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对经济危机的措施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6 03:39:11

应对经济危机的措施篇1

关键词:次贷危机 经济法 政府干预 正当性 启示

次贷危机自2007年初从美国次级抵押贷款市场爆发后,先是蔓延至整个金融行业,而后波及到实体经济,成为真正意义的经济危机。作为进入21世纪后最为严重的一次经济危机,它给世人留下的教训极为深刻。经济法作为“国家干预经济的基本法律形式”,是应对次贷危机,避免危机影响扩大的有力武器。本文是在经济法的语境下论述次贷危机中的众多干预措施,经济法语境下的国家干预应该包括国家立法干预,行政干预或政府干预,司法干预,其中经济法中的国家干预核心是行政机关的干预,本文也将以行政干预为重点进行分析。

一、次贷危机爆发的根本原因

对于次贷危机的原因,经济学界内部百家争鸣,其中主流观点认为本次危机产生的原因是:政府监管的缺失、金融机构过度的金融创新以及次贷市场的不规范,上述的观点如果从经济法角度去总结,那么导致本次次贷危机爆发的原因就是政府失灵和市场失灵。

1、次贷危机的爆发是典型的市场失灵的表现

在市场经济产生以来的几百年里,个体本位和社会本位这对范畴之间的矛盾与对立逐步尖锐。本次次贷危机就是市场经济中个人主义极度膨胀的结果,次级抵押贷款市场的参与者主要有金融贷款机构、借款人、中介机构和评级机构,通过对这些市场参与者的分析,我们发现这些参与者都存在着忽视社会利益的极端个人主义行为。首先金融机构的高管作为具备金融专业知识的专家,在进行每次金融创新时都会很清楚开发出的金融创新产品的风险。面对次级抵押贷款带来的高额利润,贪婪使华尔街金融机构的高管们毫无顾忌地大肆进行金融创新和转嫁风险,同时为了掩盖风险,创新出越来越复杂的金融产品。其次次级抵押贷款创设的初衷是为了实现广大低收入人群住房梦,但是面对房价持续上涨,经济形势良好的大背景,有人看到了炒房能够带来的暴利,同时由于级抵押贷款门槛低,并且审查松懈,所以期望通过炒房牟利的人涌入次级抵押贷款市场,使次贷规模持续扩大。最后,次贷市场中的中介人和评级机构的道德风险行为也是导致次贷危机爆发的重要原因,中介商为了帮助借款人通过贷款审查,顺利拿到贷款,采取各种非正当手段蒙骗借款机构,例如使用虚假的收入证明和纳税证明以及贿赂贷款审查员等,这些不正当行为导致贷款机构将钱贷给不符合标准的借款人,增加了贷款机构的不良资产和坏账死账,提升了贷款机构的运营风险;评级机构作为谋利的法人,为了得到报酬也采取迎合需要评级的客户的做法,擅自提升贷款的信用等级。通过对本次次贷危机原因的分析,极端的个人主义倾向淋漓尽致地展现在我们面前,面对利益,金融机构的高管、中介入,评级机构,借款人都把社会公共利益,经济安全抛到九霄云外。

此外次贷市场参与者面对利益的种种盲目参与行为、盲目投资以及盲目投机行为无疑是市场经济盲目性的表现。

2、政府失灵是导致次贷危机爆发的又一主因

不仅市场存在失灵,政府在干预经济运行的过程中往往也存在着失灵,并且政府失灵通常出现在政府试图矫正市场失灵的过程中。政府失灵的影响与市场失灵的影响相比,有过之而无不及,詹姆斯·布坎南在《自由、市场与国家》中就指出:政府的缺陷至少与市场一样严重。政府失灵包括政府干预不到位,政府干预错位以及政府干预不起作用,其中政府干预不到位和政府干预错位在本次危机中表现得尤为突出。

次贷危机中政府干预不到位是导致次贷市场陷入混乱的主要原因。美国作为世界第一号经济强国,现代经济发展已有几百年历史,经济法律法规比较完善,但是为什么还会爆发如此严重的金融信贷危机?比较有力的解释就是政府在市场恶化的过程中放任市场自身调节,政府干预没有到位。上世纪三十年代的经济大萧条使坚持自由放任市场经济的美国遭受重创,从此各国开始注重强调政府干预。直至上世纪70年代“父爱”般的政府干预使美国出现滞胀,此时与凯恩斯主义对立的新自由主义思潮得以席卷各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可以说,新自由主义的泛滥是美国政府干预不到位的最根本原因之一。坚持新自由主义思想的政府相信市场的自我调节能力,从而放任市场自由发展,对于市场中的种种过度冒险行为坐视不管,放任金融机构大肆进行金融创新。同时对于一些金融机构过高的杠杆率也置之不理。

二、次贷危机中经济法干预的正当性分析

1、导致次贷危机爆发的原因折射出经济法干预的正当性

前文已经论述过,导致次贷危机爆发的两大主因是市场失灵和政府失灵。经济法的产生即是为了克服市场失灵,是政府干预的一种方式。因为经济法作为规范政府干预经济的法律,对于帮助市场平稳发展有着别的政府干预措施不能替代的作用。经济法的这种作用在此次危机中得到了突出反映,只不过是一种反面折射。上述的种种导致次贷危机爆发的原因,经济法都能通过制定具体的规则予以限制。首先政府为了控制金融领域的风险,不仅持续监控本国金融企业的经营运作,而且还制定一定的金融法律法规,为金融企业划定经营运作方面的底线。其次法律作为统治阶级的意识表现,通过颁布法律可以向民众传达一定的社会理念,针对市场中的投机行为和个人主义,政府可以通过经济法律宣传社会本位的理念,同时通过对极端个人主义和存在严重影响的投机行为的惩罚,使民众间接被灌输社会本位理念。

2、从次贷危机中经济法干预的成效看经济法干预的正当性

次贷危机爆发后,各国政府都对本国的经济运行模式进行过反思,认为自由放任的市场经济不能保证经济长期健康平稳发展,而是需要一定的政府干预,怎样才能在经济不出现大动荡的情况下实现市场和政府干预的均衡?经济法干预措施则是一剂良药,利用经济法律不仅可以扩大政府干预经济的权利,也可以为市场经济的自由运行划定一定范围,规定市场经济基础地位的同时,也赋予政府一定的干预经济的权力。总之,无论是专注于长远发展的经济法还是力图减小损失的经济法,在帮助各国走出危机阴影的过程中都起到了一定作用。各国经济开始回暖,提前复苏的迹象的出现,就是这些经济法干预措施有效性的最有力的证明。

三、应对危机的经济法干预措施建议

1、加强对金融机构的审慎经营的监管

审慎经营是使金融机构在经营过程中避免不必要的风险和降低因为企业自身因素而产生的风险的重要经营准则。审慎经营规则侧重于通过金融企业自身的行为去降低企业营运所面临的风险。美国作为当今世界头号经济强国,金融领域的规则相当完善,政府和金融企业的风险控制机制完备,但最终还是因为金融企业没有很好地执行审慎经营规则而导致危机的发生,这说明要使审慎经营规则得到彻底地执行就需要实行内外联合。不仅需要各个金融企业有着完备的风险控制机制、系统的审慎经营执行框架,还需要政府对金融企业的审慎经营进行有力监管,对金融企业的业绩、各项指标进行定期检查。对发现有违背审慎经营规则行为的企业,责令其整改,或者进行罚款,严重者追究企业法定人及相关人员的刑事责任。

我国政府历来对审慎经营规则给与高度重视,但也不排除会存在少数金融机构面对当前类似于美国危机爆发前的经济形势而采取冒险行动,发放规模过大的房屋贷款,降低贷款审查标准等。所以,在当前的形势下,我国政府应该提高警惕,积极吸取美国次贷危机的教训,进一步加强贯彻执行审慎经营规则,引导我国金融企业走上合理合法经营的道路。

2、弘扬“社会利益本位”理念,建立相应机制抑制“个人主义”的膨胀

市场经济奉行“自由放任”的理念,因而西方政府很少干预个人市场行为,但是发展到极端就是个人为了一己利益去损害社会利益。次贷危机的爆发使我们不得不提高对个人主义膨胀的警惕。个人主义膨胀涉及到道德、人性等深层次领域,要想从这些角度出发去根治个人主义膨胀,一是时间周期长,二是很难针对问题选择正确的措施,而且如果措施不恰当,影响的范围会相当广泛。所以针对这个问题,政府首先应当通过法律法规为个人主义行为规定一条底线,划清个人利益与社会利益的界限。其次,笔者认为应该继续弘扬“社会本位”理念,加大“社会本位”理念的宣传力度,加强民众有关“社会本位”理念的教育,使民众真正领会“社会本位”理念的含义,最后政府应当建立遏制个人主义膨胀的有效机制,对实施损害社会利益行为的企业和个人进行严厉打击。在这方面,我国还落后于美国,美国在危机爆发后,先是全力挽救经济,待经济发展逐渐平稳以后便开始了大规模的问责行动,调查部门陆续对一些在危机中存在违规行为的金融业者和政府官员进行质询,并且在认定有罪后,对他们实施罚款,甚至监禁,中国在维护社会利益方面做得还不够。“公益诉讼”制度作为能够维护社会利益的有效武器之一,已经引起了我国越来越多的学者的注意。公益诉讼是指特定的国家机关(检察机关)、社会组织(或社会团体)和公民个人,根据法律的授权,对违反法律法规,侵犯国家利益、社会利益或者不特定的他人利益行为,向法院起诉,由法院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的活动。公益诉讼制度的建立将会为维护社会利益提供诉讼程序的制度保障,使社会利益的维护逐渐成为一种公民权利,一种政府责任。通过公益诉讼制度的建立,向民众宣传“公益诉讼”理念的同时,可以将市场中的众多企业和参与者置于公众的监督之下,使他们变得

谨真,不再轻易冒险。

3、次贷危机再次证明经济运行模式不能走极端

历史已经对经济运行应该采取市场运行与政府干预均衡的模式有过多次证明:苏联的计划经济致苏联经济发展严重失衡,人民生活陷入窘境;美国长期的自由放任市场经济传统使美国历经多次经济危机,其中以1929-1933年的经济大萧条最为严重;2007年初爆发的次贷危机也是美国政府在新自由主义浪潮的影响下重拾自由放任的市场经济发展模式的结果,因为危机爆发前,政府过于相信市场的自我调节能力,导致美国次级抵押贷款市场中违规违约行为不断,市场秩序持续混乱,市场风险不断累积,进而因为外部经济的小小波动使得市场问题暴露,整个市场崩溃,所以此次次贷危机是对自由放任的市场经济的极端性、错误性的又一次证明。

[参考文献]

[1]李昌麒:经济法——国家干预经济的基本法律形式[m],四川人民出版社,1999

[2]董成惠:探析金融危机下经济法国家干预的本质[j],经济法年会资料,2009

[3]李昌麒:经济法学[m],法律出版社,2007

应对经济危机的措施篇2

关键词:次贷危机 经济法 政府干预 正当性 启示

次贷危机自2007年初从美国次级抵押贷款市场爆发后,先是蔓延至整个金融行业,而后波及到实体经济,成为真正意义的经济危机。作为进入21世纪后最为严重的一次经济危机,它给世人留下的教训极为深刻。经济法作为“国家干预经济的基本法律形式”,是应对次贷危机,避免危机影响扩大的有力武器。本文是在经济法的语境下论述次贷危机中的众多干预措施,经济法语境下的国家干预应该包括国家立法干预,行政干预或政府干预,司法干预,其中经济法中的国家干预核心是行政机关的干预,本文也将以行政干预为重点进行分析。

一、次贷危机爆发的根本原因

对于次贷危机的原因,经济学界内部百家争鸣,其中主流观点认为本次危机产生的原因是:政府监管的缺失、金融机构过度的金融创新以及次贷市场的不规范,上述的观点如果从经济法角度去总结,那么导致本次次贷危机爆发的原因就是政府失灵和市场失灵。

1、次贷危机的爆发是典型的市场失灵的表现

在市场经济产生以来的几百年里,个体本位和社会本位这对范畴之间的矛盾与对立逐步尖锐。本次次贷危机就是市场经济中个人主义极度膨胀的结果,次级抵押贷款市场的参与者主要有金融贷款机构、借款人、中介机构和评级机构,通过对这些市场参与者的分析,我们发现这些参与者都存在着忽视社会利益的极端个人主义行为。首先金融机构的高管作为具备金融专业知识的专家,在进行每次金融创新时都会很清楚开发出的金融创新产品的风险。面对次级抵押贷款带来的高额利润,贪婪使华尔街金融机构的高管们毫无顾忌地大肆进行金融创新和转嫁风险,同时为了掩盖风险,创新出越来越复杂的金融产品。其次次级抵押贷款创设的初衷是为了实现广大低收入人群住房梦,但是面对房价持续上涨,经济形势良好的大背景,有人看到了炒房能够带来的暴利,同时由于级抵押贷款门槛低,并且审查松懈,所以期望通过炒房牟利的人涌入次级抵押贷款市场,使次贷规模持续扩大。最后,次贷市场中的中介人和评级机构的道德风险行为也是导致次贷危机爆发的重要原因,中介商为了帮助借款人通过贷款审查,顺利拿到贷款,采取各种非正当手段蒙骗借款机构,例如使用虚假的收入证明和纳税证明以及贿赂贷款审查员等,这些不正当行为导致贷款机构将钱贷给不符合标准的借款人,增加了贷款机构的不良资产和坏账死账,提升了贷款机构的运营风险;评级机构作为谋利的法人,为了得到报酬也采取迎合需要评级的客户的做法,擅自提升贷款的信用等级。通过对本次次贷危机原因的分析,极端的个人主义倾向淋漓尽致地展现在我们面前,面对利益,金融机构的高管、中介入,评级机构,借款人都把社会公共利益,经济安全抛到九霄云外。

此外次贷市场参与者面对利益的种种盲目参与行为、盲目投资以及盲目投机行为无疑是市场经济盲目性的表现。

2、政府失灵是导致次贷危机爆发的又一主因

不仅市场存在失灵,政府在干预经济运行的过程中往往也存在着失灵,并且政府失灵通常出现在政府试图矫正市场失灵的过程中。政府失灵的影响与市场失灵的影响相比,有过之而无不及,詹姆斯·布坎南在《自由、市场与国家》中就指出:政府的缺陷至少与市场一样严重。政府失灵包括政府干预不到位,政府干预错位以及政府干预不起作用,其中政府干预不到位和政府干预错位在本次危机中表现得尤为突出。

次贷危机中政府干预不到位是导致次贷市场陷入混乱的主要原因。美国作为世界第一号经济强国,现代经济发展已有几百年历史,经济法律法规比较完善,但是为什么还会爆发如此严重的金融信贷危机?比较有力的解释就是政府在市场恶化的过程中放任市场自身调节,政府干预没有到位。上世纪三十年代的经济大萧条使坚持自由放任市场经济的美国遭受重创,从此各国开始注重强调政府干预。直至上世纪70年代“父爱”般的政府干预使美国出现滞胀,此时与凯恩斯主义对立的新自由主义思潮得以席卷各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可以说,新自由主义的泛滥是美国政府干预不到位的最根本原因之一。坚持新自由主义思想的政府相信市场的自我调节能力,从而放任市场自由发展,对于市场中的种种过度冒险行为坐视不管,放任金融机构大肆进行金融创新。同时对于一些金融机构过高的杠杆率也置之不理。

应对经济危机的措施篇3

关键词:转型和发展日本经济后金融危机

一、前言

金融危机犹如洪水般扫过了全球,给各个国家带来了不同程度的影响。但是随着金融危机过去之后,各个国家应该如何在近段时间内实现经济的转型与发展,是各个国家所面临的严峻问题。相比之下日本在后金融危机下转型与发展较快,因此分析其经济问题及转型具有借鉴作用。

二、后金融危机下存在的问题

要采取有效措施来实现中国经济的转型和发展,必然要分析后金融危机下存在的种种问题,只有针对这些问题作相应改进与完善的措施,才能实现经济的转型与发展。总体来看,后金融危机下主要存在如下一些问题:

1、投资于设备上的经济在短期内较难恢复。日本内阁府进行了调查,发现半年之后投资设备增长订金金额连续4个季度下滑幅度大。这就意味着后金融危机下设备的投资依然会持续下跌。内阁统计显示,2009年的下降幅度最大达到了-15.9%。而投资设备的资金占据着日本GDp的15%,其投资大幅降低必然严重影响到内需扩大。

2、失业率继续恶化;虽然金融危机已经过去了,但是失业人数还在快速增加,就是正式员工也是岌岌可危。从日本的失业率看出,在2008年1月统计仅仅为3.8%,但是到了2009年5月就达到了5.2%。到了2010年5月,失业人口的总数达到了427万人,而且还继续出现上升趋势,失业问题逐渐成为了社会问题。

3、极难增长个人消费;对于日本而言个人消费占据了GDp的56%,严重影响着自律性的经济复苏。;疲软的消费成为了导致经济陷入萧条因素之一。但是到了20世纪的90年代,个人消费基本上停滞或者处于负增长状态。再经过金融风暴影响下,更是降低了个人消费,更为疲软。

4、财政状况逐渐恶化;到了2010年,日本的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长期债务的余额高达972万亿日元,和GDp的比例达到了185%。当金融危机来临,日本扩大了国债的发型导致财政陷入深渊。

三、经济的转型和发展

从上面来看,虽然金融风暴已经过去了,但是因为金融风暴的影响造成各种遗留因素,必然还会继续影响着经济的发展,这就需要借鉴日本经济金融改革可行之处来推行有效的方法来加快经济的转型与发展。

1、加强企业的主导力量

通过金融风暴之后,大批的失业人士流落在街头,必须要做好这个方面的转型,失业人数过多必然导致社会各个方面受到严重影响,2009年7月日本相关部门统计失业人数达到295万。因此必须要抓住后金融危机下的机遇,依靠现实促进各种企业快速发展。因为企业一旦发展起来必然需要大量的人才,不但降低了社会失业率,还推动了社会经济发展。但是也不能够盲目加强企业发展,必须要鼓励企业依靠自己,通过自主创新来增强自身的竞争优势,这样不但能够为日本的经济转型带来持续性,还能够为其走向国际的高端地位提供可靠支撑。

2、对金融市场实施稳定

2008年10月,日本相关部门采取了紧急决策,政府也发出了稳定金融市场的对策。其对策主要涉及到三个方面:稳定股市;稳定地方金融及完善生命的保险制度等。具体措施体现在如下几个方面:

(1)放宽了上市公司对本公司股票购回的限制,这样就能够有效支撑股市及防止股市降低之作用。

(2)严格限制卖空行为;这种限制有效的防止了大量卖空出现导致股市混乱。

(3)暂时冻结政府及央行持有的公司股票与金融机构;在金融风暴来临之时,相关政府及央行注入了公共资金方式拥有股票,在后金融危机下一旦冻结这些股票就能够稳定股市。

(4)停止对时价会计制度的实施;日本会计制度在改革中采用了新制度,那就是时价会计制度。在这些制度下要将股票账面损失处理为企业的亏损,一旦停止实施才能够给企业一些缓冲。

3、确保国民生活来刺激需求

为了确保国民的生活,刺激需求;日本采取了如下一些措施:

(1)定额减税;2010年19月,日本的执政党实施了定额减税2万亿日元以上,这种减税主要是以购物券的方式来支付,不设收入的限制。

(2)对收入降低的贫困家庭实施补助;该标准设置为年收入低于100万日元。

(3)同年10月20号,日本相关部门又出台了经济政策、延长住房贷款及决定扩充等减税政策。

(4)延长证券优待税制来鼓励投资;为了鼓励投资将出售股票的分红利润及股票转让利润降从20%降低到10%。

四、结束语

总之,中国绝对不能够忽视后金融危机下带来的各种影响,必须要分析其他国家的影响因素,结合本国自身实况探析影响经济转型与发展的因素,进而采取有效的措施来实现经济的转型与发展,这是后金融危机下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

参考文献:

[1]吴敬琏.中国增长模式抉择[m].上海:上海远东出版社,2006

[2]黄烨菁.开放条件下的技术进步——从技术引进到自主创新[J].世界经济研究,2008,(6)

应对经济危机的措施篇4

[摘要]本文从农民收入、农村公共服务和基础设施、城乡要素市场、农村金融等方面分析了制约我国农村市场发展的主要因素,并提出了开拓农村市场的具体措施,即增加农民收入;健全基础设施及公共服务;健全金融体系;完善农村土地管理制度。

[文献识别码]a[文章编号]1009-0061(2010)08-0003-03据统计,目前我国总人口有13亿之多,而且大约有8亿多人口居住在农村。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我国农民的收入不断提高,消费环境条件越来越健全,在我国农村市场形成了一定的购买力。因此,在当前全球经济危机的不利形势下分析研究农村市场,制定适当的策略,不仅能使广大农民的需求得到极大满足,而且对于开拓农村市场、扩大内需,促进我国经济尽快复苏和增强我国的综合国力,具有十分重要的战略意义和深远的历史作用。

一、农村市场的消费潜力巨大

我国农村家庭占我国家庭总量的67.6%,据测算,农民消费每人增加1000元,全国就能增加内需9000亿元。因此,我国农村是个极其巨大的市场。

第一,农民收入不断增加。根据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精神,到2020年,要实现农民人均纯收入比2008年翻一番,消费水平大幅提升,绝对贫困现象基本消除的目标,届时农民人均收入至少应达到8280元。2009年,农民人均纯收入已超过5000元,增幅达6%以上。若农民收入持续提高,农民消费进一步提升,农村市场的潜力会更大。

第二,农村消费结构处于升级换代时期。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农村条件逐渐改善,农民生活正逐步由基本生存型向享受型转变。最近几年,家用电器、手机、电脑等中高档消费品正成为农民消费热点,预示着农村居民消费正在由温饱型向小康型转变。具体体现在三个方面:食品占消费支出的比例开始下降;生产性消费增长很快;消费商品化程度正在提高,消费支出中非商品性支出有所增加。

目前,占我国人口多数的农村居民在广大农村形成了每年近3万亿元的消费品市场,而农民又是我国消费率最低且边际消费倾向最高的一个群体,由于受到诸多因素的制约,这样一个庞大的潜在消费市场一直没有被重视和发掘。在应对金融危机、扩大内需的宏观经济调控中,启动农村消费市场很有必要。

二、开拓农村市场的障碍

当前我国除部分经济发达地区外,大部分农村市场需求的满足度还很低。要开拓农村这个潜力巨大的市场,还存在许多障碍。

1、农民收入不稳定,城乡收入差距不断扩大。

在影响农村居民消费的多种因素中,收入是最直接的决定因素。据统计局数据显示,2007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3786元,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4140元,城镇居民与农村居民人均收入差额的绝对值为9646元。而到了2008年,城乡居民人均收入差额的绝对值有所增长。2008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5781元,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4761元。城乡居民人均收入差额的绝对值为11020元,差额扩大了1374元。2009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17175元,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5153元,城乡居民人均收入绝对差额的绝对值扩大到了12022元,呈逐年扩大趋势。在国内经济向好回升的形势下,在“涨工资”和“提粮价”的双轮驱动下,农民增收形势出现了一些积极因素,然而在农民收入连续6年增长6%的情况下,城乡收入差距再次回升至3.33∶1。

这表明,“农民增收的基础不稳固”。城乡收入差距扩大不但拉大贫富差距,加剧收入分配不公,还可能会抵消中央多年来给农民的包括取消农业税和江苏商论2010.8·商业经济·给予各项补贴在内的好处和优惠,增大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难度,制约农民的消费需求。

2、农村公共服务和基础建设落后。一是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仍跟不上消费需求。农村电网网架结构薄弱、供电设备老旧、电能质量较差,很多地方不通自来水。据统计,目前全国还有2.3亿多农村人口饮水不安全,3.7万座水库处于病危状态,约1000万农村人口用不上电,还有部分乡镇和4万个行政村不通沥青路和水泥路。二是社会保障制度不够完善。

近年来,社会保障制度不断完善,农村低保政策、农村医疗合作制度解除了农民一些后顾之忧。但是农村社会保障严重落后于城镇。在农村,治病难、养老难也成为普遍现象。农村总体上仍然存在社会保障面窄、保障水平低、服务滞后等问题,农民对未来的顾虑仍较多。

3、城乡要素市场配置不均等,农民权益得不到有效保障。在劳动力市场方面,农村劳动力转移存在制度。现行的户籍管理制度将劳动用工、就业等公民权与户口联系起来,在上学、医保、低保、养老保险以及住房方面,农民工与市民存在明显的不同待遇。在土地市场方面,被征地农民很多得不到合理补偿。目前我国具体所有的土地不能进入一、二级市场,土地交易主体不归农民;宅基地及房产不能跨社区交易、不能抵押;增值的土地卖出后,不但农民不能携带土地收益建成改变身份,也无法将绝大多数土地收益转化为农民的财产性收益,这部分土地收益实际上变成了各级地方政府预算外收入和开发商的利润及村里主要领导的非法收入。

4、农村金融制度不健全,农民贷款难。四大国有商业银行在多年的商业化改革中不断减少机构,基本退出了县、乡辐射区。股份制以及外资银行布点存在嫌小爱大、嫌贫爱富、先高后低的选择。城商行、农商行、城信社、农信社等机构布点较多,但自身实力大多单薄,业务覆盖能力较弱。在一些偏远地区,目前仍没有金融网点,一些地方虽然有服务网点,但因为没有抵押资产等问题,不愿意贷款给农民。而村镇银行、小额贷款公司尚处于试点的起步阶段,农民贷款难没有得到解决,抑制了农村的消费。

三、开拓农村市场的措施

1、多途径增加农民收入。一是发展县域经济,加快小城镇建设。小城镇建设可拉动建材、建筑、家电、家具、电力、交通、供水、通讯、环保以及餐饮服修等行业发展,刺激民营经济的增长,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使乡镇企业产品乃至大中城市工业产品有更多的销路,同时也将成为农副产品销售的集散地,为农民收入持续较快增长拓宽经济空间。二是加强农民工就业技能培训,提高农民工就业创业能力。推行保障金制度,从制度上将农民工欠薪问题消灭在萌芽状态。三是改革户籍制度,放宽中小城市落户条件。稳妥有序地改革户籍管理制度,逐步分期分批有条件地解决长期在城镇务工就业的流动人口进城定居落户问题,特别是允许携家眷长期在城镇务工就业的外来人口办理城镇落户手续。同时,积极推进流动人口待遇市民化,使其在就业、教育、住房和社会保障等方面,享有和具有本地户籍市民的平等待遇。四是完善对“三农”的支持保护制度,包括对农业生产和农村居民增收的财政支持与补贴政策,完善农产品价格形成机制等等。

2、加大财政投入力度,建立健全农村公共服务体系,为农民提供基本的均等化公共服务。通过财政向全社会所有居民提供均等公共服务的重要途径,是兼顾效率和公平的重要体现。通过完善农村电网,修建农村公路,实施饮水安全工程,改善农村居民生存环境和消费环境,有利于大件耐用消费品在农村的普及。加快对农村水、电、路、通信等基础设施的建设,让家用电器迅速进入农民家庭,是改善农村居民消费环境,提高农村居民消费水平的有效途径。要统筹城乡发展,尽快建立农村居民养老制度,逐步让农民与城镇居民一样,享受到改革开放的成果,使农民“老有所养”。根据现在状况,可以参照农村合作医疗的经验,先期建立低水平、广覆盖,分不同年龄阶段,按照国家、个人适当比例缴费的模式;提高农村医疗卫生条件,加强药品价格管理,减少流通环节,把过高的医疗、药品价格降下来,增加农村新型合作医疗报销比例,让农民看得起病;完善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做到应保尽保,提高保障标准和补助标准。减轻农民预期消费负担,树立农村居民消费信心。

3、健全农村金融体系,解决农村资金供需矛盾。

第一,要稳定发展多种所有制中小金融企业和新型农村金融机构,引导各类资金到农村投资,大力培育适合“三农”发展的特色银行等新型农村专门金融机构。允许有条件的农民专业合作社开展信用合作。民间借贷是正规金融的有益补充,要规范和引导民间借贷健康发展。第二,发展适合农村特点和需要的小额信贷和微型金融服务。我国微型企业和农户数量巨大,小额信贷和微型金融现实和潜在的客户量众多,发展各种小额信贷和微型金融服务,能有效、全方位地为社会所有阶层和群体提供服务,尤其是为目前金融体系并没有覆盖的社会人群4·商业经济·提供有效的服务。要进一步放宽对小额信贷和微型金融服务业的市场准入,开放民营资本进入小额信贷和微型金融服务业的途径,允许农村小型金融组织从金融机构融入资金。第三,加大服务力度,建立和完善各种为农村服务的贷款信用担保机构,妥善解决农户和乡镇企业贷款抵押担保问题。加大政府对农村信贷担保体系建设的支持力度。鼓励政府出资的各类信用担保机构积极拓展符合农村特点的担保业务。可以由政府牵头出资、农民和农村企业参股,建立专业化信贷担保机构,采取市场化运作方式,主要服务于农民。鼓励现有商业性担保机构开展农村担保业务,增强担保公司的担保能力。有条件的地方政府可扶持建立农村信贷担保基金。鼓励专业合作社、涉农企业和协会组织创办针对农户和农村中小企业的担保公司。同时要建立信用担保机构风险分散机制,加快农村信用体系建设。关于经济学毕业论文,可以参考更多的经济学毕业论文范文。

4、完善土地管理制度,保障农民合法权益。一是毫不动摇地坚持农村基本经营制度,加快完善有关法律法规和政策,现有土地承包关系要保持稳定并长久不变。二是进一步完善土地征用制度。在征用工程中,应该严格按程序办事,发挥村民的民主监督作用,实现土地征用补偿的透明化、制度化。要以市场价格合理确定征地补偿的标准,以体现农民集体作为集体土地所有者的收益权,有效防止一些实质上的商业用地以“公共利益”的幌子,通过政府强制征用而廉价征用,维护农村集体和广大农民的合法权益。土地补偿除了货币补偿外,还应积极探索社会保险安置、土地使用权入股安置、入股分红安置、异地移民安置、留地补偿、土地债券补偿等多种形式的复合安置方式,建立国家失地农民账户和国家失地农民保障基金,切实保护地失地农村的利益。

三是完善土地流转制度。对城市建设用地指标与农村建设用地指标实行跨地区有偿流转的办法,使耕地达到异地占补平衡;在镇、村辖区内实行农村建设用地用于发展农村二、三产业和新农村建设中的居民点建设;对农村宅基地和农房使用权实行有偿流转;允许各类规模经营农业生产、农产品加工的业主在尊重农民意愿的前提下有偿使用和改造农房。四是建立健全土地市场体系。促进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建设用地交易等最有效的方法是培育土地市场。政府应健全土地法规,培育中介服务组织,加强监管,维护土地市场的公平和公正性。

[参考文献]

[1]马晓河,黄汉权,蓝海涛.我国农村改革30年的成就与今后改革思路[j].宏观经济研究,2008,(11).

[2]王锋.我国农村消费市场发展现状、制约因素及其拓展对策[j].农村经济,2009,(3).

[3].马晓河.土地利用制度改革方向:赋予农民更充分的土地权利[n].中国社会科学报,2009-8-13.

应对经济危机的措施篇5

关键词:后危机时代;贸易保护主义;贸易摩擦

作者简介:张楠(1981―),女,河南开封人,商丘师范学院经济学与管理学系讲师,硕士,研究方向:国际贸易理论与政策。

中图分类号:F752.02文献标识码:adoi:10.3969/j.issn.1672-3309(x).2011.05.32文章编号:1672-3309(2011)05-74-03

2007年,由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金融危机席卷全球,世界各国经济均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在全球主要经济体的共同努力下,时至2009年世界经济已在一定范围内开始呈现复苏回暖的迹象。但随着危机蔓延到其他领域,国内保护主义情绪上升,各国政府出于维护本国政治、经济和社会的利益需要,不同程度地背离了应对危机初期的合作关系,各自为政,单方面采取措施复兴本国经济,而在国际贸易中就表现为贸易保护主义的兴起。步入后危机时代,贸易保护主义的抬头使各国间的贸易摩擦不断,而我国也成为了主要受害国。如何正视后危机时代的贸易保护主义,应对其对我国对外贸易的影响,是当前急需解决的问题。

一、后危机时代贸易保护主义的新特征

传统的贸易保护主义,大多是通过大幅提高进口关税以及对进口的数量性控制,来保护本国企业不受或少受进口产品的竞争压力。但在当前全球经济一体化的趋势下,这类保护措施不仅违反世界贸易组织的基本原则,而且容易招致贸易伙伴的报复性贸易措施,引发双方间的贸易战。因此,后危机时代的贸易保护主义有了新的特征。

(一)贸易保护的手段更加多样化

20世纪中期以后,世界经济格局发生变化,贸易保护主义有所抬头,由于其在理论上和政策上都有所发展和变化,因此被称为“新贸易保护主义”。2008年金融危机以来,新贸易保护主义进一步加剧,据世界银行统计,自危机爆发以来,20国集团中有17个国家一共推出约78项贸易保护主义措施,其中47项已经付诸实施。

在诸多贸易保护措施中,wto的成立使得传统的关税和非关税壁垒受到限制,作用日益削弱,而贸易保护的措施重点逐渐被间接地、更为隐蔽地贸易限制所取代,其中,“两反两保”的贸易救济调查和技术性贸易壁垒的实施最为普遍。反倾销、反补贴、保障措施和特保措施,是wto所允许的贸易救济措施,但当前“两反两保”调查已成为各国实施贸易保护的主要措施。而技术性贸易壁垒是当前国际贸易中最为隐蔽、最难对付的非关税壁垒,其以保护人类、动植物的生命或健康,保护环境的名义,披着合法的外衣,实际通过严格的技术法规和标准限制外国商品进口,实施贸易保护。

(二)贸易保护的范围不断扩大

伴随金融危机涉及领域的扩大,各国实施贸易保护的范围也不断扩大。贸易保护的领域从货物贸易向劳动力雇佣、投资和知识产权延伸。货物贸易方面,贸易保护的范围由传统产品向附加值较高的产品扩展。如2009年,对华反倾销的涉案商品,不仅涉及冶金、石化、煤炭、轻工、机电、纺织品等传统行业,还涉及了SDH光传输设备、货物扫描系统等高附加值产品。

在劳动力雇佣方面,一些国际大型企业为了应对危机纷纷进行内部裁员,而裁员的首批对象,几乎全部是以外籍劳工为主的短期合同工;一些国家的政府也制定相关政策,对外籍工人的签证发放进行严格控制,限制低技术含量的劳务输入等。各国为了缓解危机保护国内生产与就业,纷纷通过就业歧视政策以实现与贸易保护主义相同的目的。

对外投资领域,在发达经济体面对全球性金融危机所带来的经济衰退与失业大幅增加之际,贸易保护主义者提出,为了增加国内就业,提高本国产品竞争力,应减少对外直接投资,将外资企业通过产业转移回归国内即“外企产业回归西方”说。这种做法似乎能够解决迫在眉睫的就业困境,但势必在更长期的范围内造成企业经营成本提升、产业国际化布局衰退、世界范围内市场份额收缩等一系列的难题。

(三)贸易保护的实施主体由发达国家扩展至发展中国家

长期以来,发达国家一直是实施贸易保护措施的主要经济体,但近年来,在欧、美、日等发达国家采取贸易保护措施日益增多的同时,发展中国家实施贸易保护的势头也愈演愈烈。金融危机发生后,全球经济衰退,各国经济均受到危机的波及,为了缓解国内经济矛盾,发展中国家更倾向于采取贸易保护措施,保护本国产业的发展。发展中国家一般具有较高的产业结构趋同性,一旦一国实施贸易保护措施成功,便会引起其他发展中国家纷纷效仿,密集地实施相同的贸易保护措施,形成一种“多米诺骨牌”效应。因此,为了缓解危机,缓和国内矛盾,发展中国家也逐渐成为了贸易保护的中坚力量。

二、新一轮贸易保护主义对我国外贸的影响

新一轮贸易保护主义的兴起对于进入后危机时代的世界各国无疑是雪上加霜,而我国的对外贸易也不可避免地受到又一轮的冲击。

(一)外贸出口额大幅减少

金融危机发生后,欧盟、美国、日本等主要发达经济体为了刺激国内经济复苏,各国政府往往倾向于通过扩大内需、降低外贸依存度来保护本国经济的独立性。这种为了转嫁危机、提高本国出口竞争力而单方面采取的“以邻为壑”的对外贸易措施,最直接的影响即降低了其贸易伙伴的出口额。作为世界第一大出口国,受主要贸易伙伴进口需求剧减的影响,我国的出口量大幅减少。2008年,我国的出口额为14285.5亿美元,2009年减少至12016.6亿美元。从2008年第四季度起,我国出口额受金融危机影响开始出现负增长,10月份出口额为1332.1亿美元,比9月下降66.2亿美元,其后,出口额持续下降,并于2009年3月降到最低点818.8亿美元。尽管从2009年4月起,外贸出口额开始回升,并逐渐减小同比负增长幅度,但出口的恢复性增长动力仍然不足。

另一方面,由于危机首先由美国传导至其他发达国家,导致发达国家经济减速,消费和进口需求明显减少,受此影响,我国出口额从2008年10月份开始下降,但危机对发展中国家的传导和冲击相对滞后,当发达经济体经济开始复苏时,即进入后危机时代时,新兴经济体和发展中国家受危机影响却在不断加深,而我国对这些国家的出口额开始由升转降。数据显示,从2009年1月开始,我国大陆对东盟、韩国、印度、俄罗斯等贸易伙伴的出口额出现明显下降,3月稍有回升,其后并无明显增加。

(二)贸易摩擦不断

从前面的分析可见,“两反两保”的贸易救济调查已成为其他经济体对我国实施贸易保护的主要手段,因此也造成了金融危机发生后我国的贸易摩擦接连不断。据国家商务部统计,2008年,我国出口产品共遭受21个国家和地区发起的93起贸易救济调查,涉案金额约61.4亿美元,其中反倾销70起,反补贴11起,保障措施10起,特保措施2起。而2009年是我国遭遇贸易摩擦最多的一年,国外对华发起的贸易救济调查,共立案116起,涉案金额达到127亿美元。从涉案商品来看,纺织、轻工、冶金、机械、化工等行业是重点涉案对象,也是遭遇贸易保护冲击的重灾区。

由于我国的传统优势产品与发展中国家的产品存在明显的竞争,在对华实施贸易保护的主体中,发展中国家也逐渐成为了中坚力量。2009年,对我国发起反倾销调查国家的前5位依次是:阿根廷(19起)、印度(10起)、欧盟(7起)、土耳其(5起)、巴基斯坦、巴西、墨西哥(各3起)。而2009年,发展中国家对我国启动的保障措施和特保措施调查数量也陡然增多,阿根廷、印度、俄罗斯、哥伦比亚、秘鲁、乌克兰等国共对我国发起15起保障措施调查,仅印度就有9起;发起特保调查7起,其中印度发起5起。这些数据表明,后危机时代我国发生贸易摩擦的对象已不仅限于发达国家而是扩展至发展中国家,这对我国政府、行业和企业都将是严峻的挑战。

(三)出口企业利润减少

金融危机后,我国出口企业面临着多方面的成本压力。一是金融危机下的弱势美元和降息政策的搭配加剧了全球流动性过剩问题,使得全球通胀压力加大,国际资源类产品价格不断上涨,而进口原材料的涨价,使我国一直以成本低廉为优势的加工贸易企业步入了高成本阶段,在出口价格保持不变的情况下,出口企业的利润就会减少。二是我国出口的大部分产品都是劳动密集型产品,而我国劳动力成本的逐年上升,也增加了出口企业的成本,挤占了利润空间。三是近年来,西方某些国家一直指责人民币汇率被严重低估,并以此为借口对我国实施贸易保护措施,使得人民币升值压力巨大。而自汇改以来,人民币汇率屡创新高,这都使得出口企业的收汇风险加大,如若不能采取合理措施规避风险,极有可能使得企业收回的美元货款不及投入的人民币成本。

三、后危机时代我国应对贸易保护主义的对策

(一)调整出口企业结构,合理运用wto的相关规则

企业是贸易保护主义的主要承受者,也是应对贸易保护主义的首要力量。因此,应对新一轮贸易保护主义对我国外贸的影响,要先由出口企业入手,通过企业自身的调整减少贸易摩擦的机会。

首先,出口企业应在国际产业链中找准自己的位置,根据国家产业发展政策和经济结构调整的要求,把握时机,推动加工贸易沿产业结构调整方向,向上下游延伸,提高我国在国际价值链中的地位;通过沿海地区向中西部地区出口转型,货物出口向服务出口转型,数量型出口向质量型出口转变,贴牌生产向建立自主品牌和营销渠道转型等一系列的结构调整,使我国经济由粗放型转向节能、低碳和绿色环保方向。

其次,出口企业要调整现有的商品结构,把低端的产品结构向高档方向调整,生产中加大自身技术改革的投入与力度,提高产品的技术含量,将产业链向设计、研发、品牌、服务、营销等环节延伸,提高企业的技术水平,使企业获得更大的盈利空间。通过提高产品的质量和附加值,使出口企业能得到长远的发展。

最后,出口企业要提高对wto规则的认知度和运用能力,一方面,加强对wto相关规则的研究,更合理有效地利用贸易救济措施保护企业的合法权益;另一方面,加强对wto争端解决机制的研究,认真学习其运行规则和机制,并加以利用,在发生贸易摩擦时既可以通过争端解决机制来抵制外国贸易保护主义的滥用,还可以通过争端解决机制对他国的补贴与倾销提起反补贴与反倾销申请,以保护出口企业的利益和安全。

(二)发挥行业协会作用,加强出口企业间的协调与管理机制

在国际竞争中,作为非政府组织的行业协会在保护国内产业,增强企业国际竞争力方面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因此,在应对新一轮贸易保护主义对我国的影响方面,行业协会在进行自身建设的同时,还要加强沟通、协调、管理等功能,成为企业应对贸易摩擦的协调者和组织者。首先,行业协会可以通过制订一系列的协调制度和制约措施规范行业内企业的生产和出口秩序,防范、制止企业之间出现不正当的竞争,合理把握出口节奏,避免低价竞争。其次,行业协会可以在出口企业面临国外贸易保护主义措施时,给予企业积极、必要的帮助,在对产品、相关市场信息搜集和技术性整理,制定应诉和预防的具体对策,以及指导企业聘请律师、准备抗辩等方面做好各项应对准备,使企业能够在行业协会的组织下形成合力,共同突破国外的贸易保护主义壁垒。第三,各行业协会还要加强与国外同行业协会的联系,及时了解国外的行业动向,尽量避免和防止“两反两保”案件的发生,将贸易摩擦消灭在萌芽状态。

(三)加强政府外交力度,建立风险预警机制

在后金融危机时代,贸易保护主义不断兴起,政府在应对危机、稳定经济的同时,还要继续加大对外交涉力度,尽快解决我国的“市场经济地位”问题,让更多的国家了解中国,承认中国的市场经济地位,这对于我国企业在国际上公平竞争,防止一些国家利用这些因素歧视我国企业起着重大作用。

与此同时,面对频繁兴起的“两反两保”的贸易救济调查,政府还要发挥对内服务与协调的职能,对于贸易伙伴国的贸易政策,尤其是重点出口国的贸易政策实施动向,首先要给予充分的关注,定期或不定期预警信息,建立预警指标体系,对可能发生贸易保护的重点领域,及时预警信息,帮助行业、企业做好提前应对准备,做到有备而战;政府还要适时调整贸易政策,根据当前形势制定相应的应变预案,防止出口贸易增长出现过度下滑,积极推动出口贸易的相对平稳发展;在面对贸易伙伴国无理的贸易保护措施时,可以采取“有理、有节”的策略,后发制人,有必要时加以适当的报复。

全球经济正在缓慢复苏,而国际贸易的正常发展是推动世界经济复苏的重要力量,全球经济能否走出低迷,将取决于各国政府之间政策的协调程度。而中国作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面对危机的蔓延及区域性或全球性贸易保护,从企业到政府层面都应该采取相应措施,积极应对,维持我国对外贸易的持续稳定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张文平.后金融危机时代下的新贸易保护主义及中国外贸的策略选择――以中、美轮胎特保案为例[J].特区经济,2010,(09).

应对经济危机的措施篇6

关键词:金融危机反思启示

问题的提出

本轮金融危机爆发以来,世界各国都采取了规模空前的救市措施,采取了财政加货币扩张的政策。从财政扩张来看,全球公布的救市财政开支数字,已经超过了13万亿美元。从货币扩张来看,危机以来全球货币扩张超过了5万亿美元。美国、英国的央行的资产负债表急剧膨胀,日本和欧洲采用的都是低利率货币政策。在各国大规模刺激政策的推动下,全球经济呈现复苏的积极势头,但复苏的力度和动力差异明显,许多发达经济体复苏乏力,但多数新兴和发展中经济体的复苏比较强劲。但是,许多发达经济体的政策回旋余地已经基本耗尽,新兴和发展中经济体则受到资产价格泡沫和通货膨胀的困扰。这使得我们不得不反思:在应对危机过程中如何处理好应急措施与长期竞争力的关系以及政府与市场的关系;如何降低危机应对政策的负面效应,防止用一种危机来拯救另一种危机,这无论对发达国家还是新兴市场经济体都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从历次金融危机治理的实际效果来看,财政政策通过增加政府支出或减税来刺激经济具有直接性,以政府支出为例,政府投资无需像中央银行经过商业银行间接作用于社会总需求,通过工资和利润增加来刺激居民和企业的消费和投资,带动相关产业发展。但是财政投资对总需求的带动作用受制于财政支出乘数、投资利率弹性等,因为政府投资的增加会影响到货币市场,使货币需求大于货币供给,从而利率上升。而利率上升又会影响到投资水平,产生“挤出效应”。货币当局定量宽松的货币政策并不能从根本上拯救危机,反而会推高资产价格泡沫,造成较高的通胀风险,如果实体经济复苏比较缓慢,则会使经济出现滞涨。上世纪30年代大萧条后期,美联储采用了宽松货币政策,但在实体经济复苏缓慢条件下,大量资金为寻求保值增值机会投向房地产和股市,美国出现金融资产价格和数量的急剧膨胀,并且1934年之后出现了超过10%的高通胀。

各国应对危机政策的效应分析

(一)欧洲主要发达国家面临债务危机的困扰

伴随大规模经济刺激计划的实施,政府部门债务成为整个欧洲经济中最为脆弱的一环,对于本币较为坚挺的货币而言,还可以通过进一步发行债券来获得资金,而本币疲软的货币则会面临政府债务偿付危机。从2009年底开始,迪拜、希腊、爱尔兰等国家相继陷入债务危机。2009年11月26日,迪拜宣布将重组其最大的企业实体迪拜世界,并将其590亿债务延期偿还6个月。2009年10月初,希腊政府宣布,2009年政府财政赤字和公共债务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例预计将分别达到12.7%和113%,远远超欧盟规定3%和60%的上限。全球三大信用评级机构惠誉、标准普尔和穆迪相继调低希腊信用评级,希腊债务危机拉开序幕。希腊债务危机导致欧洲其他国家开始陷入危机,包括比利时、葡萄牙、西班牙等国都预报未来三年预算赤字濒临警戒线。债务危机有向全球蔓延之势,并成为二战后发达经济体政府负债率上升最快,波及范围最广的一次危机。同时,债务危机的发生使得一部分资金出于避险的需要从欧洲流出,流入美国以及新兴市场国家,使得这些国家资本流动风险加大。

(二)新兴市场经济体面临资产价格泡沫升级和通货膨胀的高企

从历次金融危机的历史看,经济缓慢复苏的过程中都出现了通胀态势,甚至出现了滞涨的局面。而本轮金融危机后,如何削减通货膨胀压力,防治资产价格泡沫则成为新兴经济体面临的难题。许多新兴经济体增长前景的改善使得新兴经济体的资本流入增多,但新兴经济体所面临的通货膨胀压力和资产泡沫风险却不断升级,金融风险在不断积聚。并且全球经济复苏中出现实体经济和虚拟经济严重背离的现象。在全球产能过程的背景下,实体经济复苏的步伐缓慢,货币扩张使得资金流向虚拟经济领域,从而推高资产价格并引发高通货膨胀预期。

(三)全球宏观经济政策经济陷入多重两难境地

应对危机的过程中,各国的逻辑都很清晰:政府通过巨额赤字来刺激处于衰退中的私人需求,在经济复苏以后,随着政府财政收入增加和支出的减少,逐步降低财政赤字。通过向市场注入流动性来刺激投资,在经济复苏后货币政策回复常态。然而,危机过后,全球经济陷入多重两难境地:财政刺激政策使得经济企稳回升,但基础并不稳固。退出财政刺激政策,会给经济打击;而维持现有的政策,财政赤字长期看不可持续。定量宽松货币政策使得经济复苏尚不稳固的情况下,资产价格泡沫和通货膨胀压力不断升级。货币政策必须在促进经济增长和抑制资产泡沫与通胀之间做出艰难选择,定量宽松货币政策进退维谷。而美联储重启定量宽松的货币政策则使得全球经济形势更为复杂。

危机应对政策的反思

(一)应急措施与长期竞争力:孰轻孰重

金融危机爆发后及时采取应急措施,防止危机扩散和恶化,是应对危机的有效措施。但是选取何种应急措施,应急措施的力度如何则是应对金融危机过程中首先要考量的问题。有些措施比如超常规的财政扩张、货币投放等可以迅速使经济出现止跌回升,但是财政扩张对民间投资的挤出效应、货币超常规投放引发的通货膨胀风险可能会导致经济出现增长乏力和通货膨胀,即陷入“滞涨”的险境。而就业政策、产业政策、科技政策等影响到一国长期竞争力的政策则具有投入持续性强、见效慢的特点。

本轮金融危机爆发后各国都采取了规模空前的财政扩张和货币扩张等急救措施,对就业、产业政策和科技政策等的关注程度要远远小于前者,这些应急措施的采取也引发了全球流动性过剩、国际债务风险加剧等后遗症。这些后遗症加大了未来全球经济发展的复杂性。因此,危机爆发以后,在财政和货币扩张的同时,更应关注经济发展的长期动力,关注民间投资、就业以及恰当的产业政策,否则,应急措施的采取虽然一时挽救了危机,却会损害经济发展的根基。危机过后全球经济出现的“两难”问题,归结起来也就是经济增长中眼前利益与长远发展之间的冲突造成的。要想跳出多重两难的境地,政策思维就不能总是局限于暂时得失,一定要将目光放长远,从有利于长期竞争力的形成出发。

(二)政府与市场:孰进孰退

为了应对危机,英国政府向皇家英格兰银行等银行注资370亿英镑将其部分国有化,危机的发生和危机发生后的国家干预引发了理论界关于政府和市场关系的深入探讨,一时间,国有与私有、管制与放松管制的争论不绝于耳。理论研究和实践经验表明,由于信息不对称、决策能力等方面的种种局限,理论上完美的政府调控在任何国家都很难达到。政府对经济所有权和过度管制会阻碍经济发展。因此,危机期间政府干预经济的出发点应该是保障市场正常运行,这是经济健康发展的根本前提。各国应灵活应用国有化和民营化、规制和放松规制两种手段,在民营化效率更高的方面,继续推进民营化;在规制不足的领域,加强规制。而不是不论本国市场化程度如何、管制严格与否盲目的推进国有化、加强管制,这种做法对经济增长动力的损害不言而喻。

(三)实体经济与虚拟经济:孰先孰后

虚拟经济是指与虚拟资本以金融系统为主要依托的循环运动有关的经济活动。一般来说,虚拟经济是以服务于实体经济为最终目的的。但是虚拟经济具有高流动性、不稳定性、高风险性和高投机性。在金融危机爆发之前,在全球流动性充裕的背景下,在实体经济利润率较低的背景下,大量资金流向金融市场,在资本追逐利润的过程中,道德的底线被突破,最终引发的金融危机。但是,各国政府的救市措施大多采用了量化宽松的货币政策,这一政策虽然可以弥补金融市场去杠杆率带来的流动性下降,但是在全球需求萎靡的背景下,实体经济的发展无法吸纳大量的超发的货币,使得大量流动性流入资产市场,资产价格泡沫的产生在所难免。因此,如何平衡实体经济与虚拟经济的流动性,防止出现中小企业资金匮乏,与资产市场资金过剩的局面是货币政策制定者必须要考量的问题。

对我国的启示

(一)应对危机政策的实施应更加关注经济的长期竞争力

1.产业政策应更加关注长期竞争力。从产业政策而言,为了应对危机,我国推出了“十大产业振兴规划”,通过财政转移支付、“家电下乡”等刺激内需、兼并重组和技术改造等对十大产业进行扶持。短期来看,该规划取得了比较好的实施效果。但是产业振兴规划只能解决眼前问题,却无法解决长远问题。因此,应对危机过程中,应着重对市场竞争环境、金融环境、创新环境进行完善,突破产业发展的制度瓶颈,防止旧体制的复归对长期竞争力造成损害。

2.财政政策的实施应更加关注就业增长。金融危机发生以后,我国启动积极财政政策,实施扩大政府支出、结构性减税,但总体而言,积极财政政策是需求拉动型的。由于现阶段我国的产业结构正逐渐由劳动密集型转入资本密集型,政府投资拉动的就业弹性系数呈下降趋势,这使得政府投资创造长期就业岗位的能力下降。因此,应注重加大对劳动密集型产业发展的财政投入,在新建项目立项的同时,充分考虑到创造就业岗位数量,以经济发展带动就业增长,实现经济发展和就业增长的双赢。

(二)应正确处理政府和市场的关系

历史经验表明,政府这只“看得见的手”和市场这只“看不见的手”有效互补是经济发展的原动力。金融危机后,我国出台4万亿元投资计划等一揽子经济刺激政策,但危机应对过程中出现了经济复苏过度依赖投资,投资过度依赖政府投资,政府投资重在国企等“国进民退”现象,经济增长的内生动力仍然不足。因此,如何把带动经济增长的主导力量,从政府主导的需求,平稳过渡到市场主导的需求,这一转换,进一步发挥市场的作用。首先,应以制度的完善促使由政府主导型需求向民间主导型需求转变。其次,应营造适于技术创新的市场条件。政府应积极营造条件使技术创新成为经济发展的内在动力。引导企业在承接世界产业结构与技术转移,加大对战略领域的关键技术的投资;整合全国研发与制造能力,瞄准世界前沿水平的关键技术,以高水平的自主创新引领制造业升级。

(三)应处理好催生资产价格泡沫与推动实体经济发展的关系

首先,在应对危机过程中,为防范流动性宽松放大资产价格风险,我国货币政策的制定应当更多关注资产价格,应将金融资产价格纳入到货币政策最终目标体系之中,使其成为物价稳定目标的一个参考指标。当金融资产价格的变动改变了通货膨胀预期时,货币政策应遵循泰勒规则做出相应反应,以减少金融资产价格泡沫形成的可能性。其次,我国应该建立统一的金融监管部门,以统一资产价格、实体经济与银行体系的监管,解决货币市场、资本市场和实体经济监管的协调问题,消除监管盲区,为货币政策能够处理好资产价格和促进实体经济增长关系方面提供制度保障。此外,要通过加大社保、医疗及教育投入等政策措施,确保消费稳定增长并采取多种措施改善中小企业融资的外部环境。

参考文献:

1.James,williame,theUSfinancialcrisis,globalfinancialturmoil,anddevelopingasia,Bethesda,md.:Lexisnexisacademic&LibrarySolutions,2009

2.陈启清.国际金融危机的反思与启示.科学社会主义,2009(3)

3.邱丹阳,艾尚乐.金融危机治理:以次贷危机引发的全球金融危机为例.东南亚纵横,2010(3)

应对经济危机的措施篇7

2008年下半年,肇始于美国的次贷危机伴随着美国一系列金融机构的破产和重组而升级为全球性质的金融危机。此次金融危机具有相当强的扩散性和传染性。在短短的几个月里,金融危机就从美国国内扩散到欧洲、日本等地,进而传导到新兴市场国家,受到冲击的领域也从金融等虚拟经济领域迅速蔓延到出口导向型制造业等实体经济。在危机影响下,主要发达国家经济出现全面衰退,新兴市场国家和发展中国家虽然金融领域受影响有限,但实体经济尤其是出口导向型经济受发达国家市场萎缩影响较大,也出现了不少困难。

短期来看,国际金融危机造成了全球范围内金融流、贸易流、资本流萎缩,大宗商品价格剧烈波动。全球主要经济体为应对危机采取了庞大的经济刺激计划,然而国际金融危机还远未过去,短期内国际经济发展前景依然存在较大的不确定性。长期来看,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将是深远的:危机造成美国过度消费的经济发展模式难以为继;西方国家出现“再制造业化”思考;各国争相抢占战略性新兴产业高地等。

不过,我们也应该看到,虽然国际金融危机对国际经济存在深远影响,但国际经济发展的大形势仍然没有改变。变与不变是辩证统一的。世界经济形势的快速调整和发展需要我们迅速积极应对,增强政策的灵活性、针对性,而全球经济发展大趋势的“不变”又要求我们增强政策的稳定性、连续性。因此,外经贸政策应该兼顾“变”与“不变”,即政策既要具有一定的灵活性、针对性,又要保持稳定性和连续性。

“危”中有“机”

国际金融危机既给我国外经贸发展带来了前所未有的重大挑战,同时也为外经贸政策调整提供了难得的机遇。如果我们能够抓住这一难得的机遇,就可以转“危”为“机”,为后危机时代我国外经贸事业的大发展提供政策支撑和基础。

第一,有利于统一思想认识,形成后危机时代外经贸政策的主轴。改革开放30年来尤其是最近20年来,外经贸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不断加强,然而国际金融危机爆发以来,中国进出口规模大幅下滑,对国内经济发展的带动作用有所减弱,而社会各界对于外贸地位和作用也出现了不少争论,甚至一些本来没有什么争议的问题也出现了不同意见。认识上的分歧导致地方政府和企业无法迅速地了解中央政府危机应对政策的目标与意图,从而造成政策措施出台后一定程度上的混乱和低效率。应该说,国际金融危机为我国外经贸领域今后的发展注入了新的要素,对于我们更好地认识外经贸、推动外经贸的可持续、健康的发展,有着不可替代的意义。因此,有争论是好现象,只要我们能够汲取危机的教训,更全面、辩证地思考问题,统一各方的思想认识,就有可能形成更为科学、更加适时中国实际的后危机时代外经贸政策。

第二,暴露了外经贸体制的若干问题,便于我们对症下药。国际金融危机一方面给我国外经贸带来了冲击,另―方面也暴露了我国外经贸体制的若干问题。如外经贸政策调整缺乏统一的协调主体,调控职能与权力分散;调控手段不集中且较为传统;调控政策缺乏稳定性和可预见性,政策设计缺乏差异化,政策出台没有适应期,许多政策尚待细化与完善等。这些问题的暴露,有利于我们对症下药有针对性地加以调整和改革,而且在危机压力下,以前某些根深蒂固的体制问题也有可能得以解决。

第三,加快转变对外经济发展方式,为经济更为协调发展创造条件。国际金融危机的冲击使得转变对外经济发展方式变得更为紧迫。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强调,加快转变对外经济发展方式,重点在于“加快”,这反映了在危机冲击下,对外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已经变得刻不容缓。因此,国际金融危机的压力有力地推动和加快了对外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进程,为我国经济更快更好的发展创造条件。

转“危”为“机”

后危机时代我国外贸政策的基本思路主要着眼于以下几点:

第一,我国外贸政策要解决的中心问题在于两个转变,即如何完成由贸易大国向贸易强国的转变,由中低端制造业中心向高中低端全面发展的世界制造业中心转变。历史经验告诉我们,曾经崛起的大国无一不是世界制造业中心和贸易强国。而贸易强国与制造业中心两者相互支撑,互为前提条件。没有贸易强国地位和强劲的外需(世界市场),就不可能形成世界级的制造业中心;而没有强大的工业化基础和制造能力,也不可能取得贸易强国地位。当前,我国已经成为中低端工业产品的世界制造业中心,巨大的贸易规模也反映了我国已经成为世界上的贸易大国。应该说,贸易强国和世界制造业中心是我国崛起必不可少的条件,而我们也已经具备了成为贸易强国和世界制造业中心的基础。因此,后危机时代,我国外贸政策要解决的中心问题在于如何完成由贸易大国向贸易强国的转变,由中低端制造业中心向高中低端全面发展的世界制造业中心转变。

上述两个转变实际上又是对外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具体体现。我国现有对外经济发展方式的不适应性主要表现:(1)扩大出口是靠低工资、低价格和出口退税等政策实现的,国际贸易顺差偏大,国际贸易摩擦不断,这样的需求拉动经济增长格局及外贸发展方式难以持续;(2)外贸增长高度依赖物质投入,资源约束矛盾日益突出,外延型扩张模式难以为继;(3)外贸发展技术含量不高,产业结构不合理。概括起来,转变对外经济发展方式就是要促进外贸“由大到强”、工业制造水平由“由低到高”,两者在本质上是一致的。

第二,我国外贸政策干预应“重促进、慎调控”。我国外贸政策的实质在于通过政策干预推动前述两个转变的实现。当前,我国外贸政策的干预手段主要包括贸易调控与贸易促进两个方面。贸易调控与贸易促进均属于贸易领域中的政策干预措施,两者只不过侧重点不同、干预的主体不同。一般而言,宏观层面贸易政策调整属于贸易调控范畴,主要由中央政府加以实施,涵盖促进与限制两个干预方向;微观政策调整与操作通常属于贸易促进,通常由官方、半官方、民间的各类贸易促进机构实施,干预目的主要在于促进外贸扩大和发展。后危机时代我国外贸政策应该仍以贸易调控与贸易促进为主要干预手段,但干预重点应更多地转向贸易促进。主要原因在于:(1)贸易宏观调控牵涉面广政策的针对性、灵活性较差,不利于政策微调和适应地域差异;(2)部分贸易政策措施频繁变动降低了贸易政策的可预见性和稳定性,不利于贸易活动的长期开展,比较典型的例子如加工贸易政策和出口退税政策;(3)贸易调控措施往往集中作用于出口环节,政策传导链条又长又复杂,政策效果不易把握,且易受世贸规则限制,引发世贸争端;(4)贸易调控措施往往与宏观调控紧密相关,政府部门间协调难度较大,各部门的政策制定目标难以统一,容易出现政策冲突。相比贸易调控措施,微观层面针对企业的贸易促进措施则较为稳妥,针对性也更强。

第三,我国外贸扶持政策应从以政府让利为主的贸易政策措施转变为以服务为主的贸易促进政策措施。改革开放以来,为了促进外贸的迅速发展,我国实施了加工贸易、出口退税、针对外资的税收优惠措施、针对各类海关特殊监管区域的税收优惠措施等,这些措施有力地推动了我国外贸事业的发展,但这些措施基本上都是以政府让利(减免税)为主要促进手段,其在改革开放初期有其必要性和重要性,但在后危机时代,这些措施无疑存在局限性:政府让利毕竟存在极限,不可能作为促进外贸进一步发展的主要基础。后危机时代我国外贸政策应从以政府让利为主的贸易政策措施转变为以服务为主的贸易促进政策措施。实际上,各贸易强国在贸易扶持政策上主要以服务为主,至少是服务与让利并重。以服务为主的贸易扶持政策可以更贴近贸易企业的实际需要,更有利于政策的长期实施。

应对经济危机的措施篇8

一、国际金融危机的演进及其对绍兴的影响

2007年8月,美国次贷危机开始出现,最初只局限于房产领域。2008年后,随着雷曼、美林等金融巨头的破产,美国金融体系遭受重创,并迅速危及实体产业,波及世界其他国家,全球性金融危机全面爆发。在全球化的大背景下,面临金融危机的巨浪,任何经济体都难以独善其身,或多或少都会受其波及。中国作为世界第三大经济体和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在2008年初逐渐感受到金融危机的寒流,并在2009年遭遇了新世纪以来经济发展最为困难的一年。而作为一个外向度很高的城市,国际金融危机对绍兴经济社会发展,也造成了改革开放以来前所未有的冲击,主要体现在:

1.经济增长持续回落。从2008年下半年开始,绍兴下行调整的趋势基本确定。2008年一季度,绍兴全市工农业生产总值增长约11%,上半年实现增长10.2%,第三季度为9.5%,全年实现增长则为9%,呈明显逐季回落的趋势,低于全国、省的平均增速。2009年是绍兴经济发展最困难的一年,承接经济下行态势,工业生产、外贸出口、投资增长、财政收入等指标持续大幅回落,一季度绍兴生产总值增幅更是回落到4.3%。

2.经济增长动力不足。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长下降,2008年为8.3%,2009年一度出现负增长。消费虽然是一个亮点,2008年达20.1%的增长,但总量较小,仅为618.89亿元,对经济拉动作用不明显。而且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在2009年的增长也趋于放缓,回落了大约4个百分点。同时,绍兴市外贸依存度在2007年高达72%,〔1〕国际金融危机对外贸的冲击最早、最大,企业产品订单大幅减少,2009年上半年全市进出口总额下降21.7%,出口下降16.8%。

3.企业经营风险加大。国际金融危机爆发后,生产订单周期明显缩短,资金链收缩,企业资金紧张,亏损面逐步扩大。2009年上半年,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亏损1036家,同比增加25.6%,亏损面超过1/5。同时,绍兴中小企业居多,企业互保关系错综复杂,“担保链”过长。金融危机爆发后,绍兴市部分龙头工业企业,如华联三鑫、江龙控股、纵横集团等出现经营困难,影响到大批的关联担保企业。在上述的情势下,企业家信心指数持续下滑,一时难以恢复。

4.衍生社会问题突出。经济下行,财政增收困难,民生相关支出压力加大。企业经营困难也相应带来了就业、社会治安等方面的问题。另外,企业经营困难,经济不景气氛围在社会蔓延,也相应影响了市民对社会生活的心理预期,不稳定因素增加。〔2〕

二、对经济形势的研判与应对金融危机的主要政策措施

面对国际金融危机的巨涛,2009年初,绍兴市委市政府深入调研,对绍兴所面临的国内外经济形势作出了基本判断。一方面,国内经济下行趋势基本确立,经济与社会发展中面临困难比较多、压力比较大。中央认为,当前我国经济下行风险比预期的要严重,经济增速下滑已成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国经济运行中的主要矛盾,而且会越来越突出。而绍兴市呈现出经济增速持续回落、经济增长动力不足、企业经营风险加大、中心城市带动力不足、社会不稳定因素增加等问题,经济社会发展放缓趋势已日益明显,实现经济稳定的压力空前加大。另一方面,我国经济发展仍处于重要的战略机遇期,在困难的形势面前也有一些难得的机遇。经过改革开放30年的建设发展,绍兴市不仅培育了一批具有相当竞争力的企业,而且形成了一定的品牌优势、人才优势、市场优势。在此次金融危机中,绍兴虽然受到极大冲击,但是经济社会发展的根本基础没有动摇。同时,国家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对绍兴市推进各项基础设施建设,加快平台建设,推动城市建设提供了有利时机。另外,市场的倒逼机制对经济结构调整会是一个有力推动,有利于全市产业的转型升级。

总之,绍兴市对形势的判断是“危”与“机”并存,“危”中有“机”,认为只要采取积极的应对措施,绍兴实现经济平稳发展是可能的。正确的形势判断,是出台有针对性政策措施的前提。正是在2009年初,对危机影响准确、全面、科学的认识,才有了应对危机一系列正确的思路和措施。基于上述对形势的判断,针对具体困难和重点环节,绍兴市形成了应对金融危机的总体思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保增长、抓转型、重民生、促稳定”的工作主线,以推进“三年建设计划”为基本手段,加强政府服务和管理,保持经济平稳增长,推进产业转型升级,提升城市综合功能,加快农村改革发展,持续改善民生状况,维护社会和谐稳定。其具体工作部署:

推进项目建设,力保经济平稳增长。2009年初,绍兴市出台“三年建设计划”,即围绕城市基础设施、产业转型升级、城乡统筹发展、改善民生问题等方面,计划三年实现重大基础设施项目建设1000亿元、重大工业项目投资1000亿元。根据上述目标,绍兴市全力推进了嘉绍大桥、绍诸高速公路、杭甬客运专线绍兴段、曹娥江大闸工程、会稽山旅游度假区休闲中心、绍兴国际汽车城、市奥体中心、市科技馆迁建等项目建设。2009年全年完成项目投资237亿元,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1055.03亿元,同比增长15.2%,为经济发展提供了强劲动力。同时,推进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加快镜湖区块开发,布局滨海新城规划建设,扩大中心城市规模。

加快结构调整,推动产业转型升级。全面实施现代纺织、机械电子、节能环保、医药化工、食品饮料等五大产业提升发展规划,2009年五大产业完成投资437.3亿元,占当年全部工业投资的78.4%。同时,出台了加快发展高新技术产业政策的意见,明确清洁能源、新材料、生命健康三大重点发展领域。以发展现代服务业作为转型升级的重要抓手,出台政策,加快推进商贸服务业发展,鼓励发展生产业和服务外包产业。

强化服务企业,激发经济发展活力。将企业帮扶解困作为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的当务之急,2009年全市支持企业发展资金194.8亿元,至年底亏损企业减少了50%左右。致力缓解企业融资难,2009年全市新增贷款805.88亿元,比2008年增长32.35%,有力地支持了企业发展。加强对重点企业的运营监测,妥善处理华联三鑫、纵横集团的经营危机,规范企业担保链,消除企业发展隐患。

坚持民生为本,发展各项社会事业。实施更加积极的就业政策,促进大学生就业,新增城镇就业7.3万人。〔3〕289启动实施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开展基本医疗保险市级统筹,提高农村合作医疗人均筹资标准,新增城镇职工医疗保险、城镇居民和未成年人医疗保障参保人数共26万余人。新建经济适用房21.7万平方米,旧宅改造171万平方米。分析绍兴市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的思路与做法,其政策措施基本覆盖了经济社会发展的方方面面,但其主要是针对国际金融危机所暴露出来的问题,着重加以解决。一是解决经济发展动力问题。绍兴是一个外贸依存度很高的城市,出口对企业发展与经济增长的作用尤为突出。在国际金融危机的冲击下,外贸需求骤然萎缩,对经济的拉动作用衰退,因此动力问题成为经济平稳发展至关重要的环节。同时,因为中心城市规模总体不大,消费总量偏小,消费对经济拉动作用不明显。所以,在拉动经济增长的“三套马车”中,投资的地位开始凸显。要实现经济平稳发展,加大固定资产投资成为必要手段。回顾应对危机的举措,从国家、省到各地市,加大投资成为拉动经济增长的普遍措施,绍兴市的“三年建设计划”也是此背景下的必然选择。无论是进行平台建设,扩大城市规模,还是以项目为抓手,进行基础设施建设,都是着力于经济发展动力问题的解决,为经济平稳渡过困难时期提供拉动力。二是解决企业经营困难问题。在国际金融危机面前,绍兴企业经营困难主要是两方面原因造成,一方面是企业对外贸的依赖所造成的市场原因;另一方面则是企业互保关系繁杂造成的连锁反应。企业是经济发展的主体,企业的生产经营直接决定经济的发展状况。因此,2009年对企业帮扶解困成为绍兴市重中之重的工作。处理困难企业,减轻企业负担,解决企业融资难题,规范企业担保链,帮助企业开拓市场,通过一系列服务企业的措施有力地帮助企业渡过难关,有效地保护了经济发展的主体力量,同时对稳定经济、稳定社会起到积极作用。三是解决产业转型升级问题。产业的转型升级是近几年绍兴经济社会发展的中心环节。此次金融危机中,绍兴在全省受影响最大,根本原因是产业结构的问题。许多企业属于原料、市场两头在外的“橄榄型”企业,原料、订单受人掌控,又缺乏总部经济、研发中心和结算中心,面对宏观经济形势骤变,往往不堪一击。2009年浙江省将绍兴列为省级工业转型升级综合配套改革试点,是在国际金融危机形势下对绍兴转型升级工作的认可和督促。利用国际金融危机的倒逼机制,绍兴产业转型升级工作得到高度重视,得以大幅推进,成为绍兴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的一个亮点。

三、应对金融危机主要政策的成效与启示

绍兴市一系列的政策措施,为全市经济走出金融危机阴影,起到了有力的保障和促进作用。2009年下半年,全市经济从一季度的低谷徘徊、全面负增长中摆脱出来,呈现逐渐回升、加速上扬的势头。

经济企稳回升。2009年一季度全市经济增长滑落至新世纪以来最低点,但第二季度后,各项政策措施开始发力,经济形势有所好转,上半年经济增长6.8%,全年实现经济增长9.3%,GDp总量达到2375.46亿元;工业生产稳步回升,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5460.58亿元,增长4.7%;全年全市实现固定资产投资1055多亿元,占总支出68.4%。

经济效益有所好转。工业企业经济效益有所回升,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利润288.94亿元,增长13.8%,企业亏损面大幅缩减。全市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逾2.5万元,增长约8%,而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则达到1.2万元,增长9.8%。全年财政总收入298.53亿元,增长8.7%。民生投入继续加大,2009年全市财政用于民生支出116亿元,占总支出68.4%。

转型升级初现成效。全市服务业发展增速超过GDp增速,达到14.2%,服务业增加值占生产总值比重达到36.7%,比2008年提高1.7个百分点。全年规模以上工业实现新产品产值约1392亿元,同比增长约15%,新产品产值率达25.5%(其中机电产业提高到36.5%),居全省第二。纺织等传统产业在重组兼并中崛起,在加强自主创新中拓展产业链。2009年全市纺织实现产值、利润分别增长7.4%、18.9%。〔3〕612009年全市地方财政科技投入达7.95亿元,占地方财政支出合计的4.69%,其中技术研究与开发费用达到3.56亿元,科技条件与服务达6124万元。〔3〕2502008年下半年以来,绍兴市一系列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的实践,不仅使绍兴成功遏制金融危机的冲击,同时也给我们不少宝贵的启示。

1.政府的谋划决策是成功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的重要前提。在自由市场经济条件下,各种经济危机的发生带有一定的必然性。〔4〕面对金融冲击,单靠市场的作用是不行的。因此,在全球化背景下,应对金融危机,政府必须有所作为。政府对经济形势的预判,对当地经济问题的把脉,以及有针对性的应对措施都是地区经济渡过危机的重要前提。也只有政府的科学谋划与决策,才能真正使得金融危机由“危”化“机”,掌握住经济发展的主动权,而不是让经济随危机的波浪而波动。

应对经济危机的措施篇9

关键词:贸易保护;金融危机;对外贸易

为了应对全球性经济危机的冲击,世界各国不断调整经贸政策,其中有些政策带有明显的贸易保护色彩,而其中少数国家挑起的贸易保护主义对其他国家有明显的带动作用,并有可能进而引发全球范围内的贸易保护主义抬头。

一、金融危机下贸易保护主义的特点及成因

贸易保护主义有其深远的历史渊源,在原有贸易保护的基础上,此次由金融危机引发的经济衰退所导致的贸易保护主义抬头又呈现出其特有的时代特征。

1 金融危机下贸易保护主义的特点。2008年由美国金融海啸引发的经济危机,使世界各国不断陷入经济衰退局面,并通过危及实体经济使危机不断漫延和渗透。而各国在维护本国经济政治局面的大方向下纷纷采取救市措施,其中含有贸易保护主义的成分。

(1)深层性。美国次贷危机的爆发是长期累积的结果,源于美国虚拟经济和实体经济的失衡,超前的负债消费观念,过度放任自由贸易,以及对金融监管的不利,是导致次贷危机的深层原因。

(2)全球性。经济全球化为金融危机提供了有利的传播渠道和机制,使其迅速向其他国家和地区蔓延。由此引发的贸易保护主义的产生连锁和示范效应,导致了全球性的无可挽回的贸易保护主义趋势。

(3)普遍性。美国率先采取“购买美国货”的保护市场的措施,掀起了此次贸易保护主义的序幕。根据wto报告,

2008年下半年以来,在金融海啸和经济危机冲击下,有22个世界贸易组织成员采取了提高关税、支持国内产业发展政策等贸易保护主义措施。

(4)广泛性。贸易保护范围进一步扩大到服务业、金融业、高技术产业和知识产权领域。解雇外国劳工以及知识产权保护、限制高技术产品出口成为美国等发达国家在金融危机中贸易保护的重要举措,并包括反倾销、反补贴、环境质量等绿色壁垒。

(5)传播性。随着全球化程度不断提高,世界经济对于贸易保护主义的抵抗力愈发薄弱,任何贸易壁垒都可能导致全球范围内连锁报复行为,扭曲世界贸易组织有关保护贸易的协议,使全球陷入贸易保护主义的恶性循环。

2 金融危机下贸易保护主义的成因。从经济角度出发,金融危机引发的全球经济衰退是贸易保护主义滋生的直接诱因。在世界各国纷纷采取救市措施以抑制经济衰退局面时,采取贸易保护措施对恢复本国经济是最易立竿见影的。

从政治角度出发,政治因素历来是各国出台各类对外贸易政策的基本因素,任何一项保护政策背后都是某个阶层和某个利益集团的意志反映。

二、金融危机下贸易保护主义的影响

为了维护本国利益各国纷纷采取贸易保护主义措施将在世界经济衰退的基础上进一步阻碍自由贸易的发展,无疑使全球对外贸易雪上加霜。

1 对世界经济的影响。贸易保护主义对全球贸易有害无益,不但会增加交易成本,抑制竞争创新,引起各国竞相报复,且会推动全世界堕入贸易保护与贸易萎缩相互促进的恶性循环,使全球经济陷入僵局。不仅违背wto框架下的自由贸易原则,也违背自由贸易的历史发展规律。

2 对中国经济的影响。新贸易保护主义的盛行一定程度上导致了我国外贸发展外部环境的恶化。

三、我国应对贸易保护主义抬头的措施

面对日趋抬头的新一轮贸易保护主义,中国政府和企业亦不能坐以待毙,应采取及时有效的措施应对全球范围内的贸易保护主义,为对外贸易赢得有利地位。

1 提升出口商品竞争力。我国企业应从根本上提高本国商品的质量和出口竞争力,与国际标准接轨,生产符合国际标准的高质量产品,从而从根本上有力应对各种绿色壁垒。同时调整产业结构,生产高附加值产品,减少原有的单纯生产劳动加工型产品,降低对外贸易依存度。

2 利用wto等多边机制。我国应通过与多边贸易合作伙伴协议,在wto框架下,共同抵制新贸易保护主义,并积极参与wto的多边贸易谈判,利用有效的多边贸易规则约束和抵制新贸易保护主义行为,化解我国遭遇的国际贸易摩擦。

3 改善我国的贸易条件。利用我国出口贸易在国际市场中的强大优势进行谈判,争取发达国家在贸易纠纷处理中的对等让步,以改善我国的贸易条件。

4 构建有中国特色的技术贸易壁垒体系。在经济垒球化、贸易区域一体化的背景下,我国应在尊重、理解和吸收国外经验基础上,加快贸易规则技术创新体验的建设步伐。加强认证体系建设,规范贸易行为,提高自身竞争力,以确保我国经济安全。

应对经济危机的措施篇10

【关键词】欧洲债务问题;希腊债务危机;应对策略

一、引言

距离希腊债务危机的爆发已经过去一年多的时间,如今除了危机爆发的开端希腊外,爱尔兰、葡萄牙、意大利,甚至强大如西班牙等国家,都出现了一定的债务危机。这无疑是实行欧元12年以来首次面临的最大危机,更有甚者认为,欧元将因此成为历史。虽然我国暂时远离欧洲债务危机,且中短期内我国也不可能发生债务危机,但是通过研究欧洲债务问题的成因、影响以及进一步地了解如何应对欧元区债务危机,可以使我国在经济发展中得到重要的启示,可以使我国在应对欧洲,乃至全球性经济危机时,更有把握地解决我国经济将会随之出现的问题,而且可以有效地防止债务危机在我国的发生。

二、欧洲债务危机现状及其发展态势

希腊已经深陷债务危机,葡萄牙、意大利和西班牙等南欧国家,在财政赤字问题上也与希腊同病相怜。诸如“西班牙失业率达到20%”、“爱尔兰评级遭降”、“意大利雪上加霜”等,甚至强大的英国也曝出“实际负债暴涨3倍”等新闻。

欧元区的“问题国家”大都推出了财政瘦身计划,但是欧洲经济尚未远离衰退,再加上来自民众的反对,财政巩固计划的实施必然大打折扣。在市场的恐慌不断蔓延和加深的情况下,市场对危机的预期加速恶化。财政巩固计划,7500亿欧元救助计划,银行压力测试等利好的消息都无法改变各国的国债利率上升的局面,相信在短期内不会出现改变市场预期的消息。如果国债利率无法下调,问题国家的债务展望面临着更大的财务风险,那么向欧盟及imF寻求救助便成为了唯一的选择。像爱尔兰、希腊一样的“问题国家”,其国家银行大都持有政府债券,而其他一些债券也存在着政府直接或间接提供担保。信用评级降低使银行资产减值从而积聚银行系列风险,现在已经有苗头展示,债务危机正一步步蔓延至银行系统,进而传导到实体经济。这样一来,债务危机的破坏力就空前强大了,而且还会进一步加大。就目前情况来说,可以肯定的是一旦希腊出局等于助长国际投机者在葡萄牙、西班牙等国押赌,此时欧元大坝就有可能崩溃。这将造成比雷曼兄弟倒闭更大的金融危机,世界经济可能再一次陷入危机。由于欧洲许多国际央行都购买了希腊的大量国债,一旦希腊破产,这些银行如果没有政府的救助亦有可能破产,欧洲实体经济必然受到冲击。

三、对以希腊为首的欧洲债务危机成因的分析

(一)“金融海啸”带来的重创

全球普遍认为债务危机的起因是2008年的金融危机。世界各国政府为了救市,砸了大把大把的钞票。然而像希腊这样的小国家通过大量花费换来的只能是短暂的经济复苏,长期的入不敷出的财政状况,以及高额的财政赤字,又一次重创了这个经济实力不强大的国家。

(二)大量“隐形债务”的存在

所谓“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占GDp高达14%的赤字率当然不是一天可以形成,然而为何负责监管的欧盟统计局为何迟至今日才发现希腊的债台高筑?除了在数据上做手脚以外,希腊为了加入欧元区,在以高盛为首的华尔街金融巨头帮助下,制造了大量的“隐形债务”以瞒天过海,从而得到了加入欧盟的名额。作为欧盟受惠国,希腊在加入欧盟后得到了空前的发展。

(三)历史遗留的“三大因素”

当然除了国际抗击金融风暴所带来的隐患和高盛的“隐形”债务外,希腊陷入严重的政府债务危机还有着深刻的历史原因,政府财政多年来超支、公务员队伍庞大、偷逃税现象严重是三大重要因素。多年来过量的公共支出增加,每年的偷逃税率达到国内生产总值的4%之高。另外每次执政党为了得到民众的支持过度地提高雇员的报酬,提高福利等措施都使希腊政府入不敷出。

四、欧洲债务危机在经济全球化下的影响

(一)对欧元区的影响

希腊债务危机的爆发引起了欧元区内部的恐慌情绪,由于市场的恐慌情绪,投资者对不确定性的考虑,继希腊以后,爱尔兰、西班牙、意大利等部分的欧元区国家也被卷入了此次的债务危机。欧元更是一再地被拖累,一度大幅度贬值。欧元区内强大的德国、法国等国家的国家指数也被拖累,大幅下降,节节败退。

(二)欧元区外各国的影响

以英国、美国为代表的欧元区外的发达国家,在实体经济层面受危机影响较小。欧洲虽然是美国的第二大出口市场,但由于出口仅占美国GDp的7%,整个欧洲出口对美国GDp的贡献仅有1%,因此美国经济对欧洲需求的依存度很低。另外以日本、中国为代表的对出口依赖较大的国家可能会受累于欧盟经济景气下滑,进而影响本国经济。欧盟是中国第一大出口市场,而中国的经济增长又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外部需求,如果危机不能得到妥善解决,必将在实体层面向中国传导。

(三)使全球市场不稳定性增加

欧洲债务危机严重影响到了市场预期和经济复苏,使全球经济也有很大的不确定性,但鉴于它所占经济总额小、传染性弱等特点,应该不会对全球经济产生致命性的冲击。不过欧元区的稳定性和货币联盟模式面临着严峻的考验。同时,各国的退出性策略也需要重新斟酌,既需经济刺激以维持增长和就业,也面临扩大支出带来的债务问题。

五、对欧洲债务危机的对策分析以及防范

(一)希腊本国对债务危机作出的应对措施

首先,“开源节流”。2010年3月3日,希腊政府宣布了一系列的“开源节流”措施,以博取德国为首的欧元区“盟国”的救援。“开源节流”措施将会为希腊省下48亿欧元。该方案主要包括了加税以及减薪等措施。如提高烟酒类的消费税,削减公务员年薪等一系列的措施。这些措施也确实得到了市场较好的反响,例如欧元的小幅回升,希腊债券的走高等等。以德国为首的欧元区救助国家也对此表示了认可。同时,希腊政府还采取了包括提高税收在内的种种增收措施,预计可增加相当于其GDp14%的政府收入。

其次,改革财政支出体系。希腊为获得欧盟和imF提供的紧急贷款,承诺彻底改革养老体系,并采取削减并冻结公务员工资、延长退休年限等措施紧缩政府开支。受该财政支出改革措施影响最严重的人群当属希腊的公务员群体。于是以公务员为首的大量希腊民众爆发了许多次大大小小的示威游行,他们声称在希腊,公务员的薪资已经是众多职业中最低的,政策不应再削减他们的工资。大量的游行使得紧缩政策难以执行,最终前总理帕潘德里欧不得不抛出了“公投”来制止民众的示威游行。而临时联合政府的组建对这些紧缩政策的实施将会有积极的意义。

(二)欧盟对此次债务危机所作出的应对措施

欧盟对此次债务危机是非常重视的,还以制定债务危机应对措施作为欧洲峰会的主要议程。通过研究与讨论,欧盟制定了一系列措施防止债务危机的扩散以及进一步缓解在希腊等国已经爆发的危机。

第一,“8600亿欧元救助机制”。较早前欧盟与imF已经向希腊提供了一份高达1100亿欧元的救援方案。然而这一举动对市场的复苏并没有太大的作用。随后,欧盟与imF共同成立了一个总额为7500亿欧元的救助机制。此机制的出台打消了一定的市场忧虑,恢复了大量投资者的信心。从短期看,8600亿欧元的援助规模,基本覆盖了解决债务危机国所需的资金总量。

第二,制定长期性政策。尽管8600亿欧元救助机制在近期内基本是可以平息债务危机,然而却只能救近急止不了远忧。在认识到问题的严重性以后欧盟于今年年初制定了一系列的长期性政策,“欧洲2020战略”确定了欧盟未来10年发展的3个重点,在长远意义上明确了解决危机的方案。本次战略中很重要的一点就是,经济结构的改革。

第三,“eFSF杠杆化”融资救助。欧洲金融稳定工具eFSF通过杠杆化,从4400亿欧元扩大至1万亿欧元。虽然这举措对市场来说是一个巨大的利好,也非常有助于建立市场的信心,但是通过杠杆化融资也有可能会导致整个欧洲的信用评级被下调。除了通过eFSF进行救助以外,欧洲银行业还认可为希腊债务减记50%。

(三)中国对此次债务危机的认知以及防范

危机已经爆发了,在实行救助的同时,中国也应该吸取此次债务危机的教训,提前防范发生类似的金融危机。借鉴希腊,全面重新审视中国经济发展中的相关问题,无疑对中国经济的长期可持续发展具有重大的意义。

第一,财政的健康发展。相对而言,中国的财政目前尚在健康水平之内,而且中国社会现阶段还保持着稳定且较快的发展速度。对中国而言,现在并不是轻言“退出”政策的时候,毕竟社会发展才是中国现阶段的重要目标。然而在发展的前提下,中国必须保持财政的健康,严打各种偷漏税的现象,同时把握好政策的力度、节奏以及重点,确保宏观经济的平稳较快发展。

第二,经济结构的调整。在财政健康发展的同时,应该注意经济结构的调整以及优化,有针对性地对财政缺陷、财政劣势进行修补以及优化。就中国而言,产生像希腊一样的债务危机基本不可能,因为中国有独立的货币,较强硬的货币政策,然而通过货币贬值来为高额的债务赎罪却不是一个好的方法。

第三,国内地方及私人债务的调控。近期,中国的部分地方出现企业家“跑路”的情况,这次的“跑路”潮让中国政府及地方政府蒙受了极大的损失。让地方债务调控再一次成为重要的议程。如果不正确地对待这类地方放贷及私人借债,地方性债务可能将会使本来健康的中国财政出现较严重的问题。此类“跑路”潮不仅对地方政府财政有重大的影响,最重要的是导致工人阶级的不满,从而导致社会的不稳定,后果是非常严重的。所以中央也一再重点严抓及大力打击此类现象。在未来一段时间里面,调控地方及私人性的债务问题将成为中国债务健康的重要议程。

第四,加强对公共债务的管理。希腊国内过高的福利,是此次债务危机爆发的重要原因之一。宏观经济的发展同时包含这各种福利的提高,就中国目前的发展状况而言,福利的提高还在一个可调控的范围之内。稳定且有效地提供社会福利也是保持财政健康的一个重要议程。在城市建设及地方医疗教育等方面的支持不断加大,使地方政府财政出现赤字,这一问题应该引起我国政府的高度重视。中央政府对地方财政的调控力度应该进一步加大,有效地引导地方投资业务的发展,切实地提高地方政府的收入,从而有力地防范债务风险。

第五,谨慎对待货币一体化合作。在欧元成立后的一段时间内,使欧洲呈现一片欣欣向荣的美好景象。于是,“亚元”的呼声日渐高涨。但是此次债务危机的爆发把这个美好的景象一扫而空,让亚洲人对“亚元”的成立变得谨慎起来。对于中国来说,人民币在亚洲是比较强硬的货币之一,其影响力毋庸置疑,对于货币一体化合作,中国应该持谨慎的态度来对待。此次欧债危机中,东西欧的发展不平衡是主要的导火线。货币一体化必须在多个国家发展水平较为平衡时才能显示其为经济带来的积极效应,谨慎地开展货币一体化活动,应以自身建设为主要项目,先行发展并强大本国经济,使得本国在自由经济贸易的全球化中具有较强的影响力,这才是现阶段中国宏观经济发展的主要任务。

参考文献:

[1]陈晓冬.希腊债务危机:根源、影响和启示[J].特区经济,2010年08期.

[2]任雪凤.欧洲债务危机爆发的原因、影响及启示分析[J].经营管理者,2010年19期.

[3]吴国培,马冰.希腊债务危机的成因及对中国的启示[J].发展研究,2010年07期.

[4]沈帅,于洋.欧元区债务危机现状与前景分析[J].东方企业文化,2011年1月刊.

作者简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