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资源的特性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6 03:37:18

生态资源的特性篇1

关键词:高校;体育教师资源;生态学

中图分类号:G64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3-291X(2012)18-0252-02

尽管高校体育教师队伍具有一定的动态变化性,但在一定时期内具有稳定的结构类型,即高校体育教师资源的理想结构、现实结构和潜在结构,这三种类型的结构交替演进,共同推动和促进高校体育教师资源的发展演化。本文主要利用生态学的基本原理对高校体育教师资源进行分析。

一、生态学视阈下的高校体育教师资源概念

任何一项高校体育事业活动的有序开展都离不开体育教师的意识性、主体性和能动性的积极发挥,因而体育教师也被视为高校体育事业的根本。尤其在日渐激烈的竞争背景下,无论从高校体育事业的改革、创新和发展再到高校体育项目的实施,都需要有与之相匹配的体育教师资源,人力资源配置和使用的不合理都会影响高校体育事业正常的运作发展。如何增强和提高高校体育教师资源管理水平,充分挖掘和发挥高校体育教师资源内在潜质,就成为摆在各个高校面前必须冷静面对和切实解决的重要问题。高校体育教师资源具有自然性和社会性,自然性指高校体育教师资源是高校体育事业发展的重要资本,能够给高校体育事业带来持续的竞争优势和价值;社会性指高校体育教师资源是社会人力资源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不断与社会人力资源市场存在着广泛联系,既有可能从社会人力资源市场中发现、吸收和利用新的人才,也有可能向社会人力资源市场输送人才,即高校体育教师资源与社会人力资源彼此存在着物质循环、能量流动和信息传递。所以,高校在进行高校体育教师资源规划和管理的时候,不仅要系统考虑自身生存、发展和演化的人才需求及特点,也需要全面分析社会人力资源市场的实际情况、变化要求和发展趋势,还需要细致研究高校体育教师资源与社会人力资源之间的内在关系。

从生态学角度看,社会人力资源也可以视为一个具有特定结构和功能的有机整体,即人力资源生态系统,其中人力资源的性别结构、年龄结构、学历结构、技能结构、行业结构、职称结构和工资结构等组成人力资源生态系统的静态结构,人力资源的价值偏好、职业取向、行业流动等组成人力资源生态系统的动态结构。人力资源生态系统的运作具有条件性,在特定时期内人力资源具有一定的质量、数量和规模。同样,高校体育教师资源的需求也具有时限性,表现为不同的生命周期阶段高校体育教师资源需求具有差异性,同一生命周期阶段不同背景下的高校体育教师资源需求也不尽一致。加之,高校对高校体育教师资源吸引力、感召力的条件的参差不齐,因而高校在某一阶段只能利用或占有特定的人力资源生态因子,这些人力资源生态因子被合理配置和利用到高校体育事业发展的各个岗位,与高校内部组织结构相结合,形成高校体育教师资源生态位。

对于多数高校而言,高校体育教师资源生态位并非是各级各类体育教师人才的简单堆积和杂糅拼凑,而是与高校体育事业发展相匹配、相适应的人才资源的组合配置状态。高校要想保持自身体育教师资源生态位的健康稳定,一方面要将体育教师资源在合适的时间以合适的方式配置到最合适的岗位,并为人力资源技能发挥营造积极健康的工作环境,另一方面要构建体育教师资源合理流动的渠道和平台,积极创造有利条件提高人力资源的绩效和水平,进而为高校体育事业创造更高、更好的效益。同时,也要加强高校内部体育教师资源的需求特点和结构的研究,通过采取不同的措施来满足和适应体育教师资源成长的需求,增强体育教师资源的竞争优势和吸引力。基于此,可以将体育教师资源生态位定义为高校在社会人力资源生态因子维度中占据的空间范围和表现的功能作用。

二、高校体育教师资源的生态学特点

从概念可以看出,体育教师资源生态位是高校与生存发展环境不断进行物质循环、能量流动和信息传递过程中逐渐形成的,其形成过程的动态性和复杂性决定其演化特点的多层面性。概括而言,体育教师资源生态位的特点主要表现为系统性、适应性、共生性和平衡性等,这些特点并不是固定不变的,它会随着高校体育事业发展实践以及人力资源需求的变化而不断变化。

1.系统性。体育教师资源生态位是一个由体育教师资源结构、功能和地位组成的有机整体,其内部构成要素彼此依存、相互联系、相互作用,共同形成体育教师资源生态位的态势效应。体育教师资源生态位的系统性可以从横向维度和纵向维度两个方面来理解,在横向维度,体育教师资源生态位是由高校体育事业不同岗位、职位和部门的体育教师资源相互结合构成的,在纵向维度,体育教师资源生态位是由高校不同发展时期的体育教师资源相互联系形成的,横向与纵向维度的有机结合决定了体育教师资源生态位的系统性。

从横向看,高校体育事业内部不同岗位、职位和部门的要求具有差异性,即便是相同岗位的侧重点和具体要求也具有不同性。这些岗位、职位和部门工作的顺利开展不仅需要进行人力资源的合理配置,也需要人力资源之间的相互结合与有效联系。从纵向看,高校体育事业不同生命周期的结构、功能和形态具有差异性,其人力资源需求也具有不同性。在形成期,高校体育教师资源需求呈现多元化特点,需要从社会人力资源市场中大量招聘和吸收人才;在发展期,高校体育教师资源需求呈现针对性,需要从社会人力资源市场中选择与高校体育发展紧密相关的人才,特别是有助于提高和增强高校体育竞争优势的核心人才、关键人才;在成熟期,高校体育教师资源需求呈现饱和性,不会从社会人力资源市场中大量吸收人才;在衰退期,高校体育教师资源需求呈现萎缩性,大量优秀人才外流。纵向维度各阶段的交替演进使得高校体育教师资源流动体现出系统性。

从外部层面上看,高校体育教师资源生态位与外部环境存在紧密联系,这些影响高校体育教师资源生态位生存发展的环境因素称为外部环境因子,各种外部环境因子的变化会不同程度地对高校体育教师资源生态位产生影响,并制约高校体育教师资源生态位的发展变化。从内部层面上看,高校体育教师资源生态位的每个构成要素、层面都不能够孤立于其他要素、层面而独立存在,不同构成要素、层面之间存在多层面联系,任何要素、层面的或缺、不足、残次,都会影响到高校体育教师资源生态位的健康运作和持续发展。

2.适应性。在生态学上,适应是指生物体具有的有助于生存、发展和演化的可遗传特征。生物体的适应性特征具有多层面性,既包括生物体通过完善内部结构、功能机制来主动适应环境的变化,也包括生物体通过适当改变环境空间结构和层面来使得环境朝向有利于自身生存发展的演化。具有类生物性,高校体育教师资源生态位同样具有适应性,这种适应性主要体现在高校体育教师资源生态位与环境的多元互动过程中。正是在彼此之间的相互作用过程中,高校体育教师资源生态位和环境都得到了持续发展。从这个意义上讲,高校体育教师资源生态位的发展过程就是其内部结构、功能机制不断与外部环境相互作用、相互适应的过程。由于高校体育教师资源生态位的构成主体具有多样性和复杂性,所以它对环境的适应也具有多层面性,包括高校体育教师资源生态位对高校内部环境的适应、对高校外部环境的适应以及高校体育教师资源生态位的核心构成主体——体育教师对内外环境的适应。

高校体育教师资源生态位的基本功能是满足高校体育事业正常运转所需要的智力和技能需要,高校体育教师资源生态位通过合理配置高校体育事业内部各个部门、职位和岗位的人力资源对高校内部环境产生影响,通过输出优秀的人才对外部环境产生影响。同时,高校体育教师资源生态位的发展演化也在很大程度上受到高校体育事业内外环境的影响。高校体育教师资源生态位对内外环境的适应,主要体现在高校体育教师资源配置的方式、方法和绩效必须要适应和满足高校体育事业的需要,特别要适应高校体育事业不同发展时期的人力资源需求。为了满足适应环境的要求,高校体育教师资源生态位需要在人力资源规划管理的结构、目标、内容和手段等方面进行合理调整。只有通过适时调整与改变高校体育教师资源生态位的结构和功能机制,才能从整体上提高高校体育教师资源的利用水平。

作为高校体育教师资源生态位的核心要素,高校体育教师具有意识和主体能动性,其对环境的适应同样具有多层面性,不仅包括对外部社会环境、经济环境和自然环境的适应,也包括对高校内部环境的适应。人与环境的相互适应过程是环境影响人的思维、意识和行为的过程,也是人的意志、理念和认知不断塑造和改变环境的过程。

生态资源的特性篇2

当前各艺术设计类院校与专业院校都在轰轰烈烈的开展着以网络为载体的各类学习资源建设,如:慕课、微课、公开课等,构建网络共享型学习资源俨然已成为当今我国高等教育艺术设计的发展趋势,但在海量的课程资源凶猛涌现的同时,我们也看到现实中网络课程学习资源一哄而上的乱象,出现了课程与学习资源知识陈旧更新缓慢、课程形式呆板与设计实践脱节缺乏联系,课程与课程之间联系弱、课程系统交互性差,各知识单元间相互疏离等一系列问题[2]。大量的问题课程、僵尸课程、呆课、死课的出现,使得当前有相当一部分课程资源处于一种废弃、静止、毫无生机的状态,造成国家教育资源的极大浪费。

二、艺术设计网络学习资源生态性基础

当今知识更新的快速性让学习和教学也呈现出空前开放、高效发展的态势,即要求课程知识必须以开放的形式与社会科技发展同步,对新知识、新技术能够及时补充更新,快速应对技术与环境的变化,这就要求我们必须改变一本教材用十几年的陈旧观念。后现代主义教学观认为,教学活动呈现出生命系统的特征,课程资源的构建更是如此,如何让相对静止处于休眠状态的学习资源和课程教学动起来?对外,使它们能够适应不断变化的外部环境,对内,使他们可以自我发展焕发出勃勃生机。生态学的基本理论与思想为我们提供了一种新的解决路径。生态学(ecology)的概念是德国生物学家恩斯特•海克尔(ernstHeinrichHaeckel)于1866年提出的:生态学是研究生物体与其周围环境(包括有机环境和无机环境即生物环境和非生物环境)相互关系的科学。系统论、控制论、信息论的概念和方法的引入,促进了生态学理论的发展,把生物与环境的关系归纳为物质流动即物质流、能量流、信息流及能量交换。生态学的研究从最初生物链的揭示到生物群落发现,然后再到生态系统平衡的提出,体现了整体性、相互依赖的基本特征。运用生态学的基本理论知识,我们在生态可持续发展的视阈下,是否可以为艺术设计学科的发展特别是网络学习资源建设提供一种新颖的发展观和建设思路?学习资源是生态型资源吗?其支持观点有:(一)同生态资源一样,学习资源同样经历着从资源的产生(设计、生成)、资源的发展(进化)、资源的消亡(再生)的生态发展衍进过程,不是一经生成后就绝对静止一成不变的,它们有完整的生命周期。学习资源通过教师与学生双方的积极参与,使学习资源完成物质循环(物质流)、能量流动(能量流)以及信息交互(信息流)过程,呈现出生态化资源的生机与活力,在知识传递过程中实现资源生命历程的演变,最终全面地服务于教学活动。(二)学习资源是有生命力的活的存在,能在适应环境的过程中不断发展。学习资源在网络课程中是有生命的活的存在,它们不是一成不变也不是静止不动的,而是呈现出多维性、再生性和演化性的特征,是一种过程的、发展的和自组织的整体。(三)同生态资源一样,学习资源是具有自我适应与发展能力的,能在适应环境的过程中不断发展,是一种具有生命力的存在形式。从生态学的观点看,学习资源一经诞生便置于网络中不是静止不动更不是一成不变的,它呈现出多维性、再生性和演化性的生态特征,是开放形态的。

三、艺术设计网络学习资源生态性特征

教学过程不是一种单纯的认识过程,而是生命力量的呈现与发展的体验过程[3]。教师所要做的是为学生创设一个有助于其生命充分生长的情境,使学习过程成为学生生命成长的历程。传统的课程教学观认为学习资源作为网络课程实施的基础,是专业教学得以开展的前提保障,从整个学习与施教过程来看,网络学习资源具有开放性、共享性、自主性、交互性和协作性等特征,因此其课程实质应是一个动态开放的发展体系。立足于生态系统论的观点,结合生态学理论全面审视,除了上述开放性、共享性、自主性、交互性和协作性等特征外,其多维性、再生性与演化性是网络学习资源的生态性特征。(一)学习资源的多维性。学习者的个性化特征决定了学习资源的多维性,多维的学习资源最大程度地调动学习者的自主学习积极性,为完成学目的,向学习者提供多种实现路径,给予学习者多种选择的可能,即网络共享型学习资源应该拥有科学、系统的层次化的知识与组织结构,多样化的学习呈现方式与资源种类。为学习者提供科学匹配的课程知识,能有效促进他们的自主性学习和自我成长与发展[4]。(二)学习资源的再生性。学习是学习者与学习资源等进行互动的一种过程,学习资源在与外界进行物质交互与信息交互时,进行知识与信息的双向互动,将同时获得的外界知识吸收归纳,而不断分化和衍生出新的知识内容,以此实现学习资源的延续性发展,期间也包括来自学习者的知识、经验、体验等不断地被补充到课程中。(三)学习资源的演化性。是指学习资源受其自身的发展变化所决定,在资源教学使用过程中在受到相关技术、软件的有力支持以及内部课程与知识结构单元间的联系转化、竞争共生等管理运行机制的控制的综合内力作用下,能动地适应外部环境,以自我发展与完善的方式获得自身组织单元结构的分化裂变式发展和信息量的增加,最终实现信息价值增量、增值的结果。

四、构建艺术设计网络生态化学习资源策略

从现实情况看,当前的艺术设计专业学习资源建设,难以满足不同学习者的学习需求,不能适应快速发展更迭的专业知识与技能的变化。在知识爆炸讯息万变的时代背景下,在“互联网+”技术浪潮对产业和行业的全面冲击下,课程体系中的网络学习资源作为一种具有生命力的活性元素,在教与学的实施过程中不断地与课程学习者、授课教师、学习活动等要素发生相互作用。生态主义认为任何生物物种个体的生存都不是静止孤立的,生态环境中每个个体,包括同种与异种、植物与动物、人与自然之间存在着复杂的相生相克关系[5]。由此发展而来的生态主义课程观尊重施教对象的个体差异,强调教学内容的完整、教学目标的一致性和人与课程可持续发展的理念,这就与当代艺术设计专业教学改革,强调构建开放性的课程体系,关注学习方法即解决实际问题能力获得的主流理念相契合,从而更好地促进学习者的个体发展和学习资源的科学适用性。当今艺术设计学科发展呈现出与其他学科交叉整合的总体趋势,为此网络课程中的学习资源也必然是多维多样的,以知识内容的学科交叉为基础,课程资源以多样化形式承载,才能为艺术设计专业师生提供所需的专业知识;同时网络课程中的学习资源必须是符合共享、开放的生态化课程标准,具备知识内容的可更新拓展机能,才能不断补充教学所必需的新技术、新知识,实现优化发展,使网络课程在与其他施教形式的竞争中,在课程与课程的竞争中不断完善、与时俱进,适应不断变化的使用环境。(一)多样的网络学习资源来源。艺术设计专业知识的多元、开放性特征决定了网络学习资源应有多种来源获得途径,并以此体现不同学习资源形式间的特点与优势,保证学习者通过自主学习的方式在诸多学习资源中灵活、自由的选择,构建自身所需的课程与知识。艺术设计网络共享型学习资源的来源包括课程自制资源、加工后的非自制资源以及直接引用的外部资源等,资源来源途径的多样化保证了学习内容的丰富,保证了网络学习资源学习者的可选择权利。(二)丰富的学习资源呈现方式。艺术设计网络共享型学习资源的呈现方式应以艺术设计学科特点、专业知识点、学习者的学习行为研究为实现依据,恰当地选择与之匹配的知识传授方式。通过学习平台科学清晰的资源构架、科学直观的导航导视界面、亲切友好的使用交互体验,最大程度地提高教师的知识传递与学生的知识吸收效率。不同的学习者有不同的学习需求和学习行为习惯,不同的学习资源呈现形式没有好坏之分,只有合适与否之别,因此不能武断的判断不同学习资源形式的好与坏,针对学习者而言,最合适的学习资源才能最有效地促进学习。(三)微课形式的知识载体。课程是知识点的集合,微课是将整块课程进行颗粒化分解,将知识点相关度高的对象,以相互独立又具备一定关联度的方式,即将知识分解成学习者易于消化接受的微小型知识单元的学习资源呈现方式,学习者可以根据自己的需求设定个性化的学习目标,自由选择组合,将颗粒化的知识单元通过重新组合将这些对象组织不同的课程。微课的介入,摆脱了大型学习资源结构粘连,具有极高的灵活性和独立性。这种学习者自主构建课程,自主设计、控制学习的全过程是学习资源生态化生长和发展的源动力。(四)可拓展的弹性化课程资源。以发展的眼光构建艺术设计网络共享型学习资源,就要求在当前的使用环境中学习资源不仅要满足学习者当前的知识与技术需求,又要兼顾考虑到学习者未来的职业长远发展以及今后相当长一段时间的知识需求,要平衡好学习者当前需求与未来需求的关系。所以资源应向学习者开放,鼓励他们参与共同构建,同时为学习资源日后常态化的扩充升级留出空间。学习资源科学合理地留下一定的知识空白,自然地引导学习者对已有资源的关注以及对课程的深度参与。学习资源在设计与规划时并不要求都是完整的、确定性的材料,考虑到学习者的个人发展适当地在资源中留下一些问题供学习者探究补充,引导学习者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理论联系实践活学活用,将知识固化为实践能力,迅速将不确定的内容转化为确定性的理解。课程资源通过科学的规划设计,能为学习资源的动态生成预留下合理充裕的生长空间。

五、结语

在艺术设计专业网络共享型学习资源建设中引入生态学的原理与方法,为我们提供了一种新颖的建设途径与思路。生态主义所主张的多样、联系、整体的观点为当前艺术设计网络共享型学习资源建设中普遍存在的诸如:资源同质化严重、可拓展性差、各自孤立缺乏联系等问题的解决提供了一种新维度的观念和方法。对艺术设计专业教学改革而言,学习资源建设处于教学改革的基础环节,它的成败关系到专业与学科的长远发展。可以预见,用生态主义的观点为指导进行的艺术设计专业网络共享型学习资源构建工作,将更尊重艺术设计专业的学科特征与创意创新人才培养对智慧、创造力的体现与关怀,必将更好地促进学习者的全面发展。

作者:周大鹏单位:广东轻工职业技术学院艺术设计学院

参考文献:

[1]教育部.关于职业教育的重要批示,2014.

[2]武汉美,黄道华.试论现代远程教育网络学习平台的构建[J].教育与职业,2008,(27).

[3]王聪,李敏,初建杰.高校信息化建设中网络教学平台搭建模式的应用对策[J].中国教育信息化,2010,(11).

生态资源的特性篇3

文化多样性是人类社会发展的源泉和动力之一,也是人类文明发展的象征。一个民族之所以区别于其他民族而存在,就在于这个民族有自己独特的民族文化。从文化生态学角度来看,民族生态位决定了民族文化的多样性,民族文化多样性是民族文化生态平衡的基本条件,也是民族文化生存和发展的基础。

“文化生态”是文化生态学最基本的概念之一,最初的文化生态学是作为美国人类学的一个分支出现的。1955年,美国文化人类学家J.H.斯图尔德首次提出“文化生态学”的概念,倡导建立专门学科,以探究具有地域性差异的特殊文化特征及文化模式的来源。此后,文化生态学为越来越多的人类学家和生态学家所重视,逐渐形成一门新的学科,其理论和概念主要是用来解释文化适应环境的过程,认为人类是一定环境中总生命网的一部分,在这个总生命网中引进文化的因素,即在生物层上建立起一个文化层,两个层次之间交互作用、交互影响,形成一种共生关系,这种共生关系不仅影响人类一般的生存和发展,而且也影响文化的产生和形成,并决定着不同的文化类型和文化模式。也就是文化生态学所要研究的是环境所导致的文化变迁[1]。

首先,民族文化多样性的产生是由民族生态位决定的。生态位是生态单元在特定生态系统中的地位和作用,是生物个体或物种可以在其中不受限制地生存下去的多维生态因子。生态位有两层含义:其一是对某个生物个体或种群来说,它在种群或群落中的地位与功能,包括空间、时间、营养及与其他生物个体或种群的相互关系;其二是环境所提供的资源谱和生物对环境的生态适应度[2]。在民族生存和发展过程中,每个民族都拥有具有特定空间和资源基础的共同地域,这就是每个民族特定的生态位。不同民族的生态位是民族间均势妥协的结果,各个民族在特定生态位上,受他们赖以生存的自然环境的影响,形成了本民族特定的民族文化。而民族间均势的改变,相应的造成一个民族对另一个民族生态位的侵入。由于生态位的改变,对入侵的民族或对被征服的民族而言,都改变了他们原有的和自然环境的关系,从而使他们原有的民族文化发生变化。由此可见,特定的民族在特定的地域为适应特定的环境产生了本民族的文化特质,生存环境和经济生活的多样性造就了民族文化千姿百态的个性特征。不同民族文化特征所赋予的价值观念、道德意识、行为偏好、选择方式等,成为民族特定的文化价值标准,使每一个民族文化都有各自的独特风格和内涵。

其次,民族文化多样性的存在和发展是由文化生态决定的。文化生态是影响文化生存、发展各要素的有机统一体,它包括文化的自然生态和社会生态两方面,是由特定民族的生活环境、生产方式、生活方式、风俗习惯等文化因素构成的,是追求人与自然协调发展,维护人类与自然界共存的共同利益,使人口、环境和资源良性循环的文化体系。民族文化生态是特定民族的物质、制度和精神文化的有机组合,是民族生存和发展的重要条件。民族传统文化是各民族在千百年的生产生活实践中形成的,它是各民族人民群众生活生产的精神财富,也是各民族精神联系的血脉,是各民族最持久的特征。语言文字、文学艺术、建筑服饰、医药体育、风俗节庆、婚丧嫁娶、、生产技术、民族历史等都是各民族文化延续发展的重要形式。一个民族及其文化,其生成和发展离不开特定的环境,这一特定的环境就是民族文化赖以存在的文化生态。按照文化人类学家的观点,人类不仅是生物意义上的人,同时又是文化的产物,人类生理功能在发展进化的同时,人类自身又在文化进化的基础上发展起来。文化不仅是人类文明进化的产物,也是人类与外部环境相协调和适应的手段和途径,因而文化的本质和特征与人类生存的自然生态环境和文化生态环境密切相关。不同种族、不同地域的文化现象、文化差异、文化模式,是人类为了适应自然条件、生产力发展水平等所做出的选择。

最后,民族文化多样性的消失将导致文化生态平衡的破坏。与自然界的生态系统一样,文化生态体系也可以作为一个系统来看待。在系统内部,它是由不同层次的子系统要素按一定的规律组成的有机整体,各种内部要素相互制约、保持动态平衡。例如,各民族饮食、服饰、居住、语言、信仰、观念等民俗文化共同构成了类型多样、稳定有序、互动共生的民族文化系统整体。生态观是一种整体观、协调观,也是一种运动的发展观。因此,民族文化生态系统平衡是一种相对的、整体的平衡,即不同时代、不同地域、不同民族以及不同文化形态之间的相对平衡。按照生态学原理,当生态系统达到动态平衡的最稳定状态时,它能够进行自我调节和维持自身的正常功能,并能在很大程度上克服和消除外来的干扰,以保持自身的稳定。当生态系统的构成要素减少,系统整体性遭到破坏,则生态平衡无法维持,系统也将失去正常功能和生命力。民族文化形态的多样性是文化生态系统生命力和活力的表现。不同民族不同形态的文化作为文化物种链上的一环,各有自己的生态位,彼此关联,保持着文化生态系统的相对平衡。如果文化种类减少,甚至不断灭绝,文化环境遭到破坏,人类的文化生态平衡就会遭到威胁。正如自然界一样,单一的物种无法维持生态系统的平衡,单一的文化物种也不适合人类社会的发展。在日益趋同和现代化的现实世界中,就像人类需要多样性生物、洁净的水源和清新的空气等良好的生态环境一样,人类对拥有丰富多彩的文化模式的需求也日益增强。

二、问题的提出

我国是一个由56个民族组成的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少数民族有一亿多人口,分布在全国各地。民族自治地方占国土面积的64%,少数民族文化资源是全国民族民间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各民族在发展过程中都创造了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文化,呈现出丰富多彩的多样性。由于我国少数民族众多,民族文化旅游资源多样且异质性强,因此民族文化成为旅游资源开发的热点。

在民族文化旅游资源开发过程中,出现了生态旅游热,也暴露出旅游资源开发的一些误区和问题。如,认为生态旅游仅包括自然旅游,忽视文化资源的存在;认为生态旅游本身就是可持续旅游,忽视资源的保护。由于开发方式的不科学导致环境污染,由于民族文化旅游资源产权不明晰带来利益分配不均,在强势文化冲击下民族传统文化的稳定性、完整性、延续性受到威胁;文化同化、异化和消失现象不断出现,民族文化产品庸俗化、商品化、价值退化现象时有发生。

2002年,中国生态旅游论坛一致通过了《关于中国生态旅游发展的倡议书》,提出“所有生态旅游资源富集和生态脆弱的地区,都必须注意保护生态完整性,同时还必须提高对人文生态的认识,将抢救和保护自然生态资源与抢救和保护文化生态资源应放到同等高度来对待”。由此可见,旅游资源的开发不仅要保护自然资源,更重要的是要保护民族文化资源。

三、旅游对民族文化生态的影响

我国是一个多民族国家,民族地区有着丰富而独具特色的文化资源,目前这些资源在被开发利用的同时,也遭受不同程度的破坏。从文化生态角度看,民族文化资源受到破坏主要是由于文化生态受到破坏而引起的。由于文化生态是文化赖以生存的必要条件,因此一旦文化生态遭到破坏,民族文化资源就会发生变异或丢失。同自然生态具有脆弱性一样,文化生态也具有相同的属性。相对于自然生态脆弱区,有的学者提出“文化生态脆弱区”的概念,指一种文化处于抗干扰和生态恢复能力较弱的地区,或者处于不同文化圈交接地带的区域[3]。文化生态脆弱区在空间上,是被主流文化包围的孤岛;在时间上,是某种文化进化的分支;在文化表征上,表现出一定的异质性和脆弱性,很容易被主流文化融合抵消。

一方面,随着旅游资源开发范围的不断扩大,民族文化赖以生存和发展的文化生态不断遭到影响和破坏,民族文化的变异、融合、消亡也就不可避免。

第一,民族文化资源过度利用。近年来,随着民族地区旅游业的较大发展,人们已经认识到,要使旅游业创造更多的价值,必须增加旅游业的文化含量。因此,各地开始大规模盲目地开发利用民族文化资源,一些地区甚至对民族文化资源实行掠夺式开发,结果造成许多资源遭受严重破坏,无法实现可持续发展。

第二,民族文化严重滥用。民族地区为了增加旅游的吸引力,在自然景区内建设众多的民俗景观,大兴民俗表演,人为的文化旅游商品也同时被生产出来,与民族原生态文化相去甚远。各民族地区文化旅游商品开发雷同,毫无特色。

第三,民族文化资源大量流失。由于民族文化资源属于不可再生资源,其稀缺性导致其具有较高的市场价值,吸引有经济实力的个人和集团深入民族地区收集民族文物,如民族雕刻品、民族乐器、民族服饰、盛物器皿等民间保存的物品。此外,不少民间习俗等非物质文化遗产,由于缺乏有效的保护,在强大的现代文明冲击下也逐渐消失。

第四,民族文化资源自然损坏。在民族地区,许多民族文化遗址、建筑物、墓室等珍贵物质遗产,由于保护不力,自然磨损较为严重,不少民族器物残破不全,价值受损。此外,由于施工不当致使不少民族文化遗址和民族建筑物遭受严重损害,有的造成永久性破坏。

另一方面,大规模的民族文化旅游开发干扰了民族文化生态过程,超越了民族地区环境承载力,透支了自然生态和文化生态的生态价值,使民族文化因社区居民对已变化环境的社会生态适应而发生变异,使民族文化因异质文化的侵入而改变了原有的民族生态位而发生变异,从而使民族地区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受到威胁[4]。

第一,民族文化资源的过度开发干扰了基本生态过程。生物群落与生态系统的结构、功能和动态特征总是通过基本的生态过程来表达和实现。对于特定区域的旅游生态系统而言,基本生态过程的驱动力在于系统生产力的提高(自然和社会)及生物量的积累(自然),表现为区域旅游生态系统的波动、演替和更新。民族文化资源的过度开发将导致正常的生态过程扰,生态平衡受到破坏,自然和文化生态结构就遭到破坏,其系统共生、循环再生和自我调节的生态功能也受到损害,这将不利于旅游地的可持续发展。

第二,民族文化资源的过度开发超越了环境承载力。“承载力”是指某一特定空间或区域的接纳、包容能力,在旅游学上通常指某一旅游区所能接纳的最大游客数量。旅游环境承载力侧重的是区域旅游的生态容量(当然包括自然生态和文化生态),即在特定时期内,某旅游地旅游生态系统能够正常发挥整体功能所能承载的最大游客数量。环境承载力问题是旅游开发的一个核心问题,环境承载力可以不断提高,但不是无限扩充。如果旅游地为了追求更大的经济利益,不顾资源、生态环境、服务水平、基础设施以及社会文化容量,盲目扩大规模,将导致游客旅游兴致下降、生态环境及资源遭受破坏,无法实现旅游地可持续发展。

第三,民族文化资源的过度开发透支了生态价值。生态价值是指地球生物圈作为生命维持系统的价值或人类生存的价值,它是自然界物质生产过程中创造的价值,是不可替代的,是最高价值。生态价值涉及自然界的消遣价值、美学价值、生命价值和科学价值等,它是自然界价值的主体。在旅游地生态系统中,生态价值是当地环境和居民共同创造的。大规模的旅游资源开发破坏了生态价值的产生机制,导致超前消费生态价值,造成“生态赤字”,因而无法实现旅游地自然与文化资源的永续利用。

四、民族文化资源的保护性开发

民族文化资源保护主要是保护该文化生成的最为主要的条件,即保护民族文化生态。“生态保护”这一概念确切地说,应涵盖两个方面内容:一是地球生态保护,二是文化生态保护。既要保护人类生存的物质生态,又要保护人类生活的精神生态。丧失了自然生态等于失去了物质家园,丧失了文化生态无异于失去了精神乐园。开发旅游资源,既必须保护自然生态,又必须保护文化生态。旅游资源开发,必须是保护性的开发,这是旅游可持续开发的先决条件[5]。

发展旅游业与民族传统文化保护之间并不是对立的。文化生态保护不是拒绝外来文化进入。外来文化因素进入及外部环境的某些变化并不意味着整个文化生态发生了变化。同质文化或同类文化的交流不会导致文化生态变化,非同类文化或异质文化发生交流也不一定会产生文化生态变异。民族文化资源的开发利用并不一定要通过破坏传统文化和文化生态来实现。一方面,对于文化渗透和文化冲突,人们可以发挥主观能动性,通过文化调适来实现文化之间的整合。只要采取恰当的手段,处于弱势的民族文化完全可以得以保存。另一方面,在强势文化的冲击面前,民族传统文化并非完全处于被动状态和弱势状态,民族传统文化中的不少思想和观念与现代文明的理念是一致的。民族文化传统中的自然生态观和生态保护思想包含着众多科学成分,这些文化资源经过现代转换,对于人类走出目前所面临的生态困境有启示意义。

民族文化资源的保护,就是要维护文化物种的多样性和文化生态系统的平衡,建立主客体之间平等和谐的交流机制,促进整个社会文化向最优化的方向发展。具体表现为:

第一,要突出民族文化的原生性和完整性。自然生态系统总是朝着种类多样化、结构复杂和功能完善发展。生态系统的调节能力与系统的组成成分有关,成分越多样、结构越复杂,调节能力越强,对文化生态系统也一样。文化种类多样性和文化结构复杂性同样影响到文化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和平衡性。所以旅游资源开发必须关注民族文化的原生性和完整性。否则,将会使一些深具文化内涵的文化资源,在市场开发中被肢解和庸俗化。久而久之,文化的独特性和差异性就受到了损害。而民族文化的地域差异是旅游行为产生的主要动机。不同的地域有其不同的自然环境、人文景观和社会经济条件以及在特定的地域背景下所形成的独特的生活方式、饮食习俗、语言、服饰、等。这些对当地人来说是习以为常的事情,恰恰是吸引很多旅游者趋之若鹜的因素。由此可见,文化旅游资源的开发只要体现出地方特色就有生命力。

第二,要寻求民族文化的传承载体。在民族文化资源开发中,将民族文化纳入旅游业中,既可以丰富旅游活动的内容,民族文化也因此实现了其经济价值,获得生存土壤。民族文化有其特定的传承方式,以旅游为载体,通过民族艺术节来传播民族歌舞文化,通过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来传承民族传统体育文化,利用旅游观光景区和各地重大节庆,展示各民族特色鲜明的民族传统服饰和歌舞艺术,通过影视剧、戏曲等方式,将民族传统文化中的爱国主义精神、美好的道德情操、乐观豁达的生活态度加以传扬。

第三,要拓展民族文化的生存空间。通过开发利用民族文化资源,为传统文化寻求新的社会市场和生存空间。民族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发展与社会需求密切相关,如果失去社会需求,民族文化就会消失。通过发展文化产业,既可以创造经济价值,又可以使这些文化事象获得新生。

第四,要将民族文化置于自然生态系统中。民族文化的生成环境由自然生态与文化生态组成。任何文化生态都是自然与人文的结合,许多民族文化事项不是孤立存在的,必须与相应的自然生态结合才显出其价值。不少人文景观的价值与自然景观和环境形成一个整体,离开这些相应的自然环境,人文事项的价值就会降低。

第五,要不断强化文化主体的生态意识。民族文化是各族人民在长期生活生产过程中形成的本民族独特的传统特性。因此,人在民族文化健康发展的进程中始终处于核心位置。文化主体主要指文化传承人、旅游者和旅游开发者。对于文化传承人来说,自然、人文生态环境是民族文化旅游的依托。保护民族旅游地的自然、人文生态环境,要通过宣传教育将保护生态和文化的意识上升为当地居民的全民意识,通过教育的形式使当地居民对本民族文化进行再认识,重新审视本民族的民俗文化,以增强民族文化的自豪感。在民族文化旅游开发过程中,社区居民参与的方式既能实现文化的多样性保护,又能实现主体的自身发展和当地的经济发展。

总之,民族文化资源的保护性开发必须遵循文化生态系统内在规律。民族传统文化在历史中的很多功能在现代社会里已经丧失,这样的文化若以活态文化形式继续存在,则会出现功能与系统之间的不和谐。从文化生态系统内部发生发展的规律看,文化生态系统内部具有自我调适的功能,这一功能源于民族文化多样性。因此,保护民族文化多样性就是保护民族文化生态平衡,就是保护民族文化旅游资源能够世代传承和永续利用。

生态资源的特性篇4

关键词:人力资源生态人力资源投资风险规避策略

21世纪进入了知识经济时代,人力资源之间的竞争在更高的程度上决定着企业在市场发展中的成败,成为比其他物资、资金等方面因素,更能影响企业发展的因素。以人力资源生态理论为基础,充分把握此理论,为规避企业进行人力资源投资造成的风险,是企业在当前时期发展中必须赋予足够重视并努力加以解决的问题。为了使人力资源生态理论在企业开展人力资源管理中发挥优势作用,同时彻底消除不良影响,近年来,企业管理者对于人力资源生态的研究大幅度增加。

一、人力资源生态理论相关问题分析

1.人力资源生态理论的含义。人力资源生态是从生态学角度为人力资源做出的界定,在此种理论下,人力资源被定义为一种有机的整体,该整体具有其自身独特的结构及功能,而这些结构与功能便是人力资源运作中具体的规范及限定条件。其中,结构主要可分为年龄、性别、学历、职称、技能、工资、行业等静态方面,以及行业流动、职业取向、价值偏好等动态方面,这种结构决定了人力资源在数量、质量及规模方面势必会呈现出显著的阶段性的特点。

就人力资源生态对企业的人力资源投资及管理的影响来讲,鉴于企业所具有的薪酬与发展条件,会影响到其对于不同人才的吸引与感召,某些企业必定只能获得其条件允许范围内的人才,这就使得该企业的人力资源展现出与其他企业所不同的特征。同时,企业在获得其人力资源之后,会对这些人才进行优化配置,以使企业的人力资源构成完整的整体,保证所有人员在企业各部门、职位中进行协调顺畅的运作,继而使人力资源成为了完整的生态系统。

而且,企业在不同的发展阶段,会生发出对人力资源需求的差异性,使得其各类人力资源的利用呈现明显的时限性,其人力资源状况必定会呈现阶段性的整体转变,或者是,企业在某一固定的发展周期内,由于发展背景存在着差异,对人力资源的需求也会产生出阶段性的特征,这些特征皆体现出企业在其人力资源管理方面的生态流动性。

2.人力资源的具体生态。人力资源生态中可以影响企业进行人力资源投资,使其投资工作呈现出风险的因素,主要为动态的结构因素,即人力资源的供求状况、人力资源的价值偏好、企业内部组织结构、企业文化氛围,要想做好对于人力投资风险的有效应对,就必须对这几方面的生态的具体内容加以分析。

(1)人力资源的供求状况。这种生态所展现的既是各组织单位之间针对人才展开的竞争,又是人才为了获取某一职位而开展的竞争。它决定着人力资源市场当前竞争的激烈程度、资源的可流动状况、资源的价格以及适宜的投资方式等,企业只有充分把握住这几个方面的因素,才能保证其开展投资时,以最少的花费获得最高的收益。

(2)人力资源的价值偏好。这种生态是指企业在选取人才时,对于个体人才在家庭状况、社会环境、后天教育等因素的影响下,所呈现出的整体素质、技能、潜力的有效把握,从而能够在选择人才时,根据企业需求,选择最适合其条件的人员,这种人才选择的状况最终体现出企业在选择人员方面对人员价值的偏好。同时,此种生态还指企业对于其所选人才在自身价值定位、发展需求等方面问题的掌握,进而能够帮助企业构筑起既符合企业发展利益,又能够留住人才的薪酬制度,可以充分降低其在人力资源投资方面的成本耗费。

(3)企业内部组织结构。此种生态是指企业当前的内部组织状况,对于人力资源的行为以及效果具有的影响,比如,企业的组织目标、性质、管理方式以及薪酬福利政策、企业与人员之间的组织关系等。它不仅决定着企业在人才培养等方面投资风险,还直接影响到企业中人才的流动性,因此,企业只有不断地顺应时代形势,对内部组织生态进行优化,以使人才发展与企业组织充分匹配,才能保证企业在人力资源投资方面获得最高收益。

(4)企业文化氛围。此种生态是在企业人力资源在内部组织结构生态的基础上,经过各种行为之间的相互作用影响,最终形成的在价值观、道德观、发展观、思维倾向、行为取向等方面的特征。它作为一种潜移默化的因素,对于人才产生的影响尤为深刻、长远,企业只有切实地把握住个体的观念行为状况,营造出既符合员工的自我定位,又能够推动企业发展的文化氛围,才能够保证其人力资源投资对于价值的有效创造。

二、企业以人力资源生态为基规避投资风险的策略

人力资源生态作为决定企业发展的动态特征、复杂程度、能量循环等方面的关键因素,呈现出鲜明的系统性、平衡性、共生性以及适应性特征,且各种特征在企业发展过程中始终处于变化状态,企业必须全方位地把握住各种生态的具体影响,才能够应对这些特征的变化,实现对于人力资源投资中各种风险的规避。下面就具体谈论一下企业以人力资源为基规避投资风险的策略:

1.充分把握资源供求生态

鉴于人力资源的供求生态直接决定着企业在人力资源投资方面的收益,企业必须要以该生态为基础,制定科学合理的系统化投资策略,采取适当的投资方法与投资内容,展开具体的投资工作。

(1)企业必须加强对于人力资源市场的供求状况的密切关注,定期对其供求状况进行分析,在供过于求时,企业针对人力资源展开的竞争力度会迅速缩小,在这种供求状况下,企业实施的内部人力资源投资就会呈现出高于其外部投资的特点,在制定投资策略时,应当体现出向外部投资的偏重。而供不应求时,企业的投资则恰好与供过于求的状态相反,应当更加偏重内部投资。

(2)企业选择投资方式,主要就是以各组织之间竞争的具体状况,以及人才之间竞争的激烈程度与竞争的具体内容,综合确定其进行优化投资的方式,进而使其投资工作可以充分应对阶段内人力资源供求状况,带给企业的影响,使企业免遭投资风险的威胁。

(3)企业针对人力资源进行投资,一般包括通用技术以及专业技术两个方面的内容,前者是指企业在行业中各个组织皆通用的知识与技能方面,对人才展开培养投资,这种投资可以使企业在未来获得深厚的竞争力,同时也容易因为人才在获得技术之后做出跳槽行为而造成投资风险。后者则是指企业针对仅仅适合本单位应用的知识技能对人才进行投资,可以充分保证人力资源技能的专用性,使人力资源队伍建设与管理趋于稳定。因此,企业必须以其当前最为紧迫的需求,和现有的投资能力、风险承担能力,确定具体的投资内容。

2.合理确定价值偏好定位

企业结合这一方面的影响,优化其人力资源投资、规避投资风险,主要可以通过两个方面来实现,即:选择人力资源的方面以及激励人力资源的方面,做好这两方面的内容,才能够保证企业人力资源的高素质与稳定性,进而为企业发展创造坚实的人力资源优势。

(1)企业在选择人力资源之前,必须要努力做好对于本单位人才需求的分析,并根据需求制定详细的人才选拔指标,推动人才选拔工作的细化,继而使所选择的人才切实地符合自身需求,也使人才在本单位中获得满足感,从而推动二者的优化匹配。其选拔指标既要包括学历、支撑客观方面,又要包括技能、素质主观方面,还要包括人才的自我定位及发展需求方面。

(2)企业对内部人力资源进行投资,确保在提升其人力资源素质的基础上,推动人力资源队伍阶段内的稳定性,必须要结合企业自身状况以及人力资源价值定位,确定科学合理的薪酬激励制度,并且在制度具体实施的过程中,允许个体员工根据其自身的个性化需求,对激励措施进行灵活选择,比如,企业可以将其奖金转变为住房方面的优势条件,以应对急切需求住房的员工的需求。

3.优化企业内部组织结构

当前时期,企业发展面临着激烈的市场环境,与不断变动的时代环境,企业必须紧跟时代步伐,做好对于本身组织结构的合理调整,使企业的组织结构充分迎合人才的价值需求以及企业自身发展要求,从而使企业和人才实现共赢,避免其人力资源投资由于跳槽等问题造成风险。比如,在当前时期,企业要努力开展人性化、柔性、学习组织型的管理,以满足当前人力资源的需求。同时,企业还要结合优秀的组织结构模式,做好对于文化氛围的构筑,以使员工获得潜移默化的影响,进而提升人力资源投资效益。

三、结论

企业在当前时期展开对于人力资源的投资与管理,直接决定着其未来的生死存亡,因此,管理人员必须切实做好对于影响投资的人力资源生态因素深入分析以及把握,以切实地采取有效策略,规避资源生态诱发的投资风险,保证企业在良性的人力资源投资状况中获得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李爽,宋学锋,曹庆仁.人力资源管理生态的形成与影响因素研究[J].经济纵横,2008(01)

[2]赵秀清,梁嘉骅.人力资源生态与人力资源投资风险[J].科技与管理,2007(05)

[3]李玉杰.人力资源生态位:现代人力资源管理的新视角[J].科技管理研究,2009(06)

[4]盖宏伟.人力资源生态位的概念和特征研究[J].科技信息,2010(29)

生态资源的特性篇5

关键词:休闲农业;生态规划;园林生态规划

中图分类号:tU986文献标识码:a

abstract:thisresearchaimstodiscussthecorrelationsofagriculturalresources,leisurebehaviorandleisureagriculturelandscapedesignbasedontheconceptofecologicaldesignandwithitsemphasisontheintegrationofthe3-in-oneagriculturalenvironment―agriculturalproduction,lifeandecology.

Keywords:leisureagriculture;ecologicalplan;LandscapeecologicalDesign

一.引言

近年来生态议题广泛进入人们视野,休闲农业也是应景而生的产业。休闲农业依托的是优美的乡村环境,结合一定的游憩设施、商业娱乐的旅游经营。如何让旅游业与农业有机衔接,又不对乡村环境造成难以弥补的破坏,这就要求我们能够找出适当的的生态规划途径,探讨合宜的休闲农业园林生态规划手法。

二.休闲农业园林设计项目与生态规划原理

休闲农业资源主要可分为两类:环境资源与人文景观。环境资源主要可指乡村生态环境、自然景观、农业生产景观、农村生活生产设施空间等;而人文资源则主要指的是乡村社会资源、人文景观、文化传承、民俗风情、节庆活动等。对此可以将休闲农业景观项目分为:农事经营体验项目、农村生活与食宿项目、生态文化保护项目、户外休憩设施项目、乡村服务设施项目、安全防护设施项目、水土涵养保育项目、其它项目等。休闲农业园林生态规划的目的是将乡村景观各元素、资源等协调利用,以期达到协调环境生态并兼具实用与美学功能之目的。

生态规划奠基人麦克哈格(i.mcHarg)认为生态规划是在没有任何有害或是大部分无害条件下对土地的最合宜的可能性利用;生态规划的本质是一种寻求人与自然、资源相适应的复合生态系统规划,生态规划是一种尊重自然,有限度的的使用自然资源的途径,是体现人类生存与环境的有机融合,体现人与自然的融合。由此,我们也应该意识到,我们探讨生态规划中的生态不是符合自然食物链下的自然生态,而应该是一种满足人的需求的生态,同时又尽量减缓外环境破坏,具有折中性和以人为本特点。

三.休闲农业生态规划的六大原则总结

如何在园林规划上既能体现乡村环境本身独特的生态肌理和自然风貌,又能在现有生态资源上实现休闲游憩功能,同时不让人工化的设施破坏农业生态资源和乡村风貌,则必须结合休闲农业的游憩功能和环境资源可持续发展两大理念探讨如何将生态规划的原理应用在休闲农业的园林规划上,由此可尝试透过生态规划本质特点归纳出休闲农业生态规划的六大原则:

1、因地制宜、体现生态设计原则;

因地制宜的设计理念才能实现资源的有效利用,实现生态设计。实现休闲农业因地制宜的生态设计需实现两方面的涵义,一是从保护乡村环境角度考虑,减少资源消耗、实现可持续发展战略;二是从休闲农业实现旅游产业商业目的角度考虑,利用合理设计降低成本、提高竞争能力等。

2、整体性与多样性相结合原则;

注重休闲农业整体的优化,达到社会、经济同时生态环境三者功效最佳;同时,在整体统一基础上保持物种多样性原则,避免对自然系统、生态环境和乡村景观的破坏;例如对特殊生境的保护、生态斑块的延续性等。

3、突显自然又体现人的需求原则

休闲农业立足乡村环境与农业资源,其园林规划应融入自然、仿生自然、突显自然、满足生态美学等,同时,实现休憩功能和旅游功能,又必须体现人的需求,尊重尺寸的合宜性、反应人的个性、品质与对美的要求。

4、协调共生、平衡生态原则

休闲农业园林规划需保持乡村景观各层次、各要素以及周围环境之间相互关系的协调共生与动态平衡,尊重水资源、土壤资源、园林绿地系统、大气质量、产业结构布局、生态功能等各要素的综合平衡,合理规划休闲农业人口、资源和环境,安排产业结构和布局、城市园林绿地系统的结构和布局以及乡村生态功能分区,降低生态环境破坏,达到生态保育、恢复自然功能原则。

四.休闲农业园林生态规划设计

休闲农业的发展需要维持农业本身的生产、生态和生活的三生一体的特点,又必须兼顾旅游的游憩和服务的功能,保持乡村整体环境、保存乡村生态与文化、发展生态旅游、提供旅游休憩体验并能学习如何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积极目标。休闲农业园林生态规划在处理环境问题课题时,同时需要协调生态系统的动态变化,规划方案与策略上必须具备随着时间而变化的弹性,休闲农业园林生态规划反应的是人与环境互动之间一个过程。

综合考虑休闲农业具有旅游游憩服务功能,又同时对环境友善两大理念,本文探讨总结休闲农业园林生态规划主要步骤:

1、基础资料的现场踏勘调研:主要包括自然环境与人文环境两大部分。自然环境方面:当地农业、渔业或牧业的生态系统、乡村地貌景观、乡村生态环境调研。在人文环境方面,调查项目包括:原有乡村建筑与构筑物、乡村特色空间(如:庙堂、祠堂)、乡村社会风俗习惯、当地人文特色、非物质文化遗产等;

2、资料整合分析,并确定休闲农业主题:将收集的信息归纳整合,罗列归纳可利用的特色性乡村物质文化资源,进行乡村资源分类提炼;最后结合商业运作和经营者理念,配合游客意愿调研,结合当地特色乡村资源,确定休闲农业开发特色主题;

3、旅游活动导入和乡村农业资源的融合:将当地农业资源、乡村景观资源分类,结合当地特有的农村活动,发展旅游与民俗活动的结合、游线安排等。

4、休闲农业设施细部设计:尽量利用当地特色材料与植物配置设施细节的园林细部设计,当地的人力资源也可协助设计进行,使其能融入在地的智慧,发展出更适宜地方特色的风貌。

5、施工过程控制:工程的施工必须配合细部设计的施工图,并与设计师做好良好的沟通配合。随时保持因生态变化而变更设计的弹性,并且运用生态工法概念,需考虑当地的环境纹理、水文水利情况、设施安全等结构设置。施工工程中也需要进行环境监测工作,以避免工程开发造成自然栖息地的破坏。

6、完工后评估与管理:在工程完成后,环境监测的工作仍需持续进行,并规划长期的整体监测及调查工作,借由评估整体环境设计的效益。此时可通过当地居民或是社会自愿者的参与,组织、执行相关维护工作。

休闲农业的生态系统是一个动态系统,是一种循环前进式的过程。回顾休闲农业的设计原则有其层级性,依次由基层开始达成环境上的需求,达成机能上的需求、达成美学上的需求、达成求变化的需求、提供知识性需求、以及达成精神上或心理上的满足等。

参考文献

[1]王仰麟,韩荡.农业景观的生态规划与设计[J].应用生态学报.2000,11(2):265-269.

生态资源的特性篇6

论文关键词:水资源;水环境;规划;可利用量;承载力;短缺;合理配置

2002年,水利部和国家发展与改革委员会颁发了<关于开展全国水资源综合规划编制工作的通知>,随后又陆续了指导水资源综合规划的若干技术文件。这些文件对于指导水资源综合规划的顺利开展具有重要意义。由于新时期国家治水思路和理念的改变,文件中出现了部分新名词术语,部分原有名词术语(或计算方法)也赋予了新的内涵。在水资源综合规划的技术文件中,有一部分名词术语比较模糊。本文根据国内专家、学者的最新研究成果和水资源综合规划技术文件的规定,对他们的内涵进行分析,对现行的确定方法提出个人看法,对需要深入研究的问题提出建议。

1水资源

到目前为止,什么是水资源还没有一个公认的非常严谨的文字描述。<大不列颠百科全书>中水资源定义为:自然界一切形态(液态固态和气态)的水都算水资源。直到1963年英国国会通过的<水资源法>中,改写为“具有足够数量的可用资源”。即自然界中水的特定部分。1988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iineSco)和世界气象组织(wmo)定义水资源是“作为资源的水应当是可供利用或可能被利用。具有足够数量和可用质量,并且可适合对某地为水资源需求而能长期供应的水源”。

在我国,对水资源的理解也不尽相同。1991年<水科学进展>编辑部组织了一次笔谈,就水资源的定义和内涵进行了讨论。最后认为:水资源是水体中的特有部分,即由大气降水补给,具有一定数量和可供人类生产、生活直接利用,且年复一年的循环再生的淡水。

从上述文字表述可以看出水资源具有如下特征:水资源包含在水体之中,并且是水体的一部分;而水体中的其他部分,在特定的条件下还可以转化为水资源;水资源如果保护不好也可能转化为无法利用的水体,而危及社会的安全。根据自然资源的定义及综合以上各家的观点,水资源是能够被人类开发利用并给人类带来福利、舒适或价值的各种形态的天然水体。

因此,不是所有降水都是水资源,只有其中能够被人类开发利用的部分才称之为水资源。对于特定区域而言,降水总量是可以获得的,但是这些天然降水中到底有多少是人类可以利用的——即该地区到底有多少水资源值得深入探讨和研究。

2水资源可利用量

关于水资源可利用量有很多种定义和解释,下面介绍几种:

<全国水资源综合规划技术细则>中规定水资源可利用量l2是指在可以预见的时期内,在统筹考虑生活、生产和生态环境用水的基础上,通过经济合理、技术可行的措施在当地水资源中可资一次性利用的最大水量。雷志栋等认为,水资源可利用量是指经济合理,技术可行和生态环境允许的前提下。通过各种措施所能控制引用的不重复的一次性水量。胡振鹏等认为,水资源可利用量是指针对不同设计水平年,在一定的来水频率下,考虑对水量、水质的需求,天然储水体和水利工程设施可以为人类生活、社会经济活动提供的水量。翁文斌等认为],水资源可利用量是指在流域水循环过程中的水文条件不发生明显改变的前提下,从流域地表或地下允许开发的一次性水资源量。夏自强等认为,水资源可利用量是从可持续发展的原则出发,在扣除维持生态环境用水和水资源总量中部分不能或难以控制的水资源量后,人类可以利用的最大水量。

分析上述定义,理论上比较清晰完善,但实际分析计算时很难操作。水资源可利用量确定要考虑的条件有生态与环境需水量、技术上论证可行、经济上分析可行。从这3个方面来分析,内涵和外延都很大,很难具体操作。

同时,水资源可利用量的影响因素有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科学技术进步情况、水污染状况、生态与环境状况、天然来水状况、以及技术经济因素等。由于这些因素是动态的,随时间变化的,导致水资源可利用量也是动态的;同时这些因素如何影响水资源的可利用量,尤其是水与生态环境系统的关系,受认识水平限制,现阶段较难量化。

3水资源和水环境承载力

承载力是一个起源于古希腊时代的古老概念,在生态学中一般被定义为“某一生境所能支持的某一物种的最大数量”,它包含着极限思想,并有2个层次的含义:第一是所承受的力来自于某一生境以外的某一物种;第二是某一生境自身不遭受破坏,因为生境一旦破坏,再重新修复是不可能的。

关于水资源承载力和水环境承载力研究成果较多,目前普遍接受的定义如下:

水资源承载能力是指在一定的时期和技术水平下,当水管理和社会经济达到优化时,区域水生态系统自身所能承载的最大可持续人均综合效用水平或最大可持续发展水平。水环境承载力是指某一区域、某一时期、某种状态下的水环境条件对该区域经济发展和生活需求的支持阈值。

从上述概念出发,水资源承载能力、水环境承载能力的承载体可以是人口总量,生物总量,也可以是经济总量。这个概念有4个层次的内涵。一是生态内涵,它表现为这些承载力具有极限含义,它所承载的综合效用具有生态上的极限,对其开发利用应以不超过这个极限为前提。二是技术内涵,这些承载力并非一个纯粹客观的概念,而是与人类作用有关,具有主观性的一面。它与特定的技术水平有关,随着不同时期总体技术与生产力水平的提高,这些承载力具有跳跃性,表现为时间上的技术动态性。三是社会经济内涵,通过社会经济系统结构的优化,社会经济容量或规模会有所不同,从而提高水资源和水环境的承载力。四是时空内涵,表现为水资源承载的综合效用及其约束因素具有区域性;不同的时空尺度,相同水资源和环境条件的承载力是不同的。

水资源综合规划技术细则中提到了水资源承载力和水环境承载力这2个专业术语,但是关于这2个参数如何确定没有提出相应的方法,因此该参数的确定方法值得研究探讨。

4生活和生产需水的预测方法

目前用于需水预测方法较多,如定额法、趋势法、弹性系数法、人均综合用水量法等。分析这些方法,各有特点。

定额法需要确定每一行业不同水平年的用水定额、发展规模、以及水的利用系数。要在需水预测之前先要预测这些参数,由于这些变量较多,其影响因素更多,这些参数的预测比需水的预测更复杂,从而导致预测结果误差较大。我国以前若干个五年计划的需水预测成果已经证明了这一点。趋势法、弹性系数法需要较多的历史资料,受历史资料的可收集性限制,这些方法应用起来有一定难度。另外发达国家用水的经验表明:用水量与人口、发展规模之间的关系不是单一的递增或递减关系,不同国家或地区之间有所差别,不同发展阶段有所差别,不同产业结构有所差别。因此利用这些方法进行需水预测也有一定困难。

人均综合用水量法主要应用于城市需水量的预测。由于城市的产业结构十分复杂,要想弄清楚每一个行业的用水定额及其发展规模难度较大,因此为简化计算,采用人均综合用水量法来进行需水预测。但是这一方法也有其局限性,因为人口不是区域消耗水资源的唯一指标,尤其是现在随着现代化程度的提高,经济社会发展对水资源的需求越来越多,而对人力资源的需求越来越少。因此到底用哪一种方法进行需水预测能够得出一个可以接受、误差较小的成果是一个值得研究和探索的问题。

5生态环境需水量

生态环境需水是指为维持生态和环境功能和进行生态环境建设所需要的最小需水量。实际上,生态需水与环境需水两者之间存在着交叉和重合的部分,生态需水主要侧重在生物维持其自身发展及保护生物多样性方面,环境需水则主要体现在环境改善方面。

杨爱民、郑红星、王浩、刘昌明等认为“:生态需水应该包括环境需水,所以也称为生态环境需水。生态需水是指在一定的生态保护、恢复或建设目标下,在特定的时空范围内,其生态系统维持良好的稳定状态时所需要的水量(包括:地表水、地下水和土壤水)。鉴于现在对生态环境认识的不断深入,前述界定中的“在一定的生态保护、恢复或建设目标下”的“建设”二字应该去掉。生态环境需水量是目前国内外研究的重点,基本理论和方法也较多,其中大多建立在多学科交叉研究的基础上,现阶段可操作方法主要是基于水文学基础的几个方法,如最枯10月法、tennant法等。最枯10月法:我国在《制定地方水污染排放标准的技术原则和方法》(GB3839--83)中规定:一般河流采用近10a最枯月平均流量或90%保证率最枯月平均流量作为设计水文条件。该方法原来用于计算污染物允许排放量,而现阶段把它作为生态环境需水量。实际操作上该方法有其局限性,主要表现为部分季节性河流、现阶段断流河道的生态与环境需水量为零,其允许污染物排放量为零(设计水文条件为零)。

tennant法似:是以预先确定的年平均流量的百分数作为生态环境需水量。tennant提出,以年平均流量的10%作为水生生物生长低限,以年平均流量的30%作为水生生物生长的满意流量。montana以年平均流量的10%作为最小生态需水量,最佳范围为年平均流量的60%一100%。该方法适合于大江大河等较大流域,而没有考虑河流流量的年内变化和年际变化,因而有其局限性。此外还有日均流量法、texas法、n6pRp法、Basiclfow法、月年保证率法、最小月年径流法、aBF法、FDCa法、40%准则等。这些方法计算方便,基本上是经验值,各有其实用性。

因此,分析总结前人的成果,提出适应不同对象的水文、生态、环境等条件的生态环境需水量估算方法具有重要意义。

6水资源短缺

水资源短缺是一个貌似简单但又存在许多异议的概念。目前国际上通用的判别标准是以人均水资源量进行缺水程度划分,见表1。

但是这个划分标准下面隐藏着许多问题。首先人口不是区域消耗水资源的唯一指标,尤其是现在随着现代化程度的提高,经济社会发展对水资源的需求越来越多,而对人力资源的需求越来越少。其次生态需水与人口没有直接关系,用人口作为评价标准也不合适。因此,对于水资源短缺的辨识采用单一的标准或指标是很难概括的。

实际上,水资源短缺是一个相对的概念,具体对于一定区域来说,它所描述的是一定经济技术条件下,区域可供水资源量和水质的时空分布不能满足现实标准下的区域人口、社会经济、生态与环境等系统对水资源需求时的状态。因此对缺水的界定应当拓展到水资源系统承载的主客体两个方面同时考察。

在水资源系统承载主体方面,人类社会已经从最早的逐水而居,发展到现在的资源水利、可持续水利等理性思索,水资源系统的外延不断被拓展,内涵不断被丰富。同时人们对水资源开发利用的范围应由最初单一的地表水系统拓展到地下水、大气水、海水、劣质水(包括污水、微咸水和咸水)等多个系统,水资源系统承载主体多元化特征日益突出。

水资源系统承载的客体是随着社会的发展而更替改变,在无人类活动干扰作用下,天然水资源系统在其循环过程中滋养了丰富多样的天然生态系统。自从人类社会行为作用于水资源系统伊始,水资源系统承载客体的纯自然属性便开始发生改变,水循环系统的社会驱动力持续加大,农业和工业经济系统的需水量和取水量不断上升,水资源系统承载的客体逐渐演绎成生态环境系统和社会经济系统

其社会经济功能得到充分体现。由于水资源系统承载客的多元化,水资源利用过程中就存在着竞争与分配的问题从水资源系统承载的主体和客体的关系来分析,不简单地将水资源供需平衡的认为不缺水、不平衡的认为水。且不说水资源系统与生态环境系统的关系目前尚未清楚,就是科学合理地确定一定社会经济系统需水量及其节水潜力也存在一定的难度,更有社会经济系统的产结构问题。

因此,对于特定的区域和范围,如何科学合理地界定其水资源是否短缺值得研究和探讨。

7水资源合理配置

配置是指配备、安排。资源配置是指生产性资产在不同用途之间的分配;资源分配之所以成为问题,一方面是由于社会的资源供应有限,而人类欲望通常又无限,另方面是由于既定资源具有多种不同可供选择的用途。

水资源合理配置是指在流域或特定的区域范围内遵循高效、公平和可持续性原则,通过各种工程与非工程措施,考虑市场经济规律和资源配置准则,通过合理抑制需求、有效增加供水、积极保护生态环境等手段和措施对多种可利用的水源在区域间和各用水部门间进行的调配。

通过以上概念界定可以看出,水资源配置问题提出的前提是水资源有限性而导致的供需不平衡矛盾以及不同用途之间的分配矛盾,关注的重点是多种水源在区域间和各用水部门间的分配。实际上,水资源区别于其他自然资源的重要特征之一是它的时程上分布的不均匀性,因此水资源合理配置不仅体现在空间上,同时也体现在时间上;不仅体现在某一水源上,同时也以现在多种水资源的联合配置上。

因此,研究和探讨水资源合理配置的技术和方法,对于缓解水资源供需矛盾、科学高效地利用水资源具有重要意义。

8水资源配置的一般原则

前面已经叙及水资源配置问题提出的前提是水资源的相对短缺,即资源有限而需求持续增加导致的供需失衡。当水资源有限,不能满足所有用户的用水需求时就存在着分配水量的优先顺序问题。

从水资源方面分析,它具有流动性、随机性、易污染型、利害两重性等不同于其他自然资源的特有属性。在用水户属性上分析,从平面位置上,它们分布在河流的上下游、左右岸甚至跨流域;从用水时间上,他们可以是现在的用水户,也可以是将来的用水户;从用水户的性质上,他们可以是人口、工业、农业、生态环境等;从用水的主体上,它们可以是自然人、社会法人、社会组织、社会公众(如生态环境用水)等。这些属性决定了水资源分配方式较其他自然资源的分配方式更复杂。

生态资源的特性篇7

(浙江海洋学院,浙江舟山316000)

摘要:随着人们对海洋认知程度的不断提升,以及陆地资源开发的局限性日趋显现,海洋经济逐渐成为经济研究的重要领域,其中生态旅游作为一种新兴的旅游方式,为海洋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一条重要的途径.海洋旅游资源的开发要建立在环境效益与经济效益并存的基础之上,实现经济与自然的和谐发展.在海洋生态旅游资源开发中,如何客观有效的度量旅游可持续发展状态,通过定量分析的方式评价其经济效益,成为海洋生态旅游资源开发的关键.本文结合温州海洋生态旅游资源进行详细的分析.

关键词:海洋经济;生态旅游;资源开发;经济评价;旅游价值

中图分类号:F590.8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260X(2015)07-0082-03

进入21世纪以来,旅游业成为当今世界做大的产业集群,并在一定时期内保持着旺盛的发展态势,甚至在未来相当长的时间内呈现快速发展的趋势.从目前人们多样化、多元化的旅行需求来看,旅游资源不仅局限于陆地的自然旅游资源与人文旅游资源,而且还应保护广阔的海洋生态旅游资源,并且海洋旅游资源以其巨大的发展潜力成为未来一段时间内世界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海洋生态率开发需要设计多个方面,不仅要保证其最根本的生态效益,还要求在可持续生态发展的前提下最大限度的实现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因此针对海洋生态旅游资源的多层次经济评价至关重要.

1海洋生态旅游资源开发的理论基础

海洋生态旅游资源开发的理论体系是实现海洋生态旅游高品质、快速化发展的基础.在以往的相关理论研究中,人与自然关系理论、旅游系统产业学理论、生态景观理论是生态旅游的主要理论基础,但随着海洋生态旅游的快速发展,这些理论已经不足有支撑和构建其发展研究的理论框架,必须因素其他相关学科或延伸学科的理论进行吸收和贯通,比如环境经济学、环境生态学、海洋旅游经济学等交叉学科.

在旅游系统理论中,环城游憩带理论雷普尔旅游系统观使其代表性理论[1].北大教授吴必虎首次提出环城游憩带理论,他认为在大城市郊区200公里半径以内均可成为城市居民度假游憩的休闲空间,且十分适合短假期或周末出游.雷普儿的旅游系统模型同样建立在旅游空间结构上,与吴必虎的环城游憩带理论具有相通之处,其更考虑旅行成本因素在旅游系统中的影响.

景观生态学理论与海洋科学理论是有力支持海洋生态旅游的理论之一.景观生态学是现代生态学的一个活跃的分支,它强调空间异质性、尺度性与生态整体性[2].对于海洋生态旅游资源而言,首先应尊重海洋景观的固有资源与结构,在此基础上完成自然性、异质性的开发,注重可持续性,避免认为加工造成的生态质量退化.

生态承载力理论是海洋生态旅游资源开发中自然与经济和谐发展的研究理论基础,其一方面在旅游开发对生态环境的影响上进行理论阐述、另一方面对海洋生态资源的旅游承载力进行深入研究,进而达到生态可持续发展与经济效益最大化之间博弈均衡.

2温州海洋生态旅游发展现状

2.1海洋生态旅游资源概况

温州是浙江南部的海滨城市,是浙江省沿海大市之一,具有丰富的海洋资源,其中海洋面积1.1万平方公里,几乎与温州市陆地面积相当.在温州市的县区地理位置分布中,全市11个县区中9个为沿海县区,其中还包括一个海岛建制县——洞头县.洞头县有100多个岛屿组成,具有丰富的海洋植物、海洋动物资源,各种海洋文化景观、海洋自然景观、海洋人文景观遍布在这些岛屿上,这共同构成了丰富的海洋生态旅游资源.从海岸线的长度来看,全市岛屿海岸线长度达567.9公里,总共437个沿海岛礁,据统计,其中约有42个岛屿与大陆滨海区具有旅游开发价值[3].在较为成熟的海洋旅游资源中,国家海洋自然保护区南麓列岛、国家4a景区洞头百岛、世界古航标·中国诗之岛江心屿、苍南渔寮大沙滩、鹿城七都岛、乐清沙门岛等,都具有地方特色的旅游资源优势.

总体来说,温州市海洋旅游资源中具有一定知名度且发展较为平稳的资源中,有3个部级风景名胜区、10个省级风景名胜区、5处部级森林公园、9处省级森林公园、2个省级旅游度假区,并且超半数以上分布在距海50公里的沿海区.

2.2存在的主要问题

首先,虽然具备丰富的海洋生态旅游资源,但总体开发程度、层次性不够,多数景区还处于粗放型的开发阶段.一方面造成知名旅游景区品牌不足,另一方面造成海洋旅游资源保护力度不够,出现了一定程度上的人为破坏.比如洞头岛、西门岛、南麓岛、大鱼湾等资源基本处于培育与成长之中,开放层析较低,没有系统的规划.其次,海洋旅游衍生产品开发力度不够,没有形成具有地方特色、海洋特色、地方品牌的旅游商品,尚未打造出特色鲜明的海洋旅游项目,没有发挥出温州市海洋海岛旅游的特色与优势.再次,海滨旅游基础支撑力不足,缺乏海洋旅游开发投入,以及旅游资源开发规划与管理制度,造成开发模式多为粗放型,长期来看容易造成资源破坏.此外,基础设置建设落后,资源整合不到位,严重缺乏海洋旅游专用码头、游艇等设施,接待客容量及接待能力有限.

3海洋生态旅游资源开发的经济效益定量评价

3.1定量评价体系构建

随着海洋产业发展的多元化,以及行业对资源评价研究的深入,海洋生态资源评价模式已由传统的单因子模式转变为多因子模式,更多的将社会因素、文化因素、经济因素、旅游因素、生态因素等考量进来,形成系列化的指标评价模型[4].由于海洋生态旅游资源中的诸多因具有异质性和不同的经济意义,使其你具备一般可比性,这就需要对这些因子进行无量纲化处理,然后才能确定其在整体中所占的权重,进而计算综合评价分值[5].对海洋生态旅游资源进行无量纲化的方法主要有以下几种:

(1)阙值法,也叫临界值法,是借助最大值、最小值、满意值等特殊指标与实际值相比而得到评价值的方法,正指标计算函数为:

其中xij,opt为该指标在所有时间取值中的最优值.

(2)标准化方法,在存在多个变量时,为是各变量指标存在可比性,先对不同组数据标准化,进而通过标准化后的数值进行比较,从而确定指标的综合评价值[6].通常来说,标准化方法能够有效的消除数据量纲的影响.标准化计算函数为:

(3)比重法,即指标的实际值在指标总之中的比重,其计算函数为:

3.2评价方法的选择

由于海洋生态旅游资源涉及到很多非量化指标,而在经济评价值中必须将这些指标进行量化,常用的量化方法有层次分析法、模糊赋分法、FUZZY综合评价法、德尔菲法等几种[7].在我国海洋生态旅游资源经济指标评价中,较常用的方法有层次分析法与德尔菲法,这些方法能够有效的解决海洋生态旅游资源经济评价中一些无法完全量化的因子,解决问题的本质是将这些无量化的因子赋以相应权重来表示其在综合指标中的重要性与地位.

(1)德尔菲法,也称专家咨询法,是利用行业专家的意见来确定指标因子的最终权重.德尔菲法通常需要集中多名专家的意见,并且要求专家给予较为专业的评价,并且还要根据专家的领域地位给予专家评论结果相应的权重,然后通过整理并不断的修改和反馈,最终得到满意的结果.

(2)层次分析法.对于海洋生态旅游资源的经济评价而言,层次分析法能够有效、科学合理的规划和分配各因子的权重,并且其能够灵活的结合定量分析与定性分析.海洋生态旅游资源的特点使得层次分析法在其经济评价中较为适宜,能够系统性、可靠性的识别问题,提高评价的简便性与准确性.层次分析法的一般步骤为:建立层次分析模型构造两两比较判断矩阵层次排序及其一致性检验.

3.3综合指标合成

在对各指标进行权重分析与量化处理之后,还需要在此基础上建立综合评价体系和综合评价模型,对多指标进行合成.一般而言,多指标合成的方法有线性加权和函数法、乘法合成法等.线性加权和函数法的计算公式为:,其中f(x)表示综合评价分值,wi表示评价指标i的权重,xi表示评价指标i的无量纲化值,n表示所有指标个数.

乘法合成法的计算公式为:,其中x;j表示逆指标,m表示逆指标的数量.

结合我国海洋生态旅游资源特点,以及上文的权重确定、无量纲化分析、综合指标合成等分析研究,最终选择模糊综合评价方法对海洋生态旅游资源的经济价值进行综合评价,一般步骤为:确定评价指标集确定各指标层的权重确定评价的评语集D和其分值确定模糊评价矩阵对目标层X进行模糊综合评价计算结果归一化与评价.

4温州市海洋生态旅游资源开发战略建议

4.1开发原则

海洋资源是人类生存的重要资源之一,在对其进行开发时必须坚定的遵循一定的开发原则,这样才能确保海洋生态旅游资源在不遭受认为破坏的前提下获得最大的经济效益.结合温州市海洋生态旅游资源的特点,以及其目前的资源开发现状与政府规划,在开发中需要遵循的原则有可持续性原则、系统性原则、生态性原则、层次性原则、保护性原则、特色性原则等.

4.2战略取向

前文分析可知,温州市具有广阔的海洋生态旅游资源,并且这些丰富的资源多处于开发或初步形成阶段,因此后续的开发应建立在现状的基础上,并且合理规划,在政策引导下实现生态与经济的博弈均衡.结合温州市目前的海洋旅游资源开发现状,以及各部分资源的经济价值评价结果,所采取的战略取向有:(1)由近至远的开发战略;(2)城乡互动的开发战略;(3)差异化开发战略;(4)面向市场的开发战略;(5)环境循环发展战略.

4.3温州海洋生态旅游资源开发的主要战略

从政府层面,建立政府主导机制,充分发挥政府在温州市海洋生态旅游资源开发中的主导作用,联合其他相关部门,实现社会参与的产业融合,打造现代化的海洋旅游发展格局.从市场层面上看,重视城乡部门在温州市海洋生态旅游资源开发中的重要作用,建立城乡统筹、上下一体的机制,实现资源共享、市场共赢的整体市场运作机制.此外,还要建立产业开发要素互通、功能互补、市场互享、利益互增的跨区域联合网络,以及建立自然、经济、社会和谐进步、可持续发展的海洋生态旅游系统.

参考文献:

(1)孙玉琴.基于Dea的滨海区域生态旅游效率评价及优化研究[D].中南林业科技大学,2012.

(2)贾欣,莎娜.海洋生态损失过程中的群体经济行为分析[J].中国渔业经济,2014(8).

(3)胡念望.温州海洋文化旅游发展战略与保障措施研究[D].浙江海洋学院,2014.

(4)李晓通,张予云,张成胜.资源生态化开发作为西南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旅游政策的人类学思辨[J].河北体育学院学报,2015(1).

(5)齐俊婷.海洋开发活动的经济效益评价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08.

生态资源的特性篇8

关键词:企业;生命周期;企业生态位;优化

在市场竞争日渐激烈的环境下,将生态位思想概念和理论方法应用于企业生存发展研究已经成为学术界的一个新动向。纵观国内外关于企业生态位的理论成果,可以发现,对企业生态位概念、内涵、特征等静态维度的研究已十分深入。然而,对于企业生态位的识别、建构、优化等动态维度的探讨一直是当前理论研究中尚未彻底解决的难点问题。事实上,企业的发展战略的制定与竞争优势的提高是一项系统工程,其影响因子的复杂性与多元性,依存环境的动变性与多维性,决定了企业生态位研究不仅需要静态层面的细致分析,还需要动态层面的全面考察。

关于企业生态位动态层面问题的研究,已经积累了一定的理论成果。钱辉、张大亮探讨了企业演化过程与企业生态位形成过程的耦合关系,认为企业演化过程与企业生态位形成过程是一致的,提出构成企业生态位的资源、文化、需求、技术、制度等要素之间的催化互动,描绘出了企业演化的过程形态。梁嘉骅、葛振忠等将企业生态位视为企业在环境中的主动行为和竞争行为所决定的且处于变动之中的产物。李勇、郑垂勇认为企业生态位的形成是一个与周围环境相互作用和相互影响的动态演化的结果,企业生态位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不断进化的。综合而言,这些观点虽注重企业生态位的动态演变,但对于企业生态位演化和动变的具体过程的描述稍有忽视、略显简约。

生命周期理论揭示,企业是一个有机系统,它的兴衰不是单一要素造成的,而是系统内外各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其发展过程主要由初创期、成长期、成熟期和衰退期四个阶段组成。近年来,生命周期理论几乎风行于现代企业管理研究的所有领域,特别是在品牌、企业文化、企业家精神、企业家素质、企业危机、战略制定等方面得到了广泛应用,对于提高企业行为选择的有效性,增强企业适应环境的主体性起到了重要作用。企业生态位是企业在所依存的生存环境中形成的功能集合体,对生存空间的探寻、建立和优化始终是其基本的内涵。实际上,企业生态位主要以确保各种资源因子得到合理化、最优化配置为旨归。究其本质,企业生态位是企业与外部环境催化互动、交织影响的产物,是直贴企业生命形态的一种内在关切。生命周期不仅穿梭于一个企业不断适应环境,探寻自我发展的过程,而且也饱含于企业生态位不断成熟发展,追求功能完善的过程。可见,培育利于自身发展的生态位是每一个企业不同发展时期和阶段的重要任务,二者之间存在着内在的结构性关联。因此,深入探讨生命周期理论与企业生态位之间的辩证关系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一、企业生态位形成的内在机理及影响因子

生态位作为生态学中一个内容丰富、涵义抽象的重要概念,强调生物物种在群落环境中的时空结构、营养关系、角色地位、生理特征以及进化表现。生态位所蕴涵的特殊、整体、协调、竞争的思想使其在理解群落内种间关系、生物多样性、群落动态演替和种群进化等方面有着重要作用。当前,学术界对于物种生态位的理解主要集中在两个方面"J:一方面将一个种的生态位视为其栖息地的表征;另一方面将某种生物的生态位看作其在该群落中的功能作用和地位。前一种观点是在个体层次上认识生态位,阐述了个体与其生境的相互关系,后一种观点则是在生态系统层次上认识生态位,表达了物种在生态系统中的地位和作用。

从企业仿生学的角度来看,企业是一个生命体,是一个与生态环境及各种生态因子不断进行物质交换、能量流动和信息传递的功能体。要想维持生存、获得发展,企业就必须根植于特定的自然、经济、政治环境之中,并同周围环境产生纵横交错的互动关系。正是在与外部环境交互影响、催化作用的过程中,企业逐渐形成特有的产品市场、经济效益、技术水平、人才资源以及资产规模等,占有生存和发展所需的资源条件,形成适应外部环境变化的生态特征,这些便构成了企业生态位。可以说,企业生态位是伴随着企业自身发展及其与外部环境相互作用而逐步形成的,它的生成是一个动态的历史过程。企业生态位既是企业发展成熟化、健全化的内在需求的推动结果,同时也是企业与外部环境(包括其它企业)之间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的产物。企业生命肌体系统的发育,促进了企业生态位的不断优化,外部环境系统的影响,塑造了企业生态位的不断变迁。企业生态位的形成发展是在企业内部系统和外部系统相互结合背景中进行的,是企业与外部环境交织互动的结果。

在企业生态系统语境下,不同企业之间与环境系统、资源因子的联系在性质、强度和方式等方面都存有差异,这些静态差异的动态表征在宏观上形成丰富的企业集群,在中观上形成不同的企业生态链,在微观上形成多样的企业生态位。与生物物种类似,多样的企业生态位之间既具有相斥性特点,也具有相吸性特征。相斥性是指在资源因子不足的状态下,没有两个企业可以共存于同一资源维上,如果同一资源维上出现两个企业,则必然会发生激烈的竞争;相吸性是指企业生态位之间在功能与作用方面存在着相互补充、相互支持的关系,尤其是对于资源维度相近的企业之间,它们的生态位存在的补充关系要更为强烈、复杂。这种补充关系不仅是企业弱化与其它企业恶性竞争的有效条件,也是社会经济生态系统和产业生态系统有序稳定的重要保障。

生物耐性定律揭示,生物只有在其所要求的环境条件完全具备的情况下才能正常生长发育,任何一个因子在数量上的不足或过剩,质量上的残次或低劣,都会影响生物的正常生长与发育。生物耐性定律同样适用于企业生态位。各种环境因子通过影响企业生态位而达到对企业生存发展的影响,这些环境因子就成为影响企业生态位的因子。企业外部作用因子可称为企业生态因子;企业自身生理状况和企业对环境的作用是企业主体自身能动性的反映可称为企业自身因子。企业生态因子和企业自身因子之间互相作用、交织影响,共同决定企业生态位。

企业生态位的发展过程是企业不断适应外部环境,探寻自我发展的能动过程,是企业与各种环境因子持续进行调适的复杂过程,也是企业适应外部环境能力不断增强的动态过程。简言之,企业生态位的发展就是企业与环境因子日益分散、资源因子渐趋丰富、活动范围逐渐扩大的外部环境系统中构建起的一种企业生存力、发展力和竞争力提高的行为方式和表达方式。企业对环境因子的识别与选择,孕育了企业生态位的吸收能力、消化能力和免疫能力。起初的环境因子在促成企业生态位发育与形成之后,会随着企业生态位的不断发展而渐渐式微,一些无效的环境因子也会不断被剔除,留下的便形成了企业生态位正常生长、健康发育所必须的影响因子体系。在多数情况下,企业生态位的影响因子表现为制约企业生存与发展的资源因子。

企业生态位的形成过程,反映的正是外部环境中各类影响因子通过复杂多样的结合、组合方式来构建企业生存与发展所需生态环境的过程;企业生态位的本质特征,也彰显出作为一种企业生存发展条件的总集合体,来有效连接企业与外部环境的互动。

二、企业生态位的生命周期解读

不同的企业,有不同的生存时空与活动环境,不同的环境,会孕育出形态各异的企业生存方式和演化路径,也就产生出与企业生存、发展相匹配的且性质有别的生态位。与生物有机体类似,企业面临的生存环境也充满了复杂性、多维性和动变性。企业的发展过程是主动适应、能动选择外部环境的动态过程,是自觉调整、有效营造企业内部系统的积淀过程,也是企业运作机制、内在本质的凸显过程。作为企业与外部环境物能流转的动态结果,企业发展过程的演绎就是企业初创、成长、成熟和衰退生命周期画卷的展示。伴随着企业成长,由于内外环境因素作用力的程度、范围、走势的差异,不同发展阶段的企业通常会表现出不同的生理特征。

企业生态位作为企业生存活动与发展实践的底蕴性存在,同样会外化出不同的进化表现。即不同环境背景下的企业生态位的演进会有不同的表达体系与表征手段,即便是同_二个企业生态位在不同的发展时期也会呈现出不同的表述内容与形式。从企业发展的历史轨迹上看,企业生态位不仅是企业成长过程上的时间流畅,更是企业蕴涵丰富内容、存在深刻变革的过程绵延。也就是说,企业生态位具有成长时间上的周期界定和发展过程上的阶段划分。如果将企业生态位的形成过程置于生命周期理论的视野内加以审视,可以发现,企业生态位也遵循从初创期,到成长期,再到优化期、衰退期的发展演化过程。

(一)初创期

如何有效汲取生存所需的各种因子,营造有利的资源条件和环境条件,是多数企业面临的主要问题。由于企业对外部环境和内部系统要素的控制能力较低,对发展空间和资源取向的把握程度不高,因此,企业与外部环境之间还没有真正建立起物质循环、能量流动和信息传递的互动联系。相应地,企业生态位在功能层面、作用层面和效能层面也处于原始状态或者竞争前状态,外部环境对企业生态位的认识也处于模糊阶段或者初步阶段。此时,企业生态位的最主要特征就是缺乏较为完善的功能机制,面临较强的竞争压力,极易受到环境中已有企业生态位的排斥、威胁,被淘汰的风险较高。对于同处于初创期的两个或多个企业生态位来说,特定的生存环境和地域形成不同的资源结构和发展背景,各自形成了不同的功能地位与作用表现,但它们面临的首要问题却大致相同,即短时间内迅速积累充足的资金、先进的技术和丰富的人力,快速提高企业生存能力。因此,可以将初创期的企业生态位称为“资源型”企业生态位。

(二)成长期

经过初创期的资源储备和条件积累,企业开始步入发展的黄金阶段,集中表现为:生产规模不断扩大,产品质量稳步提高,市场占有率显著提升,经济效益明显增强,社会影响力日渐扩大。在企业生存力、发展力和竞争力逐步提高的条件下,企业生态位获得扩张的结果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资源结构性规模扩张,注重各方面生存要素的积累性获得;二是空间结构性规模扩张,注重高适合度空间的层次性整合。由此可见,处于成长期的企业生态位既要保持与企业生存所需资源结构相适应,又要考虑企业发展依赖空间结构的合理化。在资源维度上,企业生态位已经由资源的单纯积累转变为积累与整合并举;在空间维度上,企业生态位已经由空间的快速扩张转变为扩张与优化并举。值得一提的是,企业生态位的成长与企业发展水平的提高相比总有一定程度的迟滞性,需要有一个逐渐提高、成熟和完善的过程。也就是说,在成长期,企业生态位会表现出不适应企业快速发展与外部环境急剧变化的特征,因而会产生转变的多种不适应特征,必须尽快消除、化解这些不适应特征,否则就会影响和制约企业的持续发展。所以可以将成长期的企业生态位称为“规模型”企业生态位。

(三)优化期

企业的管理水平较高,组织结构稳定,经济效益较好,政策制度完善,能够对外部环境(经济环境、政治环境、技术环境、社会文化环境、自然环境等)产生较强的辐射力和影响力。此时,对各种生存所需资源进行系统排列与优化组合开始趋向明朗,盈余资金逐步得到积累,利用资源的能力有了显著提高,这就给挖掘资源深层潜力和提升竞争优势提供了新的内部条件,要求企业相对缩小生态位的规模空间,控制生态位空间的盲目扩大,提高企业对外部环境的适应能力。然而,在优化期,环境中一些低质的、病变的、有害的因子配合着传播技术的改进悄然向企业生态位空间渗透、蔓延。处于竞争关系的其它企业也会采取多样化手段,学习、模仿与克隆能带来竞争优势的核心层面——价值层面、技术层面、市场层面等,对企业生态位的资源结构、空间格局、功能表现、地位塑造、作用外化等诸多方面产生消极影响。从企业角度来看,优化期正是企业与外部环境交往频繁化,新旧价值观念碰撞和冲突激烈化,各种问题和矛盾出现交织化的时期。由于受到企业内外部要素的负向影响与作用,优化期也往往是企业生态位规模难以控制,高适合度空间难以营造,资源利用率难以提高,同时竞争优势难以整体推进的时期。优化期的企业生态位可以称为“稳固型”企业生态位。

(四)衰退期

通过初创期的构建、成长期的扩张和优化期的整合,企业生态位的整体态势得到充分发展并趋向稳定。但是,企业生态位的类型并不是简单、机械地重复初创期的状态,而是经过成长期的量变积累,尤其是在巩固资源占有的基础上,逐渐形成稳定状态。企业的精神层生态位——价值理念依然显发着统摄作用;物质层生态位——资本储备仍然拥有着较大规模;行为层生态位——市场占有仍旧保持着优势地位。这时企业生态位对外部环境的影响力和作用力可能相对稳定,但并不是弱小的,很可能是比较强的。然而,这种影响力具有时间和范围的限度性,会随着企业生态位衰退期的到来渐渐式微。进入衰退期,企业生态位首先面临着资源维度的衰退,当生态位空间扩展到一定程度时,企业对各种资源因子的需求会达到饱和状态,用于资源取向方面的投入也随之减少。其次是技术维度的衰退,企业生态位内部结构的稳定是企业发展追求的主要目标,也是企业参与竞争的动能支点。在衰退期,这种价值取向常常会变成困扰企业生态位持续发展的消极因素,导致企业发展目标的短视化,造成不注重技术革新的错误行为的产生。最后是产品维度的衰退。企业行为的短视化诱发了发展规划制定迟缓、利润追求过度、市场调研缺乏、适应能力降低等诸多问题,致使企业难以根据市场需求与顾客愿望来合理设计、生产产品。加之资源维度的衰退,多数企业又难以利用现有的资源开发、研制新产

品。多重窘境使得许多企业紧紧固守着已有的生态位,犹豫不决、裹足不前、发展迟缓,对自身在环境格局中的生态位似乎越来越难以理性化确认,游移不定中增添许多盲目和彷徨,而藉此出现发展动机降低,发展理想跌落,发展动力缺乏也就在所难免。与此同时,企业生态位的竞争优势也逐渐边缘化。可以将衰退期的企业生态位称为“动变型”的企业生态位。

三、基于生命周期理论的企业生态位优化策略

从生命周期理论视角看,企业生态位的形成是一个长期的动态过程,是企业内部功能机制与外部环境系统催化互动的结果,也是企业主体内在因素和外界环境因素交织影响的结果。企业生态位的发展离不开发展空间、资源因子、竞争优势的合理确立,离不开发展计划、功能地位、作用表现的准确设置。只有以企业的基础生态位为立足点,充分汲取、内化各种环境因子,有效整合与优化内部结构系统,将外部环境因子经过科学手段和途径转化为提高企业生态位的高适合度空间的能动因子,经过主动创新达到促进企业生态位的优化升级。

(一)初创期要拓展生态发展空间,开辟资源入向途径,提高企业生态位的生存力

初创期是企业生态位诞生和建立的原始阶段,也是培育企业生态位生存力和生命力的基础时期。虽然这一时期企业生态位在外部层面上具有较强的反应力和适应力,在内部层面上具有一定的凝聚力和创新力。但企业生态位的整体实力偏弱,缺乏具有前瞻性、协调性的发展观念的统摄,各资源维度呈现出一种参差不齐的不良状态,产品维度品种少、质量低,技术维度水平低、等级小,市场维度范围窄、占有率低等。与此同时,企业生态位与外部环境之间的物能流转也处于不稳定状态。这种不稳定状态达到一定的阈限后,就会转化为影响企业生态位生存与发展的制约性因子,使企业生态位缺乏应有的资源因子的支持,进而造成企业生态位的功能与作用在环境格局中表现的微乎其微。当资源不足问题外显为发展动力的束缚,并同企业生态位发展所需资源因子相背而行时,企业生态位便要构筑起有效汲取资源因子的必由桥梁,在与外部环境进行物质循环、能量流动和信息传递中不断沉淀资源因子的积极成分。

企业生态位在生存环境中的功能、作用以及对各种资源因子的选择和利用能力,主要外化为企业能动地与环境及其它企业在交流互动过程中所形成的生存力。各种资源因子广泛存在于生态发展空间之中,生态发展空间规模越大,资源因子种类越丰富,企业生态位的生存力就越强。生态发展空间大致可分为自然发展空间、社会发展空间和规范发展空间三种基本类型。自然发展空间是指由区域地理位置提供的各种物质生态资源条件,是企业生态位生存的基础条件,例如,区域环境的季节特征、气候条件、地质地貌、自然景观等;社会发展空间是指区域经济、政治、教育、科技和文化条件及其变动情况,例如资金投入、政策调整、教育程度、文化状态、科技水平等;规范发展空间是指关于企业发展的各项规定、人们的行为方式、价值理念及其演化情况,例如政策的灵活度、企业的自主权、人们的价值取向、心理定势等。生态发展空间中的所有这些资源因子都是企业生态位生存的基本因子,各种资源因子之间的合理搭配与有效互补就成为影响企业生态位健康生存的制约性条件。现实中,区域间不仅生态发展空间结构的差异很大,资源因子结构的差异也较为明显,资源因子的性质、类别、丰度、走向等都有区域的独特性,拓展生态发展空间,开辟资源入向途径的方法也不尽相同。因此,应该从所依存的环境条件的实际出发,根据预期发展目标,制定切实可行的发展计划与战略步骤,来提高资源占有能力和利用能力,以便有效增强初创期企业生态位的生存力。

(二)成长期要强化市场化经营理念,优化资源因子配置,提高企业生态位的发展力

在成长期,企业生态位的整体实力获得了很大提高,并促进了企业生态位的创新力和凝聚力的不断增强。此时,企业生态位在环境系统中的地位日趋明显,作用逐渐提高。巩固基础性发展空间,注重资源因子持续利用,培育自身在环境系统中的地位作用成为企业生态位发展的导向。然而,随着与外部环境交流频率与互动程度的提高,一波未落一波又起的资源竞争总是令企业生态位“始料不及”,外部环境的作用不断打破企业生态位初步形成的结构体系,环境因子的动变渗透常使企业生态位内部结构机制“应接不暇”,支撑企业生态位的各种资源因子越来越不能满足企业生态位快速发展的需求,这就产生了资源因子相对不足的情况,成为成长期企业生态位面临的最大困难和阻力。可见,资源因子的丰度是决定企业生态位迅速发展、不断扩张的关键因素,资源因子的有效管理是影响企业生态位内部机制稳定有序、持续演化的核心要素。

企业生态位的快速成长就是在企业生态位与外部环境的互动中构建起的一种持续创新、竞争优势不断增强以及资源因子适时变更的动态过程。针对成长期特征,企业生态位需要优化生态资源配置,而这又有赖于合理的管理、经营,有效配置资源因子结构。一般而言,多数企业在成长期的资源因子配置手段主要停留在管理层面,而非经营层面,企业生态位成长的管理、规划以及资源因子配置手段的市场化特色明显欠缺。尽管一些企业也考虑到市场化手段在资源因子配置中的作用,但在生态发展空间和资源因子取向确立上过度依赖于企业的自我调控,市场化手段严重不足,在资源因子配置中的基础性调节作用得不到充分发挥,严重制约了企业生态位的快速成长。所以,管理和经营要适当分开,有效兼顾,整体推进,是企业生态位发展力提高的一个着力点。这就要求企业必须参照资源的可配置性,采取各种有效的市场化手段和途径,使成长所需的各种资源因子合理流向生态位空间,发挥最大效益,实现资源因子的循环利用。

(三)优化期要实施核心竞争力错位发展,巩固竞争优势,提高企业生态位的竞争力

进入优化期,企业生态位在环境系统中的优势地位逐渐凸显,并且成功占据着一定的高适度空间。优势地位和高适度空间在获得长时间的保持下,往往会偏离外部不断变化环境态势的轨道,与企业生态位日渐完善的内部结构结成有碍持续创新、永续发展的壁垒。受管理者“守成思想”的作用,有些企业把自己已拥有的生态位视为永恒不变,同环境系统中其它发展不成熟、不完善的企业生态位进行空间占有大小、资源拥有多少的比较,并常常以绝对优势者自居。受运行机制“刚性特征”的作用,有些企业内部系统的层级之间、部门之间的信息流通不畅,甚至出现在某一层次、环节上的信息断流,严重影响企业生态位的物能流转的正常运行。当守成思想与满足心理交织在一起时,如果消除不及时或不力,企业生态位竞争优势的丧失会越来越快。由于优化期企业生态位所需的资源因子具有特殊性、优质性和稀缺性,不同层次、水平、类型的企业生态位之间为了获取“质高量多”的资源因子必然要展开激烈的竞争。

全球化趋势的渐趋深入,将企业生态位之间的竞争推向了竞争范围由国内转向国际,竞争焦点由单纯资源争夺转向特色竞争力比拼的巅峰。企业生态位要想得到持续发展,就必须确立并巩固属于自己的竞争优势,而构筑核心竞争力就成为竞争优势巩固的关键。核心竞争力是企业以其拥有的竞争优势为基础,能够在产品生产、市场占有、技术创新中整合各项可利用的资源以获取持续发展的能力,是企业长期培育和积淀而成的且有别于其它企业的特色和专长。任何一个企业正是凭借自身的特色、专长,形成了竞争优势,获得了高适合度生态空间。作为企业生态位的特质能力,核心竞争力蕴涵于企业生态位的竞争力中,扎根于企业生态位的成长过程和优化运行之中,生成于企业生态位激烈竞争环境之中。在特色竞争力培育过程中,要多视角、多层面、多形式地实施错位发展,以巩固竞争优势,提高企业生态位的竞争力。错位发展可以通过发展理念错位、手段错位和功能错位来实现。发展理念错位就是要在资源因子不求全、不求多的理性认知中,明确发展目标和方向。手段错位就是要利用科学的管理手段和先进的技术设备,最大可能汲取优质资源因子,丰富资源取向。功能错位就是要根据区域发展的空间结构,建立合理的结构体系和功能机制,实现企业生态位功能的时空错位。通过构筑核心竞争力的错位发展,来巩固和创造竞争优势,并以此提高企业生态位的竞争力无疑是一条切实可行的有效途径。

(四)衰退期要动态链接外部环境,积极探索新增长点,提高企业生态位的创新力

生态资源的特性篇9

作者:田春梅王文海单位:宁安市水利基金办公室宁安市渤海灌区中心水利站

人类活动的影响,极大地干扰了水的自然循环过程,使一些地区的水资源量减少和分布状况发生变化;人类生产废水和生活污水的排放,可能污染了自然水体,造成水资源的质量下降,失去原有的使用价值。这些都说明了水资源的脆弱性。水资源的社会属性水资源的社会特征表现在以水的商品性,水的价格遵循市场经济的价值规律;不可替代性,水资源是特殊商品,其他物质可以有替代品,而水则不可用其他物质替代,即使是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也不可能依赖水的进口,支撑一个国家的发展;水资源开发利用对社会、经济和可持续发展影响至关重要,区域的产业、种植结构、用水方式受到水资源的制约;水是重要的环境要素,具有十分重要的生态功能,水资源的开发利用可能产生一系列环境问题;水具有多功能的用途,除了供水外,还可以发电、航运、养殖,用于景观娱乐等功能。凡此种种,足以说明,水资源和经济社会具有千丝万缕的联系。

鉴于水资源的上述属性和特征,人类在开发利用水资源的过程中要有别与其它自然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同时也要有采取一定的措施,促进水资源的恢复。避免水资源的过度开发水资源的再生能力和恢复能力是在水资源良性循环的基础上实现的,流域的水资源不可以无限度地开发利用,一旦发生过度开发利用的情况,水资源的恢复能力遭到破坏,区域的水资源供给能力就可能丧失。现在国际上普遍认为一条河流调水不应该超过20%,用水不应该超过40%,地下水的开采量不能超过地下水的补给量,否则就会出现地下水位的持续下降。水资源的过度开发将产生严重的生态后果。所谓水资源的过度开发,近年来水资源专家提出了水资源承载力的概念,即一个流域内自身的水资源可以水资源能够持续支撑经济社会发展规模,并维系良好生态系统的能力。它包括水资源承载能力和水环境承载能力两个方面,前者是讲一个流域的水量能够支撑经济社会发展到什么程度;后者是指流域的水体的生态系统保持良好,并可以被持续的利用时,水体纳污的最大能力。因此,避免水资源的过度开发就是控制用水规模,限制污染物的排放量。维护流域的生态平衡,发挥河流的综合功能水是重要的生态要素,对维护流域的生态平衡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水资源的开发利用不仅要考虑人类的需求,也要考虑流域的生态需求,才能保证河流生态健康,促进环境和生态的可持续发展。因此,要在流域的规划上,保证足够的环境流量和生态用水量,使河流廊道的生态系统得到所需的水分,维持良好的生态平衡。水资源的开发利用,还应充分发挥水资源的综合作用,考虑到河流的社会效益,在制定开发利用规划时,应协调好供水、发电、航运、养殖、景观等用水需求,兼顾到不同功能的协调,使水资源的社会功能得到最大限度的发挥。兼顾流域的上下游、左右岸水资源是流动的资源,正是由于水的流动,保障了河流廊道的独特生态系统特征。因此,水资源的开发利用不能仅仅考虑一个地区和部门的利益,要兼顾河流上下游、左右岸各方的利益和用水需求,具有资源共享的理念,特别是河流的上游地区,决不能将流动的资源全部截留,而导致下游地区断流和缺水。水行政主管关部门应该行使好管理的权利,合理地分配流域的水资源,并实施严格的管理和监督责任,保障各方的利益得到不受到去侵害。

建设地表、地下水资源储存工程水的天然时空分布,不能满足人类的用水需求,因此,为了满足人类生产、生活的需要,必须建设相应的水利工程,储存汛期多余的水量,以备旱季只用。不仅可以减少洪水对人类的威胁,减缓洪水灾害,还能解决干旱时的用水矛盾,保证基本的生产生活秩序。一方面,建设流域上控制性水库,拦蓄地表水;另一方面,近年来备受关注的地下水库的建设也值得推广,将汛期多余的地表水储存在地下含水层中,在旱季开采利用,是一种很好的水资源拦蓄方式。不仅减少占地的面积,也减少了蒸发早成的水资源的损失,在国内外不少成功的案例可以借鉴。保护和涵养水资源,减缓人类活动对水资源的干扰水资源的数量和质量对人类活动干扰的抵抗能力十分脆弱,所以人类对水资源的保护和涵养与否,决定了一个地区、一个流域的水资源能否可持续利用。水资源的保护,是对水量和水质的保护,以往的实践主要着重与水质的保护,避免水污染和水质恶化的发生,新形势下,要强化对水资源量的保护,即控制流域水流失的发生、杜绝用水浪费现象、避免水资源的过度开发。特别是通过流域生态环境建设和生态环境的改善,涵养水资源,提高水资源的质量,实现区域的人水和谐和生态环境、经济社会的和谐发展。

生态资源的特性篇10

关键词:水资源承载力定义内涵特点

中图分类号:tV文献标识码:a

目前,关于水资源承载力的研究在概念上还没有形成统一的认识,从水资源承载力概念被提出以来,很多研究人员从不同角度探讨了对水资源承载力的定义或看法,但迄今为止还没有一个公认的权威定义。

1水资源承载力的定义

对于水资源承载力的定义大致分为两类观点:

第一类观点认为:水资源承载力是在一定社会经济技术发展条件,基于区域水资源总量概念,并结合区域实际特点,通过可持续利用达到最合理的社会、经济与环境等综合因素协调发展的水资源开发利用规模的最大限制,即水资源的最大开发容量。

第二类观点认为:水资源承载能力是从人类社会经济系统出发,以区域现有的社会发展水平和技术经济条件为基础,以生态环境可持续发展为原则,以合理的水资源优化配置为手段,水资源总量能够维持社会经济发展的最大能力。

2水资源承载力内涵

(1)生态内涵

水资源承载力的生态内涵包含两层内涵:1)水资源承载力不是无穷无尽的,具有生态意义上的极限,任何形式的水资源的开发利用均不能超过这种极限;2)正因为水资源承载力具有上述极限的涵义,所以当水资源承载力达到极限时,可视为相应的生态极限得到了充分的开发利用。

(2)技术内涵

水资源承载力是与人类活动相关的,具有主观性特征的一个概念。水资源承载力不可能离开特定的科学技术发展水平的背景,这体现在水资源承载力的生态极限与区域技术经济水平有关,也体现在可以在完善水资源综合管理水平的基础上提高相同水资源对社会经济的承载能力。

(3)社会经济内涵

水资源承载力的社会经济内涵包括:①水资源承载力具有社会经济方面的内涵,社会经济系统的丰富和完善是提高水资源承载能力的有效途径;②社会经济的内容不能仅局限于与传统的GDp指标相类似的生产性经济收益,应该包括所有生态经济服务方面;③水资源承载力对应着最大的可持续人均水资源效用水平。

(4)时空内涵

①从一定区域尺度上考虑,水资源承载力是水生态系统——这一相对独立系统的承载力,不同的时空尺度,相同的水资源量具有不同的承载力水平;②水资源承载的综合效用及其它限定因子如自然资源、技术资源和劳动力资源等都具有区域性;③水资源承载力具有特定的时间内涵,在时间上是一个发展的、将来的概念;④水资源承载力又是一个长期性的概念,即它反映了自然水生态系统同人类活动长期相互作用的结果,具有一定的时间尺度。

3水资源承载力的特点

(1)有限性

有限性是指在某一特定的社会发展时期,水资源承载力是有极限的,但这个极限是相对极限。如果社会发展时期不同,相同水资源的承载能力也将随之发生变化。水资源承载力受到区域水资源条件、水资源开发利用程度、当时的技术经济条件以及生态环境状况等诸多因素的制约,因此,水资源承载力这一概念必须辅以相应的社会发展时期。

(2)动态性

水资源承载力相关的水资源系统和社会经济、生态环境系统都是动态发展变化的,因此,水资源承载力是一个动态发展的概念,与特定的社会发展时期有着直接的关系,不同的发展时期有着不同的承载力水平。在人类活动和自然环境因素共同影响下,水资源系统的数量、质量及时空分布,以及可利用量和可供水量等是不断变化的,尤其是人类活动对水资源系统将直接或间接产生影响,导致其承载能力也随之发生变化。而社会经济的不同发展时期也使得社会经济系统对水资源的需求不断变化。

(3)多样性

多样性体现在区域社会经济发展模式和水资源开发利用途径的多样性上。这些多样性使得某一区域的供需水量各异,且相关的发展指标差异也很大,从而导致水资源承载能力不仅仅与区域社会经济发展模式有关,也与区域水资源优化配置模式有关,应在区域水资源合理配置的基础上衡量水资源的承载能力。如何开发利用有限的水资源支撑适应区域特点的社会经济发展模式则是水资源承载能力研究必须面对、必须解决的问题。

(4)不确定性

目前,由于受自然气候、区域特征以及人类活动的影响,造成水文系列的变异,人们对水资源系统的预测无法达到满意的精度要求。区域的社会经济发展及环境变化,是一个更为庞大、更为复杂的系统,也直接决定了需水系统的复杂性及不确定性。此外,人类对客观世界和自然规律认知的局限性,决定了水资源承载能力的不确定性,同时也决定了在具体的承载指标上存在着一定的模糊性。

(5)可增强性

随着人类社会对水资源需求的增加,水资源承载力是可以增强的,其社会表现是人口的不断增加和社会经济水平的飞速发展。在上述相关因素的共同作用下,人们一方面拓宽水资源质和量的范围,如地下水开发利用、雨水集蓄利用、海水淡化、污水资源化等都是水资源开发利用的新的举措;另一方面,通过拓展水资源的使用内涵,从而增加水资源承载力。

参考文献:

姚治君,王建华,江东等.区域水资源承载力的研究进展及其理论探析[J].水科学进展,2002,13(1):111-115.

张丽,董增川,张伟.水资源承载能力研究进展与展望[J].水利水电技术,2003,34(4):1-4.

张戈平,朱连勇,水资源承载力研究理论及方法初探[J].水土保持研究,2003,10(2):148-1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