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安全防范技术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6 03:39:01

网络安全防范技术篇1

关键词网络安全、防火墙、入侵检测系统

近年来,计算机网络技术不断发展,网络应用逐渐普及。网络已成为一个无处不在、无所不用的工具。越来越多的计算机用户足不出户则可访问到全球网络系统丰富的信息资源,经济、文化、军事和社会活动也强烈依赖于网络,一个网络化的社会已呈现在我们面前。

然而,随着网络应用的不断增多,网络安全问题也越来越突出,由于计算机网络联接形式的多样性、终端分布的不均匀性、网络的开放性和网络资源的共享性等因素,致使计算机网络容易遭受病毒、黑客、恶意软件和其它不轨行为的攻击。为确保信息的安全与畅通,研究计算机网络的安全与防范措施已迫在眉捷。本人结合实际经验,谈一谈网络安全与防范技术。

1网络不安全因素

网络的安全因素主要有:

(1)网络资源的共享性。资源共享是计算机网络应用的主要目的,但这为系统安全的攻击者利用共享的资源进行破坏提供了机会。随着联网需求的日益增长,外部服务请求不可能做到完全隔离,攻击者利用服务请求的机会很容易获取网络数据包。

(2)网络的开放性。网上的任何一个用户很方便访问互联网上的信息资源,从而很容易获取到一个企业、单位以及个人的敏感性信息。

(3)网络操作系统的漏洞。网络操作系统是网络协议和网络服务得以实现的最终载体之一,它不仅负责网络硬件设备的接口封装,同时还提供网络通信所需要的各种协议和服务的程序实现。由于网络协议实现的复杂性,决定了操作系统必然存在各种实现过程所带来的缺陷和漏洞。

(4)网络系统设计的缺陷。网络设计是指拓扑结构的设计和各种网络设备的选择等。网络设备、网络协议、网络操作系统等都会直接带来安全隐患。合理的网络设计在节约资源的情况下,还可以提供较好的安全性。不合理的网络设计则会成为网络的安全威胁。

(5)恶意攻击。就是人们常见的黑客攻击及网络病毒.是最难防范的网络安全威胁。随着电脑教育的大众化,这类攻击也是越来越多,影响越来越大。

2网络安全防御方式

网络安全技术的主要代表是防火墙和入侵检测技术。下面简要介绍一下这两种技术。

2.1防火墙技术

网络安全所说的防火墙是指内部网和外部网之间的安全防范系统。它使得内部网络与因特网之间或与其它外部网络之间互相隔离、限制网络互访,用来保护内部网络。防火墙通常安装在内部网与外部网的连接点上。所有来自internet(外部网)的传输信息或从内部网发出的信息都必须穿过防火墙。

2.1.1防火墙的主要功能

防火墙的主要功能包括:

(1)防火墙可以对流经它的网络通信进行扫描,从而过滤掉一些攻击,以免其在目标计算机上被执行。

(2)防火墙可以关闭不使用的端口,而且它还能禁止特定端口的输出信息。

(3)防火墙可以禁止来自特殊站点的访问,从而可以防止来自不明入侵者的所有通信,过滤掉不安全的服务和控制非法用户对网络的访问。

(4)防火墙可以控制网络内部人员对internet上特殊站点的访问。

(5)防火墙提供了监视internet安全和预警的方便端点。

2.1.2防火墙的主要优点

防火墙的主要优点包括:

1)可作为网络安全策略的焦点

防火墙可作为网络通信的阻塞点。所有进出网络的信息都必须通过防火墙。防火墙将受信任的专用网与不受信任的公用网隔离开来,将承担风险的范围从整个内部网络缩小到组成防火墙系统的一台或几台主机上。从而在结构上形成了一个控制中心,极大地加强了网络安全,并简化了网络管理。

2)可以有效记录网络活动

由于防火墙处于内网与外网之间,即所有传输的信息都会穿过防火墙。所以,防火墙很适合收集和记录关于系统和网络使用的多种信息,提供监视、管理与审计网络的使用和预警功能。

3)为解决ip地址危机提供了可行方案

由于internet的日益发展及ip地址空间有限,使得用户无法获得足够的注册ip地址。防火墙则处于设置网络地址转换nat的最佳位置。nat有助于缓和ip地址空间的不足。

2.1.3防火墙的主要缺陷

由于互联网的开放性,防火墙也有一些弱点,使它不能完全保护网络不受攻击。防火墙的主要缺陷有:

(1)防火墙对绕过它的攻击行为无能为力。

(2)防火墙无法防范病毒,不能防止感染了病毒的软件或文件的传输,对于病毒只能安装反病毒软件。

(3)防火墙需要有特殊的较为封闭的网络拓扑结构来支持。网络安全性的提高往往是以牺牲网络服务的灵活性、多样性和开放性为代价。

2.1.4防火墙的分类

防火墙的实现从层次上大体可分为三类:包过滤防火墙,防火墙和复合型防火墙。

1)包过滤防火墙

包过滤防火墙是在ip层实现,它可以只用路由器来实现。包过滤防火墙根据报文的源ip地址,目的ip地址、源端口、目的端口和报文传递方向等报头信息来判断是否允许有报文通过。

包过滤路由器的最大优点是:对用户来说是透明的,即不需要用户名和密码来登陆。

包过滤路由器的弊端是明显的,由于它通常没有用户的使用记录,我们不能从访问中发现黑客的攻击记录。它还有一个致命的弱点,就是不能在用户级别上进行过滤,即不能识别用户与防止ip地址的盗用。如果攻击者将自己的主机设置为一个合法主机的ip地址,则很容易地通过包过滤防火墙。

2)防火墙

防火墙也叫应用层网关防火墙,包过滤防火墙可以按照ip地址来禁止未授权者的访问。但它不适合单位用来控制内部人员访问外部网络,对于这样的企业,应用防火墙是更好的选择。

服务是设置在internet防火墙网关上的应用,是在网管员允许下或拒绝的特定的应用程序或者特定服务,一般情况下可应用于特定的互联网服务,如超文本传输、远程文件传输等。同时还可应用于实施较强的数据流监控、过滤、记录和报告等功能。

应用层网关包括应用服务器、回路级服务器、代管服务器、ip通道、网络地址转换器、隔离域名服务器和邮件技术等。

3)复合型防火墙

复合型防火墙是将数据包过滤和服务结合在一起使用,从而实现了网络安全性、性能和透明度的优势互补。

随着技术的发展,防火墙产品还在不断完善、发展。目前出现的新技术类型主要有以下几种:状态监视技术、安全操作系统、自适应技术、实时侵入检测系统等。混合使用数据包过滤技术、服务技术和一些新技术是未来防火墙的趋势。

2.1.5防火墙的部署

防火墙是网络安全的关口设备,只有在关键网络流量通过防火墙的时候,防火墙才能对此实行检查,防护功能。

(1)防火墙的位置一般是内网与外网的接合处,用来阻止来自外部网络的入侵。

(2)如果内部网络规模较大,并且设置虚拟局域网(VLan),则应该在各个VLan之间设置防火墙。

(3)通过公网连接的总部与各分支机构之间应该设置防火墙。

(4)主干交换机至服务器区域工作组交换机的骨干链路上。

(5)远程拨号服务器与骨干交换机或路由器之间。

总之,在网络拓扑上,防火墙应当处在网络的出口与不同安全等级区域的结合处。安装防火墙的原则是:只要有恶意侵入的可能,无论是内部网还是外部网的连接处都应安装防火墙。

2.2入侵检测技术

入侵检测技术是从各种各样的系统和网络资源中采集信息(系统运行状态、网络流经的信息等),并对这些信息进行分析和判断。通过检测网络系统中发生的攻击行为或异常行为,入侵检测系统可以及时发现攻击或异常行为并进行阻断、记录、报警等响应,从而将攻击行为带来的破坏和影响降至最低。同时,入侵检测系统也可用于监控分析用户和系统的行为、审计系统配置和漏洞、识别异常行为和攻击行为(通过异常检测和模式匹配等技术)、对攻击行为或异常行为进行响应、审计和跟踪等。

典型的iDS系统模型包括4个功能部件:

(1)事件产生器,提供事件记录流的信息源。

(2)事件分析器,这是发现入侵迹象的分析引擎。

(3)响应单元,这是基于分析引擎的分析结果产生反应的响应部件

(4)事件数据库,这是存放各种中间和最终数据的地方的统称,它可以是复杂的数据库,也可以是简单的文本文件。

2.2.1入侵检测系统的分类

入侵检测系统根据数据来源不同,可分为基于网络的入侵检测系统和基于主机的入侵检测系统。

网络型入侵检测系统的实现方式是将某台主机的网卡设置成混杂模式,监听本网段内的所有数据包并进行判断或直接在路由设备上放置入侵检测模块。一般来说,网络型入侵检测系统担负着保护整个网络的任务。

主机型入侵检测系统是以系统日志、应用程序日志等作为数据源,当然也可以通过其它手段(如检测系统调用)从所有的主机上收集信息进行分析。

入侵检测系统根据检测的方法不同可分为两大类:异常和误用。

异常入侵检测根据用户的异常行为或对资源的异常存放来判断是否发生了入侵事件。

误用入侵检测通过检查对照已有的攻击特征、定义攻击模式、比较用户的活动来了解入侵。例如,著名的internet蠕虫事件是利用fingerd(FreeBSD)上的守护进程,允许用户远程读取文件系统,因而存在可以查看文件内容的漏洞和Sendmail(Linux上的守护进程,利用其漏洞可取得root权限)的漏洞进行攻击。对这种攻击可以使用这种检测方法。

2.2.2目前入侵检测系统的缺陷

入侵检测系统作为网络安全防护的重要手段,目前的iDS还存在很多问题,有待于我们进一步完善。

1)高误报率

误报率主要存在于两个方面:一方面是指正常请求误认为入侵行为;另一方面是指对iDS用户不关心事件的报警。导致iDS产品高误报率的原因是iDS检测精度过低和用户对误报概念的不确定。

2)缺乏主动防御功能

入侵检测技术作为一种被动且功能有限的安全防御技术,缺乏主动防御功能。因此,需要在一代iDS产品中加入主动防御功能,才能变被动为主动。

2.2.3防火墙与入侵检测系统的相互联动

综合所述:防火墙是一个跨接多个物理网段的网络安全关口设备。它可以对所有流经它的流量进行各种各样最直接的操作处理,如无通告拒绝、iCmp拒绝、转发通过(可转发至任何端口)、各以报头检查修改、各层报文内容检查修改、链路带宽资源管理、流量统计、访问日志、协议转换等。

当我们实现防火墙与入侵检测系统的相互联动后,iDS就不必为它所连接的链路转发业务流量。因此,iDS可以将大部分的系统资源用于对采集报文的分析,而这正是iDS最眩目的亮点。iDS可以有足够的时间和资源做些有效的防御工作,如入侵活动报警、不同业务类别的网络流量统计、网络多种流量协议恢复(实时监控功能)等。iDS高智能的数据分析技术、详尽的入侵知识描述库可以提供比防火墙更为准确、更严格、更全面的访问行为审查功能。

综上所述,防火墙与iDS在功能上可以形成互补关系。这样的组合较以前单一的动态技术或静态技术都有了较大的提高。使网络的防御安全能力大大提高。防火墙与iDS的相互联动可以很好地发挥两者的优点,淡化各自的缺陷,使防御系统成为一个更加坚固的围墙。在未来的网络安全领域中,动态技术与静态技术的联动将有很大的发展市场和空间。

3结语

网络安全是一个很大的系统工程,除了防火墙和入侵检测系统之外,还包括反病毒技术和加密技术。反病毒技术是查找和清除计算机病毒技术。其原理就是在杀毒扫描程序中嵌入病毒特征码引擎。然后根据病毒特征码数据库来进行对比式查杀。加密技术主要是隐藏信息、防止对信息篡改或防止非法使用信息而转换数据的功能或方法。它是将数据信息转换为一种不易解读的模式来保护信息,除非有解密密钥才能阅读信息。加密技术包括算法和密钥。算法是将普通的文本(或是可以理解的信息)与一串数字(密钥)的结合,产生不可理解的密文的步骤。密钥是用来对数据进行编码和解码的一种算法。在安全保密中,可通过适当的密钥加密技术和管理机制来保证网络的信息通信安全。

参考文献

网络安全防范技术篇2

关键词:校园网;网络安全;安全防范

中图分类号:tp393.08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9599(2013)02-0000-02

校园网络作为学校重要的基础设施,承载着学校教学、科研、服务等诸多角色,其安全状况直接影响着学校的日常教学活动。况且高校用户群体密集而活跃,网络应用广泛,安全问题尤为突出,安全管理也显得更加重要和复杂。笔者结合几年来对校园网络建设安全管理等方面逐步探索、积累的一些经验和教训,探讨如何强化校园网络安全策略,仅供参考。

1威胁校园网网络安全的因素

目前,校园网已经接入互联网,基于网络的互联性、开放性和共享性等特征,计算机网络资源和信息资源受到病毒、黑客、恶意程序等自然或人为有害因素的威胁,因此加强对校园网络安全问题的管理显得尤为重要。现阶段,构成校园网网络安全威胁的因素较多,归结起来,大体有以下五类:

1.1硬件设备安全类。由于网络设备分布广泛,故其存在的安全问题主要表现有线路故障,如线路老化、断裂等;环境事故,如雷电、水火灾等;人为破坏,如操作错误,设备毁坏等等。1.2技术支持安全类。校园网大多是基于internet技术构造,采用tCp/ip协议进行数据访问控制,而tCp/ip协议为了使用简单方便、高效、减小程序编写量,因此缺乏相应的安全机制。在校园网络中没有正确的安全策略和健全的安全机制,网络安全技术、网络安全设施也相对落后,系统备份及恢复技术滞后等等,这些技术上的安全问题也是威胁校园网络安全的重要因素。1.3系统安全缺陷类。系统安全即网络的操作系统的安全可靠问题。操作系统是程序人员编写搭建的计算机底层环境,截止目前,尚没有完全安全的操作系统。针对系统存在的漏洞,恶意用户对网络进行侦听、控制,窃取用户的相关信息,盗用合法用户的ip地址,从而冒充合法用户获取访问网络资源的权限,最终达到获得所需资料、盗取有关数据从事非法活动的目的。同时,也可能造成ip地址冲突,使整个校园网络不能正常运行。1.4制度管理安全类。严格的安全管理制度是校园网安全的重要保障。对于校园网的安全管理,很多学校存在重视程度不够,舍不得投入必要的人力、物力、财力等问题,没有专业的安全管理人员,责权不明确,又缺乏安全管理的可行性操作等等,这些都可能引起管理安全的风险。1.5计算机病毒攻击类。计算机病毒具有传播性、复制性、破坏性等特点,对计算机及网络所造成的危害巨大。虽然已开发研制出许多防护、清除计算机病毒的软件产品,但仍难以从根本上根除与日俱增的新病毒。

2降低校园网络安全威胁的技术措施

校园网的安全威胁主要来源于网络内部的安全弱点和网络外部的恶意攻击,因此,只有全面了解网络的不足之处和威胁所在,才能构建有效的网络安全防范措施,保证校园网的高效、安全运行。

2.1保证网络设备安全。在规划设计时,要结合实际功能需求,充分考虑到网络设备的安全问题,做好前期的周密设计。将服务器、主交换机、集线器、路由器等重要设备,实行集中构建、统一管理。通信线路采取深挖深埋、穿线或架空等方式搭建,并在容易损坏处做出显著标记,以防意外损坏。对于终端设备,以一定的方式划分单位,落实到个人严格管理。制定相关安全使用规则,确保校园网整体运行的安全性。2.2加强网络技术管理。校园网络安全涉及多方面的技术安全内容。1)防火墙技术。防火墙是防止恶意入侵的第一道警戒线,它通过监测、过滤流经防火墙的数据信息,起到保护内部网络信息,阻止不可预测的、隐含破坏性的外部网络非法侵入,保护网络的安全运行。防火墙技术包含用户认证、动态封包过滤、ip地址防伪等功能,能够有效地将内部网与外部网隔离开来,确保网络免受未经授权的非法用户入侵。防火墙技术的过滤器技术还可以将包含色情、暴力、违法等内容的不良网站,进行有效拦截。2)访问控制。就是确保网络资源不被非法访问或非法使用。为了确保网络资源的访问安全,将非必需的服务和端口关闭,尽可能的减少安全问题,降低系统安全隐患。选择适当的认证方法对访问用户进行身份验证,如用户名的识别与验证、用户的缺省限制检查等。根据用户级别赋予用户一定的访问权限,限制用户在其权限内进行操作。以保证最少的服务,最小的权限,获得较高的安全。3)加密技术。是对信息进行加密,防止信息被泄漏、篡改和破坏的防护技术。加密技术就是对通信数据用收、发方共同约定的一种特殊码进行编码,转换成密文在网络中进行传送。信息加密常采用常规密码算法和公钥密码算法两种方式。采用了加密算法后,对应的密码协议、密码算法也需及时健全完善,不断加强密钥的安全管理,以更好的确保信息安全。2.3优化系统配置。系统设计和开发的延时性,使得其不可避免地存在着一些缺陷,因此,作为网络服务的核心部分,系统的安全非常重要。对于系统存在的安全漏洞,应积极采取有效措施进行补救,最好的做法是及时到系统设计方的官方网站,获取设计方的最新补丁程序,并进行安装或更新。2.4建立防病毒系统。随着计算机网络的发展,不断出现的各类病毒已经成为网络不安全的重要原因。网络的开放性为病毒传播提供了有利环境,只有安装合适的杀毒软件,并实时升级,才能有效防止病毒在校园网上传播。在校园网中搭建病毒防杀服务器,定时对校园网内的联网计算机进行统一的病毒扫描和清除,并且能够对终端进行自动升级。2.5调整网络拓扑结构。采用VLan技术加强内部网络管理。VLan技术主要功能是网络分段。对校园网的网络拓扑结构进行调整,将服务器和工作站划分到一个独立的网段中,以便于与其他网络环境隔离开来,有利于更好的维护和管理。选择具有多层交换功能的交换机作为核心层交换机,通过VLan技术,将不同用途的计算机划分在不同的VLan中,使非法用户仅可以盗用本VLan里的ip地址,这样大大缩小了ip地址冲突的范围。2.6采用虚拟专用网(Vpn)技术构建内部虚拟专用网。Vpn技术是基于internet开发的供企业专用的虚拟网络,其利用可靠度较低的公用互联网作为信息传输媒介,通过附加的安全通道、访问控制和身份认证等技术实现与专用网络相似的安全性能,进而实现对重要信息的安全传输。通过使用虚拟专用网技术可以使分布在不同地理位置上各节点之间高效、安全地进行数据交换,有效降低了重要数据遭窃取的风险。2.7加强管理监控和对用户的管理。建立一套严格的安全管理制度,培养一支具有安全管理理念的队伍。制定严格的机房巡查制度,对机房环境进行实时监控,以减少可能存在的安全隐患;设有专门的机房管理员,限制非工作人员进出机房重地;建立备份数据库系统,做好计算机各种数据资源的备份工作;建立严格的网络安全日志、详实的用户信息数据库、服务器登录日志等,并定时对其审查分析,及时发现和解决网络中存在的安全问题。

3结语

安全问题是贯穿于校园网规划、设计、建设、运行、管理等各个环节必须注重的重要因素。建设一个运行稳定、资源丰富、应用广泛的校园网,更要高度重视网络安全防范工作。要综合考虑各方面的因素,把网络安全防范策略和具体方法规范化、制度化,并严格落实执行。

参考文献:

[1]孙月楠.关于校园网络安全的若干问题分析[J].科技信息,2006.

[2]雷峥嵘,吴为春.校园网的安全问题及策略[J].广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

网络安全防范技术篇3

1.1病毒危害计算机病毒是损害计算机安全的主要问题之一。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快速发展,网络得到了更大的普及和应用,互联网步入移动计算和云时代,计算机病毒技术潜伏周期更长,并且传输通道也更加多种多样,网络病毒传播速度也越来越多。比如熊猫烧香病毒、aV终结者病毒、震荡波病毒、aRp病毒等,都在短暂的时间内侵袭了大规模的互联网服务用户,导致整个网络瘫痪。

1.2网络黑客攻击随着互联网经济规模发展,电子商务逐渐步入人们的经济生活,在国民经济中占据较为重要的位置。因此,网络黑客的攻击更加具有选择性和针对性,从传统的炫耀网络技术为目的转为窃取市场经济资料、窃取政企单位或个人的金钱为目的,网络黑客的攻击更加严重。

2网络安全防范的作用及具体措施

2.1设置防火墙防火墙是网络安全防范最为常用的一种技术,防火墙采取的技术主要包括包过滤、应用网关或子网屏蔽等具体的措施,可以有效地加强网络用户访问控制,防止非法用户进入内部网络窃取资源,保护内部网络设备的安全,防止网络内部敏感的、价值较高的数据遭受破坏。防火墙可以进行过滤规则设置,决定内部服务的访问对象范围,防火墙只允许授权的合法数据通过网络,保护网络安全。

2.2运用网络加密技术网络数据传输过程中,可以采用数据加密技术,保证数据传输的完整性。网络加密技术分为多个阶段,分别是数据存储、数据传输、数据完整性鉴别等阶段。数据传输加密可以采用多种技术,比如美国的tripleDeS、GDeS、newDeS技术,欧洲的iDea技术,日本的RC4、RC5加密技术。网络加密技术是网络安全最有效的防范技术,其可以防止非法用户窃听和入网,并且可以拒绝恶意软件篡改数据。

2.3网络的实时监测网络的实时监测可以及时地发现网络中传输的数据,基于入侵检测、数据挖掘、神经网络数据分析等多种手段判断数据是否异常,以便能够及时地发现网络中的非法数据流,采用防范技术,也可以诱导非法数据流流到伪主机或服务器上,避免网络遭受破坏,影响正常使用。

2.4采用多层安全级别防护病毒系统据统计,传统的网络安全防范技术可以阻挡和防范80%的网络攻击,但是随着网络攻击手段的多种多样,部分网络病毒隐藏较深,不易被发现。因此可以采用动态的、多层次的安全防护系统,防止病毒入侵,即使病毒入侵成功,一旦病毒爆发,多层安全级别防护病毒系统也可以将病毒感染限制在可控范围,并且甄别之后将其删除。

2.5构建规范的网络安全管理制度网络服务对象是人,因此在网络使用过程中,必须加强法律监管的力度,打击网络安全犯罪。政府应尽快从权利保护、责任认定、责任追究和法律保障上立法,保护个人信息,明确个人、网站和监管机构所应承担的责任、义务。政府在这个过程中,应该扮演好引导者的身份,在思想建设上、法制建设上等多方面,对网络进行一定的合理的规范和约束。

3结束语

网络安全防范技术篇4

关键词网络安全;威胁;防范

中图分类号tp39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6708(2012)58-0173-02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网络应用的范圃越来越广泛,社会对网络的依赖程度也越来越大,通过网络阐述、存储和处理的信息量迅速增长。这些信息涉及的范围十分广泛,如果有些保密信息或敏感信息受到怀有不良目的的人或组织的攻击或者破坏,就可能会造成严重的后果。因此,网络安全已经成为关系国家安全、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的一个重大问题。

1网络面临的安全风险

计算机网络一直面临着来自多方面的安全威胁,这些威胁有来自外部系统的恶意攻击、系统本身的安全缺陷或安全漏洞威胁,有系统内部各种应用软件的安全漏洞威胁,人为或偶然事故构成的威胁,还有自然灾害构成的威胁等。这些威胁,表现形式是多种多样的,主要有以下几点:1)身份窃取,即非法获取合法用户的身份信息;2)非授权访问,即对网络设备及信息资源进行非正常使用或越权使用;3)冒充合法用户,即利用各种假冒或欺骗的手段非法获得合法用户的权限,以达到占用合法用户资源的目的;4)数据窃取,即通过网络窃听他人传输的信息内容,非法获取数据信息;5)破坏数据的完整性,即利用中断、篡改和伪造等攻击手段,攻击或破坏数据的完整性,干扰用户的正常使用;6)拒绝服务,即阻碍或禁止通信设施的正常使用和管理,使网络通信被删或实时操作被延时等;7)否认,即参与通信的各方事后否认其参与的行为;8)数据流分析,即通过分析通信线路中的信息流向、流量、流速、频率和度等,从而获得有用信息;9)旁路控制,即攻击者发现系统的缺陷或安全弱点,从而渗入系统,对系统进行攻击;10)干扰系统正常运行,即改变系统的正常运行方法,降低系统的运行速率或者是减慢系统的响应时间等;11)病毒与恶意攻击,即通过网络传播病毒,或者对网络进行恶意攻击,破坏网络资源,使其不能正常工作,甚至导致瘫痪;12)电磁泄漏,即从设备发出的电磁辐射中泄露信息;13)人员疏忽,即工作人员没有按照安全规章制度要求办事,给网络带来威胁。

上述安全威胁的表现形式可以归纳为两大类,即对实体的安全威胁和对信息的安全威胁。实体安全威胁实体安全威胁是指对计算机设备、网络设备、通信设施、通信线路及网络环境等物理实体构成的安全威胁。实体安全威胁包括自然灾害,设备故障(如断电、器件损坏、线路中断等),工作场所与环境的影响(如强磁场、电磁脉冲干扰、静电、灰尘等),人为破坏(如误操作、恶意攻击等),以及设备、软件或资料的被盗与丢失等。实体安全威胁轻则可能引起网络系统工作的紊乱,重则可能造成网络瘫痪,从而可能造成巨大损失。由于实体安全威胁中所涉及的实体多、环节多,实体分布的范围广,实体安全威胁情况复杂,给分析与实施安全措施和安全策略制定带来了很大困难。因此,要减少甚至避免实体安全威胁,提高网络安全性,就必须首先做好实体的安全防范工作。第二方面是信息安全威胁,信息安全威胁是指信息在加工处理、传输和存储过程中所受到的安全威胁。对于在网络信息传输过程中所受到的安全威胁主要有4种,分别是截获、中断、篡改和伪造等。

2网络安全内容

网络安全是指通过各种技术手段和安全管理措施,保护网络系统的硬件、软件和信息资源免于受到各种自然或人为的破坏影响,保证系统连续可靠地正常运行。硬件资源包括:计算机、通信设备和通信线路等;软件资源包括:维持网络运行的系统软件和应用软件;信息资源包括:通过网络传输、交换和存储的各种数据信息。信息安全是网络安全的本质核心,保护信息资源的机密性、完整性和真实性,并对信息的传播及内容有控制能力是网络安全的核心任务。按照网络安全的机构层次来划分,网络安全可以进一步分为物理安全、运行系统安全和网络信息安全等3个基本组成部分。

2.1物理安全

物理安全即实体安全,是指保护计算机设备、网络设施及其他媒体免遭地震、水灾、火灾、雷击、有害气体和其他环境事故(包括电磁污染等)的破坏以及防止人为的操作失误和各种计算机犯罪导致的破坏等。物理安全是网络系统安全的基础和前提,是不可缺少和忽视的重要环节。只有安全的物理环境,才有可能提供安全的网络环境。物理安全进一步可以分为环境安全、设备安全和媒体安全。环境安全包括:计算机系统机房环境安全、区域安全、灾难保护等;设备安全包括:设备的防盗、防火、防水、防电磁辐射及泄漏、防线路截获、抗电磁干扰及电源防护等;媒体安全包括:媒体本身安全及媒体数据安全等。

2.2运行系统安全

运行系统安全的重点内容是保证网络系统能够正常运行,避免由于系统崩溃而造成系统中正在处理、存储和传输的数据的丢失。因此,运行系统安全主要涉及计算机硬件系统安全、软件系统安全、数据库安全、机房环境安全和网络环境安全等内容。

2.3网络信息安全

网络信息安全就是要保证在网络上传输信息的机密性、完整性和真实性不受侵害,确保经过网络传输、交换和存储的数据不会发生增加、修改、丢失和泄露等。网络信息安全主要涉及安全技术和安全协议设计等内容。通常采用的安全技术措施包括:身份认证、访问权限、安全审计、信息加密和数字签名等。另外,网络信息安全还应当包括防止和控制非法信息或不良信息的传播。

3防火墙技术与病毒防范技术

3.1防火墙技术

防火墙是基于网络访问控制技术的一种网络安全技术。防火墙是由软件或硬件设备组合而成的保护网络安全的系统,防火墙通常被置于内部网络与外部网络之间.是内网与外网之间的一道安全屏障。因此,通常将防火墙内的网络称为“可信赖的网络”,而其外的网络称为“不可信赖的网络”。际上,防火墙就是在一个被认为是安全和可信的内部网络与一个被认为是不安全和不可信的外部网络之间提供防御功能的系统。防火墙能够限制外部网络用户对内部网络的访问权限,防止外部非法用户的攻击和进入,同时也能够对内部闷络用户对外部网络的访问行为进行有效的管理。

根据防火墙的实现方式不同,防火墙一般又可以分为双宿/多宿网关防火墙、屏蔽主机防火墙和屏蔽子网防火墙等3种类型。

3.1.1双宿/多宿网关防火墙

双宿/多宿网关防火墙是一种拥有两个或多个连接到不同网络上的网络接口的防火墙,是由一台称为堡垒主机的设备来承担。通常的实现方法是在该堡垒主机上安装两块或多块网卡,由它们分别连接不同的网络,如一个网络接口连接到内部的可信任网络,另一个连接到外部不可信任网络。通过堡垒主机上运行的防火墙软件,利用应用层数据共享或者是应用层服务功能来实现两个或多个网络之间的通信。双宿/多宿网关防火墙,可以根据网络安全、性能及用户需求等的不同,可以采用包过滤防火墙技术或服务防火墙技术予以实现。

双宿/多宿网关防火墙的主要优点是安全性好、易于实现、方便维护。这种防火墙致命弱点是,一般情况下为了保证网络系统安全都禁止堡垒主机的路由功能,但是如果非法入侵者侵入堡垒主机并使其具有了路由功能,那么外部网络的任何用户都能够很方便地访问内部网络,网络安全性将无法保证。因此,为了提供网络的安全性,保证内部网络的安全,就必须对堡垒主机采取必要的保护措施。通常采用方法有:关闭路由功能、保留最少和最需要的服务、划定详细的维护和修复策略等。

3.1.2屏蔽主机防火墙

屏敝主机防火墙是由包过滤路由器和堡垒主机共同构成。在屏蔽主机防火墙中,包过滤路由器连接外部网络,并利用过滤规则实现分组过滤,同时也使位于内部网络的堡垒主机成为外部网络能够直接访问的唯一主机。外部网络非法入侵者要想侵入内部网络,必须通过包过滤路由器和堡垒主机两道屏障。因此,屏蔽主机防火墙提供了比

双宿/多宿网关防火墙更高的安全性,

3.1.3屏蔽子网防火墙

屏蔽子网防火墙是目前最安全的防火墙系统之一,它支持网络层和应用层安全功能。屏蔽子网防火墙通常由两个包过滤路由器(即外部包过滤路由器和内部包过滤路由器)和―个堡垒主机共同构成。

3.2病毒防范

病毒本身就是一段特殊的代码或程序,一般内3个基本部分组成,即引导部分、传染部分和破坏部分。当计算机执行病毒所依附的程序时、病毒程序就获取了对计算机的控制权,开始执行它的引导部分,然后根据条件是否满足调用传染部分和破坏部分。通常情况下、传染条件容易满足,因此病毒的传染比破坏来得容易。在病毒的破坏条件未被满足时。病毒处于潜伏状态。

病毒检测技术是通过对计算机病毒特征的检测来发现病毒的技术,但是自计算机病毒被发现以来,病毒的种类以几何级数在增长,并且病毒的机制和变种也在不断地进行演变,给检测病毒带来了很大难度。目的常用的病毒检测方法主要有比较法、特征代码法、分析法、行为检测法和软件仿真扫描法等。

病毒防范不仅涉及防范技术,还包括应当采取的防范措施等内容。预防是对付病毒最理想的方法之一。病毒的预防技术是通过预防系统自身首先驻留计算机系统内存,优先获得系统的控制权,并对系统进行监视来判断是否有病毒存在的可能,进而阻止病毒进入计算机系统及对计算机系统进行破坏。常见的病毒预防技术主要有:信息加密、系统引导区保护、系统监控及读写控制等。此外,为了防范病毒,除了防范技术外,还要认真落实必要的安全管理措施,必要时候遇到特殊情况还可以使用法律的手段保护网络安全。

总之,网络安全涉及安全技术、安全管理和相应的安全法律法规等方面。安全技术是基础,安全管理是手段,安全法律法规是保障,它们共同构成网络的安全体系,要提高网络安全性,就必须从这三个方面着手,不断增强安全意识,完善安全技术,制定安全策略,加强安全教育和安全管理.以提高防范安全风险的能力。网络安全是一项长期而重要的任务,应当常抓不懈。

参考文献

[1]林小青,郎静宏.网络安全防范体系的研究与应用[J].保密科学技术,2011(3).

网络安全防范技术篇5

关键词:计算机;网络安全;防范

中图分类号:G623.58文献标识码:a

引言

计算机网络技术的蓬勃发展给社会带来了很大的经济效益,与此同时,其自身也有一些安全隐患存在,而怎样才能够将这些安全隐患彻底清除对于计算机网络的安全十分重要。计算机网络安全防范技术是一门综合性的学科,其主要是对外部非法用户的攻击进行防范来确保网络的安全的。

一、计算机网络安全的概念与现状

(一)计算机网络安全的基本概念。

计算机网络安全指的是“为数据处理系统建立和采取的技术和管理的安全保护,对计算机硬件、软件数据进行保护,避免偶然和恶意的破坏、更改和泄漏”。计算机安全的概念包含物理安全和逻辑安全两方面的内容,其逻辑安全的内容可理解为信息安全,指的是对信息的保密性、完整性和可用性的保护,而网络安全性的含义是信息安全的引申,即网络安全是对网络信息保密性、完整性和可用性的保护。

(二)计算机网络安全的基本组成。

(1)网络实体安全:如计算机的物理条件、物理环境及设施的安全标准,计算机硬件、附属设备及网络传输线路的安装及配置等;(2)软件安全:如保护网络系统不被非法侵入,系统软件与应用软件不被非法复制、篡改、不受病毒的侵害等;(3)数据安全:如保护网络信息的数据安全,不被非法存取,保护其完整、一致等;(4)网络安全管理:如运行时突发事件的安全处理等,包括采取计算机安全技术,建立安全管理制度,开展安全审计,进行风险分析等内容。

二、计算机网络安全存在的问题

(一)外部自然环境引起的安全性问题

计算机网络存在于自然环境中,无线电波及有线电路是计算机网络连接载体。自然环境中的温度、降雨、闪电等各种因素将会对计算机网络安全产生重要影响。地震、塌陷会对有线电路造成巨大损害;雷击和闪电等自然现象会干扰无线数据传输甚至会穿过有线电缆,从而破坏计算机网络中的终端设备,有可能造成整个计算机网络的大面积网络瘫痪。

(二)用户操作失误带来的安全问题

一些用户在使用互联网技术的时候,安全意识不够强烈,会经常发生一些操作失误或账号泄露的事件。同时,现在很多的计算机工作者,也没有在网络安全方面给予很大的重视,他们在使用计算机时并没有采用相应的网络安全防范措施,使计算机信息系统缺少安全的管理,计算机系统安全得不到相应的技术规范,计算机网络的维护和监测上缺少必要的措施,导致计算机网络存在的风险也越来越大。

(三)软件漏洞和后门带来的安全问题

网络软件或多或少会存在一些缺陷和漏洞,这为黑客创造了机会,使他们正好利用这些漏洞和权限对用户进行攻击。其次,很多编程的人员为了自己的使用方便,在设计软件的时候留有后门,但如果泄露,黑客将会利用后门对计算机进行攻击,为用户带来安全问题。

(四)网络管理不当引起的安全性问题

计算机网络系统的安全、正常运行与系统管理人员对计算机网络系统的科学管理密切相关。网络管理人员的业务水平、职业道德以及工作态度等对计算机网络安全有着重要影响。统计发现,很大一部分计算机网络安全问题都是因为网络管理人员的业务水平低、保密观念淡薄、工作不认真等原因造成。对于内部管理人员泄密事件可以分为有意和无意两种情况:其中无意泄密是指管理人员缺乏网络安全意识,并且对用户重要数据、隐私等没有采取科学合理的管理措施;有意泄密是指网络管理人员利用其工作便利条件,非法获取个人或企业重要数据秘密,或者对个人或者企业重要数据进行破坏。

三、计算机网络安全的防范技术

面对各种病毒和黑客的攻击,我们应该采取相应的网络安全技术来抵御,以维护计算机网络的安全。接下来我们主要探讨了相关的计算机网络安全技术在维护网络安全过程中所发挥的作用

(一)建立防火墙和防毒墙技术

防火墙属于隔离技术的一种,以定义好的安全策略为基准,对内外网络的通问进行强行控制,主要包括过滤技术、状态检测技术、应用网关技术。其中,包过滤技术是在数据通过网络层时对其进行筛选,这个过程遵循事先设定的过滤

逻辑,通过检测数据流的每个数据包的源地址、目标地址和其适用的端口来确定是否通过;状态检测技术是防火墙通过一个网关执行网络安全策略的检测引擎而获得非常好的安全检测,这个过程一旦在某个连接的阶段发生意外,则会立即终止操作的进行;应用网络信息技术是通过通信数据安全检查软件的工作站把被保护的网站连接起来,通过隐蔽被保护网络达到保证其安全的作用。防毒墙技术是在网络的入口处对网络传输过程中的病毒进行过滤,常用于企业的局域网或是互联网的交接地,通过对网关的数据包进行扫描来清除病毒。防毒墙在理论上能够阻止病毒,可以做到对网络进行实时监测,是一种高端的杀菌设备,但是却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网络的速度。

(二)科学合理的使用先进的网络专业技术

1、身份验证技术。计算机信息技术领域中,身份验证可以分为身份识别与认证两部分。其中,身份识别是指用户向计算机表明其身份的过程;身份认证是指计算机验证用户身份的过程,这样做的目的是避免相应的访问权限被假冒用户获取。

2、访问监控技术。在计算机信息技术领域中,访问监控主要分为审计和监控。审计是指通过记录和分析网络日志情况,对网络访问行为进行判断;监控是指根据一些操作痕迹对非法入侵做出及时响应动作。访问监控技术主要利用检测和监控发挥主动防御的作用。

3、数据加密技术。计算机网络中,网络服务需要通过一定的传输数据形式来完成,而数据加密技术是确保计算机网络数据安全的有效的防范技术之一。数据加密是指对数据形式进行算法处理,使得数据原始形式发生变化,用户只有获相应的解密规则才能得到正确的数据信息。因此,在数据传输过程中,即使发生了数据窃取现象,由于数据加密技术,黑客一般无法获取数据的原始内容,确保了传输数据的安全。

4、数据备份与还原技术。数据备份是指为了避免相关人员因错误操作或系统自身故障等造成的数据丢失,将重要数据利用一定的方法复制到其他存储介质中。通过数据备份,即使计算机发生数据使用故障,可以利用数据备份技术进行备份还原,确保系统正常运行。数据还原是指从备份数据中回复初始数据的过程,在计算机网络中,对于重要的数据信息,一般定期进行自动备份。

5、网络防火墙技术。防火墙建立的目的是为了确保数据资源的安全。一般防火墙可以分为两类:硬件防火墙和软件防火墙。其中硬件防火墙又可以称为网络防火墙,他是对内部网与外部网之间的交流进行访问控制的安全系统,其能够阻止外界对内部数据资源进行非法访问。硬件防火墙造价相对高,通常一般放置于内网的出口上;软件防火墙价格相对便宜,其主要通过软件方式完成安全监控功能。需要说明的是,虽然防火墙能够起到保护内部网络安全的作用,但是它也存在一定的缺陷,例如防火墙自身限制,访问规则设置不合理等都会为计算机网络安全问题埋下隐患。

(三)提高网络工作人员的素质,强化网络安全责任。

为提升网络安全责任,就得提升网络工作人员的整体素质。要结合数据、软件、硬件等网络系统对工作人员进行安全教育和相关培训,提高工作人员的操作技能,要重视网络系统的安全管理,防止出现事故。在我国网络研究因为起步较晚,所以网络安全技术还有待提高和发展。此外,为了确保网络可以安全运行,应制定完善的管理措施,建立管理制度,完善法规、法律,加强人们对网络安全的认识,加大对计算机犯罪的法律制裁。

结语

当前,计算机网络系统的安全已经成可关系到国家安全和、社会的稳定、民族文化的继承和发扬的重要问题。所以,我们必须搞清楚网络的脆弱性和潜在威胁,采取强有力的安全防范,保障网络的安全性。

参考文献:

网络安全防范技术篇6

1网络信息安全技术优化措施

1.1防病毒入侵技术首先需做的是,加强对网络信息存取的控制度,以此帮助避免违法用户在进入网络系统之后,采用篡改口令的方式来实现身份认证。与此同时,还需注意针对用户类型的不同,对其设置相应的信息存取权限,以免出现越权问题。其次,需注意采用一套安全可靠的杀毒和防木马软件,以此实现对网络病毒和木马的全面清除,且还可对网络用户的具体操作进行监控,从而全面确保网络进行安全。最后需做的是,针对局域网入口,需进一步加强监控,因为网络病毒进入计算机系统的主要渠道为局域网。所以需尽可能地采用云终端,尽量减少超级用户设置,对系统中的重要程序采用只读设置,以此帮助全面避免病毒入侵。

1.2信息加密技术此项技术主要是指对网络中的传输信息做加密处理,在达到防范目的之后,再对其做解密处理,将其还原为原始信息的一种信息安全技术。在此项技术应用中,可全面确保传输文件、信息、口令及数据的安全可靠。此项技术主要的加密方式有:节点加密、链路加密及端点加密。其中节点加密主要的保障安全对象为:源节点至目的节点信息。而端点加密主要的保障安全对象为:源端用户至目的端的信息。链路加密主要的保障安全对象为:网络各节点间的链路信息。整个信息加密技术的设计核心主要为加密算法,可被分为对称及非对称的密钥加密法。

1.3防火墙技术在用户正式连接至internet网络中后,防火墙技术内部会出现一个安全保护屏障,对网络用户的所处环境安全性进行检测及提升,对来源不详的信息做过滤筛选处理,以此帮助更好地减小网络运行风险。只有一些符合防火墙策略的网络信息方可通过防火墙检验,以此确保用户连接网络时,整个网络环境的安全性。将防火墙作为重点安全配置,还可对整个网络系统之内的安全软件做身份验证、审查核对处理。整体而言,防火墙技术的应用可以说是计算机系统自带的有效防护屏障。

1.4访问控制技术此项技术的应用可对信息系统资源实行全面保护,其主要组成部分为:主体、客体及授权访问。其中主体是指主动实体,可对客体实行访问,可为用户、终端、主机等。而客体即为一个被动实体,客体会受到一定程度上的限制,客体可为字段、记录、程序、文件等。授权访问则是指:主体访问客体的允许。无论是对主体还是客体而言,授权访问均为给定。访问控制技术主要分为三种,自主访问、强制访问、基于角色访问。

1.5报文鉴别在面对被动信息安全攻击时,可采用前文所述的加密技术。而对于主动信息安全攻击,则需要运用报文鉴别技术。此技术的应用主要是为了对信息数据传输中的截获篡改问题予以妥善解决,科学判定报文完整性。报文鉴别技术的应用全程是:报文发送方在发送报文信息之间,对其做哈希函数计算处理,进而得到一个定长报文摘要,对此摘要做加密处理,并放置于报文尾端,将其与报文一同发送。而接收方在接收到报文之后,对加密摘要做解密处理,并对报文运用哈希函数做运算处理,将所得到的摘要与接收到的解密摘要进行对比。如果两者信息一致,那么则表明,在报文信息传输中,未受到篡改,反之亦然。

2网络信息安全防范措施

2.1增强管理人员网络用户安全意识网络信息管理人员在日常工作中需注意加强自身的责任与安全意识,积极构建起一个完善化的安全管理体系,对网络操作做严格规范处理,加强安全建设,全面确保网络安全运行。与此同时,网络用户还需注意加强安全意识,依照网络设置权限,运用正确口令,避免违法入侵者窃取用户的账号、密码信息,进一步加强网络信息安全设置。

2.2加强网络监控评估,建立专业管理团队对于计算机网络的安全管理,首先需做的便是采用先进化的网络安全技术,另外需做的便是积极建立起专业化的网络管理、评估人员。专业网络信息管理团队的建立,可帮助有效防范黑客攻击,监控网络运行全程,评估是否存在非法攻击行为,对网络运行机制做科学健全完善化处理,全面提升网络安全稳定性。

2.3安全检查网络设备网络管理人员,需注意在日常工作中对各网络设备做全面安全检查,积极运用多种新兴现代化的软件工具对计算机网络端口实行检查,查看是否存在异常状况。一旦发现存在任何问题,便需对网络实行扫描杀毒处理。情况严重时,还需对网络端口做隔离处理。只有逐渐提升网络设备的安全可靠性,才可有效避免计算机网络受到外在攻击,保障用户安全。

2.4积极更新软件对计算机软件做积极更新处理,可帮助全面保障计算机不会受到来自外界网络的恶意侵袭,信息安全得以受到保护。另外,对计算机软件做更新处理,则可帮助保障软件抵抗病毒能力能够与病毒的日益变化相互适应。与此同时,还需注意的是,需对整个网络操作系统做实时的更新处理,从而促使计算机软件始终处于一个最新的操作系统之中,为网络信息安全提供全面保障。

3结语

网络安全防范技术篇7

关键词:计算机;网络;安全;威胁;防范技术

1网络安全的定义

网络技术是从90年代中期发展起来的新技术,它把互联网上分散的资源有机整合,实现了资源的全面共享。近年来,伴随着互联网技术的迅猛发展,网络已成为人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然而人们在享受网络带来的种种便利时,也受到了日益严重的来自网络的安全威胁。

 网络安全从本质上讲就是网络上的信息安全,网络系统的硬件、软件及其系统中的数据受到保护,不因偶然的或者恶意的原因而遭到破坏、更改、泄露,系统连续可靠正常地运行,网络服务不中断。从用户的角度来说,希望涉及到个人隐私和商业利益的信息在网络上传输时,受到机密性、完整性和真实性的保护。

2计算机网络安全面临的问题

2.1计算机病毒

计算机病毒是专门用来破坏计算机正常工作,具有高级技巧的程序。它并不独立存在,而是寄生在其他程序之中,具有隐蔽性、潜伏性、传染性和极大的破坏性。计算机病毒通过互联网传播,给网络用户带来极大的危害,它可以使计算机和计算机网络系统瘫痪、数据和文件丢失。在网络上传播病毒可以通过公共匿名Ftp文件传送、也可以通过邮件和邮件的附加文件传播。随着网络技术的不断发展、网络空间的广泛运用,病毒的种类也在急剧增加。

2.2黑客攻击手段多样

黑客的攻击手段在不断地更新,几乎每天都有不同的系统安全问题出现。然而安全工具的更新速度太慢,绝大多数情况需要人为的参与才能发现以前未知的安全问题,这就使得它们对新出现的安全问题总是反应太慢。当安全工具刚发现并努力更正某方面的安全问题时,其他的安全问题又出现了。因此,黑客总是可以使用先进的、安全工具不知道的手段进行攻击。目前黑客的攻击方法已超过了计算机病毒的种类,而且许多攻击都是致命的,攻击源相对集中,攻击手段更加灵活。

2.3操作系统漏洞及网络设计的问题

目前流行的许多操作系统均存在网络安全漏洞,黑客利用这些操作系统本身所存在的安全漏洞侵入系统。由于设计的网络系统不规范、不合理以及缺乏安全性考虑,使其安全性受到影响。网络安全管理缺少认证,容易被其他人员滥用,人为因素造成网络安全隐患。另外,局域网内网络用户使用盗版软件,随处下载软件与游戏程序,以及网管的疏忽也容易造成网络系统漏洞。

以上只是网络安全所面临的威胁中的一小部分,由此可见,解决网络安全威胁,保证网络安全已迫在眉睫,这需要寻求一个综合性解决方案,以应对日益严重的网络安全危机。

3计算机网络安全的防范技术

3.1防火墙技术

防火墙的作用是对网络访问实施访问控制策略。防火墙技术是为了保证网络路由安全性而在内部网和外部网之间的界面上构造一个保护层。所有的内外连接都强制性地经过这一保护层接受检查过滤,只有被授权的通信才允许通过,同时将不允许的通信拒之门外,最大限度地阻止网络中的黑客来访,防止他们随意更改、移动甚至删除网络上的重要信息。它是不同网络或网络安全域之间信息的惟一出入口,能够根据安全政策控制(允许、拒绝、监测)出入网络的信息流,且本身具有较强的抗攻击能力。它是提供信息安全服务、实现网络和信息安全的基础设施。

3.2网络病毒的防范

病毒活动日益猖獗,对系统的危害日益严重。用户一般采用杀毒软件来防御病毒入侵,但现在年增千万个未知新病毒,病毒库更新速度落后,杀毒软件已不能轻松应对,因此对病毒的防御显得尤为重要。在网络环境下,病毒传播扩散快,仅用单机防病毒产品已经很难彻底清除网络病毒,必须有适合于局域网的全方位防病毒产品。这需要一个基于服务器操作系统平台的防病毒软件和针对各种桌面操作系统的防病毒软件。如果与互联网相连,还需要网关的防病毒软件,加强上网计算机的安全性。

3.3加强网络安全管理

加强网络的安全管理、制定有效的规章制度,对于确保网络的安全性与可靠运行,将起到十分有效的作用。加强网络的安全管理包括:确定安全管理等级和安全管理范围;制定相关网络操作使用规程和人员出入机房管理制度;制定网络系统的维护制度和应急措施等。考察一个内部网是否安全,不仅要看其技术手段,更重要的是看对该网络采取的综合措施。

3.4提高安全防范意识

只要我们提高安全意识和责任观念,很多网络安全问题也是可以防范的。我们要注意养成良好的上网习惯,不随意打开来历不明的电子邮件及文件,不随便运行陌生人发送的程序;尽量避免下载和安装不知名的软件、游戏程序;不轻易执行附件中的eXe和Com等可执行程序;密码设置尽可能使用字母数字混排;及时下载安装系统补丁程序等。

4结束语

网络安全是一项系统的工程,涉及技术、管理、使用等许多方面,网络安全技术与工具是网络安全的基础,高水平的网络安全技术队伍是网络安全的保证,严格的管理则是网络安全的关键。总之,一劳永逸的网络安全体系是不存在的,计算机网络安全工作也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够完成的,它是一项长期的任务。如何保证网络安全,是一个值得长期研究与付出努力的问题,网络安全需要我们每一个人的参与。

5参考文献

[1]石志国,计算机网络安全教程,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8.

[2]周小华,计算机网络安全技术与解决方案,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08.

网络安全防范技术篇8

[论文摘要]随着网络技术的飞速发展,网络安全问题日益受到关注。本文针对影响网络安全的主要因素,详述了几种常用的网络安全防范技术。

一、网络风险与安全概述

1、网络风险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飞速发展,信息网络已经成为社会发展的重要保证。有很多是敏感信息,甚至是国家机密。所以难免会吸引来自世界各地的各种人为攻击,例如信息泄漏、信息窃取、数据篡改、数据删添、计算机病毒等。同时,网络实体还要经受诸如水灾、火灾、地震、电磁辐射等多方面的考验。由单机安全事故引起的故障通过网络传给其他系统和主机,可造成大范围的瘫痪,再加上安全机制的缺乏和防护意识不强,网络风险日益加重。

2、网络安全

从本质上来讲,网络安全包括组成网络系统的硬件、软件及其在网络上传输信息的安全性,使其不至因偶然的或者恶意的攻击遭到破坏。网络安全既有技术方面的问题,也有管理方面的问题,两方面相互补充,缺一不可。人为的网络入侵和攻击行为使得网络安全面临新的挑战。

二、各种网络威胁

1、计算机病毒

计算机病毒是指人为编制或者在计算机程序中插入的破坏计算机功能或者毁坏数据,影响计算机使用,并能自我复制的一组计算机指令或者程序代码,就像生物病毒一样,计算机病毒有独特的复制能力。它是网络安全的头号大敌。计算机病毒具有传染性、寄生性、隐蔽性、触发性、破坏性等特点。按其破坏性分为良性病毒和恶性病毒,计算机病毒可以破坏硬盘、主板、显示器、光驱等。计算机病毒在网络上传播后,会造成网络瘫痪,严重影响网络的正常运行。因此,提高对计算机病毒的防范刻不容缓。

2、黑客

黑客是在未经许可的情况下通过特殊技术登录到他人的网络服务器甚至是连接在网络上的单机,并对网络进行一些未经授权的操作的人员。黑客分为最传统的黑客和骇客。黑客攻击网络的手段是多种多样的,其中包括在Cookie中夹杂黑客代码、隐藏指令、取得网站的控制权、制造缓冲区溢出和种植病毒等。其中特洛伊木马程序技术是最常用的黑客攻击手段,是在正常程序运行过程中央杂着额外操作代码,通过在用户的电脑系统隐藏一个会在windows启动时运行的程序,从而达到控制用户电脑的目的。

3、系统漏洞

应用软件或操作系统软件在逻辑设计上的缺陷或在编写时产生的错误称为系统漏洞。系统漏洞可以被不法者或者电脑黑客利用,通过植入木马、病毒等方式来攻击或控制整个电脑,从而窃取电脑中的重要资料和信息,甚至破坏系统。这就使我们的计算机处于威险的境地,一旦连入网络,将严重威胁网络的安全。

4、配置漏洞

服务器、路由器、交换机、防火墙等配置不当造成安全漏洞。例如,服务器的配置不正确,导致它成为网络的瓶颈,存在极大的安全隐患,严重影响网络的传输效率。路由器配置不当将导致客户端无法上网,给用户造成不可估量的损失。

三、如何防范各种网络安全威胁

对于不同的计算机网络安全威胁我们该如何防范呢?我们又该如何解决更多的计算机网络安全问题呢?然而,计算机网络安全问题非常复杂,需要我们运用不同的软件和技巧去解决。转贴于 1、网络防火墙

网络防火墙技术是一种用来加强网络之间访问控制,防止外部网络用户以非法手段通过外部网络进入内部网络,访问内部网络资源,保护内部网络操作环境的特殊网络互联设备。它对两个或多个网络之间传输的数据包按照一定的安全策略来实施检查,以决定网络之间的通信是否被允许,并监视网络运行状态。目前,市场上防火墙产品很多,一些厂商还把防火墙技术并入其硬件产品中,即在其硬件产品中采取功能更加先进的安全防范机制。可以预见防火墙技术作为一种简单实用的网络信息安全技术将得到进一步发展。

2、数据加密技术

数据加密技术是对系统中所有存储和传输的数据进行加密,使之成为密文,这样攻击者在截获到数据后,就无法了解到数据的内容;而只有被授权者才能接收和对该数据予以解答,以了解其内容,从而有效地保护了系统信息资源的安全。数据加密技术包括这样几方面内容:数据加密、数据解密、数字签名、签名识别以及数字证明等。数据加密技术对防范网络中的信息被窃取起到了极其重要的作用。

3、数据备份

完整的网络安全体系,只有防范和检测措施是不够的,还必须具有数据备份和数据还原能力。数据备份是容灾的基础,是指为防止系统出现操作失误或系统故障导致数据丢失,而将全部或部分数据集合从应用主机的硬盘或阵列复制到其它的存储介质的过程。目前比较常见的备份方式有:定期磁带备份数据;远程磁带库、光盘库备份;远程数据库备份;网络数据镜像;远程镜像磁盘。数据还原是数据备份的反向过程,是从备份文件中恢复原有的文件和数据。网络中的重要数据应定期做数据备份,以便在需要时进行数据还原。

4、漏洞扫描及修复

漏洞扫描是对电脑进行全方位的扫描,检查当前的系统是否有漏洞,如果有漏洞则需要马上进行修复,否则电脑很容易受到网络的伤害甚至被黑客借助于电脑的漏洞进行远程控制。所以漏洞扫描对于保护电脑和上网安全是必不可少的,而且需要每星期就进行一次扫描,一旦发现有漏洞就要马上修复,有的漏洞系统自身就可以修复,而有些则需要手动修复。

5、物理安全

网络的物理安全是整个网络系统安全的前提。例如,在校园网工程建设中,由于网络系统属于弱电工程,耐压值很低。因此,在网络工程的设计和施工中,必须优先考虑保护人和网络设备不受电、火灾和雷击的侵害。物理安全的风险主要有,地震、水灾、火灾等环境事故;电源故障;人为操作失误或错误;设备被盗、被毁;电磁干扰;线路截获;机房环境及报警系统、安全意识等,因此要尽量避免网络的物理安全风险。

【参考文献】

[1]刘占全.网络管理与防火墙[m].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1999.

[2]谢希仁.计算机网络[m].大连:大连理工大学出版社,2000.

网络安全防范技术篇9

关键词:计算机;网络安全;防范策略

中图分类号:F49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1-7597(2012)0320190-01

随着信息化和技术化水平的不断推进,计算机已广泛地应用于社会生产和生活的各个领域。但是它给人们生产和生活带来便利的同时,也存在着安全方面的隐患。这些隐患,对其更广泛地应用制造了许多的障碍。因此,针对计算机网络安全的现状,我们应该提出切实可行的实施办法确保计算机网络的安全。

1计算机网络安全的含义

网络安全是指网络系统的硬件、软件及其系统中的数据受到保护,不因偶然的或者恶意的原因而遭受到破坏、更改、泄露,系统连续可靠正常地运行,网络服务不中断。计算机网络安全从其本质上来讲就是系统上的信息安全。当然,每个计算机用户对于计算机安全的定义也是不尽相同。但是他们都希望在进行网络上传输时,他们的个人隐私、商业利益以及部门内部情况的信息能够得到有效地保护,避免因为网络安全的漏洞而造成一些不必要的损失。

2当前我国网络安全的现状

当前,网络安全问题是仍是互联网和网络应用发展中的瓶颈。网络攻击行为日趋复杂,各种方式相互融合,使网络安全防御工作更加困难。黑客攻击行为组织性强,攻击目标从单纯的追求“荣耀感”向获取多方面实际利益的方向转移,使得众多的用户和企事业网站都受到了不同程度的危害。网络安全也面临着前所未有的严峻形式。

3影响计算机网络安全的主要因素

1)网络系统在稳定性和扩充性方面存在问题,在计算机网络系统的设计中由于对于整个系统在规范性和合理性方面欠缺考虑,从而造成系统的稳定性和可扩充性不足的问题,进而影响到计算机网络系统的安全。

2)网络硬件的配置不协调。一是文件服务器,文件服务器是整个计算机网络系统的中枢,其运行的稳定性、功能的完善性直接影响到整个网络系统的质量。很多网络应用的需求没有引起重视,其设计及选型也没有进行周密的安排,从而会影响到网络功能的作用,进而导致网络的可靠性、扩充性都受到影响。二可能是网卡工作站选配的不恰当,从而导致网络产生一些不稳定因素。

3)用户的安全意识不强。计算机内计算机网络系统的使用上还存在一些其他的漏洞,比如许多计算机站点在防火墙的配置上没有充分考虑到访问权限的问题,使之应起的作用不能得到有效地发挥,从而为其他人员滥用计算机系统打开了方便之门;还有就是由于网络访问控制配置的复杂性,极易导致网络系统配置的错误,这也为计算机网络安全留有很大的隐患。

4)计算机网络管理制度不健全。现阶段计算机网络在安全监管方面仍然缺乏有效地监管评估体系。目前的网络安全监管评估很多只是对于零零碎碎的网络组成部分进行有限的监管,很少能够达到全覆盖监管和评估。另外,当前的网络安全监管评估理念存在很大的问题,对于很多的网络安全问题,不是未雨绸缪的进行预防式的监管和评估,而是在出现了问题之后才急急忙忙想办法来加以解决,这种现象的存在就使得计算机网络监管评估的功用大打折扣了,起不到应起的作用。

5)网络黑客的攻击。黑客攻击又可分为两种:一种是网络攻击,以各种方式有选择地破坏对方信息的有效性和完整性;另一类是网络侦查,他是在不影响网络正常工作的情况下,进行截获、窃取、破译以获得对方重要的机密信息。这两种攻击对计算机网络造成极大的危害。黑客作为电脑应用高手,由于其攻击的技术和手段更新换代非常之快,致使计算机网络安全只能被动的借助于技术人员的参与来加以化解危机。

4计算机网络安全的防范策略

如何更好地确保计算机网络安全,始终是困扰广大计算机用户和相关技术人员的一道难题。综上所述影响计算机网络安全的几个主要因素,我们以此为锲机来寻求有效确保计算机网络安全的防范措施也不是没有可能。当然,期望百分之百的确保计算机网络安全是根本不现实的,但是计算机网络安全问题不仅仅是一个技术问题,更是一个管理问题。因此,我们可以通过在技术、管理等各方面入手来构筑起计算机网络安全的大网,来最大限度地将其所存在的诸多安全隐患降到最低。

1)技术层面。技术对于确保计算机网络安全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它是计算机网络安全的重要保障。从技术层面入手来确保计算机网络安全,首先就要努力完善计算机的各项安全技术。完善的技术是确保计算机网络安全的一个基本条件,在这方面就要努力完善计算机的实时监测技术、实时扫描技术、防火墙技术、完整性检验保护技术、病毒情况分析报告技术以及系统安全管理技术等等,凭借这些技术作支撑来构筑起确保计算机网络安全的“技术大网”,使得各种病毒和黑客的入侵进不来、待不住、活不长。当然,确保计算机网络安全首先就是要努力做到使各种威胁进不来,这是确保网络安全最为关键的一步,即使这些威胁能够进入计算机也可以凭借各种相应的防御性的技术来消除这些威胁和隐患,使之待不住、活不长,不会对计算机构成致命性的安全威胁。

2)管理层面。上面已经提到计算机网络安全不仅仅是一个技术问题,更是一个管理问题。好的管理措施同样可以确保计算机网络的安全。在这方面主要是建立和健全完善的计算机网络安全管理制度。在管理层面确保计算机网络安全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一是依据相应的计算机网络安全管理制度来进行网络安全管理,依据《互联网信息服务管理办法》、《互联网站从事登载新闻业务管理暂行规定》和《中国互联网络域名注册暂行管理办法》建立健全各种安全机制、各种网络安全制度,加强网络安全教育和培训;二是加强计算机的安全管理,建立相应的计算机安全管理机构,提高计算机用户的网络安全意识,对其进行网络安全教育,加强其在计算机安全方面的法律、法规以及道德观念方面意识。

计算机网络安全与信息化社会的进一步发展息息相关。计算机网络安全是一项系统工程,因而不能单单依靠传统的杀毒软件、防火墙以及漏洞检测等硬件方面的防护,还要将计算机网络作为一个整体来看待,从技术和管理两个层面来确保其安全。只有做到了这一点,我们才能把因计算机安全方面造成的损失降到最低点,也才能生成一个更为高效、通用和安全的计算机网络系统。

参考文献:

[1]朱理森、张守连,计算机网络应用技术[m].北京:专利文献出版社,2010.

网络安全防范技术篇10

关键词:计算机网络安全;影响因素;防范技术

中图分类号:tp393

计算机网络安全是指利用网络管理控制和技术措施,保证在一个网络环境里,网络系统的软件、硬件及其系统中运行的所有数据受到安全保护,不因偶然或恶意的原因而遭到破坏、更改和泄漏。计算机网络安全有两个方面的安全―逻辑安全和物理安全。逻辑安全包括信息的完整性、保密性和可用性。物理安全指系统设备及相关设施受到物理保护,免于破坏、丢失等。

1计算机网络安全的内涵

所谓的计算机网络安全其实就是其信息的安全,所以,计算机网络安全主要包含了对计算机软件、硬件的维护以及对网络系统安全方面的维护,通过一定的计算机安全方面的技术,来实现网络的抗攻击性和安全性,使得计算机网络不会轻易被破坏和攻击,确保计算机网络安全、有序、健康的运行。在计算机网络安全之中,通常涵盖了两个方面的内容:其一是管理,其二是技术。一个完整的计算机网络安全系统包括了安全技术和安全管理两个方面,控制和管理的对象有软件、硬件以及网络信息,从而达到网络安全环境的最终目的。

2计算机网络安全的影响因素

2.1系统漏洞的威胁。所谓的系统漏洞,指的就是系统软、硬件以及协议在正常的使用过程中,在安全方面存在缺点,黑客和非法攻击者将会抓住这些缺点进行病毒和木马的植入,从而达到窃取信息或破坏系统的目的,造成信息的丢失和系统的瘫痪等问题。在计算机网络安全中,系统漏洞出现的破坏几率非常之大,同时带给计算机的损害也是不可忽视的。计算机系统漏洞所涉及到的范围很广,大体上包含了系统自身、系统软件、路由器、服务器以及系统用户等。计算机系统的漏洞会经常性的出现,这就需要我们从根本上去进行漏洞的修补,以便更好的去保障计算机网络的畅通无阻。

2.2计算机病毒的威胁。所谓的计算机病毒指的就是操作者向计算机程序中加入一段代码或指令,这段代码或指令具有无限复制的特点,从而达到破坏计算机数据和功能的目的,其主要的特点就是无限制的复制。作为计算机网络安全中不可忽视和极其重要的破坏者之一,计算机病毒存在长时间的隐藏性和潜伏期,并且还具有寄生性和传染性,其破坏性不言而喻。计算机病毒的出现,会在很大程度上造成网络运行速度变慢,更有甚者会出现网络瘫痪的现象,对计算机网络安全的影响十分恶劣。所以,我们应当将探索和应对计算机病毒作为一项主要的工作,有效的进行计算机网络保护将是一件非常紧迫的事。

2.3网络黑客的威胁。网络黑客是随着互联网技术的不断发展和进步而得以出现的,所谓的网络黑客实质上就是在互联网上违法犯罪的人,这些不法分子一般都具有熟练的计算机技能,专门针对网络和计算机系统进行非法破坏。网络黑客通常在没有得到允许的情形下,经过非法手段登录别人计算机,然后进行一系列的操作,比如进行数据的修改、破坏和非法窃取等。除此之外,网络黑客还能够向目标计算机释放木马、病毒以及对其进行非法控制,最终实现破坏数据和控制计算机的目的。

2.4恶意攻击的威胁。所谓的恶意攻击指的就是一种人为的、有意的破坏活动,对计算机网络安全的威胁非常之大。恶意攻击通常可以分为主动攻击和被动攻击两个类别。主动攻击重点是针对信息进行仿造、篡改以及中断。仿造指的是非法攻击者对信息进行伪造,然后放在网络环境中进行传输;篡改指的是非法攻击者对报文进行改动;中断指的就是非法攻击者故意打断在网络上传输的信息。而被动攻击通常重点是进行信息的半路打劫,也就是说非法攻击者通过窃听和窥探而获得网络上传输的信息。非法攻击者只对网络上传输的信息进行窃取,而不会造成信息的中断以及网络的瘫痪。不论是主动攻击,还是被动攻击,对于互联网安全都有着很大的影响,极有可能导致相关机密信息的丢失,进而带给信息使用者特别大的损伤。

3计算机网络安全防范技术

3.1虚拟专网(Vpn)技术。作为这些年来特别流行的一种网络技术,Vpn技术针对网络安全问题推出了一个可行性的解决方案,Vpn并不是一种单独存在的物理网络,而是逻辑方面的一个专用网络,隶属于公共网络,建立在相关的通信协议基础之上,通过互联网技术在企业内网与客户端之间形成一条虚拟专线,此虚拟专线是多协议的,并且是秘密的,因此又被称之为虚拟专用网络。比如:通过互联网络,建立在ip协议之上,进行ipVpn的创建。Vpn技术的投入使用,使得企业内部网络与客户端数据传输得到了安全保障,实现了秘密通信的基本要求。信息加密技术、安全隧道技术、访问控制技术以及用户验证技术共同作为其重要技术的组成部分。

3.2防火墙技术。防火墙在种类上大体可以分为:双层网关、过滤路由器、过滤主机网关、吊带式结构以及过滤子网等防火墙。一切通信都必须要通过防火墙、防火墙可以承受必要的攻击以及只有通过授权之后的流量才可以通过防火墙,此三点作为防火墙的基本特征。各不相同的网络或者各不相同的网络安全域,它们之间的安全保障就是防火墙。针对非法端口,防火墙进行有效的甄别,进行选择性的拒绝和通过,只有有效、符合规定的tCp/ip数据流才可以通过防火墙。这样一来,企业内网之中的信息和数据将不会被非法获取。防火墙的安全防护方式一般是通过电路级网关、包过滤、规则检查以及应用级网关等组成的。

3.3网络访问控制技术

访问控制是应对网络安全的重要措施、策略,也是比较通用的做法,具有很明显的效果。它包括网络权限管理、入网访问管理、网络监控、属性安全管理、目录级安全管理、网络服务器安全管理、网络和节点和端口的监控、防火墙控制管理等等。这些方法都可以为网络安全提供一些保障,也是必须的基本的保障措施。

3.4数据的加密与传输安全。所谓加密是将一个信息明文经过加密钥匙及加密函数转换,变成无意义的密文,而接受方则将此密文通过一个解密函数、解密钥匙还原成明文。加密技术是网络安全技术的基石。数据加密技术可分为三类:对称型加密、不对称型加密和不可逆加密。应用加密技术不仅可以提供信息的保密性和数据完整性,而且能够保证通信双方身份的真实性。

3.5严格的安全管理。计算机网络的安全管理,不但要看使用的相关技术和管理措施,而且要不断加强宣传、执行计算机网络安全保护法律、法规的力度。只有将两方面结合起来,才可以使得计算机网络安全得到保障。要加强全社会的宣传教育,对计算机用户不断进行法制教育,包括计算机犯罪法、计算机安全法等,做到知法、懂法,自觉遵守相关法律法规,自觉保护计算机网络安全。

4结束语

随着互联网的日益发展和壮大,计算机网络安全将是一个不可忽视的问题,因为计算机网络在很大程度上都是对外开放的,所以就极易遭到不法分子的破坏和攻击。由此看来,我们必须要强化计算机网络安全的建设力度,加强其安全方面的知识教育和专业培训,进行监管水平的迅速提升,打造一流、高效、健康、安全的网络氛围,并达到服务于社会和人们目的,促进社会和谐进步和经济持续又好又快的发展。

参考文献:

[1]王新峰.计算机网络安全防范技术初探[J].网络安全技术与应用,2011,04:17-19.

[2]徐囡囡.关于计算机网络安全防范技术的研究和应用[J].信息与电脑(理论版),2011,06:43-44.

[3]千一男.关于计算机网络安全风险的分析与防范对策的研究[J].电脑知识与技术,2011,29:7131-7132.

[4]郑平.浅谈计算机网络安全漏洞及防范措施[J].计算机光盘软件与应用,2012,03:31-32+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