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总结的重要性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6 03:44:48

教学总结的重要性篇1

关键词: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总结

1、启发性总结。

启发性总结,就是在学生掌握了课堂讲授内容的基础上,通过教师精心设计的启发性问题作结。这样做,不仅可以使学生学得的知识得以条理和升华,而且有利于发展学生的探究能力。在课堂结尾时,教师提出一些富有启发性、趣味性的问题,不作解答,留给学生课余时间去思考、印证,以造成悬念,激发学生探求知识的欲望,从小培养孩子热爱数学的兴趣。如在学习“圆周率”后,可以设计这样的问题:一些老木工经常说:“一尺圆三寸”,这句话在数学上有什么样的道理?如果按照我们今天学习的计算方法,要做一个直径为1米的木桶,需要木板的总宽度约是多少?这样,既巩固了本节课乃至本阶段的学习内容,又让学生把数学与现实生活中的实际问题、重大时事等紧密结合起来,避免了单一枯燥的学习,有利于培养学生分析问题的发展思维能力。

2、概括性总结。

这种总结方法是绝大多数教师采用率最高、最常见的一种方式。每节课结束时,为了让学生较为系统地掌握本节课的内容,教师要引导学生用准确简练的语言,对该节课的学习内容进行提纲契领的说明,并对教学重、难点和关键问题加以概括、归纳和总结。这样可给学生留下系统、完整的印象,在帮助学生、加深理解、巩固新知识的同时,还能为学生以良好的精神状态,投入到下一阶段的学习提供基础和动力。这种总结方式,多用于新授课。在一节数学课里,或者为了形成某一个数学概念,或者为了确立某个法则、性质,或者为了讲授某种数学方法,课堂总结时,将新授内容归纳、概括、梳理,实有必要。这样做,可以使学生快速、精炼地再现本节课的重点内容,起到深刻理解、巩固、强化知识的作用。如,在教学几种专用名称百分率问题时,其名称和公式较多,有成活率、缺勤率、废品率、烘干率、含水率、命中率等等,它们分别又有各自的计算公式。如何交给学生一条“绳子”,让学生把零散的知识“捆”起来,轻松地“背”着走呢?为此,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进行归纳,共同总结出“求谁的百分率,就用谁除以相关的总数量。”概括性总结,要简明扼要,画龙点睛。这样做,既能加深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又能减轻学生的记忆负担,同时也有助于培养学生抽象概括的能力。

3、悬念性总结。

文学作品中的“悬念”,可引人入胜,激趣。数学课的总结,也可以通过巧设悬念,拨动学生的好奇心,激发他们学习数学的兴趣。特别是前后联系非常密切的教学内容,可考虑设置悬念。例如,一位教师在“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百分之几”的应用题教学中,给学生一道只有条件、没有问题的不完整的题目:“某班有男生26人,女生24人。”让学生思考,根据这样的条件,可以提出哪几个问题。学生提出了六个问题:男生占女生人数的百分之几?女生占男生人数的百分之几?男生占全班人数的百分之几?女生占全班人数的百分之几?男生人数比女生多百分之几?女生人数比男生少百分之几?对前两问,让学生口头列式教师板书;中间两问让学生书面列式集体订正;对后两题告诉学生放在下节课研究,还可以提出一些问题,均放在下节课研究。这样做使一题多变做到了适度,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也为下节课做了铺垫。

4、趣味性总结。

教学总结的重要性篇2

关键词:初中数学;数学教学;课堂小结

随着教学水平的提升和教学方法的升级,课堂小结在整个教学环节中的作用愈发凸显,也受到了越来越多教育工作者的重视。在初中教学体系中,数学学科是教学重点,也是教学难点。在初中数学教育中,开展有效的课堂小结,对于提升课堂学习效率、总结理论知识、培养学生知识体系等,都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及时有效的课堂小结,也可以帮助学生及时反馈学习问题,强化学习薄弱点,夯实学习效果和基础。在实践教学过程中,由于理论指导和实践经验的不足,很多数学教师在课堂小结方法和操作上,仍然存在着很大程度上的不足,这是现实教育的困局,同时也是本文论述的起点和缘由。本文在分析具体问题的基础上,总结教学问题,阐释作用意义,进而探讨科学有效的初中数学课堂小结的方法。

一、课堂小结对初中数学教学的意义

数学学科在初中教学中,是一门逻辑性强、系统性强的学科,在各个知识结构中具有较大联系。在数学学习中,最为关键的就是总结,学生应当学会对知识举一反三,并掌握好知识的运用方式。在课堂小结教学中,能够让学生对学习到的知识进行梳理,并将其融入整体的知识结构,这样不仅能提高整体的数学教学效果,还能发挥其重要的作用。

初中数学课堂中小结的学习,主要就是对存在的问题进行总结分析,并找出解决问题的方法。在实践教学过程中,不管是教师的教学还是学生的学习,都存在着很多疏漏和盲点,进行有效的课堂总结,可以弥补学生学习的不足,强化学生对于知识的理解。

例如,在初中数学课堂上学习一元一次、一元二次方程时,在课堂小结中,教师可以为学生构建良好的数学模型,并在理论基础上进行有效总结,可以让学生对数学知识背后反映的规律产生一定的认知,对于帮助学生理解和记忆知识点、掌握知识内核具有很重要的意义。在对方程进行解题期间,课堂小结中能够使学生清晰地明确数量之间的关系,并积累更多的学习经验。如对消元、转化等相关的问题进行解决,学生不仅能了解主要的数学逻辑体系,还能明确学科的整体脉络。

二、初中数学课堂小结的教学目标

在初中数学教学中,进行课堂小结要符合课程目标要求,其中最为重要的一点就是体现“生本理念”。教师根据学生的不同特点,实行有针对性的课堂小结教学,不仅要提高学生对知识结构的认知与掌握程度,发挥课堂小结教学的有效性,还要保证学生的数学建构能力、解题能力得到有效提高。

在课程设计之初,教师就要考虑到课程小结的重点所在。根据现代教育心理学的观点,记忆存在着明显的周期性,为了使学生的记忆力明显增强,就要认识到记忆的主要规律,在对相关知识进行讲解的同时,还需要做出知识总结,以使学生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发挥课堂小结的作用。

举例来说,在“不等式解法”的学习过程中,在阶段学习过后,教师就要适时总结,帮助学生建构知识体系,可以向学生提出问题:“通过学习,大家能发现一元一次不等式和一元一次方程之间的联系和区别吗?”对于这个问题,先引导学生进行自主的思考和讨论,随后进行及时总结,其中包括联系点就是在解题过程中,要利用去分母、去括号、化简等方法学会转换,并将其存在的未知数的系数化为1,但值得注意的是,在对不等式进行解题期间,要明确出不等号的正确方向。通过这样的课程设计进行有效总结,可以很好地提升课堂学习效果。

三、课堂小结中的问题分析

在现代数学教学过程中,教师普遍都认识到了课堂小结的作用,但是由于缺乏有效的课程指导,很多教师都没有掌握科学的教学方法,因此在进行课堂小结的过程中,也产生了很多问题,大致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第一,由于课堂小结一般都排在课堂教育的最后一个环节,因此很多教师由于缺乏经验,课堂教学时间控制不好,课堂小结的时间也经常受到“挤压”;第二,课堂小结效果不够理想,在教学过程中,由于课堂小结的作用具有潜在性,教学效果并不像教授新的知识点那样明显,因此很多教师也就忽略了课堂小结过程,造成了课堂小结效果不够理想;第三,重视程度存在不足,在很多教师的教学理念和课程目标设计中,课堂小结都没有被摆到重要的位置,相比于导入新课和强化习题等教学环节,课程小结往往受到“冷遇”,@也造成了课堂小结教学效果不够理想;第四,课堂小结形式单一、内容枯燥,由于很多教师在教学形式上思考不足,下的功夫不够,在教学手段上缺乏创新,也就容易导致课堂小结形式的单一,甚至在很多时候流于形式,发挥不了真正总结知识、构建知识体系的作用。

四、初中数学课堂小结的方法探析

经过分析初中数学课堂小结的意义与作用、存在的问题后,就要深入探析行之有效的课堂小结方法。在现代教学体系中,课堂小结的实施存在多种方法,教师在教学期间,要根据学生的情况以及教学内容进行分析,并对整体的教学进行分析,不仅要选择出合适的课堂小结方法,还需要在实践教学中对一些有效的课堂小结方法进行研究,以保证数学教学的有效实施。

1.总结归纳小结法

在初中数学教学的众多课堂小结方法中,总结归纳法是最常规、最常用,也是较为实用的一种方法。总结归纳法就是指在整节课最后,利用五到十分钟的时间,将本节课讲解的内容进行归纳汇总,在众多实例和习题中,将知识理论进行有效地提升和归纳,通过表格、摘要等方式,将知识点进行浓缩展示,具有很强的系统性,是行之有效的总结办法。

举例来说,在学习“三角形全等”的学习过程中,教师就可以通过列举的方式,将三角形全等的条件通过表格的方式进行汇总罗列,学生看起来比较直观,也具有一定的系统性,提升了学生的学习效果。

2.知识延展小结法

在课堂小结教学中,最为主要的目的就是对学习的知识进行概括、总结、延伸,并保证学生的数学学习水平得到有效提升。这样不仅能提高教师的教学效果,还能扩展学生的思维能力。因为在初中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不仅要对理论知识进行讲解,还需要对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进行培养,并扩展其知识运用能力,使学生养成独立思考的能力。

比如,在学习“认识三角形”的时候,教师通过用a、B、C表示三角形的三个角,用a、b、c表示三条边,进而引导学生对三角形构成和基本特征的思考和分析,并且结合生活实例,让学生对锐角三角形、直角三角形、钝角三角形等下位概念进行联想,提升其数学思维能力。

3.灵活展示小结法

在初中数学课堂中,要进行课堂小结,还需要展示小结运用的多种方法。对于初中学生来说,他们在学习中具备一定的自主能力,但低年级的学生还不能完成效率化学习,还需要教师增加课堂小结的趣味性,并在最大程度上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吸引学生主动投入知识总结中去,这样才能发挥其较为重要的作用。通过智力问答、小组合作总结等多种形式,都可以提升课堂小结的效果。

举例来说,在看分析n条直线相交,最多有多少个交点的问题当中,教师就可以采用灵活的方式,提升学生的参与度和带入感,通过让学生自主画线来分析问题,这样的方式具有较强的参与性和直观性,通过发现线与线之间的关系,最终让学生自己总结出n(n-1)/2的结论,强化学生印象,提高其数学学习能力。

4.差异比较小结法

在初中数学课堂小结中,可以利用比较法来实现,并利用横向对比与纵向对比的方式来解决,实现知识体现的构建和贯通,通过对不同概念和知识点之间的比较,总结共同点和差异性,进而找出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加深学生对知识点的掌握程度,提升学生对数学方法和体系的理解掌握能力。

举例来说,在学习“菱形的性质及判定”一课的时候,在进行教学总结的时候,教师就可以引入这一课堂小结的方法,将矩形引入其中,通过对这两种相似图形的比较,采取表格及图示的方法,使学生能够更好地辨认出判断菱形的主要方法。一般情况下,菱形具有几点特征,它的四条边是对应平行且相等的,另外,两条对角线互相是垂直且平分一组对角的。

五、结语

在“生本理念”指引下,强化课堂小结,对于提升课堂效率和教学效果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课堂小结是现代教学的一个重要环节,教师在具体实施期间,要认真总结教学中积累的经验,并对整个课程目标进行设计,以保证学生的学习水平能够得到提升,促进课堂教学的高效实施。在教学实践活动中,开展课堂小结是教师主要研究的重点,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所以,教师需要根据新课改下的具体要求,促进课堂小结的多样性,并保证在最大程度上提高教学质量,促进学生学习水平的有效提升。

参考文献:

[1]李佑武.初中数学教学中课堂小结常用的几种方法[J].吉首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z1):174-175.

[2]李欣.初中数学教学中课堂小结常用的几种方法[J].都市家教(下半月刊),2014(5):70.

[3]马强利.谈初中数学教学中进行课堂小结的必要性[J].南北桥,2013(11):26.

[4]陈建芳.初中笛Ы萄е锌翁眯〗岢S玫募钢址椒ㄌ轿[J].才智,2014(23):24-24,26.

[5]王伟微.初中数学教学课堂小结方法的总结与应用实践[J].课程教育研究,2015(31):130-131.

[6]佟艳侠.课堂小结让初中数学教学锦上添花[J].读与写(上,下旬刊),2014(23):244.

[7]王淑娟.初中数学教学中课堂小结常用的几种方法[J].读写算(教育教学研究版),2015(39):52.

[8]李勇.初中数学教学课堂小结常用方法的总结回顾[J].科学导报,2015(14):355.

教学总结的重要性篇3

关键词:中职体育教学;教学经验;总结和推广

G633.96

一、中职体育教学在教学经验总结中,应当以课堂教学经验为主

1.在课堂教学中积极总结有价值的教学方法

在中职体育教学教学经验总结中,应当以课堂教学为主,具体的应当积极总结有价值的教学方法,对课堂教学中发生的各种情况和教学方法的应用情况进行有效的记录,保证良好的教学方法能够得到总结。同时通过对比的方法验证现有教学方法的有效性,保证教学方法能够对课堂教学形成一定的帮助和支持,最大程度的提高课堂教学的整体效果。因此,在教学经验总结过程中,应当对课堂教学中好的教学方法进行有效的总结。只有做好教学方法的总结,才能够保证教学经验总结取得实效。

2.在课堂教学中完整的记录教学过程

除了总结教学方法之外,由于中职体育教学与其它学校的体育教学存在一定的差别,中职学生的身体素质和个性特点比较突出,在体育教学中需要采取的教学方法也比较独特,在课堂教学中容易出现一系列的问题。对这些问题和教学过程进行完整的记录,不但能够形成第一手的教学材料,同时还能够保证中职体育教学在教学经验总结中能够达到完善性标准和有效性标准。因此,做好课堂教学过程的完整记录是总结教学经验的重要手段。

3.在课堂教学中加强对教学任务的理解

在中职体育教学中,在不同的教学目标下教学任务也是不同的,做好教学任务的理解,并且以课堂教学经验为主,是做好教学经验总结的重要措施。考虑到中职体育教学的特点及中职学生在体育课堂中的实际表现,加强对教学任务的理解,做好教学任务、教学目标以及教学实效性的总结,都能够成为总结课堂教学经验的重要方法和措施,对于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和满足课堂教学需要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所以,在教学经验总结中,应当加强对教学任务的理解。

二、中职体育教学在教学经验总结中,应当形成系统的教学理论

1.做好基础教学经验的汇总

考虑到中职体育教学的特点以及在教学经验总结中出现的一些问题,应当将最初的基础数据以及简单的教学方法总结和教学经验总结形成系统的教学理论。具体应当做好基础教学经验的汇总,将各种教学方法、教学经验及教学过程中的成功案例进行有效的对比和汇总,形成系列的教学经验,将其上升到教学理论的层面,使基础的教学经验汇总能够尽可能全面有效满足中职体育教学的实际需要,为中职体育教学奠定良好的基础。

2.将教学经验完善化、系y化

除了要将基础教学经验进行有效的汇总之外,还应当将教学经验完善化、系统化,根据课堂教学的实际开展以及体育教学的实际经验,对中职体育教学的现有教学经验进行不断的完善,对其进行系统的研究,使基础的教学经验数据能够得到有效的归类,最终形成有效的教学经验和教学理论,保证中职体育教学在教学经验总结中能够取得积极效果,为形成系统的教学理论提供良好的方法保证。由此可见,将教学经验完善化、系统化,是做好中职体育教学经验总结的重要措施。

3.将教学经验逐步升级为可行的教学理论

经过前期的教学经验汇总以及教学经验的完善化和系统化,成熟的教学经验经过了课堂教学的验证,可以逐渐地升级为可行的教学理论,并且在升级过程中,应当用专业的教学理论对教学经验进行规范和指导,做到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使教学经验的升级能够与教学理论形成良好的融合,使教学经验能够逐渐地升级到教学理论,保证教学经验能够为课堂教学和其他学科的教学提供良好的方法支持和教学方向的指导。由此可见,将教学经验逐步升级为可行的教学理论,是教学经验总结的最重要的步骤。

三、中职体育教学在教学经验推广中,应注重理论与实践的结合

1.教学经验在推广中,应与课堂教学结合

基于中职体育教学实际,在教学经验的推广中,应当与课堂教学相结合。如果教学经验失去了课堂教学的验证,不能对课堂教学进行有效的指导,那么教学经验在推广中就失去了原有的价值和意义,也无法形成对教学的有力支持。因此,在中职体育教学经验推广过程中,应当将教学经验与课堂教学相结合是教学经验能够成为提高课堂教学质量的重要方法,为课堂教学提供完善的方法支持和理论保证,形成与课堂教学有效融合。由此可见,教学经验在推广中做好与课堂教学的结合是十分重要。

2.教学经验在推广中,应与学生的接受能力结合

教学经验在推广过程中,除了与课堂教学相结合之外,还应当重视与学生的结合。其中,做好与学生接受能力的结合是验证教学经验的重要方式。基于中职体育教学实际,教学经验是立足中职体育教学而得出的,这些教学经验虽然适合中职体育教学,但是对其他学校体育教学的指导作用还有待于考察。因此,在教学经验的推广过程中,做好与学生接受能力的结合,是证明教学经验是否有效以及教学经验是否具备推广价值的重要手段,只有做好与学生接受能力结合,才能够保证教学经验的推广做到有的放矢。

3.教学经验在推广中,应与教学反馈结合

基于对中职体育教学的了解,在教学经验推广过程中,除了要与课堂教学结合和与学生的接受能力结合之外,还应当与教学反馈进行有效的结合。中职体育教学经验的推广应当成为提高体育教学质量和推动体育教学发展的重要措施。但是在具体的推广过程中,应当与教学反馈进行有效的结合,保证教学经验确实能够适用于体育教学,并且在教学过程中能够得到有效的实行,最终取得课堂教学效果的有效提升。因此,教学经验在推广中应当与教学反馈相结合,提高教学经验推广的整体质量。

四、结论

通过本文的分析可知,中职体育教学要想做好教学经验的总结和推广,就应当在课堂教学中积极总结有价值的教育方法,完整地记录教学过程,并加强对教学任务的理解,同时还应当做好基础教学经验的汇总,将教学经验把深化系统化,逐步升级为可行的教学理论。在教学经验推广中,应与课堂教学相结合,与学生的接受能力相结合,与教学反馈相结合。只有做好这些方面工作,才能够保证中职体育教学经验的总结和推广取得实效,使中职体育教学经验能够得到充分的利用。

教学总结的重要性篇4

二、课堂教学总结的方法:1.游戏法2.悬念式3.激励性总结4.照应性总结5.检查性总结6.概括性总结7.发散性总结;三、课堂教学总结应注意的问题:1.要精当简洁,注意时控。2.要突出重点。3要形式新颖、方法灵活、激趣迁移。4.要巩固双基,系统整理。5.防止形式主义,注重实效。

一节好课的成功与否,不仅取决于课前的巧妙导入,更在于课堂总结的精心安排。如果说引人入胜的新课导入能产生“课伊始,趣亦生”的效果,那么扣人心弦的课堂总结必能达到“课虽终,思未了,情更浓”的境界。

一、课堂教学总结的意义

1.有助于知识的系统化。在一节课即将结束时,通过归纳、总结,使一节课诸多的教学内容联系起来,浓缩成“板块”,使学生对知识有整体印象,便于记忆,有助于知识的系统化。

2.有助于突出教学重点。在本堂课即将结束时,通过小节理清思路,这样可以帮助学生把握教学重点。

3.有助于进一步理解、巩固知识。一节课即将结束,通过学生的复述或教师的归纳,可以使学生对学过的知识进行重现,进一步理清思路,由繁到简,既可以加深理解,又可以强化、巩固所学知识。

4.有助于课堂教学结构严密、紧凑,融为一体,显现出课堂教学的和谐与完美。此外,课堂教学的巧妙安排,使学生感到“课已尽,而意无穷”。有助于诱发学生的求知欲和积极的思维,使学生进入更深层次的探究,并获得丰硕质佳的认识成果,以得到精神上的满足。

二、课堂教学总结的方法

1.游戏法。寓教于乐是学生的心理需要。课尾,学生感到疲倦,注意力也难以集中,用游戏或比赛结束,动静交替可以调节心态,使学生重振精神。这种方法特别适合低、中年级的学生。比如开火车、对口令、找朋友、夺红旗、放鞭炮、小猫钓鱼、小兔回家等,在游戏中再适当开展游戏比赛,用红花、星星之类加以奖励,更符合小学生好动、好胜、好奇、好乐的心理。在高潮中结束整堂课,增强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使学生感到学而不厌、乐此不疲。

例如在教学“约数和倍数”时,可以设计“找朋友,离教室”这样的结尾:

教师出示带有数字的卡片说:“你们可以为我出示的这些数字‘找朋友’。如果你的座位号是卡片上数的倍数,你就找到了‘朋友’并可以离开教室了。在离开以前,你要走上讲台,为你的座位号再找出两个‘朋友’并大声说出来,才能走出教室。这两个‘朋友’,一个是它的约数、一个是它的倍数。”学生顿时倍添兴趣。

(1)教师出示卡片2,座位号是2的倍数的学生一个个走上讲台,分别说出了自己座位号的倍数和约数,然后离开了教室。

(2)教师出示卡片3、5时,座位号是3、5的倍数的学生,也用同样的方式走出了教室。

(3)最后,教室里只剩下座位号是1、7、11、13、19、23、29、31、37、41、43、47的学生。

师问:“你们怎么还不出去玩呢?”

生答:“因为我们的座位号都不是老师拿的卡片上数的倍数。”

师问:“那出什么数时,你们就都可以出去了呢?”

生答:“1。”

教师出示卡片“1”,在欢快的下课铃声中,同学们依次做完游戏走出教室,乘着游戏的余兴,投入了快乐的课间十分钟。

2.悬念式。悬念式教学总结,就是对前后教学内容联系密切的课,通过巧设悬念,拨动学生的好奇心,激发他们浓厚的学习兴趣。例如,教完“同分母分数的加减法”后,教师提出如下问题让学生思考:分母相同的两个分数,我们能够相加减,遇着分母不同的两个分数相加或相减,能不能通过一定的数学变换,最终把结果算出来?怎样算?学生思考这些问题既复习了课堂上所学知识,又为下节课做了必要的准备。又如,学了“同分母、同分子的分数大小比较”后,总结时,提出:同分母或同分子分数的大小比较,我们已掌握了,那么分母、分子都不相同的两个分数,怎样比较它们的大小呢?这就是我们下节课所学的内容。这样的结尾收中寓展,使学生思前顾后,兴趣盎然,欲奋力再攀。

3.激励性总结。对于学生在学习中出现的错误,不要指责,要满腔热情正面引导、多鼓励,使他们在失败和挫折面前不灰心,增强信心。例如,在试卷分析课中,老师要帮助学生分析题中出现错误的原因,找出纠正错误的方法。总结时,语重心长地鼓励说:解题中有错误并不可怕,学习就是在不断纠正错误的过程中前进的,克服了错误就是胜利和成功。这样的结语,感情真挚,字字暖在学生心上,句句印在学生脑中,能使他们受到极大的鼓舞。

4.照应性总结。这种总结是要教师在导入新课时给学生设置疑惑。如教学“平行四边形面积的计算”一课时,课始教师边演示边提问:如果将长方形沿对角一拉,变成什么图形?原长方形的面积怎样?请大家猜一猜。课尾,再回过头来解决这一问题,学生发现平行四边形的底与长方形的长相等,高比长方形的宽变短了,所以面积变小了。刚才同学们的一团疑惑,在总结时轻松化解了。首尾照应,给了学生自己摘果子吃的机会,享受到成功的喜悦,同时也使导课与结课脉络相通,体现了整个教学过程的协调与完美。

5.检查性总结。检查性总结是教师在讲授结束时,出几道紧扣讲授内容、答案简明的题目让学生自结。这种“检查性总结”能使教学效果及时得到反馈,使学生学习能力得到全面提高。

6.概括性总结。新知识传授后,为形成某种数学概念,或为了确定某个法则、性质,或为了讲授某种教学方法,结尾时,将新授的内容进行归纳、概括、梳理。如教学“小数乘法”时总结时可以把计算法则浓缩成“一乘、二数、三点”。又如教学“小数点位置移动引起小数大小变化”时,可总结成“小数点移动要记牢,右移扩大左缩小。移动一位差10、100、1000……倍,位数不够0补位。”概括性总结,简明扼要,画龙点睛,既能加深学生对所学内容的理解,又能减轻学生的记忆负担,同时也培养了学生抽象概括能力。7.发散性总结。发散性总结就是对所学内容,在巩固的基础上,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如教学“分数大小的比较”一节课,总结时出示:()<3/7<()问:“括号里可以填哪些分数?”这样的总结,学生既学得生动活泼,也有利于学生智力的发展。

三、课堂教学总结应注意的问题

1.要精当简洁,注意时控。由于是课尾,它不可占用更多的教学时间,因此,无论哪种形式,都要紧扣重点,精心安排。形式要精当,语言要简练,切记形式拖沓、纷乱,语言笼统、烦琐,语无伦次。

2.要突出重点。结尾设计不能事无巨细、面面俱到,更不能重复所讲授过的内容,而应抓住关键,突出重点,以收到画龙点睛的效果。

3.要形式新颖、方法灵活、激趣迁移。结尾的设计是多种多样的,教师应钻研教材,精心设计,不断创新,努力使教材前后连贯,使之成为学生以后学习新内容的起点,激发新的求知欲的启蒙点。教师应善于在课尾给学生留下悬念,调动他们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

4.要巩固双基,系统整理。巩固性原则是教学活动中最重要的原则之一,它必须贯穿于教学全过程,通过梳理,使知识条理化、明确化,便于学生理解巩固,在头脑中牢固生根。

教学总结的重要性篇5

一、以疑引思,理念先行

“学起于思,思源于疑,疑则进。”在新课程下,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起到引导作用,因此,要更新教育理念,多鼓励学生提出问题,应该精心创设问题情境,通过师生共同探讨,在相互辨析中解决问题,在宽松活泼的气氛中让学生全身心地投入到学习活动中去。

二、活用教材,激发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只有把学习看成是一种需要、一种乐趣、一种享受时,才能充分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积极参与到教学中来。新教材图文并茂,深入浅出,内容上循序渐进,将枯燥的数学知识变得生动、有趣,有较强的可接受性、直观性和启发性,极大地提高了小学生数学课堂的学习兴趣。因此,我们应该充分利用教材,通过多种手段、方式、途径不断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让学生感受到数学的魅力,以取得更好的教学效果。

三、创设情境,培养能力

教师要善于创设数学教学情境,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感受生活,在生活中接触数学、了解数学,让数学真正走进每个学生的生活。比如,在教学“垂直与平行”时,我们可在导入新课时,带领学生“玩魔方”,让学生在玩魔方的游戏情境中,产生强烈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在熟悉的情境中初步感知了“相同的面”“不同的面”“同一个面”等抽象的,难用语言让学生较快理解、消化的数学概念,在不知不觉中学生便理解了知识。

四、精诚总结,形成体系

归纳、总结,使一节课浓缩成“板块”,使知识系统化,突出教学重点,使教学结构严密、紧凑;显现出课堂教学的和谐与完美。

1.照应性总结

导入新课时给学生设置疑惑适合照应性总结。如,在教学“平行四边形面积的计算”时,课始演示并提问:如果将长方形沿对角一拉,变成什么图形?面积会怎样?课尾,再回过头来解决这一问题,这样一团疑惑,在总结时轻松化解了。首尾照应,使导课与结课脉络相通,体现了整个教学过程的协调与完美。

2.检查性总结

教学总结的重要性篇6

关键词:小学数学;重要性;课堂

中图分类号:G62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2851(2010)03-0050-01

在数学课堂教学的改革中,“导入新课”已被越来越多的教师所注重,但课堂结束时的总结很少有人重视。一堂课如一乐曲,结尾犹如曲终时留下袅袅不尽的余音。好的总结,可以使一节课诸多的教学内容,浓缩成“板块”,得以系统概括、深化,便于学生理解;可以使课堂教学的结构严密、紧凑、融为一体,显现出课堂教学的和谐与完美;还可以诱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和积极的思维,使学生进入更深层次的探究,并获得丰硕质佳的认识成果,以得到精神上的满足。总结是课堂教学整体优化的重要环节,是提高学生能力的重要步骤。

一、启发性总结

启发性总结,就是在学生掌握了课堂讲授内容的基础上,通过教师精心设计的启发性问题作结。这样做,不仅可以使学生学得的知识得以条理和升华,而且有利于发展学生的探究能力。在课堂结尾时,教师提出一些富有启发性、趣味性的问题,不作解答,留给学生在课余时间去思考、印证,以造成悬念,激发学生探求知识的欲望,从小培养孩子热爱数学的兴趣。在学习“圆周率”后,可以设计这样的问题:一些老木工经常说:“一尺圆三寸。”这句话在数学上有什么样的道理?如果按照我们今天学习的计算方法,要做一个直径为1米的木桶,需要木板的总宽度约是多少?这样,既巩固了本节课乃至本阶段的学习内容,又让学生把数学与现实生活中的实际问题、重大时事等紧密结合起来,避免了单一枯燥的学习,有利于培养学生分析问题的发散思维能力。

二、趣味性总结

课堂总结的一般化,形式的呆板化,易使学生感到乏味,设计一个新颖有趣、耐人寻味的课堂总结,能使学生调节疲劳,保持学习兴趣。通过与本节课学习的内容有关的音乐、童话、故事,或是看录像、听儿歌、诗朗诵等方式,让学生感受到数学与音乐之间和谐而统一的美,在美的享受中结束一节新课的学习。教师可以把一节课知识的重点、关键编成歌诀。如,“除数是小数的除法”教学后,教师可以这样帮助学生进行归纳总结:“外移几,里移几,方向一致要注意;里缺补‘0’莫忘记,上下点点要对齐。”另外,课堂总结与生活实际联系起来,也是饶有兴趣、大胆而有益的尝试,即在总结时运用新知识解释生产、生活中的现象和问题。

三、概括性总结

这种结尾方式是绝大多数教育者采用率最高、最常见的一种方式。每节课结束时,为了让学生较为系统地掌握本节课的内容,教师要引导学生用准确简练的语言,对该节课的学习内容进行提纲挈领的说明,并对教学重、难点和关键问题加以概括、归纳和总结。这样可给学生以系统、完整的印象,在帮助学生思维、加深理解、巩固新知的同时,还能为学生以良好的精神状态,投入到下一阶段的学习提供基础和动力。这种总结方式,它多用于新授课。在一节数学课里,或者为了形成某一个数学概念,或者为了确立某个法则、性质,或者为了讲授某种数学方法,课堂总结时,将新授内容归纳、概括、梳理,实有必要。这样做,可以使学生快速、精炼地再现本节课的重点内容,起到深刻理解、巩固、强化知识的作用。在教学几种专用名称百分率问题时,其名称和公式较多,有成活率、缺勤率、废品率、烘干率、含水率、命中率等等,它们分别又有各自的计算公式。如何交给学生一条“绳子”,让学生把零散的知识“捆”起来,轻松地“背”着走呢?为此,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进行归纳,共同总结出“求谁的百分率,就用谁除以相关的总数量。”概括性总结,要简明扼要,画龙点睛。这样做,既能加深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又能减轻学生的记忆负担,同时也有助于培养学生抽象概括的能力。

教学总结的重要性篇7

关键词:小学数学课堂小结教学实践

课堂教学是一门艺术,懂得适时课堂小结更是一门艺术。“编篓编筐,重在收口”,良好的课堂小结设计可激起学生的思维高潮,产生画龙点睛、余味无穷、启迪智慧的效果。课堂小结是课堂教学环节中的重要一环,不仅可以帮助学生掌握知识和技能。还可以促进认知结构的形成,新知识模块的建立,解题技能的优化和思想方法的提炼等。尽管课堂小结对整个课堂教学起着这么重要的作用,但很多教师往往将其看做一个承上启下的程式、一段故事(情境)情节延伸,甚至是一句空洞的套话等。能否恰当地进行课堂小结,并充分发挥小结的作用,是提升课堂教学有效性的一个重要因素。下面谈谈我从教学实践中得到的一些课堂小结艺术初浅的认识。

一、趣味性总结

课堂总结的一般化,形式的呆板化,易使学生感到乏味,设计一个新颖有趣、耐人寻味的课堂总结,能使学生调节疲劳,保持学习兴趣。通过与本节课学习的内容有关的音乐、童话、故事,或是看录像、听儿歌、诗朗诵等方式,让学生感受到数学与音乐之间和谐而统一的美,在美的享受中结束一节新课的学习。教师可以把一节课知识的重点、关键编成歌诀。如“除数是小数的除法”教学后,教师可以这样帮助学生进行归纳总结:“外移几,里移几,方向一致要注意;里缺补‘0’莫忘记,上下点点要对齐。”另外,课堂总结与生活实际联系起来,也是饶有兴趣、大胆而有益的尝试,即在总结时运用新知识解释生产、生活中的现象和问题。

二、启发性总结

启发性总结,就是在学生掌握了课堂讲授内容的基础上,通过教师精心设计的启发性问题作结。这样做,不仅可以使学生学得的知识得以条理和升华,而且有利于发展学生的探究能力。在课堂结尾时,教师提出一些富有启发性、趣味性的问题,不作解答,留给学生在课余时间去思考、印证,以造成悬念,激发学生探求知识的欲望,从小培养孩子热爱数学的兴趣。如在学习“圆周率”后,可以设计这样的问题:一些老木工经常说:“一尺圆三寸。”这句话在数学上有什么样的道理?如果按照我们今天学习的计算方法,要做一个直径为1米的木桶,需要木板的总宽度约是多少?这样,既巩固了本节课乃至本阶段的学习内容,又让学生把数学与现实生活中的实际问题、重大时事等紧密结合起来,避免了单一枯燥的学习,有利于培养学生分析问题的发散思维能力。

三、概括性总结

这种结尾方式是绝大多数教育者采用率最高、最常见的一种方式。每节课结束时,为了让学生较为系统地掌握本节课的内容,教师要引导学生用准确简练的语言,对该节课的学习内容进行提纲挈领的说明,并对教学重、难点和关键问题加以概括、归纳和总结。这样可给学生以系统、完整的印象。在帮助学生思维、加深理解、巩固新知的同时,还能为学生以良好的精神状态,投入到下一阶段的学习提供基础和动力。这种总结方式,它多用于新授课。在一节数学课里,或者为了形成某一个数学概念,或者为了确立某个法则、性质,或者为了讲授某种数学方法,课堂总结时,将新授内容归纳、概括、梳理,实有必要。这样做,可以使学生快速、精炼地再现本节课的重点内容,起到深刻理解、巩固、强化知识的作用。如在教学几种专用名称百分率问题时,其名称和公式较多,有成活率、缺勤率、废品率、烘干率、含水率、命中率等等,它们分别又有各自的计算公式。如何交给学生一条“绳子”,让学生把零散的知识“捆”起来,轻松地“背”着走呢?为此,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进行归纳,共同总结出“求谁的百分率,就用谁除以相关的总数量。”概括性总结,要简明扼要,画龙点睛。这样做,既能加深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又能减轻学生的记忆负担,同时也有助于培养学生抽象概括的能力。

四、悬念性总结

文学作品中的“悬念”,可引人人胜,激趣。数学课的总结,也可以通过巧设悬念,拨动学生的好奇心,激发他们学习数学的兴趣。特别是前后联系非常密切的教学内容,可考虑设置悬念。例如,一位教师在“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百分之几”的应用题教学中,给学生一道只有条件、没有问题的不完整的题目:“某班有男生26a,女生24a。”让学生思考,根据这样的条件,可以提出哪几个问题。学生提出了六个问题:男生占女生人数的百分之几?女生占男生人数的百分之几?男生占全班人数的百分之几?女垂占全班人数的百分之几?男生人数比女生多百分之几?女生人数比男生少百分之几?对前两问,让学生口头列式教师板书;中间两问让学生书面列式集体订正;对后两题告诉学生放在下节课研究,还可以提出一些问题,均放在下节课研究。这样做使一题多变做到了适度,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也为下节课做了铺垫。

五、引申性总结

教学总结的重要性篇8

关键词:课堂小结启发味性概括性悬念性

教师们一般都重视新课的引入,导语的设计,因为良好的开端就等于成功了一半,而往往忽视课末小结。如果说巧妙的引课导语能够激起学生的求知欲,是开启思维的钥匙的话,那么一个精彩的课末小结,则能起到画龙点晴的功效。有经验的教师都重视课末小结的设计,因为它是一节课教学内容的概括性总结,能有效的帮助学生形成合理的知识体系既可以可以理顺课堂知识、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又可以承上启下,为新课作铺垫,从而使课堂教学有一个完美的结局。新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课程目标应包括知识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三位一体的综合目标,因此,我觉得在进行课堂小结时,也应该紧扣这些目标进行小结。我就自己的亲身实际谈一点怎样搞好数学课后小结。

1.启发性总结。

启发性总结,就是在学生掌握了课堂讲授内容的基础上,通过教师精心设计的启发性问题作结。这样做,不仅可以使学生学得的知识得以条理和升华,而且有利于发展学生的探究能力。在课堂结尾时,教师提出一些富有启发性、趣味性的问题,不作解答,留给学生在课余时间去思考、印证,以造成悬念,激发学生探求知识的欲望。在学习“圆周率”后,可以设计这样的问题:一些老木工经常说:“一尺圆三寸。”这句话在数学上有什么样的道理?如果按照我们今天学习的计算方法,要做一个直径为1米的木桶,需要术板的总宽度约是多少?这样,既巩固了本节课乃至本阶段的学习内容,叉让学生把数学与现实生活中的实际问题、重大时事等紧密结合起来,避免了单一枯燥的学习,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

2.趣味性总结。

课堂总结的一般化,形式的呆板化,易使学生感到乏味,设计一个新颖有趣、耐人寻味的课堂总结,能使学生调节疲劳,保持学习兴趣。通过与本节课学习的内容有关的音乐、童话、故事,或是看录像、听儿歌、诗朗诵等方式,让学生感受到数学与音乐之间和谐而统一的美,在美的享受中结束一节新课的学习。教师可以把一节课知识的重点、关键编成歌诀。如“除数是小数的除法”教学后,教师可以这样帮助学生进行归纳总结:“外移几,里移几,方向一致要注意;里缺补‘0’莫忘记,上下点点要对齐。”另外,课堂总结与生活实际联系起来,也是饶有兴趣、大胆而有益的尝试,即在总结时运用新知识解释生产、生活中的现象和问题。

3.概括性总结。

这种结尾方式是绝大多数教育者采用率最高、最常见的一种方式。每节课结束时,为了让学生较为系统地掌握本节课的内容,教师要引导学生用准确简练的语言,对该节课的学习内容进行提纲挈领的说明,并对教学重、难点和关键问题加以概括、归纳和总结。这样可给学生以系统、完整的印象,在帮助学生思维、加深理解、巩固新知的同时,还能为学生以良好的精神状态,投入到下一阶段的学习提供基础和动力。这种总结方式,它多用于新授课。在一节数学课里,或者为了形成某一个数学概念,或者为了确立某个法则、性质,或者为了讲授某种数学方法,课堂总结时将新授内容归纳、概括、梳理,实有必要。这样做,可以使学生快速、精炼地再现本节课的重点内容,起到深刻理解、巩固、强化知识的作用。在教学几种专用名称百分率问题时,其名称和公式较多,有成活率、缺勤率、废品率、烘干率、含水率、命中率等等,它们分别又有各自的计算公式。如何交给学生一条“绳子”,让学生把零散的知识“捆”起来,轻松地“背”着走呢?为此,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进行归纳,共同总结出“求谁的百分率,就用谁除以相关的总数量。”概括性总结,要简明扼要,画龙点睛。这样做,既能加深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又能减轻学生的记忆负担,同时也有助于培养学生抽象概括的能力。

4.悬念性总结。

文学作品中的“悬念”,可引人人胜,激趣。数学课的总结,也可以通过巧设悬念,拨动学生的好奇心,激发他们学习数学的兴趣。特别是前后联系非常密切的教学内容,可考虑设置悬念。例如,一位教师在“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百分之几”的应用题教学中,给学生一道只有条件、没有问题的不完整的题目:“某班有男生26人,女生24人。”让学生思考,根据这样的条件,可以提出哪几个问题。学生提出了六个问题:男生占女生人数的百分之儿?女生占男生人数的百分之几,男生占全班人数的百分之几?女生占全班人数的百分之几?男生人数比女生多百分之几?女生人数比男生少百分之几?对前两问,让学生口头列式教师板书;中间两问让学生书面列式集体订正;对后两题告诉学生放在下节课研究,还可以提出一些问题,均放在下节课研究。这样做使一题多变做到了适度,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也为下节课做了铺垫。

教学总结的重要性篇9

教学过程中的总结与复习,是教师进行总结归纳、引导学生思考、进行知识提炼、培养学生能力的教学行为活动。通过引导学生进行总结与复习,可使学生对所学的知识和技能进行系统化的总结和巩固提高,并使新知识有效地、有机地汇入原有的知识体系中去。因此,一节课中好的总结与复习,既可使课堂结构更加严密,和谐,又可使学生在获取知识和能力培养等方面切实感到有所收获,进一步激发学生向深层次方面学习和钻研的兴趣。

教学过程中的总结与复习方法,包括不同阶段、不同层次上的使用,达到各自不同的目的。

一、新授课题结束的总结与复习

在一节课中,讲授完一个大的课题之后,应对这一问题加以简单回顾,这是一种基本的总结与复习方式。这样,可以指出这一段落内容中的知识难点和重点,给学生一个刺激,加深其对该段知识的认识和印象,对所学知识加以巩固提高。有时,这种总结与复习,可做为前后知识之间的一种过渡方式。

例如,在陆地水一节,河流的补给和河流径流的变化一段中,讲完河流补给有五种形式之后,可这样进行总结与复习:“河流的五种补给形式中,雨水补给、季节性积雪融水补给、永久积雪和冰川融水补给三种形式,在补给时间上有相对集中的特点。雨水补给在雨季,季节性积雪融水补给在春季,这就使河流的流量随着其补给量的时间变化而变化,也就是说河流径流量的变化特点取决于河流补给量的变化规律”。然后引出第二个问题:“河流径流量的变化”。这样的一段总结与复习,既加深学生对河流补给五种形式特点的认识,又可引出“河流补给形式不同,河流径流量的季节变化规律也不相同”这一教学重点,前后相联、相互呼应,可以取得很好的课堂教学效果。

在外力作用与地表形态的变化一节中,外力作用有五种表现形式,象其中的风化、侵蚀搬运、沉积等作用的影响表现出一定的地区性。如在于旱沙漠地区,由于气温的日较差和年较差都很大,因此引起风化作用的一个重要因素就是温度变化;在沙漠地区的侵蚀作用也表现为风的侵蚀,形成风蚀洼地、风蚀柱、风蚀蘑菇;在沙漠地区,风力的搬运作用和风速降低引起的沉积作用也表现得更加明显。这一种外力作用表现出的地区性,正是教师进行总结与复习的一条主线,可通过总结风、流水、冰川等外力作用的地区性将外力作用各表现形式之间的联系体现出来,给学生以启发,达到落实知识点,提高学生能力的目的。

二、一堂课的总结与复习

一堂新授课结束之后,进行一堂课的总结与复习,也是常规的总结与复习过程。一个好的结尾,对一堂课来说可成为知识概括,提炼深化的过程,也可使一堂课的结构更加紧凑、和谐统一。进行课堂收尾的总结与复习,方法有多种,可针对不同的课堂内容,采取不同的方式,以起到相应的作用。

(一)比较法对教材结构比较松散的知识点,可采用“比较法”进行总结与复习。如陆地水一节河流补给的五种形式,经过逐一讲解每一种补给形式的补给时间、补给特点、在我国的分布等问题之后,可列出表格,在本课时结束时,用以总结与复习。让学生通过表格对比,结合学生对所学的知识进行区分和记忆,达到巩固知识、提高分析问题能力的目的。

(二)图解法针对有的章节其知识内容有明显的前后层次关系,可将所教授的知识以“图解法”进行总结与复习,使学生能够温故知新,融会贯通。

(三)提问抽查法在教材中,有的章节比较易懂,但需学生多进行记忆。这样,需要教师在一堂课结尾时,有重点地找出一些学生容易出错的地方或本章节的重点知识,以口头提问、题目抽查测验等方式进行总结与复习,督促学生认真听讲,把握教材重点,加强知识记忆,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四)激励法地理课堂教学是进行德育教育的主要渠道,采用激励式课堂总结与复习,就是在复习巩固所学课本知识的同时,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发挥地理课堂教学的德育功能。

例如,在高中地理下册,关于我国和世界的资源问题、能源问题、粮食问题、人口问题、环境问题等方面,有很多进行国情教育、爱国主义教育、辩证唯物主义教育的素材,在课堂结尾时,就可采用激励法渗透德育教育于课堂教育过程中之中。

三、全章结束后的总结与复习

每一章的总结与复习,是落实教学目标和要求的重要环节。要做到这一点,要求任课教师熟悉教材、钻研教材,找出各节之间、各知识点之间的联系,正确理解和分析教材中的重点和难点,寻找和挖掘教材中可以出现问题的地方,只有这样,才能使教学过程中的总结与复习有较强的针对性和启发性。

课堂教学与学生学习中的总结与复习,是整个教与学过程中多环节中的一环。关于这一环节,往往被学生所忽视,学生有时会产生一种“一听就懂、一学就会、一做就错”的困惑,也就是学生运用知识的能力没有得到很好的培养。解决这一同题,一方面需要教师指导学生不断地完善学习方法,更好地掌握和运用所学知识;另一方面,教师在备课时就需要充分运用,巧妙安排总结与复习,以利于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真正掌握。

教学总结的重要性篇10

化学是在分子、原子水平上研究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及其变化规律的,客观上决定了其内容的抽象性。因此做好课前预习便成为学好化学的前提。由于化学内容的抽象性,因此在预习过程中总会遇到一些问题,而这些问题往往又是学习的重点或难点内容。这就要求学生在预习过程中善于把这些问题提炼出来,并记录于教材相应内容的空白栏处,以便上课时带着这些问题认真倾听教师的讲解,空余时间和同学讨论、查找资料等。因此在空白处做好预习疑点的记录,能为提高听课的目的性、学习的自觉性起着重要作用。

2.利用空白栏记录教师讲授的重点和所得到的启迪

听课是学习的重要环节,是获取知识的主要途径。因此,学习时要认真听课,特别是要带着预习过程中发现的问题有计划地听课。在听课过程中,要很好地利用教材空白栏做好记录。记录的要点主要有:①教师上课时所讲的重点知识;②教师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突破难点的思路和方法;③教师在实验过程中所强调的现象、结论和有关注意事项。此外,还要记录听课过程中受到的启发、闪现的灵感以及发现的新问题等。记录下这些内容将为课后的复习与研究、归纳与总结带来极大方便。

3.利用空白栏记录课外补充材料

学习过程总要阅读适量的教学参考资料,以帮助消化所学内容、增强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一本好的参考资料总会在以下几方面作深入细致的剖析:①教材的重点和难点;②知识点间的联系网络;③学习方法;④典型例题剖析;⑤知识的延伸和拓展等。这些内容中总有一些往往是教材所无法包含或未直接给出、教师授课所无法涉及的。因而,在研读这些内容时,应及时把有价值的内容记录在教材相应的空白栏处,以便复习时总结与提高。

4.利用空白栏做好学习总结