酒文化概述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6 03:37:35

酒文化概述篇1

加强人力资源管理对于酒店来说是非常重要的。中外各大酒店的管理者们也意识到了这一点,虽然中外酒店都认为在酒店中,“人”是必不可少的因素。但是到底是“员工第一,顾客第二”,还是“顾客第一,员工第二”等一些话题,中外酒店的管理者们的意见还是有一些分歧的。首先,我们说中国酒店的经营模式。中国人受到孔老夫子的“义主利从论”的影响。在酒店经营中主要强调的是社会效益。虽然和许多国外的酒店一样,都强调“以人为本”但是,大部分酒店对经营模式的宗旨还不是很明确,至少是没有像国外一样把顾客的利益放在酒店的第一位。中国酒店的员工对比国外酒店的员工来说,服务意识相对较弱,其中,最主要的原因就是中国很多酒店的宗旨不是很明确。实际经营和纸面上的经营宗旨相差太多,就像是没有目标的帆船在大海中游走,漫无目的,只知道前进,但是却不知道真正航行的目的地。同时,酒店盲目经营还有一个非常重要的因素,就是很多酒店,并不是真正的商业性质的酒店,它们还带着许多浓厚的政治服务目的去经营。是对上服务,并不是对客服务。因此,大部分员工把工作放在满足上级方面,而并不是满足顾客需求方面,使部分顾客在酒店中缺乏存在感。这就造成了顾客和酒店服务的不协调存在。而外国的酒店经营理念,主要是强调顾客的利益。股东,员工,顾客利益三者相统一。从许多国外酒店的管理上可以看出,外国酒店强调“顾客第一”原则,其次才是员工,企业和股东的利益。很多国际酒店的管理者们,也注重以义来取利。比如说,制造很多优惠政策,一些免费服务之类的。这些举止的最终受益者是酒店的顾客而非其他人。同时,酒店更多的是顾客满意,而非上级满意。这就大大增加了游客对酒店所产生的依赖感。

2中外酒店管理模式的比较分析

中国是一个有着五千多年历史的文明古国,中外酒店行业在不同的文化背景之下自然而然地产生了不同的管理模式。同时,也导致其经营思想,品牌建设,服务标准等方面都存在着许多的不同点。这就决定了中外酒店在管理上面存在着一定的差异。中国的酒店业迟迟不肯前进,这跟中国传统的儒家文化有着很大的关系。因为不同的管理方法和管理思想,直接影响着酒店的运作和经营。近年来,我国酒店行业虽然在规模上发展是相当快,但是,同许多国外的酒店行业相比,我国酒店业的许多管理模式还处在对西方酒店单纯的模仿阶段,还没有形成自己独特的管理方式。同时,随着国际经济一体化步伐的逐渐加快,我国在吸取经验的同时,也必须要创造出属于自己的管理特点,因此,如何进行管理模式的升级是我国酒店发展的首要任务。就中国酒店来说,中国主要是以传统管理方法为主,也就是说,以“求善”、“求治”为目标,主要强调的是心理的作用,依靠的是领导者的模范力量和道德感染力来调动和团结群众,来达到管理者们所期盼的管理目标。虽然说在历史上,对于中国的管理方式有强调“无为而治”“杂王霸而用之”的各种主张,但是却受到传统血缘宗教的约束,以仁义为中心,以人们的心理感情为纽带,以情理作为渗透为原则。同时,我国酒店还强调感情与理性相互补充的思想。一方面在管理上面时时刻刻保持着一种理性的态度,把管理活动放在务实上面,讲究的是人世,不重视出世。重视的是教育,而不是宗教。重视的是经验,而不是神异。尊崇的是王权,而不是神权;另一方面,中国酒店管理更注重实际经验和直觉领悟,注重与实际行动本身相互结合。因此,我国酒店管理主要重视的是感情管理法,经济和教育管理法等。而西方对于酒店的管理方式,同我们中国有很多的不同。国外的酒店注重道德教化,认为责任分解高于整体的效果。国外酒店的管理思想在20世纪时发展成为以企业为中心,用明确的计划、控制、组织为内容,同时,以经济利益为主的西方各种管理学派和理论。这就是为什么许多西方酒店可以大举侵入中国市场,并且取得成功。从某种角度上来说,这正是国外酒店的管理体系在制度化,程序化,透明化的成功。相对而言,国外酒店的管理方式多数采用的是制度管理法,走动管理法。这同中国是大不相同的。

3中外酒店服务管理的比较分析

对于酒店来说,标准化可以说是基础,个性化是趋势。同时,标准化的服务,科学化、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则是标准化服务的核心内容。目前,我们中国酒店的服务质量管理处于劣势,推销力不是特别强大;同时,我们的员工自身缺乏纪律性,经常会看到员工三五成群聊天嬉闹;同时,酒店领导者“不求有功但求无过”的思想意识浓厚,员工散漫,走形式主义,许多改革只是走个过场,基本上,中国酒店的服务质量属于情绪化服务,它的弊端就是服务质量波动大,一致性差。只有规范化,制度化,科学化,程序化的标准化管理才能克服中国传统的情绪服务。而标准化就是要用数据说话,按中国传统的老话说就是依规矩才能成方圆。不仅要求制定服务程序,服务标准,奖惩规则与操作规范,而且尽量使标准化能具体一点,使其易于评判与考核,员工按照标准行事,才能真正达到管理方式的转变。但是,就目前来说,中国酒店行业还无法跳跃标准化而直接进入个性化的阶段。而对于外国的一些酒店,标准化的服务可以说不是什么时髦的方式了,而且目前,大部分国外的酒店已经推行了个性化的服务。个性化服务相对于情绪化服务、标准化服务所具备的优点就是:更容易取得顾客的满意;可以同客户建立非常密切的关系,而且也容易促成很多额外的销售;使酒店顾客的忠诚度增加;加强顾客对酒店的依赖感。同时,顾客参加酒店活动,比如新产品开发的时候,一线的员工更能表现出个性。但是,个性化的服务还是有一些缺点的,比如:每个员工服务的时间将会比标准化的服务时间更长;时间久了,顾客可能会变得更加苛刻;成本相对于比较高;个性化蒙蔽了双眼之后,有时候会很难正确得到顾客所需要的真正的信息;而且对于酒店的员工来说,必须是受到良好的培训才能应付不同场合的顾客需求;更重要的是,许多顾客并不一定总是需要个性化服务。

4中外酒店竞争比较分析

酒文化概述篇2

在当代,酒文化与影视剧相互渗透,特别是在白酒生产异常发达的四川,方言剧对酒的利用表现得异常突出,酒作为一种题材,已成为编剧塑造人物形象、传达情感的重要工具。酒是导演手中塑造人物形象的独具特色的道具,从西周开始,酒的社会化进程就已经开始,其精神价值也在日益扩大。在影视剧中,刻画人物性格离不开人物的言行,而展现人物言行又往往要借助于酒,通过表现人物酒后的言行,来凸显人物形象,从而传情达意。为了理解艺术作品,必须理解艺术形象;而为了理解艺术形象,又必须理解艺术作品中的符号,在卡西尔看来,符号作为对象的指称形式,它的统摄功能具有生成人性和塑造人类文化的作用。酒作为一种符号,在影视剧中也起着塑造形象、生成人性的作用,特别是在善于运用酒元素的四川方言剧中,表现得较为明显。

四川方言剧《三喜临门》中,有多处以酒传情,刻画人物形象的场面。如第二集中,申会计在体制改革中被迫下岗,无奈只有自谋职业,一个人喝闷酒,力图通过酒精麻醉的方式来摆脱现实苦闷,这正与中国几千年来形成的消愁解闷的酒文化相暗合,人生得意之时可以饮酒尽欢,失意之际又能借酒消愁。李白的“三杯通大道,一斗合自然”②正是其中的显例。人们通过饮酒至醉,可以忘却现实烦恼,以获得暂时的欢乐,申会计喝闷酒,不仅是为自己消愁解闷,也通过喝酒过程中痛快的交谈,暴露了国企的体制弊病。如果说,人在清醒的时候还会用理性来束缚自己的言行的话,那么,喝酒之后,人的天性中某些野性也会随之释放,对于喝酒的人而言,醉是一种情感心性的放纵,是日常生活中一种苦喜交织的生命状态,它可以让人解除束缚,直面人生的痛苦。比如申会计的酒友说:“现在的厂长,其实什么都不懂,只有当官在行,弄垮一个地方再到另外一个地方……”虽然并不是所有的国企都如此,但编剧却巧妙地借剧中人之口,表百姓内心之愤,充分表现了体制改革中下岗工人的痛苦、愤懑、无奈。这种借酒语来表达普通百姓对特定历史时期体制改革的看法的方式,恰恰迎合了普通观众的审美趣味,从而形成观影,获得审美享受。从这个层面上讲,四川方言剧中的酒文化就绝不是那种醉生梦死的人生理解,相反却带有了一种浓烈的四川地区的地域性特点,四川人的火辣、善良、智慧和面对挫折的坚韧与川酒的醇、香、辣、回味悠长在此正好互为映衬,相得益彰。剧中的另一性格鲜明的人物形象就是工商所刘所长。闲暇之余,虽然他的最爱不是喝酒,而是和三五戏友混在一起唱川剧,但即便如此,他的人生命运也和酒有着密切关联。在生活中,他是典型的“耙耳朵”,甚至还有些贪小便宜;但在工作中,他是受人尊敬的干部,面对市场上不法商贩任意哄抬物价的行为,他能用自己的智慧巧妙地处理。但因其老婆爱慕虚荣,将房子出租给卖假酒的不法商贩,不法酒商便利用刘所长家存放假酒,躲过工商所工作人员的追查,大肆进行假酒交易,使市场陷入恐慌,最后假酒事件查清,刘所长因假酒事件引咎辞职,毅然投身民营企业,发挥自己的管理特长,最终找到了自己的人生定位。因为假酒事件,刘所长的人生命运发生了极大的转变,也因为酒壮人胆,使他在酒后敢于吐真言,在声泪俱下地道出婚姻不幸的同时,使自己的妻子顿悟,重新赢得了自己做人的尊严。

另外,在该剧中,以杀猪卖肉为生的小商贩,一出场是以小人物的面庞出现,但在剧中他们所做的事却意义重大,面对强大的倒卖假酒团伙,凭借平民生活的智慧,协助公安机关智擒犯罪分子,让观众看到了平民英雄的诞生;吃“皇粮”的工商所长,敢于面对自己的错误,因为假酒事件辞职下海,重新迎接生活的挑战,这些无不让观众感受到一种积极向上的生活力量。《三喜临门》以写实的方式刻画酒,并以酒传达人情,它将酒与浓郁的四川民风、与形形的四川人交织在一起,在展现喝酒人言行的过程中,挑战留存在四川人头脑中的那些陈旧意识和劣根。酒让申会计摆脱旧观念,从下岗的迷惘中清醒;酒让刘所长丢了官,又让他冲破了生活的制约和束缚,找到了新的人生定位。在一个个喝酒的场景中,酒助推人转变心态、改变观念,剧中人物的性格因而得以立体化展示。换句话说,在该剧中,酒作为一种重要的元素,参与并重塑着方言剧,方言剧也因为有酒文化的参与渗透,在表现人物性格、传达人物情感时也显得更加游刃有余。该剧表现的是最普通的社会事件,最普通的家庭情感,最普通的人物,但因为酒文化的渗透,使剧中人矛盾复杂的内心世界完全展露,进而使得剧中的那些日常生活事件,具有了一种在诙谐外表之下隐含的悲剧性,这与那些超出民众生活之外的大制作电视剧相比,更为符合我们真实的存在。同时,因为“电视是一个影像展示,是象形媒介,而不是语言媒介”③,四川方言剧充分发挥了作为象形媒介的优势,善于借助“酒”这个特定的影视语言符号、用影像还原生活的本来面目,用谐趣、调侃的表现形式,塑造人物形象,反映社会人生本相,传达生活情感。作为一种独特的文化,方言剧借助酒元素极为微妙地反映出了林林总总的人生形态和方方面面的人生情愫,四川人思想行为、生活情感的方方面面都可以在这里找到印痕。④历史长河中,酒和酒类文化一直占据着重要地位。酒是一种特殊的食品,是属于物质的,但又同时融于人们的精神生活之中。酒文化作为一种特殊的文化形式,在传统的中国文化中有其独特的地位。在几千年的文明史中,酒几乎渗透到社会生活中的各个领域,近几十年来,在影视艺术中,酒作为一种重要的表情达意元素,起着特殊的作用。

四川方言剧的叙事特征与酒的叙述功能

四川方言喜剧《三喜临门》以幽默诙谐的轻喜剧风格,通过三个主人公在经济体制转型时期,事业、家庭所经历的种种考验,从一个侧面深刻地展示了现代都市人为适应新形势而重新调整心态的痛苦过程。该剧通过大量贯穿在其中的“酒”元素,将那些盘桓在人们的思想、情感与心绪里的意识存在,和大片生活现实的景观,用“酒”作为叙述手段,一一呈现在影像中。“任何叙述都建立两种时间性:被讲述事件的时间性及讲述行为本身的时间性。”⑤当编导想对漫长的故事时间采取概括的形式,去掉故事中“无用的细枝末节”⑥,并且要加快叙述节奏时,最常用的叙述方式就是省略或者概述,影视艺术的这种表现手段直接受到小说艺术的叙述方式的影响,在影视剧情节组合的过程中,有意地省略某些情节部件,制造一定的情节空白,激发读者结合自己的知识、经历来补充它、完善它,这就是省略。比如影视剧为了加速情节,直接用“几个月后”或“三年后”的字幕,便对剧中人三年的生活时间,进行了直接过渡。概述,就是对剧情的一种概括表达,省去对主题无多大用处的枝节,留下情节主干,在该剧中,酒对故事情节的概述功能体现在对整个故事叙述节奏的调整,通过变换不同的喝酒场所的镜头切换方式来巧妙推进故事情节,达到概述事件的目的。在第二集中,国企改制,许多职工面临下岗,申会计也陷入下岗困境,借酒浇愁,为了使情节尽快推进,该剧并没有花长时间纠缠于下岗工人的苦闷,而是镜头一转,让办乡镇企业的张厂长出场,张厂长是申会计以前的学生,求贤若渴,正是用人之际,至此,情节快速推进,人物命运发生变化,张厂长在酒桌上的一番话,掀起了申会计内心的波澜,最后申会计在矛盾斗争中终于实现了艰难的观念转型,投身民营企业。可见,通过喝酒,既解决了剧中人物的现实困境,又避免了大篇幅渲染下岗工人困境的沉闷,使剧情紧凑,不拖泥带水,这就是概述功能在该剧中的体现。除上述概述功能外,酒在该剧中的叙述功能还表现在酒已经成了一种线索,串起了大大小小的事件,所有的事件都围绕酒来展开,并以欢庆的喝酒场面收束。#p#分页标题#e#

《三喜临门》共十集,几乎每集都有酒元素。第一集中,有庆祝魔芋公司成立开业剪彩的庆祝酒。第二集中,有两处喝酒场面,一是下岗职工喝闷酒;二是以酒会友,申会计喝闷酒时遇上自己多年前的学生,命运出现转机。第三集中,朋友小聚也喝酒,因为普普通通的酒,三五邻居在闲暇时间聚在一起,通过散漫的酒语,道出了经济转型期普通老百姓内心的憧憬和无奈,特别反映出老百姓在经济转型期,对进“国有企业”和对进“私有企业”的问题上,存在着极其矛盾的心理。第四集,孙厂长邀请别人加盟时离不开酒席,觥筹交错中,事情得以办妥。从第五集开始的后面几集,基本围绕“假酒事件”来展开,到第十集,与新加坡商人的商业谈判也离不开酒,最后假酒事件告破,新人结婚更离不开酒。该剧中,从家庭到酒吧、从路边小餐馆到酒店、从好友相聚到通过饮酒改善人际关系、从吃喝的生理到人物复杂心理的流露,酒已经成为戏与戏之间的串联和推向高潮的不可或缺的构成要件。虽然该电视剧只有短短十集,但就在这紧凑的故事中,酒参与并推动了整个剧情的发展。该剧以酒为线索,表现了特定历史时期,极具四川人文特色的风俗人情和社会矛盾。众所周知,酒一直是四川重要的产业,目前,四川正积极打造中国的白酒“金三角”。长期以来,四川已经形成了自己独特的酒文化,而四川方言剧,也成了表现地缘文化(包括酒文化)特质的一个很好的载体。四川方言剧中的酒,与普通四川人的日常生活相伴随,与市场经济的发展同步,它既是人物命运的某种渲染,又是连接传统文化和当代生活的纽带。川人酿酒,历史悠久,一代一代传承,独特的地域环境酿就了独特的川酒文化,也造就了川人独特的个性。影视剧来源于社会生活,必然离不开和人们生活紧密相关的酒,影视剧中,围绕林林总总的酒行为,便形成了个性独特的酒文化形态。而酒作为一种表达意义,叙述情节的重要手段,或者说一种影视剧中不可或缺的道具,承担着独特的表意与叙述的功能,大大地拓展了影视话语表达的空间。随着影视艺术的勃兴,方言电视剧作为大众传媒文化中的通俗艺术,已被社会中的各个阶层所喜爱,并取得了在美学上合法的文化产品的地位。有批评家曾断定,“通俗艺术的审美方向,在很大程度上朝向于艺术和生活的重新组合。”⑦从某种角度说,《三喜临门》是酒元素与影视艺术的结合,而这种结合,正是理查德•舒斯特曼所谓的艺术与生活的结合与重组。该剧中,酒无疑充当了重组生活现实的重要手段,单就该剧的剧情来看,当具有特定意义的酒元素融进具体人物形象和剧情中时,酒便不再只是作为一般物质意义层面的酒,而是对特定故事情节的一种陈述性表达。

四川方言剧的文化蕴藉与酒的折射功能

酒是时代和环境的折光。除了能推动电视剧剧情、塑造人物形象,还能通过创造特定的环境氛围,来折射鲜明的时代环境。酒是在人类社会和文明发展的过程中产生的,社会生活的广阔性决定了酒必然成为文艺创作中别具特色的一个方面。在盛产白酒的四川,方言影视剧中的酒自然成为社会生活逻辑的一种必然反映,具有对社会生活各个方面的强烈的渗透性,也自然而然地成为了特定历史时期时代环境的折光。四川方言剧《三喜临门》的故事发生在开放的村镇(边缘化城市),一个具有典型四川民居特色的普通四合院,几户普普通通的人家,其中有小知识分子、基层官员、个体户。在这个车如流水人如浪的小城里,十个行人九沾商,市场经济的大潮也席卷了巴蜀小城,冲击着这些老平房里住着的人,这是该故事发生的社会时代环境。《三喜临门》全剧围绕经济体制改革这一典型社会环境氛围,通过剧中主角之一申会计在国有企业改制中下岗喝闷酒,发泄心中不满,到以酒会友,转变思想观念,再到市场放开后经济领域出现假酒事件,最后打击假酒事件取得成功,整个剧情围绕酒这一元素使人物关系始终处于一种微妙的纠葛中,生活气息浓厚,既有市井的智慧,又有方言的幽默,题材直接来自本土,夹裹着最底层的气息,剧中人物生存的环境取材于现实生活中的真实市镇,不游离剧情,具有天然的四川地理特色。该剧中,酒与时代环境互为依托,传达出了市场经济初期,普通四川人的情感冲击和思想冲击,揭示了社会转型期必然出现的社会矛盾。

“酒”作为该剧中的一种符号,其折射功能突出地表现在围绕“酒”这一系列事件,折射出了20世纪末的四川这个特定的社会环境滋生出的底层百姓的真实生活形态。不同的时代环境,不同的地域特点,会催生酒文化的多样性;反过来,哺育酒文化产生的地域也会因酒的渗透而折射出特定的时代环境气氛。电视剧只有给观众想要的东西,才可以得到市场占有率。《三喜临门》以普通的“酒”作为窥视社会的窗口,潜移默化地影响观众的观念,产生了丰富的审美价值,给予了观众极大的审美满足。众所周知,“大众艺术的价值是依据其‘功利’的程度来评判的,也就是说,有利于日常生活,而不是与之保持距离。”⑧四川方言剧作为一种大众艺术形式,其建构的时代环境,也必须有利于表现那个特定时代普通民众的日常生活,有利于表现那个时代老百姓的日常生存经验。酒与老百姓的日常生活密切相关,必然会反映在影视作品中,并重塑环境,影响大众,而观众在接触、观赏四川方言剧时,就可能将酒文化作为一个切入点,按照自己的个性差异,对剧情进行意义解读,从而使观众在观赏过程中完成对电视剧的再创造。由此可见,酒文化是特定时代的艺术折射,《三喜临门》通过酒的特定折射功能来营造时代氛围,对中国特定历史时期的社会变革和人生百相做了真实的记录。影视中的酒文化以其特有的媒体传播优势,对特定历史时期的四川人的世俗人生进行了审美观照,而影视艺术也因为酒元素的介入,成为了一种与大众生活、人类心灵贴得最紧的艺术形式。正是因为酒文化和影视剧都与当下人们的现实生活有着极为重要的关系,所以方言影视剧才得以借助具有多重符号意义的酒,来反作用于人们的实际生活,从而增强观众对影视艺术的接受度和认可度。

结语

酒文化概述篇3

酒体,对于大多数人来说是一个模糊的概念。英文中的“body”一词,似乎也是对葡萄酒“酒体”的直译。事实上,酒体是指葡萄酒在口腔内的质感。只有好葡萄酒及优质葡萄酒才能建立起均衡、和谐的酒体。有经验的品酒师在品尝葡萄酒时,会将口中获得的感觉用三维立体形状来描述,并认为,葡萄酒最佳的形状是“球体”,这是一种平衡与和谐的形体。

西方人用酒的重量来定义“body”这个词。酒体表明了酒离水有多远,它一部分来自于酒精含量。既然是描述重量,酒体一般用从轻到重来描述,包括轻、中等、重和超重几个等级。很少有普通的葡萄酒能够到超重酒体,波特酒才会有。酒体的轻、重,往往和酿酒的葡萄品种有很大关系。轻、重酒体一般用来形容红葡萄酒,至于白葡萄酒与桃红葡萄酒则没有明显的轻、重之分(一般多为轻酒体)。

单宁起着重要作用

酒体需要用舌头的中部来感觉,从轻酒体到重酒体的感觉如同柠檬水到加有全脂牛奶的咖啡之间的不同。影响酒体的因素有酸、单宁、干浸出物含量、酒精含量等。可是在众多因素里以单宁最为明显。为什么会如此?是因为酒体的轻、重往往是通过酒液里的单宁含量呈现的。

单宁含量多,则酒体强劲,酒品呈现重酒体。单宁含量低,则酒体入口轻盈,酒质呈现轻质酒体。单宁是一种多酚的化合物,主要存在于葡萄的表皮、果梗中。红葡萄酒多为带皮、梗一起发酵,因此,酒中的单宁含量较高,其主要表现为入口酸、涩。根据酸、涩的程度,由此定义轻、重酒体的差别。

牢记描述酒体的术语

如同身体的曲线带来视觉上的感受,酒的婀娜则把感官的刺激从口中带到心里。通过细细品味,无论是轻吟曼妙,还是丰满成熟的酒体,都能领略到其中独特的韵味。以下是几种描述酒体的术语。

酒文化概述篇4

1心理契约概述

1.1心理契约的概念

心理契约是用来描述组织中雇佣双方之间微妙的人际关系和互动状态的一个术语,其思想内涵最早可以追溯到1938年巴纳德的“组织协作系统”的思想,而明确提出这一概念的则是心理学家argyris,他在其所著的《理解组织行为》一书中,首先把这一概念引入管理领域,在提出了心理契约概念后并没有对此进行明确的界定和分析。对心理契约的概念进一步探讨的是被誉为“心理契约之父”的Levinson,他认为心理契约是一种非书面化的契约,它是组织与员工相互期望的总和。

心理契约的概念大致分为两类:一是心理契约有个体的心理契约和组织的心理契约两个层次;二是心理契约只是体现在个体层次。本文认为心理契约是指个体与组织之间隐含的没有明文规定的双方各自的责任以及对对方的期望。

其包含的主要内容:①从员工的层面,员工的心理期望主要表现在对工作本身、报酬与福利、成长与晋升、工作环境、组织形象及文化等方面。②从企业的层面,企业则希望员工忠诚、服从、敬业、遵守企业制度、工作能力强等。

1.2心理契约在酒店人力资源管理中的意义

1.2.1和谐的心理契约对酒店员工的凝聚作用

心理契约本质上是一种情感契约,和谐的心理契约能够提高员工的工作满意度,强化员工的归属感和对企业的忠诚度,从而能够起到留住员工、稳定人才的作用。可以说,心理契约是形成企业凝聚力和团结的一种无形手段。

1.2.2心理契约的违背对酒店员工的离散作用

在发生心理契约违背后,酒店员工一般会有四种反应:一是离职;二是降低自己完成正式工作职责的绩效;三是降低其他主要工作职责外的绩效;四是出现反社会的行为,如打击报复、破坏、偷窃等。不论出现哪种情况,对于酒店和社会来说都是极为不利的,要尽可能避免心理契约违背情况的出现。

2心理契约在酒店人力资源工作中的应用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2.1心理契约在酒店人力资源工作中应用的现状

随着社会经济以及酒店行业自身的发展,酒店企业与员工之间的心理契约也在逐步地发生变化。一方面,员工希望酒店能够认可他们的工作能力和水平,同时给予合理的薪酬,同时还希望酒店能够给他们提供良好的福利待遇和培训机会,希望能够和酒店共同成长;另一方面,由于竞争的需要,酒店企业对员工的要求和管理也在不断加强,酒店期待员工不仅仅是努力工作和提高自身的素质,还要求员工认同企业的文化,希望员工的个人行为与企业的发展目标相吻合。

2.2心理契约在酒店人力资源工作中应用存在的问题

2.2.1酒店招聘过程中违背心理契约

在求职者选择酒店投递简历的过程中,求职者的选择就是一种心理契约的交换过程。

目前许多酒店没有认识到心理契约的重要性,只是片面追求招聘时的酒店宣传,甚至为了追求高素质的人才故意美化或者夸大酒店的实力,对于求职者比较关心的工资、福利、晋升空间等模糊不提,一些酒店的不良绩效闭口不提,从而使新员工对酒店形成了不切实际的期望。而当新员工进入酒店后,发现现实与期望存在太大的差距,从而产生失落感,心理契约遭到破坏。

2.2.2酒店培训过程中产生无效的心理契约

酒店员工培训一方面能够帮助员工掌握和改进工作方法,提高工作能力,端正工作态度和行为,从而提高员工的工作绩效。另一方面,培训也是酒店与员工之间沟通的一种形式,在培训过程中酒店和员工可以感知相互契约的变化,培训对于促进健康的心理契约的发展具有平衡的作用。

然而,目前国内酒店开展的培训工作,大多只是停留在入职培训上,其他的培训计划很少,没有形成系统的培训体系,这种酒店培训管理非但没有引导员工建立正确合理的心理契约,使员工及时调整心理契约,反而产生了相反的效果,导致无效心理契约的产生。

2.2.3酒店薪酬管理中不重视员工的心理契约

现在很多的酒店企业薪酬体系很不完善,只有最简单的工资、奖金,对于能够体现员工能力、实现员工价值,对员工工作业绩予以赞赏、职务晋升等的精神报酬的内容较少,也就是说在薪酬体系的建设中没有重视员工的心理期望。

2.2.4酒店企业较少进行职业生涯管理导致心理契约缺失

酒店员工除了关注物质待遇外,现在越来越关注自己职业未来的发展方向、职业的发展规划、晋升的空间和途径等,这就要求企业和员工进行职业生涯规划。

目前许多酒店在员工的职业生涯规划方面进行的工作较少,没有为员工的成长制定详细且有针对性的规划和管理,不利于酒店的长远发展。

3酒店人力资源工作中心理契约的构建

3.1选用合适的面试官和进行真实的工作预览

招聘前酒店要做好充分准备,首先是培训合适的酒店面试官,面试官是酒店招聘的代言人,为应聘者了解该酒店提供一个直接窗口,同时也是对应聘者评价的执行者。因此,合适的面试官应该熟悉酒店的文化、人力资源相关的制度,公正无私,只有这样才能为企业充分发现有潜力的员工。

真实的工作预览就是将真实的工作特征呈现给应聘者,使应聘者对酒店形成初步的预期。通过带领应聘者参观酒店,让应聘者与即将入职岗位老员工进行交流,以便其进一步了解酒店的实际运作模式及其应聘岗位的工作实情,以进一步提高员工工作的忠诚度和满意度,降低员工流动率。

3.2建立一套行之有效的员工培训制度

第一,培训人员的选择。酒店应该根据不同内容的培训应该由专业人员来担任培训师的角色,增强培训效果。

第二,让员工参与培训需求评估。酒店可以让员工自己选择喜欢的培训项目,能更大程度地提高培训的效果,需要酒店制定多种多样培训项目,丰富培训类别。

第三,及时进行培训效果的评价。这是监督和检查培训效果的环节,它关系着培训工作本身是否做到位,是反思、积累经验的过程。最后,做好培训的转化工作。酒店尽量创造良好的环境让员工在培训中学到的知识和技能能尽快的运用到工作中。

3.3改善员工的薪酬福利

第一,把员工的固定工资制改为浮动工资制。可以让员工的工资与酒店的营业收入和员工的工作业绩进行挂钩,这种工资制度相对来说更为灵活,更能激发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增加员工工作责任感和忠诚度。

第二,定期进行行业薪酬福利情况调查,公布本地区或者本酒店的薪酬福利水平的基本情况,让员工了解自己的薪酬在同行业中的水平,满足员工的知情权,可以增强酒店薪酬管理的公平性。

酒文化概述篇5

如果说,对于白酒的让营销人士汗颜而又熟悉的营销手法如广告战、渠道战、终端战、形象战、明星战、促销战、包装战、产品战等等已不再是什么难题的话,那么,白酒品牌营销概念的升级则是更高一层次的较量,因为,品牌概念定位决定了“卖什么”的卖点,而上述的诸多营销手法只是在此基础这上来决定“怎么卖”的过程。

众所周知,一切品牌营销概念的产生都是为了让市场更好地了解产品、接受产品。各种营销手法都是一个共同目的,就是要提高消费者对产品的认知度和认可度,而发展的趋势则是回归产品的品质根本。

事物总是在不断地发展变化中。白酒营销概念的创新从来没有停止过,甚至于在营销界有做过白酒营销做其它的产品营销都不难之说,当然这只是一句概括而已,其中还有诸多的市场营销环节;但是,至少从白酒营销概念的创新速度能够看出其竞争状态可见一斑。

从卖历史、卖文化、卖人物、卖古迹、卖产地、卖窖池/法、卖年份,到因为勾兑风波而起的卖纯粮概念,甚至有的企业还把自己的产品用现代科技搞出来个产品的“Dna”标准以显示自己的纯粮本色等等。在年份酒没有国家标准而遭众人所疑,而纯粮酒为国家认证之时,尽管我们知道国家出台纯粮认证的出发点是好的,但是,我们不仅要问:纯粮概念会是白酒营销概念创新的终点吗?

因为就在众多白酒企业在为自己的纯粮出身而呐喊时,自2005年始,白酒界的另一个概念黑马――洞藏酒,随着以郞酒天宝洞藏为代表,加之酒鬼酒的洞藏酒、东北宝清龙湖洞藏等一批洞藏系列酒从高端强势出击白酒界并立刻占有一席之地,并引发了新一轮的洞藏热。我们同样不仅要问:为什么洞藏酒会对市场有如此大的魅力?

对于酒企来说,把酿的酒放在洞中只是对酒窖藏的一种方式,属于产品生产的范畴,相当于一般企业的产品仓库一样,但是,现在这种方式却能够成为企业销售产品的一种动力。

分析其原因有如下几方面:

一、相对于纯粮、年份等的抽象化市场瓶颈。

纯粮概念的市场瓶颈,如同一些企业大喊的年份酒一样使得消费者无法从根本上区别。因为所有的酒的包装上都说明是由某些粮食酿造的,这就要企业努力树造品牌形象,以此建立消费者的信任,而建立品牌信任是一个很漫长的过程。而更重要的是消费者是根本无法如何从口感、味觉上去区分辨别纯粮酒与非纯粮酒的本质差异所在。

因此,如何让纯粮概念更具象就极为重要,这就对于企业的营销传播策略提出了挑战。尽管众多的企业都在通过形象广告中粮食形象的表现来展示自己纯粮的品质,但是,如今的广告作用已非十年前那样可以那么轻易地打动消费者了,要影响并让消费者接受却是一个更大的营销挑战。

而洞藏的概念形象则不同,它的具象化能力更高一些。因为不是每一个企业都有洞藏条件。洞藏所用的山洞是客观存在的,其冬暖夏凉的恒温习性是消费者能够感觉受到的;而纯粮酿造概念中所用的纯粮则是在生产过程中存在的,消费者是无法体验到的,所以就只能由企业自己说了。

二、洞藏同样是一种由来已久的文化

文化是一种在一定区域内的一定时空范围内的特定人群普遍接受的一种行为、观念等,具有时间的延续性等特点,如中国延续几千年的酒文化即是诸多文化现象中的一个强势表现。

从古往今来的文学作品以及影视作品中,洞藏概念大都与神秘有关联,总是让人充满探秘寻宝的好奇。也难怪郞酒会以“神仙在天上,郞酒在洞中”一说来诠释自己天宝洞藏的神秘好酒。

现在市场上也有了一些跟随的小品牌打出了洞藏酒,且不管其是否真的具备天然的洞藏条件,其敢于上市的原因就在于抓住了消费者对于洞藏概念文化的认可。

三、是对纯粮概念的另一种诠释。

众所周知,酒是粮食精。越是好酒越是好的粮食的精华所酿。

首先,洞藏就打消了消费者的勾兑观念,以酿酒的结果来说明酒的出处而非让人产生勾兑想法的过程。为什么呢?因为,洞藏实际上是一种资源价值的体现。作为窖藏的一种方式,只有好东西才会通过洞藏的方式使其增值,一般的造假者是难以有挖洞造藏制假的成本支出的;而对于白酒来说,只有酿造出来的好酒才值得这么去做。

犹如东北宝清龙湖洞藏所说的“东北人的珍藏实窖”、“洞藏,只为珍藏”等诉求一样,通过价值概念的树造对纯粮酒产生另一种诠释。相比较而言,那些一味地大声喊叫自己是纯粮的方式却无法让人真实地接受。

四、是品质价值回归的表现

俗话说,万变不离其踪。如此多年的各类酒广告诉求归其一点就是为了说明产品的品质好。

纵观白酒营销的发展趋势,不外乎二点为中心,即概念品类和渠道价值。关于渠道价值,笔者已在《价值回归:渠道变革的推动力》一文中给予了较深的诠释。

而对于概念营销的发展体现,笔者以为,当品质成为市场关注的中心时,就要抛弃浮华的表面还原产品的本来面目,给公众消费者最好的信任基础。本来消费者都知道酒是粮食酿造出来的,而现在国家却仍然要出台一个政策以强调并确认其是纯粮酿造,为何呢?

国家制定政策的出发点是好的,纯粮概念以及国家纯粮白酒标志的诞生成为了对白酒品牌及白酒产业实施保护的一个护身符。但是,偏偏中国的现实市场环境中,感性认知大于理性,因为整个社会环境中的诚信度低的原因,当所有的酒都在说自己是纯粮酿造之时,纯粮概念的价值就难以得到体现;对于消费者而言,感受不到的就难以去相信其真实性。所以,当洞藏概念一出就为消费者接受也不难理解,因为什么地方有没有所谓的地理洞藏一般是难以造假的,客观存在的感知度较高。

因此,消费者对于洞藏的认可的根本原因则在于对品质价值的需求,也是市场的需求。

小结:

酒文化概述篇6

通常来说,行业不同,运做手法也相应要有差异化。忽略了自身的实际状况,完全照搬它山之石,不仅难以攻玉,还将会遏制和阻碍自身的发展。但是,若是灵活地扬其所长,或许是另一番佳境。

红酒、黄酒两种原本毫无干系的嫁接和融合,在该酒的营销推广中仅是其中一个方面,黄酒企业向红酒企业取经之道并不仅限于此。在此,笔者结合与该酒在品牌发展经历上比较接近的红酒新贵——香格里拉藏秘干红的策略表现,针对近一两年黄酒行业内迅速崛起的黄酒新宠——蓝山膏腴黑泽酒的营销推广表现,比较中探析几点。

一、黄酒品牌也可以神秘化、唯美化、时尚化。

提及国产红酒,不能不提香格里拉藏秘干红。想当年,香格里拉藏秘干红问世之初如同目前的蓝山膏腴黑泽酒所处的市场地位一样,几乎徘徊在二线品牌以外,名不见经传。但一经上市和推出,凭借藏域的独特文化,从品名字体的设计到广告语的组织,从平面广告的设计到系列宣传卖点的提炼,无不体现了神秘的独特文化内涵。伴随着“一只好酒,来自天籁”这一广告语传遍了大江南北,使得更多的商家和消费者记住了这个新生品牌。由此,也以差异化的独特品牌文化策略,巧妙地勾勒起了很多人的向往,从潜力巨大的市场中为自身细化出了一部分消费群体。

与香格里拉藏秘干红颇为相似的是,蓝山膏腴黑泽酒上市之初,依托自身得天独厚的品牌文化源泉地,也采用了文化先行的品牌宣传策略。换句话说,不管酒质如何,是否品尝过,单从文化诉求和卖点宣传上,足以吊起了很多消费群体及客户的好奇心和消费欲望。

在该酒的平面广告文案中,有这样一段关于品牌发源地——蓝山的文字描述:地处中国湖南,这里山峦起伏,气候湿润,草植茂盛,藉以得天独厚的强烈地域特性,孕育了肥泽人间的风膏腴脂。一直以来,湖南给人一种人杰地灵的山秀水美风景秀丽之美。加之,蓝山二字给人的一种直观,更富有一种奇特的文化内涵。经上述这段文字的描述,巧妙地诠释了产品的品牌文化内涵;风格迥异,稀世珍贵,。。。。。。字里行间无不对自身所依托的奇特文化的一种演绎。其产生的神秘、神往之感,似乎并不亚于香格里拉藏秘干红所传递的独特文化。

当然,推广蓝山膏腴黑泽酒的品牌机构,并没有一味地停留在品牌地域文化这个层面上,而是在依托产地文化特征的同时,也在从现代生活元素中,寻找与消费者们所感兴趣的消费需求结合点,多角度挖掘、丰富品牌和产品内涵。从蓝山膏腴黑泽酒的系列平面广告作品中不难发现这一点:有历史积淀的厚重、浓郁、拙朴的品牌诠释,也有与时俱进的浪漫、格调、时尚、高雅的文化主张;无形中将企业自身的品牌和产品同历史、现代完美的融汇了一起。在笔者看来,该酒的文化内涵,如同产品的品名一样,更加的丰满,挺拔。进一步说,由于该酒既融合了历史的文化元素,又吸纳了现代时尚、格调、浪漫气息,蕴涵的文化内涵丰富,多姿。

二、黄酒企业也可以为自身品牌和产品塑造全新的地域性产地文化特征。

红酒是一个讲究“三分工艺,七分种植”的原产地地域特征文化的酒种,如同提及法国红酒,不能不提波尔多;提及冰酒,不能不联想到德国和加拿大的冰酒产区;提及国产特色文化红酒,不能不说香格里拉藏秘干红一样。黄酒,作为具有2000余年的历史文化古酒之一,也应该具有典型的产地文化特征。蓝山膏腴黑泽酒,在推广中提出了“蓝山——世界性地域独产,原生态绝世佳酿;无可工业化生产的私家小坊原生态精酿;”等体现产地文化特征的一系列概念点,使消费者一看到就足以领略到该公司的产品可以称得上是大自然对人类的神奇恩赐,具有浓郁地域和奇特的酿造风情。

在品牌塑造与定位上,倾注更多的精力挖掘和丰富产品内涵的情感文化诉求,是香格里拉藏秘干红与蓝山膏腴黑泽酒品牌塑造的共性所在。而神秘、悠远、时尚、情调、唯美是二者产品和品牌共同文化特征。香格里拉藏秘干红向我们诉说的是来自一个纯净之地的神秘、向往、古老的传说;蓝山膏腴黑泽酒向我们告白的是来自世界原生态产地的一种令人神往、久远、风膏腴脂的神秘意境。一个是雪域高原的妙龄秀女,一个是根植茂盛的大山所孕育的丰腴佳丽;一个是红酒的名门闺秀,一个是黄酒的豪门玉女。

三、黄酒品牌也可以为自个宣导一种黄酒消费文化。

结合不同区域饮食特性,挖掘产品与不同区域饮食文化的结合点。红酒中讲究,吃西餐品红酒;而海鲜搭配干白,红肉搭配干红,似乎已成为消费者饮用红酒的消费时尚;在饮品中,王老吉通过不遗余力的宣传和推广,也营造起了吃火锅,喝王老吉防上火的消费新概念,引得很多消费者每吃火锅时,都不忘记点些王老吉饮品进行搭配进餐;蓝山膏腴黑泽酒,同也可以结合黄酒的特点,重新为自身塑造一种餐饮消费的新概念。

四、花不起大钱,用小钱也可以有效助推品牌的宣传推广。

传播形式上,采取品牌和产品分开运行的宣传策略,即:硬广告上围绕品牌形象做文章,主打历史文化牌、酿造工艺牌、地域特色、情感诉求牌,具体终端推广和软性推广中宣传重点侧重健康、保健、营养功能的宣传引导,力求向消费者传达物质与精神的双重享受。

目标群体上,以挖掘潜在目标消费领袖为主,将企业最真实的最富有内涵的东西不走形地传递给目标群体,带动其周围相关消费群体的认知和好感,分梯队进行传播。

推广形式上,主体上围绕文化推广的事件营销集中网络、报纸、专业杂志开展软性宣传活动的同时,配合市场区域开发计划和重点,辅助性导入常规性媒体推广,如:电视、车体、户外、楼宇液晶电视、直投杂志。

传播时机上,结合定位的消费群体消费行为和媒体接触点,力图通过一定时段内相对集中的整合传播,营造出从空中到地面的广告协同效应。

五、围绕品牌形象为消费群体特征,描绘出最富有竞争性的产品力。

产品概念与功能:采取一种隐含的情感诉求,将该酒的功能特点,释放到极致,使消费者一看到广告,就能品读出画面背后的产品最本质的东西。在蓝山膏腴黑泽酒的系列广告中,并未体现是什么概念的酒。所以,功能化概念模糊化的同时并转之以情感化的诉求,是该酒的一个模糊但别有用心的产品策略。

产品包装:正面瓶标首要凸显企业品牌定位的高贵形象,背标上可以凸显产品的产地历史文化特征;外包装上,借鉴红酒企业中香格里拉藏秘干红高端产品的做法,体现精美、古朴、典雅的特征;品名字体上,香格里拉藏秘干红的字样,设计的十分到位,单从字形上,不难看出产品的文化特色。在这里,不妨提提蓝山膏腴黑泽酒的品名字体风格,笔者认为,该酒的字体设计与诉求的文化卖点相吻合,只是略显单薄,稍欠与历史文化相衬的古朴之感。

产品定位:该企业在推广中为凸显稀有、珍贵的特点,提出全球限产10万瓶的宣传诉求,等于说该酒完全放弃了高端精品以下的所有产品。长远来看,不利于企业产品的规模化生产。试想:一个提出全球限产10万瓶的黄酒企业,虽然为自己塑造了稀有性的产品个性,但也无形中为自己戴上了一个紧箍咒。即使每年10万瓶都能正常消化掉,在发展潜力巨大的黄酒行业中,也不过占了很小的一个数字。与规模上千吨以上的企业相比,即使再怎么努力,也难以突破量的瓶颈,更何况快速消费品中就来说是靠量和规模说话和谋地位的。

除去高端中的精品,高端精品以下的高端产品、中端产品仍是黄酒企业发力和真正实现利润和走量的产品。针对该酒的产品运做思路,第一阶段,定位于高端中的精品,开发政府交往礼品渠道、特色礼品、礼品收藏渠道,以短期内树立高品质、高价位、高档形象的品牌和产品定位,获取高投入高回报的市场运做成效;第二阶段丰富调整产品线,开发上量和竞争性产品,定位于中高端,开发政府招待、团体渠道,侧重健康的商务团体消费,拓宽利润增长点。至于中端以下产品,受品牌形象地位的因素制约,可以完全放弃。通过市场运做,树立黄酒行业中高端品牌形象。

六、创新渠道的拓展与推广,规避竞争的有效之道。

酒文化概述篇7

操曰:“适见枝头梅子青青,忽感去年征张绣时,道上缺水,将士皆渴。吾心生一计,以鞭虚指曰:‘前面有梅林。’军士闻之,口皆生唾,由是不渴。今见此梅,不可不赏,又值煮酒正熟,故邀使君小亭一会。”玄德心神方定。随至小亭,已设樽俎,盘置青梅,一樽煮酒。二人对坐,开怀畅饮。

这里交待得很清楚,曹操邀请刘备是因为怀念去年征讨张绣的故事,故要和刘备一起赏梅;又交待“盘置青梅,一樽煮酒”,即青梅没有和酒一起煮。尽管已经知道青梅没有与酒一起煮,还是有必要弄清楚为什么要煮酒这个文化现象的。

如果真要煮酒,曹操所煮之酒定不是现在的白酒,而是黄酒、米酒之类。“曲酿酒法作为基本的酿造法,一直沿用下来,这种方法酿出来的酒,即是甜米酒或黄酒。”“在蒸馏酒的引用开始普及的明代以前,人们饮用的基本是米酒和黄酒。”(赵荣光《中国饮食文化》,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第121、137页)即使是煮酒,也不是煮沸,而是加热的意思。关于热酒,《红楼梦》第八回有一段论述:

这里宝玉又说:“不必温热了,我只爱吃冷的。”薛姨妈忙道:“这可使不得,吃了冷酒,写字要打颤儿。”宝钗笑道:“宝兄弟,亏你每日家杂学旁收的,难道就不知道酒性最热,若热吃下去,发散的就快;若冷吃下去,便凝结在内,以五脏去暖他,岂不受害?从此快不要吃那冷酒了。”宝玉听这话有理,便放下冷酒,命暖来方饮。

在《三国演义》第五回交待关于“温酒斩华雄”时,也印证了“煮酒”其实是热酒。《三国演义》因是明人罗贯中所写,为了增加故事的感染力,故意渲染了一些,其实《三国志》中并没有“煮酒”赏梅一说。《三国志・蜀书・先主传》载;

是时曹公从容谓先主曰:“今天下英雄,唯使君与操耳。本初之徒,不足数也。”先主方食,失匕箸。

这里只是说刘备与曹操一起吃饭,并没有说赏梅煮酒的事情。煮酒在汉代并未形成风气,是后来才形成的一种习惯。

酒在《诗经》中有四十多首写到过,但并没有一处写酒要温着喝的,说明当时并没有温酒的习惯。汉末,饮酒更成为一种风气,曹操《短歌行》说“何以解忧,唯有杜康”;《全三国文》卷八魏文帝《典论・酒诲》说:“荆州牧刘表,跨有南土,子弟骄贵,并好酒。为三爵,大曰伯雅,次曰中雅,小曰季雅。伯雅受七升,中雅受六升,季雅受五升。又设大针于杖端,客有醉寝地者,辄以刺之,验其醉醒。”可见酒在汉末是很流行的一种饮品。但由于酿酒需要消耗大量粮食,曹操曾一度作禁酒令,当时名士孔融还专门写文章攻击曹操禁酒举措,得罪了曹操。之后到“竹林七贤”时,把酒与文人风度联系了起来,刘伶还著有《酒德颂》。此时也未见有温酒而饮的痕迹。

晋陶渊明写过《饮酒》诗二十首,多为诗人酒后所作,题为“饮酒”,但主旨大多表达归隐后恬淡悠闲、潇洒飘逸、自然自在的心境。同时,也反映出酒在陶渊明的高雅饮法,“欢言酌春酒,摘我园中蔬”(陶渊明《读山海经》)。他此时饮酒已经不像“竹林七贤”那样无度,而是用一种享受的态度去品酒,“舂秫作美酒,酒熟吾自斟”(陶渊明《和郭主簿》),“盥濯息檐下,斗酒散襟颜”(陶渊明《庚戌岁九月中于西田获早稻》),“过门更相呼,有酒斟酌之”(陶渊明《移居》)。这时的饮酒,也不曾有温酒而饮的痕迹。

唐宋时代,酒就成为一种更为普遍的文学现象了。“引酒入诗”成了一种自觉,饮酒既是一种生活现象,也是一种文学现象。饮酒也不只是为了喝醉,而是“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欧阳修《醉翁亭记》)。北宋朱肱撰有《北山海经》,共三卷,上卷总论撰写《酒经》之缘由和概述前人成果;中卷叙述制曲理论及制曲具体方法;下卷叙述酿酒工艺,包括一般技术理论和具体制作方法。明代宋应星的《天工开物》中有《酒母》一章,专论酒母制作的方法和类别等。大概宋元以前所酿之酒,度数较低,大多数为黄酒、米酒之类,明以后随着酿酒技术的不断提高,酒的度数也就不断提高了,接近于现在的白酒。“‘烧酒’一词出现于唐代,自唐而后至今一直沿用,并且均是特指蒸馏酒,即今天人们习惯所说的‘白酒’”(赵荣光《中国饮食文化》,第126页)。唐以前制酒大多用酒曲,唐时使用蒸馏造酒法,但并未大量饮用,因而当时人们所饮之酒度数仍不高。宋沈括《梦溪笔谈》卷九“人事一”载:

石曼卿喜豪饮,与布衣刘潜为友。尝通判海州,刘潜来访之,曼卿迎之于石闼堰,与潜剧饮,中夜酒欲竭,顾船中有醋斗余,乃倾入酒中并饮之。至明日,酒醋俱尽。每与客痛饮,露发跣足,着械而坐,谓之“囚饮”;饮于木杪,谓之“巢饮”;以稿束之,引首出饮,复就束,谓之“鳖饮”。其狂大率如此。

这样大量饮酒,概酒度数不高。但人们早已意识大量饮酒不好,“平居不得嗔、叫、用力,饮酒至醉,并为大害”(宋沈括《梦溪忘怀录》)。又见沈括《续笔谈》:

韩退之诗句有“断送一生唯有酒”,又曰“破除万事无过酒”。王荆公戏改此两句为“一字题”四句曰:“酒,酒,破除万事无过,断送一生唯有。”不损一字,而意韵如自为之。

酒文化概述篇8

关键词:饮食文化旅游;发展综述;研究综述

饮食是旅游六大要素中的首要的和基本的要素。随着人们生活条件的不断改善,“吃”已不再是仅仅满足人类的基本生理需求,而是渐渐成为一种休闲活动,一种丰富生活的象征。如今,旅游者日益成熟,他们已不满足于传统的观光游览,而是希望通过全方位的参与和体验,感受旅游地的内涵与特色,而品味当地的美食成为了解当地生活和文化最便捷的途径。因此,饮食文化旅游成为现代旅游业的重要组成部分。笔者对饮食文化旅游的研究概况作了比较完整的综述,希望在此基础上做进一步的研究,为饮食文化旅游的发展提供有益的参考。

一.饮食文化旅游的概念

(一)国外的概念

关于这一概念,国外的术语比较多,其中采用比较普遍的是Culinarytourism。1998年,LucyLong提出美食旅游(Culinarytourism)这一概念,并在2004年将其定义为“经历和参与其他区域人民的饮食生活,而不仅仅是局限于消费、烹饪和饮食项目的介绍”。

(二)国内的概念

国内尚无统一概念。傅文伟1994年给饮食文化旅游下的定义是“以旅游地的美食佳肴为主要吸引物而开发的一项特殊旅游,它通过愉悦多样的活动形式,将观光游览、美食享受结合起来,使游客从中获得物产、美食烹调制作的有关文化历史知识和技艺,增加情趣,以达到物质和精神上的极大满足”。李江教等人在《文化旅游开发》一书中提出:“所谓饮食文化旅游,就是指将饮食文化与旅游活动相结合,以品尝美食、了解中国饮食文化为主要内容,以游览所在地的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为辅助内容的特色旅游”。

二.国外饮食文化旅游研究概况

国外学者在这方面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美食旅游的影响研究

关于影响研究,学者们多研究美食旅游对当地经济、社会发展的积极促进作用,只有C.m.Hall,L.研究了负面影响,指出旅游带来了美食的均质化现象。最早对此进行研究的是Hobsbawn,e.和Ranger,t.,他们指出,那些以口味和特色而知名的美食可以作为旅游产品推进一地旅游的发展。Frochot,i.(2003)在对法国美食旅游研究中发现,美食可以展示一个区域的文化和民族特征,法国的形象一直是它的美食和葡萄酒。Boniface(2003)与mcKercher(2007)都赞成饮食旅游是目的地营销(destinationmarketing)中日益重要的一部分。C.m.Hall,L.(2003)指出,国际旅游的发展不可避免地带来“真实性”(authenticity)的逐渐消亡以及各地美食的均质化现象,而成熟旅游者对真实性体验的需求日益强烈,两者之间产生了矛盾。

(二)从利益相关者角度进行的研究

该方面的研究集中在旅游者和政府上面,作为旅游中重要的利益相关者之一的社区居民,尚无相关研究。Jones,a.与Jenkins,i.(2002)认为对于旅游者来说,美食不仅仅是一种基本需要,更是旅游地一种极具代表性的文化要素。Jeou-ShyanHorng(2010)认为政府旅游网站对于宣传推广当地饮食文化具有重要作用,有助于塑造当地饮食文化形象,为旅游者创造虚拟旅游体验。并通过分析香港、日本、新加坡、台湾、泰国的美食网站,提出了具体的营销策略,包括餐厅导游和资格认证等。ShaowenCheng等人(2012)探讨中国信阳茶文化旅游时,指出发展茶文化旅游需要各方通力协作,尤其是政府的支持和媒体、旅行社的宣传营销。

(三)葡萄酒旅游研究

Hall,m.与macionis,n.对“葡萄酒旅游业”进行了定义:对葡萄园,酿酒厂,葡萄酒节及葡萄酒展览会的访问,这种访问是把品尝葡萄酒和对葡萄酒产地的特征的体验作为主要访问目的。DavidJ.和telfer(1999)分析了尼加拉的葡萄酒旅游线路,提出葡萄酒旅游的顺利开展需要与其它领域合作。

三.国内饮食文化旅游研究概况

相对于国外而言,国内的相关研究起步较晚。最早的是章采烈1992年出版的《中国美食特色旅游》,书中介绍了中国各地的特色饮食和文化底蕴,并将这些特色饮食作为旅游项目来介绍。2003年,我国将旅游主题定为“烹饪王国游”,饮食文化旅游的研究开始受到广泛关注。

(一)理论性研究

章采烈(1992)提出了中国美食特色旅游的内涵:以品尝中国美食为主要内容,并同时以游览所在地的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为辅助内容的那些特色旅游。傅文伟(1994)给出饮食文化旅游的定义:以旅游地的美食佳肴为主要吸引物而开发的一项特殊旅游,它通过愉悦多样的活动形式,将观光游览、美食享受结合起来,使游客从中获得物产、美食烹调制作的有关文化历史知识和技艺,增加情趣,达到物质和精神上的极大满足。范娇娇(2010)构建了饮食文化旅游产品体系,包括项目类饮食文化旅游产品、景观类饮食文化旅游产品及饮食文化旅游商品。“美食旅游”这一概念出现较早,“饮食文化旅游”的概念是在其基础上提出的。两者并无本质差别,只是后者更强调旅游的文化功能,也发映出现代旅游者对文化要素的强烈需求。

(二)饮食文化与旅游的关系研究

考虑到旅游开发的负面影响,一些学者探求饮食文化与旅游的协同发展,但研究成果往往缺乏可操作性和实用性。何宏(2007)指出在旅游开发中餐饮产品的地方特色遭到破坏,强调饮食文化的开发应在保持地域特色的基础上适当创新。王含西(2010)认为传统饮食文化在旅游活动中得到更多的保护和传承,同时饮食文化亦能提升旅游活动的文化内涵和品位,二者有机融合,实现传统文化与旅游经济协同发展。

(三)饮食文化旅游开发研究

杨丽(2001)划分了中华饮食文化旅游资源开发的三个层次:基础层次——佳肴品尝游;发展层次——饮食医疗保健游;更高层次——饮食文化旅游。毛震(2007)指出佛教饮食也是独特的饮食文化资源,开发佛教饮食文化旅游可与发展佛教旅游相互促进。周书云(2010)指出地方饮食文化的旅游开发应注重加强联合,参与认证,培育饮食文化品牌。胡亚光,黄德林(2011)以游客为调查对象,分析了井冈山红色餐饮审美需求要素,据此为开发出以顾客审美需求为导向的特色餐饮产品提出一些建议。

四.评述与展望

整体上国内外的相关研究处于初级阶段,尚未形成体系。从研究内容来看,研究多注重饮食文化对旅游的作用,忽视了旅游对饮食文化的影响以及相关应对措施。从研究视角来看,缺乏从生态学角度进行的研究,运用生态学原理和可持续发展理论来指导饮食文化旅游的开发具有现实的紧迫性和必要性。从研究方法来看,以定性研究为主,缺少定量研究;个案研究较多,缺少对比研究。国外重视微观层面的研究,尤其是旅游需求的研究,实用性较强,但理论探讨不足;国内的理论研究较为完善,强调深层次挖掘文化内涵,但对资源开发方式的研究缺乏一定的针对性和实用性。饮食文化已经成为旅游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促进旅游经济的发展起着日益重要的作用。中国的饮食文化旅游开始要比国外早,但相关研究却比国外晚了近十年,因此我们需要学习并借鉴国外的研究成果,结合当今旅游业的发展趋势与饮食文化的本土特色进行系统研究,以推动饮食文化旅游科学发展,促进饮食业与旅游业的双赢。

参考文献:

[1]Hobsbawn,e.,Ranger,t.theinventionoftradition[m].Cambridge:CambridgeUniversitypress,1983.

[2]Long,L.Lexington,Kentucky:theUniversitypressofKentucky[J].Culinarytourism,2004.

[3]ShaowenCheng,JingHu,DorothyFox,YutingZhang.teatourismdevelopmentinXinyang,China:Stakeholders'view[J].tourismmanagementperspectives,Volumes2–3,2012.

酒文化概述篇9

关键词:主题酒店;波特价值链;竞争力

随着酒店业供求关系的变化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传统的酒店已不能满足顾客的多元化和个性化的需求。正如《酒店》杂志主编杰夫・威斯汀先生所说:“现在的人们不只是需要一个房间,他们希望能够有一些新奇的享受和经历。”主题酒店作为国际成熟市场提高竞争力的必然产物,一定程度上满足了这种需求。

一、相关基础理论

1.主题酒店的概念及特征

主题酒店英文叫themedHotel或themeHotel,前者用的较多,主题酒店仅是独特概念酒店(UniqueConceptHotel)的一种,目前对主题酒店的研究较少,国外对概念相近的精品酒店研究比较多,如Blnak(1999)、Buamnan(1999)、pearson(2000)、Hennessey(2000)、miller(2001)、Higley(2001)等(引自邹益民、戴维奇,2003)。

国内对主题酒店的研究主要在概念和特征的探讨上,或对某个典型主题酒店案例的定性分析,对系统诠释主题酒店的研究相对较少。概念研究主要是从主题性、文化特征、酒店自身或顾客角度、体验性等方面进行的界定。如王奕(2003)、季哲文(2003)、何锋(2004)、李原(2004a,2005)、魏小安(20o5a)、王馨娜(2005)、袁世伟(2005)等。

国内学者对主题酒店的定义特征,普遍认同的是文化性、差异性、体验性。文化性是主题酒店的灵魂,差异性是其优势,体验性是其目的。

综上所述,本文将主题酒店定义为:主题酒店是以某一文化素材为主题,以酒店为载体,通过酒店硬件和软件立体塑造,形成特有的主题文化。其中硬件是建筑、装饰、产品等有形方面;软件是氛围的营造、服务等无形方面。

2.波特价值链理论内涵及模型

价值链这一概念是由“竞争战略之父”――波特在《竞争优势》一书中第一次以战略管理的方法提出来的。他认为:企业的生产经营从供应商到顾客终端是由一系列的相互作用的活动组成的,每项活动都是创造价值的过程,企业这些互不相同且又相互联系的动态组合过程,就是价值链。他将价值活动分为两类:基础活动和辅助活动。

图1波特价值链模型

资料来源:《竞争优势》,迈克尔・波特著,陈小悦译,华夏出版社,2005

波特基于价值链理论提出了价值链分析方法,将企业作为一个整体,竞争优势来源于企业的设计、生产、营销等基础过程及辅助过程中相互独立又相互作用联系的活动。企业竞争不再是单一的环节竞争,而是整个价值链的竞争,对企业每项价值活动进行分解,通过考察相互之间的依存关系来确定企业的竞争优势。价值链模型是对企业输入链、增值链和输出链环节进行分析的模型,只有基于战略环节的价值活动才能给企业带来价值优势,所以企业要提高价值链的关键环节才能有效提高竞争力。

二、深圳视界风尚酒店价值链实证分析

目前,研究主题酒店的学者开始越来越多,主要是对国内早期具有代表性的几家大型主题酒店的研究,如:成都的京川宾馆、鹤翔山庄等为例,对国内的新兴主题酒店关注较少,而从价值链角度研究的更是寥寥无几。笔者基于波特价值链分析国内首家艺术设计型主题酒店的竞争力,来透视中国主题酒店业的发展。

1.深圳视界风尚酒店概况

视界风尚酒店位于深圳市罗湖区的深圳大剧院内,是国内首家建造于高雅艺术表演场所内的酒店,同时也是国内首家真正意义上的时尚艺术设计型主题酒店。酒店拥有108间客房,但却有60种完全不同设计风格的房间,内部装修的风格丰富多彩,完全以独特的现代设计理念,按照四星级标准装修。设计灵感来源于当今“设计酒店”最为成功的典范的西班牙马德里puertaamerica酒店,堪称为一座21世纪的设计文化博物馆。酒店除了极具特色设计元素的房间,还有餐饮设施、娱乐设施、会议设施和相关的特色服务等。

2.视界风尚主题酒店实证分析

基于波特价值链模型,仍将视界风尚主题酒店的价值活动分为两大类:基础活动和辅助活动。如图2所示。

图2深圳视界风尚酒店价值链竞争力模型图

(1)基础活动分析。本文将视界风尚酒店的基础性活动分为四大类,分别为内外部后勤,运作操作,市场营销,客户关系管理。

内外部后勤。视界风尚酒店位于深圳的市中心,交通、物业、广场,各方面都非常便利,加上深圳大剧院本身就是底蕴高雅演出的殿堂,酒店又是具有万花筒般绚烂的艺术设计,二者相得益彰的配置关系,可以招揽二者都需要的非常有艺术感、有文化感的特殊消费人群。60种完全不同设计风格的房间、餐厅、spa会所和会议场所将欣赏艺术与文化巧妙的结合,打造风尚全新时尚文化。

运作操作。视界风尚酒店虽是国内真正意义上的首家艺术设计型主题酒店,但其运作模式没有实现同步创新。仍以传统的私人运作模式为主,缺乏酒店管理方面的专业管理团队,这样会引起两种不利酒店发展的情况,一是会出现酒店运营专业化程度不高;二是从长远发展角度来看,会成为主题酒店产业化过程的瓶颈,并将制约酒店价值链的延伸及拓展。

市场营销。视界风尚酒店通过中央电视台2套财经频道的财富故事会这个栏目,为其讲述了酒店的成立过程、酒店全方位的展示以及其成功的结果。巧妙地利用媒体为其进行了正面的宣传,并且重新定位了客户群体,不单单是游客或是商务人士等可以入住酒店,作为本地人或没有公事外出的人们,也可以去享受欣赏艺术设计带来的喜悦。同时作为电子商务快速发展的时期,酒店也通过网上预订以及网络团购的方式进行了营销和促销。但也有一些不足,没有处理好团购客户和酒店Vip享受价格的问题,使得Vip会员没有得到真正的优惠和保护,这也是后期还需完善管理之处。

客户关系管理。对主题酒店服务业来说,客户关系管理同样尤为重要。视界风尚酒店同样提供了免费服务项目免费早餐1-2份,免费茶水和水果,赠送2张酒店独家灌录的经典音乐CD,免费宽带上网,免费DVD租借服务,免费报纸阅读,免费擦鞋服务等等。酒店的服务可以说从前台开始的,对于这样具有设计多样化的酒店,顾客肯定充满了新鲜好奇感,介绍推荐服务工作就成为了挑战。但是,视界风尚酒店对顾客离店的满意度调查以及后期维护还很欠缺,尤其是对网上顾客的评论应该予以适当的解释和维护,这样可以能较好地控制顾客对酒店的忠实度问题。

(2)辅助活动分析。与基础性活动一样,同样将辅活动分为四大类:采购、服务类技术开发、人力资源和企业基础设施。

采购(有形产品类)。采购是指购买用于企业价值链各种投入的活动,而不是外购投入本身。对于艺术设计型酒店,艺术是无价的,这样打造出来的主题酒店成本当然也是非常高的。大到酒店的整体设计的材料,小到一盏台灯,一个烟灰缸的配置等,对其设计采购就决定了其成本地位的重要因素。例如,视界风尚酒店的大厅的天花板,换了多种材料实验,就花了半年的时间,一百多万元,才达到了现在的满意效果。对于采购成本来说,视界风尚酒店没有竞争优势,还出现了过度消耗。

服务类技术开发。对于服务类行业,技术性的开发,也是价值链中产生价值的重要活动之一。对于艺术设计型酒店,核心的技术就是艺术设计。通过艺术设计带来新的,视界风尚酒店就充分地抓住了现代设计的内涵,不断的开发设计新方案和新思路。与此同时,也吸引了婚纱拍摄、影视剧的拍摄、其他设计公司以及投资公司来进行合作。其中有些房间是没有窗户,空间和面积都很小,于是就非常大胆做成飞机舱式客房,这样本来是显而易见的劣势,因为这样设计的创新处理反而变成非常有特色的客房。

人力资源管理。人力资源管理包括涉及招聘、雇用、培训、开发和报酬设计等活动。艺术设计型主题酒店对于顾客来说是很新奇的,这也免不了多咨询的现象,这样就要求酒店对工作人员进行专业的培训使其有专业的讲解水平,能够把其内在的艺术内涵给予呈现。为了能够长期更好更大的发展,设计开发也要同时跟进,要求设计人员能够进行设计上的竞技或是后期的巧妙改造,才能更好的擦出设计创意的火花。

企业基础设施。视界风尚主题酒店缺乏系统的计划和设计方案,存在基础建设问题严重,盲目设计、不科学施工、资金链中断等原因,最终耗时一年半,耗资三千多万终于2008年11月底开业。但由于这种时尚设计型主题酒店带给顾客的全新感受,顾客个性需求的完美表达,使得开业三个月便基本达到了盈亏平衡,这也是当今酒店业需要深思的问题。

三、中国主题酒店的竞争力思考

差异化战略及满足个性化需求体验的产品是构建主题酒店核心竞争力的关键。在酒店业大环境不是特别景气的情况下,这家主题酒店却逆势而上,从这点可以看出,充分利用差异化战略,在市场上难以找到可以媲美的相同产品或是同类型的替代产品;充分掌握了顾客个性需求的体验心理等都是让酒店获得成功的重要因素。

中国主题酒店面临的重大问题是能否实现可持续发展。利用差异化战略,来提高其自身的竞争力优势,从而带来高利润的回报率,这样随之而来的就是引来其追随者和效仿者。那么真正的主题酒店能够走多远,就成了问题。笔者认为,主题酒店可以从最重要的两个方面进行发展,一方面就是加强文化内涵的结合,文化是主题酒店的灵魂,只要抓住了其核心,围绕其发展,才能真正的发展更加强大;另一方面就是大力加强对主题酒店品牌的建设。

四、小结

主题酒店这样一个新兴的运营创新模式,要走的路还很长,从艺术设计型主题酒店来反观国内主题酒店的发展,通过波特价值链对服务业的运用,还有很多不足和完善之处,还需要进一步验证研究。

参考文献:

[1]魏小安.主题酒店:时代的呼唤,市场的需要[J].北京:饭店现代化,2005.9.

[2]肖晓.主题酒店创意与管理[m].西南财经大学出版社,2010.

[3]张明,廖培.浅谈主题酒店及其体系建立―以京川宾馆、鹤翔山庄为例[J].桂林旅游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6.10.

[4]彭雪蓉.基于顾客体验的主题酒店产品研究[D].浙江大学,2006.

酒文化概述篇10

在信息管理系统的设计和开发过程中,数据库设计是其中最为重要的环节之一。设计规范、良好的数据库不仅能带来系统数据处理效率的极大提升,更重要的是在系统正式运行后能大大简化后期的数据更新维护工作,提高系统的可扩展性。目前大多数酒店提供的服务多种多样,规模大小也各不相同,较为典型的酒店服务业务一般都包括饮食、住宿和娱乐等方面,下面该文从这些典型的酒店业务逻辑出发,分析和探讨数据库的设计方案。

1数据库需求分析

数据库设计的第一步是做好需求分析。在此阶段需要准确了解和分析用户的具体需求,包括数据需求和处理需求,这是整个数据库设计过程的基础,也是最困难、最耗费时间的一步。

1.1数据流图分析

典型的酒店管理一般包括饮食部门、住宿管理部门、娱乐管理部门和经理部门,下面简要分析各部门的业务逻辑。饮食部门是酒店基本部门之一,所提供服务的特点是实时性强、持续时间短、强调效率。此处需要重点处理的信息是与饮食有关的财务数据,一方面便于定期的账目汇总,另一方面也便于及时向酒店管理层汇报。住宿管理部门也是酒店基本部门之一。其主要职责包括:(1)布置房间设施、分类、编号、制定收费标准、分配服务人员;(2)登记旅客信息,记录其入住、退房时间;(3)统计各类房间的客满程度;(4)处理本部门的财务信息。娱乐部门需要处理的业务主要包括:(1)制定收费标准,分配负责人;(2)收入支出财务处理等。经理部门的功能是必不可少的。主要职责有:(1)员工管理;(2)部门划分;(3)各部门的财务核算;(4)酒店营业收益的定期核算。从上面各个部门的业务分析可以看出,不同部门都有财务处理的需求,因此归总设计一个统一的“财务子系统”。而饮食部门因为所需要的业务功能都已包含在“财务子系统”中,故而去掉该功能模块。最终设计酒店信息管理系统分为四个子模块:经理子系统、财务子系统、住宿子系统和娱乐子系统。根据前面对业务逻辑的详细分析,画出各子系统的数据流图,例如图1所示为财务子系统的数据流图。

1.2数据字典设计

数据字典是数据库中各类数据描述的集合,需要设计人员对所开发系统的实际情况进行详细的数据收集和数据分析才能得到。数据字典内容一般包括数据项、数据结构、数据流、数据存储和数据处理过程。下面列举几例:数据项如:员工号(编号:1,数据项名称:员工号,说明部分:整数类型,有唯一性)数据结构如:员工信息(编号:1,数据结构名:员工信息,属性:包括员工号、姓名、性别、年龄、工龄、级别、部门、职务、备注)数据流如:员工基本信息(编号:1,数据流名:员工基本信息,输入:招新员工,输出:员工信息)数据存储如:员工信息(数据存储名:员工信息,输入数据流:员工基本信息,输出数据流:工资结算)处理过程如:招新员工(处理过程名:招新员工,输入数据流:终端,输出数据流:员工基本信息)……

2数据库概念结构设计

数据库概念结构设计常用方法有自底向上和自顶向下两种。该文采用自底向上的设计方法,即首先定义各局部应用的概念结构,然后将它们集成,得到全局概念结构。

2.1局部概念结构设计

下面以财务管理子系统为例,分析子系统的功能,设计局部概念结构,并且对该局部概念结构进行合理优化调整。财务管理子系统的功能为:首先对各部门上交的收支情况进行汇总,得出各部门的收益情况;然后在此基础上进行整体汇总,得到整个酒店的收益信息;最后将酒店的收益情况下发给各个部门,公开账目。根据该分析,得到描述财务管理子系统概念结构的e-R模型如图2所示。e-R模型调整的准则:(1)现实世界中的事物能作为属性对待的尽量作为属性对待;(2)属性中不具有需要描述的信息,即属性是不可分的数据项,不再包含其他信息。根据原则分析,员工应对应一个领导关系,但为了简便起见,就用员工的“等级”属性来表达员工之间的领导关系。

2.2数据视图集成

完成各子系统的分e-R图设计及优化之后,接下来需要将所有的分e-R图综合集成为一个总的e-R图。由于本系统中各分e-R图的规模较小,所以合成过程采用了一次集成方式。整个过程分两步进行:第一步:合并。将各分e-R图合并生成初步e-R图,解决各分e-R图间可能存在的属性冲突、命名冲突或结构冲突。第二步:修改和重构。消除不必要的冗余,生成基本e-R图。由于本系统涵盖的内容比较少,基本不存在冗余的现象,所以初步e-R图就是基本e-R图,不必再进行调整。

3数据库逻辑结构设计

3.1生成关系模式

根据e-R图向关系模式的映射法则,可以将2.2中得到的系统总体e-R图转换为一组关系模式。转换过程简单描述如下:一个实体直接转换为一个关系模式,如:员工(员工号,姓名,性别,年龄,工龄,级别,部门号,职务,备注);工资(员工号,等级,实际工资,基本工资,出勤工资);……实体与实体之间的一对一联系或一对多联系可以直接合并到实体所对应的关系模式中,而实体之间的多对多联系则必须转换为一个单独的关系模式。根据这两条原则,对系统总体e-R图中的所有联系进行转换。工资和员工之间的1:1联系与员工实体所对应的关系模式合并;员工和部门之间的n:1联系与员工实体所对应的关系模式合并;……客房和订单之间n:m的预约联系转化为:预约(订单号,客房号,始定时间,结束时间);顾客和房间之间n:m的住宿联系转化为:住宿(顾客号,房间号码,住宿时间)

3.2关系模式优化

将e-R模型转换为关系模式后,还应该根据关系规范化理论对所有关系模式进行优化,以得到更为科学合理的关系模式。一般而言,在函数依赖的范畴之内,关系模式达到3nF或BCnF层次即可。下面对3.1中的关系模式进行分析:(1)在顾客关系模式“顾客(顾客编号、级别、姓名、年龄、性别、证件号码、证件名称、所选项目、使用时间、备注)”中,因为“使用时间”对于顾客的必要性不强,且该属性在别的关系中可以查询得到,所以将“使用时间”属性删除。分析可得,“顾客”关系模式属于BCnF。(2)在总账关系模式“总账(总账编号、部门号、财务状况编号、收入、支出、净利、日期、经手人号、备注)”中,“净利”属性可以根据收入和支出计算得到,并且不需要经常性的查询,所以将该属性删除。该关系模式也属于BCnF。(3)在财务状况关系模式“财务状况(财务状况编号、时期、总收入、总支出、净利润)”中,虽然“净利润”也可以通过计算得到,但由于在这一项上查询比较频繁,如果每次查询都计算,必然使得系统性能降低,故保留下来。(4)在员工关系模式“员工(员工号、姓名、性别、年龄、工龄、级别、部门号、职务、备注)”中,用户查询时,一般只需查询自己所属单位的员工信息,故可将其按部门水平分解为三个模式,以提高查询效率。负责人员(员工号、姓名、性别、年龄、工龄、级别、部门号、职务、备注);服务人员(员工号、姓名、性别、年龄、工龄、级别、部门号、职务、备注);经手人员(员工号、姓名、性别、年龄、工龄、级别、部门号、职务、备注);

3.3用户子模式设计

得到优化后的总体逻辑结构后,还应该根据局部应用需求,结合具体的DBmS特点,设计用户的子模式。设计过程如下:(1)因为经理对于员工的次要信息不会经常关注,因此将员工信息中最主要的内容映射过来,在经理子系统上设立员工关系子模式。员工(员工号、姓名、级别、部门号、职务、部门经理、实际工资);(2)因为酒店员工经常使用的只有客房的主要信息,所以在住宿子系统上设立客房关系子模式。客房(客房号、位置、设备、收费标准、管理人员号、状态);(3)因为酒店管理人员对于顾客的情况管理经常使用的只有部分信息,所以在经营管理子系统上设立顾客关系子模式。顾客(顾客编号、住宿号、姓名、级别、应收款、使用时间、备注)

4物理结构设计

4.1存储结构设计

通过对典型酒店中的信息处理需求进行分析,可以得到如下需求特点:饮食、住宿、娱乐三大部门的数据不仅经常需要查询,而且更新速度快;各个部门信息要求共享的较多,如员工信息、来客信息等,但财务信息一般不共享;经理部门有一定的特殊职能,如汇总财务信息、级联删除辞退员工等。针对这些特点,设计如下:首先要确定数据库的存放位置。为了提高系统性能,根据应用情况将数据按照易变部分和稳定部分、经常存取部分和存取频率较低的部分分别在两个磁盘上存放。经常存取部分包括员工、工资、客房、款项、折扣规则、项目、顾客等;而信息存取频率较低的部分包括部门、账单、订单、总账、财务状况等。同时考虑到本系统是多用户的,为了提高效率,数据库的备份的数据和日志文件将保存在磁带中。然后要确定系统配置。酒店管理系统需要的微机数量和规模都不必太大,但在系统设计时应考虑到酒店的发展需求,在选择硬件设备、服务器操作系统、数据库时都考虑到能够逐步扩展。本酒店管理系统选用了windowsXp操作系统,后台数据库选用目前应用最多的oRaCLe10g。由于涉及到酒店的财务管理,数据的完整性和安全性显得尤其重要,为了保障系统安全稳定运行,需要每天进行数据备份。数据备份需要严格按照制定的备份与故障恢复策略进行,并落实备份登记和检查措施。

4.2存取路径设计

首先确定数据的存取方式。对饮食、住宿、娱乐三个子系统的各个关系最经常的操作是查找,假设现有n个住宿房间的信息,如果采取顺序查找,平均查找n/2次;建立B+树索引,则平均查找次数为B+树的层数log2n+1,所以选择B+树作为索引,具体设计如下:(1)对经常在查询中出现的关系码建立索引。包括员工、工资、部门、客房、款项、折扣规则和财务状况等关系。(2)对经常需要进行连接操作的关系码建立索引。包括员工号、客房号和部门号等。(3)对于更新频率很高的关系模式,不宜在其上定义索引。包括顾客、订单和账单等。

4.3设计评价及说明

上述设计对时间效率,空间效率,维护代价和用户的实际需求做出了较好的权衡。实际方案还需要根据酒店管理的真实环境,以时间效率和用户需求为根本,进一步优化和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