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体经济的作用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6 03:43:43

实体经济的作用篇1

摘要:虚拟经济对实体经济的作用体现在正反两个方面。一方面,虚拟经济的发展有利于促进资本集中和社会资源的优化配置,促进经济增长。另一方面,虚拟经济的过度投机会扭曲消费行为,影响实体经济的运行安全。因此,研究二者的关系,积极发挥虚拟经济对实体经济的正向作用就显得尤为重要。

关键词:浅谈虚拟经济实体作用

实体经济与在其基础上产生的虚拟经济是现实经济中并行的两个经济体系,它们相互作用,共同促进社会、经济的发展。金融自由化以来,虚拟经济对实体经济的作用体现在正反两个方面。我国虚拟经济的发展正处于初级阶段,其本身还存在诸多不健全和不稳定的因素。因此,研究虚拟经济对实体经济的反作用,正确处理虚拟经济与实体经济的关系,积极发挥虚拟经济对实体经济的促进作用就显得尤为重要。

一、正面积极作用

1.有利于促进资本集中和社会资源的优化配置,充分体现和发挥市场经济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正是由于虚拟资本的高度流动性,尤其在现代金融市场高度发达的环境背景下,虚拟经济能够为实体经济提供资金支持和方便快捷的交易支付。虚拟资本的流动引导社会资本由效益较低的企业、行业和地区流向效益较高的企业、行业和地区,进而带动社会资源按照效益最大化的原则进行持续的重组和再分配。从宏观上看,虚拟经济优化了经济结构和促进了经济增长。

2.在推动经济增长的同时,有助于扩大内需和增加就业机会。虚拟经济通过其财富效应刺激消费需求和投资需求,拉动实体经济增长。例如,股市上涨造成的财富效应能够有效地扩大消费需求和投资需求,企业在扩大生产经营规模的同时,对劳动力的需求也相应增加,从而带动就业增加。此外,虚拟经济的扩张,需要大量的金融等专业人才补给,促进了以劳动密集型为特征的服务业的发展。服务业的振兴将进一步刺激内需,吸纳一大批城市新增劳动力和农村剩余劳动力就业。

3.有助于实体经济分散和重新配置风险,降低交易成本。股票市场、债券市场、金融衍生品市场和风险投资市场是虚拟资本为风险配置发展起来的风险配置载体。它可以为大量的投资者分散风险,也可以提供具有各种不同风险等级的虚拟资本,把它们分配给对风险持不同偏好和不同感受程度的投资者。[1]

4.有助于解决实体经济信息不明晰的问题,提高资本运营能力。虚拟经济在运行过程中可以通过信息披露和金融创新,来处理由于信息不对称所产生的问题。企业经营状况的好坏,投资业绩的优劣,可以通过资产价格的信息功能来判断。虚拟资本的高速流动,加快了货币周转、转移和结算的速度,同时也提高了实体经济部门内部的资本运营能力。[2]

5.有助于深化国企改革,推动企业制度创新。对国有大中型企业实行规范的公司制改革,建立现代企业制度,规范公司法人治理结构是国企改革的重要内容。资本市场支持着现代股份公司的创建和日常运转。此外,虚拟经济的发展还是企业制度创新的重要源泉。股份制是现代企业制度的一种主要形式,它的建立和完善离不开股权的分割、设置和交易,而这些都是现代虚拟经济运行的重要范畴。

二、反面消极作用

过度投机危害实体经济。在金融活动中,投机和投资都直接表现为金融工具的买卖行为。投机活动是一种必然的市场行为,随处可见,然而一旦过度投机,势必会对实体经济产生巨大的负面作用。

1.扭曲资源配置,挤占实体经济的资金供给。

2.导致国民收入再分配不合理,拉大贫富差距。

3.过度投机必然会滋生经济泡沫。虚拟经济运行的过程中,由于其自身的相对独立性,脱离实体经济独立发展,自行扩张,一旦其规模和发展速度大大超过实体经济,就会使经济泡沫的成分不断增加。

扭曲消费行为,恶化国际收支状况。当人们看到所持有的虚拟资产价格高涨,预期未来收入将大大增加,就会增加现期消费,若消费过度增加容易导致进口大幅增加,加之企业借贷成本居高不下,劳动力成本加大,会削弱本国产品在国际市场的竞争力。进口大量增加的同时出口会受到抑制,这将导致该国经常项目的贸易失衡,使国际收支状况恶化。

虚拟经济过度发展可能会影响实体经济的运行秩序。虚拟资本发行过量、流通频繁,加上杠杆的放大作用导致银行信贷呆账坏账激增,使银行的金融资产的账面价值大大高于其实际价值而产生金融泡沫,进而会扭曲正常的信用关系,有可能引发债务危机。

由于自身的不稳定性和高流动性,虚拟经济在世界范围内的蔓延会严重威胁世界经济安全,阻碍各国的经济增长。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和金融全球化趋势的不断加强,由于一些国家的经济结构存在不合理因素,像对冲基金这种虚拟资产规模的不断扩张可将外部的金融风险和危机传导到一个国家的内部,引发该国的金融危机,并将危机传播至其他国家。

三、反作用的机制分析

投资效应。

1.托宾q值的变动。美国经济学家詹姆斯·托宾在1969年提出了所谓的q值的概念,这个值是企业的市场价值(marketValue)与其重置成本(ReplacementCost)之比,它反映了股票价格与投资之间的关系。一般来说,企业市场价值与其重置成本是不相等的,因此q值一般不等于1。

2.资产负债表效应,即通过资产负债表的结构影响信贷水平。它指的是金融资产价格的变动会影响到企业和银行的资产负债表的结构,从而对投资产生影响。

3.虚拟经济对消费的作用。财富效应,也被称为消费效应,指有价证券等资产价格的波动,导致资产持有者财富的变化,进而导致其消费的变化。最早提出此概念的是美国经济学家庇古,他指出货币余额的变动会使消费者的支出引起变动,财富是消费最重要的决定因素之一。然而,对于财富效应应该重新思考和认识。因此,财富效应究竟有多大作用或其产生的条件问题,需要进行进一步的实证研究。

4.股权变动效应。股权变动效应的作用途径是投票机制。人们在股票市场上“用脚投票”,投资者认为某公司的股票有上涨的潜力,预期能够获益,便买进并持有该股票,反之就卖出。通过这种方式,投资者的买卖交易行为就会对实体经济产生影响,这是因为投资者的行为反映了社会公众对该公司的经营业绩的评价,公司的生产经营状况和发展潜力较多地体现在其发行的股票走势上,进而反馈到该公司的经营活动中。

参考文献:

实体经济的作用篇2

本文主要探讨的就是会计在实体经济与虚拟经济互动中的传导作用。实体经济和虚拟经济二者之间存在价值联系,因此而产生互动,实体经济和虚拟经济在互动运行的过程中,其信号传导的主要机制就是会计。通过会计,可以对会计计量的过程中的价格波动真实的反映出来,利用财务报告的披露传导和信息使用者非理性的行为,将市场的价格波动幅度进行有效的放大,这样一来,会计和实体经济以及虚拟经济可以形成一个对因果积累进行循环的过程,而这个过程的最终结果就是经济发展的周期性和波动性。

关键词:

会计;实体经济;虚拟经济

利用会计信息,可以对经济的发展奠定决策的依据,通过世界经济的发展的角度,可以将经济分成实体经济和虚拟经济两个部分。针对虚拟经济,主要是以实体发展为基础,如果发生很大的偏离,就是引发金融危机。通过金融危机,其实就是社会资源的配置出现严重的失衡,与此同时,在实体经济和虚拟经济当中,会计的作用也没有发挥出来。经两种经济进行比较,虚拟经济更加复杂,但是从本质上将,主要就是实体经济的价值交换。两种经济类型其实是相互依存的关系,对于经济体系的发展起着决定作用,无论是哪种经济发生变化,另一个经济都会受到很大的影响。

一、实体经济和虚拟经济二者进行互动的基础和特点

经济的发展需要银行的融资,针对融资的发展过程,其实就是对于资本的回笼,从我国现阶段的发展进行有效的分析,表面虚拟的资本和原始的资本二者存在十分密切的关系,换一种说法就是虚拟经济和实体经济的联系非常密切,二者不能独立进行运作,在一定的基础上,实体经济和虚拟经济需要进行联合运作。针对虚拟的资本价值,其主要来源就是实体的价值,实体经济在实际的发展过程中,各种资本带来的利润也是各种各样的,其具体的资本与其也会存在很大的差异,从人们当前的预期收入水平为出发点,具体的范围主要就是虚拟经济发展的过程中的发展,换一种说法,当金融产品和基础债券不断发展的过程中,会带动虚拟经济的信号发生变化,会得到大幅度的提高,但是这种变化和实体经济并没有什么太大的关系。对比虚拟经济的股票等债券形式,实体经济和它们的关系逐渐变得模糊,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逐渐显现出各种价值关系,使企业得到更好的收益。将概率进行折算,主要是将其作为一种具体的价格符号,对于整体的债券进行收益分红的措施,而折算出来的分红,要测算其虚拟的经济,预算的整体水平和国内经济的发展都会具有很大的影响,使整体项目收益可以更好的发展下去。充分利用利用率和整体的衍生程度,主要是在金融的角度,达到合作共赢的局面,在这个过程中,与其收益和水平会得到很大程度的提升。

针对当前我国的实体经济和虚拟经济,二者之间的关系十分密切,这种密切的关系主要是在经济发展的水平为基础。针对当前的实体经济,在盈利能力上会存在一定程度上的欠缺,对未来经济的实体进行准确的衡量的主要依据就是财务自身道德发展水平,这也是经济投资未来的发展方向,我国经济在发展的过程中,针对价值符号,做出了有关价值的相关的判断,这就导致虚拟的符号和商品之间出现了明确的劳务关系,二者可以相互进行脱节,针对其价值符号,其主要的循环方式和周期也是比较短的。总之,随着经济发展水平的不断变化,导致实体经济和虚拟经济二者的关系也在不断发生变化,当发生变化之后,实体经济和虚拟经济之间的变化和经济发展水平也具有十分密切地方关系,我国经济发展的主要模式就是相互配合和相互影响,二者之间的影响力也会随之不断加大。针对我国经济的发展历史,经济的发展是具有一定的规律的,实体经济的发展总是要比虚拟经济的发展要快,随着现代化和信息化的水平不断发展,就会发生金融抑制的具体现象,这样一来,资金就会产生回笼的情况,针对资金的运作能力,也会得到大幅度的提升,经济发展在不断的影响之下,会导致虚拟经济发生膨胀的现象,就要将实体经济过渡到虚拟经济,这样一来,就会引发金融风暴的产生。当前的经济发展要保证由实体经济向虚拟经济方向发展,否则在未来发展的过程中,实体经济收入就会变得更加多样化,出现比较严重的经济危机,在实体经济的发展过程中,会产生很大的影响。

二、实体经济和虚拟经济的主要特点

虚拟经济主要是从实体经济中进行脱离的,在经济市场中,逐渐进行独立的发展,在本质行上说,实体经济发展的利润是虚拟经济发展的基础,二者的主要区别就是虚拟经济是预期收入,而实体经济是实际收入。针对企业的发展,将其发展利润进行固定的时候,企业这个时候的实际发展就会越来越高,而虚拟经济也会受到更高的收入。经济在不断发展的过程中,虚拟经济的符号种类也会不断增加,二者之间的价值体系也在不断发生变化。三个具体的体现:一个就是公里的股票等需要借助企业的预期经济收入,进行有效的评估。另一个就是例如证券资金和担保证券,其主要的评估基础就是企业的证券收入,最后一个就是类似政府债券,其决定和影响因素就是国民经济发展直接进行影响,主要就是社会资本收入的主要价值的体现。

实体经济和虚拟经济的主要特点就是相互依存,其主要评估预期收入基础就是经济的财务情况和发展能力,可以有效的提升经济符号价值,在实体经济中出现的经济风险,对于虚拟经济会产生很大的影响,使虚拟经济产生很大的波动。在虚拟经济的发展过程中,各种因素对于交易价格的变化都会起到严重的影响,是价格和价值之间出现偏差,对于实体经济中的活动产生很大的偏差,使实体经济的各种经济活动受到一定的影响。虚拟经济和实体经济的具体的发展模式是不同的,在实际的经济市场当中,资金的具体利用效率就会变得很低,具体的市场活动也会发展的比较缓慢,对于实体经济的发展起到直接影响。当实体经济的发展比虚拟经济慢的时候,很容易就会出现经济泡沫现象,使虚拟经济面临发展危机,而实体经济也会遇到更大的困境。针对周期性的波动来说,实体经济和虚拟经济最普遍的状态就是失调状态。

三、会计在实体经济与虚拟经济互动中的传导作用

(一)会计在实体经济和虚拟经济互动当中的传导作用在实体经济和虚拟经济具体的投资的过程中,企业要进行全面的评估,就要对投资对象的价值提前进行评估,随后才能进行有效的投资。在这个过程中,会计会提供出具体的投资信息,对会计信息进行披露和采用,使信息的获取可以做到多渠道和多来源,而得到的具体信息也要做到具备一定的稳定性和可靠性以及经济性,与此同时,利用会计准则,对跨级目标进行准确的定位,在经济运行的过程中,要将会计的支持作用充分的展示出来。在披露跨级信息的过程中,会计的主要作用,就是向企业提供主体财务信息,是投资决策者可以活动具体的决策信息,在这个过程中,虚拟信息符号定价的基础性信息。总之,会计在实体经济与虚拟经济互动中的传导作用,其主要的体现就是对企业的偿还能力企业债权等进行准确的评估,可以提供基础性的信息,在实体经济与虚拟经济互动过程中,会计的主要的作用就是信号传导。无论是对虚拟经济还是对实体经济进行投资,都需要投资对象进行全面的价值评估,会计在这个过程中的责任非常重大,需要提供相关的投资信息。当前针对投资者的投资信息的来源和渠道,具有很大的多样性,而在这些渠道中,最可靠和稳定的就是来自会计的信息披露,针对具体的跨级准则,对于会计的目标进行了准确的定位,在经济运行中,对于跨级的支持作用进行强调。企业通过会计,获取有关虚拟经济主体和实际经济主体的相关的信息,这样一来,企业才会针对现实的情况,根据会计提供您的实体经济的信息,来选择虚拟经济的具体的符号,这是非常基础的信息,将会计这项功能进行充分的应用,可以将股票价值和会计信息之间的关系进行有效地梳理。

(二)会计在实体经济与虚拟经济互动中的传导流程在实体经济和虚拟经济的主要经济体系中,具有比较明显的互动流程,在微观经济和宏观经济的信息传导当中可以具体的体现出来。针对当目前的市场价格的具体的变动,市场价格会受到各种各样的因素所影响,这样一来,市场价格就会在很长一段时间中处在波动之中。可以利用会计确认或者会计报表的主要方式,将微观经济和宏观经济的主要的变化情况进行有效的结合,将企业中各种权益变化充分的反映出来。会计在实体经济与虚拟经济互动中的传导流程当中,这个过程主要就是通过微观经济的运行,对宏观经济产生变化的具体过程,利用企业的财务信息,可以将国家的宏观经济政策进行有效的调整。在企业具体的会计报表当中,主要披露的是市场价格,针对市场主体,可以将企业和相关的预期收入进行有效的调整,使国家投资和融资决策以及市场价格发生一定程度的变化。完成具体的互动环节时,针对下一个因果循环,可以自动的进入,确认和计量会计信息披露,在财务报表当中将循环的变化进行有效的传导,由具体的财务报表进行再一次的披露,从而就开始另一个投资和融资发生变动。

(三)利用会计传导将风险进行规避对经济体制的风险进行有效的避免,将会计信息的传导功能进行有效的控制,在这个过程中,信息的生成和信息的反馈特别重要。实体经济和虚拟经济二者之间具有很大的关系,将会计信息在两种经济体制之间的局限性和特点进行展现。市场的具体价格会受到各种因素的有效的影响,具有很大的不确定性,针对会计的计量计算,主要就是对市场价格进行依赖,其主要的成本、价值等都要对市场价格进行依赖。而政府机构对于商品的价格会进行有效的干预,这就说明市场定价具有一定的失允性,利用会计信息,这个时候很难将企业的投资价值反映出来,在跨级信息中会呈现一定的风险,在两种经济的发展过程中进行传导。针对当前的财务跨级信息记录,要使会计信息的及时性得到有效的保障,在处理信息的过程中,就要进行有效的分段假设,如果具体的公式信和报表的信息进行比较,稍晚一些,当具体的信息被公示之后,决策和需求之间会产生很大的矛盾,对于市场的价格会产生很大的波动,因为会计信息和实际的市场信息会产生很大的偏差,这就需要具体的投资人员或者财务人员,要将信息生成的方式进行改进,对于财务会计的信息要准时完成,对于市场的情况也要不断进行分析,针对财务的个体因素的影响要进行减少,在一些不确定的因素当中,这对会计信息进行科学的选择。

四、结束语

综上所述,实体经济和虚拟经济具有十分密切的关系,我国当前的发展模式主要就是实体经济为主,虚拟经济为辅,在未来的发展过程中,将会变得更加虚拟化,而实体经济和虚拟经济之间的桥梁就是会计,在实际发展过程中,要将会计的作用进行充分的应用,是二者实现有效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史锐.基于会计在实体经济与虚拟经济互动中传导意义的分析[J].现代经济信息,2015(01):285.

[2]郝佳音,邢潇丹,杨超.结合经济运行周期环境下对公允价值计量的认识及再思考[J].经济研究导刊,2015(04):122-123.

[3]赵霞.加强会计指数研究提升会计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影响力[J].科技与企业,2015(08):30.

[4]杨帆,杨丽歌.我国实体经济与股价波动的背离关系研究[J].宏观经济研究,2015(07):36-44.

[5]韦东兰.在实体经济与虚拟经济互动中会计的传导作用研究[J].民营科技,2015(10):223-224.

[6]张耀华.会计在实体经济和虚拟经济中的传导机制分析[J].中国商论,2015(22):136-138.

[7]李晨阳.加强会计指数研究全面提升会计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影响力[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3(34):257.

实体经济的作用篇3

(一)相关背景

实体经济是人类社会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第十二届中国经济论坛的《2012年度中国实体经济发展报告》显示,截至2012年10月,20个行业财务安全指数同比全部呈现下降趋势,其中12个行业下降幅度超过10%,下降行业比例和降幅也为近10年来最大。实体经济的稳定是调结构的最重要前提,在全球经济繁荣时期能够依靠低成本的价格优势和广阔的国外市场来消化过剩产能,而面对危机时期的出口大幅收窄和国内需求萎缩以及后危机时期的经济下行压力和全行业超投资形成的产能过剩,如果经济增长动力持续疲软,产能过剩危机恐将引发信贷泡沫崩溃。从2013年6月下旬银行体系发生的“钱荒”事件到7月20日人民银行宣布全面放开金融机构贷款利率管制,再到营业税改征增值税试点,不难看出我国进行经济转型升级已迫在眉睫,而这些举措对于中小企业降低融资成本和减轻企业负担,有效抑制社会资本“脱实向虚”,促进金融支持实体经济发展和实现经济结构调整与转型升级都具有重要意义。

随着美国经济的复苏,其将退出量化宽松的迹象逐步显现。2013年伯南克在美联储议息会议后讲话中称如果经济前景状况符合预期,那么美联储将考虑在年内开始缩减购债规模并给出了具体时间表和路线图,将来不长时间量化宽松政策将有序退出。加上美国经济复苏的态势日益走强,国际投资者的目光必将重新投向美国,造成新兴经济体资金外流。未来对我国而言,虽然美国退出量化宽松政策将会对我国金融市场以及跨界资金流动产生冲击,但是美国经济恢复将有利于我国外向型企业的出口,对经济的影响不完全是负面,正面效应也十分明显,当前机遇与挑战并存,无论怎样我们都要积极应对,未雨绸缪,防患于未然。

(二)现实意义

后危机时代,新兴经济体再次面临着两难抉择:一方面,目前新兴经济体经济增速普遍放缓,需要央行降息释放流动性来刺激经济。另一方面,受量化宽松退出迹象影响,新兴经济体又想借用加息的手段来防止资本持续地流出。新兴经济体力争国际市场份额,发达经济体力图维持国际竞争优势,发达经济体与新兴经济体之间的货币战争愈演愈烈。在这样的背景下,研究发达经济体和新兴经济体之间如何进行博弈,对于赢得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伴随着中国于2011年超越日本跃升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中国在世界经济格局中的地位愈加举足轻重,然而面对美国等发达经济体一轮又一轮的量化宽松政策冲击以及中国宏观经济增速下滑的局面,中国如何协调对内政策与对外发达经济体货币政策,从而实现其内部经济均衡的目标也是亟待解决的现实问题。本文拟在定性与定量分析的基础上,研究量化宽松货币政策的传导机制和溢出效应,进而分析量化宽松政策的退出会对我国的实体经济产生怎样的影响,以消除或降低量化宽松货币政策退出所带来的负面效应,为未来中国应对发达经济体货币政策及如何实现我国实体经济转型升级提供可行建议。

二、文献评述

近年来国内文献对于量化宽松政策对我国经济影响的研究多偏重于定性分析,这主要由于量化宽松政策实施较晚,数据长度还难以反映政策效应,另外受金融危机等不确定因素对经济的影响容易导致模型的偏误,少有的定量分析也只停留于某一个层面上。学者黄益平(2011)通过定性分析得出结论:量化宽松政策实施后中国最大的宏观经济风险就是通货膨胀,他指出,要加强资本管制打击热钱流入,采取措施限制短期资本的流动。

国外多数研究主要侧重于美国量化宽松政策的理论模型分析。学者BlufordH.putnam(2013)指出,美国经济正在经历一个多年的去杠杆化阶段,并从中央银行角度研究了量化宽松提振美国经济的效力,肯定了量化宽松政策的效果,并认为美联储会延迟量化宽松的退出时间,以进一步减轻经济压力,但量化宽松的长期成本及其带来的经济和市场的波动被低估了[4]。LuigiBonatti,andreaFracasso(2013)通过建立一个两阶段模型,认为中美两国在追求不同但是互补的目标政策结果,模型表明中国政府如不改变原有的偏重生产要素投入量增加,逐步转变为提高生产率,中国经济就难以摆脱大起大落的怪圈,其平稳、持续、协调发展的经济目标亦难以实现[5]。本文试图从量化宽松带来的资本输出输入变化角度,通过定量分析来研究量化宽松及其退出给我国实体经济带来的影响,利用动态面板数据和VaR模型从多个角度分析其深层次因素,并针对这些因素提出了政策建议。

三、模型设定、变量选取和计量方法

(一)模型的设定

GDp衡量的是一国在一定时期内生产的最终物品和劳务的市场价值。一般来讲直接生产出产品的行业属于实体经济,而虚拟经济本身不直接创造财富,它主要作用是对社会已经存在的财富进行再分配,目前我国GDp中的大部分由实体经济所贡献,因此本文以GDp为研究对象作为衡量实体经济发展状况的指标具有实际意义。以沿海各省市工业生产者购进价格总指数和进口额等指标构建输入模型①,以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总指数和出口额等指标构建输出模型,其中价格指数以2004年为基期进行定基处理。

输入模型:Ln(gdpit)=α0+α1ln(gdpit-1)+α2ln(ippiit)+α3ln(tiit)+α4ln(fdiit)+α5ln(flbit)+α6(qe)+εit

输出模型:Ln(gdpit)=β0+β1ln(gdpit-1)+β2ln(eppiit)+β3ln(teit)+β4ln(fdiit)+β5ln(flbit)+β6(qe)+μit

(二)变量的选取及说明

本文采用的数据是沿海10个省市2004—2012年的面板数据,源自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统计数据库。

由于模型设定过程中加入了被解释变量Ln(gdpit)的滞后一期值ln(gdpit-1),以此来表示经济发展水平是一个动态变化过程,并以此建立一个动态面板模型,解释变量的内生性问题不可避免,这种模型的特殊性在于被解释变量的动态滞后项与随机误差组成部分中的个体效应相关,从而会导致参数估计的有偏和非一致。为了处理这个问题,本文在计量分析中使用了广义矩估计(Gmm)方法。

(三)计量的方法及结果

差分Gmm估计方法有助于消除动态面板数据的固定效应,但是会导致一小部分数据信息的损失,并且当解释变量在时间上有持续性时,工具变量的有效性将减弱,从而影响估计结果的渐进有效性,因此较易受到弱工具变量影响而得到有偏的估计结果。系统Gmm估计能够较好地解决上面的问题,它将滞后变量的一阶差分作为水平方程中相应的水平变量工具,将水平回归方程和差分回归方程有效结合起来,因此由于能同时利用差分和水平方程中的信息,在一般情况下比差分广义矩估计更有效。但是系统广义估计对变量有更高要求,即新增工具变量必须是有效的,可以使用Sargan检验来识别工具变量的有效性进行序列相关性检验,检验的原假设为总体矩条件是正确的,同时在进行这一检验时,我们需要重新进行参数估计,并且使用默认的标准差,如果不能拒绝零假设就意味着工具变量是恰当的。另外还需要对差分方程的随机误差项一阶和二阶序列相关(aR(1),aR(2))进行过度识别检验,其零假设为差分后的残差项不存在二阶序列相关,如果不能拒绝零假设就说明估计是有效的。本文分别采用两步差分矩估计和两步系统矩估计方法进行动态面板识别,其中Lnippi、lneppi、lnti、lnte被认为是内生变量,各自选取其2阶滞后项和差分滞后项作为工具变量,其他变量作为外生变量,可以作为其本身的工具变量,qe为衡量量化宽松政策影响的虚拟变量,2009年之前取0,2009—2012年取1。

两步差分Gmm和两步系统Gmm估计的Sargan检验结果均为1.000,不能拒绝过度识别检验是有效的零假设,表明工具变量的选择是有效的。残差序列相关性检验中aR(1)均远大于0.1,aR(2)除两步系统也均大于0.1,不能够拒绝差分后残差项不存在二阶序列相关的零假设,说明原模型的误差项没有序列相关性,即所设定的模型是合理的。

两个模型的对比结果非常明显,输出模型系数要比输入模型系数显著的多,说明自量化宽松政策实施对我国商品进口和资本输入影响有限,而对我国商品出口和资本输出的影响较为显著,通过对以上实证结果分析,可以得出如下结论:

在输入模型的差分矩估计和系统矩估计方法下lngdpt-1的系数分别为0.5836和0.7220,且都在1%的水平下显著,说明我国进口大宗商品的成本对于GDp的影响具有显著滞后效应,GDp的增长在很大程度上要依赖于前一期GDp的变化,而在输出模型中这一效应则显得十分微弱。如果美国量化宽松政策有序退出,以美元计价的国际大宗商品价格会逐渐下跌,但在短期内并不会立即消除国内的输入性通胀压力,短期效果并不会十分明显,而如果国际大宗商品价格长期保持回落态势才真正有助于消除输入性通胀压力。另外虚拟变量qe系数在系统Gmm估计中非常显著,系数绝对值较小且为负,表明量化宽松政策对我国经济发展产生了一定负面冲击,但影响十分微弱。

从输出模型来看,两种估计方法的出口额系数均在1%的水平下显著,表明虽然我国实体经济受金融危机冲击。我国出口对于经济拉动作用依然强劲,值得注意的是两个模型中金融机构贷款总额对于GDp的贡献仅在10%的水平下显著,甚至呈现反向关系,表明我国金融支持实体经济力度仍然不足,存在一定的“金融压抑”①,导致金融资源错配与配置低效率,大量资金并没有进入实体领域,而这容易导致虚拟经济与实体经济发展的失衡,造成虚拟经济泡沫对实体经济产生负面影响。虚拟变量qe系数较大且在10%的水平下显著,可以看出量化宽松政策对我国沿海劳动密集型企业的出口产生了较为明显的影响,当前效果是两面的,存在很大不确定性,结果是好是坏仍难以估计,从长远来看,美国经济回暖有利于我国的出口。

四、基于VaR模型的分析

脉冲响应函数(iRF,impulseResponseFunction)分析方法用来描述一个内生变量对由误差项所带来的冲击的反应,即在随机误差项上施加一个标准差大小的冲击后,对内生变量的当期值和未来值所产生的影响程度可以用来预测相关联的经济时间序列系统,并分析随机扰动对变量系统的动态冲击,进一步解释经济冲击对经济变量所产生的影响,该模型的优点在于没有严格的金融经济理论作为建立模型的约束,不必对变量的内生性或外生性进行设定。

(一)数据描述

在样本选择上使用2002—2012年的中国经济年度数据,并根据数据的可得性,经过计算得到变量的指标。各个变量数据来源于国家统计局网站、中国人民银行网站、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统计数据库。

国内生产总值(GDp)用以代表我国宏观实体经济的发展状况。社会融资规模(SFS)是指一定时期内(每月、每季或每年)实体经济从金融体系获得的全部资金总额,是全面反映金融对实体经济支持力度的指标。“热钱”(Hm)又通常称为游资或者投机性短期资本,是投机者为了追求最高的报酬以最低的风险在国际金融市场上迅速流动的短期性资金,可以代表存在于我国的短期投机性资本总量,这里采用公式“热钱=外汇储备增加额-贸易顺差-外商直接投资”计算。中国工业生产者购进价格指数(ippi)指工业企业组织生产时作为中间投入的原材料、燃料、动力购进价格的指数,其反映工业生产者购进价格变动趋势和变动程度的相对数,用以衡量国际大宗商品的价格波动。企业家信心指数(Cie),亦称宏观经济景气指数,是指根据企业决策者对本行业发展状况的判断及其未来走势的预测而编制的指数,反映企业决策者对国家宏观经济发展的信心和预期。

(二)VaR模型估计及结果

向量自回归模型可以用来预测相关联的经济时间序列系统,并分析随机扰动对变量系统的动态冲击,进一步解释经济冲击对经济变量所产生的影响。首先建立lngdp、lnsfs、lnhm、lnippi和lncie的4个两变量模型,VaR模型一个重要的问题是关于合适的滞后阶数p的选择,滞后阶数过小会导致残差项自相关严重,滞后阶数过大会使模型所需估计的参数变多,进而使自由度减少。如表3所示为以lngdp和lnsfs为内生变量的滞后阶数检验,根据模型精简原则和LR、Fpe、aiC准则选择3期滞后,建立VaR(3)模型。经过对VaR模型进行平稳性检验,显示VaR(3)满足稳定性条件(特征根都在单位圆内),因此根据模型得出的VaR脉冲响应函数的分析结果是稳定的,其余三个模型也均通过检验,限于篇幅不再列出。

脉冲响应函数刻画了模型受到某种冲击时它对各个变量当期值和未来值的影响,可以追踪到VaR方程中因变量对每个变量冲击的回应,因此,对每个方程中的每个变量的误差项施加一个单位冲击,就可得到一段时间内单位冲击对VaR系统的影响,反映了整个VaR系统对信息的动态反应。这里我们分别研究4个变量对GDp自身的影响,以我国国内生产总值为响应变量,以社会融资规模、“热钱”规模、大宗商品价格指数和企业家信心指数作为冲击变量分别作出脉冲函数图,4个小图中横轴是冲击作用的滞后期间数,纵轴是响应变量的变化,图中实线部分是社会融资规模、热钱、生产者购进价格平减指数和企业家信心指数一个单位的冲击对国内生产总值的动态效应,虚线是正负两倍标准差偏离带。

从图1可以看到GDp对社会融资规模的反应,呈显著的正向关系,在第二期达到峰值,到第四期回到原水平,而后略有起伏并逐渐减弱,说明我国金融部门支持了实体经济的发展,但从目前实际情况来看,金融的支持力度和实体经济转型升级的资金需求还有较大差距。

“热钱”将会对我国实体经济产生怎样的冲击?如图2所示在前十期内,虽然GDp对热钱的响应有所变动成负向,但总体而言响应很微弱,可以看出近年来随着大量国外资本以较高的速度流入中国,热钱的流入使得中国本土经济一直在受冲击,但是这种持续性的冲击并没造成严重后果,这很大程度上是由于我国存在严格的资本项目管制。热钱的进入可以说是我国经济快速增长对全球资本刺激的必然结果,但是国外资本在国内大量流动也是一种现实,这种现实会打击国内资本市场的常态。

从图3可以看出大宗商品的价格对我国实体经济发展呈现负面影响,我国实体经济对大宗商品价格的反应比较敏感,波动起伏一直停留在较低水平,随着量化宽松政策的实施,国际大宗商品价格上涨,导致我国进口原材料成本上升,对经济发展造成较大输入型通胀压力,已经成为我国物价上涨的重要推动力。

信心有时候比黄金还重要,在经济发生波动时,只有树立信心才能战胜恐慌。图4反映了企业家信心指数对我国经济增长的影响,它同制造业采购经理人指数一样都是宏观经济的先导性指标,可以较为明显的看出,从第三期开始脉冲函数曲线基本上沿着横轴上下波动,这说明我国企业家心理预期对经济的观望呈现长期性和波动性,信心预期对实体经济波动的反应较为敏感。因此我国当局一定要控制资产价格泡沫的持续膨胀,防止资产价格上涨偏离实体经济决定的内在价值,避免资产价格泡沫破裂及经济增长长期陷于停顿而引起不必要的恐慌。

五、应对量化宽松政策退出的对策建议

从总体来看,我国实体经济受到量化宽松政策的影响有限,一定程度的经济下行也是为经济转型升级所必要付出的代价,应抓住量化宽松政策退出之前这段有利时机,落实国家稳增长、调结构、促改革的经济战略,如能解决产能过剩、重复建设、盲目投资等一系列难题,未来将会重振实体经济。根据笔者的分析结果及当前国际国内的经济形势,笔者提出以下对策建议:

(一)加强对金融体系的审慎监管

良好的金融环境是实体经济健康发展的必要前提。自从金融危机发生以来,热钱进入我国金融市场的规模和速度都有很大提升,给我国金融体系的稳定埋下了很大的隐患,它们或隐藏于我国的银行系统伺机而动,或进入房市股市催生资产泡沫,进而影响实体经济的发展周期。从近几年不断上涨的房价和近期发生的银行业流动性紧缩可以看出,这与国际资本在我国的流动不无关系,而资金存量是维持金融市场稳定的一个重要因素。因此,首先要加大对外资流入的监查力度,扩大金融监管范围,建立高效的金融监控预警体系,让这些热钱不要只停留在金融市场,可以制定优惠政策引导它们流入风险投资领域,进入高成长高新技术产业领域,支持中国经济产业结构转型。其次加快利率市场化改革,营造良好的投融资环境,让国际投资者能够找到在中国进行长期投资的理由和信心,使热钱逐渐“冷静”下来,从而能够长时间停留在实体经济领域,才能真正为其发展做贡献。

(二)争取大宗商品国际定价权

我国对进口原材料需求不断增加,进口量占国际贸易量的比重也逐步提高,作为国际市场上一个新兴采购大国,我国在大宗商品国际贸易中往往处在不利地位。今年我国宏观经济调控目标之一就是要防通胀,然而量化宽松政策导致的大宗商品进口价格快速上涨,已经成为推动我国物价上涨的重要因素。我国进口企业一直缺乏大宗商品价格竞争力和控制力,不解决这一问题我国经济发展将背负沉重的负担。要解决这一问题,首先应加快实施“走出去”战略步伐,在当前的国际市场环境下,掌握资源成为企业制胜的关键因素,国家应该鼓励企业收购海外稀缺资源或者积极参与海外资源的联合勘探开发。其次,逐步改变我国在国际商品市场以自由现货贸易方式为主的采购方式,鼓励企业与外方签订长期协议,建立相对稳定的贸易关系。

(三)稳步推进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改革

在我国还未全面开放资本市场的条件下,现行的汇率制度无法使外汇市场供需双方形成准确的未来预期,而外汇市场的波动会对出口企业、金融机构等经济个体造成经济利益冲击。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改革,使企业、商业银行等微观主体增强意识去主动适应汇率的浮动,提高应对市场变化的灵活性。为了有效防范汇率波动所带来的潜在风险,我国可在短时期内维持参考一篮子货币的汇率制度,通过调整国际收支所涵盖的经济行为,对外汇市场进行频繁的小规模的市场化调控。随着未来量化宽松的退出,美国收紧流动性,美元地位回归,汇率变动对于短期资本流动常常受到较大影响,比如在汇率贬值条件下,本国投资者和外国投资者就不愿持有以贬值国货币计值的各种金融资产,并将其转兑成外汇,发生资本外逃现象,因此保持外汇市场汇率稳定,继续实施稳健的货币政策,减少汇率波动带来的不必要交易成本,保持本土企业商品出口国际竞争力。

实体经济的作用篇4

关键词:政府和市场;经济体制改革;市场规律;政府作用

中图分类号:F121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7685(2013)02-0051-05

随着经济改革与发展的不断深入,我国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认识也在实践中不断深化。党的十报告指出:“经济体制改革的核心问题是处理好政府和市场的关系,必须更加尊重市场规律,更好发挥政府作用。”这是对我国经济体制改革和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道路从理论上做出的深刻总结,进一步明确了深化改革的基本思路,对加快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具有重大的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

一、经济体制改革的核心是从计划和市场转向政府和市场

上世纪80年代,我国经济体制改革正处在突破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和更多地发挥市场调节作用的阶段,改革的中心是如何处理好计划与市场的关系。涉及的问题是在哪些领域应更多地运用计划的方式,哪些领域应更多地让市场来调节,以体现有计划的商品经济这一对社会主义经济的基本定位。1987年,党的十三大报告中提出的经济体制改革总框架是“国家调节市场、市场引导企业”,体现了当时对社会主义经济运行特征在理论上的总体认识。20多年前的这一认识,用今天的标准来衡量,当时的概括具有的局限性是合乎认识规律的。

当前,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已经过20多年的实践,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认识随着实践的发展越来越深刻,对经济体制改革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核心问题不再局限于计划和市场的关系,而是把处理好政府和市场的关系作为经济体制改革的核心问题。其实,这一问题不仅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核心问题,也是现代经济发展的核心问题。现代经济发展具有以下两大基本特征:一是生产力发展的高度社会化;二是经济发展的高度市场化。生产力发展高度社会化决定发挥政府作用的客观性和重要性,经济发展高度市场化决定尊重市场规律的必然性和可行性。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现代市场经济,生产力高度社会化和经济高度市场化也是当前经济发展的基本特征,这两个特征同时并存,不是此消彼长的关系。生产力发展高度社会化是生产力发展规律的表现,经济发展高度市场化是经济发展规律的表现。把处理好政府和市场的关系作为经济体制改革的核心问题,反映了对问题实质的把握,体现了对问题的不断深化认识。

市场和政府是调节现代经济发展并保证其高效和协调运行的两种力量。市场的力量是借助客观经济规律的作用,以“看不见的手”的形式,通过利益机制来调节各经济主体的活动。政府的力量是借助行政权力,以“有形的手”的形式,通过行政、政策、经济的手段来调节各经济主体的活动。市场和政府的作用都是覆盖全社会的。国家(或政府)的作用并不是只在于市场,市场引导的也不只是企业。事实上,政府对经济活动的调节作用除了市场以外,也会直接作用于企业、个人,这种作用是覆盖全社会的。市场引导除了作用于企业外,也会直接作用于个人和社会的各个方面,市场的作用也是覆盖全社会的。在实践中人们逐渐认识到,计划和市场作为调节经济活动的两种手段,是相互替代的关系。经济活动可以通过计划的方式来实现,也可以通过市场的方式来实现,但运用计划方式的时候是排斥市场的;同样,运用市场方式的时候也是排斥计划的。所谓把计划调节与市场调节有机结合,实际上是指在有的领域经济活动主要是通过计划调节来实现,有的领域经济活动主要是通过市场调节来实现,并不是指在同一个经济活动中既运用计划方式,又运用市场方式。因此,严格地说,计划与市场的结合,只是从宏观上可以在不同的领域运用不同的调节方式。计划和市场都不能覆盖全社会,只能是作用于不同的领域。政府和市场的关系不同于计划和市场的关系,主要表现在以下三方面:

首先,政府和市场不同于计划和市场之间的相互替代关系。计划和市场是两种不同的调节机制或资源配置方式,这两种调节机制对调节经济活动是此消彼长的关系。政府和市场不是同一层面上的关系,政府是一个主体,本身不是调节经济活动的手段或方式,政府对经济活动的调节必须通过一定的手段或政策,计划本身只是政府可以运用的一种手段。政府对经济活动的调节,并不排斥市场的调节,而是对市场调节后的调节,是对市场调节结果的再调节。

其次,政府和市场的调节机制不同于计划和市场的调节机制。计划调节和市场调节的结合实际上是指令性行政命令调节和市场调节的结合。政府调节和市场调节的实质是政府干预和市场调节的结合。政府调节从本质说不是一种行政命令,而是通过各种经济手段和政策来干预经济活动,是一种政策调节和利益调节。

最后,政府和市场不同于计划和市场调节的地位和作用。计划调节和市场调节对整个经济活动调节的地位和作用是不明确的,谁起基础性作用,谁在经济活动的调节中起主导作用并不明确,这就难以对计划调节和市场调节做出准确的定位。政府调节和市场调节对整个经济活动调节的地位和作用是明确的,即市场对经济活动的调节起基础性作用,政府调节不能取代市场调节的基础地位。

对经济体制改革核心问题的认识从计划和市场的关系转向政府和市场的关系,标志着我们对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理解的深化,也更符合现代经济发展的实际。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运行的实践中,人们越来越清晰地认识到,计划对经济活动的影响日趋弱化,在政府层面对经济活动产生中长期影响的是发展规划,这种中长期规划与原来的计划相比已经具有了不同的特征和作用机制。政府的政策调节和运用各种经济杠杆调节是与市场调节并行不悖的一种调节机制,它不排斥市场规律的作用,相反借助市场机制来实现调节目标。政府在经济活动中发挥的作用比计划的作用更加重要和突出。

二、尊重市场规律,明确政府的功能定位

尊重市场规律是对政府而言的,是要求政府尊重市场规律。尊重市场规律关键是对政府的功能进行准确定位,政府不能无限界定自身的功能,不能认为政府什么事情都能解决好,不能把什么事情都看作自己的能力高于市场,政府必须把自身的功能定位在有限的范围内。政府不取代市场,实际上就是尊重市场规律。

尊重市场规律是因为市场规律能够高效调节经济运行,能够使各经济主体具有充分活力和发展动力,市场具有这样的功能在于利益机制的作用。市场是各经济主体彼此发生关系并从中获得利益的载体,各经济主体在市场上聚集,相互之间就会发生竞争,这种竞争关系一方面使各经济主体之间相互排斥,另一方面又使他们面临巨大的压力,各经济主体的经济利益只能通过市场竞争来获取。在市场竞争中处于优势的经济主体,就能得到更多的利益,不具有竞争力只能被市场所淘汰。市场优胜劣汰的功能在微观领域中使能够生存下来的经济主体都是高效率的。基于此,尊重市场规律就能够实现微观领域的高效率。

现代经济是高度市场化的经济,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不断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的基本取向是使微观经济活动市场化,不断弱化政府对微观经济活动的直接干预,最终退出微观经济领域。凡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能够自主决定,市场竞争机制能够有效调节,行业组织或中介机构能够自律管理的事项,政府都要退出。强调市场化是对社会主义经济体制改革实践的肯定,也是对经济体制改革基本取向的自信。这种肯定和自信说明市场化改革不能走回头路,因为我们对社会主义与市场经济相统一的理论充满自信。在这一理论指导下,社会主义可以和市场经济相结合,社会主义经济活动遵循市场规律的要求,使市场对资源配置起基础性作用,并不影响坚持社会主义经济的性质。由市场机制调节经济活动和进行资源配置,与所有制没有关系,因为市场机制作用的对象是企业和其他经济主体,而不是所有制。企业和经济主体出于对自身利益的关心,会自发地按照市场机制的要求调节自己的活动。否则,就会受到市场规律的惩罚而在经济利益上遭受损失。无论是公有制企业还是非公有制企业,在市场经济规律面前都是一个独立的经济主体。市场机制发挥作用的条件与所有制没有关系,无论是公有制企业还是非公有制企业,只要是一个独立的经济主体,都必须遵循市场规律的要求。以现代公司制为主流形式的企业,基本特征是混合所有制,经济成分构成的不同不会影响企业按照市场经济规律运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要解决的问题,不是市场经济和所有制的关系,而是经济体制运行中政府和市场的关系。

正确处理政府和市场的关系,关键在于政府明确自身的功能定位,从尊重市场规律的角度看,政府功能定位在于不干扰市场机制作用的正常发挥,并为市场机制充分发挥作用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

一是为市场经济运行创造良好的竞争环境。市场经济是竞争经济,市场规律在竞争中得到贯彻,市场机制的作用也同样在竞争中才能实现。充分发挥竞争的作用,就必须创造平等的竞争环境。竞争是否平等是衡量竞争环境好坏的主要标准,现实中的竞争并不都是平等的,不平等的竞争不能产生高效率。这就需要政府采取措施消除不平等的竞争,营造一个平等竞争的环境,使不同的所有制经济、不同的企业都能够在平等的环境中竞争。政府营造了这样的竞争环境,也就能够为市场机制发挥作用创造良好的环境。

二是为市场经济运行创造良好的法治环境。市场经济是法治经济,市场经济的运行必须有规范,没有规范的市场经济只会影响效率,而规范是通过法治来构建的。市场规范就是规定市场中的各经济主体能够做什么和不能做什么,做了不能做的事情必须要承担什么责任。带有强制力的市场规范只有由政府来制定和实施,政府通过法治规范经济主体的活动,从外部环境为市场经济的规范运行提供法治保障。同时,政府还可以通过其他手段来规范市场经济的活动。

三是为市场经济运行创造良好的道德环境。市场经济是道德经济、诚信经济,市场经济之所以要讲道德、讲诚信,是因为市场经济的发展离不开信用关系,信用关系的建立和发展是以人们相互之间的信任为基础的,而信任的基础是双方的诚信。诚信可以节约高昂的市场交易费用,提高市场经济的运行效率。市场经济活动中各经济主体之间的诚信度越高,就越有利于信用关系的发展,也就越有利于市场经济的发展。道德和诚信是市场经济发展的软实力。政府要用多种方法和手段来惩治不讲诚信的欺诈行为,培育良好的市场经济发展的软环境。

市场经济发展过程中政府和市场的关系是一个普遍性的问题,在资本主义市场经济发展过程中同样存在着政府和市场的关系。在很长的时期里,以自由主义为主流的经济学理论一贯主张政府不应该干预经济,他们认为市场是一台灵巧的机器,能够自动、高效率地调节经济活动,保持经济协调发展。政府的职能只在于军事、政治、外交等领域,政府不具有经济职能,更多的是充当一个“守夜人”的角色,政府对经济活动干预的结果只能是破坏市场规律,导致经济的低效率。在这一理论指导下,政府与市场的关系并没有被认为是市场经济发展的基本关系。但这种观点很快被客观现实所击破。资本主义自由市场经济发展产生的经济危机证明市场并不能始终保持经济的协调发展,周期性的经济危机说明自由市场对经济活动的调节是有缺陷的,而克服这种缺陷的主要手段就是政府干预。西方经济学理论上出现的一个重大转折就是凯恩斯主义的政府干预理论。这一理论认为,市场经济运行存在天然的缺陷,自由市场经济的调节不可避免导致经济危机的爆发,避免和解决经济危机的有效方法是通过政府的各种措施进行反市场的干预和调节,政府调节和干预理论也随之产生。但在这一理论的主导下,过多的政府干预又使经济发展遇到通货膨胀与经济停滞的双重困扰。人们面对实践中出现的问题,又开始对政府干预的问题重新进行反省。这种情况说明,在现代市场经济的发展中,离不开政府和市场的两种基本力量,政府和市场的关系客观上成为经济发展过程中的一个核心问题。

改革开放以来,我们逐步扩大市场对经济活动的调节,坚定地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道路。当市场成为资源配置的基础性手段后,一方面市场调节具有的局限性也必然会暴露出来,另一方面原来政府控制经济活动的做法也不能继续下去,政府在市场经济发展中应具有哪些职能,政府的功能定位怎样才能既符合市场经济的发展要求,又能够有效克服市场经济运行固有的局限,就成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要解决的实际问题。就政府和市场的关系来说,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与资本主义市场经济有很大的共性,这一关系不会因为社会经济制度的不同而改变。从经济体制改革发展的进程看,实际上就是围绕着正确处理政府和市场的关系这一核心问题展开的。

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在处理政府和市场关系的问题上,我们要研究的问题是政府怎样做才是尊重市场规律。从总的原则讲,在微观经济领域,政府不要干预市场经济的活动,因为微观领域的经济活动主要由市场规律来调节,政府不要在微观领域寻求作为,让市场规律充分发挥资源配置的基础性作用,以及对经济活动的调节作用。这就使尊重市场规律有了良好的保证,或者说,也就在很大程度上排除了不尊重市场规律的干扰源,使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不断得到完善。

三、发挥政府作用的重点是解决市场不能解决的问题

在现代经济中,发挥政府作用的重点是解决市场不能解决的问题。政府作用要与市场作用错位,这样政府作用才不会与市场作用相互冲撞、干扰和抵消。对政府和市场作用范围的基本划分是,政府主要作用在宏观领域,市场主要作用在微观领域,这一划分的根本依据是现代经济发展呈现的两大趋势。

一是经济发展在微观上体现高度分散化,现代经济发展由众多的具有各自独立利益的经济主体的活动构成,它们之间的分工和协作、生产和经营都是个体行为,都是由每个经济主体自己做出决策,这种分散决策的依据是市场的需求和变化。对于整个社会来说,由市场机制来调节经济活动的成本最低,产生的社会矛盾最少,协调各经济主体之间的利益关系最容易。现代经济发展呈现的这一趋势说明,市场经济的形式是最合适的,市场机制调节具有高效率,任何一个组织、机构或政府都不具有替代市场的这一功能,或者说不可能具有市场调节那样的高效率,这是被各国经济发展实践证明的,也是今天世界各国普遍实行市场经济体制的根本原因所在。因此,政府必须尊重市场规律,保证市场对资源配置起基础性作用,让分散决策的事情由各经济主体自己去做,把微观领域的经济活动让给市场调节,使市场规律在调节分散化经济活动中发挥其优势和作用。

二是经济发展在宏观上体现高度整体性。现代经济发展中的各主体之间具有密切的联系,相互之间结为一个整体。一方面,各经济主体的发展需要有良好的宏观环境,如社会保障和社会福利。另一方面,需要为经济发展提供必要的基础条件,如经济发展必需的基础设施。但这些问题的解决市场没有能力,或不具有解决的优势。这就要求政府站在全局的高度,解决好经济发展过程中市场不能解决或者通过市场解决需要付出巨大代价的事情。这些方面的问题需要运用一定的行政权力,在全社会范围内解决。这些问题虽然不是纯经济问题,但与经济发展有密切的联系。从宏观角度看,需要有一种市场以外的力量来解决市场经济发展中的问题。政府作为市场经济发展中的另一种力量,并不是只在市场经济发展出现问题时才能发挥作用,而是在市场经济整个发展过程中都需要发挥作用。其实,政府对经济发展的作用并不是今天才认识到的问题,政府干预经济的实践也不是从现在才开始的,而是我们现在对这一问题的认识更加深刻。市场规律调节经济活动是有效率的,但市场调节又是有局限的。经济发展中的整体性问题、宏观领域社会性问题,由政府来解决具有更高的效率和社会效益,很多问题也只有政府才有能力解决。必须充分发挥政府作用,是根源于现代经济发展具有的整体性趋势。政府作用主要在宏观领域中解决市场不能解决的问题,具体在以下几方面:

首先,制定经济政策。政府作用主要通过对经济活动的政策调控来实现,更好发挥政府作用,前提是科学制定和研究政府政策,解决好制定政策的出发点和指导思想。一项政策的制定和实施,对经济发展一定会产生多方面的影响,从不同的角度进行评价就会得出不同的判断。所以,制定政策的出发点和指导思想具有关键性的作用。具体说,政策的制定必须站在全局的立场上,以有利于大多数人的利益为出发点,以实现经济社会的科学发展为指导。特别是一些直接关系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政策,更应该遵循以人为本的核心理念。这些政策也许并不能直接看到其对经济社会发展的短期效果,但从长期看,将为整个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一个具有充分活力的社会环境。政策的制定不能只是由政府有关职能部门说了算,应该在更广泛的范围、更高的层次来制定,避免政策制定部门的局限性。政策既不能长期不变,也不能经常变动,要根据政策的不同类型,有的政策应该具有相对稳定性,有的政策应该根据实际情况的变化而变化。政策越符合经济社会科学发展的要求,越能够体现大多数人的利益,政府作用的发挥就越充分。

其次,实施发展战略。科学的具有前瞻性的发展战略对于一国经济社会发展将产生重大影响,政府通过制定发展战略影响整个经济社会发展是发挥政府作用的重要内容。现代经济社会的发展体现发展战略的重要性,因为这是关系社会整体发展的问题,市场没有能力制定发展战略。实施发展战略需要经济发展的各领域和部门都要以发展战略为导向,政府则要采取各种措施进行引导。如,通过完善技术创新体系、知识创新体系,加强社会公益技术研究,提高科学研究水平和科技成果转化能力,抢占科技发展战略制高点等。增强了发展战略对经济活动的影响作用,也就增强了政府的作用,这是微观领域市场规律作用高效率与宏观领域政府作用高效率的结合。从整个经济运行的角度看,现代经济发展在微观领域的分散化,必然要求在宏观领域加强整体性,才能使市场经济发展在整体上具有高效率,政府在这方面的作用具有广阔的空间。

实体经济的作用篇5

关键词:金融经济;实体经济;关系;策略

近年来随着金融经济的快速发展,对于实体经济的发展带来了不利的影响,特别是市场上的一些金融企业满足于钱生钱的游戏,没有真正地发挥金融经济的服务作用和价值,导致不少实体企业面临着资金上的困境。目前国际市场上的需求不振,全世界经济增长乏力,对于我国实体经济特别是外贸出口企业带来了不利的影响;虽然我国积极地发展内需市场,但是在新旧经济政策衔接的过程中,实体经济还面临着发展中的困难。2016年12月16日,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充分地认识到了我国现阶段实体经济面临的困难,提出了防范金融风险,促进实体经济的政策,对于实体经济的发展将会带来积极的影响。现阶段需要进一步加强金融经济与实体经济的研究,更好地理清二者的关系,促进实体经济的发展,实现我国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的成功。

一、金融经济与实体经济简介

金融经济作为虚拟经济的代表,是我国经济发展到一定程度的产物。广义的虚拟经济指的是金融业、房地产业等,虚拟经济通过交换和分配来进行,在交易的过程中产生增值,在定价上使用资本化的方式。实体经济作为我国现代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我国经济发展和工业体系的完善等都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为金融经济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基础。实体经济为人们提供了衣食住行所需要的所有物质,同时也包含了文化等精神产品。金融经济能够为实体经济的发展起到促进的作用,有利于实现资源的有效配置。

二、金融经济与实体经济之间的相关讨论

(一)实体经济决定了金融经济的发展

实体经济在市场经济的发展中占据了重要的地位,它能够满足社会运行所需要的全部物资。在马克思的《资本论》中就提到了物质是决定存在的基础,这也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基础。在《资本论》中直接指出了在人类社会中,不管财富的形式以什么样的形式出现,其使用价值是构成物质的重要内容。实体经济作为马克思《资本论》重要的研究对象,可以看到实体经济对于人类财富的发展积累的影响,它决定了社会生产的正常运行,对再生产等都具有重要的影响。实体经济通过相关的生产行为,能够创造物质财富,例如实体经济生产的商品能够满足人们物质的需求,这是人类社会进步和发展的重要动力。同时实体经济的发展也为我国经济的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近年来我国的经济得到了快速发展,与建国以来实体经济的发展特别是工业体系的建立和完善具有密切的关系。在比较完善的工业体系的基础上,我国逐渐地成为了制造大国,目前正在向制造强国迈进。从金融经济的发展历史来看,金融经济是实体经济发展到一定程度才出现的,金融经济是商品经济发展的产物。金融经济的出现大大地降低了商品经济的交易成本,为实体经济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支撑。金融经济是围绕着实体经济而不断地发展的,这就要求金融经济不能脱离实体经济,否则就会产生经济上的危机。

(二)金融经济为实体经济提供了支持

金融经济能够为实体经济提供资本支持,例如通过一系列的金融操作能够帮助实体企业从市场中募集到大量的资金,从而更好地支持实体经济的发展。金融经济能够从社会中合法地吸收和募集资金,当这些资金能够进入到实体经济中时,就会对实体经济产生积极的影响,从而实现市场资源的有效配置,这样金融经济也实现了自己利益的最大化。金融经济的出现和发展,解决了市场经济中的信用问题,为实体经济的发展起到了促进的作用。否则仅仅依靠人与人之间的借贷,会产生比较大的信用风险,同时也增加了市场交易的成本,使市场中的每个人都付出了比较大的代价。银行、债券等金融经济的发展,能够为资金需求方提供专业化的服务,它有效地解决了市场交易中的信用问题,为资金的提供者和借贷者都提供了便利,降低了在金融经济发展完善的过程中的交易风险,从而激励了实体经济的发展,能够使实体经济更好、更快地得到资金,使企业能够根据市场的需求来扩大规模进行再生产。

金融经济的发展能够降低社会融资的成本,使实体经济能够更加容易地获得资金,这也促进了金融经济的发展。银行将资金借贷给企业的过程中,能够获得高额的回报,当回报越高、规模越大时,就会进一步提高银行在市场中的竞争力,最终提高了对实体经济的投资效率。此外随着金融经济的发展,越碓蕉嗟慕鹑诠ぞ咦呓了市场,例如一系列金融衍生品的实现对市场风险和收益进行了有效的分配,分散了实体经济发展过程中的风险,同时也促进了实体经济的健康发展。金融衍生品能够满足市场中实体经济的发展需要,风险与收益的相对应,能够使不同的市场主体按照自己的意愿来进行资源配置,从而满足了市场中不同风险偏好投资者的需求,能够使实体经济从多个方面来获取资金。金融工具的创新提高了资产定价的效率,从而使价格更好地反映资产的价值,实现了资源的优化配置,有利于实体经济的发展。

(三)金融经济也会反作用于实体经济

随着金融经济发展的不断完善,当金融经济与实体经济隔离开时就会产生许多问题,导致实体经济缺少金融经济“活水”的支持,例如实体经济面临资金困境时就难以扩大投资和生产,或者面临着市场困境资金周转不利时就可能发生破产,这就对实体经济的发展产生了负面的影响。在金融经济的发展中,出现了不少的问题,例如资金在金融经济中打转,资金进入实体经济中的意愿不强烈;或者在信息披露方面存在着弄虚作假的现象,误导了市场和投资者,导致一系列金融风险事件的不断发展,对金融经济和实体经济的发展都带来了冲击,甚至可能会造成系统性的金融风险。再加上金融经济与市场的关联度比较高,当金融经济发生一定的风险时,就会对实体经济产生负面的影响,例如当债券违约等金融违约事件发生时,会在市场中产生比较大的波动,而且其风险也比较大,最终会传导到实体经济中,例如2008年发生的金融危机,开始出现在房地产次级债券中,最后扩大到了全世界,导致全世界的需求不足,严重影响了实体经济的发展。金融经济的不断发展,对于其风险管理也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但是由于市场监管的滞后性,当风险大量积累或者金融经济过度发展时,在经济繁荣时其风险不明显,在经济下行阶段时就可能导致金融危机的发生,最终导致泡沫的破灭,引起实体经济的衰退。

三、现阶段实体经济面临的困境及对策分析

(一)实体经济面临的困境

随着我国经济结构调整的不断深入,特别是在不同产业政策的转变过程中,我国的实体经济面临着一系列的发展困境。互联网技术的发展和落后产能的淘汰,都对实体经济带来了一定的冲击,实体经济面临着新常态,在告别过去和走向未来的过程中苦苦挣扎,转型之痛深刻地反映了现阶段我国实体经济的发展现状。再加上房地产等虚拟经济的发展,占用了市场中的大量资金,导致实体经济的发展动能不足,而且增加了实体经济的发展成本,我国社会面临着脱虚向实的巨大压力。资本的逐利性,导致社会中的资本越来越涌向金融经济,“钱生钱”的游戏也愈演愈烈,例如今年年初的宝能与万科之间的控股大战,以及不久前宝能大力扫荡格力电器的股票,都在一定程度上引起了市场上的恐慌,导致实体经济面临着野蛮人等困境。此外我国实体经济在发展的过程中还面临着税负重、政府费用多等不利的因素,这些因素在经济比较好时企业还可以承受,当经济下滑时就会对实体经济的发展带来不利的影响,例如最近我国玻璃大王曹德旺关于实体经济的论述引起了社会的热议,人们都在不断地思考我国实体经济所面临的困境以及相应的对策。这些因素的存在都影响了我国实体经济的发展,使得越来越多的从事实体经济的中小企业面临着破产的危机。

(二)金融经济支持实体经济的策略

目前政府已经认识到了我国实体经济面临的困境,认识到了虚拟经济与实体经济之间的隔离局面,提出了重视实体经济的发展策略,国家在税收等方面给予了不少的支持,而且还将进一步地加强支持力度。在新时期下,要进一步地加强我国金融市场的建设和发展,促进我国金融市场的完善,从而提高金融经济的服务能力。尽管国家面对中小企业融资难等问题推出了一系列的政策,但是这种情况还没有得到根本性的扭转,因此应当加强政府宏观调控的能力,引导社会资本进入到实体经济中,降低实体经济的融资成本,为实体经济的发展提供金融信贷支持。国家应当对实体经济中的不同行业采取差异化的金融支持,提高金融服务的针对性,例如对于金融经济比较活跃的区域可以更好地发挥市场的作用,对于农村以及不发达地区的实体经济应当加强政府在金融政策中的支持力度。要不断地加强金融经济与实体经济之间的研究,探索二者的发展规律,从而协调金融经济和实体经济的发展,使金融经济能够不偏离正常的轨道。此外,国家应当加强对金融经济特别是对金融产品的管理,一方面要加强对金融产品的创新的支持,同时也要加强对金融风险的管理,不断地提高金融经济中的信息透明度,使投资者能够充分地了解金融经济的风险,实现对金融风险的有效控制和隔绝,防止金融风险在市场中的蔓延。通过实现金融经济与实体经济的有效融合,为实体经济的发展提供所需要的资金,这对于促进实体经济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四、结束语

金融经济与实体经济作为市场经济的一体两面,二者相辅相成。如何有效地将金融经济与实体经济结合在一起,发挥金融经的长处,服务实体经济成为了现阶段我国政府的重要经济任务。面对我国实体经济发展的困境,2016年国家在营改增、社保改革等方面有效地降低了实体企业运行过程中的经济负担,相信2017年在国家大力发展实体经济的政策支持下,将会有更多的金融经济支持实体经济的政策,实体经济的发展环境会越来越好。

参考文献:

[1]彭博.关于提升金融支持实体经济有效性的策略探讨[J].现代营销(学苑版),2015,06:5-6.

[2]詹小琴.金融与实体经济发展关系的理论探讨[J].商,2016,03:170.

[3]徐垠.试论金融经济与实体经济的分离[J].现代经济信息,2015,10:355-356.

[4]张金钊,雷凯,陈逸.提升金融支持实体经济有效性的策略[J].环球市场信息导报,2016,17:26.

实体经济的作用篇6

【关键词】虚拟经济实体经济关系

一、虚拟经济与实体经济的概念

在一般意义上,虚拟经济是以金融系统(金融机构、金融工具和金融市场)为主要依托、与虚拟资本的循环运动密切相关的经济活动。显而易见,虚拟经济是一种与实体经济相对应、与传统的物质生产及其有关的一切劳务活动相区别的经济形态。换句话说,虚拟经济是和资本运动相联系的经济,是一种资本独立化运动的经济,即以盈利为目的的资本是其运动的主体,并且资本以脱离实物经济的价值形态独立运动。就具体形态而言,虚拟经济有早期的以银行资本、股票资本运动为特征的经济形态,有后来的在价格剧烈变化条件下出现的以金融衍生工具为典型特征的经济形态,还有近年来随着网络技术进步所产生的以网络服务工具和场所(所有交易和清算都通过互联网络自动进行)为主要特征的经济形态。

实体经济是指物质产品、精神产品的生产、销售及提供相关服务的经济活动。实体经济不仅包括为农业、工业、交通运输、商贸物流、建筑业、服务业等提供物质产品的生产活动,也包括教育、文艺、体育等精神产品的生产和服务。

由此可见,虚拟经济是一种与实体经济相对应、与传统的物质生产及其有关的一切劳务活动相区别的经济形态。与实体经济相比,虚拟经济具有高度流动性、不稳定性、高风险性和高投机性的特点。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和货币化程度不断加深,虚拟经济在规模上已超过实体经济,成为相对独立的经济范畴。2000年底全球虚拟经济的总量已达160万亿美元,其中股票市值和债券余额约为65万亿美元,金融衍生工具柜台交易额约为95万亿美元,而当年各国国民生产总值的总和只有约30万亿美元,即虚拟经济的规模已达实体经济的5倍。全世界虚拟资本日平均流动量高达1.5万亿美元以上,大约是世界日平均实际贸易额的50倍,就是说,世界上每天流动的资金中只有2%真正用在国际贸易上,其他的都是在金融市场中进行以钱生钱的活动。可以预计,随着电子商务和电子货币的发展,虚拟经济的规模还会进一步膨胀。

二、虚拟经济与实体经济的关系

1、实体经济是虚拟经济的基础

实体经济是虚拟经济的基础体现在虚拟经济的产生和运动两方面。虚拟经济的产生是以实体经济为基础的,因为股票和债券直接产生于企业的融资行为,而大部分衍生工具的原生工具是股票、债券等有价证券。就虚拟经济的运动而言,由于以股票、债券为代表的有价证券的价格主要取决于企业的未来收益和社会货币信用状况,而一般来说,企业的未来收益和社会货币信用状况又反映了一国宏观经济的基本面貌。宏观经济形势好,企业的经济效益就较高,货币信用状况就比较宽松,利率水平也会比较低,证券市场的行情就会比较红火;反之,证券市场的行情就会比较低迷。所以,从一个较长的历史时期来看,一国实体经济的运动周期也决定了虚拟经济的运动周期。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实体经济是虚拟经济的基础。

虚拟经济以实体经济为基础具有两方面的特点:(1)在时间上,两者并不是如影随形的。一般来说,实体经济相对于虚拟经济具有较强的稳定性。这是因为实体经济的客体是有形的商品和无形的劳务,他们一般都有一个投入、产出的过程,这些过程都需要时间。而有价证券却不是这样。有价证券是一种金融产品,在现代技术条件下,它们又往往是电子金融产品,它们本身并没有价值,但有价格,它们的所谓“制造”和流通几乎是不需要时间的。基于这个特性,证券价格就会经常受到供求关系、政治、心理等方面的影响而频繁发生变动。另外,虚拟经济的发展状况能够在一定程度上预示实体经济未来的发展趋势,有价证券价格的变化往往会早于实体经济重要指标的变化。(2)在空间上,二者增长或下降的比例基本不对等。因为证券的价格是企业预测未来收入的贴现值,所以当前企业利润和社会利率水平的些微变化,都会引起证券价格的更大幅度的波动。

2、虚拟经济反作用于实体经济

(1)虚拟经济对实体经济的正面影响。虚拟经济可以促进生产和流通,成为社会再生产的动力,是市场经济发展的有利组成部分。虚拟经济对实体经济的积极作用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第一,虚拟经济促进了各经济部门利润的平均化过程。虚拟经济的发展为各部门之间资本的自由转移提供充足的媒介工具,加速资本转移运动,在利润率平均化过程中发挥积极作用。第二,虚拟经济有利于提高实体经济的资金融通能力,促进实体经济的资本形成,从而在一定程度上满足实体经济的资金需要。比如,股票资本的出现使得上市公司可以获得稳定的产业资本来源;金融衍生工具的出现促使相关资产的流动性大大提高,并为风险控制提供了新的手段;网络经济的出现使得实体经济的融资成本明显降低;所有这些,都加速了财产的集中和资本的积累。第三,虚拟经济有利于优化资源配置,促进经济增长。规范发达的证券一级市场将引导社会资金流向经济效益高的企业和发展状况或前景良好的行业,这是优化增量资源配置。二级市场也能起到优化资源配置的作用,它主要是通过证券价格的导向作用,引导企业间的购并重组,这是优化存量资源配置。金融衍生工具通过其风险管理和价格发现功能也能对资源配置产生一定的优化作用。第四,虚拟经济有利于改进公司治理结构,防止“内部人控制”。通过产权重组和股权购并等运作,可以优化企业产权组织结构,使企业的所有权、经营权和收益权相对分离,提高企业竞争能力;将期权引入公司治理激励机制,也将在一定程度上增强企业经营效率。

(2)虚拟经济对实体经济发展的负面影响。虚拟经济制造出空前庞大的金融财富体系,其膨胀速度大大超过实体经济发展。但如果虚拟经济发展过度,任其与实体经济脱离越来越远,也会对实体经济带来负面影响。一是投机本身是不可避免的,它在客观上能起到增加市场流动性的作用。但投机很容易形成自我膨胀,产生过度投机,甚至类似于,从而产生社会资源的低效配置以及不合理的财富再分配问题。二是虚拟经济的过度发展会挤占实体经济的资金供给。在虚拟经济高速发展阶段,金融投资收益大大高于实体经济投资收益。在高投资回报预期下,大量资金从实体经济领域流向金融市场和房地产市场,造成经济虚假繁荣。如果流入虚拟经济领域的资金过多,就会造成实体经济部门资金不足,发展乏力,形成生产性投资的挤出效应。三是虚拟经济的过度发展会引发泡沫经济。如果虚拟经济发展缺乏有效监控,新兴市场开放过快,使虚拟经济过度膨胀,经济泡沫累积到一定程度就会形成泡沫经济。泡沫经济会扭曲社会资源配置,泡沫的破裂又会对实体经济产生更加巨大的负面作用。

三、正确处理虚拟经济与实体经济的关系

虚拟经济是市场经济高度发达的产物,以服务于实体经济为最终目的。在我国,正确处理虚拟经济和实体经济的关系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本世纪头二十年经济建设和改革任务的需要,也是适应经济全球化和加入世贸组织新形势的需要。因此,我们要从我国的实体经济的具体情况出发,按照实体经济的要求和条件,采取有效措施,积极创新,稳步推进虚拟经济的繁荣和发展;与此同时,我们也要根据虚拟经济自身的特点及其可能面临的各种风险,加强与虚拟经济相关的法规建设和监督管理,防范风险,使虚拟经济真正成为实体经济有益的延伸和补充。

1、正确认识和积极发展虚拟经济

从发展阶段看,我国仍处于经济虚拟化的初级阶段。目前全球虚拟经济的总规模已经大大超过实体经济。2000年底全球虚拟经济的总量至少在410万亿美元,其规模已达实体经济的12倍以上。而我国虚拟经济规模明显偏低,1999年年底我国金融市场虚拟经济总规模约44537亿元,仅为实体经济的一半左右。随着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初步建立,虚拟经济也应该有较大程度的发展,否则就会对实体经济的发展形成制约。对虚拟经济的发展,不能回避,更不能扼杀,要积极引导和促进,否则就会坐失改造和提升实体经济的机遇。要在正确认识虚拟经济的基础上,继续适度发展虚拟经济,不断优化虚拟经济的内部结构,提高虚拟经济对实体经济的贡献度。

2、大力发展实体经济,促进虚拟经济健康发展

要重视发展虚拟经济,但必须扎扎实实发展实体经济。实体经济的健康发展是发展虚拟经济、防范金融风险的坚实基础。无论到什么时候,无论虚拟经济如何发展,实体经济始终是人类社会生存和发展的基础。因此要努力发展实体经济,不断进行实体经济结构优化升级;发展和完善科技创新体系,加快科技成果转化,实现增长方式向内涵式转变;完善现代企业制度,加强公司法人治理结构,增大实体经济盈利空间。同时,要把握好虚拟经济发展的“度”,使其与实体经济不断整合,稳步发展,不能盲目扩张,过度膨胀。

3、不断规范和发展资本市场

资本市场是虚拟经济的主要活动场所。我们应当不断扩大资本市场规模,鼓励金融创新,扩大居民投资渠道和企业获得资本性资金的渠道,扩大机构投资者比例,加快资本市场发展。同时,要提高上市公司质量,加强信息披露和提高市场透明度,规范证券交易,打击恶意炒作,在发展中不断规范资本市场。

4、积极稳妥推进我国金融开放

加入世贸组织以来,我国金融开放不断推进,资本市场也推出QFⅡ制度等重要举措。随着金融的开放和资本市场的发展,我国虚拟经济将会有大的发展。但在开放过程中,要牢牢把握循序渐进、稳步开放的原则。特别是现在我们的金融监管制度还不健全,监管经验不足,如果贸然推行金融自由化,在国际资本流动瞬息万变的今天,难以抵御国际游资的冲击。

5、加强对虚拟经济的监管

在大力发展虚拟经济时,必须防止虚拟经济过度膨胀,为此,要加强对国内虚拟资本市场管理的立法和监督,按国际惯例严格规范市场行为。对国际资本流动进行监控,以防国际投机资本的冲击。适当调控为虚拟经济服务的虚拟场所,如虚拟社区、网上交易、邮箱等,以避免虚拟经济对实体经济积极作用的发挥因网络技术的更新而有所降低。

6、为虚拟经济发展创造有利的外部环境

进一步完善社会信用制度,在全社会形成遵法守信的良好环境。充分肯定虚拟经济成分的非劳动性贡献,确实保护私人财产,解除各类资金投资资本市场的后顾之忧。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减少居民对未来不确定性预期的影响,同时减少对民间投资的过多限制性政策,以启动民间投资,为虚拟经济提供更宽松的生存与发展空间。

【参考文献】

[1]付强:虚拟经济论[m].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2.

[2]成思危:虚拟经济与金融危机[DB/oL].人民网,2002-12-20.

实体经济的作用篇7

关键词:宏观经济管理;经济信息;实践应用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时代也在发生着日新月异的变化,信息资源作为一种最新开发的新资源,已逐渐被人们所利用,并占据了越来越重要的地位,因此必须予以重视。在我国的宏观经济管理中,经济信息是最为核心的要素,对于宏观经济管理目标的制定和修订都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近年来,宏观经济管理方面的研究引起了广大研究人员的关注,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也只有通过才能找到经济信息在实践应用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促进经济信息在宏观经济管理中的有效应用。

一、在宏观经济管理中应用经济信息的重要性

(一)经济信息是企业改善经营管理的重要手段

企业的管理人员可以通过接收各方面的信息资源,并进行科学有效地分析之后,反映出企业各个方面的经济情况,与企业的内部人员针对这些方面的经济变化情况进行沟通和探讨,为企业的发展寻找到新的契机。由此可见,经济信息在企业的每一个环节都发挥着重要的指导作用。

(二)经济信息是加强计划指导的依据

正确认识经济信息的重要性,对经济信息进行合理的预测,可以确保企业各项计划的科学性,加强经济信息的收集整理工作,可以大大降低各项计划在实际实施过程中的不确定性,以便更好地把握企业未来的发展趋势,与不断变化的经济环境相适应,从而推动企业的发展。

(三)经济信息是优化宏观经济管理决策的有效工具

经济信息具有时效性的特点,通过搜集全面而准确的经济信息,并筛选出其中有用的信息加以分析,总结出经济现象的规律,这些规律在企业进行经济决策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指导作用。

二、基于宏观经济管理中经济信息实践应用的有效措施

(一)不断加强宏观经济体制的改革与创新

要想使经济信息在宏观经济管理中的实际应用发挥更有效地作用,企业的相关管理部门不仅应该综合考虑经济信息在宏观经济管理中的应用情况,同时必须加强宏观经济体制的改革与宏观经济管理体制的建设。要做到这些,首先,企业的宏观经济管理部门应该在经济信息得以合理应用的基础之上,不断加强宏观经济体制的改革与创新。可以通过分析国际金融形势,对我国的现有的金融体制进行改革与创新,推动我国经济的可持续发展。针对我国当前经济体制的实际情况,可以大力倡导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使国有经济得到更加良好的发展。同时,我国相关的宏观经济管理部门必须不断减少参与微观经济管理的部门,并在充分考虑微观经济与宏观经济存在差异的基础上,逐渐落实相关的管理对策,使经济信息的合理性与准确性得到有效保障。另外,为了推动我国经济的整体发展水平,相关宏观经济管理部门还应该更加合理地应用经济信息,可以通过对企业人才进行整合的方式,不断提高宏观经济的管理效率。

(二)在宏观经济管理中建立完善的经济信息系统

在宏观经济管理中建立完善的经济信息系统,不仅可以确保经济信息的完整性和准确性,同时可以促进宏观经济管理工作的正常运行,从而使宏观经济的管理水平得到有效提升。要实现这些,首先所建立的信息系统必须完全符合宏观经济管理工作,充分将两者结合起来,使经济信息充分发挥作用。同时,应该对我国的宏观经济发展形势进行综合分析,科学地掌握经济信息,建设合理的宏观经济管理信息系统,有效提升宏观经济管理工作,并且在宏观经济管理中建立完善的经济信息系统时,必须严格遵循相关原则,以确保宏观经济管理信息系统在实际应用过程中的正确性与有效性。另外,要想确保经济信息在宏观经济管理中得以合理有效地应用,所搜集的经济信息必须及时有效。在进行经济信息的收集工作时,应该将时间观念充分体现出来,突出重点,与实际相结合,针对性的收集能够在宏观经济管理工作中发挥重要作用的信息资料。

(三)在宏观经济管理中建立以经济信息为导向的长远目标

我国宏观经济管理工作的开展,其最终目标主要是为了能够促进我国整体的经济发展水平,确保宏观经济的管理目标得以实现,因此,在宏观经济管理中以经济信息为导向显得非常必要。在我国宏观经济的整体发展中,经济信息一直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但在一定程度上也对宏观经济的发展带来影响,这种影响具有积极的一面,也有消极的一面。如果经济信息得到合理有效的应用,则会对我国的经济发展起到积极地推动作用,反之,则会对我国的经济发展造成一定的阻碍。因此,在宏观经济管理的实际工作中,首先必须正确认识经济信息的重要性,把经济信息摆在主体地位,将经济信息作为导向,不断推动我国宏观经济的健康发展。例如,可以通过整合并分析某个局部的经济信息,探讨其在整体经济发展中的作用,然后将这些经济信息作为有效依据,采用科学合理的调控政策,使局部经济的发展与整体经济的发展尽量保持平衡,实现宏观经济的管理目标。

三、结语

综上所述,经济信息在我国的宏观经济管理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它不仅是企业改善经营管理的重要手段,同时也是加强计划指导的依据,更是优化宏观经济管理决策的有效工具。然而,经济信息在宏观经济管理工作的实践应用过程中还存在着诸多不完善的地方,因此,要想确保经济信息在宏观经济管理中得以合理有效地应用,我们认为,还必须不断加强宏观经济体制的改革与创新、在宏观经济管理中建立完善的经济信息系统以及在宏观经济管理中建立以经济信息为导向的长远目标。

参考文献:

[1]万春蓉,唐媛媛.国民经济动员资源信息化管理体系构建研究[J].东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3,78(01):48-49.

[2]张孝德.宏观调控为什么应从激励转向降温――谨防房地产泡沫引发中国式系统经济危机[J].人民论坛・学术前沿,2014,05(10):05-06.

[3]郑辉.有关宏观经济的短期动态稳定性――兼论宏观经济管理的工程智慧[J].世界经济情况,2012,77(01):66-68.

实体经济的作用篇8

人们可通过对经济信息的接收、收集、传递与处理,实时、动态的了解各方面经济的变化情况,并根据其变化,及时采取措施进行调控与管理,保证经济发展的合理性与有效性。从广义上来讲,经济信息具有分子化、数字化、虚拟化、全球化、中空化、互联型、创新型、整合型、知识型、紧迫型等诸多的特点,而从实际的应用功能上来讲,经济信息主要具备有预测功能、控制功能、选择功能、增值功能、开发功能等。通过对经济信息的多角度、多方位分析,我们也可看出,将经济信息应用于宏观或微观经济管理中时,对整体的经济管理水平,具有着十分积极、深远的影响。

二.经济信息在宏观经济管理中的作用分析

从我国当前的经济发展情况来看,于宏观经济管理中应用经济信息时,主要具有以下几点比较突出的作用:

⑴推动性作用。将经济信息充分利用地应用于宏观经济管理中时,可以使管理方式更加合理。例如,宏观经济管理工作的主要内容:人力、资金、设备、产品等,均可通过经济信息紧密的联系与组织起来,最终使各方面能够更加协调,得到统一性的管理和发展,从而对推动整体的社会经济发展带来实质性帮助。

⑵决策性作用。通过经济信息的整理与统计,将宏观经济曾经的运行情况,当下的运行情况进行科学性、综合性、全面性的分析,并根据实际的分析结果,预测出未来的宏观经济运行情况。再根据预测,制定出相应的经济管理计划,并放心地将这些管理计划付诸于行动。这种方式,也就是指经济信息在宏观经济管理中起到的决策性作用。

⑶指导性作用。在编制宏观经济管理方案时,如果未能充分地了解当前我国的经济发展形势,则容易出现管理方案编制不合理、不实用、不正确等问题。而将经济信息应用于宏观经济管理方案的编制当中时,便可得到大量可靠、准确、有效的经济信息资料,这对于管理方案的编制将起到良好的指导作用,进而保证管理方案编制以及后期方案实施的合理性与有效性。

三.基于宏观经济管理的经济信息应用措施

通过对经济信息应用于宏观经济管理中作用的分析,再结合当前经济信息存在的一些弊端,笔者认为,应该通过以下几点有效性措施,促进宏观经济管理中经济信息应用的充分性与合理性:

1、建立完善的宏观经济管理信息系统

于宏观经济管理工作中建立完善、全面的经济信息系统,可以使经济信息的内容更加详细,并使其整体运行更加正常,进而有效的提高宏观经济的管理水平。而宏观经济管理信息系统的建立,主要体现在以下两点:

⑴宏观经济管理信息系统的建立原则。首先,必须要保证所建立的信息系统与宏观经济管理完全配套,紧密联系,保证其能够发挥充分的作用。其次,建立此信息系统时,必须严格遵循“独立性、目的性、经济性、可靠性以及系统完整性”等原则,以促进宏观经济管理信息系统应用的合理性、有效性与正确性。再次,综合我国的宏观经济发展形势,科学地把握宏观经济信息,在综合考虑、分析的基础上合理地建设宏观经济管理信息系统,以便能更好地推动宏观经济管理的有效性。

⑵网络化信息系统的建立。要想保证经济信息在宏观经济管理中应用的时效性与合理性,就必须保证所收集的信息及时、合理、重要。这种形势下,使得宏观经济网络化信息系统的建立已是必然。而网络化信息系统在应用时,也需注意三点重要事项:其一,经济信息的收集必须及时,充分地体现出时间观念,以保证各项宏观经济管理决策的合理性。其二,信息收集必须要突出重点,切勿一杆子全捞,贪多求全,盲目进行,要做到就重避轻,有的放矢。其

三,收集经济信息并应用时,应该结合实际,有针对性地收集于宏观经济管理中可起到重要作用的信息资料。

2、以经济信息为导向的宏观经济管理目标

大力开展宏观经济管理工作,主要是期望其能够对我国整体的经济发展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而为了保证宏观经济管理目标的实现,将经济信息作为导向也是非常有必要的。经济信息在我国宏观经济的整体发展中一直起着重要的影响作用,而这个影响又分为正反两方面,如果经济信息应用得当,则会对我国的经济发展起到积极的影响意义,反之,经济信息应用不合理,也会对发展造成阻碍性的影响。因此,于实际的宏观经济管理工作中,必须将经济信息摆在首要位置,并以经济信息为导向,来促进我国宏观经济的健康、长效发展。例如,通过对每个局部经济信息的整合、分析,来探究其对整体经济发展起到的影响,再以这些经济信息作为依据,应用科学、合理、有效的宏观的经济调控政策,来促进局部经济与整体经济发展之间的均衡性,规避两者在发展中出现的冲突,使局部经济发展能够积极地促进整体的宏观经济发展,满足宏观经济的有效性管理目标。

3、加强经济信息应用下的宏观经济体制改革

基于宏观经济管理中经济信息的应用意义,相关的管理部门还应该在充分考虑经济信息应用情况的同时,重视对宏观经济管理机制的建设与宏观经济体制的改革。其一,我国相关的宏观经济管理部门应该撤销或是减少直接参与微观经济管理的部门,在考虑到宏观经济与微观经济差异性的情况下,逐渐落实“政企分立、政资分开”的管理对策,以保证经济信息的精准性与合理性。在此基础上,宏观经济管理部门还应该通过人才整合、精兵减政等有效性策略,使经济信息的的应用更加合理,为提高宏观经济的管理效率以及推动我国经济的整体发展打好基础。其二,在经济信息的合理应用下,宏观经济管理部门还应该结合当前发展形势,加强对宏观经济体制的改革。具体为:

⑴在考虑到宏观经济长效发展的基础上,对国有企业当前的体制进行分析,并采取针对性、个体化措施加强对国有企业体制的改革,提高劳动力的流动性。

⑵基于我国当前经济体制的发展情况,可大力倡导,发展非公有制经济,以便能起到推动国有经济健康、良好发展的作用。

⑶通过对国际金融形势的分析,加强对我国现有金融体制的改革,使国内金融体制能够与国际接轨,进一步地促进我国经济的良性发展。

四.结语

实体经济的作用篇9

近年来,世界范围内的金融经济在很大程度上超过实体经济,这也使得其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得到了很大提升,世界经济的结构也发生了演变。这种现象有利也有弊。其有利方面在于金融经济的地位提升使得社会资源大量流入金融经济领域,在整体社会经济中的作用也越来越重要,对资金的流动与配置起到不可或缺的中介与配合作用,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实体经济的发展[3]。其缺陷方面在于两者之间的失衡使得金融经济缺乏相应的制约机制,甚至限制了实体经济的发展,从而对整个社会经济造成消极影响。金融经济的主要职能便是服务于实体经济,一旦两者分离,无论对金融经济来说,还是对实体经济来说,其破坏性都是空前的。所以,合理把握两者之间的比例是非常重要的,研究两者分离的原因是解决当前困境必须要走的路。

二、金融经济与实体经济分离的原因

金融经济与实体经济发生分离的主要原因是前者在规模、数量、地位等方面大大超越了后者,随着这种现象的深入,两者的分离也一定会对社会的整体经济产生消极影响[4]。因此,对两者分离的原因进行分析是很有必要的。大体上看,金融经济与实体经济分离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

(一)金融资产增多使风险增大在讨论金融经济发展的过程中,实体经济的发展也不容忽视。从时间顺序与现实贡献的角度看,实体经济对社会经济的发展与金融经济相比更具备根本性,从发展层面看,在实体经济得到一定发展以后,金融经济才出现在人们的视野中,另外,无论经济发展到什么时期,金融经济想要进一步发展,都必须以实体经济作为依托。所以,金融经济想要发展就必须以实体经济作为基础。但是,实体经济在世界性的交易过程中需要外汇,而外汇又要依托于金融经济,在实体经济发展的过程中有着非常重要的桥梁作用,然而,风险又会不可避免的出现在金融经济中[5]。所以,实体经济的增长速度会慢于金融交易的增长速度,金融资产的比率也因此增加,这对经济发展来说,不仅是机遇也是挑战。

(二)技术因素与制度因素导致从技术角度看,技术会随着经济的发展创新,而经济的发展也会在很大程度上受到技术创新的影响,这种影响具有国际化特点,金融经济的类型也以此为基础越来越多,从而促进金融经济的发展,提升金融资产的比率。从制度角度看,由于金融经济大于实体经济,金融交易中的很多非理都与两者的分离有很大关系,这些行为因为制度因素而产生的。

(三)金融管制的自由化与弱化金融管制的自由化与弱化膨胀是影响两者分离的直接因素之一,弱化主要表现在国际之间解除了金融管制,导致国际之间的资本流动越来越多,除此之外,国家内部也会对金融管制进行弱化甚至解除,导致金融机构之间的竞争更加激烈,金融交易的数量也随之增加[6]。金融经济与实体经济相分离的原因有很多,多种因素的共同作用导致了当前局面的产生,而上述的三个方面起主要作用,想要阻止两者的分离,也需要从上述三个方面入手,将两者之间的比重与相互关系协调好,从而使金融经济与实体经济协调发展。

三、金融经济应服务于实体经济发展

任何层面上的经济发展都与金融经济与实体经济的协调发展密不可分,从根本上讲,金融经济来源于实体经济,金融经济的发展需要以实体经济为依托,所以,金融经济需要服务于实体经济而完成发展,这对世界经济的发展非常重要。从表面上看,金融危机存在于金融经济领域,但究其根本仍在于实体经济,而金融经济的过快发展已经对实体经济造成了严重影响,金融经济的发展在缺乏实体经济的支持下,就会形成金融危机[7]。金融危机的主要表现在金融机构自我服务,满足以及强化的倾向加强,使得金融经济的发展与实体经济相脱离,甚至对实体经济的发展造成干扰。由此可见,金融经济与实体经济相分离是导致金融危机的主要原因,金融机构与企业需要必要的实体经济作为发展支撑。

四、结论

实体经济的作用篇10

一、体育虚拟经济界定

虚拟经济,是指在信用制度下,虚拟资本以金融系统(金融工具、金融结构和金融市场)为主要依托,进行循环运动而产生的(经济交易)活动。因此,虚拟经济是用于描述以虚拟资本方式持有权益并交易权益所形成的经济活动的概念,比如金融、证券、期货、期权等虚拟资本的交易活动。

所谓体育虚拟经济,是指以体育及其相关体育产业活动为主导内容,以金融系统为主要经济工具,所进行的体育及其相关的体育金融、证券、期货、期权等的各项交易活动。

二、体育虚拟经济市场

1、体育股票市场

目前,全世界体育产业的年产值约在4000多亿美元,而且每年以20%的速度增长。在体育发达的北美、西欧和日本,体育产业的年产值都排在国内十大产业之内。利用资本市场实现资金的速度和规模是原始积累和私人投资无法比拟的,目前欧洲的足球俱乐部股票上市共38家,其中,英国已进入一级、二级市场的俱乐部达25家,其次丹麦6家,意大利3家,葡萄牙2家,德国和荷兰各l家。2000年10月,多特蒙德的股票上市,立刻给其带来了1.37亿欧元的进帐;2001年12月,尤文图斯进入米兰交易所,也使得拉涅利家族增加了1.64亿欧元的资金。

但是,与国外体育产业相比,资金“捉襟见肘”一直困扰我国体育产业主要问题,体育股票市场,是体育上市公司企业筹集资金的主要途径之一,是体育公司企业通过发行体育股票所进行的资金筹集场所。1998年上市的中体产业,其是我国证券市场唯一一家真正意义上的体育产业经营公司,迄今为止,是我国体育产业中最大的综合性股份制企业,仅中体业公司上市后即募集资金2.6亿元,但是,从我国体育股票市场发展水平来看,无论是结构、组织方面,还是运作、管理方面,均处于初级开发阶段。随着我国体育产业改革的进一步深化,股票市场的介入,为体育产业融资方式引入了创新模式,实现我国体育产业资产的可流动性和可转让性,这不仅为体育产业提供了一次机会,也给资本市场带来了投资的新方向,并扩充了我国体育产业融资渠道,如体育俱乐部、体育信息科技、体育媒体等都可以通过体育证券市场这一途径获得资金支持,为我国体育产业的发展提供坚强的资本后盾,提高了我国体育产业的资金运行效率。

2、体育债券市场

以2008年奥运会为例,据有关部门估算,相关投资总计将达3000亿元,而这笔巨资的筹措是奥运会筹办过程中所面临的重大难题,其中基础设施建设投入所占比例相当大,仅仅依靠政府、国际奥委会拨款是不能解决问题的,对于北京奥运会组委会来说,利用金融市场、商业化运作等方式,开辟更多的融资渠道,合理、高效地筹集资金,是当务之急。

债券市场是金融市场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具有筹集资金的作用,在“八五”期间,如:三峡工程、上海浦东新区、京九铁路、北京地铁、北京西客站等我国重点工程建设项目都是通过发行债券进行融资建设的。北京市政府也可以借鉴经验,通过体育证券市场,发行证券为奥运基础设施建设融资,以奥运体育场馆的出售和出租收入为资本基础,发行奥运基础设施建设市政债券,把体育债券市场作为对奥运市政基础设施进行投资的新型融资渠道模式。

3、体育基金市场

体育基金是伴随体育产业发展起来的一种投资方式,利润不是很高,投资收益稳定,投资风险低。其就是将投资者的资金集中,通过基金单位及相关人员管理和运用资金,以获得一定的投资回报。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体育基金运作的成功与否,直接影响到体育产业的发展。

法国青体部规定,发行足球,票面值的25%归入体育基金;英国“援助竞技体育基金”的主要来源也是依靠发行体育,由“英国体育援助公司”负责印制和发行,由遍布全国的“德士古超级商场”销售。

与此相比,我国只在少数省、市地区设立了体育基金会或体育基金管理中心。我国“中华全国体育基金会”是于1994年经中国人民银行批准并在民政部注册成立的,主要吸收境内外各项捐款、活动收入及基金会增值,其宗旨是促进社会群众体育的开展,为我国竞技体育举国训练体制提供保障服务,广泛筹集基金,严格管理基金,科学使用基金。完善我国体育基金市场,通过募集社会资金、部分闲置的资产向社会公开拍卖与收购、资产重组和资本营运等方式,优势互补开辟新的市场,以体育基金会为纽带,与文化、高新、会展、旅游、新闻、医疗保健、饮食娱乐等产业结合,从而带动我国体育产业发展。

三、体育虚拟经济活动中的风险根源

1、不确定性

复杂性、高风险性是体育虚拟经济中最为显著的两大特征,体育虚拟经济无法脱离体育实体经济,二者存在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在实体经济运作过程中,受内部、外部市场环境的影响,以及各种因素的影响,由于实体经济的发展需要虚拟经济在资金、信息上的支持,实体经济一旦发生变动,虚拟经济也势必会受到波及,而且不确定性很强。

2、投机性

体育虚拟经济市场中的风险,主要在于投机,根据市场经济运行规律,利用经济杠杆,合理转移预期风险,从交易、转换中谋取利益差以获得较高收益,也存在过度的投机,利用资源集中优势,获得更大收益报酬,但是投机有可能使得体育虚拟经济演变成“经济泡沫”,会造成实体经济、虚拟经济陷入瘫痪状态。

3、信息不对称效应

信息是现代市场最主要的决策因素,实体经济与虚拟经济是互为作用的,那么影响体育虚拟经济活动的信息可分为两种:一是体育实体经济的信息;二是体育虚拟经济自身的信息。信息的真实性与虚假性,会导致整体体育虚拟经济市场的正确运作。

信息在体育各种市场中的不对称传递,有可能呈扩大的趋势,决策失去科学性、预见性,参与者的操作缺乏可控制性,导致体育虚拟经济的风险加大。

4、制度内生风险

体育虚拟市场的整个运作是需要遵循一定制度与规则的,以保证产权交易的顺利进行,达到“低风险—高收益”的准则。体育虚拟市场活动通常涉及多种形式的业务,加上周围环境不确定性,促使体育虚拟经济市场对其制度进行改进,其风险回避主要是以信用手段的创新为主。

四、我国体育虚拟经济的实际运作存在问题

从实际运作上讲,我国体育股票、证券市场虽然也有所发展,但整体水平较为缓慢,体育虚拟经济是依附于体育实体经济的,体育实体经济主要包括指体育物质产品生产、销售,以及相关体育产品所提供服务的一系列经济活动,而体育虚拟经济包括金融、证券、期货、期权等虚拟资本的交易活动,不仅为体育实体经济提供了一定经济基础,反过来,体育实体经济中过剩、盈余的货币资本,又以长期资本、短期资本或者其他的资本方式,即通过体育虚拟经济,以融资、投资的身份重新投放到体育实体经济之中。

但体育虚拟经济是一把“双刃剑”,其可能对体育实体经济有促进作用,也可能对体育实体经济有消极作用,体育虚拟经济的规模和发展速度有可能超出体育实体经济的实力,其高流动、高风险、高收益等特点很容易引发金融危机:投机过度,虚拟经济膨胀过度,脱离实际承受力,对体育实体经济发展造成巨大破坏,虚拟经济是经济全球化、信息化的产物,信用制度与虚拟经济并行,在发展体育虚拟经济的同时,必须与体育实物经济的发展相适应,才能充分发挥虚拟经济对实物经济的促进作用。

五、发展我国体育虚拟经济的对策与建议

1、发展体育虚拟经济,为体育实体经济的提供坚实基础

要努力完善、发展体育虚拟经济,不断进行体育虚拟经济结构优化升级;完善现代市场制度,促进公司企业对经济体系的了解,加强公司企业的经济管理结构,化解金融风险,最大限度地防止不良贷款,增大体育虚拟经济收益,为体育实体经济发展提供坚实基础。

2、加强诚信建设,为体育虚拟经济发展奠定信用基础

信用是体育虚拟经济的典型本质属性,诚信原则是体育虚拟经济运行的基本准则,特别是在体育股票市场、体育债券市场等,制造虚假会计报表等现象的发生,严重制约体育虚拟经济市场的进一步发展,应注意建立有效的信用监督体系与奖惩制度。

3、调整体育产业结构,与体育虚拟经济发展相协调

体育虚拟经济的兴起势必会引起体育产业内部结构的大调整,体育虚拟经济是以金融市场为先导,由于虚拟经济具有一定的风险性,所以,体育产业结构调整要相对合理。

4、发展信息技术,支持体育虚拟经济

信息技术为体育虚拟经济提供良好的软件支持,其可以借助信息技术打破时间、空间的限制,在全球加速虚流动,因此,必须大力发展信息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