信息技术知识而开展信息技术教育,而是通过信息技术教育,全面提高学生的信息素质。换句话说,信息技术教育不等于软硬件知识学习。而是要使学生通过掌握包括计算机、网络在内的各种信息工具的综合运用方法,来培养信息意识、情感、伦理道德,提高信息获取、处理、创新的能力,为适应信息社会的工作、学习与生活打下良好基础。

3)、信息技术教育的范畴包括学习信息技术和利用信息技术促进学习两个方面。这里明确指出了开展信息技术教育的两种教学形式(专门课程式与学科渗透式)。我们不但要开设专门的《信息技术》课程,重点培养学生运用计算机与网络等现代信息工具的知识和能力;而且要在所有课程的教学中,运用各种传统的与现代的信息工具促进了学生的学习,要渗透信息技术教育思想,培养学生对各种学科信息的综合处理与创新能力。

4)、信息技术教育的途径与模式有多种。除采用学校课堂教学模式外,还可采用课外活动模式、家庭教育模式、远程协作学习模式。其中,基于项目活动的教学模式能较好解决理论知识与实践技能、学习竞争与协作的结合问题,能有效地培养学生的信息素质,是一种非常实用的学校信息技术教育模式,值得推广。

2、信息技术教育的目标体系

信息技术教育目标的涵义有二:一是作为总揽信息技术教育教学活动全局的一种指导思想而存在的、概括性的总体要求,又称为总目标或目的。二是指对达到信息技术教育目的的各个方面进行精确、详细的说明,是学生在完成一个教学单元的学习后应达到什么要求(具有哪些效果)的具体明确的表述。信息技术教育的目标体系是指将信息技术的总目标与分目标,课程目标与知识点目标,认知目标、动作技能目标与情感目标,知识目标、能力目标与情意目标等不同层次、不同角度、不同领域的教育目标整合与系统化。

信息技术教育目标体系具有三重功能:一是定向功能,它是编写教学大纲、设计课程教材、控制教学过程的行动指南。二是激励功能,它能激发教与学的紧迫感与内驱力。三是评价功能,它提供了教学效果的评价尺度和教学设计的参考标准。

信息技术教育目标体系的编写,应满足五个基本要求:一是时代性(先进性)。要紧扣飞速发展的信息时代脉搏,满足信息社会对人才信息素质培养的基本需要。二是科学性。不同的教育对象、不同的年龄阶段有不同的知识起点、不同的接受能力。因此,教学目标要有针对性,注重因材施教。同时,目标编写中应注意运用教育心理研究的新成果,将外显行为目标与内部心理发展目标结合起来;要注重学生的言语信息、智力技能、认知策略、动作技能、情感态度等方面的综合培养。三是具体性。表述中尽量避免含混和不切实际的语词,应明确、详细,可以观察和测量。四是递进性(层次性)。如,总目标、课程目标、章节(单元)目标、课时目标、知识点目标的关系,是一种学习内容方面的递进关系;认知领域中的识记、理解、简单运用、综合运用、创见,是一种学习结果方面的递进关系。五是系统性。应列出全部知识点的教学目标,不同层次不同难度的教学目标搭配合理,能起到相互促进、总体优化的作用。

信息技术教育目标体系的基本分类模式,有四种。

(1)、从年龄阶段来看,全人生的信息技术教育具有如下梳状目标体系,见图1。

图1、全人生的信息技术教育目标体系模式

(2)、从内容层次来看,全学科的信息技术教育具有如下树状目标体系,见图2。

图2、全学科的信息技术教育目标体系模式

图2中信息技术教育的总目标,同图1,它以一系列课程目标的实现为基础。课程目标是指对一定教育阶段的学生进行信息技术课程教学所期望达到的具体目标。课程目标又由一系列的章节(单元)目标组成,章节(单元)以各课时目标的实现为基础,知识点的教学目标是课时目标的重要组成部分。通常情况下,课时目标与知识点目标的编写中,要求包含四个基本要素:教育对象、行为(通过学习后,学习者能做什么)、条件(什么条件下产生上述行为)、标准(上述行为是否合格的最低衡量依据)。

(3)、从心理变化来看,全过程的信息技术教育具有如下三维辐射式目标体系,见图3。

图3、全过程的信息技术教育目标体系模式

该图吸收了布卢姆(B.S.Bloom)的教学目标分类学、克拉斯伍(D.R.Krathwohl)的情感目标分类体系和我国教育科研的有关成果。图中,沿认知维、操作维、情感维各轴箭头方向,学习目标的难度越来越高,体现了不同难度目标的梯级渐进过程。

(4)、从教育发展来看,全素质的信息技术教育具有如下三维立体目标体系,见图4。

图4、全素质的信息技术教育目标体系模式

该图吸收了信息技术教育实验和素质教育研究的新成果。“信息素质”总目标是“知识”维、“能力”维、“情意”维分目标之积。图中,将信息技术知识分为计算机技术知识、网络技术知识、其它信息技术知识三大板块。阅读书刊、访问、讨论、参观、实验、电话交谈、看电影电视等“其它信息技术”,也是信息技术教育的一个重要内容。将基本信息能力概括为四种:获取信息的能力、处理信息的能力、应用信息的能力、创新信息的能力。“情意”维包括信息情感、信息意识、信息道德三个层次。

三、信息技术教育的定位

国家教育部基础教育司2000年1月9日制订的《关于加快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建设的指导意见(草案)》中,已就信息技术教育的意义、要求、内容、教材等方面的定位问题进行了阐述:“在全国中小学积极推进信息技术教育,促进中小学课程、教材、教学的改革,是贯彻邓小平同志‘三个面向’指示精神,实现教育现代化的需要;是落实《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深化基础教育改革,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需要;是面向21世纪国际竞争,提高综合国力和全民素质,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新型人才的需要。”“加快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的建设,是积极推进信息技术教育的重要措施。”“信息技术课程是中小学一门知识性与技能性相结合的基础工具课程,应作为必修课单独开设。”“中小学信息课程的任务是:培养学生对信息技术的兴趣和意识,让学生了解或掌握信息技术基本知识和技能,使学生具有获取信息、传输信息、处理信息、应用信息技术手段的能力,形成良好的文化素养,为他们适应信息社会的学习、工作和生活打下必要的基础。”“教育内容的选取应考虑信息社会对公民的基本求,既要符合中、小学教育规律,又要体现时代特征。”

下面,我们从信息技术教育与教育信息化、计算机教育、科技教育、素质教育、创新教育的关系方面,多视角地对信息技术教育的定位问题作具体分析。

1、信息技术教育与教育信息化

1)、教育信息化

“信息化”一词最早是与“信息产业”、“信息化社会”联系在一起的,其提出源于日本。1963年,梅棹忠夫在《信息产业论》一书中首先向世人描述了“信息革命”、“信息化社会”的诱人前景。此后,“信息化”一词在全世界得到了广泛使用。人们从技术、知识、生产、经济、社会、国家等多角度对“信息化”的定义与内涵进行了阐释。

教育信息化,是教育领域的信息化的简称。关于教育信息化这一概念,有的学者认为其本质是要创设“一种充满信息,而且方便教育者和学习者获取信息的环境。”[10]也有人说:教育信息化的主要特点是在教学过程中,比较全面地运用以计算机和网络通讯为基础的现代化信息技术,促进教学过程的全面革新,使学校能够适应信息化对教育的新要求。我们认为,教育信息化应包括如下九个方面的内容:

(1)、教育思想的“信息化”。要从工业化社会的班级批量化、“一刀切”教育思想转向信息化社会的个性化、人本化教育思想。

(2)、教育资源的“信息化”。要创建分布式的、超链接的、非线性的、多媒体化的、开放的、智能生成式的多种教育信息资源库,使学校教室、办公室、实验室、图书室、阅览室电子化、网络化;要建立教育资源信息系统,使人、财、物、时间、空间等各种资源要素的调控与管理最优化。

(3)、课程教材的“信息化”。要适应信息社会发展的需要,不断深化课程教材改革;开设信息技术课程,加强信息技术教育;努力提高各科教材的技术含量,注意培养学习者的信息能力。

(4)、教学模式的“信息化”。要注重建构主义、人本主义、行为主义、认知主义理论的综合运用,构建适应信息时代要求的新型教学模式,要将信息的获取、处理、应用、创新等环节的组配作为教学模式构建的基础。

(5)、教学技术的“信息化”。以现代信息技术为教育技术的核心,提高各种软件、硬件、潜件中的技术含量与信息质量。

(6)、教育环境的“信息化”。创设丰富、多样、美好的教育信息环境,使师生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都能获得充满生机和活力的校园环境的熏陶。

(7)、教学评估的“信息化”。注重计算机与网络在评估信息的采集、传输、处理和结果分析中的应用,使评估经常化、自动化、智能化。特别要注重信息导航与实时评估,使教学过程能自动朝教学目标演进。

(8)、教育管理的“信息化”。以绩效为价值取向改革教育管理模式;注重现代信息技术在教学常规管理、人事管理、工资管理、档案管理、设备管理中的应用。

(9)、教师素质的“信息化”。要注重培养教师的信息素质,提高其运用信息技术进行教育教学的能力。

2)、信息技术教育与教育信息化的关系

信息技术教育是教育信息化的重要途径,能加快教育信息化的进程;教育信息化是信息技术教育实施的重要基础,对信息技术教育的开展也有较大的促进作用。一句话,二者相互依存,相互促进。

二者的区别:信息技术教育强调的是一新型的教育活动,而教育信息化强调的是教育事业的一种新的发展趋势与努力方向,二者关注的重点不同。同时,教育信息化的实现,除了要加强信息技术教育外,还要求教育的管理、评估、环境、模式、思想等各个方面都向“信息化”过渡。因此,可以说,教育信息化强调的是整个教育的现代化,而信息技术教育只是实现教育信息化的一项重要内容。

2、信息技术教育与计算机教育、科技教育

有人说,信息技术教育与计算机教育、科技教育都要学计算机和用计算机学习,是一回事。我们认为,这种观点存在片面性。信息技术教育与计算机教育、科技教育有如下九个方面的主要区别。见表1。

表1、信息技术教育、计算机教育与科技教育之比较

信息技术教育

计算机教育

科技教育

在中小学

的定位

是中小学的一门知识性与技能性相结合的基础工具课程,应作为必修课单独开设。在中小学列入毕业考试科目。

逐步成为中小学的一门独立的知识性与技能性相结合的基础学科。

英国将科技课与英语、数学并列为三大核心课程。我国在中小学已列入毕业考试科目。

教育目标

以培养信息素质和计算机与网络应用能力为核心。

以培养计算机知识与使用技能为核心。

以培养科技素质为核心。

教育内容

信息工具的认识;信息采集、加工、传输、表达的基本方法;运用计算机与网络技术,开展各种专题项目的信息实践活动。

计算机软硬件基础知识;程序设计;用计算机打字、画图、制表等方面的知识与技巧。

百科基础知识;科学研究的基本方法;科学知识的应用技巧。

教学媒体

包括计算机、网络、印刷品、音像媒体在内的各种教学媒体,在学校、家庭、社会均可进行。

计算机、网络为主,多在专用计算机教室进行。

除计算机网络、音像媒体外,还可采用大自然中的实物与实验器材。

教学模式

项目活动式──以项目主题为中心,融合各类知识与技能的学习。

演示式──讲解信息技术的基本原理与操作流程。

自主建构式──采用“支架式”、“抛锚式”、“随机进入式”等模式,自主完成意义与技能建构。

讲授式──讲授知识。

操练式──形成技能。

编程式──学会编程。

探究式──形成科研能力。

讲授式──掌握科学知识。

实验式──掌握科学方法,形成操作技能。

课程教材

课程以计算机和网络技术为主。教材分小学、初中、高中阶段,按城市、县(市)、农村不同地区,实行多纲多本与模块化课程结构。小学、初中、高中的课(学)时数一般为:不少于68、不少于68、70~148。上机时间不少于总学时的70%。

课程以计算机的基本原理、操作技术为主。教材分阶段按地区实行一纲多本与模块化课程结构,容许初高中内容交叉重复。小学、初中、高中的课(学)时数一般为:60以内、60、60以上。建议在小学四、五年级,初中一、二年级,高中一、二年级开设。

英国将物理、化学、生物、地球科学、天文学、信息技术、微电子学、环境科学、卫生教育等内容综合成“科学调查”、“生命”、“材料”、“物理”4个方面的教学目标。每个目标又分为10级。其中,5~7岁学1~3级(第一阶段),7~11岁学2~5级(第二阶段),11~14岁学3~7级(第三阶段),14~16岁学4~10级(第四阶段)。我国则采取分科教学的形式。

教学条件

有多媒体计算机,并与校园网或internet相连,要求通过培训使教师适应新的课程教学要求。要因地制宜,不搞一刀切。

有低、中档的微机即可满足基本要求。强调因地制宜、讲究实效的原则。要求通过岗前、岗中培训,使专任教师达到相应的学历标准。

有基本的实验器材和科学基地,要求教师具有广博的的科学知识。

教学评估

评估内容包括理论知识、电子作品与平时表现。考试工具多采用计算机。电子作品制作考试时可以相互交流,但必须独立完成,且不应与他人雷同。可采用五级记分制。

主要对认知领域和操作领域进行评价。书面考试与上机考试相结合。考试时不准讨论。可采用五级记分制。

科学知识、原理、研究方法、实验技能的学习评价多以书面方式进行。要求独立作答,常采用百分记分制。

与其它学

科教育的

关系

在语文、数学、外语等其它学科的教学中,也要充分利用信息工具,渗透信息意识,注重信息技能的培养。这将成为未来信息技术教育的主流。

计算机在其它学科的教学中多起辅助作用,应用的广度与深度尚不够。

可渗透于所有学科的教学中。但常以理科课程形式,对科技知识与技能进行专门培养。

结论:(1)、20世纪50年代以来,计算机教育的发展经历了编程语言学习、应用程序学习、课件辅助学习等阶段,随着计算机性能的不断提高、价格的降低、应用的日益普及,和网络的全球风靡,在中小学再单纯强调计算机知识学习而轻视计算机在学习、生活、工作中应用的各种能力的培养,已落后于信息时代的要求,必须向信息技术教育转化。(2)、科技教育始终是整个学校教育工作中的一个重点,信息技术教育与科技教育不是对立关系,不能因为强调信息技术教育而忽视其它方面的科技教育,而应该将二者结合,在信息技术教育中渗透包括科学教育、人文教育在内的各种教育内容。看得更远些,未来的信息技术教育将更多地整合到各科教学中,单独开设信息技术教育专门课程的必要性会越来越少。就象现在的中小学没有必要专门开设收录机、电视机的操作使用课程一样。

3、信息技术教育与素质教育、创新教育

1)、信息技术教育与素质教育

“素质教育”一词产生于20世纪80年代的教改运动,现已形成了比较完整的理论与实践体系。信息技术教育与素质教育的关系,主要体现在下述两个方面:

(1)、二者的根本目标一致,但出发点不同。素质教育强调的是培养人的整体素质,要求各级各类教育都要渗透素质教育思想。信息技术教育强调的是增加信息技术这一教育内容,加强对每个公民信息素质的培养,以适应信息社会的要求。

(2)、开展信息技术教育,可以推进素质教育。同时,推行素质教育,要求加强信息技术教育。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中,将“大力提高教育技术手段的现代化水平和教育信息化程度”,“在高中阶段的学校和有条件的初中、小学普及计算机操作和信息技术教育”,作为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重要措施。实践表明,开展信息技术教育,能促进知识向能力的转化,能推进智力因素与非智力因素的结合,能实现个性教育、终身教育,全面提高人的身体素质、心理素质与社会素质。

2)、信息技术教育与创新教育

信息技术教育与创新教育是一种相互促进相互依赖的关系。创新教育强调的是教育的目标与教育思想的改革,其核心是培养学生如下几方面的创新素质:

·创新意识、精神与品德──具有自觉的创新取向与动机,喜欢立异图新、与众不同;敢于改革一切保守、落后的东西,向传统向权威挑战;具有坚韧不拔、乐观自信的品质;尊重他人,善于合作,乐于奉献,有良好的道德素养。

·创新思维与技能──具有良好的思维品质(包括思维的变通性、新异性、发散性、直觉性、敏捷性、流畅性等方面);能熟练运用一般的创新方法与专门的创新技巧独立发现与解决问题;能通过实践不断提高创新的智力技能与运动技能。

·创新个性与美感──具有好奇、好思、好学、好做、自励、自控、自立、自强等方面的个性心理品质;具有良好的创新审美感受(主要指创新过程中的快乐感、专注感、永不满足感,与欣赏创新成果的愉悦感、诱动感等高级情感品质)。[11]

教育信息化的意义篇7

关键词:文化;文化哲学;信息教育;透视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0845(2006)12-0026-02

文化哲学中讲的文化是广义的,是指人类在社会历史发展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哲学是理论化了的世界观、方法论。文化哲学是一种以人为本的世界观、方法论和思维方式,也是未来哲学变革的重要形态之一。因此,对信息教育进行文化哲学层面的探讨,不仅仅表达一种哲学理性的价值关怀,更是对人、文化与教育三者关系的深层追问。

一、信息教育的嬗变:文化历程

从世界信息教育宏观的发展动态来看,信息教育嬗变的文化历程大致分为三个阶段:计算机文化、信息技术工具文化和信息文化。

(一)计算机文化

计算机教育阶段主要是以计算机文化为主导教育的价值取向。计算机文化概念的提出是在计算机产生之后不久,但正式形成却是在上世纪70年代末到80年代初。有关考证认为,早在1968年,美国教育学家米切尔斯(D.michaels)在其著作《美国教育中的下一个转折点:计算机文化(thenextgreatcrisisinamericaneducation;ComputerLiteracy)》中就指出了开展计算机教育的必要性,但首次明确提出计算机文化概念的则是美国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劳伦斯科学馆的副主任阿瑟・刘赫曼,他在其80年代所著《计算机文化:概观》中给计算机文化以明确的定义。众所周知,在印刷时代,阅读、写作和计算被公认为文化之鼎的三足,也被视为传统教育的三大基石。世界各国都把这三种能力的培养列为基础教育的首要任务。阿瑟从运用计算机工作与传统的读、写、算三大基本技能进行横向比较后认为,人们必须重视“计算机应用能力”的培养,他把这种能力定义为计算机文化概念。尔后,即1981年8月,在瑞士洛桑举行的第三届世界计算机教育应用大会上,原苏联西伯利亚科学院院士、计算机教育学家叶尔肖夫(a.p.ershov)所作的大会主题报告《程序设计――第二文化》中提出了人类生活在一个“程序设计的世界”的看法。他指出,现代人除了传统的读写算意识与能力外,还应该具有一种可以与之相比拟的程序设计意识与能力,这种程序设计意识与能力就是第二种文化――程序设计文化,而计算机程序设计教学可以帮助人们从小培养一种程序设计的意识与能力。

计算机文化(这里的文化是指程序设计,不是指广义上的文化)作为认识和实践的产物,有它深刻的认识根源。计算机成为学习者认识的唯一对象,人们普遍关注的是计算机的工作原理、体系结构和程序设计等复杂的知识与技能。人是认识主体,计算机是客体,在人的现实观念中,计算机是将“我”的文化观念通过文化活动(如程序设计)转变为文化产品(程序)的忠实执行者。主要以“程序设计”为内核的计算机文化,带有强烈的唯“技术中心”(也称“技术理性”)倾向,旨趣在于培养“程序设计技术精英”,是一种“精英文化”。也正是因为唯“技术理性”,计算机教育几乎完全忽略了学习者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培养,严重地阻碍了学习者的身心发展和综合素质的全面提高。

(二)信息技术工具文化

信息技术教育的价值取向主要是信息技术工具文化。信息技术工具文化带有明显的“技术”痕迹,表现出强烈的“技术理性”和“32具理性”倾向。但是,它与唯“技术理性”的计算机文化之间却存在重要区别:计算机文化仅仅局限于程序设计,而信息技术工具文化则远远超越了程序设计文化的范畴,将计算机视为极其重要的信息处理和传播工具、认识世界的认知工具以及解决问题的技术手段。在信息技术工具文化的影响下,人们逐渐意识到计算机是一种不可或缺的交流沟通、认识探究和问题解决的工具、手段和方法,摒弃了“计算机=程序设计”的狭隘文化的窠臼。

认知主义的认识论是强调主观(内部心理过程)与客观(外部刺激)相统一的。人们的认识不单纯是外部刺激的产物,而是外部刺激与内部心理过程相互作用的结果。虽然信息技术工具文化本质上也是一种“技术理性”,但是,当计算机作为认知、交流和探究的工具时,信息技术教育也逐渐开始注重人的意识、情感、态度、兴趣和需要的内部心理过程,从某种意义上讲,这无疑是一个巨大的进步。“计算机只是一种工具而已,它不可能替代人的思考”。因此,学习者不再像计算机教育阶段那样花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去钻研“枯燥深奥”的计算机原理、结构等知识,而是从实用主义的角度,学习一些和自己密切相关的常用软件。在这种工具文化的视野中,人与计算机的关系是“使用”和“被使用”的关系。人当然是认识的主体,被认识的知识、技能等内容是客体,而计算机成为“助教”、“助学”和认知的工具,其目的就是熟练运用计算机完善地解决面临的各种问题。

(三)信息文化

信息教育阶段是以信息文化为主导教育的价值取向。这里的“文化”是文化哲学意义上的广义文化。信息文化是一个庞杂的大系统,是人类在自身内化的信息文化观念的指引下,选择适合的文化活动方式,生产出五彩斑斓的文化产品。随着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尤其是智能技术的出现,社会对一般成员的信息技术素养要求逐渐放低;伴随着社会信息化程度的提高,社会对一般成员的信息技术素养以外的有关信息科学、信息伦理和信息意识的要求明显加强。因此,信息文化的内涵相当丰富,具体内容包括:(1)信息意识情感。包括敢不敢使用信息技术来解决问题,以及遇到问题想不想使用信息技术来帮助自己。(2)信息伦理道德。应用信息技术时能不能遵循一定的伦理道德规范,利用时是否考虑到对于人类社会好不好的问题。(3)信息技术方面的基本知识。对于信息技术的原理、名词术语是否知道,对于其发展与作用了解不了解。(4)操作、利用与开发信息的能力。

信息文化视野中的人与信息技术的关系显现出前所未有的新特点。后现代主义认识论强调人与人之间的内在本质关系,主张用交往的形式替代中心主体形式,即用“主体间性”替代现性主义中的主体性,使人我相互开放,打破和消除主体自我与主体他人之间的界限和距离。马克思主义哲学也认为,“人的价值关系是一种特殊形式。在这种特殊形式中,人同时具有客体和主体双重品格。在社会生活中,人既是有需要的、从事实践活动的主体,又是以自身的实践来满足其需要的客体”。所以在信息交流的过程中,学习者可以是认识他人或事物的主体,同时也可能成为别人认识的客体。

基于以上分析,我们认为,信息教育嬗变经历了计算机

本文为全文原貌未安装pDF浏览器用户请先下载安装原版全文

文化、信息技术工具文化和信息文化三个连续统一的阶段,三种文化的概念范畴逐渐扩大,文化层次逐渐提升。信息教育不但是对传统文化的继承,更重要是对信息文化的创生,信息教育是对传统科学教育的超越。

(四)信息教育的本质:文化解构

综观信息文化的万千姿态,可将之解构成大众信息文化和精英信息文化两部分来把握其“质”的内核。大众信息文化的质是满足最大多数人的需要的信息文化,带有“大众性、易学性、常用性”等特点;而精英信息文化的质是满足国家、政府、商业、教育等领域的特殊的专业性的文化,带有明显的“高、精、尖”的特点。当然,大众信息文化和精英信息文化的划分是相对的、动态的。随着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精英信息文化中的一些问题在不断地得到解决后向社会全面推广,精英信息文化也就变成了大众信息文化。这说明大众信息文化和精英信息文化是相互渗透、相互依存的。

基于对信息教育的文化解构,我们可以试着对信息教育的本质作如下界定,即信息教育是对信息文化的继承和创生,并在继承和创生中形成的个性化信息素养的大众信息文化和精英信息文化的教育。信息教育的内容包括对学习者进行信息知识、信息观念、信息能力、信息道德等方面的教育。

二、信息教育的实施:文化构建

信息教育的实施是将信息文化构建由理想变为现实的关键环节。由于信息文化具有鲜明的开放性、价值性、生成性和多元性,实施信息教育就是要在马克思主义文化哲学、现代教育理论和社会主义文化方针的指导下,对信息文化进行科学的反思、评价和选择,以构建适合本国实际情况、符合人的身心发展规律、满足社会政治经济发展需求的信息文化。基础教育事关我国未来的发展,在第八次课程改革的浪潮中,我国的教育专家、学者和一线教师对中国的当前以及未来的信息教育作了全面深入的思考。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南京师范大学教育技术学博导、基础教育新课程改革“普通高中信息技术课程标准研制组”负责人李艺教授,在深刻反思传统“技术中心”取向的计算机教育对学习者人性的压抑、创造力的扼杀以及情感体验的忽视的基础上,提出了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的“双本体观”。他认为,信息技术教育实际是两部分的复合物,一个是大众信息技术部分,一个是技术取向部分,它们分别是大众信息技术和专业信息技术向基础教育映射的结果。这就是信息技术教育的“双本体观。《关于中小学普及信息技术教育的通知》(教基[2000]33号)中有关“课程建设”部分的第一条提出:“将信息技术课程列入中小学的必修课程”;2003年3月31日,《普通高中技术课程(信息技术)标准(实验稿)》正式。显然,国家文本将高中信息技术纳入技术领域,明显带有“技术理性”的痕迹。正如前面所言,虽然信息技术教育已经开始关注学习者的情感态度、伦理道德和价值观,但本质上仍是“技术理性”,如果将“信息技术素养”作为信息技术教育的目标提出,极易给信息技术教育带来认识上的混乱。冷静睿智的李艺教授清醒地注意到了这一点,秉承“双本体观”的思想,巧妙回避了这一难题,转而适度超前地提出了培养学生“信息素养”的教育目标。华东师范大学的祝智庭教授以其独到的眼光和惊人的智慧,进一步将“信息素养”提升为“信息文化”。他说:“信息素养应该看做是一种新的信息文化,从知道如何使用计算机,到知道如何访问信息,到批评性地思考信息本身,到信息的技术构造,到其社会的、文化的甚至是哲学上的情境和影响力,这些对于现代信息社会的受过教育的公民是必需的。如果我们从这种多维文化的角度去认识信息素养,那么我们推行的信息技术教育将是对技术能力的超越,信息技术能力只是信息素养的基础,是必需的、底层的能力。”他还强调应当把信息技术教育推进到信息教育的大框架中来考虑。显而易见,信息文化的内涵和外延不断在扩大,是对信息技术工具文化和计算机文化的提升和超越,信息教育的实施就是信息文化构建过程。

信息教育嬗变的过程其实就是文化的继承、批判、创造和提升的过程。当前,我国正处于信息技术教育向信息教育转型的特殊历史时期,把“信息素养”作为信息教育的初步目标是合理的。信息素养的提出扫清了长期困扰在信息技术教育中“唯技术中心”的阴霾,为信息技术教育向信息教育迈进铺平了道路。人是文化创生的主体,教育是文化的传承,信息教育的终极目标是信息文化的创生和信息素养的内化,通过信息教育,学习者可以自由地畅游于信息文化之长河,获得丰富的信息文化感受,形成健康丰富的信息意识。

收稿日期:2006-06-30

作者简介:贺斌(1973-),男,重庆人,讲师,硕士研究生,从事课程与教学论和计算机教育研究;夏燕(1976-),女,江苏南通人,硕士研究生,从事现当代文学研究;周彩英(1965-),女,江苏张家港人,副教授,硕士生导师,从事计算机课程与教学论研究。

教育信息化的意义篇8

关键词:信息技术;思想品德;课程标准解读

初中思想品德是对学生进行公民品德教育和初步的马克思主义教育,帮助学生学习做负责任的公民、过有意义的生活,引领学生感悟人生的意义,逐步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基本的是非善恶观,也就是教育学生学会如何做人,如何适应未来社会的竞争。

21世纪是信息化的社会。信息网络技术的发展,使思想品德课的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手段和教学过程都发生了变化,充分运用现代教育技术建构新型的思想品德课教学模式,培养学生学会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去获取知识,推进素质教育,已经成为思想品德课教学的新课题。正是在这种背景下,我们提出要努力把信息技术(包括计算机技术、多媒体技术、网络技术)与思想品德教学相整合,在教学过程中,把信息技术、信息资源、信息方法和思想品德课程内容有机结合,使学生在老师的组织下利用信息技术进行学习,这样对思想品德课程的教学具有特殊意义。

一、信息教育技术对思想品德课教育的目标意义

《义务教育思想品德课程标准(2011年版)》在第二部分课程目标的能力目标中明确指出:“学习搜集、处理、运用信息的方法,能够积极适应信息化社会。”作为思想品德教师,如何在日常的教学活动中渗透学生该方面能力的培养呢?或许,管理学中的“参与改变理论”能够帮助我们教师完成这一能力目标。

德国心理学家库尔特・勒温(KurtLewin)认为,个体态度的改变依赖于他参与群体活动的方式。个体在群体中的活动方式,既能决定他的态度,又会改变他的态度。库尔特・勒温在他的群体动力研究中,发现个体在群体中的活动可以分为两种类型:一种是主动型的人,这种人主动参与群体活动,自觉地遵守群体的规范,另一种是被动型的人,他们只是被动地参与群体活动,服从权威和已制定的政策,遵守群体的规范等。

为了研究个体在群体中的活动对改变态度的影响,他作了如下实验:“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美国由于食品短缺,政府号召家庭主妇用动物的内脏做菜。而当时美国人一般不喜欢以动物的内脏做菜。勒温以此为题,用不同的活动方式对美国的家庭主妇进行态度改变实验,其方法是把被试者分成两组,一组为控制组,一组为实验组。对控制组采取演讲的方式,亲自讲解猪、牛等内脏的营养价值、烹调方法、口味等,要求大家改变对杂碎的态度,把杂碎作为日常食品,并且赠送每人一份烹调内脏的食谱。对实验组勒温则要求她们开展讨论,共同议论杂碎做菜的营养价值、烹调方法和口味等,并且分析使用杂碎做菜可能遇到的困难,如,丈夫不喜欢吃的问题、清洁的问题等,最后由营养学家指导每个人亲自试验烹调,结果控制组有3%的人采用杂碎做菜;实验组有32%的人采用杂碎做菜。”

由此可见,由于实验组的被试者是主动参与群体活动的,他们在讨论中自己提出某些难题,又亲自解决这些难题,因而态度的改变非常明显,速度也比较快。而控制组的被试者由于是被动地参与群体活动,很少把演讲的内容与自己相联系,因而,其态度也就难以改变。基于这一实验,勒温提出了他的“参与改变理论”,认为个体态度的改变依赖于在群体中参与活动的方式。后来,这个理论在管理中得到广泛的应用,也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这个理论的意义在于,如果我们教师在日常的教学中积极使用信息教育技术,让学生主动参与信息教育技术的使用,学生在参与使用的过程中就会“态度的改变非常明显”,并在教学活动过程与教师的互动中,学习如何“搜集、处理、运用信息的方法”,也就是学习“积极适应信息化社会”,从而达到能力目标的精细化的落实。

二、信息教育技术对思想品德课教育的手段意义

《义务教育思想品德课程标准(2011年版)》在第四部分的实施要求与建议中要求:“要了解和研究教材的整体布局,把握具体教材内容在单元和整个教材中的地位、任务,根据课程标准,设定鲜明而集中的教学目标。以教材为基础组织教学内容,设计合理的教学结构,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和手段,优化教学过程,提高课堂教学水平。”同时“以学生道德认知、道德情感及道德实践水平为基础,选取学生关心的、具有教育意义的现实问题、实际事例作为主要素材进行提炼,使之更具典型性和教育性,避免负面影响和空洞说教”。

传统的思想品德教学偏重灌输,而“填鸭式”的讲授灌输一方面对学生道德观念的理解、道德情感的激发、道德行为的指导都起了阻碍作用,束缚了学生的思维,另一方面,思想品德课素材的变化快是每一个思想品德课教师感受最深的,思想品德课一个很大的特点就是具有鲜明的时代感,而导致说明问题的素材也必须有时代特色。课本提供的各种数字和资料在今天瞬息万变的数字时代总显得有点陈旧。

在21世纪这个网络化的信息时代,思想品德课该如何达到其教育教学目的――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接班人,并在这个过程中提高学生获取、分析、加工信息的能力呢?这就使我们必须利用信息技术来加快思想政治课改革的力度和深度。值得注意的是,利用信息技术参与思想品德课的教学并不是“教材搬家”“板书搬家”“习题集搬家”,也不是片面追求课件的花里胡哨,更不是利用现代化包装进行高密度的“满堂灌”。将信息技术与思想品德课教学进行有机的整合,对改革初中思想品德课课堂教学,优化教学效率具有重要的作用。我们要在实践中不断探索现代教育技术手段辅助思想品德课教学的方法,创造良好教学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使现代教育技术手段辅助思想品德课教学的手段作用得到真正充分的发挥,从而提高思想品德课教学的实效。

三、信息教育技术对思想品德课教师的专业化意义

思想品德课作为文科类的综合性课程,可谓古今中外、天文地理、政治、经济、文化、历史,甚至理科类的各门学科也都有涉及。在今天这个知识爆炸的时代,知识和意识的累积是呈几何级数的速度在发展,老师和学生可以获得的知识和资料更加丰富。但是,人有所长必有所短,各种信息和资料所带给社会和每个人的影响是千变万化的,这其中既有积极因素又有消极因素。如何最大限度地利用信息来达到获取知识的目的,怎样才能使每个人所获取的知识引导人走向积极的一面,这是目前在思想品德课老师面前的一大难题。这需要思想政治课教师有较强的信息获取、分析和加工能力。

巴甫洛夫说过:“科学随着方法学获得的成就而不断跃进,方法学每前进一步,我们仿佛上了一个台阶,于是我们就有了更广阔的视野,看到从未见过的事物。”需要我们教师不断探索不断进步。对于思想品德课教师而言,教学方法的不断改进也令参与其中的教师拥有“更广阔的视野”,走上教师专业化之路。

总而言之,信息网络技术的发展,极大地改变了传统的初中思想品德教学,我们要充分运用现代信息教育技术建构新型的教学模式,充分发挥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从而使学生真正成为信息加工的主体和知识意义的主动建构者。

参考文献:

教育信息化的意义篇9

[关键词]信息化;教学设计;学习过程;学习资源

1引言

近年来,随着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以计算机和互联网为主的信息技术迅速渗透于社会的各个领域,尤其是教育领域。教育信息化是指全面深入地运用现代化信息技术来促进教育改革和教育发展的一种全新的教育形态,它成为网络信息时代最显著的教育变革,它给传统的教学模式带来深刻的改革。2012年4月,教育部等九部门《关于加快推进教育信息化当前几项重点工作》的通知中指出,实现教学点数字教育资源全覆盖;推进农村中小学宽带接入与网络条件下的教学环境建设;推动优质数字教育资源的普遍应用;推进网络学习空间建设;建设教育资源公共服务平台;建设教育管理公共服务平台;加大教师应用信息技术能力的培训力度。同时,刘延东副总理在关于全国教育信息化工作电视电话会议中,也确定基于“三通两平台”模式的教育信息化发展导向,即实现“宽带网络校校通”、“教学资源班班通”、“网络学习空间人人通”;加强数字教育资源公共服务平台、教育管理信息系统平台的建设。国家对于教育信息化建设方向的政策和指引明确了未来方向,同时也对我们教师的教学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我们必须在教学中将信息技术与教学很好地进行整合,做好信息化教学设计,才能高质量地完成教学任务。

2信息化教学设计的理论基础

信息化教学设计是基于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一种探究性学习,是由上海师范大学黎加厚教授提出的,就是运用系统方法,以学为中心,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和信息资源,科学地安排教学过程的各个环节和要素,以实现教学过程的优化。应用信息技术构建信息化环境,获取、利用信息资源,支持学生的自主探究学习,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优化教学效果。

建构主义认为,知识不是通过教师传授得到,而是学习者在一定的情境即社会文化背景下,借助其他人(包括教师和学习伙伴)的帮助,利用必要的学习资料,通过意义建构的方式而获得。由于学习是在一定的情境即社会文化背景下,借助其他人的帮助即通过人际间的协作活动而实现的意义建构过程,因此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认为“情境”、“协作”、“会话”和“意义建构”是学习环境中的四大要素或四大属性。

2.1“情境”

学习是真实情境的体验。学习环境中的情境必须有利于学生对所学内容的意义建构。该理论认为只有在真实世界的情境中才能使学习变得更加有效。学习的目的不仅仅是让学生懂得某些知识,而且要让学生能真正运用所学知识去解决现实世界的问题。这就对教学设计提出了新的要求,也就是说,在建构主义学习环境下,教学设计不仅要考虑教学目标分析,还要考虑有利于学生建构意义的情境创设问题,并把情境创设看作是教学设计的最重要内容之一。

2.2“协作”

学习是一种合作协商的过程。协作发生在学习过程的始终。协作对学习资料的搜集与分析、假设的提出与验证、学习成果的评价直至意义的最终建构均有重要作用。在学习过程中,学习主体之间、学习小组之间、学习者与社会之间要开展合作、会话与协商交流活动,以促进学习者形成稳健、完善的知识结构。

2.3“会话”

学习是一种会话商讨的过程。会话是协作过程中不可缺少的环节。学习小组成员之间必须通过会话商讨如何完成规定的学习任务;此外,协作学习过程也是会话过程,在此过程中,每个学习者的思维成果(智慧)为整个学习群体所共享,因此会话是达到意义建构的重要手段之一。

2.4“意义建构”

学习是一种意义建构的过程。这是整个学习过程的最终目标。所要建构的意义是指事物的性质、规律以及事物之间的内在联系。在学习过程中帮助学生建构意义就是要帮助学生对当前学习内容所反映的事物的性质、规律以及该事物与其他事物之间的内在联系达到较深刻的理解。

由以上所述的“学习”的含义可知,学习的质量是学习者建构意义能力的函数,而不是学习者重现教师思维过程能力的函数。换句话说,获得知识的多少取决于学习者根据自身经验去建构有关知识的意义的能力,而不取决于学习者记忆和背诵教师讲授内容的能力。建构主义提倡在教师指导下、以学习者为中心的学习,也就是说,既强调学习者的认知主体作用,又不忽视教师的指导作用,教师是意义建构的帮助者、促进者,而不是知识的传授者与灌输者。学生是信息加工的主体、意义的主动建构者,而不是外部刺激的被动接受者和被灌输的对象。

3信息化教学设计的基本原则

信息化教学设计是以多媒体和网络技术为支持,但“信息技术的支持”仅仅是信息化教学设计的表面特征,它还有两个更为重要的、更为根本的特征:一是以学生为中心,关注学生能力的培养;二是关注学习过程。这两大特征渗透到学习过程的各个要素中,形成了更具指导意义的设计原则。

3.1强调以学生为中心,关注学生能力的培养

明确“以学生为中心”,注重学习者学习能力的培养。这一点对于教学设计有至关重要的指导意义。教师是作为学习的促进者,引导、监控和评价学生的学习进程,至于如何体现以学生为中心,建构主义认为可以从三个方面努力:要在学习过程中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要能体现出学生的首创精神;要让学生有多种机会在不同的情境下去应用他们所学的知识(将知识“外化”);要让学生能根据自身行动的反馈信息来形成对客观事物的认识和解决实际问题的方案(实现自我反馈)。以上三点,即发挥首创精神、将知识外化和实现自我反馈,可以说是体现以学生为中心的三个要素。3.2充分利用各种信息资源来支持学

为了支持学习者的主动探索和完成意义建构,在学习过程中要为学习者提供各种信息资源(包括各种类型的教学媒体和教学资料)。利用这些媒体和资料并非用于辅助教师的讲解和演示,而是用于支持学生的自主学习和协作式探索。对于信息资源应如何获取、从哪里获取,以及如何有效地加以利用等问题,是主动探索过程中迫切需要教师提供帮助的内容。

3.3以“任务驱动”和“问题解决”作为学习和研究活动的主线,在相关的有具体意义的情境中确定和教授学习策略与技能

以“任务驱动”和“问题解决”作为学习和研究活动的主线,“任务驱动”是一种建立在建构主义教学理论基础上的教学法,它是指以若干个具体任务为中心,学生通过完成完整的任务,以探索问题来引动和维持学习者的学习兴趣和动机;创建真实的教学环境,让学生带着真实的任务去学习,在完成具体任务中建构知识与能力,能将已有的知识迁移到新的情境中,作出决策并最终解决问题,使学生逐渐形成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并能综合应用所学知识和技能的能力。任务对学生就是一个兴趣,一种“催化剂”,驱动学生主动学习。任务驱动教学是职业教育教学中一种十分有效的教学方法,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符合现代创新教育对人才培养的要求。

3.4强调协作学习

这种协作学习不仅指学生之间、师生之间的协作,也包括教师之间的协作,如实施跨年级和跨学科基于资源的学习等。建构主义认为,学习者与周围环境的交互作用,对于学习内容的理解(即对知识意义的建构)起着关键性的作用。这是建构主义的核心概念之一。学生们在教师的组织和引导下一起讨论和交流,共同建立起学习群体并成为其中的一员。在这样的群体中,共同批判地考察各种理论、观点、信仰和假说;进行协商和辩论,先内部协商(即和自身争辩到底哪一种观点正确),然后再相互协商(即对当前问题摆出各自的看法、论据及有关材料并对别人的观点做出分析和评论)。通过这样的协作学习环境,学习者群体(包括教师和每位学生)的思维与智慧就可以被整个群体所共享,即整个学习群体共同完成对所学知识的意义建构,而不是其中的某一位或某几位学生完成意义建构。

3.5强调针对学习过程和学习资源的评价

信息化教学设计是以学为中心,注重学生主动学习能力的培养,并强调教师是作为学习的促进者来引导、监控和评价学生的学习进程的。在这种理念下,学生处于一个全新的信息化环境中,能够自觉主动地接触新事物和新信息,善于用信息的观点看待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从而为学生信息素养的形成提供了一个良好的前提条件。同时,信息化教学设计强调充分利用各种信息资源来支持学生的学习,这就为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提供了良好的学习环境。利用信息教学设计展开的教学过程,尽可能地为学生提供各种教学媒体资源,为学生提供大量的教育信息,学生能够全方位地感知和认识学习对象,让学生在获取信息资源时,对这些信息资源进行加工和处理,并学会创造性地解决问题,从而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

4信息化教学设计的实践

下面以笔者所任教的《物流业务信息处理》课程中“编制公路运输计划单”为例,谈谈信息化教学设计的思考和实践。

4.1教学准备

4.1.1分组

根据“组间同质”、“组内异质”的原则课前对学生进行分组,分为5组,每组6人,设置岗位角色分别为发站调度员,取货员、司机、客服等,并指派一名组长,形成一个职责分明的工作团队。

为保证教学效果,让学生提前进行预习,在网络上搜查运输公司使用的公路运输计划单的样式,了解公路运输计划单的各项内容,以及编制公路运输计划单单证的规范格式要求;各小组根据老师布置的项目要求,一起讨论,组长分工进行拟定制作方案,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和协作能力;大家各抒己见,发表自己的意见,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创新思维;利用各种信息化手段和技术搜集、整理公路运输计划单的相关素材,培养学生信息的搜集、处理等能力。

4.1.3建立素材库

教师课前将师生收集的素材整理汇总,建立素材库,同时准备好多媒体网络机房、网络教学平台、多媒体教学课件等教具学具。

4.2教学环节

4.2.1创设情境,布置任务

首先,笔者以图片、文字、动画等多种媒体形式向学生布置工作任务,以北京金祥物流有限公司运输调度员收到了客服发来的两单货物运输作业指令,需要在现有运力下,根据货物情况、车辆情况、客户的收货时间等情况编制公路运输计划单,提出要求,让学生以调度员的身份完成编制公路运输计划单的工作任务,并总结在编制公路运输计划单时都应该考虑的影响因素。其次,给学生下发任务单和公路运输计划单空白表格。通过多媒体进行创设情境,与学生实际生活相联通,引导学生思考,使学生对今天的工作性质和工作内容有初步的了解。让学生在真实的工作过程中,尽快进入工作情境中,站在运输企业调度员的岗位上考虑问题,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也为后续工作做好准备。

4.2.2分析任务,引入新知

在分析任务过程中,笔者利用图片展示公路运输计划单的样式,同时提出问题,启发学生进行思考:①公路运输计划单的内容有哪些?②编制公路运输计划单的影响因素有哪些?③公路运输计划单的作用?④如何正确编制公路运输计划单?学生观察老师展示的公路运输计划单,以组为单位,通过老师提供的多媒体课件、课前搜集的相关学习素材、书籍等材料,分析公路运输计划单的内容、影响因素以及正确的填制方法,通过问题的思考与回答,将各种知识建立起内部联系。教师适时利用网络电子教室软件演示讲解相关操作关键步骤及注意点,学生总结出在填制公路运输计划单时要将货物的体积和运输车辆体积要匹配,货物的重量要和车辆的核定载重量相匹配,以及车辆的行走路线要与客人的收货时间匹配等知识,这一过程解决了学生完成工作任务所必须具有的陈述性知识,找到完成工作任务的思路和方法,为完成工作任务作好坚实的准备工作。4.2.3体验探究,完成任务

这一环节是整课堂的重点部分,各组学生在组长的带领下,根据自己设计的方案,综合运用所学的专业知识,明确运输调度员的岗位职责,综合考虑运输计划单的影响因素,分工协作完成编制公路运输计划单的工作任务,体验成功的喜悦。有疑问时可通过查看多媒体课件学习相关技巧、分工协助、通过网络教学平台交流沟通、咨询教师等多种形式寻求帮助,并填写工作任务书。教师巡回指导、各组辅导、集体点评等多种指导方式,并及时对学生的闪光点予以表扬,激发学生的自信心和创造力。在这一环节中,学生在编制公路运输计划单的活动中,加深对运输计划单内容的理解,掌握了编制运输计划单的方法,从而实现本节课的知识与能力目标;通过小组分工合作,自主探究式学习,加强学生的团队合作以及为客户提供专业化服务的意识,实现情感目标。学生在完成任务的过程和活动的体验中,进行自主分析,自主获取过程性知识,习得技能,学会解决问题的方法,突出了学生主体性地位。

4.2.4评价总结,反思提高

各小组将填好的公路运输计划单上传至网络教学平台,实现交流共享。每组学生在教师的组织下通过网络电子教室的大屏幕进行展示、讲解本组完成的公路运输计划单及填写的过程,反思本组填制的单证有无需要进一步完善的地方,有无知识的疏漏的地方,回顾总结完成本次任务的收获;其他组的学生进行欣赏、评价,促进共同学习、共同提高;借助网络教学平台进行评价,并实时反映结果及评价意见,提升信息的鉴赏能力和评价能力,同时激发学生的求胜欲望。教师组织学生登录网络教学平台,完成“学生自评表”,及时反馈教学情况,了解学生的想法,为日后教学的调整建立第一手参考资料。

4.2.5认识升华,知识拓展

经过以上环节的学习,学生已经初步掌握了编制公路运输计划单的方法,为使学生达到对所学知识深入理解,我特别设计了第二个教学环节,引入中职全国物流技能大赛单证中的考题、考评标准,让学生进入物流单证比赛系统软件进行小组pK技能大比拼,让学生掌握技能大赛对运输调度员的岗位标准和能力要求,巩固知识提高技能。最后物流单证比赛系统自动进行打分评价,分高者为优胜者。检验学生的学习效果,举一反三,将所学知识迁移、深化。

5信息化教学设计的几点体会

5.1成功的信息化教学设计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

借助信息技术优化学习情境,学生参与的热情很高,课堂气氛融洽,学生学习轻松,发现问题能主动相互讨论,创新思维活跃。学生学习轻松。借助任务驱动的教学方法,通过老师的引导,配合丰富的网络学习资源和互动性强的网上讨论功能,学生的学习探究过程比较容易。学生经过自己多动手操作、主动探索的学习模式,在完成任务的过程和活动的体验中,进行自主分析,自主获取知识,习得技能,学会解决问题的方法,突出了学生主体性地位,体现“做中学、做中教”的职业教育教学特色。

5.2信息化教学设计对教师的教学能力提出了新的要求

教育信息化成为网络信息时代最显著的教育变革,教育的信息化不但给传统的教学模式带来了深刻的变革,同时也对教师的教学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师在教学中必须将信息技术与教学很好地整合,才可以高质量地完成教学任务。因此,我们必须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第一,教师要转变思想,应该意识到信息技术对于教学应用的优势,改变过去习惯的教学模式。改变“一支粉笔,一本教材,一块黑板”的传统教学方式,利用现代化的信息技术来为教学服务;第二,教师要不断提高自己的信息化教学设计能力。教师能够有意识地将信息技术作为一个重要的因素放在教学设计过程中,这种意识将带来教学环境、教学内容和教学方式的巨大变革。第三,教师要不断提高自己的信息化教学资源和开发能力,教师能用计算机、网络以及各种软件来处理教学内容,具备各种演示、制作能力,为学生制作各种教学资源,还能够实现与学生的信息化互动。第四,教师还要有很强的信息化教学评价能力,能对设计的信息化教学设计教学评价,利用反馈的结果来修正自己教学存在的问题。

教育信息化的意义篇10

随着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网络社会随之成为人们生存的新环境。在这种新环境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如何“满载而归”,不仅是理论难题,更是现实困扰。而人的网络实践活动进程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模式的研究提供了新视角。从人的网络实践进程出发可将培育活动发生场域确定为“器物”场域、“界面”场域、“网络空间”场域、“网络生活世界”场域,根据每个场域的特征和中心问题,有针对性地实施主体教育模式、感知吸引模式、信息耦合模式、精神升华模式等培育模式,四种模式相互联系、相互影响,以此抢占主流意识形态传播的制高点和新阵地。

关键词:网络实践;场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模式

中图分类号:D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8268(2015)05006304

随着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网络成为人们交往互动的新工具,网络实践成为人们社会实践的新形态,网络社会随之成为人们生存的新环境。在这种形势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如何“满载而归”,不仅是理论难题,更是现实困扰。从根本上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的对象是人,其效果如何关键在于对人的把握。马克思“从人的实践的感性的活动考察和认识人”的观点为我们破解理论难题、排除现实困扰提供了方法论启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网络培育问题应该从人的网络实践活动维度来审视。当前,有学者指出,人的网络实践过程实质就是“网民与计算机网络发生双向对象化关系的过程,它具体包括‘人

――器物’互动、‘人――界面’互动、‘人――网络空间’互动、‘人――网络生活世界’互动四个

阶段,相对应地构成了‘器物’场域、‘界面’场域、‘网络空间’场域、‘网络生活世界’场域”[1]。就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而言,这四个场域也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网络培育发生的场域,不同场域的差异性要求教育者采取针对性的培育方法。为此,本文拟从人的网络实践过程出发,基于对四类发生场域的特点分析,探索相应的培育模式。

一、器物场域:主体教育模式

人与计算机网络发生双向对象化关系的第一个进程就是人与器物(计算机)的互动。换而言之,当人启动电脑的那一刻,人与计算机网络的互动就开始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网络培育的器物场域就发生了。器物场域中的主体间具有显著的技术交互性,具体表现在:一方面,人对计算机进行技术控制;另一方面,计算机以相应的技术要求“反控制”使用主体。因此,此场域的工作主要围绕“网民如何更好地使用计算机网络”、“网民应该具备什么样的媒介素养”而展开,旨在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网络培育效果的提升提供主体准备。

首先,加强对计算机网络的认知教育。计算机网络不是一般的传媒手段,而是可以把信息瞬间传遍全世界的新兴通讯工具,它的出现拓宽了人们获取信息的途径,也增加了人们对信息选择和判断的难度。在这一环节,教育者主要是要让网民正确认识计算机网络对于学习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大意义,明确除了传统的课堂学习,网络学习也是一种很好的学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方式,提高网民合理利用网络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自我培育意识,积极掌握网络信息获取的相关技术。

其次,加强安全文明用网的规范教育。计算机网络具有主体在场、身份缺场的特征,“熟人的眼光”、传统的道德约束力在这里失效,网民往往利用身份的隐匿性采取一些不正当的网络行为,影响着网民的信息消费质量,甚至影响网民的消费心理――对消费信息不完全信任。这些行为与心理任其发展,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传播效果大打折扣。因此,强化网民的文明用网意识势在必行。

二、界面场域:感知吸引模式

网民启动计算机后,就开始了网络实践活动的第二个进程――“人――界面”互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网络培育的界面场域随之发生。界面场域中的主体间具有显著的感知交互性,具体表现在:通过计算机界面,网民主体与计算机主体相连接,“界面所提供的感知媒体与人的感知系统互动”[2],界面提供的感知媒体越能够满足网民的感知需求,就越能够被网民选择。为此,这一阶段的培育方式主要围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网络传播如何吸引网民的目光”展开。

第一,要优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网络传播平台的界面设计。生理学研究表示,多种感官协同参加活动更容易吸引人的注意力;在相对稳定的背景中,活动变化的刺激物更容易吸引人的注意力;刺激物与背景物差异越大越容易被感知。生理学对人的感知规律的这些研究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网络传播平台的界面设计提供了颇多启示。从整体上来看,教育者在界面设计时应该考虑文字、图像、声音、视频、动画等多重组合,调动网民的视觉、听觉、触觉等多种感官,同时作用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传播的界面内容。对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三个具体层面的内容,教育者可以通过不同的形式来吸引网民的注意力,如国家层面的内容界面可以采取活动变化(滚动跳跃)的形式,社会层面的内容界面可以采取增强色彩对比度的形式,个人层面的内容界面可以采取不同的色彩搭配的形式。

第二,要优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话语表达。虽然人的感知具有普遍的规律性,但是不同的网民具有不同感知特点,针对不同对象的感知特点,优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话语表达,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被网民所接受的重要前提。其一,优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显性表达。其显性表达的平台有红色网站、门户网站等,它们是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阵地,在内容上应该旗帜鲜明地表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容,在形式上应该增强其可视性和生动性,将其打造成影响力强、辐射范围广的传播平台。其二,优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隐性表达。其隐性表达平台主要有虚拟社区、网络论坛、博客等非主题网站,它们是网民日常生活、工作、学习、娱乐的重要场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表达形式不能过于招摇,只能以低调隐秘的形式吸引其注意力,否则会引起网民反感。比如,在虚拟社区适当渗透诚信交往的价值理念,在网络论坛中渗透言论自由是有一定的范围的,传递规则意识、法治理念,在博客抒写中展现爱国情怀等等。

三、网络空间场域:信息耦合模式

网民点击界面后,丰富的信息纷沓而至,开始了网络实践活动的第三个进程――“人――网络空间”互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网络培育的网络空间场域随之发生。这一场域的主体间具有显著的信息交互性,具体表现在:一方面,网络给网民提供海量的信息;另一方面,网民在接纳海量信息的同时也生产着各种信息。在这一阶段,网民的网络问题初见端倪。网民在海量的信息中面临巨大信息压力,对信息压力的处理方式不同,主体的生存状态也不同,有的游刃有余、健康成长,有的不知所措、终日焦虑。为此,这一阶段的培育模式主要围绕“如何规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网络传播中的信息问题”而展开。

首先,通过信息管理保证网络信息传播质量。网络上各种信息混杂,各种社会思潮力争通过网络争夺群众,部分网民对泛滥的信息感到焦虑、压抑,无法做出正确判断和选择,这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他们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容的接受与理解,加强信息的管理是解决这一困境的有效途径。第一,要优化信息供给。即要对提供给网民的信息进行选择和过滤,从源头上保证信息的质量,避免出现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导向相悖的内容。第二,保证信息传播渠道的畅通。不仅要使反映“三个倡导”内容的信息传播顺畅,还要保证网民回应的渠道畅通,及时了解网民对“三个倡导”内容的接受程度,这样才能随时调整国家、社会、个人层面倡导的核心价值观的网络培育方案。第三,对网民的信息行为进行监督和规范。即通过软件过滤等技术手段、道德伦理、法律措施规范网民的网络信息行为,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传播提供良好的环境氛围。

其次,通过信息引导带动网络空间的学习氛围。虽然从源头上保证了网络信息的传播质量,但是如何使网民根据自身实际取舍信息进而内化为个人信仰、外化为自觉追求还需要教育者的引导。其一,教育者应该合理地设置议程。议程设置理论认为:“大众媒介具有一种公众设置‘议事日程’的功能,传播的新闻报道和信息传达活动以赋予各种‘议题’的形式影响着人们对周围‘大事’及重要性的判断。”[3]意即议程设置有引导网民按照议程设置传递的信息来认识事物并作出相应的信息行为功能。通过设置有关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主题的议程,使网民在接触媒介时自然而然地了解“三个倡导”的具体内容,并对其重要性的判断充分表达自己的观点。例如,在进行个人层面的诚信价值观培育时,可以通过设置以“诚信”为主题的议题,并且通过传播媒介反复报道社会中守诚信的感人事迹,以此影响信息受众的观念意识――诚信对于社会的发展和个人的成长成才十分重要,守诚信的人是值得全社会成员尊重的。其二,通过对网民表达观点的捕捉,进行针对性的引导。一方面,通过了解网民对网络信息的选择、甄别和判断,可以大致了解网民的思维方式和价值取向,了解网民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接受程度,根据接受程度采取针对性的培育措施。另一方面,通过网民的信息表达,可以了解网民的所诉所求,及时帮助他们解决现实困扰,在解决现实问题的同时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容的渗透,引导他们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实现解决实际问题与解决思想问题相统一。比如针对网民发表的评奖评优问题的“牢骚”信息,可以了解到网民对学校的评奖评优工作不满,对社会层面倡导的“平等”、“公正”提出质疑。此时,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工作就应该针对网民的这个具体情况,重点进行平等、公正等方面的价值观教育引导,同时通过收集相关的网络调查信息对相关部门汇报予以解决,增强网络教育的说服力[4]。

最后,通过信息生产确保“营养”信息的循环供应。“思想宣传阵地,社会主义思想不去占领,资本主义思想就必然去占领。”[5]在信息爆炸时代,网民对信息的需求日益增大,网络信息空间精神风尚的引领迫切需要提供源源不断的“营养”信息,否则广大网民得另觅其他“食粮”,思想宣传阵地有资本主义思想悄然占领之险。这就要求教育者积极发掘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内核、以网民的自由全面发展为目标的网络信息。在网络信息开发过程中应该“遵循自主创新与借鉴继承相结合、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相结合、思想性与趣味性相结合的基本原则”[6],为广大网民提供有营养的精神食粮,以满足社会主义意识形态主导性与广大网民信息需求多样性的诉求。

四、网络生活世界场域:精神升华模式

网民在网络空间经历信息海洋的风浪之后,则将栖居在个性化的网络生活世界,开始网络实践活动的第四个进程――“人――网络生活世界”互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网络培育的网络生活世界场域随之发生。经过前一阶段的信息浪潮,网民在网络生活世界里开始进行个性的书写、内心的领悟、人生的反思、精神的升华等有生活意义的实践活动。为此,意义交互性是此场域的显著特征,其培育模式主要是围绕“如何促进网民的精神升华,从自发走向自觉”来展开。

首先,引导网民正确处理信息压力“内爆炸”。通过信息“内爆炸”环节,网民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学习和践行变成一种自觉的需要,这是精神升华的第一阶段。“网络把信息聚集在一起,给人们的内心带来巨大的信息压力,这种压力就是‘内爆炸’。”[7]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过程中,教育者的网下灌输、网上渗透将给网民的内心带来巨大的信息压力。在信息压力的“内爆炸”过程中,教育者应抓住时机引导网民进行身体与心灵的真诚对话,“我现在怎样?”“社会要求我怎样?”“我将如何改进?”“我需要什么?”这个身心对话的过程实质上就是网民信息内化、视界融通、精神升华的过程,良性结果就是将引发符合身心需求的动机行为――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此时,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践行不再是外界强加的负担,而是网民发自内心的需求。

其次,引导网民自觉开发创作网络文化产品。通过践行环节,网民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宣传变成自己的责任,这是精神升华的第二阶段。大数据时代,网络社会不是有些人想象的虚拟社会,而是现实社会的一部分,仍有实实在在的消费需求。网络文化产品是网络社会网民消费的重要“食粮”,通过创造反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网络文化精品把社会主流意识形态渗入到数以亿计的网民中去,特别是传送到青少年群体中去,是大数据时代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举措。其一,引导网民开发“有内涵”的网络游戏。网络游戏是网民喜爱的娱乐活动之一,但是当前的大部分网络游戏缺乏实质性的“营养”,不仅不能有效地培育青少年的心智,反而使其误入歧途。解决这一问题的途径在于,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国家、社会、个人层面的内容融入网络游戏的开发中,为广大热爱游戏的网民奉献美好的精神食粮。其二,引导网民个性抒写,创作网络文化精品。如今,网络已经成为人们新的生存样态,网络文化精品的创作势必将成为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重要抓手。文艺工作座谈会上,对网络作家的特别关注,体现了党中央对这一问题的高度重视。在精神升华的第一阶段,网民个体在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过程中身心需求得到满足,自身得到发展,进而形成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新的价值表达,我们应该大力鼓励和支持网民把这种价值表达转换成有筋骨、有道德、有温度的原创网络文化精品,净化网络空间,增强网上正能量,进而通过网络文化精品的传播和消费,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入网民脑、入网民心。

综上所述,以网络生活实践进程为切入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网络培育经历了器物层、界面层、网络空间层、网络生活层四个层次,并通过这四个层次构建器物场域、界面场域、网络空间场域、网络生活世界场域四个培育场域,根据每个场域的特征和中心问题,形成了主体教育模式、感知吸引模式、信息耦合模式、精神升华模式等培育模式,以此抢占主流意识形态传播的制高点和新阵地。

参考文献:

[1]谢玉进,胡树祥.网络实践活动的基本进程与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切入点[J].高校理论战线,2009(12):4448.

[2]胡树祥,谢玉进.论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研究的深化[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1(12):612.

[3]宋元林.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基础理论及其指导价值探讨[J].湖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2):149154.

[4]王兴国,江滨,张浏伟.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当代大学生价值观教育探索与实践[J].重庆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2013(8):98102.

[5].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七十周年大会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1991070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